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

首页 / 文库 / |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 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中,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学生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是很清楚。为了进一步突破进位的难点,在教学中毛老师设计了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计算这一环节,通过先动手体验后讲解的过程,让学生先自己找出好的计算方法,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有了这一满十进一的发现和理解,这时学生再进行笔算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注意进位。特别是为了学生更好掌握进位加,毛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是先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加深学生的进位加的理解。从老师在下面巡视情况来看,孩子们计算基本上都对了。个别孩子没加上进位的1,毛老师请孩子说说算理是怎样的,强调进位的小1不要忘了写和加进去。

  这节课毛老师还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在练*中展现学生的一些漏进位、忘记加进位1或个位不满十就进位的种种情况,让学生自己发现来改正。另外老师还注重了对孩子的行为*惯的培养,特别是在注重孩子倾听,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上课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从不知认真听,到认真倾听,注重从这一方面来对孩子的培养,再有及时对孩子的评价。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学*兴趣非常浓厚。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 2

  本课有以下特点:

  (1)激发兴趣。

  卢老师针对一年级儿童天性好玩、好动的特点,先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与高涨的学*热情,促进儿童主动地学*知识。

  (2)迁移化教学。

  学生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的。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算理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算理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3)算法多样化。

  上课时卢老师让学生根据猜数游戏中的24,56,2,8列出算式后,就让学生算一算得数,前两个是不进位加法学生都会,后两个进位加法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于是她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去解决24+8到底得几。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确实也提出了很多算法。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研究,推导“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学生能想出了这么多种想法,究其原因就是学*变成了自己的事,学得更主动,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在本堂课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卢老师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计算24+8时,有个学生的方法不是很好,很麻烦。结果导致其他学生也那样算。那“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优化”?对于《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本人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时,应当及时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己用”。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 3

  赵老师的教学准备都很充分,环节设计合理、过程衔接过渡自然,引导及时,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互动充分,学生的学*兴趣浓厚,努力实践了生活化的学生课堂,学*效果理想。下面简单说一下听课后的体会和收获:

  优点:

  1、引导学生在经历发现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9加几、8加几的计算。

  2、倡导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选择。注重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学*情况。

  3、注重了算法的优化。

  4、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效果好。

  5、教师的问题引领到位,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学生的学*能够及时进行评价,激励性评价较多。

  6、教师的板书引领直观,富有指导性,重点突出。直观,导向性强。

  7、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教育很及时。

  8、学生的主体性强,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9、练*设计题型比较丰富,圈一圈、算一算,看图计算,看谁算得快,题量充分。

  建议:

  1、练*设计若增加解决生活化得问题,效果更好。

  2、稍加强主板书的突出,导向性更强。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 4

  x老师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复*》这节课。20以内进位加法是学*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数学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一个重要学*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复*》这节课是对20以内进位加法学完后进行的一堂整理与提高的课。教学主要的目标是:首先巩固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和运用,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次,引入了进位加法表,根据学生的能力,引导他们发现“列”与“行”里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

  1、创设愉悦和谐的学*情境。

  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联的,创设和谐、民主的学*情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能促成学生高昂的学*情绪。因此,x老师在整个教学中均精心设计一个个带有诱导性的游戏情境——以学生闯关为主线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欲罢不能的境地,为进入每个新的学*情境奠定基础,使教学活动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着得以完成。

  2、透现代化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学*数学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x老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中,重视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愉快地领悟出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他们通过“算、投、分、说、举”等教学活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使学生在动中思,在动中学,在动中发现,在动中归纳。

  3、在探索合作的过程中,学*知识。

  x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让学生动手操作整理的过程,每个四人小组一套算式卡片,在合作中,根据你发现的规律来把这些算式排排队。我认为,如果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说出为什么这么排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规律。如果给学生一个现成的表格,或者根据规律来把表格补充完整,这样就是把学生的思维框住了。而x老师的设计正是将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没有将学生的思维框住,敢于这样尝试的老师是好老师。不过在后面的发现规律中,没有引导充分,以至于要使学生更具体地从加法表中竖着看、横看着、斜着看的不同角度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计算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规律去简缩计算过程,达到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这一目标没有很好地达成。

  整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算完整,且学生积极性算高,但我觉得上课的时候没让学生很好的总结比较记忆方法,还有学生只顾自己发言,却不能耐心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学生的听课*惯有待提高。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 5

  1.周老师这节课,能结合我们英语快乐购活动和人民币的知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在熟悉的轻松自然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

  2.这节课的设计挺好,无论是新授部分的各个环节还是练*环节都体现了知识的全面性和层次性。首先说新授部分关于算理算法的处理,教师通过下面几个环节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计数器上画珠子,探究算法、小组交流、汇报展示、教师课件再现、小结算法,这一系列的过程为学生很好的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供了保障。接下来比一比和变式练*能够紧紧围绕算理算法进行,并加强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非常及时必要。其次是练*的设计,我觉得周老师设计的这几个练*从形式上、内容上、层次上都是很好的。例如游戏环节中的套圈,让学生任意套圈得到分数42。这个环节既有趣味性,也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老师在后面设计了在括号里面填数的练*题,在圆圈里面填加号和减号的练*题,小马虎的故事思考题,以及一个挑战题。这些题目的设计层层深入,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注意了增加题的趣味性,从不同角度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3.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首先是画一画,用学具进行直观操作,想算法。其次是说一说,说怎么算的、怎么想的。最后还有比一比,在比的过程中学生由原来的数形结合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的理性认识,这正体现了数学化思想。这节课紧紧围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进行训练,把教学重点放在明算理上,用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中明白算理。

  需要商榷的地方:

  1.在教学上需要更锤炼和准确的语言。

  2.在情境教学过度到新授知识的这个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可以设计简单一些。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阅读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数学思考:了解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不同的口算方法。

  3、问题解决: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4、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计算内容、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准备

  情境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流程:

  一、复*铺垫,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许多加法知识,你能写出两个数相加的例子吗?谁想先上来试一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识的把式子分成三类,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并及时鼓励。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4+9=5+7=

  3+7=8+4=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40+30=50+20=

  10+20=40+20=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

  45+3=54+2=

  15+4=26+3=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今天,黄老师带你们去一年一班开联欢会的现场参观,你们高兴吗?那咱们一起出发吧!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5页例2的情境图。

  (1)瞧!联欢会就要开始了,班长和副班长为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准备了一些纯净水,他们班一共有36人,每人一瓶够吗?

  (2)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要想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进而明确要解决一共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3)引导学生列出式子:24+9,让学生观察算式24+9和24+5的不同。

  (4)揭示课题:24+9这样式子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板书课题。

  3.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瓶摆一摆、想一想,看谁的动作最快!

  (2)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学生动手操作,为理解算理提供感性经验。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请小组的代表上台介绍该组的计算方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如下:

  第一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第二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第三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4)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是33根小棒。那谁能说一说我们到底怎样计算24+9呢?请几名学生讲。注意突出“进位”。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①24+6=3030+3=33

  ②1+9=1023+10=33

  ③4+9=1320+13=33

  (5)你喜欢哪些方法?同桌交流一下。

  接下来我们一起验证“36人,每人一瓶够不够分”的问题。

  “36人,每人一瓶够分吗?”(不够!36人每人一瓶需要36瓶矿泉水,而我们只有33瓶,所以不够分。)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摆小棒和小组讨论就能学会新的知识,长大了肯定能成为数学家!

  4.抽象概括,弄清算理。

  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5.完善板书

  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需要向十位进1,这样的加法叫进位加法,完善板书。(补充“进位”两个字)

  三、专项练*,内化方法

  (一)专项练*,内化方法

  1.教学“做一做”第1题

  先圈一圈,再计算。

  多媒体出示书上图片

  27+4=()36+8=()

  先算()加()得()先算()加()得()

  再算()加()得()再算()加()得()

  学生圈后,追问圈画的意思,使学生对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更清晰、更有条理。。

  2.课本65页做一做。

  (二)综合应用,提升能力

  1.练*十五第4题。多媒体出示图片,先让学生看图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2.练*十五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请你回忆一下,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它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的区别是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的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用凑整法,把两位数凑成整数,也可以把两位数分解先用一位数加一位数,再用和去加整十数。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4+9=33(瓶)

  ①24+6=3030+3=33

  ②1+9=1023+10=33

  ③4+9=1320+13=33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进位加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和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探寻口算方法的策略,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口算能力。

  3、在学*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吗?谁来出一道这样的口算题考考大家?板书:24+5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今天余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比比谁学得最棒。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教学“24+6”

  1、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都会去春游,今天,也有三个小朋友去游玩,看,他们在草地上数画片呢!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2)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

  (3)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师:解决第(1)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如何列式?(板书:9+6=)

  师:第(2)(3)个问题如何列式?(板书:24+6=24+9=)

  问: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学过的?(9+6=15(张))

  24+6怎么算?

  自主学*要求:

  (1)先自己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2)再和同桌说一说。

  生先摆后交流,指名生边摆边介绍。

  师:他先把几根和几根合在一起?这10根我们可以捆一捆,把它换成一捆小棒,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几捆小棒?也就是几根?(随机板书)

  3、如果我们没有小棒,你知道计算的时候要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吗?小组里面说一说。

  汇报。板书:4+6=10

  20+10=30

  (个答——互说——全班说——个答)

  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十加一十。

  (二)教学“24+9”

  大家真棒!那24+9怎么算呢?

  自主学*要求:

  (1)先自己思考,填一填。

  (2)再和同桌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个答——互说——全班说——个答)

  (三)对比提升

  比较前面学*的“24+5”与今天学*的“24+6”与“24+9”,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交流。

  小结:

  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字相加,再用得数加上几十;

  不同:今天的学*的个位相加得数满十,向十位进一了。

  完善板书(“进位”)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填。学生独立填写。反馈学生作业、总结。

  2、想想做做第二题

  观察比较每一组题里的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数加一位数,再用得到的结果加上十位数。

  3、口算。

  计时完成,指名说说2--3题的口算过程。

  4、想想做做第四题

  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生独立列式解答。

  师:为什么用加法?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4页的例题和第75页“想想做做”的1、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数感。

  (3)在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来进行一次抢答比赛,考考你们前面的知识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口算题:25+4 25+40

  (要求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看来大家对前面学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愿意和老师一起迎接新的挑战吗?

  二、创设情境

  场景描述,提出问题:春天到了,到处花红柳绿,景色怡人。小明、小亮和小红到公园游玩。休息时,他们打算欣赏各人所带的画片。瞧,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依次呈现如下的算式:

  9+6 24+6 24+9 9+24+6

  提问:这些算式中,哪些是已经学过的,你能很快算出得数?哪些你觉得口算有些困难,需要想一想?

  9+6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算式,9+24+6涉及三个数相加,留待以后学*。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24+6和24+9的口算方法。

  三、探索新知

  (1)独立思考,动手操作(24+6)

  a.24+6是怎样计算的呢?我们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操作提示:

  ①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摆?

  ②自己动手摆一摆。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

  b.交流24+6的算法,请同学上台边演示边说。

  师:哪位同学上来摆一摆,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投影仪)(教师准备好30几根小棒)

  说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一颗智慧星,继续加油!

  c.演示课件,探索算法(出示课件)

  师:谁能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再来说说我们是怎么算的?

  (边说边演示课件)

  因为他先用4根小棒加6根小棒,所以老师把先算的圈起来。(边说边演示课件)

  (相机问)师:谁能想一个好办法,让我们一眼看出这里有10根小棒呢?

  (捆成一捆)(教师课件出示)(请学生捆小棒)

  这里可以把4根小棒和6根小棒相加满十后,捆成一捆。也就是将10个一看做一个十。然后放到前面的2捆里面。

  师:现在我们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20+10=30)

  追问:结果为什么多了一捆?(4根小棒和6根小棒相加满了十,捆成了一捆。所以结果变成了3捆)

  d.板书演示、抽象算理

  师:如果不借助小棒,我们能看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演示。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24+6时,一般先算4+6=10,再算20+10=30。

  追问:24里面只有2个十,为什么加了6以后,得数里多了一个十?(因为个位数4和6相加时,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所以得数里多了一个十。)

  (2)深入探究,动手操作(24+9)

  刚才小朋友们学得这么主动,认真,老师心里很开心!你们还想继续探究24+9的计算方法吗?有没有信心?

  a估计24+9等于几十多呢?谁能猜一猜等于多少呢?

  b.24+9到底等于多少,是怎样计算的呢?你会用圈一圈,算一算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吗?

  发小棒图,用笔圈一圈你想先算的部分。然后写一写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c.交流24+9的算法,请同学上台边演示边说。

  师:哪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投影仪)

  d.板书演示、抽象算理

  师:如果不借助小棒,我们能看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演示。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24+9时,一般先算4+9=13,再算20+13=33。

  追问:得数为什么多了一个十?(巩固什么是进位加法)

  e.探索其它算法,演示算理

  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你是怎样摆的?

  让几名学生上台摆摆,说说他们各是怎样计算24+9的。(教师板书其过程)

  (3).新旧知识对比,抽象概括

  师:今天我们学了两道算式24+6和24+9,这两道算式是几位数加几位数呢?(两位数加一位数) 观察24+6和24+9,跟我们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24+5有什么不同?(进位)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四、巩固练*

  过聪明桥

  小明他们欣赏完画片,准备去植物园看看,可是却被聪明桥挡住了去路,原来公园有规定,要完成桥上的题目才能过桥。你想和他们一起过聪明桥吗?

  算一算,比一比(完成在数学书上)

  2、植物园给小树苗看病

  终于过了聪明桥,小明几个来到植物园,发现有几棵小树苗生病了,心里可着急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真是些优秀的小医生,我替小树苗谢谢你们了!

  3、数学宫有奖竞猜活动

  给小树苗看好病,小明几个心里可开心了,从植物园出来,他们看到数学宫围满了人,那儿在干什么呢?去看看吧!原来数学宫里在进行有奖竞猜活动呢!

  小亮转到了小熊和小老鼠,他得了( )分。

  小明得分最高,他最多得了( )分.

  小红共得了32分,她可能转中了什么?

  4、小亮他们参观完数学宫又兴致勃勃准备去智慧城堡玩,你想去吗?

  仿照24+9的样子,你能在27+( )=3()的括号里填另一个数字,并算出新算式的得数吗?比比谁编出的算式又对又多!(学生完成在自己的练*本上)

  观察一下,十位上的2为什么都变成了3呢?(因为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了1,所以十位上的2变成了3。)

  五、全课小结

  今天小朋友学得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2)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菁选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的'算理和规范书写格式。但是由于我对学生了解分析的不够,导致学生没有掌握学*重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材安排“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学生先通过观察情景图,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为了缩小范围,在提问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提出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同学们特别活跃,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加法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和别人分享,在同学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挑选出例题,请学生列出算式,接着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考该如何来计算出横式的结果,由于不进位加法较容易,很多学生通过口算轻而易举的算出答案,我也认为这一部分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就没有借助小棒来教学,更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没有把竖式形象化,接着再抽象成数字。没有利用小棒加深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数位对齐。从而掌握列竖式的计算过程。所以在例题过后,学生在做练*时遇到一位数加两位数,竖式错误很多。

  在今年后的教学中,还要多了解学生实际,不能低估学生,更不能想当然的高估学生。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

  上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我总结本堂课的得失如下: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出发,设计了“参观机灵狗的书店”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兴趣。同时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当小老师找同伴列式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时,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我都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到学生才是学*的主体,老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如在讨论算法多样化时,我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在他们表达不清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说明算法,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教学的评价有时缺少针对性,因此评价显得有些单一,还有个别环节教师的点播缺少及时性。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3

  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是以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为基础的,因此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复*了这样的加法,帮助学生重新温*,感知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准备。

  我在教学时利用发书的这一情境,并让学生进行提问题,可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局限性,他们对“一包、零散”的概念不是很明确。在探讨计算方法的时候,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归出三种不同的方法,我都是引导学生向“相同数位相加”融合,为后面的发现做下基础。

  在授课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只有个别的学生还是分不清相加的数位,我只是在想,我们只是要求进行口算,为什不能直接用“竖式”口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呢,虽然那样超出了教学的要求,可是学生病不需要列竖式啊,口算起来应该会更快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4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本节课中注重的是通过小棒操作的过程,体现学生经历计算的基本思维过程,从一开始的实物操作(主题和小棒)、到随后的表象操作(头脑中重现分一分、摆一摆的过程),再到最后的符号操作(语言表征,计算结果),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形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继而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标。

  针对课堂练*的高效性这个研究课题,我主要想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

  一是:练*的层次性。从一开始的圈一圈算一算切合例题进行巩固,到小手对数,进展到无实物的抽象计算,再到填十位上的数,发现进位与不进位的区别,最后进行生活运用,深透估算的思想。

  二是:练*的趣味性。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在*日的教学中常常用到小手游戏,例如课前的对对碰(就是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中的小手对数等,旨在让孩子用最爱动、最直接的教具——小手来进行口算练*,而且用小手的形式展现,速度快易于检查。

  三是:练*的针对性。本节课的重点算法就是相同数位相加,算理则是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想法,在练*设计中,我特意安排了“小手对数”“十位上填几”以及“拓展练*”这三个版块,旨在通过多个练*,针对性的进行重点的.训练和难点的递进式突破。

  在本堂课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听取了赵晓英主任和张志娜校长的点评后,更是深得反思:

  其一:“数形结合如何才是真正的有效?”

  低年级的计算教**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是最优化的选择,本节课中我在设计中也想要突出这点,但一堂课上下来,总觉得在数形结合点上不是很流畅,学生能正确的摆小棒,准确说出自己的摆法,但落实到算法上就总是出现问题,听从了两位专家的点评后,我顿悟:数形的结合要适时而紧凑,学生在自己体验摆法后,就应该结合他们的口述一边说一边提炼算法一边进行板书,这样“形”(小棒)和“数”(算法的算式)才会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学生才会明白:我摆的这个过程原来就是用这个算式来表示的呀!从而更有效的理解算理和算法。

  其二:“算法多样化和算法最优化的抉择”

  我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计算24+8,那“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优化”?对于《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我个人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应区别于趣味数学的游戏,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中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费用”。同时,学生发现自己所创造的算法被列为最佳成或较佳,在他们幼小心灵里会萌发出自我价值,增强学*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中会主动挑战自我,这才是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5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学*能为后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笔算奠定基础。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如果前面的20以内进位加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没有学好,那么这节课就会寸步难行。从教材的'逻辑体系出发,首先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口算是必要的。其中,我重点复*了“24+5”,唤起学生已有认知,为学*新知理清思路,有利于算法的迁移。

  在备课和试上的过程中,对“24+6”的设计一直很纠结。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摆小棒,能算出得数,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说,甚至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算理,归纳算法。因此,由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摆小棒,介绍算法是最初的设想,还能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兴趣,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然而,从课堂效果来看,在随后的练*环节,学生的反应并不乐观,甚至有学生还是“顽固”地使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进位加的算理。因此,在学校同事的帮助下,我重新调整教学设计,欲从以下几点突破难点:

  1、动手操作

  关于“24+6”和“24+9”的教学时间比重,同事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24+6”比较简单,重点应放在“24+9”。然而通过查阅资料,我认为“24+6”的算法是新知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的重要环节。对于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低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表象,理解算理,抽象算法,发展数学思维。具体教学时我又分为四个层次:摆——圈——捆——说。从实际教学来看,由于我教学语言的琐碎,放的不够,这个环节还没达预期效果。接着计算“24+9”时,由扶到放,学生出现了两种算法,一种是凑十法,把9分成6和3,4和6凑成10,这样和20组成了30,然后再用30加3,得33;第二种就是先算4和9合成13,再算13加20,得33。但由于紧张,在抽象算法的环节不自然顺畅。

  2、五次比较

  第一次比较是开始列出“24+6”和“24+9”后,比较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由此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二次比较是教学完“24+6”和“24+9”的算法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计算的过程中相同点,使学生明白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算个位,个位上满10了,因此得数的十位上就比原来多了1个十和;第三次比较,很遗憾,由于紧张,忘了这一环节,原来准备对比“24+5”和“24+6”﹑“24+9”,为什么结果是二十几﹑三十几;第四次比较是在游戏“送小蚂蚁回家”环节,同样是43+,为什么有的到四十多,有的到五十多?第五次比较是在“智慧转盘”,同样是76加一位数,估算时为什么有七十几,有八十几?设计的目的紧扣重难点,发展学生思维,彰显数学味,让计算教学有理有据;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计算与趣味。

  本课教学中,安排卡通人物“小明”贯穿整个教学,让小明与小蚂蚁的互动吸引学生注意,通过帮小蚂蚁回家提高估算能力,进一步体会“满十进一”;小蚂蚁请吃苹果三个题组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和小蚂蚁玩转盘游戏,巩固算法,提高口算速度;与小蚂蚁的告别,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不足还是很明显的:

  1、例题教学时间安排过长,导致拖堂。

  2、没有在新授之后把24+5、24+6、24+9三题的算法比一比,以突出本课的重点。

  3、教师关注学生的学还不够,倾听能力待加强。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即使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要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6

  10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要求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我在学生学*这一内容前复*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这个章节内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棒进位计算,计数器进位计算结合讲解竖式进位计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数多动手,同时进行分层教学引导B,C类学生小棒计数器计算A类竖式计算。教学中我通过PPT插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引导学生看图写算式,让学生尝试多种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对数的理解对加法的理解。课堂中,我力求做到:

  一、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看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

  我运用“图书馆”的图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记录图中重要知识点“童话世界28个萝卜”,“丛林世界4本”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加法的意义“一共多少本书”就是把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的数量加起来,引导学生写出加法算式。

  二、让学生掌握多种计算方式加深学生对加法理解。

  第一种方式通过摆小棒计算,让学生拿出小棒跟随老师摆小棒,边摆小棒边让学生说出数的组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数的.理解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十位上要把进得一加进去。第二种计算方式计数器计算,计数器计算可让学生加深个位十位的认知,知道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进十位变成一个一。第三种竖式计算,学生已有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竖式计算和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计算得基础,这一环节我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完成计算,提高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

  三、巩固练*,提高学生泛化能力,加强学生对加法计算的理解。

  出示2张加法计算图片让学生看图写算式,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本节课A类学生可掌握本节课内容,B类学生虽可根据关键信息写出算式但是理解教弱,可通过工具辅助计算。C类可在引导下提高理解,点数,认读能力。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基本能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不主动,今后我要带动这部分学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7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喜欢数学。

  为了顺利地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点:

  1、抓住知识“生长点”,巧设复*过关题,激发学*兴趣,树立学*信心。

  本节课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继续学*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以“游戏”和“抢答”的形式设计了三类练*题,对刚学过的“9加几”进行了回顾复*,通过复*为下面学*新知做好了知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起了学*的信心,保证了学生能以最佳的学*状态投入到后面的学*中。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的空间和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授过程中,我设计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入手,利用教材中学生领取饮料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设计安排,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找出了两个主要问题(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水);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先寻找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学*,学生很轻松地列出了算式。但在探索用多种方法计算得数时,学生只探索出了一种计算方法“凑十法”,给人的感觉学生的思维想象太狭窄,可能这与第一节课“9加几”的教学时,强化了“凑十法”有关系。在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我把第二个问题完全放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教学由“扶”到“放”,师生*等参与,共同探讨、交流,学生拥有了充分的自主学*的空间和机会,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学*效果。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层练*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的乐趣!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8

  对计算教学来说,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计算,还要求能够掌握灵活的计算方法,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使计算教学有创新,就必须让计算课“活”起来。下面的教学案例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案例1]导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将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大家高兴吗?在这一天,老师将为大家请来艺术学校的8位小演员为大家表演精彩的节目呢!学校也将为大家准备一份小礼品——(师出示)每人一袋金丝猴奶糖。

  师:请大家帮助学校算一算,我们班需要多少袋糖?

  生1:我们班有56人,一共需要准备56袋糖。

  生2:还有8位小演员呢,还要准备8袋糖。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人!好,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56+8=

  [点评]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现实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师设计“庆六一”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这种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导入数学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学*兴趣。

  [案例2] 新授

  师:怎样计算56+8呢?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们迅

  速拿出小棒,看谁拿得最快!

  师:(指一名学生)你的小棒拿得真快,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拿的'?(先拿5捆和6根,再拿8根)

  师:摆一摆,56根小棒加8根小棒,怎样摆才能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摆毕,同组交流,指名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边汇报)

  生1:从8根里拿出4根,56根加4根是60根,60根再加4根是64根。

  生2:从56根里拿出2根,2根和8根凑成10根,54根再加10根是64根。

  生3:6根加8根是14根,50根加14根是64根。

  生4:52根加8根是60根,60根加4根是64根。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摆法,你喜欢哪一种摆法?你能根据你的摆法试着说一说怎样计算56加8?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学生汇报:

  生1:56 + 8= 64 生2:56 + 8= 64

  (60) 4 4 54 2 (10)

  想:56 + 4 = 60 想:2 + 8 = 10

  60 + 4 = 64 54 + 10 = 64

  生3:56 + 8= 64 生4:56 + 8= 64

  50 6 (14) 4 52 (60)

  想:6 + 8 = 14 想:52 + 8 = 60

  50 + 14 = 64 4 + 60 =64

  …………

  师:经过计算,我们班需要准备64袋糖。看来呀,计算56+8的方法还真不少呢!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些方法中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9

  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既是为后面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多位数加多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根基所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本节课的优点是:教学思路清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首先,课堂上先通过复*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加法,巩固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为下面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作铺垫。

  在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灵活改变教学情境,创设了过“六一”节时,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买了24瓶矿泉水够分吗?再买来9瓶够吗?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后,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29+4=33,但当我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就在学生脑子一片空白时,我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的工具——小棒,对学生说“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好吗?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我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通过摆小棒,对于已经知道得数的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学生,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对于学生不同的算法,我都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之间能互相启发。在练*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多让孩子说说这个结果是怎么算出来的?让学生讲出24+9的计算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比较24+5和24+9的异同点,知道24+5是不进位的加法,24+9是进位加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复*时间太长。

  2、例题处理的不够完整。

  3、练*题的设计应先出示口算题,让孩子们在亲笔练*后,再出示判断题,结合孩子们的学*情况这样设计会更合适。

  4、只注重了老师的教,表面看上去这是一节比较完美的课堂,从复*—新授—练*环环相扣,层次清楚,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学情,只注重了学生的说,实际上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已脱离了操作的视线,是在空说,造成学生根本不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强化训练不到位,造成会的不讲已懂,不会的还是不会,课堂教学效果不够好,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

  虽然学生的口算方法不成熟,计算速度不够快,但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让学生掌握方法之后,学生的口算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0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以上学期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阶段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如果前面的20以内进位加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没有学好,那么这节课就会寸步难行。如24+9,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凑十法,把9分成6和3,4和6凑成10,这样和20组成了30,然后再用30加3,得33;第二种就是先算4和9合成13,再算13加20,得33。

  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运用情境图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操作小棒理解“满十进位”的算理。再次感悟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

  在练*的处理上,“想想做做”2有三组同类练*。我没有一次性的全部出示完毕,而采取分步的策略,先出示第一组4+8,34+8,54+8,84+8,先请孩子轻声的`读一读,然后独立计算。计算后,请孩子充分的交流,“通过计算这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刚开始孩子说的比较表层化,比如都是加法,第一个加数个位都是4,第二个加数都是8等等,这些都是从算式本身观察到的。后来有学生发现四道算式得数的个位都是2,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计算过程。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得数的个位会都是2呢?在这样的引导中孩子回忆到这一组题目都是先把个位相加,都是先算的4+8,所以得数的个位都是2。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通过题组练*引导孩子去发现规律,不是为了发现而发现,而是在发现规律后能够运用所发现的规律去提高运算速度。因此,在接下来的两组练*中孩子完成的很顺利,正确率很高。这也体现了学以致用。

  学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差异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统一的教学思路,同层次的练*,实在是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环节都很好,只是个别学生掉队,使我感到伤心,因材施教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孩子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同桌100的视频,下午我有针对部分难点进行了直播,虽然说没有达到目标的全部完成,但是我认为学生是在自我探究的情况下进行的学*,所以我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因此我以复*,通过选用有针对性的口答计算的方式进行导入,口算是学*新知识的基础,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新知识理清思路。接下来把加法计算的两种方法让学生总结出来。为学*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上学期学过的凑十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呈现的是开联欢会的部分场面,并用图画和对话形式呈现问题和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我把主题图设计为我校运动员的欢庆会,让学生感觉活动就在我们身边,数学课标要求,创设合理有效的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积极创设学生喜欢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运用知识,并能正确计算。

  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凑整十法和相同数位相加法的算理。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教学的评价有时缺少针对性,因此评价显得有些单一,还有个别环节的小结缺少及时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认真反思这节课上完了,也许很多老师和我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这节课究竟在哪里使用学具比较恰当呢?怎样让学生产生使用学具的需要呢?我个人觉得,单纯的只教算题过程学生能够理解,也能明白,单独的说小棒,进行圈一圈,也可以理解,但是综合到一起,就出现了上下不对照的现象。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我想我会继续研究这几课,以便能够更清楚的让学生明白。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

  今天上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感觉学生学得很累我也上得很累。现在重新给这节课整理一下思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首先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而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但是,学生在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时,对于计算的过程方法也就是表述:先算(),再算(),有一部分学生还没能熟练地表述出来,所以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个内容时,学生也一样没能很快地说出计算的过程。特别是到再算()时更是一个难点,或许是在上前面的内容时,我没有特别强调“拿先算出的得数来加上还没有加的另一个数”这句话的原因吧。

  其次在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时候,我因为担心时间的问题和课堂纪律的问题,所以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进行摆一摆、算一算,而是我把小棒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练一练中学*,虽然教学目的达到了,但是感觉学生的感悟没有那么深刻,所以也是造成对计算的过程方法表述不够清楚的原因吧。

  因为一直都在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虽然这为后面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做练*时感觉学生对利用“凑十法“凑成整十数这个方法不够熟练,不喜欢用这个方法来计算,虽然我们提倡算法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用,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对于后面教学简便计算应该是不利的,因为凑十法是简便方法计算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

  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而上面存在的问题说明我还要更深层次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备课要更加充分,仍然要努力填补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3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的。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算理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算理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先通过“数画片”的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之后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从而导入两位数加一数的进位加法,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去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述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的算法,做到算法多样化,开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教学中,我尽量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交流。学生通过同桌边操作边交流想出了计算“24+9”的多种算法,对于学生自己想出的各种算法,我都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与其他同学的'算法比一比等活动,在课堂巡视中更多关注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点拨,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学*在学生的操作中体现。小学数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任务更多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很多的过程与方法就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惯,同时,也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在本堂课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计算24+9,那“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优化”?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的。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算理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算理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针对一年级儿童天性好玩、好动的特点,我先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与高涨的学*热情,促进儿童主动地学*知识。

  上课时当我让学生根据猜数游戏中的24,56,2,8列出算式后,就让学生算一算得数,前两个是不进位加法学生都会,后两个进位加法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去解决24+8到底得几。在探讨算法时,我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确实也提出了很多算法。然后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研究,推导“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学生能想出了这么多种想法,究其原因就是学*变成了自己的事,学得更主动,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由于是新授课,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些慢,还需要练*。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3)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1

  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是以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为基础的,因此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复*了这样的加法,帮助学生重新温*,感知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准备。

  我在教学时利用发书的这一情境,并让学生进行提问题,可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局限性,他们对“一包、零散”的概念不是很明确。在探讨计算方法的时候,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归出三种不同的方法,我都是引导学生向“相同数位相加”融合,为后面的发现做下基础。

  在授课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只有个别的学生还是分不清相加的数位,我只是在想,我们只是要求进行口算,为什不能直接用“竖式”口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呢,虽然那样超出了教学的要求,可是学生病不需要列竖式啊,口算起来应该会更快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2

  今天上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感觉学生学得很累我也上得很累。现在重新给这节课整理一下思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首先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而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但是,学生在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时,对于计算的过程方法也就是表述:先算(),再算(),有一部分学生还没能熟练地表述出来,所以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个内容时,学生也一样没能很快地说出计算的过程。特别是到再算()时更是一个难点,或许是在上前面的内容时,我没有特别强调“拿先算出的得数来加上还没有加的另一个数”这句话的原因吧。

  其次在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时候,我因为担心时间的问题和课堂纪律的问题,所以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进行摆一摆、算一算,而是我把小棒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练一练中学*,虽然教学目的达到了,但是感觉学生的感悟没有那么深刻,所以也是造成对计算的过程方法表述不够清楚的原因吧。

  因为一直都在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虽然这为后面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做练*时感觉学生对利用“凑十法“凑成整十数这个方法不够熟练,不喜欢用这个方法来计算,虽然我们提倡算法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用,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对于后面教学简便计算应该是不利的,因为凑十法是简便方法计算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

  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而上面存在的问题说明我还要更深层次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备课要更加充分,仍然要努力填补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3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的'算理和规范书写格式。但是由于我对学生了解分析的不够,导致学生没有掌握学*重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材安排“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学生先通过观察情景图,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为了缩小范围,在提问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提出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同学们特别活跃,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加法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和别人分享,在同学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挑选出例题,请学生列出算式,接着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考该如何来计算出横式的结果,由于不进位加法较容易,很多学生通过口算轻而易举的算出答案,我也认为这一部分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就没有借助小棒来教学,更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没有把竖式形象化,接着再抽象成数字。没有利用小棒加深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数位对齐。从而掌握列竖式的计算过程。所以在例题过后,学生在做练*时遇到一位数加两位数,竖式错误很多。

  在今年后的教学中,还要多了解学生实际,不能低估学生,更不能想当然的高估学生。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4

  上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我总结本堂课的得失如下: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出发,设计了“参观机灵狗的书店”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兴趣。同时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当小老师找同伴列式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时,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我都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到学生才是学*的主体,老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如在讨论算法多样化时,我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在他们表达不清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说明算法,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教学的评价有时缺少针对性,因此评价显得有些单一,还有个别环节教师的点播缺少及时性。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5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本节课中注重的是通过小棒操作的过程,体现学生经历计算的基本思维过程,从一开始的实物操作(主题和小棒)、到随后的表象操作(头脑中重现分一分、摆一摆的过程),再到最后的符号操作(语言表征,计算结果),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形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继而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标。

  针对课堂练*的高效性这个研究课题,我主要想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

  一是:练*的层次性。从一开始的圈一圈算一算切合例题进行巩固,到小手对数,进展到无实物的抽象计算,再到填十位上的数,发现进位与不进位的区别,最后进行生活运用,深透估算的思想。

  二是:练*的趣味性。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在*日的教学中常常用到小手游戏,例如课前的对对碰(就是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中的小手对数等,旨在让孩子用最爱动、最直接的教具——小手来进行口算练*,而且用小手的形式展现,速度快易于检查。

  三是:练*的针对性。本节课的重点算法就是相同数位相加,算理则是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想法,在练*设计中,我特意安排了“小手对数”“十位上填几”以及“拓展练*”这三个版块,旨在通过多个练*,针对性的进行重点的.训练和难点的递进式突破。

  在本堂课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听取了赵晓英主任和张志娜校长的点评后,更是深得反思:

  其一:“数形结合如何才是真正的有效?”

  低年级的计算教**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是最优化的选择,本节课中我在设计中也想要突出这点,但一堂课上下来,总觉得在数形结合点上不是很流畅,学生能正确的摆小棒,准确说出自己的摆法,但落实到算法上就总是出现问题,听从了两位专家的点评后,我顿悟:数形的结合要适时而紧凑,学生在自己体验摆法后,就应该结合他们的口述一边说一边提炼算法一边进行板书,这样“形”(小棒)和“数”(算法的算式)才会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学生才会明白:我摆的这个过程原来就是用这个算式来表示的呀!从而更有效的理解算理和算法。

  其二:“算法多样化和算法最优化的抉择”

  我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计算24+8,那“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优化”?对于《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我个人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应区别于趣味数学的游戏,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中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费用”。同时,学生发现自己所创造的算法被列为最佳成或较佳,在他们幼小心灵里会萌发出自我价值,增强学*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中会主动挑战自我,这才是教学改革的真谛!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评课稿 (菁华3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评课稿1

  周二下午我有幸聆听了谢老师执教的关于计算教学的公开课《两位数加两位数》。这堂课给我以清、亲、轻、新的感觉。

  一、清。

  整节课谢老师无论是在新授环节,还是练*的设计都给人以脉络清晰的感觉。虽然是二年级的一节课,但谢老师摆脱了惯用利用情节设计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直接从算式入手,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旧知来探讨本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本来容易产生枯燥感的计算教学,在谢老师一环紧扣一环的安排下,学生学*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二、亲。

  整节课谢老师教态自然,让听课者觉得她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在对学生教学,而是以一位大姐姐的身份在跟学生探讨知识,探索计算方法。在师生和谐的交谈中,学生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谢老师也是一位心灵手巧,勇于创新的老师。她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台历,亲自设计制作了新颖实用的口算台历本,将枯燥的口算练*变得生动有趣。

  三、轻。

  在清晰的教学设计下,老师的亲切教导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新授环节的设计:谢老师从43+25入手,让学生自由发表计算方法,学生发表了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接着老师请学生出题:43+2□,此题既可以作为不进位加法的练*,又可以作为进位加的例题,同时又将不进位加到进位加的学*过程降低了坡度。练*环节的设计:从口算台历卡,到估一估,再到学生的编题练*,以及生活中的应用等环节,学生学得是有滋有味,轻轻松松。

  四、新。

  谢老师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也是别具匠心。在中高年级,学生会学*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其中之一就是转化。虽然要到几年后才学*转化在策略,但其实在低段学生已经在慢慢地接触这些转化的思想,今天所教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就是在计算教学中运用转化思想的一个例子,谢老师有意识的在板书中渗透入转化的思想,为学生未来的学*做好铺垫。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评课稿2

  听了杨老师的课,感受颇深,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

  杨老师整个教学设计从复*旧知——导入新知——操作理解——技能的形成——运用知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过程。

  通过口算题中出现的14+28=?的情景导入,自然过渡到进位计算,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会使学生感到突然,又把加法的三

  条法则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解决认知冲突的积极性。

  杨老师在新授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小棒,探究算理、展示交流,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

  认知结构。让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明白“哪一位满十,就应该向它的前一

  位进1”并掌握竖式的规范书写。在课的过程中杨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错误”资源,发现了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

  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并且让课堂显得更加实际与真实。在基本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后刘老师设计了具有

  层次的练*,再通过大量丰富的练*熟练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另外,杨老师对学生*惯的培养很到位,以身示范,每一个”=”都是用尺子画出来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评课稿3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教学和在一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笔算的基础,很多学生会依赖笔算方法而舍弃简便的口算方法,所以郭老师从复*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口算的思路进行计算。“32+20、52+9”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作好了铺垫。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口算基础是非常好的。例题的计算方法非常多样学生已经学会了把整十数进行拆分,然后利用整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方法口算出结果了。由此可以看出,郭老师*时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是非常到位的,学生的口算基本功都比较扎实。在学生口算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郭老师引导学生对口算方法进行了优化,引导学生学会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为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针对低年级小朋友的特点,郭老师设计了生动有趣的练*,“口算比赛”,“鸽子送信”等活动都使学生的学*变得饶有兴趣。

  另外,郭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中发现不同的口算的方法。一年级的小朋友积极地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够安静地倾听同伴的发言,并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棒。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5)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评课稿 (菁华3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评课稿1

  今天我们看到袁校长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节课的全部示范过程,让我们看到学校领导在教学上真正起到了“标杆”和示范引领作用,下课后和和几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大家对袁校长这节简约而又实用的好课无不称赞。

  概括地说这节课有五大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是咱们学校课题研究在课堂上的探索、实践和运用。如学生已经很熟练的知道回答问题时候应该说“先说答案,然后说我是这样想的”。有一个学生说的不对,老师说:“你说的不够准确,谁来帮一帮她呢”,有一个学生说的不对,亲切的说“你这个问题提的不对呀!”这说明*时老师在课堂训练扎实有效。

  2、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和算理的探究:教学例题时候,先出示情境图,然后是观察,找数学信息,然后提问题,学生说算式,教师紧接着说:你是怎么得到的?然后说你怎么计算呢?当大家开始探究的时候,教师说:可以独立思考,先摆一摆,也可以拨一拨,一学生说先摆20,再摆5,老师追问:20是怎么摆的?老师的提问引导层层递进,脉络清晰,学生思维能得到良好的培养。计算20+25的时候,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怎样计算,而是让学生们在自己操作、自我尝试,自我验证中得出结论。学生在这段教学中表现的很兴奋,几分钟的时间又是摆,又是讨论,又是交流,又是汇报。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自主探究、自主学*能力。教学中老师更是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关注后进生的学*状况。从一开始的请曾诚可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提示孩子:注意听,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到最后让她摆小棒并说说怎么摆的,回答正确了,及时的肯定了她的进步,同时指出她的“然后”用的太多了。一个后进生孩子回答的有的慌张和胆怯,“老师说:不要紧张,谁来补充?”,后面一个孩子回答的很清晰,老师说:掌声鼓励一下”。通过变换不同的鼓励和表扬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老师的过程和成功体验反观我自己,经常就是一个方法鼓励,怪不得用着用着就不起作用了。

  4、注重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低年级孩子好动,自制性差,老师在关键时候的提醒:“注意坐姿,注意倾听,注意举手的姿势”。摆学具的时候,摆好了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当孩子们动手操作结束后,老师清晰的提出要求:把学具放在一边,像罗怡婷一样坐姿端正,比比看哪一组坐的最端正。开火车的时候先提要求:注意力要集中,坐端正,回答完毕后,其他同学要当小老师说“对”。这样长期训练,孩子们就会有良好的课堂听讲*惯。

  5、教师的语言亲切柔和听来很舒服,态度和蔼、沉着淡定符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整节课老师不急不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纵观这节课,袁校长能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节课轻轻松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评课稿2

  本课有以下特点:

  (1)激发兴趣。

  卢老师针对一年级儿童天性好玩、好动的特点,先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与高涨的学*热情,促进儿童主动地学*知识。

  (2)迁移化教学。

  学生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的。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算理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算理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3)算法多样化。

  上课时卢老师让学生根据猜数游戏中的24,56,2,8列出算式后,就让学生算一算得数,前两个是不进位加法学生都会,后两个进位加法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于是她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去解决24+8到底得几。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确实也提出了很多算法。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研究,推导“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学生能想出了这么多种想法,究其原因就是学*变成了自己的事,学得更主动,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在本堂课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卢老师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计算24+8时,有个学生的方法不是很好,很麻烦。结果导致其他学生也那样算。那“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优化”?对于《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本人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时,应当及时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己用”。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评课稿3

  一、教学内容

  我这节课上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材第61页。书上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的内容是后面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基础。

  二、分析教材

  教材首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例题通过分别求数学课本有多少本和一包语文课本和一包数学课本一共有多少本这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喜欢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然后教材分别以学生自己探索的形式呈现了多种算法,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例题,是从不同的两种课本求一共有多少本这种实际问题引出。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计算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防止混淆,教材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35+30和35+3有什么不同?”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新课前,我提前让学生对新课进行了预*并对旧知识进行复*,为学*新知识做准备。

  在教学例题时,先学生回忆了预*时在主题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并进行归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和喜好提出数学问题问题,并让学生运用昨天学*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计算。在教学35+30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我来当学生在学生讲解到比较关键的时候我以学生德身份提出问题,这时全班的学*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很多同学都说了了自己的算法,虽然有的同学总结的不是很好,但是通过这一方法大大锻炼了学生总结,表达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积极性。

  有了前边当小老师的铺垫在教学35+3的.计算过程时学生的学*情绪很高,我顺势让同桌讨论各自的算法并进行总结发言,看谁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到此学生更加深了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

  我还组织学生讨论“35+30和35+3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各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

  “这节课大家学得很专心,投入,获得了不少的新知识,请小朋友谈谈你自己的收获好吗?”通过学生谈收获,师生共同总结全课,不仅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本课教学我力求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达到师生和谐相处和知识的渗透是润如细无声的境界。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6)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数学思考:了解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不同的口算方法。

  3、问题解决: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4、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计算内容、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准备

  情境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流程:

  一、复*铺垫,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许多加法知识,你能写出两个数相加的例子吗?谁想先上来试一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识的把式子分成三类,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并及时鼓励。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4+9=5+7=

  3+7=8+4=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40+30=50+20=

  10+20=40+20=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

  45+3=54+2=

  15+4=26+3=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今天,黄老师带你们去一年一班开联欢会的现场参观,你们高兴吗?那咱们一起出发吧!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5页例2的情境图。

  (1)瞧!联欢会就要开始了,班长和副班长为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准备了一些纯净水,他们班一共有36人,每人一瓶够吗?

  (2)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要想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进而明确要解决一共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3)引导学生列出式子:24+9,让学生观察算式24+9和24+5的不同。

  (4)揭示课题:24+9这样式子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板书课题。

  3.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瓶摆一摆、想一想,看谁的动作最快!

  (2)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学生动手操作,为理解算理提供感性经验。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请小组的代表上台介绍该组的计算方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如下:

  第一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第二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第三种情况: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9根小棒。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4)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是33根小棒。那谁能说一说我们到底怎样计算24+9呢?请几名学生讲。注意突出“进位”。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①24+6=3030+3=33

  ②1+9=1023+10=33

  ③4+9=1320+13=33

  (5)你喜欢哪些方法?同桌交流一下。

  接下来我们一起验证“36人,每人一瓶够不够分”的问题。

  “36人,每人一瓶够分吗?”(不够!36人每人一瓶需要36瓶矿泉水,而我们只有33瓶,所以不够分。)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摆小棒和小组讨论就能学会新的知识,长大了肯定能成为数学家!

  4.抽象概括,弄清算理。

  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5.完善板书

  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需要向十位进1,这样的加法叫进位加法,完善板书。(补充“进位”两个字)

  三、专项练*,内化方法

  (一)专项练*,内化方法

  1.教学“做一做”第1题

  先圈一圈,再计算。

  多媒体出示书上图片

  27+4=()36+8=()

  先算()加()得()先算()加()得()

  再算()加()得()再算()加()得()

  学生圈后,追问圈画的意思,使学生对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更清晰、更有条理。。

  2.课本65页做一做。

  (二)综合应用,提升能力

  1.练*十五第4题。多媒体出示图片,先让学生看图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2.练*十五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请你回忆一下,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它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的区别是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的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用凑整法,把两位数凑成整数,也可以把两位数分解先用一位数加一位数,再用和去加整十数。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4+9=33(瓶)

  ①24+6=3030+3=33

  ②1+9=1023+10=33

  ③4+9=1320+13=33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进位加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和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探寻口算方法的策略,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口算能力。

  3、在学*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吗?谁来出一道这样的口算题考考大家?板书:24+5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今天余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比比谁学得最棒。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教学“24+6”

  1、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都会去春游,今天,也有三个小朋友去游玩,看,他们在草地上数画片呢!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2)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

  (3)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师:解决第(1)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如何列式?(板书:9+6=)

  师:第(2)(3)个问题如何列式?(板书:24+6=24+9=)

  问: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学过的?(9+6=15(张))

  24+6怎么算?

  自主学*要求:

  (1)先自己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2)再和同桌说一说。

  生先摆后交流,指名生边摆边介绍。

  师:他先把几根和几根合在一起?这10根我们可以捆一捆,把它换成一捆小棒,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几捆小棒?也就是几根?(随机板书)

  3、如果我们没有小棒,你知道计算的时候要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吗?小组里面说一说。

  汇报。板书:4+6=10

  20+10=30

  (个答——互说——全班说——个答)

  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十加一十。

  (二)教学“24+9”

  大家真棒!那24+9怎么算呢?

  自主学*要求:

  (1)先自己思考,填一填。

  (2)再和同桌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个答——互说——全班说——个答)

  (三)对比提升

  比较前面学*的“24+5”与今天学*的“24+6”与“24+9”,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交流。

  小结:

  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字相加,再用得数加上几十;

  不同:今天的学*的个位相加得数满十,向十位进一了。

  完善板书(“进位”)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填。学生独立填写。反馈学生作业、总结。

  2、想想做做第二题

  观察比较每一组题里的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数加一位数,再用得到的结果加上十位数。

  3、口算。

  计时完成,指名说说2--3题的口算过程。

  4、想想做做第四题

  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生独立列式解答。

  师:为什么用加法?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伴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复*

  1、口算

  20+4032+1040+4842+475+23

  4+6451+834+534+5083+1

  (1)课件出示,学生口答

  (2)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二、新知引探

  1、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真棒。瞧!有个班级举行联欢会,我们也去看一看。他们现在好象在讨论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信息)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么解决够不够的问题?

  算式怎么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4+9=

  3、尝试计算

  师:怎么算呢?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请小棒帮忙。

  4、交流算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过程)

  24+9=3324+9=331+9=1024+10=34

  631323+10=3334-1=33

  30

  5、比较算法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不错。你喜欢哪种方法?

  把你喜欢的那种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6、巩固算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45+67+6374+9

  三、巩固练*

  1、基本练*

  7+69+56+4

  27+639+56+54

  (1)独立练*

  (2)反馈

  (3)你有什么发现?

  2、对比练*

  23+467+252+6

  23+767+852+9

  (1)口算得数

  (2)比较异同

  (3)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改错练*

  25+8=23()

  47+5=97()

  36+7=43()

  4、发展练*

  35+()=4()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7)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与比较优化出适合于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感觉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智慧小学有许多的课外书,我们来看看其中有些什么书,多少本呢?

  说出各种书名与数量。

  创设情景,引入学*。

  新授

  1、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什么书,各是多少本?

  2、它们合起来又有多少本书呢?求的是什么?

  学生先看图,然后再在全班说

  对《汪汪东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讲座得到”28+4“。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讨论与交流。可以摆小棒、竖式,口算。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练*巩固

  1、试一试,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答。

  2、P49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三题,口算,限定时间计算

  (1)求总数,用加法。列式计算。

  (2)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式子(小组内提,小组集体解决)

  先圈,然后再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算法的探究。

  对策:1、从复*十的分与合,从凑十法入手,为算法探究作铺垫。

  2、让学生通过摆学具来想算法。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算法。

  教学准备:

  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

  师: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学*了10的分与合,现在你还能说得出来吗?

  学生按照顺序说说10的分成。(边说,师电脑演示)

  二、新授

  1、导入

  师:星期天,小强、小红和小林来到了公园里,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师出示情境图:

  学生简要回答小朋友们在做什么(玩画片)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可以把你知道的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新授

  师:小朋友们,你能根据图上小朋友的这三句话,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交流(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

  (四种情况)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

  (4)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交流时候,教师简单板书。

  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解决问题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容易解决?

  师出示问题一: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

  交流算法

  师小结凑十法。

  解决问题二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好不好?

  师:请小朋友先把式子列出来。

  学生列式,简单说说算式的意思。

  师:怎样算24+6呢?我们先来用小棒摆一摆好不好。

  学生先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应该怎样想,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先想一想,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板书算法过程:

  先把24分成20和4,4+6=10,20+10=30。(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多说说对算法的理解)

  练*:师:小朋友们,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师出示:8+42=

  学生自己算一算并交流算法。

  解决问题三

  师:小朋友们,下面该算什么了?

  师出示问题三:

  小明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先列式

  问:怎样想,怎样算?

  学生交流:

  方法一:先把24分成20和4,4+9=13,20+13=33。

  方法二:先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师要问一下,为什么把9分成6和3)

  师板书算法过程

  (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算法)

  练*: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吗?

  师出示:5+39=

  学生自主算一算并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了新知识,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师出示:

  1、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先自己圈一圈,算一算,再进行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观察后,列式解答并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观察后,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计算并交流。

  四、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了许多新知识,大家又可以解决很多新问题。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是什么?

  这个问题留到下课后,小朋友们自己来解决,你们能行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8~5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学*一位数加两位数。"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惯。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看卡片口算。

  4+6=( ) 4+9=( )

  20+13=( ) 30+3=( )

  5+9+30=( ) 8+2+40=( )

  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24+2=( )你是怎样算的?

  [评析:复*铺垫针对性强,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l题中的口算是学*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人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中情境图。三个卡通人物分别介绍自己的名字后用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各自说了什么?你从他们的对话中还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老师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略)。讲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4+6=( )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 24+9=( )

  三、探究新知探究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张?24+6=( )

  1.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

  2.提问:先算4+6=10接下去怎么办?你能用小棒摆摆吗?

  3.学生学具操作后,班内交流摆法,并联系摆法说说打算怎样算。

  4.老师根据学生说出的思路整理板书:

  5.分小组讨论:"24+6"初复*时口算的"24+2"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在哪里?

  6.交流总结:个位相加得到10怎么办?

  [评析:老师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探究问题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24+9=( )

  1.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探究24+9的算法。

  2.分小组交流操作过程。

  3.大组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4.图式结合,进一步理解算理。

  5.比较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算法。

  6.小结:个位相加超过10怎么办?用谁去加整十数?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试一试:你想怎样计算?8+24=口5+39=口

  1.学生独立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是怎样算的。

  2.提问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论第一个加数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都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如果个位相加满10怎么办?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全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分组计算。

  (2)比较:同组的4题,都是先算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读出条件,弄清题意后独立解决。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指名说说"每人各应付多少元?"什么意思。

  (2)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导学生分别用三句活回答解决的问题。

  5.开放题: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几?25+口=3口

  总评: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新,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了学生的学*方式。在教法上教师能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解决新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申,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人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题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新知识,还激励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8)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菁华3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2)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3)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

  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5)想一想

  2+34=

  (6)反馈练*

  65+2=

  6+69=

  2+65=

  69+6=

  2、教学例1。

  (1)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2)图示

  (3)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4)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5)反馈练*: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数感。

  3.在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

  40+5 56+40 18+30

  32+4 20+73 5+61

  43+20 7+62 4+53

  32+10 50+22 20+35

  默算,指名答。

  指名说说32+4.7+62的计算过程。

  2.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和整十数相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小红.小强和小兰是好朋友,他们正在一起玩数画片的游戏呢。

  (2)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①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你会列式吗?板书24+6

  ②小兰和小强一共有多少张?谁来列式?板书24+9

  ③小兰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9+6

  ④小兰.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24+9+6

  (3)哪道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这节课我们重点学*24+6.24+9这两道算式。

  2.教学24+6。

  (1)我们先来看24+6,24+6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你打算怎样摆,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你自己摆一摆,想一想怎样很快知道有多少根小棒?

  (2)谁上来摆一摆?

  先摆2捆加4根,再摆6根,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3)那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计算24+6?指名说,同座位互相说一说。

  3.教学24+9。

  (1)刚才小朋友学得真好,我们再来看看24+9,24+9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我们也先用小棒摆一摆,怎样摆?边摆边想想怎样计算。

  (2)请生上来摆一摆,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于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于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于10,再算23+10=33。

  (3)这三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把24+9的计算过程跟同座位说一说。小朋友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5.小朋友,我们今天计算使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超过了10,那十位上的20就要变成30,30就要变成40,小朋友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

  6.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一位数放在前面,你会计算吗?请打开书到第49页,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生回答,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1

  (1)下面我们看着图来计算两道题目,题目有什么要求?

  (2)第1题你打算怎样圈?为什么这样圈?我们先算什么就把它们圈一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并计算出算式的和。

  (3)交流第二题的圈法,并说说两道算式的得数。

  2.想想做做2

  (1)学生口算第一组题,观察一下这4组题,第一题和下面三题计算时有什么联系?

  (2)我们计算下面三题时都要先算4+8=12,所以个位上都是2,但是4+8=12超过了10,所以十位上30要变成40,50变成60,80变成90。

  (3)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口算出另外两组题吗?

  3.想想做做3

  说图意,要求图书角原来有图书多少本我们该怎么办?你会列式计算吗?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生答。

  4.想想做做4

  (1)小力.小佳.小强来到了玩具店,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哪些玩具,各是多少钱?

  (2)小力买了一只玩具熊和一盒积木,应付多少元?我们怎么办呢?生列式计算并口答。

  (3)小强和小佳各买了什么?他们分别应付多少元?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

  (4)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元呢?指名说,同座位说。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3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学*一位数加两位数。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惯。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看卡片口算。

  4+6=( ) 4+9=( )

  20+13=( ) 30+3=( )

  5+9+30=( ) 8+2+40=( )

  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24+2=( )你是怎样算的?

  [评析:复*铺垫针对性强,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l题中的口算是学*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人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中情境图。三个卡通人物分别介绍自己的名字后用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各自说了什么?你从他们的对话中还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老师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略)。讲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4+6=( )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 24+9=( )

  三、探究新知探究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张?24+6=( )

  1.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

  2.提问:先算4+6=10接下去怎么办?你能用小棒摆摆吗?

  3.学生学具操作后,班内交流摆法,并联系摆法说说打算怎样算。

  4.老师根据学生说出的思路整理板书:

  5.分小组讨论:24+6初复*时口算的24+2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在哪里?

  6.交流总结:个位相加得到10怎么办?

  [评析:老师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探究问题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24+9=( )

  1.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探究24+9的算法。

  2.分小组交流操作过程。

  3.大组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4.图式结合,进一步理解算理。

  5.比较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算法。

  6.小结:个位相加超过10怎么办?用谁去加整十数?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试一试:你想怎样计算?8+24=口5+39=口

  1.学生独立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是怎样算的。

  2.提问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论第一个加数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都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如果个位相加满10怎么办?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全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分组计算。

  (2)比较:同组的4题,都是先算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读出条件,弄清题意后独立解决。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指名说说每人各应付多少元?什么意思。

  (2)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导学生分别用三句活回答解决的问题。

  5.开放题: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几?25+口=3口

  总评: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新,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了学生的学*方式。在教法上教师能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解决新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申,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人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题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新知识,还激励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9)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的能力以及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创新性的思维。本课着重安排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策略的运用。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周末,小明、小亮和小红到郊外游玩,休息时,他们打算互相欣赏各自所带的画片。你能找到三个小朋友所说的数学信息么?(出示课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试着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4、他们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试着写出算式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9+6,24+6,24+9,24+6+9

  师:上面几道算式,哪一道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学生回答,教师擦去第一个问题和算式)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2和第3个问题。

  2.教学24+6。

  师:24+6=30,你是怎样算的?请四人小组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方法:(投影)说说你们的方法。其他同学可以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有问题要问他们么?那我来问:你们先算的几加几?你们是怎么想到先算4+6的?让投影前的同学带领大家够10根捆起来。

  让我们跟着课件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计算过程。(课件)够了10我们就捆起来,这又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教师板书:4+6=1020+10=30

  教师提醒: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写完得数后别忘记写出单位名称。

  师:这个方法你学会了么?请同桌俩快速的互相说说这个方法。

  3.教学24+9。

  师: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赛选出有关的信息列出算式么?请试着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师一边用课件演示一边板书:24+6=3030+3=33请生再说说这个方法。

  4+9=1320+13=33找另一生说说这个方法。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尽管计算过程中拆分的加数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把一个数拆开后变成整十数再相加,这就把新的加法算式转化成了前面学过的加法算式。计算24+9的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算法优化)

  教师小结:今天的加法题,我们可以用摆小棒的办法解决问题,将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分开摆,并将单根的小棒凑成10根捆成一捆,再计算。

  4.对比总结。

  师:观察比较24+6=30,24+9=33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刚才这两道题都是先把哪两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呢?再怎么办?

  学生:都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加得的得数再和整十数相加。

  师:再来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也就是说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板书),前面我们学过的二十几加一位数都得到的是二十几,今天学*的二十几加一位数怎么变成了三十几呢?十位上多的这1个十是哪里来的?生回答后教师规范语言“个位满10向十位进1”板书(进位)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了1个十。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师:今天学*的口算方法同学们掌握了么?下面我们就通过练*来检验一下你的

  1.想想做做2

  师:先口算第一组题中的三题。

  从这组相似的题目中,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先算3+7=10。也就是说这三道题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数与整十数相加。用这种方法,快速算算第二组、第三组。(左边同学第2组,右边同学第3组比赛)

  2、游戏:摘苹果。

  师:的确,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学*非常扎实。这节课,到底是男生学得好还是女生学得好,孙老师也分不清了,所以我想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来赛一赛你们的水*,敢于挑战么?我先来说一下游戏规则:课件上会出现6道算式,算式的得数就藏在黑板上的大苹果中,请同学们推选出男女同学代表各一名,到黑板前摘苹果,男生摘得多,就是男生获胜,相反则是女生获胜。其他的同学不准喊出答案,要在心里给自己的队伍加油。准备好了么?

  四、畅谈收获

  师公布结果,现在我作为我们学校的爱学*广播电台的小记者采访一下这位同学,请问你获胜的秘诀是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五、拓展延伸

  1、有奖竞答。

  为了奖励同学们这节课的优秀表现,孙老师特意邀请了小红和小明这两位特邀嘉宾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大转盘的游戏,他们都转了两次,你能猜猜他们转中的各是什么玩具么?说说你有什么高招一下子就猜中了?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分享一下你的思路么?

  2、智慧城堡。

  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后,同学们就顺利地闯入智慧城堡。接下来,还有更难的问题要考验我们,有信心挑战么?

  想一想:35+□=3□,□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35+□=4□,□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其实,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学*的小主人,生活中的有心人!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与比较优化出适合于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感觉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智慧小学有许多的课外书,我们来看看其中有些什么书,多少本呢?

  说出各种书名与数量。

  创设情景,引入学*。

  新授

  1、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什么书,各是多少本?

  2、它们合起来又有多少本书呢?求的是什么?

  学生先看图,然后再在全班说

  对《汪汪东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讲座得到”28+4“。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讨论与交流。可以摆小棒、竖式,口算。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练*巩固

  1、试一试,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答。

  2、P49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三题,口算,限定时间计算

  (1)求总数,用加法。列式计算。

  (2)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式子(小组内提,小组集体解决)

  先圈,然后再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2、通过对比认识,感受“进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互相交流,体验探索的过程。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难点:通过对比认识,感受“进位”的必要性。

  一、复*旧知

  1、比一比看谁能算得正确

  2、复*:24+5。师提问:24+5你是怎么算的?

  二、探索新知

  导入:刚才同学们挑战得很成功。但在取经的路上我们又遇到麻烦了。是这样的:下周啊,我们班要举办联欢会,班长和副班长为同学们准备了矿泉水,但他们有困难需要求助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愿意)那我们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去!(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观察画面,解决问题

  1、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箱子里有24瓶矿泉水,箱子外有9瓶。

  师提问:哪位同学能看得更仔细的连文字看清楚的我们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这道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箱子里有24瓶矿泉水,外面有9瓶)已知条件知道了该如何列式呢?----板书:24+9

  2、提问:24加9是几位数加几位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师板书

  3、大家先估算一下24+9会等于几十几呢?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个别学生汇报。

  师问:刚才大部分同学都能很认真地动手操作了,哪位同学愿意上黑板,把你刚才的摆法跟大家分享分享?

  重点1:我先把24分成整十数20与一位数4, 4根与9根合成13根,再从13跟中数出10根,捆成一捆,组成1个十,再与左边的两捆组成3个十。3个十再与外面的这3根组成33-------你这个是先算了什么,再算什么的。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主要板书。

  重点2:我是先从9根中拿出6根与24根中的4根组成10根。10根捆成一捆,组成一个十,再与左边的两捆组成3捆,也就是3个十。3个十再与剩余的3根组成33------你有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提问:这一捆怎么来的?

  4、提问:这两种分法有什么共同点(满十根都要捆成一捆,组成一个十,这一捆还要与左边的两捆组成3捆,也就是3个十。)不同点?

  6、师:喜欢这种分法的举手,喜欢这种的举手。

  7、小结:不管是这种分法还是这种分法,我们在进行口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思维模式进行口算。

  (三)教师演示,提高认识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能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计算24+9,老师也想动手玩一玩,摆一摆,你们愿意欣赏老师的作品吗?但老师有要求:你们要认真看,看后要静静想,想后要用心说,行吗?

  提问:老师的这种摆法是怎么摆的,先算了什么,再算了什么?

  (四)对比认识,感受“进位”

  过度语:刚才我们探讨的是24+9这个算式的计算方法。那么24+9是几位数加几位数呢?

  3、师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之前我们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4、生:今天我们学*的24+9个位相加4+9=13超过十了。----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学*的24+9它们的个位4与9相加已经超过十了,也叫满十了。你们来看(课件演示)

  师:之前我们学*的24+5它们的个位4与5相加不满十,你们看(课件演示)

  师:这两个分式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从个位加起,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不同点?(个位相加不满十的,得数十位与原来的十位相同不变。 个位相加满十的,得数十位就比原来的十位多了一个1,这个1表示1个十,这个十是怎么来的?今天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的,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我们今天这节课学*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进位)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你会给同学什么建议?

  三、知识应用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建议来完成下面的练*。

  1、课本做一做1

  2、填空----你们发现了什么?(提问)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

  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

  1.基本练*: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过桥游戏

  3.综合练*:跳伞游戏

  4.发展练*: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25页的例题,第25~26页“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复*(出示卡片)①数的组成;②一位数加一位数;③整十数加整十数。

  2、(同学们学得这么开心,汽车兄弟也想跟我们一起学。)多媒体演示: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场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问题,各怎样列式?

  45+30 45+3 30+3

  再问: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教学45+30(两位加整十数)。

  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算法。

  (4)解答问题。

  现在有一辆有35座的客车和一辆20座的客车。(你可以提出一个求和的问题吗?)口答。

  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哪种方法算得快,简便一些?

  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这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讨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四、课堂作业。

  课外书抄的练*。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学得真不错,很多同学非常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想出两道题来考考大家吗?

  教学后记:学生学得真不错。学*气氛活跃。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优选【五】篇(扩展10)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范本5份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分别出示口算卡片:8+6= 7+9= 8+4=

  20+15= 16+50=

  2、说出口算步骤:20+(7+5)= 30+(5+5)=

  3、演示课件“”,出示:27+2=

  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的过程.(先算个位上的7加2等于9,再算20加9等于29.)

  【继续演示课件“”】聪明的小猴子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了,它见我们都会算27加2,就把第2个加数“2”拿走了,换上了“5”,这道题就变成了27+5.你们还会算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算一算这道题.

  二、探索新知

  1、自学尝试

  学生自己摆小棒,探索27加5的计算方法.

  2、小组交流操作情况

  3、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配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1)先算7加5等于12.再算20加12等于32.

  (2)把5分成2和3,3加27等于30,30在加2等于32.

  (3)把27分成22和5,5加5等于10,22加10等于32.

  (4)从27起,1个1个地往上加,加到5是32.

  4、比较

  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继续演示课件“”,学生随着叙述口算的步骤.(27加5,先把7和5相加得12,再把20和12相加得32.)

  5、小结

  师:今天我们计算的题目和以前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十了)这样的加法叫什么?(进位加法)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原来十位上的数增加了1)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了,送给十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的数就多了1个)

  三、巩固练*

  1、完成第6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出示:5+35=

  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强调:无论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还是一位数加两位数,都要注意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做一做的第2题.

  48+6= 8+63= 74+9=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3、口算:7+6= 9+5= 6+4=

  27+6= 39+5= 6+54=

  同桌对比口算,互相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4、开放题

  下面的□填几?

  57+□=5□ 57+□=6□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问: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

  教材第67页练*十六的第2题和第3题.

  2.15+5= 9+62= 75+7= 23+8= 3+47= 4+89=

  3.一个加数是67,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2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学*一位数加两位数。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惯。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看卡片口算。

  4+6=( ) 4+9=( )

  20+13=( ) 30+3=( )

  5+9+30=( ) 8+2+40=( )

  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24+2=( )你是怎样算的?

  [评析:复*铺垫针对性强,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l题中的口算是学*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人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中情境图。三个卡通人物分别介绍自己的名字后用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各自说了什么?你从他们的对话中还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老师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略)。讲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4+6=( )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 24+9=( )

  三、探究新知探究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张?24+6=( )

  1.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

  2.提问:先算4+6=10接下去怎么办?你能用小棒摆摆吗?

  3.学生学具操作后,班内交流摆法,并联系摆法说说打算怎样算。

  4.老师根据学生说出的思路整理板书:

  5.分小组讨论:24+6初复*时口算的24+2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在哪里?

  6.交流总结:个位相加得到10怎么办?

  [评析:老师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探究问题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24+9=( )

  1.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探究24+9的算法。

  2.分小组交流操作过程。

  3.大组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4.图式结合,进一步理解算理。

  5.比较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算法。

  6.小结:个位相加超过10怎么办?用谁去加整十数?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试一试:你想怎样计算?8+24=口5+39=口

  1.学生独立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是怎样算的。

  2.提问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论第一个加数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都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如果个位相加满10怎么办?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全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分组计算。

  (2)比较:同组的4题,都是先算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读出条件,弄清题意后独立解决。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指名说说每人各应付多少元?什么意思。

  (2)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导学生分别用三句活回答解决的问题。

  5.开放题: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几?25+口=3口

  总评: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新,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了学生的学*方式。在教法上教师能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解决新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申,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人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题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新知识,还激励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3

  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是在学生学*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着重解决的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问题,结合这一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算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用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交流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加深认识,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对算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回顾计算过程,明确算法。

  在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出计算结果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对比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然后总结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复*旧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们班谁的反应快,谁又能说得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出示口算题:

  20+20= 20+7=

  60+30= 40+5=

  30+50= 30+8=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生2: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复*学过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64页例1情境图。仔细观察,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预设

  生:小林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3.你能根据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师:怎样列式?

  生:求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就是把小林写完的和要写的字的个数合起来,列式是25+2。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25+2=)

  4.出示另一条数学信息:“我才写了20个字”,你们能根据这条数学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给学生时间考虑)

  预设

  生: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25+20=)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问题意识。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数感。

  3.在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

  40+5 56+40 18+30

  32+4 20+73 5+61

  43+20 7+62 4+53

  32+10 50+22 20+35

  默算,指名答。

  指名说说32+4.7+62的计算过程。

  2.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和整十数相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小红.小强和小兰是好朋友,他们正在一起玩数画片的游戏呢。

  (2)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①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你会列式吗?板书24+6

  ②小兰和小强一共有多少张?谁来列式?板书24+9

  ③小兰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9+6

  ④小兰.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24+9+6

  (3)哪道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这节课我们重点学*24+6.24+9这两道算式。

  2.教学24+6。

  (1)我们先来看24+6,24+6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你打算怎样摆,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你自己摆一摆,想一想怎样很快知道有多少根小棒?

  (2)谁上来摆一摆?

  先摆2捆加4根,再摆6根,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3)那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计算24+6?指名说,同座位互相说一说。

  3.教学24+9。

  (1)刚才小朋友学得真好,我们再来看看24+9,24+9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我们也先用小棒摆一摆,怎样摆?边摆边想想怎样计算。

  (2)请生上来摆一摆,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于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于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于10,再算23+10=33。

  (3)这三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把24+9的计算过程跟同座位说一说。小朋友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5.小朋友,我们今天计算使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超过了10,那十位上的20就要变成30,30就要变成40,小朋友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

  6.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一位数放在前面,你会计算吗?请打开书到第49页,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生回答,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1

  (1)下面我们看着图来计算两道题目,题目有什么要求?

  (2)第1题你打算怎样圈?为什么这样圈?我们先算什么就把它们圈一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并计算出算式的和。

  (3)交流第二题的圈法,并说说两道算式的得数。

  2.想想做做2

  (1)学生口算第一组题,观察一下这4组题,第一题和下面三题计算时有什么联系?

  (2)我们计算下面三题时都要先算4+8=12,所以个位上都是2,但是4+8=12超过了10,所以十位上30要变成40,50变成60,80变成90。

  (3)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口算出另外两组题吗?

  3.想想做做3

  说图意,要求图书角原来有图书多少本我们该怎么办?你会列式计算吗?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生答。

  4.想想做做4

  (1)小力.小佳.小强来到了玩具店,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哪些玩具,各是多少钱?

  (2)小力买了一只玩具熊和一盒积木,应付多少元?我们怎么办呢?生列式计算并口答。

  (3)小强和小佳各买了什么?他们分别应付多少元?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

  (4)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元呢?指名说,同座位说。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分别出示口算卡片:8+6= 7+9= 8+4=

  20+15= 16+50=

  2、说出口算步骤:20+(7+5)= 30+(5+5)=

  3、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出示:27+2=

  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的过程.(先算个位上的7加2等于9,再算20加9等于29.)

  【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聪明的小猴子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了,它见我们都会算27加2,就把第2个加数“2”拿走了,换上了“5”,这道题就变成了27+5.你们还会算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算一算这道题.

  二、探索新知

  1、自学尝试

  学生自己摆小棒,探索27加5的计算方法.

  2、小组交流操作情况

  3、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配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1)先算7加5等于12.再算20加12等于32.

  (2)把5分成2和3,3加27等于30,30在加2等于32.

  (3)把27分成22和5,5加5等于10,22加10等于32.

  (4)从27起,1个1个地往上加,加到5是32.

  4、比较

  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学生随着叙述口算的步骤.(27加5,先把7和5相加得12,再把20和12相加得32.)

  5、小结

  师:今天我们计算的题目和以前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十了)这样的加法叫什么?(进位加法)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原来十位上的数增加了1)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了,送给十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的.数就多了1个)

  三、巩固练*

  1、完成第6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出示:5+35=

  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强调:无论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还是一位数加两位数,都要注意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做一做的第2题.

  48+6= 8+63= 74+9=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3、口算:7+6= 9+5= 6+4=

  27+6= 39+5= 6+54=

  同桌对比口算,互相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4、开放题

  下面的□填几?

  57+□=5□ 57+□=6□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问: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

  教材第67页练*十六的第2题和第3题.

  2.15+5= 9+62= 75+7= 23+8= 3+47= 4+89=

  3.一个加数是67,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