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9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美术,大班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已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2.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体验单色画的色彩效果。

  活动准备

  1.《小蛇变变变》画面三张。

  2.经过折叠的铅画纸:(1)橘子;(2)小房子。

  3.炫彩棒,餐巾纸,小毛笔,清水。

  活动过程

  一、互动游戏

  今天我们来玩个“小蛇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游戏一:小蛇变大象

  师:(出示画面一)左看右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

  (打开画面),小蛇变成大象了。

  提问:小蛇的头变成了大象的哪个部位,小蛇的尾巴变成了大象的哪个部位?

  小蛇新变出了什么?一变脑袋、二变胖胖的身体、三变粗粗的腿,四变大耳朵。看!大象来到草地上:

  游戏二:小蛇变小船

  师:(出示画面二)左看右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二、三(打开画面),小蛇打开变小船。

  师:小蛇的头和尾巴变成了小船的哪个部位?

  师:哪些地方是新变出来的?三变四变五六变,小蛇小蛇真开心,越变越多越好看。

  一、共同探索:小蛇变娃娃

  师:又来了一条小蛇(出示画面三),也要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它还会变大象和小舟吗?这次变个娃娃试一试。

  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二、三(打于画面),打开小蛇,什么也没有。

  师:想象小蛇的头可以变成娃娃的……帽子上的绒球?头箍上的花朵?

  师:想象小蛇的尾巴可以变成娃娃的……领带?飘带?红领巾?

  师:(由幼儿想象教师添画)二变脸蛋,三变辫子,四变五官,五变领子,六变红领巾。

  总结:将炫彩棒用手擦一擦,用水摸一摸,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变出一张颜色有深有浅自单色画。

  三、幼儿想象,大胆表现

  ●引导幼儿自选橘子或房子,分成橘子组和房子组。

  ●选择同一主题内容的幼儿坐在一张桌子上。

  师:橘子和房子也想变,想一想橘子和房子竖着、横着、倒着可以变什么呢?(为橘子乖房子各想三样)可以变的东西真不少,放在心里,画出来不能说,画好了可让对方猜。

  师:打开纸,转动一下想一想,它能变成什么呢?动物?植物?是人?是房子?是变运工具?

  ●确定内容,辨别打开的橘子(房子)是该物体的哪个部分。

  ●在纸的打开部分添画,将两边连接起来,构成新图像。

  ●添加细节,运用擦一擦或摸一摸的方法,画成单色画。

  四、拓展游戏,体验成功

  1.将橘子组和房子组的作品分别贴在展示板的左右两边。

  2.由橘子组和房子组轮番邀请对方变一变,看哪组变出的东西多。

  活动解析

  在美术游戏中敢想敢画

  “超级变变变”是一个借助已有的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为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为形式,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富有审美情趣的大班美术活动。活动中要求幼儿将原先提供的橘子、房子的简单图像通过折纸打开的方式“打碎”,添加组合构成新的图像,这不仅仅是新图像的呈现,而且隐含其中的是孩子们生活经验再现的一种情景。与以往光凭想象绘画方式不同的是:此活动“有中生变”,而不是“无中生有”。根据打开的两个图像之间形成联系,借助画面建立合理的联想,构成新的图像,旨在让每个孩子敢想敢画,帮助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体验想象的乐趣。

  该活动对每个幼儿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不但要求幼儿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还要敢于大胆想象创造,是一次较大的挑战。由于我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进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在游戏中把握方法

  要使“超级变变变”获得成功,有三个关键:一是能将原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后,重新定义为某一物体的部分图像;二是能逐步添加后使该物体的图像变得清晰;三是能围绕该图像进一步想象,使画面丰富,从画面上使幼儿了解创造的步骤方法。如果按照惯例运用演示或交代规则的方法,必然困十分繁琐而使幼儿望而生畏。为此,开展了以下三次游戏:

  第一次游戏:小蛇变大象

  我拿出折叠纸上的小蛇,模仿魔术师的语气让幼儿观察:“这是一条小蛇,看一看上面、下面、后面都没有东西,只有一条小蛇”,然后有意吹上一口气,再打开纸:“呼……变大象!”使幼儿了解一切变在折叠纸打开后的再定义中。

  第二次游戏:小蛇变小船

  互垂续以上方式,让小蛇变小船(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掌握变的关键)。请幼儿思考“小蛇还会变大象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打开谜底是小蛇变小船,进一步引导观察讨论:小蛇的头尾变成了什么,哪些是新变出来的。

  第三次游戏:小蛇变娃娃

  再次延续以上方式,和幼儿一起将小蛇变成小朋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演示,验证了以上方法,为选取其他图像开展想象创造条件。由于我把方法融人三次不断变变变的游戏情境中,又分解了难点,使幼儿觉得十分有趣而跃跃欲试。

  二、在游戏中敢想敢画

  这个活动不但需要幼儿大胆想象,而且要将自己的想象变为清晰的图像,这与他们日积

  月累的认真观察、有意记忆积累的表象分不开,否则就会出现“想得出画不出”的状况。为了消除幼儿的顾虑,在创作前我将幼儿分成橘子队和房子队进行团体擂台赛。并用“谁已经想好了,橘子变什么?房子变什么?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诉我。”无论幼儿在我耳边说什么,我都用“很好!不错!真想不到!”等加以赞扬,这一小小的举措,给了幼儿很大的激励,虽然他们此时不一定有独特的奇思妙想,但游戏式的启发又为大胆表现埋下伏笔。在以后的想象创造中,我还根据幼儿的现场反应,或提出问题或提出建议,扩大幼儿思考想象的空间,增强了想象的丰富性,提高了画面的生动程度。

  三、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乐趣

  活动结尾的一场擂台赛使游戏进入了高潮,由于谁都不知道对方变出的是什么,这一悬念牵动着每一个幼儿的思绪,随着两队幼儿的轮番邀请,谜底一个个揭晓,创造的成功体验也随之加深。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2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上的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

  从本学期开始,新教材里有了多了名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绘画作品,直接与大师作品对话,更好的促进幼儿欣赏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对活动也很感兴趣。于是在感受名画构图、色彩、线条的同时,我又为孩子们选择了一些贴*幼儿生活的画,本次活动我们以“红色中的和谐”作为欣赏内容,《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的特点,活动中试图打破幼儿的视觉*惯,让他们感受冷暖色的对比,从而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水*。

  但对于大班第一学期的幼儿来说冷暖色的对比稍有困难,因此,我把此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幷能尝试把冷暖对比色运用到幼儿绘画中去。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准备的材料有“课件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画——《家》”。课件制作巧妙、颜色鲜艳,冷暖对比强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提高了观察兴趣。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法并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幼儿看名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画面中所运用的冷暖对比色以及动静对比等内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幼儿自由欣赏、集体交流、教师小结,让幼儿理解作品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运用,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大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感知与讲述。

  二、分析与解释。

  三、幼儿作画。

  四、结束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感知与讲述中,我直接出示名画让幼儿观察,通过几个简单的提问让幼儿说说画里有些什么,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建立幼儿已有经验与新学*内容的联系。让幼儿初步与大师作品直接主动对话,他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可让幼儿自由讲述,我不做任何评价,只要孩子能说出就可以。本环节中发现孩子们还是比较积极去观察的。(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

  在第二个环节分析与解释中,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首先让幼儿说说看到画中很多红色的感觉,然后在再通过提问“画画的人除了用红色还用了什么颜色?”引出冷暖对比色在作品中的运用。接着让幼儿找找画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色?在幼儿充分讲述后,我做了一下总结,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使幼儿加深印象。动静对比环节中,我请幼儿通过观察,找出哪里用了直线,哪里用了曲线。然后再谈谈看直线和曲线的不同感受。为了加深幼儿对直线和曲线动静对比的认识,我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一下。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欣赏活动不能只注重对一件作品的欣赏,还必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运用,从而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欣赏经验。因此,我在介绍画家的同时,又请幼儿欣赏了马蒂斯的其他作品,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画家大量运用强烈对比色彩的风格。

  第三个环节是幼儿作画,我设计的是,出示一副未涂颜色的画——《家》,并问幼儿“小朋友你自己的家漂亮吗?”以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再通过欣赏色相环,引导幼儿把对作品中冷暖色调的理解运用到自己的涂色作品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力。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多数孩子颜色涂的还是很有创意的。

  第四环节结束活动,我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客人老师,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

  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识课中,就有提到味道这一常识,幼儿对味道已经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动正是前面知识的后续,新《纲要》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动建立在幼儿对味道已经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从感受到发现再到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喜欢贴*自己生活的东西,不喜欢拘泥于摹写对象的真实形象,因此我设计了《画味道》为题的美术活动。

  这次活动,开始环节的动机呼唤,鼓动幼儿的积极性,过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在结束环节把幼儿的兴趣引向欣赏和获得满足上。能帮助幼儿通过尝与说回顾对各种味道的认识与感受,通过画,将自己的感受大胆、创新地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儿的学*特点,通过交流与评价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获得肯定与满足感。这个活动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2、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材本身的特点。整合了社会、认知、艺术、语言等领域,确立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

  (2)、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激发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味道的体验,在活动中得到心情的愉悦。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幼儿能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形状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将在后面环节介绍中做具体阐述。

  3、说活动准备:

  同时,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各种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说出各种味道,掌握各种绘画的基本技能。

  (2)、为了让活动更有趣味性,我将场景布置成 “食品展览会”能更好的激起幼儿的兴趣。

  (3)、另外,本次活动的物质准备是: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莲、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为幼儿提供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为了让幼儿在作画时有一个轻松的环境,我准备了轻音乐一盒。

  二、说教法: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提问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游戏法,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开始就以参加“食品展览会”的形式品尝食物,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是提问法,教师提问的准确性,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的观察,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的学*与思考。

  再次,我还用了操作法,让幼儿品尝各种味道,并将味道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

  不错的创造性。使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的兴趣与信心。

  此外,我还用了示范法、交流法、鼓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突出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达到各个领域和谐统一,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幼儿熟悉的材料,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幼儿认知,锻炼幼儿的能力,本次活动我让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感官参与法:皮亚杰认知理论里提到:“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整个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尝、说、想,动手及动脑,进行学*,尝主要是尝味道,想是想想尝后的感受,说是将尝到的味道说出来,动手和动脑是让幼儿能动手将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创作的乐趣。

  2、另外,还采用了交流法,《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因此我为幼儿提供了说味道的环节,在活动这环节,让幼儿充分地将自己的创意说出来,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说教学程序:

  共有3个环节:

  1、尝味道,激发幼儿兴趣。

  2、画味道。

  3、说味道。

  第一个环节,我以参与“食品展览会”的形式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品尝,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将品尝味道后的感受说出来,为下画味道做铺垫。如:在幼儿品尝前,让幼儿明确尝后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从想到的和感觉到的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环节画味道,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在充分的感受后,对味道有了初步的体验,我以引导语“如果要用画画的方式表现你吃到的味道,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呢?”从而让幼儿回忆起已学的绘画方式,并且让幼儿对绘画方式进行搜索,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知道并启发幼儿用线、色、形等方式进行绘画,丰富

  不错的幼儿的实际经验,为幼儿提供各种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及时的给予幼儿鼓励与帮助,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第三个环节请幼儿谈谈自己的作品,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为了让幼儿能从多角度进行阐述,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让幼儿明确可以从什么角度对作品进行完整的阐述,如:“我尝到的是……味道,它给我带来……的感觉,所以我用了……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另外,以欣赏的角度,让幼儿说出最喜欢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的创造性。

  接着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梳理。也为活动延伸做铺垫。

  五、延伸推进: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迁移幼儿已有经验。(根据本次活动设计)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抓住幼儿的兴奋点,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本次活动中,我使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和程序的设计,会对活动重难点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本次活动以幼儿创造性为主,无法预计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因此我将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使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4

  一、设计意图

  材料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学*、创造的中介和桥梁,生活中的材料更容易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激起创作的灵感。所以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据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点,设计了活动《纸袋玩偶》,即满足了幼儿的学*需要,又能够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大胆的发挥想象,创作出形态可爱的动物形象。

  二、目标定位

  《纲要》在艺术教育的目标上强调,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纲要》要点和幼儿的现有发展水*,我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在活动中,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3、萌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增强探索能力。

  一个活动中最能体现课程目标的便是活动的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使整个活动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顺序。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活动难点:使用剪刀,剪出对称、布置合理的动物形象。

  三、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达到活动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1、信封若干、彩纸、剪刀、水彩笔、胶水

  2、教师制作的纸袋玩偶范例四五个

  3、背景音乐

  四、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兴趣出发,引导幼儿自主参与,自主地选择,这是《纲要》中再三强调的。在本次活动中,我始终坚持这一理念,给孩子创设宽松的环境与自我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自由,常加以激励和引导性启发,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并根据幼儿的需要适宜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幼儿的学*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观法:通过欣赏、观察教师提供的范例,刺激幼儿的视觉,激发创作的欲望。

  2、谈话法:谈话是语言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谈话能带给幼儿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说学法:在整个学*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真正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幼儿通过探索、尝试和动手操作,创作出形态可爱的动物玩偶。

  五、活动过程

  1、教师以带幼儿参加动物狂欢会的情境出示众多纸袋玩偶范例,激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两个纸袋玩偶,让幼儿观察、讨论这些纸袋玩偶是怎样制作的,分析会用到的材料、工具。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待幼儿观察讨论完毕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观察、讨论后的结果。

  3、每组选一名幼儿到老师这儿领取所需材料和工具,进行纸袋玩偶的制作。

  本环节中,老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出漂亮可爱的动物形象。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幼儿大胆构思出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的作品,这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通过这一环节,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工具,探究制作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4、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动物玩偶和老师一起参加动物狂欢会。教师播放音乐和幼儿一起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栏中,在区域中投放更丰富的材料,为幼儿提供继续创作的机会。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很多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内容的选择是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马路是幼儿熟悉的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深受幼儿喜爱,本活动贴*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能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及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活动运用了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大胆制作小汽车,设计出自己心中的马路。

  示范与范例法:老师直接示范给孩子看,学*一些关键的技能;在黑板上画上制作小汽车的图示。培养幼儿看图示折纸和回忆已有经验的能力。

  观察分析法:幼儿已经有过外出观察马路的经历,在课中可以互相交流关于马路上马路旁的景象。

  操作法: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小汽车,并装饰汽车,最后还有合作装饰一条马路。让幼儿主动探索和学*,获得制作汽车,装饰马路的技能。操作法对幼儿学*美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操作是本活动的主要环节。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的学*。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以获得装饰技能。

  三.说怎么教

  首先通过猜谜游戏带入汽车,引出马路,让幼儿互相交流马路上的景象,并出示简单的马路图,让幼儿观察发现,各种汽车做法不同(折、画、剪贴),一起幼儿折汽车的兴趣。

  在制作小汽车时,我想通过图示,让幼儿尝试边看图示边折纸,在考虑到这是新内容的情况下,我决定在幼儿无法完整折出汽车的情况下,带领幼儿一起看图示折,针对部分不会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这部分时间会用的比较长。

  将幼儿分组,把汽车贴在事先准备的“大马路”上,幼儿合作将心中的马路画下来。

  最后将各组的马路合并在一起变成一条更大更长的马路,幼儿给其取名字“热闹的马路”呼应主题。

  四.说教学程序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马路上热闹的景象。

  2.尝试边看图示边折纸,并会添画马路上和路旁的景象。

  3.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马路上的热闹。

  活动准备:白纸、油画棒、剪刀、双面胶、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汽车

  1.谜题:充气橡皮腿,喝油不喝水,送人有载货,奔跑快如飞。(打一交通工具)

  答案:汽车。

  2.(出示汽车卡片)今天老师也带来一辆汽车,现在我们就跟着它去马路上转转吧。

  3.小朋友回想一下马路上和马路旁边都有些什么?(树,汽车,人,红绿灯,斑马线等)

  4.马路上有这么多东西啊,老师今天带来一幅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5.图画画的是一个十字路口,上面都有些什么?

  6马路上的汽车有什么不同?(引出有画的有剪了贴的还有折了贴的)

  7.这种折汽车你会折吗?想学吗?

  (二)尝试边看图示边折汽车

  1.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白纸,边看图示边折。

  2.分步请幼儿讲解他是怎样折的(如对边折等)

  3.在重点难折的地方,先请幼儿尝试自己看图折,不会的话再跟随老师折。

  4.给自己的汽车涂好看的颜色

  (三)操作活动:装饰马路

  1.分成2组,将折好的汽车贴到马路上。

  2.在空的地方用记号笔添画各种各样的汽车,把马路填满。

  3.在路旁画上你以前看到马路旁的景象(如树,房子,人等)。

  (四)评价,并给马路取名字

  1.将两组的图画粘连在一起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自由评价这幅大图。

  2.提议给这大图取个名字。

  3.最后采用:热闹的马路。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6

  一、说教材(——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一把沙、一块砖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手中的宝,可以乐不思索的上半天。《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我选择生活中常用的"手套"作为教学内容(教学具,更易引起幼儿共鸣。)新《纲要》中也指出"要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我充分利用手套,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想象、创造,活动中充分(巧妙利用了幼儿手的各个部位及各部位(关节进行玩色)的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现在的幼儿对于色彩丰富,内容鲜明,形象生动的美术活动有着很大的兴趣和需要,而他们奇特的思维和想象力,以及丰富的生活艺术氛围也成为了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添加剂。而我设计的这堂美术活动《魔力手套》,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艺术力的机会,而且充分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幼儿手的各个部位及各部位的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并最终达到以下目标:

  二、说目标——根据年龄,多元发展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

  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发展情况,围绕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确立多元化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尝试利用手的各个关节、部位弯动印染手套,并进行变形想象添画,发展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能大胆动手操作,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难点定位于充分利用手的各个关节、部位弯动印染手套,并进行想象添画。(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利用关节弯动印染;难点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

  (三)活动准备:

  三、说准备——考虑周全,注重细节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在备教材的同时备幼儿。)

  (物质准备有:范作、小型)白色五指棉手套若干、颜料(滴于铺有海绵的盘子里)、记号笔、抹布。

  (经验准备有:幼儿了解过手的特征,有过玩色经验。)

  (在物质准备时还注意细节的设计,将颜料滴在铺有海绵的盘子里,这样幼儿在蘸的过程中就不会打翻或滴漏,能适度控制颜料,保证作品的成功率。)

  三、说过程——游戏贯穿,层次清晰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以目标为指导,我设计了四个环节。首先,观察小手导入,引发兴趣;其次,戴手套示范染色,(感知方法);然后,幼儿戴手套操作,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方法);最后,组织小手变形游戏、添画,(启发想象)。

  (一)观察小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第一环节:观察小手,引发兴趣)

  1、师:我们都有一双手,手心、手背和手指,手指弯弯有关节,我的小手真灵巧。你的小手在哪里?

  2、请幼儿分别点出手心、手背和手指,弯曲手指,发现关节。

  (幼儿对小手已有认识,所以都能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从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了在师生的互动在老师的引领下教师带领幼儿了解小手并指出手心、手背和手指,为接下来的活动内容打下铺垫。

  (二)教师戴手套示范染色(第二环节,示范染色,感知方法)

  1、师:快乐的六一要到了,小手得到了一件礼物。(出示手套)看,这是什么?(手套)这是一副有魔力的手套,我来试试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

  2、教师戴上手套表演示范:舞动小手,变化手的动作。(师引导语:"六一六一真快乐,得到魔力小手套,魔力手套跳呀跳,跳呀跳……哎呀!"魔力手套)不小心跳进了颜料里,老师继续弯动手指,变换不同部位去轻触颜料。(引导语:"跳进颜料真有趣,拇指弯弯碰一碰,食指弯弯碰一碰……每个关节动起来"在这里我巧妙地将指导语言编成小儿歌,使讲解示范的过程更清晰、简练。并注意)提示:轻轻地触碰颜料,自由选择颜色。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巧妙的运用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方法)而运用示范讲解使得内容很直观,易于幼儿了解,并且在示范的过程中进行暗示、提示,为幼儿之后的操作打下基础(做准备)。

  (三)幼儿戴上手套尝试(第三环节,幼儿操作,运用方法)

  (引导语:你们的小手有没有得到六一礼物?让你们的魔力手套也来变一变!)

  1、在这里老师提出要求:注意轻碰颜料;尽量多的弯曲不同关节,利用手的不同部位去印染;注意不混色;不碰到自己的同伴和衣服。

  2、师:你们也来戴上魔术手套试试吧!

  3、老师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戴上手套后,弯动各个关节,进行印染。这一环节教师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为幼儿树立信心和发挥想象。

  4、待大部分幼儿完成后,老师组织欣赏评价:我们的魔术手套都变成什么样了?请幼儿自由观察,并说说。(变成五颜六色了)这一环节让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创作和与同伴一起欣赏作品的乐趣,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

  (四)组织变形游戏(第四环节:变形添画,启发想象)

  1、哎呀,我的魔术手套又要变了!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师做一个造型。

  2、请幼儿看看、想想、说说老师的魔术手套变成的造型像什么?老师随即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记号笔添画眼睛,嘴巴等,使之更形象。

  这两个环节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并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造型,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接着请幼儿也来变一变,说一说,画一画。这一环节给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思考的同时,能够积极展示自己的成果。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不受任何限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充分引导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想象力,这正是体现了《纲要》所说的让幼儿大胆的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4、最后,请幼儿互相展示新造型,与同伴一起自由欣赏。你的魔术手套变成什么?邀请你的魔力手套变出的朋友一起来跳一个"快乐的六一"舞吧!(带领孩子跟着音乐自由地跳舞。)这一环节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及分享的乐趣。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四、说教法——丰富形象,灵活运用

  教要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游戏法、)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大胆设计出自己喜欢的礼物。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7

  一、设计思路

  冬天到了,雪花漫天飞舞,像鹅毛,像纸片,像棉花……纷纷扬扬,一下子,马路边,屋顶上,树上全挂满了雪花,顷刻间,这个五彩的世界穿上了银装,变成了雪白的一片。面对这一切,孩子们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惊讶。正是借助于孩子们这样一个心境,设计了《下雪天》这一课。

  本课在设计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新课标指出:美术教育是我国所有公民在中小学阶段必须接受的,而不是一部分人,要使这种全体性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游戏活动、欣赏、交流、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达到这一目的。同时,探究性学*也是美术学*的一种好方式,所以,在教师示范完后安排了这一环节:请学生欣赏思考这些雪花各有什么不同?该怎么剪?并试着剪一朵。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最后掌握不同雪花的剪法。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领域,通过本课的学*,要让学生感受冬天,感受雪,体会雪给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表现雪景的方法,创作出不同造型的雪花,并通过集体合作表现、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冬天。

  本课内容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名画欣赏,关维晓的《雪野》和莫奈的《鹊鸟》,引导学生观察下雪时及雪停了时各种事物的变化。第二部分为欣赏不同雪花的造型,感受六角形的雪花。第三部分为剪纸步骤,示范折三折的雪花如何制作。第四部分是一幅小朋友在创作雪景图的照片,为学*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因为主要是表现下雪时的情景,所以第一部分内容只是选取了关维晓的《雪野》作为欣赏的对象。第二部分内容基本保持不变。第三部分改成教师实际操作示范,这样学生观察得更清楚一些。第四部分则去掉了。在教学顺序上,也作了部分调整,即第二部分内容与第三部分内容调换了一下,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作了一些适当的增加,目的在于便于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大部分的学生都看到过下雪,都感受过下雪的景象,能表现雪景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剪团花的技法掌握。由于学生还没有"角"的概念,因此在折纸时会遇到困难,折完后,在画的时候,要注意绘制的角度与大小,剪时也要细心,不要剪断,否则前功尽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欣赏、交流体验、探究学*、集体合作、游戏活动等形式完成学*任务。

  四、教学目标

  1、观察雪花和下雪的样子,初步学*剪团花的基本方法和知识。

  2、学*折、剪、贴、添画或拼贴的方法,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表现雪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下雪天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雪景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

  五、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学*用剪团花表现手法创作出不同造型的雪花。通过集体合作,用剪、折、贴、添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下雪天的情景。

  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表现有生活情趣的雪景,剪团花时折、画、剪三步的处理与掌握。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在设计时尽可能地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谜语、游戏、音乐等,通过多媒体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探究学*、合作学*达到学*目的。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白纸、剪刀、胶水、各色彩纸、绘画工具

  2、教师:课件、范作、白纸、剪刀、背景纸

  3、环境设计与布置:运用蓝白色调,营造冬天洁白与宁静的氛围,并在教室周围适当张贴与"冰天雪地"有关的图片。

  4、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准备一些备用的白纸、彩纸、蓝色的背景纸以及相关的课件。

  八、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谜语,请学生猜一猜。

  师:小朋友,上课之前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这个谜语是:"一片两片三五片,掉到水里看不见。"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指名学生回答,谜底:雪花。)

  2、回忆想象下雪天的情景。

  师:猜对了,那你们看见过下雪时的情景吗?

  (学生回答,有也有可能没有。)

  师:有同学说有,有同学说没有,这都没关系,接下来,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跟着老师,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飞向小雪花的世界。

  (教师配乐朗诵有关雪花的诗歌,学生闭目回忆想象下雪天的情景:下雪天,真好看,房子变成胖老汉。小树好像大白伞,地上铺了白地毯。我也变成小神仙,嘴巴鼻子冒白烟。

  小朋友来堆雪人,小朋友来打雪仗,下雪天,真好玩。)

  3、欣赏《雪野》,感受下雪天的情景。

  师:好,请小朋友睁开小眼睛,看,多美妙的景色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白色的树、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望无边的大地……)

  师: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你看到的景色吧!

  (学生略作思考后指名回答:"漂亮极了!""多么美丽的景色啊!""我真喜欢下雪天!"……)

  4、揭题:《下雪天》。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集体合作创作一幅有关下雪天的画。

  (出示课题。)

  〔点评:用猜谜来安定学生情绪,又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回忆想象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兴趣,欣赏感受丰富学生的下雪天的情景储备,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交流欣赏,加强体验

  1、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

  师:小朋友,如果你刚好碰到这一天下雪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而最想干的一件事又是什么呢?

  (学生相互间交流,再指名说说。)

  2、欣赏雪花造型。

  师: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想打雪仗,有的小朋友说想堆雪人,那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一朵雪花,它究竟是长什么样子?

  (老师出示一些雪花的图片,学生欣赏造型。)

  师:其实雪花形状多样,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造型。

  〔点评: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进一步激发兴趣,欣赏雪花造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仔细观察的*惯,也为下面环节剪雪花作铺垫。〕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

  1、教师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

  师:看了那么多不同造型的雪花,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看老师怎样用一张白纸,把它表现出来。

  (教师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一边示范,一边解释每一步骤的要点,并重点强调难点的解决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并记住步骤及要点:一折,二画,三剪。)

  2、出示不同造型的雪花作品,欣赏讨论。

  师:那,我们再看,这些雪花各有什么不同?该怎么剪呢?

  (学生欣赏并思考剪法。)

  3、学生尝试剪折雪花。

  师:其实呢,方法差不多,只是画的花纹不一样,你能不能也来试着剪一朵跟老师不同造型的雪花?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折、剪,教师适时提醒每一步的要点,如折时注意"角"的问题,画的图案不要过分细小,剪时要细心,注意力度等。)

  〔点评: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有"法"可依,能迅速掌握剪折方法,范例欣赏,拓展学生思维,尝试动手,让学生剪折出不同造型的雪花,增强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集体合作,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要求。

  师:如果,我们只在这张纸上贴上刚才剪出来的雪花,老师总觉得这幅下雪天的画不够美,好像缺了什么。小朋友,请想想看,还可以加上点什么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小结:这节课,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幅雪景图,先是将剪下来的雪花贴在背景纸上,注意在底部留出适当的空白,在空白的地方添画或拼贴一些简单的景物,如雪人、树、房子等,同时,请把你的心情也表现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学生以大组形式完成一幅作品,教师分发背景纸,播放背景音乐,并作一些指导,如下雪时景物的变化,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合理地表现。)

  〔点评:利用小组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师的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美的画面。〕

  (五)、作品展示,综合活动

  1、交流展示作品。

  师:差不多,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幅雪景图,请各组组长将作品拿上来。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同时师生共同评评作品。)

  2、唱唱有关下雪天的歌。

  师:是啊,那么美的画啊!下雪了,冬天到了,新年也迈着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就让我们在《新年好》的歌声中,一起迎接2008年,一起迎接我们的北京奥运吧!会唱的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听,并跟着唱一唱。)

  〔点评:赏析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让学生的兴趣达到极点。〕

  (六)、小结拓展,课后研究

  1、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折、画、剪、贴等形式创作出了美丽的雪景图,小朋友们个个都表现不错。

  2、课后延伸。

  师:下课以后,小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些跟雪有关的知识,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点评:鼓励学生,激发持续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

  九、作业设计

  通过访问、查资料等形式了解跟雪有关的知识,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识课中,就有提到味道这一常识,幼儿对味道已经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动正是前面知识的后续,新《纲要》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动建立在幼儿对味道已经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从感受到发现再到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喜欢贴*自己生活的东西,不喜欢拘泥于摹写对象的真实形象,因此我设计了《画味道》为题的美术活动。

  这次活动,开始环节的动机呼唤,鼓动幼儿的'积极性,过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在结束环节把幼儿的兴趣引向欣赏和获得满足上。能帮助幼儿通过尝与说回顾对各种味道的认识与感受,通过画,将自己的感受大胆、创新地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儿的学*特点,通过交流与评价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获得肯定与满足感。这个活动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2、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材本身的特点。整合了社会、认知、艺术、语言等领域,确立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

  (2)、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激发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味道的体验,在活动中得到心情的愉悦。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幼儿能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形状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将在后面环节介绍中做具体阐述。

  3、说活动准备:

  同时,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各种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说出各种味道,掌握各种绘画的基本技能。

  (2)、为了让活动更有趣味性,我将场景布置成“食品展览会”能更好的激起幼儿的兴趣。

  (3)、另外,本次活动的物质准备是: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莲、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为幼儿提供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为了让幼儿在作画时有一个轻松的环境,我准备了轻音乐一盒。

  二、说教法: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提问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游戏法,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开始就以参加“食品展览会”的形式品尝食物,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是提问法,教师提问的准确性,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的观察,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的学*与思考。

  再次,我还用了操作法,让幼儿品尝各种味道,并将味道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

  不错的创造性。使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的兴趣与信心。

  此外,我还用了示范法、交流法、鼓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突出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达到各个领域和谐统一,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幼儿熟悉的材料,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幼儿认知,锻炼幼儿的能力,本次活动我让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感官参与法:皮亚杰认知理论里提到:“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整个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尝、说、想,动手及动脑,进行学*,尝主要是尝味道,想是想想尝后的感受,说是将尝到的味道说出来,动手和动脑是让幼儿能动手将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创作的乐趣。

  2、另外,还采用了交流法,《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因此我为幼儿提供了说味道的环节,在活动这环节,让幼儿充分地将自己的创意说出来,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说教学程序:

  共有3个环节:

  1、尝味道,激发幼儿兴趣。

  2、画味道。

  3、说味道。

  第一个环节,我以参与“食品展览会”的形式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品尝,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将品尝味道后的感受说出来,为下画味道做铺垫。如:在幼儿品尝前,让幼儿明确尝后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从想到的和感觉到的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环节画味道,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在充分的感受后,对味道有了初步的体验,我以引导语“如果要用画画的方式表现你吃到的味道,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呢?”从而让幼儿回忆起已学的绘画方式,并且让幼儿对绘画方式进行搜索,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知道并启发幼儿用线、色、形等方式进行绘画,丰富

  不错的幼儿的实际经验,为幼儿提供各种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及时的给予幼儿鼓励与帮助,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第三个环节请幼儿谈谈自己的作品,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为了让幼儿能从多角度进行阐述,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让幼儿明确可以从什么角度对作品进行完整的阐述,如:“我尝到的是……味道,它给我带来……的感觉,所以我用了……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另外,以欣赏的角度,让幼儿说出最喜欢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的创造性。

  接着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梳理。也为活动延伸做铺垫。

  五、延伸推进: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迁移幼儿已有经验。(根据本次活动设计)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抓住幼儿的兴奋点,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本次活动中,我使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和程序的设计,会对活动重难点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本次活动以幼儿创造性为主,无法预计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因此我将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使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9

  一、说目标: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对马路上的车辆以及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借着幼儿的兴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题《热闹的马路》进行活动。在之前,幼儿以会画马路边的房屋、树、和人物,为了扩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全部以立体的形式来展现马路上的车辆和周围的事物,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老师设计好的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来制作立体的汽车;画出马路周围的各种事物,并注意合理布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马路上来往的汽车,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设计,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重点:搭建马路上的立交桥。

  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

  难点:让幼儿合理布局十字路口的汽车,避免相撞。

  三、说准备:

  我以“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兴趣,我精心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纸盒(牙膏盒、饼干盒、小药盒)、做轮胎的卡纸。

  2、做红绿灯、树、房子、人物的彩色纸、玻璃纸筒。

  3、做灯的材料:果冻壳、吸管、橡皮泥。

  4、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记号笔若干。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A、情境谈话法:引导孩子回忆、说说参观过的马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B、讨论法:以出示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上海立交桥的建构和形状,让幼儿对立交桥有更深的认识。

  C、讲解提示法:出示老师做好的示范:汽车、绿化中的树、路灯、人物、房屋,让幼儿观察这些是怎样完成的。着重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地说出怎样在马路上搭建立交桥。

  2、学法:

  A、参与法:在此次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导地位,鼓励幼儿操作、创作的形式,自由发挥作出不同形状的汽车和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群。

  B、分组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将幼儿分成四小组进行操作,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的马路

  (1)师:“小朋友,前几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参观热闹的马路,你看到马路上有些什么呢?(汽车、各种各样的车、行人、红绿灯、路灯)

  (2)马路旁边呢?(楼房、树、绿化带、好多的店铺)

  2、看图片———有立交桥的马路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看看上海的马路,你发现马路上有什么?它跟我们官林的马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讲解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可以向多个方向行驶互不干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3、老师出示设计好的马路

  (1)师:“现在我们往宜兴的这条马路也在修建,我们来看看这条马路上有什么?”(车道)“中间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树木、花草、绿化带)

  (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车、树、人物、路灯、房屋,让幼儿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怎样做出来的呢?

  (4)示范搭建立交桥

  师:“立交桥搭建的时候,下面需要什么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马路上空)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盒子来搭建呢?

  (5)你们看看现在的马路热闹吗?

  那今天请小朋友来做设计师,把这条马路修建好,也建设成跟上海一样的现代化的大马路,好吗?

  (6)请孩子们商量好,你准备做马路上(边)的什么?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哦!

  4幼儿大胆创作,老师提出要求。

  (1)提醒幼儿在设计汽车时要美观、特别。

  (2)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桥。

  (3)幼儿运动剪刀时,注意安全。

  5、合理布局马路上的汽车、人物、路灯、大树和马路边的房屋。

  6、讲评;欣赏热闹的马路,邀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设计。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阅读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1)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9篇)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上的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

  从本学期开始,新教材里有了多了名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绘画作品,直接与大师作品对话,更好的促进幼儿欣赏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对活动也很感兴趣。于是在感受名画构图、色彩、线条的同时,我又为孩子们选择了一些贴*幼儿生活的画,本次活动我们以“红色中的和谐”作为欣赏内容,《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的特点,活动中试图打破幼儿的视觉*惯,让他们感受冷暖色的对比,从而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水*。

  但对于大班第一学期的幼儿来说冷暖色的对比稍有困难,因此,我把此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幷能尝试把冷暖对比色运用到幼儿绘画中去。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准备的材料有“课件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画——《家》”。课件制作巧妙、颜色鲜艳,冷暖对比强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提高了观察兴趣。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法并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幼儿看名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画面中所运用的冷暖对比色以及动静对比等内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幼儿自由欣赏、集体交流、教师小结,让幼儿理解作品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运用,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大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感知与讲述。

  二、分析与解释。

  三、幼儿作画。

  四、结束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感知与讲述中,我直接出示名画让幼儿观察,通过几个简单的提问让幼儿说说画里有些什么,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建立幼儿已有经验与新学*内容的联系。让幼儿初步与大师作品直接主动对话,他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可让幼儿自由讲述,我不做任何评价,只要孩子能说出就可以。本环节中发现孩子们还是比较积极去观察的。(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

  在第二个环节分析与解释中,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首先让幼儿说说看到画中很多红色的感觉,然后在再通过提问“画画的人除了用红色还用了什么颜色?”引出冷暖对比色在作品中的运用。接着让幼儿找找画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色?在幼儿充分讲述后,我做了一下总结,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使幼儿加深印象。动静对比环节中,我请幼儿通过观察,找出哪里用了直线,哪里用了曲线。然后再谈谈看直线和曲线的不同感受。为了加深幼儿对直线和曲线动静对比的认识,我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一下。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欣赏活动不能只注重对一件作品的欣赏,还必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运用,从而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欣赏经验。因此,我在介绍画家的同时,又请幼儿欣赏了马蒂斯的其他作品,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画家大量运用强烈对比色彩的风格。

  第三个环节是幼儿作画,我设计的是,出示一副未涂颜色的画——《家》,并问幼儿“小朋友你自己的家漂亮吗?”以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再通过欣赏色相环,引导幼儿把对作品中冷暖色调的理解运用到自己的涂色作品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力。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多数孩子颜色涂的还是很有创意的。

  第四环节结束活动,我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客人老师,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

  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2

  一、设计意图

  材料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学*、创造的中介和桥梁,生活中的材料更容易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激起创作的灵感。所以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据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点,设计了活动《纸袋玩偶》,即满足了幼儿的学*需要,又能够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大胆的发挥想象,创作出形态可爱的动物形象。

  二、目标定位

  《纲要》在艺术教育的目标上强调,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纲要》要点和幼儿的现有发展水*,我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在活动中,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3、萌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增强探索能力。

  一个活动中最能体现课程目标的便是活动的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使整个活动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顺序。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活动难点:使用剪刀,剪出对称、布置合理的动物形象。

  三、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达到活动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1、信封若干、彩纸、剪刀、水彩笔、胶水

  2、教师制作的纸袋玩偶范例四五个

  3、背景音乐

  四、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兴趣出发,引导幼儿自主参与,自主地选择,这是《纲要》中再三强调的。在本次活动中,我始终坚持这一理念,给孩子创设宽松的环境与自我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自由,常加以激励和引导性启发,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并根据幼儿的需要适宜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幼儿的学*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观法:通过欣赏、观察教师提供的范例,刺激幼儿的视觉,激发创作的欲望。

  2、谈话法:谈话是语言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谈话能带给幼儿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说学法:在整个学*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真正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幼儿通过探索、尝试和动手操作,创作出形态可爱的动物玩偶。

  五、活动过程

  1、教师以带幼儿参加动物狂欢会的情境出示众多纸袋玩偶范例,激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两个纸袋玩偶,让幼儿观察、讨论这些纸袋玩偶是怎样制作的,分析会用到的材料、工具。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待幼儿观察讨论完毕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观察、讨论后的结果。

  3、每组选一名幼儿到老师这儿领取所需材料和工具,进行纸袋玩偶的制作。

  本环节中,老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出漂亮可爱的动物形象。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幼儿大胆构思出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的作品,这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通过这一环节,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工具,探究制作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4、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动物玩偶和老师一起参加动物狂欢会。教师播放音乐和幼儿一起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栏中,在区域中投放更丰富的材料,为幼儿提供继续创作的机会。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纲要》中在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幼儿美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美术技能为主要的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美术创作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获得艺术感受,同时促进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此次活动我不规定幼儿一定要把机器人画得惟妙惟肖,而是让幼儿通过已经学过的各种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变化,大胆的设计创作出各种各样机器人,体验几何形状变化带来的美感和美术活动的快乐。

  机器人是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在幼儿园和家里,小朋友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还有在图画书、动画片、科普读物、照片等影音图像资料中都见过机器人,机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机器人有着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领,能给幼儿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愿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实际生产中机器人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离不开大胆创新,让幼儿对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萌发他们初步的创新思维,是本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二、说活动目标:

  1、学*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2、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设计机器人,萌发初步的创新意识;

  3、提高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想象创作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活动难点:大胆想象,设计和创作机器人。

  三、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法:

  此次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贯穿活动始终,目的在于让幼儿形象地感知和欣赏机器人。通过“会说话”的机器人课件,向幼儿展示和介绍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帮助幼儿感知机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通过机器人的语言代替教师的语言,比教师直接的讲述更为生动,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

  2、观察讨论法: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形成对机器人的整体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儿把握机器人各种造型的特点。而在观察后进行讨论,则能让幼儿加深对不同形状组合、变化带来的不同造型的机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动中,为了启发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来设计机器人,我通过让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图片、玩具等材料,说一说机器人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来组合,机器人的身体、头部、四肢等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装饰机器人的盔甲等等,让幼儿感受变化的、不同图形的组合能让机器人看起来更神奇和威武,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

  幼儿创作结束后,将幼儿最终完成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让幼儿挑选同伴中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可以选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各自作品的特点及优点。通过欣赏评价,有利于达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让幼儿学*他人的创作技巧,也有利于让幼儿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在开展本次活动前,我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查找图像、科普书籍、影像等资料,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机器人。同时,让家长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广泛应用的机器人,机器人帮助人类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儿经常看到关于机器人的动画片,玩过各种机器人的玩具,积累了很多关于机器人的感性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前期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带来的机器人图片;机器人的玩具;白纸、画笔等等。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4个环节,可以概括为“欣赏观察——想象讨论——设计创作——欣赏评价”四个部分。

  (一)幼儿观看、欣赏多媒体课件和机器人图片——感知、观察机器人造型及创作特点,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实际生活在广泛应用的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机器人,欢迎来到神奇的机器人世界。现在,小朋友们跟着我进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课件内容:5个在不同领域工作的机器人分别围绕名称、功能等进行自我介绍)

  (作为活动开始部分,以“会说话”的机器人课件直接进入活动,是为了能够在活动一开始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机器人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机器人,探索机器人的世界,能够打开幼儿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求知欲,同时也是在幼儿记忆中留下丰富的视觉的形象,丰富幼儿关于机器人的经验,为后面幼儿大胆想象设计机器人做铺垫。)

  2、幼儿分享、交流机器人图片。

  机器人:我还听说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帮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机器人朋友,真开心!请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机器人朋友吧。

  幼儿上前将带来的图片给教师,教师将其展示在全体幼儿前。幼儿讲述自己带来的机器人长什么样,它是什么形状组成的,他能用来做什么等等。教师抓住幼儿讲述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机器人的主要特征,分析机器人可以由哪些图形组成。

  教师: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来表示机器人的身体(头部、四肢等)。

  教师: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装饰机器人的盔甲呢?

  (这一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变化的、不同图形的组合能让机器人看起来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二)“我是小小设计师”—— 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创意,分享同伴多样化的设计。

  机器人:哇,小朋友为我介绍的好朋友都好厉害啊,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们是一名设计师,你们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幼儿进行大胆的想象。一段时间后,教师请幼儿上前大胆交流自己的创意,给大家说一说,设计的机器人长什么样,由什么形状组成的,能够为人类做那些事。

  (让幼儿先进行足够的时间的想象酝酿,不至于匆忙下笔创作。交流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原有经验,联想和迁移在各种资料中关于机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时也是在交流中探索、发现基本的创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三)幼儿设计创作,教师个别指导——学*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1、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机器人;

  2、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图形组合创作,并注意变化;

  3、教师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创作。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既根据个别差异给予幼儿技法上的帮助和注重他们思维的发散,又给予幼儿充分的创造空间,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幼儿进行自主创作,始终扮演幼儿创作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我注重让幼儿在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

  (四)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分享交流创作技巧,体验创作的快乐。

  将每一个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请幼儿欣赏并相互点评。也可以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主要围绕目标1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欣赏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一个机器人?为什么?

  教师: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么形状来设计机器人?

  (我指导幼儿进行相互欣赏,尝试分析、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让幼儿充分表达对美的体验,以及提高他们审美能力,获得美术活动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活动结束

  机器人小结:今天小朋友设计了好多种机器人,为机器人王国里添了好多新朋友。这些机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状,真漂亮。原来变化一下就有很多类型的机器人了。真感谢你们!

  (以机器人与幼儿对话结尾,达到活动首尾呼应的效果。通过点出形状组合的变化,帮助幼儿掌握本次活动的重点。)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下册,第六主题活动《我的春天》内容的一节拓展活动。因为春天来到了处处欢歌笑语、鸟语花香、春光一片,景色非常美好,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关春天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一主题的内容在教材中站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有许多故事、儿歌、歌曲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可见春天内容是孩子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本次活动是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引用一个故事里面的一首小诗为导入,描绘出春天的特征,再用排水画涂底色作铺垫展开的拓展活动。符合季节变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要。题目改为《多彩的春天》,更能表达出孩子们盼望春天热爱春天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老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能摒弃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写生--语言引导--欣赏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

  设计思路: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春天的特征,抓住春天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绘画创作,能够统一构思和意见。

  难点:幼儿能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掌握排水画的方法,使一幅画变得更完美。

  四、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感知《叫醒春天》故事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美景。

  2.幼儿能学会用排笔作画的基本方法。

  3.幼儿能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

  五、教学准备

  1.课件、相机、一张范画

  2.幼儿已听过童话故事《叫醒春天》。

  3.油画棒、素描纸、水粉(黄、绿)、塑料布等工具。

  六、说设计

  1.教法

  我主要采用是提问法、充实法、讨论法、总结法。通过一个故事里面的一首小诗导入活动,让小朋友们说出春天景色的特征,看到和感觉到了那些春天的特征。通过充实法孩子们观看课件丰富视野,补充了认识的不足。通过讨论法,孩子们决定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内容。用排水画的方法来涂底色引起幼儿的兴趣,知道涂底色是可以用多种方法的。通过简短总结法,老师总结出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对于大家的表现给予肯定。

  2.学法

  孩子们课前先要进行观察春天特征的一些活动,这样有利于丰富思想和回答问题。再让孩子们在观看课件,欣赏美丽的春天景象,丰富和加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有助于下一步的绘画创作。接着孩子们进行讨论,选择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表达方式。孩子们在进行绘画创作过程中,要描绘出较明显的春天景色的特征。最后孩子们一起学*排水画的方法涂底色,使画面更有新意。

  七、教学程序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

  师:《叫醒春天》这个故事小朋友都听过,故事里面的小灰鼠为小白鼠朗诵的那首小诗大家还记得吗?那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吧!

  2.出示PPT,引导幼儿作画。

  出示文稿,教师朗诵诗内容

  师:一闪一闪,阳光闪耀在青草之间。

  一闪一闪,露珠闪耀在花朵之间。

  一闪一闪,小鱼儿闪耀在波浪之间。

  一闪一闪,春天的蒲公英闪耀在你暖暖的笑容之间。

  那是一首暖洋洋的小诗,好像每一个字都是蘸着阳光写成的。

  提问:

  师:小灰鼠用了这么一首美丽景色的小诗叫醒了春天,小朋友来想一想,被叫醒的春天还会有什么样的美丽景色呢?

  幼儿:小草发芽了、桃花开了、小燕子飞来了--------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将这些美丽的景色画出来,好吗?先不要涂底色。

  3.幼儿作画

  (1)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带有春天的图片)

  (2)出示范画

  师:小朋友的画已经画好了,这是小朋友画的一幅画,今天老师来教小朋友用一种新方法来涂底色。

  (3)出示画画工具,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方法及要求。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刷子和一些调好的颜料,先将刷子轻轻的沾满颜料,记住不能沾的太多,会滴下来,可以在小碗的边上轻轻的靠一下,我们可以用从左向右、或者从上向下的方法涂,选择一种方法顺着一个方向涂到底。老师选择从左到右的方法,不要反复的在同一个地方刷,如果有没涂到的地方,可以从后面再向前涂一下就可以了。

  师:好了,我的画完成了,小朋友想动手去试一试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黄色和绿色两种颜料,选择其中一种颜料去试试吧!

  (4)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欣赏

  (1)教师将幼儿作品照下在白板上播放。

  (2)教师小结:涂好的小朋友把刷子放在小盘子里,我们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作品吧!小灰鼠用一首美丽的小诗来叫醒了春天,我们今天用一幅美丽的画叫醒了春天,还学了一种新的涂底色的方法,因为要等到画干呀,还需要一点点时间,那我们先*室,等画干了,我们将它布置在春天的美术专栏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欣赏,好吗?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反思:用这样的导入方法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它不是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的。在活动中,我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用新颖的排水画涂底色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为幼儿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可能由于幼儿的蘸颜料的湿度上把握的不是太好,导致画纸太湿,不能很好的呈现出来,有可能导致作品的损坏。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5

  一、说目标: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对马路上的车辆以及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借着幼儿的兴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题《热闹的马路》进行活动。在之前,幼儿以会画马路边的房屋、树、和人物,为了扩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全部以立体的形式来展现马路上的车辆和周围的事物,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老师设计好的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来制作立体的汽车;画出马路周围的各种事物,并注意合理布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马路上来往的汽车,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设计,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重点:搭建马路上的立交桥。

  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

  难点:让幼儿合理布局十字路口的汽车,避免相撞。

  三、说准备:

  我以“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兴趣,我精心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纸盒(牙膏盒、饼干盒、小药盒)、做轮胎的卡纸。

  2、做红绿灯、树、房子、人物的彩色纸、玻璃纸筒。

  3、做灯的材料:果冻壳、吸管、橡皮泥。

  4、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记号笔若干。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A、情境谈话法:引导孩子回忆、说说参观过的马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B、讨论法:以出示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上海立交桥的建构和形状,让幼儿对立交桥有更深的认识。

  C、讲解提示法:出示老师做好的示范:汽车、绿化中的树、路灯、人物、房屋,让幼儿观察这些是怎样完成的。着重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地说出怎样在马路上搭建立交桥。

  2、学法:

  A、参与法:在此次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导地位,鼓励幼儿操作、创作的形式,自由发挥作出不同形状的汽车和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群。

  B、分组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将幼儿分成四小组进行操作,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的马路

  (1)师:“小朋友,前几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参观热闹的马路,你看到马路上有些什么呢?(汽车、各种各样的车、行人、红绿灯、路灯)

  (2)马路旁边呢?(楼房、树、绿化带、好多的店铺)

  2、看图片---有立交桥的马路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看看上海的马路,你发现马路上有什么?它跟我们官林的马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讲解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可以向多个方向行驶互不干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3、老师出示设计好的马路

  (1)师:“现在我们往宜兴的这条马路也在修建,我们来看看这条马路上有什么?”(车道)“中间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树木、花草、绿化带)

  (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车、树、人物、路灯、房屋,让幼儿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怎样做出来的呢?

  (4)示范搭建立交桥

  师:“立交桥搭建的时候,下面需要什么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马路上空)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盒子来搭建呢?

  (5)你们看看现在的马路热闹吗?

  那今天请小朋友来做设计师,把这条马路修建好,也建设成跟上海一样的现代化的大马路,好吗?

  (6)请孩子们商量好,你准备做马路上(边)的什么?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哦!

  4幼儿大胆创作,老师提出要求。

  (1)提醒幼儿在设计汽车时要美观、特别。

  (2)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桥。

  (3)幼儿运动剪刀时,注意安全。

  5、合理布局马路上的汽车、人物、路灯、大树和马路边的房屋。

  6、讲评;欣赏热闹的马路,邀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设计。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下册主题画《我家的房子》。本节课是在幼儿学*了添画、涂色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既可以让幼儿对主题画的认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染纸、意愿画打下基础,结合《幼儿指导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所以在《我家的房子》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想象并粘贴出幼儿心中的房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家中房子的外形结构、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讲解等形式使幼儿掌握各种房子的外形以及做房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幼儿观看多媒体、观察老师的家、动手粘贴等活动去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大胆创作粘贴的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体现了幼儿“学”和教师“教”的主要方向,只有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法以及学法,使教师有目的的引导“重点”,化解“难点”,本着这样的观念,我设计本次学*活动重点为:让幼儿想象做出自己最喜欢的房子。难点是:教幼儿学会粘贴的方法和技能。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需要,我主要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幼儿通过美术活动的教育,加深对艺术的认识。还采用了示范讲解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三、说学法:

  为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并从中感受美创造美。因此我主要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更好点的凸显重点,有效的化解难点,体现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我打算用两此活动来完成本主题内容。活动一:让幼儿粘贴出心中的房子,使幼儿对自己心中的房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活动二:让幼儿画出心中最美的房子。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对美的提炼和升华。今天我打算只完成活动一的教学内容:

  整个活动流程我用了五个环节来完成的,每个环节的过渡都是由浅入深的进行导入,最后达到使幼儿有很强的求知欲的这种境界,特别想做出心中最美的房子。

  我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谈话活动:“现在的家”。通过幼儿*时的观察和课堂上的回忆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说一说现在的家在哪,房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我的第二个环节是课件展示:“美丽镇巴的房子”和“卡通王国的房子”。这一环节我收集了几张镇巴的图片通过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房子的不同外形,后来又把幼儿引入到卡通王国里去观察房子的不同外形。现在他们已经对不同外形的房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接下来以一个小小的游戏把幼儿引入到第三个环节:“我的家”(关于老师家的画),通过师幼谈话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家多漂亮,从而生出自己造漂亮房子的愿望。

  第四个环节:幼儿粘贴:“心中的房子”。这一环节中就是示范清楚幼儿粘贴的步骤和方法。幼儿亲手操作的时候,我要给予引导或指导个别幼儿。

  第五个环节:展示幼儿作品。表扬做得好的幼儿,鼓励需要进步的幼儿,同时还要教育幼儿爱自己的小家,还要爱幼儿园的大家。跟随着音乐走到外面再仔细看看我们美丽的大家园。

  总之,对本节活动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兴趣,体现了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活动背景

  我班的孩子是我从小班带到大班的,对于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力发展我都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在教学活动中,我一直担任美术领域的教学,通过小中班的积累,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和表现形式,比如:粘贴、泥塑、装饰等,但是在*时的艺术活动中,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想象力很丰富,但技能不足,作品常常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有的孩子技能技巧掌握的不错,但只停留在模仿阶段,没有自己的创意,表现形式单一。

  前段时间,老师都在进行户外器械的增补和区角材料的创设,当看到老师将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了漂亮的器械、教玩具时,孩子羡慕极了,常常围在老师身边,也想来一试身手。“老师!这个是怎么做的呢?”“老师!我来帮你做好吗?”一言一行中表现出了对废旧手工制作的极大兴趣。因此,我以此为契机,根据班上幼儿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点,选取了在幼儿生活中也是在区角制作中孩子们最常见、最易收集的瓶子作为活动主要的操作材料,并以促进幼儿在原有美劳创作技能能力基础上有所提高为目的,设计了本次大班美术活动《漂亮的瓶子》。

  《纲要》中艺术领域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以及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化的人和事,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发展水*,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积极参与瓶子的装饰、改造和制作,体验自主自由创作的乐趣,同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适宜的材料和方式对瓶子进行装饰,并用语言表达自己创作的意图,发展动手和动口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用适宜的材料和方式对瓶子进行“主题式”的装饰。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创作的意图。

  在选取材料时,幼儿可能会出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材料,而忽略了自己自身的能力范围,比如:幼儿想用卡纸装饰瓶子,但卡纸的使用需要剪刀的配合,如果剪刀使用不熟练,势必影响卡纸使用,针对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我将“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用适宜的材料和方式对瓶子进行装饰”作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作品完成后,让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创作的意图,能增强幼儿总结的能力,强化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技能技巧的掌握。

  难点:采用“主题式”的装饰对瓶子进行装饰。

  在*时的积累中,孩子在艺术活动中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构图能力和技巧,但很多孩子在创作时还是有主题不鲜明,作品表现内容太零散。作为老师、作为引导者,我们应该在每一次活动中找到一个突破点,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本次活动中,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可能会通过观察范例发现某些作品中“主题式”的装饰形式,但更多的孩子可能孩子只是停留在对瓶子进行点缀性的装饰上,因此,可以通过让孩子看范例和欣赏同伴典型作品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学*采用“主题式”的装饰对瓶子进行装饰。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活动前准备: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各种塑料瓶子,并把它清理干净。幼儿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安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所以在请家长协助准备材料时,我特意提出孩子们在操作中所使用的都必须是塑料瓶子,因为塑料瓶子不会破碎,能保证孩子们操作的安全性。

  活动中的准备:

  1、各色水粉颜料、棉签、卡纸、剪刀、胶泥、双面胶、抹布、废报纸。

  这是一堂幼儿自主自由的美术活动,所以材料的提供不但要考虑孩子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满足全体幼儿的选择需要。颜料用于绘画,对瓶子进行*面装饰;卡纸可以满足幼儿剪、贴的需要,对瓶子进行立体的装饰;胶泥可用于对瓶子进行立体装饰,提高幼儿压、捏的技能。

  2、根据活动内容,我创设了“瓶子变变变”的情景,这样能给孩子一个暗示,为活动展开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孩子兴趣,为其更为主动的学*提供了可能。针对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

  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情景的创设能马上抓住每一个孩子的视线与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与暗示,我创设了“瓶子变变变”的情景。

  2、观察指导法:

  美术活动幼儿操作环节中,经常说到“教师巡回指导”,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目标不明确,需要老师的巡视来加以指导,也能增加幼儿操作的安全感,同时也便于掌握幼儿在操作中的随机信息,然后老师再把这些信息抛给幼儿,让幼儿说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让幼儿的实践操作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加突显老师在活动中引导者的角色。

  3、整合教学法:

  这种方法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至于使幼儿学起来枯燥无味,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活动中以装饰活动为主线,与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作品的语言活动相融合。

  此外,活动还将适时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以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对瓶子“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运用观察法、操作法、师生交流生生讨论等学*方法。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几环节:

  一、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

  二、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三、做一做,动手探索创作

  四、讲一讲,分享交流作品,体验成功快乐

  第一个环节: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

  这个环节我以一个魔术师的身份出现,通过“瓶子变变变“的魔术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通过瓶子前后变化发现瓶子的外观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时,老师顺势介绍:“有的瓶子上还藏着故事呢!你发现了吗?”引导幼儿发现瓶子的主题式装饰,初步感受到不用的瓶子也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让幼儿感受瓶子“变废为宝”的美,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动手创作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在欣赏完瓶子前后的变化后,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被激发出来,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也来尝试一下。我以“你想让瓶子有什么变化?”“你想要什么材料装饰瓶子呢?“让幼儿通过讲述来明确装饰的不同方法,为接下来的动手操作整理好思路。

  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创作设想和制作思路,是很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2个,第一,它可以帮助孩子明确主题,为创作提供内容。第二,它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拓展思路,吸纳别人的创意的同时,确立了自己的主题。

  五、做一做,动手探索创作

  《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已有经验、学*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地去说教,而是把学*的主动权放给孩子。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来,在肯定大部分幼儿创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许他临摹范例上的有的内容,也可以允许他学*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师用语言去帮助他开导思路,“你*时会画什么,今天都可以画在瓶子上”“你想做什么?老师帮你做一个形状,你来添,使它变的更加漂亮。”这个环节,老师要善于观察操作过程中主题较鲜明创作内容典型的案例同全体幼儿分享,引导幼儿完成作品。

  这一环节既包括活动的重点,又含有难点在里面,在教师的细心的观察和正确的引导下,活动的难点主题式装饰,很轻松就可以克服了。

  六、讲一讲,分享交流作品,体验成功快乐

  《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我们知道,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我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呢?”为孩子们搭建了彼此交流展示的*台,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骄傲。

  七、延伸活动:

  1、在自由活动中,继续让幼儿制作,并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材料装饰后的瓶子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贴了胶泥的瓶子能做花瓶用,宽口瓶可以当笔筒,用颜料装饰的瓶子可以放进豆粒做响筒等等“

  2、继续在班中开展各类“变废为宝”的制作活动。

  3、结合活动中幼儿个体能力进行提升,投放各类操作材料在美工区,提升幼儿综合运用能力,由本次的个人创作过渡到集体创作。

  整个活动,我遵循着让孩子“做得开心,做得自由”的理念为原则,以《纲要》精神为依据,以“来之幼儿,还之幼儿”为突破口,使幼儿的操作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力、环保意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不一定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创造家,但我们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创造的精神,让我们人人都爱上创造!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8

  一、说目标: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对马路上的车辆以及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借着幼儿的兴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题《热闹的马路》进行活动。在之前,幼儿以会画马路边的房屋、树、和人物,为了扩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全部以立体的形式来展现马路上的车辆和周围的事物,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老师设计好的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来制作立体的汽车;画出马路周围的各种事物,并注意合理布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马路上来往的汽车,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设计,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重点:搭建马路上的立交桥。

  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

  难点:让幼儿合理布局十字路口的汽车,避免相撞。

  三、说准备:

  我以“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兴趣,我精心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纸盒(牙膏盒、饼干盒、小药盒)、做轮胎的卡纸。

  2、做红绿灯、树、房子、人物的彩色纸、玻璃纸筒。

  3、做灯的材料:果冻壳、吸管、橡皮泥。

  4、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记号笔若干。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A、情境谈话法:引导孩子回忆、说说参观过的马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B、讨论法:以出示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上海立交桥的建构和形状,让幼儿对立交桥有更深的认识。

  C、讲解提示法:出示老师做好的示范:汽车、绿化中的树、路灯、人物、房屋,让幼儿观察这些是怎样完成的。着重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地说出怎样在马路上搭建立交桥。

  2、学法:

  A、参与法:在此次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导地位,鼓励幼儿操作、创作的形式,自由发挥作出不同形状的汽车和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群。

  B、分组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将幼儿分成四小组进行操作,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的马路

  (1)师:“小朋友,前几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参观热闹的马路,你看到马路上有些什么呢?(汽车、各种各样的车、行人、红绿灯、路灯)

  (2)马路旁边呢?(楼房、树、绿化带、好多的店铺)

  2、看图片———有立交桥的马路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看看上海的马路,你发现马路上有什么?它跟我们官林的马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讲解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可以向多个方向行驶互不干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3、老师出示设计好的马路

  (1)师:“现在我们往宜兴的这条马路也在修建,我们来看看这条马路上有什么?”(车道)“中间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树木、花草、绿化带)

  (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车、树、人物、路灯、房屋,让幼儿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怎样做出来的呢?

  (4)示范搭建立交桥

  师:“立交桥搭建的时候,下面需要什么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马路上空)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盒子来搭建呢?

  (5)你们看看现在的马路热闹吗?

  那今天请小朋友来做设计师,把这条马路修建好,也建设成跟上海一样的现代化的大马路,好吗?

  (6)请孩子们商量好,你准备做马路上(边)的什么?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哦!

  4幼儿大胆创作,老师提出要求。

  (1)提醒幼儿在设计汽车时要美观、特别。

  (2)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桥。

  (3)幼儿运动剪刀时,注意安全。

  5、合理布局马路上的汽车、人物、路灯、大树和马路边的房屋。

  6、讲评;欣赏热闹的马路,邀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设计。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下册主题画《我家的房子》。本节课是在幼儿学*了添画、涂色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既可以让幼儿对主题画的认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染纸、意愿画打下基础,结合《幼儿指导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所以在《我家的房子》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想象并粘贴出幼儿心中的房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家中房子的外形结构、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讲解等形式使幼儿掌握各种房子的外形以及做房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幼儿观看多媒体、观察老师的家、动手粘贴等活动去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大胆创作粘贴的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体现了幼儿“学”和教师“教”的主要方向,只有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法以及学法,使教师有目的的引导“重点”,化解“难点”,本着这样的观念,我设计本次学*活动重点为:让幼儿想象做出自己最喜欢的房子。难点是:教幼儿学会粘贴的方法和技能。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需要,我主要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幼儿通过美术活动的教育,加深对艺术的认识。还采用了示范讲解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三、说学法:

  为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并从中感受美创造美。因此我主要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更好点的凸显重点,有效的化解难点,体现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我打算用两此活动来完成本主题内容。活动一:让幼儿粘贴出心中的房子,使幼儿对自己心中的房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活动二:让幼儿画出心中最美的房子。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对美的提炼和升华。今天我打算只完成活动一的教学内容:

  整个活动流程我用了五个环节来完成的,每个环节的过渡都是由浅入深的进行导入,最后达到使幼儿有很强的求知欲的这种境界,特别想做出心中最美的房子。

  我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谈话活动:“现在的家”。通过幼儿*时的观察和课堂上的回忆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说一说现在的家在哪,房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我的第二个环节是课件展示:“美丽镇巴的.房子”和“卡通王国的房子”。这一环节我收集了几张镇巴的图片通过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房子的不同外形,后来又把幼儿引入到卡通王国里去观察房子的不同外形。现在他们已经对不同外形的房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接下来以一个小小的游戏把幼儿引入到第三个环节:“我的家”(关于老师家的画),通过师幼谈话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家多漂亮,从而生出自己造漂亮房子的愿望。

  第四个环节:幼儿粘贴:“心中的房子”。这一环节中就是示范清楚幼儿粘贴的步骤和方法。幼儿亲手操作的时候,我要给予引导或指导个别幼儿。

  第五个环节:展示幼儿作品。表扬做得好的幼儿,鼓励需要进步的幼儿,同时还要教育幼儿爱自己的小家,还要爱幼儿园的大家。跟随着音乐走到外面再仔细看看我们美丽的大家园。

  总之,对本节活动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兴趣,体现了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2)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 (菁华9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1

  写生画:给喜欢的人画像

  目标: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引导幼儿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

  准备:不同脸型人物的范画两张。

  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游戏《猜猜我是谁》,请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被猜幼儿的脸,然后说出被猜幼儿的姓名,并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如,他的脸比较长、他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巴很小等。)

  2.请幼儿说说你喜欢的人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3.幼儿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人的脸,再与画册中的人物相比较,看与哪一张脸相同。

  4.请幼儿为自己喜欢的人画一张像,引导幼儿把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出来。

  二、作画。

  1.幼儿开始作画,教师为作画有困难的幼儿做指导。

  2.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并说出范画中人物的典型特征。引导幼儿抓住典型特

  3.征大胆表现。

  三、欣赏。

  1.师生共同欣赏作品。

  2.猜猜你画的是谁。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2

  目标:鼓励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并用绘画的语言创新美术形象。

  准备:组织幼儿观看马戏录象或麦当劳广告片,注意观察小丑的形象。范画两张。

  过程:

  一、导入

  1.看完录象后讨论,小丑长的什么样?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小丑什么样?(如,嘴巴像大香蕉、鼻子上有红色的圆球、眼睛是五角星的等)

  2.如果有一个马戏团想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小丑,你会怎样画小丑?师生共同研究画法,引导幼儿说出要夸张小丑的五官,并加以变化,小丑脸上的色彩要五颜六色。

  3.现在请你快快画出一个快乐的小丑,好去参加今晚的马戏表演。

  二、作画

  1.幼儿展开想象开始绘画,教师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指导。

  2.教师出示范画,幼儿欣赏,教师引导幼儿用色彩和线条装饰画。

  三、讲述

  幼儿讲述画中的故事,教师帮助记录。

  四、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请幼儿讲述或表演自己的画。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能用三角形观察概括三角形物品。

  2、掌握三角形的画法,能凭记忆画出生活中三角形物品,大胆选用合适的色彩。

  3、感知生活中三角形的造型美,激发丰富的联想和记忆。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正方形纸,对折一下我们看,是什么?(三角形,我们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凡是具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们叫做三角形。

  二、联想生活中三角形物品

  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或接*三角形的?(雨伞、帽子、彩旗、灯罩、酒杯……)

  小结: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品都是三角形,或者接*三角形的物品。

  三、图形刺激,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实物投影显示)。

  1、出示图片1,请看:画面上蓝天、白云、碧蓝的大海、洁白的风帆,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什么是三角形的?(风帆)谁知道风帆具有什么作用?(调节风力)。

  2、出示图片2,请看这一幅:画面上夕阳西下,阳光照映着这几座小亭子。谁来小亭子是什么样的?从整体上看,这些小亭子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小结:这幅画之所以这么美,关键是美在亭子的造型上。

  3、出示图片3,请看这一幅:这是一座雪山,在蓝天的映照下,给人一种稳重的美。雪山的外形也是三角形的。

  4、出示图片4,小朋友请看:这是在高空拍摄下的一幅城市建筑图,这蓝色的三角形建筑都是楼顶,你们谁知道这座楼顶为什么要建成三角形的呢?(美观)除了美观还有什么作用呢?(稳健)

  小结:三角形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具有稳定、坚固的作用,许多房屋、桥梁、都是由三角形的支架构成的。

  5、辨别认识图片中的三角形物品(电脑显示图片)

  问:谁能说说这幅画上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

  小结:切成块的西瓜,瓜尖最甜,小朋友们最爱吃。火炬冰激凌下部宽,上部尖,拿在手里既方便又好看。热带鱼的边缘线虽然不像三角形那样规则,但我们从整体上看,可以把它看成是三角形的。蝴蝶的翅膀我们从整体上看,也是三角形。

  四、演示三角形物品的画法。

  1、画任何三角形物品,都要先画出它的基本形即三角形,然后再具体描绘。

  2、屏幕显示:看到这个三角形,你想到了什么?(小树、房顶、亭子、伞、鱼等)

  3、老师演示画法。

  4、拓展:你们知道吗?古代埃及有一种著名的建筑叫什么?金字塔(投影显示)它的外形也是三角形的。

  5、小结:看来小朋友心里早己想好了很多要画的三角形物品。下面,我们就开始画。比一比,谁想得多,画得多。(播放音乐)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提醒幼儿掌握三角形的画法,大胆选用合适的色彩。

  六、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小结:今天,小朋友画出了许许多多的三角形物品,这说明小朋友们*时对生活观察得很仔细。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拓印等方法制作花朵,用粘贴、撕剪、卷折等多种方式制作花束。

  2、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密切的不同职业的**劳动,用献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活动重点:

  学*用各种方法制作花束

  活动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蔬果拓印的新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拓印的蔬果横切面,各色颜料,擦手毛巾

  2、水彩笔、彩色手工纸、皱纹纸、剪刀、吸管等

  3、花束包装袋若干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教师出示自制的花束,询问幼儿"这是什么,你见花束吗?在哪里看见过。什么情况下会收到花"?请幼儿回答。

  2、如果这束花是你的,你准备送给谁?引导幼儿回忆祖辈、父母、老师等其他社会职业人员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怀。

  3、"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小朋友,这束花到底送给谁好呢,我有些为难了,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泛说。"有了,我们每个人制作一束花去送给为小朋友们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吧" !

  二、演示与制作

  1、"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的花束,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逐一展示并介绍各种不同的花朵制作方法:

  (1)用水彩笔在手工纸上画出花朵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蔬果拓印:用手抓住蔬果的上端,蘸取颜料,然后印在画纸上。将拓印的花朵图案剪下来,用吸管当花茎,再添加上手工纸制作的叶子。

  (3)皱纹纸折叠:将手工纸折叠后,剪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缠绕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幼儿自由创作,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制作方式,大胆想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用提供的辅助材料粘贴、撕剪成花径和叶子。

  三、活动评价

  老师为幼儿准备好花束的包装袋,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花放进包装袋,请个别幼儿到台前来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制作的,并说一说想把自己手中的花束送给谁。

  鼓励幼儿将花束送出去。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5

  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巧用废旧材料制作脸谱和面具,感受动手的乐趣。

  准备:

  剪刀、胶水、各种废旧物品、各类干果壳、毛线、棉花、各种豆类、石头等。

  过程:

  一、导入。

  1.欣赏画册中的脸谱制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不同废旧材料制作脸谱,他是怎么做的。

  2.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脸谱,用来参加我们的脸谱舞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做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二、制作。

  1.幼儿选择各种材料组合制作脸谱,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上的帮助。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2.引导幼儿抓住脸谱的特点,夸张五官的特征,用各种材料给以装饰。

  三、欣赏。

  1.师生共同欣赏。

  2.幼儿戴上自己制作的脸谱参加脸谱舞会。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6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绘画能力的基础上,画出人物的简单动态。

  2、能够大胆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

  活动准备:

  1.纸、笔;

  2.示范画(草地上有各种人在做不同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看一看,这些人在做什么?

  小结:我们从人们的动作上看出来了他们在做什么,原来不同的动作表示了不同的意思。

  二.学*动态的人的画法:

  请小朋友做模特来做一个动作:

  根据模特的动作来分析:哪些部位是前面的,哪些部位是中间的,哪些部位是被遮挡的最后面的。

  小结:我们的身体、四肢他们原本是固定在这里的,可是摆放的位置不同,动作就发生了改变,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就发生了改变。

  1.老师示范:

  (比如:走在路上打招呼的人:

  画画要从头画起,先画头发,再画脸,然后是身体,这个时候要注意手的位置,不同动作手臂的位置不同哦。前面的手臂先画,接着是中间的衣服,然后是后面被挡住的另一个手臂,想好它举起来的时候是在哪里的',然后画上去,遇到脸就跳开,接着画下去,最后添上手。)

  小结:画画的时候要注意遮挡的部位,要先画前面的,再画中间的,最后画后面的。

  2.幼儿尝试:

  鼓励个别幼儿尝试画简单的人物动态。

  (针对幼儿绘画的情况,及时纠正或者肯定)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有的在跑步,有的玩球,玩的很开心,那在草地上还可以做什么?

  (比如:玩跳绳,那就给你画的人手中拿着一根绳子;做游戏的话,就把这些人围成一个圈等等。)

  三.展览、欣赏各自的作品:

  说一说你画的人他们都在做什么事情。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7

  活动教学思想

  美是一种艺术,美的因素无所不在,大班美术活动-背太阳。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儿童时代更是发展为强烈的审美情感。幼儿园的审美启蒙教育是将各领域的审美体验交织、渗透、强化,最终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就美术活动而言,应该将启迪智慧与美好的心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努力在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中,给幼儿以丰富的感官刺激,鼓励他们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释放出来.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升华。所谓美术,美是体验,术是表现。两者必须和谐统一。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很容易出现两者对立的情况:一是有美无术,幼儿只是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图式,因而失去了表现和创造美的热切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美与术的统一,如何将各种美的因素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我想这是我们审美启蒙教育要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我想在这一方面作一个初步的尝试。

  活动教材

  《背太阳》这一内容选自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带有一丝童话色彩,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人人熟知的太阳作为主人公,将房子、大树等比作地球上的朋友,为了让太阳工作得轻松一点,朋友决定轮流出来背太阳。故事虽简单.却充满了儿童情趣,而在幼儿绘画创作中,欣赏感受始终是第一位的。幼儿表现创作的欲望只能通过充分感受才能萌发,又只有在表现创造的亲身体验中才能领悟美的真谛。这里所说的情趣即为审美情趣。在绘画创作中。技能水*可以有高有低,但情趣是不能没有的,所以我想用这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背太阳》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大胆地表现美,创作美。

  活动目标

  作为一次美术活动,我想教师应该十分注意美的形式对激发孩子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在技能目标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运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在构图上,那些连成一片的房子,郁郁葱葱的树林或是手拉手的云朵等衬托着一个半圆形的大大的太阳,大与小、名与少的对比配合。给人以*衡的美感。

  在情感目标上,我想让孩子感受道德情感的美应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群体之间的互相帮助及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些抽象的情感品质通过内容语言及图象会给孩子一种具体、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并使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体会到这些美丽情感品质的美.而这种美会使整个活动极有光彩。

  活动准备

  工具与材料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恰当地选择工具将会提高幼儿学*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创作。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供给他们常用的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幼儿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以用记号笔描线,可以用蜡笔勾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这样一来,无疑又构成了美术创作中的形式美。

  活动过程

  1.主题引入

  为了更好地把握幼儿对内容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满足幼儿运用更好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体验的要求,我设置了这样的主题引入:“太阳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们商量着怎么让它工作得轻松一点。”从而引出后面的演示讨论,许多房子、许多大树、许多花草都来背太阳。使这种情感体验逐步深化与升华,并能贯穿于整个美术活动的全过程。

  2.提问设计

  在感受物体重叠关系时,我用了简单的动画效果,视觉效果较好。在活动设计中,为了让幼儿理解创作技能或为了提出让幼儿争论的话题.我很注重设问的技巧。如:一级提问(较为笼统的问题)、二级提问(有各种答案的问题)、封闭式提问(即寻求标准答案的问题)等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往往会注意了设问的内容如何为目标服务,而忽视了完整性,教师则成了既是情景的创设者又是情景的破坏者。

  为了设问内容与情景巧妙地结合,在引导观察房子间重叠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一幢房子背太阳背得动吗?”提示幼儿应有许多房子才能背太阳。演示二三幢房子后又问:“咦!这幢房子怎么造了一半就背太阳了?”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这幢房子给别的房子挡住了。所以只看见一半。让幼儿感知房子怎么挤进去呢?从而告诉幼儿重叠的表现方法:看见边就停,看不见当看见跳过去,提示房子与房子可以不断地重叠。当许多房子终于将太阳背起的画面出现后,孩子们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有了以上的观察感受,下面的尝试就变得简单了。用大树作为相关绘画经验的迁移为孩子在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样的,教师在示范讲解时所用的设问都围绕着文学作品情节的展开而设计的。

  3.活动拓展

  在引导创作时,我用“一年有几天”的问题激励幼儿想像各种图象.拓展创作思路。如果说,在欣赏与讨论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幼儿整体的话,那么在指导创作中的教师面对的则是不同层次水*的幼儿个体。教师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幼儿创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奇的构想或预设外生成的问题,并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将信息整理反馈给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幼儿充满激情地投人创作。

  为了保持活动的完整性,这个环节教师富有情境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创作中由于儿童对重叠与省略的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幼儿时期也只是这一过程的初步认识阶段,在这里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教幼儿一种方法,只是为了让幼儿更大胆地表现,而不是限制。美的构图形式是多变的,对于幼儿所表现出的各种图式,教师的随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特色

  审美教育的根本在于幼儿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背太阳”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快乐。我想在活动结束后的评价中教师不应单纯功利性地评价谁的房子画得好,谁的小花画得美,而应从请来了哪些背太阳这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一天房子背太阳.第二天请了谁背太阳?……在不断介绍幼儿创作内容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样一来,将重叠与省略这一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融会在优美感人的文学作品的意境中。这样幼儿最后得到的体验是“勤劳工作的太阳得到了地球上许许多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而不是仅仅学会了重叠和省略。

  俗话说:“画无成法,教无定法。”我想那种“为追求技能而技能至上”的做法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是应该避免的。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1.在已有绘画能力的基础上,画出人物的简单动态。

  2、能够大胆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

  活动准备:1.纸、笔;

  2.示范画(草地上有各种人在做不同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看一看,这些人在做什么?

  小结:我们从人们的动作上看出来了他们在做什么,原来不同的动作表示了不同的意思。

  二.学*动态的人的画法:

  请小朋友做模特来做一个动作:

  根据模特的动作来分析:哪些部位是前面的,哪些部位是中间的,哪些部位是被遮挡的最后面的。

  小结:我们的身体、四肢他们原本是固定在这里的,可是摆放的位置不同,动作就发生了改变,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就发生了改变。

  1.老师示范:

  (比如:走在路上打招呼的人:

  画画要从头画起,先画头发,再画脸,然后是身体,这个时候要注意手的位置,不同动作手臂的位置不同哦。前面的手臂先画,接着是中间的衣服,然后是后面被挡住的另一个手臂,想好它举起来的`时候是在哪里的,然后画上去,遇到脸就跳开,接着画下去,最后添上手。)

  小结:画画的时候要注意遮挡的部位,要先画前面的,再画中间的,最后画后面的。

  2.幼儿尝试:

  鼓励个别幼儿尝试画简单的人物动态。

  (针对幼儿绘画的情况,及时纠正或者肯定)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有的在跑步,有的玩球,玩的很开心,那在草地上还可以做什么?

  (比如:玩跳绳,那就给你画的人手中拿着一根绳子;做游戏的话,就把这些人围成一个圈等等。)

  三.展览、欣赏各自的作品:

  说一说你画的人他们都在做什么事情。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9

  目的要求: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

  重点与难点:

  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导入:瞧!这是什么?(脸)可是这张脸太白了,我们来帮他化化装怎么样?那我们用什么颜色来画他的脸呢你来说(红色、绿色、蓝色)鼻子呢、眼睛、嘴巴。装化好了,如果老师请你们根据脸的颜色给他取个名字的话,你们会给他取什么名字呢?

  讨论:

  小朋友取的名字真好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些,你们看!师逐一出示红脸、这是什么脸啊!这个颜色的脸表示这个人很英勇,蓝脸、绿脸、黄脸(幼儿随画面一起说出脸谱的名字,教师边放课件边介绍每种颜色代表着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刚才那些红脸、蓝脸、绿脸、黄脸我们都把它统称为脸谱。脸谱在我们的京剧中用的是最多的,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把它画在我们的衣服上好吗?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讲评,展示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

  (四)、结束

  (播放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系在身体的各个地方走模特秀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3)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菁华9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国宝熊猫》

  情景描述:

  这个星期我们的教学主题是《*娃》,在这一周的教学中,我们小朋友了解了好多有关*的知识,今天的午餐过后,我让小朋友看了水墨画《熊猫》后,

  请孩子们说说这些画与我们*时用水彩笔、蜡笔画的画一样吗?(不一样)有谁知道这是用什么来画的?(毛笔)这些与我们看到过的许多画不一样,我们叫它*画,是用毛笔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学*画《熊猫》。

  评价分析:

  毛笔画是我们*特有的绘画种类,*人、外国人都非常的喜欢。但由于国画在*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比较少,因此显得十分地生疏,这一次的绘画活动用毛笔来画熊猫意在帮助幼儿从美术的角度接*中华文化,感受*特有的风格,事实上对幼儿的作画技巧倒没有过高的要求。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曾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

  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如《国宝熊猫》一课,我首先是在教室中挂置了一些*画供幼儿欣赏,让孩子们说说这些画与我们*时的水彩笔、蜡笔画有什么不同;再用手摸一摸毛笔,体验一下有什么感觉;

  让幼儿观看熊猫的图片或让孩子讲述一些有关熊猫的故事等,在了解了有关熊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方法。再让幼儿分析熊猫的生活*性,或者讲述熊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步的练*,这样孩子们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

  所思所悟:

  1、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深入生活。

  2、幼儿的国画童趣味浓厚,但对作画的技巧并不是很高,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作画*惯。

  3、在教学之前,可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绘画作品等,丰富幼儿的经验知识。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2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运用。

  2、让幼儿熟练掌握用蜡笔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油画棒(根据幼儿的人数定),生日蛋糕范画,画有生日蛋糕的图画本,音乐,干净的擦手毛巾(大概8条),贴纸一张。

  教学过程:

  1、用手指操稳定幼儿情绪:《数字歌》。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生日蛋糕),这生日蛋糕是什么味道的呢?(红色是甜甜的、黄色是酸甜的…),教师出示生日蛋糕的范画。谁想把生日蛋糕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吃呢?

  3、教师讲解涂色时方法,涂色时要教师先做个示范该怎么涂颜色:涂色的时候不可以太用力、太轻,涂的时候沿一个方向进行涂色,涂色时不可以把颜色涂在生日蛋糕的里面涂不要超出轮廓线。手脏了要拿擦手毛巾擦,不能擦到衣服上,教师把已画好在图本上的图画本派发给幼儿涂色。

  4、让幼儿操作,并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奖评的作品。

  5、结束课堂,幼儿排着队念着儿歌去上洗手间。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3

  活动目的:

  1、了解人有开心和悲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懂得一些让自己的心情快乐的方法。

  2、制作开心罐头,围绕“我最快乐的……”主题开展装饰绘画活动,体验制作的快乐。

  3、能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开心罐头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开心,悲伤娃娃各一个,开心罐头一个。

  2、幼儿人手一个罐头,各色颜料及棉签。

  活动过程:

  一、快乐和悲伤师:看,班里来了谁?(娃娃)师:呀,小娃娃怎么了?(观察娃娃的表情了解开心和悲伤两种情绪)可能发生什么事了?(猜测)师:你什么时候也会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情?(鼓励幼儿回忆讲述)师:当心里很难过甚至想哭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幼儿可讨论后回答)

  二、我的开心罐头师: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你们看,这是一个开心罐头,里面藏着许多开心的故事,每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只要拿它出来,看这上面的许多开心的故事,所有的伤心和难过都会赶走了。(让幼儿观察开心罐头上的画面)师:猜猜我的开心罐头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三、制作自己的开心罐头。

  讲解制作要求:给开心罐头装上底,在罐头表面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鼓励其丰富画面内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鼓励其绘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四、开心罐头的故事。

  师:小朋友的开心罐头上的开心事可真多,谁愿意来把你的开心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把自己最高兴的事都画下来或请爸爸妈妈帮我们记录下来,把他们都放到罐头里,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好吗?

  活动延伸

  让幼儿将自己的开心关头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会手指印画以及添画技巧的基本技能。

  2、知道不用脏手指乱印,作画后能及时将手擦干净。

  3、能大胆运用模仿智力与创造智力。

  活动准备:

  水笔、印台、白纸、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今天,手指宝宝带来它的老朋友水彩笔,和一个新朋友——印台,它们一起来我们这里做客。”出示手指印画的工具,重点认识印台。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认识印台,来激发幼儿参与手指印画的兴趣。)

  2、基本活动:

  (1)学*按指印

  老师伸出无名指,醮上颜色,在示范用纸上用力压一下,留下一个指印,提

  问:“你们看,老师的手指印像什么?”

  (此环节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讨论、交流,感受替换想象法的有趣,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发展了幼儿的记忆智力、想象智力和创造智力等。)

  (2)学*添画

  出示水彩笔,教师根据幼儿刚才的回答进行添画,简笔画出物品的基本特征。

  比如:跳舞的小人,毛毛虫、花、小鸡等。

  (幼儿在观察老师把指印添画成小人,毛毛虫等的时候,会对指印添画

  产生浓厚的兴趣,此环节设计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智力、模仿智力、和想象智力。)

  (3)交代要求,让幼儿表现和创造。

  师:小朋友们的创意都很棒!现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能力,想出许多你喜

  欢的东西来,在做的时候要注意随时擦干净手指。(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创作)

  (让幼儿根据老师的示范作品,大胆创造想象,构思,实施自己的作品,

  从而提高幼儿的理解智力、记忆智力、和模仿智力。)

  评价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家长与幼儿继续想象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

  (让幼儿在实施完作品之后,回到家能在父母的引导下,继续展开想象,让孩子的想象智力得到更大满足和锻炼。)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夸张的手法改变笔的外形特点,引发幼儿借形创造的兴趣。

  2.灵活运用各种绘画材料,体验表现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方形的黑卡纸、淡绿色卡纸、红色卡纸。

  2.背景图、银笔、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

  3.幼儿需具备一些线描画的基础。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引出铅笔主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银笔、水彩笔、勾线笔)

  它们是可爱的笔先生。笔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情呢?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笔先生能帮助我们写字画画,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2.引发对铅笔外形的关注

  你们看,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笔先生画了许多漂亮的图画,它们心里真高兴啊。

  可是有一天,银笔先生说:“我画的画都很漂亮,可是我却长得义细又长,普普通通,

  如果我能变得像这些图画一样漂亮,那该多好啊!”

  二、仔细观察铅笔的变化,激发幼儿借形创造的兴趣

  1.师范笔的变化方式

  范例1(长颈鹿基本形状)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银笔先生,银笔先生,你来变变我行吗?”呦,是谁在说话啊?银笔先生回头一看,原来是长颈鹿。

  银笔先生说:“变成长颈鹿当然好,可是我能变成长颈鹿的样子吗?”

  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长颈鹿什么部分和银笔先生长得很像?(追问:长颈鹿的脖子是什么样子?银笔先生呢?)

  长颈鹿说:“银笔先生,你只要变成的我脖子,然后再加上头、身体,不就能变成一支长颈鹿笔了吗?”

  我们先请银笔来变一变?(出示范例1)

  范例2(细节添加)

  哇,真的变成功了,银笔说:“现在我是一支长颈鹿笔啦,谢谢长颈鹿,也谢谢小朋友帮忙。”

  长颈鹿连忙说:“不用谢,我的身上还有漂亮的花纹,如果你再添上一些花纹的话,一定会更漂亮的。”(追问:在长颈鹿笔的哪些地方可以加上花纹?)

  在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下,银笔先生一定越来越漂亮了。(出示范例2)

  范例3(涂色)

  银笔先生真高兴啊,它还想再给自己加上一些花纹。突然听到蜡笔先生说:“银笔先生,你已经画了半天了,很辛苦了,让我来帮帮你吧:”

  蜡笔先生能帮忙吗?蜡笔可以涂在什么她方?

  蜡笔小心翼翼地在旁边涂,一点也没有碰到银笔先生的身体。

  2.激发幼儿借形想象的兴趣

  看到银笔先生变得这么漂亮,图画里的朋友都吵着说:“快来变我吧,快来变我吧。”

  小朋友,请你找一找,笔先生还能变成什么呢?

  引导问题:什么部分能够变成笔呢?

  哪里也是细细长长的呢?

  站着变还是躺着变?

  一银笔先生可以变出那么多的花样,水彩笔、勾线笔,都想来变一变了:,

  (孩子依次回答)

  三、讲解绘画过程

  笔先生*时帮助我们画了许多图画,今天我们也来帮帮它们,好吗?如果你是笔先生,你想变一支什么笔?

  在小朋友桌上,老师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笔套,我们先找到笔套上的点。竖着变,圆点向上;然后大家把想变的笔画下来,完成以后,我们把笔套套在笔先生的身上,漂亮的造型笔就变好了。

  四、分享交流

  展示孩子的作品

  请小朋友先介绍一下,这是一支什么笔?我们一起数一数,今天究竟变了几种笔?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用仰望的方法看树林,感受仰望时高高的大树伸向天空所带来的独特视角的美。

  2、尝试表现仰望的树画面布局。

  活动准备:

  1、配乐PPT。

  2、蜡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水桶、水粉笔、树枝与泡沫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感受仰望的树林与*视树林的区别

  1、昨天李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外面的小树林拍了一些照片回来。李老师今天把它们都带来了,你们看。

  2、仰望的树与*视的树的区别。

  (1)出示仰望与*视的对比图。你觉得这一幅是什么角度拍到的?这幅又是什么角度拍到的?你做做动作看。

  小结:眼睛**的往前看叫做*视,抬起头眼睛从下往上抬头看我们有个好听的词叫“仰望”。

  (2)提问:仰望拍到的树和*视拍到的树有什么不一样?*视的树从哪个方向伸向天空?仰望看到的树从哪个方向伸向天空?

  小结:原来仰望的树有可能从上面伸向天空,也可能从上面伸向天空,还可能从左边伸向天空,从右边伸向天空。

  二、仰望的树的画面格局

  1、树干从四周向中间围拢格局。

  仰望的树还能从哪个方向伸出来和天空合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树是从哪个方向伸向天空的?

  小结:原来仰望的树还可以从斜的角落里伸向天空,它想从四面八方伸出来把天空团团围住。

  2、中间留白。

  可是天空有点不高兴了,说好的合照,但这些树把它的脸都挡住了,于是李老师又用仰望的方法重新给树和天空拍了一张合照。哇!你发现了什么?(天空露出了笑脸)

  你能摆出这样一幅树和天空的合照吗?怎么摆才能让树把天空围成一圈而且还能中间的天空露出来呢?请你四个人一组去试试看。

  小结:天空可真高兴,小树们都围绕着它,而且你们都让它的脸露出来了。3、仰望的树的细节。(树枝、树干、树叶颜色)(1)树干的由粗到细的特征还有很多树想和天空合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漂亮么?哪里很漂亮?树干有个小秘密你有没有发现?树干越伸向中间的天空,树干怎么了?慢慢变细了还是变粗了?

  小结:树干越伸向中间的天空,离我们的眼睛越来越远,树干越变越细了。

  (2)树叶做画形式

  再来看一张,哇!茂密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会用什么颜色的水粉颜料表示这些树叶呢?你会用什么方法画这些树叶呢?

  小结:仰望的树树叶密密麻麻的,可以用点彩法多选几种颜色画树叶让我们的画面更美。

  三、自主做画

  仰望的树林可真美呀!你们想不想把天空与树的合影画下来?

  做画工具介绍:李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蜡笔、纸、水粉笔和颜料,请小朋友们用蜡笔画树干,用水粉笔画树叶,找一个空的位置去画仰望的树吧!

  四、欣赏作品

  仰望的树的画展。你喜欢那幅仰望的树?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师:仰望时看到的树和我们*时看到的树有不一样的美丽,让我们再去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东西仰望时看到的情景与*视时看到的不一样。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瓶子上作画,并用勾线笔、颜料等工具作画

  2、明白只要动手制作,许多东西都能够变废为宝。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作品若干

  2、啤酒瓶或雪碧瓶每人一份

  3、勾线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怎样不一样了?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小朋友,前几天教师让你们带来了一些废旧物品,此刻我请你们看看这些物品和原先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教师作品,幼儿发现、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3、这样在物品上画了一些线条和图案好看吗?你明白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4、出示作画材料,初探作画方法,幼儿发表自我的看法。

  二、原先是这样!

  1、你们的方法真好,此刻教师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请你们看仔细。

  2、教师示范,在啤酒瓶子上画一棵大树:只要我们用勾线笔或者颜料在瓶子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线条,瓶子就会变得很漂亮。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找出难点,共同解决:你觉得在瓶子上画画应当注意些什么?

  三、瓶子变身。

  1、作画要求:一人选择一个瓶子画画,画的时候细心一点,不要占到颜料。

  2、幼儿操作材料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提醒幼儿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洁;帮忙一些本事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瓶子展览。

  1、你在瓶子上画了什么?

  2、你觉得谁画得最好看,为什么?

  3、在画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4、教师小结:除了瓶子,还有很多东西都能够废物利用起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经过小手的制作都能够让它们变成工艺品。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线描画技巧,合理构图。

  2、培养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运用线描画技巧,合理构图。

  活动准备:

  各种运动的图片,记号笔,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运动会上有哪些比赛项目?

  我们玩一个游戏猜猜他在做什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固定的运动动作,我们猜猜他是参加哪个比赛项目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角色的特征。出示运动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夸张的手法改变笔的外形特点,引发幼儿借形创造的兴趣。

  2.灵活运用各种绘画材料,体验表现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方形的黑卡纸、淡绿色卡纸、红色卡纸。

  2.背景图、银笔、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

  3.幼儿需具备一些线描画的基础。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引出铅笔主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银笔、水彩笔、勾线笔)

  ——它们是可爱的笔先生。笔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情呢?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笔先生能帮助我们写字画画,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2.引发对铅笔外形的关注

  ——你们看,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笔先生画了许多漂亮的图画,它们心里真高兴啊。

  ——可是有一天,银笔先生说:“我画的画都很漂亮,可是我却长得义细又长,普普通通,

  如果我能变得像这些图画一样漂亮,那该多好啊!”

  二、仔细观察铅笔的变化,激发幼儿借形创造的兴趣

  1.师范笔的变化方式

  ◆范例1(长颈鹿基本形状)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银笔先生,银笔先生,你来变变我行吗?”呦,是谁在说话啊?银笔先生回头一看,原来是长颈鹿。

  ——银笔先生说:“变成长颈鹿当然好,可是我能变成长颈鹿的样子吗?”

  ——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长颈鹿什么部分和银笔先生长得很像?(追问:长颈鹿的脖子是什么样子?银笔先生呢?)

  ——长颈鹿说:“银笔先生,你只要变成的我脖子,然后再加上头、身体,不就能变成一支长颈鹿笔了吗?”

  ——我们先请银笔来变一变?(出示范例1)

  ◆范例2(细节添加)

  ——哇,真的变成功了,银笔说:“现在我是一支长颈鹿笔啦,谢谢长颈鹿,也谢谢小朋友帮忙。”

  ——长颈鹿连忙说:“不用谢,我的身上还有漂亮的花纹,如果你再添上一些花纹的话,

  一定会更漂亮的。”(追问:在长颈鹿笔的哪些地方可以加上花纹?)

  ——在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下,银笔先生一定越来越漂亮了。(出示范例2)

  ◆范例3(涂色)

  ——银笔先生真高兴啊,它还想再给自己加上一些花纹。突然听到蜡笔先生说:“银笔

  先生,你已经画了半天了,很辛苦了,让我来帮帮你吧:”

  ——蜡笔先生能帮忙吗?蜡笔可以涂在什么她方?

  ——蜡笔小心翼翼地在旁边涂,一点也没有碰到银笔先生的身体。

  2.激发幼儿借形想象的兴趣

  ——看到银笔先生变得这么漂亮,图画里的朋友都吵着说:“快来变我吧,快来变我吧。”

  小朋友,请你找一找,笔先生还能变成什么呢?

  引导问题:什么部分能够变成笔呢?

  哪里也是细细长长的呢?

  站着变还是躺着变?

  一银笔先生可以变出那么多的花样,水彩笔、勾线笔,都想来变一变了:,

  (孩子依次回答)

  三、讲解绘画过程

  ——笔先生*时帮助我们画了许多图画,今天我们也来帮帮它们,好吗?如果你是笔先生,你想变一支什么笔?

  ——在小朋友桌上,老师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笔套,我们先找到笔套上的点。竖着变,圆点向上;然后大家把想变的笔画下来,完成以后,我们把笔套套在笔先生的身上,漂亮的造型笔就变好了。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四、分享交流

  展示孩子的作品

  ——请小朋友先介绍一下,这是一支什么笔?我们一起数一数,今天究竟变了几种笔?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4)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 (菁华9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1

  活动教学思想

  美是一种艺术,美的因素无所不在,大班美术活动-背太阳。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儿童时代更是发展为强烈的审美情感。幼儿园的审美启蒙教育是将各领域的审美体验交织、渗透、强化,最终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就美术活动而言,应该将启迪智慧与美好的心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努力在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中,给幼儿以丰富的感官刺激,鼓励他们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释放出来.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升华。 所谓美术,美是体验,术是表现。两者必须和谐统一。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很容易出现两者对立的情况:一是有美无术,幼儿只是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图式,因而失去了表现和创造美的热切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美与术的统一,如何将各种美的因素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我想这是我们审美启蒙教育要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我想在这一方面作一个初步的尝试。

  活动教材

  《背太阳》这一内容选自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带有一丝童话色彩,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人人熟知的太阳作为主人公,将房子、大树等比作地球上的朋友,为了让太阳工作得轻松一点,朋友决定轮流出来背太阳。故事虽简单.却充满了儿童情趣,而在幼儿绘画创作中,欣赏感受始终是第一位的。幼儿表现创作的欲望只能通过充分感受才能萌发,又只有在表现创造的亲身体验中才能领悟美的真谛。这里所说的情趣即为审美情趣。在绘画创作中。技能水*可以有高有低,但情趣是不能没有的,所以我想用这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背太阳》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大胆地表现美,创作美。

  活动目标

  作为一次美术活动,我想教师应该十分注意美的形式对激发孩子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在技能目标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运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在构图上,那些连成一片的房子,郁郁葱葱的树林或是手拉手的云朵等衬托着一个半圆形的大大的太阳,大与小、名与少的对比配合。给人以*衡的美感。

  在情感目标上,我想让孩子感受道德情感的美应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群体之间的互相帮助及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些抽象的情感品质通过内容语言及图象会给孩子一种具体、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并使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体会到这些美丽情感品质的美.而这种美会使整个活动极有光彩。

  活动准备

  工具与材料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恰当地选择工具将会提高幼儿学*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创作。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供给他们常用的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幼儿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以用记号笔描线,可以用蜡笔勾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这样一来,无疑又构成了美术创作中的形式美。

  活动过程

  1.主题引入

  为了更好地把握幼儿对内容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满足幼儿运用更好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体验的要求,我设置了这样的主题引入:“太阳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们商量着怎么让它工作得轻松一点。”从而引出后面的演示讨论,许多房子、许多大树、许多花草都来背太阳。使这种情感体验逐步深化与升华,并能贯穿于整个美术活动的全过程。

  2.提问设计

  在感受物体重叠关系时,我用了简单的动画效果,视觉效果较好。在活动设计中,为了让幼儿理解创作技能或为了提出让幼儿争论的话题.我很注重设问的技巧。如:一级提问(较为笼统的问题)、二级提问(有各种答案的问题)、封闭式提问(即寻求标准答案的问题)等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往往会注意了设问的内容如何为目标服务,而忽视了完整性,教师则成了既是情景的创设者又是情景的破坏者。

  为了设问内容与情景巧妙地结合,在引导观察房子间重叠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一幢房子背太阳背得动吗?”提示幼儿应有许多房子才能背太阳。演示二三幢房子后又问:“咦!这幢房子怎么造了一半就背太阳了?”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这幢房子给别的房子挡住了。所以只看见一半。让幼儿感知房子怎么挤进去呢?从而告诉幼儿重叠的表现方法:看见边就停,看不见当看见跳过去,提示房子与房子可以不断地重叠。当许多房子终于将太阳背起的画面出现后,孩子们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有了以上的观察感受,下面的尝试就变得简单了。用大树作为相关绘画经验的迁移为孩子在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样的,教师在示范讲解时所用的设问都围绕着文学作品情节的展开而设计的。

  3.活动拓展

  在引导创作时,我用“一年有几天”的问题激励幼儿想像各种图象.拓展创作思路。如果说,在欣赏与讨论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幼儿整体的话,那么在指导创作中的教师面对的则是不同层次水*的幼儿个体。教师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幼儿创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奇的构想或预设外生成的问题,并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将信息整理反馈给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幼儿充满激情地投人创作。

  为了保持活动的完整性,这个环节教师富有情境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创作中由于儿童对重叠与省略的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幼儿时期也只是这一过程的初步认识阶段,在这里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教幼儿一种方法,只是为了让幼儿更大胆地表现,而不是限制。美的构图形式是多变的,对于幼儿所表现出的各种图式,教师的随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特色

  审美教育的根本在于幼儿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背太阳”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快乐。我想在活动结束后的评价中教师不应单纯功利性地评价谁的房子画得好,谁的小花画得美,而应从请来了哪些背太阳这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一天房子背太阳.第二天请了谁背太阳?……在不断介绍幼儿创作内容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样一来,将重叠与省略这一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融会在优美感人的文学作品的意境中。这样幼儿最后得到的体验是“勤劳工作的太阳得到了地球上许许多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而不是仅仅学会了重叠和省略。

  俗话说:“画无成法,教无定法。”我想那种“为追求技能而技能至上”的做法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是应该避免的。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活动激发幼儿对身边美好事物的关注,体验只要善于发现,废旧物品也能成为点缀生活的精品。同时获得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情趣。

  2、大胆尝试制作花篮,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

  3、体会美丽的花篮给人舒适、温馨之感,懂得用花篮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二、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

  a、包装纸、挂历纸、吹塑纸、糖纸、绉纸、泡沫纸等。

  b、各式旧花篮。

  c、花泥,树叶。

  d、吸管、牙签、双面胶。

  (二)辅助教学准备

  1、数码像机一台。

  2、花店录像。(三)环境准备:

  在教室里挂一些插花的挂历。

  (四)经验准备:

  1、动员家长带孩子参观花店等。

  2、家长和幼儿一起做花。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回顾已有经验。

  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自制花篮)。

  这么漂亮的花篮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花篮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表达我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你们想不想得到它?要是你有这么一个花篮,想把它放在哪儿?干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一起动手实现美好的心愿好吗?

  通过谈话唤幼儿起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懂得花篮能美化环境,可以用它表达感情,从而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花篮的兴趣和愿望。

  (二)幼儿尝试制作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__、有__。有了这些材料就能做出美丽花篮。

  1、尝试制作单枝花。

  幼儿自己尝试。

  ②通过提问集体交流制作的方法。

  2、尝试插花。

  a、第一次插花。

  1、启发幼儿挑选最喜欢的材料,做最喜欢的花篮?

  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小组指导。启发幼儿大胆探索、实践,做成美丽的花篮。

  b、幼儿评价交流。

  1、现在,我们挑出几个花篮展示给大家,好吗?

  2、你觉得他们的花篮好看吗?为什么?(根据花篮的特征发奖)

  通过讨论,让幼儿形成基本的审美概念,如;色彩丰富、艳丽、彩调统一、绿叶衬托、布局合理、花的疏密有致、花篮好看,花的形状漂亮等。根据特点评奖。

  c、录像欣赏。

  1、想不到小朋友自己动脑筋就把花篮插得这么漂亮,那么,能不能让这些花篮插得更加漂亮呢?接下来老师要带着你们到一个花店去看看。

  通过欣赏,让幼儿感受插花艺术的魅力,并进一步获得审美知识,也为下一步再操作提供更多可模仿和想象的空间。

  2、教师小结:原来插花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d第二次插花。

  ①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审美知识对自己的花篮进行修整,鼓励幼儿插得与别人不一样。

  引导幼儿相互之间启发、借鉴。完成的幼儿可以帮助别人制作,也可以再做一次。

  (三)作品评价、展示。

  1、让幼儿手捧花篮,做一个造型动作,用照相机留下最美的瞬间。

  2、幼儿拿着花篮展示给听课的老师,与听课的老师一起分享。

  3、现在,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通过展示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3

  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游戏《猜猜我是谁》,请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被猜幼儿的脸,然后说出被猜幼儿的姓名,并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如,他的脸比较长、他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巴很小等。)

  2.请幼儿说说你喜欢的人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3.幼儿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人的脸,再与画册中的人物相比较,看与哪一张脸相同。

  4.请幼儿为自己喜欢的人画一张像,引导幼儿把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出来。

  二、作画。

  1.幼儿开始作画,教师为作画有困难的幼儿做指导。

  2.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并说出范画中人物的典型特征。引导幼儿抓住典型特

  3.征大胆表现。

  三、欣赏。

  1.师生共同欣赏作品。

  2.猜猜你画的是谁。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用手指点画的技能。

  2、学*用手指点画在桃树枝上,并能表现大小不同的桃花。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作画*惯,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

  2、粉红色的颜料每组一盒,抹布(纸巾)每人一块、作业纸每人一张(上面有一棵没有开花的桃树)。

  3、课件—桃花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在猜一猜中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1、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好看的图片。

  2、出示花苞图

  提问:这会是谁的花苞呢?

  二、在看一看中感受桃花的形态美。

  1、教师:原来这是桃树上的花苞啊!你们喜欢桃花吗?

  2、观察桃花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三、尝试印画技巧。

  1、出示一棵没有开花的小桃树

  教师:看!前面有一棵桃树哦!桃树为什么不高兴啊?

  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

  (原来这棵桃树说别人都穿上漂亮的衣服了,我出来晚了,还没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2、教师拿来调好的颜料

  教师:那老师来帮小桃树穿衣服啊,让他高兴好不好?

  你们觉得春天的桃树会穿上怎样的衣服?

  3、个别尝试

  介绍作画材料,教师出示颜料,请幼儿伸出食指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尝试。

  4、教师小结。沾的时候要伸出食指轻轻沾到颜料,按的时候要用力按下去,这样印出来的花瓣才清楚、干净。

  四、教师示范印画。

  1、接下来老师来给桃树穿漂亮衣服了,看看老师印的这些桃花是怎么样的?

  (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两片花瓣是好朋友,有的三片花瓣是好朋友。)

  2、教师利用儿歌的形式启发幼儿印画的技巧

  (颜料盘里蘸一蘸,慢慢拿起按下去,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我的桃花朵朵红)。

  3、画好后,教师把准备好的小蝴蝶贴到桃花上,让蝴蝶飞来采花蜜。

  4、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么,那边还有很多小桃树都不高兴了,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它们开满一树的桃花,引来小蝴蝶采花粉呢。

  五、幼儿操作印画。

  1、观察桌上的用品,教师提出点画要求。

  (手指上的颜色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画面干净。)

  2、知道手指点画桃花,先将食指沾上颜料,在轻轻地按在桃树枝上,点画时先找好位置,再轻轻按下去,颜料不能太多。

  3、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保持画面整洁,对动手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帮助。

  4、引导幼儿利用儿歌表现出大小不同的桃花。

  5、可以根据需要,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添画小草等与春天相关的内容。

  六、体验成功乐趣。

  1、作品展示,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2、教师讲评。

  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5

  目标: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巧用废旧材料制作脸谱和面具,感受动手的乐趣。

  准备:剪刀、胶水、各种废旧物品、各类干果壳、毛线、棉花、各种豆类、石头等。

  过程:

  一、导入。

  1.欣赏画册中的脸谱制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不同废旧材料制作脸谱,他是怎么做的。

  2.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脸谱,用来参加我们的脸谱舞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做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二、制作。

  1.幼儿选择各种材料组合制作脸谱,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上的帮助。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2.引导幼儿抓住脸谱的特点,夸张五官的特征,用各种材料给以装饰。

  三、欣赏。

  1.师生共同欣赏。

  2.幼儿戴上自己制作的脸谱参加脸谱舞会。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6

  活动目标:

  1、欣赏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品,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的特点和含义。

  2、能利用格子画的特点去设计物品。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白纸,蜡笔,黑色构线笔

  2、蒙德里安的名画(课件制作)

  3、爵士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特点。

  1.出示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的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提问:你们看见了图画上有什么?哪些颜色构成?

  2.出示第二幅作品纽约城市,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线条,说说它与第一幅作品的区别。提问:这幅画上有什么呢?它与第一幅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出示第三幅作品《构图C》,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色块,说说它与上面几幅作品的区别。提问:这幅画上又有什么呢?它与前面两幅画有什么区别呢?

  二、简单了解作品的作者。

  1、你们知道刚才的《红、黄、蓝的构成》是谁画的吗

  三、想像蒙德里安作品的含义

  1、你们还想不想看看画家的作品呀?出示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2、提问:你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你感觉画家他在画什么呢?

  这幅画的名字叫做《百老汇的爵士乐》你们知道什么叫爵士乐吗?

  3、欣赏音乐《爵士乐》。

  4、简单小结:画家蒙德里安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出了百老汇中的音乐。

  四、了解作者绘画风格的运用

  欣赏作者的其他一些作品。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和格子有关的东西,你看到哪些东西呢?播放图片,幼儿欣赏

  五、幼儿设计格子画

  今天我们欣赏了蒙德里安的作品,那我们学一学蒙德里安的风格,绘画一幅美丽的格子画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7

  活动教学思想

  美是一种艺术,美的因素无所不在,大班美术活动-背太阳。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儿童时代更是发展为强烈的审美情感。幼儿园的审美启蒙教育是将各领域的审美体验交织、渗透、强化,最终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就美术活动而言,应该将启迪智慧与美好的心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努力在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中,给幼儿以丰富的感官刺激,鼓励他们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释放出来。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升华。所谓美术,美是体验,术是表现。两者必须和谐统一。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很容易出现两者对立的情况:一是有美无术,幼儿只是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图式,因而失去了表现和创造美的热切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美与术的统一,如何将各种美的因素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我想这是我们审美启蒙教育要努力追求的目标。所以我想在这一方面作一个初步的尝试。

  活动教材

  《背太阳》这一内容选自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带有一丝童话色彩,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人人熟知的太阳作为主人公,将房子、大树等比作地球上的朋友,为了让太阳工作得轻松一点,朋友决定轮流出来背太阳。故事虽简单。却充满了儿童情趣,而在幼儿绘画创作中,欣赏感受始终是第一位的。幼儿表现创作的欲望只能通过充分感受才能萌发,又只有在表现创造的亲身体验中才能领悟美的真谛。这里所说的情趣即为审美情趣。在绘画创作中。技能水*可以有高有低,但情趣是不能没有的,所以我想用这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背太阳》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大胆地表现美,创作美。

  活动目标

  作为一次美术活动,我想教师应该十分注意美的形式对激发孩子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在技能目标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运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在构图上,那些连成一片的房子,郁郁葱葱的树林或是手拉手的云朵等衬托着一个半圆形的大大的太阳,大与小、名与少的对比配合。给人以*衡的美感。

  在情感目标上,我想让孩子感受道德情感的美应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群体之间的互相帮助及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些抽象的情感品质通过内容语言及图象会给孩子一种具体、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并使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体会到这些美丽情感品质的美。而这种美会使整个活动极有光彩。

  活动准备

  工具与材料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恰当地选择工具将会提高幼儿学*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创作。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供给他们常用的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幼儿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以用记号笔描线,可以用蜡笔勾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这样一来,无疑又构成了美术创作中的形式美。

  活动过程

  1.主题引入

  为了更好地把握幼儿对内容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满足幼儿运用更好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体验的要求,我设置了这样的主题引入:“太阳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们商量着怎么让它工作得轻松一点。”从而引出后面的演示讨论,许多房子、许多大树、许多花草都来背太阳。使这种情感体验逐步深化与升华,并能贯穿于整个美术活动的全过程。

  2.提问设计

  在感受物体重叠关系时,我用了简单的动画效果,视觉效果较好。在活动设计中,为了让幼儿理解创作技能或为了提出让幼儿争论的话题。我很注重设问的技巧。如:一级提问(较为笼统的问题)、二级提问(有各种答案的问题)、封闭式提问(即寻求标准答案的问题)等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往往会注意了设问的内容如何为目标服务,而忽视了完整性,教师则成了既是情景的创设者又是情景的破坏者。

  为了设问内容与情景巧妙地结合,在引导观察房子间重叠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一幢房子背太阳背得动吗?”提示幼儿应有许多房子才能背太阳。演示二三幢房子后又问:“咦!这幢房子怎么造了一半就背太阳了?”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这幢房子给别的房子挡住了。所以只看见一半。让幼儿感知房子怎么挤进去呢?从而告诉幼儿重叠的表现方法:看见边就停,看不见当看见跳过去,提示房子与房子可以不断地重叠。当许多房子终于将太阳背起的画面出现后,孩子们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有了以上的观察感受,下面的尝试就变得简单了。用大树作为相关绘画经验的迁移为孩子在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样的,教师在示范讲解时所用的设问都围绕着文学作品情节的展开而设计的。

  3.活动拓展

  在引导创作时,我用“一年有几天”的问题激励幼儿想像各种图象。拓展创作思路。如果说,在欣赏与讨论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幼儿整体的话,那么在指导创作中的教师面对的则是不同层次水*的幼儿个体。教师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幼儿创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奇的构想或预设外生成的问题,并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将信息整理反馈给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幼儿充满激情地投人创作。

  为了保持活动的完整性,这个环节教师富有情境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创作中由于儿童对重叠与省略的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幼儿时期也只是这一过程的初步认识阶段,在这里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教幼儿一种方法,只是为了让幼儿更大胆地表现,而不是限制。美的构图形式是多变的,对于幼儿所表现出的各种图式,教师的随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特色

  审美教育的根本在于幼儿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背太阳”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快乐。我想在活动结束后的评价中教师不应单纯功利性地评价谁的房子画得好,谁的小花画得美,而应从请来了哪些背太阳这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一天房子背太阳。第二天请了谁背太阳?……在不断介绍幼儿创作内容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样一来,将重叠与省略这一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融会在优美感人的文学作品的意境中。这样幼儿最后得到的体验是“勤劳工作的太阳得到了地球上许许多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而不是仅仅学会了重叠和省略。

  俗话说:“画无成法,教无定法。”我想那种“为追求技能而技能至上”的做法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是应该避免的。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8

  活动目的:

  1、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3、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4、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5、幼儿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记住,画的时候,想怎么画线条就怎么画,画好线条后,看看你们画的线条里藏着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进行作画,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丰富画面。

  6、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2)请幼儿讲述别人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方案9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艺术领域有一节《花瓶设计与装饰》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花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画本上设计出了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花瓶,活动结束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我结合孩子们的这一兴趣,搜集了各种瓶子,孩子们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创造欲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装饰出来的花瓶还具有实用价值,用它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处处体验创造美的存在。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

  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二、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

  1、我们*时见到的花瓶身上哪个地方有装饰?

  (瓶口、瓶颈、瓶腹)

  2、这些布、绳子怎样装饰,才能让瓶子变得漂亮呢?幼儿动手尝试装饰的方法。

  三、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包、扎、绕的技能。

  四、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介绍评比自己的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认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评比,学*别人优点。

  六、装饰教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幼儿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2、提示幼儿花瓶这么漂亮,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它装饰我们的教室呢?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5)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菁华5篇)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

  说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一些交通规则;但他们对于各种安全标志认识很浅,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幼儿是安全活动的主人,掌握一定的自我安全保护的方法,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点。我园地处县城,马路上各种车辆很多,交通路况比较复杂,引导幼儿掌握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尤为重要。新《纲要》指出:“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结合大班“认识标志”这一主题,我从众多的交通安全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幼儿生活、能为他们所理解的标志符号,设计与组织实施了本节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轻松学*,增进了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说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

  2.尝试设计标志,体验创作的快乐。

  3.进一步巩固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把幼儿的最*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的前提条件。本次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交通规则与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安社会、*安校园、*安生活”的理想愿景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地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说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鼓励幼儿自己设计交通安全标志。

  难点:进一步认识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

  说活动过程:

  活动的基本流程:

  谈话导入→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知学*并掌握交通安全标志的名称、特征、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制作标志、评价交流→游戏结束。

  第一环节为活动的起始部分,以谈话活动“我找到的交通标志”导入课题。活动前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马路上寻找交通标志并记录下来,给幼儿积累了充分的感知经验。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交通标记,既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也让爸爸妈妈在和孩子一起寻找交通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得到学*,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幼儿通过自己寻找交通标志,切身体会到交通标志在日常交通中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分别出示三类标志,引导幼儿认识。蓝色圆形,图案是白色的标志,都是指令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它们叫做指令标志。这些黄色的、黑色三角形边框,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提醒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这一类警告人们的标志叫警告标志。这类红色圆环、中间有一斜杠,底色为白色,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禁止我们做的事情的标志,那这一类禁止的标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禁止标志。禁止标志上的事情都是我们千万不能做的事情。因势利导的进行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问与答适时地让幼儿明确:交通安全标志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应该怎样去做。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交通安全标志上规定的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和别人的交通安全,我们大家才能健康快乐的学*和生活。这个层面主要用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第一及第二个活动目标,我认为应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中体现如何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理念,为此我在幼儿主动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环节,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幼儿迁移学*经验,联系实际生活尝试设计并制作交通安全标志。在幼儿设计制作标志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设计活动,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交通安全标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帮助,而教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艺术》)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方式(《纲要.幼儿的学*方式》)这个层面也是完成活动的第三个目标的主要手段。

  第四环节为活动的结束部分,采用游戏法让幼儿玩“开汽车”游戏,对所学的交通安全标志的内容进行巩固性练*。鼓励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交通安全标记,布置成马路的场景,大家一起看交通标记玩“开汽车”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效果: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了安全教育的培养。整个活动过程环环相扣,思路清晰,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采取调查记录、师生互动、个体操作、游戏等教学方法,始终扣住“交通安全标志”这个要素把握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刚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每一个幼儿的*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本次活动不仅完成了预期设定目标,更旨在培养幼儿在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通过本次活动,孩子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也得到提升,同时家长也能注意到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记得活动结束后不久,季宇佳的奶奶就和我说,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遇到红灯,看到路上没什么车子就想闯过去。季宇佳说什么也不肯奶奶闯红灯,还提醒奶奶:过马路一定要看标记,要注意安全不能闯红灯。说明安全意识已经牢牢地刻在孩子心中了。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很多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内容的选择是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马路是幼儿熟悉的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深受幼儿喜爱,本活动贴*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能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及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活动运用了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大胆制作小汽车,设计出自己心中的马路。

  示范与范例法:老师直接示范给孩子看,学*一些关键的技能;在黑板上画上制作小汽车的图示。培养幼儿看图示折纸和回忆已有经验的能力。

  观察分析法:幼儿已经有过外出观察马路的经历,在课中可以互相交流关于马路上马路旁的景象。

  操作法: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小汽车,并装饰汽车,最后还有合作装饰一条马路。让幼儿主动探索和学*,获得制作汽车,装饰马路的技能。操作法对幼儿学*美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操作是本活动的主要环节。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的学*。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以获得装饰技能。

  三.说怎么教

  首先通过猜谜游戏带入汽车,引出马路,让幼儿互相交流马路上的景象,并出示简单的马路图,让幼儿观察发现,各种汽车做法不同(折、画、剪贴),一起幼儿折汽车的兴趣。

  在制作小汽车时,我想通过图示,让幼儿尝试边看图示边折纸,在考虑到这是新内容的情况下,我决定在幼儿无法完整折出汽车的情况下,带领幼儿一起看图示折,针对部分不会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这部分时间会用的比较长。

  将幼儿分组,把汽车贴在事先准备的“大马路”上,幼儿合作将心中的马路画下来。

  最后将各组的马路合并在一起变成一条更大更长的马路,幼儿给其取名字“热闹的马路”呼应主题。

  四.说教学程序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马路上热闹的景象。

  2.尝试边看图示边折纸,并会添画马路上和路旁的景象。

  3.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马路上的热闹。

  活动准备:白纸、油画棒、剪刀、双面胶、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汽车

  1.谜题:充气橡皮腿,喝油不喝水,送人有载货,奔跑快如飞。(打一交通工具)

  答案:汽车。

  2.(出示汽车卡片)今天老师也带来一辆汽车,现在我们就跟着它去马路上转转吧。

  3.小朋友回想一下马路上和马路旁边都有些什么?(树,汽车,人,红绿灯,斑马线等)

  4.马路上有这么多东西啊,老师今天带来一幅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5.图画画的是一个十字路口,上面都有些什么?

  6.马路上的汽车有什么不同?(引出有画的有剪了贴的还有折了贴的)

  7.这种折汽车你会折吗?想学吗?

  (二)尝试边看图示边折汽车

  1.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白纸,边看图示边折。

  2.分步请幼儿讲解他是怎样折的(如对边折等)

  3.在重点难折的地方,先请幼儿尝试自己看图折,不会的话再跟随老师折。

  4.给自己的汽车涂好看的颜色

  (三)操作活动:装饰马路

  1.分成2组,将折好的汽车贴到马路上。

  2.在空的地方用记号笔添画各种各样的汽车,把马路填满。

  3.在路旁画上你以前看到马路旁的景象(如树,房子,人等)。

  (四)评价,并给马路取名字

  1.将两组的图画粘连在一起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自由评价这幅大图。

  2.提议给这大图取个名字。

  3.最后采用:热闹的马路。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线无处不在,大到蜿蜒的公路、笔直的高楼、挺拔的山峰;小到一草一木、一桌一凳,甚至小朋友圆圆的脸蛋、弯弯的眉毛、翘翘的小嘴巴……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线,世界才更加绚丽精彩。这些存在于生活中有趣的线,正是幼儿教育鲜活的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强调:加强课程的内容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关注幼儿的学*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我们身边的线》。

  二、活动目标、重难点

  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精神和幼儿认知特点,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立了以下目标:

  1、通过在自然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认识到线的存在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

  2、多种感官参与感受不同形态的线,加深对线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3、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作品欣赏中,幼儿对画面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活动重点和难点就是:能够正确的感受并理解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三、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做了以下准备,教学具方面:画面优美、富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不同节奏的音乐若干段、展版、柔软的线、彩笔、纸张。幼儿知识经验方面:对不同形态的线有初步的认识。

  四、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幼儿学*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幼儿的学*方式和特点与**不同,存在于动手操作中,存在于感兴趣的各种活动之中,存在于接触鲜活的自然界中。为此本活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鼓励参与、倡导操作。幼儿是学*的主人,在幼儿的学*方法上,要引导他们大胆地感受、观察、体验、表现,进行主动学*。

  五、活动程序

  本活动中,在认识线、理解线并学*用线造型的过程中,我有意将简单的线复杂化,以各种手段调动幼儿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官,为幼儿架起了一座通往审美世界的桥梁,把抽象的线赋予情感、注入美感,并在幼儿心中得到活化,成为幼儿自由创造的个性化符号。教学中我设计了"玩一玩、看一看、听一听、画一画、说一说"五个环节。

  1.玩一玩——手中的线

  首先,让幼儿"玩一玩手中的线",并引导幼儿回想,线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然后利用课件,向幼儿展示一根动态的"S"形线,请幼儿把手中的线也试试变成这种形状,幼儿愉快投入到操作中去,变好后引导他们说一说,这根线象什么呢?还可以将线变成其他形状吗?幼儿的积极性极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再玩的时候,幼儿兴趣盎然,把手中的线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完全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充分表达着他们对线的理解和认识。

  2.看一看——画中的线

  在玩线的基础上,幼儿对线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及时引导幼儿"看一看画中的线"——教师打开课件欣赏画面:雄伟的建筑;弯曲优美的河流、公路;波澜起伏的山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深深得吸引着孩子,令他们新奇不已,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自然界的东西竟然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线组成的,他们情不自禁地用手把画面中的线在空中体现出来。此时,孩子们思维更加活跃,又说出了生活中、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线。在发现和表达过程中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线,体验到了线的美感和魅力。

  3.听一听——音乐中的线

  在情绪高昂的氛围中,教师打开录音机,缓慢而优雅的乐曲在教室里回荡,教师把幼儿领入了"听一听音乐中的线"这个环节。随着乐曲的起伏,孩子们的身体、手势竟然开始动了起来,他们进一步惊奇地发现,音乐中也存在着美妙的线。幼儿跟着音乐十分投入地表演起了音乐中线的旋律和节奏,教师及时参与互动,使幼儿更加活跃。(表演)乐曲不断变化,或*稳、或急速、或喜悦、或悲沉,伴随着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促使幼儿手舞足蹈,活动达到高潮,从而带领幼儿步入最佳的审美境界。

  4.画一画——心中的线

  线条真奇妙、用它不仅可以表现自然界中的美景、音乐中的旋律,还可以表达人们各种各样的心情?带着疑问幼儿进入了"画一画——心中的线"这个环节。首先,展示第一幅作品毕加索的《哭泣的女子》,引导幼儿说说看到画中人有什么感觉,通过整体感知,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或感觉,这是一种最原初的、最真实的知觉体验,它伴随着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幼儿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此时,教师支持、鼓励和激发幼儿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参与进去和幼儿一起做出真实的感受。接着引导幼儿深入感知画面的语言,猜猜她在干什么?她的心情怎样?她为什么会伤心?她的面部用了哪些线条?逐步引导和启发,使幼儿逐渐体验到作品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带给人痛苦、割裂的感觉。

  第二幅是同龄小朋友的作品《我们多快乐》,非常贴*幼儿的生活,及易和幼儿产生共鸣,他们非常轻松的理解了画面,并且发现线条的应用、画面表达的情感等,和上一幅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反差。通过对比,使幼儿明白了:不同的线条表现的画面,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觉。从而突破重难点,使幼儿正确感知画面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幼儿经历了对线的多方位审美体验与感受,线在幼儿心目中因赋予情感而情绪化,幼儿触、视、听觉的审美与心灵的体验与一体,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再让幼儿尽情地用线条表达各自的心情或对大自然、对音乐的感受,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幼儿会个个跃跃欲试,急不可待地投入到创作中去。通过幼儿对线的理解和表达,直接检验了活动是否在认识、情感方面达到了目的。

  5.说一说——作品中的线

  评价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说一说——作品中的线"就是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幼儿作品表达了每一位幼儿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每一幅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作品呈现的方式也是多样。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布置的展板上,主要以幼儿的自评和幼儿之间的互评为主,体现出幼儿评价的主体地位。幼儿可以在展板前随意走动,向同伴介绍自己作品,画的是什么?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再看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他们画的是什么?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教师对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给予肯定,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给予激励性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喜悦的体验,从而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圆满结束此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我先说一下教材,《各种各样的车》是本阶段开展主题活动《来来往往》,车在生活中与孩子的关系密切:孩子周末游玩需要车,上学较远需要车,大车、小车、公共汽车,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车子。而且孩子对车的兴趣非常浓厚,通过对车子的进一步了解,借助各种车子的模型和图片等相关信息,让孩子对各类车的外形特征及特殊车辆更全面的了解,使孩子在自己原有水*上得到提高,进一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学*的积极性。

  二.说目标:

  目标定位: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预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观察汽车的外形特征与图形的联系,尝试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图形组合来变现汽车。

  2、体验对绘画的活动的乐趣。

  三、说重难点:

  活动的难点是:尝试用图形宝宝大胆设计各种各样的车。重难点的突破在于孩子是在熟悉各种车辆的外形特征及特别之处,运用所学过的图形宝宝来组合成的车辆。

  四.说活动准备:

  1、为使活动目标更好地达成,需做以下准备:

  知识准备:已认识并能画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图形;认识常见车辆的基本结构。

  物质准备:利用汽车图片及模型布置"汽车展"。

  2、说教法:

  教要有法,本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探索法""讨论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下面我对所运用的教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直观、探索法:利用参观"车展"让幼儿更直观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车,让幼儿通过视、触觉获取有关汽车种类和功能。更直观了解各种各样车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提升原有的经验,又为后面的绘画做好知识准备。

  2.讨论法:幼儿通过交流各种各样的车达到共同学*,通过讨论充分发表对汽车的外形特征及功能。引导幼儿通过自由和集中交流,大胆和同伴、老师对自己所了解的各种各样的汽车进行交流讨论,使幼儿的认知、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说学法

  为了让幼儿的学*更具有实效性,采用的学法主要有:多感官参与法、体验法

  1.多感官参与法:《纲要》提出:要让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过程和结果。通过引导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去学*、探究,增进对各种各样的汽车的认识。

  2.尝试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图形的组合绘画出的各种汽车,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4、说教学程序

  遵循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我将沿着1.自由参观2.分享交流3.示范作画4.讨论作画这了四个环节,来突破解决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实现活动目标。

  1.自由参观车展

  本环节将带幼儿进入情境,让幼儿带着问题:展览会上的车,你喜欢哪一辆,它是由哪几个图形组成的?有什么功能?"让孩子有目的的去观察和思考。

  让幼儿在与同伴玩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车的名称、外形特征以及这辆车的功能。目的是让幼儿围绕教师的问题,与同伴的积极互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对汽车种类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了解各种各样车的兴趣,同时也给幼儿敢说、乐说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2.分享与交流

  幼儿看、玩之后,一定很想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就让幼儿拿着自己认识的模型玩具汽车进行集中交流。帮助幼儿把之前的零碎知识加以整理、整合。因此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细致地引导,使幼儿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认识的车的名称、外形特征以及车有的功能。同时老师还要把汽车的基本特征加以小结,提高了幼儿的思维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的达成主要采用幼儿经验的交流分享和老师的整理、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的外形特征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为活动难点做好铺垫。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5

  今天我说的是一节中班的美术活动《我的花宝宝》,这是我自己设计的一节活动,预设的活动对象是我们中五班的幼儿。

  为什么我选择了这个课题呢?因为有一次,我和班上的小朋友们一起散步的时候,我发现了两个现象:一是,小朋友们看到花儿以后,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花儿好美呀!”的确,春天到了,幼儿园里到处都是花儿的踪影,其中也包括了小朋友们自己的种植园,小朋友们充分表现出对花儿的喜爱和向往。二是,幼儿除了用“美“这个词形容之外,再没有别的描述,也就是幼儿没有发现花儿美的细节。

  因此,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我们小朋友种植园里的花为媒介,设计了这节美术活动《我的花宝宝》。花儿是小朋友们自己种出来的,这样更加能激发幼儿喜爱花儿的情感。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而花儿可以说是美的代名词。我希望通过这节活动引导幼儿去发现周围世界中的美好,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一、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基础,我预设了以下三个目标

  1、从颜色、造型等方面欣赏多种花朵,感受花朵的美丽。

  2、积极参与活动,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花朵。

  3、激发种植成功的自豪感。

  目标一和二是这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目标三,激发种植成功的自豪感,是伴随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进行,慢慢渗透,从而逐渐达到的一个目标。

  二、为活动顺利地开展,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幼儿*期有参观过种植园。这个对我班幼儿来说,不需要特别的准备,因为我们*时就会定期去种植园里观察。

  2、课件:各种花朵图片。我选择了四种花儿,都是种植园里的,分别是豌豆花、蚕豆花、青菜花、油菜花。图片中都是花朵的特写,让小朋友们可以更加专注地观察、欣赏花儿,图片的放大效果,能让幼儿观察得更仔细。

  幼儿绘画材料:几种花儿的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所需的材料。我根据各种花儿的特点,分别选择了几种不同的方式。方式分别是什么,我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地介绍。

  三、下面我来说一说我预设的活动环节

  1、回忆我们种植园里的动态,激发兴趣

  我将通过三个问题来完成:第一个问题,我们在种植园里种了些什么?谁能一次全部说出来。

  第二个问题,种子种下后,发生了些什么?

  第三个问题,最*,种植园里又有了新变化,你发现了吗?

  我班幼儿对种了些什么,和发生了什么变化,都非常熟悉,于是我就要求幼儿一次全部说出来,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避免消极等待,提高活动的效率。幼儿在回忆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原来花儿是这么来的呀。接着通过第三个问题“种植园里有了什么新变化?”把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集中到这节活动的主角上来。

  2、欣赏我们种出来的花朵,感受美丽

  我先发出邀请:我们小朋友们的植物宝宝开花啦!老师给它们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

  然后依次出示四种植物的花朵特写,分别请幼儿说一说:这是谁的花朵?这个过程是比较快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一边感受到扑眼而来的美丽花朵,一边发现,这些美丽的花儿竟然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幼儿会非常地自豪,兴趣也会更加地浓厚。

  最后四种花朵一齐出示:你最喜欢哪一种花朵?为什么?你喜欢它的哪里?预设的问题很简单,幼儿可以自由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但这里对老师却有很大的考验,因为老师必须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合适地反应,我预设的和期待的反应是老师能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继续进行追问。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教师对幼儿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幼儿回答的进一步提问。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优化教学。那老师什么情况下要追问呢?当幼儿的回答缺少深度时追问,挖掘深度,当幼儿的见解不同时进行追问,引导航向,当幼儿表述不清时追问,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如幼儿说:“我喜欢豌豆花,因为颜色很漂亮!”幼儿说到这儿,可能就没词了,老师可以继续追问:“那它是什么颜色呢?这个部位和这个部位的颜色一样吗?你觉得这样搭配怎么样?”又如幼儿说:“我喜欢豌豆花,因为它的样子很好看!”老师可以这样追问:“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它的造型像什么……等等。通过追问,幼儿对花儿的观察更仔细,对花儿的认识更深刻,并从中学到了颜色搭配,造型、以及想象等美术方面的知识,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老师的反应紧紧围绕幼儿的回答,思维跟着幼儿走,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老师逐渐深入的引导,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3、创作心中最美的花朵,大胆尝试

  这里我根据四种花儿的特点,分别选择了几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豌豆花,蚕豆花:提供需要的两种颜料,幼儿用毛笔添画。青菜花:提供黄色颜料用手指点画,萝卜花:撕纸贴画。

  《纲要》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同时,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因此,我就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形式,我提供背景图,让幼儿自主地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添画活动,自由地尝试和表现。

  《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基本的技术指导还是有必要的。因为我班幼儿之前有过撕纸贴画、和用手指点画的经验,但是使用毛笔创作的练*较少。因此在这节活动中,我将着重指导豌豆花和蚕豆花的创作,提高幼儿这方面的能力。

  4、欣赏幼儿的作品,体验成功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一点很重要,因此我会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四、延伸活动:欣赏幼儿园里其他的花朵,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艺术创作。

  这是一个让幼儿把在这节活动中*得的一些经验进行迁移的过程。经验迁移是当前幼教领域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它对幼儿的学*和发展非常重要。迁移就是指“一种学*对另一种学*的影响”,是指个体通过回忆、提取自身的已有经验,从而获得新学*的过程。幼儿在这节活动中学会了欣赏花儿的颜色、造型等,并有了一些艺术创作的经验,通过延伸活动,幼儿可以使经验得到扩展,变得丰富多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