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

《口算乘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68~69的内容。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观察、探索、分析的能力,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4、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互通之处,并能熟练运用进行计算。

  二、说教学策略

  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要由学生自主建构,数学要体现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探索,而老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互动学*把新知纳入旧知。

  2、说教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着力已有的知识着手,既为学*新知识做好准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算一算、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在尝试、探索、练*过程中能总结出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我利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内在的求知需要,教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需要,激活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展他们的个性,启迪他们主动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说学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三、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复*铺垫,引入新课

  通过抢答、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复*,为学生学*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口算时的算理,这些复*题就是为学*重点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学时教师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后,自己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由问题列出10乘几这一新授内容,而不是由老师给出问题和例题,而是完全是由学生主动提供的。在教学完10乘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然后用学生自编的题目展开教学,扩大学生的学*自*,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学*独立思考乘法的方法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并进性讨论与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学生在试算20乘几时有的直接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口算,有的笔算,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也随之变化。教师则及时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怎样使计算正确率更高而且计算又方便呢?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作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

  (三)、练*应用,巩固提高

  在练*设计中我设计了基本达标练*,推进练*,巩固应用以及拓展思维等层次性的变化,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同时溶入趣味性,如抢答,游戏,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2=40(元)

  2个十×2=4个十就是40

  30×3=90(元)

  3个十×3=9个十就是90

  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提高各种能力。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口算乘法》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58页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口算方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才会产生兴趣。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互相交流*同进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的情境。

  (一)复*铺垫、激情导入

  通过抢答、开小车的形式进行复*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学*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计清、探究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我在教材的主题图中创设了邮递员王叔叔这一角色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实现教学目标

  新授中,第一个问题“王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算是300×10=3000,60×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练*巩固

  练*内容设计上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2008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当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教学反思

  优点: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中,开始通过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我把本节课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应用,也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本节课的主题图联系起来,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兴趣;把练*的内容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2008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教学中我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正确进行口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首先自主探究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开展合作学*和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节课中,我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口算速度、动脑程度、学*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的快乐,从而保证了本节课的学*效果。

  不足之处:

  应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知水*。

《口算乘法》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口算方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才会产生兴趣。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互相交流*同进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的情境。

  (一)复*铺垫、激情导入

  通过抢答、开小车的形式进行复*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学*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计清、探究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我在教材的主题图中创设了邮递员王叔叔这一角色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实现教学目标

  新授中,第一个问题“王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算是300×10=3000,60×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练*巩固

  练*内容设计上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xxxx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当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教学反思

  优点: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中,开始通过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我把本节课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应用,也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本节课的主题图联系起来,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兴趣;把练*的内容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xxxx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教学中我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正确进行口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首先自主探究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开展合作学*和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节课中,我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口算速度、动脑程度、学*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的快乐,从而保证了本节课的学*效果。

  不足之处:

  应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知水*。


《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1)

——《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

《口算乘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口算方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才会产生兴趣。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互相交流*同进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的情境。

  (一)复*铺垫、激情导入

  通过抢答、开小车的形式进行复*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学*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计清、探究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我在教材的主题图中创设了邮递员王叔叔这一角色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实现教学目标

  新授中,第一个问题“王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算是300×10=3000,60×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练*巩固

  练*内容设计上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xxxx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当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教学反思

  优点: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中,开始通过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我把本节课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应用,也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本节课的主题图联系起来,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兴趣;把练*的内容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xxxx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教学中我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正确进行口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首先自主探究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开展合作学*和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节课中,我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口算速度、动脑程度、学*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的快乐,从而保证了本节课的学*效果。

  不足之处:

  应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知水*。

《口算乘法》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68~69的内容。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观察、探索、分析的能力,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4、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互通之处,并能熟练运用进行计算。

  二、说教学策略

  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要由学生自主建构,数学要体现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探索,而老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互动学*把新知纳入旧知。

  2、说教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着力已有的知识着手,既为学*新知识做好准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算一算、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在尝试、探索、练*过程中能总结出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我利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内在的求知需要,教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需要,激活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展他们的个性,启迪他们主动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说学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三、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复*铺垫,引入新课

  通过抢答、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复*,为学生学*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口算时的算理,这些复*题就是为学*重点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学时教师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后,自己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由问题列出10乘几这一新授内容,而不是由老师给出问题和例题,而是完全是由学生主动提供的。在教学完10乘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然后用学生自编的题目展开教学,扩大学生的学*自*,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学*独立思考乘法的方法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并进性讨论与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学生在试算20乘几时有的直接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口算,有的笔算,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也随之变化。教师则及时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怎样使计算正确率更高而且计算又方便呢?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作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

  (三)、练*应用,巩固提高

  在练*设计中我设计了基本达标练*,推进练*,巩固应用以及拓展思维等层次性的变化,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同时溶入趣味性,如抢答,游戏,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2=40(元)

  2个十×2=4个十就是40

  30×3=90(元)

  3个十×3=9个十就是90

  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提高各种能力。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口算乘法》说课稿3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第68页到69页,也是第6单元的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思想的学*方法。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不仅为今后学*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奠定了基础,所以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在观察、比较、分析、类推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并理解口算算理。

  四、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小学四年级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讨论探究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五、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我通过创设儿童游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并通过观察、比较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发现规律,进而类推出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复*导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的故事情境,通过多媒体演示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而又轻松愉悦的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要去游乐园,必须先渡船过河”的情境,这样复*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学生的学*兴趣被激发出来,进入学*状态。

  2. 合作学*,探究新知

  我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由“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引出小朋友提出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感受到学*数学的实用价值,还可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一个问题:“我们4人去玩碰碰车吧,每张门票9元,需要多少钱?”这是旧知识,学生大都能够很快得出9×4=36(元),并回忆乘法的意义,9×4表示4个9元的和,为后面探索新知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二个问题:“我们4人去坐有轨电车吧,每张门票10元,需要多少钱?”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0×4,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有思路的同学,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方法,这样既帮助了差生,又让优等生得到成就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后再全班交流。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自身思维

  方式的不同,学生肯定会会有不同的算法。有的用4个10相加;有的会联想第一个问题,想到9个4是36,再加1个4就是40;或想到10×4表示4个十,也就是40。只要学生说的算法合理,就给予充分肯定,鼓励算法的多样性。如果没有学生想到10×4表示4个十,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得出这一方法,为后面总结口算算理打基础。

  第三个问题:“我们3人去玩激流勇进吧,每张门票20元,需要多少钱?”先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20×3,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算法。学生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算法,如3个20相加得60,或者先不看因数末尾的0,计算2×3,再在末尾添一个0,也就是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即60。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算法,学生自然地会进行比较、分析哪种方法更好,更简便。我不急着归纳出哪种方法简便,把问题带到后面的学*中,让学生在后面的练*中自己进行比较,每进行一次比较就是一次思维的突破,就是一次提高。

  接着出示课本第6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答案。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那种方法,在计算20×7时,学生如果用加法会发现比较麻烦,从而让学生自然的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 学生在计算20×7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200×7,2000×7的口算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得出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

  然后揭示课题,并进行小结。让学生观察今天计算的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以前学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而这节课口算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从而引出课题——口算乘法。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3.自主练*,巩固深化

  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的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练*设计中,我不仅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还融入趣味性,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的主人,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首先,我创设游乐园举行闯关游戏获得免费门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

  第一关:口算题卡。也就是课本第71页练*十五的第一题。我想通过这道题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对答对的同学奖励一张“旋转木马优惠券”,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关:抢答比赛。老师出示手中的口算卡片,学生不用举手,直接抢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我想通过这道题,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口算技能。然后课件出示刚刚卡片上的所有算式和得数,并分成两组。学生观察左右两组算式的因数和积,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强调学生遇到如“40×5”这样的题时,积末尾0的个数要比因数末尾的多一个。

  第三关:火眼金睛,用手势判对错。设置几道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让学生来判断,在以后的学*过程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第四关:解决问题。“环卫工人每天在游乐场捡矿水瓶约400个,5天大约能捡多少个?”培养学生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垃圾,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第五关:智慧冲浪。我设计这样一个拓展题目,240=()×()=()×()=()×()=()×()=()×()……比一比看谁将这条龙接得最长。扩大题目的思维广度,学生除了常规的“8×30,3×80、6×40,60×4可能会出现:1×240=240 10×24=240 2×120=240 20×12=240等方法。这样做,既可以每个学生都参与练*,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

  4.知识梳理,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充分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学生自主探索学*,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2)

——《乘法估算》说课稿 (菁华3篇)

《乘法估算》说课稿1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口算整十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

  一、说教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口算整十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的应用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还列举了多种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改革理念。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互相交流*同进步。

  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才能做到:勇于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才会产生兴趣。因此,本节课在探索新知识之前,创设了去超级市场购物的情境。

  同学们,下午我们将会举行一个联欢会,我们还要买很多很多水果,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吧!

  今天特价:柚子每个3元。假如要买21个,大约要花多少元钱?

  这是学生以往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进行估算的。这个环节不仅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也为新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还让学生热情地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假如有350名同学参加联欢会,这个小礼堂能坐得下吗?

  在实际生活当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需要它的实际数据,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算出它的大概数据就行了。

  现在就让我们估一估350名同学能不能坐得下?

  这样使学生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

  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教师就像帮助小孩走路一样,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因此,我在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经验会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进行估算,我估计学生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不成问题,我运用知识迁移这个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积极主动参与中领悟到乘法估算的方法。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会怎样估算?

  2、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估算策略。

  郑毓信教授曾经这么说过:“没有经过个体深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我们的课堂需要静思默想,表面的热闹只会掩盖学生的思维,学生有自己想才会有交流的欲望。因此,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3、让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并引导说出估算思路。(一边展示算法,一边小结估算方法。)我估计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几种估算方法:

  把两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

  ①18×22≈400(个)

  20xx

  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

  ②18×22≈440(个)

  20

  ③18×22≈360(个)

  20

  当学生说出估算思路时,老师可以及时适当进行赏识性的表扬。

  与此同时,教师对各种估算方法都不急于评价,而是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在刘兼教授的访谈录中,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在提倡算法多样性的同时,老师要不要提出一种最好的解法呢?所谓最好的方法,要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学*方式、思维方式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能以一个或一批学生的思维准则来规定全体学生必须采用的所谓最好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个性的思维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新知后,我安排有层次性的练*,让学生在练*中巩固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增强估算信心。

  (三)、巩固提高

  1、基本练*

  “学以致用”,学*新知识后的练*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估算方法的环节。

  出示“做一做”,教材第59页。

  A、看图并独立完成,选用自己喜欢的估算方法。

  B、完成后请与同桌互相说说估算策略。

  让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及时反馈,巩固了估算方法。

  2、提高练*

  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基本练*后我把提高练*设置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乘法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教材第61页,7、8题)

  用生动活泼的动物园图片把学生带进动物园,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估算,再在小组内进行介绍。

  在这道练*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难点:“1分钟”与所给条件的单位名称不一致,老师在这关键处应及时提醒学生。

  第8题的练*比第7题更深一个层次,文字中没有把数学信息列举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图中找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设置“玩”的环节是针对儿童这一特点及教学目的所考虑的。学生在游戏竞赛中表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估算技能得到提高。

  估算抢答比赛,以组为单位,答对一题奖一个苹果,答错一题倒扣一个苹果。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寓练*于游戏之中,学生将会带着激情参与活动,估算能力得到再一次的提高。

  3、开放练*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能力展现的空间,更能照顾到全班每一个学生。

  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而且呀!估算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道乘法估算的应用题。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有助于学生继续保持学生的兴趣,增强估算意识,感受到乘法估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参与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写一篇与乘法估算有关的数学日记。

  评课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了认识估算的意义,掌握了乘法估算的多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在学*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喜欢学估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贯穿本节课,学生学*兴趣高涨,能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共同发展。

  课堂就像广阔的天空,每个学生能在这片天空中领略乘法估算的无穷奥妙。真正在教学中实践了“双领四清”的基本教学思想。

《乘法估算》说课稿2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口算整十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

  一、说教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口算整十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的应用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还列举了多种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改革理念。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互相交流*同进步。

  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才能做到:勇于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才会产生兴趣。因此,本节课在探索新知识之前,创设了去超级市场购物的情境。

  同学们,下午我们将会举行一个联欢会,我们还要买很多很多水果,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吧!

  今天特价:柚子每个3元。假如要买21个,大约要花多少元钱?

  这是学生以往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进行估算的。这个环节不仅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也为新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还让学生热情地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假如有350名同学参加联欢会,这个小礼堂能坐得下吗?

  在实际生活当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需要它的实际数据,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算出它的大概数据就行了。

  现在就让我们估一估350名同学能不能坐得下?

  这样使学生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

  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教师就像帮助小孩走路一样,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因此,我在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经验会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进行估算,我估计学生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不成问题,我运用知识迁移这个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积极主动参与中领悟到乘法估算的方法。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会怎样估算?

  2、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估算策略。

  郑毓信教授曾经这么说过:“没有经过个体深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我们的课堂需要静思默想,表面的热闹只会掩盖学生的思维,学生有自己想才会有交流的欲望。因此,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3、让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并引导说出估算思路。(一边展示算法,一边小结估算方法。)我估计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几种估算方法:

  把两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

  ①18×22≈400(个)

  20xx

  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

  ②18×22≈440(个)

  20

  ③18×22≈360(个)

  20

  当学生说出估算思路时,老师可以及时适当进行赏识性的表扬。

  与此同时,教师对各种估算方法都不急于评价,而是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在刘兼教授的访谈录中,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在提倡算法多样性的同时,老师要不要提出一种最好的解法呢?所谓最好的方法,要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学*方式、思维方式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能以一个或一批学生的思维准则来规定全体学生必须采用的所谓最好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个性的思维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新知后,我安排有层次性的练*,让学生在练*中巩固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增强估算信心。

  (三)、巩固提高

  1、基本练*

  “学以致用”,学*新知识后的练*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估算方法的环节。

  出示“做一做”,教材第59页。

  A、看图并独立完成,选用自己喜欢的估算方法。

  B、完成后请与同桌互相说说估算策略。

  让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及时反馈,巩固了估算方法。

  2、提高练*

  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基本练*后我把提高练*设置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乘法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教材第61页,7、8题)

  用生动活泼的动物园图片把学生带进动物园,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估算,再在小组内进行介绍。

  在这道练*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难点:“1分钟”与所给条件的单位名称不一致,老师在这关键处应及时提醒学生。

  第8题的练*比第7题更深一个层次,文字中没有把数学信息列举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图中找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设置“玩”的环节是针对儿童这一特点及教学目的所考虑的。学生在游戏竞赛中表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估算技能得到提高。

  估算抢答比赛,以组为单位,答对一题奖一个苹果,答错一题倒扣一个苹果。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寓练*于游戏之中,学生将会带着激情参与活动,估算能力得到再一次的提高。

  3、开放练*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能力展现的空间,更能照顾到全班每一个学生。

  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而且呀!估算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道乘法估算的应用题。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有助于学生继续保持学生的兴趣,增强估算意识,感受到乘法估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参与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写一篇与乘法估算有关的数学日记。

  评课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了认识估算的意义,掌握了乘法估算的多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在学*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喜欢学估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贯穿本节课,学生学*兴趣高涨,能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共同发展。

  课堂就像广阔的天空,每个学生能在这片天空中领略乘法估算的无穷奥妙。真正在教学中实践了“双领四清”的基本教学思想。

《乘法估算》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乘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59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2以及相关的练*。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进行学*的。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能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好本节课内容,能为今后学*多位数除法估算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为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我设计了估座位数、准备钱买书、师生互动等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主体探究热情,让学生主动结合生活情境进行估算。

  2、说学法:本课设计力求突出“自主学*实践感知”的特点,采用个体探究、小组合作的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情境,使学法与教法和谐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教学。

  1、复*铺垫引出新知

  2、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3、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4、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5、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一)复*铺垫,引出新知

  1、口算

  20×20=24×10=40×50=12×30=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28×4≈62×7≈

  [这里通过复*旧知,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并由此引出课题。]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由全镇各校都在开展气象知识学*的情况入手,以气象局的叔叔来我校开展气象知识讲座为情境,出示主题图,并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紧接着问:“能坐下吗?”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明白,“能坐下吗?”其实就是要将座位数和人数作比较。]

  又问: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必须先求出什么?(座位数)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18×20)

  再问:只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吗?(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我们就试着用估算去解决会比较便捷一点。

  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

  方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但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

  根据学*卡(一)的内容,四人小组交流误差产生的原因,完成学*卡,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分析小结:估算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因数看大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也可能会把因数看小了,这时估算的

  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样设计促进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积极参与,把探究的过程留给学生,运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兴趣,促进主动全面参与意识。]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350人到底能不能坐下呢?

  引导学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在第(3)种方法中,采用估小的方法得到的360都大于350,那么实际结果应该比360还要大,肯定能坐下350人。

  同时指出:虽然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在这道题中,用估小的方法来进行估算,相对而言比较有把握解决“够不够坐”的问题。

  [这样设计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层层递进的认知环节,逐步形成了估算策略,从而让学生实现从多样化到最优化的过渡。]

  5、指导看书,质疑释疑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随堂练*,检验效果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2第10题第一行和书本p59做一做。

  [这样做是从本课的教学重点出发,在巩固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达到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

  2、配对练*,突破难点

  《气象知识知多少》这本书每本19元,李老师决定买12本,你认为李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

  在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帮老师拿个主意,应该选择下面哪种建议?

  A、12看成1010×19=190(元)

  B、19看成20xx×20=240(元)

  在学生的争论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像这种准备钱购物的情况应该尽量选择估大的方法来进行估算,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

  同时作出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由于因数的不同特点,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我们在解决不同的情景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本题练*设计和例题教学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选择估算方法,有效提高估算能力,掌握估算的策略。]

  (四)、实践生活,升华教育

  设计学生采访的师生互动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内容A、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家每月水费支出大约是()元,一年大约支出水费元。我们是这样估算的。

  内容B、我们组采访的是()老师,他每天批改作业()本,每个星期(5天)大约批改作业本,每学年(40个星期)大约批改作业本。

  看到这么大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估算的应用能力,还让孩子们在估算中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老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育升华。]

  (五)、互动总结,课外延伸

  互动总结:在今天的学*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这样设计促使学生把本节课的学*兴趣延伸到课外,从而体现数学学*的“大课堂”思想。]

  四:说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18×22≈

  18×22≈40018×22≈44018×22≈360

  (20)(20)(20)(20)

  卡通头像卡通头像卡通头像

  答:能坐下。


《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3)

——《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

  【背景与导读】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1出示)

  师: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腊笔画画。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

  生: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

  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2×3

  师: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腊笔,每盒有12枝。

  生2:表示有3个12。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

  生:能。

  师: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

  生1:我是这样的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

  生2:他是先用第二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师: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

  生3:有。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4:我是这样算的: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后算30加6等于36。(总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生5: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一行摆一捆零2根,连摆三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36。

  师: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用那种算法比较简便呢?

  生6:生4和生2 的算法比较简便。如果因数个数较多摆小棒、连加就比较麻烦。

  师:同意吗?(生:同意。)那我们能不能 把这三个算式象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

  师:原来用竖式算的时候,以前就会算了,只不过在写法上有些不一样。我们已认识了乘法竖式,想不想用它来算两道啊?

  师:那我们就用竖式的方法来算两道题吧!( 12 × 4= 213 × 3= 两学生板演)

  师:算好后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

  师: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既可以从个位算起,还可以从高位算起的

  反思:本环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片断二:深入研究,形成算法。

  师:用竖式计算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情境2出示,王老师买书,每套18本,一共买3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谁来列算式?

  生1:3×18。

  生2:18×3。(板书)

  师:好的,那么现在就请大家用刚刚学会的竖式来算出这个算式,你喜欢从哪位算起就从哪位算起吧。 (学生独立计算,一学生板演,此学生刚才认为从高位算起)

  师:这位同学在黑板上也算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算?把你刚刚是怎么算的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好吗?

  生:我先算“1”乘3等于3,我先不写上去,记在脑子里,再算“8”乘3等于24,前面算出来的3再加2等于5 。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也听明白了。他先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可是这个“3”他先不写,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先不写吗?

  生:因为3乘8等于24,要写4进2。

  师:哦,看到了个位要相乘,8乘3等于24,个位满二十,要向十位进2。所以他先不写,等会要和进上来的2相加,脑子里要多记一次。如果从个位算起,会不会这样的?

  生:不会。先算个位上的'“8”乘3等于24,写4进2。

  师:写4进2是什么意思?

  生:在个位上满二十了就向十位进2。

  师:进2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生:写个小“2”。

  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跟加法一样,进位了就写一个小小的“2”。

  师:我们继续算。

  生:再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2"等于5个十。

  师:这样算要不要像刚才一样,先把数记在脑子里,再和后面进上来的数相加了,你们说从个位算起方便还是从高位算起方便呢?

  生:个位。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了用竖式计算乘法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但还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知道吗?

  生:进位了。

  师:那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呀?

  生:进位的时候用一个小小的数字记在个位和十位的中间。

  师: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新问题,我们也想出了办法。那么一个数乘一位数用竖式计算是怎么算的呢?我们能总结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第一个因数个位乘第二个因数,如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生2:我还是觉得从高位算起比较好。

  师:哦,是这样的,那等会再用这个方法算算,如果觉得不行再改回来,好吗?

  反思: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2

  【背景与导读】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1出示)

  师: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腊笔画画。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

  生: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

  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2×3

  师: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腊笔,每盒有12枝。

  生2:表示有3个12。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

  生:能。

  师: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

  生1:我是这样的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

  生2:他是先用第二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师: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

  生3:有。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4:我是这样算的: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后算30加6等于36。(总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生5: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一行摆一捆零2根,连摆三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36。

  师: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用那种算法比较简便呢?

  生6:生4和生2 的算法比较简便。如果因数个数较多摆小棒、连加就比较麻烦。

  师:同意吗?(生:同意。)那我们能不能 把这三个算式象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

  师:原来用竖式算的时候,以前就会算了,只不过在写法上有些不一样。我们已认识了乘法竖式,想不想用它来算两道啊?

  师:那我们就用竖式的方法来算两道题吧!( 12 × 4= 213 × 3= 两学生板演)

  师:算好后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

  师: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既可以从个位算起,还可以从高位算起的

  反思:本环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片断二:深入研究,形成算法。

  师:用竖式计算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情境2出示,王老师买书,每套18本,一共买3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谁来列算式?

  生1:3×18。

  生2:18×3。(板书)

  师:好的,那么现在就请大家用刚刚学会的竖式来算出这个算式,你喜欢从哪位算起就从哪位算起吧。 (学生独立计算,一学生板演,此学生刚才认为从高位算起)

  师:这位同学在黑板上也算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算?把你刚刚是怎么算的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好吗?

  生:我先算“1”乘3等于3,我先不写上去,记在脑子里,再算“8”乘3等于24,前面算出来的3再加2等于5 。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也听明白了。他先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可是这个“3”他先不写,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先不写吗?

  生:因为3乘8等于24,要写4进2。

  师:哦,看到了个位要相乘,8乘3等于24,个位满二十,要向十位进2。所以他先不写,等会要和进上来的2相加,脑子里要多记一次。如果从个位算起,会不会这样的?

  生:不会。先算个位上的“8”乘3等于24,写4进2。

  师:写4进2是什么意思?

  生:在个位上满二十了就向十位进2。

  师:进2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生:写个小“2”。

  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跟加法一样,进位了就写一个小小的“2”。

  师:我们继续算。

  生:再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2"等于5个十。

  师:这样算要不要像刚才一样,先把数记在脑子里,再和后面进上来的数相加了,你们说从个位算起方便还是从高位算起方便呢?

  生:个位。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了用竖式计算乘法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但还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知道吗?

  生:进位了。

  师:那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呀?

  生:进位的时候用一个小小的数字记在个位和十位的中间。

  师: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新问题,我们也想出了办法。那么一个数乘一位数用竖式计算是怎么算的呢?我们能总结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第一个因数个位乘第二个因数,如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生2:我还是觉得从高位算起比较好。

  师:哦,是这样的,那等会再用这个方法算算,如果觉得不行再改回来,好吗?

  反思: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3

  一、教材。

  今天的 例1又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于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本小节的口算知识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打好基础。

  二、教法。

  教材的主题图是一幅非常贴*儿童生活的情境图,大多数小学生都有去公园或游乐园玩的经验,他们对公园的环境和游乐的项目都比较熟悉。出示这个情境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更关注、更积极去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这幅情境图,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然后由学生发现什么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1)题要求计算9人、10人坐旋转木马各要多少钱?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算法,对于2×10的结果,有的学生可能由9个2的和得18再添上1个2得到,也有的学生可能直接算出10个2得到。也可能有学生想到:2×10也可看成是求2个十是多少,因为2个十是20,所以2×10=20。在算出2×10得20以后,教师可再补充诸如3×10、 10×4等的题目要学生计算。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师应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项目、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提出不同的有关乘法的问题的活动。例如,可以从计算购票所需的钱数来提问题,也可从参加某一项目的人数来提问题,也可让学生联想情境图中没有画出的景物来提问题,特别是马上要学到的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提出的.数据学生不会计算也不要紧,可以让他们带着这些悬念进入后面的学*,鼓励他们在日后的学*中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学生开始提问题有困难,教师也可提一、两个问题进行示范。我们要设计各种活动,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数学,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除了书中创设的情境之外,教师还可根据本地本校的具体情况设置其他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例如购物的情境、参观的情境等等,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其他方面的乘法问题。


《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4)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58页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算法进行口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口算方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才会产生兴趣。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互相交流*同进步。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

  邮递员送信,既达到了复*旧知的目的,又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又及时对学生的练*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有了认真学*的积极性。在学*新知的.环节中,又利用刚才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事例中发现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学生自主探究口算方法过程中,第一个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算式是300×10=3000,60×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在应用方法的巩固练*中,分四个层次:第一个练*是改错题,有多添加0的,有少添加0的,还有乘法误用加法计算的,其中“50×60=300”是学生易犯的一个典型错误,通过让学生找错、改错,可以减少学生在今后计算中犯同样的错误。第二个练*是你出我算,要求同桌每人编2道这样的口算式题;都不要把答案写出来。将你的口算式题给你的同桌,考考他,是不是掌握了口算方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同桌的合作能力。第三个练*是摘香蕉游戏。让学生看课件来进行口算。第四个练*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一个是拓展练*,我根据本课内容设计了由积推想因数的拓展练*,让学生根据本课学*的口算乘法类型来推想有几种不同的填法,()×()=2400,()×()=4000,这里既要求学生用口诀来推想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有几种不同的填法,又要求学生根据积末尾的0的个数来分配两个因数末尾的0的个数。特别是积4000的算式,既可以是想成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得4的,也可以是相乘得40的,这样的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知识运用其中,同时也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因为练*设计没有限定要写出几种填法,让每个学生都量力而行,在自己的水*上有所提高。

  最后的课堂总结以给聪聪回信的方式对学*内容进行了回顾。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2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第68页到69页,也是第6单元的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思想的学*方法。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不仅为今后学*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奠定了基础,所以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在观察、比较、分析、类推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并理解口算算理。

  四、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小学四年级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讨论探究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五、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我通过创设儿童游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并通过观察、比较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发现规律,进而类推出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复*导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的故事情境,通过多媒体演示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而又轻松愉悦的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要去游乐园,必须先渡船过河”的情境,这样复*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学生的学*兴趣被激发出来,进入学*状态。

  2. 合作学*,探究新知

  我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由“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引出小朋友提出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感受到学*数学的实用价值,还可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一个问题:“我们4人去玩碰碰车吧,每张门票9元,需要多少钱?”这是旧知识,学生大都能够很快得出9×4=36(元),并回忆乘法的意义,9×4表示4个9元的和,为后面探索新知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二个问题:“我们4人去坐有轨电车吧,每张门票10元,需要多少钱?”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0×4,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有思路的同学,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方法,这样既帮助了差生,又让优等生得到成就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后再全班交流。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自身思维

  方式的不同,学生肯定会会有不同的算法。有的用4个10相加;有的会联想第一个问题,想到9个4是36,再加1个4就是40;或想到10×4表示4个十,也就是40。只要学生说的算法合理,就给予充分肯定,鼓励算法的多样性。如果没有学生想到10×4表示4个十,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得出这一方法,为后面总结口算算理打基础。

  第三个问题:“我们3人去玩激流勇进吧,每张门票20元,需要多少钱?”先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20×3,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算法。学生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算法,如3个20相加得60,或者先不看因数末尾的0,计算2×3,再在末尾添一个0,也就是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即60。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算法,学生自然地会进行比较、分析哪种方法更好,更简便。我不急着归纳出哪种方法简便,把问题带到后面的学*中,让学生在后面的练*中自己进行比较,每进行一次比较就是一次思维的突破,就是一次提高。

  接着出示课本第6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答案。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那种方法,在计算20×7时,学生如果用加法会发现比较麻烦,从而让学生自然的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 学生在计算20×7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200×7,2000×7的口算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得出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

  然后揭示课题,并进行小结。让学生观察今天计算的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以前学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而这节课口算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从而引出课题——口算乘法。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3.自主练*,巩固深化

  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的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练*设计中,我不仅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还融入趣味性,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的主人,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首先,我创设游乐园举行闯关游戏获得免费门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

  第一关:口算题卡。也就是课本第71页练*十五的第一题。我想通过这道题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对答对的同学奖励一张“旋转木马优惠券”,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关:抢答比赛。老师出示手中的口算卡片,学生不用举手,直接抢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我想通过这道题,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口算技能。然后课件出示刚刚卡片上的所有算式和得数,并分成两组。学生观察左右两组算式的因数和积,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强调学生遇到如“40×5”这样的题时,积末尾0的个数要比因数末尾的多一个。

  第三关:火眼金睛,用手势判对错。设置几道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让学生来判断,在以后的学*过程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第四关:解决问题。“环卫工人每天在游乐场捡矿水瓶约400个,5天大约能捡多少个?”培养学生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垃圾,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第五关:智慧冲浪。我设计这样一个拓展题目,240=()×()=()×()=()×()=()×()=()×()……比一比看谁将这条龙接得最长。扩大题目的思维广度,学生除了常规的“8×30,3×80、6×40,60×4可能会出现:1×240=240 10×24=240 2×120=240 20×12=240等方法。这样做,既可以每个学生都参与练*,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

  4.知识梳理,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充分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学生自主探索学*,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3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第68页到69页,也是第6单元的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思想的学*方法。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不仅为今后学*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奠定了基础,所以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在观察、比较、分析、类推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并理解口算算理。

  四、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小学四年级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讨论探究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五、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我通过创设儿童游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并通过观察、比较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发现规律,进而类推出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复*导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的故事情境,通过多媒体演示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而又轻松愉悦的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要去游乐园,必须先渡船过河”的情境,这样复*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学生的学*兴趣被激发出来,进入学*状态。

  2. 合作学*,探究新知

  我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由“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引出小朋友提出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感受到学*数学的实用价值,还可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一个问题:“我们4人去玩碰碰车吧,每张门票9元,需要多少钱?”这是旧知识,学生大都能够很快得出9×4=36(元),并回忆乘法的意义,9×4表示4个9元的和,为后面探索新知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二个问题:“我们4人去坐有轨电车吧,每张门票10元,需要多少钱?”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0×4,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有思路的同学,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方法,这样既帮助了差生,又让优等生得到成就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后再全班交流。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自身思维

  方式的不同,学生肯定会会有不同的算法。有的用4个10相加;有的会联想第一个问题,想到9个4是36,再加1个4就是40;或想到10×4表示4个十,也就是40。只要学生说的算法合理,就给予充分肯定,鼓励算法的多样性。如果没有学生想到10×4表示4个十,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得出这一方法,为后面总结口算算理打基础。

  第三个问题:“我们3人去玩激流勇进吧,每张门票20元,需要多少钱?”先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20×3,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算法。学生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算法,如3个20相加得60,或者先不看因数末尾的0,计算2×3,再在末尾添一个0,也就是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即60。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算法,学生自然地会进行比较、分析哪种方法更好,更简便。我不急着归纳出哪种方法简便,把问题带到后面的学*中,让学生在后面的练*中自己进行比较,每进行一次比较就是一次思维的突破,就是一次提高。

  接着出示课本第6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答案。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那种方法,在计算20×7时,学生如果用加法会发现比较麻烦,从而让学生自然的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 学生在计算20×7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200×7,2000×7的口算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得出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

  然后揭示课题,并进行小结。让学生观察今天计算的`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以前学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而这节课口算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从而引出课题——口算乘法。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3.自主练*,巩固深化

  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的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练*设计中,我不仅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还融入趣味性,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的主人,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首先,我创设游乐园举行闯关游戏获得免费门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

  第一关:口算题卡。也就是课本第71页练*十五的第一题。我想通过这道题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对答对的同学奖励一张“旋转木马优惠券”,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关:抢答比赛。老师出示手中的口算卡片,学生不用举手,直接抢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我想通过这道题,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口算技能。然后课件出示刚刚卡片上的所有算式和得数,并分成两组。学生观察左右两组算式的因数和积,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强调学生遇到如“40×5”这样的题时,积末尾0的个数要比因数末尾的多一个。

  第三关:火眼金睛,用手势判对错。设置几道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让学生来判断,在以后的学*过程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第四关:解决问题。“环卫工人每天在游乐场捡矿水瓶约400个,5天大约能捡多少个?”培养学生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垃圾,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第五关:智慧冲浪。我设计这样一个拓展题目,240=()×()=()×()=()×()=()×()=()×()……比一比看谁将这条龙接得最长。扩大题目的思维广度,学生除了常规的“8×30,3×80、6×40,60×4可能会出现:1×240=240 10×24=240 2×120=240 20×12=240等方法。这样做,既可以每个学生都参与练*,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

  4.知识梳理,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充分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学生自主探索学*,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口算乘法》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5)

——口算乘法教案实用十份

  口算乘法教案 1

  教学内容:教师自己准备的针对本班学生的口算练*题,练*一7、8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使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2、 使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题目。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 教学反思

  一、复*。

  1、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

  2、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 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第7题

  1、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2、 提出问题:他们交的钱数够吗?

  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

  4、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三、 第8题

  1、 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2、 提出问题:怎样租车划算?

  3、 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做?

  4、 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先作成表格样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

  5、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说说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再比较那种方案划算。

  四、 小结: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 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先认真观察图片及表格,从中获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义。

  认真思考找出解题方法,并独立完成。

  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先看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独立思考后与同伴交流怎样计算

  先算出需要几辆大车几辆小车,然后再比较哪一种划算。

  学生互相说一说,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口算乘法教案 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态度和养成验算的*惯。

  (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514×2100×7130×2

  20×334×2×4210×3

  2、结合、“14×2”与“210×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3

  (2)引导学生思考:14×3与14×2有什么不同?

  (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2”与“14×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2=26×3=25×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3=

  (2)引导学生观察:140×3与14×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5=380×2=150×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6”:先想15×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6=90,再想150×6=900。

  三、作业。

  做练*一的第1—5题。

  (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

  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10

  (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10=50。

  2、巩固练*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10=6×10=7×10=9×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

  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2)试算下面各题。

  11×10=12×10=24×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20

  (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10=120)

  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4、巩固练*。

  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30=7×20=8×30=9×50=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以上几道练*。你发现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议后得出:整个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写一个0。

  (2)12×20=31×30=11×50=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用整十数乘两位数与乘一位数一样的。先用整个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写—个0。

  三、课堂练*。

  做练*一的第6——11题。

  (3)综合练*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一的第12-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口算第12题、13题,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

  2、抽学生回答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第14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15、16、17题,并说出解题步聚。

  4、完成以上作业。

  5、师生共同研讨第18、19、20题的内容。

  口算乘法教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态度和养成验算的*惯。

  1、口算乘法

  (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times;514times;2100times;7130times;2

  20times;334times;2200times;4210times;3

  2、结合、“14times;2”与“210times;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times;3

  (2)引导学生思考:14times;3与14times;2有什么不同?

  (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times;2”与“14times;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times;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times;2=26times;3=25times;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times;3=

  (2)引导学生观察:140times;3与14times;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times;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小结: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times;5=380times;2=150times;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times;6”小结:先想15times;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times;6=90,再想150times;6=900。

  三、作业。

  做练*一的第1—5题。

  (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

  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times;10

  (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times;10=50。

  2、巩固练*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times;10=6times;10=7times;10=9times;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

  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2)试算下面各题。

  11times;10=12times;10=24times;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小结: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times;20

  (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times;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times;10=120)

  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口算乘法教案 4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

  30×320×620×413×32×4200×49×50120×240×72×323×2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xx×1014×20xx×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 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四、思维训练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动脑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

  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 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学反思:

  在水果超市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在复*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知识迁移,自主探索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对比中总结出方法。

  口算乘法教案 5

  口算乘法

  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口算乘法教案 6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整十数的乘法。

  2、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3、能熟练正确地口算。

  重点难点学*重点: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整十数的方法。

  学*难点:正确地进行口算。

  学具准备:

  学*过程二次备课激趣定标:

  一、激趣导入

  出示口算卡,小组内快速口算,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10×5 100×5 30×2 300×2

  90×9 80×4 12×2 24×3

  指名展示自己的口算结果与过程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目标。

  自学互动

  适时点拨

  活动:探究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学*方式:小组合作

  学*任务:

  1、观察例1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均每天送300份)

  (1)列式:____________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300×10怎样计算?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各组的算法)

  2、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

  (1)列式__________(*均每天送60封)

  (2)先口算再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3、邮递员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1)列式:_________

  (2)先独立口算,组内说说,讲清自己的算理

  4、邮递员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1)列式:_________

  (2)指名说口算过程

  5、小结算法:

  将其中一个因数先看作_____位数进行计算,再扩大相应的( )数,或将两个因数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再扩大_____________.

  测评训练:

  1、分组抢答,说说算法。

  80×10 60×20 50×40 24×10

  50×60 80×20 12×30 11×70

  2、完成答题卡,每组派一代表参加比赛

  60×60 60×300 40×90

  50×30 80×70 23×20

  3、总结归纳

  通过今天的学*,你学会了什么知识?知道了哪些口算方法?

  口算乘法教案 7

  1、 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

  2、笔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教材为学生学*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鹅学*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老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是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口算乘法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

  1、听算:

  20×530×64×70100×53×200

  3×200500×31000×623×212×3

  7×115×6050×422×315×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个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小结:以上的练*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新知识呢?

  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1060×10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60×30分别表示什么?

  (2)汇报口算方法:

  b.你怎么口算?

  (3)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新知。

  第58页做一做。(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第60第3题。(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2、开火车口算比赛。第60页第1、2两题

  (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

  六、作业:第61页第5、6题

  七、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教案 9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态度和养成验算的*惯。

  1、口算乘法

  (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514×2100×7130×2

  20×334×2×4210×3

  2、结合、“14×2”与“210×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3

  (2)引导学生思考:14×3与14×2有什么不同?

  (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2”与“14×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2=26×3=25×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3=

  (2)引导学生观察:140×3与14×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5=380×2=150×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6”:先想15×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6=90,再想150×6=900。

  三、作业。

  做练*一的第1-5题。

  (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

  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10

  (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10=50。

  2、巩固练*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10=6×10=7×10=9×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

  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2)试算下面各题。

  11×10=12×10=24×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20

  (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10=120)

  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4、巩固练*。

  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30=7×20=8×30=9×50=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以上几道练*。你发现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议后得出:整个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写一个0。

  (2)12×20=31×30=11×50=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用整十数乘两位数与乘一位数一样的。先用整个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写-个0。

  三、课堂练*。

  做练*一的第6--11题。

  (3)综合练*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一的第12-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口算第12题、13题,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

  2、抽学生回答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第14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15、16、17题,并说出解题步聚。

  4、完成以上作业。

  5、师生共同研讨第18、19、20题的内容。

  口算乘法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1004 20xx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图可以怎样表示?

  每行有100个方格,需要多少行?

  观察这副方格图,你还可以怎样列式?(4100)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100个4是多少?)

  2、比较1004与4100这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数的位置不同;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图;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1004与4100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独立试算: 10012= 19100=

  12100= 10019=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发现?

  (100乘几,就可以算成几乘100,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试算:720= 7200= 7300= 7400=

  说出你的想法.(7和2个十相乘,得14个十,是140)

  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12300= 8500= 24600= 21500=

  5.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

  6.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

  三、巩固练*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06 4002 30012 8700 15400

  6100 2400 12300 20600 33700

  2.列式计算:

  (1)30个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4)

  3.四年级3班有学生50人,开学初每人交书本费及各种杂费共200元,四年级3班的老师共收多少钱?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质疑小结

  1.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口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如果是一个因数与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又该怎样计算呢(补充板书)?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10017 20xx 60011 12400

  17100 8200 11600 14200

  2.口算下面各题.

  6100 5060 13300

  4220 12200 20400

  6300 13100 34200

  3.(1)20个17是多少?

  (2)25的100倍是多少?

  (3)40乘300得多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