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首页 / 知识 / | 竞赛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1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

  (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 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 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

  (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9、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

  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

  ②被子植物

  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2

  人类与生态环境

  1、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生物囤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依赖于生物圈。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必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目前,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可能提供的资源、能源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土地和淡水的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由此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局面。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我们的环境污染加剧。此外,人口的大量增加,还给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和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生态*衡的现象和意义

  (1)生态*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问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衡,这种*衡状态就叫做生态*衡。

  (2)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衡;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完整的营养级结构,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当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时,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能通过自动调节恢复*衡。但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相对稳定的*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3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衡;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中枢骨传导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轴突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1)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1

  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 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肝等。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传染病、病毒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照紫外线,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

  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

  物)。

  抗原进入体内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

  4.免疫的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

  肿瘤细胞)。(免疫监视)

  6.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7. 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8. 计划免疫意义: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2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

  (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 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 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

  (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9、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

  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

  ②被子植物

  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3

  一、显微镜使用

  1、取镜:右握左托略偏左;即: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

  2、对光:三转三找;即:一转转换器,找低倍镜;二转遮光器,找大光圈;三转反光镜,找光源。

  3、观察:放→压→降→升→调;即:在载物台上放上标本→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把物镜降到最低处(侧视物镜)→缓缓上升物镜(上视目镜)→调节准焦螺旋

  4、移动标本时可概括为:偏哪往哪移;即: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偏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

  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净→滴→取→浸→涂(或展)→盖→染

  即:擦净玻片→滴上水滴→取出材料→浸入水滴→展*(或涂匀)材料→盖盖玻片→染上颜色

  三、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可概括为:浓度谁大谁吸水;即:两种液体接触时,哪种液体的浓度大,它就会把另外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吸收过来。

  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促进光合作用(农产品丰收):三增(增光、增水、增二氧化碳)

  2、抑制呼吸作用(农产品保存):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

  即: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增加植物体内含水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农产品中的含水量来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五、人体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

  1、房连静,室连动(血管);

  2、左动右静(血液);

  3、肺反体同(两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

  即: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在心脏及血液循环路线中,流动在左边的血液是动脉血,流动在右边的血液是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是相反的,在体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是相同的。如: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等。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2)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菁华3篇)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新生命的开端---**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2、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1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2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5、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6、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里有胚珠)、雄蕊(花药,花丝)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 媒花)、人工授粉

  18、**: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卵发育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2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5、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7、观察叶片的结构:表皮(上、下、气孔)—保护组织、叶肉(叶绿体)—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徒手切片法

  2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3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a暗处理、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b叶片遮光、对照实验c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d加碘染色、碘遇淀粉变蓝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3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新生命的开端---**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2、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1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3)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1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经过生殖和发育而完成的;2、性状:生物的外形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人体稀有的遗传性状:耳垂、舌头、眼皮、鼻尖、大拇指、酒窝。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可以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DAN上有许多基因。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二、生殖进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经**或卵细胞传递。**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

  四、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4.我国婚姻法规则: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制止结婚。由于这样,后代换遗传病的几率加大。

  五、人的性别遗传

  1、人类的性别,普通是由性染色体决议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2、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遇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机遇均等。

  六、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议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运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结合成**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3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有口无**。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 ,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石鳖 、蜗牛 、乌贼都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虾、蜘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除了具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外,还有昆虫独有的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等。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4)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总结归纳 (菁华3篇)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总结归纳1

  1、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乳酸菌厌氧,实例:鲸鱼在水中呼气会喷出雾状水柱)

  2、 植物落叶排出废物,动物和人通过排尿、出汗、呼气排出废物

  3、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指的是应激性,植物无神经系统和反射弧故只有应激性,没有反射活动(应激性包括反射)

  4、 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都是由细胞构成)

  5、 植物向光生长属于应激性。

  6、 科学探究的六大步骤: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与交流

  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7、 生物探究的常用方法:

  ① 观察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② 调查法:全面调查(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调查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情况

  ③ 实验法: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实验法

  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根据研究者作出的假设

  8、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气候

  生物因素(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合作关系(不止一种)

  菟丝子和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

  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春天连翘和紫荆竞相争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花期与光照时间有关,菊花属于短光照植物)

  9、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荒漠中骆驼刺根系极发达,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保护色,雷鸟换毛,仙人掌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

  生物改变环境的例子: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含氧量提高;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生物依赖环境的例子: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蟋蟀生活在草丛中,蚂蚁生活在蚁巢中 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1、屎壳郎和腐生细菌、真菌、蚯蚓属于分解者

  12、食物链第一个营养级是生产者,且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13、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而且是单向的,越来越少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富集,越积越多。

  1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他们的生存环境的统称。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总结归纳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反光镜(有*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面镜。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标本分类:

  (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非常微小的片

  (2)按保存时间分: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装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注意:1、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6、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7、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线粒体: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0、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

  (1)无机物:包含有水、无机盐、氧

  (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注意:小麦燃烧实验,烧掉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11、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总结归纳3

  人类与生态环境

  1、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生物囤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依赖于生物圈。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必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目前,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可能提供的资源、能源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土地和淡水的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由此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局面。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我们的环境污染加剧。此外,人口的大量增加,还给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和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生态*衡的现象和意义

  (1)生态*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问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衡,这种*衡状态就叫做生态*衡。

  (2)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衡;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完整的营养级结构,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当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时,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能通过自动调节恢复*衡。但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相对稳定的*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5)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1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有口无**。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 ,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石鳖 、蜗牛 、乌贼都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虾、蜘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除了具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外,还有昆虫独有的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等。

  四、鱼

  1、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 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6.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7.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8.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毛细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9.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4.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5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6.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或卵细胞传递,**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 在形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或卵细胞中,而当**和卵细胞结合成**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课本P31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表现型比例: 3 :1

  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 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

  2.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 女:44条+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4.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4. 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归纳3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和 岩石圈 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 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 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6)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 (菁华5篇)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1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衡;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中枢骨传导有关的神经(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轴突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2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新生命的开端---**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

  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

  ①分裂速度快,

  ②容易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

  (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

  (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2、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1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

  (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3

  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 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 吸收面积 ,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2、导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茎的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在二者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茎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气孔的结构: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②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④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3、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叶片实现

  4、叶片由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 与 叶脉 三部分组成。表皮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5、蒸腾作用的意义:① 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动输;②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6、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作用:①植物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③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

  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暗处理、遮光处理、酒精脱色、漂洗叶片 、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实验注意事项:①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原因是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②实验中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原因:为了做对照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得到如下结论: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③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P117)

  ①、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转运消耗掉

  ②、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住:对照实验

  ③、为什么要用酒精隔水加热: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则将发生危险!

  ④、为什么要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酒精才不会干扰试验效果

  ⑤、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4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衡失调。

  14、生物圈范围:以海*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5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三、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初中生物竞赛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扩展7)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的归纳 40句菁华

1、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3、维生素和无机盐

4、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

6、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课本13页图3、1—10

7、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8、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9、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0、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11、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12、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13、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14、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5、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16、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卵发育为胚。

18、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19、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21、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2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答题时不能写生物改变环境,只能写影响!

2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适应性有普遍性和相对性,不能永久适应。现存的生物是环境对生物的自然选择,自然界总是存在不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但是环境总是会选择适应性强的有利变异。所以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如:自然界总是存在抗药性细菌和非抗药性细菌,但是药物会选择抗药性细菌,所以抗药性细菌越来越多,一代代选择下来,所以会出现超级细菌。

25、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如:鱼的形态结构,游泳是与它生活在水中相适应的。

2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27、食物链和食物网:

2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9、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0、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3、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34、食物链与食物网

35、显微镜的构造(P36)

36、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7、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38、常见的玻片标本

39、动物细胞的结构

40、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