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

首页 / 名句 / |

  牡丹亭名句 1

  1、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汤显祖《牡丹亭》

  2、"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牡丹亭》"

  3、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汤显祖《牡丹亭》

  4、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汤显祖《牡丹亭》

  5、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绛纱。――汤显祖《牡丹亭?闺塾》

  6、情由心生,生能够死,死能够生;生不能够死,死不能够生者,情非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7、从来雨中打秋月,更值风摇长明灯――汤显祖《牡丹亭》

  8、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汤显祖《牡丹亭》

  9、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能存先昔友,留示之后人。――汤显祖

  10、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牡丹亭》

  11、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竹篱茅舍酒旗儿叉。雨过炊烟一缕斜。――汤显祖《牡丹亭》

  12、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13、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汤显祖《牡丹亭》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15、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仅有青山不改。――汤显祖

  16、*睹分明似俨(yǎn眼)然,远观自在若飞仙。――汤显祖《牡丹亭》

  17、不入春园,怎知春色几许。――汤显祖《牡丹亭》

  18、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汤显祖《牡丹亭》

  19、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汤显祖《牡丹亭》

  20、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汤显祖《牡丹亭》

  21、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汤显祖《牡丹亭》

  22、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汤显祖《牡丹亭》

  23、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汤显祖《牡丹亭》

  2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

  25、原来繁花似锦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桓颓水――汤显祖《牡丹亭》

  26、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题词》

  27、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牡丹亭》

  28、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屋外山。――汤显祖《牡丹亭》

  29、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汤显祖《牡丹亭》

  30、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牡丹亭》

  3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汤显祖《牡丹亭》

  32、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汤显祖《牡丹亭》

  33、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仅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可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牡丹亭》

  34、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汤显祖

  35、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必无处不飞悬。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汤显祖《牡丹亭》

  36、〔丑〕世间荣乐本逡巡,(李商隐)〔末〕谁睬髭须白似银?(曹唐)〔丑〕风流太守容闲坐,(朱庆余)〔合〕便有无边求福人。(韩愈)――汤显祖《牡丹亭》

  37、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汤显祖《牡丹亭》

  38、他青梅在手诗细哦,逗春心一点蹉跎。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汤显祖《牡丹亭》

  39、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汤显祖《牡丹亭》

  40、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汤显祖《牡丹亭》

  4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汤显祖《牡丹亭》

  42、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汤显祖《牡丹亭》

  43、贪羊而穷――汤显祖《嗤彪赋序》

  44、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牡丹亭》

  45、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汤显祖《牡丹亭》

  46、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汤显祖

  47、美得流泪的句子,经典!――汤显祖《牡丹亭》

  48、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汤显祖《牡丹亭》

  4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50、袅(niǎo鸟)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汤显祖《牡丹亭》

  51、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汤显祖《牡丹亭》

  52、待说何曾说,如颦不奈颦。把持花下意,犹恐梦中身。――汤显祖《牡丹亭》

  53、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54、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汤显祖《牡丹亭》

  55、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悲痛画出难。――汤显祖《牡丹亭》

  56、为君难,为臣不易――汤显祖

  57、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58、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59、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仅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可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牡丹亭》

  60、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汤显祖《牡丹亭?闺塾》

  61、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

  62、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

  6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者能够生――汤显祖《牡丹亭》

  64、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65、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汤显祖

  66、头纳地,添灯火,照的他慈悲我。――汤显祖《牡丹亭》

  67、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仅有情难诉。――汤显祖《牡丹亭》

  68、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汤显祖《牡丹亭》

  6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牡丹亭名句 2

  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2、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3、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4、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7、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9、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10、情由心生,生能够死,死能够生;生不能够死,死不能够生者,情非之至也!

  11、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1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3、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14、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15、风无定,人无常。

  16、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7、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18、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19、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

  20、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21、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悲痛画出难。

  22、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23、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24、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25、但凡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而纠结流离。

  26、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27、景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8、可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2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30、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

  3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32、略知孔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

  33、雨过炊烟一缕斜。

  34、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3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36、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必无处不飞悬。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

  37、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竹篱茅舍酒旗儿叉。雨过炊烟一缕斜。

  38、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39、待说何曾说,如颦不奈颦。把持花下意,犹恐梦中身。

  40、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41、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

  42、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43、头纳地,添灯火,照的他慈悲我。

  44、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45、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46、春鞭打,笛儿,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47、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仅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可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48、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49、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50、*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51、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52、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53、他青梅在手诗细哦,逗春心一点蹉跎。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

  54、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

  55、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56、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

  57、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古今,圣朝难遇。

  58、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59、原来繁花似锦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桓颓水。

  牡丹亭名句 3

  1、风无定,人无常。

  2、雨过炊烟一缕斜。

  3、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4、景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7、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8、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9、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

  10、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11、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2、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13、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14、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15、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16、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17、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18、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19、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

  20、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21、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22、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

  23、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24、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25、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

  26、*睹分明似俨(yǎn眼)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27、袅(niǎo鸟)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28、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29、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30、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31、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32、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33、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34、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35、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36、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

  37、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38、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39、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必无处不飞悬。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

  40、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4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42、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43、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44、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古今,圣朝难遇。

  45、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4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牡丹亭名句 4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画眉序】

  好景艳阳天

  万紫千红尽开遍。

  满雕栏宝砌,云簇霞鲜。

  督春工珍护芳菲

  免被那晓风吹颤,

  使佳人才子少系念

  梦儿中也十分欢忭

  【山桃红】

  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转过这芍药栏前

  紧靠着湖山石边

  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

  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

  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绕地游】

  梦回莺啭

  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

  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牡丹亭名句 5

  1、风无定,人无常。

  2、雨过炊烟一缕斜。

  3、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4、景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7、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8、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9、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

  10、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11、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2、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13、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14、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15、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16、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17、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18、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19、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

  20、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21、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22、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

  23、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24、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25、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

  26、*睹分明似俨(yǎn眼)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27、袅(niǎo鸟)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28、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29、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30、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31、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32、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33、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34、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35、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36、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

  37、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38、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39、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必无处不飞悬。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

  40、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4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42、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43、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44、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古今,圣朝难遇。

  45、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4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阅读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1)

——牡丹亭名句 50句菁华

1、风无定,人无常。

2、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3、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4、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5、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6、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7、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8、"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牡丹亭》"

9、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汤显祖《牡丹亭》

10、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绛纱。――汤显祖《牡丹亭?闺塾》

1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12、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汤显祖《牡丹亭》

13、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14、原来繁花似锦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桓颓水――汤显祖《牡丹亭》

15、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16、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题词》

17、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

18、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屋外山。――汤显祖《牡丹亭》

19、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汤显祖《牡丹亭》

20、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1、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汤显祖

22、他青梅在手诗细哦,逗春心一点蹉跎。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汤显祖《牡丹亭》

2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汤显祖《牡丹亭》

24、〔丑〕风流太守容闲坐,(朱庆余) 〔合〕便有无边求福人。(韩愈)

25、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6、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牡丹亭》

27、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28、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29、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汤显祖《牡丹亭》

30、为君难,为臣不易――汤显祖

3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32、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者能够生――汤显祖《牡丹亭》

33、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34、从来雨中打秋月,更值风摇长明灯

35、不入春园,怎知春色几许。

36、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37、待说何曾说,如颦不奈颦。把持花下意,犹恐梦中身。

3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39、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40、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屋外山。

4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4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43、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44、春鞭打,笛儿,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45、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46、连宵风雨重,多娇多病愁中。仙少效,药无功。

47、庭树不知人去尽,秋春还放旧时华。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48、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49、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

50、拜月堂空,行云径拥,骨冷怕成秋梦。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2)

——牡丹亭名句 40句菁华

1、雨过炊烟一缕斜。

2、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3、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4、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5、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6、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7、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8、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汤显祖《牡丹亭》

9、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绛纱。――汤显祖《牡丹亭?闺塾》

10、从来雨中打秋月,更值风摇长明灯――汤显祖《牡丹亭》

11、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汤显祖《牡丹亭》

12、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13、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

14、竹篱茅舍酒旗儿叉。雨过炊烟一缕斜(xia)。

15、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牡丹亭》

16、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17、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牡丹亭》

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汤显祖《牡丹亭》

19、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汤显祖

20、头纳地,添灯火,照的他慈悲我。

21、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22、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

23、贪羊而穷――汤显祖《嗤彪赋序》

24、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牡丹亭》

25、美得流泪的句子,经典!――汤显祖《牡丹亭》

26、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汤显祖《牡丹亭》

27、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28、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29、待说何曾说,如颦不奈颦。把持花下意,犹恐梦中身。――汤显祖《牡丹亭》

30、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31、为君难,为臣不易――汤显祖

32、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仅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可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牡丹亭》

33、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34、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汤显祖

35、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仅有情难诉。――汤显祖《牡丹亭》

3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37、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38、可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39、枕函敲破漏声残,似醉如呆死不难。一段暗香迷夜雨,十分清瘦怯秋寒。

40、拜月堂空,行云径拥,骨冷怕成秋梦。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3)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1

  《牡丹亭》一部*经典古代小说,出生在昆曲发源地的我,也曾有幸看过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戏曲。但由于年龄过小,一直未曾领略其精髓。如今我已是一名中专学生,再次拜读这本小说,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翻开已开始泛黄的书页,想来是有些年数了。《牡丹亭》这本由汤显祖创作的小说,语言细腻,文辞华丽。由于阅读了大量的现在言情小说,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爱恋,多数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这部小说颠覆了我的看法,柏拉图式的爱情可以存在。杜丽娘一个有着聪慧之姿,落雁之貌的女子。一日在丫头春香的怂恿下决定去游园,游园前还打扮了一番。打扮本是为人看,但她说“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又怕被人看见。这确实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状态。“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带着无限的伤怀杜丽娘回到了自己的闺房,不一会就觉得乏了,伏于案几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正因为这一睡,改变了她的命运,在梦中他梦见了一英俊潇洒的少年郎,两人情意绵绵,私下定了终身。在那之后丽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真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丽娘死后葬于梅花树下,虽在冥界仍不忘寻觅梦中情郎,历经千般苦难,终得大团圆。

  文明礼貌月又开始了,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又不是的报贴随处可见,最显眼的一条便是文明恋爱。虽说进了中专校,谈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但要论起文明来,恐怕就差远啦。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中学里恋爱的开始,便意味着分手的结局。我看就是最好的说明。

  我走进图书馆,借了《牡丹亭》,早就听说是一部将恋情写的不错的古代作品。我们且来看看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称道。

  《牡丹亭》中杜丽娘是一个知书答礼的富家小姐,而柳梦梅则是贫穷的文弱书生。文章虽然用极其荒诞的手法,让杜丽娘死而复生,成就了一段佳话。但我们应该看到,即使他们不是富家小姐或贫弱书生,他们对对方的感情都是真挚的,是赋有责任感的。本书单此一点就值得我们学*。

  当代中学生谈恋爱,很大成分上都只是游戏,图得一时快乐。中学里勤工俭学的学生还是很少的,大部分学生拿的都是家长辛苦挣来的钱,钱花完了,伸手向家长要,钱便来了,根本是衣食无忧。那些“鸳鸯们”自然不会考虑到出了中学校门以后的情况,即使明知是分手的结局,也还是乐不可止。培养出真感情的也不是没有,但结局既然是分手,又何苦要伤了这份感情,要知道,身体上的伤痛不算什么,心灵上的伤痛是无法弥补的啊!

  感情本就是让人难以琢磨的东西,而感情中的恋情又是一种特例。那是因为责任的存在,如果没有弄清楚这一点,就不要谈恋爱。也有人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话是不错,但培养不是玩闹开心,培养的目的到最后是要负责任的。我说不清楚,只道:那是别人的事,我不管,看不惯也无权过问。语文写作能力差,也不去思考这些问题,我过的潇洒快乐。既然没有恋爱也能快乐,又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恋爱的快乐呢?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2

  看到三分之一,看不下去了,最*颇不宁静。看了经典的游园惊梦,想起小时候。我有一个伯父,跟我爸爸是一个爷爷的。伯父是个中医,记得小时候他家客厅左右两面墙贴的就是牡丹亭的图片。那种二十年前流行的,就好比十几年前农村特别流行的扁一样吧,二十年前的是纸质版的画。记得老妇人,春香,小姐,柳梦梅。那时候我还小,字都认不全,也就记得这几个人名,不过那图片是挺好看的,那人物形象都是带着戏服和实景的,现在看来也是挺精美的,就好像带插图的故事书,每一幅图下面有一段简单的文字,大概就是介绍图片上的内容吧。

  每次我去他家时候我不喜欢看电视,就爱看墙上的画,和画里的人,字就不认识多少,只记得妈妈说是一出戏,牡丹亭。一个官家小姐和一个翩翩书生的爱情。好像爱情戏里总有个聪明伶俐的小丫鬟,有个古板的老夫人,老夫人阻止,贴心丫鬟鸿雁传书。妈妈说。现在看戏文,大概明白了当年画的是什么了,只是这一出戏并没有万般阻挠的老夫人,也没有让贴心丫鬟聪明伶俐的鸿雁传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只是爱情可让生者死,死者生,总归是有艺术的处理。

  十多年前,我的梦里曾经出现了一个温暖的人,总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给我温暖,给我力量,给我特别安心的拥抱。好像每次都在我人生重要的时候或者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出现在我梦里。我梦到他很多次,却从来记不起来他的脸,也没有问过他的名字,唯一清楚的就是我站在他身边的感觉,还有那温暖的怀抱。不高不低,我站着刚好到他胸前,大概第二个扣子的位置,不胖,也不瘦,稍微壮壮的感觉。我一直在找他,后来,上大学之后很少梦到了,我想也许是快要遇到了。直到后来,我遇到了一个人,站在他身边时候,就好像回到梦里一样,欣喜的以为终于找到了。竟忍不住想靠*,想关心他,想他不被任何邪恶试探,永远阳光明媚。

  后来,我又梦到了那个久违的梦中人,这一次不是我的挫折,是两个人一起开心的生活,看清楚了他的样子,就是现实里遇到的人。当我第一次站在曾经的天家庙宇里,面对神佛时候,我想好的心愿突然烟消云散,脑子里慢慢的浮现出三个清晰的字,是他的名字。我知道自己怕是躲不过了。从认识开始我就没有一点点套路,最终也没有。只可惜现实里的人终究不是那个人吧,所以我才能和他在梦里渡过了开心和不开心的,加起来是一个完整的一生。也许我就不该记着那些梦,也不应该执着的寻找一个梦里的人吧。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3

  整部作品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离奇遭遇为主脉,着重展现了《牡丹亭》反礼教、反理学的核心思想。

  故事从杜家小姐杜丽娘游园开始,本就对爱情充满幻想的杜家小姐在游园之后又遭花妖之袭,在梦中与一翩翩少年一番缠绵,梦醒后竟患上了相思病,只是“日日思君不见君”,正值少女的杜丽娘便因相思之苦而香消玉殒了本以为故事会就此结束,可是柳梦梅的出现却改变了一切,作为一名赶考书生,在陈最良的帮助下住进了安放有杜丽娘灵位的梅花庵中,在那里,他偶然发现了当年杜丽娘的自画像,在他眼中杜丽娘就是天上的仙女,于是天天膜拜。而被判官释放的杜丽娘发现柳梦梅正是自己梦中的翩翩公子,于是乎两人便夜夜幽会。在柳梦梅的帮助下,魂归三年的杜丽娘死而复生。

  整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家长,膝下无儿的杜宝为了封建社会所讲究的门第家声、光宗耀祖,不惜使用在今天看来十分残酷的方法,竭力把她培养成标准的“淑女”, “淑女”就是在家是个敬父母的温顺女儿,出嫁是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杜丽娘的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有一个成长过程,并包含着一定的复杂性。汤显祖一方面通过人物关系提供杜丽娘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通过剧情发展揭示杜丽娘的内心活动,从而表现了杜丽娘叛逆性格的成长过程及其复杂性。杜丽娘从小受着严格的封建教育,男女《四书》都可以背诵,她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自由思想,绝不允许有个人的意志和感情。她被严密地关在家庭里,同外界社会是完全隔绝的;她同时被严密地关在闺房里,同外界自然也是完全隔绝的。她完全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生长在这样家庭里的杜丽娘,礼法、家规、女诫、妇道等等像一重又一重的枷锁,紧紧地套在她的身上。她因为疲乏,白天稍为睡一会儿,都被认为是行为放纵,有失检点,就连她在裙子上面绣了成双成对的花鸟,也要引起封建家长的大惊小怪,被看作是了不得的邪思妄念。就这样,杜丽娘成为了一张空皮,成为达到自己理想的工具。即使女儿病重垂危,他也丝毫不放在心上,以为不过是伤风感冒,连医生都不请。他只盼着女儿将来为他这个“名儒”增添光彩。

  此外,汤显祖通过描写杜宝、杜母、陈最良这样的人物,向读者和观众展示了杜丽娘所面对的现实环境。杜宝这些人代表封建势力,代表礼教观念,代表理学思想的统治。杜宝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正派的官僚,他忠君爱国,也还注意民生疾苦。但他实际上除了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古板面孔以外,什么才能都没有,显得极为*庸。他奉命防御敌军,临阵对敌却是束手无策,只好使用贿赂方式、欺骗手段来解除围困。对自己唯一的女儿,他不但不是像普通百姓那样对女儿疼爱有加,而是逼着她学*他并不想学也并不应该学的《四书》,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他“名儒”的称谓。而对他的妻子,他也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呼来唤去,督促妻子对女儿严加管教。杜母虽然比杜宝懂得疼爱女儿,她说过“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的话,但她还是标榜自己娘家“世出贤德”,要给女儿做个“贤德”的楷模,凡事由杜宝做主,说是“但凭尊意”,一切照您的意见办。她要把杜丽娘关在闺房里,认为“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游戏空无人之处”。她被封建礼教毒害了,又拿封建礼教去毒害自己的女儿。陈最良作为“腐儒”,也是被封建礼教毒害了的。汤显祖对他有批判,又有同情。他从小攻读儒家经典,但乡试考了十五次,整整耗费了四十五年,仍然没有功名,最后连廪生的膳食都给取消了,教书糊口也靠不住,被人称为“陈绝粮”。他生活没有着落,还迂腐得*乎愚昧,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他教杜丽娘念书,就只知道“孟夫子说的好,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放心”。这跟杜宝说的“拘束身心”是同样的意思。汤显祖正是通过杜宝、杜母、陈最良等人物写出杜丽娘的客观处境,一个使人窒息的客观处境。杜丽娘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循规蹈矩,唯父母之命是从。在新春时节,她跪着给父母敬酒祝寿,表示她的孝心。杜宝要她在刺绣女工之外,应该“知书知礼”,她就说:“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她在梳妆台前摆上书册,要认真读古圣先贤的典籍了。拜见塾师陈最良之前,她曾自夸“儒门旧家教”,“女为君子儒”,她甚至要求丫环春香跟她一同学*古代贤达妇女的榜样。她对春香说:“你便略知书,也做好奴仆。”意思是春香略为读点书,就会懂得尊卑长幼的关系,好侍候主子,当个忠实的奴仆。这些情况都表明能背诵男女《四书》的杜丽娘,的确像春香说的那样“老成尊重”。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一、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讴歌了反对封建礼教和要求个性**的精神。因为一句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致使官家大小姐杜丽娘产生了对爱情的渴望,而那次游园更是让她陷得更深,从此日日寡欢,无心学*,无心女工,白日里都能打瞌睡,久而久之患上了相思病,从此魂归地府。三年后一赶考书生柳梦梅挽救了她,使得杜丽娘还魂。最后,高中皇榜的柳梦梅请求皇帝赐婚,杜丽娘与久别的父母重逢,并与柳梦梅结成佳话,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是浪漫主义理想化的虚构,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因而,让人读了感慨万千,拍案称奇。

  二、用现实主义手法,批判了封建礼教害人,民不聊生的社会生活。作品《牡丹亭》,还用现实主义手法,批判了封建礼教对杜丽娘的残害。逼得活生生的一个妙龄女子,害春病而死。而杜丽娘的死,也是封建时代千万个女子命运的悲剧,是时代悲剧的缩影和典型代表。作品,批判了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不*人情,只知道用封建礼教苛求自己的女儿。当官,他基本是个清官好官,劝农民种桑麻,但是后来遇到了金兵围城,虽有保护城中百姓之心,但无破敌之力。最后,不得不靠老学究陈先生写一封信,给前来围城金兵头领的夫人,用反奸计,破围。当柳梦梅前来认岳父,杜宝这个不*人情的人把中了头名状元的柳梦梅抓进牢中吊打,不肯承认女儿能够还魂的现实。至到,皇帝亲自考问杜丽娘和柳公子,才使一家骨肉团圆。杜丽娘的母亲,也是一个不*人情的母亲。只知道女子要守封建妇道,不知道这种封建礼教残害的正是自己的亲骨肉。作品,还用大量的篇幅,展现了社会的动荡,民不聊生,战火不断,生灵涂炭。这种现实主义的手法,使作品赋予了时代的活生生的现实基础。因而使故事有了合理性。

  三、优美的文字和唱词,情景交融地委婉地表达了主人公伤感情怀,成为千古绝唱。杜丽娘向往个性**,要求追求幸福,她的独白表达了心境:[江儿水]“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这些词句,都成为千古绝唱!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个性**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作为剧作家汤显祖的巅峰之作,《牡丹亭》的艺术成就也是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可以说,《牡丹亭》是一部集“大悲大喜”“大雅大俗”于一身的创作。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为过,她对爱情的执着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反叛了世俗的礼教,她追求个性的**与自由,是当时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牡丹亭》的横空出世让整个文艺界大放光彩,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可见,一部《牡丹亭》拥有了多大的市场氛围。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4)

——《牡丹亭》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

《牡丹亭》读后感800字1

  爱情,一直以来都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最美也最悲凉的一句祝福,天下有情人,有多少能此生不渝,相伴白头偕老的?无论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的梁祝化蝶,都只开了爱情的花,来不及经受现实生活中风吹雨打的考验。他们的爱情,也因之而永恒。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恐怕是古今所有爱情故事最深刻的一条主线。《牡丹亭》中更是如此。爱情,能让生者为之死,死者为之生,何等壮阔的情怀。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永恒的爱情呢,当然是有的。但粗糙的现实生活总会使爱情之火渐渐熄灭。虽然爱情是男女两个角色共同分担的,但主角却往往是女性。女人为爱而生,这话不假。也因此,爱情的悲剧往往发生在女性身上。女人在爱情中艰辛成长,最终,实现真正爱情的,也往往是女性。

  看过《胭 脂扣》的人大概都会被如花的痴情所打动。她与十三少,相约死后重逢。然而,五十年过去了,依然是她一个孤魂野鬼。她的十三少在人间混迹,潦倒不堪,也早把她忘记。对爱情的信仰让如花最终如愿见到了她朝思暮想的昔日情人。然而她看到的,却是一个邋遢的早已忘却他们之间惊心动魄的爱情的陌生人。当如花心碎地离开,她该知道,爱情,只是她一个人的一场执着梦。

  里尔克曾谈到爱,“女人对爱无限投入,而从不或是几乎从不要回报。”

  爱情给予女人的,女人反过来哺育爱情。她们令爱情荡气回肠,地久天长。

  无论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还是现代的张爱玲,为爱义无反顾,痴情一世,还有大家熟悉的刘若英,她们都不惜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爱,来行动爱。杜丽娘是勾画的理想人物,可以在作者的美好愿望里而起死回生。现实中的人呢?张爱玲伤心独自,刘若英形单影只,然而,不变的是她们同样永世的爱,生活可以破碎,孤单可以不避,但爱却永远不可以熄。

  每个时代都有它那个时代的爱情面目。女人,不是失去了为爱牺牲的能力,而是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改变着我们的爱情观,也在改变着我们时代的女人们。

  西方女权主义的浪潮似乎给了爱情主题一个严重的冲击。虽然女子可以自由去爱,与男子同样*等地爱,但却让爱的实质第一次遭到了怀疑。爱情泛滥得可以,真情却少有几分。女性觉醒了,但爱却进入了低潮。是男人的危机感让爱变得不再可靠,还是自古以来流淌在女人血液中的爱的不够坚定?

  在物质可以代替一切的经济时代,女人如何寻求并捍卫自己的爱情?似乎很难答案。

  爱情可以不请自来,但真情却在利益当中逐渐流失;交通交流方便快捷了,但思念却成了奢侈的消遣。有多少人还会为自己所爱的人茶不思饭不想的呢,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只成了古话文中的凄美背景。婚姻才是主题,嫁一个可靠的人,有一个终生的饭碗,爱情似乎就可以见鬼去了。校园里的爱情也已经乌烟瘴气,及时行乐的观念已经深深烙进我们这代人的思想,生存的压力使女人们委屈甚至弃置自己的爱情理想。

  女人,终究是为爱而生的,而使她们改变的,使爱情快餐化功利化的,恐怕也有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吧。

《牡丹亭》读后感800字2

  出生在昆曲发源地的我,也曾有幸看过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戏曲。但由于年龄过小,一直未曾领略其精髓。如今我已是一名中专学生,再次拜读这本小说,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翻开已开始泛黄的书页,想来是有些年数了。《牡丹亭》这本由汤显祖创作的小说,语言细腻,文辞华丽。由于阅读了大量的现在言情小说,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爱恋,多数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这部小说颠覆了我的看法,柏拉图式的爱情可以存在。杜丽娘一个有着聪慧之姿,落雁之貌的女子。一日在丫头春香的怂恿下决定去游园,游园前还打扮了一番。打扮本是为人看,但她说“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又怕被人看见。这确实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状态。“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带着无限的伤怀杜丽娘回到了自己的闺房,不一会就觉得乏了,伏于案几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正因为这一睡,改变了她的命运,在梦中他梦见了一英俊潇洒的少年郎,两人情意绵绵,私下定了终身。在那之后丽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真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丽娘死后葬于梅花树下,虽在冥界仍不忘寻觅梦中情郎,历经千般苦难,终得大团圆。

  文明礼貌月又开始了,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又不是的报贴随处可见,最显眼的一条便是文明恋爱。虽说进了中专校,谈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但要论起文明来,恐怕就差远啦。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中学里恋爱的开始,便意味着分手的结局。我看就是最好的说明。

  我走进图书馆,借了《牡丹亭》,早就听说是一部将恋情写的不错的古代作品。我们且来看看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称道。

《牡丹亭》读后感800字3

  第一次看元剧,这《牡丹亭》也是断断续续地看完的,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文字,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初次看完之后,感想就是:汤显祖的文笔很好,他不仅在诗词方面能够随手拈来,在酝酿文字、框架、词藻等等方面也是有很大文学功底的。其中把杜丽娘的相思成疾,因为情而死去,后又因情而生。写出了这个敢于冲破“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封建思想;在他的笔下,写出了杜宝的足智多谋,为官清正,能顾全大局,在闻言妻子被杀,女儿坟墓被掘之后,他并没有泄气,而是身为将才,难顾私心,凭他的智谋,劝退了溜金王。柳梦梅,也就是丽娘日思夜想的人,说实话,我是不太喜欢他的,虽然他最后中了状元,但是我感觉在他的话语间有傲慢的感觉,感觉自己很棒,很萌萌哒,在杜宝面前也觉得他没大没小的,用他的话说:“我是你乘龙快婿,你怎么能这样嫌弃我一副穷酸相?”只能说你说此话的时候不是时候,人家正在伤心头中,还有最后争辩的时候,他那语气,要是我在场的话我简直想吼他。在《牡丹亭》,虽然杜丽娘在梦境中石何等的追求自由恋爱,但当她重生之后,我们可以从她的话语看出,她还是离不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思想。

  杜丽娘在后院中游园,做了一场梦,梦见书生柳梦梅折柳送她,正情在浓处时梦被惊醒了,自此就得了相思病,一病从春天病到秋天,在八月十五日这个点,她死了,这时候她爹杜宝升去淮安做官,为她在南安府后园建了一座梅花观,把她安葬在梅树之下,吩咐老道姑与爱女生前的老师陈最良看坟,柳梦梅因进长安应试,在途中病到了,被陈最良所救,哪曾想丽娘生前画的春容图被柳梦梅捡到,柳梦梅每天对着这幅春容图叫我的姐姐,我的美人的,可想而知,她被丽娘的美迷倒了。丽娘在阴司府里,胡判官因她是清官杜宝安抚的女儿,着她还阳,她的魂魄与柳梦梅相会,让柳梦梅助她还阳,不要负她,于是柳梦梅与老道姑商议,寻了个吉日,掘开坟墓,丽娘得以重生。因怕东窗事发不好解释,他们就逃离了梅花观这个地方,在途中听说在选场,柳梦梅就去奔赴考场,而这时候正直溜金王李全骚扰淮扬,放榜之日不知何时,丽娘听说爹妈在淮扬,要柳郎去打探消息,此去他一口一个是杜宝的乘龙快婿以至于被杜宝送去牢里。杜宝因*定贼子有功,晋升为*章相位,放榜之日也到了,柳梦梅是状元,于是俩翁婿开始了辩论,杜宝始终不相信自己死去三年的女儿能起死回生,也不相信刚死去的妻子还在,最后在皇帝一一求证的情况下,赐给他们团圆。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5)

——我喜欢牡丹花小学作文(精选5篇)

  我喜欢牡丹花小学作文 1

  星期六早晨,我和妈妈在花园里步,发现牡丹花开了,非常的漂亮!

  四月份的花园里开有各类的花卉,有粉色的樱花,一串串的紫藤花,像蝴蝶一样的鸢尾花和海棠花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当然就是刚开放的牡丹花了!

  牡丹花的花形硕大无比,叶子有三片,枝叶茂密,呈翠绿色,叶子和花朵一样鲜艳。花坛里有紫红牡丹、白牡丹丶粉牡丹和桃红牡丹。紫红牡丹的花和叶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显得异常艳丽。而白牡丹被绿叶环绕着,衬托得格外纯净丶洁白。我最喜欢的是粉牡丹了,花朵和绿叶相互映衬,让人觉得娇嫩无比,成片的粉牡丹像空中的云霞一样柔和。桃红色的牡丹最引人注目,既鲜艳又美丽。

  我觉得牡丹花很奇特,似乎是在一夜间开放的.,昨天还没有注意到它呢,今天就开放了,虽然有的还含苞待放。

  我喜欢牡丹花,尤其喜欢粉色牡丹。"百花之王"的美誉非它莫属!

  我喜欢牡丹花小学作文 2

  今天天气暖洋洋,我和张文泰一起去天香公园看牡丹。

  天香公园真是人山人海,我像一条小蚯蚓,在人缝里钻来钻去,好不容易才看到牡丹。

  哇!牡丹太漂亮了,真是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一阵风吹来,牡丹们像一个个美丽的大蝴蝶,翩翩起舞,好看极了。深红色的牡丹,像一团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白色的牡丹,像覆盖了一层洁白的雪花……

  我和张文泰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天香公园。

  啊,象征富贵的牡丹,我爱你们。

  我喜欢牡丹花小学作文 3

  我爱圣洁的荷花,也爱迷人的郁金香,但我更爱西安富贵繁盛的.牡丹花。

  春天开放的牡丹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品种不一的牡丹花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瓣,比如说粉色、黄色等。夏天的牡丹花是安静的。那时候,它的花瓣已经凋谢,只剩下依旧翠绿茂盛的叶子,它等待在来年的春天开放。秋天,牡丹花的叶子飘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冬天的牡丹连叶子也全部零落,那是它的根在养精蓄锐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伟大诗人刘禹锡对牡丹之美最好的赞美。我爱牡丹不光爱它的美丽,我更爱它生长的这片土地——西安。我也愿自己未来能像牡丹一样装扮我美丽的家乡——西安。

  我喜欢牡丹花小学作文 4

  有人喜欢幽香袭人的兰花,有人喜欢亭亭玉立的玉兰,还有人喜欢灿烂夺目的`迎春,而我却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花。

  今年春天,爸爸带我和妈妈去洛阳看牡丹花。一到洛阳,我便飞快地跑*牡丹花丛,顿时香气扑鼻,只见白的、黄的、紫的……顿时映入眼帘。

  牡丹花有单瓣的,也有复瓣的。单瓣的优雅,复瓣的华贵,看,蝴蝶和蜜蜂也来凑热闹,在花丛中跳着欢乐的舞蹈。

  牡丹花颜色鲜艳,深受人们喜爱,听妈妈说牡丹还是”花中之王“呢,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牡丹的故事:相传唐朝女皇帝武则天很霸道,有一次,她命令全城的花一夜之间全都开放。百花害怕武则天,便纷纷开花。只有牡丹花不向权贵低头,没有开放。武则天大怒,把牡丹贬到了洛阳。可牡丹到了洛阳反而开得更艳了。于是大家都说:”牡丹不仅华美而且坚持原则,堪称‘花中之王’、‘国色天香’。

  啊!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我为你感到骄傲。

  我喜欢牡丹花小学作文 5

  我的家乡在誉有“中国牡丹之都”的菏泽,我爱家乡的牡丹。

  对于牡丹,我们菏泽人有种特殊的感情,它不仅让我们赏心悦目,更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每年四月的牡丹文化旅游节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此时,好客的菏泽人敞开大门,欢迎四方宾客的到来。

  又是一年赏花时节。“哇!花真香啊!”当你走进牡丹园,就会听到游客们发出的阵阵赞叹。花园里的牡丹花一簇簇、一片片,开满在晴空下,使你分不清哪里是叶,哪里是花。一阵风迎面扑来,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整个花园的牡丹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简直成了花的海洋。看那牡丹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我爱牡丹花,因为它开放时轰轰烈烈、十分大气,不像有些花开得稀稀疏疏,没完没了。我爱牡丹,还因为它是我们的国花,代表着祖国的繁荣昌盛,我真为家乡感到骄傲。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6)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实用5份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1

  高中买了西厢记没看完,只知道里面的一些诗句很美。这次花了好几天把牡丹亭而且连着注释好好地过了一遍。其间数度停顿,每一阶段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开头很顺当,书我已经还了,我不能够说出在具体哪个地方我如何如何,大概讲十几回的时候我觉得不就是做了个梦嘛,犯得着大费周章铺演成戏么?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故事是建立在一系列巧合之上的,所谓无巧不成书是也。结尾大团合结局让我不怎么满意,觉得不够深刻也不现实。能有这样的结局绝对是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奇迹。只要中间哪个环节稍微合常理一点,比如柳梦梅怎么就到了梅花庵里头呢?恰巧就是在南安界内一座桥边滑倒,恰巧就让陈最良碰上,如果没碰上呢,就不会进梅花庵,就不会进那后花园,戏也就完了。

  这类不可思议的碰巧的事层出不穷,我直想真要来实践一番,还不得要NG几百万次才可能有一次成功?不过,故事就这么安排了,就这么巧,咱们也不怎么追究了。 可喜的是汤显祖的文字功底诗词素养十分了得,全出剧都用唱词写了出来,很美。而且杜丽娘的形象确实光鲜可爱。柳梦梅虽爱吹嘘自己是擎天柱现世宝,但巧的是他就真能中上状元。对杜丽娘也算痴心一片,有几分可取之处。陈最良的形象从头到尾塑造得也是很成功的。 杜家有良好的家教,我对杜宝的印象也不错,对妻女都很有感情,也还算恪尽职守。就是淮城一役解围那当口,我以为会使出什么妙计,不想就写两通信去打发溜金王和他夫人,不承想居然还真给打发走了。那也真是巧了。在最尾一出里杜*章的表现尤其惹眼,在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很好地坚持了人类的理性判断。众口一词都说女儿死了三年给柳生挖坟救了回来,起死回生,柳生还登堂入室没打声招呼把婚就给结了(这很有违于当时的风俗传统),我当时就想杜*章快快认了女儿女�僬獯笸藕亟峋志陀�发地无趣了。没想到*章老先生还不依不挠,力排众议,坚持理性判断,不为情所动。稍微换一个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不相信一个人在埋在地里的棺材里待了三年还能起死回生,换我我就不信。当然杜老爷出于维护自家声誉,风纲纪常的考虑不能说绝然没有,但我想这不是主要的。杜老这一番坚持不仅表现了杜老为人正直刚正的作派,还让整出剧在最末尾形成了一个连绵的小高潮。汤显祖不愧为剧作一大家。

  回转头说一下柳梦梅,柳生在我看来绝对不同于一般的文弱书生。有一处表现得很明白,他乃壮男子也。杜小娘出坟还阳,身体虚弱,急需安神调养。石道姑问陈绝粮安神药。陈绝粮回说壮男子裤档布烧成灰服了,百试百灵。这光荣的任各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到柳生身上。柳梦梅毫不含糊,当场就剪了下来烧灰入水给杜小姐服了,结果证明是有效的,这说明陈最良三代传医名不虚传之外,更雄辩地说明了柳生果真一壮男子也。还有在中山岙见宝打秋风,淮城闹宴顶撞杜老爷,没几分勇力是做不到的。

  相当久一段时间之前,R跟我聊到杜丽娘跟柳梦梅,当时我未曾读过原著,对故事很不了然,心中惭愧。看得出R是以为我自应当知晓的,那时我不够坦诚没说我不曾读过牡丹亭。而今读罢,身心舒畅。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头,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神神鬼鬼是不足为奇的,且放开心胸去关照。汤显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情到了,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再*常不过的事了。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2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此剧通过对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展示,表达了饱受封建教条束缚的人们突破封建思想与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与**的朦胧愿望。

  从剧情上来看,《牡丹亭》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那就是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不过在此剧中,它所反映的现实具有特殊的意义,即是为明代统治阶所极力倡导的宋明理学中的思想枷锁和封建礼教制度。杜丽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一种天性,尽管她身居闺阁,但仍会不自觉地产生强烈的思春情愫,并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爱情。此剧的意义就在于用形象化的说法肯定了人之爱的合理性,并对理学枷锁和礼教制度提出了批判,并特别突出了人之情与教之礼之间的冲突,表现出了理学枷锁和礼教制度的不合理性。

  从思想性上来看,《牡丹亭》一剧表现出了以往戏剧所无法匹及的思想高度和社会特征,它不再局限于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范畴之内,而是明确地提出了要求思想**和个性**的口号。所以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可以为爱而生,也可以为爱而死,这便赋予了爱情不可战胜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因此,剧中的杜丽娘才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夺目的人物形象。她的死即是当时社会男女道求爱情的结果,同时也是当时社会青年男女摆脱理学、礼教束缚的方式。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牡丹亭》表现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它通过“因梦而死”、“死而复生”的夸张情节表现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杜丽娘因读《诗经》中的爱情篇章,而激发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她的情感理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作者虚构情节,让她在梦中或以魂游的方式实现了这一切。比如她耳听母亲的唠叨,却在梦中幽会柳梦梅。又如她在鬼差面前诉衷肠,并打动了鬼差让她寻情郎,但在还魂之后,他的父亲却竭力阻挠她与柳梦梅的结合。作者通过现实与虚幻的强烈对比,突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牡丹亭》全剧多用抒情手法表现人物情感,所以品读此剧更如品读一首首抒情诗。尽管以诗入戏的手法在我国戏曲中由来已久,但《牡丹亭》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剧中的宾白也饶有趣味,不仅有着北曲的泼辣沉重,同时也有着南词的清隽秀丽。剧中男女主人公倾诉情愫多用南词,而描写斗争、鬼怪则常用北曲。

  《牡丹亭》辞藻奢华、浪漫驰骋,但也未能从本质上跳出“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尤其是杜丽娘还魂之后的情节,更是遵理从礼,没有表现出彻底的以情代理的思想。但总体而言,它敢于对抗封建保守思想,倡导自由、**,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据着先行者的地位。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3

  《牡丹亭》的演出时间是晚上6点半,据说要根据每晚的日落时间进行微调,以应和日暮的剧情。去课植园10分钟的路程,我们5点从房间出来,一路向东,穿堂过巷,跨了几座小桥,到课植园时已经6点多了。爸爸研究了街上矗立的导游图后说,"我们从镇子的西南端走到了东南端。"途中给溪溪买了一把折扇、一个绣面圆镜,溪溪喜欢得紧。

  课植园已经闭园,和溪溪一起在课植园门口的《牡丹亭》海报前留影,溪溪指着海报说:"妈妈,我喜欢那上面的衣服"--妈妈记得自己小时候也曾经非常的迷恋戏服,嘿嘿!

  课植园门口的服务人员穿着绣有牡丹亭的背心,检票时每人发给一个小袋子,妈妈一开始还以为是湿纸巾,撕开才发现原来是驱蚊带,室外看戏,蚊子想来不少,到也难为组织者的贴心。

  穿过几进厅堂,来到课植园的后花园,花园小径的尽头,一池秋水以及竹林掩映中的一亭、一桥,便是实景舞台了。

  日暮将至,东南角亭子前的古琴叮咚渐响,接着西北角小桥后的箫声呜呜应和,琴抚箫吟后,春香和杜丽娘浅唱着"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逶迤而来。

  溪溪悄悄的说:"妈妈,那个穿粉衣服的是杜丽娘?"

  妈妈悄悄回答:"粉衣服的是丫鬟春香,穿青衣服的是杜丽娘。看戏不能讲话的,有问题,看完戏再问。"

  "要是粉衣服是杜丽娘就好了,我喜欢粉衣服。"溪溪细声细气的说完后开始安安静静的看戏。

  《牡丹亭》原文共有五十五出,这次节选的是原文戏折里面的第十出《游园惊梦》、二十三出《冥判》和二十八出《幽媾》。看演出前,见有文章将谭盾的实景《牡丹亭》和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进行对比,批评实景《牡丹亭》--《冥判》一出中阎王殿下的胡判官、黑白无常等大鬼、小鬼太闹腾,但是我却觉得这段处理得很不错--阴冷而不阴森的阎王殿,鼓点清冷而明快,最主要的是扫掉了我唯的一顾虑--演出前,我一直担心阎王殿的那段戏会吓坏溪溪的。当那个判官说到:"想我当年也是个多情的。",观众*上顿时笑声一片。

  三出戏衔接得很紧凑,毫无突兀之感。印象比较深的是《惊梦》里柳梦梅的浪荡、《冥判》里阴间的温情。最爱的仍然是唱词,像"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样的唱词,心中念过不知多少遍了,现在软软糯糯的苏白唱出来,心中仍是感慨无限!

  溪溪的兴趣则是大团圆的结尾,杜丽娘和柳梦梅穿着花团锦簇的大红喜服拜堂成亲。

  尾声处理得很有现代感,抚琴的和吹箫两位年轻女郎梳马尾辫,着黑T恤,乘一叶扁舟渐行渐远。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4

  常有人说《牡丹亭》是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其实我很讨厌这样的说法。《牡丹亭》作为昆剧之母,其艺术魅力绝不是一部惊悚加言情的欧美电影所能比拟的。昆曲之旖旎悠扬,牡丹亭之曲折梦幻,二者结合,在彼此基础上迸发出的美感染了自北宋至今无数的国人,就连汤显祖自己也感叹道临川四梦,得意在于牡丹处。一部本质上仍未跳出才子佳人的作品竟有着这样巨大的影响,自有其不可及之处。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于院中梅树下,说两人姻缘今世,梦醒之后久久难忘,思念不已。官宦人家的小姐杜丽娘知书达礼,偶然读到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禁心神荡漾,愁肠满怀,步入后院感叹这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纵然是如花美眷,也付予这似水流年。不觉于一棵梅树下梦见一位俊秀书生手执柳枝,二人钟情相许,幽会与亭中。回去后丽娘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临终前要求来到花园将自己的画像埋在梅树下,最后香消玉殒。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借宿于此,机缘巧合地发现了太湖石下的画像,惊讶地发现原来丽娘就是他魂牵梦萦的佳人。夜里丽娘魂游后院,与梦梅再度幽会,后来柳梦梅打开坟墓,丽娘死而复生,两人私下结为夫妇。不久后被丽娘的父亲发现,告柳梦梅盗墓之罪,幸好柳梦梅科举拔得头筹,在皇上的帮助下最终与丽娘白头偕老。

  这是一个女子追求真爱的故事,这是一个为爱而死因爱而生的神话。这园外春色无边,这墙角繁花开遍,姹紫嫣红。我花容月貌,我锦衣玉食,却得不到爱情,这无边无际的乏味与空虚何日才是尽头。既然求爱不得,如此终老,不如就此死去,至少还怀抱着对他的回忆。丽娘的勇敢与痴情即便是现在也是极为少见的。故有人这样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漠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她的这种大胆看似少见其实在北宋这样一个如此封建的年代,无数被精神束缚的女子早已遥想过千万遍,汤显祖无疑借丽娘之身道出了她们难以言明的渴望,那就是自由,那就是真爱。这婉转的唱腔,这缠绵的丝竹,一寸一寸渡进我的心湖。女为悦己者容,其实是女为己悦者容,因为你所以有了美丽的理由,我的每一次微笑都是为了你能长一点的停留。若生不能与君相伴,那么死又有何惧。人精神上的共鸣虽然抽象可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如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那样,我心有所愿,便愈发有着冲脱周围的欲望。然而求之不得,只好寄梦想于他人,在戏曲里需求精神寄托。兼之昆曲本就有其活色生香之长,更是将牡丹亭这段死生缠绵的爱情故事唱了个荡气回肠,引天下女子为之向往。

  痴情勇敢的丽娘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结局,然而还是有那么多渴望追求梦想与所爱的女子红颜薄命,她是一个奇迹,因爱而死,为爱而生,如同漆黑夜色上一盏高高在上的孔明灯,寄托了梦想,最终成就了牡丹亭这样一部名曲。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5

  老实说,我对戏曲知之甚少,对昆曲更是了解的不多。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似乎在我们这样的90后们中间影响力渐渐减弱。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在老师播放有关《牡丹亭》的视频时,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没有认真地观看。一开始,我也没有认真看,但之后我发现我被它吸引了。我想这正是戏曲的魅力吧! 《牡丹亭》说的是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我很喜欢杜丽娘这一形象。她是《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这不仅表现在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也表现在她对封建礼教给妇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而柳梦梅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但又存在着较浓厚的功名富贵的庸俗思想。可贵的是他在爱情上确是始终如一的。杜宝是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是坚决的正统主义者,他用严格的封建教育来教养女儿,为了使女儿他日嫁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光辉”。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丫鬟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直率层面的外化。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

  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7)

——牡丹_(精选5篇)

  牡丹_ 1

  “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这些优美的词语都是来赞扬“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今天,我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洛阳的牡丹。

  洛阳牡丹的茎又细又短,老干可达3米,枝叶特别茂盛。它的叶子又扁又短,绿得好像就要滴下来似的。每当到了百花盛开的四月份,洛阳就成了花的海洋。那里的花颜色各异,花朵硕大,花瓣肥厚,花蕊也非常多。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一阵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最绿的牡丹是“豆绿”,它的颜色*似叶绿;最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它的颜色是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数“魏紫”,约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它的颜色*似**红;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是粉里透蓝;最佳的间色牡丹是“二乔”,它一朵花上两种颜色。

  洛阳的牡丹不仅丰姿绰绝,而且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牡丹的茎、叶可以治疗血瘀病,花朵可供观赏,许多城市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它的根可以入药,也可以叫它丹皮,入药后可以治疗高血压,除伏火,清热散瘀,去痈消肿等。对高血压有显著疗效。而它的花瓣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鲜美。

  洛阳牡丹之所以能闻名中外,是因为它们形大鲜美、仪态万方、色香俱全、冠绝群芳、国色天香,并且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百闻不如一见”,有空一定要来洛阳——看牡丹。

  牡丹_ 2

  我的家乡,九朝古都洛阳,是个景色迷人的好地方。那“马寺钟声”“洛浦秋风”曾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神奇的感觉,那驰名中外的牡丹和她动人的传说,更使我向往、倾倒。

  当融融春意染绿风光旖旎的邝岭、洛浦时,煦煦的春风就送来牡丹花日日渐盛的诱人消息。此时,每日以数十万计的中外游客,接踵而来,尽情欣赏“牡丹仙子”的丰姿。

  王城公园的牡丹最多,是游人必到的地方。

  看!3000*方米的牡丹池内,花团锦簇,五彩缤纷。那姚黄、魏紫、二乔、妩媚仙子等*250个品种,此刻正争娇斗艳,好像在说:“来!比比着我们谁长得最漂亮!”姚黄双手捧出一堆黄澄澄的金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富丽壮观的二乔也不示弱,她抖开了一条两色红的舞裙,翩翩起舞,迎风摆动着的花瓣,仿佛在向游人点头致意,娇美无比。那“妩媚仙子”穿着洁白的浴衣,像刚出水的美人,鲜亮诱人。

  在牡丹池中心,那灼灼如火的洛阳红,玉骨冰心的夜光白,端庄秀丽的魏紫……那一簇簇娇贵的品种,簇拥着一位婀娜多姿的高达5米的少女塑像—牡丹仙子。啊!牡丹仙子,千百年来,你以自己不屈的品格,高傲的气节,博得人们赞颂,今天你站在万花丛中,更为家乡的春天增添光彩,我徜徉在流光溢彩的牡丹工冈,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为家乡增彩的牡丹。

  牡丹_ 3

  我爱牡丹花,在我家的阳台上,我特意要妈妈买了一盆牡丹种在那儿。

  喜欢牡丹花,不仅因为她高贵艳丽,还因为牡丹花是幸福美好的化身、繁荣昌盛的象征,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每到开花时节,牡丹就开着雍容华贵、娇俏艳丽的花朵。牡丹盛开的那些日子就成了我们全家的快乐节日。

  我的脾气不好,作业多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非常烦躁,那时候谁要和我说话,我都不搭理,恨不得在自己脑门上贴张纸条,上面写着:别理我,烦着呢。可是一回到家,一看见那盆牡丹,闻着那芳香,就气消了。牡丹花多美呀,香味

  多宜人呀。嗅嗅牡丹花,看着新绽的花苞,我的脸上也像盛开了一朵鲜花,心里也荡漾着笑意呢。

  从牡丹花开出第一朵花后,繁忙的爸爸,生活也变得有规律起来:每天早早起床,去看那些牡丹花儿;每天下午,他推掉了许多应酬,为的就是要早早地回家看看盛开的牡丹花。早出晚归的他成了晚出早归,回家后就和我们一起去看牡丹,顺便说着身边有趣的事情,往日被忽视的亲情,因为牡丹的盛开,现在变得浓得化不开了。

  我爱我家的牡丹,特别是牡丹盛开的时候,这些花不仅仅开在花盆里,也开在了我们全家人的心里。

  牡丹_ 4

  茂密的丛林是美的;浩瀚的海洋的美的;神秘的星空更是美丽无比壮阔无边;一年四季也是美好的,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正在春天里盛开我觉得牡丹较之别的花非常与众不同,为什么呢?

  这天,学校里又有一朵牡丹绽放了。对于我这个爱花人士来说,自然要前往看看欣赏的。你看,这朵花的神态轻盈,紫罗兰色的花瓣有序地排列着,花蕊好像几颗天上的星辰散落在重重叠叠的花瓣正中;叶子像是一片片细密的绿色绸缎,叶子中间的纹路像一条条错落有致的小路,延伸到四面八方;花径则像一根绿条,柔软却又有力地支撑着硕大的花冠和枝叶,迎着春风,傲然而又自信的在阳光下盛放着。

  有一次,我因为一些事而心情不太好,当我很郁闷地走到花园中散步时,看到了那朵在阳光下中自信傲然挺立的牡丹花。它迎着春风,微微晃动着身子,好像在对我说:‘没事,找出原因,继续努力!’我联想到牡丹花的传说不畏艰难与磨练,终于笑傲繁盛于大地并获得花王的称号并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喜爱。想到这里,我一下子清醒过来,努力地分析原因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与状态,果然,事情变得越来越顺利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谢谢你!美丽而坚韧的牡丹花!你不仅是外表美丽,更是心灵美好!

  牡丹_ 5

  我第一次认识牡丹花花,是在20xx年,洛阳牡丹花花会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物遗产名录。

  我爱牡丹花花,是因为它的颜色很吸引我,我从小就喜欢白色。有一次,我偶然地发现了牡丹花花,是因为它的花瓣的色彩十分独特。它不像菊花那样火红;不像梅花那样粉红;不像茉莉那样雪白,而是白里透粉,粉里透红,颜色十分独特。从花瓣的尖到花瓣的根,从粉红到雪白,怎么看都是那么高雅,那么清秀,那么美丽。

  我爱牡丹花花,是因为它花朵硕大,漂亮。有的花骨朵,粉嫩可爱,有似尚未绽开的玫瑰;有的刚刚开放,好似害羞的小姑娘,始终不肯伸伸懒腰,害怕毁了她的“淑女”形象;有的早已开放,硕大的花朵,亭亭玉立,有如美若天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我爱牡丹花花,是因为它舍己为人,不求回报。牡丹花花,一朵小小的花,*凡又出众,普通又鲜艳。但它却以那小小的身躯,装点着大自然,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跃的气氛。它从不图回报,却舍己为人的在那儿美化环境。它是繁荣昌盛,和*幸福,富贵吉祥的象征。它被中外游客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

  我爱牡丹花花,是因为它的香气迷人,轻轻一闻便能把你“熏”醉。

  我爱牡丹花花的颜色各异,形态万千;我爱它的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我爱它的无私奉献,从不索取;我爱它的香飘十里;我更爱牡丹花花给我带来的无限快乐与欢笑!

  牡丹花花,名副其实,不愧为“花中之


牡丹亭名句(精选5篇)(扩展8)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翻译

  译文: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注释:

  ⑴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⑵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⑶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⑷欣欣:繁盛貌。

  ⑸“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赏析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阑。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幺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译文

  登上赏心亭,看到江山依旧,而文物已非,想起七个朝代都在这里兴国、繁荣和灭亡,忧心忡忡。尽管江水浩瀚、水天一色,却不忍凭阑远眺了。身在江南,心恋长安,坐罪遭贬,想要过问国事却又不能。秦淮月亮格外明朗,照人无眠,听到水上传来音乐声,更是感慨万千。

  这怎能不让我中年鬓发斑白?脸上已失去笑容,回忆起当年琵琶弹奏着动听的乐曲,似乎娓娓地诉说自己政治上的顺利,那是何等地美好啊!期待有朝一日,朝廷重用,再回京师,使自己的仕途如断弦重续。此地与友人别后,何时又能重别呢?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又名《江城子》《水晶帘》等。唐五代词多为单调,自三十五字至三十七字不等,*韵。至宋人始作双调七十字,有*韵、仄韵两体。

  陈和叔:名陈睦,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累迁史馆修撰。赏心亭:在金陵(今南京)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为观赏胜地。

  七朝: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此处说“七朝”系指包括南唐在内的七个朝代。

  旧曲:南朝后主陈叔宝所制《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潘鬓:晋人潘岳富文才,美仪容,三十岁开始有白发,后世即以“潘鬓”指中年鬓发斑白。

  抹幺弦:抹,弹琵琶的一种手法。幺弦,指弹琵琶的第四弦。

  子细:即仔细。因缘:佛家语,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造成这种结果的条件。因此相契谓之有缘,相乖谓之无缘。

  鸾胶:相传海上有凤麟州,州上的仙人能用凤喙麟角所煎成的膏胶结断弦,人们称这种膏为续弦胶或鸾胶。据《海内十洲记.凤麟洲》载,西海中有凤麟洲,多仙家,煮凤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名续弦胶,亦称“鸾胶”。

  赏析:

  此词为作者谪监郴州酒税,南贬途中与友人陈睦会于金陵赏心亭时所作。

  上片写登临怀古,忧心国事。“七朝”三句,写作者登上赏心亭,看到江山依旧,而文物已非,想起七个朝代都在这里兴国、繁荣和灭亡的历史事实,又想到宋灭南唐完成统一,而北宋后期却国势渐衰,前车之鉴,意义尤深,故忧心忡忡。尽管江水浩瀚、水天一色,却不忍凭阑远眺了。本句怀古伤今的感情都凝聚在一个“莫”字上。“千古”二句,“斜阳”除写景之外,又有抒写兴亡之感的象征意义。加上“千古”二字,自寓沧桑之感。以“长安”代指“汴京”。“无处问”表示自己身在江南,心恋京阙,坐罪遭贬,欲问国事而不能。“更隔秦淮”化用杜牧《泊秦淮》诗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写情转向写景,以景寓情。与友人盘桓至深夜,秦淮月亮格外明朗,照人无眠,听到水上传来音乐声,更是感慨万千。开头以“更”字领起,意为前句的斜阳,江山已足以使人伤怀,再加上月夜、旧曲,情何以堪?

  下片回思往事,嗟叹来日,国事难问,而自己命运多舛,仕途蹭蹬,双鬓已白,脸上已失去笑容,回忆起当年琵琶弹奏着动听的乐曲,似乎娓娓地诉说自己政治上的顺利,那是何等地美好啊!而眼下自己处于贬途,又是何等可悲。至此,作者失望已极。但失望而不绝望,最后三句,表白自己期待有朝一日,朝廷重用再回京师,使自己的仕途如断弦重续。当然这种希望是渺茫的,他心中明白,所以又复长叹“重别日,是何年?”,谓此地与友人别后,何时又能重别呢?有重别就得先有重逢,不说重逢,而直接说重别,意思更为深沉。上片以景结句,下片以情结句,饱含怀古伤今之情,深寓人世沧桑之感。追溯往事,寄慨身世,内容丰富,蕴藉深沉。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代]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注释

  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横:横亘。

  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离群:离开同伴。

  乱烟:凌乱的烟雾。

  笼:笼罩。

  碧砌:青石台阶。

  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盖,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代]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注释

  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横:横亘。

  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离群:离开同伴。

  乱烟:凌乱的烟雾。

  笼:笼罩。

  碧砌:青石台阶。

  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盖,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翻译

  译文: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注释:

  ⑴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⑵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⑶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⑷欣欣:繁盛貌。

  ⑸“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赏析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