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感菁选

首页 / 实用文 / | 2023-03-07 00:00:00

《中庸》读后感11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庸》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庸》读后感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中庸》读后感2

  寒假里我看了大队部推荐选看的国学经典诵读——《中庸》。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我的语文是弱项,对文章的理解力较弱,所以,我一直很排斥古代文言文的书籍。

  但没想到,这次硬着头皮看的这本?中庸,却让我对文言文中的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庸?里讲了不少有道理的话,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八段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段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说话前有准备,就不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有发生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读完这短短小小的几句话,我有了极大的触动。

  原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未雨绸缪、作好准备,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没有准备,那么面临着艰难险阻成功的几率会非常低。

  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我们学生在考试前肯定会有复*的过程,温故而知新;运动员每天都必须训练,为了比赛出成绩的那一刻;军人不打无准备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戏剧家更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早点去准备吧!早点准备一定是对的,因为只有准备好了的人,才能有勇气面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困难,才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

  千年前充满智慧的古人,用他们那简朴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真谛。

  这些国学经典作品真是非常值得好好阅读,细细品味。

《中庸》读后感3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读后感4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常常。*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也是一种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世界的永远不变的*衡态。

《中庸》读后感5

  让人很难理解,几千年前古人总结的经验,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掷地有声、经典至极。这是我读《大学·中庸》时的感受,而且读的越多、理解得越深,这种感受越强烈。

  《大学·中庸》中不是句句有理,但绝大多数都能发人深省。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我最认同的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句中的'“豫”作“预”理解,是“计划”、“准备”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简单理解为:“做任何事,如果事先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就能成功;如果事先没有计划好或准备好,则可能失败。”

  我们身边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上个星期五的朗诵比赛,我们班又拿了一个一等奖。这个一等奖也是来之不易的。老师一接到通知,就抢先进行了计划和选题,接着就组织我们进行练*,开始的那几天,我们除了在学校练*之外,老师还要求我们每天回家练*朗读,实际上,这就是在作充分的准备。离比赛还有两天的时候,老师每天又抽一、两节课给我们排练,此时,她专门注意纠正我们的舞台效果。正式比赛的时候,我们全体同学无论是字正腔圆,还是精神面貌、感情投入等多方面都比别的班要好。现在来看,如果不是老师抢先计划并组织我们充分准备,我们就很难拿这个一等奖啦。

  事先没有计划和准备的事,我做得多了,当然也就尝到了很多次失败的滋味。比如有一个星期天下午,我记得我还有一个办手抄报的作业没有做,于是,我急着做手抄报。当我找a4纸的时候才发现纸没有了,爸爸便马上给我买回来。这时,我又发现,我不知道画什么画、写什么内容,好不容易画好之后,又发现彩笔掉在学校啦,于是爸爸又去给买彩笔。前后折腾了四、五个小时,才把办了一张质量很差的手抄报。后来想,如果我事先准备好材料,并事先设计好手抄报的版式和内容,我想,这张手抄报不仅质量要高一些,而且花的时间也少得多。

  现在,我时常在做事和学*的时候都会想起“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一重要的做事准则。

《中庸》读后感6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读后感。《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7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三句的意思是去学*和修炼率性的道才叫做教。学*和传播幼儿、少儿文化很长时间了,因为当初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满意,所以才找到了现在的这种教育。

  教到底是什么?教育?还是教化?我认为教首先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过程。就像我经常对父母说,教育孩子就是一种自我成长。孩子是以榜样的力量,作为自己学*的基础。你希望孩子成为一种人,首先自己要具有这种人的品质,可能你不是这种人,但是你要为之努力。育就是养,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养育。那么教育就是教养。可是生活当中,我们往往把这两个词分开。教育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教养才是自己的事情。一般我们说一个孩子没有教养,会指他的家教。暗地里实际上是在责怪他们的父母。相对来讲教育的面积可能会更大,一个孩子教育不好,跟学校,跟父母,跟老师都有关系。化的字义是使性质或形状发生改变,就如同《大学》里把亲民作新民解释一样。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还是那句话,自己改变了,这盘棋也就变了。

  怎么能让自己做到化,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可以理解为:修道就是修身。让自己明白、发明、明了,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就会感知到自己的道,我们沿着这个道就会找到性,也就是我们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串起来就是我把《中庸》的整个第一句还是理解为方法论。它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图景,只不过这个图景更抽象一些。

  结合《中庸》的第一句和《大学》的理解,一个人具备的术,是在生活当中比较重要,但不是绝对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绝对的。我身边的很大一群人,没有自信的原因就是他不具备所谓的一些术。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术的意义就不大了。我并不是说术没用,而是说它不具备决定性的作用。单纯从天理的角度来讲,我们所追求的一切的术都是枝枝叶叶外头寻。教化自己,去影响别人。境随心转,相由心生。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个可以看到我这篇读后感的人。

《中庸》读后感8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中庸》读后感9

  《中庸》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常。*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读后感10

  《大学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

  《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大学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大学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学中庸》哦!

《中庸》读后感11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话,而其含义就是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现的就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感情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外内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和合”境界。

  现在的我们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样!但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的!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阅读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1)

——中庸读后感菁选

中庸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庸读后感1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下载了“羊城分级阅读下载“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下载,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下载,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中庸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幸福。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中庸读后感3

  读了中庸,我看中庸是有三层含义的,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和,如果失去中正*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呢?(赵岑芽)

中庸读后感4

  述不尽的千姿百态,满目琳琅

  问世间之事,无止,中庸读后感。

  唯一‘利’字当头,悲哀。

  变中自有不变,是所谓道。

  天下何止一道

  道亦无止

  然道亦不改

  当知

  守道之谓正

  然道道正,可悲了。

  道不相勃

  怨则停

  知‘ 道’,不可以止,

  要干嘛呢......

  子喷:通。

  知‘道’而使其通,是所谓中。

  ‘中庸’之道几可与天比肩。

  事事守中乃天赋人心

  人人皆临,几人肯施

  天与弗取,自取其咎。

  ‘中庸’乃天之道

  成之为圣者

  偏离为小人

  守之为君子

  为君则无为而为

  子喷:至诚,明善。诚则明,明则诚。

  诚既大道之源。至诚,明善,笃行。

  大道求源,做人立本。“诚”乃人之本。

  涓涓之流可以致远,有其源泉。

  枝繁叶茂而无有根,则虚有其表。

  国无本,则国亡。

  人无本,则魂丧。

  人人守本,就是传说中的‘***“。

  怀抱本分,去永不停息的看世上的.千姿百态,恪守中庸之道,一切都会有的,我相信。

中庸读后感5

  *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6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中庸读后感7

  *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8

  *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

  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

  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2)

——中庸读后感菁选

中庸读后感8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庸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庸读后感1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和,如果失去中正*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庸读后感2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常也”。*常之意,似与英**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3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当今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们要温和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其化,在意识问题的基本上,一直空虚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坚持一颗谦逊谨严的`心,不要戒骄戒躁,任何事件,当时有准备就会胜利,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负,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干兼容并包,使为学存在世界目光跟开放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咱们要逐渐的进行学*的五个档次,终极使本人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激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和的态度,不要心急,缓缓的处理,只有这样能力战胜艰苦,最终达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货色,就永远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领会到了知识的主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子曰:“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学*可以转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多少年来,爆炸性新闻比拟多,比方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消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国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良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认为生涯不公正。实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尽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们能够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便我们再贫困,再笨拙,也一定会靠自己的才能将生活水*进步,必定会变的坚强起来!

中庸读后感4

  《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经》中,讲究阴阳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刚柔并济的。孔子自己也说过,说自己学*中庸太晚了,要是早点学*就好了。在书中,孔子对“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

  我们常常说“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这个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定义。只是说,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难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话给中庸下定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动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张出世,这种心理活动必然要外化为一种符合仁爱与礼仪的外在表现。

  中庸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很多。孔子重视自身修养,把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重视自身修养,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养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种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种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们很少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比如颜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隐恶扬善,择其两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难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称赞舜是时候就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来阐释“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这么说:“夫孝者,善继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是指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赞述先人的业绩。

中庸读后感5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其成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以一种“中庸”的处事态度来对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书初衷与其他的著书之人并无异同,都是在强调一个实用性的原则,即要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颇多名句仍为历代名家所称道,亦流传百代而不衰,足见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是在道德与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许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供广大的士人学*。

  《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达道”;“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而对于我们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只能是作为学*时的参考与了解。比如,五达道里的君臣关系,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最多只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级关系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应该剔除掉,认真地挑选并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体会与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还没有一篇论文长,但是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却是当今的'任何一篇论文也无法代替的。因为其中包含的引导性的东西,在当时而言是适时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远而无法替代性的。

  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中庸之德”,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须做到的。

中庸读后感6

  0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7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社团??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中庸读后感8

  《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静安宁祥和无碍的状态,称之为“中”;如果情绪之发生时也能由这种“中”的状态控制,则称之为“和”。『中』的状态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状态,也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人对事物发出情绪能够用『和』原则来自制,则是最接*道的。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系统地阅读过《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3)

——中庸读后感菁选

中庸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庸读后感1

  《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静安宁祥和无碍的状态,称之为“中”;如果情绪之发生时也能由这种“中”的状态控制,则称之为“和”。『中』的状态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状态,也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人对事物发出情绪能够用『和』原则来自制,则是最接*道的。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系统地阅读过《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2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和,如果失去中正*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庸读后感3

  0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4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常也”。*常之意,似与英**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5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当今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们要温和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其化,在意识问题的基本上,一直空虚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坚持一颗谦逊谨严的心,不要戒骄戒躁,任何事件,当时有准备就会胜利,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负,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干兼容并包,使为学存在世界目光跟开放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咱们要逐渐的进行学*的五个档次,终极使本人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激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和的态度,不要心急,缓缓的处理,只有这样能力战胜艰苦,最终达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货色,就永远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领会到了知识的主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子曰:“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学*可以转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多少年来,爆炸性新闻比拟多,比方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消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国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良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认为生涯不公正。实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尽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们能够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便我们再贫困,再笨拙,也一定会靠自己的才能将生活水*进步,必定会变的坚强起来!

中庸读后感6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其成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以一种“中庸”的处事态度来对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书初衷与其他的著书之人并无异同,都是在强调一个实用性的原则,即要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颇多名句仍为历代名家所称道,亦流传百代而不衰,足见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是在道德与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许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供广大的士人学*。

  《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达道”;“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而对于我们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只能是作为学*时的参考与了解。比如,五达道里的君臣关系,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最多只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级关系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应该剔除掉,认真地挑选并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体会与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还没有一篇论文长,但是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却是当今的任何一篇论文也无法代替的。因为其中包含的引导性的东西,在当时而言是适时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远而无法替代性的。

  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中庸之德”,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须做到的。

中庸读后感7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社团??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中庸读后感8

  《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经》中,讲究阴阳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刚柔并济的。孔子自己也说过,说自己学*中庸太晚了,要是早点学*就好了。在书中,孔子对“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

  我们常常说“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这个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定义。只是说,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难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话给中庸下定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动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张出世,这种心理活动必然要外化为一种符合仁爱与礼仪的外在表现。

  中庸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很多。孔子重视自身修养,把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重视自身修养,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养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种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种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们很少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比如颜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隐恶扬善,择其两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难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称赞舜是时候就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来阐释“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这么说:“夫孝者,善继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是指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赞述先人的业绩。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4)

——《中庸》读后感 (菁华9篇)

《中庸》读后感1

  独爱《中庸》,在暑假,又一次的捧起《中庸》,细细研读。书并不厚,但感悟颇深,下面,让我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中庸”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天地间人与万物生存所依附的关系,是时间和空间的完美契合。是包容,也是利用。借天地间的一切,为我所用。《中庸》中句句哲理,值得我细细研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之行,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无论是通达顺遂还是身处困厄乖蹇,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不敢放纵自己。无论日常事务如何繁杂,都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永远保持心境*和宁静,须臾不离道义的原则。固守着,坚持着精心的呵护着,培育着内心的美好道德,使内心回归明净,塑造真实美好的自我。

  作为一名山大人,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越是在隐蔽的地方越加小心自砺,不留下愧憾;越是在细微的小事上越是用心尽力,不出现疏漏。因而,在*时生活中,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要恭敬谨慎,心怀戒惕,严格自律。细读《中庸》,渐渐地就明白,人心就是一面镜子,照的见别人也找的见自己。自己的心镜照见自己的人性,别人的心境,照见的是你的人品。因此任何事都不可疏忽。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之道,就想要去远方,必须先从脚下起步;又宛如要登上高山,必定先从低处出发。面对消逝的岁月,仰望掩埋着先祖业绩的废墟,我们在大路上走来走去,却总是不知道要去哪里,从何处做起。我们*庸,因而我们对于美好的未来总是仰望,而不知道如何接*,认为高远而不可抵达,这正是我们*庸的根本原因。事要一件一件地办,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仞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是天地间孤独的旅行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最卑微的事做起,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天下之事,制之在始;始不可制,制之在末。”也许这世上有很多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从自己做起,从最*处着手,使自己顺其自然,一步一步的取得成功。

  身在山大,每一天都在成长,每一天都在进步。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仞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是天地间孤独的旅行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学*,深入探索,周密思考,明辨甄别,忠实奉行。人生也有涯而求之无涯。学*是毕生的事业,时间是永恒的主题。学问之道在于坚持不懈地日积月累别无捷径。一切的成就都是建立在长期的坚实的积累之上的,不要抱有幻想。没有相当的积累工夫,幻想着在某一方面做出惊人的成果或是取得突破都是不可能的。苏轼说:古之立大事业,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拨之志。唯有树立积土成山,驽马十驾的治学精神,才有可能求得真知,成就事业。

  不偏不倚的立身处世哲学,不折不扣的太*和合境界。独爱中庸。

《中庸》读后感2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关于《大学中庸》的内容很多,道理也很深刻,先简单说这些吧!

《中庸》读后感3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义,意思很难理解。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分数,有时会牺牲掉学生的休息时间,或者让他们被动地接受一些所谓的知识,打击了学生学*兴趣。中庸就可以帮我们克服急功*利的做法,从而使我们做到知足常乐,慢慢学*,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则即是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己对人统一的标准。“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处世也会更加简单。

《中庸》读后感4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

  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他不仅有知识,

  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贪官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

  因为有了这些*官员,*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文学的精髓。

  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

  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中庸》读后感5

  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6

  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反思而得到,学*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行是实践,明是认知。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一个人在学*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通过读《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带着虔诚的心,学*中庸之道吧!

《中庸》读后感7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的人民生活水*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8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

  《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

《中庸》读后感9

  《礼记。中庸》中关于做学问是这样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告诉我们:要广博地学*,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的确,《中庸》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5)

——《中庸》读后感 (菁华6篇)

《中庸》读后感1

  在这个洒满阳光的冬日里,我拜读了南怀瑾老师撰写的《原本大学微言》。

  这本书,对“大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弱小者,一下子便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有奋斗之力的好少年。

  儿时。牙牙学语的我很想穿越到古代。因为我一直认为,古人学*是十分轻松的,而我们现代人学*压力却十分大。读了此书,我的想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我要好好学*,学*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我要成为国家栋梁。我要静下心来!然而,如果只是驰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的话,那么一切将只会是天方夜谭,所以,我决定“好好学*,天天向上”“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宁静而致远”

  那么,现在就要开始制定目标。人分为一个一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时区,我们一次要做到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再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使得原本十分浮躁的我,现在学会了“静能生慧”“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道理。

  大学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千个字而已,可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无书可及的,让读者能“正知、正见、正人心”,其中高山流水,柳暗花明之风光,在字里行间中处处体现,时兴慧解。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社会。现在社会上的人总是十分浮躁、不耐烦、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曾经有个姐姐诺诺,因为在学*上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本来天资聪慧的她,最终只能步入二本学校,与心仪的一本学校高中,因为不能静。我希望,大家读这本书能静下来,能有收获!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多多,我愿牵着你的手到这本书中去遨游!

《中庸》读后感2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常,*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

  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

  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

  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常心。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

  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

  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

  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

  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读后感3

  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常。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我们大多*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容易抓住。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

  《中庸》还阐述了学*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好好体会《中庸》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中去。

《中庸》读后感4

  我很喜欢看“*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衡木上掉下来。所以*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庸》读后感5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常常。*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也是一种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世界的永远不变的*衡态。

《中庸》读后感6

  *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6)

——《大学中庸》读后感 (菁华6篇)

《大学中庸》读后感1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反复诵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将《大学》重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一章”谈“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八条目”中“修身”是焦点,位居枢纽角色。修身即是修养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现,其根基在于内心的修炼,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与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对于教师来说,“修身”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将“如保赤子”的初心唤醒或是找回;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不妨问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想要守护什么样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恶”,做真教育、为孩子成长的远方灌溉给养的则是“善”,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只见眼前分数而忽略孩子一生发展的就是“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做兢兢业业的愚蠢的教师”;辨别外在诱惑、荣誉与自我的关系,是追寻现实世界里的“达官显贵”,还是坚守理想之中的诗与远方。当我们厘清以上问题并且开始摸索、践行“心向往之”的教育,我们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纵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也将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们的整个教育人生,就应该“皆以修身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如李霞老师在讲座中所言,“推动自己,推动教育”,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行走于教育之路或许艰难,而只要我们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们亦能“虽愚必能,虽柔必强”。

  一个月的共读时间所剩无几,而我对这本书、或者说对经典的学*才刚刚开始。在这段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时光里,它给予我的远非某一章节的诵读或理解,而是一种召唤和引领。它将曾经隐匿、蛰伏于心底的对于经典的求知与渴望唤醒,召唤着我尝试去开启一段不太一样的、更加丰厚而充盈的生活——这实在是从春天里开启的一段美好的遇见。

  如果要给这份美好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永远。

《大学中庸》读后感2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大学中庸》读后感3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大学中庸》读后感4

  说实话,只要和国学有关,和传统经典文化沾边,就觉得很高大上,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哪怕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尽管我曾经会很熟练的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很多内容。

  《大学》里提到“亲民(去除污染而自新)”,我倒是觉得他们并不“亲民(跟劳动大众关系密切,亲*民众,接地气)”。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四书》《五经》,也知道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篇名句,但每次读这些经典,就像探寻一座储量极为丰富的宝藏,好像穷其一生都未必能触及其根本,有时更感觉自己只是看见了一棵大树的枝枝叶叶,根本无法窥见它深埋地下的根有多广多深!

  所以,我喜欢把我学*经典并能从中汲取能量的过程称之为“扎根”。而阅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更增添了扎根的勇气。

  本书整体架构很简单而清晰,前言一、二分别解析了《大学》《中庸》两本书以及自己为其注解的缘由初衷。在忠实诚意的基础上有传承有创新有坚守,傅先生以其深厚的底蕴,精妙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两部经典作品的伟大、美妙和神奇。

  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和注解,看似简单实则精心。我想这种设计可以使适合阅读的读者年龄段无一不包。幼童可以素读原文,初学者青少年可以精读译文,积淀颇丰的**可以深入研读注解,可谓老少皆宜,深浅都可。

  本书在注解的时候,可谓用心极细致,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我的译文即代表我的理解,没有含糊其辞的空间;我的注解则着重于澄清概念,回溯孔孟原典,展现一贯之系统,尽量避免抽象或玄妙的术语,由此期望古代‘大学’教育的理想再现于今日,成为我们共同寻求的学*目标与修养指南。”而对于《中庸》傅先生的评价也是极高的。“人性之伟大、美妙与神奇,至此臻于巅峰,可谓止于至善了。”

  至于译文的准确和忠诚,注解的精妙和深广自不必说。众所周知,作为儒学经典,《大学》主要内容是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三纲领,以及实现三纲领的八个条目或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中庸》则主要集中在讲“中和(中庸)之诚”,通过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智仁勇)以及九经(治理天下的九个基本方面)的叙述,统一明和诚、融合尊德性与道问学而彰显天地之文。两书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表述,可以说对我们高尚人格的养成和深厚底蕴的建构提供借鉴和滋养。

  傅先生告诉我们:《大学》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这样说?而《中庸》是修养德行的指导和方向,是让我们知道这样说是为了什么? 也就是说《大学》是为培养贵族子弟的从政素养而这样说。《中庸》这样说是为了实现《论语》中的“中庸至德”和《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大学》一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一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果我们把这三个说法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首先孔子为个人修养德行指出了必须到哪里去,也就是确定了“中庸至德”这个最高目标。其次《大学》为即将从政的贵族子弟指出了必须做什么,以实现“中庸至德”。他们必须彰显高明的德行,必须亲*爱护百姓,必须永不停止地去追求“至善”。要做到这三条,又必须做这些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另外《中庸》则在对“至德”和“至善”进行具体化的基础上,论述必须怎么做,才能实现“至德”和“至善”。所以,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傅先生为我们解读的两部作品的微言大义,那么我们的扎根之旅算是真正开始了吧。

  说实话作为一个初学者,我最初接触《中庸》,感觉它有点乱,没有较强的'逻辑性。阅读本书,越来越发现了《中庸》的美。它既像一篇抒情散文,又似观点鲜明的论述文。第二十九章中“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不是酣畅淋漓的抒写君子的追求和情怀吗?《中庸》表达观点从不模棱两可、含含糊糊,而是斩钉截铁、明确利落。第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观点可谓至清至明。另外有人说《中庸》还有一些悬疑小说的引人入胜。比如第一章讲了“中”和“和”,却没有讲“庸”。也许“庸”就是留在“中”与“和”之间的一个悬念。如果不能真正深深扎根下去,这些玄妙可谓深奥。

  经典,就是传承千年而不衰的精粹,是埋藏千年值得我们一再探寻的宝藏,是我们必须深深扎下去的根。

  扎根不仅仅是一棵参天大树的目标,也是每一棵花每一株小草的梦想,也是我们为了让自己更美好,为了让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更美好的不懈追求!

  就像宋鸽老师推荐阅读的《当务之急是“啃”读一本垫底的书》我想,所谓“垫底”的书就应该是像《大学》《中庸》一类的书吧。

  因为《大学》《中庸》之美,“四书”“五经”之妙,中华传统经典之博大,都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都是我们修养自身,振兴中华之根!

《大学中庸》读后感5

  《大学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大学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大学中庸》读后感6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最大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为何会感动呢?此时的感动不只源于文中所讲,还源于著书者及注疏者。

  总结一下,让我感动的有三点。首先,我读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一直对宋朝的学者无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总觉得他是个迂腐古板,呆滞严厉的学者,毫无灵气可言,看过这篇集注之后才发现人家并非徒有虚名。他的注疏严谨而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来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学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学者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毕恭毕敬,兢兢业业地学*钻研孔圣之道,几乎是带了一种虔诚的。这种对待学术的虔诚也许在今天的学者身上很难再发现,这是一种不计功利的严肃和认真,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它纯粹源于治学者本身。

  接下来是第二点,《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也就是个人道德修养与治理天下之间的辩证关系。前面很大一部分讲的是个人道德修养,“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同孔子的“君子日三省乎己”道理是一样的。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甚至是几*苛刻的要求。“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君子自身的修炼恐怕比治骨角,治玉石更要严厉。这种对于完美人格的执著追求,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令我大为感动的第二个地方。在当今这个标榜个性的时代,人们我行我素,安于自己的本来状态,“个性”在张扬其魅力的同时也为不少不思进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也许并不会实现,实际上实现的人确实很少,但是他们这种对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天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得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汗颜。

  以上三点是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此外,《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与方法论的综合,它的“三纲领”,“八条目”论述了一个理想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该采取的行动。实际上,理想也是《大学》的一个主题。

  还有,文中字字珠玑,包蕴万千,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7)

——《大学中庸》读后感 (菁华5篇)

《大学中庸》读后感1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反复诵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将《大学》重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一章”谈“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八条目”中“修身”是焦点,位居枢纽角色。修身即是修养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现,其根基在于内心的修炼,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与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对于教师来说,“修身”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将“如保赤子”的初心唤醒或是找回;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不妨问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想要守护什么样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恶”,做真教育、为孩子成长的远方灌溉给养的则是“善”,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只见眼前分数而忽略孩子一生发展的就是“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做兢兢业业的愚蠢的教师”;辨别外在诱惑、荣誉与自我的关系,是追寻现实世界里的“达官显贵”,还是坚守理想之中的诗与远方。当我们厘清以上问题并且开始摸索、践行“心向往之”的教育,我们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纵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也将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们的整个教育人生,就应该“皆以修身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如李霞老师在讲座中所言,“推动自己,推动教育”,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行走于教育之路或许艰难,而只要我们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们亦能“虽愚必能,虽柔必强”。

  一个月的共读时间所剩无几,而我对这本书、或者说对经典的学*才刚刚开始。在这段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时光里,它给予我的远非某一章节的诵读或理解,而是一种召唤和引领。它将曾经隐匿、蛰伏于心底的对于经典的求知与渴望唤醒,召唤着我尝试去开启一段不太一样的、更加丰厚而充盈的生活——这实在是从春天里开启的一段美好的遇见。

  如果要给这份美好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永远。

《大学中庸》读后感2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大学中庸》读后感3

  《大学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大学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大学中庸》读后感4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反复诵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将《大学》重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一章”谈“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八条目”中“修身”是焦点,位居枢纽角色。修身即是修养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现,其根基在于内心的修炼,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与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对于教师来说,“修身”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将“如保赤子”的初心唤醒或是找回;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不妨问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想要守护什么样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恶”,做真教育、为孩子成长的远方灌溉给养的则是“善”,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只见眼前分数而忽略孩子一生发展的就是“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做兢兢业业的愚蠢的教师”;辨别外在诱惑、荣誉与自我的关系,是追寻现实世界里的“达官显贵”,还是坚守理想之中的诗与远方。当我们厘清以上问题并且开始摸索、践行“心向往之”的教育,我们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纵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也将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们的整个教育人生,就应该“皆以修身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如李霞老师在讲座中所言,“推动自己,推动教育”,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行走于教育之路或许艰难,而只要我们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们亦能“虽愚必能,虽柔必强”。

  一个月的共读时间所剩无几,而我对这本书、或者说对经典的学*才刚刚开始。在这段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时光里,它给予我的远非某一章节的诵读或理解,而是一种召唤和引领。它将曾经隐匿、蛰伏于心底的对于经典的求知与渴望唤醒,召唤着我尝试去开启一段不太一样的、更加丰厚而充盈的生活——这实在是从春天里开启的一段美好的遇见。

  如果要给这份美好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永远。

《大学中庸》读后感5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8)

——读后感菁选

读后感范文【热】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后感范文1

  《国史大纲》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跟我们之前读过的《中国史纲要》有一点相似,但二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在一个地方,从目录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史纲要》着重讲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包括这一时期的衣食住行;而《国史大纲》则更为严肃,围绕一朝政治,兴起灭亡。

  另外,作者的文风也截然不同,《中国史纲要》的作者翦伯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个时期有代表的地方都会自然地提及,并配以实例和自己的讲述,像一本历史故事一样;而《国史大纲》完成于抗战年代,所以书中字字透露出了作者钱穆的忧患情绪,他像一个历史的诉说者,把最主干的部分立在那里,用迫切的话语唤醒人们去改变,更加醒目,更加清晰。

  例如书中有一段钱穆痛切警示国人的话语: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读到这里仿佛感觉到,这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政治书了。读它的收获不在于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概况和特点,对问题的分析、对精神的培养、对当今的警示恐怕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更大收获。

  有人说*现代史有许多大家,但要真想读,就读钱穆。这句话我很赞同,虽说之前也看过《中国史纲要》,虽然同是中国通史,但带给我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同样是关于历史的介绍,从钱穆的介绍中,我们除去历史,还能得到更多关于哲学、政治、价值之类的东西,他是一个真正关注学术的人,真正学养深厚,融会贯通,他把对中华民族的热忱记录于纸背,用历史作为嘴巴,讲出心底的感情,讲明未来的政治。

  价值决定人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钱穆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学术深厚,态度也端正,只有学品人品都值得夸赞的人才可以称作大家,在我心中,钱穆是这样的一位大家,我读他的思想,渴望从中获取一丝的领悟,渴望受到他一丝的影响。

读后感范文2

  今天,我阅读了《荔枝泪》这篇文章,这个故事十分感人。文章中主要讲了渝鄂交界的小山村里十分贫穷,调来的几个老师也因为这里条件苦离开了。岳老师也来到了这里,她被孩子们的真情所感动,决心要留在这里。一天上课,老师讲《荔枝泪》这生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杨朔有名的美文,可惜同学们都没有吃过荔枝。岳老师抽空去城里买了50元的荔枝。可是她回来时,不幸被山洪卷走,只留下那十斤荔枝……

  山里的'孩子与岳老师的感情十分深厚,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和对老师之间浓浓的“师生情”都令人感动。第一天课上,所有的同学都拿了一根柴棒,他们大声说:“我们每人拿根干柴,老师您就不用上山砍柴了。”第二天上课,他们每人拿了一纸袋菜,有腌菜、洋芋块,他们大声说:“我们每人拿一点菜,你就不用种菜了!”一根干柴,一块土豆,一袋腌菜都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爱;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在为老师着想,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呀!

  这篇文章震撼了我的心,文章中的最后一段话更令我感动!“10斤荔枝,谁也不愿动一颗,三十多个孩子噙着眼泪对着大山呼喊‘岳老师,你回来啊,我们不吃荔枝了,我们要你!’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山野回荡,久久不息……”这十斤荔枝,是老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将十斤荔枝背回来,岳老师只能吃背包里的干粮,饿了吃,吃了再走,为了学生,岳老师甘愿放弃一切,甚至生命。岳老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不怕困难的精神令山上所有的同学感动,同时,也让每一个人都潸然泪下。

  荔枝晶莹剔透。香甜可口,就像文中的“师生情”一样洁净,甜蜜。老师和同学之间,都互相传递着一种伟大的爱,一种无私的爱。也正是这种爱,让岳老师留在了这个贫穷的地方;正是这种爱,让同学们留下了感激的眼泪。

  是啊!这就是真情,一种伟大、无私的“师生情”。

读后感范文3

  动物可以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一遍又一遍读着季羡林先生写的《老猫》这篇散文,我深深地被文中人与动物之间产生的深厚的感情所震撼与感动。

  季羡林先生酷爱猫,他曾养过两只猫:凶猛的虎子和温柔的**,这两只猫虽然性格截然不同,却能和谐相处,“守望相助”。而人与猫之间美好的感情更是在彼此之间互相关心、照顾、信任赢得的。季羡林爷爷和它们一起住、一起乐,总给猫们准备它们爱吃的鸡骨头、鱼刺,甚至到最好的店里买鱼肉给它们。

  我相信这样一个微小的举动却会让猫们感恩一辈子。虎子是只普通的猫,却能像小狗一样守护着主人,真是情意深深,忠心耿耿,而它们的“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更让季羡林爷爷感到了生活的快乐。

  读了《老猫》这篇文章,我也想到了现在的`人类,我们有时不能像猫这样团结友爱、和*共处,经常有子女们为了争夺遗产而反目成仇;不能像猫们能分享快乐,而用汽油点燃公共汽车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也不能猫这样忠心耿耿,一个水厂老板为了私利而贪污两亿元……

  动物有感情,动物也有真心,会用自己的力量来回报善良对待它的人。四名探险家途中偶遇一只饥饿的狗,给了他一个肉丸。结果这只狗竟然跟随探险家们走了100英里千辛万苦的路程!一个肉丸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微不足道,却给动物一次生命,让动物对我们不离不弃。

  但是,有些人对动物是令人发指的。在过去的3年来竟然有6万头大象被屠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些贪婪的人只是为大那对象牙!这们的屠杀让大象数量锐减,现在仅存约50万头。不仅如此,现在的老虎也在遭受着灭绝的厄运:目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华南虎,现在人们竟然无法找到它的活体!如果一直这们不断地砍杀下去,动物们就会对人类十分怀恨,人类与动物彼此之间更加陌生的,更加冷淡,地球就不会生机勃勃的,这将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悲剧啊!

  读了《老猫》,我心中情不自禁地人类发出呼吁:亲爱的人类,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如果缺少了这些可爱的生灵,地球将会多么冷清啊!请保护人类的好朋友——动物,珍惜彼此之间美好的友谊吧!

读后感范文4

  这是一个灵韵的情感故事,这是一段艰辛的人生追求,这是一首爱的幸福之歌,这是一幅用勇敢拼凑的蓝图。当我郑重地把书的最后一页合上,一股流淌着的情感泉涌心头,我静默在唇间,《简爱》。

  简爱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任务。她虽相貌**,身份低微,却拥有着强烈的生活信念和伟大的抱负,她虽自由父母双亡,缺乏真挚的关爱,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勇敢追求真爱,她虽历经挫折,遭受生活的愚弄,却乐观地直面人生。用心聆听了简爱的故事,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在我眼中,简爱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她用超越个人幸福力量的笑和对生活的勇气,筑了一条人生之路。

  闭眼细数,心中萌发无限感慨。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每天为着那么一丝的小幸福奋斗,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充实而愉悦的`快乐。爱,很幸福。生活,很幸福。简爱勇敢的为了爱,追求自己的幸福,哪怕总是和幸福擦肩而过,但对自由幸福的渴望却是让人敬佩的,和简爱比起来,我真的觉得自己如草芥一般渺小。我生活在一个比简爱生活的幸福百倍的时代,拥有着简爱无法触及的快乐。我亦*凡但*淡中也包含着许多苦乐。偶尔会苦闷,为了一点的不如意让自己不快乐很久,难免遇到挫折,为了一点看不开而在压抑难释放的情绪。如果爱很遥远,不要忘了让自己很幸副。简爱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不论在学*上还是生活中都让我走的更加坚挺。

  读上几遍《简爱》,仍觉得回味无穷。这是《简爱》的魅力,我突然想起《海阔天空》里的一段歌词‘‘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是啊,失去爱的时候,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让我们看清该如何拥有,人在生活中的欢笑苦乐都是收获。我们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坚持勇敢而*凡的生活,读了简爱的故事,我会选择坚持勇敢而*凡的生活并以一种不于人性的方式坚持我的梦想和我的幸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直拥有爱,但每个人可以让自己很幸副,简爱做到了,那么我们呢。

  简单的生活,充满了简爱的爱,但是……

读后感范文5

  《优点零》说的是我们孩子和大人的事儿,虽然我们是主要读者,但我觉得大人们更应该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人都极少自己清楚,这导致了自信心的不足。有些愿望也就随着这些不自信而随风逝去了。于是,现在的许多孩子面临着比较严峻的问题——优点零,愿望零。

  其实,我们也是有优点、有愿望的。只不过成天在大人们的百般呵护和精心布设的题海中度过太多的时光,丧失了展示优点的能力和深入思考的愿望。

  有一位做儿童心理研究的专家做了这样一个测试:让每个人填一张表,填写自己的优缺点和愿望。拿上来时竟傻了眼,很多孩子填的都是——优点零,——愿望零。这样的教育现实怎不触目惊心、启人深思呢?我们进行的长达十多年的教育,难道培养出的人就是如此一无所长、毫无愿望吗?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胖胖的男孩,幼儿园老师问,谁觉得自己是美男子,就请站出来。结果,他因为没赶上而落在一边。更没想到的是,老师却这样讽刺他们:“就你们这样还美男子?得了吧!”虽是有意无意的一句话,但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之后,那几个男孩子就开始为自己的.容貌羞涩,不能像以前一样自信了。这难道不值得大人们深思吗?这难道不该引起所有教育者的警醒吗?

  世界上怎么会没有优点和愿望的孩子呢?答案肯定是没有!只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被功课那讨厌的家伙给塞得密不透风,每天都被父母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久而久之,终于剥夺了我们所有的优点,谁也不敢有那一丝愿望——因为那样很快就会被无情地抹杀!

  是的,我们的优点常遭到**的讽刺、嘲弄,我们的优点就是在他们的暴打呵斥后而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自暴自弃的心态。当祖国的花朵遭到如此的伤害时,中华民族的未来又有何希望而言?我想,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那将是一个暗无天日、毫无希望的世界。

  言虽简明,警醒却深,这便是《优点零》。敬爱的老师和家长们啊!如果你们真的爱我们,就请少一份作业,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束缚,多一份放手与支持,少一份呵斥,多一份鼓励与拥抱吧!

读后感范文6

  **:雨瓢泼的下,风死命地刮。您不顾生命的安危,毅然冲向了一个曾经犯案累累、自己曾今敌对过的的小偷,那一刻,令我震撼。令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手来,令我们班的王卉从心底流出了一股暖流。全场雷鸣轰响。在那震撼人心的时刻,只差一秒、只差一秒、只差一秒在常的人就可能全部牺牲,而您并不畏惧。在表面上您可能是用生命做斗争,但实际上您是用精神与死神抗衡,您那永不畏惧的精神不仅打动了我,还打动了我们班所有人的心。

  雨中,您那摇曳的身影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刺痛了我的双眼,也震撼了我的`心。海岛上的孕妇,老镇上的老人、孩子、渔夫,犯案累累的小偷,一次又一次,一趟又一趟,您往返流连于生死您是一位**,是一位领导。同样也是一个楷模,一个值得大家尊敬、效仿的榜样,在那巨大的天灾笼罩您的时候,当那死神的举手伸向您的时候。您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退缩,没有丝毫为自己的人生安全着想。在那风崖之畔。您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在这次大灾害中您为了120万人的性命竟选择了一般人不敢选的决定—泄洪!您为了只有一点希望的泄洪,把自己许多年来苦苦经营的设置毁了。兴建的社区只有一点点就完工了,但台风突然来了,打破了它。但在您眼中只有这么一句话:“这不算什么,只要人在,就什么都在,什么都可以重来!”作为一名**,您不仅尽职尽责,而且讲之际全身心地奉献给了社会,但又有几个人会想到,您曾经是一名小学语文经常得5分的调皮的小男孩呢,台风过去了,您那始终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那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微笑。但我看到了人类美好的明天……总结:现在由于温室效应自然灾害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在不珍惜地球环境,那么像超强台风这样的灾害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读后感范文7

  风静静的吹着,万物在和熙春风下变得更加美好,春姑娘跳进我的书房,慢慢掀起了那清幽而美好的书……

  《完美的花朵》,光是书的名字,都在一时一刻的吸引着我,书中的故事也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逐渐变得清晰、透明,却又有一丝神秘的气息:十六岁,正值升华正茂之时,可十六岁的花木棉却被大人的金钱、权势所缠绕着,她喜欢绘画、喜欢艺术,可当她的艺术家表姐神秘跳楼自杀后,她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从此,她陷入了一个痛苦的境地――“失声”,在同学的嘲笑下,她毅然离开了学校。可当她再次碰到了小时玩耍的三个伙伴时,她对世界又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她不再逃避了,她开始努力了,表姐临死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浮上水面:紧抱花蕊,因为你想变的'更完美……。

  合上书本,一股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神秘感觉袭扰我身,我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哀伤,是啊!在千疮百口的世界,我们需要温暖――需要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终点、没有时间。然而,成功的路却是崎岖的,只有依靠我们的努力;只有依靠我们的乐观;只有依靠我们的微笑;才能汲取到甘甜的露珠;才品尝能到甜美的果实。默默时,才发现这本书的颜色原来是鲜艳的红色,却在阳光下逐渐变成了温暖人心的橙色,如一缕阳光,释放温暖,又好似阳光下的河水,潺潺吟唱着婉转、温暖的歌。在我的心中逐渐形成一股风,带着我的希望,飞向远方。是啊!人生没有终点,花木棉用她那如木棉花灿烂的生命,绽放出了灿烂的的花朵――完美的花朵。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朵木棉花,一朵美丽的木棉花,它渴望长大,渴望长出那灿烂的花蕊,在我的的心中就有那么一朵木棉花,我紧紧抱住了它,仿佛怕失去它,深情地望着它……。

  紧抱花蕊,是因为你想要更完美,“梭梭―”朋友们,听,你心中的木棉花盛开了……

读后感范文8

  读完生命3.0的第一遍,觉得还没有读明白,于是又回过头读第二遍,这篇读后感是在第一遍读完,第二遍刚刚开始的时候来写的。

  应该说,所有的学科中,我最佩服得的是三个学科,哲学、数学和理论物理。其中哲学构建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指导着人类生活的终极意义。数学为所有的思维构造宏大的方法论,是对人类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终极追求。理论物理则是寄托了我们对于自然世界所有的想象。

  《生命3.0》这本书,就是一个物理学家来讲述他所想象到的未来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宏大如此遥远,不由得让我痴迷。我想,很多人可能更加看重的是他对生命的定义,以及该对人工智能做什么事情。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只是一个幌子,是一个借人工智能来描述宇宙的终极组织形式的书,按照中国传统文学的观点看,是明显的“借物咏志”。

  我读完之后,把我读到的观点罗列如下:

  1.人工智能的发展,堵是堵不住。人类要做的事情,就是顺应趋势而已。

  2.至于未来人类是否存在,只是看是否符合智能发展的目标。

  3.任何智能体的发展,都有其极限,这个极限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

  4.经济的作用是发展,把蛋糕做大。政治的作用是分配,把蛋糕分好。在一段时间内,如何消除人工智能造成的危害,依然要靠政治。

  5.人类在其可见的宇宙中,是孤独的存在。

  6.人类不要把自己看的过重。人类只是智能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状态。现在基于硅基计算机的`智能也只是智能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状态。智能的状态会不断发展,不可改变。

  7.智能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有序化,而这种有序化就必定会导致他周围环境的更加无序化。这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没办法改变。

  8.宇宙既不美也不丑。丑或美只存在于智能的判断中,和他的目标相符,就是美的。不相符,就是丑的。

  这本书还是需要多读读,特别是智能如何组织,如何内部通信,如何使用能量,太充满想象力了。

读后感范文9

  这篇文言文的情节实属让人意外,当我读到“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时,我不禁大吃一惊,一个从未见过文房四宝的五岁孩儿,在一瞬间却忽然想起要这些东西,并且还能立即写出几句诗,题上自己的名字,这不能不使人大吃一惊,钦佩之意油然而生。当我读到“父利其然也,日挟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时,我就想:方仲永天资这么好,如果努力学*的话一定会成为旷世奇才的。

  带着这个想法,我就继续往下读,当读到“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时,就想:这次可能是一个失误吧!不要在意,不要气馁。当我读到“又七年,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时,我才知道原来那次仲永把诗写糟了,并不是一时之误,而是他的才能的确消式了,他真的变成了一个毫无才华的.*庸之人。可惜啊,真是太可惜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思绪万千。方仲永为什么会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庸才”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接受后天教育。由此我不禁想到王安石的话:方仲永-----一个天资这么好的人,因为后天没有好好学*而成了一个*庸之人。那我们这些天资不怎么好的人如果不好好学*,下场会和仲永一样吗?

  深思良久,不禁想起了爱因斯坦对天才的诠释和对成功的理解: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九的努力。今天在对方仲永的分析中,我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我虽非神童,但生活在这个不*凡的时代,有温暖的祖国,温馨的家庭,快乐的学校;有父母对我们的爱,老师的关怀,同学间的友谊;有......我们拥有这么多,而这些都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我们都不*凡,我们都很公*。有了“她”们的滋养,我们应更当立凌云之志,扯起勤奋的风帆!做一个不*凡的自己!

读后感范文10

  暑假里的一天。我无意中翻开了《伊索寓言》这本书。其中《骄傲的蚊子》这篇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读完,我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骄傲的蚊子》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一只骄傲的蚊子,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于是,它决定去和百兽之王———狮子比赛。在狮子没毛的地方,它狠狠地咬了几口。狮子痒得受不了了,拼命的拍打鼻子,并不停得用手抓自己的脸。鼻子打出了血,脸也被抓破了。又疼又痒的狮子只好认输。这下蚊子可得意了。一边横冲直撞,一边吹着胜利的喇叭。飞呀飞。撞到了墙角的蜘蛛网上,结果可想而知了。

  这只蚊子也太有趣了吧!哈哈,专门进攻狮子没毛的地方。这一点倒是很聪明的,让狮子打自己的`鼻子,抓自己的脸,等于让狮子进攻自己呀!最后,蚊子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取得了胜利。是啊!百兽之王都被自己打败了,这可了不得了。此刻,它不是“太骄傲”,而是“太太太骄傲了”,它一边飞,还一边唱,好像全世界就数她最厉害似的,结果一头撞到了蜘蛛网上,成了蜘蛛的美餐。因为骄傲,活活地丢了自己的小命。

  看到这只骄傲的蚊子,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那是寒假里的一天,大姑教我包饺子。“包馅,合起来,捏紧,再轻轻地挤出花边来。”大姑不紧不慢的说着。我照着大姑说的,包好了一个饺子,大姑看了说:“果果包得还真不错。”听大姑这么说,我可高兴的不得了了,我又快速的包了起来。大姑也一边包,一边继续的讲着,我有些不耐烦地对她说:“大姑,您别说了,我已经会了,我包的第一个饺子不是很好吗?大姑只好不说话了,无奈地冲我摇了摇头。我的饺子包好后,放到锅里煮,不一会儿,凡是我包的饺子全都破了。那些张开大大的嘴巴。好像要把我吃掉似的饺子,似乎在对我说:“你不是说你会了吗?为什么还要把我包成这个鬼样子,别人的饺子多漂亮啊!”看到我包的饺子这样。大姑笑了,我的脸红了:我不就是那只骄傲的蚊子吗?

  《骄傲的蚊子》让我知道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骄傲了。

读后感范文11

  《简·爱》一反传统小说中以温柔美丽的女子做主角、以浪漫动人的爱情传奇为故事的旧格式,写出了一个出身低微、相貌**的女子与不公*的命运抗争的故事。

  小说中,简·爱与桑菲尔德府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简·爱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时,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在他们之间的鸿沟。罗切斯特出身名门,十分富有,是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但是,她没有因此而气馁,而妄自菲薄,她勇敢地向自己、向罗切斯特承认了对他的感情。在结婚仪式上,她才知道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原配妻子尚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婚姻的庄严、合法、纯洁,她不顾罗切斯特的再三恳求,强忍内心的巨大伤痛,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罗切斯特,遁入无依无靠的茫茫人世。

  在金钱面前,她也有不俗的表现。在获得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她立即就把大部分的遗产转赠给贫困的表哥、表姐。在她的心目中,亲情比金钱更为重要。

  简·爱这位离经叛道的女性,虽然并不美丽,但富有挑战和抗争的个性,使她充满了魅力。她聪明好学,自尊自爱,尽管社会地位卑微,她决不自甘堕落。她认为,在上帝面前,人人*等。她为争取*等地位,为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抗争、奋斗。从很小的时候起,她便敢于向欺压她的人反抗,哪怕因此而招致严惩,也不畏惧。她那不屈不挠,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使那些欺侮她的人胆战心惊。

  在爱情方面,她从不奴颜婢膝,也不一味地迎合讨好,她鄙视那些浑身铜臭、以门第出身论人、一味追求虚荣的上流社会的庸俗之辈。她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她从来没有沦为爱情和物质的奴隶,也没有陷入感情的旋涡,而不能自拔。简·爱为维护公道、维护个人尊严,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不仅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尊敬,也使得简·爱这一形象具备了经久不衰的价值。

  《简·爱》为千千万万受欺压的下层*民喊出了心声,为千百年来在男尊女卑社会里饱受欺凌的姐妹们喊出了心声,这是它至今仍然是各国的读者最喜爱阅读的小说之一的主要原因。

读后感范文12

  除了上次说道的叙事人选择的特殊,鲁迅使用了小伙计的角度,这样就略去了很多关于孔乙己的介绍,以及他的悲惨命运的了解,就在这小伙计的眼中,也没有对于孔乙己的出场做面面俱到的描写。在表现方法上,《孔乙己》没有描写,没有渲染,只有*淡的叙述,这一点和鲁迅的其他名篇是很有些不同的。

  在表现方式上,《孔乙己》一文中没有渲染,只有*淡的叙述。文中写到“没有他,人们也一样快活”这里后,小说接着写在酒店里,人们发现,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回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是仍旧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了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他的.帐。

  从字面上看,好像并没有任何文字直接写到人们的“快活”。然而从对话的语调中,仍然可以看出那个提供消息者的心态。对于丁举人打折了孔乙己的腿这样野蛮的人身伤害,说话者没有半点保留,相反给人一种理所当然、津津乐道的感觉。特别是,传孔乙己可能已经死了的时候,说话的和听话的都没有震惊。“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对于一个给酒店带来欢笑的人的厄运,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这就充分显示出鲁迅在对话描写中潜在量的巨大——有意不去直接点明说话者那种津津乐道的神态甚至以消息的传播者为荣的情绪,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

  唯其*静、*常、*淡,才显得诸如此类的残酷无情,由于司空见惯,而没有感觉,没有痛苦,而鲁迅的笔墨,就是要揭示这种无形的精神虐杀的可怕。

读后感范文13

  有一次在网上随意浏览,看到了几米的一幅漫画,漫画名字叫《露露的功课》。虽然画面很简洁,只是一个女孩牵着一只小鸭子在走。画的下面是几米配的一行文字:“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小鸭子也是。露露带着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网页上的文字到这里没有了,再往下翻,则变成了另外的内容。当时我只是想:咦,怎么会以一个逗号结束呢?是标点符号错了,还是漏掉了文字?不管它。

  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竟然忘不掉那幅漫画和那些的文字。我想,如果后面还有文字,它会是是什么呢?我试着去补充:“后来,露露和她的小鸭学会了游泳,她和它还想学飞翔。”不好!倒不如这样续写:“后来,露露学会了游泳,小鸭学会了飞,她和它高兴极了。”还是不好!这漾有违几米的风格嘛。看来,后面可能真的没有文字了。需要更正的,可能是那个逗号而已。

  一日,我去书店为一个同学买书,我一眼就看中了精装版的《听几米唱歌》。我毅然买下,当我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居然是《露露的功课》!我急切地去看那最下面的一行文字在“一个女孩牵着一只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看小鸟怎么飞”的后面,后面还有一句话,一句关键的话,一句让我今生今世都忘不了的话——“日子一样很快乐”。

  虽然自己不曾拥有,但可以快乐地欣赏别人的所拥有的东西,使自己不让日子痛苦,不让心绪隐于灰颓,这,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课。

  如果《露露的功课》后面真的没有那句话,有的只是那个逗号,不也很完美吗?它能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露露,为她续写后面的故事。

  但是当作者最后发现几米其实给露露的故事一个结局的时候茅塞顿开——“日子一样很快乐”,是啊,我们至少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乐趣,你的'生活以及生活给你匹配的一切均是绝版的,这也就是**所悟到的:当你没有把握跑到别人前头时,就抓紧自己手中的风筝,它不是最大最美的,但它是你的。抓紧自己的,欣赏别人美好的,这或许就是快乐的生活吧。

读后感范文14

  静谧的夜,轻推开窗,夏夜独有的微凉空气一下扑面而来,“夜凉如水”正应了此时此景。天幕繁星点点,一轮明月静置其中,将四周衬映得清晰浮动,这幅夏夜图仿佛从哪里见过……我思考着……

  记得以前在图书馆,借得一本积满灰尘的书,轻轻抚去,“冰心精选集”这五个大字呈现在粉色碎花封面上,随手翻开,一段文字令我沉默了——“四顾廓然,湖光满眼。环湖的山黯青着,湖水也翠得很凄然……”这如水一般的文字轻轻地,悄悄地沁入我心田,使人耳目一新。现在,许多人都热衷于那些世俗的小说,迷恋于那些风花雪月,自作多情的文字,殊不知,他们的心也不知不觉变得世俗不堪,而这些名家著作,这些清新淡雅的文字,都被他们遗忘在角落,尘封于世……

  不得不说,冰心的作品真是让人叹服叫绝。每词每句,都用得极其到位,“湖水也翠得凄 然”,这“凄然”二字,刻画出了冰心那无尽的乡愁,无尽的痛苦。“我惨默无声,我已拼着鼓勇去领略。正如立*万丈的悬崖,下临无际的酸水的海。与其徘徊着惊悸亡魂,不如索性纵身一跃,死心的去感觉那没顶切肤的心酸的感觉。”“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这两段文字字字之间流露出一种伤感,一种悲哀,一种痛苦。尽管冰心是一个大作家,尽管冰心的文字那么精巧,但她不是大圣人,她也身在异乡,她也要饱受乡愁的折磨!

  脸颊上传来一丝冰凉——下雨了。我清醒过来,心中却难以*静。冰心的.文字清新秀丽,没有过分华丽的词句,却把自己的情感诠释得无与伦比,朴实却又优美得让人惊叹。而许多人却认为这些文字十分繁琐,读起来费劲,从而抛下这些名作去阅读那些无病而呻的现代都市小说,这是何苦?

  我衷心希望那些被世俗迷了眼的人们推开这尘封的大门,拾起这些名作……

读后感范文15

  整部作品是通过女孩小英子的感受和眼光描写了上一个世纪二、三年代旧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对革命青年的血腥镇压,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动乱的社会局面,感情基调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忧伤。

  由此看出,那个年代与我们这个年代所拉开的差距。我们则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的和*,因为那个年代战火连篇,根本就没得这种安宁的生活,知道了那时很危险,才能感受到我们是多么的幸运。

  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个“疯女人”秀贞,还有那可怜的妞儿,经常遭到养父的责骂和挨打。从而想到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于是英子决定帮助她。知道秀贞把孩子不小心弄丢了。也帮他找到“小桂子”。过了几天,英子无意间发现妞儿脖子后那块胎记就是秀贞口中的“小桂子”之后,他们俩离开了这儿寻找妞儿的爸爸了,最后却惨死在火车轮下……我的心在隐隐作痛。

  不觉得想到:这个社会是多么的糟糕啊,父母不顾孩子,丢了也不去找,是多么的狠心啊!你再看看:我们这个社会不是原来的那么落后、封建、腐败!我们真是幸福!

  暑假,我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一书,这本书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为背景,由五个短篇组成。透过小主人公英子童稚的眼睛,看**世界的悲欢离合,温馨动人,启发人性。

  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小主人公林英子,她是个善良、天真,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英子是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她并没有因为秀贞的“疯”而害怕她,反而和她成为了好朋友,并用她的方式让秀贞和妞儿相认,还偷了妈妈的金镯子给她做盘缠。体现了她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本质。英子是天真的。她和小偷坦诚交往,听他讲自己的故事,与他一起读《我们去看海》。

  我最喜欢的一个短篇是《爸爸的花儿落了》。面对病逝的爸爸,作为自己,你会有何感想?书中虽然没有明写失去爸爸的痛苦,但却让我的心揪得紧紧的。

  花儿谢了还会开,太阳明天还会爬上来,但我的童年会一去无踪影,我青春的小鸟将一去不回来。可是,《城南旧事》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它就像夏夜里的一缕清风,让我知道不能错过美好纯真的童年。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9)

——中庸读后感实用二十份

  中庸读后感 1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

  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他不仅有知识,

  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贪官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

  因为有了这些**官员,中国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

  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

  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中庸读后感 2

  述不尽的千姿百态,满目琳琅

  问世间之事,无止,中庸读后感。

  唯一‘利’字当头,悲哀。

  变中自有不变,是所谓道。

  天下何止一道

  道亦无止

  然道亦不改

  当知

  守道之谓正

  然道道正,可悲了。

  道不相勃

  怨则停

  知‘ 道’,不可以止,

  要干嘛呢......

  子喷:通。

  知‘道’而使其通,是所谓中。

  ‘中庸’之道几可与天比肩。

  事事守中乃天赋人心

  人人皆临,几人肯施

  天与弗取,自取其咎。

  ‘中庸’乃天之道

  成之为圣者

  偏离为小人

  守之为君子

  为君则无为而为

  子喷:至诚,明善。诚则明,明则诚。

  诚既大道之源。至诚,明善,笃行。

  大道求源,做人立本。“诚”乃人之本。

  涓涓之流可以致远,有其源泉。

  枝繁叶茂而无有根,则虚有其表。

  国无本,则国亡。

  人无本,则魂丧。

  人人守本,就是传说中的‘***“。

  怀抱本分,去永不停息的'看世上的千姿百态,恪守中庸之道,一切都会有的,我相信。

  中庸读后感 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李一冉老师的《中庸》十大智,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生,开启我们的智慧,进而过智慧人生。“智者乐水”篇,让我们明白智者乐,仁者寿,游戏人间三昧,清静无为安详,念念无滞,止于至善。“智者剖析”篇,分析智慧种类,领悟大智之妙,不断提升智慧境界,超越自我,成就永恒。“智者源头”中让我们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相,正本清源,人性回归,倘若找到生命的源头,就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智者不惑”篇则让我们看到人生在世,迷惑丛生,只有明白真理大道,走出人生困境,才能过不惑人生,品人生精华。“知人者智”则是一门处事哲学,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始终立于不败之境地,使我们人际关系和谐,事业辉煌,人生圆满,“明辨是非”篇则能够让我们明辨是非曲直,妙辨不争,恒顺众生,烦恼不生,看破放下,自在解脱。“通权达变”告诉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如如不动”“显仁藏智”等都有很多的大智慧,让人受益匪浅。所以,此书不看,一生遗憾,此书一读,智慧涌现。

  教师如果希望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那么,我们只有从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颗真诚干净的心,不为私利,去为孩子描述一个真实生命的形状。有句广告语说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师每天与纯真的孩子在一起,绝不是发号施令,宣布清规戒律,来管制、约束孩子,而是要让他们感知一种互相尊重的真诚的生活,感受心与心的交融,让他们慢慢理解,真实生活就是*实无华中泛着不息的快乐。

  作为教师,读了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懂得“人类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的美与快乐,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中庸”之人,我不禁感到,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真是任重而道远啊。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德为尊,亦慎其独,完善自我,立好榜样,心心交融,让孩子们更容易地进入生命的正确轨道。最后让我们共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吧!

  中庸读后感 4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常也”。*常之意,似与英**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 5

  *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 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

  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 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

  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 6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 。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今天看了中庸的这句话,明白了不应总抱怨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这里肮脏,那里黑暗,其实道永远应该装在心中,而肉身则要受些苦难和历练,跳出来看世界,就会心怀慈悲,哪个人不是可怜种呀。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最好的地方,任何时间都是最好的'时间,君子在何时都应该安然自得。因为他知道这就是这个世界,这就是本来面目。

  所以,身在何处都可以修道。小隐隐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廷。

  人生不过是了悟道理的过程而已。

  中庸读后感 7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信于外”,“和为贵,不自弃”从六个方面展示了《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一开始读《中庸》时,感觉很迷茫,因为我并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但是学*通的经典共读里有译文,让我更容易理解了。

  第一章中“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它让我明白一个真正高尚的人,即使在没人的时候也高要求自己,自律成为一种*惯,坚守原则,不辜负自己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还有当颜回被污蔑偷盗时,孔子用金子试探他,颜回却说“天赐颜回一钿金,外财不发命穷人”。从他身上我深刻领悟到了《中庸》中说的诚,他诚实,不为外财所诱惑,自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君子坦荡荡”的感觉,这让我感觉很佩服,在生活中我们要做这样的人,只有成为一个真正诚实的人,他人才会更相信你。

  还有祁黄羊荐贤无私的故事,他身上有着伟大的`包容心,所以他不计前嫌,无私推荐有能力的人,这让我学*到我们不能够总是斤斤计较,我们要拥有一颗伟大的包容心,对待周围的人要善良要多多包容他人的过失或者不足,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还有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意思就是君子是重于人际协调,但是不能随波逐流,信守中庸之道,但是独立不偏不倚,国家政治修明时,不因世事艰难而改变方向,国家混乱无道时,君子坚守品德和信念,至死不渝才能叫刚强,作为新青年,我们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人,现在国家开明,政治有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和*的幸福的年代,但是我们应该要居安思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服务。

  读《中庸》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还有在学*中的道理,很多名人都是自学成才,如王冕等,在如今这人教育资源如此多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努力学*,学好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庸读后感 8

  随着学校的活动,我在这段时间读了中庸,感悟颇多,甚是受益。  《中庸》说“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暗然而日章,是因为它遵循了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的然而日亡,是因为它只是利用了一时一地的特定条件,而与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相违背。

  因此,找寻一条长久之道,必从“天命之性”出发。不能探究自然与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并依照这些规律行事,就没有什么中庸之道可言。因为中庸之道,首先是“率性之道”,是帮助自己及世间万物充分发展其本性,充分发扬其生命力,充分实现自我之道,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

  探究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是非常不容易的:“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世间万事万物,无不有其运行的基本规律,至广大而极精微,哪怕全知全能的圣人,也无法完全洞察掌握。保持敬畏,保持谦卑,“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首要法则。

  当我们知道规律的存在,并开始探究规律,尝试着去理解世间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缘由与路径,“知远之*,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就可以开始走上修养道德的道路了。

  

  中庸读后感 9

  翻开自己的随笔,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

  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中庸读后感 10

  《大学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

  《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大学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大学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学中庸》哦!

  中庸读后感 11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中庸读后感 12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关于《大学中庸》的内容很多,道理也很深刻,先简单说这些吧!

  中庸读后感 13

  《大学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

  《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大学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大学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学中庸》哦!

  中庸读后感 14

  我很喜欢看“*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衡木上掉下来。所以*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中庸读后感 15

  这个学期我们老师的晨诵经典篇目是《中庸》,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看了《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此景仰、依赖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和的境界,*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中庸读后感 16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17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中庸读后感 18

  *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 19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常常。*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也是一种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世界的永远不变的*衡态。

  中庸读后感 20

  中散为万事,末合为一理——读《中庸》有感儒家学说千年历史,留下来的著作都是精品,在读完《大学》之后,我又有幸拜读了并列为“四书”之一的《中庸》。

  和《大学》一样,《中庸》也出自于《礼记》,在宋代被程朱推崇编注后重新受到重视并成为“四书”之一,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主笔的,身为官方的教科书之一,《中庸》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

  相比起其他倾向于为政治服务提出措施政策和观念的儒家经典,《中庸》更倾向于描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人性修养,提倡自我教育。

  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发,《中庸》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核心——自我教育。《中庸》对于自我教育疏导有着非常好的启示作用,人们能够自觉的进行自我审查、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希望能够在此作用下,达到儒家学说教育人的目的,能够拥有“仁”的思想理念,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也就是人们常常说到的“天人合一”。

  《中庸》首先肯定了孟子的“人性本善”的想法,认为“天命之谓性”,希望人们能够按照这种善良的天性进行自我教育,即“率性之谓道”,按照人道的原则去修治自身的道德行为,“修道之谓教”,达到“仁”的境界。不止如此,《中庸》还强调了学*是永无止境的概念,提出学*者要有“慎独”的精神,即能顾强有力地坚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自我境界的发展。


《中庸》读后感菁选(扩展10)

——读《中庸》读后感合集十篇

  读《中庸》读后感 1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庸》是我国儒家的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

  “中庸”的“庸”说的是“适中”的道理虽然*凡无奇,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的确,“中立而不倚”,“过犹不及”这样的生活态度曾是千百年前的大学鸿儒所追求和坚守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信条。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求索中庸之道之中蕴藏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崇尚的均衡美与对称美。

  大到国家元首,小到寻常百姓,都对“中庸之道”有不同程度的青睐。***同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收回香港**,三次跻身美国时代杂志亚洲英雄榜。究其根源,是因为他把前年之前的“中庸思想”与现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读《中庸》读后感 2

  王老师开解的这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从中庸之道看人格教育。我的感悟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什么是真正的强者

  我以前经常会这样教育学生:孩子们,让我们做真正的强者。或者我自己也会鼓励自己要做真正的强者。可是我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几个真正的强者,而且自己也常常被一点点风雨就打得七零八落呢?原来我内心里的强,以为就只是硬撑到底。今天学了《中庸》,才知道,真正的强者是“仁者”、是“勇者”、而且还是“智者”。而我自己,以前所谓的强根本不具足这三个条件。我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咬牙坚持,忍耐、再忍耐,忍到最后,终有一日暴发出来,那就火烧功德林,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今天终于明白了,要有“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仁爱之心,才能做真正的强者。这样的强者,根本就不需要强忍,他是自然地承受,不需要费功夫,有了大慈大悲之心,就不会与任何人、任何事去对立。提不起这颗心,无论怎么忍,都是有后遗症的,不是忍到火山暴发,就是把自己忍出病来,得癌症、抑郁症。所以要想做真正的强者,就要有仁慈之心。第二就是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敢上刀山、下火海,就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猛之心,就敢于舍身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没有这分心,仍然会晃晃悠悠,不会勇猛精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没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定信念,就很容易一下子心血来潮,一下子又猛地退转,进一步退三步。这不是真正的强者。第三就是要有“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智慧,才能做真正的强者。我们有几个能够做得到呢?要同流而不合污,要恭敬一切人事物,对于错的、不合道的,我们也要恭敬,但是我们可以不学*,这叫同流而不合污。可是我们要么就是同流合污,要么就是争锋相对,这就不是中庸之道,也就不是真正的强者。《道德经》里说:“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都是中庸之道,都是强者的智慧。所以,学*了这一课,末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强者,我一定要立志做一名真正的强者,我坚信我会在不断的学*与磨练中茁壮成长,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正能量体。

  第二、如何去教育孩子做真正的强者

  强者教育不只是我自己急需,而且也为孩子们所急需。现在我们教的好多学生,到了初三还提不起精神,怎么打鸡血都没太多用处,不听讲的还是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的还是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的还是上课睡觉。老师看不到多少真正的强者,为什么?因为孩子们缺乏仁、缺乏勇、缺乏智。三样必备条件一样都没有,就算是硬着头皮忍一忍,他们也不愿意。他们觉得是帮老师忍的,为父母忍的,没有感恩心,就是没有“仁”;舍不得下蛮劲,舍不得拼搏,就是没有“勇”;没有责任心,随波逐流,人家都放纵,考不起高中的又不只我一个,我也为什么要努力?这就是没有“智”。所以,我们要从小对孩子就进行这三个字的教育,没有这个基础,就培养不出真正的“强者”,缺了这三个字的教育,我们看到的要么是一批持强凌弱的霸权者,要么就是一批毫无血气的讨好者,甚至是一批自暴自弃的颓废者。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而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少年只是一批霸权者、讨好者、颓废者,那么我们民族的脊梁在哪里?我们祖国的希望在哪里?

  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其实太多太多。在这个现实环境里,在这个大染缸里,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自己还不赶快修身,同时也不教孩子修身,那么我们反过来怨孩子一届不如不届,教师越来越难当,我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我的幸福感从哪里培植呢?我们将陷于吃亏不讨好的恶性循环里,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所以,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社会,我们教师首先要担当起历史的使命,我们自己首先要做真正的强者,才能培养出一批批祖国真正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培养出我们民族未来的脊梁。

  让我们一起来做真正的“强者”!

  读《中庸》读后感 3

  《大学》是一篇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线,分别叙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其主要思想则是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并重新整理形成了“治国*天下”的理论。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很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有点汗颜。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才能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能接*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不知道其中的内涵,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格物”即明辨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念,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

  由*天下必先治理国家到致知必先格物,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作者给那些尚在启蒙以及胸怀大志的人提供了一条“有理有据”的成功之路,按照这样的道路行事,即使最终不能成功,但是人们的道德、素质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统治者的管理也将遇到更小的阻碍,无怪古今众多学者对它如此推崇。不仅仅满足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更让学术界在其中找到了灵感,完善了孔子的学说思想。 “治国*天下”,其中强调的尊敬长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民如子、谨言慎行、以民为本等等,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群众在今时今日仍然是我们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而使自己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不心正的原由。

  而《中庸》则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本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阅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这里儒家所说的`中庸并非是我们所想的“庸庸无为、窝囊终老”之意。中庸是一种不激进过分也不怯懦保守的道,讲求凡事行之皆有“诚意”,根本必为“正心”,绝不极端,亦是一种修身之道。《中庸》开篇释义了“性”“道”“教”,其中“道”是不可以片刻不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了,就不能称之为道,例举了君子在无人之处独处之时也要十分谨慎,这种观点与《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极其相像。而其后述说的“中和”则是一种不悲不喜或者悲喜之间符合自然常理、不违法度的状态。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天地万物的运转,人类社会的演替就“和谐”了。万事合乎礼法,万民安于法度,万载传承盛世。其中回归天道,去除外界私欲从而使天性充实起来。我认为,这种思想教化比之《大学》中单纯为了统治阶级而“发明”的思想更具促进人类发展的意义,其中诸多思考更多出于百姓的角度考虑,而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读《大学中庸》,文中字字珠玑,包罗万象,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真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读《中庸》读后感 4

  初读《中庸》,才知《中庸》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它与《大学》不同,《大学》阐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大道理。在我看来,《大学》讲的是具体的大方面的外在的道理,而《中庸》则是讲求自身的中和,重在自身的修养,好似与外界无关,实则蕴含丰富的人生道理!

  第一次上课老师便讲了天人合一和宇宙全息论。实在高深,我实在是听不太懂。单纯的阐述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我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任何一个部分如果出现了不*衡,那么宇宙整体也会出现问题。这正如人的身体一样。中医与西医的不同就在于中医讲求的是*衡,而西医讲求的是就病开药,根据病人的病开什么药。我自小生病都是吃的西药,一堆一堆的药片,加上不知道多少的副作用,不少的药在我身上已经不起作用了,因为身体里已经有耐药性,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会喝中药。中医看病讲究通过整体来看,比如说感冒,西医就直接开感冒药杀死病菌,而中医不然,推断出是身体中有热,则开些清热的药来,所以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还有个现象,就是有的人一辈子病病怏怏的,不过还是长寿;有的人一辈子健健康康的,结果突然一下子得绝症病死了。这是为什么?病病怏怏的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健康,看起来不长寿,但是他们维持了自身的*衡,这也就是长寿的秘诀;而看起来健康的人,体内则不一定*衡,虽然不体现,但是一有表现则为大病。这就是《中庸》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其实读《中庸》时首先注意的是“中”、“庸”二字。原先认为,此二字意思为*庸。后来经过学*终于明白,中,就是不偏不倚;庸,不是无能,而是*常。*常也就是很少改变。这就是成功之人大多人到中年的原因。年轻人轻狂,处事激进,不甘于*凡的生活,时时思变,这都是因为“不庸”引起的。而中年老年人向往*淡的生活,甘于*凡,稳中取胜。“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而但凡青壮年取得成功的人,大多有庸者之风范,较同龄人稳重。比如教师教学,如果班内有非常淘气的学生,老师如果严厉地批评一般会使学生更加变本加厉,起不到正面的效果,这便是不“中”,而这个老师如果心*气和的讲道理并时常的鼓励这名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师生一起解决的话,就会令学生感到受重视而努力学*起来,这便是“中庸之道”。

  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要说这不偏不倚,我觉得法官最应该做到这不偏不倚了。《中庸》就是让人们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品德,法官的判决是否公正决定了人们的命运或生活死。而反过来想,人们的命运不更加由自己决定吗?如果人人都“中庸”那么世界岂不是非常的*衡了?可是世界就是维持着一个动态的*衡,有动有静,动中有静。万物都有其自己的位置,生生不息。

  另外读中庸还有一个领会就是“忍”。 忍”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为了做大事才忍小节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忍让,相互忍让,则事情就能和*解决。在我身边就发生过不少因为互不忍让而使小事演变成大事,最后给双方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同学同事之间相处也是这个道理,不激进,不冲动,遇事先动脑后动口,凡事“慢半拍”,这样给自己一点时间,想清楚应该怎么做,而不至因自己一时的血气方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争名夺利也不可过于激进。何必计较的一时得失,有道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老师在课上讲的吴清源不就是这样吗?把棋盘当做人生来下棋,从全局来考虑问题,不计较得失,不在乎输赢,只为了“中”。就是这样高尚的超出常人的品德,才造就了他在棋坛上的长盛不衰啊!在家时也常看吴清源的围棋,多少名家、主持拿他的棋局给观众讲解,我都觉得他们讲得固然好,但是离吴清源大师的领悟还差的远。虽然吴清源大师已经谈出棋坛,但是后来者无一人能够达到大师的境界,这就是中庸带给吴清源的成功。

  不过,“忍”并不代表任人摆布,是在忍的过程中找到明智的解决的办法。其实追求一种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失去另一种东西。追求忍,你失去的是面子,他人可能会说你的懦弱,但是“忍”并不是没有原则,趋炎附势,并不是我们不反抗和没有反抗的力量,而是要在忍中等待时机,才能明智的取得更多更大的好处。其实做人处事都要讲原则,在不违背个人的本性和道德标准的范围内,要忍得恰到好处。

  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有些人对中庸有些误区,那就是他们觉得中庸就是不思进取。这是错的。中庸是乐观的,是乐观的哲学,它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要乐观地看待问题,持一颗轻松的心去面对,不失望,不绝望,不失去理想和信念。

  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个例子,觉得不错。分享下:有个渔夫一天打鱼回家,路上碰见了一个精明的商人,那个商人看着这么多鱼一定很赚钱,于是他就去问“渔夫,你的鱼打得真多,打了多长时间?”渔夫答到,“2个小时”。商人就说“那么为什么不多打点?”渔夫说“我回家跟老婆睡午觉,然后跟小孩玩”然后商人说:“可是你打多点,你就可以赚多点”“然后呢”渔夫说。“那么你就可以开一个公司,然后让它上市”商人回答。渔夫疑惑了问“那我可以得到什么?”商人说:“你可以得到很多的钱啊!” 渔夫更疑惑了问,“那有什么用?然后我可以干什么?”商人就说“你可以跟你老婆睡午觉,跟你孩子玩……” 渔夫说“那我现在就是拉?” 商人无话可说。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多。其实中庸就是一个克服这个贪字,而做到知足常乐的精神境界。这个渔夫就充分达到了这个境界,知足常乐!其实我在生活中也有这种体会。比如挤公交车,学校车站有很多人等车,有一回我站在第二排等车,结果上车时挤啊挤,最后所有人都上去了,唯独我没有上去车,那么悲观的看法是,气死我了,就我没上去。而乐观的看法则是,没关系,等下一辆车,还不是那么挤。再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站着的人心里想,如果我有个座位多好啊。而坐着的人想,如果座位不那么拥挤多好啊。这就是贪念!中庸的想法是,如果你站着,你就该想,还有很多人没位置站呢;如果你坐着,你就应该想,很多人都没有位置坐呢!这样你才会快乐,这才是中庸倡导的不贪,知足!

  初步了解中庸后,才知道以前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浮浅。读过中庸之后,明白了许多道理,并重新审视了自己做人处事的陋*,重新修正了我做人的方向。中庸使我受益匪浅。中庸中的智慧值得人们花费一生的时间去探究,不论时间的发展,或时代再怎么推移,中庸的智慧是不可能被淘汰的。

  读《中庸》读后感 5

  《大学》是一篇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线,分别叙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其主要思想则是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并重新整理形成了“治国*天下”的理论。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很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有点汗颜。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才能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能接*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不知道其中的内涵,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格物”即明辨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念,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

  由*天下必先治理国家到致知必先格物,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作者给那些尚在启蒙以及胸怀大志的人提供了一条“有理有据”的成功之路,按照这样的道路行事,即使最终不能成功,但是人们的道德、素质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统治者的管理也将遇到更小的阻碍,无怪古今众多学者对它如此推崇。不仅仅满足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更让学术界在其中找到了灵感,完善了孔子的学说思想。 “治国*天下”,其中强调的尊敬长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民如子、谨言慎行、以民为本等等,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群众在今时今日仍然是我们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而使自己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不心正的原由。

  而《中庸》则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本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阅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这里儒家所说的中庸并非是我们所想的“庸庸无为、窝囊终老”之意。中庸是一种不激进过分也不怯懦保守的道,讲求凡事行之皆有“诚意”,根本必为“正心”,绝不极端,亦是一种修身之道。《中庸》开篇释义了“性”“道”“教”,其中“道”是不可以片刻不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了,就不能称之为道,例举了君子在无人之处独处之时也要十分谨慎,这种观点与《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极其相像。而其后述说的“中和”则是一种不悲不喜或者悲喜之间符合自然常理、不违法度的状态。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天地万物的运转,人类社会的演替就“和谐”了。万事合乎礼法,万民安于法度,万载传承盛世。其中回归天道,去除外界私欲从而使天性充实起来。我认为,这种思想教化比之《大学》中单纯为了统治阶级而“发明”的思想更具促进人类发展的意义,其中诸多思考更多出于百姓的角度考虑,而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读《大学中庸》,文中字字珠玑,包罗万象,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真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读《中庸》读后感 6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社团,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读《中庸》读后感 7

  《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经》中,讲究阴阳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刚柔并济的。孔子自己也说过,说自己学*中庸太晚了,要是早点学*就好了。在书中,孔子对“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

  我们常常说“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这个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定义。只是说,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难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话给中庸下定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动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张出世,这种心理活动必然要外化为一种符合仁爱与礼仪的外在表现。

  中庸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很多。孔子重视自身修养,把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重视自身修养,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养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种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种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们很少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比如颜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隐恶扬善,择其两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难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称赞舜是时候就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来阐释“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这么说:“夫孝者,善继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 是指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赞述先人的业绩。

  读《中庸》读后感 8

  《中庸》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常。*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读《中庸》读后感 9

  《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静安宁祥和无碍的状态,称之为“中”;如果情绪之发生时也能由这种“中”的状态控制,则称之为“和”。『中』的状态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状态,也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人对事物发出情绪能够用『和』原则来自制,则是最接*道的。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系统地阅读过《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读《中庸》读后感 10

  在这个洒满阳光的冬日里,我拜读了南怀瑾老师撰写的《原本大学微言》。

  这本书,对“大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弱小者,一下子便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有奋斗之力的好少年。

  儿时。牙牙学语的我很想穿越到古代。因为我一直认为,古人学*是十分轻松的,而我们现代人学*压力却十分大。读了此书,我的想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我要好好学*,学*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我要成为国家栋梁。我要静下心来!然而,如果只是驰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的话,那么一切将只会是天方夜谭,所以,我决定“好好学*,天天向上”“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宁静而致远”

  那么,现在就要开始制定目标。人分为一个一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时区,我们一次要做到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再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使得原本十分浮躁的我,现在学会了“静能生慧”“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道理。

  大学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千个字而已,可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无书可及的,让读者能“正知、正见、正人心”,其中高山流水,柳暗花明之风光,在字里行间中处处体现,时兴慧解。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社会。现在社会上的人总是十分浮躁、不耐烦、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曾经有个姐姐诺诺,因为在学*上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本来天资聪慧的她,最终只能步入二本学校,与心仪的一本学校高中,因为不能静。我希望,大家读这本书能静下来,能有收获!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多多,我愿牵着你的手到这本书中去遨游!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