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心得体会,弟子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

  最*,我们的郑乐校长从海口带回了《弟子规》,送了我一本。课余,我通阅了。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很深,而且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弟子规》,我的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2

  最*,我们的郑乐校长从海口带回了《弟子规》,送了我一本。课余,我通阅了。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很深,而且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弟子规》,我的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3

  最*我们学*了《弟子规》,他使我们我们受益匪浅,他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更能使人的思想提升。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自己、爱父母、爱朋友、爱身边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对《弟子规》的学*对我有五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做的还不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努力做好。

  第二、做人要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其意思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我们要坚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念,做一个诚实的人。

  第三、要谦虚谨慎,互相关心。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要养成谦虚谨慎,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优秀品格。

  第四、待人接物要怀有恭敬之心。“满招损谦受益”,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

  第五、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养德行。目的是让自己活的有意义,而我们通过《弟子规》明白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怎样的人生目标。

  除了这些,《弟子规》中许多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学*,去感悟体会。只要我们认识体会,一定会悟出其中蕴藏的“瑰宝”。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4

  常言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其实这些章句我们整天都听见,因为每天放学后,广播都会播放《弟子规》的,而忙于吃饭,洗澡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心思去体会其含义,更别说领略个中做人的道理了。

  一天,我到学校图书馆,那本红彤彤的弟子规直奔我的视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只要看上一本书,不把它领会透彻,我不会释手。我坐下认真地浏览,掩卷沉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

  “首孝悌”,它是教导我们要听从长辈教诲,孝敬长辈的。而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大多数属于叛逆型的,随波逐流,脾气暴躁,做事情缺乏耐性,常自认为做事情很正确。此刻,我知自己道错了。

  “次谨信”——通行社会的'绿卡,这个我们每个同学基本做到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谨言慎行了,就会懂得尊重别人,与人为善。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这些我们都深有体会。

  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几句。自从上了初中后,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只有中考,个个都成了学*的“奴隶”,忽略我们身边的同学和生活,成了“两脚书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同学之间的交流。而我们因为是同学,碍于情面,不敢给予任何批评,尽管那时无原则地纵容。后来,班主任很机智地唤醒我们无知的心灵,并言传身教,让我们深刻领略到“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精髓。

  从那以后,我们同学、朋友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也有了飞跃的进步,这总算不费老师的一片苦心了!先学会如何做人,再谈如何学*。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5

  最*(昨天)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再次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说话做事要尊重别人,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6

  在听完钱先生对《弟子规》的解读之后,我很感慨,在高强度、高压力的今天,有人为生计奔波,有人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拼搏,但大多数家长讨论的往往是孩子的学*、孩子的出息,很多是会与经济连在一起。看了钱文忠的解读《弟子规》颇为感慨,我们好像忘了本,我们太世俗,我们原来应该这样,我们是倒退了,这本书让我们净化了心灵,我们还能接受,但我们的孩子接受好像不能完全做到,但我们需要这样做。

  本书提到了“孝”,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每个人,不管你寿命多长,都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以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这话是对的,孩子其实是看父母怎么做会潜移默化受影响的。

  我是很孝顺的,所以很能接受,每天和父母通电话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时报喜不报忧,会专程带父母去玩,扫除父母的一切后顾之忧。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时光告诉我,其实真正的孝顺是要真正懂得他们需要什么,其实多陪伴父母说话,告诉他们你的快乐,比给他们金钱更有价值。一家人都受到我的影响,知道对老人要哄着的,孩子也会尊重你好多。

  其实,很希望我们的教材也能处处透出这些做人的道理的,社会需要净化,需要一片温馨。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阅读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1)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菁选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弟子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

  读了《弟子规》以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尊老爱幼,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宏大量……这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答应了一声,许久才去,真是不应该啊!

  当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假如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谏,固执不听,要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板着脸跟爸爸妈妈大吵大闹。

  当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小事跟弟弟闹别扭。爸爸妈妈让我和弟弟好好相处,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而我却认为爸妈偏心,常常让他们为我操心。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我变得更有礼貌。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2

  第一次读《弟子规》时,觉得它很伟大,很深奥。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我又感悟出一些道理。今天,我又翻开了那本铺满灰尘的《弟子规》,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是古人告诫我们,不论*时什么情况,父母呼喊我们,得马上回应,不得拖沓。父母有事情让我们做,应马上去做,不能偷懒或推辞。

  看完这句话,我立刻想到另外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是呀,我们孝尽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孝时刻记牢,做到。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是古人教育我们,不管是用餐,还是就座、行走时,先让长辈走在前面享用,再轮到晚辈来享用。

  读过这句话,我想,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由长辈创造的,长辈是过了千辛万苦才让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难道,我们连座位都不给那些给我们美好世界的长辈们坐吗?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古人告诉我们,在饮食方面,不要挑三拣四,能吃饱就行。而且不能吃得太多,要适量。

  念了这句话,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食物:玉米稀、白面馒头……爸爸小时候吃了一次玉米稀都算“山珍海味”,肉更不用说,一年难得吃一次。而现在,人们的伙食要求高了,忘记了原来的'艰苦,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真该改改!

  终于,我把《弟子规》读完了。轻轻合上书本,仰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在心里默默立志:“我要把《弟子规》中的每一点都做好!让《弟子规》伴我健康成长!”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3

  当拿到老师发给我的《弟子规》亲子读本时,如获至宝。说实在的,我本来对文科就发怵,更何况之乎者也就更不感兴趣了。但这本书老师解释的浅显易懂,并结合了孩子的实际,非常适合儿子和我的共同学*,所以打心眼了喜欢。

  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遇到王东这位老师后,深感自己的差距很大。再从孩子身上折射出的种种不足,经常使自己无地自容。于是决定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和孩子共成长。

  圣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面对太贪玩、甚至经常玩起忘记回家的缺点,分析原因,第一,家人忙,没时间管第二,家里除了电视、电脑能吸引他外,基本没别的吸引点。面对这种情况,我禁不住拿起了久违的课本,参加有关证书的考试。耳熏目染,他也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期能一口气读完《三国演义》的上下部,这是他有史以来的读得最快、最完整的一本书。特别是看书的内容及感想能在期中考试中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可想而知,他受益匪浅。我真的为孩子高兴,因为他从书中找到乐趣了。看到他的进步,我真的太高兴了,这也更坚定了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让孩子和我共同分享成功总是在苦苦攀登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喜悦。

  面对孩子的个性鲜明,非常任性,脾气大的缺点,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他的成长是极其不利,非常着急。当孩子发作时,我会提醒他,《弟子规》是怎么说的来?他就会立刻背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时我会自然成为合格的学生,摇头晃脑的来上几句。这时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这也是对他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我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对孩子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孩子同龄朋友多多,不孤单,玩得很快乐;不利的一面,孩子的素质参差不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在孩子不能明辨是非的的情况下,出现了污言秽语比较多的坏*惯。我非常头疼,为此,我制定了家庭管理条例,相互监督,现在初见成效,看到孩子的进步,沉重的心情稍微舒缓了一些。

  《弟子规》在约束我们改正陋*时,可能感到没必要,其实这是在放纵自己,改掉坏*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包括孩子和我们自己,这时我都会想到孩子的双眼时刻在盯着自己,就在不断地进步。《弟子规》能时刻约束着自己和孩子,并且能和孩子共同学*,共同进步,我认为是很幸运的事,常诵常读,经常反思,会受益终生的。让我们共同学*,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吧!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4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5

  读《弟子规》心得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我收获了很多。先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学*,全校优秀老师对自己的收获还进行了全校分享。高中部践行了《弟子规》力行课程分享活动。每天我们依然在坚持读经典、听弟子规音频学*。上周我们还一起观看了《醒来》这部意义深远的影片。接触传统文化之后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班主任每天早上六点十分要带领学生一起践行弟子规。在跟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收获了太多。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对弟子规的解读。三子一句的经典居然教会了我们这么多做人的道理。“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如果我们的学生可以有幸从幼儿教育就接触弟子规的话,我们的家长还会如此的头疼于孩子的叛逆么?我们还会有迷恋于网吧沉迷于网络暴力的事情么?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为什么我们还会去伤害他们呢?

  就在上周周六,我带着85岁的.姥爷跟几*70岁的妈妈去吃饭。我望着一桌子的亲人,那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幸福。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在一起吃个饭都会变得那么温馨。而这顿饭,我已经拖了快一个月了。随着我们生活的节奏在加快,我们的亲情貌似在退减。甚至连回家陪老人吃顿饭都变成了自己的负担。有的人在忙于工作的应酬,有的人在奔波于生计,更有的人宁愿躺在床上多睡一会儿甚至多玩一会儿手机也不舍得陪老人们吃顿饭。家人吃顿饭还不如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吃顿饭。学*了弟子规以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笑。我相信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看,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我们收获的也会越来越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6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幼儿传统礼教经典,在以前《弟子规》就相当于现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但其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后者。

  现在的人在阅读之后不难发现《弟子规》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儒家的气息,在通读之后净是德行两字贯穿了全文。儒家就是在强调通过对先贤的学*提升个人的德行。且可发现《弟子规》中的大多数句子就是有《论语》中直接简化过来的。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强调了社会等级与身份象征,正所谓其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尊卑各异。在森严的等级框架下通过仁爱等德治思想使社会和谐发展。而《弟子规》则是儒家治国中治民的初级教程。通过日常的行为规范,初步的构建等级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正常的发展后会形成一个较和谐较礼貌的'社会风气,正如邻国日、韩。

  有些历史常识的人会发现中国的历史发展一直处于儒法并举的兼容式发展下几度出现民富国强的大盛事。在倡导法治社会与国门大开的今天,在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中,国人的素质在逐渐的下降不仅80、90年代的人饱受骂名倚老卖老者不胜数。一系列社会为题不断的暴漏出来昔日的礼遇之邦无颜再谈礼法。反而效法我们的岛国却搜获名誉。正是因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忽略的文化的传承,渐渐地我们的价值体制开始发生变化拜金,趋权附势等不良风气渐长。儒家思想左右华人20xx余年,当我们重新捡起他时会重骨子里透出一股子亲和力。不够让大学生来背诵《弟子规》实属多余,对经典的背诵给该是自发的背诵能引起自己共鸣的。

  这次的《弟子规》品读活动最大的意义应是同学们在拜读之后会自发的去阅读其他传统作品。通过对古代先贤的品读与自身环境的辨别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而对于《弟子规。》中的一些观点,因为我们和作者处于不同的时代故我们只要领会其中的精神就好,不必一步一手的尊崇,正如鲁迅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糠。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7

  进入小学的校门第一次学*弟子规,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

  良好的*惯是成功的开始,《弟子规》教会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养成良好的*惯,拥有好的规则,好的心态。一日三餐、起床睡觉、工作学*、休息娱乐……都要有规则有秩序。

  此章告诉我们应珍惜时间,仪表堂堂,摆放衣物要有固定的位置,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好好饮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养成良好的*惯是人生的基本做事准则。

  做事更应该谦虚谨慎,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以前我总是做事冲动,上了初中,我们学了政治,我知道了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控制并驾驭情绪。读了《弟子规》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太勿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即使是小事,也要认真对待。在忙乱中我们可能一时昏头而做错了它。

  养成良好的*惯,更应有规律的安排时间,不糟践时间,珍惜一分一秒去学*,一心一意地对待它。因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做一位炎黄子孙,传承中华传统,我会忘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古训,站就要像军训时一样,腰挺直手放裤线,头成严肃状。坐也要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也严格地照着弟子规去做!

  草儿的绿意匆匆是因为有大树的陪伴,白云的婀娜多姿是因为有蓝天的`陪伴,我的人生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有您的陪伴——好的*惯。感谢您!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9

  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累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最*一段时间,我就在读一本《弟子规》的书,里面说的一些话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我觉得我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够好,比如说不尊敬长辈方面、言行举止方面,与同学之间相处有小摩擦等等。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教导要恭敬地听明白;父母对我们地批评,我们应当顺从的接受。想想我以前对爸爸妈妈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真是让我感到惭愧啊。

  就拿一件小事情来说,妈妈*时在家总是对我说出门在外见到熟悉的`人要主动向人打招呼,别人问话要有礼貌地回答,可是到了外面我总是做不到,把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做作业的时候我总是粗心大意,磨磨蹭蹭的,妈妈责备我几句,我还不耐烦地跟她顶嘴,有时还会把妈妈给气个半死。读了《弟子规》后我才知道了怎样做才算得上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弟子规》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时时刻刻的约束自己,在学校里做老师的好学生,在家里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0

  当前教育模式大多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人文礼教的熏陶与高尚人格的培养,为了改正这一偏见,学校推出的“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文化。

  在教学中,我做到“四个结合”,即学*与兴趣结合、内容与典故结合、学*与实做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全方位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首先声音要洪亮,要有精神,学生自然能精神奕奕,不会懒散。千万不要有断句错误,否则会误导学生,所以要注重自我进修。读经可以有抑扬顿挫的表现,随着声韵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动,不知不觉地,就会陶醉在读经的乐趣中。语速不宜过快。读得慢,让学生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心定,再透过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慢慢地体会个中的道理。因为我们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二、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要培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了“只表扬,不批评”、“只鼓励,不强求”的`教学原则,用“看谁读得准,看谁做得好”地口号鼓励学生进行学*;另外还采用评选“诵读小明星”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学*,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诵读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讲一些经典故事教育学生。我遵循“让《弟子规》为我导行”,让“经典故事伴我成长”的教育理念,注重用故事启发和教育学生。《弟子规》内容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断机》、《刘备教子》、《铁棒磨成针》、《苦心劝父》等等,这些曲折动人的故事能让孩子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感悟到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注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弟子规》不只是背得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力行,学生背完《弟子规》又有什么用呢!我根据学*内容制定了许多关于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日常行为规范。其内容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健体、怎样相处……

  五、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为了让家长能感受到《弟子规》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我们实行了家校联系活动。在“家园互动栏”上我每天都给学生留一些有关《弟子规》内容的家庭作业,如: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浇花、打扫房间、倒垃圾;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等等。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家长和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有个学生家长谈道:有一次,他在外应酬,回家后酒醉呕吐、昏睡。孩子见到爸爸这种丑态,就说:“爸爸,饮酒醉,最为丑!”爸爸听到后感到吃惊,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喝醉酒不对,知道行为的美丑,看来自己日后做事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此后,他在应酬时就很审慎,不再会醉酒而归。而且在餐桌上,经常提起女儿的话,影响周围的友人。

  《弟子规》诵读教学实施两年来,学生们心中已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1

  《弟子规》,就是把圣人教育贯彻到生活中,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来。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十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在孝方面,就应按《弟子规》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献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深切体会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另一方面,自己作为父母,在引导孩子熟读的同时,应该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其次,《弟子规》里,我读到了诚信。为人处世,除了孝道,就是诚信了。诚信为本,诚信也是国人所追求和倡导的一个基本素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一个人立于世,只要开口说话,首先就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是不可能永远行得通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花言巧语。

  另外,从《弟子规》里,我还读到了仁爱,提示自己对身边的人要有颗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坏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的、愚笨的、尊贵的、贫贱的,不同国界、不同种族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也毫无虚假。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重温传统文化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弟子规》作者李毓秀,要感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想《弟子规》中写的,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读弟子规后的心得体会四: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依据儒家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这本书文字浅显,却教给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读了我们矿女工委推荐的这本书,深深地感到了矿女工委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我们女职工从理念上、思想上引导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增强自己在为人处世,教育子女和孝敬父母等诸多方面的修养,做一个举止文雅、言谈得体、会培养孩子的新时代的女职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学精粹教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了极为深刻的教育:

  一。出门在外,别忘了给父母报声*安。

  《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我最欣赏这里面的"出必告",就是说,子女出门之前要告知父母去哪里,回来之后,要当面禀告,免得父母担心,挂念。

  我一开始上班的时候,从来没离开家的我来到矿上上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那时候还没有电话和手机。过了三个月后,我父母竟然从几百里路远的老家赶到矿上来看我。我很是不安地对父母说:"我在这儿上班挺好的,这么远的路,你们干么非要来啊?"母亲双眼含泪地说:"孩子啊,你说的倒是轻松,你知道你来矿上上班的这三个月,我和你爸爸是多挂念你吗?我和你爸爸都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怕你不适应,怕你工作不顺利,怕你被别人欺负了,怕你不会照顾自己。""妈,我都多大了?你还担心这些?"我说。"你再大也是我的孩子呀!你怎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心啊?"母亲不满地说。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担心。于是我说:"爸,妈,我保证一个月给你们写两封信,这行了吧?"后来,父母接到我的信都很高兴,回信说我越来越懂事了。他们也不再那么担心我了。再后来,电话和手机普及了,我就给他们打电话或是发短信,给他们报我*安。

  二、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

  《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意思是说,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该及时请医生,喝药时子女要先尝。一旦病情加重,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几年前,我母亲因患腰椎垫盘托出住院,是父亲和弟弟把母亲送到济南省立医院去治疗。我因为工作忙,只是在中间去看了一趟,留下点钱就匆匆回来上班了。以至于同室的病友说我母亲:"怎么不见你大女儿来照顾你?她不是亲生的吗?"听了母亲转述了这句话,我无地自容,难过极了,感到自己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母亲是那么疼爱我,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她的身边。

  三、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面意见。

  俗话说,金无足尺,人无完人。一个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反面意见,才能改正自己,不然就不会进步。"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意思是说,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正的好朋友反而疏远你。我们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应该学会宽容,对朋友大度,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家都知道l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对意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弟子规》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讲的就是学*环境及其周围的人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俗话说,*朱者赤,*墨者黑。我们要多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通过和他们学*交流,我们可以取其长处补己之短,这样,我们的品德也会高尚,孩子也会跟着我们受到良好的影响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和人文环境,促其成才。而不要整天只知道打牌,打麻将,赌博,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为不好的。

  读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是我读了《弟子规》之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还很粗浅,今后,我还要深入学*这本书,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进步,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2

  《弟子规》那本金色的小书,短小而精悍。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一辈辈人。

  那一个笑声与泪水交织的夏天,别了母校,刚摘下红领巾,满带稚气的我考上了华泰。刚开学,学校就发了一本小小的书——《弟子规》,还要全文背诵。刚开始,我只是应付着读着。一天早上,家中停了电,出于无聊,我随手拿起那本小书看了起来。渐渐才发现它——《弟子规》的内容如此精彩。我读它、品它,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们很烦,讨厌他们。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而我还在埋怨着…。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感恩父母,他们只需要你以后过得好就好,他们只需要你在他们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说的那一声:我爱你们。品读《弟子规》,品读《入则孝》,实践《弟子规》实践《入则孝》。让我们一起来学*这做人基本准则——《弟子规》吧!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3

  十月我们班开展了亲子共读《弟子规》的活动,在和孩子一起学*的这一个月中,使我对《弟子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有许多是对儿童行为的规范,比如尊重长辈,坐立有序,生活方面讲究卫生,待人礼貌,讲诚信,珍惜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对儿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在学*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几点:当我们学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孩子有些惭愧的说:“妈妈这点我做的不好,你经常叫我的时候,我都没有及时答应,有时你叫了我三四遍我才回应你,这点我今后一定改正。

  当学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时,孩子有些小自豪的说:“这个我都有做到,有好吃的我都让爸爸妈妈先尝,坐公共汽车时,看到爷爷奶奶我都赶紧把座位让给他们。”

  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有趣的时刻,比如有学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时,她感慨到原来古代人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呀!妈妈我告诉你个秘密靳老师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虽然我以前也挑食,但是我已经在慢慢改正了,在学校不管爱吃不爱吃的我都吃。我要努力做个不挑食的孩子!

  学*弟子规也给了她教育爸爸的机会,其中有讲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他说:“爸爸这点做的不好,他就有喝醉酒的时候,确实爸爸喝醉的样子还挺丑的。我要好好给爸爸讲讲道理,让他少喝酒更不能喝醉,要不他就是最丑的爸爸!”

  通过学*《弟子规》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做人因该尊师重道,孝顺父母,诚信友善,培养孩子的思想美德要践行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意识。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4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的清晨,这种琅琅的读书声总能在校园的上空回荡。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全校师生共读《弟子规》的活动。每天早上,当美丽的朝阳把光辉尽情地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音乐也随之响起。这时,同学们个个捧起国学诵本,跟着音乐专心致志地大声诵读《弟子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日复一日地诵读,渐渐地,我感悟到了许多道理,学会了做人的根本,也发现自己在学*和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并下定决心把这些坏*惯改正过来。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孝从古流传至今,可是,我们这一代人却因为父母的'溺爱、呵护,忘记了孝。《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前,妈妈叫我帮忙做一些事时,我总是慢吞吞的,非常不情愿,妈妈叫我动作快点,我还是拖拖拉拉;练琴的时候,妈妈指出了我的不足,我却是置若罔闻,还觉得很烦;犯错时,妈妈责备我,我还经常顶嘴,直到衣架在妈妈手中时,我才害怕。想想过去的自己,真是觉得非常惭愧。自从学了《弟子规》之后,我经常用里面的话来指导自己的言行。现在,妈妈叫我,我就会赶紧到妈妈身旁,并且做事也不拖拉了。妈妈教导的时候,我不敢再顶嘴了,而是低头反省,虚心接受。我的这一改变也让我尝到了甜头,不但妈妈说我懂事了,变孝顺了,而且自己的各项学*也进步了许多,这可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啊!

  《弟子规》中还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可以前的我呢?吃饭的时候,老是很慢,有时还会挑食,食量总是不多。可是,如果有一天太饿,吃了很多还觉得不饱,再吃,到了最后,感觉肚子多快要撑破了!以前的我很瘦,还经常生病。去年,我就是因为生病,所以“艺术节”的很多活动都不能参加。现在,我不断地改变自己不好的饮食*惯,努力做到《弟子规》里面的要求。渐渐地,我的身体变健康了,今年还在“校运会”上获奖了,真得感恩《弟子规》!

  从《弟子规》中我学会了感恩他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许多做人的道理。心情不好或者脾气暴躁的时候,我会想一想《弟子规》,心里自然而然就*静了许多。《弟子规》虽只是一本几百个字的小本子,却有着神奇的力量,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人生的指明灯。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5

  最*,我们的郑乐校长从海口带回了《弟子规》,送了我一本。课余,我通阅了。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很深,而且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弟子规》,我的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2)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菁选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弟子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2

  我读过《弟子规》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仅精彩,还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使我明白,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宏大量……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时候,我想到以前妈妈叫我帮她晾衣服。我说了声“啊”,等一等,又认真地看电视,妈妈说了好多遍,我才懒洋洋的`站起来,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候是我不应该呀!

  我又看到了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想到以前我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跟妹妹吵嘴,想到这我的脸一下子就变红了,和妈妈经常说“当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妹妹”,那时候我硬说爸爸和妈妈偏爱妹妹。现在想起来是多么不应该啊!

  还有一句“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我就想起以前有的人说我的短处,我就觉得他是针对我,我心里就感到生气,然后也针对他,现在想起来真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啊!

  总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它处我学会了怎样和别人相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3

  暑假里我把蔡礼旭老师讲的《弟子规》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深感相见恨晚,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没有学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么宝贵的精神遗产?我对现在的教育模式,价值体系产生了很大怀疑。

  《弟子规》讲述的是看似很浅显的如何待人接物和修身养性的生活*惯,可这些貌似浅显的语句做起来很不容易。如果从小时候就学*《弟子规》,会对孩子一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小时候不懂具体的意思,会在以后生活中慢慢领悟到《弟子规》的正确性。《弟子规》是帮助孩子大好人生根基的`很好的基石。

  我感悟最深的有这几句话:“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言”,“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现在网络也好,电视也好,为了一己私利,充斥着许多**暴力,奇奇怪怪的新闻与广告,变相的宣传了“恶行”,他们要为社会大众负责啊!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武力是智者不忍,不屑于使用的,因为他往往是没有效果的工具。

  后面两句是教人不要恶语伤人,不要多嘴多舌,俗话说祸从口出,要人小心处世。

  还有许多句子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践行,《弟子规》真是简单话明大道理,体现的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4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弟子规》的实质是孝在先,友爱兄弟姐妹,对己谨信,对人仁爱,有能力在学*知识。至于其中的实际做法,我们能做的,去做,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方式,我们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规》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让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而是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不按照这个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难行。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传统道德观。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5

  十月我们班开展了亲子共读《弟子规》的活动,在和孩子一起学*的这一个月中,使我对《弟子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有许多是对儿童行为的规范,比如尊重长辈,坐立有序,生活方面讲究卫生,待人礼貌,讲诚信,珍惜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对儿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在学*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几点:当我们学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孩子有些惭愧的说:“妈妈这点我做的不好,你经常叫我的时候,我都没有及时答应,有时你叫了我三四遍我才回应你,这点我今后一定改正。

  当学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时,孩子有些小自豪的说:“这个我都有做到,有好吃的我都让爸爸妈妈先尝,坐公共汽车时,看到爷爷奶奶我都赶紧把座位让给他们。”

  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有趣的时刻,比如有学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时,她感慨到原来古代人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呀!妈妈我告诉你个秘密靳老师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虽然我以前也挑食,但是我已经在慢慢改正了,在学校不管爱吃不爱吃的我都吃。我要努力做个不挑食的孩子!

  学*弟子规也给了她教育爸爸的机会,其中有讲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他说:“爸爸这点做的不好,他就有喝醉酒的时候,确实爸爸喝醉的样子还挺丑的。我要好好给爸爸讲讲道理,让他少喝酒更不能喝醉,要不他就是最丑的爸爸!”

  通过学*《弟子规》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做人因该尊师重道,孝顺父母,诚信友善,培养孩子的思想美德要践行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意识。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6

  各位朋友,虽然我们生活在今日的太*盛世,物质文化等生活不断丰富,乐多数的为人父母却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甚感疲惫。往往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学*上不求进取,在吃穿上相互攀比,一味追求新的时尚,迷恋与娱乐场所,交些无意之友,在社会上招惹是非。令父母大动肝火,搞得家庭不安等。我认为多数源于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和家庭生活,而忽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所致。因此我要将自己读书感悟和见解全盘托出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通过读《弟子规》使我深刻领悟其内涵和重要,此书全面系统地阐述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远离是非避邪之路。俗话讲:山有根,水有源,人的品行好坏确实与家庭教育有关。比如:孔融四岁能让梨、黄香九岁为父暖被窝等。都是圣贤教育的结晶,然而,现代的一些为人父母实在是忽视这方面的圣贤教育,肆意宠爱,娇惯孩子。出门坐客惟恐孩子吃的少,儿子吃这个吧!要那个吧!逛商场先让孩子挑玩具,逢人先谈自己孩子怎么调皮怎么乖。有的甚至在孩子生日时大摆宴*,收合理。致使孩子有一种高傲唯我独尊的感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奢侈腐化的种子。

  在处事交往中总是爱上便宜父母,朝思暮想提孩子的学*成绩,只要孩子能好好学,可以竭尽全力不惜一切地达到孩子的所求欲望。而忽视了正确的圣贤教育遗弃了道德行为地约束,导致有的孩子走出大学校门后还为报答父母多年来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而走上违法之路,真是可悲可叹!为此,我建议做人父母的要重视和培养道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弟子规》学起。让他们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恶,尊老爱幼。自己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好表率,引导和启发孩子们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开拓孩子们的道德智慧,为他们传授圣贤教育的典范。总而言之我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人的`学*和效仿。是正规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从都应以《弟子规》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希望所有的为人父母依照《弟子规》教育好下一代,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生根,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使所有的父母都能体会到圣贤教育带给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7

  当拿到老师发给我的《弟子规》亲子读本时,如获至宝。说实在的,我本来对文科就发怵,更何况之乎者也就更不感兴趣了。但这本书老师解释的浅显易懂,并结合了孩子的实际,非常适合儿子和我的共同学*,所以打心眼了喜欢。

  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遇到王东这位老师后,深感自己的差距很大。再从孩子身上折射出的种种不足,经常使自己无地自容。于是决定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和孩子共成长。

  圣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面对太贪玩、甚至经常玩起忘记回家的缺点,分析原因,第一,家人忙,没时间管第二,家里除了电视、电脑能吸引他外,基本没别的吸引点。面对这种情况,我禁不住拿起了久违的课本,参加有关证书的考试。耳熏目染,他也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期能一口气读完《三国演义》的上下部,这是他有史以来的读得最快、最完整的一本书。特别是看书的内容及感想能在期中考试中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可想而知,他受益匪浅。我真的为孩子高兴,因为他从书中找到乐趣了。看到他的进步,我真的太高兴了,这也更坚定了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让孩子和我共同分享成功总是在苦苦攀登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喜悦。

  面对孩子的个性鲜明,非常任性,脾气大的缺点,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他的成长是极其不利,非常着急。当孩子发作时,我会提醒他,《弟子规》是怎么说的来?他就会立刻背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时我会自然成为合格的学生,摇头晃脑的来上几句。这时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这也是对他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我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对孩子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孩子同龄朋友多多,不孤单,玩得很快乐;不利的一面,孩子的素质参差不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在孩子不能明辨是非的的情况下,出现了污言秽语比较多的坏*惯。我非常头疼,为此,我制定了家庭管理条例,相互监督,现在初见成效,看到孩子的进步,沉重的心情稍微舒缓了一些。

  《弟子规》在约束我们改正陋*时,可能感到没必要,其实这是在放纵自己,改掉坏*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包括孩子和我们自己,这时我都会想到孩子的双眼时刻在盯着自己,就在不断地进步。《弟子规》能时刻约束着自己和孩子,并且能和孩子共同学*,共同进步,我认为是很幸运的事,常诵常读,经常反思,会受益终生的。让我们共同学*,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吧!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

  《弟子规》,就是把圣人教育贯彻到生活中,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来。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十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在孝方面,就应按《弟子规》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献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深切体会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另一方面,自己作为父母,在引导孩子熟读的同时,应该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其次,《弟子规》里,我读到了诚信。为人处世,除了孝道,就是诚信了。诚信为本,诚信也是国人所追求和倡导的一个基本素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一个人立于世,只要开口说话,首先就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是不可能永远行得通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花言巧语。

  另外,从《弟子规》里,我还读到了仁爱,提示自己对身边的人要有颗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坏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的、愚笨的、尊贵的、贫贱的,不同国界、不同种族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也毫无虚假。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重温传统文化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弟子规》作者李毓秀,要感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想《弟子规》中写的,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9

  第一次读《弟子规》时,觉得它很伟大,很深奥。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我又感悟出一些道理。今天,我又翻开了那本铺满灰尘的《弟子规》,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是古人告诫我们,不论*时什么情况,父母呼喊我们,得马上回应,不得拖沓。父母有事情让我们做,应马上去做,不能偷懒或推辞。

  看完这句话,我立刻想到另外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是呀,我们孝尽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孝时刻记牢,做到。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是古人教育我们,不管是用餐,还是就座、行走时,先让长辈走在前面享用,再轮到晚辈来享用。

  读过这句话,我想,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由长辈创造的,长辈是过了千辛万苦才让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难道,我们连座位都不给那些给我们美好世界的长辈们坐吗?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古人告诉我们,在饮食方面,不要挑三拣四,能吃饱就行。而且不能吃得太多,要适量。

  念了这句话,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食物:玉米稀、白面馒头……爸爸小时候吃了一次玉米稀都算“山珍海味”,肉更不用说,一年难得吃一次。而现在,人们的`伙食要求高了,忘记了原来的艰苦,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真该改改!

  终于,我把《弟子规》读完了。轻轻合上书本,仰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在心里默默立志:“我要把《弟子规》中的每一点都做好!让《弟子规》伴我健康成长!”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0

  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累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最*一段时间,我就在读一本《弟子规》的书,里面说的一些话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我觉得我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够好,比如说不尊敬长辈方面、言行举止方面,与同学之间相处有小摩擦等等。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教导要恭敬地听明白;父母对我们地批评,我们应当顺从的接受。想想我以前对爸爸妈妈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真是让我感到惭愧啊。

  就拿一件小事情来说,妈妈*时在家总是对我说出门在外见到熟悉的人要主动向人打招呼,别人问话要有礼貌地回答,可是到了外面我总是做不到,把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做作业的`时候我总是粗心大意,磨磨蹭蹭的,妈妈责备我几句,我还不耐烦地跟她顶嘴,有时还会把妈妈给气个半死。读了《弟子规》后我才知道了怎样做才算得上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弟子规》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时时刻刻的约束自己,在学校里做老师的好学生,在家里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1

  读了《弟子规》以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尊老爱幼,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宏大量……这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答应了一声,许久才去,真是不应该啊!

  当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假如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谏,固执不听,要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板着脸跟爸爸妈妈大吵大闹。

  当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小事跟弟弟闹别扭。爸爸妈妈让我和弟弟好好相处,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而我却认为爸妈偏心,常常让他们为我操心。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我变得更有礼貌。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2

  从事教师工作几年,常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但始终苦于无门,不得要领,直至学*了《弟子规》,才觉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典可依。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言谈于下。

  《弟子规》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将《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组、两组一韵、四组一句编篡成文。后经晚清秀才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一起成为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正的最佳读物。

  全文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对“弟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简意骇的语言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现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规》说:“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故子曰:“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能做到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那么“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不难做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后才是“授业”和“解惑”。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所谓“道”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每个人开始都是本性善良的,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惯相去甚远,如不及时教导,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发生偏离。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面影响。认真学*和贯彻落实《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的提高境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对各种坏*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为了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弟子规》的学*势在必行。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3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依据儒家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这本书文字浅显,却教给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读了我们矿女工委推荐的这本书,深深地感到了矿女工委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我们女职工从理念上、思想上引导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增强自己在为人处世,教育子女和孝敬父母等诸多方面的修养,做一个举止文雅、言谈得体、会培养孩子的新时代的女职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学精粹教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了极为深刻的教育:

  一。出门在外,别忘了给父母报声*安。

  《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我最欣赏这里面的"出必告",就是说,子女出门之前要告知父母去哪里,回来之后,要当面禀告,免得父母担心,挂念。

  我一开始上班的时候,从来没离开家的我来到矿上上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那时候还没有电话和手机。过了三个月后,我父母竟然从几百里路远的老家赶到矿上来看我。我很是不安地对父母说:"我在这儿上班挺好的,这么远的路,你们干么非要来啊?"母亲双眼含泪地说:"孩子啊,你说的倒是轻松,你知道你来矿上上班的这三个月,我和你爸爸是多挂念你吗?我和你爸爸都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怕你不适应,怕你工作不顺利,怕你被别人欺负了,怕你不会照顾自己。""妈,我都多大了?你还担心这些?"我说。"你再大也是我的孩子呀!你怎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心啊?"母亲不满地说。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担心。于是我说:"爸,妈,我保证一个月给你们写两封信,这行了吧?"后来,父母接到我的信都很高兴,回信说我越来越懂事了。他们也不再那么担心我了。再后来,电话和手机普及了,我就给他们打电话或是发短信,给他们报我*安。

  二、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

  《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意思是说,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该及时请医生,喝药时子女要先尝。一旦病情加重,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几年前,我母亲因患腰椎垫盘托出住院,是父亲和弟弟把母亲送到济南省立医院去治疗。我因为工作忙,只是在中间去看了一趟,留下点钱就匆匆回来上班了。以至于同室的病友说我母亲:"怎么不见你大女儿来照顾你?她不是亲生的吗?"听了母亲转述了这句话,我无地自容,难过极了,感到自己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母亲是那么疼爱我,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她的身边。

  三、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面意见。

  俗话说,金无足尺,人无完人。一个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反面意见,才能改正自己,不然就不会进步。"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意思是说,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正的好朋友反而疏远你。我们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应该学会宽容,对朋友大度,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家都知道l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对意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弟子规》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讲的就是学*环境及其周围的人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俗话说,*朱者赤,*墨者黑。我们要多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通过和他们学*交流,我们可以取其长处补己之短,这样,我们的品德也会高尚,孩子也会跟着我们受到良好的影响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和人文环境,促其成才。而不要整天只知道打牌,打麻将,赌博,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为不好的。

  读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是我读了《弟子规》之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还很粗浅,今后,我还要深入学*这本书,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进步,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4

  常言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其实这些章句我们整天都听见,因为每天放学后,广播都会播放《弟子规》的,而忙于吃饭,洗澡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心思去体会其含义,更别说领略个中做人的道理了。

  一天,我到学校图书馆,那本红彤彤的弟子规直奔我的视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只要看上一本书,不把它领会透彻,我不会释手。我坐下认真地浏览,掩卷沉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

  “首孝悌”,它是教导我们要听从长辈教诲,孝敬长辈的。而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大多数属于叛逆型的,随波逐流,脾气暴躁,做事情缺乏耐性,常自认为做事情很正确。此刻,我知自己道错了。

  “次谨信”——通行社会的绿卡,这个我们每个同学基本做到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谨言慎行了,就会懂得尊重别人,与人为善。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这些我们都深有体会。

  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几句。自从上了初中后,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只有中考,个个都成了学*的“奴隶”,忽略我们身边的同学和生活,成了“两脚书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同学之间的交流。而我们因为是同学,碍于情面,不敢给予任何批评,尽管那时无原则地纵容。后来,班主任很机智地唤醒我们无知的心灵,并言传身教,让我们深刻领略到“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精髓。

  从那以后,我们同学、朋友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也有了飞跃的进步,这总算不费老师的一片苦心了!先学会如何做人,再谈如何学*。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5

  在这个寒假中,我读完了《弟子规》,这本书对我很受益。因为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去做一个孝顺的子女,同时还告诉我们怎样学*。从这本书我了解到,做一个孝顺的儿女,需要顺应父母,父母说错了,不应该对他们大喊大闹,应与他们心*气和的与他们讲道理。如果长辈非常喜欢你,做到孝顺,不难,但如果某位长辈不喜欢你,而你还对他一如既往的孝顺,那才是真正的贤人呀!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妇人总是和她的婆婆搞不好关系。她便去问医生,怎样才能与婆婆搞好关系。医生告诉她一种需要她自己熬制的药,还告诉她,100天内会不治身亡。妇人很高兴,每天去做,过了几天,婆婆的态度突然对她好了起来。由过了几天。婆婆的态度越来越好。这位妇人又不愿意毒死这慈祥的婆婆。可已经吃了很长时间。妇人马上去找了医生,医生笑了笑,说她不会死掉,而会继续好好活着。原来,那药,其实是一种点心,婆婆看她每天这么勤勤恳恳的为她做,婆婆觉得应该改变对儿媳的态度。于是她们的关系就此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长辈不喜欢你,你却仍非常孝顺,这是最难得的,也许会改变长辈对你的态度。这是我明白的最重要的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对我印象深刻,就是父母批评你,不管你有没有这个错误都要认真的听着,不能反驳,有这个错误,就改正,如果没有这个错误,那就警示自己,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就是我读《弟子规》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两个道理。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3)

——《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1

  本学期开学初,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师生共同学*《弟子规》,我在指导同学们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自己也努力学*,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到教育局开展这次学*活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反复诵读那质朴的古训,不禁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在潜移默化中,似乎拉*了自己与圣贤的距离。

  在系统的看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后,我对其深远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深深认识到《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学*《弟子规》使我最难忘的句子是“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它传递了孔子的“泛爱众”,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蓝天之下,大地之上,对所有的人都应该爱,所有的人也都需要爱。在表达上“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比“四海之内皆兄弟”还有气度,令人感到胸襟博大,时至今日它仍然有现实意义。作家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一切。”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人只有懂得爱,懂得感激,懂得体贴,懂得感恩,懂得宽容,懂得谦让,世界上才不会有空虚和孤独。爱在哪里?爱在一个淡淡的微笑里;爱在一个已经被家人传递了许多次的苹果里;爱在一床暖暖的被子里、、、爱是生活的主旋律。都说父母的爱比山高,似海深。在亲情的世界里,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清泉会酿成美酒,眼泪会闪出微笑。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处事,如何分寸有度的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冲向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通过学*《弟子规》,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孝敬父母方面还要好好努力。去年我的爸爸患直肠癌,需要我的帮助和照顾,我却借口工作忙,单位不准假。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应该。父母对我那么好,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在需要我的时候使他们失望呢?

  我也生过病,他们是那样的细心照料,无微不至,而我呢?既缺乏细心,又缺乏耐心。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是一本集*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学规、学则的形式,三言成语的体例,浓缩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知识的教育范本。其通俗易懂“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际”,不论从工作到生活,还是从做事到做人,廖廖1080个字,就把人类社会所提倡的、反对的,遵道的、违德的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内涵丰富。《弟子规》本身就是“道”是“德”。

  所以要牢记《弟子规》,并用它来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做到敦伦尽分。大量的事实证明,能按《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言行的人,绝对在家庭中是一个好儿女、好夫妇、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在单位是一个好员工、好同事、好朋友、好领导,在社会上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圣贤之人。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我学*《弟子规》深刻领悟到以下四点:1、做人要懂得感恩;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3、为人要谦虚;4、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并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与大家共勉,在教书育人这个事业中,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为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弟子规》心得体会2

  《弟子规》的传承与实践在于我们教师的引领与指导,最*,我在本校的校本课程的实践上有很大的感悟。

  在古时候,古人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教师自己都没学好和做好,怎么要求学生学好呢?怎么批评学生这里不好那里不足呢?因此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身教。要用《弟子规》中的内容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做表率。“凡是人,皆须爱。”只要充满爱,哪个孩子不可爱。所以我们教育学生要有耐心,爱心和细心。对待学生要少讽刺和轻视,多一份尊重和宽容,少伤害的话,多说关怀的话,少说命令和批评的话,多说商量和鼓励的话。

  另外,《弟子规》贵在力行。*传统文化“贵在力行”,弟子规不是背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要在生活学*的小事中落实弟子规。教好弟子规就要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尤其是在学生犯错时更是机会的教育点。比如见到学生在读书时心神恍惚,到处张望时,我会提醒学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当学生讲粗口时,我也会教育他们“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当学生有不良行为*惯,不如坐姿站姿和走姿不文雅时,我会教他们要有礼节,做到“步从容,立端正”真正让学生去理解去落实到学*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教师,我不是在教授《弟子规》,而是和学生一起学*《弟子规》。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思想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将和学生一起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

《弟子规》心得体会3

  *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学时代,我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希望从中找到敦品励行的智慧和力量。我看过《论语》、《老子》,背过《大学》、《中庸》,我深深地感受到,*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其一字一句都足可以受用一生。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随着社会阅历的加深,我「长大」了,忽然发现,我所了解的传统文化的道理并没有解决自己成长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的成长路上充满了太多的困惑、迷茫、苦闷和百无聊赖。当烦恼现前,我所喜爱的.*传统文化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的出路在哪里?找不到答案。我开始流于世俗,把所有传统文化的书束之高阁。

  我的生活变得没有规律,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我开始发胖,身体素质极度下降;我怨天尤人,和妻子经常闹些小矛盾;我在工作上也不够尽心尽力,常因付出了很多而没有得到认可而苦恼;我患得患失,常常觉得生活无所着落……

  当我步入而立之年,我发现离原来那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已经很遥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百无聊赖、没有担当、没有社会责任感、内心灰暗且苍老的「废人」。

  年龄的增长让我产生一种紧迫感,回想起来,我已经虚度了几*半生,实在是无颜面对自己,更无法面对我未来的儿女。我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以重新燃起胸中那团追寻智慧的火焰。

  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的书柜里多了一本《弟子规》,虽然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躺了半年多,但是在我听了去年9月22日蔡老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讲座,以及今年4月份在地质大学的讲座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一个年轻人,虽有幸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却既不能利益自己的身心,更不能利益父母、师长、亲友及扶助我成长的社会,我感到万分的惭愧。

  *传统文化原本是「贵在力行」,贵在「学以致用」啊!我不再犹豫,开始学*《弟子规》,每天利用早晚坐班车的时间背诵,并努力在生活中做到其中的一字一句。到写这篇体会的时候,已经两月有余。我已经把《弟子规》熟记于心,并在生活、学*和工作上有了初步的受用。

  1.生活起居

  「身有伤,贻亲忧」,我开始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再肆意糟蹋,「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连自己都不爱,还谈何爱人呢?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我原来很贪睡,每天要睡八个小时以上,还整日昏沉。现在每日只睡五、六个小时,而且头脑清醒。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我开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惯。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原来很邋遢,常常让妻子为我操心料理。我现在开始学会整理衣物,自己擦鞋。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以往百无聊赖之时,常以酒解忧,学*《弟子规》之后,我对酒一点欲望也没有了,至今也没有饮过酒。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我原来很不喜欢料理家务,家里脏了也无所谓,现在我总是认真地打理家里的卫生,「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2.夫妻关系

  我和妻子的关系一向还好,但难免闹些小矛盾,对彼此的伤害都很大。《弟子规》上说「孝弟」,说「凡是人,皆须爱」,那离我最*的妻子不是我最应该「弟和爱」的人吗?每天,我怀着欢喜心做好每一顿饭,打理家里的卫生,并按照「弟」和「泛爱众」的教诲爱护妻子。如今,我和妻子相敬如宾,每天早上起来互致「早上好」,晚上睡觉时互致「晚安」,当为对方服务时,都会由衷地说声「谢谢」,在我不辞辛苦地料理家务,对妻子体贴入微的时候,她甚至会流下感动的泪水。在生活中,我把《弟子规》的教诲挂在嘴边,并讲给妻子听,她看到我因为学*《弟子规》而产生的变化,也自然而然地和我一起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的教诲。

  3.读书之乐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以前读书,总是三分钟热血,放下这本,拿起那本,结果索然无味。圣贤书是圣贤的教诲,是用来力行的,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工具,所以贪多无益。两个月来,我放下其它的书,一心学*《弟子规》,在自己的身心得到初步受用的时候,更增加了进一步实行《弟子规》的信心,在每天读诵《弟子规》的时候,不禁有一种「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的感觉。

  4.身健心安

  两个月来,我沉重而懒惰的身体开始变得日渐轻快,精气神很好,原来因工作而终日疲劳的眼睛也变得明亮起来。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我都能马上清醒,并以欢喜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每天晚上燃香礼拜圣贤,并*反思一天的言行。

  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多起色,每天的工作效率很高,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尽力心态,代替了患得患失的烦恼。

  妻子与我每天出双入对,互敬互爱,在别人眼里,我们如初恋一般。

  我珍惜时间,常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我不再看无聊的电视,不再吃瓜子,不再有百无聊赖的时光,而总是觉得时间太少了,没有更多的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没有更多的时间学*圣贤的教诲。

  心常存善念,愿世间诸善增长,诸恶尽消,愿世间因为我的存在而添一分喜悦和清凉。每天勉励自己日行一善,或施他人财物,或帮助他人,或见人苦而生恻隐之心,或见人行好事而生欢喜之心。

  5.亲仁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我学*《弟子规》的因缘,要特别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陈医生。从认识她的那天起,我便生起了敬仰之心。每每和妻子谈起她,都不由地生起一种向往:做人要做像她那样的人。每次聆听陈医生的教诲,都让我受益良多。《弟子规》就是陈医生介绍给我的。在这里,我向陈医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可见,「亲仁」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啊!能够亲*德才兼备的人,我觉得真的是很有福气。

  蔡老师说过,「 年轻人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承担责任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在这里,我想对和我有过同样经历的年轻人说,我们都为人子女,以后还会为人夫,或为人妻,为人父母,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德行来孝养自己的父母,扶助和爱护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教育自己的子女?进而让我们生命中的每个人,都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得到安乐?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弟子规》心得体会4

  我看了《弟子规》里面的“护生爱物篇”里面有一句话叫:“放生不杀生,爱护小生命。生态保*衡,美化好环境。”给我感触很深。下面我就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郊外的爷爷家做客,正在外边玩的时候,我忽然看见有个爷爷在拉网,我跑过去问爷爷:“这是什么啊?”那个爷爷得意地说:“不懂了吧,这是粘网,是专门粘小鸟用的,一天能逮十多只呢!”这时,我看见粘网上已经有三只小鸟了,他们在痛苦的挣扎着,却一动也不能动。

  那几只小鸟好像在无助的看着我,乞求我的帮助,我真想立刻就把它们放了,可这事还得经过爷爷的同意,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规》所讲的“爱护生物篇”,便委婉的对爷爷说:“爷爷,您知道弟子规这本书吗?里面都是你们这些老一辈对我们的教育和忠告,里面有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有培养我们小学生优良品质的,还有一篇讲:‘人若爱惜生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呢。’你看,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善事吧!”

  爷爷听完以后,半天没有吱声,他不情愿的把小鸟一个一个的从网上摘了下来,放飞了。做完这些事后,他说:“我还有事,我先走了。”说完,他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过了几天,听爷爷说,他的粘网已经被车=撤走了,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同学们,那个爷爷有实际行动改正了他的过错,成了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我们是不是也有破坏环境和生态*衡的行为呢?让我们共同从自己做起,做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小卫士吧!

《弟子规》心得体会5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

  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

  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

  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6

  《弟子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20xx年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弟子规》,学*《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恭恭敬敬地学*圣贤人地教诲;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

  学*《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4)

——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1

  初次接触《第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顺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很孝顺,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字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除了前面的两条,自认为还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条都有很多的不足,试想,如果时光倒退200年,当我们面对无邪而知礼的孩童,该是怎样的汗颜。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这本书。要报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以众生之苦为己苦,帮助更多有缘人。

  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2

  最*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弟子规》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总叙》篇为我们介绍了《弟子规》正文七个部分的题目。《孝》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篇向我们端正了日常行为,要有一个好*惯;《信》篇教育我们要诚信待人。《泛爱众》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亲仁》篇告诉我们必须要仁义,否则人品不好;《学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要有好的学*计划、态度。这就是古代学生的“日常守则”。

  在这本书里讲了许多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不管是喝饮料吃东西,还是和长辈一起时,一定要先让长辈先吃先坐先走,作为小辈的要时刻尊重长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认为孩子小,都可以让着他们,等孩子大了就会做人的,把好吃的好穿的都只让孩子先享用,这样会让孩子有一种错觉,认为他们生下来就是享福的,大人们就是他们的佣人,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发脾气、撒娇,让大人很头痛,其实都是大人溺爱所致的!

  在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

  《弟子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你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它能教你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它会使你迸发出无限的感想。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3

  自从践行《弟子规》以来,孩子明显比以前懂事了很多,从先前什么都不干,只要动动嘴巴,大人就都帮他做了。特别是爷爷奶奶什么事情都依着他,让他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爷爷奶奶,养成了骄纵的坏*惯。

  直到有一天,孩子回来一字一句背弟子规,一字一句的践行,并写践行日记,明显比以前懂事了。有一次,下班回来,看到他拿一个拖把在拖地,虽然拖得不是很干净,但那种发自内心想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的心,让我感觉他长大了。家里来客人也会主动打招呼,问好;也学会关心人了,奶**晕,会主动帮奶奶拿药,倒开水,还不忘了说声小心烫着。爷爷喝酒,会劝爷爷少喝点,当心高血压,会为他人着想。时不时做点事情还不忘套用两句弟子规。比如帮奶奶捶背就说是入则孝,就是要孝顺长辈,帮妈妈盖被子说是冬则温等等……

  所以说从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来看,弟子规确实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孝顺了很多,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诵读经典。不光是孩子,做父母的也要为子女做好榜样,大家一起践行弟子规,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成效。

弟子规心得体会4

  我小时候没读过《弟子规》,虽然也懂些孝道之类,却面窄识浅,更无法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自从学校组织孩子们学*《弟子规》,我也有机会跟着儿子从头到尾通学了一遍,我才发现,《弟子规》确实是先辈们留给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虽然它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却凝聚着儒家千年流传下来的处 世哲学与诸多的生存智慧。《弟子规》给了我很多触动,《弟子规》让我和儿子一起重新成长,《弟子规》让我做了一回“有修养的人”。

  其实,学校刚开始让孩子们背《弟子规》的`时候,我以为只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后来,在孩子读译文的时候我却被其中的道理和感悟深深的吸引了,这其中的寓意和指导方向不正是我天天思考的如何培养孩子正确成长的育儿经吗!。尤其是里面三字押韵的节奏,更加让人明了易懂又清晰好记。那一个个催人警醒的小故事,那一句句谙世谨身的警句忠言,让我流连忘返,感受颇多。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刚刚学完这一段,孩子就明显的改变了挑食的坏毛病,以前吃饭挑三拣四的身体瘦弱多病,慢慢的,不仅长胖了,还长壮了,亲戚们还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偏方呢,看来《弟子规》就是偏方;“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这一段对我儿子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他以前就爱摇腿扭腰,没有一会儿闲着的时候,后来,他一闲摇的时候我就念这一句,再后来,他自己一摇晃自己就会想到这句,渐渐的,他就板住自己了,现在,他同学的家长还夸他长大了,老实了,我认为是《弟子规》让孩子成长成熟了。

  在学*和力行《弟子规》的过程中,不只是孩子有收获,我也是受益非浅。《弟子规》对人的一些行为规范很细节化,几乎是一言一行、做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被浓缩于其中。通过和儿子一起学*《弟子规》,我也发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我努力将《弟子规》的内容付诸于行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竟明显的比以 前“有修养”了,从而也增强了自信,而这种做“好人”的自豪感又反过来促使自己去更进一步的美化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了进步和提高的效果。

  希望大家都来学*和力行《弟子规》,美化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社会!

弟子规心得体会5

  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高中的一个历史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的父母曾经在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为人处世,以及一些礼仪都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现在学*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

  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你愤怒吗?读《弟子规》吧!你痛苦吗?读《弟子规》吧!……”大意如此。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难免产生几分怀疑的心态。

  是的,音乐可以使人*静,放松;运动可以使人忘记烦恼,心胸开阔;阅读能使人忘记现实,醉心于与先哲的时空中。《弟子规》这一本小书,又有多大的能耐改变一个人的心情的功用呢?可就是那么一次,我受到了《弟子规》的启发,改变了心态。一个晚上熄灯后,同伴讲灵异故事,我被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故事结束后,一个上铺的兄弟慢慢走到我床头,猛的大叫一声“啊……”。

  我以为出了什么事,被吓到了,也歇斯底里的大叫起来。过了几秒钟才发现是他恶作剧,我是愤怒的灵魂出窍了,忍不住骂了他几句。虽然马上语气缓和了下来,可我还是一直没有睡着,仿佛鬼魂一直在我身边,冷不丁可能就拉拉我的头发,摸摸我的脚什么的,而一些恐怖片的情节也在我头脑里闪个不听,长发遮面的白衣女子,僵直的胳膊,冰冷的手指,死鱼般的白眼……

  越想越怕,禁不住心理暗暗恨这个捉弄我的这个人。最后,我想起《弟子规》的“泛爱众”,想起了“我生活我的生活。我爱所有的人,即便他伤害我欺骗我,我都会原谅他,因为他是我的同类,因为我相信他身上残留的人性”,这些我多年前写给自己的格言。

  不禁心情越来越*静,后来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第二天,又看见这个兄弟,虽然依旧心理上有些障碍,但是敌意已经没有了。现在,已经好如当初了。 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6

  初次接触《第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顺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很孝顺,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字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除了前面的两条,自认为还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条都有很多的不足,试想,如果时光倒退200年,当我们面对无邪而知礼的孩童,该是怎样的汗颜。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这本书。要报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以众生之苦为己苦,帮助更多有缘人。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5)

——弟子规读书心得体会 (菁华6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体会1

  读完《弟子规》后,我感觉它主要是规范了人的`行为,每句话都有一个道理,每句话都发扬着一种思想,《弟子规》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形象全面。

  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在此我简单的写一下它给我在工作中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当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立刻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构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要有职责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很多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我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

弟子规读书心得体会2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因为在学*《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我有几点体会: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和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应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打开我们智慧的大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浓浓的师爱一直伴随左右。

  要感恩国家,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书心得体会3

  小的时候,我非常不懂事。现在,我知道什么叫做懂事。因为除了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我还在一年级起就学*了《弟子规》。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去别人家的时候,我看见了一直喜欢的游戏卡,我就忍不住偷偷拿走了。藏在了我家的院子里。第二天妈妈看见了。妈妈说:“你为什么拿人家的东西?赶快还给人家。偷拿人家的东西是很丢人的事情!再这样妈妈就要教训你了!”从此我决定要改正不拿别人的东西的缺点,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现在我已经知道了什么“事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我不能再丢自己的人,丢妈妈的脸。

弟子规读书心得体会4

  读完《弟子规》之后,让我有爱心。文中写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大众要有关怀爱护的心,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我以前爱吃的不给别人吃,玩具不给别人玩。

  读了弟子规,我明白了人们应该互相关爱。这次玉树大地震,让我想起要关心灾区的小朋友。学校组织大家捐款,我把*时攒起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让玉树小朋友们有学上,有饭吃。

  《弟子规》这本书真好,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读书心得体会5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总是在抱怨不公*,通过学*《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好学*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弟子规读书心得体会6

  按公司要求,我背完弟子规;接着,按公司要求,写心得体会。

  相同的是:公司要求。

  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按公司要求背弟子规时,我感到迷茫无奈;但在按公司要求写时,我觉得确实有一些有意义的话要记下来,以留后用。

  第一感:弟子规只是一个基础,但它将带给我们一个真正的人生。

  从很早时听说弟子规开始,我就是一个不喜欢弟子规的人。因为我最不喜欢拘束自己,尤其不喜欢拘束自己的思维。我认为社会的创造性来自对格局、对细节、对具体、对方法的放任思考,并最后对所有的思考信息形成融会贯通。这才是做事之道。

  正是这个思维导致了今天的我──集大失败与小成功于一身的综合体。xx年的生活和工作生涯里,我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原则,做了很多值得记忆的事情,但也经历了太多的人生波折。

  在背弟子规的过程,我突然发现,其实在我不拘一格做事的思维里,缺乏一个基础的生活工作准则。这是影响现在的深层次原因。因为工作的目的是生活,工作的目的决不是工作。否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以至延伸至工作问题。

  弟子规只是一个做人的基础,并不是很高的要求。但有了这个基础的生活原则,我们将走进一个真正的人生。看看我们的许多误区吧

  “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呢,可能更多的是“有余力,则孝悌”。工作忙成为不回家的极为正当的理由。总叙说得好,首孝弟,次谨信。也就是说,“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是排在余力学文前的;对父母的“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而我们,可能都在或多或少地违反着这一大的原则。

  弟子规不是信仰,是一种做人的准则。换句话说,不做好它,不能说没信仰,可能会没了做人的底线,或说可能会缺德。

  第二感:弟子规十分细致。看短实长,看粗实细。

  1080字看似短,其实它包含了长达一生的生活智慧。孝悌谨信,爱人亲仁,余力学文──可以作为我们几十年生活的基础准则。

  1080字看似粗,但它告诉了我们生活的每一细节。它告诉我们“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它告诉了我们“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它告诉了我们要“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它告诉了我们“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你难道没有一种细致入微的感受吗?

  第三感:背,这才是真正的理解!!!

  不要说:“我理解了,就可以背不过。”其实错了。背过了,理解一定不同。相信这句话──先接受才有理解。你都没完全接受,何谈理解?当你背过,当你能合上书,依然说出来原话时,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过程。你就好像突然理解了一样。其实,我们很多人,同丢失了很长时间的弟子规一样,也把“背诵”丢失了正是对背诵的丢失,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浮躁。似乎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说不上来。

  第四感:综合感觉。

  礼节是多么的重要。

  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

  对好坏善恶的态度。等等。

  其实,有了这个做人的基础,成功将会水到渠成。也许,成功仅此而已。而已!而已……

  感触发完了。再背一遍吧。背过了,那就力行下去吧。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6)

——弟子规心得体会菁选

弟子规心得体会(14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 ,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做孝顺父母的人!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2

  自从学*了《弟子规》使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让我增长了智慧.“做人要知恩图报、待人待物要具有恭敬心、为人要谦虚谨慎、找准人生目标??”这些都是从《弟子规》里学到的,让我深有感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里开头就是【入则孝】﹐ 仅仅只有24个字而已。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这两句话是在教育我们,听到父母的呼唤,应该立即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让我们做,不要拖拖拉拉﹑ 懒懒散散。并且,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谨谨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看到这两句话让我无言以对,是自己想起了以前经常和父母顶嘴﹑不懂事﹑贪玩。不过现在好啦!我每天都在尽量做到,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的。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以为赚大钱给父母并能照顾好兄弟姐妹就是孝,以为会赚钱就是有能力,就可以居高临下说教任何人。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不仅是赚钱给父母,必须从细小入手,身有伤,贻亲忧,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是切身处地站在父母亲的角度体察到老人家的需要,不管多忙“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安心,放心。养父母之身、心、志、慧。小时候妈妈经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更明白了“感恩”:感恩天地给予阳光空气和水,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领导的教导,感恩同事的关心帮助,感恩亲友批评指正。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两句话是《弟子规》里的【出则弟】。这是在教育我们,做哥哥的要善待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彼此不贪图财物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仇;言语上互相忍让愤恨就自然消除了。

  《爱》篇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要讲*等博爱。我们要把对工作的热爱洒向周围的每一个角落,让处处都充满欢声笑语,有了好的环境,才能更加安心工作。

  以上四点是我学*《弟子规》的浅薄体会,在这里和大家共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用《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生活和工作,培养我们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和事物,不断提升我们自己的品德修养,让《弟子规》发扬光大,总之一句话,学*《弟子规》不是简单的读和背,而是用来做人和做事的。

  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认为自己什么都懂﹑都会,可学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根本就什么都不懂﹑不会。是《弟子规》像一面镜子似地,让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污点。我觉得字典是我们学*中不会说话的老师,而《弟子规》则是我们生活中不会说话的老师。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

  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是对心灵的一次大洗礼。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人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使我深深的感悟到: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弟子规》里这样说道“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己见,昧理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才有方向,学*才有动力。风华正茂的我们更应有自己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用实际行动在茚旺这片热土上播洒汗水、耕耘人生,用无悔的的青春去追寻自己五彩斑斓的梦想。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学到其中“孝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

  《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因此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我决定以后会认真学*这本书,并且学会去做到。不再让我的父母为操那么多心。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3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这本书教导我们怎样待人接物,书中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蕴含着许多做人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也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精神及正确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的最基本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惯及现象进而训导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精神和正确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每一章每一句、列举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

  《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人产生有益影响那就需要将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这样做不仅提高个了人修养,更是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人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个社会变成和谐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世界。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4

  开学第一周学校组织教师学*《弟子规》,从《弟子规》总则里,所教导我们的五项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反思。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审视自己,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作为一个人的首要。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天下。

  首先要学做人,你要孝顺你的父母,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对别人更不会好。常言说:“万善孝为先!”你对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你就不会是一个善良的人。其次,你要做事谨慎小心,考虑周全;与人相处、交往要有诚信。你要对你周围的人多关心,友好相处。学*关键要落实行动上,所以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背诵的弟子规都很熟悉,在*时有个别学生有不好的'行为,就按弟子规的内容教育他们,向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学*,以他们为榜样,所谓:“*朱者赤,*墨者黑。”。学生真正有好的品质,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你才有资格去读书、学*。否则你有了学问也不会对社会做出什么有益的事。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5

  读《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道了,但他们其中的含义都是通过熟读之后才深刻理解,如果能早知道这些,也许我的人生机遇会大不相同,学*《弟子规》有四点重要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3、为人要谦虚。4、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养人的德行,让我明白了立身处世的道理,耳濡目染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潜移默化间教会了我们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强列的责任感,学*它就是把圣人的教诲融入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获得多么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学*,积蓄力量,勤奋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目标。

  《弟子规》主要讲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良好品德和生活*惯,博爱的精神,正确的读书方法。时过境迁,岁月流逝,书中的内容同现在的时代形势迥然不同,但书中提倡的家庭和睦、做品德高尚的人,养成良好*惯却是我们值得学*的。

  《弟子规》功课里的——亲仁,亲仁的“亲”是亲*,仁者是有道德、学问的人,就是要亲*仁者,以师事之,要跟他学,这是讲择师,仁者无敌,“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是同样在世为人,品德高低各为相同,跟着潮流普通俗人很多,而仁德的人却很稀少,在现代社会的人群们只向往着时尚,不向往该怎样为人。美,是什么?是心灵?是外表?还是??歌德曾说:“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我们要内心美,让《弟子规》让古典文化来美丽我们的心灵,来感化别人,帮助别人。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6

  从本学期伊始在学生和教师中,掀起学*《弟子规》的热潮。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做法和体会。

  一、对《弟子规》的认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弟子规》一书内容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生活如同行尸走肉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几点做法。

  ①以自己先学,带学生跟着学,不懂的字句问语文老师或上网查资料,课间或班会课与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哪些句子、段子印象深刻,哪些*常没做到或没意识到,现在怎样做等,对照《弟子规》一书,哪些没做到位,或还需改进的学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②学懂了要求会背诵,可以在跑操时一边跑一背,既培养、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跑出节奏,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自己的几点感受。

  通过学*《弟子规》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①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② 心灵净化了。通过此次学*,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③觉悟增强了。学校发起《弟子规》教学活动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来提高每同学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读了《弟子规》,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作为党员,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要多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尊重群众意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惯,便可终身受益。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7

  幸福,是一个很美的词,像花开一样没有声音,可是却让人感动得流泪。人们就像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一样,也无悔地追求着幸福。而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的幸福源于哪里呢?是那片蘸着奶酪的面包?还是那杯冒着热气的牛奶?真正的幸福源于我们的感恩的心。这是在读了《弟子规》之后得到的感悟。

  《弟子规》教诲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是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没有的,我们只是带着一具躯体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那呱呱的哭啼声。我们人生中的一切所得一切幸福也都是父母给予的。只要我们去学学一门外语,我们就能体会当初父母教育我们讲话的辛苦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挣一笔钱,我们就能体会父母为我们的生活奔波的劳累了;只要我们去尝试教育一个调皮的小孩我们就能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了。我们有了父母的关爱本是幸福的,但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去感恩了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合家欢乐的幸福。

  要如何感恩呢?父母对我们的索求并不多,只是孝顺,便让他们觉得欣慰。《弟子规》所教导的我们的感恩方式也是简简单单的生活礼仪。家和万事兴说的也就是一家人互相敬重互相关爱的幸福。一个人若是连父母都不能赡养,不能尊敬的话,如何能对别人友善呢?那他就更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礼让了。所有,我们首先要培养的就是感恩的品格,尤其是对父母的'感恩。每天早上起来关心父母的身体是否依旧硬朗,吃饭时间关注他们胃口是不是还一如以往,晚上睡觉留意他们会不会因为操劳过度而太疲惫,这些就是切切实实的感恩了。这些我们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那我们就是幸福的了。

  我们不但要感恩父母的善待,更要感恩父母的斥责。虚伪之人常以笑脸相待,以阿谀奉承之语相赠,只有真正关心我们的人,真正为我们好的人才会斥责我们的过失并帮助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有了父母的斥责,我们才知道什么可为而什么不可为,我们才有了正确的道德标准和法律意识。因此,今天我们的成就最大的功劳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这个感激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用心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所有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有父母的爱和养育是一种幸福,去感恩这种幸福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幸福不需要寻找,只要用心去感恩,便已是身处幸福之中,而这份幸福恰恰是《弟子规》带给我们的思考所得的。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8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的第二部分"入则孝"就说了要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道出了怎样孝顺父母。但是,在看<<弟子规>>之前,我却不懂得孝顺父母。

  有一次,妈妈上了一天班,非常疲惫。刚回到家中,就睡在了床上。然后让我给她倒一杯水。而我却看书入了迷,嘴上敷衍着,可却没什么行动。直到妈妈愤怒地叫了一声:“你到底倒不倒?!”我才不情愿地去倒了一杯水,嘴里还嘟囔着:“倒就倒吗。”事后,爸爸和妈妈批评了我,我忽然间感到很惭愧,感到无地自容。父母为我们可以倾其所有,可我却连一杯水也不肯为他们倒,这件事令我羞愧难当,惭愧至今。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句话很好理解,自己身体受伤,亲友们就会为自己担忧,就可以算是不孝了。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就是这个意思。而道德如果受损的话,人们不但会取笑自己,还会笑自己的父母教子无方,父母脸上也无光,从而又是不孝了。

  读了两年的《弟子规》,感触良多。《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承载了古人先贤对于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标准:孝顺、友悌、严谨、诚信、爱心、仁义和好学。我从身边的电影卡实际出发,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入则孝,这是弟子规对我们的第一个要求。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圣贤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教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们一生都无法报的了。对于我们这种长期出门在外的打工仔,虽然不能待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替父母分担一些,多打电话回家和爸爸妈妈聊聊天就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孝道。

  泛爱众,其实就是前面说到了的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以恭敬、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自利。不去巴结富人,不看不起穷人,以*等心待人接物。同时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不说人是非,不揭人短处,要尊重同事朋友。我要努力学会去从真心里爱别人。我要不断历事炼心、不断努力。仁慈、悲悯一切众生,是圣人、菩萨的境界,我要从弟子规的基础开始,从做一个标准的好人开始,立志向、学圣贤,做菩萨。尽可能的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和谐。打造优秀集体,从我做起。

  感谢看购这个*台,在这个*台不仅可以实现梦想,还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古人的洗涤。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9

  我校*期开展了学*了《弟子规》的系列活动,初次接触《弟子规》,我认为和女儿幼儿园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认真学*研读后,。使我对所学*的《弟子规》有了新的认识。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好书,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对于指导教育少年儿童生活和学*,培养学生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养成良好的*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成年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主要是讲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博爱的精神、正确的读书方法。时过境迁,岁月流逝,书中所讲的内容也许同我们现在的时代形势不太一样,但书中提倡的家庭和睦、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如何使自己的学业有所成的精神却是永远值得我们学*的。

  《弟子规》的'总纲领是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其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基础规范。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事。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而一个人如能懂得做人之道,不但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方面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我们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很重视礼仪的教育,可现在的社会,礼仪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怎样孝顺父母,体谅父母。怎样尊重长辈,怎样尊师重道。有的只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只知道自己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有的学生,在班级里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的同学,行为极端,极富攻击性。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除了教学生学*知识之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如:“父母敬,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告诉我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让气、伤心等等。

  让我们认真学*好《弟子规》,深刻领会《弟子规》精髓,做一位品德高尚、学业有成的人。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自身的言行,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培养学生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0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我们每位教师追逐的梦想。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种幸福;受学生爱戴,是一种幸福;得家长信任,是一种幸福;被同行敬重,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博爱与智慧中来。读了《弟子规》之后,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必须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教师可对照自身是否有做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孝顺父母,孝顺的心才能传递给学生爱和幸福。

  二、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教育之道。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弟子规》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思是老师不深入研究学问,不在人品上扎扎实实的落实,不在道德上提升自己,又如何教育别人呢?所以我们要懂得修身养性,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时的工作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勤奋之道。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勤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此,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匪浅的。在*时的学*和工作中,。如有时对于手头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处事之道。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总之,学*《弟子规》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我们对于《弟子规》的学*,绝不能停留在学*的`层面,而重在落实饯行,我们要在*时的不断的学*中形成良好的*惯,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的水*,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堂课,循循善诱地讲透每一道题,精心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受伤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行为*惯差、抗逆能力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和知识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而且还要做的更好。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2

  为了响应教育新改革,我校开展了晨诵活动。一至六年级学*《弟子规》。作为老师的我在寒假期间阅读了《弟子规》的全部内容。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惯,便可终身受益。

  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学*《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3

  开学已经将*一个月了,我接触《弟子规》也有一段时间了,我通过学*《弟子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开学初,学校安排我教六一班的语文,刚跟孩子接触了一天,我的心情还是蛮愉快的。可是一天还没有结束,由于工作上的变动,学校又临时调整我教六三班的语文。说句实话,我并不想接六三班的语文,因为班里至少一半以上的孩子,五年级时我都教过,有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我都领教过了,我的能力有限,我真的怕我驾驭不了。可是,既然学校已经安排好了,我也只能服从。于是,进到六三班之后,我就一直在试图用《弟子规》来改变这些调皮的孩子,没想到两周下来,孩子们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我就在不断反思自己,难道是因为我的问题才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如此胆大吗?

  之后,我就试图慢慢改变我的思想,不轻易对孩子们发脾气,出现了问题耐心教导他们,*时上课多鼓励少批评,有扰乱课堂纪律的`孩子,尽量不在课堂上训斥他们,而是趁下课时间多与他们谈心等方法来解决。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我发现六三班的孩子真的在课堂上有了些许的变化,爱说话的学生上课已经没有那么多话了,班长和组长也能起到带头作用,及时提醒孩子们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了,就连班上最调皮的桑源泽也慢慢在语文课上变得乖巧了。看到同学们的变化,我心里也颇感欣慰。

  我知道是《弟子规》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给了我努力的动力,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学*《弟子规》,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六三班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喜欢我的。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4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是一部流行已久的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著。它倍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内涵广博精深,值得我们大家学*。最*,我们介休二中全体教师拜读了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师德师风学*)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即据此编写,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们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现在独生子女,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与父母争执,父母的心里应该多难过呀。读完弟子规后我们要使他们明白了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再就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匪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学*效率通常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学*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这些总的教育原则,到今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的。机器人可以把全世界的知识放在自己的芯片上,但是他们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因为他们无法做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的教育,是要教育出一群机器人呢?还是要教育一群人?

  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可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7)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菁选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汇编14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弟子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

  第一次读《弟子规》时,觉得它很伟大,很深奥。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我又感悟出一些道理。今天,我又翻开了那本铺满灰尘的《弟子规》,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是古人告诫我们,不论*时什么情况,父母呼喊我们,得马上回应,不得拖沓。父母有事情让我们做,应马上去做,不能偷懒或推辞。

  看完这句话,我立刻想到另外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是呀,我们孝尽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孝时刻记牢,做到。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是古人教育我们,不管是用餐,还是就座、行走时,先让长辈走在前面享用,再轮到晚辈来享用。

  读过这句话,我想,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由长辈创造的',长辈是过了千辛万苦才让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难道,我们连座位都不给那些给我们美好世界的长辈们坐吗?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古人告诉我们,在饮食方面,不要挑三拣四,能吃饱就行。而且不能吃得太多,要适量。

  念了这句话,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食物:玉米稀、白面馒头……爸爸小时候吃了一次玉米稀都算“山珍海味”,肉更不用说,一年难得吃一次。而现在,人们的伙食要求高了,忘记了原来的艰苦,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真该改改!

  终于,我把《弟子规》读完了。轻轻合上书本,仰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在心里默默立志:“我要把《弟子规》中的每一点都做好!让《弟子规》伴我健康成长!”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2

  十月我们班开展了亲子共读《弟子规》的活动,在和孩子一起学*的这一个月中,使我对《弟子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有许多是对儿童行为的规范,比如尊重长辈,坐立有序,生活方面讲究卫生,待人礼貌,讲诚信,珍惜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对儿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在学*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几点:当我们学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孩子有些惭愧的说:“妈妈这点我做的不好,你经常叫我的时候,我都没有及时答应,有时你叫了我三四遍我才回应你,这点我今后一定改正。

  当学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时,孩子有些小自豪的说:“这个我都有做到,有好吃的我都让爸爸妈妈先尝,坐公共汽车时,看到爷爷奶奶我都赶紧把座位让给他们。”

  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有趣的时刻,比如有学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时,她感慨到原来古代人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呀!妈妈我告诉你个秘密靳老师也不喜欢挑食的孩子,虽然我以前也挑食,但是我已经在慢慢改正了,在学校不管爱吃不爱吃的我都吃。我要努力做个不挑食的`孩子!

  学*弟子规也给了她教育爸爸的机会,其中有讲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他说:“爸爸这点做的不好,他就有喝醉酒的时候,确实爸爸喝醉的样子还挺丑的。我要好好给爸爸讲讲道理,让他少喝酒更不能喝醉,要不他就是最丑的爸爸!”

  通过学*《弟子规》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做人因该尊师重道,孝顺父母,诚信友善,培养孩子的思想美德要践行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意识。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3

  从事教师工作几年,常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探索,但始终苦于无门,不得要领,直至学*了《弟子规》,才觉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典可依。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言谈于下。

  《弟子规》由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将《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三字一组、两组一韵、四组一句编篡成文。后经晚清秀才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一起成为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是教育学生敦伦尽份、防邪存正的最佳读物。

  全文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五部分,对“弟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言简意骇的语言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现在中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所以,《弟子规》说:“首孝悌”。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之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以悌,所以敬天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故子曰:“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能做到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那么“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不难做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后才是“授业”和“解惑”。什么是“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所谓“道”就是天、地、人的自然法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每个人开始都是本性善良的,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惯相去甚远,如不及时教导,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发生偏离。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面影响。认真学*和贯彻落实《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的提高境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对各种坏*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为了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构建我们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弟子规》的学*势在必行。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4

  读《弟子规》心得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我收获了很多。先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学*,全校优秀老师对自己的收获还进行了全校分享。高中部践行了《弟子规》力行课程分享活动。每天我们依然在坚持读经典、听弟子规音频学*。上周我们还一起观看了《醒来》这部意义深远的影片。接触传统文化之后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班主任每天早上六点十分要带领学生一起践行弟子规。在跟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收获了太多。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对弟子规的解读。三子一句的经典居然教会了我们这么多做人的道理。“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如果我们的学生可以有幸从幼儿教育就接触弟子规的话,我们的家长还会如此的头疼于孩子的叛逆么?我们还会有迷恋于网吧沉迷于网络暴力的事情么?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为什么我们还会去伤害他们呢?

  就在上周周六,我带着85岁的姥爷跟几*70岁的妈妈去吃饭。我望着一桌子的亲人,那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幸福。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在一起吃个饭都会变得那么温馨。而这顿饭,我已经拖了快一个月了。随着我们生活的节奏在加快,我们的亲情貌似在退减。甚至连回家陪老人吃顿饭都变成了自己的`负担。有的人在忙于工作的应酬,有的人在奔波于生计,更有的人宁愿躺在床上多睡一会儿甚至多玩一会儿手机也不舍得陪老人们吃顿饭。家人吃顿饭还不如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吃顿饭。学*了弟子规以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笑。我相信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看,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我们收获的也会越来越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5

  各位朋友,虽然我们生活在今日的太*盛世,物质文化等生活不断丰富,乐多数的为人父母却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甚感疲惫。往往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学*上不求进取,在吃穿上相互攀比,一味追求新的时尚,迷恋与娱乐场所,交些无意之友,在社会上招惹是非。令父母大动肝火,搞得家庭不安等。我认为多数源于父母整日忙于工作和家庭生活,而忽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所致。因此我要将自己读书感悟和见解全盘托出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通过读《弟子规》使我深刻领悟其内涵和重要,此书全面系统地阐述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远离是非避邪之路。俗话讲:山有根,水有源,人的品行好坏确实与家庭教育有关。比如:孔融四岁能让梨、黄香九岁为父暖被窝等。都是圣贤教育的结晶,然而,现代的一些为人父母实在是忽视这方面的圣贤教育,肆意宠爱,娇惯孩子。出门坐客惟恐孩子吃的少,儿子吃这个吧!要那个吧!逛商场先让孩子挑玩具,逢人先谈自己孩子怎么调皮怎么乖。有的甚至在孩子生日时大摆宴*,收合理。致使孩子有一种高傲唯我独尊的感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奢侈腐化的种子。

  在处事交往中总是爱上便宜父母,朝思暮想提孩子的学*成绩,只要孩子能好好学,可以竭尽全力不惜一切地达到孩子的所求欲望。而忽视了正确的圣贤教育遗弃了道德行为地约束,导致有的孩子走出大学校门后还为报答父母多年来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而走上违法之路,真是可悲可叹!为此,我建议做人父母的要重视和培养道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弟子规》学起。让他们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恶,尊老爱幼。自己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好表率,引导和启发孩子们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开拓孩子们的道德智慧,为他们传授圣贤教育的'典范。总而言之我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人的学*和效仿。是正规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从都应以《弟子规》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希望所有的为人父母依照《弟子规》教育好下一代,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生根,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使所有的父母都能体会到圣贤教育带给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6

  当前教育模式大多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人文礼教的熏陶与高尚人格的培养,为了改正这一偏见,学校推出的“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文化。

  在教学中,我做到“四个结合”,即学*与兴趣结合、内容与典故结合、学*与实做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全方位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首先声音要洪亮,要有精神,学生自然能精神奕奕,不会懒散。千万不要有断句错误,否则会误导学生,所以要注重自我进修。读经可以有抑扬顿挫的表现,随着声韵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动,不知不觉地,就会陶醉在读经的乐趣中。语速不宜过快。读得慢,让学生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心定,再透过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慢慢地体会个中的道理。因为我们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二、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要培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了“只表扬,不批评”、“只鼓励,不强求”的教学原则,用“看谁读得准,看谁做得好”地口号鼓励学生进行学*;另外还采用评选“诵读小明星”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学*,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诵读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在《弟子规》诵读的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讲一些经典故事教育学生。我遵循“让《弟子规》为我导行”,让“经典故事伴我成长”的教育理念,注重用故事启发和教育学生。《弟子规》内容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断机》、《刘备教子》、《铁棒磨成针》、《苦心劝父》等等,这些曲折动人的故事能让孩子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感悟到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注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弟子规》不只是背得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力行,学生背完《弟子规》又有什么用呢!我根据学*内容制定了许多关于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日常行为规范。其内容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健体、怎样相处……

  五、在《弟子规》诵读教学中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为了让家长能感受到《弟子规》给孩子带来的变化,我们实行了家校联系活动。在“家园互动栏”上我每天都给学生留一些有关《弟子规》内容的家庭作业,如: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浇花、打扫房间、倒垃圾;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等等。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家长和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有个学生家长谈道:有一次,他在外应酬,回家后酒醉呕吐、昏睡。孩子见到爸爸这种丑态,就说:“爸爸,饮酒醉,最为丑!”爸爸听到后感到吃惊,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喝醉酒不对,知道行为的美丑,看来自己日后做事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此后,他在应酬时就很审慎,不再会醉酒而归。而且在餐桌上,经常提起女儿的话,影响周围的友人。

  《弟子规》诵读教学实施两年来,学生们心中已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7

  常言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其实这些章句我们整天都听见,因为每天放学后,广播都会播放《弟子规》的,而忙于吃饭,洗澡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心思去体会其含义,更别说领略个中做人的道理了。

  一天,我到学校图书馆,那本红彤彤的弟子规直奔我的视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只要看上一本书,不把它领会透彻,我不会释手。我坐下认真地浏览,掩卷沉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

  “首孝悌”,它是教导我们要听从长辈教诲,孝敬长辈的。而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大多数属于叛逆型的,随波逐流,脾气暴躁,做事情缺乏耐性,常自认为做事情很正确。此刻,我知自己道错了。

  “次谨信”——通行社会的绿卡,这个我们每个同学基本做到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谨言慎行了,就会懂得尊重别人,与人为善。这样的人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这些我们都深有体会。

  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几句。自从上了初中后,我们班同学的眼里只有中考,个个都成了学*的“奴隶”,忽略我们身边的同学和生活,成了“两脚书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同学之间的交流。而我们因为是同学,碍于情面,不敢给予任何批评,尽管那时无原则地纵容。后来,班主任很机智地唤醒我们无知的心灵,并言传身教,让我们深刻领略到“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精髓。

  从那以后,我们同学、朋友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也有了飞跃的进步,这总算不费老师的一片苦心了!先学会如何做人,再谈如何学*。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我是带着疑问、好奇的心去拜读的这本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执行父母命令时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时,我检讨了自己,发现我们不一样了,玩电脑、打游戏……很忙,父母喊好几声我根本就不听,边打游戏还边说:“你烦不烦,叫一声好了,还连续叫五声,真讨厌!”大人过来拍我肩膀,我很恼火地说:“你好烦人哦,你看你看,我这一关没过去,又被别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时安排我到超市买东西,比如买酱油,我就明显的有抵触情绪,会很不耐烦地说:要买你自己买。”大人说:“如果没电脑,咋办?”我就顶嘴:“时代不同了,你们out了。”但如果听说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飞奔的野马一样,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撒欢儿而去。在路上就盘算着买这买那。到了超市两眼放绿光,我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间,心里还盘算着哪种东西较好吃。父母为我大包小包的买,还问我够不够,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从来没为爸爸妈妈买过东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三年级上学期学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打针。晚上,爸爸问我打疫苗没?我说打了。爸爸在我两个胳膊上找了好久,没看到针眼就问我:“你到底打针了没有?”我仍在撒谎,于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挨打时我还在想:不就是没打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后,爸爸耐心给我举实例、讲道理。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挺后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事情。这个父母句4次重复父母,说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体肤、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他(她)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那么,我应该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孝顺孝顺,首先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

  “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

  孝是没有条件的。

  冬则温,夏泽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凉快。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东汉年间的黄香,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天黄香首先睡在*子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子弄暖和。然后,再让父亲去睡。夏天,黄香用扇子把*子扇的凉快一些。这样父亲就能安然入睡了。

  卧冰求鲤”同样讲的是孝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道理的。西晋时期的王祥,母亲早亡,他一直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而继母总喜欢在父亲面前挑弄是非欺负王祥。所以,王祥从小也就失去了父爱。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祥仍然拼命满足继母的要求。有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可大冬天的,河里的水都结冰了,怎么办?于是王祥脱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这种孝心感动了。回想自己*时跟妈妈说话时,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妈,你快去给我倒杯水”、“妈,你给我点零花钱”……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我用“您”来称呼父母了。学着用商量的、请求的语气和父母说话了。

  每天早上起床后,父母总要问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后再送我去上学。而现在,我要学会问父母早上好、晚安。

  学*《弟子规》之后我学会了对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规》这个家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尊师爱幼、懂礼貌、讲规矩的好孩子、好学生。

  学*《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这样才能做一个品德优良、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9

  最*,我们的郑乐校长从海口带回了《弟子规》,送了我一本。课余,我通阅了。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很深,而且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惯和现象,而这些*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弟子规》,我的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0

  《弟子规》,就是把圣人教育贯彻到生活中,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来。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十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在孝方面,就应按《弟子规》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献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深切体会后,才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另一方面,自己作为父母,在引导孩子熟读的同时,应该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其次,《弟子规》里,我读到了诚信。为人处世,除了孝道,就是诚信了。诚信为本,诚信也是国人所追求和倡导的一个基本素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一个人立于世,只要开口说话,首先就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是不可能永远行得通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花言巧语。

  另外,从《弟子规》里,我还读到了仁爱,提示自己对身边的人要有颗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坏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的、愚笨的、尊贵的、贫贱的,不同国界、不同种族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也毫无虚假。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重温传统文化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弟子规》作者李毓秀,要感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想《弟子规》中写的,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读弟子规后的心得体会四:

  《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依据儒家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这本书文字浅显,却教给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读了我们矿女工委推荐的这本书,深深地感到了矿女工委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我们女职工从理念上、思想上引导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增强自己在为人处世,教育子女和孝敬父母等诸多方面的修养,做一个举止文雅、言谈得体、会培养孩子的新时代的女职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学精粹教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了极为深刻的教育:

  一。出门在外,别忘了给父母报声*安。

  《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我最欣赏这里面的"出必告",就是说,子女出门之前要告知父母去哪里,回来之后,要当面禀告,免得父母担心,挂念。

  我一开始上班的时候,从来没离开家的我来到矿上上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那时候还没有电话和手机。过了三个月后,我父母竟然从几百里路远的老家赶到矿上来看我。我很是不安地对父母说:"我在这儿上班挺好的,这么远的路,你们干么非要来啊?"母亲双眼含泪地说:"孩子啊,你说的倒是轻松,你知道你来矿上上班的这三个月,我和你爸爸是多挂念你吗?我和你爸爸都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怕你不适应,怕你工作不顺利,怕你被别人欺负了,怕你不会照顾自己。""妈,我都多大了?你还担心这些?"我说。"你再大也是我的孩子呀!你怎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心啊?"母亲不满地说。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担心。于是我说:"爸,妈,我保证一个月给你们写两封信,这行了吧?"后来,父母接到我的信都很高兴,回信说我越来越懂事了。他们也不再那么担心我了。再后来,电话和手机普及了,我就给他们打电话或是发短信,给他们报我*安。

  二、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

  《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意思是说,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该及时请医生,喝药时子女要先尝。一旦病情加重,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几年前,我母亲因患腰椎垫盘托出住院,是父亲和弟弟把母亲送到济南省立医院去治疗。我因为工作忙,只是在中间去看了一趟,留下点钱就匆匆回来上班了。以至于同室的病友说我母亲:"怎么不见你大女儿来照顾你?她不是亲生的吗?"听了母亲转述了这句话,我无地自容,难过极了,感到自己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母亲是那么疼爱我,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她的身边。

  三、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面意见。

  俗话说,金无足尺,人无完人。一个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反面意见,才能改正自己,不然就不会进步。"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意思是说,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正的好朋友反而疏远你。我们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应该学会宽容,对朋友大度,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家都知道l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听取批评和反对意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弟子规》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讲的就是学*环境及其周围的人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俗话说,*朱者赤,*墨者黑。我们要多结交品德高尚的朋友,通过和他们学*交流,我们可以取其长处补己之短,这样,我们的品德也会高尚,孩子也会跟着我们受到良好的影响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和人文环境,促其成才。而不要整天只知道打牌,打麻将,赌博,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为不好的。

  读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是我读了《弟子规》之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还很粗浅,今后,我还要深入学*这本书,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进步,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1

  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累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最*一段时间,我就在读一本《弟子规》的书,里面说的一些话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我觉得我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够好,比如说不尊敬长辈方面、言行举止方面,与同学之间相处有小摩擦等等。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教导要恭敬地听明白;父母对我们地批评,我们应当顺从的接受。想想我以前对爸爸妈妈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真是让我感到惭愧啊。

  就拿一件小事情来说,妈妈*时在家总是对我说出门在外见到熟悉的人要主动向人打招呼,别人问话要有礼貌地回答,可是到了外面我总是做不到,把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做作业的时候我总是粗心大意,磨磨蹭蹭的,妈妈责备我几句,我还不耐烦地跟她顶嘴,有时还会把妈妈给气个半死。读了《弟子规》后我才知道了怎样做才算得上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弟子规》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时时刻刻的约束自己,在学校里做老师的好学生,在家里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2

  当拿到老师发给我的《弟子规》亲子读本时,如获至宝。说实在的,我本来对文科就发怵,更何况之乎者也就更不感兴趣了。但这本书老师解释的浅显易懂,并结合了孩子的实际,非常适合儿子和我的共同学*,所以打心眼了喜欢。

  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遇到王东这位老师后,深感自己的差距很大。再从孩子身上折射出的种种不足,经常使自己无地自容。于是决定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和孩子共成长。

  圣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面对太贪玩、甚至经常玩起忘记回家的缺点,分析原因,第一,家人忙,没时间管第二,家里除了电视、电脑能吸引他外,基本没别的吸引点。面对这种情况,我禁不住拿起了久违的课本,参加有关证书的考试。耳熏目染,他也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期能一口气读完《三国演义》的上下部,这是他有史以来的读得最快、最完整的一本书。特别是看书的内容及感想能在期中考试中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可想而知,他受益匪浅。我真的为孩子高兴,因为他从书中找到乐趣了。看到他的进步,我真的太高兴了,这也更坚定了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让孩子和我共同分享成功总是在苦苦攀登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喜悦。

  面对孩子的个性鲜明,非常任性,脾气大的缺点,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他的成长是极其不利,非常着急。当孩子发作时,我会提醒他,《弟子规》是怎么说的来?他就会立刻背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时我会自然成为合格的学生,摇头晃脑的来上几句。这时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这也是对他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我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对孩子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孩子同龄朋友多多,不孤单,玩得很快乐;不利的一面,孩子的素质参差不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在孩子不能明辨是非的的情况下,出现了污言秽语比较多的坏*惯。我非常头疼,为此,我制定了家庭管理条例,相互监督,现在初见成效,看到孩子的进步,沉重的心情稍微舒缓了一些。

  《弟子规》在约束我们改正陋*时,可能感到没必要,其实这是在放纵自己,改掉坏*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包括孩子和我们自己,这时我都会想到孩子的双眼时刻在盯着自己,就在不断地进步。《弟子规》能时刻约束着自己和孩子,并且能和孩子共同学*,共同进步,我认为是很幸运的事,常诵常读,经常反思,会受益终生的。让我们共同学*,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吧!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3

  读了《弟子规》以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尊老爱幼,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宽宏大量……这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答应了一声,许久才去,真是不应该啊!

  当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假如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谏,固执不听,要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板着脸跟爸爸妈妈大吵大闹。

  当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小事跟弟弟闹别扭。爸爸妈妈让我和弟弟好好相处,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而我却认为爸妈偏心,常常让他们为我操心。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我变得更有礼貌。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14

  进入小学的校门第一次学*弟子规,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8)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体会范本5份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1

  本月青年教师读书的范围是经典名篇,因此我学*了弟子规。

  在道德精神缺失的现代社会,人们要向经典学*。《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好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应该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地处事,如何分寸有度地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的总纲领是“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要我们认真学*、认真感悟,就会明白许多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在教书育人这个光荣的事业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2

  本月青年教师读书的范围是经典名篇,因此我学*了弟子规。

  在道德精神缺失的'现代社会,人们要向经典学*。《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好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应该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地处事,如何分寸有度地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的总纲领是“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要我们认真学*、认真感悟,就会明白许多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在教书育人这个光荣的事业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3

  本月青年教师读书的范围是经典名篇,因此我学*了弟子规。

  在道德精神缺失的现代社会,人们要向经典学*。《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好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应该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地处事,如何分寸有度地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的'总纲领是“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要我们认真学*、认真感悟,就会明白许多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在教书育人这个光荣的事业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4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20xx年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弟子规》,学*《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恭恭敬敬地学*圣贤人地教诲;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

  学*《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5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读了《弟子规》,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作为党员,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要多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尊重群众意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惯,便可终身受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