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菁华3篇)

  • 常识,文明礼仪
  •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阅读全文]...

2022-11-13 00:00:00
  • 大学生社交礼仪常识 (菁华3篇)

  • 礼仪常识,大学生
  •   一、社交礼仪

      (1)仪表礼仪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

      1、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

      2、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

      3、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妆;

    [阅读全文]...

2022-11-10 00:00:00
  • 办公室礼仪常识 (菁华3篇)

  • 礼仪常识,办公室
  •   1、相互合作

      同事之间属于互帮互助的关系,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真诚合作才能共同进步。

      2、同甘共苦

      同事的困难,通常首先会选择亲朋帮助,但作为同事,应主动问讯。对力所能及的事应尽力帮忙,这样,会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使关系更加融洽。

      3、公*竞争

    [阅读全文]...

2022-11-04 00:00:00
  • 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解析 30句菁华

  • 常识,文明礼仪
  • 1、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2、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3、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4、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肃立致敬。

    5、奏**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阅读全文]...

  •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40句菁华

  • 常识,文学,初中语文
  • 1、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2、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 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4、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阅读全文]...

  • 消防安全常识培训内容 50句菁华

  • 培训,常识,消防安全
  • 1、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防止触电; 防止引起火灾;可燃、易燃品、火源。

    2、懂逃生方法:自救逃生时要熟悉周围环境,要迅速撤离火场;紧急疏散时要保证通道不堵塞,确保逃生路线畅通;紧急疏散时要听从指挥,保证有秩序的尽快撤离;不要拖延时间,也不要贪婪财物,以便及时得救;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保持低姿势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嘴鼻;保持镇定,就地取材,用窗帘、床单自制绳索,安全逃生;逃生时要直奔通道,不要进入电梯,防止被关在电梯内;当烟火封住逃生的道路时,要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塞住门窗缝隙,防止烟雾侵入房间;当身上的衣物着火时,不要惊慌乱跑,就地打滚,将火苗压住;当没有办法逃生时,要及时向外呼喊求救,以便迅速的逃离困境。

    3、助燃物质: 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做助燃物质。 如?空气、氧、氟、氯、溴和其他氧化剂均属助燃物质。

    4、线路安装和使用时违反安全规程。

    5、导线绝缘层必须符合线路电压的要求?线路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绝缘层有无损坏?并定期检查绝缘强度。

    [阅读全文]...

  • 国学常识读后感 (菁华5篇)

  • 读后感,常识,国学
  •   收到《国学常识》一书也有一段时间了,由于放假外出,书评也就提交的有些晚了。

      说实话,《国学常识》一书并没有看完,里面的东西太多,包含的知识太杂,可以说是*的一本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书中讲到了很多典故,*俗的来源,每个里面都包含这*上下五千年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含了职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礼俗、衣食住行、体育娱乐、哲学宗教、语言文学、书画艺术、戏曲曲艺、建筑园林、中华医药等方面,可以说涵盖了生活中得方方面面,好多问题可以毫不费力的在其中找到答案。

      但是,我想说的却是,这些文化,现在知道的人又有几个呢,有几个人会关注呢,社会是进步了,我们的知识面再不断扩展,不断的在接受新的知识,可是对于我们的传统,我们却一直在忽视,茶道起源于*,而现在却流行于日本,韩国也在申请中秋节,而*人在干什么,在过圣诞,过2.14,我并不反对洋节,但是在过洋节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难道就要丢掉吗,你问问现在的8090后,100%知道2月14情人节,但对于七夕知道的就估计不多了吧。当然这好像与本书无关,但至少从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出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知识是很缺乏的,是该补补的时候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现在图书市场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了,题目吸引,而知识点也很多,每篇都很短,茶余饭后看上几篇,很是惬意,非常感谢《好书抢抢看》栏目!

      国学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存亡的根本。了解并认识国学,使国学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是当今每一位炎黄子孙应尽的光荣义务。

    [阅读全文]...

  •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菁华5篇)

  • 读后感,常识,管理
  •   这本书不是管理的理论教本,而是一本以管理的目的和作用为核心的实践指南。这一部分所讨论的管理常识,貌似“常识”,却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非得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慢慢体悟。

      关于组织

      组织是实施管理的*台和环境。因此,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组织,有助于对管理的理解和实施。书中这一部分所介绍的核心是:组织为目标而存在。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作为企业的组织,其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了。

      关于组织结构

      书中提到,组织结构就是权利和责任的关系匹配。可见,组织结构是管理的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我所服务的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本书中所谓的“事业部制”结构。书中指出计划管理可以弥补“事业部制”结构中存在的重复和浪费现象。读到此处,我就理解了为什么公司一直很重视各项计划(尤其是生产计划等)的制定和实施。本书后面的计划管理部分,则是详细而具体地阐述了这一点。

    [阅读全文]...

  • 《管理的常识》的读后感 (菁华3篇)

  • 读后感,常识,管理
  •   管理的书并不一定管理者才有必要去读,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管理的环境中,了解管理知识明白其中的游戏规则,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这本书讲了管理的`七个常见概念,也是经常听到的概念,但很熟悉的东西有时反而没有深入的去理解和弄明白。这七个常识包括:什么是管理、组织、组织结构、领导、激励、决策如何有效、计划。

      这几个概念中估计激励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所以在读书会上就重点分享了这个概念。

      首先激励的定义:让人们自己做出选择并愿意付出。这个定义中强调的是自己两个字。在激励部分提到了人为什么要工作,也提到了赫茨伯格的保健激励理论。书中提出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

      1)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

    [阅读全文]...

  • 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菁华3篇)

  • 常识,文明礼仪
  •   第一节 学校礼仪

      (一)形象礼仪

      1、衣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不符合通中学生身份的时装,提倡*时穿衣服,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2、男生理学生式、西装式头发,不留长发(两侧头发不遮住耳朵)(前额的头发不超过眉毛)和胡子,女生扎辫子或剪童花头、短发,不留披肩发。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

      3、到校穿皮鞋或运动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过2厘米)、冰鞋等不适合在校穿着的其他鞋子。

    [阅读全文]...

标签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