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菁华3篇)

首页 / 语文 / | 语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1

  寒假新时空: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P20-21)一文由小学频道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本频道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栏目!

  一、填一填,显现地名.

  至高无(上)(海)底捞月人定胜(天)(水)落石出天水(甘肃)

  语重心(长)(春)暖花开金石为(开)(封)官许愿

  难能可(贵)(阳)春白雪人才济(济)(南)征北战

  五湖四(海)(口)诛笔伐声东击(西)(安)然无恙

  声东击(西)(宁)死不屈一步登(天)(津)津乐道

  二、比一比,填入汉字.

  (1)连绵的山叫(峦).

  (2)大而高的山叫(岳).

  (3)土堆成的山叫(丘).

  (4)四周陡、顶端*的山叫(崮).

  三、读一读,感悟道理.(《大鼠》)

  1.众人最初对狮猫的捕鼠能力有什么看法?后来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众人最初都说这只狮猫胆怯,认为它是没本事的.但后来大家才明白狮猫等待它疲惫松懈,用敌人出击我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个计谋.

  2.狮猫是怎样运用敌人出击我便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一计谋去捕鼠的?

  猫避到桌上,大鼠也上去,猫就跳下来.这样上下来往,不下百次.等老鼠疲惫了,就用猫爪抓住了大鼠头顶的毛,用嘴咬住大鼠的头颈,最终大鼠惨败.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

  一、巧用反义词填补成

  前赴后继 是非分明

  避重就轻 新陈代谢

  一决雌雄 居安思危

  小题大做 内外交困

  三长两短 起死回生

  翻天覆地 上行下效

  大智若愚 别有天地

  明争暗斗 出生入死

  二、填空

  得意洋洋 忠心耿耿

  想入非非 气势汹汹

  小心翼翼 生机勃勃

  杀气腾腾 死气沉沉

  三、辨然填空

  意料之外用愕然

  理所当然用当然

  毫不犹豫用断然

  心里*静用坦然

  一定发生用必然

  非常明显用显然

  预料之中用果然

  一、

  红叶似火的 香山

  水*如镜的 西湖

  波澜壮阔的 大海

  峰峦雄伟的 泰山

  二、

  热烈的掌声 屏住呼吸

  悦耳的歌声 忍受痛苦

  爽朗的笑声 布满伤痕

  美妙的铃声 妨碍工作

  三、学一学

  夜晚的林中,一片黑暗,风吹着草发出沙沙的声音,使人心中*添几分恐惧。将军带人在这样的夜里出去狩猎,猛然发现草 丛中有一个白色的庞然大物若隐若现,好象是一只吊睛白额虎(怎么像是武松咧-_-)。想也不想,将军就一箭射去。然后带着众人离开了。第二天天明时分,大 家出去,结果在一块大石头上发现了将军的箭。原来将军错把白石当作了老虎。那支箭早就深深没入了石头的缝隙中,费了好大劲才***。大家不由称赞,将军的 箭法高。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


  第一题(17分)

  一、 书写。(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大小适当。④行款整齐。

  二、读拼音,写字词。(4分)

  mì ǎi kuí wú hú lún

  静( ) 和( ) ( ) ( 吞枣)

  三、用“ ”线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挫折(cuō cuò) 扁舟(biǎn piān) 北风怒号(háo hào)

  晶莹 (jīnɡ jīn ) 阻挠 (láo náo) 张冠李戴(ɡuàn ɡuān)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 )耳欲聋 余音绕( ) 饱经风( ) 悬崖( )壁

  ( )不经心 曲高和( ) 自( )自受 独具( )心

  五、按要求,写词语。(4分)

  “看”有多种,亲眼所见叫“目击”,上级察看叫“视察”……你还知道的有:

  、 ;“别”也有多种,长久分别是“阔别”,不愿分别是“惜别” ……你还知道的有: 、 。

  第二题(20分)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4分)

  1、“碧绿、杏黄、乌黑、桃红”属于同一类的词语。 ( )

  2、“外婆的心脏不太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两句话中“心脏”的意思相同。( )

  3、“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改变语序变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长城。” ( )

  4、“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是一个比喻句。 ( )

  二、句子练*。(12分)

  1、看到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每个海外华人都会感到自豪。(改为反问句)

  2、山泉从蜿蜒的山涧流了下来。(改为拟人句)

  3、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2)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

  4、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带点的词)

  (1)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

  (2) ,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生活中的语文。(4分)

  1、课外阅读时,我会用 、 等方法读懂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小明与人交往常常说话不算数,我送他这样一句话:

  。(填名言警句)

  3、华华的爸爸背上猎枪准备出门打鸟。如果你是华华,你将怎样说服爸爸:

  。

  第三题(33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稻花香里说丰年, 。(1分)

  2、“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分)

  3、“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分)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人物: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 ;有 的桑娜夫妇;有 的贝多芬;也有

  的詹天佑。(2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11分+14分)

  (一)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内容将“ ”补充完整。 (2分)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从文中哪里读出“伯牙善鼓,子期善听”,用“~~~~”画出相关语句。(3分)

  3、读古文不仅要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请用“/”线标出句子的正确停顿。(4分)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因《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流传千古,所以后人总把

  的人叫做“知音”,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分)

  (二)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 默然舀起一瓢水 问 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说道 水哪有什么形状 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进了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里的水倒进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了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一下子融入沙土,不见了。

  这个人陷入了沉默和思索。

  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随后把手伸向刚才智者所触摸之地,他感到有个凹处。他不知道这个本来*整石阶上的“小窝”藏有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该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智者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

  1.给第二自然段开头的两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2.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中。(3分)

  (1)给这篇文章加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

  A.人生如水 B.智者和落魄者 C.水

  (2)“他不知道这个本来*整石阶上的‘小窝’藏有什么‘玄机’。”“玄机”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机密 B.人所不知道的秘密 C.人生的处世哲学

  (3)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青石板上的痕迹是水滴坚持不懈,战胜困难的体现。

  B.只有像水那样,能屈能伸,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C.智者告诉落魄者,人的一生就像水一样,放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样子,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3.“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 。 (1分)

  4.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1分)

  5.智者举了两个例子才让落魄者领悟到道理,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两个例子。(4分)

  (1)

  (2)

  6.这篇短文给人启迪,请结合实际,具体谈谈你阅读短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

  第四题(30分)

  *作:泪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或懊恼……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我们走过的历程。孩子,请拿起手中的笔,选择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流泪写下来吧!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表达好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题(17分)

  一、 (2分)每个小项0.5分。

  二、(4分)每个词语1分。

  静谧 和蔼 魁梧 囫囵吞枣

  三、(3分) 每题0.5分。标识符号错误扣0.5分。

  挫折(cuō cuò) 扁舟(biǎn piān) 北风怒号(háo hào)

  晶莹 (jīnɡ jīn ) 阻挠 (láo náo) 张冠李戴(ɡuàn ɡuān)

  四、(4分)每空0.5分。有错别字算错。

  ( 震 )耳欲聋 余音绕( 梁) 饱经风( 霜 ) 悬崖(峭 )壁

  ( 漫 )不经心 曲高和( 寡) 自(作 )自受 独具( 匠 )心

  五、(4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算错。

  看:注视 眺望 俯瞰 浏览……

  别:送别、告别、离别、临别……

  第二题(20分)

  一、 (4分)每小题1分

  √ × × √

  二、(12分)每个句子2分。

  1、有反问语气即可。(2分) 句末不是标点符号不正确扣0.5分。

  2、符合拟人句特征即可。(2分)。

  3、修改病句,每句2分。改变了原句意思扣1分。

  (1)删去“过去”或“往”。

  (2)在“写作水*”前添加“提高”

  4、恰当运用关联词,句子意思表达准确即可。每句2分。

  三、(4分)1小题每空各0.5分,2小题1分,3小题2分。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等均可。(1分)

  2、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均可。(1分)

  3、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2分)

  第三题(33分)

  一、 (7分)1小题1分;2、3、4小题各2分

  1、 听取蛙声一片。(1分)添字漏字错别字每个扣0.2分。

  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分) 深化主题,强化情感。(1分)

  3、伯父表面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2分)

  4、鲁迅 勤劳善良 同情热爱穷苦人民 杰出爱国 (符合人物品质即可,每空0.5分)

  二、(11分+14分)

  短文(一)(11分)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分)添字漏字错别字每个扣0.2分。

  2、句意: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2分)符合意思即可。

  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分)多划少划扣0.5分,划其他不给分。标识符号不正确扣0.5分。

  3、(4分)只要“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和“乃/破琴绝弦”标正确就得全分,这几处少一处扣1分。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真正了解自己(符号意思即可)(1分)高山流水(1分)

  短文(二)(14分)

  1.每个空白处给0.5分,共3分。

  , , :“?” :“?”

  2.(3分) (1)A (2) C (3)C 选对1个1分。

  3.(1分)滴水穿石或水滴石穿(有错别字算错。)

  4.(1分)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多划或少划扣0.5分,标识符号错误扣0.5分,划其他句子算错。)

  5.(4分)每小题2分。(符合意思即可)

  (1)水被倒入不同容器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2)雨点将*整的石阶滴出了一个小窝。

  6.(3分) 我们应该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因为太坚硬容易折断。唯有那些不只是坚硬,而更多一些柔韧、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意思答到即可)

  第四题(30分)

  类别 分值 评分要求

  一 26——30 符合题意,内容生动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流畅,感情真实自然,基本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

  二 21——25 符合题意,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比较连贯,有感情,错别字少,使用标点符号基本正确。

  三 15——17 较符合题意,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内容较具体,语句较通顺,有错别字,会使用标点符号。

  四 10分以下 有内容,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菁华3篇)(扩展1)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菁华3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1

  寒假新时空: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P20-21)一文由小学频道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本频道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栏目!

  一、填一填,显现地名.

  至高无(上)(海)底捞月人定胜(天)(水)落石出天水(甘肃)

  语重心(长)(春)暖花开金石为(开)(封)官许愿

  难能可(贵)(阳)春白雪人才济(济)(南)征北战

  五湖四(海)(口)诛笔伐声东击(西)(安)然无恙

  声东击(西)(宁)死不屈一步登(天)(津)津乐道

  二、比一比,填入汉字.

  (1)连绵的山叫(峦).

  (2)大而高的山叫(岳).

  (3)土堆成的山叫(丘).

  (4)四周陡、顶端*的山叫(崮).

  三、读一读,感悟道理.(《大鼠》)

  1.众人最初对狮猫的捕鼠能力有什么看法?后来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众人最初都说这只狮猫胆怯,认为它是没本事的.但后来大家才明白狮猫等待它疲惫松懈,用敌人出击我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个计谋.

  2.狮猫是怎样运用敌人出击我便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一计谋去捕鼠的?

  猫避到桌上,大鼠也上去,猫就跳下来.这样上下来往,不下百次.等老鼠疲惫了,就用猫爪抓住了大鼠头顶的毛,用嘴咬住大鼠的头颈,最终大鼠惨败.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

  一、巧用反义词填补成

  前赴后继 是非分明

  避重就轻 新陈代谢

  一决雌雄 居安思危

  小题大做 内外交困

  三长两短 起死回生

  翻天覆地 上行下效

  大智若愚 别有天地

  明争暗斗 出生入死

  二、填空

  得意洋洋 忠心耿耿

  想入非非 气势汹汹

  小心翼翼 生机勃勃

  杀气腾腾 死气沉沉

  三、辨然填空

  意料之外用愕然

  理所当然用当然

  毫不犹豫用断然

  心里*静用坦然

  一定发生用必然

  非常明显用显然

  预料之中用果然

  一、

  红叶似火的 香山

  水*如镜的 西湖

  波澜壮阔的 大海

  峰峦雄伟的 泰山

  二、

  热烈的掌声 屏住呼吸

  悦耳的歌声 忍受痛苦

  爽朗的笑声 布满伤痕

  美妙的铃声 妨碍工作

  三、学一学

  夜晚的林中,一片黑暗,风吹着草发出沙沙的声音,使人心中*添几分恐惧。将军带人在这样的夜里出去狩猎,猛然发现草 丛中有一个白色的庞然大物若隐若现,好象是一只吊睛白额虎(怎么像是武松咧-_-)。想也不想,将军就一箭射去。然后带着众人离开了。第二天天明时分,大 家出去,结果在一块大石头上发现了将军的箭。原来将军错把白石当作了老虎。那支箭早就深深没入了石头的缝隙中,费了好大劲才***。大家不由称赞,将军的 箭法高。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


  第一题(17分)

  一、 书写。(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大小适当。④行款整齐。

  二、读拼音,写字词。(4分)

  mì ǎi kuí wú hú lún

  静( ) 和( ) ( ) ( 吞枣)

  三、用“ ”线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挫折(cuō cuò) 扁舟(biǎn piān) 北风怒号(háo hào)

  晶莹 (jīnɡ jīn ) 阻挠 (láo náo) 张冠李戴(ɡuàn ɡuān)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 )耳欲聋 余音绕( ) 饱经风( ) 悬崖( )壁

  ( )不经心 曲高和( ) 自( )自受 独具( )心

  五、按要求,写词语。(4分)

  “看”有多种,亲眼所见叫“目击”,上级察看叫“视察”……你还知道的有:

  、 ;“别”也有多种,长久分别是“阔别”,不愿分别是“惜别” ……你还知道的有: 、 。

  第二题(20分)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4分)

  1、“碧绿、杏黄、乌黑、桃红”属于同一类的词语。 ( )

  2、“外婆的心脏不太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两句话中“心脏”的意思相同。( )

  3、“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改变语序变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长城。” ( )

  4、“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是一个比喻句。 ( )

  二、句子练*。(12分)

  1、看到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每个海外华人都会感到自豪。(改为反问句)

  2、山泉从蜿蜒的山涧流了下来。(改为拟人句)

  3、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2)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

  4、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带点的词)

  (1)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

  (2) ,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生活中的语文。(4分)

  1、课外阅读时,我会用 、 等方法读懂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小明与人交往常常说话不算数,我送他这样一句话:

  。(填名言警句)

  3、华华的爸爸背上猎枪准备出门打鸟。如果你是华华,你将怎样说服爸爸:

  。

  第三题(33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稻花香里说丰年, 。(1分)

  2、“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分)

  3、“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分)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人物: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 ;有 的桑娜夫妇;有 的贝多芬;也有

  的詹天佑。(2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11分+14分)

  (一)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内容将“ ”补充完整。 (2分)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从文中哪里读出“伯牙善鼓,子期善听”,用“~~~~”画出相关语句。(3分)

  3、读古文不仅要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请用“/”线标出句子的正确停顿。(4分)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因《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流传千古,所以后人总把

  的人叫做“知音”,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分)

  (二)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 默然舀起一瓢水 问 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说道 水哪有什么形状 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进了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里的水倒进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了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一下子融入沙土,不见了。

  这个人陷入了沉默和思索。

  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随后把手伸向刚才智者所触摸之地,他感到有个凹处。他不知道这个本来*整石阶上的“小窝”藏有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该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智者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

  1.给第二自然段开头的两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2.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中。(3分)

  (1)给这篇文章加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

  A.人生如水 B.智者和落魄者 C.水

  (2)“他不知道这个本来*整石阶上的‘小窝’藏有什么‘玄机’。”“玄机”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机密 B.人所不知道的秘密 C.人生的处世哲学

  (3)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青石板上的痕迹是水滴坚持不懈,战胜困难的体现。

  B.只有像水那样,能屈能伸,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C.智者告诉落魄者,人的一生就像水一样,放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样子,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3.“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 。 (1分)

  4.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1分)

  5.智者举了两个例子才让落魄者领悟到道理,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两个例子。(4分)

  (1)

  (2)

  6.这篇短文给人启迪,请结合实际,具体谈谈你阅读短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

  第四题(30分)

  *作:泪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或懊恼……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我们走过的历程。孩子,请拿起手中的笔,选择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流泪写下来吧!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表达好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题(17分)

  一、 (2分)每个小项0.5分。

  二、(4分)每个词语1分。

  静谧 和蔼 魁梧 囫囵吞枣

  三、(3分) 每题0.5分。标识符号错误扣0.5分。

  挫折(cuō cuò) 扁舟(biǎn piān) 北风怒号(háo hào)

  晶莹 (jīnɡ jīn ) 阻挠 (láo náo) 张冠李戴(ɡuàn ɡuān)

  四、(4分)每空0.5分。有错别字算错。

  ( 震 )耳欲聋 余音绕( 梁) 饱经风( 霜 ) 悬崖(峭 )壁

  ( 漫 )不经心 曲高和( 寡) 自(作 )自受 独具( 匠 )心

  五、(4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算错。

  看:注视 眺望 俯瞰 浏览……

  别:送别、告别、离别、临别……

  第二题(20分)

  一、 (4分)每小题1分

  √ × × √

  二、(12分)每个句子2分。

  1、有反问语气即可。(2分) 句末不是标点符号不正确扣0.5分。

  2、符合拟人句特征即可。(2分)。

  3、修改病句,每句2分。改变了原句意思扣1分。

  (1)删去“过去”或“往”。

  (2)在“写作水*”前添加“提高”

  4、恰当运用关联词,句子意思表达准确即可。每句2分。

  三、(4分)1小题每空各0.5分,2小题1分,3小题2分。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等均可。(1分)

  2、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均可。(1分)

  3、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2分)

  第三题(33分)

  一、 (7分)1小题1分;2、3、4小题各2分

  1、 听取蛙声一片。(1分)添字漏字错别字每个扣0.2分。

  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分) 深化主题,强化情感。(1分)

  3、伯父表面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2分)

  4、鲁迅 勤劳善良 同情热爱穷苦人民 杰出爱国 (符合人物品质即可,每空0.5分)

  二、(11分+14分)

  短文(一)(11分)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分)添字漏字错别字每个扣0.2分。

  2、句意: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2分)符合意思即可。

  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分)多划少划扣0.5分,划其他不给分。标识符号不正确扣0.5分。

  3、(4分)只要“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和“乃/破琴绝弦”标正确就得全分,这几处少一处扣1分。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真正了解自己(符号意思即可)(1分)高山流水(1分)

  短文(二)(14分)

  1.每个空白处给0.5分,共3分。

  , , :“?” :“?”

  2.(3分) (1)A (2) C (3)C 选对1个1分。

  3.(1分)滴水穿石或水滴石穿(有错别字算错。)

  4.(1分)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多划或少划扣0.5分,标识符号错误扣0.5分,划其他句子算错。)

  5.(4分)每小题2分。(符合意思即可)

  (1)水被倒入不同容器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2)雨点将*整的石阶滴出了一个小窝。

  6.(3分) 我们应该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因为太坚硬容易折断。唯有那些不只是坚硬,而更多一些柔韧、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意思答到即可)

  第四题(30分)

  类别 分值 评分要求

  一 26——30 符合题意,内容生动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流畅,感情真实自然,基本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

  二 21——25 符合题意,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比较连贯,有感情,错别字少,使用标点符号基本正确。

  三 15——17 较符合题意,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内容较具体,语句较通顺,有错别字,会使用标点符号。

  四 10分以下 有内容,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菁华3篇)(扩展2)

——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教案 (菁华3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放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出示并提问: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重要的历史事件?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

  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

  指名小组,汇报朗读。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

  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

  2.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读错句子。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有条件的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

  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可以结合本册第六组安排教学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预*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⒈多媒体课件欣赏:祖国风光。

  ⒉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一下。

  二、交流资料

  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学*字词

  ⒈自读课文。

  2.学*生字。

  (1)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

  翱翔

  莽莽 昆仑 水浒

  女娲

  大禹 萦绕 蹒跚

  敖包

  铭记 纤夫 焊接

  璀璨

  芦笙 唢呐 竞相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重点是多音字:刚劲(jìn jìng) 哈达 (hā hǎ)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四、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教案3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如,“碧波环绕的宝岛”)、物的安排(如,“冰山上的雪莲”)、境的再现(如,“军舰长风破浪”)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

  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诵,还可以是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这是本节的小结,也是对2、3、4小节的一个概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朗诵时应充满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这两句巧妙过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对2、3、4小节的总结,“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是启下,领起本小节诗句的内容。后面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会被挨打。朗诵后三行要低沉缓慢。

  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这四个排比句和前面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再加押“an”字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气呵成,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

  (2)对词语的理解。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强悍:强壮勇猛。

  阳关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来指通行便利的大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菁华3篇)(扩展3)

——六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 (菁华3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理解本课的内容。

  3、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受到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

  教学准备:

  寻找值得尊敬的普通人的事例;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围绕“高尚”这一主题,学*了哪些人物的哪些高尚品质?(学生自由回答,可以是一个人物的一种品质)

  师:这些人物中有的像*这样的伟人值得我们尊敬,有的像桑娜、看林人这样*凡的人也值得我们尊敬。(板书:尊敬)你认为还有哪些人值得我们尊敬?(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尊敬普通人》。(板书:普通人)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检查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并交流预*中画出的'好词佳句及生词,交流文中破折号的作用。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文章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合作讨论

  1、分小组再读课文,互相检查阅读情况,在读中遇到的问题能解决的小组内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记下来班内交流。

  2、在预*及互读中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者是难理解的句子?提出来全班交流。

  四、深入阅读,体会感情

  1、自学的提示要求:

  (1)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尊敬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简言之,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创造者美好的未来。”?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综合出有价值的讨论。

  学生默读文章,独立思考,在书的旁边做相应的批注。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内将自己读书的感受,理解提出来,小组内共同探讨。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注意指导小组内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在文章中有“……”,它的作用是什么?(还有很多的普通人也值得尊敬)

  2、课堂小练笔:除了作者写的这些普通人,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尊敬那些普通人?模仿课文自己写一写。(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从他们身上找到值得你尊敬的地方,要合情合理)

  3、学生自由写。

  4、全班交流。

  六、总结

  师生互相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

  结合课文,把自己课上的小练笔加以补充修改,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作文。

  八、板书设计

  尊敬普通人

  善良的普通人

  诚实的劳动者

  【教学总结】

  孩子们学*了课文《尊敬普通人》,课文以一个世纪老人的视角,阐述了一个极其简单但又不易做到的做人道理:应该尊敬普通人。应该尊敬外丑内美的人,应该尊敬能经受挫折失败的人,应该尊敬真诚待人的人,应该尊敬热爱国家和民族的人,应该尊敬拼死抗争的士兵……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下了自己所尊敬的普通人,每一位同学写了两个自然段,然后选择修改,以大组为单位写出了流水作文。从中我挑选了一些形成了新的《尊敬普通人》。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美好心灵。

六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并体会由此产生的心情变化。

  2.朗读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悻悻、诳”等词语的意思,说说对幸运的理解。

  3.学*格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含义。

  4.感受心中充满美好的希望,并为之而努力的过程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你是怎样理解“幸运”的呢?可以举例说说你曾经亲身经历的事,或看到的,听到的?

  2.学生交流对“幸运”的理解,教师点拨。

  3.师:刚才,你们谈了自己对“幸运”的理解,你们有没有听说世界上有种花瓣叫幸运花瓣?今天,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去寻找幸运花瓣。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5.寻找幸运花瓣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轻声读课文,并完成填空。

  2.学生交流自学,梳理课文内容。

  ⑴ 师介绍幸运花瓣。(出示图片)

  ⑵ 完成填空,教师归纳。

  三.研读课文,体会心情。

  1.师:作者为了得到五瓣儿丁香,苦苦寻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轻声读读课文,划出句子,并试着提提问题。

  2.出示句子:我回味着这几天为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而“乐此不疲”的心情,我又回味着由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的惊喜,这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快乐。

  ⑴ 朗读句子。

  ⑵ 质疑问难,随机解决。

  3.师:在寻找五瓣丁香花的过程中,哪些语句写出作者不同的心情?读读5-23节,划出有关的句子。

  ⑴ 学生交流,找到句子。

  ① 于是,那天放学后,我兴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园。

  ② 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离去。

  ③ 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

  ④ 我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⑤ 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⑵ 这五句句子中,你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呢?

  ⑶ 师根据学生讨论,并归纳板书:

  兴致勃勃→悻悻→兴奋不已→沮丧→惊喜

  4.师生共同小结。

  5.为了找到五瓣儿丁香,作者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在三天寻找过程中,有一天的描写体,让我们再来读读第12-20节,想想这次作者又是如何寻找的呢?

  ⑴ 出示第12-20节,学生轻声读,选你喜欢的一句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寻找幸运花瓣的?

  ⑵ 教师出示花朵,学生观赏。重点指导句子,朗读、体会。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个花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⑶ 同音字区分,指导朗读句子。

  一片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一朵一朵地划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⑷ 配乐朗读第12节-20节。

  6.师:作者是如此专心致志地寻找幸运花瓣,她早已深深地陶醉在寻找五瓣丁香花的快乐中,即使在最沮丧时也未曾放弃,就在她心灰意冷时却忽然发现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

  ⑴ 学生读第21、22节。

  ⑵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作者惊喜的心情。

  ⑶ 放飞想像,她当时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

  ⑷ 齐读句子。

  师:作者在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时,却忽然发现五瓣丁香花,此时此刻,你想到哪句话形容当时的情景?

  7.找到五瓣丁香花,她是那样激动,那样惊喜,难怪她会回味。朗读第23节。

  8.小结: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使作者感到乐此不疲,使她获得惊喜,更带给她从未体验过的快乐。

  四、总结全文,理解巩固

  1.师:幸运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文中所说。

  出示课文最后三节。

  ⑴ 指导朗读这三节。

  ⑵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快乐是什么?

  ⑶ 文章最后一节描写的正是作者在寻找五瓣丁香花的过程中对“幸运”的领悟。

  ⑷ 把它当作格言记住,并试着背一背。

  2.老师再向你们推荐几句格言,选择你喜欢的一句介绍给大家。

  幸运之神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地寻找她,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收获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心中的希望变为现实,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绕道 兴致勃勃 落日余晖 悻悻然 兴奋不已 诧异 乐此不疲 萌发

  (2)学了课文,你对幸运是否有了新的理解、感悟呢?动笔写一写。

  (3) 读一读,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句话把一个人寻找东西的情景写具体。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清它长着几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板书:

  5.寻找幸运花瓣

  兴致勃勃 兴奋不已 惊喜

  悻悻 沮丧

  乐此不疲 快乐体验

六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3

  【教材分析】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课文,它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且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学生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用已有的阅读知识与方法,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

  2、索溪峪的风景区是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情感。

  3、学*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4、引导学生用多种学*方法进行学*,培养他们主动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体会索溪峪风光的自然的、没有人工雕琢的美,并用朗读的方法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2、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

  【媒体运用】

  1、索溪峪的VCD。

  2、音乐《高山流水》。

  【教学过程】

  一、背诵入手,回顾学法

  让学生背诵《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回顾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由野存疑,切入教材

  1、齐读课题,质疑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样的课题,你想说些什么?

  2、激趣导入,整体感知:同学们,野字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在本课又是什么意思?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索溪峪的野?请同学们用笔把有关语句画下来。

  (过渡:作者围绕野从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四个方面来写,而且每一节就写了一个意思的内容。每段开头还用了总起句引领下文,条理多么清晰口口呀!指名四人分别读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四小节。)

  三、明确目标,把握重点

  1、这几位同学读得很准确,通过读课文,老师想同学们一定初步感受到了索溪峪野性的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结合阅读提示进行学*,同学们看看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几个要求?

  2、我们还有哪几个问题没有解决?

  ① 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

  ② 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一读,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

  3、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深入学*课文。

  四、以法促学,探究教材

  1、首先我们来学*文章描写山野的部分。针对这样的目标,让学生谈谈用什么方法来学*。

  2、学生汇报:

  ⑴ 读书画简笔画。

  ⑵ 朗读欣赏。

  ⑶ 品词析句。

  ⑷ 边读边想象。

  ⑸ 总合收集的材料进行学*。

  3、同学们的阅读方法真多也很好,看来同学们*时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学*方法,现在我们就走*索溪峪的山,去感受它,去拥抱它吧!待会儿我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⑴ 作者先概括写山是野的,然后从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来具体描写山的野性美。作者还运用了对比写法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⑵ 作者从三个角度来写山的野性美,哪种美你感受最深?(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汇报,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地读: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想象读、齐读、合作读)

  ⑶ 老师把收集到的图片、VCD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索溪峪山的这种野性的美。

  ⑷ 出示长句:这是一种随心所欲、别具一格的美好似窈窕淑女(让学生反复读,边读边想,想象山的形态,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体会山的特点。)

  ⑸ 出示这一长句的另一排列,体会句式的整齐及韵律美:

  直插云天,敢戏白云,

  横拦绿水,敢弄倩影。

  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

  抱成团伙,便高筑峰上*原,

  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

  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5、小结:这样的长句,不是作者信手拈来,它使我们不仅了解索溪峪的山各种形态,更使我们看到作者由于仔细观察、考察用词,给我们展示了诗画般的语句。

  6、设疑过渡:索溪峪的山千变万化,鬼斧神工,野性十足,这种美是一种独特的美,真是此山未必天上有,人间只应索溪寻。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菁华3篇)(扩展4)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菁华3篇)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1

  神垕 王剑冰

  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壁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我想不明白这个叫做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神壁,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大宋,你离去了*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出瓷的华章。

  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当地人说,你没有看见过,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早晨叮当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到了饭时,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那时的神壁,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在瓷场的秩序中。

  整个神垕依山就势错落成美妙的图景。走过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树,来看那些老窑。有些窑就在半山,人住的石头窑洞,烧瓷的石头窑体,放眼是山下无尽的苍茫。

  每年的正月十六,火神庙开始祭火神。烟雾缭绕,旗幡飘摇。火,对于神垕是那么的重要。有钧瓷的烧造,都是火的艺术,更是火的魔术。钧瓷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金凭窑变而成。那样,一切就全在了想象中。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

  看见一个窑炉门上贴着对联:求仙翁窑中放宝,赖圣母炼石成金。当地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

  走进钧瓷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瓷海,我似听到叮当的开片啸闹成一片秋声。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

  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

  神垕,你将我从喧嚣中摆渡过来,让我有了一时的安宁与沉静。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

  竟然还有女工艺师,她们长发飘透,姿态端庄。无声的时间里,一腔热爱倾注于一杯泥土。又有人进来,流露出欣喜:看呀,她们在做瓷!

  声音里,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是的,她们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眷、临江仙、菩萨蛮,那从宋代遥遥传采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啊。

  (有删改)

  [注]神垕(hou):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其地所出钧瓷凭借“人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五大名瓷”之首,被称为国宝、瑰宝。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来组织全文,层层铺展,娓娓道来,脉络清晰,文笔细腻,显示出一种诗意典雅的审美风格。

  B、第段表达简洁凝练,“一束束光”一句写出“我”被神垕钧瓷的光彩所震撼,“有一种疼痛”则是对千年瓷器文化凋零的痛惜。

  C、两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绘钧瓷经过摔打灼烧考验后所呈现出的绚烂色彩和生动形态,极写神垕钧瓷之美。

  D、第段中所引窑炉门上的对联,既表现了钧瓷烧造的艰辛不易和烧造者的期待与盼望,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钧瓷的珍贵。

  2、“我”的心情从“心神不宁”变得“安宁与沉静”,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3、文章最后一段语言表达精彩,意蕴深厚,请具体加以赏析。(6分)

  答案:

  1、B

  2、感受到了钧瓷厚重的历史;震撼于窑变的神奇;体会到钧瓷烧造成功的不易;沉浸于钧瓷之美;看到做瓷者的聚精会神。(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3、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做瓷”说成“作词”,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

  运用排比,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增强了语势,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运用反问修辞,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

  运用比喻修辞,把“钧瓷”比作“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的风格多样。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2

  母亲的唠叨 宋向阳

  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

  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否则,母亲会叉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门喊道: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

  在母亲的唠叨声里,春生长成了大小伙子,毕业后被分配到镇上做教师。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老早就起来了,把他的衣服熨得**展展。过了一阵,母亲将饭端上桌子,见他还没穿衣服,便开始唠叨:起来啦,捂在被窝里想孵鸡仔咋着?往后你要带一群娃子上进呢,这样懒咋行?我说话呢,你明白没?

  春生赶忙爬了起来,嘴里答应着:妈,我知道了。

  母亲坐在他的跟前,瞪着眼睛问他:你知道啥?成天吊儿郎当的,你知道啥?当老师可是天大的事,误人子弟哪行?人家爹妈把孩子交给你,你就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春生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地答应:妈,您放心吧。

  春生吃完饭刚要走,又被母亲叫住了。她猫下身子,把儿子左脚运动鞋带重新系了一遍,嘴里还说:看看你,鞋带系得松松垮垮,没一会儿就得开了,踩在脚下让人看了多不好,头一天上班,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啊。春生看着母亲头上又添了几缕白发,心里突然酸酸的。

  春生结婚后,搬迸了学校的`教师住宿楼。只要一有机会,母亲的唠叨依然不折不扣地进行着。

  这天,因为一件小事,春生和妻子发生了争吵。回到老家,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炕头,脸上仿佛结了霜。

  母亲皱了皱眉,盯着他的眼睛说:儿啊,跟你的媳妇闹意见了?

  春生说:吵了几句,没啥大不了的。

  母亲拿了把凳子坐在他的对面,喝道:好日子过够了?人家萍子哪儿对不起你呀?

  春生道:妈,您别生气,我们没事儿。

  母亲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结婚,语气慷慨激昂。吐沫星子飞到了春生脸上,他却没敢去擦,时不时还要点点头。即使这样,母亲仍然提醒他:我的话你要不进脑子,纯粹找打。说完便伸过手来。春生侧过脸,把耳朵对准了母亲。母亲叹了口气,手缩了回去。

  儿啊,咱娶了媳妇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气的,明白吗?母亲说。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嗓子已经沙哑,才把他推出了门。

  妈,我还没吃饭呢。春生委屈地说。

  回你媳妇那里去吧,她也肯定饿着呢,给她做顿好吃的吧。

  我在您这儿住不成吗?

  你想让我唠叨一宿啊。

  春生赶忙逃了。母亲在后面大声喊道:儿啊,慢点走。春生听着这话,眼里湿润了。

  若干年后,春生当上了镇中学的校长。他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挨唠叨的机会更多了。

  一天,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转学的事,到他家串了趟门,留下一件精装的白酒。客人走后,母亲阴着脸站在了春生面前。春生拿起车钥匙想走,却被母亲拽住了。

  妈,我还有事呢。春生满脸不自在地说。

  母亲*静地望着他,不紧不慢地说:你长本事了,不想听我唠叨了,是不?

  妈,我真有事。春生的声音越来越低。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你糊弄谁呀?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

  春生放下钥匙,让母亲坐在对面,还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母亲指着那一件酒开始A(数落责骂)起来,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春生耐心地听着,胸中潮起潮落。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唠叨结束了。

  春生说:这是酒,我还想让您尝尝呢。

  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要那样,妈喝了它心里也不舒服啊。春生点点头,把酒送回去了。

  很多年过去,春生顺顺利利地当上了教育局副局长。只要有空,春生就会坐在母亲的对面,默默地望着她,眼神里充满期待。

  妈,您能再唠叨我一回不?春生不住地呼唤着。

  母亲被镶在镜框里,一言不发。

  (选自《漫·阅读》)

  1、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到A处,并简述理由。(2分)

  最恰当的词语是,理由:

  答案:数落“数落”有列举过去的过失去、加以指责的意思,符合后文母亲“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的意思,同时语气不如“责骂”那样重,用在此处更合适

  2、如何理解文中母亲的“唠叨”?(4分)

  答案:母亲的“唠叨”伴随着春生成长:刚开始工作时,母亲唠叨春生让他做一个好教师;结婚后,母亲唠叨春生要疼爱妻子;当上校长后,母亲唠叨春生要清廉为官。母亲的唠叨是母爱的表现,是对春生的谆谆教诲。

  3、文章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文章最后两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了文章题目“母亲的唠叨”;从内容上来讲,揭示了母亲离世的现实,表现出春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4、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中通过“要回小人书”“给钱买书”两件事,也刻画了一位可敬的母亲形象。请分析两位母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答案:相同点:两位母亲都对孩子充满慈爱,朴素而崇高。不同点:本文中的母亲更善于沟通,而梁晓声笔下的母亲则是瘦弱而不善言辞的,她的爱是无声的。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3

  神垕 王剑冰

  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壁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我想不明白这个叫做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神壁,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大宋,你离去了*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出瓷的华章。

  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当地人说,你没有看见过,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早晨叮当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到了饭时,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那时的神壁,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在瓷场的秩序中。

  整个神垕依山就势错落成美妙的图景。走过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树,来看那些老窑。有些窑就在半山,人住的石头窑洞,烧瓷的石头窑体,放眼是山下无尽的苍茫。

  每年的正月十六,火神庙开始祭火神。烟雾缭绕,旗幡飘摇。火,对于神垕是那么的重要。有钧瓷的烧造,都是火的艺术,更是火的魔术。钧瓷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金凭窑变而成。那样,一切就全在了想象中。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

  看见一个窑炉门上贴着对联:求仙翁窑中放宝,赖圣母炼石成金。当地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

  走进钧瓷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瓷海,我似听到叮当的开片啸闹成一片秋声。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

  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

  神垕,你将我从喧嚣中摆渡过来,让我有了一时的安宁与沉静。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

  竟然还有女工艺师,她们长发飘透,姿态端庄。无声的时间里,一腔热爱倾注于一杯泥土。又有人进来,流露出欣喜:看呀,她们在做瓷!

  声音里,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是的,她们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眷、临江仙、菩萨蛮,那从宋代遥遥传采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啊。

  (有删改)

  [注]神垕(hou):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其地所出钧瓷凭借“人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五大名瓷”之首,被称为国宝、瑰宝。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来组织全文,层层铺展,娓娓道来,脉络清晰,文笔细腻,显示出一种诗意典雅的审美风格。

  B、第段表达简洁凝练,“一束束光”一句写出“我”被神垕钧瓷的光彩所震撼,“有一种疼痛”则是对千年瓷器文化凋零的痛惜。

  C、两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绘钧瓷经过摔打灼烧考验后所呈现出的绚烂色彩和生动形态,极写神垕钧瓷之美。

  D、第段中所引窑炉门上的对联,既表现了钧瓷烧造的艰辛不易和烧造者的期待与盼望,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钧瓷的珍贵。

  2、“我”的心情从“心神不宁”变得“安宁与沉静”,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3、文章最后一段语言表达精彩,意蕴深厚,请具体加以赏析。(6分)

  答案:

  1、B

  2、感受到了钧瓷厚重的历史;震撼于窑变的神奇;体会到钧瓷烧造成功的不易;沉浸于钧瓷之美;看到做瓷者的聚精会神。(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3、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做瓷”说成“作词”,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

  运用排比,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增强了语势,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运用反问修辞,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

  运用比喻修辞,把“钧瓷”比作“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的风格多样。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菁华3篇)(扩展5)

——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 (菁华3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1

  一、修辞辨析(在括号里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变得非常幽静。()

  2、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3、山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

  4、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5、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二、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1、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强说:“我最喜欢看雨中的景色。”(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2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3

  1、辨字组词

  莓( ) 虑( ) 魁( ) 填( ) 搁( )

  霉( ) 虚( ) 槐( ) 镇( ) 隔( )

  2、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桑娜一家( )生活十分艰难,(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

  ☆我嘛……缝缝补补……( )

  4、读句子,回答问题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 的品质。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有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①这个句子是 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 和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 。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