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

首页 / 心得体会 / | 2023-03-01 00:00:00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分享。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2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 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 谈。

  一、课前预*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的*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3

  例不同于教育教学理论,它具有生动的情景性,很容易被其他教师认同;而且教学案例又不同于教学实录,其中还包括了对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反思,能帮助其他教师提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认识水*。

  一、基本要素

  教学案例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是都是由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两种基本要素组成的。

  教学实录是对教学实际情景的描述。教学实录可以是教师根据录音或录像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一字不差的记录和对师生非言语行为和教学情景的描述,也可以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记忆和印象对师生对话、非言语行为和教学情景的约略描述。前者主要用于一个教学片断,否则教师的`工作量会特别大而且会远远超出一个教学案例所能承受的篇幅。后者可以描写整节课,可以对那些作者认为不重要的部分()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掉。但是,简略的教学实录不能成为教

  2---面的评价。

  2.先叙后议式。先描述教育教学的某一过程或片断,然后根据典型事例,确定一个主题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往往能以小见大,便于突出文章中心,作者观点鲜明,读者很快便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比较式。对同一个教学事件,由于受到特定的时代背景、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对几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一比较分析,使人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改进我们的教学。

  4.随想式。即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既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包含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或者叙述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形式自由,任作者发挥。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4---给钱怎么办?

  生3:不会的,爸爸前天带我到县城“百家福”超市买东西,就是让各人自己先选好货,再到收钱的地方付钱的。

  师:是吗,你的记性真好!还有同学能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超市的清况吗?师:你们真不错,知道的事情真不少。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儿童小超市”。你们现在也根据需要,自己选购商品,好不好?生;:老师,我今天没有带钱!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没钱不要紧,这不,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钱。

  不过有个要求,今天我把钱“借”给你们买货,你们可要还喽!

  【评】学生看看钱,看看商品,活动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按老师的要求,学生迅速组合成7-8人一组,分成了5个小组,还选出一人既当小组长,又当收款员。活动开始前,老师要求各小组在选购前要做好两件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4

  把案例教育法(也称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基础教育,只不过是*几年的事。在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急需解决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困惑。因此,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与教学课例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案例又称教育个案或教育实例。它是真实发生过的有价值的教育事例。经过案例撰写者客观地概括事实,描述出来的一个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具体情景;教育案例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及解决过程的实际情况的记录、描述与评价;是一个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时下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教育案例的文章,有的把原本简单的教育案例,描述成理论性很强、很深奥、很抽象、很复杂的概念,这是没有必要的。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是应该加以区别的不用概念。

  第一,教育案例。所谓教育案例,就是对某种教育现象或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教育故事、教育情景的真实描述与生动评点。客观上可以写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微观上可以写一个人、一堂课的一个情节。也可以说,教育案例就是故事加点评,通过叙述揭示一定规律说明一定道理。根据人们*惯的叫法,如“麦克劳德杀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罗森塔尔效应”等,都是经典的教育案例;从一般概念上来说,教育案例是包含了教育管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课例、研究个案等属于教育范畴的一切案例。不过,在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时,要严格加以区分。因为,他们的功能、特点、格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教学案例。所谓教学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内或课堂外的,与教学紧密相联系的各种事件或情景的真实描述与点评。教学案例一般指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特色与风格的独特的教育事件。它能够揭示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过程,能够给师生以启迪与帮助。

  第三,教学课例。所谓教学课例,是指有价值、有意义、典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重点选择的教学实录,加上反思与点评。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课例,只要是典型的,能够给人以启发或教训的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课例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文体要求,既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还可以是实录性的。

  应该说明的是,教学课例既非教学设计,也不是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是事先规划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课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学过程 的纪实与反思;教学论文则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一种写作文体。

  第四,关于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也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点评 教学案例=教学实景+点评

  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思路+课堂教学实景+反思与点评

  综上所述,通常所说的“教育案例”实际上是教育教学案例的简称。它包含了“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包括课堂教学案例与课外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案例简称为“课例”。

  二、怎样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一、为什么要提倡教师写案例。一是教师学*与运用教学理论的需要。许多理论观点虽然耳熟能详,但并不一定深刻理解和掌握。通过案例的撰写,可以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学会运用;二是教育案例撰写的过程就是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过程,是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教育理论的提炼升华的过程,有助于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与独特的教育方法,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转变;三是教育案例是教育的情境故事,可以引发同行的不同解读与争论,有助于进行交流与研讨,是教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好载体,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四是教育案例解决的都是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五是促进了教师学*教育教学理论的自觉性,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与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相比较,案例更贴*教师的生活,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更易于撰写,更有利于传播交流。 第

  二、教育教学案例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教育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教学事例;二是教育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有完整情节的故事;三是对教育教学全程或片断的具体记录与客观描述,不是笼统的概括与人为的想象;五是反映真实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提供给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启发与参考。 第

  三、撰写教育教学案例的五个要素。一是背景:案例作为一种教育故事,一定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起因等。二是主题:写案例与文章一样应该明确自己要说什么,即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去收集素材,进行纪实与反思点评。三是细节:案例的特征是生动感人,富有教育启迪作用。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莫过于细节,要抓住关键性的细节详细写,不能一带而过。四是结果:与教学设计注重设想,教学实录注重过程相比较,教学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的描述,还要说清教学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与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等。五是评价:案例撰写者或读者用一定的观点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与内容,案例写作者要有个人的独到方法与分析。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常所学*的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进行点评,以揭示案例所蕴含的教育一般规律与启示,这是撰写案例的主要意义所在。

  四、教育教学案例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一是与论文的区别。论文是以充分的论据来支撑所提出的观点,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案例则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以记叙事为主的文体。二是与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设计是事先构想的教育教学思路与活动设计,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反思。三是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是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记录,而案例则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所选择地记录,一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四是与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所进行的分析反思,提出改进自己教学的意见与措施,主要针对个人;案例则是对宏观或微观教育事件,长期或短期教学过程,对困扰教师的教学难题提出解决方法,适合于本人与他人。

  三、怎样开展课例研究?

  ㈠课例研究的概念

  所谓课例,顾名思义就是课堂教学的实例;典型课例是指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最能代表某类教材的教学处理、某位教师教学特色,或是某种课堂教学模式,或是某种学生的`学*方式的教学实例。它往往有明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有独特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对它的分析和研究,达到对同一类教学现象所蕴藏的一般规律的熟悉与了解,逐渐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课例既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视频的。 所谓课例研究,是指针对某个课堂教学实例的现场、或是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或是某个课堂教学实录文本,所进行的独立分析或集体研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它是以教师实践知识为基础,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现实问题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课题研究追求的是解决现实的课堂问题,期望的是提高教学实践的高效性;课例研究的终结不是成果的文本化,而是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改进与完善;研究的全过程是为了真实展示上课教师教学的过程及教学特点,让全体参加研究的教师、教研人员获得有益的启发。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下引进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种回归,是比较切合教师实际,便于操作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例研究中教师才是真正的专家,是研究的主体;课例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课例研究在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开展得比较早,也研究得较为深入,并提出了许多教育前沿理论。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展开,课例研究必将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㈡课例研究的步骤 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选题:与其他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先选定一个研究主题。有了主题就可以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展现特定的情景。研究主题要求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可以是一个教育过程、一个教育情景、一个教育事例、完整的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比如,着重研究某节课的课堂结构、某节课的难点突破办法、某节课的课堂训练方法等。不要用诸如“如何上好一节课”、“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之类的一般意义上的问题作为主题。 第

  二、选课:选择最能体现研究主题的课。要研究某个类型的课应该怎样进行课堂结构调整,就要寻找相应类型的课来进行研究。如要探讨某个学科某一部分的复*课怎样进行当堂训练,就自然要选择能够代表该学科相应内容的典型课例来研究。 第

  三、设计:主要是将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追求课堂三维目标的和谐与整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

  第四、实施:把教学设计变为现实的课堂教学,并仔细观察分析其实际效果。研究者要把目光转向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例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要从研究材料中得到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第

  五、反思:课后对课堂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期改进教学设计策略,提高后续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反思是课例的基本特征之一,缺乏反思的课例不能称之为课例,只不过是教学实录而已。 ㈢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撰写课例首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课堂教学的新问题,作为主题进行撰写;撰写时最主要的是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突出教学反思,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赋予教学事件以教育意义。

  第一、教学课例的基本结构。教学课例设计的一般表现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这里的“教学设计”是指设计的总体思路或设计说明,而非*常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是指围绕课例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有选择地记录,而非有闻必录;教学反思是指围绕主题进行专题反思或总体反思,而非面面俱到。 教学课例还有三种变式:

  一是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二教学设计说明+真实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三是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二、教学课例的基本特征。撰写教学课例要注意体现以下七个特征:

  一是选择性:要有选择地对教学中的某些片断或教学场境进行记录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感受与启示。既不是对教学全过程的详尽叙述,也不是对全过程或复杂场景的提炼。

  二是典型性。选择的课例要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能够反映某种课型或某类内容教学的共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归纳一些规律,探索出一些新方法,诞生一些教学智慧。

  三是真实性。课例必须是教学实景或教育情境的客观叙述与反思,一定要基于真实课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选择,不能人为提炼,不能用假想来替代实现。

  四是独特性。教师撰写的课例主要是自己教学中的某个真实课堂,或是深入到他人的课堂现场,或是借助于课堂教学录像进行。一个好的课例,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须写出自己独立的反思、独特的思考。不能照搬他人的想法,人云亦云。 五是统一性。一个课例最引人的地方是生动的教学场景,最主要的地方是教学反思部分。在教学反思中,要结合自己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整合,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防止课例的过度理论化与过分经验化。

  六是生动性。课例写作的特点是保持其生动引人。对事件、场景的描述要真实、直观、形象、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每个课例至少要有一个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七是示范性。课例要有新课程理念、最新教育理论的体现,特别是三维目标落实与教学方式转变方面要有创新与突破,对于其他教师能够起到启发与示范作用。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5

  “导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提炼归纳知识、练*巩固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导学案教学重在两个“开放”: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总之,导学案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来设计教学。

  1导学案自学,尝试解决

  导学案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预*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交待预*时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学案导学”设计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以“学”的身份,思学生“所思、所感、所难,所错、所乐”,另一方面以“教”的身份,如何帮助学生“变好动为活动、变好胜为好奇、变学答为学问、变粗心为细心、变从众为批判、变孤僻为合作、变依赖为独立、变自卑为自信”。寻求师生互动中的和谐共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2质疑归纳,释疑点拨

  通过预*,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先让学生这样想:“在预*中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新课学*时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见;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适时加以验证。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点拨、引导预*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听、说、思、记、操作等多种能力,为终生学*、发展学*奠定了基础。

  3反馈精讲,自我矫正

  为了试探学生预*、交流后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的情况,此时可进行尝试练*。在练*中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还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面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导学案教学”是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讲,学生讲明白的`老师不再重复,所谓“精”,则是“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疑”,要把握度。通过反馈精讲,也可整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4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精讲几个环节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达标训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领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发展要求,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出能覆盖本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导学案教学,主要是依据“以学定教”理念,变教为引,变学为思,以引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它顺应了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学*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6

  我们已使用学案教学整整一个学期了,静静想想,还是有些感受,写出来与同事们一起交流。

  一、从教学方式上看,学案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这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为主,但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要循序渐进。

  1、学案的编制为课堂教学的操作设计了明确的方法流程,教师上课是按学案设计的几个环节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我们化学教学基本是以课前自学,根据学案提供的方法和点拨去阅读教材,做到自主读书,自主解疑,自主提出疑问。在自学的过程中他们对新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对自己困惑的问题,经过预*这个环节,他们自己就提前找出了下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听课的时候,对这部分重点听,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2、283班还实现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时候一定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培养优秀生,辅助差生,带中等生的目的,这样就是必须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组长,培养和锻炼小组长的更强的自主能力,不能加重小组长负担。也就是说学生一般性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争论中得到解决。学*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由老师辅导点拨引深。

  3、课堂检测题可以了解学生学*的效果,和还存在什么问题,还可针对易错点,重点进行巩固加深,以便于教师针对性的讲解。

  4、实施学案以来,对提高班的学生不再用题海战术,大部分学生也能做出一些题,常常有成功感。

  二、实施学案学生的变化上看:

  1、我觉得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防止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级分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2、283班小组学*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自己探究分析获得的知识形成记忆会很长久,而教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容易形成记忆疲劳,学生厌学。

  3、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这样的学*效率也更高了。

  三、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1、每一份学案都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我们全组化学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本学期的学案根据学校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提前将下周的学案打印出来讨论再定稿,效果更好了。

  2、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案的编写设计要与学生的自学探究的过程要统一同步。

  2)、学案的题例设计必须少而精。否则课堂操作将很急促,降低实效性。

  3)、课堂上要把自做与讨论严格分开。先逼自做,产生困惑而后讨论。否则还没有自做就想依赖别人,降低学*效果。

  4)、学案必须收回来教师查阅。学案学*是个过程,教师查阅可以反馈出学生的学*情况,作针对性指导。

  5)、学案必须留存,装订成册,方便于学生的复*。

  四、学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课堂上把好讨论内容的实效性,把控好学生讨论的主题鲜明性,要做到积极参与。

  2、在学案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惯,不适应,很多学生还依赖于教师的“讲”,没有养成独立思考*惯,质疑能力差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

  3、使用教学案以来最难把握的是时间,学案的设计时要求学生自学的时间,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知道按时间干活,不拖沓,但是还有一些基础弱、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的使用学案。还有对学生设计问题时有时候设计语言不具体常常给学生带来困惑,这是日后工作应该注意的。

  4、使用教学案学生的每一科都得提前发学案,这样学生自主学*的科目多,时间也应该多,所以我希望能实现零作业,不然再科科有很多作业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学案效果打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受挫,会失去兴趣和主动性。至于课后巩固部分我们可以设计到学案前的前提测评中,对旧知识起到了巩固目的,也是对上节课重点的提炼和检测,抽查学案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上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以上就是我使用教学案以来的一些点滴体会和心得,在教学案过程中还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学*和探索,让学生尽快成长为有自主学*能力的人,受益终生!也希望同事们多提宝贵意见。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7

  9月8日,我参加了在苍南第五小学举行的温州市小学英语研修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有关地方课程的教学,早上我们观看了三节英语地方课程的研讨课;当天下午,我们还聆听了温州大学罗晓杰教授关于如何写好教学案例的讲座。下午罗教授的讲座使我获益匪浅,让我意识到如何写好教学案例,更使我觉得*时要多关注学生,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行为。

  在此次有关教学案例的讲座中,罗教授从教学案例的定义出发,接着讲了案例的格式、结构,并分析了案例的素材来源,最后罗教授还讲解了撰写案例时所需注意的事项,说明好案例的标准。在没有聆听罗教授的讲座之前,我区已组织了一次案例评比,但是由于这次案例格式与以往评比案例的格式不同,所以当时在写新的案例格式时真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笔。以往撰写案例的格式相当于教案的设计,我觉得它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而此次案例撰写格式的变化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案例撰写是怎么一回事。当时上交评比的案例后,我也意识到自己撰写的案例格式的不对,案例事件的过程偏于详细,而问题的解决与反思相对于就有点不突出了。

  这次听了罗教授的讲座后,我也认识到案例格式的如何书写,从标题到反思,从关注学生到反思教学过程,让我学到了许多,更让我觉得自己在撰写案例时的不足与欠缺,也让我意识到写案例的.重要性。虽然*时是挺关注学生的学*过程的,但是真正把它记录下来的事例却不是很多,所以觉得案例的素材来源有点少。听了罗教授的讲座后,我觉得*时要多关注学生,并且要多记录学生的学*过程的变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梳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案例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多撰写教学案例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累教学经验。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撰写教学案例有助于我们的快速成长。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8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因而今天的教育应是赏识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作为教师,如果他拥有赞美学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发挥潜能的能力,那么,他离教育家也就不远了。在工作中,我充分运用赞赏与肯定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之。

  郭小琳是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作业不是数量不够,就是乱七八糟,检测成绩班中倒数一二名,我曾经与家长沟通过,家长说;“孩子自上学以来,被老师留下是常有的事。为了她的学*,我放弃了工作,每天检查作业,辅导她,还是很差,我早就对她没信心了。我很失败,我教一个孩子都没教好。您教这么多学生,对郭小琳这么关注,我们很感谢您。”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望着家长一脸的无奈,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说道:“郭小琳其实一点也不笨,只是对学*没有产生兴趣,自觉性差些,我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合她,我想只要我们肯定她,鼓励她,她会进步的。”家长的眼神由暗淡转为光亮。

  通过观察,我发现郭小琳素质并不是很差,作业本上开始的几行字,写的很漂亮,可是后面就不堪入目了,查字典选字义,不是不会分辨,而是根本没查,自己瞎写的,数学题也是,不给她讲,她自己也能改对。更有意思的是,上课让她发言,发言前她先左看看,右看看,说话时的声音都是颤抖的',说完后还要如此地看一遍。由此,我找到了郭小琳学*差的原因,是学*态度以及自卑心理造成的。

  我对郭小琳采取了赏识教育的方式,拿出作业本,找到书写工整的地方,欣赏地说:“你看这些字写的多好看,后面的如果也像这样,该有多好,老师相信你以后能从始至终都写好的。”她露出了惭愧又充满信心的表情。随后我又表扬了书写进步大的同学,她是首当人选。课堂上我更加关注她,她发亮的眼睛看着我,我会用微笑向她示意,她欲言又止,我会鼓励她大胆把话讲,发言后我总会附上欣赏与鼓励,课堂上能够看到她高举的小手了,耳目一新的发言,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了,课间她不在独处了,座位边也围上了同学,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郭小琳进步了,是尊重与赏识开启了她的内驱力。儿童幼小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打击都会使它畏畏缩缩,自卑自怜。而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却能让它充溢向上的力量。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还是使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法宝。因而,当今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9

  在还没得到这套教学方案前。总都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画,而无所事事的我们则在下面各做个的,谁都没听,但有了这套教学案后就不同了。导学案里有丰富的内容,如:

  1,学*什么?

  2,怎样学*?

  3,体验学会。

  4,学*检测。

  而学*什么?里教我们学*目标,学*重点和学*难点,体验学*和学*检测则让我们亲自动手实践,并且导学案里的题目让我们学会思考,不依赖老师,考验我们的思维能力。导学案的题目有梯形的判定方法,让我们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一判定方法。

  学*重点告诉了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还有*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如:两组对边分别*行,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等等。老师让我们分组学*、讨论,不懂得就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上数学无聊而睡觉了。

  总之,有了这导学案,我们学会了自主学*、自己思考,不仅仅考验了我们的耐性,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不像以前光听不想,总依赖老师解说。不会因为依赖而使大脑短路了。

  我认为学*导学案教学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我们可以及时地预*。可以对要学*的内容自己加以了解。

  (二) 可以得到自己新的复*方法。这是一个让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老师所讲的内容相结合的另一份收获。

  (三)这也是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寻求证明题思路,进一步培养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

  (四)我们可以确立学*目标。例如:如何学*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我们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五)让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个题目,看自己能不能掌握,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翻书核对,看是否掌握了。不懂的可以在导学案上注明,让老师给我们做深一步的讲解,也可以与同学们讨论。

  (六) 面与面相结合,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对难点重点多下功夫。切忌不要主次不分,*均用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学*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新的体验。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0

  一、教学案例撰写的意义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

  四种说法: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三、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五、教学案例的特点和撰写要求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4.撰写的教学案例要有价值性。

  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又能为其它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定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作用:案例性事件在教师教学生涯中是层出不穷的,从清晨跨进校门到傍晚离开学校,都会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事例。这些事件或事例完全可能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把事件转变为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其作用其体表现为:①案例研究(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研究(写作)可能促使老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研究(写作)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④案例研究(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有效的方式。

  特征:①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疑难性——案例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③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包括特殊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④浓缩性——案例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⑤启发性——案例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区分: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教育叙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研究统计,在老师反思的叙事研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有:读书感想、社会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宏观教育、现实生活、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而教学案例所叙述的故事主要应定位在教学研究上,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等,其案例问题则集中在教学、教学法、认知水*、情感与态度、教学背景等方面。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1

  在上周我利用学案教学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式"教学,由于使用学案,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为具体的学*任务,学生在学*上的精力更加集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到学*活动中来,在本周四在没有进行复*的情况下,用一套90分钟的题目利用45分钟进行了一下测试,虽然绝对成绩还是比较低,但与*等班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甚至还超过了一个班的成绩,这应该归功于学案的使用吧。

  应该说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人为影响能力是差的,红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在班上讲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也有的学生在做小动作,而使用学案后,不集中精力学*的学生大为减少,这为我的课堂教学的学生管理减轻了难度,学生在课堂的`学*更有效了,学生为了完成眼前的学*任务,都在忙着听讲,查阅课本,与同学讨论,可以说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该做的事情,为了学生的认真学*,我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学案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2

  为期三天的江西省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研讨会及名师课堂展示活动已圆满结束,这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机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通过此次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研讨会及名师课堂展示活动,我把自己的学*心得简单谈谈。

  本次学*Mike为我们系统介绍了英语读写课的教学法。老师要能够转变自己的角色,灵活使用教材;要把词汇学*、阅读学*和写作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三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使用多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去引导和激励孩子们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中提高综合语言能力。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什么理论认知之上的`,没有理论做支撑的课不是好课,一定要达到理论的高度。只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看法的狭隘。因此,原来很浮躁的一颗心此刻应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了这几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为我补充了理论知识的空缺,另一方面也让我下决心要重新认真学*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

  温老师说只有阅读才能碰触到英语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影响到人在生活中的态度及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东西;英语不只是一项语言工具,更是一扇了解世界文化的窗户;我们可以借阅读学*更加美好

  和更加丰富的英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的长期发展,甚至自己的专业发展维度也会显得狭隘。我们很少能够让自己闲下来,静下来去读一些文字,去享受文字背后那些更加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世界。我们说的可能不是我们真正了解的,而我们读过的却往往可以内化为自己的内涵。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学识。这些话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让我有一种冲动,回来一定要认真教学,探究,研讨,将最*新学的思维导图和“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到我的英语教学中,做一个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专业教师。

  名师课堂展示的水*不一,风格各异,而且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借鉴的东西。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堂,体现和贯穿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课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心里和生理特点发展需求,培养其积极的学*态度,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新型课堂。这就让我更加清醒,我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采用听、说、读、写、做、唱、玩、演等多种手段或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使他们初步建立自信心,拥有敏锐的语言感觉。通过参加这次活动,通过这次学*,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使我更加坚定了已有的信念。我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勇攀改革的高峰,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使我自己更加能够胜任新时代的教育讲台。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3

  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已有一定的时间了,本期组内公开课,选取《实心球》为课题,通过上课,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学*目标的编写

  编写学案是为了充分准备和全面安排一堂课的教学工作,以便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师“教”的活动,使学生的“学”达到一定的标准而设定的。

  1、学*目标要真实、客观、准确。

  2、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纪律、体质、技术基础、场地、器材和人数等而定。

  3、学*目标要根据教材、教学计划而定。深入钻研,明确教材的性质、作用、技术重点和难点,及与其他教材的纵横关系。然后根据主教材的性质、特点,选配好辅助教材,并安排好练*的顺序。

  总的来说,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有针对性。

  二、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课的主题部分,也就是课的灵魂部分,教师对重点部分的把握情况,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只有明确方向,才能对教学方法上的应用与措施,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在学法上,如何进行讲解示范,如何进行分解练*和完整练*,如何组织教学比赛,如何运用“启发式”和个别对待,如何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都是应该提前考虑到位的。

  三、学*过程

  实际的学*过程部分是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部分,是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融洽程度等在此环节都应有所体现。教师应把此部分作为主阵地来对待,谦虚、谨慎、认真,具备预见性和应变性。如:讲解示范的时机、步骤、位置;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时间的具体分配等。

  四、总结部分与课的反思部分

  总结本堂课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表扬和指出存在的问题,布置作业。反思编写学案和执行学案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学生学好是根本,前提是教师的教好,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探究的好坏是教师引导性的结果。教师的观念、意识、知识等等要不断更新,自我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4

  1.教学案例的作用

  (1)促进课改深入发展。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推动课改走向深入的关键。“转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寻找我们不端正的教学行为,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二是借助新理念来评价和发展我们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行为的创新。教学案例的撰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转化”的功效,是促使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相融合的最优方式。其“转化”的过程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选择茫然困惑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闪光的事例撰写成教学案例,以个案分析法重新审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将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教师专业的成长,如过分偏重教育原理,难免空泛;如过分依赖经验,易致盲从。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和实践能力。那么,具体操作的策略是什么呢?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两者”的缺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形式。

  正如有关课改专家所指出的“走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可见,教学案例的撰写正是“叙事研究”的一种类型。它需要有目的地对教学过程进行理性的观察和分析,并将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认识本质的研究思路。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个教学理念,解读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利于教师深刻、生动地掌握教学理论。因而,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提高的过程。经常进行这种“叙事研究”,实现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学*的一体化,必将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快速成长。

  (3)促进科研成果交流共享。在教学中开展叙事研究,对教学中的亮点或困惑进行理性反思,使之成为教学案例。它以书面形式反映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叙事展示理念,不仅是教师成就与成长的记录,而且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的产物——科研成果。由于它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式活泼,以事论理,焕发出耐人寻味的魅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和理解,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交流、讨论与共享,已成为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它围绕交流的载体——某一教学案例,相互切磋,合作互动,不仅有利于启迪教师以批判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日常的教学,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引发教学创新;而且有利于培育教师的团队精神,形成相互探讨、彼此学*的教研之风,使新见解不断涌现,新思路不断形成。总之,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定能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2.教学案例的特点

  (1)客观性。教学案例是写实的,是教学实践中具体事例的真实再现,有相对完整的教学情节。对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要客观地描述,如实地介绍。不能对教学活动作笼统的、概括的叙述,更不能歪曲事实真相。评析要实事求是,就事论理,从事实中引出道理,不能脱离事实而空发议论。

  (2)典型性。教学案例包含的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思考,是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体现教学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揭示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能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3)创新性。基础教育正处在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学案例应具有反映课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新变化、新成果,揭示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走向,从而启示人们开拓新思路、新策略,推动课改健康、深入地发展。

  (4)实用性。教学案例要叙述清楚而有情节,语言朴实而又生动,内容*实而又耐人寻味,可读性强。要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探讨价值,能激起教师效仿,学*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应对的策略,能启发教师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水*的不断提升。

  3.教学案例的写作

  (1)立主题。写作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一种理念,明白一个道理,理解一个概念,学到一些策略。因而,教学案例也要有主题。所谓主题,就是教学事例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案例的成败与价值。一般而言,主题是教学事例本身所具有的丰富信息。主题的确立,是作者对教学事例中蕴含的新理念与新策略提炼的结果。由此可见,教学事例本身的价值,决定教学案例的生命,事例的选取极其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众多的反思日记中,筛选采用那些大家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与新策略的、耐人寻味的事例,提炼出正确、集中、鲜明、深刻的主题。

  (2)择类型。确立了主题后,就要进行定型的思考。定型,即在写作前,依据事例的数量与性质,确定选用哪种类型的教学案例。余文森教授说:“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从目前刊物上发表的教学案例看,大致有四种类型:①单一片段型。一般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教学片段与评析,反映一个新的教学理念。这类案例内容单一,短小深刻。②对比片段型。一般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两种不同教法的教学片段与评析组成,在比较中倡导新理念、新策略。这类案例对比鲜明,发人深省。③课时综合型。一般是由一节课中各具特点的几个教学亮点与评析组成,反映了一节课教学进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策略。这类案例内容丰富,综合性强。④专题解读型。一般是围绕一个专题,由三四个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案例与评析组成,对某一新理念较为全面的解读。这类案例主题突出,策略多样。随着教学案例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必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案例类型。

  3)定形式。教学案例的内容是多样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其形式也应是多样的。然而,形式的多样化,也有其共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形式无定规,大体有常规”。教学案例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以下四个要素:标题、背景、事例、反思与评析。从发表的教学案例看,普遍都有醒目的标题。正文,有的用黑体字标出背景、事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三个部分;有的直接分段行文,只用黑体字标出反思与评析;有的用黑体字标出案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背景放在叙事前交待。

  标题。标题是教学案例的眼睛,是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的揭示。一个好的标题,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并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有个基本的了解。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类。单一式标题。只有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达一种理念,做出一个判断,体现一种策略、说明一个道理,概括一种情景,提出一个问题,点明一个内容。如《在读中感悟》、《“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复合式标题,除主标题外,还有副标题——对正标题的内容加以说明、补充或限制。如《尊重个性自主探究——<画杨桃>教学片段及评析》、《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案例》。

  背景。教学案例总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案例的主题,要简洁、准确地向读者介绍教材版本、学制、学科、册数及课题,交代、说明教学案例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发生的。

  案例。这是教学案例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例发生、发展的过程。核心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重点要把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怎样在对话互动中,发现、提出问题,思考、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具体,尤其是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学生的情绪反应与教师内心的感受,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描述,成为教学实践的真实再现。要注意的是,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围绕主题,恰当取舍,不搞有闻必录。同时,要求叙事的语言力求朴实、简练,篇幅力求简短。

  评析或反思。评析的主要任务,是对案例反映的主题内容进行理性的解读,评论其利弊得失,分析其价值意义,以揭示案例的内在规律,给人以启示。评析要实在,从事实本身出发,实事求是,说清道理,不脱离实际地空发议论。评析要中肯,透过现象看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做到这两点要求,评析的操作要坚持以事论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总结规律。其思路是: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审视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发展脉络,捕捉师生具有创造性的典型行为,评析何处成功,哪儿闪亮,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目标观、资源观,为什么它是成功的、闪亮的,把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理念、新策略。评析一般在案例的叙事之后评析。也有的边叙事边评说,语言朴实,文字简练,用括号或其它字体显示。也有的既有边叙边评,又有总评。

  (4)积素材。掌握了教学案例撰写的技巧,但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案例。正如叶澜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巧妇也需要有“好米”,才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案例撰写的'方法,更要注重创造、积累事例素材,善于找“米”下锅,才能写出优秀的教学案例。

  从现实的情况看,在教学案例的撰写中,其所以选择典型的事例很难,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有些教帅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也确实创造了许多的教学亮点,但没有养成写反思日记的*惯。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过后忘了;写作时想不起来;二是有些教师在公开课或有人听课时,注意应用新理念进行教学,可*时教学仍是“老一套”,无法创造出典型的教学事例,写作时没有素材,难以成文;三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话互动,但考虑完成教案要紧,或者不善点拨,只要学生答对了,就满足了,马上予以肯定,继续照教案执教,学生发散思维得不到培养与发展,亮点无法在动态中生成。

  那么,怎样积累教学案例的素材呢?

  ①营造生成环境。优秀的教学案例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过程与行为,为学生创设自由对话的*台:学生讲错了,没关系,允许出错,欢迎重答重做;提出异议,倡导争辩,允许保留;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成功时,会得到热情的祝贺;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同时,要求教师扮演“主持人”、“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善于点拨引导,做学生思维的向导。当学生不知从何着手、久思不解、思维卡壳、浅思辄止时,要灵活地启发点拨,调整思维方向,或延缓评价,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发展。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中,学生具有自由的、安全的心态,他们的对话热情就会不断高涨,个性思维就会不断活跃,教学亮点就会生成。

  ②常写反思日记。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常写反思日记,积累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便于保存、翻阅、研究。写作追求“短、*、快”。短:短小精悍;*:*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养成反思*惯,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日积月累,反思日记就能为撰写案例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把那些典型的、情节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含有一定新理念的教学反思,及时写成教学案例。

  ③善于搜寻事例。一是从反思日记中搜寻。*日养成反思*惯,有意地积累。翻翻反思日记,看看哪节课学生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独特的见解,哪节课有什么亮点,特别是教得顺利、舒畅的地方值得回忆、思考。二是从同伴评课中搜寻。翻翻评课记录,看看他人对自己公开课的评价,深入领会主要的优点、亮点是什么,对具体细节尽力回想,想想有什么好的生动事例可写。三是从借鉴迁移中搜寻。大量阅读有关刊物上的案例或经验文章,多看多思,边读边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尽可能产生联想,即见到甲能想到乙。可以有意识地再实验、再创造,进行联想、迁移、重组、翻新等。

  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统一用Word 20xx中文版写作,用电子版参加评选。页面设置为:A4纸张,各边边距厘米、页眉为论文名称(居中,小5号宋体)、页码在页脚中居右放置,全文倍行距,其他具体要求见下。教学活动标题(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作者(单位和电子邮件或QQ号)

  摘要è(小4号粗楷体)摘要正文用小4号楷体

  标题:

  课程:

  学段:

  以下栏目仅供参考(没有的栏目请删除),欢迎创新

  目的:(要求:分条列出教师计划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完后的预期学*目标)

  活动概述:(要求:对本次教学和学*活动进行简短的概要描述)

  教学和学*活动记录

  (一)准备工作(要求:列出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经验;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二)教学和学*活动过程记录(要求;按顺序、详尽地描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过程的所有步骤,详尽程度以读者能理清整个教学过程并能模仿为标准)

  (三)进行本次教学的必要条件(要求:根据您本次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有关选项前打“?”或填写有内容)

  主要教学地点

  q只在教室q只在机房q教室+机房q其他地点,请列出: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教师应能熟练使用:

  3.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学生应能熟练使用:

  4.硬件:(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硬件条件)

  5.软件:(要求: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使用的有关软件)

  6.外接设备:(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外接设备)

  评价:(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过程和学*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教学反思和回顾(建议从以下方面反思和回顾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你在教学中是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潜在优势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的?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你有哪些应对建议?)

  六、学生学*过程和成果(整理有关学生学*过程的记录数据以及学生的过程性和最终作品)

  关键字:谈物理教学案例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5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在胡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校长的带领与辛苦指导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体会。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收获: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学案导学”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把具体的知识落实到学案上,再结合合适的课件教学,直观形象。特别是地理学科,让学生学*到了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地理,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不仅是为了上高中、结业,而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比如结合今年的海地的地震的事情讲解复*板块的运动的知识,学生就很感兴趣,认识到了地理的用处;再比如说结合*几年的南方的冰雪灾害讲解气候的异常对农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形象直观。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学案导学”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遇到的南北方的植被类型、农作物和水果的种类的时候,师生共同讨论发言,集思广益,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好。

  (三)、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中来。以前,总是感觉很多老师的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就算是优质课,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目的。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我们的小组合作学*搞的有声有色,通过小组合作学*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力,我们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为了集体得分,他们都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增强小组的整体实力主动给成绩弱的同学辅导,使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就好办了。原来初一的地理成绩很差的同学现在都能考优秀了,很是令老师们感动。双语学校的学*气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四)、学案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案导学”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在一个的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可能就会做出很多做法和答案,他们的想法非常独特,他们的思维也异常敏捷,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对于理科数理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学*的方向在哪里。以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甚至有的老师表达能力不强,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知识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这样的学*效率也更高了。并且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自己思考,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学生品尝到了学*的快乐。并且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学案可以课下及时复*,一学期下来就是很好的复*资料。结束了以前课下学生漫无目的的抱着书本复*的历史。

  (六)、学案教学讲练结合,知识掌握效果好。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完课就走,基本没有课堂练*巩固的时间,因为很多老师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说得太多,所以一节课下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学生模模糊糊。而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有一定的时间做基础知识练*和达标测试,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效果好。

  (七)、“五清”工作使知识的巩固落实到位。我们的学案教学有“五清”,即环节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每一环节我们的老师都抓重点知识抓落实,学生想掌握不好都不可能了。

  二、思索

  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学案质量的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校长曾经听过我的课,说我设计的几个问题面太大了,学生无从思考,后来我反省自己,发现确实是这样,所以学案的设计的好坏是学案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全体老师的参与度。使用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学案教学的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死板而禁锢学生的思维,而使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学案,把握好课堂。

  (四)、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拉倒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靠课件等辅助教学设施随时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本、课件与学案结合起来,老师要注重学生对学*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五)、要使学案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能力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学案教学课堂。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并采取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中来。

  (六)、做好导师制工作。在整个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我们双语学校是小班化教学,老师的这种品质更加重要,我们要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和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环境,建立了民主*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兴趣,掌握一定的学*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的好帮手。课堂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我相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更加坚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推进与不断成熟,定会成为我们双语的一大特色,双语的辉煌的明天会很快到来!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阅读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1)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并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顾名思义,所谓导学案:“导”即指导,导学案出自于教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案,本身就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争议的,“学”即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中了解到,有的教师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而产生困惑,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学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观是教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布鲁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指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学校学*就是为终生学*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导学案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重要途径。

  正确的教学观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为着眼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的功能首先是导预*,学会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的前提,通过学生课前有目的的预*,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导学案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讲多练,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要转变学校教学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就应该从教学管理方式先行转变,一是加强控制性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学*,提高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二是加强指导性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三、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改革倡导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然而始终也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教师愿意把结论教给学生,总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很难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理念,虽然到多数教师都在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始终是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如学会用学案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谈到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导学案的三大功能,导学案的三大功能是:导预*,导课堂,导课后。

  一是导预*,预*是学生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经过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后,能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预*,特别是学*兴趣低下、学*成绩较差的的学生,更不能养成良好的预**惯,有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引导他们预*,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预*,能够学有所依。

  二是导课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不同,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课堂上学生依据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讨交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反馈和答疑是课堂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探究,他们的.学*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反馈,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答疑,问题最终得到就解决。

  三是导课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惯起到了引导作用。

  根据导学案的功能来看,教师用导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该关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学生转变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是最科学的学*方式,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最佳的教学模式。上面我们谈到了导学案具有导预*,导课堂,导课后的三大功能,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谈到转变学*方式还是先说一说导学案内容,导学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打造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并且与学生自己的学*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联系的越多,学的就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新课改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学*,这样就会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目标。

  2、导学*方法,人们常把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重点,把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难点。教师在导学案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把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合作探究,引发学生问题意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学成功所在。

  3、导学*过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内容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设计转换为对学生学*过程的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形成认知互补,因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任务,取得理想的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学*,学生的学*方式也就得到了转变。

  五、实施导学案教学着眼于转变对学生学*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评价是多方面,这里我仅就导学案教学谈一谈课堂教学评价。

  1、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对学生的学*指导得法、到位,能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应有的作用,能和学生一起学*、探究、倾听、交流,能营造宽松、民主、*等的学*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采用导学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状况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活动中数量、广度和深度;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上表现;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学生学*的体验与收获以及学*效果等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有根据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六、实施导学案教学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在这样集体中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级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师团队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益见卓效的今天,一所学校里不可缺少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领衔的教师团队,导学案的形成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

  “学案”教学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现在我校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我就从使用学案以及使用过程中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思索。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新课改所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的能力。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开始推行学案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学案教学认识不多。感觉是个新鲜事物。有很多教师也出现抵触情绪。首先,在编写上的困难。因为没有范本,我们无从下手。怎样编写学案呢?其次是在使用上。什么时候使用?怎样使用?这些一连串的问题困惑着我们。

  经过两年的教学积累。我们学校开展了许多有关学案教学的教研活动。也让我们慢慢地认识学案教学的模式。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这种学*模式是让学生学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学会自我学*。而学案就是为学生而设。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它又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它不单单是学前预*。它还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这刚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二、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要求教师按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用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述就行了。但新课改注重科学探究的学*,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着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而学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就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课文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浅到深。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针对本班学*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并且把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目标,根据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目标中的要求。做到教前先预*。到了真正上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掌握得差不多,有不明白的问题就留到课堂的时候向老师提问。教师就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真正可以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了。使用学案后,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案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把学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对学案教学的困惑

  实施学案教学以来,小组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有时讨论一个问题时,学生还想继续讨论,那其它的知识就讲不完了。有时收的太紧,只有个别的学生回答,又变成了一言堂。另外一个就是学案发给学生回家预*,学*能力强的学生会很好地完成学案的内容。到了课堂上就能积极回答问题,但对于学*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学案发给他们后,有的把学案弄丢了,有的更是偷懒不做。上课时进行讨论,他们是一问三不知。更谈不上提出问题了。

  总之,学案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我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寻求改进和完善。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3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4

  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已有一定的时间了,本期组内公开课,选取《实心球》为课题,通过上课,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学*目标的编写

  编写学案是为了充分准备和全面安排一堂课的教学工作,以便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师“教”的活动,使学生的“学”达到一定的标准而设定的。

  1、学*目标要真实、客观、准确。

  2、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纪律、体质、技术基础、场地、器材和人数等而定。

  3、学*目标要根据教材、教学计划而定。深入钻研,明确教材的性质、作用、技术重点和难点,及与其他教材的纵横关系。然后根据主教材的性质、特点,选配好辅助教材,并安排好练*的顺序。

  总的来说,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有针对性。

  二、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课的主题部分,也就是课的灵魂部分,教师对重点部分的把握情况,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只有明确方向,才能对教学方法上的应用与措施,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在学法上,如何进行讲解示范,如何进行分解练*和完整练*,如何组织教学比赛,如何运用“启发式”和个别对待,如何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都是应该提前考虑到位的。

  三、学*过程

  实际的学*过程部分是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部分,是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融洽程度等在此环节都应有所体现。教师应把此部分作为主阵地来对待,谦虚、谨慎、认真,具备预见性和应变性。如:讲解示范的时机、步骤、位置;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时间的具体分配等。

  四、总结部分与课的反思部分

  总结本堂课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表扬和指出存在的问题,布置作业。反思编写学案和执行学案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学生学好是根本,前提是教师的教好,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探究的好坏是教师引导性的结果。教师的观念、意识、知识等等要不断更新,自我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5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在胡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校长的带领与辛苦指导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体会。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收获: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学案导学”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把具体的知识落实到学案上,再结合合适的课件教学,直观形象。特别是地理学科,让学生学*到了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地理,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不仅是为了上高中、结业,而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比如结合今年的海地的地震的事情讲解复*板块的运动的知识,学生就很感兴趣,认识到了地理的用处;再比如说结合*几年的南方的冰雪灾害讲解气候的异常对农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形象直观。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学案导学”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遇到的南北方的植被类型、农作物和水果的种类的时候,师生共同讨论发言,集思广益,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好。

  (三)、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中来。以前,总是感觉很多老师的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就算是优质课,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目的。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我们的小组合作学*搞的有声有色,通过小组合作学*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力,我们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为了集体得分,他们都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增强小组的整体实力主动给成绩弱的同学辅导,使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就好办了。原来初一的地理成绩很差的同学现在都能考优秀了,很是令老师们感动。双语学校的学*气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

  (四)、学案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案导学”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在一个的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可能就会做出很多做法和答案,他们的想法非常独特,他们的思维也异常敏捷,学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对于理科数理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学*的方向在哪里。以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摸不到头脑,甚至有的老师表达能力不强,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知识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这样的学*效率也更高了。并且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了一个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自己思考,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学生品尝到了学*的快乐。并且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学案可以课下及时复*,一学期下来就是很好的复*资料。结束了以前课下学生漫无目的的抱着书本复*的历史。

  (六)、学案教学讲练结合,知识掌握效果好。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完课就走,基本没有课堂练*巩固的时间,因为很多老师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说得太多,所以一节课下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学生模模糊糊。而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有一定的时间做基础知识练*和达标测试,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效果好。

  (七)、“五清”工作使知识的巩固落实到位。我们的学案教学有“五清”,即环节清、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每一环节我们的老师都抓重点知识抓落实,学生想掌握不好都不可能了。

  二、思索

  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学案质量的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校长曾经听过我的课,说我设计的几个问题面太大了,学生无从思考,后来我反省自己,发现确实是这样,所以学案的设计的好坏是学案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全体老师的参与度。使用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学案教学的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死板而禁锢学生的思维,而使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学案,把握好课堂。

  (四)、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拉倒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靠课件等辅助教学设施随时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课本、课件与学案结合起来,老师要注重学生对学*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五)、要使学案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因为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能力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学案教学课堂。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的合作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并采取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中来。

  (六)、做好导师制工作。在整个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我们双语学校是小班化教学,老师的这种品质更加重要,我们要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和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环境,建立了民主*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兴趣,掌握一定的学*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的好帮手。课堂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我相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更加坚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推进与不断成熟,定会成为我们双语的一大特色,双语的辉煌的明天会很快到来!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2)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菁选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2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但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已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

  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感到劳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更需要的细心和奉献。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如果学生从来没有自己预*过课本、从没有自己总结过知识点、从没有自己讲过课、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惯,那在开始时就要有个思想准备: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败,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落实“一丝不苟的学*态度、一滴不漏的学*要求、始终如一的学**惯”的学风训练,执行好学*常规。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3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6月20号下午,学校在多功能会议厅举办了学*“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仪式。

  在这次学*中,我深有体会,受益匪浅。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课堂模式一贯都是“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以求分,学以应试。如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学*没有主动性,被动的接受着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失去了灵性、悟性,失去了主动学*,自己动手“捕食”的能力。即得到了“鱼”而没有学会“渔”,没有自学能力,无法进行终身学*,影响了以后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这种枯燥的学*模式中厌学弃学,令人痛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知识能力化,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时刻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种导向的探索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探索的一种新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培养终身学*的*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所以,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一、二、三”教学模式中的“一”指的就是自学环节。在学生自主学*时,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学*方法,要求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退却,所有问题都要先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反复思考,实在不能解决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严格按照导学案的要求阅读教科书,对问题进行探究,对重要单词,短语,句子圈圈点点,加强记忆;对重要短语,句子要认真体会,学*其用法,对练*努力做到准确、迅速、规范、灵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笔准确;每次预*结束后要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梳理。当然,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让他们不厌烦预*,必须给他们降低难度,减少数量。布置知识链接、课堂提升以及知识巩固三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完成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之后的“三”指的`就是课上的交流研讨,展示提升,效果校验。就是教师上课环节。主要进行第一项是自主学*检查。一般来说,课堂测试部分我采用让学生口答的形式,不进行书面展示。而课堂提升和知识巩固部分需要课前书面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与讲解,来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信息,主要有:学生的学*目标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没达到学*目标的原因何在?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两部分的展示如果有些学生做对了,有些没有做对,这时教师仍然不讲解,引导学生对练*结果进行讨论,力求通过集体讨论,使得学生自己纠正、解答一部分没有做对的*题,进一步理解掌握学*的内容。在上课这个环节中,切忌不能成为一个对照答案的课堂!毕竟学生学*能力有限,还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点!可以适当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导学案”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在这里教师要重点精讲。教师的讲解不要从头开始,这里的讲解与传统的讲解还是不同的,因为学生的起点已经不一样了,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也已经经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与课堂讨论后,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讲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做对的道理和做错的原因,抓住导致理解困难的症结讲解就可以了。最后环节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探究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在这一环节中,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的*台。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适时点拨,正确引导。最后可以通过复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另外,通过删减但课堂上仍处理不完的*题可留一小部分作为课外作业。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首先,提前阅读导学案,学生的学*目标明确了,主体地位明显了,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了学*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由此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学*的*惯。其次,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无法独立完成的部分需要小组同学互助合作来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表述自己的观点,归纳别人的意见,吸纳别人的长处,完美自己的主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听取意见的好*惯和团结互助合作的能力。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终身学*的*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中都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充分发展,享受到学*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实现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生!

  不过,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们不但要学好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三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出色。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3)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菁选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1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中积累学*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实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

  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但我认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导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的负担。每周还要进行“周周清”,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还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动态,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二、导学案的使用使差生更加明显。

  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他们的各种*惯都比较差、也比较懒惰,学*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主动地去学*?是数学课的老师们的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出现的情况是“差生吃不了,优生有点吃不饱”,这样导致优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得抄袭,越来越差。而且大多学生的家长本身的素质不高,对学生的监督难以保证,使得他们偷懒、钻空子,是能少则少,能不写就不写,该记忆的知识、概念、公式,都弄的是一知半解,有时提问什么都不知道,没学几天就把老师教的还给了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贫于抓学生、盯学生,还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只能再加强责任心、更加努力地来抓学生、盯学生以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导学稿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多地传递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情谊,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 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 谈。

  一、课前预*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的*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而教,教是为了乐学而教”。情境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向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活泼、愉快、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幼儿身临其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学风,促进幼儿协调发展。而许多年来,体育活动中教师们已*惯于把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直接地灌注给幼儿,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场地器材的单调与枯燥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要需要,更难达到素质教育对幼儿提出的要求。

  一、扮演角色,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活动乐趣。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活泼、好动、易兴奋且形象思维活跃,对某一新鲜事物易产生强烈的兴趣,很爱听故事,并想象故事情节中人物的经历、命运、结果,时时把自己幻想于情节之中,但意志较薄弱、单调,持久复杂的动作技能会使他们易于疲劳、注意力分散、产生消极意识。为了满足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爱玩的特点,并使他们会玩、玩好,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具体、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游戏。例如:小班体育活动《运萝卜》,活动的要求很简单,要幼儿双脚并拢夹球跳。如果是就这样练*小朋友肯定也能达到目标的,但整个活动会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我考虑到这一点,利用小朋友都熟悉的小动物角色--小兔子来设计情境:兔妈妈要带着兔宝宝出去拔萝卜、运萝卜,妈妈要看看哪只兔宝宝的本领最最大,当然是要达到体育活动的要求了。一个如此简单的情境,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编故事,让幼儿在想象中体验活动乐趣。

  在情境中,幼儿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实现情境的转换,表现游戏的主题,而且随着幼儿智力水*的提高,情境转换程序性和连贯性也逐渐增强,主题也更加统一突出。正是这种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的转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非常自觉和专注地投入其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并从中感受无穷的乐趣。所以,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设计带有一定主题的连续的情境活动,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贯彻教学要求,使幼儿置身于故事化的情境中,赋予教学内容以游戏的'“生命”,从而使教学目标这一外部要求内化为幼儿行为的愿望和动机,激励幼儿为满足这一愿望或达到这一游戏目标主动付出努力,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在游戏“勇敢的消防队员”中幼儿就是在游戏中根据游戏情节的变化、自我角色的参与,扑灭森林大火,救出被围困的小动物而体验到完成某一事物所带来的成功感。

  三、利用儿歌,让幼儿在模仿中体验活动乐趣。

  把学*的**“交给”幼儿,把课堂“还给”幼儿,以激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首先就要给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空间,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课堂的个体学*,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抓好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在和谐的民主参与中,做到所有的幼儿充分活动起来,享受探究的乐趣。就“立定跳远”动作:我们创设了相应的情境,画出一条宽窄不等的小河,让幼儿扮演小白兔,河岸根据宽窄不同放大小不一的萝卜,开始教师只强调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让幼儿自由练*,练*过程中结合口诀“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斜上用力臂前摆,双脚蹬地腿高抬”与教师的示范,幼儿能够较好的掌握动作。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掌握了动作,积极性极高。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同时也提倡“学以致用”,要把现在的体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开展活动,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与指导,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在愉悦宽松的情境中,充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4

  我园进行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的研究已进行了一年多,作为教研组长在面临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时时刻刻感受到园本教研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现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教研组长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新《纲要》以新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研究空间,它使我们每一位教研员与教师共处同一起跑线,共同经历着观念转变和思想革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冲击着我们关于教研指导工作的传统认识,刷新着我们关于教研员角色、教研工作方式的原有观念,促使我们以研究的眼光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身的教研过程。

  一、从我们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而引发的思考说起:

  故事一:“如果不是非看不可的话还是不要看了。”

  --引发我们对教研关注点的反思

  我们到实践中应该关注什么?是单纯地关注“问题”,还是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感受、关注教师的自主发展。新《纲要》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我们来说就应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所以,如何为教师创设一种敢想、敢做、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和开放的心态?这是教研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故事二:“你们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我们该听谁的?”

  --引发我们对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的反思

  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教师观、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关注教师的研究经历,真正与教师形成“学*共同体”的关系,变评价者为共同经历者,以了解教师的原有经验、需要和困惑,尊重教师的原有经验和他们自身的学*方式,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其自主思考、体验和研究的空间,从而使教研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所以,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二、解决问题,从改变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做起

  (一)反思过去的教研工作方式

  过去的教研工作中,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教师只是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既定研究程序的操作者。形成了以“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为主的教研工作方式。这种教研工作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

  (二)尝试新型的教研员角色和教研支持方式通过两个案例来对比我们过去和现在在教研工作方式上的变化,然后再进一步提炼出我们现在在教研支持方式上的新尝试。

  1 变讲授者为倾听者--(1)倾听教师的教育目标和设计思路;(2)倾听教师的自我评价;(3)倾听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困惑。

  2 变检查者为挖掘者--(1)挖掘教师的原有经验;(2)帮助教师挖掘行为中的闪光点;(3)与教师共同挖掘行为背后的原因。

  3 变评价者为质疑者--(1)在质疑中促进教师学会自我反思;(2)以质疑引发教师认识上的冲突;(3)以质疑减少我们的主观评价。

  4 变要求者为建议者--(1)以建议的方式,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2)依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建议;(3)以建议的方式,提供专业化的导向综上所述,我们本着“育人为本”的思想,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尝试着由过去“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单向指导方式,向“你说我听”、“我置疑你反思”、“你回答我追问”、“我建议你选择”的双向对话方式转变。

  三、我的体会和感悟

  1、开展探究式学*,共享专业经验

  教研组是教师学*新理念、分享新经验的合作共同体,使极具个性色彩的教师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对《纲要》与《指南》的认识和体会,通过开展探究式的学*,使教师感受和体验新型的学*方式--在问题式学*中,总结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困惑,在互动式学*中,共享教育资源、拓展思维空间;在体验式学*中,转变角色意识、注重实践操作,促进教师的主动学*和建构。

  2.注重行为反思,提升专业技能

  促进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研组活动的`另一重要要目标。二期课改对教师在换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包括预设计划的能力、观察反思的能力、捕捉回应的能力等等。我们认为,提高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反思与实践。教师通过质疑法、微格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以典型案例和问题为主题的开展研讨活动,在真实活动情景中交流对话,不断促使教师的视角和思维变得敏锐与客观,从中学会分析质疑、学会选择和运用,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技能。

  3.开拓信息途径,丰富专业内涵

  在幼儿园教师群体中,开拓信息途径,建立和谐、民主的非正式的对话系统,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非正式对话是指教师因自身需求而自发与同伴产生的对话,幼儿园积极倡导教师的非正式对话,有效整合非正式对话信息,推进正式与非正式对话的转换,不断地充实了幼儿园的研究氛围,丰富了研究内容,提升了研究质量。

  在课改新理念引领下的教研活动,营造的是开放、合作、互动的氛围,搭建的是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提高的是教师的专业技能。诚然,我们对教研组建设的探索只是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小台阶,我们相信教研方式的变革也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过程,对此我们将不断反思,积极探索,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5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并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顾名思义,所谓导学案:“导”即指导,导学案出自于教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案,本身就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争议的,“学”即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中了解到,有的教师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而产生困惑,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学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观是教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布鲁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指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学校学*就是为终生学*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导学案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重要途径。

  正确的教学观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为着眼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的功能首先是导预*,学会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的前提,通过学生课前有目的的预*,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导学案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讲多练,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要转变学校教学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就应该从教学管理方式先行转变,一是加强控制性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学*,提高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二是加强指导性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三、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改革倡导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然而始终也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教师愿意把结论教给学生,总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很难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理念,虽然到多数教师都在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始终是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如学会用学案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谈到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导学案的三大功能,导学案的三大功能是:导预*,导课堂,导课后。

  一是导预*,预*是学生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经过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后,能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预*,特别是学*兴趣低下、学*成绩较差的的.学生,更不能养成良好的预**惯,有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引导他们预*,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预*,能够学有所依。

  二是导课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不同,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课堂上学生依据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讨交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反馈和答疑是课堂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探究,他们的学*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反馈,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答疑,问题最终得到就解决。

  三是导课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惯起到了引导作用。

  根据导学案的功能来看,教师用导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该关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学生转变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是最科学的学*方式,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最佳的教学模式。上面我们谈到了导学案具有导预*,导课堂,导课后的三大功能,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谈到转变学*方式还是先说一说导学案内容,导学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打造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并且与学生自己的学*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联系的越多,学的就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新课改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学*,这样就会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目标。

  2、导学*方法,人们常把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重点,把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难点。教师在导学案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把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合作探究,引发学生问题意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学成功所在。

  3、导学*过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内容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设计转换为对学生学*过程的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形成认知互补,因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任务,取得理想的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学*,学生的学*方式也就得到了转变。

  五、实施导学案教学着眼于转变对学生学*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评价是多方面,这里我仅就导学案教学谈一谈课堂教学评价。

  1、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对学生的学*指导得法、到位,能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应有的作用,能和学生一起学*、探究、倾听、交流,能营造宽松、民主、*等的学*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采用导学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状况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活动中数量、广度和深度;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上表现;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学生学*的体验与收获以及学*效果等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有根据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六、实施导学案教学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在这样集体中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级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师团队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益见卓效的今天,一所学校里不可缺少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领衔的教师团队,导学案的形成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6

  在还没得到这套教学方案前。总都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画,而无所事事的我们则在下面各做个的,谁都没听,但有了这套教学案后就不同了。导学案里有丰富的内容,如:

  1,学*什么?

  2,怎样学*?

  3,体验学会。

  4,学*检测。

  而学*什么?里教我们学*目标,学*重点和学*难点,体验学*和学*检测则让我们亲自动手实践,并且导学案里的题目让我们学会思考,不依赖老师,考验我们的思维能力。导学案的题目有梯形的判定方法,让我们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一判定方法。

  学*重点告诉了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还有*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如:两组对边分别*行,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等等。老师让我们分组学*、讨论,不懂得就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上数学无聊而睡觉了。

  总之,有了这导学案,我们学会了自主学*、自己思考,不仅仅考验了我们的耐性,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不像以前光听不想,总依赖老师解说。不会因为依赖而使大脑短路了。

  我认为学*导学案教学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我们可以及时地预*。可以对要学*的'内容自己加以了解。

  (二) 可以得到自己新的复*方法。这是一个让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老师所讲的内容相结合的另一份收获。

  (三)这也是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寻求证明题思路,进一步培养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

  (四)我们可以确立学*目标。例如:如何学*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我们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五)让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个题目,看自己能不能掌握,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翻书核对,看是否掌握了。不懂的可以在导学案上注明,让老师给我们做深一步的讲解,也可以与同学们讨论。

  (六) 面与面相结合,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对难点重点多下功夫。切忌不要主次不分,*均用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学*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新的体验。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7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6月20号下午,学校在多功能会议厅举办了学*“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仪式。

  在这次学*中,我深有体会,受益匪浅。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课堂模式一贯都是“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以求分,学以应试。如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学*没有主动性,被动的接受着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失去了灵性、悟性,失去了主动学*,自己动手“捕食”的能力。即得到了“鱼”而没有学会“渔”,没有自学能力,无法进行终身学*,影响了以后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这种枯燥的学*模式中厌学弃学,令人痛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知识能力化,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时刻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种导向的探索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探索的一种新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培养终身学*的*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所以,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一、二、三”教学模式中的“一”指的就是自学环节。在学生自主学*时,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学*方法,要求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退却,所有问题都要先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反复思考,实在不能解决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严格按照导学案的要求阅读教科书,对问题进行探究,对重要单词,短语,句子圈圈点点,加强记忆;对重要短语,句子要认真体会,学*其用法,对练*努力做到准确、迅速、规范、灵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笔准确;每次预*结束后要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梳理。当然,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让他们不厌烦预*,必须给他们降低难度,减少数量。布置知识链接、课堂提升以及知识巩固三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完成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之后的“三”指的就是课上的交流研讨,展示提升,效果校验。就是教师上课环节。主要进行第一项是自主学*检查。一般来说,课堂测试部分我采用让学生口答的形式,不进行书面展示。而课堂提升和知识巩固部分需要课前书面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与讲解,来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信息,主要有:学生的学*目标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没达到学*目标的原因何在?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两部分的`展示如果有些学生做对了,有些没有做对,这时教师仍然不讲解,引导学生对练*结果进行讨论,力求通过集体讨论,使得学生自己纠正、解答一部分没有做对的*题,进一步理解掌握学*的内容。在上课这个环节中,切忌不能成为一个对照答案的课堂!毕竟学生学*能力有限,还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点!可以适当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导学案”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在这里教师要重点精讲。教师的讲解不要从头开始,这里的讲解与传统的讲解还是不同的,因为学生的起点已经不一样了,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也已经经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与课堂讨论后,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讲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做对的道理和做错的原因,抓住导致理解困难的症结讲解就可以了。最后环节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探究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在这一环节中,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的*台。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适时点拨,正确引导。最后可以通过复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另外,通过删减但课堂上仍处理不完的*题可留一小部分作为课外作业。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首先,提前阅读导学案,学生的学*目标明确了,主体地位明显了,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了学*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由此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学*的*惯。其次,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无法独立完成的部分需要小组同学互助合作来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表述自己的观点,归纳别人的意见,吸纳别人的长处,完美自己的主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听取意见的好*惯和团结互助合作的能力。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终身学*的*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中都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充分发展,享受到学*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实现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生!

  不过,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们不但要学好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三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出色。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8

  导学案试教两个多月了,感觉导学案确实好,但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收到山东杜郎口那样的效应。怎样科**用导学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用螺丝钉的精神,专研和吃透教材,设计好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犹如汽车的方向盘,指挥着教学的方向。方向对才可能教学成功,方向不对,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了。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落实三维目标,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很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快速成长成熟,有好好学*、好好做人的内驱力。如果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学生的内在灵魂就会很软弱,只能靠外在教育管束去学*去成长。内驱力和外驱力的效果之别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教师要用显微镜的精神,了解看清学生,选好学案的教学过程方法。过程和方法犹如汽车行驶的路径,影响着教学的`速度。好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使学生学*的事半功倍,单一的陈旧的过程和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还会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

  老师们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知识点,你认为很简单,课堂上同学们好像也都掌握了,可是下来一做题很多同学都不会,郁闷啊!我想这就是没深入分析学情的后果。老师们也许还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重点知识,你教了“九十六”次了,可有些同学还是不会,无奈啊!细想想,不是学生笨,是自己选用的方法不对啊。所以,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方法,一定要选用学生喜欢和能接受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教学。

  另外,看清学生,还有助于我们编写自我检测题。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设计自我检测题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检测题,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甜果。

  第三,教师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大胆改革教学,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传统教育束缚着老师们的心和手,使老师们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实践出真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教师们不要心急,不要担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与其放心却低效的包办代替的去教学,不如用心的耐心的去指导他们研讨。

  要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认为教师须从这几方面下功:

  1.公*的异质分组;

  2.课外下功,培养得力的小组长;

  3.小组分工明确;

  4.制定出合理的赏罚制度;

  5.创造出愉快的合作氛围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四,教师要用蚂蚁互助精神,开展以生教生,共同进步的小组互助活动。在城市风的影响下,农村教育,差等生多,优等生少。培优补差的工作只落在教师一人身上,任凭教师有三头六臂也会忙不过来。如果发挥学生力量,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中等生优等生因为责任会更有兴趣更认真的学*,而且还会锻炼他们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差等生有了专人辅导进步会很快,这样每个人都会进步,教师也会轻松很多。

  总之,我认为,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学案教学的核心就是让老师帮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9

  “导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提炼归纳知识、练*巩固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导学案教学重在两个“开放”: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总之,导学案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来设计教学。

  1导学案自学,尝试解决

  导学案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预*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交待预*时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学案导学”设计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以“学”的身份,思学生“所思、所感、所难,所错、所乐”,另一方面以“教”的身份,如何帮助学生“变好动为活动、变好胜为好奇、变学答为学问、变粗心为细心、变从众为批判、变孤僻为合作、变依赖为独立、变自卑为自信”。寻求师生互动中的和谐共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2质疑归纳,释疑点拨

  通过预*,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先让学生这样想:“在预*中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新课学*时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见;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适时加以验证。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点拨、引导预*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听、说、思、记、操作等多种能力,为终生学*、发展学*奠定了基础。

  3反馈精讲,自我矫正

  为了试探学生预*、交流后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的`情况,此时可进行尝试练*。在练*中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还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面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导学案教学”是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讲,学生讲明白的老师不再重复,所谓“精”,则是“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疑”,要把握度。通过反馈精讲,也可整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4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精讲几个环节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达标训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领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发展要求,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出能覆盖本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导学案教学,主要是依据“以学定教”理念,变教为引,变学为思,以引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它顺应了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学*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0

  随着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课题的开展,“导学案”在我校教学中已经开始实施。“导学案”是由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材设置和学生学*情况设计,其中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是教师辅助和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和课堂上自主学*的方式、方法,涵盖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是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课堂内自主学*,合作学*,逐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和主动探究的目的。我们认为“导学案”就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从而掌握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人生经验、形成价值态度的一种学*方案。

  “导学案”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彰显了“学生是学*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我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对 “导学案”有了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导学案”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课前就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时地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的课前预*;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学*的形式,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完成第二次的课堂学*。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

  二、“导学案”实施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案”调整不及时

  通过收集调查我们发现已经成功实施“导学案”的学校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把“学案”下发给学生进行研究,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会妥善保存“学案”,于是我们把全期“学案”装订成册发给学生,因此在实施中我们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发展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导学案”进行调整。

  2、课前预*无法落实

  “导学案”的学*流程分为四个内容:独立尝试、交流探秘、巩固提升、回顾反思。独立尝试即课前预*,有的学生拿到学案往往不是按要求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理解题意非常着急,没有给孩子时间思考就给孩子讲题,还要求孩子完成整节课的学案,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3、课堂失去应有的魅力

  “导学案”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导学案”实施的有效策略

  1、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在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⑵、强化学法指导,通过文本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使学生知道采用什么样的学*策略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碰到学*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⑵、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⑶、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要根据教材精选学*材料,精选导学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

  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总之,在“导学案”实施中,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惯为最终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抓好导学案,我还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第十二单元时,由于课文涉及艺术,是学生难以体会的,所以我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如《小马过河》、《特殊的考试》等,让体会图片表达的不同情感,由于有着亲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课本的艺术描写更深刻,透彻,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3、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4、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小马过河》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这种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1

  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自主学*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语文学*的个性。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教师成了知识学*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的主人,成了学*的主体。这样就会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知识进行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二、改变和提升了传统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和琐碎性,提高了课堂的学*效率。

  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处理,会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或解读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或紧扣双基、夯实基础。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和教师的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导学案对教师的业务、集体备课中的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那必然对教师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必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提高我们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多和同头教师交流、有效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以上是我在导学案使用中的一些粗浅感受,和大家共勉。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4)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菁华3篇)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1

  上学期,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通过不断教研和实践,对“导学案”的使用已由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初尝甜头,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谈。

  一、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除此之外,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预*。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原先的教学,虽然上课前我都让学生预*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导学案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总之,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今后我会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尝试导学案,希望可以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2

  xxxx年我校作为徐州市首批有效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在领导的关怀指示下开始使用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是边实践边总结边修改边借鉴,为了更好的把导学案落实于自己的数学课堂,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群策群力,有了一些自己实践后的思考。

  首先,要在设计与编写导学案上下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适合学生使用的有效的导学案,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深入钻研教材,讨论制定导学案方案,再由具体的主备人开始书写,然后再分发给每位任教教师进行二度开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补充等,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修改,使得导学案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其次,要在导学案的实施上下功夫,导学案是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导学案的实施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做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时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导”,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前预*,通常我们编写的导学案有预*部分或者是提供预*单以供学生预*;同时要做好课中的“导”,这是导学案是否有效的关键,做好课中的导,就要注意一些实施策略,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如根据教材是数与代数领域还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等)实施不同的导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学*,同时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课后的“导”,指导学生延伸导学案的学*,在具体操作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或者是开放性的*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次,导学案的使用要注意一些问题。经过一年的导学案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到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真正地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研究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要设计编写有效的`导学案,还要求教师要及时抽批导学案,以更好地了解学情,在具体操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导学案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或者是“预*单”,可是我们的学生由于班额过大,学生人数较多,总有一些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课前应该自学或预*的内容,少部分的同学在课中探究活动中自觉性较差,总想等待别人的成果,两极分化较严重;“导学案”的使用使得学生在课前就能提前预知要学*的新知,并且也了解了即将呈现的结果,这样的课堂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呈现的思路去思考,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经过一年的导学案的实施与研究使我对“导学案”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以及实施,由过去的浅表认识到逐步提升,其间我们有成功,也有收获,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3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校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对导学案的认识和看法

  我认为"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而编制的学*方案,它是站在学生立场上编制的。因此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如何教的立场上编制的。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1.1 学*目标的制定。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1.2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的方案,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一个"导"字。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我在编制《18.1.勾股定理导学案》时就是先从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开始预设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来自主探究勾股定理,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的目的。

  1.3 对于导学案中练*题的编制我认为题量不能过大,要精选精练,设计要有阶梯性,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单纯数学题目的罗列,导学案就变成了课堂练*题,就失去导学的目的;题目难度值偏大,部分就会出现厌学,马虎应付的现象。

  1.4 全体老师的参与度。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份高质量的学案,提高课堂学*的有效性。编制导学案时,在分配课题和主编人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参与其讨论、研究,并且每一份学案制定好后,由审核人审核后再印刷。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5)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菁华3篇)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1

  我认为新的导学案好,因为新的导学案多了自评和测评,在学会了导学案上的有些知识,做完导学案关于这一课知识之后,可以自我评测一下。测下来发现没有掌握的话,可以问老师。掌握了就可以把导学案放在一旁,*时要多看看,让这一课知识印在你的脑子里。这样在考试中遇到这方面知识,你轻而易举就能把它做出来。

  我觉得发在导学案之后要认真看一下导学案的知识,它引导你认真阅读书上的知识,鼓励你努力去预*。这样,就能了解了新课,课上的时候也就不会听不懂了。考试之前多阅读导学案,考试就没有问题了。

  对于有效使用导学案,我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认真看导学案,一边看一边用不同方式勾划出来非常重要的知识关键;还可以把书上的例题、练*,在导学案反面练*,一边在看导学案,一边看书上的课后练*,这样趁热打铁,可以增加做作业的效果,也可以使书后练*的题目正确率更高。

  对于不做导学案的同学我的建议是:让组长负责督促,比如晚上打电话给对方父母,让他们的父母督促他们做。学校班级的班主任可以打电话给组长的家长,这样一个人管5个人,5个人管25个人,这样就可以管柱全班了。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2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校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对导学案的认识和看法

  我认为"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而编制的学*方案,它是站在学生立场上编制的。因此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如何教的立场上编制的。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1.1学*目标的制定。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1.2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的方案,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一个"导"字。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我在编制《18.1.勾股定理导学案》时就是先从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开始预设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来自主探究勾股定理,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的目的。

  1.3对于导学案中练*题的编制我认为题量不能过大,要精选精练,设计要有阶梯性,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单纯数学题目的罗列,导学案就变成了课堂练*题,就失去导学的目的;题目难度值偏大,部分就会出现厌学,马虎应付的现象。

  1.4全体老师的参与度。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份高质量的学案,提高课堂学*的有效性。编制导学案时,在分配课题和主编人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参与其讨论、研究,并且每一份学案制定好后,由审核人审核后再印刷。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3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谈。

  一、课前预*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的*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6)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菁华3篇)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1

  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一年多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坚持学*,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二、我的困惑

  在高中学“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授课和复*课的不同课型,的确让学生自主学*,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另外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三、我的感想

  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2

  xxxx年我校作为徐州市首批有效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在领导的关怀指示下开始使用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是边实践边总结边修改边借鉴,为了更好的把导学案落实于自己的数学课堂,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群策群力,有了一些自己实践后的思考。

  首先,要在设计与编写导学案上下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适合学生使用的有效的导学案,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深入钻研教材,讨论制定导学案方案,再由具体的主备人开始书写,然后再分发给每位任教教师进行二度开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补充等,通过这样不断的实践修改,使得导学案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其次,要在导学案的实施上下功夫,导学案是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导学案的实施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做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时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导”,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前预*,通常我们编写的导学案有预*部分或者是提供预*单以供学生预*;同时要做好课中的“导”,这是导学案是否有效的关键,做好课中的导,就要注意一些实施策略,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如根据教材是数与代数领域还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等)实施不同的导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学*,同时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课后的“导”,指导学生延伸导学案的学*,在具体操作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或者是开放性的*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次,导学案的使用要注意一些问题。经过一年的导学案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到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真正地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研究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要设计编写有效的`导学案,还要求教师要及时抽批导学案,以更好地了解学情,在具体操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导学案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或者是“预*单”,可是我们的学生由于班额过大,学生人数较多,总有一些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去完成课前应该自学或预*的内容,少部分的同学在课中探究活动中自觉性较差,总想等待别人的成果,两极分化较严重;“导学案”的使用使得学生在课前就能提前预知要学*的新知,并且也了解了即将呈现的结果,这样的课堂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呈现的思路去思考,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经过一年的导学案的实施与研究使我对“导学案”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以及实施,由过去的浅表认识到逐步提升,其间我们有成功,也有收获,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3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校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对导学案的认识和看法

  我认为"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而编制的学*方案,它是站在学生立场上编制的。因此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如何教的立场上编制的。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1.1 学*目标的制定。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1.2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的方案,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一个"导"字。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我在编制《18.1.勾股定理导学案》时就是先从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开始预设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来自主探究勾股定理,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的目的。

  1.3 对于导学案中练*题的编制我认为题量不能过大,要精选精练,设计要有阶梯性,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单纯数学题目的罗列,导学案就变成了课堂练*题,就失去导学的目的;题目难度值偏大,部分就会出现厌学,马虎应付的现象。

  1.4 全体老师的参与度。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份高质量的学案,提高课堂学*的有效性。编制导学案时,在分配课题和主编人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参与其讨论、研究,并且每一份学案制定好后,由审核人审核后再印刷。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7)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导学案试教两个多月了,感觉导学案确实好,但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收到山东杜郎口那样的效应。怎样科*用导学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用螺丝钉的精神,专研和吃透教材,设计好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犹如汽车的方向盘,指挥着教学的方向。方向对才可能教学成功,方向不对,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了。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落实三维目标,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很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快速成长成熟,有好好学*、好好做人的内驱力。如果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学生的内在灵魂就会很软弱,只能靠外在教育管束去学*去成长。内驱力和外驱力的效果之别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教师要用显微镜的精神,了解看清学生,选好学案的教学过程方法。过程和方法犹如汽车行驶的路径,影响着教学的速度。好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使学生学*的事半功倍,单一的陈旧的过程和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还会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

  老师们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知识点,你认为很简单,课堂上同学们好像也都掌握了,可是下来一做题很多同学都不会,郁闷啊!我想这就是没深入分析学情的后果。老师们也许还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重点知识,你教了“九十六”次了,可有些同学还是不会,无奈啊!细想想,不是学生笨,是自己选用的方法不对啊。所以,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方法,一定要选用学生喜欢和能接受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教学。

  另外,看清学生,还有助于我们编写自我检测题。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设计自我检测题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检测题,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甜果。

  第三,教师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大胆改革教学,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传统教育束缚着老师们的心和手,使老师们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实践出真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教师们不要心急,不要担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与其放心却低效的包办代替的去教学,不如用心的耐心的去指导他们研讨。

  要夯实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认为教师须从这几方面下功:

  1.公*的异质分组;

  2.课外下功,培养得力的小组长;

  3.小组分工明确;

  4.制定出合理的赏罚制度;

  5.创造出愉快的合作氛围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四,教师要用蚂蚁互助精神,开展以生教生,共同进步的小组互助活动。在城市风的影响下,农村教育,差等生多,优等生少。培优补差的工作只落在教师一人身上,任凭教师有三头六臂也会忙不过来。如果发挥学生力量,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中等生优等生因为责任会更有兴趣更认真的学*,而且还会锻炼他们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差等生有了专人辅导进步会很快,这样每个人都会进步,教师也会轻松很多。

  总之,我认为,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学案教学的核心就是让老师帮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

  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自主学*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语文学*的个性。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教师成了知识学*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的主人,成了学*的主体。这样就会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知识进行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二、改变和提升了传统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和琐碎性,提高了课堂的学*效率。

  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处理,会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或解读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或紧扣双基、夯实基矗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和教师的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 导学案对教师的业务、集体备课中的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那必然对教师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必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提高我们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多和同头教师交流、有效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以上是我在导学案使用中的一些粗浅感受,和大家共勉。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3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并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顾名思义,所谓导学案:“导”即指导,导学案出自于教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案,本身就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争议的,“学”即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中了解到,有的教师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而产生困惑,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学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观是教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布鲁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指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学校学*就是为终生学*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导学案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重要途径。

  正确的教学观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为着眼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的功能首先是导预*,学会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的前提,通过学生课前有目的的预*,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导学案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讲多练,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要转变学校教学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就应该从教学管理方式先行转变,一是加强控制性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学*,提高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二是加强指导性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三、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改革倡导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然而始终也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教师愿意把结论教给学生,总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很难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理念,虽然到多数教师都在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始终是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如学会用学案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谈到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导学案的三大功能,导学案的三大功能是:导预*,导课堂,导课后。

  一是导预*,预*是学生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经过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后,能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预*,特别是学*兴趣低下、学*成绩较差的的学生,更不能养成良好的预**惯,有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引导他们预*,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预*,能够学有所依。

  二是导课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不同,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课堂上学生依据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讨交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反馈和答疑是课堂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探究,他们的学*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反馈,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答疑,问题最终得到就解决。

  三是导课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惯起到了引导作用。

  根据导学案的功能来看,教师用导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该关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学生转变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是最科学的学*方式,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最佳的教学模式。上面我们谈到了导学案具有导预*,导课堂,导课后的三大功能,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谈到转变学*方式还是先说一说导学案内容,导学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打造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并且与学生自己的学*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联系的越多,学的就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新课改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学*,这样就会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目标。

  2、导学*方法,人们常把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重点,把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难点。教师在导学案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把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合作探究,引发学生问题意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学成功所在。

  3、导学*过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内容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设计转换为对学生学*过程的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形成认知互补,因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任务,取得理想的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学*,学生的学*方式也就得到了转变。

  五、实施导学案教学着眼于转变对学生学*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评价是多方面,这里我仅就导学案教学谈一谈课堂教学评价。

  1、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对学生的学*指导得法、到位,能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应有的作用,能和学生一起学*、探究、倾听、交流,能营造宽松、民主、*等的学*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采用导学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状况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活动中数量、广度和深度;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上表现;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学生学*的体验与收获以及学*效果等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有根据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六、实施导学案教学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在这样集体中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级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师团队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益见卓效的今天,一所学校里不可缺少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领衔的教师团队,导学案的形成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4

  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自主学*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语文学*的个性。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教师成了知识学*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的主人,成了学*的主体。这样就会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知识进行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二、改变和提升了传统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和琐碎性,提高了课堂的学*效率。

  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处理,会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或解读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或紧扣双基、夯实基础。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和教师的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导学案对教师的业务、集体备课中的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那必然对教师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必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提高我们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多和同头教师交流、有效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以上是我在导学案使用中的一些粗浅感受,和大家共勉。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5

  随着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课题的开展,“导学案”在我校教学中已经开始实施。“导学案”是由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材设置和学生学*情况设计,其中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是教师辅助和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和课堂上自主学*的方式、方法,涵盖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是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课堂内自主学*,合作学*,逐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和主动探究的目的。我们认为“导学案”就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从而掌握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人生经验、形成价值态度的一种学*方案。

  “导学案”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彰显了“学生是学*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我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对 “导学案”有了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导学案”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课前就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时地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的课前预*;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学*的形式,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完成第二次的课堂学*。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

  二、“导学案”实施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案”调整不及时

  通过收集调查我们发现已经成功实施“导学案”的学校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把“学案”下发给学生进行研究,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会妥善保存“学案”,于是我们把全期“学案”装订成册发给学生,因此在实施中我们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发展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导学案”进行调整。

  2、课前预*无法落实

  “导学案”的学*流程分为四个内容:独立尝试、交流探秘、巩固提升、回顾反思。独立尝试即课前预*,有的学生拿到学案往往不是按要求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理解题意非常着急,没有给孩子时间思考就给孩子讲题,还要求孩子完成整节课的学案,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3、课堂失去应有的魅力

  “导学案”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导学案”实施的有效策略

  1、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在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⑵、强化学法指导,通过文本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使学生知道采用什么样的学*策略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碰到学*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⑵、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⑶、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要根据教材精选学*材料,精选导学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工夫。

  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总之,在“导学案”实施中,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惯为最终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抓好导学案,我还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第十二单元时,由于课文涉及艺术,是学生难以体会的,所以我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如《小马过河》、《特殊的考试》等,让体会图片表达的不同情感,由于有着亲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课本的艺术描写更深刻,透彻,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3、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4、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小马过河》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这种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8)

——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菁华3篇)

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礼记相*;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学*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并且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地去考虑和研究它。心得体会这种学*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由

  本学期我边学*“24字教学模式”边进行教学实践,从中收获颇丰,也得此以**会:

  一组建小组的方法特值借鉴。

  组建小组的方法特别关注细节。如分组原则:身高搭配,性别搭配,文理搭配,性格搭配。又如分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学*成绩四等分,1号组长:班内排1——12名;2号组长:24——13名;3号组员:25——36名;4号组员:48——37名。还有座位安排:大个对大个,小个对小个,组长坐后组员坐前,等等。这些做法给我的课改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办法。

  二组织培训这块给我的课改填补了漏洞。

  组织培训包括培训组长和培训组员、培训教师。在小组合作中,重点培养小组长的表达、概括、组织等能力。培训教师这块我做的不到位,如开展小组活动抓住5个重点:重点——合作巩固;难点——合作攻关;知识生成点——合作催生;知识易错点——合作辨析;知识易忘点——合作记忆。短小精悍的五点给我的课改带来了生机,学生们的学*热情高涨,急于表达,一改往日那种闭嘴不说、等待“馅饼”的状态。

  三小组管理和小组评价给我的课改添上两臂之力。

  一臂:我的班级小组管理,还没有很有序、有条理的做出来,而“24字教学模式”给我提供了鲜活的方法。

  一臂:小组评价始终是我头疼的问题,“24字教学模式”的小组评价交给我先进的方法,让孩子们乐于合作、乐于奉献、急于上进,我坐收“渔翁之利”。

  四导学案使用省时、高效

  有导学案在手,学生就学有所依,在导学案上能把学生遇到的难点、易混点充分暴露出来,还能促使学生从“不想说、不愿说”到“想说、愿说”的状态发展。

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2

  这学期,我们学校紧跟课改步伐,实行了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我虽然是一名低年级教师,实施学案教学有一定难度,但我也尽力在向课改的方向靠拢,尽力尝试着用学案进行导学。现在就我对这次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24字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二、24字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业务水*

  教学要求在制定学案之前由各学科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集思广益,在全面把握教材标准和考纲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教学经验,精心制定教学案,把授课的重点、难点、教学思路都集中体现在教学案上,使教学案能集众家之长。同时,这也要求教师们要致力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实现由知识传授型课堂向知识建构型课堂转变,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个人展示向学生的自主学*迁移。“24字教学模式”则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指导思想,经过深入学*我对其有了一些粗浅的理解。

  一、自学感悟: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新内容的时间,让学生初步感知学*内容,初步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为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会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我们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达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鞋匠的儿子》一文时,我问学生打算怎么样学*这一篇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则是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有的边读边圈、点、写……

  当然,对生字的学*则是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自己动手通过查字典、查教辅资料等的方式自主学*完成,然后,通过所学的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能流利的读课文。

  二、自学检测:在学生充分的自学后,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用基础知识组题检测,观察了解学生的自学成果。

  我认为此环节是在自学感悟的`基础上展开的。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自学时是否真的动脑筋,真的感知了课文内容。在这一环节组题时教师可以出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原有基础和发展水*,其目的是取得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例如教学《古诗两首》时,在学生自学完后,我要求他们做课后第三题,检查后我发现学生自学效果很不错。

  三、合作交流:以学*小组为单位,实行兵教兵,让学不懂的同学有时间发问,让学得好的同学有知识升华的机会,有共同不懂的准备让老师质疑解难。

  此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小组合作交流要体现“积极互助、同时互动、人人尽责”的原则,合作交流不仅能提高好同学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学不懂的同学也能起帮助、促进作用,让其在合作学*中解决不懂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当然,在合作交流中也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全班和学生一起交流解决。例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在解决“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时,我设计四人一小组合作学*的环节,并友情提示:这一问题中有三个小问题,每个小组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所涉及的课文内容”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这一过程,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主的学*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读书,扎扎实实地训练,仔仔细细地思考,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去。

  四、展示点评:毕竟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上抽出不超出10分钟的时间把共性问题予以讲解。

  五、分层训练:即教师要根据教材,创造性地编排练*题。

  此环节的应用我认为分层训练实际上是对以上四个特色实质性的检验,题型从不同层面检验了课堂学*的效果,同时也对不同水*的学生作出了不同要求。例如教学完《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三组练*题:A熟读文中四字词,并能用“留恋忘返”造句,B通过上网或查资料总结归纳出描写庐山的词语;C以绘画的形式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庐山姿态。

  六、拓展延伸即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或为下一步的学*做好铺垫。

  拓展延伸性的知识不仅能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两者的结合也开发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我对“24字教学模式”的粗浅理解和在教学中运用的一些事例,还有许多不足,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9)

——教学实*心得体会菁选

教学实*心得体会(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实*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实*心得体会1

  教育之于家长,是孩子尚未出生就开始议论的话题,恨不能孩子一出生就学这个学那个。我家孩子会背唐诗、会认字、会数数,这是家长们经常让孩子展示的“本领”。就是从亲子班回家后家长问的第一句话仍然是“今天学到什么了?”来作为衡量孩子有无收获的指标。家长们把婴幼儿的学*界定为学业的学*,而生存能力中的会穿衣、会吃饭、会如厕等等一系列生存能力的培养,认为发展不了孩子的智慧,不属于婴幼儿的学*范畴。导致包办代替、不重视生活能力培养的现象比比皆是,把生活与学*完全割裂开来了。

  三岁看未来:十年亲子教育案例集萃杨老师心得:生活处处有教育“事实上,过分的早期开发和早期教育会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这里所说的‘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认为早期开发,越早越好;二是超量,认为早期学*,学得越多越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朴素的、机械的、简单化的思想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仍很有市场”。儿童心理学家Elkind曾指出: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会将儿童置于短期或长期的危险之中,短期的危险包括对学*的焦虑与恐惧、疲劳、缺乏爱好、效率低,最后导致心理特别是情感失调。长期的危害包括厌学、学*动机降低、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干扰自我指导的学*,***等等。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讲,儿童成长得太快,他们的心理过早地结构化、定向化,也就不可能为进一步的发展留下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睿智地指出:“我们可以设想,儿童的慢速发展也许有利于今后更大的发展。”

  曾经有位父亲告诉我,有一次他儿子推着小推车倒退着过卫生间门口时,被地布绊住总也过不去。儿子着急了,父亲没有伸手帮忙,而是说:“怎么了,小车怎么推不过去了呢?”说着父亲就过去帮儿子分析原因。儿子听后又试了几遍,明白了小车的后面撑子比较低,而地布比较高,如果倒退着走谁都无法把小车推过去,

  后来当他每次退到地布时就先把小车正过来走,再也没有被绊住过。这个来自生活中的学*使得这个两岁多的孩子已经能够学着解决问题了。幼儿常常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其中对于他们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如果我们提供问题情景或游戏的方式,就等于提供了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就会在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会解决问题。看来**在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时不要把它简单地认为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应该教给他们怎么样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样的学*是有生命力的,是鲜活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这样的学*有利于帮助孩子独立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年龄特点以及个体特点。孩子是积极的探索者,他的知识是他参与活动的产物,孩子的这种探索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是一样的,要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了解孩子们生命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才能通过生活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生活处处有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懂得生活、热爱生活,进而为生活而创新的人。

  美国*代思想教育家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教育就是孩子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孩子“要是看见人家做事,就要动手,最不愿意旁观——这些天性,做教员的应该利用它进行有益的引导,让它发展起来才对”。在杜威看来,“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我们如果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持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这里所指的“生长”就是指孩子本能发展的各个阶段,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还包括智力和道德方面。所以,我们决不能把亲子教育的内容当作某种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当作在孩子的生活经验之外的动作来训练,而应该结合孩子的天性,帮助他们在教师创设的游戏活动中认识生活。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教学实*心得体会2

  听评课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常态的日常教学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可以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上课行为,避免教师上课的盲目性,全面提高教师备课、授课质量。现将本次听评课活动总结如下:

  一、 提升了教师参与的力度,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

  大多数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这次活动中,在自己没有课的情况下,抽出时间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去点评其他老师的课,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能力,做到取长补短。

  二、 体现新理念,注重多媒体教学

  通过此次活动,所有参与教师提高了备课、授课的质量,课堂上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把多媒体及白板及时在课堂上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做到科学评价

  大多数教师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价所听教师的课,不夸大,实事求是,优点估的'足,缺点找的准。点评到位,并指出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关注教师的发展

  参与听评课的教师能够站在新课改的要求的高度看待教师处理教材和教学行为,去评价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新课改做出明确的定位,使教师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体现了激励性与问题性的结合。

  五、关注了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学*过程的积极性的调动。

  评课时注重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中的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授课教师所讲内容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式和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特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抓住了重点,说到了关键,评到了点子上。评出了教学的教学风格。

  不足:

  1.有的教师应付性大一些,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随大流,你去听课我也去听课,听不出什么,更评不出内容来。

  2.出课教师(被听课教师)上课准备不充分,没做到“六备”,更不会使用多媒体及课件。

  3.不改变教法和学法,不改变评价方式,还是用老一套来进行教学。

  这次的顶岗实*,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在考验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快乐和挫折等着我们,快乐会让我们更有力量地坚持下去,但是,我们要知道挫折背后的影响往往会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是以后工作经验,亦或是经验过后的成功,这会比任何物质都更有价值。

  挫折之一——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它教会我的是以一颗*常心看待输赢。人有时候越想赢、太看重输赢,反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没有人能永远幸运。我们能做的只有享受过程,所以要做什么就放开手,全身心投入去做、去享受,不要考虑成功或失败,至少我们还年轻。当你真正享受过程的时候,结果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以讲课为例,当你自己享受其中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激情满满,引人入胜。而恰恰激情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东西,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土壤上”,对于课堂教学我们要投入激情,精、气、神全部都要具备,不要只关注所教的内容,只自顾自地讲可能只会事倍功半。所以不管我们课前有多少烦心事,也不管身体多么不舒服,作为教师,只要我们上了讲台,就要精神焕发,神采飞扬。我们应该要对工作充满兴趣,对学生充满爱心,爱岗敬业的教师就会有激情,有激情的教师就会感染自己的学生。这种激情在于教师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能深入体会教学内容,将感情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以情动人,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是我最大的感悟。

  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毕竟试讲课堂设计是比赛前一天晚上熬夜修改好的,所以没有时间进行预演,没有很好的把控时间。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个思路清晰,亮点突出的教学设计,我给自己打满分。从第一次说课被老师指出很多问题,到现在5分钟完成一节结构完整的课堂呈现,老师没有指出任何问题,都是一点一滴的进步。试讲环节稍出现失误,没有准确把握时间,亮点没有出来,板书设计也没有完整呈现,虽有遗憾,但也无悔。试讲时间短,所以要讲最精彩的东西,最吸引人的内容,尽快融入到授课气氛当中去,这样才好提高吸引力,感染别人;另外试讲可以只设定一个教学目标,总想面面俱到,结果容易分散精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成功;最后自己一定不要乱了阵脚,试讲时往往没有学生配合你,不要慌,不要失望,相信自己也能撑起一片天。

  我相信在今年,我们都有所收获。我们不会再像大一那样懒床,不会再像大二那样拖拉,生活上不会再喊苦,学*上不会再喊累,因为我们踏上了顶岗实*的道路,我们不会再讨厌课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会少一点懒惰,会多一点勤奋。

教学实*心得体会3

  时光飞逝,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渐渐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锻炼与成长,有了很多自己的教学心得与感悟,与学生变得越来越熟悉,在相处中越来越默契,岁月静好。我们对顶岗实*的生活越来越*惯,而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常教学中思变,不断创新,期待有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我们在教学中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成长,但我们在教学中也会有问题出现,我们需要在*常中思变,不断创新。我教的是初一的语文,这个班他们的基础不是特别好,所以对一些字音、字义、字形都要很重视,在讲一个文言短篇的时候,因为里面有好几个易错的字词读音,所以我一直在课堂中重点强调,但是在我找两三个学生来读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还是有好几个错误,而且学生们们犯错的都是刚刚重点强调的字词,也可能是他们当时刚上课他们还没完全进入状态,也可能因为在这学期前的一个暑假中他们大部分已经将这篇文言背诵了,但当时他们很多人有的字没有查字典就随意读了,错误的读音一时没有改过来。于是我给学生们时间让他们再多读几遍效果才好一些。

  上完这堂课后我的心情有点复杂,出现了倦怠情绪,那是在阳光明媚的上午,带着满心的失落我打算下楼走一走,路过一个小花园的时候,我发现在一片绿草地中一丛红色的花朵格外耀眼,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鲜艳欲滴,多么美丽的花朵啊!让人看了心里格外欢喜,有这么鲜艳的花朵,可不能辜负大好时光,我觉得是时候我该振作起来,求变与创新了。

  在学*中思变,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想去听一位优秀老师的课堂,学*经验,我们办公室里有一位优秀的老师,我向她提出请求,她很爽快的答应了。在她讲课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收获,很佩服这位老师。我觉得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很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将语文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浅出,我觉得很棒,我要向她多学*。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对于学生们的要求,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他们以后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在*常的教学中我们思变与成长,让我们扬起风帆,继续远航!

教学实*心得体会4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当莘莘学子捷报纷至沓来时,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我们深知,每个走出农村的孩子,不仅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而且也需要我们教师的培养。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仍处于薄弱环节,存在教师学历不均衡、人员不稳定、文化素养偏低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不断地充实自己呢?我认为,我们要有积极的学*态度,提高自己的学*意识。在*时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反思,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案。多看一些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自己没课的时候,多听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讲课,学*他们的教学方法。多听听积极活跃的年轻教师讲课,改进教学手段。只有通过这样不断地学*知识、研究方法、创新思维,我们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

  增进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农村的小学教育阶段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或务农,他们的知识程度有限,不能从教育方面引导孩子,往往会灌输教育无用论观点。但事实上,农村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小学教育。其一是人具有社会性,想很好的改变自己,就要与社会接触,在交往过程中学*。家庭不能提供好的教学环境,而学校可以提供。其二是农村的孩子大多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好的生活*惯,缺乏自信,而学校恰恰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适合孩子良性发展的空间。在过去的教学阶段,不乏存在不重视教育的家长,和中途辍学或不上学的适龄儿童。每一次我都会给这样的家长先上一堂思想课,改变他们的观念。因为我相信,每个上学的农村孩子,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农村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农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形成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模式,不能从情感性格等方面培养孩子。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使得农村教育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好课的基础上,我将从心理学角度给学生更多的心理安慰。首先,我要通过我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学生,更多地鼓励和表扬他们。凭借工作的耐心、让学生发自内心接受我的教育方式。其次,我要做一名*易*人的老师,大多数农村小学生存在自卑、抵触、叛逆心理。作为老师,我既是他们的教师又是他们的朋友。更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放在与自己*等的位置上。最后,应学会倾听,做学生最好的聆听者。

  加强学生行为*惯素质养成。我认为*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而一个农村小学生好*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农村小学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好老师,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给学生同等的爱,这是教师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现在农村很多小学已经实行了寄宿制,由于条件所制,学生小,生活老师少,生活起居有困难,那么农村小学教师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学生的生活,给学生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指导。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教师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可以倾诉的人,这样,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那么教育学生改掉坏*惯、行为也容易多了。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教师在各项活动中,该肯定的就肯定;该否定的就否定,在全班形成一种能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的现象的集体舆论。促进学生行为*惯的养成,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创新培养学生网络教育。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进步,网络终端设备的不断建设与覆盖,网络已陆续走进普通的农村家庭,让更多深处偏远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大千世界。那如何正确引导农村的学生运用网络拓宽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储备是我们农村教师面临的巨大工作。只有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教育网络资源的学*,让其利用这种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在家就可以接受正规的网络教育,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开阔眼界,开阔思维空间。

  作为一名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农村小学教师,我无比荣幸。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是问心无悔的,因为这是我喜欢的职业。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我是问心无愧的,我将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我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体验成功、顺利成才。

教学实*心得体会5

  那天去听了三级部(七年级20个班,分为三个级部:1-4班为一级部,-12班为二级部,1-20班为三级部)地理老师周瑞婷周老师的地理,其实实*学校是给我安排了指导老师的,但是因为我指导老师家里出了一点状况,所以她现在请假了不在学校,我就听不了她的,我就只能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给学生们讲,但是我感觉我自己在上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于重难点把握不太准,所以就让主任帮我联系了一位老师,主任帮我找了这个老师,让我先去听听她的。

  周老师讲的是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日本——多火地震的岛国那一小节的`内容。一节听下感觉该讲的也都讲到了,该有的教学环节(复*,自学,回顾,作业等)都有。并且我觉得她做的比我好的一点就是给学生自学时间并要求学生按要求在书中找出知识要点。这一点我在上过程中做得不够好,虽然有让学生自学的环节,但是目标不明确,很容易让学生把握不住重点,而且自学时间不够自学效率不高。学生自学完后周老师就找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并把书本上的重点在黑板上写出,不是让学生在书上画线一画了事,这样学生们上即使没有及时做完笔记,后也能再补充一下。一堂基本上是用一半的时间讲,剩余时间用及时巩固刚刚所学,这一点周老师在时间安排上比我周到,我自己在上过程中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一堂下想讲的内容总是没能讲完。讲速度、效率都有待提高。

  虽然只听了周老师一节,但是我感觉我有一点做的比她好就是我会在讲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复*之前所讲所学的内容,这样做能让他们知道前后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帮他们起到复*的作用。还有一点我会在讲新的过程中适当给他们做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拓展,也许我现在刚开始正式上这个尺度会把握不够好,但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一直延续这个*惯并且尽量使我的拓展对学生说不是压力而是学*的动力。

  听完周老师的后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实*老师、一个刚刚步入教师生涯中的实*生,要想做到像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那样讲,把一堂的内容讲得既清晰又简单易懂,我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要学会归纳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善于借鉴好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待不同的班级应该用有差别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接下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如何做好一个好老师和因材施教任重而道远。在接下的日子里希望自己好好加油成为自己理想中的老师。

教学实*心得体会6

  时间过得真快,为期42天的教育教学实*工作已经在转瞬之间结束。在这次实*中,我体验到了为人师的滋味,特别我还是一位班主任,真正让我体会到处于教育第一线的酸甜苦辣。不能说,我做出了怎样的成绩。不过,我收获很多。这对于我的学*和工作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在这实*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许多许多。

  刚开始实*时,感觉很新鲜,因为毕竟做了*二十年的学生,但在这三十几天里却走上讲台成为一名老师,感觉真是有些不适应。按学校的安排第一周先听课。课上老师讲得非常细,而且很容易听懂,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经常忘了注意老师讲课的方式方法。

  在听了一周的课以后,我准备了第一份教案。即将走上讲台,感觉既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在家里演*了一遍又一遍。为了让我有一个的开始,指导老师和所有实*同学们都来听我的课,在教室后面给我心理上的鼓励,让我信心大增。当我走上讲台,学生们齐叫“老师”的时候,我顿时就觉得自己已是一名真正的老师了,同时一种作为老师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就觉得一定要把课讲。第一节课按照事先的设想很顺利地结束了。

  但就整个上课过程来说,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总觉得上下之间的过渡不那么顺畅,而指导老师却一切进行的那么自然。还有,在讲课的时候老觉得眼睛不知道放哪,眼神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有一次学生在下面讲小话我都没发现,还是课后听课的老师告诉我的。到现在为止,我已经上了4节课了,一周有两节新课,除了上课以外,我几乎就一直忙着写教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些教学方法。

  记得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教材写得就挺,没什么讲的,学生自己看书就行了。在听了老师的课以后,在写教案的过程中,我发现讲解课

  一定要从学生的思考方式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出发,要善于对书上的.知识问为什么,然后再告诉学生书上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论,如此学生才能易于理解、真正理解书上那些抽象的内容。除了要讲细以外,还要深入浅出,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尽量少用书面语,以便于学生理解。还有,如果仅仅讲书上那些空洞的知识学生会觉得很乏味,容易走神,所以还要结合一些生动的例子特别是一些有关家乡的例子来讲解。家乡的事物学生都比熟悉,可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即使他们对身边的一些现象不理解,但他们对自己家乡的事一定很感兴趣,一定会认真听,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以上主要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作为一名老师,除了讲课以外,还要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会,学生才会接受你所讲的知识。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我感受到,做老师真的很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老师更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使自己完成师生角色的转换,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新世纪需要新型的老师,我觉得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才能在融洽相处的基础上共同进步。在师友的关系中找到一个*衡点,才能使学生在尊重你的基础上并且愿意和你分享和沟通这样,学生才不会有排斥感,并能全心投入和配合课堂教学,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讲究与学生的交往艺术,言谈举止包括表扬和批评,都要注意!而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这样学生才会爱戴你,并真心与你交流。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会做老师,但真的很珍惜这次机会,毕竟它让我了解了身为人师的职责和辛酸,也明白了育人之任重道远。我希望能早日找到这个*衡点??

  实*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下来了五周,我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这既快又漫长的五周,感慨万千。以前我总以为当一名老师很容易,只要把书本

  上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给学生听就行了。现在才发现这种想法真是幼稚可笑!

  当一名老师并不容易:他需要管理班级、语言表达易与学生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他还必须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能摸索出充分扬长避短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当一名老师并不容易,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就需要更多、更高的要求。因为班主任不仅需要协调各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以便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有用人才。现在教育只是片面的强调智力的发展,很少关心学生德育的发展。这也导致“刘海洋硫酸泼熊”等一系列严重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智商再高只是给社会多添了一份危险。所以我认为新世纪的班主任应大力加强育人的工作,若不对德育这块草坪常视察、勤修剪,就会有杂草肆无忌惮地生长!

  如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知识更新极快。学生也常问一些运用大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这让我对“教然后知困”有了深刻的体会。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况且我面对的五十多名学生在现代各种媒体冲击和影响下各方面的知识了解得远比我多得多,遇到自己不懂的,坦诚地承认、虚心地向学生请教或自学,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当然我知道,我还有许许多多需要不足的地方,许许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我怀着一颗赤忱的心,一颗永不放弃的心。我相信我能做得越来越!

教学实*心得体会7

  转眼间,顶岗实*的日子,我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一了,从对这里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适应,我已经慢慢适应了教师这个角色的转变,想想我已经是承德县第四中学的老师了,尽管每天有很多事去解决。有很多课要备,但累并快乐着。三周了,十几天的时间我感觉自己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羞涩、紧张的自己了,能学着去适应并冷静的去接受所有的挑战了,总而言之,我想说,我学会了:

  1)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并重

  首先,站上讲台上我就是一个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就应该做到为人师表,不仅要教书育人,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还要给学生以榜样作用,做到不管是在言行上,自己的所作所为上,还是形象上,都有个样子。其次,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并重,在我看来,尊重学生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前提,只有你将自己的真诚与尊重给学生了,相信他们能行,才能进一步的去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循序渐 进的学*。不能一味的只有严格没有尊重,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的第一感悟。

  2)学会正确的区分角色的转换

  “三尺讲台”这是作为老师的一个标配,站在那里,你就要随时随地给学生们解决他们不懂的或疑惑的地方,不能太过分的想着跟他们交朋友,而是在学生面前树立一定的威信,让学生知道你是严格的,从而自觉的遵守班的规定与制度。这是老师必备的素养。走向讲台,你可以不再以一个老师的方式去命令他们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而是稍微改变一下,学着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去做他们的“知心姐姐”,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走进他们。这是的第二点。

  3)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我上的是两个班的课,对于这两个班来说,一个班的学生是特别听话的,上课秩序也挺好,但另一个班是活跃的,上课秩序杂乱的.,有时候自己的也很纠结,不知道该怎用去做,因为两个班的学生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课堂秩序就不一样,一班的学生很聪明,但是一有问题就开始叽叽喳喳说,二班学生不像一班能很快接受,所以课上很认真得听。这就是区别。所以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活跃程度及自身的方面出发,变通的去管理不一样的班,这样你的课堂秩序才会好。

  4)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人与人的交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我很高兴,在这个环境里遇到了关心、照顾我们的老师,在我有事的时候,去帮我;很高兴,在这里有志同道合的岗友们,一起加油互勉,每天“谈天说地”,很高兴,在这里,有一群很配合我,给我带来快乐的学生。

  虽然我的感悟不多,但却足以让我收获许多,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发现每一个细节以及自己的反思,让自己越来越像一个老师。

教学实*心得体会8

  作为一个师范类的学生实*是一个必须走的路,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几个月教学实*之后从中有很多体会。

  1.在小学当一个老师我们要什么方面的知识都要具备,我们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小学里没有多少是上专业课,而是以文化课为主体育课为辅,不上体育课而是上科学课当时自己不知道怎么办,有些无从下手不知道上什么。我才感受自己要来适应社会(学校)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我们,我们要随时做好面对社会的挑战。最终来适应社会。

  2.在实*过程中感到小学不像在大学里什么器材都有,教学条件很好,而在小学我们没有这么好教学条件,学生活动场地器材不完善 ,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创新适应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用不完善的条件上一堂成功的课,在小学我感到我们在大学里学*体育知识在小学几乎用不到,因为小学生接受能力还不是很好,我们只有学会变换知识点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3.在小学里就像一个社会的缩影,我们不光要有全面的文化知识还必须有广泛的社交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教学之外的人际关系。我们要加强礼仪方面的学*。才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4.在学校之外我们还要有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

  5.在这次实*过程中我感受到很多在学校我们学不到的东西,我们自认为我们自己还可以,可是在处理问题上我们还不具体,要想让老教师认可是一个有能力有水*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要会做很多事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才会有所收获,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差的太多,还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学*。

  6.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经验几乎为零,对于很多复杂的突发事件不能清楚的判断和处理,在以后的学*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学*,要以学生为前提,处处为学生考虑,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你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就是这次实*过程中自己的一点体会和感受。

教学实*心得体会9

  在行进中摸索,在摸索中进步。三尺讲台的实践让我逐渐明白付出不止包括教师努力的教,也更包括学生怎样学*到你的教,也就是说我们要交给学生一种学*的方法。下面我想就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与大家共同探讨:

  1、寻找知识点分组教学法。分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兴趣、及时掌握所学知识点,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分组教学尤其可以运用在复*课、以及预*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掌握学生学*程度。这样教师教起来便有重点,学生也知道哪里是自己缺乏之处。

  2、 教师重音强调法。对于重点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重音强调。所以*常时候教师不用一味高亢的声音,教师的课堂应该随着你的课堂知识情感变化有节奏感也即有声调变化。这样重点的知识时候就可以采用重音,当然教师也应该配合肢体语言,例如举手放到黑板之上,这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认真听讲以有利于掌握牢固知识。

  3、 教师循环强调法。我们不可否认社会最后评判学生还是要落实在试卷上。那么试卷考高分,对于文科性知识来讲,必须学生努力的付出,当然教师怎样让学生容易的接受也是关键,也因此重点性知识我们也应该采用循环强调,激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脑子里面知道“嗯,这个知识是需要我记住的”。

  4、 图表利用法。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都需要一个灵魂,也就是线索,只有一个线索在其中那么本课、单元知识学生才会更容易的'去掌握。例如,一单元知识学后,如果不进行系统的把握,对于每一课知识来讲,就显得琐碎,所以教师应及时利用各种方法找出一个线索,带领学生串联知识。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图表法。

  5、教给学生善于利用板书做笔记。板书就是学生的大脑,这里面储存着他们最需要掌握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写板书时才会将最重要知识写在其上。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做笔记,对于老师写的板书走马观花,有的将板书ppt全部抄下,殊不知在课本中就已经明显写着此知识点。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那些知识记住,哪些知识在课本上画住,哪些需要抄在课本上。

  这就是我的一些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愿所有实*生顶岗顺利。

教学实*心得体会10

  来到xxx高级中学,我们进行了为期三个星期的班主任实*工作。我所带领的班级是08级AYEC班。这个班是全校汽修专业的精英班,全班共30个同学,大部分学生来自昆明,他们是一群懂事听话的好学生。

  带班工作期间,教官要求我们实*班主任每天早晨起来和学生义气出早操。虽然早上很冷,不想起来,但一想到我们的学生年纪比我们小都能坚持,我们也就没道理抱怨了。早上六点过十分起床,整理一下来到宿舍楼下,学生们已经列好队,整齐的站好了。我们班的学生每次都只有20来个按时出操,其余几个总是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其他同学跑完步了才下来。每次清点人数时我都会记下没来的同学,事后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但根本无济于事,他们对我的话根本不放在心上。这时我感到强烈的挫败感在打击着我的自信心,让我在面对学生时有些力不从心。后来,在班上召开了两次主题班会,和他们进行了一些交流与沟通,才发现他们并不是我眼中的懒散无纪律的学生。他们也有懂事听话的一面,同时也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在和他们的相处中,我发现,昆明市来的同学大部分来自城中村,家长们整体忙于自己的事情,根本没多少时间管教他们。同时,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在技能上不够拔尖儿,专业水*不如其他同学,担心以后在就业时会被淘汰。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来自地州县或外省,一年到头很难回一次家,在班上朋友又不多,所以周末或假期这能在网吧里度过,所以迷恋上了网络。

  经过和学生们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我和学生们的关系不再只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多学生更愿意叫我姐姐,并会关心照顾我人,这让我感到很温暖也很欣慰,学生们总算是接受认可我了。

  在这为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不容易与荣幸。也深深喜欢上了我们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善良、单纯、肯努力的好孩子。他们的苦恼于困惑我们也曾经历过,所以我们更可以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和他们进行交流和相处。当然,这期间也有过许多困难和抱怨,但现在实*即将高于段落了,心里面唯有深深的不舍和对教师这个职业更深的理解责任与付出!

教学实*心得体会11

  转眼已经来到大名中学实*一周了,这一周我经历了许多事情,时间短暂,却又感觉长路漫漫。刚到学校的时候那种紧张又兴奋的感觉还记忆犹新,对于即将要开始的实*生涯,我信心满满,现在被调到初一当班主任已经一个星期了,我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

  在教学方面,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对于文言文的基础掌握比较差,他们在初一刚刚接触文言文,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知识体系的消化,于是我就给他们比较长的时间来学*文言文部分。除需要他们掌握的课内字词,还有课外文言文字词,我都让他们写到语文积累本上,并识记直至背诵,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坚持的原则:不要放弃每位学生,用爱去包容和感化他们。

  除了教学之外,我还身兼班主任的责任重担。实*之前,班主任实训课的老师说:“我现在所交给你们的教育方法与原则,你们最好都要记住,将最新的教育思想带到学校里去。”原来的我一直认为班主任教育非常简单,但是当真正担任班主任之后我才感受到不容易,因为班级管理可能会有各种事情,我们不能将其想的过于理想化。担任班主任,对学生要有更多的爱与责任,我在班内制订了姓名条,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快速的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为了和他们拉*距离,我经常在课间去班内和同学们聊天,并在晚自*下课后去宿舍和同学们聊生活中的事情,以便更加了解他们的性格。我还重视主题班会的教育,以多种方式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目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希望我能再接再厉。

  身为班主任,更需要让同学们了解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身为老师,要使同学们能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条理性。无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要达到爱与教育同行的效果。虽然现在的我可能不是很优秀,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同学们去学*,去改变!定不辜负师大对我的栽培与期望,身高为师,学正为范,努力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教学实*心得体会12

  4月22日,学校思政部组织我院学生到有“天下第一岭”之称的松毛岭进行现场教学。到达松毛岭之后,天空中还飘着细雨,我们在山下烈士墓前进行往事大致讲解,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为前辈们举行默哀仪式;而后,我们到郭公寨——松毛岭狙击战前线指挥部进行参观学*。在建国初在松毛岭山下立的纪念碑前举行献花仪式,更是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到松毛岭血战的惨烈与惊心动魄,七天七夜的狙击战,最终因弹尽粮绝而结束,“是役双方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在当天下午,我们参观了红军桥和观寿公祠,红军长征出发地。

  松毛岭上的烈士墓,不是哪个普通烈士的墓,更不是哪个名将的墓,它是千万个为党国牺牲的烈士最后的埋骨地。那是一代忠魂,所幸青山处处,可埋忠骨。若他们无如此牺牲精神,又有哪个可能坚持七天七夜的死战呢?更是不会有快进程的现代社会发展。他们是值得任何人的`尊敬,更是值得我们去学*,学*他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他们保家卫国的精神。这是他们留给我们年轻一代的瑰宝财富,正如闪耀于高空的星虹,却是有着能够直贯九天!

教学实*心得体会13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上了《普通昆虫学》。昆虫学是一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学科,当然与我们专业密切相关。学校提供了一次与昆虫们的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它们。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实*的机会并很认真的去做。体会颇多:

  专业知识的增长。原来只学理论知识真的不够的,只有在实际中的认识才深刻,才更容易掌握。正所谓理论结合实际。没有实际上的应用,一切的理论都只是空话。所以很感激老师给了我们这一次这么好的实*。让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是意识中的提高,不再是死记硬背。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昆虫有了更深的认识,跟以往有了不同的注解。对昆虫形态、栖息地、生活*惯都了解了不少。不再是文字上的描述,而是视觉上的印象。

  思想上的收获。通过这次实*,使我对昆虫学有了更高的兴趣,看书不在那么乏味。还有改变了我谈"虫"色变的*惯。知道虫子们的厉害,以后种植物也会对付了。这所谓学以致用嘛。也对自身的'专业多了些信心。感觉自己已经是大三了,那就是说大学的时光已不多了,剩下的时光要好好把握,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以便以后找工作。

  还有通过与同学一起捉虫,明白了同心协力的力量。与同学一起出去的机会也不多了,那是快乐的时光,是以后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次实*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回味无穷。

教学实*心得体会1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艺术地运用正强化技能能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关键词课堂教学强化技能运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我校由于学生的基础状况、学*目的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课堂学*气氛,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要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了解他们的学*动机、态度和期望。

  2、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播知识,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的导入都应当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在督导听查课中发现,有的老师对知识的理解淡薄,没有备课而上台讲的痕迹明显,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缺乏对教学的理解和探索。天天面对教材,却不能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天天面对学生,却不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出意义,关键是教师要做到有效备课,有效教学。

  我们教师可运用强化的方式创设激励学生学*的课堂环境。本文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技能的一般流程、应用的主要形式、功能和注意方面等角度阐述强化技能是数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它能起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为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做一名好的班主任的确很难。不但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而且还要管理好整个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同时又要顾及班中每一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感觉老师是在关心他,照顾他。如何形成亦师亦友,积极健康的学*氛围和团结的集体关系,对于实*的新班主任来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的。

  刚到学校时,原任班主任梁老师就给我大概的讲了一下班上学生的整体情况,我只是大概的了解了一下,后来在梁老师的安排下,我第一次与学生们正是认识了,学生们对我们很热情,对我的工作也很配合,经过将*一周的跟班与相处,我逐渐和班上的学生熟络起来,对班主任工作也逐渐得心应手。

  日常工作方面:在这短短的几个星期里,我主要的是监督学生的学*、纪律以及卫生,具体安排为:

  1、每天坚持7:30之前到教室督促学生读书和做卫生,监督早读纪律及做好考勤工作。

  2、在课间操和做眼时,到班上监督学生做操。

  3、 每天中午到教室与学生聊天解答疑难问题,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指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辅导,鼓励学生。

  4 、大扫除期间,安排,监督学生做好大扫除工作。

  5、班会期间去看班主任组织班会,学*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并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班级活动方面:在班主任费老师的支持下,我们策划了一个主题班会。通过组织一次融知识、趣味于一体的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收获快乐。

  当实*班主任的期间,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日常秩序,提供一个良好的学*环境,而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内心情感世界,这些并不容易做到。对学生要贯注了班主任浓浓的爱心。“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唯一秘诀,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在这里也要感谢费老师,他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教书育人,真的是要用自身去感化别人,不是单凭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功夫。

  临*结束时,很舍不得和学生们分开,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与他们谈话聊天,学生们给了我很多欢笑,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在这里,学生们给我留下了一段一段美好的回忆。实*中的点点滴滴,快乐欢笑,每时每刻在我的心头萦绕,回味!搭上回校的路程,我感觉我是那么的不舍!

教学实*心得体会15

  强化技能是对一类教学行为的概括。这类教学行为的行为方式特点是教师根据“操作性条反射”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的反应采取各种肯定或奖励的做法,或采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验的方法,使教学材料的刺激与所希望的学生反应之间建立起稳固的联系,起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

  1、在堂组织方面,能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在堂上教师对认真听讲的学生予以表扬或对聚精会神地听的学生给以很高的评价等强化方式的运用,能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也可以防止或减少非教学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干扰。教师对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以鼓励。不仅能使他们本人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还能促使更多的学生投人其中,形成热烈、活跃的堂气氛。实践证明,运用强化技能塑造学生的行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如遵守纪律、独立思考、前预*,后复*时,对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经常采用各种赞赏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并巩圆确的行为,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在学生的学*方面承认学生的努力和成绩,能促使学生将正确的反应行为巩圆下。研究还表明,强化不仅能改善学生的行为,还能提高学生学*效率。这是由于教而有目的地运用整化投能,而使学生的确为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的结果。

  二、强化技能的类型

  从教师实际应用强化技能的具体形式看,强化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语言强化。教师用语言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明自己的判所和态度,成者引导其他学生给以鼓励。常用的强化问语有:对、好、很好、思路很清晰、很规范、大有进步等。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通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语言强化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强化方式。学生在听、回答问题、解答*题、进行实验等学*活动中的正确反应和行为,都可以用语言进行强化。

  2、动作强化。教师用非语言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又称体态语),对学生的表现表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比如;微笑,表示赞许;点头,表示肯定;鼓掌,表示鼓励或赞同;接触学生,用拍肩膀、摸头等动作表示鼓励和赞赏对年龄小的学生更有效);接*学生,表示关注和兴趣等。有研究表明,在言语为全部效果中,体态语占%在堂教学中,教师的动作强化常伴随语言强化同时出现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强化效果,这是由于学生能够更强烈地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3、标志强化。救师对学生的成續或行为给予象征的奖赏物,以表示鼓励和肯定。如,在作业上写“好”“有进步”等简短批语;加盖奖励性的图案印;发小奖品给学生留作纪念等。

  4、活动强化。教师给在教学活动中有贡献的学生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以示赞赏和鼓励。比如:让他向全班阐述自己的见解或把自己的`解答写在黑板上;分派-一些学生代替教师的活动;布置新学*任务等。

  四、强化技能的应用要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运用强化技能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强化。在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对学生所有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而应当对与达到教学目标有密切关系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

  2、态度要真诚。教鄭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真诚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鼓励。不恰当的强化,如过分夸大学生反的正确程度。教师的语言、表情过分戏则化等。将会使学生感到别扭,甚至被认为是虚假的而适得其反

  3、要有区别和变化。由于学生在年龄、性别、生格等方的差异。学牛个人对强化方式的真好是应不同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灵活地采取适合每个学生的方法,注意变换方式。如果反复使用单一的强化物,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就大大减弱了。

  4、要把握住时机。把握好强化的时机,对提高强化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作业完成的情况等成进行即时强化,这样可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理解。

  实践证明,教师在堂教学中如果能够艺术地把握强化技巧,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扫纳、推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兴趣。学*能力和学*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教师顺利地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菁选(扩展10)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实用十篇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

  “导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提炼归纳知识、练*巩固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导学案教学重在两个“开放”: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总之,导学案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来设计教学。

  1、导学案自学,尝试解决

  导学案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预*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师交待预*时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学案导学”设计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以“学”的身份,思学生“所思、所感、所难,所错、所乐”,另一方面以“教”的身份,如何帮助学生“变好动为活动、变好胜为好奇、变学答为学问、变粗心为细心、变从众为批判、变孤僻为合作、变依赖为独立、变自卑为自信”。寻求师生互动中的和谐共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2、质疑归纳,释疑点拨

  通过预*,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先让学生这样想:“在预*中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再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新课学*时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见;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适时加以验证。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点拨、引导预*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听、说、思、记、操作等多种能力,为终生学*、发展学*奠定了基础。

  3、反馈精讲,自我矫正

  为了试探学生预*、交流后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的情况,此时可进行尝试练*。在练*中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还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面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导学案教学”是让学生不仅会学,还要会讲,学生讲明白的老师不再重复,所谓“精”,则是“解”绝大多数学生的“疑”,要把握度。通过反馈精讲,也可整理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4、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精讲几个环节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水*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达标训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领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发展要求,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出能覆盖本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导学案教学,主要是依据“以学定教”理念,变教为引,变学为思,以引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它顺应了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学*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2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而教,教是为了乐学而教”。情境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向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活泼、愉快、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幼儿身临其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学风,促进幼儿协调发展。而许多年来,体育活动中教师们已*惯于把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直接地灌注给幼儿,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场地器材的单调与枯燥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要需要,更难达到素质教育对幼儿提出的要求。

  一、扮演角色,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活动乐趣。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活泼、好动、易兴奋且形象思维活跃,对某一新鲜事物易产生强烈的兴趣,很爱听故事,并想象故事情节中人物的经历、命运、结果,时时把自己幻想于情节之中,但意志较薄弱、单调,持久复杂的动作技能会使他们易于疲劳、注意力分散、产生消极意识。为了满足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爱玩的特点,并使他们会玩、玩好,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具体、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游戏。例如:小班体育活动《运萝卜》,活动的要求很简单,要幼儿双脚并拢夹球跳。如果是就这样练*小朋友肯定也能达到目标的,但整个活动会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我考虑到这一点,利用小朋友都熟悉的小动物角色--小兔子来设计情境:兔妈妈要带着兔宝宝出去拔萝卜、运萝卜,妈妈要看看哪只兔宝宝的本领最最大,当然是要达到体育活动的要求了。一个如此简单的情境,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编故事,让幼儿在想象中体验活动乐趣。

  在情境中,幼儿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实现情境的转换,表现游戏的主题,而且随着幼儿智力水*的`提高,情境转换程序性和连贯性也逐渐增强,主题也更加统一突出。正是这种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的转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非常自觉和专注地投入其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并从中感受无穷的乐趣。所以,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设计带有一定主题的连续的情境活动,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贯彻教学要求,使幼儿置身于故事化的情境中,赋予教学内容以游戏的“生命”,从而使教学目标这一外部要求内化为幼儿行为的愿望和动机,激励幼儿为满足这一愿望或达到这一游戏目标主动付出努力,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在游戏“勇敢的消防队员”中幼儿就是在游戏中根据游戏情节的变化、自我角色的参与,扑灭森林大火,救出被围困的小动物而体验到完成某一事物所带来的成功感。

  三、利用儿歌,让幼儿在模仿中体验活动乐趣。

  把学*的**“交给”幼儿,把课堂“还给”幼儿,以激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首先就要给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空间,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课堂的个体学*,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抓好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在和谐的民主参与中,做到所有的幼儿充分活动起来,享受探究的乐趣。就“立定跳远”动作:我们创设了相应的情境,画出一条宽窄不等的小河,让幼儿扮演小白兔,河岸根据宽窄不同放大小不一的萝卜,开始教师只强调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让幼儿自由练*,练*过程中结合口诀“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斜上用力臂前摆,双脚蹬地腿高抬”与教师的示范,幼儿能够较好的掌握动作。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掌握了动作,积极性极高。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同时也提倡“学以致用”,要把现在的体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开展活动,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与指导,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在愉悦宽松的情境中,充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3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并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顾名思义,所谓导学案:“导”即指导,导学案出自于教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案,本身就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争议的,“学”即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中了解到,有的教师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而产生困惑,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学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观是教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布鲁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指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学校学*就是为终生学*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导学案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重要途径。

  正确的教学观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为着眼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的功能首先是导预*,学会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的前提,通过学生课前有目的的预*,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导学案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讲多练,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要转变学校教学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就应该从教学管理方式先行转变,一是加强控制性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学*,提高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二是加强指导性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三、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改革倡导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然而始终也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教师愿意把结论教给学生,总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很难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理念,虽然到多数教师都在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始终是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如学会用学案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谈到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导学案的三大功能,导学案的三大功能是:导预*,导课堂,导课后。

  一是导预*,预*是学生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经过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后,能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预*,特别是学*兴趣低下、学*成绩较差的的学生,更不能养成良好的预**惯,有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引导他们预*,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预*,能够学有所依。

  二是导课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不同,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课堂上学生依据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讨交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反馈和答疑是课堂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探究,他们的学*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反馈,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答疑,问题最终得到就解决。

  三是导课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惯起到了引导作用。

  根据导学案的功能来看,教师用导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该关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学生转变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是最科学的学*方式,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最佳的教学模式。上面我们谈到了导学案具有导预*,导课堂,导课后的三大功能,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谈到转变学*方式还是先说一说导学案内容,导学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打造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并且与学生自己的学*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联系的越多,学的就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新课改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学*,这样就会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目标。

  2、导学*方法,人们常把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重点,把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难点。教师在导学案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把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合作探究,引发学生问题意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学成功所在。

  3、导学*过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内容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设计转换为对学生学*过程的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形成认知互补,因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任务,取得理想的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学*,学生的学*方式也就得到了转变。

  五、实施导学案教学着眼于转变对学生学*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评价是多方面,这里我仅就导学案教学谈一谈课堂教学评价。

  1、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对学生的学*指导得法、到位,能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应有的作用,能和学生一起学*、探究、倾听、交流,能营造宽松、民主、*等的学*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采用导学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状况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活动中数量、广度和深度;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上表现;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学生学*的体验与收获以及学*效果等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有根据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六、实施导学案教学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在这样集体中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级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师团队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益见卓效的今天,一所学校里不可缺少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领衔的教师团队,导学案的形成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4

  下面就学案导学的谈几点体会:

  一、 “学案导学”要求教师着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亢奋状态。

  三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倒是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

  三、课堂上的具体操作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另外,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兵教兵”,这种模式在讲评课及复*课中比较实用,“兵教兵”抓住了学生出错后急于纠错和学生乐于讨论,喜欢轻松活泼课堂的心理特点,放手发动学生,通过板演、解析、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问题暴露,不知不觉中解决。例如板演环节,不一定只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选择、填空。因为这类问题暴露不明显,通过出错学生板演、解析,其他学生点评、提问、讨论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这要求教师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学生兴趣高了。第三,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5

  我园进行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的研究已进行了一年多,作为教研组长在面临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时时刻刻感受到园本教研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现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教研组长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新《纲要》以新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研究空间,它使我们每一位教研员与教师共处同一起跑线,共同经历着观念转变和思想革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冲击着我们关于教研指导工作的传统认识,刷新着我们关于教研员角色、教研工作方式的原有观念,促使我们以研究的眼光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身的教研过程。

  一、从我们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而引发的思考说起:

  故事一:“如果不是非看不可的话还是不要看了。”

  --引发我们对教研关注点的反思

  我们到实践中应该关注什么?是单纯地关注“问题”,还是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感受、关注教师的自主发展。新《纲要》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我们来说就应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所以,如何为教师创设一种敢想、敢做、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和开放的心态?这是教研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故事二:“你们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我们该听谁的?”

  --引发我们对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的反思

  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教师观、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关注教师的研究经历,真正与教师形成“学*共同体”的.关系,变评价者为共同经历者,以了解教师的原有经验、需要和困惑,尊重教师的原有经验和他们自身的学*方式,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其自主思考、体验和研究的空间,从而使教研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所以,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二、解决问题,从改变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做起

  (一)反思过去的教研工作方式

  过去的教研工作中,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教师只是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既定研究程序的操作者。形成了以“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为主的教研工作方式。这种教研工作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

  (二)尝试新型的教研员角色和教研支持方式通过两个案例来对比我们过去和现在在教研工作方式上的变化,然后再进一步提炼出我们现在在教研支持方式上的新尝试。

  1 变讲授者为倾听者--(1)倾听教师的教育目标和设计思路;(2)倾听教师的自我评价;(3)倾听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困惑。

  2 变检查者为挖掘者--(1)挖掘教师的原有经验;(2)帮助教师挖掘行为中的闪光点;(3)与教师共同挖掘行为背后的原因。

  3 变评价者为质疑者--(1)在质疑中促进教师学会自我反思;(2)以质疑引发教师认识上的冲突;(3)以质疑减少我们的主观评价。

  4 变要求者为建议者--(1)以建议的方式,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2)依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建议;(3)以建议的方式,提供专业化的导向综上所述,我们本着“育人为本”的思想,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尝试着由过去“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单向指导方式,向“你说我听”、“我置疑你反思”、“你回答我追问”、“我建议你选择”的双向对话方式转变。

  三、我的体会和感悟

  1、开展探究式学*,共享专业经验

  教研组是教师学*新理念、分享新经验的合作共同体,使极具个性色彩的教师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对《纲要》与《指南》的认识和体会,通过开展探究式的学*,使教师感受和体验新型的学*方式--在问题式学*中,总结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困惑,在互动式学*中,共享教育资源、拓展思维空间;在体验式学*中,转变角色意识、注重实践操作,促进教师的主动学*和建构。

  2.注重行为反思,提升专业技能

  促进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研组活动的另一重要要目标。二期课改对教师在换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包括预设计划的能力、观察反思的能力、捕捉回应的能力等等。我们认为,提高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反思与实践。教师通过质疑法、微格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以典型案例和问题为主题的开展研讨活动,在真实活动情景中交流对话,不断促使教师的视角和思维变得敏锐与客观,从中学会分析质疑、学会选择和运用,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技能。

  3.开拓信息途径,丰富专业内涵

  在幼儿园教师群体中,开拓信息途径,建立和谐、民主的非正式的对话系统,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非正式对话是指教师因自身需求而自发与同伴产生的对话,幼儿园积极倡导教师的非正式对话,有效整合非正式对话信息,推进正式与非正式对话的转换,不断地充实了幼儿园的研究氛围,丰富了研究内容,提升了研究质量。

  在课改新理念引领下的教研活动,营造的是开放、合作、互动的氛围,搭建的是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提高的是教师的专业技能。诚然,我们对教研组建设的探索只是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小台阶,我们相信教研方式的变革也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过程,对此我们将不断反思,积极探索,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6

  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已经有两学期了,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新课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进,为此我就多听听本校使用导学案班级老 师的课,我感觉现在使用导学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 谈。

  一、课前预*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这一点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做到,除此之外,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课堂中角色的转变。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老师用的是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真是死水一滩。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却说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肯定会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减轻了教师在备课上的压力。

  在使用导学案之前,老师要一课一课地把教案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费工又费时,往往写教案时形式,对教学的作用不大。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在导学案上圈圈点点,认真备课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后进生缺少自主学*的*惯,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不讨论、不查阅资料,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就是说使用导学案后学*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棒,可成绩差的是越来越差,形成了两级分化。

  二、由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一个课时的任务往往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

  三、课堂展示时,容易的题目争着回答,难的题目都不讲。以上是我使用导学案的浅显看法。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7

  随着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课题的开展,“导学案”在我校教学中已经开始实施。“导学案”是由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材设置和学生学*情况设计,其中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是教师辅助和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和课堂上自主学*的方式、方法,涵盖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是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课堂内自主学*,合作学*,逐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和主动探究的目的。我们认为“导学案”就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从而掌握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人生经验、形成价值态度的一种学*方案。

  “导学案”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彰显了“学生是学*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我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对 “导学案”有了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导学案”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课前就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时地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的课前预*;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学*的形式,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完成第二次的课堂学*。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

  二、“导学案”实施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案”调整不及时

  通过收集调查我们发现已经成功实施“导学案”的学校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把“学案”下发给学生进行研究,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会妥善保存“学案”,于是我们把全期“学案”装订成册发给学生,因此在实施中我们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发展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导学案”进行调整。

  2、课前预*无法落实

  “导学案”的学*流程分为四个内容:独立尝试、交流探秘、巩固提升、回顾反思。独立尝试即课前预*,有的学生拿到学案往往不是按要求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理解题意非常着急,没有给孩子时间思考就给孩子讲题,还要求孩子完成整节课的学案,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3、课堂失去应有的魅力

  “导学案”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导学案”实施的有效策略

  1、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在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⑵、强化学法指导,通过文本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使学生知道采用什么样的学*策略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碰到学*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⑴、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⑵、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⑶、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要根据教材精选学*材料,精选导学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

  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总之,在“导学案”实施中,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惯为最终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抓好导学案,我还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第十二单元时,由于课文涉及艺术,是学生难以体会的,所以我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如《小马过河》、《特殊的考试》等,让体会图片表达的不同情感,由于有着亲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课本的艺术描写更深刻,透彻,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3、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4、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小马过河》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这种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8

  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自主学*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语文学*的个性。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教师成了知识学*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的主人,成了学*的主体。这样就会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知识进行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二、改变和提升了传统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和琐碎性,提高了课堂的学*效率。

  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处理,会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或解读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或紧扣双基、夯实基础。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和教师的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导学案对教师的业务、集体备课中的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那必然对教师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必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提高我们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多和同头教师交流、有效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以上是我在导学案使用中的一些粗浅感受,和大家共勉。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9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并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顾名思义,所谓导学案:“导”即指导,导学案出自于教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案,本身就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争议的,“学”即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会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我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中了解到,有的教师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而产生困惑,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实施导学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学核心价值观,主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观是教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布鲁诺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指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学校学*就是为终生学*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导学案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学*重要途径。

  正确的教学观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为着眼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的功能首先是导预*,学会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的前提,通过学生课前有目的的预*,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导学案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讲多练,向每节课要质量。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要转变学校教学的管理方式

  如果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校就应该从教学管理方式先行转变,一是加强控制性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学*,提高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二是加强指导性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三、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改革倡导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然而始终也没得到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教师愿意把结论教给学生,总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很难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理念,虽然到多数教师都在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始终是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难题,如学会用学案教学,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谈到转变教学方式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导学案的三大功能,导学案的三大功能是:导预*,导课堂,导课后。

  一是导预*,预*是学生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经过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后,能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预*,特别是学*兴趣低下、学*成绩较差的的学生,更不能养成良好的预**惯,有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引导他们预*,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预*,能够学有所依。

  二是导课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不同,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课堂上学生依据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讨交流,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才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反馈和答疑是课堂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探究,他们的学*成果和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向老师和学生反馈,存在疑难问题的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答疑,问题最终得到就解决。

  三是导课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与知识归纳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要设计知识梳理或归纳环节。有的以知识框架、图表等结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有的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知识梳理环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自主反思的*惯起到了引导作用。

  根据导学案的功能来看,教师用导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该关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实施导学案教学要从学生转变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是最科学的学*方式,实施导学案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最佳的教学模式。上面我们谈到了导学案具有导预*,导课堂,导课后的三大功能,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谈到转变学*方式还是先说一说导学案内容,导学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打造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并且与学生自己的学*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联系的越多,学的就越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写教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新课改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学*,这样就会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目标。

  2、导学*方法,人们常把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重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重点,把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叫做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叫做学*难点。教师在导学案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把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合作探究,引发学生问题意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教学成功所在。

  3、导学*过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内容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设计转换为对学生学*过程的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形成认知互补,因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任务,取得理想的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学*,学生的学*方式也就得到了转变。

  五、实施导学案教学着眼于转变对学生学*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评价是多方面,这里我仅就导学案教学谈一谈课堂教学评价。

  1、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对学生的学*指导得法、到位,能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应有的作用,能和学生一起学*、探究、倾听、交流,能营造宽松、民主、*等的学*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采用导学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状况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活动中数量、广度和深度;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上表现;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学生学*的体验与收获以及学*效果等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有根据的、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六、实施导学案教学要打造良好的教师团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在这样集体中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级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师团队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益见卓效的今天,一所学校里不可缺少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支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领衔的教师团队,导学案的形成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是教师群体智慧的结晶。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0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6月20号下午,学校在多功能会议厅举办了学*“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仪式。

  在这次学*中,我深有体会,受益匪浅。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课堂模式一贯都是“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以求分,学以应试。如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学*没有主动性,被动的接受着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失去了灵性、悟性,失去了主动学*,自己动手“捕食”的能力。即得到了“鱼”而没有学会“渔”,没有自学能力,无法进行终身学*,影响了以后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这种枯燥的学*模式中厌学弃学,令人痛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知识能力化,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时刻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种导向的探索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探索的一种新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培养终身学*的*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所以,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一、二、三”教学模式中的“一”指的就是自学环节。在学生自主学*时,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学*方法,要求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退却,所有问题都要先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反复思考,实在不能解决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严格按照导学案的要求阅读教科书,对问题进行探究,对重要单词,短语,句子圈圈点点,加强记忆;对重要短语,句子要认真体会,学*其用法,对练*努力做到准确、迅速、规范、灵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笔准确;每次预*结束后要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梳理。当然,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让他们不厌烦预*,必须给他们降低难度,减少数量。布置知识链接、课堂提升以及知识巩固三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完成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之后的“三”指的就是课上的交流研讨,展示提升,效果校验。就是教师上课环节。

  主要进行第一项是自主学*检查。一般来说,课堂测试部分我采用让学生口答的形式,不进行书面展示。而课堂提升和知识巩固部分需要课前书面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与讲解,来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信息,主要有:学生的学*目标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没达到学*目标的原因何在?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两部分的展示如果有些学生做对了,有些没有做对,这时教师仍然不讲解,引导学生对练*结果进行讨论,力求通过集体讨论,使得学生自己纠正、解答一部分没有做对的*题,进一步理解掌握学*的内容。在上课这个环节中,切忌不能成为一个对照答案的课堂!毕竟学生学*能力有限,还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点!可以适当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导学案”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在这里教师要重点精讲。教师的讲解不要从头开始,这里的讲解与传统的讲解还是不同的,因为学生的起点已经不一样了,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也已经经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与课堂讨论后,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讲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做对的道理和做错的原因,抓住导致理解困难的症结讲解就可以了。

  最后环节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探究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在这一环节中,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的*台。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适时点拨,正确引导。最后可以通过复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另外,通过删减但课堂上仍处理不完的*题可留一小部分作为课外作业。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首先,提前阅读导学案,学生的学*目标明确了,主体地位明显了,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了学*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由此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学*的*惯。其次,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无法独立完成的部分需要小组同学互助合作来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表述自己的观点,归纳别人的意见,吸纳别人的长处,完美自己的主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听取意见的好*惯和团结互助合作的能力。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终身学*的*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创生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中都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充分发展,享受到学*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实现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生!

  不过,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们不但要学好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三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出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