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菁选

首页 / 论文 / | 2023-03-20 00:00:00

护理论文范文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护理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护理论文范文1

  摘要:分析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川区妇幼保健站20xx年3月~20xx年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与SDS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应用中,可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宫外孕;护理;人文关怀;效果

  宫外孕是指孕卵着床并生长于宫腔外部,统称异位妊娠,由于着床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等,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1]。一旦出现流产或输卵管破裂,则可导致腹腔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很多患者在被确诊为宫外孕时,会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和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和压力进行及时有效的缓解对宫外孕治疗至关重要[2]。人文关怀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不仅满足物质上的需求,更多的是对精神层面的关注。本研究将人文关怀应用于宫外孕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xx年3月~20xx年2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年龄24~39岁,*均年龄(28.97±4.35)岁;停经时间32~78d;未婚9例,已婚26例。观察组33例,年龄23~40岁,*均年龄(29.10±4.61)岁;停经时间30~76d;未婚6例,已婚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以及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血压、脉搏的定时监测,以及基础卫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具体如下:

  ①治疗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可根据患者喜好对病房的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播放一些轻快、积极的音乐,放置杂志和书籍等,从细节出发,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同时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及病症,为各项治疗做准备措施,并针对性的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相关治疗措施,明确积极治疗的意义,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②治疗中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保护患者的隐私,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避免言语不当给患者带来刺激,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患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

  ③治疗后护理。使患者了解治疗后的身体养护措施,注意经期卫生,预防生殖器炎症感染,指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背思想包袱,适当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和运动锻炼,定期妇科检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进行评估,两者均采以症状发生的频度为主要评定内容,其判定标准以50为分界值,50~59轻度焦虑(抑郁),60~69中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重度焦虑(抑郁)[3]。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

  SAS与SDA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以93.94%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P<0.05).

  3讨论

  宫外孕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妇科女性疾病,它病情复杂,进展较快且发病突然,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将会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4]。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患者并不十分了解宫外孕,因此在治疗时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5]。人文关怀是从患者的心理与精神层面出发,积极给予关注与关怀,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将人文关怀应用到宫外孕患者护理工作中,通过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认识治疗的有效性,主动配合治疗,在治疗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治疗能顺利进行,并在治疗后让患者注意身体养护和疾病预防,讲解需要预防的措施,在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护理的意义和价值[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实施,可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增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的服务品质仍需不断提升,才能够为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的持续升高提供保障。综上所述,宫外孕护理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论文范文2

  摘要:目的:对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采取循证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抽选*两年在本院进行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病患(100例)进行分析,主要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循证护理组各为50例,在其中,护理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采取循证护理,研究病患的止血成功情况、住院时间和再出血情况、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病患的止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比护理干预组高,住院时间也比护理干预组短,再出血率比护理干预组低,p值比0.05分低。结论:对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采取循证护理,可提高病患的止血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再出血率,减少住院时间,效果良好。

  关键词: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循证护理;护理干预;效果

  在临床中,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患多见并发症,不仅发病急,而且还会导致病患大量出血和呕血等,诱发出血性的休克和肝性脑病发生,甚至还可能致使病患死亡[1]。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对100例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进行分析,探索不同护理对病患治疗效果的影响。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两年在本院进行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病患(100例)进行分析,主要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循证护理组各为50例,经胃镜和ct诊断均确诊,在其中,护理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是31:19,具体的年龄段在35-70岁之间,中位值(52.5±1.3)岁,33例未肝炎伴肝硬化病患,10例未酒精性的肝硬化病患,7例是PBC病患,循证护理组采取循证护理,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是30:20,具体的年龄段在34-69岁之间,中位值(51.5±1.1)岁,30例肝炎伴肝硬化病患,12例酒精性的肝硬化病患,8例是PBC病患,护理干预组和循证护理组资料对比的差异较小。

  1.2方法。

  护理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具体是观察病患体征情况以及出血情况,指导病患用药方法及剂量,并教导常规物理止血法,当病患出现大出血情况则立即上报医疗人员协助处理,接下来对病患开展常规心理护理,改善病患负面情绪[2]。循证护理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是:

  ①循证观察。在病患刚刚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病患的身体情况,记录其临床表现,如恶心反胃等,当病患发生呕血以及黑便等情况时,则应该考虑病患有少量出血的可能。

  ②预设询证问题。在为病患进行止血治疗中,护理人员应该监测病患的血压脉搏情况、尿量情况等,预设询证问题,接下来进行准备。

  ③循证护理方法。对于预设存在休克问题的病患,护理人员应该提前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准备,接下来准备好急救设备,如吸痰和氧气等。对于预设存在心理问题的病患,护理人员应该强化对其的沟通护理和心理疏导工作,针对病患的问题及时解答,鼓励病患家属给予病患支持和关怀,增加病患对治疗的信心。对于存在频繁呃逆病患,护理人员能够指导其进行深呼吸,或者对合谷穴或者内关穴进行按压等。

  ④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病患的健康教育工作,为病患讲述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处理治疗方法等,缓解病患的不安心理,接下来指导其正确呕吐、咳嗽以及排便方法,对于便秘病患应该指导其必要时能够适量饮用乳果糖导泻和预防肝性脑病。

  1.3主要观察指标。

  研究病患的止血成功情况、住院时间和再出血情况、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其中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主要应用自制的问卷表进行调查,选项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相关研究系统对本文的结果数值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x±s)来进行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来进行表示,P值小于0.05,代表结果数据之间的对比有差异[3]。

  2结果

  2.1病患止血成功情况、住院时间和再出血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组病患中有32例成功止血,住院时间是(8.7±1.5)天,有12例病患出现再出血情况,而循证护理组病患中有43例成功止血,住院时间是(5.7±1.3)天,有5例病患出现再出血情况,循证护理组病患的止血成功率比护理干预组高,住院时间也比护理干预组短,再出血率比护理干预组低,对比明显。

  2.2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组病患中有20例对护理评价为非常满意,13例评价为满意,17例评价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是66%,循证护理组病患中有34例对护理评价为非常满意,15例评价为满意,1例评价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是98%,循证护理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比护理干预组高。

  3结论

  肝硬化疾病属于慢性的、进行性的肝脏疾病,也为弥漫性的肝损害,从病理组织学角度上看,肝硬化主要是因为病患大量肝细胞出现坏死,部分残存的肝细胞发生结节性的再生,而结缔组织出现增殖情况,致使肝小叶结构遭到破坏,假小叶逐渐形成,肝脏发硬变形,从而最终形成肝硬化。肝硬化病患常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这不仅给病患造成较大心理压力,还会影响病患治疗效果。循证护理是临床新兴的护理方式,其通过病患入院后观察其生命体征、临床表现等,预判病患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在发现病患出血呕血等症状时上报医疗人员接下来及时根据情况进行预处理,降低消化道出血给病患带来的影响。之后在病患进行止血治疗中根据病患病情预判治疗情况和病患心理情况等,最后采用健康指导,改善病患对疾病的认知,缓解负面情绪。经本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循证护理组病患护理后有43例成功止血,住院时间是(5.7±1.3)天,有5例病患出现再出血情况,这些数据均比行护理干预的病患好,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干预组病患总满意度是66%,循证护理组病患总满意度是98%,提示循证护理也可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综上所述,对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采取循证护理,可提高病患的止血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再出血率,减少住院时间,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殷霞.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26):256-257.

  [2]苏旻,雷波.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09(25):235-236.

  [3]王立娜.整体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6(04):97-98.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8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1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则实施品管圈护理,以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综合考核成绩以及卡片病历书写错误率等为标准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评析。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高达95.1%,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卡片与病历书写错误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品管圈护理有助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品管圈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科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因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和手、足、口、臀部起疹,本病患儿通常会在一周内被治愈,而由少数重症患儿则会伴发脑膜炎、肺水肿与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2]。综合上述因素可知,本病的护理难度较大,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灌注的焦点。品管圈是*年来新兴的一种临床管理模式,其通过组建质量改善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探讨并解决,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拟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成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与监督下展开,遴选82例于20xx年10月~20xx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参照***制定的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研究获得患儿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等不宜纳入的患儿剔除。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范围在2~6岁,*均年龄(3.6±1.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用药、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则实施品管圈护理,具体步骤如下。①组建品管圈:选取本科15名全科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之后6~8人形成一圈,推举一名圈长,并由护理部的人员负责对品管圈的工作进行质控与监督。②选定主题:将本次研究的品管圈主题设定为“提高护理质量与家属满意度”,整个活动的持续时间为4个月,定期要开圈会,将问题收集并制定解决措施,使今后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③分析现状:本病的年龄多在5岁以下,不具备自理能力,甚至很难准确表达出自身的感受,因此治疗依从性多不高,而且儿童对医院环境多存在抵触情绪,很难较好地配合工作[4]。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会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据此确定今后护理工作方向。④具体实施:根据所分析的结果,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接下来展开实施,而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家属的沟通,让家属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操作的整个流程,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并汇总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1.3评定标准

  [5]①患儿家属满意度:指导患儿家属填写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得分超过85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5~85之间为满意,得分低于6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的统计纳入了非常满意与满意。②护理质量:参照本院护理部制定的相关考核标准,以百分制计算,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③护士综合考核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百分制计算,得分高低与成绩好差成正比。④卡片病历书写错误率:书写错误一次按4分计算,得分越高表示错误率越高。1.4统计学方法本次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其版本为Ver21.0,计量资料表达格式为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计数资料应用比率来表示,其对比检验方式为卡方检验,若是P<0.05其差异即为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估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高达95.1%,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2.2两组其他指标评估比较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卡片与病历书写错误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的传染性疾病,若不能有效控制则可能引起暴发流行,严重者还会出现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6]。患儿受限于年龄、认知水*,难以对自身的感受做出准确表达,对医院环境也存在本能的抵触情绪,因而使得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何提升护理质量,获得更高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一直是儿科临床研究的重点。品管圈护理是*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组建品管圈,有针对性地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进而使得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整个圈内的护理人员组织在一起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可有效促进他们的相互交流,提升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很好的团队精神[7~8]。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明显更高,卡片与病历书写的错误率则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品管圈护理有助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丽娟,武振河,孟迎军.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应用效果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xx,16(48):275-276.

  [2]易兰香.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xx,7(3):283-284.

  [3]吕玲.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xx,16(10):211-214.

  [4]张敏.品管圈对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今日健康,20xx,15(1):222.

  [5]何万涛.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xx,35(11):1685-1686.

  [6]陈淑芬.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xx,15(3):129-130.

  [7]马兰兰.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xx,30(16):60-62.

  [8]黄会荣.持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xx,19(4):95-97.

护理论文范文3

  对护理学教学的研究

  摘要:如何培养新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已成为各医学院校探索的重点内容。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局限,致使许多护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进入临床护理工作却难以应对复杂的问题。因此,基础护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效率,创新思路,使护生具备精湛的技术之外,还具有人文关怀理念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护理学 基础护理 教学研究

  为适应现代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培养新型护士的需要,护理教学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对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护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使其成为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一、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是围绕书本内容,老师讲学生听。此种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互动。传统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高度依赖教师,知识信息的传递为单向灌输,缺乏课堂互动。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单一主体和信息源,照本宣科缺乏引导,容易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度低,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其评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内容单一。《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知识频繁更新的今天,仅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授,往往具有局限性,无法完全掌握临床工作中的新知识新方法,因此即便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也不能真正实现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手段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具有灵活性强,易于和学生交流的特点。但由于文字内容较为枯燥,缺乏图片、视频等,且内容量受限,无法全方位利用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对一些内容缺乏形象化的认识。

  二、基础护理教学方法探索

  临床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鉴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无法满足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根据讲授的内容设置案例,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促使他们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个案往往会包含多个疑难问题,而教师通常要进行一步步引导,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要求教师必须精选案例,设计最佳的讨论方案,并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对讨论问题的进程加以控制,有效调动学*气氛,最终概括、评价学生讨论的内容。

  在讲授新知识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案例导入,可激发学生学*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入课堂,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同时,案例教学法也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补充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

  (二)角色扮演法。在课堂上设置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并且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及需要。例如在讲静脉输液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患者以及家属等,自行编排情节模拟现实。一方面可以有效训练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患者的心理,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角色扮演法让每个学生分担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可增强其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并且寓教于乐,效果良好。

  (三)同伴教育法。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实践内容需要学生自行练*才能熟练掌握,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难以满足所有护生的学*需要。因此,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学*小组,教师选定各组中一部分同学进行详细的讲解、指导和纠错,使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再由他们负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课堂、课下练*,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伴教育法可以细化护理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和教学的能力,有利于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考核,进一步了解学生学*情况。

  (四)现代科技教学法。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如今的课堂已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与黑板的讲授模式,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多样教学手段的应用,将增加教学的形象性,消除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收到更良好的效果。如讲解鼻饲法时,利用动画和图片,可将插管的动作及深度有效生动的表现出来,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基础护理学仅凭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以教学的直观性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结

  随着生活水*的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单单局限于治疗疾病,还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效率。因此,护理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应变、沟通、协调能力等。《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其今后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探索,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久霞.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xx,7(31):146-147.

  [2] 孙茜.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导论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xx,11(8):269-270.

护理论文范文4

  【摘要】

  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神经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术后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大小。结果护理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20.00%(6/30)、100.00%(30/30),其中分别出现了颅内感染患者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其他感染症状患者2例,对照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40.00%(12/30)、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护理工作开展后,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症状,提升护理疗效。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应用效果

  术后感染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神经外科手术属于比较特殊的手术,手术部位比较特殊,因此一旦发生感染症状后,很容易引发其他不良症状[1],甚至对患者的后期康复、生命等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神经外科手术后,需要及时开展抗感染、消毒处理等工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xx年03月~20xx年10月的神经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0例。男37例,女23例,护理组年龄25.58~74.1岁,*均年龄(57.58±7)岁。对照组年龄25.61~574.3岁,*均年龄(57.63±7.02)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护理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方式,第一,持续质量改进管理[2]。成立小组,由护士长全权管理,小组成员选择本科室的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以往病例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进行查阅和认识,对术后引发的感染症状、感染部位、影响因素等及时加以认识。感染常发部位比如颅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症状,针对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提前做好预防改进工作。第二,管理措施。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工作开展时,有很多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并且做好管理工作。首先,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室空气质量低是引起手术感染率上升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影响因素[3],因此提升患者及其术后的卫生程度,降低排菌量非常必要。同时在手术开展的整个阶段,需要做好患者的卫生管理,降低排菌量,对于紧急手术患者,手术开展前需要快速对患者擦拭身体以及其他工作,提升患者的清洁程度。其次,**护理也非常关键。对于脑脊液漏患者,需要做好**护理和切口护理工作,采用常压引流方式,同时将引流袋装置在切口*面下方,避免引流袋回流而引起颅内感染等症状。加强对患者身体功能运动和指导[4]。再次,引流护理。

  脑室外引流过程中,需要对引流瓶的高度加以科学控制,避免脑脊液回流而引发感染症状,同时需要采用一次性的引流瓶和引流管,避免上下插入操作时,导致引流受阻,同时可以通过轻微的进行左右旋转来降低感染发生率。在具体引流操作时,采用挤压引流管方式来对组织碎块阻塞情况加以改善,避免引流管堵塞,从而引发颅内感染等不良反应症状[5]。最后,导管更换。对于紧急情况下的置管操作时,由于情况危急,因此消毒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此必须要在两天内及时更换导管,采用薄膜敷料将导管妥善固定,对于疑似污染病例能够及时加以更换处理,降低静脉药物刺激作用,避免引起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症状。同时也需要做好尿道管理,经常会出现一些细菌进入尿道的情况,可以利用胶带将导管有效固定到腹部位置,降低尿道感染发生率。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由于神经外科手术比较复杂,手术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容易引起脑脊液漏等情况,导致感染风险增大,因此整个手术开展前后必须要做好抗感染护理工作,给予持续引流处理,提升手术成功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20.00%(6/30)、100.00%(30/30),其中分别出现了颅内感染患者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其他感染症状患者2例,对照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40.00%(12/30)、83.33%(25/3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护理工作实施,能够针对神经外科手术后容易引发的感染症状开展对症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术后引流、导管**、手术环境、**等各个方面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操作,从而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发生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因此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护理工作开展后,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症状,提升护理疗效。

护理论文范文5

  1临床资料

  89例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11~87岁;右侧脓胸51例,左侧脓胸36例,全脓胸2例;单纯脓胸69例,伴有肺内病变20例;病程均>1年,抗结核药物治疗均>6个月;术后脓液结核菌培养阴性62例,阳性27例。

  2治疗方法

  2.1冲洗液的准备与温度冲洗前先做碘过敏试验,阴性方可使用。冲洗液为软袋生理盐水400ml+5%聚维酮碘液100ml,用药物加热器,使冲洗液温度达到35~37°,过冷或过热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胸腔反应。将准备好的溶液袋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关闭输液器上端的通气塞子,保持密闭,防止冲洗液滴完后空气进入胸腔,取下输液前端与穿刺针相连的滤过装置,保留前端黄色橡皮管,常规排气后待用。

  2.2冲洗方法与**选择患者全麻下经胸腔镜及剖胸行脓胸清除术,术后放置上下两根胸膜腔引流管,上管为20号引流管,放置在锁骨中线第2~3肋间,下端为30号引流管,放置在腋中线7~8肋间。上引流管的塑料接管直接与输液器前端的黄色橡皮管相连,下引流管接水封瓶,连接紧闭后即可冲洗,冲洗量1次250ml,1天2次,滴速由10~20滴/min逐渐至30~40滴/min,疗程10~20天,冲洗时用卵圆钳夹闭下端闭式引流管,滴入药物。开始时取低斜卧位,待冲洗液滴入后指导患者根据病灶的部位及脓胸的范围选择合适的**,使冲洗液与脓腔各面充分接触,2小时后取半卧位并打开下端闭式引流管,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咳痰,冲洗液经下胸腔引流管流出。

  2.3护理措施

  2.3.1心理护理结核性脓胸患者病程长,患者及家属心理与经济压力较大,对术后胸腔冲洗易产生焦虑及紧张心理,担心效果不佳,身体经受痛苦,经济上又加重负担,冲洗过程中因药物的刺激,患者出现胸闷及刺激性咳嗽,常不能坚持配合。因此,冲洗前对每例患者及家属说明胸腔冲洗的目的、方法、冲洗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2.3.2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①操作动作轻巧、熟练,防止因胸管的牵拉引起患者引流管口处的疼痛。②冲洗开始时因患者情绪紧张及药物刺激,出现呼吸浅快,应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变化,听双肺呼吸音,指导进行正确呼吸,滴速应由缓慢逐渐至30~40滴/min,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刺激性咳嗽,症状较轻时减慢滴速,出现呼吸困难、气促明显应立即停止冲洗,给予紧急处理。③每天常规使用抗生素静滴及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冲洗器具及胸管,严防二次感染的发生。④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通畅及密闭,防止扭曲折叠、滑脱,定时挤压胸管,防止脓液堵塞管道。⑤冲洗液边从引流管与周围皮肤之间漏出,应严格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填塞胸管与周围皮肤缝隙,并更换敷料。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外观和引流量,脓胸患者开始时引流液为黄白色脓性较浑浊,后逐渐转为清亮,如有出入量不相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相应处理。

  2.3.3呼吸功能训练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吹气球,进行深呼吸训练,促进肺充分膨胀,增加通气容量。

  2.3.4饮食护理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较长,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根据患者的口味与需要,制定食谱,合理调配饮食,保证营养供给。

  2.3.5结核药物的使用护理需继续口服抗痨药物的患者督促其按医嘱服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有无肝区疼痛、巩膜黄染及胃肠道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向患者说明自行停药及不规则服药导致的后果,取得患者配合。

  3结果

  冲洗14天后,胸腔引流液变清70例,仍有少量黄白色脓液17例,继续冲洗10天后脓性液转清,仍有脓性引流液2例。本组89例中,除2例有较大的脓腔外,脓腔闭合78例,脓腔缩小9例;术后未再使用抗痨化疗方案62例,仍继续服用抗痨药物27例;随访观察10~36个月,未见有复发病情。

  4讨论

  本组采用的胸腔冲洗方法优点:①胸腔冲洗时使用软袋冲洗液及关闭输液器上端的塞子,可有效杜绝空气进入胸腔;②冲洗液的加温处理,可减轻冲洗时患者的不良反应;③应用碘伏行胸腔冲洗时,可增加胸膜腔局部的杀菌力,有助于病情有效控制;④加强冲洗时的临床观察及对症处理,做好胸管的护理及患者的饮食用药指导,可提高疗效。

护理论文范文6

  【摘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技术水*,改变工作模式和思路,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不断的总结经验,从而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服务态度;沟通;体会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因此,提升护理质量势在必行,而且市场竞争也促使我们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去适应市场需求[1]。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和任务,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还护士给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满足患者之所需的主动护理服务。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中,从中我有如**会与大家起分享。

  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才能、爱心、责任、礼仪于一体的技术性服务职业[2]。护理服务理念反映了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理性认识,全新的服务理念能改变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在护理部的带领下,护士长多次组织科室护理成员召开会议认真学*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文件,会议精神以及我院护理部的活动实施方案,统一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不仅仅是做生活护理的错误认识。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每天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这一工作模式下,改变了重技术、轻基础,重医嘱、轻护理的工作现状,实施了新的整体护理模式[3]。改变了以往的功能制护理为责任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不仅从疾病的需要方面提供单纯的护理,还从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作为服务的模式进行疾病的治疗,把护理服务做到更优质化。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首先,要求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做到接待患者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巡视病房要有咨询声。我科以手术患者为主,更加需要温馨、体贴的关怀,经常的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修养,细节体现关爱,日常护理中护士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都是对患者的安慰,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务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基础护理是以护理学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开展满足疾病治疗、康复需要和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的护理。当我第一次听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及“零陪护护理”精神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无助、惆怅,还有更多的不理解与难以接受,但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护士长的带领学*下我开始从一开始的排斥到顺从到欣慰的接受。开始的排斥是:让我去给病人洗头、洗脚、倒尿做这些让我难以接受,顺从:这是工作,我不得不做。但慢慢做来让我欣慰的接受,因为我从中体会到生活护理的学问,从服务中得到病人的感谢和赞扬,体会到了职业的价值。端正为患者服务的态度,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向高年资的老师请教经验,在它们的指导下掌握洗头、洗脚、翻身、扣背等基础护理的技巧,从中也学到了如何通过生活护理去观察病情。其实,只要愿意去学,愿意去做,总能把事情做好。每每做来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让我充满自信与欣慰。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我们科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学****下发的三个文件,严格要求人人过关。通过组织学*,学*沟通技巧,达到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使沟通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始终。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自己,会微笑的向患者及家属打招呼,会偶尔和病人或家属开开小玩笑,在做各项基础护理时耐心的向患者讲解这么做对患者有什么好处,用自己的方式感染他们,让他们放松心情,相互之间得到更多的理解与互助。

  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责任制护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病人。从新病人的入院介绍、饮食指导、到住院期间的用药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再到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等等。通过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宣教,让病人住院有所收获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工作有效顺利进行得到满足。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宣教时,理论方面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沟通起来还是需要随机应变,病房里形形色色的病人家属都有,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不同,当病人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有所误解及不理解时,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换位思考一下,良好的态度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交流的成败。这也正是体现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体会与思考

  真正落实了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心中有患者,从护理评估到计划,实施能够始终围绕患者的需求。

  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责任护士每日上班后,就会主动向上一班护士了解所负责患者的情况,深入病房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参与医生查房,对所负责的患者治疗和护理掌握于心,及时主动为患者送上服务,病房里听到的抱怨声少了,更多的是患者对责任护士的感谢

  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护士给患者不仅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而且还把每一位患者的问题作为进一步学*的机会和动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自身专业水*。每一位护士都能通过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自身护理能力,锻炼了沟通技能,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患者的肯定。

  病房环境得到改善:由于责任护士不断巡视,随时整理床单元。有效督导陪护人员,使得病房更加整洁、舒适、有序、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修养环境。

  患者满意度提高:责任护士分床到护,责任分工明确,与患者接触更加紧密,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们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和自身素质修养,也得到患者的好评,但同时我们还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用心将工作做更好,不断完善,深化优质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

护理论文范文7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下面是中医儿科护理论文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1适时更新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根据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本课程学*的目的和要求、学时安排和具体情况,对教学大纲进行了更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整合、增减等处理:

  (1)目前使用的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医儿科学》,该教材由汪受传、虞坚尔主编。教材具用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适合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

  (2)一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必讲内容,如肺炎喘嗽、哮喘病、泄泻病等。安排学生自学临床少见病、罕见病如寄生虫病、胎怯病、硬肿症。

  (3)个别疾病虽然常见,但与其他疾病相似或学生较易理解,如咳嗽病、奶麻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学*。

  (4)部分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内容和疾病,如腹泻病涉及的小儿液体疗法、小儿惊风等作为教学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5)“多发性抽搐症”这一节多年来在儿科及针灸学均有讲授,为了避免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节省教学时数,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将此节定为自学内容。通过精简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减少重复,进一步拓宽了医学生的专业培养口径。

  2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新世纪对医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具备广泛的专业技能、扎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自学、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及较广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创新意识。为此,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特点,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1)自主学*:对于教材中要求熟悉和了解的部分章节如便秘病、鹅口疮等以此种方式要求学生自学,教师采取答疑、总结等方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

  2)小组讨论。分两种情况进行。(1)对学生不分专业的给予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如“你如何理解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儿科有何特点?”、“对小儿推拿疗法有何认识?”。(2)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如第七章肝系疾病的第三节癫痫,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可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并解答:①本病除与晕厥、癔病性发作鉴别外,还可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其鉴别要点有哪些?②本病治疗上有哪些单方验方?而对于针推专业学生可提出以下问题:①癫痫发作期和缓解期取穴有何异同?②《千金药方》中的“十三鬼穴”为哪些穴位?

  3)病例分析。教师结合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予学生典型病例,各小组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如肺炎喘嗽和咳嗽病通过实际病例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疾病诊治的理解和区分。

  4)情景模拟。借助大学实训室、模拟人系统,模拟儿科常见急症如高热惊厥、哮喘持续状态等,检验学生对急重症处理的能力。

  3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中医儿科学作为临床主干课程建立了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度,在学生科室轮转学*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配备1~2名临床教师,对学生技能、临床思维和职业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强化。同时,聘请老中医工作室成员担任“中医学专业优秀本科生个性化培养计划”临床导师,并在基础学*阶段就予介入。学生经实训考核后,进入临床实*阶段。实*教学中采取:入科告知—实际讲解—学生侍诊或独立操作—出科考试的程序模式。通过实*,带教老师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并利用教学录像、典型病例讨论等方法强化和锻炼学生的临床能力,使学生在采集病史、查体、书写病历、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及独立分析处理病人等方面得到提高。

  4建立网络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通中医儿科学网络课程,提供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实验指导、练*自测、参考文献、外文资料及现场教学录象等,开辟了中医儿科学的专门网页,补充和丰富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定期予以更新。

  (1)将相关教学资料上网公布,如教案、教学幻灯片、网络课件、参考文献等,以供学生自学或深入学*。

  (2)编写了中医儿科学相关病证的思考题和病案分析题,供学生讨论、练*,提高其辨证思维能力和对中医儿科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

  (3)公布部分教授上课、查房、讲座的录像,以供学生观摩学*。开设教师E-mail与学生交流,加大互动力度,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进行解答,并反馈回课堂教学作为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网络沟通,使教学变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学*中的难点,成为课堂问题教学的内容,使教学水*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提高。

  5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采用理论课考核形式和临床实践成绩评定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理论考试除在期末考试中采用闭卷考试、机考等形式外,还加强了中医儿科实*中的临床操作、诊疗技能、论文撰写等考试改革,注意考察学生解决临床基本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体现课程系统整合后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特点。临床实践成绩评定分为岗位准入、职业态度考核、出科考试、毕业考试等几部分,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技能实践部分标准为蓝本,既考察学生的操作熟练度,也注重考察对操作意义的理解,并使用模拟人进行实际的单人考试,保证公*公正。总之,“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必须由学生配合,其结果也主要由学生来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基本技能反映了“教”的质量。我们希望通过对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改革能够打破教师和学生既往对自身定位的桎梏。学*是学生的责任,学生对自己的学*规划负责,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和扶持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自主的学*者和探究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传递者,而是学生学*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的方向,从旁辅助、引导。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结合临床病例将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资源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护理论文范文8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泌尿科患者的病情影响,并研究护理对于泌尿科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xx年1月~6月的泌尿科患者70例进行分析,对于这些泌尿科患者在进行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对于这些泌尿科患者的影响,并且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通过对于这些泌尿科患者的诊断和进行对应的护理,所有的患者的病情都有明显的好转,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发症。通过对于护理干预的调查报告显示,51例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极为满意,15例患者表示对护理效果较为满意,3例患者认为护理效果一般,2例患者认为护理效果不理想。结论 对于泌尿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显著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泌尿科;护理干预;影响

  泌尿科疾病与其他的疾病有所不同,其临床特点与其他的疾病也有显著的差异,要想做好泌尿科患者护理工作,必须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交流,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除了日常工作中的护理工作以外,还要针对于每位患者的特殊病情制定出一套适合患者特殊的护理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身体得到良好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患者70例,其中男44例,女26例,年龄22~60,*均年龄43岁,在所有的病例中有泌尿系结石25例,泌尿系统感染18例,前列腺炎5例,泌尿系统感染22例。对于以上的泌尿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进行结果统计。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指的是对于泌尿科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时的病情发展状况进行定期观察、记录,对于患者的各种体征进行定时的检查并且做相应的记录。对于入院治疗的泌尿疾病患者,要注意记录患者是否存在排尿困难、尿流中断以及排尿等待等现象,记录下疼痛的时间以及疼痛发生的位置,疼痛发生的频率,并且要把记录单交给患者的主治医师。对于患者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护理人员要记录下尿失禁的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率。当泌尿疾病患者出现血尿时,护理人员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记录,记录患者血尿的颜色、是否有血块存在以及患者是否全程都是血尿。

  需要说明,常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并且观察患者24h的尿量变化。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对于患者的导尿管以及造瘘管进行观察,并且给以详细的记录,保证患者的导尿管自己造瘘管十分通畅,因此,在进行常规护理时要十分谨慎细心。

  1.2.2多尿期护理 当患者进入多尿期的时候,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尿量以及患者的血压情况,量出为入。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尿道管的滴数进行记录,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对补液管的滴数进行详细的记录,使两者达到*衡,使患者能够及时的排出体内的毒素。在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护理人员要根据相关指标进行补液,此时护理人员要控制补液的量防止患者出现肺水肿以及心衰的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在患者的多尿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尿常规、电解质以及尿比重等相关的指标。每天定期监测患者电解质的相关指标,以便在出现异常时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者进行补充。如果患者在多尿期时,患者的尿量没有达到峰值,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于患者的血压以及尿量进行相关检查。如果患者的血压低且尿量少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多巴胺静脉滴注,以便维持患者保持正常的血压,通过改善患者的血压来使患者的尿量增加,达到正常的尿量水*。

  1.2.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对于进行手术后的泌尿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谋求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护理人员要定期对于泌尿患者的尿道进行消毒棉球擦洗,保持尿道的清洁,防止出现术后感染的状况,护理人员还要保持医疗器械的安全畅通性,包括保证患者使用的各种医疗导管的安全性,牢固性,避免导管因为各种因素出现掉落、弯曲的现象,确保导管的引流畅通性。护理人员要定期更换导管,一般的更换周期为2w,在更换导管时要保证导管清洁,无污染。在进行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要按照规定记录患者的尿量、尿液的颜色等,做到密切观察,如若出现尿液混浊、出血、结晶的现象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

  1.2.4腹膜护理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后需要以排气的方式排出肠道内的积气和预防出现腹胀,在护理的过程中,许多患者出现了持续的腹胀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形,护理人员通过帮助患者进行下地活动来改善腹胀的情况。此时要对患者进行肛管排气或者肠胃减压手段来缓解患者持续腹胀的情况,在进行相关的排气之后,定时给予患者喂食半流食,并且注意常规补液,在此过程要严密监视患者的病情发展,时刻做好病情记录。

  1.2.5出院健康指导 在泌尿科患者出院时,要积极对于患者进行有关方面的健康指导,虽然患者经过医生的治疗病情大大好转或者已经康复,但是仍然不排除由于饮食或者其他行为不当引起患者疾病反弹或者旧病复发。所以,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要对于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并且告知患者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患者要按期回医院进行复诊,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2 结果

  通过对于所选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所选患者的病情都有明显的好转,所有比例都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于护理干预的调查报告显示,51例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极为满意,15例患者表示对护理效果较为满意,3例患者认为护理效果一般,2例患者认为护理效果不理想。

  3 小结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效果的要求逐步升高,人们由于饮食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泌尿疾病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泌尿科室是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住院人数较多。通过护理干预对于泌尿科患者康复的影响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护理干预能够对于泌尿科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缩短治疗时间,并且能够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几率[1-3]。

  参考文献:

  [1]彭林辉,霍枫,詹世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J].腹部外科,20xx,(06):1003-5591

  [2]壬颖,李秀云,汪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的运作与成效护理研究[J].护理学报,20xx,(12):39-41.

  [3]罗玉红,刘沛珍,柯志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学报,20xx,(08):58-61.

  何俊华.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xx,(05):124-125.

护理论文范文9

  原有的功能制护理已成为制约精神科护理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该院通过系统学****的相关文件并对医院的现况进行总体评估后,从201年3月选取一个病区进行试点,随后在医院7个病区全面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经过24个月的实践,取得了满意成效。该文以该院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实践为例,阐述具体做法和成效。

  1实施步骤

  1.1评估并纳入医院发展规划

  对各科室的现况从科室布局、功能任务、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开展计划、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培训内容、推进时间表、线路图,并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召开动员会,全面学*“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并将此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优质护理服务列为医院总体发展规划中。

  1.2科学设置护理岗位

  梳理全院护理岗位名录,编制各岗位说明书,彻底改革护理排班方式和责任分工方式,科学设置护士分层。

  1.3合理设置护士数量

  为解决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中人员紧缺问题,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按照实际开放床位数与护士1∶0.4的配置要求,20xx年新聘护理人员75名,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1.4加强护士培训学*

  通过小组讨论、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等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总体要求,对不同的护士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

  1.5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从岗位说明书中提取岗位评价要素,根据不同的评价要素对岗位价值的贡献差异,赋予适当的权重系数来体现差异。

  2方法

  2.1编制各岗位说明书

  根据岗位特点,标识岗位名称、岗位定员、所在部门、晋级方向、每位护理人员*均负责病人数不超过8人:特级4~6(上限)/人/d、一级6~8(上限)/人/d、二级8~10(上限)/人/d、三级10~12(上限)/人/d,任职资格(从教育水*、履职要求、专业、知识、护理技能、素质要求等维度确定)、工作标准、岗位职责。

  2.1.1实施过程通过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岗位职责,制定详细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各班岗位说明书。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总的理论框架,在全院护士中广泛宣传、培训学*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在全院护士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一个临床科室为试点。对132名护理人员按照层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级别划分,依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结合护理队伍实际,设N0~N4五个层级,使护士的能力与层级相匹配。

  2.1.2排班形式实行“我的患者我主管”的整体责任制大包干,落实责任护士8h在岗,24h负责制,夜班及周六日白班均有3人在岗,其中主班1人、责护2人;其余时间段有11人参与倒夜班,4人(包括副护士长)参与责任护士组,1人上主班,1人上治疗班,1人上卫生班,在能级对应的条件下两个月调换岗位1次。每天病区除1名治疗班护士和1名卫生班护理员外,其余均参加临床工作,分为2个责任小组,每组设1名组长,1~2名组员,根据实际情况周六日增加半天协助班,责任护士分管床位相对固定,护士长根据护士管床数及分管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床位微调或增加班次。责任护士从病情观察、风险评估、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的全程照护,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着提高;医生对护士的工作给予极大的肯定,医护沟通更加畅通、有效,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责任组长不仅履行责任护士职责,还负责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还要承担组内协调指导、质量督察等职责,充分体现了能级对应和多劳多得的原则,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价值得到体现。

  2.1.3岗位分工周1~周5有8人在岗(包括护士长),主班负责病区的整体工作协调安排,负责病人及物品的交接、开门、接电话等日常性事务的处理;责1,责2,责3,责4重点负责分管病人的一切治疗性工作、以及饮食、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跟随医师查房等,其中责1负责特级护理病人和接待新入院患者;责2、责3、责4按病房分开,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同时,轮流协助主班完成中午及17:30~19:00之间的病房巡视工作。每周五下午进行护理风险周评估,每周二四晨交班后要求各责护介绍分管患者风险评估的重点防范措施,然后由护士长进行补充、强化。同时,责任护士、护士长参与医生的晨间查房,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全面掌握病人情况,更是为护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有效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详实了解,节省了跟班时间,避免了片面掌握科室情况。增强护士责任感,同时方便衰退的精神病人记忆,提高了护患之间的熟悉度和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让患者有需要时能及时与责任护士沟通.并结合专科特色,以病人需求为向导,推出互助讨论会、团体治疗、放松训练、健康教育小讲课等创新服务,不断完善康复计划,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的专业指导与照护。

  2.2科学设置护士分层

  对临床一线在编和合同制护士按学历水*、职称、工作经验、工龄、专业技术水*和能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岗位特点、能力要求,结合职称分为5层:N0新护士、N1护士(低年资护士2~5年)、N2护士(高年资护师6~10年,本科生大于3年)、N3护士(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N4护士1护理专家或专科护士)。依据岗位和能级对应的原则分为责任护士、配药护士、主班护士、护士长。

  2.3完善培训层次和内容

  护士培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对护士实行分级培训.

  新护士以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为主,以提高护士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低年资护士以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院内培训为主,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其能尽快胜任专科护理工作,并逐步培养成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高年资护士以专科培训和参加***、省市级举办的培训为主,每年选送2~3名护理骨干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国内外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以指导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工作和本科室急、危、疑难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促进护理队伍的健康发展,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4绩效指标体系的设置

  依据表1,护士绩效考核的计算进行物化与非物化利益进行分配,以二个助推机制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积极性。

  3取得的成效

  该院通过实行8h责任制,24h负责制的无缝隙整体护理,患者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段均能找到自己的责任护士。与之前护士工作不同的是,现在的护士工作前置,跟随医生共同查房,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的整体评估,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用药效果、检查及阳性指标、重点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合并躯体疾患、心理、情绪变化等均清晰掌握,为医生的诊疗提供动态的、较完善的护理资料。

  通过对自杀、外走、噎食、暴力、跌倒等风险评估,进行分类管理和风险预判,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使护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患者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打破了原有的医患、护患两条*行线的轨道,重建了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医生、护士共同讨论治疗护理方案,医护共同查房、病例讨论,责任护士可就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向医生及时请教或自查资料,提高了责任护士的业务水*和主动学*的兴趣。

  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每周一次的周大交班会上,责任护士将分管患者的详细情况(包括病情变化、治疗效果、身心状态、饮食等各方面的资料)及时提供给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生及其他护士,医生针对患者的个体化病情特点制定治疗护理方案。通过每日晨会、周大交班,医、护、患的沟通、配合更加默契、有效。

  通过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家属更多地了解了精神疾病的预防、复发先兆及应对措施、治疗的意义、如何进行家庭康复、如何寻求帮助等知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4结语

  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不仅夯实了基础护理工作,改进和完善了护理工作流程,丰富了护理内涵建设,更为患者提供了从入院、住院、出院及院外随访的无缝隙整体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变了以前护理工作中忙而乱的现象,基础护理落实到位,责护从饮食护理到排泄护理面面俱到,护理风险明显降低。

护理论文范文10

  摘要目的:观察医院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持续改进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所有复用医疗器械列入本次研究,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作持续清洗质量改进。改进环节主要包含清洗人员培训、规范清洗操作和加强质量控制三方面,实行每日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器械清洁状况,并与20xx年1月至6月抽查结果对比,以目测和带光源放大镜法评估各时间段内复用器械清洗效果。结果:抽查结果显示20xx下半年污渍、水垢和锈斑发生率分别为3.09%、1.06%、1.70%,显著低于上半年4.88%、2.28%、4.01%(P<0.05)。结论:对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操作人员、过程和质量监管的持续改进,可有效提升清洗质量,对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医用器械清洁消毒原则中推荐指出,在消毒灭菌之前必须经过清洗干燥的程序[1]。清洗是指除去医疗器械上的血液、组织、蛋白质等污染物的过程[2]。随着现代医疗器械的复杂与精细程度日益增加,清洗过程难度逐渐加大,也对清洗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口腔科所含医疗设备众多、价格昂贵,且大多为复用器械,清洗不当会影响随后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而造成交叉感染[3]。而口腔科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在于检查过程中不仅会沾上患者的唾液、血液等体液,还极易沾染口腔内的各种细菌,对清洗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清洗质量,提升器械清洗质量水*,我院于20xx年下半年对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进行一系列管理措施、方法的改进,检测清洗质量并与上半年对比,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将我院口腔科所有复用医疗器械列入本次研究,包括弯盘、拔牙钳、持针钳、止血钳、线剪、骨挫,水门汀充填器,根管充填器械等,于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做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改进。其中全效多酶清洗液产自德国,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产自德国瑞典。

  1.2方法

  主要从清洗人员、操作过程和监管力度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如下:1.2.1清洗人员培训清洗过程需由专职护士完成,上岗前进行统一培训。首先需学*国家相关清洗消毒标准,认识医疗器械清洗过程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的辨认与了解,熟知器械名称、构造与用途,并告知器械的重点污染物与清洗部位,有针对性的提高专业知识;最后根据厂家提供的器械知识对其进行拆卸、分类、规范清洗流程的培训,并及时对培训者作现代清洗技术、标准和理念的宣传更新。

  1.2.2规范清洗操作清洗过程通常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两种方式。清洗流程为:预清洗、浸泡、酶洗、漂洗。简单器械可直接按程序手工清洗或机械清洗,复杂器械需首先拆卸至最小器件,器械关节关节打开至90°,使用软化水冲洗掉肉眼可见污染物,置于1∶200多酶稀释液中浸泡5~10min,水温保持30~40℃,以专用清洁刷于酶洗液中刷洗,然后放入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

  1.2.3加强质量控制清洗组内设置组长,并在科室中设置质检员岗位。组长负责每日清洗质量的监督,对清洗情况做日常记录与反馈,对清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组员改正。质检员对口腔科器械清洗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评估清洗质量并与组长讨论做进一步技术改进。

  1.3评估指标

  口腔科内所有复用器械中随机抽取进行清洗质量评估。采用目测法和带光源放大镜观察法,观察器械表面及关节、轴节处有污渍、水垢、锈斑的发生情况,计算各自所占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数据包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4年口腔科复用器械清洗效果20xx下半年抽查检测中污渍、水垢和锈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20xx上半年(P<0.05)。

  3讨论

  医疗器械使用后的清洗是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与灭菌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经过彻底的清洗,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消毒灭菌效果。残留在器械上的任何污染物都会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妨碍灭菌因子与污染物的直接接触,降低杀菌剂的活性[4],因此清洗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过程的成败。国家***于20xx年颁布了《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的行业标准》以控制医院清洗消毒质量[5],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口腔是人体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最多的部位[6],诊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转移至医疗器械上,口腔复用器械若清洗不彻底便会大大增加患者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严重者甚至可导致乙肝、艾滋病的传播。而口腔医疗器械通常构造精细、形态复杂,增加了清洗的难度,若一次清洗不到位,污染物长时间附着于器械上,再次清洗难度更大,还可能腐蚀器械表面,减少使用寿命,因此需实施严格管理,提高清洗质量。目前口腔复用器械清洗主要问题为人员不专业、清洗过程不规范,导致质量管理和提升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本研究于20xx年下半年开始采取以培训专业清洗人员、规范清洗操作和加强质量监管为主的措施,尝试改进清洗质量,并通过抽查了解整体效果与清洗合格率。在众多检测医疗器械清洁程度的方法中,目测和带光源放大镜观察法为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其简单、快速、便捷的特点使实际应用十分广泛,以目测配合带光源放大镜检测,可更仔细地观察关节、齿牙等目测法检测困难处,使抽查结果更加可靠,因此本研究中采用该检测方法作为判断手段。研究结果显示,与上半年的抽查结果相比,下半年的污渍、水垢和锈斑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表明经专业培训和过程的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清洗质量明显提升。此前有研究表明[7],在清洗之前加入多酶液浸泡的环节,可有效提升清洗效果,也从侧面证实了本文结果。总之,在日常工作中从人员专业化、过程规范化和质量控制日常化三方面对口腔科医疗器械的清洗做持续改进,可显著提升清洗合格率,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实现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有效提升,为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可萍,崔志丹,白雪玲,等.标准操作程序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xx,31(11):1259-1260.

  [2]刘晓红,唐文慧,张春玲,等.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7(9):38-39.

  [3]殷秀娟,肖丽妹,沈玉琴,等.口腔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xx,26(2):125-126.

  [4]李桃.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8(14):59-61.

  [5]曹军*,马毅,李霞,等.综合医院消毒供应科卫生安全隐患及监管对策[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xx,07(6):582-583.

  [6]周桂琴,谢少清,徐瑞芸,等.不同检测方法在潜在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xx,29(35):4435-4436.

  [7]王*,杨淑霞,薛淑英,等.手术室重复使用器械清洗质量的改进措施及效果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xx,33(12):92-93.

护理论文范文11

  目的

  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用品、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发症作具体论述。 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80%),2例患者出现由于关闭位置不正引起的残余分流(6.7%);4例患者出现红细胞破坏现象(13.3%)。

  结论 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康复存在重要意义,但要注意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外科

  引言

  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置入输送器,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送至房间隔缺损处,达到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目的。Ⅱ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30>5 mm。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用品、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发症作具体论述。

  1.2 方法

  用物准备: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物品1套。AMPiatzer封堵器,输送器由内心和外鞘组成,鞘管外径8~12F。直径0.035英寸、长260um加硬导丝1根。直径0.035英寸、长150 cm导丝l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食管探头。作好术前准备和指导,术中经6F端孔管置人长260 cm的置换导丝,将先端置于左上肺静脉,沿该导丝送测量球囊导管至左房间隔缺损处,以稀释造影剂充盈球囊,需在食管超声监测下调整球囊大小,确定此时球囊内的造影剂总量后完全回抽造影剂,将球囊导管撤至体外。术后注意残余分流与关闭器位置不正引起的并发症的护理。

  二、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80%),2例患者出现由于关闭位置不正引起的残余分流(6.7%);4例患者出现红细胞破坏现象(13.3%)。

  三、讨论

  3.1术前护理

  重度心力衰竭、夹层动脉瘤、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前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患者多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心慌、气短或呼吸困难者协助取半坐位并吸氧。给予高蛋白、高能量、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心衰、水肿患者予以低盐饮食[1]。作好术前准备和指导:术前戒烟、戒酒2周以上。冠脉搭桥患者术前一周停用抗凝药;服洋地黄类药者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停药。指导患者练*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高半坐卧位等,体验拍背的感受。指导患者术前禁食、沐浴、更衣。测量身高及体重;备好胸片、胸腔引流瓶及术中用药。清洁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及首饰,遵医嘱给术前用药。

  3.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加强心理护理,取得合作。对全麻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术中做好食管超声的护理,协助病人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做好必要的抢救准备,包括药品及器械。与外科手术室保持联系,以便发生意外时行急诊外科手术。严密监护心电图、心率及心律、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术者立即处理。

  3.3术后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未清醒前取*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醒后,可采取高半坐卧位,有利呼吸和引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2],鼓励术后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如深呼吸、四肢主动活动及间歇翻身等。手术后第2~3天开始,尝试下床活动。先坐床沿片刻,作深呼吸和咳嗽;再床旁站立,试着站立排尿,并稍走动或椅子上略坐片刻,再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及恶心、呕吐消失后,可逐步进食。其他术后6小时可逐渐恢复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每4小时1次。呼吸机辅助呼吸者,给予定时吸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尿量、中心静脉压、左房压、氧饱和度、引流量、皮肤温度及湿度的变化。遵医嘱予以补液、输血、抗感染等治疗,严格掌握输液、输血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正性肌力、血管扩张等特殊药物时,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手术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预防切口感染。一般胸部切口7~9天拆除缝线。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安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者按其护理常规。禁食及留置胃管患者做好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会**护理。保持急救物品、药品的完好。

  3.4 并发症及处理

  残余分流与关闭器位置不正有关。送出远端关闭器并贴于房间隔后,应在彩色超声心动图帮助下调整关闭器位置。小量残余分流且临床无症状和体征者,待术后1~2个月内,血小板、纤维素沉着,内皮细胞、肉芽组织形成,逐渐将分流缝隙覆盖。中度以上单一处的残余分流,可在术后6个月~1年之间再次行分流处的关闭术[3]。

  封堵器故障常因术中操作不当、封堵器过小或过大,造成封堵气移位、变形或脱落。术者操作技术应熟练,封堵器选择要适当,放置位置要准确。

  由于封堵器过小或移位造成残余分流,高压喷射引起红细胞的机械性破坏。封堵PDA尽量完全。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和激素治疗,保护肾功能,必要时外科手术。术后严密观察尿量、颜色及尿常规。

  参考文献:

  [1] 黄雪汝.心理护理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基层医药, 20xx,21(01): 154-155.

  [2] 廖晗静.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J]. 继续医学教育, 20xx,11: 24-26.

  [3] 付晓娟.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xx,20(02).

护理论文范文12

  1惩罚的合理性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良好的生活条件、家长的过度重视使学生面对诱惑时自控能力差,适度的惩罚不仅可以起到警示、告诫的作用,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育惩罚中以尊重学生为原则,采取有策略、有计划的惩罚技巧管理学生,这对提高课堂管理效率意义重大。

  2惩罚的前提

  斯金纳在强化理论中指出,惩罚会使个体惩罚前的行为发生概率降低,即当个体做出了某一行为之后,如果得到令个体厌恶的刺激,个体做出该种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在惩罚的实际应用中,为避免学生面对教师惩罚时的排斥心理,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2.1建立*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初次与学生接触时,教师应注重个人形象,以得体的仪表、大方的谈吐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再趁热打铁,以精心准备的开场白恰当地导入新课,从而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建立*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管理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课堂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是行为主义控制派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课堂行为契约是用一份具体的、书面的协定,规定其中一方或多方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需要做出的确切的行为方式以及具体的奖励和惩罚。在开学第一节课中,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全班学生共同商讨课堂要求和具体管理方案,制订奖惩措施,将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明显的预防、监督和教育作用。

  3课堂管理中的惩罚技巧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处理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堂问题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挑战,在面对课堂管理问题时,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惩罚方式,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3.1“礼仪式”惩罚

  过错行为是实施惩罚的第一依据,当面对学生迟到、早退这类常见问题时,为了避免此类行为的反复发生,请学生迅速归位后,要求学生采取礼仪站姿,根据迟到时间要求其保持良好姿态,直到将迟到或早退时间补回为止,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这类问题。

  3.2“交流式”惩罚在教学中常常有教师感叹自己辛苦备课并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但结果却是课堂上学生热烈讨论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让正忙于题

  外话讨论的学生为全班学生讲讲他们正在交流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回归讨论主题,最终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对于学生即兴表达的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如有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肯定,变惩罚为表扬,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新知。

  3.3“微笑式”惩罚

  微笑是世界性的通用语言,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应有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当面对上课睡觉的学生时,可以让其为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微笑,要求全班学生能够被他的微笑感染,这个方法对于调节课堂气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4“自我介绍式”惩罚

  现在的学生拥有的电子产品较多,如智能手机、*板电脑等,这些物品在课堂中的使用如不加以规范,将会严重干扰学生的学*。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而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抬起头来,让其向全班学生做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以示惩戒,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重于人与机器的交流。

  4结语

  惩罚教育是当前以赏识教育为主体的教育背景下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惩罚方式,重点都在于从学生主体出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公*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运用合理的惩罚技巧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护理论文范文13

  摘要: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对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心电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试验很好地为临床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对于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

  心绞痛是一种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疾病,而临床发现一些精神障碍如焦虑、愤怒、惊恐等负面情绪会加重和诱发心绞痛的发生,有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这就对临床的护理治疗提出要求,在一般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心理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此试验着重探讨心理综合护理对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20xx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男69例,女31例,年龄40~92岁,*均60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实施法案:综合护理治疗观察疗效。

  1.2.1 心理护理治疗:通过调查问卷和临床接触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级,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案。密切联系家属,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给患者鼓励打气,使患者在治疗期间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要详细给患者介绍治疗期间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及时联系家属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心理问题要及时沟通解决。

  1.2.2 生活指导:强调饮食问题,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为了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要吃一些低盐、清淡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禁止迟过冷过热的食物,进食要慢,不能吃的过饱。禁止喝酒和浓咖啡和浓茶,避免吸烟。可适当吃些新鲜的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

  1.2.3 放松练*:所谓的放松练*就是一种心身放松的练*方法,包括肌肉放松和心理放松。要求患者**或*躺,保持从头到脚的肌肉放松状态,在练*期间要保持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每次锻炼25 min,1次/d。

  1.2.4 良好的临床护理:给患者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使患者达到心理舒适的状态。

  1.3 疗效评定:对于心绞痛完全缓解、心电图ST-T恢复正常、压低的ST段回升0.1 mV以上的情况认为完全显效;对于心绞痛发作减少、ST-T有所好转、压低的ST段回升0.05 mV以上、倒置T波变浅的患者,认为治疗室有效;否则,认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对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心电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试验组治疗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3 小结

  危害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危险因素大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相关因素有关,对于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干预治疗是现在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紧张和情绪激动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机体内的儿茶酚胺增加,使心跳加速。导致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致使心肌缺氧,会加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通过干预治疗如心理治疗、生活指导、放松训练以及舒适的护理,能够改变神经的兴奋性,能够很好地调节内脏和血管的各项生理,是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1-2]。通过上述干预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患者的症状、血压血脂、心电图显示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临床护理证实综合护理治疗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治疗。因此本试验很好地为临床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对于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

护理论文范文14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社区收治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9例)和实验组(2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管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干预;统计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低于干预前,但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后,在血压控制上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进而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社区管理;服药依从性

  原发性高血压常发病于中老年人群中,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所致[1]。由于该病发病较为隐匿且病程长及进展缓慢,因此大多患者为检测血压后才发现。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增高,同时还会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等[2-3]。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改善或控制其血压,但由于需长期治疗,极易出现服药依从性低的情况,最终影响临床疗效。本研究重点分析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458例,全部患者均满足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糖尿病、严重心、肝、肾并发症、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本研究。本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300例、158例;患者年龄为48~80岁,*均年龄为(59.1±4.8)岁,最长病程15年,最短病程0.8年,*均病程(6.2±2.3)年;体重为43~71kg,*均体重为(62.5±10.8)kg。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在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社区管理干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定期进行健康大讲堂相关知识讲座;实验组在常规社区管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完善健康档案,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腰围、BMI,不良生活方式、服药情况等资料。②发放高血压相关知识宣传资料,内容包括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疾病的分级、分层,靶器官的损伤及相关临床疾病,如何防治,达标标准等,让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进而更好配合治疗工作。③根据个体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评估患者病情,做出正确诊断,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靶器官的损伤、相关临床疾病,实施“一对一”现场交流与现场指导;使患者清楚自己血压分级分层的情况,目前存在的可控高危因素及血压达标情况,以及服药依从性对控制血压的重要影响等,从而促进患者知-信-行的改变。④嘱患者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并与诊室血压相结合,以此数据为指导服药依据。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在不同干预模式下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血压有效控制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等相关指标。

  1.4评价标准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优、良、差。服药依从性“优”:能够完全遵医嘱服药,主动就诊,定期测量血压;服药依从性“良”:未能完全遵医嘱服药,但其可主动就诊,定期测量血压;服药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服药或自主停服,未能定期复测血压[4]。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依从性情况观察

  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按医嘱增减药、主动就诊、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血压水*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经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而老年人群则是高血压的主要发病人群,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引起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高血压[5]。老年患者发生高血压症状的几率非常高,而且可能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病情严重则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积极调有效控制血压水*能让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进而来对高血压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改善。社区高血压控制措施中,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血压,然影响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因素较多,其主要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如患者未能做到按时、按量、按医嘱服用药物,都会直接影响到血压控制情况[6]。

  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一种干预方式;通过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此类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会得到提高。因而,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7]。

  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报道相似[8]。综上所述,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后,在血压控制上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进而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秀萍.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xx,12(28):37-38.

  [2]崔婷,宫钦季,武琴.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社区调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xx,22(4):367-369.

  [3]徐华萍.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xx,(14):62-63.

  [4]李霞,张研,苗豫东,等.重庆市黔江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xx,26(3):23-26.

  [5]许瑞,李应东.在院高血压患者中药物治疗者服药依从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xx,41(16):2905-2908,2917.

  [6]韦柳丽,黄金姣,卢雪梅,等.护理干预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6):1505-1506.

  [7]王玥坤.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xx,33(20):5085-5087.

  [8]孙新利,张艳冬.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6):184.

护理论文范文15

  【摘要】目的对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30例,将患儿1∶1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肢体语言组各65例患者,观察以上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肢体语言组患儿依从性优良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2.3%和93.8%,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3.8%和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使患儿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大大提高,对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及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肢体语言;儿科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患者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患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年龄等因素,对于不适感和需求并不能进行准确的表述,并且会因紧张、害怕等情绪而出现哭闹、好动顽皮以及不配合等情况,大大增加了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难度[1]。本院将肢体语言应用于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30例,将患儿1∶1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肢体语言组各65例患者。常规护理组中女30例,男35例;<1岁的患儿11例,1~3岁9例,3~7岁15例,>7岁30例;疾病类型:肺炎12例,脑膜炎6例,肾病综合征8例,特发性紫癜12例,腹泻27例。肢体语言组中女28例,男37例;<1岁12例,1~3岁8例,3~7岁16例,>7岁29例;疾病类型:肺炎11例,脑膜炎7例,肾病综合征9例,特发性紫癜13例,腹泻25例。护理前,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65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如果患儿存在不配合以及哭闹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以及配合并完成各项操作;肢体语言组的65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具体措施如下:

  1.2.1注重姿态和表情:护理人员在深入病房时要保证衣着干净整洁,并且体态端庄、精神饱满,同时要注意将口罩摘掉,要态度温和、表情亲切的与患儿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同患儿交流,能够使患儿的成就感大大增强;在与患儿沟通时,护理人员最好采取蹲位,并且视线与其*行,通过温柔的微笑、得体的动作来消除患儿对医院以及陌生人的陌生感和恐惧。护理人员鼓励患儿家属讲出自己的疑虑,并注意力集中、耐心的用专业知识进行解答,在交流中手势动作要礼貌并且要优美得体,不能出现拉拉扯扯以及指手画脚等情况[2];要严格遵循护理行为规范以及操作要求对患儿进行护理操作,即使患儿的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也不能出现不耐烦的神情,避免使患儿的心理负担以及负面情绪更加严重。

  1.2.2抚触患儿: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换药、打针等护理操作前,要让其具有心理准备,通过轻微抚触患儿的额头、脸庞或肢体部位来消除患儿的紧张、害怕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

  1.3疗效标准:①依从性。优:患儿完全能够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良:患儿偶尔有哭闹现象,但是基本能够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患儿时常出现哭闹现象,但是在劝服下能够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差:患儿对治疗和护理工作完全不配合。②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来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人员仪容仪表、工作责任心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

  1.4统计学分析: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肢体语言组患儿依从性优良率为92.3%(优48例、良12例、中3例、差2例),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的73.8%(优28例、良20例、中10例、差7例),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分为有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肢体语言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8%(非常满意47例、满意14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2.3%(非常满意24例、满意23例,一般12例,不满意6例),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分为有意义(P<0.05)。

  3讨论

  将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干净整洁的衣着、亲切的微笑与眼神以及抚触动作等,能够使自身在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心目中的形象大大提升,从而能够使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亲切感大大增强,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来说,采用肢体语言能够使患儿由于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对患儿鼓励、表扬以及夸奖,均能够使患儿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得到消除,而对患儿头面以及肢体进行抚触能够使其感到舒适,同时还能够与患儿、患儿家属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使患儿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大大提高,对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及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敦英.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5(30):4074-4075.

  [2]蒲新英.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1(11):344-345.


护理论文菁选扩展阅读


护理论文菁选(扩展1)

——内科护理论文 (菁华9篇)

内科护理论文1

  摘要:目的应用风险管理对心内科疾病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xx年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其中6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全部患者应用风险管理措施,比较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患者对护理的投诉与产生护理差错比例等方面与干预前进行比较,显著的要比实施前低,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方面,实施后要显著的好于实施前,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区管理、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规范与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实施后比实施前要高,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疾病临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0引言

  心内科收治的大多是病情危重的患者,他们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复杂多变,对他们实施护理是比较重要的。若护士对患者护理不当,不仅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还会使护患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本文将本院在心内科的住院患者应用风险管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xx年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其中60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40例,女性患者为20例。患者的年龄为32—74岁,患者的*均年龄为58.5岁。全部患者都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措施。

  1.2方法

  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内容为:(1)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这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根据本院的心内科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意外处理等制度,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提升护士的业务水*,要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技能,要对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使护士深刻的掌握核心技能,要随时保持应急的状态,医院要定期对护士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若有问题产生要及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护士的服务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显著的提升了。(3)开展定期风险护理培训,使护士对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有所提高,拓展护士的知识面,完善护士的知识结构,针对心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护士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并及时找出潜在的风险,使护士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4)和谐护患关系,护士在*时的护理工作中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护士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技巧,多安慰患者、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进行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2进行检验。

  2结果

  结果为:与实施风险管理之前比较,患者的投诉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在实施后都显著的降低了,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都显著的提高了,在病区管理、服务态度与规范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就表明:在心内科为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的提高了,经过相关的培训与学*,护士的业务技能熟练了,面对风险事件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使护患沟通更加的畅通了,产生的医疗纠纷明显减少[1,2]。

  3讨论

  心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是病情危急、复杂的,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心内科也是比较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科室,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是不利的。心内科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为:一些护士的法律意识不强,在护理中不认真履行“三查七对”原则,不按照相关的护理规范进行操作,还有的就是护士的操作技术不娴熟,或是护士的主观因素造成风险事件的发生。一些护士对与护患沟通的重要意义没有清楚的认识,*时不与患者进行交流,或是和患者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生硬,进而产生护患纠纷。因此,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护理中意义是重大的,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对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处理、评价,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谐护患关系[3]。本文我们对本院收治的心内科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的一般资料,对这些患者我们实施了风险管理措施,对本科的护士进行了相关的培训指导,让他们具备较全面的风险管理知识与意识,然后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去为患者服务,还有就是护士注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在*时的工作中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态度要和蔼,语言要和气,让患者感受到温暖的力量,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信任护士,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我们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的结果为:护士在为患者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患者对护士的投诉率和护士发生的护理差错几率都显著的降低了。这就使得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患者得到了全面的护理。此外,在病区管理、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规范与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比实施前要高了许多,护士的服务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面对风险的态度也有了较好的转变,患者对护士充满了信任,护患关系达到了和谐。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在心内科疾病临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艳.基层医院不安全易发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16(16):117.

  [2]王德凤.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16(09):80.

  [3]吴志仙.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15(78):26.

内科护理论文2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xx年3月~20xx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4例,女46例,年龄25~72岁,*均(43.3±6.7)岁。所有的病例均与肝硬化腹水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同时经过B超检查和CT检查得以确诊。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丙肝肝硬化10例,乙醇性肝硬化12例,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34例,乙肝肝硬化124例;双下肢高度水肿伴腹水38例,中量腹水66例,大量腹水76例。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9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施常规性护理给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的、全面的、优质的护理干预给试验组,主要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用药干预:正确的指导患者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和剂量,一般联合采用保钾利尿剂与排钾利尿剂,以便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对于顽固腹水患者,应当使用多巴胺进行静脉滴注;对于腹胀、无疲倦等不适患者,应当定期测量腹围,加强临床观察,准确的记录24h尿量,以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1.2.2注重观察病情变化:详细的记录并询问患者的病史情况,全面的了解尿量、腹胀程度、医疗情况、发病经过以及抽腹水次数等。观察肝硬化腹水小肠行动态,以便于对应用尿剂药物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维持电解质的*衡,与此同时,每天测量体重和腹围,记录出入量,加强观察患者的面色、性格、步态及精神等变化情况,处理及预防肝性脑病。

  1.2.3心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中晚期,往往患者在活动方面有着一定的束缚及限制,再加上担心预后,身心担负着非常大的痛苦,非常容易产生负性情绪诸如厌世、抑郁及焦虑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必要性、目的性和注意事项,耐性的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切实的明确不良情绪的影响,认真积极的对患者的思想、社会及家庭的关系进行协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最大限度的消除思想顾虑和心理顾虑,从而更加自觉主动的配合治疗。

  1.2.4出院指导及并发症预防:预防口腔感染,强化口腔护理,并且做好**护理,尽可能的避免形成压疮,做好清洁皮肤的工作。在患者出院时,应当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生活中的各项注意事项以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严格的限制摄入钠盐的数量,科学合理的安排生活作息及活动,充分的确保饮食质量,并且注意休息,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水*。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试验组好转率为88.9%,对照组好转率为77.8%;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8%,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则为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来自于《吉林医学》杂志。《吉林医学》杂志简介详见.)

  三、讨论

  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深刻认识到了内科护理的重要意义。肝硬化腹水虽然有着较大的护理难度以及较多的并发症,但只要将基本的护理要点抓住,便能够促进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尽早恢复,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或者防止发生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以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认真细致的进行工作,以便于将护理任务圆满的加以完成。一般而言,肝硬化腹水均是从肝硬化逐渐转变形成的,是肝硬化尤为突出及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所以,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加强,能够大大的消除或减轻肝硬化腹水所造成的不适,是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以及减轻痛苦的一种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必须提起高度的重视,在临床上加以积极的推广。

内科护理论文3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两方面,一般资料及专业技能需求。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及医院级别等条目。专业技能需求设置了为4个方面,25个条目,主要为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7个);物理疗法(6个);认知障碍的康复(6个)及康复评定(6个)。每个条目均为单项选择题,选项分别为非常需求、需求、一般、不需求,分别计4、3、2、1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需求越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4份,剔除信息不全的问卷,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00份。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共100名,年龄24~25岁,*均年龄(26.85±7.13);其中护师及其以上职称43名,护士57名;本科及其以上学历32名,大专或中专68名;*均从事神经内科的工作年限为(4.13±2.08)年。

  2.2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所得护理人员对专业技能需求总得分为(65.87±12.31)分,其中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方向为(21.35±7.68)分;物理疗法方向(11.67±6.35)分;认知障碍的康复(18.76±6.84)分及康复评定方向(14.06±5.19)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群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的续教育需求较大,尤其在言语康复及吞咽障碍的康复方向和认知障碍的康复方向。

  2.3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医院级别外,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其余因素不同情况的对继续教育需求存在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职称和学历越低、工作年限越短者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度越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是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

  3讨论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病情通常较危重,疾病专科性强,因此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护士在医学院校所接受的神经内科知识毕竟有限,临床上迫切需要加强护士特别是新护士的继续教育,以培养一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护理技能的护理团队。由于偏瘫病人生活无法自理,对偏瘫病人的护理专业性更强。有研究称通过配备有经验的护士协助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大大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状况,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有研究显示大部分医护人员对现有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均不满意,尤其是护士的满意度更低,而且有相当的医护人员对神经内科护士能否敏锐预见、观察与处理患者病情变化并胜任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持怀疑态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较高。同时可见,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均会影响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年龄越小、职称和学历越低、工作年限越少的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越大。这可能与这些人员临床工作年限短,为偏瘫患者提供的康复护理较少及康复护理相关知识缺乏有一定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

  为应对临床上不断增加的脑卒中偏瘫病人,医院必须建立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培养机制,为其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注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康复护理操作技术的指导和训练,并建立考核机制,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给予再次的辅导和培训,从而确保神经内科的护理质量。

内科护理论文4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在心内科科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0xx年1月-20xx年12月期间,心内科所收治的患者给予了基于护理质量控制系的护理方案,并将其与护理质量控制系统未实施前,20xx年1月-20xx年12月所收治的部分心内科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实施完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之后的临床效应。结果经过在心内科科室实施一段时间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之后,护理质量也明显提高,明显优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结论临床上在心内科科室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心内科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心内科;护理管理

  医院整体工作水*的关键就是工作质量,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医院的整体竞争力,相对来讲,护理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即为护理质量,这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年来,护理领域开始展开对质量控制相关内容的研究工作,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成为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本文针对20xx年1月-20xx年12月期间,心内科所收治的患者给予了基于护理质量控制系的护理方案,并将其与护理质量控制系统未实施前,20xx年1月-20xx年12月所收治的部分心内科患者进行对比,总结心内科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建立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xx年1月-20xx年12月,我院对心内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探究,详细了解目前我院对护理干预知识和能力情况,并构建心内科护理质量控制系。与此同时,选取20xx年1月-20xx年12月心内科入住患者,与未实施护理心内科质量控制系下的护理干预开展详情对比,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的建立前护理干预的情况,本实验还选取前几年不同时间段、年龄、性别及不同病情心内科住院患作为研究前基本统计资料。

  1.2方法

  心内科护理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1.2.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由护士长、质控组长、质控成员共同组成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成立4个护理质控小组,每组均有1名组长,组长由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分别负责基础护理与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教学培训工作管理,专科疾病与健康教育管理,病区管理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控小组成员根据护士的工作性质和个人能力进行分配。1.2.2质量控制内容。严格按照*颁发的《等级医院质量评审标准》及我院护理部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作为我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内容[2]。每项质量检查标准的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质量控制内容共有4个组8个项目,包括基础护理工作与危重患者的护理,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教学培训工作,专科疾病护理与健康教育,病区管理工作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1.2.3培训质控人员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共同学*质控标准内容,掌握质控方法、质量检查标准,明确工作职责。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做好质量控制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做到持续改进解决问题,同时发挥护士自我控制的责任心,形**人参与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1.2.4质量控制方法。①护士长必须监控质量控制工作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细节,保障工作做到位;②科室质控组长质控:选择一名工作能力强、责任心重的护理人员担任质量控制小组的组长,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工作结果做出客观评价;③科室质控成员质控:质量控制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即为基础护理人员的本职工作,因此领导者应对护理人员提出严格人性化的要求,监督护理人员完成分内工作,提升整体质量控制工作的水*。1.2.5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分析。科室应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对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及时反馈工作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的解决,将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护理人员,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善工作条件,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的安全系数[3]。

  1.3评估标准

  实验结束后,将实施前后的实验结果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对比,主要评估指标有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1.4数据处理实验结果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如果P<0.05,则表明实验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系后的护理质量,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明显优于未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系前,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多种因素均会对心内科护理质量水*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环境因素、质量管理方法、患者因素、管理因素等,要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就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着手,针对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并在护理服务中进行实践,检查实际效果,最后进行经验总结,使得护理质量管理进入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查效果、总结经验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提高其工作效率。由本研究可知,在心内科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育霞单位:山西晋城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冯菁.心内科护理质量控制系的建立[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xx,2(16):123-123.

  [2]刘雅丽,刘秉芳,秦学玲.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体会[J].全科护理,20xx,6(15):1391-1392.

  [3]宋雅玲,周文静.心内科护理质量控制系的建立[J].护理研究,20xx,25(27):2530-2531.

内科护理论文5

  1.课前准备阶段:为教学找到适当定位

  (1)课程分析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开设于学生在校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是以前期学*过的生理、病理、解剖、药理、免疫等为基础的一门综合学科,并且和*行学*的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学科有所交集。由于它内容多、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一根“难啃的骨头”。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动手操作的技能较少,侧重于培养侦探一样思维能力,能跟随病人千变万化的症状和体征,抽丝剥茧地发现问题的实质,并解决问题。在以往的学*中,我们用填鸭式的方式告诉学生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学生学会了。但是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会解决。因为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没有人会告诉她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她们自己发现问题,而这些能力是她们欠缺的。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改革中就应该更多注重这些方面。

  (2)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既有护校毕业的中专学生,又有高中毕业的学生。前者仅接受过中专教育,人文知识基础较差,但是她们在中专阶段曾系统地学*过《内科护理学》,又有临床实*经历,进入高职教育阶段后对该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大学生希望《内科护理学》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结合临床教学的同时还要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及运用理论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她们容易将现任授课教师与曾任授课教师进行比较,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知识水*要求较高。后者接受过高中教育但没有接触过临床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如前者,所以要求教学循序渐进。两者知识结构的不同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课程教授阶段:在整体护理理念下以素质教

  育为核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内科护理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法”,主要按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的顺序来讲解。这样既枯燥、呆板又抽象,学生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形式单一,而且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不利,同时也无形中为学生今后适应竞争激烈的职业生涯带来障碍。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内科护理学教学的需要。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下尝试:

  (1)案例分析法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病例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护理分析能力、形成护理诊断及解决相关护理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基础学*方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护理工作的目的。这种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宗旨,让学生参与到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来,缩短了教学和临床的距离。在案例分析法中,我常用到的方法有两种:

  1)典型案例导入新课,通过分析教材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章节中,利用3-5分钟时间描述1-3位患者在接触不同致敏原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继而导入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相关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等内容。通过讲解不同临床表现让学生更立体地了解常见致敏原、哮喘临床表现的几种形式,这种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真实、具体。学生怀着探究的目的去听教师的讲解,听课更认真。通过课后提问表明,学生对该章节的掌握比以往更好。

  2)在每结束一个系统的疾病护理的讲授后,都给出3到5个典型教学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8-10人/组)讨论,针对该护理案例请学生进行健康评估、提出护理诊断、描述治疗方法和实施护理措施,在课程结束前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修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通过反复的病例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职业*惯,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例如在消化系统章节结束时,给予案例:病人有肝硬化病史多年,*一个月来尿量逐渐减少,食欲不佳,腹部鼓胀不适日渐加重,与2周前开始出现下肢水肿,因水肿加重入院。查体:脉搏9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8/82Hg;慢性病容,神志清醒;半卧位;腹部膨隆呈蛙腹、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腹壁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膝以下凹陷性水肿,依据以上资料,提出护理诊断并列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要求学生把分散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有机地联系起来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训练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及学*的主动性、创新性、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开展讨论时,发现大多数学生能热情、主动地投入讨论中去,多数能得出满意结果。

  (2)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疾病问题为基础,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该章节的学*任务,学生围绕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地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在学*的过程中可以反复进行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的方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给予启发指导,帮助解决。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如在讲授“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一节,课前留下案例作业,请同学们通过自学在课本中找到答案,不能完成的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小组内部讨论,在课上请各组回答案例中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讨论,学生能回答大多数的问题,少量问题不能全面回答的由老师补充。通过教学发现,学生通过自己寻找的方式得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在期末考试中,该章节的考题正确率明显提高。但也发现学生在PBL教学中,对知识的整体脉络把握不到位,重难点不明确。因此在该课程最后要对疾病进行总结归纳及重难点的强调。

  (3)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创造一些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决问题途径与方法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章节中,我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健康教育。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糖尿病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本文来自于《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讨论

  通过以上方法在教学中的试用,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主学*能力变强。但也发现一些问题。第一,这些教学模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章节的教学,只能有选择性地挑选几个相对简单的章节开展,复杂的疾病学生很难把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开发更多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疾病护理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起来。第二,这几种教学模式花费课时较多,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必须适当挤压其他章节的教学或者额外补课才能完成。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要寻找一些占时较少的教学方法。第三,以上教学模式不能覆盖到全部学生,对于部分学*主动性不高,不愿意参加的学生很难起到作用。*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行了“整体护理”理念,促进护理工作迅速走上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单一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的需要,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如何使《内科护理学》教学更贴*临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自主学*能力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不停地进行教改,找出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内科护理论文6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到我市二院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20一68岁,并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有家人陪同。120例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并且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过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因食管静脉曲张巧例,因胃溃疡30例,因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犯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3例。首先,我们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我们得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显效患者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20例,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方法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l.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综合护理措施

  l.2.1做好密切的临床观察

  密切的临床观察是做好内科护理的前提,也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证。首先,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生命特征。包括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脉搏跳动情况、呼吸是否通畅、体温是否升高等,一旦患者的这些生命指数由变化,要及时地采取应急措施。比如患者体温持续偏低,很有可能是失血性休克,患者体温在38℃以上则有可能是出血后诱发了感染。其次,要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出血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个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呕血、吐血,如果不对患者的出血量进行密切观察,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患者的呕血情况,患者的便血,查看其便血是否有腥臭,并以此来判断患者的出血部位。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呕吐咖啡色液体或鲜血,那么可以判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如果患者大便呈黑色且有便血,那么可判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如果患者反复呕血,且黑便次数增多,护理人员要勤加观察,这有可能是患者消化道继续出血的征兆。

  l.2.2做好临床紧急护理

  要想加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恢复速度,保证患者的安全,必须要做好临床紧急护理处理。首先,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的观察,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护理人员要及时叮嘱或帮助患者进行调整,比如可以让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时患者呼吸不畅,或吸人血液发生窒息。其次,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保证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患者在休息时会出现姿势不对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引导患者进行调整,要让患者保持*卧位休息,以保证充足的脑部供血,同时,要让患者稍微抬高下肢。再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止血护理和补充血容量护理。一般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护理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插管之前,要认真检查囊管是否存在漏气问题,要认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神志不清状况,避免患者出现意外症状。在插管之后要保证胃气囊压力和食管气囊压力维持在标准值之内。当然,在插管完成之后,护理人员还要持续观察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数量与颜色是否有异常。

  l.2.3做好患者饮食、不适症状的基础护

  理除了做好临床紧急护理之外,还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基础护理注意事项繁多,需要护理人员认真仔细。比如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当患者出现呕血症状时,一定要禁止患者饮食,并持续观察患者在随后的24h内有没有继续呕血,只有在患者停止呕血时,才可以让其饮食少量流质食物。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就开始大吃大喝,这对于恢复是极为不利的,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行定量饮食,让患者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严谨患者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要让患者忌烟酒。除了饮食护理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护理和清洁护理,患者呕血后口腔中会充斥着血腥味,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避免患者因为血腥味太浓出现呕吐情况。

  l.3效果判定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其*包括满意、一般及不满三个选项;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等。

  l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才对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检验,患者满意度对比采用秩和检验,以尸<0.05为统计学意义标准。

  二、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合作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合作率为67%,统计分析才为5.34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观察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0%,两组对比差异较大沪<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较多,且上消化道出血呈现出发病较急的特点,患者在临床上容易出现呕血、吐血、便血,上腹疼痛症状,患者在出血的同时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观察,并认真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护理人员还要提高自身护理水*,做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紧急护理工作,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急救护理。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很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清,他们认为出血就意味着病情加重,认为自己已经患了不治之症,因此,往往会出现焦虑、精神不佳症状,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会让患者的病情加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要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认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些临床症状和恢复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发现有严重心理负担的患者要及时地进行引导,让他们积极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一些有利于自身康复的常识,争取早日康复。总的来说,内科护理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内科护理论文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的不断提升,人民在日常治病住院的过程中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的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选择较为优质的护理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护理实际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相关资料

  本研究过程中选择了我院我院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收治的200名呼吸内科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有80名,男性患者有120名,年龄最大为59岁,最小年龄为34岁,*均年龄为45岁。200名患者内部有支气管哮喘患者54例,所占比例为27%,肺炎患者为78例,所占比例为39%,慢性阻碍性肺炎68例,所占比例为34%。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人。第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安全护理方式进行患者日常的护理,第二组为对照组,在日常的护理过程当中,采用传统的呼吸内科护理方式。

  1.2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该组患者采用一般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安全护理方法所谓的安全护理方法就是在传统护理方法之上,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护理的主动性,同时,在主动护理的过程当中,注意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相关的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与患者相关的问题。通过多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增强患者所处环境的舒适性。此外,在护理的过程当中注意提升护理人员的相关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必要的法律意识,全面的保证护理的责任切实的落实到个人身上。增强对于相关药品的管理工作,全面的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对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和安全护理方式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所得的数据采用了X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根据P小于0.05为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的小组的100名患者当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5名,较为满意的患者有23名,一般的有12名,不满意的20名。满意率达到68%。采用安全护理方式的小组100名患者当中,非常满意的达到82人,一般满意的有16人,一般的有2人,没有不满意的患者,患者的满意率达到98%。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得出,采用安全护理方式临床护理效果要远大于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

  3.讨论

  在相关的临床实践中表明,呼气内科相对于其他科室是一个医疗纠纷发生较多的科室。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呼吸内部内部的患者的年龄往往较大,该年龄阶段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有着较为特殊的要求,对于护理的整体质量要求也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全面的实现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方式的研究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护理实际意义。笔者通过自身分析以往的呼吸内科护理方式发现,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呼吸内科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方法和措施,对于提升呼吸内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有着较大的作用,安全护理方法在很多方面相对于其他护理方式在较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我院呼吸内科自采用安全护理方式以来,内部整体的护理质量相对与先前的护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安全护理方式在整个医院内部得到医生及护士较好的反映,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我院研究比较数据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针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安全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护理呼吸内科患者的安全可靠选择。

内科护理论文8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生的风险事故分别为15例和3例,发生率分别为10.56%和2.11%,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观察组高。结论在对肾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护患关系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医疗风险得到降低,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风险管理;肾内科;护理

  医院中医疗风险较为多发的一个科室是肾内科,主要疾病类型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及肾病综合征等。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临床特点是易复发、预后差、病情进展快及病情严重等[1]。患者严重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也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因此经常会发生医疗事故和肾内科医疗风险事件,对医院的护理水*和护理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该文主要探讨肾内科护理中风险管理,以使得风险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84例在20xx年3月至20xx年1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期、89例肾病综合征、9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有126例女性,15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18-79岁左右,*均年龄为(48.10±16.88)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有16名护理人员,年龄在24-47岁左右,*均年龄为(31.44±5.52)岁,有6名大专学历,10名本科学历。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体制上的漏洞和缺陷是管理的重点。对护理安全质量的标准进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需完善和健全,可使得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2]。将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质量需严格把握。(2)护理分级制度严格执行,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有坠床风险,则需使用护栏,如果患者躁动,为保护患者需使用约束带,如果患者有精神症状,则需要对患者的动态进行密切观察,以防发生意外。(3)加强各种药品的管理,分开放置各种药品,药瓶内装药品需符合瓶签,定时检查药品,防止药品过期需及时进行调整。(4)定时对各种急救药品进行检查,为保证功能良好齐全,需及时对物品及设备进行维护和补充,以便顺利进行抢救工作。(5)实行弹性排班制,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有效运转护理工作。如果患者多且工作量大时,需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补充和调整,可使得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有序运转得到保证,护理纠纷的发生得到避免。(6)护士长对风险的监控进行加强。在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强化的同时,还需要对关键质量进行加强,监控每一个环节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每天对患者治疗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病房各项措施是否安全、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等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护理人员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风险需立即处理。

  1.3评价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给药错误及坠床等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采用r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生的风险事故分别为15例和3例,发生率分别为10.56%和2.11%,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观察组高,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几年肾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病情重、病情长等是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经常伴有其他疾病,因此使得护理工作难度得到进一步加大,安全事件也容易发生,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3]。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措施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掌握,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便相应的护理目标及计划得以制定,可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风险管理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合理评估患者的潜在风险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4]。相关人员需要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加强,护理人员提高整体素质,对用药及病房环境方面的管理进行加强。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在对肾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护患关系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医疗风险得到降低。

  参考文献

  [1]姜静.浅谈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防护影响的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xx,9(10):413-414.

  [2]孙娜,孙萍萍,刘乐娥.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保健营养旬刊,20xx,24(5):116-117.

  [3]高广丰.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探讨[J].*保健营养旬刊,20xx,24(5):2661,2212.

  [4]李小梅,温梅花,李劲高,等.在肾内科新护士管理中培育护理风险管理能力[J].现代医院,20xx,15(9):119-120.

内科护理论文9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显着上升,对临床护理和治疗的需求过度到多样化。临床以往的护理模式主要是_围绕医嘱以及工作任务展开,将患者的治疗分化,失去连续性,不利于护患之间的交流,患者本身所需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且被动的工作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临床护理与治疗密切相关,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可有效保证后期治疗效果、医疗安全以及质量。目前,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实施,大量研究对其在临床各科室的应用价值进行报道,但极少研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价。为此本文以消化内科S6例患者为对象,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对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xx年1月?20xx年1月消化内科收人治疗的6S例消化内科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划分为干预组(优质护理,33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18?65岁,*均(32_8±5.7)岁;人院时间在3d?31d,*均(13.5士7.3)山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肝硬化6例、消化性溃疡19例。干预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18?65岁,*均(31.7土4.6)岁;人院时间在3d?28d,*均(12.7_±6.2)d;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2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肝硬化4例、消化性溃疡21例,两组患者在上述资料上P>0.05,无显着性差异,高度可比。

  1.2护理方式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常规例行心理护理;②常规病房巡视,观察病情变化;③检测疾病相关指标,如心电图,胸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

  1.2.2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将患者的一切资料均用一个信封装好,信封上面打印关于患者病症的相关优质护理服务内容。①心理护理:为患者创建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交谈时注意语言的轻细。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多进行关心和鼓励,做好心理干预,让患者信任和理解护理人员,增加患者熟悉度,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认真详细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对治疗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细致人微;稳定患者的情绪,让其保持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②饮食护理:纠正患者不良饮食*惯,根据患者病情完成流质?半流质?普通食物的过渡。帮助患者养成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主要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的*惯;避免食用对消化系统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如:生冷、难消化、辛辣等会加重患者消化系统负担及病情的食物。同时指导患者注意钾、钙、蛋白质的补充。③健康教育:详细、耐心地告知患者疾病的形成、发生、转归及相关注意事项,让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了解相关症状及并发症。同时必须让患者知道治疗和护理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在治疗及出院后都能保持良好的依从性,按医嘱服用、存辱药物。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分别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两组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同一样本,进行三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数据录人EXCELC10版本)进行校正分析,导出数据采用spssl3.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检验分析时计量录人方式为"x±s",以t进行检验;计数录人方式为频数,以X2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为统计学具有显着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分析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30例,对护理满意3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4例,对护理满意27例,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消化内科是临床三级学科,主要研究消化系统器官(食管、肝、大小肠、胆、胰腺等)相关疾病,复杂繁多的疾病类型涉及到广泛的医学知识,从而的对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掌握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几年,患者对治疗要求的不断增加,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态度的需求不断上升,若护士未能采用专业、熟练的护理基础知识及技术完成工作,极易导致失误的发生,最终引发纠纷。

  优质护理即是围绕患者展开,以满足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为原则展开临床工作,其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应用中具有显着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保证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可辅助缩短治疗时间,间接降低住院花费,节约医疗资源。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的实施针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后让其参与临床工作。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可逐个击破缓解不良情绪;加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病情充分了解,有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稳定患者心绪;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根据病情采用质和量的饮食干预,对患者进食的食物严格限定,制定符合疾病特点的饮食,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对护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w。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中具有较髙的临床价值,可进行推广应用。


护理论文菁选(扩展2)

——护理论文范文

护理论文范文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护理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护理论文范文1

  摘要:分析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川区妇幼保健站20xx年3月~20xx年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与SDS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应用中,可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宫外孕;护理;人文关怀;效果

  宫外孕是指孕卵着床并生长于宫腔外部,统称异位妊娠,由于着床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等,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1]。一旦出现流产或输卵管破裂,则可导致腹腔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很多患者在被确诊为宫外孕时,会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和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和压力进行及时有效的缓解对宫外孕治疗至关重要[2]。人文关怀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不仅满足物质上的需求,更多的是对精神层面的关注。本研究将人文关怀应用于宫外孕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xx年3月~20xx年2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年龄24~39岁,*均年龄(28.97±4.35)岁;停经时间32~78d;未婚9例,已婚26例。观察组33例,年龄23~40岁,*均年龄(29.10±4.61)岁;停经时间30~76d;未婚6例,已婚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以及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血压、脉搏的定时监测,以及基础卫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具体如下:

  ①治疗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可根据患者喜好对病房的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播放一些轻快、积极的音乐,放置杂志和书籍等,从细节出发,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同时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及病症,为各项治疗做准备措施,并针对性的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相关治疗措施,明确积极治疗的意义,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②治疗中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保护患者的隐私,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避免言语不当给患者带来刺激,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患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

  ③治疗后护理。使患者了解治疗后的身体养护措施,注意经期卫生,预防生殖器炎症感染,指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背思想包袱,适当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和运动锻炼,定期妇科检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进行评估,两者均采以症状发生的频度为主要评定内容,其判定标准以50为分界值,50~59轻度焦虑(抑郁),60~69中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重度焦虑(抑郁)[3]。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

  SAS与SDA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以93.94%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P<0.05).

  3讨论

  宫外孕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妇科女性疾病,它病情复杂,进展较快且发病突然,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将会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4]。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患者并不十分了解宫外孕,因此在治疗时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5]。人文关怀是从患者的心理与精神层面出发,积极给予关注与关怀,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将人文关怀应用到宫外孕患者护理工作中,通过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认识治疗的有效性,主动配合治疗,在治疗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治疗能顺利进行,并在治疗后让患者注意身体养护和疾病预防,讲解需要预防的措施,在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护理的意义和价值[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实施,可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增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的服务品质仍需不断提升,才能够为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的持续升高提供保障。综上所述,宫外孕护理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论文范文2

  摘要:目的:对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采取循证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抽选*两年在本院进行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病患(100例)进行分析,主要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循证护理组各为50例,在其中,护理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采取循证护理,研究病患的止血成功情况、住院时间和再出血情况、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病患的止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比护理干预组高,住院时间也比护理干预组短,再出血率比护理干预组低,p值比0.05分低。结论:对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采取循证护理,可提高病患的止血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再出血率,减少住院时间,效果良好。

  关键词: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循证护理;护理干预;效果

  在临床中,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患多见并发症,不仅发病急,而且还会导致病患大量出血和呕血等,诱发出血性的休克和肝性脑病发生,甚至还可能致使病患死亡[1]。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对100例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进行分析,探索不同护理对病患治疗效果的影响。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两年在本院进行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病患(100例)进行分析,主要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循证护理组各为50例,经胃镜和ct诊断均确诊,在其中,护理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是31:19,具体的年龄段在35-70岁之间,中位值(52.5±1.3)岁,33例未肝炎伴肝硬化病患,10例未酒精性的肝硬化病患,7例是PBC病患,循证护理组采取循证护理,男性与女性的例数分别是30:20,具体的年龄段在34-69岁之间,中位值(51.5±1.1)岁,30例肝炎伴肝硬化病患,12例酒精性的肝硬化病患,8例是PBC病患,护理干预组和循证护理组资料对比的差异较小。

  1.2方法。

  护理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具体是观察病患体征情况以及出血情况,指导病患用药方法及剂量,并教导常规物理止血法,当病患出现大出血情况则立即上报医疗人员协助处理,接下来对病患开展常规心理护理,改善病患负面情绪[2]。循证护理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是:

  ①循证观察。在病患刚刚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病患的身体情况,记录其临床表现,如恶心反胃等,当病患发生呕血以及黑便等情况时,则应该考虑病患有少量出血的可能。

  ②预设询证问题。在为病患进行止血治疗中,护理人员应该监测病患的血压脉搏情况、尿量情况等,预设询证问题,接下来进行准备。

  ③循证护理方法。对于预设存在休克问题的病患,护理人员应该提前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准备,接下来准备好急救设备,如吸痰和氧气等。对于预设存在心理问题的病患,护理人员应该强化对其的沟通护理和心理疏导工作,针对病患的问题及时解答,鼓励病患家属给予病患支持和关怀,增加病患对治疗的信心。对于存在频繁呃逆病患,护理人员能够指导其进行深呼吸,或者对合谷穴或者内关穴进行按压等。

  ④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病患的健康教育工作,为病患讲述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处理治疗方法等,缓解病患的不安心理,接下来指导其正确呕吐、咳嗽以及排便方法,对于便秘病患应该指导其必要时能够适量饮用乳果糖导泻和预防肝性脑病。

  1.3主要观察指标。

  研究病患的止血成功情况、住院时间和再出血情况、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其中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主要应用自制的问卷表进行调查,选项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相关研究系统对本文的结果数值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x±s)来进行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来进行表示,P值小于0.05,代表结果数据之间的对比有差异[3]。

  2结果

  2.1病患止血成功情况、住院时间和再出血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组病患中有32例成功止血,住院时间是(8.7±1.5)天,有12例病患出现再出血情况,而循证护理组病患中有43例成功止血,住院时间是(5.7±1.3)天,有5例病患出现再出血情况,循证护理组病患的止血成功率比护理干预组高,住院时间也比护理干预组短,再出血率比护理干预组低,对比明显。

  2.2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组病患中有20例对护理评价为非常满意,13例评价为满意,17例评价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是66%,循证护理组病患中有34例对护理评价为非常满意,15例评价为满意,1例评价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是98%,循证护理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比护理干预组高。

  3结论

  肝硬化疾病属于慢性的、进行性的肝脏疾病,也为弥漫性的肝损害,从病理组织学角度上看,肝硬化主要是因为病患大量肝细胞出现坏死,部分残存的肝细胞发生结节性的再生,而结缔组织出现增殖情况,致使肝小叶结构遭到破坏,假小叶逐渐形成,肝脏发硬变形,从而最终形成肝硬化。肝硬化病患常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这不仅给病患造成较大心理压力,还会影响病患治疗效果。循证护理是临床新兴的护理方式,其通过病患入院后观察其生命体征、临床表现等,预判病患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在发现病患出血呕血等症状时上报医疗人员接下来及时根据情况进行预处理,降低消化道出血给病患带来的影响。之后在病患进行止血治疗中根据病患病情预判治疗情况和病患心理情况等,最后采用健康指导,改善病患对疾病的认知,缓解负面情绪。经本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循证护理组病患护理后有43例成功止血,住院时间是(5.7±1.3)天,有5例病患出现再出血情况,这些数据均比行护理干预的病患好,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干预组病患总满意度是66%,循证护理组病患总满意度是98%,提示循证护理也可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综上所述,对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患采取循证护理,可提高病患的止血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再出血率,减少住院时间,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殷霞.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26):256-257.

  [2]苏旻,雷波.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09(25):235-236.

  [3]王立娜.整体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6(04):97-98.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8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1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则实施品管圈护理,以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综合考核成绩以及卡片病历书写错误率等为标准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评析。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高达95.1%,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卡片与病历书写错误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品管圈护理有助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品管圈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科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因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和手、足、口、臀部起疹,本病患儿通常会在一周内被治愈,而由少数重症患儿则会伴发脑膜炎、肺水肿与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2]。综合上述因素可知,本病的护理难度较大,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灌注的焦点。品管圈是*年来新兴的一种临床管理模式,其通过组建质量改善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探讨并解决,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拟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成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与监督下展开,遴选82例于20xx年10月~20xx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参照***制定的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研究获得患儿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等不宜纳入的患儿剔除。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范围在2~6岁,*均年龄(3.6±1.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用药、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则实施品管圈护理,具体步骤如下。①组建品管圈:选取本科15名全科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之后6~8人形成一圈,推举一名圈长,并由护理部的人员负责对品管圈的工作进行质控与监督。②选定主题:将本次研究的品管圈主题设定为“提高护理质量与家属满意度”,整个活动的持续时间为4个月,定期要开圈会,将问题收集并制定解决措施,使今后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③分析现状:本病的年龄多在5岁以下,不具备自理能力,甚至很难准确表达出自身的感受,因此治疗依从性多不高,而且儿童对医院环境多存在抵触情绪,很难较好地配合工作[4]。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会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据此确定今后护理工作方向。④具体实施:根据所分析的结果,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接下来展开实施,而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家属的沟通,让家属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操作的整个流程,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并汇总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1.3评定标准

  [5]①患儿家属满意度:指导患儿家属填写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得分超过85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5~85之间为满意,得分低于6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的统计纳入了非常满意与满意。②护理质量:参照本院护理部制定的相关考核标准,以百分制计算,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③护士综合考核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百分制计算,得分高低与成绩好差成正比。④卡片病历书写错误率:书写错误一次按4分计算,得分越高表示错误率越高。1.4统计学方法本次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其版本为Ver21.0,计量资料表达格式为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计数资料应用比率来表示,其对比检验方式为卡方检验,若是P<0.05其差异即为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估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高达95.1%,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2.2两组其他指标评估比较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卡片与病历书写错误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的传染性疾病,若不能有效控制则可能引起暴发流行,严重者还会出现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6]。患儿受限于年龄、认知水*,难以对自身的感受做出准确表达,对医院环境也存在本能的抵触情绪,因而使得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何提升护理质量,获得更高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一直是儿科临床研究的重点。品管圈护理是*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组建品管圈,有针对性地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进而使得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整个圈内的护理人员组织在一起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可有效促进他们的相互交流,提升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很好的团队精神[7~8]。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均明显更高,卡片与病历书写的错误率则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品管圈护理有助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丽娟,武振河,孟迎军.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应用效果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xx,16(48):275-276.

  [2]易兰香.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xx,7(3):283-284.

  [3]吕玲.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xx,16(10):211-214.

  [4]张敏.品管圈对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今日健康,20xx,15(1):222.

  [5]何万涛.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xx,35(11):1685-1686.

  [6]陈淑芬.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xx,15(3):129-130.

  [7]马兰兰.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xx,30(16):60-62.

  [8]黄会荣.持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xx,19(4):95-97.

护理论文范文3

  对护理学教学的研究

  摘要:如何培养新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已成为各医学院校探索的重点内容。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局限,致使许多护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进入临床护理工作却难以应对复杂的问题。因此,基础护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效率,创新思路,使护生具备精湛的技术之外,还具有人文关怀理念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护理学 基础护理 教学研究

  为适应现代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培养新型护士的需要,护理教学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对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护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使其成为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一、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是围绕书本内容,老师讲学生听。此种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互动。传统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高度依赖教师,知识信息的传递为单向灌输,缺乏课堂互动。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单一主体和信息源,照本宣科缺乏引导,容易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度低,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其评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内容单一。《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知识频繁更新的今天,仅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授,往往具有局限性,无法完全掌握临床工作中的新知识新方法,因此即便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也不能真正实现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手段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具有灵活性强,易于和学生交流的特点。但由于文字内容较为枯燥,缺乏图片、视频等,且内容量受限,无法全方位利用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对一些内容缺乏形象化的认识。

  二、基础护理教学方法探索

  临床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鉴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无法满足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根据讲授的内容设置案例,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促使他们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个案往往会包含多个疑难问题,而教师通常要进行一步步引导,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要求教师必须精选案例,设计最佳的讨论方案,并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对讨论问题的进程加以控制,有效调动学*气氛,最终概括、评价学生讨论的内容。

  在讲授新知识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案例导入,可激发学生学*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入课堂,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同时,案例教学法也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补充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

  (二)角色扮演法。在课堂上设置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并且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及需要。例如在讲静脉输液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患者以及家属等,自行编排情节模拟现实。一方面可以有效训练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患者的心理,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角色扮演法让每个学生分担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可增强其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并且寓教于乐,效果良好。

  (三)同伴教育法。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实践内容需要学生自行练*才能熟练掌握,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难以满足所有护生的学*需要。因此,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学*小组,教师选定各组中一部分同学进行详细的讲解、指导和纠错,使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再由他们负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课堂、课下练*,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伴教育法可以细化护理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和教学的能力,有利于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考核,进一步了解学生学*情况。

  (四)现代科技教学法。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如今的课堂已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与黑板的讲授模式,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多样教学手段的应用,将增加教学的形象性,消除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收到更良好的效果。如讲解鼻饲法时,利用动画和图片,可将插管的动作及深度有效生动的表现出来,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基础护理学仅凭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以教学的直观性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结

  随着生活水*的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单单局限于治疗疾病,还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效率。因此,护理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应变、沟通、协调能力等。《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其今后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探索,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久霞.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xx,7(31):146-147.

  [2] 孙茜.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导论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xx,11(8):269-270.

护理论文范文4

  【摘要】

  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神经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术后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大小。结果护理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20.00%(6/30)、100.00%(30/30),其中分别出现了颅内感染患者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其他感染症状患者2例,对照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40.00%(12/30)、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护理工作开展后,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症状,提升护理疗效。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应用效果

  术后感染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神经外科手术属于比较特殊的手术,手术部位比较特殊,因此一旦发生感染症状后,很容易引发其他不良症状[1],甚至对患者的后期康复、生命等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神经外科手术后,需要及时开展抗感染、消毒处理等工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xx年03月~20xx年10月的神经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0例。男37例,女23例,护理组年龄25.58~74.1岁,*均年龄(57.58±7)岁。对照组年龄25.61~574.3岁,*均年龄(57.63±7.02)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护理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方式,第一,持续质量改进管理[2]。成立小组,由护士长全权管理,小组成员选择本科室的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以往病例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进行查阅和认识,对术后引发的感染症状、感染部位、影响因素等及时加以认识。感染常发部位比如颅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症状,针对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提前做好预防改进工作。第二,管理措施。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工作开展时,有很多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并且做好管理工作。首先,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室空气质量低是引起手术感染率上升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影响因素[3],因此提升患者及其术后的卫生程度,降低排菌量非常必要。同时在手术开展的整个阶段,需要做好患者的卫生管理,降低排菌量,对于紧急手术患者,手术开展前需要快速对患者擦拭身体以及其他工作,提升患者的清洁程度。其次,**护理也非常关键。对于脑脊液漏患者,需要做好**护理和切口护理工作,采用常压引流方式,同时将引流袋装置在切口*面下方,避免引流袋回流而引起颅内感染等症状。加强对患者身体功能运动和指导[4]。再次,引流护理。

  脑室外引流过程中,需要对引流瓶的高度加以科学控制,避免脑脊液回流而引发感染症状,同时需要采用一次性的引流瓶和引流管,避免上下插入操作时,导致引流受阻,同时可以通过轻微的进行左右旋转来降低感染发生率。在具体引流操作时,采用挤压引流管方式来对组织碎块阻塞情况加以改善,避免引流管堵塞,从而引发颅内感染等不良反应症状[5]。最后,导管更换。对于紧急情况下的置管操作时,由于情况危急,因此消毒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此必须要在两天内及时更换导管,采用薄膜敷料将导管妥善固定,对于疑似污染病例能够及时加以更换处理,降低静脉药物刺激作用,避免引起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症状。同时也需要做好尿道管理,经常会出现一些细菌进入尿道的情况,可以利用胶带将导管有效固定到腹部位置,降低尿道感染发生率。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由于神经外科手术比较复杂,手术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容易引起脑脊液漏等情况,导致感染风险增大,因此整个手术开展前后必须要做好抗感染护理工作,给予持续引流处理,提升手术成功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20.00%(6/30)、100.00%(30/30),其中分别出现了颅内感染患者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其他感染症状患者2例,对照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40.00%(12/30)、83.33%(25/3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护理工作实施,能够针对神经外科手术后容易引发的感染症状开展对症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术后引流、导管**、手术环境、**等各个方面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操作,从而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发生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因此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护理工作开展后,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症状,提升护理疗效。

护理论文范文5

  1临床资料

  89例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11~87岁;右侧脓胸51例,左侧脓胸36例,全脓胸2例;单纯脓胸69例,伴有肺内病变20例;病程均>1年,抗结核药物治疗均>6个月;术后脓液结核菌培养阴性62例,阳性27例。

  2治疗方法

  2.1冲洗液的准备与温度冲洗前先做碘过敏试验,阴性方可使用。冲洗液为软袋生理盐水400ml+5%聚维酮碘液100ml,用药物加热器,使冲洗液温度达到35~37°,过冷或过热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胸腔反应。将准备好的溶液袋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关闭输液器上端的通气塞子,保持密闭,防止冲洗液滴完后空气进入胸腔,取下输液前端与穿刺针相连的滤过装置,保留前端黄色橡皮管,常规排气后待用。

  2.2冲洗方法与**选择患者全麻下经胸腔镜及剖胸行脓胸清除术,术后放置上下两根胸膜腔引流管,上管为20号引流管,放置在锁骨中线第2~3肋间,下端为30号引流管,放置在腋中线7~8肋间。上引流管的塑料接管直接与输液器前端的黄色橡皮管相连,下引流管接水封瓶,连接紧闭后即可冲洗,冲洗量1次250ml,1天2次,滴速由10~20滴/min逐渐至30~40滴/min,疗程10~20天,冲洗时用卵圆钳夹闭下端闭式引流管,滴入药物。开始时取低斜卧位,待冲洗液滴入后指导患者根据病灶的部位及脓胸的范围选择合适的**,使冲洗液与脓腔各面充分接触,2小时后取半卧位并打开下端闭式引流管,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咳痰,冲洗液经下胸腔引流管流出。

  2.3护理措施

  2.3.1心理护理结核性脓胸患者病程长,患者及家属心理与经济压力较大,对术后胸腔冲洗易产生焦虑及紧张心理,担心效果不佳,身体经受痛苦,经济上又加重负担,冲洗过程中因药物的刺激,患者出现胸闷及刺激性咳嗽,常不能坚持配合。因此,冲洗前对每例患者及家属说明胸腔冲洗的目的、方法、冲洗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2.3.2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①操作动作轻巧、熟练,防止因胸管的牵拉引起患者引流管口处的疼痛。②冲洗开始时因患者情绪紧张及药物刺激,出现呼吸浅快,应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变化,听双肺呼吸音,指导进行正确呼吸,滴速应由缓慢逐渐至30~40滴/min,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刺激性咳嗽,症状较轻时减慢滴速,出现呼吸困难、气促明显应立即停止冲洗,给予紧急处理。③每天常规使用抗生素静滴及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冲洗器具及胸管,严防二次感染的发生。④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通畅及密闭,防止扭曲折叠、滑脱,定时挤压胸管,防止脓液堵塞管道。⑤冲洗液边从引流管与周围皮肤之间漏出,应严格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填塞胸管与周围皮肤缝隙,并更换敷料。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外观和引流量,脓胸患者开始时引流液为黄白色脓性较浑浊,后逐渐转为清亮,如有出入量不相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相应处理。

  2.3.3呼吸功能训练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吹气球,进行深呼吸训练,促进肺充分膨胀,增加通气容量。

  2.3.4饮食护理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较长,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根据患者的口味与需要,制定食谱,合理调配饮食,保证营养供给。

  2.3.5结核药物的使用护理需继续口服抗痨药物的患者督促其按医嘱服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有无肝区疼痛、巩膜黄染及胃肠道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向患者说明自行停药及不规则服药导致的后果,取得患者配合。

  3结果

  冲洗14天后,胸腔引流液变清70例,仍有少量黄白色脓液17例,继续冲洗10天后脓性液转清,仍有脓性引流液2例。本组89例中,除2例有较大的脓腔外,脓腔闭合78例,脓腔缩小9例;术后未再使用抗痨化疗方案62例,仍继续服用抗痨药物27例;随访观察10~36个月,未见有复发病情。

  4讨论

  本组采用的胸腔冲洗方法优点:①胸腔冲洗时使用软袋冲洗液及关闭输液器上端的塞子,可有效杜绝空气进入胸腔;②冲洗液的加温处理,可减轻冲洗时患者的不良反应;③应用碘伏行胸腔冲洗时,可增加胸膜腔局部的杀菌力,有助于病情有效控制;④加强冲洗时的临床观察及对症处理,做好胸管的护理及患者的饮食用药指导,可提高疗效。

护理论文范文6

  【摘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技术水*,改变工作模式和思路,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不断的总结经验,从而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服务态度;沟通;体会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因此,提升护理质量势在必行,而且市场竞争也促使我们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去适应市场需求[1]。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和任务,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还护士给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满足患者之所需的主动护理服务。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中,从中我有如**会与大家起分享。

  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才能、爱心、责任、礼仪于一体的技术性服务职业[2]。护理服务理念反映了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理性认识,全新的服务理念能改变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在护理部的带领下,护士长多次组织科室护理成员召开会议认真学*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文件,会议精神以及我院护理部的活动实施方案,统一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不仅仅是做生活护理的错误认识。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每天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这一工作模式下,改变了重技术、轻基础,重医嘱、轻护理的工作现状,实施了新的整体护理模式[3]。改变了以往的功能制护理为责任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不仅从疾病的需要方面提供单纯的护理,还从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作为服务的模式进行疾病的治疗,把护理服务做到更优质化。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首先,要求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做到接待患者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巡视病房要有咨询声。我科以手术患者为主,更加需要温馨、体贴的关怀,经常的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修养,细节体现关爱,日常护理中护士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都是对患者的安慰,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务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基础护理是以护理学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开展满足疾病治疗、康复需要和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的护理。当我第一次听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及“零陪护护理”精神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无助、惆怅,还有更多的不理解与难以接受,但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护士长的带领学*下我开始从一开始的排斥到顺从到欣慰的接受。开始的排斥是:让我去给病人洗头、洗脚、倒尿做这些让我难以接受,顺从:这是工作,我不得不做。但慢慢做来让我欣慰的接受,因为我从中体会到生活护理的学问,从服务中得到病人的感谢和赞扬,体会到了职业的价值。端正为患者服务的态度,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向高年资的老师请教经验,在它们的指导下掌握洗头、洗脚、翻身、扣背等基础护理的技巧,从中也学到了如何通过生活护理去观察病情。其实,只要愿意去学,愿意去做,总能把事情做好。每每做来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让我充满自信与欣慰。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我们科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学****下发的三个文件,严格要求人人过关。通过组织学*,学*沟通技巧,达到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使沟通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始终。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自己,会微笑的向患者及家属打招呼,会偶尔和病人或家属开开小玩笑,在做各项基础护理时耐心的向患者讲解这么做对患者有什么好处,用自己的方式感染他们,让他们放松心情,相互之间得到更多的理解与互助。

  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责任制护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病人。从新病人的入院介绍、饮食指导、到住院期间的用药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再到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等等。通过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宣教,让病人住院有所收获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工作有效顺利进行得到满足。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宣教时,理论方面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沟通起来还是需要随机应变,病房里形形色色的病人家属都有,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不同,当病人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有所误解及不理解时,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换位思考一下,良好的态度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交流的成败。这也正是体现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体会与思考

  真正落实了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心中有患者,从护理评估到计划,实施能够始终围绕患者的需求。

  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责任护士每日上班后,就会主动向上一班护士了解所负责患者的情况,深入病房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参与医生查房,对所负责的患者治疗和护理掌握于心,及时主动为患者送上服务,病房里听到的抱怨声少了,更多的是患者对责任护士的感谢

  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护士给患者不仅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而且还把每一位患者的问题作为进一步学*的机会和动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自身专业水*。每一位护士都能通过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自身护理能力,锻炼了沟通技能,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患者的肯定。

  病房环境得到改善:由于责任护士不断巡视,随时整理床单元。有效督导陪护人员,使得病房更加整洁、舒适、有序、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修养环境。

  患者满意度提高:责任护士分床到护,责任分工明确,与患者接触更加紧密,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们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和自身素质修养,也得到患者的好评,但同时我们还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用心将工作做更好,不断完善,深化优质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

护理论文范文7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下面是中医儿科护理论文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1适时更新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根据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本课程学*的目的和要求、学时安排和具体情况,对教学大纲进行了更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整合、增减等处理:

  (1)目前使用的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医儿科学》,该教材由汪受传、虞坚尔主编。教材具用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适合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

  (2)一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必讲内容,如肺炎喘嗽、哮喘病、泄泻病等。安排学生自学临床少见病、罕见病如寄生虫病、胎怯病、硬肿症。

  (3)个别疾病虽然常见,但与其他疾病相似或学生较易理解,如咳嗽病、奶麻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学*。

  (4)部分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内容和疾病,如腹泻病涉及的小儿液体疗法、小儿惊风等作为教学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5)“多发性抽搐症”这一节多年来在儿科及针灸学均有讲授,为了避免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节省教学时数,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将此节定为自学内容。通过精简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减少重复,进一步拓宽了医学生的专业培养口径。

  2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新世纪对医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具备广泛的专业技能、扎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自学、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及较广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创新意识。为此,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特点,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1)自主学*:对于教材中要求熟悉和了解的部分章节如便秘病、鹅口疮等以此种方式要求学生自学,教师采取答疑、总结等方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

  2)小组讨论。分两种情况进行。(1)对学生不分专业的给予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如“你如何理解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儿科有何特点?”、“对小儿推拿疗法有何认识?”。(2)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如第七章肝系疾病的第三节癫痫,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可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并解答:①本病除与晕厥、癔病性发作鉴别外,还可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其鉴别要点有哪些?②本病治疗上有哪些单方验方?而对于针推专业学生可提出以下问题:①癫痫发作期和缓解期取穴有何异同?②《千金药方》中的“十三鬼穴”为哪些穴位?

  3)病例分析。教师结合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予学生典型病例,各小组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如肺炎喘嗽和咳嗽病通过实际病例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疾病诊治的理解和区分。

  4)情景模拟。借助大学实训室、模拟人系统,模拟儿科常见急症如高热惊厥、哮喘持续状态等,检验学生对急重症处理的能力。

  3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中医儿科学作为临床主干课程建立了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度,在学生科室轮转学*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配备1~2名临床教师,对学生技能、临床思维和职业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强化。同时,聘请老中医工作室成员担任“中医学专业优秀本科生个性化培养计划”临床导师,并在基础学*阶段就予介入。学生经实训考核后,进入临床实*阶段。实*教学中采取:入科告知—实际讲解—学生侍诊或独立操作—出科考试的程序模式。通过实*,带教老师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并利用教学录像、典型病例讨论等方法强化和锻炼学生的临床能力,使学生在采集病史、查体、书写病历、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及独立分析处理病人等方面得到提高。

  4建立网络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通中医儿科学网络课程,提供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实验指导、练*自测、参考文献、外文资料及现场教学录象等,开辟了中医儿科学的专门网页,补充和丰富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定期予以更新。

  (1)将相关教学资料上网公布,如教案、教学幻灯片、网络课件、参考文献等,以供学生自学或深入学*。

  (2)编写了中医儿科学相关病证的思考题和病案分析题,供学生讨论、练*,提高其辨证思维能力和对中医儿科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

  (3)公布部分教授上课、查房、讲座的录像,以供学生观摩学*。开设教师E-mail与学生交流,加大互动力度,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进行解答,并反馈回课堂教学作为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网络沟通,使教学变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学*中的难点,成为课堂问题教学的内容,使教学水*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提高。

  5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采用理论课考核形式和临床实践成绩评定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理论考试除在期末考试中采用闭卷考试、机考等形式外,还加强了中医儿科实*中的临床操作、诊疗技能、论文撰写等考试改革,注意考察学生解决临床基本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体现课程系统整合后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特点。临床实践成绩评定分为岗位准入、职业态度考核、出科考试、毕业考试等几部分,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技能实践部分标准为蓝本,既考察学生的操作熟练度,也注重考察对操作意义的理解,并使用模拟人进行实际的单人考试,保证公*公正。总之,“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必须由学生配合,其结果也主要由学生来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基本技能反映了“教”的质量。我们希望通过对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改革能够打破教师和学生既往对自身定位的桎梏。学*是学生的责任,学生对自己的学*规划负责,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和扶持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自主的学*者和探究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传递者,而是学生学*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的方向,从旁辅助、引导。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结合临床病例将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资源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护理论文范文8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泌尿科患者的病情影响,并研究护理对于泌尿科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xx年1月~6月的泌尿科患者70例进行分析,对于这些泌尿科患者在进行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对于这些泌尿科患者的影响,并且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通过对于这些泌尿科患者的诊断和进行对应的护理,所有的患者的病情都有明显的好转,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发症。通过对于护理干预的调查报告显示,51例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极为满意,15例患者表示对护理效果较为满意,3例患者认为护理效果一般,2例患者认为护理效果不理想。结论 对于泌尿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显著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泌尿科;护理干预;影响

  泌尿科疾病与其他的疾病有所不同,其临床特点与其他的疾病也有显著的差异,要想做好泌尿科患者护理工作,必须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交流,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除了日常工作中的护理工作以外,还要针对于每位患者的特殊病情制定出一套适合患者特殊的护理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身体得到良好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患者70例,其中男44例,女26例,年龄22~60,*均年龄43岁,在所有的病例中有泌尿系结石25例,泌尿系统感染18例,前列腺炎5例,泌尿系统感染22例。对于以上的泌尿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进行结果统计。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指的是对于泌尿科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时的病情发展状况进行定期观察、记录,对于患者的各种体征进行定时的检查并且做相应的记录。对于入院治疗的泌尿疾病患者,要注意记录患者是否存在排尿困难、尿流中断以及排尿等待等现象,记录下疼痛的时间以及疼痛发生的位置,疼痛发生的频率,并且要把记录单交给患者的主治医师。对于患者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护理人员要记录下尿失禁的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率。当泌尿疾病患者出现血尿时,护理人员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记录,记录患者血尿的颜色、是否有血块存在以及患者是否全程都是血尿。

  需要说明,常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并且观察患者24h的尿量变化。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对于患者的导尿管以及造瘘管进行观察,并且给以详细的记录,保证患者的导尿管自己造瘘管十分通畅,因此,在进行常规护理时要十分谨慎细心。

  1.2.2多尿期护理 当患者进入多尿期的时候,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尿量以及患者的血压情况,量出为入。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尿道管的滴数进行记录,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对补液管的滴数进行详细的记录,使两者达到*衡,使患者能够及时的排出体内的毒素。在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护理人员要根据相关指标进行补液,此时护理人员要控制补液的量防止患者出现肺水肿以及心衰的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在患者的多尿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尿常规、电解质以及尿比重等相关的指标。每天定期监测患者电解质的相关指标,以便在出现异常时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者进行补充。如果患者在多尿期时,患者的尿量没有达到峰值,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于患者的血压以及尿量进行相关检查。如果患者的血压低且尿量少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多巴胺静脉滴注,以便维持患者保持正常的血压,通过改善患者的血压来使患者的尿量增加,达到正常的尿量水*。

  1.2.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对于进行手术后的泌尿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谋求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护理人员要定期对于泌尿患者的尿道进行消毒棉球擦洗,保持尿道的清洁,防止出现术后感染的状况,护理人员还要保持医疗器械的安全畅通性,包括保证患者使用的各种医疗导管的安全性,牢固性,避免导管因为各种因素出现掉落、弯曲的现象,确保导管的引流畅通性。护理人员要定期更换导管,一般的更换周期为2w,在更换导管时要保证导管清洁,无污染。在进行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要按照规定记录患者的尿量、尿液的颜色等,做到密切观察,如若出现尿液混浊、出血、结晶的现象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

  1.2.4腹膜护理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后需要以排气的方式排出肠道内的积气和预防出现腹胀,在护理的过程中,许多患者出现了持续的腹胀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形,护理人员通过帮助患者进行下地活动来改善腹胀的情况。此时要对患者进行肛管排气或者肠胃减压手段来缓解患者持续腹胀的情况,在进行相关的排气之后,定时给予患者喂食半流食,并且注意常规补液,在此过程要严密监视患者的病情发展,时刻做好病情记录。

  1.2.5出院健康指导 在泌尿科患者出院时,要积极对于患者进行有关方面的健康指导,虽然患者经过医生的治疗病情大大好转或者已经康复,但是仍然不排除由于饮食或者其他行为不当引起患者疾病反弹或者旧病复发。所以,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要对于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并且告知患者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患者要按期回医院进行复诊,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2 结果

  通过对于所选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所选患者的病情都有明显的好转,所有比例都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于护理干预的调查报告显示,51例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极为满意,15例患者表示对护理效果较为满意,3例患者认为护理效果一般,2例患者认为护理效果不理想。

  3 小结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效果的要求逐步升高,人们由于饮食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泌尿疾病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泌尿科室是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住院人数较多。通过护理干预对于泌尿科患者康复的影响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护理干预能够对于泌尿科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缩短治疗时间,并且能够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几率[1-3]。

  参考文献:

  [1]彭林辉,霍枫,詹世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J].腹部外科,20xx,(06):1003-5591

  [2]壬颖,李秀云,汪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的运作与成效护理研究[J].护理学报,20xx,(12):39-41.

  [3]罗玉红,刘沛珍,柯志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学报,20xx,(08):58-61.

  何俊华.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xx,(05):124-125.

护理论文范文9

  原有的功能制护理已成为制约精神科护理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该院通过系统学****的相关文件并对医院的现况进行总体评估后,从201年3月选取一个病区进行试点,随后在医院7个病区全面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经过24个月的实践,取得了满意成效。该文以该院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实践为例,阐述具体做法和成效。

  1实施步骤

  1.1评估并纳入医院发展规划

  对各科室的现况从科室布局、功能任务、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开展计划、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培训内容、推进时间表、线路图,并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召开动员会,全面学*“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并将此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优质护理服务列为医院总体发展规划中。

  1.2科学设置护理岗位

  梳理全院护理岗位名录,编制各岗位说明书,彻底改革护理排班方式和责任分工方式,科学设置护士分层。

  1.3合理设置护士数量

  为解决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中人员紧缺问题,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按照实际开放床位数与护士1∶0.4的配置要求,20xx年新聘护理人员75名,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1.4加强护士培训学*

  通过小组讨论、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等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总体要求,对不同的护士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

  1.5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从岗位说明书中提取岗位评价要素,根据不同的评价要素对岗位价值的贡献差异,赋予适当的权重系数来体现差异。

  2方法

  2.1编制各岗位说明书

  根据岗位特点,标识岗位名称、岗位定员、所在部门、晋级方向、每位护理人员*均负责病人数不超过8人:特级4~6(上限)/人/d、一级6~8(上限)/人/d、二级8~10(上限)/人/d、三级10~12(上限)/人/d,任职资格(从教育水*、履职要求、专业、知识、护理技能、素质要求等维度确定)、工作标准、岗位职责。

  2.1.1实施过程通过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岗位职责,制定详细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各班岗位说明书。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总的理论框架,在全院护士中广泛宣传、培训学*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在全院护士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一个临床科室为试点。对132名护理人员按照层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级别划分,依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结合护理队伍实际,设N0~N4五个层级,使护士的能力与层级相匹配。

  2.1.2排班形式实行“我的患者我主管”的整体责任制大包干,落实责任护士8h在岗,24h负责制,夜班及周六日白班均有3人在岗,其中主班1人、责护2人;其余时间段有11人参与倒夜班,4人(包括副护士长)参与责任护士组,1人上主班,1人上治疗班,1人上卫生班,在能级对应的条件下两个月调换岗位1次。每天病区除1名治疗班护士和1名卫生班护理员外,其余均参加临床工作,分为2个责任小组,每组设1名组长,1~2名组员,根据实际情况周六日增加半天协助班,责任护士分管床位相对固定,护士长根据护士管床数及分管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床位微调或增加班次。责任护士从病情观察、风险评估、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的全程照护,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着提高;医生对护士的工作给予极大的肯定,医护沟通更加畅通、有效,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责任组长不仅履行责任护士职责,还负责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还要承担组内协调指导、质量督察等职责,充分体现了能级对应和多劳多得的原则,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价值得到体现。

  2.1.3岗位分工周1~周5有8人在岗(包括护士长),主班负责病区的整体工作协调安排,负责病人及物品的交接、开门、接电话等日常性事务的处理;责1,责2,责3,责4重点负责分管病人的一切治疗性工作、以及饮食、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跟随医师查房等,其中责1负责特级护理病人和接待新入院患者;责2、责3、责4按病房分开,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同时,轮流协助主班完成中午及17:30~19:00之间的病房巡视工作。每周五下午进行护理风险周评估,每周二四晨交班后要求各责护介绍分管患者风险评估的重点防范措施,然后由护士长进行补充、强化。同时,责任护士、护士长参与医生的晨间查房,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全面掌握病人情况,更是为护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有效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详实了解,节省了跟班时间,避免了片面掌握科室情况。增强护士责任感,同时方便衰退的精神病人记忆,提高了护患之间的熟悉度和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让患者有需要时能及时与责任护士沟通.并结合专科特色,以病人需求为向导,推出互助讨论会、团体治疗、放松训练、健康教育小讲课等创新服务,不断完善康复计划,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的专业指导与照护。

  2.2科学设置护士分层

  对临床一线在编和合同制护士按学历水*、职称、工作经验、工龄、专业技术水*和能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岗位特点、能力要求,结合职称分为5层:N0新护士、N1护士(低年资护士2~5年)、N2护士(高年资护师6~10年,本科生大于3年)、N3护士(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N4护士1护理专家或专科护士)。依据岗位和能级对应的原则分为责任护士、配药护士、主班护士、护士长。

  2.3完善培训层次和内容

  护士培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对护士实行分级培训.

  新护士以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为主,以提高护士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低年资护士以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院内培训为主,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其能尽快胜任专科护理工作,并逐步培养成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高年资护士以专科培训和参加***、省市级举办的培训为主,每年选送2~3名护理骨干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国内外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以指导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工作和本科室急、危、疑难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促进护理队伍的健康发展,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4绩效指标体系的设置

  依据表1,护士绩效考核的计算进行物化与非物化利益进行分配,以二个助推机制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积极性。

  3取得的成效

  该院通过实行8h责任制,24h负责制的无缝隙整体护理,患者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段均能找到自己的责任护士。与之前护士工作不同的是,现在的护士工作前置,跟随医生共同查房,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的整体评估,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用药效果、检查及阳性指标、重点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合并躯体疾患、心理、情绪变化等均清晰掌握,为医生的诊疗提供动态的、较完善的护理资料。

  通过对自杀、外走、噎食、暴力、跌倒等风险评估,进行分类管理和风险预判,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使护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患者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打破了原有的医患、护患两条*行线的轨道,重建了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医生、护士共同讨论治疗护理方案,医护共同查房、病例讨论,责任护士可就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向医生及时请教或自查资料,提高了责任护士的业务水*和主动学*的兴趣。

  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每周一次的周大交班会上,责任护士将分管患者的详细情况(包括病情变化、治疗效果、身心状态、饮食等各方面的资料)及时提供给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生及其他护士,医生针对患者的个体化病情特点制定治疗护理方案。通过每日晨会、周大交班,医、护、患的沟通、配合更加默契、有效。

  通过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家属更多地了解了精神疾病的预防、复发先兆及应对措施、治疗的意义、如何进行家庭康复、如何寻求帮助等知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4结语

  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不仅夯实了基础护理工作,改进和完善了护理工作流程,丰富了护理内涵建设,更为患者提供了从入院、住院、出院及院外随访的无缝隙整体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变了以前护理工作中忙而乱的现象,基础护理落实到位,责护从饮食护理到排泄护理面面俱到,护理风险明显降低。

护理论文范文10

  摘要目的:观察医院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持续改进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所有复用医疗器械列入本次研究,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作持续清洗质量改进。改进环节主要包含清洗人员培训、规范清洗操作和加强质量控制三方面,实行每日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器械清洁状况,并与20xx年1月至6月抽查结果对比,以目测和带光源放大镜法评估各时间段内复用器械清洗效果。结果:抽查结果显示20xx下半年污渍、水垢和锈斑发生率分别为3.09%、1.06%、1.70%,显著低于上半年4.88%、2.28%、4.01%(P<0.05)。结论:对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操作人员、过程和质量监管的持续改进,可有效提升清洗质量,对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医用器械清洁消毒原则中推荐指出,在消毒灭菌之前必须经过清洗干燥的程序[1]。清洗是指除去医疗器械上的血液、组织、蛋白质等污染物的过程[2]。随着现代医疗器械的复杂与精细程度日益增加,清洗过程难度逐渐加大,也对清洗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口腔科所含医疗设备众多、价格昂贵,且大多为复用器械,清洗不当会影响随后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而造成交叉感染[3]。而口腔科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在于检查过程中不仅会沾上患者的唾液、血液等体液,还极易沾染口腔内的各种细菌,对清洗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清洗质量,提升器械清洗质量水*,我院于20xx年下半年对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进行一系列管理措施、方法的改进,检测清洗质量并与上半年对比,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将我院口腔科所有复用医疗器械列入本次研究,包括弯盘、拔牙钳、持针钳、止血钳、线剪、骨挫,水门汀充填器,根管充填器械等,于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做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改进。其中全效多酶清洗液产自德国,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产自德国瑞典。

  1.2方法

  主要从清洗人员、操作过程和监管力度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如下:1.2.1清洗人员培训清洗过程需由专职护士完成,上岗前进行统一培训。首先需学*国家相关清洗消毒标准,认识医疗器械清洗过程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的辨认与了解,熟知器械名称、构造与用途,并告知器械的重点污染物与清洗部位,有针对性的提高专业知识;最后根据厂家提供的器械知识对其进行拆卸、分类、规范清洗流程的培训,并及时对培训者作现代清洗技术、标准和理念的宣传更新。

  1.2.2规范清洗操作清洗过程通常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两种方式。清洗流程为:预清洗、浸泡、酶洗、漂洗。简单器械可直接按程序手工清洗或机械清洗,复杂器械需首先拆卸至最小器件,器械关节关节打开至90°,使用软化水冲洗掉肉眼可见污染物,置于1∶200多酶稀释液中浸泡5~10min,水温保持30~40℃,以专用清洁刷于酶洗液中刷洗,然后放入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

  1.2.3加强质量控制清洗组内设置组长,并在科室中设置质检员岗位。组长负责每日清洗质量的监督,对清洗情况做日常记录与反馈,对清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组员改正。质检员对口腔科器械清洗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评估清洗质量并与组长讨论做进一步技术改进。

  1.3评估指标

  口腔科内所有复用器械中随机抽取进行清洗质量评估。采用目测法和带光源放大镜观察法,观察器械表面及关节、轴节处有污渍、水垢、锈斑的发生情况,计算各自所占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数据包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4年口腔科复用器械清洗效果20xx下半年抽查检测中污渍、水垢和锈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20xx上半年(P<0.05)。

  3讨论

  医疗器械使用后的清洗是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与灭菌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经过彻底的清洗,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消毒灭菌效果。残留在器械上的任何污染物都会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妨碍灭菌因子与污染物的直接接触,降低杀菌剂的活性[4],因此清洗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过程的成败。国家***于20xx年颁布了《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的行业标准》以控制医院清洗消毒质量[5],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口腔是人体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最多的部位[6],诊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转移至医疗器械上,口腔复用器械若清洗不彻底便会大大增加患者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严重者甚至可导致乙肝、艾滋病的传播。而口腔医疗器械通常构造精细、形态复杂,增加了清洗的难度,若一次清洗不到位,污染物长时间附着于器械上,再次清洗难度更大,还可能腐蚀器械表面,减少使用寿命,因此需实施严格管理,提高清洗质量。目前口腔复用器械清洗主要问题为人员不专业、清洗过程不规范,导致质量管理和提升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口腔科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本研究于20xx年下半年开始采取以培训专业清洗人员、规范清洗操作和加强质量监管为主的措施,尝试改进清洗质量,并通过抽查了解整体效果与清洗合格率。在众多检测医疗器械清洁程度的方法中,目测和带光源放大镜观察法为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其简单、快速、便捷的特点使实际应用十分广泛,以目测配合带光源放大镜检测,可更仔细地观察关节、齿牙等目测法检测困难处,使抽查结果更加可靠,因此本研究中采用该检测方法作为判断手段。研究结果显示,与上半年的抽查结果相比,下半年的污渍、水垢和锈斑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表明经专业培训和过程的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清洗质量明显提升。此前有研究表明[7],在清洗之前加入多酶液浸泡的环节,可有效提升清洗效果,也从侧面证实了本文结果。总之,在日常工作中从人员专业化、过程规范化和质量控制日常化三方面对口腔科医疗器械的清洗做持续改进,可显著提升清洗合格率,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实现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有效提升,为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可萍,崔志丹,白雪玲,等.标准操作程序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xx,31(11):1259-1260.

  [2]刘晓红,唐文慧,张春玲,等.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7(9):38-39.

  [3]殷秀娟,肖丽妹,沈玉琴,等.口腔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xx,26(2):125-126.

  [4]李桃.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8(14):59-61.

  [5]曹军*,马毅,李霞,等.综合医院消毒供应科卫生安全隐患及监管对策[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xx,07(6):582-583.

  [6]周桂琴,谢少清,徐瑞芸,等.不同检测方法在潜在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xx,29(35):4435-4436.

  [7]王*,杨淑霞,薛淑英,等.手术室重复使用器械清洗质量的改进措施及效果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xx,33(12):92-93.

护理论文范文11

  目的

  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用品、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发症作具体论述。 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80%),2例患者出现由于关闭位置不正引起的残余分流(6.7%);4例患者出现红细胞破坏现象(13.3%)。

  结论 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康复存在重要意义,但要注意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外科

  引言

  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置入输送器,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送至房间隔缺损处,达到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目的。Ⅱ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30>5 mm。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用品、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发症作具体论述。

  1.2 方法

  用物准备: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物品1套。AMPiatzer封堵器,输送器由内心和外鞘组成,鞘管外径8~12F。直径0.035英寸、长260um加硬导丝1根。直径0.035英寸、长150 cm导丝l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食管探头。作好术前准备和指导,术中经6F端孔管置人长260 cm的置换导丝,将先端置于左上肺静脉,沿该导丝送测量球囊导管至左房间隔缺损处,以稀释造影剂充盈球囊,需在食管超声监测下调整球囊大小,确定此时球囊内的造影剂总量后完全回抽造影剂,将球囊导管撤至体外。术后注意残余分流与关闭器位置不正引起的并发症的护理。

  二、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80%),2例患者出现由于关闭位置不正引起的残余分流(6.7%);4例患者出现红细胞破坏现象(13.3%)。

  三、讨论

  3.1术前护理

  重度心力衰竭、夹层动脉瘤、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前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患者多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心慌、气短或呼吸困难者协助取半坐位并吸氧。给予高蛋白、高能量、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心衰、水肿患者予以低盐饮食[1]。作好术前准备和指导:术前戒烟、戒酒2周以上。冠脉搭桥患者术前一周停用抗凝药;服洋地黄类药者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停药。指导患者练*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高半坐卧位等,体验拍背的感受。指导患者术前禁食、沐浴、更衣。测量身高及体重;备好胸片、胸腔引流瓶及术中用药。清洁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及首饰,遵医嘱给术前用药。

  3.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加强心理护理,取得合作。对全麻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术中做好食管超声的护理,协助病人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做好必要的抢救准备,包括药品及器械。与外科手术室保持联系,以便发生意外时行急诊外科手术。严密监护心电图、心率及心律、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术者立即处理。

  3.3术后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未清醒前取*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醒后,可采取高半坐卧位,有利呼吸和引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2],鼓励术后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如深呼吸、四肢主动活动及间歇翻身等。手术后第2~3天开始,尝试下床活动。先坐床沿片刻,作深呼吸和咳嗽;再床旁站立,试着站立排尿,并稍走动或椅子上略坐片刻,再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及恶心、呕吐消失后,可逐步进食。其他术后6小时可逐渐恢复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每4小时1次。呼吸机辅助呼吸者,给予定时吸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尿量、中心静脉压、左房压、氧饱和度、引流量、皮肤温度及湿度的变化。遵医嘱予以补液、输血、抗感染等治疗,严格掌握输液、输血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正性肌力、血管扩张等特殊药物时,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手术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预防切口感染。一般胸部切口7~9天拆除缝线。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安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者按其护理常规。禁食及留置胃管患者做好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会**护理。保持急救物品、药品的完好。

  3.4 并发症及处理

  残余分流与关闭器位置不正有关。送出远端关闭器并贴于房间隔后,应在彩色超声心动图帮助下调整关闭器位置。小量残余分流且临床无症状和体征者,待术后1~2个月内,血小板、纤维素沉着,内皮细胞、肉芽组织形成,逐渐将分流缝隙覆盖。中度以上单一处的残余分流,可在术后6个月~1年之间再次行分流处的关闭术[3]。

  封堵器故障常因术中操作不当、封堵器过小或过大,造成封堵气移位、变形或脱落。术者操作技术应熟练,封堵器选择要适当,放置位置要准确。

  由于封堵器过小或移位造成残余分流,高压喷射引起红细胞的机械性破坏。封堵PDA尽量完全。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和激素治疗,保护肾功能,必要时外科手术。术后严密观察尿量、颜色及尿常规。

  参考文献:

  [1] 黄雪汝.心理护理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基层医药, 20xx,21(01): 154-155.

  [2] 廖晗静.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J]. 继续医学教育, 20xx,11: 24-26.

  [3] 付晓娟.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xx,20(02).

护理论文范文12

  1惩罚的合理性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良好的生活条件、家长的过度重视使学生面对诱惑时自控能力差,适度的惩罚不仅可以起到警示、告诫的作用,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育惩罚中以尊重学生为原则,采取有策略、有计划的惩罚技巧管理学生,这对提高课堂管理效率意义重大。

  2惩罚的前提

  斯金纳在强化理论中指出,惩罚会使个体惩罚前的行为发生概率降低,即当个体做出了某一行为之后,如果得到令个体厌恶的刺激,个体做出该种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在惩罚的实际应用中,为避免学生面对教师惩罚时的排斥心理,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2.1建立*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初次与学生接触时,教师应注重个人形象,以得体的仪表、大方的谈吐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再趁热打铁,以精心准备的开场白恰当地导入新课,从而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建立*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管理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课堂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是行为主义控制派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课堂行为契约是用一份具体的、书面的协定,规定其中一方或多方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需要做出的确切的行为方式以及具体的奖励和惩罚。在开学第一节课中,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全班学生共同商讨课堂要求和具体管理方案,制订奖惩措施,将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明显的预防、监督和教育作用。

  3课堂管理中的惩罚技巧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处理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堂问题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挑战,在面对课堂管理问题时,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惩罚方式,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3.1“礼仪式”惩罚

  过错行为是实施惩罚的第一依据,当面对学生迟到、早退这类常见问题时,为了避免此类行为的反复发生,请学生迅速归位后,要求学生采取礼仪站姿,根据迟到时间要求其保持良好姿态,直到将迟到或早退时间补回为止,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这类问题。

  3.2“交流式”惩罚在教学中常常有教师感叹自己辛苦备课并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但结果却是课堂上学生热烈讨论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让正忙于题

  外话讨论的学生为全班学生讲讲他们正在交流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回归讨论主题,最终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对于学生即兴表达的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如有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肯定,变惩罚为表扬,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新知。

  3.3“微笑式”惩罚

  微笑是世界性的通用语言,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应有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当面对上课睡觉的学生时,可以让其为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微笑,要求全班学生能够被他的微笑感染,这个方法对于调节课堂气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4“自我介绍式”惩罚

  现在的学生拥有的电子产品较多,如智能手机、*板电脑等,这些物品在课堂中的使用如不加以规范,将会严重干扰学生的学*。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而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抬起头来,让其向全班学生做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以示惩戒,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重于人与机器的交流。

  4结语

  惩罚教育是当前以赏识教育为主体的教育背景下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惩罚方式,重点都在于从学生主体出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公*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运用合理的惩罚技巧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护理论文范文13

  摘要: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对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心电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试验很好地为临床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对于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

  心绞痛是一种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疾病,而临床发现一些精神障碍如焦虑、愤怒、惊恐等负面情绪会加重和诱发心绞痛的发生,有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这就对临床的护理治疗提出要求,在一般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心理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此试验着重探讨心理综合护理对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20xx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男69例,女31例,年龄40~92岁,*均60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实施法案:综合护理治疗观察疗效。

  1.2.1 心理护理治疗:通过调查问卷和临床接触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级,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案。密切联系家属,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给患者鼓励打气,使患者在治疗期间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要详细给患者介绍治疗期间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及时联系家属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心理问题要及时沟通解决。

  1.2.2 生活指导:强调饮食问题,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为了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要吃一些低盐、清淡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禁止迟过冷过热的食物,进食要慢,不能吃的过饱。禁止喝酒和浓咖啡和浓茶,避免吸烟。可适当吃些新鲜的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

  1.2.3 放松练*:所谓的放松练*就是一种心身放松的练*方法,包括肌肉放松和心理放松。要求患者**或*躺,保持从头到脚的肌肉放松状态,在练*期间要保持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每次锻炼25 min,1次/d。

  1.2.4 良好的临床护理:给患者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使患者达到心理舒适的状态。

  1.3 疗效评定:对于心绞痛完全缓解、心电图ST-T恢复正常、压低的ST段回升0.1 mV以上的情况认为完全显效;对于心绞痛发作减少、ST-T有所好转、压低的ST段回升0.05 mV以上、倒置T波变浅的患者,认为治疗室有效;否则,认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对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心电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试验组治疗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3 小结

  危害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危险因素大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相关因素有关,对于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干预治疗是现在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紧张和情绪激动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机体内的儿茶酚胺增加,使心跳加速。导致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致使心肌缺氧,会加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通过干预治疗如心理治疗、生活指导、放松训练以及舒适的护理,能够改变神经的兴奋性,能够很好地调节内脏和血管的各项生理,是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1-2]。通过上述干预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患者的症状、血压血脂、心电图显示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临床护理证实综合护理治疗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治疗。因此本试验很好地为临床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对于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

护理论文范文14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社区收治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29例)和实验组(2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管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干预;统计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低于干预前,但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后,在血压控制上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进而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社区管理;服药依从性

  原发性高血压常发病于中老年人群中,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所致[1]。由于该病发病较为隐匿且病程长及进展缓慢,因此大多患者为检测血压后才发现。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增高,同时还会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等[2-3]。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改善或控制其血压,但由于需长期治疗,极易出现服药依从性低的情况,最终影响临床疗效。本研究重点分析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458例,全部患者均满足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糖尿病、严重心、肝、肾并发症、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本研究。本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300例、158例;患者年龄为48~80岁,*均年龄为(59.1±4.8)岁,最长病程15年,最短病程0.8年,*均病程(6.2±2.3)年;体重为43~71kg,*均体重为(62.5±10.8)kg。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在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社区管理干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定期进行健康大讲堂相关知识讲座;实验组在常规社区管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完善健康档案,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腰围、BMI,不良生活方式、服药情况等资料。②发放高血压相关知识宣传资料,内容包括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疾病的分级、分层,靶器官的损伤及相关临床疾病,如何防治,达标标准等,让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进而更好配合治疗工作。③根据个体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评估患者病情,做出正确诊断,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及靶器官的损伤、相关临床疾病,实施“一对一”现场交流与现场指导;使患者清楚自己血压分级分层的情况,目前存在的可控高危因素及血压达标情况,以及服药依从性对控制血压的重要影响等,从而促进患者知-信-行的改变。④嘱患者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并与诊室血压相结合,以此数据为指导服药依据。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在不同干预模式下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血压有效控制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等相关指标。

  1.4评价标准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优、良、差。服药依从性“优”:能够完全遵医嘱服药,主动就诊,定期测量血压;服药依从性“良”:未能完全遵医嘱服药,但其可主动就诊,定期测量血压;服药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服药或自主停服,未能定期复测血压[4]。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依从性情况观察

  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按医嘱增减药、主动就诊、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血压水*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经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而老年人群则是高血压的主要发病人群,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引起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高血压[5]。老年患者发生高血压症状的几率非常高,而且可能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病情严重则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积极调有效控制血压水*能让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进而来对高血压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改善。社区高血压控制措施中,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血压,然影响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因素较多,其主要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如患者未能做到按时、按量、按医嘱服用药物,都会直接影响到血压控制情况[6]。

  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一种干预方式;通过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此类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会得到提高。因而,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7]。

  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管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报道相似[8]。综上所述,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后,在血压控制上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进而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秀萍.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xx,12(28):37-38.

  [2]崔婷,宫钦季,武琴.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社区调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xx,22(4):367-369.

  [3]徐华萍.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xx,(14):62-63.

  [4]李霞,张研,苗豫东,等.重庆市黔江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xx,26(3):23-26.

  [5]许瑞,李应东.在院高血压患者中药物治疗者服药依从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xx,41(16):2905-2908,2917.

  [6]韦柳丽,黄金姣,卢雪梅,等.护理干预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6):1505-1506.

  [7]王玥坤.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xx,33(20):5085-5087.

  [8]孙新利,张艳冬.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6):184.

护理论文范文15

  【摘要】目的对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30例,将患儿1∶1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肢体语言组各65例患者,观察以上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肢体语言组患儿依从性优良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2.3%和93.8%,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3.8%和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使患儿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大大提高,对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及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肢体语言;儿科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患者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患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年龄等因素,对于不适感和需求并不能进行准确的表述,并且会因紧张、害怕等情绪而出现哭闹、好动顽皮以及不配合等情况,大大增加了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难度[1]。本院将肢体语言应用于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30例,将患儿1∶1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肢体语言组各65例患者。常规护理组中女30例,男35例;<1岁的患儿11例,1~3岁9例,3~7岁15例,>7岁30例;疾病类型:肺炎12例,脑膜炎6例,肾病综合征8例,特发性紫癜12例,腹泻27例。肢体语言组中女28例,男37例;<1岁12例,1~3岁8例,3~7岁16例,>7岁29例;疾病类型:肺炎11例,脑膜炎7例,肾病综合征9例,特发性紫癜13例,腹泻25例。护理前,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65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如果患儿存在不配合以及哭闹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以及配合并完成各项操作;肢体语言组的65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具体措施如下:

  1.2.1注重姿态和表情:护理人员在深入病房时要保证衣着干净整洁,并且体态端庄、精神饱满,同时要注意将口罩摘掉,要态度温和、表情亲切的与患儿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同患儿交流,能够使患儿的成就感大大增强;在与患儿沟通时,护理人员最好采取蹲位,并且视线与其*行,通过温柔的微笑、得体的动作来消除患儿对医院以及陌生人的陌生感和恐惧。护理人员鼓励患儿家属讲出自己的疑虑,并注意力集中、耐心的用专业知识进行解答,在交流中手势动作要礼貌并且要优美得体,不能出现拉拉扯扯以及指手画脚等情况[2];要严格遵循护理行为规范以及操作要求对患儿进行护理操作,即使患儿的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也不能出现不耐烦的神情,避免使患儿的心理负担以及负面情绪更加严重。

  1.2.2抚触患儿: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换药、打针等护理操作前,要让其具有心理准备,通过轻微抚触患儿的额头、脸庞或肢体部位来消除患儿的紧张、害怕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

  1.3疗效标准:①依从性。优:患儿完全能够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良:患儿偶尔有哭闹现象,但是基本能够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患儿时常出现哭闹现象,但是在劝服下能够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差:患儿对治疗和护理工作完全不配合。②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来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人员仪容仪表、工作责任心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

  1.4统计学分析: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肢体语言组患儿依从性优良率为92.3%(优48例、良12例、中3例、差2例),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的73.8%(优28例、良20例、中10例、差7例),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分为有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肢体语言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8%(非常满意47例、满意14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2.3%(非常满意24例、满意23例,一般12例,不满意6例),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分为有意义(P<0.05)。

  3讨论

  将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干净整洁的衣着、亲切的微笑与眼神以及抚触动作等,能够使自身在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心目中的形象大大提升,从而能够使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亲切感大大增强,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来说,采用肢体语言能够使患儿由于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对患儿鼓励、表扬以及夸奖,均能够使患儿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得到消除,而对患儿头面以及肢体进行抚触能够使其感到舒适,同时还能够与患儿、患儿家属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肢体语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使患儿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大大提高,对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及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敦英.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5(30):4074-4075.

  [2]蒲新英.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1(11):344-345.


护理论文菁选(扩展3)

——护理论文 (菁华3篇)

护理论文1

  儿科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头皮静脉输液需要每天进行静脉穿刺,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而且儿科全部是小儿,极不合作、好动。传统的头皮静脉针头非常锋利,往往引起漏针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多次穿刺,造成患儿痛苦。因此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穿刺次数和患儿痛苦,及时有效地执行医嘱,大大提高了危重儿抢救的成功率。

  一、方法

  1.穿刺前准备:穿刺前先向患儿家属解释套管针的好处,告诉患儿家属留置针只是将外套管留置在静脉里,而不是钢针。可以减少每日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和危害。取得患儿家属同意后,协助患儿取合适**,如为不合作患者,有助手协作。护理人员在操作之前,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同时应注意在操作两个病人之间也应严格进行手的清洁。

  2.穿刺**的选择:尽可能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由于静脉炎的发生率下肢明显高于上肢,尽量不要选择下肢静脉。可为双手和头部额前及双侧的血管,用75%酒精消毒,范围不少于8cm8cm,待干。

  3.穿刺的具体操作步骤:穿刺时,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右手拇指、食指轻捏针翼(多点面朝外),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皮肤,以15~30度的角度在血管上方进针,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5~10度再进针1~2cm,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侧管,右手固定针翼,同时拇指下绷紧皮肤,左手持针座缓将软管全部送进静脉。注意见回血时不可立即拔出针芯,必面降低角度送针。因为此时可能只是钢针在血管内,而导管在血管外,拔出针芯会导致穿刺失败,一旦针芯拔出,勿再插入。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观察有无外渗。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翼,右手快速抽出针芯,透明无菌敷贴固定穿刺部位(使敷贴下缘与留置针翼下缘*齐),胶布固定延长管及头皮针。注明穿刺日期、时间、穿刺者姓名。

  4.穿刺后嘱患者注意事项:可适当活动,不可剧烈运动。留置针具有许多优点,但若护理不当,操作不规范,仍会有许多并发症发生,常见的有静脉炎外渗和堵管。因此,要求穿刺者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巧,穿刺动作应轻、巧、稳、准,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在使用留置针的过程中,要求护士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有无红肿、血管有无条索状改变、穿刺点是否可触到硬结、输液是否通畅,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局部碘伏消毒,同时应根据患儿年龄、病情需要和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小来调整输液速度,还要加强心理护理,以自己精湛的技术、端庄的仪表、微笑的服务,与患儿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注意对患儿家长的宣教,先教给家长注意事项,以保证留置针使用的时间。

  5.封管:将头皮针拔剩针尖在肝素帽内,推注稀释的肝素液2~5ml,剩余0.5~1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用活塞压紧延长再拔针。

  6.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最好不超过7天。

  二、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静脉留置针临床的广泛使用,使患儿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治疗的患儿,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虽然它存在着许多并发症,但已有较好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主题。

护理论文2

  摘要: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随之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新的技术在给传统医学专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护理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不仅要继承传统医学内在的理念、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等,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的得到发展和拓展。传统的护理内容以查看病情、预防保健及按医嘱从事等为主。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改变,传统的方法显然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护理人员有新的要求,要求其在掌握传统护理技术的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化医疗技术及方法,除了了解新型设备的性能及药物的作用外,还要洞悉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才能更好的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减轻产妇心理压力,保证顺利分娩。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从入院的孕妇中选取110名孕妇,进行心理护理观察。选择产妇年龄24岁~40岁,其*均年龄为28.1岁,均为正常妊娠与分娩产妇,排除有妊娠合并症及其它重大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我院对110名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在宫内状况,了解孕妇病症,降低高危妊娠母婴围期发病率及病死率,采用这种技术的时间最好是在妊娠16~21周[2]。

  1.3 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该配合医生及时观察胎心变化、检测孕妇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孕妇术后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嘱咐按时用药,避免感染或抑制宫后收缩。护理人员定时观察其生命体征以及胎心、胎动及宫缩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讨论

  2.1 产妇心理状态。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待产的过程中,常会有焦虑或是过分不安的心理状态,常会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分娩或是在分娩过程中会不会有意外发生。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就可能影响产妇分娩状况的,甚至会给分娩带来一定安全隐患[3]。一般情况下,这种恐惧、害怕心理源于传统的观念的影响,特别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如果是女婴,会不会使丈夫家人不高兴。即便一些产妇不担心男婴、女婴问题,也做了一些指标检查,但是仍然担心自己的新生儿是否是畸形的,是否健康的问题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孕妇会更加焦虑不安,同时也不利于其顺利分娩[4]。

  2.2 产妇护理。对于待产的产妇心理反映来看,待产产妇害怕分娩,感觉那是痛苦的,再加上一些外在的因素,使产妇在分娩前更加紧张、恐惧、忧郁或是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采用必要的心理护理技术,首先要为待产产妇创造一个可以和谐可以自然分娩的环境,必须保证其温馨、舒适并创造一个和谐氛围,医护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态度,让待产产妇感觉到亲切自然,要多与产妇进行交流并适当的进行鼓励,以获取产妇的信任。同时应该加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使产妇认识到产痛是必然的,要做到的是如何减轻产痛。

  2.3 产前心理调整。由于产妇症状不同,其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应该结合自己的护理知识及产妇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指导。产妇询问相应问题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解答,告诉产妇临产前会有各种特征发生和发展,告诉产妇出现的相应问题都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要使产妇感觉到这些指导对其是有好处的,以争取产妇的信任。对那些精神紧张或是有吵闹行为的产妇,护理人员要更细心的对其进行指导和安慰并告诉其分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导其在分娩过程中要相应的呼吸。同时适当的帮助产妇进行腹部或是腰骶部按摩,尽量减轻产妇病症,为了避免产妇过度的体力消耗,让其在宫缩的时候,尽量休息并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或是适当的饮水,以保证其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进行分娩。在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将产程进展状况告知产妇,并给产妇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不断的帮助其补充水分或是擦汗护理,给产妇一种安全感,使其更好的配合。要听产妇自述,如有头昏眼花现象,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护理,以保证产妇安全和胎儿顺利出生[5]。

护理论文3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母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研究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母婴保健知识、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对母婴保健知识、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效果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孕妇产后住院期间由母婴专科护士24h在产妇床旁进行护理的模式,护理人员通过演示和宣讲等手段,帮助产妇和家属快速掌握母婴护理技能和保健知识,帮助产妇及家属尽快适应角色转变[1]。我们分析产后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产妇年龄20~33岁,*均(25.3±3.4)岁,体重45~70kg,*均(53.7±5.46)kg,孕周30~42周,*均(38.42±0.35)周,其中自然分娩168例,剖宫产72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研究组:由临床经验丰富、有责任心、专业技能强的母婴专科护士对母婴进行24h的护理。

  (1)要求家属和产妇共同参与常规护理,预防接种、胎便排除、换尿布、疾病筛查、面部清洁、按摩抚触、听力筛查等都在产妇床前完成;

  (2)母婴专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会对产妇的产后护理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产妇的饮食、运动、身形恢复等进行指导;还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的好处、婴儿的洗澡方法、婴儿常见生理变化、婴儿早期教育方法、免疫计划等知识普及;

  (3)在涉及到洗澡、换尿布等可操作性知识时,母婴专科护士会进行具体演示,并要求产妇和家属亲自动手操作,护士会对产妇及家属的动作进行指导与强化,帮助其牢固掌握护理技巧和保健知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士每天按规定时间到产房接新生婴儿去沐浴室和治疗室进行沐浴、预防接种、抚触、听力筛查等活动,在保健知识和母婴护理技能培训上由产妇或家人每天到大房间接受集中培训。

  1.3观察指标

  采用母婴专科护士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母婴保健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表对产妇及家属在出院前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母婴护理技能熟练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熟悉母婴保健知识109例,占90.83%,对照组熟悉母婴保健知识87例,占72.5%,研究组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及家属对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

  研究组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6.67%,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0.83%,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优质的产后护理服务,充分满足了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心理,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母婴专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手把手的教学,向产妇及家属传授母婴保健知识、婴儿护理技巧,有助于产妇及家属实现与婴儿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自身角色[2]。

  (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母婴床旁护理工作都是由母婴专科护士负责,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沟通并、责任心强,能够帮助家属及产妇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产科护理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岚.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95-396.

  [2]王婷婷,薛飞扬,万玉梅.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J].*医药指南,2013,11(35):267-268.


护理论文菁选(扩展4)

——医学物理论文 (菁华5篇)

医学物理论文1

  摘 要: 医用物理学是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以放射治疗、医学影像学、核医学,以及其他非电离辐射等为主要内容。医用物理学可归纳为物理学应用的一个支脉,它是将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医学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应用于医学上,尤其是放射医学或激光医学。医用物理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医学教育水*,推动了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手段的改进和更新进程。因此,物理学与医学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物理学 现代医学 关系 应用

  随着*代物理学和医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它们的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科学基础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透视对医学的巨大贡献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光导纤维做成的各种内窥镜已淘汰了各种刚性导管内镜,计算机和X射线断层扫描术(X-CT)、超声波扫描仪(B超)和核磁共振断层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等的制成和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创伤,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而且直接促进了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临床诊断技术发生质的飞跃。物理学的每一新的发现或是技术发展到每一个新的阶段,都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更先进、更方便和更精密的仪器和方法。现代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单位都离不开物理学方法和设备,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物理学和医学的关系必将越来越密切。

  一、光学对医学的影响

  激光在医学上已广为应用,它是利用了激光在活体组织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热效应、光化效应、光击穿和冲击波作用。紫外激光已用于人类染色体的微切割,这有助于探索疾病的分子基础。在诊断方面,随着各项激光光谱技术在医学领域运用研究的广泛开展,比如生物组织自体荧光、药物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在癌肿诊断及白内障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发展之中。激光光学层析(断层)造影(OT)技术正在兴起,它是替代X-CT的新兴的医疗诊断技术。在治疗方面,激光手术已成为常用的实用技术,人们可选用不同波长的激光以达到高效、小损伤的目的。激光已用于心血管斑块切除、眼角膜消融整形、结石粉碎、眼科光穿孔、子宫肌瘤、皮肤痣瘤、激光美容和光动力学治癌(PDT)等方面。

  在诊断中使用的内窥镜如胃镜、直肠镜、支气管镜等,都是根据光在纤维表面多次发生全反射的原理制成的。医用无影灯、反光镜等也是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场光学扫描显微镜可直接在空气、液体等自然条件下研究生物标本等样品,分辨率高达20nm以上,已用于研究单个分子,有望在医学领域获得重要应用。利用椭圆偏振光可以鉴定传染病毒和分析细胞表面膜。全息显微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也很广泛。

  二、放射性对医学的影响

  放射性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已很普及,例如X光机和医用CT。1895年伦琴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时发现X射线。X射线发现后仅3个月就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X射线透视是根据不同组织或脏器对X射线的衰减本领不同,强度均匀的X射线透过身体不同部位后的强度不同,透过人体的X射线投射到照相底片上,显像后就可以观察到各处明暗不同的像。X射线透视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骨折的程度、肺结核病灶、体内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脏器形状以及断定体内异物的位置等。

  放射性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癌肿治疗,针对常规外科手术来说困难的疾病和部位(如脑瘤)而设计的粒子手术刀已得到了推广,其中常用的有X光刀和γ光刀。快中子、负π介子和重离子治癌也在进行,它们对某些抗拒γ射线的肿瘤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价格高昂,世界上已有许多实验室在临床使用。其次,粒子手术刀对许多功能性疾病,如脑血管病、三叉神经病、麻痹、恶痛、癫痫等也有很好的疗效。另外,利用放射性可对医疗用品、器械进行辐射消毒,具有杀菌彻底、操作简单等优点。

  三、电磁学对医学的影响

  磁共振断层成像是―种多参数、多核种的成像技术。目前主要是氢核(H)密度弛豫时间T的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向处于磁场中的人体照射,人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氢核在电磁波作用下,会发生核磁共振,吸收电磁波的能量,随后又发射电磁波,MRI系统探测到这些来自人体中的氢核发射出来电磁波信号之后,经计算机处理和图像重建,得到人体的断层图像。由于氢核吸收和发射电磁波时,受周围化学环境的影响,因此由磁共振信号得到的人体断层图像,不仅可以反映形态学的信息,还可以从图像中得到与病理有关的信息。经过比较和判断就可以知道成像部分人体组织是否正常。因此MRI被认为是一种研究活体组织、诊断早期病变的医学影像技术。MRI与X-CT和B超比较,X-CT及B超只能显示切面的密度分布图像,而MRI图像可以显小切面的某一原子核同位素的浓度分布或某一参量(如弛豫时间)分布。因此MRI要比X-CT和B超获得更多的人体内部信息,尤其是对于脑部病变和早期肿瘤病变的诊断,MRI更具有优越性。

  由于人体内存在电磁场,可为医学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检测依据。故脑电图、心电图早已用于脑部疾病、心脏疾病的诊断,与之相对应的脑磁图、心磁图在医学诊断上更为准确有效,但由于技术和价格等原因在临床诊断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对肺磁图的认识则较晚,它对肺部疾病(如尘肺病等)的诊断比X射线更为有效。目前,有些发达国家已把它作为肺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另外,在医学中利用电磁原理可改善人体内部的微循环,达到治病保健的作用,如血液循环机和各种磁疗仪等;根据人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在医学上利用电磁能的热效应进行肿瘤的高温治疗和一般热疗。粒子加速器在医学中用来产生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射线,也可用来生产注入人体内利于显像的放射性物质,它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制成的。

  电子显微镜在医学中应用广泛,可用来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分辨的精细结构。如生物中的病毒、蛋白质分子结构等。电子显微镜根据电子束照射物体井成像的原理,利用电子束通过磁透镜(基于磁聚焦原理)进行聚焦,然后通过加速电压能产生波长很短的电子波,其放大倍数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几十倍甚至几十万倍。

  四、声学对医学的影响

  超声在医学中用于诊断和治疗,由此形成了超声医学。超声波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相当广泛,它主要是利用超声良好指向性和与光学相似的反射、散射、衰减和多普勒效应等物理规律,利用超声发生器把超声波发射到体内,并在组织内传播。病变组织的声阻抗与正常组织有差异,用接收器把反射和散射波接受下来,经过处理显像后就可对病变进行诊断,比如A超、B超和多普勒血流仪等。B超与X射线透视相比其结果的主要差别是:X射线透视所得出的是体内纵向投射的阴影像,而B超得出的是纵切面的结构像,在切面方向没有重叠,可以准确判断切面的情况。

  超声在治疗方面的应用是基于超声在人体内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和一些理化效应。有超声碎石,超声升温治癌,超声外科手术刀,以及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超声可用于治疗硬皮症、血管疾患、腰腿疼、精神病等许多种疾病。临床上使用的有多种超声治疗机。另外,超声在美容中用于超声洁牙、超声减肥等。

  物理学在医学应用中的深度和广度正在进一步拓展,往往需要综合利用多种知识,比如能迅速缓解疼痛病状的声电疗法,就是综合利用了超声和交流电。在其他方面,液晶在医学上已用于医疗热谱图(诊断乳癌、血液疾病等)和其他显像技术中。超导等技术在医学中也有应用。目前,在医学上用来进行活体观察的声学显微镜,是利用声波来获得微观物质结构的可见图像技术,它是集声学、压电、光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等成果于一体的高科技仪器。

  总之,物理学不仅为医学中病因、病理的研究和预防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手段,而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先进的器械设备。由此可见,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医学向前发展;物理学研究成果在疾病预防、诊断、检验、治疗的运用中与越来越广泛;物理学研究成果在药品的研制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临床医学工作中要用到许多物理知识,现代医学对物理学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相信物理学在医学中将会获得更多的应用,并为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可以说,没有物理学的支持,就没有现代医学的今天。

  参考文献:

  [1]楼渝英.物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6.

  [2]彭幼清.临床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09.

  [3]漆安慎.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

医学物理论文2

  1情景问题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现状

  从大部分医学院校的物理教学情况来看,没有一本既能提供医学背景资料,又能提供医学物理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教材,来弥补教师和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方便教师根据课时和学生专业选择适合教学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公式化的教学内容,跟医学内容脱节,使学生难以体验到学*医学物理的实际意义。另外,医学物理学作为公共基础课,超前于医学专业课,选择既能提供医学物理问题又能让学生理解的医学情景非常关键。因此,实行情景问题教学,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很有难度和挑战性。

  2情景问题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设计

  (1)护士配好液体后,将头孢曲松盐水瓶挂在输液架上,完全打开输液器限速开关,当输液瓶中的液面与针头相对高度为0.8m时,针头处液体速度是多少?

  (2)护士在给患者扎针之前,需要排空输液管内的气体,这种操作有必要吗?若不规范操作,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3)输液时,用橡皮筋扎住人的上臂,人手臂上暴起一条条的青筋是图中的哪处血管?

  (4)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针头需再进入少许,见输液通畅后再固定。若不规范操作,针头有可能紧贴血管壁,后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5)影响输液速度的因素很多,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放松调节器增加输液滴数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6)当输完第一瓶液体,其他条件不变,换成双黄连(葡萄糖溶液),此时输液速度如何变化?

  (7)在输液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该怎么处置?

  (8)全部液体输完后,若不及时拔针,也有可能发生血液返浸输液管的现象。

  假如针头扎入静脉血管的压强为1.3kPa,输液管中液面至少比针头处高多少才能避免血液返浸现象?

  问题(1)展开内容是流体流动规律中最重要的伯努利方程,方程的实际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一定的*似处理。这种把实际问题理论化的处理方法对学生来说虽有一定难度,却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也是应用物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对学生物理思维与物理方法的培养。

  问题(2)展开的是临床上静脉注射时尽量避免的气体栓塞现象,也是流体流动受阻的一个因素。对此类问题的深入讨论,是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技能的理论基础。

  问题(3)展开的内容为血液循环的途径,知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及血流速度的分布,并应用连续性方程解释。此问题不仅是学科交叉问题,也是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问题(4)的核心内容为粘性流体的分层流动规律,同时又涉及多种可能性,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从各个理论细节要求了静脉穿刺操作技术的规范实施。

  问题(5)是粘性流体流动中不同位置压强分布情况的展开,压强的不同决定了液体流动的方向。为了使药液顺利、快速流入人体内,可以提高吊瓶的高度,即增大液体对人体的压强。

  问题(6)是粘性对流体流动速度和流量的影响,与泊肃叶定律相关联。对此问题的展开可以解释血液粘度与高血压的关系。

  问题(7)解决方法为将吊瓶适当地升高,升高吊瓶就是加大吊瓶中药液与血液的压强差,从而增大了“流入患者血管药液”的压强,血液就会随着药液重新流入患者的血管而不再回流。此问题扩展了与血压的压强相关的系列内容。

  问题(8)是对灵活应用伯努利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进一步巩固,回归了流体流动这一章节的重点。此情景设计的初衷是引出输液过程中一些操作的细节及具体的现象,用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去解释。

  从这8个问题可以看出,一系列情景问题的设置不仅覆盖了流体流动的教学基础内容,而且扩展到其他学科及临床技能,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理论知识的价值,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情景问题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和一般讲授法相比,情景问题教学在医学院校物理课程中的应用,更能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针对物理理论晦涩难懂的特点,教师通过选择既与临床医学实际结合又充分体现学科特点,既通俗易懂又反映学生专业特点的案例或专题来设计具体的情景问题。这些情景问题围绕医学讲物理,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发挥了学*的主动性;应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提高了独立工作能力;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亲自解答或参与讨论,不仅掌握了有关的专业知识,还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临床技能,是对综合能力的锻炼,为后续课程及临床实践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医学物理论文3

  物理学和医学其实是两门相辅相成的课程,医学的进步促进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理论的深入也带来了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学*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将物理学与医学结合起来学*,那么在医学学科的很多方面的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培养起学生这样的意识和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老师在教授物理学时能够将医学知识结合起来,两者进行渗透教学,就会让学生明白学*物理学对于他们学*医学的的意义所在,也会在学*医学的过程中应用到物理学课堂中的知识。

  一、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明白二者联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中的许多方面与医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通过学*物理学的能量转换和代谢的热学知识,就能很好的理解体温调节的原理。还有通过学*力学知识也能更好的理解肌肉收缩、血液循环、呼吸运动、听觉功能。物理学中有电磁学,这与人体的神经传导、细胞生理、心电脑电等等都有共通之处。物理学的研究领域还有自然界中的温度、湿度、压强、放射线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这和人的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在医学中不仅是病理、生理、药理知识的学*,还包括对医学仪器使用。这些先进的医学仪器例如核磁共振仪、X射线透视、超声波、激光等等都是物理学研究的成果在医学上的使用,因此在进行这些学科的教学中物理学不只是单单讲物理学的知识,而是把物理学的原理运用到医学上,这样学生才会更明白为什么在学*医学的过程中要学*物理学课程。

  二、在教学中将各个模块与医学知识结合教学

  (一)从力学教学的角度来说

  力学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在医学领域,外科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都会用一定大小和方向的力牵引患部来以*衡伤部的肌肉的恢复力,这其实和力学中的*行四边形法则息息相关。在护理和抢救伤员时,为了一般都会要求让伤员采取卧位,这是因为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流淌,采取卧位可以防止伤员失血过多引起昏迷。在面对心力衰竭的病人时采取端坐位,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这些都涉及到力学中的重力部分的知识。在讲到摩擦力时,可以结合人体的关节也都是有摩擦力的,为了让人的肢体更加的灵活,骨头和骨头的连接囊中都会有少量的滑液。体重大的人在运动时关节直接的摩擦力也会更大,这都是与力学息息相关的,所以在讲授力学的时候可以将这样的例子结合起来讲,这样学生就会听的更加的明白,也对今后的实践更有帮助。

  (二)从流体力学的教学角度来说

  在讲授流体力学时,可以结合医学中血液这一领域的知识。众多周知,动脉瘤多发于血液的交叉处,发于脑动脉的概率更大,血液到了此处由层流变为淌流,因此在检测动脉瘤时看看此处是否有湍流的噪音对于检测动脉瘤具有很大的意义。在教授流体力学时还应该结合**对于血压测量的影响。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理解为什么针对不同的病人要采取不同的**。

  (三)从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

  在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只是介绍声学的例子,单纯的从物理的角度去教授,而应该结合医学中对于声学的利用。比如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的超声波检测,超声波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检察,例如利用A型超声波来检测人脑的中线,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脑中线在人颅骨的几何中心,最大的距离也不超过3CM.但是如果脑中有受伤或者有肿瘤则中线就会移位,用这样的方式去检查脑部的健康,可以让检查者没有痛苦,并且准确率也比较高。这就是物理中声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超声波不仅可以用来检测疾病,还可以用来加热身体的某些部分,人体通过吸收超声波得到热量,可以用于透热治疗腰肌疼痛和扭伤或者关节炎。这就是声学和能量转换学相结合的应用。可以说对于医学来讲物理学是其理论基础,而医学是物理学的理论操作。所以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学*才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现在很多物理学的教学是和医学分开教学的,各自有自己的主干和枝节,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其实物理学和医学教学是有很多相辅相成之处,所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教学,在讲授物理学的大模块时将医学理论穿插其中,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医学院的物理学老师必须多掌握医学相关理论知识

  医学院的物理学老师和其他的物理学老师不同的是对于这里的学生来说学医学才是自己的主修课程,但是其实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学好物理学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医学中很多情况下为什么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其中的原理何在。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老师自己必须也要是知道很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物理学知识,经常与医学基础课教师和临床课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以便在物理教学中纵横比较,左右逢源产挥洒自如,来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才有能力将二者合二为一。将物理学与医学知识进行渗透教学。所以其实将物理学与医学渗透教学是对医学院的物理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将医学院的物理学老师与其他学校的物理学老师区分开来的标志,医学院的物理学老师不仅是一名物理学上的优秀学者,也应该是一位医学上的爱好者,对于医学的知识领域也有着广泛的了解。

医学物理论文4

  随着泌尿患者数量的增加,临床护理的工作也越发的重要。实践证明,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还对泌尿外科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泌尿外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复发率都较高。泌尿外科疾病与饮食、机体、遗传、药物、感染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所以针对泌尿外科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有着很关键的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每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200例患者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33~62岁,*均(50.41±3.70)岁。两组患者疾病史、体重、文化、经济等都没有明显的差别,即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分为术前教育和术后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加强患者对自身了解,主要通过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自身泌尿系统和与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及生理知识,向患者讲诉泌尿外科疾病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对健康危害、感染途径、用药注意事项、饮食结构以及护理常识,为后期治疗做准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适宜饮食方案。

  1.2.2术前护理 主要包括一些几个方面:

  ①安抚患者情绪:患者在术前会产生焦虑情绪,情绪严重者有可能影响手术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焦虑原因,并采取相应安抚措施,告知患者手术的主要内容和手术的安全性,给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坦然面对手术;

  ②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和健康评估,某些手术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

  ③对于一些焦虑现象严重、情绪激动的患者,酌情给予口服或肌注射器安定,用鼓励性语言沟通,并且协助麻醉师摆好**,密切观察心电图,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手术人员[2]。

  1.2.3心理护理 从患者住院开始,接诊人员应态度和善,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加医患人员关系。耐心询问患者病情,不适症状,针对一些涉及隐私的问题,言语要委婉,主治医师要对医院及自身实力充满自信,增强患者安全感。对于术前比较紧张的患者,护士要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详细的介绍手术的相关的情况,讲诉手术的安全性,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消除由于未知而带来的恐惧。术后护理人员及时问候患者,对手术的成功表示祝贺,这种心理上的鼓励和安慰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2.4饮食指导 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与患者的饮食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利于泌尿外科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应注意少喝浓茶,多吃猪肝、鸡蛋,以及新鲜白菜与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少吃动物的肉、内脏等动物蛋白高含量食品,少吃菠菜、甜菜根等含钙丰富食物以及草酸多的蔬菜,术后禁食1~2d[3]。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3、讨论

  泌尿外科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对患者有效的、科学的护理意义重大。本文数据显示,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健康教育、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治愈率分别为95.00%和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40.00%,并发症和复发率分别为3.00%和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和7.00%。这些数据表明,对泌尿外科患者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叶惠连.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2):2295-2296

  [2]赫丽杰,丛辉,卢德祥.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指南,2012,24(1):155-157.

  [3袁*西,张雪琴.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医药咨讯,2012,4(5):456.

医学物理论文5

  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发展状况笔者深入调研了建国以来我国有关中医药科技成果4个重要数据来源,分别是国家科技部研制发布的“国家科技成果网”(NAST)、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撰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以及最*开发的建国以来“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台”。这4个数据库的建立发展情况如下。

  1 国家科技成果网1.1 国家科技成果网概况NAST是由国家科技部创建的以科技成果查询为主的大型权威性科技网,已收录1978-2007年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经省、市、部委等一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所认定的科技成果约12万项,库容量以每年3~5万项的数量增加,充分保证了成果的时效性。同时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上网查询,还可进行全国科研单位、上网科技网站查询,发布科技成果供求信息等。此网站登记在案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共有*万项。

  1.2 国家科技成果网的板块设置NAST网的成果总库中,分为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应用阶段、科技人才库和单位库等板块。各板块所能搜索到的字段包括:成果名称、所属年份、成果类别、所属高新技术领域、成果应用行业、转让范围、推广形式、成果水*、计划类别、所处阶段、成果体现形式等32个字段,较完备地体现了成果各类项目的基本信息属性,从外部和内部对成果信息进行描述,是我国收录信息完备数据量丰富的权威性最高的成果收集单位。

  2 《*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储数据资料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收编了1978-1999年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708项。其收编范围涵盖了国家及各部、委、局;收编奖别网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设立的中医药科技奖励,是中医药类成果获奖信息最全的一本获奖项目集成。

  3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3.1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基本概况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由*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于1999年研制而成,由于各种问题而未公开发行。该成果数据库光盘将1949-1999年在医药领域获得重大国家级奖项的4 033项科技成果收录在案。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根据检索浏览需要,共设置了顺序号、中文项目名、单位邮编、协作单位、任务来源、性质分类、行业分类、申报单位、鉴定部门、鉴定形式、获奖等级、水*、特征词、主题词、类型、关键词、分类号、获奖名称、摘要等23个字段。

  3.2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的缺点3.2.1 系统落后由于该数据光盘开发于1999年,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语言相对落后,导致系统开发的界面不够友好,系统的稳定性也不稳定。另外,操作和浏览功能设计的也不够人性化,检索界面所展示的信息含量少而单调,医'学教育网l整理因此交互性比较差,不能被用户便利地使用。

  3.2.2 字段属性设置针对性不强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记录的内容侧重于科研课题项目的介绍,未以科技成果为主线设计结构,对科研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数、产生的科技成果名称以及大量与科技成果相关的字段属性均未明确设置。

  3.2.3 数据范围不合理该系统记录的是医药卫生领域的科研项目,因此包含了与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建设不相关的大量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另外,该库只记录了获奖的科研项目,而大量未获奖的但较有记录价值的科技成果被遗漏了。

  3.2.4 未推广利用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尽快将先进、成熟的卫生科技成果进行扩散和推广,提高医学科研效益,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许多成果由于种种原因在开发后被束之高阁,没有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4 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台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旨在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个是字段的设置上既要充分满足科研课题本身的基本属性,又要全面而系统地反映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第二是希望通过科技成果库的构建,能够较全面地摸清中医药科研的总体情况。基于此目的,“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台”收录了建国以来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成果8 105个。“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台”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础,采集了4个不同数据来源的中医药成果,整合了不同的数据内容,设计了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建立了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并保证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系统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各类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立都对成果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信息整合,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多功能、多途径检索查询及数据的在线分析统计,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了资源管理和应用基础,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及成果管理政策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数据支持。


护理论文菁选(扩展5)

——地理论文 (菁华3篇)

地理论文1

  摘要:

  21世纪是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的世纪,海洋是人类发展的希望,也是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基地。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的争夺已经激烈的展开,因此,国际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情况尤为突出,尤其是*些年来,与周围国家海洋问题多有冲突,并且国人“重陆地,轻海洋”的思想一直比较突出,正因为国民意识淡薄导致了我们国家对于海洋问题关注和处理上的不合理性。国民意识淡薄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则是是教育上的缺失,而影响最大的阶层是还没有完全形成世界观的学生。本文通过中学地理教材中关于海洋地理的知识,分析出中学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学的目的与必要性,希望为日后的海洋地理教学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海洋地理;国民意识;中学生

  1前言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对待海洋的关注度越高,其就会越强大。在各国相应出台的海洋遏制政策中,*的周围海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我们国家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明确海洋观念与理论是国民应该具备的素养,中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海洋地理教育可以使我们的中坚力量发挥最大功效。而明确中学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学方面的内容,也是国民提高海洋素质的一个必要条件。

  2中学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学的目的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海洋地理的教学应是中学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1对学生自身发展而言归纳与总结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海洋地理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海洋地理教育在教学中主要在选修当中,这种安排的不合理性造成了我国中学生只知道我国国土面积是960万*方公里,而不知道海岸线的长度与海岛面积,例如钓鱼的岛屿事件,大多数都是看了新闻和上网查取资料才知道钓鱼的岛屿的大致的地理位置和情况。因此,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海洋地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对丰富学生自身知识内容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除了我国的国土面积,海洋当中其他的知识内容也是学生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识,例如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各国海洋情况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奠定基础。

  2.2对国家发展而言我们国家海岸线较长,海洋面积较为辽阔,并且周围国家较多,因此与周围在国家海洋问题的矛盾较为突出,*年来的黄岩岛,钓鱼的岛屿事件已经给*敲响了警钟,不重视海洋安宁,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国泰民安。“重陆地,轻海洋”这一思想跟不上世界发展的主流,注重中学生的地理课程中的海洋地理,不仅对学生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在现代化的角度上“保家卫国”这也是中学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学的目的。

  3中学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海洋问题不容小觑,不仅仅是为了资源,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国家*的完整。正因为如此,海洋事业和海洋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各国家的战略选择。而海洋地理教学更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3.1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进步需要

  陆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与污染,海洋的利用就呈现在现代人面前,拥有大量资源的海洋因此就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海洋的权益是与海洋资源相连在一起的。因此各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竞争异常激烈。我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们国家最大可以管辖以下六大海洋区域:港口,内海,临海,毗邻区,专属经济特区,大陆架等。据此规定,*拥有300万*方千米的海岸线,其中岛屿有6500多个。我国海洋面积十分广大,并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渔场,生物物种,海底矿物资源数量非常可观,因此,海洋开发成为我国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的开发。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中学海洋地理课程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培养兴趣,开发海洋事业,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日后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3.2丰富知识理论,立足于当下国际形势的需要

  一方面来说,地理在一定意义上应该包括陆地,海洋,天文等一系列方面。并且,海洋地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学生进行海洋地理的教育是地理教学中完整性的体现,可以丰富自身地理知识,强化头脑。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密不可分,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我们国家虽是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落后于世界各国。纵观全球来看,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新的发展,海洋是人类经济发展的载体,并且这种情况在一定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因此,现代社会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对海洋的兴趣越来越浓,树立并牢固海洋方面的知识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国家的危机意识应该越来越强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海洋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强化海洋意识,树立全球海洋观念,为海洋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这样还可以使得学生在日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候可以顺应时代潮流,跟上国际趋势,才可以立足于世界的发展之中。正是由于这样的需要,我们才应该更加注重中学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学的培养。

  3.3关注祖国领土完整,*不容侵犯的需要

  海洋上的“争夺”既是经济发展上的竞争,也是综合国力和*领土的竞争。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曾经的海洋强国,都在历史上留下过经济强国的痕迹,我国曾经的闭关锁国的海洋政策,导致我国经济上的停滞,以至于后期出现了被迫打开国家大门的屈辱历史。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可见海洋之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进行海洋方面的开发,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新上演,正是因为海洋上的不重视导致了经济上的倒退与领土上的不完整,*完整得到破坏。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思想意识还未完全真正成熟,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海洋地理教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海洋观,也就是进一步培养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操,建立海洋部分是我国领土不可侵犯的部分。激励学生爱国情感和海洋意识可以有效的面对未来发生的一切类似于钓鱼的岛屿*问题的情况。

  3.4环境问题的改善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造成现代人口急剧增加,人口出现了有大陆向沿海城市聚集,例如:旅游、工作、生活等。海洋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集聚,给海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比如,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生物数量的减少以及污染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时刻影响着海洋环境的存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还处于上升阶段,并且处于发展中阶段,规模庞大的人口数量,国民素质较低,工业的发展,给海洋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因此造成海洋的过度开发,并且对其保护并未提供很好的措施,情况不容乐观。促进海洋方面的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专业的人才,还需要较高的国民素质,中学生的行为*惯正是出于形成阶段,加强海洋地理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可以为未来环境保护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人才。尽管我国的海洋资源丰富,海洋面积广大,但我国需求量较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开发,没有考虑到日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有序的开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未来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学的教育将起到很好的奠定基础作用。

  4结语

  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中学地理教学是中学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海洋地理教学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国际形式则是必不可少的重点部分,海洋地理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下一代高素质的公民,本文通过当前国际问题中突出问题,结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海洋地理教学,呈现出了海洋地理教学的目的与必要性,希望可以在未来开展教学活动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申少云.中学海洋地理理念渗透与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李明.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意识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谷方为.初中生海洋意识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剡国庆.加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海洋观教育[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1-113,117.

地理论文2

  摘要:

  虽然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对建筑与气候、建筑与域的研究,但在不同的时期里对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认识程度及重视程度是不一致的,这与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关。人类对待地理环境的态度经历了“决定―――虚无―――或然―――必然”的过程。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思想;设计概念

  1. 1 古代建筑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古代*人崇拜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的传统建筑比较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风水术”的实质不外是对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因此说地理环境因素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文明,特别是定居文明受其所在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从而产生了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的社会理论,这就是西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时代,盛行于18 世纪、19 世纪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曾广泛流行于社会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的研究中。古代西方虽然不象古代*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风水学说体系,对地理环境中各因素对建筑设计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但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对西方古代建筑影响仍然是很明显的。例如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石头建筑及其建筑群体的形式,均与古希腊的地质景观条件有关,古希腊内地多山,土地贫瘠,但盛产大理石,为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开阔地和*原,其建筑群体布局以自由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为主流。

  1. 2 工业时代现代建筑的地理环境“虚无”论

  对建筑学来说,地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不像“决定论”本身在社会理论中的地位那么长久而稳固,长久以来,大多类型的建筑的设计仅从形式美学、空间、结构技术等等方面考虑,而看不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自从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建筑的出现,全球建筑形式国际化、大同化,就是普通的居住建筑也再难找到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设计,这一时期从总体上可以说是建筑的地理环境“虚无”时期,无视地理环境因素的存在,必然导致建筑与环境的对立。因此,建筑成为破坏环境的主导因素,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建筑也为人类的生活前景埋下了无数的隐患,诸如地震、洪灾给城市及村庄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

  1. 3 后工业时代建筑创作中的地理环境的“或然”论

  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从建筑的发展过程来看,是一个模仿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最终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现代建筑时期走到了极端,其结果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恶化。20 世纪50 年代以后,欧美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但城市整体视觉环境的恶化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注意并重视到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建筑思潮的总趋势朝向多元论方向发展,这种趋向的目的是要求获得建筑与环境的个性及明显的地区性特征,地区性的特征的表现即为建筑应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反映民族、生活和文化的背景。比如“新乡土派”的创作观念,注重建筑自由构思结合地方特色与适应各地区人民生活*惯。使得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被紧密地结合起来,而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更是将地理环境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关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1. 4 新时代的绿色建筑创作中的地理环境“必然”论

  进入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社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严重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绿色建筑观。解析绿色建筑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地理环境因素是绿色建筑生态体系构成部分,至此,地理环境因素在建筑创作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在绿色建筑的创作中成为必然。

  2 建筑设计中地理环境因素的表达

  2. 1 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建筑思想

  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学专著《建筑十书》里有不少章节涉及到建筑与气候,如对建筑的方位、房间的自然采光及建筑材料产地等问题的论述,说明了古代西方人的适应自然的思想。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研究不断地产生一些思想影响并指引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此产生了各种与环境相关的建筑理论,对建筑的理论及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赖特与“有机建筑”理论、文脉主义建筑理论、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理论、适应气候的建筑理论及绿色建筑理论等等。

  2. 2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概念

  任何设计都始于对设计概念的追求,建筑师以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作为构思的依据,通过环境受到启示或引发灵感―――设计概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由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设计概念有以下几类。

  1) 建筑形式模仿地理景观

  由模仿地理景观结构而产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可分为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两类。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着重于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从而使建筑与所处自然环境产生某种脉络关系;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首先要对地理景观环境进行解读,从地理景观形态中攫取其某些显著的有代表性的因素,提炼出概括性的能表达景观意境的元素来表现建筑。

  比如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该建筑坐落于克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山谷中,那里的弗德台地国家公园是北美印第安人史前居住地遗迹保留地,他说:“当地印地安人的建筑就与那种自然的环境十分的相称,十分的协调.他们使用同样的石头,使用同样简单的造型,……巨型的石块,巨大的石窟,简单的几何形体,自然的造型,都是值得我借鉴的东西。”大气研究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2)建筑形式融合地理景观

  建筑形式融合地理景观的主要表现是尊重自然,尽可能地减少对地球表面的区域景观的破坏,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掩土建筑将建筑主体植入地下,以保证地表景观的完整性或者使建筑犹如从地下生长出来一样与地理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前者如贝聿铭的“美秀美术馆”,后者如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及安腾忠雄的水御堂。

  3)自然要素在建筑形式中的抽象化运用

  将自然地理景观中的各要素抽象化引入建筑形式的做法,是很多优秀的建筑大师常用的手法。比如路易康,他认为“于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的光,因为它有情调,―――它提供了我们共识的基础,它使我们能接触到永恒。自然光是唯一能形成建筑艺术的光。”他在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再如安腾忠雄的关于光、风、水的系列宗教建筑,他着意把“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引入建筑物之中以产生“神性”的空间境界。

  4)气候建筑

  建筑与气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却不断有建筑师从中感知到新的理念,使气候建筑的形式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如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以“开放向天”的空间为中心的适应气候的设计策略;杨经文提出的“生物气候摩天大楼”的理论和实践。

  3 结语

  环境的恶化,能源的危机,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人类在改造环境中的行为。建筑作为人类改造环境行为的表征物,其目标究竟是什么?绿色建筑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建筑的目标在于通过人类的建设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安全、健康、和谐共生,满足人类追求适宜生存居所的需求与愿望。实现这种需求与愿望的根本途径是了解自然环境。杨经文说:“纵观人类历史和所建住宅,除了景观本身的基本地质结构外,气候是其惟一一个不变的因素。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也许和人们的视觉品味和审美观念在一段时间里,比如一百年中,悄悄变化,但是气候始终在它的循环过程基本保持不变。”

地理论文3

  摘要:

  本文首先简述了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的自然原因,之后引出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可能由人类引发这一观点,围绕这个想法进行论证。据此例举现今为避免即将到来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生物大灭绝 人类 责任

  人类现在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研究前五次生物大灭绝上,却很少有人想到将要到来的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来研究。

  自从人类出现,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开始肆意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注重其使用价值,却忽略了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潜在价值,使地球自然形成的生物系统遭受了人为的干预和破坏。 科学家估计,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 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 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 即每天减少50-150种。在过去的400年中, 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以下是一组来自国家*的最新数据 :*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 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

  当生存问题扩展到全世界物种,我们人类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给下一代留下什么?是丰富多彩世界,还是生物种类日益贫乏的地球?迅猛攀升的数字敲响了警钟,不少人惊恐的在心中问道:不曾孤独来世的人类,难道注定要孤独的离去?答案也许可以从150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的话中找到——“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

  众所周知,恐龙曾是中生代的霸主,但最后还是灭绝了,在地球上不复存在,虽然原因众说纷纭,但灭绝的事实是肯定的。各种各样的例子都表明一个问题:最高等的动物一定会灭绝,而且比低等动物灭绝的早。最先出现的细菌一直到现在还存在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类现在正处于恐龙这个位置,是新生代的统治者,我们这个物种注定要灭绝,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大家都知道,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至今已经历过五次全球性生物大灭绝,已有99%的生物灭绝:最早的一次灭绝发生在5.8亿年左右;最大的一次是2.5亿年前,发生在西伯里亚的火山喷发,致使全球95%的生物灭绝;第四次是1.6亿年前,发生在墨西哥的由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核爆炸,使地球温度升高,造成地球50%的生物灭绝;第五次是距今0.6亿年前,南极冰岛火山喷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加大,使地球上的恐龙灭绝,比人大十几倍的恐龙时代永远消失!

  人类只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地球的生物大灭绝,要么来自于外来星球的撞击,要么来自于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往往是核反应的结果,第六次全球生物大劫难,也不排除人类引发的可能性!当大劫难到来时,最容易逃生的是海里的生物,和空中能飞的鸟类,人类能否成功避免生物大灭绝的厄运?等待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对地球的维护也是重要因素!避免星球的撞击,减轻火山爆发造成的危害,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目前有*700颗*地小行星被列入危险名单,为此人类应提前做好准备。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已完全有办法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小行星撞击地球可使人类免遭灭顶之灾。一颗质量11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量,相当于1万颗百万吨核武器爆炸。对此,世界各国早已开始研究应对方法。要有效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首先需要监控有可能飞*地球的小行星,精确预测*地小行星的飞行轨道。美国国会1998年通过决议,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实施名为“太空卫士”的计划,力求定位地球周边直径不小于1千米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并确认哪些小行星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目前该计划已经完成,地球周边约有1000颗符合条件的小行星,其中93%已被定位。

  各种研究资料表明:地球生命在演化过程中惨遭灭绝,自然因素是原因之一。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使恐龙消失,哺乳动物出现。每次生物大灭绝都造成超过一半的物种消失,经历灭绝危机后的地球需要1000万年才能恢复元气。即将发生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现代人类经历的第一次灭绝,这次灭绝将由人类引发,具体表现为: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然环境过度使用和被污染等因素,造成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

  为尽量避免这种不利状况,就意味着人们应保护环境,但保护环境并不代表着不开发资源,而是合理的利用现有资源。如何避免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被动点的措施是进行保护,同时我们应主动的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科技水*避免星球撞击,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危害。

  人类应尽快认识到这种现状,面对可能来临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衡的稳定性,减少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避免人类受到自然危害的侵扰。

  参考文献:

  1.国家*的最新数据

  2.《人类将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3.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研究员接受专访语录


护理论文菁选(扩展6)

——运营管理论文(5)份

  运营管理论文 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日益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多,并且,之前采用的简单填埋生活垃圾的做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所做出的要求。本文主要着重突出城镇小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拥有的现代化的运营管理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来分析具体的运营策略及方法,希望对相类似的城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科**营

  引言

  生活垃圾填埋,是我国当前最经常使用的垃圾处理方法,这项技术也是处理生活垃圾的最终方法。其主要原因是该处理方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娴熟;运行及管理方式简单方便;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量较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用范围较广;最受大家关注的当然是运行费用较低这一优点。然而,相反的就难以避免会有一些不足,比如:填埋场的选址比较困难,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等等。生活垃圾的不适当填埋,会造成对居民用水的污染,从而威胁人们的健康,当然类似的状况也有很多,例如有毒气体的威胁等等。由此可见,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要避免填埋生活垃圾所产生的危害,就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改善,进而予以完善。

  1我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日益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多。根据我国在20xx年度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全国共有垃圾处理厂(场)2353座,垃圾填埋量1.53亿吨(占全国垃圾处理量的90.5%),并且还在以飞快地速度增长。对于该现象,我们是必须采取一些适宜的处理措施,才可以保证我国的城市环境不会被过分污染。当然,社会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进而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更加趋向于卫生、高效和经济。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还是相对较大,并且,填埋垃圾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即将不能满足日常垃圾的处理要求。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在对一个城市进行相关的规划建设时,要做到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也就是规划的同时,要考虑垃圾填埋场建设的要求。

  2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

  2.1实例概述

  某市大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市中心大约48km,并且该填埋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有560亩,采用卫生的填埋工艺,最终的项目总投资大约使用了16855.46万元。垃圾填埋场大概分为四个时区进行建设使用,使用的年限大概为20年。

  2.2运营措施

  2.2.1渗沥液的分层导排系统的规划建立在垃圾填埋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渗沥液淤积以及污染水源这一问题[1]。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之前的建设基础之上,再建设一个水*渗沥液收集盲沟,盲沟的高度应以5~10米为宜,并且务必使盲井与竖向收集井相连接,同时每层还应设置一液位观察井,并在其附*设置可将渗沥液输出的旁通管,这样可直接与场低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连接,如此以来,我们便可以借助该系统来实现对填埋垃圾气体的最大收容,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全面的、立体的、相互融通的渗透液导排系统,借助分层导排的设计,从而使垃圾堆积体内因渗透液下渗不良引起的滞水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2.2初始填埋相关行为的规范库区建成后初始垃圾的填埋应务必规范化。防渗系统上边第一层垃圾的铺摊其厚度不应低于3m,且该层垃圾的成分应由不含长雾化室、离子探测器和收集器构成。具有高温电离特征的光感耦合等离子体质普仪器可快速扫描各种离子,并通过其特有的接口将符合条件的离子结合起来,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地球上任何一种元素,并实现线性范围宽、多种元素分析的良好效果。地质学中被广泛应用的包裹体、地下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等工作,也经常被应用与对水、土壤、生物等关于环境检测的各个方面[2]。

  结语

  面对人们越来越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日新月异的生产方式,最终导致污染环境的恶劣因素越来越多,极大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给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所以,人们需要尽可能快地完成对生活垃圾运营系统的完善,也必须提高环境检测的技术,由此来更好的治理环境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加深了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处于进步的'良好面貌。我们必须非常清楚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以及我们的环境现状,然后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村的自然环境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对于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方面,我国会不断地加以研究,并且尽最大努力开发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运用仪器,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并且,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保护环境做起。

  参考文献

  [1]刘静,张宁,袁悦,杨芳荷.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无机阴离子[J].安徽农业科学,20xx(16)

  [2]裴广领,叶昭艳,严辉,杨燕敏,甘静兰.现代仪器分析在环境无机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xx(04)

  运营管理论文 2

  银行盈利模式与形势研判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银行业盈利模式探讨了当前盈利环境形势,就如何全面提升银行盈利水*制定了科学对策。对全面强化银行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实现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银行运营管理论文

  1、行业盈利模式

  1.1盈利模式内涵

  商业银行其采用的盈利模式通常是基于当下经济状况与相应市场制度,将资产负债作为基础结构而形成的财务收支系统。由收入层面来说,银行业盈利模式涵盖传统以及非传统两个类别。传统盈利模式其收入结构主体在于信贷利息,此模式下一般采用资产规模扩张作为主要方法。当然在过分依赖信贷的过程中,往往银行提供的服务类别并不丰富、较为单一,且各个银行间不会通过激烈的竞争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非传统盈利模式其收入结构主体则为开展非传统形式的各项业务,例如零售、私人银行以及中间业务等,该类盈利模式体现了更大的创新性、开放性与灵活性,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1.2盈利构成内容

  由商业银行各项利润组成内容审视,其营业收入通常涵盖纯利息、手续费以及投资获取收益等部分。依照商业银行各类经营模式,其获取的手续费通常涉猎了较多层面,例如从事中间业务获得的收入等,均属于非利息收入的内容,在服务过程中需要进行结算、完成信托服务、从事租赁管理、进行代理融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办理银行卡、提供担保服务、开展汇兑、承兑服务,办理信用证、开通理财服务以及进行期权期货交易等,这些均属于盈利的业务范畴。

  1.3反映盈利水*的主体标准

  盈利水*可通过各类指标体系进行反应,通常将利润结构的研究与分析作为核心基础,目标则是判定商业银行最终赢得利润的能力以及理财成效,衡量其可靠、可行性、合理安全性、收现水*、成长性、长效性以及绿色性。虽然各类银行发展经营业务范畴不一致、各自重点内容不有所差别,然而在反映盈利能力水*的过程中基础标准还是相类似的。例如可应用净利润、资本、资产利润、风控资本收益以及纯利息收入等指标进行反映。

  2、盈利环境形势特征

  2.1国际形势

  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出深化调整的状态,经济复苏时期已经到来,且体现出发展不*衡、乏力现象明显的问题。美国经济则复苏步伐逐步放缓,美联储加息会造成汇率的明显波动,使得资本流向受到明显影响;欧洲货币宽松产生的边际效应逐步降低,欧日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短期内难以进入快速增长轨道。虽然世界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新兴经济体,其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然而另一方面也存在货币贬值的风险,无法刺激外部需求,导致陷入负债危机的不良局面。新任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举措,反映出美联储加息更大的外溢性,逆全球化态势渐渐体现出来,使得国际领域经济发展与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预测中窥见,其分析全球经济在20xx年全年的增长仅仅为3。4%,无法达到*30年的*均成绩。美国方面,GDP始终体现了稳定的增长趋势,上年度第四季度GDP达到4。2万亿美元,其增速则为2。1%,比预期标准高。同时3月份失业率有所降低,达到4。5%,是*十年的最低标准,同时CPI连年增长。3月,美联储决定加息,上调了联邦基金利率,使其区间达到0。75%—1%。同时还预期仍会再次进行两次到三次的加息。由于大部分美联储官员制定推出紧缩联储资产的负债表,使得美元陷入趋紧流动的状态。欧洲经济呈现出逐步回暖的趋势。上一年第四季度GDP达到2。3万亿欧元总量,实现了1。6%的增速;20xx年2月CPI则达到了2%标准并呈现出稳定的态势。2月失业率则下降至9。5%,是*十年来的最低标准。欧央行通常保持宽松姿态,然而德拉吉则在最*表示提升市场利率的可能性较大。日本逐步摆脱了通缩的阴影,上一年度第四季度实现了131万亿日元的GDP总量,增速达到1。2%;20xx年2月则实现了0。2%的CPI指数%,且这一指数持续六个月始终为正值。

  2.2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处在较为合理的水*上,特点为缓慢之中趋向稳定、稳定之中趋向良好。上一年度GDP实现了6。7%的增长。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对经济建设形成了强大的支撑,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新型战略发展项目、装备制造领域均体现了高速、稳定增长,且就业形势良好,为发展转型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当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也体现了一些不足与缺陷问题,面临了严峻的考验。例如,产能趋于过剩,需求结构的日益复杂导致了明显的矛盾问题,制造行业陷入了投资瓶颈之中,且来自民间的投资陷入了负增速的状态,外部需求无法有效的发挥强大的拉动力。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了重重困难,各地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差距。我国经济会议中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运行发展陷入矛盾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问题,其根源则在于出现了结构层面的不良失衡,需要由供给方面、结构方面积极创新改革,致力于探寻一种新的供求动态*衡关系。

  2.3金融形势

  *年来,国外经济政治环境的交叉作用之下,金融形势变得更为复杂,且体现了高度的动态变化性。因此金融安全应上升到更高的级别,注重防控金融危机、把控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风险因素,积极推动金融领域的全面改革,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形成合力。同时发展金融目标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供给的更新与改革。审视当前形势,我们进行如下预期:首先,需要加深改革力度,促进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面对资金筹集途径不断丰富多样的现实背景,怎样更有效的应用金融系统、缩减企业财务管理投入成本,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加强结构改革、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为本的目标前提下更应如此。第二,金融服务实体的趋势更加明朗。目前,金融市场领域货币资金呈现出的内部循环、虚化应用的现象进一步对实体经济优化结构形成了负面影响,出现了不良失衡、盈利水*降低的问题,令金融领域陷入了资产荒的不良境地。随着去杠杆政策的颁布实施,金融将会以输血的功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且这一功能将越发明显,体现更好的支撑性。第三,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需要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力度。*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过快增长,导致金融系统风险性逐步提升,例如不良资产的聚集、互联网金融的高风险性、快速流动性、债券违约、债务逐步扩充、影子银行等问题足以证明风险等级渐渐增强。为此需要通过有效的联动机制对金融乱象进行全面整治,增强监督管理力度,方能更好的预防风险,提升综合竞争力。

  2.4货币政策

  20xx年货币政策体现出稳健上升的特征。上一年度我国经济会议精神要求,货币政策应体现稳健性,流动性则应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实现了合理的转向。实际上,20xx年年初货币市场便呈现出中性流动的特征,各个银行在拆借利率上体现了明显的波动性,且水*较高。显现出紧*衡的资金面,同时体现了量足价高的明显特征。去年年底,为有效限定信贷增速,使之处在合理范畴中,人民银行通过贷款余额规模化管理进行调控。20xx年通过运行发展,人民银行依照季度、月度进行调控,且干预力度持续增强。直至4月中期,人民银行第一次在年内进行月中管理调控,布置各个银行降低当月发放贷款量,由此可明确从20xx年开始,信贷紧缩的态势将陷入常态化局面。

  2.5汇率走势

  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4月后期达到6。8931,与年初相比增长了0。6%。由短期层面来说,我国与美国的利差不断增加,也就是说人民币贬值的趋势有所减缓,大大改善了资本外流现象。然而由长期层面来说,美国货币紧缩的等级始终比我国高,两国利差仍旧将向着减缩的趋势发展,也就是说人民币仍旧体现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3、全面提升盈利能力对策

  3.1优化收入与成本管理,积极做好开源节流

  为提升盈利能力,应由收入以及成本两个层面双管齐下,明确客户需要,针对业务特征把握银行特色与优势,强化开发中间产品的工作力度。再者,应树立经营意识,尤其在承诺未贷以及管理税费管理环节,应做到更加精细,把控管理成本,使存款结构更加完善。

  3.2优化融资与定价,积极做好营销管理

  针对当前市场环境与形势应做好分析与研判,依照成本、客户需要优化定价模式,以更快的做出反应。再者应通过有效开发,积极合作、引入综合营销模式增强盈利能力。

  4、结语

  总之,针对银行盈利模式与当前市场形势,我们只有制定科学对策方能真正提升银行盈利水*,确保经济环境稳定有序,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桂明,吴刘杰。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xx(01)。

  [2]郭娜,祁怀锦。上市银行盈利模式与银行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xx(5)。

  运营管理论文 3

  一、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状态下,所以必须要向现代化企业转型。因为企业正在承受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引入新理念以及新管理技术的方式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科学性,提升管理质量。经过学*,企业的管理水*有所提高,但是从企业的总体来看,多数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并没有理解先进的运营管理理论,无法发挥先进理论的作用。

  1.基础管理水*低,运营管理方式不细致

  当前国内企业对自身认识不足,盲目追求所谓先进理念,忽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企业把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在不健全的基础管理上,让企业收到效益较少。据20xx年对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基础工作都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对北京市20xx家工业企业调查中,有健全的原材料消耗额定的企业只有60%,比较健全的劳动工时定额的企业占75%,有完整原始记录的企业占40%,有比较健全的质量验收制度企业仅占有28%,能够实行全面经济核算的企业仅占到18%。

  2.现代化运营管理模式的应用程度低

  *年来,我国企业大规模的引入现代化运营管理技术,争取跟紧发达国家的发展脚步,但我国企业在运营管理模式上依旧存在问题,跟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差异,主要因为我国企业实行现代化运营管理方式时间还短。

  3.重技术改造、轻管理创新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我国运营管理水*比较落后,但技术水*和机械设备同样落后,企业运营中矛盾比较突出。但是企业在选择更新的时候,企业更看重的是看得见的技术和设备,而忽视运营管理的作用。

  二、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的运营体系与传统的模式发生很大改变,随着经济水*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增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服务过程改善要求更大,市场环境随时都在变化,企业的.运营理念和产品也随时变化。*年来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提高,对企业运营模式有很大影响。

  1.现代运营管理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大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发生重大改革,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企业的运营需求扩展到非制造业的营运过

  程和运营系统的研究上。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生产、组织、控制三方面,把整个运营过程细化,把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原料采购、配送适时的加入,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现代企业的发展速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相互制约,企业想要快速成长就必须增加发展速度,而企业的效益相应的决定企业发展规模,企业高效益是企业的运营核心和关键,所以企业发展主要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规模首先应该建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由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决定。

  3.信息技术成为运营系统控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的科技逐渐被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急需变革,以适应新的生产环境。在企业运营中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对产品研发、产品特征、加工技术、信息处理和通信等方面造成影响。

  三、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发展的建议

  想要保证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对管理方式进行转变,不仅要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同时也要转变企业的人员组织结构以及基础管理模式等,优化企业运行流程,不断完善企业体制改革。

  1.提升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认识,让工作人员可以自觉的追随现代中国企业运行管理趋势,通过完善内部科学技术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管理理念。企业应该积极主动的去迎合市场发展背景下的新社会理念,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便于做出一些科学化的策略。我国企业比较重视生产经营成果。而世界上一流企业重视的则是企业经营中的过程。所以中国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发展过程,要注重经营的过程。

  2.加强基础管理,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发展:企业的运营基础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低,只有拥有良好的运营基础,结合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企业经济效益才会显著提高。完善企业日常基础管理工作,构建科学化的规章制度,将员工个人的行为规范起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完善员工工作状态,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

  3.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探索有我国特色的运营管理模式:我国企业为了快速发展,引进外国的先进运营管理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借鉴和创新的关系,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和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创新,寻找适合我国企业的新运营管理理念。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需要面对愈加复杂的市场环境,竞争变得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求发展,就需要有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度,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现在企业领导者首先应该认识到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积极吸收外来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规划,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对公司合理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作者:李雪 单位: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运营管理论文 4

  一、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思路

  (一)确定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专业定位立足于学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职业生涯发展,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企业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实施以岗位任务为导向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匹配。按照城轨交通运营领域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的岗位任务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机会,逐步实现从学*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突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

  组织课程围绕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的岗位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岗位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知识、能力与素养。注重职业情境中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

  (四)以岗位任务难度为线索

  由易到难课程安排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所主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具有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步递增的内在关系,据此将学*领域课程合理排序,学生系统学*后,获得完整的岗位职业能力。

  (五)突显以运输组织模式为依据

  实施教学以车站行车工作、调度指挥等运输生产任务为载体,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组织特点,设计学*情境,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在真实的体验中强化岗位意识,获得岗位职业能力,内化职业素养。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

  (一)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方式创新

  为确定人才规格,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企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确定本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规格。

  (二)人才培养策略创新

  本专业岗位群内部岗位之间由低到高呈递进关系,岗位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由不同岗位所需不同能力形成的,能力与岗位的递进关系成正相关。针对该专业对应的岗位群能级关系的特点,在本专业推行“循岗施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三)课程体系创新

  1.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创新对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工作》、《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等5门学*领域课程,系统设计与“以岗促教、突出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2.新课程体系通过“理论+实践、实践+理论”,合理配置,将理论穿插在实践教学中,“边理论边实训、以实训促理论”,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涵盖基本技能、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等多层次,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

  (四)教学模式创新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等教学模式。

  (五)评价体系创新

  1.评价主体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成立企业人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与不同能力水*相适应的评价办法,根据学生的学*日志、实**结、管理制度、实训评价等,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2.评价指标由单维度变为多维度评价方式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评价结果由终结性评价为主变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3.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职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

  (一)立足一线,适应发展

  深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研,深入研究职业技能标准与工作任务。

  (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

  按照“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教学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评价评估”组织教学。

  (三)策略灵活,适应订单

  订单班有很大的随机性,有时在进校就组班,还有的在毕业时组班。

  (四)工学结合,上岗对接

  实现学生上岗对接。通过学生2年在校内学*,1年在企业的具体真实工作岗位顶岗实*和毕业实*,基本实现“上岗对接”。

  运营管理论文 5

  【摘要】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加剧、西部大开发的持续进行,对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西部高速公路路网的构建应更具有科学性、高效性与便捷性。甘肃作为西部经济发展中一员,在整个西部布局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要想加快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与国家总体规划快速接轨,加大该省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必然性工作。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基础设施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指引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到“十二五”时期,累计投资800多亿元,其中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就达到了400多亿元,路网改造、农村公路、公路水路运输站、机场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扩大中,路网形成。从“十五”到“十一五”仅仅五年的时间里,高速公路新增里程986公路,甘肃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xx公里。

  1甘肃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收费公路里程4032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13.3万公里的5.1%,全省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为65.70亿元;20xx年,全省收费公路里程4172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13.8万公里的5.5%,全省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为73.59亿元。最*5年来,甘肃省公路养护总里程达到11.28万公里。截止到20xx年,甘肃省对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提高到了198亿元,其增长速度约为20xx年的300倍,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甘肃省积极推行“通过贷款方式来建设公路,建成后以收费方式来偿还贷款”政策,同时申请国家补助,先后将800多亿投资到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上来,充分发挥了**职能的作用,推动了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除此之外,较现阶段的省道车辆行驶速度高出1.5倍,相距500km左右的两个地区可当日往返,相距900km左右的两个地区可当日到达,4/5以上的县城可在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路网直通的城市包括兰州、嘉峪关及张掖等一些重点旅游城市。同时也推动了该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甘肃电信高速公路移动信号覆盖共物理基站11个,新建4G数据基站与2G语音基站共站6个,建设投资381.23万元。目前电信公司高速公路沿途2G语音覆盖56.5KM,覆盖率67.42%,4G覆盖25.91KM,覆盖率30.92%,基本实现连续覆盖,4G*均下行吞吐率为61.7mb?ps。在本次通信工程建设中,为保障高速公路全线语音畅通,甘肃电信积极与集团公司沟通,紧急调拨6套2G基站用于高速公路信号覆盖建设,按时完成基站开通工作。

  2甘肃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问题

  2.1管理体制不灵活

  高速公路管理就是公共产品所供给的一个范围,**机构通过对现有公共部门的利用实现对高速公路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际上这种管理就是一种垄断行为的表现。由于长时间的垄断,致使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对市场改革创新形成障碍,失去了市场机制原有的动力与驱动,最终给高速公路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原来的计划性向市场性转换,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各行业的市场体制不断得以健全与完善,在这种形势下,**职能也同样发生了转变。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管理机构逐渐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转变成对高速公路的监督与管理,这种监管职能的转变与市场体制相适应,同时也逐渐取代了**集中管理与集中垄断。

  2.2运营管理资金短缺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实行统一标准补助的形式,由于各市、县**在财政投入方面的权限极为有限,在项目前期规划过程中往往出现工作经费短缺的现象,且新建项目的配套资金很难落实或在长时间内无法落实,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建设严重存在资金缺乏的现象,地方财政在这方面的补助力度不高。所以,已建高速公路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不高,很多技术标准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高速公路最低要求,由此造成公路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给后续的高速公路管理养护形成更大的工作压力。

  3甘肃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公路管养体制

  按照***颁发的《推进高速公路管养体制深入改革及实施方案》及甘肃省出台的高速公路管护政策等,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一些先进的公路管养体制,甘肃省在高速公路管养过程中应严格遵照“国家统一部署、各级**分级管理、以县为责任主体单位、省市扶持监督具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甘肃省高速公路管养体制。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管理机构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安排管理养护人员的岗位与职责,科学部署管理人员。市交通局、县交通局可成立相应的高速公路管理处,同时以市、县为单元建立相应的高速公路管护团队,对高速公路管养人员予以合理部署和安排。原则上讲,高速公路需要配备1名公路管理养护人员/2公里。

  3.2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通过广告的方式实现对公路名称的拍卖,基于以上各种方式来拓展高速公路管养的筹资渠道。通过高速公路建设,增加当地税务增收,进而为当地高速公路管养提供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高速公路管养质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管养资金多与少,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在高速公路管养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有效资金的充分利用,进而为高速公路管养质量提供保障。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监督力量、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养公积金管理制度,进而为公路的管养工作创造更多的资金来源。

  4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往往与其管理模式不匹配,高速公路管理的滞后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没有节约资源,而且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困难。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高速公路管理的创新,以求确保两者之间协同发展与进步。

  作者:卢生海 单位: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建军.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交通世界,20xx.

  [2]张军琳.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综合评价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xx.


护理论文菁选(扩展7)

——医院护理论文(精选五篇)

  医院护理论文 1

  1结果

  1.1护理人员调查情况

  发放问卷20xx份,调查护士949人,护师801人,主管护师250人;中专学历552人,大专学历1288人,本科学历160人;工作年限<5年800人,5~10年658人,>10年542人。通过调查,发现工作5~10年的护理人员及高学历护理人员能够利用自己的护理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少量健康教育工作,而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

  1.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调查情况

  调查医院20所,发放问卷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不重视健康教育,没有将其列入医院规范的诊疗及考核内容中。

  1.3患者或其家属调查情况

  90%以上患者希望医院能提供与疾病诊疗相关以及对康复起到帮助作用的高质量、效果好的健康教育。

  2讨论与分析

  2.1存在问题

  2.1.1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医院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没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规范的实施过程以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所以,临床护理人员也难以认真、规范、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仅从患者需要角度随意讲解,难以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在护理乃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2.1.2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调查发现,不同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说明护理工作繁忙、任务重、人员编制不足是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又一原因。

  2.1.3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及理念调查发现,护理队伍中28%的是中专毕业生,而有些高学历也是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的,所以部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淡薄,且知识结构较局限,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缺乏。现在的医疗是以人为本的医疗,医疗护理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应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重点,实施高效规范的健康教育。

  2.1.4健康教育方式不当部分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个体化内容,仅为入院介绍、住院须知、手术须知等,教育内容、方式、效果有待于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内容教条,没有个体化内容,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人需要实施;

  (2)教育方法单调,无形象、通俗、高效的手段,仅是简单的说教;

  (3)缺少健康教育效果监督、评价体系。

  2.2解决策略

  2.2.1加强医院管理层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健康教育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投入少,治疗效果好,符合目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与趋势,对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及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均有积极意义。因此,要转变护理模式,使健康教育根植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让患者享受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医院应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健康教育贯穿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制定效果评价考核指标。

  (2)病区应将健康教育内容程序化、日常化,分解到各班工作日程中,落实执行。护理部应该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标,对实施情况加以监督考核,并列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以使健康教育逐步推进、深入开展。

  2.2.2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

  (1)全面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需求。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任务的护理骨干队伍。

  (2)调查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学历低、工作年限短,掌握的知识偏重医学,缺少相关心理及健康教育知识,对健康教育认知不全面,教育意识淡薄,应引导其学*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参加院内外培训、各种讲座重点对护师以上本科和大专学历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强化训练,使其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2.2.3解决护理人员少问题调查发现,健康教育时间不够,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也是医院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建院理念转变,需要逐步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正视暂时的困难,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2.2.4健康教育方式尽管病区健康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但教育效果均不佳,内容形式都有待于完善。

  (1)各科室及病区应该根据不同疾病、患者特点及要求制定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板报等,添置视听器材,如投影仪、幻灯片、录像和光盘等,选择适合的宣传方式,使患者获得规范、具体、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病区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制订专科疾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强调入院后、手术前后、特殊治疗前后、特殊检查前后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3)做好系统分析,开发适合工作实际的软件系统或将其融入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以实现计划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信息高效并符合个人喜好。规范且效果可靠的目标。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医疗活动,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健康教育需要同评价诊断、治疗一样严格实施、评价考核,以尽快落实医院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主题。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医院示范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共同行动,营造有益健康的医院环境,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医院护理论文 2

  儿童医院所收治患者普遍具有年龄较小的特点,由于年龄小,因此对各种治疗、护理的配合度较差,耐受性较低,加之病情变化速度快,导致护理人原经常处于繁忙的状态下,护理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难度与风险。对护理风险进行科学防范是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为观察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中将20xx年1月-20xx年6月期间xx儿童医院所收治的住院患儿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进行对照研究,数据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将20xx年1月-20xx年6月期间xx儿童医院所收治的住院患儿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分别纳入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患儿31例,女患儿19例,患儿年龄为1-12周岁,*均(6.5±1.1)岁;观察组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21例,患儿年龄为1-12周岁,*均(6.8±0.6)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可比。

  2.方法

  对照组患儿不做特殊处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引入护理管理中。具体措施为:各项治疗结束后需要详细检查患儿床位栏杆是否固定扎实,以免患儿翻身坠落,同时避免患儿四肢受压;应用束带时应当尽量选择棉质束带,同时尽量选择较宽的束带,注意根据患儿反应调整束带松紧度;在遵医嘱给予患儿粉剂、片剂药物时,为了防止患儿药物吞咽困难,可先将药物用开水融化,并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亲自喂食,以免患儿哭闹或拒不配合而导致药物卡塞呼吸道等风险;患儿四周不应当存放锋利或具有伤害性的物品,如热水瓶、玻璃、小刀等,床边插座需要加装保护罩,以免患儿误碰;若患儿意外跌倒,护理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扶起患儿,并使用一些简易的玩具来转移患儿注意力,减弱患儿心理上的疼痛感;针对语言表达较为清晰的大童,护理人员可直接与其进行沟通,使用简单易通的语言来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与心理诉求。针对语言表达能力差,尚无法自主沟通的患儿,需要通过频繁巡查,适当抚触、拥抱等方式增加患者的依赖性,可也播放一些少儿节目或儿童歌曲,缓解患儿紧张情绪,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3.观察指标

  应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儿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方面的质量水*。单项评分总值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护理管理质量越好。

  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资料格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t,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二、结果

  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风险管理与日常护理工作的结合始于上世纪80年代,大量已有的临床报道中均证实了风险管理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儿童医院收治患者以儿童为主,受限于患者的年龄特点,在护理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护理难度高,风险事故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机体器官细小、沟通不畅、配合性差、情绪多变等等。本研究中将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落实于儿童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针对性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的落实,避免了很多人为低级因素所诱发的风险事故。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判断与识别能力,完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丰富风险防范护理经验,一方面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在护理管理中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综合价值确切。结合上述数据分析可知: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水*,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医院护理论文 3

  【摘要

  目的探讨对讲机设备在基层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xx年2月创伤骨外科订购对讲机、定科室频道、按排班分配对讲机,应用临床护理工作。结果使用对讲机一季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表示呼叫其他人员方便、快速占98.7%,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处理疑问信息反馈满意率为97.7%。结论对讲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高效、快速处理工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保证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对讲机;基层医院;护理;应用

  对讲机通信隶属专业无线电通信,在集群调度、应急通信、即时通信等方面独特优势,应用广泛。信息沟通广泛存在于组织的管理中,对管理者来说,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是护理管理重要内容。现在以专人管床、护士办公地点前移的护理模式,难免有些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每个人,对讲机的使用使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能够得到高效沟通,快速解决处理医疗问题[1]。

  1、临床资料

  我创伤骨科订购对讲机台数达12台,护士工作人员31名,均为女性,护士职称15名,护师9名,主管护士6名,副主任护师1名,年龄21~45岁。科室最高峰住院总人数达110例,*均每日择期手术5台,急诊手术4台,病重患者6例。护理模式分组管床负责制,工作时间8h。由20xx年2~5月在护理临床使用对讲机,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2、对讲机的应用的注意事项

  2.1对讲机应用前的准备按排班定制对讲机的数量、定科室频道、做好专机、定班专用标识。使用前由办公室护士进行试机,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都要有回应,确定对讲机通畅后方可使用。

  2.2对讲机应用后的维护包括交班项目、专人收集、清点数量、清洁、检查性能、用电量补充。

  3、对讲机在护理临床护理的使用过程

  3.1办公护士与管床护士之间的沟通

  办公室护士是负责转抄、录入医嘱、接收新患者、办理患者出院手续,是信息发出的主要人员,通过对讲机可以通知管床护士的新医嘱执行、了解新收患者情况,使管床护士及时掌握工作任务新动态,先急后缓,心中有数,减少病房与办公室之间距离来回,达到省力、省时、有效沟通,高效完成任务。管床护士在病房执行任务时发现新情况,快速联系医生,处理突发事件。

  3.2总务班与护士之间的沟通

  总务班是科室是科室内的后勤中枢,负责用物总管,如医疗、护理、医疗用物的准备、补充、药物的检查与领取、发放,仪器的维修,当各班护士发现与之有关情况,如仪器不能正常运作、一次性用品缺用,药物领取有遗漏,通过对讲机准时联系总务班,及时维修、补充、纠正问题,成功及早发现问题,减少错误发生,使工作问题共同发现,专人负责有序进行[2]。

  3.3管床护士之间的经验交流

  责任护士在护理临床工作中,护理操作技术参与整个护理过程,在护理技术不断更新、建立,护士技术水*决定工作质量,年资低的护士在执行任务过程难免遇到困难,又要及时寻求协助与处理,通过对讲机寻找帮助,既能立即解决难题,又减少因技术问题带来医疗纠纷。

  4、效果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问卷50份,回收问卷率为98%,科室人员使用对讲机认为学*容易占97%,表示呼叫其他人员方便、快速占98.7%。累计*均每天使用对讲机达50次,成功处理信息量45条,节省时间67min,快速解决应急状态5件,及时纠正错误4项。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处理疑问信息反馈满意率97.7%。对讲机使用过程各类问题均得以妥善处理,及时解决各类应急状态问题,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护理时间,保证护理质量[3]。

  5、讨论

  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还未逐渐完善的条件下,未来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吸引患者小病不出镇,医护比例严重失调的状态下,能使医护人员有足够应对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其中途径优化护理沟通工具,对讲机的使用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指挥,可作为急救调度*台高科技设备,实现现代医院科学管理。在日常的临床医疗护理中,对讲机系统传达任务快速、方便,打破因不同工作区域限制,医护、护护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善喊人、找人才能信息传达,缩短沟通距离、时间,节省了人力、时间资源成本,跳出护理工作超时与低效工作模式,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对讲机是一种投入经济成本低,在一定区域不受信号限制的沟通工具,在临床护理工作使用,节省时间、人力成本,高效沟通,提高处理问题速度,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彤,蒋志伟.浅析数字对讲机未来发展[J].中国无线电,20xx,(8).

  [2]邱立,周兰銖.护理工具现代及趋势[J].护理学杂志,20xx,22(6).

  [3]蔡丹,罗萍.移动式对讲机对肿瘤科病区噪音及行走负荷的影响[J].护理学报,20xx,23(13).

  医院护理论文 4

  【摘要】在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PDA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便捷、准确的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能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加大管理工作力度,降低护理错误与事故率,减少医疗风险问题,增强医院的信誉度,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从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在医院实际发展中,需要重视PDA在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明确护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发挥PDA的应用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PAD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身份识别、治疗处置核对等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应用效果,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未来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PDA;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1PDA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PDA可以应用在身份识别、患者信息查找与治疗处置中。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身份识别中的应用。医院护理人员可以利用PDA在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之内,对患者的条形码进行识别处理,准确的核对患者身份,保证条形码数据信息与PDA信息一致,一旦出现信息不符的现象,就会发出提示音,或是文本提示,护理人员就不能开展相关操作活动,以此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性与合理性。第二,在患者信息查找中的应用。护理人员可以利用PDA,随时对病房中患者信息与医嘱进行查询,例如:患者床号数据信息、姓名数据信息、护理数据信息、主治医生数据信息、诊断数据信息等,也可以查找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医嘱的执行状况。同时,护理人员在查房的过程中,可以应用PDA对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信息与检验结果数据信息等进行查看[1]。第三,在治疗处置核对中的应用。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DA查看患者的医嘱执行情况,科学开展发药工作,按照医嘱要求,对各类信息进行核对,并记录在专门的记录簿中。同时,在为患者采集标本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先在病床旁边提取各类医嘱信息,然后利用PDA对标本进行确认,以便于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在完成此类工作之后,需要将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便于对其进行查看。

  2PDA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医院在应用PDA开展护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期间,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维护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因为护理人员在应用PDA期间,可以直接在患者病床旁边执行相关工作,随时为其提供服务,记录各类数据信息,使护理人员可以有更多时间与患者之间沟通,全面了解其病情,予以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不仅可以维护医患关系,还能提高护理工作便利性与准确性[2]。由于PDA中已经设有常用的医学术语与护理记录单等模板,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便利性,护理人员直接点击各类模块,就可以通过手写板记录各类信息数据,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在使用此类方式之后,可以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减少资源浪费问题,促进无纸化工作的进程,降低医院日常工作成本。且护理人员在直接输入数据信息期间,可以避免二次输入的错误现象,提高工作效果与可靠性。PDA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利用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共享,护理人员可以利用患者条形码与药品条形码开展治疗处置工作,按照医嘱完成工作任务,并且随时生成相关数据信息,自动输入数据库中,以便于对其进行查找,打破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性。护理人员应用PDA方式执行医嘱,可以提高工作准确性与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患者医嘱执行安全性与可靠性,正确使用药物,明确药物剂量,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治疗工作,提高工作成效,减少医患纠纷问题[3]。应用PDA方式可以促进医院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使其可以利用科学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提高治疗工作准确性。

  3PDA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当前,部分医院在应用PDA开展护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保证工作效果。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与规划工作。第一,问题。部分医院在PDA临床使用期间,由于网络信号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登录失败与数据信息下载失败等问题,不仅会导致工作量有所增加,还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且在医院意外停电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信息丢失等现象,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难以保证工作可靠性[4]。第二,发展趋势。在未来发展中,医院会根据护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提高其工作成效。一方面,医院需要针对无线网络技术进行研发,积极创新先进的网络系统,促进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信息丢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医院在实际工作期间,需要对PDA进行智能化的研制,缩小占用空间,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量,降低使用成本,增强其网络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其工作成效。同时,医院在使用PDA对护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期间,需要积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护理人员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其掌握各类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科学应用PDA与患者之间相互沟通,提高自身的服务水*。

  4结语

  在我国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护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应用PDA方式,创建专门的管理机制,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对各类系统进行创新,以此维护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池艳宇,贾晓君,张莹,等.PDA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xx,12(10):16-18.

  [2]陆慧菁,张亮鸣,李三清,等.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xx,(4):23-25.

  [3]郭雪林.移动护理工作站(PDA)在创优工作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xx,(9):1516-1517.

  [4]王玲玲.新疆某三甲医院PDA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xx.

  医院护理论文 5

  一、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管理缺陷

  1.1.1组织机构不完善

  基层医院多有分管副院长、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的管理和考核,而分管院长多身兼数职,无法将护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理管理质量。

  1.1.2护理制度没有切实落实

  基层医院就诊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以临床多发病为主,由于护理类型的单一化,导致某些护理人员巡视少,仅依靠医生病历,进行护理病历、护理病程的书写。而且,护理人员编制少、任务重,很多基础护理都全权交由患者家属代劳,所以,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没有做出及时汇报和处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1.1.3护理专业水*较低

  护理人员少、任务重,每天疲于应付正常工作,无暇顾及外出进修机会,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导致业务能力有限,抢救危重患者时,技术不到位,病情识别、评估能力差。甚至个别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薄弱,缺乏应有的责任心,难以保证护理质量。

  1.2人才严重匮乏

  1.2.1护理管理人才缺乏

  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工作的负责人,必须具备对本科室护理工作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的能力和素质,而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多源自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缺乏科学的管理能力和水*,并且可能多数侧重于常规护理及管理,而忽略了护理组织和综合管理,导致重心偏移,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1.2.2护理人员缺乏、队伍不稳定

  虽然每年都有大批护理毕业生,但基层医院的人员编制有限,而且高学历护理人员都被上级医院录用,再加上基层医院工资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导致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急于跳槽。多数医院都存在重临床、轻护理的现象,再加上护理人少、活多,很多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1.2.3护理设备落后

  护理人员没有先进的护理设备,每天只停留于常规护理服务,没有挑战性和竞争性,部分患者也不满足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还会迁怒于护士,影响护理人员情绪,继而影响护理质量,从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对策略

  2.1完善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管理质控体系,要求护理人员严守岗位职责,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文书的书写,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监督,同时制定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2加强护士长管理水*

  护士长多来自护理一线人员,往往护理技术尚可,但管理能力不足,需要定期派护士长到上级医院进修、学*、培训,接见上级医院的科学管理经验,更新管理方法和理念,逐渐带领本科室护理管理进入规范化。对于已发现的护理问题,要及时探明其发生原因,及时整改,避免类似护理问题的再次发生。完善和落实护理质量标准,并将其贯彻到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中,使每项护理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护士长应加强业务能力,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在工作中真正发挥领头羊的先锋作用。年初制定管理目标,将质量管理考核规则细化,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修订奖惩制度。

  2.3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岗位、层次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培训和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忧患意识,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参与,切实从每个护理操作环节,提高护理质量。鼓励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学*、进修、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室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提高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缩小与上级医院护理水*的差距。

  2.4提高护理人员待遇

  护理不是临床医疗的附属技术性职业,而是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专业,院领导需要充分意识到护理人员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合理提高护理人员待遇,提供人性化管理,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稳定护理队伍,确保护理质量,保证临床治疗的疗效。

  2.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的现有规定,严格按照护理人员数量与床位配比的编制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尽量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减少非护理性工作,尽可能解决护理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使护理人员能够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三、结语

  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护理管理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客观、主观因素的影响,但通过针对护理管理中的问题,采取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护士长管理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待遇,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应对方法,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护理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