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

首页 / 赏析 / |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希望夏日天再长一些。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ì):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箪食固定读dān sì[如箪食壶浆,箪食瓢饮],指装在竹篮里的饭食,食不单独作名词讲)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盼望。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15)悬:挎着。

  (16)敝(bì)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shuì):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然。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赏析

  《观刈麦》是诗,诗人白居易在作品中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第四层六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4

  观刈麦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5

  观刈麦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观刈麦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浆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爱惜。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15)悬:挎着。

  (16)敝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缴纳租税。

  (19)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却。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阅读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1)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3篇)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2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赏析二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2)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3篇)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3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希望夏日天再长一些。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ì):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箪食固定读dān sì[如箪食壶浆,箪食瓢饮],指装在竹篮里的饭食,食不单独作名词讲)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盼望。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15)悬:挎着。

  (16)敝(bì)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shuì):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然。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赏析

  《观刈麦》是诗,诗人白居易在作品中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第四层六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3)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五)份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观刈麦

  白居易〔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但:只。惜:盼望。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我:指作者自己。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岁晏(yàn):年底。晏,晚。念此:想到这些。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赏析二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观刈麦

  [唐代]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嵴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嵴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o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唿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3

  观刈麦

  白居易〔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但:只。惜:盼望。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我:指作者自己。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岁晏(yàn):年底。晏,晚。念此:想到这些。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赏析二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贞元二十一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韵译

  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

  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

  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x的阳光。

  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

  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

  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x “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贾文昭)

  赏析二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4)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10篇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1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柳》译文

  杏花在细细的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

  夜晚的露珠轻柔的拂去深绿色柳叶的尘沙。

  柳枝也有他风流的一面呀,

  悄悄的倒映着钱塘美女在夜色中点灯梳妆。

  《柳》赏析

  这首小诗写得清雅别致,题为“柳”,全篇不带一个“柳”字,却处处有着“柳”的影子。开头“晓带轻烟”四个字为整篇诗作定下了轻淡飘渺的色彩基调。“晚凝深翠”,颜色浓了一些,晨光过后,带了一些暮色。

  “长条别有风流处”,这句显得极有动感,同时又饱含着诗人的情感。柳条长飘的动作化在“风流”二字中。

  最后一句是柳丝的画面,“密映钱塘苏小家”,好一幅江南春色图。

  身为政治家的寇准竟也能够写出如此清新别致的诗作,而且毫不做作,感情自然地流露。想来该是政治生涯的疲倦吧!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冬柳

  唐代: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译文及注释

  柳汀(tīng)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水边成行的柳树斜对着我的窗子,衰败的.枝条,零零落落地堆积在江岸边上。

  柳汀:柳树成行的水边*地。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这时寒风吹过,把柳树的枯枝吹断,惊起一双双正在江边栖息的寒鸥。

  译文

  水边成行的柳树斜对着我的窗子,衰败的枝条,零零落落地堆积在江岸边上。

  这时寒风吹过,把柳树的枯枝吹断,惊起一双双正在江边栖息的寒鸥。

  注释

  柳汀:柳树成行的水边*地。

  简析

  此诗的一、二句写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态,是静景。诗人住在郊外,不写自己的窗刚好对着一行柳树,而写柳树对着诗人的门窗,显得新奇别致。三、四句转而写动景:霜风劲吹,枯枝断落,鸥鸟惊飞。诗人用精炼的笔墨,描绘出一幅鲜明的画面,有声有色,形象十分生动,让人感受到冬天早晨江边的寒洌、冷清。全诗不仅立意构思新奇别致,而且题材也不袭故蹈常,读者在鉴赏时应特别注意这一写作特点。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原文: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r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依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上,罗裳轻舞随风飘。摘下两片石榴叶,想要留给谁?如果说有情的话,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独地送走夕阳。希望借助东风(春风)的力量讲心中话给你听,无奈东风劲,尽吹散。

  注释

  ①越罗句:谓其衣着华美。 越罗,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

  ②石榴:石榴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

  ③著力:用力、尽力。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写一女子怜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态。其中“采得石榴双叶子”和“只应无伴送斜晖”之句,又透露出她怀春的幽凄孤独之意。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4

  原文: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

  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

  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1|1绵。

  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

  今年老去年。

  译文

  庭院下的柳树还有奏歌曲,花丛间也有姐妹在嬉戏。还记得当年在青楼时的那些事,在月光下红窗前写封书信,谁又能替我寄给小莲呢?

  烛陪人落泪,春蚕吐丝,诉说着无尽的凄楚。乌黑的头发又能经得起多少次生离死别,未必能像断弦一样无情。今年依旧比去年还要衰老。

  注释

  破阵子: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唐太宗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曾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韵。

  小莲。人名。

  绛(jiàng)蜡:红蜡烛。

  等闲:无端。

  吴蚕:吴地的蚕,江苏一带盛产蚕丝,故称“吴蚕”。

  到了:到底。

  绿鬓(bìn):指乌黑的头发。

  无情无断弦:像断弦一样无情。

  赏析:

  开头两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欢乐,有人物,有活动,有环境,写得充实而概括,表现了当时富贵之家的那种歌舞升*、安乐豪华的生活景象。在这个生活圈子的姊妹行中,便有令人思念的小莲。接下来,作者把前两句的描写归结为“春楼当日事”,并把这些回忆写成书信,想要寄给小莲。至此,笔锋陡转,“凭谁寄小莲”,因为不知小莲身在何处,这美好的回忆已无法与她共享了,由此不免引发感伤。

  下片开头,虽是化用李商隐的名句,但与原作并不全同,“等闲”、“到了”两个词语起了不小作用,使句意增加了一层无可奈何的感叹,既是“推陈”,更见“出新”,小晏这种艺术手段,尤其值得赞赏。最后三句,感叹人们都一年一年地逐渐老去,今天虽然仍是“绿鬓”,但毕竞承受不住愁恨的煎熬,然而又是仍在苦苦支撑,还不至于立刻就到“断绞”的地步。三句之间,环环相扣,委婉曲折,终于诉尽了九转回肠。

  全词描写词人对小莲的思念:大概是和小莲隔别很久了,消息不能通,思之歪切,不觉形于笔墨,往复,仿佛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螨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思。对一个歌妓能够这样真挚,可见词人对女性绝无轻薄的意思。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原文: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唐代:张泌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译文: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注释:

  钿毂(gǔ)香车过柳堤,桦(huà)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钿毂:金饰的车轮轴承,有眼可插轴的部分。桦:落叶乔木,皮厚而轻软,可卷蜡为烛。谓之“桦烛”。这里的“桦烟分处”,指朝廷考场。

  花满驿(yì)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chán)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玉蟾:月亮。古时传说月中有蟾蜍(癞蛤蟆),所以常以蟾指代月亮。

  赏析:

  这首词写驱车送别。上片写车过柳堤,马嘶桦烟,人已远去。“为他沉醉不成泥”一句,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依恋之情,如“成泥”,岂不是可以不走了吗?下片头二句写驿亭环境,用以表现女主人公送走情人后“含情无语”的淡淡哀愁。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6

  渔歌子·柳垂丝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翻译

  杨柳低垂着细长如丝的枝条,树上开满了鲜花,楚江**黄莺啼呜,春山笼罩在暮色中。划起一叶轻舟,驶出深深的水浦,缓缓唱着渔歌悠悠去。

  放下垂钓的丝线,斟满一杯美酒,遥望白云尽处的孤村。划过长长的沙汀,停泊在浅浅的渡口,惊起了一行栖息的沙鹭。

  注释

  渔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楚岸:楚江之岸。长江濡须口以上至西陵峡,古城楚江。

  棹:动词,犹言以棹划舟。

  垂纶:钓丝。

  醑:美酒。李白《送别》:“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汀:水中之洲。

  沙鹭: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鹭鸶(lùsī)。

  赏析

  上片前三句,用“柳垂丝”、“花满树”,描绘出开阔秀丽的背景,暮春天气,楚江**,垂柳轻拂,袅娜多姿,一树树鲜花,姹紫艳红,芳香四溢,沁人肺腑,更有莺歌燕舞,生机盎然,好一派明媚春光。这为作者春游渲染出欢快明朗的气氛。

  上片后三句,用“棹轻舟”、“出深浦”,写词人初游,他乘坐一叶扁舟,轻轻荡着船桨,悠闲自得地从一条小河上出发,刚刚漂入开阔的楚江之时,便听到悠扬的歌声,那歌声起处,但见早出的打鱼人,已经满载着鱼儿,穿梭似地往来于江上,各自回家,他们看着丰硕的收获,喜出望外,欣然而歌,吸引了游客。这里有渔船、渔人、游人、滔滔江水伴着高亢的渔歌,沓杂纷繁,热闹异常。

  下片前三句,描绘出一船船鲜嫩的鱼虾鳖蟹,令人垂涎。游兴正浓的词人,不肯作罢。过片“罢垂纶”之句,正是说他为渔郎之获吸引而垂钓长川,且喜有了可足美餐的收获,方才作罢。旋即以此嘉肴佐美酒,呼朋啸侣相斟酌,亦即词中所云“还酌醑”。这是一次饶有兴味的野餐,人们早自忘却了时光的流逝,直到酒足兴尽才准备回家。“孤村遥指云遮处”一句,即是准备返航时的一幅画面:已是暮云西遮,同伴们相邀返回,他们遥望着远方,相互指指点点,那天边依稀可辨的孤村,即是下榻的去处。

  下片后三句,则是写从沙洲返回的情景。用“深”字才形象性极强,暗示出已是夜幕降临时分,船儿在水上摸黑行进,难辨深浅,人们小心翼翼屏息而行的情状,可以想见。忽然间,“惊起一行沙鹭”,打破了万簌俱寂的江空。这一句以动写静,与上文明媚春光下的莺啼燕鸣、渔郎引吭以及鸣俦啸侣形成鲜明对比。

  该词写渔父生活之乐,抒避俗隐逸之思。全篇写景指事,宛转自如,犹如连载之湖山渔隐画轴,幅幅俱精,美不胜收。

  创作背景

  公元925年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对前蜀怀有故国之思,便向往江湖。李珣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过了一段时期的隐居生活,然后溯湘水而上,达广州,后来他在岭南生活了较长时期。这首词是词人乘船经过湖南、湖北一带有感而作。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7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翻译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种柳柳江边。

  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

  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耸立的树干将要耸入蓝天。

  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会引起怀念,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注释

  柳江:西江支流,流经今柳州市。当时亦称浔水。

  故事:过去的事情。

  推移:指时光的流逝。

  昔年:往年,历史。

  垂阴:指柳树遮阴。

  当:应当。

  覆地:遮盖大地。

  耸干:高耸的树干。

  会:能够,一定能。

  参天:高入云天。

  思人树:“思人树”作为赞美官员有惠政的典故。柳宗元在此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

  惠化:有益于民的德政与教化。

  赏析

  《种柳戏题》一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之所以说其“别具一格”,是因为柳宗元这位对待写作从来都比较严肃的诗人,在此诗中,却一改自己*时的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将一个严肃的主题,用嬉戏的笔调表现出来。

  首先可见到首联两句,先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仔细想来,种柳劳动也含蓄地暗示了其时间自然在春季。其中所提到的柳江,即西江的支流,流经柳州,此乃地点所在也。另外在语言上,诗歌一开始,柳宗元有意运用似乎有点“绕口”的句式,两句十个字,居然嵌入了四个“柳”字,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戏题”二字,又使读者感到极度新颖,极度别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

  而颔联针对上联所写发了一番感慨,先想像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谈笑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绝不是作者的自夸,实际上,作者心里非常明白,在他所处的时代里,作为地方上的最高长官,能亲自参加公益劳动的“一方诸侯”实在少之又少,因而有这样的自信。

  前两联柳宗元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展开描写,使诗题中的“戏”字落到了实处。后半段的戏笔的成分似乎已大为减少。在此两句中,诗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提出自己美好的希冀:硕大的树冠应当能遮蔽住骄阳覆盖着大地,高耸的树干一定能长大成材高人云天,坚信自己今天的举动将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后面画龙点睛的议论。

  而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努力造福于民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让人不禁感同身受。

  不过,虽然作者力图使这首诗基调轻松、语言幽默,但由于诗人的经历、秉性以及所表达的主题的需要,事实上,诗歌是越写越严肃,越写越接*自己的一贯风格的。

  纵观全诗,诗篇先在题目用“戏”笔写出重大严肃的主题,收到既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而又避免了空话大话,避免了自吹自擂的奇特效果,这样来写,首先为诗歌的风格定下了一个基调。然后,除了头一联是叙述事情,是实写外,其他各联,或为推测,或为希望,或为议论,总之都是虚写。这种诗歌结构,不太像唐诗,更接*于宋诗的风格。由此可知作者并不想把种柳劳动当作诗歌的中心来写,而是通过种柳这件事,借端说理,表达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做官准则。这思想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也许直到现在仍然有其不朽的借鉴意义。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此诗包含着风趣和幽默,但又不失丰富思想感情,细细读之,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作于柳州刺史任上,诗人到达柳州后,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努力兴利除弊,做了一系列有益州民的好事。此诗所写,即他亲自参加种树劳动的体验与感想。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8

  仙吕-翠裙腰-莺穿细柳翻金翅

  杨果

  【原文】

  莺穿细柳翻金翅,迁上最高枝。海棠零乱飘阶址,坠胭脂。共谁同唱送春词。

  [金盏儿]减容姿,瘦腰肢,绣床尘满慵针指。眉懒画,粉羞施,憔悴死。无尽闲愁将甚比,恰如梅子雨丝丝。

  [绿窗愁]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未委归期约几时,先拆鸳鸯字。原来则是买弄他风流浪子:夸翰墨,显文字,枉用了身心空费了纸。

  [赚尾]总虚脾,无实事,乔问候的言辞怎使。复别了花签重作念,偏自家少负你相思。唱道再展放重读,读罢也无言暗切齿。深吟了数次,骂你个负心贼堪恨,把一封寄来的书都扯做纸条儿。

  【参考译文】

  暮春间,黄莺儿金翅翩翩在柳枝间穿梭。可这女孩却只见海棠落红,仿佛满地胭脂泪,轻叹息,谁来一起送春去?

  女孩容颜消瘦姿色减,腰肢如柳似若折,闺床上尽那般的乱,尘也可见,也不知多少时未曾收拾啊?正想问问:这女孩怎是如此不知羞?问不曾出口,已见其眉邹色淡,面青无粉,真真是憔悴好如心里死。无事儿可做?却道是什么事也不做。闲愁满腹,恰象了梅子季节黄梅雨绵绵无绝休。

  忽然心跳动,闻得客来带书信,心儿喜欢人儿却是自怜伤。这信上,只不言何时归家,单单是件件虚事情满纸蜜语和甜言。好一封情书,假意都尽现,风流子不知女孩儿需疼啊!

  可,这假惺惺的问候他怎能说得出口?莫不是自己看错!急忙间,又展了情信念几遍,哎呀呀, 还是那风流*性全有,不见思念意。心实恨,丢开了不要理,可胸里气总不*。再又读,银牙几咬碎。确是个负心的小贼,不要再怜你与惜你!好你个冤家,只打你不到, 把你这荒唐信纸撕,聊解心头恨!

  【赏析】

  这是一套极富戏剧性的散曲,它通过一位女子接读一封不无虚情假意的“情书”的前后情态变化,将主人公既爱又恨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颇有生活气息。

  首曲写一派暮春景象:黄莺儿金翅翩翩,在柳枝间穿梭,一忽儿又飞上高枝。它们的歌舞,是主人公寂寞孤独的反衬。红色的海棠花瓣,飘落满阶,如泪洒胭脂,是主人公怨苦的象征。这里的写景不但十分关情,而且词语尖新俏丽,“金翅”、“胭脂”等字,色泽鲜艳。末句点出孤独送春之意,有水到渠成之感。

  次曲写主人公憔悴无聊的情态,反复形容。先说其姿容瘦损,继说其精神慵懒,既无心于女红,亦无心于修饰。凡此,皆因过度相思使然。“憔悴死”三字说到顶了,然后又巧设一比喻,说女主人公的闲愁,有如梅雨之绵绵不绝。叠字“丝丝”更有绘声绘形之妙。

  以上写主人公接信前的的百无聊赖和寂寞孤独,是为铺垫。第三曲则开始切入全曲中心事件——读信。先写见信后的心跳,“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欣喜与忧叹交加,正见她此时心情的复杂与激动。欣喜为有书信捎来;忧叹为未见交待确实的归期(未委归期约几时)。所以急急忙忙打开了情书想看个究竟。谁知信上通篇说了许多嘘寒问暖的话,果然没有触及“归期约几时”这个实质性问题。这才是期待有多高,失望有多重呢。即便他文章写得满漂亮,信上全是甜言蜜语、山盟海誓一类的艳丽词语(夸翰墨,显文字),却只是个虚情假意的“风流浪子”,还不及老实巴交的情种好!难怪女主人公一点也不欣赏他的才华。看来他真是枉费心机(枉用了身心空费了纸)。字里行间,活泼跳动着作家观察生活的机智和幽默,是曲中本色而上乘的文字。

  尾曲承上,先自愤愤不*:“这样的虚伪,这样不实在的假惺惺的问候不知怎么亏他说出口?”(乔问候的言辞怎使)全曲至此为一小高潮,以下作者却宕开一笔:女主人公疑心自己错怪了对方,把放下的“花签”又拿起来,实实在在看了一遍,觉得自己确实没有误会,才坐实了这桩公案。于是波澜又起,且来势更加猛烈——“读罢也无言暗切齿。深吟了数次”,简直象一个量刑的法官,最后做出了如下感情的宣判:“骂你个负心贼堪恨,把一封寄来的书都扯做纸条儿。”曲崽扯纸声中结束,极为精彩。

  看来作品的审美效果是“喜”,不是“悲”,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如果我们认为作者的用意仅在于揭露男子负心,那就太表面化了,且与作品气氛不合。其实这里更多的是崽玩味着女主人公那份自相矛盾的心理,即爱情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心态。在这里,恨,是因为爱;失望,是因为憧憬。今天她撕了信,如果明天他归来,那么一切又都会归于好。作者从生活中发掘出真(怨恨之情态)与善(爱恋之深挚)的矛盾冲突,给以轻松的披露,善意的挪揄,构成了一种喜剧的因素。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9

  原文: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帘卷玉钩斜。

  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译文

  她的纤腰如嫩柳般婀娜,白白的双手好像握着一团雪。当玉钩卷起车帘露出她的倩影,我便在她的车后紧跟不舍。随着车轮扬起的香尘,踏遍了京城大街,一直走进黄昏的暮色。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奁集》入“仙吕宫”。

  似带、如丝:都是形容柳的,即像带子像丝线一般的垂柳。这里以柳代女子之腰。

  酥:凝固的油脂,形容丰润柔嫩。一说团酥指蜡烛。握雪花,形容手上也着脂粉,如握雪花之洁白。

  玉钩:玉制的帘钩。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口。七香车:就是多种香料涂饰的华贵车子。

  赏析:

  温庭筠因为恃才不羁,触怒了上层社会,为其所不容,造成了他仕途不顺,屡遭失败。他常常与放荡子弟一同出入于酒肆青楼,冶游于花间柳畔。于是以对那个时代各阶层女性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作品。此词即为其中之一,通常被认为表现的是男子视角下的女子形象,也有人认为反映的是女子期盼男子归家。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10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翻译

  岸边的杨柳青翠茂盛,野鸟在那里藏其行踪。鸥鹭站在溪边觅食与世无争。*在咫尺的钟山被云雾遮盖,时隐时现显得朦朦胧胧。

  对着水面整理我的乌纱帽,水中可以看到我两鬓稀疏花白的倒影。故乡被金人占领,我的心情为此悲伤沉重,可无奈我人远在天涯无力可用。时光如梭,几日未来春天就已过尽,原来含苞欲放的桃花,眼下竟然已经残败凋零。

  注释

  岸柳可藏鸦:指已*暮春,浓密的柳条可以让野鸟筑巢。

  咫尺:距离很*。

  钟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

  乌纱:即乌纱帽,官帽。有时也为*民所服。

  两鬓苍华:两鬓已有了白发。

  创作背景

  《景定建康志》卷一八载:“节使吴公琚游清溪。有词呈野亭马公,野亭跋其后云:‘秦淮海之词,独擅一时,字未闻;米宝晋善诗,然终不及字。若公可兼之矣。辛酉季春,承议郎充江南东路转运司主管文字马之纯谨书。”’据此可知,此词是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吴琚游览清溪时所作。

  赏析

  上片以叙景开头,晚春时分,漫步在静静流淌的小溪边,岸上的柳树已经繁茂得可以遮挡住停歇、嬉戏的鸟儿。顺流而下,突然小路一转,清溪斜在面前,呈现在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忘机鸥鹭停立在汀沙上。其实,鸥鹭哪里有什么“忘机”的境界,分明是将情怀寄托于此。据《庄子・天地》载,灌圃者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意思是存在机诈权变的心计就会丧失纯朴洁白的品质,以致心神不灵,这是为天道所不容的。庄子应该是最早也是最彻底的一位认为“回到自然”才是恢复或**“人性”的思想家,人在日益被“物”所统治,被自己的财富、权势、野心、贪欲所统治。所以,中国文人要达到“不物于物”的精神境界,忘机鸥鹭便成为人们美好追求的化身。

  下片笔锋一转,思绪回到了现实,以水为镜,重整鸟纱,更是振奋精神,但水中映射的身影却又一次使他陷入沉思,两鬓灰白,时比一去不复返,当时的壮志情怀竟一时无处舒展,心有不甘,但年华已老,郁闷、幽怨之情无以言表。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词人望着眼前的春景,不禁感慨几日不来便觉晚春已至,怎耐得桃化也开了呢。恐怕并不是”春色老”,而是心已老、人已疲了。桃花不知人意,花开花谢自有其理,而文人此时感物伤怀多足闲仕途不顺,无法报效国家而致。

  这首词语言*实,感情真挚。以景抒情,以景寓情,是词人常用的写作方式,作者很好的运用了此法,表达感伤的心情。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5)

——《咏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

  《咏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咏牡丹 宋朝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咏牡丹》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咏牡丹》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咏牡丹》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咏牡丹》赏析二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咏牡丹》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与感,思念故园与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江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与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江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与”这和杜甫因安史与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咏牡丹》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然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陈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然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咏牡丹》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佳作。

  《咏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咏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佳作。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兵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咏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咏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佳作。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兵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咏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 4

  咏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佳作。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兵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咏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 5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翻译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

  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他虽身离官场,但心系魏阙,对国事非常关心。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传布人口的佳作。

  赏析二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兵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6)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1

  悯农二首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2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简介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翻译/译文

  【悯农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悯农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餐:一作“飧”。

  赏析/鉴赏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3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4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5

  悯农二首·其二 唐朝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其二》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其二》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