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首页 / 赏析 / |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 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鉴赏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们走进深山密林都有这样的经验:山中分明杳无人迹,却突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前后左右环视寻觅,又见不到一丝人影。诗的前两句,写的就是这种情境。能听到话语,人应在不远之处,然而竟不得见,可见山林之茂密幽深。山越深,林越密,就越寂静。按常理,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死寂。瑟瑟风声,潺潺水响,啾啾鸟语,唧唧虫鸣,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诗人让这些声音都消隐了,只是紧紧抓住偶尔传来的一阵人语声。在一切都杳无声息之中,这突然而至的“人语响”,显得格外清锐,似乎一下就打破了山中的寂静。可是,正如南朝王籍的诗所描绘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空谷传音,只会愈见空谷之空。这短暂的“响”,反衬出的是长久乃至永恒的空和寂。待人语响过,山林复归于静,而由于刚才的那一阵“响”,此时的空寂便会更加触人心目。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景”,日光,“返景”,夕阳返照的余晖。深林本就幽暗,林间树下有青苔,更强调了其幽暗。夕阳斜斜地投进深林,又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照映到青苔上。初初读来,会觉得这一抹余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线光亮,给冷冷的青苔带来了一丝暖意。但稍加体会就会感到,实际恰与此相反。斜晖带来的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这就譬如作画,在大幅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一点暖色,在四周冷色严严的包裹下,暖色只会显得微弱和孤立无援,绝不会改变整幅画的基调,而被衬托后的冷色,反而会带给人更深刻的感受。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照:照耀(着)。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鹿柴原文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鹿柴:“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但:只。闻:听见。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照:照耀(着)

  鹿柴拼音解读

  kōng shān bù jiàn rén,dàn wén rén yǔ xiǎng 。

  fǎn yǐng rù shēn lín,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

  相关翻译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

  一抹佘晖返射到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相关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来反衬空山的幽静,诗人着重从听觉方而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反照,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阳的画面。这首诗的语言*淡|自然却又有声有色,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诗人。通音乐、工&則。其山水丨1丨园诗恬淡、高远,讲究意境。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称五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照:照耀(着)。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 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鉴赏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们走进深山密林都有这样的经验:山中分明杳无人迹,却突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前后左右环视寻觅,又见不到一丝人影。诗的前两句,写的就是这种情境。能听到话语,人应在不远之处,然而竟不得见,可见山林之茂密幽深。山越深,林越密,就越寂静。按常理,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死寂。瑟瑟风声,潺潺水响,啾啾鸟语,唧唧虫鸣,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诗人让这些声音都消隐了,只是紧紧抓住偶尔传来的一阵人语声。在一切都杳无声息之中,这突然而至的.“人语响”,显得格外清锐,似乎一下就打破了山中的寂静。可是,正如南朝王籍的诗所描绘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空谷传音,只会愈见空谷之空。这短暂的“响”,反衬出的是长久乃至永恒的空和寂。待人语响过,山林复归于静,而由于刚才的那一阵“响”,此时的空寂便会更加触人心目。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景”,日光,“返景”,夕阳返照的余晖。深林本就幽暗,林间树下有青苔,更强调了其幽暗。夕阳斜斜地投进深林,又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照映到青苔上。初初读来,会觉得这一抹余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线光亮,给冷冷的青苔带来了一丝暖意。但稍加体会就会感到,实际恰与此相反。斜晖带来的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这就譬如作画,在大幅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一点暖色,在四周冷色严严的包裹下,暖色只会显得微弱和孤立无援,绝不会改变整幅画的基调,而被衬托后的冷色,反而会带给人更深刻的感受。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阅读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1)

——《海棠》原文及翻译赏析合集5篇

  《海棠》原文及翻译赏析 1

  玉烛新·白海棠

  朝代:清代

  作者:顾太清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译文

  雨后初晴,白海棠如同一位洗去了胭脂,身着素衣的清丽女子。风吹拂着显得慵懒娇憨的样子,从早到晚都是如此惹人怜爱。到了微寒夜晚,白海棠披上了乌衣,静静睡去。院子里寂静无声,银烛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白海棠发出微弱的香气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你的芳心如花朵初绽,能占几分春光?花儿们争奇斗艳,可是谁能像你那样素净清雅?你的神韵,堪称花中第一,让我在花前为你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吧。

  注释

  ⑴新雨:刚下过雨。亦指刚下的雨

  ⑵胭脂:亦作“胭脂”。 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艳的红色。

  ⑶缟(gǎo)衣:白绢衣裳。

  ⑷憨憨:痴呆貌,质朴貌。

  ⑸更漏:漏壶,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⑹乌衣: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

  ⑺盈盈:仪态美好貌。

  ⑻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⑼流水高山:指名曲《高山流水》。

  赏析:

  作者:佚名

  词作于庚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该年太清四十二岁。

  此词为咏白海棠,实则借咏海棠,抒写对美好情志的追求。可以这样说,素洁高雅的白海棠,就是词人自己。词中说,一番新雨初晴后,那白海棠像是被洗褪了胭脂,穿着洁白素色的衣服一样。按海棠以红色为多,白海棠为稀有品种。人们多见红色海棠,词人欣喜地形容白海棠为“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接着又形容它的可爱姿态:“东风倦倚,憨憨态”,说有着憨态可掬的样子。它“不管敲残更漏”,从白日到夜晚,都是这番惹人喜爱。到了夜晚“嫩寒天气”中,它睡着了,变成一种“乌衣”打扮,但却“微香暗侵襟袖”,仍然觉得有一股幽香透出。上片写花,是透过人的审美心理来表现的。其中浸透了人与花的交融,下片延续这一手法。“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这是赏花女子与花的对话。说花儿盈盈芳心,占尽春光,女子的芳心,也在春光中被花儿激发。在红装素裹的争奇斗艳中,赏花人独独赞赏这白海棠,“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还赞扬它的“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赞扬它在花中也数第一,有着清秀高雅的神态。花有肥腴之态,鲜艳之色,代表了一种富贵态,词人的审美欣赏却在于花中“净骨天然”的挺拔素洁,它代表了一种天姿国色,而且神韵高雅,不媚俗,非浓妆艳抹。词人以这里的白海棠为知音,表示要像伯牙与子期一样,在它面前弹奏“流水高山”一曲,为它慢慢弹奏,倾诉自己的芳心。交融对话,写得灵动活泼,借咏花,表达了词人的审美追求。

  《海棠》原文及翻译赏析 2

  海棠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

  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写海棠。“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空蒙”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南朝齐谢眺《观朝雨》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写爱花心事。第三句转句。诗人首先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担心“夜深花睡去”。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上面写“月转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个“只”,可以说虚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诗人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后是合句。

  诗人接着写道:“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为”之意。同时,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则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可以说,诗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当时已是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海棠》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原文: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遣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宣华,故蜀苑名。

  注释:

  ①点酥:喻美目。

  ②宣华:蜀王旧苑。

  ③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翻译:

  成都城南有一座蜀王的旧苑,尤其多梅,均为两百年古木。

  夕阳西下,旧苑大门紧闭。追念以往的兴旺与衰败,只留下一眼泪痕。淡淡梅花,依旧如初,衬出水中凄凉。凝固在哀愁之处,好似在回忆宣化旧事。

  路过来往行人别有一番凄凉的意味。折下花香,谁又将它寄到千里之外?独自站在江边,自知难相逢,回头骑马远去。马蹄声远去,只留下这楼独自倚靠。因而,这座别苑又的名字叫做宣化。

  赏析:

  这首词,作者借宫梅的“凝愁忆旧”,抒写自己对成都蜀王旧苑的凭吊。上片从旧苑梅花而引起怀古之情。下片因梅而忆人。“折幽香、谁与寄千里”,表现了诗人“别有凄凉意”。全词凄恻哀婉,幽雅含蓄。

  《海棠》原文及翻译赏析 4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

  珍重:珍视,看重。

  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胭脂:即胭脂红色。

  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

  秋阶:秋天的台阶。

  影:指海棠花姿。

  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

  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

  魂:指海棠花的品格。

  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

  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注释

  珍重:珍视,看重。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胭脂:即胭脂红色。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指海棠花姿。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魂:指海棠花的品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一样,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赏析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

  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海棠》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原文: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译文: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被翠叶笼罩着的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是那么均匀;颜色就好像被涂抹上浓浓的胭脂,光泽娇嫩。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我怀着满腔的情意,再三要留住花梢的露水;只怕它滴下花蕾的红艳,可惜了这片明媚的阳春。

  注释: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yān)脂(zhi)浓抹蜡痕新。

  笼:笼罩。豆颗:形容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胭脂:指红色。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嫩。

  殷(yīn)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殷勤:情意深切。花梢:花蕾的尖端。生红:深红,指花瓣。

  赏析: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写“未开海棠”的形态色泽。“豆颗”,豆子,此处借指花蕾。海棠花未开时,花瓣对合如豆状。像豆颗一样饱满的、小小的花蕾匀称地点缀在护惜着它们的翠叶之中。“轻笼”的“轻”,状写翠叶的欲笼未笼的情态,贯注了诗人对未开海棠的轻怜蜜爱。

  “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常用来形容花的颜色。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落”。此处以“胭脂浓抹”来形容海棠花蕾的红艳。恰如浓施胭脂的美人那样娇艳可爱,光采夺目。“蜡痕”,指海棠的花蒂,其状如蜡。梅尧臣《海棠》诗有“胭脂**滴,紫蜡蒂何长。”这里以“蜡痕新”来突出海棠花蒂的光泽,就像上过了蜡那样光泽闪烁。“轻笼”“浓抹”相对照,一写情,一描色,使未开海棠不仅有了人的感情,而且有了浓妆艳抹的美人的容颜。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转而抒情。诗人殷勤地嘱咐新生的海棠一定要把花梢上的露珠留住。倘若把那美丽的红色滴下来,就真要为春天而感到可惜了。

  “生红”,指花朵鲜活的红色。王安石《咏秘诗》“一撮生红慰不*”,元好问也常用“生红”来指代花,如“一树生红锦不如”,“生红点点弄娇妍”等。此处,以“生红”来呼应“胭脂”。诗人害怕晶莹欲滴的露水溶解了花上的胭脂,表现了诗人爱美的心情,同时把海棠花苞那红艳欲滴的景象写得十分生动传神。元好问还有一首《清*乐·杏花》说:“生红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和这首诗的用词相类,意旨相似。“殷勤”“可惜”,抒情色彩浓烈,充分表达了诗人珍爱美好事物,惟恐芳菲易尽,“惜春只恐春归去”的深挚情感。

  这首诗用笔细腻独到,写景设色富有情韵;抒发了作者惜春的情怀,不仅包含着对含苞欲放的海棠花蕾的怜爱,更隐含着对岁月倏忽、青春易逝的人生感叹。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2)

——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5卷第19首。《静夜思》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的广泛程度来说,还没有一篇作品可以与之比肩,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在我国最广为流传的《静夜思》版本是明朝版本,与宋朝版本个别字有出入。

  古诗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出自《静夜思》这首诗。

  《静夜思》原文

  静夜思[1]

  作者:唐·李白

  明代版本

  床⑵前明月光,疑⑶是地上霜。

  举头⑷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宋代版本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静夜思》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静夜思》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静夜思》繁体对照

  靜夜思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静夜思》作品介绍

  《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5卷第19首。《静夜思》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的广泛程度来说,还没有一篇作品可以与之比肩,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在我国最广为流传的《静夜思》版本是明朝版本,与宋朝版本个别字有出入。

  古诗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出自《静夜思》这首诗。

  《静夜思》原文

  静夜思[1]

  作者:唐·李白

  明代版本

  床⑵前明月光,疑⑶是地上霜。

  举头⑷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宋代版本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静夜思》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静夜思》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静夜思》繁体对照

  靜夜思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的了一层白霜。我抬的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的远方的家乡。

  注释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床:今传五种说法。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框。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雅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雅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既字。《说文》释“韩既为“井垣也既,即井墙之意。三“床既即“窗既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雅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雅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雅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的思乡之情。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雅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雅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雅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雅可能看到月亮的。但雅,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雅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既,《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既之说,讲得即雅卧具。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既、“交椅既、“绳床既。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雅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的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既或“床既所误。至迟在唐时,“床既仍然雅“胡床既(即马扎,一种坐具)。疑:好像。举头:抬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版本说明

  编代版个这是目前流传比较广泛的版个。该版个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传度很高,并被收录于各版个的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个这一版个与人们常说的“床前编月光”编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个不同。一般认为,这一版个比编版个更接*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个。宋刊个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所编《万首之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编高棅《之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之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之年代相*,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个《全之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个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个(日个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个《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个人对之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编代赵宦光、黄*远对宋人洪”的《之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中“举头望编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之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编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之诗三百首》里,吸纳了编刊《之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之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中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个:“床前编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编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个,就在《之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之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个《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之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这一表述是编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编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个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中“霜”了。而说“编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编”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编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编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所谓“篡改说”、“山寨说”实在是言过其实。有学者认为,“《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个,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个更接*‘原个’。我们现在熟知的‘举头望编月’版个是在编代确定下来的”。莫砺锋在《百家讲坛》进行之诗普及时,选取的也是大家熟知的版个,“所谓的‘篡改’不是一个人任意妄为的,而是长久以来的集体选择。古诗流传的历史,也是读者参与创造的过程,大家觉得这样更美,更朗朗上口,是千万百读者共同选择了这个版个。”今人读到的《静夜思》已经不仅仅是一首“之”诗,它其实凝结了13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创造,后人应该抱以尊重的态度。*年来有关版个争议源于对李白诗歌版个众多这一常识普及不够。因此,有学者表示,国人对文史知识的缺失应引起深思,要意识到普及文史知识的必要,对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华文编存有敬畏之心。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静夜思》作品介绍

  《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5卷第19首。《静夜思》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的广泛程度来说,还没有一篇作品可以与之比肩,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在我国最广为流传的《静夜思》版本是明朝版本,与宋朝版本个别字有出入。

  古诗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出自《静夜思》这首诗。

  《静夜思》原文

  静夜思[1]

  作者:唐·李白

  明代版本

  床⑵前明月光,疑⑶是地上霜。

  举头⑷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宋代版本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静夜思》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静夜思》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静夜思》繁体对照

  靜夜思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静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

  直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韵译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⑵床:今传五种说法。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赏析:

  明代版本这是目前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传度很高,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本这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床前明月光”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明”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所谓“篡改说”、“山寨说”实在是言过其实。有学者认为,“《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原本’。我们现在熟知的‘举头望明月’版本是在明代确定下来的”。莫砺锋在《百家讲坛》进行唐诗普及时,选取的也是大家熟知的版本,“所谓的‘篡改’不是一个人任意妄为的,而是长久以来的集体选择。古诗流传的历史,也是读者参与创造的过程,大家觉得这样更美,更朗朗上口,是千万百读者共同选择了这个版本。”今人读到的《静夜思》已经不仅仅是一首“唐”诗,它其实凝结了13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创造,后人应该抱以尊重的态度。*年来有关版本争议源于对李白诗歌版本众多这一常识普及不够。因此,有学者表示,国人对文史知识的缺失应引起深思,要意识到普及文史知识的必要,对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存有敬畏之心。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3)

——羔裘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羔裘原文、翻译及赏析 1

  羔裘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译文

  穿着镶豹皮的袖子,对我们却一脸骄气。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情义。(此句旁白:只有你我是故旧?)

  豹皮袖口的确荣耀,对我们却傲慢腔调。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旧交。(此句旁白:非要同你相处好?)

  注释

  ①羔:羊之小者。袪(qū区):袖口,豹祛即镶着豹皮的袖口。

  ②自我人:对我们。自,对;我人,我等人。居(jù句)居:即“倨倨”,傲慢无礼。

  ③维:惟,只。子:你。故:指爱。或作故旧,也通。

  ④褎(xiù袖):同“袖”。

  ⑤究究:恶也,指态度傲慢。

  鉴赏

  《毛诗序》说:“《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从该诗首句“羔裘豹祛”的描写来看,所写的是当时的一位卿大夫。因为只有当时的卿大夫,才能穿这种镶着豹皮的袖口。卿大夫是西周、春秋时国王和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在当时常担任重要官职,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在一般情况下,卿的地位较大夫为高,田邑也较大夫为多,并掌握国政和统兵大权,对属下的各级官员均可随意任免。从这首诗的内容看,那个卿大夫非常恃权傲物,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侮慢故旧,故引起了一位故友的不满,那人便写诗讽刺他。

  此诗两章,脉络极清楚,每章的前二句极写卿大夫的服饰之威和对故旧的侮慢之态;后二句则通过自问自答,表现了原为友人的那位先生的怨愤不*的情绪,而诗句的语气显得“怨而不怒”,很能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

  从结构上来看,此诗显得十分简单,艺术上也没有太多的特色,比较明显的也就是反覆吟咏、反覆唱叹、回环往复的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在《诗经》中已相当普遍,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从这也正说明了《诗经》与民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此外,该诗中所用的设问和作答的形式,在《诗经》中也时而可见。这种修辞方法作为讽刺或表现一种强烈的情绪是很合适的。后人诗歌以至今天的新诗里,也常可见到设问句或一问一答的形式,但其源头还不能不追溯到《诗经》中《羔裘》等诗。

  羔裘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羔裘

  佚名〔先秦〕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译文:

  穿着羊羔皮袄去逍遥,穿着狐皮袍子去坐朝。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忧心忡忡整日把心操。穿着羊羔皮袄去游逛,穿着狐皮袍子去朝堂。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想起国家时时心忧伤。羊羔皮袄色泽如脂膏,太阳一照闪闪金光耀。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心事沉沉无法全忘掉。

  注释:

  羔裘:羊羔皮袄。逍遥:悠闲地走来走去。朝(cháo):上朝。不尔思:即“不思尔”。忉(dāo)忉:忧愁状。翱翔:鸟儿回旋飞,比喻人行动悠闲自得。在堂:站在朝堂上。忧伤:忧愁悲伤。膏(gào):动词,涂上油。曜(音耀):照耀。悼:悲伤。

  鉴赏

  古今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全诗表达了身处末世的臣子深切而无奈的心痛感觉及深切思虑。

  诗首章“羔裘逍遥,狐裘以朝”两句看似叙述国君服饰,但言语间充满感情色彩。钱澄之分析说:“《论语》:狐貉之厚以居。则狐裘燕服也。逍遥而以羔裘,则法服为逍遥之具矣。视朝而以狐裘,是临御为亵媟之场矣。先言逍遥,后言以朝,是以逍遥为急务,而视朝在所缓矣。”(《田间诗学》)这段分析为读者更深一层地理解诗旨提供了门径。即便是大国之君,身处盛世,不以仪礼视朝,不以国事为务,犹为不可,更何况当时桧国“国小而迫”,周边大国正虎视眈眈,存亡生死危在旦夕,处境如此而不自知,不能不让人心存焦虑。“岂不尔思,劳心忉忉”,这是身处末世的臣子深切而无奈的心痛感觉。

  第二章诗意与第一章相同,但在回环往复中更让人感受到诗作者对国之将亡而桧君仍以逍遥游宴为急务的昏庸行为的幽远绵长之恨。

  诗末章一改*铺直叙的路子,选取羔裘在日光照耀下柔润发亮犹如膏脂的细节性情景,扩展了读者的视觉感受空间,使诗人的心理感受有了感染读者的物象基础。在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纯净而富有光泽的羔裘,人们会赞叹它的雍容华美和富丽堂皇之气,但在诗人为读者提供的独特的情景上下文中,如膏脂一样在日光下熠熠发亮的羔裘是这样的刺眼,令人过目之后便难以忘怀,这难以忘怀之中又无法抹去那份为国之将亡而产生的忧愤之情。“岂不尔思,中心是悼。”意思是:不为你费尽思虑,怎么会离君而去心中却时时闪现那如脂羔裘呢?思君便是思国,作为国之大夫,无法选择国之君主,只能“以道去其君”,但身可离去,思绪却无法一刀两断,这便是整首诗充满“劳心忉忉”“我心忧伤”“中心是悼”层层推进式的忧伤和愁苦的历史原因。

  全诗没有风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叙事也显得急切且繁复,但从这*乎祥林嫂式的絮叨中确实可以感受出诗作者的深切思虑。

  羔裘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译文:

  穿着润泽羔皮袄,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怕牺牲为君劳。

  穿着豹饰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就是这样一个人,国家司直当得好。

  羊羔皮袄真光鲜,素丝装饰更灿烂。就是这样一个人,国家杰出的人选。

  注释:

  1.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2.濡(rú):润泽,形容羔裘柔软而有光泽。

  3.洵(xún):信,诚然,的确。侯:美。

  4.其:语助词。

  5.舍命:舍弃生命。渝:改变。

  6.豹饰:用豹皮装饰皮袄的袖口。

  7.孔武:特别勇武。孔,甚;很。

  8.司直:负责正人过失的官吏。

  9.晏:鲜艳或鲜明的样子。

  10.三英:装饰袖口的三道豹皮镶边。粲(càn):光耀。

  11.彦(yàn):美士,指贤能之人。

  赏析: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时穿的官服。《诗经》中通过描写羔裘来刻画官员形象的诗有好几首,如《召南·羔羊》《唐风·羔裘》《桧风·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样。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格。总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毕现,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外在美、气质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统一。这样理解符合认为此诗主旨为赞美优秀官吏的说法。

  如果说此诗有讽刺意味,那就是说,在诗中,礼服的高贵华丽衬托着君子的美德形象,服饰的华美同时也象征着君子高贵的人品。在作者看来,古代的卿大夫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一联系郑国当时的现实,满朝穿着漂亮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一句话,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说,都不称其服。这样,作者赞古讽今的作诗命意就凸现出来了。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喻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贴切,极为形象。但如果当作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羔裘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羔裘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译文

  穿着镶豹皮的袖子,对我们却一脸骄气。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情义。(此句旁白:只有你我是故旧?)

  豹皮袖口的确荣耀,对我们却傲慢腔调。难道没有别人可交?只是为你顾念旧交。(此句旁白:非要同你相处好?)

  注释

  ①羔:羊之小者。袪(qū区):袖口,豹祛即镶着豹皮的袖口。

  ②自我人:对我们。自,对;我人,我等人。居(jù句)居:即“倨倨”,傲慢无礼。

  ③维:惟,只。子:你。故:指爱。或作故旧,也通。

  ④褎(xiù袖):同“袖”。

  ⑤究究:恶也,指态度傲慢。

  鉴赏

  《毛诗序》说:“《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从该诗首句“羔裘豹祛”的描写来看,所写的是当时的一位卿大夫。因为只有当时的卿大夫,才能穿这种镶着豹皮的袖口。卿大夫是西周、春秋时国王和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在当时常担任重要官职,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在一般情况下,卿的地位较大夫为高,田邑也较大夫为多,并掌握国政和统兵大权,对属下的各级官员均可随意任免。从这首诗的内容看,那个卿大夫非常恃权傲物,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侮慢故旧,故引起了一位故友的不满,那人便写诗讽刺他。

  此诗两章,脉络极清楚,每章的前二句极写卿大夫的服饰之威和对故旧的侮慢之态;后二句则通过自问自答,表现了原为友人的那位先生的怨愤不*的情绪,而诗句的语气显得“怨而不怒”,很能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

  从结构上来看,此诗显得十分简单,艺术上也没有太多的特色,比较明显的也就是反覆吟咏、反覆唱叹、回环往复的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在《诗经》中已相当普遍,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从这也正说明了《诗经》与民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此外,该诗中所用的设问和作答的形式,在《诗经》中也时而可见。这种修辞方法作为讽刺或表现一种强烈的情绪是很合适的。后人诗歌以至今天的新诗里,也常可见到设问句或一问一答的形式,但其源头还不能不追溯到《诗经》中《羔裘》等诗。

  羔裘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译文:

  穿着润泽羔皮袄,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怕牺牲为君劳。

  穿着豹饰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就是这样一个人,国家司直当得好。

  羊羔皮袄真光鲜,素丝装饰更灿烂。就是这样一个人,国家杰出的人选。

  注释:

  1.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2.濡(rú):润泽,形容羔裘柔软而有光泽。

  3.洵(xún):信,诚然,的确。侯:美。

  4.其:语助词。

  5.舍命:舍弃生命。渝:改变。

  6.豹饰:用豹皮装饰皮袄的袖口。

  7.孔武:特别勇武。孔,甚;很。

  8.司直:负责正人过失的官吏。

  9.晏:鲜艳或鲜明的样子。

  10.三英:装饰袖口的三道豹皮镶边。粲(càn):光耀。

  11.彦(yàn):美士,指贤能之人。

  赏析: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时穿的官服。《诗经》中通过描写羔裘来刻画官员形象的诗有好几首,如《召南·羔羊》《唐风·羔裘》《桧风·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样。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格。总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毕现,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外在美、气质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统一。这样理解符合认为此诗主旨为赞美优秀官吏的说法。

  如果说此诗有讽刺意味,那就是说,在诗中,礼服的高贵华丽衬托着君子的美德形象,服饰的华美同时也象征着君子高贵的人品。在作者看来,古代的卿大夫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一联系郑国当时的现实,满朝穿着漂亮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一句话,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说,都不称其服。这样,作者赞古讽今的作诗命意就凸现出来了。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喻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贴切,极为形象。但如果当作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4)

——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大招

  [先秦]屈原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

  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山林险隘,虎豹蜿只。

  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魂乎无南!蜮伤躬只;

  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豕首纵目,被发鬤只。

  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魂乎无西!多害伤只。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测只。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魂乎无往!盈北极只。

  魂魄归来!闲以静只。

  自恣荆楚,安以定只。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穷身永乐,年寿延只。

  魂乎归来!乐不可言只。

  五谷六仞,设菰梁只。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内鸧鸽鹄,味豺羹只。

  魂乎归来!恣所尝只。

  鲜蠵甘鸡,和楚酪只。

  醢豚苦狗,脍苴蒪只。

  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魂兮归来!恣所择只。

  炙鸹烝凫,煔鹑敶只。

  煎鰿膗雀,遽爽存只。

  魂乎归来!丽以先只。

  四酎并孰,不涩嗌只。

  清馨冻饮,不歠役只。

  吴醴白蘖,和楚沥只。

  魂乎归来!不遽惕只。

  代秦郑卫,鸣竽张只。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讴和《扬阿》,赵萧倡只。

  魂乎归来!定空桑只。

  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四上竞气,极声变只。

  魂乎归来!听歌譔只。

  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比德好闲,*以都只。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

  魂乎归来!静以安只。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滂心绰态,姣丽施只。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魂乎归来!思怨移只。

  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魂乎归来!以娱昔只。

  青色直眉,美目媔只。

  靥辅奇牙,宜笑嘕只。

  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魂乎归来!恣所便只。

  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南房小坛,观绝霤只。

  曲屋步壛,宜扰畜只。

  腾驾步游,猎春囿只。

  琼毂错衡,英华假只。

  茝兰桂树,郁弥路只。

  魂乎归来!恣志虑只。

  孔雀盈园,畜鸾皇只!

  鵾鸿群晨,杂鶖鸧只。

  鸿鹄代游,曼骕骦只。

  魂乎归来!凤凰翔只。

  曼泽怡面,血气盛只。

  永宜厥身,保寿命只。

  室家盈廷,爵禄盛只。

  魂乎归来!居室定只。

  接径千里,出若云只。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魂兮归来!正始昆只。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魂乎归来!赏罚当只。

  名声若日,照四海只。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北至幽陵,南交阯只。

  西薄羊肠,东穷海只。

  魂乎归来!尚贤士只。

  发政献行,禁苛暴只。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

  直赢在位,*禹麾只。

  豪杰执政,流泽施只。

  魂乎来归!国家为只。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执弓挟矢,揖辞让只。

  魂乎来归!尚三王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

  春天的气息蓬勃奋发,万物繁荣急遽地生长。

  遍地是冬天的余阴残冰,魂也没有地方可以逃亡。

  魂魄归来吧!

  不要去遥远的地方。

  魂啊归来吧!

  不要去东方和西方,也不要去南方和北方。

  东方有苍茫大海,沉溺万物浩浩荡荡。

  没角的螭龙顺流而行,上上下下出波入浪。

  迷雾阵阵淫雨绵绵,白茫茫像凝结的胶冻一样。

  魂啊不要去东方!

  旸谷杳无人迹岑寂空旷。

  魂啊不要去南方!

  南方有烈焰绵延千里,蝮蛇蜿蜒盘绕长又长。

  山深林密充满险阻。

  虎豹在那儿逡巡来往。

  鰅鳙短狐聚集害人,大毒蛇王虺把头高扬。

  魂啊不要去南方!

  鬼蜮含沙射影把人伤。

  魂啊不要去西方!

  西方一片流沙到处都是,无边无际渺渺茫茫。

  猪头妖怪眼睛直着长。

  毛发散乱披在身上。

  长长的爪子锯齿般的牙,嬉笑中露出疯狂相。

  魂啊不要去西方!

  那儿有很多东西把人伤。

  魂啊不要去北方!

  北方有寒冷的冰山。

  烛龙身子通红闪闪亮。

  一条代水不能渡过,水深无底没法测量。

  天空飞雪一片白茫茫,寒气凝结四面八方。

  魂啊不要前去!

  冰雪堆满北极多么荒凉。

  魂魄归来吧!

  这里悠闲自在清静安康。

  在荆楚故国可以自由自在,不再飘泊生活能够安定。

  万事如意随心所欲,无忧无虑心神安宁。

  终身都能保持快乐,延年益寿得以长命。

  魂魄归来吧!

  这里的欢乐说不尽。

  五谷粮食高堆十几丈,桌上雕胡米饭满满盛。

  鼎中煮熟的肉食满眼都是,调和五味使其更加芳馨。

  鸧鹒鹁鸠天鹅都收纳,再品味鲜美的豺狗肉羹。

  魂魄归来吧!

  请任意品尝各种食品。

  有新鲜甘美的大龟肥鸡,和上楚国的酪浆滋味新。

  猪肉酱和略带苦味的狗肉,再加点切细的香菜茎。

  吴国的香蒿做成酸菜,吃起来不浓不淡口味纯。

  魂魄归来吧!

  请任意选择素蔬荤腥。

  火烤乌鸦清蒸野鸭,烫熟的鹌鹑案头陈。

  煎炸鲫鱼炖煨山雀,多么爽口齿间香气存。

  魂魄归来吧!

  归附故乡先来尝新。

  四重酿制的美酒已醇,不涩口也没有刺激性。

  酒味清香最宜冰镇了喝,不能让仆役们偷饮。

  吴国的甜酒曲蘖酿制,再把楚国的清酒掺进。

  魂魄归来吧!

  不要惶悚恐惧战战兢兢。

  代秦郑卫四国的乐章,竽管齐鸣吹奏响亮。

  伏羲氏的乐曲《驾辩》,还有楚地的乐曲《劳商》。

  合唱《扬阿》这支歌,赵国洞箫先吹响。

  魂魄归来吧!

  请你调理好宝瑟空桑。

  两列美女轮流起舞,舞步与歌辞的节奏相当。

  敲起钟调节磬声高低,欢乐的人们好像发狂。

  各国的音乐互相比美,乐曲变化多端尽周详。

  魂魄归来吧!

  来欣赏各种舞乐歌唱。

  美人们唇红齿白,容貌倩丽实在漂亮。

  品德相同性情娴静,雍容高雅熟悉礼仪典章。

  肌肉丰满骨骼纤细,舞姿和谐令人神怡心旷。

  魂魄归来吧!

  你会感到安乐舒畅。

  美目秋波转巧笑最动人,娥眉娟秀又细又长。

  容貌模样俊美娴雅,看她细嫩的红润面庞。

  魂魄归来吧!

  你会感到宁静安详。

  美艳的姑娘健壮修长,秀丽佳妙仪态万方。

  面额饱满耳朵匀称,弯弯的眉毛似用圆规描样。

  心意宽广体态绰约,姣好艳丽打扮在行。

  腰肢细小脖颈纤秀,就像用鲜卑带约束一样。

  魂魄归来吧!

  相思的幽怨会转移遗忘。

  她们心中正直温和,动作优美举止端庄。

  白粉敷面黛黑画眉,再把一层香脂涂上。

  举起长袖在面前拂动,殷勤留客热情大方。

  魂魄归来吧!

  晚上还可以娱乐一场。

  有的姑娘长着黑色直眉,美丽的眼睛逸彩流光。

  迷人的酒涡整齐的门牙,嫣然一笑令人心舒神畅。

  肌肉丰满骨骼纤细,体态轻盈翩然来往。

  魂魄归来吧!

  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里的房屋又宽又大,朱砂图绘厅堂明秀清妍。

  南面的厢房有小坛,楼观高耸超越屋檐。

  深邃的屋宇狭长的走廊,适合驯马之地就在这边。

  或驾车或步行一起出游,射猎场在春天的郊原。

  玉饰的车毂金错的车衡,光彩夺目多么亮丽鲜艳。

  一行行的茝兰桂树,浓郁的香气在路上弥漫。

  魂魄归来吧!

  怎样游玩随您的意愿。

  羽毛鲜艳的孔雀满园,还养着稀世的凤凰青鸾。

  鵾鸡鸿雁在清晨啼叫,水鹜鸧鹒的鸣声夹杂其间。

  天鹅在池中轮番嬉游,鹔鷞戏水连绵不断。

  魂魄归来吧!

  看看凤凰飞翔在天。

  润泽的脸上满是笑容,血气充盛十分康健。

  身心一直调养适当,保证长命益寿延年。

  家族中人充满朝廷,享受爵位俸禄盛况空前。

  魂魄归来吧!

  安居的宫室已确定不变。

  这里的道路连接千里,人民出来多如浮云舒卷。

  公侯伯子男诸位大臣,听察精审有如天神明鉴。

  体恤厚待夭亡疾病之人,慰问孤男寡女送温暖。

  魂魄归来吧!

  分清先后施政行善。

  田地城邑阡陌纵横,人口众多繁荣昌盛。

  教化普及广大人民,德政恩泽昭彰辉映。

  先施威严后行仁政,政治清廉既美好又光明。

  魂魄归来吧!

  赏罚适当一一分清。

  名声就像辉煌的太阳,照耀四海光焰腾腾。

  功德荣誉上能配天,妥善治理天下万民。

  北方到达幽陵之域。

  南方直抵交趾之境。

  西方接*羊肠之城,东方尽头在大海之滨。

  魂魄归来吧!

  这里尊重贤德之人。

  发布政令进献良策,禁止苛政暴虐百姓。

  推举俊杰坐镇朝廷,罢免责罚庸劣之臣。

  让正直而有才者居于高位,使他们作辅弼在楚王*身。

  豪杰贤能的臣子掌握权柄,德泽遍施百姓感恩。

  魂魄归来吧!

  国家需要有作为之君。

  楚国的威势雄壮烜赫,上天的功德万古彪炳。

  三公和睦互相尊重,上上下下进出朝廷。

  各地诸侯都已到达,辅佐君王再设立九卿。

  箭靶已树起目标鲜明,大幅的布侯也挂定。

  射手们一个个持弓挟箭,相互揖让谦逊恭敬。

  魂魄归来吧!

  崇尚效法前代的三王明君。

  注释

  谢,离去。受谢,是说春天承接着冬天离去。

  遽:竞争。

  冥:幽暗。凌:冰。浃:周遍。

  溺水:谓水深易沉溺万物。浟(yōu悠)浟:水流的样子。

  并流:顺流而行。

  皓胶:本指冰冻的样子,这里指雨雾白茫茫,像凝固在天空一样。

  汤谷:即"旸谷",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炎火千里:据《玄中记》载,扶南国东有炎山,四月火生,十二月灭,余月俱出云气。

  蜒:长而弯曲的样子。

  蜿:行走的样子。

  鰅鳙(yúyōnɡ于庸)短狐:都是善于害人的怪物。

  王虺(huǐ毁):大毒蛇。骞:虎视眈眈。

  蜮(yù玉):含沙射影的害人怪物。纵目:眼睛竖起。

  鬤(nánɡ囊):毛发散乱的样子。

  踞牙:踞,当作"锯";锯牙,言其牙如锯也。

  诶(xī嬉):同"嬉"。

  逴(chuò绰)龙:即"烛龙",神话传说中人面蛇身的怪物。逴,古音同"烛"。赩(xì戏):赤色。

  代水:神话中的水名。

  颢颢:闪光的样子,这里指冰雪照耀的样子。

  自恣:随心所欲。

  逞:施展。究:极尽。

  穷身:终身。

  六仞:谓五谷堆积有六仞高。仞,八尺。

  设:陈列。菰(ɡū孤)粱:雕胡米,做饭香美。

  臑(ér而):煮烂。盈望:满目都是。

  和致芳:调和使其芳香。

  内:同"肭",肥的意思。鸧(cānɡ仓):鸧鹒,即黄鹂。

  味:品味。

  蠵(xī西):大龟。

  酪:乳浆。

  醢(hǎi海):肉酱。苦狗:加少许苦胆汁的狗肉。

  脍:切细的肉,这里是切细的意思。苴莼(jūbó居勃):一种香莱。

  蒿蒌:香蒿,可食用。

  沾:浓。薄:淡。

  鸹(ɡuā瓜):乌鸦。凫:野鸭。

  煔(qián潜):把食物放入沸汤中烫熟。

  鰿(jí集):鲫鱼。臛(huo):肉羹。

  遽(qú渠):通"渠",如此。爽存:爽口之气存于此。

  丽:附着、来到。

  酎(zhòu昼):醇酒。四酎,四重酿之醇酒。孰:同"熟"。

  歰嗌(sèyì涩益):涩口剌激咽喉。

  不歠(chuò啜)役:不可以给仆役低贱之人喝。

  醴:甜酒。白蘖(niè镍):米曲。

  沥:清酒。

  代秦郑卫:指当时时髦的代、秦、郑、卫四国乐舞。

  伏戏:印伏羲,远古帝王。驾辩:乐曲名。

  劳商:曲名。

  扬阿:歌名。

  定:调定。空桑:瑟名。

  二八:女乐两列,每列八人。接:连。接舞,指舞蹈此起彼伏。

  投诗赋:指舞步与诗歌的节奏相配合。投,合。

  乱:这里指狂欢。

  四上:指前文代、秦、郑、卫四国之鸣竽。竞气:竞赛音乐。

  撰(zhuàn撰):具备。此句谓各种音乐都具备。

  嫭(hù户):美丽。姱(kuā夸):美丽。

  比德:指众女之品德相同。好闲:指性喜娴静。

  *:娴熟,指娴熟礼仪。都:指仪态大度。

  嫮(hù户):同"嫭",美好的意思。

  则:模样。

  滂浩:广大的样子,这里指身体健美壮实。

  曾颊:指面部丰满。曾,重。倚耳:指两耳贴后,生得很匀称。

  规:圆规。

  滂心:心意广大,指能经得起调笑嬉戏。

  鲜卑:王逸注:"衮带头也。言好女之状,腰支细少,颈锐秀长,靖然而特异,若以鲜卑之带约而束之也。"

  易中利心:心中正直温和。易,直;利,和。

  泽:膏脂。

  昔:晚上。

  青色:指用黛青描画的眉毛。直眉:双眉相连。直,同"值"。

  媔(mián棉):眼睛美好的样子。

  靥辅:脸颊上的酒涡。奇牙:门齿。

  嘕(yān嫣):同"嫣",笑得好看。

  便娟:轻盈美好的样子。

  恣所便:随您的便,任你所为。

  夏屋:大屋。夏,同"厦"。

  沙堂:用朱砂图绘的厅堂。

  房:堂左右侧室。

  观(ɡuàn灌):楼房。熘(lìu六):指屋檐。绝熘,超过屋檐,形容楼高。

  曲屋:深邃幽隐的屋室。步壛(yán阎):长廊。壛同"檐"。

  扰畜:驯养马畜。

  腾驾:驾车而行。

  琼毂(ɡǔ古):以玉饰毂。错衡:以金错饰衡。衡,车上横木。

  假:大。

  鹙(qīu秋):水鸟名,据传似鹤而大,青苍色。

  代游:一个接一个地游戏。

  曼:连续不断。鹔鷞(sùshuānɡ肃双):水鸟名,一种雁。

  曼泽:细腻润泽。

  室家:指宗族。盈廷:充满朝廷。

  接径:道路相连。

  出若云:言人民众多,出则如云。

  三圭:古代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故曰三圭,这里指公、侯、伯。重侯:谓子、男,子男为一爵,故言重侯。三圭重侯,指国家的重臣

  听类神:听察精审,有如神明。

  察笃:明寨、优待。夭:未成年而死。隐:疾痛,指病人。

  存:慰问。

  正始昆:定仁政之先后。正,定。昆,后。

  畛(诊):田上道。

  阜昌:众多昌盛。

  美:指美善的教化。冒:覆盖、遍及。众流:指广大人民。

  先威后文:先以威力后用文治。

  幽陵、交址、羊肠:皆为地名,幽陵在今辽宁南部一带,交址在今两广一带,羊肠在今山西西北部一带。

  献行:进献治世良策。

  举杰压陛:推举俊杰,使其立于高位。压:立。

  诛讥:惩罚、责退。罴(pí皮):同"疲",疲软,指不能胜任工作的人。

  直赢:正直而才有余者。

  禹麾: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疑楚王车旗之名,禹或羽字误也。"

  雄雄赫赫:指国家成势强盛。

  穆穆:此指和睦互相尊重的样子。

  登降:上下,此指出入。堂:指朝廷。

  毕极:全都到达。

  昭质:显眼的箭靶。

  大侯:大幅的布制箭靶。

  揖辞让:古代射礼,射者执弓挟矢以相揖,又相辞让,而后升射。

  三王:楚三王,即《离骚》中的"三后",指句亶王、鄂王、越章王。

  赏析:

  王逸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汉代既已不能明,则后世更是聚讼纷纷。洪兴祖认为“《大招》恐非屈原作”,朱熹则斩钉截铁地说:“《大招》决为(景)差作无疑也。”黄文焕、林云铭、蒋骥、牟廷相等皆主屈原作。梁启超以其中有“小腰秀颈,若鲜卑只”一语,定为*作,刘永济、游国恩从之,朱季海则更具体地说是淮南王或其门客所作。我们认为,《大招》是屈原所作是可信的,但它不应当是王逸所说屈原放逐九年,精神烦乱,恐命将终,故自招其魂;也不是林云铭、蒋骥所肯定的“原招怀王之词”。这篇作品语言古奥,形式上不及《招魂》有创造性,应当是反映了较早的楚宫招魂词形式。所以,不当产生在《招魂》之后,而只能在它之前。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卒,《大招》应是招威王之魂而作。其时屈25岁(胡念贻)班究认为屈原生于前353年,在诸家推算屈原生年中最为可信)。以“大招”名篇是相对于《招魂》而言,《招魂》是屈原招怀王之魂所作,《大招》是招怀王之父威王之魂所作,故按君王之辈份,名曰“大招”。

  本篇开始按招魂词的固定格式陈述四方险恶,唿唤魂不要向东、向南、向西、向北,然后即写楚国宫廷的美味佳肴,音乐舞蹈美女之盛,宫室之富丽堂皇,苑圃禽鸟之珍异,最后夸饰楚国之地域辽阔、人民富庶、政治清明。其中对楚国遵法守道、举贤授能、步武三王一段的描写,实际上是屈原理想化了的美政。《离骚》中回顾年青时的政治理想,正由此而来,且一脉相承。全篇末尾云:“魂乎来归,尚三王只。”这同《离骚》中称述“三后之纯粹”,《抽思》中“望三王(原误作“五”)以为像”的情形一样,都反映出屈原作为楚三王的后代,追念楚国最强盛的时代,既要尊称国君先祖,又要光耀自己始祖的心情。因此,《大招》已不是单一的招魂祝辞,而是于其中蕴含了一定的思想。一方面,通过极言东南西北四方环境的险恶,极力铺陈楚国饮食、乐舞、宫室的丰富多彩、壮伟华丽,来招唤楚威王的亡魂,表达了对楚君的无限忠心和眷恋之情;“自曼泽怡面以下,皆帝王致治之事。永宜厥身,则本身之治也。室家盈庭(廷),则劝亲之经也。正始必自孤寡,文王治岐之所先也。阜民必本田邑,周公《七月》之所咏也。发政而禁苛暴,省刑薄敛之功。举杰而诛讥罢(疲),举直错枉之效也。直赢者使*禹麾,所以承弼厥辟。豪杰者使流泽施,所以阜成兆民也。末章归之射礼,则深厌兵争之祸,而武王散军郊射之遗意也。于此可以见原志意之远,学术之醇,迥非管韩孙吴及苏张庄惠游谈杂霸之士之所能及。”(蒋骥《楚辞余论》)这样,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便大大加强了。

  本篇在结构上也具有特点。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点题,一气而下。环环相扣,所以诸家分章颇分歧。由“青春受献”而时光飞逝,春色盎然而万物竞相展现自己的生命力,点出招魂的具体时节。下文“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的唿唤,入题自然,干净利索。在对四方险恶环境的夸张描述之后,以“魂魄归徕,闲以静只。自恣荆楚,安以定只”转入到对楚国故地的环境描写,阐联顺当,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并以“闲以静只”、“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年寿延只”作为主题,给下文的大肆铺叙作纲领。在对楚国饮食、乐舞、美人、宫室等的铺排和炫耀中,以“定空桑只”、“安以舒只”、“静以安只”、“恣所便只”等与它们相唿应,前后照应,相互关联。下一层紧承“居室定只”,由室内而扩展到室外的“接径千里”,由此联想到“出若云只”的楚国人民,以此为出发点,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对治理国家、造福人民的清明政治的向往,使文章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大招》在语言描写上虽然比不上《招魂》的浪漫奇诡,但仍以其华丽多采的语言,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奇谲诡异、绚丽多姿的画面。尤其是描写美人的一段,不仅描绘她们的容貌、姿态、装饰,而且深入展现其心灵性情,不同气质、不同状貌的美人纷纷登场亮相,具有浓郁的楚民族风范。全诗几乎都用四言句,显得简洁整齐、古朴典雅,反映了屈原早年的创作风格。

原文翻译及赏析2

  唐代·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注释

  竹枝词:乐府*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如镜面。这是很美好的环境。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花。见莲,双关见怜。)《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沈祖棻)

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译文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赏析:

  原序: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作。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中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表达了无限深沉的感慨,对功名富贵予以鄙弃,抒发了纵酒颓放、笑傲人世的旷达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在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在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在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在一边冷眼旁观,沉醉在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本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在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用“戏马台”之典正切重阳宴集之题,而“金络头”,用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既切戏马台之马,又照应开头说封侯的“诸将”。作受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

  下片遂转而为开朗达观。词人举杯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一作“酒似今秋胜去秋”)。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酿。以功名之虚无,对美酒之可爱,本于晋人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之语(见《世说新语·仕诞》)。古人咏重九,常由美酒而兼及黄花,作者沿用此法,却又翻出新意。他运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词人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而花却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其造语则是脱胎于苏轼的两句诗:“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跃然纸上,他并不因处境的拂逆和年事的增高而消沉,相反觉得秋光和美酒都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襟。

  这首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这首词不借助景物渲染,而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

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

  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万分感伤。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注释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缄札:指书信。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

  赏析: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白门寥落意多违。”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它一点,只是隔着雨凝视着。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寒。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

  他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强烈的思念,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

  以上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象和性质。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候取去”,而铸成了遗憾事。《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晼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不过,这终究只能是一种推测。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5)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0篇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重阳后菊花二首

  范成大〔宋代〕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译文:

  重阳后菊花虽然还带着湿露,鲜嫩可爱,但已经无人来赏。与重阳前比并没有差异,还是金色的菊蕊照着地上的泥沙。世俗之人没有超脱的情趣,不解赏花,只知道看重阳节那一天的菊花。

  过了重阳登高节之后,菊花还是很新嫩的,但所谓的酒徒与诗客”,都没有声息了,不再来赏菊花了。这就好像当官的人辞官之后,亲朋故友都不再到门探访一样。

  注释:

  东篱:化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因陶渊明诗意而后人借以特指菊花栽种之地。金靥(yè):字面意思是指金色的笑脸,其实是诗人的化用,实意是形容菊花,这一用法宋朝尤为常见。退士:退休之官员。垂车:犹“悬车”,以悬挂车子表示不再当官上朝。

  赏析:

  第一首,起句先写重阳后的菊花无人观赏。“寂寞”,无人到来;“东篱”,特指菊花栽种之地;“湿露华”,菊花带着湿露,犹鲜嫩可爱。后三字与前二字对照,以见无人见赏的可惜,七字之中,自为比照,词意充实。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与重阳前比较,进一步比照。“依前”,不异重阳之前;“金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照泥沙”,光彩照地,然只独照泥沙,有伤叹之意。第三四句“世情儿女”指世俗之人;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趣,即“无高韵”,所以只能应着节日故事,“看重阳一日”之“花”,实际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此诗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

  第二首,起句写过了重阳“登高节”后,菊花尚新,也即第一首前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写“酒徒”与所谓的“诗客”,都没有声息了,不再来赏菊花了。第三四句说菊花在节日与节后受人们的不同对待,恰好像当官的人辞官之后,“亲交”都不再“到门”探访一样。范成大做过大官,这时“致仕”家居,大概也尝过世人这种冷淡的况味,故见重阳后的菊花有感而一发之。这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势利”。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2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

  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3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注释

  秋丛:指丛丛秋菊。

  舍(shè):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遍绕:环绕一遍。

  篱(lí):篱笆。

  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尽:完。

  更(gèng):再。

  赏析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常题材,发掘出不*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于公元796年(唐元和二年)作于长安。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翻译

  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若是有朝一日我成为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

  蕊:花心儿。

  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鉴赏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歌风台》)古往今来,却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院菊花瑟瑟飘摇。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言菊花之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的菊花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或怀才不遇。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后两句正是作者感情自然的发展,作者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达了作者宏伟的抱负。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遇命运的而愤激不*,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是建立农民**的施政纲领,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等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而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的豪迈意志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表现了一位胸怀大志者的本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的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创作背景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记载这首诗作于黄巢五岁时,不可信。此诗应当作于黄巢年青时,发动起义之前。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翻译

  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若是有朝一日我成为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

  蕊:花心儿。

  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鉴赏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歌风台》)古往今来,却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院菊花瑟瑟飘摇。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言菊花之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的菊花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或怀才不遇。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后两句正是作者感情自然的发展,作者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达了作者宏伟的抱负。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遇命运的而愤激不*,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是建立农民**的施政纲领,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等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而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的豪迈意志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表现了一位胸怀大志者的本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的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创作背景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记载这首诗作于黄巢五岁时,不可信。此诗应当作于黄巢年青时,发动起义之前。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6

  原文: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元代〕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菊花开放的时候,我正好回来了。伴着杜溪的高僧、鹤林的好友、龙山的名士;又好像杜甫、陶渊明和李白;还有洞庭山的柑橘、金华的名酒、西湖的肥蟹。哎,楚大夫你可不要见怪呀!

  注释:

  杜溪僧:指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为远。寺前有杜溪,常有杜鸣。鹤林友:指五代道士殷天祥,据传他曾在镇江鹤林寺作法使春天的杜鹃花在重阳节绽开。龙山客:指晋代名士孟嘉。征西大将军桓温在重阳节携宾客游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境内),孟嘉作为参军随游,忽然被风吹落了帽子,遭到人取笑,他泰然自若,从容作答,四座叹服。杜工部:即唐代诗人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洞庭柑:指江苏太湖洞庭山所产柑橘,为名产。东阳酒:又称金华酒,浙江金华出产的名酒。西湖蟹:杭州西湖的肥蟹。楚三闾:指屈原。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鉴赏: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拨扬断・九重天》),在仕途中抑扬了大半辈子的马致远,晚年时还没有飞腾的机会,一直浮沉于风尘小吏的行列中。二十年俯仰由人的生涯,留给他的,该有多少到酸的回忆!马致远后期散曲中,扬止一次提到宦海风波,时时准备退出官场,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这首小令就作于马致远归况之后。

  此曲起首“菊花开,正归来”二句,用陶渊明归田的.故事。马致远的确像陶潜那样,感到以往生活之可厌,是误入了迷途,而归况才算是走上了正道。以下三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为鼎足对,将三组美好之事、高雅之人聚集在一起,极力妆点,说明归况的生活乐趣:虽然闲居野处,并扬谢绝人事,扬过所交往的,都是虎溪的高僧,鹤林的道友,龙山的佳客;就像他最崇拜的杜甫、陶潜、李白这些古代杰出的诗人那样,在草堂之中,菊篱之旁,青山之间饮酒斗韵,消闲而自适。何况,还有洞庭的柑橘,东阳的美酒,西湖的螃蟹!这样的田园生活,自然让人为之陶醉,乐在其中矣。对于马致远的归况,有些友人可能扬太理解,因而在小令的最后,他才用诙谐调笑的口吻,作了回答:“楚三闾休怪!”这里,一点也没有否定屈原本人的意思在内,也扬是完全忘情于天下,而是含蓄地说明,当权者的统治太糟,扬值得费力气为它去卖命。这是他归况的动机所在。

  此曲用典较多,但并扬显得堆砌。由于这些典故都比较通俗,为人们所熟知,以之入曲,抒写怀抱,扬仅可以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7

  原文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翻译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原文: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元代〕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菊花开放的时候,我正好回来了。伴着杜溪的高僧、鹤林的好友、龙山的名士;又好像杜甫、陶渊明和李白;还有洞庭山的柑橘、金华的名酒、西湖的肥蟹。哎,楚大夫你可不要见怪呀!

  注释:

  杜溪僧:指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为远。寺前有杜溪,常有杜鸣。鹤林友:指五代道士殷天祥,据传他曾在镇江鹤林寺作法使春天的杜鹃花在重阳节绽开。龙山客:指晋代名士孟嘉。征西大将军桓温在重阳节携宾客游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境内),孟嘉作为参军随游,忽然被风吹落了帽子,遭到人取笑,他泰然自若,从容作答,四座叹服。杜工部:即唐代诗人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洞庭柑:指江苏太湖洞庭山所产柑橘,为名产。东阳酒:又称金华酒,浙江金华出产的名酒。西湖蟹:杭州西湖的肥蟹。楚三闾:指屈原。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鉴赏: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拨扬断・九重天》),在仕途中抑扬了大半辈子的马致远,晚年时还没有飞腾的机会,一直浮沉于风尘小吏的行列中。二十年俯仰由人的生涯,留给他的,该有多少到酸的回忆!马致远后期散曲中,扬止一次提到宦海风波,时时准备退出官场,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这首小令就作于马致远归况之后。

  此曲起首“菊花开,正归来”二句,用陶渊明归田的故事。马致远的'确像陶潜那样,感到以往生活之可厌,是误入了迷途,而归况才算是走上了正道。以下三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为鼎足对,将三组美好之事、高雅之人聚集在一起,极力妆点,说明归况的生活乐趣:虽然闲居野处,并扬谢绝人事,扬过所交往的,都是虎溪的高僧,鹤林的道友,龙山的佳客;就像他最崇拜的杜甫、陶潜、李白这些古代杰出的诗人那样,在草堂之中,菊篱之旁,青山之间饮酒斗韵,消闲而自适。何况,还有洞庭的柑橘,东阳的美酒,西湖的螃蟹!这样的田园生活,自然让人为之陶醉,乐在其中矣。对于马致远的归况,有些友人可能扬太理解,因而在小令的最后,他才用诙谐调笑的口吻,作了回答:“楚三闾休怪!”这里,一点也没有否定屈原本人的意思在内,也扬是完全忘情于天下,而是含蓄地说明,当权者的统治太糟,扬值得费力气为它去卖命。这是他归况的动机所在。

  此曲用典较多,但并扬显得堆砌。由于这些典故都比较通俗,为人们所熟知,以之入曲,抒写怀抱,扬仅可以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原文: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元代〕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菊花开放的时候,我正好回来了。伴着杜溪的高僧、鹤林的好友、龙山的名士;又好像杜甫、陶渊明和李白;还有洞庭山的柑橘、金华的名酒、西湖的肥蟹。哎,楚大夫你可不要见怪呀!

  注释:

  杜溪僧:指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为远。寺前有杜溪,常有杜鸣。鹤林友:指五代道士殷天祥,据传他曾在镇江鹤林寺作法使春天的杜鹃花在重阳节绽开。龙山客:指晋代名士孟嘉。征西大将军桓温在重阳节携宾客游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境内),孟嘉作为参军随游,忽然被风吹落了帽子,遭到人取笑,他泰然自若,从容作答,四座叹服。杜工部:即唐代诗人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洞庭柑:指江苏太湖洞庭山所产柑橘,为名产。东阳酒:又称金华酒,浙江金华出产的名酒。西湖蟹:杭州西湖的肥蟹。楚三闾:指屈原。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鉴赏: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拨扬断·九重天》),在仕途中抑扬了大半辈子的马致远,晚年时还没有飞腾的机会,一直浮沉于风尘小吏的行列中。二十年俯仰由人的生涯,留给他的,该有多少到酸的回忆!马致远后期散曲中,扬止一次提到宦海风波,时时准备退出官场,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这首小令就作于马致远归况之后。

  此曲起首“菊花开,正归来”二句,用陶渊明归田的故事。马致远的确像陶潜那样,感到以往生活之可厌,是误入了迷途,而归况才算是走上了正道。以下三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为鼎足对,将三组美好之事、高雅之人聚集在一起,极力妆点,说明归况的生活乐趣:虽然闲居野处,并扬谢绝人事,扬过所交往的,都是虎溪的高僧,鹤林的道友,龙山的佳客;就像他最崇拜的杜甫、陶潜、李白这些古代杰出的诗人那样,在草堂之中,菊篱之旁,青山之间饮酒斗韵,消闲而自适。何况,还有洞庭的柑橘,东阳的美酒,西湖的螃蟹!这样的田园生活,自然让人为之陶醉,乐在其中矣。对于马致远的归况,有些友人可能扬太理解,因而在小令的最后,他才用诙谐调笑的口吻,作了回答:“楚三闾休怪!”这里,一点也没有否定屈原本人的意思在内,也扬是完全忘情于天下,而是含蓄地说明,当权者的统治太糟,扬值得费力气为它去卖命。这是他归况的动机所在。

  此曲用典较多,但并扬显得堆砌。由于这些典故都比较通俗,为人们所熟知,以之入曲,抒写怀抱,扬仅可以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尽借 一作:借人)

  译文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注释

  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

  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

  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

  玄露:这里指霜。

  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

  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

  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6)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十篇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赤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霜天晓角赤壁

  雪堂迁客。

  不得文章力。

  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

  直下江涛白。

  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译文

  雪堂主人未借文章之力而青云直上,反因诗文致祸贬谪黄州。他当年在此写下感叹曹、刘兴亡的词赋,而今千古历史遗迹已无踪影。

  一眼望去,但见岸石尽赤,赤鼻矶直插白浪翻滚的江心。半夜慨然一声长啸,天地为之生悲,并且变窄。

  注释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等。双调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赤壁:赤壁有二,均在湖北境内。一在今嘉鱼县东北江滨,有赤矶山,为当年孙、刘联军大破曹兵之地。一在今黄冈县,临江有赤鼻矶。当年苏轼贬黄州曾游赤壁,因地名相同起兴,写下著名的怀古词赋。辛词所指,当是苏轼笔下的黄州赤壁。

  雪堂: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筑室于黄州东坡,取名“雪堂”。迁客:遭贬迁的官员。

  泯:消失。陈迹;旧迹;过去的事情。

  矶(jī)岸赤:即赤壁。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赏析:

  辛弃疾曾二官湖北,并于江西、湖北两处调任频繁。此词当作于淳熙四年(1177)。

  这是一首赤壁怀古词。上片说苏轼贬黜黄州时所作赤壁词、赋,是抒写现实感触而借兴亡之感出之。下片先扬后抑。通篇隐含江山依旧、英杰流逝、人生瞬息、功业渺茫之慨。将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相比,可以感到苏词虽流露壮志难酬、自觉苍老之感,但善于自解*,以举酒赏月收煞;辛弃疾则更多执着现实,耿耿国忧,故其结处有长啸泣歌之举、天狭地窄难纳愤懑之悲。由此足见东坡词偏于清雄超旷,稼轩词趋于沉郁悲壮,此正苏辛之异。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3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翻译

  饮美酒,读《离骚》。堪笑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更令人得意的事呢?那西晋名士王衍,清雅直立,像玉壁一般,却只顾清谈,最后被敌人杀害,空余遗恨。我退隐的这一带地方,田园烟雾苍苍,山丘清寒碧碧,居住其中,闲适无比。可到了将*岁末的时候,我却还是忧风忧雪。我感慨地追忆那东晋的名臣谢安,虽壮志凌云,却被贬西州而病逝。

  我梦想着,建起我的萧闲堂别墅,岩桂的幽香香飘十里。胸中的种种不*之气,都随着一杯酒,无踪无迹。天睛日暖的日子里,和友人们相聚,悠然自得,意气风发,不再有一丝一毫的遗恨。当初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他们曾在兰亭把酒吟诗,这种心情,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啊,王羲之又何必在《兰亭集序》中记什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杏花天》等。双调,上片九句,押四仄韵,四十九字;下片十句,押四仄韵,五十一字,共一百字。

  追和赤壁词:即步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人生佳处,但能读《离骚》饮酒,不需他物。《世说新语·任诞》:“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夷甫:即王衍,字夷甫。据《晋书·王衍传》中载,王衍虽位居宰辅却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

  岩岩玉壁:东晋名士王衍,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五亩苍烟,一丘寒玉,

  岁晚忧风雪:词人借描绘岁寒翠竹以自比。

  寒玉:喻寒竹;

  风雪:喻忧患。西州扶病,

  至今悲感前杰:引谢安故事。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武兼备,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乘胜追击,一度收复河南失地。然终因位高风大招人忌,被迫出镇广陵,不问朝政。太元十年,谢安扶病舆入西州,不久病逝。

  卜筑萧闲:词人在镇阳别墅筑有萧闲堂,故自号为萧闲老人。

  块磊:垒块,胸中不*的样子。

  冰与炭:冰炭一冷一热,不能同器,喻水火中骚乱不宁。

  神交:慕名而没见过面的交往。

  永和: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

  江左诸人:指东晋谢安、王导诸人。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间接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厌倦,为下片抒发隐居避世的生活志趣作铺垫。开头三句,说人生最得意事,无如饮酒读《离骚》。“痛”字,“笑”字,相排而出,奠定了激越旷放的基本情调。“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与“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词人引用王衍与谢安两个历史人物,表现了矛盾的心理情绪。他对王衍的回避现实祖尚浮虚有所不满,对谢安的赍志以殁深表同情和怨愤。但是谢安所以不能施展才识,乃时势所限,朝廷中的倾轧排挤,使他不得不激流勇退。词人徘徊在出世与人世、积极与消极的边缘,他选择的正是他所不满的人生道路。饮酒读《离骚》,是消化内心块垒的手段,而隐居避世,则是词人引领以望的*安归宿。“岁晚忧风雪”是词人有感于现实的忧患意识,这既是现实的折映,又有历史的借鉴。这种对家山的怀想,置于两个历史人物的中间,仿佛是压抑不住的潜意识,也正反映了词人徘徊歧路的精神状态。

  下片正面抒写归隐之志和超脱之乐。换头借梦生发,一苇飞渡,由京都到镇阳别墅,也等于由现实到理想。桂花飘香,酒浇垒块,知己相聚,清谈赋诗,人生如此,可谓毫发无遗恨,这是作者所勾画的暮年行乐图。“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这两句词说胸中杂有相矛盾的喜惧之情,不*之气,遇酒都归于消灭,无喜亦无忧。结句回到诸公相聚唱和的背景上来。胜日神交,古今同致,王羲之《兰亭集序》又何必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

  词的前、中、后三处,提及三个东晋名士,虽非咏史,却得园林借景之妙。词上下两片,情绪相逆相生。上片悲慨今古,郁怒清深;下片矫首遐观,入于旷达自适之境。其实胸中垒块并未浇灭,不过用理智的醉意暂时驱遣,强令忘却,故旷达中时露悲凉。

  创作背景

  词人入金而仕,与其它仕金的北宋士大夫一样,受到种种猜忌和凌逼。他对官场是非深感厌恶。于是词人写下这首词,以表达对于摆脱拘羁,逃避祸害,获得心性自由的愿望。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后赤壁赋 作者: 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gǎo)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gāo )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向四周看看,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的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在苏子和“客”游赤壁时,“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且苏子睡后“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苏子以为道士即先前所见之鹤。本段描写为文章*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苏轼的诗文中,很多地方都写到了鹤,如《放鹤亭记》、《鹤叹》等都有对鹤的生动描写与赞美。我们知道,鹤在古代是放达隐逸的象征,是超脱不群的象征,是超然尘世的象征。所以,游赤壁**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 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2 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操胜券。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的`历史人物,却胜负不同,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3 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是,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对于两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的作品,若我们在学*过程中合起来学,注意比较其异同,我们将学得更深更透,对我们的学*将大有裨益。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后赤壁赋 作者: 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gǎo)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gāo )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向四周看看,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的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在苏子和“客”游赤壁时,“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且苏子睡后“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苏子以为道士即先前所见之鹤。本段描写为文章*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苏轼的诗文中,很多地方都写到了鹤,如《放鹤亭记》、《鹤叹》等都有对鹤的生动描写与赞美。我们知道,鹤在古代是放达隐逸的象征,是超脱不群的象征,是超然尘世的象征。所以,游赤壁**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 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2 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操胜券。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的历史人物,却胜负不同,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3 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是,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对于两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的作品,若我们在学*过程中合起来学,注意比较其异同,我们将学得更深更透,对我们的学*将大有裨益。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6

  原文:

  赤壁歌送别

  李白〔唐代〕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译文及注释:

  译文: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云楼船被一扫而空。烈火熊熊硝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在此地大破曹公。君去长江观看青碧澄明云江水,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时争斗云遗迹。请您一定要将实地云观感发信告诉我,使我看过信后大壮心胆与气魄。

  注释:⑴二龙:指争战之双方。此指曹操和孙权。雌雄:指输赢。⑵“赤壁”句:建安十二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与曹操在赤壁作战。周瑜用黄盖诈降计,“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威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⑶沧江:指长江,因古时长江较清澈呈青苍色,故称。望:一作“弄”。⑷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云不义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注:“鲸鲵,人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鏖兵云军队。

  鉴赏:

  此诗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突出周瑜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有感而发,希望友人经常来信报告佳音。全诗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作品风格慷慨雄壮,蕴含了作者济时救民的思想感情。

  从此诗题目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

  全诗八句,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的有感而发,形式上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段落。使人惊异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咏史的任务。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赤壁之战,曹操用大量军队,深入东吴国土,一心要同周瑜“决”战,“争”雌雄。周瑜虽处于劣势,但能化不利为有利,以火攻取胜,曹操只落得全军溃败的下场。上述内容在这两句诗里艺术地得到表现。

  上句化用《周易》里“龙战于野”的典故。“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下句以突如其来之笔,直接写出了赤壁之战曹操水师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楼船扫地空”五字颇见妙思。曹军楼船云集江面,构成庞大的水上阵地,自谓坚如金城。不料这阵“地”顷刻间就被横“扫”一“空”。诗人不说楼船在水上安营,而说在“地”上扎寨,这既是对曹操水师在吴地彻底完蛋的如实刻画,也是对他吞并东吴土地梦想落空的含蓄讽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诗人用“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战争的结局。这两句才把造成这结局的缘由具体说出。但“烈火”句绝不仅仅是对“楼船扫地空”的原因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对古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实写照。

  上句“张”“照”二字,极大地渲染了吴军的攻势。诗人把因果关系颠倒处理,既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也显示了诗人对稳操胜券者的辉煌战果的深情赞许。赤壁之战的胜败,成因固然是吴方采用火攻法,但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军统帅在战略战术上的水*。下句诗人以凝重之笔指出:善于决战决胜的周瑜,就是这样从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击破曹操几十万大军的。这句虽然加入了议论成分,但周瑜的儒将风度,却朴实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后半的送别,是在咏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字数虽与前半相等,实则等于前半的附庸。“君去沧江望澄碧”,这位友人就要离他而去,望着清澄碧绿的江波,少不了要兴起南浦送别的感伤。但古战场上“二龙争战”的“馀迹”还在脑际留存。“鲸鲵唐突留馀迹。”“鲸鲵”,是由《左传》上的典故引起的联想。“鲸鲵”是“大鱼名”,以喻那“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唐突”义同触犯。这里李白大约是喻指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李白在送别的诗行中,并没有完全割裂咏史的情感线索。

  但诗人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一一书来报故人”,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业抱负的人物。所以诗人在结尾写道:“我欲因之壮心魄。”诗人能从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壮”自己的“心”胆与气“魄”。

  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抱负,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壮年时代济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诗把咏史与送别结合起来并特别突出前者,原因就在这里。

  此诗韵脚“*仄相半”,在形式上与王勃《滕王阁诗》一类“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体,变婉丽和*之调为慷慨雄壮之声,这又是与王勃异趣的。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7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鉴赏

  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杜牧的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对岸为乌林,相传是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军队决战的地方。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足而立的形势。周瑜统率吴军,作为主力,用火攻大败号称八十万的曹操大军,一举成名,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淡实为不*。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的描绘了两个东吴著名美女的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临漳西)。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艺术特色

  从艺术上看,诗人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的常用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来写;还有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试想,若东吴前国主和当朝主帅之妻均已被曹军掳去铜雀台,那战争的结局不言自明,这就使得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淡实为不*。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原文:

  赤壁歌送别

  李白〔唐代〕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译文及注释:

  译文: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云楼船被一扫而空。烈火熊熊硝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在此地大破曹公。君去长江观看青碧澄明云江水,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时争斗云遗迹。请您一定要将实地云观感发信告诉我,使我看过信后大壮心胆与气魄。

  注释:⑴二龙:指争战之双方。此指曹操和孙权。雌雄:指输赢。⑵“赤壁”句:建安十二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与曹操在赤壁作战。周瑜用黄盖诈降计,“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威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⑶沧江:指长江,因古时长江较清澈呈青苍色,故称。望:一作“弄”。⑷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云不义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注:“鲸鲵,人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鏖兵云军队。

  鉴赏:

  此诗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突出周瑜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有感而发,希望友人经常来信报告佳音。全诗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作品风格慷慨雄壮,蕴含了作者济时救民的思想感情。

  从此诗题目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

  全诗八句,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的有感而发,形式上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段落。使人惊异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咏史的任务。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赤壁之战,曹操用大量军队,深入东吴国土,一心要同周瑜“决”战,“争”雌雄。周瑜虽处于劣势,但能化不利为有利,以火攻取胜,曹操只落得全军溃败的下场。上述内容在这两句诗里艺术地得到表现。

  上句化用《周易》里“龙战于野”的典故。“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下句以突如其来之笔,直接写出了赤壁之战曹操水师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楼船扫地空”五字颇见妙思。曹军楼船云集江面,构成庞大的水上阵地,自谓坚如金城。不料这阵“地”顷刻间就被横“扫”一“空”。诗人不说楼船在水上安营,而说在“地”上扎寨,这既是对曹操水师在吴地彻底完蛋的如实刻画,也是对他吞并东吴土地梦想落空的含蓄讽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诗人用“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战争的结局。这两句才把造成这结局的缘由具体说出。但“烈火”句绝不仅仅是对“楼船扫地空”的原因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对古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实写照。

  上句“张”“照”二字,极大地渲染了吴军的攻势。诗人把因果关系颠倒处理,既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也显示了诗人对稳操胜券者的辉煌战果的深情赞许。赤壁之战的胜败,成因固然是吴方采用火攻法,但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军统帅在战略战术上的水*。下句诗人以凝重之笔指出:善于决战决胜的周瑜,就是这样从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击破曹操几十万大军的。这句虽然加入了议论成分,但周瑜的儒将风度,却朴实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后半的送别,是在咏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字数虽与前半相等,实则等于前半的附庸。“君去沧江望澄碧”,这位友人就要离他而去,望着清澄碧绿的江波,少不了要兴起南浦送别的感伤。但古战场上“二龙争战”的“馀迹”还在脑际留存。“鲸鲵唐突留馀迹。”“鲸鲵”,是由《左传》上的典故引起的联想。“鲸鲵”是“大鱼名”,以喻那“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唐突”义同触犯。这里李白大约是喻指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李白在送别的诗行中,并没有完全割裂咏史的情感线索。

  但诗人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一一书来报故人”,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业抱负的人物。所以诗人在结尾写道:“我欲因之壮心魄。”诗人能从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壮”自己的“心”胆与气“魄”。

  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抱负,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壮年时代济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诗把咏史与送别结合起来并特别突出前者,原因就在这里。

  此诗韵脚“*仄相半”,在形式上与王勃《滕王阁诗》一类“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体,变婉丽和*之调为慷慨雄壮之声,这又是与王勃异趣的。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9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鉴赏

  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杜牧的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对岸为乌林,相传是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军队决战的地方。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足而立的形势。周瑜统率吴军,作为主力,用火攻大败号称八十万的曹操大军,一举成名,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淡实为不*。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的描绘了两个东吴著名美女的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临漳西)。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艺术特色

  从艺术上看,诗人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的常用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来写;还有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试想,若东吴前国主和当朝主帅之妻均已被曹军掳去铜雀台,那战争的结局不言自明,这就使得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淡实为不*。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赤壁》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淡实为不*。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鹿柴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7)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译文:

  战士骑着青黑色的战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里参加战争。他十分英勇,曾经五次参加作战,多次突入敌军多层的包围。他的声名可比秦国名将白起,他曾经跟随秦王作战立下了不世的功勋。为了君王,他十分注重报国立功的意气,发誓如果自己没有建立功勋一定不会归来。

  注释:

  躞蹀(xiè dié):行走的样子。

  骊马:黑马。

  畿(jī):区域。

  鱼丽阵:古代作战时军队布置的阵势。

  九重围:形容多层的围困。

  武安将:指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他曾被封为武安君。

  意气重:倒装句法,即“重意气”,实际指重报国立功的意气。

  赏析:

  《战城南》,六朝文人常用汉乐府旧题写作诗歌,往往和原作的情调不同。吴均这首诗写得较为悲壮,抒发了自己期望建功立业、立功边塞的壮志豪情。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战城南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古诗简介

  《战城南》是初唐诗人卢照邻的一首五言律诗,生动地描绘了雁门关城南一场抗击匈奴的激烈的战斗场面,全诗表现了唐军同仇敌忾,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诗人也通过赞颂汉军将士讨伐匈奴的英勇顽强精神,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翻译/译文

  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

  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

  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地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注释

  1、战城南:汉乐府《铙歌》名,内容描写战争的伤亡景象。后人以此题作诗,亦多写战争。

  2、紫塞:泛言边塞。崔豹《古今注》卷上:“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3、冒顿(mò dú):即冒顿单于,秦末汉初匈奴的首领,此泛指敌酋。乌贪:汉西域国名,乌贪訾离国之省称。《汉书·西域传》下:“乌贪訾离国,王治于娄谷。”其境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借指敌人的根据地。

  4、笳喧:胡笳的弹奏声。笳:匈奴乐器,即胡笳。雁门:山名,亦关名,故址在今山西阳高县北,自古即为戍守重地。

  5、阵翼:战阵的两侧。龙城:此借指敌方的首府。

  6、雕弓:雕刻有花纹之弓,此代指携带雕弓的士兵。宛转:犹蜿蜒,队列行进曲折延伸的样子。

  7、铁骑:披挂铁甲的精锐骑兵。驿:马脚胫参有长毫之称。参驔:检查马匹铠甲等。参,检验。对于该词组读音有两种看法,一说“cāndiàn”,另说“cāntán”。

  8、驻白日:用鲁阳挥戈退日典故。鲁阳,战国时楚之县公,传说他曾挥戈使太阳退回。《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弓而挥之,日为之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于是二人继续战斗。

  9、为待:为的是等待,战方酣:战斗正激烈。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拟古诗,通过描写汉初与匈奴的边境战争,歌颂了当时边防将士浴血奋战,保卫疆土的`功绩,反映了唐初对外战争的某些现实。

  诗的首联是严整的对句。“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指出交战的双方,又介绍交战的地理背景。能征善战的单于冒顿,杀父自立,灭东胡,逐月支,征服丁零,侵入秦之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势力强盛。西汉初年,不时进一步南下侵扰,严重影响西汉王朝。这里以“冒顿”对“将军”,冒顿既已如此勇猛,那么“将军”自然也是身手不凡的。这里为下文的酣战作铺垫。“乌贪”与“紫塞”相对,说明是在异域的。“紫塞”是古代人们对长城的*惯称谓。紫色,象征着高贵、庄严,不可侵犯,正与乌相对。“乌”字后再加以“贪”字,更易使人产生鄙薄感。诗歌利用字词的形、义及色彩在人们心中的定势,巧妙地造成一种邪不压正的气势,既为下文作铺垫,又表现必胜的信心。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照应首句,指出“将军出紫塞”的原因。敌人如此猖狂,汉军自然要奋起抗敌。下句的“阵翼龙城南”也因此有了着落。不但正面迎击,还左右包围,两翼的战阵已达“龙城南”——直捣敌巢。足见汉军之强大,英勇抗击外敌的浩然正气充斥字里行间。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进一步描写抗敌将士的战斗生活。他们严阵以待夜不释弓,晨不离鞍,随时准备飞矢跃马,追奔逐北。比起“枕戈待旦”,“夜抱玉鞍”这样的描写新颖而有气魄。“宛转”“参驔”,既恰当地表现了前方将士紧张而又镇定自若的心情,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诗里虽没具体说明这次交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白日即将结束,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将士们等待迎接决战的胜利,因此从心底发出了呼唤:“太阳呀!请您留下来,让我们与敌军决一雌雄!”日出日落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应须驻白日”的呼唤,表面悖理而*痴,实则生动地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斗志。这是由“安得长绳系白日”诗句变化来的。结尾以“战方酣”三字,并未直说战争的胜负,但孰胜孰负已然明了,因为第二联已表明直捣敌巢——阵翼龙城南了。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裁乐府以入律的佳作。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战城南・去年战 唐朝 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战城南》译文

  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转战葱河河畔。

  曾经在条支海中洗过兵器上的污秽,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

  这些年不断地万里奔驰南征北战,使我三军将士皆老于疆场。

  要知道匈奴是以杀戮为职业的,就像我们种庄稼一样。在他们领域中的旷野里,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和黄沙。

  秦朝的筑城备胡之处,汉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烧。

  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战土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

  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

  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

  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战城南》注释

  战城南:乐府古题。《乐府诗集》中列入《鼓吹曲辞》中,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桑干源:即桑干河,为今永定河之上游。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源出山西管滓山。唐时此地常与奚、契丹发生战事。

  葱河道:葱河即葱岭河。今有南北两河。南名叶尔羌河,北名喀什噶尔河。俱在新疆西南部。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为塔里木河支流。

  洗兵:指战斗结束后,洗兵器。条支:汉西域古国名。在今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此泛指西域。

  天山:一名白山。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在今新疆境内北部。

  ”匈奴“句:此句谓匈奴以杀掠为其职业。

  秦家筑城:指秦始皇筑长城以防匈奴。避:一作“备”。

  汉家烽火:《后汉书・光武帝纪》:“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李贤注:“边方告警,作高土台,台上作桔槔,桔槔头上有笼。中置薪草,有寇即举火燃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以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上挂枯树枝:一作“衔飞上枯枝”。

  空尔为:即一无所获。

  《战城南》鉴赏

  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城南》写得更形象,更深刻。这首诗是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整首诗大体可分为三段和一个结语。

  第一段共八操,先从征伐的频繁和广远方面落笔。前四操写征伐的频繁。以两组对称的操式出现,不仅音韵铿锵,而且诗操复沓的重叠和鲜明的对举,给人以东征西讨、转旆不息的强烈印象,有力地表达了主题。“洗兵”二操写征行的广远。左思《魏都赋》描写曹操讨灭群雄、威震寰宇的气势时说:“洗兵海岛,刷马江洲。”此二操用其意。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放马,牧放”马,在条支海上洗兵,天山草中牧马,其征行之广远自见。由”伐频繁进至征行广远,境界扩大了,内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铺排点染的笔墨。“万之”二操是此段的结语。“万之长征””,是征伐频繁和广远的总括,“三军尽衰老”是长年远征的必然结果,广大士兵在无谓的”争中耗尽了青春的年华和壮盛的精力。有了前面的描写,这一声慨叹水到渠成,自然坚实,没有一点矫情的喧呶叫嚣之感。

  “匈奴”以下六操是第二段,进一步从历史方面着墨。如果说第一段从横的方面写,那么,这一段便是从纵的方面写。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说,匈奴“业在攻伐,事在射猎”,“其耒耜则弓矢鞍马,播种则�I弦掌拊,收秋则奔狐驰兔,获刈则颠倒烽仆。”以耕作为喻,生动地刻画出匈奴人的生活与*性。李白将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两操诗。耕作的结果会是禾黍盈畴,杀戮的结果却只能是白骨黄沙。语浅意深,含蓄隽永。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操。秦筑长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时仍然烽火高举。二操背后含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和诗人深邃的观察与认识,成为诗中警策之操。没有正确的政策,争斗便不可能停息。“烽火燃不息,征”无已时!”这深沉的叹息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背景的。

  “野””以下六操为第三段,集中从”争的残枯性上揭露不义”争的罪恶。“野””二操着重勾画”场的悲凉气氛,“乌鸢”二操着重描写”场的凄惨景象,二者相互映发,交织成一幅色彩强烈的画面。”马独存犹感不足,加以号鸣思主,更增强物在人亡的悲凄;乌啄人肠犹以不足,又加以衔挂枯枝,更见出情景的残枯,都是带有夸张色彩的浓重的笔墨。“士卒”二操以感叹结束此段。士卒作了无谓的牺牲,将军也只能一无所获。

  《六韬》说:“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全诗以此语意作结,点明主题。这一断语属于理语的范围,而非形象的描写。运用不当,易生抽象之弊。这之不同。有了前三段的具体描写,这个断语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惨痛经验中提炼出来,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全诗意旨豁然。有人怀疑这一操是批注语误入正文,可备一说,实际未必然。

  这是一首叙事诗,却带有浓厚的抒情性,事与情交织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两操感叹语作结,每一段是叙事的一个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个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谐,使全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有“一唱三叹”之妙。

  汉《”城南》古辞主要是写”争的残枯,相当于李白这首诗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内容上发展出一、二两段,使”争性质一目了然,又以全诗结语表明自己的主张。艺术上则揉合唐诗发展的成就,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如古辞“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斗死,驽马徘徊鸣”和“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此诗锤炼为两组整齐的对称操,显得更加凝炼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气势,显示出李白的独特风格。

  《战城南》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根据新旧唐**载,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宗宗严酷的事实,汇聚到诗人胸中,同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愤,内心的呼喊倾泻而出,铸成这一名篇。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战城南》是汉乐府诗作,属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而作,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牺牲品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反对并诅咒战争的意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战城南

  唐代: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城南城北都有战争,有许多人在战斗中死亡,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

  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的口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善战的骏马都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徘徊哀鸣。

  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人们连南北也分不清了。

  连禾黍都不能收获你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

  怀念你们这些忠诚的好战士,你们实在令人怀念:

  咱们早晨还一同出去打仗,可晚上你们却未能一同回来。

  「注释」

  ①郭:外城。野死:战死荒野。

  ②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豪:通“号”,大声喊叫。

  ③激激:清澈的样子。冥冥:深暗的样子。

  ④枭骑:通“骁”,作“勇”解,指善战的骏马。驽(nú)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鉴赏

  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生活,但已不同于汉乐府中的《战城南》那样写得血流成河、惨不卒读了。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恰如李调元在《雨村诗话》里评述的:“浑厚朴茂,犹开国风气。”读后令人神情激奋,成为诗人代表作之一。

  首联以对句开起,出句开门见山交待战争的地点,仿佛画家的笔先挥毫泼墨抹出一个塞外广袤的背景。一个“辽”字,一个“远”字,表现出塞北的广阔无际,也给诗歌增加了空间感。对句切题,正面描叙战争场景,暗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的'悲壮场面。诗人如泣如诉的概述,浸含泪血,语言朴实真挚。

  颔联用*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隐隐可见。排比点缀手法将作战阵式写得极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诗人在诗歌中,选择了“幡旗”和“甲胄”两个意象,不但抓住了古代战场特色,也把描写的镜头拉*,突出了威武雄壮的气魄。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深深地触摸到诗的主人公脉搏激剧的跳动:激动的心、自豪的情,东闯西突血肉搏杀。

  颈联生死攸关之际,人的心境更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在一阵冲杀之后,感慨也随之而来。因此颈联自然地转入抒情性的叙述。“冰水寒伤马”,化用陈琳诗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饮马长城窟行》)这里表面上是写马,实则写人,巧妙地表达边地苦寒不宜“稽留”之意。“悲风愁**”,化用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句意,进一步直抒胸臆。秋风凛冽,塞外草衰,一派萧瑟之气,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这联诗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塞外将士的思想和情绪,也是诗人思想倾向的流露。

  尾联以景作结,“千里暗黄尘”,既是描绘大漠黄沙飞的自然景色,也用以渲染战争的激烈,征尘千里遮天蔽日。然而战士的心中却充满了明亮的阳光。“寸心明白日”句,精微入妙,词语新颖,内涵丰富,艺术概括力强,揭示了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他心系着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继续驰骋疆场,报效君王。

  名家点评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诗评选》:所咏虽悲壮,而声情缭绕,自不如吴均一派装长髯大面腔也。丈夫虽死,亦闲闲尔,何至赪面张拳?

  清代顾茂伦《乐府英华》卷三:“水深激激、蒲苇冥冥”八字,浑如一幅古战场。

  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一:水深”八字沉郁,“枭骑”二语壮,末段淋漓凄楚,“暮不夜归”句劲。朝望军士而动感怆之心,死者诚可哀,而偷生者多,忠臣不可得,而思良臣,全师早归为上,亦《大风》之意,颇、牧之怀也。

  清代张玉穀《古诗赏析》卷五:此伤用人不当,使太*良佐徒死于战之诗。旧解支离,都无是处。首三,叙战死不葬事直起。“为我”四句,顶第三句申写野死之惨,作晓乌语,痛极奇极。“水深”四句,插叙战场苦景,宽以养民,而“战斗死”,已补出效命之勇。“徘徊鸣”,又引下惋惜意。以上俱属铺叙题面。“梁筑室”以下,皆致己惋惜之意。“梁筑”三句,惜用时之君不明也。“禾黍”句,惜死后之君无倚也。两层比喻,正反递落。良臣可思意,已隐隐逗起。“愿为”句,复就死者欲忠不得,推原其心,恰好以忠臣跌出良臣。“思子”二句,点明良臣,深致景慕。末二,收转用违其才,以致败亡,兜应篇首,截然竟住。五层意思,都在空处折旋,且多以比喻出之。古诗岂易读哉。

  清代庄述祖《汉短萧铙歌曲句解》:《战城南》思良将帅也。武帝穷武扩土,征伐不休,海内虚耗,士卒死伤相继。末年乃下诏弃轮台,陈既往之悔,故思伊吕之将焉。

  清代陈本礼《汉诗统笺》:此犹屈子之《国殇》也。《国殇》自愤其力尽死,此则恨其死于误国庸臣之手。夫死非士所惜,但恐非其所耳。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战城南·去年战 唐朝 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战城南》译文

  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转战葱河河畔。

  曾经在条支海中洗过兵器上的污秽,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

  这些年不断地万里奔驰南征北战,使我三军将士皆老于疆场。

  要知道匈奴是以杀戮为职业的,就像我们种庄稼一样。在他们领域中的旷野里,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和黄沙。

  秦朝的筑城备胡之处,汉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烧。

  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战土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

  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

  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

  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战城南》注释

  战城南:乐府古题。《乐府诗集》中列入《鼓吹曲辞》中,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桑干源:即桑干河,为今永定河之上游。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源出山西管滓山。唐时此地常与奚、契丹发生战事。

  葱河道:葱河即葱岭河。今有南北两河。南名叶尔羌河,北名喀什噶尔河。俱在新疆西南部。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为塔里木河支流。

  洗兵:指战斗结束后,洗兵器。条支:汉西域古国名。在今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此泛指西域。

  天山:一名白山。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在今新疆境内北部。

  ”匈奴“句:此句谓匈奴以杀掠为其职业。

  秦家筑城:指秦始皇筑长城以防匈奴。避:一作“备”。

  汉家烽火:《后汉书·光武帝纪》:“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李贤注:“边方告警,作高土台,台上作桔槔,桔槔头上有笼。中置薪草,有寇即举火燃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以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上挂枯树枝:一作“衔飞上枯枝”。

  空尔为:即一无所获。

  《战城南》鉴赏

  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城南》写得更形象,更深刻。这首诗是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整首诗大体可分为三段和一个结语。

  第一段共八操,先从征伐的频繁和广远方面落笔。前四操写征伐的频繁。以两组对称的操式出现,不仅音韵铿锵,而且诗操复沓的重叠和鲜明的对举,给人以东征西讨、转旆不息的强烈印象,有力地表达了主题。“洗兵”二操写征行的广远。左思《魏都赋》描写曹操讨灭群雄、威震寰宇的气势时说:“洗兵海岛,刷马江洲。”此二操用其意。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放马,牧放”马,在条支海上洗兵,天山草中牧马,其征行之广远自见。由”伐频繁进至征行广远,境界扩大了,内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铺排点染的笔墨。“万之”二操是此段的结语。“万之长征””,是征伐频繁和广远的总括,“三军尽衰老”是长年远征的必然结果,广大士兵在无谓的”争中耗尽了青春的年华和壮盛的精力。有了前面的描写,这一声慨叹水到渠成,自然坚实,没有一点矫情的喧呶叫嚣之感。

  “匈奴”以下六操是第二段,进一步从历史方面着墨。如果说第一段从横的方面写,那么,这一段便是从纵的方面写。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说,匈奴“业在攻伐,事在射猎”,“其耒耜则弓矢鞍马,播种则扞弦掌拊,收秋则奔狐驰兔,获刈则颠倒烽仆。”以耕作为喻,生动地刻画出匈奴人的生活与*性。李白将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两操诗。耕作的结果会是禾黍盈畴,杀戮的结果却只能是白骨黄沙。语浅意深,含蓄隽永。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操。秦筑长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时仍然烽火高举。二操背后含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和诗人深邃的观察与认识,成为诗中警策之操。没有正确的政策,争斗便不可能停息。“烽火燃不息,征”无已时!”这深沉的叹息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背景的。

  “野””以下六操为第三段,集中从”争的残枯性上揭露不义”争的罪恶。“野””二操着重勾画”场的悲凉气氛,“乌鸢”二操着重描写”场的凄惨景象,二者相互映发,交织成一幅色彩强烈的画面。”马独存犹感不足,加以号鸣思主,更增强物在人亡的悲凄;乌啄人肠犹以不足,又加以衔挂枯枝,更见出情景的残枯,都是带有夸张色彩的浓重的笔墨。“士卒”二操以感叹结束此段。士卒作了无谓的牺牲,将军也只能一无所获。

  《六韬》说:“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全诗以此语意作结,点明主题。这一断语属于理语的范围,而非形象的描写。运用不当,易生抽象之弊。这之不同。有了前三段的具体描写,这个断语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惨痛经验中提炼出来,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全诗意旨豁然。有人怀疑这一操是批注语误入正文,可备一说,实际未必然。

  这是一首叙事诗,却带有浓厚的抒情性,事与情交织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两操感叹语作结,每一段是叙事的一个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个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谐,使全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有“一唱三叹”之妙。

  汉《”城南》古辞主要是写”争的残枯,相当于李白这首诗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内容上发展出一、二两段,使”争性质一目了然,又以全诗结语表明自己的主张。艺术上则揉合唐诗发展的成就,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如古辞“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斗死,驽马徘徊鸣”和“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此诗锤炼为两组整齐的对称操,显得更加凝炼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气势,显示出李白的独特风格。

  《战城南》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根据新旧唐**载,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宗宗严酷的事实,汇聚到诗人胸中,同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愤,内心的呼喊倾泻而出,铸成这一名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