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元宵节

元宵节有什么*俗1

  罗坊“走古事”

  在闽西XX县罗坊,元宵节有一种叫做“走古事”的大型民间祭祀活动。

  “走古事”是当地村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开展的一项民间活动,但实际上是一场具有娱乐性质的盛大狂欢,被称为“山村狂欢节”。以村民房族为单元,每年设置7个古事棚,每个棚内有两名男童装扮成文臣武尉,由66名男青年轮流扛抬着,先后在旱地和淹脐的河中竞赛奔走,场面激情热闹。

  最为精彩的是,古事在当地的云龙河中竞跑,人们全身湿透,还情绪激昂地奔跑在深浅不一的河道上,据说即使天寒地冻也一样要在河里跑,脚下的浪花溅起了云龙河*观众的喝彩。

  XX县是*客家县份之一,客家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活动以内容多和精致而闻名海内外,有游大龙、走古事、游花灯、烧炮、犁春牛、游大粽、祭公太等。连城民俗活动原汁原味,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

  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蒂处切*,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捞油锅

  一口大铁锅,锅中放入2.5公斤花生油,下面燃着柴火,油烧沸后,将一簸箕农家做的白色米米反放入油锅。10多分钟后,白色的米米反渐渐炸成了深棕色。米米反炸熟后,有两位五六十岁的村民双手伸入滚烫的油锅里将

  米米反捞起,并分发给观众,观众当场把米米反吃掉后,证实米米反已炸熟。而“捞油锅”表演者的双手却未有任何伤害。

  赤脚“上刀山”

  当日一大早,寂静的小山城沸腾了起来。

  在县体育场中央,早早竖立一直径20多公分、高约8米的杉木柱,36把长35公分的钢刀磨得闪闪发光,分别插在木柱两侧。在欢快的唢呐、锣鼓、鞭炮声中,今年已61岁的兰如柱老人光着手脚,开始“上刀山”。围观群众屏气凝神,看着老人一步步踩着刀刃往上爬,最后老人成功登顶,围观群众不禁大声喝彩。

  接着中湍村3名普通村民一一脱掉鞋袜,用同样的方法上到柱顶。让人惊奇的是4人下来后手脚丝毫无损,而那钢刀却锋利无比,看一眼就使人毛骨悚然。

  农闲田里摆着两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块用红布包着的长*2米、宽1米的松木板,板上每隔两厘米钉一枚8.3厘米长的铁钉,共钉2300多枚,锋利的铁钉尖头向上露出2厘米左右,这就是锥床。随着一声声吆喝,兰如柱老人脱去鞋袜,迈着小步缓缓走过锥床。之后他先后抬起左右脚,显示脚底未受任何伤害。据说,这项绝活已失传上百年,今年在文化节上才重现江湖。

元宵节有什么*俗2

  百狮争霸赛

  南海千灯湖更是在正月十五(3月5日)千灯湖举行“百狮争霸赛”,邀请珠三角地区狮子参赛。在顺德的10个镇街,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风俗,在10个镇街推出的节目榜单中,不少蕴涵着浓郁的传统和年味。细数各镇街,主题多元化,学校、公园、广场等场所成为了活动的集合地。大良的新春系列活动将迎来一场精彩缤纷的欢歌喜舞,伦教的元宵灯谜活动正等候着才子佳人相会,容桂的春节篮球邀请赛也将火热上演。

  行通济

  行通济是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的汉族民俗和民间宗教活动。作为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安安、顺顺利利。真正行通济是正月十六,但是后来*改为正月十五。行通济是反映汉族传统信仰、风俗*惯及祈福仪式的民民俗文化活动。

  元宵节当晚,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风车,汇入拥挤的人潮,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冇闭翳”,祈求时来运转。这种*俗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元宵行通济*俗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行通济已成为整个珠三角的年度盛事。

  据说佛山城南今南浦公园附*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行通济历史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安安、顺顺利利。200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风俗。而且还流传着“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蔽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惯“行通济”。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距今3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俗不变,人们每年仍不约而同地走过桥面。直到20xx年,佛山市*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俗。

  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开始是木石参半的拱桥,建成时,取名为“通济桥”。因为桥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当朝的户部尚书李侍问回到佛山时,发起募捐修桥。在建桥时,他征求了乡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乡父老的意见,用木石参半的方法,这样既能使桥结构雄伟坚固,又不至于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众人。

  金华元宵节的*俗有哪些

  元宵放灯

  元宵前夕,东阳市卢宅古建筑群内的肃雍堂大堂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每到农历闰年元宵节期间,肃雍堂都会张挂大堂灯。今年的这套大灯,高4.05米,直径2.10米,重122.5公斤,中间用羊皮、料丝、羊角3盏大灯上下相接,外围垂6串24盏羊角小灯和珠篮灯,共用40万颗彩色玻璃珠穿就。

  元宵节放灯之俗,始于汉朝。汉明帝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日晚即令点灯,表示对神佛的尊敬。元宵节放灯*俗就这样开始了。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长安“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明皇李隆基令人制作过高达150尺的灯楼。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坠,风吹金玉,铮铮作响。

  到了宋代以后,元宵灯节更是热闹异常。元宵放灯时间,汉朝开始仅张灯一个晚上,唐玄宗规定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到了明朝朱元璋时,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开始张灯,延至十七晚落灯。唐代放灯时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出现了灯谜,到明代又增设了戏曲表演。

  如今,在金华也还有许多地方有花灯,花灯品种繁多,多姿多彩,有的灯还是传统样式,像手提灯尚用蜡烛,也有的已用电灯取光。

  品元宵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始于宋代。宋代《*园续稿》一*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据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十般糖之类。”这种“糖圆子”、“浮圆子”因应节而做,后改称为“元宵”。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元宵从制作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馅儿的;另一种是带馅的,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可带汤吃,也可炒吃、油氽和蒸吃。元宵的口味,有荤有素,有甜有咸,有酸有辣。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已跳出应时食品之外,成为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品种,口味更显丰富。

  猜灯谜

  元宵前后,我市很多单位都会举办猜灯谜活动。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它来源于民间口谜,后来经过文人加工就成了谜语,其中包括灯谜、事物谜、儿童谜、填格谜等。

  谜语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服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讲民间故事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寓以深意,以期收到预期效果。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瘐词”,这就是谜语书面创作的最初阶段。到了秦汉以后,谜语形成为一种书面创作。到了南宋,谜语变成元宵节里特有的游戏方式。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称作“灯谜”。如今,猜谜活动已成为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色彩的一种文艺活动。

  迎龙灯

  迎龙灯在金华很多地方都有,这些年也越来越为各地所喜爱。前两天,浦江、义乌、磐安、金东等多个地方举办了迎龙灯活动。像浦江县白马镇旌坞村在村里的广场上舞动板凳龙,当天共有三条板凳龙在村里“闹元宵”。元宵节扛起板凳舞龙,是当地农家新年里的大事。

  金华这边的龙灯,大多为板凳龙,又称为长灯,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一条龙从头到尾,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长度从数百米到几千米不等。20xx年,浦江板凳龙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浦江县,起灯的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十,每户出一人一条板凳,村子越大,龙越长,舞龙的难度也越高,也最具观赏性。相邻的几个乡村通常还会把板凳龙舞到一起,相互比较谁的龙更长、更漂亮、舞得更起劲。各村各镇色彩绚丽的板凳龙在节日里走街串巷,热闹起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快乐吉祥。

  在浦江,正月十三檀溪镇寺前村、前吴乡寿溪村及岩头镇六社、黄宅镇钟村等地,还有元宵迎会的*俗。迎会源于南宋,相传是民间为纪念勤政廉明的胡公(北宋时期永康人,官至工部侍郎等职)而自发举行。迎时以铳开路,龙虎旗及长旗、旗伞、执事、香桌居中,由童男童女化妆后连同会桌压阵,会桌上的小演员或站或坐,扮成各种戏剧中的人物。会桌由数名强健男子抬行,多时24桌,少时9桌,场面蔚为壮观,人称“一绝”。

  在浦江县岩头镇,正月十四这一天还有“火炮节”。它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是当地陈氏后人为了纪念陈姓十一代先祖封侯于此,这天,人们将早早立于陈氏祠堂等候。上午8点,四响大铳震天动地,数以百计的小铳齐鸣,如排山倒海,春雷滚滚。届时人们不仅点燃鞭炮欢迎“太公”到来,还要烧香叩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据悉,元宵前后,浦江还有浦江乱弹(正月十三下午)、摆祭(正月十九上午)等民俗活动。

  叠馒头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婺城区雅畈镇芳田村的南灶庙内叠起高高的馒头柱,这是他们每年元宵的传统节目。

  据悉,南灶庙叠馒头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关于这座庙的传说,也是村里的老人口口相传而来。传说在某个朝代,芳田村有位全国有名的陶艺工匠,皇帝让他做一张冬暖夏凉的龙床,待完工后,龙床却被当时的宰相贪 污。因为没有按时交出第二张龙床,工匠被皇帝赐死。后来皇帝知道真相,就在当地造了一座南灶庙,人们把馒头叠在庙门口祭他。所以,这种馒头又称为“消灾馒头”。

  元宵前几天,南灶庙就已香火鼎盛,庙内不间断地奏着锣鼓唢呐。一根长达8米、直通屋顶的馒头柱被固定在房屋中央。这根馒头柱,由20xx个普通的圆形馒头叠放而成,柱子顶端,覆盖着两只直径约为70厘米的巨型馒头。馒头柱上方悬挂着几十个小仙桃。“这些仙桃也是用馒头做的,让求子的百姓前来祭拜。”有人说,当地老百姓之所以用叠馒头的方式来祭拜这名工匠,因为叠馒头的方式与制陶烧窑还是很相像的。

  如今,连芳田村在内共8个自然村同时供奉着这间神庙。每年元宵前夕,6个大村轮流制作馒头,然后派专人前来叠馒头。“叠馒头的方法我们从不外传,能够传承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芳田村村民徐金溪,在10多年前从长辈手中学来了叠馒头的方法,但因为6年才轮到一次,他一共也只参与了三次。“叠馒头都是在正月十三,因为不愿外传,以往都是等晚上9时,人们睡后,庙里才专门关门叠。叠馒头其实不难,一般人学一次也就会了,这样高的柱子得10多个人一起叠,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徐金溪说,芳田村的这种“消灾馒头”,都是用纯小麦做的,这样制成的馒头扎实,不易散。叠成的馒头之间用特制的筷子固定,为了黏结牢固,在中间还特意放了糯米。“现在,这种馒头特别受欢迎,以前挨家挨户送,现在一年生产一万个,还没叠,就已经预订一空了。”

  徐金溪说,今年叠馒头虽然没以前那么讲究,但有些传统还保存着,比如女人不能进、不能随意围观拍照等。馒头叠好后,摆在殿内,还要专门挂上一幅长达7米的“馒头画”。“画上的故事教育前来祭拜的人,要做好人,要做好事。”

  迎花树

  迎花树,又称“迎花节”,是金东区孝顺镇让河街村每年正月十一独有的一项传统民俗。

  迎花树活动始于明末清初,因那时让河街已是一个商贸繁盛的村落,在村中心有一个花园,栽有很多茶花,春节时游客和拜年客都很喜欢到这里看茶花,于是村里就在花园边建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叫“茶花厅”。村庄里的红白喜事都在这里举行。

  春节期间,人们把自己种植的茶花拿到这厅里让人观赏和采摘,但种植的茶花树做开的花往往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后来就演变成用手工制作各类的花来代替茶花让人观赏和“抢摘”.旧时有初三、十一不择日的说法,即每月农历的初三、十一都是黄道吉日。为了让村民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就定农历正月十一为迎花、抢花的日子。

  迎花活动分制作、集合、道士念经、迎花、抢花几个程序。人们过了正月初六,各家就采购彩纸,妇女们都绞尽脑汁设计花型,男主人到山上砍常绿树的大枝条,在初十晚上扎好花树集中放到一地方。在正月十一那天,各家迎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手工制作的花树,在茶花厅前集合。那时整个让河街全被鲜花掩盖,热闹得很,集合后由“道士念经、点水”,意思是让纸花变成真花。还有一树特别大的“娘花”。正月十一,“娘花”带路,9时30分开始迎花……人们仍乐此不疲。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观音娘娘喜爱鲜花,向观音娘娘献花可除病灾,因而逐渐形成迎花节。

  猪羊会、抬割、踩麦旺正月十六,兰溪云山街道檀树村。猪羊会又称迎猪羊,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村民以全猪全羊的隆重形式祭祀南宋名相赵鼎,祭祀时间定为一天。届时,猪羊外皮去毛,放置在一个定做的木架上,首尾贴上剪纸,插上松柏,披红戴彩,全村老少擎彩旗、放火铳、鸣锣开道,护猪羊到公鲁庙参加公祭,第二天抬回,猪羊肉由全村人分享。

  正月十二,武义桐琴、泉溪一带,花灯、花轿民俗是从民间舞蹈轿车演变而来。轿车形状如同彩轿,装有轮子,由人推着行走,颇像独轮车。正月十四,柳城灯会。自1985年恢复后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元宵节举行三天。

  正月十四,武义县陶渊明后裔聚居地陶村、东垄村,至今沿袭着迎大蜡烛的民俗活动。全村每人献出一支红蜡烛,集中后进行融化,融进一只形似大蜡烛的木桶内,浇制成大蜡烛。然后全村上下鞭炮齐鸣,大蜡烛由8人擎台,一人放鞭炮引路,游遍全村。大蜡烛要亮三天三夜,表达了当地农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

  另外,自古便为武义水运码头商埠中心的履坦镇,在元宵节这天举行“禹王出殿”巡游仪式,擎台阁、舞布龙、群众腰鼓,热闹非凡。

  在婺城区汤溪,元宵期间还有抬割的民俗。抬割,就是城隍出行,这是为纪念汤溪县第二任知县宁约,人们在元宵时将城隍抬出来,供家家户户祭拜。据市曲艺家协会原*章竹林介绍,如今,汤溪那边还有敬老礼,元宵前后,晚辈给长辈洗脚、剪指甲,老人则给小孩讲故事,说家风。在金华一些地方,元宵时还要瞻祖图,一个家族在祠堂或家庙里,把历代祖宗画像挂出来,供族人祭拜,同时宣扬家风,教育后代。

  “从古至今,对于*人来说,元宵节大约是最有欢乐意境、浪漫情怀的一个节日,是孩子们的狂欢节,也是年轻人们最早的约会日,待字闺中的淑女们可以出来赏灯也趁机寻觅一下如意郎君。”章竹林告诉记者,很多元宵民俗都充满了积极向上、欢乐祥和的寓意。像东阳的满堂红,就是元宵这天每个房间都点上红蜡烛,包括猪圈鸡栏,寓意来年红运当头,前途光明。

元宵节有什么*俗3

  元宵节,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万家团圆。说到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元宵。

  有人说“汤圆,元宵是一样的东西”。其实,在*,元宵、汤团是两回事,也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南方吃汤圆,北方食元宵。虽然都是由糯米粉制作而成,但两者在制作方法上却有本质的区别。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将糯米粉用水和成面团,包入馅料。而元宵是把馅作成方形小块,放在盛有糯米粉的箩筐中不停的摇晃,其间加入清水使糯米粉粘在馅上,“滚”成大小适中的圆球即可。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山楂、巧克力等,南方的汤圆则甜、咸、荤、素都有。

  不管是元宵还是汤圆,都寓意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也以此来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吃元宵的原因

  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呢?下面为你揭秘。

  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楚昭王复国归途中泛舟长江,见江面上漂着个浮物,色白微黄,船工捞起来献给楚昭王。昭王食之,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鲜美。昭王于是令人以山楂为馅仿制供臣民食用,以庆祝家国团圆。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

  还有一则传说是这样的。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这只是传说,不足为信。

  根据文字记载,在宋代以前是没有元宵的,当时的人们元宵节吃的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直到到了唐代才有了“正月十五日作糕粥,以祠门户”的说法,而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演变,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流行一种新奇食物“浮圆子”,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汤圆,寓意着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直到明朝,元宵这个称呼才逐渐的多了起来。

  辛亥革命后,*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谐音“袁消”的“元宵”,于1920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如今人们一说起元宵,大家就认为是团团圆圆之意,认为这一天吃元宵象征着对亲人思念。其实是后人根据谐音的浅*理解。事实上,在古人看来,天上一颗星,人间一个人,各种星象和**俗联系紧密,例如门上挂一个红灯笼寓意“吉星高照”,挂三个红灯笼则是“福禄寿三星在户”。而正月十五要点灯,灯就是对星的模拟,元宵其实也是。

  建议吃法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的营养成分、热量和油脂高低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但都具有黏性大、含糖量偏高等特点。因此,专家提醒,元宵黏性大,不易消化,多吃会增加肠胃负担,不宜多吃。

  吃元宵最好吃煮的或者蒸的,有些人喜欢吃炒元宵,使得本身就多油的元宵又增加了油,建议不多吃;吃剩下的元宵再吃的时候要热透;戴假牙的朋友吃元宵的时候,最好将假牙去掉。

  在吃元宵时可以搭配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芹菜、山楂、大麦芽汁、陈皮、生萝卜等,生萝卜中含有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也能降低油脂的吸收。汤也不要舍弃,在糯米中含有很多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等,煮元宵的过程中大概有一半会留在汤里,所以喝汤也是能促进消化的一个好*惯。


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1)

——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

元宵节有什么*俗1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安。

元宵节有什么*俗2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俗。汤圆,又名“汤团”。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安。

元宵节有什么*俗3

  金华元宵节的*俗有哪些

  元宵放灯

  元宵前夕,东阳市卢宅古建筑群内的肃雍堂大堂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每到农历闰年元宵节期间,肃雍堂都会张挂大堂灯。今年的这套大灯,高4.05米,直径2.10米,重122.5公斤,中间用羊皮、料丝、羊角3盏大灯上下相接,外围垂6串24盏羊角小灯和珠篮灯,共用40万颗彩色玻璃珠穿就。

  元宵节放灯之俗,始于汉朝。汉明帝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日晚即令点灯,表示对神佛的尊敬。元宵节放灯*俗就这样开始了。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长安“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明皇李隆基令人制作过高达150尺的灯楼。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坠,风吹金玉,铮铮作响。

  到了宋代以后,元宵灯节更是热闹异常。元宵放灯时间,汉朝开始仅张灯一个晚上,唐玄宗规定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到了明朝朱元璋时,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开始张灯,延至十七晚落灯。唐代放灯时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出现了灯谜,到明代又增设了戏曲表演。

  如今,在金华也还有许多地方有花灯,花灯品种繁多,多姿多彩,有的灯还是传统样式,像手提灯尚用蜡烛,也有的已用电灯取光。

  品元宵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始于宋代。宋代《*园续稿》一*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据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十般糖之类。”这种“糖圆子”、“浮圆子”因应节而做,后改称为“元宵”。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元宵从制作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馅儿的;另一种是带馅的,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可带汤吃,也可炒吃、油氽和蒸吃。元宵的口味,有荤有素,有甜有咸,有酸有辣。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已跳出应时食品之外,成为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品种,口味更显丰富。

  猜灯谜

  元宵前后,我市很多单位都会举办猜灯谜活动。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它来源于民间口谜,后来经过文人加工就成了谜语,其中包括灯谜、事物谜、儿童谜、填格谜等。

  谜语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服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讲民间故事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寓以深意,以期收到预期效果。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瘐词”,这就是谜语书面创作的最初阶段。到了秦汉以后,谜语形成为一种书面创作。到了南宋,谜语变成元宵节里特有的游戏方式。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称作“灯谜”。如今,猜谜活动已成为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色彩的一种文艺活动。

  迎龙灯

  迎龙灯在金华很多地方都有,这些年也越来越为各地所喜爱。前两天,浦江、义乌、磐安、金东等多个地方举办了迎龙灯活动。像浦江县白马镇旌坞村在村里的广场上舞动板凳龙,当天共有三条板凳龙在村里“闹元宵”。元宵节扛起板凳舞龙,是当地农家新年里的大事。

  金华这边的龙灯,大多为板凳龙,又称为长灯,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一条龙从头到尾,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长度从数百米到几千米不等。

  在浦江县,起灯的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十,每户出一人一条板凳,村子越大,龙越长,舞龙的难度也越高,也最具观赏性。相邻的几个乡村通常还会把板凳龙舞到一起,相互比较谁的龙更长、更漂亮、舞得更起劲。各村各镇色彩绚丽的板凳龙在节日里走街串巷,热闹起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快乐吉祥。

  在浦江,正月十三檀溪镇寺前村、前吴乡寿溪村及岩头镇六社、黄宅镇钟村等地,还有元宵迎会的*俗。迎会源于南宋,相传是民间为纪念勤政廉明的胡公(北宋时期永康人,官至工部侍郎等职)而自发举行。迎时以铳开路,龙虎旗及长旗、旗伞、执事、香桌居中,由童男童女化妆后连同会桌压阵,会桌上的小演员或站或坐,扮成各种戏剧中的人物。会桌由数名强健男子抬行,多时24桌,少时9桌,场面蔚为壮观,人称“一绝”。

  在浦江县岩头镇,正月十四这一天还有“火炮节”。它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是当地陈氏后人为了纪念陈姓十一代先祖封侯于此,这天,人们将早早立于陈氏祠堂等候。上午8点,四响大铳震天动地,数以百计的小铳齐鸣,如排山倒海,春雷滚滚。届时人们不仅点燃鞭炮欢迎“太公”到来,还要烧香叩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2)

——元宵节*俗学生作文 (菁华3篇)

元宵节*俗学生作文1

  元宵节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猜灯谜、打灯笼、吃元宵。

  赏月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提着花灯笼东跑跑,西跑跑,我小的时候妈妈也给我买过灯笼,我提着灯笼玩的可开心了。这一天,公园里的树枝上都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上面写满了谜语,有许多游客都兴致勃勃的在猜灯谜,可好玩了。猜灯谜是从古至今人们在元宵节里最喜爱的项目之一。

  元宵节这天最重要的当然是吃元宵了!元宵是由糯米面制成的,有豆沙馅、芝麻馅、桂花馅。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元宵吃起来粘粘的、甜甜的。元宵节这一天一定要吃元宵哟!因为它代表着团团圆圆呀!

  元宵节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我们要感谢先辈给我们留传下来这么好的传统文化,更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元宵节*俗学生作文2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们一家刚吃完团圆饭,爸就说带我去看花灯,我非常的高兴。傍晚,一轮明月已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几颗星星顽皮的向我眨眼睛。银白色的月儿随我一起逛花灯。我们一家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认识的“小鱼儿”被爸爸顶在脖子上,她手里拿着荧光棒,头上带着红牛角,穿着红色的外套。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这时,几声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夜深了,赏花灯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惬意的神情离开了。

元宵节*俗学生作文3

  在我们*,农历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的*俗就是闹花灯,在我的家乡——揭西的*俗就有点不相同了,我们揭西的*俗是——“迎老爷”。

  今天,是元宵节。你听,整齐的锣鼓声,这是在告诉大家,热闹的“迎老爷”活动,马上就开始了。那些“老爷”的“随从”也在准备。接着,热闹的“迎老爷”活动开始了。你看,人们紧紧跟在“老爷”的后面,“老爷”走过大街小巷,每一户人家看见老人来了就要放鞭炮,并且准备好香指定的数量,等“老爷”迎过后,把香插在紧跟随后的“香烟台”。当然,不止就“老爷”一位,还有“三山国王”,也不止只迎一上午,晚上也是有迎的:晚上,“老爷”经过的地方,难免会有几十户有钱人家会放放烟花嘛。

  这就是元宵节热闹的`“迎老爷”活动,我爱元宵节!


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3)

——元宵节哪些*俗 (菁华3篇)

元宵节哪些*俗1

  南方元宵节的*俗有哪些?

  一、东莞元宵节吃香丸

  而除了汤圆,在东莞还有一种元宵必吃的食物--香丸。

  香丸圆圆的,直径约一厘米,是用晚造旱地糯米浸7天后形成的冬至粉制作而成,空心,入嘴即化。在东莞,朋友亲戚相互串门时,总会接到主人家的几粒香丸,吃过表示与人结缘。

  煮汤圆、吃油团

  元宵节吃汤圆已经是普遍的*惯,在广西的上林、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有的地方也称“煎堆”“油堆”)的*俗。食物有别,寓意却一样。这两种食物都为小圆球形,表示团圆。原先“油团”的“团”字并不是现在所用的这个团圆的“团”字,而是“抟”字,它表示的是一个把做油团的面戳圆的动作,但随着时间的演化以及文化的融合,也就演变成现在的“团”了。

  二、在广州、香港等地

  元宵夜要进行树元宵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元宵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舞火龙。是香港元宵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俗。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煮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是众所周知的节日食俗,寓意“团团圆圆”。

  汤圆是*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我们常吃的汤圆有芝麻、花生、香芋等。

  三、深圳元宵节吃什么

  “吃圆仔、扁米,然后走家串户讨红包。”传承人陈淦忠想起了小时候,他说,米饼、鸡仔饼等小吃,大人们在春节前就已经做好,到了元宵节,“孩子们会拿着一个小竹篮,装上这些小糕点串门,趁着元宵抓紧讨红包”。

  60多岁的英姑则说,作为长辈们来说,这种串门实际上是一种“结缘”,人与人之间,互相招呼,以欢喜心相见,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有邻里之间互相做传统小吃的*俗,“你家做米饼,我家做松糕”,做足吃到农历五月的量,做好了之后礼尚往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舞龙、点花灯、猜谜语、唱粤剧,也是深圳人过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此外,福田下沙一代还有吃大盆菜的*俗。据介绍,大盆菜的烹饪方法考究,菜盆里有包括煎蚝、鸡、鸭、猪肉、冬菇等15种菜,一层一道菜,意为“百鸟归巢”。吃法也较为讲究,食客手持筷子在盆中不停翻找,越是底层越鲜美,称之为“寻宝”。

  元宵节节期节俗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8]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6]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哪些*俗2

  *俗1:赛灯

  在桂西北、桂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上元节赛灯的*俗,人们在上元节那天晚上把各自做好的灯摆出来比赛,比比谁做得最好最巧。人们不仅是互相赛灯,还要跟月亮比亮争辉,各式各样的灯或挂在树上,或放在地上,形成五彩斑斓的夜景。这些灯通常是插在有辟邪寓意的柚子上,或是以香代火,即在柚子上插上无数根香以形成星星点点的光,当灯或香火自然熄灭后,即表示为期15天的春节圆满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俗2:煮汤圆、吃油团

  元宵节吃汤圆已经是普遍的*惯,在广西的上林、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有的地方也称“煎堆”“油堆”)的*俗。食物有别,寓意却一样。这两种食物都为小圆球形,表示团圆。原先“油团”的“团”字并不是现在所用的这个团圆的“团”字,而是“抟”字,它表示的是一个把做油团的面戳圆的动作,但随着时间的演化以及文化的融合,也就演变成现在的“团”了。

  *俗3:偷青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人们以正月十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旧时,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汤圆,当晚,各家各户煮了汤圆,全家老幼围坐在灯下吃汤圆,意取团团圆圆。

  在博白这天各家要杀鸡烧“完灯”纸,祭祀诸神及祖先。当晚人们到野外菜地,摘别人几兜青菜回家,谓之“偷青”,表示好“兆头”。沙河、顿谷等地除偷青外,有的人还在种青麻的地上翻滚,认为可治腰痛。

  *俗4:舞龙

  舞龙在富川瑶汉各族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游艺活动,尤其是东山五源瑶寨颇负盛名,亦是瑶族人民龙王崇拜的遗风。除春节舞龙之外,逢喜庆、庙期(会)和佳节亦舞龙。瑶家舞龙节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举行,时值元宵佳节,故又称为“上元宵”。上元宵是走村串户进行,一般一个村寨一天,每年走10多个村子,要把五源瑶寨都走过,一般要3年,叫一届,3年以后周而复始,一届接一届,连续不绝。龙灯队伍壮大,一般有11、13或15节式长龙,也有9或5节式短龙,金、黄、白、绿龙等款式。举舞时牌灯、龙珠先行,金龙飞舞而至,龙后有绚丽多姿的灯笼,如象征如意吉祥的麒麟灯、吉庆富裕的鲤鱼灯等等。大年初一早,龙队先给村人拜年。到了年初二就敲锣打鼓向邻村舞龙拜年,邻村男女老少倾家出动村郊迎龙,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表演项目有“黄龙出洞”、“金龙缠柱”、“鲤鱼戏水”、“鲤鱼跳龙门”,等等,在舞双龙表演过程中,尤以“双龙抢珠”、“双龙献宝”最为精彩,场面蔚为壮观。

元宵节哪些*俗3

  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

  2、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作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3、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6、舞狮子:舞狮子是*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4)

——元宵节的*俗初中作文 (菁华3篇)

元宵节的*俗初中作文1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妈妈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到家,妈妈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出门看礼花。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

  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积极响应。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驱邪避鬼神。

  看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的*俗与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这一天让我懂得了非常多课外知识与文化*俗,*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传统的文明的文化*俗传承下去。

元宵节的*俗初中作文2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元宵节的夜晚的,家里刚好有一些元宵,我争着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齿下,妈妈终于答应啦!

  我揭开锅,放上水,合好电闸的,等水烧开,(上一次,由于我经验不足,煮成了一锅黑水。)水开啦!,我把元宵轻轻的放下锅,我用勺子轻轻把元宵推开,锅开啦!大功告成。

  “开饭了”我喊,这次我的元宵一个也没破,一个个圆圆胖胖,好可爱!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灯,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了点红色,桃底有大叶子,真是漂亮又简单,看那以过时的扇灯,虽然它过了时,但它还是那么青春有风度。有气魄,再看那金牛灯,制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线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今牛就出现啦!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呀!

  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上炸开,好象把天空炸出一个洞,满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来。快来看!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龙山,那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个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

  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大家的祝福,我对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也数不过来,在这里,我只说一句,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的*俗初中作文3

  今天早上起床,妈妈说要下元宵吃。我听了,心花怒放,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爱吃元宵的啊! 妈妈先往锅里倒上一大半的水烧开,再接二连三地将元宵宝宝们放进锅里“泡温泉”。没过多久,妈妈掀开锅盖,一股热气便迎面扑来,一个个元宵宝宝在沸腾的水里跳起了“芭蕾舞”妈妈给我盛了一碗放到桌子上,我抄起一个勺子,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子旁。

  碗里那洁白无瑕的元宵宝宝们有大有小,个个都从水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我舀了一个小的,靠在嘴边,吹了吹,送进嘴里,再一咬。啊!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里面那饱满的浓汁都流了出来。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我“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着饱饱的肚子,满意极了!


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5)

——元宵节哪些*俗 (菁华3篇)

元宵节哪些*俗1

  导语: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元宵节哪些*俗,欢迎大家阅读。

  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俗,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一般有多种馅料,其中豆沙馅的最为多,元宵除了一般的,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意喻团团圆圆、**安安。

  观灯是元宵节期间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汉明帝永*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汉族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耍龙灯又称舞龙、龙灯舞,是*独具特色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汉族舞蹈。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元宵节哪些*俗2

  百狮争霸赛

  南海千灯湖更是在正月十五(3月5日)千灯湖举行“百狮争霸赛”,邀请珠三角地区狮子参赛。在顺德的10个镇街,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风俗,在10个镇街推出的节目榜单中,不少蕴涵着浓郁的传统和年味。细数各镇街,主题多元化,学校、公园、广场等场所成为了活动的集合地。大良的新春系列活动将迎来一场精彩缤纷的欢歌喜舞,伦教的元宵灯谜活动正等候着才子佳人相会,容桂的春节篮球邀请赛也将火热上演。

  行通济

  行通济是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的汉族民俗和民间宗教活动。作为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安安、顺顺利利。真正行通济是正月十六,但是后来*改为正月十五。行通济是反映汉族传统信仰、风俗*惯及祈福仪式的民民俗文化活动。

  元宵节当晚,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风车,汇入拥挤的人潮,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冇闭翳”,祈求时来运转。这种*俗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元宵行通济*俗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行通济已成为整个珠三角的年度盛事。

  据说佛山城南今南浦公园附*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行通济历史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安安、顺顺利利。200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风俗。而且还流传着“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蔽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惯“行通济”。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距今3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俗不变,人们每年仍不约而同地走过桥面。直到20xx年,佛山市*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俗。

  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开始是木石参半的拱桥,建成时,取名为“通济桥”。因为桥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当朝的户部尚书李侍问回到佛山时,发起募捐修桥。在建桥时,他征求了乡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乡父老的意见,用木石参半的方法,这样既能使桥结构雄伟坚固,又不至于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众人。

元宵节哪些*俗3

  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

  2、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作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3、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6、舞狮子:舞狮子是*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元宵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6)

——元宵节有什么*俗优选【5】篇

  元宵节有什么*俗 1

  吃元宵: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元宵游艺:

  挂花灯:此俗源于东汉,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唐代灯会定为三天,正月十四至十六,至宋代改为五天,明代则为十天,清代宫中则从小年开始就挂花灯。民间挂花灯则有一美丽的传说,古时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闻讯大怒要为神鹅报仇,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了这一消息。人们决定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要下凡时,见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家家户户都挂花灯。至今,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仍有不少灯会灯展,著名的有北京北海公园元宵灯会,,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等。

  耍狮子:

  耍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舞龙灯:

  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气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宵节有什么*俗 2

  元宵节又被人们称为大年,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元宵节的*俗有很多,比如吃元宵,赛龙舟等等,总之元宵节意味着用好心情迎接新年,也代表着新年的正式开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元宵节有什么*俗,希望有所帮助!

  *俗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俗二:送花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俗三: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俗四:舞狮子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乐”,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俗五: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俗六:踩高跷

  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俗七: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俗八: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俗九:迎紫姑

  迎紫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俗十:逐鼠

  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元宵节有什么*俗 3

  百狮争霸赛

  南海千灯湖更是在正月十五(3月5日)千灯湖举行“百狮争霸赛”,邀请珠三角地区狮子参赛。在顺德的10个镇街,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风俗,在10个镇街推出的节目榜单中,不少蕴涵着浓郁的传统和年味。细数各镇街,主题多元化,学校、公园、广场等场所成为了活动的集合地。大良的新春系列活动将迎来一场精彩缤纷的欢歌喜舞,伦教的元宵灯谜活动正等候着才子佳人相会,容桂的春节篮球邀请赛也将火热上演。

  行通济

  行通济是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的汉族民俗和民间宗教活动。作为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安安、顺顺利利。真正行通济是正月十六,但是后来**改为正月十五。行通济是反映汉族传统信仰、风俗*惯及祈福仪式的民民俗文化活动。

  元宵节当晚,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风车,汇入拥挤的人潮,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颖蒸琛保�祈求时来运转。这种*俗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元宵行通济*俗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行通济已成为整个珠三角的年度盛事。

  据说佛山城南今南浦公园附*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行通济历史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安安、顺顺利利。200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风俗。而且还流传着“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蔽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惯“行通济”。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距今3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俗不变,人们每年仍不约而同地走过桥面。直到20xx年,佛山市**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俗。

  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开始是木石参半的拱桥,建成时,取名为“通济桥”。因为桥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当朝的户部尚书李侍问回到佛山时,发起募捐修桥。在建桥时,他征求了乡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乡父老的意见,用木石参半的方法,这样既能使桥结构雄伟坚固,又不至于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众人。

  金华元宵节的*俗有哪些

  元宵放灯

  元宵前夕,东阳市卢宅古建筑群内的肃雍堂大堂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每到农历闰年元宵节期间,肃雍堂都会张挂大堂灯。今年的这套大灯,高4.05米,直径2.10米,重122.5公斤,中间用羊皮、料丝、羊角3盏大灯上下相接,外围垂6串24盏羊角小灯和珠篮灯,共用40万颗彩色玻璃珠穿就。

  元宵节放灯之俗,始于汉朝。汉明帝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日晚即令点灯,表示对神佛的尊敬。元宵节放灯*俗就这样开始了。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长安“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明皇李隆基令人制作过高达150尺的灯楼。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坠,风吹金玉,铮铮作响。

  到了宋代以后,元宵灯节更是热闹异常。元宵放灯时间,汉朝开始仅张灯一个晚上,唐玄宗规定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到了明朝朱元璋时,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开始张灯,延至十七晚落灯。唐代放灯时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出现了灯谜,到明代又增设了戏曲表演。

  如今,在金华也还有许多地方有花灯,花灯品种繁多,多姿多彩,有的灯还是传统样式,像手提灯尚用蜡烛,也有的已用电灯取光。

  品元宵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始于宋代。宋代《*园续稿》一**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据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十般糖之类。”这种“糖圆子”、“浮圆子”因应节而做,后改称为“元宵”。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元宵从制作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馅儿的;另一种是带馅的,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可带汤吃,也可炒吃、油氽和蒸吃。元宵的口味,有荤有素,有甜有咸,有酸有辣。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已跳出应时食品之外,成为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品种,口味更显丰富。

  猜灯谜

  元宵前后,我市很多单位都会举办猜灯谜活动。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它来源于民间口谜,后来经过文人加工就成了谜语,其中包括灯谜、事物谜、儿童谜、填格谜等。

  谜语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服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讲民间故事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寓以深意,以期收到预期效果。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瘐词”,这就是谜语书面创作的最初阶段。到了秦汉以后,谜语形成为一种书面创作。到了南宋,谜语变成元宵节里特有的游戏方式。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称作“灯谜”。如今,猜谜活动已成为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色彩的一种文艺活动。

  迎龙灯

  迎龙灯在金华很多地方都有,这些年也越来越为各地所喜爱。前两天,浦江、义乌、磐安、金东等多个地方举办了迎龙灯活动。像浦江县白马镇旌坞村在村里的广场上舞动板凳龙,当天共有三条板凳龙在村里“闹元宵”。元宵节扛起板凳舞龙,是当地农家新年里的大事。

  金华这边的龙灯,大多为板凳龙,又称为长灯,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一条龙从头到尾,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长度从数百米到几千米不等。20xx年,浦江板凳龙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浦江县,起灯的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十,每户出一人一条板凳,村子越大,龙越长,舞龙的难度也越高,也最具观赏性。相邻的几个乡村通常还会把板凳龙舞到一起,相互比较谁的龙更长、更漂亮、舞得更起劲。各村各镇色彩绚丽的板凳龙在节日里走街串巷,热闹起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快乐吉祥。

  在浦江,正月十三檀溪镇寺前村、前吴乡寿溪村及岩头镇六社、黄宅镇钟村等地,还有元宵迎会的*俗。迎会源于南宋,相传是民间为纪念勤政廉明的胡公(北宋时期永康人,官至工部侍郎等职)而自发举行。迎时以铳开路,龙虎旗及长旗、旗伞、执事、香桌居中,由童男童女化妆后连同会桌压阵,会桌上的小演员或站或坐,扮成各种戏剧中的人物。会桌由数名强健男子抬行,多时24桌,少时9桌,场面蔚为壮观,人称“一绝”。

  在浦江县岩头镇,正月十四这一天还有“火炮节”。它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是当地陈氏后人为了纪念陈姓十一代先祖封侯于此,这天,人们将早早立于陈氏祠堂等候。上午8点,四响大铳震天动地,数以百计的小铳齐鸣,如排山倒海,春雷滚滚。届时人们不仅点燃鞭炮欢迎“太公”到来,还要烧香叩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据悉,元宵前后,浦江还有浦江乱弹(正月十三下午)、摆祭(正月十九上午)等民俗活动。

  叠馒头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婺城区雅畈镇芳田村的南灶庙内叠起高高的馒头柱,这是他们每年元宵的传统节目。

  据悉,南灶庙叠馒头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关于这座庙的传说,也是村里的老人口口相传而来。传说在某个朝代,芳田村有位全国有名的陶艺工匠,皇帝让他做一张冬暖夏凉的龙床,待完工后,龙床却被当时的宰相贪 污。因为没有按时交出第二张龙床,工匠被皇帝赐死。后来皇帝知道真相,就在当地造了一座南灶庙,人们把馒头叠在庙门口祭他。所以,这种馒头又称为“消灾馒头”。

  元宵前几天,南灶庙就已香火鼎盛,庙内不间断地奏着锣鼓唢呐。一根长达8米、直通屋顶的馒头柱被固定在房屋中央。这根馒头柱,由20xx个普通的圆形馒头叠放而成,柱子顶端,覆盖着两只直径约为70厘米的巨型馒头。馒头柱上方悬挂着几十个小仙桃。“这些仙桃也是用馒头做的,让求子的百姓前来祭拜。”有人说,当地老百姓之所以用叠馒头的方式来祭拜这名工匠,因为叠馒头的方式与制陶烧窑还是很相像的。

  如今,连芳田村在内共8个自然村同时供奉着这间神庙。每年元宵前夕,6个大村轮流制作馒头,然后派专人前来叠馒头。“叠馒头的方法我们从不外传,能够传承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芳田村村民徐金溪,在10多年前从长辈手中学来了叠馒头的方法,但因为6年才轮到一次,他一共也只参与了三次。“叠馒头都是在正月十三,因为不愿外传,以往都是等晚上9时,人们睡后,庙里才专门关门叠。叠馒头其实不难,一般人学一次也就会了,这样高的柱子得10多个人一起叠,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徐金溪说,芳田村的这种“消灾馒头”,都是用纯小麦做的,这样制成的馒头扎实,不易散。叠成的馒头之间用特制的筷子固定,为了黏结牢固,在中间还特意放了糯米。“现在,这种馒头特别受欢迎,以前挨家挨户送,现在一年生产一万个,还没叠,就已经预订一空了。”

  徐金溪说,今年叠馒头虽然没以前那么讲究,但有些传统还保存着,比如女人不能进、不能随意围观拍照等。馒头叠好后,摆在殿内,还要专门挂上一幅长达7米的“馒头画”。“画上的故事教育前来祭拜的人,要做好人,要做好事。”

  迎花树

  迎花树,又称“迎花节”,是金东区孝顺镇让河街村每年正月十一独有的一项传统民俗。

  迎花树活动始于明末清初,因那时让河街已是一个商贸繁盛的村落,在村中心有一个花园,栽有很多茶花,春节时游客和拜年客都很喜欢到这里看茶花,于是村里就在花园边建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叫“茶花厅”。村庄里的红白喜事都在这里举行。

  春节期间,人们把自己种植的茶花拿到这厅里让人观赏和采摘,但种植的茶花树做开的花往往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后来就演变成用手工制作各类的花来代替茶花让人观赏和“抢摘”.旧时有初三、十一不择日的说法,即每月农历的初三、十一都是黄道吉日。为了让村民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就定农历正月十一为迎花、抢花的日子。

  迎花活动分制作、集合、道士念经、迎花、抢花几个程序。人们过了正月初六,各家就采购彩纸,妇女们都绞尽脑汁设计花型,男主人到山上砍常绿树的大枝条,在初十晚上扎好花树集中放到一地方。在正月十一那天,各家迎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手工制作的花树,在茶花厅前集合。那时整个让河街全被鲜花掩盖,热闹得很,集合后由“道士念经、点水”,意思是让纸花变成真花。还有一树特别大的“娘花”。正月十一,“娘花”带路,9时30分开始迎花……人们仍乐此不疲。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观音娘娘喜爱鲜花,向观音娘娘献花可除病灾,因而逐渐形成迎花节。

  猪羊会、抬割、踩麦旺正月十六,兰溪云山街道檀树村。猪羊会又称迎猪羊,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村民以全猪全羊的隆重形式祭祀南宋名相赵鼎,祭祀时间定为一天。届时,猪羊外皮去毛,放置在一个定做的木架上,首尾贴上剪纸,插上松柏,披红戴彩,全村老少擎彩旗、放火铳、鸣锣开道,护猪羊到公鲁庙参加公祭,第二天抬回,猪羊肉由全村人分享。

  正月十二,武义桐琴、泉溪一带,花灯、花轿民俗是从民间舞蹈轿车演变而来。轿车形状如同彩轿,装有轮子,由人推着行走,颇像独轮车。正月十四,柳城灯会。自1985年恢复后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元宵节举行三天。

  正月十四,武义县陶渊明后裔聚居地陶村、东垄村,至今沿袭着迎大蜡烛的民俗活动。全村每人献出一支红蜡烛,集中后进行融化,融进一只形似大蜡烛的木桶内,浇制成大蜡烛。然后全村上下鞭炮齐鸣,大蜡烛由8人擎台,一人放鞭炮引路,游遍全村。大蜡烛要亮三天三夜,表达了当地农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

  另外,自古便为武义水运码头商埠中心的履坦镇,在元宵节这天举行“禹王出殿”巡游仪式,擎台阁、舞布龙、群众腰鼓,热闹非凡。

  在婺城区汤溪,元宵期间还有抬割的民俗。抬割,就是城隍出行,这是为纪念汤溪县第二任知县宁约,人们在元宵时将城隍抬出来,供家家户户祭拜。据市曲艺家协会原**章竹林介绍,如今,汤溪那边还有敬老礼,元宵前后,晚辈给长辈洗脚、剪指甲,老人则给小孩讲故事,说家风。在金华一些地方,元宵时还要瞻祖图,一个家族在祠堂或家庙里,把历代祖宗画像挂出来,供族人祭拜,同时宣扬家风,教育后代。

  “从古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元宵节大约是最有欢乐意境、浪漫情怀的一个节日,是孩子们的狂欢节,也是年轻人们最早的约会日,待字闺中的淑女们可以出来赏灯也趁机寻觅一下如意郎君。”章竹林告诉记者,很多元宵民俗都充满了积极向上、欢乐祥和的寓意。像东阳的满堂红,就是元宵这天每个房间都点上红蜡烛,包括猪圈鸡栏,寓意来年红运当头,前途光明。

  元宵节有什么*俗 4

  元宵节,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万家团圆。说到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元宵。

  有人说“汤圆,元宵是一样的东西”。其实,在中国,元宵、汤团是两回事,也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南方吃汤圆,北方食元宵。虽然都是由糯米粉制作而成,但两者在制作方法上却有本质的区别。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将糯米粉用水和成面团,包入馅料。而元宵是把馅作成方形小块,放在盛有糯米粉的箩筐中不停的摇晃,其间加入清水使糯米粉粘在馅上,“滚”成大小适中的圆球即可。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山楂、巧克力等,南方的汤圆则甜、咸、荤、素都有。

  不管是元宵还是汤圆,都寓意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也以此来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吃元宵的原因

  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呢?下面为你揭秘。

  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楚昭王复国归途中泛舟长江,见江面上漂着个浮物,色白微黄,船工捞起来献给楚昭王。昭王食之,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鲜美。昭王于是令人以山楂为馅仿制供臣民食用,以庆祝家国团圆。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

  还有一则传说是这样的。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这只是传说,不足为信。

  根据文字记载,在宋代以前是没有元宵的,当时的人们元宵节吃的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直到到了唐代才有了“正月十五日作糕粥,以祠门户”的说法,而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演变,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流行一种新奇食物“浮圆子”,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汤圆,寓意着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直到明朝,元宵这个称呼才逐渐的多了起来。

  辛亥革命后,***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谐音“袁消”的“元宵”,于1920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如今人们一说起元宵,大家就认为是团团圆圆之意,认为这一天吃元宵象征着对亲人思念。其实是后人根据谐音的浅*理解。事实上,在古人看来,天上一颗星,人间一个人,各种星象和中国*俗联系紧密,例如门上挂一个红灯笼寓意“吉星高照”,挂三个红灯笼则是“福禄寿三星在户”。而正月十五要点灯,灯就是对星的模拟,元宵其实也是。

  建议吃法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的营养成分、热量和油脂高低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但都具有黏性大、含糖量偏高等特点。因此,专家提醒,元宵黏性大,不易消化,多吃会增加肠胃负担,不宜多吃。

  吃元宵最好吃煮的或者蒸的,有些人喜欢吃炒元宵,使得本身就多油的元宵又增加了油,建议不多吃;吃剩下的元宵再吃的时候要热透;戴假牙的朋友吃元宵的时候,最好将假牙去掉。

  在吃元宵时可以搭配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芹菜、山楂、大麦芽汁、陈皮、生萝卜等,生萝卜中含有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也能降低油脂的吸收。汤也不要舍弃,在糯米中含有很多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等,煮元宵的过程中大概有一半会留在汤里,所以喝汤也是能促进消化的一个好*惯。

  元宵节有什么*俗 5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执佑《惹蟮梅鸱ü槔矗�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