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

首页 / 知识 / | 2022-11-04 00:00:00 *题,知识,生物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1

  人类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样生物与人类也是一样的。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学*导引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污染物对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影响,常表现为改变蛋白质、DNA等的分子结构,阻碍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从而影响生长和生殖,甚至导致生物死亡。污染物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的不利影响还具有长远效应,这些效应集中体现为,随着污染物的持续作用和不断积累,可能会对生物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作用 初二。

  知识闯关

  1.素有“空中死神”之称的酸,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酸雨会对生物造成哪些危害呢?我们应如何预防呢?请你尝试完成下面图表。目前公认的全球性三大环境问题除了酸雨外,还有 和 。

  2.日本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致使许多人受到了危害。现已查明,造成水俣病的原因是患者:

  A.长期食用含汞的鱼虾造成的;

  B.食用了过期的食物造成的;

  C.长期食用含镉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

  D.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答:[ ]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2

  【—】各位热初中生物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植株的生长离不开水,但除了水以外,它们还需要什么呢,接下来5068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初一生物之植株的生长。同学们可以过来记忆一下。

  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上面讲述的就是初一生物复*资料之植株的生长,现在同学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的物质了吧?更多更全的初中生物知识尽在。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3

  胎盘是后兽类和真兽类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1)胎盘着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

  (2)胎儿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的.。

  (3)胚泡移动到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就是___________;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排出的过程叫___________

  (4)一位母亲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其中胎儿4千克,胎盘1千克,羊水1千克。试说说你对母亲怀孕的认识。

  答案:(1)A (2)脐带 胎盘 (3)怀孕 分娩 (4)提示: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生命活动的负担都明显加重。胚胎和胎儿体内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母体获得的,胚胎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通过母体排出的;同时,怀孕期间孕妇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加大。所以,母亲怀孕是十分艰辛的。

  总结: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而双方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胎盘还产生多种维持妊娠的激素,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扩展1)

——初二生物知识 40句菁华

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回心脏,管壁较薄,管腔最大,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人体内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5、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6、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耳廓和外耳道属于外耳,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衡有关。

7、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8、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又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里含量很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9、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侏儒症。

10、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照对动物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等。

11、社群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社群行为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典型的营社群生活的动物有蜜蜂、蚂蚁、狼等。

1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条件是光。

13、根据**卵在母体内发育还是在母体外孵化成新个体,又可以将有性生殖方式分为卵生和胎生。

14、口口腔肠口**

15、A—eB—cC—dD—aE—b

16、氧气二氧化碳动脉静脉

17、(1)人类对青蛙的捕杀;杀虫剂或生产生活污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活环境的改变等。(答出两点即可)

18、B2.C3.C4.A5.D6.D7.D8.A9.C10.C

19、D12.D

20、(1)生物群落(2)鸟(3)长长的喙(或长长的足,写出一点即可)

21、D2.C3.A4.C5.D6.B7.C8.A9.B10.D

22、A32C33.B34.D35.C36.A37.D38.C39.D40.A

23、(1)头、胸、腹[11]胸部(2)[9]翅3[7]腹足胸部(3)气管47.(1)胸腹是否捆扎胸腹鳍(2)甲鱼乙鱼(3)保持身体的*衡

24、(1)蛔虫(2)猪肉绦虫(3)血吸虫

25、(1)环带(2)使蚯蚓体壁湿润,保证正常呼吸(3)粗糙刚毛运动

26、(1)流线阻力(2)[④]胸骨(3)双重呼吸氧气气囊

27、(1)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2)C

28、(1)×(2)×(3)√(4)×(5)×(6)√

29、(1)收缩舒张(2)舒张收缩(3)杠杆支点动力拓展练*

30、(1)防御生存繁衍(2)觅食生殖迁徙(3)先天性(4)学*

31、(1)蚁后、工蚁、雄蚁;(2)工蚁;(3)可能通过触角接触或气味交流。

32、C22.D23.D24.B25.A26.D27.B28.B29.A30.A

33、C32.D33.D34.B35.B36.C37.A

34、(1)学*(2)强少(3)遗传(4)实验法(或观察和实验法)

35、(1)捕食和竞争鲅鱼

36、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衡,从而有利于生物之间协调发展。

37、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38、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39、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40、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扩展2)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实用五份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1

  1,遗传现象:亲代间的相似性

  变异现象:亲子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变异)

  2,性状:某种生物特征的总和(如人的身高)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高个子和矮个子)

  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两种,隐形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

  3,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的有效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两种为22条+X或22条+Y)

  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卵细胞只有一种为22条+X)

  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50%,取决于哪种**与卵细胞结合。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2

  一、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一般老师在组织xx轮复*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之后随着*题的增多和复*内容综合性的加强,对于被动建构的知识网络、每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一些同学可能会重新模糊起来,这时再次梳理知识就非常必要。要尽可能清晰地知道各块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求,还应该把做过的或者老师曾经在学校考过的试卷再认真浏览一遍,不管题目以前做对了还是做错了都要看一下。这样可以把主干知识通过试卷串联起来,这是冲刺复*的方法之一。

  二、看纠错本(错题本)

  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中考中重现。

  三、加强记忆

  对于生物学的学*来说,仅有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够的,大家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复*的最后阶段,大家一定要注意记牢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结论,如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等,这些结论往往就是答题的落脚点。另外,通过记牢课本上相关的图解来理解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也同样是一种很好的复*方法。

  四、选做前几年的中考题

  慎做模拟题,但应该选做一些*3年的中考题,以便进一步明确中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巩固。一定要仔细分析考试中失分的原因。一般来说,有的失分显示出复*有遗漏,表现在考生对某知识的理解含糊不清;有的失分显示出学**惯不好,浮躁不踏实,表现在没看清题意等所谓的粗心而做错;有的失分显示出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不强,表现在答非所问或应用性问题失分;有的失分显示出基本能力较弱,表现在简答题出错;有的失分显示出解综合题能力不强,表现在解题不完整或思路混乱或不正确等等。只有仔细地分析失分原因,才能相应地制订本阶段复*策略。

  五、注意应试答题技巧

  一要仔细审题,见到一道试题后,首先要弄清题目所涉及的所有概念的含义和一些重要词语的作用,排除表面现象的迷惑,以保证对题意的理解准确无误。

  其次,要抓住关键词句,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三,要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四,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如换一种方式表述条件、将图表转换成文字、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使隐藏的条件浮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

  六、重视实验和识图

  对有关实验,除了要知道实验现象,还要了解实验的过程,探究实验还需要思考如何控制变量、设计实验、处理数据、作出解释等。对于各章节出现的结构图、流程图等,不仅要认图识图,还要了解相关的知识点。重视和加强对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当今中考的一项重要目标。这就要求考生除了掌握对照实验必须控制的单一变量因素外,还必须对实验的可行性、可信性、可靠性做出理性的`思考。

  七、关注热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蹄疫、非典性肺炎、无土栽培、环境保护、绿色食品、害虫的生物防治、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在中考中的介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发展前景的关注,对生物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八、调整状态

  建议大家在复*时要看、练结合。可以把做题的时间放在与中考理综或生物科同步的时间去做。这样除了可以保证中考复*所需要的训练量,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保证中考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看纠错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初二生物期末考点有哪些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青蛙将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

  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5、变态发育:在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6、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初二生物期末考前知识点必看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遭到破坏。

  2、我国珍稀爬行动物“活化石”扬子鳄;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是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5、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6、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7、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8、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3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5)用鳃呼吸;水从口*,鳃盖的后缘出

  6)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7)体外**,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形态:鳃丝呈细丝状

  3.观察鳃颜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腔肠动物:海葵、珊瑚等

  软体动物:乌贼、河蚌等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4

  1,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类

  3,参与构建和修复细胞的是蛋白质,因此处于生长发育期及处于术后康复期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是维持某些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的是维生素

  5,缺维生素A 得夜盲症(傍晚看不清东西),应多补充玉米、胡萝卜、深色蔬菜

  缺维生素B 得脚气病

  缺维生素C 得坏血病(牙龈出血),应多吃新鲜的果蔬

  缺维生素D 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

  6,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把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促进对脂肪的消化

  7、糖类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口腔;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胃;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小肠;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酶(万能消化液),因此三大营养物质的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

  8、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输卵管:**、卵细胞相遇形成**卵的场所

  初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5

  1.土壤微生物的类群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大,一克肥沃土壤中通常含有几亿到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含有几百万至几千万个微生物,一般说来,土壤越肥沃,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另外,土壤表层或耕作层中及植物根附*微生物数量也较多。土壤中的渐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而且种类多,它们多数是异养菌,少数是自养菌。放线菌的数量仅次于细菌,多存在于偏碱性的土壤中,主要是链霉菌属、诺卡菌属和小单孢菌属等。放线菌虽然数量比细菌少,但由于其菌丝体的体积比单个细菌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在土壤中的生物量也相*于细菌。土壤中的真菌各种类型都有,但以半知菌类为最多,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中。土壤中的藻类数量远远少于上述各类,主要有绿藻、硅藻等。土壤中的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异养型的,主要是纤毛虫、鞭毛虫、根足虫等。上要是纤毛虫、鞭毛虫、根足虫等。

  2.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有些对农业有害。如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氨散失到大气中,降低土壤肥力。但多数是对农业有益的。

  2.1合成土壤腐殖质

  腐殖质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它常与矿物质颗粒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类型,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腐殖质的形成,是由一些异养的微生物,如某些腐生细菌,把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分解,然后再重新合成的。当土壤温度较低,通气差时,嫌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合成速度加快,并得到积累。

  2.2增加土壤有机物质

  每当温暖多雨季节,在潮湿的土壤表层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具有光合色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固氮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成为自身的蛋白质,当这些细菌死亡和分解后,其氮素即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并使土壤中积累很多氮素。

  2.3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

  在土壤温度高、水分适当、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土壤中的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分解,释放出其中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硝化细菌能把有机肥料分解产生的氨转变为对植物有效的硝酸盐类。磷细菌分解磷矿石和骨粉,钾细菌分解钾矿石,把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磷和钾转化为能被植物利用的形式。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吞食土壤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真菌孢子和有机物残片等,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起着明显的作用,并促进了物质的转化。

  2.4其他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除了上述的几个作用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有益之处。如土壤中的真菌有许多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真菌菌丝的积累,能使土壤的物理结构得到改善。放线菌能产生抗生素。如我国使用的“5406”是由泾阳链霉菌制成的。总之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扩展3)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1

  在新世纪的曙光里,我们迎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为主动探究式学*。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

  倡导探究性学*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有探究活动11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模拟探究”、“资料分析”、“拟定计划”、“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二、教学设想和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支撑。

  1.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

  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它既是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理念,也是指导教学实施的基本理念。

  2.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3.组织好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

  本册的探究活动在上册引导学生认识和体现科学探究活动一般过程的基础上,侧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在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上要求相对较低,探究需要的时间较短;科学探究技能上,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一般过程技能外,还尤为侧重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数据的技能。

  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教学中要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位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有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有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4.加强和改进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许多探究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实验。对于实验的教学,提倡实验的低成本和简单性。本教材的实验,除了显微镜外,材料用具都是低廉的,可以用多种代用品。实验的设计应该多样化。使用的生物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在不用生物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模拟实验,血液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5.开创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新局面

  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中都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材中蕴含有大量的有关内容和学生的学*活动,一定要重视,不要当作可有可无的附带的事,甚至觉得作为知识的价值不大。它本来的目的就不是单纯是讲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知识,而主要是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包含着多种能力的培养。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进入教学,常要采取调查搜集、讨论等方法,还包括上网查询,个别专访等许多活动,会占用许多的课外时间。因此,有些活动不一定所以学生都参加,部分有兴趣、有精力的学生参加,用其他形式(如报告会,展览等)和别的同学交流,成果共享。

  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完成教学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2

  一、学生现状分析:

  生物内容比较庞杂,知识点比较多,学生记起来困难较大,作为教师应唤起学生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二、课程理念:

  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四、具体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4、备作业

  要精选*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5、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五、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3

  在新世纪的曙光里,我们迎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为主动探究式学*。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

  倡导探究性学*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有探究活动11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模拟探究”、“资料分析”、“拟定计划”、“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二、教学设想和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支撑。

  1.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

  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它既是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理念,也是指导教学实施的基本理念。

  2.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3.组织好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

  本册的探究活动在上册引导学生认识和体现科学探究活动一般过程的基础上,侧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在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上要求相对较低,探究需要的时间较短;科学探究技能上,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一般过程技能外,还尤为侧重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数据的技能。

  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教学中要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位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有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有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4.加强和改进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许多探究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实验。对于实验的教学,提倡实验的低成本和简单性。本教材的实验,除了显微镜外,材料用具都是低廉的,可以用多种代用品。实验的设计应该多样化。使用的生物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在不用生物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模拟实验,血液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5.开创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新局面

  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中都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材中蕴含有大量的有关内容和学生的学*活动,一定要重视,不要当作可有可无的附带的事,甚至觉得作为知识的价值不大。它本来的目的就不是单纯是讲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知识,而主要是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包含着多种能力的培养。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进入教学,常要采取调查搜集、讨论等方法,还包括上网查询,个别专访等许多活动,会占用许多的课外时间。因此,有些活动不一定所以学生都参加,部分有兴趣、有精力的学生参加,用其他形式(如报告会,展览等)和别的同学交流,成果共享。

  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完成教学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4

  为了提高本组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本备课组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如下:

  1、深入钻研课改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本学期我们备课组计划学*一些教育科研专著,并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学*心得。

  2、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完成初中年级的教学、教研、教改工作。

  3、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新教材,轮流说课活动。在深入学*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一人执教,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4、优化课堂教学。教学过程要做到“四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减轻学*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制定学期教学进度,参与教学管理,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水*,共同探讨帮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上好每堂课努力。加强联系,通过经验介绍、座谈、听课等形式,互通有无,互相启发,探索学生在不同年段的发展特征。

  6、认真做好探究性学*的总结工作,积极撰写课改月结报告。

  7、组织好会考的复*工作。

  主要是树立目标意识,在科组管理和教学工中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以目标来引领教学,以目标来引导学生学*,让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

  复*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复*四册课本内容;第二阶段:复*十二个专题的内容;第三阶段,利用*题,训练学生的做题方法和技巧。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5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5)、(6)、(7)、(8)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低负担,高质量” ,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如下:

  1、深入钻研课改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本学期计划学*一些教育科研专著,并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学*心得。

  2、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完成初二年级的教学、教研、教改工作。

  3、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新教材,轮流说课活动。

  4、教学要做到“低负担,高质量”。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时为学生们将来适应社会和继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下册)。

  三、学生情况:

  本年度学生面临生物结业,学生整体素质一般,学生学*生物的兴趣尚可,上学期生物的*均成绩走在了中间,有些班高分还不突出。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能够顺利结业。

  四、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学*八年级上下册,时间紧任务重,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水*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生物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生物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还编排了"观察与思考"栏,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五、具体措施:

  要做到“低负担,高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关键在于练*的设计。只有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练*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做到“低负担,高质量”。

  1、深入学*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2、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的能力,同时,要安排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

  (2)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不包办代替。

  (3)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5)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6)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需要。

  3、激发学生学*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4、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的态度,分析学*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 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5、制定复*计划,做好结业考复*工作,争取取得理想成绩。

  周次 授课内容

  1----3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4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5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

  6----7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8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9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0--11生物与环境

  复* 期中考试

  12--13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14--15 生物技术

  16--20 期末复*、期末考试

  余下时间复*,准备考试。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6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我们认为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做到如下几点:

  1.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生物的自然变化规律。

  2.操作正确规范,指导学生观察。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以至全过程,并恰当地解释实验现象,工作计划《初二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3.明确目标,系统观察。在生物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防止主次不分、顾此失彼。

  4.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如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植物课时,组织学生到城郊的野地和农田中观赏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也可到城内的植物园中去观赏各类植物花卉,理解和认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学*生物的兴趣,扩大观察范围,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是非常有益的。

  几年来,由于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为对实验的观察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丰富、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7

  一、 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过程与方法:

  1、期初;: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采取;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每堂;: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如:

  (1)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按照;等基本问题自主学*、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的方法、形成自主学*的能力。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论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提升学*兴趣,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识图学*法。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读性强。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读图,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把握和理解记忆。

  (5)比较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和归纳,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理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加深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一方面,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马虎,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加强课堂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引导、学*方法指导,特别是学*过 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学生态度端正、学*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内容编排图文并茂,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书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等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前后内容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五、基本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

  2、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瞄准教学目标,灵活采取自学指导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法、合作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发现法、检测反馈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4、备作业。注意控制好随堂练*和课后作业的量,结合考点、突出重点、精选*题,把握好训练的质,除了少数课后实践性的作业之外,其他知识性书面作业尽可能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及时反馈,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作业的效果。

  5、 备教学流程。精细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自主学*做好引领,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注意知识教学、分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和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基础上,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讲授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三个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动物的行为好运动、健康地生活。

  三、常规落实:

  1、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做到步聚齐全、层次分明、先周备课、节节备课、数量充足。逐步探索落实学校提出的“双思、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备课标。

  生物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理念,以便指导日常的教学。

  (2)备教材。

  在掌握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通读全册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掌握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分析把握好重点、难点。

  (3)备*题。

  对要求学生做的练*题、作业题,都要认真设置。实验实*的拟定教具,课前要实*操作,掌握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实*效果。

  (4)备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切实按照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和实际接受能力,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进度、深度和教学方法。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能水*、学**惯,根据所讲授的知识,准确地预见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发生的错误,准备相应的措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要把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5)备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组织教材,围绕重点,确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易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教学方法。要认真研究技能形成与训练教学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还要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为重点,并准备好各种教学课件、直观教具、实验器材、仪器设备等。

  (6)备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不但在于教,而更在于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方法因素,通过创设合适的情景,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思考和探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终身受益的东西----学*方法。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本学期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落实学校提出的“双思、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和要求,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从实际出发,灵活的围绕教学目的组织教学,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勇于实践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学*方法。

  3、作业与辅导:

  作业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布置作业,认真进行辅导。布置作业目的明确。作业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技巧。作业难度适宜、份量适当。

  作业内容能找准关键,具有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和代表性。要指导学生先复*后做作业,养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的*惯。认真检查、批改作业,做到快收、快批、快发、快评。作业批改以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作业可采用全批全改、重点批改、当面批改、相互检查批改、小组(或全班)交流等形式,讲求实效。在批改作业时有错要标记,批语体现鼓励性原则,富有激励作用和指导意义,每次都署批改日期。

  单元检测讲评后要补做满分卷。每次单元检测卷都要再收起来集中存放,到阶段复*的时候再发给学生作为重要的复*资料。

  四、教研工作:

  1、及时进行业务学*,并发至自己的博客。

  2、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学*,努力丰富自己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课水*和课堂效果。

  3、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学*和科研活动,争取能发表1~2篇教学论文。

  4、教学反思要做到及时,真实,实效,准确地反馈教学中的收获与不足,以期对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每周发布一个精品教学案例。

  5、学困生转化工作。学期初定出名单和措施,学期末对转化结果作出反思。本学期至少转化好一名学困生。

  五、教学进度

  另见教学进度表。因为初二要进行结业考试,尽量加快进度。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9

  一、 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过程与方法:

  1、期初;: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采取;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每堂;: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如:

  (1)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按照;等基本问题自主学*、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的方法、形成自主学*的能力。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论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提升学*兴趣,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识图学*法。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读性强。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读图,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把握和理解记忆。

  (5)比较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和归纳,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理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加深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一方面,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马虎,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加强课堂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引导、学*方法指导,特别是学*过 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学生态度端正、学*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内容编排图文并茂,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书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等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前后内容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五、基本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

  2、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瞄准教学目标,灵活采取自学指导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法、合作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发现法、检测反馈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4、备作业。注意控制好随堂练*和课后作业的量,结合考点、突出重点、精选*题,把握好训练的质,除了少数课后实践性的作业之外,其他知识性书面作业尽可能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及时反馈,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作业的效果。

  5、 备教学流程。精细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自主学*做好引领,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注意知识教学、分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扩展4)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6篇)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教学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学科的现实条件以及学生的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和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研究,进一步地推进生物课程改革的进程,继续坚持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以科研带教研。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

  三、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创造条件力争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等活动。

  4。教学中注意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

  5。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小组活动,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时

  本学期总课时为34课时,每周2课时。

  五、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共6课时)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2课时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3课时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2课时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共5课时)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课时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行为 2课时

  第三节 社会行为 2课时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共2课时)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课时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共4课时)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课时

  第二节 细菌 1课时

  第三节 真菌 1课时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共2课时)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课时

  第六单元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共4课时)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2课时

  第二节 从种到界 2课时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共2课时)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共2课时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

  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0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共3章)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5节)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6节)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4节)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共3章)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3节)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2节)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3节)

  会考复*安排:

  七年级上册(包括第1、2、3单元)复*1周

  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复*1周

  八年级上册(包括第5、6单元)复*1周

  八年级下册(第7、8单元)复*1周

  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有什么特别变化,再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

  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我们周围的环境,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生物技术与社会的进步。共三单元,8章。

  三、教学目标

  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使学生知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学*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5、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6、激发学生学*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教育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

  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我们周围的环境,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生物技术与社会的进步。共三单元,8章。

  三、教学目标

  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使学生知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学*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5、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6、激发学生学*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初二生物下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学*生物的兴趣还不很高,上学年生物的*均成绩较低,虽然高分还可以,但由于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均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五、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区区情的评价体系。

  六、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七、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扩展5)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 (菁华6篇)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1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将努力在这个学期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现作如下计划:

  首先,我将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关心国家大事,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注重个人修养,严于律己,团结同事,愉快地工作。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5、6、7、8班的生物教学,下面作具体的计划,尽量使生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学*状态和情感,激发学生学*生物学的兴趣。常常备课,针对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上课方式,在课堂上注重突出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好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能把生物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感觉到学*生物的好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尽量带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若条件不满足时,至少做演示实验。为了使40分钟的生物教学真正有意义,我将会在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做好。课前认真备课,备好教材和学生,写好教案,并积极制作课件,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课中集中精力把课堂调动起来,关注学生的学*状态,适时调整,并使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课堂上语言努力做到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且在课堂上多用比较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在乐学的课堂氛围中。课后,做好批改作业的工作,及时收发和批改作业。及时将自己的课后反思记录在备课本上,反思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做好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尤其是对落后生的`学法指导。

  除此之外,我将注重开阔自己的视野,多阅读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报刊杂志,浏览网页,随时记录下可借鉴的学*经验,优秀案例等,不断给自己充电。

  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我将脚踏实地,尽力做到最好。期望自己在20xx年又有更多的收获。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2)(3)(5)(6)(7)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低负担,高质量”,促进高效课堂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课堂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本学期主要任务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技术、生命起源、生态系统等知识,从而更有意识地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学生知道如何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共有12个班有600多个学生,学生学*生物的兴趣还不很高,上学年生物的*均成绩不高,虽然高分还可以,但由于不爱学*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均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四、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九年义务教育江苏版——《生物学》

  2、在教学与学校同步的情况下,努力学*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真正达到高效。

  3、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学案使用”和“小组合作学*”活动。

  4、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体会(反思),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中要有科研知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学案”的使用,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六、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不断专研。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学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为目标,继续开展和谐高校、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与作业改革活动,借鉴和学*先进的教改经验,加强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方式的研究和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积极进行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探索差异教育方式方法,重视反思教学和现代教育科学的实践和运用,坚持校本教研为主体,不断开创初中生物教学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继续围绕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积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优化作业设计、作业批改的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进行差异教育的研究和探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努力发展学生个性。

  (四)探索有效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继续推进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努力打造和谐课堂,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进度与教学难易度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学生身心的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和谐;课内与课外的和谐;学*成绩与自身成长之间的和谐等方面的要求。继续推进课堂教学五还两提高的策略要求,即: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学*、认知和*得的过程还给学生。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高学生活动的思维品质。坚持课堂教学三讲(讲思维障碍点,讲知识内在联系,讲科学方法)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的教学策略,

  (二)继续抓好优化作业设计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联系生活、关注差异、合作探究和有效性、科学性、层次性、发展性、自主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原则,除了布置常规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随堂书面作业外,还可布置适量的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如阅读作业和探究实践作业等。认真研究巩固性作业,扩展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三种作业类型的具体要求,要做到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并加大对作业批改的探索和研究,避免低效、无效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率,实现愉快学*、轻松学*。下力气改变作业教学设计不精、作业批改不重视、反馈矫正环节不落实、作业教学总体效益较低的现状。

  (三)积极进行差异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因材施教,努力发展学生个性。

  实施差异教育,就是针对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坚持因学定教、做到因差异而教、依差异而教、为差异而教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倡导的首要教学原则。区域推进差异教育研究是发展学生个性、提升生命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要求;是促进教育公*、提升教育水*的时代要求;是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办学境界的基本要求。生物教师要加强学*,提高认识,积极进行差异教育的研究和探索,联系各学校的校情和学情,结合生物学科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方法策略进行探索和实践。做到积极参与,稳步推进,力求实效。努力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

  (四)加强以探究性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倡导探究性学*,是生物新课程的三大理念之一,生物学科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教师必需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性学*创设情景;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探究要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要重视探究性学*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同时要注意探究性学*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

  本学期生物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拟定为以探究性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诱思——探究教学模式:问题——研究教学模式;支架——构建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复*课);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学案导读教学模式以及其它教学模式。各学校根据情况可选择一个或选择几个模式同时进行研究和实践。不管选择那种模式,都要科学制定实验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

  (五)加强实效集体备课课题的研究。

  探索生物学科适量集体备的研训方式,举行初中教师集体备课现场会,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加强教学方式和学*方式的研究和选择,通过高效的集体备课,努力打造高校课堂。

  (六)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继续参加校本教研,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以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达标课等为*台,促进教师教学优势的互补与双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立足于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找准切入口,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先研究什么问题。有效开展反思教学活动,不断丰富反思内容和形式;重视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在借鉴学*他人中完善自己。

  (七)扎实开展培训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1、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着重从明确《课程标准》的基本规定、课程理念、学科思想方法和目标要求、把握教材的编写设计意图、确立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方法的指导、合理运用教辅资料等方面,引导教师进一步学会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培训。一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网,组织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进一步研修。教学中关于教材处理、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实验、教学方式和学*方式的选择、作业的设计等发表见解和讨论,我们要加以实施。借鉴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录象、专家讲座等优秀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是积极、充分和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和班班通等现代化教育信息资源和设备,使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真正走向学生、走进课堂,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推动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3、继续扎实落实四个一的读书要求,即每年读一本教育著作、每月读一篇优秀教学文章、每周写一篇读书体会、每人自费订一份学科教学刊物。引导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拓宽知识结构,丰厚文化底蕴。学*形式上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为辅,学*内容坚持统一与自选相结合。以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为依托,大力推进学生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教研室计划本学期举行教师读书活动现场会,推广典型经验,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八)加强初三年级学业考试题,准确把握教与学的方向。

  明确考试的方向、规律和要求,从而有的放矢的抓好*日的教与学。要认真学*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基本要求,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本身固有的丰富的各种资源。要树立立足点在教材、出发点在教材,落脚点还在教材,高起点,低落点,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理念。要在抓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观察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资料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识图画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审题能力等,尤其是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把*日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热点以及生物的科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坚决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死记硬背的学*方式。

  相信一个好的开始,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加油!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我担任初二(95、97、99、101)班的生物教学任务,我想本届学生已适应了课改的新教法。年龄也大了点,应该比初一强才是,但根据学生的成绩来看,差生也较多。要想提高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那些差生。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争取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

  三、确定发展目标:

  1、 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 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关键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一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一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5、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6、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7、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8、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9、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0、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认同人类学*和自身学*的重要性;探究实验的实施。

  1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12、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

  1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观察能力的训练

  14、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15、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16、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7、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18、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19、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20、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难点:

  1、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4、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5、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操作过程。

  6、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6.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7、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观察记录。

  8、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9、(1)《观察与思考》的组织教学(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10、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选择。

  11、①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② 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12、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13、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14、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五、转变理念、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目标的措施:

  1、继续深入学*有关的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激发学生学*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探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重量。

  4、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5、在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6、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7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9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10、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

  六、提出学期学生学*常规要求;

  1、课前10分钟预*。

  2、课堂上积极发言。

  3、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4、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以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5、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七、设计安排学科实践活动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6)注重学生的实验与探究的设计和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和作用,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学*,共同进步。

  八、课程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其中授课32课时,机动2课时,每周2课时。(30课时):

  第一周:20xx-8-30—9-4 报名

  第二周:9-5—9-11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1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2课时

  第三周:9-12—9-18 第2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2课时

  第四周:9-19—9-25 第3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2课时

  第五周;9-26—10-2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1节 动物的运动 1课时

  第六周:10-3—10-9 国庆放假

  第七周:10-10—10-16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行为 2课时

  第八周:10-17—10-23 第3节 社会行为 1课时

  第一、二章小结 1课时

  第九周:10-24—10-30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学圈中的作用

  第1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2节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课时

  第十周;10-31—11-6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1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课时

  第2节 细菌 1课时

  第十一周:11-7—11-13 第3节 真菌 1课时

  第三、四章小结 1课时

  第十二周:11-14—11-20 期中考试

  第十三周:11-21—11-27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1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十四周:11-28—12-4 第2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课时

  第十五周:12-5—12-11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1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课时

  第2节 从种到界 1课时

  第十六周:12-12—12-18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课时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课时

  第十七周:12-19—12-25 第六单元复*

  第十八周:12-26—20xx-1-1: 第五单元复*

  第十九周:20xx-1-2—1-7: 期末复*

  第二十周:20xx-1-8—20xx-1-15:期末考试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5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这个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初二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识记动物的主要类群和主要特征。探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方式。区分不同类群的生物。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经济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识记动物的行为类型和特点及其意义,知道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知道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和方法。动物行为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二、学情分析

  本人所任学科有七个班,在七年级学生已有了学*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一些兴趣,气氛活跃。但期末成绩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学生*惯了原来死记硬背的学*方法和注入式教学方式,对新课程下的新教学方式还不适应。

  应对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小组,并加强合作学*指导。

  三、教研教改举措

  1、认真学*专业知识和其它科学文化知识,不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

  2、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经常和他们交流经验,按时参加本组的集体备课。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我担任初二(95、97、99、101)班的生物教学任务,我想本届学生已适应了课改的新教法。年龄也大了点,应该比初一强才是,但根据学生的成绩来看,差生也较多。要想提高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那些差生。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争取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

  三、确定发展目标:

  1、 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 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关键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一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一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5、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6、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7、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8、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9、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0、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认同人类学*和自身学*的重要性;探究实验的实施。

  1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12、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

  1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观察能力的训练

  14、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15、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16、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7、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18、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19、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20、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难点:

  1、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4、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5、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操作过程。

  6、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6.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7、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观察记录。

  8、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9、(1)《观察与思考》的组织教学(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10、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选择。

  11、①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② 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12、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13、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14、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五、转变理念、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目标的措施:

  1、继续深入学*有关的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激发学生学*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探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重量。

  4、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5、在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6、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7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9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10、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

  六、提出学期学生学*常规要求;

  1、课前10分钟预*。

  2、课堂上积极发言。

  3、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4、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以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5、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七、设计安排学科实践活动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6)注重学生的实验与探究的设计和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和作用,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学*,共同进步。

  八、课程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其中授课32课时,机动2课时,每周2课时。(30课时):

  第一周:20xx-8-30—9-4 报名

  第二周:9-5—9-11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1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2课时

  第三周:9-12—9-18 第2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2课时

  第四周:9-19—9-25 第3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2课时

  第五周;9-26—10-2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1节 动物的运动 1课时

  第六周:10-3—10-9 国庆放假

  第七周:10-10—10-16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行为 2课时

  第八周:10-17—10-23 第3节 社会行为 1课时

  第一、二章小结 1课时

  第九周:10-24—10-30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学圈中的作用

  第1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2节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课时

  第十周;10-31—11-6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1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课时

  第2节 细菌 1课时

  第十一周:11-7—11-13 第3节 真菌 1课时

  第三、四章小结 1课时

  第十二周:11-14—11-20 期中考试

  第十三周:11-21—11-27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1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十四周:11-28—12-4 第2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课时

  第十五周:12-5—12-11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1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课时

  第2节 从种到界 1课时

  第十六周:12-12—12-18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课时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课时

  第十七周:12-19—12-25 第六单元复*

  第十八周:12-26—20xx-1-1: 第五单元复*

  第十九周:20xx-1-2—1-7: 期末复*

  第二十周:20xx-1-8—20xx-1-15:期末考试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扩展6)

——高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分裂间期

3、前期

4、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肠腺分泌的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7、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肠腺分泌的肠脂肪酶,可催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

8、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

9、ATP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

10、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11、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13、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4、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

15、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1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7、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18、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19、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20、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21、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2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23、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24、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25、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6、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27、黑暗中生物不进行细胞呼吸。

28、细胞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29、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30、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或核糖体。

31、人和动物、植物的遗传物质中核苷酸种类有8种。

32、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33、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34、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5、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36、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37、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38、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39、遗传咨询与优生的关系

40、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初二生物部分知识解读与*题 (菁华3篇)(扩展7)

——初二生物教师工作计划 (菁华3篇)

初二生物教师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本期我打算仍坚持以《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为宗旨,以部教务处的核心工作目标“快乐+高效”课堂为指导,扎实做好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认真学*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为主动探究式学*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期我任教八年级2个班的生物教学,从今年上期期末统测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生物学基础比较好、兴趣较浓。但每个班都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较差、学生物没多大劲。本学期的教学重心仍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主。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兴趣浓厚。

  三、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四、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坚持业务学*:深入钻研课改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并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学*心得,写好学*笔记。

  2、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进行充分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案、作业设计、教学进度等等。

  3、每周积极参加至少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新教材,轮流说课、集体反思等活动。

  4、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备课组内相互学*、帮助,精诚团结。每月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

  6、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参与教研课题的研究,按时完成每学年撰写论文的工作。

  7、注重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实验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用图表表述实验和对实验方案评价能力。

  8、加强中考试题研究,落实生物奥赛培训工作和后进生转化工作。

  知识:

  1)通过学*,认识到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在不断进行着。

  2)通过学*,认识到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是依靠产生后代来实现。

  其中人的个体,开始于一个小小的单细胞**卵。

  能力: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们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重要性,产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五、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进度

  第1周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2周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3周空中飞行的动物

  第4周月考命题与评价

  第5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6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7周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8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9周期中考试命题与评析

  第10周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11周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12周月考命题与评析

  第13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4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5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6周生物的进化

  第17周健康的生活

  第18周期末复*

  第19周期末复*

  六、具体措施

  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2、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使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

  3、定期举行单元考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效果,做到查遗补漏;

  4、引领学生开展复*方法交流等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5、定期开展生物奥赛培优和后进生辅基工作。

  6、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7、倡导探究性学*

  8、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9、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应重视以下五种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学生学*。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法:

初二生物教师工作计划2

  一、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方式 ―― 变被动接受式学*为主动探究式学*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内容的设置:

  全期教材共分6个章节,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与上一个学期相比,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3、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

  倡导探究性学*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关键之所在。在总结前三册经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

  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八年级下册共有探究活动28 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调查、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本册书共有“探究”(包括模拟探究)4个。与前三册相比,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例如,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探究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植物进行扦插也由学生自己决定;制订探究计划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还需要设计对照或对比实验,设置重复组等;实施探究计划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七年级所学知识,对扦插技条进行适当的照料,并坚持认真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需要自己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考虑到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方面已经得到训练,教材在讨论探究思路这一环节不再像八年级上*样提供模拟讨论的情景。

  在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方面,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等一般过程技能外,尤为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包括证据和逻辑的运用、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对证据和假说进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预测等。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在我所执教的三个班级基础稍弱,对他们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生物的积极性,所以在新的一学期要做好总动员,让大家潜心投入到生物课的学*中来,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2、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3、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使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

  4、适当设计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5、定期举行月考,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效果,做到查遗补漏;

  6、引领学生开展复*方法交流等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初二生物教师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永年县教育局全面推行尝试教学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以促进学生转变学*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为主动探究式学*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方面,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引导、学*方法指导,特别是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端正学生态度、学*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关于第五单元的内容我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

  (1)、关于动物部分

  教材先探讨生物圈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哪些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再探讨它们的运动、行为以及在生物路边中的作用,其知识结构简图如下:

  这样的安排改变了长期以来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述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做法,强化了动物与环境紧密联系的认识,其中“水中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陆地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蚯蚓和家兔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空中飞行的动物”重点探究鸟和昆虫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关于动物的类群重点阐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要求。而关于其他动物的类群则在相应的节中简单介绍。这样的安排突出了重难点。

  (2)、关于细菌、真菌部分

  其内容包括“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两大部分。本单元的第四章标题为“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作为第一节,还安排了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内容,这些内容尽管与具体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却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在说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时,必然要说到发酵食品的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物技术,因此,将课程标准中这两项内容合在一起。

  2、关于第六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包括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现状及保护对策等。

  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标要求达到层次是学生能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这是个热点问题,所以教材从生物各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来阐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以便让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对策有更深入的认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三、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

  6、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7、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二)过程与方法:

  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如:

  (1)尝试教学法。准备练---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科学的方法流程。

  (2)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如何适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自主学*、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的方法、形成自主学*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提升学*兴趣,激发学*热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做到知识源于生活,学以致用。

  (4)识图学*法。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读性强。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读图,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把握和理解记忆。

  (5)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尝试学*,让学生得到尝试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尝试学*自主学*的自觉性。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辩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四、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邱学华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