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

首页 / 文库 / |

1、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2、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3、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4、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5、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6、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7、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8、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既绌,

9、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10、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1、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授之书而*其句读者。

12、队:通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13、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14、麾:同挥指挥。动词。麾众拥豪民马前,

15、溷:同混、浑厕所。名词。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16、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17、鸠:同纠集合。动词。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18、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19、雷:通擂敲击。动词。擂鼓大震,北军大坏。

20、列:通裂分裂。动词。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21、那:同挪抽。动词。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22、呐:同讷说话迟钝或口吃,的句中的只听得差拨口里

23、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24、蒻:同箬,箬竹。名词。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25、声:通伸陈述,说明。动词。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26、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27、矢:同屎粪便。名词。然与

28、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29、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30、飨:同享受。动词。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31、向:通响响声。名词。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32、厌:通餍满足。形容词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33、燕:通宴饮宴。名次。集宾友酣燕。

34、燕:通宴玩乐。桓公每游燕,辄命袁、伏。

35、员:通圆圆形。名词。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36、原:同源源泉。名词。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37、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38、征:同徴证据。名词。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39、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40、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41、椎:通锤兵器。例句中前一个椎为名词,后一个活用为状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42、……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43、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44、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6、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47、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8、有,通“又”。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49、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书于庭。

50、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1)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40句菁华

1、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3、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4、吊:同掉落。动词。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5、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6、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7、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8、反:同返往返,返回。动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10、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11、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12、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3、畮:同亩土地面积单位。量词。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14、矉:同颦皱眉头。动词。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15、齐:同剂量词,例句中为名词。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16、却:同却,退。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

17、矢:同屎粪便。名词。然与

18、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19、逝:通誓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20、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21、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22、向:通响响声。名词。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23、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24、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25、曾:同增增加。动词。曾益其所不能。

26、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7、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2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30、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3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32、祗,通“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33、著,通“着”。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34、说,通“悦”。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

35、蕃,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36、徇通殉,献身,如: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37、摩通磨,灭,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38、奉通捧,捧着,如:臣愿奉璧往使。

39、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40、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2)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60句菁华

1、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3、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4、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5、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7、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8、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9、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1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11、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汉亦留之以相当。

12、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13、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14、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无他,但手熟尔。

15、反:同返返回,归来。动词。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16、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17、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18、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19、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20、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21、菁:通精精华,糟碎。形容词。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22、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3、累:通摞捆绑犯人的大绳子例句中作。捆绑。讲,与臣一起指。俘虏。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24、栗:同栗发抖。动词。栗深林今惊层颠。

25、陵:通凌凌侮。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26、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7、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8、襁:同襁婴儿的被子,如现在的.包袱。名词。则人物归亡,襁至而辐凑。

29、蒻:同箬,箬竹。名词。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30、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31、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32、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33、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34、炎:通焰火焰。名词。顷之,烟炎张天。

35、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

36、燕:通宴玩乐。桓公每游燕,辄命袁、伏。

37、邀:同要要挟。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38、佚:同逸安逸,安闲。形容词。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39、圆:同圆圆形。名词。多*方,少圆。

40、暂:通渐,欺诈。动词。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41、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名词。与旃毛并咽之。

42、枝:同肢肢体。名词。为长者折枝,

43、直: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44、直:通值价值,动词。玉盘珍羞直万钱。

45、椎:通锤兵器。例句中前一个椎为名词,后一个活用为状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4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47、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48、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49、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50、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51、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52、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53、祗,通“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54、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55、诎,通“屈”。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56、要,通“邀”。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57、罔,通“惘”。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58、阙,通“缺”。*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59、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60、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3)

——文言文名句 150句菁华

1、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5、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7、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8、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9、《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2、床头金尽,壮士无颜。

1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15、学而时*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7、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9、《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1、*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2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24、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2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6、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28、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2、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3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3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6、*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3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3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4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4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4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4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来自于 李清照《夏日绝句》

4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4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49、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5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5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57、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58、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5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6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6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6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65、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6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6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69、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7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7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7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7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处:陆游《游山西村》

75、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出处:释文向《过苕溪》

76、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出处:刘琨《重赠卢谌》

7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出处:惠能《菩提偈》

7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0、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8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2、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起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8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石壁,五色交辉。

84、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8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来源于——《礼记》)

8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源于——王之涣)

87、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来源于——陆游)

88、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8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9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9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9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出自《论语》

93、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出自《中庸》

94、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尚书》

9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出自《增广贤文》

9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出自《韩非子》

97、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自《论语》

98、小人之过也必文。—— 出自《论语》

9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自《三国志》

10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出自林逋的《省心录》

10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0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0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0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0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0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1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1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114、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115、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1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1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19、*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李频《渡汉江》

12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21、《论语》十二章

122、《河中石兽》纪昀

123、《陋室铭》刘禹锡

124、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12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7、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12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9、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30、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

131、(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132、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13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34、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135、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13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37、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

1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140、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4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1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4、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14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14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47、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

14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4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50、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4)

——文言文的哲理句子 50句菁华

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1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1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1、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36、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37、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3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42、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4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46、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47、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4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4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5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5)

——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50句菁华

1、朱弦断,明镜缺,朝露稀,芳时歇,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师者,以是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6、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绵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7、先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先人而复哀先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8、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只缘感君一回顾。

9、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0、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永远不过一场繁华。

11、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枪问穷寇,谁尚敢与我一战否?

12、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1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17、世道尽灭,天地混沌,又与我何干?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0、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1、谁送我山水一程又一程,谁共我风雪一更又一更。

22、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张岱》

23、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24、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增广贤文》

2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26、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27、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曾国藩》

28、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29、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30、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3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3、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3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5、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3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4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9、多行不义必自毙。

5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6)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2、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3、二种环境描写:

4、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5、朝服衣冠(朝:名作状,在早上;衣:名作动,穿)

6、绝:超越。

7、六艺:多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但在《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8、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9、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10、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1、盖音谬也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谬:错误。

12、有穴窈然 深远幽暗的样子

13、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动—名,前进的情况;

14、抓思想内容

15、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16、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7、冯: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通凭,乘)

18、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19、门衰祚薄(福分)

20、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21、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22、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23、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

2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25、旅进旅退(俱,共同)

26、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27、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

28、遗:

29、却: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

30、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31、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32、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33、造:径造庐访成(到)

34、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3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36、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37、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嫌怨)

38、军

39、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40、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41、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42、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43、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44、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45、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46、角:较量,竞比。

47、不知尚识余言否耶?(通"志",记着)

48、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4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

5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走得快;游水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7)

——文言文说说 40句菁华

1、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今有倾国倾城之舞袖。

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3、七弦琴鸣,梦回太古,灵霄剑吟,书此奇谭。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7、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8、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0、里桃花,灼灼其华,回眸一笑,绝代风华。

11、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3、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5、泪流千行,滴滴含相思;发白千丈,思思皆离愁。

1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7、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1、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5、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6、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29、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3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1、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32、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4、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5、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7、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38、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3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40、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