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

首页 / 作文 / |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 1

  1月17日,我们一家人去老竹镇沙溪村参加“莲都区农家乐春节风俗体验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过年的氛围。

  一到沙溪村,看到路旁彩旗飘飘,人头攒动,把小路挤得水泄不通。人们拎着年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好一派过年的景象!忽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循着香味走去,我们来到了做米糖的体验地点。

  只见师傅将糖油倒进锅中煮沸,再将炸好的脆米倒入锅中搅拌,之后将这些脆米放入一个模具中压*,用刀切成一块块,让风将其晾干,甜甜的米糖便做好了。

  沿着乡村小道继续向前,又看见炸番薯片的地点,我们自然也一饱了口福。接着,我们来到了包粽子的场地。已有很多人在那儿包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粽皮,开始时对粽皮束手无策,后来经过一位大娘的指导,终于学会了这门技术。我先把它折成锥形,再往里面放糯米、咸菜和猪肉,然后将粽皮包严实了,最后用棕榈绳绑住,就大功告成了。

  这次活动还有许许多多的体验项目,如打麻糍、炊糖糕、炸爆米花……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磨豆浆了。走*磨豆浆的体验场地,只见一群小朋友围着一个石磨议论纷纷。我好奇地走过去,原来是农家磨豆浆用的石磨。

  我上前抓住木头长柄,用尽全身力气向前推,石磨还是纹丝不动。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我的力气还不够大?我正纳闷着,一旁的爸爸向我讲解推石磨的要领。

  首先抓住长柄,向逆时针方向推动,推到超过二分之一圈时,身子向后仰,将长柄使劲往后拉,石磨就一圈一圈地转动了,当石磨里的黄豆不够时,再往石磨的孔里加黄豆。瞧!沿着石槽滑至碗中的乳白色液体便是豆浆的原身。再把这些液体放入大锅里煮,煮出来的就是香喷喷的豆浆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我终于掌握了技巧。我还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觉得这豆浆分外的甜。

  这次体验活动,让我了解了不同的过年*俗,品尝到了各种美食,可谓收获颇丰!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 2

  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听爷爷说,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的新桃和旧符便是春联的原型了.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时期还在明清两代.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他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春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到了康乾盛世,春联艺术日见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春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 3

  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听爷爷说,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的新桃和旧符便是春联的原型了。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时期还在明清两代。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他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春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到了康乾盛世,春联艺术日见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春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 4

  一到过年,街上就布满了卖春联的小摊,表面上春联没什么学问,其实学问大着呢!

  春联还有“春贴”、“门对”两个名字,属于对联的一种。

  你知道春联的来历吗?在以前人们认为桃木能避邪,过年时人们就在门两旁挂上两块桃木,写上两位天神的“神荼、郁垒”的名字,叫做桃符。看到这儿,你一定明白“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含义了。

  由桃符演变成春联在五代十国。当时后蜀国主孟昶在一年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写上两句吉语,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

  春联真正出现在寻常百姓家成为年俗,之一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一年除夕的前一天,朱元璋命令全国上下一定要贴春联,第二天朱元璋微服私巡观赏各家的春联。他忽然发现有一家没有贴春联,原来那家是阉猪的不识字,朱元璋派人取来文房四宝给他写了一副春联。

  从此,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过年贴春联,把春节点缀得喜气洋洋。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 5

  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听爷爷说,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的新桃和旧符便是春联的原型了。

  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时期还在明清两代。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他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

  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春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到了康乾盛世,春联艺术日见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春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扩展阅读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扩展1)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范文10份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1

  当第一声秋雷响起时,江西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洁白如玉,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丝红光。这些红光把你的视线吸引,你会盯着它在空中把身边的流云推向推向远方。不知不觉中,眼前从一片白茫茫变成夕阳西下。天空的颜色由深到浅,由浅到深。一道蜡黄,一道桃红,一道天蓝,一道绛紫,如同美丽的织女在空中把五颜六色的丝绸织成细细长长的锦缎。

  江西有条河叫天河,天河中倒映着高大无比的树木,它们都有着奇形怪状的身体,有的像巨人的手掌,有的像一朵朵白云,有的像雄伟的公狮子……天河那*静的湖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十分壮观。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小麦随着秋风哥哥响亮的歌声,向我微笑着点点头;金黄的稻谷在看秋姑娘演戏曲,一个个笑弯了腰。

  这里的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一棵棵挺拔的松树在小朋友的歌声中尽情地摇啊摇,让人们的心也跟着音乐摇摆起来。

  这儿的田野在秋天总是会“丁丁当当”的流出清澈的小溪,田边的一朵朵小花,一颗颗小草,把田野装扮得五彩缤纷。站在田边放眼远眺,只见不远处是高低不同的金黄稻谷,犹如一条金色的大海,里面滚滚波涛不断翻转,涌向天边。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秋天到了,粮仓就满了”来赞美丰收时节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小溪,连同那漫山遍野的桂花,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江西的秋天真美啊!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2

  “哇!”我们班爆发了一场又一场的欢呼声。原来是我们的班主任,从杭州回来的胡老师。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胡先生手里那个神秘的袋子!西湖“圣水”

  为了引起我们的食欲,胡先生特地吩咐三个人猜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但没有一个人答对。胡老师本来准备揭晓答案,但就在这时,周杰欣突然大喊:“我知道了,是杭州西湖的`水!”胡斌一听,眼里迸出金光。原来包里的神秘礼物是西湖的“圣水”。

  胡老师要给答对问题的学生浇圣水。首先胡老师把周杰欣叫起来,才看到他慢慢挪到讲台上,端起盛有“圣水”的杯子。我看了两三遍,然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进肚子里,小声说:“这水里会不会有什么杂物没清除掉?”哈哈哈!这能让我们全班哄堂大笑。让我的胃又笑又疼。然后,老师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答对的同学一个个喝“圣水”。时间过得飞快,仿佛一眨眼,“圣水”就完全喝完了。这能让我们这些没喝酒的人既羡慕又后悔!现在,只能看空瓶了。

  我明白了突然,胡先生走上讲台,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原来西湖所谓的“圣水”根本不是“圣水”,而是一瓶普通的矿泉水!这个消息震惊了我们所有人,所有人的下巴都掉到了地上。不过我也想出了一个自我安慰的说法:如果“圣水”是矿泉水,那我也喝过圣水!这可能是我表达心情的最好方式。

  杭州特产最后,老师透露了包里的秘密礼物。其实包里装的是花糕,杭州特产。老师给班上的每个人发了一块。我发的花糕是桂花。刚尝了一口,慢慢发现花饼越来越甜了。哈哈!那种味道真的让人回味无穷!这个语文课真的是一波三折啊!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门课。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3

  美丽的江西位于祖国的中东部。虽然已有一部分建造成了城市,可是大部分还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我的爷爷奶奶就住在那里。

  每逢春节,国庆节,我就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我那住在江西的亲人们,也理所当然会去看爷爷奶奶喽! 我刚来到爷爷奶奶家,就嘟啷着让爷爷带我出去玩玩儿。爷爷爽快地答应了。一出大门,茫茫的绿色便映入眼帘,也有几个孩子在嬉戏。几位农民在辛苦地为下半年的粮食除草、施肥、驱虫。爷爷带我去了一个大水塘,那是一个天然水塘,不像城里,到处都是人工池塘,到处都是被污水染脏了的臭水沟,瞧不到一个天然形成的水塘。那个大水塘吸引了那儿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许多人都去那儿捉鱼,钓鱼,以讨点而乐趣。也可以减少种田工作时的辛苦、疲劳。 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了午饭时间了。别看那儿是农村,可饭菜绝不亚于城市里饭店中的菜。因为农村的才自然的,饭也是自然的,没有污染。就连桌上的鱼肉都是天然的呢!他们那儿啊,种菜绝不打农药,所以就不用害怕自己的身体会受到伤害啦! 午饭过后,又得回到住在城里的婶婶家了。因为从农村开车到城里有一个多小时呢!当我们要走时,那儿的鞭炮轰轰响,不要以为是什么大人物来了,而是村民们为欢送我们放的呢!

  虽然离开那里,可是村民们朴实的笑脸、真心的祝福与好似儿童版的干净的眼神,一直在我心里回荡着,回荡着…… 现在回想起那儿,我都记忆犹新。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4

  周末来临了,我们乘坐汽车来到“江西小镇”旅游了。

  “好山好水,好风景,江西小镇等你来!”刺眼的阳光照耀着我那娇嫩的小脸,艰难的走到售票处检票,坐着索道上山,后面一眼望去,“飞流直下三千尺”。

  就由小张导游给你们介绍一下“江西小镇”吧,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刺激挑战,比如:漂流、冒险森林、冰雪馆、怪屋……

  第一名:漂流。我和小助手肖彦妍穿上防水服,坐上一个圆艇上,用手盖住头,眼睛扫视着对方有没有防护好,不然出来后可就成了“落汤鸡”了!“哟嗬”小艇向上荡起波纹,自由的跳着舞,一会儿向左摇,一会儿向右摆,它可欢乐了。剩下两位可遭了殃,一个螺旋转,转出一个浪,就往我们身上涌,幸好有防水衣!!!我们迎风而去,一眼望去,肖彦妍目瞪口呆,手抓紧了把手,仿佛一秒钟都不能松开。一阵波浪后,漂流才正式结束……

  第二名:冒险森林,最大的恐怖挑战。突然,眼前的一切让我震惊,“走钢绳,独木桥,水砖块……” 肖彦妍说着差点昏过去。我们穿上安全防护装,走上第一关。我突然脑子灵光一闪,快速踏上圆柱,并走上独木舟,只留肖彦妍独自一人在原地。我鼓励着,她这才像蜗牛一样,小心翼翼的走过来。那一刻,时间好像停止了一样。唉,费了千辛万苦之力,才走上终点,真是累死宝宝了!

  旅游时,我的生活如同五味瓶一般,丰富多彩!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5

  我们的生活总是像蜘蛛网一样,和别人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点缀了我们的生活,才有了一段段温暖的瞬间,一个个好的故事。

  那次运动会,我参加的是女子800米长跑项目,难免紧张得很。我告诉自己,无论成绩怎样,坚持跑完就是胜利。朋友们也一个个跑来为我加油打气,我心里踏实了许多。终于要上场了,只见裁判一声令下,大家拔起腿就跑。奔跑的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挤,你挤我,我挤你,仿佛已无路可走。这时,跑在我前面的一位女生忽然摔倒了,脸色苍白,然而,她很快就爬了起来继续跑,这让我很感动。

  我受到触动,不由得加快了速度。可是,我的脚越来越软,快没力气了。我感觉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呼吸困难,我好想停啊!我突然发现,安安静静地休息,或者说,悠闲地散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我急促地呼吸着,看见一个又一个选手慢慢从我身边跑过,我知道我已经落后了,可是却快不起来。

  “加油!加油!”就在这千钧一发时,耳边传来阵阵呐喊声。我抬头一看,是我的朋友们,他们在为我使劲呢!我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就为了他们的热情和信任,我也得拼一拼吧!于是,我使上吃奶的劲拼命跑——真的太累了,差一点,还差一点!终于,我终于到达了终点!虽然这次比赛我没有获冠,但心里却是温暖的……这还得多亏了朋友的那声声“加油”,陪我挺过艰难,跨过荆棘,走到现在。

  每次想到这个好的故事,我就又充满了力量,再也不会惧怕学*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了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6

  假期里,我们一家人去了江西龙虎山。刚下车,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群山环绕,树木繁茂……

  买票后,我们先去博物馆看了龙虎山的地形和历史以及在龙虎山上发现的物品,然后去道教博物馆了解道教是什么。

  坐在观光车上,一边看着一路的风景,一边听着车上的广播。我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一个美丽的场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大刀切”,这是一座山的名字,它的一大块已经被大刀切过了。

  听说过吗?有一个没有蚊子的小村庄。传说张天师有一个神奇的扇子。有一天,对这个风扇说:“风扇,风扇,如果你风扇,这个村子里就没有蚊子了。扇它两下,江西就没有蚊子了。”不过这个风扇只扇一次,这个小村子就叫“无蚊村”。我们也去村里感受了一下。没有蚊子!

  后来我们坐在竹筏上,看到了一本《天书》。“天书”最显眼的部分,是一些像岩灰、瀑布、鸟粪之类的东西。猜猜是什么。回答:鸟粪!

  《天书》中也有“金屋”。看,山脚下的两座小山峰是金色的房子。

  还有两座山,鬼和断头龟,都是以山的形状命名的。最后还有一座立交桥,连接在两座山的顶端,叫做“仙人桥”。

  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做“象鼻山”。我们站在栈道上,眺望象鼻山。啊!真的很像大象:左边的山很大,像大象,但是右边的山比它小,它垂得很长,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树干。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7

  听到“黄金”这个词,你们大概会想:黄金?不是古人用的钱吗?怎么可以去“游”“黄金”呢?通过你们这个疑问,我就带你们一起去游历一下“黄金”吧!

  黄金,其实是座地名。它位于江西省贵溪市文坊镇花桥村。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个黄金寨。这里住着很多人,那里的山势险要,至今那座叫“堆家山”的山顶上还残留着一座古老的庙。下面是一条河,山脚下有一座石门,至今石门上还留着谁都看不懂的字迹。听说,只要谁能认出这些字就能打开这座石门,石门上写的字就是打开这座门的诀窍。又传说,石门里面有好多宝藏,比如:黄金桌、黄金凳……奇怪的是,半山腰里有好几次会突然失火,又会自己熄灭。我的老外婆有好几次都亲眼所见,这个的确是真实的。

  这座石门的对面,也是一座座绵延起伏的山,其中有一座山,它有七个深不见底的洞口。有人闯进过一个洞里,越走越深,越走越大,走到后来,就没有氧气了。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它并不是虚有的,还是有依据的。因为这里确实有金矿,还有人在洞里捡到了古人所留下的碗、灯、锄头呢!听说这些洞还是古人开采黄金时遗留下来的,至今的人们说这里还有黄金,等着开采呢!黄金寨的路口边还有好几棵连两三个人都抱不拢的樟树。

  怎么样?江西的“黄金”不错吧!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有机会去黄金寨见识一下古人的真迹吧!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8

  俗话说得好:“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这不,我们就将要向誉满天下的三叠泉进发了。

  欧阳导游说;“要想看到三叠泉,必须先坐索道到达山顶,再向下走1300多个台阶,才能看到。”我们都吃惊的张大了嘴巴。过了一会,我们*复了吃惊的心情,经过讨论决定,为了更好地游山玩水,观看风景,我们决定不坐索道,步行上山,好好亲*大自然,于是,一对人浩浩荡荡的向三叠泉出发了。走在青山绿水中,呼吸着清甜的空气,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可向下走的这1300多个台阶,可真不是好走的,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走了没一半,我们就累得气喘嘘嘘了。“坚持不懈 ,就是胜利。”这句话回荡在我的耳边,有了这句话的激励,终于三叠泉就在眼前了。 远远的,瀑布溅出的水雾都喷洒在我的身上和脸上,泉水从山顶上哗哗地流下来,水珠拍打水面的声音,好一部动听的交响乐。至于三叠泉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是因为水流从山顶飞泻下来,成为三叠,故名三叠泉。古人说:“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推冰,下级如玉龙走潭。”“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

  从瀑布流下来聚在水潭里的水,青中带绿,绿中泛蓝,像翡翠,像玉盘。站在潭边,觉得清爽无比。 随后,我们来到了三叠泉旁的一个小溪边嬉水,我脱了鞋,光着脚在里面玩耍。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今天见到了三叠泉,果然名不虚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总算体会到这首诗的意境了。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9

  试后,我先出来放松放松,爸爸就带我去江西玩飘流,听闻到那边玩飘流很刺激性。

  大家坐下来客车赏析着外边的景色:有很多高高地高山在白云间隐约可见,就好像在玩捉迷藏一样,一不小心就被“被别人”发觉了;这些轻快的江河如同一条细细长长乐团,奏出了美好的歌唱;也有健壮的牛儿在“草的人间天堂”纵享口福……这里简直风景秀丽啊!

  过去了好多个钟头,大家就来到江西好看点的停车站,爸爸先去柜台付了钱,随后带我到饭店里很饱地吃完一顿午餐,最终带我去游客服务中心穿好救生圈,携带方庄帽子,在外面候车。忽然,一位中国公民工作员拦下了我,他说道我太瘦了,不可以去飘流,会引起安全生产事故的,他还说要我在办公室边玩电脑边等爸爸回家来接,我一听见能够玩电脑,内心感到出现异常开心。

  来到公司办公室,我好像全身上下都和电脑上粘在一起,如何也不想离开,由于母亲好长时间都没要我玩电脑了,所以我此次外地昂要把握机会,爽爽玩耍上一顿。我一边吃着工作员给的益达口香糖,一边神气十足地玩着电脑上,如同一位富豪一样,便是那么骄纵!

  但是時间过得很快,爸爸来就完后,我看见他脸部开心的笑容,和他的身上的水雾,我也想起:他应当比我都玩得更高兴、更快行吧!

  尽管我玩了好长时间的电脑上,但我还是沒有成就感,由于我明白虚拟现实游戏会让人感到很苦闷,而日常生活会令人感到很丰富。

  江西民族风俗作文500字 10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它就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

  都说江南是水乡,水当然是野的。小溪匆匆地流,下水时一定得脱掉鞋子,不然,要是没抓牢,鞋子一下就会被水冲走。溪水干净冰凉,正好刚过膝盖。夏天,穿上泳衣,在水里玩打水仗、游泳、摸鱼是最解暑的事儿。

  家乡的草是野的。这是种顽强的野,放任不管,便可长到齐腰深,更是孩子们躲猫猫的好地方。在草丛中随便往哪簇草中一藏,都要找半天。被雨冲刷过的草坪,干干净净,有一种妖挠的野。远看,还会反射出柔和的光,尤其是上面的露珠,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宝石。

  家乡的花也是野的。野花的品种多得数不胜数,娇小玲珑的,骄傲热情的,羞涩柔软的;雪白,火红,金黄;一排排,一列列,一丛丛…。这些花,散发着淡淡的馨香,杂着露水的清新与天然牛粪的气息,这是只有婺源才有的独特大自然味道。

  “吱吱顺,唧儿——”这是画眉的清啭,黄鹂的脆歌,还是燕子的低喃?家乡是鸟的天堂。鸟儿们“野”得很,经常偷吃挂在房梁上的腊肉。人们生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任由它们胡闹。它们不怕生,在人们面前飞来飞去,时而也会吃吃庄稼里的虫子,好不热闹。

  在这么野的家乡里,孩子们自然更野了。生活在水乡的孩子们,几乎离不开水。男孩们似乎天生就会游泳,在水里时不时的展示他们精湛的技术。女孩们则三五成群地捡石头,捉蜻蜓、涝田螺。“砰!往水里扔进一块石头,四周都会溅起许多水花,喷到孩子们的衣服上,孩子再也按捺不住了,干脆一起嘻戏吧。

  美如画的婺源水乡,到处充满欢乐。有机会,来我们家乡婺源游玩,记得邀我来做你们的小小导游。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扩展2)

——尊重民族风俗作文范本5份

  尊重民族风俗作文 1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故乡的粽子和外地不一样,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故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故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非常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非常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故乡的*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尊重民族风俗作文 2

  “56个民族一家兄弟,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家喻户晓的一首经典之作,流露着一个国家,团结、繁荣、昌盛等。

  云南有“彩云之南”,“金属王国”,“动物王国”……当然也是少数民族最多,乡土民风忒别纯的地方之一。比如德宏傣族,有景颇族,栗粟族,阿昌族,德昂族… 云南只可会意不可言传,需要切生去看,去听,去感悟。应为云南风景数不胜数,丰富多彩,就用德宏举例诠释云南角落美。

  云南德宏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孔雀之乡”,“日光之城” ,小小城市,各种民族和谐,快乐,安定的生活。其中傣家人民辛勤劳做,长久以来,走了她们独特的饮食文化,崇高的信仰。 “ 金孔雀,展翅开,傣家的竹楼,傣家的小竹帽”…听这首歌,我总会有身处其景,听着娓娓动听的葫芦丝,看着温文尔雅的傣家少女竹楼河边一次次婀娜的舞姿。

  傣家,万人狂欢“泼水节”,真的有非一般的感觉,这个节日有美丽传说。泼水节向她们泼水,是发表对他人的美好祝福,样样好的意思。她们她们在歌在舞,她们民族独特的舞姿,伴随圣水,一起狂欢三天。驱走夏日的炎热,迎来清凉夏日。 节日说了,下面说说吃的。首先呢想到吃的一马当先的应该是烤乳猪,皮脆肉鲜,在家独特沾水,风味十足,回味无穷。然而,萨斯这道美味佳肴也是当仁不让的,她永远吃不腻,吃了还想吃,爬朗菜,牛犊子果……

  一切的美,美在德宏,美在盈江,“三角梅之乡 ”,美在勐弄,有原生态风景,有回味无穷的“勐弄山茶”勐弄山歌大赛,也在冉冉…… 民风民味,非一般感觉,身处其景,民情暖暖。

  尊重民族风俗作文 3

  武汉的炸鱼丸、藕荚,北京的腊八粥,河南的馍……一系列民俗都会让人想起热闹的春节,每个地方的民俗活动都不一样,南充也不例外。

  年前的几天,大店里人流如潮,小店里接踵摩肩,似乎要挤倒收银台,大家都争着买年货。不但如此,家家还要挂出腊肉、腌香肠。我们家的窗口有一层防盗网,每当过年时都挂满了外婆腌制好的食物,一层层的香肠和腊肉重叠在一起,好似一堵腊肉墙。

  塞上满嘴的腊肉香肠,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除夕那晚守岁是必须的。傍晚的时候全家人就聚到一起吃年夜饭,饭后一边聊天一边看春晚,好不热闹,小孩子们最盼望的当然是12点钟的鞭炮。当零点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鞭炮声也在这一刻响彻云霄。各种各样的鞭炮应有尽有,有飞天类、旋转类、喷花类、烟雾类,让人眼花缭乱。每当这时我都在楼下放鞭炮,手中抓着几大把烟花棒,兜里装上一小袋子甩炮,左手烟花棒还冒着五颜六色的火花,右手已经卯足了劲往远处丢甩炮,忙得不亦乐乎。“啪”地一声响,甩炮落地,鞭炮声伴随着新年的钟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关于除夕还有一段传说呢。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深山老林中有一只长相面目狰狞,令人畏惧的怪兽,被人称作“夕”。它头上长有四支角,身上却只有一只脚,每到年底就跑到村里吃人。村民们十分害怕夕兽,不敢与之抗衡。村里有个叫做“年”的小孩,他对夕十分了解,知道夕害怕红色,于是向村长提议在每家大门的门框上贴红底黑字的对联,使其不敢入内。当夕靠*村庄时就点燃竹子,竹子爆炸发出巨大的响声,对夕起到震慑的作用。村长采纳了年的意见,在这一天吓退了夕,人们为了纪念这天,就把这一天就称作“除夕”。现在人们把从除夕开始的半个月这段时间都称之为“过年”。

  除夕过了就是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不能扫地,为什么呢?因为扫地会把财运扫走。这一天还要登高,希望能步步高升,在山顶烧香祈福,祈祷新的一年能万事顺意。大年初二是上坟的日子,准备一点酒菜,放一串鞭炮,在坟前缅怀已逝的亲人,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团圆。

  春节在正月初六就基本结束了,大年初七大人们上班,孩子们也要开学了,一切又恢复到*常的样子。

  尊重民族风俗作文 4

  塞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一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一样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代女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一样。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一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一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一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尊重民族风俗作文 5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 我爱广西,爱广西的山、广西的水。

  广西有许多处山水城市,有桂林、阳朔、北海、贺州……最能代表这个特点的便是全国闻名、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桂林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便形成了其天然的各种溶洞、清澈见底、水*如镜的漓江、貌似大象的象鼻山。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各种天然奇观尽聚桂林,象鼻山,就是桂林的象征,它因山形酷似一头大象。她神奇壮观、形象兼备,鼻脚之间的水月洞就如同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的奇景,潇潇洒洒。

  桂林的山水也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常说“人间仙境、梦幻漓江。这话一点也不错。看第一眼漓江,只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清澈而*静。山的倒影再倒映下来,美得无与伦比。漓江是美的,它不会被任何天气影响以至丑陋—晴天,青峰倒影;阴天,漫山云雾;雨天,涟漪圈圈。

  我爱广西的景色,也爱广西的食物。

  广西有三大名粉:桂林米粉、柳州螺丝粉、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以爽滑而闻名,桂林米粉入口香,爽滑,细嫩,容易入味;柳州螺丝粉和南宁老友粉都是以辣闻名,辣让食客更有胃口,为食客增加了食欲。

  我们广西人,热情好客,有客人来,他们会唱起山歌,跳起山舞;他们又会拿出最好的食物和客人分享,还会搞一些活动让客人增添乐趣。

  读文章的你,如果来到了广西,不要忘了逛逛桂林,吃吃三粉,这会让你领略到广西的美丽与魅力!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扩展3)

——少数民族的风俗*惯作文范文五份

  少数民族的风俗*惯作文 1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少数民族的风俗*惯作文 2

  傣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它是西双版纳头顶上的桂冠,也是云南一颗神圣的明珠。傣族有三大绝:建筑绝!美食绝!服饰绝!

  踏上傣家的土地,你就进入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一丛丛凤尾竹,一大片油综林,唯有丛林深处传来的那一两声鸡犬声,显然竹林隐藏在这苍翠的绿色之中了。竹楼是傣竹传统的建筑形式,十分别致。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种植花木果树,养殖牲口。主楼有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好不典雅。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清雅美观,在室内坐着,定会觉得微风徐徐,花果飘香。

  要说美食,何不品尝一下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饭呢?其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口感柔韧,更有腊肉拌在其中,青豆更添加了一分鲜味。黄的黄,红的红,青的青,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口味极佳,嚼一口,甘美的米饭,鲜美的腊肉,脆嫩的豆子,总就一字儿:“绝!”更有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竹清气,令人陶醉于它的美味。傣家菜的特点是清淡,开胃。既如此,就来了解下牛撒脾吧。牛撒脾的汤是绿的,菜是绿的,既有苦味又有清香,既有肉鲜,又有蔬菜的清香,喝一口,令人神清气爽。

  傣族服饰最为特别,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男子服饰显其英俊潇洒,女子以腰细为美,因此穿着窄袖短衫,下身套着长筒裙,紧紧裹住身子,显其修长苗条,不论走路做事,都给人一种俊俏、飘逸的感觉。

  悠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川,葱翠的竹林,清澈的河流,不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这就是令人向往的傣族!

  少数民族的风俗*惯作文 3

  今天,我体验到畲族的婚嫁*俗。我们跟着讲解员,她说需要四个人分别来扮演新郎、新娘的舅子和两位伴娘。赵老师自告奋勇的扮演“新郎”,另外三人都是我的同学。

  新娘在哪儿呢?我正好奇着。该不会在一旁的轿子里吧,想着,便探着脑袋往轿子里看,一旁的导游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接着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见到新娘呢,要新郎闯过一道道难关后,才能见到新娘。

  在一扇大门前,我大家停住了脚步,我看到前方的地上放着两把交叉的扫把,扫把上还有尖刺。它们挡着我们的去路,必需要对出歌才能继续前走,村里的姑姑们都说畲族自己的语言,让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也真难为赵老师了,他不但没知难而进,反倒知难而退,只好被新娘家的.人罚了三碗酒。

  畲族的不少人家还会上山打猎,正因为这样,新郎的箭法一定要很准。对新郎的第二项挑战就是射箭,我们在一旁窃窃私语:“赵老师恐怕连弓怎么拿都不知道。”“小心,别被赵老师射到啦。”听了这,我们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箭法不准的赵老师射到,果不出所料,五支箭,赵老师一支也没射到。

  要进到新娘的家中,还得猜出哪一位姑娘是女祭司。“应该是头上盘着鹤的吧。”“可能是身上的衣服绣着凤凰的吧。”“不对,可能是身上背一个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给赵老师支着招。是啊,三个姑娘都不一样,哪一个才是呢?最终,赵老师选了那位绣着凤凰的。结果,讲解员说,应该是身上背着包的。

  赵老师最终没见到新娘,在真正的婚嫁中,需要全是满分才能娶上新娘呢。

  少数民族的风俗*惯作文 4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也是祖国未来的骄傲――一名中学生。

  我想我是自豪的,因为有了我们这些少数民族,祖国变得统一,更加拥有了文化内涵。

  学*很好,会弹钢琴,会画画,会唱歌,性格开朗活泼,很多人都很喜欢我,一个英文名叫Sunny的女孩子。我一直认为我是很棒的孩子,在学*了关于中华民族的知识后,我很骄傲的说我是**,我认为同学们会给我一些友好的回应,可是――同学们或露出了鄙夷的神色,或对我发出“真看不出来”的议论,我有些难过,少数民族有错吗?

  **在我们这里是很不受欢迎的,因为少,而且我家乡**的人很“口”(“口”的意思是爱吵架),大家都挺反感的,可我有错吗?

  Bird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告诉我其实我很优秀,我并不是那种人。我知道他对我很好,是为了安慰我才说的。我真的很想告诉那些同学,其实**很棒的,我们有很丰富的文化!

  我的妈妈也是**,她很能干,也很美丽。我们城市的大多数道路都是妈妈一手建设的,妈妈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我开始从妈妈那里学会一种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惊叹,这样自然而然的别人就会刮目相看。

  我要努力的像妈妈一样,向别人证明我的能力。

  我是少数民族,我骄傲!

  少数民族的风俗*惯作文 5

  我们濮阳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那天,人们采用米、枣、豆等八种不同的农作物煮成粥,取名腊八粥。吃腊八粥的时候,还*惯把腊八粥里面的米饭抹在枣树上,寓意是来年的枣儿结的像米饭一样疙疙瘩瘩。美味的腊八粥刚一出锅,就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在那一天,人们还会泡腊八蒜,把掰好的蒜瓣儿放进醋坛子里,再把醋坛子给封起来,到春节那天再取出来就着饺子吃,醋有了辣味儿,蒜瓣儿也成了翡翠的颜色,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无论是看着还是吃起来都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到了腊月二十三,就是人们说的小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芝麻糖,俗称祭灶糖。家乡还有句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官”也就寓意着吃了祭灶糖长大能当官儿。“二十四年下气,家家户户扫房子”,说明春节马上到了。

  到了大年三十,大人们更是忙活的不可开交。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都要做。到了中午,伴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大家会做一大桌子的菜开始吃团圆饭了,年三十的晚上必须吃的是饺子,所以,在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狼吞虎咽的吃饺子。到了除夕之夜,才是真正好玩儿的时候呢!一家人聚在家里,边吃零食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午夜十二点钟,楼下又响起了鞭炮的声音。再过几个小时就该起床了,这叫起五更,起床后还是吃饺子,这次的饺子吃一半剩一半儿呢!这寓意着来年的“年年有余”!吃完之后,仍然不可以睡觉,因为在这一天,除了很小很小的孩子们,人们都会守岁。

  大年初一可就和大年三十截然不同了!这一天,大街上热热闹闹!大人们要去亲戚、邻居家互相拜年!从初一到初七这几天吃完饭、放放炮、上上网、看看书,真是美哉!悠哉啊!人们都会沉浸在春节的快乐之中。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扩展4)

——民族风俗作文 (菁华10篇)

民族风俗作文1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农历的新年。在*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

  吃喝玩乐,时代不同,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同了。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档次,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我过年就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这些活动均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俗作文2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农历的新年。在*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

  吃喝玩乐,时代不同,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同了。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档次,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我过年就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这些活动均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俗作文3

  民族风俗作文(一)

  内蒙古的风景美食,足以让人魂牵梦绕。

  ——题记

  “甘甜的美酒,醇香的奶茶,让我看不够草原如画……”在众多草原歌曲中,手把肉,羊排,奶豆腐,奶茶,让人垂涎欲滴。放假第一天,我便有幸来到“金陀尼”蒙古风味大营。这才让我这个生活在内蒙古的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家乡的文化气息。

  “金陀尼”蒙古风味大营呈蒙古包状,由白、蓝两色组成,既干净又漂亮。一进门,好客的蒙族姑娘正站在门口向你用蒙语问好。整齐的蒙古袍,高贵的蒙古家具,浓厚的蒙古气息,让人感觉仿佛已置身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别有一番风味。

  进了吃饭的屋子,蒙式餐具映入眼帘,画有祥云的银色底盘上整齐的摆放着白色盘子和瓷碗,筷架上搭着筷子,干净整洁,令人舒坦。

  过了几分钟,羊汤上来了。一股浓浓的羊膻味扑鼻而来,我拿起勺子在装有羊汤的大锅里翻着,羊肚、羊肝等羊杂混在羊汤里。我吸了吸鼻子,嗯,真香啊!我禁不住大夸其词起来:“还是内蒙古好,有吃的还有喝的,不比别的大城市差!”

  细细品味时,服务员又端上来了奶皮子和奶豆腐。这次飘来的可不是羊肉味,而是奶香味。我夹起一块奶豆腐,慢慢地品,慢慢地嚼,慢慢地尝,闭上眼睛,仿佛坐在毡房里,听蒙古族人唱长调,看蒙族舞蹈,赏草原美景,品草原美食。

  内蒙古,对于外人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蓝天,白云,草地,雄鹰,但是,蒙着面纱的内蒙古正向你们款款走来……

  

民族风俗作文4

  广阔的*有56朵国花。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衣服,不同的食物,不同的房子...生活的每一点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触,感受多彩的民俗画。

  哦,天啊!老舍先生,在你的作品中,北京庆祝春节的景象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在我眼前。你写的东西很特别。在你的文章中,我发现北京的春节和我们这里的春节一样,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最让我好奇的是北京必须保持这一年。在你的文章中,我读到了你对春节的热爱。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和*俗,而且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安徽的黄梅戏、豫剧、浙江越剧和川剧都很有名。

  下面的文章是关于传统藏戏,藏戏。

  藏戏虽然简单,但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这与多彩的戏剧艺术是一样的

  藏戏和它的表演还有几个不同之处。他们表演藏戏时戴着面具,表演时没有舞台。一出戏可以在结束前表演3到5天。

  参观了这么多地方后,你有点累吗?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

  当你来到福建西部和广东东北部的山区,你会被客家民居所吸引,它们被称为“世界民居的奇葩”。这种房子非常特别。我们的房子通常是用石灰建造的,但是这种房子是用蛋清建造的。这里的大多数房子都有300到400年的历史,甚至500到600年。它们被多次地震震动,被风雨侵蚀,被炮火袭击,安然无恙,展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当我们谈论*尔人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唱歌跳舞。事实上,*尔人除了擅长唱歌跳舞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俗。

  他们有许多我钦佩的地方,但我最钦佩的是他们热爱土地的程度。你知道烤肉来自哪里吗?你无法想象,烤肉是在土包子里烤的!

  看完这些景点后,你还有什么要放弃的吗?如果是,过来看看!

民族风俗作文5

  作文一:藏族的风俗*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藏族就是其中之一。藏族主要聚居在*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

  藏族有着各种各样的礼仪。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这就是藏族,一个少数民族。

  作文二:藏族的风俗*惯

  藏族有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叫沐浴节。你知道沐浴节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很出名的医生,叫宇托·云旦贡布。他的医术十分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好。所以藏王赤松德请他去做御医,专门给妃子们和自己治病。但是宇托进宫后,心中仍然忘不了草原上的百姓。他经常借外出采药的功夫去给百姓治病。

  有一年,可怕的瘟疫流行了起来,许多牧民卧床不起,严重的还被夺去了生命。这时,宇托医生奔跑在辽阔的草原上,为一家家患病的人们治病。他从雪山上和森林中采来各种药材,煎药给百姓们服下。许多濒临死亡的病人恢复了健康。人们都称他为“药王”。

  不幸的事发生了,宇托医生去世了。草原又发生了瘟疫,比上次更加严重。生命垂危的牧民只好跪在地上,祈求上天保佑。

  说来也巧,一天,一个快要病死的妇女做了一个梦。梦见宇托医生对她说:明晚,当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你去吉马亚河洗澡,病就会好的。果然,当这个妇女洗完澡,马上就恢复健康了。

  这件传开后,家家户户都来到了吉马亚河洗澡。凡是洗过澡的病人,每一个都变得红光满面,健健康康了。

  人们说,这是宇托医生化作了一颗星星,用星光把河水变成药水。因为上天只给他7天的时间,所以这颗星星也只出现7天。

  从此,藏族人民便把这个7天定为藏族的沐浴节,每年的这个时间,人们都去附*的河里洗澡。据说洗澡以后,人就健康愉快,不生疾病。

  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真正使人民的病好起来的,是宇托医生那颗永远牵挂着、爱着人们的心。

  作文三:藏族的风俗*惯

  在青藏高原上,居住着藏族人民,他们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农业。

  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祝草原四周为白茫茫的雪山环绕,看上去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远远望去,像一张白毛毯;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区人民喜爱白色,并视白色为吉祥、胜利的象征。

  酥油茶你知道吗?这可是藏族人民最爱喝的饮料呢!它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甜甜咸咸的,有浓浓的奶香味,是美味可口的饮料。有趣的是,喝酥油茶还有个规矩呢!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气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客人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就是藏族的喝茶规矩,你也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

  *的酥油茶的确好喝,因此你可别忘记它的原产地——牦牛啊!牦牛是一种浑身是宝的牛类,它的“脸皮”可厚了!听说连子弹都打不进去呢!话说这个头较粗重,额宽*,面稍凹,眼圆有神,嘴方大,唇薄的大家伙,还是藏族人民的“宠物”呢!别看笨拙的样子,它还有识路的本领,也难怪*人民总是牵着它去草原上散步。 这就是藏族,一个暗藏着宝贝的少数民族。

  作文四:藏族的风俗*惯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呀,如果将我们的大中华比作一个大花坛,那么每个民族就是为个大花坛中绽放异彩的一朵朵鲜花;如果再把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比成一块夜幕,那么每个民族的风俗就是这块夜幕上的一闪一闪的小星星……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少数民族的风俗特点,它就是——藏族。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和帐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着,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瞧,藏族人的*俗特色你们都了解了吗?不过,光了解藏族的风俗还不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还要去了解其它民族,其它地方的风俗*惯,快快行动起来吧,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中华这个大家庭,有五十六个孩子,这些孩子需要我们一个个地去了解、去认识他们!

民族风俗作文6

  我家乡是在美丽的三江*原----潮汕。潮汕三面背山,一面向海,地处独特,自唐以来,英才辈出、人文厚重,宋“前七贤”明“后八俊”,也因此潮汕被称为“海滨邹鲁”。

  俗话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 潮汕话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继承与传承了潮汕地区千年的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薪火相传,缔造了独具一方的潮汕风情。如潮乐、潮剧。潮剧是*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戏曲,潮剧用潮汕话来演绎。

  作为潮汕传统文化的另一典型代表潮汕工夫茶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对于茶具、用水、沏工以及泡法都十分讲究,自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故曰:功夫茶。 功夫茶的步骤主要有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敬茶以及品茶。在我们家乡每家每户都有茶具,有客人去串门都要以茶会客。功夫茶品的不仅仅是茶而已,更是一方风情、一种文化。喝的是茶,品的却是一番人情世故,所谓“茶薄人情厚”。

  在我家乡潮汕地区,尤其是在潮汕的农村地区,到了农事活动的时候,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就会有英歌舞的表演;春节期间的游神,秋收后的庆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动,我的家乡也保留着英歌舞这种节目。而现在,英歌舞从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变成了庆祝喜事的活动。这种叫做“英歌”的化妆歌舞表演,一直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潮汕英歌舞是一种令舞者、观者都能浑身震颤、热血沸腾的民间舞蹈形式。“锣鼓响,心蓬浅”描绘的就是英歌舞带来的那种群情昂奋、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英歌锣鼓一响便观众如潮,犹如一大朵彩云在漂浮、移动。舞者时而稳如泰山,时而舞若银蛇,时而如雄鹰展翅,时而如猛虎下山。那锵锵锣鼓声,与感召力极强的螺号声、舞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震撼大地,气冲蓝天。这和谐的舞与鼓,组成了潮汕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潮汕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丰富多样,无所不食而名震南粤,享誉全国。它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潮汕人有别具一格的食俗,例如日常特别喜爱吃粥、有以大米粉制作的`名目繁多的食品、喜爱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咸菜、菜脯)以及制作精致的特色小食(蚝烙、肉丸等)。除了这些日常食俗,潮汕地区还有很多独特的节日食俗。 每年的正月初七这一天,潮汕的旧俗是要食七样菜,也叫七羹汤。所谓七样菜就是将大芥菜、厚瓣菜、芹菜、蒜、春芹、韭菜、芥菜这七样菜放在一起煮来食,它的意思是“发大财,人长久”。此外,七样菜的现实意义在于,这七种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对于过年期间大量吃食肉类的人来说,犹如人体内的清道夫,能起到消化开胃,清肠通便的作用。 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俗是从中原传下来的。这一天,潮汕人家普遍吃粽子、栀粽,有的地方还吃凉粉粽,潮州凤凰山则*惯吃“枕头粽”。除了吃粽子外,潮汕不少地方还用伸骨节、使君子叶、真珠花菜、鸡蛋、猪肉等一起煮汤吃,能起明目、去热毒、驱腹虫的作用。 中秋佳节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俗,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特色的应节食品就是芋头。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此外还有芋头加工而成的如雪如冰,观之令人悦目,食之香脆得连舌头都咽下的翻砂芋。冬至节的一种特色食品是冬节圆,很有讲究,一般冬至前几天便做好,要捏得大小不一,名为“公孙父子圆”寓意一家大小团圆之意。拜神后,一家人围台而食汤圆,潮汕民间都有这种说法,那就是:吃了冬节丸,便算长一岁了。

  家乡的风情文化多种多样,又独具一格,我以深深的爱上这片热土,爱上这里无穷的“风情文化”,爱的深沉,欢迎更多朋友到我家乡旅游做客。尤其是“吃货”的你们,不能错过哦,期待你们----潮汕人民欢迎您!

民族风俗作文7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 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评:内容让人耳目一新,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和服和“韩袍”,抓住服饰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让我们领略了绚丽多姿异国风俗。要是多些传说或作用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民族风俗作文8

  人间四月天,春色满江南。今天由我来讲讲茅山庙会这一个传统的民俗。

  茅山庙会,是传统民俗与春天的一场约会。农历三月十八日,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镇今天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节庆的气息,威风锣鼓,激扬茅山福地;龙腾狮舞,跃动古镇春风。来自周边城镇的老百姓们汇集一堂争相观望茅山庙会的盛况,颇有“*民狂欢节”之感。

  追溯茅山庙会,约始于清乾隆年间,已有二百余年,今年是茅山有组织规划的第二十二届庙会,庙会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贾,交流物资,供应春耕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兴经济,搞活市场的作用,另有文艺青年,发挥特长,化装表演,比赛娱乐,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点,“哐哐哐”的锣声声解开了庙会的帷幕,威风凛凛的舞龙队率先登场,在空中飞舞翻腾的舞龙引得众人高声欢呼。这些舞龙队由各个乡镇组成,一般一个乡出两条龙,多则四条,舞龙由专门的船运送,到达茅山后被安置在当地的庙中,待到庙会正点,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舞龙从庙中请出来。龙身大多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动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穿过东岳庙,东岳庙会源于东岳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创始人,每一条舞龙都在东岳大帝像前三叩头以示祈福,最终到达景德禅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点的扫街。香客们跟随龙队进庙拜佛,寺庙里摩肩接踵,人烟鼎沸,漫天的烟雾让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刹之称的景德禅寺更是香烟缭绕,梵鸣悠长,大雄宝殿也在今日举行上梁仪式。寺内卧佛殿、藏经楼、方丈室上梁和山门殿已经重修完毕,对外开放,卧佛殿最为热闹,造价大约一亿的卧佛由缅甸进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约6吨,他静静地接受来往香客的膜拜,聆听他们的心声,潜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着藏青的法袍在卧佛殿外等待,满眼的虔诚和期待,满身的坦然和灵气。

  来自兴化的淮剧团在景德禅寺里搭台表演,老百姓们为了看得清楚,早早地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茅山号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节奏穿过天空,站在老远就能听见,柔软缠绵的`舞蹈,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同台演绎,给台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台充满欢声笑语的视觉盛宴。

  下午一点,舞龙汇合,组成一条百米龙队,环绕茅山镇*扫街。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龙队前面有一人敲乱棒锣,以示紧急,继由马皮清路。马皮是当地人请来的巫师,在社祭前进行扫街,以驱除妖魔和邪气,马皮带领龙队穿过大街小巷的每一户人家,众人夹道欢迎,十多面颜色异同的彩旗,迎风招展,以助阵威,家家户户,秉烛焚香,燃放烟花鞭炮,以保来年*安吉祥。

  放眼望去,是茅山浓厚的乡土风情让人陶醉,古镇老百姓在纳新同时不忘传承文化,刮面,扎香,自制的农具深受群众喜爱。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吸取新经验,谋求新发展,文化沟通的背后是经济的融合。所谓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来的茅山人民,在政通人和的情况下,自发恢复茅山庙会,其目的是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古迹,开发旅游经济,弘扬民族宗教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扩大市场,振兴茅山。

  一座茅山,一方风水,拉动一方经济,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我们坚信福祉茅山!好运茅山!

  讲到这里,大家都了解了茅山庙会的多少呢?

民族风俗作文9

  在农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蒸馍都是过春节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十分重视。一来是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和信奉的神仙要用到;二来白面馍是走亲戚的主要礼物之一,尤其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白面馍更是农村春节走亲戚不可或缺的礼物。

  蒸馍的时间一般选择在腊月二十五六之后,先一天,把“馇头”,也就是上次蒸馍留下的发面,用温水化开,拌上面粉,搅成稀水,用老百姓的话讲叫“打面水”,然后把搅好的“面水”放在煤火台上靠*煤火口的地方,等着发酵。这是春节蒸馍的前奏。

  一般第二天晚上和面。白天准备好足够的面粉,然后找个大缸,洗涮干净,准备放面。一般的人家一口大缸就足够,家里人口多、亲戚多的也有准备两三口大缸的。和面要用上等白面,没有面粉厂时,在腊月二十前,家家户户就自己推磨磨面,筛出最白的面粉留作春节蒸馍用。

  到了掌灯时分,就开始和面了。家里的壮劳力负责和面,有蒸馍经验的年长女性负责掌握每次和面放面的多少和放“面水”的多少。和面是重体力活,不一会儿就会腰酸背痛,如果是性子急的男后生,此时往往会问:“怎么还不完?”或说:“完了吧?”而和面、蒸馍最忌讳说话带“完”字,因此,此前家里年长的人就会特意交代,和面和蒸馍时,不能说“和完了”“蒸完了”,要说“和齐了”“蒸齐了”,取“起”的谐音,以图吉利。面和好,放到准备好的大缸里,上面蒙上湿布,放到煤火台上,下一步就是“看面”了。“看面”就是不时地在煤火台上移动大缸,使缸体受热均匀,面发得均匀,不然第二天早上面不起,或起得不均匀,都影响蒸馍的质量。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就开始试碱蒸馍了。蒸馍需要的`人手多,如果家里人少,还会两三家在一起合伙蒸馍,今天蒸你家的,明天蒸他家的。蒸馍试碱、做花形一般是家里女性干的活,男性负责干一些粗活,如烧火、装馍、揭馍。

  春节蒸的馍样式丰富,并且每种样式都有一定的讲究。

  一开始第一锅会蒸小馍,小馍也叫小糕。既是试试面发得怎么样,碱试得怎么样,也取“小高”之意。

  接着蒸长条馍,长条馍也叫大糕,其状如布袋也叫布袋馍。布袋馍做工简单,把面搓成长条,七八寸长短一个,切好后再在两边用刀轻轻压一个印,就好比布袋扎住了口。

  大馍,每个要有碗那么大小,形状好比碗倒扣过来。有的大馍上用擀得薄薄的面片切成四瓣放在正上方,然后再摁个枣;有的则在大馍的顶端包上红糖,再用剪刀剪成四瓣,蒸熟时面瓣裂开,里面的红糖显露出来,有白有红,又香又甜,煞是喜人。大馍也叫人口馍,家里有几口人蒸几个,并且只在一个大馍里边包上子钱。大馍等到大年初一祭祀过后才能食用,谁吃到包有子钱的大馍,预示着一年大吉大利。

  大馍蒸齐后,就开始蒸其他样式的馍。刺猬馍,把馍做得像面包一样,然后用剪刀在上面一剪一剪,剪出刺猬的模样,再在前面用绿豆或黑豆装上两个眼睛,喻意像刺猬一样能粘住钱;鱼馍,一般是双头鱼,把面搓成中间细,两头粗的形状,然后折过来交叉起来,用黄豆在两个鱼头处安上鱼眼,一条双头鱼就活灵活现做成了。鱼馍取年年有余之意。小燕馍,把面搓成长条,一头用刀切开,形如燕尾,一头摁上个红枣。这三种馍都是春节期间放在大门口祭祀门神用的,刺猬馍和鱼馍与财富有关,小燕馍则是喻意着燕子飞入家中,来年喜事多多。

  蒸馍最后蒸的是财神盘。财神盘的底座是用将*两寸厚的面做的,直径有将*一尺那么大,财神盘边沿的上面用手捏成花纹,上面盘着两条龙,两条龙龙嘴里衔着子钱,龙头相对;两条盘龙的正中是用面团成的元宝和金条,取金丝缠元宝之意,元宝和金条要高出龙身,呈麦堆状。这个财神盘的意思是家里的挣钱人,辛辛苦苦挣了一年钱满载而归,过年了,可以安安心心守着财富过个安稳年。

  从除夕夜开始就用馍上供,堂屋里正中的八仙桌或条几案上,摆上蒸的财神盘、大馍、枣花,点上香,边作揖,边给逝去的先人及家里供奉的神仙愿语。除夕夜将供品摆在那儿,从初一到初五的每天早上都要上香愿语。

  过罢初一就开始走亲戚。初二是回娘家,小媳妇会领着女婿和孩子,打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用斗篮装着自己蒸的馍,上面盖上花巾回娘家。路上遇见熟人,还会打上个招呼,掀开花巾,对对方蒸的馍品头论足一番。下午闺女要回婆家,这时当娘的要取篮,也就是要把女儿瞧自己拿的馍取下一部分,一定不能取完,否则就有贪财之名。取罢篮,当娘的要把自己蒸的枣花馍和其他礼物放到女儿的斗篮里,这叫做回篮。

  过罢初二,走其他亲戚,根据关系远*拿的馍也不一样,但也有取篮和回篮的讲究。

  虽说春节前蒸罢馍就不再蒸馍了,但正月十五蒸财神盘是个例外。这天蒸的财神盘大致与春节前蒸的相仿,不同的是两条龙已从相向而卧,变成了龙头衔龙尾,好似你追我赶的模样。意思是春节要结束了,家里挣钱人要出门辛苦挣钱去了。

  在农村有句俗话,叫做“能穷一年,不穷一节”。一般家庭春节蒸的馍不仅能吃到填仓节,而且还有好多家庭到了填仓节蒸的馍也吃不完。这时,天气已经回暖,柳树已经发芽,吃不完的馍容易放坏了。不过不用担心,这些放坏的馍还有用处,等夏天来了,这些长了绿毛的蒸馍就被做成了豆酱,变成了别有风味的小吃。

民族风俗作文10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记

  咱们家乡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的人都忙碌起来了。

  腊月二十三这天,我开始帮我妈妈大扫除。咱们全家总动员,拿着鸡毛掸子把旧年灰尘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这就是辞旧迎新。把旧年所有的不好的东西都赶掉,迎接新的2015年。

  腊月二十九开始,贴对联,福字倒着贴传说是来年会有福气的,所谓福道就是这么来的。咱们一家把美好寓意的对联贴好。在大门上挂上红红的灯笼,看着特别喜气洋洋。

  腊月二十九晚上咱们一大家人都聚集在饭桌上。年夜饭是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咱们一家人都开开心心的欢聚在一起,“饺子来咯”妈妈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在饭桌上,爸爸开口说;“ 这饺子不但好吃,而且里面1还有很多祝福。谁如果吃到祝福,谁在下一年就能**安安,健健康康。”然后咱们还是吃饺子了。于是,咱们都开始吃饺子,都希望能得到新年的祝福。‘呀!“我吃的饺子里突然有个硬硬的东西,然后我咬开一看,原来是个硬币!我欣喜若狂对着家人说;”看我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了!“爸爸说;”看来你以后一定会开开心心,*安幸福。“

  吃完年夜饭以后,除了很小的孩子是都要守岁的!1是为了老人增寿 2是为了辞旧迎新为年轻人添福气,这时一家人边一边看春晚,一边其乐融融的谈着一年的收获!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中绽放出美丽的.烟花,有的如陨石直降地上。有的如火箭,直冲云霄,有的如花朵,定格在最美的样子。是那样美丽,每一个烟花在人们的笑语前划过去。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扩展5)

——春节的民族风俗作文 (菁华6篇)

春节的民族风俗作文1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题记

  咱们家乡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的人都忙碌起来了。

  腊月二十三这天,我开始帮我妈妈大扫除。咱们全家总动员,拿着鸡毛掸子把旧年灰尘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这就是辞旧迎新。把旧年所有的不好的东西都赶掉,迎接新的一年。

  腊月二十九开始,贴对联,福字倒着贴传说是来年会有福气的,所谓福道就是这么来的。咱们一家把美好寓意的对联贴好。在大门上挂上红红的灯笼,看着特别喜气洋洋。

  腊月二十九晚上咱们一大家人都聚集在饭桌上。年夜饭是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咱们一家人都开开心心的欢聚在一起,“饺子来咯”妈妈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在饭桌上,爸爸开口说;“ 这饺子不但好吃,而且里面1还有很多祝福。谁如果吃到祝福,谁在下一年就能**安安,健健康康。”然后咱们还是吃饺子了。于是,咱们都开始吃饺子,都希望能得到新年的祝福。‘呀!“我吃的饺子里突然有个硬硬的东西,然后我咬开一看,原来是个硬币!我欣喜若狂对着家人说;”看我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了!“爸爸说;”看来你以后一定会开开心心,*安幸福。“

  吃完年夜饭以后,除了很小的孩子是都要守岁的!一是为了老人增寿;二是为了辞旧迎新为年轻人添福气,这时一家人边一边看春晚,一边其乐融融的谈着一年的收获!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中绽放出美丽的烟花,有的如陨石直降地上。有的如火箭,直冲云霄,有的如花朵,定格在最美的样子。是那样美丽,每一个烟花在人们的笑语前划过去。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春节的民族风俗作文2

  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好不热闹! 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忙着贴春联。你瞧,上联是春安夏太,下联是秋吉冬祥。忽然我看见爸爸把福贴倒了,我忙喊:“福倒啦,福倒啦”。

  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好不热闹!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忙着贴春联。你瞧,上联是春安夏太,下联是秋吉冬祥。忽然我看见爸爸把福贴倒了,我忙喊:“福倒啦,福倒啦”。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谐音啊!!!

  贴完了春联,该吃年夜饭了,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大家看着我这狼狈样,哈哈大笑。该敬酒了,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进步,天天向上。”

  吃完年夜饭,我们心满意足的离看饭桌。来到了院子,就看见夜空被好多烟花划破,真是比星星还亮啊!爸爸也搬出了花炮和许多的烟花,爸爸顺手拿起了一个窜天猴,嘭,啪,说时迟,那是快,窜天猴直奔夜空,顿时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烟花,飘向了银河……我也手痒的拿了一个小闪光棒,不停的摇转,散出了无数的小星星……突然一个烟花哑了,过了1,2分钟还没炸,爸爸不耐烦了,拿起竹杆就捅,可竹杆刚碰到花炮,就突然炸了,爸爸的眼镜吓得滑了下来,我看到爸爸这样子,笑得人仰马翻。同时,我也记住:笑归笑,乐归乐,但要记住安全。

  放完鞭炮该爬门了,听说这样会长高,我每年都爬门。炮放过了,门也爬了,该拿红包了,爷爷给了我一个红包,神秘的对我说:“一定要放在枕头下哦,这样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该回家了,我和爷爷奶奶一一告别。一路的烟花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

春节的民族风俗作文3

  有人说,年味儿是美食的味道;有人说,年味儿是家人团聚时的喜悦;有人说,年味儿是鞭炮向春节发出的邀请……但我的年味儿可不止这些。

  春节前夕,我很荣幸的被邀请去参加“写福写春联的公益活动”。刚到微笑亭,一股浓浓的墨香就扑面而来,铺开红纸,刚拿起毛笔,就围上来一群风尘仆仆的“客人”,他们是准备回家过年的,年轻一点旅客直接拿手机,搜出需要的对联让我写,老爷爷们一边夸一边与我聊着过年的味道,夸的我都不好意思羞红了脸。也正是这些“客人们”把年味儿带给了微笑亭,让微笑亭更有年的氛围了!有的让写“福”,有的让写对联,忙的我不亦乐乎。

  “客人们”的热情,让我紧张的心情得到了缓解,信心增倍。这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人的围观下提笔写春联,看着叔叔、老爷爷们满意的取走春联,那满脸洋溢着的浓浓的笑意,填满了这个小小的空间。每一张福字,每一副春联,都在互相祝福声中送走,我们在喜笑颜开中迎来新客人。我感受着这一切,今天收到了无数的祝福和赞美,脸上暖暖的,感觉车站里也没有那么冷了,心里更像有一个火炉,一直燃烧着!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有了经验,都提前写好许多“福”和春联,微笑亭桌子上、周围地上都摆满了,供来来往往的旅客们挑选。站在远处,放眼望去,一片红红火火,给热闹的车站增添了许多年的味道!虽然准备了很多,依然一抢而空,我依然一直在写,旅客们都觉得这与买来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写的春联更有年味,新的一年更红红火火!车站里都是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的旅客,我为自己能给他们带去祝福,带去温暖而感到高兴。

  没有人可以规定年味儿的形态,年味儿无处不在,它可以在陌生人的一句祝福里;也可以在亲人的拥抱里;也可以在其乐融融的家人团聚里。

  总之,年味儿就在我们身边,哪怕一件小事,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大的温暖,带来不一样的年味!

春节的民族风俗作文4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末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方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但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明白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期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光,建立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状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明白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此刻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之后,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之后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然后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此刻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的民族风俗作文5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风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故乡的风俗也毫不逊色。

  过年啦,家家户户都要吃美味的腊八粥和吃那鲜美的饺子。腊八粥有许许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丽星星,在汤汁这个美丽的“宇宙”中闪烁着。当然,还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烧。祭灶神当然要用十八个祭灶火烧和一些菜,给灶神当上天路上当干粮吃。

  祭完灶神,就要把这些食物瓜分。过年了,串门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亲戚家,小的都给老的拜年,还能得压岁钱。过年娱乐也少不了,家家户户都在放炮竹,城市里也有人舞龙。在美丽的夜晚看烟花,在繁华的城市看舞龙,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这就是我故乡的风俗,你记住了吗?

春节的民族风俗作文6

  我的故乡虽然没有城市里过年热闹非凡,但也处处充满着喜庆的味道。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人们早已准备好了。当夜幕降临时,便响起了轰轰烈烈的打鼓与乐器声。一支队伍缓缓走来了,队伍里每个人都打扮的十分滑稽!

  在最前头的,是两个举着花伞的老年人,看起来像60多岁的人了。不过,精神得很呢!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扭着腰,像是两位容光焕发的少女。

  紧接着,后面的两个扭秧歌的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们手里拿着一把带有彩带的扇子,脸上一个劲地笑不停。身体跟面条似的扭来扭去,豪无倦意。

  再后面的,是最有趣的大头娃娃。几个人带着大头套,不时地向旁边的人招手。整个队伍热热闹闹,在街头上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除夕那天,许多小贩早已把天蓬拉开,摆上桌椅。准备迎接客户呢!一道街上摆设满了大盖蓬。大家都等着到晚上呢!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这条街上早已经人山人海了。有的人忙着吃饭,有的人忙这挑首饰挂链,还有的人忙这买对联呀什么的。

  每棵树上挂满了红灯笼,红火而美丽。不管是谁,只要一走到树下,总要停下观望一会。

  故乡的*俗真是数不胜数,故乡的春节真是充满快乐的年味呀 !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扩展6)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范本10份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1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每个民族中也有各种风俗节日,比如苗族,我最喜欢苗族的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苗族花山节,是不是很热闹呢?有机会你也可以参加参加。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2

  我们家乡清明的*俗也以祭祖扫墓为主,与苍城相比也有不同。

  时间一定是清明前后。又多数是在清明前三天完成,不会过清明后三天,如果清明前老是下雨就是例外另当別论了。

  杂居在村里的独姓人家,祭祖显得清静,大户人家或是大家族人家的祭祖就热闹了。特別值得书写的就是做清明酒。

  我们胡姓人家在村里人口算多的,20多年前胡姓人口在村里第一多,现在锐减可能是第三多了,刘姓李姓追了上来。人丁兴旺,清明摆酒很有面子。

  做清明酒*,是要湊份子钱,有点像现在人的AA制。不过有些人做生意,愿多出点钱,显得有气派,別人也高兴多些钱办得会体面些。

  三十年前,大约我读高一,我村的胡姓人家和六公里外的胡姓人家共同祭祖,那里是我们的远祖,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那一年我们共同祭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安排好去山上扫墓的人员,我村有人去他村,他们村有人来

  我们村,其乐融融,一片兴旺团结的景象。下午三点左右,去山上各处扫墓的人都陆续回来,留在家里厨饭做饭的人也准备好了。祠堂大厅里摆了十几张八仙桌,司仪把首*二座等重要位置安排好,家族中的小字辈就随意落座。上菜是吃完一个再上一个,不是摆好八九个一桌吃。有专门几个走堂提着酒壶来添酒,吃到第五碗菜是方砖肉,有肥有瘦,肥肉炒得出了油,酱油红辣椒的颜色全上到了肉的表面,过了春节大鱼大肉的日子也有那么久了,肚里是可以承受油脂了。有的酒*男人多,酒量大,主人又给多几瓶,于是有人提议打通关,有人提议划拳,猜点数。猜点数现在喝酒时已经很少有人玩了。两人手里最多总共8粒瓜子或花生等豆类。猜对方手里出几粒加上自己要出的猜中了没酒喝,没猜中的罚喝酒。

  我们家族很多年没有摆清明酒了。

  自己一个小家庭清明祭祖,小有小的好,简单清静。带上祭祖的用品:鞭炮香纸猪肉酒水糍粑,还有扫墓用的锄头镰刀等等。

  祭祖的猪肉和酒水要温热,虽然有时去到山上已经冻,但也不用计较了,因为已经温过了,如果想到反正到山上酒肉会冰冷,干脆不煮,那是不行的,最重要的对神心中要有敬意,不能怠慢了祖先。猪肉是取些象征意义,

  有一斤就够了,要有皮的,切有些讲究,切成一个正方体,实际上是一砖猪肉。前年我一个在开*工作的同乡,回乡祭祖,他向他的哥哥说去烧一头猪来拜祭,即刻招到他哥哥的强烈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做,我们的祖先承受不起。我们钱不够别人多,官不够别人大,不要出洋相。”可见人人都要遵守风俗,败坏风俗会引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提上东西,老老少少,浩浩荡荡的队伍去山上扫墓。经常是“雨纷纷”的天气,穿过田野,走进山里,会看见东一丛西一束的红杜鹃。有的把杜鹃花叫成映山红,真是名不虚传。那怒放的杜鹃,张扬出耀眼的红色。摘一朵红花,去掉花蕊,送入口中,嚼一嚼,体会到了一股淡淡的甘甜。

  来到了一处先人的坟前,过了一年又一个清明来到,坟头坟前周围都长满了各种植物,有一些还枯黄的杂草,有一些茅柴多数是20厘米高,有一些一米多高的杂树。大家开始动手,拿着镰刀上去坟头割草、砍柴。有人拿着镰刮铲除坟前的杂草,铲坟前杂草还是一个技术活,要铲*,坑坑洼洼积水会引起坟堂崩塌,要铲*,等下摆酒肉酒杯糍粑等祭品。过去还在坟上插上三根棍像个三角架一样的,在顶端包上几张纸钱,小时不明白这样做的含意,现在人们扫墓去铺头买上几支塑料花,插在坟头,等到第二年塑料花还光鲜亮丽,真是万古常青啊。

  可以开始祭拜了,先点燃香,九根香分成三柱每柱三根一字摆开,摆上祭品酒和糍粑,然后分成一辈一辈先后来拜,三鞠躬,同时许愿,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心里默默的说。这作揖许愿很有意义,千万不能简单粗暴地说成是迷信。这是人们祈求先人保佑,这也是人们在祖先的灵前,立下誓言,“保佑我今年考上重点大学”,“保佑我媳妇生个男孩”,“保佑我做成和肖老板的那档大生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许愿,这些祈福,表明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仿佛是要让山川作证我就要发愤图强了,所以勤奋的人许下的心愿多会实现,传开来又说哪个人家的祖宗管事风水好。

  完成扫墓了大家有说有笑回家去。喜欢吃野菜的,大自然有慷慨地馈赠————蕨,路边有,树丛中有。不过坟周围长的蕨菜要注意了,那是苦的,我舅舅的解释是:“他们吸收了鞭炮香纸的元素。”

  清明祭祖也是亲人们的一次团聚,从前年开始国家规定清明放假一天,这更为团聚提供了时间保证。扫墓归来大家喝酒吃肉,无比开心。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3

  我特别钟爱于蒙古族,因为我流淌的血就是蒙古族的血统。蒙古人的大汗成吉思汗英勇善战,激励着他们的后代。望着英勇的前辈,我真是敬佩不已。

  说起内蒙古的美丽,没有领略过它风光的人大概很难想象。且不说那雄伟的大青山,滔滔的黄河水,只看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就足够让你留连忘返了。如果你夏天来到草原,看到的将是一泻千里的绿,*地是绿、溪水是绿的、线条柔美的小小丘也是绿的,到处都布满了绿色,直到和天际相联。在宽阔的绿野上,点缀着数以千计的.野花、姹紫嫣红把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与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更加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画。

  有时候,服装往往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和特点。蒙古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对于袍子的颜色,男子大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女袍比较紧,以显示身材苗条和健美。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穿于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则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腰带则更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材。总之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然大方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俗。

  而蒙古族的白节就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白节又称新年。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色,所以又称春节为白节,在白节对蒙古人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互送祝福。白节在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通常全家老少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开始拜年。白节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哦!多么独特的蒙古族,我爱你。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4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南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湖南,而我生活的城市,特产是臭豆腐。大家猜到了吗?对,就是湖南的省会——长沙。

  长沙在我心目中是个大城市,大城市非常美丽,美丽就注重完美,所以,农历正月二十六就有一个“洗浴日”。顾名思义,这一天所有的人和物,都要去水里走一趟,也就是代表着所有能过水的`,比如:床、被子、桌子、衣服、猫和人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我是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所以,每逢过年,无论那天星期几,无论那天天气如何,我们一家人都要轮流洗一个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过年澡。妈妈说,我们要把身上的晦气,还有*常我的“速洗”留下来的污垢都要彻彻底底地清洗掉,以用来迎接新的一年。妈妈也会在这一天,把我们换下来的衣裤、用过的毛巾等全部都洗完,所以,妈妈们通常都会在今天忙到很晚!

  今年对于我比较特别,过完年又是鼠年了,我就是属鼠的,妈妈把提前为我准备好的大红色的内裤和袜子在洗澡后让我穿上,妈妈说,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风俗,本命年身上穿戴正红的物件,能辟邪。其实,每次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都会让我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今年除了清爽,似乎多了一点庄重。

  虽然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拥有很潮新思想的人,但是他们都还坚持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惯,比如除夕夜守岁,这一晚,爸爸不再坐到电脑前,妈妈也不再端着IPAD,会一起坐到电视机前,不再看点播节目,而是一起围坐火炉、打开电视直播,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跟着春晚现场的观众一起,或哈哈大笑,或潸然泪下,或怒气冲冲,或掌声如雷。我会认为这是一年里幸福感爆棚的时刻。我想,这时候大家都会掏出手机,拍下一张全家福,把它保存起来,永远不会被删掉。

  这就是长沙,我的家乡——有特色风俗,且所有家庭都幸福美满的长沙!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与众不同的风俗*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重庆一项特别的风俗。

  重庆,简称“巴 、渝”,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为重庆包含了汉族,**,苗族等民族,为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在重庆,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给祖先备“钱”买年货。你知道吗?这种祭拜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所谓祭祖就是上坟祭拜先祖,这是一种感恩的表达方式,这也是活着的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先辈的`追思。

  大年三十这天早上,长辈们早早把我们叫起来,带上提前准备好的供品,纸钱,鞭炮之类的东西进山祭祖。到了林地,老辈人总是先指着几个坟头告诉我们,这是哪位先祖,那是哪位爷爷。认清了,再把饭菜,烟酒,水果点心,筷子,香炉等摆放整齐请先祖们享用,然后是烧纸钱,燃放爆竹,给先祖们磕头叩拜,感谢祖宗仳佑。我问舅公:为什么要把纸钱烧掉?舅公说:纸钱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被先祖们拿去用。舅公的礼数也最为周全,祭拜的时候有很多讲究,他还总是嘴里念念有词说许多祝福的话。在祭拜结束回去的路上,舅公还会在附*的山上折几枝树枝,他告诉我们说那是黄金树,拿回家可以招财的。

  在重庆,拜年叫“走人户”。还有很多长辈教给我们的*俗比如: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一定要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这一天,可不能睡懒觉,睡午觉,睡了来年会倒霉;这天,大人小孩都要说吉利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这天家里是不以扫地倒垃圾的,否则会被认为扫走了来年的财运。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过年*俗,有机会你们也要来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年俗。

  不论在什么地方过年,有怎样不同的风俗,都充满着喜庆,祥和的气氛。只要是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每一个节日都会意义非凡。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6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杭州,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背上书包的大孩子,额上爬满皱纹的老孩子,谁不是一看见高飞在天空的风筝就激动得不能自已。到了春节,随着卖风筝的生意逐渐兴隆,连小贩也跟着乐。

  话说放风筝还跟过春节有一定的联系。春节寓意着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要辞旧迎新,大家通过风筝来“放晦气”。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以放风筝的形式避邪,而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来表达对新年的祈盼。

  据传,第一只风筝是我国巧匠鲁班受到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汉代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自此出现了“纸鸢”一词。后来有人使纸鸢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其身如筝,从此才开始叫“风筝”,而杭州人又把它称为“鹞儿”。

  春节期间,只要天气好,南湖公园里就不愁没人放风筝。这不,今年春节不仅天气好,还带着几分暖意,大家都成群结队的不约而同来放风筝,于是乎我跟妈妈也去轧闹忙(凑热闹)了。

  南湖塘上人真多,人们都仰着头紧盯着自己的.风筝。小孩子们看着天上芝麻大的风筝不住地拍手叫好;大人们拉着风筝线孩子似的一圈圈跑着;老人们坐在树荫下看着晚辈们尽情的玩耍,一根风筝线,仿佛把他们牵引回了孩提时代。

  我也没闲着,等风力适足时,拿着风筝的提线,逆风向前跑,一边跑一边不时地回头望,直到风劲儿够大,才慢慢停下来放线。

  线刚放了一半,正举着手机疯狂抓拍的妈妈突然大声叫道:“啊!风筝怎么停了呀!风筝快掉下来了!”我快速收线,并给予了风筝“人工风”,这才让它停止了翻江倒海似的大幅度动作。

  我刚松一口气,风又好巧不巧的突然转强,风筝唱反调似的开始摇摆,我又手忙脚乱地开始放线,风筝才似利剑一般直上云霄。这时我才发现天上到处都是风筝,好似满天彩色的星斗。

  其实放风筝不仅仅只是一项娱乐活动,更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遗产。“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7

  每逢端阳,家乡那条裕溪河总是会和往常不一样,五颜六色的龙舟在各自着装统一的划手们的驱动下,在河面上风驰电掣般地游着,红的、白的、蓝的……犹如一条条彩龙,很好看。*时冷冷清清的河堤上变得人山人海,那是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自己村的龙舟队加油喝彩。这就是我的家乡芜湖市二坝镇的端午*俗——裕溪河赛龙舟的'情形。

  小时候,我就听村里的老大爷们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投江后,许多人划船打捞他,为防止鱼儿啃食,投下粽子喂鱼。后来,端午节划龙舟就成了一项*俗,流传了下来。

  别看龙舟普通,可制作起来却很讲究。首先要制作下龙(底梁),要用直径约40厘米的老杉木加工而成的条木,用巨大榫头严密拼合而成。杉木一定要干燥,以防船身变形。然后将做好的下龙木料放到大凳上,在木料的两头各挂五六百斤的石头,并在靠两头的位置用大而硬的木板向上顶,使船头和船尾形成翘状。再在龙身两边钉上三四厘米厚的光滑的木板,每隔15厘米左右就要打个三角形小孔,在木板下方用十几厘米长的“草钉”固定木板。做完下龙外框架,就要接着做龙舟的座位、船桨、龙舟架、鼓架、锣架和龙舟舵。最后,由油漆工抛光,上桐油,打蜡,使龙舟表面更加光滑,行驶起来速度更快。

  我们家乡流传着一句俗语,“一舵,二鼓,三头桨”。大家都知道,龙舟的舵手可不是谁都能当的,这可是一门技术活,他控制着整条龙舟的方向;鼓是龙舟的灵魂,鼓手打得越激烈,划手们划得频率就越快,力度就越大;划头桨的人就好比羊群中的领头羊,经验最丰富。不过,就算“领头羊”再厉害,如果没有后面划手帮持,龙舟也不会有多快的。所以,划龙舟讲究的是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

  赛龙舟承载的是炎黄子孙的美好品德。我相信,家乡的赛龙舟精神一定会流传下去!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8

  广阔的中国有56朵国花。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衣服,不同的食物,不同的房子...生活的每一点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触,感受多彩的民俗画。

  哦,天啊!老舍先生,在你的作品中,北京庆祝春节的景象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在我眼前。你写的东西很特别。在你的文章中,我发现北京的春节和我们这里的春节一样,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最让我好奇的是北京必须保持这一年。在你的文章中,我读到了你对春节的热爱。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和*俗,而且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安徽的黄梅戏、豫剧、浙江越剧和川剧都很有名。

  下面的文章是关于传统藏戏,藏戏。

  藏戏虽然简单,但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这与多彩的戏剧艺术是一样的

  藏戏和它的表演还有几个不同之处。他们表演藏戏时戴着面具,表演时没有舞台。一出戏可以在结束前表演3到5天。

  参观了这么多地方后,你有点累吗?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

  当你来到福建西部和广东东北部的山区,你会被客家民居所吸引,它们被称为“世界民居的奇葩”。这种房子非常特别。我们的.房子通常是用石灰建造的,但是这种房子是用蛋清建造的。这里的大多数房子都有300到400年的历史,甚至500到600年。它们被多次地震震动,被风雨侵蚀,被炮火袭击,安然无恙,展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当我们谈论***人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唱歌跳舞。事实上,***人除了擅长唱歌跳舞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俗。

  他们有许多我钦佩的地方,但我最钦佩的是他们热爱土地的程度。你知道烤肉来自哪里吗?你无法想象,烤肉是在土包子里烤的!

  看完这些景点后,你还有什么要放弃的吗?如果是,过来看看!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爆竹“砰——砰”的一声声巨响,人们迎来了一个喜庆的春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很多*俗,比如:祭祖、吃午夜饭、守岁……

  早晨,再暖和的被窝也抵挡不住大家过年的兴奋。洗漱完后,人们便开始忙活起来。屋子里,院子里,宅子里,甚至整个村子里,“嗒嗒”的切菜声,“哇哇”的喊叫声,“砰,砰”的爆竹声响成一片,好似一曲欢快的.交响乐。

  临*正午,客人们到来。主人笑着送上一杯茶,客人乐呵呵的双手接过,好似一幅画,那样和谐。

  午饭时间,家家户户都要祭祖,摆上各种食物、香、烛,以表对祖先的敬意。白天就在这样忙忙碌碌中过去了。

  到了晚上,除夕最重要的*俗——守岁开始了。在这个夜晚,人们基本上不睡觉,因为守岁有着美好的寓意:*安顺利,吉祥如意……

  守岁对于不常熬夜的人来说可是件难事儿,“岁”才守三分之一,眼睛就不听话了。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很多活动来打发时间。十二点前,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烤着火,吃着零食、水果,聊聊天,看着春晚。零点的钟声想起,我们全家人出来一起看烟花、放烟花。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天空,不想错过烟花的绽放。只见爸爸嘴唇微张,面带一丝笑容,虽然依旧如山一样沉稳,但足以让我感受到他内心的欢快;妈妈呢,捧着手机在疯狂拍摄,准备“晒一晒”朋友圈;爷爷和奶奶靠在一起,回忆着过去的守岁,嘴里还小声的念叨着“我们小时候,见都没见到过啊!”又是一声声“啧啧”的感叹。而我,就拿着打火机,代表我家放烟花咯。

  烟花直到一点多才安静下来,之后,我们又吃了饺子,看了电影,直到初一早晨六点多,我家的“守岁”才“收场”。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但现在想想,心里仍旧是甜甜蜜蜜的!

  介绍民族风俗*惯的作文 10

  端午节有许多的*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安。

  有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安的!”

  这就是我的故乡的端午节*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有趣的民族风俗作文范文5份(扩展7)

——写民族的风俗的作文实用五篇

  写民族的风俗的作文 1

  一年有很多的节日,但是在人们心中觉得很重要的节日没有几个,端午节就是其中一个,在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惯的。比如说我就不*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写民族的风俗的作文 2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

  吃喝玩乐,时代不同,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同了。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档次,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我过年就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这些活动均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写民族的风俗的作文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清明》,总会让人想起清明时节的庄重气氛以及孤郁之感。

  在春光明媚草木复苏的四月清明时节,按照古代的传统*俗,人们总会在清明这几天纷纷到山上祭拜祖先、扫墓。每当这时,人们都会携带酒食果品、纸钱元宝等祭拜物品到墓地,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工作祭奠祭祀祖先。在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我的家乡在偏远的农村,每当清明节时,村里每家每户的扫墓时间都是由家里当家的`人所定的,并不一定要在清明节那一天。也许是受封建迷信世俗的影响,有些人家还会找当地的算命先生挑选日子,希望以后会有好彩头家里人**安安之类的,这也是村里*俗的严谨形式,表明了对祖先的尊重。

  在挑选好日子之后,家里的女性就会负责到集市上买祭奠所需要的物品,还会在家下厨动手做一些酒肉饭菜以及糕点;之后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装进草编篮子里,用扁担挑着上山到达墓地。而男性则负责扛锄头、铁铲之类的劳动工具,提前上山打扫。

  村里的坟墓都是很古老的,经过年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有些坟墓甚至裂开了缝,还有被蒙上漆黑的脏东西以及一些坑坑洼洼的斑点。往往到达墓地之后,人们就开始忙活了。在墓碑前的一小块儿空地上,用草*铺着,摆上小碗米饭、酒肉、水果、糕点,斟酒只需一半可止。通常都是女人们负责摆好祭祀的物品,男人则负责把一张张带有“福”字的红贴纸贴在坟墓的每个面以及墓碑上,还会在周围的树枝上挂上彩纸。祭祀是很庄重的,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开始拿出纸钱元宝等祭祀品,放在祭祀所用的香炉里点燃焚烧,那时整个山上都笼罩着浓浓的白烟。过后大人和小孩都会分别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三叩九拜的方式叩拜祖先,最后点燃爆竹,祭祀仪式便在爆竹声中结束了。

  结束之后,人们会找到阴凉的地方坐下来休息,开始吃水果、糕点聊天,聊一些家里的往事,内心的感慨,互吐心声。左邻右舍还会互送一些家里自制的甜品给对方,而饭菜酒肉则在晚饭时吃完。

  我爱家乡的清明节,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上一辈的先人,想起爷爷给我说的古老的故事,想起家族的辛酸历史。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总有一种特别的心情,一种异样的感受,就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纷纷扬扬的细雨,而人的思念也因此而绵绵长长。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祭祀是我们的先辈所流传下来的一种原始形式,是一种很严谨的*俗,直至今天,清明节*俗依然很盛行。

  写民族的风俗的作文 4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每个民族中也有各种风俗节日,比如苗族,我最喜欢苗族的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苗族花山节,是不是很热闹呢?有机会你也可以参加参加。

  写民族的风俗的作文 5

  一年有很多的节日,但是在人们心中觉得很重要的节日没有几个,端午节就是其中一个,在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惯的。比如说我就不*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