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 (菁华3篇)

首页 / 诗词 / | 2022-11-08 00:00:00 诗词

唐宋诗词1

  1.《凉思》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客去波*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2.《春雨》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3.《侠客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4.《大林寺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观刈麦》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客中初夏》

  年代: 宋 作者: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7.《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8.《书愤》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9.《感怀》

  年代: 宋 作者: 司马光

  昨日春冰破水边,今朝腊雪坠风前。

  岁华过目疾飞鸟,壮志如何不着鞭。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宋诗词2

  《大寒》

  南宋·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村居苦寒》

  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元沙院》

  宋·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

  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

  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

  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

  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回次妫川大寒》

  宋·郑獬

  地风如狂兕,来自黑山旁。

  坤维欲倾动,冷日青无光。

  飞沙击我面,积雪沾我裳。

  岂无玉壶酒,饮之冰满肠。

  鸟兽不留迹,我行安可当。

  《二月大寒偶书短句》

  宋·强至

  上天谁与问,四序曷相干。

  已季春成暮,当温气反寒。

  农心忧地冻,俗眼惜花残。

  我岂殊民意,身为父母官。

唐宋诗词3

  最快的船——*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架碳车碾冰辙。(白居易)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李白)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杜甫)

  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

  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东坡戏谑苏小妹句)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爬的最高的人————举手可*月,前行若无山。(李白)


唐宋诗词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唐宋诗词 (菁华3篇)(扩展1)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 (菁华3篇)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1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两句主要写的是诗人远眺到的凉州一带景象。汹涌的黄河水奔腾而去,远远地向西望去,它好像是飞入了白云之中。在高山大河环抱中的一座座戍边孤城,孤零冷清地挺立在那里。高大山川和矮小的孤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荒芜的边疆环境。这两句描绘出了祖国山河的雄浑壮阔,也体现了戍守边防地区战士们苍凉而荒芜的境况,为整首诗勾勒出了一个典型的背景。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后人点评】

  《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状凉州之险恶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2

  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

  ①燎:烧。

  ②沈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rù)暑: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湿润潮湿。

  ④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⑤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

  ⑥宿雨:昨夜下的雨。

  ⑦清圆:清润圆正。

  ⑧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⑨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⑩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⑾旅:客居。

  ⑿楫:划船的短桨。

  ⒀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赏析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

  上片写醒后之所感、所闻、所见。首四句写时间与季节的特点,看似*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不苟。“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作者刚刚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仍弥漫室内,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从争噪的鸣声之中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这首词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境大体相同,不同的是这首词写的是盛夏的清晨,而孟浩然写的是“春晓”。“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对“呼晴”作进一步的补充。作者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即睁开眼帘朝窗外望去,富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映着晚色,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上四句是第一层。“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初阳,接“晴”“宿雨”承“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体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扣紧“溽暑”这一季节特点。这句很象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是“叶上”一句的扩大。作者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之,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赞美这几句说:“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下片,写对故乡的怀念。前四句是思归。换头两句故作推宕。词笔由实转虚,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五月”三句写梦游。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下片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并以逆挽手法呼应起句,补足“水面清圆”的画面。

  这首词的内容很简单,全篇六十二字,写的不外是荷花以及与荷花有关的情事。但是,作者善于把荷花的形象以及与之有关的情事集中起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加以烘托,于是,作者的美感便层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点集中体现于词的上片。上片七句,虽然构成的侧面有所不同,但,可贵的是,其中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结媒介几乎被作者压缩到绝无仅有的微小程度。作者的情思,作者的美感是靠画面、靠镜头的组接,靠蒙太奇表现出来的。

  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这一点上散射开来,最后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全词可分四层,上片前四句是一层,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后三句多侧面刻画荷花的风神。下片前四句是一层,分别叠印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点。后三句又以“梦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束。

  周邦彦是善于使用艺术语言的大师,他往往运用优美的语词来创造生动的形象,有时精雕细刻,富艳精工;有时用典,融化古人的诗句人词。但这首词却既未用典,也未融化前人的诗句,而主要是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3

  望月怀远·赏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羁旅诗,写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望月思念远方亲人,表达其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始两句诗人用朴素自然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月亮初升的景象。海面上冉冉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诗人此时想,与自己远隔天涯的亲人们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诗人由景入情,自然过渡联想到家中的亲人。在这里本应该是诗人非常想念亲人,而诗人却对面着墨,想到亲人在此时也在思念他的情形,可见诗人构思之巧妙,同时,亲人思念他的情形写得越清晰,表明诗人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越深切。其中一个“生”字,运用得非常生动恰当,动感十足。这和前面我们讲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一样的精妙。“天涯共此时”暗用了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这句话之前的“海上”、“天涯”勾勒出的壮丽画面,使这一句“天涯共此时”展现的境界更为辽阔明朗。第一句写的是望月实景,第二句是诗人自己想到的,诗文在开始便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定格了整首诗的环境背景,总揽全诗,而之后的抒情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是诗人由前面的想象又转到现实生活,写诗人望月回来想要就寝却无法安眠的心理。这两句的意思是,多情人抱怨这漫漫长夜,一整夜对月相思,无法入眠。诗人因为思念而无法入睡,因为无法入睡所以抱怨夜晚太长。这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诗人内心烦躁,苦思无法安宁。一个“怨”字饱含了诗人内心因为思念而产生的深深的痛。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彻夜难眠,吹灭烛灯后,更喜爱月光的皎洁圆满,于是披衣走出屋外,望月凝思,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才从思念情绪中醒悟过来。此时诗人表面上是去欣赏月亮,实则是深深地沉浸在了对家乡亲人的怀想中,这更突出了诗人思亲之切。因望月而怀念亲人,因为怀念亲人而去望月,两相照应,表现出了诗人幽远的怀乡情。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两句写诗人思念亲人却不能相见,于是就产生了把月亮捧起送给亲人的想法。这两句的意思是,但是怎么能赠给远方的亲人呢,还是回去安寝吧,也许在梦里能够有相见的机会。其中充斥了诗人无法见到亲人的无奈心情。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中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诗人借此更衬托出他思念远方亲人的真挚情感,使诗的怀远之情更含蕴、更细腻。诗文在诗人希望与失望的矛盾心情中结束了,余韵犹存,意味深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通篇紧紧围绕“望月”和“怀远”这个线索,通过“望月”怀远,然后,又通过“怀远”无法入眠而“望月”,虽写思念而情绪不过度感伤,情深真纯。同时诗人无论是写月还是写诗人怀远的烦躁心理都是恰到好处,细致入微。颔联一改律诗工整的对偶,而是使用了流水对形式,使诗文显得更为自然、贴切、亲切感人。张九龄这种自然质朴的文风对之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人点评

  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增定评注唐诗正声》)


唐宋诗词 (菁华3篇)(扩展2)

——唐宋诗词鉴赏 (菁华3篇)

唐宋诗词鉴赏1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唐宋诗词鉴赏2

  菩萨蛮①

  【唐】李白

  *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作者】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唐玄宗时供奉翰

  林。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

  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

  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拢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尊前集》

  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注释】

  ①*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

  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韵。

  【品评】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

  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黄^誑《唐宋诸贤绝妙词逊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景,用一“入”字由远而*,从全景式的*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唐宋诗词鉴赏3

  宿建德江·赏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孟浩然曾前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求仕无成,于是,又游历吴越一带。这首诗就大概作于游历吴越的途中,诗中表达了羁旅愁思。

  从“移舟泊烟渚”句可见诗人以行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小洲边的画面为开头,不以或船行在途中,或诗人出发为背景,而是独辟蹊径,精取这样一个静谧的背景,烘托了整首诗的气氛,为诗文下边的抒情做铺垫。

  “日暮客愁新”,这一句是整首诗的中心句,“日暮”两字承接上一句的“泊”和“烟”,日暮西山,所以船要停泊靠岸。同时它又引出了“客愁新”,《王风·君子于役》中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写的是黄昏中妇人思夫的情景。可见这样黄昏的景色,总是会引起人们的愁绪,孟浩然也不例外。诗人虽然在这里露出一个“愁”字,但没有深写,而是笔调一转又开始描写景物。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诗人用一对写景的句子,将自己的种种愁绪化入到无边无尽的景中。暮色苍苍,*野辽阔,天空好像比树木还要低;清澈江水中的月影,和游子好似最亲*。“旷”和“低”相互映衬,“清”和“*”相互衬托,诗人选取了这个只有在舟中才能领略到的独特江景,寄寓他内心的愁绪。在寂静的夜色中,诗人终于发现明月还和游子亲*,这顿然使愁苦的心情宽慰了许多。诗人看到水中明月又会想到什么呢?诗文写到此突然停止,言止而意未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虽然有明月陪伴可以稍稍安心,但是重重愁绪又怎么能是一个明月就能驱散得了的呢?诗人没有在最后铺陈写月就说明了这点。其实这其中不仅仅是乡愁,结合孟浩然苦读诗书三十多年,最后求取功名却处处碰壁、一事无成这个经历,可知他心中自然愁绪难消。在客居他乡之时,他思念家乡,也不免因为自己的坎坷求仕之路而惆怅满怀。整首诗中的幽静气氛,恰恰反衬了诗人心潮澎湃,内心无法*静。

  孟浩然的这首五言绝句,短短四句,却情景交融,景色淡中有味,感情表达含而不露,意蕴无穷,思绪和景色和谐统一,精练巧妙,浑然天成。

  【后人点评】

  《唐人绝句精华》:诗家有情在景中之说,此诗是也。


唐宋诗词 (菁华3篇)(扩展3)

——唐宋诗词范本5份

  唐宋诗词 1

  1、《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五岁咏花》唐.陈志贤(陈知玄)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7、《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9、《竹枝词》唐.刘禹锡

  城西门前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宋诗词 2

  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烈女操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唐宋诗词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感遇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宋诗词 4

  1.《将进酒》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2.《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年代: 宋 作者: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4.《薄幸·淡妆多态》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鼙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5.《瑞鹤仙·晴丝牵绪乱》

  年代: 宋 作者: 吴文英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

  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

  又争知、吟骨萦消,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

  歌尘凝扇。待凭信,拌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

  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6.《八归·秋江带雨》

  年代: 宋 作者: 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7.《溪居》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唐宋诗词 5

  最快的船——**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架碳车碾冰辙。(白居易)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李白)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杜甫)

  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

  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东坡戏谑苏小妹句)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爬的最高的人————举手可*月,前行若无山。(李白)


唐宋诗词 (菁华3篇)(扩展4)

——享受诗词作文 (菁华3篇)

享受诗词作文1

  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一切万物,而我则享受诗词的韵味。诗词,那简单的几句话,蕴含着无数的豪情壮志,让无数后人感慨万千。

  诗词带给我力量,带给我动力,带给我无数的遐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仿佛我来到了苏轼身旁,看着他望着十五的圆月,是那样的怅惘,他的眼中充满了无限地对家乡的思愁,举起酒杯畅饮达旦。不由得写下了这首诗,让我完全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愿望,以及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来到了南宋时期,看着文天祥驰骋战场,英勇抗击元朝的军队,不幸被俘关在了一个笼子中,元世祖无数次想要文天祥投降,为元朝所任用,可惜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再临死时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不禁让我们看到了一代英雄的宁死不屈的品质,让我们不禁赞叹,而这首诗也流传至今,受人喜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表现出了他被贬后的苦闷,但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政治抱负,虽被贬谪,但他的报国之志并没有消退,他希望有“长风破浪”之日,“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更表明了他旷达豪放,积极的人生态度。虽屡受挫折,却难抵内心的'悲愤,他仍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自己。

  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诗让我来到了李清照的身边,她坐在门口,举着酒杯,盼望着丈夫的归来,而喝酒想要借酒消愁,但反而更加思念丈夫了。便写下了这首带着忧伤和惋惜之情的诗,让无数人感慨这位女诗人的文笔,以及对她的同情。

  诗与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而我们则用诗词充实自己的大脑,让我们在诗词的海洋遨游,让我们走在诗与词道路上享受诗词,这就是享受生活!

享受诗词作文2

  清酒一杯,惊落一缕檀香;皎月当空,游吟诗人一位,轻倚石桌旁。这当真是一幅绝美的画,诗词间的享受,就在那一点一句构成的意境中升华。

  儿时的我最讨厌的莫过于诗词,既难以理解又死板无味,还不如带着精美插画的儿歌呢!可伴随着四季的更替,我渐渐的长大了,再回去看那一首首诗词时,我才发现许多儿时不懂的意味。

  它们交织着,勾勒出一个个不同的意象,可以是“将进酒,杯莫停”的豪放;也可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少年轻狂;还以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悲凉这般复杂的情感,都是我从前不曾领会过的,游弋穿梭于这其间,当真的是种绝妙的享受!

  享受诗词时,我也看见了“状成每被秋娘炉”和“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反差;看见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悲愤;看见了“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楚他们的作者大多生于乱世,在那烽火硝烟中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亲眼望着国度破裂,城池消亡;只能发出这声声感叹质问,质问苍天、皇权,质问这一切不*等的事

  千百年的轮转,他们可能早化为尘埃与历史相融,可这诗句,却留了下来,时至今日在看,仍能拼出其中的酸楚。

  在诗香浪潮中,我穿越了时空,与陶渊明体验“采菊东篱下”的悠闲;与杜牧共赏“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清雅;与苏轼一起观“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壮;与白居易一起吟“云自无心水自闲”的'志趣。

  享受诗词,让我与古人对话,与今人畅谈。笔墨承接间,道出了“海上生明月”的千古佳句。轻袖飞舞时,吟唱出“更添波浪向人间”的闲适。一个个字词如有生命一般,在他们手中飘旋。

  不知从哪听过这样一句话“流光最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无忧书香常相伴,诗词几卷,小茶半盛。”不假,我现在真的很感激我在最美的年华学会了享受诗词,与他相约而伴,以后我也仍愿能和诗词一同相互走过。

享受诗词作文3

  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一切万物,而我则享受诗词的韵味。诗词,那简单的几句话,蕴含着无数的豪情壮志,让无数后人感慨万千。

  诗词带给我力量,带给我动力,带给我无数的遐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仿佛我来到了苏轼身旁,看着他望着十五的圆月,是那样的怅惘,他的眼中充满了无限地对家乡的思愁,举起酒杯畅饮达旦。不由得写下了这首诗,让我完全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愿望,以及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来到了南宋时期,看着文天祥驰骋战场,英勇抗击元朝的军队,不幸被俘关在了一个笼子中,元世祖无数次想要文天祥投降,为元朝所任用,可惜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再临死时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不禁让我们看到了一代英雄的宁死不屈的品质,让我们不禁赞叹,而这首诗也流传至今,受人喜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表现出了他被贬后的苦闷,但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政治抱负,虽被贬谪,但他的报国之志并没有消退,他希望有“长风破浪”之日,“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更表明了他旷达豪放,积极的人生态度。虽屡受挫折,却难抵内心的悲愤,他仍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自己。

  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诗让我来到了李清照的身边,她坐在门口,举着酒杯,盼望着丈夫的归来,而喝酒想要借酒消愁,但反而更加思念丈夫了。便写下了这首带着忧伤和惋惜之情的诗,让无数人感慨这位女诗人的文笔,以及对她的同情。

  诗与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而我们则用诗词充实自己的大脑,让我们在诗词的海洋遨游,让我们走在诗与词道路上享受诗词,这就是享受生活!


唐宋诗词 (菁华3篇)(扩展5)

——《月夜》诗词鉴赏 (菁华3篇)

《月夜》诗词鉴赏1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宋代: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译文

  杏花飞扑帘幕散播着最后的春光,明月进入门户寻找我这幽居的人。

  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着摇曳花影,月华如水,点点花影有如水中飘浮的青萍。

  在花下安排酒*杏花清香流溢,客人争攀枝条花片如纷纷香雪。

  山城酒薄喝起来没有味道,劝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

  清越的洞箫声在这月明之夜吹断,我只愁明月落下,酒杯空空。

  明朝可恶的春风卷地刮起,就只见绿叶丛中栖息着点点残红。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注释

  ⑴散余春:一作“报余春”。

  ⑵幽人:幽隐之人。

  ⑶褰(qiān)衣:用手提起长袍。

  ⑷炯(jiǒng):光明貌。青苹: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⑸香雪:指杏花片。

  ⑹吸:饮。

  ⑺栖:生长。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为“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所以除了写人还要写月、写花、写酒,既把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完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诗的开头两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开门见山,托出花与月。首句写花,花落春归,点明了时令。次句写月,月色入户,交代了具体时间和地点。两句大意是说,在一个暮春之夜,随风飘落的杏花,飞落在竹帘之上,它的飘落,似乎把春天的景色都给驱散了。而此时,寂寞的月,透过花间,照进庭院,来寻觅幽闲雅静之人。“寻幽人”的“寻”字很有意趣。李白有诗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是主,明月是客,说明诗人意兴极浓,情不自禁地邀月对饮。而在此诗中,明月是主,诗人是客,明月那么多情,入户来寻幽人。那么,被邀之人就不能不为月的盛情所感,从而高兴地与月赏花对饮。

  接下来“褰衣步月踏花影,炯虹流水涵青苹”二句,是说诗人应明月之邀,揽衣举足,沿阶而下,踱步月光花影之中,欣赏这空明涵漾、似水涵青苹的神秘月色。这两句空灵婉媚,妙趣横生。诗的上下两句都是先写月光,后写月影。“步月”是月光,“踏花”是月影;“炯如流水”是月光,“涵青苹”是月影。“炯如流水”,是说月光清澈如水,“炯”字写月光的明亮,如杜甫《法镜寺》:“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涵青苹”是对月影的形象描绘,似水的月光穿过杏花之后,便投下斑斑光影,宛如流水中荡漾着青苹一般。流动的月光与摇曳的青苹,使沉静的夜色有了动感,知月惜花的诗人,沐浴在花与月的清流之中,正好可以一洗尘虑,一涤心胸。这两句诗勾画了一个清虚、明静、空灵而缥缈的超凡境界。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两句写花与酒。杜甫《遣兴》诗中有“狂风挽断最长条”之句,白居易《晚春》诗中则说:“百花落如雪。”“花间置酒”两句化用了杜甫、白居易诗意,写出了赏花与饮酒的强烈兴致。美酒置于花间,酒香更显浓郁;香花,趁着酒兴观赏,则赏花兴致也就更高。花与酒互相映发。诗人此时的情怀,与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意趣迥然不同,不是寂寞孤独,而是兴致勃勃。

  “山城”以下四句,前两句写借月待客,突出“爱月”之心。山城偏僻,难得好酒,可是借月待客,则补酒薄之不足。“劝君且吸杯中月”一句,是从白居易《寓龙潭寺》诗“云随飞燕月随杯”中化出,表明诗人对月之爱远远超出了对酒之爱。后两句情绪渐转低沉,见诗人“惜月”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光的流转,悠扬的箫声渐渐停息,月下花间的几案之上,杯盘已空,诗人忧从中来。此时诗人最忧虑的不是别的,而是月落。这里含着十分复杂的情感,被排挤出朝廷的诗人,虽然此时处境略有好转,但去国之情总会带来凄清之感,在此山城,唯有明月与诗人长相陪伴。月落西山,诗人情无以堪。

  诗的最后两句转写花,不过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凋零之花。月落杯空,夜将尽矣,于是对月的哀愁转为对花的怜惜。月下之花如此动人,第二天一阵恶风刮起,便会落英遍地,而满树杏花也就只剩下点点残红。诗中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韵味淳厚,声调流美,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首先是物与人的映衬,情与景的融入。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首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是一派晚春景色,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接着“明月入户寻幽人”一句,达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诗人因情设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出神入化。

  构思的错落有致,变化自如,使全待情致显得更浓。开篇两句既写花又写月。三、四句重点写月,其中也有写花之笔。五、六句写花、写酒,但重在写花。七、八句写爱月之深。九、十句写惜月之情。最后两句是虚笔,借花的凋零写惜春之情,并寄有身世之感,寓意更深一层。通观全篇,诗人紧扣诗题,不断变换笔墨,围绕花、月、酒三者,妙趣横生。

  诗人笔下的月,不仅是含情脉脉,而且带着一股仙气与诗清。这种仙气与诗情,是诗人超脱飘逸风格的体现,也是诗人热爱自然的心情的流露。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创作背景

  此诗于元丰二年(1079)。据宋人王十朋注解:“按先生《诗话》云:‘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可知作于徐州任上。又宋人施元之注解:“真迹草书,在武宁宰吴节夫家,今刻于黄州。”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月夜》诗词鉴赏2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解】:

  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译】: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

  【评析】: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月夜》诗词鉴赏3

  月夜忆舍弟的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的意思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

  月夜忆舍弟赏析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唐宋诗词 (菁华3篇)(扩展6)

——优美诗词 (菁华3篇)

优美诗词1

  1.《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

  年代:宋 作者: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2.《水龙吟 次歆林圣予惜春》

  年代:宋 作者: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3.《剑器*·夜来雨》

  年代:宋 作者: 袁去华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饶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4.《三台·见梨花初带夜月》

  年代:宋 作者: 万俟咏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箫鼓。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5.《六州歌头·东风著意》

  年代:宋 作者: 韩元吉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支。绣户曾窥。恨依依。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优美诗词2

  角落一景

  刘顺成

  经霜老叶绿尤深,秋雨滴黄溅果身。

  杨柳为邻羞涩意,枝枝叶叶漫相瞋。

  观云

  刘顺成

  参差鳞片密云天,浓抹胭脂浅画铅。

  风取梳子梳细细,教谁拨弄这琴弦。

  猫遇险

  刘顺成

  喵星人一个,出入似神仙。

  落木深秋雨,风寒久裹烟。

  而今多泪眼,处处不得眠。

  饭也无着落,时时忆夏天。

  猫得救

  刘顺成

  喵人思日落,得此不忧生。

  可叹秋风雨,时弹木落声。

  一朝箱子里,惊现卧身横。

  箱里丝绵被,盘中粥与羹。

  无题

  刘顺成

  表面亲亲暗呵呵,世间伦道奈君何?

  为奸挤弄田鸡眼,吃碗看锅纵欲多。

  问秋

  刘顺成

  帘风寒笔砚,茶水莫贪凉。

  岁月无情义,销磨小篆香。

  残花还苦笑,浅绿间红妆。

  闭目听鸣雀,青烟没翠窗。

优美诗词3

  《雨霖铃·寒蝉凄切》

  年代:宋 作者: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木兰花》

  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馀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汉宫春 立春》

  年代:宋 作者: 辛弃疾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

  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

  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

  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

  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

  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

  朝来塞雁先还。

  《虞美人·一弦弹尽仙韶乐》

  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

  一弦弹尽仙韶乐,曾破千金学。

  玉楼银烛夜深深,

  愁见曲中双泪、落香襟。

  从来不奈离声怨,几度朱弦断。

  未知谁解赏新音,

  长是好风明月、暗知心。

  《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

  年代:宋 作者: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沈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

  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

  《扬州慢·淳熙丙申正日》

  年代:宋 作者: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