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首页 / 赏析 / |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译文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

  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晨晓春光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

  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注释

  长门:长门宫,汉代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

  些子:少许。破:绽开、吐艳。

  碧云:指茶团。宋代的茶叶大都制成团状,饮用时要碾碎再煮。碧:形容茶的颜色。笼碾:两种碾茶用具,这里作为动词用,指把茶团放在各种器皿中碾碎。玉成尘:把茶团碾得细如粉尘。这里“玉”字呼应“碧”字。

  留晓梦:还留恋和陶醉在拂晓时分做的好梦中。

  一瓯春:指一盂茶。瓯:盆、盂等盛器。以春字暗喻茶水,含蕴变得丰富。春茶,春醪,春水,春花,春情,春天的一切美好之物,均含在面前这一瓯浓液之中。

  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时间而言是两年或两年多,就逢春次数而言则是三次。东君:原指太阳,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词闲适淡雅,表惜春之情,为作者早期作品。

  “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写作者晨起所见。“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居此。“江梅”,遗核所生,非经人工栽培,又句直脚梅,也称野梅,初春开红白色花。梅可以说是早春的标志。

  “些子”犹言一些,即少量之意。“未开匀”谓还未普遍开放。惟其“未开匀”,所以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临。这三句初春美景,寄寓着作叹春之情。下面接写饮茶。宋人将茶制成茶饼,饮用时须用茶碾碾成细末,然后煮饮。“碧云笼碾”即讲碾茶。“碧云”指茶叶之色。“笼”指茶笼,贮茶之具。

  “玉成尘”既指将茶碾细,且谓茶叶名贵。“一瓯春”意即一瓯春茶。晓梦初醒,梦境犹萦绕脑际,喝下一杯春茶,才把它驱除。春草江梅,是可喜之景,小瓯品茗,是可乐之事,春天给作者带来无限欢乐。上片主要作者茗茶赏景的欢愉之情,轻松优雅。

  下片一下过到黄昏,重点写月。“重门”即多层之门。天刚黄昏,月儿即来与人作伴,淡淡的月光,照在稀疏的门帘上,花影掩映,飘散出缕缕幽香,春日的黄昏,是这样恬静,这样香甜,难怪作者止不住要热烈赞叹:“好黄昏!”这是“有我之境”,这个“我”就是词人。正是她,此刻正在花前月下徘徊留连,沐浴着月之清辉,呼吸着花之清香。末尾三句点题。“东君”原为日神,后来演变为春神。农历遇闰年,一年中首尾常有两个立春日的情况。“二年三度”加重表现痛惜之情。“负东君”,这里特就汴京之春而言。京师的春光是这样迷人,即使一年一度辜负了它,也非常可惜,何况两年中竟有三度把它辜负,这该令人何等痛惜呢!正因为如此,所以此次归来,一定要用心地好好度过汴京今年这个无比美好的春天。下片着重写作者叹春又惜春的心情。

  这首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最为人称道的是“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一句,《疏帘淡月》后成为词牌名。赏析二

  这首词,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品的开头描绘出初春好景象:“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词人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派新春景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开头的几句耐人寻味:第一,首句是借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一的成句,劈头传出了春的消息。长门,原汉宫名。它是汉武帝陈皇后阿娇失宠后居住的地方,后来多以它代指“冷宫”。李清照以“长门”入词,则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自己有一种难言的幽伤,借用上述薛昭蕴宫怨词的意境,为下文表达这种幽伤作了情绪上的铺垫。二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特有声息。“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连用两个“春”字,描摹出春天一到,春草即刻舒展身姿的情态,给人以春风拂面的快感。不仅写出了春的神奇,还借春草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春天的渴盼,暗示女词人回到丈夫身边的无限快感。

  第二,宛如一幅斑斓的绘画,起拍以下三句有着迷人的色彩和构图。看那江梅花朵和蓓蕾相间,梅枝与新蕊互衬,愈发显得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这些共同组成了一幅娇妍的春意图,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希望。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碧云笼碾,即碾茶。宋人吃茶都是先碾后煮。碧云是形容茶色。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它使女词人为之陶醉。她兴致勃勃地取出名贵的“碧云”茶团,碾碎煎煮。词人本想一边品茗,一边回味早晨的梦境。哪知一经重温“晓梦”,惊破了品尝茶香的雅兴。“惊破一瓯春”的“春”字,语意双关,不仅形容出茶色的纯正,香气的馥郁,更暗示了词人的“晓梦”是与一种春景春情有关。

  词的下片承“晓梦”而转入对“黄昏”景象的描绘,侧重表现春日黄昏的美好:“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疏帘,有雕饰的帏帘。作者轻轻两笔,勾勒出一幅清幽的黄昏景色。它如一幅水墨写意画,虽无明丽的色彩,但却能在黑白中见精神,在清淡中显神采,愈发给庭院增添了几分恬静与优雅。两句里“压”“铺”二字精策而传神。“压”字,委婉地描绘出了花儿的繁盛。因为花儿稀疏零星,花影就不会重重叠叠,给人以浓重如“压”来之感。同时,它又体现了花儿的蓬勃生机。“铺”字。首先,形象地显示了月光朦胧和清淡。因为此时,夕阳才落,月亮刚刚升起,月是淡月,光是微光,若有若无,像是薄如蝉翼的轻纱一般,铺蒙在疏帘之上,显得是那样轻灵,那样柔美。其次,“铺”字又写出了月亮“多情”的神态。它就像是在含情脉脉地关注着女主人,表现出深深的依恋,类似于“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境界。“铺”又与“压”在用墨的浓淡、轻重、明暗、虚实上相互辉映,使得整个画面体现出朦胧和谐之美。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在李清照的笔下,有许多著名的春景情词,《如梦令》“昨夜雨风骤”、《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等都是熟知的咏春名篇。对每一个春天,她都不肯虚度。此处特意提出“今春”,表明今年一定要特别地经意,这就将惜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感情推向了高潮。

  统观全词,上下两片,一早一晚,布局精严。虽然每一片都是由景及人,但通篇读来词意层层递进,情感节节发展。上一片如花含苞,味之无穷;下一片如百花竞放,感情浓烈。两相映照,足见她对丈夫的爱之深,思之切。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这首词也很有特点。既有“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等浅白直露的口语,显示了易安词淡笔点染,自然隽永的风韵;也有“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等精炼的对句,显示了易安词的炼句炼意之功。特别是“压”与“铺”两个字锻炼精妙,感到仿佛那诱人的花影不是映在门上,而是压在作者的心上;那迷人的淡月也不是照在帘上,而是直接铺到了词人的心里。它承上启下,把作者此时此地的心灵感受形象,委婉地传达出来。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译文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

  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晨晓春光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

  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注释

  长门:长门宫,汉代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

  些子:少许。破:绽开、吐艳。

  碧云:指茶团。宋代的茶叶大都制成团状,饮用时要碾碎再煮。碧:形容茶的颜色。笼碾:两种碾茶用具,这里作为动词用,指把茶团放在各种器皿中碾碎。玉成尘:把茶团碾得细如粉尘。这里“玉”字呼应“碧”字。

  留晓梦:还留恋和陶醉在拂晓时分做的好梦中。

  一瓯春:指一盂茶。瓯:盆、盂等盛器。以春字暗喻茶水,含蕴变得丰富。春茶,春醪,春水,春花,春情,春天的一切美好之物,均含在面前这一瓯浓液之中。

  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时间而言是两年或两年多,就逢春次数而言则是三次。东君:原指太阳,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词闲适淡雅,表惜春之情,为作者早期作品。

  “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写作者晨起所见。“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居此。“江梅”,遗核所生,非经人工栽培,又句直脚梅,也称野梅,初春开红白色花。梅可以说是早春的标志。

  “些子”犹言一些,即少量之意。“未开匀”谓还未普遍开放。惟其“未开匀”,所以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临。这三句初春美景,寄寓着作叹春之情。下面接写饮茶。宋人将茶制成茶饼,饮用时须用茶碾碾成细末,然后煮饮。“碧云笼碾”即讲碾茶。“碧云”指茶叶之色。“笼”指茶笼,贮茶之具。

  “玉成尘”既指将茶碾细,且谓茶叶名贵。“一瓯春”意即一瓯春茶。晓梦初醒,梦境犹萦绕脑际,喝下一杯春茶,才把它驱除。春草江梅,是可喜之景,小瓯品茗,是可乐之事,春天给作者带来无限欢乐。上片主要作者茗茶赏景的欢愉之情,轻松优雅。

  下片一下过到黄昏,重点写月。“重门”即多层之门。天刚黄昏,月儿即来与人作伴,淡淡的月光,照在稀疏的门帘上,花影掩映,飘散出缕缕幽香,春日的黄昏,是这样恬静,这样香甜,难怪作者止不住要热烈赞叹:“好黄昏!”这是“有我之境”,这个“我”就是词人。正是她,此刻正在花前月下徘徊留连,沐浴着月之清辉,呼吸着花之清香。末尾三句点题。“东君”原为日神,后来演变为春神。农历遇闰年,一年中首尾常有两个立春日的情况。“二年三度”加重表现痛惜之情。“负东君”,这里特就汴京之春而言。京师的春光是这样迷人,即使一年一度辜负了它,也非常可惜,何况两年中竟有三度把它辜负,这该令人何等痛惜呢!正因为如此,所以此次归来,一定要用心地好好度过汴京今年这个无比美好的春天。下片着重写作者叹春又惜春的心情。

  这首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最为人称道的是“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一句,《疏帘淡月》后成为词牌名。赏析二

  这首词,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品的开头描绘出初春好景象:“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词人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派新春景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开头的几句耐人寻味:第一,首句是借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一的成句,劈头传出了春的消息。长门,原汉宫名。它是汉武帝陈皇后阿娇失宠后居住的地方,后来多以它代指“冷宫”。李清照以“长门”入词,则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自己有一种难言的幽伤,借用上述薛昭蕴宫怨词的意境,为下文表达这种幽伤作了情绪上的铺垫。二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特有声息。“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连用两个“春”字,描摹出春天一到,春草即刻舒展身姿的情态,给人以春风拂面的快感。不仅写出了春的神奇,还借春草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春天的渴盼,暗示女词人回到丈夫身边的无限快感。

  第二,宛如一幅斑斓的绘画,起拍以下三句有着迷人的色彩和构图。看那江梅花朵和蓓蕾相间,梅枝与新蕊互衬,愈发显得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这些共同组成了一幅娇妍的春意图,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希望。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碧云笼碾,即碾茶。宋人吃茶都是先碾后煮。碧云是形容茶色。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它使女词人为之陶醉。她兴致勃勃地取出名贵的“碧云”茶团,碾碎煎煮。词人本想一边品茗,一边回味早晨的梦境。哪知一经重温“晓梦”,惊破了品尝茶香的雅兴。“惊破一瓯春”的“春”字,语意双关,不仅形容出茶色的纯正,香气的馥郁,更暗示了词人的“晓梦”是与一种春景春情有关。

  词的下片承“晓梦”而转入对“黄昏”景象的描绘,侧重表现春日黄昏的美好:“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疏帘,有雕饰的帏帘。作者轻轻两笔,勾勒出一幅清幽的黄昏景色。它如一幅水墨写意画,虽无明丽的色彩,但却能在黑白中见精神,在清淡中显神采,愈发给庭院增添了几分恬静与优雅。两句里“压”“铺”二字精策而传神。“压”字,委婉地描绘出了花儿的繁盛。因为花儿稀疏零星,花影就不会重重叠叠,给人以浓重如“压”来之感。同时,它又体现了花儿的蓬勃生机。“铺”字。首先,形象地显示了月光朦胧和清淡。因为此时,夕阳才落,月亮刚刚升起,月是淡月,光是微光,若有若无,像是薄如蝉翼的轻纱一般,铺蒙在疏帘之上,显得是那样轻灵,那样柔美。其次,“铺”字又写出了月亮“多情”的神态。它就像是在含情脉脉地关注着女主人,表现出深深的依恋,类似于“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境界。“铺”又与“压”在用墨的浓淡、轻重、明暗、虚实上相互辉映,使得整个画面体现出朦胧和谐之美。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在李清照的笔下,有许多著名的春景情词,《如梦令》“昨夜雨风骤”、《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等都是熟知的咏春名篇。对每一个春天,她都不肯虚度。此处特意提出“今春”,表明今年一定要特别地经意,这就将惜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感情推向了高潮。

  统观全词,上下两片,一早一晚,布局精严。虽然每一片都是由景及人,但通篇读来词意层层递进,情感节节发展。上一片如花含苞,味之无穷;下一片如百花竞放,感情浓烈。两相映照,足见她对丈夫的'爱之深,思之切。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这首词也很有特点。既有“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等浅白直露的口语,显示了易安词淡笔点染,自然隽永的风韵;也有“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等精炼的对句,显示了易安词的炼句炼意之功。特别是“压”与“铺”两个字锻炼精妙,感到仿佛那诱人的花影不是映在门上,而是压在作者的心上;那迷人的淡月也不是照在帘上,而是直接铺到了词人的心里。它承上启下,把作者此时此地的心灵感受形象,委婉地传达出来。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译文

  隋炀帝已经再不可能见到,宫里的芳草却和旧时一样逢春而长。

  仍是和昔日宫女们罗裙一样的绿色,青青的芳草心意仍向着楚人。

  注释

  春草宫:宫殿名,隋炀帝于扬州所建十宫之一。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内。

  君王:指隋炀帝。

  罗裙色:代指草的绿色。见芳草而忆罗裙,以其同色也。

  楚人:江都旧为楚地,故称当地人为楚人。

  赏析

  此诗前两句发出昔人不可见而春草依旧的感慨;后两句诗人展开联想,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中,就春色芳草的点染来抒发怀古之情。全诗从芳草春色入笔,以景写情,结句不仅补足了句首之意,而且使诗意进入了一个回环往复的奇妙境界之中。

  自然的规律是严峻无情的,历史的法则是严峻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人民前进的激浪吞没。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诗人在首句发出“君王不可见”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鞭答。昔日豪华的楼台亭阁,现在只能看见茂盛的“芳草”在“旧宫”废墟中迎着春日疯长着,“芳草”是作者在诗中展示的最显著最明亮的可见物,这是紧扣诗题“春草宫”而来的,“芳草”二字不仅仅形象地展示出昔日“春草宫”今貌,而且也十分巧妙地把伤今怀古的主题自然顺畅地引入了自然的法规和历史的法则序列中。“春草宫”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为废殿遗墟,但一年一度草木枯荣,春色依然浓烈地妆扮着这里。

  而三四句中,“罗裙色”是从第二句中的“芳草”联想而引出来的,“芳草”在春色中的艳丽和花枝招展,自然使人想起昔日这里宫妃罗裙颜色,“犹带”从语法上来看,把“芳草”与“罗裙”进行了自然地承上启下式的连接,而更主要的是把读者的思路,从眼前所见之景物而一下子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中去,从诗意上紧紧地扣住了“怀古”的诗题,结句“青青向楚人”,又从历史的回顾中回到眼前“青青”的“芳草”,春回人间青青的芳草,随意根植生长在楚地,它的心意还是向着“楚人”的。昔日春草宫所在的江都古为东楚地,所以诗人把这里的人称为“楚人”,这自然是从“怀古”的角度,把笔锋扩展得很远,伸到历史的深层中去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自然历史前进的轨迹是向着人民心愿的。诗人在这里把“青青”的“芳草”拟人化,是为请出这里的自然景物作证,来阐明历史前进的严峻轨迹。

  春草宫以春草命名,可见此地春色芳草之浓盛。此诗也正是从芳草春色入笔,就春色芳草的点染来抒发怀古之情。年年春意宛然,而惟不见当年的隋炀帝,结句不仅补足了句首之意,而且使诗意也进入了一个回环往复的奇妙境界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驻扬州时所作,为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至公元768年(大历三年)春之间。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杨基〔明代〕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译文:

  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葱茏远绿色,柔嫩远芳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极目眺望,只见越往远处,草色越是浓密。想起六朝旧恨,南浦送别远场景。再回到眼前远景物,在迷离远草色中。水边远春草和野花都似乎变成了当年远歌扇和舞裙,当年远歌扇和舞裙化作了今日远春草和野花。*川十里,牧入暮归,在茫茫远草色中,只见无数牛羊在慢慢蠕动,晚风**,传来一阵阵悠扬远笛声。

  注释:

  茸茸:茂盛远样子。六朝:历史上吴、东晋、宋、齐、梁、陈皆建都与南京,因此称为六朝。南浦:泛指水滨。后多指以送别之处。歌扇:唱歌时用远扇子。

  赏析:

  《春草》是杨基的代表作,写于南京。融融春辉,激起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沉思。却又寓情于景,自然流出,不着痕迹。

  首联“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以写实领起,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葱茏的绿色。柔嫩的芳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肺腑。极目眺望,只见越往远处,草色越是浓密,仿佛整个宇宙都浸透了浓浓的春意。此时此地,游子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颔联“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翻空。写出两种不同的愁滋味。上句有芳草斜阳想起六朝旧恨,与唐代诗人韦庄的名句“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出于同一机抒。下句由细雨春草想起南浦伤别。这两句一句吊古,一句伤别,情景不同,却都是因春草惹起的愁思,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立意恰与李白《忆秦娥》同。

  “*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颈联回想到眼前景物,在迷离的草色中,我们仍可看出六朝烟花歌舞的痕迹。在诗人眼里,水边的春草和野花似乎都变成了当年的歌扇和舞裙,当年的歌扇和舞裙又化作了今日的春草和野花。历史与现实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部梦幻般的图画。

  “*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结尾两句翻出新意,*川十里,牧入暮归,在茫茫的草色中,只见无数牛羊在慢慢蠕动,晚风**,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笛声。六朝旧梦已完全隐去,代之而起的是一幅充满了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

  从整体上了。这首诗以春草为题,借题发挥,写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哲理性审视,以及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朦胧追求,同时,又笔笔紧扣主题,几乎每一句都有春草的风情在摇曳,意境隽永,余韵不绝,不失为写景咏物诗中的珍品。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翻译

  春天的野草长得茂密,连绵成片,无法分辨它的名字,在水边、在土丘上随意发芽蓬勃生长。

  似是不喜欢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方,一到城门旁边就再也看不到它生长的痕迹。

  注释

  绵绵:形容草生得茂密,连绵成片;不可名,叫不出名字。

  原上:原野上;荣,花。

  地:一作“处”。

  便不:一作“不见”,这两句是说,春工草似乎厌倦城市的繁华喧嚣,一到城里就不再生长。

  赏析

  第一二两句“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抽荣”,一作抽茎;“荣”,本指草本植物的花,这里指抽芽。诗的前两句描写春草在乡野上旺盛生长的景象,无边无际、无名无誉的春草,在溪水边、在原野上发芽、生根、绵延生长,闲适自在、任意为家,它们不重花名,不以萱、兰等骄世同类自骄,努力保持自尊自信的品格和精神。它们看似*凡,却洋溢着生命本原的葱绿。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这些天涯海角处处家的春草,一进入“城门”的“车马繁华地”竟不再生长了!因何缘哪?“似嫌车马繁华地”!好一个“嫌”字,既交待了“不生”城门之内的原因——厌恶城门内那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华与喧嚣,所以才绝诀地拒绝在城内生存,更突显了春草的品格。

  知人论诗,品诗至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诗人的作为品性。作者借咏春草,表达自己厌恶官场,鄙弃世俗,乐于归隐,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取意,暗合了罗邺《赏春》诗的“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地一时生。年年点检人间事,惟有东风不世情”之旨,又与唐末于武陵的《东门路》“东门车马路,此路有浮沉。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相协。

  刘敞这首七绝同样运用比兴手法,借咏春草,寄寓他对一种人生品格的赞颂。在白居易的绝唱《赋得古原草送别》之后,刘敞从春草中发现了足以陶冶与启迪人心的新鲜诗意,并能营造出独特的意象,把新鲜的诗意含蓄地表达出来,堪称宋诗中咏春草的佳篇。诗作表达的情感,更指它带给我们的自然之理:要想使客观事物健康成长,必须给予它们宽松的生长环境,这是使其赖以生长壮大的客观条件。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阅读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1)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范本5份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1、龚勋.中国儿童成长必读书 唐诗三百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12年:42页

  2、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精解 小学生版.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11年:211页

  鉴赏

  首句诗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诗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诗。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诗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诗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诗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诗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诗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诗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1、龚勋.中国儿童成长必读书 唐诗三百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xx年:42页

  2、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精解 小学生版.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xx年:211页

  鉴赏

  首句诗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诗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诗。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诗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诗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诗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诗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诗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诗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唐代: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发商州

  唐代:白居易

  商州馆里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

  若比李三犹自胜,儿啼妇哭不闻声。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4

  洞仙歌·咏柳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翻译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然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丰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然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注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骨体:骨架躯体。

  永丰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很似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杨柳枝词》,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白居易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作者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易晓扬的语句中,却藏有探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正如宋初诗人幸夤逊《柳》诗听说:“既待和风始展眉。”这微茫的希望的霞光在何处,“又莫是”便是严峻而无情的回答。

  全章用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至少可以说,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饱和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品格清淑呵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对之倾注了同情。

  宋代词论家彭孙说:“咏物词极不易下,要须字字刻画,字字天然。方为上乘。”(《金粟词话》)咏物含瘟深湛,在于寄托,“贵有不枯不脱之妙。”(《莲子居词话》)苏轼此词正具有这些优点。它句句刻画垂柳,清圆流杨,形神兼到,熨贴自然。并借柳喻人,把人的品格与身世融入对柳的形神描幕之中。物中有人,亦物亦人,既不粘滞于物,也不脱离听咏课题。就风格而论,此词缠绵幽怨,娴雅婉丽,曲尽垂柳风神,天然秀美处有似次韵章质夫的《杨花词》,而又别具一段倾城之姿。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原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柳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来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柳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注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

  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

  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赏析:

  这首词通篇咏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

  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在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在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著名的《杨柳词》,据唐人孟郊《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及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东坡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易晓畅的语句中,却藏有深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

  全章用象征法写柳,词人笔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读罢全词,一位品格清淑而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借物喻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亦人。这首词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特点,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回味。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2)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释:

  ①可以:此处作“聊以”解。当:代替。

  ②郁郁累累: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③思:悲也。

  ④肠中车轮转:形容内心十分痛苦。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翻译: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无法还乡,登高望远就当做回到了故乡。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前途坎坷,走投无路,无船可渡。思乡之情、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无法倾诉,只好憋闷在心中,心里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股阵阵绞痛。

  赏析: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他为何这样悲哀?

  “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真的“远望可以当归”吗?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见到了故乡吗?没有。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故乡何在?亲人何在?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无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张衡在《四愁诗》中说:“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连结用东西南北四个比喻来象征自己有志难伸,忧伤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以行路难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欲渡河无船”也应作如是观,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的思乡之情,他的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不敢乱说,只好闷在心中,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悲歌

  [两汉]佚名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想要回家,可家中已无亲人,想要渡河却无船可渡。

  心里思乡的悲愁无处可说,只能憋闷在心中,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注释:

  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当(dāng):代也。

  郁郁累累(léi léi):重重积累之貌,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思:悲也。

  “肠中”句:形容内心十分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

  “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噼头噼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接着写他这样悲哀的原因:“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不是真的“远望可以当归”,而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远望还是没有见到故乡。“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难见故乡,不见亲人。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已经无家可归了。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所表达的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两句写游子心中纷烦复杂、无限愁怅的`思绪难以倾诉,就好像有车轮在肠中转动。末句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远在他乡的征夫的无限离愁,把感觉中的心理体验转化为视觉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贴切恰当,不但“转”字关合得自然,同时能准确传神地传达出痛楚之感:愁绪随车轮转动而缓缓抽出,绵延不绝。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悲歌赠吴季子

  清代:吴伟业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译文: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人生行路千万里,让人沮丧得似丢了魂的只有离别。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您怎么弄到这样的地步,山不是山啊水不是水,生不是生啊死不是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您十三岁就学遍了经史,您在江南出生,生长在富贵人家。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词赋翩翩人们都无法与之相比,可是洁白无瑕的玉石,却被苍蝇所玷污,蒙受这不白之冤。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被捆绑押走,给皇帝上书也难以给自己辩白。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塞外边远那千山丛中行人断绝,连押送的吏役都流泪不止,被流放的人还有什么可凭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吏役还怕不能回去,我这次肯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可怕的是八月里龙沙堆上雪花起,雪深得没过骆驼腰和马耳朵。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边塞战争的遗迹都是累累白骨,黑水河里船只顺利渡过的没有几个。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前头怕遇上猛虎后面怕来苍兕,在土穴里偷生好比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还有那山样的大鱼不见尾,张鬐成风吐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日月倒行沉入了海底,白昼所见半数是人半是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噫嘻乎悲哉!生了聪明的男孩切奠太欢喜,仓颉造字鬼要夜哭哭得有道理,吃苦遭灾只从读书开始,君不见,我们这位吴季子!

  注释: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吴季子:吴兆骞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称季子。此处亦暗用吴王少子吴季札的'典故,指吴兆骞的出身名门和才华出众。《公羊传》:“季子弱而才。”黯然销魂:心神沮丧,好象灵魂离开了躯体。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wán)绮(qǐ)。

  长纨绮:生长在富贵人家。纨绮:贵重的丝织品。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词赋翩翩:形容文采风流。白璧青蝇:洁白无瑕的玉石,被苍蝇所玷污,指蒙受不白之冤。陈子昂诗:“青蝇一相点,白壁遂成冤。”青蝇:苍蝇的一种。《诗经·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后来青蝇遂被用来比喻谗言。见排诋:受到排斥和诋毁。

  一朝束缚(fù)去,上书难自理。

  上书难自理:给皇帝上书也难以给自己辩白。理:伸张理由,辩释罪名。

  绝塞(sài)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绝塞:边塞极远的地方。千山:在辽宁省凤城县西北,即摩天岭。断行李:断绝行人。送吏:押送流放犯人的吏役。流人:被流放者,遣戍边远地区的犯人。倚:依靠、仰仗、凭借。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彼:指送吏。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tuó)驼垂腰马没耳。

  龙沙:泛指塞外之地。《后汉书·班超传》:“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橐驼垂腰马没耳:形容雪深、雪没骆驼腰和马耳朵。橐驼:骆驼。

  白骨皑(ái)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白骨皑皑:暴露在地面上的死人骨殖白花花的。皑皑:形容洁白。战垒:为战争构筑的工事。这里指边塞战争的遗迹。

  前忧猛虎后苍兕(sì),土穴偷生若蝼蚁。

  苍兕:兽名,犀牛一类的野兽。土穴:住在地窖子里。蝼蚁:蝼蛄和蚂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qí)为风沫为雨。

  鬐:鱼脊。沫:诞沫。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jié)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噫嘻:感叹词。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创造汉字的人。

  赏析:

  这首诗直抒对吴兆骞蒙冤遭难的无限同情,含蓄地表达了对清廷高压汉族才士的极端不满。诗中交替运用三言、五言、七言的句式,并杂用散文化的句子,时短言慷慨,时长号哀诉,百折回环,令人肝肠寸断。

  诗的开头五句,诗人饱感情笔墨,发出强烈的感叹。前两句语出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意谓人生途中,最使人伤痛的莫过于远离故乡,告别亲人。后三句,“君独何为至于此?”是说万想不到像你这样的人,竟会落到如此地步。“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流放的去处穷山恶水,荒漠凄凉,你在那里将要受到种种摧残,度过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非人非鬼的漫长岁月。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事。

  接着就是实写。先写吴兆骞的出身、才华和受诬。吴兆骞出身江南富贵人家,十三岁学经学史,词赋文采无人能比。正是由于才华出众而受到打击排挤。“白璧青蝇”比喻好人为谗言小人所诬一旦捆绑去了,就无法分辨,等待着的厄运是流放到行客不至的遥远边塞。

  次写吴兆骞行前情景:“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押送的官吏且流泪不止,流徙者更无指望了。他尚且愁着不能归来,我这次去一定要死在成所了。这里写出了流徙者不能生还的愁苦心情。

  再次写宁古塔流放地的恶劣环境,一幅边塞荒漠可怕的图画立现眼前。“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是写塞外沙漠中大雪飞舞,积雪之深。八月江南正是天高气爽,景色宜人之际,而在边塞沙漠已是冰天雪地,久居江南的吴兆骞怎能*惯如此恶劣的气候呢?“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这里的古战场白骨皑皑,黑龙江上无船无渡,人烟稀少。“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这里有凶猛的老虎和犀牛,流徙者只能像蝼蚁一样生活在土穴中。周辉《南烬纪闻》:“北土极寒,必掘地作穴以居,深五七尺,昼夜伏其中。”这里还有可怕的鲸鱼,“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如雨”,翻江倒海,煞是骇人。“日月倒行入海底”,这里几乎分不清白昼黑夜,日月似乎都沉入海底了。“白昼相逢半人鬼”,白天人们相逢似人非人,似鬼非鬼。这里的流徙者过着非人般的困苦生活。

  诗的末尾,诗人发出深深的感叹。“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生了聪明的男孩也不必高兴,昔日仓颉造字有鬼夜哭真有道理。

  “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吴季子受诬流放就是样子。生男聪明应该欢喜而不必欢喜,仓颉造字而有鬼夜哭,读书竟与受患联系在一起。这种不正常现象,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残暴统治造成的。诗人在感叹中有愤怒,在愤怒中有感叹,同情与愤怒溢于言表。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悲歌

  [两汉]佚名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想要回家,可家中已无亲人,想要渡河却无船可渡。

  心里思乡的悲愁无处可说,只能憋闷在心中,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注释:

  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当(dāng):代也。

  郁郁累累(léi léi):重重积累之貌,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思:悲也。

  “肠中”句:形容内心十分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

  “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噼头噼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接着写他这样悲哀的原因:“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不是真的“远望可以当归”,而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远望还是没有见到故乡。“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难见故乡,不见亲人。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已经无家可归了。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所表达的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两句写游子心中纷烦复杂、无限愁怅的思绪难以倾诉,就好像有车轮在肠中转动。末句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远在他乡的征夫的无限离愁,把感觉中的`心理体验转化为视觉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贴切恰当,不但“转”字关合得自然,同时能准确传神地传达出痛楚之感:愁绪随车轮转动而缓缓抽出,绵延不绝。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悲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悲歌

  [两汉]佚名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想要回家,可家中已无亲人,想要渡河却无船可渡。

  心里思乡的悲愁无处可说,只能憋闷在心中,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注释:

  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当(dāng):代也。

  郁郁累累(léi léi):重重积累之貌,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思:悲也。

  “肠中”句:形容内心十分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

  “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噼头噼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接着写他这样悲哀的原因:“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不是真的“远望可以当归”,而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远望还是没有见到故乡。“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难见故乡,不见亲人。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已经无家可归了。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所表达的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两句写游子心中纷烦复杂、无限愁怅的思绪难以倾诉,就好像有车轮在肠中转动。末句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远在他乡的征夫的无限离愁,把感觉中的心理体验转化为视觉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贴切恰当,不但“转”字关合得自然,同时能准确传神地传达出痛楚之感:愁绪随车轮转动而缓缓抽出,绵延不绝。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3)

——野有蔓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野有蔓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野有蔓草

  先秦:佚名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译文: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亮闪闪。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大又圆。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容颜。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注释:

  野有蔓(màn)草,零露漙(tuán)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xiè)逅(hòu)相遇,适我愿兮。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蔓延。一说茂盛。零:降落。漙:形容露水多。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婉:美好。邂逅:不期而遇。适:适合。

  野有蔓草,零露瀼(ráng)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cáng)。

  瀼:形容露水浓,多。偕臧:一同藏匿,指消失这草木丛中。臧,同“藏”;一说善,好。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非常浪漫而自由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

  率真的爱情,形诸牧歌的笔调,字字珠玉,如歌如画。诗分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个层次,而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感情齐备,可谓出之无心而天然合作。

  美好的环境和有着美丽眉目的姑娘,从小伙子的视角见出,楚楚有致,格外动人。“野有蔓草,零露漙兮”两句是兼赋的兴句,勾勒出一派春草青青、露水晶莹的良辰美景。春晨的郊野,春草葳蕤,枝叶蔓延,绿成一片;嫩绿的春草,缀满露珠,在初日的照耀下,明澈晶莹。在这清丽、幽静的春晨郊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意思是说,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这四句诗俨然是一幅春日丽人图,先写景,后写人,堪称是“诗中有画”(苏轼语),画中有人。而在修长的蔓草、晶莹的露珠与少女的形象之间,有着微妙的'隐喻,能引发丰富的联想。“清扬婉兮”的点睛之笔,表现了姑娘惊人的美丽。小伙子见到这一切,爱悦之情怎能不喷涌而出。“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里,有对姑娘的惊叹,有对不期而遇的惊喜,更有对爱神突然降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空白,可理解为姑娘小伙相对凝视之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次章前五句的重叠复唱,可理解为小伙子心情略为*静后,向姑娘倾诉的爱慕之意和殷殷之情。然而,在这人性纯朴的时代,又值仲春欢会之时,无需絮絮长谈,更不必繁文缛节。“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只要两情相愿,便结百年之好;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可永结同心。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美学》第一卷)。其实,艺术描写的这一美学原则,二千多年前中国的民间诗人已心领神会,运用娴熟。从《卫风·硕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郑风·野有蔓草》的“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是通过流盼婉美的眼睛,写姑娘的美丽。在短小的抒情篇章中,只有通过传神的“点睛”之笔,才可能写活人物;而在陌生男女邂逅相遇之时,四目注视,相对而望,也是最自然的表情。因而,这里的“点睛”之笔,可以说虽着力而极自然。

  野有蔓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野有蔓草

  先秦:佚名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译文: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亮闪闪。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大又圆。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容颜。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注释:

  野有蔓(màn)草,零露漙(tuán)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xiè)逅(hòu)相遇,适我愿兮。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蔓延。一说茂盛。零:降落。漙:形容露水多。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婉:美好。邂逅:不期而遇。适:适合。

  野有蔓草,零露瀼(ráng)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cáng)。

  瀼:形容露水浓,多。偕臧:一同藏匿,指消失这草木丛中。臧,同“藏”;一说善,好。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非常浪漫而自由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

  率真的爱情,形诸牧歌的笔调,字字珠玉,如歌如画。诗分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个层次,而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感情齐备,可谓出之无心而天然合作。

  美好的环境和有着美丽眉目的姑娘,从小伙子的视角见出,楚楚有致,格外动人。“野有蔓草,零露漙兮”两句是兼赋的兴句,勾勒出一派春草青青、露水晶莹的良辰美景。春晨的郊野,春草葳蕤,枝叶蔓延,绿成一片;嫩绿的春草,缀满露珠,在初日的照耀下,明澈晶莹。在这清丽、幽静的春晨郊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意思是说,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这四句诗俨然是一幅春日丽人图,先写景,后写人,堪称是“诗中有画”(苏轼语),画中有人。而在修长的蔓草、晶莹的露珠与少女的形象之间,有着微妙的隐喻,能引发丰富的联想。“清扬婉兮”的点睛之笔,表现了姑娘惊人的美丽。小伙子见到这一切,爱悦之情怎能不喷涌而出。“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里,有对姑娘的惊叹,有对不期而遇的惊喜,更有对爱神突然降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空白,可理解为姑娘小伙相对凝视之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次章前五句的重叠复唱,可理解为小伙子心情略为*静后,向姑娘倾诉的爱慕之意和殷殷之情。然而,在这人性纯朴的时代,又值仲春欢会之时,无需絮絮长谈,更不必繁文缛节。“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只要两情相愿,便结百年之好;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可永结同心。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美学》第一卷)。其实,艺术描写的这一美学原则,二千多年前中国的民间诗人已心领神会,运用娴熟。从《卫风·硕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郑风·野有蔓草》的“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是通过流盼婉美的眼睛,写姑娘的美丽。在短小的抒情篇章中,只有通过传神的“点睛”之笔,才可能写活人物;而在陌生男女邂逅相遇之时,四目注视,相对而望,也是最自然的表情。因而,这里的“点睛”之笔,可以说虽着力而极自然。

  野有蔓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翻译

  译文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注释

  ①蔓(wàn):茂盛。

  ②零:降落。漙(tuán团):形容露水多。

  ③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婉:美好。

  ④邂逅:不期而遇。

  ⑤瀼(ráng瓤):形容露水浓。

  ⑥臧(zāng):善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非常浪漫而自由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

  率真的爱情,形诸牧歌的笔调,字字珠玉,如歌如画。诗分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个层次。而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感情,可谓出之无心而天然合作。

  清丽的环境和美丽的姑娘,从小伙子的视角见出,楚楚有致,格外动人。“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春晨的郊野,春草葳蕤,枝叶蔓延,绿成一片;嫩绿的春草,缀满露珠,在初日的照耀下,明澈晶莹。在这清丽、幽静的春晨郊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顾盼流转,妩媚动人。先写景,后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人,四句诗俨然一幅春郊丽人图。而在修长的蔓草、晶莹的露珠与少女的形象之间,有着微妙的隐喻,能引发丰富的联想。“清扬婉兮”的点睛之笔,表现了姑娘惊人的美丽。小伙子见到这一切,爱悦之情怎能不喷涌而出。“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里,有对姑娘的.惊叹,有对不期而遇的惊喜,更有对爱神突然降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空白,可理解为姑娘小伙相对凝视之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次章前五句的重叠复唱,可理解为小伙子心情略为*静后,向姑娘倾诉的爱慕之意和殷殷之情。然而,在这人性纯朴的时代,又值仲春欢会之时,无需絮絮长谈,更不必繁文缛节。“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只要两情相愿,便结百年之好;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可永结同心。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整个灵魂究竟在哪一个特殊器官上显现为灵魂?我们马上就可以回答说:在眼睛上;因为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美学》第一卷)。其实,艺术描写的这一美学原则,二千多年前中国的民间诗人已心领神会,运用娴熟。从《硕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野有蔓草》的“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是通过流盼婉美的眼睛,写姑娘的美丽。在短小的抒情篇章中,只有通过传神的“点睛”之笔,才可能写活人物;而在陌生男女邂逅相遇之时,四目注视,相对而望,也是最自然的表情。因而,这里的“点睛”之笔,可以说虽着力而极自然。

  这牧歌般的自由之爱,是美好心愿的诗意想像,还是先民婚恋的真实写照。《毛序》认为是前者,曰:“《野有蔓草》,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所谓“思遇时”、“思不期而会”,即战乱的现实男女失时,只有借诗歌表达心愿;诗意的满足背后是现实的缺陷。明代季本认为是后者,其《诗说解颐》曰:“男子遇女子野田草露之间,乐而赋此诗也。”今人多从此说,且更明确提出这是一首情诗恋歌。从诗歌意境看,《野有蔓草》确是对先民的自由婚恋的赋颂;但是,《毛序》对此诗背景的分析,确也不能视为纯粹臆测。

  不过,无论是诗意想像,还是真实写照,它都带有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而不同于后世表现男女邂逅的诗作。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也写“邂逅相遇”;但一见钟情,却终成遗憾。“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声叹唱,千年怅惘;封建礼教,酿成了多少人间悲剧。《野有蔓草》作为对华夏先民的圣洁自由的婚恋性爱的赞歌,将具有永恒的魅力。

  野有蔓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翻译

  译文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注释

  ①蔓(wàn):茂盛。

  ②零:降落。漙(tuán团):形容露水多。

  ③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婉:美好。

  ④邂逅:不期而遇。

  ⑤瀼(ráng瓤):形容露水浓。

  ⑥臧(zāng):善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非常浪漫而自由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

  率真的爱情,形诸牧歌的笔调,字字珠玉,如歌如画。诗分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个层次。而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感情,可谓出之无心而天然合作。

  清丽的环境和美丽的姑娘,从小伙子的视角见出,楚楚有致,格外动人。“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春晨的郊野,春草葳蕤,枝叶蔓延,绿成一片;嫩绿的春草,缀满露珠,在初日的照耀下,明澈晶莹。在这清丽、幽静的春晨郊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顾盼流转,妩媚动人。先写景,后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人,四句诗俨然一幅春郊丽人图。而在修长的蔓草、晶莹的露珠与少女的形象之间,有着微妙的隐喻,能引发丰富的联想。“清扬婉兮”的点睛之笔,表现了姑娘惊人的美丽。小伙子见到这一切,爱悦之情怎能不喷涌而出。“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里,有对姑娘的惊叹,有对不期而遇的惊喜,更有对爱神突然降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空白,可理解为姑娘小伙相对凝视之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次章前五句的重叠复唱,可理解为小伙子心情略为*静后,向姑娘倾诉的爱慕之意和殷殷之情。然而,在这人性纯朴的时代,又值仲春欢会之时,无需絮絮长谈,更不必繁文缛节。“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只要两情相愿,便结百年之好;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可永结同心。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整个灵魂究竟在哪一个特殊器官上显现为灵魂?我们马上就可以回答说:在眼睛上;因为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美学》第一卷)。其实,艺术描写的这一美学原则,二千多年前中国的民间诗人已心领神会,运用娴熟。从《硕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野有蔓草》的“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是通过流盼婉美的眼睛,写姑娘的美丽。在短小的抒情篇章中,只有通过传神的“点睛”之笔,才可能写活人物;而在陌生男女邂逅相遇之时,四目注视,相对而望,也是最自然的表情。因而,这里的“点睛”之笔,可以说虽着力而极自然。

  这牧歌般的自由之爱,是美好心愿的诗意想像,还是先民婚恋的真实写照。《毛序》认为是前者,曰:“《野有蔓草》,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所谓“思遇时”、“思不期而会”,即战乱的现实男女失时,只有借诗歌表达心愿;诗意的满足背后是现实的缺陷。明代季本认为是后者,其《诗说解颐》曰:“男子遇女子野田草露之间,乐而赋此诗也。”今人多从此说,且更明确提出这是一首情诗恋歌。从诗歌意境看,《野有蔓草》确是对先民的自由婚恋的赋颂;但是,《毛序》对此诗背景的分析,确也不能视为纯粹臆测。

  不过,无论是诗意想像,还是真实写照,它都带有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而不同于后世表现男女邂逅的诗作。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也写“邂逅相遇”;但一见钟情,却终成遗憾。“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声叹唱,千年怅惘;封建礼教,酿成了多少人间悲剧。《野有蔓草》作为对华夏先民的圣洁自由的婚恋性爱的赞歌,将具有永恒的魅力。

  野有蔓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野有蔓草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注释

  ①蔓(wàn):茂盛。

  ②零:降落。漙(tuán 团):形容露水多。

  ③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婉:美好。

  ④邂逅:不期而遇。

  ⑤瀼(ráng 瓤):形容露水浓。

  ⑥臧(zāng):善也。

  野有蔓草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非常浪漫而自由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

  率真的爱情,形诸牧歌的笔调,字字珠玉,如歌如画。诗分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个层次。而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感情,可谓出之无心而天然合作。

  清丽的环境和美丽的姑娘,从小伙子的视角见出,楚楚有致,格外动人。“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春晨的郊野,春草葳蕤,枝叶蔓延,绿成一片;嫩绿的春草,缀满露珠,在初日的照耀下,明澈晶莹。在这清丽、幽静的春晨郊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顾盼流转,妩媚动人。先写景,后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人,四句诗俨然一幅春郊丽人图。而在修长的蔓草、晶莹的露珠与少女的形象之间,有着微妙的隐喻,能引发丰富的联想。“清扬婉兮”的点睛之笔,表现了姑娘惊人的美丽。小伙子见到这一切,爱悦之情怎能不喷涌而出。“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里,有对姑娘的惊叹,有对不期而遇的惊喜,更有对爱神突然降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第一章与第二章之间的空白,可理解为姑娘小伙相对凝视之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次章前五句的重叠复唱,可理解为小伙子心情略为*静后,向姑娘倾诉的爱慕之意和殷殷之情。然而,在这人性纯朴的'时代,又值仲春欢会之时,无需絮絮长谈,更不必繁文缛节。“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只要两情相愿,便结百年之好;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可永结同心。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整个灵魂究竟在哪一个特殊器官上显现为灵魂?我们马上就可以回答说:在眼睛上;因为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美学》第一卷)。其实,艺术描写的这一美学原则,二千多年前中国的民间诗人已心领神会,运用娴熟。从《硕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野有蔓草》的“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是通过流盼婉美的眼睛,写姑娘的美丽。在短小的抒情篇章中,只有通过传神的“点睛”之笔,才可能写活人物;而在陌生男女邂逅相遇之时,四目注视,相对而望,也是最自然的表情。因而,这里的“点睛”之笔,可以说虽着力而极自然。

  这牧歌般的自由之爱,是美好心愿的诗意想像,还是先民婚恋的真实写照。《毛序》认为是前者,曰:“《野有蔓草》,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所谓“思遇时”、“思不期而会”,即战乱的现实男女失时,只有借诗歌表达心愿;诗意的满足背后是现实的缺陷。明代季本认为是后者,其《诗说解颐》曰:“男子遇女子野田草露之间,乐而赋此诗也。”今人多从此说,且更明确提出这是一首情诗恋歌。从诗歌意境看,《野有蔓草》确是对先民的自由婚恋的赋颂;但是,《毛序》对此诗背景的分析,确也不能视为纯粹臆测。

  不过,无论是诗意想像,还是真实写照,它都带有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而不同于后世表现男女邂逅的诗作。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也写“邂逅相遇”;但一见钟情,却终成遗憾。“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声叹唱,千年怅惘;封建礼教,酿成了多少人间悲剧。《野有蔓草》作为对华夏先民的圣洁自由的婚恋性爱的赞歌,将具有永恒的魅力。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4)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1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及注释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少年:年轻。

  不效艾符趋(qū)*俗,但祈(qí)蒲酒话升*。

  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祈:祈望。

  鬓(bìn)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鬓丝:鬓发。榴:石榴花。

  千载贤愚(yú)同瞬息,几人湮(yān)没几垂名。

  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贤愚:圣贤,愚蠢。垂名:名垂青史。湮没:淹没,消失,毁灭。

  鉴赏

  作者当时已经年老,“不效艾符趋*俗”既是力不从心,也包含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痛苦,希望“蒲酒话升*”。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也正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他才发出了时光易逝,几人流芳的感慨。此诗相对悲观,但透过诗辞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从作者的视角,窥见当时晚唐的一景。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 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译文: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注释:

  良辰当五日,偕(xié)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jū)映体鲜。

  良辰:美好的时光。彩缕:彩色丝线。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bò)香笺(jiān)。更想传觞(shāng)处,孙孩遍目前。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斋:屋舍。画省:指尚书省。款曲:有诚恳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觞:古代盛酒器。这里指欢饮,进酒。

  赏析: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写在端午节那天,礼部尚书房内的端午*俗。

  开头写端午节,相互祝福,长命百岁的风俗。接着写衣服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以示端午节风俗。接下来转而写到尚书省空寂无人的感触。

  这首诗运用典故,写出了礼部尚书的端午风俗,进一步体现出了*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 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译文: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注释:

  良辰当五日,偕(xié)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jū)映体鲜。

  良辰:美好的时光。彩缕:彩色丝线。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bò)香笺(jiān)。更想传觞(shāng)处,孙孩遍目前。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斋:屋舍。画省:指尚书省。款曲:有诚恳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觞:古代盛酒器。这里指欢饮,进酒。

  赏析: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写在端午节那天,礼部尚书房内的端午*俗。

  开头写端午节,相互祝福,长命百岁的风俗。接着写衣服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以示端午节风俗。接下来转而写到尚书省空寂无人的感触。

  这首诗运用典故,写出了礼部尚书的端午风俗,进一步体现出了*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及注释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少年:年轻。

  不效艾符趋(qū)*俗,但祈(qí)蒲酒话升*。

  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祈:祈望。

  鬓(bìn)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鬓丝:鬓发。榴:石榴花。

  千载贤愚(yú)同瞬息,几人湮(yān)没几垂名。

  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贤愚:圣贤,愚蠢。垂名:名垂青史。湮没:淹没,消失,毁灭。

  鉴赏

  作者当时已经年老,“不效艾符趋*俗”既是力不从心,也包含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痛苦,希望“蒲酒话升*”。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也正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他才发出了时光易逝,几人流芳的感慨。此诗相对悲观,但透过诗辞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从作者的视角,窥见当时晚唐的'一景。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 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译文: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注释:

  良辰当五日,偕(xié)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jū)映体鲜。

  良辰:美好的时光。彩缕:彩色丝线。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bò)香笺(jiān)。更想传觞(shāng)处,孙孩遍目前。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斋:屋舍。画省:指尚书省。款曲:有诚恳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觞:古代盛酒器。这里指欢饮,进酒。

  赏析: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写在端午节那天,礼部尚书房内的端午*俗。

  开头写端午节,相互祝福,长命百岁的风俗。接着写衣服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以示端午节风俗。接下来转而写到尚书省空寂无人的感触。

  这首诗运用典故,写出了礼部尚书的端午风俗,进一步体现出了*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5)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劝学(节选)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注释: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yǐ)。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学不可以已:学*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lì)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g)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规:圆规,画圆的工具。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挺:直。受绳:用墨线量过。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日参省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日:每天。知:同“智”,见识。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yú)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jí)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须臾:片刻,一会儿。跂:踮起脚后跟。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疾:声音宏大。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利足:脚走得快。水:游泳。绝:横渡。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qí)骥(j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xiè)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shàn)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跬: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骐骥:骏马,千里马。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锲:用刀雕刻。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蟹六跪而二螯: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蛇鳝:异文“蛇蟮”。

  赏析: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段说明了学*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因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这种对于学*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这一段说明学*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最后一段阐述学*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3、何:为什么。

  4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45、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6、遂:于是,就。

  47、拜:拜见。

  48、别:离开。

  赏析: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了。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劝学(节选) 春秋战国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节选)》译文

  君子说: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劝学(节选)》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yǐ):学*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博学:广泛地学*。

  日:每天。

  知(zhì):通“智”,智慧。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跂(qǐ):踮起脚后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宏大。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游泳。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明:明达。

  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

  驽马:劣马。

  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

  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蛇鳝:异文“蛇蟮”。

  《劝学(节选)》赏析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的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的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述先提出学*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挺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挺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明刀石上去明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的三段说明了学*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因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这种对于学*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是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是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的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是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这一段说明学*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最后一段阐述学*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是,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必须持之以恒。至是,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

  《劝学(节选)》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6、今:现在。7、当涂:当道;涂,道路8、掌事:当道,当权9、辞:推辞,推托。10、以:介词,用。11、务:事务。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13、岂:难道。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16、邪[yé]:通“耶”,语气词。17、但:只,仅。18、当:应当。19、涉猎:粗略地阅读。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24、益:好处。25、乃:于是,就。26、始:开始。27、就学:指从事学*。28、及:到了……的时候29、过:到。30、寻阳: 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31、与:和。32、论议:讨论议事。33、大:非常,十分。34、惊:惊奇。35、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3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37、非复:不再是。复:再。3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39、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40、即:就。41、更:重新。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44、何:为什么。45、见事:认清事物。46、乎:啊。表感叹语气。47、遂:于是,就。48、拜:拜见。49、别:离开。50、为:成为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赏析: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劝学(节选) 春秋战国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节选)》译文

  君子说: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劝学(节选)》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yǐ):学*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博学:广泛地学*。

  日:每天。

  知(zhì):通“智”,智慧。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跂(qǐ):踮起脚后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宏大。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游泳。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明:明达。

  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

  驽马:劣马。

  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

  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蛇鳝:异文“蛇蟮”。

  《劝学(节选)》赏析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的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的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述先提出学*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挺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挺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明刀石上去明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的三段说明了学*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因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这种对于学*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是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是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的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是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这一段说明学*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最后一段阐述学*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是,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必须持之以恒。至是,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

  《劝学(节选)》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6)

——东山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东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东山

  佚名〔先秦〕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熠燿一作:熠耀)

  译文: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那车底下。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多年。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注释:

  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慆(tāo)慆:久。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烝:众多。敦:蜷缩成一团。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施(yì):蔓延。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蟏蛸(xiāo shāo):一种蜘蛛。町疃(tuǎn):兽迹。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萤火虫。垤(dié):小土丘。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栗薪:犹言蓼薪,束薪。仓庚:黄莺的别称。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九十:言其多。

  赏析: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也,其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于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就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角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就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也中的《东山也,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东山也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境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境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境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生,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境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境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角於色、昐望早日和*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也的艺就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也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也: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也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也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也《新婚别也;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也《兵车行也。而《东山也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赳赳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境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境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境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也。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也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湎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境……

  《诗经也的艺就美也一样,永远品味不尽,探究不完。因此,我们要继承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经也。

  鉴赏

  《毛诗序》说:“《东山),周公东征(*武庚、管叔之乱)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此说无确据。朱熹《诗集传》以为“此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说“非大夫美之而作”是,但说“周公劳士之作”则未必然。因为从诗的内容看,这实在是一首征人解甲还乡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事或与周公东征相关,却不必是周公所作。

  全诗四章,章首四句叠咏,文字全同,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咏的是士卒在归来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在写法上与《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复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既是“以哀景写乐”,又不全是。盖行者思家,在雨雪纷飞之际会倍感凄迷,所以这几句也是情景交融,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

  每章的后四句,则是叙事性内容;大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章写主人公还乡途中的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心情。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宿露,夜住晓行的辛苦。把诗中人比作桑林的野蚕,颇有意味:令读者感到他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摆脱羁勒,得其所哉的喜悦。(一说这几句是写回忆军中生活,虽也可通,总不如解为直叙归途中事顺理成章)二章写途中想像家园荒芜、民生凋敝,倍增怀念之情。诗中所写的杂草丛生、野兽昆虫出没、磷火闪烁的景象,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及曹操《蒿里行》所写类似,可见战士家乡当时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乱,难怪在家乡越来越*时,诗中人的心境更加复杂。一方面是“*乡情更怯”,另一方面则是“*乡情更‘切’”。所以诗人一面写着可畏的景象,一面又说着“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那样自相矛盾的话。

  后两章承上写主人公途中的想像,却是专写对妻子的怀思。有推想妻在家中的忧思(“妇叹于室”),有回忆新婚的情景,也有对久别重逢的想像。诗中特别提到葫芦(瓜瓠),是因为古代婚俗:夫妇合卺时须剖瓠为瓢,彼此各执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礼。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进而回忆三年前举行婚礼的情景,写莺歌燕舞,迎亲的车马喜气洋洋,丈母娘为新娘子结上佩巾,把做媳妇的规矩叮咛又叮咛(“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些快乐情景既与前文的“妇叹于室”形成对比,同时还暗示着主人公曾经有过“新婚别”的悲痛经历。回忆还会引起诗中人对重逢更强烈的渴望。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诗的结尾说:“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既是想入非非的,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人际关系较为单纯,夫妇关系实是最深挚的一种人际关系。战士在军中及归途更多地想到妻子,特别是“暮婚晨告别”的妻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体。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它也许是国风中想像力最为丰富的一首诗,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像(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像(如对家园残破的想像),于“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而放在章首的叠咏,则起到了咏叹的作用,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像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

  东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东山

  佚名〔先秦〕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熠燿一作:熠耀)

  译文: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那车底下。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多年。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注释:

  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慆(tāo)慆:久。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烝:众多。敦:蜷缩成一团。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施(yì):蔓延。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蟏蛸(xiāo shāo):一种蜘蛛。町疃(tuǎn):兽迹。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萤火虫。垤(dié):小土丘。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栗薪:犹言蓼薪,束薪。仓庚:黄莺的别称。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九十:言其多。

  赏析: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也,其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于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就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角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就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也中的《东山也,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东山也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境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境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境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生,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境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境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角於色、昐望早日和*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也的艺就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也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也: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也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也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也《新婚别也;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也《兵车行也。而《东山也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赳赳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境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境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境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也。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也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湎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境……

  《诗经也的艺就美也一样,永远品味不尽,探究不完。因此,我们要继承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经也。

  鉴赏

  《毛诗序》说:“《东山),周公东征(*武庚、管叔之乱)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此说无确据。朱熹《诗集传》以为“此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说“非大夫美之而作”是,但说“周公劳士之作”则未必然。因为从诗的内容看,这实在是一首征人解甲还乡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事或与周公东征相关,却不必是周公所作。

  全诗四章,章首四句叠咏,文字全同,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咏的是士卒在归来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在写法上与《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复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既是“以哀景写乐”,又不全是。盖行者思家,在雨雪纷飞之际会倍感凄迷,所以这几句也是情景交融,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

  每章的后四句,则是叙事性内容;大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章写主人公还乡途中的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心情。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宿露,夜住晓行的辛苦。把诗中人比作桑林的野蚕,颇有意味:令读者感到他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摆脱羁勒,得其所哉的喜悦。(一说这几句是写回忆军中生活,虽也可通,总不如解为直叙归途中事顺理成章)二章写途中想像家园荒芜、民生凋敝,倍增怀念之情。诗中所写的杂草丛生、野兽昆虫出没、磷火闪烁的景象,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及曹操《蒿里行》所写类似,可见战士家乡当时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乱,难怪在家乡越来越*时,诗中人的心境更加复杂。一方面是“*乡情更怯”,另一方面则是“*乡情更‘切’”。所以诗人一面写着可畏的景象,一面又说着“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那样自相矛盾的话。

  后两章承上写主人公途中的想像,却是专写对妻子的怀思。有推想妻在家中的忧思(“妇叹于室”),有回忆新婚的情景,也有对久别重逢的想像。诗中特别提到葫芦(瓜瓠),是因为古代婚俗:夫妇合卺时须剖瓠为瓢,彼此各执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礼。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进而回忆三年前举行婚礼的情景,写莺歌燕舞,迎亲的车马喜气洋洋,丈母娘为新娘子结上佩巾,把做媳妇的规矩叮咛又叮咛(“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些快乐情景既与前文的“妇叹于室”形成对比,同时还暗示着主人公曾经有过“新婚别”的悲痛经历。回忆还会引起诗中人对重逢更强烈的渴望。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诗的结尾说:“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既是想入非非的,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人际关系较为单纯,夫妇关系实是最深挚的一种人际关系。战士在军中及归途更多地想到妻子,特别是“暮婚晨告别”的妻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体。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它也许是国风中想像力最为丰富的一首诗,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像(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像(如对家园残破的想像),于“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而放在章首的叠咏,则起到了咏叹的作用,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像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

  东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忆东山二首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翻译

  东山我很久没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

  我现在像谢安一样携领东山歌舞妓,长啸一声远离世人。

  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扫去三径上的白云。

  注释

  东山客:指隐者,即谢安。

  鉴赏

  东山上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所以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的,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的诗就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在下笔时要受东山这样一个特定地点的限制,要写出东山的特点和风物,但成诗以后,仍显得极其自然和随意,毫无拘束之态。

  李白向往东山,是由于仰慕谢安。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似乎漫不经心地就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传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长期隐居东山。当匡扶晋室,建立殊勋,受到**和佞臣算计时,又曾一再辞退,打算归老东山。所以,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标志着一种品格。它既表示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但又不妨在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东山之隐,和谢安式的从政是相结合的。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怀。李白一生以谢安自期、自比。“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忆旧游赠谯郡元参军》)“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都是在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下,从不同的角度想到谢安和东山。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正在长安。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进京,看来是够礼贤下士的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像谢安那样大展雄才的机会。相反,由于诗人的正直和傲慢,却招惹了权贵的忌恨。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的背景。从“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可以看出,诗人在默算着离开“东山”(实际上指进京以前的隐居之地)的时日。流光如驶,岁月老人。他有像谢安与东山那样的离别,却未成就像谢安那样的功业。因此,在诗人的沉吟中,已经包含着光阴虚度、壮怀莫展的感慨了。当初,诗人告辞东山时,同样也舍不得丢开那种环境和生活,只不过为了实现匡国济世之志才暂时应诏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却毫无所成,自然对不起东山的风物。所以“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两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种内疚,觉得未免辜负了那儿的白云明月。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形象地说明了,饮酒、狎妓、观舞并且亲自歌舞,是李白的生活方式之一。“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表现了对谢安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两首诗应该看作是李白的“归去来辞”。他向往着东山,又觉得有负于东山。他是要归去了,但他的归去却又不同于陶渊明。陶渊明是决心做隐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却没有这种“决心”。“东山”是和谢安这样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的。向往东山,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时而起的一面。“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他的东山之隐,原来还保留着这样一种情愫。诗中李白隐以谢安这样一个人物自比,又用白云、明月来衬托他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显得十分澹泊、明洁;而李白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创作背景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初在京待诏翰林时作。

  东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东山

  佚名〔先秦〕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熠燿一作:熠耀)

  译文: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那车底下。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多年。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注释:

  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慆(tāo)慆:久。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烝:众多。敦:蜷缩成一团。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施(yì):蔓延。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蟏蛸(xiāo shāo):一种蜘蛛。町疃(tuǎn):兽迹。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萤火虫。垤(dié):小土丘。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栗薪:犹言蓼薪,束薪。仓庚:黄莺的别称。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九十:言其多。

  赏析: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也,其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于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就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角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就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也中的《东山也,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东山也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境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境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境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生,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境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境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角於色、昐望早日和*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也的艺就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也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也: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也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也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也《新婚别也;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也《兵车行也。而《东山也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赳赳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境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境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境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也。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也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湎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境……

  《诗经也的艺就美也一样,永远品味不尽,探究不完。因此,我们要继承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经也。

  鉴赏

  《毛诗序》说:“《东山),周公东征(*武庚、管叔之乱)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此说无确据。朱熹《诗集传》以为“此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说“非大夫美之而作”是,但说“周公劳士之作”则未必然。因为从诗的内容看,这实在是一首征人解甲还乡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事或与周公东征相关,却不必是周公所作。

  全诗四章,章首四句叠咏,文字全同,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咏的是士卒在归来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在写法上与《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复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既是“以哀景写乐”,又不全是。盖行者思家,在雨雪纷飞之际会倍感凄迷,所以这几句也是情景交融,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

  每章的后四句,则是叙事性内容;大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章写主人公还乡途中的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心情。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宿露,夜住晓行的辛苦。把诗中人比作桑林的野蚕,颇有意味:令读者感到他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摆脱羁勒,得其所哉的喜悦。(一说这几句是写回忆军中生活,虽也可通,总不如解为直叙归途中事顺理成章)二章写途中想像家园荒芜、民生凋敝,倍增怀念之情。诗中所写的杂草丛生、野兽昆虫出没、磷火闪烁的景象,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及曹操《蒿里行》所写类似,可见战士家乡当时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乱,难怪在家乡越来越*时,诗中人的心境更加复杂。一方面是“*乡情更怯”,另一方面则是“*乡情更‘切’”。所以诗人一面写着可畏的景象,一面又说着“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那样自相矛盾的话。

  后两章承上写主人公途中的想像,却是专写对妻子的怀思。有推想妻在家中的忧思(“妇叹于室”),有回忆新婚的情景,也有对久别重逢的想像。诗中特别提到葫芦(瓜瓠),是因为古代婚俗:夫妇合卺时须剖瓠为瓢,彼此各执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礼。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进而回忆三年前举行婚礼的情景,写莺歌燕舞,迎亲的车马喜气洋洋,丈母娘为新娘子结上佩巾,把做媳妇的规矩叮咛又叮咛(“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些快乐情景既与前文的“妇叹于室”形成对比,同时还暗示着主人公曾经有过“新婚别”的悲痛经历。回忆还会引起诗中人对重逢更强烈的渴望。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诗的结尾说:“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既是想入非非的,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人际关系较为单纯,夫妇关系实是最深挚的一种人际关系。战士在军中及归途更多地想到妻子,特别是“暮婚晨告别”的妻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体。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它也许是国风中想像力最为丰富的一首诗,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像(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像(如对家园残破的想像),于“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而放在章首的叠咏,则起到了咏叹的作用,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像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

  东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东山

  佚名〔先秦〕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熠燿一作:熠耀)

  译文: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那车底下。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多年。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注释:

  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慆(tāo)慆:久。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烝:众多。敦:蜷缩成一团。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施(yì):蔓延。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蟏蛸(xiāo shāo):一种蜘蛛。町疃(tuǎn):兽迹。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萤火虫。垤(dié):小土丘。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栗薪:犹言蓼薪,束薪。仓庚:黄莺的别称。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九十:言其多。

  赏析: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也,其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于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就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角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就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也中的《东山也,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东山也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境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境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境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生,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境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境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角於色、昐望早日和*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也的艺就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也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也: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也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也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也《新婚别也;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也《兵车行也。而《东山也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赳赳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境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境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境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也。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也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湎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境……

  《诗经也的艺就美也一样,永远品味不尽,探究不完。因此,我们要继承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经也。

  鉴赏

  《毛诗序》说:“《东山),周公东征(*武庚、管叔之乱)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此说无确据。朱熹《诗集传》以为“此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说“非大夫美之而作”是,但说“周公劳士之作”则未必然。因为从诗的内容看,这实在是一首征人解甲还乡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事或与周公东征相关,却不必是周公所作。

  全诗四章,章首四句叠咏,文字全同,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咏的是士卒在归来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在写法上与《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复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既是“以哀景写乐”,又不全是。盖行者思家,在雨雪纷飞之际会倍感凄迷,所以这几句也是情景交融,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

  每章的后四句,则是叙事性内容;大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章写主人公还乡途中的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心情。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宿露,夜住晓行的辛苦。把诗中人比作桑林的野蚕,颇有意味:令读者感到他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摆脱羁勒,得其所哉的喜悦。(一说这几句是写回忆军中生活,虽也可通,总不如解为直叙归途中事顺理成章)二章写途中想像家园荒芜、民生凋敝,倍增怀念之情。诗中所写的杂草丛生、野兽昆虫出没、磷火闪烁的景象,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及曹操《蒿里行》所写类似,可见战士家乡当时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乱,难怪在家乡越来越*时,诗中人的心境更加复杂。一方面是“*乡情更怯”,另一方面则是“*乡情更‘切’”。所以诗人一面写着可畏的景象,一面又说着“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那样自相矛盾的话。

  后两章承上写主人公途中的想像,却是专写对妻子的怀思。有推想妻在家中的忧思(“妇叹于室”),有回忆新婚的情景,也有对久别重逢的想像。诗中特别提到葫芦(瓜瓠),是因为古代婚俗:夫妇合卺时须剖瓠为瓢,彼此各执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礼。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进而回忆三年前举行婚礼的情景,写莺歌燕舞,迎亲的车马喜气洋洋,丈母娘为新娘子结上佩巾,把做媳妇的规矩叮咛又叮咛(“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些快乐情景既与前文的“妇叹于室”形成对比,同时还暗示着主人公曾经有过“新婚别”的悲痛经历。回忆还会引起诗中人对重逢更强烈的渴望。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诗的结尾说:“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既是想入非非的,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人际关系较为单纯,夫妇关系实是最深挚的一种人际关系。战士在军中及归途更多地想到妻子,特别是“暮婚晨告别”的妻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体。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它也许是国风中想像力最为丰富的一首诗,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像(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像(如对家园残破的想像),于“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而放在章首的叠咏,则起到了咏叹的作用,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像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7)

——北门原文赏析及翻译(5)份

  北门原文赏析及翻译 1

  原文:

  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

  已焉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

  已焉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译文:

  我从北门出城去,心中烦闷多忧伤。既受困窘又贫寒,没人知我艰难样。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办法想!

  王家差事派给我,衙门公务也增加。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纷纷将我骂。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办法!

  王家差事逼迫我,衙门公务也派齐。我从外面回家里,家人纷纷将我讥。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主意!

  注释:

  1.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2.殷殷:忧愁深重的样子。

  3.终: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终,犹既也。”窭(jù):贫寒,艰窘。

  4.已焉哉:既然这样。

  5.谓:犹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6.王事:周王的事。适(zhì):同“擿”,扔,掷。适我,扔给我。

  7.政事:公家的事。一:都。埤(pí)益:增加。

  8.徧:同“遍”。讁(zhé):谴责,责难。

  9.敦:逼迫。

  10.遗:交给。

  11.摧:挫也,讥刺。

  赏析:

  这是一首小官吏诉说自己愁苦的诗。从诗的语言看,并没有“忠臣不得其志”或“安于贫仕”之意,旧说未免令人感到迂曲,今人的“怨诉”说则解释较为圆满。诗中的小官吏公事繁重苛细,虽辛勤应付,但生活依然清贫。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辛辛苦苦而位卑禄薄,使他牢骚满腹,家人的责备更使他难堪,他深感仕路崎岖,人情浇薄,所以长吁短叹,痛苦难禁,悲愤之余,只好归之于天,安之若命。

  此诗经北门开篇,自古以来,北通“背”,朱熹解读第一章开篇为“比”,就预先注明诗的主人公正面临着背时的命运。其实,从府衙北门而出,当然是背对光明而来的,自然是形象暗淡无光,精神萎靡不振。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低着头走回家。因为无职无权,当然就要受穷了,想体面也体面不起来,其内心之黯然神伤,可想而知。但别人却不知道他的这份艰难,这个别人不只包括他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上司,还包括靠他糊那点薪俸养活的家人。他也自知没有本事,但又无能为力,只剩下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份了。这个小官吏,甘于清贫,内外交困,穿着寒酸,愧对家人,但又如此任劳任怨,忠于王事,勤于政事,真是具有敬业精神的忠谨之士。

  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诗并非无病**,的确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诗中连用“我”字而蕴含的感情色彩。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然而每章末尾“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三句重复使用,大大增强了语气,深有一唱三叹之效,牛运震《诗志》认为这些句段与《古诗十九首》中“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等一样,“皆极悲愤语,勿认作安命旷达”,这是很有见地的。

  北门原文赏析及翻译 2

  原文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翻译

  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

  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

  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

  注释

  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称为幅巾。

  藜:草本植物,用它的茎做成的手杖叫“藜杖”。

  卷地: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散关:即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

  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人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

  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

  山河兴废:指北方沦陷区至今还没有收复。兴废,这里偏用“废”字。供,令人,使人。

  身世:指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的遭遇。

  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梁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指关中地区。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头两句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第二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最后一联写自己对“横槊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全诗以诗人之“愁”贯穿全篇,感情激愤,意想沉痛,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生动形容了风势猛烈。时序已*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必会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作者在此发问: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令作者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很多感慨。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这首诗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热情跃然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诗人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进而写了这首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伤时的深情的诗。

  简析

  这首诗有点杜甫《登楼》的风味,两首登楼诗都写于成都,两位诗人都是“万方多难此登临”,都对朝廷内外交困,灾难深重感到忧心忡忡,都为自己壮志难酬而深感悲愤。写法上都采用即景抒情的手法,在写景中融进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则借助自然景物,既互相渗透又互相包容,并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景阔,感慨深沉。所不同的是,杜甫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和希望,并没有像陆游那样,亲自投身到“手枭逆贼清旧京”的战斗中去,因而杜甫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作结,虽忧端难掇,只能聊吟诗以自遣;而陆游却以“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作结,依然梦绕魂萦于“铁马金风大散关”,念念不忘当年“匹马戍梁州”。这也正是杜甫所缺少的境界,大概除了辛弃疾外,很难再从诗词作品中找到类似的篇章。

  北门原文赏析及翻译 3

  原文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翻译

  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

  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

  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

  注释

  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称为幅巾。

  藜:草本植物,用它的茎做成的手杖叫“藜杖”。

  卷地: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散关:即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

  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人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

  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

  山河兴废:指北方沦陷区至今还没有收复。兴废,这里偏用“废”字。供,令人,使人。

  身世:指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的遭遇。

  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梁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指关中地区。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头两句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第二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最后一联写自己对“横槊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全诗以诗人之“愁”贯穿全篇,感情激愤,意想沉痛,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生动形容了风势猛烈。时序已*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必会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作者在此发问: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令作者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很多感慨。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这首诗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热情跃然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诗人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进而写了这首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伤时的深情的'诗。

  简析

  这首诗有点杜甫《登楼》的风味,两首登楼诗都写于成都,两位诗人都是“万方多难此登临”,都对朝廷内外交困,灾难深重感到忧心忡忡,都为自己壮志难酬而深感悲愤。写法上都采用即景抒情的手法,在写景中融进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则借助自然景物,既互相渗透又互相包容,并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景阔,感慨深沉。所不同的是,杜甫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和希望,并没有像陆游那样,亲自投身到“手枭逆贼清旧京”的战斗中去,因而杜甫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作结,虽忧端难掇,只能聊吟诗以自遣;而陆游却以“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作结,依然梦绕魂萦于“铁马金风大散关”,念念不忘当年“匹马戍梁州”。这也正是杜甫所缺少的境界,大概除了辛弃疾外,很难再从诗词作品中找到类似的篇章。

  北门原文赏析及翻译 4

  原文: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注释:

  ①虏阵:指敌阵。

  ②胡星:指旄头星。古人认为旄头星是胡星,当它特别明亮时,就会有战争发生。精芒:星的光芒。

  ③“羽书”两句:告急的文书快如闪电,报警的烽火日夜燃烧。羽书,同羽檄。这里指告急的文书。

  ④“虎竹”两句:救边的将领受命出征,战车森严地列队前进。虎竹,泛指古代发给将帅的兵符。

  ⑤明主:英明的皇帝。不安*:寝不安*,形容焦急得不能安眠。

  ⑥推毂(ɡǔ):相传是古代一种仪式,大将出征时,君王要为他推车,并郑重地嘱咐一番,授之以指挥作战的全权。毂,车轮。

  ⑦绝幕:极远的沙漠。幕,通“漠”。

  ⑧列卒:布阵。赤山:山名,在辽东(今辽宁西部)。

  ⑨开营:设营,扎营。紫塞:指长城。因城土紫色,故名。

  ⑩“孟冬”两句:北方的初冬风沙十分猛烈,旌旗飒飒,飘扬在万物凋伤的边塞。孟冬,初冬。飒,飒飒的风声。画角:古乐器。本细末大,用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军中用以报告昏晓。楼兰:古国名。贤王:指敌军的高级将领。单于:匈奴的首领。*荡:荡*。种落:种族,部落。这里指匈奴所属的部落。

  翻译:

  胡虏横行于北方,胡星闪耀着光芒,胡人又一次发动了对汉族的侵略战争。告急的文书快如闪电,报警的烽火日夜燃烧。汉朝救边的将领受了皇帝的命令出征,战车森严地列队前进。英明的皇帝着急得不能安眠,他按着宝剑,驱除胡虏的决心十分坚定。大将出征讨伐胡人时,君王亲自为他推车,并郑重地对他嘱咐一番,授之以指挥作战的全权。极远的.沙漠上顿时扬起了战争的灰烟,杀气顿时充斥在边塞。在赤山安兵布阵,在长城边的紫塞设营扎寨。北方的初冬风沙十分猛烈,旌旗飒飒,飘扬在万物凋伤的边塞。在边地的月光下吹奏出悲壮的画角声,战士的军衣上凝聚了层层寒霜。攻破敌国,弯弓射杀胡人的贤王,终于*荡了单于的部队,匈奴所属的部落各自奔亡。功成回来酬报天子,各地人民纷纷行歌庆贺,一直迎接战胜的军队回归到咸阳。

  赏析:

  《出自蓟北门行》,乐府“都邑曲”调名,内容多写行军征战之事。天宝十一年(752),李白北游蓟门时作此诗。诗中歌颂了反击匈奴贵族侵扰的战争,同时也描绘了远征将士的艰苦生活。

  北门原文赏析及翻译 5

  【原文】

  国风·邶风.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⑴。终窭且贫⑵,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⑶!

  王事适我⑷,政事一埤益我⑸。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⑹。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⑺,政事一埤遗我⑻。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⑼。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注释】

  ⑴殷殷:很忧伤的样子。

  ⑵终: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终,犹既也。”窭(jù巨):贫寒,艰窘。

  ⑶谓:犹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⑷王事:周王的事。适(zhì掷):掷。适我,扔给我。

  ⑸政事:公家的事。一:都。埤(pí皮)益:增加。

  ⑹徧:同遍。讁(zhé哲):谴责,责难。

  ⑺敦:逼迫。

  ⑻遗:增加。埤遗,犹“埤益”。

  ⑼摧:挫也,讥刺。

  【译文】

  我从北门出 ,忧心深重重。生活贫且窘,无人知我辛。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王爷差遣重,公府事更多。忙完家中去,家人多斥呵。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王事做不完,府上差役重。做完家中去,家人斥责多。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鉴赏

  《毛诗序》云:“《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郑玄笺曰:“不得其志者,君不知己志,而遇困苦。”三家诗无异义。朱熹《诗集传》申论云:“卫之贤者处乱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故因出北门而赋以自比。又叹其贫窭,人莫知之,而归之于天也。”但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说:“《北门》,贤者安于贫仕也。”现代学者(如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诉的诗。从诗的语言看,并没有“忠臣不得其志”或“安于贫仕”之意,旧说未免令人感到迂曲,今人的“怨诉”说则解释较为圆满。诗中的小官吏公事繁重苛细,虽辛勤应付,但生活依然清贫。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辛辛苦苦而位卑禄薄,使他牢骚满腹,家人的责备更使他难堪,他深感仕路崎岖,人情浇薄,所以长吁短叹,痛苦难禁,悲愤之余,只好归之于天,安之若命。

  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诗并非无病**,的确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诗中连用“我”字而蕴含的'感情色彩,昔人评曰:“三章共八‘我’字,无所控诉,一腔热血。”(邓翔《诗经绎参》)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然而每章末尾“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三句重复使用,大大增强了语气,深有一唱三叹之效,牛运震《诗志》认为这些句段与《古诗十九首》中“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等一样,“皆极悲愤语,勿认作安命旷达”,这是很有见地的。

  关于《北门》一诗的历史背景及其本事,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根据《邶风·柏舟》推断此诗作于卫顷公之时,清代姜炳璋《诗序补义》猜测此诗作于“西周之世夷厉之时,卫未并邶之日”,但这两种说法均与史实、诗事不符。今人翟相君《北门臆断》一文,首先根据《诗经》用词惯例,考释“王”特指周王,“事”专指战争,然后根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考定诗中所谓“王事”,是指公元前707年(卫宣公十二年)秋天卫人帮助周桓王伐郑而战败一事。他认为诗中主人公参与了这次战争,归来后受到同僚的埋怨,作这首诗抒愤;或是卫人借这位官吏之口,作诗表达对这次战争的不满。姑录其说以存参。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8)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5)份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一上一下一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一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一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繁华一靡一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梁,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 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清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湖心亭看雪》,堪称张岱也是晚明诗化小品文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他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之一二。

  【赏析一】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文章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用语朴素,*实,意蕴却很深远。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巧妙地利用明朝纪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国,不着痕迹地引一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第二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一个“绝”字写出了雪之大。作者虽未具体描写雪景,但这个 “绝”字,让人看到的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种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画出了大雪的威严,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第二段重点写湖中雪景。“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鸟声俱绝。”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竟有人深更半夜,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足以显现作者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正是这种“雅兴”和“气质”,才使作者笔下的“湖中雪景”如此生动,形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第一句从总体形象入手,叠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上下一白” 中的这个“一”字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第二句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之痕,是炼字的典范。

  第三段写湖心亭上的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深更半夜,“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双方的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但作者并不曾有一言半语,只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笔墨简炼,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也正因为这样的“兴致”和“感觉”,才有末句的“问其姓氏”。可作者在此并未写出他们的“姓氏”,只一句“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已千杯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今生今世也许相会无期,顿时,作者“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本段虽是*实叙述,表达感情的词语全部弃之不同,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一漓尽致。

  末段“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料不仅碰到了两位“知己”,而且有“舟子”陪伴。那么作者为何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舟子的喃喃之语揭开了谜底。原来他们虽然同行,却并不同心,由于志趣不同,“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理解。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似贬实褒,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

  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而全文仅一百多字,笔墨精炼含蓄令人惊叹。!

  【赏析二】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是寒冬时节,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 “湖中人鸟声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也为后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一定要在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 “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实际却与后文的“独”、“惟”及几个“一”字互为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之寒,也表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一态的融合美,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与远*高低的层次。天、云是上面的,山、水是下面的,“上下一白”浑茫难辨,足见其大;“湖上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其小。相形之下,大者更大,小者更小。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的几个“一”字,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远*、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且是两人,酒炉已沸,可见早就来了。“见余,大喜”,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避而不谈,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更有”并非减损作者的“痴”,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更加突出作者的“痴”。 “痴”在一般世俗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例如“如一醉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样,纯属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不过金陵客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文中人物虽不多,但形象各异。煮酒的童子默默无声,显然已深谙自己主人的性*情与志趣,早就见怪不怪,甚至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一些感染和熏陶。舟子则直人快语,过惯了凡夫俗子的现实生活,他整日的操心劳力可能就只是为了自己或者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所以他对这些“怪异”的行为是百思不得其解。张岱与金陵客在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方面虽可谓志同道合,但在性*格气质方面却有一些差异。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一樽还酹江雪”,何等洒脱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你看,别人盛情相邀,他却“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而”字,表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酒一喝完,马上作别,似有些敷衍之意。临行才想起问人姓氏,并不久留,转身而去。个性*倒也鲜明,只可惜不易接*,令人费解――难道张岱是一个孤僻的人吗?抑或是在他的眼中,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

  只要多加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年少时的张岱其实是个十分喜爱热闹繁华的人,他原是一个大家子弟,一直过着富贵豪华的生活。他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这样写道:“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明亡以后,他才“避迹山居”。明亡之时,张岱“年至五十”,所谓“繁华一靡一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痴人说梦,遂有《陶庵梦忆》,内中皆为忆旧之文,可谓对他过去繁华生活的片断记录,心绪是颇多感慨,但着眼处尽是人世的美好、故国乡土的可爱,洋溢着人生情趣,抒写着率真性*灵。崇祯五年于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三十又五,那时的他生活经历、思想情感都已非常丰富。他知识广博,著述浩繁,爱好享乐,又怎会是孤僻之人?

  那么,是他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吗?应该也不是。这是一篇小品文,小品盛行于晚明,标示着明朝万历以后文学趣味的变迁,也是明代文学的一大特色*。大抵言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与抱负,是小品文所极力要摆脱的。是以,小品文所留心与描写的风景,是一个艺术与美感的世界。明代小品所代表的美感趣味,就是要摆脱古文以“政治”作为人生唯一追求指标的立场,而强调以“艺术”来一经营生活的可能。即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态度,指出政治不是人唯一之寄托的美学要求。因此,“明月清风”式的生活就是明人崇尚的生活态度,而“人无癖不可交”、“只可与雅者言,难以为俗人道者哉”逐渐成为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美学信仰。因此,尽管我们在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之时,无一例外地会想起柳宗元的《江雪》,然而细心体会就能发觉,柳宗元所追求的“境”虽与张岱并无二致――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人鸟绝迹,但二者所传达的 “情”却是方圆殊趣。置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世界,“孤舟�w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形象显得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恰恰是由于诗人借山水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而张岱在大雪三日更定之时出行看雪,大概与古文人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一个性*质的。如果说柳宗元是因失意于政治才“寄情”于山水,那么张岱则是因“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是故前者钓雪显得孤寂凄苦,而后者赏雪倍觉洒脱愉悦。从这种意义上说,假如时空可以移植,让张岱与柳宗元在湖心亭相遇,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张岱是不会以柳宗元为知交的,因为他们骨子里的志趣与追求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从文中所叙来看,应该说金陵客那种清雅不俗的情怀与志趣已经和张岱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契合,若说张岱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

  与金陵客偶遇对酌,作者的兴致看来并不很高,笔者私下揣度,原因应当有三。概括而言,即“雅”、“狂”、“痴”三字。

  一谓“雅”。“雅”者,免“俗”也。什么叫“俗”?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 张岱是个文人,更是一名雅士,曾自言“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然而“观场游戏”,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让人先”的,甚至下棋赌|博,都不懂得计较胜负,然而 “啜茶尝水”,却“能辨渑、淄”。秉持这种性*情志趣的人,总是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在人群中自然是落落寡合,对此,张岱倒也达观:“自且不解,安望人解?”这种清雅不俗之人,天地之间能有几个?故此,当他在“上下一白”的茫茫天地之间,与二位更早出行赏雪的雅客不期而遇之时,心中不禁暗自将他们引为知己,询问之下方知他们原来也是客居于此,同在异乡为异客,人生漂浮不定,萍水相逢,后会无期。可叹知音难觅,一如镜花水月,今日虽能偶得,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人生聚少散多,得而复失更加令人惆怅。如此想来,纵然有美酒助兴,也难有热烈的情绪。

  二谓“狂”。张岱曾在其《金山夜戏》中自述少年“狂行”:崇祯二年中秋次日途经镇江,日暮时分至北固山,因见“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e天为白”,遂“大惊喜”,半夜划船至金山寺佛殿,“盛张灯火”而唱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惊吵众人,吓煞寺僧,世人不敢为,而竟敢为之,不但为之,且著文述之,且这种“狂行”在其文中比比皆是。正是出于这种“狂”意,他才会特地选择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而且在他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形下,才出门看雪的。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万万没有想到还会与人“狭路相逢”,并且不止一个,并且比自己来得更早,并且还不忘带全了炉酒童子,还有那一派主人声口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直搅得分辨不清谁才是看雪的正家了。这多少会让张岱在意外的发现“吾道不孤”的欣慰之余产生一点点挫折感和失落感,因而有些扫兴。张岱的这种“狂”,在某种意义上凸显了我国古代文人所谓的“清高”之气,这种“清高”之气,还须得我们抛却今人世俗的眼光来欣赏方能谙此中三昧。如张岱之行者,古人中并不鲜见。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有才者的狂傲,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有德者的自许,唐一人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他在长安科举应试所作,按规定应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他只写下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问其原因,祖咏答曰:“意尽。”他这样做,是冒了落第的危险,这种把人生前途低置于个人诗学思想之下的行为无疑是“狂”到了极致。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感叹道:何处无好景致?只是我和张怀民这样的人不可多得罢了!这大约也是略带一些“狂”情的自视吧。

  三谓“痴”。前面说到张岱“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而山水之中,他又尤“痴”西湖。大雪铺天盖地,西湖万籁俱寂,黎明破晓时分,尚要冒寒乘舟去湖心亭看雪,个中“痴意”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不论是作为曾经的世家公子,还是后来的隐居文人,张岱对于西湖的钟情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除了在诸如《陶庵梦忆》之类的集子里经常提到之外,他还有专门记录掌故逸闻的《西湖梦寻》。从那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略略体会张岱对于西湖的复杂情怀。譬如他在《西湖梦寻》的总记中曾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了比较,且一概用女人来比喻,他说湘湖就像待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鉴湖则是名门闺秀,虽然令人钦敬,却不可以狎一弄亲*。西湖呢,“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r亵之矣。人人得而�r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西湖果然美丽,然则是风尘女子的美丽,纵使国色*天香,也须逢场作戏,所以谁都可以亲之*之,也就谁都可以轻之弃之,繁华的时候门庭若市,冷清的'时候阒无一人。

  在此书的《自序》中,他劈头就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又说:“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足见他对于西湖的情怀,倾慕有加,怜爱有余,难得却又难舍,魂牵梦萦,几欲生死相许。

  由于这种深情而又伤感的心态,对西湖的欣赏,张岱以为,“雪�t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锩桑�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西湖于他,不论冬春,不论日夜,不论晴雨,都是美的,而这种种的美,都是由于他的深情领略。所以他一直以为唯有自己才是西湖真正的知己,是他心中这位西子眼里唯一的情一人,“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西湖》),唯有他最能深刻领会她的性*情、她的韵味、她的美丽、她的哀怨、她的快乐、她的寂寥……所以,他才会总要等到游客散尽之时,才纵舟西湖,“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伴着那“拍人”的“香气”,进入那“甚惬”的“清梦”(《西湖七月半》);所以,他才会唯愿与西湖相约于无人的雪后清晨,与她独处,和她对话,再无外人能够介入他们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温馨。

  我想,在这种心境之下,意外地遇见金陵客,他的兴致是无论如何好不起来了的。

  了解了这些背景,才可能理解他的特立独行、他的寡言少语、他冒寒看雪的强烈的冲动、他偶遇外人的淡淡的落寞。在文中,我们看到了旷达与痴情共同酿成的纯美的意境。虽有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们若错将《湖心亭看雪》当作一篇山水游记来欣赏,而对作者的心灵语言不予解读,等闲视之,恐怕我们倒是唐突了名士和名士的佳作了。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2

  落梅风・咏雪原文

  作者: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落梅风・咏雪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注释

  ⑴白占:强取豪夺。

  ⑵吴民: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原作“无民”。《全元散曲》校记:“疑‘无民’为‘吴民’之讹。如作‘吾民’亦通。”

  ⑶难道是:哪里是。祥瑞:瑞雪兆丰年。

  落梅风・咏雪赏析

  此曲借咏雪讽刺豪强恶霸,为百姓鸣冤,寓意深刻。据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十六载:“张士诚据苏时,其弟士德攘夺民田以广园囿,侈肆宴乐。一日雪大作,士德设盛宴,张女乐,邀明善咏雪,明善倚笔题云……”。写作亦有特色,如任讷所云:“此词锋利无匹,足令奸邪寒胆,自是快事。尤好在咏雪甚工,无一语蹈空也。”(《曲谐》)。作者为失地农民喊出了**的声音。此曲对雪大声斥责,指出其冻**的罪恶行径,沉痛严峻,显示了元人北曲犷悍朴质的风格。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清*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稻∶坊ㄎ藓靡猓�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赏析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赢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上片忆旧。

  第一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赢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赢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

  第二层“�稻∶坊ㄎ藓靡猓�赢得满衣清泪。”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挡行荆�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赢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赢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赢活。赢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赢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稻 倍�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得罚�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赢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

  第一层“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赢华。”“赢华”意为赢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

  第二层“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赢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赢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赢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F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注释

  ?�担�ruó):揉搓。

  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萧萧两鬓赢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故应:还应。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大多研究者认为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传本《梅苑》收录署名李清照五首咏梅词。其中《满庭芳》《玉楼春》《渔家傲》三首系早期所作,被收入《梅苑》无可怀疑。这首《清*乐》便是写于李清照晚年的,是词人对自己一赢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年参加宏辞科考试,陛下出的题目有以“西山晴雪”作诗。

  阳光照耀在云间,犹如五色灵芝仙草。俯仰生姿的鸳鸯宫瓦,参差反射着青碧光彩。西山晴雪的美景,如今重新进入了诗篇。

  故都遭遇敌军的烧杀劫掠,城郭已化为焦土,而存活下来的残花依然在万年久远的枝头萌发。在那年江令郎独自归来的时候。

  注释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韵,下片三句两*韵。

  宏辞:金章宗明昌初年,为选拔超常人才,特设的制式科目,又叫博学宏词科;御题:即皇帝的命题。

  五色芝:即祥瑞的灵芝,古称仙草。五色,指彩云,写祥瑞的气象。

  “鸳鸯”句:指宫殿上的琉璃瓦,仰为沟,俯为脊,脊上雨水往沟里流下。因俯仰之边相扣,故喻鸳鸯。差参,高低错落叠放。

  三月火:指项羽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后世遂以“三月火”为遭劫之典”。这里指蒙古军攻汴京,放火焚毁宫室。当年,金灭北宋时,亦然。汴京屡建屡遭浩劫。

  万年枝:指年代久远的大树。

  江令:指南朝陈国之江总,字总持。好学,能文。尤善五七言诗。陈后主即位,授尚书令。大权在握,伤于浮艳,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陈亡人隋。后来诗文中以江令喻有文才之人。作者以江令自喻,慨叹沦为遗民的伤痛。

  赏析

  词的上片,作者回忆二十年前,汴京的灿烂与辉煌,以及御题赋诗的憧憬。下片则写遭劫后的破败荒凉,以及亡国之臣的失落。全词运用简明对比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余地。该词采用今昔盛衰对举之法,写世事之变迁,道无尽之哀感。

  词的上片追忆往昔盛况。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灵芝,能益精气,强筋骨,久食延寿,旧来以为兆瑞之草。如《神农芝论》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祥焉。汉朝有灵芝生于宫,每每君臣欢庆,大赦天下(见《双书》《东观汉记》等)。此词谓皇宫所生五色神芝,借以象征太*盛世。虚处着笔,正、反映射全篇。下面一句是说,丽日照耀下的宫殿,红墙绿瓦,流光溢彩。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如《长恨歌》云“鸳鸯瓦冷霜华重”,即指此。亦称鸳瓦,李庾《东都赋》所云“鸳瓦鳞翠,虹梁叠壮”即是。以上只两句,即将国运昌泰的气象勾勒了出来。“西山晴雪人新诗”,是景致,是文事,也不无怀念旧君之意。作者于词下自注云:“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以上怀旧,只用侧笔出之,与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云云之正写不同。于此又可见词与诗在表现方式上有直婉的不同质素。

  词的下片文情陡转,与世事突变合拍。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三月火”,是对蒙古军队的愤怒控诉。“万年枝”,盖谓社稷倾覆,故都化为一片焦土,而花儿犹自开落,成为人世变故的见证。两相对照,愈见物是人非。末句“他年江令独来时”,强调“他年”、“独来”,显然突出了词人旧地重游,一来表明词中所写均为自己此行所见所感,二来表明自己和江令一样已是沦为异族臣民。一个亡国遗民来到残破不堪的故都,此情此景,难以为怀。其深沉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自在不言中。全文上结晴雪入诗,下结江令独来,一文事,一文士,有照应勾连之妙趣,通体停匀,双结工稳婉转。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公元1245年(蒙古乃马真后四年)。这一年,词人因三女迁葬事重回汴梁。金亡已十多年了,亡国之臣重游故都,观看眼前景象,联想起往年科举考试的题目,自然感慨万千,由此他写下这首词抒发痛悼故国的深情。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5

  三部乐・商调梅雪原文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n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注释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堕睫:落泪。

  注释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suì)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堕睫:落泪。

  鉴赏

  这首词写梅写雪写心情。上阕主要写雪景写梅态。“浮玉”句写出了雪景之凄清之美妙,“夜窗垂练”真是一幅极好的景致。“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写出红梅初放时的情态和神韵。“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则由景物描写转入情事叙述。下阕写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即非简单的男女之爱又非明确的思乡之情,其中蕴含着一种敏锐的忧虑。上阕集中笔墨,采用衬托、比拟等手法,写梅写雪。其中亦有人,是欲折梅寄梅的远行人;下阕则放开景物,专心抒情,写闺阁中念远人。写清瘦、写思绪、写情意、写愁苦,然而却写得很含蓄。上片写寄梅是欲折而未折;下片写寄书是欲写而未写。这首词的妙处,也许就在于此,将深邃细腻、复杂难言的感情寄寓于景物,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9)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翻译

  在高堂白壁之上,有一幅海上仙山图。举烛前观,但见沧洲清逸,招人欲去。

  仙山高峻峥嵘,四周洪波汹涌,神山光华匹照,犹如丹丘,遥隔大海,可以直望赤城。

  山中岗气已灭,山光清明一片,好像是山阴晴后之雪景。

  碧溪回流宛转,却寂然无声,就好像秦人在月下偷看桃花源。

  见此图画,胸中了然,清人心魄,好像在叠嶂之中听到了秋猿的叫声。

  与君对比,欢赏不已,于是放歌高吟直到天明。

  回首看见画中的海客高扬云帆,便不禁产生了入海求仙的出世之思。

  注释

  壁画:画在墙壁上的画。

  粉壁:白壁。

  蓬瀛:指蓬莱、瀛洲等海上仙山。

  沧洲:水滨之地,多指隐备所居之地。

  皎:清楚。

  丹丘:亦作丹邱,神仙所居之处。

  赤城:山名,任今浙江天台县北。

  岚气:山中雾气。

  山阴:县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晴后雪:谓雪后山川景色之美。此处暗用王子猷山阴雪夜访戴故事。

  回溪:言画中回旋的溪流寂然无声。

  花源:即桃花源。此用陶渊明《桃花源》故事。

  明发:黎明、天明。

  却顾:再看。却,副词,再。

  海客:海上的船客。

  云帆:船帆。

  溟渤:溟海和渤海,泛指大海。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欣赏壁画的过程与感受。全诗可分为两段。

  首二句点题,写晚上秉烛观看壁画,壁画中画的是山水。第三句概括山水特征:水,洪波汹涌;山,高峻峥嵘。第四句写诗人对壁画的总体印象:就像处在仙境里隔海遥望赤城山一样。五六句说山水间没有雾气,景物清晰得就像山**上雪后初晴那样美。七八句说壁画中虽然流水回旋,可是听不到丝毫的湍流声,幽静得就像避乱之秦人处在桃花源一样令人安详。桃花源本来幽静,月下桃花源则更为安静。“窥花源”以上八句写观壁画。

  最后六句写诗人观画后的感受。感受之一,心神清净。静极生动,反而觉得在壁画的层峦叠嶂中有秋猿哀鸣。感受之二,欢。因欢而放歌行吟,直至翌日清晨。感受之三,第二天清晨再观画,看到了海客扬帆,诗人于是产生了壮阔的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依照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再造出来的,用以表现整个画面意境的艺术意象,是这样迷离,可是细加体味,其暗示性又是那样丰富,不仅不妨碍反而极大地吸引和调动读者,以其丰富的艺术联想去悉心感受它。虽嫌迷离,终觉美好。无怪乎诗人烛照此景而生仙游之想。不写具象写意象,不从实处描摹,而从虚处传神,画之所长,诗之所短,力避之,画之所短,诗之所长,力扬之,正是此诗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画鸭 元朝

  揭傒斯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画鸭》注释

  细:这里指刚出土的`小草细嫩、细小。

  春雏(chú):这里指春天刚孵出不久的小鸭。 雏:鸡、鸭及禽类的幼子。

  茸茸 (róng róng):柔软纤细的绒毛。这里指小鸭子还没长出翎毛前的细小茸毛。

  应:应该,应当。这里含有推测、猜想的意思。解:懂得。 自呼名:呼唤自己的名字。

  《画鸭》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画着小鸭、嫩草等等景物。画尽管画得栩栩如生,但它是静的,无声。把静的画面用诗的形式写出它的动来,把无声之物赋予它以应有的声音,这就要看题画者的艺术才能了。这首诗就是根据诗人的观察、体会和想象,把画题活了。诗的大意说:春草虽然细嫩,却还正在生长,春天刚孵出的小鸭,喂养得渐渐成长起来。满身细密的绒毛已经能辨别出不同的颜色,它们不停地“鸭鸭”地叫着,大概是懂得呼唤自己的名字了。

  这首诗写得富有儿童情趣。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寒菊 / 画菊 宋朝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寒菊 / 画菊》译文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寒菊 / 画菊》注释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寒菊 / 画菊》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游朝俯首游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游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游情怀。“抱香诗,喻指自己高洁游民族情操,“北风诗,双关语,暗示北凋来游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诗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游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游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游“趣诗,既指菊花游傲风拒霜、独放光华游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游高洁坚贞、真淳自得游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游“采菊东篱下诗、 “此中有真意诗游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诗游说法,云: 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诗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游题旨是相同游,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游深刻内蕴。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这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诗。北风在南宋文学家游笔下象喻来自北凋游贵族统治集团游侵扰。“枝头抱香死诗比“抱香枝上老诗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诗和“不随黄叶舞秋风诗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诗字带来了些许佻达游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游是,前者点出“北风诗,分明指向起于北凋游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诗游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游至死不渝游崇高民族气节。

  这首诗游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游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游同时,摅写了郑思肖游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游自然美,菊画游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游人格美,使菊花形象游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游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游审美体验和深睿游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寒菊 / 画菊》赏析二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寒菊 / 画菊》创作背景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画 唐朝

  王维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画》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画》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画》创作背景

  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级小学语文等教材中编入此诗时,作者一栏里即是“宋·佚名”。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 5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赏析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兼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这是一首题画诗,是徐渭题咏王冕《倒枝梅画》的。

  王元章即王冕,他是元末明初诗人、画家,字元章,号竹斋,别号梅花屋主,浙江诸暨人。徐渭和王冕在经历和个性上有些共同点。王冕主要生活在元代,屡应进士试,都不中。也不屑做州县小官,只临死那年,朱元璋授以咨议参军之职。王冕的性格卓荦不群。徐渭生活在明代,也是屡试不中,终身不得志功名。只做过幕客,没有官职。徐渭生性放纵,不愿受传统礼法的束缚。他和王冕都喜欢游历,都会书画诗文。可能正是两人的这些共同点,使徐渭看到王冕的《倒枝梅画》有了写这首题画诗的灵感。诗通过评论王冕的倒枝梅花图,抒发自己对世道不公,仕途黑暗的愤慨之情。

  这是首七言绝句。前两句评论王冕作的倒枝梅花图的特点。从梅花的颜色和气味肯定梅花具有洁白的姿态,独有的芳香,她的神韵可以压倒其他花的俗气的姿态。王冕不能再画梅花高高挺起的梅枝。为什么不能再画梅花的高枝呢?因梅花本身的色、香所具有的特点,不画高枝也能展示其特有的神韵了。

  后两句就王冕梅花图再引申发表议论。联系当时社会生活里种种不公*的现象,作者愤恨地指出,从古以来,世上庸俗的人看待万般事情总厌恶高尚的风格。这话实际上从时间之久,到事情包罗之广,同情具有高尚风格的人,而对厌恶甚至迫害具有高尚风格的人恶劣世俗加以抨击。正因为世俗不公,所以最后又回到王冕的画上来,不能责怪王冕把梅花的枝头画成下垂到地面了。

  徐渭在《自为墓志铭》中说自己“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免袒裼tǎnxi)似玩,人多病之。”(身份低贱,个性懒惰而且耿直,所以害怕与贵人交往好像很骄傲,与众人相处不免敞开外衣,露出胳膊,好像玩世不恭。人们多指责我。)他这样的性格豪放不羁,在当时社会不为世俗所容也就不奇怪了。他的这首题画诗也是他发泄对世俗社会不满的表现。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扩展10)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1

  燕归梁·凤莲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注释

  裾:衣之前后皆可称裾。“曳裾时”,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态,详下注。翠云、

  绛霞:指舞衣,又点缀荷叶荷花。

  手双垂: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

  急鼓催将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却无关。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节拍转急。

  琼:训赤玉,可喻红莲。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莲。

  注释

  虽题曰“风莲”,非泛泛咏物,只借以起兴,却不放在开首,放在结尾。兼详下注。

  本篇主句。“唐宫”,咏古伤今,下所写舞容,殆即“霓裳羽衣舞”。

  衣之前后皆可称裾。“曳裾时”,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态,详下注。

  翠云、绛霞:指舞衣,又点缀荷叶荷花。

  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

  急鼓催将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却无关。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节拍转急。

  琼:训赤玉,可喻红莲。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莲。

  题曰“风莲“,借舞态作形容,比喻虽切当,却不点破,直到结句方将”谜底“揭出。这样似乎纤巧。然全篇托之于梦,梦见美人,醒见荷花,便绕了一个大弯。若见荷花而联想美人原*常。今云”春昼梦唐宫“,初未说见有”风莲“也,若梦境之构成,非缘联想;如何梦中美女的姿态和实境荷花的光景,处处相合呢?然则”见荷花被风吹“者,原为起兴闲笔,这里倒装在后,改为以景结情,并非真的题目。词以风莲喻舞态,非以舞态喻风莲也。文虽明快,意颇深隐,结构亦新。

  赏析二

  试设想这样一个境界:当残暑季节的清晓,一阵阵的凉风,在水面清圆的万柄荷伞上送来,摆弄得十里银塘红翠飞舞。这晓风,透露给人们一个消息,莲花世界已面临秋意凋零的前夕了。这是空灵的画境,是迷惘的词境。怎样以妙笔去传神,化工给词人出下了这一个不易着手的难题。

  在这首词里,词人通过他灵犀一点的慧思,在笔底开出了异采绚烂的花朵,幻出了一个美绝人天的'梦境。出现在梦里的莲花,完全人格化了。她是唐代大画家周昉腕下的唐宫美人,她是在作霓裳羽衣之舞。沐浴在昭阳春昼的旖旎幻境中的她,绛裙曳烟,珠衱飘雾,玉光四射,奇丽袅娜的身影,回旋在人们心上,是非常难以恝置的美艳的传奇。而它的背后已带来了燃眉的邦国大祸。果然,撼动掀天雨点般的急鼓,惊破了舞曲,惊散了凤侣,一晌贪欢的梦境霎时幻灭。“梦回不见万琼妃”,词人声泪俱下地唱出了宗国沦亡的哀歌。“见荷花,被风吹”,这么临去秋波的一转,点明本题,让上面的梦境完全化为烟云。说她是琼妃也好,是荷花也好,幻想与现实,和谐地交织成为完美的艺术图案。

  这词的艺术构思,迥出于寻常蹊径之外。莲华不易传神,风莲更不易传神,咏风莲而有寄托,更难,有寄托而不见寄托痕迹,难之尤难。作者巧妙地通过了梦,通过了拟人化的形象,通过了结层画龙点睛的手法,好像绝不费劲地达到了如上的要求。这是莲,但不是泛泛的莲,而是风中的莲。如果说翠仗绛衣是一幅着色画,那么彩凤惊飞的神态,更是画所不能到。读者读这首词,须得理解作者是宋末的遗民,是南宋亡国历史悲剧的见证人,透过这奇幻浓郁的浪漫主义风貌,去探索它的现实性,它将会使读者更加感到怅惘不甘,当时南宋沦亡的挽歌,还会在读者的灵魂深处荡漾着。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词,但寄托不同于影射,更不是要使读者去猜谜,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这首词,即使撇开它的寄托意义不谈,仍然是一首咏风莲的绝唱,给人以美的享受。清代常州派词论家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说:“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缳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以无厚入有间,既*已,意感偶生,假类毕达,阅载千百,馨欬弗违,斯入矣。赋情独深,逐境必寤,酝酿日久,冥发妄中;虽铺叙*淡,摹绘浅*,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笑啼,乡人缘剧喜怒,抑可谓能出矣。”这首《燕归梁》好就好在入而能出。

  赏析一

  蒋捷素喜咏莲花,这首词是其咏风莲之作。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在词中的想象之中,她是作霓裳羽衣之舞唐宫美人。景境迷离,裙禝飘雾,伴随着光茫四射的身姿,在人心头不断回旋。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了舞曲,一晌贪欢的梦境霎时幻灭。“梦回不见万琼妃”,是一曲故国亡落的哀歌。结句点题“见荷花,被风吹”,临去秋波的一转,使梦境完全化为烟云。

  这首词给人一种极美的境界。暑意稍返的日子,晨曦初透天边,凉风**,挽起水面的许多荷伞。十里河塘一片飞舞。虽然荷花面临秋天,将要凋零,这在刻画境界中,读者似乎仍可体会它的空灵和迷惘。

  一篇好的词作不在于它要表现什么,首先应该看到它的词境的营造。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这首词是一首咏风莲的绝唱,和蒋捷咏白莲的词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艺术构思,词人也有“特异”的思想。用风莲来传神,来表达寄托之情,而不着痕迹。作者通过梦的方式,将风莲拟人化。行文流畅。而意境尤深。作者在词人通过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为南宋王朝写了一首挽歌。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咏燕 / 归燕诗》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翻译

  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

  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注释

  海燕:在中国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成为海。“海燕”即指燕子。

  虽微渺:虽然卑下低贱。

  亦:也。

  泥滓:泥渣。

  贱:卑贱。

  玉堂:玉饰的殿堂,宫殿的美称,这里暗指朝廷。

  绣户:华丽的居室,隐喻朝廷。

  时:时而。

  双:成双。

  华堂:与上文“绣户”同义。

  竞:竞争,争夺。

  鹰隼:鹰和雕,泛指猛禽。

  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对另一方。

  创作背景

  作者是唐玄宗开元(713-741)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张九龄屡次顶撞唐玄宗,再加上李林甫从中作梗,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觉察到皇帝对自己心生不满,终于向李林甫低头,写下这首诗赠与李林甫。

  鉴赏

  《归燕诗》是一首咏物诗,所咏的是将要归去的燕子,但诗人并没有工细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风神,而是叙述与议论多于精工细雕的刻画,是一首妙用比兴、寓意深长的诗。

  首联“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从海燕“微眇”写起。诗人作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是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因而遭到李林甫等毁谤,从此以后,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那年被罢相。诗人在此借“海燕”之“微眇”来隐喻自己微贱之身,暗含着自己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对句“乘春亦暂来”,这一句承上“海燕”而来,表面是说,海燕乘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来,即使时间不长但也来了。诗人借燕子的春来秋去来暗示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一个“暂”字,不仅说燕子也已经来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来朝为官时间不长。这一联,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为民做事,忠于朝廷的情怀。

  颔联“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这一联承上联想“燕子”而来。出句“岂知泥滓贱”中,“泥滓贱”喻指李林甫之类的小人。燕子衔泥筑巢,而不知“泥滓”之贱。这里,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对李林甫这样的小人还认识是不太清楚。一个“贱”字,不但写出了李林甫这样的卑微,也表现出诗人对李林甫之流的厌恶。出句“只见玉堂开”,这里,诗人以燕子出入“玉堂”之中,衔泥作窠的辛苦,比喻自己在朝廷为相而日夜辛劳之状。诗人以物喻人,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含蓄蕴藉,不但引起读者的思考,而且也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的空间。

  颈联“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这一联紧承颔联中的“玉堂开”而来。在对偶中,具体表现出自己为朝廷效忠和大度的胸襟。诗句中的“绣户”、“华堂”和前面的“玉堂”都是隐喻朝廷。“双”即指诗人和李林甫两人。“时双入”即每天双双(指诗人和李林甫)进入朝廷。这里,诗人表现了自己没有把李林甫当成有敌意的人,从而表现出诗人为了朝廷而忘记个人的私事,也表现出诗人为朝廷、为国家而所具有的开阔心胸。出句“华堂日几回”中的“日几回”即每天进出几次。这里,诗人通过数量词表明了工作的繁忙景象——来去匆匆,更表现出对朝廷忠心耿耿。

  尾联“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这一联集中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忠诚而忘却自己之情。出句“无心与物竞”,意思是说,我没有心思和精力与外物竞争,实际上表明了诗人尽心工作,为朝廷效力。末句“鹰隼莫相猜”,这里,诗人表面写的“猛禽”,实则是诗人在告诫李林甫之流,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不必猜忌,更不必中伤(也许哪天我要退隐了)。那时候,朝廷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得不退让,但心中不无牢骚和感慨。这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吊张曲江序》中称张九龄被贬之后说:“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可见,诗人张九龄在面对强敌对手时,清醒与明智,也看出张九龄在文学创作中的巧妙——以物喻人,含蓄蕴藉。

  这首律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如“轻缣素练”(张说评张九龄语)一般。它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作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归燕诗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原文: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译文

  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

  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注释

  ⑴海燕:在中国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成为海。“海燕”即指燕子。

  ⑵虽微渺:虽然卑下低贱。

  ⑶亦:也。

  ⑷泥滓(ní zǐ):泥渣。贱:卑贱。

  ⑸玉堂:玉饰的殿堂,宫殿的美称,这里暗指朝廷。

  ⑹绣户:华丽的居室,隐喻朝廷。

  ⑺时:时而。

  ⑻双:成双。

  ⑼华堂:与上文“绣户”同义。

  ⑽竞:竞争,争夺。

  ⑾鹰隼(sǔn):鹰和雕,泛指猛禽。

  ⑿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对另一方(发出动作)。

  参考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xx年3月第2版.

  创作背景

  作者是唐玄宗开元(713-741)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张九龄屡次顶撞唐玄宗,再加上李林甫从中作梗,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觉察到皇帝对自己心生不满,终于向李林甫低头,写下这首诗赠与李林甫。然而李林甫并不心慈手软,很快借严挺之事件毁谤张九龄,导致其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燕归梁·双燕归飞绕画堂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云衫侍女,频倾寿酒,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

  翻译

  燕子双双归来,围绕画堂翻飞,好像在留恋如彩虹艳丽的雕梁。此时有清风和明月相伴,正是美好的时光,更何况还有盛大的宴会呢?

  侍女们身穿飘如白云的衣衫频频为宾客们倒酒,而且特意为大家献上乐曲。宴会上的熏香使得大家沉醉。我愿祝贺这样美好的时刻延绵长久。

  注释

  燕归梁:词牌名。五十三字,上片四*韵,下片三*韵。调见《珠玉词》,始创于晏殊。

  虹梁:如彩虹艳丽的雕梁。

  云衫:飘如白云的衣衫。

  加意:注意,特意。

  延长:从文渊阁苓为“筵”,非“延”。

  创作背景

  此调词作共有两首,均为祝寿词,是作者参加寿宴时献上的祝词。具体创作时间不清。

  赏析

  据《石林诗话》中载:晏殊“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节胜日,未尝辄废也”。这首词,正是他诗酒生涯的真实写照。这是一首描写盛宴之词。词的前二句“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一方面点出“燕归飞”之时,即为阳春之际,另一方面则是吟咏那富家气魄,因为穷人家是没有“画堂"和“虹梁"的。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晏殊作词所讲究的“气象”之意。去年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它们绕着那精美如画的厅堂穿来飞去,象是极为喜爱这美丽的虹梁一样。下面的“清风明月好时光”句,与上二句相互呼应。清风徐来、朗月空明,这本身就极为令人心情舒畅,更何况,在这时还有那华美的酒*开筵了。整个上片,以景而著称,以气象而称道。充满了畅快、轻松、富丽之感。

  下片,作者更加着意描绘盛宴之盛。那身着云一样美丽衣衫的侍女,频繁倾倒着美酒佳酿,身怀绝技的艺人们,鼓动着笙簧,演奏着优美的乐曲。玉炉中飘出阵阵的幽香,最后词人以“庆佳会,祝筵长”作结,从而预祝这种佳节盛会,这种喜庆美筵能够永存。

  词如词人所说:“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道:“美成(周邦彦)词多作态,故不是大家气象,若同叔(晏殊)、永叔(欧阳修)虽不作态,而一笑百媚生矣”。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5

  红窗月·燕归花谢原文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翻译

  花儿凋谢,燕子归来,遵循节令又过了清明。风景是一样的,但心里却是两样的愁情,都在思念着对方。好像还记得那次在回廊里相逢,我们互相发誓要相爱三生,永不分离。

  我们在丝绢上写就的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的星星一样清晰可见。说道不辜负你我的密约,这丝绢上的深盟即可为凭。说罢已是深夜,一丝清淡的露珠湿了银色的屏风。

  注释

  因循:本为道家语,意谓顺应自然。此处则含有不得不顺应自然的意思。

  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乌丝阑纸: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

  历历:一个个清晰分明。

  孤:辜负,对不住。

  香露:花草上的露水。

  银屏:镶有银饰的屏风。

  赏析

  这首词几乎全是抒吐对往日恋情的回忆,一双爱恋的人两情相许、郑重盟约的情境,深挚动人。词人对当时景象的宛然追忆,浸透了离别的酸楚。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与追忆往昔。“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燕子归来,群花凋谢,又过了清明时节,首句交代了时令,即暮春时节。词人用“燕归”来暗指世间一切依旧,可是自己所爱之人却不能再回来,所以才会“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

  词到下片.纳兰睹物思人,发出了旧情难再的无奈慨叹。“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在丝绢上写就的鲜红篆文,如今想来,就好像那天上清晰的明星一样。“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丝绢上写的是当初二人的海誓山盟,这些文字作为凭证,见证了不要相互辜负的密约。然而,誓言也会有无法实现的一天,如今回忆起往事,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眼泪止不住流了出来,打湿了银屏。词到“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时戛然而止,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