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数学教案

5的认识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5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5.

  (二)使学生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三)会区分“5个”和“第5个”.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难点:会区分基数和序数.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主题图、点子图、小棒、方块图.

  (二)学具:小棒、1~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1.拨珠数数:

  老师拨珠,学生数数.

  顺数:1234,

  倒数:4321.

  2.看卡片口答:

  3.口算:

  启发谈话:前几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工厂、农村参观,同学们见到工人在做工,农民在种地.今天,老师又带着同学们到部队参观.你们看,他们看见*叔叔在干什么?(出图) (二)学*新课

  1.教认数5.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图上有几位*叔叔?

  一共有几匹马?几支枪?

  师说:你们都数对了.这幅图上有5位*叔叔、5匹马、5支枪.这里的个数都是5,我们就用数字5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5的认识.板书:5的认识.

  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5?老师引导学生说:5角星有5个角、每个人每只手有5个手指,5分钱、5元钱……

  (2)摆一摆:

  请同学拿出5根小棒,摆在桌子上,然后从左往右数一数:1根、2根……看看是不是5根.

  老师拿出5根小棒,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五边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摆出和老师一样的图形.

  师问:数一数,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条边?

  师说:对,这是一个5边形.是用5根小棒摆成的.

  2.教5以内数的顺序.

  出示点子图: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摆的点子图顺序对不对?

  指名上前更正过来: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写几?

  板书:12345.

  齐读:顺读,倒读.

  师问:

  ①按照数的顺序,4的后面是几?

  ②5的前面是几?

  ③和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每人准备“>”和“<”的卡片.

  出示方块图:

  师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老师在方块下面分别写4和5)

  4和5比较,谁大?谁小?

  师指板书问:4和5中间应填什么符号?请把符号举起来.订正后,放下.

  老师板书“<”.

  指名读:4<5,4小于5.

  指名说:表示4比5小.

  出示方块图:

  师说:我把这两摞方块互相调换了位置,改成这样摆,5和4中间应填什么符号?

  学生举符号卡片,老师板书:“>”

  齐读:5>4,5大于4.

  指名说:表示5比4大.

  4.教5的组成.

  师说: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摆法.边操作、边思考.

  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师说:你们看,4和1组成5,1和4也组成5,这是因为两堆小棒的位置调换了.只要知道4和1组成5,就能想到1和4也组成5,所以记住这一组就可以了.

  师问:同样,知道了3和2组成5,就能想到什么?(想到2和3也组成5)

  练*5的组成:

  看卡片,说组成:

  5.区分基数和序数.

  指导学生看书上“小朋友赛跑”图.

  师问:

  ①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赛跑?

  ③穿绿衣服的女孩跑第几?(在□中填数)

  ④穿红衣服的男孩跑第几?(在□中填数)

  图和数对照着说:“谁跑第几,谁跑第几,谁跑第几……”

  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齐读:第1,第2……

  6.指导书写数字5.

  师边范写边说:5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在上线中间靠左一点写斜竖,写到中线时开始写右半圆;第二笔在斜竖的靠上方写横.

  学生在课桌上练*书空.

  在书上练*格里写5.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5的认识,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还记住了5的组成.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拿出1~5的数字卡片.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做拍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5.

  师说;我说1,生说:我说4.

  3.两人一组做拍手游戏.

  4.做“找朋友”游戏:两人一组,用自己的数字卡片找朋友.(两个数组成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5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1~4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学方法是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重点是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和5的组成.在教学方法上和前面几个数的方法基本相同.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会用数学语言来回答问题.

  在教5的组成时,不但让学生会摆、会说5的组成,还要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归纳整理,为以后学*6~10各数的组成做准备.同时,这种教法也能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在巩固环节中设计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他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的认识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出不同的物体,并能圈出来。

  2、学*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理解序数的含义。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1、箭头方向牌

  2、黄色球4个,红色球1个

  3、数字卡1-5大小个一个

  4、三角形4个,圆形1个

  5、红苹果4个,绿苹果1个

  6、情景动物图片5个

  学具:

  1、(三角形图片4个,圆形图片1个)幼儿每人一套

  2、水彩笔每人一支

  3、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球,学*找不同的物体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球,看,喜欢吗?(请几个小朋友玩拍球后放好)2请幼儿观察球有什么颜色?

  二、出示苹果图片,学*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不同物体

  1、师:小朋友真棒,我还想考考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有什么颜色?它们都是一样的吗?

  2、谁知道不同颜色的苹果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3、师:我刚才发现有些小朋友数得时候有的从左边数过来,有的从右边数过来,这样就不大规范了,老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出示箭头方向牌,告诉幼儿数物体时从箭头指示的方向数过来)这样既方便又正确。

  4、师根据幼儿说的数序,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送上数字卡,并请幼儿不同的苹果排第几的数字圈起来。

  5、表扬幼儿的聪明。

  三、出示三角形图片,学*从箭头方向数过的方法,确认物体的排列数序

  1、图上有什么图形?都是一样吗?

  2、不同的是什么?从箭头方向数过来,它排在第几?

  3、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4、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按要求尝试练*。

  5、检查评析,表扬幼儿。

  四、游戏:排排队

  1、师叫五个小朋友出来,其中一位是男孩或女孩。

  2、请幼儿观察,有几个小朋友(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

  3、请幼儿按箭头方向排队的幼儿送数字卡。

  4、请幼儿观察并说出不同的小朋友(男孩或女孩)排第几?

  5、请全体的幼儿读一次谁排第几(按箭头方向读)

  6、小结并表扬幼儿。

  五、结束部分

  1、出示情景动物图片,指导幼儿观察,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看看它们分别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2、指导幼儿完成书本练*P28

  六、延伸部分

  将学具投入区内,幼儿日常中继续学*操作序数排序。

5的认识数学教案3

  活动准备: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师:小朋友,喜欢漂亮的小金鱼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条,好吗?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鱼缸里有四

  只小鱼游来游去的玩耍,换一幅场景后,一个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鱼。出示问题:现在有几条鱼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

  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

  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3、认识5的组成

  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

  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三、我是小画家

  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四、游戏活动:(站圆圈)

  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活动目标 :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5的认识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5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5.

  (二)使学生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三)会区分“5个”和“第5个”.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难点:会区分基数和序数.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主题图、点子图、小棒、方块图.

  (二)学具:小棒、1~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1.拨珠数数:

  老师拨珠,学生数数.

  顺数:1234,

  倒数:4321.

  2.看卡片口答:

  3.口算:

  启发谈话:前几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工厂、农村参观,同学们见到工人在做工,农民在种地.今天,老师又带着同学们到部队参观.你们看,他们看见*叔叔在干什么?(出图) (二)学*新课

  1.教认数5.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图上有几位*叔叔?

  一共有几匹马?几支枪?

  师说:你们都数对了.这幅图上有5位*叔叔、5匹马、5支枪.这里的个数都是5,我们就用数字5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5的认识.板书:5的认识.

  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5?老师引导学生说:5角星有5个角、每个人每只手有5个手指,5分钱、5元钱……

  (2)摆一摆:

  请同学拿出5根小棒,摆在桌子上,然后从左往右数一数:1根、2根……看看是不是5根.

  老师拿出5根小棒,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五边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摆出和老师一样的图形.

  师问:数一数,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条边?

  师说:对,这是一个5边形.是用5根小棒摆成的.

  2.教5以内数的顺序.

  出示点子图: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摆的点子图顺序对不对?

  指名上前更正过来: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写几?

  板书:12345.

  齐读:顺读,倒读.

  师问:

  ①按照数的顺序,4的后面是几?

  ②5的前面是几?

  ③和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每人准备“>”和“<”的卡片.

  出示方块图:

  师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老师在方块下面分别写4和5)

  4和5比较,谁大?谁小?

  师指板书问:4和5中间应填什么符号?请把符号举起来.订正后,放下.

  老师板书“<”.

  指名读:4<5,4小于5.

  指名说:表示4比5小.

  出示方块图:

  师说:我把这两摞方块互相调换了位置,改成这样摆,5和4中间应填什么符号?

  学生举符号卡片,老师板书:“>”

  齐读:5>4,5大于4.

  指名说:表示5比4大.

  4.教5的组成.

  师说: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摆法.边操作、边思考.

  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师说:你们看,4和1组成5,1和4也组成5,这是因为两堆小棒的位置调换了.只要知道4和1组成5,就能想到1和4也组成5,所以记住这一组就可以了.

  师问:同样,知道了3和2组成5,就能想到什么?(想到2和3也组成5)

  练*5的组成:

  看卡片,说组成:

  5.区分基数和序数.

  指导学生看书上“小朋友赛跑”图.

  师问:

  ①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赛跑?

  ③穿绿衣服的女孩跑第几?(在□中填数)

  ④穿红衣服的男孩跑第几?(在□中填数)

  图和数对照着说:“谁跑第几,谁跑第几,谁跑第几……”

  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齐读:第1,第2……

  6.指导书写数字5.

  师边范写边说:5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在上线中间靠左一点写斜竖,写到中线时开始写右半圆;第二笔在斜竖的靠上方写横.

  学生在课桌上练*书空.

  在书上练*格里写5.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5的认识,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还记住了5的组成.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拿出1~5的数字卡片.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做拍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5.

  师说;我说1,生说:我说4.

  3.两人一组做拍手游戏.

  4.做“找朋友”游戏:两人一组,用自己的数字卡片找朋友.(两个数组成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5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1~4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学方法是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重点是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和5的组成.在教学方法上和前面几个数的方法基本相同.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会用数学语言来回答问题.

  在教5的组成时,不但让学生会摆、会说5的组成,还要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归纳整理,为以后学*6~10各数的组成做准备.同时,这种教法也能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在巩固环节中设计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他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的认识数学教案5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刚刚开始接触数字,对于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并不清楚,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1-5的序数,理解数字的有序性。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促进他们拓展性思维的发展。学*序数要求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序数,学*序数词“第几”。

  2、能够从不同角度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序数词表达出来、

  3、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5个动物图片。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方法:

  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老师今天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一好听的个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听完故事后,告诉老师,谁的了一名,谁的了第二名。

  二、森林里小动物要参加跑步比赛,我们看都有谁参加。

  1、教师出示图片提问:

  (1)有哪些小动物在赛场上比赛?

  (2)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小羊和小鸡分别是第几名?

  请幼儿将数卡贴在小动物下面。

  2、出示第二幅图片。

  (1)让幼儿说说都有谁在爬梯比赛。

  (2)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最后一名?

  (3)引导幼儿用“是第几名”的句式表述出来。

  三、幼儿操作活动,了解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的排列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1)请小朋友给小动物涂……最喜欢的颜色。

  (2)请个别幼儿回答,从左边数你喜欢的小动物排第几,从右边数你喜欢的小动物排第几。

  四、游戏:“排队”感受起点不同,序列的位置也不同。

  五、教师小结。


5的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5的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 (菁华5篇)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1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尝试对3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归类。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1、2、3的花朵两张;

  ——1、2、3、的点卡片各一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一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出示点子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

  5、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一张点卡去找和它一样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一些点子卡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一样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

  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这画面上有什么?先点一下每样物品有几个,再用连线的方法将和点子一样多的物品连起来。

  二、交流活动:找一样多

  师:现在看着画面说说和一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

  师: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他们的朋友真聪明!

  托班数学教案:母鸡妈妈生蛋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的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母鸡妈妈

  2。能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将其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活动准备:

  母鸡妈妈的裙子一条,头饰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若干,三个装有这些图形的篮子,几个肯德基的杯子

  活动重点: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过程:

  1、导入

  老师:瞧谁来了呀?(母鸡)母鸡妈妈想请你们做我的宝宝,好吗?小鸡快到妈妈身边来,让我亲一亲,抱一抱,好吗?

  2、母鸡生蛋

  老师: 和宝宝们在一起真开心,可是妈妈怎么发现有点肚子疼,“哎呀,不好了,宝宝们,我要生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出示积木)

  老师:哇!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宝宝们妈妈本领大吗?快来夸夸我呀!(《老母鸡》歌曲)

  3、把蛋送回家

  老师:刚才,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而且是各种形状的蛋蛋,你们喜欢吗?(请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形状)

  现在,妈妈请来了我的好朋友,“肯德鸡”,这个杯子里装着各种形状的蛋蛋,请每只小鸡宝宝拿一个杯子,把里面的蛋蛋放到和他一样形状的篮子里,好吗?(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托班的老师,在活动设计时我也是充分的考虑到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再根据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权衡。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我还是比较好的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同时在预设活动中,我整合了音乐,计算,语言,并且我个人觉得整合得还是比较得体的,没有一种硬生生的强制增加上去的感觉。为了更好的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我即兴的增加了一些打气的动作来渲染孩子们,以前哭闹得很厉害的王济海,被我的举止吸引了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为孩子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题学*,对于母鸡有了一点认识,所以当我以母鸡妈妈的身份要求他们来做我的宝宝时,孩子们显得很热情,并且从始至终王欣宜总是叫我“妈妈”,看来这个角色在她的头脑里已经根深地固了。

  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将“鸡蛋宝宝”放在活动室中让孩子自己去拣,篮子也应该放在不同的地方,避免太拥挤。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他们比较喜欢模仿,喜欢反复的摆弄物品,反复的重复一个动作,所以我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这样的形式来带动他们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有趣的钮扣(小班)(上)

  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都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事事都由家长包办,所以,至今有许多小朋友不会扣钮扣,*惯依赖**。但是孩子虽然小,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动手尝试的愿望,会主动接*。同时这一年龄的孩子,交往范围有了很大拓展,逐渐认同和接纳家庭成员以外的教师和同伴。动作开始协调,双手协调技能有了很大发展,逐步精细化。并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意愿,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而教师利用生活中孩子生活中发现的这一事件,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而引发了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既对钮扣的外形特征、及与人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又使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通过活动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而且以此在班级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互相帮助的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并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活动目标:

  1、活动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开展。

  2、通过收集各种钮扣,鼓励幼儿利用身边常见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大胆创造的能力。

  3、激发幼儿自主想象、大胆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家长园地的途径,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类有趣的钮扣。

  2、在家中,幼儿与家长共同说一说钮扣的外形、特点及玩法。

  3、教师准备:根据孩子的兴趣,教师思考可能开展的活动。

  主要活动 :

  游戏活动一: 好看的扣子

  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句讲述钮扣的外观及用途。(如颜色、形状、花色等)

  2、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交流。

  准备:师生收集的各种钮扣、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台

  在家中与父母一同收集、认识钮扣

  过程:1、操作活动,幼儿自由结伴交流自己带来的钮扣。

  2、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钮扣:外形、色彩、用途等。

  3、教师出示与幼儿介绍不同的钮扣,进行介绍。

  4、师生互相介绍,加深对钮扣的认识。

  游戏活动二:好玩的钮扣

  目标: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用钮扣玩出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玩法,体验分享的快乐。

  准备:幼儿已与家长在家中玩过扣子、各种钮扣若干

  过程:1、幼儿实践活动:这儿有许多扣子,你想玩玩吗,看谁玩的方法最多。

  2、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3、学*同伴既新又好的玩法。

  4、表扬玩法多的幼儿,鼓励大家学*。

  游戏活动三: 帮小兔穿衣

  目标:1、学*将5以内数量的排序。

  2、 继续练*扣钮扣的技能,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准备:人手一套兔子玩具(还可准备一些其它动物玩具,如小狗、小猫等),并穿一件带按扣的衣服(衣服上的钮扣数目1—5)

  过程:1、出示玩具兔子,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先帮兔子扣好钮扣再按数量的多少排序,并数一数,说一说。

  3、幼儿相互交换玩。

  4、师生交流评价。

  游戏活动四: 我设计的钮扣

  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扣子。

  2、鼓励幼儿积极想象,大胆绘画。

  准备:自制衣服样本若干张、彩笔、剪刀、浆糊、抹布

  过程:1、出示衣服样,提问:“这件衣服缺了什么呀?”

  (钮扣)“这么办呢?”(做钮扣)

  2、幼儿介绍自己准备设计的钮扣。

  3、提要求,幼儿操作活动。

  (1)大胆想象,设计与别人不一样的钮扣。

  (2)剪好以后,粘贴在相应的位子上。

  4、幼儿作品展示,介绍及评价。

  游戏活动五: 做钮扣

  目标:1、学*用搓圆、压扁、压模的技能制作钮扣。

  2、学会正确使用辅助材料。

  准备:油泥、泥工板、油泥模子、火柴棒、

  大衣服样一件(贴在黑板上或活动室的墙上)

  过程:1、出示大衣服样,启发幼儿除了用画的方法,还能用什么方法做钮扣。(油泥)

  2、引导幼儿回忆钮扣的外形特征。

  3、认识辅助材料,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可自做、可压模,做后用火柴棒做钮扣洞眼)。

  4、幼儿自由操作。

  5、幼儿将自己做的扣子粘在大衣服上,共同欣赏。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2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尝试对3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归类。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1、2、3的花朵两张;

  ——1、2、3、的点卡片各一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一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出示点子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

  5、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一张点卡去找和它一样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一些点子卡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一样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

  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这画面上有什么?先点一下每样物品有几个,再用连线的方法将和点子一样多的物品连起来。

  二、交流活动:找一样多

  师:现在看着画面说说和一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

  师: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他们的朋友真聪明!

  托班数学教案:母鸡妈妈生蛋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的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母鸡妈妈

  2。能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将其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活动准备:

  母鸡妈妈的裙子一条,头饰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若干,三个装有这些图形的篮子,几个肯德基的杯子

  活动重点: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过程:

  1、导入

  老师:瞧谁来了呀?(母鸡)母鸡妈妈想请你们做我的宝宝,好吗?小鸡快到妈妈身边来,让我亲一亲,抱一抱,好吗?

  2、母鸡生蛋

  老师: 和宝宝们在一起真开心,可是妈妈怎么发现有点肚子疼,“哎呀,不好了,宝宝们,我要生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出示积木)

  老师:哇!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宝宝们妈妈本领大吗?快来夸夸我呀!(《老母鸡》歌曲)

  3、把蛋送回家

  老师:刚才,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而且是各种形状的蛋蛋,你们喜欢吗?(请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形状)

  现在,妈妈请来了我的好朋友,“肯德鸡”,这个杯子里装着各种形状的蛋蛋,请每只小鸡宝宝拿一个杯子,把里面的蛋蛋放到和他一样形状的篮子里,好吗?(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托班的老师,在活动设计时我也是充分的考虑到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再根据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权衡。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我还是比较好的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同时在预设活动中,我整合了音乐,计算,语言,并且我个人觉得整合得还是比较得体的,没有一种硬生生的强制增加上去的感觉。为了更好的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我即兴的增加了一些打气的动作来渲染孩子们,以前哭闹得很厉害的王济海,被我的举止吸引了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为孩子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题学*,对于母鸡有了一点认识,所以当我以母鸡妈妈的身份要求他们来做我的宝宝时,孩子们显得很热情,并且从始至终王欣宜总是叫我“妈妈”,看来这个角色在她的头脑里已经根深地固了。

  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将“鸡蛋宝宝”放在活动室中让孩子自己去拣,篮子也应该放在不同的地方,避免太拥挤。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他们比较喜欢模仿,喜欢反复的摆弄物品,反复的重复一个动作,所以我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这样的形式来带动他们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有趣的钮扣(小班)(上)

  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都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事事都由家长包办,所以,至今有许多小朋友不会扣钮扣,*惯依赖**。但是孩子虽然小,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动手尝试的愿望,会主动接*。同时这一年龄的孩子,交往范围有了很大拓展,逐渐认同和接纳家庭成员以外的教师和同伴。动作开始协调,双手协调技能有了很大发展,逐步精细化。并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意愿,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而教师利用生活中孩子生活中发现的这一事件,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而引发了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既对钮扣的外形特征、及与人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又使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通过活动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而且以此在班级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互相帮助的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并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活动目标:

  1、活动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开展。

  2、通过收集各种钮扣,鼓励幼儿利用身边常见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大胆创造的能力。

  3、激发幼儿自主想象、大胆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家长园地的途径,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类有趣的钮扣。

  2、在家中,幼儿与家长共同说一说钮扣的外形、特点及玩法。

  3、教师准备:根据孩子的兴趣,教师思考可能开展的活动。

  主要活动 :

  游戏活动一: 好看的扣子

  目标:

  1、能够用简单的语句讲述钮扣的外观及用途。(如颜色、形状、花色等)

  2、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交流。

  准备:师生收集的各种钮扣、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台

  在家中与父母一同收集、认识钮扣

  过程:1、操作活动,幼儿自由结伴交流自己带来的钮扣。

  2、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钮扣:外形、色彩、用途等。

  3、教师出示与幼儿介绍不同的钮扣,进行介绍。

  4、师生互相介绍,加深对钮扣的认识。

  游戏活动二:好玩的钮扣

  目标:

  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用钮扣玩出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玩法,体验分享的快乐。

  准备:幼儿已与家长在家中玩过扣子、各种钮扣若干

  过程:

  1、幼儿实践活动:这儿有许多扣子,你想玩玩吗,看谁玩的方法最多。

  2、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3、学*同伴既新又好的玩法。

  4、表扬玩法多的幼儿,鼓励大家学*。

  游戏活动三: 帮小兔穿衣

  目标:

  1、学*将5以内数量的排序。

  2、 继续练*扣钮扣的技能,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准备:人手一套兔子玩具(还可准备一些其它动物玩具,如小狗、小猫等),并穿一件带按扣的衣服(衣服上的钮扣数目1—5)

  过程:

  1、出示玩具兔子,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先帮兔子扣好钮扣再按数量的多少排序,并数一数,说一说。

  3、幼儿相互交换玩。

  4、师生交流评价。

  游戏活动四: 我设计的钮扣

  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扣子。

  2、鼓励幼儿积极想象,大胆绘画。

  准备:自制衣服样本若干张、彩笔、剪刀、浆糊、抹布

  过程:1、出示衣服样,提问:“这件衣服缺了什么呀?”

  (钮扣)“这么办呢?”(做钮扣)

  2、幼儿介绍自己准备设计的钮扣。

  3、提要求,幼儿操作活动。

  (1)大胆想象,设计与别人不一样的钮扣。

  (2)剪好以后,粘贴在相应的位子上。

  4、幼儿作品展示,介绍及评价。

  游戏活动五: 做钮扣

  目标:

  1、学*用搓圆、压扁、压模的技能制作钮扣。

  2、学会正确使用辅助材料。

  准备:油泥、泥工板、油泥模子、火柴棒、

  大衣服样一件(贴在黑板上或活动室的墙上)

  过程:

  1、出示大衣服样,启发幼儿除了用画的方法,还能用什么方法做钮扣。(油泥)

  2、引导幼儿回忆钮扣的外形特征。

  3、认识辅助材料,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可自做、可压模,做后用火柴棒做钮扣洞眼)。

  4、幼儿自由操作。

  5、幼儿将自己做的扣子粘在大衣服上,共同欣赏。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方法同上)

  (评析: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评析: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的主体性。)

  (四)幼儿分组操作。

  1、第一、二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教师:请小朋友把数卡按顺序插在分类盒上,再给数卡送小玩具,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小玩具。

  2、第三组,看数字摆积木。

  教师:数字是几,就在下面的空格里摆上几个积木。

  (原教案是让孩子们看数字画点子,在这我改了看数字摆积木,一是孩子们刚升入中班,从没画过点子,于是就想用积木代替点子,让他们由积木慢慢的过渡到有自己来画点子,于是就改了摆积木。)

  3、第四组,看数圈画

  教师:数字是几,就圈上几个实物。

  (这一操作材料,我把它放到了延伸部分,由于这是第一教时,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样的练*,于是就放了和第三组一样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再完成这一操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4、第五、六组,数物拼板。

  教师: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找到实物卡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拼对了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好后再说一说“几个xx用数字x表示”。(活动结束后将数物卡片整理好)

  (五)交流与评价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4

  设计思路:

  “许多小鱼游来了”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而且他们对抓到小鱼以后吃小鱼的部分也很感兴趣,他们常常很兴奋的跟着我一起数抓了几条小鱼,然后告诉我应该先吃哪一条。于是,一个想法就在我的脑中孕育而生了,小班的小朋友不是正要学*数字:1、2、3吗,那我何不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呢。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便有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并初步理解这三个数字的含义。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2、“许多小鱼游来了”的音乐

  3、课前学*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重难点:认识数字1、2、3,并初步理解这三个数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

  教师介绍数字1、2、3的特点。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这位长的像棍子的叫1,小朋友们可以叫它小棍1。

  接下来这位是2,你们看它长的像什么啊?

  对了,2 长的很像小鸭子。我们可以叫它小鸭2。

  最后一位新朋友叫3,它长的有点像我们的小耳朵。所以我们可以叫它小耳朵3。

  我们再来摸摸它们,跟这三位好朋友打声招呼吧!(幼儿跟着老师念,加深幼儿对这三个数字的认识。)

  二、与数字宝宝做游戏

  1、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2、抓小鱼

  我们请我们的新朋友一起来玩“许多小鱼游来了”的游戏吧!

  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抓牢! 哈哈,被我抓到了,我现在要把它关起来。这是我抓到的第一条小鱼,所以我在他的身上贴上我们的新朋友小棍1。

  一条小鱼还不够,我又要来抓小鱼了。

  这是我抓到的第几条小鱼啊?(第二条)

  那我就在他身上贴我们的新朋友小鸭2。

  我还要再抓一条。

  这是我抓到的第几条小鱼啊?(第三条)

  那我应该在他身上贴什么呢?

  对了贴上我们的新朋友小耳朵3。

  游戏重复三次,抓三条“小鱼”

  3、吃小鱼: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小朋友,你们看看我抓到了几条小鱼啊?

  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2、3。

  哈哈,我抓到了3条小鱼。我可以美餐一顿了。你们说说看,我应该先吃谁呢? 你们这样我听不清楚。告诉我是第几条小鱼。

  (幼儿)先吃第1条小鱼。

  请小朋友指出小鱼身上的数字,并大声地念出来。按小朋友的要求“吃”完3条小鱼。

  根据时间安排,可重复游戏(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当大鲨鱼)。

  三、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朋友请小朋友到他们家去一起玩游戏,我们出发吧!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5

  活动设计背景

  让小朋友数一数每个人有几只耳朵,几只手,几只眼睛,几条腿等等,并让幼儿在家中找出数量为2的物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2的实际含义,会手口一致的点数2,会从多件物品中取出是2的物品。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初步感知2的实际含义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两个苹果,两朵花,数量为1,2实物卡片,

  学具:小塑料球每组一筐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带领幼儿反复练*,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按实物卡片取物,教师出示数量是1或2的实物卡片,幼儿从筐中取出相应数量的塑料球,边取边数,(重点练*取2)

  3、讲解2的含义,

  4、按教师的语言指示取出1或2个塑料球

  5、启发幼儿自己身上或活动室内找找那些物体的数量是2、要求幼儿能大声的回答。(至少1种)

  教学反思

  1、我感到应反复举例说明,让孩子由浅入深进行理解。

  2、对活动课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孩子在学*过程中,由适度的自由空间,可以互相找出相应数的实物。孩子可以理解和接纳,因为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从而使孩子在玩中学*,感到学*是快乐的,而不是一种压力。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通过*时教学时对孩子们的掌握,可以知道每一位小朋友掌握知识的快慢从而进行因材施教,以至于达到用自己最小的支持达到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节课堂气氛,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爱打瞌睡,讲一些小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通过活动过程,孩子们快乐的学会了要学的知识,但有个别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不牢固,今后在讲课需要反复的训练,以达到每位孩子都能掌握住新知识。

  4、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我应该反复的做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游戏,以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


5的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1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4.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法。

  教学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9个5相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二十三第1~4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惯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内容和自己的学*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乘法与除法

  1.复*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三、复*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完成练*二十三第1,2,3,4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单。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乐园走一走,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动物乐园”的场景)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情景回答。

  师:你能根据看到的情景提数学问题吗?

  生: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公鸡共有多少只?(教师最好能引导学生说出:大树共有几棵?)

  师:算式该怎么写?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6 3+3+3+3=12 2+1=3

  师:为什么要这样算?(引导学生说出3个2、4个3)教师板书:3个2 4个3

  师:说得真好,你把这个算式的意思说出来了。

  2、师:动物乐园的墙角边,一些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几朵花吗?怎么列式?(课件出示花)

  引导学生横着看,根据回答板书:5+5+5=15 3个5

  3+3+3+3+3=15 5个3

  3、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算式,得出有的算式都是相同的加数连加,有的算式的加数是不同的。)对啊,你们很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二、探索新知

  1、师:走进动物乐园管理员叔叔的办公室,看到了什么啊?(课件出示电脑)算算这里共有多少台电脑啊? 怎么算?(教师板书:2+2+2+2=8 4个2连加)

  2、(课件出示100台电脑)师:要是有这么多电脑,我们该怎么算呢?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简单的算法吗?

  预设:

  (1) 学生直接说出“乘法”,教师表扬,然后问:乘法该怎么写呢?

  (2) 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好多个2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教师说:我们就先来研究2+2+2+2这道算式吧,数学家们把4个2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4×2。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指名读)

  3、认识乘号

  认识这个符号吗?(乘号)我们一起来写乘号。教师带领学生书空乘号。

  乘号该怎么读?(读“乘”)

  4、2×4还可以写成——教师板书:4×2,指名读算式。

  5、对于这个加法算式和这两道乘法算式,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疑问,教师自己问:老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加法算式里都是2,怎么乘法算式中有一个4呢?4是怎么来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强调:原来4是指2的个数。

  6、你能把上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先指名一位学生把2+2+2改成乘法算式,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改写其他的加法算式。

  反馈,教师板书。板书的同时提问:5×3表示什么?

  师:2+1这个算式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再次强调只有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时候才能直接用乘法算。)

  教师指着课件上显示的若干台电脑,问:这里这么多电脑,该怎么写乘法算式呢?

  指名学生列式后,问:大家想想,是用加法算简单呢,还是用乘法算简单?(再次得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 巩固拓展

  1、我们接着再去动物乐园瞧一瞧,看还有谁在?你们看,那里有一群小朋友在跳绳呢。你能算出他们的人数吗?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加法算式(5+5+5+5=20)

  乘法算式(4×5=20)或(5×4=20)

  2、想想说说。

  (1)一共有( )个2枝(课件出示钢笔图:每盒2枝,有3盒)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一共有( )个5朵(课件出示花朵图:每束5朵,有2束)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听听,写写。

  教师说学生写算式。4个2相加;7个8相加。

  反馈:有的学生可能写乘法算式,有的学生可能写加法算式。教师把两种答案都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写乘法算式比较简单。)

  4、游戏。

  游戏规则:生:老狼,老狼,几点了?师:2点了。学生就要两个两个地抱在一起。

  教师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做游戏,其他学生在下面喊,然后根据上面学生抱的人数写出乘法算式。

  5、听到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一只狐狸也出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道聪明题,想考考我们。

  你有办法将下列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吗?

  2+2+2+2+1+1;3+2+4;6+3+3+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全班交流。

  四、 小结,畅谈收获

  我们参观动物乐园的行程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去游乐园玩(出示教科书第46页情境图)。我们一起看一看游乐园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二)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1)运用多种方式,呈现生活情境中有每份数量相同的情况。

  教师出示下图(课件)

  教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数——请同学们一架一架地数一数,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人?

  圈——请同学们将每架小飞机上的3个人圈起来。

  (学生圈完后教师在课件的上图中将每个小飞机上的3人圈起来。)

  说——请同学们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

  (2)制造冲突,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教师:想一想,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大家先在心中把这个算式默默地说一遍。

  教师:都想好了吗?下面请两个同学一组,开展一个“你说我写’’的游戏,一个同学说算式,一个同学写算式。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观察,了解两个学生相互配合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反馈交流情况。

  教师:在“你说我写”的活动中,有的组两个人配合得非常好,也有的组出现了问题,说说你们在写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有的组写乱了。)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同伴一听就明白吗?(这是5个3相加。)

  教师:这样一说,大家就都清楚了,我把算式写出来,看看是不是5个3相加。(板书如下:)

  3+3+3+3+3=15

  (3)认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征,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观察一下这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了吗?(加数相同,都是3。)

  教师:你能说出一共有几个3相加吗?(板书如下。)

  3+3+3+3+3=15

  5个3

  (三)自主尝试,强化认识

  教师出示下图(课件)。

  教师:小火车里的同学们玩得也很高兴呢!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每节小火车里的人数有什么特点?(每节小火车里面都坐了6个人。)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上图中将每个车厢的6个人圈起来。

  教师:要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怎样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告诉大家,让大家一听就明白吗?(4个6相加。)

  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个算式:6+6+6+6=24。

  教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都相同。)

  (四)加强体验,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

  (1)借助现实情境,激发学*需求。

  教师(出示下图):最刺激的要数过山车了!

  教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这是几个几?

  教师: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

  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7个2连加的算式,如下。

  2+2+2+2+2+2+2=14

  7个2

  教师:谁能说说自己在写这个算式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2)借助想象,进一步激发学*需求。

  教师:同学们写7个2连加就感觉到麻烦了,想象一下,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一些,需要10个2相加呢?20个2相加呢??这时你又有什么感觉呢?你有什么需要吗?

  (五)明确乘法的意义,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明确乘法的意义。

  教师:7个2连加确实写起来比较麻烦,在数学上有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听听小精灵是怎样说的。

  教师用课件播放小精灵的话,如下。


5的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学6》 (菁华3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学6》1

  活动目标

  1.复*认识6以内的数字和数序,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能够不受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物体的数量。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可镶嵌的泡沫板若干(一半是数字板,一半是与之匹配的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板)、立体大树一棵、演示用1~6数字卡各一张、磁性黑板一块、1―6数字胸卡若干、带点卡的形象拼板每个幼儿一套、塑料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不受干扰发现数字板与物体板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在通往活动室的路上,教师事先用泡沫板铺一条路,整条路面左边为相连接的数字板,右边为断断续续的物体板。)

  ①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发现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数字朋友家做客,(走到泡沫板前做惊讶状说)呀,前几天下的大暴雨把我们要走的路给冲坏了,我们只有把路修好才可以过去,可是怎么修呢?(教师手举一对相匹配的泡沫板)咦,这一段路没被冲坏,请小朋友来看一看,为什么要把这两块板子修在一起。”

  ②幼儿观察总结后,按照数字板与物体板相匹配的规律,将所有板子一一拼对好。

  ③教师以检查路面的形式进行,发现有不相匹配的板子,以路面不结实为由,请个别幼儿来修改。修改结束后带全体幼儿从上面通过。

  2、以做客的形式,复*认读6以内的数字和数序,理解数字的意义。

  ①幼儿按自己胸卡上的数字找带有相同数字的'座位。

  教师:“小数字的家到了,他们为我们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座位,请小朋友自己找一找和自己胸卡上数字一样的座位。”

  ②幼儿不受干扰找数字、认读数字。

  (出示一棵大树,将数字1―6若隐若现地藏在树叶之中。)

  教师:“这些小数字真调皮,他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请小朋友在这棵树上把他们找出来。”个别幼儿找着后指认出来,分组或全体幼儿做相应数量的动作或模仿相同数量的动物叫声来请数字出来。

  ③数字全部找完后,请个别幼儿排数序,比较数字间的大小关系。

  教师可提问:这六个数字中谁最小?谁最大?比1多1是几?比4少1是几?比5多1是几?

  ④幼儿操作活动:将拼板上的点卡按从1到6的顺序拼起来,构成一种物体。

  教师“小数字给我们准备了好玩的拼板玩具,你只要将拼板上的点卡按从1到6的顺序排成一排,就可以拼成一样好玩的东西来。”

  3、开展种花的活动,引导幼儿按数取物,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教师:“天色已晚了,我们要回去了,为了防止小路再被暴雨冲坏,我们要在小路两边种一些花,请小朋友选和胸卡上数字一样多的花,把它种在相应的数字板旁。”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学6》2

  设计意图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叙述教学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呢?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6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能按符号指示方向排序。

  2、能够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顺序。

  3、乐意参加教学活动,体验自主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数字卡片1——6、箭头标志一个。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住着6只不同的小动物的楼层,有6个数字!连线!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我们先来做一个拍手游戏,我出数字几,你们就拍几下手,好吗?

  2、开始部分

  ————今天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一一展示)

  ————哦,来了这么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来了几只小动物?哦,一共有6个小动物,那我想问一问,6个小动物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请一个小朋友找到6并展示相应的数字?这个数字6表示什么呢?那这个数字6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哦,原来数量是6个的东西都可以用6来表示

  3、出示符号标志“箭头”

  ————这个是什么呀?现在箭头指着哪一边啊?那哪边开始呢?现在我的方向变了……(依次变换,左、右、上、下)

  ————现在我把箭头放在小动物这里,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些小动物都排第几呢!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放一放。)对不对啊?这里的数字1告诉我们小朋友××排在第一……(第一、第二、再是第四、第五、再第三)

  ———玩小游戏“小动物藏起来”,用小手挡住眼睛(随意拿掉数学及小动物图片)请孩子说说排第几的哪个小动物不见了。

  4、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6以内的序数。(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新楼房盖好了,但是楼层都还没有标呢?请来看看箭头方向,箭头方向朝上,那应该是从哪往哪标啊?看看第一层在哪呢?在这吗?在这吗?请小朋友帮帮我?引导幼儿一一贴上楼层数1—6。(第三层开始可隔着来让小朋友试)

  ————楼层号都标好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你想让它住到哪一层就就把它贴到哪一层!(引导小朋友先说,再贴)

  ————好了,小动物们啊都住进了新楼房,他们说谢谢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

  5、操作游戏

  ————出示操作大卡片1,演示帮动物找到相应的楼层数,并用线连起来(先找到箭头方向)。

  ————出示操作大卡片2,动物排排队,请圈出其中的两个小动物排在第几。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也来动动脑筋,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张操作纸,不过上面的内容有一点点有老师的不一样,请小朋友先看清楚,再数数,然后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小朋友的作品都做对了,都很棒,表扬一下自己吧!

  活动延伸:

  ————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去看电影啦!这里是座位票,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请小朋友拿到票后找找自己的位置,老师等会要来查票,并请你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的第几号车厢找座位。)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设计意思:本班幼儿都是新生,没有经过小班的渗透和引导,孩子的的基础不统一,有好几个孩子的数数能力不强,所以安排了这节课。

  活动中的数都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教材内容自认为还是比较丰富的。符合我班幼儿的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中三个环节还是比较紧凑的,活动中有让孩子们操作的机会,最后环节中安排了延伸活动以巩固孩子的认知。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很积极配合默契,我的教具是楼房,每个幼儿都见过,是已有印象的东西孩子觉得不陌生,还有动物信新 家,本来也是幼儿园们喜欢卡通一点的想法。所以此次活动幼儿感到很满足,得到自己动手操作的快乐。活动的延伸部分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体验。

  不足之处:

  我班幼儿对于方位还不是很明确。下次活动中还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能让孩子更好的参与活动中。

  温馨提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学6》3

  活动目标:

  1、通过目测判断1——6的数量

  2、认识数字3,理解数字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卡片6张,分别画有6个苹果,6筐苹果......

  2、幼儿用书,笔

  活动重点(难点):

  同上目标1

  活动过程:

  一、目测6以内数量

  秋天到了,果子丰收了,有苹果、梨………看看,它们各有多少?

  1、出示6个苹果的卡片,有几个苹果?

  2、出示6筐苹果的卡片,让幼儿不用手点,看出有几筐苹果。

  3、出示梨的卡片,方法同上。

  4、出示桔子的卡片,方法同上。

  5、使用幼儿用书,要求幼儿部用手点,看出每一格中的水果有多少。

  二、认读数字3

  刚才我们在卡片上看到有几种水果?(3种)可以用数字“3”表示,“3”像耳朵,要求幼儿用普通话念准“3”

  三、游戏《星星的晚餐》


5的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1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4.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法。

  教学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9个5相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二十三第1~4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惯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内容和自己的学*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乘法与除法

  1.复*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三、复*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完成练*二十三第1,2,3,4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单。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乐园走一走,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动物乐园”的场景)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情景回答。

  师:你能根据看到的情景提数学问题吗?

  生: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公鸡共有多少只?(教师最好能引导学生说出:大树共有几棵?)

  师:算式该怎么写?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6 3+3+3+3=12 2+1=3

  师:为什么要这样算?(引导学生说出3个2、4个3)教师板书:3个2 4个3

  师:说得真好,你把这个算式的意思说出来了。

  2、师:动物乐园的墙角边,一些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几朵花吗?怎么列式?(课件出示花)

  引导学生横着看,根据回答板书:5+5+5=15 3个5

  3+3+3+3+3=15 5个3

  3、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算式,得出有的算式都是相同的加数连加,有的算式的加数是不同的。)对啊,你们很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二、探索新知

  1、师:走进动物乐园管理员叔叔的办公室,看到了什么啊?(课件出示电脑)算算这里共有多少台电脑啊? 怎么算?(教师板书:2+2+2+2=8 4个2连加)

  2、(课件出示100台电脑)师:要是有这么多电脑,我们该怎么算呢?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简单的算法吗?

  预设:

  (1) 学生直接说出“乘法”,教师表扬,然后问:乘法该怎么写呢?

  (2) 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好多个2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教师说:我们就先来研究2+2+2+2这道算式吧,数学家们把4个2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4×2。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指名读)

  3、认识乘号

  认识这个符号吗?(乘号)我们一起来写乘号。教师带领学生书空乘号。

  乘号该怎么读?(读“乘”)

  4、2×4还可以写成——教师板书:4×2,指名读算式。

  5、对于这个加法算式和这两道乘法算式,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疑问,教师自己问:老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加法算式里都是2,怎么乘法算式中有一个4呢?4是怎么来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强调:原来4是指2的个数。

  6、你能把上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先指名一位学生把2+2+2改成乘法算式,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改写其他的加法算式。

  反馈,教师板书。板书的同时提问:5×3表示什么?

  师:2+1这个算式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再次强调只有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时候才能直接用乘法算。)

  教师指着课件上显示的若干台电脑,问:这里这么多电脑,该怎么写乘法算式呢?

  指名学生列式后,问:大家想想,是用加法算简单呢,还是用乘法算简单?(再次得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 巩固拓展

  1、我们接着再去动物乐园瞧一瞧,看还有谁在?你们看,那里有一群小朋友在跳绳呢。你能算出他们的人数吗?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加法算式(5+5+5+5=20)

  乘法算式(4×5=20)或(5×4=20)

  2、想想说说。

  (1)一共有( )个2枝(课件出示钢笔图:每盒2枝,有3盒)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一共有( )个5朵(课件出示花朵图:每束5朵,有2束)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听听,写写。

  教师说学生写算式。4个2相加;7个8相加。

  反馈:有的学生可能写乘法算式,有的学生可能写加法算式。教师把两种答案都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写乘法算式比较简单。)

  4、游戏。

  游戏规则:生:老狼,老狼,几点了?师:2点了。学生就要两个两个地抱在一起。

  教师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做游戏,其他学生在下面喊,然后根据上面学生抱的人数写出乘法算式。

  5、听到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一只狐狸也出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道聪明题,想考考我们。

  你有办法将下列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吗?

  2+2+2+2+1+1;3+2+4;6+3+3+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全班交流。

  四、 小结,畅谈收获

  我们参观动物乐园的行程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去游乐园玩(出示教科书第46页情境图)。我们一起看一看游乐园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二)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1)运用多种方式,呈现生活情境中有每份数量相同的情况。

  教师出示下图(课件)

  教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数——请同学们一架一架地数一数,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人?

  圈——请同学们将每架小飞机上的3个人圈起来。

  (学生圈完后教师在课件的上图中将每个小飞机上的3人圈起来。)

  说——请同学们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

  (2)制造冲突,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教师:想一想,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大家先在心中把这个算式默默地说一遍。

  教师:都想好了吗?下面请两个同学一组,开展一个“你说我写’’的游戏,一个同学说算式,一个同学写算式。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观察,了解两个学生相互配合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反馈交流情况。

  教师:在“你说我写”的活动中,有的组两个人配合得非常好,也有的组出现了问题,说说你们在写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有的组写乱了。)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同伴一听就明白吗?(这是5个3相加。)

  教师:这样一说,大家就都清楚了,我把算式写出来,看看是不是5个3相加。(板书如下:)

  3+3+3+3+3=15

  (3)认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征,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观察一下这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了吗?(加数相同,都是3。)

  教师:你能说出一共有几个3相加吗?(板书如下。)

  3+3+3+3+3=15

  5个3

  (三)自主尝试,强化认识

  教师出示下图(课件)。

  教师:小火车里的同学们玩得也很高兴呢!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每节小火车里的人数有什么特点?(每节小火车里面都坐了6个人。)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上图中将每个车厢的6个人圈起来。

  教师:要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怎样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告诉大家,让大家一听就明白吗?(4个6相加。)

  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个算式:6+6+6+6=24。

  教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都相同。)

  (四)加强体验,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

  (1)借助现实情境,激发学*需求。

  教师(出示下图):最刺激的要数过山车了!

  教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这是几个几?

  教师: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

  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7个2连加的算式,如下。

  2+2+2+2+2+2+2=14

  7个2

  教师:谁能说说自己在写这个算式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2)借助想象,进一步激发学*需求。

  教师:同学们写7个2连加就感觉到麻烦了,想象一下,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一些,需要10个2相加呢?20个2相加呢??这时你又有什么感觉呢?你有什么需要吗?

  (五)明确乘法的意义,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明确乘法的意义。

  教师:7个2连加确实写起来比较麻烦,在数学上有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听听小精灵是怎样说的。

  教师用课件播放小精灵的话,如下。


5的认识数学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秒的认识数学教案合集五篇

  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秒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进率。

  教学用具

  演示用的实物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答。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一圈呢?

  (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间?

  (3)1时等于多少分?

  2.说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并写出来。

  二、揭示课题

  计算很短的时间,如运动会60米、1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做2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等,一般不用时和分计时,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这节课就来学*“秒的认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三、教学新课

  1.认识时间单位“秒”。

  出示带有秒针的实物钟,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针走得最快?

  指出: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我们*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认识分与秒的进率。

  教师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然后慢慢地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

  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

  (3)那么1分是多少秒?

  板书:1分=60秒

  3.体验1秒时间有多长。

  (1)教师报秒数,让学生从1写到10,看需要用几秒钟?

  (2)你呼吸一次,用几秒?

  四、巩固练*

  1.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有()根针,比较短的针叫()针,比较长的针叫()针,又细又长的针叫()针。

  (2)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分。

  (3)60分=()时60秒=()分

  2.练*教材第72页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三个时间单位,那就是时、分、秒。

  2.时、分、秒间的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

  3.时间正是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的,因此,同学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要从珍惜一分一秒开始。

  六、布置作业

  练*十九第5、6、7题。

  七、思考练*

  练*十九第9题。

  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秒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进率。

  教学用具

  演示用的实物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答。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一圈呢?

  (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间?

  (3)1时等于多少分?

  2.说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并写出来。

  二、揭示课题

  计算很短的时间,如运动会60米、1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做2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等,一般不用时和分计时,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这节课就来学*“秒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秒的认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三、教学新课

  1.认识时间单位“秒”。

  出示带有秒针的实物钟,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针走得最快?

  指出: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我们*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认识分与秒的进率。

  教师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然后慢慢地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

  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

  (3)那么1分是多少秒?

  板书:1分=60秒

  3.体验1秒时间有多长。

  (1)教师报秒数,让学生从1写到10,看需要用几秒钟?

  (2)你呼吸一次,用几秒?

  四、巩固练*

  1.填空。

  (1)钟面上有( )个数,有( )根针,比较短的针叫( )针,比较长的针叫( )针,又细又长的针叫( )针。

  (2)钟面上有( )个大格,有( )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 )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 )分。

  (3)60分=( )时 60秒=( )分

  2.练*教材第72页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三个时间单位,那就是时、分、秒。

  2.时、分、秒间的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

  3.时间正是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的,因此,同学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要从珍惜一分一秒开始。

  六、布置作业

  练*十九第5、6、7题。

  七、思考练*

  练*十九第9题。

  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3

  一、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练*十四1、6题。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出示课件)

  飞机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500米

  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生:(惊叹)

  (增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较小,家庭状况也并不太好,课外书很少,我预料到不太可能有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和关注的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谁记得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多少?

  生:12秒91。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重要呢?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4.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学生又不自主地跟着数数)

  (再一次观看动画,让学生刚才散乱的思绪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直观演示“10秒”是怎样数出来的,而且是由学生自觉自愿地数,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计算几秒的方法。)

  生:(抢答)10秒。

  师: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在给同学出题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几秒钟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锻炼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以便能够把课堂学*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对学生提出的明显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及时指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说脉搏的跳动,我就是让学生真的按照中医诊脉的方法找到寸关尺的部位,体验一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高兴。手中的学具钟表可以拨时间,闹表可以计算时间,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5.教学1分=60秒。

  师:有没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学?

  生:没有。

  师:同学们真棒!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是吧?

  生:是。

  师: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道难些的题,同学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主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表,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1分=()秒)

  师:谁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生: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

  生: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生: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师:大家观察到的都是这样吗?

  生:是。

  师:老师也观察一下。同学们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师:真的是这样啊,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书:60)

  生:(齐读)1分=60秒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方法、能力和*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6.体验1分的长短。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钟需要拍多少下手?

  生:30下。

  师:1分钟呢?

  生:60下。

  师:好,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师:(统计结果: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看看谁一分钟时间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别出心裁。

  (放映课件,钟面滴答滴答的行进一分钟)

  (再次放映课件,学生自由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生:我写了35个字。

  生:我把上衣脱下来再穿两回。

  生:我系了三次红领巾。

  生:……

  (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再一次体验“秒”,难度也随之加大,鼓励学生估算出大概的时间,渗透估算意识,并把活动延伸到课外,体验数学学*的乐趣。拍手、写字,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动作体验活动,活,但绝对不会乱;安静地想一分钟也是体验的过程,比拍手体验更准确,而且是让学生亲眼盯着钟面上的秒针转动了一圈,再一次巩固1分=60秒的结论;自由活动是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造性。经过前两次的体验,学生基本能够正确控制自己行动的时间。体验过程动静交替,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得的过程,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7.小结

  师:同学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

  生:40个。

  师:这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说明同学们也会充分利用时间,你们真棒!不过,老师还想让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大多数钟面上都有秒针,我们这节课学*了看秒针认识时间和看秒针知道经过几秒,那么除了有秒针的钟表之外,还有其他的计时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几秒的时间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电子辞典,这个位置有两个小小的数字,它们就表示秒,你们还能搜集到其他的计时工具吗?如果搜集到了,下节课把它带到课堂上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计算秒的工具还有秒表,但不常见,家长的手机上一般有这个设置,学生可以通过询问和自己操作找到,不过带到课堂上的可能性不大。带有“秒”计时的电子表也不太常见,所以需要搜集,下节课展示给了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

  (三)作业

  1.课后练*十四第1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学生在课上做,集体订正。

  2.课后练*十四第6题。学生回家自己看钟表统计时间,然后完成。

  (四)总结全课

  (重新回到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图)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到现在我们已经倾听过九次新年的钟声,对吗?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吗?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师:让我们再一次倾听新年的钟声,倾听时间远去的脚步声……

  (放映课件:全体倒计时,新年的钟声敲响)

  钟声回响中下课。

  (最后总结重新回到主题图,情境设置具有完整性。)

  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还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

  通过让学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观察钟表,在观察、比较中求知。

  教学难点:

  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突破方法:

  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亲身体验1分、1秒所做的事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活动所用的器材、表格等。

  学具准备:

  课前学生自行准备钟表,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

  1、激趣交谈。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现场魔术表演?老师今天准备了2个小魔术,想不想看看?那如果大家能闯过两关,老师就为大家表演表演。有没有信心?

  2、巩固旧知。

  第一关:请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不包括秒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介绍钟面结构。)

  第二关:请口答下面问题。(课件显示如下问题)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圈呢?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多少时间?

  3、表演魔术。

  教师表演两个小魔术。(①把盖子“变”出来;②吹一口气解开死结。)

  4、质疑揭题。

  师:你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盖子“变”出来和解开绳子的吗?(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过程快,所以看不出当中的奥妙。)

  那在日常生活当中,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秒”作单位。

  二、引导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

  (课件出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师:请打开书60页,把这句话画出来,再小声地读一读。

  2、说一说。

  师: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吗?学生自由说。

  (课件中准备了三个镜头:新年倒计时、红绿灯、跑步比赛。)

  3、介绍计量“秒”的工具。

  师:谁来读读明明提出的问题?指名读(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你们知道有哪些钟可以计量“秒”?学生自由介绍。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电子表、秒表、机械钟、刻漏。)

  (鼠标指着“刻漏”)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工具吗?这是古时候人们没有发明钟表时用来计时的工具,名叫“刻漏”。看到这个“刻漏”,对比我们今天的钟表,同学们,你有什么感想呢?

  4、三次观察,合作求知。

  (师把黑板上的钟面模型加上一根秒针。)同学们,请看这个钟面有什么变化?

  (1)第一次观察。(独立观察)

  请拿出你们的钟表,观察秒针,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秒针。

  (2)第二次观察。(同桌合作观察)

  ①请同桌合作观察秒针的运动,结合屏幕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大格呢?走1圈呢?)学生汇报。

  ②师用课件演示秒针分别走5小格(每小格停顿一下),即1大格有多少秒,再继续演示秒针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导学生说出秒针分别走的秒数,从而得出: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把这句话板贴出来)

  ③请一对好朋友到讲台分工拨一拨秒针,说一说秒数。

  ④同桌利用学具盒互动拨一拨、说一说。

  (3)第三次观察。(小组合作观察)

  ①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第三次观察:

  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多少?找出秒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来。

  学生汇报。

  ②师利用课件演示秒针和分针同时走动。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分=60秒,并板书出来。

  ③把课本60页左下角的这句话(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60秒)画出来,再齐读。

  5、看书、质疑。

  三、活动体验,感受1分、1秒。

  1、看书了解,初步感知。

  我们请看书61页第2题,这四个小朋友在1分钟里做了什么?

  2、分组活动,加强体验。

  ①感受1分。

  那如果给你1分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来做做试验。

  师定下活动要求,再利用课件“秒针走1圈的画面”计时。

  ②感受1秒。

  那假如老师再给你们一秒时间,也做刚才同样的事情,你能做多少呢?再试试。(师用拍手计时。)

  3、认识1分、1秒的价值。

  ①1分钟时间不算长,可同学们都能做很多事情。对比1分钟,1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可有的事物1秒能做很多事情,请看课件介绍,并小声地读读。(课件出示:血液在人体的大动脉里每一秒约流动50厘米,在大静脉里每秒约流动20厘米。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②同学们还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吗?(学生自由说。)

  师:课本63页第3题还介绍了一些事物在1分、1秒里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③课后我们也可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找个班会时间举行一个信息交流会。

  4、畅谈感受。

  同学们,虽然1秒时间非常短,可能拍一下手就过去了,可时间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那现在你对时间有什么看法呢?请谈谈对时间的感受。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四、联系生活,发展提高。

  1、课内练*。

  请打开书63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2、补充练*。

  (课件出示两题练*,设计如下:)

  一、请判断下面的时间单位用得是否合适。

  1、我们每天做早操用20分。()

  2、小芳跑50米用了10分。()

  3、小亮吃饭用了15小时。()

  4、小兰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用了12秒。()

  5、我们上数学课时,所唱的《拍手歌》大约15分。()

  6、从掌政到银川坐车大约30小时。()

  (同桌合作讨论对错,并想想不合适的时间单位应该怎样改。

  同桌汇报。汇报完第5题时,全班一起唱《拍手歌》体验15秒。)

  二、连线。

  爸爸一天小红跑上一节课洗一件

  工作100米衣服

  10分钟40分钟25秒钟8小时

  (请学生上讲台连线。)

  五、畅谈收获,延伸号召。

  1、畅所欲言。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节课40分钟快要过去了,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2、延伸展望。

  你还想学到什么?

  3、情感号召。

  相信同学们今后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行吗?号召:“我能行!”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圈是60秒。

  1分=60秒

  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5

  三维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 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 体验1秒钟

  ①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

  手练*,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 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 巩固练*

  1、做练*十四:1

  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 作业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十四第3题)

  教学后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