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

首页 / 作文 / |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 1

  月下,蒙胧的雾气里,扑朔着泪花般的晶莹。花前,馨馨的芳香中倒映着憔悴的闺影。也许,正是这般忧情,才慢慢浸透出婉约千古的诗句。江边,只剩思念只身单影漫步在云端。彼岸的海棠开得正好,春风轻轻在花瓣下呢喃,感喟消逝的时光。去年,秋水潺潺时,离愁弥漫了整个江面,青舞不断升起,罩成透明的寂寞。面对空房,只好独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美妙的情愫,滋生缠绵的愁思,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鸿雁已过,海棠已谢,离人却未归。寻觅无果,更沉凄清,遍枕凉意。青帘随风,皎月姣好,盈柔温存,却觉冷水湿嗒嗒,洒落一地,填满心房,寒彻骨。

  往事怎奈如此消纵,匆匆湮没光阴,随夕阳坠下黄昏的山头。如今,河山粉碎,故国亡破,人间动荡。颠沛流离时,只靠旧忆支撑步履,惨淡却不致绝望,感伤却不致悲戚。海棠依旧,故人已去,漫天樱花,似雪飞絮,封临心口。已无眷念,但想默待彩虹渐逝,落日渐远,生命渐薄,直至最后一枚海棠凋败,沉睡在泥土里,回归别梦处。然,家园虽逝,国心亦在。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本一颗凌云壮志,何怕命运不怜?不想,岁月且真不饶人。

  晚年烛残,华发映黄,颤执笔题“病起萧萧两鬓华,卧我残月上窗纱。”寥寥几行,只言片语,却道一生愁苦。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海棠落一地,惜拾垫心扉。遥想当年,鸳鸯双双,深入浅出。无悲淡愁,素脂仆衣,如临天堂。而今,只恐蚱蜢之舟,载不动千斤愁。莫道凝眸处,只剩西风飘遥,吹尽春花秋月,尘封古昔旧忆,伊人已憔悴。曲折的命运,落寞的一生,愁苦化作一江春水,孕育了生动南宋词坛的易安居士,让历史一路飘香。因为海棠依旧。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 2

  她说,我曾经时常出现在她的梦里;她说,她曾经寻遍校园只为我找四叶草的痕迹;她说,她曾经追随着我的足迹,不仅仅只是远远仰望而已。

  只可惜,只是可惜,一切都只能是曾经了。

  在这个本该是雨季的时节,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下过一场雨。山坡上的草坪竟然变成了泛黄的一地枯草。我试图再次静下心来,悉心聆听风吹过耳畔的呢喃,然后我会轻声回应,低诉这已变斑驳的心情。可努力却变得徒劳,风就这样在我身旁穿行而过,不理会我热切却又受伤的神情,顾自安静而又执拗地离弃我而去。也许,远方只能是远方,我伫立在此太久太久,远方早已没有了音信和回应。爱情,本是一趟孤独之旅,我有寂寞为伴,在此将思念与你,守候着孤寂,守望着自己。

  其实,放下,不难。难的只是,我不愿与曾经的自己挥手作别。单纯也好,懵懂也罢,那曾是只求单纯快乐的自己。

  我期盼一场雨的降临,让我可以向雨滴倾诉心情,坦白心迹。我这样不善于隐藏真实的自己,该如何在这混沌市侩的现世中混迹。我总在你微笑时,找寻你脸上隐匿的泪痕,就仿佛牵你手时的温热却只让我触摸到你心底的冷意。我很想问你,你的真心,究竟被囚禁在何处,亦或是,你将你的心意置于何地。当我置身于情感的荒芜,而你,又在哪里?

  我曾不停地流浪,直到找到属于我的方向。我行进到有你的世界,停了下来,等待与你同行。交会的时光如烟花般短暂绚烂,我将所有美好变作记忆,装入行囊,携着心愿,离开你的世界。虽然没有等到你,虽然无法再与你并肩,可,你若安好,我心仍在。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 3

  细雨霏霏,如飞花,似轻舞。阳春三月,江南的雨早已飘洒成欢。依稀记得,那挥手的日子也是如此春光,漫山开遍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紫的,似乎伤心欲滴,氤氲在这烟雨中,滴落心间,了无生趣。

  岁月悠悠,逝去的时光经这飘洒的飞花倏然涌上心头,思绪万千:曾记否?人面桃花心相印!此去经年,纵晓风残月,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岁月沧桑,满腹心酸,诸多坎坷,忍着,扛着,挺着,不变的是对你的思念与牵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种愁绪应令我终日凝眸,早已消得人憔悴堪比黄花!我不知远方的你是否“日晚倦梳头”,憔悴几何,日日思君不见君,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抑或独上西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望尽天涯路!在水伊人,你在他乡还好吗?

  离别珍重时,你我赠言:只要彼此过得好,今生便无憾。可谁知生命之中没有你相伴,活得又是什么滋味?燕子飞回来了,却不是旧时相识,山花烂漫,如今有谁堪摘?没有你的岁月,纵姹紫嫣红,亦如神马浮云!

  漫步于繁华的街道,徜徉这如花的季节,即便包装,心已破碎:遗世孤独于这喧嚣城市,脚下路千万却迈不开一步!

  人有病,天知否?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借酒浇愁只为醉,醉时万事空。相爱已成梦,是梦终会醒,但愿梦时还成原,慰藉断肠人。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时朝云无觅处。”耳畔这如泣如诉的声音氤氲这梦幻的春色中。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同春住。春来了,梦依旧。愿梦如春,永驻心间!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 4

  清晨,我来到河畔,天蓝得没有一丝杂质,有时有几片好似棉花糖的云朵飘来,一对雎鸠在水草上停停走走,走走停停。

  水面本静得没有一点痕迹,有时几只昆虫在水面上稍稍停留,淡淡的荡起几层涟漪,忽然,斑驳的光影中浮现出一层粉红。碧绿的世界中怎会有一抹粉红出现呢?我仔细一看,那是一个精美绝伦的笑,年华似水,匆匆一瞥,那笑容之后的轻歌曼舞已铭刻在心间,她留下的芬芳,带来无穷无尽的遐想……

  夜晚,月光如练,而我,独坐清辉之下,百般无奈,月如水,风如缕,空气流香,苔封的石门紧闭,月亮星辰哽咽中交替,想象中,你终于凝眸一笑,散落的烟花一片,漾在空潆的月色中,转眼,就是一世的美丽。

  绕过花丛,几只蟋蟀窃窃私语,萤火虫们打着小灯笼寻找着什么,迈步进入卧室,侧倚床头,你轻浅的笑,像田田的荷叶间荡起水纹,叩响我的心扉。长夜难眠,辗转反侧不能寐。几只飞虫在微弱的烛光四周翩翩起舞,朦胧中,你的笑容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对雎鸠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吟唱,蔚蓝的天空深邃而又不乏可爱。缥渺洁白的云儿时而点缀其间,我又一次来到河畔,寻找你的身影在这一片绿意盎然中,我终于找到了那一抹粉红,你在水中仔细地挑选着荇菜,我静静走上前去,你回眸,又是一笑,醉了我的心。向你告白,你却带着一股清香从我面前离开,那一抹笑瞬间便成了定格的记忆。

  秋月突然神伤,碎雪零星满楼,夕阳凄凉地倚在山头,我在家中阁楼下,将心事付瑶琴,指尖的弦在颤动,心中是佳人的微笑,闭上眼千丝万缕织成一网情愫,随着思潮飘舞……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 5

  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静静地等你的回信,静静地享受着这寂寞的时光,不断地咀爵着思念的滋味,仿佛是亿万年坐化的石佛,心里面依旧激荡着鲜活的爱思。

  窗外的风一定是读懂了我的心谱,似乎和我的音节不谋而合,不时弹奏出一曲曲让人心颤的乐曲,在*静而又缓缓的乐章里,粘贴进高亢而奋进的节奏,变化出如此激昂的旋律,使我的心音一阵比一阵紧迫,一阵比一阵急促。我真有点承受不了这样的悸动,不得不释放出过多的情愫,伴随着风的去路漂向远方。

  难道远方的人也在用心发射着对我的思念之音吗?难道说窗外的风就是你遣来扰乱我心智的乐调吗?难道这静静的时空就是为了让我想念伊人而特意设定的磁场吗?我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着,一遍又一遍地激动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样的假设。在这样静如月夜的日子里,让我的思绪变化成满天闪烁的星辰。日夜不停地围绕在你能注视的每一个角落。

  于是,广袤而浩瀚的宇宙就是为了念你而幻化的涅磐。无限扩张的时空就是我爱意缠绵的续延。直到宇宙成烬,星系成痕。我的爱依旧回荡在你的身边,不停地拨动你心中的琴弦

  于是,就在这样的时刻,静静地想念你,静静地盘活着心中的那一弘爱水,静静地在我的心上刻划着你的名字,独享着爱你的快乐,不断激荡起无限爱意的涟波。然后,悄悄地放飞那一只一直不敢松手的朝向你心房的风筝……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扩展阅读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扩展1)

——蒹葭读后感优选【10】份

  蒹葭读后感 1

  江南,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韵,都说江南“水美,船美,人也美!”“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仿佛就是梦中仙境,世外桃源。那小船划过河水,漾起阵阵的清波。船旁的一栋栋小屋,炊烟随风飘过,留下一缕甜美的风语。悄悄的,天空中绵绵的雨点下起,打在游人的心里,激起思乡的旋律。如此美丽的风景,令人陶醉。可是,我怎么都没有想到下面的这首诗篇出自《诗经・秦风》,出自飞沙走石的地方。作者能在秦地写出如同江南一般的美景,令人折服。可能,这更是诗词神秘的地方,几千年前的陕西人民,歌唱那位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每每读到这宛转悠扬的诗句,《蒹葭》,仿佛闭眼就能想见那一片片的芦苇摇摆的景象!一个痴情的男子,驾船在潺潺的流水之中几度逆流而上,又几度顺流而下。只为了追求河对岸那位美丽的姑娘。可是那位姑娘却喜欢和他捉迷藏,总是出现在和他相反的地方。男子有放弃过吗?绝不!那永不停歇的流水载他追随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梦想。当人们读到这首诗时,都在嘲笑诗中男子有多么的傻,在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你永远都寻找不到她的踪影。急切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一般痒,又如刀绞一样痛。可是,这一切却化作了无限的动力,让男子一次次打起勇气。虽然得不到,但是努力过,不后悔!其实,一路走来,诗中的男子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也许,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跌跌宕宕,才有见到了彩虹后的欣喜若狂!正是因为一路以来的风雨兼程,一路来的饱经风霜!才有收获梦想的欢乐无比。永不放弃的坚守,带给人们的是一份感动,一份启示。

  痴情的寻找,坚定的守候。男子始终都在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不怕人们的嘲笑和讥讽。紧握手中的桨,把握自己的方向!“不被看好之人,往往能成就无人可及的成就!”这是二战时期英国著名的密码学家,艾伦・图灵一生的座右铭。傻?这只是那些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的无稽之谈。想起了白雪老师说的:“艰难中的执着,困苦中的坚守”。走出了诗篇,我们还在生活的大河中激荡。面对试卷上不会的*题,你是否能像那位男子一样,再做一次。我们始终都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用不断的毅力和傻劲,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蒹葭》,是一首诗,一个启示,一段佳话。学*,何尝不是一条大河,我们撑起一艘小船,静静向前行驶,永不放弃!在人生的漫漫路之上,望着永远都没有尽头的目标。人们总是迷茫,总是找不到方向,可是读了这篇令人难忘的诗词,一切为自己寻找的借口是否都已烟消云散。加油吧,在今后的日子里,就让我们做那位痴情的恋者,在生活的大风大浪中,虽然经受无尽的考验,但是也能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志豪情!到那时我们可以大声地告诉全世界:“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蒹葭读后感 2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中水雾朦胧,氤氲开来,秋风瑟瑟,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的心弦。那美好的伊人,究竟在哪里?该走向何处去追随她呢?

  望着水面伊人若有若无的影子,只能“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就像是心中苦苦追寻的理想,难以捉摸,空灵飘渺于远方水面。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还有那执着坚守的梦,什么时候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伊人,触手可得地抓住梦想呢?可正是因为伊人扑朔迷离若隐若现的美,和那梦的余情不散与魂牵梦绕,才有了时刻奔赴梦想的坚守和初心啊。但伊人飘渺虚幻,梦想遥不可及,苦苦追求的主人公,可知梦难以逆向,路反转吗?想到这,又是多么无可奈何与惆怅叹息。

  眺望远方水面的主人公,在得到与迷失中一定内心苦苦挣扎,犹豫不决过。到底伊人能否追寻到呢?梦中的世间是否能走进呢?最终如果还是求而不得是否会后悔不已呢?这个追梦过程中,正因为尽头的未知与对结果的'幻想,才愿意去追寻即便得不得结果的结果吧。毕竟伊人正如世间美好,永远驱动着我们逐梦的脚步。一切答案尽在作者的不语和追寻的脚步中。

  人生不如意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我想,这个过程中,大多是内心的挣扎纠结和苦闷抑郁无法排解和真正诉说出心中的追求吧。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但不枉曾经也是努力追求的少年啊!至少曾经努力过,认真过。

  想想年过半百、满目疮痍的主人公年老之时,回想起当年的山高水长,或许更加懂得追求的意义,也感想当年的努力追梦的自己。那些年轻时的挫折不如意,也能够以“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落潮起”地心态风轻云淡地讲述出来吧。也正是坚守梦想、执着寻求伊人的经历,才能给主人公不怕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无穷多的精神力量吧。

  伊人因美好而不会是触手可得的,它在水一方静候我们能去找到她,拥抱她啊。梦想也不会从天而落的,它尽管可能遥不可及,但值得我们拼尽全力追逐实现它。愿我们都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蒹葭读后感 3

  爱情,是世间最高深莫测的东西。思之如狂的心境,与子偕老的美丽,遂引人颠沛流离,于漫长人世啜饮满杯。“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城倾流年逝,佳人老去,爱情仍在这世间袅袅婷婷,若即若离。

  ——题记

  “所谓文学经典,无非是对个体生命情感体验最为真实,最为本质也最为独特的一种诗化表达。”因为经典如《蒹葭》,所以尽管它风尘满面,却难掩生命的光芒。“它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活的思想与情感。”这便是身为现代人的我重新捧读《蒹葭》的动力和意义。

  少年读《蒹葭》,爱它的婉转美好,宛若青涩不可实现的情怀与梦境;

  青年读《蒹葭》,爱它的憾而不伤,一如曾经沉溺而不得的感情;

  中年读《蒹葭》,爱它的诗意放旷,写尽人生无处不在的丧失却无悔;

  老年读《蒹葭》,爱它的淡然荼蘼,往事如烟,逝去的终不顾,感慨万千。

  人类有一个劣根性,毕生追求拥有,但对那些轻易得到的置之弃履,最耿耿于怀的却是那在水一方,求之不得的东西。《蒹葭》有这样的力量,让每个人从中捡拾自己的眼泪,用诗意面对感情的失却,并获得慰藉。

  《蒹葭》描绘了一场浪漫悠久的寻找。这是一场迷失却又坚定的旅程,寻找心的故乡。待最后,佳人如梦不可考,寻找成了唯一。谁也不知道,他所寻伊人是何,只道那时秋风细润,芦苇摇曳,那个孤独的追寻者,正一如既往在苦苦地穿梭。

  穿梭,向芦苇深处漫溯,没有方向的溯游。“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分明似*在咫尺,转瞬便如流光从眼前不见。他在白茫茫的芦苇丛中踽踽前行,他在恍惚里徘徊不定。那伊人似花非花,如雾非雾,有时在水一方,仿佛只跨越一步便可靠*,俟其接*,佳人又远在水之滨,不可停息,呼唤在耳畔响起……

  空灵意境不得不让人叹服,他在这样若即若离中寻找,只是寻找,没有停止,没有悲哀,仿若时过境迁已千年,一生终了。《人间词话》中有一言:“《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这种风致,难以言说,只有曾经寻找过的人才能恍然大悟。

  世间诸多痴男怨女,却被人苦口婆心劝导,不要去追逐那些缥缈的得不到的,要紧紧握住手中真实的幸福。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些寻找是永远不可能放弃的。真实的不一定是最想要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爱情,于此时的我们过于遥远,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春花秋月,烟视媚行,我们在雾里看花,看不清内里的悲喜交加,但却从《蒹葭》中明白爱情没有*淡,只是岁月静好,那种求而不得的温暖,会让人迷失在其魔力,从而进行“不切实际”的追逐。

  生活,于物质中升华的节逐,奏响每日繁忙的劳作。日日行走于世间的我们追逐着的“伊人”是梦想。目标是心中的欲望,方会持之以恒,像诗人那般即便失去正确航向,也选择心中那股迷恋,坚定走下去,在失望中努力着,用汗水泪水拼命追逐着,纵然时光将我们渡涉万水千山,终不悔当年节逐。

  有些梦想,即使不可求,但我们仍会苦苦寻找,世间太多迷惑,寻找的意义之一也是让我们固守心房,守护好心中的坚持,勇敢又执着的走下去。因为那种渴望,会为无奈的生命增添亮色,那种坚持,会让我们即便惘然却不沉溺于失望与麻木的苦海不得解脱。

  寻梦,寻找,只要你认为值得并迷恋的东西,便去追逐,那过程一定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光。

  蒹葭读后感 4

  我又梦回了三千年前那潺潺的溪水旁。那时东方刚刚破晓,清晨的雾气呵,把那一丛丛的芦苇笼罩在了一片诗情画意之中。夜游的蛐蛐还未离去,歌着那似乎永远也唱不完的曲儿。偶尔飞过一两只鸟儿,那明朗的叫声,让我的心,也随着溪水荡漾了起来。

  三千年的时光荏苒,竟如白驹过隙一般短暂,三千年的红尘翻滚,三千年的世事无常,而这里的景致,竟丝毫未改。我带着三千年前你赠予我的折扇,漫步在水之湄,看着这风光旖旎,看着这岚烟缥缈。我低声讴吟,回味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凄美。远处那连绵的.青山,犹如羲之那刚劲有力的波磔一般,伫立在这雾气霏微的天空下。水、雾、山、岸,何处才有你的影子呢?

  三千年前的你,盛装綝縭,袅袅婷婷地朝我走来。在清晨的雾霭中婆娑起舞,曼声歌唱。嫳屑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你就那样翩然而至了。我深情款款地瞩望,看你开花的裙裾在风里轻飘,心情,仿佛你腰间的琅玕一般清澈、无羁。可你,却始终不肯让我走*。当天色晗晗,雾气将散之时,你却蓦然一笑,随着雾气,消失在了我的事业当中。如流星,似浮沤……

  三千年了,我苦苦寻觅。你发际间的芳泽还萦绕在我的鼻尖,你眼神里暌离的伤感依旧在我眼前浮现。不相信你我就这样失之眉睫,跨越了三千年的历史长河,我前来寻你;漫步了三千年的悠长岁月,我前来寻你;飞过了三千年的浩瀚星河,我前来寻你。

  如今,场景依旧却不见当日姽婳的你。少了你,天空,也显得岑寂……

  蒹葭读后感 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 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 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蒹葭》是《诗经》中三百篇中的'名篇。在秦风中与《无衣》《小戎》这样表现同仇敌忾、英御外辱、斗志昂扬、情绪乐观的战争诗相对,风格显得别树一格。其传唱的广泛性几乎不亚于《诗经》开篇《关雎》。诗全文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

  此诗意境极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时季,天色将明之时,蒹葭苍苍,白露成霜,瑟瑟秋风的吹皱茫茫的秋水使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远方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旁有位佳人在此处伫立。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不顾多阻难又漫长的路途,苦苦追寻那位佳人。但盈盈一水间隔,河道阻碍,“ 伊人” 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的不可言状。正当追求者伤心欲绝时,伊人的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时隐时现,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所谓相思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满溢于文字之间。此诗读来令人觉着情调凄婉,意蕴无穷。

  蒹葭读后感 6

这个故事出自《诗经·秦风》一提到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粗犷”吧?地处西北,极具侵略性,崇尚武力,士兵男子*乎凶狠,而《蒹葭》怎么听都应该是在江南水泽的呢喃而不是西北风沙中的叹唱......

不过,若真若真如此,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一个是白面书生手中相携的.温香;一个是粗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怅。

恍然大悟——《蒹葭》真的很美,它被那些粗犷严峻的男子轻轻的唱出来,如岩石下无人见过的涓涓细流,清凉而温柔地抚摸过戈壁日晒风吹的破裂。

血红色的白绸,在你手中,轻拂袖,却徒留残泪,水中。箭,穿越千年,射中你伤残的心。断剑,额下,无声的留恋。眼神,读透内心的爱,剑,无从下手,心,早已成空。你悠然而走,伸手,伸手,为何触不及你冰凉的手。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只不见伊人,白袂随风飘。 心已悔断肠,为何只留你宛一方。天地苍茫,千年轮回,我却不知,宛在水中央。

你化身,我心随,不知方向,已迷茫,怎追寻你一世芬芳,读透你,依然是谜,我愿留宛,在水一方.....

(《蒹葭》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诗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蒹葭》原文: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析赏

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

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

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

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崎山冈

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

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

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

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

  蒹葭读后感 7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蒹葭》这首诗,我深深的被诗中主人公执着、不顾艰难险阻,寻找伊人的情感所深深吸引,心中感触良深,《蒹葭》是《诗经》中300篇中的名篇。其传唱非常的经典。

  河水之中蒹葭苍苍,河岸之上白露为霜,萧瑟秋风吹过,是茫茫的秋水之上,烟波万状。远方有一位伊人站立在河中的小洲上。伊人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及。痴情的男子不顾道阻且长、且跻、且又……苦苦追寻心中理想的.那位佳人。他被佳人的美好所吸引、沉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上下寻找,苦苦追寻。他却怎样都找不到他心中那位爱慕已久的伊人。当他痛苦不已,伤心欲绝即将放弃之时,心中的伊人又不时的闪现在他的眼前。若隐若现,忽远忽*,飘忽不定。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在水中沚。伊人的行踪不定,使这位痴情的男子欲找无方,欲罢不能。男子的满腔情思流露在文字之间,情意绵绵,唯美烂漫。

  诗中痴情的男子追求心中理想的伊人一往情深、不顾艰险、执着、不放弃、坚持。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应该如此吗?

  成功是什么?成功是经历风雨后取得的胜利;是经历挫折后获得的荣耀;是经历艰难险阻后得到的辉煌。成功是一位两年前上六年级名叫陈宏程的同学,在画室里画画,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后,想过要放弃,这时指导老师黄老师走过来,对他说:“遇到这点挫折就想放弃?画画不能着急,一次画不好我们两次,两次话不好,我们画三次,知道好为止。坚持就是胜利,成功贵在坚持。”最后在黄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的努力坚持下,第五次完成了作品。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在成绩上优秀的同学。但我们看到的只是他取得的成功。我们却忽略他为成功付出的努力。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懂得坚持。因为成功贵在坚持,要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坚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铁杵磨针……这一个个故事都是给我们的鼓励。

  成功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字眼,要做到却充满艰难曲折。成功的那一天也许已经看淡结果,难忘的是成功背后不服输的信念,回味的是成功背后努力坚持的汗水。

  蒹葭读后感 8

  江南,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韵,而西北地区,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狂风吹,尘石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美丽的女人像是静立在水面上,而离她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渐渐弥漫,似雾非雾,牵起缕缕遐想。

  又有谁能想到如此缠绵的诗句,竟是出自《诗经·秦风》,所以,当我发现这一点时,惊讶到像强迫症一样反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看错。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种隔离似远似*,若隐若现,笼罩着一切,意境空灵而幽渺,一派秋的景象。这里的秋不是满田的金黄与枯黄的落叶,而是水波渺渺,天地空旷。这种天地的空旷是适合相思的,相思就如天地一样的旷、远,而又有水,那是相思的稠,与纯净……

  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这种美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这是粗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怅。它被那些粗犷严峻的男子轻轻的唱出来,如岩石下无人见过的涓涓细流,清凉而温柔地抚摸过戈壁日晒风吹的破裂。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是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朦胧而又伤怀,肠断之感。

  蒹葭读后感 9

  《蒹葭》的采用了起兴的写作手法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这种手法使此诗具有了十分突显的意境美和朦胧美。

  意境美在于诗人营造了多重的意境,这几重意境相互交织,重叠,构成了绚烂无比的世界。第一重,诗人为追求伊人的如痴如醉,与苍苍的蒹葭,烟雾迷离的景色交融为一体。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的梦幻化而成,情景交融,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伊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仿佛还在,但寻觅是却之无踪影,这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仿佛还在,则诗人不会不断追求,也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二词的连续出现,表现了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

  朦胧美是可意会但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在此诗中诗人未*铺直叙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景物中苍苍的蒹葭、茫茫的秋水来烘托寂寥、感伤的气氛,借此抒发自己失望惆怅的心情。诗中也从未写自己的信念,却从“道阻且长”还要“溯游从之”看出了诗人苦苦追求的决心。诗中许多意象都具有朦胧美。首先,“秋水”这一在诗中出现的重要的意象其本身就是朦胧凄迷的。再者,“伊人”也是一个朦胧不清的意象,其高洁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在诗文中并没有描写,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出来的。

  读完《蒹葭》,心中感触颇多,不仅为诗中重重叠叠的美感所陶醉更为诗人为追寻美丽的坚持与执着感动。于是将心中所想与所得叙述出来,日后便会时时刻刻将坚持二字铭记在心。

  蒹葭读后感 1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选自《诗经》

  这篇《蒹葭》,我们一定都很熟悉吧。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虽然对《蒹葭》有许多种解读,但把它认为是恋歌最普遍了。他书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艺术上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

  第一次接触这首《蒹葭》,是因为《在水一方》这首歌吧。当时还很小,只是觉得这首歌很美,很柔。大了之后,有一次无意间接触了这个,便去查了歌词的出处,查到了这首《蒹葭》。突然觉得,与美同存的.,还有一种莫名的凄凉。从开头至结尾,都是有阻碍的,也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尾。

  同为《诗经》佳作的还有一首《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同是佳作,同为恋歌,可两者的结尾确实截然不同的。《蒹葭》里,“我”执着的追着伊人,步履艰险,但开头的这种渺茫,却早已为悲剧的结尾做下铺垫。

  《关雎》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爱慕之人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朝思暮想而且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努力,主调是欢愉的。

  看来,即使是同一部著作里的佳作,他们的主旨也是完全不同的。

  或许,《诗经》本身便也是一部佳作吧。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扩展2)

——《蒹葭》教案(10)份

  《蒹葭》教案 1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为学*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 (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诗经》

  音乐美——用韵 叠词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蒹葭》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蒹葭》练*题

  练*

  1.本诗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

  2.诗歌抒发了一种的思想感情。

  3.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4.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5.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

  6.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7.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02蒹葭

  1、风

  2、敬慕、怀念与怅惘交织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5、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失望、惆怅

  6、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是动态描写。

  7、举例:每章的后四句。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

  《蒹葭》*题精选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5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①在不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6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小结: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7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

  ①美丽 外在 内在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侧面烘托

  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

  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烘托出来的。

  8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

  9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注意起兴)

  10概括段落大意

  11请你赏析。

  例: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术情境。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蒹葭》教案 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蒹葭》教案 4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编辑短评:此教学设计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如学*方式的转变,跨学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学*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如注重吟诵和品味、感悟等。这是一节可以参考的教学设计。但要注意更节制的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文字上。

  《蒹葭》教案 5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和锻炼。

  《蒹葭》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布置作业: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蒹葭》赏析

  【原文】

  蒹葭苍苍⑴,白露为霜⑵。所谓伊人⑶,在水一方⑷。溯洄从之⑸,道阻且长⑹;溯游从之⑺,宛在水中央⑻。

  蒹葭凄凄⑼,白露未晞⑽。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⑾。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⒀。

  蒹葭采采⒁,白露未已⒂。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⒃。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⒅。

  【说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它原称为《诗》或《诗三百首》,到了西汉初期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称为《诗经》。

  《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为“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

  在《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属于民歌。这些作品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们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衡量,都是极有价值的,是《诗经》的精华所在,“大雅”和“颂”里面的诗则基本上是贵族阶级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都是祀神祭祖的宗教诗,有着浑厚的承天受命的宗法意识和宗教色彩。其特点可用宋人郑樵的话来概括就是“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诗经》的表现手法运用了“赋”、“比”、“兴”三种。所谓“赋”就是铺陈途述的意思,是一种直接叙事物而不假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用彼一事物来比喻此一事物,以使事物的特征更鲜明突出,使读者获得更深刻的印象;所谓“兴”,就是起兴的意思,诗人借助别的事物作个开头,以引起下面的所咏之词。

  总之,《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光辉起点,对后代诗歌的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一些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从中吸取了养分,受到启发,他们忧国忧民,批判黑暗的现实的诗篇,在精神实质上,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注释】

  ⑴蒹葭(jiān jiā兼加):芦苇。蒹:末未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一说老青色。

  ⑵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花。白露成霜当在深秋的早晨。

  ⑶所谓:所说,这里指心里所想,伊人:那人。指所爱,所想念的人。

  ⑷在水一方:在河的那一边。一方、一边、一旁。

  ⑸溯洄(sù素):从之,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去找他。溯洄:逆流而上。从,寻找,追寻。之:她。

  ⑹阻:险阻,指道路崎岖难走。

  ⑺溯游:顺流而下。“游”同“流”指直流的水道。

  ⑻宛:宛然,仿佛。中央:中间。

  ⑼凄凄:同“萋萋”,与“苍苍”同义。

  ⑽(xī夕):干。

  ⑾湄(méi眉):水边,即河的岸边。

  ⑿道阻且跻:道路险阻而且地势渐高,难于攀登。跻(jī机):升高,即地势越来越高。

  ⒀坻(chí池):水中小块高地。

  ⒁采采:茂盛而色彩鲜明的样子。

  ⒂未已,未止,指白露未干。“霜”、“晞”、“已”三个字表示时间的变化,大约是从清晨到午前的光景。

  ⒃(sì四):水边。

  ⒄右:向右转弯,指道路迂回弯曲。

  ⒅沚:水中的沙滩。

  【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热烈。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此外,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用“未晞”、“未已”去分别取代“为霜”,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蒹葭》是十五风中的一篇,可谓“风”类诗的代表,读它《诗经》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可见一斑。

  《蒹葭》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个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这时铃声响起,没有给学生们当堂成诵的时间了。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去微笑吧。

  《蒹葭》教案 7

  【课前营造气氛】

  多媒体展示古朴画面: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教学实录】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是第二次来到山东了。山东人民热情淳朴,山东的同学聪慧纯洁。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蒹葭》。让我们合作愉快,好不好?

  生:好!

  师:谢谢!

  师导入: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秋水,伊人。无数次地寻觅之后,是否会有无数个遗憾?遗憾,总是在你离去时浮出水面,而相思,却永久地沉在了水底。

  赤足的女子,深秋的寒气可曾侵蚀到你娇嫩的肌肤?踏过河岸,你见到了什么?村庄,炊烟,还是阡陌?

  只有白雾,蒹葭的背后还是蒹葭。你看见了露珠,那些叶片上晶莹的眼泪,随风吹落,任风激扬。

  我读到了你寂寞中的美丽,读到了你暗生的白发,你的悲伤,你的喜悦。浅浅淡淡,真真切切。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是梦。

  老师刚才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的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节课,我和同学一起来学*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师: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好,请大家做好准备,听我朗读。

  (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师:老师读得不好,等一下同学们一定读得更好。同学们刚才找到这首诗的韵脚了吗?哪位同学先说一说?(老师巡查)大家要在韵脚上注上拼音,就可以发现韵脚了。

  生:(有些犹豫的)站起来。

  师(鼓励的):没关系,大声说。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对吧?

  生:苍、霜、方

  生: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生:第三章是采、汜、坻

  师:还有没有更正或补充的?好,请坐。

  生: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全面,但有一个字的读音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跻读jǐ还是jī?

  生:jī

  师:好!现在一起试着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请注意读音。现在,我带读一句,你们跟读一句。

  师: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生:苍苍,萋萋,采采

  师:回答得很好!一点点失误,哪位同学来更正一下?

  生:还有道足且且反复叠唱,是《诗经》的特点。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师:《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叶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生:齐读

  师:请找出每一章中不同的词。

  生:第一章中是苍苍萋萋采采

  为霜未晞未己

  一方之漏之涘

  且长且跻且右

  水中央水中坻水中趾

  师:谢谢你!你回答的很好。(出示幻灯片,明确各章的不同的词。)我们来看一看不同的字,请大家注意各章中不同又重复的词,这是诗经中反复咏唱,一唱三叹的特点。这些充分的表现出诗经中一种怎样的语言结构形式呢?

  生:辞赋。

  师:赋是哪个赋?

  生:赋予的赋

  师:不错!这位同学提到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赋是叙事,你的理由是什么等下再说。赋是诗歌创作的特点。但是这里的结构形式是什么呢?重章叠唱,一唱三叹。朴素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的声音很响亮,但是品味一首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出诗的情感。光注意朗读的工整、节奏是不够的。我们如果对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的话,会读得更好。请问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师:很勇敢,谢谢你!请你来回答。

  生: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强烈的追求一个美丽女子。

  师:很好强烈这个词用得好!

  生:鼓掌。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说法

  生:应该是写一个人为了追求友谊而得不到时的失望的心理过程

  师:一个说追求爱情,一个说是寻求友谊,很有想法,我们说,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结论。很好!还有其他的想法吗?我们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

  二、再读,想象诗歌的诗意美

  师: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现在就请同学说说诗的绘画美通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我认为诗的绘画美,表现在画出了情感。

  生:我认为诗的绘画美,表现在内涵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用一句话表现诗中优美的画面。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生:诗中写出了在水边芦苇丛中一个男子对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师:他是怎样表达爱慕之情的?

  生:有位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说,我的心上人就在水的对岸。

  生:溯洄从之,道途且长。意思是,我要溯流而上追求她,虽然路途漫长而艰难。

  师:你说得很全面。哪位同学再作补充?这位同学的描绘是这幅画的内容,那么要怎样才能使这幅画美起来呢?有色彩,有伊人,有美丽的景物下面有一个小环节:驰骋你的想象力。这幅画很美,那么景物是如何美的呢?诗中刻画了几个人物?伊人是男是女?

  生:女的。

  师:有没有认为伊人是男的?这一半同学想象景物如何美,那一半用学想象伊人是如何美(?是男?是女?伊人是如何漂亮、他(她)性格、气质。是怎样)

  (生思考问题)

  师:现在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伊人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一袭白色纱衣,一头乌黑亮发,非常漂亮。

  师:美若天仙。

  生:伊人是一个漂亮的窈窕淑女。有一个男子在爱慕着她。从环境来看,她是一个清纯漂亮的女孩。

  师:请问,诗中有哪些信息在暗示这点?

  生:诗中写到芦苇之美,

  师:白露为霜,表明那个男子很早就起来追求心中的伊人。其他同学还有没有看法?

  生:伊人不仅外表美,而且内在美。她气质高雅,非常的温柔动人。

  师:不错!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她是一位女子,由于不能与心上人相会,她的心情很萋苍。

  师:理由是什么?

  生:环境非常凄清,凄清的环境衬托出她萋苍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看出了诗中用环境描写来表现画面,衬托心情。很好,可以看出同学们*时读书多,知识面广。

  师:这位伊人这么美,值得这位追求者上下求索,确实很美。诗人为什么不把这种美直接地写到诗歌里面呢?

  生:如果直接写,就很难突出追求者的心情。

  师:用环境描写更能够表现他的美,表达她的爱意。说的非常好。诗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是一种比兴手法。

  现在我们来分声部朗读。男同学读一二句,女同学读三四句,如此交替循环,读完全诗。

  学生朗读。(交替分部朗读)

  三、三读,体会诗的情感美

  师:诗人在诗中用朴素的文字表达诗人强烈、细腻、丰富的思想感情。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环节的学*:体味诗的情感美

  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配乐朗读全诗,看看范读老师是否读出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播放配乐范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老师朗读得怎样?

  生:朗读节奏均匀,规整,语调动听。

  生2:我认为读得不好,诗的节奏没有读好,没有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出情感。

  生:应该读出对自己心上人的追求但是又可望不可及的心情。

  师:那你来挑战一下这位老师,好吗?

  (学生开始高亢有沉吟的、节奏抑扬的朗读。)

  (成功的朗读使台下的老师们不由鼓起了掌。)

  师:山东同学的朗读水*就是高。刚开始,我很害怕献丑,那就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终于让我引出个玉来了。(师的一番话使学生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生:憧憬。

  生:焦急。

  生:失望。

  生: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

  师:你的表达非常流利,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很强。谢谢你!

  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诗人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了。下一步我们来创造性的朗读。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感就怎样读,读出个性美。

  为了更好的理解诗人细腻的情感,请同学们一起来齐声朗读,好不好?同学们,先默读全诗,酝酿一下感情。

  生:好!

  (学生很有热情,且较之开始的朗读,在节奏和情感上均改变很多。)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感受《蒹葭》的音乐美,想象《蒹葭》的绘画美,体味《蒹葭》的情感美,最后让我们和着优美的旋律齐声地背诵这首诗。

  师:我想提问一个同学。你认为要很快地背诵这首诗有什么诀窍吗?根据这节课学*的内容,背完第一章,你觉得第二章会不会好背?

  生:会好背。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中多数句子一样,只有个别字词不同。记住这个别字词,全诗就背下来了。

  师:按这规律,请同学们把全首诗当堂背下来。哪位同学背第一章?

  (生流利背诵。)

  师:哪位同学背第二章?

  (生流利背诵。)

  师:哪位同学背第三章?

  (生流利背诵。)

  师:大家都背得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和着钢琴优美的旋律背诵下来。

  师生:齐声背诵。

  师:谢谢同学们!下课。

  《蒹葭》教案 8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对照板书,学生背诵诗歌

  七、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③相知:相亲。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⑤除非高山变*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著的追求。

  异:《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直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八、音乐欣赏,体会意境

  让学生欣赏《在水一方》,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九、练*

  1、积累下列出自《诗经》的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蒹葭》教案 9

  【课题】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

  【教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布置作业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蒹葭》教案 10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扩展3)

——蒹葭的教案实用五份

  蒹葭的教案 1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蒹葭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诗的内涵。

  2.把握诗中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关雎

  一、新课导入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我们一起走*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二、预*与交流

  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的生字词。

  雎(jū) 鸠(jiū) 窈(yǎo)窕(tiǎo)

  逑(qiú)荇(xìnɡ)寤(wù)寐(mèi)

  芼(mào)

  2.重点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相亲相爱。)

  钟鼓乐之(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

  3.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

  [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捞右边捞。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她。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4.《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铺陈直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三、合作与探究

  (一)朗诵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正之音,并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急促,与前后*缓之音有别。第三章写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交流点拨]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生甲: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产生无限情思,因为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生乙:第二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作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生丙: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3.全诗共5个小节,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

  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第4、5节),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三)主旨探究

  《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交流点拨]《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写法探究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关雎》这首诗的各节,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咏。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之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五、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高效课堂》本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关雎托物起兴所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相思之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梦幻之乐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第二课时 蒹葭

  一、新课导入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根据著名作家琼瑶的作品《在水一方》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在水一方》就是根据《蒹葭》改写的。让我们唱着《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

  二、预*与交流

  1.朗诵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

  蒹葭(jiānjiā) 溯洄(sùhuí) 晞(xī)

  湄(méi)跻(jī)坻(chí)

  涘(sì)沚(zhǐ)

  2.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晞:干。

  阻:险。

  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涘:水边。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2)词类活用

  道阻且右(方位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3)古今异义

  道阻且右(古义:弯曲;今义:右边,表方位。)

  白露未已(古义:干;今义:已经。)

  3.用现代汉语翻译《蒹葭》。

  [交流点拨]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艰险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高地。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弯曲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4.这首诗意境朦胧,画面感非常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一下。

  [交流点拨]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三、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交流点拨]“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点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二)主旨探究

  《蒹葭》的主题是什么?

  [交流点拨]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三)写法探究

  1.《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诗歌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每章景物描写都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第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的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使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2.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咏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四)比较阅读

  1.《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相同吗?

  [交流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经典爱情诗句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2.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五、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高效课堂》本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蒹葭景物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已追求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之路: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结果: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景色迷离距离遥远

  蒹葭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和锻炼。

  蒹葭的教案 4

  一、引入课题:(播放幻灯片2)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播放幻灯片3)

  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

  1.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2.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3.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

  1.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播放幻灯片5)听读诗文:现象诗歌的画意美。

  1.引导: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情画意”这四个字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蒹葭》正是这样一幅精美的图画。下面,请先听老师配乐诵读,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面?

  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个学*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四、(播放幻灯片6)赏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1.请男女生各一人完成朗读,同学们一起体味作品流露的各种情感,说说这些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审美提升:

  男子用情很深,深秋时节,静物是萧瑟的,色彩是暗淡的;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五、(播放幻灯片7,点击超级链接)品读:欣赏flash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境与刚才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对照,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六、(播放幻灯片8)创读: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自己的个性美!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读比赛。

  附板书设计:

  蒹葭

  四字句二二拍诗情画意

  ang韵整齐恋寻伤

  押韵i韵景物?人物?

  i韵白露为霜未晞未已道阻长跻右水中央坻沚想象

  音韵美

  叠词:苍苍痴痴守望不畏险阻可望而不可及

  萋萋

  采采一唱三叹朦胧美

  爱情

  神秘美

  理想

  事业

  友情

  亲情

  重章:反复吟咏

  蒹葭的教案 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扩展4)

——《蒹葭》教案 (菁华6篇)

《蒹葭》教案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蒹葭》教案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对照板书,学生背诵诗歌

  七、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③相知:相亲。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⑤除非高山变*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著的追求。

  异:《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直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八、音乐欣赏,体会意境

  让学生欣赏《在水一方》,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九、练*

  1、积累下列出自《诗经》的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蒹葭》教案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对照板书,学生背诵诗歌

  七、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③相知:相亲。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⑤除非高山变*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著的追求。

  异:《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直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八、音乐欣赏,体会意境

  让学生欣赏《在水一方》,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九、练*

  1、积累下列出自《诗经》的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蒹葭》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诗经》知识介绍。

  (1)《诗经》又名《诗》、《诗三百》,共有305篇。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赏析《蒹葭》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四、拓展阅读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蒹葭》教案5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随想》,并回答问题。

  *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编辑短评:此教学设计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如学*方式的转变,跨学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学*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如注重吟诵和品味、感悟等。这是一节可以参考的教学设计。但要注意更节制的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文字上。

《蒹葭》教案6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扩展5)

——《蒹葭》读后感优选【10】份

  《蒹葭》读后感 1

  初次接触到顾先生是在中学时候,当时还没有注意到顾先生在古史方面的研究,只是知道点他的皮毛而已,这些日子一直在读顾先生的这篇自序,收获颇多,对于古史辩方面慢慢有了点了解。首先要从顾先生的给我的印象上谈起。

  顾先生有很广博的兴趣爱好,少年读书时就坚持宁可不精,不可不博,买书时祖母也说他好象瞎猫拖死鸡一般的不拣择,在学问上野心拉不住,恨不得把什么学问都装进肚子里,有时候想想自己也是的',但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时的热情,比如老师上课列出十几本重要的书,看到那些自己都不曾读过的书目,又心想这些书还都是那么的有用,当时就像跑到书店把书抱回来,赶紧啃完。可是每次一回到宿舍,就把那些豪言忘记到九霄云外了。依旧大把大把的挥霍自己的青春。

  有时候感到自己的学*充斥着无聊和空虚,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感到自己在学问上的收获和自己所想的差距太大,可能有点眼高手低的毛病,觉得离自己的要求差得很远,想去拓宽知识面,又怕会影响到专业学*,在矛盾中挣扎的结果是出现最坏的可能,于是又陷入另一种空虚中去,感到自己很堕落,更痛苦的是还留有一丝的清醒。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

  想起顾先生文章中写道:学问是必须一天一天地实做的,空虚和荒谬乃是免不了的一个阶段,惟其肯在空虚和荒谬之后继续不断的努力,方有充实的希望。我知道学问是一点一滴地积起来的,一步不走便一步不到,绝没有顿悟的奇迹,所以肯用我的全力在细磨的功夫之上,毫不存侥幸取巧之心。

  《蒹葭》读后感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选自《诗经》

  这篇《蒹葭》,我们一定都很熟悉吧。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虽然对《蒹葭》有许多种解读,但把它认为是恋歌最普遍了。他书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艺术上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

  第一次接触这首《蒹葭》,是因为《在水一方》这首歌吧。当时还很小,只是觉得这首歌很美,很柔。大了之后,有一次无意间接触了这个,便去查了歌词的出处,查到了这首《蒹葭》。突然觉得,与美同存的,还有一种莫名的凄凉。从开头至结尾,都是有阻碍的,也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尾。

  同为《诗经》佳作的还有一首《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同是佳作,同为恋歌,可两者的结尾确实截然不同的。《蒹葭》里,“我”执着的追着伊人,步履艰险,但开头的这种渺茫,却早已为悲剧的结尾做下铺垫。

  《关雎》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爱慕之人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朝思暮想而且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努力,主调是欢愉的。

  看来,即使是同一部著作里的佳作,他们的主旨也是完全不同的。

  或许,《诗经》本身便也是一部佳作吧

  《蒹葭》读后感 3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中水雾朦胧,氤氲开来,秋风瑟瑟,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的心弦。那美好的伊人,究竟在哪里?该走向何处去追随她呢?

  望着水面伊人若有若无的影子,只能“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就像是心中苦苦追寻的理想,难以捉摸,空灵飘渺于远方水面。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还有那执着坚守的梦,什么时候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伊人,触手可得地抓住梦想呢?可正是因为伊人扑朔迷离若隐若现的美,和那梦的余情不散与魂牵梦绕,才有了时刻奔赴梦想的坚守和初心啊。但伊人飘渺虚幻,梦想遥不可及,苦苦追求的主人公,可知梦难以逆向,路反转吗?想到这,又是多么无可奈何与惆怅叹息。

  眺望远方水面的主人公,在得到与迷失中一定内心苦苦挣扎,犹豫不决过。到底伊人能否追寻到呢?梦中的世间是否能走进呢?最终如果还是求而不得是否会后悔不已呢?这个追梦过程中,正因为尽头的未知与对结果的幻想,才愿意去追寻即便得不得结果的结果吧。毕竟伊人正如世间美好,永远驱动着我们逐梦的脚步。一切答案尽在作者的不语和追寻的脚步中。

  人生不如意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我想,这个过程中,大多是内心的挣扎纠结和苦闷抑郁无法排解和真正诉说出心中的追求吧。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但不枉曾经也是努力追求的少年啊!至少曾经努力过,认真过。

  想想年过半百、满目疮痍的主人公年老之时,回想起当年的山高水长,或许更加懂得追求的意义,也感想当年的努力追梦的`自己。那些年轻时的挫折不如意,也能够以“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落潮起”地心态风轻云淡地讲述出来吧。也正是坚守梦想、执着寻求伊人的经历,才能给主人公不怕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无穷多的精神力量吧。

  伊人因美好而不会是触手可得的,它在水一方静候我们能去找到她,拥抱她啊。梦想也不会从天而落的,它尽管可能遥不可及,但值得我们拼尽全力追逐实现它。愿我们都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蒹葭》读后感 4

  风吹起花瓣,如同破碎的流年,你的笑容摇摇晃晃,成为我命运中最美好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题记

  读《蒹葭》有感

  这个故事出自《诗经·秦风》一提到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粗犷”吧?地处西北,极具侵略性,崇尚武力,士兵男子*乎凶狠,而《蒹葭》怎么听都应该是在江南水泽的呢喃而不是西北风沙中的叹唱......

  不过,若真若真如此,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一个是白面书生手中相携的温香;一个是粗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怅。

  恍然大悟——《蒹葭》真的很美,它被那些粗犷严峻的男子轻轻的唱出来,如岩石下无人见过的涓涓细流,清凉而温柔地抚摸过戈壁日晒风吹的破裂。

  血红色的白绸,在你手中,轻拂袖,却徒留残泪,水中。箭,穿越千年,射中你伤残的心。断剑,额下,无声的留恋。眼神,读透内心的爱,剑,无从下手,心,早已成空。你悠然而走,伸手,伸手,为何触不及你冰凉的手。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只不见伊人,白袂随风飘。 心已悔断肠,为何只留你宛一方。天地苍茫,千年轮回,我却不知,宛在水中央。

  你化身,我心随,不知方向,已迷茫,怎追寻你一世芬芳,读透你,依然是谜,我愿留宛,在水一方.....

  (《蒹葭》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诗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蒹葭》原文: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析赏

  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

  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

  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

  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崎山冈

  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

  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

  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

  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

  《蒹葭》读后感 5

  《蒹葭》的采用了起兴的写作手法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这种手法使此诗具有了十分突显的意境美和朦胧美。

  意境美在于诗人营造了多重的意境,这几重意境相互交织,重叠,构成了绚烂无比的世界。第一重,诗人为追求伊人的如痴如醉,与苍苍的蒹葭,烟雾迷离的景色交融为一体。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的梦幻化而成,情景交融,难分难解。第二重,诗人追求伊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仿佛还在,但寻觅是却之无踪影,这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仿佛还在,则诗人不会不断追求,也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二词的连续出现,表现了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

  朦胧美是可意会但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在此诗中诗人未*铺直叙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景物中苍苍的蒹葭、茫茫的'秋水来烘托寂寥、感伤的气氛,借此抒发自己失望惆怅的心情。诗中也从未写自己的信念,却从“道阻且长”还要“溯游从之”看出了诗人苦苦追求的决心。诗中许多意象都具有朦胧美。首先,“秋水”这一在诗中出现的重要的意象其本身就是朦胧凄迷的。再者,“伊人”也是一个朦胧不清的意象,其高洁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在诗文中并没有描写,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出来的。

  读完《蒹葭》,心中感触颇多,不仅为诗中重重叠叠的美感所陶醉更为诗人为追寻美丽的坚持与执着感动。于是将心中所想与所得叙述出来,日后便会时时刻刻将坚持二字铭记在心。

  《蒹葭》读后感 6

  前几天上语文课学*了《蒹葭》一文,我深深的被诗中那幽远又凄凉的情绪所吸引,并且产生了一些感触。《蒹葭》是《诗经》中三百篇中的名篇,其传唱非常的广泛。诗全文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人用极为简短的几句话,向人们描绘了一副意境极美且缠绵悱恻的感情。诗中的寥寥数语将金秋时季,河水之中蒹葭苍苍,河岸之上白露成霜,萧瑟秋风的吹过使茫茫的秋水之上烟波万状,空中雾气迷蒙,远方弯曲的河中小洲旁有位伊人在远处处伫立。虽一水间隔,河道阻碍,伊人诗中可望而不可及,但有一位痴情的男子,却不顾艰难险阻与漫漫长路,苦苦追寻那位佳人。他为佳人的美好所沉醉而徘徊踌躇,但内心中追寻不到的痛苦却不可言喻。每当他伤心欲绝即将放弃之时,伊人的身影又不断的在眼前闪现,时远时*,时隐时现,闪烁不定,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于是满腔情思溢于文字之间。此诗读来令人觉着情调凄凉,悲痛哀婉,意蕴无穷。

  《蒹葭》的采用了起兴的写作手法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这种手法使此诗具有了十分突显的意境美和朦胧美。

  意境美在于诗人营造了多重的意境,这几重意境相互交织,重叠,构成了绚烂无比的世界。第一重,诗人为追求伊人的如痴如醉,与苍苍的蒹葭,烟雾迷离的景色交融为一体。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的梦幻化而成,情景交融,难分难解。第二重,诗人追求伊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仿佛还在,但寻觅是却之无踪影,这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仿佛还在,则诗人不会不断追求,也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二词的连续出现,表现了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

  朦胧美是可意会但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在此诗中诗人未*铺直叙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景物中苍苍的蒹葭、茫茫的秋水来烘托寂寥、感伤的气氛,借此抒发自己失望惆怅的心情。诗中也从未写自己的信念,却从“道阻且长”还要“溯游从之”看出了诗人苦苦追求的决心。诗中许多意象都具有朦胧美。首先,“秋水”这一在诗中出现的重要的意象其本身就是朦胧凄迷的。再者,“伊人”也是一个朦胧不清的意象,其高洁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在诗文中并没有描写,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出来的。

  在诗中诗人对伊人的一厢情深使得诗人不断追寻伊人,逆流而上,从此处而看诗人具有百折不饶和坚持到底的精神。从《蒹葭》引申到现实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学*科学文化、钻研理论,开始时决心很大,订了计划,列出了攻读的书目和研究专题,可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障碍,有时还难免会遭到失败。关键就在于要知难而进,不因失败而灰心、失望。英国着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就退缩,那么,我们始终会败给自己。就算能力秀有的地方比较的难,可是我们也不要认输,只要坚持总会成功的。只要我们全身心的做一件事,相信这件事就会变得简单。没有谁的人生总会是一帆风顺的,但要看每个人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有的人选择接受现实,而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智者会选择前者,把失败当成垫脚石踩在脚下,踩着它一步步走向成功。然而,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有太多太多坚持的人,依旧到不了成功的彼岸。就比如,有的人跑100米需要30秒,所有人都在嘲笑他。可是当别人知道他曾经跑100米需要35秒时我们才发现,虽然他没有成功,但他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取得了进步。这在某种程度上依旧算是“成功”。于是,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中我们都不可以轻言放弃,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付出了心血,花费了时间,真真正正的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坚持过,才有可能推开成功的大门。成功贵在坚持。

  读完《蒹葭》,心中感触颇多,不仅为诗中重重叠叠的美感所陶醉更为诗人为追寻美丽的坚持与执着感动。于是将心中所想与所得叙述出来,日后便会时时刻刻将坚持二字铭记在心。

  《蒹葭》读后感 7

  风吹起花瓣,如同破碎的流年,你的笑容摇摇晃晃,成为我命运中最美好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题记

  读《蒹葭》有感

  这个故事出自《诗经·秦风》一提到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粗犷”吧?地处西北,极具侵略性,崇尚武力,士兵男子*乎凶狠,而《蒹葭》怎么听都应该是在江南水泽的呢喃而不是西北风沙中的叹唱......

  不过,若真若真如此,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一个是白面书生手中相携的温香;一个是粗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怅。

  恍然大悟——《蒹葭》真的很美,它被那些粗犷严峻的男子轻轻的唱出来,如岩石下无人见过的涓涓细流,清凉而温柔地抚摸过戈壁日晒风吹的破裂。

  血红色的白绸,在你手中,轻拂袖,却徒留残泪,水中。箭,穿越千年,射中你伤残的心。断剑,额下,无声的`留恋。眼神,读透内心的爱,剑,无从下手,心,早已成空。你悠然而走,伸手,伸手,为何触不及你冰凉的手。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只不见伊人,白袂随风飘。 心已悔断肠,为何只留你宛一方。天地苍茫,千年轮回,我却不知,宛在水中央。

  你化身,我心随,不知方向,已迷茫,怎追寻你一世芬芳,读透你,依然是谜,我愿留宛,在水一方.....

  (《蒹葭》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诗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蒹葭》原文: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析赏

  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

  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

  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

  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崎山冈

  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

  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

  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

  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

  《蒹葭》读后感 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 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 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蒹葭》是《诗经》中三百篇中的名篇。在秦风中与《无衣》《小戎》这样表现同仇敌忾、英御外辱、斗志昂扬、情绪乐观的战争诗相对,风格显得别树一格。其传唱的广泛性几乎不亚于《诗经》开篇《关雎》。诗全文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

  此诗意境极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时季,天色将明之时,蒹葭苍苍,白露成霜,瑟瑟秋风的吹皱茫茫的秋水使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远方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旁有位佳人在此处伫立。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不顾多阻难又漫长的路途,苦苦追寻那位佳人。但盈盈一水间隔,河道阻碍,“ 伊人” 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的不可言状。正当追求者伤心欲绝时,伊人的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时隐时现,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所谓相思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满溢于文字之间。此诗读来令人觉着情调凄婉,意蕴无穷。

  《蒹葭》读后感 9

  前几天上语文课学*了《蒹葭》一文,我深深的被诗中那幽远又凄凉的情绪所吸引,并且产生了一些感触。《蒹葭》是《诗经》中三百篇中的名篇,其传唱非常的广泛。诗全文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人用极为简短的几句话,向人们描绘了一副意境极美且缠绵悱恻的感情。诗中的寥寥数语将金秋时季,河水之中蒹葭苍苍,河岸之上白露成霜,萧瑟秋风的吹过使茫茫的秋水之上烟波万状,空中雾气迷蒙,远方弯曲的河中小洲旁有位伊人在远处处伫立。虽一水间隔,河道阻碍,伊人诗中可望而不可及,但有一位痴情的男子,却不顾艰难险阻与漫漫长路,苦苦追寻那位佳人。他为佳人的美好所沉醉而徘徊踌躇,但内心中追寻不到的痛苦却不可言喻。每当他伤心欲绝即将放弃之时,伊人的身影又不断的在眼前闪现,时远时*,时隐时现,闪烁不定,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于是满腔情思溢于文字之间。此诗读来令人觉着情调凄凉,悲痛哀婉,意蕴无穷。

  《蒹葭》的采用了起兴的写作手法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这种手法使此诗具有了十分突显的意境美和朦胧美。

  意境美在于诗人营造了多重的意境,这几重意境相互交织,重叠,构成了绚烂无比的世界。第一重,诗人为追求伊人的如痴如醉,与苍苍的蒹葭,烟雾迷离的景色交融为一体。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的梦幻化而成,情景交融,难分难解。第二重,诗人追求伊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仿佛还在,但寻觅是却之无踪影,这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仿佛还在,则诗人不会不断追求,也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二词的连续出现,表现了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

  朦胧美是可意会但难以言传的朦胧含蓄的美,在此诗中诗人未*铺直叙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景物中苍苍的蒹葭、茫茫的秋水来烘托寂寥、感伤的气氛,借此抒发自己失望惆怅的心情。诗中也从未写自己的信念,却从道阻且长还要溯游从之看出了诗人苦苦追求的决心。诗中许多意象都具有朦胧美。首先,秋水这一在诗中出现的重要的意象其本身就是朦胧凄迷的。再者,伊人也是一个朦胧不清的意象,其高洁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在诗文中并没有描写,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出来的。

  在诗中诗人对伊人的一厢情深使得诗人不断追寻伊人,逆流而上,从此处而看诗人具有百折不饶和坚持到底的精神。从《蒹葭》引申到现实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学*科学文化、钻研理论,开始时决心很大,订了计划,列出了攻读的书目和研究专题,可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障碍,有时还难免会遭到失败。关键就在于要知难而进,不因失败而灰心、失望。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就退缩,那么,我们始终会败给自己。就算能力秀有的地方比较的难,可是我们也不要认输,只要坚持总会成功的。只要我们全身心的做一件事,相信这件事就会变得简单。没有谁的人生总会是一帆风顺的,但要看每个人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有的人选择接受现实,而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智者会选择前者,把失败当成垫脚石踩在脚下,踩着它一步步走向成功。然而,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有太多太多坚持的人,依旧到不了成功的彼岸。就比如,有的人跑100米需要30秒,所有人都在嘲笑他。可是当别人知道他曾经跑100米需要35秒时我们才发现,虽然他没有成功,但他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取得了进步。这在某种程度上依旧算是成功。于是,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中我们都不可以轻言放弃,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付出了心血,花费了时间,真真正正的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坚持过,才有可能推开成功的大门。成功贵在坚持。

  读完《蒹葭》,心中感触颇多,不仅为诗中重重叠叠的美感所陶醉更为诗人为追寻美丽的坚持与执着感动。于是将心中所想与所得叙述出来,日后便会时时刻刻将坚持二字铭记在心。

  《蒹葭》读后感 10

  文章写一个人想念他的爱人,但是因为相距太远,不能相见,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其实这篇文章在很早的时候就有读过了,而且还有印象。要知道像我这么懒的人,记性又不好。能让我记住的诗肯定是很不错的诗。其实我只是记得第一段。“在水一方”,读着这个词,就给人很无奈,却不是哀伤。因为他们只是暂时分开的,所以心里其实是甜甜的。他是幸福的,因为还有人可以让他怀念。虽然暂时不能在一起,但毕竟还有一个情意相投的人,那是多么幸福的啊。

  其实有时候倒觉得,相思的苦并不是最苦,最苦的事情是,连自己都不知道该去思念谁。两种感觉不同在于,一个是被扔到了最深的深渊,他要仰望着他的目标,但在他心底总不至于绝望,因为他还有希望,还有一个目标,就算他不见,却还是知道自己该走哪个方向。而后者却是飘浮在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地方,他永远不知道他会走到哪里,会遇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情。更可悲不是后者么。

  其实见不到的恋情是最美的,如果他们见面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我们可以展开想像一下,如果这位仁兄真的鼓起了勇气,溯洄从之了,那么他见到他的情人了,也许她已经人老珠黄了,或者生活的重担把她压得再也不可爱了。他还会不会再写一篇诗来歌颂美丽的爱情呢?经常看到月圆人圆的大结局,让人看得心花怒放,善良的人们的美好心愿得以在虚拟的世界上满足。于是他们笑得看着屏幕,或是戏台上的那对才子佳人的美满生活,好像站在上面的就是他们一样。多么可爱的人们。可是现实中的生活跟文艺作品可是不同的。不美丽的东西往往占了大部分,所以人们才会更加渴望美丽的东西,就算不是他们自己的,却总会给自己留下一个安慰。他们在心底善良得想,“呵,还好,他们得到美满的生活,也许我也可以得到的。”

  所以最美丽的东西应该是远远得看着会比较好,这样,我们不会看到美人迟幕的失落,也不会被淹死的危险。但你又得说了,什么啊,如果因为怕看到不好的结果,而不去追求美丽的东西,那也太孱头了。回头想想也是啊,那该怎么办呢?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你愿意去追求现在美丽的东西,你就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哪天美人不再美了,那你也不要后悔说,“哼,原来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追求你这个老太婆。”也别在溯游从之的时候溺水而后悔说“如果我不去追她的话,就可以安安稳稳地活着了。”那这样的话,也太可笑了。

  如果你不能看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还是愿意沉迷于色相。那么就不应害怕无间地狱的残酷,这就是我想说的。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扩展6)

——《蒹葭》教案设计范本5份

  《蒹葭》教案设计 1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你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蒹葭》教案设计 2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

  2课时

  序号:

  NO3~--4

  教学内容:

  一、《诗经》二首 之一 《蒹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

  .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

  1、对伊人的理解。

  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

  预*课

  课时:1 课时

  预*目标

  1、作者介绍。

  2、解题

  3、介绍《诗经》

  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

  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

  1、介绍作者。

  2、解题。

  3、介绍《诗经》

  4、接龙背诵全文

  第二组题

  1、背诵赏析第一节。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

  1、 背诵赏析第二节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

  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4、归结全文

  预*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 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 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好逑() 寤寐( ) 溯洄( ) 坻() 荇菜( )

  《蒹葭》教案设计 3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为学*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 (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诗经》

  音乐美——用韵 叠词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蒹葭》教案设计 4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 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 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 《诗经》知识介绍。

  (1)《诗经》又名《诗》、《诗三百》,共有305篇。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 赏析《蒹葭》

  (1) 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 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 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 学*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 背诵全诗。

  四、 拓展阅读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蒹葭》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为学*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 (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诗经》

  音乐美——用韵 叠词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蒹葭苍苍,伊人如梦作文优选【五】份(扩展7)

——诗经 蒹葭汇总五篇

  诗经 蒹葭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选自《诗经》

  这篇《蒹葭》,我们一定都很熟悉吧。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虽然对《蒹葭》有许多种解读,但把它认为是恋歌最普遍了。他书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艺术上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

  第一次接触这首《蒹葭》,是因为《在水一方》这首歌吧。当时还很小,只是觉得这首歌很美,很柔。大了之后,有一次无意间接触了这个,便去查了歌词的出处,查到了这首《蒹葭》。突然觉得,与美同存的,还有一种莫名的凄凉。从开头至结尾,都是有阻碍的,也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尾。

  同为《诗经》佳作的还有一首《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同是佳作,同为恋歌,可两者的结尾确实截然不同的。《蒹葭》里,“我”执着的追着伊人,步履艰险,但开头的这种渺茫,却早已为悲剧的结尾做下铺垫。

  《关雎》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爱慕之人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朝思暮想而且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努力,主调是欢愉的。

  看来,即使是同一部著作里的佳作,他们的主旨也是完全不同的。

  或许,《诗经》本身便也是一部佳作吧

  诗经 蒹葭 2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中水雾朦胧,氤氲开来,秋风瑟瑟,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的心弦。那美好的伊人,究竟在哪里?该走向何处去追随她呢?

  望着水面伊人若有若无的影子,只能“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就像是心中苦苦追寻的理想,难以捉摸,空灵飘渺于远方水面。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还有那执着坚守的梦,什么时候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伊人,触手可得地抓住梦想呢?可正是因为伊人扑朔迷离若隐若现的美,和那梦的余情不散与魂牵梦绕,才有了时刻奔赴梦想的坚守和初心啊。但伊人飘渺虚幻,梦想遥不可及,苦苦追求的主人公,可知梦难以逆向,路反转吗?想到这,又是多么无可奈何与惆怅叹息。

  眺望远方水面的主人公,在得到与迷失中一定内心苦苦挣扎,犹豫不决过。到底伊人能否追寻到呢?梦中的世间是否能走进呢?最终如果还是求而不得是否会后悔不已呢?这个追梦过程中,正因为尽头的未知与对结果的幻想,才愿意去追寻即便得不得结果的结果吧。毕竟伊人正如世间美好,永远驱动着我们逐梦的脚步。一切答案尽在作者的不语和追寻的脚步中。

  人生不如意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我想,这个过程中,大多是内心的挣扎纠结和苦闷抑郁无法排解和真正诉说出心中的追求吧。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但不枉曾经也是努力追求的少年啊!至少曾经努力过,认真过。

  想想年过半百、满目疮痍的主人公年老之时,回想起当年的山高水长,或许更加懂得追求的意义,也感想当年的努力追梦的自己。那些年轻时的挫折不如意,也能够以“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落潮起”地心态风轻云淡地讲述出来吧。也正是坚守梦想、执着寻求伊人的经历,才能给主人公不怕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无穷多的精神力量吧。

  伊人因美好而不会是触手可得的,它在水一方静候我们能去找到她,拥抱她啊。梦想也不会从天而落的,它尽管可能遥不可及,但值得我们拼尽全力追逐实现它。愿我们都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诗经 蒹葭 3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让”,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自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木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诗经 蒹葭 4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让,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惆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冲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诗经 蒹葭 5

  《蒹葭》为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这首诗都是极美的,叫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清的秋日的早晨,一幅水中的图画,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清冷,一个痴迷怅惘的青年,在河岸边徘徊,寻找他的“伊人”。“伊人”在何方?她似乎就在眼前,却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河水,可望而不可及。青年怀念“伊人”而不得的失望悲苦这情跃然纸上。

  诗中的景是凄清的,主人公的心境是凄惋的。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融,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出色的景物描写,景中含情,情景融合一体,烘托痴情的主人公怅惘的心情。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秋景牵动情思,在水一方是特定环境中的深情流露。全诗的意象是模糊的,给人一种朦胧美。诗中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容及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但是距离是能产生美感的。我们心目中“伊人”的形象是美丽的、高洁的,她若隐若现、闪烁不定,给人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缥缈之感。这样的情境似幻似觉,沈德潜《说诗 语》卷上有此语:“苍凉弥渺,欲即转离,名人画本,不能到也。”难怪钱钟书先生感语“企慕情境”(管锥篇)。

  诗篇采用了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一唱三叹的结构形式,文字简约,却建构出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诗中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采用曲笔。姚际恒《诗经通论》:“‘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诗虽只写主人公左右求索,寻找“伊人”的行动,但他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储蓄的表达出来。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余音绕梁。

  《蒹葭》“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方玉润《诗经原始》),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浓烈。“苍苍”、“凄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的清冷索寞,心境悲凉凄苦。白露“为霜”、“未希”、“未已”的变换,用时间的推移,写出主人公寻人不着的焦急、惆怅和失望之情。“方”、“湄”、“泗”是“伊人”所在地点的变换,真切地描绘出主人公企慕“伊人”的心境。“长”、“跻”、“右”和“央”、“坻”、“址”的变换,从不同的道路和位置上描述了他出描绘出主人公寻见“伊人”困难重重而焦急的情景。三章所用的几组变换的词,使诗的意味更加隽永淳厚,让人百读而不厌。

  读完《蒹葭》,脑海中有这样一辑镜头,挥之不去——苍穹下,清冷索漠的旷野中,一条回曲盘纡的河流,河边长着密密的开着白花的芦苇。一个青年徘徊在河边,他望向河的另一边,对岸飘现一个美丽的身影,她穿着白色的长裙。他走向她,她也似乎向他靠*,她的裙摆的一角随风飘起,柔柔的青丝如此飘逸。他走啊走啊,可怎么也走不到她身边。忽然,他觉得这白衣女子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的小岛上,他游向她,可怎么也游不到她身边,她又不见了。那个倩影仿佛就在青年眼前,可却无法触及。青年焦急、失望,仍在河边徘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