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

首页 / 随笔 / | 随笔,教育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这天中午吃饭时我发现博文的桌子下边有水,就问:“博文你的桌子下边怎样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并没有说话,我又说:“是不是汤洒了。”“是”博文很爽快地回答。我走过去看到博文的裤子也湿了,急忙说:“不要紧,此刻你先吃饭,等吃完了饭老师帮你收拾。”博文很高兴的坐下继续吃饭。

  午睡的时候我去给博文换裤子,摸到里面的秋裤也湿了,我明白博文不是洒汤了,而是尿裤子了,我又重复的问了博文一遍,博文的回答还是汤洒了。看到博文那认真的样貌,我说:“唉,博文你能够小声的在我耳边说实话。”博文很高兴趴在我耳边说:“老师我尿裤子了。”我也凑在他的耳边说:“不要紧,以后记住有尿去厕所。”博文点点头。这时别的小朋友看到了就说:“老师你们说什么”我告诉孩子们:“这是我们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是不是博文。”博文看着我点了点头。

  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明白尿裤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裤子也怕别人明白。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构成时期,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们不注意教育方式,经常使孩子出丑,将会使孩子变得不以为耻、*以为常,无形中对不好的行为起了加深作用,这样做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刚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李毅坤小朋友将教室里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没来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见龙龙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块废纸,看样子是刚刚从图画本上撕下来的。说实话,当时心里很生气,可是转念一想我训他一顿效果会好吗?我面对全班孩子说:“李毅坤刚才扫的这么干净,看谁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废纸”。我话音未落,龙龙急忙弯下腰捡起来了。于是,我利用值日生活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的锻炼和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首先让幼儿明确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我让孩子们集体讨论:为什么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应该做哪些工作?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班里的一员,是我们班的小主人,理应为班集体服务,为小朋友们服务。

  我对班里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分工,将孩子们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六个人,他们分别负责自然区花草的浇水工作,养殖区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喂食工作,整理玩具橱里的玩具和帮助老师对杯巾进行消毒。另外我还要求每个小朋友早上对自己的桌椅进行擦拭,经过努力,孩子们已经顺利的适应了值日生的工作,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们都能认真地做值日呢。

  通过做值日生,为孩子们创造亲自劳动并参与管理的机会。并且改掉了许多的坏*惯,对于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能够做到珍惜。看着他们在做值日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我很欣慰。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游戏中,女孩要做爸爸……

  上周去看小班的孩子做游戏。分享交流时,一个女孩告诉大家:“今天我是红红的.爸爸!”在场不少教师听了不禁面面相觑。班主任倒是不急不躁,轻轻追问:“你是女孩,你为什么要做爸爸?”女孩极其认真地回答说:“今天,娃娃家里都是妹妹朋友,所以我就做爸爸了!”

  听了女孩的回答,很多教师情不自禁地点头:“这女孩,灵!”

  在游戏结束后的教研活动中,有关女孩的聪慧与机智再一次成为教师们热议的话题。我在大家由衷的赞叹中体会到了众多教师所表达出的类似于“如释重负”般的欢愉,便忍不住反问大家:“假如今天的娃娃家有男孩参加,可这个女孩仍想做爸爸,你们还会支持吗?”

  争议由此产生。极少数教师表示支持,有几位教师态度中立,但更多的教师明确反对:“这怎么行?这样的反串会混淆孩子的性别认知!”

  在角色游戏中,女孩要做爸爸,到底可行吗?

  显然,在游戏中孩子的回答一定是“行”。在孩子眼里,女孩做警察、上太空、扮马戏团小丑、当总统……只要想玩,什么事都行!好比今天,娃娃家的女孩们并没有在意谁来当“爸爸”,照样玩得十分愉快和尽兴。对孩子而言,谁当爸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娃娃家有爸爸”就行!

  但一些教师却觉得“这是万万不行的”,甚至认为“即便是游戏,也应该明确性别意识”。

  其实,在游戏中类似孩子觉得“行”,而教师觉得“不行”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看到“理发店”在招揽生意、“小吃店”在大声叫卖,“小医院”便也效仿,大做广告招揽“病人”,那一声声“谁要来看病?看病很合算!欢迎来看病”的叫喊声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再比如,教师不断鼓励孩子要丰富消防车的装置,教师也积极建议孩子要表现出消防员的勇敢与尽职,可教师却不能接受游戏中频繁地着火,教师更不想看到消防员没完没了地救火的场景。

  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以为不应该在孩子!因为,游戏中的孩子是“本色出场”,他们兴高采烈地扮演着“爸爸”“医生”“消防员”等,他们如实地运用着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逼真地模仿着角色所特有的动作。游戏中的孩子从不去想情节是真实还是虚假,当然更不会去想其所扮演角色的意义和价值。孩子只会纳闷:医生为啥就不能大喊“欢迎来看病”?他们不知道生活中还有一些让人忌讳的事情;孩子只会无奈:现实中的人们只在危难之时才期待英雄出现,更多的时候是希望“远离一消防员的,人们对过*安、幸福生活的期盼远胜于一切……

  就这样,孩子的认知水*与**传统观念间的差距造成了游戏中的“不和谐”。只是,这样的差距不存在于孩子的脑海里,因此,他们天天玩得“百无禁忌”;但这样的差距却根深蒂固地印在教师的观念中,于是,缺乏游戏精神的教师便焦急地阻挠着孩子去“百无禁忌”地玩。

  我发现,教师们大多都是认可“游戏是儿童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这句话的,但是否人人都真的知道如何才能让孩子“自愿、自主、自由、快乐一呢?这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我们偷偷拿出家里的纱巾、裙子,在弄堂里和伙伴们蒙头盖脸地扮女鬼,在疯玩中满足装扮的快乐……

  其实,谁都经历过“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的童年时代,我们真的不必担心孩子的游戏是否合乎常理。要知道,孩子们的很多游戏就是从“傻”玩开始的,也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步提升游戏水*的。对教师而言,关键是要给孩子不断重复的机会,要允许孩子拥有“沉浸在那些不起眼甚至不合理的游戏中”的过程。

  记得在那天的教研活动中,还有教师担心“如果那女孩长期做爸爸,怎么办”。我说很简单,我们可以从观察和解析女孩游戏行为的水*与意愿入手,发现女孩的游戏初衷,发现女孩对父亲的依恋,甚或发现女孩对性别的认知水*,并为以后的日常教学捕捉有效的教育契机。

  还是那句话,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但孩子的快乐需要**的细心呵护。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一种游戏精神,不仅把孩子的玩当成一件“大事”来尊重,还应该努力保证孩子游戏的趣味性,让孩子充分体味游戏的乐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到“玩什么,让孩子说了算”真正挑战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闲暇时,和孩子们唠唠家常,听听他们的小秘密,分享着共同的快乐。

  午饭后,和孩子们来到紫藤架下,或是沐浴着冬日里的暖阳,或是轻拂着春天里的微风。这段时光,是最惬意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拿着心爱的玩具一起分享、有的拿着新买的蜡笔畅快涂鸦,而这时,也总会有几个孩子围在我的身边,和我“没大没小”地闲聊。

  一向阳光的浩浩这几天愁眉苦脸,也不和小伙伴游戏了。我把他拉到身边坐下,握着他的小手问他为什么不开心。早熟的浩浩欲言又止,最后,凑在我的耳朵旁悄悄说出了缘由。接着,忧心忡忡地问我“老师,等我爸爸和新妈妈结了婚,我妈妈就不能回来了是吗?”“老师,要是爸爸和新妈妈有了小弟弟,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啊?”“老师,我还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复婚。”听着孩子焦虑地倾诉,我知道他现在心底最大的愿望是爸爸妈妈能回到一起。我想,这真是个忧伤的秘密,但愿我的倾听能分担一些浩浩的苦闷。

  一次,“小大人”似的雯雯则一边摸摸我的手,一边“甜言蜜语”地说“老师,你像牛奶白!”听着这广告词般的夸奖,我顿时忍俊不禁地对她说“你也挺白的啊!”“哪里呀,我一点也不白。我爸爸黑得像墨汁(她爸爸是驾校的教练,天天风吹日晒),所以我也不白了。我妈妈说我要能再白一点就好了!”雯雯有些愤懑却又充满期待地说。原来,小姑娘的心愿是能像童话里的公主那么皮肤白皙啊!我想,这真是个可爱而美好的秘密,我也由衷地和她一起期待这个秘密能慢慢成真。

  这些片段其实都是几年前的画面了,然而却令我印象深刻。集体活动中、区域游戏时,老师都不可能与孩子闲谈这些家常琐事。而利用这些闲暇时光和孩子们好好聊聊,你会看到很多*日里看不到的画面、听到*日里听不到的话语、发现*日里不容易被发现的“秘密”——有孩子们的忧虑、有孩子们的心愿、有孩子们的喜好、有孩子们最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孩子们聊聊,听听他们的“小秘密”,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会使我们越来越了解和理解孩子,使我们的心离得更*。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在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课堂上比较安静,发言声音小,不够自信;游戏中相对活泼,但是一旦发现被老师关注会感到不自然;交往时稍显退缩,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显得不够主动。服从居多;生活中不添麻烦,大部分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从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将之称为“中间区”孩子。让“中间区”孩子重塑自信、阳光的积极品格,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启动信任引擎。建立安全依恋

  梓涵——对老师持怀疑态度的选择性缄默

  梓涵看上去很文静.*时面对老师经常一言不发,喜欢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和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时,却显得很活泼。

  梓涵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和老师进行交流时的反应是一种选择性缄默,这往往是幼儿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沉默不语的现象。像梓涵这样的孩子大多在幼儿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样的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一旦有了信任感,他们就能将爱的感受从父母身上延伸到老师身上。

  我开始每天和她保持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多看她几眼,多和她微笑,多说几句鼓励的话,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如此,并表现出真诚。渐渐的,我发现梓涵会有意无意地走到我身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我说说话。信任的引擎开始启动,这正是孩子形成安全依恋的起点。

  二、运用“期待效应”,促成发展质变

  心宇——害怕展示自己,又让人充满惊喜

  处于“中间区”的幼儿不太会展示自己,可一旦给机会让他们站上舞台,带给你的往往是惊喜。一次科学课提问:“袜子口有弹性有什么用呢?”*时不爱举手的心宇怯怯地举起了小手。他的回答尽管声音很小但非常准确:“这样袜子就不会往下滑了。”我没有提醒他要放大声音而是连忙夸奖并走过去,给了他一个热烈的拥抱。第二天我照例打开班级网站。忽然发现了一篇“感谢褚老师”的新帖子,是心宇的家人写的,字里行间充满感激,说孩子回家兴奋极了,告诉家人褚老师抱他了,而且把他抱起来了,他开心极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了心宇更多的关注.只要发现他举手了就请他回答问题,而我发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并常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某天午睡起床,他居然将被子折叠得和保育老师不相上下。其实我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个期待效应的实验: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作为教师用充满肯定和期待的影响和暗示给“中间区”孩子带去灿烂的阳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给予持续关注,点燃表现热情

  木子——自主自理.却缺乏展现热情

  “中间区”的幼儿很多都是自主性强的孩子,不给老师添乱,以至于容易被人忽视。木子就是这样一个不用人操心的孩子。她从进幼儿园开始似乎就不曾麻烦过老师:入厕后会自己将衣裤整理好,午饭从不挑食,午睡时能很快睡着……她几乎从不举手发言,每次又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不在意,你几乎会忽视她的存在。

  我觉得木子就像一支美丽的烟火,等待有人将她点燃。但是,对于我表现出的热情,木子似乎不太领情,对我的鼓励和表扬很少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我并不气馁,始终对她保持积极的关注,注意她每天的活动,将她的良好表现记录下来,时常在集体面前展示,并了解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这种持之以恒的热情关注逐渐拉*了木子与我之间的距离,渐渐地她会主动要求做一些事情了,小手也开始举起来了……这支美丽的烟火终于被点燃了。

  四、发挥同伴互动,实现个人价值

  小鑫一从不主动交朋友.始终处于被动位置

  要让一个幼儿觉得他是集体中有价值的成员,就要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感到被他人需要。“中间区”幼儿在集体中显得相对较安静.他们在被需要这一点上明显感觉不足。这就有赖于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小鑫很安静。从不主动与人交往,游戏时,他也总是跟随者,从不主动提出要求,他似乎没有在集体中的主动意识。儿童心理学曾揭示:同伴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我决定找一个能带动他的同伴。我观察到他比较喜欢艺木,艺木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于是我安排他们坐在一桌,经常鼓励他们玩同一份材料或参与同一项活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互动机会。取得一定进展后,我将两人的活动范围扩展为小组合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小鑫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笑容也渐渐地在他脸庞绽放。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老师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

  今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么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天早上不愿来幼儿园,现在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伤心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老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终于明白了,原来舞蹈老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天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老师练舞蹈了,老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老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老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希望各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考虑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孩子喜欢玩沙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日我们都不太留意,但是最*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今天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系,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通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但是现在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儿得非常尽兴。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1)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10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已记不清是在家中还是在上班途中,多少次弯腰拾起废旧泡沫、奶瓶、包装盒还有挂历纸,这些材料制作的大树、房子让孩子们在游戏场上流连忘返,再次使我感到耕耘有了收获。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因为他不仅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在教授孩子们书本上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同时教师也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职业,因为每天真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在一起,心情总是愉快的。

  幸福的时候,是选择幼教的时候。幼教,似乎有无穷的魅力,她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下面我来谈谈对于这么多年来从事教育事业的体会和感悟:

  第一,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应该先调整过来心态,工作毕竟不是享受,尤其是教师,比起其他的职业来说,她的奉献精神要求更多一些,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又离不开学*,必须要学会在工作中找到快乐,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兴趣与信心去准备每一天的课程,应该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来,要谦虚谨慎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第二,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第一环,如何备课,我想对于每个老师来说确实都是一大难点。我认为备课不等于是抄写教案,应做到熟悉内容大纲,把握大纲中的思想,要了解孩子们,备课要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去设计一堂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孩子们与教师,孩子们与课本,孩子们与孩子们的交流中,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钻研教材的必要性,教材虽然是最基本的材料,但它是固定的东西,要做到对其创造性的处理,把握其精髓,因为老师上课所面对的是有思想,有头脑的孩子们,而不是一堆标准件,教师也不是猎手,无法让孩子们跳入自己预设的“陷阱”,课堂上存在很多的变数,要求教师具备随机应变和灵活机动的能力,我应该还要努力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课堂上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在课堂上要注意与孩子们的互动,这一点也是我工作以来特别注重的一点,因为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应该是先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参与进来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授课,孩子们对之不感兴趣,不参与其中,就算老师在上面讲到口干舌燥也是事倍功半的。

  想要让孩子们先尊敬你,然后喜欢你,这样自己的课才能教好。正确处理好与孩子们的关系,我认为应以博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孩子们,寻找孩子们各自的闪光点,挖掘其学*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外,在课余时间对孩子们多关心,多帮助,并辅以更细致,更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为他们学*,生活中的朋友,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教育引导孩子们的方向,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与信任,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逐步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同时提高自己的工作水*。

  在我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入园第一天的孩子们,心情往往会很紧张,甚至害怕,会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松,这时的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幼儿,亲切的摸摸孩子们的头,脸或者亲亲他、抱抱他,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这样紧张会消除很多的。

  面对幼儿不停的哭闹,有的教师可能会不知所措,无计可施,我觉得对待幼儿啼哭的办法就是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由于性格、家庭教育的不同,幼儿啼哭的原因、情况也尽不相同。这就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止住幼儿的哭泣。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们,因对环境陌生、不适应集体生活而哭闹的幼儿,哭起来声音往往较小,低声哭泣,教师应多注意在行动上亲*他,给他以安慰、满足他的社会需要,让他熟悉集体成员,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都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及时给幼儿适当的精神鼓励,会大大增强教师的吸引力,诱惑力,幼儿对教师依恋情感会更强。幼儿入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对不哭闹的'幼儿,在他们的小脑门上贴上聪明豆,或者给他们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最后,教师对入园活动进行小结,大张旗鼓的表扬按时入园、不哭闹的幼儿。这样,不仅给其他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增进了幼儿对教师的依恋。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总之,幼儿教师要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之心,对待幼儿要亲切、有耐心,精心准备与幼儿的每一个活动,努力缩小与家园之间的距离,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就能使幼儿逐渐喜欢幼儿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看似*常,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理念,是一个行为表象的问题,更是一个思想深处的问题。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陶艺在*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陶器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对水、火和泥土的征服。在喧嚣的城市里,制作陶器的过程已经是一个享受安静、*和、安详的过程。"这种过程在它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有人说:"泥土是死的,经过人的手它便有了灵魂。"是的,正是人类独特的创造力赋予了泥土丰富多彩的外形,将泥土变成一个个洋溢着人类智慧结晶的艺术品。

  但是它还不单单只是一门艺术,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载体发挥其教育的价值,让孩子们在"捏捏、玩玩"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孩子们做陶艺首先是他对泥土的兴趣。就如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对少年儿童所从事的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已经形成,它就会磁石般地吸引少年儿童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孩子们天生对自然界的一些东西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而且泥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它到了孩子们的手里以后,孩子们可以随意的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其创造成各种形状。而当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人物出现在孩子眼前时,孩子们会从自己的作品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在做陶泥的过程中,你可以发现即时*时不太说话的孩子也是非常的投入。因为这个时候,泥土就是他最好的伙伴。他将它想象成一只小狗,于是在捏捏揉揉中一只小狗就真得出现了;他需要一只小猫,于是小猫也会在他的手中逐渐地显现出来。虽然这些小猫、小狗都不会说话,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可是他自己做得哦!

  当然做陶艺还可以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就拿做泥条来说吧,看起来就是把泥搓成一个长条,但它对中班初学陶泥的幼儿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手里搓得时间长了,泥就会因为手吸收了泥巴太多的水分而变得过分干燥,甚至会断裂。如果你用两个手搓呢,那可更不行,这样会让你的泥条一头长一头短。所以在搓泥条时既要孩子们搓得快,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

  陶艺还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每个孩子心目中的物体形象都是不一样的,同是一只动物,它可能是站着的,它也可能是躺着的,甚至可能是跑着的。就像有一次孩子们在做小猪时,有一个孩子在小猪的鼻子下面放了一个长长的泥巴,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这是小猪流出来的鼻涕,让人不禁为之一笑。再看那只小猪,似乎因着这一条鼻涕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所以让孩子们学陶泥吧,他们会获得快乐,也会获得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第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相继打破了游戏的时间、空间、规则、材料的限制,通过一次又一次园本教研,老师们达成共识,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更充分的环境保障,但也同时发现过去的生活环节安排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原来的区域游戏时间是从8:30开始到9:10结束,接着进入收玩具以及集体喝水的生活环节。而新调整后的区域游戏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小时,孩子们的喝水问题怎么解决?另外,原来的加餐、喝水、如厕等生活活动常常需要教师组织幼儿排队进行。我们看到,依然是一段音乐响起,小朋友们鱼贯而出、排队吃喝,或者是按着地上的小脚印站成几队。小班的孩子们会拿好小水杯,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等着,老师则像鸟妈妈喂食一样,拿着奶壶,挨个儿给孩子们的.水杯里倒好牛奶,再发干果……

  游戏与生活如此脱节,老师们也戏称:“玩起来是国际班,生活上是*式!”生活活动的安排可不可以也像游戏活动那样自主?集体活动又可以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这些问题只能留到第二学期来解决。

  老师们虽然还没有像幼儿园管理者那样敏锐地觉察到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学*观是统一的整体,但至少感觉到即便自己在游戏中已经充分尊重孩子,但生活上还在管理孩子。

  但是,如果要改变,保育员老师就会发出很多疑问,并能说出很多反对的理由:“孩子自己能干吗?…让他们自己来,容易撒奶啊?…有快有慢,不好管!…让他们干,多慢啊,还不如我都干了!”

  难道只是保育员的观念比教师落后吗?还是我们所有人并没有从思想深处发生改变,深埋在头脑中、表现在行为上的旧*惯依然牢牢存在。

  每认识一个新观念、做一件新事、成就一些改变,都需要经历能够看到新目标但又受到旧思想阻碍这一过程。当人们的想法、做法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脑海中、融化在人的血液里,就形成了*惯。这种*惯像身上的“铁布衫”,阻挡住了新信息、新理念、新知识。这种*惯导致人局限在自己的一种视野、心境的范围内,虽然一直在动,但其实还是留在了原地,还是在不断重复,并没有在改变,更没有真正在前进。

  所以,我们必须要首先打破那些限制发展、有碍前进的*惯! “一切为了孩子…生活既教育”“保教结合是幼儿的基本教育宗旨”等等,这些都是*幼教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内容和宗旨。那么,幼儿在园所经历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事情应该都是学*的机会和成长锻炼的过程,包括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环节。

  教研支持

  在教研活动中,大家围绕“生活活动中怎样尊重幼儿的需要”“有哪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干”“怎样尽量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进行了研讨。当一直在说却一直没有真正落实的话题摆到了桌面上,老师们一下子重视起来。

  在思考和交流后,大家发现,有些内容早就落实了。如值日生的工作内容都在做自我服务的事情,而日常生活中老师也会经常鼓励孩子来承担组织、服务、整理、评价的事情;加餐、午点、进餐、睡眠、盥洗等环节都随时可见幼儿参与的身影……看来,在生活环节做出调整,做到尽量自然、自由、自主是完全可以的。

  自主加餐

  在实验班中一班里,保育员老师也渐渐懂得后退会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于是,每天的加餐都由保育员老师摆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到了9点lO分,在一段轻柔音乐的提示下,幼儿自由安排自己的加餐,可以放下手里的事情先去,不愿意离开的也可以坚持把手里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再去,正好避开人多的情况。进餐时,保育员老师把夹主食的小夹子摆放好,幼儿洗完手,看到夹子的提示就知道排成两队,自己拿起夹子取主食。

  总之,班里不再出现一段音乐一刀切、一个提示全班于、一个要求都执行的场面,而是一个时间段内,由孩子决定前后顺序和参与时机。

  午后的阅读时光

  在实验班,过去每天下午起床后,孩子们吃完午点是自选玩具玩一会儿,到3点开始分组集体教学。而这段时间,总会有孩子选择看书,实验班里有一套“揭秘系列”图书很受孩子们喜爱,包括《揭秘海洋》、((揭秘动物》、((揭秘美术》、《揭秘数学》、《揭秘船舶))、《揭秘地下》((揭秘大脑》、《揭秘太空》、《揭秘物理》、《揭秘建筑》等。所有的书都是翻翻看式的,生动有趣的画面里藏着答案。孩子们想探寻某个地方的真实情况时轻轻揭开,就出现了答案。书被孩子们捧在手里、小心翼翼地翻看、寻找、发现。

  渐渐地,爱看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把起床后的游戏时间改成了阅读时光。每天下午,阳光洒落在孩子们可爱的身影上,大家抱着心爱的图书,像面对宝贝一样认真、仔细地指着、看着,还会悄悄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

  其中一本书里神奇的地下世界被一个孩子发现了,孩子还让老师也和他一起抱着书仔细看:红包管道输送电线、紫色管道输送电话线、黄色管道输送煤气、黑色管道输送宽带光缆线、深红色管道输送电视的电缆线……孩子当起了老师的引路人!

  一天,浩宇拿着《揭秘大脑))对我说:“刘老师,我今天上午就用这儿来着!”他正在看大脑各个反应区的图,指着负责运动的区域对老师肯定地说:“我今天上午在外边玩的时候,这儿就指挥我了!”我真为孩子对书的兴趣和把书里内容转化为自己理解的有趣的联系而惊喜!

  实验班的小朋友在书中发现了和自己生活、游戏、学*有关系、有帮助的事,更加喜欢看书了!我也很会烘托气氛:“哎呀,老师得给小朋友梳头,不然,也像你们一样,抱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阳光下、静静地看书,多幸福啊!”爱看书、爱护书的*惯渐渐养成了,每天送书时,小朋友们都特别不舍得,把书紧紧抱在胸前,小心地把它送回原处,记住它的号码和对应的位置,明天还来看……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生活做到自由、自主,一段时间、一个周期、一个季节呢?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为一年打下基础、做出计划的时候。因此,实验班的四位老师一起制订了各自的健身和工作计划、并把计划张贴在墙上,以督促自己能按照计划完成。

  老师的计划里有一项特别流行的健身内容就是*板支撑。老师之间相互学*着、比拼着,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给老师们计数,宣布哪位老师获胜。最后的结果是,刘老师坚持的时间最短,只有一分钟,孙老师和班老师能稍微长一点,最厉害的是訾老师,能坚持5分钟呢!老师们的比赛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模仿兴趣,开始是老师做时孩子们趴在旁边跟着做,后来孩子们向最厉害的訾老师发起了挑战。班上的柯宇小朋友居然超过了訾老师!很多小朋友在柯宇的带动下也对*板支撑产生了兴趣,也有孩子制定了自己的健身计划和游戏计划。就这样,老师的“春季计划”影响了孩子们的生活。

  老师立刻鼓励孩子,定一个自己的周末计划吧。孩子们说得非常有趣:有的说要上课,有的说看爷爷奶奶,有的说要和好朋友去踢足球,有的说要和妈妈去看一部新电影,有的说要约小区里的朋友去比赛骑自行车……一个个有趣的周末计划诞生了。老师请孩子们画出计划,并鼓励大家一定要执行,还要在周一拿来自己实施计划的照片,向大家展现自己的执行能力。

  菲菲小朋友的计划是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她带来了电影票根,和她的计划贴在一起!

  浩然小朋友的计划是早起早睡不迟到。星期一,他来园是第一名,计划实现了!

  慢慢地,孩子们已经不局限于完成老师建议的计划内容。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计划,并努力地去完成计划,并想出了用收集照片、门票、电影票、打对钩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

  从制定一个游戏计划开始到自己的周末计划,再到自己的“五一”计划,孩子们彻底从“老师让**什么”过渡到“我想干什么了”。到了最后,老师们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春季计划,可是,孩子们却依然兴致勃勃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着。

  就这样,我们的生活环节、白纸黑字的表格里面规定的作息安排等都随着孩子的兴趣而自然改变。只要是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益处的,一切都可以做出调整。也许,在幼儿园的每一天,过得好、玩得好,都是我们起码要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快到放学的时间了,我发现菲菲的口袋里有好几个玩具小积木。于是,我对所有小朋友说:"快放学了,老师跟小朋友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老师会把小积木变到你们的口袋里哦。"

  听到我的话,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只有菲菲左顾右盼,神情有些许的不自然。我接着说:"先让我们一起来给玩具施加魔力吧,跟老师一起念'魔力魔力变变变,玩具变到菲菲的口袋里'我们一起来看看菲菲的口袋里有什么吧!"我把菲菲请上了讲台,让他把口袋里的玩具拿出来,孩子们对此兴奋不已,趁孩子们高兴的时候,我小声的对菲菲说:"幼儿园的玩具是所有小朋友一起玩的,不能把他们带回家自己玩哦!要不然玩具会找不到自己的家的。"听完我的话,菲菲脸红的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菲菲再也不随便拿幼儿园的玩具了,还主动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跟小朋友一起玩呢!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游戏中,女孩要做爸爸……

  上周去看小班的孩子做游戏。分享交流时,一个女孩告诉大家:“今天我是红红的.爸爸!”在场不少教师听了不禁面面相觑。班主任倒是不急不躁,轻轻追问:“你是女孩,你为什么要做爸爸?”女孩极其认真地回答说:“今天,娃娃家里都是妹妹朋友,所以我就做爸爸了!”

  听了女孩的回答,很多教师情不自禁地点头:“这女孩,灵!”

  在游戏结束后的教研活动中,有关女孩的聪慧与机智再一次成为教师们热议的话题。我在大家由衷的赞叹中体会到了众多教师所表达出的类似于“如释重负”般的欢愉,便忍不住反问大家:“假如今天的娃娃家有男孩参加,可这个女孩仍想做爸爸,你们还会支持吗?”

  争议由此产生。极少数教师表示支持,有几位教师态度中立,但更多的教师明确反对:“这怎么行?这样的反串会混淆孩子的性别认知!”

  在角色游戏中,女孩要做爸爸,到底可行吗?

  显然,在游戏中孩子的回答一定是“行”。在孩子眼里,女孩做警察、上太空、扮马戏团小丑、当总统……只要想玩,什么事都行!好比今天,娃娃家的女孩们并没有在意谁来当“爸爸”,照样玩得十分愉快和尽兴。对孩子而言,谁当爸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娃娃家有爸爸”就行!

  但一些教师却觉得“这是万万不行的”,甚至认为“即便是游戏,也应该明确性别意识”。

  其实,在游戏中类似孩子觉得“行”,而教师觉得“不行”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看到“理发店”在招揽生意、“小吃店”在大声叫卖,“小医院”便也效仿,大做广告招揽“病人”,那一声声“谁要来看病?看病很合算!欢迎来看病”的叫喊声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再比如,教师不断鼓励孩子要丰富消防车的装置,教师也积极建议孩子要表现出消防员的勇敢与尽职,可教师却不能接受游戏中频繁地着火,教师更不想看到消防员没完没了地救火的场景。

  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以为不应该在孩子!因为,游戏中的孩子是“本色出场”,他们兴高采烈地扮演着“爸爸”“医生”“消防员”等,他们如实地运用着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逼真地模仿着角色所特有的动作。游戏中的孩子从不去想情节是真实还是虚假,当然更不会去想其所扮演角色的意义和价值。孩子只会纳闷:医生为啥就不能大喊“欢迎来看病”?他们不知道生活中还有一些让人忌讳的事情;孩子只会无奈:现实中的人们只在危难之时才期待英雄出现,更多的时候是希望“远离一消防员的,人们对过*安、幸福生活的期盼远胜于一切……

  就这样,孩子的认知水*与**传统观念间的差距造成了游戏中的“不和谐”。只是,这样的差距不存在于孩子的脑海里,因此,他们天天玩得“百无禁忌”;但这样的差距却根深蒂固地印在教师的观念中,于是,缺乏游戏精神的教师便焦急地阻挠着孩子去“百无禁忌”地玩。

  我发现,教师们大多都是认可“游戏是儿童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这句话的,但是否人人都真的知道如何才能让孩子“自愿、自主、自由、快乐一呢?这不禁让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我们偷偷拿出家里的纱巾、裙子,在弄堂里和伙伴们蒙头盖脸地扮女鬼,在疯玩中满足装扮的快乐……

  其实,谁都经历过“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的童年时代,我们真的不必担心孩子的游戏是否合乎常理。要知道,孩子们的很多游戏就是从“傻”玩开始的,也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步提升游戏水*的。对教师而言,关键是要给孩子不断重复的机会,要允许孩子拥有“沉浸在那些不起眼甚至不合理的游戏中”的过程。

  记得在那天的教研活动中,还有教师担心“如果那女孩长期做爸爸,怎么办”。我说很简单,我们可以从观察和解析女孩游戏行为的水*与意愿入手,发现女孩的游戏初衷,发现女孩对父亲的依恋,甚或发现女孩对性别的认知水*,并为以后的日常教学捕捉有效的教育契机。

  还是那句话,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但孩子的快乐需要**的细心呵护。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一种游戏精神,不仅把孩子的玩当成一件“大事”来尊重,还应该努力保证孩子游戏的趣味性,让孩子充分体味游戏的乐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到“玩什么,让孩子说了算”真正挑战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常常和教师们一起聊孩子在游戏中发生的趣事,久而久之,就听到有人羡慕地说:“徐老师班级的孩子真会玩,所以徐老师总是那么快乐!”我的确很快乐,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童言稚语常常让我喜不自禁。但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拥有这样的快乐,只要你愿意走*孩子,只要你学会认同孩子……

  容容想玩“摸奖”游戏。只见她找来一只餐巾纸盒,又剪出许多小纸片,再在纸片上画上符号,最后把纸片统统塞进纸盒。她在教室里大声叫嚷:“快来摸奖呀!快来摸奖呀!”原来,小纸片就是她的奖券。

  焱焱是娃娃家的妈妈,她第一个来摸奖,从盒子里摸出的第一张奖券上面画着一个“”。“这是什么意思?”焱焱不解地问。容容凑过脑袋一看,立即大声告诉她:“恭喜你!你摸到了特等奖!”

  听说自己摸到了特等奖,焱焱很自然地追问:“特等奖?有奖品吗?”“对啊!特等奖应该有奖品啊!”容容这才发现刚才光顾着做奖券,没来得及思考这事。容容环顾四周,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妙计。她推给焱焱一把椅子,神秘兮兮地告诉她:“今天特等奖的奖品是一辆小推车。”焱焱低头看看椅子,丝毫没有介意,接过“小推车”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强强是警察,他也摸到了特等奖,他同样乐呵呵地推着奖品“小推车”游走在教室里,到处炫耀着自已的收获。

  转眼,“摸奖”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教室里竟有五六个孩子从容容那里得到了特等奖的奖品——辆“小推车”。怎么会有这么多特等奖呢?我纳闷地想着,便走到容容那里一探究竟。

  容容看着我走向她,便迫不及待地举起盒子让我摸奖,我一伸手,从纸盒里摸到的同样是一个特等奖。容容自豪地告诉我:“我的箱子里有许许多多特等奖。除了特等奖以外,还有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容容的话把我逗乐了,在容容的“摸奖”游戏中,获“特等奖”的机会竟然远远地高于获“二等奖”或获“三等奖”。我由衷地喜欢上了容容的世界,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孩子的世界。

  相信故事讲到这里,绝大多数教师也会如我一样为孩子世界的纯真无邪而心生快乐,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并非如此。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一位来听课的客人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了容容的“摸奖”游戏中。果不其然,客人老师摸到的也是一个特等奖,容容毕恭毕敬地推出椅子说:“恭喜恭喜,这是您的奖品——小推车!”

  可是,拿到“奖品”的客人老师却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冷静地对着容容问道:“这是小推车吗?小推车怎么没有轮子呢?”

  霎时,容容的快乐被“冻结”了,她低下头看着眼前的小椅子。显然她确实认为客人老师讲的有道理,便开始“整改”她的奖品。她在教室里找了一圈,没有发现理想的替代物——乒乓球,只找来了四个一模一样的药瓶,还找来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如胶水、玻璃胶、剪刀、绳子……容容想在椅脚上安装“轮子”……

  此时,其他的孩子眼瞅着有那么多人获得了特等奖的奖品,纷纷要求容容让他们摸一次奖,他们焦急地催促容容:“你让我们摸奖吧!我们不需要轮子的呀!”但是,直到游戏结束,容容一直忙着想办法为小推车装轮子,起先很红火的“摸奖”游戏便终止了。

  第二天,容容便不再玩“摸奖”游戏,原因是“做一辆有轮子的小推车太难了!”看着容容毫无二致地又投入到新的游戏中,我的内心已快乐不起来了。其实,孩子们的快乐是很简单的,他们完全知道椅子的功用,他们之所以认同“用小椅子替代小推车”,主要是因为如此这般能让他们模仿一把**“摸大奖”的快乐,孩子们也因此而开心和快乐。这样的游戏情节,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如此简单的愿望需要**去细心呵护,因为,这种因简单而生成的快乐常常会被教师因“不认同"或“不明白”而受到压制和忽视。显然,这位客人老师质疑的目的在于推进孩子游戏的质量,但这确实是一个远高于孩子现有水*的挑战,因为这个挑战的压力,导致孩子终止了角色游戏的热情,使孩子的游戏活动转向了以“改装车子”为目的的结构游戏,并最终因“太难了”而夭折。

  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反思自己离孩子究竟有多远?我们如何去学着认同孩子。

  我以为,所谓认同,不应该是让孩子踮起脚跟向教师看齐,而应该是教师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看世界。这样,师幼才会有彼此间的心领神会和理解支持,教师才会因简单和纯粹而快乐无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7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可能都感觉到有些孩子愿意大喊大叫,刚刚告诉完不要大喊大叫一会儿孩子又忘记了,依然如故。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孩子自己,说话音量过大,一会损坏喉咙,影响声带的发育;二会给人留下不礼貌、没教养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简单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语气,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谁又愿意听到那刺耳的问候呢?

  如果在幼儿园或者是某个集体,若是天天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听觉,更加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以及注意力。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是经常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易形成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孩子的天性原本是无忧无虑、轻松自由的,可是却过早地感染焦虑,那是对孩子多大的摧残啊!

  那么,孩子为何会大嗓门地说话呢?天生这样吗?遗传的因素固然有,家庭的成长环境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幼儿园或学校环境的影响。有时,几个孩子在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大家都有很强的表现欲,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而这时候,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法,以为只要自己大声地喊,就能超过别人的声音,就能被大家所听到。你的声音这么大,我的声音比你还要大。这样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现象。

  如果孩子产生这种现象,作为老师其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活动中、课堂上,如果教师忽视某些孩子的存在,无视他们的反应,无视他们的心理,更无视他们的语言。其实在某个角落里,有一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正在看着你。就因为老师的忽视,而使他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剥夺了他表达的权利。这个时候,那些表现欲强烈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才会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声音。而有些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为了维持“你是学生,我是老师”的关系,则会用更高分贝的音量来压倒孩子,稳定局面,觉得只有这样做才不失老师的尊严。久而久之,这一切都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孩子的声音越大,老师也就越想压过他们。而老师的声音越大,孩子也会试图用更大的音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亲爱的教师们,希望你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蒙台梭利教学法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能走过那么多年 ,还能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现象,我觉得“蒙氏”教育给每个接触过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静”和教师很少用语言只用眼神。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乐,他们自由,但不会影响同伴,他们活动,但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喧哗的场面。如果有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营造的这样一种氛围,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就能做到这样?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样。那么,既然孩子的差别不是主要问题,那幼儿园及教师的方法就值得探讨了。我们认为,教师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孩子,而是为孩子准备一个丰裕而不受干扰的学*环境。假若教师、师生之间的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还能大声喊叫吗?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8

  不知不觉,我作为实*生来到幼儿园已经过去了2个月,这两个月里,我收获满满,对我们班的小朋友们也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他们的一些兴趣爱好和行为*惯,在了解他们的的同时,他们也在教会我很多东西。

  最*班上经常出现一些争执的现象,经常在上课前,有一个小朋友洋洋会和别人出现抢凳子的情况,我去询问事情经过时,洋洋坚持是他自己搬的凳子,但是其他小朋友都说不是他搬的,这让我十分苦恼。在户外活动回到教室换衣服时,洋洋并没有换衣服,但是当我问起他时,他坚持自己换了,这时我意识到洋洋撒谎了。洋洋经常说有小朋友打他,于是我叫来了打洋洋的那个小朋友和洋洋一起认真询问事情经过,但在询问过程中,另外一个小朋友好像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但当我听到别的小朋友反映洋洋打他的时候,我再去询问的时候,洋洋就会说他是不小心的。洋洋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所以班上的小朋友对他会比较陌生,但在日常活动中,也有一些小伙伴和他一起玩耍,但是据洋洋妈妈反映,洋洋回家说不想来幼儿园了,因为幼儿园没有小伙伴和他一起玩。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不同的幼儿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对幼儿的于每一件事,都不能忽视。幼儿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力与现实相混淆,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应帮忙孩子渡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但当孩子确定在撒谎时,就须引起**的注意了。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一双观察的慧眼,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行为和言语等,对于出现撒谎行为的幼儿,更要注意观察,有时候如果观察不到位,也难以识别真假谎言,如果孩子确实说谎,教师可以浅显的例子帮他认识错误,例如用故事《狼来了》来教育孩子。

  教师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场合指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应对孩子的错误姑息、迁就,甚至弄巧成拙。面对洋洋的撒谎行为,一定要正确看待,不能得过且过,一定问让洋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对于洋洋回家与父母说谎的行为,为此我也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之前并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因此我去询问了主班老师的建议,主班也给了很多的帮助,面对洋洋在家说自己没有朋友的撒谎行为,教师可以在洋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录制视频或者拍照片并与洋洋父母分享,这样也可以更好地与洋洋父母进行沟通,共同商量帮助洋洋不说谎的对策,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园的教育,因此,面对撒谎的幼儿时,教师要摆正态度,正确看待,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帮助幼儿改正撒谎行为,让幼儿能够快乐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9

  大班张老师休产假,刚好李老师又因孩子生病请假,我被临时派去顶班。这天,伟伟妈来接孩子,跟我交流孩子最*的表现,谈话间,伟伟挣脱了妈妈的手到户外去玩了。不一会儿,伟伟哭喊着回来了,鼻子里还流着血。原来刚才他在外面与人发生了碰撞。伟伟妈带伟伟去了洗手间,我赶紧安顿好班里的其他孩子,赶过去帮助处理。还好,经过清洗冷敷后,鼻血止住了。

  第二天,伟伟没来幼儿园,第三天伟伟妈带着伟伟冲进了园长室,一场暴风雨来得令我始料不及……因为我的疏忽没有及时问候孩子,伟伟妈认定我是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面对伟伟妈的不理解,园长的当众批评,我痛定思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以忙碌为借口,不以事小为理由,带着爱心,行走于孩子们中间,不敢有丝毫懈怠。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一个*惯,每天我都会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言行,细心地照料他们的生活、学*。

  如果说伟伟的事让我明白了爱需要细致,那么牛牛的故事使我懂得了爱需要包容。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一一检查孩子们的着装正准备出发,一转头却发现队伍中少了牛牛,呼唤了几声也没人应。我赶紧去寻找。活动室里没有!洗手间没有!走廊里没有!这个让人揪心的小淘气一眨眼功夫跑哪里去了呢?配班老师气喘吁吁奔过来说:楼下也没有!话音刚落,活动室里移动床后边传来笑声,牛牛从床后边伸出半个脑袋,得意地看着我们。我火冒三丈,快速奔向牛牛,正想批评他,却碰到了牛牛那由得意迅速变为恐惧的眼神。那眼神提醒我:牛牛是个刚满三岁的孩子,他还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后果,他觉得把自己藏起来,不让别人找到,是一件好玩的事。原先的着急与怒火化作对孩子失而复得的珍惜,我一把抱住牛牛:“别怕,老师在这里!”此时,牛牛很温顺地趴在了我的怀里:“老师,以后我不再调皮了。”

  我享受着付出真爱的幸福,也收获着来自孩子们的关爱。午餐时间,当我穿梭于孩子们中间时,有孩子细声细气地招呼我:“丁老师,你快吃吧,待会儿饭就凉了!”下雨天,当我忘带雨具时,有孩子会递上自己的雨具:“丁老师,用我的。”……一时间,爱在身边飞扬。教育是需要爱的事业。爱是幸福的源泉,让我们付出真爱,陶醉于爱的快乐,享受爱的温暖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

  一、表扬时机的掌握

  教师的表扬可以说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扬无处不有、无时不有。但是表扬不是简单地对好的行为的肯定,表扬也需要掌握时机。

  你需要孩子们做到什么,你会在孩子中寻找一种好的行为表现,然后对它进行表扬。因为孩子易模仿,经表扬之后,其他孩子马上会模仿该行为。这样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行为要求无需语言,就不言而喻了。

  1、前瞻性表扬——为孩子的行为树立榜样

  2、过程性表扬——为孩子的行为提供推力

  3、总结性表扬——为孩子的行为找到归宿

  二、表扬场合的选择

  1、在集体中进行表扬

  2、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表扬

  三、表扬方法的运用

  1、表扬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2、个别性表扬与综合性表扬相结合

  总之,表扬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表扬如同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导航灯”,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正确地运用表扬的策略,能够使我们的教育更加轻松,更加有效,同时也将更好地发挥它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9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一天,我站在楼梯口,看护下楼的孩子们安全通过。

  突然,一个漂亮的小女孩猛地从三层台阶上跳下来,我吓了一大跳,本能地扶住了她。

  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对她说:“台阶要一层一层地下,这样跳太危险。”她扭过头不理我,一个劲儿地想挣脱、逃跑。我有些不高兴,又一次地把她拉了回来:“小朋友,这样跳下来会伤到脸,以后就不漂亮喽……”还没等我说完,她猛地转过脸对我说:“我不要漂亮,我是猴子!”

  我有些吃惊,这样的话不像从她这么漂亮的小女孩嘴里说出来的呀。我接着问:“你为什么说自己是猴子呢?”“我们家里人都这样说我。”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真是一个特别的孩子,第二天我去走访了他的父母。

  女孩妈妈带着无奈的语气对女儿评价道:“哎,她不像其他女孩喜欢唱歌跳舞,她总爱和男孩子一起玩,喜欢像猴子一样跳上跳下,真没办法。”

  “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她有哪些优点是其她女孩子所没有的呢?”我启发道。她的妈妈想了想,说:“她喜欢运动,她很勇敢!即使跌倒也不会哭泣,她还……”

  我感叹道:“其实她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优点哦!”“是呀!”孩子妈妈欣慰地笑了。

  回园后,我建议老师在户外活动中有意识地多给她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渐渐地,她成为了孩子们崇拜的“跳高偶像”,同时她也在其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更愿意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

  **总受不自觉地以貌取人,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女孩子应该去学跳舞,男孩子应该去学跆拳道等等,不然的话,似乎就是“不正常”、“不好”。可是,如同大自然充满了丰富的别样性,世界上找不出同样的两片叶子一样,孩子的世界同样也是绚烂多姿的,我们应该善于接纳每个孩子的别样性,引领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早晨,成轩带了一本书来幼儿园,是最*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喜羊羊灰太狼》,我看了看说了句:"这本书真好看。"成轩看了我一眼,就得意的把书放到了书包里,我说:"成轩,你可不可以把书放到图书架上,也让小朋友们看看啊?"他听了我的话,极不情愿的把书从书包里拿出来,小心的摆在了书架上,然后恋恋不舍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午饭后,翔宇到图书角去看书,一眼就看中了成轩带来的新书,拿下来正准备看,成轩冲了过来,不把夺过书抱在怀里,说:"书是我的!"翔宇小声的说:"让我看看吧!""不行!"成轩大声的说。"那我和你一起看。"翔宇又说。"不行!"成轩很坚决。"老师。"翔宇无奈的跑到我的身边,向我求助。我对成轩说:"你自己翻,让翔宇在旁边看,可以吗?""不行,这是我妈妈刚给我买的。"看到成轩这样坚决,我也不能强求,因为书是他的,他有权利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与同伴分享应该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而不能靠老师的权威来压迫。

  下午区域活动时,我拿出刚分的橡皮泥,对孩子们说:"谁愿意玩橡皮泥的可以来老师这里来领。"我知道成轩最喜欢玩橡皮泥了。这时,翔宇过来说:"老师,给我一桶,我想捏个大西瓜。"我说:"那天,翔宇拿来了一个大吊车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也给我玩了,那我的橡皮泥也给你玩!"我给了翔宇一桶,他高兴到走到操作区玩去了。成轩坐不住了,只见他跑到图书角拿下自己的新书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的书也可以给小朋友们看!你也可以看!"我看了看成轩,说:"真的吗?可以给小朋友们看?"他使劲的点了点头,说:"我知道玩具要跟小朋友们分享,只是妈妈刚给我买的,我也没看呢!"听了这些,我说:"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那好,我的橡皮泥也给你一桶!"成轩拿着橡皮泥高兴的玩去了。

  在*时的生活中,孩子们之间时常会发生一些这样、那样的事情,作为老师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善于运用孩子的思维来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从而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事情的方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鹏鹏奶奶总是担心自己的宝贝孙子太“老实”,会在幼儿园里“吃亏”,频频和我打招呼,希望我能多照顾鹏鹏,还不停地买小点心、水果等来送给我们。每每见到她拎着东西,我和搭班老师就急了,苦口婆心地解释,好不容易才能让她把东西带回家。可越是不收她的“礼品”,她就越担心自己的孙子。

  这天,鹏鹏奶奶拎来的一包小番茄又被我婉言谢绝了,奶奶有点不太高兴。等我们晨闻活动回来,李鑫突然发现宝贝似的大喊:“彭老师。小番茄又回来了!”一下子,许多小朋友都拥过去围在小番茄周围,余露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指按按这个、摸摸那个。雨桐马上阻止:“不能摸,这是给老师吃的。”

  “对,是鹏鹏奶奶送给老师吃的,这样老师就喜欢鹏鹏了。”

  “彭老师,明天我也叫妈妈送水果给你吃。”“我也是!”“我也要!”

  听着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孩子们好像都懂得这份礼品的“含义”,可是这并不是孩子们应该学会的人情世故,我更不想让孩子们觉得,只要送礼就能换来老师的喜欢。

  “你们都猜错了吧?这可不是鹏鹏奶奶要送给我吃的哦!而是为了感谢小朋友,特地送来给鹏鹏的好朋友们品尝的!”我说。

  “好!”小朋友们都高兴地拍起小手。

  “太棒了,谢谢鹏鹏!”*时就特别懂礼貌的邓远走到鹏鹏面前表示感谢:“下次,我也请你品尝我的礼物。”

  离园前,我请鹏鹏把小番茄分给大家,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还不停地谢谢鹏鹏。家长们在教室外也关注着这一切,不停地评论着:“小孩子多有礼貌啊,还知道说谢谢,上学后确实不一样了!”“小孩就是容易满足,两个小番茄就乐成那样……”

  鹏鹏奶奶看到鹏鹏的表现也乐得合不拢嘴。我想,她应该放心了。

  第二天,鹏鹏奶奶又拎来更多的小番茄,我忍不住说:“奶奶,真的不用,我们不能收!”

  “这次我是带给孩子们的,谢谢小朋友们,和我家鹏鹏做朋友,看见他快乐,我也就放心了。”

  “您放心,我们会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孩子的……”我笑着把小番茄交还给鹏鹏奶奶,“礼品”危机终于解除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常常和教师们一起聊孩子在游戏中发生的趣事,久而久之,就听到有人羡慕地说:“徐老师班级的孩子真会玩,所以徐老师总是那么快乐!”我的确很快乐,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童言稚语常常让我喜不自禁。但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拥有这样的快乐,只要你愿意走*孩子,只要你学会认同孩子……

  容容想玩“摸奖”游戏。只见她找来一只餐巾纸盒,又剪出许多小纸片,再在纸片上画上符号,最后把纸片统统塞进纸盒。她在教室里大声叫嚷:“快来摸奖呀!快来摸奖呀!”原来,小纸片就是她的奖券。

  焱焱是娃娃家的妈妈,她第一个来摸奖,从盒子里摸出的第一张奖券上面画着一个“”。“这是什么意思?”焱焱不解地问。容容凑过脑袋一看,立即大声告诉她:“恭喜你!你摸到了特等奖!”

  听说自己摸到了特等奖,焱焱很自然地追问:“特等奖?有奖品吗?”“对啊!特等奖应该有奖品啊!”容容这才发现刚才光顾着做奖券,没来得及思考这事。容容环顾四周,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妙计。她推给焱焱一把椅子,神秘兮兮地告诉她:“今天特等奖的奖品是一辆小推车。”焱焱低头看看椅子,丝毫没有介意,接过“小推车”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强强是警察,他也摸到了特等奖,他同样乐呵呵地推着奖品“小推车”游走在教室里,到处炫耀着自已的收获。

  转眼,“摸奖”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教室里竟有五六个孩子从容容那里得到了特等奖的奖品——辆“小推车”。怎么会有这么多特等奖呢?我纳闷地想着,便走到容容那里一探究竟。

  容容看着我走向她,便迫不及待地举起盒子让我摸奖,我一伸手,从纸盒里摸到的同样是一个特等奖。容容自豪地告诉我:“我的箱子里有许许多多特等奖。除了特等奖以外,还有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容容的话把我逗乐了,在容容的“摸奖”游戏中,获“特等奖”的机会竟然远远地高于获“二等奖”或获“三等奖”。我由衷地喜欢上了容容的世界,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孩子的世界。

  相信故事讲到这里,绝大多数教师也会如我一样为孩子世界的纯真无邪而心生快乐,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并非如此。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一位来听课的客人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了容容的“摸奖”游戏中。果不其然,客人老师摸到的也是一个特等奖,容容毕恭毕敬地推出椅子说:“恭喜恭喜,这是您的奖品——小推车!”

  可是,拿到“奖品”的客人老师却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冷静地对着容容问道:“这是小推车吗?小推车怎么没有轮子呢?”

  霎时,容容的快乐被“冻结”了,她低下头看着眼前的小椅子。显然她确实认为客人老师讲的有道理,便开始“整改”她的奖品。她在教室里找了一圈,没有发现理想的替代物——乒乓球,只找来了四个一模一样的药瓶,还找来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如胶水、玻璃胶、剪刀、绳子……容容想在椅脚上安装“轮子”……

  此时,其他的孩子眼瞅着有那么多人获得了特等奖的奖品,纷纷要求容容让他们摸一次奖,他们焦急地催促容容:“你让我们摸奖吧!我们不需要轮子的呀!”但是,直到游戏结束,容容一直忙着想办法为小推车装轮子,起先很红火的“摸奖”游戏便终止了。

  第二天,容容便不再玩“摸奖”游戏,原因是“做一辆有轮子的小推车太难了!”看着容容毫无二致地又投入到新的游戏中,我的内心已快乐不起来了。其实,孩子们的快乐是很简单的,他们完全知道椅子的功用,他们之所以认同“用小椅子替代小推车”,主要是因为如此这般能让他们模仿一把**“摸大奖”的快乐,孩子们也因此而开心和快乐。这样的游戏情节,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如此简单的愿望需要**去细心呵护,因为,这种因简单而生成的快乐常常会被教师因“不认同"或“不明白”而受到压制和忽视。显然,这位客人老师质疑的目的在于推进孩子游戏的质量,但这确实是一个远高于孩子现有水*的挑战,因为这个挑战的压力,导致孩子终止了角色游戏的热情,使孩子的游戏活动转向了以“改装车子”为目的的结构游戏,并最终因“太难了”而夭折。

  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反思自己离孩子究竟有多远?我们如何去学着认同孩子。

  我以为,所谓认同,不应该是让孩子踮起脚跟向教师看齐,而应该是教师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看世界。这样,师幼才会有彼此间的心领神会和理解支持,教师才会因简单和纯粹而快乐无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常规培养——我喜欢你

  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玩玩具,总会有人把玩具乱扔一地。一次,梓越在玩玩具时,把玩具扔了一地,我过去告诉他:请你把玩具放到筐里,我喜欢你。”孩子听了“我喜欢你”这样的话语,往往会当成是表扬。果然,他一回家就告诉了他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个好孩子。”

  其实孩子常常因为认识不足和理解不当产生心理错觉,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中不确切的部分,也就会发生这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通常采用随机教育,让梓越和其他小朋友明白,究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应该怎么做。

  现在,孩子们玩玩具都知道了,不玩的玩具放筐里,不乱扔。如果谁扔了,小朋友还会去提醒乱扔的小朋友“乱扔玩具,不是好孩子。”

  瞧瞧,多懂事的孩子们哪!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下到生产车间后,先了解整个xxx生产的流程,从采购入库,到领料生产,到最后的成品入罐,对整个车间的生产活动有了基本认识,这对我们熟悉企业,进行实务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中,先前我们对xxx的生产几乎一无所知,但下到车间之后,我们不仅了解了生产流程,还进一步了解了xxx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用途,由于脂肪酸生产完后是直接用于公司后面的扬子石化生产,所以每个月的生产有一定的额度.而且由于季节和温度等条件的限制,机器开工的时间长度及强度也有相关的规定,另外,对一些流水线的参观,也激发了我对如何通过新流水线的建设,对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考,于是,感受颇深的一点,要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基本、基础的作业环节是要了解的,否则,很容易让理论脱离实践.

  在熟悉了车间的生产流程后,工作人员拿了以前的交接班记录和中间产品申请单和报表等资料给我们看,在翻看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有不懂或弄不清楚的资料,积极向同事请教,在他们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对车间的整个产品检验的程序方法有了一定上的认识。

  由于化工生产是不间断的,所以车间生产必须时刻有人,车间的工作人员采取四班两倒(一天白班12小时一天晚班休两天)和常白班制度.我们车间有四个人(主任,工艺员,等)上长白班,其他人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班四班两倒.

  虽然我们没有正式分配,但我们都严格遵守车间的生产纪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都积极发问,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在车间里必须首先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我们先查看了每个仪器和设备,并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用途,遇到不懂的地方工艺员就跟我们耐心讲解.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把工艺流程图画下来以便更好的熟悉工作环境.当然在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我们刚进车间时主任就给我们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我们被安排在丙班和他们一起倒班,这样我们可以亲自参与实际的生产中,下和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是否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工艺流程脂肪酸是应用相当广泛的工业原料,可以榨油下脚料油泥为生产原料,广泛应用于橡胶硫化剂、塑料热稳定剂、润滑剂,纺织用柔软剂、化纤油剂等,在医药方面,用于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和甜味剂等。据调查,国内脂肪酸年需求量30万吨,年产量20万吨,缺口10万吨。市场需求量很大脂肪酸的生产制造方法,由原料经水解反应生成粗脂肪酸和甘油水,生成的粗脂肪酸经蒸馏工艺形成成品,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解反应是原料经过两个以上的水解塔(25),所述的水解塔(25)内采用导热油加热;所述的蒸馏工艺是先采用真空蒸馏装置对脱气塔(27)内的粗脂肪酸先脱水脱气,再经过蒸馏,冷凝后即得成品。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7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可能都感觉到有些孩子愿意大喊大叫,刚刚告诉完不要大喊大叫一会儿孩子又忘记了,依然如故。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孩子自己,说话音量过大,一会损坏喉咙,影响声带的发育;二会给人留下不礼貌、没教养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简单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语气,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谁又愿意听到那刺耳的问候呢?

  如果在幼儿园或者是某个集体,若是天天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听觉,更加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以及注意力。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是经常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易形成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孩子的天性原本是无忧无虑、轻松自由的,可是却过早地感染焦虑,那是对孩子多大的摧残啊!

  那么,孩子为何会大嗓门地说话呢?天生这样吗?遗传的因素固然有,家庭的成长环境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幼儿园或学校环境的影响。有时,几个孩子在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大家都有很强的表现欲,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而这时候,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法,以为只要自己大声地喊,就能超过别人的声音,就能被大家所听到。你的声音这么大,我的声音比你还要大。这样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现象。

  如果孩子产生这种现象,作为老师其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活动中、课堂上,如果教师忽视某些孩子的存在,无视他们的反应,无视他们的心理,更无视他们的语言。其实在某个角落里,有一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正在看着你。就因为老师的忽视,而使他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剥夺了他表达的权利。这个时候,那些表现欲强烈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才会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声音。而有些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为了维持“你是学生,我是老师”的关系,则会用更高分贝的音量来压倒孩子,稳定局面,觉得只有这样做才不失老师的尊严。久而久之,这一切都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孩子的声音越大,老师也就越想压过他们。而老师的声音越大,孩子也会试图用更大的音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亲爱的教师们,希望你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蒙台梭利教学法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能走过那么多年,还能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现象,我觉得“蒙氏”教育给每个接触过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静”和教师很少用语言只用眼神。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乐,他们自由,但不会影响同伴,他们活动,但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喧哗的场面。如果有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营造的这样一种氛围,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就能做到这样?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样。那么,既然孩子的差别不是主要问题,那幼儿园及教师的方法就值得探讨了。我们认为,教师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孩子,而是为孩子准备一个丰裕而不受干扰的学*环境。假若教师、师生之间的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还能大声喊叫吗?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8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直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姥姥,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佳佳满眼含泪地松开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来呼吸,吃饭时要用嘴一边呼吸一边吃,这样吃饭的速度就较慢,她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动区游戏时,佳佳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佳佳,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佳佳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佳佳讲故事,佳佳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佳佳进餐的紧张心情,武老师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佳佳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佳佳,你怎么啦?”“我吃不下”,“佳佳,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佳佳在我们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助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惯。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姥姥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李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姥姥,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佳佳姥姥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9

  我的最初理解是:“学*故事”是“鼓励孩子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并敢于思考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答案和结果,教师把这一过程记录下来形成故事”,虽然是很个性化的表现,呈现了不一样的个体,但能形成一定的共性特征——故事里都有有想法、敢行动、会学*的儿童。

  成为实验班中一班的骨干教师后,我知道自己承载着期望。园里的安排让我感到自己身在“特区”,可以不写那么多文字材料。可是,虽然没有定数要求,但白纸黑字的“学*故事”文案是必须呈现的结果之一。

  任何结果都事出有因,一个教育成果必然是一种教育理念在支撑着,新西兰“学*故事”里所呈现的轻松、快乐、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需要一套科学、人本的做法去支持。

  环境、材料、活动、空间、教师和家庭、家长,乃至幼儿自己都是重要的支持因素。而我们一贯的做法中,教师的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因素,所以要想达到新西兰“学*故事”里的效果,我们还需要改变很多,与写故事相比,这些更难。

  一,印象

  “四好”是我对新西兰“学*故事”中体现出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的最初印象。

  一好:环境好开放。新西兰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都非常开阔、开放,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和界线,甚至没有我们常见的标志、区域名称。但孩子们似乎都知道什么事情在哪里做,显得非常自主!在自然、丰富的环境里,孩子们独立地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眼神非常专注。

  二好:时间好充裕。幼儿的游戏时间相当充裕,因为很多游戏活动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在自然、田园般的环境里,孩子们轻松、惬意、不紧张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会受到打扰。

  三好:孩子好自由。孩子们所关注的事也是五花八门,有使用吸尘器、种树、搬木头、推土、运沙子;可以去的地方有超市、树林、院子、工厂;会用很多工具,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动手。而加餐、牛奶、点心在干净的包里装着,摆在一个地方,孩子们想什么时候吃就自己拿着吃,没有统一的喝水、入厕、吃午点环节。

  虽然没有老师随时随地的“教”,但到处充斥着孩子的学。孩子们个个是那么鲜活、生动、主动,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事情时很专注,不用老师的陪伴和照顾,也不出现安全、打闹、争吵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想法都能立刻行动起来并得到实现!

  四好:老师好轻松。孩子如此生动,老师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没有常见的老师组织幼儿上课的情景,视频里偶尔出现的老师在看着小朋友用电锯和电钻,在餐桌前倒水,在大地垫上和孩子一起看书,拿着夹子走来走去地写着什么……显然,这些视频、照片是老师拍摄的。所以,我的第一个困惑是,难道新西兰的老师除了拍照、摄像,“什么都不干”?

  我就这带着这些一知半解和困惑开始借鉴“学*故事”开展探索。

  二、模仿

  感谢园长等管理者提出的四个打破,我决心从模仿开始,将环境、区域、材料都向孩子开放,逐渐减少界限和控制,鼓励孩子干自己喜欢的事,不去过多干预和询问。我开始学着新西兰幼儿园老师那样,挂着相机,拿着笔和本,跟在孩子后边,走走看看听听拍拍。但是,没有惊喜,没有故事,只有各种各样的“乱”!

  第一种“乱”:频繁换区。有的孩子在每一个区都停留一会儿,玩一玩、弄一弄、摆一摆,但似乎都没有做出什么,然后把玩具收起来;又到另一个区看看、摆摆、搭搭,但仍然没有出现作品,就又放弃了……如此重复,每个地方都停留三五分钟,但都没做出什么。

  第二种“乱”:走来走去。有的孩子在教室、卧室的区域间到处走动着,没有在哪里停留,只是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也没有伸手去摆弄什么,似乎自己也不知道想做什么。

  第三种“乱”:摆弄无趣。有的孩子很“乖”地坐着,不离开坐位,拿着一筐玩具,把玩具逐个地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来回摆弄着,眼神并没有专注地看着玩具,但也不离开、不换区,可是拿到东西又不会玩,也没有求助老师或同伴的愿望,仿佛在“熬自己、熬时间”。

  第四种“乱”:模仿等待。有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看别人拿起什么,自己也拿起什么,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或者干脆等着老师过来教。当老师走到孩子身边时、主动问“你想做什么”“这个是这样玩的”,孩子才会动起手来,跟着老师一步步做。

  当频繁换区、走来走去、摆弄无趣、模仿等待这几种“乱”出现后,我产生了很多困惑:孩子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班里的玩具、材料真的不能吸引他们吗?老师不教、不出声,孩子就不会玩吗?老师、孩子、环境、

  材料、内容……人、事、物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三、反思

  再仔细看孩子的种种“乱”。

  “频繁换区”的现象若在以前,老师会给出“不能坚持、没有兴趣”这样的解释,但换个视角来看,其实孩子是在努力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哪个都试试玩玩,如果找到了,会停下来玩下去的。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操作、尝试、选择的过程,就像老师去商店买衣服一样,也要一家一家地走走、看看、挑挑,才能在比较和试穿中找到自己喜爱的那一款。所以,“频繁换区”的“乱”其实是好事!而“走来走去”也可以用这样的视角来理解,允许孩子有一个观察、寻找的过程……这两种“乱”其实表现出孩子在努力寻找兴趣的“忙”!

  另两种“乱”——默默等待、无趣摆弄,似乎幼儿是被老师“教”惯了,如果没有老师“教”就不知道自己怎么“学”,其实表现出孩子在等待。

  原来对“乱”的理解可以是“忙”和“等待”,这不就是孩子表达出的对环境、材料、内容和老师的具体可见的需要吗?

  于是,我对老师的自身作用产生了很多困惑:到底教不教?不教,孩子会玩吗?不组织行不行?区域环境怎么办?要按领域分区吗?区域要起名字吗?要定目标吗?要不要买玩具?买什么玩具?要不要做玩具?做什么玩具?有游戏计划吗?必须讲评吗?幼儿能不能自己游戏、学*?一定要有作品吗?……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老师要为孩子做什么。

  同时,我又发现,这些问号在过去都是叹号,都是必须做的。每年开学时,老师都会把区域布局规划好,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小范围,是一个相对独立、与其他区域隔离开的空间,然后把所有相关材料、玩具都集中在此并分类摆放整齐。

  接下来,给这个区域做明显、突出、有指向性的标志。当幼儿进入区域游戏,老师会有目标地教会幼儿玩相应的玩具,如科学玩具、益智玩具,会按照说明、作品图教幼儿搭建、下棋、绘画、手工;在表演区会将幼儿本年龄段常用的乐曲录制好,相关服装准备好,供幼儿自选表演。

  每年开学时,老师也会在园长的带领下,商量给班里买新玩具。一般幼儿园也会要求老师给孩子制作玩具,有时还有数量、比例的要求。

  这些在过去都是必做的,在老师的意识里已经约定俗成、不可取代。但是,突然看到新西兰老师的“什么都不干”后,我对表象的简单模仿立刻导致种种“混乱”出现。

  当我把对“乱”的理解搞清楚,把困惑、问题重新梳理后,发现:有些事还是应该做的,如一些建立秩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环境是必须创建的,大量操作类材料和工具、半成品、使用度高的物品,是必须提供的,而有些事是应该放手等待孩子的兴趣、关注、操作和发展,再共同建构的。

  “四好”与“四乱”就这样建立了连接:“四好”的背后是有老师的作用和支持的,而“四乱”里恰恰没有体现人、事、物的协调作用。弄清楚后,我也明确了自己应该干些什么。

  四、改变

  经过和幼儿园管理者们的`共同研究,我们又进一步对环境、材料进行了调整,为孩子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的同时,使其科学、合理、易操作,引导孩子们建立并形成自己认可并能主动遵守的规则与秩序。

  物质环境的改变

  一开始,为了不乱,我们又回到区域划分体现领域目标、游戏指导偏重知识传授的老路上。当看到孩子像在完成任务似的,在区域中默默地游戏、简单地操作,我又一次反思。

  我们到底要培养有知识的小大人、还是有想法的孩子?为什么孩子玩得没有效果?在与孩子一起游戏时,我发现孩子对环境、材料的需求和渴望,他们天生是有方法的,只要给他们适合、有序、安全的环境和材料,他们就会探索!于是,我们在园长指导后再次勇敢地做出了改变。

  美工区,材料较明显地投放在一个开放的较大空间里,并且按纸类、工具类、辅助材料类、颜料类、作品区分开。每类物品的摆放位置都经过充分考虑,促进幼儿的选择和使用更准确、有目的,并且不再用柜子、桌子把区域明显地划分开,造成隔离感,没有了专属地盘的感觉,会满足孩子更自主、便捷的需要。

  阅读区也将幼儿最爱的图书分册摆放在书盒内,将很多分散幼儿阅读注意力、降低阅读品质的毛绒玩具收在角落,并且用“读一本书、玩一个玩具、讲一个故事”的提示语来引导幼儿在长时间游戏中自主安排内容。

  我调整了三次自然角,从挨着空调的窗台上的摆设型,到挨着门的观察型,到没有柜子挪出长桌增添小桌的操作型。每次改变都是遵循贴*孩子、易于操作、乐在其中的原则。

  在表演区,我们将多达两个柜子的乐器、服装、道具做了精减,减少限制幼儿创造力的高结构材料,大量增加原始、有趣、简捷的低结构物品,同时也随着游戏的深入帮助孩子合理利用空间环境和材料。

  精神环境的改变

  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与随手能用的材料发生了更密切的互动,他们可以一转身就找到需要的东西,也可以按自己的游戏需要到专门的区域内去准备。同时,老师给予极大的精神支持,师幼互动特别频繁,孩子需要帮助和支持而发起的交往时时发生。

  我将上下午打通,全面协调。如,当发现幼儿的阅读渐人佳境——从一开始的频繁换书、翻看,到有目的地取书、一页页仔细地看还有问题和发现,就将下午的游戏时间改为阅读时间。为了亲身调动幼儿的阅读积极性,我常常跟孩子说: “你们吃得香一点,大口咬水果啊,老师给小朋友梳完头也盼着拿一本书看呢!”“这套书只有我们班有啊,特别好!”“老师最喜欢晒着太阳看书了,特别幸福!”孩子们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书的魅力,产生了向往。

  五、惊喜

  孩子们渐渐建立了新的秩序感,不管如何调整空间、如何摆放材料,教师都秉持“利交流、利操作、利行动”的原则,保证游戏规则随孩子的游戏需要而随时建立、维护、打破。我们不再用“小脚印”“插卡”“写名字”等方式,来限制某个区域的游戏人数,而是会根据人多人少立刻调整空间和材料。如果“人多”,是不是说明这里的游戏受欢迎,孩子感兴趣?但材料和工具能否满足“人多”的需要呢?如果不能满足,哪些由老师来补充?哪些放手给孩子想办法解决?如果“人少”,是不是说明内容、材料等方面没有调动出孩子的积极性和关注度呢? “不限制”正是关注孩子的需要和激发游戏兴趣的好机会!

  时间充裕了,孩子们有了思考、选择、行动的保障,纷纷行动起来。实验班里,孩子不再出现安静、无趣、涣散的眼神,而都是奔走起来、找寻自己的游戏。

  20xx年9月18日,开学才两周多,北京市早教所、区教研室的老师来到园里,想看看实验班的游戏情况。我带孩子来到户外,*惯性地组织幼儿走队、锻炼、拉圈游戏……

  当园长催促“不要总是组织,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看孩子们怎么玩”时,我的心里产生了矛盾:怎么拉个圈也不行呢?虽然我放手了,却又*惯性地在操场上摆阵:一排拱形门、一溜*衡步道、一排圈,希望孩子们能练*钻、*衡、跳,完成一系列的综合体能锻炼。

  但是,当我退到一旁,孩子们成为场上的主人后,改变开始了……

  孩子们把老师摆好的圈拿在手里,按着一个方向在拱形门下钻来钻去,没有碰撞。接着,又加入*衡墩,跨过墩再弯腰钻拱形门。

  不一会儿,孩子们又在入口处摆放小梯子,码上球,挡上*衡墩,孩子们要跨过小梯子、踩上矮*衡墩、再分腿迈过高*衡墩、然后再钻进拱形门!这是多么复杂的组合啊,而且很有难度!孩子们是会给自己设定有挑战的运动目标的。

  接着,拱形门又搬了家,被摆成一个城堡或者是花园。孩子们还推着车、运着球,钻进钻出,好难啊!接着,拱形门被放倒,成了练*跨跳的样子?这不是比我给摆好的跳圈更难吗?更有创意的是,潇予居然把拱形门竖起来、练*套圈。这在过去不就是一节课“拱形门的一物多玩”吗?而今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上课了,甚至比我想到的还多。

  在场地的一边,刚刚入园、早晨来园还大哭的浩宇也没闲着。体重8 2斤的他拿了4个*衡墩,自己在练*跨跳。另一边,勇敢的柯宇把*衡墩摆成左右两列,尝试站上高过膝盖的*衡墩。

  同时,老师在场地一侧摆好的*衡步道也被改造了。大家开始往拐弯处运球、摆球,还要求每个弯道里放数量一样多的球。原来孩子们把这里当成了“粮仓”,球是大粮食,要运到这里储藏起来。孩子们分工合作,商量着每个弯道放5个大粮食,还要来回巡逻看着粮食……

  我一边不停地拍照一边激烈地思考起来:一开始时觉得孩子们不会自主运动;放开后,急忙去摆阵,是因为我觉得孩子们没有东西就不会玩;而按我的意志摆成“综合体能锻炼”,是因为我认为孩子不会组合锻炼、不会均衡发展。我既然按园长要求不“组织”了,也要通过我摆的器械去“组织”!

  但是,当我退到一旁,把主场让给孩子们后,我却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很会玩!这里面还有情节、空间设计、角色、建构,甚至有数学!长达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中,没有争吵,更没人闲着,只有激烈的讨论和组织,五大领域哪个没有发展?孩子们用行动告诉我:“我们会组织自己,我们会锻炼,我们会玩!”

  对“四好”的憧憬和迷惑,对“四乱”的困惑和反思,对过去的打破,对现在的重建,让我们逐渐看*实、主动、有想法的孩子们,让我们彻底颠覆了多年以来“好孩子是教出来的”这种观念,让我们坚信孩子有能力有自信去主动学*、建构游戏、有个性地积极发展。这个信念将会继续推动我以后作为孩子的游戏伙伴,陪伴他们不断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3)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5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在幼儿园,我们为了提高小朋友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总会用各种各样的运动,来辅助帮忙!磊磊这几天在练*乒乓颠球的时候很认真,因为是这学期新教的乒乓动作技能,有些孩子因为动作协调能力弱所以有些跟不上脚步,可磊磊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今天,磊磊仍旧在练*“小青蛙跳荷叶”,可是小青蛙总是会掉下来,磊磊看看我,一脸的无奈有些无助,我鼓励他:“你的小青蛙可真调皮,总是喜欢跳到地上去做游戏,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跟乒乓板做游戏呢?”磊磊很肯定的告诉我:“把他粘在乒乓板上就不会跳到地上去了!”“可是粘住它的话它就动不了了,还怎么做游戏呢?你再想想我们*时颠球念的要领。”磊磊很疑惑的看着我,陷入了沉思中,然后我就去指导其他的孩子颠球,过了一会儿,当我再转回来再看磊磊时,他已经能颠三两个球了,我为他的坚持不懈感到高兴。

  磊磊虽然一开始没有学会颠球,但他有一股不气馁、坚持不懈地精神,我觉得这是当前孩子们要学*的精神。在磊磊没有领会颠球要领时,只是一味地尝试和练*,在与老师的交谈后,记起来*时在与小朋友学*颠球时一直念的动作口诀,这让磊磊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坚持的练球和尝试中,磊磊的耐心战胜了挫折,终于初步地掌握了颠球的技巧。

  在这个案例中,让我有一个思考,那就是在*时的颠球练*中,有许多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做到磊磊的耐心和坚持。在抗挫力好的孩子面前,我们给与鼓励和表扬,并让他继续保持这种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当面对抗挫力不好的孩子时,我们又该如何教育呢,这是我在磊磊身上陷入的思考。在面临颠球总是失误的孩子时,我觉得及时的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帮助孩子分析失误的原因,找出失败的根源,当然鼓励也非常重要,孩子对认清了失败,但老师若不及时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放弃学*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软弱。孩子们都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所以也都会以磊磊为榜样,从而自我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提升自信和自我的抗挫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第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相继打破了游戏的时间、空间、规则、材料的限制,通过一次又一次园本教研,老师们达成共识,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更充分的环境保障,但也同时发现过去的生活环节安排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原来的区域游戏时间是从8:30开始到9:10结束,接着进入收玩具以及集体喝水的生活环节。而新调整后的区域游戏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小时,孩子们的喝水问题怎么解决?另外,原来的加餐、喝水、如厕等生活活动常常需要教师组织幼儿排队进行。我们看到,依然是一段音乐响起,小朋友们鱼贯而出、排队吃喝,或者是按着地上的小脚印站成几队。小班的孩子们会拿好小水杯,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等着,老师则像鸟妈妈喂食一样,拿着奶壶,挨个儿给孩子们的.水杯里倒好牛奶,再发干果……

  游戏与生活如此脱节,老师们也戏称:“玩起来是国际班,生活上是*式!”生活活动的安排可不可以也像游戏活动那样自主?集体活动又可以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这些问题只能留到第二学期来解决。

  老师们虽然还没有像幼儿园管理者那样敏锐地觉察到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学*观是统一的整体,但至少感觉到即便自己在游戏中已经充分尊重孩子,但生活上还在管理孩子。

  但是,如果要改变,保育员老师就会发出很多疑问,并能说出很多反对的理由:“孩子自己能干吗?…让他们自己来,容易撒奶啊?…有快有慢,不好管!…让他们干,多慢啊,还不如我都干了!”

  难道只是保育员的观念比教师落后吗?还是我们所有人并没有从思想深处发生改变,深埋在头脑中、表现在行为上的旧*惯依然牢牢存在。

  每认识一个新观念、做一件新事、成就一些改变,都需要经历能够看到新目标但又受到旧思想阻碍这一过程。当人们的想法、做法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脑海中、融化在人的血液里,就形成了*惯。这种*惯像身上的“铁布衫”,阻挡住了新信息、新理念、新知识。这种*惯导致人局限在自己的一种视野、心境的范围内,虽然一直在动,但其实还是留在了原地,还是在不断重复,并没有在改变,更没有真正在前进。

  所以,我们必须要首先打破那些限制发展、有碍前进的*惯! “一切为了孩子…生活既教育”“保教结合是幼儿的基本教育宗旨”等等,这些都是*幼教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内容和宗旨。那么,幼儿在园所经历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事情应该都是学*的机会和成长锻炼的过程,包括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环节。

  教研支持

  在教研活动中,大家围绕“生活活动中怎样尊重幼儿的需要”“有哪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干”“怎样尽量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进行了研讨。当一直在说却一直没有真正落实的话题摆到了桌面上,老师们一下子重视起来。

  在思考和交流后,大家发现,有些内容早就落实了。如值日生的工作内容都在做自我服务的事情,而日常生活中老师也会经常鼓励孩子来承担组织、服务、整理、评价的事情;加餐、午点、进餐、睡眠、盥洗等环节都随时可见幼儿参与的身影……看来,在生活环节做出调整,做到尽量自然、自由、自主是完全可以的。

  自主加餐

  在实验班中一班里,保育员老师也渐渐懂得后退会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于是,每天的加餐都由保育员老师摆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到了9点lO分,在一段轻柔音乐的提示下,幼儿自由安排自己的加餐,可以放下手里的事情先去,不愿意离开的也可以坚持把手里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再去,正好避开人多的情况。进餐时,保育员老师把夹主食的小夹子摆放好,幼儿洗完手,看到夹子的提示就知道排成两队,自己拿起夹子取主食。

  总之,班里不再出现一段音乐一刀切、一个提示全班于、一个要求都执行的场面,而是一个时间段内,由孩子决定前后顺序和参与时机。

  午后的阅读时光

  在实验班,过去每天下午起床后,孩子们吃完午点是自选玩具玩一会儿,到3点开始分组集体教学。而这段时间,总会有孩子选择看书,实验班里有一套“揭秘系列”图书很受孩子们喜爱,包括《揭秘海洋》、((揭秘动物》、((揭秘美术》、《揭秘数学》、《揭秘船舶))、《揭秘地下》((揭秘大脑》、《揭秘太空》、《揭秘物理》、《揭秘建筑》等。所有的书都是翻翻看式的,生动有趣的画面里藏着答案。孩子们想探寻某个地方的真实情况时轻轻揭开,就出现了答案。书被孩子们捧在手里、小心翼翼地翻看、寻找、发现。

  渐渐地,爱看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把起床后的游戏时间改成了阅读时光。每天下午,阳光洒落在孩子们可爱的身影上,大家抱着心爱的图书,像面对宝贝一样认真、仔细地指着、看着,还会悄悄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

  其中一本书里神奇的地下世界被一个孩子发现了,孩子还让老师也和他一起抱着书仔细看:红包管道输送电线、紫色管道输送电话线、黄色管道输送煤气、黑色管道输送宽带光缆线、深红色管道输送电视的电缆线……孩子当起了老师的引路人!

  一天,浩宇拿着《揭秘大脑))对我说:“刘老师,我今天上午就用这儿来着!”他正在看大脑各个反应区的图,指着负责运动的区域对老师肯定地说:“我今天上午在外边玩的时候,这儿就指挥我了!”我真为孩子对书的兴趣和把书里内容转化为自己理解的有趣的联系而惊喜!

  实验班的小朋友在书中发现了和自己生活、游戏、学*有关系、有帮助的事,更加喜欢看书了!我也很会烘托气氛:“哎呀,老师得给小朋友梳头,不然,也像你们一样,抱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阳光下、静静地看书,多幸福啊!”爱看书、爱护书的*惯渐渐养成了,每天送书时,小朋友们都特别不舍得,把书紧紧抱在胸前,小心地把它送回原处,记住它的号码和对应的位置,明天还来看……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生活做到自由、自主,一段时间、一个周期、一个季节呢?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为一年打下基础、做出计划的时候。因此,实验班的四位老师一起制订了各自的健身和工作计划、并把计划张贴在墙上,以督促自己能按照计划完成。

  老师的计划里有一项特别流行的健身内容就是*板支撑。老师之间相互学*着、比拼着,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给老师们计数,宣布哪位老师获胜。最后的结果是,刘老师坚持的时间最短,只有一分钟,孙老师和班老师能稍微长一点,最厉害的是訾老师,能坚持5分钟呢!老师们的比赛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模仿兴趣,开始是老师做时孩子们趴在旁边跟着做,后来孩子们向最厉害的訾老师发起了挑战。班上的柯宇小朋友居然超过了訾老师!很多小朋友在柯宇的带动下也对*板支撑产生了兴趣,也有孩子制定了自己的健身计划和游戏计划。就这样,老师的“春季计划”影响了孩子们的生活。

  老师立刻鼓励孩子,定一个自己的周末计划吧。孩子们说得非常有趣:有的说要上课,有的说看爷爷奶奶,有的说要和好朋友去踢足球,有的说要和妈妈去看一部新电影,有的说要约小区里的朋友去比赛骑自行车……一个个有趣的周末计划诞生了。老师请孩子们画出计划,并鼓励大家一定要执行,还要在周一拿来自己实施计划的照片,向大家展现自己的执行能力。

  菲菲小朋友的计划是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她带来了电影票根,和她的计划贴在一起!

  浩然小朋友的计划是早起早睡不迟到。星期一,他来园是第一名,计划实现了!

  慢慢地,孩子们已经不局限于完成老师建议的计划内容。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计划,并努力地去完成计划,并想出了用收集照片、门票、电影票、打对钩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

  从制定一个游戏计划开始到自己的周末计划,再到自己的“五一”计划,孩子们彻底从“老师让**什么”过渡到“我想干什么了”。到了最后,老师们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春季计划,可是,孩子们却依然兴致勃勃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着。

  就这样,我们的生活环节、白纸黑字的表格里面规定的作息安排等都随着孩子的兴趣而自然改变。只要是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益处的,一切都可以做出调整。也许,在幼儿园的每一天,过得好、玩得好,都是我们起码要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不知不觉,我作为实*生来到幼儿园已经过去了2个月,这两个月里,我收获满满,对我们班的小朋友们也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他们的一些兴趣爱好和行为*惯,在了解他们的的同时,他们也在教会我很多东西。

  最*班上经常出现一些争执的现象,经常在上课前,有一个小朋友洋洋会和别人出现抢凳子的情况,我去询问事情经过时,洋洋坚持是他自己搬的凳子,但是其他小朋友都说不是他搬的,这让我十分苦恼。在户外活动回到教室换衣服时,洋洋并没有换衣服,但是当我问起他时,他坚持自己换了,这时我意识到洋洋撒谎了。洋洋经常说有小朋友打他,于是我叫来了打洋洋的那个小朋友和洋洋一起认真询问事情经过,但在询问过程中,另外一个小朋友好像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但当我听到别的小朋友反映洋洋打他的时候,我再去询问的时候,洋洋就会说他是不小心的。洋洋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所以班上的小朋友对他会比较陌生,但在日常活动中,也有一些小伙伴和他一起玩耍,但是据洋洋妈妈反映,洋洋回家说不想来幼儿园了,因为幼儿园没有小伙伴和他一起玩。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不同的幼儿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对幼儿的于每一件事,都不能忽视。幼儿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力与现实相混淆,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应帮忙孩子渡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但当孩子确定在撒谎时,就须引起**的注意了。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一双观察的慧眼,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行为和言语等,对于出现撒谎行为的幼儿,更要注意观察,有时候如果观察不到位,也难以识别真假谎言,如果孩子确实说谎,教师可以浅显的例子帮他认识错误,例如用故事《狼来了》来教育孩子。

  教师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场合指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应对孩子的错误姑息、迁就,甚至弄巧成拙。面对洋洋的撒谎行为,一定要正确看待,不能得过且过,一定问让洋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对于洋洋回家与父母说谎的行为,为此我也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之前并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因此我去询问了主班老师的建议,主班也给了很多的帮助,面对洋洋在家说自己没有朋友的撒谎行为,教师可以在洋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录制视频或者拍照片并与洋洋父母分享,这样也可以更好地与洋洋父母进行沟通,共同商量帮助洋洋不说谎的对策,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园的教育,因此,面对撒谎的幼儿时,教师要摆正态度,正确看待,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帮助幼儿改正撒谎行为,让幼儿能够快乐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这是我妈妈新给我买的书,你可别弄坏了。”恬恬一边提醒,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书拿给蔡善。“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蔡善一边回应着恬恬,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看了起来。

  这是一本童话故事汇编,蔡善打开书看到第一个故事是《三只小猪》,就一边看一遍讲述了起来。

  在听了一遍蔡善讲述的故事后,我对他说:“等等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蔡善看看我,不说话,似乎有点害怕自己讲不好,因为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不自信的神情。“你讲的很好地,我刚才听你讲的故事非常棒,一会儿你就像刚才那样讲给大家听,要是讲不下去了,我会提醒你的,你放心吧。”我鼓励起孩子来。蔡善又想了一会儿,终于答应了。

  我把孩子们都召集起来,一起来听蔡善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

  “从前,有三只小猪,有一天妈妈叫他们自己去盖房子……”蔡善讲起了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声音很轻,眼睛也一直盯着书,只是偶尔会看大家一下,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一边听故事一边为蔡善翘起大拇指,鼓励他。渐渐地,蔡善讲述故事的声音越来越响,眼睛也不看书本,动作也慢慢丰富起来了。

  一个故事讲完,孩子们都为他送上热烈地掌声。“再讲一个,再讲一个”的呼声也同时响起,蔡善备受鼓舞,又为大家讲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其实《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无数遍了,可就是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可以站出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今天我在自由活动中听到蔡善的讲述后,为他搭建了展示的*台,我的鼓励帮孩子树立了自信,也让孩子们知道原来我们中间也有那么棒的小朋友,会把自己知道的故事告诉大家,下次我也要来试试。

  在今天的活动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以后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就让大家轮流来讲故事,看看哪个小朋友讲的故事最好,我们一起来评选“讲故事能手”,我们的决定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相信孩子们在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后,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发展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当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个人认为:当好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责任心。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技能外,还要具备一些好的素质,例如:爱孩子,不随意去打骂孩子,不让孩子心理留下不好的印象。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树立信心。孩子是最天真的,也是最善良的。他们正如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爱心去填写。如果一不留神儿,那就……。留下了阴影,说的大一些就是抹不去的,所以要必备耐心和爱心。

  让孩子每天都很快乐!这样,不仅是作为幼儿教师所想见到的,也是家长所希望看到的。所以做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做的也就是让家长放心,安心。

  孩子是单纯的,是善良的,常常也会出现一些零碎的小事。所以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也应该不断的去吸取“知识”,让自己的知识能量更充实。一些重要的理论要反复学。

  例如,如何去解答,孩子问你的问题,如:“老师我是怎么来的啊”?这时,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你,一定要有耐心的帮孩子解答,而不要认为孩子问出这样的问题是不健康的。这是孩子成长阶段,心理所产生的一种好奇心,问出这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所以你要有耐心的去解答。如果遇到实在没办法解决的,也不能没耐心地骂孩子,而要与孩子说:“老师也有不懂的地方啊,所以呢?老师也要去学*啊,也要去学宝宝请教别人啊,等有了答案再告诉宝宝。”作为幼儿教师要懂得了解孩子的心理,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我们提高好奇心、积极心踊跃参加到队伍中去。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家园要配合,所以少不了,就是与家长多沟通。

  孩子的天真、可爱鼓励着我,让我有信心的去做好一名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所以要加油!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4)

——幼儿教师工作随笔 (菁华6篇)

幼儿教师工作随笔1

  在二十多年的幼教生活里,使我体验到了好多,也渐渐的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去了解幼儿,如何去用行动关爱每一名孩子。每当我看到一双双炯炯有神、天真无邪的眼睛望着我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让我从每天的疲倦中清醒,让我从失落中找回自我,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找回前进的动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们的不解,他们的渴望,他们的关心……

  新学期的开始,我抱着新的面貌、新的气象、新的可望,再一次迎来了那群活泼天真的孩子们。刚开学的这周里,上学期经常接的康康还不算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时会悄悄的留下那不算坚强的眼泪。而这时我便会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一些鼓励和安慰之类的话语,而他也很听话懂事,马上就会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收起自己懦弱的眼泪,用那天真的眼神望着我,每次都是……好像要和我说些什么,而我也明白他那眼神背后的语言。

  在工作中我们要全面观察幼儿,包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点一滴,尤其是不要忽略对孩子眼神的观察。我可以从每个人的眼神中看到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行,可以更*一步的去了解他们,呵护他们,并给予他们新的希望,更有利于根据每个幼儿对他们进行教育,设置符合他们的发展目标,为孩子更健康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条件。

幼儿教师工作随笔2

  “呜呜呜……妈妈,我不想回老家,不想离开老师和小朋友,我们不回老家了,好不好?”顿时活动室里哭成一片。是什么让孩子们那么伤心呢?原来是我班的桢桢因爸爸退伍不得不回河南老家,可她舍不得离开幼儿园。

  记得三年前,刚来园的桢桢引起了我的关注。她总是沉默寡言,不与教师和同伴互动,一直安静地呆在角落里。我通过家访得知桢桢父母工作特别忙,每天很少有时间陪伴她,导致她较少与人交流。为此,我和桢桢妈妈进行了沟通,给了她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商定了家园共育的计划。

  每天早晨来园时,其他孩子都向教师行礼问好,桢桢却躲在一边,这时我会给桢桢示范,让她模仿,只要她做了我就会表扬她;集体活动时,我会给她在集体中表现的机会,并让她获得成功;区域活动时,我会带着她游戏,帮助她“动”起来;*时我还会让她担任值日生,给她与同伴互动的机会。

  在家中,桢桢的爸爸妈妈也更多地陪伴桢桢。“读书月”活动时,我建议桢桢爸爸妈妈每天陪孩子阅读15分钟,我则每天电话家访。一段时间后,桢桢告诉我她很开心,因为爸爸妈妈每天都陪她阅读。在月末的讲故事活动中,桢桢落落大方地走上小舞台,将故事表演得惟妙惟肖。

  现在桢桢已是个积极主动、热情开朗的孩子。临别时,我把帧帧三年内在幼儿园学*、生活的影像刻录成光碟送给她。桢桢则送给我一幅画,告诉我:“老师,这是我画的`。上面有园长和你,最小的那个是我自己,如果你想我了就看看这幅画。”我的鼻子一酸,眼看带了三年的孩子就要离开,我真心舍不得。桢桢抱着我始终不肯撒手,我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此时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深深地感到幼儿园是我的舞台,孩子是我的最爱。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

幼儿教师工作随笔3

  在课间活动时,孩子们正用一张报纸卷起来做纸棒,发现这根纸棒一夹就弯了。“为什么会弯呢?”这个问题使孩子们开始了新的尝试:有的将一张报纸扭曲但发现还是会弯曲;有的将一张纸做纸棒轻轻夹着玩,但发现一不小心纸棒就弯了;少威用几张报纸卷起来粘住,这次终于成功了,棒子没有弯。孩子们兴奋地欢呼。杨月和武彤在玩游戏“乘风破浪”时,杨月选择了纸张比较厚的杂志封页,武彤选择了一张普通的旧报纸。在玩的过程中,武彤发现她的报纸总是要掉下来,杨月的却不会掉下来。她在多次的尝试后换了一张和杨月一样的报纸,发现报纸始终贴在她的胸口,她开心的笑了。老师:“为什么那张报纸老是要掉?”贝贝:“大概是太重了吧。”老师:“重的报纸一定会掉下来吗?”

  四个孩子又开始了尝试。自由活动时,贝贝开心地来告诉我,她们发现的秘密,还将自己的发现介绍给了大家:“报纸越重,跑的速度就要越快。”在对孩子尝试游戏的观察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他们有探究勇气、发现未知的能力。旧报纸的游戏给孩子们一个整合学*的机会,孩子们在其中接触到的厚度——力度——速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眼中可能是高深的,但孩子却通过自己的方式触摸到了这些未知,并在其中获得了宝贵的体验。

幼儿教师工作随笔4

  选择顶岗实*是我从上大一就决定了的事情,如今实*已经结束,回想这四个多月的经历发现自己收获了很多。顶岗生活丰富多彩也充满了酸甜苦辣。但是选择它我无悔。下面我对自己的顶岗生活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

  一、自信登讲台,紧张不再来

  清楚地记得初登讲台是面对80多双眼睛自己内心的忐忑不安,当时感觉自己做自我介绍是声音都在打颤,后来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慢慢的可以自信的站在讲台上,自然流畅地给他们上每一节课。我想这是每一位初登讲台者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由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开始肩负更多的责任。

  二、掌握重难点,清晰理思路

  一直都听说讲课是一门艺术,老师是演员,他们在课堂上扮演形形色色的角色。初登讲台的我们对教材不熟悉,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为了更好的掌握教材我不断的向指导老师请教,刚开始每将一节课之前我都会问指导老师自己备课是否合适,听他的意见。还经常邀请指导老师听我讲课,让他给我指出自己讲课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刚开始的时候老师的最多的一点就是每节课重点不突出,在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后老师对我说现在已经能很好的把握一节课的'重点难点了。听了这些话我明白自己有进步了一点。

  三、板书不发愁

  上课的过程中板书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在实*之前我没有很好的练板书以至于刚开始时都搞不清楚该往黑板的什么地方写什么内容,后来经过不断地看其它老师的板书设计以及向其它老师请教,现在自己已经轻松的掌握了板书书写规则,能够把清晰整齐的板书展示在学生面前了。

  四、采取各种方法提高管理水*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引导着,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一名管理者,在课堂上如何管理好学生这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一学期的管理工作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对于提高管理效率而言鼓励胜于责骂,要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我所教的科目是英语,其实对于一些七年级的孩子学*英语还是有些吃力的,尤其是男生。虽然是七年级第一学期但有一小部分男生已经放弃了英语,他们上课几乎不怎么好的听讲,看到这种情况我很着急,后来我在备课的时候专门找几道特别基础的题,只要发现他们听讲我就会让他们回答那些基础的题。当他们回答正确后便会带领全班同学给他们热烈的掌声,给他们鼓励。慢慢的我发现他们在上英语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听讲了,作业也认真的写了。其实每个学生都一样,他们喜欢听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如果多一些鼓励的话,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后课堂管理将不再是难题。

  五、融洽的交流,及时的反馈

  教师上课的过程就是跟学生交流的过程,好的交流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你所讲的知识。我发现在上课的时候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是一个特别不错的方法。在课上我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这时候我会观察他们的眼睛,通过他们看我的神态我会发现谁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谁没有掌握,这样我会随时灵活的变通我的课堂安排。让学生争取每节课都能够很好的掌握。课下我会找同学聊天,让他们给我提一些意见,让我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交流是连接师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课堂效果才更好!

幼儿教师工作随笔5

  星期三午时大扫除,当我擦窗户最上头的玻璃时,由于太高,必须放上两张桌子再放上小椅子才能擦得到,我心里很害怕,消息翼翼地站在小椅子上,心里直发怵。

  “教师,您细心点!”忽然一个孩子轻声地说,之后全班幼儿一齐说:“教师,您细心点呀!”并有几个小朋友跑过来给我扶着下头的桌子:“教师,您不要怕,我们给您扶着。”我心里一阵激动,并且心里也一下子塌实多了。

  这些孩子们,心灵多么纯真啊!我必须珍惜他们的感情,用十倍、百倍的爱心去呵护他们,使他们欢乐、健康地成长。

  我们班的幼儿,有好几个午睡*惯差的。在他们睡不着或睡不好时,我都会耐心的引导他们入睡,在我的耐心说服下、如果仍然有睡不着的,我经常会说一些吓唬他们的话。如;会对他们说“此刻大家小朋友乖乖睡觉的时候你们睡不着,等小朋友们起床后,你们睡不着的继续留下来睡。”这样的话我不知说过多少遍,可是从来没有执行过。

  昨日午睡时,我提前便对孩子们说,躺下去后,把小眼睛闭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好多孩子都按我的提示做,也都很快就睡着了。可是维维和震震两个小朋友却怎样也睡不着,并且两人互相影响,我走过去打了几次招呼,可是仍然不见效,我便又使出老调“这会儿你们两个睡不着,待会儿小朋友们起床的时候你们就别起来了,继续留下来睡。”谁知在起床铃响起后,他两仍未把我说的话当会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始穿衣服。

  见此情形,我觉得这话不执行看来不行了,于是便走过去严肃的对他两说:“你们两个不必穿衣服,继续留下来睡觉。”只见他们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之下带着哭腔对我说:“教师,让我们起床吧!我们明天必须好好睡觉。”这时,全班的小朋友都注视着他们两,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后谁不好好睡觉,就象他们一样,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教师,我要乖乖睡觉的”。果然,在今日的午睡时,孩子们的表现较好。从这件小事能够看出,我们教师,不管应对再小的孩子,我的言行都应当做到一致,不然,我们说的话起不到作用。

幼儿教师工作随笔6

  对书的渴望

  看到此刻的孩子进入图书馆的自如,不由得让我记起小时候对图书的奢望……

  那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书,有幸教我们数学的韩教师就兼管着学校的图书,韩教师是一个*易*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师,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的记忆就是长长地脖子,一走进教室首先出现的就是韩教师特有象征的脖子,我们还偷偷的给教师起外号呢!“长脖子教师”,可是,我们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议论,可从来不敢叫出声来,那时的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上数学课,不是因为我的数学成绩太好,而是为了得到看小人书的允许,因为每当韩教师给我们布置完数学作业,他就蹲在门口,等待我们的完成,这个时候也是我们纪律最好,作业速度最快、最认真的时刻,因为谁做的`作业全对了,就有看一本小人书的权利,你想,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数学成绩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缘故吧,所以,那时候的我们,谁先拿到小人书,就是最大的奖励,远比奖励一个铅笔头来的欲望大。(小时候班主任教师每当周六上午放学时,会把一周学生们捡来的铅笔头,根据表现分到个人手里,这就是当时最好的物质奖励。)

  看看此刻的孩子,随着新图书不断地增加,想看就看,想买就买,有时候还不懂得去珍惜,家里的新书到处都是,什么全彩的、动画的、连载的、漫画、带香味的、带声音的,真是无奇不有,无所不能,正因为物质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们远没有我们那时对图书的珍惜。来之不易的感觉,也许仅有“物以稀为贵”才该有的吧,说归说,图书的不断改善,为此刻的孩子学*知识带来了方便,孩子们能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并且还能够根据画面资料随手进行粘贴与创作,既动脑又动手,有时候我们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谓是,时代的提高,书籍的变迁。

  此刻随便走进一家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装满各个架子,不一样的书籍分布明确,让看书的人一目了然,既省时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书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断地充实自我,“好的书籍,让人受益终生”,真是学*的时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进图书馆的机会,我更会对书籍情有独钟,即使电脑的时代,我也会抽时间看我的书,书籍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精神财富。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5)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5篇)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从兴趣入手学儿歌

  兴趣是学*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 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 的教学思想。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轻松容易的学*儿歌:

  a、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美好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b、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兴趣。我在教授诗歌 春天的秘密 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可以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和孩子们在一齐相处三个月了。

  记得有天我请假,小班的娟娟老师代我的课。当我回来,听其他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一向问我为什么没来上课,老师开玩笑说是他们把我气得生病了。当时听了,我心里觉得酸酸的。虽然孩子们有时候不太听话,但是我和他们在一齐应经成为了一种*惯,成为了每一天的生活。

  每当我夸奖其中一个人时,他们总是一齐做,我明白,他们需要我的夸奖。所以我也会尽量给他们每个人一个手指印章。虽然摁在眉头,别人看不到。但是他们觉得这是给他们最荣耀的奖励。

  宇航此刻很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他是外冷内热型的孩子,表面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但是心里有很多的想法。此刻他也很乐意和我说,每一天一早过来,总要说做完在家妈妈、爸爸给他弄什么、买什么东西了。当然,我也要认真的听他说。

  我们班的两个小女孩儿诗曼和子艺,此刻越来越有范儿了。看到男孩子洒水了,便说:“赶紧拿抹布擦掉,要不袖子就湿了!”有时候看着她们觉得很有女王范儿。有时候我也会提醒她们:你的潜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事都照顾的到。

  钰尧,是让其他老师说道都头疼的孩子。但是我没觉得钰尧让我头疼,也许是别的老师没有和钰尧相处的原因吧。虽然钰尧总是做些激动的事,但是他是个开心果,他能让我们开心,捧怀大笑。记得一天他突然说,“晓燕老师你不丑!”当时我很惊讶。原先他也有自己的审美。我也很高兴,在孩子们的心里,我留给他们的是完美的形象。

  和孩子们的日子里,总能出现一些开心的,让人开怀大笑的片段。很感谢孩子们给我的一切。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今天一大早,在一声声的问候中迎来了我那些调皮可爱的孩子们。随着问候声,雷婷钧来到我身边,给我两张折叠的纸,“老师,这是我画的小房子,送给你和崔老师,每人一只。”我打开一看,是一只用铅笔描了一下的小房子,没有涂任何颜色。我知道她是因为前一天王剑涛画了两张画送给我了,所以她也要送张画给我。为了给她面子,我收下了并谢谢她,可她并不就此罢休,天真地问我:“老师,你喜欢吗?”

  “喜欢啊”,“那我明天再给你画。”天哪,她还真以为她是个名画家了。可我想了一下,还是说:“好的,不过要是能涂上点颜色就会更漂亮,老师会更喜欢的。”“恩,我会的!”她一蹦一跳地去自己喜欢的区域里玩了,留下我在那里为难:怎么处理这画呢?扔了?不行!这会伤了她的心;贴出来?又没有任何颜色和美观可言。我想,还是把她叫来,说:“要不你现在把这小房子涂上颜色吧?”她爽快地答应了,拿着画走了。

  事实上她画的画实在不咋样,我说喜欢是违心的话,但我想,孩子的付出孩子的爱应该得到肯定得到保护!孩子的心很脆弱,如果她的付出一直被泼冷水或视若无睹的话,深深地把自己包起来,会觉得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比较安全;但如果他要什么都能给他,他就会变成一个无底洞,怎么样也填不满。

  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少有孩子能送出真正能让我们喜欢的需要的礼物,不过,我们作为教师,就算不喜欢也会装出喜欢的表情,只为了不给孩子的爱一个冰冻!

  我把她的画贴在我的办公桌上了。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最*发现中班的孩子都成长了很多,许多事情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则,也有了一些不好的*惯,而且本学期我班又**了10名幼儿,几名调皮的孩子也带动了班里其他的宝宝,所以,我制定了一些常规的培养。

  家园沟通进一步畅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老师已经得到家长们认可和信任。日常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台。家长们也常常主动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和看法。家长教育观念仍有待提高通过日常观察、和家找沟通,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或是忙于工作,或是教育意识不强,对于孩子的日常教育仍有一些观念上的误区。总的来说,我班家长的总体水*较高,对于老师的工作也比较理解和支持,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向。所以有了家长的支持,我们老师就能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了。

  一、因为中班下学期了,我们发现班里的孩子一直都很兴奋,一直喜欢跑跑跳跳,有时连上课的时候都*惯性得跑出来,还会有大喊大叫的不良*惯。所以第一项就是要轻轻的做事,还包括了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不能乱扔等方面。

  二、 大家都知道在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让幼儿听音乐的方法,在活动接*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 “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惯成自然。

  三、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的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折叠毛巾,并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自觉地折毛巾。幼儿都很喜欢模仿,也特别容易受到鼓舞,所以在几次鼓励后幼儿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大家学*的榜样了。

  我认为:常规需要坚持,坚持成为*惯!所以接下来我们会着重培养孩子的常规,让孩子养成好的*惯,为将来孩子进入大班、小学做好最基本的“地基”!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从兴趣入手学儿歌

  兴趣是学*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 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 的教学思想。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轻松容易的学*儿歌:

  a、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美好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b、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兴趣。我在教授诗歌 春天的秘密 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可以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6)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选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通用15篇)

  在现实的学*、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

  孩子控制欲强怎么办

  班里的刘瑜小朋友是个漂亮的小女孩,但性格十分要强,前几天在教室门口拉着妈妈的手不放开。还哭闹着:我不想上幼儿园……她妈妈和我聊了聊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我就说孩子在园里表现一直很好,经常帮助别人。三位老师也经常夸奖她,没理由排斥上幼儿园呀?

  我送走了家长后找时间和孩子进行了谈话,从与她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她不喜欢来幼儿园的原因:说在幼儿园里,有自己想玩的玩具,有时在别人手上自己玩不了,就只能随便玩不喜欢这样;自己命令小组里其他小朋友做事情,其他小朋友不听她的话,令她很生气,她一生气就会和其他小朋友吵架甚至打架……另外,她还告诉我,她喜欢和班里的小杨小朋友玩,而且跟小杨玩得很好。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小杨非常听她的话,让干什么小杨就干什么……

  从与孩子的谈话中我意识到刘瑜小朋友控制欲比较强且属于有领导力性格的孩子,她有着敏感的内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她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作为老师和家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控制欲,但无理的要求可以拒绝或冷淡处理,我们可以多跟这些孩子说说:“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管这件事”,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当你控制、束缚他人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别人这么对你的话,你会不会好受?

  让孩子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调整好心态。完全改掉不太可能,但慢慢的孩子会变得控制欲没那么强,改成正常的就可以了。让他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依着他,让他适当体会挫败感对孩子健康成长也有好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

  我们班的赵子硕小朋友是刚刚转过来的小朋友,活泼可爱,小嘴巴特别甜,笑起来有点像“小猴子”大家都很喜欢她,可是由于她年龄比较小她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不是碰碰这个、就是推推那个,常常精心准备的一个活动不是被这个小朋友的告状声破坏掉,就是被那个小朋友的哭声搞得无法进行。于是,受批评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转变他的方案就出台了。那就是,我把她的`表现记录下来,编成小故事,让其他小朋友们表演,再由“观众”评出对错。她也慢慢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渐渐的变了,不再像刚来时那么调皮了,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不像刚来的时候一分钟都坐不了,老师和小朋友越来越喜欢他了。

  其实,孩子的调皮也是另一种美,相信孩子,我们应该用爱的目光和行动去帮助他、改变他,相信他们会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参天大树。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3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管是爱好,还是性格,都是各有不同的,没有完全一样的孩子。我们常说,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这里所说的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就是承认每个幼儿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个体的特点,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然后据此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例如,有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如果犯了错误,老师对其粗声大气地讲道理,或者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公开批评他,他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老师对着干。如果我们能不动声色地和他讨论事情的经过、是非曲直以及他的`真实想法,让他明白其中的事理,那么孩子以后可能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班上就有这样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这个孩子其他方面都很不错,就是听讲时常常坐不住,还爱做小动作。有一次我抓住一个契机,跟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从此我们俩似乎就有了无声的约定,每当他忍不住做小动作的时候,我只要用眼神暗示他,他就会以微笑回应我,然后立即停止小动作。不久以后,他爱做小动作的*惯也渐渐改掉了。又如,有的孩子不爱与老师交流,这也许和他找不到与老师交流的合适话题有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或家访等方式了解孩子*期的活动情况,从中找到适合与孩子交流的话题。如果话题与孩子*期较关注的事物有关,孩子就会有话可聊,交流起来就会顺畅。这样反复几次以后,孩子就愿意与老师交流了。

  再如,有的孩子生性腼腆,不太爱主动与人打招呼。有的家长会因此批评孩子没礼貌。其实,不是因为孩子没有礼貌,而是因为他害羞,可能他心里问候了千百遍,只是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了。这时候,我们决不能责怪孩子,也不要强求他马上与人打招呼。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微笑加以鼓励,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当他能偶尔问候他人时,我们要抓住机会放大他取得的进步,让他觉得这是一件让自己和他人都开心的事。长此以往,相信他就能渐渐学会主动问候他人,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细心地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能真心地关爱呵护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能把出自内心的对个别差异的尊重献给每一个孩子,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关爱中富有个性地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4

  午睡起床后,别的孩子都在忙着穿衣服,朋朋却一个箭步跑到我跟前,笑眯眯地看着我。我很惊讶:“朋朋今天第一个穿好衣服了,好快呀!”旁边的孩子立马叫起来:“老师,朋朋今天是没有脱裤子就睡觉的。”我一听就生气了:“都是大班的.孩子了,还不知道照顾自己?午睡时要脱掉外套和外面的裤子,起床时才不会受凉……”被我一番数落后,朋朋满脸通红,默默回到座位上。因为要忙于准备组织下面的活动,我也就没多问。

  下午离园时,妈妈来接朋朋,没想到朋朋突然大哭起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经过反复询问,明明抽搭着说:“……老师,我只是……想让您……抱抱我!”我想起来了,我经常会很自然地给午睡起床后最先穿好衣服的孩子一个拥抱。朋朋穿衣服的速度比较慢,所以他很少有机会得到我的拥抱。

  朋朋的话让我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注意到要顾及每个孩子的心理需要。朋朋有点内向,情感比较细腻,所以他会更在乎教师有没有拥抱他。这再次提示我们,在*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多留意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自信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5

  益智区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幼儿是在不断地、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因此,选择、投放、指导、观察、调整益智区活动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中班孙老师将十月份的益智区目标设定为“尝试对5至10个物体按差异进行排序”,并投放了一系列相关的操作材料。起初,孙老师将完整的一套由十个小桶组成的套筒直接投放到区域中,原本以为幼儿操作起来难度不大,能够直接按桶的大小进行排序。因为每个小桶上都有数字和相对应的点,有的幼儿可能会先按照数字排序,再观察每个小桶之间的差异。但通过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孙老师发现:大部分幼儿操作这个材料都有难度,只有个别幼儿能成功。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均采取试错的方式,即在套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试大小。由于不能很快体验到成功,大部分幼儿都放弃了这个材料。

  为此,园里就如何提高益智区材料“套筒”的有效性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首先,教研组长根据幼儿对套筒的操作情况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为什么幼儿不能很快按套筒大小进行排列,均以试错的方法操作?”有的教师认为由于每个套筒之间差异较小,幼儿不能准确目测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有的则以中班幼儿在排序活动中的发展特点作为理论支持,即“中班前期幼儿直觉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对于差异较小的物体比较仍会采取试错的方式”,提出应该根据幼儿能力提供具有层次性差异的材料供幼儿排序。于是,孙老师对材料投放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第一次调整:从十个小桶里面隔着挑了5个小桶,套筒间的差异一下就加大了。孩子们在仔细观察比较的情况下,能够发现物体的差异,大多数幼儿可以完成正确的排序。

  第二次调整:将5个小桶增加到8个,差异有所减小。由于幼儿前期的基础,在仔细观察后也能够完整排序,只有个别幼儿对于相邻的两个小桶仍采用试错的办法。

  第三次调整:将10个小桶全部投放,全班幼儿均可以正确排序,但方法不一。有的幼儿观察到了小桶上面有数字,是按照数字排序的;而有的幼儿没有发现数字的存在,证明他有了按差异排序的能力。

  这次教研活动充分说明了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一定要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既要符合每名幼儿的原有水*,又能起到提升幼儿经验、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每名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套筒的第一次投放,由于难度过大,超过了中班幼儿认知水*,幼儿在操作探索中屡屡不能成功,就失去了参与的兴趣。经过三次层层递进的调整,诱导了幼儿的进一步观察,有效实现了“套筒”的`教育目标。

  为了深入挖掘“套筒”的价值,孙老师就“如何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将套筒有效应用在大、中、小三个年龄班”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她为小班幼儿设计了套筒游戏“可爱的长颈鹿”,即将套筒按大小叠放在一起组成一个长颈鹿的图形,目标是在摆放过程中初步感受套筒的大小差异。而套筒应用在中班不仅可以按其大小排序,还可以让幼儿按照套筒上的点和数进行数的实际意义的操作。大班则可以将套筒和科学活动中的测量相结合,利用套筒盛水或沙子,然后感知体积的大小等等。

  每种操作材料都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同一种操作材料也有很多层次不同的玩法,关键是要看教师是否真正地去思考,去研究,去感受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需要。看似低结构的套筒,竟能挖掘出如此大的教育价值,真可谓“小套筒,大作为”!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6

  餐前活动,我照例组织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今天天气真正好,我们一起逛三园。什么园?蔬菜园。青菜、菠菜、萝卜、黄瓜、西红柿……”可是,孩子们的回应渐渐慢了起来,所回答的内容也变成了机械地重复,答案渐渐冻结在几种常见的蔬菜上,游戏无奈地结束了。

  怎样做才能帮助幼儿建构所需要的经验。让这个游戏变得富有情趣,吸引幼儿自主参与呢?我决定调整我的做法:“请你们睁大眼睛——”我轻轻点击鼠标,电视屏幕上瞬息变幻的图形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这些都是什么蔬菜?”“那圆圆的,一定是萝卜!”“不对!可能是卷心菜!”“西红柿也是圆的……”我给孩子们发了一张印有简单图形和颜色标记的表格:“下个星期,请你们来做蔬菜园的主人,你们去菜场参观一下,记录下来。”

  “我有办法了!”顾明轩兴奋地叫起来:“我到乡下和爷爷奶奶找蔬菜!”其他的孩子也兴奋地喊起来:“我去菜场!菜场上有很多蔬菜……”

  周一入园,孩子们都激动地取出自己的`记录表格展示给大家看:“茄子是紫色的,还有山芋也是紫色的!”“椭圆形的蔬菜是白菜!”“还有土豆!”看样子,菜场成了孩子们的“实*场”,孩子们在比较中发现了各种蔬菜的颜色和形状特点,学会了自己记录观察结果……

  餐前活动,孩子们迫不及待:“老师.还玩不玩蔬菜园游戏了?”

  “玩啊!”我轻松地回答。

  “耶!”欢呼声响了起来:“今天天气真正好。我们一起逛三园。什么园?蔬菜园:青菜、白菜、胡萝卜、金花菜、茄子、丝瓜、黄瓜、韭菜、胡萝卜、茼蒿、西兰花、香菜、韭黄、南瓜、豆芽……”一圈下来,几乎没有重复的蔬菜;第二圈,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

  看着孩子们雀跃的神情和得到肯定的满足感,我意识到,只有我们真正去关注孩子的需要,创设适合的机会和场景,帮助他们累积有效的经验并自主投入,游戏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水果园”“游乐园”“动物园”“交通工具园”……相信,我们的餐前游戏会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7

  在一日活动中,老师常常会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孩子,恨不得孩子们个个都是十全十美,处处都按照我们的要求标准进行才好,可在这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

  就如我们班的XX小朋友,他*时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也常常自己玩自己的,弄的老师很无奈。可是在一次玩雪花片的时候他却插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飞机。当我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他炫耀的举起来来让我看:“老师,漂亮吧!”我眼前一亮把他插得小飞机举起来:“小朋友志远插得小飞机漂亮吗?”“漂亮”我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异口同声的喊着。志远似乎有些害羞了低着头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居然都模仿起了志远插的小飞机,顿时教室里充满了“呼呼呼…”飞机起飞的声音志远的表现让我们刮目相看,也让我感受到了以前那种齐步走的统一管理模式对孩子来说是多不公*。每一个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自身的发展也不同,我们又怎么能用统一的目标要求他们呢?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把眼睛擦亮,不放过孩子的任何一个优点,是孩子的明天发展的更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8

  在幼儿园我们成天面对的是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无穷的精力和讲不完的话,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纯真而又美好。怎样让这那群孩子们既学会遵守规则又快乐地生活、游戏?那就要看老师的个人魅力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怎样让那生硬的规矩变得生动活泼让人能够快乐无比的接受呢?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步积累经验,将各种规则变得无痕有趣。

  一、快乐你我变奏曲

  每天的活动都有集体游戏的时间。集体活动前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安静下来需要颇费周折。有时,就是你大声的训斥,孩子们也把它当成是耳旁风,还是继续谈笑风生。尽管你恼羞成怒,还是无济于事。于是,我改变策略,发挥音乐的指令作用,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做做律动游戏;集体游戏前,我们做做手指操。节奏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下来了。我们的各项活动都有着独立的音乐指令。当孩子们听到轻快的《粉刷匠》音乐知道要安静下来了。当孩子们听到温柔的《小星星》音乐知道要休息一会。当孩子们听到节奏明快的《运动员进行曲》知道要排队出去做早操了。当孩子们听到悦耳婉转的《森林狂想曲》时就知道要一组一组搬椅子上课了。音乐,慢慢的在孩子们的心田流淌着,带给孩子们快乐,带给孩子们幸福。这就是快乐你我的变奏曲,让孩子们欣然接受规则的法宝。

  二、红五星的力量

  在幼儿园有的`孩子比较乖巧,有的孩子比较懂事,有的孩子比较机灵,有的孩子比较能干,但是也总是有些孩子是班上的“淘气包”。他们时不时的做些破坏纪律的事情。如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踩一下小朋友的脚,在小朋友画得很美的画纸上涂上几笔,中午别的孩子睡觉了,淘气的孩子会趴在小床上,用手去敲床板玩。这时,我会轻轻走到小床边,摸摸孩子的小手和额头,小声说:“中午睡着了才能长得又高又大。先把眼睛闭上,你睡着了,老师的小星星就会飞到你的额头上哦。”老师轻轻的抚摸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一会就睡着了。我会在孩子额头上放个红五星贴。老师的五角星有着独特的魅力,那些调皮的孩子在红五星的鼓励下,慢慢的学会了遵守规则。

  三、趣味手指游戏

  每天的活动中有许多的过渡环节需要等待。让孩子们乖乖地坐着这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也不乐意接受。于是,在等待的环节中,我每天都变换着花样和孩子们玩各种各样的手指游戏。这样可以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让他们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手指游戏是简单又不需要有任何准备的小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大拇指,点点头,食指,弯弯腰,中指,绕一绕;无名指,亲一亲;小指;勾一勾。就是这样简单的游戏,小班的孩子们百玩不厌。每天,他们都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新的手指游戏。左手伸出来,右手伸出来。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翻开来是手心,翻过去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我的好宝贝。让我找找谁是我的好宝贝啊?孩子们马上就全都精神抖擞,像准备检阅的士兵一样。你的活动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其实,教师无需大声的呵斥,无需太多的讲述,只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孩子们就会在快乐中接受规则。

  四、和故事约会

  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优美形象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塑造,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老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故事大王,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似乎老师的脑海中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老师讲的故事孩子们也是百听不厌,每天,他们都会嚷嚷着让老师讲故事。当下最流行的绘本是孩子们的故事源泉。幼儿园的阅读区域也是孩子们最想去的地方,那里放满了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图书,我组织孩子每天与故事来约会。在给孩子们讲述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时,狡猾的狐狸和愚蠢的老虎在我的诠释下变得那样活灵活现。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小眼睛炯炯有神,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我还和孩子们戴上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饶有兴趣地表演,让孩子们在故事表演中理解故事情节。五彩缤纷的绘本、聚精会神的孩子、生动演绎的“故事大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懂得,如何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于是,我和孩子们有了一个约定,每天都能听到“燕子姐姐”讲故事,这是我与孩子们和故事最快乐的约会。

  教师的智慧在班级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能够非常轻松把规则都隐藏在游戏中,孩子们在这样班级中生活、学*是幸福的。这就是无痕的规则教育,它带给孩子们的是无限的智慧,无限的欢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9

  那天,在户外活动时看到工人叔叔修剪树枝,孩子们想要把树枝留下来。做什么用呢?一个小朋友说,要用树枝为刚入园的弟弟妹妹搭建一顶小帐篷,让他们游戏、进餐时用,这样他们就不会太想妈妈了。全班小朋友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搭建小帐篷的游戏开始了。

  搭帐篷需要哪些关键经验?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能实现吗?我应该提供哪些支持呢?这对孩子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孩子期待的眼神、积极投入的状态,给了我很大信心。我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学*者,关注、尊重并识别他们的兴趣,支持他们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

  1.帐帐篷搭什么样的?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想法付诸实践,就这样,搭建开始了。他们把活动区做计划的经验迁移到搭建帐篷中,感兴趣的孩子纷纷绘制起了自己的设计图,然后聚在一起分享图纸,提出自己设计的优点和困难。最后,通过讨论,一起画出了一张结合大家的好想法的帐篷设计图。

  教师支持对小帐篷感兴趣的小朋友形成小组,在小组活动中他们不仅能与材料互动,同伴间也多了很多交流和学*的机会。孩子们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学*的乐趣。

  2.什么样的结构更稳固?

  因为从来没有搭建过帐篷,因此很多小朋友表示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些担心。教师鼓励孩子们可以针对自己担心的地方提前做一些准备,有的小朋友用小木棍进行搭建模拟,有的小朋友搜集帐篷搭建资料……他们想找到一种搭建方式可以让帐篷站得更稳。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发现了一个成功搭建帐篷的秘密--将三根木枝相互交错,可以站得更稳。

  当面临有挑战性的游戏时,教师可以支持孩子分解任务,从而降低难度,通过有针对性的学*、迁移生活经验,挑战任务的核心问题。

  3.怎么在地面上立住?

  有了这个新发现,孩子们对用大树枝搭建帐篷显得更有自信了。但是,刚一开始他们就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大树枝摆好了,但是立不住。怎么办呢?孩子们探索了很久。终于,一个小朋友一边摆弄大树枝一边大声对周围人说道:"我们得把树枝固定在地上才行,这样才能让树枝真的站稳!"其他小朋友连忙说:"对,我们得把树枝和地面粘住!""没错,可以用宽胶带来粘!"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用胶带粘了一层又一层,树枝真的被他们固定在了地面上。孩子们露出了胜利的表情。

  我非常想告诉孩子们,胶条是粘不住的,但看到他们十足的干劲儿和探索的热情,我还是咽下了想说的话。这样也好,给孩子充足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吧。

  4.木棍之间怎么连接?

  周一早上一来幼儿园,小朋友们就发现帐篷架子"坍塌"了。原来,周末下了一场雨,胶带经过雨水的浸泡失去了粘性。孩子们积极地着手重新固定。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毛根和麻绳,兴奋地说:"我们还可以用毛根把树枝绑起来!""绑起来?绑在哪里呢?""就是两根树枝交叉的地方。""真是个好办法,我们一起试试吧。""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绑东西的好方法叫'十字绑法',老师您会吗?"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了十字绑法,他们认真极了,小朋友之间相互合作,终于将树枝架固定好了。

  当孩子们用双面胶固定不住树枝时,教师在活动区里投放了新的材料--毛根和麻绳,尝试通过材料进行隐性支持。孩子们受到材料的启发,想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5.什么样的地基最稳固?

  木条的'连接问题解决了,但是帐篷还是摇摇欲坠。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老师,还是不稳,怎么办?"我问:"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里了?"一个孩子说:"就是这个地基,爸爸说应该钉钉子,可我们又不会钉钉子。"另一个孩子说:"我们幼儿园有木工叔叔啊,可以找他帮忙!"孩子们的眼睛里顿时亮出一道光,紧接着询问似地望向老师。"当然可以啦,你们自己去邀请叔叔吧。"孩子们非常高兴,和叔叔约定了时间。看着叔叔专业的样子,孩子们也跃跃欲试,在叔叔的指导下认真地学*钉钉子,积极地参与到了地基的固定工作中。

  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支持幼儿学会自主利用身边的学*资源,尝试多种思路解决问题。

  就这样,历经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帐篷终于搭建成功了!孩子们兴奋极了,但是却没有草草收尾,为了让弟弟妹妹们玩得更安全更开心,孩子们还进行了安全检查和装饰工作。参观帐篷时,弟弟妹妹脸上的惊喜和兴奋,以及老师们的连连赞叹,让每个参与搭建的孩子都由衷地感受了快乐和满足!

  在这一个月中,孩子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他们坚持不懈地想办法,通过探索结构、调整材料、尝试连接方法、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其中,有着太多让人惊叹的时刻,老师和小朋友们为他们喝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0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不停埋怨的人,“真不幸,今天的天气怎么这样不好”、“今天真倒霉,碰见一个乞丐”、“真惨啊,今天摔了一跤”……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永远没有快乐的事情,高兴的事被抛在了脑后,不顺心的事却总挂在嘴边。每时每刻,他们都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烦躁,把别人搞得很不安。

  我班有个学生,他整天跟着我,叙叙叨叨一些事。有一天,他跟我说他经常倒霉,到现在总有80多次了。要知道他现在只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可是看他的样子,似乎真是觉得自己很不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这让我这个做老师的,突然感到肩上又有任务了,我觉得对这帮小孩,也该对他们进行感恩的教育。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通过一节班队课,我首先向孩子们述说了西方的“感恩节”,告诉他们这一天,很多西方人会赶回家里与父母团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告诉他们人要在感恩中活着,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的那些人,感恩于我们的祖国,感恩于大自然……感恩地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美好。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小事情,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无力改变的,有些是无法预测的。能补救的则需要尽力去挽回,无法转变的只能坦然受之,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目前应该做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会事与愿违,使我们不能*静。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告诉他们,英国有位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这样孩子们就知道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变得消沉、萎靡不振好?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好?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中国人似乎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洋节。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感恩”这个话题太严肃了,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1

  孩子们都希望能够当值日生,戴着红红的袖章可神气呢!可是毕竟每天只有两个名额,所以那些没轮到的孩子总是向那些“红袖章”报以羡慕的眼神。

  陶宇新可是一个十足的“调皮大王”,每天来告状的小朋友一个又一个。也正因为如此,他也从来没有当过值日生,看上去他好像满不在乎,不过我发现他的眼光始终离不开值日生手臂上的红袖章。

  一天早上早操排队,他最先一个抢到了排头的位置,样子挺得意。我灵机一动:“陶宇新,你今天是火车头,那可要给后面的小朋友带好头哦!”他一愣,马上认真地点了点头。《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响了起来,他很起劲儿地踏步、摆手,而*时,很少看到他这样认真过。

  早操结束后进教室,他拿了小板凳安安静静地坐在桌子面前,一改往日的闹与躁。当我照例拿起值日生袖章,准备选出今天的值日生时,他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宣布:“今天早上做操,陶宇新小朋友表现还不错,老师就选他当我们今天的值日生。”我蹲下来,轻轻地把红袖章戴在了他的衣袖上,我发现他的眼睛亮亮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的表现特别棒:上课时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听讲;饭前仔细地用“六步法”洗手,帮小朋友们分发餐具;饭后主动收餐盘,帮忙擦桌子……认真地履行一个值日生的`义务。

  一天很快结束了,头一回没有听到任何孩子告陶宇新的状。

  离园前,陶宇新依依不舍地摘下了红袖章对我说:“甘老师,我明天还想当值日生!”“呵呵,要是还能像今天这样的话,你一定还有机会再戴上红袖章的!你能做到吗?”“老师,我能行!”

  只是一次小小的机会与鼓励,却能让一个孩子有如此大的变化。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个“陶宇新”。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2

  当我们畅游在教育的理想国之时,有很多教育家、哲学家描绘过教育的样子,比如,"教育即生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蒙以养正圣功也"……真的走到实践中,在二三十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面前,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完全想不到这些之乎者也、圣人之言,更多的是如何Hold住这些娃,让他们先听我的。

  新手教师带"新手娃"是怎样难忘的体验,想想也知道。最初的日子里,最头疼的莫过于那几个怎么说似乎都不明白,如何要求似乎都无法"合群"的孩子。我期待小朋友们都能够有条不紊地度过一日生活,于是我不由得提高警惕,时时关注那些可能偏离轨道的孩子。

  很不幸,我发现我像个警察一样,我的工作也不像是在育人,而更像是一一"打地鼠",谁冒出头就"回击"谁。呜呼哀哉!怎样包容这些孩子,让他们浸润在环境中慢慢改变呢?这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目前我的答案是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班里有一个需要老师经常关注的孩子,会常与其他孩子产生肢体碰撞。比如,别人在洗手的时候他在后面排队会撞到别人(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故意晃到人家身边撞人);跑的时候容易摔倒而撞人;别的小朋友"批评"他,他说不过可能会动手推人、掐人;排队的时候一定要站第一名;发饭的时候一定要当小值日生;睡觉的时候也总要老师陪在身边……老师没有关注到,或者他没有当上第一名,或者被批评的时候一定会大哭大闹起来……看似有很多行为问题,真的很让人头疼。

  如果教育就像巴普洛夫训练那只狗一样,仅仅是"刺激一一反应"这样简单,那每次这个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老师就条件反射一样"打地鼠"就好了。但是事实证明,"小地鼠"们在行为表现上会"越挫越勇",形成老师越来越头疼、孩子越来越淘气的恶性循环,甚至萌芽"*得性自弃"的行为表现。而在心理方面,一次次的"回击"一定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感,容易使他在面对很多任务情境时变得胆怯。

  虽然我不能像医生一样给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表现"对症下药",但从孩子最明显的表现来看,他显然没有和老师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需要老师时时给予、时时"填充"。用《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的观点来看,代表孩子自我的那个杯子明显是不满的,"对孩子打骂、严加处罚或者不予理睬,只会使他们的杯子空得更快。孩子本指望我们来加满杯子,现在杯子反而被我们打翻在地"。因此,我决心先用爱填充孩子的杯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在这里很安全,老师会接纳全部的你,你并不需要做特别的事引起老师的关注,你可以试试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游戏、学*、人际交往的美好,享受融入集体后老师的肯定、同伴的接纳以及自我的价值感。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减少无意义的指责、批评,直接告知正确的行为方式,少说"你怎么能……""不许……",多说"你应该……",多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而在孩子的行为哪怕出现微小的改变时,马上给予及时的.、非物质的奖励,让孩子意识到是他的行为本身受到赞扬,多激发他的内部动机,鼓励他自我价值感的发展。

  另外,孩子身体运动、肢体碰撞方面的行为表现,体现出身体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的不足。而从儿童的生理发展来看,触觉、前庭*衡觉与本体觉等身体感觉负责协调身体双侧、计划动作、集中精力与稳定情绪,因此发展孩子前庭*衡觉与本体觉的相关活动或训练应该会对这个孩子有所促进。这个孩子很喜欢抱老师,也喜欢和小朋友有肢体接触(有时候是不适宜的接触方式),考虑到他可能是在寻求促进自我发展的触觉刺激,因此我会尽可能满足孩子拥抱老师、和老师亲*的需求,同时引导他用适宜的方式与别的小朋友产生身体接触。

  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辩题恐怕难分胜负,但不管它是什么,不管以科学之术还是艺术之道来育人,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认为爱应该是起点,没有爱就没有关注、没有思考、没有教育。想到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管是摇动、推动还是唤醒,爱是这一切的出发点,需要我们时时用一颗饱含爱意之心去保护、守护、呵护一个生命,一个有独立意志的人的成长。爱是育人之本。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3

  在开展小音乐剧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艺术细胞,坚持所有幼儿参与的原则,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舞台上大胆表现。但是,米奇由于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从小就带着人工耳蜗,别说参与表演,就是跟着老师一起活动,和同伴一起玩,刚开始都很困难。

  一次,我来到米奇身边问:“你喜欢这个游戏吗?”米奇看看我,没说话。我拉起他的小手又问:“米奇,我们一起游戏吧?”快到游戏场地时,他忽然甩开我的手,又走回座位上,撅起小嘴。我问:“米奇,你怎么了?为什么不想玩了?来吧,老师喜欢你。”米奇还是生气地说:“我不想玩,我不喜欢。”

  紧接着,我们开始排练小音乐剧,米奇仍然说不想玩、不想演,但是我能够感受到他心里的渴望,因为他的眼神不停地追着我们,只是『以乎有所顾忌。

  在自由选择角色时,每一个孩子都兴奋地说着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洛洛说:“我要当洋娃娃,因为洋娃娃很漂亮。”图图说:“我要当小图书。”轮到米奇时,他刚站起来,接着又坐下了。我笑着问: “米奇,你想演什么角色呢?”也许我的放松让他也放松下来,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说:“我想演小插片,可以吗?”看到米奇开口了,我连忙说:“好。虽然咱们没有小插片这个角色,但是你可以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插片。”他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开始排练时,米奇还是不愿上台。我心里想:明明米奇已经找到了自己想扮演的角色,为什么还是不肯上台呢?或许,妈妈能让他变得更勇敢一些,于是我给米奇妈妈打了电话,米奇妈妈解释:“欧老师,我们还是不上台表演了,因为他带着人工耳蜗,对音乐的分辨不是很好,他听到的音乐要比正常的速度慢半拍,而且他也不敢表演,您看我们就别上台了,别给咱们班抹黑,拖了后腿。”

  我似乎明白了米奇不敢上台的原因,他是敏感的,对于自己的“特别”他心里肯定明白,他害怕自己做的动作和别人的不一样,到时候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另外我在交流中明显感受到了米奇妈妈的焦虑,妈妈的焦虑无形中又加重了米奇的心理包袱。

  为了让米奇妈妈抛却顾虑,在打完电话之后,我又给她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我们的小音乐剧是全班的事,我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只要孩子上台了,我们就是最棒的,哪怕孩子只做了一个动作,都是进步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米奇妈妈才给我回了一条非常简短的信息:“老师,谢谢你!”虽然只有简短的五个字,但意味着她开始放下包袱。

  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在接下来的音乐剧排练活动中,我们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被扔在地上的小玩具会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随后,我请每一个孩子都说一说,做一做。孩子们表演完之后,我说:“虽然有些小朋友演的是同一个角色,但是你们刚才的表演都不一样,无论是动作还是眼神,都有自己独特之处,你们表演出了每一个玩具的不同,所以我们就要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玩具,你们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只要做自己就好,老师相信你们。”

  听了我的话,米奇猛然抬起头来,主动看着我的眼睛,我肯定地点点头。在接下来的音乐剧排练中,我对米奇说:“你是最重要的小插片,我们很需要你。”每当这时其他孩子也会对他说:“米奇,我们很需要你。米奇,你很重要。”在老师和同伴的鼓励下,米奇第一次走上了舞台,虽然米奇没有做任何动作,但是我及时鼓励了他,笑着对他说: “米奇,谢谢你能够在我们最需要你的时候来到台上,你知道吗,台上要是没有你这个小插片就不精彩了,加油哦。”米奇开心地看着我说:“欧老师,妈妈说了,我是很勇敢的孩子。”

  在演出当天,米奇妈妈拿着一件缀满插片的服装,告诉我这件服装上的插片是米奇自己一针一线缝上去的。我特别惊诧,米奇居然能用自己的小手拿针缝插片。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件衣服是那样美丽,米奇是那样帅气。

  演出开始了,看到别的孩子上台了,米奇也从容走上了舞台,虽然他的动作比别的孩子慢,虽然他的鞋子被别人踩掉了,但是他没有停下来,依然那么自信地在舞台上表演。演出结束之后,米奇妈妈非常高兴地对我说:“这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上己,战胜自己。这对于米奇的成长是多么有意义啊。老师,谢谢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4

  和孩子一起跳舞,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蕴藏着深刻的含义。我们经常说,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真当我们着手于一些问题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都会忽略了孩子,*惯性的用**的角度看待问题,评价事物。《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令我印象特特别深刻的是一个个小故事。而故事的精彩之处,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完美的修饰,却只是因为这些故事的朴实,简单。故事体现的是一个幼儿教育者用心描写的生活,作者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如此真实的显现在我眼前,每个孩子在作者的笔下就像一个个小精灵,那样的生动,那样的富有个性,实在让我感动。

  在中国,盲人、聋哑人,身体有残缺的那些被称为残疾的孩子,都是有特殊的教育机构尽进行培养教育,而在美国,这些孩子与身体健康的孩子生活学*在一起,在最普通的环境中享受同样的教育,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值得赞同。作者在书中描写到的许多对于“不同能力的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都值得值得深思,我们对于孩子的思考,对于孩子的用心,是否像她一样,对于每个普通的孩子,都要像“瑞秋”“盖尔”,那样的负责与耐心。也要对每个像“瑞秋,盖尔”的孩子如常人一样的耐心教育、引导。作者做到了,让我很感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故事中那些孩子的母亲也让我感动,他们对孩子的用心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中国许多父母常嚷着,“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要碰,这是不允许的……”。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小时候*惯于灌输我们,命令我们,掌控我们,当然,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也逐渐改变了,学会听取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的空间大了,对孩子的自主的意识也有所了提高,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刻,大多数孩子都是被掌控的对象。而书中提及的几位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显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样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十分尊重自己孩子的想法,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给予足够的信心,不会因为孩子饿年龄小而限制他们的活动,从小培养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给孩子建立强大的自信,给了孩子充足的自主的空间,这种状态下成长的孩子是独立的,自主的,完整的,也可以说是成功的。

  吴放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对每个孩子的用心,都让我感动。当然,书中除了让人感动的许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中西方教育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尤略之处,书中提及了多领域多角度多方面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都给了我们很多借鉴之处。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有关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翻一翻这50封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

  “昊昊,请把椅子收好再去喝水!”……看着昊昊对我说的话充耳不闻,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我心里顿时感到非常生气,正当我要大声指责批评昊昊对我的无视时,只见昊昊突然停下了脚步,缓缓转过身,朝着自己的座位走过来,然后将椅子收放整齐,又重新出发走向喝水的地方。

  这一个情景发生在十多年前我参加工作不久,至今记忆犹新!也就是这一幕,让我醍醐灌顶,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我想,有时我们指责埋怨孩子,数落孩子如何倔强、如何淘气、如何不听话等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孩子。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其实,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没有真正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你就不会理解他们,更不会用宽容*和的心态去正确处理孩子们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采用的方法不一样,效果就会截然不同,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在有些看似无解的教育问题面前,如果尝试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解决方式,那将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景象

  所以,教育孩子就要以孩子为本,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爱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调整自己的方式方法,努力找到适合不同孩子的教育途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教育的作用,才能使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尽管我们的童年已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是幼儿教师,我们将有机会陪伴和见证孩子的`成长,体验到不一样的童年世界。正如杨照在《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中所写:“你的童稚快乐,本来我是没有机会再感受的了,然而因为那快乐是你的,因为我爱你,于是已经离开我生命三四十年的感觉,又回来了。我深深地感激,还好我能爱,还好我有一个与我如此不同的生命出现在身边让我爱,我就奢侈地得到了许多快乐;而且还能随着你长大的过程,不断通过你的眼睛,你的身体,发现很不一样的世界。”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7)

——幼儿教师教育记事随笔菁选

幼儿教师教育记事随笔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记事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教育记事随笔1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例,往往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并领悟控制自我,处变不惊,用机动、灵活的方法,及时地引导幼儿联想,巧妙地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如教师正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练*听信号走”,天上南飞的大雁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幼儿兴奋地议论着,对教师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教师可暂时中止活动,加入到幼儿行列中,同幼儿一齐观察南飞的雁群,并引导幼儿说出雁群的队形,同时告诉幼儿雁群为什么要排成队飞,并告诉幼儿大雁纪律性很强。不能掉队等,还能够教给幼儿“候鸟啊、”南迁“等词汇,让幼儿了解大雁为什么要南迁等搞笑的现象。待雁群飞过,再灵活地组织幼儿活动,如向大雁领悟,遵守纪律,听教师的信号走成雁群的队形或其它队形,这样必须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活动效果。

幼儿教师教育记事随笔2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我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忙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进取、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期望、我提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样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提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本事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教育记事随笔3

  常金涛小兄弟姐妹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男孩,可是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就叽里呱啦地讲个不休,惹得其他小兄弟姐妹也跟着叫,在课堂上,又是根本听不清我的话。

  这天,我刚说:“小兄弟姐妹喝水”。他便叫:“一组去,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兄弟姐妹并不听他的话,一齐涌向了杯子厨,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兄弟姐妹们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此刻请金涛小兄弟姐妹来当小教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团,金涛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此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样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教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讲话,别人还能听得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透过这件事后,他的“毛病”好了许多。

  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幼儿教师教育记事随笔4

  泥土滋养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化,孩子爱玩泥巴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却远离了乡土气息,在家长和教师的“呵护”下,孩子很少沾上一点土珠,就连幼儿园开展的泥工活动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时刻长了孩子也会厌烦。

  这次泥工活动,我破例为大班孩子们准备了粘土,当我课前在准备和泥时,不知不觉的孩子们围在了我身边。一个、两个、三个……泥团摆在了地上。甜甜发话了:“教师,您要干什么?”我说:“你们猜猜看。”大多数孩子说不明白,行行小兄弟姐妹说:“是为咱们准备的吗?”我夸奖:“你真聪明,愿意玩吗?”孩子们在一旁拍着手说:“愿意――!”当把一个个泥团分给孩子们,他们入获得宝拿着心爱的泥团,学着教师的.样貌揉啊、团啊……,不用做任何的讲解。我做起了小时候――东道上,西道上,都来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个之后一个响起来,“耶――”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这时你给我补,我给你补……。之后,启发孩子做一件自我钟爱的物品,一会儿功夫,飞机、汽车、房子、各种动物、餐具等等展显在面前。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泥塑展示,当让孩子们把作品摆在泥工区时,浩浩小兄弟姐妹说:“教师,什么时候再玩?”婷婷恳求说:“教师,再玩会儿吧?”……。我无奈的告诉他们:“以后泥工活动,咱们继续玩泥巴,好吗?”看到孩子们那欢呼雀跃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透过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资源和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不但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并且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8)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优选【10】篇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

  晨间谈话,顾名思义就是晨间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群众或个人的谈话活动。我校幼儿教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它应有的功效,使孩子们的口语潜力将大幅度提高,教师也会从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孩子们经过一周的的.晨间谈话训练,已逐渐盼望着与教师在晨间交流了。

  晨间谈话能够渗透孩子生活*惯的培养。如何穿衣服,给孩子讲解不乱扔纸屑的好处,让孩子们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惯,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动脑筋,大胆讲话,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在学*上都有了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里都高兴极了!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

  淼森是个看上去活跃的男孩子,但是缺乏自信,他时常自己在一个地方撒欢,当你走*他时,他却又表现的不知所措。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帮助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特别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我只是为淼森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能力做好,我可以帮助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从老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开始,你做到了吗?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3

  春天来了,我要与孩子们进行美工制作活动——美丽的花园。我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启发幼儿用不一样的方法装扮出美丽的花园。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我去想去做呢于是,我决定是一次。

  在组织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由选取材料、分组,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用心的动手做起来,在*25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始终持续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完成之后,拿着自我装扮的作品与小朋友共同欣赏、介绍。

  请大胆的将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们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4

  关于规矩,读者最常问的几个问题是:对孩子比较宽松,长大以后他会不会无法无天?少一些规矩、多一些自由对男孩来说,会不会使他越来越没有规矩,从而养成一些坏*惯?快两岁的孩子是否需要立规矩?如何界定规矩和宽松之间的尺度?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时候如果给他自由,他长大就会无法无天。持这种观点是对人性不信任,认为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如果不加以管束和惩罚就会变得很差。其实人性非常善良,尤其是孩子,天性非常纯美,这是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的本性。有些孩子成年之后有破坏力,不是因为他小时候被惯得太多,而是他受到的暴力太多或者说管束太多所致。所以不

  要害怕把孩子惯坏,只要不是惯他做坏事,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允许孩子干一些他愿意干的事情。关于自由和规矩,其实是大家感到最迷惑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迷惑,是不理解教育中的自由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自由是放任自由,什么也不管,干坏事也不管,但这是对自由的误解。真正的自由是解开孩子绳索,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安全、道德的底线上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使一些小坏都没问题。不要担心孩子变坏,恰恰是那些从小获得真正自由的孩子、生活得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了才会讲规矩、有规则。因为他们在自由中获得自信,也获得自由的力量。那些从小被管束过多的孩子也会很讲规矩,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在规矩中框住了。这样的孩子很老实、没有创造力,甚至萎靡消沉。如果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讲规则有什么用?一定要相信人的向心力,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一样,一个孩子在自由中成长,自然会成长得自由、美好,不要担心。

  我一向主张无为而治,相信得到充分爱的孩子会做出正确选择,不需要父母太多干涉,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两岁是孩子从极其柔弱开始成长为一个幼儿的阶段。两岁的孩子开始萌发一种意识,开始以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做判断,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这样会被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听话了,这其实反映了家长自身的脆弱。恰恰是那些做事极其严谨、雷厉风行,或者极其能干的家长,孩子在他们眼里特别容易变得不听话,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意志过多地强加到孩子身上,总觉得“我希望你这么做,你没有这么做”,“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就将孩子定义为不听话。实际上,这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接纳儿童,没有宽容弱小。我们应该真正把孩子当做孩子去爱,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的确很难界定规矩和宽松的尺度,就像无法轻易界定好与坏一样,只能放在具体案例、事件中去分析。总的原则是,不出危险,也不妨碍他人,就交给孩子自己处理。

  对父母而言,做榜样、做表率、给建议、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规矩要好得多。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立很多没有意义、无聊的规矩,还误以为是好东西,生硬地让孩子服从,这并不是―件好事。比如说,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是公德,但在不重要的场合,孩子喧哗几声,大声叫唤几声,真不是问题。由于成年人太注重所谓的安静,不允许孩子说话,实际上是用成年人的规则扰乱了童年的自由自在。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5

  为进一步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提高幼儿户外体育锻炼兴趣,利用废旧资源,为幼儿制作了有趣的户外活动玩具。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拿着各种各样的自制的活动器械,高兴的跳啊、蹦啊,走到广场上,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玩出不同形式的.花样,一会儿打保龄球、一会儿跳房子……。看着孩子们玩得开心、投入,我有使不完的劲。

  在全园开展废旧材料利用时,家长也为幼儿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充足的户外活动器械。我们幼儿园小六班的多功能沙包、尾巴、彩色飞碟、花毽子、旋转跳跳圈、彩虹伞、小高跷、足球、开心跳跳球、跳绳、纸球等,丰富的活动器械,都是家长抽时间,用他们勤劳的手为我们制作的,大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这些自制户外玩具得到充分的利用,既节约了经费,又发挥了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身体动作,促使孩子身心更健康地得到发展。

  普通话是小班孩子学*的重点

  幼儿的小班语言学*需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园教师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孩子与主要照看人的交流是影响他们语言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我在一日活动中,应尽量规范自己的语言,坚持使用普通话交流;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方言重,为改变这一方面,我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我们小六班最*来了一名孩子,我用普通话与他交流,他总是说土话,吐字不清楚,后来改为,我说一句,他学一句,我说“鸡蛋”,她说“纸弹”,这可把我难坏了,我慢慢的发现,孩子的年龄小,发音吐字欠规范,于是,我每天都要画出各种鸡和蛋,与她交流,一个字都要说十几遍,渐渐的发音吐字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是欠规范。我注意培养幼儿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和能力,发音规范、正确,只要坚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学会讲普通话。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6

  晨间谈话,顾名思义就是晨间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群众或个人的谈话活动。我校幼儿教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它应有的功效,使孩子们的口语潜力将大幅度提高,教师也会从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孩子们经过一周的的晨间谈话训练,已逐渐盼望着与教师在晨间交流了。

  晨间谈话能够渗透孩子生活*惯的培养。如何穿衣服,给孩子讲解不乱扔纸屑的好处,让孩子们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惯,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动脑筋,大胆讲话,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在学*上都有了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里都高兴极了!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7

  春天来了,我要与孩子们进行美工制作活动——美丽的花园。我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启发幼儿用不一样的方法装扮出美丽的花园。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我去想去做呢于是,我决定是一次。在组织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由选取材料、分组,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用心的动手做起来,在*25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始终持续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完成之后,拿着自我装扮的作品与小朋友共同欣赏、介绍。

  请大胆的将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们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8

  春天来了,我要与孩子们进行美工制作活动――美丽的花园。我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启发幼儿用不一样的方法装扮出美丽的花园。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我去想去做呢于是,我决定是一次。在组织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由选取材料、分组,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用心的动手做起来,在*25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始终持续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完成之后,拿着自我装扮的作品与小朋友共同欣赏、介绍。

  请大胆的将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们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9

  为进一步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提高幼儿户外体育锻炼兴趣,利用废旧资源,为幼儿制作了有趣的户外活动玩具。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拿着各种各样的自制的活动器械,高兴的跳啊、蹦啊,走到广场上,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玩出不同形式的花样,一会儿打保龄球、一会儿跳房子……。看着孩子们玩得开心、投入,我有使不完的劲。

  在全园开展废旧材料利用时,家长也为幼儿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充足的户外活动器械。我们幼儿园小六班的多功能沙包、尾巴、彩色飞碟、花毽子、旋转跳跳圈、彩虹伞、小高跷、足球、开心跳跳球、跳绳、纸球等,丰富的活动器械,都是家长抽时间,用他们勤劳的手为我们制作的,大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这些自制户外玩具得到充分的利用,既节约了经费,又发挥了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身体动作,促使孩子身心更健康地得到发展。

  普通话是小班孩子学*的重点

  幼儿的小班语言学*需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园教师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孩子与主要照看人的交流是影响他们语言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我在一日活动中,应尽量规范自己的语言,坚持使用普通话交流;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方言重,为改变这一方面,我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我们小六班最*来了一名孩子,我用普通话与他交流,他总是说土话,吐字不清楚,后来改为,我说一句,他学一句,我说“鸡蛋”,她说“纸弹”,这可把我难坏了,我慢慢的发现,孩子的年龄小,发音吐字欠规范,于是,我每天都要画出各种鸡和蛋,与她交流,一个字都要说十几遍,渐渐的发音吐字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是欠规范。我注意培养幼儿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和能力,发音规范、正确,只要坚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学会讲普通话。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0

  还没调来香花幼儿园之前,就听说幼儿园有个礼仪课题,一直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直到来到香花幼儿园园内,才从点滴中感受到孩子之间、老师之间的浓厚的礼仪氛围,礼仪之花早已悄然开放。

  “我是甜嘴巴”

  每天早晨当我跨入幼儿园,总会迎来两旁的礼仪宝宝甜甜的“老师早。”进入班级以后,随着孩子们一个个来园,也总能听到一声声“老师早,阿姨早,小朋友早。”这一声声简单的话语却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礼貌与懂事,总是让我的心情添加了几抹彩色。

  还记得我第一次发小红花时的情景,我刚递给小朋友,就随之而来一句,“谢谢吴老师。”我原以为是个别孩子才这样,没想到每一个孩子接到小红花时都有礼貌地说了一句“谢谢!”孩子们真的是非常有礼貌。

  还有一次,我外出听课回来匆忙地进入教室,进班以后孩子们看见我开心地喊了起来,“吴老师好。”还有的说,“吴老师,辛苦了。”小小的话语,却有着巨大的力量,我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甜嘴巴,真是惹人爱!

  礼仪当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体现,更体现在行动上。脱下来的衣服孩子们能主动折叠好,午睡时的鞋子能整齐地排列,有好的东西大家懂得了分享……

  礼仪是方方面面的,我和孩子们一起学礼仪,践行礼仪,感受礼仪的魅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菁华6篇)(扩展9)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作文实用5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作文 1

  我的梦想有很多:舞蹈老师、科学家之类的,我的梦想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数不胜数。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五彩斑斓。占据了我整个脑海。但是我最终选择了幼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这是有理由的。

  每一天,我都会背着可爱的书包,伴随着小鸟的歌唱去学校学*,我觉得学*是一种乐趣,这可苦了我们的老师,每天都为我们操劳。

  我妈妈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每天早早的起床,整理好后,就骑上自行车飞奔到学校,开始了这一天辛勤的工作。妈妈呕心历血育新人,她就像花丁似的把我们这一朵朵祖国美丽的花朵培育成祖国将来的栋梁。

  妈妈下班后也不停地工作。除了照顾我,就是给她的学生批改作业,妈妈把心都给操碎了,头发也白了很多。

  记得还是昨天的事了,妈妈像往常一样去上班,那时正是上班高峰,在一个十字路口,妈妈被一辆迎面而来的一辆摩托车撞到了,右手哗哗得流着血,被绑上了一层厚厚的绷带,但是,妈妈您仍然坚持上班,用那摔伤的右手写出一个个刚劲有力的字。下班回家后,我发现您有手肿的厉害,血把绷带都染红了。我抚摸着您的右手,仿佛看见您在课堂上有那颤抖的右手紧紧握住粉笔,一笔一划在黑板上写着,豆大的汗珠从您额头上滚落下来,您擦了擦汗珠又吃力的开始讲课。您忍住了右手的疼痛,终于成功的讲完了一堂课。下班后您还在那无人的办公室内备课。

  妈妈您是那么的敬业,那么的勤劳,那么的坚强!

  从此不知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好像种下了一粒种子当教师的梦,我期盼着粒种子能发芽,能开花,能结果,能长成参天大树明天就是母亲节了,祝天下所有的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作文 2

  妈妈,我爱你——记母亲节主题班会

  星期五,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母亲节主题班会,邀请了所有同学的妈妈。第一节语文课开始了,妈妈们挤挤挨挨地坐在教室后面听课,有妈妈在教室听课,同学们格外认真。倪老师开心地大声表扬了全班同学。说我们坐姿特别端正,每个人都超长发挥,问我们:“是不是都想在妈妈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呀?以后每天都要这样哦!”

  这次的主题班会特别地令人难忘和感动。在第二个游戏上,孩子和妈妈各填一张表格,说出对方的生日、对方最喜欢的食物、颜色和最喜欢干的事情,结果发现,妈妈了解孩子要比孩子了解妈妈多得多。但我是比较了解妈妈的,我知道她的生日‘最喜欢的食物、颜色和最喜欢干的事情我猜对了一半。还是妈妈了解我多一些。

  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3位妈妈上台读了自己写个孩子的信,有2位妈妈哭了,还有好多同学也感动得哭了。妈妈们再信中写出了对孩子的疼爱、关心和期望,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妈妈深深的爱。王佳来妈妈叙述了王佳来从小到大妈妈是这样呵护他的,他又是怎样渐渐长大、进步,他也很爱很爱妈妈。赵子靖妈妈流着眼泪诉说了赵子靖在美国怎样在妈妈的鼓励下克服语言困难,重新树立信心,在一学年后使学*成绩美国同学齐头并进。她的妈妈非常非常关心她的学*,也非常关心她的情绪,真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最后,全班同学在葛老师的倡议下都拥抱了自己的妈妈,并大声说出:“妈妈我爱你!”

  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健康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妈妈,因为她为我付出了一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作文 3

  世上万物总有自己的愿望。鲜花的愿望是含苞欲放,缀满山河;蜡烛的愿望是默默燃烧,点亮黑暗;春蚕的愿望是牺牲自己,献出丝缕;红日的愿望是磅礴而出,照亮大地;而我的愿望是当一名幼师,教孩子知识。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辛勤栽培祖国的花朵;人们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交教给大家,却从来不要求回报。

  幼师是引导孩子前进的启明灯,是让孩子获得知识的海洋,去年的一件事更激发了我想当幼师的愿望。

  有一天,我妈妈上班了,每日教弟弟学*的重任扛在了我的肩上。我拿出家里的小黑板,左手拿着一本书,右手拿着一支粉笔,一本正经地教弟弟写汉字。起初弟弟一点都不乖,刚坐下一会,他就站起来去玩玩具了。不管我怎么说,怎么吓唬他,他都不听,继续做他自己的事情。猛然间,我想起了教我学*的每一个老师。在他们扯着嗓子上课时,我们却坐在下面讲话,不认真听。我这才体会到,这种感觉是多么难受,我这才知道,原来要当一个好老师真的很不容易。再看看弟弟嬉皮笑脸的样子,我生气了。拿起一根小棒,学着老师严厉的声音,大吼:“快点给我坐好,再不坐好就不给你贴贴纸!”这一招还真灵,要知道,弟弟最喜欢贴贴纸了,他马上就坐下来,认真学字。弟弟在我严格的管教下,学得特别认真,不一会儿,就学会了十几个汉字。妈妈回来了,弟弟把刚认识的汉字给妈妈写了一遍,妈妈直夸我能干,并且鼓励我这个小老师,说:“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

  当一个老师真的很不容易,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会坚持我的幼师梦。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努力学*,学很多的知识,争取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像源源不断的河水,流进校园,流进孩子们的心里,流遍祖国各地。

  愿望就像天使的翅膀,让我们把它安在身上,让它带着你自由飞翔,飞到你的理想天地,实现你的愿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作文 4

  夏天的风,凉凉的;冬天的风,刺骨的;而秋风则是温柔的,轻轻拂过脸面。看着窗外的黄叶,风儿抚摸着我的脸,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面,令想起了我儿时的梦想。

  幼儿园门前。看,那母亲怀抱中,用微微发抖的小手捂着脸嚎啕大哭的小胖女孩,她一直依赖着母亲,但现在,母亲要放手了,她只能低头哭泣,去认识新的世界。

  那小女孩就是我,在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是老师们牵着蹒跚的我一步步地迈向成长。虽然她们只是教会我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但那知识也是我生活中最常用、最扎实的。从小时候起,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幼儿园老师。

  幼儿园是我们飞翔的开始,它有着我们我们天真的笑容,有着我们伤心哭泣的声音,有着我们美好的童年回忆……而这一切,都伴随着幼儿园老师的身影。早上,她们轻轻地从爸爸妈妈的手中接过我们,把我们带进她们的怀抱中;上课时,她们想尽办法逗我们快乐,让小小的我们获得人生最初的知识;中午,她们轻声细语哄我们入睡;下午,她们和我们一起在操场又唱又跳;放学时,家里人来接我们,大家竟然都是依依不舍;晚上睡觉时,一再提醒父母,早点叫我们起床回幼儿园……不是母亲,胜似母亲。她们要付出比小学老师多一倍的耐心,她们要付出比初中老师多一倍的热情,她们要付出比大学老师多一倍时间……

  就因为老师对我的好,在我心灵里种下了一颗梦想种子,我想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喜欢呆在幼儿园里,那里充满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欢乐的笑声,那里永远是充满着童年美好回忆的地方,那里永远都是展示人最美好、最纯洁的一面。

  如果,我的梦想实现了,我一定会让我的学生在我的教导下,健康成长,开心地过每一天,我会为了他们的未来,牺牲一切,我要立志做一个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作文 5

  看着身边的女人们一个个一天天在逐渐消沉,要转行的想法越发不可收拾。这是一个新办的幼儿园:

  第一步、这份带有帮忙意味的工作从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画墙画开始,第二步、做手工。那两天不停的做,直到看那些花花绿绿的颜色眼都花了,才停止。第三步、擦玻璃,没有玻璃清洗液,就那样爬上爬下的擦,二楼的真的很危险,擦了里面还要擦外面,唉。第四部、打扫卫生,特别在打扫卫生间时,又刷又冲又铲的。

  当这些初步完成时,下雨了。墙的涂料都掉了,墙画都完了,楼梯上的屋顶竟然掉一块,漏出了一片铁皮,屋子四处漏水,一楼二楼,滴答滴答,地上只有一个地漏,院子的水源源不断,依旧继续要搬这搬那的。天晴了,涂料从刷,屋顶从补,于是又开始从新打扫,擦玻璃不得不提,玻璃上都是粉墙的涂料,没有玻璃清洗液,只有用刷锅的铁丝球使劲的糙,然后用湿抹布擦,上面的玻璃外教用竹竿绑上铁丝球糙的。接着,天天出去带外教发传单招生,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那几句话,遇到好的家长,行行好给留个号码,遇到不好的家长抱孩子就走,晒的给泥鳅样,呵呵,还有这些个外教,不是合作伙伴,而是监工,非常之懒惰,不懒的男外教却很烦很色。他去马家姐妹面皮店吃饭,盯着某女看半天,气的人家男朋友要揍他。收拾教室吧,因为租的是原来的酒店,于是我们不断的搬椅子从西楼搬二十米到东边的二楼,百十把,实木的很重,于是找朋友来帮忙,请吃饭钱自掏,更可恶的是原饭店服务员,还使唤这些朋友去给她搬冰箱,人家来友情帮忙,你算哪个葱还使唤人,结果这个比女人还说我们这些老师没素质。舞蹈房的地原来是瓷砖,买的地板革铺的,准备让老师铺,于是,我们就撤退了现试用期,一个老师工资才八百,以前说的招生要家长号码一个给五元钱,现在也闭口不谈了,天天就会做春秋大梦,还担心学生招多了,教室不够!呵呵,现今,才一个学生报名了。我把这些当作人生中的一种历练,做为以后我自己办园的经验。一个幼儿园要想留住老师,首先作为园长要说话算数,要有时间观念,要说干就干,不能让员工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我们是老师,不是保洁,也不是搬运工,虽然是一种人力资源,可是至少工资要是等同价值。

  不要再说幼师是很轻松的职业,哄孩子玩而已,那孩子拉屎拉尿不还是老师去管去问,就宿州而言,有几个园有保育员的?幼教,是一份充满爱心的职业,每一个宝贝都是自己的孩子,用最真的心去呵护他们,伴随他们成长,再多的汗水家长也看不到,工资也见不到,都是良心活。你们有一个宝宝,照顾起来很麻烦很累,气了会打,而我们有几十个宝宝,再苦再气也不能动一指头,我觉得幼师,真的很伟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