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阅读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1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粗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2.解释加粗的词语。

  (1)未能远谋_____________

  (2)忠之属也_____________

  (3)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

  (4)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1)谋划(2)类(3)缘故(4)振作

  3.(1)尽了自己本分内的事,可以凭此作战。

  (2)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意对即可)

  4.取信于民;详察敌情;上下一心;指挥得当; 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2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⑶牺牲玉帛,旨弗敢加也。

  ⑷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1.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13.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①答:

  ②答:

  ③答:

  14.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①政治方面:答:

  ②军事方面:答:

  【答案】10.间:参与。狱:案件。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徧:通“遍”,遍及,普遍。 11.D 1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13.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3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责,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有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鬼神。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吏①。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

  者,终年而不获。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以待请属②。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决雍蔽》)

  【注释】①胥( xu)吏:官府中的衙差小吏。请属:请托,指打通关系。

  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又何间焉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B.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今也不然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D.非金钱无以行之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

  11.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甲、乙两文中,统治阶级对待百姓诉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9. B【解析】A间:参与/间离;B鄙:均为“目光短浅”的意思;C然:这样/……的样子;D以:来/认为。

  10.(1)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2)所以凡是先行贿赂的人.(他的)请求早上提出,晚上就能实现(解决)。

  11.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2.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吏。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1)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1

  比较阅读下边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 (2)战于长勺:(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克之三里之城B.何以战以天下之所顺

  C.大王加惠弗敢加也D.小信未孚必以信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题4:甲文记载了庄公与曹刿的对话,最终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认识到要想打胜仗只能依靠“ ___,____ ,____ 。”的做法。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思想恰好与乙文中强调的战争三要素之一“____”思想是一致的。

  小题5:两篇文章都不约而同的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请写一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文。

  参考答案:

  小题1:鄙:目光短浅; 于: 在。

  小题2:B

  小题3: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小题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人和

  小题5:示例: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考题分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B中二者都是“凭借”。

  小题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4: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5:能结合观点进行积累,合理即可。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2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肉食者鄙 神弗福也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

  ①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参考答案:

  小题1:鄙 :鄙陋,这里是目光短浅。 福:赐福,保佑。

  小题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会以实情判断。

  小题3:①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②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分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抓关键字的解释,“狱”“虽”“情”等字的解释。

  小题3: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3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⑶牺牲玉帛,旨弗敢加也。

  ⑷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1.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13.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①答:

  ②答:

  ③答:

  14.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①政治方面:答:

  ②军事方面:答:

  【答案】10.间:参与。狱:案件。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徧:通“遍”,遍及,普遍。 11.D 1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13.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2)

——《曹刿论战》教案 (菁华12篇)

《曹刿论战》教案1

  学*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学*重点:目标1

  学*难点:目标2、3

  一、课前先学:

  1、了解《左转》和写作背景。

  2.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 ) 又何间( )焉 鄙( ) 弗( )敢专也 小惠未遍( )玉帛

  小信未孚( ) 公与之乘( )辙( ) 轼( ) 旗靡( )

  3.词语解释:

  未能远谋( ) 忠之属也( )

  公问其故( ) 一鼓作气( )

  4.句子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曹刿认为作战的根本是什么?

  6.在齐军败走之时,曹刿为什么反对马上乘胜追击?

  7、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

  二、课堂探究

  1.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

  2、分析课文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2)曹刿的身份怎样?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5)“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6)“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7)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8)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9)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

  (2)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3、分析曹刿人物形象。

  拓展延伸:

  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关于比照映衬

  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3.关于详略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曹刿论战》教案2

  教学要点:

  一、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语文教案- 曹刿论战。

  二、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的作者、出处及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 题解:

  1、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后加的。《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一。

  二、 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课堂练*)

  1、重点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刿 谋 间 帛 辙 竭 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布置作业:

  1,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检查上节课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二、 小结每段所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分析 第1段

  1、(课堂练*)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齐师伐我”(即对鲁国来说是正义之战)

  ③庄公的态度?“公将战”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三次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衣食分人和祭神弗加”;“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人民的支持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取信于民”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公将战”,“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公将驰之”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 分析第2段

  1、(课堂练*)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分析第3段

  1、(课堂练*)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 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可”为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

  ④二“未可”为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后为何又“可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曹刿论战》教案3

  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2、学*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重点: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学*难点:学*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讲解。

  知识链接:

  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齐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区。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建都于此。到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鲁亡于楚,历时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西汉景帝三年 (公元前154)封子刘余为鲁王,都此,直至汉末。

  一、预学思考: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意。

  曹刿( ) 又何间焉( ) 鄙( ) 徧( )

  玉帛( ) 登轼( ) 辙( ) 盈( )

  靡(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⑤一鼓作气,再三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⑥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帮逐之。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脉络,分层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二、导学流程:

  1.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代史上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大家知道贫穷落后的*为什么能战胜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日本吗?我们是正义的,反侵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为代表的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日。在春秋战国时,也有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那就是齐鲁长勺之战,那么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曹刿论战》,从中探究它的原因。

  2.听录音,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3、同学们再读,注意圈出不懂翻译的字词和句子,然后和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②鲁庄公认为战前的准备是什么?曹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准备的?

  ③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④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5、细读全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三、点拨精讲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述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交锋对峙等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曹刿虽身份低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体现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不能删。这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再次表明鲁庄公“肉食者鄙”。】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①“齐师伐我”鲁庄公在没有准备下就将迎战②在“曹刿请见”问及作战条件时,庄公把希望寄托在大官和神灵的身上③战中他不观战况,不解敌情就要进攻④战胜后却不知原因】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不鄙”表现在①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②尽职尽责,取信于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四、延伸拓展:

  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以弟苻融为先锋,于八月大举南侵。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8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5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秦军折损10名大将,5万主力。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7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15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然而,晋军的胜利并非因其军队较秦军精良,而是胜在秦军过于轻敌以及传令系统不够完善,当时两军太过靠*淝水岸边,两方无法于陆地上作战,恐将形长期的消耗战,晋军遂要求对方稍微后退以便双方交战,苻坚不顾将领反对下令后退,由于秦军人数过多,导致误传军令,后方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军阵涣散,晋军这才借机趁乱进攻取胜。

  五、小结:1、翻译 2、几个问题 3、朗读背诵

《曹刿论战》教案4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篇目。它通过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掌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4、学*曹刿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任务〗

  指导朗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步骤〗

  一、简介《左传》和长勺之战

  1、关于《左传》,在书下注释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如下补充介绍:《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公元前682年,齐国国君公孙无知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争夺君位。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但最后却是公子小白取得了君位,他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对鲁庄公怀恨在心,即位后便两次发兵攻鲁,本文所记述的便是齐鲁两国间的第二次战争──长勺之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掌握字音。

  刿(guì)鄙(bǐ)孚(fú)间(jiàn)

  夫(fú)靡(mǐ)

  2、同学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教师可依照以下几个梯度指导朗读:

  ⑴读准字音;

  ⑵掌握节奏;

  ⑶注意语调。

  节奏举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语调举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

《曹刿论战》教案5

  教学要点:

  一、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二、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教学过程:

  一、 题解:

  1、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后加的。《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一。

  3、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二、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一、第1段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齐师伐我”(即对鲁国来说是正义之战)

  ③庄公的态度?“公将战”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三次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衣食分人和祭神弗加”;“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人民的支持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取信于民”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公将战”,“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公将驰之”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 第2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第3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 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可”为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

  ④二“未可”为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后为何又“可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注重观察敌情,注重士气,注意抓住有利战机。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简练生动。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五、 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2、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 今

  间: 参与 隔开,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六、 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七、 完成课后练*

《曹刿论战》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前面我们刚刚学*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鄙(bǐ) 孚(fú) 间(jiàn) 循(biàn) 靡(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师提示:该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试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概括情节,如何?

  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多媒体显示:

  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关于肉食者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4.内容梳理

  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属也。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多媒体显示:

  5.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

  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浯。

  牺牲玉帛 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 越狱逃跑

  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 忠于人民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实情;感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背诵课文

  1.研渎课文第二段。

  (1)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鼓,击鼓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2)提问: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2.研读课文第三段。

  (1)选一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提问: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板书:

  (3)学生齐读第三段,背诵。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亡,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五、布置作业

  《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曹刿论战》教案7

  【创新设计】

  一训练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背诵这篇课文。

  二创新视点

  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三教学蓝图

  1、.正读

  2.点读

  3.译读

  4.品读

  5.理读

  6.背读

  主要过程: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1.导入。

  2.同学们朗读课文。

  3.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4.同学们再读课文。

  5.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6.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四: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1.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

  2.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发言者可用“……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学生准备,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五: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清理,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我们学*《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3.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4.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六: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①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②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③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创意重点表现在教学中的“无提问”。

  从“提问”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再就是“不问”,而“不问”的教学设计几乎没有。

  但“无提问设计”的课是一定可行的——既然课堂教学中有“问”,也就可以没有“问”。但课堂上如果不提问,教学过程

  不就散了吗?不会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朗读教学能够取而代之。本设计中的“正读、点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的教学流程就表现了这一点。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于是,由于没有课中的提问:

  就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师的调控下,课文由学生读准读顺读美,课文学*的内容让学生讲出来、析出来、品出来,这就充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认读、理解、质疑、辨析、综合、鉴赏等各种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这就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研究教材、找准线索以及考虑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自己如何精要点示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

《曹刿论战》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作好政治准备。

  2、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背诵全文主。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同志的称赞。*同志在《*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

  1、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二、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背诵课文。

《曹刿论战》教案9

  教材分析:

  1、本文记录曹刿对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上把握时机,这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详略得当,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左传》的特点。

  2、课标对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能使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理解词句的含义,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等,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这在本单元的字词掌握有一定难度。第二是让学生体会*古代优秀作品中的深厚文化底蕴。本文是一篇很好的素材。

  学生学*经验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阅卷基础,但分类总结积累文言知识的意识还比较弱。从历史的角度和现代观念理解评价文章方面易流于表面。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赏析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2、理解曹刿对战争的论述。

  知识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正确地翻译课文。

  2、了解本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分析认识曹刿、鲁庄公鲜明的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

  学*曹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品质和卓越的军事才华。

  教法:

  情境创设法示范朗读法讲解点拨法

  学法:

  圈点勾画法诵读法交流探究法

  预*设计:

  1、查阅读资料,了解《左传》;

  2、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在历史上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可谓何其的多呀?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砝码一定决定于军事实力的强大吗?你知道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吗?

  (若学生答出本文,则请说出了解的具体情况)

  检查预*,介绍《左传》。背景。

  二、初读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梳理字词读音。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3、学生自读课文,合作探究,根据注解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要求: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或别人容易出错的字词梳理在笔记本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向同学或老师发问。

  伐()间()鄙()安()偏()专()

  加()信()孚()福()忠()属()

  驰()逐()克()盈()靡()故()

  以()之()

  牺牲()狱()可以()鼓()

  4、抽生全班交流不懂的字词。教师点拨。多媒体巩固(或教师向学生发问)。

  三、再读感悟:

  1、大敌当前,*民百姓曹刿为什么要去见鲁庄公?

  2、曹刿如何评价鲁庄公对战前的准备?

  3、战场上,曹刿如何帮助鲁庄公击败齐国军队?

  4、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有几层意思?

  5、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读史明智

  “读人省身,读史明智”。

  1、为什么作者描写长勺之战的笔墨很少?

  2、曹刿和鲁庄公你喜欢谁,为什么?

  五、小结反馈

  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作业:

  ①请同学们找出并归纳总结本文的古今异义的词、通假字、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②体会本文中对比的运用,找出一二组对比来。

  ③熟读并背诵课文。

  参考板书(随机生成):

  曹刿论战

  《左传》

  战前——何以战:取信于民

  战场——指挥:进攻追击

  战后——克敌之故:把握战机

《曹刿论战》教案10

  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2、学*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重点: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学*难点: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解。

  知识链接:

  齐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齐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

  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区。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建都于此。到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鲁亡于楚,历时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封子刘余为鲁王,都此,直至汉末。

  一、预学思考: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意。

  曹刿()又何间焉()鄙()徧()

  玉帛()登轼()辙()盈()

  靡()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⑤一鼓作气,再三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⑥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帮逐之。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脉络,分层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二、导学流程:

  1.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代史上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大家知道贫穷落后的*为什么能战胜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日本吗?我们是正义的,反侵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为代表的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日。在春秋战国时,也有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那就是齐鲁长勺之战,那么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曹刿论战》,从中探究它的原因。

  2.听录音,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3、同学们再读,注意圈出不懂翻译的字词和句子,然后和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②鲁庄公认为战前的准备是什么?曹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准备的?

  ③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④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5、细读全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三、点拨精讲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述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交锋对峙等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曹刿虽身份低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体现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③“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不能删。这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再次表明鲁庄公“肉食者鄙”。】

  ④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①“齐师伐我”鲁庄公在没有准备下就将迎战②在“曹刿请见”问及作战条件时,庄公把希望寄托在大官和神灵的身上③战中他不观战况,不解敌情就要进攻④战胜后却不知原因】

  ⑤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⑥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不鄙”表现在①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②尽职尽责,取信于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四、延伸拓展:

  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以弟苻融为先锋,于八月大举南侵。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8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5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秦军折损10名大将,5万主力。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7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15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然而,晋军的胜利并非因其军队较秦军精良,而是胜在秦军过于轻敌以及传令系统不够完善,当时两军太过靠*淝水岸边,两方无法于陆地上作战,恐将形长期的消耗战,晋军遂要求对方稍微后退以便双方交战,苻坚不顾将领反对下令后退,由于秦军人数过多,导致误传军令,后方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军阵涣散,晋军这才借机趁乱进攻取胜。

  五、小结:1、翻译2、几个问题3、朗读背诵

《曹刿论战》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三)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2.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了解一些词语的句中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导入新课: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叙过曹刿的故事。曹刿即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出示文言,教师讲述故事大意)

  曹刿,不但勇力过人,而且智慧亦有过人之处。

  (二)诵读活动

  1.教师范读课文。

  活动策略:

  朗读时语速稍慢些,突出句子内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2.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其他学生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读文正音

  1.学生端坐,师生齐声朗读。

  2.请学生认读下列词语。

  曹刿又何间焉小信未孚下视其辙望其旗靡

  (四)读文欣赏

  1.请学生自读第1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了解大意。

  学生活动要求: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译。要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能指出对方朗读、翻译中的失误与不足。

  2.明确段中重要词语的解释。

  齐师伐我:伐,征伐、攻打。史称“春秋无义战”,这是对统治者而言的,追究这场战争的起因,鲁庄公也是不光彩的;但当齐国大军压境,就鲁国人民而言,奋起抵抗,反侵略的爱国意义就非常清楚了。

  曹刿请见:请,请求,动词。见,拜见,动词。

  肉食者: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时食用羊,朔日(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时食用猪、犬,朔日才能食用羊。这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必然结果。

  孟子说“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可见当时,一般庶人很难吃到肉。

  所以,肉食者就指有官职的人,当政的人。

  肉食者鄙:鄙,鄙陋,相当于孤陋寡闻,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用,靠。

  牺牲玉帛:这是四种祭神的供品,都是名词。牲,指牛、羊、猪。牺,指纯色的牛、羊、猪。帛,指丝织品。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动词。

  忠之属也: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忠,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与敌人打一仗。

  3.了解第1段对话的层次并背诵。

  学生活动策略:

  可以利用对话的形式,两个学生为一组,逐层练*背诵。

  先试背,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

  再齐背,还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4.小结第1段。

  (五)课堂小结

  运用对话的方法,围绕着“远谋”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组材。曹刿的“远谋”表现在,他使鲁庄公明白,战争的决胜条件是民心的向背。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默第1段,熟记词语的含义及特殊用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请学生提问并回答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背诵第1段。

  (二)诵读活动

  齐读第2、3段。

  (三)交流活动

  1.请学生自读第2、3段,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2.请学生明确字、词语的含义。

  公与之乘:乘,乘一辆战车。

  春秋时期,战车是方形的,大约宽3米,驾上马以后,全长也有3米左右,就是说一辆战车大约占9*方米的路面。

  车上有三个乘员。指挥战车的指挥人员(主帅或将),一个是右,也叫戎右,即车右,是保护指挥人员的;一个是御,也叫御戎,即御马驾车的人。

  每辆战车后一般跟有15名徒步的士兵。在主帅和各级将领的战车上,插旗安鼓。主帅车上插旗两面,一般将领车上只插一面,用以标志主将和各级将领所在的位置。鼓是铜制的,主帅击鼓,发出攻击的命令,各级将领闻声击响各自车上的鼓。在战鼓齐鸣的号令下,所有战车一起冲上前去,所有的徒步士兵也一起冲上去。

  公将鼓之:鼓,击鼓,动词。

  齐人三鼓:三鼓,击了三次鼓,文言中数词与名词直接连用,翻译时要将量词补充出来。

  3.探讨、交流第2、3段的内容要点。

  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4.齐读第2、3段。

  5.背诵第2、3段。(出示背诵提示)

  学生活动策略:

  按照战斗的进程先试背,再齐背,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背。

  (四)提高升华

  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胜利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战斗中要抓准战机,在“彼竭我盈”时反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这就是曹刿的战术,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的取胜之道。

  但是,为什么作者要在战前写“其乡人”对他的劝阻?

  学生活动要求:

  沉思默想,调动积累,学生间相互提示、补充、丰富。

  (五)小结全文

  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每一段的层次。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六)课后作业

  背默3、4两段。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伐……战前,民心向背

  战……战中,抓准战机

  克……战后,有勇有谋

《曹刿论战》教案12

  教学重点

  1、解决字音、句读。

  2、训练诵读能力。

  3、了解曹刿关于什么是战争胜利的保证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左传》中的一段文章《曹刿论战》。这段文章,*在他的重要著作《*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这段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解。

  现在,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指导”和注解①念一遍。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刿(guì)间(jiàn)弗(fú)徧(biàn)帛(bó)孚(fú)辙(zhé)轼(shì)竭(jié)靡(mǐ)

  四、学生朗读课文。

  先提出朗读要求:

  1、字音准确。

  2、句读正确。

  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再让全班同学齐读第二、三段,读毕酌情讲评。

  五、讲解课文。

  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

  齐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什么?”齐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2、词语、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师”:军队。“伐”:兴兵攻打。“我”:指鲁国。相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以其书用鲁君的年号记事,称鲁国为“我”。“公”:鲁庄公。“将”:打算,准备。“战”:

  作战,迎战。“请见”:请求拜见庄公。“其”:他的。“乡人”:同一个乡的人;“乡”: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肉食者”:吃肉的人,指有权位的贵族。“谋”:筹划,考虑。“之”:代抵御齐师之事。“间”(jiàn):参与。“焉”:兼词,于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浅。“未”:不。“远谋”:深远谋划。“乃入见”:于是入朝拜见庄公;“乃”:于是。

  “问:‘何①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②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①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④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⑤以一战。战则请②从。’”“何以战”:依靠什么去打仗;①“以”:拿,依靠。“衣食所安”:衣食这类用来安生的东西;“所”,这里指用来安定生活的东西;‘安’:安定。“弗”:不。“专”:专有独占。“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必”:一定;②“以”:把。

  “对”:应答,对答,一般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或晚辈对长辈。“小惠未徧”: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及一般人(国君的这些赏赐只有国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

  “未”:没有;“徧”:同“遍”。①“从”:听从。“牺牲玉帛”:祭祀用物;“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玉器,珪璧之类;“帛”,丝织品。“加”:超越,这里指谎报,虚报。“必以信”:一定用诚实不欺的态度对待神灵;③“以”:用;“信”:诚实,不欺。“孚”:诚信感人。“福”:降福,保佑。“狱”:诉讼案件。

  “虽”:虽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实情处理;④“以”:按,依照;“情”情况,实情。“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忠诚;“属”种类。“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⑤“以”:凭借;“以”后省略“之”。“战则请从”:如果迎战,那就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则”,就;②“从”,跟随。

  3、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讲解: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问二: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

  讲解: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

  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第一段中重点实词的意义,虚词“以”的不同用法。

  3、思考:①第二、三段各写什么?②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智。

  2、总结实词、虚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作业。

  二、讲解课文。

  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第二段。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二段写什么?”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2、词语、句子。

  “公与①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②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③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④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①“之”,代曹刿。“于”:在。“将”:欲,打算。“鼓”:击鼓,古代作战击鼓以发起进攻。②“之”:助词。“可”:能,可以。“三鼓”:三次击鼓,即三次进攻未能奏效。“矣”:语气词,表示肯定。“败绩”:军队溃败。“驰”:驱车进击。③④“之”:代齐师。“其”:代齐师。“辙”:车轮的行迹。“轼”:车箱前扶手横木,这里意为扶轼。“遂”:于是。“逐”:追击。

  3、内容

  提问:第二段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作答)

  讲解: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

  第三段

  1、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这段主要写什么?”

  2、词语、句子。

  “既克,公问其①故。对曰: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故克之。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③故逐之。”“既克”:在战胜齐军之后;“既”,已经;“克”,战胜。“其”:代战胜齐军。①“故”:原因,缘故。“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①②“夫”(fǘ),语气词,置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使士气振作起来;“作”,兴起,这里是使动用法。“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下来;“再”,第二次。“竭”:尽,没有了。

  “彼竭我盈”:齐军的士气没有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彼”,代齐军;“盈”,充满。

  ②③“故”:因此。“测”:猜测。“伏”:伏兵。“靡”:倒下。

  3、内容。

  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

  全文内容提问: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提问两三名同学)

  讲解: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已,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在《*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实词总结(从略)

  虚词总结

  以①拿:依靠。“何以战?”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凭借。“可以一战。”

  之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②的。“小大之狱。”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省略句式:“(曹刿)乃入(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季,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和他同乡的人对他说道:“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回答道:“有权位的识见鄙陋,不能深谋远虑。”曹刿于是入朝拜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去和齐打仗呢?”庄公说:“衣食这类使人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这些东西分给臣下。”曹刿应答道:“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于众,庶民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我不敢虚报,一定如实告神。”曹刿应答道:“这些小信用不能让神深受感动,神不会降福于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细察,但是我一定合情合理处理。”曹刿应答道:“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的表现,凭借这点可以和齐军打一仗。如果迎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交战。一开始,鲁庄公想要击鼓发起攻击。曹刿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未能奏效。这时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军大败溃退。鲁庄公想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行。”他走下战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辙,登上战车,凭轼遥望溃败的齐军,然后说道:“可以追击了。”于是挥师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以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振作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士气便衰减低落;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全都没有了。齐军已经完全没有了士气,我军的士气正旺盛高涨,因此我军打败了齐军。大国的情况难于揣测,怕他们设有伏兵。我看到齐军的车辙纷乱,又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确认齐军是溃败)因此才去追击齐军。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3)

——《曹刿论战》教案 (菁华10篇)

《曹刿论战》教案1

  【创新设计】

  一训练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背诵这篇课文。

  二创新视点

  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三教学蓝图

  1、.正读2.点读3.译读4.品读5.理读6.背读

  四·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步骤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1.导入。

  2.同学们朗读课文。

  3.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4.同学们再读课文。

  5.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6.同学们再读课文。

  教学步骤

  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教学步骤

  四: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1.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

  2.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发言者可用“……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学生准备,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教学步骤

  五: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清理,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我们学*《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3.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4.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教学步骤

  六: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①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②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③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创意重点表现在教学中的“无提问”。

  从“提问”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再就是“不问”,而“不问”的教学设计几乎没有。

  但“无提问设计”的课是一定可行的——既然课堂教学中有“问”,也就可以没有“问”。但课堂上如果不提问,教学过程

  不就散了吗?不会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朗读教学能够取而代之。本设计中的“正读、点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的教学流程就表现了这一点。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于是,由于没有课中的提问:

  就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师的调控下,课文由学生读准读顺读美,课文学*的内容让学生讲出来、析出来、品出来,这就充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认读、理解、质疑、辨析、综合、鉴赏等各种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这就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研究教材、找准线索以及考虑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自己如何精要点示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

《曹刿论战》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读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历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同志的称赞。*同志在《*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

  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2、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肉食者鄙

  ②又何间焉

  ③牺牲玉帛

  ④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3、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五、分角色朗读

  六、布置作业

《曹刿论战》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解题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偏(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收集共性问题以供全班讨论解决。

  (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整理文言词语。

  1、重点词句

  (1)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2)通假字:偏

  (3)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4)关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 战于长勺”(倒装)

  (五)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1、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

  战后总结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2、换个角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

  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庄公:迎战—备战—胜战—问故

  (六)分角色朗读。

  (七)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

  思考: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教师明确:

  1、“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借小惠赢得*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2、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五、拓展延伸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故逐之

  明确,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背诵课文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

  本题一题三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相应的成语。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曹刿论战》教案4

  教学要点:

  一、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二、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的作者、出处及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 题解:

  1、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后加的。《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一。

  二、 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课堂练*)

  1、重点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刿 谋 间 帛 辙 竭 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布置作业:

  1,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检查上节课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二、 小结每段所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分析 第1段

  1、(课堂练*)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齐师伐我”(即对鲁国来说是正义之战)

  ③庄公的态度?“公将战”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三次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衣食分人和祭神弗加”;“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人民的支持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取信于民”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公将战”,“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公将驰之”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 分析第2段

  1、(课堂练*)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分析第3段

  1、(课堂练*)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 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可”为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

  ④二“未可”为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后为何又“可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曹刿论战》教案5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

  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学*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作品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学*,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1、认读法(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品读法(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惯)

  4、归纳法(解说:学*需要方法,方法源于归纳,归纳益于拓展)

  【教学手段】

  课件、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列举*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引入课题,参照课文注解①简介《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

  二、诵读课文

  (一)认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停顿。

  1、辨读字词,检查学生预*效果。(出示课件)

  曹刿( ) 小信未孚( ) 小惠未徧( )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 望其旗靡( )

  2、朗读课文

  (1)教师背诵

  (2)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语气和停顿。(出示课件)

  又何间焉(反问语气)民弗从也(否定语气)

  忠之属也(肯定语气)夫战,勇气也(发议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误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下水”背诵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品读课文 要求: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1、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要求:

  a、自由散读,对照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对疑难词句进行圈点并质疑。

  (2)教师活动:点拨、引导,适时评点。

  提示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按字词句分类,掌握文言文学*规律。(出示课件)

  a、词的古今义

  间、鄙、牺牲、狱、加、情、可以、忠

  b、与战争(战车)有关的词

  如:“鼓”、 “败绩”、 “驰”、 “辙”、 “轼”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点拨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合作学*,提高语文学*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加信息量,着眼于指导学生学*文言字词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在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当小老师,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的“何以战”,第二段的“鼓”“逐”,第三段的“公问其故”,理解段意,理清文章的结构。

  (出示课件)

  a、战前请见

  衣食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

  祭祀弗加……小信未孚……神弗福

  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取信于民

  b、从战指挥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驰……未可……下视…而望……可……遂逐齐师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

  c、论战胜故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

  (2)学生讨论

  (出示课件)

  a、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刿对他的回答满意吗?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哪里?

  b、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c、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庄公的“鄙”?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出示课件)

  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鲁庄公论何以战 祭神弗加(神灵的保佑)

  断狱以情(百姓的拥护)

  战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政治上无能

  鲁庄公的“鄙” 战中:“将鼓”、“将驰”……急躁冒进

  战后:既克,问其故……军事上无知

  战前:取信于民

  曹刿的“远谋” 战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战后:后发制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学生探究,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归纳小结:鲁庄公是一个政治上无能、急躁冒进、军事上无知的国君。

  教师追问:难道鲁庄公身上没有优点吗?

  学生合作探究:作为国君,国难当头,能保持清醒头脑,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并且不耻下问,虚心听取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

  (2)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从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a、从曹刿“请见”、“入见”、“请从”角度分析。

  (位卑不可以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b、从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

  (*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枉然。)

  c、从鲁庄公 “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驰,曹刿两次“未可”和“可以”角度分析。

  (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时而动。成功者善于捕捉机遇,凡事不能留下蛛丝马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三)创造性阅读 要求: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齐鲁长勺之战的场面。

  2、教师归纳小结,文言文三步诵读法。

  (出示课件)

  认读……辨读文词,读出语感

  品读……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创读……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3、拓展延伸

  运用三步诵读法(认读——品读——创读),自读短文《曹沫劫齐桓公》。短文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文读书方法。]

  三、布置作业

  题目:〈〈我看鲁庄公〉〉,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学生能鉴赏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曹刿论战》教案6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大家能说一说哪些?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同志的称赞。*同志在《*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

  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朗读课文

  1:要求学生读课文1—2遍

  2: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要求朗读注意人物语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四、试译文章

  五:结构分析

  六:分析人物形象

  1: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2:我眼中的鲁庄公

  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鲁庄二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

  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其故”,向内行请教,学*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七:小结:

  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齐鲁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胜利要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他认为战斗中要抓住战机,在彼竭我盈时进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这就是曹刿的论战。这就是被春秋车战时期作为军事家的曹刿指挥指挥战争取胜所证明了的规律。

  八.创新训练:

  从《曹刿论战》谈____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鲁庄公鄙乎?”

《曹刿论战》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解题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偏(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收集共性问题以供全班讨论解决。

  (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整理文言词语。

  1、重点词句

  (1)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2)通假字:偏

  (3)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4)关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 战于长勺”(倒装)

  (五)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1、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

  战后总结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2、换个角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

  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庄公:迎战—备战—胜战—问故

  (六)分角色朗读。

  (七)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

  思考: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教师明确:

  1、“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借小惠赢得*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2、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五、拓展延伸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故逐之

  明确,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背诵课文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

  本题一题三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相应的成语。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曹刿论战》教案8

  【创新设计】

  一、训练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背诵这篇课文。

  二、创新视点

  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三、教学蓝图

  1、正读

  2、点读

  3、译读

  4、品读

  5、理读

  6、背读

  四、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步骤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1.导入。

  2.同学们朗读课文。

  3.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4.同学们再读课文。

  5.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6.同学们再读课文。

  教学步骤

  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教学步骤

  四: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1.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

  2.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发言者可用“……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学生准备,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教学步骤

  五: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清理,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我们学*《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3.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4.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教学步骤

  六: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①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②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③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创意重点表现在教学中的“无提问”。

  从“提问”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再就是“不问”,而“不问”的教学设计几乎没有。

  但“无提问设计”的课是一定可行的——既然课堂教学中有“问”,也就可以没有“问”。但课堂上如果不提问,教学过程

  不就散了吗?不会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朗读教学能够取而代之。本设计中的“正读、点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的教学流程就表现了这一点。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于是,由于没有课中的提问:

  就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师的调控下,课文由学生读准读顺读美,课文学*的内容让学生讲出来、析出来、品出来,这就充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认读、理解、质疑、辨析、综合、鉴赏等各种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这就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研究教材、找准线索以及考虑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自己如何精要点示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

《曹刿论战》教案9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春秋,走进古战场。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左传》是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二、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

  师:下面我们学*《左传》中这篇解释“长勺之战”的《曹刿论战》

  1,指读

  2,师生合作朗读。一男同学读文章叙述性的语言,教师、女生和男生分别读乡人、曹刿和鲁庄公的语言。

  大家朗读得非常准确。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一定发现有许多句子不会翻译,下面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5分钟。

  3、质疑

  4、检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小大之狱——案件;

  (2)衣食所安——养;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战胜。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可以一战

  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

  (4)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5、快速背下以上词句理解

  6、通译全文

  三、品人物,释疑难

  同学们在观时,肯定有一些关于这两个人物的问题,请大家互相思考讨论

  1、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2、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1、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我认为“取信于民”是治国的根本。

  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的见解,懂治国之道。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这体现了曹贵的政治远见

  (教师板书:战前——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2、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师: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齐军败绩”之时进行追击。

  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因为当“齐军败绩”时,曹刿并未同意鲁庄公开始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曹刿深谋远虑还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从第四段曹刿分析胜利的原因看得出,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曹刿有勇有谋,成竹在胸,这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军事才能)

  师:我们能否用文中词语来概括曹刿这个人物形象?

  学生快速阅读,找到了“远谋”。教师板书“远谋”。

  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课文略写战争的布置、战场具体情况、胜利过程却详写刿与庄公的对话也正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远谋。

  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

  战前鲁庄公不知道凭什么可以和齐国开战?战时又急躁草率,战斗胜利了,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

  衬托了曹刿的远谋

  我认为鲁庄公是位明君,虽然他不懂打仗,但他能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曹刿的建议,不独断专行,战后虚心向曹刿请教。

  师:是啊!鲁庄公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用人,他能听取一个普通百姓的建议,也是难能可贵的!

  四、总结

  “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捕捉战机”是战争胜利的直接原因。

  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熟悉的有关战争文化的句子还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心者为上,攻城者为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师:我们最后齐背全文,在洪亮的读书声中结束这堂课。

《曹刿论战》教案10

  教学目标:

  1、部分文言词语的含义,能正确翻译课文。

  2、巧妙地安排材料,有详有略地叙写。

  3、重点人物曹刿,鲁庄公的形象分析。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正确翻译课文。

  2、了解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择、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1、学*曹刿为国家着想、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2、学*在岗位上“忠于职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2、曹刿、庄公的人物形象;

  3、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1、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

  2、“论”战的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背景,把握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分析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大家也许会想到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险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2、解题: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 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默读课文,(亦可分角色朗读)理清文意。

  1、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待交流。

  2、交流难词难句,并翻译课文。

  3、师归纳: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三、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情节:

  提示: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生复述课文(建议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四、作业布置: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思考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试简要地分析。

  3、收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课文,分析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生复述课文导入)

  二、 探究,交流。

  1、组织学生讨论:给课文换一个题目,并谈谈原因。

  2、生给课文换题目。

  3、分析详略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与中心有关系,联系比较大的则详写,反之则略写。)

  4、找出文中详写略写的部分。

  三、 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1、小组讨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分析人物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 “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四、 迁移积累:

  1、理解词义,找出、理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 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2、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五、 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左传》,进一步了解课文的背景。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4)

——《曹刿论战》教案 (菁华10篇)

《曹刿论战》教案1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

  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你肯定了解了不少的知识,你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吗?(全班交流)

  你知道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走*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齐鲁长勺之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知识点: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2. 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3.理清线索,梳理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试概括大意。

  (2)的线索有几条?

  点拨:有两条线索:①事物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②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2.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3.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4.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

  (二)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刿: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卓越才能,过人谋略。

  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 ,

  不耻下问。

  (三)再读课文,体会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

  鲁国的获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从曹刿的做法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来谈谈

  如何做好集体中的一员?

  五.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请见——爱国热情

  曹刿 参战——卓越才能 远谋

  论战——过人谋略

  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

  急于求战、急于攻击——军事无知

  鲁庄公 急于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 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后问刿、胜而不喜——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曹刿论战》教案2

  【创新设计】

  一训练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背诵这篇课文。

  二创新视点

  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三教学蓝图

  1、.正读2.点读3.译读4.品读5.理读6.背读

  四·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步骤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1.导入。

  2.同学们朗读课文。

  3.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4.同学们再读课文。

  5.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6.同学们再读课文。

  教学步骤

  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教学步骤

  四: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1.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

  2.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发言者可用“……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学生准备,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教学步骤

  五: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清理,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我们学*《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3.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4.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教学步骤

  六: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①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②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③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创意重点表现在教学中的“无提问”。

  从“提问”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再就是“不问”,而“不问”的教学设计几乎没有。

  但“无提问设计”的课是一定可行的——既然课堂教学中有“问”,也就可以没有“问”。但课堂上如果不提问,教学过程

  不就散了吗?不会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朗读教学能够取而代之。本设计中的“正读、点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的教学流程就表现了这一点。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于是,由于没有课中的提问:

  就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师的调控下,课文由学生读准读顺读美,课文学*的内容让学生讲出来、析出来、品出来,这就充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认读、理解、质疑、辨析、综合、鉴赏等各种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这就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研究教材、找准线索以及考虑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自己如何精要点示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

《曹刿论战》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取信于民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和指挥作战时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的道理。

  2.了解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出处

  二、朗读课文,解决读音和停顿问题。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解决有关字音问题。

  曹刿(gùi)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4.解决有关句子的停顿。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齐读课文。

  三、疏通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标记出自己感觉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

  2.结合课文注释,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初步解决部分难词难句。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难词难句。

  4.引导学生总结虚词“以”在课文中的用法:

  “以”字在第1段出现的次数较多,主要是作介词,表示“凭借” “根据”等。

  四、把握课文写作思路

  1.要求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把握课文中心内容。

  首先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然后思考: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2.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3.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引入新课。

  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概括在战争的各个时期鲁庄公和曹刿的表现,能用原文来回答吗?

  2、根据他们的表现谈谈你对这两个人物的认识。

  曹刿 (1)忠心爱国

  眼见鲁国形势危急,不理乡人劝阻,主动求见鲁庄公,并要求同赴战场抗敌,可見他有正义和爱国心。

  (2)有政治识见

  曹刿了解得民心才可战胜齐国的道理。因此当鲁庄公说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时 ,他才说可以一战。

  (3)熟悉军事,善用战略。

  他深明军队士气是作战取胜的关键,因此在战争一开始时,他制止庄公击鼓进攻,到齐人三鼓,士气竭尽,而鲁军士气仍然旺盛时,便一鼓作气,击败齐军。

  (4)处事谨慎,善审敌情

  当齐军败走时,曹刿并不急于追击,以防敌人诈败,暗埋伏兵。 待观察过齐军的车辙紊乱,旗帜东倒西歪,确定敌人是真的`败走,才让庄公挥军追击,终于大获全胜。

  庄公 (1)欠缺政治识见

  从第一次论战时可知鲁庄公不知道什么 才是作战的凭借 。

  (2)礼贤下士

  庄公不嫌曹刿是一介*民,与他讨论作战的凭借。

  (3)知人善任

  允许曹刿随军出战,作战时更听从曹刿的意见,让他指挥军队的进退。

  (4)处事鲁莽轻率,齐军败绩后,庄公立即想追击,并没有考虑对方可能是诈败。

  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鲁庄公懂得军事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答案中的合理点,逐步引导学生的回答趋向统一。

  三、试分析长勺之战中鲁胜齐败的原因:

  长勺之战,鲁胜齐败的原因如下:

  同仇敌忾,上下一心, 把握战机,指挥得当,齐军犯错,失去战机。

  四、讨论主旨和写作特色

  1.详略剪裁 详写论战经过,略写战事过程; 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略写人物的行动,以及战斗的具体经过。就人物而言,详写了曹刿,略写了鲁庄公。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写得十分简略,作者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事;出动战车的数目,弓矢兵刃的使用以及将士奋勇杀敌的情況全部刪去;

  2.运用对话突显人物的性格,使用对话可以使人物更活灵活现。

  3.衬托手法。 以乡人的置国事于不顾衬托曹刿的忠心爱国;以*的眼光短浅衬托曹刿的深谋远虑;以庄公的轻率衬托曹刿的冷静沉着。

  五、扩展:

  1、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2、请展开想像,再现长勺之战场面,200字左右。

《曹刿论战》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作好政治准备。

  2、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背诵全文主。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同志的称赞。*同志在《*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

  1、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二、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背诵课文。

《曹刿论战》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前面我们刚刚学*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鄙(bǐ) 孚(fú) 间(jiàn) 循(biàn) 靡(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师提示:该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试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概括情节,如何?

  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多媒体显示:

  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关于肉食者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4、内容梳理

  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属也。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多媒体显示:

  5、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

  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浯。

  牺牲玉帛 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 越狱逃跑

  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 忠于人民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实情;感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背诵课文

  1、研渎课文第二段。

  (1)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鼓,击鼓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2)提问: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2、研读课文第三段。

  (1)选一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提问: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板书:

  (3)学生齐读第三段,背诵。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亡,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五、布置作业

  《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曹刿论战》教案6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

  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学*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作品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学*,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1、认读法(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品读法(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惯)

  4、归纳法(解说:学*需要方法,方法源于归纳,归纳益于拓展)

  【教学手段】

  课件、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列举*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引入课题,参照课文注解①简介《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

  二、诵读课文

  (一)认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停顿。

  1、辨读字词,检查学生预*效果。(出示课件)

  曹刿( ) 小信未孚( ) 小惠未徧( )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 望其旗靡( )

  2、朗读课文

  (1)教师背诵

  (2)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语气和停顿。(出示课件)

  又何间焉(反问语气) 民弗从也(否定语气)

  忠之属也(肯定语气) 夫战,勇气也(发议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误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下水”背诵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品读课文 要求: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1、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要求:

  a、自由散读,对照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对疑难词句进行圈点并质疑。

  (2)教师活动:点拨、引导,适时评点。

  提示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按字词句分类,掌握文言文学*规律。(出示课件)

  a、词的古今义

  间、鄙、牺牲、狱、加、情、可以、忠

  b、与战争(战车)有关的词

  如:“鼓”、 “败绩”、 “驰”、 “辙”、 “轼”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点拨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合作学*,提高语文学*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加信息量,着眼于指导学生学*文言字词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在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当小老师,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的“何以战”,第二段的“鼓”“逐”,第三段的“公问其故”,理解段意,理清文章的结构。

  (出示课件)

  a、战前请见

  衣食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

  祭祀弗加……小信未孚……神弗福

  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取信于民

  b、从战指挥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驰……未可……下视…而望……可……遂逐齐师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

  c、论战胜故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

  (2)学生讨论

  (出示课件)

  a、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刿对他的回答满意吗?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哪里?

  b、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c、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庄公的“鄙”?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出示课件)

  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鲁庄公论何以战 祭神弗加(神灵的保佑)

  断狱以情(百姓的拥护)

  战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政治上无能

  鲁庄公的“鄙” 战中:“将鼓”、“将驰”……急躁冒进

  战后:既克,问其故……军事上无知

  战前:取信于民

  曹刿的“远谋” 战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战后:后发制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学生探究,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归纳小结:鲁庄公是一个政治上无能、急躁冒进、军事上无知的国君。

  教师追问:难道鲁庄公身上没有优点吗?

  学生合作探究:作为国君,国难当头,能保持清醒头脑,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并且不耻下问,虚心听取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

  (2)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从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a、从曹刿“请见”、“入见”、“请从”角度分析。

  (位卑不可以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b、从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

  (*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枉然。)

  c、从鲁庄公 “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驰,曹刿两次“未可”和“可以”角度分析。

  (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时而动。成功者善于捕捉机遇,凡事不能留下蛛丝马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三)创造性阅读 要求: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齐鲁长勺之战的场面。

  2、教师归纳小结,文言文三步诵读法。

  (出示课件)

  认读……辨读文词,读出语感

  品读……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创读……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3、拓展延伸

  运用三步诵读法(认读——品读——创读),自读短文《曹沫劫齐桓公》。短文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文读书方法。]

  三、布置作业

  题目:〈〈我看鲁庄公〉〉,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学生能鉴赏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曹刿论战》教案7

  教学目标:

  1、部分文言词语的含义,能正确翻译课文。

  2、巧妙地安排材料,有详有略地叙写。

  3、重点人物曹刿,鲁庄公的形象分析。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正确翻译课文。

  2、了解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择、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1、学*曹刿为国家着想、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2、学*在岗位上“忠于职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2、曹刿、庄公的人物形象;

  3、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1、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

  2、“论”战的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背景,把握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分析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大家也许会想到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险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 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默读课文,(亦可分角色朗读)理清文意。

  1、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待交流。

  2、交流难词难句,并翻译课文。

  3、师归纳: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三、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情节:

  提示: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生复述课文(建议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四、作业布置: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思考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试简要地分析。

  3、收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课文,分析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生复述课文导入)

  二、 探究,交流。

  1、组织学生讨论:给课文换一个题目,并谈谈原因。

  2、生给课文换题目。

  3、分析详略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与中心有关系,联系比较大的则详写,反之则略写。)

  4、找出文中详写略写的部分。

  三、 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1、小组讨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分析人物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 “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四、 迁移积累:

  1、理解词义,找出、理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 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2、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五、 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左传》,进一步了解课文的背景。

《曹刿论战》教案8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篇目。它通过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掌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4、学*曹刿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任务〗

  指导朗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步骤〗

  一、简介《左传》和长勺之战

  1、关于《左传》,在书下注释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如下补充介绍:《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公元前682年,齐国国君公孙无知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争夺君位。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但最后却是公子小白取得了君位,他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对鲁庄公怀恨在心,即位后便两次发兵攻鲁,本文所记述的便是齐鲁两国间的第二次战争──长勺之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掌握字音。

  刿(guì)鄙(bǐ)孚(fú)间(jiàn)

  夫(fú)靡(mǐ)

  2、同学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教师可依照以下几个梯度指导朗读:

  ⑴读准字音;

  ⑵掌握节奏;

  ⑶注意语调。

  节奏举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语调举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

《曹刿论战》教案9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

  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学*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作品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学*,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1、认读法(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品读法(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惯)

  4、归纳法(解说:学*需要方法,方法源于归纳,归纳益于拓展)

  【教学手段】

  课件、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列举*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引入课题,参照课文注解①简介《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

  二、诵读课文

  (一)认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停顿。

  1、辨读字词,检查学生预*效果。(出示课件)

  曹刿( ) 小信未孚( ) 小惠未徧( )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 望其旗靡( )

  2、朗读课文

  (1)教师背诵

  (2)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语气和停顿。(出示课件)

  又何间焉(反问语气) 民弗从也(否定语气)

  忠之属也(肯定语气) 夫战,勇气也(发议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误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下水”背诵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品读课文 要求: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1、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要求:

  a、自由散读,对照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对疑难词句进行圈点并质疑。

  (2)教师活动:点拨、引导,适时评点。

  提示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按字词句分类,掌握文言文学*规律。(出示课件)

  a、词的古今义

  间、鄙、牺牲、狱、加、情、可以、忠

  b、与战争(战车)有关的词

  如:“鼓”、 “败绩”、 “驰”、 “辙”、 “轼”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点拨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合作学*,提高语文学*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加信息量,着眼于指导学生学*文言字词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在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当小老师,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的“何以战”,第二段的“鼓”“逐”,第三段的“公问其故”,理解段意,理清文章的结构。

  (出示课件)

  a、战前请见

  衣食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

  祭祀弗加……小信未孚……神弗福

  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取信于民

  b、从战指挥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驰……未可……下视…而望……可……遂逐齐师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

  c、论战胜故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

  (2)学生讨论

  (出示课件)

  a、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刿对他的回答满意吗?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哪里?

  b、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c、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庄公的“鄙”?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出示课件)

  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鲁庄公论何以战 祭神弗加(神灵的保佑)

  断狱以情(百姓的拥护)

  战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政治上无能

  鲁庄公的“鄙” 战中:“将鼓”、“将驰”……急躁冒进

  战后:既克,问其故……军事上无知

  战前:取信于民

  曹刿的“远谋” 战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战后:后发制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学生探究,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归纳小结:鲁庄公是一个政治上无能、急躁冒进、军事上无知的国君。

  教师追问:难道鲁庄公身上没有优点吗?

  学生合作探究:作为国君,国难当头,能保持清醒头脑,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并且不耻下问,虚心听取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

  (2)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从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a、从曹刿“请见”、“入见”、“请从”角度分析。

  (位卑不可以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b、从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

  (*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枉然。)

  c、从鲁庄公 “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驰,曹刿两次“未可”和“可以”角度分析。

  (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时而动。成功者善于捕捉机遇,凡事不能留下蛛丝马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三)创造性阅读 要求: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齐鲁长勺之战的场面。

  2、教师归纳小结,文言文三步诵读法。

  (出示课件)

  认读……辨读文词,读出语感

  品读……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创读……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3、拓展延伸

  运用三步诵读法(认读——品读——创读),自读短文《曹沫劫齐桓公》。短文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文读书方法。]

  三、布置作业

  题目:〈〈我看鲁庄公〉〉,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学生能鉴赏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曹刿论战》教案10

  教学目标:

  1、部分文言词语的含义,能正确翻译课文。

  2、巧妙地安排材料,有详有略地叙写。

  3、重点人物曹刿,鲁庄公的形象分析。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正确翻译课文。

  2、了解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择、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1、学*曹刿为国家着想、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2、学*在岗位上“忠于职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2、曹刿、庄公的人物形象;

  3、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1、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

  2、“论”战的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背景,把握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分析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大家也许会想到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险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 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默读课文,(亦可分角色朗读)理清文意。

  1、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待交流。

  2、交流难词难句,并翻译课文。

  3、师归纳: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三、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情节:

  提示: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生复述课文(建议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四、作业布置: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思考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试简要地分析。

  3、收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课文,分析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生复述课文导入)

  二、 探究,交流。

  1、组织学生讨论:给课文换一个题目,并谈谈原因。

  2、生给课文换题目。

  3、分析详略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与中心有关系,联系比较大的则详写,反之则略写。)

  4、找出文中详写略写的部分。

  三、 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1、小组讨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分析人物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 “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四、 迁移积累:

  1、理解词义,找出、理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 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2、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五、 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左传》,进一步了解课文的背景。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5)

——《曹刿论战》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曹刿论战》语文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

  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你肯定了解了不少的知识,你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吗?(全班交流)

  你知道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走*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齐鲁长勺之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知识点: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2. 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3.理清线索,梳理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试概括文章大意。

  (2)文章的线索有几条?

  点拨:有两条线索:①事物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②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2.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3.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4.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

  (二)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刿: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卓越才能,过人谋略。

  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

  不耻下问。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文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

  鲁国的获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从曹刿的'做法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来谈谈

  如何做好集体中的一员?

  五.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请见——爱国热情

  曹刿 参战——卓越才能 远谋

  论战——过人谋略

  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

  急于求战、急于攻击——军事无知

  鲁庄公 急于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 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后问刿、胜而不喜——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教学反思:本堂课学生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参与到整堂课的教学中来,教学效果比较好。

《曹刿论战》语文教学反思2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是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一篇著名古文。相传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进攻鲁国,鲁庄公准备率军迎战,但苦无良策。这时,*民曹刿请求觐见庄公,之后就有了曹刿与庄公的一段对话。庄公御驾亲征,曹刿随行任“军师”,“战于长勺”,鲁军一举击败齐军,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千古名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日,笔者品读此篇,并悟出了蕴含其中的一些深邃思想。下面谈谈学*体会。

  一、庄公重视“广集民智”的思想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遂入见。”这里的“入见”就是进入宫殿觐见庄公,这里的“遂”就是于是、很快的意思。由此可见,大敌当前,庄公非常重视“广集民智”。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庄公十分清楚,也非常急切,因此才会有“遂入见”。之后,曹刿与庄公有一段著名对话。从这段对话,我们还可看到,庄公不摆架子,不说套话,而是实话实说,坦诚相待,与曹刿认真研究军事对策,并对曹刿的正确意见能够很快理解、接受和实施。

《曹刿论战》语文教学反思3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快速看书复*后,一学生回答:“曹刿能远谋,而庄公则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话音刚落,又一学生站起发言:“对于庄公,我认为他有远谋。”这话让我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但这位学生的观点有反传统的意义,很值得探讨。

  我表扬了他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后问全体同学:“对于庄公有无远谋这个问题,来一场辩论如何?”大家一致同意。

  生A:“曹刿不是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吗?庄公是鲁国的国君,他是最大的‘肉食者’,他当然无‘远谋’!”

  师:“你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好!”

  生B:“我认为庄公无‘远谋’。若有远谋,战前就该高瞻远瞩,作好充分的准备;若有远谋,战争中就能审时度势,抓准时机;若有远谋,在决胜之后就不会不知胜因。长勺之战,要不是曹刿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说不定庄公就成了齐军的俘虏,能说他有‘远谋’吗?”

  师:“言之有理。”

  生C:“我认为国君的远谋与一般谋士的远谋有所不同。纵观历史,许多有作为的国君,并非自己谋略过人,而是善于任用有远谋的人才。论谋略,刘邦不及萧何、韩信,刘备也不如诸葛亮,但谁又能说刘邦、刘备是无谋之人呢?另外,庄公以国君的身份,能与*民曹刿公*对话,并允许曹刿同乘一辆战车,直接指挥作战,这种超乎寻常的胆识,知人善任的眼光,从谏如流的勇气,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

  生D接过话头:“你把庄公说得如此明智,那他为何把大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呢?既然他有远谋,又为何浑然不知‘何以战’,这可是迫在眉睫的*谋啊!”

  生E慷慨陈词:“不错,庄公确实把*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作为战争的先决条件,但凭这一点不能说他无远谋,因为这是时代的局限。何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这正说明他有远谋。你只看到前面两点,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不是断章取义啊?”

  辩论还在继续……

  最后我为这场辩论作结:我们看人、看问题不能只从单方面看,而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在庄公有无远谋这一问题上,同学的话启发了我,虽然他在战前曾寄希望于*臣和神灵,在战争中他也急躁冒进,打了胜仗还不知原因,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他不高明,但就他能大胆任用曹刿这个人才这一点来说,他是有远谋的。现在我们不是说,人才的竞争才是最大的竞争吗?二千多年前的庄公,能慧眼识人才,这正是他最大的远谋啊!

  课后我陷入了深思,《曹刿论战》入选教材多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却从未根据庄公所处的时代及他在特定的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进行全面的思考。作为教师的我,总是按照教参上现成的说法,把庄公看成一个目光短浅的国君,并把这个评价毋庸置疑地灌输给我的学生,而很多时候,学生也*惯于接受老师的观点和意见,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权威。

  但今天,学生却向“权威”提出了挑战,他们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是有理有据,这不能不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无视阅读主体思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臣服”于教参或教师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事实上,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际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正如新课程标准所一语道出的:“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在阅读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由此说来,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文学*的园地中含英咀华,采撷知识的果实。

  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因为通过鲁庄公有无远谋这场辩论,让我看到了学生中蕴藏的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改革开放年代的学生已经不甘心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他们的敢想敢说,大胆地思维,大胆地发言,而且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所谓创造性,就是在阅读中不迷信书本,敢于批判,推陈出新,能入于书而又出于书,学于书而不拘泥于书,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才能引爆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同时,它让我深深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精神,更要对不同的理解予以及时中肯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在探究、碰撞的动态中求得理解的深化,使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曹刿论战》阅读练*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6)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菁华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句子中划线词。(4分)

  (1)肉食者鄙( ) (2)牺牲玉帛( )

  (3)小惠未徧( ) (4)公将鼓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

  (2)牺牲玉帛( 猪牛羊等祭祀用品 )

  (3)小惠未徧( 通“遍”遍及 )

  (4)公将鼓之( 助词,表音节,无意 )

  小题2:(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小题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既克,公问其故。(用原文回答)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2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来源:ZXXK]

  9.《左传》旧传为(朝代)末年鲁国史官(人名)所撰。(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又何间焉()②小惠未徧()

  ③小大之狱()④望其旗靡()

  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

  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

  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鲁恭为中牢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⑤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牢: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⑤雉(zh):野鸡。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阴使人往视之()②欲察君之政也()

  15.鲁恭任中牢令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2分)

  16.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9.春秋左丘明(共1分,每空0.5分)

  10.①参与②同遍,遍及、普遍;或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倒下(共2分,每小题0.5分)

  11.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共2分,对比手法不设分,答出人物特点中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3.围绕善于纳谏;知错就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回答。(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乙)(5分)

  14.①派;或派遣;或命令;或让;或叫

  ②考察;或考证;或探察;或了解(共1分,每小题0.5分)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3

  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稿,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活用的词语。

  (1)一鼓作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你的理解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鲁庄公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关于“为何追逐齐国军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公作为“肉食者”,他的“鄙”表现突出,用自己的话从下列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处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纵观全文,你认为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犏”通“遍”,遍及,普遍。

  2.(1)名词作动词,击鼓;(2)形容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3.(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1)为下文写庄公张本(铺垫);(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5.(1)鲁庄公*庸无能,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臣和种灵的身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2)他急切求成,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3)能听取曹刿的合理的意见,不一意孤行,说明他还不是一个*。

  6.①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②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③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这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意思对即可)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4

  文章(一)

  (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文)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易置:撤换。奇兵:变化莫测的军队。

  (译文):赵括取代廉颇(领兵)以后,将(之前的.)规章纪律都变更了,还调换了军中人员的的职务。秦国大将白起听说这件事后,指挥军队出其不意,假装兵败退走,同时断绝赵军的粮食供应道路,将赵军封堵截断为两部分。(此时)赵军中士卒之心背离,(如此)四十多天后,赵军饥饿难耐,赵括调出了精锐的士卒,并亲自搏杀战斗想要突围,秦军将赵括射死。赵括大军兵败,于是几十万人都投降秦国,却被秦军全部坑杀屠戮。

  1、解释画线的词。

  (1)小惠未徧( ) (2)牺牲( )玉帛

  (3)而绝( )其粮道 (4)秦悉坑( )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2)悉更约束,易置军史 。

  3、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 ,

  。

  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 。

  4、乙文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文章(二)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

  (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

  1、解释画线的词。

  (1)公将鼓之( ) (2)宋人既成列( )

  (3)遂逐齐师( ) (4)宋师败绩 ( )

  2、翻译下列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

  3、甲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 。

  (2) 。

  文章(三)

  (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译文)夏后伯启和有扈在甘泽大战而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要求再战,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领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却作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于是坐卧时不用多重*子,吃饭时不吃几种菜肴,不弹琴瑟,不设钟鼓之娱,亲*亲属,敬爱长辈,尊敬贤人,任用能人。满一年有扈氏就归顺了。

  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要评定别人,一定要先评定自己。想要了解别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

  1、解释画线的词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忠之属也。( )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4)吾民不寡( )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参考答案:

  (一)

  1、(1)通“遍”遍及,普遍(2)指猪、牛、羊等。(3)截断(4)动词活埋

  2、(1)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到这件事中呢?(2)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了原来的军官。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4、纸上谈兵。只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二)

  1、(1)击鼓进军(2)已经 (3)追赶、追击(4)大败

  2、(1)下车察看齐*轮滚过地面下的痕迹,登上车,扶着轼眺望齐军。

  (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员。

  (三)

  1、(1)目光短浅(2)尽力做好分内的事(3)满一年(4)少

  2、(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衰竭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泄尽了。

  (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3、(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5

  三.(09河南省)(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2)忠之属也。 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3分)

  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