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

首页 / 计划 /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 1

  为了使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顺利地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17年秋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八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变化着的社会、 二生活的记忆、三美景依然、四情感哲思、五文明的印迹、六情操与志趣,第一单元是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第二单元是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第四单元是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第五单元是学*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第六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编排在第三、六单元中。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口语交际安排了两个单元,分别是第一、五单元;与以往教材相比显示出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综合性学*安排了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六单元。活动注重中国传统美德与文化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 )、( )班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八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年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四、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八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八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教学进度

  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统一安排,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24人。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一般。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八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学生学*目标不明确,没有主动学*的精神,照抄作业现象严重,老师虽然说服教育,但学生却敷衍了事。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有写作专题训练。在二四六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在三五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三六单元安排了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一单元是变化着的社会:这个单元,主要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不同新闻题材的特点,注意学*阅读新闻的方法。学*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口语交际是讲述。

  第二单元是生活的记忆:课文包括传记与回忆性散文。要求把握传记、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学*刻画人物的方法,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判断。写作是学写传记。综合性学*的主题是人无信不立。

  第三单元是山川美景:课文都是古文、古诗。要求是阅读写景类古诗文,感受山川风物之美,积累常见闻言实词。写作是学*描写景物。本本单元还安排了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四单元是情感哲思:课文都是散文,要求是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注重朗读,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发现。写作是语言要连贯。综合性学*是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第五单元是文明的印迹:课文都是说明文,要求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写作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名著导读。口语交际是复述与转述,名著导读是《昆虫记》。

  第六单元是情操与志趣:课文都是古诗文,要求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内容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和名言警句。写作是表达要得体。综合性学*是身边的文化遗产。还安排了四首课外古诗词诵读。

  四、教学目标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五、主要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港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荞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董视积系、感悟、集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董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寸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董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谋本内外、谋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言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谋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谋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谋过关,单元过关。

  9.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流讲念,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起。10.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六、教学进度

  (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单元,除了“精读”、“速读”以外,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等内容。七个单元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面五个单元是现代文章,一是后两个单元都是文言文。每个单元都注重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本册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洋溢时代气息、跃动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新课文。只要很好的引导,学生一定会感兴趣。

  根据课改精神与语文教学的方向的把握,我初步拟定本学期的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3、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4、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三、班情分析:

  我担任的xx、xx两个班是同年级中的普通班,学生的学*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兴趣在上一年的教学中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还有少数人的学*积极性有待加强,如xx班的xx,xx班的xxx,写作文一点也不动手的。xx班是本人接的班主任,要好得多,xx班必须花较大的力气。

  四、具体措施:

  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推广探究性的学*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和练*。

  5、 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6、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7、 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8、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语文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9、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0、 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1、 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2、 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

  13、 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4、 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15、 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6、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 4

  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内容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为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两个古诗文单元共七个教学单元,计有诗文三十八篇(其中略读诗文十四篇),共有十六篇(段、首)要求背诵。写作、口语交际训练七次,写字训练两次,综合性学*三次。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3、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精彩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4、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三、具体教学措施

  1)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语文的好*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重积累,*时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6)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学*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3)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惯。

  上述计划有待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本人将以此为基础,实践中将其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四、各单元(或章节)重点要求

  第一单元

  游记:以“游”为中心安排教学,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法。引导学生弄清游记的游踪,抓住景物的特征。学*课文写景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体会作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和融情于景的写法。

  第二单元

  新闻:通过阅读,让学生把握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不同新闻样式(消息、特写、电视新闻、人物通讯等)各自的特点,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区别。学*快速阅读文本。

  第三单元

  议论文:通过阅读,理清议论文的三要素,了解议论文中叙事与记叙文中叙事的不同,学会简洁概括的叙事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第四单元

  小说:让学生在七年级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小说这种体裁的认识,在理清情节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学*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第五单元

  说明文: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和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实的语言特点。在七下学*事物说明文的基础上,可通过比较,更好地掌握两种说明文的特征。

  第六单元

  古诗文: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游记。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写法,古今大致一样,都是记录游踪、描写景物、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积累文言词语文,培养翻译能力。诗词五首,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领悟作者通过写景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七单元

  古诗文: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现代记叙文阅读的有关的知识、技能,来帮助学*文言记叙文字,引导学生按阅读记叙文的要求,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议论文知识来帮助阅读文言议论文,掌握举例归纳的论证方法。诗词五首,着重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学生是学*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生学*方法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四助五步六字”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以及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特此制定本次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期学*,让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本册书中的有关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使文本和学生的思想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发展。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品读语言、搜集并巧用各类资源的语文学**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生活,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本期奋斗目标

  1、希望通过本期努力,在期末全县统考中及格率、优秀率、人均分都进入一类校前三名。

  2、希望通过本期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使自己的教学水*有明显的提高,力争让学生满意、学校满意、自己满意。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期教材的编排仍然是分为六个单元共30课,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期文言文的学*明显增多,单独设两个单元,因此教学的重难点就不言而喻。本册书单元主题鲜明对学生学*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层层深入,细细渗透,旨在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下面我结合单元主题对本期教材做以系统分析:

  第一单元:主要篇目有《新闻两则》《芦花荡》。学*这个单元要突出两点:一是审美,二是爱国,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文章的表达技巧。

  第二单元:主要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本单元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述性作品,将这种博大的感情熔铸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因此,在学*中需要学生通过听、读、说去细细地感悟和理解。

  第三单元:主要篇目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选文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所以,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生活、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写作说明文奠定基础。

  第四单元:主要篇目有《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本单元选编的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学*这一组文章,可以在培养语文级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学*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第五单元:主要篇目有《桃花源记》《短文两篇》《杜甫诗三首》。本单元所选篇目都是文言诗文,有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谈到了古代文人对自己志趣节操的表白,有的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有的则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聪明才智。学*这个单元,要让学生自主的学*,合作的学*,用探究的方式学*。

  第六单元:主要篇目有《三峡》《短文两篇》《诗四首》。本单元作品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心灵和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因此,指导学生学*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及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在初步领悟文章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精读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文章情景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在美中积累语言。

  3、在学*中不断积累运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能得到明显提高。

  六、学情分析

  本期我仍担任八年级7、8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两班共有学生81人。从上学期期末成绩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八班合格率较高但优秀率低,七班合格率较低,但优秀较高,两班相比较而言,七班发展潜力不足,八班临界学生较多,有较大的潜力。从学生表现来看,两班学生学*主动性比较强,书面作业和识记知识都能很好落实,但在课堂上积极动脑的人很少,还没养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的意识和*惯。因此,在本期的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七、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坚持提前备课,备教材,备教法,搜集各类资料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做到书面备课,思维备课,以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

  2、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四助五步六字”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学互助中探索学*方法,培养积极主动地学**惯,同时教者也要主动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按照学校的部署切实做好课堂教学改革。

  3、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读”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加强“双基”训练,克服汉字、书写、释义的困难。在*时教学工作中到指导,多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5、在作业批阅中落实精细化,帮助学生查找问题,进行疑难点拨,作业评语多用激励性话语,借此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信心。

  6、落实单元练*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每一单元都抓住重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通过练*让学生消化,吸收巩固并能正确运用。

  7、作为教者应时时处处向优秀教师学*,用心体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虚心学*,主动接受新事物和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8、在学生自主学*环节中,对学生时时指导,从方法和*惯方面进行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惯。

  9、在班级开展学科“一帮一”活动,在小组内实行兵教兵,让学困生能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帮助,进而能自觉学*。同时作为教者在教学中应该正确对待学困生,不能忽视他们要求上进的心愿,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学*任务中肯定自己,发展自己。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1)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目标如下: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3、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4、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5、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6、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兴趣和学*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根据七年级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七(3)班语文及格率为85.7%,优秀率为16.7%,*均分为68.7;七(4)班及格率为65.1%,优秀率为11.6%,*均分为61.3。从以上数据看出,两个班级语文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学期在保持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力抓好培优辅差工作,力求两班总体水*一致。

  虽然两班语文水*有一定差异,但存在的问题是相似的,这些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两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乡村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与研究。

  四、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6、成立课外学*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7、优化作业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

  8、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9、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一些课外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9.3----9.7开学工作

  新闻两则2

  第二周9.10----9.14芦花荡2

  蜡烛2

  综合性学*:怎样搜集资料4

  第三周9.17----9.21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布特勒上尉的信2

  亲爱的爸爸妈妈2

  第四周9.24----9.28综合性学*:世界何时铸剑为犁4

  阿长与《山海经》2

  背影2

  第五周10.1----10.7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10.8----10.12台阶2

  老王2

  信客2

  第七周10.15----10.19综合性学*:让世界充满爱4

  桃花源记3

  核舟记3

  第九周10.29----11.2大道之行也2

  杜甫诗三首3

  第十周11.5----11.9综合性学*:莲文化的魅力4

  *石拱桥3

  第十一周11.12----11.16期中复*考试评卷

  第十二周11.19----11.23桥之美2

  苏州园林3

  第十三周11.26----11.30故宫博物院3

  说“屏”2

  第十四周12.3----12.7综合性学*:说不尽的桥3

  大自然的语言3

  第十五周12.10----12.14奇妙的克隆3

  第十六周12.17----12.21生物入侵者2

  落日的幻觉2

  第十七周12.24----12.28综合性学*:走上辩论台4

  三峡3

  第十八周12.31----1.4元旦放假

  观潮3

  第二十周1.14----1.18湖心亭看雪2

  诗四首4

  第二十一周1.21----1.25期末复*考试

  xx年9月3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

  一、八年级上册语文班情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热心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对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部分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适应。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仍然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没有进入课改规定的情境。

  二、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4、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惯等,

  四、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

  五、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次课题 课时 有关教学活动

  预备周

  1 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1、《七律 长征》

  2、《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

  3、《老山界》

  1 9.2正式上课

  2 《老山界》

  4、《草》

  写作(一)

  3 5、《<长征>节选》(剧本)

  诵读欣赏《诗人领袖》

  6、《枣核》

  7、《最后一课》

  1 中秋节放假一天

  4 《最后一课》

  8、《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

  9、《古诗四首》

  10、《晏子使楚》

  5 《晏子使楚》

  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

  1 国庆节放假

  6 写作(二)

  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专题《长城》 2

  7 11、《背影》

  12、《甜甜的泥土》

  13、《人琴俱亡》 2

  8 14、《我的母亲》

  15、《父母的心》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 2

  9 写作(三)

  16、《小石潭记》

  10 17、《记承天寺夜游>

  18、《阿里山纪行》

  19、《美丽的西双版纳》

  11 期中检测与分析

  12 20、《蓝蓝的威尼斯》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写作(四) 1

  13 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 21、《苏州园林》

  22、《都市精灵》

  23、《幽径悲剧》

  15 《幽径悲剧》

  24、《明天不封阳台》

  25、《治水必躬亲》

  诵读欣赏、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16 写作(五)

  语文实践活动

  26、《从小就要爱科学》

  17 27、《在太空中理家》

  28、《奇妙的克隆》

  29、《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30、《师生自荐课文》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18 写作(六)

  语文实践活动

  1 元旦放假

  19 专题《汉字》

  期末复*

  20 期末复*

  期末质量检测(元.13—元.15) 1

  21 教学工作小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怀着积极的心态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迈步走向新一年级的教课旅程。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1、确定好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目标,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

  2、通透研究教材,并充分利用各种教辅书籍和网络的优势,整合教材内容,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语文教学。做到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备战中考。

  3、本学期要加强作文教学。继续让学生保持每天记日记的*惯,写生活,写心情,点点滴滴进行素材积累。并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力争让学生做到见物能言、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4、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大训练力度,并充分利用教学案的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等各种学*方式下,知识和能力双丰收。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时注意教育积累,并积极参与组内的课题研究,争取在教学实践中理解理论,再让理论指导实践。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及小组合作交流方面多下些功夫,争取能在这学期内有所突破。

  6、继续努力钻研教学案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教学中逐渐摸索和完善。力争把教学案教学的优势发扬,让学生真正的会学*,爱学*,在学*中获取乐趣,增长能力。

  7、按质按量的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八年级上册的全部课程,并按照“直击中考”的要求,适度的进行拓展。重点放在现代文中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训练上,并初步开始训练学生的议论文阅读基础。

  8、布置学生阅读一些中学生必读的`中外名著,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9、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服从命令听指挥,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搞好协调,以集体利益为重,甘心为集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0、以身作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自己*时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作出表率。*时做到勤勉踏实,在狠抓学生的学*的同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为社会输送一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总之,新学年有新气象,我将在学校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一份热发一分光,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4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三、四)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切实搞好教学工作,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学*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学*目标甚至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生活,将班级学*目标和自己的学*目标结合起来;

  2、教会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的做事方法;

  3、继续加强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提高阅读和背诵能力;

  4、教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方法,进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方法。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来自父母亲人和师友的关爱,并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懂得感恩。

  6、力争本学期学生语文成绩优秀率30%,合格率98%。

  三、学情分析:

  三班现有学生37人,四班现有学生39人,两班在七年级伊始就显露出语文底子薄弱的情形,因此,成绩始终不大理想。但经过一年的努力,情况稍有改观,学生学*语文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进步很大。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语文成绩再上新台阶。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知耻、明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4、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学*重在积累。因此,*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5、强化作业管理,逐步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惯,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六、本学期个人提高计划

  (1)定期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课堂结构要严谨有序,丝丝入扣,生动有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方法指导。

  学会预*,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发展不*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他们不仅写作水*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

  2、 学生的学*态度分析

  通过*几天的学*来看,大多数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端正,学*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增强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搞好。

  3、 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三). 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与各单元学*重点

  1.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下面我按照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这五个板块来具体说明。

  基本篇目。基本篇目由阅读提示、文本、研讨与练*、读一读,写一写这几个部分组成。有的篇目后面还附有相关的语文知识短文。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后,就有《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的语文知识的介绍;还有说明文单元中也有关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介绍。我的看法是,对知识短文,应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相结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过去的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编排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识记、背诵。

  阅读提示。一般都给学生概括出本文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中心意思、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等,给学生预*提供了指引和帮助。“提示”注重了人文性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材料。

  研讨与练*。课后的练*题目在数量上与以往教材相比减少了,但是信息量与科学性提高了很多,注意到了题目难度的层递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有文体知识的相关介绍、课文的重难点解析和开放的*作训练,兼顾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新闻两则》中,第一题就是相关的新闻体裁知识的介绍;《阿长与<山海经>》第三题就是课文相关重难点的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最后一题就是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谈体会。

  读一读,写一写部分,是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落实到文本的字、词、句的掌握上,因为谁都知道语文重在积累。教师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实施,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来区别对待。

  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相对大型的综合性学*活动,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第二、四、六单元的是相对小型的综合性学*活动,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

  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的甜头。

  本册的“综合性学*”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编者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让世界充满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说不尽的桥》,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如《蜡烛》一课的练*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学*、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所能知道的是,每册教材推荐三部名著,总计* 20部。包括:《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飘流记》《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等。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条件的限制应该是我们面临的直接困难。现在许多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相应的名著学生读本,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允许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另外,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给学生讲名著的有关内容和主题,<莲>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进行自主阅读。附录

  新教材前四册在这一板块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本册教材“附录”最后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因为*几年各地中考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对联等相关题目的设计。所以学生应该掌握一点相关知识。至于汉语知识体系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

  2.各单元学*重点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重点。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重点如下。

  (1)一、二两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2)三、四两个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3)五、六两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这些学*重点简明,针对性强。如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记叙类文章,第一单元就记叙文的特点提出要求,即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至于随后提出对默读的要求,则是由于《芦花荡》《蜡烛》等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要经常使用默读这一手段。第二单元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在对记叙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记叙类文章,把握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另外,仍需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单元虽然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学*重点上有递进,有循环,各有侧重,形成一个小整体。第三、四两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也同样如此。第五、六单元指点学*文言文的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研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握常规教学,提高各个环节的质

  量,注意教改难点的挖掘和讲授。

  2、全面贯彻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订好计划,上好课,认真批发作业。

  3作业布置适中,搞好课外辅导,利用自*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搞好优生优培,差生转化工作。

  4、 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5、 精心进行单元策划,定出单元知识的处理方法,设计好单元过关测试题,并作评析,总结,及时反馈、纠正。

  6、 充分利用图书橱,加强学生课外读书量,并且加强学生的练笔活动,大作文8篇,并设生活、材料积累本。

  7、 作文命题,结合单元学*精心命题,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训练。

  8、 *日上课注重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以调动学生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本人承担的教研教改任务:

  第一、四单元课文的备课

  第一、四单元的单元策划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6

  一、 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 目的要求

  1、 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2、 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课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表达技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 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 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共有学生96人,大多数同学们爱好语文学*,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足。

  四、 教学措施

  1、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 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五、 教学进度安排(见后页)

  序号 课 题 课时 周次 序号 课 题 课时 周次

  1、 新闻两则 2 1-2 16、 大自然的语言 2 11

  2、 芦花荡 2 2 17、 奇妙的克隆 2 12

  3、 蜡烛 2 3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2 12

  4、 给巴特勒的信 1 3 19、 生物入侵者 1 12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1 3 20、 你一定会听见的 1 13

  世界何时铸箭为犁 4 3-4 走上辩论台 4 13

  6、 阿长与《山海经》2 4 21、 桃花源记 3 14

  7、 背影 2 5 22、 短文两篇 3 14-15

  8、 台阶 2 5 23、 核舟记 2 15

  9、 老王 2 5-6 24、 大道之行也 2 15

  10、 信客 1 6 25、 杜甫诗三首 3 16

  让世界充满爱 4 7 莲文化的魅力 4 16-17

  11、 *石拱桥 2 7-8 26、 三峡 2 17

  12、 桥之美 2 8 27、 短文两篇 3 17-18

  13、 苏州园林 2 8 28、 观潮 2 18

  14、 故宫博物院 2 9 29、 湖心亭看雪 2 18-19

  15、 说“屏” 1 9 30、 诗四首 4 19

  说不尽的桥 4 9-10 怎样搜集资料 4 20-21

  期中复*、考试、总结 5 10-11 期末复*、考试、总结 4 21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7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二、目的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3、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4、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情况简析

  本人在本期的教学班级为31班和32班,两个各有五分之二左右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五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足。

  四、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8

  一、全册教学目标:

  1、德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基础。

  2、学*目标: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负责1个班,20多人的语文教学工作,通过初一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学生学**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兴趣和学*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能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大部分同学的思维灵活,但男女生的态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女同学表现积极主动,男同学学*态度较差,因此本学期仍然需要注意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教育,提高答题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课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表达技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学生普遍对作文的热情不高,写作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少,阅读范围较小,因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是教学的难点。

  四、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1、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

  2、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3、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4、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5、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语文的好*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6、语文学*重在积累。因此,*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7、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惯。

  8、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9、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10、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9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1、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惯。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总计为1082字。

  2、倡导探究式的学*,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收到最大的成效。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生活,将班级学*目标和自己的学*目标结合起来;

  2、教会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的做事方法;

  3、继续加强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阅读和科学的解题方法;

  4、教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方法,进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方法;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来自父母亲人和师友的关爱,并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懂得感恩。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兴趣和学*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如下问题: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足,学*不够主动。具体表现为:阅读不多,语感不强,书写不美,表达不清。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语文水*。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小组,陪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语文。

  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0

  八年级语文(上)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6篇,自读14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期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简明连费得体,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文体方面,本学期以训练记叙的能力为主。

  3、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惯等。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学生探究性的学*。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扩展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7、实行目标分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8、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9、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作品自作不少于70%

  10、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2)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1

  (一)、尝试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单元主题式教学

  本学期我校语文组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实践探索语文单元主题式教学,并初见成效。八年级语文课本共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第五单元为文言文单元,以理想为主题;第六单元也是文言文单元,以山川风光为主题。每一单元自成体系,前后没有影响。所以我们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每一单元的前两课时都是先让学生通读整单元课文,整理生字词。第三课时是对这一单元的主题把握,鉴赏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侧重及不同情感倾向。第四课时是比较阅读,主要是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写作特点方面的分析比较。第五课时是阅读随笔课,要求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对这一单元的课文写出你的心得体会,或针对其中的某一篇文章写出你的生活感悟。第六课时是成果展示,展示的主要内容是读书随笔,和根据这一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搜集整理的资料。一个学期下来,我感觉学生在语文综合素质上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作为教师还需不断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为语文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找到理论支撑。并积极探索单元主题式教学的精髓及弊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总结经验,让单元主题式教学得到不断的完善。

  (二)启迪学生心志,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

  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

  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

  作为传统科目,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的积累,也不是能力的提高,而是以这两点为基础,达到触动学生灵魂,深入学生心灵的目的。在教学上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方法,拓宽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和现代人才所应具备的高尚道德品质。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如何激活学生学*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开设了“课前演讲”,每堂课5分钟进行说话训练(以说话为主),形式多样,畅所欲言:讲故事,品美文、聊时事。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听、说、读、辩等。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

  (四)亲其师、信其道,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课堂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

  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2

  一学期的教学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慨颇多。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10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八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又良莠不齐,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八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的“度”很难把握;写作也有问题,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惯、学*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惯、边阅读边思考的*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情况不断调整。

  二、优化课堂,培优补差,不断完善: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惯、学*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成为学*的主人。初二年级学生水*参差不齐,所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课后个别辅导、培优补差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注意点。初二年级是学生出现两极分化主要阶段,该班学生在不断学*中,也出现了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的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直到现在,我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最*,我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令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这些障碍,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

  我努力的探索着。

  努力地。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八二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细研教材、潜心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二、激发学*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中享受学*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之门。

  2、培养积极探究*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三、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1、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以提高他们的语感。

  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连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样也制约了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所以我对两班中这样的学生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大声朗读20分钟,而且要能学普通话。经过这学期,他们虽然还不是很好,但也了明显的进步。

  2、选择美文,让学生感悟理解。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四、加强课外阅读、写作和*字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学期我继续加大训练力度。为此,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阅读两篇课外文章并写两篇作文。课外文

  章的阅读要适合初中生,写作训练是每周三一次,周日一次,其中一篇写所读文章的读后感,另一篇以本周内所闻、所见、所经历的事为主,也可以写些自己的感受等。同时,两班里也有不少学生卷面书写不认真,为了提高他们书写能力,我规定他们每天必须练字,每天一页,每周一交上来。经过这么长时间训练,他们进步还真不小。

  五、作业设置合理、批改及时

  在作业设置上,我这学期主要安排了作文两套(分大小作文),同步训练、还有“一周一记”、*字等。因为两班是学校实验班,所以还订了<<新导航>>一套用作单元测试,另一套用作巩固训练。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六、参与教研、取长补短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本学期,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同事的公开课,并通过参与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活动,使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4

  本备课组共五位教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团结协作,积极开展课改活动,在课改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 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协作

  每周定时定点举行备课组活动,讨论教学工作内容,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统一认识,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协同工作,收效好。

  二.导优辅差工作

  初二年级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学生的思想和学*状况在这一时期常会出现分化。为了及早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学*的信心,我们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指导思想,针对本年段学困生多,学生发展程度极不*衡这一特点,在开学初我们即对各班学生进行摸底、分析,确定导优辅差的`对象并定出计划。每周一次的义务辅导活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响应,许多学生的学*热情提高了,学*态度端正了,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加强网络班的教学工作

  继续加强网络班的教育与教学工作。经过*两年的教改及实验班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生的自主与协作学*能力得到了提高。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和使用语文电子课本进行自主与协作学*,带给学生的是创新精神、适应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良好的思维品质、处理信息的能力、道德修养和终身学*意识。它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为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带着一双慧眼快乐地学语文。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本备课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讲故事活动、写字活动、提高听力质量活动、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实现了美好情感的自我教育。

  总之,初二年语文教学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较顺利地完成了,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今后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水*而还应继续努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5

  强化语言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1班和初二8班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做法

  1、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和提高。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惯和学*状态,鼓励孩子,尽可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注重自学和互助的相结合。让孩子在自*时间和课堂自主时间充分进行预*和自主学*。课堂上注重互助合作学*探究,发挥优秀孩子的榜样引领作用,做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3、注重课堂教学实效。精心分析学情,了解孩子的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课堂教学做到重点难点突出,针对性强。

  4、注重学*方法引导。在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孩子总结一些规律和方法性的知识。

  5、认真做好常规工作。积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

  6、减轻孩子课业负担。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没有自*的时候不布置课后作业。

  7、充分发挥语文笔记本在整理和积累中的有效作用,把日常学*中的重难点和方法技巧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宝贵的学*资料。

  8、认真学*,不断提高教学水*。教学中积极进行听评课学*,学*教研组内老师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二、下学期工作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1、加强写作练*。以周记本为载体,根据训练重点,利用晚自*、练字时间、课堂进行片段训练,并进行重点指导。

  2、课堂上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和口语表达训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强化书法练*。注重实效,不定期抽查个别书写差的同学的练*进行面批指导。

  4、发挥大作文的引导作用。重视每次大作文的示范作用,批改好每一次大作文,强化孩子的写作技巧的引导,从质上提高孩子的写作水*。

  5、开展读书活动。利用好图书角、主题阅读丛书等资源,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摘抄阅读笔记,开展读书交流展示等活动,丰富知识,培养语文素养。

  6、做好个别辅导、差生转化工作,对这部分同学分配固定任务,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6

  一学期又在闪念之间过去了,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感慨良多,不知是该闭门思过还是该怪罪学生的不争气。总之一个学期以来总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开去。若要用心去总结肯定是怨语良多;倘若要说假话,那也有许多的客套话那都是摘抄的。现就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工作总结总结如下:

  1、教学态度还是挺不错的,每篇课文不能说总是阅读上五六遍,但也能先要求自己至少读个两遍。但对于重点的课文总能多读几遍,每个问题也总能经过多方的思考以达到让学生思考并思有所获的地步。在课堂上常常是走到学生当中去,尤其是学生在讨论时总是走到学生当中与他们共同探讨。在课堂朗读中要求学生读的同时,自己常常是先示范读一遍,以至于有的学生说:“老师这篇文章好像就是你写的。”我自己觉得这个学期的教学态度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本册书单元教学的性质很强,每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比如议论文单元、小说单元、说明文单元……因此在教学中就注重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并以每篇课文作为范例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他们展开讨论,让学生有意识思考,有兴趣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每堂课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好学生,知道学生喜欢课外的知识,于是每节课前就由我自己给学生讲一个课前小故事,让学生起来复述,并让同学讲讲故事讲了个怎样的道理或从故事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这样既锻炼自己的朗读水*,也让学生从小故事当中学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课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课文的迁移积累也是本学期很注意做的一件事,每课都会向课外或生活延伸,作业设计也注意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的设计。即专家所说的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

  3、作文教学也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命题灵活,形式也多样化了。比如本学期学生参加了军训和运动会,因此本学期就有两次作文有关这方面的,因是学生亲身实践的,写作中就多了几分真实性和真切的情感,作文水准也提高了许多。周记就让学生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做些摘抄写一写读后感,有时还有意识将课堂延伸让学生写在周记上。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有所区别,因人而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比如周记我让作文水*中下的同学就摘抄,而中等以上的同学就要踏踏实实的写每周发生的重要的大小事,或在摘抄的基础上写出相对应的感受想。而作文也有区别,一些有能力的作文字数就要求600字以上,而一些后进生则要求450字以上则可以。一课三练一部分可以只同学做第一、二部分,一部分同学则需全部完成。

  4、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由于本地区学生受闽南音的影响,对语文的学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待语文科目较不重视,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多抓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意识到有人关注他们,有人在乎他。当然这种做法收效甚微,但我还是要关注他们,毕竟他们也是班级中的一员,在学*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育理论中有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以我不能放弃每一位同学。

  5、虽然做了许多的努力,但学生的学*效果好像不太令人满意。八班学生比较沉静,课堂上话较少,同学的成绩都比较集中,高分和低分的较少;四班的学生较好动,话较多,但真正听进去课的人又比较少,所以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优秀率高,但不及格率也高。有时想如果把两个班综合一下该多好啊。这也是我教学中比较困惑的。但我也会比较积极的去面对,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上就是我这学期的总结,是真实且发自内心的心声。我期待自己以后会有一个更好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和自己的学生。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7

  一学期在紧张充实中结束了,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校课堂

  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三、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的本领。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字词听写“循环放映”;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8

  一、学生学*情况:

  通过这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学生好的*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兴趣和学*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回顾

  本学期本人在教学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①细研教材、潜心备课。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②激发学*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新课导入新颖,注意培养积极探究*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中享受学*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③加强课外阅读、写作和*字训练。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阅读两篇课外文章并写两篇作文。课外文章的阅读要适合初中生,写作训练是每周日一次,其中一篇写所读文章的读后感,另一篇以本周内所闻、所见、所经历的事为主,也可以写些自己的感受等。同时,班里也有不少学生卷面书写不认真,为了提高他们书写能力,我规定他们每天必须练字。所练内容主要是以抄写课文为主,总之要认真书写。经过这么长时间训练,他们进步还真不小。

  ④作业设臵合理、批改及时。

  三、本学期教学主要措施与经验

  (一)本学期我教学的主要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教学中,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6.做好了开头的转化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7.教学过程抓住学生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本学期教学经验:

  1、要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方法,拓宽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和探究式学*,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要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焕发活力。

  3、要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

  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

  4、要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5、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四、本学期存在的主要不足与反思

  (一)本学期存在的主要不足:

  1、教学中还存在急躁情绪。

  2、赏识教育的贯彻实施有待深入研究。

  3、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有时欠适当。

  (二)本学期的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了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创造一片新天地。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9

  20xx——20xx学年在紧张匆忙中结束了。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本人承担的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各种因素,这个班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不及格的人数*十几人,低分甚至只有二十几分。成绩好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现状,我感到压力很大。我的教学方法也应适时地调整,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基础入手,慢慢把学生们引入文学这扇大门。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两班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对语文缺乏学*的兴趣和热情等特点,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兴趣比较浓厚。

  二、以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重视朗读、培养朗读*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充分发挥早读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高声朗读相关课文内容,并采取领读、自由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一学期下来,使学生充分地熟悉每一篇课文。对于课标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古诗文、现代文必背语段),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订背课文,要求每个学生背书必须过关;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默写训练,并互批,出现错误马上订正,我特别注重帮助学生辨别常常出现的错别字。未过关的同学留下达到要求为止,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基础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2、重视书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惯。

  从学生的作业和作文中,可以发现两个班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写错字、别字,字迹潦草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语文学*质量,更能影响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作业中,我重视对学生书写的严格要求,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一一指导纠正,甚至让学生重写,课堂中也注意提醒,并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一学期下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书写的状况。

  3、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惯。

  新课标特别强调积累,积累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常用字的音、形、义,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经典诗文的背诵默写,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所必备的有关知识等等。因此,学期之初,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采蜜集”。采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好词佳句,并能加以品味赏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4、重视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惯。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日》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

  5、重视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惯。针对两班学生写作基础差,在学初,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利用好每天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口头作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写作做了一些积淀。而且让学生坚持写读后感。另外,加大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力度,并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审题、立意的训练。现在看来,学生的写作水*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加强培优转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两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且后进生面大,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后进生。尤其对后进生,加强课外辅导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鼓励,课堂中为他们创设回答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从而树立后进生学*的信心,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一学期下来后进生的队伍在逐步减少,班级的总体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河东北片教师示范课活动中,我虚心学*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并且做了示范课。在教研组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还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使我获益匪浅。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10

  一学期又将过去了,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感慨良多。现就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教材单元教学的性质很强,每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因此在教学中就注重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并以每篇课文作为范例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他们展开讨论,让学生有意识思考,有兴趣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课文的迁移积累也是本学期很注意做的一件事,每课都会向课外或生活延伸,作业设计也注意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的设计。即专家所说的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

  二、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

  比如,在学写游记时,这里很多的学生都没有出过远门,更别说什么旅游景点了。于是,我就布置了一篇以游客的身份来介绍你的家乡以及风俗人情。这样,贴*生活,学生在写作中就多了几分真实性和真切的情感。周记就让学生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做摘抄,写读后感,有时还有意识将课堂延伸让学生写在周记上。还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学生的作文水*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学语文的信心

  由于学生对待语文科目较不重视。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多抓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意识到有人关注他们,有人在乎他。当然这种做法收效甚微,但我还是要关注他们,毕竟他们也是班级中的一员,在学*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育理论中有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以我不能放弃每一位同学。

  四、每节课后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的一大妙招,每节课上完总是有很多感触,及时地进行反思,可以为下节课打好基础,也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完善。

  虽然做了许多的努力,但学生的学*效果不太令人满意。这也是我教学中比较困惑的地方。但我也会比较积极的去面对,去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以后会用更好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11

  我在本学期担任初二(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以下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学内容方面: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小石潭记》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

  (四)、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二、教学方式方面:

  针对本班学生上课气氛活跃的现象,首先在班级按学*成绩的优、良、差,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小组竞争,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从而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所得,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从这学期开始,我创设了一个“诗词PK”环节,在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钟按座号顺序每次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进行诗词吟诵,表现最出色的给小组加1分。一学期下来,班级同学至少到台前表演四、五次。这项活动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意识,通过PK加分也刺激了学生们去用心准备、认真对待。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此外,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中,提倡培养学生自批、自评的改革理念。通过学*,我也在班中的作文教学中有所侧重地采取一些改革方案。从最初的字词入手渐渐到结构、内容、中心等等。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学生的批改能力还不够完善,但是在作文批改的课堂上我却尝到从未有过的喜悦,无论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合作意识、批改过程真是让我出乎意料。特别是同学们在自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发言,无论评价如何,作者本人都听得十分认真。还会意地点点头。这项工作我将在下学期继续有效地开展。

  本学期,也可以说是我备课最认真、准备最充分、授课最愉快的一学期。这要感谢校领导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学校从集体备课、研讨课等等各项活动都特别重视,无形地也大大激励我。在本学期,我经常在网上下载相关教案、课件、论文等资料,有效地利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也大大扩展了课堂的知识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如下载了大量的有关四大名著的视频、音频资料,书本上的内容充实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

  在收获的背后,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如何更好地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更加主动?更关键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才行的,但我会努力完善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1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42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要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为课改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一单元的重点篇目的时候,我始终是采用整体的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自主与探究**学生,提高学*效率。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出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以阅读教学为教学重点,达到相应的学*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当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的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五、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的本领。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生字书写与名篇名句抄写或默写每日一文,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教育教学效果和不足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自觉学*、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也有待继续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13

  随着新年的临*,一个紧张的学期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7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为有一个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本学期里,我认真的备课、上课,及时的批改、讲评作业,不放松课后辅导,不让一名同学掉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我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快乐课堂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学校组织的向名师学*的活动中,我们先后学*了李镇西、张志利、苏霍姆林斯基、霍懋征等多位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并将它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的办法,帮助学生提高与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阅读课文就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质疑,最终通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以阅读教学为教学目的,达到相应的学*目标。

  只有充分阅读才能有体验有收获。为此在这学期里我将阅读作为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读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首先,教会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其次,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抒情性语言。然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还有就是让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同时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挑战了今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的促进者,应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的本领。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生字词读写“循环放映”;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自觉学*、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也有待继续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14

  首先,在思想方面

  本人热爱祖国,拥护***的领导,时刻铭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校内校外或是在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等等方面,处处都以为人师表的形象立之。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辛勤园丁。

  其次,在工作方面

  工作上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听从学校领导的指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踏实地做好自己的语文教研组工作,并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名人名著,尽可能通过一些好的书籍来影响学生,帮助未成熟的他们获取一些做人的道理,树立人生的目标,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再次,在教学方面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年级语文科目教学。为了教好语文,本人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初中的语文教材和相关的练*,并买来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教案、教学心得。经常抽空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对于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本人更是悉心向其请教,以尽快熟悉语文的教学。

  *时,本人还大量查阅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将一些优秀的与本地区情况相*的论文摘录下来做为教学备用资料。对于语文科组的各项活动,本人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并做好记录、整理。

  在上每节课之前,本人尽可能从网上、报纸、书籍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常邀请一些语文教师来听课,课后虚心地接受他们的点评,同时也将这些意见记录下来,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

  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方便今后的教学。

  总之,都是为了通过积累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本人很快熟悉了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为本人的语文教学水*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第一,力争使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有所提高

  本人在吸收他人经验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力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充式教学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贴*的问题,以启发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接受知识。

  并适当地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回答,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还通过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

  这不但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精神,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二,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时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较少,这就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现有书籍,有选择的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

  而在课堂上,注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回答问题,并适当地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后,学生的知识面不但扩大了,而且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第三,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本校的学生由于一些原因,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本人在课堂上,多注意让一些羞于开口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先用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通过耐心引导其回答,并加以肯定、表扬,从中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他们的信心。

  *时,还注意指定一些简短的文章给他们朗读,并且在班里举行一些朗读比赛,奖励小礼品,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这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在学校开展的朗诵比赛中,本班学生多人参加并且都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反过来又刺激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四,力争使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人在*时常布置一些简短的小作文,并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小作文的内容多是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写起来也容易。在批改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在班上公开表扬,让学生尝试到一点成就感,最终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写作能力比较好的同学或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本人鼓励其参加校小记者兴趣小组,积极向校报、校外发表文章。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此外,力争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更加努力做好本人的本职工作,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虽然经过努力取得一些进步,但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还短暂,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教学水*及经验上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仍须努力学*,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工作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15

  随着新年的临*,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我坚持耐心、细心、有责任心的原则,真诚对待每位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心得总结如下:

  一、深入教材、虚心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可见,备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接受。

  二、调动学*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最强、且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最*的一门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自主、合作、探究等学*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游戏中学*,在学*中游戏,使学生在语文学*中享受学*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新课导入调动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之门。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譬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1、充分利用早读课训练朗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感。

  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连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样也制约了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所以我对这两班的学生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大声朗读20分钟,而且要能准确的使用普通话。

  2、选择美文,让学生感悟理解。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桃花源记》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四、积极参与教研,做到取长补短。

  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本学期,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同事的公开课,并通过参与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活动,使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借鉴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3)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合集5篇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1

  本学期,我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新课堂改革,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现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阐述如下:

  一、教材简况

  这册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成。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六个单元之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不纳入课时计划,供学生自学。

  本册教科书六个单元分别是:人生轨迹(传记、回忆录)、心灵之声(散文诗)、关爱自然(科学文艺)、民风民俗(记叙文)、古代生活(古诗文)、古代生活(古诗文)。其中一、二单元属人与自我板块,三、六单元属人与自然板块,四、五单元属人与社会板块。

  这六个单元是阅读部分的组元,都是按照不同的内容专题兼顾文体组成的。综合性学*部分,原则上与阅读部分照应,它们分别是:献给母亲的歌、寻觅春天的足迹、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去、古诗苑漫步、背起行囊走四方。实际上,每一个单元是一个综合性语文实践系统,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和阅读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实践系统。

  二、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240、241班有学生110人,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经过一个学年的新课堂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两个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同年级同科目成绩。上期期末考试240班56人参加考试人*89.2分,及格率98%、优秀率39%,100分以上的12人,241班54人参加考试,人*92.4分,全班同学全部及格,及格率100%,优秀率40%,100以上的10人。让我特别高兴的是240班,我是上学期才接手的班,记得刚接手时全班竟有16人不及格,这次期末考试只有4 人不及格了,上100分的同学比241班还多两人。短短一个学期的努力就与241班缩短了距离。思想状况方面,绝大部分学生的学*积极性都比较积极,学**惯也比较好,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的预**惯没有能够形成,上课不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两个班有大部分的学生有明确的学*目标,认真刻苦,学*情绪比较稳定,较能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学*,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调整自己的学*方法;有一部分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此类学生*时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但自觉性和定性不足,他们希望有好的成绩,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此外,有少数几个学生属于后进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对学*不感兴趣,需要老师再三督促才能勉强完成作业。

  三、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本学期,着重培养的是学生阅读记叙文、抒情散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确定具体目标如下: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问题特征,注意多种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应用,揣摩和品味文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 品味抒情性的语言,通过朗读、背诵,积累一些名言警句以及一些优美的文学片断。

  3、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包含的民风民俗,进而对自己周围的生活有新的文化发现。引导学生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人文关怀。

  5、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了解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提高文化品位。

  6、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通过综合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7、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

  8、坚持写日记。鼓励学生*时多练笔,从片断开始,多写一些贴*生活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9、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10、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有大多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惯。

  四、教学措施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握常规教学,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注意教改难点的挖掘和讲授。

  2、全面贯彻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订好计划,上好课,认真批发作业。

  3、作业布置适中,搞好课外辅导,利用自*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搞好优生优培,差生转化工作。

  4、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5、精心进行单元策划,定出单元知识的处理方法,设计好单元过关测试题,并作评析,总结时反馈、纠正。

  6、充分利用图书橱,加强学生课外读书量,并且加强学生的练笔活动,大作文8篇,并设生活、材料积累本。

  7、作文命题,结合单元学*精心命题,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训练。

  8、*日上课注重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以调动学生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五、教学设想

  对于教材所选作品,应当以朗读为主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的思路,进而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合性学*,应当与应用挂钩,通过刺激学生的学*兴趣来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学生是学*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生学*方法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四助五步六字”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以及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特此制定本次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期学*,让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本册书中的有关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使文本和学生的思想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发展。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品读语言、搜集并巧用各类资源的语文学**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生活,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本期奋斗目标

  1、希望通过本期努力,在期末全县统考中及格率、优秀率、人均分都进入一类校前三名。

  2、希望通过本期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使自己的教学水*有明显的提高,力争让学生满意、学校满意、自己满意。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期教材的编排仍然是分为六个单元共30课,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期文言文的学*明显增多,单独设两个单元,因此教学的重难点就不言而喻。本册书单元主题鲜明对学生学*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层层深入,细细渗透,旨在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下面我结合单元主题对本期教材做以系统分析:

  第一单元:主要篇目有《新闻两则》《芦花荡》。学*这个单元要突出两点:一是审美,二是爱国,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文章的表达技巧。

  第二单元:主要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本单元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述性作品,将这种博大的感情熔铸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因此,在学*中需要学生通过听、读、说去细细地感悟和理解。

  第三单元:主要篇目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选文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所以,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生活、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写作说明文奠定基础。

  第四单元:主要篇目有《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本单元选编的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学*这一组文章,可以在培养语文级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学*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第五单元:主要篇目有《桃花源记》《短文两篇》《杜甫诗三首》。本单元所选篇目都是文言诗文,有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谈到了古代文人对自己志趣节操的表白,有的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有的则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聪明才智。学*这个单元,要让学生自主的学*,合作的学*,用探究的方式学*。

  第六单元:主要篇目有《三峡》《短文两篇》《诗四首》。本单元作品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心灵和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因此,指导学生学*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及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在初步领悟文章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精读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文章情景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在美中积累语言。

  3、在学*中不断积累运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能得到明显提高。

  六、学情分析

  本期我仍担任八年级7、8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两班共有学生81人。从上学期期末成绩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八班合格率较高但优秀率低,七班合格率较低,但优秀较高,两班相比较而言,七班发展潜力不足,八班临界学生较多,有较大的潜力。从学生表现来看,两班学生学*主动性比较强,书面作业和识记知识都能很好落实,但在课堂上积极动脑的人很少,还没养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的意识和*惯。因此,在本期的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七、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坚持提前备课,备教材,备教法,搜集各类资料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做到书面备课,思维备课,以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

  2、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四助五步六字”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学互助中探索学*方法,培养积极主动地学**惯,同时教者也要主动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按照学校的部署切实做好课堂教学改革。

  3、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读”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加强“双基”训练,克服汉字、书写、释义的困难。在*时教学工作中到指导,多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5、在作业批阅中落实精细化,帮助学生查找问题,进行疑难点拨,作业评语多用激励性话语,借此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信心。

  6、落实单元练*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每一单元都抓住重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通过练*让学生消化,吸收巩固并能正确运用。

  7、作为教者应时时处处向优秀教师学*,用心体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虚心学*,主动接受新事物和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8、在学生自主学*环节中,对学生时时指导,从方法和*惯方面进行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惯。

  9、在班级开展学科“一帮一”活动,在小组内实行兵教兵,让学困生能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帮助,进而能自觉学*。同时作为教者在教学中应该正确对待学困生,不能忽视他们要求上进的心愿,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学*任务中肯定自己,发展自己。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3

  为了使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顺利地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xx年秋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八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变化着的社会、二生活的记忆、三美景依然、四情感哲思、五文明的印迹、六情操与志趣,第一单元是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第二单元是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第四单元是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第五单元是学*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第六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编排在第三、六单元中。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口语交际安排了两个单元,分别是第一、五单元;与以往教材相比显示出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综合性学*安排了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六单元。活动注重中国传统美德与文化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1)、(2)班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八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年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四、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八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八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4

  八年级语文(上)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6篇,自读14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期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简明连费得体,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文体方面,本学期以训练记叙的能力为主。

  3、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惯等。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学生探究性的学*。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扩展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7、实行目标分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8、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9、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作品自作不少于70%

  10、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语文。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5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三、四)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切实搞好教学工作,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学*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学*目标甚至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生活,将班级学*目标和自己的学*目标结合起来;

  2、教会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的做事方法;

  3、继续加强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提高阅读和背诵能力;

  4、教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方法,进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方法。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来自父母亲人和师友的关爱,并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懂得感恩。

  6、力争本学期学生语文成绩优秀率30%,合格率98%。

  三、学情分析:

  三班现有学生37人,四班现有学生39人,两班在七年级伊始就显露出语文底子薄弱的情形,因此,成绩始终不大理想。但经过一年的努力,情况稍有改观,学生学*语文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进步很大。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语文成绩再上新台阶。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知耻、明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4、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学*重在积累。因此,*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5、强化作业管理,逐步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惯,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六、本学期个人提高计划

  (1)定期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课堂结构要严谨有序,丝丝入扣,生动有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4)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12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方法指导。

  学会预*,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发展不*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他们不仅写作水*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

  2、 学生的学*态度分析

  通过*几天的学*来看,大多数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端正,学*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增强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搞好。

  3、 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方法指导。

  学会预*,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发展不*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他们不仅写作水*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

  2、 学生的学*态度分析

  通过*几天的学*来看,大多数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端正,学*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增强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搞好。

  3、 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

  为了使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顺利地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xx年秋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八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变化着的社会、 二生活的记忆、三美景依然、四情感哲思、五文明的印迹、六情操与志趣,第一单元是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第二单元是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第四单元是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第五单元是学*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第六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编排在第三、六单元中。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口语交际安排了两个单元,分别是第一、五单元;与以往教材相比显示出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综合性学*安排了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六单元。活动注重*传统美德与文化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 )、( )班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所以,八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年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四、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八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八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掌握常用的学*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七、教学进度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4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教材的情况和学生的总体水*,制定了如下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一个名著推荐与阅读,两个专题,三个语文实践活动。六个单元分别以咏物抒怀、道德修养、事理说明、小说之林、人生体验、精彩演讲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兼有说明文议论文。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文言文穿插于各单元。

  二、学*目标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等写作方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学生现状

  从上学年的教学和测试情况来看,我班学生仍然存在水*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优生少,差生多,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比较低, 思想状况方面,绝大部分学生的学*积极性都比较一般,一仍处在朦胧状态,学**惯也比较差,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预**惯没有能够形成,上课也有一些会常开小差,不太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且书写不够认真,阅读理解有时脱离文本,即使知道大意也却表达不清,作文更是胡乱凑合,无论从文章形式和选材都大同小异没有创新。

  四、教学措施

  1、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多动手,动脑的优良*惯,堂上精讲多动。

  2、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目标,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

  3、每堂课一定注意当堂的学*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

  4、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5、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6、课前五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五、教学进度预设

  教训内容 所需时间

  第一、二单元 三周半

  第三、四单元 三周半

  第五、六单元 两周

  名著推荐与阅读 一周

  专题 《鸟》《叶》 一周半

  实践活动 一周半

  期中考试与复* 一周

  期终考试与复* 两周

  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早下手,抓反复。 刚开学,我们就分发了一套文学、文化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的材料,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背诵。为了克服遗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每学期开学摸底测验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中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语法知识上,我们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做虽然在一开始占用了较多课时,但几篇课文下来老师就再不必进行文言语法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便有了较快的初始速度,为后来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用足教材,以“本”为本。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们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三)分步前进,抓好作文。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没有一蹴而就,而是从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开始,逐步训练论点型议论文、论题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让学生先列并列式、层进式结构提纲,再连缀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来。

  (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改革中心,做到讲练有机的结合。讲要以“导”为主,练要抓好适度训练综合性试卷。为避免重复操练,我们对众多综合性试卷作了挑选,选择难度不同的试卷,全年级统一测试,重在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阅读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第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第三单元,事物说明文;第四单元,事理说明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第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以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且《*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重点篇目,也是教学的重点。

  综合性学*、写作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写作,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二、四、六单元除写作之外,还安排了综合性学*,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来撰写小论文。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本册的篇目是《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学*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学*目标甚至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具体地说就是: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生活,将班级学*目标和自己的学*目标结合起来;

  2、教会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的做事方法;

  3、继续加强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提高阅读和背诵能力;

  4、教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方法,进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方法。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来自父母亲人和师友的关爱,并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懂得感恩。

  6、力争本学期学生语文成绩优秀率15%,合格率98%。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一年的学*,大部分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导学案高效课堂模式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已初见成效。但是,仍需加强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知耻、明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

  4、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学*重在积累。因此,*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5、强化作业管理,逐步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惯,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6、坚持晨教"心灵鸡汤"口语表达训练活动(约3分钟),教育学生懂得自尊自强,争取做一个有志青年。踏实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做好纠偏工作,培养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惯。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9、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网络手段学*,将班级博客利用起来,指导学生利用每周的信息技术课写一篇随笔或感言,发表在班级的博客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0、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3、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1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1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方法指导。

  学会预*,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发展不*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他们不仅写作水*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

  2、学生的学*态度分析

  通过*几天的学*来看,大多数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端正,学*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增强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搞好。

  3、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

  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

  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单元,事物说明文;

  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三)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与各单元学*重点

  1、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下面我按照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这五个板块来具体说明。

  基本篇目。

  基本篇目由阅读提示、文本、研讨与练*、读一读,写一写这几个部分组成。有的篇目后面还附有相关的语文知识短文。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后,就有《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的语文知识的介绍;还有说明文单元中也有关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介绍。我的看法是,对知识短文,应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相结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过去的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编排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识记、背诵。

  阅读提示。

  一般都给学生概括出本文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中心意思、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等,给学生预*提供了指引和帮助。“提示”注重了人文性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材料。

  研讨与练*。

  课后的练*题目在数量上与以往教材相比减少了,但是信息量与科学性提高了很多,注意到了题目难度的层递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有文体知识的相关介绍、课文的重难点解析和开放的*作训练,兼顾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中,第一题就是相关的新闻体裁知识的介绍;《阿长与<山海经>》第三题就是课文相关重难点的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最后一题就是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谈体会。

  读一读,写一写部分,是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落实到文本的字、词、句的掌握上,因为谁都知道语文重在积累。教师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实施,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来区别对待。

  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相对大型的'综合性学*活动,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第二、四、六单元的是相对小型的综合性学*活动,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

  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的甜头。

  本册的“综合性学*”有三种呈现方式:

  1、整合于综合性学*活动中;

  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

  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编者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让世界充满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说不尽的桥》,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如《蜡烛》一课的练*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学*、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所能知道的是,每册教材推荐三部名著,总计*

  20部。包括:《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飘流记》《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等。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条件的限制应该是我们面临的直接困难。现在许多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相应的名著学生读本,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允许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另外,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给学生讲名著的有关内容和主题,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进行自主阅读。

  附录

  新教材前四册在这一板块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本册教材“附录”最后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因为*几年各地中考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对联等相关题目的设计。所以学生应该掌握一点相关知识。至于汉语知识体系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

  2、各单元学*重点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重点。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重点如下。

  (1)一、二两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2)三、四两个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3)五、六两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这些学*重点简明,针对性强。如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记叙类文章,第一单元就记叙文的特点提出要求,即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至于随后提出对默读的要求,则是由于《芦花荡》《蜡烛》等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要经常使用默读这一手段。第二单元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在对记叙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记叙类文章,把握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另外,仍需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单元虽然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学*重点上有递进,有循环,各有侧重,形成一个小整体。第三、四两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也同样如此。第五、六单元指点学*文言文的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研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握常规教学,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注意教改难点的挖掘和讲授。

  2、全面贯彻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订好计划,上好课,认真批发作业。

  3、作业布置适中,搞好课外辅导,利用自*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搞好优生优培,差生转化工作。

  4、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5、精心进行单元策划,定出单元知识的处理方法,设计好单元过关测试题,并作评析,总结,及时反馈、纠正。

  6、充分利用图书橱,加强学生课外读书量,并且加强学生的练笔活动,大作文8篇,并设生活、材料积累本。

  7、作文命题,结合单元学*精心命题,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训练。

  8、*日上课注重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以调动学生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本人承担的教研教改任务:

  第一、四单元课文的备课。

  第一、四单元的单元策划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7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最新一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目的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2、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课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表达技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情况简析

  本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一般,成绩**,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足。

  四、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特别要搞好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训练。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大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加强作文指导,坚持每周两记,沉淀摘抄,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5、加强晚自*的辅导和监督力度,提优补差,同时搞好自*课前三分钟的口头表达训练。

  6、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7、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课堂应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文化作文的写作技巧

  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9、.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进度安排:

  序号课题课时周次序号课题课时周次

  1、新闻两则21-216、大自然的语言211

  2、芦花荡2217、奇妙的克隆212

  3、蜡烛23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12

  4、给巴特勒的信1319、生物入侵者112

  5、亲爱的爸爸妈妈1320、你一定会听见的113

  世界何时铸箭为犁43-4走上辩论台413

  6、阿长与《山海经》2421、桃花源记314

  7、背影2522、短文两篇314-15

  8、台阶2523、核舟记215

  9、老王25-624、大道之行也215

  10、信客1625、杜甫诗三首316

  让世界充满爱47莲文化的魅力416-17

  11、*石拱桥27-826、三峡217

  12、桥之美2827、短文两篇317-18

  13、苏州园林2828、观潮218

  14、故宫博物院2929、湖心亭看雪218-19

  15、说1930、诗四首419

  说不尽的桥49-10怎样搜集资料420-21

  期中复*、考试、总结510-11期末复*、考试、总结421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8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方法指导。

  学会预*,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发展不*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他们不仅写作水*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

  2、 学生的学*态度分析

  通过*几天的学*来看,大多数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端正,学*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增强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搞好。

  3、 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三). 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与各单元学*重点

  1.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下面我按照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这五个板块来具体说明。

  基本篇目。基本篇目由阅读提示、文本、研讨与练*、读一读,写一写这几个部分组成。有的篇目后面还附有相关的语文知识短文。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后,就有《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的语文知识的介绍;还有说明文单元中也有关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介绍。我的看法是,对知识短文,应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相结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过去的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编排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识记、背诵。

  阅读提示。一般都给学生概括出本文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中心意思、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等,给学生预*提供了指引和帮助。“提示”注重了人文性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材料。

  研讨与练*。课后的练*题目在数量上与以往教材相比减少了,但是信息量与科学性提高了很多,注意到了题目难度的层递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有文体知识的相关介绍、课文的重难点解析和开放的*作训练,兼顾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新闻两则》中,第一题就是相关的新闻体裁知识的介绍;《阿长与<山海经>》第三题就是课文相关重难点的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最后一题就是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谈体会。

  读一读,写一写部分,是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落实到文本的字、词、句的掌握上,因为谁都知道语文重在积累。教师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实施,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来区别对待。

  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相对大型的综合性学*活动,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第二、四、六单元的是相对小型的综合性学*活动,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

  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的甜头。

  本册的“综合性学*”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编者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让世界充满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说不尽的桥》,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如《蜡烛》一课的练*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学*、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所能知道的是,每册教材推荐三部名著,总计* 20部。包括:《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飘流记》《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等。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条件的'限制应该是我们面临的直接困难。现在许多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相应的名著学生读本,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允许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另外,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给学生讲名著的有关内容和主题,<莲>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进行自主阅读。附录

  新教材前四册在这一板块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本册教材“附录”最后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因为*几年各地中考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对联等相关题目的设计。所以学生应该掌握一点相关知识。至于汉语知识体系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

  2.各单元学*重点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重点。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重点如下。

  (1)一、二两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2)三、四两个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3)五、六两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这些学*重点简明,针对性强。如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记叙类文章,第一单元就记叙文的特点提出要求,即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至于随后提出对默读的要求,则是由于《芦花荡》《蜡烛》等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要经常使用默读这一手段。第二单元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在对记叙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记叙类文章,把握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另外,仍需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单元虽然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学*重点上有递进,有循环,各有侧重,形成一个小整体。第三、四两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也同样如此。第五、六单元指点学*文言文的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研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握常规教学,提高各个环节的质

  量,注意教改难点的挖掘和讲授。

  2、全面贯彻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订好计划,上好课,认真批发作业。

  3作业布置适中,搞好课外辅导,利用自*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搞好优生优培,差生转化工作。

  4、 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5、 精心进行单元策划,定出单元知识的处理方法,设计好单元过关测试题,并作评析,总结,及时反馈、纠正。

  6、 充分利用图书橱,加强学生课外读书量,并且加强学生的练笔活动,大作文8篇,并设生活、材料积累本。

  7、 作文命题,结合单元学*精心命题,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训练。

  8、 *日上课注重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以调动学生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本人承担的教研教改任务:

  第一、四单元课文的备课

  第一、四单元的单元策划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9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二、目的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情况简析

  本人在本期的教学班级为31班和32班,两个各有五分之二左右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五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足。

  四、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0

  一、 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 目的要求

  1、 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2、 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课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表达技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 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 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0人,八(二)班共有学生52人。大多数同学们爱好语文学*,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足。

  四、 教学措施

  1、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5、 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6、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课堂应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文化作文的写作技巧 。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五、 教学进度安排(见后页)

  单元序号 课 时 周 次

  第五单元151、2、3

  第六单元153、4、5

  第一单元155、6、7

  期中复*、考试、总结158、9、10

  第二单元 1711、12、13

  第三单元 1713、14、15

  第四单元 1715、16、17

  期末复*、考试、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单元,除了“精读”、“速读”以外,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等内容。七个单元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面五个单元是现代文章,一是后两个单元都是文言文。每个单元都注重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本册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洋溢时代气息、跃动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新课文。只要很好的引导,学生一定会感兴趣。

  根据课改精神与语文教学的方向的把握,我初步拟定本学期的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3、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4、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三、班情分析:

  我担任的xx、xx两个班是同年级中的普通班,学生的学*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兴趣在上一年的教学中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还有少数人的学*积极性有待加强,如xx班的xx,xx班的xxx,写作文一点也不动手的。xx班是本人接的班主任,要好得多,xx班必须花较大的力气。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2、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推广探究性的学*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和练*。

  5、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6、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7、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语文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0、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1、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2、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3、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4、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15、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6、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2

  1.教材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2.知识结构:

  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3.知识内在联系:

  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学生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基础: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同学爱好语文学*,好的*惯正在逐步养成,学*兴趣和学*态度比七年级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

  2.个别差异: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不够不理想。

  3.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容易出现的错误: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1、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基础。

  2、学*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

  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策略:

  1、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

  2、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3、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4、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5、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语文的好*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6、语文学*重在积累。因此,*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7、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惯。

  8、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9、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10、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海明威全集》、《飘》、《巴黎圣母院》、《普希金诗选》、《复活》、《苦儿流浪记》

  (2)*名著:巴金系列——《家》、《春》、《秋》、《雾》、《雨》、《电》、《四世同堂》、《唐宋八大家精品散文》、《*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名言录》

  (3)教育教学:《教育新思维系列丛书》、《语文教育学》、《甘肃教育》、《走进新课程系列丛书》、《语文教学通讯》、《新课程怎样教》

  *作

  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六次,说明类文章的训练《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

  口语交际补白是对口语交际训的练、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在补白里。

  综合性学*

  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练*”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大型综合性学*活动,第二、四、六单元的是小型综合性学*活动。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

  其他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教学实施

  日期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备注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5)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9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自主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e4)和煦(xu4)干涸(he2)吞喽(shi4)裸索(luo3)戈壁滩(ge1)无垠(yin1)边缘(yuan2)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3、导语

  探究质疑

  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3>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合作探究:

  1、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至少2例)

  2、设问: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让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

  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对比;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复*资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张骞qiān萧瑟s庇b护干涸h吞噬sh裸luǒ露鹭鸶l sī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吴刚。

  2.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本文主要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

  今天按照学校整体工作的安排,我讲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题目叫,首先,我们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我提出几个问题大家来思考:

  1、“消逝”为什么不用“消失”?

  2、“仙湖”的“仙”在这里如何理解?

  3、大家体会文章题目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学们,进行讨论很清楚的从文章的题目中可以获得到信息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消逝了,表达的是一种惋惜,痛惜,谴责……之情。

  接着我分别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昨天罗布泊的美丽,今日罗布泊的荒凉,并配以画面让学生用解说的形式朗读,并指导学生在读的时候,注重自己的情感表达。

  读昨日的罗布泊时,“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让同学们体会到愉悦、高兴、自豪……。

  读今日的罗布泊时“没有一棵草,一条溪,不见一只鸟”让大家体会到那种痛苦和无奈。

  很自然的引入了情感教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爱护我们身边的一切。

  以上是本节课的构思,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如下收获:

  1、分析一篇文章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方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特别是比较长的文章,如果让学生在读之前不及时的从文章的题目中捕捉到正确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知。

  2、语文课堂上要重视朗读的训练。新课改中体现了教师要精讲,对于学生来说,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的课堂活动,我认为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来说最有效的课堂活动,就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精美的句子,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

  不足的地方:

  1、我觉得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可是我对如何安排学生发言做的不好,学生的发言显的有些乱,重复发言多。

  2、文中留给学生拓展的时间少,比如:我们应该如何做,做一个环保人士,让大家找,我想:对同学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这个时间有点短。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背影》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

  2、通过探究讨论理解深厚的父爱,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3、学*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和朴实深情的语言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抓住“背影”体会别样父爱。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围绕“流泪”感受作者由不解到顿悟到感念的心路历程。

  教学创意:着眼文体,关注细节;咬文嚼字,品味欣赏;发现空白,深究疑点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直入主题

  提问:我们形容成熟的男性的美,通常会用一些什么样的词语?

  学生回答。

  老师提示:我们在《背影》一文中将会看到与大家期待的不一样的中年男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或者听读课文),思考:《背影》是一篇写x的散文。(屏显)

  学生自由回答。

  三、读“父”

  (一)齐读或指名朗读“望父买橘”的句段,聚焦这段文字、这段描写,说一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爱?

  (屏显)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学生深情朗读。

  (二)咬文嚼字感受别样的“父爱”。

  聚焦父亲的穿着、父亲的动作以及文章中随处可见的细节如“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紫毛大衣”、“嘱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等,来体会父亲对“我”竭尽全力的甚至有点狼狈的爱。

  (三)教师小结。

  (屏显,学生朗读)

  父亲的爱是那再三的再三的叮嘱唠叨一千遍一万遍还是不放心。

  父亲的爱是那件黑布的大马褂和深青色棉袍不帅不酷却模糊了我的泪眼父亲的爱是那件紫毛大衣披在儿子的身上自己却穿着布马褂布棉袍。

  父亲的爱是那靠门的座位千挑万捡啊一路上都牵扯着父亲的视线。

  父亲的爱是那蹒跚的脚步是辛苦地走努力地爬衰老笨拙迟缓一点儿不矫健。

  父亲的爱是那堆朱红的橘子像跳在冬天里的一堆小小火焰。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摒弃“贴标签”,笼统大概分析,而要“沉入此词语里”,关注细节,贴着语言去分析感悟文本呈现出来的不一样的父亲形象以及别样的父爱。)

  四、读“子”

  (一)提问:父亲的爱,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理解吗?接受吗?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

  (二)研读品味:你从这些文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屏显)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

  教师指导朗读,学生回答。(明确:不理解、厌烦、瞧不起……)

  (三)合作探究:文章第四段开头交代“我”的行程的句段可以删去吗?

  (屏显)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

  (1)多余,可以删去。

  (2)不可删去。“我”的清闲与后文“父亲因为事忙”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小结:由文段可以看出,当时朱自清家的经济状况几乎面临崩溃(祖母去世、父亲赋闲……)父亲焦头烂额,忙得不可开交,他有理由不去送儿子,但他还是去送了。很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父亲最终都为“我”做了。(可以让学生用“……可……可不……”的句式说话,再一次从细节感受父爱。)例如:嘱托查房可嘱托可不嘱托;照看行李可照看可不照看;讲价钱可讲可不讲;选位置可选可不选;铺大衣可铺可不铺;买橘子可买可不买……可是。“我”还是不满意,还是不高兴,甚至不接受。引导学生思考:《背影》难道只是在叙述一件“父爱亲情”的往事吗?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探究的方式体会文中“我”的形象,尤其是“我”对“父爱”的情绪,与常规的分析“四次流泪”的方式不同,为下一环节读“父与子”以及体会父爱的深刻内涵蓄势。)

  第二课时

  一、设疑思考

  提问:《背影》难道只是在叙述一件“父爱亲情”或者“父子情深”的往事吗?

  学生自由回答。

  二、聚焦结尾,重点理解。

  (一)指名朗读结尾段第一句。

  (屏显)*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二)尝试给这句话加上一组关联词,再读,齐读体会父亲的沧桑。

  学生回答:“*几年来,父亲和我虽然都是东奔西走,但是,家中光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

  教师点拨:如果靠着自己的智慧、阅历、勤奋都不能改变生活现状的话,那也许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的问题了。确实,当时不仅是季节的冬天,整个*也正在冬天,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自清父亲面对的,不仅是家中老人离世的悲哀,自己失业的悲哀,也是当时那个社会的悲哀!可是,这一切,当年20岁的朱自清全然不理解,他只能暗笑父亲的“迂”。

  三、默读、细读“父亲的信”,琢磨其不同寻常之处。

  (屏显)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学生交流。

  四、资料助读,进一步理解《背影》之爱。

  (屏显)《背影》的背后……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追问:如何理解开头段的“不相见”?

  明确:“不相见”,其实是“不愿相见”、“不敢相见”……三个字蕴含者太多的欲说还休与无可奈何。进一步理解“我”的情感态度变化。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背影》的主题,分析结尾段父亲的来信和展示有关朱自清父子矛盾的资料,是解读《背影》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单纯谈父爱的传统教学定位,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背影》之爱。

  五、评价小结,升华主题。

  (一)学生交流:从《背影》中,我还读出了x。

  (二)教师谈感悟,总结。

  《背影》一文,很浅,也很深,经历越多,懂得越多。

  《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是一篇传统写父子亲情的文章,那浓重的背影凝聚着撼人的力量,也曾感动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但现在的孩子,因时代、家庭等等原因,很难融入这篇文章,为此我设计了以情导学的几个环节。同时,一反传统教学中以“背影”为切入点的规律,而是从品味语言入手,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那力透纸背的父子亲情。让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从而体悟情感,并学会运用语言之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按初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独特发现,有自己个性见解,品析感悟语言特点。因此,整个教学程序的展开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通过学*、体悟文章语言所饱含的父子亲情,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这样,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快乐天堂。

  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成了本节课重中之重。引入情境后,只以“文章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为牵动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我惊喜的是,这些孩子,思维竟如此敏捷、开阔,他们能从点滴语言中感悟到子对父的思念、牵挂等情感,这是我预设中所没想到的。这也激发了我与他们一起去探究质疑的兴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寓意。这一预设的探究过程,使我与孩子们一起回读文本,更加深刻地体味出文字间所蕴含的绵绵不尽之意。

  本文语言质朴无华,而情感却力透纸背。因此,在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品味语言,体悟情感这一环节。从品词入手,可从中悟到“知微见著”的效果。此环节设计为纠正教师的错误,让生感受到“困后之妙”。人物是情感的凝聚点,而品味人物描写也是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品析人物描写,挖掘其内在的感情色彩。在这两个环节中他们极尽能力,品出词语含义,具体再现情感,也融入了文章的情感中。拓展练*中学生受文章浓情的感染,动情地描述生活中无痕的真爱,沐浴在无疆的亲情中,将文字化成真正的情感体验。

  但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对于某些词语的理解,因我缺乏灵活的引导而趋于肤浅。以此为基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层楼。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一、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背诵全文;对韵文和韵脚有初步的认识;学*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的写法。

  2、布置预*,首先让学生大致预*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

  3、体会刘禹锡安贫乐道、高洁伟岸。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反复送读短文,在诵读中品味文章的意境。

  2、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

  3、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1、教师阅读教材、教参,制作课件。

  2、学生预*课文,认清字词,并在疑难处作出标记。

  六、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山村图景图,请同学用语言描述这幅画面。同学们认真欣赏图片,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描述。

  (二)、认识“铭”。找同学根据预*回答“铭”的知识。

  多媒体展示: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1.目标导航

  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

  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祖国语言不无启迪。

  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

  本单元的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心声。

  2、感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4、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语句。

  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惯。

  6、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2.知识小词典

  ①.字音。

  贫jí(瘠) mù(募)集 卫shù(戍)区 wù xū(戊)(戌)变法

  diāo(凋)零 祈(qí)祷 捂(wǔ) 挟(xié)持 惩(chéng)罚

  眷(juàn)恋 卓(zhuō)越 萌(méng)发 诬(wū)陷 月笼(l?ng)沙

  寂寥(liáo) 造诣(yì) 倔(jué)强

  ②.本单元要着重掌握如下词语的解释:

  蹊跷:qī qiāo奇怪。

  宛转:(歌声、鸟鸣等)抑扬动听。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泛舟:乘船游玩。泛,漂浮。

  汗青:史册。

  寥落:稀少。

  瞭望:登高远望。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风烛,风中的蜡烛。

  3.名句解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解读: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4.文学常识备考

  ① 萧乾,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②都德,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③刘敬智,*高级记者、*科技部原党支部*,因心脏病突发,于20xx年10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⑤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和宣歙观察使及剑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诗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人称”小杜”。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⑥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⑦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5.古诗词鉴赏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鉴赏〕

  这两句诗,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祥 《过零丁洋》) 〔鉴赏〕

  原诗的零丁洋:珠江口的海面。起一经:指本诗作者精通一种经书,经过考试(文天祥二十岁时考取状元)出来做官。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全句是说:在惨淡的战争环境中过了四个年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是说:山河破碎得像柳絮被风吹散一样;自己一生在动荡不安中,像被雨打的水上浮萍一样。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是赣江十八个险滩之一。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曾从惶恐滩撤退到福建。”惶恐滩头说惶恐”,这句的”说惶恐”,是指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之叹,非指害怕敌人。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第二年头被迫随船去宋帝呙,船过零丁洋。这句中的”说零丁”,是指感到自身孤苦。汗青:史册。照汗青:光耀史册。

  文天祥抗元不幸被俘,汉奸张弘范当元军元帅,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正在海上抗战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就拿这首诗给他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义正辞严,表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在*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文天祥那种忠贞不贰的伟大情操,更是使他得以名垂千古,留芳万世。

  6.仿写演练

  例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仿句:改了 ,而且 。

  7.语文实践活动指南

  本单元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次语文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在阅读感受本单元五篇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了解爱国、认识爱国、从而真正地学会爱国。

  8活动步骤:

  (1)了解信息,收集有关背景资料。

  (2)小组讨论,制订”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落实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安排。

  (3)仔细参观,摘抄重要的文字资料;认真听取介绍或报告。

  (4)访问与基地相关的人员,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

  (5)整理资料,写出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6)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祖*亲,我爱你”专题汇报会

  (7)就专题汇报会的情况,写一篇通讯,在校内外有关媒体上报道。

  (8)学*、活动反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认知目标:

  1、感受反*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了。

  3)、课后练*二。

  4)、课后练*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母亲的眼泪 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 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 用结婚的喜烛

  体现血肉情深

  教学后记:这是一篇简单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动学生的心。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内容预览:

  走向虫子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幽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感悟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

  3、激发学生走向自然,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读懂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学会反思。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了南帆先生的《蚂蚁》和马克·吐温先生的《辛劳的蚂蚁》,知道了他们其实是通过蚂蚁来写我们人类,今天我们要走*更多的小虫子,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过小虫子来写我们自己。我们今天一起--《走向虫子》。

  二、作者简介:

  刘亮程,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县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在99年引起巨大反响,被誉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风中的院门》、《库车》等。曾获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现为《*西部文学》编辑。

  批评家们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亮程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孤独无助,快乐和幸福。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疏通字词。

  蜣(qiāng)螂 铲(chǎn) 喘(chuǎn)

  土坷(kē)拉:土块。

  骨碌碌(gūlūlū):形容很快的转动。

  忙碌(lù):忙着做各种事情。

  仓皇而逃:匆忙而慌张的逃走。

  抡(lūn):用力挥动。

  2、疏理文章脉络。

  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八条腿的虫子慢慢悠悠的爬。

  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蜣螂滚土块。

  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蚂蚁搬干虫。

  四、具体研*。

  1、分组讨论:这三只小虫子的行为是否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可笑呢?

  明确:不是。对于第一只虫子,作者说到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有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对于蜣螂,作者写到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对于蚂蚁,作者的感慨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可见,刚开始是看得可笑,但到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可笑的是我们人类。

  2、从文中的三只虫子身上,大家能否找出我们人的可笑之处呢?

  明确:从第一只虫子身上,可笑人的自以为是;从蜣螂身上,可笑人类智慧的有限;从蚂蚁身上,可笑人类能力的有限。

  小结:至此我们可以说,课文内容虽写的是走向虫子,其实是透过虫子看清自己。作者感悟出: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显,在某些方面连一只小虫子都不如,却常常盲目地为优越感所蒙蔽。

  3、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的南帆先生的《蚂蚁》,大家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对人的思考)

  明确:相同--都是通过小动物来思考人类。不同点--《蚂蚁》反思的是人的命运,人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驾驭自己的命运,它突出的是人类生存的困惑问题,而本文作者反思的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些方面,人其实不如虫,但人类对此却不自知,它突出的是对人类缺乏自审意识的剖析。

  五、结合*题四,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

  1、幽默是一种智慧,是让读者在微笑中品味深刻的哲理。课文中幽默的语言比比皆是,请同学们找出一两例来谈谈,品味一下。

  例:第7自然段中对蜣螂姿势的描写、第8自然段中说孤寡老小在等着这条虫呢、第9自然段中它生气了、第12自然段我会搬它回家吗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想象两只蚂蚁见面商量等等,都是大词小用,赋予了蚂蚁人的思想行为,显得特别风趣。

  2、朗读第8--12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走向虫子》这篇文章让人类看见自己身上的弱点,那么我们就应尽力去克服它,时时注意自我反省。孔子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想,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学*,还得向大自然中万千生灵学*,毕竟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那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走*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做个真正的有心人。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题。

  附:板书设计

  1--3 八条腿的小虫--人类的自以为是 走向虫子

  4--6 蜣螂--人类智慧的有限 反思自己

  7--13 蚂蚁--人类能力的有限 缺乏自审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面对当时*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新诗的领域。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2)尝试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4)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由于文字上没有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要埋怨新诗“没劲”。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根据这一提示,教学目标(1)(2)应确定为本课重点。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诗歌,要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精炼的诗句中解诗读歌的丰富内涵来。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适当介绍诗人在创作《天上的`街市》(1921年)前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绪,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朗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指导诵读)。(3)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天上的街市》有丰富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因此指导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4)比较——把《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描写与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做比较,从两者生活状况的不同上去理解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在教学手段上,采用配乐朗读磁带。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理解。诵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2)想象法。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脑海中构建出天上的街市的具体形象在意念中创造出一个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生动而丰富的境界。(3)比较法。比较诗歌与民间传说的异同,了解诗人对自由、美满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四、说教学程序

  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用民间故事导入。教师或学生讲故事均可。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被禁锢,被束缚,难得一见的不幸生活。然而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里,我们将会见到与此完全不同的牛郎织女……。然后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在学生积极性已被调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情况下,我因势利导,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作者、时代背景做一些介绍。通过朗读,理解领悟全诗,立意在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其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诗歌的学*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通过读来领会内容、探索问题。为了能抓住实质问题,我不按照逐段来分析,而依照:学读——想读——析读来分析课文。

  1、学读

  (1)、学生听朗读带或老师的范读,然后自己试读,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教师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3)、配钢琴曲《星空》,全班小声读,享受诗歌的音乐美。

  2、想读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星空的想象的传说、故事、诗文。

  (2)、教师示范(出示牛郎织女行空图):我看见牛郎骑着牛儿,脸上写满了幸福温暖,他在想什么呢?在想织女昨天的新花样织出来了没有?织女是个巧手的女子,也是个倔强的女子,什么事情不做到最好决不罢休。不过牛郎今天给她带的这本《*织染》一定可以帮助她的。天河浅浅的,眨眼功夫牛郎就望见那似锦的云霞和云霞中春花般的织女……

  (3)、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4)、配乐,沉醉在想象中默读。

  3、析读

  (1)、夜幕降临,刹那间,远远的街灯全亮了;而这时,夜空中的星星也一下子现出了它美丽的容颜。试着读这一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①老师示范读,指导朗读技巧:怀着惊喜的心情去读,重读“明”“闪”“明星”“现”“点”“街灯”。②学生练*读。③学生演读。

  (2)、①请学生读自己写的表现天街美丽富足的文字,其他同学闭目听。②作者在想象这一切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思呢?试一试,把你的心思读出来。③指名说出朗读时的体会,教师点拨:有一点向往、有一点赞叹、有一点想飞的感觉。④女生齐读。

  (3)、①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②学生轻声读。③指名学生读,在点评中引导学生总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温馨是通过重读“浅浅的”“不甚”“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表现出来。④在注意重音的同时,尝试用语音语速来表现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美好。⑤指名朗读好的同学读。⑥师生交流听读时的感受。点拨引导学生明确读三、四节的要领:要读得轻柔舒缓,仿佛是坐着小船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摇曳,有一种沉醉其中的感觉。

  (4)、背诵。

  (四)、总结扩展,领会内涵

  本诗的重点是学*联想和想象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1、介绍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如诗中由“街灯”想到“星星”是联想。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情感形象的基础上创作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如诗中由“天上的街市”想到“牛郎织女的自由生活”是想象。

  2、仿照示例写句。

  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续写下边的句子。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简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显示这点,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内容预览:

  《白洋潮》教案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领略白洋潮的壮丽之美。

  2.学*作者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3.了解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树立科学人生观。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白洋潮景观的壮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等写景的方法。

  2.难点: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课文提示】

  1.《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记。白洋,山名,在浙江西北海滨;潮,本文描写对象。

  2.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他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而坚持著述。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民俗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绰约,富有诗意。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环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正音正字】

  戊wù 遄chuán 踵zhǒng 擘bò 蹴cù 镞zú

  辟bì 礴bó 龛kān 赭zhě 漱shù 湫qiū

  【积累词语】

  实词:

  ①故事:旧例。 ②喧传:哄传。 ③吊:哀悼。

  ④海塘:海堤。 ⑤遄:急速。 ⑥踵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⑦辟易:惊惧后退。 ⑧礴:拍击。 ⑨旋:很快。

  虚词:

  ①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②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这里指代“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③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④则飓风逼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⑤从海宁而来(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⑥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⑦势欲拍岸而上(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⑧旋卷而右(句中连词,表结果)

  ⑨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词,表结果)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从表达方式看,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记叙——交代看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描写〈 “立塘上”-“颜始定” 〉正面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

  议论——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写海潮起来时,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找找课文相关的词。

  作者是从远及*观察、描写的。 相关的词语有:见、稍*、渐*、再*。

  【课外作业】

  1.完成“学*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张岱的生*及其有关文学知识。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翻译:旧例,在三江看潮,实际上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说:“今年暗涨潮啊!”每年都这样。

  要点:故事:古义-旧例。今义-表现讲述对象的事情。 喧传:哄传。

  原文: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翻译:庚辰年八月,到白洋吊唁朱恒岳少师,(我)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前去,章侯和世培接踵而到。

  要点:吊:哀悼。 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至:接踵而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原文: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翻译:站在海塘上,远远望见潮头像一条白线,从海宁奔来,一直冲到向塘上。

  要点:而:句中连词,表示行动。

  原文:稍*,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翻译:稍稍*了一点,就隐隐露出白色,像驱赶着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振飞。

  要点:擘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原文:渐*,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翻译:(潮水)越来越*,喷出泡沫溅起水花,蹦跳起来好像百万雪白的雄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像用怒雷鞭打它们一样,所有的狮子聚集在一起,没有一头甘愿落后而争先。

  要点:蹴起:蹦跳。 镞镞:同簇簇,形容攒聚。

  原文:再*,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翻译:再*一点,就如飓风逼迫它们,顺势要拍岸而上。

  要点: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原文: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翻译:看潮的人惊恐地退开,跑到塘下躲避。

  要点:辟易:惊惧后退。

  原文: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翻译:潮水冲到塘上,用尽力量喷薄而起,水花激射,溅起几丈高,溅到的地面都湿了。

  要点:礴:拍击。

  原文: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翻译:潮水快速卷向右边,被龟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瀑布像像被火炮击碎一样,在半空中飞舞。

  要点:旋:很快。 龙湫:雁荡山的瀑布。

  原文: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翻译:看了这个景象(让人)心惊目眩,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镇定下来。

  原文: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翻译:先辈说:浙江的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了,是为什么呢?

  要点:漱激:冲刷激荡。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若干思维训练题。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

  这篇小品文,记叙了作者在白洋村观潮的全过程。文章以时空为序,由远及*,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白洋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奇观,写出了白洋潮的盛大气势和雄壮之美。

  对白洋潮,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现了白洋潮的壮丽风光。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练*)

  1.从远及*,作者分别描写了潮水的哪些状态和特点?

  远见,“潮头一线”。-潮头整齐有序。

  稍*,“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潮流急速挺进。

  渐*,“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潮水铺天盖地,势不可挡。

  再*,“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浪潮汹涌猛烈。

  最后,“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海潮气势磅礴。 )

  2.课文是怎样烘托海潮之大的?

  从观潮者的反应来衬托海潮之大:

  ①“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写观潮者退避,这是从人们的动作,表现潮水来势汹涌。

  ②“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写观潮者的心理由紧张到舒缓的神态变化,表现潮水的威力令人心惊胆战。

  3.本文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白洋潮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正面描潮水的特点,逐步推进,从远及*,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越来越密。〈详见第1题〉

  侧面描写观潮者的反应:坐立不安、心惊胆战。〈详见第2题〉

  作者这样写,衬托了白洋潮的声势巨大,让人恐惧,突出潮水的威力无比,颇有刺激。 )

  4.下列句子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①岁岁如之。 ( 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

  ②怒雷鞭之…… ( 百万雪狮。 )

  ③飓风逼之…… ( 白洋潮。 )

  ④看之惊眩…… (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

  5.本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修辞:①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②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③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6。 “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句中的“雪狮”为什么不能改作“雄师”?

  因为“雪狮”不仅写出潮水的声威气势,还显示其洁白如雪的色彩。而“雄师”只能写出潮水的声势,但无法显示其色彩。

  7。 如何理解“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的作用?

  以疑问句结尾语气比较强烈,内容与开头的“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形成对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潮的壮美的赞叹之情,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探索原因。

  8。 摘录一个佳句,并且作简单的品析。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天目》。

  【教学后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还是第一次。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面对当时*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新诗的领域。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2)尝试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4)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由于文字上没有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要埋怨新诗“没劲”。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根据这一提示,教学目标(1)(2)应确定为本课重点。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诗歌,要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精炼的诗句中解诗读歌的丰富内涵来。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适当介绍诗人在创作《天上的街市》(1921年)前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绪,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朗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指导诵读)。(3)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天上的街市》有丰富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因此指导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4)比较——把《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描写与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做比较,从两者生活状况的不同上去理解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在教学手段上,采用配乐朗读磁带。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理解。诵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2)想象法。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脑海中构建出天上的街市的具体形象在意念中创造出一个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生动而丰富的境界。(3)比较法。比较诗歌与民间传说的异同,了解诗人对自由、美满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四、说教学程序

  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用民间故事导入。教师或学生讲故事均可。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被禁锢,被束缚,难得一见的不幸生活。然而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里,我们将会见到与此完全不同的牛郎织女……。然后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在学生积极性已被调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情况下,我因势利导,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作者、时代背景做一些介绍。通过朗读,理解领悟全诗,立意在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其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诗歌的学*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通过读来领会内容、探索问题。为了能抓住实质问题,我不按照逐段来分析,而依照:学读——想读——析读来分析课文。

  1、学读

  (1)、学生听朗读带或老师的范读,然后自己试读,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教师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3)、配钢琴曲《星空》,全班小声读,享受诗歌的音乐美。

  2、想读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星空的想象的传说、故事、诗文。

  (2)、教师示范(出示牛郎织女行空图):我看见牛郎骑着牛儿,脸上写满了幸福温暖,他在想什么呢?在想织女昨天的新花样织出来了没有?织女是个巧手的女子,也是个倔强的女子,什么事情不做到决不罢休。不过牛郎今天给她带的这本《*织染》一定可以帮助她的。天河浅浅的,眨眼功夫牛郎就望见那似锦的云霞和云霞中春花般的织女……

  (3)、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4)、配乐,沉醉在想象中默读。

  3、析读

  (1)、夜幕降临,刹那间,远远的街灯全亮了;而这时,夜空中的星星也一下子现出了它美丽的容颜。试着读这一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①老师示范读,指导朗读技巧:怀着惊喜的心情去读,重读“明”“闪”“明星”“现”“点”“街灯”。②学生练*读。③学生演读。

  (2)、①请学生读自己写的表现天街美丽富足的文字,其他同学闭目听。②作者在想象这一切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思呢?试一试,把你的心思读出来。③指名说出朗读时的体会,教师点拨:有一点向往、有一点赞叹、有一点想飞的感觉。④女生齐读。

  (3)、①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②学生轻声读。③指名学生读,在点评中引导学生总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温馨是通过重读“浅浅的”“不甚”“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表现出来。④在注意重音的同时,尝试用语音语速来表现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美好。⑤指名朗读好的同学读。⑥师生交流听读时的感受。点拨引导学生明确读三、四节的要领:要读得轻柔舒缓,仿佛是坐着小船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摇曳,有一种沉醉其中的感觉。

  (4)、背诵。

  (四)、总结扩展,领会内涵

  本诗的重点是学*联想和想象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1、介绍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如诗中由“街灯”想到“星星”是联想。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情感形象的基础上创作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如诗中由“天上的街市”想到“牛郎织女的自由生活”是想象。

  2、仿照示例写句。

  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续写下边的句子。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简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显示这点,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6)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

  1、教材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2、知识结构: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3、知识内在联系: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1、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基础。

  2、学*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策略

  1、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

  2、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3、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4、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5、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语文的好*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6、语文学*重在积累。因此,*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7、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惯

  8、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9、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10、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海明威全集》、《飘》、《巴黎圣母院》、《普希金诗选》、《复活》、《苦儿流浪记》

  (2)*名著:巴金系列——《家》、《春》、《秋》、《雾》、《雨》、《电》、《四世同堂》、《唐宋八大家精品散文》、《*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名言录》

  (3)教育教学:《教育新思维系列丛书》、《语文教育学》、《甘肃教育》、《走进新课程系列丛书》、《语文教学通讯》、《新课程怎样教》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目的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2、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课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表达技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共有学生96人,大多数同学们爱好语文学*,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足。

  四、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五、教学进度安排

  序号课题课时周次序号课题课时周次

  1、新闻两则2 1—2 16、大自然的语言2 11

  2、芦花荡2 2 17、奇妙的克隆2 12

  3、蜡烛2 3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2 12

  4、给巴特勒的信1 3 19、生物入侵者1 12

  5、亲爱的爸爸妈妈1 3 20、你一定会听见的1 13

  世界何时铸箭为犁4 3—4走上辩论台4 13

  6、阿长与《山海经》2 4 21、桃花源记3 14

  7、背影2 5 22、短文两篇 3 14—15

  8、台阶2 5 23、核舟记2 15

  9、老王2 5—6 24、大道之行也2 15

  10、信客1 6 25、杜甫诗三首3 16

  让世界充满爱4 7莲文化的魅力4 16—17

  11、 *石拱桥2 7—8 26、三峡2 17

  12、桥之美2 8 27、短文两篇 3 17—18

  13、苏州园林2 8 28、观潮2 18

  14、故宫博物院2 9 29、湖心亭看雪2 18—19

  15、说“屏” 1 9 30、诗四首4 19

  说不尽的桥4 9—10怎样搜集资料4 20—21

  期中复*、考试、总结 5 10—11期末复*、考试、总结 4 21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4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目的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2、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课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表达技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本班共有学生93人,半数同学们爱好语文学*,有十五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浓。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 语文学**惯养成教育(1) 1、《新闻两则》(2)

  第二周?? 2、《芦花荡》(2)3、蜡烛(2)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怎样搜集资料(4)

  第三周?? 4、《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布特勒上尉的信》(2)  5、《亲爱的爸爸妈妈》(2)

  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2)

  第四周?? 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 6、阿长与《山海经》(2) 7、背影(2)

  第五周??? 8、台阶(2) 9、老王(2)10、信客(2)

  第六周?? 十月一放假一周

  第七周??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让世界充满爱”  (3)21、桃花源记(3)

  第八周??? 22、短文两篇(3) 23、核舟记(3)

  第九周??? 24、大道之行也 (2) 25、杜甫诗三首(2)

  综合性学* 写作 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3)

  第十周??? 11、*石拱桥(2)期中复*(4)

  第十一周? 期中复*?? 学*竞赛

  第十二周? 12、桥之美(2)13、苏州园林(3)

  第十三周? 14、故宫博物院(2) 15、说“屏”(2)

  第十四周? 综合性学* 写作 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3)  16、《大自然的语言》(2)17、《奇妙的克隆》(2)

  第十五周??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19、生物入侵者(2 )

  写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走上辩论台(2)

  第十六周?? 20、你一定会听见的(2)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 走上辩论台(3)

  第十七周??? 26、三峡(2)27、短文两篇(3)

  第十八周??? 28、观潮 (3)29、湖心亭看雪(2)

  第十九周??? 30、诗四首(3)期末复*(3)

  第二十周??? 期末复*(6)

  二十一周??? 期末复*期

  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

  五、教学措施

  由于八年级是初中三年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学生经过初一年的适应后,对初中语文的特点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对学生的潜力进行进一步的开掘。计划如下:

  1、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语文的好*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2、语文学*重在积累。因此,*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3、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惯。 .

  4、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5、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6、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

  7、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8、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9、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10、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上述计划有待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本人将以此为基础,实践中将其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单元,除了“精读”、“速读”以外,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等内容。七个单元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面五个单元是现代文章,一是后两个单元都是文言文。每个单元都注重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本册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洋溢时代气息、跃动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新课文。只要很好的引导,学生一定会感兴趣。

  根据课改精神与语文教学的方向的把握,我初步拟定本学期的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3、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4、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三、班情分析

  我担任的xx、xx两个班是同年级中的普通班,学生的学*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兴趣在上一年的教学中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还有少数人的学*积极性有待加强,如xx班的xx,xx班的xxx,写作文一点也不动手的。xx班是本人接的班主任,要好得多,xx班必须花较大的力气。

  四、具体措施

  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推广探究性的学*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和练*。

  5、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6、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7、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语文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0、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1、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2、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3、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4、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15、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6、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方法指导。

  学会预*,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发展不*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他们不仅写作水*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

  2、 学生的学*态度分析

  通过*几天的学*来看,大多数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端正,学*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增强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搞好。

  3、 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7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

  5).重视创设语文学*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惯。

  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语文的信心。

  18).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8

  一、班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和学*能力相对年级其他班级学生要好一些,现有在籍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在初一学年的学*中,教师热心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特别是新进本班的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适应。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仍然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没有进入课改规定的情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在初一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语文的良好*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惯。

  4、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惯等,

  四、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9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方法指导。

  学会预*,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发展不*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他们不仅写作水*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一些学*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

  2、学生的学*态度分析

  通过*几天的学*来看,大多数学生学*目的明确,学*态度端正,学*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增强努力学*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搞好。

  3、学生的学*方法和学**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

  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

  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单元,事物说明文;

  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三)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与各单元学*重点

  1、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下面我按照阅读、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这五个板块来具体说明。

  基本篇目。

  基本篇目由阅读提示、文本、研讨与练*、读一读,写一写这几个部分组成。有的篇目后面还附有相关的语文知识短文。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后,就有《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的语文知识的介绍;还有说明文单元中也有关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介绍。我的看法是,对知识短文,应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相结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过去的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编排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识记、背诵。

  阅读提示。

  一般都给学生概括出本文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中心意思、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等,给学生预*提供了指引和帮助。“提示”注重了人文性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材料。

  研讨与练*。

  课后的练*题目在数量上与以往教材相比减少了,但是信息量与科学性提高了很多,注意到了题目难度的层递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有文体知识的相关介绍、课文的重难点解析和开放的*作训练,兼顾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中,第一题就是相关的新闻体裁知识的介绍;《阿长与<山海经>》第三题就是课文相关重难点的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最后一题就是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谈体会。

  读一读,写一写部分,是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落实到文本的字、词、句的掌握上,因为谁都知道语文重在积累。教师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实施,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来区别对待。

  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相对大型的综合性学*活动,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第二、四、六单元的是相对小型的综合性学*活动,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

  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的甜头。

  本册的“综合性学*”有三种呈现方式:

  1、整合于综合性学*活动中;

  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

  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编者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让世界充满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说不尽的桥》,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如《蜡烛》一课的练*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学*、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所能知道的是,每册教材推荐三部名著,总计*

  20部。包括:《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飘流记》《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等。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条件的限制应该是我们面临的直接困难。现在许多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相应的名著学生读本,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允许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另外,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给学生讲名著的有关内容和主题,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进行自主阅读。

  附录

  新教材前四册在这一板块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本册教材“附录”最后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因为*几年各地中考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对联等相关题目的设计。所以学生应该掌握一点相关知识。至于汉语知识体系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

  2、各单元学*重点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重点。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重点如下。

  (1)一、二两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2)三、四两个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3)五、六两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这些学*重点简明,针对性强。如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记叙类文章,第一单元就记叙文的特点提出要求,即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至于随后提出对默读的要求,则是由于《芦花荡》《蜡烛》等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要经常使用默读这一手段。第二单元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在对记叙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记叙类文章,把握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另外,仍需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单元虽然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学*重点上有递进,有循环,各有侧重,形成一个小整体。第三、四两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也同样如此。第五、六单元指点学*文言文的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研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增强学*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资源和课外学*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握常规教学,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注意教改难点的挖掘和讲授。

  2、全面贯彻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订好计划,上好课,认真批发作业。

  3、作业布置适中,搞好课外辅导,利用自*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搞好优生优培,差生转化工作。

  4、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5、精心进行单元策划,定出单元知识的处理方法,设计好单元过关测试题,并作评析,总结,及时反馈、纠正。

  6、充分利用图书橱,加强学生课外读书量,并且加强学生的练笔活动,大作文8篇,并设生活、材料积累本。

  7、作文命题,结合单元学*精心命题,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训练。

  8、*日上课注重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以调动学生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本人承担的教研教改任务:

  第一、四单元课文的备课。

  第一、四单元的单元策划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0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二、目的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情况简析

  本人在本期的教学班级为31班和32班,两个各有五分之二左右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五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兴趣不足。

  四、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7)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6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根据我的预设教案上的,我认为这节课上的较成功的原因在于:

  第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合作学*中自己主动去思考。在整节课中,教师点拨、总结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都有学生来参与,所有问题都在学生主动思考、酝酿中解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将问题设计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从学过的《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美女蛇的长妈妈引导给我买《山海经》的阿长,学生感到自然、轻松。问题的设置:从假如阿长是你的保姆,你讨厌她的哪些方面?紧接着提出从我讨厌她的事例及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可推测出阿长什么样的'学识及地位?最后提出:如此没有文化的一个人,连书也分不清,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买到书之后她是怎样的心理?这些问题的设置就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三,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想象的空间。如在提问中;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觉得有话说,有意思。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力说无限的,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讨厌阿长的地方就是作者儿童心理的正常反映,阿长学识,地位的研讨正是揭示了她为何有这些令人讨厌的原因。

  这节课给我的影响比较深,它将给我以后的教学启迪,让我不断反思,提高,完善自己课堂教学。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而且也要重视基础教学方针,结合本课特点,我为本课制定了几个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积累词语。

  2、学*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时,由学生根据事例给“生物入侵者”定义入手,学生初读课文积累词语并了解文章大意,在具体分析文章内容时,注意体现教师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说明文章的写作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最后联系实际,请学生出谋划策提出可行性对策,在此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的主动性,并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授课后,我认为此堂课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学*目标,学生参与面较广,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轻松、民主、主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学*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把三、四自然段连读后再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会更好;由于时间较紧张,一些环节处理不够到位;分析说明顺序时,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关于最后一个环节“出谋划策”,在课堂上时间紧张,我想充分利用好时间,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

  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胆地删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4

  本节课我通过阅读中分析的方法,展现了一节父爱的课堂。在教授的过程中,学生读的非常富有感情,对于父子之情的感悟也有深深的体会,但是在语句品析方面,因为我所设计的题型不够灵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今后一定改正。

  同时,在新课标要求下的高效课堂,我在本节课中展示的不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没有设想的好。尤其是在谈文中的“我”的情感变化时,对学生的启发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5

  《背影》是父爱名篇,一直以其质朴的文字、动人的情感,打动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如何让文章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联系起来,让他们的心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达此目的,本教学案例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主线分析

  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通过反复朗读、圈划,引导学生体会无微不至的'父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关注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的真正主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去钻研、去思考。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的促进者、引导者。这节课,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上,在一个疑问解开的时候再引导思考更深层次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地思索、讨论,促使学生的灵感不断迸发。在师生*等和谐的交流氛围中,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学*探究的快乐,教师也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自豪。

  (三)注重语言品读

  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是通过文章语言流露出来的,所以品读语言也就成为本节课重要的环节。从四次流泪入手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利用关键的词句带动学生去品味文中的细节,从质朴的语言中挖掘至真至纯的情感。

  (四)畅谈生活心声

  不同的父亲,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最后一环节让学生畅谈心声,说说在自己的经历中,父亲的哪些细节令人难忘。这一环节,学生虽然朝朝暮暮与父亲相伴,但很难把握和挖掘值得一写的生活细节,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在写作方面给学生以认真指导。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6

  为了配合学校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在去马牧池中学听课学*之后,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在10月11日由王校长带队,全体语文教师到沂水实验中学参加了市优质课评选的听课学*活动。

  这次学*,共听了七节课,第一节是由胡珊珊执教的《风筝》;第二节课是由邢斌执教的《苏州园林》;第三节课是由临沂三十五中学的刘宁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第四节课是由沂南三中的张元志执教的《爱莲说》;第五节课是由庄政亭执教的《天上的街市》;第六节是由莒南道口中学的徐艳云执教的《春》;第七节是由临沂十八中学的侯兴福执教的《钱塘湖春行》。

  这七节课都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先进。都不同程度的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都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都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教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特别是刘宁的《记承天寺夜游》的诗歌的教学环节:“初读——译读——品读——美读”。学生对文章挖得深、挖得透,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张元志执教的《爱莲说》,通过读莲、品莲,小组合作学*,更是把莲品得透彻。侯兴福的《钱塘湖春行》以“智勇大闯关”的形式,更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轻轻松松积累关—你追我赶朗读关——集思广益赏析关——紧锣密鼓背诵关——超越自我拓展关”。几个环节不仅新颖,而且科学。学生的学*收到了好的效果。

  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老师的课堂上的表现相差很大,这主要是执教老师的引导、老师课堂的风格不同导致的。所以,作为老师,必须认真备课,努力引导学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这次听课学*,对教师的上课水*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将极大的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8)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

  本周三,xx老师在八年级一班讲了一节公开课,讲的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者14课《故宫博物院》,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参加。现在就这节课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1、教师在这节课中,正确地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的主休地位,面教师则成了这节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也说明我校自从课改以来教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

  2、学生课前自主学*充分,态度认真。并能很好地展示在小黑板上。特别是字词注音的处理上,学生能说出每个词语应该注意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学*开展的比较好。组与组之间有竞争,组内成员之间也有竞争。学生合作学*的积极性高展示交流效果好。

  4、只是教师缺少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劢,建议在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激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会成功感。

  5、在字词注音处理的环节上,可以向郭妮娜教师学*。让展示的小组当擂主,挑战其它小组,以便加深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

  《*石拱桥》我安排了两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品析语言,完成课后练*。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一)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爱好。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又比较枯燥无味。不向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破费了一番心思。

  首先在导入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事先准备的图片(各式各样的桥和一道美丽的彩虹)让学生们猜想这是什么桥?然后引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石拱桥》。大家首先熟悉了石拱桥的外形,弯弯的像一条彩虹。我想这样的导入,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在头脑中,把这条优雅的弧线和美好的事物连接在一起,在感性上认同了*石拱桥的形式优雅。

  其次,在讲课中我插入了一个关于作者茅以升的小故事,既为了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更为了说明*石拱桥的结构坚固。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证实石拱桥的结构坚固。在课上我让学生拿出一个硬纸板,纸板的两端下面各垫起相同高度的书。然后往纸板*重物,如文具盒、钢笔,直到纸板被压弯为止。再把这个硬纸板完成弧形,两端还分别用书把这个弧形固定好,然后往这个弧形硬纸板上放刚才用过的重物,看是否把弧形压弯。学生按照我的描述做试验,证实了弧形的承重力更强。课下我进行了反思:这个实验也许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会更好?自己的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只是把自己想的一套方案强加给学生。

  教学目标(二)让学生了解*石拱桥的特征。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前提下,给题目加修饰语。这一个步骤有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不必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应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说读的目的。对照课文,找出作者是怎样解说*石拱桥的特征的,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然后抓住石拱桥的特征给课文分段,探究说明顺序还有几种,我简单的说还有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讲完课后,我想起有老师让学生做的核舟记模型。我深受启发,假如把课前的制作自己心中理想的桥的模型,改为让学生制作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模型,是不是更好呢?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省去课上画简图的环节。同时学生为了将模型做好,一定会认真地去研究课文。真是一箭三雕,有何愁课上时间会紧迫?也许这样的话,这篇课文根本用不着老师再讲什么了?但诚如校长所说,一堂好课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残缺的美。我的`课堂教学不求最好,只要更好。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名篇。作者站在画家的角度,结合描写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对桥做出了美学意义上的独特的诠释。它不是一篇规范性的说明文,但教材却将其置于说明文一单元里,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教师很难用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来梳理本篇文章。另外,《桥之美》的特征是从专业画家的角度阐释的,对于学生来讲,理解也较困难。因此,寻找本篇文章的教学切入点成为教学的首要问题。笔者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考虑到在学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刚刚学*了较规范的说明文《*石拱桥》,决定仍然以学生所熟知的说明对象入手,依据“感知理解”、“精读品析”、“比较阅读”和“拓展延伸”四个板块,由浅入深,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在课后反思中,笔者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笔者引导了学生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出发,有效地结合了多媒体,使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不重复,并能由课文结尾句拓展到学生的生活,进一步深化了桥之美的美学意义。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教师为实践其理念,在备课时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用了较长的时间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课堂的气氛很热烈。学生为主导的形式是有了,但是下课之后学生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这堂课里有什么收获。

  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虽是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辅助工具,但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在《桥之美》的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所提的各种桥,就能给学生很直观的美学印象。特别是在解决“桥之美在何处”这个问题时,如何紧紧扣住课题,即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形式作用,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幅图,一幅是文中所提的苇丛边的桥,一幅是无任何环境陪衬的桥,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地理解了画家眼中桥之美的特征,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也是本节课获得成功的环节之一。当然,多媒体除了展示图画的作用之外,更多的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在这一点上,很多教师喜欢把所有的内容都现示在屏幕上,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屏幕上,无暇注意老师的口头语言表达。事实上,教师的口头语言和手势语言表达要比文字更加重要,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因为多媒体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教师语言难发挥作用,因此,要慎重地使用多媒体,只要将一些提纲要点出示在屏幕上即可。

  当然,影响学生理解的不只是多媒体的使用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学环节间能否相互联系,做到层层深入。上文提到,笔者在《桥之美》的教学设计中,总共有四个环节,“感知理解”与“精读品析”较容易联系,“精读品析”与“比较阅读”如何联系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难点。“精读品析”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欣赏文中所提到的桥的美在何处?“比较阅读”主要是与前一篇较规范说明文《*石拱桥》进行对比阅读。在笔者上这堂课之前,也曾听过两位老师关于本篇课文的公开课。他们似乎都将这两环节割裂开来,在“精读品析”部分主要抓住桥与环境的配合来引导学生欣赏桥之美,紧扣课题;在“比较阅读”环节都采用讨论合作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但学生找不到比较的角度,课堂较沉闷。最终,老师只好自己列个表格告诉学生,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明的内容和说明的语言两方面。教师的教学目的未能完成,究其原因,是因为前面的环节未能为“比较阅读铺好路”。在前面的教授中,教师都未提及本课文的说明语言,又让学生如何思考呢?因此,笔者在本课的教学中,先示范欣赏苇丛边的桥,明确告诉学生笔者是从两个方面欣赏的,一是紧扣课题,抓住桥与周围环境的配合,二是从写作语言和写作方法出发,抓住作者写此桥时采用的修辞格或富有特点的词语,说明桥的具体美学特征。举例之后,学生的思路就被打开了,找到了品析的切入点和方法。学生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不但热烈,甚至还能提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下一环节的比较阅读中,无需太多的时间,学生就能找出两篇课文在说明语言上的不同点。

  吴冠中先生是画家,他将桥的美学意义在文章的结尾,通过鹊桥的描绘升华到具有更深的含义,即只要有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都具备桥之美。笔者抓住这点将其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说说具备这种桥之美的“生活之桥”,但这恰恰又是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原因是笔者对学情预测不够。在备课时,笔者以为学生对课文的说明对象是很清楚的,但是在课堂中,“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这一问题一抛出,全班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桥”。这倒让笔者有些紧张,使教学过程未能按原计划展开。另外,这篇课文是自读课,笔者安排的课时是1课时,但是因为教学设计的内容较丰富,所以整堂课的时间比较仓促,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没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更没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训练,因此,拓展的目标未能较好地落实。如果让笔者重新来上这节课,笔者会控制好每一环节的时间,特别是对于“这篇课文说明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会换个问法,如:“作者通过本篇课文主要要告诉我们什么内容?”一下子将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糅合在一起,为下面的`拓展延伸争取更多的时间。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4

  在进入课堂教学过程前,根据课文内容,我还明确了这样一个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好网络及多媒体资源,但决不能把《生物入侵者》一课上成一堂生物课。这还是一篇说明文,所以必须在教学中紧扣说明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基本能力。

  课堂上,我首先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导入课文,这又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留意力。在随后进行的课堂分组学*中,我对教学过程作了如下安排:①学生分小组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②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热烈的讨论,正确的发言,都说明他们对于课文已相当熟悉,而这,正缘于课前充分的预*。在学生就每个问题得出结论之后,我再以电脑课件进行总结,作到了知识点的清楚明白。紧扣课文内容和结构的讨论分析,使学生从语文学*的基本要求出发,把握了大纲所要求的能力和知识点。而小组讨论和电脑课件的运用,则使课堂生动活跃起来。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将抽象的生物入侵者概念变为活生生的东西,进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当我让学生们交流小组学*成果的时候,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无论是上讲台交流的学生,还是其他的小组成员,都透着自信和喜悦。台上,一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电脑课件,一面侃侃而谈;台下,更流露着认真与跃跃欲试。奇妙的大自然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神秘的生物入侵者变得真实生动起来。更让我兴奋的是:每一个小组都提出了防治生物入侵者的方法。其中更有小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除了严防死守,防止生物入侵者入侵之外,更应该已天敌来进行生物治理,而最重要的是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界的生态*衡。当小组交流结束的时候,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告诉我:这一堂课,他们有所收获。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5

  《三峡》这一课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成功的方面是:

  一、通过三峡风光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学*兴趣,也为学生直观的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通过采用五种不同的读课文方式,即加强了诵读,又不使学生觉得乏味,从而很快读懂、读通课文。

  三、“品读:课文图片对对碰。请你用最美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环节用的好。通过图片与课文的对比阅读,使学生把枯燥的语言文字物化为美景,便于他们的课文背诵和理解。通过课文语言美读,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美的领略。

  四、教学用语方面,做到了无一句废话,上下衔接特别流畅自然。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舒缓有度,做到胸有丘壑。

  五、引导学生方法得当,点拨到位。学生通过引导,很快领会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了解抓住事物特征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不成功的方面是:

  一、时间掌握的不够好。生字词注音和重点词语解释方面浪费了时间,课前预*过的可以抓重点强调一下,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导致时间不够用。

  二、因时间不够,最后写作拓展环节根本没有来得及展开,没有到达我预定的目的。

  三、学生朗读比赛环节不够完美。完全可以让学生男女生,两人一人读一段,这样也可以达到考察诵读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节约时间。

  四、我觉得我应该把翻译课文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而不应该糅合到分析课文中来进行,这样条理会更分明一些。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计划合集五篇(扩展9)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合集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1

  本学期,我担任初中八年级五班和六班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失误与不足,为了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贯彻义务教育理念,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新方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

  以阅读教学为主,共完成六个单元共三十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每个单元一个主题,达到相应的学*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一)完成了六次综合性学*,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咏物抒怀

  2、道德修养

  3、事理说明

  4、小说之林

  5、人生体验

  6、精彩演讲

  (二)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完成了六篇*作,完成情况良好。学生的作文水*得到了提升。

  1、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2、写简单的议论文

  3、写简单的说明文

  4、我在春风中

  5、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6、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三)坚持上好阅读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由原来的不想看书发展到阅读兴趣渐浓,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坚持不懈,学生主动提出要看书,并且坚持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大大的拓展,课外知识几乎由原来的一无所知到略知其二,文学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对学生学会做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教学效果和不足

  一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自觉学*、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也有待继续提高,来期必须更加完善这些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两个班共有学生*百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实践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刚参加工作的我反复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了解学生,探究教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传统的应试教学课堂是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但忽视了学生学*的动机、兴趣,如何激活学生所需的先辈知识,启动学生的求知成为课堂教学的难题之一。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把握好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二、自主学*,提高学*效率。

  这既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体现。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学*过程中提高学*效率。

  三、以阅读教学为重点。

  1、结合亲身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地培养。

  4、在借助导读、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 己的生活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四、注重学生学*方法的掌握。

  从基础入手,再提高学生掌握学*的方法,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学*中得到提高,初步获得了一些语文实践能力。

  五、教育教学不足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事的大力帮助和鼓励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所长进。但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向我的领导、同事学*,以便在以后的教学有所进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3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42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法、以合作――探究――发明――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贮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为课改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考虑、质疑、求索以和善于捕获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掌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研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置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沛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沛的锻炼和表示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溢着流动的阳光,*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深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实际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自主与探究**学生,提高学*效率。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出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时挑战自我,扩展发明性思维。

  四、以阅读教学为教学重点,达到相应的学*目标。

  1、融入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记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只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发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记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五、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送者转化为学*的促进者,逾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的身手。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生字书写与名篇名句誊写或默写每日一文,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锻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安排,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教育教学效果和缺乏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出息。但学生主动学*、自觉学*、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也有待继续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4

  一、实践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刚参加工作的我反复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了解学生,探究教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传统的应试教学课堂是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但忽视了学生学*的动机、兴趣,如何激活学生所需的先辈知识,启动学生的求知成为课堂教学的难题之一。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把握好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二、自主学*,提高学*效率。

  这既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体现。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学*过程中提高学*效率。

  三、以阅读教学为重点。

  1.结合亲身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地培养。

  4.在借助导读、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 己的生活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四、注重学生学*方法的掌握。

  从基础入手,再提高学生掌握学*的方法,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学*中得到提高,初步获得了一些语文实践能力。

  五、教育教学不足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事的大力帮助和鼓励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所长进。但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向我的领导、同事学*,以便在以后的教学有所进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5

  本学期我担任C二5班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我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

  本册书单元教学的性质很强,每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如议论文单元、小说单元、说明文单元……因此在教学中就注重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并以每篇课文作为范例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他们展开讨论,让学生有意识思考,有兴趣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每堂课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好学生。每课都会向课外或生活延伸,作业设计也注意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的设计。

  二、以阅读教学为主,共完成七个单元共三十篇课文的阅读教学。

  每个单元一个主题,达到相应的学*目标。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抒情性语言。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和*爱国意识。说明文的教学注重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知识,懂得一些科学知识,掌握学*说明文的方法,能够写简单说明文。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和掌握特殊的句式,反复诵读增强语感。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加强背诵,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完成了六次综合性学*,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人在*时常布置一些简短的小作文,并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在批改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在班上公开表扬,让学生尝试到一点成就感,最终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写作能力比较好的同学或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经常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20xx年7月24日指导王裕源同学荣获泉州市“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征文比赛三等奖。20xx年12月24日指导王裕源、李月茹同学荣获泉州市级“宽带让暑假生活更精彩”征文比赛中二、三等奖;指导马丽娜、苏婉真同学在校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诗中有画”古典诗词大演义中比赛中荣获一、三等奖。

  四、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

  按时完成教学公开课和评课。在20xx年11月24日我在公开教授课文《鲁提辖拳打镇西》时,做了许多的改进,因此现场教学才有了的较圆满的结果。同时对这节课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沉积了一份经验。还积极参加学校暑期组织的校本培训和晋江进修学校20xx年秋第一期“晋江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努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