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

首页 / 计划 / |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 1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复*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感知*移、旋转现象。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二、复*内容

  复*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有36人,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复*阶段也作了相应的复*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四、复*重点、难点

  本次复*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具体复*安排

  1.“表内除法”的复*。

  开始复*表内除法时,可以通过第119页第1题所提供的情境复*除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掌握表内除法。练*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形式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

  复*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似数的复*,让学生认真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似数。

  复*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第120页的第6、7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错误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订正。第121页的第8题,是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

  复*“克和千克”时。第121页的第9题,在学生作出选择后,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复*“图形与变换”时,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移和旋转。

  4.“解决问题和统计”的复*。

  复*“解决问题”(第122页的第13、14题)时,引导学生仔细看题,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

  复*“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可先让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表。

  六、复*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7、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 2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两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十几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 “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课时

  2、表内乘法…………………………………… 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 1 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 1课时

  6、专项复*2:解决问题…………………… 2课时

  7、综合复*………………………………… 10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 3

  这个学期真的太快了,这么多次月考下来,我也认识到自己的数学成绩真的需要好好去对待一次。从这个学期开始的第一次月考,我的数学成绩就处于劣势,原本整体成绩还算不错,但是数学这一门科目却拉了很大的后腿。我曾经也很多次反思过自己,老师也批评过我,所以对于这一次期末考试而言,我把数学列为了重中之重,在此,我也做了一些复*工作和计划,希望可以提升我的数学成绩。

  一、合理安排时间,查漏补缺

  时间的合理安排,是整件事情的核心部分,越到了后面的部分,我们的时间也就越发的紧张起来了。期末临*,很多门科目都是需要去复*的,都是需要去安排时间的,所以在此之中,我想在三大门课程里,我把数学放在首要,其余的课程相同时间分配,在哪个时间点做哪一个科目,我都会安排妥当。希望我在主攻数学的时候,其余的科目也能同步前进,这样是最好的一个状态,也能够将各个科目的知识都查漏补缺。争取在期末考试当中少丢分,保持最好的状态,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

  二、勤于练*,强于自检

  练*,是我们学*数学当中必做的一件事情,只有多练*,我们对那些原本不会的题目才会更加的熟悉起来。多做一些*题,把那些不会的题目挑出来,隔段时间温*一遍,这样会巩固自己对它的印象,也会把自己那些原本缺失的部分弥补起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做题目的时候,要懂得自我检查,时刻发现错误,及时处理错误,这样我才会进步,我也会这样坚持做下去。

  三、训练做题思维

  其实学了这么些年的数学,虽然自己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但是我也是有一些心得的。比如说学*数学中以及在数学考试中,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学*数学无疑就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长时间的训练,会让我们的思维能力有所加强,也会让提高我对数学的掌握和理解。因此,我在做题的时候,也会注重去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一种紧密的逻辑能力。今后不管是遇到学*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我想这一种逻辑能力都会给我带来一些便利的,所以我会加强对自己的训练,把握这些锻炼自己的机会,好好的学好数学,学好任何一门科目。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 4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复*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能力,培养学**惯。

  二、具体复*安排:

  第一阶段 (单元复*)

  12月8日----12月11日 复*数学第五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14日-----12月16日 复*数学第六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17日-----12月21日 复*数学第七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22日----12月25日 复*数学七八单元知识并进行小测

  12月28日-----12月31日 复*数学书期中考试前的知识

  第二阶段 (专题复*)

  1月4日----1月7日 应用题专题复*

  1月8日----1月13日 计算题专题复*

  1月14日----1月19日 小题专题复*

  第三阶段 (综合复*)

  1月20日---期末 进行期末考前模拟测试

  三、复*措施

  1、重视错题本的运用,在复*阶段,充分利用错题本的高效性,整理复*阶段的错题,让拦路虎不再拦路。

  2、强化能力培养。在复*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3、适当补充设计练*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内容达到融会贯通。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和整理,重视教会学生学*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 5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们*时的教学,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以使我们的复*体现实效性,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内容:

  一、有余数的除法;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六、图形与拼组;

  七、混合运算;

  八、时分秒的认识;

  九、统计;

  十、总复*。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难点:

  重点: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取材创设情境。复*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精选*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脱式计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准备一个练*本,每天练*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步骤:

  1、单元复*。

  2、知识块综合复*+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1)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 (菁华3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1

  (一)复*内容

  复*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计算及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复*常见的*面图形、线段和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等;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等内容;复*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科书的复*与整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复*目标

  乘、除法计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计算能力。

  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时、分、秒: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能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合理选择时间单位表示相应的时间,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面图形、长度单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结合具体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和用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确定位置、观察物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像“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置的方法;能在现实情境或*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统计和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回顾整理、练*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的价值,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价值,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五)复*难点

  1、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建立初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2、使能在现实情境或*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训练、提高学生的方向感。

  3、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及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时间和长度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4、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复*策略

  1、帮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使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并指导学生找出各自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训练。

  2、以教材、教参为中心,精心挑选例题、*题,丰富变式练*。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对重难点内容精讲精练,适当拓展延伸。

  3、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学*方式的指导,大力培养学生合作学*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4、加强对中下游学生的个别辅导,补缺补差,力求人人达标。

  课时安排:共4课时(另准备4课时机动)。

  第一课时:复*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完成期末复*第1~6题。

  第二课时:复*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期末复*第7~9题。

  第三课时:复*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完成期末复*第10~17题。

  第四课时:复*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完成期末复*第18~20题。

  参考书目: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2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 “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

  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课时

  2、表内乘法…………………………………… 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 1 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 1课时

  6、专项复*2:解决问题…………………… 2课时

  7、综合复*………………………………… 10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3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2)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优选【10】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期学*,理解了乘法除法含义,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得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通过对元、角、分和厘米、米的认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在“图形的变化”中,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的乘法口诀、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除法。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三大领域的两个整理与复*穿插在乘法与除法的学*后面,对知识的中段复*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作用。而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三、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四、复*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惯,感受复*的作用。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3、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复*重点、难点: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加与减,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人民币的认识及其简单计算等相关知识。

  2、进一步理解、掌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

  3、使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六、复*课时划分:

  1课时:乘除法意义及计算

  2课时:解决问题

  2课时:元、角、分及综合练*

  1课时:图形的变化

  1课时:测量

  3课时:专项训练

  3课时:期末模拟考试

  七、提高质量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二帮一”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使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

  4、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2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3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4

  又要迎来期末考试了,作为班级科任数学教师,我特地制定了一个复*计划,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开开心心回家过大年。

  一、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方向和位置、表内除法、过年。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对“倍”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计算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5、通过整理和复*,正确认识角,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会画直角,并能正确数角的个数。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惯方面。90%的学生的学**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任务;10%的学生*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乘法表内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利用看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4、操作方面。本学期认识了分一分与除法,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

  5、作业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95%的学生能够书写认真,*惯较好;5%的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复*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惯、学*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五、复*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4、做到当堂达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六、时间安排

  12.20——12.31按照单元复*,共两周时间。

  1.3——1.7进行分类复*,并穿插模拟测试。

  1.10考前动员,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5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1名。本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能力较弱。经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6

  又要迎来期末考试了,作为班级科任数学教师,我特地制定了一个复*计划,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开开心心回家过大年。

  一、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方向和位置、表内除法、过年。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对“倍”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计算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5、通过整理和复*,正确认识角,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会画直角,并能正确数角的'个数。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惯方面。90%的学生的学**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任务;10%的学生*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乘法表内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利用看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4、操作方面。本学期认识了分一分与除法,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

  5、作业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95%的学生能够书写认真,*惯较好;5%的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复*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惯、学*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五、复*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4、做到当堂达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六、时间安排

  12.20——12.31 按照单元复*,共两周时间。

  1.3——1.7 进行分类复*,并穿插模拟测试。

  1.10 考前动员,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7

  又要迎来期末考试了,作为班级科任数学教师,我特地制定了一个复*计划,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开开心心回家过大年。

  一、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方向和位置、表内除法、过年。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对“倍”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计算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5、通过整理和复*,正确认识角,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会画直角,并能正确数角的个数。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惯方面。90%的学生的学**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任务;10%的学生*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乘法表内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利用看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4、操作方面。本学期认识了分一分与除法,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

  5、作业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95%的学生能够书写认真,*惯较好;5%的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复*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惯、学*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五、复*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4、做到当堂达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六、时间安排

  12、20――12、31按照单元复*,共两周时间。

  1、3――1、7进行分类复*,并穿插模拟测试。

  1、10考前动员,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8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1名。本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能力较弱。经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9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1名。本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能力较弱。经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0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复*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4.数学广角――1课时

  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7、应用题――1课时

  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六、复*的具体措施

  1、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3)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5)份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 1

  一、复*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以及观察物体。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5人。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 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二年级数学,学生共14人,男生12人,女生2人。13人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1人成绩总是在60分左右。班上大多数学生对于学*的自觉性较弱,且好动、好玩。班级学生对于所学过的四个单元虽然都懂,但不够扎实。在*时做作业时,非常粗心。个别同学生由于学**惯不佳,计算经常出错。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2-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四、复*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2-6的乘法口诀运用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面向全体,整体把握学生的学*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的计算的复*,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速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在复*巩固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兴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复*效率。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个别辅导。

  6.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定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7.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

  8、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之前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六、复*时间安排:

  1、长度单位2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4、表内乘法(一)3课时

  5、综合复*、查漏补缺2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 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体验。本期学*的主要内容有:表内乘除法及其应用(总复*中的第1、4、6、7、8、10、11题);观察物体(总复*中的第2题);时、分、秒的认识(总复*中的第3题);方向与位置(总复*中的第5、12题);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中的第9题)。本期知识点较多,难点也比较分散。学生在前面知识的学*中,对乘除法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的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时分秒的认识,对“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时间观念也有所增强。在“方向与位置”及“观察物体”等章节,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的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处于非常低级的水*,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

  本期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提高。

  1、乘除法口算正确性和速度。

  2、观察几个正方体组合成的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3、时间单位的选择,简单的换算比较理想。但在认快到几时这种时刻和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较困难。

  4、在辨认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找准标准。

  二、复*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各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和应用能力。

  2、在复*中,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表内乘除法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以统计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整理复*所学知识的过程,学*整理和复*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讨论、交流等方式,结合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整理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惯。

  三、复*重难点:

  重点:表内乘除法及运用。

  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后进生辅导。

  四、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内 容

  课 时

  要 求

  乘除法的意义

  1课时

  乘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计算

  1课时

  表内乘除法的复*,对容易混淆的计算进行比较,能正确、迅速的进行计算。

  解决问题

  3课时

  应用乘除法解决的基础应用题。

  倍数应用题。

  综合运用

  观察物体

  1课时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知道4个方向,能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时分秒

  2课时

  复*时间单位及进率,进行相邻单位的互换

  能正确认钟面上的时刻,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统计与猜测

  1课时

  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并对统计情况进行简单的、合理的分析;对生活中不确定现象有一定认识。

  五、复*措施:

  1、认真备课,合理取舍。这次总复*需要复*的内容较多,要求老师要认真总结学生*时的学*情况,先对知识进行大致的疏理,然后主要对学生*时比较薄弱、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练*,不*均使用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设计练*。复*期间要加强练*,但不能搞题海战,让学生和老师疲惫不堪,又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老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练*,注意练*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注意练*的量和质(学生的正确性、独立性和效率)。

  3、重视学生良好思维*惯的养成。良好的思维*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复*期间一定要坚持对学生良好*惯的培养。

  4、把握复*内容的难度,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度。

  5、加强对希望生的辅导。加强与家长联系,争取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6、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能否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 4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六、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6、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复*内容与重点措施: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

  (1)通过实验例子和操作复*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练*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为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 表内乘除法

  (1)乘法、除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除意义。

  (2)乘除应用题,复*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弄清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

  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正确解题。

  加强对有余除法应用题的练*,特别是联系实际处理余数问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二、复*的目标

  1、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除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2.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1)复*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2)复*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三、复*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

  2、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积极辅导差生,让基本的大纲要求必须100%的实现达到。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四、复*进度

  第20周

  1、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指定的长度画线段,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复*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再 减。

  (2)加、减法基本应用题,弄清楚每道题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谁多谁少,求谁。

  (3)求未知数例:()+34=90()-63=15

  3、复*乘法口诀;复*乘除法的含义;复*倍的含义

  (1)联系图示分别说明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进一步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意义。

  第21周

  1、角的初步认识

  (1) 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区别图形是否是角。熟悉三角板的特点。

  (2) 会画直角,判断是否是直角,以及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

  (3) 数角

  2、统计

  (1) 知道1格表示几,会画简单的统计图,并能解决问题。

  (2) 根据统计图会提一些建议与问题(不能与上面重复)。

  3、*题练*:练*法、图示法、观察法

  4、开放性教学题

  1)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2)针对全班同学

  3)多向思维

  第22周

  1、 相差关系应用题

  2、 再按相并关系和相差关系进行分类

  3、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4、探索性学*

  5、加减乘除应用题

  6、份总、相差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7、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8、综合试卷。考查知识,和能力,记录学生的知掌握情况;识查漏补缺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4)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 (菁华3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1

  一、复*目标

  (一)、复*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能熟练的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列的简单排列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复*重点:

  1、计算,包括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

  2、数的认识中的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复*难点:

  1、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审题。

  3、分析推理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

  二、复*要求及措施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三、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和练*。

  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2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3)班的学生整体成绩较好,在课堂上多数学生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能够主动学*,但是有少数几个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不扎实。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厘米和米”、“观察物体”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五、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厘米和米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空间与图形

  1、多边形、四边形、*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四)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六、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2课时

  2、表内乘法…………………………………… 2课时

  3、米和厘米、……………… ………………2课时

  4、观察物体……………………………. …… 2 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 2课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7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18名。该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像于伟铭、侯晶蕾、黄陈洁、谭杰等。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堂学*能力较弱。如尹梓鑫、李子建、谭祖红、谭罗林、李朵林等。经过一年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目前在低年级段班级学*成绩较*均。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教学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面向全体,整体把握学生的学*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的计算的复*,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速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在复*巩固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兴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复*效率。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个别辅导。

  6.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定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7.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8、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六、复*时间安排:

  1、长度单位 1课时

  2, 100以内的加减法 2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 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 2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 1课时

  6、数学广角 1课时

  7、应用题 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 5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5)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汇总十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

  一、 复*的意义目的:

  1、引领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技巧。

  2、弥补*时知识掌握的缺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二、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方向与概率四实践活动,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 复*进度安排

  时 间

  6月11日——6月12日

  除法;混合运算;生活中的大数

  6月13日

  加与减(一)加与减(二)

  6月16日——6月17日

  方向与路线;测量

  6月18日——6月19日

  认识图形;统计

  6月20日——6月26日

  综合试卷

  四、复*方法材料:

  1、围绕课本为中心,以教研室试卷辅助材料进行复*、巩固。

  2、题型,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2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时间:6月16日――20xx年6月24日

  复*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各单元学*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 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

  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 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巩固

  2、 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 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3

  一、学生情况分析,复*内容与重点措施: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

  (1)通过实验例子和操作复*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练*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为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表内乘除法

  (1)乘法、除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除意义。

  (2)乘除应用题,复*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弄清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

  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加强对有余除法应用题的练*,特别是联系实际处理余数问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二、复*的目标

  1、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除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2.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1)复*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2)复*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三、复*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

  2、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积极辅导差生,让基本的大纲要求必须100%的实现达到。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四、复*进度

  第20周

  1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指定的长度画线段,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复*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再减。

  (2)加、减法基本应用题,弄清楚每道题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谁多谁少,求谁。

  (3)求未知数例:()+34=90()-63=15

  3复*乘法口诀;复*乘除法的含义;复*倍的含义

  (1)联系图示分别说明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进一步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意义。

  第21周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区别图形是否是角。熟悉三角板的特点。

  (2)会画直角,判断是否是直角,以及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

  (3)数角

  2统计

  (1)知道1格表示几,会画简单的统计图,并能解决问题。

  (2)根据统计图会提一些建议与问题(不能与上面重复)。

  3*题练*:练*法、图示法、观察法

  4开放性教学题

  1)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2)针对全班同学

  3)多向思维

  第22周

  1、相差关系应用题

  2、再按相并关系和相差关系进行分类

  3、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4、探索性学*

  5、加减乘除应用题

  6、份总、相差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7、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8、综合试卷。考查知识,和能力,记录学生的知掌握情况;识查漏补缺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4

  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钟表的认识和数学广角。

  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复*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练*活动为主进行复*。复*表内乘法(一)、(二)及100以内加减法时,让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在复*角的认识、钟表的认识及观察物体时,通过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看一看等操作活动加深知识的理解。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5

  一、复*目标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万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1、第一部分复*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

  2、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3、第三部分复*方向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第五、九单元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四、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五、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六、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19日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 1课时

  6月22日――6月24日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5、26日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 3课时

  6、期末考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6

  一、复*目标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万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1、第一部分复*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

  2、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3、第三部分复*方向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第五、九单元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四、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五、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7

  一、复*的意义目的:

  1、引领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技巧。

  2、弥补*时知识掌握的缺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二、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方向与概率四实践活动,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进度安排

  时间

  6月11日——6月12日

  除法;混合运算;生活中的大数

  6月13日

  加与减(一)加与减(二)

  6月16日——6月17日

  方向与路线;测量

  6月18日——6月19日

  认识图形;统计

  6月20日——6月26日

  综合试卷

  四、复*方法材料:

  1、围绕课本为中心,以教研室试卷辅助材料进行复*、巩固。

  2、题型,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8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时间:

  复*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各单元学*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 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

  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 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巩固

  2、 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 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9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时间:6月16日——20xx年6月24日

  复*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各单元学*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 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 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巩固

  2、 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 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 10

  一、复*目标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万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1、第一部分复*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

  2、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3、第三部分复*方向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第五、九单元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四、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五、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六、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19日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 1课时

  6月22日——6月24日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5、26日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 3课时

  6、期末考试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6)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十)份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1、复*: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4+3+2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谁来帮帮它们?

  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

  1、学*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

  (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⑶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指名说)

  ⑷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

  ⑸引出课题: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齐读课题。

  2、类比探究算法。

  ⑴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

  ①学生同桌讨论,互说计算过程。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4+3-2并标明计算顺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③教师小结。(板书得数“5”。)

  3、学*例2。

  电脑演示例2:湖中4只天鹅,先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师:美丽的小湖上,天鹅又发生了新变化你能把图意说给大家听吗?

  ⑴学生说图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⑶谁来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⑷翻书试着计算4-2+3。

  ⑸交流汇报计算过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师:为什么先算4-2?计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标明注出计算的顺序。

  4、师生共同小结:加减混合计算顺序。(从左到右)

  (四)反馈练*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课件出示图画)

  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⑵列式计算。

  ⑶说说算式7-3+4=8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游戏:小青蛙找家。(练*十二第2题)

  ⑴班齐唱《小青蛙找家》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戴上头饰,帮小青蛙找家。

  ⑵分组读算式,并说出计算顺序。

  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3、解密大行动。

  ⑴独立完成计算卡上的10道式题。

  ⑵游戏规则:任选一题算出得数,如果这个得数是下方这5个密码中的一个的话,你们组可相应获得两颗星星。

  ⑶请同学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给说中密码的那组加星星。

  4、小结比赛结果。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本第75页说给爸爸妈妈听。

  2、算一算

  1+6-2= 6-5+8= 9-6+5=

  4-3+9= 6+4-5= 4+2+4=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草原上要举行运动会,第一项田径项目是竞走,参赛运动员是喜羊羊与懒羊羊,懒羊羊走长方形的路线,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线。都走一圈,看谁走的快?懒羊羊说:“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看看懒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吗?

  引导:喜羊羊和懒羊羊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喜羊羊和懒羊羊走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揭题:你们真聪明!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提问:他俩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

  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请同学们动手量出所需的数据,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2、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三种:

  (板书)

  (1)6+4+6+4=20(厘米)周长=长+宽+长+宽

  (2)6×2+4×2=20(厘米)周长=长×2+宽×2

  (3)(6+4)×2=20(厘)周长=(长+宽)×2

  3、提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4、请同学们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练*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两种:(板书)

  (1)5+5+5+5=20(厘米)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2)5×4=20(厘米)边长×4=周长

  提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边长)。

  5、提问:懒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2米,宽是6米,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6、解决了懒羊羊的问题,那我们就来帮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9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

  7、同学们比较一下谁走的路长?(一样长)

  8、谈话:原来,他们俩走得一样多,经过科学地计算,懒羊羊心服口服了,他们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

  三、巩固练*

  1、请你量出需要的数据,并计算它的周长。

  2、如果绕篮球场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3、试一试: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使25厘米,他的周长是多少?

  它的周长是100厘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四、拓展延伸:

  课下练*:

  一根长24米的绳子

  (1)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几米?

  想一想:如果长不是9米,还能围成哪些长是整数米的长方形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围成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这节课我们学*了长方形的周长,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的问题,只要我们去认真观察,去仔细发现,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第3题及练*二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复*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练*法。

  教学准备:

  练*课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认识时间》。

  二、复*几时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做一做

  (1)老师拨时刻(7:45、 10:50、 11:15、 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老师说时刻(3:45、 1:25、 4:05、 6:55),学生拨钟面。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四、复*经过的时间

  (1)4时再过5分是( )。 (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

  (3)8时45分再过5分是( )。 (4)5时56分再过( )分是6时。

  五、巩固练*

  (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二十五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六、总结提升

  这节复*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草原上要举行运动会,第一项田径项目是竞走,参赛运动员是喜羊羊与懒羊羊,懒羊羊走长方形的路线,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线。都走一圈,看谁走的快?懒羊羊说:“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看看懒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吗?

  引导:喜羊羊和懒羊羊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喜羊羊和懒羊羊走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揭题:你们真聪明!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提问:他俩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

  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请同学们动手量出所需的数据,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2、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三种:

  (板书)

  (1)6+4+6+4=20(厘米)周长=长+宽+长+宽

  (2)6×2+4×2=20(厘米)周长=长×2+宽×2

  (3)(6+4)×2=20(厘)周长=(长+宽)×2

  3、提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4、请同学们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练*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两种:(板书)

  (1)5+5+5+5=20(厘米)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2)5×4=20(厘米)边长×4=周长

  提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边长)。

  5、提问:懒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2米,宽是6米,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6、解决了懒羊羊的问题,那我们就来帮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9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

  7、同学们比较一下谁走的路长?(一样长)

  8、谈话:原来,他们俩走得一样多,经过科学地计算,懒羊羊心服口服了,他们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

  三、巩固练*

  1、请你量出需要的数据,并计算它的周长。

  2、如果绕篮球场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3、试一试: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使25厘米,他的周长是多少?

  它的周长是100厘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四、拓展延伸:

  课下练*:

  一根长24米的绳子

  (1)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几米?

  想一想:如果长不是9米,还能围成哪些长是整数米的长方形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围成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这节课我们学*了长方形的周长,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的问题,只要我们去认真观察,去仔细发现,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工具:

  刻度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教学例

  2、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0,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0。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3、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说一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

  4、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0到7呢?

  学生自主学*。

  5、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6、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三、巩固练*。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建立规范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性学*活动,掌握规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表格的设计和文字格式的设置。

  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和合作学*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赛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化。

  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到校呀?为什么你们会按时下课,按时来上信息技术课呢?什么时候你们回家呀?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出学校运转是有规律的,同学们按时上下课,按时放学回家。引导同学们找出学校是怎样有规律的运转的。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

  任务一:创建表格

  老师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电子版和打印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看看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有几行几列。老师提问同学回答,一致通过后,由同学们自己来制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师巡视指导。

  任务二: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请同学们参照老师给出的学校作息时间表填写表格。

  任务三: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提问: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老师制作表格中的文字和同学们表格中的文字位置好像不太一样哦?同学们觉得哪一种更漂亮一些呢?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单元格”对齐命令。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出不明显的差异,以此来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力并且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同学们既然会制作作息时间表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制作出你们班的课程表呢?希望同学们课下的.时候证明给我看,下节课的时候展示给老师看好不好?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同一班的同学做出好的作品,对全班同学都是一种激励,老师就是要以此来激发所有同学的学*热情,认真的制作表格,向好的同学看起。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制作规范表格的方法,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制作的表格相比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同学们的还不太一样,是哪不一样呢?这个问题留作课下讨论,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解决一下,看能不能达到老师的水*。

  五、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愉快的学*,并且通过多种学*方式(如自主学*、协作学*、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3、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7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课件出示)

  读一读、并说一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4=12   12÷3=4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国庆节,空军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飞行表演。这次飞行表演非常成功。(课件展示飞行表演画面)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参观这次飞行表演,而且老师还要让小朋友们亲自体验,做一回飞行大队长,指挥飞机编队飞行。

  2、复*乘法。

  师:(课件出示第39页主题图。)飞机已经准备到位,你能算算一共有多少架飞机吗?(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请一人板演)

  师:(指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生1:一排有4架,三排一共有12架飞机。3×4=12,三四十二。

  生2:一列有3架,四列一共有12架飞机。也是4×3=12,三四十二。(师板书:3×4=12 4×3=12

  3、设计编组,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初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

  师:飞机在飞行的时候,为了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现在飞行大队长准备让这些飞机这样编队飞行(在电脑主题

  图上把三架飞机圈成一组),你能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把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

  请学生在书上边圈边列式。

  师:为什么这样列?

  生:把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就是把12架飞机每3架分成一份,求分成几份。所以用除法。

  师: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生:略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

  生2:我是在图上圈的

  生3:我是用口诀算的'。

  师:(在主题图上把四架飞机圈在一起)现在飞行大队长准备让这些飞机这样来编队飞行。你能提问吗?

  生:把12架飞机,每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能编成几组?

  请学生用小棒边摆边列式。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找出相同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述三个算式,找出相同的地方。得出乘法和除法中的各个数字

  只是交换了位置而已。

  (运用规律:电脑出示150/25=)

  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不能回答)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这样一个乘法算式,你一定会知道!(电脑出示256=150)

  生:等于6。

  刚才,飞行大队长让这些飞机进行了两次编队飞行。让我们来帮帮飞行大队长,看看这些飞机还能不能有其它的编队方案?

  生分组讨论……

  学生操作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分组表演。

  (2)用小棒代替飞机试着分一分、摆一摆,然后提出除法问题。

  (3)小组研究后,列式解答问题。

  (4)学生汇报。

  3、巩固练*。

  (1)课本第39页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题单。(电脑做相应展示)学生独立练*,小组互相反馈订正。

  4、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学*做小指挥官,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以后,我们要遇到这样*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我们今天掌握的本领,不仅能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指挥官,还能为我们解决好多生活中的问题呢!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8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课件出示)

  读一读、并说一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4=12   12÷3=4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国庆节,空军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飞行表演。这次飞行表演非常成功。(课件展示飞行表演画面)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参观这次飞行表演,而且老师还要让小朋友们亲自体验,做一回飞行大队长,指挥飞机编队飞行。

  2、复*乘法。

  师:(课件出示第39页主题图。)飞机已经准备到位,你能算算一共有多少架飞机吗?(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请一人板演)

  师:(指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生1:一排有4架,三排一共有12架飞机。3×4=12,三四十二。

  生2:一列有3架,四列一共有12架飞机。也是4×3=12,三四十二。(师板书:3×4=12 4×3=12

  3、设计编组,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初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

  师:飞机在飞行的时候,为了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现在飞行大队长准备让这些飞机这样编队飞行(在电脑主题

  图上把三架飞机圈成一组),你能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把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

  请学生在书上边圈边列式。

  师:为什么这样列?

  生:把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就是把12架飞机每3架分成一份,求分成几份。所以用除法。

  师: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生:略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

  生2:我是在图上圈的

  生3:我是用口诀算的。

  师:(在主题图上把四架飞机圈在一起)现在飞行大队长准备让这些飞机这样来编队飞行。你能提问吗?

  生:把12架飞机,每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能编成几组?

  请学生用小棒边摆边列式。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找出相同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述三个算式,找出相同的地方。得出乘法和除法中的各个数字

  只是交换了位置而已。

  (运用规律:电脑出示150/25=)

  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不能回答)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这样一个乘法算式,你一定会知道!(电脑出示256=150)

  生:等于6。

  刚才,飞行大队长让这些飞机进行了两次编队飞行。让我们来帮帮飞行大队长,看看这些飞机还能不能有其它的编队方案?

  生分组讨论……

  学生操作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分组表演。

  (2)用小棒代替飞机试着分一分、摆一摆,然后提出除法问题。

  (3)小组研究后,列式解答问题。

  (4)学生汇报。

  3、巩固练*。

  (1)课本第39页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题单。(电脑做相应展示)学生独立练*,小组互相反馈订正。

  4、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学*做小指挥官,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以后,我们要遇到这样*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我们今天掌握的本领,不仅能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指挥官,还能为我们解决好多生活中的问题呢!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9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课件出示)

  读一读、并说一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4=12   12÷3=4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国庆节,空军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飞行表演。这次飞行表演非常成功。(课件展示飞行表演画面)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参观这次飞行表演,而且老师还要让小朋友们亲自体验,做一回飞行大队长,指挥飞机编队飞行。

  2、复*乘法。

  师:(课件出示第39页主题图。)飞机已经准备到位,你能算算一共有多少架飞机吗?(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请一人板演)

  师:(指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生1:一排有4架,三排一共有12架飞机。3×4=12,三四十二。

  生2:一列有3架,四列一共有12架飞机。也是4×3=12,三四十二。(师板书:3×4=12 4×3=12

  3、设计编组,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初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

  师:飞机在飞行的时候,为了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现在飞行大队长准备让这些飞机这样编队飞行(在电脑主题

  图上把三架飞机圈成一组),你能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把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

  请学生在书上边圈边列式。

  师:为什么这样列?

  生:把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就是把12架飞机每3架分成一份,求分成几份。所以用除法。

  师: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生:略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

  生2:我是在图上圈的'

  生3:我是用口诀算的。

  师:(在主题图上把四架飞机圈在一起)现在飞行大队长准备让这些飞机这样来编队飞行。你能提问吗?

  生:把12架飞机,每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能编成几组?

  请学生用小棒边摆边列式。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找出相同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述三个算式,找出相同的地方。得出乘法和除法中的各个数字

  只是交换了位置而已。

  (运用规律:电脑出示150/25=)

  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不能回答)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这样一个乘法算式,你一定会知道!(电脑出示256=150)

  生:等于6。

  刚才,飞行大队长让这些飞机进行了两次编队飞行。让我们来帮帮飞行大队长,看看这些飞机还能不能有其它的编队方案?

  生分组讨论……

  学生操作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分组表演。

  (2)用小棒代替飞机试着分一分、摆一摆,然后提出除法问题。

  (3)小组研究后,列式解答问题。

  (4)学生汇报。

  3、巩固练*。

  (1)课本第39页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题单。(电脑做相应展示)学生独立练*,小组互相反馈订正。

  4、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学*做小指挥官,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以后,我们要遇到这样*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我们今天掌握的本领,不仅能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指挥官,还能为我们解决好多生活中的问题呢!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1、复*: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4+3+2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谁来帮帮它们?

  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

  1、学*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

  (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⑶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指名说)

  ⑷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

  ⑸引出课题: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齐读课题。

  2、类比探究算法。

  ⑴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

  ①学生同桌讨论,互说计算过程。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4+3-2并标明计算顺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③教师小结。(板书得数“5”。)

  3、学*例2。

  电脑演示例2:湖中4只天鹅,先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师:美丽的小湖上,天鹅又发生了新变化你能把图意说给大家听吗?

  ⑴学生说图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⑶谁来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⑷翻书试着计算4-2+3。

  ⑸交流汇报计算过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师:为什么先算4-2?计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标明注出计算的顺序。

  4、师生共同小结:加减混合计算顺序。(从左到右)

  (四)反馈练*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课件出示图画)

  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⑵列式计算。

  ⑶说说算式7-3+4=8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游戏:小青蛙找家。(练*十二第2题)

  ⑴班齐唱《小青蛙找家》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戴上头饰,帮小青蛙找家。

  ⑵分组读算式,并说出计算顺序。

  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3、解密大行动。

  ⑴独立完成计算卡上的10道式题。

  ⑵游戏规则:任选一题算出得数,如果这个得数是下方这5个密码中的一个的话,你们组可相应获得两颗星星。

  ⑶请同学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给说中密码的那组加星星。

  4、小结比赛结果。

  (五)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本第75页说给爸爸妈妈听。

  2、算一算

  1+6-2= 6-5+8= 9-6+5=

  4-3+9= 6+4-5= 4+2+4=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7)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范文十份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1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任务基本完成,对计算部分完成得较好,这也是本学期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学生在作业上,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解决问题列式结果单位括号只写一半等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状态很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复*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计算教学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以及第六单元)。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内容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

  (1)通过实验例子和操作复*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练*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为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表内乘法

  (1)乘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

  (2)乘法应用题,复*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弄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四、复*目标

  (一)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二)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复*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5、复*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五、复*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六、复*难点

  1.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

  3.厘米和米的复*

  七、复*方法

  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

  4.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5.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八、复*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困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转困措施

  1.对各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转化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学困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2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000以内的数等只是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第一部分复*认数和统计知识;(第二、九单元)

  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第三、五、七单元)

  第三部分复*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第四、六单元)

  第四部分复*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八单元)

  通过复*,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沟通有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三、复*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在把若干个物体*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的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

  1、通过有效的学*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利用直角判定锐角和钝角。

  3、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统计与概率:

  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2、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五、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六、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七、复*的课时安排

  6月23日——7月4日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3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时间:6月16日——20xx年6月24日

  复*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各单元学*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

  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巩固

  2、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4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000以内的数等只是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第一部分复*认数和统计知识;(第二、九单元)

  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第三、五、七单元)

  第三部分复*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第四、六单元)

  第四部分复*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八单元)

  通过复*,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沟通有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三、复*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在把若干个物体*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的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

  1、通过有效的学*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利用直角判定锐角和钝角。

  3、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统计与概率:

  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2、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五、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六、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七、复*的课时安排

  6月23日——7月4日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5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85)班,这个班共有学生31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表内除法(1)(2)、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与难点:

  复*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

  4、解决问题。

  复*难点:

  1、找规律。

  2、克和千克。

  3、图形与变换。

  4、统计

  四、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向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6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三、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五、图形与拼组;

  六、克、千克、吨的认识;

  七、两位数乘一位数;

  八、三位数乘一位数;

  九、统计;

  十、总复*。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难点:

  重点: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取材创设情境。复*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精选*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准备一个练*本,每天练*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步骤:

  1、单元复*。

  2、知识块综合复*+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7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复*阶段也应作相应的复*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二、复*内容:

  复*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点、难点:

  本次复*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8、“找规律”的复*。

  重点复*图形的排列规律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五、具体时间安排:

  时间

  复*内容

  复*形式

  6.12

  “表内除法”的复*

  讲授与练*相结合、辅差

  6.13

  月考

  考试、评讲试卷、辅差

  6.14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

  讲授与练*相结合、辅差

  6.15

  “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

  讲授与练*相结合、辅差

  6.16

  “解决问题和统计”的复*

  讲授与练*相结合、辅差

  6.19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0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1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2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3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6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7

  期末统考

  阅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8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数与代数

  数和数的运算主要包括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混合运算、表内除法计算。此外,还包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估算等内容。

  二、空间与图形

  空间和图形主要包括方向与路线,认识八个方向;测量,认识长度单位以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的特征。

  三、统计和概率

  统计和概率主要会看、读统计图表和概率主要包括,了解统计图、表的结构,尽可能多的获得信息;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可能性思想。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每个知识领域的学*过程中都安排有综合运用的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图文应用题等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9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复*阶段也应作相应的复*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二、复*内容:

  复*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点、难点:

  本次复*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8、“找规律”的复*。

  重点复*图形的排列规律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10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 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三、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五、图形与拼组;

  六、克、千克、吨的认识;

  七、两位数乘一位数;

  八、三位数乘一位数;

  九、统计;

  十、总复*。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难点:

  重点: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取材创设情境。复*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精选*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准备一个练*本,每天练*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步骤:

  1、单元复*。

  2、知识块综合复*+ 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8)

——二年级期末复*计划范本5份

  二年级期末复*计划 1

  一、复*目标:

  1、全面复*本册书前四个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总结延伸阅读和看图写话的练*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作的能力。

  二、复*类型和资料的准备:

  1、字词部分: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字组词、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4、综合练*

  5、模拟试题

  三、复*策略:

  复*难点是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1、汉语拼音: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巩固。

  2、字词:复*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等)。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音*字。引导学生根据生字的偏旁,来判断它们的用法,重在引导学生在运用和积累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或者进行一些口答或者书面的填空。

  3、句子: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

  4、阅读:阅读的复*其实可以说是各个复*知识要点的一个综合体现。复*阶段,我们可以注重学生这些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运用指定的符号在文中找到要求的语句。在文字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语言的积累。

  四、复*的安排

  复*进度:

  第一阶段:从3月26日——4月9日共计11天。(逐课文复*查漏补缺。)

  练*看拼音写词语、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字组词、

  第二阶段:从4月12日——4月19日,共计12天。(分单元逐步复*、总复*测评)

  1、字词部分:查字典、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4、综合练*

  5、模拟试题

  二年级期末复*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复*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文学**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知识归类分为五部分: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阅读和积累;口语交际和写话。

  二、复*目标

  1、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识字写字: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运用。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词语: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正确填写量词。

  4、句子:

  (1)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3)会把有联系的几个简单句子合并成一句。

  (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

  5、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

  6、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

  7、写话: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复*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学*写日记,看图写话。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复*重点

  1、正确书写、默写300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

  3、简单的阅读训练

  4、写话练*

  四、复*形式:

  以单元复*为主,归类复*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精心备好复*课,少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组织生动有效的学*活动,培养学生复*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度过复*阶段

  五、复*措施:

  1、紧扣专题练*和综合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需要。复*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助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大胆想象,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二年级期末复*计划 3

  时光飞逝,又临*期末。每每这时,学生和老师就要开始紧张而又辛苦的复*。复*是学*期间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从广度深度兼顾的期末复*,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更好运用知识。但是,我们不能将复*理解为简单的机械重复,它必须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温*、巩固,将*时分散学*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和延伸的过程。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复*工作,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本册教材编写特点、本班的学生情况,特安排复*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围绕着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学内容。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台。

  二、复*的具体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

  5、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养成讲普通话的*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话中,学*使用逗号。

  10、对周围事物有兴趣,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1)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较好,能够借助拼音阅读各类课外读物,但是阅读速度差异比较大。

  (2)由于新教材要求识字写字量大,学生普遍存在许多汉字认识但不能正确书写的情况,个别学生书写不够规范。因此,加强听写,强化巩固,尤其是同音字的区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另外,必须实施拓展,把生字词语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书写。书写*惯还需改进。

  (3)阅读情况。对待一篇短文,一些孩子由于识字量的原因,有些孩子不能完全理解,阅读*惯较差,读通短文,初步理解短文的能力不强。要强化阅读*惯的培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答题。阅读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的理解力,学会读懂课文,知道短文的意思,明白道理。

  (4)*作情况。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写一段通顺的话。但还要让孩子拓展思路,有丰富的说话内容,将想说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注意字的正确,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把每一段话写清楚,写通顺。

  四、复*措施

  1、紧扣课后练*和综合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想象故事的编写,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五、复*安排

  本学期复*时间共两周:

  1、第一周,以单元复*为主,以测试为形式,重点是字词,要背诵的知识。复*提纲:

  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区分同音字;

  区分*、翘舌音(尤其是声母是r的翘舌音);

  汉语拼音字母表;偏旁组字练*;本册多音字;*、反义词练*;填量词练*;

  按要求写词练*(如AABB、ABAB等词);

  补充成语练*;

  专项的查字典填空和加标点练*;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练*等内容;

  朗读和背诵课文。

  2、第二周,以综合复*为主,重点进行阅读与写话的强化训练,进一步查漏补缺。

  具体复*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机智地进行引导,指导学生认真复*,充分做好考前准备,赢得最后冲刺的胜利。

  二年级期末复*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提出的“苦字当头、实干兴校”的要求和乡中心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努力使我校的成绩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组织实施

  1、成立了复*迎考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冯文友(全面监督复*迎考的各项事宜,指导副组长来实施好工作,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副组长:李朝林、朱光斌、李荣(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加查落实,责任到人。)

  组员:各教师(根据要求来做好计划,并在教学中运用。)

  2、时间安排

  第十二周根据要求书写。要求:这次复*迎考工作要求各位老师对所上科目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自身的工作经验,找出符合本班实际的复*重点、难点;考点;制定出具体的培养优等生、提高中等生、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具体措施;复*达到的目标;各单元的重难点;时间安排等做出详尽的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

  第十三周组织按顺序交流,各教师互相学*,取长补短,然后修改自己的复*计划,再由教研组组织检查落实。

  三、推广应用

  把这次交流学*到的好的复*办法在教学中运用,体会,去粗取精。不断的反思应用。好的方法归结如下:

  1、周密、详尽的做出计划并实施。做到复*工作教师心里明白,学生也清楚自己究竟该做什么,该如何做。这样就避免教师盲目的去抓,不知道该怎样应对,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

  2、多关心学生、不骄不躁。复*中老师容易发脾气,这样让学生也有很大的压力,体验不到成功。这时,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激励,让学生有取得成功的欲望,提高积极性。

  3、多对考试的出题方式研究,达到举一反三。根据历年的考试出题方式来分析,讲解时不要单一的来做。例如:可能到一个词语,可以从字型结构、查字典的要求、近反义词、感情色彩等多方面扩展训练。

  4、分类复*,找到知识点的联系。复*时,应找到知识点的联系。例如:分数中,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找到其中的联系,互相利用来理解认识其中的规律。

  5、一定要下功夫攻破难点。语文的阅读、作文和数学的应用题。语文的作文在考试中丢分情况比较严重,水*也参差不齐。我们可以在复*时试着猜一猜,奥运知识方面、新农村建设、在灾难面前如何做等。有针对性地训练,强化训练。写景的、记事的、写人的,互相转化。

  6、在帮助学困生时采用“一帮一”、“多帮一”等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发挥优等生的带动作用。教师的工作量非常重,这时,多让优等生来当助手,帮助监督、来提高后进生。起到帮带作用。

  7、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给予鼓励,提高积极性。有的学生不适合用物质鼓励的办法,我们就用精神鼓励。

  8、对易错、难做的题反复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应不断强化。有时就应该采用强化记忆的方式来达到巩固的目的。

  9、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的积极性,理清认知结构,多质疑。不放弃后进生。

  二年级期末复*计划 5

  一、复*目标:

  1、全面复*本册书前四个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总结延伸阅读和看图写话的练*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作的能力。

  二、复*类型和资料的准备:

  1、字词部分: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字组词、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4、综合练*。

  5、模拟试题。

  三、复*策略:

  复*难点是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1、汉语拼音: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巩固。

  2、字 词:复*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等)。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音*字。引导学生根据生字的偏旁,来判断它们的用法,重在引导学生在运用和积累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或者进行一些口答或者书面的填空。

  3、句子: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

  4、阅读:阅读的复*其实可以说是各个复*知识要点的一个综合体现。复*阶段,我们可以注重学生这些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运用指定的符号在文中找到要求的语句。在文字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语言的积累。

  5、写话:本册的写话复*,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2)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4)认真检查写好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

  四、复*的安排

  复*进度:

  第一阶段:从3月26日——4月9日 共计11天。(逐课文复*查漏补缺。)

  练*看拼音写词语、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字组词、

  第二阶段:从4月12日——4月19日,共计12天。(分单元逐步复*、总复*测评)

  1、字词部分:查字典、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4、综合练*。

  5、模拟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计划优选【五】份(扩展9)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优选【5】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85)班,这个班共有学生31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表内除法(1)(2)、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与难点:

  复*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

  4、解决问题。

  复*难点:

  1、找规律。

  2、克和千克。

  3、图形与变换。

  4、统计

  四、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向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五、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2

  我任教的是二(85)班,这个班共有学生31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表内除法(1)(2)、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与难点:

  复*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

  4、解决问题。

  复*难点:

  1、找规律。

  2、克和千克。

  3、图形与变换。

  4、统计

  四、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向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六.复*时间安排

  1、解决问题3课时(5.17——5.19)

  2、表内除法5课时(5.21——5.25)

  3、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6课时(5.26——6.3)

  4、克和千克2课时(***——6.5)

  5、统计2课时(6.7——6.8)

  6、图形与变换2课时(6.9——6.10)

  7、找规律2课时(6.11——6.12)

  8、综合练*10课时(6.14——6.23)。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3

  教材分析

  本册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共分为七部分: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因此,在总复*中没有单独安排学*,只是在练*中出现。编排时,应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指导思想

  1、本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复*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体现实效性,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认识轴对称现象,感知*移、旋转现象。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从已知信息中,九宫格数独,有序观察、合理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措施

  1、针对各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4

  一、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内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

  4、克和千克。

  5、图形与变换。

  6、解决问题。

  7、统计。

  8、 “找规律”。

  三、复*要求:

  1、知识要求:

  (1)表内除法。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

  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

  c、辨认简单的图形在方格上向什么方向*移了几格。

  (6)解决问题。

  a、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找出生活中或情境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b、根据信息和问题,综合运用加、减、乘、除计算可以解决问题。

  c、有些问题一步计算就可以解决,又写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

  (7)统计。

  a、了解统计的过程和意义。

  b、会看、填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一格表示物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简单分析数据。

  c、利用统计解决问题。

  2、能力要求:

  (1)通过基本概念的复*,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复*措施:

  1、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以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重组复*内容,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

  五、复*进度与时间安排:

  1、万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1课时)

  3、用数学知识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1课时)

  4、图形与变换、找规律、统计、千克和克。(1课时)

  5、综合练*。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5

  教材分析

  本册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共分为七部分: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因此,在总复*中没有单独安排学*,只是在练*中出现。编排时,应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指导思想

  1、本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复*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体现实效性,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认识轴对称现象,感知*移、旋转现象。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从已知信息中,九宫格数独,有序观察、合理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措施

  1、针对各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