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数学个人工作总结 (菁华3篇)

  • 数学
  •   本学期我担任五【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开展教学工作。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激发学生学*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本班学生,数学基础一般,有几个甚至对学*一点不感兴趣。这个学期,我首先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学生们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础特点。然后,我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逐步的开展教学工作。比如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数学家的故事,搞一些数学小竞赛,等等,争取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数学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通过这学期的学*,有了很大的成就感,这也为以后工作的继续开展作好了铺垫。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自身上,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共同提高

    [阅读全文]...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菁华3篇)

  • 数学
  •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分类:(1)按质地分:纸币和硬币。(2)按单位分:元、角、分。

      2.人民币的面值:把人民币上的数和单位合起来读就是人民币的面值。

      3.以“元”为单位的面值有7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

      4.以“角”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5角、2角、1角。

    [阅读全文]...

  • 二年级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3篇)

  • 数学
  •   (一)复*内容

      复*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计算及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复*常见的*面图形、线段和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等。

      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等内容;复*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科书的复*与整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全文]...

  • 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菁华3篇)

  • 数学
  •   曹老师“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一课中引导学生用除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注重算理阐述:在得出15÷3=5(人) 15÷5=3(组)曹老师问: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在学生不断的说理过程中,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理解的更明确了。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如在例题教学时,曹老师提出:又来了3个小朋友,那每组应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如果又来了一人,这时还能*均分成三组吗?为什么?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自主的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3、注重联系设计灵活巧妙:在练*中曹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小白兔种了18棵白菜,12棵萝卜。要把白菜装在3个筐里,*均每筐装几棵?猴妈妈把12个桃子*均分给小猴和它的3个同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让学生选择一些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体现了练*的巧妙性。

      《解决问题》一课,我认为这节课还是比较不错的,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凸显数学学*的生活化。从整体上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阅读全文]...

  • 二年级数学《搭配》评课稿 (菁华3篇)

  • 数学
  •   太行开放有幸听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

      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教师的课堂引导非常有趣,从数学王国的大门钥匙的密码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来揭开大门的钥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另外结合地图的涂色来引入第一个例题。

      2、教师利用了一条主线贯穿全课堂,利用数字王国的大锁密码,开始课堂,最后又用大锁的密码结束课堂,并且对本节课做了升华提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始有终。

      3、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巧妙,尤其是对于涂色的设计,根据地图进行了改变,让学生理解题意,注意题意的要求,并在黑板上进步摆出图形,结合自己制作的图,让学生明白定位法的确定方法,可以先确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确定后面的。

    [阅读全文]...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菁华3篇)

  • 数学
  •   一、学情分析:

      二、复*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阅读全文]...

  • 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菁华3篇)

  • 数学
  •   1、车上原有乘客34人,下车15人,上车18人,现在车上多少人?

      2、有两盘红果,一盘38个,一盘34个,每串糖葫芦有8个红果,这些红果能做多少串糖葫芦?

      3、在海边爸爸、妈妈和哥哥都捡了8个贝壳,我捡了6个。我们一家人一共捡了多少个贝壳?

      4、小丽用50元买6盒颜料,每盒颜料8元,应找回多少元?

      5、动物园有8只白天鹅,24只黑天鹅,每个屋子住4只天鹅。(1)黑天鹅需要住几个屋子?(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阅读全文]...

  • 二年级《数学广角》评课稿 (菁华3篇)

  • 数学
  •   对于《数学广角—排列组合》这节课,我也说说我个人的想法。

      首先我把教参上的这段话读一下: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着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现在人教版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本节课中郑喆老师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整个知识的获取中做到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的。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排列与组合,郑老师是做了精心设计的。首先以数学广角城堡为主线贯穿全课,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解决破译密码这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自身产生,对知识的迫切需要,这样的教学是有效地,高效的。课的开始郑喆老师用1,2组成两位数,问题很简单,学生几乎能脱口而出,学生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当再次出现破译超级密码锁时,学生接受挑战的情绪就更高涨了。在整个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灵是轻松的,情绪是愉悦的。在学生乐学、好学的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巩固,得到方法的提升。接着出示一个又一个既有趣又包含着数学素材的情境——握手祝贺、搭配衣服、乒乓球赛、拍照留念等等。在这样一个个故事情境里呈现数学广角问题,渗透排列组合思想,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知何谓排列,何谓组合。最后*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本堂课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探究和探讨,并且能够走进学生以学生的身份来进行教学。和大家一起表演、一起讨论。

      《集合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因此从教学内容到课型的特点,都是对教师的挑战。下面我从教学效果这一角度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阅读全文]...

  •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复*计划 (菁华3篇)

  • 数学
  •   一、复*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倍的认识、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在复*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阅读全文]...

  • 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设计 (菁华3篇)

  • 数学
  •   设计说明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动力。本教案设计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利用课件演示创设懒羊羊拔萝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引出了“0÷5=?”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明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引导探究,在对比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计算教学只有在感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才能形成真正的计算技能。本教案设计在教学了商0的除法后,出示例6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尝试解决两个问题,从而引出商中间有0的除法。学生在有计算除法经验的基础上,大多数都能比较完整地列式解答。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的计算方法。

    [阅读全文]...

标签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