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比赛心得 (菁华3篇)

首页 / 心得 / | 心得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1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2

  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一天时间,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检测站门前新增了无障碍通道,赛道结束区的雪地上搭起了木板路,运动员休息室旁边设置了轮椅假肢存放室……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残奥会场馆转换工作已接*尾声。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刘杰介绍,场馆*设置了永久、临时无障碍坡道11个,无障碍电梯23部,无障碍卫生间33个,赛事期间他们还将为坐姿运动员提供专用设施。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刘杰说,“我们有信心在赛事期间为各国(地区)残奥健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最细心的服务。”

  在群山环绕的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供暖维保工作人员张荣彬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调试供暖机房,检修供暖管道。“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但我们还不能放松,现在正在为北京冬残奥会做准备。”张荣彬告诉记者,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他所在的供暖维保团队全力保障了20万*方米涉奥区域的供、采暖设备稳定运行。冬残奥会上,他们会继续坚守岗位,以同样的高标准完成工作,为赛区人员送去温暖。

  2月28日,张家口颁奖广场的志愿者在演练冬残奥会颁奖流程。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的比赛,针对两项赛事中的视障组运动员,场馆准备了盲文阅读材料和可触摸式盲文地图,为视障人士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说:“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群中的视力障碍人士使用需求,我们准备的材料包含中英文和盲文的对照版,呈现形式包括海报版和手册版。”

  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运动员赞不绝口。“延庆的高山滑雪中心条件非常棒,冬奥村的设施也很好。我已经期待着在这里比赛了!”来自挪威的残疾人高山滑雪运动员彼得森在“雪飞燕”训练后对记者说,“我有信心在北京滑得更快!”

  北京冬残奥会*代表团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说:“队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年来*残疾人高山滑雪队伍迎来跨越式发展,从*昌冬残奥会只有一人参赛到这次创历史的22人,我们将努力追求更大突破,充分展现*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与赛场风采。”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3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之火”。*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 (菁华3篇)(扩展1)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 (菁华3篇)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1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诗意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冬残奥会将呈现一场怎样的开幕式?*日,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介绍。

  据悉,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在色彩方面,沈晨说:“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他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别等。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与此同时,*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48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的象征。残奥运动发展到今天,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运动员实力、水*,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汇集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竞技中来,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和*、友谊、进步的进程。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2

  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一天时间,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检测站门前新增了无障碍通道,赛道结束区的雪地上搭起了木板路,运动员休息室旁边设置了轮椅假肢存放室……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残奥会场馆转换工作已接*尾声。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刘杰介绍,场馆*设置了永久、临时无障碍坡道11个,无障碍电梯23部,无障碍卫生间33个,赛事期间他们还将为坐姿运动员提供专用设施。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刘杰说,“我们有信心在赛事期间为各国(地区)残奥健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最细心的服务。”

  在群山环绕的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供暖维保工作人员张荣彬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调试供暖机房,检修供暖管道。“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但我们还不能放松,现在正在为北京冬残奥会做准备。”张荣彬告诉记者,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他所在的供暖维保团队全力保障了20万*方米涉奥区域的供、采暖设备稳定运行。冬残奥会上,他们会继续坚守岗位,以同样的高标准完成工作,为赛区人员送去温暖。

  2月28日,张家口颁奖广场的志愿者在演练冬残奥会颁奖流程。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的比赛,针对两项赛事中的视障组运动员,场馆准备了盲文阅读材料和可触摸式盲文地图,为视障人士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说:“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群中的视力障碍人士使用需求,我们准备的材料包含中英文和盲文的对照版,呈现形式包括海报版和手册版。”

  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运动员赞不绝口。“延庆的高山滑雪中心条件非常棒,冬奥村的设施也很好。我已经期待着在这里比赛了!”来自挪威的残疾人高山滑雪运动员彼得森在“雪飞燕”训练后对记者说,“我有信心在北京滑得更快!”

  北京冬残奥会*代表团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说:“队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年来*残疾人高山滑雪队伍迎来跨越式发展,从*昌冬残奥会只有一人参赛到这次创历史的22人,我们将努力追求更大突破,充分展现*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与赛场风采。”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3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之火”。*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 (菁华3篇)(扩展2)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菁华3篇)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

  主创团队为本届冬残奥会开幕式创作了华丽唯美的艺术表演《冬残奥圆舞曲》,而闭幕式则全新创作了温暖感人的《爱的感召》。在这个节目中,由盲人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和舞蹈演员们共同组成的残健共融的演出团队,共同完成了基于手语、手臂舞蹈的表演形式,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

  视觉团队受到了表演伴奏歌曲《You raise me up》的启发,将地面的“唱片”视觉概念基础上,加入了声波的形式,即当唱盘转起来的同时,唱针引申出逐渐起伏的声波,从而在视觉画面上勾勒出一个个残健融合家庭的状态。在唱片空间中,声波讲述了两个健康孩子帮助一个独腿小女孩跳绳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小朋友们推着轮椅男孩去放风筝的故事,这些温暖感人、鼓舞世界的画面以可视化声波的形式围绕着唱片,在不影响中心舞台演员演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整体的、包裹性、表意性的视觉氛围。

  当音乐达到最高潮的时刻,画面选取了五幅残疾人创作的绘画作品作为《爱的感召》的`升华。其中,最后一幅绘画作品则再次呈现了在开幕式《冬残奥圆舞曲》中由两个盲童共同创作的笑脸,完成了两个仪式在表演时空上的呼应。最终,所有舞蹈演员亮起手中的小灯,形成了一个“LOVE”的字形,表达了节目的核心理念——“我们的世界需要爱”。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2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一部**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3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残奥会?轮椅男篮球赛。本来是9:15分开赛,结果改成11:20分开赛。

  我们就在奥林匹克公园里玩了会,去看鸟巢,看圣火。最后我们去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祥云小屋”,说是“祥云小屋”其实它就是帐篷。“*故事”就在这些帐篷里讲述。我是第二次来这些小屋了。上次我没有找到山东,今天特意去看了一下。才知道这一座座小屋是按*地图布置的。在山东的.“祥云小屋”里,主要摆放着一组组不同系列的风筝,真得很好看。还有很多其它的精美代表作呢!

  快到时间了,我们就来到了*体育馆。看到二排运动员坐在轮椅上,开赛了,坐在轮椅上运动员一手操轮椅,一手拿球,投球。有的运动员一不小心就会人仰椅翻。他们就像玩杂技一样,爬起来再打。观众有时不是为了他们的进球而喝彩,而是因为他们爬起的动作。运动员们自强不息的表现让我很感动,他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 (菁华3篇)(扩展3)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合集10篇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1

  在外协会的运动员看来,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一支非常团结的队伍。他们羡慕中国队的队内气氛,并觉得这也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当被问起如何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队内氛围时,纪立家说,其实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彼此非常陌生,后面大家一起开开玩笑,在互相帮忙、互相帮助中渐渐熟了起来。现在队员之间像亲兄弟一样,无论是去吃饭还是出去玩,都会叫上彼此。

  “最搞笑的是,”纪立家笑着说道,“我们有时候会在一个房间在一个床上睡觉。”

  朱永钢则向记者介绍了队内“称兄道弟”的传统。他拍了拍坐在身旁的纪立家,“这(纪立家)是我三哥,武中伟是我大哥,我管王鹏耀叫‘黑哥’。”幽默有趣的昵称引起了现场记者的一阵笑声。虽然外号起得随意,但这也恰恰证明了运动员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三位运动员都是“00后”。如何管理好这么年轻的队伍,让队伍充满凝聚力?这也是教练组所面临的课题。单板滑雪队工作人员于雷认为,队伍要有凝聚力、需要彼此尊重。

  “我们尊重他们,他们也尊重我们,我们把运动员当成身边最亲的一个人,”于雷说道,“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互相激励,一起走过低谷期。”

  这些年轻的运动员们充满活力、充满阳光,但在生活管理上也会有些问题。教练和工作人员每天陪伴运动员的时间非常长,在面对这些处在青春期的运动员们时就要充当好家长、朋友、教练的三种角色。为了让运动员们能更好地成长,他们也想尽了各种办法。

  教练员尹连魁说,在备战冬残奥会时教练组会根据运动员的情况进行约谈、聊天。在聊天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以教练员的身份去教育运动员,而是以一个大哥的身份去和运动员交流,聊天过程都是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在冬奥会的时候,教练组也会带领运动员看比赛。不仅是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还一起看一些技巧类项目、看谷爱凌的比赛和采访,并用冬奥运动员们采访时说的话来激励队里的运动员们,让他们的心态变得更好。

  队友间团结友爱、亲如兄弟,教练组和运动员彼此尊重、亦师亦友,有了良好的队内氛围,运动员们才能心无旁骛地训练和比赛。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2

  在里约残奥会奖牌榜上,美国最终位列第四,而中国位居第一。对于美国这个有着丰富体育传统的国家来说,这一结果是比较差的。美国能从中国的成功中学到什么呢?

  美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严重缺少资金。而***的目标是到2025年时发展出一个价值6470亿英镑的体育产业,而且*年来还增加了对体育运动的投资。截至2016年,中国为残疾人培训的教练员人数超过42100名,并建造了225个省级和34个国家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在县一级,我们有专门人员负责发现体育人才,通过市一级的挑选,经过省一级的培训,最后准备为国效力。”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张海迪说。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残疾人有8500万,美国是5600万。如此巨大的潜在运动员基数意味着中国能够派出一支由308名运动员组成的残奥代表团,远超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改变了中国的残疾人体育。“中国人能够比以前更加理解残疾人。”北京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曾表示,“很多残疾人变得更加自信,主张自己的权利。”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3

  一所大学走出一名世界冠军,已属不易。然而在刚刚闭幕的里约残奥会上,江苏开放大学11名在籍学生在赛事中获得了11金3银4铜的骄人成绩,金牌数**国军团总数107枚的比例高达一成,金牌比例占江苏军团的*一半。江苏开放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冠军摇篮”。

  江苏开放大学连云港学院2014、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的11名同学作为运动员参加了里约残奥会击剑、乒乓球、田径等多个项目、多个级别的赛事角逐,其中:荣静(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女子轮椅花剑A级冠军、女子轮椅重剑团体冠军、女子轮椅花剑团体冠军)、张春翠(女子轮椅花剑团体冠军)、孙刚(男子重剑A级冠军、男子花剑团体冠军)、邹莉娟(女子标枪F34级冠军、女子铅球F34级冠军)、张变(女子乒乓球单打A5级冠军、女子乒乓球团体TF4—5级冠军)、顾改(女子乒乓球团体TF4—5级冠军)、李倩(女子乒乓球团体TT1—3级冠军)、曹宁宁(男子乒乓球TT5级单打冠军)获得金牌;李倩(女子乒乓球单打TT3级亚军)、顾改(女子乒乓球单打5A级亚军)、田建全、孙刚(男团重剑亚军)获得银牌;闫硕(男子乒乓球TT7级)、田建全(男子佩剑A级、男子重剑A级)、孙刚(男子花剑A级)获得铜牌;张春翠获女子花剑A级第四名;卢亮获女子射箭W1级个人第五名。他们在赛场上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残疾人体育精神。

  据悉,江苏开放大学这11名残奥会运动员均为江苏开放大学连云港学院2014和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在籍学生。经过最*几年的教育改革,该校大力发展特色教育,通过设置更加灵活的、对口的课程设置与学*规划为更多类型的社会成员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4

  中国残奥军团17日再夺11金,金牌总数达到105块。当天,游泳项目比赛全部结束,在夺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后,中国游泳健儿以37金30银25铜的残奥会历史最好成绩完美收官。

  截至17日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105金81银51铜,继续高居金牌和奖牌榜之首。英国以64金39银44铜位居次*,乌克兰以41金37银39铜排第三,夺得14金的东道主巴西位列金牌榜第八位。

  游泳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泳军”再添两金。其中,张丽在女子10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夺冠,周聪、林福荣、宋懋璗和**楠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摘得最后一枚游泳项目金牌。本届残奥会,中国运动员在里约泳池共收获37金,金牌数创残奥会历史新高,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副其实的夺金大户。

  17日的田径赛场,中国健儿掀起夺金高潮,当天夺得的11枚金牌中有7枚来自田径。其中,周洪转在轮椅竞速女子800米T53级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里约残奥会上的第100枚金牌。

  女子1500米T11级决赛,中国选手郑金以4分38秒92夺冠,并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缩短了5秒14。“跨过终点线那一刻非常激动,十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她说。

  其余比赛,董飞霞和米娜分别在女子铁饼F55级、F38级比赛中折桂,吴国山夺得男子铅球F57级冠军,周霞在女子200米T35级比赛中夺冠,崔彦峰、刘洋、李虎召、刘成明搭档的中国组合在男子4×400米接力T53/T54级比赛中摘得金牌。

  当天另外两块金牌来自乒乓球,张变、顾改、周影在女子团体TF4-5级比赛中夺冠,葛杨、马麟、连浩夺得男子团体TF9-10级比赛金牌。女子坐式排球决赛,卫冕冠军中国队0:3不敌美国队,没能实现残奥会“四连冠”。

  里约残奥会将于18日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最后一个比赛日还有1个大项、3个小项的比赛。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5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再次上演中国人的浪漫。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决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敞开*等的大门,让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有着呵护生命的要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北京冬残奥会上温暖与感动的瞬间。

  1、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在迎**入场环节,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和两侧的24名青年学生,以无伴奏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2、手语唱响**

  开幕式上,当***冉冉升起,伴随着庄严的**,现场的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深情地唱着**,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3、冰壶倒计时

  在倒计时环节,轮椅运动员将冰壶推出的那一刻,倒计时数字10至1在赛道上亮起,到冰壶正中大本营时,倒计时刚好结束。冰壶倒计时充满了科技感和梦幻感。

  4、手手相传的残奥会会徽

  在残奥会徽展示环节,两个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画出了残奥会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手手相传,场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残奥会徽。手手相传的残奥会徽也把残奥精神和希望传递出去。

  5、盲人运动员点燃主火炬

  主火炬台由我国盲人运动员李端、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点燃。在摸索中,在全场的加油声中,李端成功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完全一样,也体现了真正的*等。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6

  3月7日,北京冬残奥会迎来第3个比赛日,原定8日进行的高山滑雪全能项目男女子所有分项比赛,因天气原因提前至7日进行。在刚刚结束的女子全能视障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朱大庆以2分04秒25的成绩获得银牌,这是朱大庆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个人第3枚奖牌。

  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全能项目进行竞速和竞技两项比赛,综合两项成绩确定最终的胜者。前两个比赛日已经获得了1银1铜的朱大庆,今天的比赛中延续了良好表现。

  在上午进行的女子超级大回转比赛中,朱大庆以1分16秒65的成绩暂列小组第一。下午的女子回转比赛,她以47秒60的成绩排在小组第4。综合两项成绩,朱大庆获得个人在冬残奥会上的第2枚银牌。

  来自斯洛伐克的运动员亨列塔·法尔卡索娃以2分03秒39获得金牌,英国运动员门娜·菲茨帕特里克以2分05秒98获得铜牌。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7

  冬残奥会是各国(地区)残疾人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和精神风貌的舞台,也是亲人之间鼎力支持、情感交融的纽带。北京冬残奥会上多个鲜活故事都生动诠释了中国这句谚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英国残奥高山滑雪选手尼尔·辛普森今年19岁,患有眼球震颤病症,是视障运动员,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尼尔的领滑员是他21岁的哥哥安德鲁。比赛中,两人通过植入头盔的蓝牙耳机交流信息,安德鲁的主要工作是把雪道的准确信息提供给尼尔,确保他能够以上百公里时速完赛。高山视障滑雪需要选手对领滑员绝对信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目前辛普森兄弟已经在超级大回转(视障)项目上为英国队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首金,两人还在全能(视障)项目斩获铜牌。

  北京冬残奥会另一对兄弟组合出现在越野滑雪赛场。加拿大麦基弗兄弟目前已经有两金入账,分别来自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视障)和短距离自由技术(视障)。至此,布赖恩·麦基弗的冬残奥会金牌总数已经达到15金,距离冬残奥会历史男子第一人、德国高山滑雪选手格尔德·舍恩菲尔德的“16金之最”只差一步。与英国辛普森兄弟组合不同,哥哥罗宾这次是作为布赖恩的教练参赛,而不是领滑员。在布赖恩的残奥会生涯中,罗宾曾担任过他的领滑员,但由于还身兼加拿大国家队教练一职,罗宾目前只能以教练身份帮助弟弟。

  布赖恩可谓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常青树”。盐湖城和都灵两届冬残奥会,他各有两金入账;此后温哥华、索契、*昌连续三届冬残奥会,他更是惊人地各夺三金。麦基弗兄弟在冬残奥会赛场的卓越表现为他们赢得了广泛赞誉,在2018年加拿大年度体育奖评选中,布赖恩被授予冬季体育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2016年,加拿大授予麦基弗兄弟“功勋奖章”。在今年2月的“超级碗”转播中,播放了讲述麦基弗兄弟成长故事的公益广告,布赖恩一直以能为更多人带来正能量而感到骄傲。

  在高山滑雪视障项目上,一对母女组合也颇受关注。比利时老将琳达·勒邦尽管已经是57岁“高龄”,但出于热爱,她仍来到了冬残奥会赛场。由于她的领滑员因个人原因缺*本届冬残奥会,勒邦不得不临时征用女儿吉洛特客串领滑员角色。尽管在全能、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三个项目上都没能获得奖牌,分别排名第五、第六和第七,勒邦仍为能与女儿并肩作战而感到欣慰。“当她(吉洛特)3岁时,我是她的领滑员。现在22岁的她,是我的领滑员。难以置信,现在我们转换了角色,这次经历终生难忘,能跟她一起比赛这就够了,一切都值得。”勒邦因能跟女儿并肩完赛而兴奋不已。对于女儿吉洛特来说,无缘奖牌还是留有遗憾:“赛前我和妈妈搭档训练只有一周时间,如果她(勒邦)的领滑员这次能来参赛,她的成绩肯定会更好。不过能来到这里还是感觉很棒,如果她的领滑员能来就更棒了。”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8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9

  很多关注残奥会的人在为运动员的坚韧不拔而喝彩时会纳闷,为什么每个比赛项目中都会由一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比如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代表什么意思?

  了解这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含义,更有助于了解残奥会,也明白其中关于公*精神的传递。为了保证同一赛场运动员的公*性,必然需要对残疾程度进行细化。其中,英文字母代表运动员所参加的项目,如F级为田赛(Field)、T级为径赛(Track)等等,后面的数字则代表了残障等级。每个残奥会项目都有自己的分级,总体上分为肢体障碍、脑性麻痹、视觉障碍、脊椎神经损伤、学*障碍以及其他障碍,这些都需要通过数字来代表,双位数字中的十位数值代表运动员的残疾类别,“1”代表视障类别、“2”代表智障类别、“3”代表脑瘫及大脑麻痹或后天性脑损伤类别、“4”代表截肢及身材矮小的类别、“5”代表脊髓损伤及部分轮椅组的类别。双位数字中的个位数值则代表运动员在残疾类别中的级别,数字越小代表残疾情况越严重,比如视力障碍中的11级为全盲或接*全盲,而13则为符合最低视力残障标准。具体到比赛中,视力障碍11级必须要有领跑员及戴上眼罩,12级和13级则不一定需要领跑员。

  这样的规则等级制定非常细致,目的在于确保对每一名运动员的公*性。为了确保这一公*性,运动员也是有级别区分的,比如PPS(残奥会级别永久状态)、PRS(残奥会级别核查状态)和PNS(残奥会级别全新状态)。其中PPS不需要再进行分级,因为他们曾多次参加残奥会或者世锦赛,已有了准确分级。

  相比于健全人,残疾人的赛事准备工作更多也更为细致,最主要的是安全性和公*性。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而残奥会最能彰显“战斗”二字,因为运动员们都是经过了难以想象的磨难才得以踏上赛场,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精神才是赛事的精髓,所以公*安全的竞赛环境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也是一种尊重。

  北京冬残奥会比赛心得体会 10

  四年一度的残奥会马上要举行了,我大家都知道举行残奥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那残疾的朋友们像普通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机会!残奥会更加体现他们的自强不息,不向困难低头,奋力拼搏的顽强精神。他们对生活充满火一般的激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在赛场各个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们肯定在心底暗下决心:我们一定会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认输!虽然他们残疾了,可是他们身残志坚。虽然看上去他们的动作很娴熟,可是这一小小的动作,是他们用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换来的。

  我非常佩服这些坚持不懈残疾人,我们一定要学*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他们做的到的,理所当然我们也做得到。只要我们多付出一些努力,就能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冬残奥会比赛心得 (菁华3篇)(扩展4)

——2022北京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范文汇总5篇

  2022北京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范文 1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中国,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中国,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2022北京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范文 2

  “五——四——三——二——一。”当9月6日残奥会的烟花燃放到:“1”时,我们全家欢呼了起来,精彩的残奥会开幕式开始了。

  祥云飘飘,圣火熊熊,以天、地、人和谐为主线的北京线奥会会徽处处可见,残奥会“福牛乐乐”正向我们走来。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美轮美奂的意境,这些可都是残疾人艺术家们辛苦的杰作。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让大家对生命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天地静默,夜凉如水,乐声响起。全世界的目光,都随着光柱,投射在一个名叫李月的女孩身上。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可她不想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她得到了无数敬重生命与梦想的人们的帮助,她终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

  而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校园,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我们同学中就有许多同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更重要是,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可以用眼睛观看五彩缤纷的世界;用耳朵聆听美妙悦耳的音乐,用嗓子唱出婉转动听的歌声……可是他们,有的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有的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有的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他们身残志不残,坚强地面对现实。

  让我们“关注残奥会,关爱残疾人”。其实我们少吃一点零食,少买一件衣服,让我们用节约下来的一点钱,建更多的残疾人工厂,让残疾人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真正地“站立”起来。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无障碍的世界吧!让残疾人与正常人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

  2022北京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范文 3

  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的发布会上,残奥村邓亚萍说,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以奉献精神和用心、关心、贴心的态度,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截至9月14日,北京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其中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峰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884人,技术官员656人。尽管有这么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宗教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都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降低了公寓内所有开关和挂钩的高度,将浴室内的肥皂改为挤压式洗手液;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采取“蹲式服务”,甚至可根据需要提供全程陪同式服务;在交通服务方面,村内班车上专门为轮椅运动员配备了轮椅固定器,让他们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残奥村之外,酒店里印有盲文的菜单,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电视台的手语主持……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将更多微笑送给需要鼓励的残疾人,将更多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残疾人。在“鸟巢”、“水立方”及其他比赛场馆,不论这位运动员来自何方,不管他最终获得第几名,同样都会得到支持的掌声和热情的鼓励。不少比赛开始前,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当志愿者们在台上打出“安静”的牌子,整个场馆瞬时寂静下来。音乐停止,手机静音,甚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与其说,这是对比赛规则的遵守,倒不如说,这是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无比关爱和最真诚的敬意,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真诚的关爱在残奥会上到处流淌。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最真诚最真切的关爱。射击场上的斯克尔霍恩,每次参加比赛,总有母亲和妹妹陪伴左右;独臂泳王杜剑*曾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判了“死刑”,但妈妈含着泪抱着他到处寻医看病,7岁那年,他终于扶着墙站了起来;在“水立方”训练池中,当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时,拄着双拐的男友米哈尔斯基都会上前相扶,耳语几句,亲昵一下,然后目送她从出发台上再次跃入水中……因为有爱,我们才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和顽强,才看到了他们来自内心的那种开心的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残疾人向世人诠释了生命的伟大,是残疾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是残疾人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然而,这些给我们健全人无数生活启迪和生存力量的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注定需要我们给予理解、尊重和扶持,正因为这样,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才更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考验着这个社会的和谐度。可喜的是,这次北京残奥会,我们看到的是对残疾人运动员、对残疾人的无比尊重、关爱和真心的扶持,这次残奥会,成为了一个充满“爱”的盛会,正是这种“爱”,让北京残奥会更精彩、更可爱、更难忘。

  2022北京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范文 4

  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18日晚在里约科尔科瓦多山脚下马拉卡纳体育场内闭幕。闭幕式上,160个国家和地区的残奥健儿纵歌热舞、欢乐告别。欢快的氛围中,一些感人的场景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镜头一:

  17日,在里约残奥会倒数第二天的比赛中,伊朗运动员巴赫曼·哥巴内扎德在C4级公路自行车赛中意外跌倒受伤,送到医院途中突发心脏骤停,最终不治身亡。

  镜头二:

  当晚,闭幕式变成了一个大型演唱会。从桑巴到摇滚,从流行音乐到波萨诺瓦,音乐让人们跳舞,让文化共鸣。里约奥组委**努兹曼表示:“我们举办了伟大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一切庆祝始于一个梦想,就是把里约变成奥运之城。”

  镜头三:

  里约之行,中国残奥代表团创造了自1984年参加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共获107块金牌、239块奖牌,创51项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榜双第一。

  镜头四:

  过去的12天里,4400多名残奥运动员在赛场挥洒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永不放弃的顽强斗志,诠释了不断挑战命运的拼搏精神。残奥会门票销售突破200万张,赛事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转播,数百万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残奥健儿,让他们在运动中找回了自信,实现了梦想。

  镜头五:

  在巴西“天后”伊韦蒂奇动人的歌声中,残奥会主火炬缓缓下降,残奥圣火熄灭。

  2022北京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范文 5

  北京奥运会的激情还在荡漾,残奥会又精彩亮相。残奥会虽然没有夏季奥运会深受瞩目、没有明星球员、没有2万名媒体记者的同时关注,但在我心里残奥会却比奥运会更加让人期待。

  残疾人日常生活本就很不方便,残疾运动员就更加不容易,拖着残缺的身体纵横在赛场上,那是怎样触动人心的场景?与健全人运动员相比,残疾人运动员面临的艰辛和困难更多,需要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更多。

  看到身边一个个身残志坚的人,我从心底由衷的敬佩,更何况这些不是专业运动员的残疾人,用自己坚毅的品质和顽强的毅力,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他们在赛场争金夺银的同时向我们展示的是人类对体育运动最纯朴的热爱、对生命最完美的阐释和对自己国家最深切的情怀。

  在我看来,残奥会奖牌的含金量比奥运会更重,因为我们的残疾人运动员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欢呼,超越自己就是冠军,他们是受人敬仰的英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