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9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1

  一、教学目的

  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设想

  1.本课,首先介绍《红楼梦》及其作者,使学生对这部古曲名著及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有初步了解,引发他们读全书愿望。其次根据课文特点,重点学*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难点则在于准确地把握黛玉和宝玉的性格特点。

  2.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3.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4.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5.安排四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单元阅读导言。

  2、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一)导言。

  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指定一名同学读课文[预*提示]第一段,要求全班同学标出:《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然后补充介绍如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棉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如导言所述,我们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背景和作者有关情况。这可以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上述材料就是根据《*文学史》及《红楼梦》第一回有关文字整理的。

  附录:《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必修)教学参考书》1991年5月版。课前印发给学生参阅。)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

  (注:框中人物,冷子兴演说时已不在世,括号内的人物,是上一个人物的配偶。)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

  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

  (二)思考并准备回答问题:

  “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

  (1)贾府地处什么地方,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2)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

  (3)她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4)她在府内所见到的人,概括起来为两类,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分析情节结构。

  (一)认字解词。

  认字解词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古典小说中的一些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应当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课文中有些不常用的偏僻字词,可以不作为教学重点。

  字词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工具书查音、注释,教师检查订正;也可以由教师利用卡片、投影片出示一些字词,学生拼读讲解。

  字词教学要利用课本的注解,还要注意解决课后练*中的有关问题。

  字词举例:

  (1)给字正音。

  敕造阜盛绾着内帏盥沐

  (chì)(fù)(wǎn)(wéi)(guàn)

  两靥忖度宫绦嗔视

  (yè)(cǔn)(tāo)(chēn)

  (2)解释词语。

  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厮,古代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轻蔑的称呼。

  厮认:互相认识。厮,互相。

  纳罕:感到奇怪。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敛,liàn,收拢;屏,bǐng,抑制呼吸。

  茗碗:茶碗。茗,míng,泛指各种茶。

  憨顽:天真顽皮,憨,hān,朴实天真。

  借懂:糊涂,不明事理。懵,měng。

  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纨跨:wánkù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粱:指富贵子弟。

  劳什子:北方方言,如同说“东西”。

  (3)课后练*题四。

  偏僻:偏激、不端正。

  便宜:方便。

  态度:神态。

  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例如:

  不经之谈:不合常理。

  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惜。(《红楼梦》的“可怜”有时作“可爱”讲。)

  惫懒人物:诞皮赖脸。

  (二)分析情节结构。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贵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贸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

  2~4段是第一层,写材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风,是第二层。

  7~11段写材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这是第三层。

  12~14段写材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是第四层。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以一定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高中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阿房宫赋》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课文。赋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教学时,可参考“课文说明”和“有关资料”,分别在内容和形式上给学生做一些必要的提示。通过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这篇赋讽喻现实的思想意义的认识;通过讲解赋体的源流和特点,让学生将这篇“赋”和本单元学过的其他三篇“古文”做一些比较,掌握赋在描写、叙事、议论等方面的一些特点,为熟读背诵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基于文言文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本文的学*,应着重让学生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要表现的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2。学*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增加*作的文采。

  3。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学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为我的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诵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来体会。”(板书课题——我有一个梦想)

  (二)新课讲授

  1。在初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在课前预*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让学生填充课文内容: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四)巩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让学生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五)小结作业

  在学生交流之后,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总结并布置作业,作业如下所示:尝试背诵这篇文章。

  整个设计,从单元和专题的整体考虑进行了规划和构思,体现了大语文观,注重了探究、体验,实现了对方法的学*和迁移运用,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阿房宫赋

  奢——亡——鉴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擦黑板)

高中语文说课稿3

  一、开场白: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亭送别》。

  二、说教材:

  《长亭送别》选自新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学**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课文节选部分曲词优美,文采飞扬,高中语文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特点,将学*目标确立为:

  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了解故事情节。

  2、鉴赏曲词的美

  3、欣赏莺莺的人物形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 ,创造了文才斑斓的元曲语汇.吸收借鉴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而且对加厚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的学生的鉴赏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词鉴赏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用比较分析法来突破。

  三、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迁移教学法

  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比较分析法

  它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活动中去。在本节课课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将书上内容与老师*进行以及动画类比,突破重点和难点。

  3、启发--发现探究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作中。

  四、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动口动脑动手,讨论分析法。

  2、鉴赏诵读法。

  五、说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对剧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准备和预*:观看影片<<西厢记>>,,运用上节课的有关戏剧知识,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目。

高中语文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大纲和单元中的定位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学*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新的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试题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所以,*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第一课《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对诗的政治寓意不加深究;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的空间,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2、教学目标

  学*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4、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教法选择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水*,采用“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 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 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 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解说:此导语教学设计>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营造一种诗情氛围,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教学步骤的展开作铺垫。)

  (二)回顾李白生*和作品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三)听名家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诗。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四)齐读第一段:(采用师生共同研读法,先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相互争议,最后教师明确。)

  1、词义点拨:

  ①危:高。②于:比。③何:多么。④当:挡。⑤钩连:沟通相连。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⑦度:越过。

  2、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

  3、段落解读: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 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引导学生研究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3)“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5)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五)分析体读第二段:

  1、词语点拨:

  ①但:只。②从:跟随。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④去:离。⑤盈:满。⑥倚:靠,。⑦湍:急流。⑧砯:拟声词。

  2、段落解读:

  (1)“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干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2)“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3)“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再次朗读课文第二段。

  (六)分析体读第三段:

  1、词语点拨:

  ①夫:人。②当:挡。③匪:同非。④朝……,夕……:互文见义。⑤虽:虽然。⑥长:深深。

  2、段落解读:

  (1)“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2)“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二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4)最后一段写蜀中要塞剑阁的'意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诗的寓意。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解说:从现实的大背景出发,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作为诗人的敏锐的感悟力。同时也把锛市学*放在一个大语文的背景下,让学生感悟人生,感悟历史。)

  4、再次朗读全文。

  (七)分析诗歌艺术特色: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 为什么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是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并不是教师说给学生的。所以在此,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他们可能说的不好,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不好中,他体会悟到说好的技巧。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做示例。)

  1、善用反复:

  资料: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讨论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 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致的技巧:

  (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八)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资料: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达的要义。

  (九)美读,整合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

  四、板书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高中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说课稿6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具体学*目标中的第三点,提高个人的精神品格。所以根据这一目标,编排了这一课。本课所选内容就是反映了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哲学。孔子对待陈恒弑君一事的态度、隐士对孔子的评价、孔子对待隐士的态度和孔子的喟叹,都可以反映出孔子这种大无畏的崇高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指导学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孔子的精神。课堂教学以问答法、文化延伸拓展法为主,创设浓郁的教学氛围,体会孔子精神,增加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通过改写的方式,扩充文本中的留白处,提高学生的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树立坚毅品质。

  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人是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精神的,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力量坚持到底。

  本课中,有接舆、长沮、桀溺、丈人、晨门等隐士,他们身处乱世独善其身的做法自然无可非议,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儒家追求理想的执着和奉献精神。孔子的一生,躬身践行着这种追求,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无视于苦难与死亡的威胁,处处碰壁而不改理想,不改为人处事的准则。这是一种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照耀了中华民族史,影响深远。

  教学重点: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

  在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之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品读本课几个选段,分析人物的行为细节和语言神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想象孔子的处境和心境,并通过与隐者的对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分析孔子孤独、寂寞于乱世,却锲而不舍地追求道的品德。

  本课的学*难点主要是认识“不可”与“为”的关系。即使明知结果必定毫无结果,但他认为此事该“为”,明知“不可”也要“为”。

  教学准备:选段改写。

  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改写,还原当时对话的场面,来体会孔子的心情。

  探讨交流法,让学生交流庄子和孔子的不同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本节课在上述切实可行的教法及灵活多变的学法下,将精心设计出课堂教学的环节、程序、步聚,摒弃串讲串问,让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同时做到教学目标以语言训练为主,教学过程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学方法以指导读书为主。使学生通过本课入情入景的学*,体会孔子的精神。

  学情分析:

  根据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自身素质,很难理解孔子为何知其不可还要为之的心情。

  学*方法:

  通过改写的方式,学*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不可”也要“为”的精神。

  注重学生课堂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同学投入到交流中,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与孔子精神相契合)

  (二)文字疏通,复*上节课的学*情况。(承前启后,在此基础学*文章内涵)

  沐浴 告夫三子 之三子告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趋而辟之

  子路问津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止子路宿 见其二子焉

  不仕无义 欲洁其身 果哉!末之难矣

  (三)文章研讨第一则

  1、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体会孔子对此事的重视)

  (明确)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2、按理来说,陈成子杀简公,哀公应该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他却没表示要出兵。况且杀的是齐国国君而并非鲁国国君,为何孔子还要如此隆重地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体会孔子对礼的重视,凸显其品质)

  (明确)这是因为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该有自己的本分,应该依礼行事,臣子僭越诸侯的礼节都已经使他很愤怒了,如他就曾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大不韪。此种行径应该天下群起而攻之,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的秩序。这是孔子“礼”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

  3、文本语言简单凝练,让学生在留白处发挥一定的想象,模拟出当时对话双方的神色和心态。(有助于学生理解孔子和鲁哀公当时所处的处境和心境,为解决4、5题打下基础)

  4、孔子在禀告时为何直呼陈成子为“陈恒”?哀公又为何说“告夫三子”?

  (明确)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称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的掌权大臣,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这与后人所谓孔子的“春秋笔法”是一致的。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而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

  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这种实权人物,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

  5、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么样的心情?

  (明确)“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而且也体现“在其位,谋其政”,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就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小结: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勇敢的担当精神。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比一般“独善其身”的态度更为崇高而悲壮。

  (四)文本研讨其余几则,指导学生对“仕”和“隐”进行探讨。

  通过与隐士的对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1、孔子在听了接舆的劝说之后,为什么“欲与之言”?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又会说什么话?(根据课前改写,让学生进行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孔子听完接舆的话后,应该明白接舆的意图,即认为从政已岌岌可危,应避祸为是,别去救治,要孔子及时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贯追求和主张,他必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

  2、如果接舆有一种对话的态度,孔子会说些什么?在原文中找相关语段。(文章相关段落的理解)

  (明确)“鸟兽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结:*向来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如不和天下志士在一起还能和谁在一起?如说“滔滔者皆是”而先下动乱,那么此时正需有人知难而进、知不可而为之,给黑暗以光明,方见君子仁人的分量和质量。

  (五)思想总结

  试试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学生探讨)

  (明确)孔子一心要积极入仕,恢复周礼,*定乱世。虽然自己也知道很难成功,但他仍然表现出坚定的原则性,从不动摇。如果从积极意义角度说,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

  (六)文化拓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楚辞》)

  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和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间,你如何抉择?

  (学生探讨)

  (明确)“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不是执迷不悟。首先,所坚持的必须是正道,而不是歪门邪道。其次,要懂得方法策略,不做无谓的牺牲。

  (七)学生周记片段欣赏。

  (八)哲理共勉

  追求,永远不会遗憾!

高中语文说课稿7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渔父》,我将从教材、学*目标、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说教材

  《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

  本专题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作品,能让学生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二说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惯”,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④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三说重难点

  重点;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难点: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并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四说教学方法

  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较浅显,翻译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因此重点在问题探讨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主要采用诵读,引导,点拨,研讨等方法。

  五课时设计

  因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简单,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名作《哈姆雷特》中的发问。前几天我们学*了《报任安书》,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而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的悲愤。当他的心被忧虑撕裂的那一刻,他选择的是纵身跃下汨罗江。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找一位学生介绍,之后出示PPT

  屈原:(公元前339——前278)名*,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辅佐了楚怀王、楚顷襄王,在郑袖、张仪的离间在两次被流放到江南、汉北。

  背景:屈原在最后一次被流放时,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在湘潭一带游荡,遇到一个渔父,在和渔父交谈以后便怀石投江。

  2、找学生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

  3、结合注释,学生自由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古今异义词:PPT,板书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

  (2)词类活用:

  鼓枻而去(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

  (3)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屈原既放(被动句)

  游于江潭(状语后置)

  是以见放(被动句)

  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

  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

  自令放为(被动句)

  4、疏通文意

  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补充指正,学生齐读,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

  (三)局部分析

  1、文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

  生明确:渔父和屈原两个人物。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渔父:不知姓名和来历,驾一叶之扁舟,垂钓于江上。

  全文是以人物间的对话形式展开的。

  2、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

  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

  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4、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反问(强调人物的坚定决心)

  5、扩展

  ①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哪个派别的处世主张?

  儒家道家

  入世出世

  ②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对比和衬托,表现屈原的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

  总结:这是一次灵魂的对话。

  6、比较阅读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选择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7、自由讨论你怎样看待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更欣赏哪一位?

  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三位人物

  屈原选择了壮烈的死,以死明志,表现了不屈的气节。

  司马迁选择了勇敢的生,以生践志,表现了坚韧的意志。

  渔父选择了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表现了自由的灵魂。

  这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了文天祥、闻一多,用他们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坚贞不屈;所以有了韩信、勾践,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验证了什么叫做坚韧执着;所以有了陶渊明、柳宗元,用他们的诗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潇洒豁达。

  (四)结课

  那么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来提升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与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

  (五)作业设计

  1、背诵文中的名句;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古今词、活用字、特殊句式)。

  我的说课讲完了,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谢谢各位。

高中语文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

  一、说教材

  (一) 教材所处的位置和地位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必修五本书,共有2个单元中外小说单元。一个必修3的第一单元,一个是必修5的第一单元,共六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祝福》是属于前者。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所以学*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也是有助于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的小说阅读打下基础。

  鲁迅的《祝福》是*现代小说的精品,当中的人物祥林嫂也是鲁迅小说中与阿Q、孔乙己三个最为出名的人物之一。研读好这篇文章,对将来小说的阅读,小说中人物的理解,甚至小说的写作都有深广意义。

  (二) 教学目标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 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

  2、 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3、 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并研究形成的原因。

  4、 总结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5、 体会小说中所描写的*妇女悲剧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深入认识到造**生悲剧的社会原因。

  (三) 教学重难点

  1、 学*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所造任务的方法。

  2、 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社会根源的认识。

  二、说学法

  (一)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老师要适时采取情况,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 学法及确定的依据

  A、预*

  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强调预*,培养阅读的自觉性。

  B、对比阅读法

  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但是,学生接触鲁迅小说并非第一次,因此。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进行对比。教师注意突出不同点。在思想内容方面,本文与《孔乙己》、《故乡》、《药》相比,其一,虽然它们的题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侧面,有的反映的是读书人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压在底层的一般农民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城市贫民的生活,而《祝福》反映的则是压在底层的被雇佣的乡村劳动妇女的生活;其二,虽然都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但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否定,有的侧重于对封建等级观念和私有制观念的批判,有的侧重于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剖析,而《祝福》则是对封建的*、族权、神权、夫权等全面而猛烈的抨击,作者对祥林嫂的同情也甚于其他三者;其三,虽然主要人物都有共性,但是他们还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就生活环境而言,祥林嫂比其他三者要恶劣得多,她没有孔乙己好吃懒做、自视清高的恶*,却也同样遭到周围人们的冷遇,她有闰土、华老栓一样的勤劳,但是最后却落得一无所有,可见其命运更悲惨,更令人同情。

  在表现形式上,本文与《一件小事》、《孔乙己》、《故乡》等相比,虽然都是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但是,由于各自表现的主题思想存在着差异,各自采取了仅适合自身的故事顺序。《一件小事》以顺叙为主,以此表现"我"的思想认识的进步。《孔乙己》顺叙中有补叙,使历史和现实连为一线,以此来揭示主人公性格发展的必然性。《故乡》顺叙中有插叙,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封建制度给人造成的影响之大。而《祝福》则采用了倒叙,把祥林嫂的被沦为乞丐和悲渗的死提在篇首,与地主阶级"祝福"的欢乐声形成鲜明的对照,然后再追叙祥林嫂的生前事迹,揭示两个阶级严重对立的社会根源,表达作者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切齿痛恨和愤怒鞭笞。

  经过这样的比较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捕捉课文的新意向和灵魂,而且也提高了质疑、析疑、释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势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掘进,同时,也为今后的学*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C、比较法

  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如"决计"、"肯依"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D、讨论法主要运用在第三课时中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上。

  (2)教师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导、提问法。

  三、说教法

  编者希望学*这个单元,要着重 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体会不同作者不同的创作风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二) 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讲述人物遭遇

  学生读小说最关注的是情节,所以就从情节入手。让学生讲你知道了祥林嫂的哪些故事。

  挑选几位同学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

  要求:(1)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议论分析。

  (2) 叙述时要突出与悲惨命运有关的细节

  (3)要有感情地复述,尽可能进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

  (二)理清情节

  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介绍小说的情节大致有几部分,让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线索提纲 :

  序幕: 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三) 探讨环境描写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祝福礼的社会环境的描写

  祝福之夜的自然环境的描写

  (四) 人物形象的塑造

  1、 列表比较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前的三次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2、 列表对比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当时不同的内心变化。

  初到鲁镇:顺着眼—— 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 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4、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总结 人物描写的几个方面。(还暗含了心理描写)

  (五)问题探究

  1、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从小说情节分析、总结入手,祥林嫂为什么做工?为什么改嫁?为什么捐门槛?为什么行乞?得出结论: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

  2、电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门槛 不被承认后砍门槛的情节,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总结 人物的形象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三) 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

  (3)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4)分析小说的社会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七)作业布置

  把祥林嫂丧子之后回到鲁镇的那部分,改写成剧本,并进行排练。

  (四) 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说课稿9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说教材《*》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讲读...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

  鲁迅

  一.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二.重点词音、词句

  三.写作的缘由

  生*事迹:预定《莽原》(毅然)——追求真理

  反抗校长——敢于反抗

  虑及母校(默然)——有责任感

  参加*——勇毅坚韧

  教训意义


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阅读


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1)

——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15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1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我是×××××××,我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展示的机会,谢谢你们!希望得到你们的指导.我说课的题目是《花未眠》,我说课的内容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法,教学程序设计等.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关于美和审美的哲理散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所得;重视自然美,崇尚写实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特点,特制定两个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主旨,让学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识.(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散文语言.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就确定为:理解本文主旨与鉴赏本文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钩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能尽快的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自主合作的探讨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以一组鲜花图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让学生自由发表观后感受,引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赏.此设计直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然后由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题目.

  2,简介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托养.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作家生涯.小说《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它们"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继承了大和民族文学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由于受佛教影响较深,故其作品常带有消极悲观情调.荣誉也不能解脱他思想的颓废和空虚,1972年4月16日,他终于口含煤气管自杀,终年73岁.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首先指定学生朗读第三段内容,然后思考: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感悟接着让学生评价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能否说说他们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过这个过程的阅读,学生就能整体把握到文章的一个观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时也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身边很多事物是非常美的,只是我们*常没有留心,让学生明白*时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思考作者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现海棠花的美的呢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点起来,我一个人凝视着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然后教师小结:作者能够发现司空见惯的海棠花的美,原因有二:一为"静";二为"孤独".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自学,就去把文章的第二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所得"找到并有所理解了.

  5,出示文中出现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思考对于这些艺术作品作者持什么态度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借此让学生再去读文章关于这些内容的段落,明白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够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能够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

  6,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学生对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此时再加以总结,学生就对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理解.教师小结: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写起,阐述了自己对美和审美的三个观点,即: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亲*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艺术品能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这三个观点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

  7,学生对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然后再进行迁移拓展就顺理成章了.设计一个迁移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出示一个名家描写自然美的语段,朱自清《荷塘月色》;出示一幅清幽的山水图,也请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美用三五句话把它描述出来.

  8,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的含义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或是不太好理解的句子.

  教师可举例引导如:

  (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为什么说盛放的海棠花的美含有一种"哀伤"

  明确:海棠花在夜间是不眠的,然而其盛放的美却无人发现,无人欣赏,所以说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背后有什么隐蒇义

  明确:①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②人生是一个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就能不断发现美.③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有限的感受美的能力接*无限的自然美.

  9,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学*,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是一篇谈论美学问题的文章,可是它本身也是美的.其实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感谢川端康成,他告诉我们只要细心地去寻找,用心地去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创造美.那就让我们以这种美好的心态去拥抱我们灿烂的明天吧!

高中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地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

  《氓》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氓》这首诗语言障碍并不大,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能够理解《氓》的基本意思,进而体味出诗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这节课的主导思想就是:以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尽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融入到整个课堂中去。

  对《氓》这首诗歌,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学生去“倾听”那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情感,帮助学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在充分预*的基础上,课堂的讨论重点放在鉴赏层面:体会分析理解:

  (1)人物在特定处境下的复杂情感;

  (2)表达复杂情感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3.深入挖掘,体察人物命运的偶然与必然,推测判断人物未来的人生命运,从而引发更深刻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从教师层面说。

  我主要通过三个问题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发现和理解婚姻失败之后的严肃与冷峻,引导学生对我们自己现实人生的关照;产生对这个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们情感价值观。

  从学生层面说。

  引导学生一切从文本出发,自由读,整体读,个别读。实现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探究。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充分对话。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把语文教学活动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从而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

  从教学环节层面说。

  倡导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要做的就是: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知识的*台,唤起学生学*的动机,激起学生学*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我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我的课堂的,具体的课堂流程也会随着这些因素发生变化。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尹人,在水一方”,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这些都是诗经当中描写爱情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来继续感受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2、自由诵读,寻找称呼。

  自由朗读文章,寻找诗歌中女主人的对男主人公称呼的微妙变化,你会发现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钟)

  第一章里,先是称“氓”,也就是一个陌生的小伙子,说明女子对他毫无认识;接着称“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时,女子已经跟他很熟了,把男子当作朋友了看待而尊重他了。

  第二章就称“尔”了,这是两人感情很好以后的亲昵的称呼。

  第三、四章而称之为“士”,视其为一般的路人,感情上已经淡漠了。

  最后两章连“士”也不称呼了,心里积攒的怨气使她连提也不想再提这个人了。

  这是女子沉浸在自我的叙述中,由于感情的变化,不自觉地选择、转换指称,从她对男子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感情的发展,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板书:恋爱---------婚变-----------决绝

  3、二读诗歌,关照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学*“比、兴”的艺术手法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展现出女主人公怎么样的思想性格?运用了什么手法?(多媒体展示)

  明确: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板书)纯真痴情,活泼热情&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第二次:痛苦、追悔、怨恨、伤心(板书)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第三次:失望、委屈、愤恨、决绝(板书)冷静决绝,坚强果断

  在课堂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反应,我可能会适时的用下面琐碎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到2600多年前,走进女主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正与主人公对话。

  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场婚姻中我有没有责任?

  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那些因素给了她痛苦?

  婚姻的不幸和娘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哪个更能女主人公的悲哀和痛苦?

  女子从这场爱情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呢?她用什么艺术手法来阐述这个道理?

  女主人公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反映她性格哪一面?

  女主人离婚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4、讨论、辩论分析婚姻悲剧原因

  为什么如此一个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良家妇女为何会被休弃呢?(学生讨论辩论)

  1.性格决定命运

  2.女子容貌色衰

  3.男子变心

  4.社会原因

  恋爱-------------------------婚变--------------------------决绝

高中语文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说教法、学法

  诱导探讨法为主

  阅读分析法为辅

  三、说教程

  (一)导入

  1935年,陆侃如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资格答辩上,一位教授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孔雀东南飞》为什么要向东南飞?” 只见陆侃如面不改色,稍微思考了一下,从容地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立即博得满堂喝彩。《西北有高楼》是我国早期五言组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陆侃如引用这首诗为自己解难,说明古诗十九首影响深远。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同样出自古诗十九首,下面请进入《涉江采芙蓉》。

  (二)学生朗诵,教师正音并范读。

  采之欲遗谁? 遗,读如(wèi)赠送。

  (三)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诗歌内容,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现委婉曲折,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

  (四)鉴赏

  1、合作探讨

  ①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

  ②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③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④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这句诗是全诗发展的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

  ⑤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⑥本诗的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2、教者小结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故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3、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五)指导背诵

  明确:按照诗意的“起承转合”来记忆背诵。

  (六)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高中语文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课题是:苏(人、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这篇课文在本册课文中的地位是:

  学*本课有以下几个作用:

  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重点与难点突破及途径。

  本节教学重点是:

  难点原因:

  突破途径: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及对策:

  2、内容的组织安排: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知识迁移法、建立模型法、认识类比法、分组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自学法、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知识迁移法、模型法、类比法、由简到繁法、动手动脑)

  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录音机等其作用是: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分钟)

  l导入……激发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同样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第二环节:(分钟)

  新课学*:

  第三环节:(分钟)

  课堂小结: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为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四环

  节:(分钟)

  布置作业:

  分为两部分:

  (1)书面作业p……和复*本节。

  (2)预*下节内容,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和顺利学*下节课做准备。

  第五环节:

  教学体会

  总之,本节课我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知识迁移法、建立模型法、认识类比法、分组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实验、电教媒体等教学手段,把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渗透学生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六环节:

  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说课稿5

  一、开场白: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亭送别》。

  二、说教材:

  《长亭送别》选自新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学**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课文节选部分曲词优美,文采飞扬,高中语文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特点,将学*目标确立为:

  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了解故事情节。

  2、鉴赏曲词的美

  3、欣赏莺莺的人物形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才斑斓的元曲语汇,吸收借鉴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而且对加厚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们的学生的鉴赏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词鉴赏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用比较分析法来突破。

  三、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迁移教学法

  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比较分析法

  它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活动中去。在本节课课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将书上内容与老师*进行以及动画类比,突破重点和难点。

  3、启发--发现探究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作中。

  四、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动口动脑动手,讨论分析法。

  2、鉴赏诵读法。

  五、说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对剧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准备和预*:观看影片<<西厢记>>,运用上节课的有关戏剧知识,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目。

高中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短文三篇》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三篇短文,富含哲理,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有思想冲击的力量。它们告诉学生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要学会思想,学会*等、合作和承担责任,它有助于学生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三篇短文质朴而富含哲理的语言和以小见大、比喻、对比等技巧的运用,值得学生借鉴。

  蒙田的《热爱生命》文章语句*实,思想却深刻,作者把深邃的思想通过鲜明的对比呈现了出来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世界只是一个角度,而生活也只是一种心境: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以不同的心境营造的是迥异的生活从对生活苦和乐的对比中,作者调制出了“心的转化剂”,同样在对生和死的对比中,作者提炼出了“乐观的美酒”作者为了突出“生”的乐趣,鲜明地提出了“生之本质在于死”的观点乐观地面对每天升起的太阳,充实地度过上帝赐予你的每一天生命,死亡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总是显得那样耐人寻味在一句简短的比喻中作者形象生动而又高度准确地概括出人的两个本质的属性:肉体的脆弱和思想的伟大文章的开头,作者把人比作苇草,似乎透露出苍凉的意境,传达出人的自然生命的脆弱性的无奈但是,这绝非单纯的感伤情绪的流露,因为作者并没有将人简单地比为草木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与“苇草”两个意象的叠加产生了诗性的张力,将人表述为一种矛盾的、辩证的存在,其中蕴涵着精神与物质、理性与感性、伦理的尊贵与自然的卑微等相反相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虽然“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但作为世间唯一能思想的动物,他却比整个宇宙更高贵正是人对自己有如草芥一般脆弱和微末的处境的自觉体认成就了人的崇高与庄严作者强调人生命的脆弱正是为了突出人思想的伟大

  《信条》就是这样一篇指导我们如何把美好的愿望付诸实践的文章。一切美好的蓝图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拥有爱的情愫,拥有思想的灵光,更需要有行动的桥来连接心灵和现实。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出精深的人生准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灵魂获得了高标准的升华作者谈到的十七条准则表面似乎是“幼儿园语”,实际上句句精警有力,引人深思,值得我们践行一生,是促进人生幸福、社会和谐、世界太*的法宝作者像一位饱含爱心的阿姨,拈取生活中的*凡小事精心打磨成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在一起,就成为一挂折射生命内涵的项链;又像一位阅尽沧桑的智者,用关爱、尊重、尽责等音符合奏出生命的幸福之曲,演绎出世界的和谐之音最可贵的是,作者认为这美妙的旋律不应只弹奏在心间,更应回响在现实世界的每个角落。

  二、说学*目标和重难点预设

  《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定教”。学生自学后,根据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我们共同讨论,师生一起预设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概括三篇短文的主旨,能说出关键句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摘抄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品味文章朴实富含哲理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提高个人素养。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论,为了维系良好的教育生态,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理念,我采用“三段自主学*模式”引导学生学*,构建“高效课堂”。“三段自主学*模式”,即课前自学、课中展示、课后反思三段。这种学*模式最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教学设想]

  本课的随笔充满了哲理色彩和生命意识,并且作者都是具有独特思想体系的哲学家,因此在教学中应力求通过设置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突出学生的个性解读,以提升境界为指向,让学生走进人类思想的宝库中,感受思想者的高贵,与作者相约,与生活接轨。

  因此根据本课的特点,将三篇短文依据“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这一名言展开,按照“人是什么”“人的生命”“人的生活”三个主题分别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热爱生命》《信条》进行研读第一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以教师讲授为主,第二篇《热爱生命》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为主,第三篇《信条》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每篇文章都像是一位灵魂的导师,引领我们走向精神的家园

  [教学过程]

  导入:(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导入的同时板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短文三篇》,每个人都有过少年维特的烦恼,也有青春不能承受之轻,在烦恼的时候常常不自觉要思索人生问题,是啊,人——一个多么复杂的字眼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呢?人是有思想的动物,那么思想对于人又意味着什么呢?时代瞬息万变,有没有不变的信条呢?让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短文三篇》,听听哲人们给予我们的人生箴谏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导入:由“人是什么”引出导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2、分析文章的标题

  3、阐述思想的高贵

  4、教师总结:人是宇宙中一个伟大的存在!提升思想也是热爱生命,因为思想可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书写永恒!

  《热爱生命》

  1、导入:以“苇草”生命的脆弱引出“人的生命”,展开对生命讨论

  2、阅读课文, 讨论、分析:作者是如何热爱生命的?

  3、结合事例拓展、讨论

  4、教师总结:生是死之开始,而死是生的极限;生命的价值是在具体的生活中实现的,生活中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越多,那么,我们生活的价值就越大,我们生命的价值就越大,那么,死的价值也就最大,因为死是生的极限,这个时候,生命是最充实的时候。

  《信 条》

  1、导入:以思想的灵光,爱的情愫,更需要有行动的桥来连接心灵和现实引出“人的生活”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感触较深的句子,并在旁边适当作一些批注

  3、学生对课文质疑,学生讨论、解答,教师作必要的点拨

  4、教师总结:真理往往是最朴实的话语,我们在慢慢长大,但无论什么时候,千万别忘记儿时,父母师长的语重心长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短文三篇》,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生命是人的自然基础,思想体现人的人格追求,而信条是人的生活原则, 这些闪烁着理性光芒的短文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当我们懂得了生与死的关系时,我们会更加热爱生命;当我们知晓了人如苇草一般脆弱,但有了思想我们变得尊贵而强大时,我们看到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明白度过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时,我们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信条中包含了多少永恒!三者构成了稳固的三角结构,共同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

高中语文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囚绿记》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三篇课文都是散文中的名篇佳作。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欣赏精美的写景、品味优美的语言,来赏析文章深刻的意蕴。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将自然界的“绿”与作家内心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描绘了绿的状态也写出了作者自身的处境,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

  通过学*本文,学生要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

  我们的学生经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与熏陶,可以说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已有所领会。本文篇幅不长,且文字不深,学生基本能读懂,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对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含蓄而内敛的情感认知,还难以理解。所以,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文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虽然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他们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依据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1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指导学生筛选出关键语句,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来把握语句的重要信息,体会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

  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

  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 学会圈点批注,理解语句含义,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追求自由光明的忠魂洁魄,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我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像以往分析课文那样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批注来研读,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让学生学到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有用的东西。所以,我将学法及教法确定为: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圈点批注法———抓词语含义,理解句子意思;

  (4)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5)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并在实施教学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学案检查

  在课前就设置互动学案,疏通字词,解决阅读障碍,了解作者的经历,为课堂的分析打下基础,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补充。

  2.导入

  教师给出一组绿色的图片,指出当一抹绿色出现在沙漠中时,我们感觉到生命的希望;当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时,我们意识到生命的顽强;当无边的绿色扑面而来时,我们仿佛听到生命的乐章。绿在视觉上给人以色彩美,在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也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由此,引出今天将接触这样一位非常喜欢绿色的人,只是他钟情到了极致,以至于将绿色囚禁起来,引出陆蠡的这篇文章《囚绿记》。

  这种导入,能营造出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鲜明的画面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刺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讲解

  首先由标题入手,先列举几篇已经学过的课文标题,如《荷塘月色》,分析其对理解全文的作用,再让学生探讨本文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让学生明白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之后指出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更深刻,还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我围绕题目,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筛选出语句做圈点批注,分小组讨论、交流批注内容,具体问题如下:“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哪种精神震撼了作者?本文的主旨又是什么?

  (在学生圈点批注的同时,老师适当地引导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包含了文章的基本结构,又在筛选语句的圈点批注中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结合学生学案及教师图片展示,归纳主旨,即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

  建构主义认为,学*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这种圈点讨论交流的方法体现了对话教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既是与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又是一个指导者。

  4.小结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适当的方法,归纳与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师生共同合作,按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总结出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

  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

  5.学生迁移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都是学*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包办代替是不行的。而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会学,而是会用,将学与用联系起来,要给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所以,接下来让学生对精短美文《遍地黄金》做圈点批注。老师把学生共同批注的地方进行展示,让他们通过比较、讨论,进一步掌握圈点批注的要领,以此抓住主旨,强化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6.布置作业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使他们形成健全人格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在布置作业时,要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的作业:结合《囚绿记》重点语句的圈点批注,展开联想,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200 字左右的心理描写,感悟作者此时此景此境的内心感受,深入理解作品主旨。

  7.结语

  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草木非人,但它们却永恒地演绎着生命的故事。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我们也通过圈点批注的方法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让我们用此法去阅读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去感受一位位作家黄金一般的心灵!

  8.说课小结

  本课的基本流程为:情境导入—解题—递进问题解析—小组讨论质疑—方法归纳总结—迁移能力提升—作业应用反馈,借此来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

  最后,遵循简洁美观、揭示内容的原则,

  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囚绿记

  陆蠡

  象征 生命希望

  绿色 向阳 向往光明自由

  固执 咏物抒情 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

高中语文说课稿9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说教法、学法

  诱导探讨法为主

  阅读分析法为辅

  三、说教程

  (一)导入

  1935年,陆侃如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资格答辩上,一位教授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孔雀东南飞》为什么要向东南飞?” 只见陆侃如面不改色,稍微思考了一下,从容地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立即博得满堂喝彩。《西北有高楼》是我国早期五言组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陆侃如引用这首诗为自己解难,说明古诗十九首影响深远。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同样出自古诗十九首,下面请进入《涉江采芙蓉》。

  (二)学生朗诵,教师正音并范读。

  采之欲遗谁? 遗,读如(wèi)赠送。

  (三)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诗歌内容,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现委婉曲折,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

  (四)鉴赏

  1、合作探讨

  ①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

  ②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③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④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这句诗是全诗发展的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

  ⑤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⑥本诗的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2、教者小结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故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3、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五)指导背诵

  明确:按照诗意的“起承转合”来记忆背诵。

  (六)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高中语文说课稿10

  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

  (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

  (2)风格流派、文体;

  (3)名句填空;

  (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

  (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第二单元的宋词,通过学*本课,学*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提高鉴赏宋词的能力。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想起历史上无数的英雄,看到赤壁形胜,想起潇洒多谋的周瑜,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但苏轼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隐,他的性格更倾向于陶渊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迈。所以要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

  教学目标: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学*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提高鉴赏宋词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④方法目标:诵读法;讲授法,不断启发学生从而把握全词意境;讨论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情与景的自然结合,难点是体会作者深刻含蓄的情感。

  教学方法: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

  (1)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想起历史上无数的英雄,看到赤壁形胜,想起潇洒多谋的周瑜,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但苏轼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隐,他的性格更倾向于陶渊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迈。

  (2)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

  (3)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

  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⑴指导学生自主学*。⑵组织学生合作学*,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惯。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上片以讲授为主;下片以讨论为主.

  导语设计:三国是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而且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如水,斯人已矣,但每一个为这一战所激动着的人来到赤壁,当年的冲天火光、震天喊杀声仿佛又能萦绕于脑海。赤壁之战后八百多年,一位伟大的天才人物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为伟大的天才人物就是苏轼。

  示范朗读:激情充满壮志豪情

  检查自主学*的效果:熟悉课文内容以后,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查阅资料,由学生口头介绍作者;在个性化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筛选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与高考接轨。

  (多媒体显示:字词积累,随堂训练。)

  组织学生合作学*: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

  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四是由于诗词跳跃性大,而我们的学生史学知识欠缺,所以我在讲述时补充了一些史学知识,这似乎把语文课讲成了历史,也不知得当与否,算是一种尝试,还望各位前辈提出批评意见。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柳词和苏词为例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词风,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板书设计: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用多媒体显示如下板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上阕赤壁奇景波涛汹涌山势险峻

  下阕怀周瑜儒将风度非凡胆略

  抒己感慨人生如梦壮志未酬

  要先给学生方法: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

  拓展延伸:柳词和苏词为例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词风,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全文总结:江月是永恒的,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暂,又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呢?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诗人浮现在我们眼前,在他的自解中仍有一腔豪迈之情。

  迁移应用:学以至用。让学生了解苏轼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教学效果预测:总之,在新课标教育理念下,从以下几点可见这堂课的效果①没有将文质兼美的散文肢解成几大块,维护了散文的整体美。②突出了新课标以“学”为主,而不是传统的以“教”为主,从复述故事到板书设计,从质疑到评价,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③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终身教育的需要。④提升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⑤使学生树立了“以人为本”、“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

高中语文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1、大纲和单元中的定位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学*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新的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试题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所以,*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第一课《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对诗的政治寓意不加深究;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的空间,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2、教学目标

  学*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4、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教法选择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水*,采用“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 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 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 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解说:此导语教学设计>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营造一种诗情氛围,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教学步骤的展开作铺垫。)

  (二)回顾李白生*和作品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三)听名家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诗。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四)齐读第一段:(采用师生共同研读法,先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相互争议,最后教师明确。)

  1、词义点拨:

  ①危:高。②于:比。③何:多么。④当:挡。⑤钩连:沟通相连。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⑦度:越过。

  2、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

  3、段落解读: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 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引导学生研究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3)“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5)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五)分析体读第二段:

  1、词语点拨:

  ①但:只。②从:跟随。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④去:离。⑤盈:满。⑥倚:靠,。⑦湍:急流。⑧砯:拟声词。

  2、段落解读:

  (1)“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干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2)“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3)“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再次朗读课文第二段。

  (六)分析体读第三段:

  1、词语点拨:

  ①夫:人。②当:挡。③匪:同非。④朝……,夕……:互文见义。⑤虽:虽然。⑥长:深深。

  2、段落解读:

  (1)“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2)“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二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4)最后一段写蜀中要塞剑阁的'意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诗的寓意。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解说:从现实的大背景出发,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作为诗人的敏锐的感悟力。同时也把锛市学*放在一个大语文的背景下,让学生感悟人生,感悟历史。)

  4、再次朗读全文。

  (七)分析诗歌艺术特色: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 为什么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是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并不是教师说给学生的。所以在此,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他们可能说的不好,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不好中,他体会悟到说好的技巧。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做示例。)

  1、善用反复:

  资料: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讨论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 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致的技巧:

  (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八)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资料: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达的要义。

  (九)美读,整合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

  四、板书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高中语文说课稿12

  一、教学目标

  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诗歌阅读感到困难,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对整首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然后重点讲解思想内容方法的知识。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方法,然后利用这个方法训练能力,提高学生在试卷上的得分能力。所以,我的教学目标就是:

  1、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有针对性地答题。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对古代诗文鉴赏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而且*时在披阅试卷的时候也发现学生这个题目的得分较低。所以,我首先要让学生破除这种畏难心理。只有不惧怕了,才有可能做好。我便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讲解高考有关的知识,同时使用风趣的语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考,消除学生对这个题目的畏惧心理,同时放松学生的心态,活跃课堂气氛。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上黑板做题。先不做任何的提示,让学生把自己的错误展示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以期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然后总结方法,方法总结出来以后,再做相关的题目提高能力。体现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精讲启发的教学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利用学生对诗歌熟悉的现状进行导入,同是用一个夸张的句子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着诗歌的天赋,然后来一个转折,指出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做这个题目时的困惑。有困惑,我来帮你解决。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授课过程

  讲解高考考纲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规定。注意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诗歌名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进行高考题目的相关讲解。首先讲解题目,题目是一首诗歌的重要部分,在很多情况下是诗眼的所在。在这首诗歌里面,题目就给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提示。然后重点讲解“故园”、“折柳”。通过“故园”让学生把握诗歌鉴赏中重要字词的作用。重点讲解“折柳”这个词,一个是有关“折柳”的典故,“柳”和“留”的谐音;另一个是关于《折杨柳》这个曲子,以及曲子的内容。

  在讲“柳”和“留”谐音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把他们的谐音关系说出来。因为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过的知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直接说出来,那么学生就不能够深入思考,没有思考,收获就不会大;也不能够训练他们把已学过的`知识和从来没有见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所以,我就旁敲侧击,说了“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个诗句,侧面点拨,让其有顿悟的感觉。如果学生通过这种联想发现这个“秘密”,他就很有成就感!

  再次,针对题目讲解。首先要读题目,在读题目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出题者的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出题者在题目中给你的提示,以及出题者所要考查的方面。然后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答案,这个实际上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的错误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这样可以了解学情,提高讲题的针对性。讲解出学生在答案正确的部分和不正确的部分。重点讲解学生正确的答案是从哪里来的,学生不正确的答案是怎么来的,怎么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讲解第二个学生的板书时,我首先表扬学生的板书,一是鼓励这个学生,二是给其他同学的一个信号,这样的书写就是好的,你应该有这样的书写。然后表扬学生在答题方面的条理性:分条列叙。答题的规范性是回答这类题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在*时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培养。

  根据我选择的诗歌的不同,我针对各个不同的诗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第一首诗歌是我重点讲解的,所以,我让学生读诗,然后从题目入手,细致分析文章的内容。然后就题目进行分析和把握。在讲题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拓展,以期学生能够对这首诗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二首我就让学生自己分析,稍微做一些指点,以此让学生掌握刚刚总结出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首诗歌我就完全放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发表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但是,最好的答案我心里是有谱的:只有分析到“梅”与“人”

  这个层次,才能说学生把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读通了。第四首诗歌我直接就把它作为了课后作业。这样可以让我把精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又可以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使我的课堂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再一个就是关于课堂上的语言。虽然我*时不是很爱说笑。但是,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这门课的一个前提是使他觉得这门课有意思。我利用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的特点,在课堂语言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门多么有趣的学科,从而产生学*语文的兴趣。同时,风趣的语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如果对这门课不太感兴趣,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我也是用我的这种语言把一些难以表达的东西用一种客观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本和*题中看到的高不可攀的东西变成自己生活的东西。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外延使生活,在生活中学*,更要从生活中学*。日常的积累和观察,经常的反思和总结是学*语文的良好*惯。

  四、说板书

  我的板书没有什么特色。但是,我在设计板书的时候注重体现这堂课前后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一环扣一环,学生看完以后能够回想起这堂课的开始、重点和结束。

  古代诗文鉴赏

  高考相关内容

  试题讲解

  找诗眼

  方法指导 重炼字

  抓名句、含义丰富的重点句

  加强练*

  五、说达标训练

  我的达标训练实际上是分布在课堂的两个训练题目里面进行的。第一个是对所讲方法的训练,是让学生熟悉所学*过的方法。第二个难度稍微大一些,是让学生站在出题者的角度进行一个逆向思维,从而更好地把握出题者的意图,更准确地答题。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上我注意环节紧扣,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然后针对其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握古代诗文鉴赏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方法并在做题的过程中予以运用。学案导学的功能得到发挥,学生听、说、读、写都得到锻炼。在课堂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风趣的语言是一个法宝,而我的语言算不上风趣和幽默,确切的说是通俗。我以后应该在这个方面多加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语言风趣起来。下午,我讲课所用班级的语文老师来向我要最后一个题目的答案,说他们班的学生说应该趁热打铁把后面的题目讲完。我没有让这些学生浪费时间,没有让听课的领导老师浪费时间,我感觉就是我的欣慰。

  结束这堂课以后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加上其他领导和老师对自己的指点,认识到

  我的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课堂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课堂开始的时候,我讲的过多。到了后来时间就紧张了,学生做题的时间少了,耽误了学生的训练,也使自己的课上的不够完整。课堂的前半部分我应该少讲,学生能够读的让学生读,能够自己看的让学生自己看。

  第二,虽然有调动学生的表现,但是调动的不够充分,特别是在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只是让一个学生进行板书,然后按照这个同学的答案进行讲解,那么就等于忽视了大部分同学,而且容易给这个同学造成信心上的打击。因为,这个学生的答案肯定不是完美的。黑板上板书答案在放大优点的同时也放大了缺点,而且,讲题又注重讲缺点,所以,这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后可以多让几位同学上黑板板书,然后让几位同学进行评分、评价,相互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找出他们答案中的合理部分组合成答案,大部分同学都有一种参与的成就感,学*的信心就会越来越足。

高中语文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别离词,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层层深入,离情别绪,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这首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宋词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清的意境和哀伤的离愁。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重点和难点)

  四、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为了突破学*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来实现,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①诵读讨论法。②提问点拨法。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营造氛围。

  播放《送别》歌曲,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我设计的导入语: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伤离别”的?

  (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

  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诵,再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在读和听的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及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层层深入地诵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带着问题读和听,强化读和听的目的性。

  (三)具体赏析,揣摩名句。

  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这些景物(意象)所抒发的感情,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词中所弥漫的浓浓的离愁,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情景交融这一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赏析名句,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这种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意境,更深刻地体悟到宋词婉约之美,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并教给学生以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自己的赏析活动更活跃更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独特个性。

  (四)背诵(在完成课文分析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五)课堂练*,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对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设置一道课堂练*题。让学生读李华的《春行即兴》赏析这首诗的情景交融)。

  七、说板书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上阙:冷清秋之景离情别绪归期渺茫

  下阙:伤离别之情前途黯淡命运难测

  八、课后作业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课外作业:请任选一角度,对《雨霖铃》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00字左右。

高中语文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高中语文小说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不论是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看,都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堪称千古佳作。《项链》以其精巧的构思,出色的心理描写、意味十足的结尾被广泛传诵。学*本文,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体味作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作品的魅力;学*本文,可以为学*《陈奂生上城》打下基础;学*本文,还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外国小说的无穷魅力。学*本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确定教学目标

  1、确定依据

  1)那么鉴赏小说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及小说的描写技巧等方面着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对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及小说的描写技巧进行鉴赏。

  2)本文的特色:本文构思特别精巧,作者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由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了逆境的曲折经历,安排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一次又一次的摆布着玛蒂尔德的命运,开着玛蒂尔德的人生玩笑;演绎着玛蒂尔德的命运悲剧。玛蒂尔德的心理,玛蒂尔德的性格,玛蒂尔德的命运均在这曲折的情节中实现。

  鉴于上述原因,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A、知识目标:

  1、分析小说的情节,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分析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

  3、整体阅读小说,客观、全面地评价玛蒂尔德的形象。

  B、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抓住线索,快速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小说人物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思维的翅膀,培养学生仿照原文风格写作的能力。

  C、德育目标:体味人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的执迷和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现实的限制下的无奈、荒诞与虚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本性的坚持和女扭曲。从玛蒂尔德身上吸取和发扬人性中善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将与自己有关,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玛蒂尔德的解读,传统的理解,人们常常从单纯的阶级论出发,忽略了从人性的角度去诠释这一人物,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和评价玛蒂尔德这样既有虚荣心又有诚实、坚强、善良品质德复杂人物,是本课重点;探求隐藏于悲剧后面的根源是本文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对莫泊桑作品的情节的相关评价。

  (二)品读本文情节和心理描写

  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抓住项链这一线索,在项链前分别添加6个不同的字来概括本文情节,再由学生找出情节中的高潮部分,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原文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处处出人意料,处处又合乎情理”的情节特点的。赏读情节后,要求学生按照情节找出描写玛蒂尔德心理德句子,并加以概括,再据此指导学生初步探讨玛蒂尔德的性格。

  (三)重点难点的突破:

  1、仿写:

  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要求突现人物的心理及性格。

  A、如果没有那份请柬。

  B、“啊!假的”

  2、结合课后题对玛蒂尔德定位,并要求从原文找出依据,同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

  3、形象对比分析:将玛蒂尔德与简爱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玛蒂尔德追求的不合理性。

  4、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德的肯定评价。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A、俗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B、多面人。

  (四)作业

  续写该文,注意尽量模仿原著的写作风格。

  五、板书设计:

  情节————心理————形象

  羡项链——痛苦不堪爱慕

  项借项链——忐忑不安虚荣玛

  失项链——惊慌失措坚强蒂

  链赔项链——悲苦不堪诚实尔

  还项链——轻松欣慰善良德

  识项链——当头一棒

高中语文说课稿15

  文章是诗人的成名作、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冲撞下的苦闷与忧郁。这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单元,学*现当代新诗和外国诗歌。通过本单元的学*,旨在培养学生鉴赏新诗的兴趣,丰富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学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任务。本文安排在单元第二篇,在学*了《沁园春。长沙》的豪迈气概之后,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新诗史上的代表作;树立学生学好新诗;尝试生动学*诗歌,创作小诗的关键。学生可以借此学*诗歌情感与意象的表达与应用,学*鉴赏诗歌。

  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对于散文的学*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应注重学*技巧的点拨和积累,以及情感的挖掘,我拟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把握文章情感,理解意象。 知识和能力:了解有关戴望舒的知识,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过程和方法:探讨意象的多角度理解,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新课程指出,“学*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形象,理解诗中的意象,进一步把握作者的复杂思想感情。由于高一学生的诗歌素养和发散性思维还比较低,本文的难点是如何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采用朗读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以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使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学生对诗歌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讨论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对意象进行多角度理解,发挥学生自主性。

  说学法

  关于学法,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本诗歌意象比较朦胧,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本课的关键,多元解读和问题探究能有效促进对话教学,实现自主、探究的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

  教学过程

  本课计划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主要有:课前安排预*,朗读诗歌,搜集整理有关戴望舒的信息,这样能让学生慢慢养成预*的*惯,同时有助于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的提高。

  导入:

  从唐诗的两位集大成者——李白、杜甫入手。两位的风格或飘逸洒脱或沉郁顿挫,风格不同却同是文学史上的高峰,由此引出与前一篇诗歌《沁园春长沙》的慷慨昂扬不同风格的《雨巷》,并引出“雨巷诗人”。首先: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新课表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陶冶心灵。通过学生阅读来指出情感与节奏把握上的不足之处,再放朗诵带使学生走进诗歌情境,把握情感基调。老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再次朗诵,体会其音乐性。这时提问: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其次:意象理解、情感把握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学*从意象和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我设问本诗的意象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众多意象中找出主要意象。讨论这些意象对本文感情基调的确定的作用。这样将意象和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分析意象有什么特点?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突破口,意向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直接切入诗歌的核心。诗中雨巷是悠长、寂寥、潮湿而凄清的;丁香是忧愁、哀怨、彷徨的,给人孤独而忧郁的感受。在把握意象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思考如何理解这两个意象的意义。这是在深入把握意象,是鉴赏本诗的关键。可以放段江南雨巷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走进情境。在理解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和引导,如丁香意象代表孤高、美丽、忧愁的特点在古典诗词中常见,了解这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意象。接下来分析诗中的“我”,诗中的“我”与作者在情感上是相同的,通过讨论“我”的形象、“我”为什么喜欢逢着一个忧愁的姑娘而不是欢快的姑娘等问题来把握作者情感。诗言志,诗往往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自我追求,诗人生经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的感悟在诗中会有所体现。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且需要一定历史知识由老师与学生在对话中交流作者资料、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体现了读诗要知人论事的要求。讨论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是思想切磋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再次:

  品味语言,提炼表达技巧 “读诗应知诗家语”,要注意品味本诗语言的含蓄性,音乐性。可让学生再次朗读把握节奏,并找出压韵的字词。本诗的'含蓄性体现在诗的写作手法上。可先由老师介绍几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再由学生根据本诗去分析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这两个意象。

  总结:

  这是一首借雨巷,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忧郁惆怅的优美诗歌。

  布置作业:

  背诵本诗,预*《再别康桥》,并选择喜欢的章节自学分析其意象与作者的情感。


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2)

——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12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短文三篇》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三篇短文,富含哲理,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有思想冲击的力量。它们告诉学生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要学会思想,学会*等、合作和承担责任,它有助于学生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三篇短文质朴而富含哲理的语言和以小见大、比喻、对比等技巧的运用,值得学生借鉴。

  蒙田的《热爱生命》文章语句*实,思想却深刻,作者把深邃的思想通过鲜明的对比呈现了出来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世界只是一个角度,而生活也只是一种心境: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以不同的心境营造的是迥异的生活从对生活苦和乐的对比中,作者调制出了“心的转化剂”,同样在对生和死的对比中,作者提炼出了“乐观的美酒”作者为了突出“生”的乐趣,鲜明地提出了“生之本质在于死”的观点乐观地面对每天升起的太阳,充实地度过上帝赐予你的每一天生命,死亡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总是显得那样耐人寻味在一句简短的比喻中作者形象生动而又高度准确地概括出人的两个本质的属性:肉体的脆弱和思想的伟大文章的开头,作者把人比作苇草,似乎透露出苍凉的意境,传达出人的自然生命的脆弱性的无奈但是,这绝非单纯的感伤情绪的流露,因为作者并没有将人简单地比为草木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与“苇草”两个意象的叠加产生了诗性的张力,将人表述为一种矛盾的、辩证的存在,其中蕴涵着精神与物质、理性与感性、伦理的尊贵与自然的卑微等相反相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虽然“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但作为世间唯一能思想的动物,他却比整个宇宙更高贵正是人对自己有如草芥一般脆弱和微末的处境的自觉体认成就了人的崇高与庄严作者强调人生命的脆弱正是为了突出人思想的伟大

  《信条》就是这样一篇指导我们如何把美好的愿望付诸实践的文章。一切美好的蓝图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拥有爱的情愫,拥有思想的灵光,更需要有行动的桥来连接心灵和现实。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出精深的人生准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灵魂获得了高标准的升华作者谈到的十七条准则表面似乎是“幼儿园语”,实际上句句精警有力,引人深思,值得我们践行一生,是促进人生幸福、社会和谐、世界太*的法宝作者像一位饱含爱心的阿姨,拈取生活中的*凡小事精心打磨成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在一起,就成为一挂折射生命内涵的项链;又像一位阅尽沧桑的智者,用关爱、尊重、尽责等音符合奏出生命的幸福之曲,演绎出世界的和谐之音最可贵的是,作者认为这美妙的旋律不应只弹奏在心间,更应回响在现实世界的每个角落。

  二、说学*目标和重难点预设

  《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定教”。学生自学后,根据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我们共同讨论,师生一起预设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概括三篇短文的主旨,能说出关键句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摘抄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品味文章朴实富含哲理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提高个人素养。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论,为了维系良好的教育生态,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理念,我采用“三段自主学*模式”引导学生学*,构建“高效课堂”。“三段自主学*模式”,即课前自学、课中展示、课后反思三段。这种学*模式最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教学设想]

  本课的随笔充满了哲理色彩和生命意识,并且作者都是具有独特思想体系的哲学家,因此在教学中应力求通过设置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突出学生的个性解读,以提升境界为指向,让学生走进人类思想的宝库中,感受思想者的高贵,与作者相约,与生活接轨。

  因此根据本课的特点,将三篇短文依据“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这一名言展开,按照“人是什么”“人的生命”“人的生活”三个主题分别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热爱生命》《信条》进行研读第一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以教师讲授为主,第二篇《热爱生命》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为主,第三篇《信条》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每篇文章都像是一位灵魂的导师,引领我们走向精神的家园

  [教学过程]

  导入:(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导入的同时板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短文三篇》,每个人都有过少年维特的烦恼,也有青春不能承受之轻,在烦恼的时候常常不自觉要思索人生问题,是啊,人——一个多么复杂的字眼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呢?人是有思想的动物,那么思想对于人又意味着什么呢?时代瞬息万变,有没有不变的信条呢?让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短文三篇》,听听哲人们给予我们的人生箴谏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导入:由“人是什么”引出导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2、分析文章的标题

  3、阐述思想的高贵

  4、教师总结:人是宇宙中一个伟大的存在!提升思想也是热爱生命,因为思想可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书写永恒!

  《热爱生命》

  1、导入:以“苇草”生命的脆弱引出“人的生命”,展开对生命讨论

  2、阅读课文, 讨论、分析:作者是如何热爱生命的?

  3、结合事例拓展、讨论

  4、教师总结:生是死之开始,而死是生的极限;生命的价值是在具体的生活中实现的,生活中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越多,那么,我们生活的价值就越大,我们生命的价值就越大,那么,死的价值也就最大,因为死是生的极限,这个时候,生命是最充实的时候。

  《信 条》

  1、导入:以思想的灵光,爱的'情愫,更需要有行动的桥来连接心灵和现实引出“人的生活”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感触较深的句子,并在旁边适当作一些批注

  3、学生对课文质疑,学生讨论、解答,教师作必要的点拨

  4、教师总结:真理往往是最朴实的话语,我们在慢慢长大,但无论什么时候,千万别忘记儿时,父母师长的语重心长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短文三篇》,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生命是人的自然基础,思想体现人的人格追求,而信条是人的生活原则, 这些闪烁着理性光芒的短文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当我们懂得了生与死的关系时,我们会更加热爱生命;当我们知晓了人如苇草一般脆弱,但有了思想我们变得尊贵而强大时,我们看到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明白度过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时,我们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信条中包含了多少永恒!三者构成了稳固的三角结构,共同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

高中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囚绿记》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文是一篇散文,现代作家陆蠡按照“恋绿--囚绿--释绿--念绿”的思路与讲述了与常春藤相处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现状以及真挚的心愿。含蓄地指出了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文章构思新奇,详略得当,语言含蓄,深沉厚重。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了如指掌,还应该对学生情况有所把握。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所以找出本文的行为脉络并不困难。但是他们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把握还比较肤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对这一方面进行引导学*。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品味文章中的语言,学*象征的写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体悟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学*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学*象征的写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讲授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设置情境:同学们,我们常说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爱。由于喜爱,不少人则有了将一抹绿色“占为己有”的.想法,然而当绿色被囚禁时,生命之色便开始发黄、发枯,不再有活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囚绿记》这篇文章,看看文章中的“绿”是否遭受了同样的经历。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出声诵读课文,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情感。

  其次,我会让学生来介绍作者,我来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最后,我会让学生寻找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1.让学生有感情地再读文章,找出文章中所说的“绿”指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会进行明确:作者写到:“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由此可知,文章中所说的“绿”指的是常春藤的枝条。

  2.紧接着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为何如此喜欢“绿”?在学生思考后我会指定学生作答。并且明确学生的答案,因为“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3.顺势我会问学生是否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呢?文中的“我”为什么要“囚”绿?我会让学生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我来对学生交流的结果进行总结:“让绿色和我更接*,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因为“我”喜欢这抹绿色,希望“绿”可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4.最后我还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囚绿”的结果如何?“囚”住了那抹绿吗? 学生在之前学*的基础上能够齐声回答没有囚住。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他们所找的具体的语句。“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常春藤被“囚”之后,它还是固执地向着以前的方向生长,而且在被“囚禁”的情况下,常春藤开始变得没有升生机和活力。不得已,只能“放走”这抹绿色。

  (四)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会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这种“囚绿”的行为,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前后四个人讨论后回答。)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升华本节课的情感。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写的,回顾一年前在北*寓所将窗外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之所以囚禁这抹绿色,一方面是因为喜欢,另一方面是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永远向着阳光,可以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想囚禁这株常春藤。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同时也揭示出了常春藤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生命的不可侵犯。在此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结合学生所谈感受,再次回顾本课的思想,体会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将作业设置为: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文章。

  七、说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说课稿3

  说教材

  《大堰河——我的保姆》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首诗是现代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诗人通过追忆大堰河短暂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真挚怀念与赞美。

  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主要指导学生鉴赏*新诗。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情”是诗的内核,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教学本课的一个原则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以真情去感染学生。 根据这一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借助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法和排比、对比、反复等表现方法的运用。2.通过综合性研究学*,获得诗歌鉴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2、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真挚而深沉的爱,感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情感。因此,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通过品味典型意象来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定为本课教学重点,而把“体会本诗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作为教学难点。

  说教法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现代诗歌赏析方法”贯穿课堂,运用朗读法,启思点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说学法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母爱”话题,导入本课的学*。

  2.整体感知

  “论其诗知其人”,了解诗人的生*经历及诗的创作背景后,自由诵读。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勾勒大堰河的形象。可投影显示大堰河的人物画像,给学生一点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抽象出人物形象。这样整体感知的训练为后面分析作者在人物中饱含的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3.合作探究

  a.搜索意象 把握情感

  投影出示问题“关于大堰河,作者最为难忘的.是什么?”因为诗歌靠意象表达情感,所以只有发挥联想、想象,在反复诵读中方能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从文中筛选出信息:手、笑、哭、梦、泪、灰…老师适当点拨,并板书;投影出示“这些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一环节学生分组活动,合作学*,首先找出具体描写的段落,其次运用联想与想象反复诵读,然后仔细体会,挖掘文学背后、细节深处所蕴含的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这个问题及活动的设置,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意识,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思维撞击,产生更多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b.探究修辞 体会作用

  投影出示“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个设计就是对本科教学难点的探究,让学生找出诗中运用修辞的诗句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人情感表达上的妙用。

  4.现代诗歌赏读

  要求学生饱含讴歌与赞美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对比前面的朗读,在读中加深情感的领悟。

  5.延伸拓展

  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与现实的联系点,抓住这一联系点,让语文回归生活我设计了“本诗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讲讲你和母亲的故事。”这个问题是把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对母亲的感情的过程。这样将语文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课文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讲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教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调动学生情感。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感恩美德,同时也深化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6.布置作业。

  把“你与母亲的故事”整理成一篇文章。

  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这节课我采用图示式的板书设计,兼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体现课文内容,并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手

  灰 ↑ 笑

  ↖ ↓↗

  ↘ ↙

  人物形象 修辞手法

  思想感情-----------及作用

  ↗↑↖

  这就是我今天的说课,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高中语文说课稿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德州市实验中学的教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荷花淀》。(板书题目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与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1、学*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三、说过程

  1、导入新课

  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点探讨

  1)两处人物对话。

  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②鉴赏对话

  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

  "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

  (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

  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

  (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动员和鼓动;其次,学生的阅历所限可能使他们理解成年人的内心和情感会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和联想,彼此交流探讨。)

  B.鉴赏"商量探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③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④赏析对话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画出这个女人的含蓄、聪明伶俐。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表现出该女人直爽开朗的特点。

  "听他说,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是水生嫂说的,表现了她心细、考虑问题周到、善于思考的个性。

  "哪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失。

  "我本来不想,可是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活画出一个羞涩忸怩而又十分可爱的形象。

  小结: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人物语言能够体现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对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不够准确,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逐个讨论。)

  2)细节描写

  分析鉴赏一个细节。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3)鉴赏景物描写:

  ①放朗读录音: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②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月色皎洁,洁白的苇*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水生嫂们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结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及和谐的氛围,也为下文伏击战环境作了铺垫。)

  3朗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一节。

  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4)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4、布置作业

  ⑴赏析文中"寻夫未遇"归途中的对话描写。(举一反三)

  ⑵赏析文中三处关于"捞"和"丢"细节描写。

  四。效果分析

  经过这一堂课,学生对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能够有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略)

高中语文说课稿5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林黛玉进贾府》。

  下面,我将从说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小说,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曹雪芹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借林黛玉的眼睛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的描写,交代了贾府的典型环境,塑造了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经典人物形象。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篇小说,因而重心在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主题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默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概括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主要手法。

  3.准确解读古典小说的人物个性,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情节结构,了解林黛玉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主要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设置情境,引导同学观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吗?没错就是《红楼梦》。那林黛玉进贾府看到的是怎样的豪门家族呢?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个美丽的女子走进贾府,走进《红楼梦》,进而走进林妹妹的内心。这样的导入能够使学生更易于了解小说,并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兴趣。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分享课前收集的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文章背景。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并结合题目概括文章大意。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情节发展,提问学生:文章的情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能不能尝试概括每部分的内容?这些问题设置,能够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也能够借此梳理出本文的情节脉络为序幕:我们知道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以及所见到的人物:她先到贾母院,见到了三春、大舅母、二舅母,然后去贾赦院,但没见着,又去贾政院,也没得见,最后回到贾母院,见到了一生中的知己——宝玉。

  接下来是对课文更为细致地品读,主要让学生来理解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将用大屏幕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自己思考并借助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引导来解决问题,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人物形象。

  ②从课文中找出黛玉的行为、细节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点。

  ③从课文中找出黛玉的语言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点。

  ④“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小说中是怎样表现的?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呢?

  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有助于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让同学们找找文中是怎样描写黛玉的服饰的?那是不是曹先生忘记写黛玉的服饰了?在此环节主要通过细节式的问题来引发对林黛玉服饰的思考。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来回顾本节课所学写的知识点。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内容的对话。我的作业是:林妹妹不仅仅美在外表,美在气质,其实她还是一个才女。大家课后搜集林黛玉的诗词,这些诗句都很契合她的实际,细细品读,进一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下节课我们就“我看林黛玉”这个话题再来讨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复*文章内容,又能够为下节课的学*打下基础,以及实现对人文性的实践。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高中语文说课稿6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 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高中语文说课稿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2、安排两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内容:学*《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师生讨论问题;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 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④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⑥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三、总结:“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于一个真实的人。

  四、 阅读: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心。

  金灿灿的阳光,金灿灿的溪滩,金灿灿的笑容。

  周围的东西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容易触景生情。

高中语文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1、大纲和单元中的定位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学*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新的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试题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所以,*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第一课《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对诗的政治寓意不加深究;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的空间,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2、教学目标

  学*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4、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教法选择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水*,采用“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 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 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 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解说:此导语教学设计>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营造一种诗情氛围,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教学步骤的展开作铺垫。)

  (二)回顾李白生*和作品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三)听名家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诗。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四)齐读第一段:(采用师生共同研读法,先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相互争议,最后教师明确。)

  1、词义点拨:

  ①危:高。②于:比。③何:多么。④当:挡。⑤钩连:沟通相连。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⑦度:越过。

  2、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

  3、段落解读: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 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引导学生研究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3)“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5)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五)分析体读第二段:

  1、词语点拨:

  ①但:只。②从:跟随。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④去:离。⑤盈:满。⑥倚:靠,。⑦湍:急流。⑧砯:拟声词。

  2、段落解读:

  (1)“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干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2)“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3)“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再次朗读课文第二段。

  (六)分析体读第三段:

  1、词语点拨:

  ①夫:人。②当:挡。③匪:同非。④朝……,夕……:互文见义。⑤虽:虽然。⑥长:深深。

  2、段落解读:

  (1)“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2)“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二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4)最后一段写蜀中要塞剑阁的'意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诗的寓意。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解说:从现实的大背景出发,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作为诗人的敏锐的感悟力。同时也把锛市学*放在一个大语文的背景下,让学生感悟人生,感悟历史。)

  4、再次朗读全文。

  (七)分析诗歌艺术特色: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 为什么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是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并不是教师说给学生的。所以在此,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他们可能说的不好,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不好中,他体会悟到说好的技巧。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做示例。)

  1、善用反复:

  资料: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讨论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 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致的技巧:

  (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八)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资料: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达的要义。

  (九)美读,整合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

  四、板书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高中语文说课稿9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渔父》,我将从教材、学*目标、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说教材

  《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

  本专题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作品,能让学生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二说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惯”,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④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三说重难点

  重点;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难点: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并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四说教学方法

  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较浅显,翻译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因此重点在问题探讨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主要采用诵读,引导,点拨,研讨等方法。

  五课时设计

  因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简单,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名作《哈姆雷特》中的发问。前几天我们学*了《报任安书》,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而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的悲愤。当他的心被忧虑撕裂的那一刻,他选择的是纵身跃下汨罗江。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找一位学生介绍,之后出示PPT

  屈原:(公元前339——前278)名*,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辅佐了楚怀王、楚顷襄王,在郑袖、张仪的离间在两次被流放到江南、汉北。

  背景:屈原在最后一次被流放时,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在湘潭一带游荡,遇到一个渔父,在和渔父交谈以后便怀石投江。

  2、找学生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

  3、结合注释,学生自由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古今异义词:PPT,板书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

  (2)词类活用:

  鼓枻而去(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

  (3)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屈原既放(被动句)

  游于江潭(状语后置)

  是以见放(被动句)

  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

  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

  自令放为(被动句)

  4、疏通文意

  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补充指正,学生齐读,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

  (三)局部分析

  1、文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

  生明确:渔父和屈原两个人物。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渔父:不知姓名和来历,驾一叶之扁舟,垂钓于江上。

  全文是以人物间的对话形式展开的。

  2、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

  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

  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4、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反问(强调人物的坚定决心)

  5、扩展

  ①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哪个派别的处世主张?

  儒家道家

  入世出世

  ②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对比和衬托,表现屈原的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

  总结:这是一次灵魂的对话。

  6、比较阅读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选择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7、自由讨论你怎样看待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更欣赏哪一位?

  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三位人物

  屈原选择了壮烈的死,以死明志,表现了不屈的气节。

  司马迁选择了勇敢的生,以生践志,表现了坚韧的意志。

  渔父选择了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表现了自由的灵魂。

  这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了文天祥、闻一多,用他们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坚贞不屈;所以有了韩信、勾践,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验证了什么叫做坚韧执着;所以有了陶渊明、柳宗元,用他们的诗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潇洒豁达。

  (四)结课

  那么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来提升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与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

  (五)作业设计

  1、背诵文中的名句;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古今词、活用字、特殊句式)。

  我的说课讲完了,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谢谢各位。

高中语文说课稿10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是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关于美和审美的哲理散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所得;重视自然美,崇尚写实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特点,特制定两个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主旨,让学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散文语言。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就确定为:理解本文主旨与鉴赏本文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钩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同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尽快的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自主合作的探讨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以一组鲜花图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让学生自由发表观后感受,引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赏。

高中语文说课稿11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学*目标

  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说学法:

  学生学法: 1、讨论交流法 2、个性展示法 3、课堂辩论法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的法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形成自我观点后的沟通交流,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更有助于学生新观点的形成和完善。个性展示法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书面的鉴赏分析打好基础。课堂辩论法的应用使得课堂不同的观点立场相互较量,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

  说教法:

  教师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归纳法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永远离不开朗读法,在本次课的设计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包括配乐朗诵,学生朗诵喜欢的诗句,背读和教师引读。让读书声读书声真正的弥漫在诗歌的课堂。本课以以主问题的设计带起全文的赏析,因此学生的分析鉴赏在课堂的呈现上会显得有些零散,教师借用点拨、归纳的方法,结合板书的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条理性,使得学生的发言更清晰。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被誉为诗歌的王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上溯到《诗经》,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追溯到《离骚》。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今天我们一同学*《诗经》中的《氓》。

  新课导入从*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切入,本课是学生高中语文学*中古代诗歌单元的第一课,从《诗经》入题吻合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同时《离骚》概念的引入也为本单元第二课做了铺垫。

  二、 明确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学*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在课文学*之前明确本课的学*重难点,真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关于《诗经》,学生在初中时期学*过《蒹葭》和《关雎》,因此学生对诗经的特点和比兴的手法并不陌生。诗歌女主人形象的概括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对于中关于爱情观念的探究作为本课的突破难点。

  三、 配乐朗读,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诗歌学*在于朗读,在学生第一遍朗读中选用古琴曲《凤求凰》为背景音乐,为朗读营造一种古韵氛围,更易于带学生进入诗境。朗读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指导,主要是读音的准确和四言诗二二拍的节奏。

  《氓》是一首叙事诗,学生自主概括梳理故事情节有助于理解诗歌浅层的含义,对女主人公恋爱、婚变、离开的经历以及情感脉络的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为重难点的突破做好了铺垫。

  四、 教学重难点突破

  1。初探究:课文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勾画出来,并简要赏析。

  本堂课的学*重点在于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概括与认识。但重点内容突破的问题设置没有选用“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从《诗经》手法角度“诗歌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入手,这一角度突破口小,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角度多便于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比兴手法运用等方面发散出去,也就是用一个总问题将全文穿起。同时这样的问题设置更便于学生将自己的观点阐发出来,正所谓“读进去,说出来”。这样的读诗的角度,除去让学生学会解读《氓》之外,也学会读诗鉴赏诗的一般规律。

  这一环节中,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更注重于课堂的生成,教师重在引导而不是讲授。在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先自主理解,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级展示。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立的见解。

  2。再探究:女子离开氓以后,能不能获得幸福?

  这一问题的设置事实上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正确爱情观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环节的问题设置本身就是两面性的,富于辩论性。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读,会在课堂上呈现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在辩论声中学生们会对正确的爱情观有清晰清楚的认识。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以规避学生完全脱离开文本进行无根据的拓展延伸,在本堂课上学生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的争辩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五、 课堂小结

  什么是爱,爱是灵魂的共通,爱是精神的*等。什么是爱情,朦胧派诗人舒婷用《致橡树》给我们做出了诠释。

  本课以朗读舒婷《致橡树》节选收尾,以教师朗读的声音带动学生一同跟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与学生上一环节内容想成呼应,同时有和上课伊始的朗读呼应,从朗读声气,再朗读声中结束,使得整堂课的设计结构圆和。

  板书设计:

  氓

  甜蜜恋爱 比兴手法

  不幸婚姻 女主人公

  坚定离开 (勤劳、果断) 对比手法

  在板书的设计上,板书内容以学生的分析为依托,师生合作归纳提升,,通过板书的设计使得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更具有条理性,诗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的重点内容更加突出,故事情节三阶段中采用不同的颜色,以颜色来代指女主人公的感情,将情感脉络变化更好的呈现出来。

  感受:

  感谢教科所给予的这次历练和提高的机会,每次做课都能感觉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但又能感受到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的温暖,在准备这节课的工程中,跟我的指导老师李兰梅老师、魏继岩老师学到了很多,再次感谢语文组老师们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感谢大家今天的莅临指导,

高中语文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本文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通过本课的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深化小说鉴赏知识。学*课文中塑造人物时运用的细腻鲜明的刻画笔法,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二、说学情

  良好的教材设计不单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更要了解学生的情况。高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好,逻辑概况能力较好,但由于阅历较浅,课外积累也较少,较难理解名著的'内容与情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了解、与新课程目标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如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学会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反复阅读与自主讨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人物的形象与刻画方法;

  3、提高言语阅读审美观,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重难点

  重点:学*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难点:学生能学会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手法,并进行相似的写作。

  五、教学方法

  教法:诵读法、讨论法、问答法

  学法:自主学*、预*、自由讨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中,我将采用电视剧《红楼梦》节选的视频播放来进行导入。在播放完视频后,我将这样引出标题“同学们,看完了精彩的红楼梦电视剧后,我们一起来研读下更为精彩,让人拍案叫绝的林黛玉进贾府”。从生动形象的视频到小说原文的过渡,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进入课堂的学*。

  (二)整体感知

  语文的教学中,要求“以读促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充分读课文,从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如何刻画人物。

  我将让学生通读课文一遍,概括总结出文章主要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让增加阅读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学*的自主性。之后我会通过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总结。本篇文章中主要描写了,林黛玉进贾府与众人见面,并透过她的视角,看到了贾府的地位气派,以及贾府众人的形象性格特点。

  (三)深入研读

  在进贾府这一过程中,借着黛玉的视角,作者在安排人物出场的出场中,详略得体,虚实兼用。详写的有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因而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重点分析本篇的主角林黛玉。通过对一个人物的描写探析,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学会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描写。

  在这环节中,我将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画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在学生找出三处外貌描写后。即众人、王熙凤与贾宝玉的视角对黛玉的外貌描写之后。我会让学生进行对比思考两个问题。即这三次各描写了林黛玉外貌的哪个方面,说明了林黛玉的什么特点。

  在学生思考完毕后,我将找几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加以引导。从而得出,在众人的描写中,”只是对黛玉进行初步的勾画,注意点在于黛玉的身体,身体面庞怯弱不胜说明了他的体质的病弱与不足。王熙凤的描写中,“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突出了黛玉容貌的标致与气派的不凡。 之后借着宝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等。这一描写形象得写出了黛玉的气质风姿与神韵。抓住了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并且这三次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了林黛玉的神态风度,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之后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黛玉性格特点,我将引导学生找出黛玉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让学生前后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黛玉进贾府前是抱着怎样的心态的?

  2、进贾府后她的哪些描写说明这种心态?

  3、这些描写突出了黛玉的哪些性格特点?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能更为深入理解到黛玉敏感谨慎的性格特点,并学会从不同角度上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拓展延伸

  本节课主要从林黛玉这一人物入手,学会如何刻画人物与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之后将请学生自己试着研读下本文对贾宝玉与王熙凤的描写,选其他一个人物自己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小结作业

  学生找一个熟悉的人物,用不同的方面如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出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本着清晰、简洁、直观的原则,将本次的课堂重点写于板书上。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3)

——《氓》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 (菁华3篇)

《氓》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1

  一、说教材地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

  《氓》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氓》这首诗语言障碍并不大,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能够理解《氓》的基本意思,进而体味出诗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这节课的主导思想就是:以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尽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融入到整个课堂中去。

  对《氓》这首诗歌,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学生去“倾听”那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情感,帮助学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在充分预*的基础上,课堂的讨论重点放在鉴赏层面:体会分析理解:

  (1)人物在特定处境下的复杂情感;

  (2)表达复杂情感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3.深入挖掘,体察人物命运的偶然与必然,推测判断人物未来的人生命运,从而引发更深刻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

  从教师层面说。

  我主要通过三个问题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发现和理解婚姻失败之后的严肃与冷峻,引导学生对我们自己现实人生的关照;产生对这个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们情感价值观。

  从学生层面说。

  引导学生一切从文本出发,自由读,整体读,个别读。实现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探究。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充分对话。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把语文教学活动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从而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

  从教学环节层面说。

  倡导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要做的就是: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知识的*台,唤起学生学*的动机,激起学生学*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我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我的课堂的,具体的课堂流程也会随着这些因素发生变化。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尹人,在水一方”,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这些都是诗经当中描写爱情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来继续感受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2、自由诵读,寻找称呼。

  自由朗读文章,寻找诗歌中女主人的对男主人公称呼的微妙变化,你会发现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钟)

  第一章里,先是称“氓”,也就是一个陌生的小伙子,说明女子对他毫无认识;接着称“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时,女子已经跟他很熟了,把男子当作朋友了看待而尊重他了。

  第二章就称“尔”了,这是两人感情很好以后的亲昵的称呼。

  第三、四章而称之为“士”,视其为一般的路人,感情上已经淡漠了。

  最后两章连“士”也不称呼了,心里积攒的怨气使她连提也不想再提这个人了。

  这是女子沉浸在自我的叙述中,由于感情的变化,不自觉地选择、转换指称,从她对男子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感情的发展,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板书:恋爱-婚变-决绝

  3、二读诗歌,关照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学*“比、兴”的艺术手法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展现出女主人公怎么样的思想性格?运用了什么手法?(多媒体展示)

  明确: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板书)纯真痴情,活泼热情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第二次:痛苦、追悔、怨恨、伤心(板书)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第三次:失望、委屈、愤恨、决绝(板书)冷静决绝,坚强果断

  在课堂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反应,我可能会适时的用下面琐碎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到2600多年前,走进女主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正与主人公对话。

  1)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这场婚姻中我有没有责任?

  3)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那些因素给了她痛苦?

  4)婚姻的不幸和娘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哪个更能女主人公的悲哀和痛苦?

  5)女子从这场爱情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呢?她用什么艺术手法来阐述这个道理?

  6)女主人公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反映她性格哪一面?

  7)女主人离婚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4、讨论、辩论分析婚姻悲剧原因

  为什么如此一个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良家妇女为何会被休弃呢?(学生讨论辩论)

  1.性格决定命运

  2.女子容貌色衰

  3.男子变心

  4.社会原因

《氓》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氓》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诗经》,是一首著名的弃妇诗。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古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的悲惨命运。我想借助这一文本让学生了解女性的处境和心声,通过对这首诗的诠释,完成对女性命运的初步关注。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是:“重视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学*和文化传统的继承”依据此要求,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2)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思考古今爱情观的不同,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

  三、说教法

  1、运用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运用问题法、讨论法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讨论明确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及诗歌的比兴手法。

  3.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容量,加强直观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四、说学法

  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教学要继续提高学生的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让课文的学*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求未知领域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在语文的诗歌学*中,应注重诵、读、记、析、探等具体的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约2分钟)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人书写爱情。《上邪》中写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怎样感天动地的痴情的绝唱啊!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痴情之人未必能真正得到痴情的回报。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诗经》中的《氓》,看看诗歌中痴情的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什么。

  (二)预*内容的设计及反馈(约5分钟)

  1.基于对文本的分析,我预设了如下的预*内容:

  (1)易读错和需要重点掌握的字音的落实,扫清诵读障碍

  (2)掌握《诗经》的地位、起止年代、文学传统、内容及表现手法

  (3)结合课下注释,掌握重点的实词及“之”、“其”、“以”的用法,理解全诗的内容。

  (4)理清文章的结构

  2.通过批阅学生上交的预*学案,在预*反馈中需订正的问题是:

  (1)字音

  愆(qiān)期自我徂(cú)尔渐(jiān)车帷裳(cháng)

  靡(mǐ)室劳矣

  (2)言既遂矣,静言思之中的“言”都是助词,没有实义。

  (3)课文结构: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三)课中改进(约28分钟)

  针对学生预*中出现的问题,我在课中改进环节设计了三个问题。

  1.第三章和第四章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2.这首诗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故事。在这场重大的人生变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设计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出运用比兴手法的相关诗句,进而能深刻体会比兴手法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使形象更鲜明的作用。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设计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分析把握诗歌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生活的强烈对比,及其面对生活中被抛弃这一重大的人生变故所表现出来的处变不惊,坚强面对的探究,挖掘出女主人公身上存在的“正能量”,更全面透彻的理解这一典型人物。

  设计第三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真正对学生有所触动,明白女性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重要意义。

  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小组内合作探究。具体实施方案是:第一小组讨论比兴手法;第二小组探讨文本中还有其他地方采用比兴手法吗?联系以前学过的文章,举出其他比兴手法的例子。第三四小组讨论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第五小组讨论氓的形象,第六小组讨论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展示组内的讨论成果,教师对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不足之处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完善。

  1.第三章和第四章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桑未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②比喻恋爱及新婚的甜美

  桑之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

  ②比喻男子的始乱终弃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借斑鸠贪食桑葚比喻女子沉溺于爱情

  2.这首诗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故事。在这场重大的人生变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1)痴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不见复关,泣涕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温柔体贴,迁就男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补充提示:迁就男子,子无良媒,男子易怒,都为后来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

  (3)朴实,纯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善于反思——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感情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却只是男子生活的调剂品,所以“寄言世间小儿女,莫将心事轻许人”。

  (5)勤劳坚忍——三岁为妇,靡事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6)吃苦耐劳——女子吃了哪些苦?男子变心,兄弟不理解,家境贫寒,男子施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7)清醒的认识,断然的决绝,刚烈的性格。

  3.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1)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2)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四)拓展:女主人公对这一悲剧有无责任?对我们有什么警示意义?

  初恋时:过于主动、过于热情;

  热恋时:过于投入、过于痴情,忘记自我、放弃自我;

  钱钟书《管锥编》云:“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

  我相信于情于爱女子都是付出最多的,爱,是要用真心、赤诚。但是,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一旦你围绕着另一个人全心全意地画圆时也就意味着你重心的失去。“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是一句箴言,一句所有女子都应铭记的箴言。

  正如《简爱》中说“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等的。”女子自尊才可以换来尊重!

  (五)限时作业(约10分钟)

  1.默写

  2.阅读鉴赏

《氓》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中语文组三号考生,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氓》,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法、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说学法:

  学生学法:1、讨论交流法2、个性展示法3、课堂辩论法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的法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形成自我观点后的沟通交流,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更有助于学生新观点的形成和完善。个性展示法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书面的鉴赏分析打好基础。课堂辩论法的应用使得课堂不同的观点立场相互较量,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

  说教法:

  教师教法:1、朗读法2、点拨法3、归纳法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永远离不开朗读法,在本次课的设计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包括配乐朗诵,学生朗诵喜欢的诗句,背读和教师引读。让读书声读书声真正地弥漫在诗歌的课堂。本课以以主问题的设计带起全文的赏析,因此学生的分析鉴赏在课堂的呈现上会显得有些零散,教师借用点拨、归纳的方法,结合板书的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条理性,使得学生的发言更清晰。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被誉为诗歌的王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上溯到《诗经》,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追溯到《离骚》。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今天我们一同学*《诗经》中的《氓》。

  新课导入从*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切入,本课是学生高中语文学*中古代诗歌单元的第一课,从《诗经》入题吻合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同时《离骚》概念的引入也为本单元第二课做了铺垫。

  二、明确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学*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在课文学*之前明确本课的学*重难点,真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关于《诗经》,学生在初中时期学*过《蒹葭》和《关雎》,因此学生对诗经的特点和比兴的手法并不陌生。诗歌女主人形象的概括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对于文章中关于爱情观念的探究作为本课的突破难点。

  三、配乐朗读,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诗歌学*在于朗读,在学生第一遍朗读中选用古琴曲《凤求凰》为背景音乐,为朗读营造一种古韵氛围,更易于带学生进入诗境。朗读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指导,主要是读音的准确和四言诗二二拍的节奏。

  《氓》是一首叙事诗,学生自主概括梳理故事情节有助于理解诗歌浅层的含义,对女主人公恋爱、婚变、离开的经历以及情感脉络的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为重难点的突破做好了铺垫。

  四、教学重难点突破

  1、初探究:课文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勾画出来,并简要赏析。

  本堂课的学*重点在于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概括与认识。但重点内容突破的问题设置没有选用“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从《诗经》手法角度“诗歌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入手,这一角度突破口小,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角度多便于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比兴手法运用等方面发散出去,也就是用一个总问题将全文穿起。同时这样的问题设置更便于学生将自己的观点阐发出来,正所谓“读进去,说出来”。这样的读诗的角度,除去让学生学会解读《氓》之外,也学会读诗鉴赏诗的一般规律。

  这一环节中,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更注重于课堂的生成,教师重在引导而不是讲授。在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先自主理解,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级展示。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立的见解。

  2、再探究:女子离开氓以后,能不能获得幸福?

  这一问题的设置事实上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正确爱情观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环节的问题设置本身就是两面性的,富于辩论性。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读,会在课堂上呈现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在辩论声中学生们会对正确的爱情观有清晰清楚的认识。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以规避学生完全脱离开文本进行无根据的拓展延伸,在本堂课上学生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的争辩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课堂小结

  什么是爱,爱是灵魂的共通,爱是精神的*等。什么是爱情,朦胧派诗人舒婷用《致橡树》给我们做出了诠释。

  本课以朗读舒婷《致橡树》节选收尾,以教师朗读的声音带动学生一同跟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与学生上一环节内容想成呼应,同时有和上课伊始的朗读呼应,从朗读声气,再朗读声中结束,使得整堂课的设计结构圆和。

  板书设计:

  氓

  甜蜜恋爱比兴手法

  不幸婚姻女主人公

  坚定离开(勤劳、果断)对比手法

  在板书的设计上,板书内容以学生的分析为依托,师生合作归纳提升,,通过板书的设计使得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更具有条理性,诗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的重点内容更加突出,故事情节三阶段中采用不同的颜色,以颜色来代指女主人公的感情,将情感脉络变化更好地呈现出来。


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4)

——《氓》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 (菁华3篇)

《氓》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1

  一、说教材地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

  《氓》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氓》这首诗语言障碍并不大,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能够理解《氓》的基本意思,进而体味出诗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这节课的主导思想就是:以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尽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融入到整个课堂中去。

  对《氓》这首诗歌,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学生去“倾听”那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情感,帮助学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在充分预*的基础上,课堂的讨论重点放在鉴赏层面:体会分析理解:

  (1)人物在特定处境下的复杂情感;

  (2)表达复杂情感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3.深入挖掘,体察人物命运的偶然与必然,推测判断人物未来的人生命运,从而引发更深刻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

  从教师层面说。

  我主要通过三个问题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发现和理解婚姻失败之后的严肃与冷峻,引导学生对我们自己现实人生的关照;产生对这个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们情感价值观。

  从学生层面说。

  引导学生一切从文本出发,自由读,整体读,个别读。实现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探究。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充分对话。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把语文教学活动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从而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

  从教学环节层面说。

  倡导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要做的就是: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知识的*台,唤起学生学*的动机,激起学生学*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我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我的课堂的,具体的课堂流程也会随着这些因素发生变化。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尹人,在水一方”,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这些都是诗经当中描写爱情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来继续感受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2、自由诵读,寻找称呼。

  自由朗读文章,寻找诗歌中女主人的对男主人公称呼的微妙变化,你会发现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钟)

  第一章里,先是称“氓”,也就是一个陌生的小伙子,说明女子对他毫无认识;接着称“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时,女子已经跟他很熟了,把男子当作朋友了看待而尊重他了。

  第二章就称“尔”了,这是两人感情很好以后的亲昵的称呼。

  第三、四章而称之为“士”,视其为一般的路人,感情上已经淡漠了。

  最后两章连“士”也不称呼了,心里积攒的怨气使她连提也不想再提这个人了。

  这是女子沉浸在自我的叙述中,由于感情的变化,不自觉地选择、转换指称,从她对男子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感情的发展,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板书:恋爱-婚变-决绝

  3、二读诗歌,关照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学*“比、兴”的艺术手法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展现出女主人公怎么样的思想性格?运用了什么手法?(多媒体展示)

  明确: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板书)纯真痴情,活泼热情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第二次:痛苦、追悔、怨恨、伤心(板书)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第三次:失望、委屈、愤恨、决绝(板书)冷静决绝,坚强果断

  在课堂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反应,我可能会适时的用下面琐碎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到2600多年前,走进女主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正与主人公对话。

  1)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这场婚姻中我有没有责任?

  3)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那些因素给了她痛苦?

  4)婚姻的不幸和娘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哪个更能女主人公的悲哀和痛苦?

  5)女子从这场爱情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呢?她用什么艺术手法来阐述这个道理?

  6)女主人公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反映她性格哪一面?

  7)女主人离婚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4、讨论、辩论分析婚姻悲剧原因

  为什么如此一个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良家妇女为何会被休弃呢?(学生讨论辩论)

  1.性格决定命运

  2.女子容貌色衰

  3.男子变心

  4.社会原因

《氓》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氓》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诗经》,是一首著名的弃妇诗。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古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的悲惨命运。我想借助这一文本让学生了解女性的处境和心声,通过对这首诗的诠释,完成对女性命运的初步关注。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是:“重视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学*和文化传统的继承”依据此要求,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2)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思考古今爱情观的不同,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

  三、说教法

  1、运用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运用问题法、讨论法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讨论明确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及诗歌的比兴手法。

  3.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容量,加强直观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四、说学法

  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教学要继续提高学生的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让课文的学*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求未知领域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在语文的诗歌学*中,应注重诵、读、记、析、探等具体的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约2分钟)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人书写爱情。《上邪》中写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怎样感天动地的痴情的绝唱啊!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痴情之人未必能真正得到痴情的回报。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诗经》中的《氓》,看看诗歌中痴情的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什么。

  (二)预*内容的设计及反馈(约5分钟)

  1.基于对文本的分析,我预设了如下的预*内容:

  (1)易读错和需要重点掌握的字音的落实,扫清诵读障碍

  (2)掌握《诗经》的地位、起止年代、文学传统、内容及表现手法

  (3)结合课下注释,掌握重点的实词及“之”、“其”、“以”的用法,理解全诗的内容。

  (4)理清文章的结构

  2.通过批阅学生上交的预*学案,在预*反馈中需订正的问题是:

  (1)字音

  愆(qiān)期自我徂(cú)尔渐(jiān)车帷裳(cháng)

  靡(mǐ)室劳矣

  (2)言既遂矣,静言思之中的“言”都是助词,没有实义。

  (3)课文结构: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三)课中改进(约28分钟)

  针对学生预*中出现的问题,我在课中改进环节设计了三个问题。

  1.第三章和第四章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2.这首诗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故事。在这场重大的人生变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设计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出运用比兴手法的相关诗句,进而能深刻体会比兴手法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使形象更鲜明的作用。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设计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能分析把握诗歌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生活的强烈对比,及其面对生活中被抛弃这一重大的人生变故所表现出来的处变不惊,坚强面对的探究,挖掘出女主人公身上存在的“正能量”,更全面透彻的理解这一典型人物。

  设计第三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真正对学生有所触动,明白女性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重要意义。

  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小组内合作探究。具体实施方案是:第一小组讨论比兴手法;第二小组探讨文本中还有其他地方采用比兴手法吗?联系以前学过的文章,举出其他比兴手法的例子。第三四小组讨论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第五小组讨论氓的形象,第六小组讨论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展示组内的讨论成果,教师对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不足之处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完善。

  1.第三章和第四章女主人公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桑未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②比喻恋爱及新婚的甜美

  桑之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

  ②比喻男子的始乱终弃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借斑鸠贪食桑葚比喻女子沉溺于爱情

  2.这首诗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故事。在这场重大的人生变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1)痴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不见复关,泣涕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温柔体贴,迁就男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补充提示:迁就男子,子无良媒,男子易怒,都为后来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

  (3)朴实,纯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善于反思——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感情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却只是男子生活的调剂品,所以“寄言世间小儿女,莫将心事轻许人”。

  (5)勤劳坚忍——三岁为妇,靡事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6)吃苦耐劳——女子吃了哪些苦?男子变心,兄弟不理解,家境贫寒,男子施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7)清醒的认识,断然的决绝,刚烈的性格。

  3.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1)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2)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四)拓展:女主人公对这一悲剧有无责任?对我们有什么警示意义?

  初恋时:过于主动、过于热情;

  热恋时:过于投入、过于痴情,忘记自我、放弃自我;

  钱钟书《管锥编》云:“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

  我相信于情于爱女子都是付出最多的,爱,是要用真心、赤诚。但是,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一旦你围绕着另一个人全心全意地画圆时也就意味着你重心的失去。“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是一句箴言,一句所有女子都应铭记的箴言。

  正如《简爱》中说“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等的。”女子自尊才可以换来尊重!

  (五)限时作业(约10分钟)

  1.默写

  2.阅读鉴赏

《氓》高中语文必修二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诗经两首》中的第一篇《氓》,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诗经两首》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把教学目标设为: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掌握诗歌中的写作手法

  2.把握《氓》的故事情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诗歌主题。

  3.积累字词,提高学生诗歌欣赏的水*。

  三.说教学重难点。

  《氓》是一篇叙事诗所以教学重点在于对诗歌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另外《诗经》主要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所以难点在于掌握诗歌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四.说教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讲授法,提问法。我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熟悉课文,培养学生语感了解诗歌的故事情节。在分析完课文后再次让学生根据诗歌感情的变化朗读课文,让他们走入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讲授法开启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字词,语法,写作手法,人物形象,感情基调的转换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提问法,提出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诗歌使用了那些写作手法,又塑造了那些人物形象?用这两个问题点明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提出女主人公她被遗弃责任在谁?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五.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学*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我通过我的朗读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来体会诗歌的情感。我通过和学生讨论女子婚姻失败的原因来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思考。


高中语文说课稿 (菁华9篇)(扩展5)

——语文说课稿 (菁华9篇)

语文说课稿1

  【说教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作者用七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体形、种类、和生活*性等方面的知识。

  学*本课,一是要通过读文了解一些鲸的知识,二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运用到的“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说明”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方法,三是要通过学文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特点和生活*性。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运用“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运用到自己的*作实践中去。

  三、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读中品味。

  【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说明性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它,既让学生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让学生获益更多呢?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这一篇课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

  1、运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把了解鲸的知识分成几个部分,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研究。

  2、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

  【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性,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

  【说远程资源的利用】

  由于鲸是一种海洋动物,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才变成鱼的样子的,因为我和孩子们都是山里人,真正亲眼目睹过鲸的人几乎没有。因此,理解鲸的进化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难点,而远程资源《鲸鱼探奇》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说教学过程】

  1、复*引入,明确学*任务: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上可伊始,我便让学生回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你们了解了有关鲸的那些知识?这样,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的记忆,知道鲸是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引起学生成就感的情感体验,并以此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同学们学*的兴趣。

  2、学生自主学*,教师参与研究: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自由组合成学*小组来共同研究,看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来具体介绍鲸的这些特点的。这样做,是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真正地享受内容自选,问题自提,方法自选,结论自悟自得,真正的自主学*、合作探究。

  3、品析文本,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学生学完后,就让他们进行汇报,在学*鲸的形体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学生的学*热情很高,有的学生还到讲台上用自己的不同姿势来说明鲸的形体与鱼的形体的区别。在学*鲸“呼吸”“睡觉”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通过想象,然后画出它们喷出的水柱和睡觉的样子,这一方面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去大胆创作。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通过这些环节的学*,学生对鲸的知识和作者的说明方法已很明白了。在此基础上,我还设计了“猜猜,想想,说说”这一环节,谜语内容是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的,学生很容易猜到谜底:鲸。学生还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了思考的过程,这样,就是促使学生把课文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4、拓展延伸,注重实践:

  记得叶圣陶有一句话:“课文无非只是一个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说明的方法呢?在学完全文后,谈谈课文在介绍鲸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学*,学生对这些说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个课后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海洋动物,收集相关的资料,可以以__自述的形式,也可以以办小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课后反思】

  总之,像《鲸》这样说明性的文章,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上好这种类型的课文,使学生通过学*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在实践中*作,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既能体现出语文的特点,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语文说课稿2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企鹅爸爸》,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对第二课时的设计。

  一、 说教材分析:

  《企鹅爸爸》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学*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企鹅爸爸》是突破单元教学重点的典范。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企鹅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中守护小企鹅出生的壮观场面,企鹅爸爸们冰雕石刻般的身影让人肃然起敬,伟大坚韧的父爱震撼人心,更让人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爱的真谛。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对文字的感知能够开始感性与理性并重,所以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学情,在此基础上找准起点,以学定教。

  三、 说教学目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所以我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企鹅爸爸是怎样呵护小企鹅的,感受他们伟大坚韧的父爱,并试着学会爱、表达爱,也付出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细节描写。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了解企鹅爸爸是怎样守护小企鹅的,感受他们伟大坚韧的父爱。教学难点是感悟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等的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扮演*等中的首*,是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节课我遵循教研室教学常规“精讲善导”的理念,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等中对话文本,自主感悟,品读赏析,悟情明理。

  六、说教学准备:

  我制作了简单的幻灯片,直观形象的展示,能够辅助学生理解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

  另外我安排孩子们课前准备自己生活中感受爱或付出爱的真实事例,为学生准确把握课文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七、说教学流程:

  通过以上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在运用我校 “三段导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导练”教学法,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版块展开教学:

  版块一:词语复*,初窥文本;

  我以一串统领全文的词语(出示幻灯片1)来导入新课,检查复*之余,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影响,同时也为下面的新课理出一条线索,使学*有章可循。

  版块二:词串引领,深入文本;

  环节一:初步感知南极:我以第一组词语所在的句子和一组南极的图片(幻2)让学生初步感受南极的美丽,企鹅的可爱,正是它们组成了南极一道亮丽的风景!

  环节二:对比感受南极:

  紧接着我让孩子们找出第二组词语所在的语句(幻3)反复朗读,体会南极环境的恶劣。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在感受南极美丽与恶劣的同时我还穿插安排了同类成语或四字词语的拓展(幻4),这样更增强了对比的鲜明,目的是想要给孩子们造成视觉与情感的巨大落差,铺就一条情感之渠,只待下一环节体会企鹅爸爸艰辛的激情奔涌宣泄,自然渠成。

  环节三:重点品读赏析:

  有了上述铺垫,第三环节中学生的情感就来得自然、直接。因为企鹅爸爸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守护孩子的!他们历尽艰辛,成为南极洲最让人刻骨铭心的风景!这一环节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也是“学导练”体现得最为突出的一个环节。

  首先是学生的“学”:我以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幻5)提示了本环节的学*: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之外,企鹅爸爸还历经了哪些艰辛呢?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说自己体会到些什么,并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完成上述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需要培养自学能力和静思默想的能力。这个问题统揽全文,指导学生在自主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与方法兼顾。

  然后是全班交流,其中也蕴涵着老师的“导”。学生很快能找到第一节、第三节的内容,这里我按照课文的顺序选择两个重点语段进行说课。

  语段一:(幻6)这个语段的学*我引导学生抓住“64”和“整整”的反复出现,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朗读,来体会作者刻意强调的艰辛,感受企鹅爸爸“冰雕石刻”(板书)中蕴含的对孩子无私的爱。

  语段二:抓住细节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在从大处着眼感悟企鹅爸爸的`艰辛之后,接着我带领孩子们从小处入手,在第三节中找出描写企鹅爸爸姿态的句子(幻7),抓住“直立、不变、伫立、不能碰、不能压、不能搁下片刻”等词语或短语,联系生活经验来揣摩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结合学生交流板书“刻骨铭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对课文的肢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这个环节的学*以我第三组词语(幻8)为引,主要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品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真正做到“读”具一格,“读”占鳌头,从而落实扎实的朗读训“练”。

  为进一步点燃学生的激情,在朗读指导中我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范读(幻9:语段一)。水尝无华,相荡即生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激情与激情的碰撞势必达到心灵与心灵的共振。这样的朗读训练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悟中明理。

  教学常规还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学*要及时进行反馈,所以教学中我积极发挥评价反馈对学生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及时到位的评价语言,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淡化甄别与选拔,关注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激励功能,把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关注学生的成长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环节四:理解文章主旨:在学生深切感受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我简略处理企鹅爸爸向着大海深处觅食时的深情眷顾和小企鹅的茁壮成长,总结企鹅爸爸淋漓尽致的父爱(板书:爱),这也是第四组词语(幻10)提领的课文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事例理解文章的中心句(幻11),明白快乐不止是接受,更是付出(板书)的道理,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环节五:学*文章写法:梳理内容,进一步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指导学生尝试着学*把小事写小,把细节写细,使自己的文章也能丰满起来,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内容,也学到了方法。

  版块三:课外链接,深化文本。

  这里我以深情的独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已经呼之欲出的情感:“孩子们,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配乐《爱的奉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以爱为主题的图片(幻12——16):

  接着启发学生用名言、诗句或自制格言向这些付出爱的人们表达自己心底的温暖和敬意,学生能够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等等耳熟能详的句子。

  然后让孩子们说说今天的感悟和收获,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应该学会尊老爱幼、体贴长辈、关爱他人等等,进一步强化文本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与感染,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最后送上巴金的一句名言(幻17)与大家共勉,并以“让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慢慢地懂得爱、感受爱、珍惜爱、也付出爱,愿我们一起爱,并快乐着!”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结束新课。(幻18“敬请指导” )

  七、说板书设计:

  冰雕石刻

  爱——付出

  刻骨铭心

  这节课的板书,我本着精炼准确、提纲挈领的原则来设计,从冰雕石刻的身影和刻骨铭心的场面让学生感悟到企鹅爸爸伟大坚韧的父爱,从而明白爱,就是付出的道理。这样的设计达到了内容明晰、主题突出的效果。

  纵观这节课,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引导学生的悟性,给了孩子们自由领悟的环境,自由选择的权利,自由展示的舞台,自主发展的机会,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在民主、*等的氛围中完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当然,理想总是美好的,也是略嫌高远的,在这里恳请评委老师和在座的同志们就我的设计予以点评和指导,未来的语文教学我还将一如既往地朝着简约、扎实、轻松、高效的目标而努力,真正践行“增效减负、善学会教”的八字箴言,努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也学*得快乐!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

  《三亚落日》是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正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漂亮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

  根据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主的要求,结合课后四道练*题,我们不难看出编者选编着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结合课文学会文中的10个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是继续进行朗读、背诵的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情感的熏陶。

  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的学*,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本文的学*,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本文篇幅不长,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没去过三亚,也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拟定基本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情感目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任何僵化的教学目标都是不足取的。因此,以上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一个大致的教学方向,而不是课堂教学的教条。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根据不同水*学生的实际和生成的教学情境,灵活调动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达成的水*。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也是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根据这些理念,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

  组织交流,指导朗读

  品味语句,想像体悟

  图文对照,指导背诵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描写?”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3、品味语句,想像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如第3自然段的学*,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要害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学*第4自然段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像,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灵敏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并穿插课件中相应画面的播放,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异、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雅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完课文,进入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我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出或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作者用丰富的词汇,正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简洁、概括、重点突出的板书能给学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根据本课教学特点,我设计以下板书:

  天空像孩童

  三亚落日像大红灯笼

  像跳水员

  大海

语文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的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

  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第六单元的课文,它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也是本课的学*重点和难点。《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表达特点,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采用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索溪峪的“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他肩负着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己学懂文章的使命。

  2、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3.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这篇课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文字浅显,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困难不大。应该把重点放在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本教材采用多种方法组合使用,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1.引导学生预*好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了解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风光的美好,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学中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置,主导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再通过老师提问检查做出总结,让学生学会学*。培养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应用资料。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自读章文章。

  出示自学要求:

  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

  三、反馈、讲授新课

  1、读了这篇文章,给你了留下了什么印象?

  展示:课文第一段

  2、指导朗读。

  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

  (山,水,动物,游人)课件展示。

  4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安排学*段落。

  山山有什么特点?

  “野”表现在哪些哪里?(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课件展示)

  品读各种不同的美,欣赏画面,读文章。指导朗读。

  作者一开始把它与其他的景点进行比较,那他是不是在贬斥他们呢?为什么?(强调美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

  作者是怎样地把这“野山”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呢?(先概括后具体)

  水水野表现在哪里的?

  文章在描述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指导朗读。

  动物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游人人“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释“老叟”“返朴归真”“市井”

  4、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是啊。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是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文“野”又是什么意思?

  6、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四、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五、总结。(课件展示风景图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

语文说课稿5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孙权劝学》,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这几个环节来加以说明,恳请各位同志多多指教。

  一、说教材

  《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事迹。《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文章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孙权劝学》安排在这里,是要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在学*历史人物的同时体会学*的重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该课放在名人单元,而且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人物的体会必不可少;对文言文的教学还应重视落实字词和朗读,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所以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能力目标:揣摩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理解“读书求知的可贵”

  根据上述目标,我把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的重要性.确立为教学重点;把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确立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我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齐读、诵读、自读、对话朗读等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其次,我采用探究交流的方法,以分组探究的方式疏通文章大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惯,我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学*方法:多读书,提问题,善交流,勤思考.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说过程(见教学设计)

  首先我用讲述故事的方法导入,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介绍了写作背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重点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4学生齐读。

  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披文入情。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安排了两个步骤:一是品味探究,二是人物分析。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己解决。

  (一)品味探究

  1、找出孙权劝说吕蒙的语句,说说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的。(先力陈必要,再现身说法。)

  2、小组讨论这些句子该用什么语气读,为什么用这种语气读?

  引导明确: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于要求,又充满期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其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的?

  4、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参考:困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民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5、请解释“吴下阿蒙”。(“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由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语文说课稿6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其实,在我们*,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读题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文章先从题目读起。

  2、板书课题——释“巅”。

  3、怎么读——节奏、重音、语气——生读。

  4、补题: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8848.13米]

  快速默读,概述文章内容

  1、不看材料在题目前加上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内容:

  *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登上”背后的故事,复述印象最为深刻,最令你感动的细节?(五分钟准备)先同桌互述,再相互交流,推选代表复述(男女各一名,视情况)。

  [可能的过渡]——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连满,作者花了许多笔墨集中描写他。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有(6)(7)(11)(14)(15)(16)。

  关于刘连满的对话

  1、男女生读相关文字,作者的哪些语言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讨论]A、对比式写法;B、内心独白;C、其他。

  2、刘连满最后并没有登上珠峰,作者为什么花大笔墨写他?(作者是不是有点不知轻重?)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他遇到的困难也就是其他队员遇到的困难如——寒冷、黑夜、缺氧;

  (2)他身上体现着登山英雄们的精神风貌——意志、毅力、团结、牺牲等;(教师小结:所以文章表现的不只是其他三人登山的胜利,或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也不只是这次登山活动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的胜利,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3)使事件叙述有详有略,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

  (4)他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等。

  3、刘连满如何看待这次登山行动,他会不会后悔?作者是怎么评价这次事件的?你觉得这样的探险有没有意义?

  探讨探险的意义

  1、20xx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2、你怎么看?

  3、我们听一听别人怎么说:

  别因为山难而丧失山鹰的精神

  我们不能因为这次事故的发生,就把山鹰社存在的必要性完全抹杀,更不能把他们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行动归结为无谓的青春冲动,如果我们因噎废食,那么,我们不但失去了几个优秀的孩子,我们还会失去冒险的勇气、探索的精神和征服的渴望。我们不能失去这些精神财富,就像我们不能失去那些雏鹰一样。

  ——蔡方华,《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珍惜生命

  现在在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户外运动、探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么做,觉得是一种时尚,觉得很刺激,或者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承认。但我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加重视生命,爱惜生命,能够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一点,否则会让你的亲人感到难过。

  ——王新宇,中央电视台记者

  要懂得知难而退

  人们往往把登上某某峰顶之类的具体目标看得过分重要,当成了探险的目的本身,于是就和自己过不去了,在制定目标时但求危险最大化,在实现不了目标时也不肯知难而退。探险的最高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其前提是要保存生命,因此,对于可预测的危险理应防备,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牺牲。

  ——周国*,著名作家

  登山要尽量避免危险

  登山本来就是危险系数很大的一项活动,任何看似细小的疏忽或错误,都可能酿成悲剧。

  热爱登山的人,一定都曾思考过危险甚至死亡的问题。可是,真正的登山者,绝不是轻率对待自己生命的人,相反,他们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

  ——次洛?国家登山队教练

  小结

  探险既是人类对求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我们应不断武装自己,去探寻无穷的未知世界!

语文说课稿7

  【说教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作者用七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体形、种类、和生活*性等方面的知识。

  学*本课,一是要通过读文了解一些鲸的知识,二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运用到的“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说明”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方法,三是要通过学文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特点和生活*性。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运用“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运用到自己的*作实践中去。

  三、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读中品味。

  【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说明性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它,既让学生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让学生获益更多呢?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这一篇课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

  1、运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把了解鲸的知识分成几个部分,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研究。

  2、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

  【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性,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

  【说远程资源的利用】

  由于鲸是一种海洋动物,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才变成鱼的样子的,因为我和孩子们都是山里人,真正亲眼目睹过鲸的人几乎没有。因此,理解鲸的进化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难点,而远程资源《鲸鱼探奇》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说教学过程】

  1、复*引入,明确学*任务: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上可伊始,我便让学生回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你们了解了有关鲸的那些知识?这样,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的记忆,知道鲸是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引起学生成就感的情感体验,并以此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同学们学*的兴趣。

  2、学生自主学*,教师参与研究: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自由组合成学*小组来共同研究,看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来具体介绍鲸的这些特点的。这样做,是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真正地享受内容自选,问题自提,方法自选,结论自悟自得,真正的自主学*、合作探究。

  3、品析文本,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学生学完后,就让他们进行汇报,在学*鲸的形体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学生的学*热情很高,有的学生还到讲台上用自己的不同姿势来说明鲸的形体与鱼的形体的区别。在学*鲸“呼吸”“睡觉”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通过想象,然后画出它们喷出的水柱和睡觉的样子,这一方面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去大胆创作。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通过这些环节的学*,学生对鲸的知识和作者的说明方法已很明白了。在此基础上,我还设计了“猜猜,想想,说说”这一环节,谜语内容是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的,学生很容易猜到谜底:鲸。学生还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了思考的过程,这样,就是促使学生把课文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4、拓展延伸,注重实践:

  记得叶圣陶有一句话:“课文无非只是一个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说明的方法呢?在学完全文后,谈谈课文在介绍鲸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学*,学生对这些说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个课后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海洋动物,收集相关的资料,可以以__自述的形式,也可以以办小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课后反思】

  总之,像《鲸》这样说明性的文章,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上好这种类型的课文,使学生通过学*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在实践中*作,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既能体现出语文的特点,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语文说课稿8

  教学内容:

  《浪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

  《浪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大海特有的景致:沙滩、浪花、贝壳、小虾。其中,最逗人的是浪花,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课文语言优美,音律和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儿童的口吻,描述海边的景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词语“迈着”“搔痒”“捧来”“轻轻的”“悄悄地”等。

  2、能力目标: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悟理解“迈着”“搔痒”“捧着”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为扩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教材持点、学生的年龄持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变式教学法、动作演示及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对话。

  教学流程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导探究

  引导表达

  自读自悟

  品读感悟 细细体味

  赏 品 读 练

  品读感悟 细细体味

  拓展视野 情感升华

  寓学于练 积累语言

  课堂小结 分享快乐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请学生趴在桌面上,闭上眼晴仔细倾听,感受一下,我们现在来到了什么地方?(放海浪声)

  2、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大海风光。

  小朋友,海美吗?(美)沙滩美吗?(美)浪花美吗?(美)想到海边去吗?(想)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一起看美的大海、美的沙滩和美的浪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这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想,首先要唤起他们学*的兴趣。在教学之前,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海浪声”“海”“浪花”引入教室,让“海浪声”“海”“浪花”直接诉诸于儿童的感官,使学生对教材由“远”及“*”,由“*”感“真”,由“真”感“亲”,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其如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

  (二)品读感悟,细细体味。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并通过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模仿浪花的动作、用词说话、找关键字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迈着”“搔痒”“捧着”“又”等词语,体会文中“我”和“浪花”的快乐。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用读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这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低年级的学生要达到这理想目标并不容易。因而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显得更为重要。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语言*惯于直接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特点,采用动作演示、多媒体再现情景等多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做动作学*词语,让学生模仿“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还让学生“悄悄地搔痒同桌的小脚丫,感受被浪花搔痒的感觉”等做法,让学生在直接、整体触摸语言现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时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并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我认为,这一过程实质是学生由对语言文字的自主探究、感悟品味到对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学生内心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也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三)寓学于练,积累语言。

  (1) 连一连,读一读。

  蓝蓝的 贝壳

  金黄的 小虾

  雪白的 沙滩

  青青的 海水

  (2) 照样子,说一说。

  我坐在沙滩上 玩耍。

  爸爸坐在沙发上 。

  妈妈坐在 。

  设计意图:语文作为实践的工具,非得在实践中反复地操作、运用和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它。学生要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不能光靠课堂听老师讲,还要靠课内和课外大量的听、说、读、写和实践活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读一读、连一连”,“照样子,说一说”两道练*题,让学生在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

  播放《海底世界》动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继而让学生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表达自己对海、或浪花、或沙滩、或海底世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组合和调整,为学生的学*提供感性的材料。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动画,把学生的视野及情感向纵深拓展,继而让学生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把情感释放出来。

  (五)课堂小结,分享快乐。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的收获,让学生体验收获,分享快乐,感受语文学*的乐趣。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18 、 浪 花

  我 浪花

  笑

  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

  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观察法”“随机点评法”及“激励”等方法。

  “观察法”是在学*探索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学*表现,在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中,积极肯定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探究精神。

  “随机点评”“激励”包括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点评和激励,这些评价方法能及时沟通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信息反馈的频率,调控课堂气氛,提高学*的积极性。

语文说课稿9

  说教材

  《雨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包括一首诗歌,4幅插图,9个生字,4个部首。全诗共八行,四句,句式整齐,韵律优美。第一句抓住“池塘”里水波*静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潺潺流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波涛汹涌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用4个拟人化的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十分适合采用随课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因此我这样安排本课的2

  课时任务,在第一课时中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随课文学*生字;第二课时巩固全文,加强背诵以及进行拓展练*。今天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制订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认识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过程来认识它们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了解它们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图片演示,紧扣字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本课的教学准备主要是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以及生字卡片。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创设法

  语文课堂在于一个“情”字,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其成为真正的主人,必须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因此根据本课富有儿童情趣,诗中有画,语言生动想象的特点,我利用板画和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并创设了“跟小雨点去旅行”的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凭借生动的形象给形式带来快乐的体验,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活跃思维。

  二、动作表演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成为旅行的小雨点,在池塘里睡睡觉,在小溪了散散步,在江河里跑一跑,在海洋里跳一跳,以演促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一方面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对语言文字的感受。

  说教学过程

  一)、板画故事导入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呀?(云)

  那你们知道云妈妈的孩子是谁吗?考考小朋友自然知识。

  板书:雨点

  2、对啊,小雨点*时就藏在云妈妈的怀抱里呢。

  这天,云妈妈对小雨点们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要自己到外面的美历史界去看一看了。”于是小雨点们纷纷离开妈妈的怀抱,去作一次美妙的旅行了,(演示雨点落下来的画面)教学“落”

  3、小雨点从天空落下来,它们究竟落进了哪些地方呢?(板贴:落进)

  今天我们就跟小雨点们去旅行一番吧!(齐读课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画和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之在上课开始就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了。

  二)、初读感知

  1、老师送给你们两个小问号,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两个小问号来读课文:

  ① 小雨点究竟落进了哪些地方? 副板书:哪里?

  ② 它们在那些地方干什么? 干什么?

  2、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词语读连贯,边读边思考这两个小问题。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谁来把你找到的答案用读句子的方法告诉我们?

  谁能用一句话就能把小雨点去过的地方说清楚呢?出示:“雨点落进xxx、xxx、xxx和xxx里。”(指名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读通课文。在读书时,我以送问号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读有所依,读有所思,读书有目标。因为课文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因此检查时也是以朗读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感悟,最后的连起来说则时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精读课文

  (一)去了那么多地方,小雨点肯定很开心。现在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从天而降的小雨点,把刚才读准的词放进课文中,细细读一读,边读边想,如果你是小雨点,你最想去哪里旅行呢?为什么呀?过会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在初读过后,学生大体了解了课文的大概之后,再请学生读书,并提出精读的要求,让学生在集体理解之前,先进行个人的解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直接与文本对话。

  (二)集体讨论,精读品味

  1.精读第一句

  (1)你去池塘里做什么?(睡觉)读词语,板贴。识记“睡”

  (2)你为什么想到小池塘来睡觉?

  引导学生想象池塘的水是怎样的:池塘的水很*静,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周围很安静,整个池塘好象在睡觉,小雨点落进池塘,就能在里面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师结:是啊,小池塘这么安静,真是个睡觉休息的好地方,想来小池塘睡觉的小雨点来读一读?

  (3)指导读好第一句:想象画面,小池塘那么安静,小雨点落进去的时候也要怎样?(轻轻地)对,不要打破*静,该怎么读好呢?(指名)啊,落进池塘的小雨点可真不少啊!

  在想象中读是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三个小问题让学生由关键词来想象池水画面,继而扮演角色,入情入境,真正读出感情。

  2、精读二、三、四句

  ① 采访一下到小溪里去的雨点。你到小溪里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小溪的水在缓缓地流,就像在散步。散步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哪个小雨点正在愉快地散步?给我们读一读,读出你的好心情。

  ②落进江河的小雨点,你们又在江河里做什么呀?(读句子)怎样奔跑?(做动作)看动画,小雨点的步子怎么样?

  这些小雨点来告诉我们:为什么一进江河里,你就要奔跑呢?(仔细观察江河里的水)请生说:江河的水流得很快,河水奔腾向前,小雨点落进江河,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它向前跑去。

  ③ 到海洋里旅行的小雨点给我们谈谈感受。

  海洋里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波涛汹涌,巨浪翻滚,浪花飞溅)

  到海洋里去的小雨点会怎么样呢?联系词语想象:巨浪,波涛把小雨点一次次抛到空中,小雨点呢?也借着它们的力量在浪尖上跳来跳去,文中用了哪个词?(跳跃)读词语,找规律:“跳跃”要用脚,所以是足字旁。

  在精读四句句子时,我以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这种不同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课文,在读中认识、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直接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达到共鸣,升华感情。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学会了生字,读懂了词语,达到以读解词的目的。

  四)、巩固复*

  1、依次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在各个地方,小雨点在干什么?

  回答之后,请生选择正确的生字字号,同时教学生字的字形注意点,偏旁结构等。

  3、在教学同时板贴图画(随意)和生字(按学生报的字号),让学生发现怎样才是正确的顺序,纠正之后看板书试背。

  巩固复*是这堂课的重要环节,它起到复*课文内容,巩固生字学*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看图和识字融为一体,看图的同时检验学生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认识,选择生字则是检验对字形的掌握,纠正顺序则是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熟记程度,同时发挥板书指导背诵的功能。

  五)、生字指导

  今天,我们跟着小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你们开心吗?最后,让我们开开心心学几个生字吧。

  1.出示生字,识记字形

  2.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请生说注意点,师范写。

  3.生书空,给生字找朋友。

  4.生描红练*,师巡视,提醒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课标中明确1—2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是“喜欢写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细致分析每个字的笔顺、笔画、结构,为今后的自主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学生书写时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惯。

  说板书设计

  雨点

  落进

  池塘图 小溪图 江河图 海洋图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