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汇总五篇

首页 / 作文 / |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 1

  春节,爸爸开着车带着妈妈、哥哥和我去参观三峡。在路上,妈妈告诉我,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M,坝高185M,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妈妈骄傲地说:“1997年三峡截流时,还在截流口上留了影。”路过一个山峰的时候,妈妈让我看,说像不像睡着的***,我看了还真像!经过1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

  我们首先来到其中的一个发电机房,看见有6个庞然大物,他们发出了“轰轰”的巨大响声。妈妈说,那就是发电机,我们用的电都是从这里出来的。我问妈妈,水怎么变成的电。妈妈说,这是物理原理,通过发电机,将水能转换成电能。我们要好好学*,才知道的更多。

  参观完发电机组,我们来到185*台,这就是三峡大坝。我和哥哥在上面跑来跑去,看着这条长长的大坝连接着**,阻挡着从上游来的江水,大坝两边的水位差很大,妈妈说水位差最大上游可达到175M,下游可达到63M,所以我们脚下踩着的大坝也叫185*台。我很惊讶这个大坝要建造得多么坚固呀!水很清澈,就是没看见鱼,可能是冬天的缘故,我有一种想跳下去游泳冲动。我看着长江两面的大山,早上下了点小雨,雾蒙蒙的。妈妈念出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讲的就是当年这里的情景。

  我的外公、外婆,舅舅都是三峡大坝的建设者,看着这雄伟壮观的大坝,我感到自豪,骄傲!也为我的祖国骄傲。我要好好学*,长大后为祖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 2

  人们都说:长江三峡天下险。我们乘着轮船,畅游长江,观赏三峡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光粼粼的朝阳湖,欣赏过水波涟涟的峨眉河,却从没看见过三峡的长江水。长江的水真急啊!急得激流翻滚,惊涛拍岸,而且可以看见那冒着白沫,卷着枯枝败叶向下沉的漩涡;长江的水真浑啊!浑得可以看见在水中飘动的泥沙,远远看去,长江就仿佛是一条黄色的飘带,系在绿色的大地上。船头激起的浪花,扩散出一道道白浪,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起伏的峨眉山,游览过绿树簇拥的歌乐山,却从没见过三峡这一带的山。三峡的山真奇啊!几乎每一座山上都有深深的沟。每当下雨时,雨水就像瀑布一样向下泻。三峡的山真险啊!陡峭的山壁,崎岖不*,上面长满了青苔和野草藤。三峡的山真雄伟啊!一座座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就像一个个脚踏大地、头顶云天的巨人,屹立在长江边。三峡的峰和峡千姿百态,没有两座是一个样儿的。峡有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灯影峡、风箱峡等,雄伟险峻,幽深秀丽,犹如一条绚丽的百里画廊。峰有著名的神女等十二峰,泛舟江上,使你感到心情舒畅,真是人在仙境里,船在画中游。

  长江,既古老又年轻,既娇媚多姿又生意盎然。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 3

  在武汉停留了几天后,二姨妈安排我们去宜昌,去领略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和长江三峡的旖旎风光。

  我们驱车从武汉出发,一路上天不作美,时而飘着蒙蒙细雨,时而又下起了瓢泼大雨,但它丝毫不能破坏我的好心情。经过三个小时风雨兼程,我们终于到达宜昌。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当天不能随团参观,只能安排好住宿,等待明天的游览。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乘车经有“桥梁隧道博物馆”之称的三峡专用公路,赴三峡坝区游览。三峡大坝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轴线全长2309米,高185米,由拦河大坝、水力发电厂、通航船闸所组成。我们按照景区的统一安排,乘坐观光大巴开始了有序的游览。先登上坛子岭,在最高点俯瞰三峡工程全貌和世界上最大的双线五级船闸;又登上185*台,感受与大坝等高的雄伟壮观,零距离接触世界第一大坝;最后参观了截流纪念园,体会人定胜天的截流文化主题精神。

  在蒙蒙细雨中,我们又参观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黄陵庙,它是三峡地区最老、最大的古建筑群,里面的禹王殿记录了三峡地区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标刻。

  在雨雾中,我们登上了返程的游船。回首望去,我仰望着的三峡大坝,我再次体验到它的高大雄伟!往前看,原汁原味的西陵峡风光就在眼前。两侧层叠的山峰被白色的云雾缠绕,远远望去,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哪是云哪是天?白茫茫的一片,让我无从分辨。这山水的美,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令我难以忘怀!

  这次三峡之行不仅欣赏了美景,还了解“大船走楼梯,小船坐电梯”、“两边走船,中间泄洪”、“动水发电,静水行船”等知识,真是不虚此行啊!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 4

  星期天下午,我跟着爸爸妈妈和姥姥姥爷去游赏三峡。

  当天,我们乘坐着卧铺大巴车行驶了900多公里,第二天上午来到了长江三峡,那里景色迷人,一座座山就像一位位仙女一样围绕着我们翩翩起舞,水就像一块纯净的为我们默默奉献的无瑕的翡翠,我好像正在这块绿翡翠上跳舞,船驶过的地方散出一圈圈水纹,才把我从梦幻中拉出来。这些山不但像仙女;还像守卫着我们的卫士;像苍颜白发的老人;威风凛凛的武士……形态万千。

  下午,我们来到大瀑布景点,刚进售票处门口,就有一种说不尽的舒服和凉爽,那里翠绿的竹子直插云霄,当时脸上好像贴敷上一个大自然送给我的面膜,冰冰凉凉的,舒服极了。走到晃晃桥上,晃过来晃过去,就像一条摇头摆尾的蛇,有的人甚至直接停下来,故意左右使劲摇摆,吓得我只得牢牢地抓住两边的扶手,随着节奏而晃动,听一边的导游说,桥上人是过去了,手机到时丢下了不少。走过摇头摆尾的“蛇”,就来到了大瀑布脚下,那汹猛山泉一泻千丈,好像底下有什么东西在召唤它一样,甚是壮观,我们全副武装来到瀑布的内部,啊!往外望去这不就是孙悟空住的水帘洞吗,喷溅了满脸的水珠,清爽无比。

  第三天上午,我们来到三峡人家,这是一段步行路程,每到一段*静的水面,就会看到各种生活画面,有身着颜色传统服饰的土家幺妹儿撑着纸伞站在船头、有撒网打鱼的渔船、有挥棒洗衣的女人,还能听到悠扬的笛声和歌声,真是让我陶醉不已,还有那里传统节目,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就是哭嫁了。

  下午,我们来到三峡大坝,那里建筑雄伟,主要功能是发电、防洪和通航,三峡大坝工程是我国的骄傲。

  这里景色迷人,希望你有时间也来细细游赏。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 5

  今天是在邮轮上的第三天了,天真的太热了,我们今天行程上午去了白帝城下午要去神农溪,我实在不想去就想呆在船上可爸爸告诉我到了那里能看见小猴子,我一下来了精神,因为我在白帝城没有看见,这下可好了可以弥补我的遗憾啦。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就是传说有野人的大山,所以一路上不不用爬山走路,整个行程都是在坐船,神农溪的小船好特别像个豌豆角两头翘翘窄窄的,小船驶入小小的峡谷,满眼都是绿色,时不时还有蝴蝶会落在船上,**还有小鸟的叫声,峡谷里很凉爽,空气很清新,导游姐姐在船头还为大家演唱当地的民歌很好听啊!

  每条豌豆船有四个船夫,他们一直在为我们划船还为我们表演了拉纤,那是因为以前的神农溪河床很窄,靠划桨是过不去的,只能靠船夫下船在河岸上把船拉过去,现在不用了,但是这是当地的一种特文化色所以就用表演的形式保存了下来,我还看见他们穿的都是草编的鞋子,导游姐姐告诉我这样的鞋子很实用不怕水还防滑。

  坐了豌豆船出了小溪就是巫峡是要换乘大船,一路上真的可以看见河岸边的小猴子啊,估计要不是天热,**的猴子会更多一点,它们小小的土黄色的,要不是我眼尖还真的很难发现呢。在高耸陡峭的峡谷上还有着一个千古之谜“悬棺”,那么高的山壁,真是不知道古人们是如何把棺材放上去的,我想等我长大肯定能解开这千古之谜。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汇总五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汇总五篇(扩展1)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菁华3篇)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1

  一、交流、展示学生课后搜集的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创作的作品。

  交流、展示后,教师补充:①“告别三峡”文化专题----三峡画展、诗三峡(李白《早发白帝城》必不可少);②三峡风光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和图片。

  二、研读课文、分析、体味、探究文章写景的方法

  1、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

  正音:阙(quē)嶂(zhàng)曦(xī)巘(yǎn)属(zhǔ)引哀转(zhuǎn)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点拨后再听录音。

  3、朗读比赛:分小组或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行,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

  4、讨论:疏通文意(六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文段,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5、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

  ①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②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的笔勾勒?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③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讨论后教师归纳: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思路清晰。写景时动、静结合。

  山(*连山,群峰对峙),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文章着重描写山高峰峻以及由此带来的江水四季变化。夏季是水旺的时候,秋季是水枯的时候。夏、春冬、秋的记叙次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并不是一般性的略写处理,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三段文字,是以“水”为线索贯穿起来的。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本文一共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美不胜收的,同学们一定要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河山,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图文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课文。)

  三、课文质疑

  学生质疑,由学生或老师释疑。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赞扬勇于质疑的精神。

  四、本课时小结

  五、拓展与延伸(作业)

  搜集资料,写一篇作文描绘黄河(或自己熟悉的河流)古今风光,注意用上本文的写法,并尽量使文章自然、流畅、生动。

  板书设计:

  *连山

  地貌特征(山)奇特险峻

  群峰对峙

  大水猛涨

  三峡夏

  江流湍急

  回清倒影

  四季变化(水)春、冬素湍绿潭摇曳生姿

  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

  秋

  哀猿凄清

  有形有色、有声有情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2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概述

  难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先欣赏“三峡风光”(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后解说: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这样被历史分为两段:一段永远沉入水底,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还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烙印在我们记忆中的,除录像、光碟、图片外,文学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读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播放《三峡》一文录音。

  二、欣赏了三峡壮丽的风光,听了《三峡》一文的录音,你能说出三峡最美之景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三、大家想不想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吗?

  同学们分组合作,再读课文,理解句意,并施展自己的才能,泼墨弄文,展现这美丽的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四、展示交流,共同总结三峡山峻水急等特点。

  五、默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交流感受。

  六、本课时小结七、拓展与延伸(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介、书店等,再搜集其他写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创作。

  课题三峡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概述

  难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3

  【学*目的】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测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学*重点】

  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学*时间】

  二课时。

  【学*准备】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和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⑴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⑵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⑶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⑴略无阙处(毫无)

  ⑵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⑶夏水襄陵(漫上)

  ⑷不见曦月(阳光)

  ⑸或王命急宣(有时)

  ⑹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⑺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⑻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⑼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⑽飞漱其间(冲刷)

  ⑾良多趣味(很)

  ⑿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⒀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⒁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春冬──清幽

  秋──凄凉

  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体验,比较拓展

  1、联想体验: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并用我们自身的话来描述一下。

  2、比较拓展:

  ⑴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示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时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⑵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身的看法。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示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豪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课外延伸:

  ⑴背诵翻译课文。

  ⑵做好《语文作业本相关练*》

  ⑶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汇总五篇(扩展2)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10)份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二、走进作者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整体感知,通过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

  1.检查预*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四、合作交流,质疑解答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3.那我们就先去看看三峡的山。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写山的语句?其他同学请注意听,看看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在三峡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来描写事物,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五、拓展延伸

  1992年4月3日,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以下这首诗表现了三峡工程从提出到开始兴建的漫长曲折历程及三峡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峡吟

  沈克昌

  探研论证七十春,中外古今五代人。

  白帝彩云天已晓,长江三峡梦成真。

  万吨船队达宜渝,千亿电量供汉申。

  巫山云雨不为患,高峡*湖映女神。

  “预警放水”防空袭“蓄清排浑”库长存。

  生态环境可保护,多种源泉积资金。

  除害兴利振国威,脱贫致富得民心。

  环宇瞩目西江壁,华夏欢呼东风临,

  三峡工程利国利民,而宏大的工程建设也使其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高峡出*湖”的奇观的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出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和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在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教师小结:

  你们关注三峡、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的确很丰厚,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进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用字遣词简练精确的特点,语文教案-》。

  2.学*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事物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从而培养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l.领略祖国山河的锦绣壮美。

  2.体会语言的生动简练、精彩优美。

  二.学法引导

  学*本文应注重朗读。先自读课文,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朴素自然,意味隽永。应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泳体会,获得美的享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作者描写景物四季的不同特征。

  解决方法:反复吟诵、体味。

  2.难点: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生动的写实与形象的夸张相结合。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3.疑点:作者怎样在写景中渗透感情的,意图是什么?

  解决方法: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软件(《三峡风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反复吟诵,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补充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三峡》。

  七.教学步骤

  导语 我们一起背诵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结尾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们都知道,这一段通过比喻介绍了春天的新、美、强的特点,凡事凡景都有其特点。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逦道元的《三峡》,看三峡有怎样的特点。

  (-)整体感知,突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略,副词;大略,几乎。阙同缺。自,假设连词。若,羲,日光,此指太阳。襄,冲,漫。沿,顺流而下。沂(sù),同“溯”,逆流而上。或,副词,偶或。虽,假设连词,纵然,即使。奔,名词,指奔驰之马。湍,激流。潭,积聚的深水。绝,副词,极。()(yǎn)极高的山巅。漱,冲洗。其,代词,指“怪柏”。良,副词,极,实在。涧,此指峡谷。肃,寂静。属(zhǔ)引,连续不断。响,名词,回声。绝,动词,消失。沾,浸湿。

  2.学生简单叙述作者写景思路。

  作者先总写山峡山势,再写夏季三峡的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秋天山峡的景色。

  3.教师范读,学生领悟三峡总的特点及四季不同的特点。

  总特点:峰峦绵延,山势雄伟峻拨。

  夏季:水势迅疾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秋:凄凉。

  4.学生自由读,反复吟咏体会以上特点。

  (二)突破难点

  教师讲解 多种艺术手法结合,突出重点。

  正面描写:“**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体现山峦绵延,山势高峻;“夏水襄陵,沿沂(sù)阻绝”,体现夏季水大流猛。

  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以“不见曦月”突出山高;“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以船行之快,突出水势迅猛。

  生动写实:如实写山的连绵无缺,用了“略”字,就极有分寸。表现夏日江水的迅猛,用了“或”字,就船行与“沿溯阻绝”不相矛盾。写“湍”用“素”,写“潭”用“绿”,写“柏”用“怪”,写“泉”用“悬”。写冬春之时的山水草木,则用“清荣峻茂”四字。

  形象夸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水势疾速。

  小结: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生动写实与形象夸张相结合,使文章摇曳多姿,景色形象逼真,使读者如临其境。

  (三)解决疑点

  1.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巧妙的在景中寓情的?

  2.各组出一名同学发言

  描写山水景物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纯客观地写景。高明的作家,总是在景物的描写中,融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写得情景交融。文中描写春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末了特别点出“良多趣味”,看出作者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爱悦之情而从笔下流露出来,使读者深受感染。

  (四)总结、扩展

  总结:学生再读课文,体会用字遣词的简练及其作用。

  本文以简练精确的文字“素、绿、怪、悬、清荣峻茂”,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形势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重岩叠蟑,那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夏日江水,生动地表现出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而那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和“清荣峻茂”的山水草木,以及秋日晴初霜旦的寒林肃涧,却又显示了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

  扩展:体会作者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情趣。

  作者精妙的文字、姻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都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观察。世上万物都是写作素材,如细致观察,到处都有可写之景;如仔细品味,随时都有可抒之情。

  八.布置作业

  l.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 )

  虽乘奔御风( ) ( )绝()(yǎn)( )

  2.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描写你最喜欢的校园的一角,要求用词准确,仔细观察,写出特色。

  九.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重点、难点、疏通文意。

  二、学*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三、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三峡的风光片,联系学生*时对三峡的所见所闻,让他们畅谈三峡这一景观的感受,激发学*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由学生介绍作者,以及作品的简介。三峡具体指什么?

  (二)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文意。

  (小组合作学*,边读边结合课文注解,是以课文,然后作汇报。)

  阙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绿潭漱属引

  补充解释:

  重岩叠嶂:即“重岩叠嶂”。嶂:治理向屏障的山峰

  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

  绝:断。

  或:“有”,不能做“有时”。“或``````有时``````”含有假设的.意思,可理解为“(如)有``````(则)有时``````”。

  其:这

  虽:在这里表假设,应译为即使。

  奔:在这里作名词用,指奔驰的骏马

  不以:不如

  时:季节

  则:连接上下文,带有轻微的转折意思,可不译。

  于:从。

  其:它们,指怪柏。

  漱:冲荡

  “清,荣,峻,茂”前皆省主语。

  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肃:寂静。

  故:所以。

  两句诗的意思是: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得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三声:几声;三步是确数。

  (三)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的山。

  第二层:(从“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之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象。

  三、 朗读

  分段朗读,多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把握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讨论: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情结合原文,说明理由。

  归纳:

  山:“七百里”(长)

  “相连无缺”“略”(多)

  “重”、“叠”“隐蔽”(陡,高峻)

  “自非“江面狭窄(高峻-——夏水的迅猛)

  夏水:“襄陵,阻绝”(凶险)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急)

  “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对比

  春冬景色:俯视:“素湍绿毯,回清倒影”

  仰视:“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秋:三峡秋景:“晴初霜旦之时”林、涧、猿啸、回声。

  渔民的悲惨生活:情景:悲寂,凄凉(与前面对比)

  联想:当地渔歌

  激发学生联想:

  1、“泪沾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合理联想)

  2、从文中两句渔歌,你还可以联想到那些诗句?他们的意境相同吗?

  三、引导学生领会全文的艺术特色。(投影打出)

  (一)抓住特点写景

  1、文章主要描写三峡中的峡。课文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2、写四时风光的顺序是:。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二)语言特点:

  1、动静结合。找出一两处动景和静景

  2、有张有驰。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那些地方*静舒缓,那些地方激烈紧张?

  四、介绍《三峡》中的其他描写,激发学*兴趣。

  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诵比赛,可是当配乐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4

  教学目标

  1.积累实词和理解文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品味语言。

  4.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感受三峡的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教学重点

  积累实词、品味语言、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个句子。

  2.品味语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长江,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多公里,流经四川盆地东缘冲开崇山峻岭,奇路奔流形成雄奇壮丽,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欣赏“三峡风光”(多媒体展示),观察山与水的特点,说说你的感受。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

  二、郦道元和《水经注》

  郦道元是一个忠于国家/忠心耿耿的人。汝南王元悦趁雍州刺史萧宝夤企图反叛之机,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去做关右大使,被拒.途中,萧宝夤派人把他和他弟弟道峻及两个儿子一同杀害。

  郦道元是一个治学求真的人。他收集大量资料引书437种,辑录了碑刻350种左右,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分析研究,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根溯源。

  (学生根据故事评价郦道元其人)

  《水经注》:1.是对《水经》的注释,注:解释说明。

  2.《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以上内容幻灯展示。)

  让我们怀着对郦道元的崇敬之情来读《三峡》。

  三、朗读训练

  1.根据多媒体上的字音提示,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2.教师范读,生听、注意哪些地方的断句和你读得不同?

  A.清/荣/峻/茂

  (单音词,一个字等于一个词,甚至等于一个句子的含义)

  B.沿/溯/阻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峡》语言的特点,简洁.语言简洁,表意十分丰富,郦道元不愧为擅写山水的大家。

  3.学生练读

  规则:不读破词义,不读断韵味。

  4.指名读课文

  四、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

  1.不会译的.、拿不准的、有疑问的写在黑板上,或请老师帮写在黑板上。

  2.全班讨论解疑。

  实词积累:阙、沿溯、襄陵、疾、绝谳、飞漱、属引、传响

  难解词义:峡:两山这间从水 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悬泉:从山上流下的山泉,小的叫悬泉,大的叫瀑布。

  (提示:借助注释加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重点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一句,既精简了字词,又保持了愿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师总结:两句均为合叙句。

  五、思考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其间千二百里”如何翻译?这个问题可由学生提出,注意注释3的提示。

  第二课时

  一、释题导入

  指名解释“峡”字及“三峡”两字的含义。

  二、理清结构

  1.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三峡的哪些景?(山、夏水、春冬景、秋景)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水”、“春冬景”、“秋景”特点的词?

  山**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用简练的字概括:连、高、峻、奇。

  师:山高峡窄,这就是著名的景观“一线天”。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山的高峻与雄奇。

  水:急语速略快,读出水的雄浑急速。

  春冬:趣音色富于变化,读出山水之美,山水动静之趣。

  秋:凄语调哀婉低沉,突出其凄厉。

  情由境生,秋的清幽,猿鸣使人备感伤心。

  学生总结出一条,我就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己的理解变成声音。

  读出来,边思边读,加深体会,升华主旨。当然,学生读不到位的,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去休会,尤其是春冬之趣一段,较难)

  三、品味语言

  多媒体提示:1.从描写角度:正面与侧面动态与静态。从声、色方面等到多角度品析作者写山水的高明。

  例如写山的正面:**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 隐天蔽日

  侧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也可以说从哪个词或哪一处景能打动你?例如“飞漱”飞流冲刷,具有动态美。

  小结:三峡四季之景,了解如此全面,描写却又如此细腻,可见郦道元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给我们留下一个1500年前美丽而又神奇的三峡。让我们和郦道元一样怀着一颗爱国之心,陶醉在祖国河山的美之中。

  四、拓展:多媒体:让学生们下课到网上了解“三峡悬棺”“三峡工程”和“今日三峡的景色”等内容,把课堂的余趣延伸到课外。

  教学反思:

  一、朗读

  朗读是易于记住字形和字音,默读易于理解,记住字的义,读的多了,一些经典的散文、诗歌、片断也会背了。每拿到一篇课文,我总会先大声朗读几遍,每次上语文课我都会或多或少读上一段;我的学生都很喜欢朗读,也能大声大胆地朗读。读是有魅力的,或充满感情,或清晰流利,或有激情和震撼力,读得多了,即使最枯燥的议论文和说明文,也能让最调皮的学生常常目不转睛的陶醉于我的朗读中。

  我在语文课上读的特别多,我特别讲究读出韵味,我常常设计出不同形式的读、设计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尝试读不同风格的作品,读帮助我提高了文素养,也使我在语文课上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眼、口、心。

  二、研究作者和时代背景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人文,文亦离不开人,毕竟是人的文吧!很多作家都具有高尚的人格,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本身人格的感召,可获得精神的升华。借助作者的资料和时代背景来解读文本,我在《听潮》,《右溪记》,《小石潭记》,《故乡》等课文中得到成功的尝试,学生对主旨的理解更深刻,古人高尚的人格慢慢渗入到他们的灵魂中,“知世论人”,“知人论文”这种解读文本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使他们对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有了正确的方向。

  三、课上生成的一个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

  “其间千二百里”如何翻译?

  课文注释3告诉我们,古代“里”这个单位比现在的“公里”和“里”小得多。“自三峡七百里”其实相当于现在的两百公里左右。我们是按现在的“里”或“公里”来翻译,还是按古代的“里”的单位来翻译呢?

  有的同学认为要换算,也有的同学认为不换算,在全文翻译结尾做一个注释就可以了。例注1:当时的七百里,相当于现在的两百公里左右。

  本来,我是赞同翻译时,换算成现在“里”的单位的。听学生做注释一说,觉得妙极,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呀!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5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2.掌握景物的特点和描写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自主与合作学*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1.走*作者及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2

  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3.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郦(lì) 阙(quē) 溯(sù) (yǎn) 属(zhǔ)

  4.指名朗读。

  5.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6.教师点拨。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一词多义

  ①自:A.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A.沿溯阻绝(断) B.绝 多生怪柏(极) C.哀转久绝(消失)

  7.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分析写法

  提问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美?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记号。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明确:山和水。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高峻美。

  提问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

  明确:顺序: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奔放美;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清幽美;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凄婉美。

  提问3: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浩荡奔涌,蕴涵阴柔之美。我们面对*面的文字,眼前却涌现出生动的画面,这与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分不开。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课文写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明确: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清”等。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梳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内容、情感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 因花了不少时间在整理字词上,导致课堂的教学任务过重,后面处理得较为仓促。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用字遣词简练精确的特点,语文教案-》。

  2.学*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事物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从而培养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l.领略祖国山河的锦绣壮美。

  2.体会语言的生动简练、精彩优美。

  二.学法引导

  学*本文应注重朗读。先自读课文,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朴素自然,意味隽永。应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泳体会,获得美的享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作者描写景物四季的不同特征。

  解决方法:反复吟诵、体味。

  2.难点: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生动的写实与形象的夸张相结合。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3.疑点:作者怎样在写景中渗透感情的,意图是什么?

  解决方法: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软件(《三峡风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反复吟诵,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补充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三峡》。

  七.教学步骤

  导语 我们一起背诵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结尾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们都知道,这一段通过比喻介绍了春天的新、美、强的特点,凡事凡景都有其特点。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逦道元的《三峡》,看三峡有怎样的特点。

  (-)整体感知,突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略,副词;大略,几乎。阙同缺。自,假设连词。若,羲,日光,此指太阳。襄,冲,漫。沿,顺流而下。沂(sù),同“溯”,逆流而上。或,副词,偶或。虽,假设连词,纵然,即使。奔,名词,指奔驰之马。湍,激流。潭,积聚的深水。绝,副词,极。()(yǎn)极高的山巅。漱,冲洗。其,代词,指“怪柏”。良,副词,极,实在。涧,此指峡谷。肃,寂静。属(zhǔ)引,连续不断。响,名词,回声。绝,动词,消失。沾,浸湿。

  2.学生简单叙述作者写景思路。

  作者先总写山峡山势,再写夏季三峡的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秋天山峡的景色。

  3.教师范读,学生领悟三峡总的特点及四季不同的特点。

  总特点:峰峦绵延,山势雄伟峻拨。

  夏季:水势迅疾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秋:凄凉。

  4.学生自由读,反复吟咏体会以上特点。

  (二)突破难点

  教师讲解 多种艺术手法结合,突出重点。

  正面描写:“**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体现山峦绵延,山势高峻;“夏水襄陵,沿沂(sù)阻绝”,体现夏季水大流猛。

  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以“不见曦月”突出山高;“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以船行之快,突出水势迅猛。

  生动写实:如实写山的连绵无缺,用了“略”字,就极有分寸。表现夏日江水的迅猛,用了“或”字,就船行与“沿溯阻绝”不相矛盾。写“湍”用“素”,写“潭”用“绿”,写“柏”用“怪”,写“泉”用“悬”。写冬春之时的山水草木,则用“清荣峻茂”四字。

  形象夸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水势疾速。

  小结: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生动写实与形象夸张相结合,使文章摇曳多姿,景色形象逼真,使读者如临其境。

  (三)解决疑点

  1.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巧妙的在景中寓情的?

  2.各组出一名同学发言

  描写山水景物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纯客观地写景。高明的作家,总是在景物的描写中,融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写得情景交融。文中描写春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末了特别点出“良多趣味”,看出作者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爱悦之情而从笔下流露出来,使读者深受感染。

  (四)总结、扩展

  总结:学生再读课文,体会用字遣词的简练及其作用。

  本文以简练精确的文字“素、绿、怪、悬、清荣峻茂”,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形势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重岩叠蟑,那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夏日江水,生动地表现出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而那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和“清荣峻茂”的山水草木,以及秋日晴初霜旦的寒林肃涧,却又显示了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

  扩展:体会作者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情趣。

  作者精妙的文字、姻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都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观察。世上万物都是写作素材,如细致观察,到处都有可写之景;如仔细品味,随时都有可抒之情。

  八.布置作业

  l.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 )

  虽乘奔御风( ) ( )绝()(yǎn)( )

  2.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描写你最喜欢的校园的一角,要求用词准确,仔细观察,写出特色。

  九.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第二课时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xx米,面积达10000*方公里,水面*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xx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 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山)-- 奇险

  夏 湍急

  三峡 --(美)

  (水)-- 春、冬 清幽

  秋 凄清

  第三课时

  一、背诵并墨写课文。

  二、完成课后*题。

  教学后记: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能理解文意,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味文章优美意境。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8

  一、文章内容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t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四、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

  五、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六、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七、一词多义

  1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连山的句子是:**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从视觉角度写**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t多生怪柏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4、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5、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

  6、为什么后写秋天?

  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

  7、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8、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怪柏、悬泉、瀑布。

  9、作者写三峡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啸

  10、本文写凄异哀转的猿声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为一体。

  11、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12、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4、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鬼谲的山水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

  15、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

  1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十四、开放性试题

  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9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三峡的奇丽风光、新建的三峡工程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配乐朗读。

  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了诗的美妙,也领略了景的秀美。面对三峡,你想说些什么吗?

  2、介绍作者,导入课题

  导语:我国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亲自考察全国的水系后,写下了《水经注》,《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学*郦道元的《三峡》,感受一下这位见多识广的地理学家为我描述的1400多年前的三峡景观。(板书:27、三峡 郦道元)

  ①通过展现三峡美景和雄伟的三峡工程,让学生获得直观的知识,调动学生情感。

  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研*课文

  (一)整体感知,把握结构美

  1、学生听朗读,看风景,领略山水之美。

  课件:播放配乐课文朗读,屏幕上显示与课文各段内容同步的三峡风景。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想一想:课文介绍了三峡的哪些情况?各有什么特点?(相机板书)

  ①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看风景和听录音,创设与课文相应的学*情境,使学生对这篇较难懂的文言文有了感性的认识,降低了学*的难度。

  ②学生已有了前一个单元的文言文的基础,所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及相关资料,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③领悟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的结构特点。从而整体把握课文。

  (二)推敲字词,体会语言美

  1、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①再读课文,想想:《三峡》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自然景观的?

  明确: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上涨,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还用对比烘托出水流湍急;春冬之时,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怪柏悬泉,还以“素”“绿”“清”“影”等表现色彩的美;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等表现悲凉情感的文字。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②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抄下来,同时写上鉴赏性的文字。(体会用词简洁精当。)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教师组织点拔、引导。

  ①以上教学环节,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索其艺术特色,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这些过程既是阅读积累文言词语,也是训练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四-八年级语文教案

  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③在新课标中,教师只是个解难释疑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和帮助者。这个程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美读,感受情感美

  1、学生讨论诗歌的朗读基调,四个自然段的语调、语速情感的变化。(第二自然段速度要快,突出水流湍急;第四自然段则是悲凉的情调;其余是欣赏性的读。)

  2、配乐朗诵。

  3、把自己当作郦道元,感受他面对三峡时的情怀,在音乐中自由背诵全诗。

  ①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的形式多样化,使学生想读、乐读,从而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激**感的共鸣。

  三、虚拟剧场,试做导游

  1、让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观。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介绍春、夏、秋、冬中风格迥异的三峡四季风光。

  2、各组交流课前收集的三峡风光、三峡工程或与三峡有关的传说、故事等资料,并设计好本组的导游词。

  3、学生讲述,屏幕上播放相应的三峡景观。

  让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三峡四季的景观,既能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课外拓展

  1、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旅游及大坝资料,对长江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2、将本文与刘大杰的《巴东三峡》相对照,体会记叙文与游记的区别。

  ①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经验。

  ②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课外延伸。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 10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三峡的奇丽风光、新建的三峡工程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配乐朗读。

  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了诗的美妙,也领略了景的秀美。面对三峡,你想说些什么吗?

  2、介绍作者,导入课题

  导语:我国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亲自考察全国的水系后,写下了《水经注》,《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学*郦道元的《三峡》,感受一下这位见多识广的地理学家为我描述的1400多年前的三峡景观。(板书:27、三峡 郦道元)

  ①通过展现三峡美景和雄伟的三峡工程,让学生获得直观的知识,调动学生情感。

  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研*课文

  (一)整体感知,把握结构美

  1、学生听朗读,看风景,领略山水之美。

  课件:播放配乐课文朗读,屏幕上显示与课文各段内容同步的`三峡风景。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想一想:课文介绍了三峡的哪些情况?各有什么特点?(相机板书)

  ①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看风景和听录音,创设与课文相应的学*情境,使学生对这篇较难懂的文言文有了感性的认识,降低了学*的难度。

  ②学生已有了前一个单元的文言文的基础,所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及相关资料,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③领悟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的结构特点。从而整体把握课文。

  (二)推敲字词,体会语言美

  1、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①再读课文,想想:《三峡》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自然景观的?

  明确: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上涨,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还用对比烘托出水流湍急;春冬之时,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怪柏悬泉,还以“素”“绿”“清”“影”等表现色彩的美;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等表现悲凉情感的文字。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②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抄下来,同时写上鉴赏性的文字。(体会用词简洁精当。)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教师组织点拔、引导。

  ①以上教学环节,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索其艺术特色,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这些过程既是阅读积累文言词语,也是训练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四-八年级语文教案

  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③在新课标中,教师只是个解难释疑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和帮助者。这个程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美读,感受情感美

  1、学生讨论诗歌的朗读基调,四个自然段的语调、语速情感的变化。(第二自然段速度要快,突出水流湍急;第四自然段则是悲凉的情调;其余是欣赏性的读。)

  2、配乐朗诵。

  3、把自己当作郦道元,感受他面对三峡时的情怀,在音乐中自由背诵全诗。

  ①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的形式多样化,使学生想读、乐读,从而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激**感的共鸣。

  三、虚拟剧场,试做导游

  1、让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观。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介绍春、夏、秋、冬中风格迥异的三峡四季风光。

  2、各组交流课前收集的三峡风光、三峡工程或与三峡有关的传说、故事等资料,并设计好本组的导游词。

  3、学生讲述,屏幕上播放相应的三峡景观。

  让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三峡四季的景观,既能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课外拓展

  1、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旅游及大坝资料,对长江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2、将本文与刘大杰的《巴东三峡》相对照,体会记叙文与游记的区别。

  ①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经验。

  ②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课外延伸。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汇总五篇(扩展3)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汇总五篇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2.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背诵全文。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认识作者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最具代表性,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2、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仅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学生齐读)

  ①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阙嶂曦襄御溯湍啸属漱

  ②学生试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句停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

  4、齐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quē xiāng yǎn zhǔ sù shù xī tuān xiào zhàng

  阙处襄陵绝巘属引沿溯飞漱曦月急湍长啸重岩叠嶂

  5、译一译,记一记:

  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一段一人,先读后译。

  注意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补充注释)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B、至于夏水襄陵。(到了)

  C、或王命急宣。(有时)

  D、其间千二百里。(代指两地)

  E、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认为)

  F、良多趣味。(很)

  G、沿溯阻绝。(断)

  H、绝巘多生怪柏。(极)

  I、哀转久绝。(停止)

  J、每至晴初霜旦。(每当到)

  6、读一读,说一说:

  在译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内容。

  ①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②写水则抓住三峡不同季节(夏季、春冬之时、秋季)的景物特征来写。

  7、师生带着寻美的`眼光找寻三峡最美的所在,教师引导:在山水

  (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

  8、好的诗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个字都会翻译,因为美需要的是体会而不是肢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中三峡的美景。(各组一名学生限时1分钟描绘)

  ①三峡很美,哪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景物)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②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样将其描绘得传神入化——抓特征写景。

  山——连绵不断、高峻挺拔

  夏水——凶险、迅疾

  春冬之景——清幽、秀丽

  秋景——凄凉、哀婉(对渔歌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 2

  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2、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堂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1.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峡图片,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欣赏三峡美景,体会作品情感,进入作品情境。

  2.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听课文看图片,想象三峡美景。

  生积累重点实词:

  自:从,由。这里是在的意思。阙:同缺,阙处:中断的地方。

  自非:如果。曦:日光。襄:上。或:有时。宣:传达。

  奔:这里指飞奔的快马。疾:快。素:白色的。良:实在。

  湍:急流的水。属:连续不断。寒:清凉。三:这里是虚数。

  生:从山水两方面。

  生: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抓住了山连绵,高峻的特点。

  生:抓住了不同季节水的特点展开描写。夏:猛,急。春冬:清,静。

  生:夏——奔放美。春冬——清幽美。秋——凄婉美。

  生研讨后归纳

  1.抓住了景物特征展开描写。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动静结合,摇曳多姿。

  4.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

  生:自豪,为我们祖国又多了一个世界之最而自豪。

  生:感动,为我们祖国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而感动。

  生:震惊,为祖国现代化发展之迅速而震惊。

  生:在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自豪的同时,我更要加倍努力学*,把祖国建设得更加辉煌。

  师:对,为了祖国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扩展阅读:

  1.李白《早发白帝城》

  2.吴君《与朱元思书》

  3.余秋雨《三峡》

  师检查文言实词的积累:

  自:从,由。这里是在的意思。阙:同缺,阙处:中断的地方。

  自非:如果。曦:日光。襄:上。或:有时。宣:传达。湍:急流的水。属:连续不断。寒:清凉。三:这里是虚数。

  感悟文章:利用小黑板出示思考题,生小组合作研讨。

  思考: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师:美丽的景色需要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写,需要高超的手法去展现,这样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这一点三峡的作者郦道元做到了。请同学们分析本文在写景及语言上的特色。

  口语交际:三峡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具有神奇秀丽的人文景观。三峡水电站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三峡工程图片。举世文明的三峡水电站正在建设中,到那时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听到这一消息同学们有何感受?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让我们带着对三峡美好的情感和无尽的遐想,带着对祖国美好的祝愿,一起努力学*,发奋图强吧。

  教后反思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中应注重朗读和涵咏品位,从而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分析文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片段写作训练,不失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 3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2.掌握景物的特点和描写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自主与合作学*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1.走*作者及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2

  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3.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郦(lì) 阙(quē) 溯(sù) (yǎn) 属(zhǔ)

  4.指名朗读。

  5.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6.教师点拨。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一词多义

  ①自:A.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A.沿溯阻绝(断) B.绝 多生怪柏(极) C.哀转久绝(消失)

  7.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分析写法

  提问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美?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记号。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明确:山和水。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高峻美。

  提问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

  明确:顺序: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奔放美;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清幽美;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凄婉美。

  提问3: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浩荡奔涌,蕴涵阴柔之美。我们面对*面的文字,眼前却涌现出生动的画面,这与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分不开。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课文写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明确: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清”等。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梳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内容、情感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 因花了不少时间在整理字词上,导致课堂的教学任务过重,后面处理得较为仓促。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学*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预*情况。

  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

  (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2)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3)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渡)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做到“目中有景”。(板书:目中有景)

  2、品读三峡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准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三峡的水美。三峡的秋色美。哪位同学来说说?

  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有那“悬泉瀑布”,水声阵阵,细沫飘洒,让人心驰神往。

  3、赏读三峡:

  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带着对美景的想象,出声朗读课文。

  (1).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在写山、水、四季的时候,文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2).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知道本文动静结合.摇曳多姿的写作风格

  (4).体会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4、吟诵三峡:

  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不过,要想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读的时候,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用心体会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静谧,秋的凄凉,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背课文。

  三、拓展练*:

  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2分钟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2分钟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①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连山,略无阙处”,**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山 **连山 隐天蔽日

  学生齐读第1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水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春冬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学生齐读第3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

  4.学生明确:第4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课文对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扣住山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

  2.提问: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情感。他 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似乎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1.**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1.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四、拓展阅读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五、课堂小结

  《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盛地。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三峡,用自己的独特歌喉赞美三峡,将来,我相信,三峡古老的历史画卷上会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的!

  六、布置作业

  A(学优生):完成练*册

  B(中等生):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C(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汇总五篇(扩展4)

——八年级公园游记作文 (菁华3篇)

八年级公园游记作文1

  这所公园是中晚唐著名宰相李德裕所开凿。它占的18000*方米。一千多年来东湖园林几经废兴.盛名不衰。

  一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林海蟒蟒.青翠欲滴.树树争秀的大好景象。在一看,树上全是鸟巢,据这是白鹭的栖息地,真有鸿鹤高飞之意!再往前走有一条走廊,里面秤陈列了各种各样古代川西名人学士留下的大量匾联.碑刻和酬唱之作。再往前走,是一个庞大的湖,湖边有无数条走廊,湖犹如翠玉一般,正所谓湖面犹如翠炼,岸边犹如火天!只见岸边的走廊上聚集了许多老人,他们有的拉琴,有的拿麦克风唱歌,有的摇头晃脑地拉二胡。真是‘‘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应证‘‘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名句。他们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我想:‘‘幸福不在此前,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而在‘‘这时’’!瑞典名导演曾在第七印章中写道:‘‘人的尊严在于,能认清看似矛盾的命运逻辑,反复地质疑。’’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境界里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是不同的。幸福只是人们心灵中的一种感觉。一旦盼望以久的幸福来临,开始是欢呼雀跃,然后淡然处之,最后必定**淡淡才是真,知足才是永远的快乐。我的快乐就是在经过艰苦的奋斗之后,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这种成绩产生的快乐过去的很快,在享受完这愉悦之后,我们又要投入到追求另一次快乐的奋斗中!

  时间不早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东湖公园,离开了新繁……

八年级公园游记作文2

  十一月十一日,我随爸爸妈妈等一行人前往寺前镇,参观赵朴初陵园。

  在花亭湖,我们登上快艇,放眼望去,波光万顷,水天一色,四周的山上满是青翠的松柏、火红的枫叶和金黄的桦树,宛如山花烂漫。

  我们首先来到了朴初纪念馆。今年是原全国*副*、*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先生的丰功伟绩、弘扬先生的伟大精神,太湖县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主要有迎请西安大雁塔珍藏的唐代高僧玄奘迎回的释迦牟尼佛祖真身舍利巡展,同时举行赵朴初纪念馆开馆仪式,朴初中学挂牌、朴初小学奠基活动。这几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共聚太湖,瞻仰佛祖舍利,缅怀一代宗师,盛况空前。

  我们沿着两边摆着鲜花的台阶,怀着急切而虔诚的心进入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厅中央摆放的一个金碧辉煌的龛盒,里面供奉着佛祖的真身舍利,许多人在顶礼膜拜。周围的展台上,陈列着许多有关佛教的文物,有玄奘西行求法从印度、西域请回的古铜佛像、经书,还有金缕袈裟、锡杖等。最让我好奇的是贝叶真经,唐僧西域取经之前,古印度人尚未掌握造纸术,他们只能将佛教经典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予以保存和传诵。唐僧取经所带回的657部贝叶经文存留的不足20片。我今天还有幸看到这价值连城的国宝,真是意想不到!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其他五个展厅,了解了赵朴初先生的生*事迹和家庭历史渊源,观摩了先生的书法作品。

  然后我们去了朴初陵园,走上一级一级的台阶,赵朴初先生的雕像就矗立在我们面前。汉白玉雕像连同底座高9.3米,象征着朴老93年的风雨人生。站在朴老雕像前,我不禁肃然起敬。因为朴老不仅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爱国宗教领袖,而且是一位维护和*的使者和捍卫祖国尊严的勇士,更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最后,我们来到了山顶下赵朴初的树葬地。树葬是宗教的一种仪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回归自然,二是净化美化环境。这更体现了朴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的精神。

  站在山顶,我仰望长空,俯视花亭湖的山山水水,不禁为家乡出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不禁感叹家乡用她博大的胸怀养育了多少优秀的儿女!让我为你祝福,我们一定要把你建设得更加美好!

八年级公园游记作文3

  今天 ,我们到香港的海洋公园去玩。

  一下车,我们就来到海洋公园门口。原来海洋公园就在一座三面临海的山上。我第一次看到了海,可这儿是一个不大的海湾,看上去并没有想像中海的壮观,我还以为是个湖呢。进了门,我们参观了大鸟笼又看了小鸟笼。要上山了,在这儿上山可一点儿也不累,有世界第一长的自动扶梯把我们送上山顶。

  我们先去了海豚馆,透过玻璃,看它模样傻傻的,它游起泳来姿态可美了,也非常灵活。不信,随我们一起到海洋剧场去看海豚表演吧。开场了,他们先学着人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学得还真像。看到观众们拍手,那两只海豚也自我陶醉地拍起了手。接着海豚就开始比起了跳高,工作人员拿出一根水管,向池中喷起水来, 海豚就以这个为栏杆,比起了跳高。有一只调皮的海豚跳过了水柱,就从工作人员手中抢走了水管,朝着工作人员喷去,工作人员往后躲,结果一个不小心掉进了水池。海豚见了叼来了游泳圈扔到水里,接着自己也跳了下去,救起了工作人员,还给落水的人做起了人工呼吸。另一只海豚就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把装鱼的桶都偷走了,躲到石逢后面去吃鱼了。工作人员一转身,发现海豚没了,鱼桶也没了,就去找。可海豚和工作人员捉起了迷藏,一圈一圈地转着。

  看完表演,我们就去看鲨鱼。在鲨鱼馆,陈列着许多鲨鱼的标本,在水族馆里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鲨鱼在我们的周围游来游去我很害怕,不过那儿有一种鲨鱼我是一点儿也不怕的,那种鲨鱼很小很小,像我们这儿的泥鳅,你说好玩不好玩。看完鲨鱼我们排队来到海洋馆,听说这儿的海洋馆是亚洲最大的海洋水族馆,馆内有一个三层楼高的透明圆柱形“大鱼缸”,养着几百种海洋动物,我们可以围绕着“大鱼缸”从海面逐步走向海底,欣赏那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将*四千条色彩斑斓的鱼类,穿梭在太*洋的珊瑚礁群中,我觉得真美啊!

  然后我们就去乘缆车了,在缆车里我们从上往下看,下面是山坡和大海,抬头看飞机在空中飞过。缆车从这边的山头通向那边的山头,并从山顶通向山脚。我们从缆车上下来来到海洋公园的另一个区。在这儿我们看到了*赠送的大熊猫佳佳,安安一直躲在里面,所以没看到。我还乘了小火车、骑了旋转木马、去坐了一下和苏州乐园一样的青蛙跳,看了各种各样的金鱼。

  这里可真好玩,傍晚我还没有玩够,可只能离开了。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汇总五篇(扩展5)

——三峡的游记作文 (菁华3篇)

三峡的游记作文1

  在丰富多彩的暑假中,我游览了美丽的风景,游玩了刺激的漂流,观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

  8月12日的早晨,我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宜昌玩,去那里见识下大自然的美、人们的杰作。在路上,我打开窗户,微风就与我撞了个满怀,我感受到:早晨,好清爽!

  到了宜昌,我连忙推开门,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在车上,我忍受了三个小时的颠簸,现在终于到了,所以我想今天就去观看三峡大坝以及景物。不过,如果到三峡大坝,我爸爸说又要坐3个小时的车,我知道后,像一只愤怒的牛,往爸爸的身上顶撞,但为了看三峡大坝,最后我还是忍受了。

  在去的路上,我看见了高高的山峰,是那样雄伟;长长的河流,是那样清澈;蔚蓝的天空,是那么明朗。马上就进入了隧道,看见“隧道”这两个铿锵有力的大字,我又想到了世界上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他让我们*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为我们*争了荣誉。马上就到三峡大坝了,我这时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向三峡大坝。在三峡大坝的下面,有古灵精怪的喷泉,我飞向那个喷泉,和喷泉嬉戏。可惜,时间不等人,我只好和喷泉说再见,去看我梦寐以求的三峡大坝。导游说,如果想看清楚三峡大坝就要上坛子岭的最高点。我怀着急切的心情跑向坛子岭,我往下看,看到了经过成千上万人千辛万苦的努力造出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我还用照相机照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当夕阳亲吻着西山时,我已经要离开了,我依依不舍地走下每一层台阶。

  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三峡大坝,但你在我心中的印象,永远挥之不去。

三峡的游记作文2

  “托托托……”一阵马达声由远而*传了过来,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妈妈见我醒来,立马催促道:“快穿衣服,船来了。”我一听,立刻像加满油的F1方程式赛车,一下子穿上衣服,在卫生间抹了把脸,跟着妈妈穿过人满为患的大厅挤出游轮。今天,我要去九畹溪探险,一睹位于悬崖峭壁上的千年悬棺。

  穿好救生衣,我们坐上了龙舟。这是一条气派的.黄色龙舟,雕刻工艺十分精湛,龙头惟妙惟肖。几乎没有感到一丝晃荡,船发动了,一阵 凉 风扑面而来,船舷两边溅起了一尺多高的浪花。“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九畹溪……”导游甜美的声音响起。

  一路行驶,一路风景,一路故事……突然,我感觉船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导游指着两块没有长草的绝壁介绍着:“这就是千年悬棺的所在地。千年悬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在古代,没有先进的工具和便利的交通,古人如何把这么重的棺椁 放 到悬崖上的呢?”她娓娓动听地介绍着。我一边思考一边仔细地搜寻着在绝壁上悬棺,可惜太高了,只隐隐约约看到棺椁?母亲樱其他根本看不清楚N矣行┚谏ァ?

  突然,弟弟发出一阵惊呼:“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绝壁上点点黄色在移动。“猴子!”我也高兴地大叫。那四、五只猴子排着队慢悠悠地走着,我们的注视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看着它们,“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千古名句突然在我脑海闪现,这也算一种灵感吧!

  悬棺没有看清楚,见到了猴子,也算是意外之喜了!这次探险没有遗憾了。

三峡的游记作文3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坐动车去了武汉宜昌,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三峡大坝观光游玩。

  那一天,我们坐车直奔三峡大坝景区,一路上的景色真是美极了!三峡大坝景区有坛子岭、185、偏岩子、截流纪念园四个景点。景区内的大巴车首先把我们送到了坛子岭景区,据说是因为从远处看像一只倒扣着的坛子而得名,我们乘坐室外电梯直达坛子岭的顶端,那可是三峡大坝附*的最高点,这里可以俯视宏伟的三峡大坝,还有一本雕刻的大书,上面介绍着坛子岭和三峡大坝建筑的过程,我们运气很不错哦,正赶上了三峡大坝开闸泄洪,只见两股几十米长的水柱喷涌而出,在落水处形成了几十层楼高的水花,轰鸣声一公里外都能听到,场面颇为壮观。游客们纷纷拿起相机合影,我们也拍了很多照片,记录下这壮观的场面。

  下了坛子岭,我们又去了截流纪念园,它是为了纪念建造三峡大坝工程截流而建造的,我们坐着景区观光车游览了一番,我看到里面有很多建造三峡大坝时人们劳动的雕像,还有很多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其中有一辆巨型的铲车矗立在那里,看上去有两层楼房那么高,铲车的轮胎比一个成年人的身高还要高出很多,巨大的铲子里面可以同时站下好几十人,观光车司机告诉我们这辆车是美国进口的,花了一百多万呢,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哦,我们国家为了建造三峡大坝可是花费了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建造好的三峡水利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带了很多的好处,如:防洪、航运、发电、供水、泄洪、灌溉等等,真可谓一坝多用。

  我爱长江三峡的美,更爱它对人们生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八年级游记作文三峡汇总五篇(扩展6)

——八年级乡村游记作文600字(五)份

  八年级乡村游记作文600字 1

  我的家乡在城市,而母亲的家乡在乡村。

  母亲说她喜欢乡村里的一切,树林、田野、小河,这个几个地方是最令她神往的,直到有一天,我也有幸一览了母亲常念叨的乡村美景。

  先说说树林吧,从远处看,这些树木显得非常矮小,像是只有几厘米,但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墨绿色。从*处看,这些树木显得十分高大,像是有天那么高,必须要走一天才能走过去似的。进入树林,茂密的树叶立刻为我们遮挡住了阳光的照射,凉快极了。走着走着,我们在大树旁看见了几朵很小的蘑菇,他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大树下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对面有一棵松树,母亲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用树叶编草虫的情景,便教我编了起来。松树的叶子就像一根根绿色的针,看起来异常恐怖,但到了母亲的手上,就如同变魔术似的变出了一只可爱的草毛毛虫。过了不久,我也编出了一条草毛毛虫,只是身体太粗,头太小了,样子很奇怪,母亲对我说:“只要你多思考,多练*,手艺就会变好的。”

  树林有着母亲小时候的回忆,而田野又别有一番韵味。

  到了田野上,已经快要日落了,迎面吹来一股凉爽的风,风中夹杂着稻谷的清香,沁人心脾。夕阳西下,太阳红扑扑的,只露出半个脸,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敢见陌生人似的躲在大人身后。太阳去了地球的另一边,并留给了我们一份礼物――美丽的晚霞,这景象让我们如痴,如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乡村的美景中怎么能少了小河呢!

  我们来到了小河边,河面波光粼粼,河里的鱼儿早已休息,只有少数的鱼还在游动着,用它那灵活的尾巴为河面扫出了涟漪,使小河荡漾着惬意的微笑。清澈的河面为初升的月亮举起了一面镜子,月亮尽情欣赏着自己的美貌。

  天快要完全黑了,我们得赶快回家,这一天我不仅学会了编草虫,还欣赏了乡村最美丽的景色,就像在天堂一般,啊,母亲的乡村真美啊!

  八年级乡村游记作文600字 2

  大年三十早上,坐着车又回到了久违的乡村老家。下了车,一缕清新的空气便冲入肺中,好清新。不像城市中的空气,尾气排放与工厂排的废气,使人空窒息。乡村的空气中饱含青草的芳香,乡下人十分少吸烟,因此并不会有太多的空气污染。

  首先经过一条大路,右拐来老庄这里与四叔他们会合,环顾四周,老庄还是那么脏---堆满牛粪的坑,老牛身上的污垢,满是泥巴的土地……可是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温馨。

  乡村就是这个样子,羊肠小路,都是通过农民一点一点用脚踩出来的,水塘,树木,全是自然成的,大年三十,鞭炮声不断,大多是为了纪念祖先的,十分少有人工作,但却就是有人在工作,依旧有人在水田里捉着什么,那是为了做出好吃的年夜饭。

  老庄里在曾经有不少泥土房,经过农村改革以后,多数的农民都成了冒尖户,由土房变成了砖房,又从砖房变成了楼房,在农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即使是在冬天,乡村的草也是绿色的,全田野除了一些被焚烧的麦杆外,大多数都是绿色的,绿色覆盖了全田野,人远远的望去,总给人感到心旷神怡。

  终于走到祖先坟的周围,坟上有着一棵已经彻底枯死的老树,与坟形成了鲜明的对称,枯树似乎与去世祖先的灵魂合了体,在坟头上注视着这些过年来给祖先“送”钱问候的人,他如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矗立在那里。

  在乡村,也不比城里的烟少,但是这种烟不是工厂所排放的废气,而是炊烟,在乡下常见,在城中却十分少见,假如把这炊烟搬到城市,一定会成为另一道美丽的风景。

  乡村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与城市大不一样的,就是乡村的风景,乡村的环境,只有好好保护这环境,美丽的绿色才会布满所有的地方。

  八年级乡村游记作文600字 3

  春天的美丽乡村,有一望无际的麦田、可爱的家禽、漂亮的房屋……,我爱春天的美丽乡村。

  爸爸开车带我们到乡村春游,最抢眼的就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了,就像绿色的海洋,春风拂过,那麦田就像绿色的波浪在翻动,让我想起了李建的《风吹麦浪》那首歌。

  麦田旁边的柳树甩着长长的辫子,柳树四周的野花更是争奇斗艳,有红的、粉的、紫的……,在春风中还依然挺立着,又让我想起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漫天飞的蒲公英像雪花、像羽毛,在我看来,它还是一个个小空降兵。还有的槐树的槐花开了,那香味沁人心脾,真好闻!

  车继续开着,我把窗户打开,听到了一阵阵狂吠,时而急促,时而缓和,时而响亮。我仔细又一听,又听到了“嘎嘎嘎”和“叽叽叽”的声音。这次我明白了,这是家禽们在演奏“交响曲”啊!我刚想完,只见一家院子里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出来觅食,还有一只大黄狗懒洋洋地趴在门口,还时不时的翻着白眼。可是只要有陌生人接*院子,它就会迅速站起来,狂吠一通。还有几只山羊在吃路边的野草,池塘里还有一群野鸭子在嬉戏,十分的悠闲。

  房屋,乡村里有很多,每一间都会令你赞不绝口。有的门口会修两个石狮子,门会比较陈旧,有的会修建成欧式建筑风格。但是最令我震惊的还是一栋满是爬山虎的房子,虽然它只是用砖块砌筑成,还没有装修过,也没有其他房子古典和时尚,但是它却有一墙爬山虎做装饰,那一墙鲜绿的爬山虎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如果有人住在这里,就像是走进了爬山虎的世界。

  当然,还有很多的乡村美景我没有说,希望下次大家自己去身临其境感受,我爱春天的美丽乡村。

  八年级乡村游记作文600字 4

  爸爸告诉我,他出生在农村,那儿的风景可美啦!山高耸入云,空气无比清新,山上绿树成荫,草地上遍地开满五颜六色的野花。天空是湛蓝的,云朵是洁白的,鸟儿愉快的在天空中飞,小孩在嬉戏打闹,大人们在耕田劳作,到处都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乡下人家总喜欢在山上,屋前,院子里开出一块块菜地,种土豆,种豆角,种茄子,种西红柿,辣椒,还有黄瓜,南瓜。奶奶经常会把收获的西红柿榨成酱,为过冬做准备。爸爸小时候吃得最多的零食就是山上的野果,他最喜欢的是酸枣。爸爸想吃酸枣的时就叫上几个小伙伴,到山上的酸枣树上摘酸枣,把它含在嘴里,总会酸的嘴都张不开,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狗,农村里随处可见,我奶奶家都养了一条。奶奶家的狗可聪明啦,会看家,会刨土,还会帮奶奶挖土豆呢!用它黑珍珠般的鼻子嗅一嗅地面,只要闻到土豆的香味,它就开始刨土,一下子就能挖出一个大土豆。

  鸡,农村里每家每户都要养几只的。我奶奶家的鸡又肥又壮又大,都是奶奶从小鸡养成大鸡,它们全都是母鸡,特别会下蛋,只要你打开门,就会看到成群的母鸡,到处都能找到母鸡们下的蛋。有时候还有很多邻居来还鸡在他们院子里下的蛋。一个个鸡蛋非常大,有的还是双黄的,鸡蛋黄还微微带点红。姑姑和爸爸还会把吃不完的鸡蛋拿出去卖了。奶奶还告诉我收鸡蛋的小秘诀,母鸡喜欢在自己下过鸡蛋的地方下蛋,所以奶奶就拿一个鸡蛋放在鸡窝固定的地方,母鸡们都以为是自己下的蛋,都争先恐后的往鸡窝里下蛋,这样奶奶再也不用到处去找鸡蛋了。

  所有的这一切都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此的美不胜收,真的让我十分向往。有机会,我也要去美丽的农村生活。

  八年级乡村游记作文600字 5

  我乘坐火车来到了达州市乡下来给爷爷奶奶烧纸。

  因此我在2天内都在乡下生活,要我说,乡下跟都市也没有太大差别,感觉都一样(除了厕所)。但是在开始的时间里,我简直要疯了!

  经过3天的火车旅行,我们终于到达了达州市亲戚的家里。我来到这里之后偷着乐:哈哈,原来这里就是乡村,跟深圳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差距嘛!

  但是我错了,实实在在的错了。这样的心态导致我后来接*疯狂的阶段。

  在那里待了一会后,我很喜欢这儿:有电视有wifi,还有吃还有喝,真是太舒适了!但1个小时过去了,妈妈却跟我说:“把你的包背上,走了。”

  这话如同五雷轰顶一般,把我吓傻了:“走?可...可是.......”妈妈很不耐烦的说:“什么可是?走了!去乡下。”我心里想着:“是不是要去烧纸了?没事,反正一会儿就回来了。”于是,我迅速上了车。

  不一会就到达了目的地。我一下车,天哪!猪粪、牛粪涂的满地都是,道路非常颠簸,眼前只有一座座的荒山。刹那间,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妈妈,这是什么地方啊?!”妈妈却*静的回答:“这是乡下啊,漂亮吧,妈妈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了呢!我在这里呆了20年才来到了深圳.......”妈妈在那里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可我却非常遗憾:这儿,竟然是烧纸的地方!好在等一会就要回去。

  在亲戚家吃过难吃的(真的很难吃,粘的不行)稀饭后,我们摘了几个梨子当饭后点心,就上路了。几分钟后,我到达了另一个亲戚的家,我们将在那里烧纸。

  场面隆重极了:鼓声铃声不断,人们一个个的在坟前磕头、烧纸,仿佛面前有一位伟大的、不可侵犯的神一样。我心不在焉的磕了几下头,站起来急忙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城市啊?”妈妈却说:“后天。”

  “什么?!”我顿时感到一股热热的、湿湿的液体从眼睛上流了下来。我急忙跑开,在一个角落里哭了起来,而烧纸的人群,依然在那儿慢慢的磕头行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