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

首页 / 诗词 / |

  七言绝句的诗词 1

  1、《感春》

  戎昱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2、《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醉中赠符载》

  窦庠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4、《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5、《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6、《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蛮中》

  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2、《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3、《乡思》

  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归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4、《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言绝句的诗词 2

  1、《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

  2、《江南曲》

  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O,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3、《登第》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5、《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6、《采莲曲》

  戎昱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七言绝句的诗词 3

  1、《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七言绝句的诗词 4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绝·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七言绝句的诗词 5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朝·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江南春》唐朝·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村居》清朝·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朝·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春夜洛城闻笛》唐朝·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宿新市徐公店》宋朝·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乌衣巷》唐朝·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早发白帝城》唐朝·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竹石》清朝·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朝·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阅读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1)

——七言绝句诗词 (菁华3篇)

七言绝句诗词1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二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译文三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赏析二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赏析三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诗词2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言绝句诗词3

  1、《感春》

  戎昱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2、《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醉中赠符载》

  窦庠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4、《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5、《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6、《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蛮中》

  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2、《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3、《乡思》

  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归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4、《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2)

——七言绝句诗词 (菁华3篇)

七言绝句诗词1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言绝句诗词2

  1、《感春》

  戎昱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2、《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醉中赠符载》

  窦庠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4、《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5、《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6、《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蛮中》

  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2、《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3、《乡思》

  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归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4、《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言绝句诗词3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3)

——七言绝句诗词通用五篇

  七言绝句诗词 1

  1、《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

  2、《江南曲》

  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3、《登第》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5、《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6、《采莲曲》

  戎昱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七言绝句诗词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言绝句诗词 3

  1、《感春》

  戎昱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2、《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醉中赠符载》

  窦庠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4、《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5、《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6、《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蛮中》

  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2、《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3、《乡思》

  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归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4、《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言绝句诗词 4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二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译文三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赏析二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赏析三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诗词 5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二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译文三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赏析二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赏析三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4)

——情诗七言绝句 (菁华5篇)

情诗七言绝句1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驰名的游览胜地。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名扬海内外)

情诗七言绝句2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美轮美奂)

情诗七言绝句3

  《望庐山瀑布(其二)》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备。”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这首千古名篇,一直激发着国人的爱我中华的豪情,此诗乃李白代表作之一。(绝对是古代最出名的诗之一)

情诗七言绝句4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在盛唐时代广泛流传。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王维的五言或七言绝句,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王维最著名的七绝)

情诗七言绝句5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送别诗,该作品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我国诗歌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和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而此诗正好相反,但至真之情却由性灵肺腑中流出,景真情切,遂成千古名篇。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5)

——七言律诗 (菁华5篇)

七言律诗1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言律诗2

  春日——朱熹

  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言律诗3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七言律诗4

  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3、《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4、《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6、《赠阙下裴舍人》

  唐·钱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7、《独不见》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8、《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9、《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0、《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1、《无题》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椽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2、《杜工部蜀中离*》

  【唐】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13、《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4、《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5、《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七言律诗5

  李白的七言律诗精选:

  1、*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悲哀碧。《菩萨蛮》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以前照古人。《把酒问月》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6、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8、*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12、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5、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16、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1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8、*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6)

——七言绝句 40句菁华

1、《早发白帝城》

2、《清明》

3、《芙蓉楼送辛渐》

4、《泊秦淮》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7、《江南春》·杜牧

8、《乌衣巷》·刘禹锡

9、重赠郑鍊绝句

10、客中行

11、忆匡一师

12、清明

13、金谷园

14、宫词

15、贾生

16、暮秋独游曲江

17、望庐山瀑布

18、陇西行

19、泊秦淮

20、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21、登乐游原

22、《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4、《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5、《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6、《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述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27、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诗人:杜牧朝代:唐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28、漫成一首

  诗人:杜甫朝代: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29、贾生

  诗人:李商隐朝代: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30、鹭鸶

  诗人:杜牧朝代:唐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31、赠李白

  诗人:杜甫朝代:唐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32、遣怀

  诗人:杜牧朝代:唐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4、《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35、《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7、秋夕

  诗人:杜牧朝代: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8、重赠郑鍊绝句

  诗人:杜甫朝代:唐

  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39、金谷园

  诗人:杜牧朝代:唐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40、示儿

  诗人:陆游朝代: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7)

——古诗词七言对联 (菁华3篇)

古诗词七言对联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古诗词七言对联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古诗词七言对联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8)

——诗词中的七言律诗范文5份

  诗词中的七言律诗 1

  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3、《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4、《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6、《赠阙下裴舍人》

  唐・钱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7、《独不见》

  【唐】沈�缙�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8、《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9、《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0、《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1、《无题》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椽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2、《杜工部蜀中离*》

  【唐】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13、《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F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4、《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5、《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中的七言律诗 2

  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9、《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F宫人扫御床。

  11、《答**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2、《渝州寄放王道矩》

  宋・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诗词中的七言律诗 3

  1.《登黄鹤楼》唐朝·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昼眠呈梦锡》宋朝·孔*仲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3.《临安春雨初霁》宋朝·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客至》唐朝·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5.《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朝·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6.《赠郭给事》唐朝·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7.《长沙过贾谊宅》唐朝·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8.《自嘲》*现代·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9.《堂成》唐朝·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10.《春思》唐朝·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诗词中的七言律诗 4

  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9、《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11、《答**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2、《渝州寄放王道矩》

  宋·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诗词中的七言律诗 5

  1.《行经华阴》唐朝・崔颢

  ���i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2.《病起书怀》宋朝・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3.《望蓟门》唐朝・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4.《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唐朝・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5.《春雨》唐朝・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6.《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唐朝・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7.《登快阁》宋朝・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8.《宫词》唐朝・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F宫人扫御床。

  9.《送魏万之京》唐朝・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0.《积雨辋川庄作》唐朝・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七言绝句的诗词(精选5篇)(扩展9)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精选5篇)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1

  中元节

  白云迢递意难摹,江汉风尘困旅途。

  月下栏杆人独倚,阶前草木自长吁。

  兰哀荃怨恨秋早,燕去楼空入眼无。

  怕向冰轮深处望,一身寂寞影相扶。

  中元节

  欲隐名山唤鹧鸪,白云迢递意难摹。

  蟠桃正熟离人远,水月初圆入眼腴。

  舟泊清溪摇细浪,门横石凳坐顽躯。

  凭他山色含风雨,秋景从来可自娱。

  中元节

  临江一带酒楼朱,秋日晴光景气殊。

  兰桨轻移声可辨,白云迢递意难摹。

  草堂遗梦今安在,南浦垂杨久向隅。

  歌咏不知身是处,山魈月下又招吾。

  中元节

  月上高楼影入湖,银辉万顷润如酥。

  孩童把手河灯放,巷陌焚香野鬼驱。

  沧海翻腾龙自现,白云迢递意难摹。

  听人道得盂兰会,且羡禅心少尔虞。

  中元节

  九洲浩浩月明衢,自赏清幽结草蒲。

  何处摩崖镌古句,几家庙宇起浮屠。

  中元只在他乡望,祭酒权宜异地酤。

  瓜果禾麻今已矣,白云迢递意难摹。

  《中元作》

  李商隐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

  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壸。

  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2

  1.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长信秋词·奉帚*明金殿开王昌龄

  奉帚*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0.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3

  1、《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4

  1.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秋夕

  (唐)杜牧银

  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6.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5

  代人上谢丞相生朝·闻说中元生上相

  朝代:宋朝

  作者:唐士耻

  闻说中元生上相,莱公勋业无以尚。

  阴为月兮月为臣,清光欲满银荡荡。

  银光荡荡翻未奇,未若新弦初上时。

  尧蓂鼎来方十枝,韬藏万斛冰雪辉。

  莱公比公应少歉,初度差公四日期。

  中元夜兴

  朝代:宋朝

  作者:汪莘

  东院长廓约二更,风雷送雨正冥冥。

  忽看电掣金蛇过,照出青天一点青。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宵*上

  朝代:宋朝

  作者:强至

  *上香风转绮罗,北门东道汉萧何。

  灯摇万井年光嫩,月覆千闾夜色多。

  楼阁影重占物阜,管弦声洽验民和。

  相公不惜阳春曲,传与都人每岁歌。

  中元夜(唐)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 一)

  (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日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中元作(唐)

  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日赠张尊师》

  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作》

  中元作(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倒影栽花我尚疏。唯羡羽人襟似水,*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中元夜百花洲作(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日斋中作》

  中元日斋中作(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中元节有感》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