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

首页 / 音乐教案 / |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 1

  活动目标

  1.运用模式排序的经验,学*并尝试自编木偶舞。

  2.用动作来表现木偶舞的特点,感受人身体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造型木偶12个,可摆成挥手、鞠躬、走路等造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都在区角玩小木偶玩具,有的还在学小木偶的动作,真有趣。你们知道吗,小木偶还会跳舞呢!我先来跳跳看,等会儿你们也可以来学一学。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1.教师表演木偶舞,幼儿欣赏。

  2.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师: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幼:小木偶的动作是动一下,停一下,很硬的,速度很慢的;我们人的动作是灵活的,一个一个动作连贯着做,比较柔软;还可以有快有慢……

  三、学跳木偶舞,发现舞蹈动作排列次序的规律

  1.再次欣赏木偶舞,要求看清木偶舞中有几个动作,先后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

  2.幼儿边说看到的小木偶动作,边展示相应的造型木偶,并把几个造型木偶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幼儿看着小木偶排列的造型动作,跟着音乐学跳木偶舞2~3遍。(教师提示幼儿动作要停顿、不连贯。)

  4.交流木偶舞整个过程的动作:挥手、走路、挥手、鞠躬,四个动作做完后又重复这个顺序再做,直到音乐结束。

  师:每一遍木偶舞的四个动作中,哪一个动作是相同的?

  5.跟音乐再学跳一遍,并用造型木偶将木偶舞中的动作再一次排列出来:挥手、走路、挥手、鞠躬,挥手、走路、挥手、鞠躬……

  6.根据排列的造型木偶,说说它们的动作,回忆舞蹈中动作的排列次序。

  师:看看这些动作的排列次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排的花片和图形片,与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幼:我们排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片,四个一组,可排成红、黄、红、绿,红色重复;我们排的圆、方、三角形的图形片,四个一组,可排成圆、方、圆、三角,圆形重复。(此处,可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示如下的模式卡,进行对照。)

  四、尝试自编木偶舞

  1.变化木偶舞的动作次序。

  师:刚才我表演的木偶舞的动作次序是我编的,现在要把这三个动作排列的次序和方法变一变,编一个与刚才不一样的木偶舞。

  2.幼儿可自由结合,3~4人一组,尝试自编木偶舞。

  ●提供每组四个木偶,可商量着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将这些动作造型排一排次序,或增加一个需要重复的动作。

  ●尝试表演自编木偶舞,比较与教师编的木偶舞有何不同。

  3.交流自编的木偶舞,引导幼儿注意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动作排序,编出与别人不同的舞蹈。

  4.边听音乐边选择幼儿自编的一种木偶舞学跳,同时提醒幼儿跳舞时动作要像小木偶。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只用了挥手、走路、鞠躬三个动作编出了不同的木偶舞,以后可换别的动作再来变一变,编出不同的木偶舞。

  点评

  看了杨雯老师的“木偶之舞”活动设计以及她的教师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同一种教材由于教师的价值取向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活动设计。杨雯老师除了考虑主题目标以外,她还将活动定位在拓展、应用数学中的模式排序经验。因为幼儿的任何一种学*都是从运用已有经验开始,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必须唤起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和运用。为了体现她的这一定位,通过学跳木偶舞及自编木偶舞这一内容和途径实施,引导幼儿认识木偶舞中动作的排列次序与模式排序之间的关系,为幼儿顺利地学*和自编木偶舞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使幼儿运用已有的序列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第二,在设计和执行活动中,教师如何“导”是决定全体幼儿发展的关键。强调幼儿是学*的主体,这与强**师的“导”并不矛盾。杨雯老师在“导”的方面,运用了木质的、有关节的、能呈现各种造型的木偶教具,因为教师观察到这种木偶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已经玩过、比较感兴趣、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现成材料,结合幼儿直观及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幼儿根据木偶的造型动作排列舞蹈中的动作次序,增强了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忆舞蹈动作及排列次序,杨雯老师还让幼儿回忆区角活动中用三种颜色的花片、三种形状的图形片进行模式排序的经验,为幼儿在“学”和“编”之间搭建了*台,使幼儿较好地完成了这两项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数学经验的拓展和应用。

  第三,在自编木偶舞的过程中,杨雯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突破了过去“音乐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创造”,大胆尝试了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数学逻辑思维的经验和方法,让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整合性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 2

  活动目标

  1.运用模式排序的经验,学*并尝试自编木偶舞。

  2.用动作来表现木偶舞的特点,感受人身体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造型木偶12个,可摆成挥手、鞠躬、走路等造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都在区角玩小木偶玩具,有的还在学小木偶的动作,真有趣。你们知道吗,小木偶还会跳舞呢!我先来跳跳看,等会儿你们也可以来学一学。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1.教师表演木偶舞,幼儿欣赏。

  2.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师: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幼:小木偶的动作是动一下,停一下,很硬的,速度很慢的;我们人的动作是灵活的,一个一个动作连贯着做,比较柔软;还可以有快有慢……

  三、学跳木偶舞,发现舞蹈动作排列次序的规律

  1.再次欣赏木偶舞,要求看清木偶舞中有几个动作,先后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

  2.幼儿边说看到的小木偶动作,边展示相应的造型木偶,并把几个造型木偶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幼儿看着小木偶排列的造型动作,跟着音乐学跳木偶舞2~3遍。(教师提示幼儿动作要停顿、不连贯。)

  4.交流木偶舞整个过程的动作:挥手、走路、挥手、鞠躬,四个动作做完后又重复这个顺序再做,直到音乐结束。

  师:每一遍木偶舞的四个动作中,哪一个动作是相同的?

  5.跟音乐再学跳一遍,并用造型木偶将木偶舞中的动作再一次排列出来:挥手、走路、挥手、鞠躬,挥手、走路、挥手、鞠躬……

  6.根据排列的造型木偶,说说它们的动作,回忆舞蹈中动作的排列次序。

  师:看看这些动作的排列次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排的花片和图形片,与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幼:我们排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片,四个一组,可排成红、黄、红、绿,红色重复;我们排的圆、方、三角形的图形片,四个一组,可排成圆、方、圆、三角,圆形重复。(此处,可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示如下的模式卡,进行对照。)

  四、尝试自编木偶舞

  1.变化木偶舞的动作次序。

  师:刚才我表演的木偶舞的动作次序是我编的,现在要把这三个动作排列的次序和方法变一变,编一个与刚才不一样的木偶舞。

  2.幼儿可自由结合,3~4人一组,尝试自编木偶舞。

  ●提供每组四个木偶,可商量着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将这些动作造型排一排次序,或增加一个需要重复的动作。

  ●尝试表演自编木偶舞,比较与教师编的木偶舞有何不同。

  3.交流自编的木偶舞,引导幼儿注意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动作排序,编出与别人不同的舞蹈。

  4.边听音乐边选择幼儿自编的一种木偶舞学跳,同时提醒幼儿跳舞时动作要像小木偶。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只用了挥手、走路、鞠躬三个动作编出了不同的木偶舞,以后可换别的动作再来变一变,编出不同的木偶舞。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 3

  活动目标

  1.运用模式排序的经验,学*并尝试自编木偶舞。

  2.用动作来表现木偶舞的特点,感受人身体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造型木偶12个,可摆成挥手、鞠躬、走路等造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都在区角玩小木偶玩具,有的还在学小木偶的动作,真有趣。你们知道吗,小木偶还会跳舞呢!我先来跳跳看,等会儿你们也可以来学一学。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1.教师表演木偶舞,幼儿欣赏。

  2.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师: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幼:小木偶的动作是动一下,停一下,很硬的,速度很慢的;我们人的动作是灵活的,一个一个动作连贯着做,比较柔软;还可以有快有慢……

  三、学跳木偶舞,发现舞蹈动作排列次序的规律

  1.再次欣赏木偶舞,要求看清木偶舞中有几个动作,先后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

  2.幼儿边说看到的小木偶动作,边展示相应的造型木偶,并把几个造型木偶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幼儿看着小木偶排列的造型动作,跟着音乐学跳木偶舞2~3遍。(教师提示幼儿动作要停顿、不连贯。)

  4.交流木偶舞整个过程的动作:挥手、走路、挥手、鞠躬,四个动作做完后又重复这个顺序再做,直到音乐结束。

  师:每一遍木偶舞的四个动作中,哪一个动作是相同的?

  5.跟音乐再学跳一遍,并用造型木偶将木偶舞中的动作再一次排列出来:挥手、走路、挥手、鞠躬,挥手、走路、挥手、鞠躬……

  6.根据排列的造型木偶,说说它们的动作,回忆舞蹈中动作的排列次序。

  师:看看这些动作的排列次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排的花片和图形片,与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幼:我们排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片,四个一组,可排成红、黄、红、绿,红色重复;我们排的圆、方、三角形的图形片,四个一组,可排成圆、方、圆、三角,圆形重复。(此处,可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示如下的.模式卡,进行对照。)

  四、尝试自编木偶舞

  1.变化木偶舞的动作次序。

  师:刚才我表演的木偶舞的动作次序是我编的,现在要把这三个动作排列的次序和方法变一变,编一个与刚才不一样的木偶舞。

  2.幼儿可自由结合,3~4人一组,尝试自编木偶舞。

  ●提供每组四个木偶,可商量着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将这些动作造型排一排次序,或增加一个需要重复的动作。

  ●尝试表演自编木偶舞,比较与教师编的木偶舞有何不同。

  3.交流自编的木偶舞,引导幼儿注意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动作排序,编出与别人不同的舞蹈。

  4.边听音乐边选择幼儿自编的一种木偶舞学跳,同时提醒幼儿跳舞时动作要像小木偶。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只用了挥手、走路、鞠躬三个动作编出了不同的木偶舞,以后可换别的动作再来变一变,编出不同的木偶舞。

  点评

  看了杨雯老师的“木偶之舞”活动设计以及她的教师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同一种教材由于教师的价值取向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活动设计。杨雯老师除了考虑主题目标以外,她还将活动定位在拓展、应用数学中的模式排序经验。因为幼儿的任何一种学*都是从运用已有经验开始,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必须唤起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和运用。为了体现她的这一定位,通过学跳木偶舞及自编木偶舞这一内容和途径实施,引导幼儿认识木偶舞中动作的排列次序与模式排序之间的关系,为幼儿顺利地学*和自编木偶舞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使幼儿运用已有的序列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第二,在设计和执行活动中,教师如何“导”是决定全体幼儿发展的关键。强调幼儿是学*的主体,这与强**师的“导”并不矛盾。杨雯老师在“导”的方面,运用了木质的、有关节的、能呈现各种造型的木偶教具,因为教师观察到这种木偶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已经玩过、比较感兴趣、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现成材料,结合幼儿直观及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幼儿根据木偶的造型动作排列舞蹈中的动作次序,增强了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忆舞蹈动作及排列次序,杨雯老师还让幼儿回忆区角活动中用三种颜色的花片、三种形状的图形片进行模式排序的经验,为幼儿在“学”和“编”之间搭建了*台,使幼儿较好地完成了这两项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数学经验的拓展和应用。

  第三,在自编木偶舞的过程中,杨雯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突破了过去“音乐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创造”,大胆尝试了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数学逻辑思维的经验和方法,让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整合性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像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

  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舞蹈的动作,要求:

  (1)动作要像木偶,弯腰、双臂侧*举并放松。

  (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 5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打击乐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能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并能看指挥用乐器表现乐曲。

  3、学*木偶表演的动作。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木偶表演的动作,能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并能看指挥用乐器表现乐曲。

  活动难点:能看指挥用乐器表现乐曲。

  活动准备:

  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各15个)、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木偶家族要举行舞会了,嘟嘟为了能参加舞会,认真的练*着动作(师做前后摆手动作喊节奏1 2 3 4),这时他的好朋友妞妞也来练*了(师做左右摆臂动作喊节奏1 2 3 4),于是他俩决定一起参加舞会,就跳起了圆圈舞(师做双手打开左右摇摆动作喊节奏1 2 3 4 5 6 7 8)。转眼,天黑了,他们相互道别后就愉快的回家了(师做挥手动作喊节奏1 2 3 4 5 6 7 8)。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及做的动作。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故事里有谁?都做了哪些动作?

  2、出示图片,请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将图片按顺序摆放。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故事内容,把图片按顺序摆放好。

  3、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学木偶跳舞吧。

  4、幼儿欣赏音乐,教师完整表演。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木偶表演吧!

  5、幼儿随音乐看图片完整表演。

  教师:这一次请你们看着图片,听音乐跳木偶舞吧。

  6、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教师: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谁扮嘟嘟?(男孩)谁扮妞妞?(女孩)跳圆圈舞时怎么做?(嘟嘟和妞妞拉手跳。)道别时怎么做?(拉手跳的小朋友面对面挥手。)

  7、出示乐器,引导幼儿认识,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师公布配器方案。

  ①嘟嘟—碰铃 ②妞妞—圆舞板

  ③圆圈舞—碰铃、圆舞板合奏 ④道别—铃鼓

  强调铃鼓以摇奏的方法表现。

  8、幼儿交换乐曲演奏。

  教师:请小朋友交换乐器来为乐器伴奏吧。

  9、引导幼儿看指挥,为乐曲伴奏。

  教师:现在我来做指挥,我们分声部演奏,我指到哪组,哪组的小朋友就来拍。

  10、幼儿看指挥演奏乐曲。

  教师:演奏的时候眼睛要看着指挥,这样你就能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演奏了。

  11、请幼儿当指挥,带领幼儿演奏乐曲。

  三、结束部分

  送乐器回家,师幼一起跳木偶舞。

  活动反思:

  《木偶大聚会》选自《胡桃夹子组曲》,乐曲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很容易调动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热情高涨。选择本次教学活动,除了让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更能促进幼儿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现将本次活动反思如下:

  1、教师思路清晰,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将故事内容记得更深刻,我出示一组打乱的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按顺序将图片摆好,随后教师再次讲故事让幼儿自己验证结果,注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2、放手,把机会给予孩子。在以前的打击乐活动中,我们一般是让孩子集体练*,集体演奏,乐器早就放在了孩子们的椅子底下,孩子们对乐器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三种乐器摆在教师前边,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们的兴趣就更高了,演奏的效果也比较好。有时候,我们放一放手,孩子们会给予我们很多的惊喜,但这些惊喜还是要建立在*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上的。

  3、在和保教主任沟通后,得知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打击乐活动,所以在出示打击乐后我增添了介绍、认识打击乐的环节,通过说一说、试一试的方式让幼儿熟悉了三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在听、看、试、演等环节中,孩子们对乐曲的旋律掌握的较好,打击乐活动顺利完成。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1)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实用10份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1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木偶动作,并能根据出示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进行大胆改编。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木偶、不同动作的红绿小人、红绿花环、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发幼儿兴趣

  瞧老师这有一个什么?你们看他好玩吗?

  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1、引导幼儿辨别人与木偶的区别

  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木偶跳舞的动作和我们一样吗〉?

  小木偶跳舞是这样来跳得,为什么他是这样来跳的呢?(木木的、滑稽的)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

  说了这么长时间,小木偶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小木偶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第一遍音乐)

  (教师边跟着音乐,边做动作,幼儿欣赏)

  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木偶一起跳舞阿?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第二遍音乐)

  二、出示红绿小人,引导幼儿自己看动作表演

  1、出示红绿小人

  今天小木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瞧它是谁?你看他有什么特点?(一半红一半绿),那我们就叫他红绿小人吧。你看他正在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想来学学他。

  你们看他的'动作和红绿小人一样吗?怎样就一样了?

  那我们也来变成红绿小人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红绿的花环,请小朋友面对红绿小人,戴上红绿花环,要和红绿小人一样啊。

  (一边听音乐,是有共同做动作)

  再出示一张红绿小人,请一名幼儿模仿,并与其他幼儿共享

  听音乐,将前两个红绿小人的东作连起来做。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木木的东作来。

  2、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提供了一张红绿小人的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都不一样,我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图片,按照图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表演,看谁表演得像。

  3、同伴间共同表演,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自己的红绿小孩

  4、同伴互相交换红绿小人,进行表演。

  5、游戏:木头人

  玩法:音乐响起,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木偶动作,可以是自己的红绿小人的动作,也可以是同伴的。老师扮演熊,当熊回头看时,每名幼儿动作保持不动,熊回过头去后,幼儿继续做动作。

  三、活动延伸:将红绿小人分开,与其他的红绿小人组合,变出不同的动作的红绿小人,在区角中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2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活动选取了《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其中,《木偶兵》是主体音乐,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与小木偶较为吻合。

  活动价值分析。情感方面的价值: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传递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爱心。最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让幼儿体会小木偶变成真正孩子的喜悦,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表达表现方面的价值:注重幼儿自发的表达表现,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僵硬),并创造性地表现小木偶不同的动态,积累肢体表现经验,自主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环节设计的思考。凸显情景:活动以故事情景贯穿始终,通过特定的情景(我是木头人、帮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在空旷的草地上植树种花)来引发孩子自主地进行表达表现。巧用媒体:活动中多次运用直观的媒体(小仙女、视频影像、拥挤的马路、美丽的花园),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现以及情感的激发。关注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站位比较靠后,没有直接的动作示范与幼儿模仿,而是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游戏感知、合作表现来梳理提升动作经验。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2、结合情境体会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喜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听过故事《木偶奇遇记》,初步感知过小木偶的动作。

  2、环境与材料创设:

  ①ppt(拥挤的马路、空旷的草地等);

  ②flash:仙女姐姐、美丽的小花园:

  ③“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公益广告片断;

  ④音乐:《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

  ⑤充气榔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小木偶诞生

  媒体呈现“木偶奇遇记”的画面,引发幼儿的回忆。

  引导语:老木匠的本领可真大,今天我也来学做故事里的老木匠,小朋友们就是小木头,等会我敲到哪根木头,哪根木头就变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间摆出一个小木偶的造型,好吗?

  1 播放《七式进阶》音乐,教师扮演老木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乐:做刨木、锯木、敲钉子状。

  B段音乐:用充气榔头在“5-3”(嘟-哒)处随意敲击幼儿,幼儿摆出各异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诞生。(为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请幼儿和“老木匠”一起来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乐,做游戏“我是木头人”(边念儿歌边模仿小木偶的动作),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教师:我们都是小木偶,让我们一起来玩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看看谁的动作最像一个小木偶。“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两遍)。

  游戏:关节动一动。规则:“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个关节(双肩、肚子、膝盖等处)几下,小木偶就把那里的关节动几下。(提醒小木偶动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儿随“木偶兵”音乐完整表现,教师随机辅以情景性语言,如把手伸出来,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问个好……

  二、小木偶变身

  出现仙女,提问:你们想变成真正的小朋友吗?要变成小朋友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怎样才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情感提升。

  教师:你们从影片里看到有哪些人?他们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想帮助谁?怎么帮助他们?

  2 小木偶帮助警察指挥交通(个体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拥挤的马路

  创设语言情景:马路上太拥挤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忙吗?

  (2)小木偶随音乐帮助警察指挥交通(感知僵硬的动作)。可以边随音乐表现边用有节奏的语言:我帮 警察|指挥交 通|请你等一 等|请你快通 过|……(可请个别动作较形象的小木偶来表现,集体模仿。)

  教师:警察叔叔说,在你们的协助下马路变通畅了,真要谢谢你们。

  3 小木偶帮助花匠植树种花(合作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空旷的草地

  创设语言情景:你们能把这片空旷的草地变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吗?

  (2)小木偶随音乐合作表现植树种花的情景

  ·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小花园?在个别幼儿表演时可辅以有节奏的语言,如我把泥土松一松,我给小树浇浇水,小树小树快快长……

  ·分组:可以两个好朋友一组,也可以几个好朋友一组一起来植树种花,要先商量好谁来植树种花,谁来装扮小树小花。

  ·幼儿尝试合作表现,教师观察。要点:观察幼儿表现小木偶植树种花的动作是否多样,关注幼儿的合作表现情况。

  (3)小组交流、分享(有侧重地选取)

  (4)媒体演示:空旷的草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草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同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大家都说谢谢你们。

  三、小木偶美梦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们欢呼:“谢谢你,小仙女!”

  教师:我太高兴了。你们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让我们共同庆祝、尽情舞蹈吧!(播放《杜鹃圆舞曲》音乐)。

  幼儿合作自由舞蹈,体验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快乐心情。

  教师:让我们把爱送给身边更多需要关心的朋友吧!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3

  活动目标:

  1、结合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动作的经验。

  2、引导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用游戏的方式和特定角色表演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3、能在游戏中说“定”时,做出各种造型,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安娜波尔卡》(剪辑)

  2、图谱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淘气的小木偶,非常喜欢流浪,有一天,他闯入了普通生灵不可进入的地方一一野森林,这个地方是属于女巫和精灵的,淘气的小木偶被野森林里美丽的景色迷住了,一直往前走,走着走着,看见了一群小精灵在向他招手,他高兴极了,和小精灵愉快的玩了起来.。小精灵看到小木偶滑稽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逗得小木偶开心极了。女巫看见了,非常嫉妒,便施了个魔法,把仆木偶和小精灵交换了一下,可是他们比刚才玩的还开心。最后女巫又把他们变了回去,自己灰溜溜的走了。

  2、感受乐曲,初步感知木偶僵硬动作的特点。

  (1)教师随音乐做动作一遍。

  教师:天亮了,小木偶醒来了,准备出发。

  (2)教师:小木偶是怎样走进野森林的'?谁来学一学?他跟我们走路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小木偶动作僵硬,小朋友动作柔软、灵活)

  (3)教师小结:木偶只会用大关节做动作,做的动作比较僵硬。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柔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4)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回忆小木偶做动作的顺序。

  教师:小木偶都做了哪些动作?先做了什么动作,后做了什么动作?(走一一点头一一走一一招手一一和小精灵做游戏。做了几次?(四次)

  (5)教师再次随音乐做动作一次,引导幼儿观察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教师:这一次请你们仔细看,小木偶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3、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动作的经验。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小木偶漫游野森林的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来学学小木偶的样子,一起去野森林里玩玩吧。

  (2)引导幼儿创编小木偶不同走路的动作。

  教师:这次,小木偶要真正走进野森林了,他除了会这样走,还会怎样走?(请幼儿创编并练*做一做)

  (3)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AB两段乐曲的动作。

  教师:小木偶来到野森林里,有礼貌的对着小精灵点了点头,笑了-一笑。音乐有点快,有没有信心跟上?

  4、尝试两人合作,创编不同的造型,表现小精灵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场景。

  (1)两位教师完整示范小精灵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场景一遍。

  教师:小精灵看到我们来到了野森林,特别的高兴,瞧,他也来凑热闹了。小精灵是怎么和小木偶玩的?仔细看?

  (2)引导幼儿回忆小精灵是在什么时候学小木偶变造型的?

  教师:小精灵是怎么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小精灵学小木偶走路,拍手做游戏)小精灵什么时候学小木偶变造型?(小精灵说“定”的时候)小精灵为什么要把小木偶定住呢?(小精灵要学小木偶做动作)正当小精灵和小木偶玩的开心的时候,女巫也来了,女巫说:“变变变变”是什么意思?怎么变换位置的?(小精灵和心木偶交换位置)

  (3)请幼儿练*小木偶和小精灵做游戏的场景。

  (4)请一名幼儿当木偶,其他幼儿当小精灵做游戏。

  (5)请幼儿两两合作做游戏一遍。

  教师:请小木偶站圈外,小精灵站圈内,这一次应该怎么变换位置呢?(请两位幼儿示范)

  5、尝试将小精灵变换位置,体验做游戏的快乐。

  (1)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如何和更多的小精灵进行游戏。

  教师:你们玩得好高兴呀,可是小木偶和小精灵都想交换更多的朋友做游戏,怎么办呢?谁有好的办法?(小精灵顺着右手的方向找到下一个木偶)

  (2)教师示范换位置的动作,并请幼儿练*一遍。

  (3)请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教师:刚才小精灵告诉我,美丽的野森林里有好多千奇百怪的花,我们去找找吧。你会变一变奇怪的花造型吗?准备出发。

  6、请幼儿随音乐完整做游戏。

  7、结束。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4

  活动目标:

  1、结合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动作的经验。

  2、引导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用游戏的方式和特定角色表演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3、能在游戏中说“定”时,做出各种造型,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安娜波尔卡》(剪辑)

  2、图谱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淘气的小木偶,非常喜欢流浪,有一天,他闯入了普通生灵不可进入的地方一一野森林,这个地方是属于女巫和精灵的,淘气的小木偶被野森林里美丽的景色迷住了,一直往前走,走着走着,看见了一群小精灵在向他招手,他高兴极了,和小精灵愉快的玩了起来.。小精灵看到小木偶滑稽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逗得小木偶开心极了。女巫看见了,非常嫉妒,便施了个魔法,把仆木偶和小精灵交换了一下,可是他们比刚才玩的还开心。最后女巫又把他们变了回去,自己灰溜溜的走了。

  2、感受乐曲,初步感知木偶僵硬动作的特点。

  (1)教师随音乐做动作一遍。

  教师:天亮了,小木偶醒来了,准备出发。

  (2)教师:小木偶是怎样走进野森林的?谁来学一学?他跟我们走路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小木偶动作僵硬,小朋友动作柔软、灵活)

  (3)教师小结:木偶只会用大关节做动作,做的动作比较僵硬。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柔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4)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回忆小木偶做动作的顺序。

  教师:小木偶都做了哪些动作?先做了什么动作,后做了什么动作?(走一一点头一一走一一招手一一和小精灵做游戏。做了几次?(四次)

  (5)教师再次随音乐做动作一次,引导幼儿观察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教师:这一次请你们仔细看,小木偶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3、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动作的经验。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小木偶漫游野森林的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来学学小木偶的样子,一起去野森林里玩玩吧。

  (2)引导幼儿创编小木偶不同走路的动作。

  教师:这次,小木偶要真正走进野森林了,他除了会这样走,还会怎样走?(请幼儿创编并练*做一做)

  (3)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AB两段乐曲的动作。

  教师:小木偶来到野森林里,有礼貌的对着小精灵点了点头,笑了-一笑。音乐有点快,有没有信心跟上?

  4、尝试两人合作,创编不同的造型,表现小精灵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场景。

  (1)两位教师完整示范小精灵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场景一遍。

  教师:小精灵看到我们来到了野森林,特别的高兴,瞧,他也来凑热闹了。小精灵是怎么和小木偶玩的?仔细看?

  (2)引导幼儿回忆小精灵是在什么时候学小木偶变造型的?

  教师:小精灵是怎么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小精灵学小木偶走路,拍手做游戏)小精灵什么时候学小木偶变造型?(小精灵说“定”的`时候)小精灵为什么要把小木偶定住呢?(小精灵要学小木偶做动作)正当小精灵和小木偶玩的开心的时候,女巫也来了,女巫说:“变变变变”是什么意思?怎么变换位置的?(小精灵和心木偶交换位置)

  (3)请幼儿练*小木偶和小精灵做游戏的场景。

  (4)请一名幼儿当木偶,其他幼儿当小精灵做游戏。

  (5)请幼儿两两合作做游戏一遍。

  教师:请小木偶站圈外,小精灵站圈内,这一次应该怎么变换位置呢?(请两位幼儿示范)

  5、尝试将小精灵变换位置,体验做游戏的快乐。

  (1)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如何和更多的小精灵进行游戏。

  教师:你们玩得好高兴呀,可是小木偶和小精灵都想交换更多的朋友做游戏,怎么办呢?谁有好的办法?(小精灵顺着右手的方向找到下一个木偶)

  (2)教师示范换位置的动作,并请幼儿练*一遍。

  (3)请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教师:刚才小精灵告诉我,美丽的野森林里有好多千奇百怪的花,我们去找找吧。你会变一变奇怪的花造型吗?准备出发。

  6、请幼儿随音乐完整做游戏。

  7、结束。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5

  一、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2、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3、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二、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

  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舞蹈的动作,要求:(1)动作要象木偶,弯腰、双臂侧*举并放松。(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延伸: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附:歌曲

  三、设计思路:

  木偶以其稚拙、夸张的形象而深受幼儿的喜爱。我班幼儿对木偶的操作深感兴趣,对木偶,特别是泉州侨乡的提线木偶感到十分的好奇,*时总是喜欢玩木偶,与同伴对对话,表演节目,也很爱问“为什么?”…… 根据《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及“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与幼儿共同商讨、共同设计了多个运用木偶形式的活动,以下是选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活动,仅供大家参考。

  四、活动目的: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6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木偶动作,并能根据出示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进行大胆改编。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木偶、不同动作的红绿小人、红绿花环、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发幼儿兴趣

  瞧老师这有一个什么?你们看他好玩吗?

  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1、引导幼儿辨别人与木偶的区别

  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木偶跳舞的动作和我们一样吗〉?

  小木偶跳舞是这样来跳得,为什么他是这样来跳的呢?(木木的、滑稽的)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

  说了这么长时间,小木偶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小木偶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第一遍音乐)

  (教师边跟着音乐,边做动作,幼儿欣赏)

  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木偶一起跳舞阿?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第二遍音乐)

  二、出示红绿小人,引导幼儿自己看动作表演

  1、出示红绿小人

  今天小木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瞧它是谁?你看他有什么特点?(一半红一半绿),那我们就叫他红绿小人吧。你看他正在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想来学学他。

  你们看他的动作和红绿小人一样吗?怎样就一样了?

  那我们也来变成红绿小人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红绿的花环,请小朋友面对红绿小人,戴上红绿花环,要和红绿小人一样啊。

  (一边听音乐,是有共同做动作)

  再出示一张红绿小人,请一名幼儿模仿,并与其他幼儿共享

  听音乐,将前两个红绿小人的东作连起来做。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木木的东作来。

  2、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提供了一张红绿小人的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都不一样,我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图片,按照图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表演,看谁表演得像。

  3、同伴间共同表演,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自己的红绿小孩

  4、同伴互相交换红绿小人,进行表演。

  5、游戏:木头人

  玩法:音乐响起,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木偶动作,可以是自己的红绿小人的动作,也可以是同伴的'。老师扮演熊,当熊回头看时,每名幼儿动作保持不动,熊回过头去后,幼儿继续做动作。

  三、活动延伸:将红绿小人分开,与其他的红绿小人组合,变出不同的动作的红绿小人,在区角中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7

  活动目标:

  1、结合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动作的经验。

  2、引导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用游戏的方式和特定角色表演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3、能在游戏中说“定”时,做出各种造型,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安娜波尔卡》(剪辑)

  2、图谱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淘气的小木偶,非常喜欢流浪,有一天,他闯入了普通生灵不可进入的地方一一野森林,这个地方是属于女巫和精灵的,淘气的小木偶被野森林里美丽的景色迷住了,一直往前走,走着走着,看见了一群小精灵在向他招手,他高兴极了,和小精灵愉快的玩了起来.。小精灵看到小木偶滑稽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逗得小木偶开心极了。女巫看见了,非常嫉妒,便施了个魔法,把仆木偶和小精灵交换了一下,可是他们比刚才玩的还开心。最后女巫又把他们变了回去,自己灰溜溜的走了。

  2、感受乐曲,初步感知木偶僵硬动作的特点。

  (1)教师随音乐做动作一遍。

  教师:天亮了,小木偶醒来了,准备出发。

  (2)教师:小木偶是怎样走进野森林的?谁来学一学?他跟我们走路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小木偶动作僵硬,小朋友动作柔软、灵活)

  (3)教师小结:木偶只会用大关节做动作,做的动作比较僵硬。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柔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4)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回忆小木偶做动作的顺序。

  教师:小木偶都做了哪些动作?先做了什么动作,后做了什么动作?(走一一点头一一走一一招手一一和小精灵做游戏。做了几次?(四次)

  (5)教师再次随音乐做动作一次,引导幼儿观察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教师:这一次请你们仔细看,小木偶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3、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动作的经验。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小木偶漫游野森林的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来学学小木偶的样子,一起去野森林里玩玩吧。

  (2)引导幼儿创编小木偶不同走路的动作。

  教师:这次,小木偶要真正走进野森林了,他除了会这样走,还会怎样走?(请幼儿创编并练*做一做)

  (3)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AB两段乐曲的'动作。

  教师:小木偶来到野森林里,有礼貌的对着小精灵点了点头,笑了-一笑。音乐有点快,有没有信心跟上?

  4、尝试两人合作,创编不同的造型,表现小精灵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场景。

  (1)两位教师完整示范小精灵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场景一遍。

  教师:小精灵看到我们来到了野森林,特别的高兴,瞧,他也来凑热闹了。小精灵是怎么和小木偶玩的?仔细看?

  (2)引导幼儿回忆小精灵是在什么时候学小木偶变造型的?

  教师:小精灵是怎么和小木偶做游戏的?(小精灵学小木偶走路,拍手做游戏)小精灵什么时候学小木偶变造型?(小精灵说“定”的时候)小精灵为什么要把小木偶定住呢?(小精灵要学小木偶做动作)正当小精灵和小木偶玩的开心的时候,女巫也来了,女巫说:“变变变变”是什么意思?怎么变换位置的?(小精灵和心木偶交换位置)

  (3)请幼儿练*小木偶和小精灵做游戏的场景。

  (4)请一名幼儿当木偶,其他幼儿当小精灵做游戏。

  (5)请幼儿两两合作做游戏一遍。

  教师:请小木偶站圈外,小精灵站圈内,这一次应该怎么变换位置呢?(请两位幼儿示范)

  5、尝试将小精灵变换位置,体验做游戏的快乐。

  (1)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如何和更多的小精灵进行游戏。

  教师:你们玩得好高兴呀,可是小木偶和小精灵都想交换更多的朋友做游戏,怎么办呢?谁有好的办法?(小精灵顺着右手的方向找到下一个木偶)

  (2)教师示范换位置的动作,并请幼儿练*一遍。

  (3)请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教师:刚才小精灵告诉我,美丽的野森林里有好多千奇百怪的花,我们去找找吧。你会变一变奇怪的花造型吗?准备出发。

  6、请幼儿随音乐完整做游戏。

  7、结束。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8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活动选取了《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其中,《木偶兵》是主体音乐,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与小木偶较为吻合。

  活动价值分析。情感方面的价值: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传递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爱心。最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让幼儿体会小木偶变成真正孩子的喜悦,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表达表现方面的价值:注重幼儿自发的表达表现,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僵硬),并创造性地表现小木偶不同的动态,积累肢体表现经验,自主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环节设计的思考。凸显情景:活动以故事情景贯穿始终,通过特定的情景(我是木头人、帮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在空旷的草地上植树种花)来引发孩子自主地进行表达表现。巧用媒体:活动中多次运用直观的媒体(小仙女、视频影像、拥挤的马路、美丽的花园),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现以及情感的激发。关注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站位比较靠后,没有直接的动作示范与幼儿模仿,而是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游戏感知、合作表现来梳理提升动作经验。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2、结合情境体会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喜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听过故事《木偶奇遇记》,初步感知过小木偶的动作。

  2、环境与材料创设:

  ①ppt(拥挤的马路、空旷的草地等);

  ②flash:仙女姐姐、美丽的小花园:

  ③“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公益广告片断;

  ④音乐:《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

  ⑤充气榔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小木偶诞生

  媒体呈现“木偶奇遇记”的'画面,引发幼儿的回忆。

  引导语:老木匠的本领可真大,今天我也来学做故事里的老木匠,小朋友们就是小木头,等会我敲到哪根木头,哪根木头就变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间摆出一个小木偶的造型,好吗?

  1 播放《七式进阶》音乐,教师扮演老木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乐:做刨木、锯木、敲钉子状。

  B段音乐:用充气榔头在“5-3”(嘟-哒)处随意敲击幼儿,幼儿摆出各异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诞生。(为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请幼儿和“老木匠”一起来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乐,做游戏“我是木头人”(边念儿歌边模仿小木偶的动作),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教师:我们都是小木偶,让我们一起来玩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看看谁的动作最像一个小木偶。“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两遍)。

  游戏:关节动一动。规则:“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个关节(双肩、肚子、膝盖等处)几下,小木偶就把那里的关节动几下。(提醒小木偶动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儿随“木偶兵”音乐完整表现,教师随机辅以情景性语言,如把手伸出来,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问个好……

  二、小木偶变身

  出现仙女,提问:你们想变成真正的小朋友吗?要变成小朋友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怎样才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情感提升。

  教师:你们从影片里看到有哪些人?他们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想帮助谁?怎么帮助他们?

  2 小木偶帮助警察指挥交通(个体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拥挤的马路

  创设语言情景:马路上太拥挤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忙吗?

  (2)小木偶随音乐帮助警察指挥交通(感知僵硬的动作)。可以边随音乐表现边用有节奏的语言:我帮 警察|指挥交 通|请你等一 等|请你快通 过|……(可请个别动作较形象的小木偶来表现,集体模仿。)

  教师:警察叔叔说,在你们的协助下马路变通畅了,真要谢谢你们。

  3 小木偶帮助花匠植树种花(合作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空旷的草地

  创设语言情景:你们能把这片空旷的草地变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吗?

  (2)小木偶随音乐合作表现植树种花的情景

  ·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小花园?在个别幼儿表演时可辅以有节奏的语言,如我把泥土松一松,我给小树浇浇水,小树小树快快长……

  ·分组:可以两个好朋友一组,也可以几个好朋友一组一起来植树种花,要先商量好谁来植树种花,谁来装扮小树小花。

  ·幼儿尝试合作表现,教师观察。要点:观察幼儿表现小木偶植树种花的动作是否多样,关注幼儿的合作表现情况。

  (3)小组交流、分享(有侧重地选取)

  (4)媒体演示:空旷的草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草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同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大家都说谢谢你们。

  三、小木偶美梦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们欢呼:“谢谢你,小仙女!”

  教师:我太高兴了。你们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让我们共同庆祝、尽情舞蹈吧!(播放《杜鹃圆舞曲》音乐)。

  幼儿合作自由舞蹈,体验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快乐心情。

  教师:让我们把爱送给身边更多需要关心的朋友吧!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9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愿意学跳小木偶的舞蹈。(情感)

  2.知道身体上会动的部位。(认知)

  3.把握小木偶僵硬、停顿的动作特征(技能)

  活动准备

  1.小木偶玩具

  2.自制的人体

  3.纸偶8个

  4.音乐《切分的时钟》

  活动过程

  一、木偶导入

  教师: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是什么呢?(木偶)你们听说过关于木偶的故事吗?那小孩叫什么名字?(匹诺曹)我想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会喜欢木偶,你们喜欢吗?

  二、欣赏小木偶的舞蹈。

  1.欣赏老师模仿小木偶的舞蹈。

  教师:今天刘老师会和你们一起学着木偶很滑稽的样子来跳跳舞,先请你看我学着木偶滑稽的样子跳舞,你觉得木偶在跳舞的时候,那个样子是什么样子,感觉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喜欢我跳的舞,可以跟我一起来跳。(播放第1遍音乐)

  提问:感觉怎么样?你觉得小木偶的动作哪里好笑?其实是时而僵硬时而停顿。我们再来滑稽、好笑一次,找一个空地方(播放第2遍音乐)

  2.比较并讨论,交流模仿小木偶的感受。

  教师:好玩吗?你觉得: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提一下,动一下)我们来比较一下人的动作和木偶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起立分别模仿人和木偶做招手、鞠躬、走路的动作)

  教师: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听老师的指令哦,当我说像人的样子就像人的样子,像木偶的样子就像木偶的样子,感觉人和木偶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好吗?听好音乐找个空地方,先招手,像人一样招手,换个方向。像木偶一个招手(然后鞠躬、走路)(播放第3次音乐)

  小结: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木偶走路一动一停)人走路感觉怎么样?(都没有停顿,感觉是很灵活的)小木偶的舞蹈真特别,它的动作时而僵硬时而停顿!

  三、标记人和木偶会动的地方。

  1.标记木偶会动的地方。

  教师:为什么人和小木偶的动作不一样呢?为什么人的`动作这么灵活而小木偶的动作只能是一动一停顿呢?我们来看看小木偶刚才跳舞的时候哪里会动?我们做好标记(颈部、脚踝、手腕、手肘、肩膀、膝盖、髋关节)

  2.提问: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会动?

  教师:这就是小木偶能动的地方,小木偶只能动这些,我们人的身体是很灵活的,人哪些地方动的比它多?人的内部还有哪些可以动?(请幼儿示范动眼睛、嘴巴)还有我们身体内部的心脏、血都会动,人为什么这么灵活,就是因为我们是有生命的,比木偶灵活多了。

  四、创编小木偶舞蹈动作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尽管我们身体是灵活的,但是我们今天做的游戏是用我们灵活的身体学小木偶的样子跳舞。等一下3个小朋友一组,老师给你们这组发一个用纸做的木偶,一个人将木偶变一个造型,根据音乐跳起来,等下比比谁用自己灵活的身体学木偶的样子学的最像。行不行,几个小朋友一起?我们先来让这个木偶做一个动作,我们跟着音乐试试看,(播放一小段)要从原来站的动作,变成这个动作。还要听好音乐左一个、右一个,再来一次(再播放一小段)会了吧,找好朋友跟着音乐跳跳看。

  2.小组创编动作,跟随音乐舞蹈。

  大班音乐木偶教案 10

  教学目的:

  1、通过节奏乐《木偶大聚会》,让幼儿感受乐曲明快、含蓄的性质,分析乐曲的结构,体验演奏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乐曲的节奏,初步掌握看指挥演奏的方法。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在学*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教学难点:

  互相倾听,协调音色。

  活动准备:

  乐器、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快乐的音乐响起来了,木偶家族即将进行盛大的聚会,你们看谁来了?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完整感受。

  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是怎么样的?好像在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介绍:乐曲的作者、名称及内容。

  3、熟悉图谱

  介绍:图谱中的三种颜色的木偶分别代表三种演奏方法,老师是根据乐曲声音的特点来画的,请小朋友仔细看,这些木偶是怎么和音乐舞蹈的?

  4、匹配乐曲。

  5、请幼儿按图谱打节奏。

  6、引导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打节奏。

  7、徒手练*

  (1)手打乐曲的动作,嘴发乐曲的声音,看图谱练*一遍。

  (2)看指挥,分乐器练*。

  (3)提出要求进一步练*。

  8、配器演奏

  1、轻轻拿出乐器,注意指挥的手势,看指挥演奏。

  讨论:演奏的`效果,提出要求注意的地方。

  2、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儿互相倾听。

  3、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曲演奏。

  9、引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活动自然结束。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活动反思:

  《木偶大聚会》选自《胡桃夹子组曲》,乐曲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很容易调动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热情高涨。选择本次教学活动,除了让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更能促进幼儿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现将本次活动反思如下:

  1、教师思路清晰,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将故事内容记得更深刻,我出示一组打乱的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按顺序将图片摆好,随后教师再次讲故事让幼儿自己验证结果,注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2、放手,把机会给予孩子。在以前的打击乐活动中,我们一般是让孩子集体练*,集体演奏,乐器早就放在了孩子们的椅子底下,孩子们对乐器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三种乐器摆在教师前边,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们的兴趣就更高了,演奏的效果也比较好。有时候,我们放一放手,孩子们会给予我们很多的惊喜,但这些惊喜还是要建立在*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上的。

  3、在和保教主任沟通后,得知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打击乐活动,所以在出示打击乐后我增添了介绍、认识打击乐的环节,通过说一说、试一试的方式让幼儿熟悉了三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在听、看、试、演等环节中,孩子们对乐曲的旋律掌握的较好,打击乐活动顺利完成。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2)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木偶》优选【5】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木偶》 1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

  活动选取了《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其中,《木偶兵》是主体音乐,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与小木偶较为吻合。

  活动价值分析。情感方面的价值: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传递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爱心。最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让幼儿体会小木偶变成真正孩子的喜悦,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表达表现方面的价值:注重幼儿自发的表达表现,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僵硬),并创造性地表现小木偶不同的动态,积累肢体表现经验,自主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环节设计的思考。凸显情景:活动以故事情景贯穿始终,通过特定的情景(我是木头人、帮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在空旷的草地上植树种花)来引发孩子自主地进行表达表现。巧用媒体:活动中多次运用直观的媒体(小仙女、视频影像、拥挤的马路、美丽的花园),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现以及情感的激发。关注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站位比较靠后,没有直接的动作示范与幼儿模仿,而是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游戏感知、合作表现来梳理提升动作经验。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2、结合情境体会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喜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听过故事《木偶奇遇记》,初步感知过小木偶的动作。

  2、环境与材料创设:

  ①ppt(拥挤的马路、空旷的草地等);

  ②flash:仙女姐姐、美丽的小花园:

  ③“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公益广告片断;

  ④音乐:《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

  ⑤充气榔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小木偶诞生

  媒体呈现“木偶奇遇记”的画面,引发幼儿的回忆。

  引导语:老木匠的本领可真大,今天我也来学做故事里的老木匠,小朋友们就是小木头,等会我敲到哪根木头,哪根木头就变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间摆出一个小木偶的造型,好吗?

  1 播放《七式进阶》音乐,教师扮演老木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乐:做刨木、锯木、敲钉子状。

  B段音乐:用充气榔头在“5-3”(嘟-哒)处随意敲击幼儿,幼儿摆出各异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诞生。(为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请幼儿和“老木匠”一起来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乐,做游戏“我是木头人”(边念儿歌边模仿小木偶的动作),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教师:我们都是小木偶,让我们一起来玩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看看谁的动作最像一个小木偶。“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两遍)。

  游戏:关节动一动。规则:“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个关节(双肩、肚子、膝盖等处)几下,小木偶就把那里的关节动几下。(提醒小木偶动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儿随“木偶兵”音乐完整表现,教师随机辅以情景性语言,如把手伸出来,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问个好……

  二、小木偶变身

  出现仙女,提问:你们想变成真正的小朋友吗?要变成小朋友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怎样才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情感提升。

  教师:你们从影片里看到有哪些人?他们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想帮助谁?怎么帮助他们?

  2 小木偶帮助警察指挥交通(个体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拥挤的马路

  创设语言情景:马路上太拥挤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忙吗?

  (2)小木偶随音乐帮助警察指挥交通(感知僵硬的动作)。可以边随音乐表现边用有节奏的语言:我帮 警察|指挥交 通|请你等一 等|请你快通 过|……(可请个别动作较形象的小木偶来表现,集体模仿。)

  教师:警察叔叔说,在你们的协助下马路变通畅了,真要谢谢你们。

  3 小木偶帮助花匠植树种花(合作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空旷的草地

  创设语言情景:你们能把这片空旷的草地变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吗?

  (2)小木偶随音乐合作表现植树种花的情景

  ·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小花园?在个别幼儿表演时可辅以有节奏的语言,如我把泥土松一松,我给小树浇浇水,小树小树快快长……

  ·分组:可以两个好朋友一组,也可以几个好朋友一组一起来植树种花,要先商量好谁来植树种花,谁来装扮小树小花。

  ·幼儿尝试合作表现,教师观察。要点:观察幼儿表现小木偶植树种花的动作是否多样,关注幼儿的合作表现情况。

  (3)小组交流、分享(有侧重地选取)

  (4)媒体演示:空旷的草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草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同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大家都说谢谢你们。

  三、小木偶美梦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们欢呼:“谢谢你,小仙女!”

  教师:我太高兴了。你们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让我们共同庆祝、尽情舞蹈吧!(播放《杜鹃圆舞曲》音乐)。

  幼儿合作自由舞蹈,体验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快乐心情。

  教师:让我们把爱送给身边更多需要关心的朋友吧!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木偶》 2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木偶动作,并能根据出示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进行大胆改编。

  活动准备:木偶、不同动作的红绿小人、红绿花环、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发幼儿兴趣

  瞧老师这有一个什么?你们看他好玩吗?

  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1、引导幼儿辨别人与木偶的区别

  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木偶跳舞的动作和我们一样吗〉?

  小木偶跳舞是这样来跳得,为什么他是这样来跳的呢?(木木的、滑稽的)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

  说了这么长时间,小木偶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小木偶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第一遍音乐)

  (教师边跟着音乐,边做动作,幼儿欣赏)

  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木偶一起跳舞阿?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第二遍音乐)

  二、出示红绿小人,引导幼儿自己看动作表演

  1、出示红绿小人

  今天小木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瞧它是谁?你看他有什么特点?(一半红一半绿),那我们就叫他红绿小人吧。你看他正在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想来学学他。

  你们看他的动作和红绿小人一样吗?怎样就一样了?

  那我们也来变成红绿小人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红绿的花环,请小朋友面对红绿小人,戴上红绿花环,要和红绿小人一样啊。

  (一边听音乐,是有共同做动作)

  再出示一张红绿小人,请一名幼儿模仿,并与其他幼儿共享

  听音乐,将前两个红绿小人的东作连起来做。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木木的东作来。

  2、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提供了一张红绿小人的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都不一样,我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图片,按照图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表演,看谁表演得像。

  3、同伴间共同表演,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自己的红绿小孩

  4、同伴互相交换红绿小人,进行表演。

  5、游戏:木头人

  玩法:音乐响起,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木偶动作,可以是自己的红绿小人的动作,也可以是同伴的。老师扮演熊,当熊回头看时,每名幼儿动作保持不动,熊回过头去后,幼儿继续做动作。

  活动延伸:将红绿小人分开,与其他的红绿小人组合,变出不同的动作的红绿小人,在区角中进行表演。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木偶》 3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木偶动作,并能根据出示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进行大胆改编。

  活动准备:木偶、不同动作的红绿小人、红绿花环、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发幼儿兴趣

  瞧老师这有一个什么?你们看他好玩吗?

  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1、引导幼儿辨别人与木偶的区别

  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木偶跳舞的动作和我们一样吗〉?

  小木偶跳舞是这样来跳得,为什么他是这样来跳的呢?(木木的、滑稽的)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

  说了这么长时间,小木偶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小木偶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第一遍音乐)

  (教师边跟着音乐,边做动作,幼儿欣赏)

  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木偶一起跳舞阿?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第二遍音乐)

  二、出示红绿小人,引导幼儿自己看动作表演

  1、出示红绿小人

  今天小木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瞧它是谁?你看他有什么特点?(一半红一半绿),那我们就叫他红绿小人吧。你看他正在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想来学学他。

  你们看他的动作和红绿小人一样吗?怎样就一样了?

  那我们也来变成红绿小人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红绿的花环,请小朋友面对红绿小人,戴上红绿花环,要和红绿小人一样啊。

  (一边听音乐,是有共同做动作)

  再出示一张红绿小人,请一名幼儿模仿,并与其他幼儿共享

  听音乐,将前两个红绿小人的东作连起来做。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木木的东作来。

  2、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提供了一张红绿小人的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都不一样,我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图片,按照图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表演,看谁表演得像。

  3、同伴间共同表演,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自己的红绿小孩

  4、同伴互相交换红绿小人,进行表演。

  5、游戏:木头人

  玩法:音乐响起,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木偶动作,可以是自己的红绿小人的动作,也可以是同伴的。老师扮演熊,当熊回头看时,每名幼儿动作保持不动,熊回过头去后,幼儿继续做动作。

  活动延伸:将红绿小人分开,与其他的红绿小人组合,变出不同的动作的红绿小人,在区角中进行表演。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木偶》 4

  一、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2、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3、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二、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

  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舞蹈的动作,要求:(1)动作要象木偶,弯腰、双臂侧*举并放松。(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延伸: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附:歌曲

  三、设计思路:

  木偶以其稚拙、夸张的形象而深受幼儿的喜爱。我班幼儿对木偶的操作深感兴趣,对木偶,特别是泉州侨乡的提线木偶感到十分的好奇,*时总是喜欢玩木偶,与同伴对对话,表演节目,也很爱问“为什么?”…… 根据《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及“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与幼儿共同商讨、共同设计了多个运用木偶形式的活动,以下是选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活动,仅供大家参考。

  四、活动目的: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木偶》 5

  活动目标

  1.运用模式排序的经验,学*并尝试自编木偶舞。

  2.用动作来表现木偶舞的特点,感受人身体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造型木偶12个,可摆成挥手、鞠躬、走路等造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都在区角玩小木偶玩具,有的还在学小木偶的动作,真有趣。你们知道吗,小木偶还会跳舞呢!我先来跳跳看,等会儿你们也可以来学一学。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1.教师表演木偶舞,幼儿欣赏。

  2.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师: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幼:小木偶的动作是动一下,停一下,很硬的,速度很慢的;我们人的动作是灵活的,一个一个动作连贯着做,比较柔软;还可以有快有慢……

  三、学跳木偶舞,发现舞蹈动作排列次序的.规律

  1.再次欣赏木偶舞,要求看清木偶舞中有几个动作,先后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

  2.幼儿边说看到的小木偶动作,边展示相应的造型木偶,并把几个造型木偶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幼儿看着小木偶排列的造型动作,跟着音乐学跳木偶舞2~3遍。(教师提示幼儿动作要停顿、不连贯。)

  4.交流木偶舞整个过程的动作:挥手、走路、挥手、鞠躬,四个动作做完后又重复这个顺序再做,直到音乐结束。

  师:每一遍木偶舞的四个动作中,哪一个动作是相同的?

  5.跟音乐再学跳一遍,并用造型木偶将木偶舞中的动作再一次排列出来:挥手、走路、挥手、鞠躬,挥手、走路、挥手、鞠躬……

  6.根据排列的造型木偶,说说它们的动作,回忆舞蹈中动作的排列次序。

  师:看看这些动作的排列次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排的花片和图形片,与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幼:我们排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片,四个一组,可排成红、黄、红、绿,红色重复;我们排的圆、方、三角形的图形片,四个一组,可排成圆、方、圆、三角,圆形重复。(此处,可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示如下的模式卡,进行对照。)

  四、尝试自编木偶舞

  1.变化木偶舞的动作次序。

  师:刚才我表演的木偶舞的动作次序是我编的,现在要把这三个动作排列的次序和方法变一变,编一个与刚才不一样的木偶舞。

  2.幼儿可自由结合,3~4人一组,尝试自编木偶舞。

  ●提供每组四个木偶,可商量着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将这些动作造型排一排次序,或增加一个需要重复的动作。

  ●尝试表演自编木偶舞,比较与教师编的木偶舞有何不同。

  3.交流自编的木偶舞,引导幼儿注意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动作排序,编出与别人不同的舞蹈。

  4.边听音乐边选择幼儿自编的一种木偶舞学跳,同时提醒幼儿跳舞时动作要像小木偶。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只用了挥手、走路、鞠躬三个动作编出了不同的木偶舞,以后可换别的动作再来变一变,编出不同的木偶舞。

  点评

  看了杨雯老师的“木偶之舞”活动设计以及她的教师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同一种教材由于教师的价值取向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活动设计。杨雯老师除了考虑主题目标以外,她还将活动定位在拓展、应用数学中的模式排序经验。因为幼儿的任何一种学*都是从运用已有经验开始,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必须唤起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和运用。为了体现她的这一定位,通过学跳木偶舞及自编木偶舞这一内容和途径实施,引导幼儿认识木偶舞中动作的排列次序与模式排序之间的关系,为幼儿顺利地学*和自编木偶舞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使幼儿运用已有的序列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第二,在设计和执行活动中,教师如何“导”是决定全体幼儿发展的关键。强调幼儿是学*的主体,这与强**师的“导”并不矛盾。杨雯老师在“导”的方面,运用了木质的、有关节的、能呈现各种造型的木偶教具,因为教师观察到这种木偶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已经玩过、比较感兴趣、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现成材料,结合幼儿直观及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幼儿根据木偶的造型动作排列舞蹈中的动作次序,增强了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忆舞蹈动作及排列次序,杨雯老师还让幼儿回忆区角活动中用三种颜色的花片、三种形状的图形片进行模式排序的经验,为幼儿在“学”和“编”之间搭建了*台,使幼儿较好地完成了这两项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数学经验的拓展和应用。

  第三,在自编木偶舞的过程中,杨雯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突破了过去“音乐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创造”,大胆尝试了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数学逻辑思维的经验和方法,让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整合性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3)

——音乐教案:木偶(精选五篇)

  音乐教案:木偶 1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感受和体验木偶跳舞的特点。

  3.能根据图片,在音乐的伴奏下,较协调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4.知道与朋友互换,可以得到更多的本领。

  活动准备:

  人体图;不同姿态{可以互相调换}的木偶图若干;红.黄手腕套{与幼儿人数相等};彩色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木偶人跳舞是怎样的.

  1“老师最喜欢跳舞,现在老师跳给你看.”教师随音乐跳舞,“喜欢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么感觉?”

  2“刚才老师跳的舞和我们*时跳舞有什么不一样?”从动作上引导幼儿区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会动?”结合幼儿的发言,教师在人体图上作记录.并丰富幼儿的知识: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4“为什么木偶人只有关节在动?”告诉幼儿它没有生命,是用木头做的,而我们人有生命,挑起舞来就非常好看。

  5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除了刚才做的,你还想做什么?”鼓励幼儿做出不一样的动作来.感受木偶跳舞的动作特点。

  二、进一步体验木偶人跳舞,学*看图做出相应的动作。

  1“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哪里有些特别?”引导幼儿发现木偶身上有两种颜色,并请幼儿根据木偶的特点,给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们也象它一样,一边红,一边黄.”请幼儿自己戴上手腕套,并和小木偶对比,是否一样.并和老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尝试看图做动作。

  3“你们的后面也有许多的小木偶,去找一个做好朋友吧.”请幼儿看自己的图片做动作,并互相学*。

  4“小木偶还会变身呢.”请幼儿和身边的小木偶变身,并做动作,告诉幼儿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换,可以学到更多的动作。

  三“小木偶累了,我们轻轻把它请下来,好吗?”幼儿再次和老师一起跳舞,离开活动室。

  活动后的反思:

  活动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它能给幼儿综合整体的知识,从“小木偶”动态的东西进入,把肢体语言,区分左右手,*惯的培养,非常自然的整合进去,体现了师生互动,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着老师做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的主动性,愿意亲自尝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音乐教案:木偶 2

  活动目标:

  1、在随乐游戏中感知乐曲ABC结构,尝试自主创造及表现音乐。

  2、能按照游戏规则按角色随乐进行表演。

  3、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风格特点,体验随乐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活动准备:

  音乐:《啤酒桶波尔卡》,分段音乐、完整音乐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l)教师:有一位魔法师,他制作了很多的木偶人。他想用强大的魔法让木偶人都动起来,让我们听着音乐,看一看奇迹能发生吗?

  2)观看情景表演:魔法师和木偶人(教师拉出木偶,配乐表演A段+B段)

  动作:锤子敲--起子--头部魔法(木偶头动)--手臂施法(木偶手动)--腰施法(木偶扭动)--腿部施法(木偶腿动)

  3)师幼共同梳理故事情境

  师:魔法师成功了吗?好的,小木偶向后走。魔法师的魔法厉害吗?想学吗?有没有信心能学会?在我们学会魔法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怎样制作木偶。刚刚魔法师怎么制作的?

  2、分乐段、分角色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①教师带领幼儿按照游戏规则听音乐进行随乐游戏。

  ②引导幼儿在教师的语言、动作指令下按照游戏规则听音乐进行随乐游戏。

  ③尝试自主按照游戏规则听音乐进行随乐游戏。

  1)引导幼儿感知A段音乐(两次感知)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来制作小木偶。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制作木偶的情况。

  2)引导幼儿感知B段音乐

  师:都会制作木偶了吧,现在我们要对着木偶施魔法,要让木偶动起来。可是要让它动起来,我们还需要弄清楚几个问题,你们还记得魔法师对木偶的哪些部位施法了吗?

  第一次验证答案:你们来当我的木偶,我来施展一次魔法,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脑袋上面施魔法,小脑袋动一动,小手上面施魔法,小手也来动一动,身体上面施魔法,身体也来动一动,小脚上面施魔法,小脚也来动一动。

  师:好的,看清楚了吗?是什么样的顺序?一共施了几次魔法?你们能不能像木偶一样,谁来告诉我木偶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配乐施魔法,第一次幼儿坐着,第二次幼儿起立,第三次幼儿与教师交换,第四次两名幼儿互相玩)

  师:接下来给一个挑战给你们,敢不敢接受?我们把制作木偶的过程和给木偶施法的过程连起来来一遍,试试看。(A段+B段音乐)

  3)引导幼儿感知C段音乐

  ①迁移领袖模仿游戏的已有经验,按照游戏规则表现音乐。

  ②尝试自主进行随乐游戏。

  师:小木偶能动了,他最想感谢谁呀?你们来看看我的小木偶是怎么感谢我的?(播放音乐C段)我的小木偶是怎么感谢我的?如果你们是小木偶,你们会做什么样的动作来感谢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师幼共同完整欣赏、表现音乐

  1)师幼共同梳理回忆故事情节。

  师:今天我们听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有一位魔法师,他制作了很多的木偶人,他想用强大的魔法让木偶人都动起来,小木偶动起来了,最后小木偶感谢他。

  2)两两合作分角色表现音乐,感知乐曲结构(A+B+C)。

  师:我们一起用音乐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好吗?

  3)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现C段音乐,并再次完整感知音乐。

  师:现在我们都变成小木偶走出教室。(幼儿跟随教师带领,听音乐做木偶动作走出教室)

  音乐教案:木偶 3

  活动目标

  1.运用模式排序的经验,学*并尝试自编木偶舞。

  2.用动作来表现木偶舞的特点,感受人身体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造型木偶12个,可摆成挥手、鞠躬、走路等造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都在区角玩小木偶玩具,有的还在学小木偶的动作,真有趣。你们知道吗,小木偶还会跳舞呢!我先来跳跳看,等会儿你们也可以来学一学。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1.教师表演木偶舞,幼儿欣赏。

  2.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师: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幼:小木偶的动作是动一下,停一下,很硬的,速度很慢的;我们人的动作是灵活的,一个一个动作连贯着做,比较柔软;还可以有快有慢……

  三、学跳木偶舞,发现舞蹈动作排列次序的规律

  1.再次欣赏木偶舞,要求看清木偶舞中有几个动作,先后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

  2.幼儿边说看到的小木偶动作,边展示相应的造型木偶,并把几个造型木偶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幼儿看着小木偶排列的造型动作,跟着音乐学跳木偶舞2~3遍。(教师提示幼儿动作要停顿、不连贯。)

  4.交流木偶舞整个过程的动作:挥手、走路、挥手、鞠躬,四个动作做完后又重复这个顺序再做,直到音乐结束。

  师:每一遍木偶舞的四个动作中,哪一个动作是相同的?

  5.跟音乐再学跳一遍,并用造型木偶将木偶舞中的动作再一次排列出来:挥手、走路、挥手、鞠躬,挥手、走路、挥手、鞠躬……

  6.根据排列的造型木偶,说说它们的动作,回忆舞蹈中动作的排列次序。

  师:看看这些动作的排列次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排的花片和图形片,与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幼:我们排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片,四个一组,可排成红、黄、红、绿,红色重复;我们排的圆、方、三角形的图形片,四个一组,可排成圆、方、圆、三角,圆形重复。(此处,可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示如下的模式卡,进行对照。)

  四、尝试自编木偶舞

  1.变化木偶舞的动作次序。

  师:刚才我表演的木偶舞的动作次序是我编的,现在要把这三个动作排列的次序和方法变一变,编一个与刚才不一样的木偶舞。

  2.幼儿可自由结合,3~4人一组,尝试自编木偶舞。

  ●提供每组四个木偶,可商量着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将这些动作造型排一排次序,或增加一个需要重复的动作。

  ●尝试表演自编木偶舞,比较与教师编的木偶舞有何不同。

  3.交流自编的木偶舞,引导幼儿注意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动作排序,编出与别人不同的舞蹈。

  4.边听音乐边选择幼儿自编的一种木偶舞学跳,同时提醒幼儿跳舞时动作要像小木偶。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只用了挥手、走路、鞠躬三个动作编出了不同的木偶舞,以后可换别的动作再来变一变,编出不同的木偶舞。

  点评

  看了杨雯老师的“木偶之舞”活动设计以及她的教师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同一种教材由于教师的价值取向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活动设计。杨雯老师除了考虑主题目标以外,她还将活动定位在拓展、应用数学中的模式排序经验。因为幼儿的任何一种学*都是从运用已有经验开始,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必须唤起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和运用。为了体现她的这一定位,通过学跳木偶舞及自编木偶舞这一内容和途径实施,引导幼儿认识木偶舞中动作的排列次序与模式排序之间的关系,为幼儿顺利地学*和自编木偶舞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使幼儿运用已有的序列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第二,在设计和执行活动中,教师如何“导”是决定全体幼儿发展的关键。强调幼儿是学*的主体,这与强**师的“导”并不矛盾。杨雯老师在“导”的方面,运用了木质的、有关节的、能呈现各种造型的木偶教具,因为教师观察到这种木偶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已经玩过、比较感兴趣、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现成材料,结合幼儿直观及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幼儿根据木偶的造型动作排列舞蹈中的动作次序,增强了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忆舞蹈动作及排列次序,杨雯老师还让幼儿回忆区角活动中用三种颜色的花片、三种形状的图形片进行模式排序的经验,为幼儿在“学”和“编”之间搭建了*台,使幼儿较好地完成了这两项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数学经验的拓展和应用。

  第三,在自编木偶舞的过程中,杨雯老师的这一活动设计突破了过去“音乐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创造”,大胆尝试了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数学逻辑思维的经验和方法,让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整合性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音乐教案:木偶 4

  一、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2、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3、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二、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

  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舞蹈的动作,要求:(1)动作要象木偶,弯腰、双臂侧*举并放松。(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延伸: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附:歌曲

  三、设计思路:

  木偶以其稚拙、夸张的形象而深受幼儿的喜爱。我班幼儿对木偶的操作深感兴趣,对木偶,特别是泉州侨乡的提线木偶感到十分的好奇,*时总是喜欢玩木偶,与同伴对对话,表演节目,也很爱问“为什么?”…… 根据《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及“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与幼儿共同商讨、共同设计了多个运用木偶形式的活动,以下是选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活动,仅供大家参考。

  四、活动目的: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音乐教案:木偶 5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活动选取了《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其中,《木偶兵》是主体音乐,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与小木偶较为吻合。

  活动价值分析。情感方面的价值: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传递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爱心。最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让幼儿体会小木偶变成真正孩子的喜悦,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表达表现方面的价值:注重幼儿自发的表达表现,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僵硬),并创造性地表现小木偶不同的动态,积累肢体表现经验,自主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环节设计的思考。凸显情景:活动以故事情景贯穿始终,通过特定的情景(我是木头人、帮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在空旷的草地上植树种花)来引发孩子自主地进行表达表现。巧用媒体:活动中多次运用直观的媒体(小仙女、视频影像、拥挤的马路、美丽的花园),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现以及情感的激发。关注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站位比较靠后,没有直接的动作示范与幼儿模仿,而是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游戏感知、合作表现来梳理提升动作经验。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2、结合情境体会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喜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听过故事《木偶奇遇记》,初步感知过小木偶的动作。

  2、环境与材料创设:

  ①ppt(拥挤的马路、空旷的草地等);

  ②flash:仙女姐姐、美丽的小花园:

  ③“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公益广告片断;

  ④音乐:《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

  ⑤充气榔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小木偶诞生

  媒体呈现“木偶奇遇记”的画面,引发幼儿的回忆。

  引导语:老木匠的本领可真大,今天我也来学做故事里的老木匠,小朋友们就是小木头,等会我敲到哪根木头,哪根木头就变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间摆出一个小木偶的造型,好吗?

  1 播放《七式进阶》音乐,教师扮演老木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乐:做刨木、锯木、敲钉子状。

  B段音乐:用充气榔头在“5-3”(嘟-哒)处随意敲击幼儿,幼儿摆出各异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诞生。(为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请幼儿和“老木匠”一起来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乐,做游戏“我是木头人”(边念儿歌边模仿小木偶的动作),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教师:我们都是小木偶,让我们一起来玩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看看谁的动作最像一个小木偶。“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两遍)。

  游戏:关节动一动。规则:“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个关节(双肩、肚子、膝盖等处)几下,小木偶就把那里的关节动几下。(提醒小木偶动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儿随“木偶兵”音乐完整表现,教师随机辅以情景性语言,如把手伸出来,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问个好……

  二、小木偶变身

  出现仙女,提问:你们想变成真正的小朋友吗?要变成小朋友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怎样才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情感提升。

  教师:你们从影片里看到有哪些人?他们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想帮助谁?怎么帮助他们?

  2 小木偶帮助警察指挥交通(个体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拥挤的马路

  创设语言情景:马路上太拥挤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忙吗?

  (2)小木偶随音乐帮助警察指挥交通(感知僵硬的动作)。可以边随音乐表现边用有节奏的语言:我帮 警察|指挥交 通|请你等一 等|请你快通 过|……(可请个别动作较形象的小木偶来表现,集体模仿。)

  教师:警察叔叔说,在你们的协助下马路变通畅了,真要谢谢你们。

  3 小木偶帮助花匠植树种花(合作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空旷的草地

  创设语言情景:你们能把这片空旷的草地变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吗?

  (2)小木偶随音乐合作表现植树种花的情景

  ·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小花园?在个别幼儿表演时可辅以有节奏的语言,如我把泥土松一松,我给小树浇浇水,小树小树快快长……

  ·分组:可以两个好朋友一组,也可以几个好朋友一组一起来植树种花,要先商量好谁来植树种花,谁来装扮小树小花。

  ·幼儿尝试合作表现,教师观察。要点:观察幼儿表现小木偶植树种花的动作是否多样,关注幼儿的合作表现情况。

  (3)小组交流、分享(有侧重地选取)

  (4)媒体演示:空旷的草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草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同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大家都说谢谢你们。

  三、小木偶美梦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们欢呼:“谢谢你,小仙女!”

  教师:我太高兴了。你们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让我们共同庆祝、尽情舞蹈吧!(播放《杜鹃圆舞曲》音乐)。

  幼儿合作自由舞蹈,体验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快乐心情。

  教师:让我们把爱送给身边更多需要关心的朋友吧!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4)

——中班音乐小木偶教案 (菁华3篇)

中班音乐小木偶教案1

  设计意图:

  “小木偶去旅行”中的乐曲选自韩**曲《kiyomi》,整首乐曲经过剪辑之后成为ABA’结构。在“小木偶去旅行”活动中,结合乐曲节奏鲜明、乐段和乐句清晰、曲风俏皮可爱的特点,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将幼儿喜爱的“模仿与扮演小木偶”的韵律活动巧妙地融入音乐游戏情境之中,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目标:

  1.欣赏韩**曲《kivollli》,感知并理解其俏皮可爱的风格。

  2.尝试倾听、分辨歌曲中“演唱”“念白”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并根据“演唱”“念白”的不同音乐提示玩音乐游戏,体验趣味扮演、结伴玩耍的乐趣。

  准备:

  1.幼儿观察、了解过动画影视片段中木偶人的肢体动作具有呆板、僵硬的特点。

  2.韩**曲《kiyomi》MP3音乐(扫文末二维码可获取),故事“小木偶去旅行”图片PPT。

  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知歌曲俏皮可爱的风格

  1.律动:跟着音乐散散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到阳光下、草地上去散散步吧!准备好了,大家一起出发咯!

  2.分享与交流。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和我们*时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外**曲、歌词听不懂、念白ki-yomi。)

  3.教师小结。

  师:原来,这是一首非常特别的韩**曲,名叫“Kiyomi”,就是“小可爱”的意思。

  师:我们试一试用这个动作(教师示范点赞动作)来表示“Kiyomi”,也就是“你真可爱”。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初步欣赏歌曲《klyoml》,直接感知、整体感受歌曲俏皮可爱的风格。因为是韩**曲,幼儿对歌词内容并不理解,这反而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念白“kiyo-mi”,为理解韩语“kiyomi”就是“小可爱”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采取了难点前置的教学策略。教师尝试运用肢体动作反复、夸张地表现出“你真可爱”这一点赞动作,以帮助幼儿在初次聆听歌曲时迅速感知并初步理解“Kiyomi”的含义。随后,教师带领幼儿反复练*“你真可爱”这一点赞动作,帮助幼儿加深了印象,为后面的师幼、*互动游戏做好了铺垫。)

  二、完整欣赏音乐,再次感受歌曲活泼、鲜明的节奏

  1.教师介绍小木偶洛克,幼儿交流有关小木偶的已有经验。

  师(出示图1):今天,我带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他的名字叫洛克。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洛克和小朋友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朋友说得对。洛克原来是一棵小树,它长着木头的身体、绿色的树叶头发。有一天,他被森林里的小仙女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木偶。

  师:今天,小木偶洛克想要出门去旅行,他要到小仙女的魔法城堡里去做客。他还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魔法城堡玩。你们想去吗?

  师:洛克说小朋友要扮成小木偶的样子,才能做他的好朋友,才能和他一起去魔法城堡玩。那么,谁来说一说,小木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小木偶走路的动作呢?(幼儿个别表演。)

  师:大家一起来走走看。

  师(小结):小木偶的模样各不相同:有的圆圆胖胖,有的高高瘦瘦;有的滑稽可笑,有的俏皮可爱。待会儿你可以扮演最喜欢的小木偶的样子,跟着洛克一起去旅行。

  (析:在幼儿自由探索、模仿小木偶走路的动作时,教师通过反复播放歌曲音乐,帮助幼儿逐步感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在孩子们顺利表现出小木偶的'肢体动作后,教师又对每一个幼儿做出“你真可爱”这一点赞动作,即时夸赞了每一个幼儿创编的合拍动作,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热情,同时为接下来的师幼、*“互动交往”游戏做好经验上的铺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创编及表现能力,提前预设了一个补充环节,准备了3张小木偶图片(见图2~4)。即如果幼儿能够顺利模仿、自由表现小木偶的肢体及表演动作,教师就不出示这3张补充图片;如果大部分幼儿对小木偶的肢体模仿及动作表演出现困难,教师则出示3张补充图片,以帮助幼儿形象地感知、理解小木偶的长相虽不一样,但其肢体动作都具有呆板、僵硬的特点。)

  2.尝试扮演小木偶跟着洛克一起去魔法城堡,随音乐旋律和节奏做小木偶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跟着洛克,学着小木偶走路的样子,一起出发去魔法城堡吧!魔法城堡建在高高的魔法山上,要经过很多弯弯曲曲的山路,还要走过一座漂亮的彩虹桥才能到达。所以,我们要一步跟着一步稳稳地走,千万不能掉队呀!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出发吧!

  (析:教师通过创设音乐故事情景,帮助幼儿生动、形象地理解“小木偶走路的音乐很长,最后要走过彩虹桥”这样的表演要求,有助于幼儿顺利地完成“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进行肢体动作表演”的目标。同时,在幼儿积极、主动地模仿与表演小木偶行进动作的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了语言指导或动作提示,提醒幼儿注意:当歌曲中小姐姐唱歌时,大家可以扮演小木偶走路的各种动作;当歌曲中出现念白“kiyoml”时,大家可以扮演小木偶原地休息、自由耍酷,或结伴表现“小可爱”的音乐形象。在幼儿第一遍完整跟随歌曲集体玩“小木偶去旅行”游戏时,教师主动参与、积极融入游戏中。当歌曲中出现念白“kiyomi”时,教师再次做出“你真可爱”这一点赞动作,并逐一点赞能夸张、创意地扮演小木偶的幼儿,营造出了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三、互动游戏,感受并体验“互动击掌”的乐趣

  1.强调游戏规则:跟着音乐玩游戏。

  师:跟着洛克一起去魔法城堡,要走很多很多的山路,非常辛苦。所以,当听到“kiyomi”的时候,你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找一个好朋友和他一起玩。你们可以亲热地拍一拍手掌打招呼,可以相互拥抱表示很喜欢好朋友,还可以轻轻地夸赞好朋友“你真可爱”。然后,我们还要继续走路,一起走到高高的彩虹桥上去吹一吹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最后才能顺利地到达魔法城堡,找到我们的朋友小仙女。

  2.群体互动游戏:跟随音乐节拍“互动击掌”。

  师:请你们回忆一下,当听到“ki-yomi”时,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吧。

  (析:幼儿第二遍完整跟随歌曲集体玩“小木偶去旅行”游戏时,教师提醒孩子们相互点赞、夸赞对方“你真可爱”。在幼儿顺利地掌握了这一游戏规则后,教师进一步丰富、调整游戏规则,鼓励并提醒幼儿运用“互动击掌”等其他动作进行“趣味点赞”,循序渐进地提升该音乐游戏的互动性、趣味性。“互动击掌”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教师要对幼儿反复强调,只有听到“kiyomi”,的念白时才能“互动击掌”,提示幼儿“互动击掌”的口令为“拍拍、碰碰”,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如果幼儿能够顺利地掌握这个游戏规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集体玩2~3遍游戏;如果幼儿不能一下子掌握这个游戏规则,教师可以先邀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以帮助全体幼儿掌握游戏规则,然后组织大家集体玩2~3遍游戏,帮助每个幼儿深刻感受和体验“趣味扮演、结伴玩耍”的乐趣。)

  延伸活动:

  在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及节奏,掌握音乐游戏玩法及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创编歌曲中“ki-yomi”念白部分的“两人合作、多人互动”的交往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游戏的可变性、趣味性,体验师幼之间、*之间“亲密无间、融洽交往”的情谊。

中班音乐小木偶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小木偶》的歌词内容,感知歌曲的2/4拍的节奏特点。

  2.技能目标:能跟着钢琴一起唱出节奏变化,能结合歌词做出对应动作。

  3.情感目标:喜欢《小木偶》的歌曲内容,体验小木偶遇到不同事物的活泼、喜悦之情。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歌曲内容,体验小木偶的不同经历带来的乐趣。

  2.难点:能够把握歌曲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做对应的动作。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木偶》琴谱、钢琴、提线小木偶一个、白板、白板笔。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演唱2/4拍歌曲的经验,已有过跟着钢琴伴奏一起演唱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发声练*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发声练*《火车来啦》,自然发声,引出主人公--小木偶。

  师:火车-火车-来-了

  幼:呜-呜-呜-呜呜-呜-

  师:小火车带来了远方的好朋友--提线小木偶,看看他在旅途中遇到了什么好玩的事吧!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认真倾听。

  (1)教师完整弹唱歌曲《小木偶》,幼儿整体感知歌曲内容。

  (2)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大意。

  师:图片中出现了谁?他都在干什么?请你大胆说一说。

  2.教师用多种方式带领幼儿学唱。

  (1)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打拍子朗诵歌词。

  师:我们美丽的图谱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尝试一边打拍子一边朗诵歌词吧。

  教师完整弹唱,幼儿跟着钢琴节奏齐唱歌曲。

  教师弹奏钢琴,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学*歌曲。

  师:现在老师将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组汪汪队,一组佩奇队,请两组小朋友分别跟着老师的钢琴进行演唱,看哪组小朋友演唱的最动听!

  3.教师提问,幼儿创编动作。

  (1)幼儿分组讨论并创编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师:请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看的动作可以表现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想一想,做一做。

  (2)教师带领幼儿结合创编的动作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3)教师弹奏歌曲,请幼儿上来结合伴奏进行唱跳表演。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在和谐自然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总结:今天小朋友们都知道小木偶在旅途中遇到了很多好玩的事情,那我们跟着小木偶一起坐上小火车再去看看还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吧!“呜-呜-呜”火车开了,我们出发啦!

  五、活动延伸

  延伸至阅读区。

  将活动延伸至阅读区,教师提供《小木偶》挂图,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说说小木偶的故事。

中班音乐小木偶教案3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活动选取了《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其中,《木偶兵》是主体音乐,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与小木偶较为吻合。

  活动价值分析。情感方面的价值: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传递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爱心。最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让幼儿体会小木偶变成真正孩子的喜悦,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表达表现方面的价值:注重幼儿自发的表达表现,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僵硬),并创造性地表现小木偶不同的动态,积累肢体表现经验,自主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环节设计的思考。凸显情景:活动以故事情景贯穿始终,通过特定的情景(我是木头人、帮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在空旷的草地上植树种花)来引发孩子自主地进行表达表现。巧用媒体:活动中多次运用直观的媒体(小仙女、视频影像、拥挤的马路、美丽的花园),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现以及情感的激发。关注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站位比较靠后,没有直接的动作示范与幼儿模仿,而是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游戏感知、合作表现来梳理提升动作经验。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2、结合情境体会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喜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听过故事《木偶奇遇记》,初步感知过小木偶的动作。

  2、环境与材料创设:

  ①ppt(拥挤的马路、空旷的草地等);

  ②flash:仙女姐姐、美丽的小花园:

  ③“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公益广告片断;

  ④音乐:《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

  ⑤充气榔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小木偶诞生

  媒体呈现“木偶奇遇记”的画面,引发幼儿的回忆。

  引导语:老木匠的本领可真大,今天我也来学做故事里的老木匠,小朋友们就是小木头,等会我敲到哪根木头,哪根木头就变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间摆出一个小木偶的造型,好吗?

  1 播放《七式进阶》音乐,教师扮演老木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乐:做刨木、锯木、敲钉子状。

  B段音乐:用充气榔头在“5-3”(嘟-哒)处随意敲击幼儿,幼儿摆出各异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诞生。(为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请幼儿和“老木匠”一起来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乐,做游戏“我是木头人”(边念儿歌边模仿小木偶的动作),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教师:我们都是小木偶,让我们一起来玩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看看谁的动作最像一个小木偶。“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两遍)。

  游戏:关节动一动。规则:“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个关节(双肩、肚子、膝盖等处)几下,小木偶就把那里的关节动几下。(提醒小木偶动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儿随“木偶兵”音乐完整表现,教师随机辅以情景性语言,如把手伸出来,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问个好……

  二、小木偶变身

  出现仙女,提问:你们想变成真正的小朋友吗?要变成小朋友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怎样才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情感提升。

  教师:你们从影片里看到有哪些人?他们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想帮助谁?怎么帮助他们?

  2 小木偶帮助警察指挥交通(个体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拥挤的马路

  创设语言情景:马路上太拥挤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忙吗?

  (2)小木偶随音乐帮助警察指挥交通(感知僵硬的动作)。可以边随音乐表现边用有节奏的语言:我帮 警察|指挥交 通|请你等一 等|请你快通 过|……(可请个别动作较形象的小木偶来表现,集体模仿。)

  教师:警察叔叔说,在你们的协助下马路变通畅了,真要谢谢你们。

  3 小木偶帮助花匠植树种花(合作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空旷的草地

  创设语言情景:你们能把这片空旷的草地变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吗?

  (2)小木偶随音乐合作表现植树种花的情景

  ·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小花园?在个别幼儿表演时可辅以有节奏的语言,如我把泥土松一松,我给小树浇浇水,小树小树快快长……

  ·分组:可以两个好朋友一组,也可以几个好朋友一组一起来植树种花,要先商量好谁来植树种花,谁来装扮小树小花。

  ·幼儿尝试合作表现,教师观察。要点:观察幼儿表现小木偶植树种花的动作是否多样,关注幼儿的合作表现情况。

  (3)小组交流、分享(有侧重地选取)

  (4)媒体演示:空旷的草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草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同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大家都说谢谢你们。

  三、小木偶美梦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们欢呼:“谢谢你,小仙女!”

  教师:我太高兴了。你们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让我们共同庆祝、尽情舞蹈吧!(播放《杜鹃圆舞曲》音乐)。

  幼儿合作自由舞蹈,体验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快乐心情。

  教师:让我们把爱送给身边更多需要关心的朋友吧!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5)

——中班音乐小木偶教案 (菁华3篇)

中班音乐小木偶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小木偶》。

  2、通过格子节奏来训练幼儿的敏锐听力。

  活动准备:童谣《小木偶》

  活动过程:

  1、学*童谣《小木偶》。

  (1)进教师先按照童谣内容创编一段非常戏剧化的故事,带入童谣。

  (2)教幼儿念童谣。

  童谣《小木偶》:

  我是一个小木偶,不会动不会走。仙女姐姐来看我,咻……我们变成好朋友。

  2、格子节奏游戏,练*一次听两个格子。

  活动名称:奥尔夫《小木偶》2

  活动目标:

  1、学*英语歌曲《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

  2、通过课本涂色,巩固幼儿对英文内容的掌握,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歌曲《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木偶,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英语学*

  (1)教师展示一个木偶,指着木偶的头、肩、膝盖和脚趾、眼睛、鼻子、耳朵分别提问:“What is this?”幼儿跟随教师逐个念出相应的单词。

  (2)教师指着木偶的每个部分,把歌曲内容唱出来。幼儿边做动作边跟随教师演唱歌曲。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and eyes mouth and nose、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3)幼儿唱熟歌曲后,在歌词画线部分不唱出声音,改为拍手(三个八分音符+一个八分休止符)。

  (4)教师不唱歌曲只做动作,引导幼儿等到画线处拍手。

  (5)教师:“Now let us see how to use this?”教师展示木偶示范如何操作,可设计木偶与幼儿对话。

  2、课本涂色

  发放课本,请幼儿听教师英文指令为小木偶的相应部位涂色。比如:教师:“Puppy’s arm.”幼儿就要根据指令给木偶手臂涂上颜色。

中班音乐小木偶教案2

  设计意图:

  “小木偶去旅行”中的乐曲选自韩**曲《kiyomi》,整首乐曲经过剪辑之后成为ABA’结构。在“小木偶去旅行”活动中,结合乐曲节奏鲜明、乐段和乐句清晰、曲风俏皮可爱的特点,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将幼儿喜爱的“模仿与扮演小木偶”的韵律活动巧妙地融入音乐游戏情境之中,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目标:

  1.欣赏韩**曲《kivollli》,感知并理解其俏皮可爱的风格。

  2.尝试倾听、分辨歌曲中“演唱”“念白”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并根据“演唱”“念白”的不同音乐提示玩音乐游戏,体验趣味扮演、结伴玩耍的乐趣。

  准备:

  1.幼儿观察、了解过动画影视片段中木偶人的肢体动作具有呆板、僵硬的特点。

  2.韩**曲《kiyomi》MP3音乐(扫文末二维码可获取),故事“小木偶去旅行”图片PPT。

  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知歌曲俏皮可爱的风格

  1.律动:跟着音乐散散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到阳光下、草地上去散散步吧!准备好了,大家一起出发咯!

  2.分享与交流。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和我们*时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外**曲、歌词听不懂、念白ki-yomi。)

  3.教师小结。

  师:原来,这是一首非常特别的韩**曲,名叫“Kiyomi”,就是“小可爱”的意思。

  师:我们试一试用这个动作(教师示范点赞动作)来表示“Kiyomi”,也就是“你真可爱”。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初步欣赏歌曲《klyoml》,直接感知、整体感受歌曲俏皮可爱的风格。因为是韩**曲,幼儿对歌词内容并不理解,这反而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念白“kiyo-mi”,为理解韩语“kiyomi”就是“小可爱”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采取了难点前置的教学策略。教师尝试运用肢体动作反复、夸张地表现出“你真可爱”这一点赞动作,以帮助幼儿在初次聆听歌曲时迅速感知并初步理解“Kiyomi”的含义。随后,教师带领幼儿反复练*“你真可爱”这一点赞动作,帮助幼儿加深了印象,为后面的师幼、*互动游戏做好了铺垫。)

  二、完整欣赏音乐,再次感受歌曲活泼、鲜明的节奏

  1.教师介绍小木偶洛克,幼儿交流有关小木偶的已有经验。

  师(出示图1):今天,我带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他的名字叫洛克。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洛克和小朋友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朋友说得对。洛克原来是一棵小树,它长着木头的身体、绿色的树叶头发。有一天,他被森林里的小仙女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木偶。

  师:今天,小木偶洛克想要出门去旅行,他要到小仙女的魔法城堡里去做客。他还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魔法城堡玩。你们想去吗?

  师:洛克说小朋友要扮成小木偶的样子,才能做他的好朋友,才能和他一起去魔法城堡玩。那么,谁来说一说,小木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小木偶走路的动作呢?(幼儿个别表演。)

  师:大家一起来走走看。

  师(小结):小木偶的模样各不相同:有的圆圆胖胖,有的高高瘦瘦;有的滑稽可笑,有的俏皮可爱。待会儿你可以扮演最喜欢的小木偶的样子,跟着洛克一起去旅行。

  (析:在幼儿自由探索、模仿小木偶走路的动作时,教师通过反复播放歌曲音乐,帮助幼儿逐步感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在孩子们顺利表现出小木偶的'肢体动作后,教师又对每一个幼儿做出“你真可爱”这一点赞动作,即时夸赞了每一个幼儿创编的合拍动作,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热情,同时为接下来的师幼、*“互动交往”游戏做好经验上的铺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创编及表现能力,提前预设了一个补充环节,准备了3张小木偶图片(见图2~4)。即如果幼儿能够顺利模仿、自由表现小木偶的肢体及表演动作,教师就不出示这3张补充图片;如果大部分幼儿对小木偶的肢体模仿及动作表演出现困难,教师则出示3张补充图片,以帮助幼儿形象地感知、理解小木偶的长相虽不一样,但其肢体动作都具有呆板、僵硬的特点。)

  2.尝试扮演小木偶跟着洛克一起去魔法城堡,随音乐旋律和节奏做小木偶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跟着洛克,学着小木偶走路的样子,一起出发去魔法城堡吧!魔法城堡建在高高的魔法山上,要经过很多弯弯曲曲的山路,还要走过一座漂亮的彩虹桥才能到达。所以,我们要一步跟着一步稳稳地走,千万不能掉队呀!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出发吧!

  (析:教师通过创设音乐故事情景,帮助幼儿生动、形象地理解“小木偶走路的音乐很长,最后要走过彩虹桥”这样的表演要求,有助于幼儿顺利地完成“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进行肢体动作表演”的目标。同时,在幼儿积极、主动地模仿与表演小木偶行进动作的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了语言指导或动作提示,提醒幼儿注意:当歌曲中小姐姐唱歌时,大家可以扮演小木偶走路的各种动作;当歌曲中出现念白“kiyoml”时,大家可以扮演小木偶原地休息、自由耍酷,或结伴表现“小可爱”的音乐形象。在幼儿第一遍完整跟随歌曲集体玩“小木偶去旅行”游戏时,教师主动参与、积极融入游戏中。当歌曲中出现念白“kiyomi”时,教师再次做出“你真可爱”这一点赞动作,并逐一点赞能夸张、创意地扮演小木偶的幼儿,营造出了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三、互动游戏,感受并体验“互动击掌”的乐趣

  1.强调游戏规则:跟着音乐玩游戏。

  师:跟着洛克一起去魔法城堡,要走很多很多的山路,非常辛苦。所以,当听到“kiyomi”的时候,你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找一个好朋友和他一起玩。你们可以亲热地拍一拍手掌打招呼,可以相互拥抱表示很喜欢好朋友,还可以轻轻地夸赞好朋友“你真可爱”。然后,我们还要继续走路,一起走到高高的彩虹桥上去吹一吹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最后才能顺利地到达魔法城堡,找到我们的朋友小仙女。

  2.群体互动游戏:跟随音乐节拍“互动击掌”。

  师:请你们回忆一下,当听到“ki-yomi”时,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动作?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吧。

  (析:幼儿第二遍完整跟随歌曲集体玩“小木偶去旅行”游戏时,教师提醒孩子们相互点赞、夸赞对方“你真可爱”。在幼儿顺利地掌握了这一游戏规则后,教师进一步丰富、调整游戏规则,鼓励并提醒幼儿运用“互动击掌”等其他动作进行“趣味点赞”,循序渐进地提升该音乐游戏的互动性、趣味性。“互动击掌”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教师要对幼儿反复强调,只有听到“kiyomi”,的念白时才能“互动击掌”,提示幼儿“互动击掌”的口令为“拍拍、碰碰”,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如果幼儿能够顺利地掌握这个游戏规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集体玩2~3遍游戏;如果幼儿不能一下子掌握这个游戏规则,教师可以先邀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以帮助全体幼儿掌握游戏规则,然后组织大家集体玩2~3遍游戏,帮助每个幼儿深刻感受和体验“趣味扮演、结伴玩耍”的乐趣。)

  延伸活动:

  在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及节奏,掌握音乐游戏玩法及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创编歌曲中“ki-yomi”念白部分的“两人合作、多人互动”的交往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游戏的可变性、趣味性,体验师幼之间、*之间“亲密无间、融洽交往”的情谊。

中班音乐小木偶教案3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活动选取了《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其中,《木偶兵》是主体音乐,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与小木偶较为吻合。

  活动价值分析。情感方面的价值: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传递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爱心。最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让幼儿体会小木偶变成真正孩子的喜悦,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表达表现方面的价值:注重幼儿自发的表达表现,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僵硬),并创造性地表现小木偶不同的动态,积累肢体表现经验,自主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环节设计的思考。凸显情景:活动以故事情景贯穿始终,通过特定的情景(我是木头人、帮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在空旷的草地上植树种花)来引发孩子自主地进行表达表现。巧用媒体:活动中多次运用直观的媒体(小仙女、视频影像、拥挤的马路、美丽的花园),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现以及情感的激发。关注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站位比较靠后,没有直接的动作示范与幼儿模仿,而是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游戏感知、合作表现来梳理提升动作经验。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2、结合情境体会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喜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听过故事《木偶奇遇记》,初步感知过小木偶的动作。

  2、环境与材料创设:

  ①ppt(拥挤的马路、空旷的草地等);

  ②flash:仙女姐姐、美丽的小花园:

  ③“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公益广告片断;

  ④音乐:《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

  ⑤充气榔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小木偶诞生

  媒体呈现“木偶奇遇记”的画面,引发幼儿的回忆。

  引导语:老木匠的本领可真大,今天我也来学做故事里的老木匠,小朋友们就是小木头,等会我敲到哪根木头,哪根木头就变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间摆出一个小木偶的造型,好吗?

  1 播放《七式进阶》音乐,教师扮演老木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乐:做刨木、锯木、敲钉子状。

  B段音乐:用充气榔头在“5-3”(嘟-哒)处随意敲击幼儿,幼儿摆出各异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诞生。(为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请幼儿和“老木匠”一起来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乐,做游戏“我是木头人”(边念儿歌边模仿小木偶的动作),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教师:我们都是小木偶,让我们一起来玩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看看谁的动作最像一个小木偶。“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两遍)。

  游戏:关节动一动。规则:“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个关节(双肩、肚子、膝盖等处)几下,小木偶就把那里的关节动几下。(提醒小木偶动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儿随“木偶兵”音乐完整表现,教师随机辅以情景性语言,如把手伸出来,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问个好……

  二、小木偶变身

  出现仙女,提问:你们想变成真正的小朋友吗?要变成小朋友必须要有一颗爱心。怎样才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情感提升。

  教师:你们从影片里看到有哪些人?他们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想帮助谁?怎么帮助他们?

  2 小木偶帮助警察指挥交通(个体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拥挤的马路

  创设语言情景:马路上太拥挤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忙吗?

  (2)小木偶随音乐帮助警察指挥交通(感知僵硬的动作)。可以边随音乐表现边用有节奏的语言:我帮 警察|指挥交 通|请你等一 等|请你快通 过|……(可请个别动作较形象的小木偶来表现,集体模仿。)

  教师:警察叔叔说,在你们的协助下马路变通畅了,真要谢谢你们。

  3 小木偶帮助花匠植树种花(合作表现)。

  (1)媒体演示情景——空旷的草地

  创设语言情景:你们能把这片空旷的草地变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吗?

  (2)小木偶随音乐合作表现植树种花的情景

  ·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小花园?在个别幼儿表演时可辅以有节奏的语言,如我把泥土松一松,我给小树浇浇水,小树小树快快长……

  ·分组:可以两个好朋友一组,也可以几个好朋友一组一起来植树种花,要先商量好谁来植树种花,谁来装扮小树小花。

  ·幼儿尝试合作表现,教师观察。要点:观察幼儿表现小木偶植树种花的动作是否多样,关注幼儿的合作表现情况。

  (3)小组交流、分享(有侧重地选取)

  (4)媒体演示:空旷的草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草地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同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大家都说谢谢你们。

  三、小木偶美梦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们欢呼:“谢谢你,小仙女!”

  教师:我太高兴了。你们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让我们共同庆祝、尽情舞蹈吧!(播放《杜鹃圆舞曲》音乐)。

  幼儿合作自由舞蹈,体验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快乐心情。

  教师:让我们把爱送给身边更多需要关心的朋友吧!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6)

——大班音乐对歌教案实用五份

  大班音乐对歌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的游戏,学唱歌曲《虞山对歌》。

  2、根据图谱学唱歌词,感受对唱的特点。

  3、体验对歌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歌曲。

  活动重难点:

  根据图谱学唱歌词,感受对唱的特点。

  活动准备:

  图谱、《对歌》歌谱,教师创编童谣《虞山对歌》

  活动过程:

  一、创设猜谜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T:沈老师是来自虞山脚下兴福幼儿园的,今天沈老师带来了一些谜语,谜底都是我们虞山上的特产,你们想不想猜一猜?

  二、学唱歌曲《虞山对歌》

  T:看老师带来了几个谜语?(4个)先听我来说一说吧!

  T:什么结果像刺猬?

  什么结果像钩子?

  什么结果酸又甜?

  什么结果圆又紫?

  你想猜第几个?(回答时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请你把这个谜语说一说!板栗结果像刺猬。

  金钩钩结果像钩子。(你会这样念吗?)杨梅结果酸又甜。

  葡萄结果圆又紫。

  你们真厉害!虞山上的谜语你们都能猜出来!老师把这几个谜语编成了一首儿歌,请你听一听,(师念歌词一遍)你们想试一试吗?请您们用响亮的声音,有节奏地念一念吧!(幼儿念歌词一遍)

  T:像这种有问有答的谜语儿歌,还能唱出来,你们想听吗?听的时候要仔细,找找老师唱的和刚才我们说的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教师随钢琴演唱)

  T:你发现了吗?(反复)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师幼一起唱一遍)

  T:你们唱得真好!刚才后两句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请你听听前两句(教师随钢琴唱前两句)多了什么?(嘿!“我们*时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嘿”喊人的时候,所以这个声音要稍微长一点,我们加上手的动作来试试看,还多了什么?像刺猬、像钩子)那你觉得还有哪里也要加上它们(教师手拿图片,让幼儿摆放)那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把这两句来唱一唱(演唱第二段前两句)那现在老师来唱前两句,你们来唱小尾巴的部分。(师幼配唱清唱)

  T:你们真棒!这次老师要加快速度完整地把这首歌曲唱一唱,想唱的小朋友也可以轻轻跟着老师唱!(教师完整轻唱一遍)现在轮到你们了!幼儿唱!(随钢琴)

  T:你们表现得真好!像这种有问有答的歌曲还能这样唱,听(播放录制好的音乐)他们是怎么唱的?一个人唱问的部分,另外一个人唱回答的部分,他们的这种唱歌方法叫对歌。你们想来试试吗?

  T:现在老师唱问的部分,小朋友唱答的部分,好吗?(师幼分角色唱)你在刚才唱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T:现在老师请男孩子唱问的部分,女孩子唱答的部分,看看是男孩问得好还是女孩答得好(男女对唱)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对歌?(响亮!)想唱问的部分,站在黑板的左边,想唱答的部分,站在右边。(左右对唱一遍)

  三、对歌游戏

  T:这是什么?(花球)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抛花球的游戏,游戏分成两队,男孩队,女孩队,女孩把花球抛给了谁,那排男孩就站起来和她对唱。谁想试一试?(女幼和一排幼儿对唱)要用响亮的声音唱!

  T:刚才我们用对歌的方法来唱了唱虞山上的特产,那你能为这首歌取个名字吗?(《虞山对歌》)

  四、幼儿创编

  T:你还知道虞山上有哪些特产吗?还有白云桃子、虞山石榴、宝岩枇杷,你能选一样,也把它编进我们的虞山对歌里?谁想来试一试?什么结果像**,你能把它唱出来吗?那我们一起把谜底来说一说吧!你们能把谜底唱出来吗?

  结束:你们真厉害!那我们把这个新编的谜语也放进虞山对歌里,再来唱一唱吧!(清唱结束)

  大班音乐对歌教案 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京剧的味的歌曲,对幼儿来说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歌曲采用了演唱与念白相结合的表现形式,韵律和唱腔都富有鲜明的京的特色。歌曲的内容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以“老爷爷捏面人”为主线,表现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人物形象。为进一步强调“捏面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独特性,更好体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将歌曲中两句“你说是啥就是啥”分别改为了“你说捏啥就捏啥”和“爷爷本领真正大”,从而使幼儿对捏面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产生喜爱之情。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学*用京韵演唱歌曲,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能即兴在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体验边唱边表演京歌的乐趣,使幼儿产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学*用京韵演唱歌曲。

  2.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能即兴在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

  3.体验边唱边表演京刷的乐趣,产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几已建立京剧相关知识的经验。教师自备“捏面人的老爷爷”微视频,白纸、彩笔,《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 CD

  【活动建议】

  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老爷爷捏面人的兴趣,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捏面人这民间艺术形式。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对捏面人这一民间艺术产生兴趣。提问:老爷爷在干什么?你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儿?

  小结:捏面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只有很少的民间艺人会捏面人儿。

  (2)演唱歌曲前半部分,请幼儿欣赏,初步感知本段歌曲的旋律。提问:你想让老爷爷捏点啥?

  2.创设请老爷爷捏面人的情境,引导幼儿以仿编的形式自主学*歌曲的念白。

  (1)启发幼儿思考:你们想让老爷爷捏点啥?

  (2)教师示范第 1 句: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引导幼儿感受并学*:“x.X1xxx1xx1x-”的节奏。

  (3)幼儿根据第 1 句的节奏探索后面几句念白。

  (4)幼儿完整念白,正确说出“x,Xx1xxx1xx1x-”的节奏。

  3.幼儿欣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京的特点。

  (1)教师完整演唱,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京的特色。提问:这首歌和我们*时听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像哪一种戏曲?

  (2)师幼对唱,引导幼儿在对唱中进一步感受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特点。

  (3)幼几尝试完整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京的特点。引导幼儿说说歌曲中哪一句最有京的特点。

  (4)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歌曲的京的特点

  4.鼓励幼儿通过表演唱,进一步体验边唱边表演京剧的乐趣。

  (1)引导幼儿为念白部分创编表演动作,体验边唱边表演的乐趣。

  (2)幼儿对唱游戏,大胆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京的特点。

  5.启发幼儿创编念白部分的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捏的面人你们喜欢吗?你还想让老爷爷捏什么?引导幼儿用“x,Xx1Xx1×x1x-”的节奏创编歌词。

  (2)请幼儿自由讨论:捏一个什么干什么?

  (3)引导幼儿替换创编的念白部分的歌词并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音乐对歌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理解大与小,多与少的关系。

  3、能仿编儿歌。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大小与多少》。

  2、与儿歌《对对歌》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1、师:大三班小朋友。(生:哎)

  师:我班的小朋友呀!聪明又能干,蒋老师想请你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我说:大大大 生:我说:小小小

  师:我说:多多多 生:我说:少少少

  师:我说:高高高 生:我说:矮矮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反应力真灵活。

  二、学*儿歌。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对对歌》,小朋友高兴吗?师:好!现在老师念一遍给你们听,看谁听得最仔细。,并能说出儿歌里讲有什么?

  2、师:范读一遍。师:谁来告诉老师儿歌里讲有什么呢?生回答师:有的小朋友还没有记住,老师再念一遍。

  3、教师一边问,一边出示图片。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打铅笔、一把刀)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个西瓜,一个枣)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盒饼干、一块糕)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头肥猪,一只猫)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群大雁、一只鸟)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棵松树,一棵苗)

  师:一边唱,一边跳,大小多少要记牢。

  4、下面我教大家有节奏的读一遍。(教师拍手说:一边多,一边少,小朋友说:一打铅笔,一把刀……)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

  三、仿编儿歌。

  1、小朋友,我们也来编儿歌,好吗?

  2、、教师示范。

  师:出示图片(一打筷子、一把勺)教师念:一边多,一边少,一打筷子、一把勺。

  师:出示图片(一棵大树,一朵花)教师念:一个大,一个小,生说(一棵大树,一朵花)

  师:出示图片(一盘雪梨,一个苹果)生说:一边多,一边少,(一盘雪梨,一个苹果)

  师:出示图片(一条大鱼,一只虾)生说:一个大,一个小,(一条大鱼,一只虾)

  师:一边唱,一边跳,生说:大小多少要记牢。

  3、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会自己编儿歌啦!晚上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深得学生的喜欢,并能利用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出图片画的是什么东西,然后连成一句话,从而学*儿歌。不足的是示范朗读次数少,指导仿编儿歌不到位。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仿编儿歌。

  小百科;对应即一个相对的关系,两者*视可视作能互相对换替代。

  大班音乐对歌教案 4

  活动目标:

  1、 通过猜谜的形式,借助图示,学唱歌曲。

  2、 了解并学*对歌的歌唱形式,尝试进行领唱和齐唱。

  3、 通过合作参与对歌,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领唱、齐唱标记,视频选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戴老师跟你们玩猜谜游戏,想玩吗?可是我这个猜谜游戏跟你们*时玩的可不太一样哦,请你仔细听好!

  教师范唱第一句:哎~,什么结果一串串咧,哎,一串串。

  师:听出来了吗?我是用什么方法告诉你们谜面的?你听出来我的谜面是什么了吗?我们继续来听!

  二、学唱新歌

  (一)学唱谜面

  教师完整范唱谜面。师:听出来了吗?我唱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2、师:除了这四句,其实还有四句话也藏在这首歌里。

  教师再次范唱,并请幼儿摆放剩余的图谱。

  师:你有没有注意在唱之前唱歌之前我唱了一个什么字?(哎)为什么我要唱这个“哎”字(提示音)提示音有多长?我来唱你来数。(教师边唱边拍手四下)你会吗?

  幼儿学唱“哎~”

  3、师:现在你知道谜面了吗?谜面是什么?我们看着图谱来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说一说谜面的歌词。

  4、师:你能像老师一样把它唱出来吗?

  幼儿学唱新歌。

  5、 练*唱新歌两遍。

  (二)学唱谜底

  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谜面了,那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幼儿猜测,并揭示答案。

  2、鼓励个别幼儿尝试唱歌曲的谜底。

  3、集体学唱歌曲的谜底。

  三、学*对唱。

  1、男唱谜面,女唱谜底。

  2、交换角色。

  四、学*齐唱和领唱。

  1、师:刚才我们这种你问我答的唱法叫“对唱”,在我国的广西壮族很有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请你观察一下什么时候是一个人唱的,什么时候是很多人唱的?

  欣赏刘三姐选段。

  2、师:刚才是谁先唱的?接着呢?

  小结:一个人唱的叫领唱,一起唱的叫齐唱。

  3、师:如果我们用领唱的和齐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应该怎么唱?

  幼儿讨论,请一名幼儿在图谱前面摆放领唱和齐唱的标记。

  4、教师领唱,幼儿齐唱。要求:齐唱的声音要整齐响亮。

  5、男生组和女生组各推选一名领唱,进行对歌。

  6、后面教师和幼儿分成两组,各推选一名领唱,进行对歌。

  五、延伸活动:创编新歌

  师:今天我们唱的快乐对歌中都是唱的水果,除了水果我们还可以唱什么?

  出示一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唱一唱:什么(大象)鼻子长又长;什么(刺猬)全身都是刺……

  师:老师把这些动物图片放到我们教师的区域里,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编一编,一个人唱谜面,另一个人唱谜底,编成一首新的快乐对歌。

  大班音乐对歌教案 5

  活动目标:

  1、了解歌唱的不同形式以及广西壮族人民喜爱"对歌"的风俗。

  2、学*对歌,体验音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视频快乐颂 山歌 对歌活动过程:

  一、相互问好,以歌舞《快乐颂》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好!你们快乐吗?--哦,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心情都不一样嘛。那小朋友们你们*时都会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是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拥有一个快乐心情非常的重要,而唱歌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拥有一个快乐心情吧。(播放快乐颂,快乐歌唱、舞蹈激起幼儿兴趣!)二、欣赏视频,感知不同的歌唱形式(一)回忆*时唱歌情形,感知合唱,独唱等唱歌形式小朋友们你快乐吗?你喜欢唱歌吗?那,我们*时都是怎样唱歌的呢?谁来说说看?(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很多的人一起唱叫什么?(合唱)小组几个人,几个人的唱叫什么?(小组唱)一个人唱呢?(独唱)。。。不错唱歌的形式有很多种,但一样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知道吗?在中国有个美丽地方叫广西,那里的壮族民人也很喜欢唱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唱歌吧?请仔细的欣赏哦!

  (二)播放视频山歌,幼儿欣赏。感知领唱,齐唱的歌唱形式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他们唱歌和我们一样吗?怎样唱的呢?(一个人领其他人跟唱) 一个人在前面领着唱叫什么?(领唱)那后面很多人一起整齐的唱呢叫什么?(齐唱)2、教师小结:原来(除了合唱,小组唱,独唱,领唱),齐唱也是唱歌的一种的形式。

  (三)播放视频对歌,幼儿欣赏。感受壮族的"对歌"这个特殊的风俗1、欣赏视频:广西的壮族人,不但喜欢唱歌还把唱歌当成话来讲哦,一起去听听吧,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播放视频)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这次他们是在领唱,齐唱吗?--那他们是怎么唱的呢?一个问一个答,能用简单的两个字来说吗?他们一个问一个答的对着唱叫什么?对唱!在视频里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广西。在哪里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行"歌会",家家户户都来唱歌。很多的问答他们都能用唱歌来表示呢。我们再一起看看他们都问了些什么吧三、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学*对歌(一)欣赏"对歌"感受对歌形式,熟悉旋律(二)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三)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四、结束部分幼儿用绸带,围裙扮演壮族娃娃对唱,充分感受对山歌的乐趣。

  教学反思:

  《对对歌》的内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儿歌,在儿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义词穿插其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反义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近反义词的兴趣。把在身边找到的反义词用自己的方式编成儿歌,激发他们学*的兴趣,同时使幼儿更加明确的认识反义词。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7)

——大班秋天多么美音乐教案实用五份

  大班秋天多么美音乐教案 1

  设计意图: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既优美又快乐的歌曲。歌曲赞美了秋天丰收的景象。词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向人们展示出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通过写景,意在表达人们对劳动的赞美,对收获喜悦的情感。歌曲拍,抒情、欢快的节奏,似秋风在歌唱,似棉桃、高粱在起舞。为了培养幼儿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我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谈话、欣赏、朗诵、自由仿编,激发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索意识以及体验美好生活的快乐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体验秋天的美好。

  2、尝试借助图片理解并记忆歌词。

  3、初步感受跳音的唱法。体验与教师、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歌词内容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听说你们特别棒,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特别难、很长的歌曲,你们有信心学会吗?

  二、分段学唱歌曲

  (一)学唱第一段,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1、讨论: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欣赏教师笵唱歌曲,出示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棉桃姐姐裂开了嘴在哪里?白牙在哪里?谁的脸蛋?你是从哪里看到她笑了?老师为什么画两朵花?为什么最后一朵和前两朵花的颜色不一样?

  3、让幼儿尝试看图跟唱第一段内容。(重点强调跳音的唱法)

  (二)学唱第二段歌曲

  1、教师范唱(让幼儿带问题欣赏老师唱。找出第二段与第一段相同的地方。说一说唱的是谁?)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出示图片并提问:

  稻花是什么?为什么说她梳着金头发?稻花成熟的时候是什么颜色?稻花的穗穗像什么?

  3、让幼儿看图跟唱第二段内容。

  (三)学唱第三段歌曲

  1、依据前两段内容推测第三段内容与前两段内容的相同之处。

  2、让幼儿想象说出第三段会唱哪个植物?

  3、带着问题欣赏教师范唱。(边唱边出示图片)

  你们见过高粱姐姐吗?成熟后的她是什么样的?什么叫丰收舞?高粱的杆在哪里?杆头在哪?你们会不会做一下杆头往下垂的动作?

  4、师幼共唱第三段内容。

  三、合作演唱歌曲。

  师幼分唱三段歌曲内容。(教师演唱前四句,幼儿演唱后三句)

  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学计划的设计,先让小朋友进行了副歌的学*,发现很多的小朋友对于附点和8分音符的节奏的拍点拍手练*学*掌握的情况不佳。于是加入对幼儿打节拍的训练内容。让幼儿左右手交替拍打自己的大腿,左一拍,右一拍,左一拍,右拍快速两下为一拍。使得幼儿对于8分音符可以很好的掌握并唱出副歌:来,来来,来来来来。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怎么样让幼儿有效的记住歌词的内容也是音乐教学课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之一。我采用了教学设计上让幼儿通过老师设计好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如:“秋风吹”,就手摆动做出风的样子。有如“一张张笑脸”就摆出笑脸的手式等。不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幼儿具有自主性的创造性,所以教师直接教授动作无形中阻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于是下半部分就先停止肢体动作的教授,采用幼儿听曲子,自由发挥手舞足蹈。我根据幼儿的有效可行的.动作在进行编排,这样在教学中更有利于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和对歌曲曲意和情感的表达。

  最后,在今后的音乐课教学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大班秋天多么美音乐教案 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并初步学唱歌曲《秋天多么美》。

  2、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尝试自主学*歌曲。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愉悦的氛围,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了解秋天成熟的农作物。

  2、图谱秋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起兴趣。

  1、师:孩子们,美丽的秋天来到了,你们知道哪些东西丰收了吗?(橘子、稻谷、高粱、玉米)谁能说说秋天美在哪里?(硕果累累的秋天真美丽!)你们是这样赞美秋天的,听听我是怎样赞美秋天的呢?(音乐)二、感受歌词、旋律的优美。

  你们听了这段音乐,感觉怎样呢?(欢快、活泼)那歌曲了是怎样赞美秋天的呢?说能用歌词里的话来说一说。(秋天多么美!)那一共唱了几次"秋天多么美"呢?(三次)你们能用这种方式来赞美秋天吗?幼儿学唱(来┅┅)哇,你们学得真像啊!

  老师还把你们刚才唱得这段音乐,编成了图谱,你们会看着图谱自己学唱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看着图谱试一试吧!(放音乐)三、理解歌曲,演绎歌曲。

  1、师:你们刚刚用好听的声音来赞美美丽的秋天,那秋天到底美在哪里呢?(我们来听一小段歌曲)歌曲里唱了些什么?秋风是怎样吹的?(轻轻吹)秋风把什么农作物吹熟了呀?(棉桃)什么是棉桃?人们把棉花开花以前的样子称作棉桃。

  那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学一学棉桃姐姐成熟的样子,好吗?(放音乐)谁能够跟着音乐边哼边做动作,那就更棒啦!(放音乐)2、秋天,除了棉桃姐姐成熟了,还有谁也开心地笑弯了腰呢?(稻谷)秋天的稻谷它是怎样唱歌的呢?(放音乐)谁能够跟着音乐边哼边做动作,那就更棒啦!(放音乐)秋天这么多农作物成熟了,真的是大丰收啊!

  四、总结。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这首优美的歌曲《秋天多么美》吧!(音乐)请小朋友们站起来,自由地跟着音乐唱歌,跳舞吧!

  秋风秋风轻轻吹,棉桃姐姐咧呀咧开嘴,你看她露出小呀小白牙,张张脸蛋笑微微。来来来来来来来来,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来来来来来来来来,秋天多么美。

  秋风秋风轻轻吹,稻花姐姐把呀把手挥,你看她梳着金呀金头发,结出串串金穗穗。来来来来来来来来,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来来来来来来来来,秋天多么美。

  教学反思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优美、活泼的儿童歌曲,本次活动有三个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为了达到本节活动的目标,我把本次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秋天的序曲、认识秋天、歌唱秋天、美丽的秋天,从听、看、动、作、思五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一、听,即用耳朵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歌曲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听多变的形式,变换着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多听。如听mtv唱片、听老师范唱、带着问题听、打着节奏听、跳着舞来听等,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唱歌曲,培养其独立学*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学。

  二、看,百闻不如一见,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种植物,让幼儿过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如考虑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钢筋建筑的高楼里,离秋天里农村收获的景象距离很远,因此,我把农村收获的景象用相机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分享收获的喜悦,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利于歌曲的感情处理。

  三、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不失时机给孩子提供动的机会,让幼儿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全身动,感情处理让其心动,歌曲创作让其脑动,歌曲演唱让其口动,节奏强弱让其手动,丰收舞蹈让其全身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作。即创作,在*日的活动中孩子的创新总是令我赞叹不已,因此我大胆地进行着教学实验,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声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把想说的用歌声唱出来,我想充满歌声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借助《秋天多么美》优美的音乐,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从各个领域进行教育渗透,如自然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卫生教育等,使幼儿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首好听的歌,而是学到了许许多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大班秋天多么美音乐教案 3

  【教材分析】

  歌曲《秋天多么美》旋律优美、内容生动。歌曲前半部分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棉桃、稻花、高粱成熟的喜人景象;后半部分通过简单重复的歌词和跳跃的旋律表达人们收获的喜悦。活动中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和记忆歌词能有效降低附点音符、跳音、强弱音的演唱难度,让幼儿在演唱的过程中感受秋收的喜悦心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演唱棉桃、稻花、高粱成熟时的丰收景象。

  2、能唱准附点音符,用跳音、强弱音表现出歌曲的旋律变化。

  3、用声音、表情、动作表现歌曲,体验丰收的喜悦心情。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自制与歌曲内容相符的图片(有条件的提供实物棉桃、稻花、高粱,棉桃、稻花、高粱头饰若干)。

  2、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通过多种方式认识秋季的农作物。

  3、《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活动建议】

  1、交流谈话,引导幼儿用歌唱的形式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1)引导幼儿分享秋天收获的农作物。

  (2)鼓励幼儿通过歌唱来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组织幼儿学唱歌曲的后半部分“来……来来一一秋天多么美”。教师通过指挥暗示,弓丨导幼儿唱出旋律的强、弱,以及弱音部分的跳音感觉。

  2、引导幼儿欣赏完整的歌曲,结合图片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歌曲第1遍。

  提问:歌曲有几段?是几拍子的?歌曲里提到了哪些农作物?

  (2)出示图片,教师伴随旋律演唱,幼儿欣赏歌曲第2遍。

  提问:歌曲中把农作物比喻成什么?它们都在做什么?利用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3)教师弹奏歌曲主旋律,请幼儿按歌曲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3、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欢快。

  (1)教师分句弹奏歌曲旋律,幼儿自主尝试按句填唱歌词。如果幼儿演唱不准确,教师随即示范,引导幼儿模仿演唱。

  针对歌曲的难点——附点音符,可以通过多次倾听旋律、手拍节奏的方法,帮助幼儿正确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教师弹奏完整的歌曲,幼儿跟唱,尝试演唱完整的歌曲。

  4、运用头饰激发幼儿演唱兴趣,用声音、表情、动作表现丰收的喜悦。

  (1)幼儿自选头饰扮演歌曲中的“棉桃”“稻花”“高粱”,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角色,唱出丰收的喜悦心情。

  (2)创设“小舞台”,幼儿分组演唱。

  活动反思: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优美、活泼的儿童歌曲,本次活动有三个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为了达到本节活动的目标,我把本次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秋天的序曲、认识秋天、歌唱秋天、美丽的秋天,从听、看、动、作、思五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一、听,即用耳朵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歌曲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听多变的形式,变换着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多听。如听mtv唱片、听老师范唱、带着问题听、打着节奏听、跳着舞来听等,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唱歌曲,培养其独立学*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学。

  二、看,百闻不如一见,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种植物,让幼儿过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如考虑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钢筋建筑的高楼里,离秋天里农村收获的景象距离很远,因此,我把农村收获的景象用相机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分享收获的喜悦,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利于歌曲的感情处理

  三、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不失时机给孩子提供动的机会,让幼儿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全身动,感情处理让其心动,歌曲创作让其脑动,歌曲演唱让其口动,节奏强弱让其手动,丰收舞蹈让其全身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作。即创作,在*日的活动中孩子的创新总是令我赞叹不已,因此我大胆地进行着教学实验,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声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把想说的用歌声唱出来,我想充满歌声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借助《秋天多么美》优美的音乐,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从各个领域进行教育渗透,如自然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卫生教育等,使幼儿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首好听的歌,而是学到了许许多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大班秋天多么美音乐教案 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附点音符的演唱。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秋天背景图、棉桃等战士小图片一套、录音机、钢琴、布置秋天的美丽场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发声练*

  教师:见到小朋友我很高兴,刚才我送给大家乐一首好听的歌作为礼物,你们也送给我一首好听的歌好吗?我听听谁送的歌最好听。

  2、参观秋季丰收景象

  教师:秋天到了一切好像都在悄悄地变化,我发现苹果丰收了,你发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有很多果实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秋季果实博览会吧、(方音乐“秋天多么美”)

  二、展开部分

  1、观察棉桃,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这是什么?你知道吗?你看它正咧开嘴在对着我们笑呢,多可爱啊!我们就叫它棉桃姐姐吧!(引导幼儿观察露出的棉花就象他的小百牙)你知道棉桃姐姐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吗?

  2、教师范唱两遍

  (1)教师:它好象在对着我们说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你觉得秋天美不美,你也笑着告诉棉桃姐姐,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我还想到了一首歌呢,名字就是秋天多么美我唱给大家听吧!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在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教师再次范唱并用图片提示)

  3、语言节奏学歌词

  小朋友你最喜欢歌词的哪一句?

  4、幼儿整首跟唱

  (1)提示幼儿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了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唱出秋天的美吧。

  5、分组表演唱

  教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刚才看到小朋友还边唱边加上动作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让大家都听听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评)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教师演唱后两段引起幼儿在学*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唱的好极了。这首歌曲还有两段呢,唱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我唱给小朋友们听听。

  带幼儿走出教师

  教师:你们看秋天多美啊,大家都这么的开心,我还带来了照相机呢!我想和小朋友到院子里和秋天的美景照张像,留作纪念,你愿意吗?好我们去照相了!(放音乐出教室)

  活动反思: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优美、活泼的儿童歌曲,本次活动有三个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为了达到本节活动的目标,我把本次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秋天的序曲、认识秋天、歌唱秋天、美丽的秋天,从听、看、动、作、思五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一、听,即用耳朵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歌曲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听多变的形式,变换着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多听。如听mtv唱片、听老师范唱、带着问题听、打着节奏听、跳着舞来听等,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唱歌曲,培养其独立学*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学。

  二、看,百闻不如一见,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种植物,让幼儿过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如考虑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钢筋建筑的高楼里,离秋天里农村收获的景象距离很远,因此,我把农村收获的景象用相机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分享收获的喜悦,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利于歌曲的感情处理

  三、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不失时机给孩子提供动的机会,让幼儿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全身动,感情处理让其心动,歌曲创作让其脑动,歌曲演唱让其口动,节奏强弱让其手动,丰收舞蹈让其全身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作。即创作,在*日的活动中孩子的创新总是令我赞叹不已,因此我大胆地进行着教学实验,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声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把想说的用歌声唱出来,我想充满歌声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借助《秋天多么美》优美的音乐,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从各个领域进行教育渗透,如自然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卫生教育等,使幼儿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首好听的歌,而是学到了许许多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大班秋天多么美音乐教案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附点音符的演唱。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附点音符的演唱。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秋天背景图、图片、录音机。

  环境准备:布置秋天的美丽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利用情景, 谈话引题

  1、 布置秋天的美丽景象,随音乐《小树叶》进入活动室。

  提问:秋天到了一切好像都在悄悄地变化,我发现苹果丰收了,你发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有很多果实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参观 一个秋季果实博览会吧.(放音乐“秋天多么美”)

  (评:创设一定的情景,在秋天的美丽景象下,引导幼儿回忆秋天,引发幼儿的思维,回忆已有的经验。为下一步做铺垫。)

  二、出示挂图,理解歌词,感知音乐。

  1、观察挂图:(引导幼儿观察露出的棉花就象他的小白牙)你知道棉桃姐姐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吗?

  (评:巧妙地运用了挂图,让幼儿脑印象中不清晰的事物变得直观,更容易理解记忆歌词 。)

  2、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1)你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在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教师再次范唱并用图片提示)

  3、利用挂图学*歌词。

  4、幼儿整首跟唱

  (1)提示幼儿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5、分组表演唱

  教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刚才看到小朋友还边唱边加上动作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让大家都听听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评)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

  (评:《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艺术能力是在大胆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了。为了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感受力,教师图为并茂的通过范唱,学歌词,整首教唱,和肢体感受等多种渠道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又增添了趣味性。)

  三、和幼儿一起与秋天合影留念:

  教师:你们看秋天多美啊,大家都这么的开心,我还带来了照相机呢!我想和小朋友到院子里和秋天的美景照张像,留作纪念,你愿意吗?好我们去照相了!(放音乐出教室)

  评:整个活动过度自然,通过多种渠道感知理解,而且情景化地带动幼儿积极参与,体验感知音乐,各环节中教师抓住教材的特点,与幼儿的学*特点相吻合的方式,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素质,使本活动达到了完美的效果,享受到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完成了预期目标。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8)

——买菜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份

  买菜大班音乐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敲敲、唱唱、跳跳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美妙的歌曲旋律,理解歌词的内容。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惯。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菜场”(鸡蛋、青菜、公鸡、鱼、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豌豆)

  2、小乐器每人一个。

  3、每人一只小篮子。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

  1、导入:小朋友,今天王老师要你们去看一看菜场,你们愿意吗?请小朋友闭上自己的小眼睛,老师数到“3”,你们再睁开。

  2、蛙!菜场上的菜真丰富啊,(幼儿和老师一起介绍菜名)听说,大班的小朋友来了,菜场上的叔叔阿姨可高兴啦!还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动听的曲子呢!小朋友听---(伴奏乐)

  3、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这么好听的音乐把小乐器也吸引来了,下面请你们来当一回小小演奏家,把它的节奏拍打出来,好吗?轻轻地请出小乐器(幼儿听音乐演奏曲子)

  二、理解歌词并学唱歌曲。

  1、我会变魔术,把菜场里的菜都请到歌里去了,听,他们还跟我们说起了悄悄话呢!(放歌曲)

  2、刚才,你听到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鸡蛋圆溜溜、

  青菜绿油油、公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

  3、他们说了这么多的悄悄话,老师也想说一说。(老师清唱歌曲)

  4、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把你们听到的'悄悄话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吧!(放歌曲)

  三、学*表演

  1、恩!你们唱得真棒!这么好听、有趣的歌曲,老师的身体真想随音乐的节奏一起动起来。(放歌曲,老师表演)

  2、引导幼儿学*表演:“哪个动作最有趣?哪个动作最好看?你来学一学!”并简单说说该动作的意思。

  3、集体表演一遍。(放歌曲)

  4、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会儿就学会了。让我们把今天的快乐与客人老师一起来分享吧!向后转,一边唱一边把自己最优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放歌曲)

  四、结束部分

  轻轻地坐到位置上,今天小朋友的表现都不错,菜场上的叔叔阿姨还给我们一个奖励呢!今天菜场上的菜全部免费供应,你们爱吃什么就拿什么。(老师给每人一只篮子)把这些菜带回去,让爸爸妈妈也同时分享这一快乐。(放歌曲)

  买菜大班音乐教案 2

  设计意图:

  幼儿园《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因此,在歌唱教学活动设计中,师幼互动强调以审美感动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大班歌唱活动"买菜"。联系幼儿的生活情节,帮助孩子整合已有的买菜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思维,运用图谱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新授歌词,运用图谱的方式让幼儿进行主动的探索,引导幼儿初步的学*推理歌词及符号,学会认知策略,在活动中得到迁移和运用。满足每个孩子们的需求和活动的热情,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获得满足。

  活动目标:

  1、学*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歌词。

  3、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相关PPT、歌曲《买菜》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进教室〈〈幸福拍手歌〉〉,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新授

  1、谈话: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看他们是谁啊?(出示老奶奶和小朋友的图片)你们看老奶奶手里拿的是什么啊?(篮子)请你们猜猜,奶奶拿着篮子要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师:老师告诉你们,奶奶拿着篮子要去市场买菜!(出示太阳)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好)师: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咱们和奶奶一起去市场转转(出示市场场景)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市场多热闹啊!说一说市场都有卖什么的?(请幼儿自由发言)师:小朋友们,市场的菜可真多啊,一会儿的功夫奶奶就买了一篮子的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奶奶都买了什么菜啊?

  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学*一首新的歌曲名字叫"买菜"。请你仔细听听奶奶都买什么菜了?

  2、播放歌曲买菜

  (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这首歌有什么特点?请幼儿自由发言,说说感受。

  教师:这首歌有三部分,有唱的,有说的。第一部分是唱的,中间是说的,最后又是唱的。

  (2)歌词捉迷藏,请幼儿根据自己听到的,猜歌词。可重复再听一遍音乐。

  3、学*歌词出示图谱说歌词,并能加入动作表现歌词。

  4、学*歌曲教师逐句教唱两遍,教师和幼儿创编动作表演唱

  三、仿编歌词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和谁去过市场?(幼儿自由回答)请你试着唱唱!

  幼儿尝试演唱。如: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爸爸去呀去买菜。

  2、仿编中间说唱部分,请幼儿大胆表现。

  谈话:当东西很重的时候,我们除了可以说"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呢?(幼儿自由回答并试着演唱)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可以任意改换自己仿编的歌词。

  四、结束活动请幼儿扮演奶奶和我,边唱边买菜师:我们去买菜吧,两位小朋友合作站好,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奶奶,一个小朋友扮演"我",再次演唱一遍歌曲。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有趣的音乐课,也是生活的最常见的一种生活需求。《买菜》每个小朋友都到过菜市场,也都知道菜市场有哪些菜,学会这首歌并不难,可是中间的念的词并不简单。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小朋友你们去过菜市场吗?”你见到过菜市场有哪些菜?幼儿能够讲出好多菜色。正好顺势带入主题。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都很带劲,对这首歌很感兴趣,很多幼儿都能够唱出青菜绿油油??白菜大又好呀??后面的说唱部分,幼儿看着图谱,拍节奏能够很有续。在用琴伴奏,幼儿说唱时,明显感觉都很有劲。

  都争抢着不甘落后,生怕自己幼儿自己续编也能够顺利的进行,他们根据自己看到的蔬菜,加上合适的词语,来进行编唱还是很有趣。我把幼儿的编唱能够顺利的代入,幼儿也感兴趣,纷纷尝试自己的'编唱。这节课很不好的是我没有加上任何游戏,只是加上动作来表演,没有利用场景,在课前没有想到,利用场景来让幼儿有一个表演的机会,如果加上场景,我想幼儿的兴趣肯定会提高很多,对这节课的效果会更佳。

  买菜大班音乐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在轻松欢快的律动中,能根据音乐特点,大胆创编动作。

  4、感受劳动的乐趣,乐意为爸爸妈 妈分担家务活。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6、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食物图片、背景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在节奏感训练与发声练*中熟悉旋律

  师: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逛超市,好吗?汽车来了,让我们出发吧,。”放录音,在《买菜》旋律伴奏下,师生做开车动作进场:1、教师利用“停止”口令,**师生对话来对幼儿进行节奏感训练:

  师:“看到 红绿 灯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绿灯 行 呀,红灯 就要 停 ”

  师:“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就让 座 ”

  师:“汽车 到了 站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汽车 到了 站 呀,一个 挨一 个 ”

  师“到了 超市 门 口,心情 怎么 样?

  幼:“哎 呀呀 哎 呀呀 真呀 真高 兴”

  2、进行发声练*: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很高兴,我们高兴地时候,就想唱歌,唱歌之前呀可要把嗓子练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嗓子练开。”提出发声练*的要求,利用结尾句进行发声练*。

  二、学唱歌曲

  师:“*时小朋友有没有跟爸爸妈 妈一起去买菜?买过什么菜?”幼儿自由表达。出示“买菜”字卡,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图一:“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

  图二:“鸡蛋圆溜溜、青菜绿油油、母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

  图三:“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图四:“哎呀呀哎呀呀装也装不下”

  (教师借助肢体语言或形象比喻,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提问:“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旋律,听听是

  .哪里,说的是什么?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图上有两个相同的标记分别表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探索歌词“哎呀呀,哎呀呀”图谱的表示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哎呀呀”的图谱标记是一个圆点大表示强、两个圆点小表示弱的节奏特点。)

  3、幼儿学唱歌曲。(1)带领幼儿按节奏把歌词读熟。(2)幼儿放慢速度、跟着琴声、看着图谱学唱。

  4、玩“藏图”游戏,熟唱歌曲。

  (1)教师抽掉其中一幅图,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2)“现在老师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教师遮盖2-3种菜,幼儿演唱)

  (3)“现在没有菜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教师把全部拿掉,幼儿演唱)

  (4)以正常的速度并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达结尾句。

  5、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掉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的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以后你们在学*别的本领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三、复*律动,大胆创编“包饺子”的各种造型动作

  老师“今天,我们在超市买了这么多的菜,好高兴,孩子们真棒,已经学会帮忙干家务活了。那买了这么多的菜,今天中午我们来包饺子。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包饺子。

  1、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全体一起复*“包饺子”律动。

  2、小朋友就坐,教师谈话贯穿感恩教育

  3、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饺子”熟了的造型动作,在双圆形中两两结伴进行律动。

  4、小结,在欢乐的“包饺子”律动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

  2、学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

  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

  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行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最后的创编部分,未能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肢体语言尽情表现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束部分显得仓促。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地弥补不足,特别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个性,更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小百科:我们生活中指的“菜”通常是能做副食品的植物,如蔬菜;或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品、鱼、肉等。

  买菜大班音乐教案 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买菜》。

  2、投影仪,空白纸4张。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投影放大幼儿用书《买菜》画面或者本活动附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歌词。

  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教师出示图二、图三,引导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

  教师出示图四,帮助幼儿理解"装也装不下"。

  师:出了什么事啦?(教师用幼儿说的内容提炼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倾听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

  师:我先来唱一唱这首歌,请小朋友们帮我听一听,你们刚刚说的好听的词有没有被我唱进歌里,有没有唱错。。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伴奏,听听看,是哪里?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听的时候有两个任务。第一,听我有没有唱错。第二,猜猜图上两种标记分别表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放慢速度,在心中默唱。

  教师请幼儿以正常的速度出声学唱歌曲。

  师幼共同玩"藏图"游戏。

  教师用白纸盖住图谱中的一种菜,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师:我现在用纸藏住一种菜,考考你们在唱的时候能不能记住。

  师:谁也想上来藏菜呀?你准备藏哪一种菜?

  师:我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

  师:没有图片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

  4、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策略。

  师: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住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了。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买菜大班音乐教案 5

  设计意图:

  幼儿园《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因此,在歌唱教学活动设计中,师幼互动强调以审美感动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大班歌唱活动"买菜"。联系幼儿的生活情节,帮助孩子整合已有的买菜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思维,运用图谱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新授歌词,运用图谱的方式让幼儿进行主动的探索,引导幼儿初步的学*推理歌词及符号,学会认知策略,在活动中得到迁移和运用。满足每个孩子们的需求和活动的热情,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获得满足。

  活动目标:

  1、学*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相关PPT、歌曲《买菜》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进教室《幸福拍手歌》,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新授

  1、谈话: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看他们是谁啊?(出示老奶奶和小朋友的图片)你们看老奶奶手里拿的是什么啊?(篮子)请你们猜猜,奶奶拿着篮子要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告诉你们,奶奶拿着篮子要去市场买菜!(出示太阳)

  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好)

  师: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咱们和奶奶一起去市场转转(出示市场场景)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市场多热闹啊!说一说市场都有卖什么的?(请幼儿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们,市场的菜可真多啊,一会儿的功夫奶奶就买了一篮子的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奶奶都买了什么菜啊?

  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学*一首新的歌曲名字叫"买菜"。请你仔细听听奶奶都买什么菜了?

  2、播放歌曲买菜

  (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这首歌有什么特点?请幼儿自由发言,说说感受。

  教师:这首歌有三部分,有唱的,有说的。第一部分是唱的,中间是说的,最后又是唱的。

  (2)歌词捉迷藏,请幼儿根据自己听到的,猜歌词。可重复再听一遍音乐。

  3、学*歌词出示图谱说歌词,并能加入动作表现歌词。

  4、学*歌曲教师逐句教唱两遍,教师和幼儿创编动作表演唱

  三、仿编歌词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和谁去过市场?(幼儿自由回答)请你试着唱唱!

  幼儿尝试演唱。如: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爸爸去呀去买菜。

  2、仿编中间说唱部分,请幼儿大胆表现。

  谈话:当东西很重的时候,我们除了可以说"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呢?(幼儿自由回答并试着演唱)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可以任意改换自己仿编的歌词。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扮演奶奶和我,边唱边买菜师:我们去买菜吧,两位小朋友合作站好,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奶奶,一个小朋友扮演"我",再次演唱一遍歌曲。


木偶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扩展9)

——小乐队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实用五篇

  小乐队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2、在打斗"的互动情境中,尝试经过两两合作一对一挥棒击打、快速躲闪、对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B段乐曲的三段乐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坚持不动,真猴王检查时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力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活动前幼儿有过两两合作进行游戏的经验。

  2、剪辑好的《金箍棒》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故事,并根据故事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师:孩子们,金箍棒是谁的武器?(美猴王孙悟空。)是美猴王孙悟空的。他经常得意地称自我为俺老孙。

  师:美猴王的家在哪里?(花果山。)花果山能够用什么动作表示?师: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宝贝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怎样拿?师:美猴王有哪些本领?(7 2变。)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变什么?(假如幼儿回答小兔,教师就和幼儿尝试玩变小兔的游戏,即教师说变的时候幼儿就慢慢变出小兔的造型。)你还想变成什么?(教师和幼儿继续玩变的游戏。)

  二、师幼一边随意做动作一边完整感知音乐,共两遍

  师:今日教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美猴王孙悟空的音乐,我们一齐来玩一玩。(播放完整音乐第一遍。)

  师:音乐里最终两句美猴王在干什么?(好象在追,打妖怪。)

  师:我们再来玩一玩,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在追打妖怪呢?(播放完整音乐第二遍。)

  三、进一步感知B段音乐,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一)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1、教师一边哼唱B段第一乐句一边示范打斗动作。

  师: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虽然美猴王孙悟空被师父赶走了,但他却一向想着师父。当他明白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就立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向假猴王打去。仔细看,他是怎样打的?

  2、教师哼唱B段第一乐句,幼儿模仿教师练*打斗动作。

  师:在金箍的时候做好准备,在打斗的时候打斗,一起来试一试!

  3、尝试练*加油后说吼嘿为真猴王鼓劲。

  师:刚才我看到一位小朋友一下一下的打斗,和音乐十分合拍。等一会儿我说完加油,你们就为真猴王鼓鼓劲说吼嘿!

  4、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躲闪动作表现B段第二乐句。

  师:当真猴王挥棒打假猴王,假猴王立刻要反击,真猴王就要躲闪,怎样躲?做给我看看。此刻我们想象一下假猴王在反击你,我们一起来躲闪。

  5、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对打动作表现B段第三乐句。

  师:经过了打斗、躲闪、真假美猴王开始对打了,一边对打,一边神气地告诉对方:我是真的美猴王。在对打的时候,我说完加油,大家说:我是真的美猴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师幼随B段慢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师:此刻我们合着音乐来试一试,注意了在打斗的时候打斗、躲闪的时候躲闪、对打的时候对打。

  四、师幼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师:此刻我们都是真的美猴王,我们合着音乐完整来玩一玩。要注意音乐里先说了什么,等音乐说打斗的时候我们再打斗。(播放完整音乐第三遍。)

  五、教师扮演假猴王,全体幼儿扮演真猴王,师幼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此刻你们当真猴王,我当假猴王,你们打的时候,我假猴王要(躲闪),我反击时你们要(躲闪),然后我们一起对打,这一次在打斗时我不用动作提醒你们了,你们可要自我提醒自我。(播放完整音乐第四遍。)

  六、教师扮演真猴王,全体幼儿扮演假猴王,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你们当真猴王表现那么好,我也来试试真猴王,你们来当假猴王,假猴王反应要快,我打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先(躲闪),再(反击)之后对打。(播放完整音乐第五遍。)

  七、幼儿和幼儿两两商量好选择的主角,坐在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此刻你们也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来玩玩,找一个空地方站好。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准备好了,等会儿提醒自我先打斗还是先躲闪。(播放完整音乐第六遍。)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刚才你们在合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八、幼儿尝试表现最终假猴王晕倒的样貌。

  (一)一位幼儿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貌。师:真假美猴王经过了打斗、72变,还是分不出输赢,故事结尾到底是怎样样的呢?(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美猴王一棒打晕了假猴王。)师:在音乐快结束金箍棒时,真猴王就高高举起金箍棒挥向假猴王,假猴王就被打晕倒在地上了。谁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貌?(请一位高级榜样上来表现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貌。)提醒幼儿注意假猴王要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立刻晕倒在地并造型。

  (二)团体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貌。师:此刻我们大家都找个空的位置一起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貌。教师表扬快速晕倒、并摆出不一样晕死造型的幼儿,如:他的舌头都吐出来了,嘴巴都弯了,脚翘那么高。

  九、幼儿和幼儿再次商量好选择的主角,找到空位置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此刻请你们和朋友商量好谁来当真猴王,谁来当假猴王,请假猴王先找到空位置准备好了,请真猴王找到你刚才的朋友站好。注意了,等会儿假猴王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立刻晕倒在地。(播放完整音乐第七遍。)

  师:真猴王看看假猴王是不是真的晕死过去了,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一下。

  十、师:今日我们用这个音乐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回去我们能够玩一玩关于西游记的更多故事。

  小乐队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2

  一、预设目标

  1、继续欣赏乐曲,体会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感受团体合作演奏的欢乐。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幼儿已经熟悉这首乐曲的旋律。

  (二)物质准备:

  1、音乐《孤独的牧羊人》。

  2、自制打击乐图谱、乐器标记图。

  3、打击乐器若干(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完整的欣赏乐曲《孤独的牧羊人》一遍。

  提问:

  1、前两天我们一起听了一首曲子,谁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孤独的牧羊人》。

  2、孤独的牧羊人在放牧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明白?(他的羊群里有大羊有小羊,刚到山坡下,他的羊看到青草一下子都跑了,大羊跑,小羊追,牧羊人这下可着了急,为什么呢?他怕羊跑丢了,于是他拿着牧羊鞭连忙追过去,你们猜他追上了没有?)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看图谱学*节奏儿歌,并分组经过肢体动作练*节奏型。

  1、看图谱,读儿歌熟悉节奏型。

  ①、教师示范看图谱读节奏儿歌。

  前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

  大羊大羊|向前奔跑|

  小羊小羊小羊小羊|快快追0 |

  大羊大羊|向前奔跑|

  小羊小羊小羊小羊|追0 0 |

  B段:

  我是|牧羊人呀|

  挥起|小皮鞭0 |

  我是|牧羊人呀|

  挥起小皮|鞭0 0 |

  间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

  大羊大羊|向前奔跑|

  小羊小羊小羊小羊|快快追0 |

  大羊大羊|向前奔跑|

  追呀追呀追上|了0 0 ||

  ②、看图谱练*读节奏儿歌。

  师:我明白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那你们能够帮他一起追他跑掉的羊吗。牧羊人说了,仅有学会了这首儿歌,才能够啊。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儿歌用最快的时光学会。我们来试一试。

  ③、听音乐练*读节奏儿歌。

  师:加上音乐来一次好不好?

  2、分组练*用肢体动作打节奏。

  ①、一起确定4种主角的身体动作。

  师:我来看一看图谱上有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皮鞭,此刻我们要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羊,小羊,牧羊人和皮鞭,比如大羊能够用拍腿动作来表现,谁来说一说小羊用什么动作?牧羊人用什么动作?挥皮鞭用什么动作?好的我们一起说着儿歌试一试。

  ③、分组尝试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师:好我们此刻分成四组,大羊组,小羊组,牧羊人组和挥鞭组,到谁的时候谁做动作。

  (三)、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并分组进行演奏

  1、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师:最终追上了,牧羊人要庆祝一下,你们瞧他还带来了乐器呢,看看都有什么? (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师: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鞭分别应当用哪种乐器演奏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综合幼儿提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一起尝试。)

  2、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练*

  ①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②分组练*运用乐器看图谱练*演奏。

  3、尝试看指挥分组演奏乐曲

  教师跟随音乐指挥,幼儿看指挥团体演奏。

  活动延伸:

  师:牧羊人说今日他一点也不孤独因为有小朋友们为他演奏,他的大羊和小羊也为他跳舞呢,他还说演奏时再可加入一种乐器会更好听,你们猜猜是什么乐器,好的,下一次我就把它带来跟小朋友一起演奏好不好?

  小乐队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3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 /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

  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吿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小乐队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4

  教学目的:

  1、在多种形式的感觉中,让幼儿体验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启发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

  4、让幼儿能知道书是最好的,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更聪明。

  教学准备:图谱一张。戏剧表演所需的道具(老爷爷的胡子,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热身律动开始(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变化不同的骑马姿势入场)

  二、以故事引出。

  1、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名叫亨特,它很想知道世界上什么最好。于是他就去找妈妈,妈妈说:”漂亮最好”。亨特点了点头走了。它有去找爸爸,爸爸说:”钱最好,有了钱就能买到一切。”`````````

  2、一起和幼儿做一遍爬台阶动作。

  3、听着音乐,我们一起去寻找。(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4、看图。讲解每一个步骤。

  5、听音乐和幼儿一起画符号。

  6、声势练*。(用跺脚来表示马爬山。用拍手来表示爬台阶。)

  三、释放游戏。

  以情景剧开始,有一位老师事先装扮成白胡子老爷爷躲在门后。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骑着马翻过四座大山,爬过四节台阶,来到门前叫门。门没开。回去。一共来了四趟。最后门终于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手里捧着一本书,告讼亨特,书是最好的,只有好好读书,才能使自己更聪明。

  小乐队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手花

  活动过程:

  一、感受AB段乐曲,大胆创编动作。

  1.完整欣赏音乐,结合故事情境了解“木头人”的含义。

  2.随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二、了解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玩法。

  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

  (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行“木头人”游戏。

  (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

  (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

  2.欣赏B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

  (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

  (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表演选“聪明人”。

  (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

  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

  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

  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