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李清照通用五篇

首页 / 文库 / |

  《如梦令》李清照 1

  原文: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如梦令》,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归途中匆忙间“误入藕花深处”的事。稍加品味,词人心中的无比喜悦可以悟得。去野外风景绝妙处“溪亭”游玩应该欢快,因为欢快就喝过头了酒,因为醉酒后沉沉睡去在太阳快落山时醒来才匆忙驾船回家;这喝酒是助兴,喝醉酒是爽朗尽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明临出荷花荡还赏看到了满滩鸥鹭从荡中齐飞出的壮观场面;即惟其晚归才见到了这*时难得见到的美妙画面,心情定然转生愉快。归结起来,青年时期李清照的生活由自己意愿而定,大抵以美满尽兴为终极追求目标,人生潇洒,情趣率真。

  词中只是写到“满心欢乐”吗?笔者认为,“惊险刺激”在文本中也多有交待。一个青年女子郊游到“日暮”,路途行走就有不便,此一险;因为“沉醉”于酒恰才醒来,头脑昏昏沉沉,又加上天已擦黑,辨不清方向,此二险;荷花荡水域到处荷到处花,本想撑船回家却终于“误入藕花深处”离开家里反而更远,此三险;天黑心慌,手忙脚乱,“惊起一滩鸥鹭”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就惊吓了自己,此四险……而所有这些,倘凑巧造成自己醉眼心慌、手忙脚乱而哐铛入水,则是天大的惊险。以致于如今追忆起来,仍然心悸而魄动;这从词的开头“常记”一词可以体会出来。

  词人在对暮归途中迷路的描述,用“争渡,争渡”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活画了她的焦虑慌张及手脚并用划船的情形。请看,词人怎能不急呢?连鸥鹭水鸟也倦飞而归巢,而自己竟然迷路了。因此,描述那种水鸟成片惊起的动作形象实在是反映自己心情的焦灼,或者说,“满滩鸥鹭”惊飞正是词人意乱神散情形的映衬,以景衬情,写照真实。

  要说词中要“喜悦”有“喜悦”,要“惊险”有“惊险”。而这个“喜悦”有“喜悦”本身的“喜悦”,也有“惊险”中孕育的“喜悦”;同样的道理,“惊险”本身固然“惊险”,就是没在“误入”之前已是包孕了“惊险”。即“喜悦”、“惊险”不是割裂开来而是相互关联又相互交融的。

  让我们再来总观该词,词语“常记”表达的信息是什么呢?第一,词人仍然是在青年时写作该小令;第二,词人是在很多年后的中老年时期写作了该词。如果属于第一种情况,无非是写郊游的开心快乐以及归程的惊险刺激;倘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第一种情况包容的含义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似乎还应该包括“青年时欢乐是欢乐,惊险刺激也仍然是欢乐”,因为中老年的李清照饱受战乱和丧夫之苦,心情自然是极度凄凉,人也就衰弱;故即使想率性有所作为也提不起精神来,去冒险掠奇寻赏新鲜味就更没有胆量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常记”坐实而落在中老年李清照的脑瓜和视野中似乎更为觉得合理些。即一旦上述第二种情况的设想果真成立,该曲词作所包藏的意蕴就有了三层:①欢乐;②惊险;③凄切。

  要说明的是以“凄切”来烛照该词,不但不会大杀“欢乐”的风景,而且还会使“欢乐”更显得可贵无比。也即以“欢乐”去写“凄凉”,李清照南渡后的“凄凉”几至极点。正因为“欢乐”不再,“凄凉”就满心满怀。常常追忆“欢乐”,只能惹动“凄凉”更转为“凄惨”。

  李清照《如梦令》小词既欢乐开心,又惊险刺激,还凄切悲惨。

  《如梦令》李清照 2

  课前两分钟,教室里孩子们背诵着李清照的词,字字句句清脆悦耳,这是*两周以来老师要求他们晨读背诵的诗词,听着整齐的声音就知道已经滚瓜烂熟。

  上课的音乐声响起来了,站在讲台旁边的老师做了个停的手势,诵读声戛然而止。孩子们都盯着老师,老师缓步走上讲台,边走边轻声说道: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伴随这诵读声,轻轻走进课堂,走进李清照,走进如梦令!(板书:如梦令)

  一、解题

  随着老师的手势,生齐读课题。

  师:看着如梦令这三个字,你想说些什么?

  生:如梦令是词牌。

  生: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师:能说说你知道的词牌吗?

  生:渔歌子、浣溪纱。

  生: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生:水调歌头、虞美人、卜算子。

  师:很好。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也称为词谱。为了方便记忆,人们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一个词牌有好多诗人去填,后人为了区分,在标题目时,会把词的第一句用小括号括在词的旁边,比如我们今天要学*的如梦令,李清照的就有两首,分别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还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二、初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词的韵味来!

  生自由读,摇头晃脑,读的很是投入。等读书声渐渐弱下来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你的朗诵水*?请站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生: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你读的真好!有宋词的味道!谁还愿意再试试?

  又有好几个同学朗读,抑扬顿挫,把握得很到位。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已经琅琅上口了,现在不看课本,看能不能背下去?

  合上书本,大多学生都能背个差不离。

  三、读“胖”全词

  师:会读会背,只是个基础,现在你们再读读,看能读出那些画面!

  生: 我仿佛看到了溪亭日暮的美景。

  生:我感受到了藕花深处的幽静与甜美。

  生:我看到一滩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

  (教师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师:这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大家再读读,把这一幅幅画面读活了!

  生再次去读,去想。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画面,不理解的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常记,就是经常回忆起。溪亭,就是溪流边的亭子。日暮,就是太阳落山。

  生:这句应该是:常常回忆起那次夕阳晚照,溪边亭子里喝酒赏落日的情景。

  师:溪亭,可以理解为溪边的小亭,也作地方名讲。

  生: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

  师:多美的画面啊!我们来读出这种美吧!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沉醉不知归路,又该如何去解释呢?

  生:醉了,不知道回家的路。

  师:看注释,这个醉是——

  生:陶醉!我觉得李清照不仅欣赏着美景,还与朋友开怀畅饮,喝酒喝多了而忘记了回家的路。

  师:对的。请把这份醉意读出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指名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这就是溪亭日暮的画面。现在我们再来看藕花深处

  生: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是说他们玩好了,乘着小舟,准备回家,但是不小心划到了荷花池里。

  生:这些荷花好美啊!碧绿的荷叶像翡翠做成的大盘子,荷花像是婀娜多姿的仙女。

  师:读出来!

  生: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师:兴,在这里应读出高兴、尽兴之意,不要读成一声。

  生再次读。

  师: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词人乘兴而去,尽兴而归。面前的一切,似画非画,令人陶醉,可是天已经黑了,再美的画面也不能久留,于是她和伙伴们——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他们嘻嘻哈哈,争着划船,结果把已经休息的鸥鹭惊起,沙滩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欢笑声、鸟拍翅膀的声音,由静到动。

  师:说得真好呀!这些个画面一下子动起来了。我们把整首词美读一遍。

  生有感情的诵读。

  师:这首词只有三十三个字,我们却读出了这么多的内容,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读书的最大本事就是能把一本书读厚,但也要把它读薄!

  四、寻找词眼

  师:一篇文章,要有文眼,一首诗,有诗眼,那么词也不例外,大家想想,这首词的词眼在哪里?

  生思考,举手。

  生:我以为应该是“醉”,诗人对美景沉醉,对玩得尽兴沉醉,对这次游玩念念不忘沉醉。

  生: 李清照品着美酒,赏着日暮、藕花、还有一滩鸥鹭。让人沉醉在里面,所以我也认为是醉。

  师:我也是这样理解的,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因为醉而不能忘!因为醉而留下了这首词! 因为她的醉才有我们今天的醉!(板书:醉)

  五、课外延伸

  师:十六岁,花一样的年华,试想,一个妙人儿,与伙伴泛舟湖上,一边饱览秀美的风光,一边轻斟浅品杯中的美酒,喝醉了酒,划着小船,误入荷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那是多么一副浪漫的情景啊!读来真真是如闻荷香,如临其境。李清照还有一首《如梦令》,我们曾经积累过,谁来背背?

  生: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这首词说的是: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师继续解说:

  李清照生于一个宦官人家,父亲是学者兼文学家,母亲也是名门闺秀,擅文学。这样的出身,对那个时代的女子是多么可贵,她既能享受舒适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她有过一首《点绛唇》,你们还记得吗?

  生: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师:李清照所处的那个时代,可和你们现在不一样,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女子婚前是没见过自己的丈夫的,李清照也不例外。可是这天早上,她正在荡秋千,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来了,正是她的没见面的赵明诚,她不能看,又想看,想走掉,又不甘心,于是她就“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貌似嗅青梅,眼睛却是转向来人的。多可爱的小女子,我们再来读读这首《点绛唇》

  生: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师:新婚后的李清照是幸福的,他和赵明诚两人既是文学知己,更有事业上的相投——金石研究,新婚燕尔,诗词琴棋,妇唱夫随。此时她写过一首《一剪梅》。谁来说说?

  生: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师:这是李清照写给新婚不久负笈远游的赵明诚的。字里行间情深意浓,读来让人心醉,使人觉得牵挂和被牵挂都是一种幸福。

  师:可是幸福总是那么短暂,老天也许都在妒忌李清照的幸福吧。他们所处的大宋朝经历了“清明上河图”式的和*繁华之后,赵宋王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为屈辱的一页。李清照的小家也开始了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流亡途中,行至乌江镇时,当她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着浩浩的江面,吟下了一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现在面对着滚滚的乌江,我们就是李清照,再放声诵读一遍!

  生齐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李清照还有一首《八咏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同学们听听看这气势,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弱女子所写,这是一般的七尺男儿都没有的气魄。

  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流亡途中得急症病故,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爱人,此时的李清照,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等待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侮辱。而更令她惶恐的是,有小人向朝廷诬陷她“颁金通敌”欲置她于死地而后快。为了表明心迹,当金兵一路追赶高宗时,李清照也匆匆忙忙地携着一批古物南下,追随高宗踪迹,打算把它献给朝廷。一路上,她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人情冷暖亲身所感,但最终没能如愿。这一年秋天,心力交瘁的李清照,面对着满地的黄花不由得吟出了:寻寻觅觅——

  生齐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就是这首《声声慢》使李清照奠定了文学史上的“词宗”的地位。记得前天看一位同学的日记上写着:“日记啊日记,真是一个愁字了得啊!”看到这里,老师不由的笑了,我批了这么一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写日记强说愁啊!”孩子们,和李清照的万古愁心比起来,你的这些还称得上愁吗?

  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此时的李清照,满腹的愁绪,只能交予她所钟爱的文字,孩子们,用我们的声音,再来感受那种柔肠百结,凄清孤寂的脉脉情怀吧!

  生动情吟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缓缓叙说:花自飘零水自流,花亦非花,人也早已作古。今天,李清照衣裙飘飘、婉婉约约的向我们走来,她那长长短短的词句,无一不精彩,无一不出色,她的才情、她的睿智,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熠熠发光。面对着她,我忍不住要吟这首小诗:语言的花朵

  生齐接:在历史的暗处

  悄然绽放

  雨水的坠落

  打湿月光的台阶

  江南三月

  桃花依旧庭院空空

  那架秋千是否还有乱红飞过

  流水的嘴唇能否读懂清照的信笺

  昨夜,伊人临镜画眉

  素袖轻拭、泪痕脂香

  花窗外小桥系着木船

  独上西楼月如钩

  师:孩子们,三十三个字的如梦令,引出了我们对李清照的无限感慨,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唐诗宋词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果说唐诗是那淙淙流着的甘美的清泉,宋词就是那溪边飘香的花朵,让我们常去掬一捧清泉,采几片花瓣,沏一壶清茶,轻啜一口,慢慢回味,芳香四溢。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自己的人生去读,去读这永远的唐诗,去读这永远的宋词。让我们的心灵更加丰富,让我们的情操更加优美,让我们的言谈更加文雅,让我们的感悟更加深刻!

  《如梦令》李清照 3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1、疏:指稀疏

  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3、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如梦令》李清照 4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1.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2.浓睡:酣睡。3.卷帘人:指侍女。4.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诗句大意:

  昨夜雨稀稀落落下个不停,风却刮得很紧,沉睡一宿,酒意却还没有全消。(写景叙事,点明下文发问的起因)

  我问侍女海棠怎样了,她却说,海棠还是像原来那样啊。(“试”:关切花事,既想知道又不忍知道花落消息的矛盾心理。)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啊!(这是词人对侍女“海棠依旧”的回答的否定,更是对风雨中花朵凋零的惋惜,对春天逝去的无奈。“绿肥红瘦”,别致而贴切地描摹出春末夏初的景色,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主题思想:

  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表达了爱春(伤春)、惜花的真情,也含蓄表达了感慨青春易逝,爱惜自己如花青春年华的感情。

  《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在教学本课是,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作为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之最,因此在教学设计是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煽情”或者“铺垫”应该做好。老师朗读一副对联,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提醒学生体会33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直到最后跟着音乐吟唱本词。并且教师通过范例来吟诵这首词,使学生的兴趣马上浓厚。所有这些,都使学生感受到了学*《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2、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本课不仅采用了让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课堂细节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例如,当学生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马上给予纠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学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在教学时,我抓住一个“醉”字切入,从词中去逐层感受“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带给词人的深深的醉意。让学生根据词语联想画面,“日暮溪亭”“藕花深处”“一滩鸥鹭”,在这些词语的引领下,让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画面有声有色、有人有景、有静有动,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魅力。这一板块设计,试图唤醒学生所有的器官感受词: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诵、用脑想象、用心灵感受,打开身体所有通道接收词的信息,进入词境,使学生学词的过程成为愉悦身心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上我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因为好多学生并没有进入词的意境,没有充分展开想象,这一环节只是成了少数优秀生的殿堂。

  《如梦令》李清照 5

  诗词内容

  如梦令

  作者: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2)溪亭:临水的亭台。

  (3)日暮:黄昏时候。

  (4)沉醉:大醉。

  (5)兴尽:尽了兴致。

  (5)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6)回舟:乘船而回。

  (7)误入:不小心进入。

  (8)藕花:荷花。

  (9)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hēng),怎样才能

  (10)惊:惊动。

  (11)起:飞起来。

  (12)一滩:一群。

  (13)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如梦令》李清照通用五篇扩展阅读


《如梦令》李清照通用五篇(扩展1)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 (菁华6篇)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1

  每天我都过着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常常会去溪边那座小亭子里饮酒作诗,好不快活。然而,我最喜欢在傍晚时分观赏夕阳西下,那天的落日,真可谓是美伦美奂。

  那天,我与朋友相约溪头小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落日美景。夕阳映红了云霞,尽情地释放出最后一丝光亮。她静静的漂浮在水面的上方,远远的天边金黄一片,夕阳似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如悬挂在天际的大红灯笼,在溪面上推出了长长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我看着夕阳慢慢西沉,稍微不注意,她便悄无声息地跳进了清澈的水中,带走了一片霞光。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天黑才想起回家。我固执地拒绝了朋友,独自乘船返回,可恼中昏昏沉沉,迷失了方向,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漫无目的地泛舟湖上,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水中的荷花。今天的荷花似乎格外粉红,那一朵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又的微微盛开,抿开了小嘴儿,露出了黄黄的花蕊儿;又的全部绽放,宛如恬静的少女,静静地立在水中央……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上面还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无私的荷叶将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让她们无需孤芳自赏,片片荷叶围绕在身旁。

  此时的我不知不觉划着小舟进了荷花深处,被满塘的荷花、荷叶围着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头脑些许有点清醒,忽然隐隐约约看见前方有些什么,便划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群洁白的鸥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水,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全部“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我在这迷宫般的水塘中寻找出路,可始终没有发现。我低头一看,水中有一轮圆圆的明月,猛然间抬头,缺乏下月亮不知何时一静静滴挂在当空,将月光轻轻柔柔地撒满荷塘。水*如镜,只是偶尔有几只小鲤鱼是不是跳出来,继而钻井水里,不见了。荷花也陶醉了,弯下腰谁在这荷塘月色的安静与祥和之中。

  我被满塘的荷花包围这,躺在小船里,一切都睡了,我也睡了,谁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2

  每天我都过着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常常会去溪边那座小亭子里饮酒作诗,好不快活。然而,我最喜欢在傍晚时分观赏夕阳西下,那天的落日,真可谓是美伦美奂。

  那天,我与朋友相约溪头小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落日美景。夕阳映红了云霞,尽情地释放出最后一丝光亮。她静静的漂浮在水面的上方,远远的天边金黄一片,夕阳似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如悬挂在天际的大红灯笼,在溪面上推出了长长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我看着夕阳慢慢西沉,稍微不注意,她便悄无声息地跳进了清澈的水中,带走了一片霞光。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天黑才想起回家。我固执地拒绝了朋友,独自乘船返回,可恼中昏昏沉沉,迷失了方向,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漫无目的地泛舟湖上,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水中的荷花。今天的荷花似乎格外粉红,那一朵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又的微微盛开,抿开了小嘴儿,露出了黄黄的花蕊儿;又的全部绽放,宛如恬静的少女,静静地立在水中央……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上面还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无私的荷叶将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让她们无需孤芳自赏,片片荷叶围绕在身旁。

  此时的我不知不觉划着小舟进了荷花深处,被满塘的荷花、荷叶围着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头脑些许有点清醒,忽然隐隐约约看见前方有些什么,便划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群洁白的鸥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水,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全部“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我在这迷宫般的水塘中寻找出路,可始终没有发现。我低头一看,水中有一轮圆圆的明月,猛然间抬头,缺乏下月亮不知何时一静静滴挂在当空,将月光轻轻柔柔地撒满荷塘。水*如镜,只是偶尔有几只小鲤鱼是不是跳出来,继而钻井水里,不见了。荷花也陶醉了,弯下腰谁在这荷塘月色的安静与祥和之中。

  我被满塘的荷花包围这,躺在小船里,一切都睡了,我也睡了,谁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3

  一个夏日的清晨,李清照独自一人坐在古色古香的凉亭中,放眼远眺湖中的美景,不由得想起几日前她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赏花的情景。

  那天午后,几个朋友约我去“溪亭”赏荷花,我立刻兴致勃勃地赶到那里,只见满池的荷花似少女般亭亭玉立,心中不由欢喜,便坐进亭中细细观赏。朋友们为我斟好了酒,大家尽情地饮酒作乐,吟诗作对。我也毫不推辞,与朋友们推杯换盏,好不自在!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夕阳的余晖就已轻轻披在了身上,天色也暗了下来。眼看就是傍晚了,我忙向朋友们告辞,一门心思要往家赶。不料,兴许是酒喝多了的缘故,我的头晕乎乎的,但时间仓促,我只能坐上停在岸边的小船,准备划船回家去。没过多久,我就感觉不对了,咦,怎么到处都是荷花?借着酒意,我在荷花丛中迷了路,怎么也划不出去。凉风**,沁人心脾的荷花香气,一缕一缕地围绕着我。

  我索性停下手中的桨,斜靠着船身,微微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欣赏这令人陶醉的美景。啊,这一簇簇的荷花莫不是玉石雕琢而成?怎生得如此精致?这淡淡的粉莫不是取美人脸上的那片绯红?怎生得如此粉嫩?这碧绿而又厚重的荷叶莫不是那天宫中的玉盘?怎生得如此硕大?小溪托着小船儿,慢悠悠地飘啊荡啊,闯进了荷花深处,哪儿都是浑然天成的荷花,怎叫人看得过来?哪儿都是渗进心扉的幽幽香气,怎叫人闻得过来?我随意地摆动小桨,小船在荷花丛中进进出出。“扑棱,扑棱”,我一惊,是什么声音?这时,一群鸥鹭鸟从我眼前飞过,哦,原来是我发出的声响惊扰了这些可爱的小东西,请见谅啊!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几尾小鱼也好奇地探出脑袋,偷偷打量我。我感受着这梦幻中的美景,仿佛又喝醉了一样,醉醺醺的笑了……

  回想起那次愉快的郊游,我不禁偷偷地抿嘴一笑,于是,我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一首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4

  每天我都过着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常常会去溪边那座小亭子里饮酒作诗,好不快活。然而,我最喜欢在傍晚时分观赏夕阳西下,那天的落日,真可谓是美伦美奂。

  那天,我与朋友相约溪头小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落日美景。夕阳映红了云霞,尽情地释放出最后一丝光亮。她静静的漂浮在水面的上方,远远的天边金黄一片,夕阳似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如悬挂在天际的大红灯笼,在溪面上推出了长长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我看着夕阳慢慢西沉,稍微不注意,她便悄无声息地跳进了清澈的水中,带走了一片霞光。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天黑才想起回家。我固执地拒绝了朋友,独自乘船返回,可恼中昏昏沉沉,迷失了方向,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漫无目的地泛舟湖上,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水中的荷花。今天的荷花似乎格外粉红,那一朵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又的微微盛开,抿开了小嘴儿,露出了黄黄的花蕊儿;又的全部绽放,宛如恬静的少女,静静地立在水中央……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上面还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无私的荷叶将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让她们无需孤芳自赏,片片荷叶围绕在身旁。

  此时的我不知不觉划着小舟进了荷花深处,被满塘的荷花、荷叶围着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头脑些许有点清醒,忽然隐隐约约看见前方有些什么,便划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群洁白的鸥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水,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全部“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我在这迷宫般的水塘中寻找出路,可始终没有发现。我低头一看,水中有一轮圆圆的明月,猛然间抬头,缺乏下月亮不知何时一静静滴挂在当空,将月光轻轻柔柔地撒满荷塘。水*如镜,只是偶尔有几只小鲤鱼是不是跳出来,继而钻井水里,不见了。荷花也陶醉了,弯下腰谁在这荷塘月色的安静与祥和之中。

  我被满塘的荷花包围这,躺在小船里,一切都睡了,我也睡了,谁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5

  已经是暮春了,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昨夜的风很急,伴着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不禁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我的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

  我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于是唤来了侍女。

  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昨夜的海棠如今怎样?孰料,却说海棠依旧,这让我出乎意料。尽管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她的回答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她的回答如此漫不经心表明还是不了解我的心思阿。

  知道吗?知道吗?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枝头的花朵被绿叶替代了。这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还有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都也被替代不再复返了。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6

  我经常回想起往昔的快乐时光,想起自己游山玩水的经历。

  记得夏日的一个傍晚,我悠闲地来到一条溪流边的亭子,溪流清澈干净,偶尔也泛起几朵白花,“哗啦啦”地流淌不息,奔跑向前。亭子也很美丽雅致,几扇卷帘自然垂下,微风轻拂,丝丝心动。

  我斜倚在柱子边,斟着小酒,小口地抿着品味着,太阳也渐渐下山,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详和。天暗了,变成深蓝色的了,几丝白云依旧停在原地,似乎不曾移动,太阳依旧光芒万丈,依然那么贪玩。她找来云朵姐姐们,与她一起玩化妆舞会。

  这儿一组红色的,那里一群橙色的,中间一队粉红的,还有浪漫的玫瑰红,可爱的小鸡黄等等,各种或浓或淡的绚丽色彩组合起来,再加上太阳金灿灿的光晕,就如一朵镶了金箔的七彩花一般,明艳且迷人。鸟儿们归林了,叽喳地欢快地叫着,仿佛给这幅生动的“画卷”配上了天籁之音,很是悦耳。

  我坐到船上,陶醉的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我不禁大口大口饮酒了,也许是心生快意吧!我凝望着西边的日落美景,嘴里念念有词,感慨道:“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哪!”接着,我又将酒杯倒满,“举杯邀夕阳,仰项饮酒尽”。酒下了肚,忽然觉得好晕。天仿佛就在刹那间,黑了下来。

  我游兴已得到了满足,便准备乘船回去,由于喝了太多酒,天又黑了,我醉醺醺地面对着回家的路,却毫无头绪。乘着酒劲儿,我胡乱地选了一条路。

  花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中,我竟侮辱了一片荷塘。荷塘里荷花争奇斗艳,每一朵都争相怒放,粉嫩嫩的,仿佛一触即碎。有的荷花已完全舒展开了,有的还是含苞欲放,不论哪类,都很美,别有一番风采。此时的我,沉醉其中,好像自己也成为了百花中的一朵,仿佛自己就是这花海中的仙子似的,我心里忽然感觉:其实,当一朵不起眼的荷花,也是不错的嘛!

  荷叶呈深绿色,经脉呈翠绿色,风儿嬉戏,鼓动了荷叶,使荷叶扭起了腰,在池面上漾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我随口吟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哪。”

  船儿继续向前进,却早已惊动了一群正在休息的鸥鹭,它们“扑棱棱”地飞起,下了我一跳,将我从沉醉之中拉了回来,酒也醒了一半。

  于是,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通用五篇(扩展2)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实用五份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 1

  夏日的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站在庭院里赏花,看着那美丽的落日,不禁又想起了那天游览溪亭,饮酒赏景的情景。

  那天,我约了几个好朋友,一起饮酒,那时正值傍晚,夕阳滑落的景象十分美丽,只见那落日像一个喝了酒的醉汉,涨红了脸,跌跌撞撞地向下走去,发出微弱的光,映亮了周边的云彩,像一只只火凤凰,在夕阳身边飞舞着,十分漂亮!太阳疲疲软软地悬在天边,只剩下最后小半张脸了,再射不出刺眼的光芒,,只是无力地流出橘红色的色彩,流在天上,流在湖里……

  兴许是太高兴的缘故,我多喝了几杯,不禁有点儿醉醺醺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就连回家的路都忘了怎么走了。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一轮明月挂上了天空,我喝的尽兴后,才知道要回家了,于是,我调转船头,准备回家,我奋力划着小船,可是,走着走着,便发现不对劲了,疑?都走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到家呢?于是,我便四处张望了起来,原来,我走错方向,误入了荷塘深处。我揉了揉双眼,不禁被这荷塘月色给吸引住了,那一朵朵荷花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十分美丽,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绽开了笑脸,好像在向我问好;有的还是个花骨朵儿,小巧玲珑,饱涨的马上要破裂似的。我深吸一口气,啊,好香啊!一股清香顿时沁入心脾,我继、续向前划着,不知不觉中却早以惊动了在沙洲上栖息的欧鹭,惊得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在银色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 2

  又是一个夏天,李清照独自一人在湖边踱步,看着这满池的荷花,李清照回想起往日的趣事,不由的抿嘴笑了起来。

  那是去年的夏天,李清照与几位知音相伴,乘着荷花满池之日到溪亭边泛舟。历来文人墨客讲究诗情画意,几位好友各个泛舟从家边湖口泛至溪亭,一路上大家高谈阔论,饮酒作乐,吟诗唱曲,好不自在,李清照与友人们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溪亭。

  李清照一行人在溪亭上饮酒吟诗,从三国鼎立谈到如今的美好生活,从秋的高远谈到夏的浪漫,从杭州西湖的美丽谈到溪亭的别致……,他们就好像打开了话匣子,收也收不住,简直无作不谈。

  李清照与有人饮酒赏景,溪亭边水清澈见底;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着自己柔软的蛮腰;田田的荷叶密密麻麻,碧绿的让人舒心;溪底里的鱼儿时不时在荷叶荷花间来回穿梭,时不时透过荷叶探出自己的脑袋;湖面有九只洁白,可爱,生机勃勃的白鹭嬉戏,捕鱼,休息……景色宜人。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一轮泛着橘色红晕的太阳落到了溪面,金色的太阳把溪水也照的通红。李清照这才想起了回家,她匆匆告别了友人,独自划着小船儿回家。兴许是她刚刚喝多了的缘故吧,回家的路她已经找不着,也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于是误入了荷花深处,四周全是荷花,荷叶,根本看不见什么回家的路。李清照此时再也无心情赏花作词了,她现在一心只想着要回家。她着急的拼命划着小船,手紧紧地攥着船桨,手心里急出了汗。她惊恐的左顾右盼,希望能看见回家的路,也许是她动作太大了吧,正在这溪中嬉戏的一群鸥鹭被她吓得飞出了水面。

  想到这里,李清照的笑脸如出水的莲花般灿烂,不禁笑出了声来。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 3

  夕阳西斜,那太阳仍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好似一只大红灯笼挂在西边的天上,连周围原本洁白的云朵,也被它的光焰所点燃了。

  在夕阳柔光的照耀下,小溪变得波光粼粼,好像千万条银鱼在跳动;小溪旁的亭子,把朱红的倒影镶入小溪,颇有画意。

  “哈哈哈!”“呵呵!”是谁在笑啊?原来是前来郊游的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正在亭子里饮酒聊天呢!

  这时,李清照已经倚酒三分醉,靠在亭柱上,说:“看,这天色已晚,我们不如驶只小舟,到那溪里去玩一玩,赏一赏水上风光,你们看,如何?”“好啊!”“不错,不错。”

  李清照刚说完,便又举起酒杯,喝光了酒,此时脸上泛起了红晕。

  朋友很快借来了一只船,让李清照来驾船。

  小船驶过之处泛起涟漪,河里的荷叶绿得要滴出绿汁来,远望一片碧绿。那荷叶也正值观赏时节,有的还是个花骨朵儿,饱涨得像要裂开似的;有的张开两三片花瓣儿,透出一点花蕊儿;还有的全部绽放了,向人们展示着黄金雕琢似的花蕊和像擦抹过胭脂的花瓣儿。这些荷花粉似云霞,甚至把太阳和天空都染成粉红色的了。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李清照被酒所醉,被景所醉,却一不小心驶进了荷花丛中,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走了。朋友们也着急了,让李清照用力地划船,却没注意到正在觅食的沙鸥和白鹭。一个浪打下来,先是几只反应快的立刻腾飞了起来,过了一眨眼时间满塘的白色水鸟都扑腾着翅膀,叫着、唤着飞向天空,如同千百个洁白的小天使一样,返回属于他们的世界。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 4

  零零散散,落英缤纷地面一片。

  常常望枝头的花,但它们抵不住春去秋来早已凋零殆尽。那淡淡的余香在空气中沉淀,牵去了一个没有战火流连,没有生离死别的尘土中。不会干涸的风缠绕了花瓣无论什么时刻,风都可以带着它肆意奔跑,直到花期结束。人也离去,风独自惆怅。若是我能像花儿一样,那便不会这般如风的寂寞。

  我应该感叹花儿刹那芬芳如此短暂,还是应该为它们欣喜早逝的生命便没有痛苦?花瓣带着些暮色,有着柔软而细腻的微光,此刻薄暮已至。

  发结不解心结亦不解。若是发鬓有几丝银白我也无法顾及。面对铜镜许久,却不见镜中人梳妆。寂寞像琴弦上的手指拂着心思,一遍一遍,直至心坎。我听入神了,无法移动步子,便无法解开发丝的结开始梳妆了。

  恍恍惚惚,从前已变成回忆

  我拉开竹帘半卷,眼眸里的疲惫也化作深幽的夜空。月色溶溶,星辰淡淡。再也无法抑制噩耗的苦痛,毫无血色的嘴唇想说些什么,却卡在喉咙里欲言又止。为什么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地方,我却再也感觉不到以前的场景了。哀伤的泪水簇簇,你仿佛在我泪水里,泪水浸染了回忆。曾经与你的种种,只要与记忆中的你再度温*。

  于是,我和回忆,结为连理。

  颤颤悠悠,载满的小舟太沉重。

  偶尔听人说起,双溪的景色明媚如初。一涤万屡面露,可以让我满腔烦恼的包袱丢掉。但我失望的是舴艋的小

  舟寄托不了我心中的情感,思念,爱,愁,苦楚……这是思念的重量,思念的愁。

  沧海桑田,生死契阔,哪是一只小舟能搁浅的?

  李清照如梦令改写 5

  我经常回想起往昔的快乐时光,想起自己游山玩水的经历。

  记得夏日的一个傍晚,我悠闲地来到一条溪流边的亭子,溪流清澈干净,偶尔也泛起几朵白花,“哗啦啦”地流淌不息,奔跑向前。亭子也很美丽雅致,几扇卷帘自然垂下,微风轻拂,丝丝心动。

  我斜倚在柱子边,斟着小酒,小口地抿着品味着,太阳也渐渐下山,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详和。天暗了,变成深蓝色的了,几丝白云依旧停在原地,似乎不曾移动,太阳依旧光芒万丈,依然那么贪玩。她找来云朵姐姐们,与她一起玩化妆舞会。

  这儿一组红色的,那里一群橙色的,中间一队粉红的,还有浪漫的玫瑰红,可爱的小鸡黄等等,各种或浓或淡的绚丽色彩组合起来,再加上太阳金灿灿的光晕,就如一朵镶了金箔的七彩花一般,明艳且迷人。鸟儿们归林了,叽喳地欢快地叫着,仿佛给这幅生动的“画卷”配上了天籁之音,很是悦耳。

  我坐到船上,陶醉的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我不禁大口大口饮酒了,也许是心生快意吧!我凝望着西边的日落美景,嘴里念念有词,感慨道:“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哪!”接着,我又将酒杯倒满,“举杯邀夕阳,仰项饮酒尽”。酒下了肚,忽然觉得好晕。天仿佛就在刹那间,黑了下来。

  我游兴已得到了满足,便准备乘船回去,由于喝了太多酒,天又黑了,我醉醺醺地面对着回家的路,却毫无头绪。乘着酒劲儿,我胡乱地选了一条路。

  花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中,我竟侮辱了一片荷塘。荷塘里荷花争奇斗艳,每一朵都争相怒放,粉嫩嫩的,仿佛一触即碎。有的荷花已完全舒展开了,有的还是含苞欲放,不论哪类,都很美,别有一番风采。此时的我,沉醉其中,好像自己也成为了百花中的一朵,仿佛自己就是这花海中的仙子似的,我心里忽然感觉:其实,当一朵不起眼的荷花,也是不错的嘛!

  荷叶呈深绿色,经脉呈翠绿色,风儿嬉戏,鼓动了荷叶,使荷叶扭起了腰,在池面上漾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我随口吟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哪。”

  船儿继续向前进,却早已惊动了一群正在休息的鸥鹭,它们“扑棱棱”地飞起,下了我一跳,将我从沉醉之中拉了回来,酒也醒了一半。

  于是,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通用五篇(扩展3)

——《如梦令》扩写 (菁华3篇)

《如梦令》扩写1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如梦令》扩写2

  常常回想起在溪边的亭子里游玩时的那些美好时光,我和一些好朋友在一起喝着酒,赏着美景吟诗作对,再请些歌女在一边载歌载舞,那真是其乐无穷。

  时光飞快地逝去,渐渐地,夕阳慢慢地西沉,它洒下最后一抹余晖,给溪亭镀上了一层金红色,周围一片艳红,连湖面也被夕阳映得泛起了红光,好似一个天真烂漫羞红了脸的孩童,再加上一丛一簇的荷花,分外的柔美!

  玩了一天的游人都渐渐归去,只有李清照和朋友们还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迟迟不肯离去,直到天渐渐晚了,她们才记起要回家了。

  刚畅饮过美酒,酒意未消,她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眼前这迷人的美景,于是驾着小舟回航,湖面上娇艳的荷花亭亭玉立,完全开放了,争相斗艳。微风拂面,推动着清照的小船儿,她用力荡起双桨,向前划去,一不小心误闯进了荷花密集之处,同伴们高声道:“错了,错了,应该往这边划。”声音把正在栖息的欧鹭吓得飞走了。李清照转舵往另一边划去,桨拍打着水面溅起的浪花又惊走了三只欧鹭,一阵“扑棱棱”的响起,李清照不禁哑然失笑,对朋友说道:“看你干得好事,哈哈。”朋友出跟着笑了,她们唱着歌,在这欢声笑语中回航,轻快地划着船,赏着美景回家了。

《如梦令》扩写3

  我常常想起,那一次日暮时分在溪亭里饮宴。

  那一次,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在溪亭里聊天,我们聊得甚欢,于是便拿了一壶美酒。我们一边开怀畅饮,一边开心地聊着。不知不觉,时光飞逝,红彤彤的太阳渐渐沉了下去,几只鸟儿飞向了大树,准备度夜。我们已是醉意笼罩,朋友都说我脸红得像抹了霞似的,大家开心地嬉笑着。因为喝得太多,以至于回家的路都分不清在哪里了。直到尽了兴致,夜幕降临,我们才调转船头准备回家。

  船伴着迷人的夜色,在水中缓行着,可是,走着走着却发现搞错了方向,船儿竟闯入了藕塘深处。这是一片茂盛的藕塘,圆圆长长的叶儿一片挨着一片,在微风中轻摇着,藕花也乘着夜色,伴着萤火虫儿悄然开放,风儿传送着一股清香,伴着我前行,这并不使我感到惊慌,而使醉意未尽的我感到惬意。月牙儿倒映在塘中,鱼儿轻轻在塘中游动,藕荷、藕叶在风中轻摇。呵!好一派荷塘月色的景象!我沉醉其中。

  醉意渐去,见身处于这茫茫花与叶的海洋中,我们不禁慌乱无主,怎样穿过这“迷海”,我用木浆轻轻拍着塘面。夜,只有虫鸣和哗哗水声,涟漪在舟边扩散。瞬间,十几只白鹭被惊飞,白羽映银月,伴着翅膀扇动的声音,飞向远处。月牙儿给这静寂中的藕塘织上银色的花边,萤火虫舞,花儿摇,清香飘。


《如梦令》李清照通用五篇(扩展4)

——改写《如梦令》 (菁华5篇)

改写《如梦令》1

  残阳西沉。落日的余晖洒在一条无名小溪旁,小溪就像一条金绸子,在余晖中闪闪发亮。我坐在亭子里,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饮着琼浆玉液的美酒,不知是醉在这美景中还是美酒中,反正,我是醉了。迷迷糊糊中,我看看亭外,天色已不早了,一阵微风吹过,让我少些醉意。咦?我是怎么来的呢哦,似乎是坐着小舟的吧。

  我努力撑起醉醺醺的身体,向小溪旁走去。上了船,我轻轻一摇桨,船在风的辅助下慢慢前行。我索性舒舒服服地躺在船上,仰望着越来越黑的天空,皎洁的月亮在向我微笑,点点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十分祥和。咦,船怎么不动了?难道是风*了?我起身,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片荷塘之中,那一朵朵荷花是多么迷人,在荷叶的衬托下更是娇嫩了。可惜,我已没时间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了。我拿起船桨,拼命地划着,似乎是用力过猛了,水花溅起一身,正在河滩上休息的一群鸥鹭也“扑棱棱”地展开双翅,飞向云霄

  看着展翅高飞的鸥鹭,我用尽全力,终于划出了藕花丛中。天色越来越黑,于是我加快划船的速度,朝家的方向划去

改写《如梦令》2

  清风吹过,荷花在风中舞蹈。

  临水的亭台,格外热闹。李清照与友相聚于此,谈笑风生。从诗词谈到歌赋;从家务谈到生活。不时,亭内传来少女嬉笑声,声音顺着风飘到溪边。

  谈至日黑天幕,便于酒后结伴划船归家,却醉意由此而生。少女们认不得荷花丛中何处为回家之路。大家前后瞻望,不知所措。此时,扁舟中少女们嬉戏打闹,却忘记时辰。

  直到兴致已尽,精疲力竭,方才记起回家之事。匆匆忙忙划舟直去,忙乱中误闯入藕花丛中,困至在此。此时正值藕花大放时节,满池藕花绽放光彩。花丛中便是沉醉归家,玩性仍未尽的才女们。若是在空中俯视,定有一翻别致之趣!

  天渐黑,少女们方才着急起来。抱焦急之心争着划船,望寻出路。不料,天色已晚,欧鹭安息。一阵争渡,惊起满摊的欧鹭“扑腾”乱飞。

改写《如梦令》3

  时常记起我年轻时那次游玩,每每想起,都令我感慨万分。

  那日,我与朋友们约好在溪湖旁的一个小亭子中会面,掐指一算,已有许久未见面了,趁这大好时光叙叙旧又何尝不可呢。我与朋友们划着小船一一碰面,我甚是喜悦,情不自禁竟拿起了酒杯与朋友们像男儿一样,豪爽地喝上了几杯,大家闺秀什么的完全抛之脑后,即兴中与朋友们玩上了对句子,谈上了家常,直至黄昏。

  由于我们女子身份卑微,只得常日呆于家中刺绣,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聚,可时间不等人,大家纷纷挥手告别,可我已醉,迷迷糊糊得竟忘了回家的路,就又独自在小溪中徘徊,一边欣赏黄昏下亭亭玉立的荷花与守卫她的荷叶,一边兴致满足准备回舟,可不知不觉竟划进了荷花深处,此时太阳也只有半张脸了,可它的余晖倾洒在荷花上,宛如一位恬静的少女披上了一件橘黄色的披风,微风徐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荷叶也稳不住了,给荷花当起了伴郎。我立刻从美景的忽悠中走出,努力地划呀划,可怎么也划不出去,怎么办,我急速划桨的声音,惊起了满滩鸥鹭,它们都张开翅膀,成群结队地从我头顶飞过

  虽已事隔多年,却久久难忘,我忍不住了,当日的轻松自在与现日的压迫孤独,令我久久不能*息,只得写下这首词让我每当*淡时,便重温当日的悠闲快乐: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改写《如梦令》4

  我梦中经常忆起那天和姐妹们在溪亭旁饮酒作诗时的快乐情景。

  那天的天色傍*黄昏,雪白的云突然遁去,西边烧起一片彩霞。鱼白色的、淡青色的、桔红色的、紫色的,一层一层重叠着、环结着。

  我们划着小船,一边欣赏着湖上的美景,一边饮酒作诗,心情十分舒畅。满湖田的荷叶碧绿如翠,小金箭荷花正在盛开,红玉般的花瓣光艳诱人。那含苞欲放的,真像一位腼腆的小家碧玉,不肯轻易向人们露出笑脸;半开的,像一位纯洁的少女,用白嫩的手捧托着脸庞;那完全盛开的,像一位成熟的少妇,她开朗地向人们露出美丽的笑容。

  黄昏的朦胧,醉酒的兴致,再加上这美景的陪伴,使我们长时间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竟然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太阳已经悄悄地躲到地*线以下了,那一团团红晕已经褪为淡红。上面的天空已经从青苍色渐渐变成湖绿色,一种幽静而可怕的暮色暗暗向我们四面围拢。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天黑了。该回去了,但是船已到了湖中央!我们顾不得窈窕淑女的身份,相互大声地叫喊,急切地划着小船,寻找正确的路径,可怎么也出不去!那船桨拍打水面的水花声,惊得一群正在觅食的水鸟,发出“扑啦啦”的一声响,匆匆地飞向天空。我们情不自禁地停下了手中的船桨,痴痴地欣赏起这可遇而不可求的野趣。全然忘记了孤独,忘记了恐惧,忘记了父母的担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说那次归家有点狼狈,可无意间竟然又得到老天的青睐,欣赏到大自然如此的美景怎不叫人乐开怀?一切恍如梦一般,什么时候再能和我的小姐妹们故地重游呢?

改写《如梦令》5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摇着木橹,驾着小舟,驶入了一个池塘,这里池水清澈见底,荷花千姿百态。只见荷塘边有一座小亭子,我便弃船上岸,登上了小亭。

  夏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倦怠,但仍带着恼人的热量。我坐在没有阳光的凉爽处,欣赏着这美丽的荷花。

  一池的荷,一池清幽的芳香。我坐在石凳上,静静地凝望着日光下的倩影和那婀娜的姿态。深绿色的荷叶浓郁美丽,如一个碧玉打造的绿盘子,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如一颗颗珍珠,在日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在绿叶的映衬下,娇艳的荷花更显婀娜多姿,有如一位位月中仙女。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显现着自己风情万种的美丽,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碧绿的莲蓬,十分迷人;有的含苞待放,如一个贪吃的孩子的肚子,又大又胖;一只蜻蜓落在了上面,不禁让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千古佳句;有的才绽开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少女,从花苞中窥探着这个世界。一阵微风吹来,幽幽的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我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小口,脸颊上便泛起了一丝红晕。池塘里微风轻轻拂过,吹散了夏日的暑气,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已是黄昏,太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不再那么炎热。我驾起小舟,在池中缓缓前行。木橹荡起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耳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荷花比我还高,竟然这么茂盛。

  我停泊在池中,品尝着千年的陈酿,我竟是这样不胜酒力,几杯下肚,脑袋昏昏沉沉的,像腾云驾雾一般,觉得自己快活似神仙。

  夜幕渐渐降临,该是回去的时候了。我醉醺醺地摇着橹,却忘记了回去的路,划着划着,竟错误地划入了荷花深处。我使劲地摇着橹,想要离开,水声却惊动了在荷塘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有的还鸣叫几声,似乎在埋怨我打扰了它们的休息;有的拍拍翅膀,一飞冲天;有的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寻找肇事者我到这儿,我不由诗兴大发,吟出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通用五篇(扩展5)

——《如梦令》的扩写作文通用五篇

  《如梦令》的扩写作文 1

  夏天的夜晚是那么寂静,*静的湖面是不是泛起一道道涟漪。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阵青蛙的叫声。每当想到这些美景,我便会想起与我的朋友的那一次河边赏景。

  记得,那是一个一个傍晚。我划着一叶扁舟,赶去小亭。朋友们都来了。大家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美景,很有几分雅兴。大家有的饮酒为乐,和大家分享心中喜悦,有的则借酒消愁,与大家倾诉心中哀怨,还有的突发灵感,在河边吟诗……我倚靠在一根柱子上,突然,日落的景象引入了我的眼帘。大家立刻停止了喧闹,聚精会神的盯着远方的落日。只见,夕阳已被周围的云彩染红了吗,晚霞如仙女织的一条丝带讲着美丽的落日悬在天际,树林和山峦,像镶了一层金边,美妙绝伦……

  夜深了,可我们依然沉浸在周围的美景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我们才猛然惊醒,争着划船回家,大家一起划动船桨,船摇摇摆摆的往前走。此时的我们哪里还记得回家的路,一下子便划入了一片藕花丛中,这一朵朵莲花,绽放出了灿烂的笑脸,而荷花相比比较羞涩,躲在了荷叶下面……大家无不啧啧赞叹,沉醉其中,一不小心撞上了荷叶,惊动了在一旁休息的白鹭,它们腾空而起,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它们洁白的翅尖上,一条银色的弧线划过天际,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大家都被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惊呆了,四周很快又恢复了*静,只有隐约的鸟鸣回荡在耳边……

  “呱呱呱,扑通”一阵青蛙的叫声加我从记忆中拉回现实,天空依然有几只白鹭在飞翔,我不由得吟诵起来: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的扩写作文 2

  人生中总有许多美好的事。她,李清照总是回忆起那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

  那天,李清照在溪边的亭子游玩,那儿可真是风景醉人!夕阳的余晖照在清清的溪流上。溪流中开放着一朵朵娇美的荷花和碧天莲叶。荷花宛如一位恬静的少女,这让我的.脑海中冒出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实在是太适合不过了。

  李清照被这儿的美景所陶醉,再加上她又喝了一点酒,脸上便泛起了一道道红晕,一时也忘记了回家的路。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了,李清照也醒了,**满足了,她便兴致勃勃地划着小船。可是,她却走错了路,误入了荷花深处。李清照着急了,尽管这儿风景迷人,但天已晚了,她便急急忙忙地划着小船,想尽快找到回家的路。可是不料,急忙划浆的声音和潺潺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惊动了栖息在藕花深处的白鹭,它们呼叫着,在空中上下飞舞,宛如一位位受惊的少女。

  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动人的画:碧天莲叶、白鹭纷飞、美丽的荷花……啊!此时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如梦令》的扩写作文 3

  小舟在水中划出一道淡淡的弧线。我坐在这轻舟之上,欣赏着四处水景。远处,蓝天与青水交相辉映,让我流连忘返。

  在湖中转了几圈,瞧见了几朵荷花。花儿娇艳欲滴,好像一双粉色的手,轻轻捧着一只莲蓬;花儿含苞待放,宛如一位害羞的姑娘,遮住了自己的脸庞;花儿美丽动人,似一位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月貌花容的佳人,用婀娜多姿的舞步,在碧水上跳着一只圆舞曲。那身后的青莲,似一圆玉盘,晶莹剔透的露珠悄然滴落在玉盘上,仿佛是一顿佳肴,淡香扑鼻。远处,几只小蜻蜓飞来了,在荷花中休息、嬉戏。

  我轻轻拿起酒壶,小心地倒了一杯。那酒清脆地落杯声,让我的心境豁然开朗。那迷人的酒散出一种醉人的香。我深深地醉了。当我重新拿起木桨时,天已经快黑了。

  快点,快点,再快点。

  那夕阳似乎在与我做对。当我着急时,它似乎落得更快了。它的余晖金黄金黄,温暖地洒在我那单薄的衣衫上。

  快点,快点,再快点。

  我的心十分焦急,一不小心把衣尖点入了青水中。衣尖在水中划出了一条弯曲的线条。那线条弯弯曲曲,此时我的心也弯弯曲曲。

  进入拐角,我的心情再次变得不安。我居然来到了藕花深处。

  深处的花儿似乎更艳了。可我已经心急如焚。

  忽然,一滩鸥鹭袅袅飞上了青天······

  《如梦令》的扩写作文 4

  《如梦令》扩写(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题记

  今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日子啊!美丽的夕阳,美丽的湖泊,美丽的荷花……多么美妙的暮色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靖节先生的悠然,这样的悠然的生活,是多么令人陶醉,多么令人沉醉其中啊!看看那些翠绿的荷叶,生机勃勃的池塘,艳红色的荷花,多么美丽啊!俯下身去看池塘,池塘里的生灵又是如此的可爱,有可爱的小金鱼,她们在荷叶底下钻来钻去,互相嬉戏打闹。。我看的兴致越来越高,随身带着多年纯酿的好酒,一杯一杯的喝着,可我不胜酒力才喝了三四杯,便醉了。时间也过得飞快啊,瞬间从晌午到了下午,我的兴致也就要差不多消磨不见了。我准备划着小船回家。

  也许是这一次,我酒喝得稍微有一点多,无论怎么划船桨,也怎么也划不出那些荷花。无论我多么奋力,那个船就是划不出那个荷叶丛。这个时候,一群海鸥突然飞了出来。啊,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天,多美妙的自然界啊!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午后,所以,写下了这么一首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记录那个美妙的午后,记录,那美妙的大自然!

  《如梦令》扩写(二)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摇着木橹,驾着小舟,驶入了一个池塘,这里池水清澈见底,荷花千姿百态。只见荷塘边有一座小亭子,我便弃船上岸,登上了小亭。

  夏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倦怠,但仍带着恼人的热量。我坐在没有阳光的凉爽处,欣赏着这美丽的荷花。

  一池的荷,一池清幽的芳香。我坐在石凳上,静静地凝望着日光下的倩影跟那婀娜的姿态。深绿色的荷叶浓郁美丽,如一个碧玉打造的绿盘子,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如一颗颗珍珠,在日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在绿叶的映衬下,娇艳的荷花更显婀娜多姿,有如一位位月中仙女。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显现着自己风情万种的美丽,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碧绿的莲蓬,十分迷人;有的含苞待放,如一个贪吃的孩子的肚子,又大又胖;一只蜻蜓落在了上面,不禁让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千古佳句;有的才绽开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少女,从花苞中窥探着这个世界。一阵微风吹来,幽幽的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我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小口,脸颊上便泛起了一丝红晕。池塘里微风轻轻拂过,吹散了夏日的暑气,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已是黄昏,太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不再那么炎热。我驾起小舟,在池中缓缓前行。木橹荡起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耳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荷花比我还高,竟然这么茂盛。

  我停泊在池中,品尝着千年的陈酿,我竟是这样不胜酒力,几杯下肚,脑袋昏昏沉沉的,像腾云驾雾一般,觉得自己快活似神仙。

  夜幕渐渐降临,该是回去的时候了。我醉醺醺地摇着橹,却忘记了回去的路,划着划着,竟错误地划入了荷花深处。我使劲地摇着橹,想要离开,水声却惊动了在荷塘栖息的水鸟。她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有的还鸣叫几声,似乎在埋怨我打扰了她们的休息;有的拍拍翅膀,一飞冲天;有的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寻找肇事者……我到这儿,我不由诗兴大发,吟出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的扩写作文 5

  今日,我倚靠在窗前,观赏那一抹夕阳的景象。可脑海中却总是浮现出一次和朋友愉快郊游的情景。

  一天下午,我同好友一起在溪边的六角亭中对诗,谈笑,红彤彤的太阳正值中央,我和朋友们很是快活。他们谈到我的《夏日绝句》一位好友说道:“清照啊,这首诗写的真是不错,的确,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即使死了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你说得对。”听了朋友的赞赏我不禁沾沾自喜来。

  不知不觉中,像个大红灯笼的太阳在五光十色的才下的陪衬下正一点一点的往下降。在朝霞的映衬下,六角亭也是熠熠生辉,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亭子的周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微波泛起,晚霞把无数个夺目的小亮点见到河面上,显得波光粼粼,景色醉人心弦,看到这时,我不尽又多喝了几杯小酒沉醉在这小溪亭之中。

  夜幕降临,我与同伴们游兴尽时,这才抬头一看,天色朦胧,已经黑了,我这才想起了回家,哪儿才是回家的路呢?我有些慌了,一不小心划进了那密密麻麻的荷花从中迷失了方向,便加速划船,可是动静大了,把一群栖息的沙鸥和白鹭惊醒了,飞向那漆黑的夜幕。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会不禁呵呵的笑呢。


《如梦令》李清照通用五篇(扩展6)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范文5份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1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2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

  再者,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语言上更显凝练,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详述,此处即不重复了。

  总体而言,这首小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却已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语*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剪裁幅、开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笔者以为评述恰当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3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2、字词解释:

  (1)如梦令:词牌名。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3)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4)溪亭:临水的亭台

  (5)日暮:黄昏时候

  (6)沉醉:大醉

  (7)兴尽:尽了兴致

  (8)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9)回舟:乘船而回

  (10)误入:不小心进入

  (11)藕花:荷花

  (12)争渡:快速划船通过

  (13)惊:惊动。

  (14)起:飞起来

  (15)一滩:满滩

  (16)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3、作品翻译: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4、作品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5、作品中心思想:

  这首词以作者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少女时代独有的游玩欢乐,可见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6、如梦令李清照赏析:

  本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7、名家品评:

  (1)唐圭璋:李清照《如梦令》第一句云“常记溪亭日暮”,“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

  (2)吴小如《诗词札丛》:我以为“争”应作另一种解释,即“怎”的同义字。这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争渡”即“怎渡”,这一叠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把船从荷花丛中划出来,正如我们*时遇到棘手的事情辄呼“怎么办”、“怎么办”的口吻。不料左右盘旋,船却总是走不脱。这样一折腾,那些己经眠宿滩边的水鸟自然会受到惊扰,扑拉拉地群起而飞了。检*人王延梯《漱玉集注》,“争”正作“怎”解,可谓先得我心。

  8、词牌名:

  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其中,以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为脍炙人口。其后更有小说或流行歌曲以此为题,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本调三十三字。通体以六言句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声为佳,第五字则以用*为宜。

  9、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4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

  再者,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语言上更显凝练,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详述,此处即不重复了。

  总体而言,这首小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却已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语*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剪裁幅、开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笔者以为评述恰当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5

  1、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注释

  (1)疏:指稀疏

  (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3)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3、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