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

首页 / 散文 / | 散文,重阳节

与重阳节的散文1

  秋水迷天,木叶飞卷。夫九月之初九,易理以九为阳,故曰重阳。当此之时,秋气萧飒,天地清肃,阳朔之极尽,阴柔之始生。李谪仙有词曲云:“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世知重阳之期,安知清秋佳节耶?清者,浊之尽也,清秋者,重阳之尽也。可知二者同为一日耶?

  尽言阳与刚,谁解阴与柔?阳刚之美,如雷如霆,如长江决堤,如麒驥驰骋,如沙场擂鼓,如君临万众。阴柔之韵,如云霞舒卷,如雨丝风片,如柔波泛漪,如碧涧流泉,如美人颦蹙,如幽林箫色。天下柔之至,是为上善,天下刚之至,是为衰极。

  仆之生辰,正九月之初九。自落地之时,则淑静少言,目光暗涩。素不喜动,雅好诗词,束发而该览文籍,弱冠之年,性情柔懦如女子。看似无用一书生,细察二十载之生*,则惊且叹矣。仆幼染顽疾,非药石可愈。医言命不长久,然仆性喜静,好读诗书,*数千载之文墨,润我之心胸,养我之气血。作息有节,与人无争,内敛清虚,守静处柔,此正合自然之大道,是故虽有暗疾,今仍气完神足,无生死之忧,且与人为善,和光同尘,亦少为小人所乘。是故柔者,天下之至宝也。

  仆之事迹,可微窥大道,仆不知其名,强名之曰柔,至于幽微处,则待后日思量。今重阳佳节,悟道一二,借题发挥,以佐君饭后茶余。长安孟鑫遍插朱萸以庆。

与重阳节的散文2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何叫重阳节呢?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对此,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不过“桓景避难”之说比较普遍: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中有大灾,应该马上离家,让全家作绛囊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除。”桓景全照师父的话去做了,举家登山,果然*安无事。傍晚回家,却见鸡犬牛羊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初几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呈祥,历代相沿,逐成节日风俗。

  古人的重阳登高既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但现代却给它赋予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意义。秋高气爽,有人远足旅行,饱览风光,寄满腔热情于山水;有人参观菊花展会,抒节日愉悦之情于诗画;还有人去户外活动筋骨,调整心态,融健身、休闲于一体。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古人对数字“九”很重视,把它当作“天长地久”的象征。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得更长久的意思。从晋魏时期开始,我国就有将重阳糕和菊花献给老人的传统。现代社会的重阳节,各级老年协会都要给老人发放慰问金,并组织他们参加歌咏、舞蹈、书画等有益身心的庆贺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真正分享和谐社会带来的祥和与温暖。

与重阳节的散文3

  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既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尊老爱老的节日。对于我来说,九月初九这天更具有别样的意义,因为这天恰好是我奶奶的生日,也是哥哥的生日。所以,每当这天,我就会跟哥哥一起回老家为奶奶庆祝生日。

  奶奶今年八十九岁,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旧社会时没的吃,落下了个胃不好的毛病,所以多年来身材一直很瘦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整个身躯已成为一个“弓”形,由于腿脚不便,已不能下地走动,整日蜷缩在炕的一角。我见到此状,鼻子不禁一酸?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往昔的情景依稀在目。那时每当我们回家,她总要手里拄着拐杖,忙这忙那,一会儿给我们拿柿子吃,一会儿给我们拿香蕉吃,一会儿再给我们找点糖果吃。在她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些长不大的孩子。望着她额头上的疤痕,往事便从我脑海深处的记忆中浮现出来?

  还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病了,烧的很厉害,躺着一点东西都不吃。奶奶吓坏了,她不顾自己的小脚不便,急急忙忙去小卖部给我买我最爱吃的糖蜜果。由于走的太急不小心掉到了路边的沟里,头被磕破了鲜血直流,她顾不得伤痛,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当她回到家看着我吃着甜甜的糖蜜果时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她额头留下的疤痕现在还清晰可见。每当看到她的伤疤,我都会满眼泪花,内心的感情无法言喻。

  如今她已糊涂了,耳朵也聋得厉害,跟她“吆喝”半天她也听不到,没办法只得打哑语手势和她交流。以前非常熟悉的同村人她现在也分不清是谁,总是叫错名字。我和哥哥她却能一眼认清。见到我们她十分的高兴,但却不知道这天是她自己的生日。看见我为她准备的生日蛋糕却问:“今天是谁生日?”看见眼前的一幕,我不禁感概万千?为什么人要老?人慢慢地变老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这又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想到这些,我就会更加留恋与奶奶相聚的时光。我会静静地躺在她的身旁听她唠叨着那些沉年旧事,听她用自己的方式倾诉着心声。

  在亲人的陪伴下,徜徉在欢声笑语中,奶奶一脸的幸福与快乐。我多么想多陪陪她,我更想依偎在她的身边喃喃地撒娇,享受她无私的付出与关爱。以前总感觉自己还年幼,奶奶岁数也不大,能永远关心呵护着我们。但事实上,自从爷爷走了以后,我才日渐发现,奶奶老了,犹如一棵苍老了的大树,不知不觉中掉光了所有的叶子,光秃秃的。唯有她对我们的爱却依然那么伟大,那么无私。那种爱是发自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带着对奶奶深深的牵挂我离开了老家,重新开始着自己的生活。虽然不能天天陪伴她老人家,但我衷心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我的心时常飞回到我的老家,去回味那浓浓的亲情。每当此时,我悠悠的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1)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

与重阳节的散文1

  秋水迷天,木叶飞卷。夫九月之初九,易理以九为阳,故曰重阳。当此之时,秋气萧飒,天地清肃,阳朔之极尽,阴柔之始生。李谪仙有词曲云:“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世知重阳之期,安知清秋佳节耶?清者,浊之尽也,清秋者,重阳之尽也。可知二者同为一日耶?

  尽言阳与刚,谁解阴与柔?阳刚之美,如雷如霆,如长江决堤,如麒驥驰骋,如沙场擂鼓,如君临万众。阴柔之韵,如云霞舒卷,如雨丝风片,如柔波泛漪,如碧涧流泉,如美人颦蹙,如幽林箫色。天下柔之至,是为上善,天下刚之至,是为衰极。

  仆之生辰,正九月之初九。自落地之时,则淑静少言,目光暗涩。素不喜动,雅好诗词,束发而该览文籍,弱冠之年,性情柔懦如女子。看似无用一书生,细察二十载之生*,则惊且叹矣。仆幼染顽疾,非药石可愈。医言命不长久,然仆性喜静,好读诗书,*数千载之文墨,润我之心胸,养我之气血。作息有节,与人无争,内敛清虚,守静处柔,此正合自然之大道,是故虽有暗疾,今仍气完神足,无生死之忧,且与人为善,和光同尘,亦少为小人所乘。是故柔者,天下之至宝也。

  仆之事迹,可微窥大道,仆不知其名,强名之曰柔,至于幽微处,则待后日思量。今重阳佳节,悟道一二,借题发挥,以佐君饭后茶余。长安孟鑫遍插朱萸以庆。

与重阳节的散文2

  国庆节的第二天就是重阳节,又称敬老节。相比昨日欢度国庆的鞭炮齐鸣,彩旗飞舞,重阳节更显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来,人们要么登高,要么吃重阳糕,要么遍插茱萸,更有甚者直接便回到了老家与亲人团聚,何人还在乎这点凄清。

  然而我家则不同。之前团支部发下通知来说每个学生都要为父母洗脚,并且还要拍照写心得。为父母洗脚的差使似乎历史很是久远,自小学便听说了这样弘扬孝道的方法,大概都是受了尤浩然那条著名的公益广告的影响。现在发生在自己身上,除了自嘲,就是不屑:难道如今的风气是区区一次洗脚的经历就可以改变的吗?

  九月三十号晚上,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我和他关系并不很亲密,因此在提及时也选了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他先是愣了愣,然后笑起来,说你还是给你妈妈洗吧,我生怕把脚伸出来时熏到你们。我不置可否。洗脚——无论为了谁都没有多大区别。

  只是我分明见到了父亲眼中那道一闪而过的光。

  那天晚上,倒水,拖鞋,洗脚,拍照,一气呵成。我不断地笑,从许多小事中找寻着笑点,仅仅是为了掩盖心中的尴尬。我慢慢地擦着,听着那咔擦声,仿佛在抚摸一座落满灰尘的雕像。父亲也在笑,笑得像个弥勒,笑得像个孩子。

  水溅了一地。

  终于结束了,我带着余留下的笑意,最后为父亲倒去那盆水。盆磕到了水池边缘,又溅出几点。我终于颤抖着触上那*静的水面,又迅速地缩回,一层涟漪荡起,沾湿了一地情。

  水很烫。没有白气。但真的.很烫。烫得灼心。

  我似乎懂了什么。重阳节……这原就不是给子女们过的节日,所谓洗脚,也本就不是为了让正处于叛逆期的子女们痛哭流涕洗心革面回头是岸的工具,这纯粹就是一次为了饱经沧桑的父母们精心排演的舞台剧,让他们第一次品尝来自子女的成长的硕果,让他们充满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从而坚持坚持坚持。

  即使今后子女的回归带来的落差会将他们压垮,即使明知这仅仅是一抹强颜的虚假的欢笑,但至少,已然收获过。

  父亲心中的泪终于淌下来了。

与重阳节的散文3

  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既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尊老爱老的节日。对于我来说,九月初九这天更具有别样的意义,因为这天恰好是我奶奶的生日,也是哥哥的生日。所以,每当这天,我就会跟哥哥一起回老家为奶奶庆祝生日。

  奶奶今年八十九岁,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旧社会时没的吃,落下了个胃不好的毛病,所以多年来身材一直很瘦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整个身躯已成为一个“弓”形,由于腿脚不便,已不能下地走动,整日蜷缩在炕的一角。我见到此状,鼻子不禁一酸?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往昔的情景依稀在目。那时每当我们回家,她总要手里拄着拐杖,忙这忙那,一会儿给我们拿柿子吃,一会儿给我们拿香蕉吃,一会儿再给我们找点糖果吃。在她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些长不大的孩子。望着她额头上的疤痕,往事便从我脑海深处的记忆中浮现出来?

  还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病了,烧的很厉害,躺着一点东西都不吃。奶奶吓坏了,她不顾自己的小脚不便,急急忙忙去小卖部给我买我最爱吃的糖蜜果。由于走的太急不小心掉到了路边的沟里,头被磕破了鲜血直流,她顾不得伤痛,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当她回到家看着我吃着甜甜的糖蜜果时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她额头留下的疤痕现在还清晰可见。每当看到她的伤疤,我都会满眼泪花,内心的感情无法言喻。

  如今她已糊涂了,耳朵也聋得厉害,跟她“吆喝”半天她也听不到,没办法只得打哑语手势和她交流。以前非常熟悉的同村人她现在也分不清是谁,总是叫错名字。我和哥哥她却能一眼认清。见到我们她十分的高兴,但却不知道这天是她自己的生日。看见我为她准备的生日蛋糕却问:“今天是谁生日?”看见眼前的一幕,我不禁感概万千?为什么人要老?人慢慢地变老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这又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想到这些,我就会更加留恋与奶奶相聚的时光。我会静静地躺在她的身旁听她唠叨着那些沉年旧事,听她用自己的方式倾诉着心声。

  在亲人的陪伴下,徜徉在欢声笑语中,奶奶一脸的幸福与快乐。我多么想多陪陪她,我更想依偎在她的身边喃喃地撒娇,享受她无私的付出与关爱。以前总感觉自己还年幼,奶奶岁数也不大,能永远关心呵护着我们。但事实上,自从爷爷走了以后,我才日渐发现,奶奶老了,犹如一棵苍老了的大树,不知不觉中掉光了所有的叶子,光秃秃的。唯有她对我们的爱却依然那么伟大,那么无私。那种爱是发自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带着对奶奶深深的牵挂我离开了老家,重新开始着自己的生活。虽然不能天天陪伴她老人家,但我衷心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我的心时常飞回到我的老家,去回味那浓浓的亲情。每当此时,我悠悠的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2)

——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作文 (菁华3篇)

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作文1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风俗

  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登高

  在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为有名,所谓登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是登高山,登高塔,举目远望,欣赏风景。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作文2

  对于重阳节,我们的记忆就是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也包含了许多重阳节的*俗。

  赏秋

  重阳节前后是最好的赏秋时期,每日走在路上,有没有发觉路旁的大树已经渐渐变红,有些甚至已经开始飘零着落叶了呢!

  登高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何不在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登山旅行,抓住重阳节气氛的小尾巴,出点汗,来解除国庆假期的疲劳。

  赏菊、喝菊花酒

  在*古代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长寿,而菊花酒则象征着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但是现在赏菊和喝菊花酒的气氛好像没有那么浓烈了。

  佩茱萸

  相信很多人都是只闻茱萸名,而未见茱萸身吧!茱萸就是上图这个红红的果子。

  重阳节之所以有佩茱萸的*俗,是因为茱萸有辟邪的效果。相传在重阳这一天,采摘茱萸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在身上,可辟除邪恶之气,在古代也常用作民间的防疫药。

  吃重阳糕

  之所以会有吃“重阳糕”的*俗,是由于有些民众在没有山的地方,无高可登。所以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代表步步升高。而重阳糕因为专门在重阳的时候才吃,就被命名为“重阳糕”!

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作文3

  重阳时节,人们在登高的同时,还伴有放风筝的*俗。此时的街头和旷野上,随处可见放飞的风筝:天上白云飘飘,风筝点点;地上笑语阵阵,菊花盏盏。好个重阳九月天!

  按照当地民间的传统*俗,一年有两次集中放飞风筝。上半年在清明,下半年在重阳。清明时节地气上扬,是放风筝的好时机;而重阳时节金风送爽,天高云淡,视野开阔。人们纷纷借登高之机放风筝。此时,不少老者也加入到登高、放风筝之列,以健康的体格证明自己能够活到九十九。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因此只能用竹木制成。汉代,人们已经能够用牛皮制作风筝了。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人们便开始用纸制作风筝,出现了“纸鸢”和“纸鹰”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是在五代时期。唐以后,风筝在民间盛行,形状已经不局限于鹊、鸢等鸟类,还有仙女、龙、凤、蜜蜂、蝴蝶、虫、鱼等等,花样繁多,应有尽有。

  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带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并与各地农时相关。在我的故乡,清明时节放的风筝各式各样,但以龙的造型和图案为主,传说自清明之后,龙的活动就越来越频繁;重阳时节,天空高远晴朗,经常可以看到翱翔的雄鹰,所以此时风筝的形状图案就以雄鹰为主。飞向高空的风筝,与登高的人群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重阳节的前两天,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就开始自己动手扎风筝了。扎风筝的原料都是自己寻找的。骨架有的用劈开的竹条,有的用柳条。当然,柳条的效果不如竹条理想。扎好骨架后,用糊窗户的毛头纸将其糊上,再用毛笔蘸上染粗布用的颜料,在上面画上喜欢的图案,一架风筝就大功告成了。至于雄鹰风筝,我们是扎不了的。且不说制作难度大,单是所用材料,我们根本找不到。因此,我们都盼着村里会扎走马灯的猫爷来制作雄鹰风筝。他的雄鹰风筝,带着竹哨,放起来的时候,会发出好听的哨音。每年重阳节,他都会在乡亲们登高的土丘旁把雄鹰风筝放起来,引来乡亲们的称赞和喝彩。正是:重阳到来放风筝,互比高低戏秋风。眼界最是今日宽,菊花香中传笑声。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3)

——关于重阳节诗歌 (菁华3篇)

关于重阳节诗歌1

  重阳时节秋雨泣,丛山迷雾路遥遥。

  浓云随风东南来,带你恩爱思意情。

  初冬离别已十月,梦牵梦绕伴我眠。

  多少挚爱多少悲,久别何时道重逢。

  诗歌三:重阳节

  岚起幽壑迎旭光,金菊开放篱笆旁。

  云鹊欢唱东山顶,白桦林中落叶黄。

  晴空掠过回归雁,翘首高天神飞扬。

  天涯故乡遥相望,今日把酒莫相忘。

关于重阳节诗歌2

  九九重阳,

  中华大地的节日,

  这一天,

  我思念起年迈的母亲,

  还有那已过世的父亲。

  岁月的脚步,

  如此的匆匆。

  那过去的一幕,

  如梦一般。

  在我的脑海中,

  轻轻的闪现。

  天刚刚黎明,

  父亲便手扛着鱼竿,

  去河边钓鱼。

  母亲把我们几个围在一起,

  讲那重阳节的故事。

  傍晚十分,

  父亲唱着歌儿,

  满载而归。

  回首间,

  那过去的一切,

  是这般的刻骨铭心。

  走在漂泊的路上,

  转眼间,

  又迎来了重阳节,

  这时的我,

  不由地留下了思念的眼泪。

  九九重阳,

  年年重阳,

  漂泊的我,

  不再迷茫。

  岁月悠悠,

  情意绵绵,

  漂泊的我,

  只想对母亲说一声,

  母亲,您辛苦了!

关于重阳节诗歌3

  午后的山村

  格外静谧,温暖

  太阳

  透过屋顶的亮瓦

  照进屋来

  正好

  落到了忙碌的

  奶奶身上

  屋外的小孙子

  用一块镜子

  把太阳光

  也反射到了奶奶身上

  边照边说

  奶奶身上有两个太阳

  孩子是无意的

  奶奶也没意识到什么

  突然

  屋内的电话响了起来

  小孙子连蹦带跳

  跑进屋来

  接通了电话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4)

——九九重阳节的优美散文 (菁华5篇)

九九重阳节的优美散文1

  佳节重阳刚过,心里还惦念着什么。重阳历史渊远,蕴意丰沛,古人也是奇怪,一个个本该闲适享乐的日子偏偏伤情伤怀,重阳也不例外。“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没了出游赏景的情趣,多了一番断肠的凄凉牵挂;“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缺了“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纵情,满了愁肠百结的旅夜情怀;“遥远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失了纵目眺望的宏阔,有了充溢恣肆的情愫。但*“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豪情万丈是一个特例。九月初九,无论如何,都脱不了登高的干系。今年重阳因是周五而错失感受古人*俗的机缘,但错失有时未尝不是一种美丽。重阳后第二天携妻儿登临龙山,领略着别一番意趣。

  错失重阳登高的美丽在于心灵的轻盈,不必紧绷心弦惦记重阳,不必在乎菊蕊暗香盈袖,不必忍受酒气充鼻绵绝,以一种*和自然的心态行事,正如我所登的龙山,我并不熟稔它的掌故,以免让自己担着太重的历史文化负压。它在我看来只是*常的一座山,由“土、石形成的高耸的部分”,而它一路的景致也是*常至极,犹如山里村民日夜跋涉的回家路一般,如此*静宁谧。但我还是有必要叙述我路上的感受。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或来或往,与我们擦肩而过。儿子五岁,欣喜于爬向高处的石阶,雀跃在通往山顶曲折蜿蜒的道上。路两边多荆棘灌木,密密匝匝,绿意仍旧耀眼在秋光里。素淡的无名小花昭示着生命的存在。路不陡,登山比爬山更确切,人工的铺砌让爬的姿势停留在荒凉的深山密林里。路上撒满了儿子清脆的笑语。不经意的回望摄入心底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路不长也不短,山腰有一小亭,稍憩片刻,晨风暖日,绿树薄云,秋天标准的背景,拈一支枯草,哼几句心情,跟儿子嬉戏,用相机摄下欢笑的片刻。一切正在不知不绝中演绎,一切与重阳无关,一切似乎与龙山无关,任何的文化与厚重在错失与忽略中消遁失重,心情的内存无比宽余。

  登山的人大抵把目标总锁定高耸的顶点,那是征服的峰顶,可以敞开襟怀尽情呐喊,四方风景尽收心底。壮哉,当你把山踏在脚下。然而我以为登山不必求至顶。登山而不能达顶者情况有二,一是现实无奈,或因不识去路,徘徊迂回;或因无路可走,荆棘丛生;或是体力不够,前程可望,心余力竭;或是同伴打退堂鼓,同舟共济共回;或是登临随意,折回无憾;其次,却是兴之所至,兴尽而返。登临是一种历练,一种体悟,征程过半,兴致蓬勃,内心喷薄的情感被激发,再冲顶也不过如此。此种情趣如居山阴之王子猷,“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是一种潇洒脱俗。兴致的催动可以让人匪夷所思,张岱雪夜湖心亭的痴举让人咋舌,一痕长堤,一点湖亭,一芥小舟,两三粒人诠释着兴致。秉承古人兴致者总有几个迂腐书生,摇首晃耳,在路上吟咏诗句,和清风融日,不亦快哉。然此类人少矣。而我们也只到半山腰戛然而止,缘于第一次登临,前路远*未卜,更是儿子撒娇要我驮行,不登也罢,兴随情终。

九九重阳节的优美散文2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何叫重阳节呢?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对此,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不过“桓景避难”之说比较普遍: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中有大灾,应该马上离家,让全家作绛囊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除。”桓景全照师父的话去做了,举家登山,果然*安无事。傍晚回家,却见鸡犬牛羊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初几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呈祥,历代相沿,逐成节日风俗。

  古人的重阳登高既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但现代却给它赋予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意义。秋高气爽,有人远足旅行,饱览风光,寄满腔热情于山水;有人参观菊花展会,抒节日愉悦之情于诗画;还有人去户外活动筋骨,调整心态,融健身、休闲于一体。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古人对数字“九”很重视,把它当作“天长地久”的象征。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得更长久的意思。从晋魏时期开始,我国就有将重阳糕和菊花献给老人的传统。现代社会的重阳节,各级老年协会都要给老人发放慰问金,并组织他们参加歌咏、舞蹈、书画等有益身心的庆贺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真正分享和谐社会带来的祥和与温暖。

  重阳是最美的节日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九九重阳节的优美散文3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了我们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重阳节的时候这首诗就在我心头荡漾,我与重阳节有不舍的情缘,我喜欢这个季节,更喜欢这个日子,每年的九月九日是所有老人的节日,也是我母亲的生日,当我在祝愿所有老人晚年幸福安康的时候,我总会把最虔诚最炙热的祝福送给自己的母亲。

  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带着女儿,坐上班车享受着醉了的秋色回到母亲的身边,陪母亲一起度过她的生日。岁月的刀痕在她脸上刻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深皱纹,历经沧桑的面孔是那么的慈爱,母亲高兴的给我做着各种好吃的,我和女儿一起享受着这来自母爱的劳动成果,晚上我们睡在热乎乎的炕头和母亲拉家常,直到月亮爬上枝头张望,我们才迷迷糊糊的进入梦乡,每年的这个日子是我最高兴的日子,也是母亲最开心的日子,我们在家陪伴母亲三天才离开。

  许多年来,母亲从不让我们为她举办生日宴会,她说,她的生日是祖母的苦难日,辛苦的是祖母,她生日这天要为祖母祈福,虽然母亲从没享受过生日宴,但母亲生日这天一直是幸福的,因为有我们的陪伴,她很知足。

  母亲去世整八年了,在这八年里,每逢重阳节莫大的失落涌上心头,回到老家,人去楼空,一切都照旧,母亲的音容笑貌依旧在耳边回荡,?只是多了无尽的荒凉和冷清,眼睛酸酸的,思母情结涌上心头。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在我心里让我倍感幸福美好的重阳节成了永远美好的回忆,现在的重阳节让我多了无尽的思念。

  我喜欢秋色,秋色是多彩的,有红叶,?这个季节是母亲的生月,我喜欢重阳节,这个日子诞辰了我善良慈爱的母亲,母亲就像这个季节的红叶用她的一生带给了我们健康向上火红的激情和爱心。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我祝愿在天国的母亲幸福快乐,我也祝愿所有的老人幸福安康!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不在我身边,却永远活在我心里。

九九重阳节的优美散文4

  国庆节的第二天就是重阳节,又称敬老节。相比昨日欢度国庆的鞭炮齐鸣,彩旗飞舞,重阳节更显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来,人们要么登高,要么吃重阳糕,要么遍插茱萸,更有甚者直接便回到了老家与亲人团聚,何人还在乎这点凄清。

  然而我家则不同。之前团支部发下通知来说每个学生都要为父母洗脚,并且还要拍照写心得。为父母洗脚的差使似乎历史很是久远,自小学便听说了这样弘扬孝道的方法,大概都是受了尤浩然那条著名的公益广告的影响。现在发生在自己身上,除了自嘲,就是不屑:难道如今的风气是区区一次洗脚的经历就可以改变的吗?

  九月三十号晚上,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我和他关系并不很亲密,因此在提及时也选了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他先是愣了愣,然后笑起来,说你还是给你妈妈洗吧,我生怕把脚伸出来时熏到你们。我不置可否。洗脚——无论为了谁都没有多大区别。

  只是我分明见到了父亲眼中那道一闪而过的光。

  那天晚上,倒水,拖鞋,洗脚,拍照,一气呵成。我不断地笑,从许多小事中找寻着笑点,仅仅是为了掩盖心中的尴尬。我慢慢地擦着,听着那咔擦声,仿佛在抚摸一座落满灰尘的雕像。父亲也在笑,笑得像个弥勒,笑得像个孩子。

  水溅了一地。

  终于结束了,我带着余留下的笑意,最后为父亲倒去那盆水。盆磕到了水池边缘,又溅出几点。我终于颤抖着触上那*静的水面,又迅速地缩回,一层涟漪荡起,沾湿了一地情。

  水很烫。没有白气。但真的很烫。烫得灼心。

  我似乎懂了什么。重阳节……这原就不是给子女们过的节日,所谓洗脚,也本就不是为了让正处于叛逆期的子女们痛哭流涕洗心革面回头是岸的工具,这纯粹就是一次为了饱经沧桑的父母们精心排演的舞台剧,让他们第一次品尝来自子女的成长的硕果,让他们充满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从而坚持坚持坚持。

  即使今后子女的回归带来的落差会将他们压垮,即使明知这仅仅是一抹强颜的虚假的欢笑,但至少,已然收获过。

  父亲心中的泪终于淌下来了。

九九重阳节的优美散文5

  一年一度秋风劲,重阳佳节如期至,每逢重阳节,就想起故乡家家打糍粑的场景,忆起那个香,心里萌生馋意,越想越想吃,想得嘴里直冒口水,还是别想了,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虽然现在教书的待遇已经好多了,不再是前几年的日子紧巴巴了。但是这思乡的情结还是无法改变,就算我常年在外已成*惯,可每到过年的时候,不得不想起在家里过节的热闹气氛,特别是家里每个节日都有它特有的食物,也就是节日的饮食文化,那份浓浓的乡音乡情总在心里梦里索绕。

  过重阳节,我就记得老家人人皆知的俗语:“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杀鸡,豹子咬你爹。”因些家乡重阳打糍粑、宰鸭杀鸡成为过节的*俗,其代表食品就是糍粑。

  每到重阳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这糍粑的原料就是糯米,那可是百分百的纯糯米,而且还是家里自己留的传统糯谷种——八月早(俗称高杆糯)。那种长很高很高的传统稻杆,稻杆晒干后还可以用来搓烟绳、捆苞杆丶打背系、打草鞋,因为它长又坚韧,所以农家在收获糯谷时,再忙也得把谷草捆起晒干后收捡。这种稻谷的糯米滚圆雪白如(老家人称此为团糯或珍珠糯)加工成的糍粑,既柔软又香酥,比现在的杂交糯米要好吃得多了。在我们家里,这种糯米要比杂交糯米贵几角钱。而且它又在八月和九月之间这个时段,正是重阳尝鲜的好食物了。曾有诗曰:八月半里糯谷黄,九月九来是重阳。大人细娃盼过节,家家户户糍粑香。

  重阳这天,我母亲都会早早的起床,把糯米用水淘干净,再将糯米装成木蒸子里,然后烧灶火蒸熟蒸透,直到远远的就闻到浓浓的糯米香,为检验熟透没有,母亲常常对着刚揭开蒸盖远腾起浓浓热气的糯米吹几口气,听响声判断是否起锅,若蒸好了,就舀起部分用瓷盆装着,叫父亲和大哥及院子里的叔伯帮忙打糍粑。

  刚蒸熟的糯米饭可好吃啦,那晶莹透亮,润泽香浓的糯米,直接盛在碗里,放上白糖搅拌均匀就可吃了,而且还耐饿。我小时候每年这天,当说糯米蒸好了的时候,总是缠着母亲给盛一碗,边吃边看父亲和院子叔伯互帮打糍粑。

  我老家那时候是一个大院子,叔伯都住在一个大院里,老少几辈人都很团结和气。院里有一个石臼,是公用的。所以每到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家先来打糍粑,全院的男劳力只要没要事的都会自觉来到堂屋帮忙打糍粑,因为土办法打糍粑是很费力的一种活。就是把蒸熟的糯米到在这石臼里,打糍粑的时候,用力将蒸熟的糯米饭迅速的夯融夯乱,反过来反的用力夯,直到夯成一滩柔柔的,糯糯的黏在一块的,夯得越黏越糯,吃起来才越香。直到糯米粘在一起用力拉长的糯米线,那糍粑与对窝相撞的声音把整个堂屋都振起回音,老远都听出是在打糍粑,这样反复的夯几次,直到对窝里不再沾糯米时,才算可以了。然后就在一张簸箕里撒上事先用石磨磨好的熟黄豆粉,或者面粉,母亲将捣烂的糯米据糍粑大小掐成坨放成簸箕,姑姑婶婶们就用手掌碾成圆形,待冷却变硬后,就可烧着吃,或用油炸着吃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今逢佳节陪思亲,重阳的糍粑,承载着我儿时的欢乐,更勾起我对家乡和亲人的念想和牵挂!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5)

——大班重阳节活动的教案 (菁华3篇)

大班重阳节活动的教案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

  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大班重阳节活动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俗。

  3、培养幼儿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4、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2、教学难点: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俗。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来历、*俗的.图片。

  2、配乐诗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磁带。

  3、老爷爷、老奶奶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明天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二、观看图片、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俗。

  三、听配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受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四、说一说:爷爷、奶奶*时怎样关心你的,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五、情境表演《让座》。

  1、请两位幼儿分别戴上老爷爷、老奶奶的头饰,扮演乘车的老人,请四位幼儿扮演乘客进行情境表演《让座》。

  2、讨论:在*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尊老、爱老。

大班重阳节活动的教案3

  活动目的:

  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排练表演的节目,请爷爷奶奶来园参加活动,幼儿自备自己制作的小礼物,纸笔幼儿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1、节日引题。

  以“今天是重阳节”为话题,引发幼儿关注老人、开展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讨论:与爷爷奶奶过节要准备什么?

  教师总结,如带上小礼物,准备好表演的节目等,会说关心和祝福的话语。

  2、启发幼儿与老人们交谈,了解老人的生活。

  3、举办联欢会。

  ①、请爷爷奶奶讲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②、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③、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表演歌舞。

  4、绘画活动:我为爷爷奶奶画张相。

  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可以画出爷爷奶奶的模样,自己来打扮爷爷奶奶,也可以把爷爷奶奶的工作或干家务的情况画成连环画。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构思画面。

  5、活动延伸:

  ①、鼓励幼儿回家为爷爷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讲故事等。

  ②、请幼儿和家长协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戏、郊游等,满足老人的心愿。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6)

——愉快的重阳节作文 (菁华3篇)

愉快的重阳节作文1

  今天,我用我的零花钱买了一块重阳糕,送给了奶奶。奶奶接过蛋糕时脸上绽放开了灿烂的笑容。

  晚上,吃完了晚饭后。我拿了一个洗脚盆,往里面倒入了一壶热水,我用手一试:“哇,好烫啊!”奶奶听到我的叫声,急忙跑来。我见了奶奶就大声宣布“奶奶,今天我将为你洗一次脚。”说完,我拿来一个凳子,让奶奶坐了上去。我往盆里倒了一杯冷水,就开始帮奶奶脱袜子洗脚了。脱完袜子,我看见奶奶脚上全是老茧,而且青筋都冒出来了。可见奶奶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的鼻子一下子感到酸酸的。我把奶奶的脚轻轻放入了水中,让它泡在温水里。奶奶闭上眼睛,笑眯眯的坐在那儿,仿佛在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呢!

  过了一会我开始给奶奶按摩,我从脚底按摩到脚背。奶奶突然和蔼可亲地问我:“今天怎么突然给我洗脚?”我笑呵呵地说:“马上快过敬老节了,也就是重阳节。我为你洗洗脚也是应该的啊!”我又问奶奶“你辛辛苦苦把我带大很不容易,你就给我讲讲小时候的故事吧!”奶奶抚摸着我的头说:“你呀‘哎‘小时候真是太调皮了。有一次,我带你去街上玩,半路上你把小腿伸进了电动车轮子里,差点摔下去,我赶紧抱你去了医院,幸好没事,可把我吓了一身冷汗!”听着听着,我眼睛模糊了,不知不觉,我脸上有了两行泪痕。奶奶对我说:“别哭了,那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你现在没事就好了。”我为奶奶擦干了脚后,为奶奶穿上了鞋。

  每当想起这一晚,我总觉得很温馨!

愉快的重阳节作文2

  今年重阳节妈妈带我去上虞乡下外婆家做客,妈妈有三个哥哥,也就是我有三个舅舅,外婆和二舅舅家离得很*。乡下二舅舅家的院子很大,房子旁边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水很清,里面养了很多鱼,过年的'时候会抓起来吃。房子的前面后面种了果树和蔬菜。有梨树、有桔子树,还种青菜、萝卜,要吃的时候自己拔一些,十分新鲜-------。我很喜欢二舅舅家。

  二舅妈带我去她妈妈家(姐姐的外婆家),他们家也很大,院子里种了桔子树、桂花树,外公说:“今年的桔子长的特别多!”我看见他们家的桔子真的很多很多,但是桔子还很青,我很调皮看到这么多的桔子就伸手摘了好几个,妈妈和我尝了一下很新鲜但还是很酸可能还没熟透,真是可惜!看到他们家的狗我很害怕,都不敢再院子里走动。他们家的桂花虽然快谢了,但是时时还有一阵阵桂花的香味飘来。田里的稻穗已经长的很高了,可还是很青很青,我摘了一个把它宝贝似的带到了绍兴。我还采到了玉米棒,看到了玉米的胡须,非常漂亮,像美丽女人染过得头发,上面是白的渐变成棕色的。

  吃过晚饭,外公舅舅舅妈要我表演节目,我就给他们表演了唱歌、跳舞等,他们都说我表演的好,我很开心!我还认识一个新朋友,一个大哥哥,他读初三了,他和我一起玩电脑。

愉快的重阳节作文3

  九九重阳节,也是*传统的老人节。在这一天是让老人们登高休闲更是为了让人们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师,学校在这一天给她祝寿,不仅安排了精彩的节目和庆祝礼仪,还送给她一个精美的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请全体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顿团圆饭,也顺带着过重阳节。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齐了,晚餐开始了,奶奶烧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红烧鸡肉,糖醋昌鱼,阳澄湖大闸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气的先吃起来了。大家边品尝美味的菜肴,边谈着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经,说说笑笑,有多么的亲热又是那么的和谐啊!接着我们举起酒杯,为奶奶庆祝生日。

  大家酒足饭饱后,一起在大厅看起有关重阳节的电视节目,我和哥哥可闲不住了,为了能使爷爷奶奶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负责给他们捶捶背。过了一会儿,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们要干什么呢?吃蛋糕呀!我把蜡烛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灯点关了,然后由二伯把一个莲花式样的蜡烛点着了中心,“啪!”,那朵莲花奇妙的开放了,大家都被吓了一跳,但紧接着美妙的生日歌音乐响起来了,家人个个笑逐颜开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奶奶露出了激动的神情,等蜡烛吹灭,二伯母亲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给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浓的蛋糕,真诱人啊!哥哥一口气吃了三快,还变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花猫”当然我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最后妈妈给奶奶和爷爷各做了一碗长寿面,我抢先祝福一声:“祝爷爷奶奶福如东山,寿比南山”。他们笑了,笑的那么满足,那么慈祥,那么快乐。

  这是一个我过得最愉快,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7)

——与重阳节的古诗菁选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9篇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1

  1、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节的诗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作文素材《重阳节的.诗句》。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5、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18、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9、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20、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2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2、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24、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6、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2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29、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2

  1、辽阳道上见端阳,异乡景物思故乡。——唐之淳《重午日道中》

  2、雨过中秋明月时,病孤九日菊花期。——赵蕃《九日怀在伯》

  3、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朱翌《朝中措·玉台金盏对炎光》

  4、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

  5、重阳冷菊青黄蕊,半醉幽人黑白头。——张镃《九日》

  6、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曾几《九日二首·儋耳重阳菊满头》

  7、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

  8、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9、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

  10、三年客里两重九,去年却得登高友。——杨万里《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11、好整风流有郑庄,买园栽菊待重阳。——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好整风流有郑庄》

  12、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漫从僧舍移甘菊》

  13、重阳晴则已,雨必风在口。——赵蕃《重阳*矣风雨骤至诵邠老满城风雨*重阳之句》

  14、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赵蕃《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15、满城风雨重阳*,此句岂惟时节咏。——赵蕃《连日风雨有怀沈仲良欧阳全真》

  16、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赵蕃《十月三日郑秀才惠菊植之晏斋窗前尊酒偶乏与》

  17、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18、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苏轼《和王晋卿》

  19、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定风波·重阳》

  2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1、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2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4、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5、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6、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27、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28、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30、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高适《重阳》

  3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2、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33、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34、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王贞白《书陶潜醉石》

  35、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36、陶潜懒慢闭柴关,九日餐英自解颜。——谢榛《九日过王叔野无菊》

  37、九日登临多纵醉,百年感慨独钟情。——林鸿《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

  38、清明节日颁新火,蜡炬星飞下九天。 ——和凝《宫词百首》

  39、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40、枫叶露痕,荻花风色,人言今日重阳。——王之道《望海潮·宝山烟霁》

  41、枫叶芦花渐有霜,客中高会又重阳。——卢龙云《九日江楼眺望二首·其一》

  42、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43、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王柏《中秋》

  44、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许棐《秋斋即事》

  45、菊花开处即重阳,月桂中秋夜夜香。——许月卿《用韵自述》

  46、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47、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48、何须一醉独重九,但是相过多几回。——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危时时节已难得》

  49、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陈著《重五有感》

  50、病思渐轻重九*,又将乌帽插黄花。——陆游《自咏·宦游畴昔偏天涯》

  51、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陆游《秋夜·老觉人间岁月遒》

  52、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53、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胡铨《送菊》

  54、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55、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56、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57、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58、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59、秋菊虽满园,无钱得沽酒。——张嵲《九日三首·忆昔陶元亮》

  60、岁岁青罇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张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怀郪县》

  61、今朝乃重九,万木犹故碧。——张嵲《九日三首·夏衣著体轻》

  62、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63、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张可久《双调·折桂个》

  64、节是重阳却斗寒。可堪风雨累寻欢。——李之仪《鹧鸪天·节是重阳却斗寒》

  65、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韦应物《九日》

  66、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李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67、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68、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69、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刘长卿《过裴舍人故居》

  70、诗人九日怜芳菊,筵客高斋宴浙江。——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

  71、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司空曙《九日送人》

  72、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73、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贾岛《对菊》

  74、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贾岛《送友人如边》

  75、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76、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77、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白居易《河亭晴望》

  78、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白居易《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79、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80、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3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偈颂八十五首

  年代:宋作者:释妙伦

  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

  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年代:宋作者:释绍昙

  九月九,重阳节。

  不向东篱赏菊花,只点茱萸茶一啜。

  苦涩难尝舌如{上绝下力},更吞栗棘蓬肝肠裂。

  且道陶渊明,还曾知此味麽。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4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日应制得欢字

  李峤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九日言怀

  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九日得新字

  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九月九日

  崔善为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过裴舍人故居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张说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偈颂八十五首》

  【宋】释妙伦

  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

  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唐】释绍昙

  九月九,重阳节。

  不向东篱赏菊花,只点茱萸茶一啜。

  苦涩难尝舌如{上绝下力},更吞栗棘蓬肝肠裂。

  且道陶渊明,还曾知此味麽。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5

  13、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5、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6、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7、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18、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19、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0、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1、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2、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3、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24、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 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 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6. 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7. 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8.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9.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0.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1.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12.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3.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15.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6.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7.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18.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2.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3.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4.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5.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6.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7.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8. 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29.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30.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2.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33.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34.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35.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36.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37.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8.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3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0.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1.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2.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3.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44.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5.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46.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7.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郑谷《菊》

  48. 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9.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0.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51.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52.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54.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55.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蜀中九日》唐朝·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6.《九日》唐朝·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7.《折桂令·九日》元朝·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8.《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宋朝·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9.《九日送别》唐朝·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0.《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11.《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唐朝·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12.《霜叶飞·重九》宋朝·吴文英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

  15.《清*乐·将愁不去》清朝·纳兰容若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16.《采桑子·九日》清朝·纳兰容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18.《九日闲居》晋朝·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酒...

  19.《九日龙山饮》唐朝·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20.《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朝·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3、《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4、《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5、《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6、《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7、《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6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朝·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采桑子·重阳》*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日齐山登高》唐朝·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蜀中九日》唐朝·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小梁州·九日渡江》元朝·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6.《九日》唐朝·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7.《折桂令·九日》元朝·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8.《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宋朝·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9.《九日送别》唐朝·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0.《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朝·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11.《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唐朝·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12.《霜叶飞·重九》宋朝·吴文英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

  13.《西江月·重九》宋朝·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14.《九日》唐朝·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5.《清*乐·将愁不去》清朝·纳兰容若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16.《采桑子·九日》清朝·纳兰容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17.《长安九日诗》隋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8.《九日闲居》晋朝·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酒...

  19.《九日龙山饮》唐朝·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20.《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朝·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7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作者介绍】

  赵嘏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8

  1、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上赋》

  6、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7、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8、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9、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0、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1、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1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13、*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14、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5、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日应制得欢字

  李峤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九日言怀

  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九日得新字

  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九日五首

  杜甫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

  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

  九月九日

  崔善为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过裴舍人故居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张说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与重阳节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8)

——与重阳节的古诗(十)份

  与重阳节的古诗 1

  1、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节的诗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作文素材《重阳节的.诗句》。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5、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18、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桶追⒄婵靶Γ�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9、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20、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2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2、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24、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6、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2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与重阳节的古诗 2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作者介绍】

  赵嘏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与重阳节的古诗 3

  1、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节的'诗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作文素材《重阳节的诗句》。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5、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18、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桶追⒄婵靶Γ�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9、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20、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2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2、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24、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6、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2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与重阳节的古诗 4

  1、辽阳道上见端阳,异乡景物思故乡。——唐之淳《重午日道中》

  2、雨过中秋明月时,病孤九日菊花期。——赵蕃《九日怀在伯》

  3、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朱翌《朝中措·玉台金盏对炎光》

  4、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

  5、重阳冷菊青黄蕊,半醉幽人黑白头。——张镃《九日》

  6、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曾几《九日二首·儋耳重阳菊满头》

  7、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

  8、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9、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

  10、三年客里两重九,去年却得登高友。——杨万里《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11、好整风流有郑庄,买园栽菊待重阳。——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好整风流有郑庄》

  12、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漫从僧舍移甘菊》

  13、重阳晴则已,雨必风在口。——赵蕃《重阳*矣风雨骤至诵邠老满城风雨*重阳之句》

  14、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赵蕃《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15、满城风雨重阳*,此句岂惟时节咏。——赵蕃《连日风雨有怀沈仲良欧阳全真》

  16、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赵蕃《十月三日郑秀才惠菊植之晏斋窗前尊酒偶乏与》

  17、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18、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苏轼《和王晋卿》

  19、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定风波·重阳》

  2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1、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2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4、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5、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6、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27、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28、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30、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高适《重阳》

  3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2、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33、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34、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王贞白《书陶潜醉石》

  35、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36、陶潜懒慢闭柴关,九日餐英自解颜。——谢榛《九日过王叔野无菊》

  37、九日登临多纵醉,百年感慨独钟情。——林鸿《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

  38、清明节日颁新火,蜡炬星飞下九天。 ——和凝《宫词百首》

  39、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40、枫叶露痕,荻花风色,人言今日重阳。——王之道《望海潮·宝山烟霁》

  41、枫叶芦花渐有霜,客中高会又重阳。——卢龙云《九日江楼眺望二首·其一》

  42、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43、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王柏《中秋》

  44、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许棐《秋斋即事》

  45、菊花开处即重阳,月桂中秋夜夜香。——许月卿《用韵自述》

  46、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47、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48、何须一醉独重九,但是相过多几回。——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危时时节已难得》

  49、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陈著《重五有感》

  50、病思渐轻重九*,又将乌帽插黄花。——陆游《自咏·宦游畴昔偏天涯》

  51、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陆游《秋夜·老觉人间岁月遒》

  52、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53、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胡铨《送菊》

  54、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55、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56、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57、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58、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59、秋菊虽满园,无钱得沽酒。——张嵲《九日三首·忆昔陶元亮》

  60、岁岁青罇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张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怀郪县》

  61、今朝乃重九,万木犹故碧。——张嵲《九日三首·夏衣著体轻》

  62、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63、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张可久《双调·折桂个》

  64、节是重阳却斗寒。可堪风雨累寻欢。——李之仪《鹧鸪天·节是重阳却斗寒》

  65、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韦应物《九日》

  66、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李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67、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68、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69、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刘长卿《过裴舍人故居》

  70、诗人九日怜芳菊,筵客高斋宴浙江。——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

  71、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司空曙《九日送人》

  72、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73、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贾岛《对菊》

  74、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贾岛《送友人如边》

  75、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76、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77、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白居易《河亭晴望》

  78、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白居易《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79、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80、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与重阳节的古诗 5

  1、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节的`诗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作文素材《重阳节的诗句》。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5、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18、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桶追⒄婵靶Γ�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9、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20、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2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2、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24、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6、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2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与重阳节的古诗 6

  1、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节的.诗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 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作文素材《重阳节的诗句》。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5、重阳*上赋白菊

  唐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 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 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18、重阳日有作

  唐 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桶追⒄婵靶Γ�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9、重阳

  唐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20、重阳日酬李观

  唐 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2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 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2、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 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 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24、重阳日即事

  唐 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 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6、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 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2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 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29、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 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与重阳节的古诗 7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偈颂八十五首

  年代:宋作者:释妙伦

  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

  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年代:宋作者:释绍昙

  九月九,重阳节。

  不向东篱赏菊花,只点茱萸茶一啜。

  苦涩难尝舌如{上绝下力},更吞栗棘蓬肝肠裂。

  且道陶渊明,还曾知此味麽。

  与重阳节的古诗 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与重阳节的古诗 9

  九日

  耿��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解琬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

  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

  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重阳山居

  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踏莎行

  辛弃疾

  夜月楼台,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多风雨。

  瑞鹧鸪

  葛立方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梧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臼碌角嘀荨�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九日黄楼作

  苏轼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校本作“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校本作“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

  诗人猛士杂龙虎,(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 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 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 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重阳夜旅怀》

  唐 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上赋白菊

  唐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 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 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丁巳重阳》

  唐 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与重阳节的古诗 10

  1、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上赋》

  6、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7、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8、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9、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0、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1、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1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13、*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14、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5、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