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

首页 / 心得体会 / |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1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 “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 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 “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2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作为小学阶段的高年级,我想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些尝试。于是,我大胆地对导学案进行研究,尝试课前让学生自学。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和实践,我对导学案有些收获,也有些思考。学*内容中本身就含有很多对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就有三个“观察与思考”的活动,这些图文并茂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更有时间的保证,所以在课堂上交流时学生都能充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但是,导学后的课堂跟*常的课堂应该有所不同。创设情景就变成了检查自学情况,有些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情况,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

  但也有不足。

  1、学生到了五年级了,学*水*的差异已经形成并且明显化了,这直接影响到自学效果的不同。优等生自己阅读课本基本上就能理解学*内容了,对于他们,课堂上应该适当为他们拓展,才能让他们对课堂有兴趣。而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弱,课本中的问题没办法解决,课堂上就只能关注他们基础题目是否理解。这“吃饱”与“吃好”的矛盾如何解决?

  2、学生预*完以后,对一些知识已经了解了,在课堂上再让他们进行探究,他们就缺少兴趣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努力,不断地去尝试,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3

  新课改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改所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的能力;新课改注重科学探究的学*,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的关键是: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2)知识问题化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 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

  对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本班学*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目标中的要求。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的内驱力,学生学*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4.强化一个“研”字。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一年多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预*、上课、复*三者有机的统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方式。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固学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以学定教,开展分层教学,降低数学学*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因此,“学案导学”是师生共建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环境,建立了民主*等的师生关系。学生通过教师鼓励,可以异想天开,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品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案各种环节设计科学,并配有适当的.课堂练*,教师在讲解时注重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达到 “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学**惯;帮助学生通过学案的情境素材呈现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这无疑是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的良好途径。

  美国的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学*的主动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案导学心得。

  1 、在学案设计中体现和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学*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语文,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2、学案导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第一,教学生“读一读”。学案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课文,并指导学生预*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第三,引导学生“用一用”。养成学以致用的*惯。第四,引导

  学生学会“复*”。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

  3、学案导学中发展学*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更要发展学生的学*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学案导学中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5、学案导学中应运用“最*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学案导学致力于为学生的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学*过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学*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使用导学案研究,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机会,更是一种挑战,经过一段时间对导学案的学*和研究,感受很深,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案导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教学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二、学案导学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业务水*

  学案教学要求在制定学案之前由各学科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集思广益,在全面把握教材标准和考纲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教学经验,精心制定教学案,把授课的重点、难点、教学思路都集中体现在教学案上,使教学案能集众家之长。同时,这也要求教师们要致力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三、学案导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导学案”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转到“学”上来。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小结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了他们学*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积极性,同时学生也学会了交流,提高了学生之间合作能力

  四、及时练*,加强巩固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却缺少相关的巩固练*。知识是需要反复练*,加强理解的,才能加深记忆。教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五、学案中应包含的内容

  就我而言,我认为学案里应该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应该有教师的引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应该有教师的板块式问题;(引领学生从知识的此岸走向知识的彼岸)应该有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有学生自己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最后还要有有价值的练*题。(检查学生学*是否达标)

  六、重视师生课后反思、精益求精

  学生要学会做学后记,就是学生要把对课堂学*的经历,体验进行总结,包括本节课所获得的收获,学到哪些知识、技能,解决了哪些问题,还要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学*方法上有何收获,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改进等。同时老师也要写下教学反思日记,就是要把自己完成每一次教学活动后,对实施教学活动的自我感觉记录下来,反思应包括对本节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教学效果的好坏进行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哪些问题的讨论还不够。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4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2、“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5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 “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 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 “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6

  本周二我参加了我们二七区首届“多彩课堂文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通过听教研室王丽娟副主任的讲座及两位优秀教师的观摩课,我从中受益匪浅。

  我知道了所谓“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传业、授道、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而设置的一种学*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把学*目标设计成学*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一、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课前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或不知道预*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情况,将学生在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

  三、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分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今后我会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尝试导学案,希望可以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的培养壮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推动课改进程,我于11月18日参加了我州举行的湘西自治州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感受很深。

  研讨会开幕式上听取了州教科院副院长宋泱院长的讲座,使我知道了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特征、高效课堂的标准、高效课堂的三个“量”和三个“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及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编写导学案时,我将围绕这些来编写。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又去吉首市八小现场观摩研讨。在八小,我见识到了两堂高效的导学课,课堂上,教师把学*的**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对子互学、小组促学、师生释疑的方式来学*。在这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了学*的主体,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感到了自己是学*的主人,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氛围中;而教师又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体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学*精神,学*的效果也非常好。这是我从教以来所见到的最优秀的语文课。

  现场观摩后,我多么希望快点回到学校,把我所见到的和听到的讲给我校其他教师,同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当然要运用一篇完美的导学案上好一堂高质高效的导学课,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但无论条件怎样艰苦,工作难度怎样大,我都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的主人,我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对导学案的编写,我有以**会。

  一、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

  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有助于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有待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1、在导学的过程中,学*方法和学*策略的指导显得有些流于形式,学法指导太空,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去。

  2、由于时间的关系,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导学步骤,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就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3、导学案不能做统一标准要求,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数学学科的导学案的设计更应该突出人文特色,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魅力。

  4、应该努力做好课堂反馈,让每一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巩固与衔接。

  总之,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成绩。但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我想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9

  导学案相比传统的教师教案,它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因而,它一定是变传统的研究教材、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变传统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是教师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

  (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作为教学,虽然既含有“教”、又含有“学”,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家虽然认识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颠覆,但仍有许多模糊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旧教学方式深层面的质的变革,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己也曾错误的认为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就是“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学*,于是把过去的“填鸭式”改成了“放鸭式”。

  到底如何认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呢?《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指出:导学案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它是一个隐含老师主导作用的文本??“导案”,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能力的“练案”,还是一个师生、生生情感交融,生命对话的有机载体,一个蕴含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文本。导学案体现了教学合一。于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找到了一艘“渡船”。我认识到:认真学*、研究导学案的设计,力争把导学案设计成学生学*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并在使用中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就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二)在教改实践中如何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让我们认识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创造之精神的人。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往往成为口号,而应试教育则愈演愈烈。面对这种现状,自己觉得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们的学生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考上高中,升入大学,成为一名知识型人才;要么中考无望,回家务农,放“藏獒”,成为一名文盲型的劳力。要对得起家长和社会,是否还得抓住中考这条主线?《高校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给我指明了方向。书中引用山东省昌乐二中的口号:“高考只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是的,在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对这句口号做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我从中深刻认识到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加强素质教育,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有了良好的心态和能力,何愁中考和高考呢?

  《高校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还明确指出:虽然考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没有考试过不了今天”,“但是光有考试过不了明天”。好的教育不会因考试而改变,更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这也是许许多多的课改学校用不争的事实证明了的。

  以生为本就是要相信学生、**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就是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真正把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角”、“主体”、“主宰”、“主讲”变成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形成一个“学*共同体”,成为*等中的“首*”。这些观念讲起来容易,真正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说这双桨不是随便就能划动的。正如书中所讲:立足于“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充分体现了基于新课程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而它的设计本身不仅仅是定位于教学层面。它是对课堂教学、班级组织建设、小组合作学*、课堂评价反馈、班组文化建设等整体教学系统的统整与建构。所以在教育理念、设计形式、设计内涵、教学系统、教学手段等方面蕴含着诸多创新的教育教学元素和智慧。这些丰富的元素一旦缺少了可操作的技术是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呈现出来的。因此,找到了这副渡船的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要按书中所要求的“宁浅勿深、宁*勿远、宁小勿大、宁下勿上”的原则,本着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中研、在研中教的思想来尝试实践。最后借梁光明老师的两句话来加深对这本书的理解:“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10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6月20号下午,学校在多功能会议厅举办了学*“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仪式。

  在这次学*中,我深有体会,受益匪浅。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课堂模式一贯都是“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以求分,学以应试。如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学*没有主动性,被动的接受着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失去了灵性、悟性,失去了主动学*,自己动手“捕食”的能力。即得到了“鱼”而没有学会“渔”,没有自学能力,无法进行终身学*,影响了以后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这种枯燥的学*模式中厌学弃学,令人痛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知识能力化,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时刻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种导向的探索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探索的一种新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培养终身学*的*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所以,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一、二、三”教学模式中的“一”指的就是自学环节。在学生自主学*时,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学*方法,要求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退却,所有问题都要先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反复思考,实在不能解决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严格按照导学案的要求阅读教科书,对问题进行探究,对重要单词,短语,句子圈圈点点,加强记忆;对重要短语,句子要认真体会,学*其用法,对练*努力做到准确、迅速、规范、灵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笔准确;每次预*结束后要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梳理。当然,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让他们不厌烦预*,必须给他们降低难度,减少数量。布置知识链接、课堂提升以及知识巩固三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完成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之后的“三”指的就是课上的交流研讨,展示提升,效果校验。就是教师上课环节。主要进行第一项是自主学*检查。一般来说,课堂测试部分我采用让学生口答的形式,不进行书面展示。而课堂提升和知识巩固部分需要课前书面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与讲解,来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信息,主要有:学生的学*目标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没达到学*目标的原因何在?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两部分的展示如果有些学生做对了,有些没有做对,这时教师仍然不讲解,引导学生对练*结果进行讨论,力求通过集体讨论,使得学生自己纠正、解答一部分没有做对的*题,进一步理解掌握学*的内容。在上课这个环节中,切忌不能成为一个对照答案的课堂!毕竟学生学*能力有限,还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点!可以适当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导学案”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在这里教师要重点精讲。教师的讲解不要从头开始,这里的讲解与传统的讲解还是不同的,因为学生的起点已经不一样了,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也已经经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与课堂讨论后,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讲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做对的道理和做错的原因,抓住导致理解困难的症结讲解就可以了。最后环节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探究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在这一环节中,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的*台。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适时点拨,正确引导。最后可以通过复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另外,通过删减但课堂上仍处理不完的*题可留一小部分作为课外作业。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首先,提前阅读导学案,学生的学*目标明确了,主体地位明显了,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了学*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由此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学*的*惯。其次,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无法独立完成的部分需要小组同学互助合作来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表述自己的观点,归纳别人的意见,吸纳别人的长处,完美自己的主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听取意见的好*惯和团结互助合作的能力。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终身学*的*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中都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充分发展,享受到学*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实现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生!

  不过,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们不但要学好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三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出色。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扩展阅读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扩展1)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1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本学期学校大力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我们找到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十月份为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开展以有效性教学为目的的读书月活动,我们忙里偷闲,静心书桌,有所收获,有所体会。

  记得美国的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学*。”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大力推行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学*的主动性。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让学生在“导学”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任务。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内容、学*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

  1、学案设计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参与。学生的学*方式不应是过去单一的传统接受式,而应该是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实践学*、接受学*并举。物理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物理,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2、学案导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第一,教学生“读一读”。课前为学生编好自主学*内容,并指导学生预*方法,让学生找到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

  第三,引导学生“用一用”。养成学以致用的*惯。

  第四,引导学生学会“复*”。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

  3、学案导学中发展学*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更要发展学生的学*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学案导学中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

  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5、学案导学中应运用“最*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学案导学致力于为学生的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学*过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学*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2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的主人,我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对导学案的编写,我有以**会。

  一、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

  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有助于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有待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1、在导学的过程中,学*方法和学*策略的指导显得有些流于形式,学法指导太空,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去。

  2、由于时间的关系,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导学步骤,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就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3、导学案不能做统一标准要求,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数学学科的导学案的设计更应该突出人文特色,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魅力。

  4、应该努力做好课堂反馈,让每一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巩固与衔接。

  总之,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成绩。但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我想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4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本学期学校大力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我们找到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十月份为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开展以有效性教学为目的的读书月活动,我们忙里偷闲,静心书桌,有所收获,有所体会。

  记得美国的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学*。”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大力推行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学*的主动性。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让学生在“导学”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任务。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内容、学*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

  1、学案设计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参与。学生的学*方式不应是过去单一的传统接受式,而应该是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实践学*、接受学*并举。物理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物理,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2、学案导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第一,教学生“读一读”。课前为学生编好自主学*内容,并指导学生预*方法,让学生找到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

  第三,引导学生“用一用”。养成学以致用的*惯。

  第四,引导学生学会“复*”。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

  3、学案导学中发展学*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更要发展学生的学*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学案导学中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

  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5、学案导学中应运用“最*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学案导学致力于为学生的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学*过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学*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5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扩展2)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 (菁华6篇)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1

  一、 “学案导学”要求教师着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课堂公关”能力。

  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教学导演”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亢奋状态。

  三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

  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

  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

  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倒是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

  三、课堂上的具体操作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另外,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兵教兵”,这种模式在讲评课及复*课中比较实用,“兵教兵”抓住了学生出错后急于纠错和学生乐于讨论,喜欢轻松活泼课堂的心理特点,放手发动学生,通过板演、解析、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问题暴露,不知不觉中解决。

  例如板演环节,不一定只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选择、填空。

  因为这类问题暴露不明显,通过出错学生板演、解析,其他学生点评、提问、讨论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

  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

  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这要求教师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

  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

  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

  学生兴趣高了。

  第三,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

  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为学生做好旧知识的铺垫。

  旧知识是学*新知识的基础。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2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的主人,我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对导学案的编写,我有以**会。

  一、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

  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有助于发挥集体教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有待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1、在导学的过程中,学*方法和学*策略的指导显得有些流于形式,学法指导太空,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去。

  2、由于时间的关系,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导学步骤,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就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3、导学案不能做统一标准要求,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数学学科的导学案的设计更应该突出人文特色,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魅力。

  4、应该努力做好课堂反馈,让每一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巩固与衔接。

  总之,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成绩。但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我想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4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5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6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

  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

  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

  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

  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

  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

  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

  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扩展3)

——导学案心得体会实用十份

  导学案心得体会 1

  *两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探索,营造了新课改的大环境。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学案式导学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我积极响应学校新课改的号召,践行学案式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摸索之后,我获益匪浅。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单位时间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合理分工,群策群力。

  传统的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读、议、讲、练、评”方针的指导下,包括课前预*,课堂自主学*,合作探究,当堂反馈,以及课后的巩固练*。如果我们备课组集体认为这三课时衔接比较紧密,就设定由同一个人构思比较的好。然后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时候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其他的老师质疑,讨论,补充。最后才形成定案。

  二、自主学*,合作探究。

  “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预*部分,通过预*就理清了学*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头脑里仍然是一团浆糊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三、及时练*,当堂巩固。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巩固练*。知识是需要反复练*,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思品,有的知识的应用,解题的技巧是需要反复举例练*,才能加深记忆。

  导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四、教后反思,精益求精。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怎样做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进。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在反思的基础上,那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合理呢? 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导学案的三大特点。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导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导学案教学而努力。

  今年暑假,中心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导学案培训,首先学*了第三代导学案和第一、二代导学案的区别,然后重点讲解了第三代导学案的优点和具体流程,最后,组织我们自主编写导学案,在编写中体会导学案的精髓。通过这次学*“导学案”教学和编写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意义、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一)导学案的关键是: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 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2、知识问题化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规则,应用语法,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二)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 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三)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然后是小组交流、讨论、检查,进行合作性学*,而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要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这两个学生自主学*的环节应该占去课堂教学一半多的时间。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方式、学**惯、思维方式、思维*惯、明显的学*障碍、学*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的内驱力,学生学*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强调了小组合作学*,因为小组代表的发言必须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依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法,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4、强化一个“研”字。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心得体会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的培养壮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推动课改进程,我于11月18日参加了我州举行的湘西自治州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感受很深。

  研讨会开幕式上听取了州教科院副院长宋泱院长的讲座,使我知道了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特征、高效课堂的标准、高效课堂的三个“量”和三个“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及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编写导学案时,我将围绕这些来编写。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又去吉首市八小现场观摩研讨。在八小,我见识到了两堂高效的导学课,课堂上,教师把学*的**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对子互学、小组促学、师生释疑的方式来学*。在这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了学*的主体,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感到了自己是学*的主人,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氛围中;而教师又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体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学*精神,学*的效果也非常好。这是我从教以来所见到的最优秀的语文课。

  现场观摩后,我多么希望快点回到学校,把我所见到的和听到的讲给我校其他教师,同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当然要运用一篇完美的导学案上好一堂高质高效的导学课,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但无论条件怎样艰苦,工作难度怎样大,我都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导学案心得体会 3

  这学期,学校组织老师们学*了导学案,通过学*,我对导学案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传统教学的特征是“先教后学,先师后生”,这是注入式教学的典型特征,就是上课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都听懂了,然后学生再作练*,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巩固消化。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冲突。

  所谓的“导学案”就是改变原先的上课模式,“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导学案”中都有设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导”字的功能。

  我认为,“导学案”的在对问题的设计上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如果在设计问题,设定预*量,连贯导学环节上不能体现导学案的特点,那么导学案就成了学生变了味的预*作业。

  总之,以“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肯定与推进。我想,如果能认真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提高了。

  经过这一段时期学*和实践我对导学案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导学案”坚持知能统一,实现学会和会学;从学*内容上讲,明确有关知识结构,力求知识规律化,系统化,思路条理化;从学*方法讲,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学好,重在教师考虑如何教好。在老师方面,避免了授课的随意性,功夫下在了课前,课堂上有精力关注学*状态,随时进行点拨和指导,对学生来说,拿到学案后,对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很明确,在学*的过程中能合理安排,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进行自主学*。学生成了学*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到学*中来了,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就好办了。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导学释疑,当堂达标为主要步骤,使知识落实与能力的培养于一体,起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作用。

  “学案导学”遵循的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但在我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有很多问题,如主体参与不够、教与学顺序颠倒、规范表达落实不力等,如何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当然要努力学*导学案,认真做到以学当教,当堂达标。

  其次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再则“探究”是学*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律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维上有所启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分小组探究,个人探究、小组之间交流与合作等。不管哪种方式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想以后多研究一下小组探究,小组探究可以增强沟通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听、说、问”三种成比例出现的行为。“说”,即表达清晰,具有说服力;“听”,即有效倾听,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小组探究可以增强团队合作:即愿意与他人合作,作为团队的一份子去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小组探究可以增强自信:即敢冒风险接受任务,或敢于提出与不同的意见。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尝试使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去教学生,去启发学生,使自已的课堂变的生动、有趣,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导学案心得体会 4

  *两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探索,营造了新课改的大环境。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学案式导学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我积极响应学校新课改的号召,践行学案式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摸索之后,我获益匪浅。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单位时间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合理分工,群策群力。

  传统的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读、议、讲、练、评”方针的指导下,包括课前预*,课堂自主学*,合作探究,当堂反馈,以及课后的巩固练*。如果我们备课组集体认为这三课时衔接比较紧密,就设定由同一个人构思比较的好。然后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时候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其他的老师质疑,讨论,补充。最后才形成定案。

  二、自主学*,合作探究。

  “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预*部分,通过预*就理清了学*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头脑里仍然是一团浆糊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三、及时练*,当堂巩固。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巩固练*。知识是需要反复练*,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思品,有的知识的应用,解题的技巧是需要反复举例练*,才能加深记忆。

  导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四、教后反思,精益求精。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怎样做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进。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在反思的基础上,那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合理呢? 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导学案的三大特点。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导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导学案教学而努力。

  今年暑假,中心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导学案培训,首先学*了第三代导学案和第一、二代导学案的区别,然后重点讲解了第三代导学案的优点和具体流程,最后,组织我们自主编写导学案,在编写中体会导学案的精髓。通过这次学*“导学案”教学和编写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意义、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一)导学案的关键是: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 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2、知识问题化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规则,应用语法,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二)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 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三)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然后是小组交流、讨论、检查,进行合作性学*,而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要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这两个学生自主学*的环节应该占去课堂教学一半多的时间。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方式、学**惯、思维方式、思维*惯、明显的学*障碍、学*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的内驱力,学生学*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强调了小组合作学*,因为小组代表的发言必须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依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法,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4、强化一个“研”字。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心得体会 5

  上学期,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通过不断教研和实践,对 “导学案”的使用已由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初尝甜头,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谈。

  一、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除此之外,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预*。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原先的教学,虽然上课前我都让学生预*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导学案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总之,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今后我会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尝试导学案,希望可以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导学案心得体会 6

导学案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改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3月份开始,我校开始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现在结合我使用导学案的过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使用让学*时间更为丰盈。

  使用“导学案”,学生在学*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了学*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节约了时间,让学*时间变得更为丰盈。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学生的学*——课前的预*,课内的汇报、交流都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无可依靠;像一位盲人没有了手中的拐杖,变得不知所措;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无从下脚,找不到出路。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学案”中的要求、内容展开课前预*,课内汇报、交流,学*效率大大增强,为拓展阅读争取了时间。

  二、“导学案”的产生,让老师们在备课时少了很多无效劳动,减轻了工作压力。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设计要比老师们一课一课地设计教案在劳动量上要轻松得多。教案的设计从开始写导入到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花费老师很多的精力,这样老师们在备课上常常是怨声载道,也使备课流于形式,很多老师的备课变成了只是应付领导检查的文件,而没有真正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况且也只是在老师的“教”上下功夫,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过程。

  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虽然,“导学案”的设计对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但不管怎样,都比一课一课把教案详详细细写出来费工费时要少,也更为有效。这种做法是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啊!

  三、“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原先的语文教学,虽然上课前我都让学生预*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本来好心情的老师变得暴躁,学生也越来越不愿意上语文课。

  “导学案”的使用,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了学*效率。预*时,依据“学案”展开学*,有了指挥棒,知道预*哪些方面的'内容;交流汇报时,也知道怎样谈,谈什么,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

  四、“导学案”的使用给学生搭建了竞争的*台,增强了学语文的热情。

  有老师说,听语文课如同嚼蜡,干涩苦辣,让人浑身不自在,没有听数学课所拥有的一种激-情。“导学案”的使用,就像数学中的例题,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观点,课堂上你争我抢,你坚持这个观点, 我坚持那个想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说完了这一个内容,下一个问题又等你去解决,问题解决了,课文学透了,就积累优美语言,你能背一句,他就背三句,我还能背一段,竞争的氛围创设起来,学生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你说,学*效率能不提高吗?

  以上是我结合半年多的课改实验进行的一些反思。当然,课改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在课改中**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导学案心得体会 7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但我认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导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的负担。每周还要进行“周周清”,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还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动态,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二、导学案的使用使差生更加明显。

  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他们的各种*惯都比较差、也比较懒惰,学*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主动地去学*?是数学课的老师们的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出现的情况是“差生吃不了,优生有点吃不饱”,这样导致优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得抄袭,越来越差。而且大多学生的家长本身的素质不高,对学生的监督难以保证,使得他们偷懒、钻空子,是能少则少,能不写就不写,该记忆的知识、概念、公式,都弄的是一知半解,有时提问什么都不知道,没学几天就把老师教的还给了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贫于抓学生、盯学生,还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只能再加强责任心、更加努力地来抓学生、盯学生以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导学稿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多地传递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情谊,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导学案心得体会 8

  从8月26号我校进行导学案培训以后我认为“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预*、上课、复*三者有机的统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方式。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固学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以学定教,开展分层教学,降低学*的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因此,“学案导学”是师生共建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在学案设计中要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参与。特别是英语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英语学*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是一种负担。

  二、学案导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首先,教学生“读一读”。学案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课文,并指导学生预*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其次,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然后,引导学生“用一用”。养成学以致用的*惯。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复*”。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学案导学致力于为学生的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学*过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学*共同体”,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导学案心得体会 9

  导学案相比传统的教师教案,它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因而,它一定是变传统的研究教材、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变传统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是教师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

  (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作为教学,虽然既含有“教”、又含有“学”,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家虽然认识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颠覆,但仍有许多模糊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旧教学方式深层面的质的变革,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己也曾错误的认为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就是“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学*,于是把过去的“填鸭式”改成了“放鸭式”。

  到底如何认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呢?《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指出:导学案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它是一个隐含老师主导作用的文本??“导案”,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能力的“练案”,还是一个师生、生生情感交融,生命对话的有机载体,一个蕴含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文本。导学案体现了教学合一。于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找到了一艘“渡船”。我认识到:认真学*、研究导学案的设计,力争把导学案设计成学生学*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并在使用中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就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二)在教改实践中如何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让我们认识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创造之精神的人。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往往成为口号,而应试教育则愈演愈烈。面对这种现状,自己觉得做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们的学生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考上高中,升入大学,成为一名知识型人才;要么中考无望,回家务农,放“藏獒”,成为一名文盲型的劳力。要对得起家长和社会,是否还得抓住中考这条主线?《高校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给我指明了方向。书中引用山东省昌乐二中的口号:“高考只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是的,在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对这句口号做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我从中深刻认识到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加强素质教育,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有了良好的心态和能力,何愁中考和高考呢?

  《高校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还明确指出:虽然考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没有考试过不了今天”,“但是光有考试过不了明天”。好的教育不会因考试而改变,更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这也是许许多多的课改学校用不争的事实证明了的。

  以生为本就是要相信学生、**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以学为本就是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真正把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角”、“主体”、“主宰”、“主讲”变成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形成一个“学*共同体”,成为*等中的“首*”。这些观念讲起来容易,真正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说这双桨不是随便就能划动的。正如书中所讲:立足于“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充分体现了基于新课程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而它的设计本身不仅仅是定位于教学层面。它是对课堂教学、班级组织建设、小组合作学*、课堂评价反馈、班组文化建设等整体教学系统的统整与建构。所以在教育理念、设计形式、设计内涵、教学系统、教学手段等方面蕴含着诸多创新的教育教学元素和智慧。这些丰富的元素一旦缺少了可操作的技术是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呈现出来的。因此,找到了这副渡船的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要按书中所要求的“宁浅勿深、宁*勿远、宁小勿大、宁下勿上”的原则,本着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中研、在研中教的思想来尝试实践。最后借梁光明老师的两句话来加深对这本书的理解:“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导学案心得体会 10

  ――高锦龙 我抽时间学*了《学案导学问题解答》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进一步感受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就学案导学谈几点体会:

  一、 “学案导学”要求教师着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亢奋状态。

  三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提供方法保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

  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倒是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

  三、课堂上的具体操作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另外,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兵教兵”,这种模式在讲评课及复*课中比较实用,“兵教兵”抓住了学生出错后急于纠错和学生乐于讨论,喜欢轻松活泼课堂的心理特点,放手发动学生,通过板演、解析、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问题暴露,不知不觉中解决。例如板演环节,不一定只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选择、填空。因为这类问题暴露不明显,通过出错学生板演、解析,其他学生点评、提问、讨论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这要求教师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学生兴趣高了。第三,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

  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为学生做好旧知识的铺垫。旧知识是学*新知识的基础。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扩展4)

——导学案心得体会 (菁华6篇)

导学案心得体会1

  新课改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3月份开始,我校开始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现在结合我使用导学案的过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使用让学*时间更为丰盈。

  使用“导学案”,学生在学*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了学*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节约了时间,让学*时间变得更为丰盈。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学生的学*:课前的'预*,课内的汇报、交流都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无可依靠;像一位盲人没有了手中的拐杖,变得不知所措;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无从下脚,找不到出路。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学案”中的要求、内容展开课前预*,课内汇报、交流,学*效率大大增强,为拓展阅读争取了时间。

  二、“导学案”的产生,让老师们在备课时少了很多无效劳动,减轻了工作压力。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设计要比老师们一课一课地设计教案在劳动量上要轻松得多。教案的设计从开始写导入到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花费老师很多的精力,这样老师们在备课上常常是怨声载道,也使备课流于形式,很多老师的备课变成了只是应付领导检查的文件,而没有真正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况且也只是在老师的“教”上下功夫,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过程。

  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虽然,“导学案”的设计对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但不管怎样,都比一课一课把教案详详细细写出来费工费时要少,也更为有效。这种做法是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啊!

  三、“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原先的语文教学,虽然上课前我都让学生预*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本来好心情的老师变得暴躁,学生也越来越不愿意上语文课。

  “导学案”的使用,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了学*效率。预*时,依据“学案”展开学*,有了指挥棒,知道预*哪些方面的内容;交流汇报时,也知道怎样谈,谈什么,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

  四、“导学案”的使用给学生搭建了竞争的*台,增强了学语文的热情。

  有老师说,听语文课如同嚼蜡,干涩苦辣,让人浑身不自在,没有听数学课所拥有的一种激情。“导学案”的使用,就像数学中的例题,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观点,课堂上你争我抢,你坚持这个观点, 我坚持那个想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说完了这一个内容,下一个问题又等你去解决,问题解决了,课文学透了,就积累优美语言,你能背一句,他就背三句,我还能背一段,竞争的氛围创设起来,学生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你说,学*效率能不提高吗?

  以上是我结合半年多的课改实验进行的一些反思。当然,课改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在课改中**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导学案心得体会2

  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新事因为它又和教学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切实落实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的主人,我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了对导学案的学*使用,我有以**会: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发挥集体校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为了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将学案的编写分为“预*学案”、“导学案”、“达标反馈学案”三个环节。

  主要环节“导学案”的设计,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分为七大部分:学*目标、学*重点、学法指导、学*过程、合作探究、拓展迁移、课堂小结等。

  实行个人划分任务原则,我们每个人负责一周的备课,为了设计好导学案,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绞尽脑汁,仔细认真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知识点,力争呈现给学生的是最完善的设计。

  三、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指导课前预*:每节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的预*活动中有的放矢,学生有了清晰的思路,对本节课的学*目标、学*重难点,有所了解,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学*活动。

  2、课堂引导探究:在预*的基础上,教师把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说明,按照具体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指导学生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展示学生的学*成果。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圆满完成问题的解决。可以适当开展各种竞赛,让须生在愉悦、进取、力争上游的学*氛围中完成学*任务,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给学生足够的学*空间。

  3、作业的布置:作业要求巩固课堂学*内容之外,还要为下一单元的导学案做充分的准备。让课堂的内容能够有序的联结起来,便于学生梳理知识。

  四、有待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1、在导学的过程中,学*方法和学*策略的指导显得有些流于形式,学法指导太空,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去。

  2、由于时间的关系,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导学步骤,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就忽视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3、导学案不能做统一标准要求,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语文学科的导学案的设计更应该突出人文特色,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魅力。

  4、应该努力做好课堂反馈,让每一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即使解决,做好巩固与衔接。

  总之,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成绩。但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我想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导学案心得体会3

  xxxx年我校作为徐州市首批有效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在领导的关怀指示下开始使用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是边实践边总结边修改边借鉴,为了更好的把导学案落实于自己的数学课堂,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群策群力,有了一些自己实践后的思考。

  首先,要在设计与编写导学案上下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适合学生使用的有效的导学案,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深入钻研教材,讨论制定导学案方案,再由具体的主备人开始书写,然后再分发给每位任教教师进行二度开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补充等,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修改,使得导学案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其次,要在导学案的实施上下功夫,导学案是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导学案的实施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做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时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导”,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前预*,通常我们编写的导学案有预*部分或者是提供预*单以供学生预*;同时要做好课中的“导”,这是导学案是否有效的关键,做好课中的导,就要注意一些实施策略,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如根据教材是数与代数领域还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等)实施不同的导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学*,同时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课后的“导”,指导学生延伸导学案的学*,在具体操作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或者是开放性的*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次,导学案的使用要注意一些问题。经过一年的导学案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到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真正地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研究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要设计编写有效的导学案,还要求教师要及时抽批导学案,以更好地了解学情,在具体操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导学案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或者是“预*单”,可是我们的学生由于班额过大,学生人数较多,总有一些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课前应该自学或预*的内容,少部分的同学在课中探究活动中自觉性较差,总想等待别人的成果,两极分化较严重;“导学案”的使用使得学生在课前就能提前预知要学*的新知,并且也了解了即将呈现的结果,这样的课堂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呈现的思路去思考,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经过一年的导学案的实施与研究使我对“导学案”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以及实施,由过去的浅表认识到逐步提升,其间我们有成功,也有收获,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导学案心得体会4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县教育局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县推行了“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这一举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1、“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2、“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做法

  1、拿到学案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再进行二次备课,将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是集骨干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和编写的,是质量较高的教学载体。但是我们在使用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再备课,大胆进行取舍和添加,使其达到最优化。2、就小学数学课而言,在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将一节课分四个环节,即自主学*、合作交流、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学案中有根据本节知识点设计的一定量的练*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三、“学案教学”的体会

  1、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被动接受转到自主学*,主动建构,从知识学*型转为知识学*,能力培养综合型,从“听众”角色转变为“演员”角色。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的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教师用适当的方式适时提出问题,创设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教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老师只要讲得懂、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就听得懂、记得住。因此,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筋疲力尽,但最终收效甚微。素质教育下的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的业务水*得到提高。高效的课堂要求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案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研究学案,搜集资料,设计问题。

  总之,“学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愿双峰教育的这朵“奇葩”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导学案心得体会5

  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一年多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高中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导学案心得体会6

  ——高锦龙 我抽时间学*了《学案导学问题解答》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进一步感受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就学案导学谈几点体会:

  一、 “学案导学”要求教师着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亢奋状态。

  三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提供方法保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

  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倒是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

  三、课堂上的具体操作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另外,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兵教兵”,这种模式在讲评课及复*课中比较实用,“兵教兵”抓住了学生出错后急于纠错和学生乐于讨论,喜欢轻松活泼课堂的心理特点,放手发动学生,通过板演、解析、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问题暴露,不知不觉中解决。例如板演环节,不一定只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选择、填空。因为这类问题暴露不明显,通过出错学生板演、解析,其他学生点评、提问、讨论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这要求教师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学生兴趣高了。第三,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为学生做好旧知识的铺垫。旧知识是学*新知识的基础。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扩展5)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华6篇)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导学案试教两个多月了,感觉导学案确实好,但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收到山东杜郎口那样的效应。怎样科*用导学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用螺丝钉的精神,专研和吃透教材,设计好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犹如汽车的方向盘,指挥着教学的方向。方向对才可能教学成功,方向不对,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了。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落实三维目标,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很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快速成长成熟,有好好学*、好好做人的内驱力。如果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学生的内在灵魂就会很软弱,只能靠外在教育管束去学*去成长。内驱力和外驱力的效果之别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教师要用显微镜的精神,了解看清学生,选好学案的教学过程方法。过程和方法犹如汽车行驶的路径,影响着教学的速度。好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使学生学*的事半功倍,单一的陈旧的过程和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还会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

  老师们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知识点,你认为很简单,课堂上同学们好像也都掌握了,可是下来一做题很多同学都不会,郁闷啊!我想这就是没深入分析学情的后果。老师们也许还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重点知识,你教了“九十六”次了,可有些同学还是不会,无奈啊!细想想,不是学生笨,是自己选用的方法不对啊。所以,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方法,一定要选用学生喜欢和能接受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教学。

  另外,看清学生,还有助于我们编写自我检测题。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设计自我检测题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检测题,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甜果。

  第三,教师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大胆改革教学,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传统教育束缚着老师们的心和手,使老师们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实践出真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教师们不要心急,不要担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与其放心却低效的包办代替的去教学,不如用心的耐心的去指导他们研讨。

  要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认为教师须从这几方面下功:

  1.公*的异质分组;

  2.课外下功,培养得力的小组长;

  3.小组分工明确;

  4.制定出合理的赏罚制度;

  5.创造出愉快的合作氛围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四,教师要用蚂蚁互助精神,开展以生教生,共同进步的小组互助活动。在城市风的影响下,农村教育,差等生多,优等生少。培优补差的工作只落在教师一人身上,任凭教师有三头六臂也会忙不过来。如果发挥学生力量,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中等生优等生因为责任会更有兴趣更认真的学*,而且还会锻炼他们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差等生有了专人辅导进步会很快,这样每个人都会进步,教师也会轻松很多。

  总之,我认为,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学案教学的核心就是让老师帮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

  本周二我参加了我们二七区首届“多彩课堂文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通过听教研室王丽娟副主任的讲座及两位优秀教师的观摩课,我从中受益匪浅。

  我知道了所谓“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传业、授道、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而设置的一种学*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把学*目标设计成学*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一、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课前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或不知道预*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情况,将学生在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

  三、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分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今后我会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尝试导学案,希望可以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3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县教育局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县推行了“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这一举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1、“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2、“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做法

  1、拿到学案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再进行二次备课,将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是集骨干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和编写的,是质量较高的教学载体。但是我们在使用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再备课,大胆进行取舍和添加,使其达到最优化。2、就小学数学课而言,在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将一节课分四个环节,即自主学*、合作交流、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学案中有根据本节知识点设计的一定量的练*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三、“学案教学”的体会

  1、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被动接受转到自主学*,主动建构,从知识学*型转为知识学*,能力培养综合型,从“听众”角色转变为“演员”角色。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的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教师用适当的方式适时提出问题,创设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教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老师只要讲得懂、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就听得懂、记得住。因此,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筋疲力尽,但最终收效甚微。素质教育下的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的业务水*得到提高。高效的课堂要求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案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研究学案,搜集资料,设计问题。

  总之,“学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愿双峰教育的这朵“奇葩”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4

  “导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提炼归纳知识、练*巩固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导学案教学重在两个“开放”: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总之,导学案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来设计教学。

  一、导学案自学,尝试解决

  导学案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预*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交待预*时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学案导学”设计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以“学”的身份,思学生“所思、所感、所难,所错、所乐”,另一方面以“教”的身份,如何帮助学生“变好动为活动、变好胜为好奇、变学答为学问、变粗心为细心、变从众为批判、变孤僻为合作、变依赖为独立、变自卑为自信”。寻求师生互动中的和谐共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二、质疑归纳,释疑点拨

  通过预*,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先让学生这样想:“在预*中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新课学*时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见;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适时加以验证。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点拨、引导预*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听、说、思、记、操作等多种能力,为终生学*、发展学*奠定了基础。

  三、反馈精讲,自我矫正

  为了试探学生预*、交流后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的情况,此时可进行尝试练*。在练*中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还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面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导学案教学”是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讲,学生讲明白的老师不再重复,所谓“精”,则是“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疑”,要把握度。通过反馈精讲,也可整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四、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精讲几个环节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达标训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领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发展要求,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出能覆盖本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导学案教学,主要是依据“以学定教”理念,变教为引,变学为思,以引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它顺应了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学*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5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并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顾名思义,所谓导学案:“导”即指导,导学案出自于教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案,本身就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争议的,“学”即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中了解到,有的教师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而产生困惑,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学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观是教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布鲁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指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学校学*就是为终生学*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导学案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重要途径。

  正确的教学观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为着眼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的功能首先是导预*,学会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的前提,通过学生课前有目的的预*,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导学案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讲多练,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要转变学校教学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就应该从教学管理方式先行转变,一是加强控制性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学*,提高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二是加强指导性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三、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改革倡导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然而始终也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教师愿意把结论教给学生,总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很难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理念,虽然到多数教师都在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始终是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如学会用学案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谈到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导学案的三大功能,导学案的三大功能是:导预*,导课堂,导课后。

  一是导预*,预*是学生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经过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后,能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预*,特别是学*兴趣低下、学*成绩较差的的学生,更不能养成良好的预**惯,有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引导他们预*,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预*,能够学有所依。

  二是导课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不同,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课堂上学生依据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讨交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反馈和答疑是课堂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探究,他们的学*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反馈,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答疑,问题最终得到就解决。

  三是导课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惯起到了引导作用。

  根据导学案的功能来看,教师用导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该关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学生转变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是最科学的学*方式,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最佳的教学模式。上面我们谈到了导学案具有导预*,导课堂,导课后的三大功能,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谈到转变学*方式还是先说一说导学案内容,导学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打造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并且与学生自己的学*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联系的越多,学的就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新课改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学*,这样就会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目标。

  2、导学*方法,人们常把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重点,把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难点。教师在导学案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把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合作探究,引发学生问题意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学成功所在。

  3、导学*过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内容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设计转换为对学生学*过程的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形成认知互补,因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任务,取得理想的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学*,学生的学*方式也就得到了转变。

  五、实施导学案教学着眼于转变对学生学*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评价是多方面,这里我仅就导学案教学谈一谈课堂教学评价。

  1、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对学生的学*指导得法、到位,能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应有的作用,能和学生一起学*、探究、倾听、交流,能营造宽松、民主、*等的学*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采用导学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状况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活动中数量、广度和深度;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上表现;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学生学*的体验与收获以及学*效果等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有根据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六、实施导学案教学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在这样集体中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级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师团队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益见卓效的今天,一所学校里不可缺少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领衔的教师团队,导学案的形成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6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

  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但我认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导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的负担。每周还要进行“周周清”,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还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动态,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二、导学案的使用使差生更加明显。

  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他们的各种*惯都比较差、也比较懒惰,学*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主动地去学*?是数学课的老师们的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出现的情况是“差生吃不了,优生有点吃不饱”,这样导致优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得抄袭,越来越差。而且大多学生的家长本身的素质不高,对学生的监督难以保证,使得他们偷懒、钻空子,是能少则少,能不写就不写,该记忆的知识、概念、公式,都弄的是一知半解,有时提问什么都不知道,没学几天就把老师教的还给了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贫于抓学生、盯学生,还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只能再加强责任心、更加努力地来抓学生、盯学生以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导学稿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多地传递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情谊,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扩展6)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1

  暑假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论活动,通过学*,使我拓宽了学*的视野,更新了教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的心得。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二、用学*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2

  那次师德师风讲座听了之后有点感受,后来网上学*,很有感触,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三点体会。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前半句我们说并不尽然,后半句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据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开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闭口就是“这是老师叫我们做的”。在孩子眼中,我们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孩子效仿的对象。记得有一次,看到我班中的一个小朋友在学跳绳,只见他弯曲着双腿,很夸张地把腿抬得高高的,左蹦一下,右跳一下,却又一个也跳不过去,当时,我就乐了,不禁脱口而出:“赵聪,你跳绳怎么像蛤蟆一样呀?”过了几天,一个课间休息时间,我在批改作业,赵聪连蹦带跳地来到我身边,得意洋洋地说:“来老师,我会跳绳了,一次就跳了10多个。”我连忙表扬了他,可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来老师,李佳凯还不会跳,跳起来像蛤蟆一样!”说着,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我的心着实咯噔了一下,没想到我无意中的这么一句话语却在孩子心中留下那么深的阴影,而且现学现卖,马上用来形容别的小朋友,这真的让我始料未及。看来,教师的言行尽管只出现微小的偏离,但在眼睛像“录象机”、耳朵像“录音机”、脑子像“电子计算机”的孩子面前,就会成倍地放大,并加以迅速地模仿。看来,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学*的榜样!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说到热爱学生,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并不企求给自己个人带来什么好处,这种爱难道不是一种无私的爱吗?可遗憾的是,在原来学校一次年级组的书面调查时,我们测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老师最喜欢班中哪个小朋友,请把他的名字写在纸上,结果有好几个班级都不约而同地写了班中成绩最好的'小朋友的名字,我们班还算可以,有10来个小朋友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或写上了一个我字。面对这样一种调查结果,我们教师都不禁愕然,我们明明对孩子们是一视同仁,可大部分的孩子为什么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这种爱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对这些孩子*时赞赏不够多,也可能当这些孩子犯错时,我们教师总是以发泄心中的愤慨为目的,缺乏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诚意,无意中已伤了孩子的自尊。记得在有一次,接了一个五年级,在眼保健操时扣分了,我倒也没怎样,就在班里强调了一下,没想到第二天又扣分了,在查清是由于一个男生睁了一下眼睛后,我就让这个男生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把他批了一顿,一直批到自己面红耳赤,那个男孩子泪流满面为止。

  结果第二天,男孩子给了我一张纸条——来老师,昨天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骂了一顿,我觉得我们之间已产生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你在这头,我在那头,永远、永远都不能成为朋友!虽然事后问明原因是眼睛发痛才睁了一下,而且及时向孩子赔礼道歉,但孩子的这几句话始终像烙印一样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多少年过去了,它时时鞭策着我,热爱学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每一意见,每一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我觉得热爱学生还意味着热爱一切学生,尤其爱后进生,能容纳他们的天真,能容纳他们的错误,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沉的!但反思自己的言行,觉得真的很难做到。我们班中的杨加仑,几年也难得一遇的调皮捣蛋生,几乎每天都要惹事生非,谈起他,无论是我还是任课老师,都是头痛之极!可在7.4这一天,我在关北面的窗户时,被杨加仑看到了,只见他从大卡车的窗户里钻出了大半个身子,兴奋地挥动着小手,大声喊着“来老师再见,来老师再见”时,一阵感动涌上心头,这么批评他,可孩子就那么天真,那么宽宏大量,不光对我既往不咎,还那么热情,于是我暗下决心,下学期要偏爱这些孩子,多表扬,多给他们戴一些高帽子,少批评,即使批评也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让爱的暖流也能流进在他们的心田。希望在下次调查时,这些孩子会毫不犹豫地说,老师最喜欢我!

  三、缓解压力,苦中寻乐记得刚毕业的那年,由于环境宽松,教学上也没有太高要求,所以那一阵子特别喜欢当老师,虽然一年级包班,但感受较多的却是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清楚记得一年级第一次排队,我喊着全体立正,向前看齐。可好多孩子似乎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就解释了一下,向前看齐就是眼睛看着前面一个小朋友的后脑袋,这时,马上有小朋友举手发言:“来老师,我前面一个小朋友没有后脑袋!”这些工作中的小插曲常常成为我和同事饭后的开心话题。但随着教师这个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我们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来自家长,来自社会的压力日渐趋增,所以现在当教师感受较多的却是压力,把教学当作是一种幸福、快乐不是一点也没感受到,而是感受颇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其实我们都曾有过幸福的时刻,当教了几年的班级将要不教,孩子们在班队课中流着眼泪与你述说心里话时;当孩子们犯了错误后,手捧鲜花集体向你道歉时;当曾经教过的孩子一起约好到你家里搞聚餐时,我们不也曾感动过,幸福过,快乐过吗?所以我觉得压力既然存在,也无须多加抱怨,苦中寻乐,调整自己的心态,去追求一种教学的新境界。

  有人说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我们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有人说我们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想我们没有这么伟大,我们不过是铺路人,是桥梁,是灯塔而已!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以身作则,维护自己的声誉;关爱学生,感受孩子的一片真情,忙忙碌碌,寻找人生的一种乐趣!我想,我们不过是如此而已!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3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校开展了中国梦第二阶段交流学*活动,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师,我们也应该把我们的中国梦融入到教育梦当中,用我们的教育梦筑力中国梦。在本次的学*活动中,通过对高效课堂改革有关内容的认真学*、交流、深入讨论,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物理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什么课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

1、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2、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的`积极性。

3、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愧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两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

1、学生素养高,学*过程上的学*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兴趣取得较好的学*效果。

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主动性、保持学*兴趣的作用。

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

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在物理课上对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4

  开学初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用了一上午时间将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学*讨论了一番,并结合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任然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必须坚持教学领域的方向,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学*过程中,每项制度由不同的人来朗读,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认真地听,认真地进行分析,总结,反思。

  我认为对于纪律,人性既有自觉的一面,也有不自觉的一面,仅仅要求人们自觉去执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纪律建设、纪律教育、执行纪律的全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监督。互相监督是保障纪律教育、纪律执行的重要一环,是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的最重要必不可少的工作。良好的工作纪律是一个学校良性发展的保证。例如,考勤制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只有当个人认识到遵守制度是教师起码的职业道德,才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自觉遵照考勤制度规定的程序办事,一个学校才会出现制度管人的良性循环。

  通过这次各项制度的学*,觉得自己思想也上升了一个高度。由于*时工作比较繁忙,我只抱着干好每天的工作这种思想,而对规章制度疏于学*。感觉与己关系不大、可学可不学,即使在学*时也不够深入,对内容也理解不够全面。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如果不深入学*规章制度、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制度不仅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指示灯,更是规范各个部门使其顺利工作的保障。针对本人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我将加强有关业务的学*、特别是规章制度的学*,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恪守各项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业务活动中去。强化责任意识,忠于自己的事业,勤奋工作,深思慎行,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5

  今年有幸参加了市骨干教师培训,在这10天的培训中,我感觉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次培训中,马培函老师做了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的讲座,在这里,让我对课程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而对我震动最大的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虽然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但在马老师结合新课程讲起来,让我认识到,只有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那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吸引我的注意力,让我全身心投入到培训过程中去!

  在马老师的讲座中,也提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道路:那就是在学*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在刘雪莉教师的讲座中,让我感觉到,数学课,不应该是单一的数学课,我们应该有与国际接轨的思想,让自己的教学有多种学科结合的思想。应该积极学*新的理论,为培养全面发展健康和谐的学生而努力!通过中外教育的比较,让教师对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这次培训中,也有心理学角度讲教师的压力与学生心理;也有从策略方法来讲如何教学的;也有从课题方面来讲教师如何研究的。这都让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提高不少!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陶继新教师的讲座!

  在这次讲座中,我重新认识到的读书的重要性!其实我一直在读书,而这次,我才明白:读书,要读好书!这是一句多么重要的`话!

  读书,如果说是我最深的感触,那陶教师的成长,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他能从一名*凡的教师,成长为专家,为什么?

  值得我深思的是:我也是教师,而且是专科毕业,生活条件也好,最起码比陶老师要好得多!而我却只是一名*凡的教师,而且还是有无数抱怨与烦恼的,一事无成的教师?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也许是我的态度不端正,不能正确看待工作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这也就是说,我应该好好学*,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

  是什么造成这种情况?是我的努力方向不对!作为教师,应该是围绕着教师专业成长而努力!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是为教学服务!读书也好,学*也好,反思也好,这一切,都应该是为教学服务!而这时,也确立了我在博客指导工作中的态度:利用博客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

  是什么造成这种情况?是我的性格!在教学中,我慢慢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也不低,素质也不差,就是性格不好,容易得罪人,也就是直脾气!而这,解决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就是读书!在教学中,提高自己,这不就是教学相长吗?

  其实,在这次培训中,我获得很大的提高,我的工作态度,我的教学方法,我的综合素质等等,都有不小的改变与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我在这次活动中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学会以人为本,尊重与理解,关爱与宽容,这才会产生真正的教育。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6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此乃中国教坛上的一句古训。在教育中,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就像“最美教师”说的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没有大师,但不能没有大爱。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的灵魂。我们要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20__年11月10日早上,外来务工人员姚慧芬和女儿翁进城、儿子翁明冲在衢州市区清莲里的家中煤气中毒。两名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们发现姐弟同时旷课后,立刻打电话联系,并四处寻访,几经周折,最终在学生家中找到了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并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三位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最初看见衢江四小三位老师的先进事迹是在网上,我深深的被她们的事迹所震撼,所感动。同样,作为教师的我,学*了三位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后,感觉自己做的真是微不足道。在她们身上我看见了仁爱,看见了她们的坚持不懈,看见了她们执着的责任心,看见了她们那一份坚定的信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打电话给未到校的学生,这就是每个教师所应尽的职责。一般我们打电话,听见停机的也就放弃了。最多给充了话费以后,听到隐隐约约、语无伦次的声音,也就挂断了。但是三位老师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挫折而放弃。调课之后,继续寻找,不求任何回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很清楚,调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三位老师,以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始终坚持着这一份信念。*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她们的努力,她们的仁爱更是让我自惭形秽。今后,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做一个会坚持,会尽责,会关爱学生的老师。通过学*“最美老师”的事迹,我也要和我的同事团结一心,用爱与责任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出了课堂,我和学生之间便是好朋友。经常促膝长谈,学生会对我非常的信任,谈在学校的学*,学校的生活,有时甚至个人感情的问题。学生会将他所遇到的问题遇到的迷惑说出来给我听。其实,我们经常说某个班的哪个学生真的很调皮很难教,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诸如此类的埋怨一大堆。并非如此,用心做最好,用心用行动去感化他们。我们坚持“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校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坚持理实一体化。做双师型的优秀教师,也切实的在做。理论讲完,马上实践。实践中有不明白的又讲理论。在理论中学*技术,在技术中掌握理论。让学生可以更快的掌握技术和理论知识。让他们能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正是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精神,团结一心,用爱与智慧去教育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孔子也曾经说过:“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只有关爱学生,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只有关爱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才可继续。我将坚持向衢江四小的三位“最美老师”学*,学*她们的责任心、爱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将它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行动中去,让“最美老师”的精神继续传遍全国各地。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7

  暑假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论活动,通过学*,使我拓宽了学*的视野,更新了教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的心得。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二、用学*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8

  有幸参加了这次由教育局主办,中国教师教育网承办的焦作中职学校新任教师培训班,通过2天的学*,4场讲座,真的是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每一场讲座都很精彩,牛晓红老师用她独特的个人魅力生动有趣的讲解了《备课技能的提升策略》,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备课;

  范吉钰老师用他多年的经验讲授了如何《立足课堂,当好老师》,告诉了我们该如何上课;

  杨金栓老师通过实际案例向我们具体阐述了《青少年如何搞好课题研究》,告诉了我们在上课的基础上该如何做课题;

  陶林老师则充满激情的讲解了《工匠之师—成长与发展之路》,为我们的教师职业生涯做了很好的规划。四场讲座,几乎囊括了作为一名老师该如何在这条职业道路上走的更好的所有问题,为我在教师这条路指明了方向,也让我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萌发了我要做一名幸福的职教人的想法。

  通过这次学*,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国家出台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对职业教育更加有信心,也更加肯定了这份职业。对职教的学生也有了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他们的基础差、*惯差,但并不是一无是处,要从学生的身上发现与众不同的闪光点,鼓励和激发他们,正如范老师在开篇所说,教育是影响,教育是引领,教育是唤醒,教育是点燃。

  要让自己在这份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就得让自己的这份工作有价值有意义,而这份价值感必然是来源于学生,来源于我们的课堂,上好课的前提必然是备好课,正所谓“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关于如何备好课,在这次讲座上,牛老师从“五个着力点”做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将成为我以后备课的标准。备好课是前提,而如何上好课也是一门艺术,都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上会遇到很多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考虑不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课堂上的突发问题,并将这个问题转化成教学的素材也是需要*时学*和积累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呈现多样化,最重要的是一堂课学生有收获,老师有成长,并且能够体验到我们的课堂是与生命互动的`过程,让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除了*时的上课,作为老师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就是进行教育课题研究,以前对教研有很肤浅的认识,总觉得这是一部分人去做的,也只有评职称才用得上,但是通过学*之后,认识到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不管是从教育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都很重要。不管是备好课,上好课,还是搞好教研,这都是一名新老师职业成长中的必走之路。从职称晋升的标准来看我们要经过新教师—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正高级讲师的过程,而实际上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晋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晋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实现自己价值的过程。

  最后,想说没有幸福的老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教师是和生命互动的群体,我们只有在体验到和生命互动的喜悦感,才会深深拥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而这场和生命互动的过程还需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愿我们都能成为幸福的职教人。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9

  *些时间以来,我通过对学*各种规章制度各项制度的学*,觉得自己觉悟提高了很多,思想也上升了一个高度。由于*时工作比较繁忙,我只抱着干好每天的工作这种思想,而对规章制度疏于学*,感觉与己关系不大、可学可不学,即使在学*时也不够深入,对内容也理解不够全面。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通过对这次规章制度地学*,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规章制度、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首先学*了教职年度考核方案。现在我明确的了解,我必须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要求自己。其中的几点学*感受颇深。关于备课,今年做了很大的调整。从上至下的出谋划策,以及每个老师对每个环节的锱铢必较,都想把自己所备的课,做到极致的完美。关于“辅导”那条。我也感受颇深。以前自己在坚持培优帮困补差上做的稍显不够。虽然课堂上都能分层教学,在拔高优秀生的同时也会兼顾到后进生,但是在课后明显对后进生的的帮助要少很多,下学期,我计划要对班里的'后进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课后辅导,课堂虽然是主战场,但是跟不上的学生还是会有,一定要争取不让每个孩子掉队,下学期我带三年级的4、5、6并同时担任三年级组小组长。自己觉得担负的任务很重大。

  三年级是每个孩子的转折点,因为一、二年级的课本内容相对简单,三年级和二年级的英语跨度较大,我要做的不仅是让自己这三个班的每个学生都轻松地跟上队,而且我也有责任让我们三年级这个团队的每位老师都认识到这点。一定要认真对待跟不上队的学生,一定要对这些学生做到有计划的辅导,不是盲目的无计划的。今天想起来了,叫来辅导一下,忘了,几个星期月又没动静。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工作,认真对待帮差,分析学生,做好辅导时有的放矢。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松自信的学好英语。

  学*教职工考勤制度时,觉得学校真是事无巨细,每件事情都为老师考虑,特别是这个亲情假,实施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为多少老师解决了多少难题。但是极个别老师竟然钻这个空子。真是让人无语。组里虽然没有这种现象,但是对一些不良迹象也有所耳闻,心里难免有些愤愤不*,到不是觉得会对自己有什么,只是觉得,总是想着迟到早走,总是想着钻学校制度上的一些漏洞,那教学能好到哪里,这样怎么可能把学教好。

  学*到高新一小教导处教学检查制度。里面有提到学校适时举办年级组以及全校性作业展评。以前英语很少有这样的展评,只有书写比赛的展评,其实适时地举办作业展评真的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

  通过这次规章制度的认真学*,我充分认识到严明的纪律对于一个团体的重要性。制度不仅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指示灯,更是规范各个部门使其顺利工作的保障。

  学校教师学*心得体会 10

  20xx年3月14日,九山初中一行17人赴xx二中观摩学*,我有幸身在其中,深感荣幸。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

  一、名校并不一定是现代、豪华建筑的代名词。走进xx二中校园,映入眼帘的楼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豪华,走进教室,内部装饰也不现代(没有重新装修)。但是整个楼群布局非常大气,教室内的教学设施比较完备。有一个细节:每个教室内挂着一支教鞭!这也许给追求现代教育的一些教育者一定的启示。

  二、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班级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每一座楼都有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名字(海纳楼、笃行楼、敏学楼、唯真楼、启智楼),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彰显班级特色的班名(**八班、问鼎二班、追梦五班……),学校的宣传橱窗内,各班走廊的展示墙,教室内的黑板旁,讲台边,书架上,学生们的书籍、笔记本的扉页上,甚至在洗手间里…处处都有励志的话语,处处都有教育的体现,处处都在彰显学校的文化!每个班级外的班级文化长廊都是由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制作而成的,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特色。教室内的班级文化同样精彩纷呈,角角落落都有励志格言、班级宣言以及学校、学部、级部、班级的活动材料。这与有些学校为保持教室内的整齐划一不让随便张贴东西形成鲜明对比。

  三、成型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实用的师生共用学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学生,10%学生—待优生,

  (3)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 (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预*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在xx二中271的高效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策划人、导演,总之课堂完全的交给了学生。在这种课堂中师生情感交融、共同创造、共同提升,教学相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学*成为享受,快乐写在脸上,学*效益当然大幅提高。

  xx二中的师生共用学案(预*学案、课堂学案、检测学案)也是非常实用的,并非一日之功,这需要学校经济基础上的强力推进,需要全体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钻研教材、不断总结的耐心。否则,课堂不敢成为开放的课堂。我认为要想成型至少需要3年。

  四、精细管理。有几个细节:学校办公室外张贴着“今日值班安排”,从带班领导到值班水电工都在“今日值班安排”上,这样,有何事就可直接与这些人联系,便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学校的塑胶篮球场地外贴有“塑胶篮球场地使用规定”,厕所内张贴“厕所使用规定”。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学校管理之精细。

  xx之行,开阔眼界,然何时始于足下?必须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实际,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计划。先转变观念,再付诸于行动;先学形式,再加内容;加强学生、老师的情感教育,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细化管理,持之以恒,才能打造出我们九山初中自己的高效课堂,才能打造出我们自己的九山初中!


导学案学*心得体会实用十份(扩展7)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本5份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1

  我县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年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有一年多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师的课,还到荥阳去学*使用导学案的经验。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简单谈谈。

  一、课前预*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的*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

  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2

  导学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既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又是一次教学方式上的革命。

  一、导学案教学实践初见成效

  目前,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有了一点儿眉目:

  1、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已确立。我们编写的导学案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学*目标、学*重点、学*难点、学法指导这四方面的内容构成,第二、三、四部分依次是“课前预*”、“合作研讨”和“达标检测”。课前预*主要包括写作背景、作者介绍、文体知识、字词积累、朗读训练、初步感知等方面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尽可能熟悉课文,为课堂上的合作研讨奠定良好基础。“合作研讨”部分主要围绕学*重点和学*难点设计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重点,突破学*难点。课前预*部分和合作研讨部分在设计上存在明显的梯度。“达标检测”部分力求能够检测学生的学*效果,力求让学生能够在5分钟内完成。现在,老师们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编写导学案,并逐渐显示出个人特色。

  2、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流程已确立。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流程即: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共同审核、师生共用。备课组内同课头教师提前备课,讨论确定新课的学*目标、学*重点、学*难点、大体思路、主要问题等方面的内容,然后其中一人负责编写导学案。最初,我们采取的是分单元轮流主备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某段时间内,主备教师工作量过重,始终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不利于日常工作的运行。经商量后,我们采取分课轮流主备的方式,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另一方面,使备课组内每一位教师都能熟悉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内容,并能关注到课文之间的前后联系。主备教师拟定导学案后,其他教师逐字逐句审核,认定无问题后方交付印刷,以备师生共同使用。

  3、导学案教学的基本模式已确立。导学案教学的基本模式如下:导入新课——预*展示——师生评价——合作研讨——交流展示——达标检测。上学期,我在中心学校上的展示课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本学期,在这方面也有一点儿小小的变化,比如说采用“预*检测”代替预*展示,对于自读课文,一般小组只作一次展示。

  4、初步建立了一套评价方案。从课堂发言、小组展示、作业完成、课堂纪律、测试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个体和学*小组,一周一总结。考核居于前列的学*小组将受到奖励。落后的学*小组组长要在全班作出说明:说明小组内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当前目标。

  5、导学案教学的优势已逐步显现。导学案教学的优势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敢说的学生敢说,让敢说的学生会说。

  二、在导学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摸索中也寻求到一些改善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遇到的问题:

  1、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内容完成不了。课堂教学总觉得有拖沓之嫌,有不完整之感。经过反思,我们认识到导学案上设计的问题过多,过于细碎,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老师们讨论达成共识,认为应力求设计的导学案量小、简单、实用、有效。教读课文导学案一般不超过两大页,自读课文导学案一般不超过一页半。师生充分准备,尽可能使课堂环节紧凑。

  2、学生板演字太小、字太多,展示效果不佳。一般情况下,字太小、字太多,学生看不清楚,就索性不看了,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下降,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我们的解决办法归纳起来就是“三提倡”“三标准”。“三提倡”即一提倡学生提取关键词,展示要点;二提倡学生使用多色展示;三提倡学生巧妙使用符号展示。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制订板演的标准:一是清楚;二是工整;三是正确。满分十分,每项各占三分,奖励分一分。每次板演后,按照标准评价打分。

  3、学生发言讲解声音不够洪亮,姿态不够大方。这个问题,王主任在去年调研时就提到过。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是这样训练学生的:第一阶段在课堂上反复要求,不断提示:发言声音要洪亮、注意仪态。第二阶段,引导学生从发言声音、表情、站姿、表达是否流畅等方面评价,由专人负责专项评价。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效。

  4、学生只注重展示,不注意倾听。这样会导致课堂纪律松散,学*效果不佳。针对问题,我们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首先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是一种态度,一种*惯,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能力。其次,多次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强化倾听意识。第三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要求与点拨,比如:在整节课中倾听较好的小组将获得加分,反之则扣分,发言者重复别人的见解则减分。

  5、学生不注意修正导学案。学生之所以不注意修正导学案,可能是觉得听了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讲解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没有必要修正。更重要的是可能懒惰,没养成修正导学案的*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修正导学案的*惯,我们采用这样的做法:课堂上展示评价之后,专门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修正导学案;课后要求学生上交导学案,教师检查批改,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未修正的同学予以批评,按要求做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养成修正导学案的良好*惯。

  6、优秀学生经常展示,展示的总是那几个学生。长此以往,优秀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其他学生失去了发展的机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做的:规定小组成员必须轮流展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得到锻炼,违反这一规定的小组将被扣分。

  7、学生不能很好地保存导学案,破损及丢失情况时有发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些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没有养成整理物品的好*惯。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单页整齐对折,用小夹子夹住,以免丢失。一单元的学*结束后,加封面用钉书机装订一单元导学案,封面可由自己手绘设计,亦可打印。为鼓励学生整理装订导学案,还进行过专门的评比。这样一学期下来,6个单元导学案整整齐齐,保存完整,延长了导学案的使用寿命,为*时复*和初三复*提供了条件。另外,本学期我们在月考中大量使用导学案中的原题,以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导学案。

  三、对导学案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1、是否可以根据学情,循序渐进地推进导学案教学?有的班级程度较好,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就可做精彩的展示;但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就很难完全按照导学案教学模式推进。

  2、是否可以在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寻找一个*衡点?这里的传统教学指导学案教学之前的种种教学方式,其中亦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益成分,是否可以将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较好地结合起来?

  3、是否可以分阶段实施导学案教学要点?比如说,这一阶段可以出台学*小组组长工作细则,依据工作细则,专门训练小组长,给予小组长具体的方法指导。因为小组建设是导学案教学的灵魂,只有搞好小组建设,导学案教学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3

  下面就学案导学的谈几点体会:

  一、 “学案导学”要求教师着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亢奋状态。

  三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倒是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

  三、课堂上的具体操作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另外,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兵教兵”,这种模式在讲评课及复*课中比较实用,“兵教兵”抓住了学生出错后急于纠错和学生乐于讨论,喜欢轻松活泼课堂的心理特点,放手发动学生,通过板演、解析、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问题暴露,不知不觉中解决。例如板演环节,不一定只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选择、填空。因为这类问题暴露不明显,通过出错学生板演、解析,其他学生点评、提问、讨论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这要求教师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学生兴趣高了。第三,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4

  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一年多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暑假导学案培训的心得体会 5

  通过这次学*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过程。

  主要包括学*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内容、学*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二、学案的使用。

  1、结合学案课前预*。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一般是要求学生通过预*解决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然后,把学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把疑问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而且在课前把学生预*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

  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

  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一些可以直接互换看法,阐明理由,然后交流,确定答案;要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和学案优势。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尝试释疑。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实现两个前置:即学*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把学*目标设计成学*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课前预*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或不知道预*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情况,将学生在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