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心得体会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1

  寒假阅读了一本名为《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的书,是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仔细阅读了丛书序“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这里提到的“智慧”不仅仅代表“知识丰富”,它有着更加广义的概念: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涵盖了多发面的素质,它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需要由智慧的教育悉心培养,所以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当我们知道了智慧的形成方式以后,就能在*时的生活中不断呵护他们,让他们的智慧小苗茁壮成长,避免不良的限制和压抑。

  记得在一次集体活动开始前,隐隐约约地听见 “嘚、嘚、嘚、嘚”的声音(用舌头打在上颚发出的声音),不一会儿,一半的小朋友都在学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可是集体活动的时间却到了,这可怎么办呢?!

  我清了清嗓子说:“你们觉得好玩吗?”孩子们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这儿,仿佛是在等待着被我批评,可是我却笑眯眯的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声音象什么?”孩子们没回过神来,都不回答。我接着说:“你们觉得象不象是夏天稻田里的青蛙发出的声音呢?”孩子们都如释重负地笑了,纷纷学起了“嘚、嘚、嘚”的声音。我想,与其让他们战战兢兢的“偷玩”,为什么不能大家一起高兴的游戏呢?干脆让他们玩尽兴了,开展集体活动就不会开小差了!“那我们也来学学青蛙!”我高兴的说,“嘚!嘚!”我也发出那样的声音,“你们觉得这只青蛙在干吗呢?”小华反应最快:“青蛙在喝水!”“那我们也来喝喝水!”一边发出“嘚、嘚”声,一边喝水。“喝饱了吗?”调皮的田田笑眯眯的说:“还没呢!”“那我们再喝一大口!”我乐意满足他们的游戏欲。“又喝了一大口,这回喝饱了吧!”孩子们都说:“喝饱咯!”“那我们要回到妈妈的摇篮里去休息一会咯!”听着摇篮曲的音乐,孩子们都特别的安静。

  游戏对于孩子而言既是生活又是学*,他们在游戏中收获经验,获得不同的自我满足。他们有享受生命的权利,我们不应该剥夺他们认为美好的东西,而应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其*同享受。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2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这是—位妈妈用心教育孩子的经验。请选择适合你的,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关键是良好*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惯,否则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惯的时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时,那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假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一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如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游玩不可能像在家中吃得那么放心,但也没必要太担心,当然要选一家干净的饭店。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

  15、衣量穿得和妈妈差不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吃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维生素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喝热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吃药都是大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21、因感冒发烧去医院时,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对这种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体验失败和成功。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3、寒冷训练。

  34、对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育儿细节上,不要事事都找到理论依据。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想办法让宝宝每天大笑若干次。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3

  *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我作为一名4岁儿童的家长,第一时间认真学*了一遍这部50页,2万多字的《指南》。

  说实话,这个指南从原则上讲是很不错的。《指南》所涵盖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很全面,32个学*与发展目标很具体,87条教育建议也可操作。比如,《指南》提出要引导5岁以上幼儿关注和思考动植物的外部特征、*性与生活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意义。举的例子是兔子的长耳朵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说实话,我活了30多年,不知道兔子的长耳朵有啥用。一检索才知道兔子的耳朵一个功能是可以帮助兔子听到微弱的声音,并确定声音来自何处;另一个功能是帮助兔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散热。我不知道老师和家长知道这两条功能的有多少。

  但是通读《指南》,感觉到“接地气”的,“本土化”的内容,特别是具体的例子,还差了点意思,欠打磨和考量。比如礼貌地对待老年人,没有问题,但要求4岁的小朋友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是不是要求苛刻了点,不太合理。还比如,“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正确,但是《指南》建议的“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这是《指南》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原则上没什么问题,但听上去就是有点别扭,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一、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孩子的内向性格?

  1、小三班家长心得: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我们做父母的能够加以引导,有足够的耐心来对孩子,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培养独立的品质,做父母的与孩子多加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只要坚持不断的努力,孩子会改变形成健康的性格。

  2、首先自己应做个“十心”家长,对孩子不能凶狠粗暴、尊重孩子。

  二、对“七个一”教子法的心得体会:

  小二班家长心得:

  1、 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有时会很气愤,忍不住发脾气,在这本书上学到很多的,知道家长的粗暴吼叫不会使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产生叛逆心理,就算是在权威下改了,也不是真心的。

  2、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不是我们生他养他,他就必须什么都要听从我们安排的应声虫,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尊重他的自尊,他的想法,他的接受能力,甚至他的小脾气,教育他是在尊重他的前提之下是两个*等的个体之间的交流而不是一个权威的对一个弱势群体的指手画脚,困此“七个一”只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内心孩子的尊重。

  3 、学*了“七个”教子法后,反思了自己*时的行为,自己大体上还能按照“七个一”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错误,但是在面对孩子的不听话,项撞家长时,我偶尔还是控制不了心中的怒火,当面训斥孩子,要引以为戒。

  三、家长如何对待一个动作慢的孩子,该如何进行指导

  小一班家长心得体会:

  我们的孩子也有在做一些事时动作过于慢的情况,我认为孩子不像大人,孩子的思维过于狭隘,因此,我和孩子的妈妈也经常教育她,提醒孩子,做什么事情动作要快一点,不要磨蹭,比如早上爸爸妈妈急着上班,孩子要上幼儿园,以后,我们还要对孩子加强这方面的沟通。

  四、谈谈自己对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的体会

  贝贝班家长:

  1、通过学*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60页的内容后,让我懂得了怎样帮助孩子去完成作业,我会用正确的方法二:“像亲人一样安慰他,亲亲她的小脸,语气*和而友好地对他说,不要哭了,谁都有忘记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当孩子听了以后停止了哭泣,困为家长的理解让孩子得到慰,情绪*静了,利用这种方法去帮助孩子,我也会配合好老师,共同使我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和书中犯错误的父母太像太像了,以后我一定要先把自己教好,管好,再以身作则,来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

  这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让我学*到了许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感谢幼儿园老师给我们订购了这本书,我以后还打算继续订购。

  3、 我的想法是要使孩子养成稳定的行为*惯,家庭成员得采取一致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行为,孩子的童年应当是快乐无忧的,但孩子也会有孩子的小小烦恼,我们应随时关注防仓的情绪体验,肯定,鼓励他帮助他,我觉得我们不应当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生活自理的实践机会,这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已去做,让孩子快乐而健康的生活!

  4、大概翻了几篇,有的个案讲的很好,对教育孩子也有很大的启示,但和*现行的教育式,教育方法和我们的大的教育坏境是否能完全吻合,还有待探讨,如案例所说,德国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常心看分数,他们没有就是压力,而在*以分数决定命运,依然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做家长的最终希望*教育的理性回归,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五、阅读了孩子之间在玩耍时发生矛盾时家长如何去做?

  宝宝班家长心得:在我们的儿子上幼儿园后,老师每一次推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给我时,我才感觉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看过后更觉得自已对孩子的教育真的很差,我反省孩子的很多不良*惯和任性的脾气,都源于自已不懂教育的后果,以前只要一看到孩子间发生冲突,我会在第一时间内上前制止,通过这一些时间的学*,我的体会很深,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每个人想成为父母很容易,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可绝不容易,为了孩子我努力去改变自己,并说服家人一起配合,希望能通过一家人的努力,让我们的孩子更快乐、健康。

  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哪些话不应当说?

  1、小一班家长心得:

  从上述问题中我的感想:“孩子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有较好的引导方法去引导孩子,其实孩子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就从父母家长来开导孩子的思维,在家就养成良好的*惯,不管是学*还是生活*惯,孩子来到幼儿园必然而然也就听从老师的教导,只有我们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相互配合,才能使孩子快步成长。

  2、大一班家长学*体会:

  在家里,一直认为孩子听家长的话,在孩子做事情时一般都说不行,不可以等的话,我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我们缺少对孩子之间的沟通,理解,要互相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思想交流很重要,对本人以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3、中三班家长学*心得:

  我们以前也不怎么分场合批评她,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这是很不理乔的行为,现在已经改了这一方面,改为私下谈心,在批评她的过错时,告知她正确的做法,及由此错误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让她知道自已错在哪里,今后要怎么做才对,不能随意承诺必须保证我们的能力所能做到的若兑现不了,会解释原因,让她明白,什么叫说到做到,有诚信的人才能交到知心的好朋友。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4

  如今,正值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大浪潮,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我班有留守儿童25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看管人的情况,并根据*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惯,建

  立好个人档案做到对每名留守学生“因人施教”。通过观察总结,我班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

  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

  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以我为中心”,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我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以我为中心”的坏*惯。

  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我“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倾听孩子诉说的同时,并且,我还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班的六名留守儿童与其他幼儿相处融洽,学*、生活能力、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园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副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信的方式,让所有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我班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颗爱心,而不是狠心。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5

  如今,正值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大浪潮,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我班有留守儿童25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看管人的情况,并根据*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惯,建立好个人档案做到对每名留守学生“因人施教”。通过观察总结,我班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

  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

  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以我为中心”,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我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以我为中心”的坏*惯。

  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我“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倾听孩子诉说的同时,并且,我还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班的六名留守儿童与其他幼儿相处融洽,学*、生活能力、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园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副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信的方式,让所有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我班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颗爱心,而不是狠心。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1)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1

  (1)自己穿衣

  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虽然费时很长,也穿不好,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实践,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穿脱衣服方法。否则依赖性一旦形成,孩子会做的事也不愿自己动手。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还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逐步具有冷了添衣,热了脱衣的意识。并可以教孩子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

  (2)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在自我管理中,玩具物品的收拾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①家长可以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准备一个专门的放置地方,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②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忙而已。③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并坚持不懈不断强化,最后形成*惯。

  (3)自己安排和自己负责

  这一点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婴儿来说确实勉为其难。但这个意识却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

  ①每次抱孩子出门玩,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几次提醒,孩子便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

  ②孩子会表达会思考以后,可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到哪里玩?准备做些什么?并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优劣和可能性。

  ③当孩子要带东西出去而忘记带或把带出去的东西忘在外面而生气发脾气时,父母千万不能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学着负责到底。

  ④每次注意给孩子这样的提醒,教育和帮助,孩子便逐渐地有了这种负责的意识。

  总而言之,早期的*惯培养就像一粒种子,绝不能等到要收获的季节才匆匆忙忙想到播种,而是要赶在生命的春天里就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土,撒种,并坚持不断地施肥,灌溉,才能使它及早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在人生成功之路上结出累累硕果。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2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这是—位妈妈用心教育孩子的经验。请选择适合你的,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关键是良好*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惯,否则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惯的时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时,那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假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一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如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游玩不可能像在家中吃得那么放心,但也没必要太担心,当然要选一家干净的饭店。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

  15.衣量穿得和妈妈差不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吃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维生素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喝热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吃药都是大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21.因感冒发烧去医院时,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对这种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体验失败和成功。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3.寒冷训练。

  34.对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育儿细节上,不要事事都找到理论依据。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想办法让宝宝每天大笑若干次。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3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现在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过也出现孩子越来越难管的现象,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相同的体会。

  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所以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谁都不能忽视,谁都不能逃避,现谈谈本人在家庭教育上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一个伤疤,就问孩子:“是不是学校小朋友抓的?”孩子点点头。妈妈发火了:“你为什么不抓他?这个星期天妈妈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狠狠抓他!”真是可悲又可怜,在这种*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今后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永远的连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会使孩子跨跃道德认识与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惯来统一自己的道德情感与意志,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理念与行为。父母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益,并会整合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损、将离散、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有的甚至会断送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首先应从家长做起,家长自己要不断学*,不断修炼,站得正,坐得直,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和综合素质,以自己良好的风范教育、影响孩子,事事处处当好孩子的榜样。

  二、别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有时走亲访友,老是听到朋友说自己的孩子:“你看,你这次其中考试,考了85分,人家隔壁邻居家小孩怎么考试100分,你真没用,木头脑袋。”我们都知道家长讲这些话本意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绩好一点,但效果适得其反,孩子听了往往会错误地判断父母不喜欢他或在讽刺挖苦他,心里肯定不高兴,同时也打击了他学*的积极性。我想考试成绩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人学*的好与坏,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好多科学家和名人小时候都不是很出色,有的甚至连小学也没上完,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照样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伟人,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所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并不表示将来的好坏,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和良好的学**惯。我孩子的考试成绩有时是一般的一般,但我从不批评他,只是帮他一起分析考试题为什么会做错,鼓励他下一次要仔细、努力,比这次考得好一些,小孩听了总是满意、微笑的点点头。

  三、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例如当着孩子的面,在人家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如别家孩子听话,学*不好,这样适得其反,孩子肯定心里会想,我什么事都努力去做了,父母还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怎么怎么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或心灵扭曲。

  四、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我小孩唯一最大缺点是任性,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放学回家,大概前半个小时做作业还可以,比较认真投入,过了半小时后就开始东摸摸,西看看,开始跟我讨价还价,例如老师布置回家抄写今天课堂上学的生词,他就跟我说,爸爸我这个作业写完,其余两个作业等玩一下或吃好晚饭再做,这时我就根据今天回家作业的多少来衡量,如果回家作业不多,我肯定会放他去玩,因为你不放他,小孩子做功课也不用心,还会哭哭啼啼,甚至还会跟我顶嘴,自然学*效果也不会好。

  五、决不为孩子护短。老师的包庇,家长的护短,会导致孩子走向歪路,甚至会导致他走向犯罪,因此,我觉得作为每一个家长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点的危害性,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该纠正的时候要及时纠正。

  六、不要用暴力“征服”孩子,要学会耐心等待。我常因儿子做事太拖太慢,把我说的话装作没听见而对他大发脾气,比方说,洗手,他会在洗手盆边玩上xx年中,真的是受益非浅,今天把它分享各位朋友,相互学*。

  我对女儿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女儿出生后,她小床的上色彩气球,转铃,婴儿游泳池等都是专门为她准备的。我整整为女儿做了一年的扶触。不停的和她说话,这样女儿在9个月时就会叫爸妈。再大些,会走路了,摔倒不扶。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随便玩。能不帮的就不帮。还为她创造条件让她玩,买的书柜,让她玩,后来当衣柜。秋千,现在家里都挂满了世界名画,随时欢迎你们参观,但是要收费的呀!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一直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当今电视对孩子伤害太大了,女儿出生前我们就把电话搬走了。这二年来我和她一起学*,一起成长。我们全方面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德在先,技能在后,我们特别重视女儿的品德培养,背弟子规并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就这样我和女儿一起看书,一起画画,一起玩,一起收拾玩具,一起哈哈笑……

  现在我们家女儿不到二岁,各方面都表现的特别出色,特别懂事,安乐易养,看到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借此机会我特别感谢我的先生对我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也感谢女儿的爷爷奶奶以及全家人对我的默默支持!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夸自己的女儿,是想告诉大家科学育儿,真用真受益。也许有人会说,天才是天生的。我也承认。就算是天才,一我们不知道人家是如何进行教育的,二我们都知道有的天才在有些方面甚至可是说是缺陷,如果是有更完xxxxxx教育的话,天才会更接*完美。我肯定的是我的女儿不是天才,所以我用好的教育方法。如果有人说他的孩子是天才,那么我们恭喜你!如果不能,请记住后天教育非常重要,越早越好!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说真的,在这二年里,我深深体会到家长只要用对方法,孩子真的很好带。千万不能捉弄孩子玩,我在生活中也因此树立了很多所谓的“敌人”。但我相信科学,相信蒙以养正的道理。我也相信每一个妈妈都可以成为好妈妈!

  因为我们可能有童年的遗憾,但不能给孩子遗憾的童年。

  我们可以不是天才!但我们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愿快乐天下父母心!谢谢!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4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但教育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统一、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及学生人数的众多等教育现实却往往让教育只能面对“大多数”,而忽视了学生中特殊的一部分。

  这部分学生因为其特殊性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基于这样的现状,我校根据二期课改要求,提出了“关注‘特殊儿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转化“特殊儿童”,使教育的关注点面向每一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特殊儿童”其实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在一般教师的心目中,但凡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违反了教师所限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准则,行为异于班中大多数乖巧的孩子,就被看成是“特殊儿童”。一般有这样一些类型:课堂上好动、不静心,思维专注的时间较短,影响其他学生听课效率,影响教师上课情绪;较易亢奋,在群体中往往会作出幅度较大、异于常人且不易控制的行为,造成伤人、伤己的后果;极有自己的主见,常常质疑教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且不易说服等。

  教师所认为的“特殊儿童”是否是特殊儿童,究竟什么样的儿童才能称为特殊儿童?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着眼点。可以依医学的观点,从病因分析上来确定谁是特殊儿童;可以依机体上或心理上的特质来区分谁是特殊儿童。但从教育的观点看,并不是所有在机体上或心理上呈现“特殊”特质的儿童皆可称作特殊儿童。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是就其学*需要的特殊性而言。例如,一个儿童智能特别低下,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教师在班级教学中的进度;他在学*上有特殊的需要,需要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上给予个别的考虑,那么,他就是教育上所谓的特殊儿童。所以有的学者就把特殊儿童视为“有特殊需要的学*者”。

  在教育上为了明确地确定谁是“有特殊需要的学*者”,有必要完整地、精确地把握特殊儿童的概念。台湾心理学家郭为藩为特殊儿童作如下定义:特殊儿童系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效果,而需藉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而这样偏离的情形,得靠学校教育设施的调整、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才可发展其最大潜能的程度。

  二、“特殊儿童”教育难的原因分析

  1、不尊重儿童,摆不准教师的位置

  许多教师至今仍抱着“师道尊严”不放,认为学生就该好好听老师的话,服从教师,而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认为儿童是未成年人,是需要老师教育的,从未真正把他们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却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儿童,轻视儿童;从未意识到学生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个性,有想法,有脾气;更未意识到学生是“进行时”、“未来时”,是不成熟的“人”,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倍地呵护、小心地引导;教师还未意识到教师和学生是*等的,教师没有任何权力责骂、训斥,或无情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也正是这样的不尊重,让学生打心眼里排斥你、逆反你,试想,一个总是不尊重学生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尊受损以外,还能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呢?

  2、不了解儿童,教育手法单一而僵化

  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本质上是尊重差异的美,他们*惯了整齐划一、一呼百应,一旦有学生特性鲜明些、教育过程费劲些,就如临大敌,觉得此人“特殊”,却不知差异是正常的,整齐划一才是不正常的!而一旦出现了所谓的“特殊儿童”后,教师不是去深入地了解发生问题的原因,不去寻找问题的症结,而是急于吓唬、压制、孤立,却从未想过这样的教育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有心灵的沟通,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很少取得过认同感,这样的两个“绝缘体”似的教育主体,能产生多少教育效果呢?更未想过这样毫无针对性的教育意义何在?

  三、“特殊儿童”教育的策略

  转变教育理念:所谓“特殊儿童”就是一些个性较为鲜明、较为顽劣、儿童特性显著的孩子。他们不过就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听话,难教一些、易于反复,但他们仍然是正常的儿童。如果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特殊儿童”,并把这一定性向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扩散,“特殊儿童”的身份就牢牢地套在了他的头上,同学们会因为他的特殊而疏远他,使他游离在集体之外。我们只有不把他们看成是“特殊儿童”,承认儿童之间的差异性,并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他们才有进步。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5

  最*几年有关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研究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的支持下,我们北京大学幼教中心以团体合作的研究方式,从实践立体式、个别化、跨领域、支持性的教育模式做起,坚持以全纳教育为本,为他们提供最少限制的环境和最适合的服务。使他们改善不良的适应行为,发挥其潜能,并尽可能的融入到正常幼儿中去。

  一、问题提出

  1、基本概念

  什么叫自闭症: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儿童孤独症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现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什么叫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孩子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透过“融合”培植互相关怀的校园文化,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把学校发展为兼容及进取的群体,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融合的意义在于为所有回归主流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有一定挑战性,但是要符合幼儿的能力和需要,与此同时,融合教育要给幼儿和教师提供任何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使他们能在主流环境中获得成功。一所融合教育的幼儿园还远不止这些,它还要使每个幼儿都有归属感,每个幼儿都被接纳,在教育过程中能做到真正地满足每个幼儿的教育需要。

  2、问题的提出

  虽然融合教育在*起步较晚,但由于社会各界的重视,已经有许多幼儿园都开始接纳他们。我们北京大学幼教中心,本着全纳教育的办园宗旨,接纳、支持、帮助他们,使自闭症幼儿能够顺利的在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如:在班级中的融合、给予个体的支持与帮助。自闭症的幼儿往往在人际交往、与他人的沟通上存在着问题,如何在班级的一日生活活动中给予这些幼儿支持与帮助,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集体的一日活动中去,是普特教老师面临的问题。

  二、班级中的融合

  (1)家长工作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这些家长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对所要选择的幼儿园的调查、通过各种渠道与幼儿园相关领导及教师进行接洽、沟通,等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时会在通过各种方式向特教专家征询意见,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长怕被老师否定上正常幼儿园的可能性或是减少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在进入幼儿园后,我园先让家长陪同,根据幼儿自身的情况,有的在特教部先适应、有的加入班级融合半天。在这些的日子里,自闭症幼儿得到了老师的理解和接纳,上课时孩子的左右都会有小伙伴帮助他,有了好朋友他也显得很快乐的样子;有的则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如:在课堂上大喊大叫、跺脚、拍桌子,结果受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的指责导致行为问题更是频频出现,最后家长不得不陪在一边;还有的才上了一两周就直接被幼儿园劝退了。多数的自闭症幼儿在进入幼儿园融合后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当他们在幼儿园里不知所措或惊恐不安地时候,家长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有的家长每天把自闭症的孩子送进幼儿园后都会一直在附*徘徊,怕有状况出现;还有的会同幼儿园协商阿姨进园带自闭症的孩子。家长表现出来的不放心,为了能够让家长们放心,我们每天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采用照片、请家长定时参与活动等办法,消除了家长们的顾虑。

  (2)个案

  禾禾是一名男孩,今年6岁多,现在在大二班。禾禾基本上没有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有需求的时候,有时会直接自己走过去拿,有时就会叫起来。由于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在班级活动中往往自己独处的时候较多。大多数的时间参与不到集体活动活动中去,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不停的用手打自己头。但是,禾禾有对语言理解的能力,对老师给予口语指令,能够去执行。

  (3)采用观察法

  在最自然地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情绪、行为、社交、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综合对比观察。这样可以直接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对幼儿以后在班级中融合有直接的帮助。例如:禾禾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班级时,老师主要是观察禾禾在班级中一天的活动,老师不给予任何的干预,通过对禾禾这种自然的观察,掌握禾禾在班级中的情况,从而为以后禾禾在班级的融合教育确定明确的方向。

  (4)IEP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什么是IEP计划:也叫“个别化教育计划”,自1975年“个别化教育计划”问世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现在它的重要性已可说是与特殊教育画上等号。人类历史上西元1760年成立第一所特殊来,两百多年来人权的扩张,要求特殊教育的专业化及普及化的声浪越来越高,但由于特殊学生的个别差异大,在教学上无法像普通班一样,用一样的教材与全班一起评量学生的学*效果,因此极需有一套方式来回以规划与管理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并随时供行政人员来评估教学效果与教学绩效,此时“个别化教育计划”便担任了此一重要角色。特教、普通班老师、幼儿家长共同干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班级融合教育中,良好的合作、沟通是前提。透过家长、普通班老师和特教老师共同研拟出一套适合幼儿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需要特教、普通班老师、家长三方的相互一致来完成。它可以是认知的,也可以是情绪或是动作技能的。这个部份必需有赖亲师密切沟通与执行,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目标。在班级融合教育活动中(IEP)目标的实施,首先要放大幼儿的优势,用优势来带动幼儿的弱势。对于弱势要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及矫正。

  (5)班级中(IEP)计划、融合教育引导的实施

  教室物理环境的安排:为了能够使禾禾融入到班集体的活动中去。例如:在座位的安排上、替禾禾选择固定同伴,这种教室物理环境的适应,使禾禾对新环境的认知有了准备,极大减少了禾禾的情绪反映。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2)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1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虽然*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一些家长留在家里,从事各种工作,但是仍有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使有些父母在家的孩子,家长往往也忙于营生,起早贪黑,一天也很少和自己的孩子见上一面,他们实际上和留守儿童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广大留守儿童的形成,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生活、身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学*无人监管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孩子们大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对留守儿童学*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了,使孩子在学*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渐渐使孩子对学*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精力不放在学*上,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二、生活无人照料

  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多数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衡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就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拖”。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三、心理无人疏导

  这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可。

  为了关爱留守孩子,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校要求全校教师全员参与,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我们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班级留守儿童档案

  (二)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里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与生俱来的骨肉亲情无处表达。孩子来到学校,我们既要做老师,又要做家长。爱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我每天早晨很早就到校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看看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用具都是否带齐了,集体活动前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等。总之,学生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有事没事,事事关心。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他们和其他的学生一样,留守儿童从心理上感受到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被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这些事确实很*常,这是作为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这也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

  班上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小组”,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他们每个人与一至二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生活、学*上给予留守儿童帮助,让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用真情感化他们,做到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要求家长采取多种方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形成合力效应。洞察学生心理,倾听学生的心声。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惯,这也正是作为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三)充当中介,让留守儿童感知被“爱”

  (四)感化留守儿童,学会关爱他人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祖孙同堂”。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家庭的“老大”。只求得到他人的关爱,却很少关爱他人。那如何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呢?本班有一位同学也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家中年*七十的奶奶照顾,在“联亲”活动中听奶奶说,这个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愿做,连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全是由奶奶包办的。我知道,他的惰性也有一些是源自奶奶的溺爱,让他只懂得收获,不知道付出,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在这以后,我经常星期六、星期天到他家去,帮他奶奶做事,并故意把老人力不从心的时候指给他看,并教育他父母不在家,就更应该帮助父母去照顾老人,这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义务。这位同学看着我每次都来帮忙,想到自己的责任,也逐渐地变勤快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自己做,奶奶做不动的事,他都主动给奶奶帮忙,并且周围邻居有什么事情自己能做,也都去认真地做,从爱自己家的长辈开始,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五)特别强调的方面。

  首先与家长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家访和家长会,教师要与留守家里的监护人很好的沟通,在同他们的相处中,教师有意地提高他们监管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重点起到配合学校、教师一起管好孩子。这样以来,教师成了监护人、孩子们的亲人,留守孩子的心里也不再孤单。

  其次是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老师应放下架子,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班上给学生每人一个记事本,要求他们把当天教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任务记在本子上。回家后一一对照完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要求他们坚持每天写日记,把一天最值得写的事记叙下来,并谈自己的感受。无论你的工作有多忙,尽管是数学老师,日记是每天都要查阅的,了解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积极的一面给予鼓励,消极困惑的给予疏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再次是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特别是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的活动,培养孩子亲情关系,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让这些活动来弥补亲情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让多彩的活动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因材施教。

  最后,班主任要做心理医生,要适时开展心理辅导。以这样的方式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一方面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教育。但是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隐私,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根源。

  *凡的工作,*静的心。多年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使他们走出阴霾,见到了阳光,找到了方向,得到了宁静。回顾这些留守儿童的进步历程,我认为做为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虽然**已经提出:“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内容。”;虽然教育好留守儿童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但只有通过我们共同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有效方法,才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确保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教育的热点,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留守儿童”主要是特指农村的,现在社会中“留守儿童”的情况还是存在且比较严重的。这是社会发展造成的必要的问题,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城市进军,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孩子们却无法带走,只能够留在家中,“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了,需要我们去解决!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2

  (1)自己穿衣

  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虽然费时很长,也穿不好,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实践,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穿脱衣服方法。否则依赖性一旦形成,孩子会做的事也不愿自己动手。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还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逐步具有冷了添衣,热了脱衣的意识。并可以教孩子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

  (2)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在自我管理中,玩具物品的收拾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①家长可以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准备一个专门的放置地方,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

  ②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忙而已。③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并坚持不懈不断强化,最后形成*惯。

  (3)自己安排和自己负责

  这一点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婴儿来说确实勉为其难。但这个意识却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

  ①每次抱孩子出门玩,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几次提醒,孩子便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

  ②孩子会表达会思考以后,可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到哪里玩?准备做些什么?并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优劣和可能性。

  ③当孩子要带东西出去而忘记带或把带出去的东西忘在外面而生气发脾气时,父母千万不能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学着负责到底。

  ④每次注意给孩子这样的提醒,教育和帮助,孩子便逐渐地有了这种负责的意识。

  总而言之,早期的*惯培养就像一粒种子,绝不能等到要收获的季节才匆匆忙忙想到播种,而是要赶在生命的春天里就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土,撒种,并坚持不断地施肥,灌溉,才能使它及早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在人生成功之路上结出累累硕果。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3

  今天,我认真阅读了《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并将从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得更好。通过学*《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记得在然然一岁八个月的时候,我经常带她去图书馆玩。偶然的一次机会,发现一个比她大一点的小朋友竟然能认识书上的好几个字了。当时的我心急如焚,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赶忙到书店买来一本《识字书》,在家紧锣密鼓地实行“认字计划”了。在我“日也教、夜也教”的辛勤劳动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长时间。我家的`宝贝也能照着书上的图片说出“大、小、田、土、日、月、水、火”几个字了。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拿出书本问她的时候,她居然一个都不认识了。后来我才知道,教育孩子也要根据孩子每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而不能一味地拔苗助长。

  《指南》中指出3—6岁是孩子发育的一个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位家长必须重视的一件事情。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然然讲个故事,故事讲完的时候,我还会给她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小家伙有时很调皮,遇到不会的时候会说“妈妈,我想睡觉了!”当然了,要是回答对了的话,我也会适当地给她一些小奖励。小家伙尝到了甜头,开心极了,每天晚上一到时间就嚷嚷着让我给她讲故事。好几次,我试探着让她把我给她讲的故事重复一遍,她竟然能一字不落地说出来。“有耕耘就有收获”,我想只要我们家长有耐心,孩子们都是挺棒的。

  《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家长不能盲目攀比。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多给孩子肯定和表扬,不能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与其他孩子的优点作简单比较。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以后能和中三班的老师、家长们多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谢谢!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4

  6岁的男孩明明语言发育迟缓,至今仍不会张口说话,他从不与爸爸妈妈交流,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对遥控器、钟表等东西尤其感兴趣,喜欢看广告,乐意在地上转圈儿;他在某些方面记忆力特别好,但理解能力甚为低下,常常词不达意。

  “目前,哈尔滨市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像明明这样的患儿,每万人中大约就有18.8例。”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武丽杰教授*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应该对孤独症有所认识与警觉,提高早期筛查、康复矫治和干预水*,尽早把这群孤独症儿童从封闭的世界中领出来。

  孤独症被纳入精神残疾

  据武丽杰介绍,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言语发育迟滞、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以及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的广泛而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此病一般在3岁前就会表现出来,并会对患者造成终生影响。

  武丽杰指出,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推测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儿童孤独症现已超过脑瘫及唐氏综合症的患病率,由以往罕见的疾病发展为较为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由于其发病情况的特异性和严重性,孤独症儿童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残联已于20xx 年初将孤独症明确纳入精神残疾。

  及早发现孩子异常现象

  武丽杰提醒,孤独症儿童有几点表现十分明显,家长和老师应引起注意,及早发现这些孩子的异常现象。

  社会交流障碍:孤独症儿童喜欢独自玩耍,不愿意或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一起玩,也不能参加合作性游戏。对父母的多数要求常常充耳不闻,但会愉快地执行某些他所感兴趣的指令,例如上街、丢垃圾、吃饼干等。他们目光对视差,通常不怕陌生人。有需要时常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很少主动寻求父母的关爱或安慰等。

  语言障碍:这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至三岁时仍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甚至语言过多,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无意义、重复刻板的语言,或是自言自语,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很常见,不能正确运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

  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自闭症儿童可能对多数孩子喜爱的活动和东西不感兴趣,但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并因此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重复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及排列玩具和积木、双手舞动等。他们还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如反复观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而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

  其他:7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有10%智力超常。部分自闭症患儿可在某些方面显得能力较强,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数字、路线、车牌、年代等。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中较明显,常常成为被家长和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因此经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此外,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自闭症孩子中均较常见,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方式不正确有一定关系。

  家长怎样帮助孤独症孩子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5岁前治疗、训练是关键。早期干预能使约半数的孩子恢复正常。”武丽杰说,目前,临床多采用特殊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

  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孤独症的孩子该做些什么呢?武丽杰建议:

  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不要事事包办,可给予思考、表达的时间,否则只会强化其不良行为;多向孩子表达感情,可用哭脸、笑脸等不同表情教孩子识别和观察,让他逐渐学*体会别人的情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一般很难接受新事物、新环境的改变,在一定阶段,不妨采取实物奖励的做法;对于患儿不合理的要求,再哭闹也不要妥协,时间一长,他发现自己这种行为没有意义,会自行纠正;多带孩子进行滑板、秋千、*衡木等游戏,这对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和交流等,有较好效果。

  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5

  通过在园里学*,了解到《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是一批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旨在促进教育公*,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内涵,确保基本,提高教师,指引家庭”。

  众所周知,3-6岁是儿童的大脑、神经、肌肉迅速发展并接*成熟的关键时期,是词汇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语言应对能力初始发展的时期;是认知能力、逻辑能力、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时期。3-6岁儿童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孩子今后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年龄段儿童学*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全社会所重视。《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和《***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而研究制定的,旨在进一步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进一步规范幼教机构的教育行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质量,引导全社会形成关于早期学*与发展的正确认识。下面我就《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的学*,谈谈粗浅的认识:

  在幼教功能定位上: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定位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基础呢?幼儿阶段教育核心价值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指南》鲜明指出“学*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和发展的质量”,当今世界的儿童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老师、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学*品质视作儿童入学准备与持续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的领域。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态度,学**惯,教给孩子正确的学*方法,授之以“渔”,才是我们教育任务的核心,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20xx年,我园就鲜明提出了“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保教宗旨,力求科学定位幼儿教育功能,那就是:①从生命成长角度,让幼儿生命成长得更自然,不要加速,不要拔苗助长。②从教育预备角度,不仅关注“今天孩子学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关注“明天孩子会学”。呵护激发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学*兴趣,培养幼儿创造力。③从生命准备角度,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惯和社会交往*惯。希望通过市幼儿园三年生活,使幼儿在了解粗浅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开放敞亮心灵,时刻准备吸收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新感受、容纳新文化。在当今社会多元环境中培养幼儿不断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能够成功而又幸福的生活。

  在教育课程指导上:与20xx年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指南》有了更详细、具体的认识。

  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又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其实用性和操作性对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确保教育中不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如在《指南》中“学*与发展目标”对幼儿“动作发展”规定3~4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5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5~6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这些小小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却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正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能力发展差异,而也正是这些小小数字上的差异,让我们教师对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有了更好的参考数值,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又如在《指南》中“教育建议”在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往、生活能力、学**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同时也更强调“自主”二字,要求我们保教人员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探索,成为生活、学*、游戏的主人。

  在教育评价功能上:《指南》不是尺子,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指南》不是筛子,不能用它筛除幼儿;《指南》不是绳索,不能用它束缚幼儿和自己。我们不能单纯用《指南》来评估和定性孩子发展的,而应当把它当作课程实施的路标,对幼儿“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幼儿。《指南》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指南》指引我们课程教学的方向,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在家园协作指导上:要做好幼儿教育,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老师和家长更要充分的沟通,用一切可行的方式指导家长教育观点、教育方式都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家园共同树立对幼儿期望值正确的思想,摆正教育重心,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不要拔苗助长,更不能把**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学*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3)

——儿童特殊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3篇)

儿童特殊教育心得体会1

  给孩子种下*的种子,这句话每个妈妈都知道,都能说,也都相信自己正是这么做的。

  但是反观一下我们的行为,真的是在种下美好吗?

  曾经当孩子哭闹时,我们会跟他说:“别哭了,看看,周围的人都在看你呢,人家都笑你呢!”

  这是在种下什么种子呢?在乎别人的目光,会为别人的意志左右,时刻焦虑别人会不会嘲笑我,时刻担忧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样的种子播撒在心田,只会长出孤独、无奈、拘谨、自卑的幼苗和大树。

  可不可以说:宝宝不哭了。你看看小花在对你微笑呢,它想告诉你有事情要跟爸爸妈妈说;你看看小朋友在等着你去玩呢,他们想跟你说,哭一哭没关系,谁都会哭的,但哭完了别忘记笑……

  曾经,当孩子想买玩具时,我们会跟他说:“你要学会节俭,爸爸妈妈挣钱多不容易啊,每天那么辛苦劳累,这些钱我们要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这是在种下什么种子呢?对生活的匮乏感,对人生的不安全感,对自己的不信任感,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感。

  从小种下这样的种子,孩子会产生对未来的恐惧,不敢或者不想去拥抱未来的生活,总觉得未来更苦更累,物质匮乏,一切都要极度辛苦才能获得。

  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的孩子不会幸福,或者说很难幸福。

  因为在他小小的心中,未来已经不再意味着自由,不再有活泼,不再对世界充满善良美好的期待,而是时时刻刻提防被嘲笑,被欺骗,时时刻刻被生活负重感所压迫。

  在我们身边的**中,这样庸庸碌碌,一辈子只为稻粱谋的人,还少吗?

  可不可以对孩子说:孩子你可以买玩具,但是每个月我们只能买一个玩具,因为家里玩具太多了,你想好了,选一个新玩具就要送走一个旧玩具;想清楚到底买哪一个,因为每个月只能买一个新玩具。

  给孩子种下什么种子呢?

  有人说,孩子才两三岁什么都不懂,说说怕什么。

  千万不要说孩子不懂,孩子什么都懂。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个温柔的好妈妈,永远都对孩子微笑,即使在孩子最淘气的时候,都能耐心对待。她有一句口头禅总是挂在嘴边:“儿子,好玩吗!真好玩!”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事情有多么困难,多么*淡,多么普通,她永远都会说这句话:“好玩吗!”孩子也会回答:“嘻嘻,好玩!真好玩!”

  他们母子的对话简直就是播撒心灵种子的生动诠释。

  她不停地在孩子心中播撒着这样的种子:这个世界的事情总是那么好玩,那么有趣,总有那么多值得我们期待和发现的美……这样的种子播撒在心田,会长出什么小苗和大树呢?好奇,活泼,喜悦,天大的事儿都可以如此有趣……

  特别推荐给大家一位心灵导师:杨钧岚老师。

  我特别喜欢她的亲子课堂。

  她在亲子课堂中说到,每天早上带着孩子感知小草和小花的幸福。小草小花都是幸福的,这就是幸福。天地万物为你所用,目的就是让你知道,你很快乐,你很幸福!孩子爬在妈妈身上时,妈妈可以问她,宝贝,你有没有感觉到很幸福。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在孩子心田播种感知幸福能力的种子。

  首先妈妈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时刻跟孩子分享这份感知幸福的能力和感觉。

  杨老师从来不存钱,她反复告诉孩子,赚钱是很容易的。只要你是快乐的,喜悦的,你就能够很轻松地挣到钱。之前,孩子的奶奶反复跟孩子强调,挣钱难,杨老师则把这个黑色的种子,从孩子心中捏出来,撤除掉,重新播撒上“赚钱不难”的种子。

  这其实等于在播撒自信、阳光、富足、欢愉……让孩子未来能轻松从金钱的阴影和压力下跳脱出来,让金钱为我所用,而不是一辈子成为金钱的努力。

  记得小时候,我们每个班里好像都有这样一种奇怪的同学,她手中永远有花不完的零钱,买东西从来不问价钱,一买好几份。甚至对她最好的朋友更是大方得让人发指,尤其是在那物质尚且匮乏的年代,她买任何好东西永远都是双份,总有给她好朋友的一份。

  周围的同学有的羡慕她的好朋友,希望自己也能榜上这么一个大款朋友。

  也有人会猜测她在拿钱买朋友。但是人家真的非要拿钱买吗?她不花钱的时候周围也总有很多朋友,因为她是那么开朗,乐观,永远喜欢微笑。

  也有人会推测,她将来一定会因为没有钱而变得没有朋友。事实上,我们都没有钱,但不照样还是都有狐朋狗友?

  当时的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那时的她距离我们有多么遥远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空间的距离,而是心灵的距离。

  她已经被父母从小种下了那颗神秘的种子:物质是丰盈的,金钱是触手可及,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对朋友是要真心实意的……

  我们却被种下匮乏的种子,直到现在,一辈子跟金钱不安全感不配得感做着殊死搏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孩子中心种下美好的种子,从杨老师的作业开始:每天带着孩子感受幸福。看看小花小草,感受微风拂面,亲昵地拥抱在一起,吻在一处,告诉孩子,感受到了吗,这就是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

儿童特殊教育心得体会2

  上学期快结束时,儿子与老师的冲突增多,有一次老师不希望他影响课堂秩序,让他离开教室,他不肯,就和老师吵了起来。还有一次考试,他不认真答题,把凳子在水泥地上拖来拖去,发出噪音。老师说考场需要安静,让他出去,他不肯,在教室里大呼小叫。我老公被叫到学校,面对这种场面,老公希望能让儿子考完试,与老师意见不统一,为此还闹了点不快。

  因为儿子时常在学校惹事,成绩又一再下滑,上学期校方就找我谈话,问是否同意把我儿子“分流”到区特殊教育学校。有个老师听说这个消息,私下对我说我儿子虽然皮,但仍然是正常孩子,还是不要“分流”吧。我问儿子的意见,他也不肯去特殊教育学校。

  前不久,儿子又出了“岔子”。老师在课堂上做考前辅导,把一些题目分析写在黑板上。儿子起来上厕所,从老师身后绕过去。老师一转身,发现部分板书被擦掉了。因为其间只有我儿子经过黑板,他外衣的肩膀处又沾着粉笔灰,老师就问他是不是有意捣乱,把板书蹭掉。他一口否认,说是不小心碰掉的。

  那天是周末,放学很早。老师打电话到家里讲明情况,叫我去学校。我赶过去,看到儿子在拼命和老师争辩。老师说他无赖腔调又来了,他马上还嘴:“我无赖,你流氓。”听他说出这么无理的话,我真恨不得打自己的耳光。最后老师让他写一份书面材料,他写了,说可能是肩膀无意中碰到的。老师让他重新写,说肯定是有意擦掉的。儿子照办后,校方表示如果再犯类似错误,就要严肃处理。

  蓝莓难过地讲不出话,让我看她随身带来的家庭照片。望着她儿子乌黑的眼眸、天真的笑容和头顶一块惹眼的稀发,我的心情也无法*静。

  儿子拿钱去“买”友谊

  因为我们不同意,学校没让儿子“分流”。但许多老师对我儿子失去了信心,不再要求他像别的孩子一样认真听讲,只希望他不要影响别人。在这种氛围下,儿子越来越没有学*的动力。放学后,他从不主动写作业,到了双休日,他整个人都“献”给了电视,从早看到晚,只要是动画片,他都看得津津有味,为此可以头不梳、脸不洗,一动不动地看一天。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儿子起床后就看电视,足足看了两天的动画片。我对他的学业已经很失望,但考虑到健康,我让儿子把电视机关了。他不听,我就上前去关。可我关掉后,他就再去打开,一来一往十几次,气得我真想把电视机砸坏。

  我插了一句:“您儿子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最喜欢哪个卡通人物?”蓝莓困惑地摇摇头,说她不喜欢动画片,所以从没注意过儿子在看什么。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很失败的母亲,儿子在学校不好好读书,老师们对他印象不好,我没办法改变这个局面;回到家,儿子也不听我们的话,不肯复*功课,我想和他谈心,他总是说:“妈妈,你不要烦我,可不可以啊?如果哪天你不烦我,那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大概在半个月前,家里少了一笔钱。我告诉老公,我俩都猜是儿子拿的。等儿子从外面回来,老公约他到附*公园走走,谈到这件事。儿子开始不承认,后来说了实话,说自己在学校没朋友,很孤单,他这次拿了钱,就是去请外面的朋友吃饭、上网。“我就是想找人一起白相啊。”儿子讲着讲着,哭了起来。

  听了老公的转述,我心如刀绞: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正是渴望友谊的年纪,但再怎么孤单,也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去结交一些酒肉朋友啊!万一交友不慎,不是要毁了一生么?但他现在很抗拒和我们交流,我们真的是没办法啊。

儿童特殊教育心得体会3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现在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过也出现孩子越来越难管的现象,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相同的体会。

  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所以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谁都不能忽视,谁都不能逃避,现谈谈本人在家庭教育上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一个伤疤,就问孩子:“是不是学校小朋友抓的?”孩子点点头。妈妈发火了:“你为什么不抓他?这个星期天妈妈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狠狠抓他!”真是可悲又可怜,在这种*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今后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永远的连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会使孩子跨跃道德认识与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惯来统一自己的道德情感与意志,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理念与行为。父母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益,并会整合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损、将离散、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有的甚至会断送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首先应从家长做起,家长自己要不断学*,不断修炼,站得正,坐得直,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和综合素质,以自己良好的风范教育、影响孩子,事事处处当好孩子的榜样。

  二、别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有时走亲访友,老是听到朋友说自己的孩子:“你看,你这次其中考试,考了85分,人家隔壁邻居家小孩怎么考试100分,你真没用,木头脑袋。”我们都知道家长讲这些话本意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绩好一点,但效果适得其反,孩子听了往往会错误地判断父母不喜欢他或在讽刺挖苦他,心里肯定不高兴,同时也打击了他学*的积极性。我想考试成绩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人学*的好与坏,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好多科学家和名人小时候都不是很出色,有的甚至连小学也没上完,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照样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伟人,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所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并不表示将来的好坏,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和良好的学**惯。我孩子的考试成绩有时是一般的一般,但我从不批评他,只是帮他一起分析考试题为什么会做错,鼓励他下一次要仔细、努力,比这次考得好一些,小孩听了总是满意、微笑的点点头。

  三、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例如当着孩子的面,在人家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如别家孩子听话,学*不好,这样适得其反,孩子肯定心里会想,我什么事都努力去做了,父母还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怎么怎么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或心灵扭曲。

  四、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我小孩唯一最大缺点是任性,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放学回家,大概前半个小时做作业还可以,比较认真投入,过了半小时后就开始东摸摸,西看看,开始跟我讨价还价,例如老师布置回家抄写今天课堂上学的生词,他就跟我说,爸爸我这个作业写完,其余两个作业等玩一下或吃好晚饭再做,这时我就根据今天回家作业的多少来衡量,如果回家作业不多,我肯定会放他去玩,因为你不放他,小孩子做功课也不用心,还会哭哭啼啼,甚至还会跟我顶嘴,自然学*效果也不会好。

  五、决不为孩子护短。老师的包庇,家长的护短,会导致孩子走向歪路,甚至会导致他走向犯罪,因此,我觉得作为每一个家长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点的危害性,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该纠正的时候要及时纠正。

  六、不要用暴力“征服”孩子,要学会耐心等待。我常因儿子做事太拖太慢,把我说的话装作没听见而对他大发脾气,比方说,洗手,他会在洗手盆边玩上xx年中,真的是受益匪浅,今天把它分享各位朋友,相互学*。

  我对女儿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女儿出生后,她小床的上色彩气球,转铃,婴儿游泳池等都是专门为她准备的。我整整为女儿做了一年的扶触。不停的和她说话,这样女儿在9个月时就会叫爸妈。再大些,会走路了,摔倒不扶。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随便玩。能不帮的就不帮。还为她创造条件让她玩,买的书柜,让她玩,后来当衣柜。秋千,现在家里都挂满了世界名画,随时欢迎你们参观,但是要收费的呀!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一直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当今电视对孩子伤害太大了,女儿出生前我们就把电话搬走了。这二年来我和她一起学*,一起成长。我们全方面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德在先,技能在后,我们特别重视女儿的品德培养,背弟子规并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就这样我和女儿一起看书,一起画画,一起玩,一起收拾玩具,一起哈哈笑……

  现在我们家女儿不到二岁,各方面都表现的特别出色,特别懂事,安乐易养,看到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借此机会我特别感谢我的先生对我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也感谢女儿的爷爷奶奶以及全家人对我的默默支持!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夸自己的女儿,是想告诉大家科学育儿,真用真受益。也许有人会说,天才是天生的。我也承认。就算是天才,一我们不知道人家是如何进行教育的,二我们都知道有的天才在有些方面甚至可是说是缺陷,如果是有更完xxxxxx教育的话,天才会更接*完美。我肯定的是我的女儿不是天才,所以我用好的教育方法。如果有人说他的孩子是天才,那么我们恭喜你!如果不能,请记住后天教育非常重要,越早越好!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说真的,在这二年里,我深深体会到家长只要用对方法,孩子真的很好带。千万不能捉弄孩子玩,我在生活中也因此树立了很多所谓的“敌人”。但我相信科学,相信蒙以养正的道理。我也相信每一个妈妈都可以成为好妈妈!

  因为我们可能有童年的遗憾,但不能给孩子遗憾的童年。

  我们可以不是天才!但我们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愿快乐天下父母心!谢谢!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4)

——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3篇)

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

  在学*中一些专业人士为我们讲述了如何进行溺水自救救他人,以及一些游泳,防溺水的常识,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日常安全知识增长了许多,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日常生活的危害。例如:他人溺水怎么办,

  一,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

  二,应大声呼救,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营救

  还有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一,不要单独游泳要和大人同行

  二,不要到无救生人员的水域游泳

  三,不要的海江等不熟息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的环境

  四,不要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

  这些游泳常识不仅可行,而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传统称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能活到80—90岁担任也不是太多,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从现在开始珍爱自己的生命吧!

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体会2

  随着夏季的到来,湾甸坝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防溺水成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家长对防溺水知识的重视,湾甸乡中心幼儿园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班级内开展了主题班会,老师们以观看溺水视频、图片、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做到六不一会。小朋友通过老师的讲解基本掌握了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对家长进行幼儿防溺水知识的传授,家长是幼儿的.监护人。通过层层签订承诺书让家长明确监护人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承诺书的签订率达到了100%。

  大一班郭继超小朋友在**下进行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讲话,生动形象地告诉小朋友防溺水的重要性。讲话结束后值周教师进行小结,丰富了全园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溺水的知识。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园将始终坚持把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当然,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仅仅靠一两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从小事抓起,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抓下去,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体会3

  青少儿童年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期望。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异常是少年儿童的学*本事、生活本事、生存本事,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今的社会里,车祸、中毒、溺水。剥夺了许多宝贵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为严重了。其实溺水是能够避免的。

  少年儿童天性好动,他们对生活的一切新奇反应敏感,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同时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对周围事物、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及安全的.因素认识不够,因而他们往往在突发事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例如,几个同学一齐去江边游泳,这很危险:如今江水污染严重,对皮肤不好,再加上采砂使得水域情景复杂。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坚持镇静,采取仰泳,用手将抽筋的腿向背侧弯曲可是痉挛松懈,然后慢慢游回岸边。

  溺水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水深浅,失足落水,酒后溺水;一些人去游泳有救生圈觉得安全了,素不知这些简易救生圈一扎就破;对水下情景不明可是危机四伏,危险重重。在水边玩耍,一旦失足,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别到河边游泳。尤其是郊游、旅行时由于不知水情深浅缓急,极易发生溺水事故。学游泳时必须有专职教练或者会游泳的大人在场指导与保护,并且带上救生圈,如在海边,最好有救生衣。会游泳者在下水前也不能忽视准备活动,并且不能逞能,不要太疲劳。坐船时注意安全,别掉入水中。

  青少年儿童游泳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溺水事故层出不穷。另外城市下水道井盖丢失现象严重。期望大家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5)

——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6篇)

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1

  最*几年有关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研究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的支持下,我们北京大学幼教中心以团体合作的研究方式,从实践立体式、个别化、跨领域、支持性的教育模式做起,坚持以全纳教育为本,为他们提供最少限制的环境和最适合的服务。使他们改善不良的适应行为,发挥其潜能,并尽可能的融入到正常幼儿中去。

  一、问题提出

  1、基本概念

  什么叫自闭症: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儿童孤独症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现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什么叫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孩子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透过“融合”培植互相关怀的校园文化,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把学校发展为兼容及进取的群体,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融合的意义在于为所有回归主流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有一定挑战性,但是要符合幼儿的能力和需要,与此同时,融合教育要给幼儿和教师提供任何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使他们能在主流环境中获得成功。一所融合教育的幼儿园还远不止这些,它还要使每个幼儿都有归属感,每个幼儿都被接纳,在教育过程中能做到真正地满足每个幼儿的教育需要。

  2、问题的提出

  虽然融合教育在*起步较晚,但由于社会各界的重视,已经有许多幼儿园都开始接纳他们。我们北京大学幼教中心,本着全纳教育的办园宗旨,接纳、支持、帮助他们,使自闭症幼儿能够顺利的在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如:在班级中的融合、给予个体的支持与帮助。自闭症的幼儿往往在人际交往、与他人的沟通上存在着问题,如何在班级的一日生活活动中给予这些幼儿支持与帮助,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集体的一日活动中去,是普特教老师面临的问题。

  二、班级中的融合

  (1)家长工作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这些家长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对所要选择的幼儿园的调查、通过各种渠道与幼儿园相关领导及教师进行接洽、沟通,等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时会在通过各种方式向特教专家征询意见,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长怕被老师否定上正常幼儿园的可能性或是减少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在进入幼儿园后,我园先让家长陪同,根据幼儿自身的情况,有的在特教部先适应、有的加入班级融合半天。在这些的日子里,自闭症幼儿得到了老师的理解和接纳,上课时孩子的左右都会有小伙伴帮助他,有了好朋友他也显得很快乐的样子;有的则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如:在课堂上大喊大叫、跺脚、拍桌子,结果受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的指责导致行为问题更是频频出现,最后家长不得不陪在一边;还有的才上了一两周就直接被幼儿园劝退了。多数的.自闭症幼儿在进入幼儿园融合后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当他们在幼儿园里不知所措或惊恐不安地时候,家长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有的家长每天把自闭症的孩子送进幼儿园后都会一直在附*徘徊,怕有状况出现;还有的会同幼儿园协商阿姨进园带自闭症的孩子。家长表现出来的不放心,为了能够让家长们放心,我们每天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采用照片、请家长定时参与活动等办法,消除了家长们的顾虑。

  (2)个案

  禾禾是一名男孩,今年6岁多,现在在大二班。禾禾基本上没有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有需求的时候,有时会直接自己走过去拿,有时就会叫起来。由于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在班级活动中往往自己独处的时候较多。大多数的时间参与不到集体活动活动中去,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不停的用手打自己头。但是,禾禾有对语言理解的能力,对老师给予口语指令,能够去执行。

  (3)采用观察法

  在最自然地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情绪、行为、社交、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综合对比观察。这样可以直接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对幼儿以后在班级中融合有直接的帮助。例如:禾禾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班级时,老师主要是观察禾禾在班级中一天的活动,老师不给予任何的干预,通过对禾禾这种自然的观察,掌握禾禾在班级中的情况,从而为以后禾禾在班级的融合教育确定明确的方向。

  (4)IEP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什么是IEP计划:也叫“个别化教育计划”,自1975年“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IEP)问世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现在它的重要性已可说是与特殊教育画上等号。人类历史上西元1760年成立第一所特殊来,两百多年来人权的扩张,要求特殊教育的专业化及普及化的声浪越来越高,但由于特殊学生的个别差异大,在教学上无法像普通班一样,用一样的教材与全班一起评量学生的学*效果,因此极需有一套方式来回以规划与管理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并随时供行政人员来评估教学效果与教学绩效,此时“个别化教育计划”便担任了此一重要角色。特教、普通班老师、幼儿家长共同干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班级融合教育中,良好的合作、沟通是前提。透过家长、普通班老师和特教老师共同研拟出一套适合幼儿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需要特教、普通班老师、家长三方的相互一致来完成。它可以是认知的,也可以是情绪或是动作技能的。这个部份必需有赖亲师密切沟通与执行,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目标。在班级融合教育活动中(IEP)目标的实施,首先要放大幼儿的优势,用优势来带动幼儿的弱势。对于弱势要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及矫正。

  (5)班级中(IEP)计划、融合教育引导的实施

  教室物理环境的安排:

  为了能够使禾禾融入到班集体的活动中去。例如:在座位的安排上、替禾禾选择固定同伴,这种教室物理环境的适应,使禾禾对新环境的认知有了准备,极大减少了禾禾的情绪反映。

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2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但教育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统一、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及学生人数的众多等教育现实却往往让教育只能面对“大多数”,而忽视了学生中特殊的一部分。

  这部分学生因为其特殊性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基于这样的现状,我校根据二期课改要求,提出了“关注‘特殊儿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转化“特殊儿童”,使教育的关注点面向每一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特殊儿童”其实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在一般教师的心目中,但凡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违反了教师所限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准则,行为异于班中大多数乖巧的孩子,就被看成是“特殊儿童”。一般有这样一些类型:课堂上好动、不静心,思维专注的时间较短,影响其他学生听课效率,影响教师上课情绪;较易亢奋,在群体中往往会作出幅度较大、异于常人且不易控制的行为,造成伤人、伤己的后果;极有自己的主见,常常质疑教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且不易说服等。

  教师所认为的“特殊儿童”是否是特殊儿童,究竟什么样的儿童才能称为特殊儿童?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着眼点。可以依医学的观点,从病因分析上来确定谁是特殊儿童;可以依机体上或心理上的特质来区分谁是特殊儿童。但从教育的观点看,并不是所有在机体上或心理上呈现“特殊”特质的儿童皆可称作特殊儿童。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是就其学*需要的特殊性而言。例如,一个儿童智能特别低下,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教师在班级教学中的进度;他在学*上有特殊的需要,需要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上给予个别的考虑,那么,他就是教育上所谓的特殊儿童。所以有的学者就把特殊儿童视为“有特殊需要的学*者”。

  在教育上为了明确地确定谁是“有特殊需要的学*者”,有必要完整地、精确地把握特殊儿童的概念。台湾心理学家郭为藩为特殊儿童作如下定义:特殊儿童系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效果,而需藉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而这样偏离的情形,得靠学校教育设施的调整、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才可发展其最大潜能的程度。

  二、“特殊儿童”教育难的原因分析

  1、不尊重儿童,摆不准教师的位置

  许多教师至今仍抱着“师道尊严”不放,认为学生就该好好听老师的话,服从教师,而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认为儿童是未成年人,是需要老师教育的,从未真正把他们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却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儿童,轻视儿童;从未意识到学生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个性,有想法,有脾气;更未意识到学生是“进行时”、“未来时”,是不成熟的“人”,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倍地呵护、小心地引导;教师还未意识到教师和学生是*等的,教师没有任何权力责骂、训斥,或无情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也正是这样的不尊重,让学生打心眼里排斥你、逆反你,试想,一个总是不尊重学生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尊受损以外,还能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呢?

  2、不了解儿童,教育手法单一而僵化

  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本质上是尊重差异的美,他们*惯了整齐划一、一呼百应,一旦有学生特性鲜明些、教育过程费劲些,就如临大敌,觉得此人“特殊”,却不知差异是正常的,整齐划一才是不正常的!而一旦出现了所谓的“特殊儿童”后,教师不是去深入地了解发生问题的原因,不去寻找问题的症结,而是急于吓唬、压制、孤立,却从未想过这样的教育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有心灵的沟通,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很少取得过认同感,这样的两个“绝缘体”似的教育主体,能产生多少教育效果呢?更未想过这样毫无针对性的教育意义何在?

  三、“特殊儿童”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

  所谓“特殊儿童”就是一些个性较为鲜明、较为顽劣、儿童特性显著的孩子。他们不过就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听话,难教一些、易于反复,但他们仍然是正常的儿童。如果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特殊儿童”,并把这一定性向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扩散,“特殊儿童”的身份就牢牢地套在了他的头上,同学们会因为他的特殊而疏远他,使他游离在集体之外。我们只有不把他们看成是“特殊儿童”,承认儿童之间的差异性,并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他们才有进步。

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3

  上学期快结束时,儿子与老师的冲突增多,有一次老师不希望他影响课堂秩序,让他离开教室,他不肯,就和老师吵了起来。还有一次考试,他不认真答题,把凳子在水泥地上拖来拖去,发出噪音。老师说考场需要安静,让他出去,他不肯,在教室里大呼小叫。我老公被叫到学校,面对这种场面,老公希望能让儿子考完试,与老师意见不统一,为此还闹了点不快。

  因为儿子时常在学校惹事,成绩又一再下滑,上学期校方就找我谈话,问是否同意把我儿子“分流”到区特殊教育学校。有个老师听说这个消息,私下对我说我儿子虽然皮,但仍然是正常孩子,还是不要“分流”吧。我问儿子的意见,他也不肯去特殊教育学校。

  前不久,儿子又出了“岔子”。老师在课堂上做考前辅导,把一些题目分析写在黑板上。儿子起来上厕所,从老师身后绕过去。老师一转身,发现部分板书被擦掉了。因为其间只有我儿子经过黑板,他外衣的肩膀处又沾着粉笔灰,老师就问他是不是有意捣乱,把板书蹭掉。他一口否认,说是不小心碰掉的。

  那天是周末,放学很早。老师打电话到家里讲明情况,叫我去学校。我赶过去,看到儿子在拼命和老师争辩。老师说他无赖腔调又来了,他马上还嘴:“我无赖,你流氓。”听他说出这么无理的话,我真恨不得打自己的耳光。最后老师让他写一份书面材料,他写了,说可能是肩膀无意中碰到的。老师让他重新写,说肯定是有意擦掉的。儿子照办后,校方表示如果再犯类似错误,就要严肃处理。

  蓝莓难过地讲不出话,让我看她随身带来的家庭照片。望着她儿子乌黑的眼眸、天真的笑容和头顶一块惹眼的稀发,我的心情也无法*静。

  儿子拿钱去“买”友谊

  因为我们不同意,学校没让儿子“分流”。但许多老师对我儿子失去了信心,不再要求他像别的孩子一样认真听讲,只希望他不要影响别人。在这种氛围下,儿子越来越没有学*的动力。放学后,他从不主动写作业,到了双休日,他整个人都“献”给了电视,从早看到晚,只要是动画片,他都看得津津有味,为此可以头不梳、脸不洗,一动不动地看一天。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儿子起床后就看电视,足足看了两天的动画片。我对他的学业已经很失望,但考虑到健康,我让儿子把电视机关了。他不听,我就上前去关。可我关掉后,他就再去打开,一来一往十几次,气得我真想把电视机砸坏。

  我插了一句:“您儿子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最喜欢哪个卡通人物?”蓝莓困惑地摇摇头,说她不喜欢动画片,所以从没注意过儿子在看什么。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很失败的母亲,儿子在学校不好好读书,老师们对他印象不好,我没办法改变这个局面;回到家,儿子也不听我们的话,不肯复*功课,我想和他谈心,他总是说:“妈妈,你不要烦我,可不可以啊?如果哪天你不烦我,那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大概在半个月前,家里少了一笔钱。我告诉老公,我俩都猜是儿子拿的。等儿子从外面回来,老公约他到附*公园走走,谈到这件事。儿子开始不承认,后来说了实话,说自己在学校没朋友,很孤单,他这次拿了钱,就是去请外面的朋友吃饭、上网。“我就是想找人一起白相啊。”儿子讲着讲着,哭了起来。

  听了老公的转述,我心如刀绞: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正是渴望友谊的年纪,但再怎么孤单,也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去结交一些酒肉朋友啊!万一交友不慎,不是要毁了一生么?但他现在很抗拒和我们交流,我们真的是没办法啊。

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4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但与许多孩子欢度儿童节形成反差的是,不少留守儿童的儿童节却很难欢愉起来。他们要么因父母在外务工,要么因家中贫苦,外出游玩、参加活动的心愿成了奢望。就此来说,*部门、*派出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应具有“六一”情怀,以“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享一个儿童节”为主旨,帮助所有孩子实现儿童节的快乐愿望。

  据报道,*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临潼的爱心团队开展了“庆六一”慰问贫困留守儿童活动,提前给留守儿童庆祝“六一”儿童节,充分体现了对弱势儿童的亲切关怀,值得点赞。要看到,当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如果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就会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懂如何去爱。因此,各级*以及社会各界都要切实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使留守儿童在*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如今,又到“六一”,这是全世界所有儿童的节日,理应让所有儿童享受节日的快乐。同时,需要重申这个节日的`本意。儿童节的设立,意在提醒各国*、社会保障儿童的各项权益。笔者真心希望*部门和社会各界借“六一”到来之际,多多关爱留守儿童,不仅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原来他们也有“六一”,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持续而博大的爱心,使留守儿童的每一天都是“六一”。

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5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但教育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统一、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及学生人数的众多等教育现实却往往让教育只能面对“大多数”,而忽视了学生中特殊的一部分。

  这部分学生因为其特殊性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基于这样的现状,我校根据二期课改要求,提出了“关注‘特殊儿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转化“特殊儿童”,使教育的关注点面向每一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特殊儿童”其实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在一般教师的心目中,但凡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违反了教师所限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准则,行为异于班中大多数乖巧的孩子,就被看成是“特殊儿童”。一般有这样一些类型:课堂上好动、不静心,思维专注的时间较短,影响其他学生听课效率,影响教师上课情绪;较易亢奋,在群体中往往会作出幅度较大、异于常人且不易控制的行为,造成伤人、伤己的后果;极有自己的主见,常常质疑教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且不易说服等。

  教师所认为的“特殊儿童”是否是特殊儿童,究竟什么样的儿童才能称为特殊儿童?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着眼点。可以依医学的观点,从病因分析上来确定谁是特殊儿童;可以依机体上或心理上的特质来区分谁是特殊儿童。但从教育的观点看,并不是所有在机体上或心理上呈现“特殊”特质的儿童皆可称作特殊儿童。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是就其学*需要的特殊性而言。例如,一个儿童智能特别低下,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教师在班级教学中的进度;他在学*上有特殊的需要,需要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上给予个别的考虑,那么,他就是教育上所谓的特殊儿童。所以有的学者就把特殊儿童视为“有特殊需要的学*者”。

  在教育上为了明确地确定谁是“有特殊需要的学*者”,有必要完整地、精确地把握特殊儿童的概念。台湾心理学家郭为藩为特殊儿童作如下定义:特殊儿童系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效果,而需藉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而这样偏离的情形,得靠学校教育设施的调整、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才可发展其最大潜能的程度。

  二、“特殊儿童”教育难的原因分析

  1、不尊重儿童,摆不准教师的位置

  许多教师至今仍抱着“师道尊严”不放,认为学生就该好好听老师的话,服从教师,而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认为儿童是未成年人,是需要老师教育的,从未真正把他们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却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儿童,轻视儿童;从未意识到学生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个性,有想法,有脾气;更未意识到学生是“进行时”、“未来时”,是不成熟的“人”,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倍地呵护、小心地引导;教师还未意识到教师和学生是*等的,教师没有任何权力责骂、训斥,或无情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也正是这样的不尊重,让学生打心眼里排斥你、逆反你,试想,一个总是不尊重学生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尊受损以外,还能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呢?

  2、不了解儿童,教育手法单一而僵化

  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本质上是尊重差异的美,他们*惯了整齐划一、一呼百应,一旦有学生特性鲜明些、教育过程费劲些,就如临大敌,觉得此人“特殊”,却不知差异是正常的,整齐划一才是不正常的!而一旦出现了所谓的“特殊儿童”后,教师不是去深入地了解发生问题的原因,不去寻找问题的症结,而是急于吓唬、压制、孤立,却从未想过这样的教育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有心灵的沟通,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很少取得过认同感,这样的两个“绝缘体”似的教育主体,能产生多少教育效果呢?更未想过这样毫无针对性的教育意义何在?

  三、“特殊儿童”教育的策略

  转变教育理念。

  所谓“特殊儿童”就是一些个性较为鲜明、较为顽劣、儿童特性显著的孩子。他们不过就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听话,难教一些、易于反复,但他们仍然是正常的儿童。如果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特殊儿童”,并把这一定性向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扩散,“特殊儿童”的身份就牢牢地套在了他的头上,同学们会因为他的特殊而疏远他,使他游离在集体之外。我们只有不把他们看成是“特殊儿童”,承认儿童之间的差异性,并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他们才有进步。

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6

  什么是儿童学*障碍,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人们常常把它与学*困难、学*缺陷、学*无能等相混淆。学*障碍所包含的大量情况也很难确切地予以定义,如活动过度、学*无能、脑功能失调、轻度脑损伤、知觉缺陷、诵读困难等。1963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S·KirK)提出了学*障碍(learn disability)的概念,认为是指那些能听又无显著智力缺陷,然而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致于无法良好的适应家庭生活,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学*的儿童。1983年美国几个关于儿童学*障碍的学会共同拟定的定义是:“学*障碍是指在求知、听讲、说话、阅读、写字、推理或算术能力上出现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学*困难通称,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即是由一个人的内在因素所导致的,虽然这种学*缺陷也可以与其他障碍(如感官损伤,智能不足,或情绪困扰)同时存在,或是由于环境(如文化差异,教育方法问题,处境不良)的影响,它却是因此状况或影响所直接促成的。”

  学*障碍的定义虽有许多分歧,但以下四个特征却是公认的:

  (1)差异性。儿童的实际行为与所期望的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如尽管智力正常或接*正常,但实际学*成绩却远低于其年龄和智力水*应该达到的成绩。

  (2)缺陷性。学*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这种儿童在很多学科方面能学得很好,却不能做其他儿童很容易做的事。

  (3)集中性。学*障碍儿童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了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因此,常常在学*、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或算术方面出现障碍。

  (4)排除性。学*障碍的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问题或缺乏学*机会引起的。

  医学界把学*障碍看成是一组症状,表现出各种疾患:

  (1)儿童多动症。其主要特点为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多活动,难以安静,冲动任性,急躁易怒,或伴有学*困难、阅读、书写障碍,不服管教,说谎话等,其智力正常或接*正常;

  (2)儿童抽动症。表现为交替出现的眨眼、摇头、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等,同时伴有学*困难,心理障碍等。

  (3)特殊能力发育迟缓。智力正常或接*正常,但阅读能力和运算能力下降或明显下降,凡涉及这两方面能力的学*,其成绩显著低于实际水*。

  (4)发育迟缓。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衰弱状态,学*易疲劳,学*成绩普遍低下,而非某一单科困难。

  (5)品行障碍。经常说谎,有偷窃行为,经常逃学,到处游逛,和父母不能建立正常的感情等。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扩展6)

——*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

*教育心得体会1

  在改革开放之初,*领导人对国际国内形势有一个简洁明了的判断,即对外,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对内,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因此需要抓住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我们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企业已经走向世界,于是在*利益增加以及利益对外扩展的情况下,安全问题便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了。

  “*”离国民生活并不远

  以国民安全为例,比如,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新闻中一播发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的报道时,我们马上担忧是否会有*人伤亡。这些年来,赴海外旅游、留学、探亲、经商、打工的*人越来越多,遍布世界上安定的或不安定的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人多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在增加。如何保障海外公民安全,也是*年来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从这个意义上看,“*”四个字,其实离国民的生活并不远。*教育已经不仅仅是防范泄密、反间谍或者国防军队方面的教育,而是适应新形势下的总体*观的教育。

  **于20xx年提出总体*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道路。

  当前的*教育应该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是对总体*观的理解教育,即对其内容、内涵的教育;

  第二,是*法制教育,包括新的*法、反间谍法、反*法和我们的宪法、刑法中有关*的规定,以及包括《*国家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体系的教育;

  第三,是要进行*战略教育,中央通过了《*战略纲要》,纲要内容应该让全国人民了解,特别是领导干部、高级领导干部需要对此了解掌握;第四,是要进行*管理的体制、机制的教育,也就是要让人们明白*的*决策是如何出台的,管理的机构、机关都有哪些部门。比如,中央成立*委员会,国安委要做哪些工作需要使全民有所了解。

  安全教育重点对象首先是党政干部

  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显然,*教育的重点对象首先是党政干部、高级领导干部。因为总体*观是对全国的、全面的*的规范、规定,应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了解掌握的内容,所以在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要开设这样的课程,这是今后*教育的一个重点所在。

  其次,重点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在*职能部门工作的人员,这些部门包括了国防、外交、隐蔽战线上的*部门,以及*等涉及*工作的部门。

  当然,普通百姓也需要接受*教育。这些年暴露出的很多问题显示,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意识方面比较薄弱。比如网上交友时、微信联络时,都有可能被利用。在高等院校,*教育领域有两点需要提高:一是大学里应该开设*这个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另一个是各专业的课程中应加入*教育方面的内容。

  已经进入安全和发展并重的阶段

  具体在有关总体*观的教育中,也需要重视以下内容:

  一是要进行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教育。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可以说是总体*观的第一要义,总体*观的教育首先要把这点讲清楚,特别是给*工作机构讲清楚,给领导干部讲清楚,使*的机关、机构职能部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贯彻总体*观的第一要义。

  二是要普及五个“既重视又重视”。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也就是说,我们国内的安全、内部的安全,现在是安全工作的`重点所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这也是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核心理念的体现;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如网络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需要被重点关注。

  此外,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的经济社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安全问题应该和发展问题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过去,我们一直有发展战略,如每五年制定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安全战略,应该说已经进入了安全和发展并重的阶段。

  最后,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换句话说,在当代全球化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和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解决反恐的问题、发展的问题,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教育心得体会2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历史一再启示我们,没有意识到风险本身就是的风险,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当前,我国*内涵和外延比历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所覆盖的领域比历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任何一个领域出现安全问题,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乃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全民*教育日,就是为了提醒人们认清*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观念。

*教育心得体会3

  为保证学生暑假期间的安全工作,维护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和社会环境,使同学们度过一个快乐*安的暑假假期。我班提前做好了“暑假”假期的安全教育,重点强调了学生防溺水防火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安全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假期安全工作,向全体同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利用班会开展安全主题会,宣传有关的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一防溺水。溺水是夏季安全事故的高发期。

  1教育孩子不要私自外出游泳,不到无安全防护无安全救护员场所或不不熟悉水情的河湖等地方游泳,不在水中潜游跳水和同伴过分玩笑等等。教孩子一定的防溺水自救知识,如抽筋受伤时的救护或同伴溺水的救护等。2要对防溺水安全有足够的熟悉,严禁孩子私自玩水。外出游泳必须家长陪同,陪同时也要注重游泳安全,防止意外事故。

  二防火安全。

  1提出问题讨论:假如你看到发生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三食品卫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饮食,可你知道吗?良好的饮食*惯,合理的营养*衡的膳食,正确的饮食卫生*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不吃生冷食品,不吃发霉变质的食品。

  四防交通事故。

  如今机动车辆增多,交通事故频发,孩子对交通安全形势并不一定了解,我从行路过马路(十字路口)骑车乘车下车等方面进行已下常识教育。

  1教育孩子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树立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2教育孩子行路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不翻越栏杆,不在道路上开展娱乐游戏活动,更不能扒车强行拦车或朝车上扔石子翻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等。横过公路时要“一站二看”确认安全后快速通过。

  3教育孩子骑自行车时应在非机动车道内顺序行驶,无非机动车道的,应靠路右侧行驶。不超速不逆向行驶,更不能追逐骑车脱把骑车。

  4教育孩子不乘坐非营运车辆和营运超员车辆,乘车时,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发生意外,下车时应确认无车辆来往后再离开。

  五防中暑。

  中暑一般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全身疲乏心慌胸闷面色潮红等症状,或呈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的虚脱症状。重者可表现为高热,体温超过41℃无汗,意识障碍,手足抽搐,甚至呈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等。

  预防中暑的措施:

  1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室内外温差太大易加重中暑;在室外活动时尽量多饮一些水等等。

  2一旦呈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歇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重者送医院抢救。

  六防拐骗。

  1教育孩子不吃生疏人给的东西,不轻信生疏人说的话或答应给的种种好处,与非直系亲友外出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

  2教育孩子不与生疏人网上聊天,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家庭住址,不与对方电话联系,不与对方相约会面,谨防上当受骗。

  3教会孩子在受到伤害时的应急自救办法和机智求助报警能力。

  除了以上的安全教育外,还要教育孩子在用电体育活动安全自救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总之安全人人讲,安全知识时时记。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安全健康愉快的度过整个假期!

*教育心得体会4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而走到大国政治的活跃前沿,国内和国际安全问题也在逐渐交织、贯通。挑战是空前的。历史经验显示,崛起的大国越接*冲刺阶段,所面临的综合压力就越大。今天的*就站在这一微妙的历史节点上。

  *不仅在远处守护个人安全,也在不断与后者直接贴*,这种延伸不仅是观念上的革命,也是对国家运用力量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这一雄心勃勃的变化,公众的态度尚不成熟,很容易以实用主义代替它的战略意义。

  大国的*十分厚重,但缝隙也会很多。大众是*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它不可缺场的维护者。*公众如今在对外领土摩擦时,表现出高涨的维护*热情,但在*凡的日常环境里,这样的热情并不稳定。

  成立中央*委员会是一个契机,我们希望它带来社会层面对*从理解到重视的诸多强化。说到底,对**的不断夯实,仅靠专业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实现**也需要类似“人民战争”的广泛参与。

  *牢不可破了,个人安全就有了稳定的大环境,我们对人生的筹划,以及个人成就的积累,就不会轻易被突如其来的社会及国家变故。

  *是在每个大国都很突出的概念,相比较而言,*舆论对它的强调大概是最少的。而对维护*,既要做,也要说,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价值取向:维护*光荣,损害*可耻。

*教育心得体会5

  今天下午,校长让同学们到大屏幕前观看《小学生民防安全知识》教育片。这部片子给我们介绍了五种安全知识,他们是:报警知识、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预防传染病知识和意外受伤知识。

  其中报警知识告诉我们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报警,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报警。比如,不能胡乱报警取乐,否则会引起社会的重大混乱。

  消防安全知识让我们懂得了在火场如何逃生,在安全出口上不能装防盗门,在消防栓前不能堆放杂物,在易燃易爆的物品旁要贴上“禁止吸烟”或“禁止烟火”的告示牌。只要做到这些,发生火灾就不用怕了。

  预防传染病知识使我们认识到了如何去预防:

  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2、不要与病人直接接触或说话,以防病菌从呼吸道进入。

  3、居室要多通风,室内要进行消毒,以防病菌通过空气传播。

  交通安全知识教会了我们一些马路上的标记和什么时候才可以过马路……

  看完这部教育片,我感到受益匪浅。安全知识每个人都应牢记在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