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体会,心得,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1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把学*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2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何谓道,水即是。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3

  放假期间看了《老子》这本书,但谈不上什么理解,只有一些感受和理解。《老子》不是一篇专门讲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寓意深刻,让人深思,经常阅读更新。

  把老子的思想转化为教育,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崇尚无为而治,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相似。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但过分强调主观意志。教师权威不应该被孩子感知,这是最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处于卑微的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应该在我们这个时代得到批判性的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孩子上课心不在焉,当然可以直接批评:“某某,注意!”老实胆小的可能会震惊,赶紧坐下,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又复发;如果你有逆反心理,你会看起来很糟糕,甚至嘴里喃喃自语。老师虽然用心良苦,却成了学生心中不好的思想,教室里的气氛会充满火药味。有时候学生上课跟老师顶嘴,大家僵持不下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错的,但如果老师表扬旁边的学生来提醒心不在焉的人,或者让心不在焉的人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的影射一下,也是批判性的提醒,转个弯,大家都很*静,相安无事,不是更好吗?

  老子认为万物是对立互补的,所以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俗话说,幸福和不幸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抱着*常心,顺其自然。再者,生活中的每一次相遇都应该被看作是人生成长的历程,相遇中的精神和能量都应该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体验。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不要太在意荣辱得失。这样,我们什么都不做也能有所成就,没有人可以通过争论来与之争论。

  低头静静思考。学生要按照我的思路和问题回答,按照我的指挥棒解决问题。他们还会感受到求知的乐趣吗?

  教育要有法可依,就像《道德经》里说的:“男女各归本。归根结底,安静就是复职。当我回到我的生活,我知道我总是清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根源,所以安静*和地跟随它,等待它,顺应它。说到教育,我觉得,不急,是在尽力,顺其自然。

  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育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老子说的“道是冲的时候用的,或者说不赚钱”。书中有很多地方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原因。在这篇论文中,你主要生活在普通人之下,因为大海生活在所有的河流之下,容纳了所有的河流。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渐失去了这种敏感性。我们缺乏从细节中看到真相的能力。这是一种洞察,一种理解,一种解释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

  老子《道德经》是灰色的,好的中华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我还记得小时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很出名,但是很出名。”当时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了几年,我又不能完全理解道家的这部杰作,但至少我有了一些感触。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几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黎巴嫩人民,都从这本人类文化史上的智慧宝典中吸取了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立命的精髓。如今,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而物质财富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觉得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找出我的人生原则,不要和世俗齐头并进,静心是安心的基础。当人的心境达到一种空寂的状态时,就会一直坚持傲慢自大的作风,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务实。

  人们常说,阅读历史并从中学*是明智的。老子在《道德经》第17章说:“道总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无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的本意是教人遵循道,不为所欲为,为所欲为。只要你不莽撞,你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就是说,“不莽撞”是做某事的保证。什么是“有前途”?尽自己最大努力在社会上发挥好作用,做好本职工作,承担起家庭义务就是“做点事”。没错,在人类欲望备受争议的当今社会,如果他能全心全意的照顾好自己的工作,他的心态一定是一直处于一种禅定清心的状态,不进入禅定清心的状态就无法克制自己躁动的心。也就是说,神不走极端,但他的心不思考。所以,是全心全意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前提。

  《道德经》可谓凝练、珍贵、淡泊、发人深省,显示了老子扎实的文笔和得心应手的文笔,以及他的创新能力。就是有说服力有说服力!再加上一些经典的例子,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邃,前一篇的呼应,主题的升华,把作者自己想表达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给人无限的印象和伤感,又有一种自然感,这其实是文章中最好的,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好的!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5

  老子,春秋末期人,又叫李耳。在神话里面,人称太上老君。老子名下有一本书,以前叫《周书》,后来叫《道德经》,这本书从产生出来,就被视为奇书。然而人们一直弄不清里面都说了些什么,到后来就众说纷纭,基本上是千人千面了。到现在,各种译文已经称不上是老子的原意了,叫做读后感也许更恰当。

  我接受到的那些观点,有许多非议《道德经》的地方,把老先生评议的很不地道。就感到很困惑,也想去亲自体会一下老先生的话。以下是我通读经-文后的一点感悟。

  老子说:道理都是可以遵循的,但我的道理和以前的那些理论不一样。

  我这些理论叫个啥名呢?也确实有个名字,但不是一般的名字。

  我用‘无’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开始,我用‘有’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来源。

  所以,我经常提到‘无’,那是想观察万物生成的奥妙,本来没有,为啥却又产生?

  我经常提起‘有’,那是想观察万物为啥这么不一样,本来存在的东西,为啥却又消失?

  ‘有’和‘无’,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根源,只是名字不一样。这个共同的根源就是‘变化’,变化又变化,这是事物产生和消亡的原因。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就去弄得美一点,虽然也好看了,但不是真美。都知道善能得人心,就去做几件善事,虽然也是善行,却不是真善。自然界的事物,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转换。长和短互相呈现,高和低有比较才显明。音和声互相配合,前与后总是相随。

  圣人治理天下,采取的政策,都是不和民争利益政策。

  从来不口口声声的强调仁义,闭绝空谈,只是实实在在把最仁义的事做出来给天下人。

  万物刚刚兴起的时候,不会表示占有的意图’,万物产生出来了,也不认为有自己的一份。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勤勤恳恳地辅助万物的生长,认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求回报。收获的时候,更不据为己有。

  他不据为己有,但谁能把他的功劳给忘了呢?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功劳最大,因此他的收获也最多

  君王不贪恋钱财,百姓也不用为钱财犯愁,就不去争夺财产。君王不爱珍宝物,就不会去搜刮民财,民众就不必去偷窃。君王不为所欲为,天下民心就不会大乱。

  所以,圣人治理的天下,民众都没有什么负担,一心一意的务农做工,每天都能吃饱喝好,没有其他的闲心杂念,只希望把身体养好,多活几年。

  因为经常都是让民众没有其他的闲心杂念,也没有更高的欲望,即使有几个狡诈的人想作乱,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采用不扰民的政策,天下没有不太*的。

  不争的表现,无处不在,但使用的时候并不显得多余。它蕴藏深厚呀,好像是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十分隐蔽,没有

  锋芒,没有纠纷,没有光辉,如同微尘。但很明显,在各个领域都存在。我可不明白它从哪里来,应该是比天帝产生的更早。

  如果天地不仁义,就把万物当作草编的狗,随便折腾,天下一片萧条。

  如果圣人如果不仁义,就把民众当作草编的狗,任意奴役,折腾的死去活来,天下一片衰败。

  天地之间的事,是不是有点象风箱呢?虽然空虚,却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越是合理的使用,产出的效益也越多。采取了那么多的建议,国家还是这么穷,为什么不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让民众好好生产呢?天地之间,养育五谷的元气是不会灭的,元气是变化产粮的源泉。元气产生的地方,是天地的根源地,那里能连续不断的产生,好像储存了许多许多,永远也用不完。

  只要用来生产粮食,粮食那里会能用完呢。粮多则国富。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存在这么长久?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长生。

  所以,圣人总是先想着别人,收获反而比别人多,总是不顾自己,反而身无损伤。不是因为他无私吗,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最上等的善行好像水一样:水能让万物都得到好处,却啥也不争,反而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这样的品行和‘道’很接*。

  住处,选在大家都不争的地方;心胸,象深渊一样有涵养;和人来往,处处友爱宽厚;说过的话,必定保持信誉;品行端正,善于治理;做事情,能发挥大家的长处;

  准备行动时,能看准时机。

  只因为从来不和谁争,所以没有怨恨。

  想把财物聚敛到十足有余的程度,不如适可而止。

  财物太多了,掩藏不住,竟然露了出来,就不可以长久保持着。金玉堆满屋子,没有谁能守祝富贵了又骄傲奢侈,就给自己种下灾祸。

  一件功业成功了,赶快从功名里面脱身,默默做下一件事,这是符合自然界的规律的。

  让迷惑的本性回归到真理上来,能不再离开真理吗?一身正气,能达到婴儿那样的至柔程度吗?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做到一尘不染吗?爱民治国,能不和民众争利益吗?制定的各项措施,能温和一点吗?明白许多道理,能不用来欺诈民众吗?

  有所生就要有所养,生出来的东西不去占有,做的事情也不求回报,长成了也不去参与分配。这是具备了明白事物变化奥秘的品行。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6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这位走运的老先生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阅读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1)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9篇)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1

  《道德经》是一部*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2

  《道德经》是*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

  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诸多经典,若是每一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3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惯而独立地接*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感受。而在微观上。

  下面对《道德经》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一种自然存在现象。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

  2、无为而无所不为”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无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不会游泳。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顺序。而不是给出“神造”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这一章里。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这一句话里。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较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从此可以推出。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整体的宇宙,就是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较后。道是宇宙存在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社会科学方面,然而。道德更多的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怨”更高层次的德”以德报怨”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就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较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当时的思维可以直达物理学目前的较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道德经》哪个时期,总而言之。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6、"天地不仁。

  不以任何参照系和任何道理来阐述“天地”不仁”这样的思想是摆脱了人类局限思维和个人情感的10个字。这是一句较高自然观的句子。

  您发现的一切客观现象就被固化了这一参照系的正确上面,因此,较大的自然现象不应该有参照系。然而有参照系的事实是实证性的结果,换句话说实证的真理必需有参照系。1以什么为参照物将产生不同的视角效果,这是物理几何学浅显的道理。当您选择参照物或参照系时。

  包括所有的数学、物理学、社会学范畴和方程式。因此,2人类对事物的理解一般都是建立在某个参照系下的结论。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可以看到人类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对红移的错误理解,都是参照系统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当人类以宇宙整体为参照系和建立了动力、力动学说时,必然产生宇宙中心的基本学说。

  数学上是被称为悖论的问题。而我宇宙中心依据是根据力来源于宇宙中心的相对运动。当然,3至于我宇宙以外是否存在其它事件是人类不能企及的事件。更多的数学、物理证明在数学与物理的统一之哲学原理》一书上有更详细的实证性逻辑推导。

  《道德经》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老子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较大的参照系而已,甚至可以认为老子是具有无参照系的思想。也就没有偏见,这正是《道德经》较伟大之所在。无参照系,上面的分析仅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与当代物理学有一些必然联系的视角来分析,使之有以更宽的视角和不同于专业道家的分析来充实<道德经>内涵。至于和各专家有南辕北辙的分析结论也正是。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4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把学*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5

  夫中华之才,博大渊源,唯老庄、孔孟为尊,老庄予人智慧,孔孟教人仁德。且智且仁者国之所需,民之所敬,可用之材也。是以有志之士当奋发向上,智仁兼修,从道儒两家汲取养分,提升自我。

  *日以来再读《道德经》,感触颇多。也许是年龄的增长,亦或是阅历的增多,较之十多年前中学时代的我读《道德经》,更加多了一份深刻的悟道。没有往日青春年少的戾气,更多的是祥和稳重的心境去体会《道德经》中“道”的智慧。道家之学智慧无穷,每句话都有很深刻的哲理,不是我们聊聊数语可以尽数表达清楚。我也只能是管中窥豹,就其一斑而妄谈自己的感悟了。

  《道德经》的思想核心在于一个“道”字,被认为是万物的根源,事理的本相。“水”的特征是最能用来比喻“道”的东西,所以为人处事最高的能耐应该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有“七善”的大智慧可以引领着我们找到处世的好方法。所谓“七善”乃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乃是水能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水总是往下流,从来不违背这样的原则,并能擅长选择到好的去处来坚持这样的原则。做人也是应当像水一样坚持原则不动摇,但是又不是一味的硬扛来坚持原则,而是擅长巧妙的选择方法来达到坚持原则的目的,懂得刚柔并用,巧妙的达到目的。

  “心善渊”是指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水的表面可以风*浪静,里面却可以深不可测。人的心境也应当像水的这一特性一样,心若止水,不表露自己的意向和情感,不要把不良情绪和错误想法唐突的传递给别人。正是人们常说的喜怒哀乐不行于色。喜怒形于色的人容易被人看到更多缺点,被别人疏远,不利于团结他人,所以人们应该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稳重处事。

  “与善仁”讲究的是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为人当如同水润泽万物,懂得爱护他人,恩泽他人,于人谦和相处。这样的人才有亲和力、向心力。行大道者需懂得利天下。

  “言善信”意指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为人当随和温润如水,在圆的地方能旋转,在方形的地方能转折,这样才能容易与人相处,容易被别人接纳。棱角分明,不懂变通只会和周围格格不入,不会得到别人的欢喜亲信,也就会增加自己处理办事的难度了。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善治”是指能够洗涤群秽,*准高下,善治也。水自己本身是很清澈的事物,也能洗涤各种污秽的东西。做人不能仅仅是自己品行端正就可以了,还要可以为他人去处污秽,作为他人的看清事物高低好坏的准则。懂得用自己的清澈去容纳污秽,再消除污秽,这才是大本事,才能把自己管理的范围治理得很好。而自命清高,与污秽格格不入者只能是自己小范围清高了,但是不能改变周围的状况。为人领导者更加要明白正善治的道理才是。

  “事善能”要求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任何东西在水面上都能显出形状,水不会特意要求什么样的形象。水不去选择只是因为其适应能力很强,怎么变化都可以。为人也应该是适应能力很强才对,不能总是要求外部事物来符合自己要求。这样的人处理事物的.能力才能很强,能处理各种各样的困难,处处适用,受人欢迎。

  “动善时”为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水到冬天就凝固,春天就融化,该干涸的时候干涸,该洪水发泄的时候就洪水,懂得审时度势。做人处事何处不需要能够把握时机,善于等待合适时候呢。同样的事情不同时候做,结果就是不一样的。善用形势着乃是真正懂得事物规律的人。

  水的七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与万物不相争,才不会引来责怪和他人的敌对。与其说不争,不如说”以不争为争”,表面上不与人争,但是最后整个大势依然往你意愿的方向发展,同时不会忤逆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智慧宝库,我们作为年青的一代应当积极去获得祖先留下的智慧,把自己打造成有远见,明大势,懂人文素养的高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贡献更多、更有力的能量,才能行大道,为他人谋大福利。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6

  *期一直在读《道德经》,把它作为自己的枕边书,每天两三章,反复读反复学,经历了一个从晦涩难懂到探知皮毛的过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他对自然万物、人生、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内容博大精深、包容万物。

  站在今天的价值立场回望《道德经》,大致可以从两条脉络探究,或者说主要回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治阶级应该如何治国”,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另一个是“个人应该建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才能够获得心灵的从容安宁,获得智慧和幸福。

  两条脉络的思想原点,就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进而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的境界。

  意思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圣人从来都是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从而达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体现了顺应自然、顺道而为的思想。

  沿着心中对“道”的疑惑,在原书中寻找到了多处对“道”本质地阐释和解读,虽不全面,但也可以窥得一二。

  道,究竟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它存在于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无”中,又主宰并化生天地万物。它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的总门,换句话说,道就是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即自然大道。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运行的“道”,大到宇宙,小到微粒,无不如此。前段时间读的一篇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看到了如下一组有趣的数据:在宇宙起源万亿分之一秒的时候,每10亿对夸克和反夸克湮灭,会留下一个正夸克作为幸存者,幸存率是十亿分之一;到达百万分之一秒的时候,正物质的质子和中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到达一秒的时候,电子和反电子之间也在不停湮灭,最后剩下电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而这3个十亿分之一,不能够有丝毫偏差,否则,如今的宇宙或许就不会存在了。如此精确,就像事前设定好了一样,这也是宇宙运行的“道”。

  还不止于此。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亿分之一的幸存者,因为**和卵子结合,最终,1亿个**中只有一个能够最终进入卵子形成**卵,在这场竞争中,每个人都打败了99999999个**。然而,每个人的身体、你周围的每一个原子,每一个原子身上的每一个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正反物质湮灭中十亿分之一的幸存者。

  这样算来,每个人存在的概率几乎为“零”,或者说你我存在纯属巧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这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道”,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客观,一切都是顺自然大道发展的结局,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发生改变。

  我们作为幸存者活在世上,应当感到万分的幸运,应当感恩,应当知足,应当活在当下,应当顺应自然大道作为,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激情和力量。

  道,有何特征?“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见,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第14章)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而且不明起始,不知未来,绵延不绝,不断变化,不可名状,所以终归为虚无之态,于是叫它“惚恍”。可见,“道”无法用感官感知,必须用心去体悟,才能在虚无缥缈和若隐若现中发现“道”,最终捉摸到“道”。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14章)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探知远古,这就是“道”所彰显的规律。从古到今,聪明人和普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区别究竟在哪?老子给出了答案,在于聪明人善于利用已经存在的“道”,顺势而为,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道,有何作用?“执大象,天下往。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5章)“道”的作用外化,使得纵心归附,国泰民安,一派祥和,悦耳的音乐和诱人的美食,让路人不禁驻足。然而,“道”本身*淡无味、无形无声,却又作用无穷。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李世民和他的叔父李神通之间的一段故事。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封赏有功之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作为肱骨之臣都受到重用。李世民大封天下,深得人心,却引起了他的旧部,特别是叔父李神通的不满。

  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是最先拥戴高祖李渊的人,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况且,我还是李世明的长辈。”他的话影响很大,由于他的资历和地位,很多原来李世明秦王府的旧部都与之应和,怨气连天。

  李世明得知后,心*气和地对叔父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李神通听后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大家纷纷表态,“陛下如此大公无私,对至亲的叔父和都没一点私心,我们还忧虑什么呢?此后唯有为国家效力,效忠陛下了。”

  李世民顺道而行,大公无私,所以能悦服群臣,上下齐心,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道,有何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世间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事物间总是相辅相成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生就有死,有乐就有悲,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面走到尽头,就转化为另一面。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非洲很多国家的农民吃不上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国家大笔的粮食援助。为什么大批的援助却成为农民受苦的祸根?

  原因在于,援助粮食要靠非洲当地的*进行发放,不可能直接进入当地人的锅里。在这过程中,援助的粮食就被当地官员层层瓜分,中饱私囊。

  而后,他们转手将粮食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甩卖,套取现金。那些依靠辛勤劳作种植粮食、卖粮食为生的本地农民,如何竞争得过那些白来的粮食。本来还能活下去的农民,现在也活不下去了,沦为赤贫。

  说白了,这些援助无法穿越社会管道直接到达穷人那里,援助的善行却最终导致激增无数的赤贫农民。你认为好的事,未见得真的好;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未见得真的有意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第9章)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且此两面可以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太满了,必然会流溢而出;太锋利了,必然会伤人自伤。老子告诉我们,保持分寸和*衡很重要,万事都不可过头过火。这样的处事原则,无疑对今天的你我,都有着重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这样评价《道德经》,“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这样的典籍,是需要我们摆在床头、放在身边,用一生去品味体悟的经典。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7

  《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是这样评价《道德经》: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鲁迅先生对《道德经》评价道: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我看完《道德经》,触动最大的是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就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乐意使万物滋长而不与它们竞争,它甘心居于众人不愿处的下位,所以最接*于道。

  我喜欢水的团队精神。小小的水滴凝聚成水流,在广袤的大地上流淌,沐浴众生,滋润万物。水滴石穿,持之以恒。水滴凭借团队的力量,持之以恒的精神,用看似渺小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顽石,一改给人的柔弱表象,让人肃然起敬。

  我喜欢水以柔克刚的精神。水在遇到石头打击的时候,从来不做过多的抵抗,但它的“软弱”却是一种无比深奥的智慧,因为这种“软弱”有时候正是化解矛盾的神奇力量!人生,其实也需要这种智慧。遇到事情找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做到以小胜大、避实击虚、曲线灵活,放弃硬碰硬的做法,不要针锋相对,不要以死相拼,懂得这些,我们的生活便会灵活和简单。

  我喜欢水包容的精神。水无形,却虚怀若谷,包容天地;火刚烈,却锋芒尽露,过早夭折。生活中,具有水一般性格的是能屈能伸、不计较一时得失者;具有火一般的是只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之人。因此,当前方遇到艰难险阻时,水一般性格的人能分流而过,火一般性格的人却往往撞得头破血流。

  水与人类更是有着极深的渊源。有水是星球有生命的基础。水是万物之源,是万物的供养者。而做人,更应该像水那样清清白白,处世要像水那样安心低下,办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变通。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8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惯而独立地接*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感受。而在微观上。

  下面对《道德经》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一种自然存在现象。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

  2、无为而无所不为”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无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不会游泳。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所看到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相互包容顺序。而不是给出“神造”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这一章里。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这一句话里。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较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从此可以推出。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整体的宇宙,就是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较后。道是宇宙存在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社会科学方面,然而。道德更多的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怨”更高层次的德”以德报怨”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就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较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当时的思维可以直达物理学目前的较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道德经》哪个时期,总而言之。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6、"天地不仁。

  不以任何参照系和任何道理来阐述“天地”不仁”这样的思想是摆脱了人类局限思维和个人情感的10个字。这是一句较高自然观的句子。

  您发现的一切客观现象就被固化了这一参照系的正确上面,因此,较大的自然现象不应该有参照系。然而有参照系的事实是实证性的结果,换句话说实证的真理必需有参照系。1以什么为参照物将产生不同的视角效果,这是物理几何学浅显的道理。当您选择参照物或参照系时。

  包括所有的数学、物理学、社会学范畴和方程式。因此,2人类对事物的理解一般都是建立在某个参照系下的结论。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可以看到人类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对红移的错误理解,都是参照系统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当人类以宇宙整体为参照系和建立了动力、力动学说时,必然产生宇宙中心的基本学说。

  数学上是被称为悖论的问题。而我宇宙中心依据是根据力来源于宇宙中心的相对运动。当然,3至于我宇宙以外是否存在其它事件是人类不能企及的事件。更多的数学、物理证明在数学与物理的统一之哲学原理》一书上有更详细的实证性逻辑推导。

  《道德经》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老子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较大的参照系而已,甚至可以认为老子是具有无参照系的思想。也就没有偏见,这正是《道德经》较伟大之所在。无参照系,上面的分析仅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与当代物理学有一些必然联系的视角来分析,使之有以更宽的视角和不同于专业道家的分析来充实<道德经>内涵。至于和各专家有南辕北辙的分析结论也正是。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9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历代的释意无数,而我以为皆难着边际,无以更深刻的对老子思想与道德经进行阐释。我从道家修身根本出发,得出新论如下:

  此章重点为“致虚极,守静笃”,全文以此而展开,不理解“致虚极,守静笃”,后面的文字解释也只是牵强。老子是从道家修炼“返观内照”而得之境界来引申对世间常道的解释。首先“虚”与“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是一种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为空灵,体会为散发状;“静”为沉静,呈收敛状。“致”往之意,可从“虚其心”来体会,道家修*养身的过程,以虚其心开始,虚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灵,无时空地域限制,无往而不至,真空无象,能够满屋、满天地、满宇宙,而今日而远古。过程或潜移或发散,以至无我无身无世界。此“极”为无极,或为八极,或为宇宙洪荒。

  而“静”的过程从守开始,“守”者,抱元守一,让思想沉静,从时空与外界空间收敛至自身至一点,而到达某种衡定、稳定、笃定的境界。此“笃”为笃定,为极细小,或如针尖,无缝隙如无物般恒定。

  于是,老子方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感慨。“复”与“归其根”才是此篇的点题。“虚”与“静”是道家修身中必*的两手,如“阴阳、有无”既对立又统一。虚至极为无,静到笃是有。虚为展开,至极为空灵为“作”;静是回归,回到此刻,是“复”,静到笃定属回归本原为“归根”。从养性功夫来说,“虚静”的过程如佛家心的起灭过程,虚为心起,静为心灭,有无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后节皆为老子从修身之虚静感悟展开对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万变不离其踪,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独推崇清之宋常星说:“造其极曰致,真空无象曰虚,虚而至虚曰极。”:“专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但,所有释意皆不够细致,皆独不能从修身的体验与角度来理解与感悟,想老子思想无欲无求,其经意当从本原出发理解,而不就应根据时代思维做论证也。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2)

——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9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1

  用智不及无知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圣人不为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经心得体会2

  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会人文构造了,只是没多少人去钻研罢了。

  ——题记

  老子在《道德经》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许有些人认为老子有愚民主义的方向,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而是老子毕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会模型。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不会引起争议的事物来引喻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道理,如同天、地、人、万物。老子谈水,不谈水对人或万物的帮助,而独辟新径地谈论起了水的“不争”,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东西挡住了它,它会从它的周边流去,而不会与事物本身相争持;它不论最后通往何处,哪里有路它就会往哪里去,或许通往地狱,亦或许一去不返,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文末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因为你什么也不去争,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这里的不争绝非不思进了,而是善于谦让,在同等机会下让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让。其实到最后,你依然会得利,因为不争,所以多了许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机会,正是“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试问,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争”,那社会又如何能不和谐,天下又怎会不安定呢?人们不去争利,互相谦让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阂。社会学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构造,一种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另一种是个性感性导致集体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个贬义词,但试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头的那点利益时,都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在*社会中这种现象叫做“坑”式欺诈,而这样一个个体理理性的社会,它的最终集体显现出的形态便是集体混乱。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个人都去谦让,或许有人称之为迂腐,有人称之为愚笨,但最后所呈现的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打个比方,若是每个人都是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都想着去碰撞对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盘,那么到了最后,我们只能剩下一盘乱石散沙,杂乱地分布在各个角落;若是每个人都像是一股细流,或许在碰到石头时会被一分为二,甚至散落各处,但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但是无人可挡的奔腾巨流。而这样的两种社会相遇,孰胜孰负一目了然。相较于西方社会,*属于经验社会,它最宝贵的资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识,知识的惟一载体便是书籍,但许多*人不愿去承接这些遗产,因为它们太过博大,而这对于一个没有凝结出成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国家无疑是一件可怕的现象。

  五千多年的历史使*积淀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不去传承它们。古人的智慧是伟大的,品读《道德经》让我悟出了许多,我愿化作一条细流,去追寻,去探索,等待着终有一天流入我们自己汇聚成的大海。

道德经心得体会3

  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道德经心得体会4

  1、你如何理解“道法自然”?

  答: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一句原话,原话应该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所谓“道”,就是宇宙万物所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律。“道”所反映出来的那种规律就是“自然而然”,就是让任何事物都能自由自在地得以展示。若能遵循或仿效“道”的规律,那么对待任何事物都不可勉强而为之,而必须要“自然而然”。只有具备了“无为”的思想,才能真正领悟“道”的内涵,才能实现“无不为”的目标。宇宙天地领悟了“道”的内涵,时时处处都能遵循、仿效“道”的规律,于是便把一个个生生不息的浑圆世界展现在了人的面前,使人类也在遵循、仿效天地的运行规律以求达到生命的“天长地久”。

  因此,“道法自然”是天地万物所必须遵行的根本属性。宇宙间无论何种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改造一个人的效果是有限度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试图消除这些缺失,而是把他们的优点合理地加以利用,尽量避免他们的缺失,并力图帮助每个人在其独特天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去放大其中有益的部分。人类社会也不例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党派、团体,若是违反了“天理人伦”,不能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其结果也必定是自取灭亡。那些不遵循“道”所引导的“自然法则而任随己意强行所为的统治者,必然要周期性地作出“失德”或“缺德”举动,而是国家统治完全处于一种“不道”的恶性循环状态。“不道”的行为肯定不会维持多久,其结局也一定是悲惨的,这就叫做“不道早已”。

  2、谈谈你当初选这门课时的想法听了这门课将会带给你什么? 答: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对于人文类的知识了解不深,一直怀着学*新知识,认识人生哲理的心态来选人文类选课。《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大道科学圣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老子著书是出于他救人济世的慈爱之心和他的人生理想。其中道德经与艺术的课符合了我内心的要求,于是选了它,希望能在《道德经》中收获一些启发性的养料,对生活有新的感悟。

  学*《道德经》这门学科虽然不久,而且内容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张剑伟教授的精彩授课中,却大致了解了《道德经》,和学*到了其中的一些人生哲理,这些知识都是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所以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人生中宝贵的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张教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还积极向我们提倡每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我们彼此之间应该多交流讨论。在此,我就来说说学*了《道德经》之后,自己的一些见解和讨论成果吧!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无为而治”。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 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时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可以没有忧患了。

  老子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因为他们的君主取赋税多的缘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进步因素。但是,小国寡民的理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进步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反相成。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道德经》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只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因此,老子一再告诫统治者,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

  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者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中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我们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看待和学*《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不是全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但是仍有很多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仍有借鉴意义。或许,在日后的生活中,《道德经》会助我迈向成功的彼岸。

  3、如何理解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

  答: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说这话,其实也是老子出于对道家哲学理论的服务的需要。老子强调“不争之德”,强调“无为”,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他认为,人应该不敢为天下先。用一个现代流行且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要“低调”。老子这样说是有他充分的理由的,他说“木强则折”,强调“贵柔守慈”认为柔弱的东西才是最强的,他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作类比论证,老子他本人最喜爱的物象也就是“水,风,婴儿”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的存在,才能长久常保。而柔弱的东西都不喜欢去逞强,不喜欢去争斗,因此他们才能天长地久。所以类比到人的身上,老子也强调“人须柔弱”需懂得不争,也就是懂得“不敢为天下先”!用老子自己的话说即是“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活”。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自己身边的真实情况,真正长寿常保的人,常常是那些仁慈,性格柔顺的老人。客观分析一下,柔顺的人,虽然很难给人英雄气质的快感,但是却是亲切而可敬的;他们不会因为莽撞而丧命,也不会因为几级和别人争抢而被别人暗算所以在外在上,就少一些客观上的损害;而就主观上来说,一个性格仁慈柔顺的人,心态比较*和,内心常常会波澜不惊,甚至宠辱皆忘,效法自然,而这正是修身养性的妙处之所在,所以他们长寿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老子前面还说,“一曰慈,二曰俭”其实这“慈”和“俭”也正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必要条件和外在表现。

  而到了庄子,不但强调“不争之德”,强调“不为天下先”,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推崇那些病态的,不为世俗人所看好的人及其状态,这点在《庄子·大宗师》里显得尤为突出。正式那些“大宗师”具有先天的各种不足和生理的缺陷,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生理条件和才具,所以才能颐享天年,才能为人敬重,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宗师”。老子提到的“慈”和“俭”都是*人世代传承的优

  秀美德。有慈悲之怀才有勇敢之心,有克勤克俭才有广博释怀,但“不敢为天下先”似乎有些消极之意。大多数人认为“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保守消极,没有创新思想,代表了一种陈腐落后、不思进取的人生哲学。单从字义上理解确实如此。但是老子这里的“不敢为天下先”更主要的论述是在“道”的层面,“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从老子的道家思想来看“不为天下先”与“无为而治”是一脉相承的。古人讲究无求为安,安是本,变是末,变应是天变,人何以敢逆天而变。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规律。所以“不为天下先”应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天人合一的不为先。不动是无为,动是因势而为,势成而一切皆可为。所以“不为天下先”是不应违反事物的内在科学规律的先。“不为天下先”也表达了一种审时度势的哲学思想,这与孔子的“三思而后行”有异曲同工之处。“不为天下先”也体现了古人在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因为在古代基本是农耕文明,不破坏自然,保持农民的安居乐业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表现。

  4、对下面的对话谈谈你的想法?

  甲:“你难道不觉得老子这种无为的思想有些消极,感觉不是鼓励人要有野心、有进取心么?”。

  乙:“不会啊,顺其自然要比功利地去想得到某些东西更好。” 答:

  “无为”思想产生于老子的“道”。“道德”在 儒家的理论中属于政治范畴,研究的是人的善恶问题,而老子的“道德”思想便截然不同了,他在《道德经》中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核心“道”,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脱离了物质而独自运行的抽象规律,是化生万物的生命本源。老子曰:“人法地,地法无,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按照地的法则发展变化,地按照天的法则发展变化,天按照道的法则发展变化,道按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变化。“道本自然”道出了老子之“道”的本根,而能用“法自然”来规范人的行为的思想便是“无为而治”。

  老子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太*盛世,相反老子所居的正是礼坏乐崩的春秋战国时代,战祸连年,诸侯割据,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以及社会规律,正如他所说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在这里老子提出了“有为”一词,这主要是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老子看到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苛捐杂税太多,杆自作为,违背规律,不顾百姓的死活,“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亏。”在这种情况下的“无为”思想的提出,其实是极力的奉劝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不要杀鸡取卵,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的生活。

  老子思想的核心虽是“无为”,但不是“无所为”,而是不以“为”为“为”,或者说不刻意去“为”。老子四十八章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无

  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以至于无为。不足于取天下。”意思是说:“从事事业每天都能得到知识,从事修道每天都要损失知识。损失再损失,最终达到了无为。能做到无为就能实现无所不为。因此,要取得天下的人常采取无为的办法,如为取天下而挑起事端,就没有资格取天下。”可见,老子的“无为”中暗含着为。

  其次,“无为”思想并不是提倡什么都不做,其实他是指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无为的思想,首先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性和法则,其次注重事物的变化,强调随感而应、与时变化。并非人们所表面看到的所误解的那样,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老子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结果。以“无为”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去面对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找寻到它的规律,沿着规律来顺应事物的发展。譬如老子的无为思想在*政治上的影响表现为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的体养生息、无为而治,但施行这种政策的朝廷决不是什么也不做,他们必须做好军队和儒家的宗法论理这些部分。当然,“无为”不仅仅是对于统治阶层治理国家而言的,对于任何人作任何事,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找寻事物发展的规律,依照道和规律来办事,不要妄为,不要乱为,自然没有为不了的事情,这其中包含了朴素辨证法的思想。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我们是否还需要“无为”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 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譬如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具备“无为”的思想,通过“无为”达到“无为而民自富”的目的。

  小到一个国家,大到全人类和整个自然界,“无为”思想都有正确的实际意义,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以来,工业文明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衡,人类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多少次,人类的“有为”违背了“无为”的自然规律,必 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惩罚,面对人类和自然界的矛盾关系,我们不止一次地想到了几千年前的老子那双睿智的眼睛和充满智慧的思想。当今重新将老子的思想运用于重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幸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另一方面使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力。现代工业文明的最大负面效应就是环境与生态恶化的问题,它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愈来愈明显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何使人类与自然界实现“双赢”的状态,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老子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在此领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个思想对于我们解决今天的环境与生态问题,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人生境界,反对利欲观和人为因素对人的天性和物的本性的扼杀,表达了对人的生存本身的深切关注,追求自然无为的生存境界,主张天、地、人都统一于自然而然的道。人的生存并不是一种现成的目的,不能仅靠外在手段维持住。生存本身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有其顺其自然的构成态势,生存之道才是终极之道。老子也主张“小国寡民”、“见素抱朴”的自然无为思想,并不是让人类退回到原始社会状态,只是强调一种自然的生存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前面己经提到过,老子所说的“无为”,绝不是无所作为之意,而是指人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5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现代汉语解读】

  处在强大的状态,还要保留柔弱的样子,做天下的溪谷。为天下溪,就与永恒的德行不分离了,又归复到婴儿的状态。

  处在荣耀的时候,保留被辱的姿态,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正因为像天下的山谷一样空虚,他的德行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又归复到朴素悟道的状态。

  处在光亮的时候,要让自己保持昏暗的状态,做为天下楷模。为天下楷模,他的德行就不会有差错,就又能归于道。

  道的原则散开之后存在于万物之中,圣人用它就会成为领导中的领导者,办了大事但没有任何割的痕迹。

  【延伸解读】

  前面三句为对仗句式,表达的意思相同。最后一句为小结性句子。

  古代认为,雄性动物主动的,居于上的,强大的;雌性动物被动,居下,安静,柔弱的。知,有知道意思,也作主管,如知县。“守”字的意思也相*,把握、主持、主管的意思,如太守。溪,溪谷。在自己强大的状态,仍然谨小慎微。溪,低谷,老子再三强调的处事之道,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婴儿的状态,指纯真的,没有形名之分的。雄、雌都不是那么重要,心中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了无尘埃,这样真正高人的状态。

  曾国藩先期主要用儒学,晚年时悟道。曾国藩*定太*天国的时候,极具荣耀,权倾天下。但是朝廷并没有如以前所声称那样的给他封王,只给侯爵,弟弟曾国荃只是伯爵。但是曾国藩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把自己放得低,所以他也不觉得这是侮辱。因此他主动申请裁撤湘军,弟弟曾国荃回家,恢复江南贡院。为什么他不觉得辱?因为他重视德行,留下很多教育子女的话,他的后人中成为文人学者的很多。

  白,代表光明、光亮。黑,昏暗。这里仍然告诉我们要保持低的姿态,给自己留有进步的空间。这是老子校正我们的人性,我们遇到顺利的时候、享受荣耀的时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自信心容易鼓胀,作为普通人得瑟一下还可以谅解,但如果你是掌握很多、很重要资源的领导者,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刚愎自用,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正确处理这些荣誉。外部的危机始终存在,关键危机在于内心。

  貣,同贷,但读作te,意为差错。无极,指道。器,器皿,指万物。道存在于万物中,意思为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获得任何光环,都不要张扬。官长,百官之长,就是领导中的领导者,就是指君王。最后一句话“大制无割”是这一章的核心,就是作为领导者要没有形名之分,就为大家做好事,才能建立大的功勋。

道德经心得体会6

  *期一直在读《道德经》,把它作为自己的枕边书,每天两三章,反复读反复学,经历了一个从晦涩难懂到探知皮毛的过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他对自然万物、人生、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内容博大精深、包容万物。

  站在今天的价值立场回望《道德经》,大致可以从两条脉络探究,或者说主要回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治阶级应该如何治国”,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另一个是“个人应该建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才能够获得心灵的从容安宁,获得智慧和幸福。

  两条脉络的思想原点,就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进而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的境界。

  意思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圣人从来都是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从而达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体现了顺应自然、顺道而为的思想。

  沿着心中对“道”的疑惑,在原书中寻找到了多处对“道”本质地阐释和解读,虽不全面,但也可以窥得一二。

  道,究竟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它存在于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无”中,又主宰并化生天地万物。它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的总门,换句话说,道就是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即自然大道。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运行的“道”,大到宇宙,小到微粒,无不如此。前段时间读的一篇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看到了如下一组有趣的数据:在宇宙起源万亿分之一秒的时候,每10亿对夸克和反夸克湮灭,会留下一个正夸克作为幸存者,幸存率是十亿分之一;到达百万分之一秒的时候,正物质的质子和中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到达一秒的时候,电子和反电子之间也在不停湮灭,最后剩下电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而这3个十亿分之一,不能够有丝毫偏差,否则,如今的宇宙或许就不会存在了。如此精确,就像事前设定好了一样,这也是宇宙运行的“道”。

  还不止于此。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亿分之一的幸存者,因为**和卵子结合,最终,1亿个**中只有一个能够最终进入卵子形成**卵,在这场竞争中,每个人都打败了99999999个**。然而,每个人的身体、你周围的每一个原子,每一个原子身上的每一个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正反物质湮灭中十亿分之一的幸存者。

  这样算来,每个人存在的概率几乎为“零”,或者说你我存在纯属巧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这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道”,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客观,一切都是顺自然大道发展的结局,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发生改变。

  我们作为幸存者活在世上,应当感到万分的幸运,应当感恩,应当知足,应当活在当下,应当顺应自然大道作为,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激情和力量。

  道,有何特征?“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见,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第14章)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而且不明起始,不知未来,绵延不绝,不断变化,不可名状,所以终归为虚无之态,于是叫它“惚恍”。可见,“道”无法用感官感知,必须用心去体悟,才能在虚无缥缈和若隐若现中发现“道”,最终捉摸到“道”。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14章)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探知远古,这就是“道”所彰显的规律。从古到今,聪明人和普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区别究竟在哪?老子给出了答案,在于聪明人善于利用已经存在的“道”,顺势而为,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道,有何作用?“执大象,天下往。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5章)“道”的作用外化,使得纵心归附,国泰民安,一派祥和,悦耳的音乐和诱人的美食,让路人不禁驻足。然而,“道”本身*淡无味、无形无声,却又作用无穷。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李世民和他的叔父李神通之间的一段故事。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封赏有功之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作为肱骨之臣都受到重用。李世民大封天下,深得人心,却引起了他的旧部,特别是叔父李神通的不满。

  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是最先拥戴高祖李渊的人,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况且,我还是李世明的长辈。”他的话影响很大,由于他的资历和地位,很多原来李世明秦王府的旧部都与之应和,怨气连天。

  李世明得知后,心*气和地对叔父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李神通听后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大家纷纷表态,“陛下如此大公无私,对至亲的叔父和都没一点私心,我们还忧虑什么呢?此后唯有为国家效力,效忠陛下了。”

  李世民顺道而行,大公无私,所以能悦服群臣,上下齐心,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道,有何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世间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事物间总是相辅相成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生就有死,有乐就有悲,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面走到尽头,就转化为另一面。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非洲很多国家的农民吃不上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国家大笔的粮食援助。为什么大批的援助却成为农民受苦的祸根?

  原因在于,援助粮食要靠非洲当地的*进行发放,不可能直接进入当地人的锅里。在这过程中,援助的粮食就被当地官员层层瓜分,中饱私囊。

  而后,他们转手将粮食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甩卖,套取现金。那些依靠辛勤劳作种植粮食、卖粮食为生的本地农民,如何竞争得过那些白来的粮食。本来还能活下去的农民,现在也活不下去了,沦为赤贫。

  说白了,这些援助无法穿越社会管道直接到达穷人那里,援助的善行却最终导致激增无数的赤贫农民。你认为好的事,未见得真的好;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未见得真的有意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第9章)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且此两面可以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太满了,必然会流溢而出;太锋利了,必然会伤人自伤。老子告诉我们,保持分寸和*衡很重要,万事都不可过头过火。这样的处事原则,无疑对今天的你我,都有着重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这样评价《道德经》,“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这样的典籍,是需要我们摆在床头、放在身边,用一生去品味体悟的经典。

道德经心得体会7

  自从我局开展文化讲堂学*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是认真学*,能让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要不断地揣摩,慢慢地体会。

  加减乘除上有苍穹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今时好许是明日非。知识是加法 悟道是减法 凝结 沉淀 升华。人心所向便是方向,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追根溯源 培其根而枝繁 落叶归根。以身观天下 一身一宇宙 观点而知面。人世间独善吾身 灵魂里循道而富足。只有知错才有机会改正错误 所以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切记不要不懂装懂 不知知病也 自知者明。倘若百姓过的幸福富足那么谁还愿意去冒险犯罪? 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就会自然和谐,有些东西不是靠宣传就可以的,从根本出发才是关键。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弱者博怜、刚者遭嫌。得理让三分、善恶自有报、因果也。该书不仅是道教的宝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经世之作。作为充分体现*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认识。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气!老子的眼光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以前,我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以自己的原则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现在学了《道德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作法,我开始以新的态度来交朋友。现在,我周围有了更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对人生的认识有个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对每个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理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人生经历。所谓“慈”,就是要有一个博爱之心,爱自己这是第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从谈及爱社会、爱他人,反过来讲,过分的爱自己,就是自私。在这里,老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只是他没用语言说明,爱,不但爱好人,也要爱坏人,世人都爱,这是“慈”的基本内涵。有了一颗无限爱心的人,接下来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认识世界上的种种事物。用一颗纯正无邪的心去感悟世间的万物,从诸事物的表现去发掘其根本的内涵,这就是“俭”的功夫。“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不能领先的认识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总得有个先后,在认识上不能人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样社会不会有发展,老子的教诲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认识事物,不能标新立异的只是一味的教条,只有参考了不同的认识论,将众人的思想融会到自己的思维中,才不至于片面和教条。

道德经心得体会8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20篇),欢迎大家分享。

道德经心得体会9

  公司组织学*了曾仕强教授讲的《道德经的奥秘》,通过这次学*我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根据我的所学所得,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修身——正确的处世态度

  老子就讲了正确的处世态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贵而骄,持才傲物,锋芒毕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祸相随,因此在这里奉劝大家见好就收,不要贪图名利,要收敛。第十章,也是讲的修身,这一段用了六句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二、无为的思想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是要去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

  从这里可以结合我们公司的发展情况,有很多时候,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遇到的困难是肯定有的,我们能怎么做呢?如果急功*利,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以无私来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反而能保全身。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联系到我们公司的情况,在本来优越的工作情况下,我们创造了这个公司。在公司处于危难之时,我们从来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都想将公司做起来。我们正是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所以我们信邦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公司,公司壮大了,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3)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1

  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

  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2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我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可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于圣人之德的。而梦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觅求自我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我内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3

  《道德经》是*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

  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诸多经典,若是每一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4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我此刻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十分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明白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可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我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明白终极的总道理就能够了,你明白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能够,其他的东西能不明白就不明白,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明白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此刻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学*道德经心得体会5

  学*《道德经》这门学科虽然不久,并且资料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张剑伟教授的精彩授课中,却大致了解了《道德经》,和学*到了其中的一些人生哲理,这些知识都是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所以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人生中宝贵的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张教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许多自我独特的见解,他还进取向我们提倡每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我们彼此之间应当多交流讨论。在此,我就来说说学*了《道德经》之后,自我的一些见解和讨论成果吧!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资料博大精深。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无为而治”。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到达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者,则不能够得志于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时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能够没有忧患了。

  老子所向往的梦想世界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因为他们的君主取赋税多的缘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提高因素。可是,小国寡民的梦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提高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反相成。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道德经》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仅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一样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

  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必须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所以,老子一再告诫统治的人,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的人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进取意义的。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中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我们应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看待和学*《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不是全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可是仍有很多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于我们此刻的生活仍有借鉴意义。或许,在日后的生活中,《道德经》会助我迈向成功的彼岸。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4)

——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20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 1

  最*的传闻,传统文化将进入中小学课堂。对于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大家有争议,但一致的看法是读典籍利大于弊。

  马云特别推崇传统优秀文化,他常读的是《道德经》。他的工作包里总要放几本书,其他书换得快,唯独一本书一直不换,那就是不带注解的最薄的《道德经》。

  马云读《道德经》,不喜欢看别人的注解,而是自己读自己悟。

  他读经悟出了真正的完美。20xx年冬奥会开幕式点火仪式,其中一根“冰柱”没有升起,在全球一片骂声中,组委会想了一个纠错方法,让小丑上台“修”冰柱,既挽救了失误,又加了一个小丑表演内容。马云看了说:“我突然明白了老子说的‘大盈若缺’的含义了。如果开幕式没有发生意外,表面上看是完美,但谁会记住这次仪式呢?”他又说:“世上很多事,其实都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事物总会有缺,但恰好这缺可以陪衬这完美。”

  马云读经读出了智慧。马云说:“从哲学理论的角度讲,创新是无止境的,只是难易的区别罢了。”有一回有人问马云:“银行建立和发展已经这么多年了,该创新的银行都创新了,我们真的还能创新吗?”马云回答说:“音符只有7个,而音乐家有千千万,你怀疑过他们还能写出新歌吗?”

  马云读经读出了明理。马云常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他解释说:假如有一天淘宝网的总裁和副总裁以及所有的高管同时离职,对于一个想晋职的人来说,是够有机会的了吧,但运气仍不会降到没实力的人身上。

  马云读《道德经》,读出了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读出了他自己的哲学思维和行为方式。

  道德经心得体会 2

  用智不及无知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圣人不为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中国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经心得体会 3

  最*的传闻,传统文化将进入中小学课堂。对于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大家有争议,但一致的看法是读典籍利大于弊。

  马云特别推崇传统优秀文化,他常读的是《道德经》。他的工作包里总要放几本书,其他书换得快,唯独一本书一直不换,那就是不带注解的最薄的《道德经》。

  马云读《道德经》,不喜欢看别人的注解,而是自己读自己悟。

  他读经悟出了真正的完美。20xx年冬奥会开幕式点火仪式,其中一根“冰柱”没有升起,在全球一片骂声中,组委会想了一个纠错方法,让小丑上台“修”冰柱,既挽救了失误,又加了一个小丑表演内容。马云看了说:“我突然明白了老子说的‘大盈若缺’的含义了。如果开幕式没有发生意外,表面上看是完美,但谁会记住这次仪式呢?”他又说:“世上很多事,其实都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事物总会有缺,但恰好这缺可以陪衬这完美。”

  马云读经读出了智慧。马云说:“从哲学理论的角度讲,创新是无止境的,只是难易的区别罢了。”有一回有人问马云:“银行建立和发展已经这么多年了,该创新的银行都创新了,我们真的'还能创新吗?”马云回答说:“音符只有7个,而音乐家有千千万,你怀疑过他们还能写出新歌吗?”

  马云读经读出了明理。马云常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他解释说:假如有一天淘宝网的总裁和副总裁以及所有的高管同时离职,对于一个想晋职的人来说,是够有机会的了吧,但运气仍不会降到没实力的人身上。

  马云读《道德经》,读出了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读出了他自己的哲学思维和行为方式。

  道德经心得体会 4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道德经心得体会 5

  放假期间看了《老子》这本书,但谈不上什么理解,只有一些感受和理解。《老子》不是一篇专门讲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寓意深刻,让人深思,经常阅读更新。

  把老子的思想转化为教育,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崇尚无为而治,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相似。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但过分强调主观意志。教师权威不应该被孩子感知,这是最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处于卑微的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应该在我们这个时代得到批判性的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孩子上课心不在焉,当然可以直接批评:“某某,注意!”老实胆小的可能会震惊,赶紧坐下,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又复发;如果你有逆反心理,你会看起来很糟糕,甚至嘴里喃喃自语。老师虽然用心良苦,却成了学生心中不好的思想,教室里的'气氛会充满火药味。有时候学生上课跟老师顶嘴,大家僵持不下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错的,但如果老师表扬旁边的学生来提醒心不在焉的人,或者让心不在焉的人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的影射一下,也是批判性的提醒,转个弯,大家都很*静,相安无事,不是更好吗?

  老子认为万物是对立互补的,所以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俗话说,幸福和不幸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抱着*常心,顺其自然。再者,生活中的每一次相遇都应该被看作是人生成长的历程,相遇中的精神和能量都应该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体验。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不要太在意荣辱得失。这样,我们什么都不做也能有所成就,没有人可以通过争论来与之争论。

  低头静静思考。学生要按照我的思路和问题回答,按照我的指挥棒解决问题。他们还会感受到求知的乐趣吗?

  教育要有法可依,就像《道德经》里说的:“男女各归本。归根结底,安静就是复职。当我回到我的生活,我知道我总是清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根源,所以安静*和地跟随它,等待它,顺应它。说到教育,我觉得,不急,是在尽力,顺其自然。

  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育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老子说的“道是冲的时候用的,或者说不赚钱”。书中有很多地方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原因。在这篇论文中,你主要生活在普通人之下,因为大海生活在所有的河流之下,容纳了所有的河流。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渐失去了这种敏感性。我们缺乏从细节中看到真相的能力。这是一种洞察,一种理解,一种解释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道德经心得体会 6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这位走运的老先生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 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 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 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中国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道德经心得体会 7

在我们*等相处的时间里,不论我们遇到什么事,我们都应该用一种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相处,因为只有我们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处在愉快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才能体悟到幸福的价值!

一、学会与人友善交流。

我们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人不能理解他人的苦衷,也不能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只有在与人的交流中真正体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才能在纷繁的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理解他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

二、学会尊重他人。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的,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也是需要*等对待的。人与人在*等交往中,互相尊重,互相谅解,彼此信任,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三、学会宽容待人。

我们要懂得尊重别人。宽容的意思是:无论对方是老板还是同事,他们都能尊重别人。但是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要讲礼貌,不能讲粗话,要把自己的不足或不正确的地方给对方,要注意自己的说话的艺术,不能让别人觉得你很随和,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别人对你的人生会更好。

四、学会关心他人。

我们都知道,有些人在与自己的同事、同学、老师的关系中,总不能自觉地把自己当回人。他们有着自私的思想,在与自己的同事或亲友之间,有着相互猜忌的言行,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多一些理性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包容别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五、学会尊重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不尊重别人的人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学会包容别人,学会与人为善。

六、学会与人相处。

学会尊重人、尊重别人,就是学会尊重他人。

七、学会宽容。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尊重的,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学会宽容,就是懂得了如何与别人和睦相处,就是学会了怎样去尊重他人,包容对方。这也就是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

八、学会关爱别人

这是学会关爱他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品质,这是我们应该学会的。

九、学会关心他人。

人与人之间有了情感上的互谅、理解,才能走到相互理解,这是我们学会宽容的最大美德。

十、学会理解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胸怀,不仅仅关乎自己的利益,更关乎他人对自己的否定。这是我们应该学会的,我们应当学会宽容,学会理解他人。

十一、学会宽容待人。

宽容就是尊重他人。

十二、学会尊重他人。

人与人之间,就是*等的,也是互相尊重的,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十三、学会宽容他人。

宽容,就意味着尊重别人。

我们要学会包容别人,就应该学会包容他人。

十四、学会宽容他人。

我们应当学会宽容他人。

十五、学会理解他人。

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方面不如别人,就忽略了他自己。

十六、学会尊重他人。

我们应当学会尊重他人。

十七、学会宽容他人。

我们应当学会理解他人。

  道德经心得体会 8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起我国著名文化经典《道德经》里的句子,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详,但你可知道这些句子背后的含义?由**开封市委党校讲师苑志钢带来的题为“《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专题文化讲座在开封市图书馆举办,为市民诠释了如何解读《道德经》,并与在场的市民朋友进行了交流。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代表着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道德经》缺乏了解。”讲座刚刚开始,苑老师就指出大众对《道德经》的误解。在他看来,作为反映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不仅不消极,其中的很多观点对后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苑老师还讲到,人生是由阴阳组成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注重“阳”,即总是选好的、大的,喜欢荣誉,讨厌耻辱等,这是人的本性。而从道家的理论来讲,我们要注重“阴”,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应全面、健康、运动地看待事物。这也是道对我们人生的启发。我们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无、得失、强弱、荣辱……我们经常都太过重视我们所谓的“好”的一方面,而忽略了“无”、“无用”的东西,其实,虽然是“无”,但是其大有用处。就像常被认为无用的人体部分阑尾、智齿、毛发竖立肌、尾骨等一样,既然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道之所在。

  接着,苑老师又从道家理论出发,讲了人生中“苟得”与“应得”的联系与区别,启示我们对财富不要苟得,应得的部分不用刻意不惜一切地去追求,付出太多,肉体上会招来疼痛,得到太多,生活中会招来嫉恨。因此应像《道德经》第44章讲的那样,“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次主题讲座,虽然只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但带给现场读者的感悟却很深远。品读道德经典,学*人生智慧,通过苑老师的讲解,读者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得失、强弱、有无、进退之道,有利于领悟人生处事之道。

  道德经心得体会 9

  漫漫长夜漫漫长路。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快踏入职场一年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不足,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元学*财经类课程、情感管理类课程、创业学徒类课程;年内,休息时间卖各种水果坚果;我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在努力做自己的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这一切都归结为希望你用勤奋和时间改变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岁的年纪,很庆幸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弥补过去体制的漏洞。天气好,地方好,人多,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看《道德经》,都会让我理清脑子里的概念,也会让我思考。“强弱”“好坏”变化如流水;经典说:“故强者亡,弱者生,兵强则木破,强者亡,弱者亡。”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专注于让我快速成长的方面。他教我,刚毕业的时候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如果我能稳步布局,勤勤恳恳地走下去,时间最终会回报我很多。

  每次看《道德经》都会让我想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今天我才明白,“无为而治”不是无为而治,而是顺应天道,与天、道、法、人的整个体系相结合,这才是真正与体系相合。他教会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支配。比如我刚毕业,是职场菜鸟。在23岁的节点,我不太可能有所作为。所以用心学*业务流程,努力学*才是王道,并不能证明我有多厉害。我从事的企业是比较成熟的国企500强。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会选择985/211的大学生,所以在学*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略逊于其他同事。在这个*台上,他并不出众,甚至毫不起眼,这对于天性坚强,内心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支持,滋养了我的'内心。有时候,当我因为奋斗而疲惫不堪的时候,去看这本经典也会让我摆脱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真实的力量,他让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

  道德经心得体会 10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必须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并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能够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能够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能够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够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能够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能够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能够称“常无”;称道为“有”,又能够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明白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我谋私利,就能够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能够称之为“袭明”,或“*常”。而如果我们不明白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到达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坚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应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一样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资料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并且仅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当废止礼貌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梦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道德经心得体会 11

  纵观几千年来各家对道德经的了解可谓是百花奇放,从修身到治国,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种种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过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现象学上,我对老子的道的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这即是道。

  对道的了解首先不执着于道这个名字,老子起这个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能够打个比如:就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人从现象去看地球它是静止,所以说是相对的,但是地球又是从白昼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变化,所以说地球又是运动着的,循环不息,而且也是绝对的。有了这个绝对的动之后,地球展示给我们面前的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运动而是展示在我们面前是静,而这种静是人客观所发觉不到的。我能够用风来比喻,风吹到你的脸上你觉得一丝的凉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无其实有,由于你不晓得它什么时分吹过来,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观,而从人的角度上,要到达这种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这种修行是要让人理解万物变化开端,老子说过人的道就如婴儿的一样,人从生命降生开端,运动曾经存在了,而这种运动不断到人死为止,而老子的道并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对一个绝对运动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风一样的静静的运动着,只要做到静你才干到达这个道,而我说的这个静不是绝对的静,而是运动着的静,老子的水就是一个最好的比喻,水是运动着的,而这种运动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饰!

  对如今所谓的唯心唯物强加给道是不适宜,由于道曾经包括了一切现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经心得体会 12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日,我抽空读了老子《道德经》一书,受益匪浅。 《道德经》第二章,“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老子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由此引申出“无为”的重要,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能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老子认为,唯有做到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利,才不会有任何过失和过错,也不会有任何忧患。水的特性*于道的特性,而圣人的特性就是水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不主观妄为,其结果是能获得别人

  得不到的东西,这是不争的好处。要做到不争,就要顺应自然法则,只有效法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不会有过适和忧患。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有道德的人,就应当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无私奉献。

  那么,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觉得确应如此。“上善若水”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谦虚谨慎。不但要乐于助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恪尽职守,不盲从、不盲争、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全新全意为病人服务当中去。老子教诲我们不争,不是让我们消极避世,听天由命,他是在教导我们不要去争权夺利,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就应该如水般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用最谦卑的姿态去呈现水的柔韧与谦和,去呈现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厚德才能载物,我们只有用涓涓细流般无声无息的关爱去滋润每一个需要关怀的病人,我们才能完成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完美的篇章。

  总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

  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 13

  寒假到了,学校要求教师都要读一点书。读什么书?学校要求读教育理论。而且还发了几本所谓“教育理论”。我翻了翻,没什么意思。但书还是要读的,其实,就是学校不要求,我也会在寒假期间读点书,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读什么书呢?我想到了读《道德经》。去年的寒假,我重新学了一遍《论语》,写了几千字的心得体会,还写了约20xx字的文章,在我们教育系统的报纸上发表了。读经典,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获益匪浅,指导教学工作,成果显著。所以,我的体会是,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读经典书。人生有限,不可能“读尽天下书”,但尽量读一些名著,可以尽快地使自己成熟起来。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同《论语》一样,是中国人的精神,是我们智慧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经》要比《论语》还有更高的境界。在《道德经》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老子的智慧跨越了时空,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启迪人们思想的光芒!

  《道德经》博大精深,涉猎了自然、社会、人的精神等各方面的内容,虽然短短5000余字,八十一章,但每一个字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读了《道德经》以后都能受到教益,感悟人生的真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读《道德经》同样有启迪和教益。

  首先,《道德经》第一章就指出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可以说出来的名称,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称了。没有名称,是天地的开始;有了名称,那就成了万物的本源了。所以,要常常进入虚无的境界,来观察体会道的奥妙;还要常常来到现实中,来观察和分析道的运行。虚无和现实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从道中生出来的,都是很玄妙的。玄妙阿玄妙,它是认识所有事物的门径。老子的思想充满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做事情就必须依据这些规律。但是,这些规律不可能完全为我们所认识,因为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也是在不断进行的。所以说,我们所认识的这些规律,有不正确的地方,不过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他的不正确而已,也有还没有认识到的地方。对于研究问题来说,老子第一章主要说明,一是万物都有规律,万物都在按自身规律运行。二是万物的规律是我们必须永远进行研究的。三是研究事物的方法,就是从现实中走出来,去探索事物规律的本源,然后到现实中研究事物的发展是否按规律运行。《道德经。的这个观点也符合我们现在新课程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尽管人们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人们的对于素质教育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有掌握。虽然全国各地有自己的模式,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洋思模式”等,我想,素质教育的规律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出自己的规律来。

  其次,《道德经》第二章指出了教育的哲学——“行不言教”。老子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对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很多教师都把说教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从知识传播中课堂上的大量讲述,到思想政治教育空洞说教,教师的职业变成了以语言为主的工作。而老子却在20xx多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学。“不言”怎样去“教”?我以为老子的不言的高深境界不是不说话,而是反对的空洞说教,拒绝废话,或者说身教重于言教,启发式教学。记得孔子见老子,老子让孔子看看牙又看看舌头,孔子说:“我明白了”,孔子的弟子不解其意,请教孔子,孔子说,老子的意思是,虽然我的牙很坚固,但快掉光了,舌头虽然柔弱,但还在。这就是告诉我们,坚固和柔弱可以相互转化啊。所以,老子把人看成是有思想的,通过启发,暗示等自己领悟知识。圣人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更何况教师教育的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教师虽然肩负着教育的职责,却不该将学生占为己有,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种要求,每日以喋喋不休的状态出现在学生中间。

  其三,《道德经》第十七章指出了管理方式——“无为”。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讲**不应该管的过多,尽量少管的**才是好**,他还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这个道理,推崇的是无为而治。这是管理的智慧,管在于不管,不管,不是乱套,各行其道,而是人们在一定的制度范围内,人们自觉地遵守制度,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发挥聪明才智,使人自由地发展。学生管理也是这样,看到有些教师整天围着学生转,整天训斥学生,但学生仍然管理不好,就是没有找到管理学生的好办法,管理学生的最高境界是,老师在不在班级都一个样,感受不到老师来还是没来,这样的班级才是好班级啊。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老子的《道德经》是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微型百科全书,它的深沉的大智慧,永远是我们汲取营养的源泉。

  道德经心得体会 14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 15

  公司组织学*了曾仕强教授讲的《道德经的奥秘》,通过这次学*我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根据我的所学所得,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修身――正确的处世态度

  老子就讲了正确的处世态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贵而骄,持才傲物,锋芒毕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祸相随,因此在这里奉劝大家见好就收,不要贪图名利,要收敛。第十章,也是讲的修身,这一段用了六句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二、无为的思想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是要去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

  从这里可以结合我们公司的发展情况,有很多时候,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遇到的困难是肯定有的,我们能怎么做呢?如果急功*利,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以无私来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反而能保全身。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联系到我们公司的情况,在本来优越的工作情况下,我们创造了这个公司。在公司处于危难之时,我们从来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都想将公司做起来。我们正是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所以我们信邦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公司,公司壮大了,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

  道德经心得体会 16

  《道德经》是有老子所著,故又成为老子。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人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到处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处世的方略,到处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必须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必须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德”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是要求人类顺其自然地与人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只有返璞归真地复归于婴儿般的自然纯真状态,统治者卑谦若谷,民众为而不争,然后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读《道德经》给我的感悟颇深,读之前我时常感慨“学业未成,事业未定;名不远扬,家不成立;待吾处者,烦劳甚忧。君子存,必,誉响四方,功成名就,流传千古!”那里表达的更是一种壮志未酬,追名逐利,重利轻别离的情怀!读完《道德经》之后,我的感慨有所改变“求学在外,忆往事南寻,虽为堂堂君子,难免痛苦流泪,欲拭无巾;久居在外,怎不叫人坏乡!忆亲人之语,无一不催人泪下;怀乡之山水,无一不触动心弦;念友人之助,无一不深为感动。”那里更多表现的是回到人最本质的“情”上去了!去感受那亲情,友情和大自然当中的情趣所带给人的简单与感动。体味亲情的滋润,去欣赏久违的风景,去呼吸阔别已久的空气!

  在如今诱惑颇多烦恼也颇多的'社会,我们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禄,我们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古书中的气定神闲,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似乎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需要读《道德经》这样的古书来陶冶我们的情操,来洗涤我们庸俗焦灼的心灵,来寄托我们无所栖息的灵魂,来指明我们前进中的道路。他们的成果如同一面面明镜照亮我们的面容,如同一个个烙印镌刻在我的心中,如同一股股气流催动我勇往直前!

  道德经心得体会 17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

  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诸多经典,若是每一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

  道德经心得体会 18

  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中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道德经心得体会 19

  在读书上学的时候,接触老子《道德经》的机会并不多,相对而言,孔子的《论语》我们会更加熟悉,可能是因为没读过,我比较好奇,所以选择了它来写我的第一篇读书心得,而没选《论语》。当我看到这本书第一章时,就觉得挺熟悉的,里面的句子常被作为电视剧的台词,为人所知。看《道德经》有的地方会觉得难懂,里面的句子很玄奥,就像在讲一些深奥的大道理一样。所以在读的时候,我有借助一些词语句子的注释,来帮我理解里面的资料。我曾听有人说道德经一经翻译就不再是原本的道德经了,确实,这样藏着老子这位伟大先贤智慧结晶的作品,里面的资料不是用来翻译,而是用来感悟的,你仅有用心去读了,你才会听到老子想说的那些,而不是仅仅从字面上去获得,这样的获微乎其微。可是如果翻译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读懂老子,读懂《道德经》,这又何尝不可

  那句在电视剧里反复出现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是出自《道德经》的第一章,我不明白别人在看电视剧时明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看时只觉得好玄奥的句子,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一章讲的是老子他自我的哲学理念,认为“道”生万物,为万物本源。其实翻翻这本《道德经》,你会发现“道”的出现很频繁,“道”是作为老子哲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代表着他对宇宙人生独特的深刻感悟和体察,对自然界,世间万事万物的观察和思考。“道”不可言说,也不易轻易领会,它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漫长历程。

  我们高中的学校有一块石头,倚在一棵很高大的树下,那块石上刻了“上善若水”四个字,是深绿色的字,与那棵大树倒是映衬得挺好看。“上善若水”这四个字也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可能有人也在电视剧里看到过,它讲的是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于“道”,最善的人也是如此。水是柔弱的,可它又是最有力量的,甚至能把石滴穿。人的品性当如水一般,已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四个字虽然简单,却决不易做,仅有真正善良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道德经》里讲的道理还有很多,虽然也有些在此刻已经失去了意义,但里面还有很多在今日仍有着重要进取的意义,仍值得我们去珍藏和学*《道德经》教给我们的很多,如果真正用心地去读去体会,你会收获很多。

  道德经心得体会 20

  老子,春秋末期人,又叫李耳。在神话里面,人称太上老君。老子名下有一本书,以前叫《周书》,后来叫《道德经》,这本书从产生出来,就被视为奇书。然而人们一直弄不清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到后来就众说纷纭,基本上是千人千面了。到现在,各种译文已经称不上是老子的原意了,叫做读后感也许更恰当。

  我接受到的那些观点,有许多非议《道德经》的地方,把老先生评议的很不地道。就感到很困惑,也想去亲自体会一下老先生的话。以下是我通读经-文后的一点感悟。

  老子说:道理都是可以遵循的,但我的道理和以前 的那些理论不一样。

  我这些理论叫个啥名呢?也确实有个名字,但不是 一般的名字 。

  我用‘无’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开始,我用‘有’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来源。

  所以, 我经常提到‘无’,那是想观察万物生成的奥妙,本来没有,为啥却又产生?

  我经常提起‘有’,那是想观察万物为啥这么不一样,本来存在的东西,为啥却又消失?

  ‘有’和‘无’,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根源,只是名字不一样。这个共同的根源就是‘变化’,变化又变化,这是事物产生和消亡的原因。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就去弄得美一点,虽然也好看了,但不是真美。 都知道善能得人心,就去做几件善事,虽然也是善行,却不是真善 。 自然界的事物,有和无互相生成,难 和易互相转换。长和短互相呈现,高和低有比较才显明。音和声互相配合,前与后总是相随。

  圣人治理天下,采取 的政策,都是不和民争利益政策。

  从来不口口声声的强调仁义,闭绝空谈,只是实 实在在把最仁义 的事做出来给天下人。

  万物刚刚兴起的时候,不会表示占有的意图’,万物 产生出来了,也不认为有自己的 一份。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勤勤恳恳地辅助万物的生长,认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求回报。 收获的时 候,更不据为己有。

  他不据为己有,但谁能把他的功劳给忘了呢?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功劳最大,因此他的收 获也最多

  君王不贪恋钱财,百姓也不用为钱财犯愁,就不去争夺财产。君王不爱珍宝物,就不会去搜刮民财,民众就不必去 偷窃。君王不为所欲为,天下民心就不会大乱。

  所以,圣人治理的天下,民众都没有什么负担,一心一意的务农做工,每天都能吃饱喝好,没有其 他的闲心杂念,只希望把 身体养好,多活几年。

  因为经常都是让民众没有其他的闲心杂念,也没有更高的欲 望,即 使有几个狡诈的人 想作乱,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采用不扰民的政策,天下没有不太*的。

  不争的表现,无处不在,但 使用 的时候并不显得多余。它蕴藏深厚呀,好像是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它十分隐蔽,没有

  锋芒,没有纠纷,没有光辉,如同微尘。但很明显,在各个领域都存在。我可不明白 它从哪里来,应该是比 天帝产生的更早。

  如果天地不仁义 ,就把万物当作草编的狗,随便折腾,天下一片萧条。

  如果圣人如果不仁义,就把民众当作草 编的狗,任意奴役,折腾的死去活来,天下一片衰败。

  天地之间的事,是不是有点象风箱呢?虽然空虚,却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越是合理的使 用,产出的效益也 越多。采取了那么多的建议,国家还是这么穷,为什么不采取 修养生息的政策, 让民众好好生产呢?天地之间,养育五谷的元气是不会灭的,元气是变化产粮的源泉。元气产生的地方,是天地的根源地,那 里 能连续不断的产生,好像储存了许多许多 ,永远也用不完。

  只要用来生产粮食,粮食那里会能用完呢。粮多则国富。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存在这么长久?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长生。

  所以,圣人总是先想着别人,收获反而比别人多,总是不顾自己,反而身无损伤。不是因为他无私吗,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最上等的善行好像水一样:水能让万物都得到好处,却啥也不争,反而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这样的品行和‘道’很接*。

  住处,选在大家都不争的地方;心胸,象深渊一样有涵养; 和人来往,处处友爱宽厚; 说过的话,必定保持信誉; 品行端正,善于治理; 做事情,能发挥大家的长处;

  准备行动时,能看准时机。

  只因为从来不和谁争,所以没有怨恨。

  想把财物聚敛到十足有余的程度,不如适可而止。

  财物太多了,掩藏不住,竟然露了出来,就不可以长久保持着。 金玉堆满屋子,没有谁能守祝 富贵了又骄傲奢侈,就给自己种下灾祸。

  一件功业成功了,赶快从功名里面脱身,默默做下一件事,这是符合自然界的规律的。

  让迷惑的本性回归到真理上来,能不再离开真理吗? 一身正气,能达到婴儿那样的至 柔程度吗? 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做到一尘不染吗? 爱民治国,能不和民众争利益吗? 制定的各项措施,能温和一点吗? 明白许多道理,能不用来欺诈民众吗?

  有所生就要有所养,生出来的东西不去占有,做的事情也不求回报,长成了也不去参与分配。这是具备了明白事物变化奥秘的品行。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5)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10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 1

  学*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该书不仅是道教的宝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经世之作。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认识。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真的是博大精深,义理渊明,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气!老子的眼光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以前,我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以自己的原则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现在学了《道德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作法,我开始以新的态度来交朋友。现在,我周围有了更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对人生的认识有个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对每个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理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人生经历。所谓“慈”,就是要有一个博爱之心,爱自己这是第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从谈及爱社会、爱他人,反过来讲,过分的爱自己,就是自私。在这里,老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只是他没用语言说明,爱,不但爱好人,也要爱坏人,世人都爱,这是“慈”的基本内涵。有了一颗无限爱心的人,接下来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认识世界上的种种事物。用一颗纯正无邪的'心去感悟世间的万物,从诸事物的表现去发掘其根本的内涵,这就是“俭”的功夫。“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不能领先的认识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总得有个先后,在认识上不能人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样社会不会有发展,老子的教诲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认识事物,不能标新立异的只是一味的教条,只有参考了不同的认识论,将众人的思想融会到自己的思维中,才不至于片面和教条。

  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是认真学*,能让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要不断地揣摩,慢慢地体会。

  《道德经》心得体会 2

  自从我局开展文化讲堂学*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是认真学*,能让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要不断地揣摩,慢慢地体会。

  加减乘除上有苍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今时好许是明日非。知识是加法,悟道是减法,凝结,沉淀,升华。人心所向便是方向,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追根溯源,培其根而枝繁,落叶归根。以身观天下,一身一宇宙,观点而知面。人世间独善吾身,灵魂里循道而富足。只有知错才有机会改正错误,所以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切记不要不懂装懂,不知知病也,自知者明。倘若百姓过的幸福富足那么谁还愿意去冒险犯罪?

  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就会自然和谐,有些东西不是靠宣传洗脑就可以的,从根本出发才是关键。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弱者博怜、刚者遭嫌。得理让三分、善恶自有报、因果也。该书不仅是道教的宝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经世之作。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认识。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气!老子的眼光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以前,我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以自己的原则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现在学了《道德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作法,我开始以新的态度来交朋友。现在,我周围有了更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对人生的认识有个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对每个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理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人生经历。所谓“慈”,就是要有一个博爱之心,爱自己这是第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从谈及爱社会、爱他人,反过来讲,过分的爱自己,就是自私。在这里,老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只是他没用语言说明,爱,不但爱好人,也要爱坏人,世人都爱,这是“慈”的基本内涵。

  有了一颗无限爱心的人,接下来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认识世界上的种种事物。用一颗纯正无邪的心去感悟世间的万物,从诸事物的表现去发掘其根本的内涵,这就是“俭”的功夫。“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不能领先的认识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总得有个先后,在认识上不能人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样社会不会有发展,老子的教诲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认识事物,不能标新立异的只是一味的教条,只有参考了不同的认识论,将众人的思想融会到自己的思维中,才不至于片面和教条。

  《道德经》心得体会 3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我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可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于圣人之德的。而梦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觅求自我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

  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我内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心得体会 4

  《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是这样评价《道德经》: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鲁迅先生对《道德经》评价道: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我看完《道德经》,触动最大的是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就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乐意使万物滋长而不与它们竞争,它甘心居于众人不愿处的下位,所以最接*于道。

  我喜欢水的团队精神。小小的水滴凝聚成水流,在广袤的大地上流淌,沐浴众生,滋润万物。水滴石穿,持之以恒。水滴凭借团队的力量,持之以恒的精神,用看似渺小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顽石,一改给人的柔弱表象,让人肃然起敬。

  我喜欢水以柔克刚的.精神。水在遇到石头打击的时候,从来不做过多的抵抗,但它的“软弱”却是一种无比深奥的智慧,因为这种“软弱”有时候正是化解矛盾的神奇力量!人生,其实也需要这种智慧。遇到事情找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做到以小胜大、避实击虚、曲线灵活,放弃硬碰硬的做法,不要针锋相对,不要以死相拼,懂得这些,我们的生活便会灵活和简单。

  我喜欢水包容的精神。水无形,却虚怀若谷,包容天地;火刚烈,却锋芒尽露,过早夭折。生活中,具有水一般性格的是能屈能伸、不计较一时得失者;具有火一般的是只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之人。因此,当前方遇到艰难险阻时,水一般性格的人能分流而过,火一般性格的人却往往撞得头破血流。

  水与人类更是有着极深的渊源。有水是星球有生命的基础。水是万物之源,是万物的供养者。而做人,更应该像水那样清清白白,处世要像水那样安心低下,办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变通。

  《道德经》心得体会 5

  开篇之前我认为就应先提一个成语——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辞,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的确,《道德经》一书告诉我们就应怎样释然的对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天下万物。

  《道德经》心得体会 6

  夫中华之才,博大渊源,唯老庄、孔孟为尊,老庄予人智慧,孔孟教人仁德。且智且仁者国之所需,民之所敬,可用之材也。是以有志之士当奋发向上,智仁兼修,从道儒两家汲取养分,提升自我。

  *日以来再读《道德经》,感触颇多。也许是年龄的增长,亦或是阅历的增多,较之十多年前中学时代的我读《道德经》,更加多了一份深刻的悟道。没有往日青春年少的戾气,更多的是祥和稳重的心境去体会《道德经》中“道”的智慧。道家之学智慧无穷,每句话都有很深刻的哲理,不是我们聊聊数语可以尽数表达清楚。我也只能是管中窥豹,就其一斑而妄谈自己的感悟了。

  《道德经》的思想核心在于一个“道”字,被认为是万物的根源,事理的本相。“水”的特征是最能用来比喻“道”的东西,所以为人处事最高的能耐应该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有“七善”的大智慧可以引领着我们找到处世的好方法。所谓“七善”乃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乃是水能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水总是往下流,从来不违背这样的原则,并能擅长选择到好的去处来坚持这样的原则。做人也是应当像水一样坚持原则不动摇,但是又不是一味的硬扛来坚持原则,而是擅长巧妙的'选择方法来达到坚持原则的目的,懂得刚柔并用,巧妙的达到目的。

  “心善渊”是指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水的表面可以风*浪静,里面却可以深不可测。人的心境也应当像水的这一特性一样,心若止水,不表露自己的意向和情感,不要把不良情绪和错误想法唐突的传递给别人。正是人们常说的喜怒哀乐不行于色。喜怒形于色的人容易被人看到更多缺点,被别人疏远,不利于团结他人,所以人们应该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稳重处事。

  “与善仁”讲究的是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为人当如同水润泽万物,懂得爱护他人,恩泽他人,于人谦和相处。这样的人才有亲和力、向心力。行大道者需懂得利天下。

  “言善信”意指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为人当随和温润如水,在圆的地方能旋转,在方形的地方能转折,这样才能容易与人相处,容易被别人接纳。棱角分明,不懂变通只会和周围格格不入,不会得到别人的欢喜亲信,也就会增加自己处理办事的难度了。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善治”是指能够洗涤群秽,*准高下,善治也。水自己本身是很清澈的事物,也能洗涤各种污秽的东西。做人不能仅仅是自己品行端正就可以了,还要可以为他人去处污秽,作为他人的看清事物高低好坏的准则。懂得用自己的清澈去容纳污秽,再消除污秽,这才是大本事,才能把自己管理的范围治理得很好。而自命清高,与污秽格格不入者只能是自己小范围清高了,但是不能改变周围的状况。为人领导者更加要明白正善治的道理才是。

  “事善能”要求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任何东西在水面上都能显出形状,水不会特意要求什么样的形象。水不去选择只是因为其适应能力很强,怎么变化都可以。为人也应该是适应能力很强才对,不能总是要求外部事物来符合自己要求。这样的人处理事物的能力才能很强,能处理各种各样的困难,处处适用,受人欢迎。

  “动善时”为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水到冬天就凝固,春天就融化,该干涸的时候干涸,该洪水发泄的时候就洪水,懂得审时度势。做人处事何处不需要能够把握时机,善于等待合适时候呢。同样的事情不同时候做,结果就是不一样的。善用形势着乃是真正懂得事物规律的人。

  水的七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与万物不相争,才不会引来责怪和他人的敌对。与其说不争,不如说”以不争为争”,表面上不与人争,但是最后整个大势依然往你意愿的方向发展,同时不会忤逆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智慧宝库,我们作为年青的一代应当积极去获得祖先留下的智慧,把自己打造成有远见,明大势,懂人文素养的高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贡献更多、更有力的能量,才能行大道,为他人谋大福利。

  《道德经》心得体会 7

  一、《道德经》本体论是人类本体论思想的高峰

  本体论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狭义形而上学专指本体论。我概括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研究和阐释宇宙绝对本体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制高点,本体论是哲学的制高点,而现在世界主流哲学距离本体越来越远,这意味着基本环节或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识本身[理性思维是意识活动]。哲学中的理性思维只该用于制作指向本体的“路牌”,而那路牌应标明:实证本体须泯灭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以及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手段。

  二、《道德经》本体论思想

  《道德经》文句偏政治哲学,历代学者也只能将研究与注释的重点偏向政治哲学,这妨碍了对本体论思想的展开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经》卓绝的本体论思想被权术、权谋的叙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标题的“现代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只关注其本体论思想而忽略其他。

  2-1、《道德经》明确的本体论意识

  《道德经》第一章就告诉人们离开素常意识才能实证本体、哲学上最在意最希望捕获的本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的本体。开篇就清楚地指向本体论,同时也隐约提示出意识[语言是意识思维所依凭的符号]与本体相排斥。后句句式与前句同,义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称谓的便不是恒常本体。“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对事物的感知、区别、把握和命名,名即人类智慧的标志。名的心理机制基础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人类能够将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对象化,当然也是屏蔽人们认知本体之障。老子注意到本体不可言说的特质,表明由俗常对二元对象思考,改换为对“知性[知的能力]”进行考查。

  2-2、本体与人和人类智慧的关系

  哲学史主流意见说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表明老子的本体论是“心物同一”[至少与心无隔]的命题。《道德经》说本体除了使用“道”,还出现“一”、“玄”等字词。请读下边章节的“一”既指代本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道德经》三十九章)本体融彻一切时一切域,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体知识]。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后一句,“神得一以灵”,这里老子指出人类知性本体为根据、或说来源于本体,也是《道德经》本体论的形而上领域的定位。寂静本体不仅直接吸引人类集体潜意识去求索自己的,似乎还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两个方向实现闭合。既要求自然创造力的极至作品:人类,以本体为根据的智慧,亲证本体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类有资格完成本体的闭合运动。本体与人类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同外通”。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这章看作是《道德经》认识论思想:本体是人类知性的根据和来源。知性来源是个谜,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说知性来自以劳动和进化。但这看法忽略了人类对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绘、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儿童也能用树枝,刻画日月花鸟;而猴子等别的动物怎样进化甚至专门训练也做不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只能在于一点:人类大脑与本体同一、同构、为相同密码系统。而本体融彻一切物象,所以人类观察任何物象,本质上应看作是本体从观察者人与被观察对象两端自映自。所以从本体意义说,人类知识为先验,本体意义先验、内核同构,非指具体门类知识先验。人无论面对面对任何物象,也无论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终能够建立对该对象的系统知识,盖因内质都被本体融彻、内质同构。

  2-3、本体与原始物质的分界[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界线]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为本体,二为阴阳两仪,三为原始物质[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体论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论述,借助伏曦八卦的符号系统直观描绘本题模型,并将上节说到的本体与人类知性的关系也反映在卦图当中。试将“三”实数化,因阴阳两仪不对称的最小排列组合必须是三个要素[对等中和],共得八组三爻卦象,但因纯阴纯阳不成物,将乾坤两卦看作与两仪同而取消。所余为六卦,故《道德经》本体论的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这是可验证的模型,原始物质[基本粒子]多于或少于六种,这模型都被证伪;同时若理性及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质[基本粒子]级层实证形而上之本体,这个本体论模型也被证伪。这验证条件足够苛刻。

  重复:以阴阳两仪全排列、去掉纯阴阳卦象余得六组卦象,视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既无论取一粒沙、一片叶、一根毛发或金属元素一路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六种原始物质[基本粒子],这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处。

  2-4、具体自然人证悟本体的路径

  本体的基本特征是排斥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那么人们怎样去实证本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古代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理论,老子这里朦胧地指示要离开素常意识、进入特殊的超意识态去证悟本体。再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使心灵成为没有瑕疵的玄镜。那“玄镜”态能映射本体与心体同一之境。我们以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新知见去领会和补充老子的思想,既人类原本统一、与本体直接同一的心体在降生分裂为为意识与潜意识两截,屏蔽了本体之境,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和修行消弭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才能回归本体与心体同一的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这里也理解为本体对意识及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所依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排斥。意思是试图以思维去琢磨本体便不可得。在探究本体的努力中不可能废弃文字和理性,但它们是用来制作“路牌”,路牌上写着:本体不在东西南北中,去意识思维归附统一心体即显现。

  2-5、本体之德

  老子《道德经》的修身指教,后来成为道教修身修命为要旨的依据,可惜丢大得小,敬奉老子却遮盖了他最有价值的本体论思想。这样说并非否定修行的意义,人类自身与宇宙有呼应,伏羲作八卦也是*取诸身。所以修行有积极意义,对健康也有利,但最该体会和实践的是本体示现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应该对道与德关系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经》考察道与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两者内在联系:道[本体]为宇宙根,也为德之根,但这里的“德”指人类社会伦理基本规则。老子的称为“上德”、“玄德”以区别以一般道德规范。寂静无为的本体无碍万物万象衍生,所以无为本体示现之德为生、为仁、为善。与本体直接对应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这层面的道德律。

  三、结语

  本体至简,没人能列举出比本体更为简单的东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叶也要比本体复杂千万倍。各主要哲学流派和宗教多承认本体的存在,只是称谓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实相、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个东西:宇宙绝对本体。本体非物质也非精神,似混沌态、氤氲态、信息态、逻辑态、规则态的纯存在,是显示为“空”的“在”。本体质为“中和”,不对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滞碍,也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合,更象是一种“语句”或“指令”,这语句的基本含义是静极而动,其形而上心体应称“无极”,其形而下作用起点称“太极”,两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体意义同一,无条件直接重合。意识虽然屏蔽了那同一状态,但仅是屏蔽,潜意识与本体秒秒契合,这性态通过人类集体潜意识吸引人类向同一态回归,图腾、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包含这努力。可惜,主流哲学以理性为尺度,将宗教等统统视为迷信而排斥。人类有文字文明史仅仅几千年,人类对理性如此执著和信赖本身才是迷信,将理性树立为唯一尺度等于将盲目信赖提升为信仰堵塞了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路径。

  从《道德经》看,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该阐释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从使用时起就是天帝、自然的总称,而“人”的含义则是人用以感知的心体、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当代阐释即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减了命题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经》本体论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动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题则确指两者原本一如。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来自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庄子:“天与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确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质的倒退。今人应通过对《道德经》的现代阐释,由“天人合一”朦胧本体观到“心物同一”本体论模型的回归。

  《道德经》心得体会 8

  这两天在听罗大伦老师对《道德经》的解说,谈谈自己的感想:

  《道德经》是老子总结先辈从大自然中观察万物的运行规律悟出来的许许多多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用于教化君主,并让其有符合自然法则规律的治国之道(同用于当今的管理之道),同时也指引着个人的品行修养的方向。

  真正的修行不是道家中的山中打坐吐纳练得金身,也不是佛家中的禅定圆满,这些方式修炼的是身,也只是将心沉静下来,更容易有灵感而发,更容易悟道。“佛”是什么?不是寺庙里面的塑像,而是觉悟,将觉悟出来的思想融入改变自己原本的思想,从而逐渐影响纠偏自己的言行,这是渡己是小乘,再将觉悟出来的思想广为传播,普渡众生,便是大乘。佛祖的觉悟是怎么来的呢,便是观察万物众生而来。老子思想是怎么来的'?也是通过观察大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觉悟出的道理,并让人的言行按这个道理进行实践,老子认为顺应天地间的运行法则做人行事更为合理,即为“顺应天道”。因此,观事物而觉悟才能更容易的真正悟道,“道”便是万物的在某种自然力量支配下的运行法则规律,但“非恒道”不是一成不变,这种自然力量无关于神鬼,又或许只是包含了鬼神这种暗物质的力量。

  所以我们拜神求佛的实质应是——拜天道求心正。

  因此追本溯源,佛道核心是思想,思想影响言行,思想的力量也涵盖在自然力量之中,自然力量可以推动事物有规则的运行,思想的力量也能够推动改变人生轨迹!人体本就是一个能量场,而更符合大自然规则的思想之力就是决定自己能量场强与弱,红与黑的核心。

  思想之力、精神之力,为“精神”意识藏于肾精,这个意识一部分来自于先天,一部分为后天形成。当人死亡后这个力量或许依然存在,又或许存在一段时间后再逐渐消散回归自然。为什么说千年古刹灵验,我认为灵验就是因为它聚集着世代居住僧人的意识力量,所谓的开光加持也是有德高僧(道人)将意识之力通过特殊形式赋予物体之上。

  那么所谓的灵魂,鬼神的本质就是“精神意识”即“神识”的一种暗物质体现形式。这也就能说通,为何佛道思想起源于自然科学思想理论,之后又有一部分演变为与鬼神相关。这些演变的实质就是“思想力量,精神意识力”伴随着身体从无到有,身体消失后再以其他形式存在,到最后消散于自然的演变过程。

  也就是说没有个人或者个体意识是永恒存在的,有开始必有终结。永恒的只有一代代的思想、精神传承。

  《道德经》心得体会 9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就应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下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读高中的时候,我以前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后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指导好处。其实,我们很多常说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等。当然,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天我主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得:柔弱胜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此刻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正是因为柔弱,它才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随风飘摇,却永远不会折断,而高大强壮的树木,却很容易被大风摧折。

  历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刘邦因为有柔弱的性格,处处留意谨慎,每次大难临头都化险为夷,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惜他狂妄自大,到头来却身败名裂,乌江自刎。还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弓满易折,人强易亡,柔弱胜刚强。试想,假若当年越王勾践不忍辱负重,意气用事,何来日后东山再起,报仇称霸同样,要是韩信不受跨下之辱,冲动之下拔剑**,之后的结果恐怕是以身偿命,默然消失,就没有以后叱咤风云,击败霸王项羽流芳百世的将军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顽强的。在抗日战争中,当时弱小的中国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在此刻和*时代,我们国家一向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不逞强,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而美国凭借他的霸主地位,到处惹是生非,国际声誉每况愈下。

  柔弱,并不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是一种谦虚谨慎、低调务实的态度,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对于为人处世而言,柔弱是一种自我修养,它教我们要学会不自满、不逞强,要学会韬光养晦、宁静致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消极懈怠、丧失信心。对于为官从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调谨慎,要善于守拙,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弓满易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适当的示弱,才能够以退为进,成为最后的赢家。

  柔弱胜刚强,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哲理,仔细品读《道德经》,你能够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时空,直达我们的心灵。收起你的锋芒,保存你的实力,卧薪尝胆,以柔克刚,在适宜的时候主动作为,必将成就一份伟大的事业。

  《道德经》心得体会 10

  读了两天《道德经》和一些后人的注释理解。心中有很多很多想法。体会到很多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思维激烈碰撞,感觉有一股清净之气游走在身体的四肢百脉,奇妙之处无法为外人道(我确定我不是开玩笑的,也从来从来没有读过修真小说)。

  后来洗碗的时候看见水,突然想到,水不但能自净,而且能净他。更重要的是,水不但无形无状,能够随着容器的形状随意转变,而且,它连自身根本的状态也能改变。遇热蒸发成汽,遇冷凝聚成液,再冷还能凝结成冰。世间万物,没有能够拘束得了它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果然是:几于道!

  中午吃面的时候从客厅的天窗望向天空,忽然觉得天地广骛,宇宙之间的奥秘,深不见底。

  而我们一介凡民,即使竭尽全力,终不可窥其一角。世间之“道”,浩浩然然,于巨于细充斥于万事万物,无一能逃脱。

  观念改变最多的是对于“礼”的理解。老子说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我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世人喜欢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而这“规矩”,应是先失了“规矩”,而后才要寻“规矩”。本来生之为人,闲散惬意,只要遵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自然能获得安定祥和的生活。但人类偏偏要给自己戴上许多欲望的枷锁,因为对私欲的奢求而坏了世间的规矩,所以又不得不制造出许多道德上的,行为上的准则,一道又一道,越缠越多,无异于作茧自缚。其实怎么样生活最好呢?一切顺应自然,足矣。

  写到这里,想到圣经里也有类似的话:“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麽,喝甚麽,为身体忧虑穿甚麽。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增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 ”所以,不要爲明天憂慮,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其实对几个大的主流宗教了解得越多,越发觉得它们是殊途同归,甚至有可能同宗同源。有的时候差异和分歧并不属于宗教本身,而来自于人类对这真理的误读。掺入了太多个人的臆测和猜度,于是自然走上不同的道路。就像基督宗教说,人生而有罪,人活着是为了赎罪的,因此要把自己放到最低最低,为什么?因为我们十恶不赦。而道家里强调:“无我”,“无私”。强调高尚的人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是不是很像?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想起中学时的历史课本,里面说老子这种“无为”是消极的世界观。现在想起来,简直是最大的谬误!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种“无为”,而是一种对一切都不用刻意改变刻意追求的态度。就像上面说的,“为”,就已经代表着“不能不为”了。“以无为为,以无私私”,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当然,这个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不过相信把这个道理记于心间,以后生活中遇见合适的契机,自然能悟得。毕竟道理不是来自于书本来自于他人,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心。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又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还有一句我不记得原文了,大意是说:“想太多,反而什么都不知道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道”就像天上的日月,而文字描述就像指向日月的手。我们可以顺着手的指点,看到日月的所在,但手不是日月,故而文字也不是真理。我总觉得真正懂得的人,不会说出来,他甚至无法说出来。可能他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道”,以及怎么去追寻“道”。他只是心中明亮清澈,看事看物看人,自有一番道理,心中安宁无所求,故无所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所以我现在在这里写,只不过还是“无知”的表现罢了。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在我的博客上,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所有的事,了然于胸,又何须为外人道!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6)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范本十份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1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2

  《道德经》我认真读了一年,每一段都是以前背过的,现在每一段具体的文字都忘了,只留下一点点体会,无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然而,在反思我的经历时,有几点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1.软弱。年轻的时候,我常说某某真的很神奇,但是到了他这个年纪,我就觉得他很正常。每当你认为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时,你总是面临着最终的苦果。我有点明白《道德经》里的弱点是个好东西,因为我自己真的做不了神一样的事,知识、思维、技能都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明白了原来的自己在理解、思考、能力等方面确实有限,所以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处理好人和事。在每一次治疗中,我都看到了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和事的闪光点。

  2.谦虚和好奇。正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自己极限存在的确定性,我们才明白自己是软弱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经过我们的观察、记录、整理,用文字记录下来的

  书籍、数据等。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记录的资料也会是片面的,随后构成的结论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每当我看到一个记录的时候,我就开始通过文字的表面尝试去还原事实,当我回不到记录的场景的时候,我会有疑问的,这个大概就是好奇吧。我通过书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学*,可是因为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东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视了一些东西,结论也不必须正确。当我无所欲求,心思宁静的时候,得到正确结论的概率越高;当我心境起伏,被贪嗔痴等杂念环绕的时候,必须会得到一个偏离结论,这个偏离的结论将我引向困境。每一个经过我的结论,我总是审视多遍,唯恐得到一个偏离的结论。这个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谦虚吧。

  3.守中。中是阴阳中和的线,是阴阳河蟹的,是不走极端的,可是我觉得应当是保证自己处于最多的可能性。因为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临问题的时候我能有最多的帮忙,最多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处理环境,最终我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走极端就是不断的减少自己获得各种可能性,最极端仅有一条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以无事取天下。我觉得它十分有意思,于是我在想以无事求学,以无事求发展。在那里有所得,可是无以言语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想要少出现问题,那么*时就要力求多出问题。想要更多的财,*时就要不以求财为目标。想要大的功绩,那么就要*时就要将功绩舍于自己的合作伙伴,自己不要一丝一毫的功绩。这是从水*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此刻因为中国西化严重,变得越来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偏颇走极端。中国的追求是不败,是不停的修正自己处的环境中最低的下限;西方的追求是必须赢,是不断拔高自己处的环境中最高的上限。这个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6.守静。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动的越多,消耗越大。动的越频繁,受到反弹的压力越大。在追求强权制霸的过程中,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3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必须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并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能够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能够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能够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够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能够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能够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能够称“常无”;称道为“有”,又能够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明白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能够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能够称之为“袭明”,或“*常”。而如果我们不明白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到达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坚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应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一样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资料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并且仅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当废止礼貌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梦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4

  公司组织学*了曾仕强教授讲的《道德经的奥秘》,通过这次学*我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根据我的所学所得,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修身——正确的处世态度

  老子就讲了正确的处世态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贵而骄,持才傲物,锋芒毕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祸相随,因此在这里奉劝大家见好就收,不要贪图名利,要收敛。第十章,也是讲的修身,这一段用了六句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二、无为的思想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是要去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

  从这里可以结合我们公司的发展情况,有很多时候,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遇到的困难是肯定有的,我们能怎么做呢?如果急功*利,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以无私来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反而能保全身。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联系到我们公司的情况,在本来优越的工作情况下,我们创造了这个公司。在公司处于危难之时,我们从来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都想将公司做起来。我们正是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所以我们信邦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公司,公司壮大了,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5

  虽然他学*《道德经》时间不长,材料也不容易理解,但在张建伟教授精彩的教学中,他对《道德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学到了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人生哲理,因此,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人生中一堂宝贵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张教授还为他的讲座增加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也取得了进步,向我们倡导每个人对《道德经》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应该多交流,多讨论。在这里,让我谈谈我在学*《道德经》后的一些看法和讨论结果!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帆》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提出了“天人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内涵丰富,视角独特,思想深刻,资料博大精深。今天,它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总的来说,它在治国理政、运筹学和军事应用、处理国际关系和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简而言之,它是人们学*、培养自己以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精神标准。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上帝统治的,最高的上帝是天堂,也被称为天帝。这一观念直到春秋社会大变革时期才发生变化。老子是一位早期的思想家,他从哲学的角度有意识地、明确地否定了天帝。他以《周易》为依据,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之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以是道,非常道。名字可以是名字,十。没有名字,天地的开始。是的,它被称为万物之母&也就是说,作为宇宙的起源,道永远存在。道的运行是自由和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它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之母。

  什么都不做就统治。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天人观”。因此,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应该是法的,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他认为,最好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让人民过上自由的生活,达到无为而治、任由自然发展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所作为意味着有所行动;不作为而不作为;这就是我的意思。老子反对用惩罚、礼节和智慧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增加人民的税收和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他说:";“乐于**的人是不会成功的”(第31章)他还反对工商业、知识和文化。在老子看来,如果人类社会不需要“圣人”、“仁义”和“巧利”,国家将由国家统治。这三件事不足以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是让人们专注于“简单”,少一些“私欲”,不求知识而无忧无虑。

  老子的梦想世界是一个国家小、人口少的原始社会。他说:一个人口稀少的小国将使人民能够拥有他们所需要的任何工具,并使人民死而复生,而不会远离。虽然有一条船,但没有人乘坐。虽然有装甲兵,但并没有什么新鲜事。让人们系上绳子并使用它们。吃得甜,穿得美,住得*和,享受风俗*惯,从邻国互相看一看,听到鸡和狗的声音,人们直到年老和死亡才相互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老子的假设反映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休养生息,减少剥削。老子说,人们为什么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君主交了更多的税。”人民的饥饿是由于对他们征收食品税(第75章);人民不怕死,他们怎么会怕死,“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然而,一个小国和少数民族的梦想是一种幻觉,违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老子的举动是对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攻击,对未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乌托邦式的社会改革者。

  相反和互补。老子理论的精髓是他卓越的辩证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的变化、生与死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败关系、福与祸,发现了事物的辩证规律。《道德经》也深刻地证明了一个真理,即对立互补,当事物达到极端时就会发生变化。老子说,存在与不存在是生俱来的,困难与安逸是生俱来的。长与短只有通过相互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和谐,它们相互对立,有秩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当事情发展到极端时,就会变成相反的结果。必要时,它们将成为相反的结果。因此,老子一再警告统治者,他们必须摆脱那些极端和过度的措施。否则,事情将走向另一个极端,世界将迷失。他相信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必须明白弱者战胜强者的真理。为了证明弱者胜于强者,软者胜于硬的真理,他举了许多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较自然力的伟大和人类的`高尚品质。他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水更弱,任何强壮的人都不能获胜。没有简单的方法。软胜于硬,弱胜于强。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第78章))这意味着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水更弱,任何强大的力量都无法战胜水这一事实无法改变。弱者战胜强者,弱者战胜强者。世界上没有人不明白,但没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弱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进人们认识到新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法是直观的、原始的、简单的,缺乏科学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也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然而,《道德经》中灿烂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历史遗产。

  我们应该以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精神对待和学*《道德经》。老子的思想并不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但仍有许多哲学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仍有借鉴意义。也许,在我未来的生活中,《道德经》会帮助我走向成功的另一面。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6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己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可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于圣人之德的。而梦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觅求自己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己内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7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必须的作用。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8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能够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己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持续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仅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主角,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职责,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群众,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9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10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解:世间事,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以善心看到的是善。以恶心看到的是恶。善恶起于一念之间,善不灭恶,恶不灭善。两者同出,取舍于心。

  心得:其实世间本无善恶之分,也无美丑之分。只是因为有了善的概念,所以人们就将与善相反的言行称之为恶。因为有了美的概念,所以丑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而高下、难易、前后等相对的概念也就产生了.

  善恶、美丑、高下等都是彼此相互依存的。所以说虽然天下没有完美的人,但却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善恶同体,就算是再邪恶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我觉得不必过分推崇什么绝世珍宝的概念,为了所谓的旷世奇珍而迷失本性不择手段的去据为己有实在是本末倒置了。其实最好的宝贝无非是人的品德而已。

  而执政者再频频颁布法令禁止各种行为的同时也应该让人们先得到正确的教育。人们就像是在黑暗中行进的盲人,人生地不熟,当然不知道该怎么走。而一些所谓的领导者却一味的发号施令,处处限制他们试探的脚步。难怪他会自己试着闯出条路来。而试探行进哪有不犯错的呢?如同当今世上层出不穷的伪科学、**师现象,每次曝光之后我都在想,那些所谓的真正的大师都在干嘛?为什么这些人会有机可乘?这都是“道”与“术”本末倒置的缘故。

  就像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其实人们心里的诟病也如同水患,若只是一味的压制,终会将其逼迫成大患。兵法之中也有不把敌人逼进死路的说法,因为如果敌人陷入重重包围毫无生路。必然会竭尽全力决一死战。到时即使是胜利了,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而真正的'胜利也不是消灭对手,而是把敌人变成自己永远的朋友,永远不再为敌才是真正的胜利。

  又如现在社会常常出现各种禁令,可是各种违法乱纪的事件却屡禁不止,正是因为堵不如疏的原因。与其频频下令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还不如多教导人们该怎样做。圣人行不言之教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圣人知道万物万事都是应势应时而生。当某种不法的言行出现时不该简单的制止就算了,而是应该细细追究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出现?究其根本,才有可能推本溯源才可以真正的化解它。

  至于功名利禄,强行占有只会招来无休止的抢夺,到时候必然要费劲心机以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禄。此时自己夺来的功名也不再是自己的福,而是祸了。真正的功名不必去争,只要做到了,自然是自己的,谁也夺不去。能够夺走的也绝不是真正的功名。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圣人,他所建立的功德也是人民加给他的,并不是他自己抢夺来的,所以谁也夺不去。所以说真正的宝贝是人的品德,一颗向善的心!真正的宝贝就是得到以后仿佛仍然没有得到,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真正的宝只会给自己带来安心和快乐。

  到时候,天下既无珍宝之概念,何来盗贼?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7)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范文五份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 1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能够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我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我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我的贪欲之心、遏制自我的非份之想。净心是持续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仅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主角,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职责,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群众,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我。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 2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我此刻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十分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明白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可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我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明白终极的总道理就能够了,你明白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能够,其他的.东西能不明白就不明白,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明白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中国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此刻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 3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我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可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于圣人之德的。而梦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觅求自我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我内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 4

  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能够说起初是很模糊的。*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最终有机会认真拜读老子的《道德经》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让我如获至宝。随着一页一页的翻看阅读,《道德经》那智慧的灵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闪现。

  想起林语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的确如此,当我掩卷沉思,《道德经》给于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十分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国家公务员来说,如何去应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消除贪念,宽以待人,欢乐学*、欢乐工作、欢乐生活。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

  我一向认为,生活中应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道德经》是人类礼貌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了***的最高标准,是文化史上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用心品读《道德经》是很美的,而恰恰是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处给人以抚慰。读书学*是我生命的自觉,阐释圣典《道德经》,让我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使自我在教育教学的领域内尽心尽职,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二、读《道德经》后,让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仅要了解别人能战胜别人,更应当了解自我有勇气战胜自我。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适宜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我和取得最终的成功,仅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所以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贴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时,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无所不为,所以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上善若水”就是这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极致。

  除了“无为”、“虚静”,《道德经》里还有一个朴素的辩证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规律。在老子的眼里,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长久;唯“寡欲”,方能无咎,也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过分追求“声色货利”必定会带来祸害,仅有充分地尊重规律,坚持按“自然、无为、朴素”的和谐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够利用规律来缓解、协调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在第三十九章里,他有一个很鲜明的阐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以此类推,天下万物若违背了它的规律,必将受到惩罚。这种辩证法虽不很健全,却具有十分强的科学前瞻性。当前,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用功利主义的过度膨胀,人们往往强调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质利益的满足,认为个体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后的变质生活,长远利益受到忽视,结果被自然一次次地还之以颜色,就是一个佐证。

  三、爱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践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刚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就能对宇宙之中的规律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有无的论述,可说把世间万物的从生到死,从出现到毁灭剖析得精辟明了。道法自然的见解可说令我们现代人汗颜,几千年前的人就意识到要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坏自然。而我们此刻把自我赖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疮百后才猛地发现提出环保的概念,要去保护补救了,其实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补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为失去的东西很多是无可挽回的,灭绝了的物种也就永远的消失了!

  四、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定当竭力为国、为民效忠。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我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所以,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我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好的**,之所以能够长久不息,是因为这是个**机构运行程序贴合民众的利益,贴合道。**的公务员不是为了自我的贪欲,**,食欲,玩乐,口福,性福,眼福,耳福等享受而当官,不是他们没有这些欲望,而是**的机构没有这个机会,这些漏洞,让他们去为所欲为。所以好的**为优秀的品德好的人供给发挥才能的*台,让愚蠢,丑恶,猥琐的人却步。这样的**往往使公务员将自我的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不会出现让领导先走的场面,这样的**才会生生不息。这不正是这个**的公务员一丝不苟,无私无畏的行为,才能成就这样的**生生不息,受到人民的拥护。我觉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我的贪念。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别人对自我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够宽以待人。

  以上是我读《道德经》的点滴感悟,《道德经》已俨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清净处世,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读《道德经》吧,它会使你精神不再贫乏,生活不再无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聪慧,使人丰富,使人幸福,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 5

  学*《道德经》这门学科虽然不久,并且资料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张剑伟教授的精彩授课中,却大致了解了《道德经》,和学*到了其中的一些人生哲理,这些知识都是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所以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人生中宝贵的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张教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许多自我独特的见解,他还进取向我们提倡每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我们彼此之间应当多交流讨论。在此,我就来说说学*了《道德经》之后,自我的一些见解和讨论成果吧!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资料博大精深。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无为而治”。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到达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者,则不能够得志于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时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能够没有忧患了。

  老子所向往的梦想世界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因为他们的君主取赋税多的缘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提高因素。可是,小国寡民的梦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提高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反相成。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道德经》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仅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一样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

  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必须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所以,老子一再告诫统治的人,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的人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进取意义的。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中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我们应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看待和学*《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不是全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可是仍有很多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于我们此刻的生活仍有借鉴意义。或许,在日后的生活中,《道德经》会助我迈向成功的彼岸。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菁华6篇)(扩展8)

——大学生研读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大学生研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1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大学生研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2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大学生研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开启了人类自古以来几千年探索自然规律的序幕。辩证地看待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指导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

  老子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见,向世人阐释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求知,如何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循道路(也就是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过去是最好的。”在古代,按照法律办事的人,“天清地好”,上帝对法律的尊重可以是明确的,地球对法律的尊重可以是和*的,上帝对法律的尊重可以带来和*,河流对法律的尊重可以充满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是无穷无尽的,侯**王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得到世界。“是它造成的”。“天空晴朗,会裂开;如果土地上没有和*,人们就会害怕;神没有灵,要惧怕安息;山谷不盈利就会枯竭;万物不能生,必灭;王厚不正直,会害怕的。”意思是,天不晴,可能崩裂,地不太*,可能崩塌,神仙不显灵,可能消失,河流无水干涸,万物不能生长,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欲望太多,就会厌倦生活;如果你很安静,什么都不做,你会很满足,很快乐,否则你会带来灾难。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他的辩证哲学的治国安民思想。《道德经》前半部分主要讨论治国方略,后半部分主要讨论如何治国。

  第一段“道可说,不可恒,名可名,不可恒。”意思是道作为世界的本源,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但不是永恒的。"可以命名一个名称,而不是一个常量名称."它是一个可以被调用的名字,而不是一个常量名。“未知,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天地刚呈现的时候没有名字,万物逐渐出现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不是永恒的)。“所以,总是没有看到它的美好的欲望,往往有看到它的尴尬的欲望。”意思是我们常常在没有欲望的时候去探索它的奥秘,有时候去探索它的倪端。"这两个名字相同,但名称不同."也就是说,存在和不存在都来自道,但名称不同。“同一句话说的神秘”,也可以说是深奥微妙,难以把握。“神秘而神秘,所有美好事物的大门。”意思是说这种神秘的方式就是一切的秘密方式。

  老子在开篇就用具体抽象的“道”介绍了“常无欲见其美,常无欲见其悲”,即他写道,要知其玄妙,最好做到“无欲”。这和他“清廉无为”的想法是一样的。“无欲”是贯穿《道德经》的主旨。

  老子认为人性本善,本纯。人类的各种丑恶行为,应该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导致的扭曲人性的变态现象。所以老子坚持存真离伪,保存人性的善与美,顺应自然之道,抛弃一切引起人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似乎很难理解。他理想社会里的人都很发达,头脑简单,没有物质享受的奢侈欲望,也不会被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或知识所困扰。他是一个历史循环者。在他眼里,让人们在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简单纯真的精神生活,比物质文明发达但充满危机、斗争、谋杀、阴谋的社会制度更符合人性。

  他强调“无为”就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有效性显然比用法律、法规、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的这一社会理想与其“道”论密切相关。

  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老子把与“道”相适应的运动作为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道德标准应该遵循的最高标准。他的政治思想所体现的是“无为而治”和“言传身教”。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来说,要求统治者给人民一个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不要为了顺应自然而强烈干预。人们在这种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没有遭受**的折磨,没有担心繁重的税收,自然会感到

  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大学生研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4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大学生研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5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事迹,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道德经》全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之心。

  老子说“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