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

首页 / 心得 / | 心得

数学老师心得1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落下了帷幕。本期我担任二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走了一遍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对低段的数学教学有了一点小经验。来到卓尔学校是一种荣幸,能融入小学数学组更是我万分的荣幸,在这个小家庭里我成长了很多,从最开始不熟悉的教学流程,慢慢的学会了,因为组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很敬业,精专业务素质,对低段教学能熟悉操作流程,这都离不开督导员李老师*时在教学上的帮助和经验传授,非常感谢李老师!

  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是毫无保留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上有困难时提出来,都能得到老师们好的帮助和建议,在*时的教学中互相讨论着教学上的问题,从这些讨论中我也学到很多东西,谢谢你们!让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有经验有教训,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更大的突破,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1、熟悉教材,精心备好课。

  利用暑假的时间学*新课标,熟悉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表内乘、除法、角的初步认识和测量长度。重点在表内乘法和除法,以及表内乘法、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收集各种素材,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班上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教具,选择适合班上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低年级的知识看起都很简单,但是要讲给7、8岁得孩子听懂还要会应用,这就需要教师*时备课的细心,把浅显易懂的知识通俗化,让孩子一听都能接受,所以我在备课时也常常借助生活实际来举例,让孩子都听懂,在利用知识的迁移转换到学*的知识点上来。尽努力让每节课都有备而来,因为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不仅体现了一位教师对教学的把握,更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到知识,真正的体现班级口号“快乐学*每一天”。

  2、灵活运用教法,上好课

  二年级的孩子相对于一年级来说各种学**惯都有了一定的规范,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有一定的进步了。针对这一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进一步规范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学**惯。在上每节课时尽量让自己做到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提问准确化,讲解清晰化,条理化,让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上有收获。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空洞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触手可及,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知知识离我们很*,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对数学的学*更有兴趣了。有时还利用讲故事在进行组织教学,学生很喜欢,印象也深刻,学得轻松快乐。利用加分的激励机制,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我一直坚持只要学生能说就能做的原则,凡是都让学生说出自己做题的想法。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在新课的教学上抓住中等生和优生这一部分,让这一部分的孩子学吃饱吃好,在差生上先由老师辅导再让成绩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课外去辅导这部分孩子做作业,争取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合理安排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新课学*后,合理的安排学生完成书上相应的练*和资料上的作业,根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的练*相应的题型,让学生在练*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及时反馈学生的练*结果,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及时的评讲作业,学生订正好后,让学生说出做题的想法,再补充相应的作业给学生做,再次进行练*巩固。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养成了*惯。在书上做好错题记录,分析错误原因,是教法问题就及时想办法补救,是学生学*问题就针对性的进行辅导。错题记录也有助于期末复*时进行针对性的练*。

  4、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因为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在一个班上就有优生和差生。除了在课堂上对差生进行知识辅导,更多的是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差生本来就有一种自卑害怕老师的心理,所以要从打开他们的心结开始,让他喜欢你这个老师,觉得老师是关心他的,喜欢他。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他就会对学*产生兴趣。

  本班这学期转来的新生李仁宗就是一个我转化很成功的例子,他的入学成绩考了39.5分,开学初学**惯很不好,做作业时不知道格式,字也写得潦草,别的新生教一遍就知道了而他教了5、6遍还是不知道做题格式,而且抄来的补充作业都是前言不搭后语的,没有办法批改。在教了他几次后,他会写了,我就开始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他,他也很高兴!表扬的力量就是大!从那以后他每次的作业有一点进步都表扬他奖励他,上课回答问题也积极了,作业正确率也高了,字迹书写也有很大的改观了。在期末复*的检测中,他每次考试都是在90分这个分数段,班上的同学看到他的进步都为他高兴。每次发试卷报分数时他们都自发为考试成绩有进步的孩子鼓掌,我也会发一点小奖品对他们进行奖励。在进步生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心里高兴,学*的动力就更足了。

  5、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李老师常对我们说:“教学这个东西自己肯钻才行。”数学组的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长,所以在教学上遇到问题了就请教组上的各位教师,多征求教学经验丰富的尹老师、杨老师、吴老师、潘老师和何老师。在制作课件上,就请教组上制作课件的专家邓雪梅、申立和周勇,教一年级时要用课件就是找邓雪梅帮忙做课件,她的速度快三下五除二就把课件做好了,这学期我也试着自己做不懂就问他们,现在自己也能独立的制作一个自己上课想要的课件了。积极的准备并努力上好教研课,也认真的听取组上其他老师的教研课,学*他们上课的优点来促进自己的教学。

  6、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上,上课的时候语速过快,提问的精准上,在用多一点爱心去关心每一位差生,让他们觉得在卓尔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从而喜欢卓尔,喜欢上二一班这个集体。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只是一种考验,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业务能力成熟起来。说得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数学老师心得2

  转眼间,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也有过收获,现一并总结如下:

  一、注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分物的实际操作活动并将操作和思想结合,具体来说:

  第一,通过*均分的操作活动引入对除法的认识。教材首先用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由“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均分”,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第二,以前我总认为操作活动是比较“低级的”的,因此让学生尽可能脱离操作,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实践,我才深刻体会到借助实际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如果能将思考和操作有机结合的话,操作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操作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落实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大数的估计能力

  在一年级的学*中,学生已经对一些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了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等。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估计出体育馆里大约能坐多少人,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由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提高“百以内加减法”运算技能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册数学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提高百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呢?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向同级教师讨教,在教学中,主要来用以下方法:

  首先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百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理解运算的道理,结合教材创设的“买电器”、“收集的矿泉水瓶”等情境,鼓励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进行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同。

  第二,三位数加减法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惯

  第三,设计“森林医生“趣味游戏等形式多样的练*,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第四,合理的安排练*阶段,对于新学*的内容及时练、及时反馈,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注意集中练*与分散练*相结合,在后面单位的学*中,也适当地穿插了有关的练*。

  反思:

  1、本班上课时候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学*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怕分数低而抄别人的。

  2、有些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不浓,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一道题讲过两三遍以后,有的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做。

  3、学生的审题能力,认真程度不高。如计算时容易看错符号,抄错数字等,特别是估算时。

  努力方向:

  1、狠抓学风,在班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

  2、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学*,弥补自己数学工作中的不足。

  3、在课题研究方面,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总之,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总结过去是为了让未来更有经验可循。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学期,我们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断的提高自己让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坚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数学老师心得3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有着这样的困惑:究竟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新课标的理念应该是怎样去实现?我用期待的心情感受了这次假期的继续教育培训。

  假期通过专家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教育的真谛、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对待他人、对待自己的教师岗位,还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学课堂让我感受到专家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数学思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本学期我也教学二年级数学,我很荣幸能够听到专家刘德武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这节课,让我对这节课有了重新的认识,更多的是对数学课的认识。

  刘老师的这节课师生完全处在*等的位置上对话,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灵活自如,没有一点修饰,很真实、*实的课堂中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认识厘米》这节课,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刘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学*活动,主动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一、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形式。本节课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小刀、牙刷、打火机等,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每一种测量方法都是源于学生独立判断后的一种自我选择,是学生自行悟出的,而不是来自于教师暗示与指导。在学生自己用烧坏的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构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方法上交流展示,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和感悟到别人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提高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做数学活动”中产生,方法的选择也让学生在“做数学活动”中领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课教学时,学生从“刻度0”开始测量就可以直接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的结论,让学生用尺子量小刀、牙刷、等活动作为课堂练*,让学生体验从“刻度0”开始测量的优越性。又如:在测量时,到底是是5厘米还是6厘米的教学,教师事先没有讲出到底是几厘米,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让学生自己去“剖析”,加强了学生得记忆,避免了学生对测量的误解,真真的理解了“0”只代表起始的作用。学生不但加强了对1厘米的认识,而且真的学会的测量。这一处理环节让我感到吃惊、又不少一丝的钦佩。看来,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好课的标准就在眼前,每一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得发展为本,回顾本节课,没有精美的课件,更多的是一种数学的思想方法。刘老师只是适时的引导,在学生疑惑时点播,在学生迟疑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味数学的快乐,感受数学的魅力。

  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假期培训学*,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不断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我的教学水*。

数学老师心得4

  7月1日到7月13日我参加了县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再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进行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很在这次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数学教学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三天的学*,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十年,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学观念的转变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研方法的更新

  经过这次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不必急功*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今后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同行们的学*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时的学*、充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水*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数学老师心得5

  为了让老师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务处周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一起进行了“骨干教师引领课”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听课,二是评课。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听了两位老师讲了同一节课:线段、直线、射线。这种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我们所有数学组的成员都获益匪浅。接下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改变观念,上让学生喜欢的课

  听完松涛老师和胡雷两位骨干老师的课,我觉得他们的课上的各有特色,很值得我学*。松涛老师注重耐心对学生的引导,有问题就要解决,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胡雷老师的课课堂节奏把握很好,课堂效率高,在课堂组织方面很值得我学*。

  听完两节课之后我觉得两位老师讲的课虽然都有小瑕疵,但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切实运用“一学二导三练”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自学,尤其是松涛老师,提问次数,广度都让在场的老师啧啧称赞,但是我总觉得新式课堂好像缺点什么,后来评课时,周主任的一番话才让我明白,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确实是“换汤不换药”,虽然听完觉得很难受,但确实一针见血。

  之前在刚接数学课时我就问其他老师,我这节课应该怎么上,需要用课件吗?老师们给我的回答是咱数学课一般不用课件,主要是学生的练*;在我上完正比例函数之后,我觉得如果我是学生我会觉得好枯燥啊,有老师跟我说,咱数学本来就枯燥,没办法。听了周主任的话之后,我就在想,这就是问题所在,老师们的固有思想,数学本就枯燥,却没有想过到底应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因为我也同时带地理课,在地理课上温南老师不止一次的给我指出,地理课堂要高效,主要是让学生有兴趣,课堂上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他们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在我们数学课上,老师们一直不放心学生们能自己解决问题,温南老师说,你相信学生有多少能力,学生就有多少能力,我们的数学课堂确实需要老师们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探索数学的乐趣。只有转变“数学本来就枯燥”的观念,我们才能上好学生喜欢的课。

  (二)落实日常,是提高成绩的保障

  不管你的课堂讲的多有效率,对于数学来说,不练*一切都是空谈,这就要求老师们注重日常的落实,踏实的做好每一步:

  1、 课前,充分整合资源备好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老师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手头的资源,包括我们的纸质的教师参考用书,教辅等,还要有选择性的整合网络资源,为我所用。在查阅和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们就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本班学生情况,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方式。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费时间,费精力,需要教师真正静下心来去查阅、整合,这是我们老师们所缺乏的。

  2、 多思考,上好每一节课。

  上课是最关键的一步,在上课时,教师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组织。这是把自己所准备的课高效率的呈献给学生的保障。要让学生在你的带领下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组织形式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题堆积。

  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课堂组织要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一少部分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很好的把握课堂节奏。

  3、 作业落实到位,尽量做到日日清

  数学课堂时间毕竟是有效的,而我们数学的学*离开练*是不行的,而且作业是老师对学生课堂内容是否掌握的检验,而七八年级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必须有老师的督促,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学生个别情况,实施日日清,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惯。

  4、 勤反思,让教学更上一层楼

  要想上好一节课真的不容易,短短的45分钟,需要老师课下十倍甚至百倍的付出,而不管我们课前如何准备,准备的再充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主动性的“人”,不可能做到完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勤反思,总结一节课的优缺点,这样才能越来越完美。

  要想真正的教好数学,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改变现有观念,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课堂教给学生,上让学生喜欢的课!

数学老师心得6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数学就是要学*严密的推理思维,培养有计划、有条理的学*态度。因此,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列写预*提纲。

  预*提纲一般要写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学*的重点,也是预*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预*兴趣,而且可以减少预*的盲目性,提高预*效率。对小学数学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有公式的推导、计算法则的归纳以及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分别进行训练,让学生逐渐达到熟练地确定预*目标。

  2、解决问题的途径。小学数学在介绍新的知识点时,总是借助一些常见的、直观的事物,让学生从中理解蕴含的规律或法则。一般说来,这种途径主要包括动手实验、直观图形和例题示范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认清途径,为后一步解决疑难莫定基础。

  3、与旧知的联系。小学数学在编排结构上,总是遵循着承上启下、层层推进的原则,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与前面的知识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就非常容易了。因此,在指导学生预*时,一定要让他们想想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学过的哪些知识关系最密切,旧知识对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有那些帮助等等,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对重难点的突破就不会感到太困难。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阅读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1)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菁华6篇)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1

  20xx年11月28日,在合肥48中望湖校区召开了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启动仪式,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刘密贵老师的一节探究课和特级教师卜以楼的讲座《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刘密贵老师的课题是探究《等腰三角形》定理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垂直*分底边。他首先由玩具的话题,让大家初步感悟到由拆到合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研究的过程,那我们的数学是否也可以这样去探究呢?由此引入课题,让学生将定理2进行先拆(①AB=AC;②AD⊥BC;③BD=D;④∠1=∠2)成4个部分,然后由其中2个作为条件去推理另外2个结论,并让学生在组合过程中体会有序组合的重要性。接着再引导孩子对于每种组合构成的.命题真伪性进行判断。孩子们积极思考,用已经学会的全等三角形这一工具进行证明,而由③和④这两个条件来推理出①和②这一组合,让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最终在刘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从孩子们那发光的眼神中,从孩子们埋头演算中,从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应答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节思维流动,不断碰撞出火花的课堂。

  接着就是卜特的讲座,讲座内容为《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对于讲座的内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长数学正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追求的教育方式。生长本义是指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而学生的学*数学体系也要让他们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那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深层次地寻觅思维活动轨迹,高标准的架设知识生长结构,才能教给学生具有生长力的数学,数学教学才能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量。卜特举了几个案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告诉孩子们给未知数设某,那为什么要设呢?这个问题的抛出,会场里鸦雀无声,我们心里都在想,这是书上这么教的呀?卜特指出,从问题到方程的过程,学生找出的多种方法尽管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假设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能否沿着这个思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设”的前世今生。不仅如此,卜特用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假设法”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土壤上,自然生长出了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的教育价值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想得到”、“想的妙”更要“想得透”,凸显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再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是过三角形顶点做底边*行线,然后用*行线性质转化角,使得3个内角构成一个*角,从而证明出内角和为180度的定理。卜特提出,这个线为什么一定要*行底边呢?不*行可不可以呢?我们还有什么工具能证明这个内角和为180度呢?又是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卜特指出遇到问题时先引导孩子想想“干什么”,再思考“怎么干”,最后“干干看”,结束后别忘了再“回头看”。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生们技巧更是教学生们学*的方法,让他们思维不断生长的过程。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我们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磨炼学生们的思维品格,使其形成关键能力,让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满足的同时享受学*数学的快乐。

  今天的学*,我的收获不仅仅是一本笔记,几个案例,一场讲座,更是自己对数学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心怀感激,现在可以站在这么多优秀之人的肩膀上眺望,不迷失方向,也更坚定信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今后我要多读书、多学*、多交流、多实践,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生长力的教师,教给学生有生长力的数学。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2

  通过参加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我仔细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进入论坛发贴、跟贴,写学*日志,精心编写教学设计与反思,用心地完成作业,使我学到了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以后的工作积蓄了力量、理清了思路,更加明确了目标。

  一、思想灵魂得到了洗礼

  多年的教学历程,使我已经慢慢感到倦怠,我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老是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却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所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常带有厌倦感,心态老是失衡。可通过这次培训,听了专家们的观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的支点,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加强学*,促进专业化成长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但要想学生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尽,教师就得时时给予补足,专家的话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面对着一群群渴求知识的学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及教师职业的神圣。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和上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教师们对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更让我体会到了进行终身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适应世纪的挑战,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行业。

  三、有效课堂的建构

  通过认真地学*,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着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活动充满生机活力。

  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

  四、积极参加**活动和听优秀老师的观摩课

  培训时,专家们的讲述,环节严谨,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贴*学生的学*生活,学生更乐意接受。

  培训已拉下帷幕,而我觉得只是一个开端,不过这次培训也使我补足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神圣。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化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3

  透过这段时间的远程研修学*,我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的变革。

  1、数学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总体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对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确立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学*的主人。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数学课程的目标不止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愿意接*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发展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

  2、数学课程在教材编写上,试图建立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会素质精神的数学课程新体系中。

  新教材在编写上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前的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题、*题等形式出现,而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安排,从而带给了超多的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由整理]

  3、对教师的主角有了新的定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新课程的及时推出,社会对教师的教学、教师的主角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还应当扮演的主角有:a学生学*的促进者b学生探究的合作者c学生发展的引导者d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等。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带给保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明白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帮忙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克服学*上的困难,让他们甩掉思想包袱、消除后顾之忧,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上,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业成绩;在学生的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常常是以智者长者的身份、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自己的洞察力和决定力在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带给指导、带给帮忙、带给服务,扮演着指导者和服务者的双重主角。

  4、数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师要透过情景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得出有关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学**惯,创设生动搞笑的学*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过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以此实现学生学*方式上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潜力。

  我想:我能透过这次学*,进行实践反思,学以致用,让我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4

  20xx年12月14日到12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国培计划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半个月的培训中,我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师课堂、参观特色学校,促使我在教学思想上提高,教学方式上改进,教学思路拓展。

  一、 课堂教学从读懂教材和读懂学生起步

  张红娜老师的讲座《读懂教材与读懂学生》让我受益彼多。

  首先,看教材的视角更客观了。教材是依据、权威、材料、范例、思路和参考,而不是圣经、唯权、唯一、专利、定路和照搬。要吃透教材,灵活使用。叶圣陶先生说材料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常为语文老师信奉,其实数学更是如此,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就能全面把握数学知识体系、层进、思维过程、研究办法。只有读懂教材才能灵活用好教材。

  其次,研讨教材的策略更全面了。研究教材的策略包括:一是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依据教材目录,理清主要内容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把准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二是依据例题分析知识点,分割课时,确定课时教学目标。三是依据例题分析*题,关注例题与*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题的层次。这些策略宏观研讨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到部分,从抽象到具体、从目标到实施,增强了备课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研读学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读懂学生有利于选准教学的起点,合理做出教学的决策,正确把握教学的走向,让课堂教学更厚重。我常和同事分享“直面学生实际”这方面的心得。张老师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读懂学生才能直面学生的实际,如何读懂学生,张老师的答案内容丰富。教师要有“五心”,即:苦心、潜心、真心、用心和有心。有心的老师才能专业地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智慧地读懂课堂。

  二、把握数学本质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核心

  李有珍老师的报告《把握数学本质,设计有效学*活动》做得精彩,很好诠释了高效课堂构建的内涵。

  首先是要把握数学的十个核心概念,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学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十个核心概念是数学教学设计、施教过程、成绩考核的`出发点,更归宿点;是数学课堂设计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不求假热闹的指导核心。

  其次是灵活选用有效教学的方法。李有珍开出的单方全面而实惠,包括:一是顺验而研;二是设置开放的问题;三是建立联系,探究本质;四是打通生活背景到符号形式的通道,实现生活数学到学科数学转化;五是学*的境界在于知识的累加,而在于学生的自我完善、超越与创新。这些方法与我*常探究的小组合作是一脉相承的。我在小组中常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组织学*活动,重点落在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发挥上。明白了李老师这些学*策略的构建方式后,我对不同学*任务、不同学*目的选用不同方式有了更深理解,特别是在特长生培训、重点难点突破时,合理用好同质组,效果肯定会更好。正好李老师说的:“有效活动课堂设计,须秉持主观立场,设计丰富的体验路径,支持学生释放潜能,刷新状态,构建数学本质,培养核心素养,让生命成长,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再次,让数学思想成为数学学*活动的灵魂。杨海慧老师的报告《走在教与学的路上》深入浅出,对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抽象、推理、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抽象、推理、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在小学阶段有意渗透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集合的思想方法、对应的思想、化归的思想、归纳的思想、符号化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还要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真正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

  值得记忆还有武婓老师执教《合理安排时间》一堂课。她四次创设情景,层层递进,用丰富的情趣,灵活的形式,引领孩子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和办法,从发散思维的诱导再到优化思维的点拨,从生活活动安排体会生命意义,为纯洁的心灵播下惜时用时的阳光种子,令人叹服。是高效课堂构建的范例之一。

  老师们通过或严谨、或诙谐、或简练、或生动的语言重新讲述这些专业知识,唤醒了我曾经的知识经验,再加上老师们举出的各种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什么叫事半功倍。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多的去思考怎样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高效课堂构建中有所提升。

  三、教育理想是职业生命精彩的基石

  王茝老师的报告《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从教师职业素养的角度诠释生命的意义。考师范、当老师、做农村教师,曾经的我们怀揣梦想激情满满,但工作之后面对着地理位置偏僻、教师资源紧缺等问题,我们难免会踌躇,会彷徨。但参加了这次培训,听了这么多专业引领的报告、参观了几所特色学校之后,让我看到了农村小学发展、教师发展的“有可能”,看到了挖掘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和教师特长、组建一个好教师团队、锤炼一位名师、成就一个好学校的希望。正如王茝教授说:系统内任何一个分子的改变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如果我们有一个人清晰了前进的方向,那我们一起朝前走的时刻还会远吗?

  当然,以上三点不足以概括本次培训的收获。但我明白教育的事业是美好的,教师的职业是幸福的。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在开放的视角下,通过专业发展,打造精彩的职业生命,成就多彩的数。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5

  20xx年11月28日,在合肥48中望湖校区召开了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启动仪式,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刘密贵老师的一节探究课和特级教师卜以楼的讲座《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刘密贵老师的课题是探究《等腰三角形》定理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垂直*分底边。他首先由玩具的话题,让大家初步感悟到由拆到合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研究的过程,那我们的数学是否也可以这样去探究呢?由此引入课题,让学生将定理2进行先拆(①AB=AC;②AD⊥BC;③BD=D;④∠1=∠2)成4个部分,然后由其中2个作为条件去推理另外2个结论,并让学生在组合过程中体会有序组合的重要性。接着再引导孩子对于每种组合构成的命题真伪性进行判断。孩子们积极思考,用已经学会的全等三角形这一工具进行证明,而由③和④这两个条件来推理出①和②这一组合,让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最终在刘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从孩子们那发光的眼神中,从孩子们埋头演算中,从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应答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节思维流动,不断碰撞出火花的课堂。

  接着就是卜特的讲座,讲座内容为《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对于讲座的内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长数学正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追求的教育方式。生长本义是指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而学生的学*数学体系也要让他们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那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深层次地寻觅思维活动轨迹,高标准的架设知识生长结构,才能教给学生具有生长力的数学,数学教学才能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量。卜特举了几个案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告诉孩子们给未知数设某,那为什么要设呢?这个问题的抛出,会场里鸦雀无声,我们心里都在想,这是书上这么教的呀?卜特指出,从问题到方程的过程,学生找出的.多种方法尽管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假设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能否沿着这个思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设”的前世今生。不仅如此,卜特用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假设法”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土壤上,自然生长出了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的教育价值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想得到”、“想的妙”更要“想得透”,凸显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再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是过三角形顶点做底边*行线,然后用*行线性质转化角,使得3个内角构成一个*角,从而证明出内角和为180度的定理。卜特提出,这个线为什么一定要*行底边呢?不*行可不可以呢?我们还有什么工具能证明这个内角和为180度呢?又是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卜特指出遇到问题时先引导孩子想想“干什么”,再思考“怎么干”,最后“干干看”,结束后别忘了再“回头看”。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生们技巧更是教学生们学*的方法,让他们思维不断生长的过程。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我们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磨炼学生们的思维品格,使其形成关键能力,让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满足的同时享受学*数学的快乐。

  今天的学*,我的收获不仅仅是一本笔记,几个案例,一场讲座,更是自己对数学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心怀感激,现在可以站在这么多优秀之人的肩膀上眺望,不迷失方向,也更坚定信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今后我要多读书、多学*、多交流、多实践,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生长力的教师,教给学生有生长力的数学。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6

  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讲到了“分数应用题”,对分数应用题我并不陌生,但对于这部分的内容的教法,我却一直在思考,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例如,学*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学生乘除应用题混淆不清,出错非常多。

  今天温树民老师在讲到分数应用题时,举了两个例子:

  1、红花40朵,兰花比红花多(少),兰花有多少朵?

  2、红花40朵,红花比兰花多(少),兰花有多少朵?

  他说他是这样教的,跟学生总结这样的语言:当题中比(是)的后面那个量已知时,就是已知单位“1”时,就用乘法计算,而比、是的后面那个量未知时,也就是要求单位“1”时,就用除法,并且要记住是用对应的数值除以对应的分率,即:量率对应。他说这样学生掌握的较好,出错较少。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什么作用。虽然这种方法学生会做题了,但是想想课标的要求,这种省去学生思维过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拿出课本,仔细地阅读教材,同时思考,我认为这样的题目可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来,让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第2个问题,求单位1这样的题目可以把这个未知数用x表示,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就转化成求x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了,即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决,学生思考起来更容易。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尝试过,我发现学生学得还不错,尤其是对于比较难的应用题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找到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一直在思考着,我也期待同仁们能给我一种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好方法。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2)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菁华6篇)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1

  20xx年4月13日,我参加了“兰山区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月活动”的听课。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四小的田进兰和二小的孟鑫峰《小数的认识》,四小的卢少华《乘法运算定律练*》,二小康立军的《小数的加减法》和三小葛荣的《植树问题》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发表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二小的孟鑫峰《小数的认识》,孟老师在课件里呈现新疆的美景,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中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孟老师从新疆的基本信息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兴趣——联系自身,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孟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把新疆小姑娘身高1米3分米为契机,引入长度的小数表示,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孟老师还让学生写自己身高,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中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田进兰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在教《小数加减法》一课的康立军老师,就是抓住了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创设“学生自己当老师来出题”的问题情境。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从展示学生的题解中展示出的一连串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基础、学*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高效课堂来自贴*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

  三、高效课堂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3

  一学期即将过去,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进取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及课程实施提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我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善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和学*态势中。

  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到达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结果,更注重学*过程以及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本事。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本事。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本事”,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提高,具备了什么本事。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期即将过去,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4

  长期以来,做作业已经成为学生一个基本的学*任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存在着题海战术的落后思想,总是通过大量*题作为学好数学提升质量的基础。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仅靠题海战术是根本行不通。如何保证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直没有得有效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业已成为有识之士诟病教育的热门话题。那么到底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呢?

  一、当前数学家庭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一)作业质量缺乏有效性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兴趣的重要阶段,特别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兴趣是学*的关键。但是各科老师布置作业没有经过统筹,家庭作业是量大质劣,收效甚微。学生是穷于应付,很多小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花费在完成作业上,从而导致学生闻作业而色变,毫无兴趣可言,这样的作业设计耗时低效。

  (二)作业形式缺少多样性

  很多老师在作业设计和布置方面非常随意,通常只会在已有练*册中选取一定量的题目进行训练,忽略了各种题型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作用,作业的式非常单一。学校、家庭对于学生文化成绩的好坏更是极度重视,而利用家庭作业进行课后强化正是教师惯用手段之一,这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很多教师为了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针对某一类型的题目往往会设计很多的练*题,机械性地重复强化,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僵化迟钝。

  (三)作业设计缺少层次性

  个体的差异是小学阶段学生之间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非常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但是目前很多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忽视学生知识*得的差异性,设计的作业层次性不高。对于基础较好学生来说,题目设计的较容易起不到激发兴趣的作用,而同样的题目对于基础较差学生来说又太难,同样无页法起到好的学*效果,长此以往自然会让所有人都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作业设计缺乏生活性

  生活是问题的来源,只有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突出数学学科的有效性。不过在实际作业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是死板的练*题,而学生很少有时间去生活中发现问题。另外教师布置的练*题很多都脱离实际,甚至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然无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二、提高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建议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趣味化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的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首先要避免千遍一律的设计模式,尽可能为学生设计出多样化和趣味化的练*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作业的设计形式包含很多,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主题,比如说知识典故、数学门诊等等。在知识典故中,可以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首先就所要了解的知识进行典故阅读,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一数学知识的由来。例如在学*《圆》这一部分知识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冲之这一个人,然后再了解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过程,从而对圆这一部分知识有所了解。而在数学门诊这一部分时,则可以讲数学问题融入到趣味化的情境中,特别是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可能存在的陷阱,继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作业设计注重层次性、可行性

  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同样是也是衡量数学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层次性。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到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在研究较深问题之前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设置一些铺垫性问题,从而对学生思维加以引导点拨。另外一方面还要根据不同学生设计出不一样的问题,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层次,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吃得饱,力求保证所有学生学*兴趣都能够得到有效激发。

  (三)作业设计注重开放性

  固定模式化的*题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固化,在进行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出现思维定式,因此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应当要设计些开放性的*题,让学生在猜想、质疑、释疑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基于此,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所选择的内容应当具有开放性,同时又要与课本内容相联系,并且与生活内容相接轨。其次在进行作业设计过程中还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最后在作业量方面也要合理控制,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来完成,可以是一两天,也可以是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

  (四)作业设计注重生活性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进行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当选择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生活中的例子来作为作业设计的基本材料,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保证所设计作业与生活的关联性,并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明白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必然要求,而有效的作家庭作业设计则是最重要的问题。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从数学中发现生活的趣味,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的魅力,进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校内外、课本与实际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能力。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5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基础、学*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高效课堂来自贴*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

  三、高效课堂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6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28×6×6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三、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放大细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在创设情境中用计算机演示转动的风车,对称的蝴蝶不停地在挥舞着翅膀,小船*移的运动,实现教学的优化,由多媒体演示,旋转后的图形及*移和旋转的区别,通过风车转动动态,清晰地旋转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移、旋转图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起盎然。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趣味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练*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转为“主动型”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题,练*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的主人。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3)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菁华5篇)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1

  一、电教手段的应用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解析几何是综合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和形的紧密结合,即利用方程的性质来研究相应的几何图形的特点,使几何图形及其研究实现了"代数法"。反之,如果给代数问题以几何解释,那么可以理解代数问题的直观意义,解析几何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把曲线(包括直线)看作是按一定的几何条件运动的集合,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它的性质,所以具有数形结合的思想,运动变化的辨证观点是学好解析几何的关键。

  电教手段应用于解几教学应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揭示教学内容中内在辨证关系,逐步使学生养成运用上述思想和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惯,从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基于此,应主动有效地设计出“数、形动态”演示特点,赋予它特有的魅力。即能够迅速改变变数,同步达到屏幕图形的变化,或屏幕图形的渐变;窗口同步显示变数的变化,并且演示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演示速度可任意调整;可以随时看到各种情形下的数量变化或不变,图形的动或静,把“数”和“形”的潜在关系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教师根据呈现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或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提出的各种变数来观察、验证、对比、寻找一般规律和特殊属性。使学生能加深对几何图形的感知,敏锐地抓住变化特征,真正地将现代科技应用于辅助教学。

  二、电教手段的应用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为此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便如此,学生往往仍是启而不发,感触不深,容易疲劳从而导致厌学的负面心态。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出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和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三、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

  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把握大量的知识。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了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反复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如必修《2》第四章*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的方程》(复*课)中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y=kx+b,当参数k和参数b改变时,直线怎样变化?

  笔者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几何画板》设计好课件,以y=2.00x+0.98为例,先改变k值,b值不变;再改变b值,k值不变。让学生认真观察其变化过程,猜想、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当k取任意实数时,方程y=kx+b表示的直线都经过点(0,b),它们是一组共点直线;当b取任意实数时,方程y=kx+b(k≠0)表示的直线彼此*行,它们是一组*行直线。就这样学生在观察、猜想、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直线的变化过程,并且印象深刻。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2

  通过培训学*,我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授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我们要用*等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对自己的教学水*和科研水*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学*,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

  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由此需要教师不断学*,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三、重新认识到数学教学应重视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主动探索的重要性,尤其对课堂导人这一方面加强努力

  古话说得好:“学而无友,孤陋寡闻”。在学*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方式。远程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网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自学之外,尽可以与同学、教师自由沟通,探讨与学*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

  在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你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信心,学*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动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培训,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对学生学*和生活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力争成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善于捕捉教育的机会,发掘学生学*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的内驱力。

  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呵护学生学*兴趣的萌芽,激发学生学*动机,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他们相比较有一定差距,人只有不断地学*,不断地充实,不断地觉醒,才能立足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学*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中创造更好的佳绩,为我校的教学再上一个台阶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相信共同的学*一定会造就共同的进步,祖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3

  这次的研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它让我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像一架云梯,让我不断的向上攀登。本次培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课堂中注重交流,注重互动,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现我就对本次研修做一个总结。

  一、本次研修使我更新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在以前的教学中,我的教育理念有的来自同事的言传身教,有的来自儿时教师的影响,有的来自自我的揣摩,有的来自二十几年前的师范教育。通过此次培训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从课程改革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使自己在教学中不再迷茫,明确了自己教学目标。

  二、网络研修丰富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实施的教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当代美国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说:“学*数学只有当看到数学的产生,按照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或亲自从事数学发现时,才能最好地理解数学”,因此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本次培训,我掌握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教学方法就是收割教学成果的“利器”。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的备课不再*铺直叙;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的课堂变得生龙活虎;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在进行教研中有了更多的内涵。

  三、网络研修激活了我的教学灵感。

  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教学之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生活中人们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调了大众数学学*的内容的应用价值。因此,我在备课思索,什么样的数学情境才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是应该注意什么?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怎样改进计算教学,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材增加了统计与概率全新的知识,我们如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去评价一堂课?……这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家们都一一做出了回应,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网络研修激发了我的工作灵感,给我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此次学*,真实体会到:凡事只要用心去浇灌,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四、网络研修让我认识到反思能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和业务能力。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一种使自己言行端正的手段,更是成功的基石与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课堂教学,善于拾掇教育过程中的成与败,持之以恒的积累素材,让它成为工作中的宝贵财富。即使成不了名师,也可以独善其身。

  五、通过网络研修,提高了自身素质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学*是无止境的,对于一个老师来讲,自己需要学*的东西会有很多,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正如颜真卿的名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选择了教书育人这样一个职业,那么我们就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头班车,参加了暑期数学新课程培训。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我个人感觉新课程有这它突出优点:

  主要体现在:

  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

  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发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形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

  第三,学生学*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学*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进入高中后,突然地转变了学*方式,学生难以适从,而教师又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在赶进度,未给学生留以缓冲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在知识的衔接上,“义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可能与新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断层,新课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在旧的初中教材中没有,或未能真正地讲透。学生在运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吃力,从而出现了编书者认为学生能完成而学生却无法完成的练*、*题,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题都不会做的感觉,欠人性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建议在高一数学①的编写过程中,先介绍简单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内的最大(小)值的求法等知识的学*。作为初、高中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适应高中的学*的过渡。同时也对集合知识的学*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函数的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听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己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5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程度,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育局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与来自不同中心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同行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起讨论交换,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几年前的学生时期。授课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丰盛的知识以及精湛的理论论述,给了我强烈的沾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控制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现谈谈我的学*心得。

  一、增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和崇高的精力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确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不断学*,不断进取,锻炼自己的道德修养,敬岗敬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丰盛的培训内容

  这次培训授课老师倾泻了很多心血,他们根据要求精心筹备,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所知传授给我们。这次培训,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在学*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教学,如何有效”等等。我们又进行了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观看观摩录像课,且认真写评课稿等。学员们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外,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接着在班上轮流发言。培训内容虽然很多,但结合培训内容重新审视自己,我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一路走下来,填补了我*时教学中的很多“漏洞”。

  三、劳碌而充实的每天

  培训期间,我们每天上、下午到学校听课,放学后在家完成相关作业。虽然日子过得很劳碌,但是每位老师的学*的热情以及认真研究的精力带给我一种动力。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里分组讨论,遇到问题大家互相交换。老师们做好作业后又发表在各自的博客里,让大家共同分享。这让我体会到了全体老师们俨然一个温暖而奋进的大家庭。

  四、培训激励着我

  培训虽然已经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那么快就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充实自己,用一个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担重要落在教师身上。时期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建立终身学*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为此,我还应增强长期学*。虽然我已人到中年,魄力比不上年青人,但我有充分的信念,只要肯努力,信任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的。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目的。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遇。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再提高的*台,让我们凑集在一起相互交换,一起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丰盛的知识,还提高了业务素质。每当完成一篇作业,一种造诣感油然而生;每当听到教师们对教材娓娓动人的剖析,一种豪情在心头澎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终身学*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4)

——数学老师作文 (菁华6篇)

数学老师作文1

  一个多月前,正是我正式步入初中生活的时候,同学们陆续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走进教室,接着屏息凝神,望着门外,期待老师的到来。

  过了一会儿,一位衣着宽松、披散着头发的女老师走进了教室。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共同度过三年的初中时光,希望我们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老师滔滔不绝地开始了自己的开场秀。

  同学们都对这位新老师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呢?在我们的认知中,数学老师应该是戴着眼镜,声音尖锐,一脸杀气的样子,而眼前的这位,声音细腻,弯弯的长发随意的落在肩上,尤其是一对弯弯的眉毛时常上下跃动,没有一丝戾气,温婉可人,慈祥可爱。

  然而,“人不可貌相”这句老话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诠释你身边的人。当我们正式讲课的时候,老师利落的在黑板上写下了几道题,同学们都埋头在练*本上“苦战”的时候,老师突然点了一位同学的名字:“###,你来讲一下黑板上的这几道题分别用什么方法做。”声音依然细腻如丝。

  被叫起的这位同学许是紧张还是怎的,结巴了好长一段时间也没说清楚。原以为老师会让这位同学做下,细细地将题讲上一遍,没料老师却说了一句:“你站到后边去,不要挡到别人的视线。”顿时同学们都紧张起来,接连着有好几位同学都站到了教室后,但题还是没有答出来。

  这时只见老师眉头紧锁,一双大眼也犀利了起来。同学们大气不敢出一下,生怕“触了霉头”。

  “你们一个一个的都听课了吗?就这么几道题一个也不会,以后还怎么上高中?这种水*对得起英才班的称号吗?你们好好想想吧!”声音依旧那么细腻,但我们却再也不觉得老师温婉了。

  所以,这位数学老师真的是一位“表里不一”的人,表面温和,实际却十分严厉。

  不过,老师虽然严厉,于我们而言却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我们的数学老师是可敬的,是喜人的,是最美的!

数学老师作文2

  “哎呀,你怎么不把本子擦干净呀!好脏呀!”这么爱干净的老师当然就是我们的数学邱老师了。

  邱老师可爱笑了,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眉毛也不自觉的上扬了,她的头发呈褐色,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对于邱老师来说,干净是触手可及的,但对于我们来说,干净却是遥不可攀的,因为无论怎样做到极致,总能被她从鸡蛋里挑出几根骨头来。

  有一次,我在订正练*册时,邱老师从我桌子前经过,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快速地折返回来,开始了唠叨战术:“你快点把这个擦掉,就一个字你还要划掉,还有这里……”

  交练*册时,我的耳边响起了邱老师说过的话:“一定要把字擦干净哦!”看着有些不干净的页面,我暗自琢磨: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前老师都没这么高的要求,再擦下去,把纸擦破,还要重写一遍呢,不值得!

  当我递上手中的练*册时,我的心中隐隐感到了不安,果然,邱老师用不满的眼神来回扫视了几遍作业本,用略带责备的口吻质问道:“你怎么没把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擦干净呀?这样的作业还好意思来交?”看着身后长长的队伍,我的心中充满了懊悔,早知如此,不如刚才就不要存侥幸心理了,这下偷鸡不着蚀把米,唉!

  邱老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老师,也是一个严格要求我们,让我们在学*上也做到一丝不苟的老师。

数学老师作文3

  有一位特别有趣的数学老师。五十多岁的他,经常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他批改作业时,目光从下面看字,老花眼镜就发挥了作用;而每当他看人时,他的目光就会绕过眼镜,直接从上面看,他的远视眼又有了用武之地。

  更为有趣的是,他在课堂上的幽默表现,常常让我们开心地大笑。有一次,我们好不容易才发现他批改作业时的“笔下误”,而他则诙谐地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来我这多一层还真的不如少一层好哪!”同学们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自我批评如此,他批评我们就更加有趣了。

  对于我们的粗心,他常常会用手一推眼镜,一语双关地说:“哈哈,还是我这‘四只眼’看得清楚啊!”虽然是批评,但是同学们都会哄堂大笑。当我们面对难题,苦苦思索却又毫无结果时,他则会象征性地用手摸一摸只有几根花白头发的前额,风趣地说:“看来还是我这‘绝顶’聪明的脑袋才能想得起来噢!”这时全班同学都会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起来。

数学老师作文4

  我经很老了,教了二十几年书了。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视镜,乌发之中夹着许多白发,*时看上去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

  王老师很爱开玩笑,而且风趣幽默。常常引得我们开怀大小笑。

  有一次,我们学看温度计,王老师问武鹏:“武鹏,你说一下第一副图北京大温度是多少?”武鹏说:“零上二十度。”王老师说:“那是二十度?我这老汉还能看清楚,你年轻轻的,连我也不如?”同学们听后,笑的前仰后合。

  王老师也有发火的时候,他发起火来我们特别害怕。

  如果你犯了错误,你就会被王老师天打雷劈的。不信,一下就是王老师发火的事例。

  一次我们做试卷,王老师改完试卷后,很不满意,便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叫了几个答卷不认真的同学,让他们站在讲台上,看看自己错了几道题,错了的题自己会不会做。一会儿,王老师一个一个地问:“你错了几道题?”“三道。”“为什么错?”“太粗心了。”“自己把自己打三十个耳光,用点儿劲。”我们坐在下面的同学害怕极了。而那几个站着的同学吓得一定发抖呢。

  王老师虽然凶,我们知道他是为了让我们学得更扎实,才操那么多心,所以在我们眼里,他依然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好老师。

数学老师作文5

  这学期我们亲爱的王老师走了,又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姓胡。

  初次见到胡老师,她穿了一套暗紫色的衣服:紫色耳环、紫色上衣、紫色纱裙,面无表情地看着电脑,整个人透出高贵、高冷的气息。

  新老师和我们见面的方式是独特的。她并没有做自我介绍,也没有主动认识我班同学,只是说了她上课的要求和违纪的惩罚。

  这老师好凶。

  那天她看晚修,强调了作息时间问题。有个不会察言观色的同学竟然说老师念错了时间,全班哄堂大笑。本以为新老师为了和我们搞得融洽,笑一笑,也就过去了。没想到她接下来面无表情的一句:“跟我争这几分钟,有意思?”没有人再敢多说一句话。

  晚修时,我们在下面看书、做题,胡老师都会下来巡一巡,看见有人做错题就耐心教导。她不会像先前的王老师那样说幽默的话,她只会冷冰冰的语气,时时透出高冷的气息。

  据我同学说,有次中午放学,她听见数学老师跟班主任说我班某杨姓同学上课睡觉,有同学在旁说:“不止她,还有好多人!”而数学老师为我们辩护:“他们只是太累了,偶尔趴一下,我们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原来是这样,胡老师真是刀子嘴豆腐心,她也理解我们做学生的难处,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接受这位高冷的新老师。

数学老师作文6

  升入初二,我们班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数学老师,她自我介绍姓邵。个子高挑,脸色白里透红,眼睛小而有神,总是一张笑脸,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脾气应该很好。

  然而好景不长,邵老师的小孩生病请了几天假,学校另请了一个代课老师,暂时代我们的数学课。那天上第一节课,新数学老师进了教室,我一看,竟然是我初一的数学老师——孙老师,她身材高大,经常穿一身运动服,干练洒脱。她向来以严厉著称,每次做了错题,都被她留下来,苦口婆心地讲,一个一个过关,班里很少有同学没被她关照过。

  她花白头发,脸色红润,说话嗓门大,讲起课来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一旦你上课不用心,她的声音就高了,吼起来,没人不怕。她有三十七年的教龄了!*乎我们年龄的3倍,可以培养一家两代人了,老师的学生是桃李满天下哪!

  孙老师讲课因材施教,耐心细致!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好,还全仰仗她了。她讲课时,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你如果想偷懒打瞌睡,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作业批改,倘若你差一点,就让你改正错误,差一点都不行,真是“老顽固”。

  现在,孙老师已经完成了“代课”任务,我们竟然怀念起她代我们课的日子。老师,祝你桃李满天下,健康快乐每一天!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5)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菁华6篇)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1

  20xx年11月28日,在合肥48中望湖校区召开了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启动仪式,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刘密贵老师的一节探究课和特级教师卜以楼的讲座《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刘密贵老师的课题是探究《等腰三角形》定理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垂直*分底边。他首先由玩具的话题,让大家初步感悟到由拆到合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研究的过程,那我们的数学是否也可以这样去探究呢?由此引入课题,让学生将定理2进行先拆(①AB=AC;②AD⊥BC;③BD=D;④∠1=∠2)成4个部分,然后由其中2个作为条件去推理另外2个结论,并让学生在组合过程中体会有序组合的重要性。接着再引导孩子对于每种组合构成的.命题真伪性进行判断。孩子们积极思考,用已经学会的全等三角形这一工具进行证明,而由③和④这两个条件来推理出①和②这一组合,让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最终在刘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从孩子们那发光的眼神中,从孩子们埋头演算中,从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应答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节思维流动,不断碰撞出火花的课堂。

  接着就是卜特的讲座,讲座内容为《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对于讲座的内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长数学正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追求的教育方式。生长本义是指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而学生的学*数学体系也要让他们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那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深层次地寻觅思维活动轨迹,高标准的架设知识生长结构,才能教给学生具有生长力的数学,数学教学才能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量。卜特举了几个案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告诉孩子们给未知数设某,那为什么要设呢?这个问题的抛出,会场里鸦雀无声,我们心里都在想,这是书上这么教的呀?卜特指出,从问题到方程的过程,学生找出的多种方法尽管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假设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能否沿着这个思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设”的前世今生。不仅如此,卜特用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假设法”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土壤上,自然生长出了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的教育价值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想得到”、“想的妙”更要“想得透”,凸显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再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是过三角形顶点做底边*行线,然后用*行线性质转化角,使得3个内角构成一个*角,从而证明出内角和为180度的定理。卜特提出,这个线为什么一定要*行底边呢?不*行可不可以呢?我们还有什么工具能证明这个内角和为180度呢?又是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卜特指出遇到问题时先引导孩子想想“干什么”,再思考“怎么干”,最后“干干看”,结束后别忘了再“回头看”。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生们技巧更是教学生们学*的方法,让他们思维不断生长的过程。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我们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磨炼学生们的思维品格,使其形成关键能力,让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满足的同时享受学*数学的快乐。

  今天的学*,我的收获不仅仅是一本笔记,几个案例,一场讲座,更是自己对数学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心怀感激,现在可以站在这么多优秀之人的肩膀上眺望,不迷失方向,也更坚定信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今后我要多读书、多学*、多交流、多实践,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生长力的教师,教给学生有生长力的数学。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2

  通过参加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我仔细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进入论坛发贴、跟贴,写学*日志,精心编写教学设计与反思,用心地完成作业,使我学到了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以后的工作积蓄了力量、理清了思路,更加明确了目标。

  一、思想灵魂得到了洗礼

  多年的教学历程,使我已经慢慢感到倦怠,我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老是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却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所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常带有厌倦感,心态老是失衡。可通过这次培训,听了专家们的观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的支点,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加强学*,促进专业化成长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但要想学生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尽,教师就得时时给予补足,专家的话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面对着一群群渴求知识的学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及教师职业的神圣。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和上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教师们对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更让我体会到了进行终身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适应世纪的挑战,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行业。

  三、有效课堂的建构

  通过认真地学*,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着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活动充满生机活力。

  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

  四、积极参加**活动和听优秀老师的观摩课

  培训时,专家们的讲述,环节严谨,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贴*学生的学*生活,学生更乐意接受。

  培训已拉下帷幕,而我觉得只是一个开端,不过这次培训也使我补足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神圣。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化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3

  透过这段时间的远程研修学*,我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的变革。

  1、数学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总体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对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确立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学*的主人。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数学课程的目标不止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愿意接*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发展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

  2、数学课程在教材编写上,试图建立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会素质精神的数学课程新体系中。

  新教材在编写上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前的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题、*题等形式出现,而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安排,从而带给了超多的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由整理]

  3、对教师的主角有了新的定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新课程的及时推出,社会对教师的教学、教师的主角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还应当扮演的主角有:a学生学*的促进者b学生探究的合作者c学生发展的引导者d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等。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带给保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明白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帮忙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克服学*上的困难,让他们甩掉思想包袱、消除后顾之忧,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上,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业成绩;在学生的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常常是以智者长者的身份、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自己的洞察力和决定力在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带给指导、带给帮忙、带给服务,扮演着指导者和服务者的双重主角。

  4、数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师要透过情景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得出有关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学**惯,创设生动搞笑的学*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过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以此实现学生学*方式上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潜力。

  我想:我能透过这次学*,进行实践反思,学以致用,让我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4

  20xx年12月14日到12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国培计划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半个月的培训中,我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师课堂、参观特色学校,促使我在教学思想上提高,教学方式上改进,教学思路拓展。

  一、 课堂教学从读懂教材和读懂学生起步

  张红娜老师的讲座《读懂教材与读懂学生》让我受益彼多。

  首先,看教材的视角更客观了。教材是依据、权威、材料、范例、思路和参考,而不是圣经、唯权、唯一、专利、定路和照搬。要吃透教材,灵活使用。叶圣陶先生说材料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常为语文老师信奉,其实数学更是如此,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就能全面把握数学知识体系、层进、思维过程、研究办法。只有读懂教材才能灵活用好教材。

  其次,研讨教材的策略更全面了。研究教材的策略包括:一是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依据教材目录,理清主要内容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把准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二是依据例题分析知识点,分割课时,确定课时教学目标。三是依据例题分析*题,关注例题与*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题的层次。这些策略宏观研讨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到部分,从抽象到具体、从目标到实施,增强了备课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研读学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读懂学生有利于选准教学的起点,合理做出教学的决策,正确把握教学的走向,让课堂教学更厚重。我常和同事分享“直面学生实际”这方面的心得。张老师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读懂学生才能直面学生的实际,如何读懂学生,张老师的答案内容丰富。教师要有“五心”,即:苦心、潜心、真心、用心和有心。有心的老师才能专业地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智慧地读懂课堂。

  二、把握数学本质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核心

  李有珍老师的报告《把握数学本质,设计有效学*活动》做得精彩,很好诠释了高效课堂构建的内涵。

  首先是要把握数学的十个核心概念,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学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十个核心概念是数学教学设计、施教过程、成绩考核的`出发点,更归宿点;是数学课堂设计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不求假热闹的指导核心。

  其次是灵活选用有效教学的方法。李有珍开出的单方全面而实惠,包括:一是顺验而研;二是设置开放的问题;三是建立联系,探究本质;四是打通生活背景到符号形式的通道,实现生活数学到学科数学转化;五是学*的境界在于知识的累加,而在于学生的自我完善、超越与创新。这些方法与我*常探究的小组合作是一脉相承的。我在小组中常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组织学*活动,重点落在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发挥上。明白了李老师这些学*策略的构建方式后,我对不同学*任务、不同学*目的选用不同方式有了更深理解,特别是在特长生培训、重点难点突破时,合理用好同质组,效果肯定会更好。正好李老师说的:“有效活动课堂设计,须秉持主观立场,设计丰富的体验路径,支持学生释放潜能,刷新状态,构建数学本质,培养核心素养,让生命成长,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再次,让数学思想成为数学学*活动的灵魂。杨海慧老师的报告《走在教与学的路上》深入浅出,对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抽象、推理、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抽象、推理、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在小学阶段有意渗透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集合的思想方法、对应的思想、化归的思想、归纳的思想、符号化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还要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真正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

  值得记忆还有武婓老师执教《合理安排时间》一堂课。她四次创设情景,层层递进,用丰富的情趣,灵活的形式,引领孩子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和办法,从发散思维的诱导再到优化思维的点拨,从生活活动安排体会生命意义,为纯洁的心灵播下惜时用时的阳光种子,令人叹服。是高效课堂构建的范例之一。

  老师们通过或严谨、或诙谐、或简练、或生动的语言重新讲述这些专业知识,唤醒了我曾经的知识经验,再加上老师们举出的各种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什么叫事半功倍。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多的去思考怎样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高效课堂构建中有所提升。

  三、教育理想是职业生命精彩的基石

  王茝老师的报告《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从教师职业素养的角度诠释生命的意义。考师范、当老师、做农村教师,曾经的我们怀揣梦想激情满满,但工作之后面对着地理位置偏僻、教师资源紧缺等问题,我们难免会踌躇,会彷徨。但参加了这次培训,听了这么多专业引领的报告、参观了几所特色学校之后,让我看到了农村小学发展、教师发展的“有可能”,看到了挖掘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和教师特长、组建一个好教师团队、锤炼一位名师、成就一个好学校的希望。正如王茝教授说:系统内任何一个分子的改变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如果我们有一个人清晰了前进的方向,那我们一起朝前走的时刻还会远吗?

  当然,以上三点不足以概括本次培训的收获。但我明白教育的事业是美好的,教师的职业是幸福的。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在开放的视角下,通过专业发展,打造精彩的职业生命,成就多彩的数。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5

  20xx年11月28日,在合肥48中望湖校区召开了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启动仪式,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刘密贵老师的一节探究课和特级教师卜以楼的讲座《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刘密贵老师的课题是探究《等腰三角形》定理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垂直*分底边。他首先由玩具的话题,让大家初步感悟到由拆到合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研究的过程,那我们的数学是否也可以这样去探究呢?由此引入课题,让学生将定理2进行先拆(①AB=AC;②AD⊥BC;③BD=D;④∠1=∠2)成4个部分,然后由其中2个作为条件去推理另外2个结论,并让学生在组合过程中体会有序组合的重要性。接着再引导孩子对于每种组合构成的命题真伪性进行判断。孩子们积极思考,用已经学会的全等三角形这一工具进行证明,而由③和④这两个条件来推理出①和②这一组合,让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最终在刘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从孩子们那发光的眼神中,从孩子们埋头演算中,从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应答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节思维流动,不断碰撞出火花的课堂。

  接着就是卜特的讲座,讲座内容为《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对于讲座的内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长数学正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追求的教育方式。生长本义是指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而学生的学*数学体系也要让他们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那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深层次地寻觅思维活动轨迹,高标准的架设知识生长结构,才能教给学生具有生长力的数学,数学教学才能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量。卜特举了几个案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告诉孩子们给未知数设某,那为什么要设呢?这个问题的抛出,会场里鸦雀无声,我们心里都在想,这是书上这么教的呀?卜特指出,从问题到方程的过程,学生找出的.多种方法尽管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假设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能否沿着这个思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设”的前世今生。不仅如此,卜特用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假设法”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土壤上,自然生长出了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的教育价值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想得到”、“想的妙”更要“想得透”,凸显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再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是过三角形顶点做底边*行线,然后用*行线性质转化角,使得3个内角构成一个*角,从而证明出内角和为180度的定理。卜特提出,这个线为什么一定要*行底边呢?不*行可不可以呢?我们还有什么工具能证明这个内角和为180度呢?又是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卜特指出遇到问题时先引导孩子想想“干什么”,再思考“怎么干”,最后“干干看”,结束后别忘了再“回头看”。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生们技巧更是教学生们学*的方法,让他们思维不断生长的过程。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我们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磨炼学生们的思维品格,使其形成关键能力,让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满足的同时享受学*数学的快乐。

  今天的学*,我的收获不仅仅是一本笔记,几个案例,一场讲座,更是自己对数学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心怀感激,现在可以站在这么多优秀之人的肩膀上眺望,不迷失方向,也更坚定信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今后我要多读书、多学*、多交流、多实践,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生长力的教师,教给学生有生长力的数学。

数学老师培训心得6

  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讲到了“分数应用题”,对分数应用题我并不陌生,但对于这部分的内容的教法,我却一直在思考,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例如,学*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学生乘除应用题混淆不清,出错非常多。

  今天温树民老师在讲到分数应用题时,举了两个例子:

  1、红花40朵,兰花比红花多(少),兰花有多少朵?

  2、红花40朵,红花比兰花多(少),兰花有多少朵?

  他说他是这样教的,跟学生总结这样的语言:当题中比(是)的后面那个量已知时,就是已知单位“1”时,就用乘法计算,而比、是的后面那个量未知时,也就是要求单位“1”时,就用除法,并且要记住是用对应的数值除以对应的分率,即:量率对应。他说这样学生掌握的较好,出错较少。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什么作用。虽然这种方法学生会做题了,但是想想课标的要求,这种省去学生思维过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拿出课本,仔细地阅读教材,同时思考,我认为这样的题目可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来,让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第2个问题,求单位1这样的题目可以把这个未知数用x表示,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就转化成求x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了,即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决,学生思考起来更容易。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尝试过,我发现学生学得还不错,尤其是对于比较难的应用题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找到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一直在思考着,我也期待同仁们能给我一种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好方法。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6)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10)份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1

  *期,我有幸参加了商丘市教体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此次培训邀请了北京的专家教授给我们评课、讲座。本次教材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上午,来自商丘市民主路第三小学的姜琳老师和来自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的黄懿老师给大家上了两节示范课。两位老师很好的理解了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和特点,运用恰当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符合孩子们的认识水*和接受水*,从而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此次培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是新教材的编排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新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和接受能力,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学*环境和学*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消化知识。二是新教材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兴趣。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数学和我们紧密化,由抽象转变为形象具体,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北师大版新教材贴*生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学*中成长。一位专家说得好:教师应该用思想引导思想。我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受名家的风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2

  本册教材分为负数,百分数2,圆柱圆锥,比例尺和复*与总结部分。重点部分是圆柱圆锥,比例尺和复**结部分,也是本册的难点。通过教材培训我对本册教材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对整册教材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新教材的一些改变意图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的体会有一下几点:

  1、通过对本册教材的理解,让我在理清单元内在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灵活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整理和复*部分的内容可与前几个单元的新知识整合在一起教学。比如,在学*了负数,对负数进行复*时,可与“整理和复*”单元中的“数的认识”整合在一起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整体认识。

  2、让我更好的处理好中小学教材的'衔接,因为本册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特殊地位.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实际,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在学*方法、学**惯上的过渡,为第三学段进一步进行数学学*打好良好的基础。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灵活合理地处理教材。

  3、我认为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的乐园;是有效的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上少讲精讲,把时间还给学生。剔除假问题,删除无效教学环节。教师的课堂设计要以高效、优化为主旨,是互动的课堂,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在互动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打造理想的数学高效课堂几点的教学。

  策略:

  1、创设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我选择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导入,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如对圆柱、圆锥的认识,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圆柱、圆锥,观察圆柱、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圆锥后,我又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以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我在教学圆柱展开图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在剪一剪、看一看、包一包、想一想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4、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比例时,解比例及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要用到方程的相关知识。教学中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作用,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3

  在这个深冬我有幸遇见了上海,遇见了不一样的数学,短短的两天半的活动让我看到数学的“火热”,原来数学可以这么玩。一直听别人说数学在冰冷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内心,这几天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距离接触英国的教育,英国的数学教育,让我为之感叹:自己以前的视野是多么的狭隘,原来教材之外有这么广阔的空间。

  上海.心理篇

  进入高年级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越来越强烈,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这一点没学好,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不工整的'数学作业。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却没有踏出第一步去寻找解决办法,或者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在英国老师会非常注意这个问题,他们每人会有一个小黑板做完作业每个孩子把自己的黑板举起来,但是这个答案只有老师会看到而其他的学生并不会“偷看”别人的答案,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别人的隐私。尽管有的学生会举起来白板但是老师也不会把这个隐私透漏给别人只会在查漏补缺的时候帮助他。

  再想想我们的课堂,我们有没有在课上的时候就直接批评某个学生,有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某个学生“笨”。不管是谁有了这个“体验”之后我相信他对数学课堂对数学老师都会有一种恐惧,在这种恐惧下孩子如何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这也将成为我下一步思考的问题。

  上海.绘本篇

  其实很早就听说过数学绘本,但是只是觉得老师会用在课下,或者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出现的,但是在上海我看见了数学绘本课,他不是简简单单的纯粹的故事,它里边蕴含了数学知识,在“故事”这个“糖衣”的包装下学生轻轻松松的吞下了难咽的数学知识,可以说真的是好吃又营养。

  阿拉丁和神奇的魔法师通过一个分金币的数学故事让学生掌握了一种策略。小正方形找妈妈在小蝌蚪找妈妈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步理解了各种图形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寻找丢失的宝石王冠则更让学生在轻松的分钟理解重复中的规律,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并表演出来。整堂课我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纯真的笑容,孩子在这个是真正的快乐的,但是在这种快乐的背后又体验的数学知识,这何尝不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上海.交通篇

  由于第一次*距离的体验上海,被他的文明震撼到了,右拐的车辆看到行人会主动让行,这让看惯了私家车和电动车、行人“飙车技”的场面的我实在有点惊讶。“他们大城市都是这样的,不然会被罚的很严重”或许刚开始的处罚是一种方式,但是长久下来这不就是一种文明吗?这难道不是一个城市最珍贵的名片吗?

  “要忘记她真的好难!”

  “有数学难吗?!”

  “我想回到那个青葱的少年时代”

  “可是那个时代有数学课哎”

  “那算了”

  浅浅的一弯海峡,拦不住对数学的吐槽,但是台湾的老师在想办法,他们用绘本、创意学具、数学实验、创意游戏点燃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我们是不是也该行动了。

  一段“旅程”一段新的开始,认真做数学我在路上!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4

  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讲到了“分数应用题”,对分数应用题我并不陌生,但对于这部分的内容的教法,我却一直在思考,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例如,学*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学生乘除应用题混淆不清,出错非常多。

  今天温树民老师在讲到分数应用题时,举了两个例子:

  1、红花40朵,兰花比红花多(少),兰花有多少朵?

  2、红花40朵,红花比兰花多(少),兰花有多少朵?

  他说他是这样教的,跟学生总结这样的语言:当题中比(是)的后面那个量已知时,就是已知单位“1”时,就用乘法计算,而比、是的后面那个量未知时,也就是要求单位“1”时,就用除法,并且要记住是用对应的数值除以对应的分率,即:量率对应。他说这样学生掌握的较好,出错较少。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什么作用。虽然这种方法学生会做题了,但是想想课标的要求,这种省去学生思维过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拿出课本,仔细地阅读教材,同时思考,我认为这样的题目可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来,让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第2个问题,求单位1这样的题目可以把这个未知数用x表示,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就转化成求x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了,即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决,学生思考起来更容易。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尝试过,我发现学生学得还不错,尤其是对于比较难的应用题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找到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一直在思考着,我也期待同仁们能给我一种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好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5

  教研室给老师们进行了教材培训。虽然时间短暂,只有一下午,但收获颇多。

  通过对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学*,本人收获较大,授益匪浅,不仅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新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感受到这次课改不仅是教材的改变,而学生的学*方式也有所改变,便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就有更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疏忽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约束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能力:新课程着重于学生的发展,着重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其中的教学案例及王宇老师的讲解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课程改革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 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比如,理念中新增加的方法(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2、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3、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4、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的关系。

  “双基变四基”由双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改成四基的“

  1、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3、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4、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等等。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较好地完成教师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科学,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要改变孤立的局面,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勾通、配合、齐心协力教育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数学的快乐。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6

  *期,我有幸参加了商丘市教体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此次培训邀请了北京的专家教授给我们评课、讲座。本次教材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上午,来自商丘市民主路第三小学的姜琳老师和来自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的黄懿老师给大家上了两节示范课。两位老师很好的理解了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和特点,运用恰当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符合孩子们的认识水*和接受水*,从而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此次培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是新教材的编排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新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和接受能力,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学*环境和学*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消化知识。二是新教材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兴趣。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数学和我们紧密化,由抽象转变为形象具体,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北师大版新教材贴*生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学*中成长。一位专家说得好:教师应该用思想引导思想。我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受名家的风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7

  20xx年1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洛阳市中小学教研室20xx年苏教版教材培训。给我们培训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委,核心作者侯正海老师和黄为良老师。虽然外面雪花飞扬,但报告厅内座无虚*,寒冷的天气丝毫阻挡不了老师们热情洋溢的学*劲头。

  上午侯正海老师主要从运算入手给我们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侯老师先带我们回顾了运算教学的历史背景。接着又讲到了估算,笔算、简算。侯老师一直强调要学生理解算理。理解算理,也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只有理清算理、对其进行整体的深层理解,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具体算法产生、发展、应用的综合认识。从数学学*心理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数学学*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对算理的理解与表述,除了作用于具体计算算法的形成与提升,更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外显形式,是学生提升数学的思维方式的有效*台。从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上分析,算理探究与理解,可帮助教师与学生共同聚焦于抽象的形式化地数学问题解决,并在分析为什么的过程中实现由经验表述到形式化原理认识具体算法抽象。

  低年级整数加、减法计算,主要借助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生活化经验提炼成数学化的表达与应用。中年段整数乘、除法的学*主要以具体的简单实际问题为载体,其注重基于自我再创造基础上的理解。高年段小数、分数(百分数)计算中则侧重于借助知识的有效迁移与类比,注重算理的形与质的沟联式理解。下午,黄为良老师则是主要从图形的认识入手对我们进行讲解。点没有大小、线没有粗细、面没有厚薄是黄老师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图形及其性质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图形的认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眼光去重新认识图形。教师不仅要重视从生活中的食物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也要重视将图形及其特征应用到生活中去。当学生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需要将所学到的有关图形的性质,充分利用起来,这不仅促进了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又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应使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这些图形,经历从现实源泉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在具体的背景中理解这些基本元素及其关系,了解他们的广泛运用,从而进一步通过概括和抽象得到数学中的图形。在这一天时间里,让我*距离地接触了专家教师,聆听了专家的培训讲解,从中我领略到每位专家教师的不同风格,及精湛的教学理论、实践,他们讲解不仅绚丽多彩,贴*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的更深层次。从他们的设想里学生能够擦出思维的火花。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

  在这些讲解中专家们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更能够追根溯源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通过这次教材培训,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的舞台,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要用耐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用爱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让每一个孩子都爱学数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8

  12月5日清晨,天还没亮,伴着天空零星飘落的雪花,我和同事坐上了头班车,朝培训地点奔去。

  候正海老师和黄为良老师用精准的数学语言、贴切的教学建议、极具指导性的答疑解惑,分别从不同方面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解读,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更明确了方向。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感悟:

  一、数学教学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性,学生学*数学不能是碎片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们备课时要做足功夫,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要把当天所学的内容与学生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还要联系学生今后可能学到的知识。

  二、要让学生把数学计算从一种技能转化成一种能力。培训中,候老师详细地阐述了技能与能力的不同,并明确指出,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内容核心。也就说明了在各个阶段的数学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我们大多数老师总是觉得动手操作有些过于浪费时间,有时控制不好,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淡化了操作环节。培训中,老师列举了操作的四个作用,让我明白了,动手操作可以使运算对象更明确;便于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可以使运算结果获取地更容易;也能更直观的解释算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还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必要的动手环节,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四、直面错误,提前预设。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同一道题,即使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可学生却能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错误,而整个纠错环节也会很曲折。而且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会有意识地回避这些错误,因为担心学生在第一印象中把错误的给牢牢记住。可候老师却建议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并整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并把这些错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从而,让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能更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

  一天的培训,时间很短,收获很满;教育的路还很长,所学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所有的教育人,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9

  12月5日清晨,天还没亮,伴着天空零星飘落的雪花,我和同事坐上了头班车,朝培训地点奔去。

  候正海老师和黄为良老师用精准的数学语言、贴切的教学建议、极具指导性的答疑解惑,分别从不同方面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解读,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更明确了方向。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感悟:

  一、数学教学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性,学生学*数学不能是碎片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们备课时要做足功夫,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要把当天所学的内容与学生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还要联系学生今后可能学到的知识。

  二、要让学生把数学计算从一种技能转化成一种能力。培训中,候老师详细地阐述了技能与能力的不同,并明确指出,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内容核心。也就说明了在各个阶段的.数学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我们大多数老师总是觉得动手操作有些过于浪费时间,有时控制不好,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淡化了操作环节。培训中,老师列举了操作的四个作用,让我明白了,动手操作可以使运算对象更明确;便于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可以使运算结果获取地更容易;也能更直观的解释算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还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必要的动手环节,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四、直面错误,提前预设。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同一道题,即使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可学生却能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错误,而整个纠错环节也会很曲折。而且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会有意识地回避这些错误,因为担心学生在第一印象中把错误的给牢牢记住。可候老师却建议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并整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并把这些错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从而,让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能更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

  一天的培训,时间很短,收获很满;教育的路还很长,所学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所有的教育人,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10

  参加对教材培训的学*,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感受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下面就是自己学*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贴*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适当调整知识结构,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再如教材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7)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精选五篇)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1

  寒假读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任勇写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老师》,感受颇深。 .本书共分八个篇章:名师篇、教学篇、课程篇、育人篇、学*篇、教研篇、艺术篇、发展篇。细化走向优秀之道。

  此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教学永远都是不完美的艺术,但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

  教师要走向优秀,教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应该首先精通他所教的学科,不懂得这一门学科或对这一门学科知道得不是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精通所教的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书中,任勇分享了他的“育己”之道:天天学*,天天进步;终身学*,终身受益;自主学*,自我发展。在任勇看来,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从教学的细节做起。教学时要时时反思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调整、改进和提升。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反思自己:

  第一,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本节课中我用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我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哪些是适合我的需要;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符合新理念的要求?。

  第二,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充当了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承担起了知识的教授者、管理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我在言行上是否体现出与学生的*等、合作与分享。

  第三,教育教学知识内容方面的反思: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是准确无误的;我向学生介绍的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我是否使学生了解了知识的重点;我在课堂上是否非常熟练地把握知识的关联点;我的知识储备能否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等等。

  第四,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的反思:我*惯使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是什么,这些方式方法的效果如何;我在某一个环节中 采用的方式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在遇到偶发事件时,我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依据是什么;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整体感觉如何,同事、专家、学生等有何评价。

  任勇老师的《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为我们展现了一条走向优秀的道路。尽管优秀之路艰辛而遥远,但许多教师始终坚持探索,并留下了成长的足迹。只要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只要经得起教育探索的艰辛,一路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为最好的数学老师!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2

  有感于“‘要我学’到‘我要学’”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的概念,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学生怎样学*才是自主学*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中给出了精准而又通俗的解释,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学*的一种品质。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现代人,必须有终生学*的意识和会学*的能力,并且终生都要不断地学*。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某一件事,如果他是主动自愿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轻松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大;如果他是被动的,那么他做事时的心情是痛苦的,疲惫的,而且事情成功的几率也较小。学生的学*也如此道。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学*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优势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学*,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3

  所谓“张力”,实际上是一种拉力,是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间所能承受的拉拽的力量。其相互作用具有使物体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认知张力则指在认知活动中(比如小学数学教学),由主体(师生)和客体(学*材料)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思维结构与方式,即思维的立体网络。主体的探索使这种立体网络发挥出最大功能,从而获得比较稳定的、高级的认知效果。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几点基本共识:1苯萄П匦氤浞滞诰蚪滩牡闹橇σ蛩睾头侵橇σ蛩兀唬勃北匦肴醚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3北匦刖∽畲罂赡艿鞫学生学*的各种可能性;4北匦氚镏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打开思维通道,形成“顺应”“同化”的态势,获得比较高级的认知学*。这些基本认识不仅证明认知的张力是客观存在的、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启示我们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关“认知张力”的研究,以此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

  主体性、客体性是认知的两极,是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在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我们*常说的“主体”“主导”是主体性的两个方面。教学中的客体是学*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图片、音像资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学具等等。为什么说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呢?教学中的认知,是主体(学生)获取关于客体(学*材料)的知识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人,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智力,这是主体认知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主体性、客体性是认知的两极,是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在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我们*常说的“主体”“主导”是主体性的两个方面。教学中的客体是学*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图片、音像资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学具等等。为什么说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呢?教学中的认知,是主体(学生)获取关于客体(学*材料)的知识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人,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智力,这是主体认知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5)加减法的产生;(6)运算的进行等。可谓丰富多彩。学*者和学*材料同步互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认知客体———学*材料,则是认知张力的必要条件,它以“合规律性”的原则呈现。课改以来义务教材在实验本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改进,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便教便学的知识体系、结构体系。比如小学数学教材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考虑到知识的呈现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有机统一,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递轻学生参与的单一滞后的模式。尤为突出的是,教材中“想一想”多了,“摆一摆”多了,例题中要求学生“填空”的地方多了,“解法一、解法二”多了,“比较课”多了,“整理与复*课”多了,从而使学生进入到认知结构的深层次中。

  主客互动是一种积极活动,既有学*者一系列的外显的认知活动,又有学生以“观念形态”进行着的内在思维活动。作为客体的积极性,在于它的科学有序的整体构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对主体具有吸纳作用。同时它能带动主体以积极的情感、意志,主动地探索,科学地认知。认知的张力是主客互动形成的。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纠正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过分强调主体而忽视客体的偏态,具有一定作用。

  二、师生互动是认知张力的动力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主体或教师主导的作用都不可替代。维果茨基说过,“最*发展水*”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就可能不断地从“最*发展水*”向“现有发展水*”转化,推动儿童向深层次发展。我们来看“十几减8”的教学。在师生互动作用下,学生掌握算理,顺利完成11-8、13-8、15-8、12-8、16-8后,例4发展为“想一想:14-8=()”。按照学生已有的认知,教师一般这样引导:想8加()得14,因为8加6得14,所以14减8得6。但高明的教师并不到此为止,他想带动学生调动自10以内数的认识以来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产生认知张力;而聪明的学生也并不满足于用那个算理去想。师生的默契使这种互动关系协调运动。教师一个“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就活跃起来了,各种不同的想法随之呈现出来:(1)想14拿去8,还剩6(低级思维,但也属一种不同的想法,因为认知的张力并不限定学生的认知“搜索”);(2)想10-8=2,2+4=6;(3)想把8分成4和4,14-4=10,10-4=6;(4)想14-7=7,7-1=6;(5)想14分成8和6,8-8=0,还有6……从这里可以看出,师生互动能保持认知的积极状态,有助于张开认知的空间,而且它驱动学生打开认知的各种通道,获得丰富的认知成果。奥苏贝尔解决问题的“四阶段”(第一阶段,呈现问题情境命题;第二阶段,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第三阶段,填补空隙;第四阶段,解答后的检验)中,第三阶段“填补空隙”的说法很形象、准确。填补“空隙”正是因为认知张开后有了空间空隙。学生看清了“已知条件”(他当时的状况)和目标之间的空隙和差距,就必须占领这个空间,填补这个“空隙”,实现师生互动。

  三、探索与表达是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

  为什么把表达作为认知张力的表现形式来说呢?道理很简单。主客互动、师生互动,已使学生产生大量的思维语言。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思维语言,说出所想所思所得,才能真正展现认知张力的全貌,使“认知张力”成为可视可听的东西,而不至于产生“认知张力”是一种玄谈的`误解。而学生的口头表达,也是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个完整过程的终极环节。

  口头表达,能使教师掌握学生在张开的认知中的全部活动情况。这些活动情况便于我们分析认知的质量和水*有了这种表达,才使学生的认知加深加强,才使学生积累新的认知经验,以便解答有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探索与表达也是互动的,表达不充分,需要再探索,探索促表达,表达又检验探索的水*。我们认为,利用和发展“认知的张力”是实现认知目标的优化途径,以主客互动为条件,以师生互动为动力,以探索和表达作为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的。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4

  谈“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十余年的教师工作,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之所以还要强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学*数学实在是为了好的分数,为了中考、高考,教师的教学无疑也已经离开了数学的真谛。素质教育不需要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学生被动学*变成主动学*、快乐学*、创造性的学*。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数学学*和省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过程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学期教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发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育作用。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5

  我是个普通的数学老师,忙忙碌碌中不觉已虚度几年。几年来我不敢说已经读了多少多少书,更不敢说把阅读作为了我的行走方式,但至少有一点可以令我自己比较欣慰,那就是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阅读了。因为我虽是个普通的数学老师,但我很想能做一个比普通更好一点的数学老师,是阅读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更是阅读让我找到了改变的方法,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觉到自己需要阅读源于我上的一节数学课。在此之前,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缺乏阅读,更不觉得自己需要阅读,不就是一帮毛孩子吗?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况且我只是个数学老师,阅读的事情就让语文老师去做吧。记得那节课讲的是圆周率,由于课前准备还算充分,又是硬币,又是细线,一番实验过后,学生们很快得出了结论。我一看,离下课时间还早,那就给学生讲讲圆周率的其他知识吧,比如祖冲之与圆周率。学生见我要给他们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了,个个精神抖擞,竖直了耳朵。见学生们这副架势,我反倒有点心虚了,因为有关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知识,我也并不比他们多知道多少,只是依稀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些关于祖冲之的资料,不过要让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准确陈述,那是肯定做不到了。没办法,说出去的话,总不能往回撤吧。硬着头皮,开始了我的介绍:“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成就十分伟大”,考虑到自己了解的也不多,我尽量讲着一些不太会出错的话,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没等我讲完,一个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老师,他是哪个朝代的呢?”是呀,他是哪个朝代的呢?我快速地想从脑袋中提取出学生想要的答案,无耐脑袋中存货寥寥,实在记不起来了,哎,只怪自己读书太少,当时那个悔呀。不过考虑到自己刚做他们的老师不久,要是一下子被学生考倒,那以后岂不是没了威信。正在痛苦而尴尬的时候,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知道,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远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推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我还知道月球背面有一座环形山,被称为祖冲之环形山……”学生们显然被他滔滔不绝的讲述吸引了,他们并没有注意我这个被尴尬地晾在一边的老师。

  学生们是宽容的,之后他们继续喜欢着我的课,喜欢着我这个不能给他们足够多知识的老师。然而,那种被掏空的感觉一次次地提醒着我要拿起书来,静下心来,多阅读,多记录,多思考。于是阅读的日子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从一开始的为了不被学生问倒而阅读,到后来的为了解惑而阅读,为了成长而阅读,为了做一个比普通老师好一点的老师而阅读,阅读在悄悄改变着我的生活。于是在教学中我知道了反思,知道了分析,知道了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阅读有思想的老师。那几年里,手边的一本本数学方面的教育著作丰盈了我的教学思想,教会了我如何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做一个合格的数学老师。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老师所言,“一个数学教师的阅读,如果仅仅局限在数学教育范畴,那么他的发展必然有限。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学,方能海阔天空。”就这样,我开始尝试越过数学和教育,关注历史、文学、美学、哲学等,真正开始了我的“杂读时代”。实际表明,恰恰是这种在外人看来“不守规矩”的阅读,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厚实了我的思想。在阅读的陪伴下我一路从容前行。

  应该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学校十分重视师生的阅读,现在更是把阅读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掀起了轰轰烈烈地“读书节“活动。特别要感谢学校对教师快速成长的要求以及每月一得的规定书写,,让我逐渐养成了阅读的*惯,让我不敢也不能偷懒。如今,想做一个比普通老师更好一点的老师依然是我的愿望,我想我一定会实现这一愿望的,因为有阅读作为我的成长奠基,让我变得充实而有思想。

  “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扉。” 让我们都捧起书来,汲取越来越多的知识营养,获取越来越多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数学老师心得 (菁华6篇)(扩展8)

——数学老师工作心得汇总五篇

  数学老师工作心得 1

  在我的班级,有这样一个学生,他聪明、灵慧,但在4年的数学学*中,从未感受到他的聪慧,反而略显“迟钝”。这让我回想起一年级招生的时候,就遇到了他,当时他妈妈领他去填表,当时特别活泼的他就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聪慧,当时他就告诉我:“我特别聪明!”

  今年,我教他数学,本想聪明的他一定在数学上很好,但没有想到,聪明他的为什么数学**呢?于是,我就进行跟踪和思考,想从他身上得到一些启示。当我真的走进他的时候,我才发现,他学*数学真的很快,但当他稍懂了后就开始不听,于是,在完成题目的时候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当我关注他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注意力总是特别集中,在有效的时间内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他集中精力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所以前面的内容学*较好,但后面的数学学*就会出现问题。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他在学**惯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也使他在数学上屡屡出错。我找到他,问:“宋老师觉得你很聪明……”他接着我的话说:“是呀!”“但宋老师并没有在数学学*上看到你的聪明。”我接着说。他没有说话,我继续说:“宋老师希望你从本学期认真听讲,这样会让你的数学学*有提高。”在此次谈话后,我看到了他努力有了变化,看来我还需要这方面继续努力。

  这个聪明的孩子的确很聪明,但由于这些*惯不好,让他的学*不是很理想,希望在下学期的数学学*中,通过好*惯的培养,提升孩子的数学学*,使他得到快速的发展,真正聪明起来。

  数学老师工作心得 2

  一、教学中成功之处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我经常对学生说生进行学数学价值的教育,以激发生学数学的兴趣。并教育好学*,在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新课程提倡从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发展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学*数学是多么重要,学*数学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他学*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1、把数学课上得像语文课一样既有人文精神、生动有趣、又有很浓的数学味道。

  2、对于一些后进生,学*兴趣不高,作业不能自觉完成,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3、利用辅助教学手段来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及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运用得还不够。但是自身修改和制作课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4、对于后进生辅导工作由于时间问题或其它原因经常能还不到位。

  总之,以后的教学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我相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的!

  数学老师工作心得 3

  不经意之间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一些优秀的前辈老师的交流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兴趣的学*情境。当然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情境设置的一些重要点。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现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片段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生活与数学同在

  《铺地砖》是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调查了解学生的经验之后,我发现,学生对于装修、铺地砖这样的事情是有感性认识的。为此,我在教学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如在上课前,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家装的效果照片,通过对家装中美的欣赏,并让学生帮老师设计新房,以鲜活的事例催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在课后,我让学生将本堂课掌握的方法为实际生活设计铺地砖的方案,从而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很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给我们带来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设计了掷骰子练*。师生共同交流骰子的特点: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各一个数。我提出要求:用色子做教具,请根据今天的学*内容,提出有关的可能性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答。最后我提出: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投600次色子,估计投出“6”的次数是多少?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色子是学生熟悉的玩具之一,用它作为锻炼学生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在立体图形中感受等可能性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提出有关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加深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教师的追问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本学期工作做得也有不足之处

  如:

  1、班里有一小部学*有倦耽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由于本人的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的及时让他们被缺补漏,导致养成了它们做作业的非留不做侥幸心理。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时,还无法兼顾全体学生,一部分后进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2、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扬长避短,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老师工作心得 4

  为了让老师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务处周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数学组全体成员一起进行了“骨干教师引领课”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听课,二是评课。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听了两位老师讲了同一节课:线段、直线、射线。这种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我们所有数学组的成员都获益匪浅。接下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改变观念,上让学生喜欢的课

  听完松涛老师和胡雷两位骨干老师的课,我觉得他们的课上的各有特色,很值得我学*。松涛老师注重耐心对学生的引导,有问题就要解决,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胡雷老师的课课堂节奏把握很好,课堂效率高,在课堂组织方面很值得我学*。

  听完两节课之后我觉得两位老师讲的课虽然都有小瑕疵,但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切实运用“一学二导三练”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自学,尤其是松涛老师,提问次数,广度都让在场的老师啧啧称赞,但是我总觉得新式课堂好像缺点什么,后来评课时,周主任的一番话才让我明白,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确实是“换汤不换药”,虽然听完觉得很难受,但确实一针见血。

  之前在刚接数学课时我就问其他老师,我这节课应该怎么上,需要用课件吗?老师们给我的回答是咱数学课一般不用课件,主要是学生的练*;在我上完正比例函数之后,我觉得如果我是学生我会觉得好枯燥啊,有老师跟我说,咱数学本来就枯燥,没办法。听了周主任的话之后,我就在想,这就是问题所在,老师们的固有思想,数学本就枯燥,却没有想过到底应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因为我也同时带地理课,在地理课上温南老师不止一次的给我指出,地理课堂要高效,主要是让学生有兴趣,课堂上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他们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在我们数学课上,老师们一直不放心学生们能自己解决问题,温南老师说,你相信学生有多少能力,学生就有多少能力,我们的数学课堂确实需要老师们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探索数学的乐趣。只有转变“数学本来就枯燥”的观念,我们才能上好学生喜欢的课。

  (二)落实日常,是提高成绩的保障

  不管你的课堂讲的多有效率,对于数学来说,不练*一切都是空谈,这就要求老师们注重日常的落实,踏实的做好每一步:

  1、 课前,充分整合资源备好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老师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手头的`资源,包括我们的纸质的教师参考用书,教辅等,还要有选择性的整合网络资源,为我所用。在查阅和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们就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本班学生情况,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方式。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费时间,费精力,需要教师真正静下心来去查阅、整合,这是我们老师们所缺乏的。

  2、 多思考,上好每一节课。

  上课是最关键的一步,在上课时,教师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组织。这是把自己所准备的课高效率的呈献给学生的保障。要让学生在你的带领下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组织形式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题堆积。

  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课堂组织要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一少部分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很好的把握课堂节奏。

  3、 作业落实到位,尽量做到日日清

  数学课堂时间毕竟是有效的,而我们数学的学*离开练*是不行的,而且作业是老师对学生课堂内容是否掌握的检验,而七八年级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必须有老师的督促,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学生个别情况,实施日日清,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惯。

  4、 勤反思,让教学更上一层楼

  要想上好一节课真的不容易,短短的45分钟,需要老师课下十倍甚至百倍的付出,而不管我们课前如何准备,准备的再充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主动性的“人”,不可能做到完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勤反思,总结一节课的优缺点,这样才能越来越完美。

  要想真正的教好数学,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改变现有观念,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课堂教给学生,上让学生喜欢的课!

  数学老师工作心得 5

  本学期,本人担任五年级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从总体上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学*课标,领会精神,指导教学

  我们怎样教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置身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本人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的氛围,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生理、心理的发展,个体差异大,大部分学生都渴求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等地与学生交流,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生之所需,抛砖引玉,为在知识海洋里前行的学生指明方向。

  三、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探究式学*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四、厚爱学困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

  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