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

首页 / 赏析 / | 赏析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1

  早春诗

  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

  古诗简介

  这首优美的早春之曲,出于《荆楚岁时记》的宗懔之手。宗懔初仕梁,**北周。诗篇虽然犹带齐梁锦色,但却缘情而发,思致清晰,深沉婉转,已然异于当时南方盛行的绮靡轻巧诗风。

  赏析/鉴赏

  全篇紧扣早春着笔,以诗人特具的敏锐感受力,捕捉新春气息,谱入清词丽句。“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昨暝,即昨晚。诗的开篇,写昨日瞑色方临,春风乍起,一夜之间,春色已来天地。这还只是泛叙,不见出奇。读到第二联感到有点意思了,“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这一联出语天然,确实朴中见拙,虽为*行的句子,而上下句又含有因果关系。由于第一声春莺巧啭,催开了郊原的数重花树。鸣啭一两声的黄莺,这里起了催花使者的作用;“数重”与“一两”,在量的多少上也有意夸大,构成反差。更有特色的图景,是第五、六句,“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熟谙荆楚岁时*俗的作者,给我们描摹了一幅新春风俗画。画面上出现了初蝶、新梅,这就未免令人疑真疑幻,特别那散落新粉的初飞蛱蝶,栩栩穿花,真蝶呢,还是彩蝶?“剪彩”句写得明朗一些,那是彩花。

  按《事物纪元·岁时·彩花》:“《实录》曰: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汉王符《潜夫论》已讥花采之费;晋新野君传家以剪花为业,有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之事。按此则是花朵起于汉、剪彩起于晋矣。”又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贴宜春二字。“”散粉成初蝶”,亦无非剪彩制成之翩翩蝴蝶也。彩胜(亦作“华胜”、“幡胜”,以绢、纸制作动植物或人形插于头上、花枝上以迎新春)之俗,本起源于南方。然则作者咏写初蝶、新梅,亦未必实地摹写其望中所见,盖自身由南入北,春日在天涯,遐想怀思南方故里剪彩缤纷、镂银错落之迎春旧俗。只需读篇之结句:“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便恍然于作者何以会如此扑朔迷离、虚虚实实地隐约其辞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目极千里伤春心,岂有闲情逸致,高台娱目!那种暮年萧瑟的乡关之情,也就能够引发读者同情的了!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2

  零陵早春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翻译

  请问春天从这去,何时才进长安门。

  托付给你还乡梦,恳请带我回家园。

  注释

  秦原:秦地原野,这里是指长安城周围,即长安。春秋战国时属秦国领地。

  凭寄:托寄,托付。

  殷勤:恳切;深厚。

  鉴赏

  永州地处江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天的到来,自然要比长安早,“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地季节,带给人们的是勃勃的活力,盎然的生机。作者写早春,用早春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然而“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春天是美好的,可惜作者被贬在永州,有家也回不成,是“软禁”在这里,是一个“不自由”之身,因此,他借春风来寄付自己的思乡情,借春风来把希望带回故乡,恳切希望春风把自己带回故乡。然而这只是一个“梦”,是一场“春梦”啊。再美好的春梦,也会破灭的。作者写“思乡”是写在早春里,这是这首诗构思最新颖之处。这种思乡之情,不是在夜深人静,是由寂寞引起,也不是在“佳节”因孤独涌现的思念,他是在大地复苏,春意浓浓,热闹忙碌的早春中“思乡”,这种思乡之情就更浓更深了。

  这首诗最后一句“殷勤入故园”,“殷勤”一词,它写出了作者浓烈的思乡情,写出了作者殷切的期盼,写出了作者的怨愤,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中心所在。爱与思,期盼与厚望交织在一起,这种复杂的感情,大概是他到永州之初最强烈地一种情感。作者的这首五绝诗情味蕴藉,构思新颖,目景入情,笔随意到,语言通俗明白,主题单纯,但是表达的情是复杂的,在浓浓的思乡情中,也表达了作者不可释怀的心态,爱怨交织的复杂感情,有着浓烈的诗趣,堪称以少胜多的杰作。所以读者欣赏这首诗时,一定理解把握这种复杂的'感情,理解早春中的思乡是别有一番情意。这也是柳宗元文中所特有的“淡泊中的至味”。

  创作背景

  作者生于长安,长于长安;在长安有他的庄园,有他的家,有他的理想;长安是他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地方。然而一场恶运,把他贬在远离朝廷的“*之地”。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美好而遥远,他要“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3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翻译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注释

  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

  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

  清:一作“新”。

  新春:即早春。

  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

  匀:均匀,匀称。

  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

  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俱:全,都。

  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用得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淡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勾画得非常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极其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前两句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言。后两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如市。这后两句与前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同时这也是比喻之笔,“俱是看花人”不仅仅是说锦绣满地,观赏花的人多,更是说人已功成名就,人们争趋共仰。因此,此诗的深层意旨是: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微、功绩未显之际,犹如嫩柳初黄、色彩未浓之时。这时若能善于识别、大胆扶持,他们就会迅速成材,担当大用;如果等到他们功成志得、誉满名高,犹如花开锦绣、红映枝头,人们争趋共仰,就不用人去发现和帮助了。

  全诗将清幽、秾艳之景并列而出,对比鲜明,色调明快;同时含蕴深刻,耐人寻味,堪称佳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份难以考证。从诗的第三句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杨巨源曾在长安任职多年,历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当是他在京任职期间所作。

  赏析二

  诗的大意是说,诗人的最好时光是新春之际,——是在那柳树刚刚抽出黄色嫩芽的时候,要是等到*里已经繁花似锦,那时刻到处都是来看花的人了,吟诗作赋已索然了。表面上看,这首诗不过**,但如透过纸背,却包含着另一番深刻哲理,——暗喻着人才的及早培养发掘。

  在尘世间,对于成功者,人们总是仰慕有加的。即使是那些满怀妒意之人,也不过是仰慕之情的一种畸形反映而已。所以,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特别是重大成功之后,无不大有门庭若市之患。在前往朝贺的人们当中,少不了那么一种人:大言不惭地声称“我早就看出这小子有出息”,以显示他的慧眼金睛。这的确是非常容易不过的事。上林已经“花似锦”,大家趋而观赏,说说“这种花真漂亮”,“那种花多好瞧”的话儿,多么自在!多么高雅!然而,这是三岁小孩都可以办到的,——亦可指指这,点点那,或对爹,或对妈,或对爷爷奶奶学舌道:“朵朵,好看!”一副行家模样。但,这是真本事么?花开得好,是因为阳光雨露充足,选种培植良好。一株花型秀美的水仙,不是颇令人心旷神怡么?可要知道,那单在选种之时就有着诸多学问。因此,世间最堪称道的实在应该是那些发掘培养人才在“早”的人们,即“伯乐”是也。成功之前的人才,往往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然培养者绝不会因为这种幼稚可笑而否定他们的未来,从而放弃自己的责任。他们十分清楚,人才的培养“在新春”,在“绿柳才黄半未匀”。这时候虽然没有“花似锦”那样诱人,但却蕴含着“花似锦”的远大前景。这自然不大容易。要知道,我们祖国的美好未来的实现,是多么需要这样的人,而且是“多多亦善”。

  及早地发掘培养人才,不要等到别人已经做出成绩才去称赞夸耀于他。故,《千家诗》在入选此诗时特别点明:“言宰相求贤助国,识拔贤才当在侧微卑陋之中,如初春柳色才黄而未匀也”。这应该是这首诗给我们深一层的启迪吧!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1)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1

  早春诗

  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

  古诗简介

  这首优美的早春之曲,出于《荆楚岁时记》的宗懔之手。宗懔初仕梁,**北周。诗篇虽然犹带齐梁锦色,但却缘情而发,思致清晰,深沉婉转,已然异于当时南方盛行的绮靡轻巧诗风。

  赏析/鉴赏

  全篇紧扣早春着笔,以诗人特具的敏锐感受力,捕捉新春气息,谱入清词丽句。“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昨暝,即昨晚。诗的开篇,写昨日瞑色方临,春风乍起,一夜之间,春色已来天地。这还只是泛叙,不见出奇。读到第二联感到有点意思了,“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这一联出语天然,确实朴中见拙,虽为*行的句子,而上下句又含有因果关系。由于第一声春莺巧啭,催开了郊原的数重花树。鸣啭一两声的黄莺,这里起了催花使者的作用;“数重”与“一两”,在量的多少上也有意夸大,构成反差。更有特色的图景,是第五、六句,“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熟谙荆楚岁时*俗的作者,给我们描摹了一幅新春风俗画。画面上出现了初蝶、新梅,这就未免令人疑真疑幻,特别那散落新粉的初飞蛱蝶,栩栩穿花,真蝶呢,还是彩蝶?“剪彩”句写得明朗一些,那是彩花。

  按《事物纪元·岁时·彩花》:“《实录》曰: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汉王符《潜夫论》已讥花采之费;晋新野君传家以剪花为业,有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之事。按此则是花朵起于汉、剪彩起于晋矣。”又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贴宜春二字。“”散粉成初蝶”,亦无非剪彩制成之翩翩蝴蝶也。彩胜(亦作“华胜”、“幡胜”,以绢、纸制作动植物或人形插于头上、花枝上以迎新春)之俗,本起源于南方。然则作者咏写初蝶、新梅,亦未必实地摹写其望中所见,盖自身由南入北,春日在天涯,遐想怀思南方故里剪彩缤纷、镂银错落之迎春旧俗。只需读篇之结句:“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便恍然于作者何以会如此扑朔迷离、虚虚实实地隐约其辞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目极千里伤春心,岂有闲情逸致,高台娱目!那种暮年萧瑟的乡关之情,也就能够引发读者同情的了!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2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翻译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注释

  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

  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

  清:一作“新”。

  新春:即早春。

  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

  匀:均匀,匀称。

  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

  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俱:全,都。

  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用得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淡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勾画得非常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极其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前两句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言。后两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如市。这后两句与前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同时这也是比喻之笔,“俱是看花人”不仅仅是说锦绣满地,观赏花的人多,更是说人已功成名就,人们争趋共仰。因此,此诗的深层意旨是: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微、功绩未显之际,犹如嫩柳初黄、色彩未浓之时。这时若能善于识别、大胆扶持,他们就会迅速成材,担当大用;如果等到他们功成志得、誉满名高,犹如花开锦绣、红映枝头,人们争趋共仰,就不用人去发现和帮助了。

  全诗将清幽、秾艳之景并列而出,对比鲜明,色调明快;同时含蕴深刻,耐人寻味,堪称佳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份难以考证。从诗的第三句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杨巨源曾在长安任职多年,历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当是他在京任职期间所作。

  赏析二

  诗的大意是说,诗人的最好时光是新春之际,——是在那柳树刚刚抽出黄色嫩芽的时候,要是等到*里已经繁花似锦,那时刻到处都是来看花的人了,吟诗作赋已索然了。表面上看,这首诗不过**,但如透过纸背,却包含着另一番深刻哲理,——暗喻着人才的及早培养发掘。

  在尘世间,对于成功者,人们总是仰慕有加的。即使是那些满怀妒意之人,也不过是仰慕之情的一种畸形反映而已。所以,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特别是重大成功之后,无不大有门庭若市之患。在前往朝贺的人们当中,少不了那么一种人:大言不惭地声称“我早就看出这小子有出息”,以显示他的慧眼金睛。这的确是非常容易不过的事。上林已经“花似锦”,大家趋而观赏,说说“这种花真漂亮”,“那种花多好瞧”的话儿,多么自在!多么高雅!然而,这是三岁小孩都可以办到的,——亦可指指这,点点那,或对爹,或对妈,或对爷爷奶奶学舌道:“朵朵,好看!”一副行家模样。但,这是真本事么?花开得好,是因为阳光雨露充足,选种培植良好。一株花型秀美的水仙,不是颇令人心旷神怡么?可要知道,那单在选种之时就有着诸多学问。因此,世间最堪称道的实在应该是那些发掘培养人才在“早”的人们,即“伯乐”是也。成功之前的人才,往往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然培养者绝不会因为这种幼稚可笑而否定他们的未来,从而放弃自己的责任。他们十分清楚,人才的培养“在新春”,在“绿柳才黄半未匀”。这时候虽然没有“花似锦”那样诱人,但却蕴含着“花似锦”的远大前景。这自然不大容易。要知道,我们祖国的美好未来的实现,是多么需要这样的人,而且是“多多亦善”。

  及早地发掘培养人才,不要等到别人已经做出成绩才去称赞夸耀于他。故,《千家诗》在入选此诗时特别点明:“言宰相求贤助国,识拔贤才当在侧微卑陋之中,如初春柳色才黄而未匀也”。这应该是这首诗给我们深一层的启迪吧!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3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翻译

  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

  昨夜东风吹入江夏,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

  碧水浩浩云雾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

  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注释

  走傍:走*。

  武阳:此指江夏。

  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

  陌头:街头。

  美人:古人往往以美人、香草比君子,此指王汉阳。

  预拂:预先拂拭。

  壶觞:酒器。

  壶:盛液体的容器。

  觞:古代酒器;欢饮,进酒。

  鉴赏

  诗的内容很简单,不过是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而已,但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细细吟味,作者那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诗心,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写春天是怎样悄然回归的,表达了诗人终于迎来了春天的那种喜悦之情。“闻道春还未相识”,是说只听到春天回来了,还没有见到她。一开始就流露出急于看到春还的心情。其实当寒凝大地的时候,春天的气息才刚刚萌动,哪里能亲眼见到她呢!所以“闻到”二字表明春归的消息最先是从人们交谈中听到的。如此生活细节,一经诗人捕入诗句便增加了诗的韵味。既然是闻春未见春,就自然要去寻春、问春,于是引起了下面的诗句。“走傍寒梅访消息”,梅是无生命的,怎么能够拜访、叩问呢?这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走”“访”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不可待地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探究春天归否的一片诗情。“昨夜东风入武昌”一句是写春归。人们常说:一夜暖风就染绿了柳梢头。这里“东风”之前冠以“昨夜”二字,意在形容久盼不归的春风,一夜之间就迅速而又静悄悄地来了。然而这还仅仅是表现时节骤然暗换的特点,并没有写出春归的气势来,所以“东风”之后再缀一“入”字,表明春风的到来是排挞而入的。这样就把春归的特点表现得维妙维肖了。可见诗人炼字炼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是写早春的动人景象。

  全诗至此几经婉转方才暗暗点明诗人终于看到了“春还”这一层意思。“黄金色”是一种嫩嫩的鸭黄之色。春上柳梢,最初并不是绿色,那是因为细嫩的柳尖刚刚钻出,还没有饱受春光的沐浴,因而显得很幼稚,从远处看去便是一种朦胧的悦目的灿然金色。*人刘永济说:“景物之接于人无私也,而慧眼词人独能得其灵妙,……然景物自有精、粗之不同,而感人最深,必其精者。故当其由目入心之际,殆已加以拣择而遗其粗迹;及乎由心出手之时,不过自写吾心之照耳。”(《词论》)可见诗人写早春之色,不用“嫩绿”“新绿”等字,完全是出于细心观察又融进了自己喜悦之情所得。总观如上四句,诗人先写“闻道”,再写“走”“访”,直至东风荡入之后,方才写所见到的焕然春景,这全是紧扣“春还”二字娓娓写来,细如抽丝地再现了早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儿声。

  诗的后四句是邀请友人前来醉饮赏春。五六两句是全诗的承转机杼之句。“碧水浩浩云茫茫”是比兴用法,没有更多的意思,不过是用景语虚引而已。从而自然贯通到“美人不来空断肠”一句上来。既然春已回归,而美人未至,岂不辜负了一片融融春光!为此诗人才说他有“断肠”之恨。称友人为“美人”,亦不过是言思念之切,用这样戏谑俏皮的诗句寄给友人更见友情的亲密。“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是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这两句写得尤为精采。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古人作诗,结句大体不出景结、情结两法。本诗当属予情结。全诗结末一股按撩不住的赏春激情全从“连日醉壶觞”数字一涌而出,足以荡人心魄。

  清代袁枚提倡诗要有“性灵”,他在《随园诗话》中曾说:“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本诗之妙,即在于写阳春之气不落俗套。比如诗中“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就完全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话虽然说得通俗,但是新鲜活泼,全似从心里流出,饶有情致。又比如“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也一是出于一片真情。这就证明:只有情真,才有诗人自己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在江夏时所作。诗中表现思念友人的一片真情厚意。《李诗辨疑》谓此诗是王汉阳寄李白诗,是答李白《望汉阳柳色等王宰》诗。可参考。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2)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孙权劝学

  2.吕蒙始学

  3.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鉴赏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2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 孙权劝学

  2. 吕蒙始学

  3.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鉴赏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3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 孙权劝学

  2. 吕蒙始学

  3.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鉴赏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3)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译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想要让家庭富裕不需要买肥沃的土地,读书就可以获得许多稻米。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书中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出门不要怕没有人跟随,读书做了官就能享受车马的簇拥。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娶妻不要害怕没说媒,考取功名后自然能拥有美人。

  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男人如果想实现*生志向,就赶紧勤奋地在窗前读书吧。

  注释: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sù)。

  千钟:极言粮多。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安居:安定地生活。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赏析:

  “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人头地。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2

  劝学诗

  朝代:唐代

  作者:颜真卿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

  注释

  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后悔已晚,应该珍惜时光。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3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 孙权劝学

  2. 吕蒙始学

  3.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鉴赏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4)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范文十份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1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 木兰辞》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 / 木兰辞》译文二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 / 木兰辞》注释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唯:只。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辞:离开,辞行。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旦:早晨。

  但闻:只听见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明堂:明亮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用:不愿意做。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郭:外城。

  扶:扶持。将:助词,不译。

  姊(zǐ):姐姐。

  理:梳理。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霍霍(huò huò):拟声词,磨刀的声音。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扑腾。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行:读háng。

  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木兰诗 / 木兰辞》赏析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

  《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木兰完满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之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之最大精神力量源泉。同时,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用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着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之特点。故木兰形象极为真实感人。《木兰诗》创具一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其特质,乃是中国人传统道德精神、乐观精神及幽默感之整合。这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木兰诗》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歌之天然特长,铺排、夸张、象声、悬念的突出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划性格,效果极佳。

  过去多认为《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为北朝尚武之社会风俗。但是,北朝历史发展之主流,是入居北中国的游牧民族接受农业文明,进而接受中国文化,最终为中国文化所化。就此诗言,即使木兰之家原为鲜卑民族,也早已汉化。“木兰当户织”,是一证。木兰还家,全家喜庆之中所深具之礼意,是又一证。尤其木兰替父从军、高度体现对父母之爱心与对祖国之忠心,实为高度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故应当说,《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朝尚武风俗之融合,而《木兰诗》之根本精神,则是中国文化之精神。

  《木兰诗 / 木兰辞》文言常识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文章修辞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 木兰辞》鉴赏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宋代乐史《太*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陂)有木兰山、木兰草原、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木兰八景,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其后,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同时,早在韦元甫拟作之前,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已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

  《木兰诗 / 木兰辞》思想倾向

  《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凡的经历。木兰不一定实有其人,可是,女扮男装却实有其事。木兰不过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个代表而已。木兰的悲欢离合,是富有戏剧性的。因此,千百年来,她的感人的事迹在群众中流传不息。《木兰诗》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思想倾向呢?

  这首诗一开头,它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已经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原因是可汗“沙场秋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怎能不使木兰焦虑、愁闷?但她终于做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勇敢的抉择。

  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合法的。当她一旦做出“从军”的抉择,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木兰初次远离家园,异乡的山山水水,都会触动她的思亲之情。诗中对此的描写是真挚的,也是非常感人的。从军,使木兰得到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机,十年的战火考验,使她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立战功的“壮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环境变了,木兰何去何从?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她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无名氏作者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作者可贵的是,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这样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乡,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的思想倾向。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去分析作者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有人认为,木兰还乡是她不慕功名富贵,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本色。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作男儿”,除了木兰,还有一个黄崇嘏。谢枋得在《碧湖杂记》中把她俩的事迹当做奇闻逸事加以记叙。木兰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女英雄,她“不受封爵而归”;黄崇嘏是五代时期蜀国的女子,她女扮男装,在蜀相周庠的府中做掾属。因她“吏事明敏,胥吏畏服”,而被周庠看中,“欲妻以女”。弄得黄崇嘏啼笑皆非,只好讲明自己是个女子,一走了之。

  女扮男装,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的现象。“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不然的话,所谓“牝鸡司晨”的恶名就会落在她的身上。木兰和《木兰诗》的作者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清代的女词人王筠在《鹧鸪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兰、崇嘏那样一显身手(“木兰崇嘏事无缘”),只好在她的弹词《繁华梦》里让女主人公登上艺术舞台(“好将心事付梦诠”),来抒发她那埋藏在胸中的人生理想。

  由此可见,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木兰诗》的作者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从木兰所走过的和*──战争──和*的曲折的生活道路,不自觉地反映了木兰在特殊条件下所创造的奇迹,并热情地歌颂了它。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木兰诗》的思想倾向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它对于普通女子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而且也要看到,这种态度是寓于烘托(“火伴皆惊忙”)、隐喻(“双兔傍地走”)等描写中自然流露的。直到明朝末年,人们才能用“海内灵秀或不钟男子而钟女人”这类明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但是,在《木兰诗》中,却没有明朝人那种明显的尊女卑男、矫枉过正的倾向。而明朝人对于妇女潜在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做出那样大胆的估计,除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外,从历史思想源流来看,《木兰诗》是有启蒙作用的。

  《木兰诗 / 木兰辞》重点导析

  1.比兴手法

  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木兰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后人改为“唧唧复唧唧”的。“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像“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

  2.“可汗”与“天子”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由于木兰诗出自北朝,而木兰是北朝人氏,便可以考证出木兰并非**可能性极大,其君主自然也是北朝少数民族割据**领袖,而南北朝又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那么最有可能的一种假设就是:北朝的少数民族**领袖受汉文化影响也乐于接受“天子”这个称呼。

  3.“十二”是虚数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惯上的法则。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6.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

  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3.《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就已直接点明。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则是: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4.《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7.“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① 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② 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

  ③ 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8.“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做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做叙事人的转述。

  9.“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伙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10.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① 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就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木兰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见一身戎装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又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再如,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而对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的一段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② 简笔的运用。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木兰诗 / 木兰辞》语言繁简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写得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其中两句写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此情此景,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多么耐人寻味!正如刘大白在《旧诗新话》中所说:“整整的四排句,看去是很板的,其实其间层次分明。因为有骏马而无鞍鞯,不可以骑坐,所以还得买鞍鞯;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御,所以还得买辔头;有辔头而无长鞭,不可以驱策,所以还得买长鞭。”这种东、西、南、北循序铺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属常见,但是《木兰诗》中用得尤多且活。如“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爷娘闻女来”以下六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或依时间(旦、暮),或依辈分(父母、姊、弟),或依性别(雄、雌),都采用循序铺排的方式。正是在这种很容易流于程式化的铺叙中,《木兰诗》却写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如见,景物若画。从这方面说,它又像是“泼墨如水”了。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幅少女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木兰以一女儿身,在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吗?

  《木兰诗 / 木兰辞》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木兰诗》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饰斧凿:“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了“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单就原韵来说,篇幅较长的乐府诗歌大都是隔几句换一个韵,很少一韵到底,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节复杂而有变化。《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好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现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木兰诗 / 木兰辞》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

  详略得当:忠孝两全,深明大义。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

  《木兰诗 / 木兰辞》创作背景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2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翻译

  “桃花”没有变,依旧开的灿烂;而“我”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我也想听听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那样,家蓄歌儿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

  一曲终了,我的情绪沉醉曲种久久不能自拔,让我理解了白居易当年浔阳江上那份自伤沦落,却逢知己的激动心情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了。

  注释

  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作者因战乱而流浪南方,故以刘郎自比。

  重院:深院。

  谢家:指歌伎居处。

  浔阳江上: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说自己象白居易那样听琵琶后落泪伤心。杜甫《春望》

  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说面对落日映照下的大地山河,想到国破家亡,不禁感慨万端。

  赏析

  古人在接*中年时,如果处境不利,遇上不顺心的事,便自觉老了。谢安有中年哀乐之感,所以袁枚称谢安“能支江左偏安局,难遣中年以后情”。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写的,时年三十九岁,就在词中自称“老夫”。因苏轼当时外放山东密州,仕途不利,心情郁闷。朱敦儒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宋室南渡是在钦宗靖康二年(1127),朱敦儒年四十六岁。这首词是南渡以后的作品,作于朱敦儒四十六岁以后,故起笔便自叹“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这里暗用两个典故。中唐诗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句。《再游玄都观》诗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句。刘郎与桃花的关系就是从这里来的。第二句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桃花与笑的关系。作者截去“春风”二字,与“老”字押韵。刘禹锡两度被贬,仕途坎坷,再游玄都观时,已五十六岁,进入老境。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与刘禹锡有某些相似点,且又已入老境,故以“刘郎”自拟。“桃花”用在此处,一方面与“刘郎”有关,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种象征意义。朱敦儒在靖康之难以前,在洛阳过着才子词人浪漫疏放的生活,从他的一首《鹧鸪天》词中就可以看出:“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由于金人鼙鼓动地来,才惊破了他的佳人诗酒梦。国亡家破,南逃以后的朱敦儒一下子觉得自己变得衰老了。“桃花”没有变,“依旧笑”;而词人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尽管南宋统治者还在“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朱敦儒却对过去“佳人挽袖”,醉写新词的生活已经没有那种闲情逸兴了,所以他“不管桃花依旧笑”。桃李春风、儿女情长都已与己无干,表达的是"人老万事休"的沧桑之感。

  他在《雨中花》词中也曾无限感慨地说:“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又一次表现了他自感衰老的心情。

  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他也想听听琵琶。但他不像宋代的某些**那样,家蓄歌儿舞女,他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重院,即深院。谢家,即谢秋娘家。谢秋娘,唐代名妓,故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妓家,或指诗人所爱恋的女子家。如唐张泌《寄人》:“别梦依稀到谢家”。温庭筠《更漏子》:“惆怅谢家池阁。”都可说明这种用法。

  过片,紧承上片听琵琶而来。“曲终人醉”的曲,指琵琶曲。词人听完“谢家”的琵琶曲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有怎样的感受?是乐还是愁?这是下片词意发展的关键处。在这关键处,作者笔锋决定性地一转:“多似浔阳江上泪”,这一转,决定词意向愁的方面发展。白居易在浔阳江听到琵琶女弹琵琶,自伤沦落,心情激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朱敦儒为什么“多似浔阳江上泪”?下文提出了明确的答案:“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原来朱敦儒感到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了。词人把破碎的山河置于黯淡的夕照中,用光和色来象征和暗示南宋**已*夕照黄昏,中原失地,恢复无望。这对于身遭国难,远离故土,流落南方的词人来说,怎能不痛心?怎能不“多似浔阳江上泪”呢?!"落照红"三字,即是夕阳西下的眼前之景,亦隐喻宋季国运的衰微气象。 这种国破家亡之痛,在他的另一首词《采桑子·彭浪矶》中也有十分明显的表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愁损辞乡去国人。”由此可见朱敦儒身经国亡家破之难,流离转徙于南方之后,贯串在他词中的主流始终是一颗对国家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一种感人至深的爱国激情。千百年后读之,仍令人心情激荡不已。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3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翻译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注释

  长淮:淮河。刘长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清颍:指颍河,颍水,为淮河重要支流。

  佳人:颍州地区的歌女。

  醉翁词:指欧阳修在颖州做太守时,所写的歌咏颖州西湖的一些词。

  四十三年:欧阳修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词,到苏东坡次韵作此篇时正好四十三年。

  电抹:如一抹闪电,形容时光流逝之快.吴潜《满江红》:“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官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

  三五:十五日。李益《溪中月下寄扬子尉封亮》:“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盈盈:美好的样子。

  二八:十六日。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赏析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上阕起首两句描写了作者泛游颍河所见到的景致。颍州有颍河汝水,最终汇于淮河之中。“霜馀”两字交代作者到颍州时正值深秋,秋高天旱、草木枯萎,颍河也失去了春夏时期波澜壮阔的气势,温婉细流涓涓而下。水声潺潺,在作者听来,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将河水拟人化的写法,更显得情真意切。

  “佳人尤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通过写颍州人对于欧阳修的怀念,表达了词人自己深切的思念。其中有人生如梭的慨叹,时间如同闪电一样快速逝去,只有像欧阳修那样为人、为政、为文,才能够长久得被人们铭记。欧阳修在颍州期间,颇有政声,建树多多,深得当地父老的敬重与爱戴。颍州父老为了纪念这位文坛巨匠作出的贡献,不但世代传唱他在颍州创作的诗词,还立祠以表怀思。四十三年转瞬飞逝,而恩师也已驾鹤多年,作者不由得慨叹时光无情,对先师的怀念有增无减,令人动容。

  下阕体例与上阕基本一致,均为由景及情,前面两句写颍河的晚景。“草头秋露流珠滑”,深秋的晚上,已经开始降下露水,露珠晶莹剔透且圆润光滑,但却不能长存。“三五盈盈还二八”点明月亮阴晴圆缺的状态。南朝鲍照有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南朝萧统《文选》为其作注释日:“二八,十六日也。”在这首《木兰花令》里,词人以露珠的流逝与月亮的圆缺慨叹时光飞逝、人生无常,也是对前文“四十三年如电抹”的诠释。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全词结尾处将主旨进一步明朗化。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作者与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西湖月能“识翁”,含蓄写出欧阳修在颍州时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见证醉翁在颍州的所有功绩。

  苏轼少年求学京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与提携。后来两人又政见相同,诗文相和,成为忘年之交。在苏轼的人生中,欧阳修对其行文、为政、处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因如此,作者的慨叹与思念才显得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而此词更出彩的一点,在于词人将内心的真情揉碎于水光月色之中,缠绵悱恻,娓娓道来,氤氲进人的内心深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追和之词,所和者为欧阳修咏颍州西湖的《木兰花令》词。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时苏轼知颍州。苏轼和欧阳修师生情深,来到颍州游览西湖之时,想起往日欧公所吟西湖之词,遂步其韵和作此首词。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4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

  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

  翻译

  歌女歌唱时动作举止从容,落落大方。她的歌声有时高亢嘹亮,经久不息;有时又轻柔圆润,如百琲明珠缠绵不绝。

  歌女唇如樱桃,齿如白玉,她美妙的嗓子发出的仙音,天上的行云都停留下来了,宴会中满座的与宴者都已如痴如醉。

  注释

  歌檀:边拍檀板边唱歌。

  敛袂:卷起衣服袖子。

  百琲明珠:十贯或五百枚珠子为一琲。

  樱唇玉齿:唇如樱桃,齿如白玉,此形容美人唇齿之美。

  留往行云:此喻女子歌技之高,歌声之美。

  迷魂:被歌声陶醉。

  醺:醉。

  创作背景

  此词是欧阳修的早期作品,应当作于天圣末年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赏析

  此词主要表现歌女高超的歌艺和动听的歌声。

  上片“歌檀敛袂”,写的是歌女开始演唱前的动作,她稍稍敛折好衣袖,轻轻拍打下檀板。“缭绕雕梁尘暗起”,这里分别用了传说中两位著名的歌者的典故:一是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是虞公高亢清越之音震动梁上灰尘。词人借此突出写这位歌女歌唱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接下来,词人又用一比喻写歌声的婉转圆润。“百琲明珠一线穿”,她的歌声就像数百串明珠串在一起,既悠长又圆润。

  下片进一步写歌女的演唱艺术之高。她不仅天生一副好嗓音,而且,“天上仙音心下事”,意为如天上仙乐般的歌声中传达出无限心事,这说明她能巧妙地将美妙的歌声与内心情感结合起来,她是在用心灵歌唱。因此,“满座迷魂酒半醺”,喝得略带几分醉意的客人们也被她动听的歌声感染陶醉了。

  词人运用夸张的手法,从听觉和视觉的不同角度形象再现了歌声清越而悠长、绕梁不绝、响遏行云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词人不凡的艺术表现技巧。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5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 木兰辞》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 / 木兰辞》译文二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 / 木兰辞》注释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唯:只。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辞:离开,辞行。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旦:早晨。

  但闻:只听见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明堂:明亮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用:不愿意做。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郭:外城。

  扶:扶持。将:助词,不译。

  姊(zǐ):姐姐。

  理:梳理。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霍霍(huò huò):拟声词,磨刀的声音。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扑腾。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行:读háng。

  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木兰诗 / 木兰辞》赏析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

  《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木兰完满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之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之最大精神力量源泉。同时,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用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着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之特点。故木兰形象极为真实感人。《木兰诗》创具一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其特质,乃是中国人传统道德精神、乐观精神及幽默感之整合。这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木兰诗》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歌之天然特长,铺排、夸张、象声、悬念的突出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划性格,效果极佳。

  过去多认为《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为北朝尚武之社会风俗。但是,北朝历史发展之主流,是入居北中国的游牧民族接受农业文明,进而接受中国文化,最终为中国文化所化。就此诗言,即使木兰之家原为鲜卑民族,也早已汉化。“木兰当户织”,是一证。木兰还家,全家喜庆之中所深具之礼意,是又一证。尤其木兰替父从军、高度体现对父母之爱心与对祖国之忠心,实为高度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故应当说,《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朝尚武风俗之融合,而《木兰诗》之根本精神,则是中国文化之精神。

  《木兰诗 / 木兰辞》文言常识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文章修辞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 木兰辞》鉴赏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宋代乐史《太*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陂)有木兰山、木兰草原、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木兰八景,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其后,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同时,早在韦元甫拟作之前,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已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

  《木兰诗 / 木兰辞》思想倾向

  《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凡的经历。木兰不一定实有其人,可是,女扮男装却实有其事。木兰不过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个代表而已。木兰的悲欢离合,是富有戏剧性的。因此,千百年来,她的感人的事迹在群众中流传不息。《木兰诗》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思想倾向呢?

  这首诗一开头,它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已经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原因是可汗“沙场秋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怎能不使木兰焦虑、愁闷?但她终于做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勇敢的抉择。

  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合法的。当她一旦做出“从军”的抉择,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木兰初次远离家园,异乡的山山水水,都会触动她的思亲之情。诗中对此的描写是真挚的,也是非常感人的。从军,使木兰得到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机,十年的战火考验,使她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立战功的“壮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环境变了,木兰何去何从?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她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无名氏作者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作者可贵的是,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这样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乡,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的思想倾向。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去分析作者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有人认为,木兰还乡是她不慕功名富贵,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本色。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作男儿”,除了木兰,还有一个黄崇嘏。谢枋得在《碧湖杂记》中把她俩的事迹当做奇闻逸事加以记叙。木兰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女英雄,她“不受封爵而归”;黄崇嘏是五代时期蜀国的女子,她女扮男装,在蜀相周庠的府中做掾属。因她“吏事明敏,胥吏畏服”,而被周庠看中,“欲妻以女”。弄得黄崇嘏啼笑皆非,只好讲明自己是个女子,一走了之。

  女扮男装,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的现象。“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不然的话,所谓“牝鸡司晨”的恶名就会落在她的身上。木兰和《木兰诗》的作者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清代的女词人王筠在《鹧鸪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兰、崇嘏那样一显身手(“木兰崇嘏事无缘”),只好在她的弹词《繁华梦》里让女主人公登上艺术舞台(“好将心事付梦诠”),来抒发她那埋藏在胸中的人生理想。

  由此可见,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木兰诗》的作者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从木兰所走过的和*──战争──和*的曲折的生活道路,不自觉地反映了木兰在特殊条件下所创造的奇迹,并热情地歌颂了它。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木兰诗》的思想倾向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它对于普通女子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而且也要看到,这种态度是寓于烘托(“火伴皆惊忙”)、隐喻(“双兔傍地走”)等描写中自然流露的。直到明朝末年,人们才能用“海内灵秀或不钟男子而钟女人”这类明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但是,在《木兰诗》中,却没有明朝人那种明显的尊女卑男、矫枉过正的倾向。而明朝人对于妇女潜在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做出那样大胆的估计,除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外,从历史思想源流来看,《木兰诗》是有启蒙作用的。

  《木兰诗 / 木兰辞》重点导析

  1.比兴手法

  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木兰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后人改为“唧唧复唧唧”的。“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像“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

  2.“可汗”与“天子”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由于木兰诗出自北朝,而木兰是北朝人氏,便可以考证出木兰并非**可能性极大,其君主自然也是北朝少数民族割据**领袖,而南北朝又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那么最有可能的一种假设就是:北朝的少数民族**领袖受汉文化影响也乐于接受“天子”这个称呼。

  3.“十二”是虚数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惯上的法则。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6.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

  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3.《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就已直接点明。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则是: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4.《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7.“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① 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② 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

  ③ 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8.“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做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做叙事人的转述。

  9.“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伙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10.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① 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就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木兰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见一身戎装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又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再如,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而对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的一段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② 简笔的运用。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木兰诗 / 木兰辞》语言繁简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写得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其中两句写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此情此景,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多么耐人寻味!正如刘大白在《旧诗新话》中所说:“整整的`四排句,看去是很板的,其实其间层次分明。因为有骏马而无鞍鞯,不可以骑坐,所以还得买鞍鞯;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御,所以还得买辔头;有辔头而无长鞭,不可以驱策,所以还得买长鞭。”这种东、西、南、北循序铺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属常见,但是《木兰诗》中用得尤多且活。如“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爷娘闻女来”以下六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或依时间(旦、暮),或依辈分(父母、姊、弟),或依性别(雄、雌),都采用循序铺排的方式。正是在这种很容易流于程式化的铺叙中,《木兰诗》却写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如见,景物若画。从这方面说,它又像是“泼墨如水”了。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幅少女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木兰以一女儿身,在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吗?

  《木兰诗 / 木兰辞》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木兰诗》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饰斧凿:“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了“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单就原韵来说,篇幅较长的乐府诗歌大都是隔几句换一个韵,很少一韵到底,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节复杂而有变化。《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好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现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木兰诗 / 木兰辞》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

  详略得当:忠孝两全,深明大义。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

  《木兰诗 / 木兰辞》创作背景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6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翻译

  园里池塘泛着碧波,微风送着轻暖;曾记得在这里和那位如玉的美人初次相会。宴*上她唱着前后阕重叠的歌词,歌声如鸣玉一般。随后,她随着入破的急促曲拍,舞动腰肢,红裙飞旋,使人应接不暇。

  如今在这白玉帘钩和栅门下面,散发着落花余香的台阶旁边,我喝得酩酊大醉,不知不觉日已西斜,天色渐晚。当时和我一起欣赏美人歌舞的人们,如今详查,大多数早已离世。

  注释

  玉真:仙人,借指美丽的女子。重(chóng)

  头:词的上下片声韵节拍完全相同的称重头。琤琮(chēng cóng):象声词,形容金属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

  入破:唐代大曲最精彩的部分。各种乐器合作,曲调由缓转急,舞者进场而舞,节奏逐渐加快,因繁弦急响喻为破碎,故名入破。

  乱旋:谓舞蹈节奏加快。

  玉钩:帘钩的美称。

  香阶:飘有花香的台阶。

  共我赏花人:和自己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人。

  点检:查验。

  鉴赏

  这是一首怀旧之作。本词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及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词中以往昔“歌韵琤琮”、“舞腰乱旋” 的欢乐场面与今日“点检无一半”的凄清境况对比,抒发了强烈的人生无常的伤感之情。词中所写景物:池塘、绿水、阑干、香阶,均兼关昔今。物是人非,更兼日斜时暮,遂使词人汕然而生故交零落、人生如梦之感。全词以极优美的文辞来流露出词人关于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景物依然,物是人非的凄然感慨。

  最折磨人的感觉,不是痛苦,而是惆怅的情绪;最令人伤感的,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景色依然,人已天涯云杳。“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古典的诗意世界,已经远离现实的生活。只希望那些梦里飘飞的花瓣,洋洋洒洒地永远飘落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沉湎在回忆中,感觉人生是孤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没有人可以陪你走到最后。所有的痛苦和美好,都终将随着岁月慢慢远去。云聚云散,潮起潮落。再回首,往事却已随风而去,了无痕迹,最后,还剩下些许淡淡的忧伤和回忆。

  赏析

  此词以往日之“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热烈场面,对照当日之孤独寂寞,上下片对比强烈,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词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写得跌宕有致,音调谐婉,意韵深长。

  首句“池塘水绿风微暖”中的“水绿”、“风暖”两个细节暗示出时令为春天,好风轻吹,池水碧绿。这一句是通过眼观身受,暗示词人当时正漫步园中,这眼前景又仿佛过去的情景,所以引起“记得”以下的叙写。此句将“风”与“水”联一起,又隐隐形成风吹水动的迷人画面,同时又由池水的波动暗示着情绪的波动,可谓蕴含丰富。

  “记得”以下词人写了一个回忆中春日赏花宴会上歌舞作乐的片断。首先以详笔突出了当时宴乐中最生动最关情的场面:“记得玉真初见面。”“玉真”即绝色女子之代称。紧接着“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写这位女子歌舞之迷人。这是此词中脍炙人口的工丽俊语。上下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名“重头”,“重头”讲究回环与复叠,故“歌韵”尤为动人心弦。唐宋大曲末一大段称“破”,“入破”即“破”的第一遍。演奏至此时,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故有“舞腰红乱旋”的描写。以“响琤琮”写听觉感受,以“红乱旋”写视觉感受,这一联写歌舞情态,虽未著一字评语,却赞美之意顿出。

  下片第一句“玉钩阑下香阶畔”,点明一个处所,大约是当时歌舞宴乐之地。故此句与上片若断实联。“醉后不知斜日晚”,作乐竟日,毕竟到了宴散的时候,这句仍写当筵情事。同时,黄昏斜日又象征人生晚景。所以,此句又关当时及往昔,这样就为最后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张宗橚《词林纪事》中说:“东坡诗:‘樽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遍,不禁惘然。”的确,此词结句“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留给读者的回味和思索是深长的。

  创作背景

  据考,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晏殊赴永兴军(今陕西长安)任职,张先随其为通判。故晏殊所写这位歌舞妓,当为张先《醉垂鞭》所写的“初相见”的那位女子。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7

  原文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氵弥氵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注释

  心期:心灵契合的欢快之情。

  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杭州北山有三生石,传为释圆观转世后与故友李源相会处(袁郊《甘泽谣》)。

  弥弥:茫茫。

  吴江鹭忆:彭传师于吴江筑亭,

  有句云:“猛拍栏杆呼鸥鹭”句。此指祖皋之去处。

  孤山鹤怨:林和靖养鹤孤山,以此自娱。此指诗僧的居所。

  注释

  ①心期:心灵契合的欢快之情。

  ②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杭州北山有三生石,传为释圆观转世后与故友李源相会处(袁郊《甘泽谣》)。

  ③弥弥:茫茫。

  ④吴江鹭忆:彭传师于吴江筑亭,有句云:“猛拍栏杆呼鸥鹭”句。此指祖皋之去处。

  ⑤孤山鹤怨:林和靖养鹤孤山,以此自娱。此指诗僧的居所。

  鉴赏

  词的上半阕写主客晤对的清欢。一起三句将诗酒清游的胜概写出,便有一种笼罩全篇的力量。“嫩寒催客棹”,不说自己起了游兴,而说是好天气催动了我的作客之舟。这种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风日之美,有一种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嫩寒”,已被人格化,一个“嫩”字给瑟瑟的轻寒赋予一种令人爱赏的色彩,是通感技法的又一佳例。

  “红叶”两句,复笔写景。山上是满林红叶,石间有潺潺清泉,绘声绘色,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漱石”一句,不只是写出了水漱石根的清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向往山林的归隐心曲。卢祖皋在此用典,就将一种脱落簪绂,息影山林的心愿诉诸其中了。“多少心期”,即多么快慰的意思。<

  当读者正随着词人的妙笔徜徉于林泉清美的意境中时,作者却将我们带入了这样一个神奇的世界,即天竺寺后有三生石,与冷泉亭、合涧桥相距不远,是有名的景观。然而词中所述,不限于景物的铺陈,而是一种两面关合的用典。作者写带有佛家轮回色彩的传说,除了符合杭州实景而外,还切合对方的和尚身份,好像这眼前的景物与两位诗僧,都是前生所熟知的,都是具有宿缘的。卢祖皋在此强调了他对这种山林清致的向往和依恋。“依薜萝犹惹翠云衣”,个“惹”字尤能将无情草木化为有情。作者这样运笔,不但使文气跌宕,富有变化,而且还能唤起人们绵绵无尽的离情别绪来。歇拍两句,再将笔势收拢,点出今番之帝城醉梦,不如溪山之云水徜徉。“不似”意即“不如”。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见作者那颗高尚的心灵在追求着一种清远,超脱,然而现实的黑暗龌龊,使他转向山林,转向自然,去寻求人性的复归。

  下片设想离别后的思念,文笔活泼,妙喻联翩,意思是说:鸿鸟已飞向烟水茫茫的远方,只有你们才知道它留下的痕迹。这是以鸿鸟比喻自己漂泊无定的行踪。接下去,作者以错综之笔就自己与诗僧两面关锁写来,脉络清晰。“吴江鹭忆”,指作者的去处。“孤山鹤怨”,指二僧挂搭之地。林和靖梅妻鹤子隐于孤山,与二僧相*,故移以指二僧。这样写来便觉清超,也显示了词人高超的功力。

  “高峰”句妙在奇思,高峰云起,并不稀奇,一经“梦醒”二字点染,便成了奇笔。把朝云出岫比作高峰睡醒,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山河。“瘦吟”句是写对诗僧的忆念,暗用李白《戏赠杜甫》“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瘦”字又形象地表达了相思的苦怀。歇拍二句,自相问答,饶有趣味。什么时候再相聚会呢?那就请你寄来报春的梅花吧。这样的结尾,更显得雅致,有韵味。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8

  减字木兰花·荔枝

  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

  翻译

  福建产的珍贵贡品,经海运输的船队来往快速。玉座的金盘空空也,贡到不贡荔枝的历史已有四百年了。

  荔枝壳轻红、肉浓白,正适合美女的细长的手去剥开它。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当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

  注释

  闽溪:闽江,代指福建。

  珍献:珍贵贡品。

  云帆:言船之多也。

  玉座:器物的饰玉底座。

  金盘:金属制成的食品盘。

  奇葩:珍奇的花果,这里代荔枝。

  四百年:从隋大业年间到宋绍圣年间约四百九十年。四百年为约数。

  酽:浓。

  雅称:正适合。

  佳人:美女。

  擘:分开,剖裂。

  骨:核仁。

  十八娘:既是人名,又是荔枝名。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四月,是时,东坡被贬惠州,同地方官僚朋友游山玩水,宴饮食荔枝,见物思古,于是作下这首词。

  赏析

  上片,写荔枝贡史。“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叙述运输贡品荔枝的艰辛。不“珍”不能作为“献”品。皇上看中了的荔枝,就是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得按时送到。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原来运贡荔枝是从陆路,即是这样,仍然免不了遭受劳民伤财之灾,因要保鲜,不得不经由海路运输。‘“云帆”说明船如云集,多而繁忙。“似箭”说明时间快速,来往不停。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唐代咸通七年(866年),终于停贡荔枝,使得朝廷上下“金盘”皆罄,即词人在词中所写“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这种贡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农民人权取得一大进步,值得庆贺。

  下片,词人写自己现时食鲜荔枝的美昧。“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历史衍进到了宋代,荔枝的命运发生了变化。谁能想象,当年皇上能见到现时“轻红酿白”的鲜荔枝,能见到现时这种“佳人纤手擘”的鲜荔枝。若不是贡荔枝史的结束,今日词人也只能望荔枝而止步,也吃不到“闽溪珍献”。正是词人在宴游会上,吃到了“佳人纤手擘”的“轻红酽白”、“凝如水晶”的鲜荔枝,他才这样兴趣昂然地赞美鲜荔枝。“骨细肌香,恰似当年十八娘。”由“轻红酿白”写到“骨细肌香”,赞颂了荔枝的外表美和内在美,胜似“佳人”“十八娘”。自古文人以美女来写花果是最愚笨的。然而词人以“十八娘”来美化荔枝则有其特殊的含意。词人吃的鲜荔枝“恰似当年”名叫“十八娘”荔枝珍品,富有传奇色彩。

  全词,以古今对比的手法,写了词人西湖食荔枝的情趣。色调鲜明,词语轻快,有如“佳人纤手擘”荔枝似的。词中提到的“十八娘”,一语双关,既赞美了十八娘,又烘托了荔枝品质。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9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翻译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注释

  芙蓉:又称为“荷”、“莲”。这里刻画了一位如荷般美丽、和谐、恬静的女子。

  小晕红潮:谓脸色微微泛起了红晕。

  鬟:总发也。

  凤翘:古代女子凤形的头饰。

  直为:只是由于……。

  凝情:深细而浓烈的感情。

  回阑:曲折的栏干。阑,同“栏”。

  创作背景

  据清代无名氏《赁庑笔记》记载:“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披袈娑,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森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

  赏析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写人物则是少见,且是极为困难的。而这首词,却以精炼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爱的少女的形象。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

  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间脸飞红晕,抖动的玉钗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静态人物素描。下阕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难见面,“待将低唤”,可是声音还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见”。可如此分开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紧时间,转过回廊,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这暗示的举动,在满是温情的心中又深蕴着万般无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变的暗号,容若知道,她也知道。其实有时候,绝了心念,也不是坏事。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次是环境描写,把人物限定在回廊的一个典型的环境里,使这场会面更加难忘。就是在这个回廊里,他们幽情暗结。也许是初恋使人难以忘怀,在《虞美人》一词中他写有“回廊一寸相思地”;在《红窗月》中写有“犹记回廊影里誓生生”。因此,回廊也就成为这首词的一个重要意象。

  木兰诗原文及赏析 10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翻译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注释

  长淮:淮河。刘长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清颍:指颍河,颍水,为淮河重要支流。

  佳人:颍州地区的歌女。

  醉翁词:指欧阳修在颖州做太守时,所写的歌咏颖州西湖的一些词。

  四十三年:欧阳修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词,到苏东坡次韵作此篇时正好四十三年。

  电抹:如一抹闪电,形容时光流逝之快.吴潜《满江红》:“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官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

  三五:十五日。李益《溪中月下寄扬子尉封亮》:“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盈盈:美好的样子。

  二八:十六日。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赏析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上阕起首两句描写了作者泛游颍河所见到的景致。颍州有颍河汝水,最终汇于淮河之中。“霜馀”两字交代作者到颍州时正值深秋,秋高天旱、草木枯萎,颍河也失去了春夏时期波澜壮阔的气势,温婉细流涓涓而下。水声潺潺,在作者听来,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将河水拟人化的写法,更显得情真意切。

  “佳人尤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通过写颍州人对于欧阳修的怀念,表达了词人自己深切的思念。其中有人生如梭的慨叹,时间如同闪电一样快速逝去,只有像欧阳修那样为人、为政、为文,才能够长久得被人们铭记。欧阳修在颍州期间,颇有政声,建树多多,深得当地父老的敬重与爱戴。颍州父老为了纪念这位文坛巨匠作出的贡献,不但世代传唱他在颍州创作的诗词,还立祠以表怀思。四十三年转瞬飞逝,而恩师也已驾鹤多年,作者不由得慨叹时光无情,对先师的怀念有增无减,令人动容。

  下阕体例与上阕基本一致,均为由景及情,前面两句写颍河的晚景。“草头秋露流珠滑”,深秋的晚上,已经开始降下露水,露珠晶莹剔透且圆润光滑,但却不能长存。“三五盈盈还二八”点明月亮阴晴圆缺的状态。南朝鲍照有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南朝萧统《文选》为其作注释日:“二八,十六日也。”在这首《木兰花令》里,词人以露珠的流逝与月亮的圆缺慨叹时光飞逝、人生无常,也是对前文“四十三年如电抹”的诠释。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全词结尾处将主旨进一步明朗化。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作者与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西湖月能“识翁”,含蓄写出欧阳修在颍州时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见证醉翁在颍州的所有功绩。

  苏轼少年求学京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与提携。后来两人又政见相同,诗文相和,成为忘年之交。在苏轼的人生中,欧阳修对其行文、为政、处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因如此,作者的慨叹与思念才显得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而此词更出彩的一点,在于词人将内心的真情揉碎于水光月色之中,缠绵悱恻,娓娓道来,氤氲进人的内心深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追和之词,所和者为欧阳修咏颍州西湖的《木兰花令》词。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时苏轼知颍州。苏轼和欧阳修师生情深,来到颍州游览西湖之时,想起往日欧公所吟西湖之词,遂步其韵和作此首词。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5)

——就义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就义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译文及注释

  「翻译」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担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注释」

  ①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太虚:太空。

  ②丹心:红心,忠诚的心。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③生*:一辈子,一生。报国:报效国家。

  ④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赏析」

  诗。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罢官;后十年,严嵩削籍为民,抄没家产,严世藩伏诛;后十一年,明穆宗即位,为杨继盛**,谥忠愍。所以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这首诗便是他临刑前作,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就义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译文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注释

  ①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太虚:太空。

  ②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③生*:一辈子,一生。 报国:报效国家。

  ④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 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赏析:

  杨继盛(1516-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人(今河北省容城县)。他幼年家贫,七岁丧母,放牛为生,后苦学成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31岁的杨继盛在北京考取进士,朝廷命他做了南京吏部主事,吏部相当人事部,主事是司官,有就是今天司局级中最低一级的官员。可是南京官又与北京官不同,明朝有南北两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陪都,虽然仍保留一套中央机构,但是毕竟皇帝不在南京,那里机构的官职大都是闲散的,没有多少实权。两年后,他被调到了北京,从此在北京留下了可歌可泣、流芳千古的人生足迹。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当时严嵩执政,他贪赃枉法,卖官鬻爵,侵吞军饷,边政废弛,蒙古鞑靼部俺答汗乘机统兵南下侵扰,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因为那一年是庚戌年,所以史称“庚戌之变”。世宗急忙任命大同总兵仇鸾为大将军,统领各路兵马。而仇鸾的官职就是靠贿赂严嵩而得。

  身为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的严嵩和大将军仇鸾狼狈为奸,不但不举兵抵抗外侮,而且极力主张卑躬乞和。仇鸾贪生怕死,秉承严嵩意图,不让手下出兵,竟让鞑靼兵在北京附*焚掠了十几日满载而去,使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面对内奸外侮,杨继盛怒不可遏,他奋笔疾书,上疏鲜明地斥责蒙古贵族在北京城下杀烧抢掠的罪行,指出没有报仇雪耻就议和有辱国体,提出对无条件开马市的“十不可”和“五谬”,陈述自己的爱国之心,请求朝廷举兵抗敌。不想对于开马市与蒙古鞑靼部贸易之事,明世宗已经颁下圣旨,以皇帝之尊,岂能收回成命?何况世宗一向刚愎自用。他以杨继盛有意阻挠边计,动摇人心为名,将杨继盛关进了监狱。后来,又把杨继盛贬到边远的陕西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去做一个未入流的小官。

  杨继盛在狄道的时间虽短,可是他在那里**疾苦,均*赋役、开办学校,兴修水利,这位好官受到当地人们爱戴,在他调走时,千余人哭泣着送他到百里之外。

  不久,仇鸾的罪行暴露被杀,杨继盛被调回了北京。这次严嵩想用提拔的手段拉拢他,提升杨继盛为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兵部相当于今天的***,武选司是兵部第一司,是负责管理军官选拔、升调、世袭、功赏等人事事务的机构。而员外郎是一个从五品官员,是个中级官员。

  调回北京城的杨继盛,看到皇帝昏庸、奸臣弄权,忧国忧民的他感到“严嵩不除,国无宁日”,于是下决心要揭露奸臣严嵩的所作所为,当时他的儿子劝他:“这样做就象是鸡蛋去碰石头,请父亲大人再考虑考虑”。杨继盛生气地说:“为臣尽忠,我只知道兴利除弊,至于死生祸福,不是我所考虑的!”可见他忠贞为国,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冒死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状。他将严嵩指为“天下之第一大贼”,首先弹劾严嵩以丞相自居,破坏了祖宗成法。这指的是明太祖废丞相以后,曾经下令明朝永不再设丞相之职,可是严嵩身为内阁大学士,以丞相自居,就是破坏了祖宗定下的规矩。其次,指责严嵩伺皇帝喜怒而得以放恣行为,窃取君主大权;接下去,杨继盛痛斥严嵩大肆索贿受贿,卖官鬻爵,引用奸臣,结党营私,祸国殃民,败坏风俗,还有让其子严世藩代行票拟,纵容严世藩窃取权柄等等罪状。票拟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先写在小票上,贴于奏疏,进呈皇帝批准,代皇帝拟写批答大臣章奏,处理国家事务的制度。要求皇帝惩治奸臣。当时正是严嵩权倾朝野之时,奏疏一上,杨继盛被下了监狱,这已是他第二次被投入狱中了。

  入狱以后,面对即将遭受的酷刑,杨继盛拒绝了友人送来的可以消炎止疼、减轻痛苦的蚺蛇胆,他说:“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胆”。于是凛然受刑。他在狱中受尽酷刑。由于遭受残酷的杖刑,他的伤口之处已经大面积腐烂,里面的筋骨都露了出来。这位铁铮铮的汉子,苏醒后自己动手用茶碗碎片割去腐肉,拉断残筋。见到这幅情景的狱卒,手中的灯笼不禁险些落地。就这样,他依靠一身正气,铮铮铁骨,以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即使如此,将他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的严嵩仍不能让他活下去,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他在狱中三年,最后严嵩把他的名字偷偷添加在死刑犯名单的后面,终被惨遭杀害于西市,即现在的西四。年仅40岁。杨妻张氏也是一个忠烈之人,她曾上疏请求替死而没有获准,就在杨继盛就义的当天,她自缢而死。

  就义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就义诗

  [明代]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但一颗耿耿丹心耿耿丹心照耀千古。

  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

  注释

  1、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2、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太虚:太空。

  3、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4、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5、生*:一辈子,一生。

  6、报国:报效国家。

  7、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赏析:

  杨继盛,明代爱国将领,曾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先是上疏朝廷,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后又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造毒刑,被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百姓,深得民心,在押解他去会审的途中,观看的百姓充满了街道,以致道路阻塞不能通行,人们不仅齐声叹息,而且为之流下了热泪。他死了以后,他的朋友王世贞、王遴冒死备下棺材装殓了他,京城百姓流着泪交相传诵他的弹劾严嵩疏和就义诗。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罢官;后十年,严嵩削籍为民,抄没家产,严世藩伏诛;后十一年,明穆宗即位,为杨继盛**,谥忠愍。所以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这首诗便是他临刑前作,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唿喊,感人肺腑。

  就义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就义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古诗简介

  《就义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感人肺腑。

  翻译/译文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注释

  ①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太虚:太空。

  ②丹心:红心,忠诚的心。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③生*:一辈子,一生。报国:报效国家。

  ④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创作背景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当北方鞑箕靼族入侵时,诗人力主抵抗、反对妥协误国,因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遭毒刑,被人杀害。这首诗即为他临刑前所作。

  赏析/鉴赏

  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词人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就义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译文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注释

  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太虚:太空。

  丹心:红心,忠诚的心。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生*:一辈子,一生。报国:报效国家。

  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赏析:

  杨继盛,明代爱国将领,曾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先是上疏朝廷,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后又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造毒刑,被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百姓,深得民心,在押解他去会审的途中,观看的百姓充满了街道,以致道路阻塞不能通行,人们不仅齐声叹息,而且为之流下了热泪。他死了以后,他的朋友王世贞、王遴冒死备下棺材装殓了他,京城百姓流着泪交相传诵他的弹劾严嵩疏和就义诗。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罢官;后十年,严嵩削籍为民,抄没家产,严世藩伏诛;后十一年,明穆宗即位,为杨继盛**,谥忠愍。所以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这首诗便是他临刑前作,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