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首页 / 文库 / | 高中

1、离骚:犹离忧。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离,别也;骚,愁也。此题目之义,历来多有争议。

2、名:命名。

3、汩(yù):水流急貌。此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4、不吾与:即“不与吾”。与,等待。

5、惟:想到。

6、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7、申椒:申地的椒。椒,花椒,是一种香料。菌桂:肉桂,桂树的一种,是一种香料。

8、耿介:光明正大。

9、及:赶上。踵武:足迹。

10、舍:停止。此指停止进谏。

11、成言:约定。

12、既:本来。难:惮,畏惧。

13、畦:五十亩为畦。留夷:即芍药。揭车:香草名,花白,味辛。

14、冉冉:渐渐。

15、落英:零落的花。一说初生的花。

16、苟:只要。信:果真。姱(kuā):美好。练要:精诚专一。

17、顑(kǎn)颔(hàn):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

18、贯:串连。

19、服:做,从事。

20、彭咸:殷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遗则:留下的榜样。

21、谇(suì):进谏。替:废。

22、悔:怨恨。

23、民心:人心。一说指屈原的用心。

24、侘(chà)傺(chì):不得志貌。

25、穷困:走投无路。

26、圜(yuán):同“圆”。周:合,相合。

27、尤:过错。攘:取,指不推辞,忍受。诟(gòu):咒骂,耻辱。

28、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

29、对比手法的运用

30、抒情中有故事情节的叙述。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1)

——《逍遥游》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1、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2、鲲(kūn):本指鱼卵,此处借用为表大鱼之名。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

3、去:离开。息:气息,指风。

4、尘埃:空中游尘。

5、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

6、覆:倒。坳(ào)堂:屋前地上的洼坑。

7、置:放。焉:兼词,于此,在这里。胶:动词,粘住地面动不了。

8、夭(yāo):挫折。阏(è):阻碍。

9、抢:撞到,碰到。一作“枪”。榆枋(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10、时则:时或。

11、控:投下,落下来。

12、适:去,往。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13、三月聚粮: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14、小知(zhì):小聪明。知,通“智”,下同。大知:大智慧。

15、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huì)朔(shuò):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16、蟪(huì)蛄(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春秋:一整年。

17、冥灵:大树名,一说大龟名。

18、彭祖:传说中寿达八百岁的人物。乃今:而今,现在。久:长寿。

19、汤:商朝的建立者。棘:人名,相传是商汤时的大夫。是已:就是这样,表示肯定。

20、修:长。

21、羊角:像羚羊角的旋风。

22、翱翔蓬蒿(hāo)之间:翱翔在蓬木蒿草之间。

23、至:极致。

24、行:品行。比:团结。

25、斯:这样,如此。已:而已。指宋荣子的智德仅此而已。

26、虽然:即便如此。虽,即使。

27、列子:郑国人,名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传说能御风而行。著有《列子》八篇。文段借列子乘风飞行,表明有待的道理。御:驾驭。

28、旬有(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29、至人:极致的人,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无己:指至人破除自我偏执,扬弃小我,摒绝功名束缚的本我,追求绝对自由、通达,物我相忘的境界。

30、而征一国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2)

——八下英语课文原文 (菁华3篇)

八下英语课文原文1

  Chen Huan: Hi, everybody.

  Sally: We'd like to thank you for talking us around Radio Beijing.

  Chen Huan: Don't mention it. I enjoy showing visitors around. Now I want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 but remember to look out for the red light…

  Betty: …and stop talking!

  Chen Huan: Come this way. This is the new room. We collect the late news and write the reports here.

  Lingling: How can I become a newsreader?

  Chen Huan: On Radio Beijing everyone needs to speak English well. So keep studying, and maybe one day you can join us. Here's where I work on Starsearch. We decide what to listen to…and who to see.

  Daming: What about the sports news? I like listening to the football sesults.

  Chen Huan: That's over there.

  Tony: I'd like to be a sports reporter.

  Daming : Me,too!

  Chen Huan: And this is where we prepare the weather reports. Let's watch the newsreader. Ok, see the red light? Quiet, please.

  Newsreader: Finally, some sports news about the England and China football match. England scored two goals, and China…three.

  Daming: Hey! We won the match!

  Tony: And we lost! I hate losing!

  All: Ssh!

  Newsreader: And tomorrow's weather-sunny in the morning, but it'll start raining in the afternoon. And that's the end of the six o'clock news.

八下英语课文原文2

  Daming: Hi, were you awake at 10'clockyeasterdayevening?

  Betty: No, I was too sleepy. Why?

  Daming: It was Sally's interview.

  Tony; What did she say?

  Daming: She was fantastic! She said that she was with some classmates from London, and that she was studying Chinese.

  To0ny: Did she talk about her friends?

  Daming: She said missed her parents but she had some close friends here.

  Tony: That's us!

  Daming: And she said China was a very exciting place. But she didn't like the word "foreigner" .She explained that her visit was about making friends.

  Tony: Was that it?

  Daming: Yes, that was the end of the interview, but Chen huan then said Sally played the violin really well. He said their concerts were excellent and everyone loved the music. And finally, he played the recording of Sally's music. She was excellent. I wanted to clap and cheer!

  Betty: So she knows that she's among friends. Good. But I'm worried about her because she's unhappy. We must look after her.

八下英语课文原文3

  Lingling: Hi Sally! Come in and sit down. Sorry it's a bit untidy. I'll tidy up the table and chairs.

  Sally: Hey! Look at all those fans! They're beautiful! You're got a wonderful collection.

  Lingling: Yes, I've got fifty or sixty fans. Do you collect anything?

  Sally: Yes, I have a collection of dolls. And my brother collects stamps.

  Daming: And I collect tickets-you know bus tickets and train tickets!

  Sally: Do you really? But my real hobby is music. I play the violin and I listen to music all the time.

  Lingling: What made you so interested in music?

  Sally: My father is a musician. I often listened to him play the violin. And he game me my first violin eight years ago.

  Lingling: And now music has brought you to china. When will you play next time?

  Sally: At the end of this term. There's a concert at radio Beijing.

  Daming: So can you relax now?

  Sally: Well, no. I'm going to school with you!

  Lingling: Great!

  Sally: But not next Friday …

  Daming: What's happening on Friday?

  Sally:I'm going to radio Beijing . I'm giving an interview on Starsearch.

  Daming: I've listened to that programme! People sing songs or play music, and the listeners choose the best singer or musician.

  Lingling: Wow! You're going to be really famous!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3)

——《离骚》教学设计 (菁华6篇)

《离骚》教学设计1

  广东版高一课标教材《语文》(必修1)选了屈原《离骚》片段,内容和人教版原先的选段不同,具有相当的难度。刚接触时,学生和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内容的生涩,大多数老师就选择了读,但学生读的欲望不强,目标不明,所以热情不高。学*停留在知识层面,如生字词、修辞手法、象征意义等。

  我带学生学*此课,选择从人物形象出发:屈原是谁?我们生活中现在哪些传统和他有关?你从什么渠道获取过关于他的信息?他给你的原有印象是什么?

  关注人物和事件,是学生本能的兴趣。问题以发散的方式由学生去展开,在七嘴八舌中大家勾勒出屈原的最初形象。老师并不下结论,而是直接将兴趣引入课文。

  有学生说《离骚》是屈原的精神自画像。也有学生说因为“君不圣,相空贤”,他要苦求美政;信而疑,忠被谤,他要宣泄愤怒。

  然后迅速切入文本,按照“五读”的环节完成本课的学*。

  一读:

  整体感受他是怎么画自己的,或者说他是怎么苦求或宣泄的?按照自己的感觉诵读课文,把第一遍阅读的感受告诉同桌。

  用分享的形式来完成初步感知,给学生思维的碰撞搭建了第一个*台,这是最基本的合作。深浅、对错、好坏姑且不论,不以老师意志或教参意志僵化约束学生的感受,这种感知体验的过程正是学*的要素之一。

  学生说得很乱,也有说得离谱的,还有自己找参考资料来照本宣科的。学*方式的多样化,在这个环节中得以体现。

  二读:

  老师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根据老师的朗读在原文中画出节奏符号(斜线)和重音符号,并在不会读的、容易错的字词上标注拼音;二是感觉一下《离骚》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这样,把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自然地提出来解读,就生成了一些问题。

  如“孟陬”就引出了屈原的出生问题,引出了“血统、出身、气度、名字”等,由内容的描述自然转到去探究内容背后的东西,完成内容到内涵的自然过渡,并且就势而问“为什么”,学生思路活跃而不混乱,就慢慢梳理出“非凡—非凡人—非凡责任”的初步结论。

  至于句式,学生最容易发现的便是“兮”字,由“兮”字生成新的问题:为什么用这么多“兮”字?首先学生解释这个字(楚地方言“啊”),教师适时带出文体知识(楚地特色;楚辞代表作,二句成对,四句成节等)。然后学生由教师的朗读想到抒情性,教师再适时穿插文学常识(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浪漫主义杰作等)。下面一个问题也就自然生成了:按照对屈原情感的理解选读课文,看他抒的是什么情,又是如何抒情的?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问题的生成,即要让学生产生问题,让问题产生于学生,这样学生才有探究、解决的欲望。同时,问题的产生又不能远离文本和学*的目标,所以巧妙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理性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本环节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恰到好处地生发出一些问题,同时完成了基本知识的学*。

  三读:

  请学生范读第二段,问学生的新发现。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最后集中到两点:一是大量出现的第一人称;二是大量出现的香草美人形象。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契机出现了,于是立刻安排讨论,以四人一小组的结合方式,各自选题,进行较为充分的探究。最后请小组发言人总结发言。

  学生们的收获是令人惊喜的:

  讨论“第一人称”,问题有:文章反复出现“我”可见诗人什么特点?和“我”相关联的内容是什么?从中能读出屈原的什么品格?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

  ●自我表白的欲望。学生联系第一段来解说。

  ●强烈的自我意识。学生联系反复出现或省略掉的代词“我”来展开。

  ●勇于肯定自我、褒扬自我(带有自我崇拜的味道)。学生联系“内美”“修能”来展开。(这里学生还有了一点小争论,即“自我崇拜”是褒是贬。)

  教师适时拓展:《离骚》2400多字,300多句,直接提及“我”的有80多处,出现频率之高,比较少见。再读,沉思,倾听作者灵魂的声音。学生有精彩感悟:

  ●感觉到了他的悲苦。一个人受了委屈压抑,有苦无处说,积郁难忍,就会形诸文字;屈原因为有“我”所以苦,但又因为能有“我”而见其坦荡。

  ●感觉到了他的孤独。他缺乏在那种权力圈子里巧妙周旋的能力,因此也就注定在这个圈子里难以长久立足。一个无法与众人沟通的“我”,一个遭众人排斥的“我”,怎能不孤立呢?独醒者、自修者注定是孤独者。(有老师的穿插提升在其中)

  ●感觉到了他的执著。这种执著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众人皆醉,世人皆浊,但他不随波逐流。世俗之所以可怕,就在于毫无准则、法度,所以执著最难得。

  ●感觉到了他对自己的珍惜。他若不尊重爱惜“我”,是可以妥协、投靠、改变以取富贵,或者楚才晋用,或者做个逍遥的隐士。但他不愿意,他要“抚壮”还要“道夫先路”。为了成就自己,为了自己所坚持的生命价值观、生命理想,他只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他是被历史留下名字但毕生从政失意的文人典型。从失败走向失败。他后面还有贾谊、曹植、李白等人。这是天才的悲剧,任何一个理想主义者都避免不了这样的悲剧。

  ……

  这个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环节,让学生读透、谈深、说到位,这个学*过程也成了学生精神提升的一个过程。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同时得到了提高,是此环节一大得也。整个过程中老师以关键的语句进行穿插,构成讨论的一个分子,并适时引导、拓展、提升。

  讨论“香草美人”,问题有:“香草美人”象征什么?写这些对塑造诗人形象有什么作用?学生发言有:

  ●佩带香草———品行高洁、芬芳。

  ●朝搴夕揽———积极修身,完善自我。

  ●去皮不死的木兰,经冬不枯的宿莽———志向坚贞。

  教师拓展屈原作品中常见意象: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奸佞。提问:香草仅指作者自己吗?(学生答:还泛指贤臣。)追问:“美人”是谁?(学生一认为是爱恋的女子;学生二否定,说本文不是爱情诗,屈原是爱国诗人,他最担忧祖国,“美人”是祖国;学生三进一步补充:祖国的代表在当时就是国君,爱国就是忠君,所以“美人”是楚王。)学生还在争论,教师适时转移:诗歌有一段专门写到了国君,还写到了其他一些人,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写了谁,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屈原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

  四读:

  品读第三段。联系上面留下的问题,思考,自由组合讨论。最后形成了下列一些意见。

  ●写了尧舜(耿介、得路)和桀纣(猖披、窘步)的对比(自然点一下手法问题)。

  ●写了党人(偷乐、幽昧险隘)和诗人(惟、恐,道夫先路)的对比。

  ●诗人(奔走、不舍)和君王(信谗、怒)的对比。

  ●作者态度:爱憎分明。对楚王:满怀热情、满怀期待,忠诚、忠心。对党人:疾恶如仇,决不妥协。

  ●作者态度何以见?一从对人物的称呼上见(对楚王用荃、灵修、美人等);二从作者对他们的用语上见。

  学生在阅读、探求的过程中,立体地理解了屈原,以及他周围的环境、他所处的时代。

  五读:

  齐读课文。教师提出书面练*的.要求:屈原辞别了这个世界,现在我们用什么语言来辞别他呢?

  作为课堂作业的一种形式,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贴*心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借语言的载体得以充分的展示。举例:“千年的尘埃未能掩埋你的风骨,王朝的变更无法改变你的语言。沧桑岁月里多少成与败的轮回,岁月换了容颜,你却在污浊的尘世里行至永远,以至形成了一座雕像、一首咏叹曲,永世挺立,亘古回旋。”

  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屈原对我们的心灵形成了一种冲击,或许从此以后,我们的生命或多或少会跟他发生某种关系。请找出对你生命影响最大的五个人,分别配一小段评述。

  作业是完全开放的,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感知屈原之后,意识到我们的生命是需要引导的,或许他们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样除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开始思索人生,让精神层次得以提升。

  反思:

  这是一节常规的讲读课,但学生成了这堂课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课文资源的调动者、整合者。多种学*方式的交替使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深入探究,学生们穿越了文本的重重迷宫,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探究,从探究到生发,从生发到鉴赏领悟拓展……在整个学*过程中,不断有发现,有生成。这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堂课上,《离骚》不仅是以古诗文的形象出现,更是以屈原的傲岸挺拔的形象出现。走*屈原,认识屈原,和屈原对话,这些生涩的文字已经在对话中消融在学生心里。人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落在每一个学*环节中的,它和知识、能力等相交相融,不可割裂。

  具体说来,本课的

  1.学生意识=当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从语言到内容,偏重扫除语言障碍这些主要的教学任务学生不感兴趣后,把教学切入点调整为对作者的感悟与把握,使得学生学*兴趣大增,同时,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以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了他们作为学*主体的成功体验。学生的范读、学生的发现、讨论与归结问题,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发现意识=本课的教学始终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开始教师在范读时就要求学生去寻找问题,学生找出了“出生”“兮”等问题,在三读以后,又鼓励学生有新的发现,学生发现了“第一人称”“香草美人”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生成来自学*现场,因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自然就成了学生自己关注的问题,责任感驱使他们主动思考分析,从而为学*效率的提高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3.起点意识=按照过去的常规做法,首先是扫除语言障碍,让学生在词句上能够疏通后才进入内容。但是,学生对作者并不陌生,通过注释也能够了解一些文意,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从把握作者入手,进入课文,会有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印象,在这个基础上再相机指导点拨一些语言上的特点,同样可以殊途同归,达到学*本课的基本目的。教学起点也涉及教学中对这些古代文化的价值定位问题,即我们的人文性如何体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就是充分信任学生,站在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度来确定教学起点,这样学生收获颇多,也颇实在。

  4.拓展意识=在学*的过程中,由学生生发的问题顺藤摸瓜,梳理出一些初步的结论,教师还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拓展,由“兮”字拓展到当时的“楚语”再到“楚辞”,由“美人”到“国君”再到各种“意象”,既合逻辑,又自然流转,学生学*起来非常顺畅,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体验了情感,升华了认识。从开始到结束,要求学生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拓展的地方很多,使得课堂学*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发现了“第一人称”“香草美人”等意象后的感悟,就是思维拓展的很好说明。

  5.教师意识=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怎么定位呢?本课的教学就努力去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成果的分享者的角色:组织学*,设计切入口,相机诱导,集中大家的问题,比较分析鉴别问题的轻重,引导学生把握住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中自然进行一些穿插讲解,及时引导学生的学*拓展。这当中,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因为文字艰深就满堂灌般地一讲到底。在这里,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使得全场的空气都凝重了起来,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氛围。最后作业的布置,更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一个提高人文素养的*台。由屈原到其他一些我们灵魂为之震撼的人物,当我们的学生和这些精神巨人相伴而行,我们可以预想到这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精神成长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这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一是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处理得还不是十分到位,为了完成学*任务,教师还是有牵引的痕迹。不牵怕学生走远,牵了又违背了自主原则,这是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文本知识点和情感体验的和谐问题没有处理好。本课努力想协调二者,但事实上字词落实还不够。三是由于班额太大,不能把更多的机会给更多的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学*过程。

《离骚》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预*

  1、正音

  苗裔 孟陬 揆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搴:攀、折 骐骥:骏马 申椒:申地产的椒 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惮:害怕 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脚后跟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忠贞的样子 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

  出身 楚怀王同宗

  内美 兴盛 楚王

《离骚》教学设计3

  第一步营造氛围:

  1、结合屈原两次被贬的原因及经过,突现其才华和正直的品格:

  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旷世之才,却被小人陷害,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正直的人遭到不幸,同样有深刻的震撼力。突出渲染诗人的才华和正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小人的憎恨,对诗人的景仰和惋惜之情,为与文本对话作好准备。

  2、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为学*文本蓄势:

  向学生介绍后人凭吊屈子的几副对联,如“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等,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3、介绍屈子名句,展示诗人情怀:

  让学生将课下搜集的屈原的名句拿来互相交流。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等,通过这些名句的介绍、玩味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崇高人格。在营造足了氛围之后,开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二步披文入情:

  首先,采用问题发现法,鼓励学生自主认知。

  鼓励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讲给大家听,讲句意,讲自己的感受、理解或句中的情感,目的在于督促学生主动去探讨课文内涵。因为分析对象为自主选择,避免了被动状态。在师生互动的状态中完成对诗句内涵的理解。

  其次,整合学生认知,梳理诗人情感。

  要求学生找出诗中表现情感的词,并总结每一种情感针对的对象及产生的原因。内容概括如下:哀——民生多艰

  怨──君王不察

  悔──相道不察

  忧──国运艰难

  愤──奸佞当道这一步,就是对学生自主认知的进一步整合。通过这样一个整合,照顾自主认知不主动的一部分同学,也照顾善于课后领悟、复*的同学,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味诗人的情感,做到以“情”领起,以“情”贯穿。

  第三,披文入情,品味人情美。

  在整合文本中蕴涵的情感之后,顺势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人情美,将教学深化一步。

  这段引导不妨这样设计:“人情美是指融注在诗歌意境中的人的感情所产生的美感,是真挚、纯洁、高尚、无私、诚实、善良的,而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强烈的忧愤、怨恨之情,那么它的`人情美是怎么体现的?”这样就由抓文中直接表露的情感深入到思考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忧愤、怨恨之情不是仅因个人遭遇产生的,更是因为楚国民生的艰难,那一声“长太息”中蕴藉了诗人太多的忧和痛。??

  第三步沿情寻志:

  1、探究人格: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关键在于诗人的清高、忠心、执著决定了这样一个归宿。清高使他不愿向世俗低头,他不违背为臣的原则,执著的信念,使他对理想不言放弃。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选择了汨罗江。?

  2、追寻理想:

  这一步的实施,先引导学生借助文前的阅读提示,学生很快就抓住了“美政”,这时,老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美政”思想:“圣君贤相”和“民本”。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以情贯穿,以美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将人文精神落到实处。再回味悼念屈子的对联:“湘流应识九歌心”。整个教学用三个课时,重铺垫,重设疑,精心设计导语,注重步步深入,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

《离骚》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和《离骚》,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离骚》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离骚》的艺术特色。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每年端午节,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竞渡龙舟,其实是在纪念这位伟人,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他是谁呢?

  二、补充背景资料

  1、作者其人。

  2、“离骚”的含义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作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以指称楚辞“骚”,《诗经》被称为“风”,二者合称“风骚”。(补充)

  《离骚》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在诗坛当中光芒四射,可与日月争辉。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像,还有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历来备受推崇。司马迁对《离骚》的题解,是“离骚者,犹离优也”。“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也有其他的见解认为“离别的忧愁”。

  三、诵读课文

  1、注意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每句三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碎而夕替。

  2、“兮”字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读时应拉长语气。“兮”用在上下句中间,使全诗具有回环往复的旋律,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3、此诗中连词是划分节拍的标志之一,连词前划为一拍。

  四、解析第一节

  1、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或生范读

  2、疏通难字词

  兮:语气助词,无意义。

  以:连词并列,“又”例:长太息以掩涕兮

  以之为,把…当作或觉得…是,例:竞周容以为度

  承接,例:宁溘死以流亡兮

  因为,例既替余以蕙纕兮

  之:代词,例: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的”

  所: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物、事(所字加动词为固定用法,是名词性的用法

  古今异义: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壮大

  工巧:古义,善于取巧;今义,技艺巧妙。

  穷困:古义处境窘困;今义,经济苦难

  流亡: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为灾害或别原因,被迫离开家乡。

  词类活用:步,使……步行,使动用法;

  高,加高,形活用为动

  厚,推重,形活用为动

  群,名活用为动,合群

  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抑

  3、疏通重点语句

  解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这两句承上启下,“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写诗人被君王疏远。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2)面对这么复杂,黑暗的环境,对自己不公正的待遇,诗人是报着什么样的态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是我所向往的美德啊,即使为之死去多次我也不会后悔)

  明确:为了追求自己所崇尚的美德,屈原显示自己的坚定的决心,“虽九死其犹未悔”,非常直接与正面表示自己的决心,可见诗人对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坚持真理,献身祖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明确: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坚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可见诗人的`品质的洁明。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而死于忠直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所推重的。)

  又再次表明自己的坚定意志,为了保持我自己的清白,不放弃我的理想,我不在乎死。表现作者以前贤为榜样,同时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板书:

  坚持真理,献身祖国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第二课时

  一、生集体读第二段

  二、疏通难字词

  请学生翻译,老师做补充

  三、探究

  1、弄清文中一系列的意象群的含义。

  2、前文说“虽九死其犹未悔”,后文说“悔相道之不察兮”,两者之间是否构成矛盾?

  四、写作特色

  1、语言方面

  (1)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例如“哀民生之多艰”“终不察夫民心”(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回环反复,更具有节奏感。

  2、修辞手法

  (1)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利用蕙纕、揽茝、蛾眉比喻自己的美德;用灵修比喻君王,众女比喻群奸。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例如蕙、芰荷、茝等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人感受到花草的色、香,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也把我们引向一种更深远美好的境界。

  (2)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4)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

  五、总结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伟大,在于他的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同时,在于他所写成的诗歌,使诗歌中的精品,*文学史上的瑰宝,透过这两节课,希望同学们在赏析《离骚》的艺术特色,也能去体会诗人的高尚的品质,为人生树立一面镜子。

  六、作业

  背诵《离骚》并整理出课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用法。

  板书: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操节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退隐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离骚》教学设计5

  广东版高一课标教材《语文》(必修1)选了屈原《离骚》片段,内容和人教版原先的选段不同,具有相当的难度。刚接触时,学生和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内容的生涩,大多数老师就选择了读,但学生读的欲望不强,目标不明,所以热情不高。学*停留在知识层面,如生字词、修辞手法、象征意义等。

  我带学生学*此课,选择从人物形象出发:屈原是谁?我们生活中现在哪些传统和他有关?你从什么渠道获取过关于他的信息?他给你的原有印象是什么?

  关注人物和事件,是学生本能的兴趣。问题以发散的方式由学生去展开,在七嘴八舌中大家勾勒出屈原的最初形象。老师并不下结论,而是直接将兴趣引入课文。

  有学生说《离骚》是屈原的精神自画像。也有学生说因为“君不圣,相空贤”,他要苦求美政;信而疑,忠被谤,他要宣泄愤怒。

  然后迅速切入文本,按照“五读”的环节完成本课的学*。

  一读:

  整体感受他是怎么画自己的,或者说他是怎么苦求或宣泄的?按照自己的感觉诵读课文,把第一遍阅读的感受告诉同桌。

  用分享的形式来完成初步感知,给学生思维的碰撞搭建了第一个*台,这是最基本的合作。深浅、对错、好坏姑且不论,不以老师意志或教参意志僵化约束学生的感受,这种感知体验的过程正是学*的要素之一。

  学生说得很乱,也有说得离谱的,还有自己找参考资料来照本宣科的。学*方式的多样化,在这个环节中得以体现。

  二读:

  老师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根据老师的朗读在原文中画出节奏符号(斜线)和重音符号,并在不会读的、容易错的字词上标注拼音;二是感觉一下《离骚》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这样,把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自然地提出来解读,就生成了一些问题。

  如“孟陬”就引出了屈原的出生问题,引出了“血统、出身、气度、名字”等,由内容的描述自然转到去探究内容背后的东西,完成内容到内涵的自然过渡,并且就势而问“为什么”,学生思路活跃而不混乱,就慢慢梳理出“非凡—非凡人—非凡责任”的初步结论。

  至于句式,学生最容易发现的便是“兮”字,由“兮”字生成新的问题:为什么用这么多“兮”字?首先学生解释这个字(楚地方言“啊”),教师适时带出文体知识(楚地特色;楚辞代表作,二句成对,四句成节等)。然后学生由教师的朗读想到抒情性,教师再适时穿插文学常识(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浪漫主义杰作等)。下面一个问题也就自然生成了:按照对屈原情感的理解选读课文,看他抒的是什么情,又是如何抒情的?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问题的生成,即要让学生产生问题,让问题产生于学生,这样学生才有探究、解决的欲望。同时,问题的产生又不能远离文本和学*的目标,所以巧妙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理性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本环节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恰到好处地生发出一些问题,同时完成了基本知识的学*。

  三读:

  请学生范读第二段,问学生的新发现。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最后集中到两点:一是大量出现的第一人称;二是大量出现的香草美人形象。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契机出现了,于是立刻安排讨论,以四人一小组的结合方式,各自选题,进行较为充分的探究。最后请小组发言人总结发言。

  学生们的收获是令人惊喜的:

  讨论“第一人称”,问题有:文章反复出现“我”可见诗人什么特点?和“我”相关联的内容是什么?从中能读出屈原的什么品格?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

  ●自我表白的欲望。学生联系第一段来解说。

  ●强烈的自我意识。学生联系反复出现或省略掉的代词“我”来展开。

  ●勇于肯定自我、褒扬自我(带有自我崇拜的味道)。学生联系“内美”“修能”来展开。(这里学生还有了一点小争论,即“自我崇拜”是褒是贬。)

  教师适时拓展:《离骚》2400多字,300多句,直接提及“我”的有80多处,出现频率之高,比较少见。再读,沉思,倾听作者灵魂的声音。学生有精彩感悟:

  ●感觉到了他的悲苦。一个人受了委屈压抑,有苦无处说,积郁难忍,就会形诸文字;屈原因为有“我”所以苦,但又因为能有“我”而见其坦荡。

  ●感觉到了他的孤独。他缺乏在那种权力圈子里巧妙周旋的能力,因此也就注定在这个圈子里难以长久立足。一个无法与众人沟通的“我”,一个遭众人排斥的“我”,怎能不孤立呢?独醒者、自修者注定是孤独者。(有老师的穿插提升在其中)

  ●感觉到了他的执著。这种执著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众人皆醉,世人皆浊,但他不随波逐流。世俗之所以可怕,就在于毫无准则、法度,所以执著最难得。

  ●感觉到了他对自己的珍惜。他若不尊重爱惜“我”,是可以妥协、投靠、改变以取富贵,或者楚才晋用,或者做个逍遥的隐士。但他不愿意,他要“抚壮”还要“道夫先路”。为了成就自己,为了自己所坚持的生命价值观、生命理想,他只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他是被历史留下名字但毕生从政失意的文人典型。从失败走向失败。他后面还有贾谊、曹植、李白等人。这是天才的悲剧,任何一个理想主义者都避免不了这样的悲剧。

  ……

  这个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环节,让学生读透、谈深、说到位,这个学*过程也成了学生精神提升的一个过程。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同时得到了提高,是此环节一大得也。整个过程中老师以关键的语句进行穿插,构成讨论的一个分子,并适时引导、拓展、提升。

  讨论“香草美人”,问题有:“香草美人”象征什么?写这些对塑造诗人形象有什么作用?学生发言有:

  ●佩带香草———品行高洁、芬芳。

  ●朝搴夕揽———积极修身,完善自我。

  ●去皮不死的木兰,经冬不枯的宿莽———志向坚贞。

  教师拓展屈原作品中常见意象: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奸佞。提问:香草仅指作者自己吗?(学生答:还泛指贤臣。)追问:“美人”是谁?(学生一认为是爱恋的女子;学生二否定,说本文不是爱情诗,屈原是爱国诗人,他最担忧祖国,“美人”是祖国;学生三进一步补充:祖国的代表在当时就是国君,爱国就是忠君,所以“美人”是楚王。)学生还在争论,教师适时转移:诗歌有一段专门写到了国君,还写到了其他一些人,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写了谁,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屈原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

  四读:

  品读第三段。联系上面留下的问题,思考,自由组合讨论。最后形成了下列一些意见。

  ●写了尧舜(耿介、得路)和桀纣(猖披、窘步)的对比(自然点一下手法问题)。

  ●写了党人(偷乐、幽昧险隘)和诗人(惟、恐,道夫先路)的对比。

  ●诗人(奔走、不舍)和君王(信谗、怒)的对比。

  ●作者态度:爱憎分明。对楚王:满怀热情、满怀期待,忠诚、忠心。对党人:疾恶如仇,决不妥协。

  ●作者态度何以见?一从对人物的称呼上见(对楚王用荃、灵修、美人等);二从作者对他们的用语上见。

  学生在阅读、探求的过程中,立体地理解了屈原,以及他周围的环境、他所处的时代。

  五读:

  齐读课文。教师提出书面练*的要求:屈原辞别了这个世界,现在我们用什么语言来辞别他呢?

  作为课堂作业的一种形式,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贴*心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借语言的载体得以充分的展示。举例:“千年的尘埃未能掩埋你的风骨,王朝的变更无法改变你的语言。沧桑岁月里多少成与败的轮回,岁月换了容颜,你却在污浊的尘世里行至永远,以至形成了一座雕像、一首咏叹曲,永世挺立,亘古回旋。”

  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屈原对我们的心灵形成了一种冲击,或许从此以后,我们的生命或多或少会跟他发生某种关系。请找出对你生命影响最大的五个人,分别配一小段评述。

  作业是完全开放的,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感知屈原之后,意识到我们的生命是需要引导的,或许他们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样除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开始思索人生,让精神层次得以提升。

  反思:

  这是一节常规的讲读课,但学生成了这堂课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课文资源的调动者、整合者。多种学*方式的交替使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深入探究,学生们穿越了文本的重重迷宫,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探究,从探究到生发,从生发到鉴赏领悟拓展……在整个学*过程中,不断有发现,有生成。这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堂课上,《离骚》不仅是以古诗文的形象出现,更是以屈原的傲岸挺拔的形象出现。走*屈原,认识屈原,和屈原对话,这些生涩的文字已经在对话中消融在学生心里。人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落在每一个学*环节中的,它和知识、能力等相交相融,不可割裂。

  具体说来,本课的

  1.学生意识=当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从语言到内容,偏重扫除语言障碍这些主要的教学任务学生不感兴趣后,把教学切入点调整为对作者的感悟与把握,使得学生学*兴趣大增,同时,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以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了他们作为学*主体的成功体验。学生的范读、学生的发现、讨论与归结问题,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发现意识=本课的教学始终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开始教师在范读时就要求学生去寻找问题,学生找出了“出生”“兮”等问题,在三读以后,又鼓励学生有新的发现,学生发现了“第一人称”“香草美人”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生成来自学*现场,因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自然就成了学生自己关注的问题,责任感驱使他们主动思考分析,从而为学*效率的提高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3.起点意识=按照过去的常规做法,首先是扫除语言障碍,让学生在词句上能够疏通后才进入内容。但是,学生对作者并不陌生,通过注释也能够了解一些文意,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从把握作者入手,进入课文,会有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印象,在这个基础上再相机指导点拨一些语言上的特点,同样可以殊途同归,达到学*本课的基本目的。教学起点也涉及教学中对这些古代文化的价值定位问题,即我们的人文性如何体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就是充分信任学生,站在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度来确定教学起点,这样学生收获颇多,也颇实在。

  4.拓展意识=在学*的过程中,由学生生发的问题顺藤摸瓜,梳理出一些初步的结论,教师还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拓展,由“兮”字拓展到当时的“楚语”再到“楚辞”,由“美人”到“国君”再到各种“意象”,既合逻辑,又自然流转,学生学*起来非常顺畅,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体验了情感,升华了认识。从开始到结束,要求学生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拓展的地方很多,使得课堂学*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发现了“第一人称”“香草美人”等意象后的感悟,就是思维拓展的很好说明。

  5.教师意识=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怎么定位呢?本课的教学就努力去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成果的分享者的角色:组织学*,设计切入口,相机诱导,集中大家的问题,比较分析鉴别问题的轻重,引导学生把握住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中自然进行一些穿插讲解,及时引导学生的学*拓展。这当中,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因为文字艰深就满堂灌般地一讲到底。在这里,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使得全场的空气都凝重了起来,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氛围。最后作业的布置,更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一个提高人文素养的*台。由屈原到其他一些我们灵魂为之震撼的人物,当我们的学生和这些精神巨人相伴而行,我们可以预想到这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精神成长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这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一是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处理得还不是十分到位,为了完成学*任务,教师还是有牵引的痕迹。不牵怕学生走远,牵了又违背了自主原则,这是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文本知识点和情感体验的和谐问题没有处理好。本课努力想协调二者,但事实上字词落实还不够。三是由于班额太大,不能把更多的机会给更多的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学*过程。

《离骚》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楚辞”、屈原的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并体会诗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

  3、引导理解诗歌的“移情法”和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赏读课文,体会屈原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朗读中“兮”语气的把握

  教学设计:诗歌教学读是重点,所以由读导入,通过读来理解诗人形象。但由于课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识不能通过课文本身的解读来得到,所以在学生学*过程中,随机增加一些相关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知识面,深化对诗人形象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有感情地诵读,带动学生齐读。

  2、屈原留给学生的印象及相关诗句。

  3、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屈原的资料。(相关材料汇集)

  二、学生朗读全诗,并初步体会诗歌:

  1、一读诗歌。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点?

  (引出“楚辞”的定义和特点。《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对《离骚》创作缘起的解说,并借用《史记》和《四库提要》中的相关资料。

  2、再读诗歌。注意“兮”的语气。

  三、赏读诗歌,体会人物形象

  3、三读诗歌。诗歌当中的哪些描述与你意想当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

  4、诗歌当中有两个“恐”字,他们怎么解释?从诗的前面两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还在“担心”什么?(时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积极预政)

  5、屈原是内修外美,有着崇高理想的诗人,也是忠君爱国,力图致君尧舜的政治家。为了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欣赏本文之后的一个语段。(“昔三后……夫惟灵修之故也”)

  四、读完这首诗之后,感觉它的最大艺术特点是什么?

  (香草、美人的比喻;浪漫主义风格)

  五、齐读结束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这些谋臣策士中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在本国不得志的情况下离开故土,而在异国有所作为。据此有人认为屈原的行为是一种愚忠,他大可不必为楚国而死。你怎么看,试着写一篇六百字以上的小论文。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扩展4)

——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

1、苗裔(yì):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

2、败绩:喻指君国的倾危。

3、树:种植。

4、畦(qí):五十亩为畦。

5、冀(jì):希望。

6、峻:长。

7、竞:并。

8、索:草有茎叶可做绳索。此作动词,意为搓绳。

9、异道:不同的道路。

10、行迷:指迷途。

11、止息:休息一下。

12、修吾初服:指修身洁行。

13、芙蓉:莲花。

14、众:众人。

15、夏康:启子太康。

16、羿:指后羿。

17、鲜:少。

18、浞(zhuó):寒浞,羿相。

19、用夫:因此。

20、辛:殷纣王之名。

21、量:度。

22、茹(rú):柔软。

23、敷(fū):铺开。

24、修远:长远。

25、飘风:旋风。

26、绁(xiè):拴,系。

27、高丘:高山。

28、荣华:花朵。

29、结言:约好之言。

30、濯发:洗头发。

31、周流:周游。

32、及:趁着。

33、怀:怀抱。

34、九州:泛指天下。

35、察:明辨。

36、用:凭借。

37、旧乡:指楚国。

38、仆:御者。

39、足:足以。

40、为:实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