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 (3,1,0) (2,2,0) (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候课阅读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激情导课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三)民主导学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5、简单了解鸽巢问题的由来。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四)检测导结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4、育新小学全校共有219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新生有367名同学是20xx年出生的,这个学校一年级学生20xx年出生的同学中,至少有几个人出生在同一天?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 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 ,0 , 0 ) (3 ,1 ,0) (2 ,2 ,0) (2 , 1 , 1 )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 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 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3,1,0)(2,2,0)(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68~69页。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得出许多有趣的结果。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了“鸽巢问题”。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情分析:

  “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鸽巢问题”的逆用,学生对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可能会感到困难,也缺乏思考的方向,很难找到切入点。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标准》的重要要求,也是本课的编排意图和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均分”,再调整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探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

  1、游戏:

  一副扑克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

  自己动手洗牌。随意抽出五张牌,至少有两张牌是相同的花色。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2、把3枝笔放到2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不管怎么放”也就是说放的情况X“总有一个”也就是指X的意思。“至少”也就是指X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

  (一)枚举法

  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了3支铅笔。

  1、小组合作:

  (1)画一画:借助“画图”或“数的分解”的方法把各种情况都表示出来;

  (2)找一找: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了几支,用笔标出;

  (3)我们发现: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支铅笔。

  2、学生汇报,展台展示。交流后明确:

  (1)四种情况:(4,0,0)、(3,1,0)、(2,1,1)、(2,2,0)(2)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进了:4支、3支、2支。(3)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铅笔。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画图”、“数的分解”两种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枚举法”,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找到“至少数”呢?

  (二)假设法

  1、学生尝试回答。(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直接投影书中有关“假设法”的截图)

  2、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图示。

  3、语言描述:把4支铅笔*均放在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放1支,余下的1支,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就有2支笔,所以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笔。(指名说,互相说)

  4、引导发现:

  (1)这种分法的实质就是先怎么分的?(*均分)

  (2)为什么要一开始就*均分?(均匀地分,使每个笔筒的笔尽可能少一点,方便找到“至少数”),余下的1支,怎么放?(放进哪个笔筒都行)

  (3)怎样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4÷3=1支……1支?1+1=2支)算式中的两个“1”是什么意思?5、引伸拓展:

  (1)5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只鸽子。

  (2)6本书放进5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本书。

  (3)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学生列出算式,依据算式说理。

  6、发现规律:刚才的这种方法就是“假设法”,它里面就蕴含了“*均分”,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把*均分的`过程简明的表示出来了,现在会用简便方法求“至少数”吗?

  (三)建立模型

  1、出示题目:17支笔放进3个文具盒?17÷3=5支……2支学生可能有两种意见: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5支,至少6支。针对两种结果,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突破难点:至少5只还是6只?

  3、学生说理,边摆边说:先*均分给每个文具盒5支笔,余下2只再*均分放进2个不同的文具盒里,所以至少6只。(指名说,互相说)

  4、质疑:为什么第二次*均分?(保证“至少”)5、强化:如果把笔和笔筒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呢?

  (1)28支笔放进11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28÷11=2(支)…6(支)?2+1=3(支)

  (2)77支笔放进13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77÷13=6(支)…12(支)?6+1=7(支)

  6、对比算式,发现规律:先*均分,再用所得的“商+1”7、强调:和余数有没有关系?

  学生交流,明确:与余数无关,不管余多少,都要再*均分,所以就是加1.8、引申拓展:刚才我们研究了笔放入笔筒的问题,那如果换成鸽子飞进鸽笼你会解答吗?把苹果放入抽屉,把书放入书架,高速路口同时有4辆车通过3个收费口……,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

  三、鸽巢原理的由来

  微视频:同学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事情,同时根据数据特征,发现了这些规律。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和一位数学家发现的规律一模一样,只不过他是在150多年前发现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里克雷原理”,由于人们对鸽子飞回鸽巢这个引起思考的故事记忆犹新,所以人们又把这个原理叫做“鸽巢原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抽屉原理”。

  四、解决问题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2、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3、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

  4、把15本书放进4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4本书,为什么?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68页例1及做一做。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用直观的方法,介绍了“鸽巢问题”的两种形式,并安排了很多具体问题和变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实际上,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鸽巢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就课时划分而言,《鸽巢问题》的例1和例2既可以用一课时完成,又可以分两课时完成,我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在《鸽巢问题》中,“总有”、“至少”这两个关键词的解读和为了达到“至少”而进行“*均分”的思路,以及把什么看做物体,把什么看做抽屉,这样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学生学起来颇具难度。而且例1是学好例2的基础,只有通过例1的教学,让全体学生真实地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把他们在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几个困难,弄懂、弄通,建立清晰的基本概念、思路、方法,才能更好地学*鸽巢问题

  (二),才能灵活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既好动又内敛,教师一方面要适当引导,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

  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

  2、思维特点:知识掌握上,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总结规律的方法接触比较少,尤其对于“数学证明”。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引导,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我确定本节课学*目标如下:

  知识性目标: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问题”的含义,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性目标: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学*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归纳、总结原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性目标: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上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设疑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为使课堂生动、高效,课堂始终以设疑及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方式。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经验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流程。

  在教学设计上,我本着“以学定教”的`设计理念,把教学过程分四环节进行:设疑导入,激发兴趣——自主操作,探究新知——归纳小结,形成规律——回归生活,灵活应用。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在导入部分,通过抽扑克牌“魔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知。

  二)自主操作,探究新知。

  根据学生学*的困难和认知规律,我在探究部分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数学活动。

  (一)实物操作,初步感知。

  学生通过例1要求通过“把4枝铅笔放入3个笔筒”的实际操作,解决3个问题:

  1、怎样放?

  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如果只是放入每个笔筒中的枝数的排序不一样,应视为一种分法,并引导其有序思考,为后面枚举法的运用扫清障碍。

  2、共有几种放法?

  这里主要是孕伏对“不管怎样放”的理解。

  3、认识“总有一个”的意义。

  通过观察笔筒中铅笔枝数,找出4种放法中铅笔枝数最多的笔筒中枝数分别有哪几种情况,理解“总有一个”的含义,得到一个初步的印象: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放的枝数是最多的,分别是2枝,3枝和4枝。

  (二)脱离具体操作,由形抽象到数。

  通过“思考:把5枝铅笔放入4个笔筒,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由学生直接完成表格,达成三个目的:

  1、理解“至少”的含义,准确表述现象。

  (1)通过观察表格中枝数最多的笔筒里的数据,让学生在“最多”中找“最少”。

  (2)学会用“至少”来表达,概括出“5枝放4盒”、“4枝放3盒”时,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入2枝铅笔的结论。

  2、理解“*均分”的思路,知道为什么要“*均分”。抓住最能体现结论的一种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怎样很快知道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是几枝的方法——就是按照笔筒数*均分,只有这样才能让最多的笔筒里枝数尽可能少。

  3、抽象概括,小结现象。

  通过“4枝放入3个笔筒”、”5枝放入4个笔筒”等不同的实例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体验、发现相同的现象,让学生抽象概括出“当物体数比抽屉数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入2个物体”,初步认识鸽巢原理。

  (三)学生自选问题探究。

  首先设下疑问:“如果物体数不止比抽屉数多1,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铅笔盒中至少要放入几枝铅笔?”这一层次请学生理解当余数不是1时,要经历两次*均分,第一次是按抽屉的*均分,第二次是按余下的枝数*均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让“最多的盒子里枝数尽可能少”的目的。

  三)归纳小结,形成规律。

  在学生经历了真实的探究过程后,我将本节课研究过的所有实例通过课件进行总体呈现。让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抽屉原理中最简单的情况:物体数不到抽屉数的2倍时,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要放入2个物体。

  四)回归生活,灵活应用。

  研究的问题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到生活中去。

  在教学的最后,请学生用这节课学的鸽巢原理解释课始老师的魔术问题,进行首尾的呼应;再让学生应用“鸽巢原理”解决的生活中简单有趣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让学生能正确地找出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物体”,什么是“抽屉”,让学生体会抽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五)板书的设计。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运用鸽巢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列举、假设、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使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这里有一副牌,拿掉大小王后还剩52张,5位同学随意抽一张牌,猜一猜:至少有几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指名回答)

  2、师:大家猜对了吗?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叫做“鸽巢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通常从简单一点的情况开始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生齐读题目)

  1、教学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1)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PPT)总有:一定有至少:最少

  师: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要动手来验证一下。

  (2)同学们的课桌上都有一张作业纸,请同桌两人合作探究: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探究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一生读要求)

  (3)汇报展示方法,证明结论。(展示两张作品,其中一张是重复摆的。)

  第一张作品:谁看懂他是怎么摆的?(一生汇报,发现重复的摆法)

  第二张作品:他是怎么摆的?这4种摆法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其他的摆法吗?板书:(3,1,0)、(4,0,0)、(2,2,0)、(1,1,2)

  师:我们要证明的是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4种摆法都满足要求吗?(指名汇报:第一种摆法中哪个笔筒满足要求?只要发现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就行了。)总结: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一共只有四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中,都一定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师: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数学上叫做“枚举法”。(板书)

  (4)通过比较,引出“假设法”

  同桌讨论:刚才我们把4种情况都列举出来进行验证,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说出:假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还剩下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里就有2支铅笔了。(PPT演示)

  (5)初步建模—*均分

  师: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这种分法实际上是怎么分的?

  生:*均分(师板书)

  师:为什么要去*均分呢?*均分有什么好处?

  生:*均分可以保证每个笔筒里的笔数量一样,尽可能的少。这样多出来的1支不管放进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如果不*均分,随便放,比如把4支铅笔都放到一个笔筒里,这样就不能保证一下子找到最少的情况了)

  师:这种先*均分的方法叫做“假设法”。怎么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呢?

  板书:4÷3=1……11+1=2

  (5)概括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

  师:现在我们把题目改一改,结果会怎样呢?

  PPT出示: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支笔?……(引导学生说清楚理由)

  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用假设法来分析?(假设法更直接、简单)

  通过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总结:只要笔的数量比笔筒数量多1,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

  过渡语:师:如果多出来的数量不是1,结果会怎样呢?

  2、出示: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呢?

  (1)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先让一生说出5÷3=1……21+2=3的结果,再问:有不同的意见吗?

  再让一生说出5÷3=1……21+1=2

  师:你们同意哪种想法?

  (2)师:余下的2只怎样飞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呢?为什么要再次*均分?

  (3)明确:再次*均分,才能保证“至少”的情况。

  3、教学例2

  (1)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把笔放入笔筒、鸽子飞进鸽笼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它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发现并提出的,当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决定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出示例2。

  (2)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板书:7÷3=2……12+1=3

  (3)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10本书呢?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8÷3=2……22+1=3

  师:剩下的2本怎么放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

  为什么不能用商+2?

  10÷3=3……13+1=4

  (4)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同桌讨论交流:学到这里,老师想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并思考一个问题,把书放进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几本书?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去找到这个结果的?(假设法,也就是*均分的方法)用书的数量去除以抽屉的数量,会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最后的结果都是怎么计算得到的?为什么不能用商加余数?

  归纳总结: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可以放“商+1”本书。(板书:商+1)

  三、巩固应用

  师:利用鸽巢问题中这个原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1、做一做第1、2题。

  2、用抽屉原理解释“扑克表演”。

  说清楚把4种花色看作抽屉,5张牌看作要放进的书。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68~69页。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得出许多有趣的结果。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了“鸽巢问题”。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情分析:

  “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鸽巢问题”的逆用,学生对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可能会感到困难,也缺乏思考的方向,很难找到切入点。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标准》的重要要求,也是本课的编排意图和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均分”,再调整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探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

  1、游戏:

  一副扑克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

  自己动手洗牌。随意抽出五张牌,至少有两张牌是相同的花色。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2、把3枝笔放到2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 “不管怎么放”也就是说放的情况X“总有一个”也就是指X的意思。 “至少”也就是指X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

  (一)枚举法

  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了3支铅笔。

  1、小组合作:

  (1)画一画:借助“画图”或“数的分解”的方法把各种情况都表示出来;(2)找一找: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了几支,用笔标出;(3)我们发现: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支铅笔。 2、学生汇报,展台展示。交流后明确:

  (1)四种情况:(4,0,0)、(3,1,0)、(2,1,1)、(2,2,0)(2)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进了:4支、3支、2支。(3)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铅笔。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画图”、“数的分解”两种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枚举法”,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找到“至少数”呢?

  (二)假设法

  1、学生尝试回答。(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直接投影书中有关“假设法”的截图)

  2、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图示。

  3、语言描述:把4支铅笔*均放在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放1支,余下的1支,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就有2支笔,所以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笔。(指名说,互相说)

  4、引导发现:

  (1)这种分法的实质就是先怎么分的?(*均分)

  (2)为什么要一开始就*均分?(均匀地分,使每个笔筒的笔尽可能少一点,方便找到“至少数”),余下的1支,怎么放?(放进哪个笔筒都行)

  (3)怎样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4÷3=1支……1支? 1+1=2支)算式中的两个“1”是什么意思?5、引伸拓展:

  (1)5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只鸽子。(2)6本书放进5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本书。(3)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学生列出算式,依据算式说理。

  6、发现规律:刚才的这种方法就是“假设法”,它里面就蕴含了“*均分”,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把*均分的过程简明的表示出来了,现在会用简便方法求“至少数”吗?

  (三)建立模型

  1、出示题目:17支笔放进3个文具盒?17÷3=5支……2支学生可能有两种意见: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5支,至少6支。针对两种结果,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突破难点:至少5只还是6只?

  3、学生说理,边摆边说:先*均分给每个文具盒5支笔,余下2只再*均分放进2个不同的文具盒里,所以至少6只。(指名说,互相说)

  4、质疑:为什么第二次*均分?(保证“至少”)5、强化:如果把笔和笔筒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呢?(1)28支笔放进11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28÷11=2(支)…6(支)? 2+1=3(支)

  (2)77支笔放进13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77÷13=6(支)…12(支)? 6+1=7(支)

  6、对比算式,发现规律:先*均分,再用所得的“商+1” 7、强调:和余数有没有关系?

  学生交流,明确:与余数无关,不管余多少,都要再*均分,所以就是加1.8、引申拓展:刚才我们研究了笔放入笔筒的问题,那如果换成鸽子飞进鸽笼你会解答吗?把苹果放入抽屉,把书放入书架,高速路口同时有4辆车通过3个收费口……,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

  三、鸽巢原理的由来

  微视频:同学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事情,同时根据数据特征,发现了这些规律。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和一位数学家发现的规律一模一样,只不过他是在150多年前发现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里克雷原理”,由于人们对鸽子飞回鸽巢这个引起思考的故事记忆犹新,所以人们又把这个原理叫做“鸽巢原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抽屉原理”。

  四、解决问题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2、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3、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

  4、把15本书放进4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4本书,为什么?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抽屉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了解掌握“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模式:

  学、探、练、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生玩“扑克牌魔术”游戏。

  (1)教师介绍: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下52张牌,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2)玩游戏,组织验证。

  通过玩游戏验证,引导学生体会到:不管怎么抽,总有两张牌是同花色的。

  2.导入新课。

  刚才这个游戏当中,蕴含着一个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呈现问题,探究新知

  课件呈现: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2)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请大家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3)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xxx支铅笔?

  (一)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反馈交流。

  (1)枚举法。

  (2)数的分解法:(4,0,0)(3,1,0)(2,2,0)(2,1,1)。

  (3)假设法。

  师:除了像这样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还有没有别的

  方法也可以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个笔筒中放1支,这样还剩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了。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有4支,*均分,每个笔筒只能分到1支。

  师:你为什么一开始就*均分呢?(板书:*均分)

  生:*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一点。

  师:我明白了。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4)确认结论。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师:(口述)那要是

  (1)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2)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3)10支铅笔放进9个笔筒中呢?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中

  2.建立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那么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2支笔。

  师:对。铅笔放进笔筒我们会解释了,那么有关鸽子飞入鸽巢的问题,大家会解释吗?(课件出示)

  师:以上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其实都是一样的,鸽巢就相当于笔筒,鸽子就相当于铅笔。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它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揭题)

  三、基本练*。

  四、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71页,练*十三,第1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 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 ,0 , 0 ) (3 ,1 ,0) (2 ,2 ,0) (2 , 1 , 1 )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 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 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6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候课阅读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激情导课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三)民主导学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5、简单了解鸽巢问题的由来。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四)检测导结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4、育新小学全校共有219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新生有367名同学是2008年出生的,这个学校一年级学生2008年出生的同学中,至少有几个人出生在同一天?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3,1,0)(2,2,0)(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铅笔、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凳子的游戏”。

  请4位同学上来,摆开3张凳子。

  老师宣布游戏规则:4位同学跟随着音乐(甩葱歌)围着凳子转圈,音乐“停”的时候,四个人每个人都必须坐在凳子上。

  教师背对着游戏的学生。

  师:都坐下了吗?老师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着2位同学。老师说得对吗?

  师: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呢?其实这里面蕴含一个深奥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鸽巢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猜测

  多媒体出示例1:4枝铅笔,3个文具盒。

  师:4个人坐3张凳子,不管怎么坐,总有一张凳子至少坐两个同学。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呢?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进2枝铅笔。】

  师: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给大家解释这一现象吗?

  2、自主思考

  (1)独立思考: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2)小组合作,拿铅笔和文具盒实际摆一摆、放一放,看一共有几种情况?

  3、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是用什么办法来解释这一现象的。

  学情预设

  第一种:用实物摆一摆,把所有的摆放结果都罗列出来。

  学生展示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的几种不同摆放情况。

  课件再演示四种摆法。

  请学生观察不同的放法,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种摆放情况,都一定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有2枝铅笔。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第二种:假设法

  教师请只摆了一种或没有摆放就能解释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其他学生是否明白他的想法呢?

  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可以假设先在每个文具盒中放1枝铅笔,3个文具盒里就放了3枝铅笔。还剩下1枝,放入任意一个文具盒,那么这个文具盒中就有2枝铅笔了。也就是先*均分,每个文具盒中放1枝,余下1枝,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2枝铅笔。

  你可以列个算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

  4、比较优化。

  请学生继续思考:

  如果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结果是否一样呢?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请学生继续思考:

  把7枝铅笔放进6个文具盒里呢?

  把10枝铅笔放进9个文具盒里呢?

  把100枝铅笔放进99个文具盒里呢?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1,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5.请学生继续思考:如果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2呢?多3呢?多4呢?

  讨论:把6支笔放在4个文具盒里,会有什么结果呢?

  继续思考: 把7支笔放在4个文具盒里,会有什么结果呢?

  把8支笔放在4个文具盒里,会有什么结果呢?

  出示计算绝招:

  至少数=商数+1

  整除时 至少数=商数

  6.其实这一发现早在150多年前有一位数学家就提出来了。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 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三、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1.解释课前所做的抢凳子游戏。

  2.师拿出扑克牌,问:对于扑克牌,你有哪些了解?

  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牌,找5名学生,在剩下的52张中任意抽出5张,让其他同学猜抽牌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3、、第70页“做一做”。

  (1)课件出示:5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3)交流,说理。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原理?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运用鸽巢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列举、假设、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使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这里有一副牌,拿掉大小王后还剩52张,5位同学随意抽一张牌,猜一猜:至少有几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指名回答)

  2、师:大家猜对了吗?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叫做“鸽巢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通常从简单一点的.情况开始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生齐读题目)

  1、教学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1)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PPT)总有:一定有至少:最少

  师: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要动手来验证一下。

  (2)同学们的课桌上都有一张作业纸,请同桌两人合作探究: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探究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一生读要求)

  (3)汇报展示方法,证明结论。(展示两张作品,其中一张是重复摆的。)

  第一张作品:谁看懂他是怎么摆的?(一生汇报,发现重复的摆法)

  第二张作品:他是怎么摆的?这4种摆法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其他的摆法吗?板书:(3,1,0)、(4,0,0)、(2,2,0)、(1,1,2)

  师:我们要证明的是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4种摆法都满足要求吗?(指名汇报:第一种摆法中哪个笔筒满足要求?只要发现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就行了。)总结: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一共只有四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中,都一定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师: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数学上叫做“枚举法”。(板书)

  (4)通过比较,引出“假设法”

  同桌讨论:刚才我们把4种情况都列举出来进行验证,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说出:假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还剩下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里就有2支铅笔了。(PPT演示)

  (5)初步建模—*均分

  师: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这种分法实际上是怎么分的?

  生:*均分(师板书)

  师:为什么要去*均分呢?*均分有什么好处?

  生:*均分可以保证每个笔筒里的笔数量一样,尽可能的少。这样多出来的1支不管放进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如果不*均分,随便放,比如把4支铅笔都放到一个笔筒里,这样就不能保证一下子找到最少的情况了)

  师:这种先*均分的方法叫做“假设法”。怎么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呢?

  板书:4÷3=1……11+1=2

  (6)概括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

  师:现在我们把题目改一改,结果会怎样呢?

  PPT出示: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支笔?……(引导学生说清楚理由)

  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用假设法来分析?(假设法更直接、简单)

  通过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总结:只要笔的数量比笔筒数量多1,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

  过渡语:师:如果多出来的数量不是1,结果会怎样呢?

  2、出示: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呢?

  (1)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先让一生说出5÷3=1……21+2=3的结果,再问:有不同的意见吗?

  再让一生说出5÷3=1……21+1=2

  师:你们同意哪种想法?

  (2)师:余下的2只怎样飞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呢?为什么要再次*均分?

  (3)明确:再次*均分,才能保证“至少”的情况。

  3、教学例2

  (1)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把笔放入笔筒、鸽子飞进鸽笼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它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发现并提出的,当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决定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出示例2。

  (2)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板书:7÷3=2……12+1=3

  (3)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10本书呢?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8÷3=2……22+1=3

  师:剩下的2本怎么放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

  为什么不能用商+2?

  10÷3=3……13+1=4

  (4)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同桌讨论交流:学到这里,老师想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并思考一个问题,把书放进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几本书?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去找到这个结果的?(假设法,也就是*均分的方法)用书的数量去除以抽屉的数量,会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最后的结果都是怎么计算得到的?为什么不能用商加余数?

  归纳总结: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可以放“商+1”本书。(板书:商+1)

  三、巩固应用

  师:利用鸽巢问题中这个原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1、做一做第1、2题。

  2、用抽屉原理解释“扑克表演”。

  说清楚把4种花色看作抽屉,5张牌看作要放进的书。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候课阅读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激情导课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三)民主导学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5、简单了解鸽巢问题的由来。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四)检测导结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4、育新小学全校共有219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新生有367名同学是2008年出生的,这个学校一年级学生2008年出生的同学中,至少有几个人出生在同一天?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 (3,1,0) (2,2,0) (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3个笔筒。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激趣导入:

  1、老师这个魔术需要请1名同学来配合,谁愿意?

  向学生介绍这是一幅扑克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请学生随意抽出5张牌)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手里有5张牌至少有两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学生打开牌让大家看)

  课件出示: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至少”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老师为什么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呢?因为这个有趣的魔术中蕴含着一个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演:鸽巢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一)列举法:

  课件出示:同学们,如果把3支笔放进2个笔筒中,会有哪几种摆放的结果?

  找一组学生上前实物模拟操作摆放情况。

  师问:同学们,你们谁能把摆放的情况用“总有……至少……”这个句式来概括出来吗?“总有”、“至少”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

  概括得出: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及时肯定学生们的回答: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真强)

  课件出示:如果把4支笔放进3个笔筒中呢?快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探索一下:

  1.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实物模拟

  (2)图示

  (3)数的分解

  2.学生汇报,讲台展示。

  3.学生概括得出: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以上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列举法”。

  (二)假设法

  师问:同学们,将100支笔放99个笔筒,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进几支笔呢?

  追问有勇气列举吗?预设:没有勇气列举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找到“至少数”呢?

  课件出示:4支笔放3个笔筒,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这句话能快速得到验证吗?

  1.引导学生思考:回顾下“至少”的意思,为保障每个笔筒都尽量少,不能出现某个笔筒特别多的情况,我们要把怎样分?学生尝试作答:

  生:如果每个笔筒里放1支笔,放了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既而教师图示。(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究能力)

  2.引伸拓展:

  (1)5支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支笔。

  (2)6支笔放进5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支笔。

  (3)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

  也就是说:有n+1支笔放进n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支笔。

  3.小结:这种先假设按*均分,然后再分配剩余量的方法叫做“假设法”。

  教师追问:列举法和假设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学生总结出:

  列举法优点: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结果一目了然。缺点:局限性,摆放更多笔浪费时间,效率低。

  假设法的优点是:简洁、迅速解决问题,更具有一般性。

  三、练*巩固,解决问题

  1.5只鸽子飞进3个鸽笼,总有1个鸽笼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为什么?

  2.同学们理解上面扑克牌的原理了吗?

  四、鸽巢原理的由来

  最早指出这个数学原理的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这个原理被称为“狄利克雷原理”,又因为在讲述这个原理是,人们经常以鸽巢、抽屉为例,所以它往往也被称为“鸽巢原理”和“抽屉原理”。

  五:板书设计

  鸽巢问题

  “总是”“至少”

  列举法

  假设法*均分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候课阅读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激情导课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三)民主导学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5、简单了解鸽巢问题的由来。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四)检测导结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4、育新小学全校共有219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新生有367名同学是2008年出生的,这个学校一年级学生2008年出生的同学中,至少有几个人出生在同一天?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运用鸽巢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列举、假设、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使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这里有一副牌,拿掉大小王后还剩52张,5位同学随意抽一张牌,猜一猜:至少有几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指名回答)

  2、师:大家猜对了吗?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叫做“鸽巢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通常从简单一点的情况开始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生齐读题目)

  1、教学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1)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PPT)总有:一定有 至少:最少

  师: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要动手来验证一下。

  (2)同学们的课桌上都有一张作业纸,请同桌两人合作探究: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探究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一生读要求)

  (3)汇报展示方法,证明结论。(展示两张作品,其中一张是重复摆的。)

  第一张作品:谁看懂他是怎么摆的?(一生汇报,发现重复的摆法)

  第二张作品:他是怎么摆的?这4种摆法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其他的摆法吗?板书:(3,1,0)、(4,0,0)、(2,2,0)、(1,1,2)

  师:我们要证明的是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4种摆法都满足要求吗?(指名汇报:第一种摆法中哪个笔筒满足要求?只要发现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就行了。)总结: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一共只有四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中,都一定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师: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数学上叫做“枚举法”。(板书)

  (4)通过比较,引出“假设法”

  同桌讨论:刚才我们把4种情况都列举出来进行验证,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说出:假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还剩下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里就有2支铅笔了。(PPT演示)

  (5)初步建模—*均分

  师: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这种分法实际上是怎么分的?

  生:*均分(师板书)

  师:为什么要去*均分呢?*均分有什么好处?

  生:*均分可以保证每个笔筒里的笔数量一样,尽可能的少。这样多出来的1支不管放进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如果不*均分,随便放,比如把4支铅笔都放到一个笔筒里,这样就不能保证一下子找到最少的情况了)

  师:这种先*均分的方法叫做“假设法”。怎么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呢?

  板书:4÷3=1……1 1+1=2

  (5)概括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

  师:现在我们把题目改一改,结果会怎样呢?

  PPT出示: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支笔?……(引导学生说清楚理由)

  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用假设法来分析?(假设法更直接、简单)

  通过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总结:只要笔的数量比笔筒数量多1,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

  过渡语:师:如果多出来的数量不是1,结果会怎样呢?

  2、出示: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呢?

  (1)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先让一生说出5÷3=1……2 1+2=3 的结果,再问:有不同的意见吗?

  再让一生说出5÷3=1……2 1+1=2

  师:你们同意哪种想法?

  (2)师:余下的2只怎样飞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呢?为什么要再次*均分?

  (3)明确:再次*均分,才能保证“至少”的情况。

  3、教学例2

  (1)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把笔放入笔筒、鸽子飞进鸽笼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它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发现并提出的,当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决定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出示例2。

  (2)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板书:7÷3=2……1 2+1=3

  (3)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10本书呢?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8÷3=2……2 2+1=3

  师:剩下的2本怎么放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

  为什么不能用商+2?

  10÷3=3……1 3+1=4

  (4)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同桌讨论交流:学到这里,老师想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并思考一个问题,把书放进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几本书?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去找到这个结果的?(假设法,也就是*均分的方法)用书的数量去除以抽屉的数量,会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最后的结果都是怎么计算得到的?为什么不能用商加余数?

  归纳总结: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可以放“商+1”本书。(板书: 商+1)

  三、巩固应用

  师:利用鸽巢问题中这个原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1、做一做第1、2题。

  2、用抽屉原理解释“扑克表演”。

  说清楚把4种花色看作抽屉,5张牌看作要放进的书。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 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 ,0 , 0 ) (3 ,1 ,0) (2 ,2 ,0) (2 , 1 , 1 )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 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 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2、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3、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一袋大米24千克,二分之一袋大米是多少千克?

  (2)五(2)班有学生58人,其中女生占六分之四,女生有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昨天老师去步行街逛街,看到很多店门口都贴着海报,有的写着冬季棉服3~5折甩卖,有的写着庆“三八”,商品8折出售……你们在买东西或逛街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学生自由谈论。

  教师: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学*关于打折的知识。(板书课题)

  2、你对于“打折”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1、打折会比原来便宜。2、比如原来卖10元,5折就卖5元。3、打折对于买家来说,比较合适。4、打折就是降价。5、打折就是处理等。

  教师小结:打折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出售。比如,5折出售,就是把原价*均分成10份,按5份出售,也就是求原价的是多少。板书:5折出售就是求原价的是多少。 提问:求原价的是多少,怎样计算?

  教师随意出几个几折出售,让学生说明含义。

  3、打折问题。

  师:大头蛙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衣服店季节性降价,服装一律六折出售。(出示羽绒服原价)(板书:6折)

  提问:280元是这件羽绒服的什么价钱?6折出售后,现价是多少元?你能试着计算吗?

  学生计算。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接着出示其余三件商品的原价,让学生自己算出打折后的价钱。交流。

  4、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学生试着算出打折后的现价。交流后,提出大头蛙的问题:便宜了多少元?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2100—2100× 2、2100×(1—)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应用实践

  1、争做优秀售货员。

  同学们,我们来分小组做个游戏,争做优秀的售货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商品,它们一律八折出售。现在,我们1、3、5组做售货员,2、4、6组做顾客,看哪组“售货员”能用数据打动“顾客”,让“顾客”心甘情愿地买你们组的商品。

  学生分组做游戏。如果学生只算出现价,而没有算出便宜多少,引导学生算出来。

  2、做题我最棒。

  学生读题,让学生找出不懂的词语,解释“让利”,然后让学生计算,交流。

  3、我是精明“小顾客”。

  同一种冰箱在不同的商场有不同的价格和优惠方式。

  商场a:原价是3280元,八折销售。

  商场b:原价是3640元,直降800元。如果你买这种冰箱,要从哪个商场去买?为什么?

  学生试做,交流。

  四、交流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五、拓展练*

  一种羽毛球拍原价是300元,现在8折出售。原来买8只球拍的钱,现在购买多少只?《打折问题》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圆柱的表面积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利息(人教版新课标)《圆柱的体积》导学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谈分数乘法的教学查看更多>>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第8页例4和“练一练”。练*三的第1-4题。

  二、设计理念

  打折问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的问题,但他们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本课要引导学生把“打折问题”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进行联系。在教学设计上,重点是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引入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活动。在学生熟悉的实践活动中搭建起数学学*的`桥梁,理解打折问题。然后结合具体的信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打折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打折的含义,在已有知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正确理解“打折”的意义,明白购物中的优惠方法。正确理解、应用,做个智慧、理智的消费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打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购物中的优惠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教学例4

  ①认识打折

  课件出示商场商品打折促销图片,学生观察。

  师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打折问题”。

  板书:打折问题。

  师:关于“打折”,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打折可能会比以前便宜;打折对于购买者来说可能比较合适;打折可能就是降价;打折就是处理……

  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学了本课就知道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4的场景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A.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B.小晴买一本《趣味数学》用了12元。C.小洪买一本《成语故事》用了10元4角。

  师提问:你们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你还会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小结:商店有时要把商品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通常称“打折”出售。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降价20%。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降价17%。

  师课件出示练*:

  三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五五折是()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八二折是()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小组合作完成,交流、汇报。

  师生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②探索解法

  教师出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打八折是12元,原价是多少元?

  师启发:

  小晴花多少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

  学生回答:12元

  师再启发: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

  学生回答:现价

  师追问:现价与原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原价的八折(80%)是现价;现价是原价的八折(80%)。

  师再追问: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学生回答:现价与原价。

  再追问: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

  学生回答:原价

  师提出要求:讨论原价、现价、折扣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师板书:原价×80%=现价

  师:你们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

  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并板书:

  师:你们能根据线段图列方程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并板书: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x元

  x×80%=12

  x=12÷80%

  x=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师:根据线段图用算术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板书:

  12÷80%=15(元)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师追问:为什么用除法做?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因为12元对应的折扣刚好是八折。

  ③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师再追问:结果是不是正确,我们应该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怎样检验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总结,师板书:

  验证折扣——用现价÷原价

  验证现价——用原价×折扣

  ④教师质疑

  师:一本《趣味数学》原价15元,现价12元。你能算出打了几折吗?怎样算?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小结: “打几折”:现价÷原价

  2.指导完成练一练。

  教师出示问题:《成语故事》的原价是多少元?

  要求:先写等量关系,再画图,最后解答。

  学生独自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原价×80%=现价

  方法一:

  解:设《成语故事》的原价Y是元

  Y×80%=10.4

  Y=10.4÷80%

  Y=13

  答:《成语故事》的原价是13元。

  方法二:

  10.4÷80%=13(元)

  答:《成语故事》的原价是13元。

  3.巩固练*:第9页的第1、2、3、4题。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时辅导、点评。

  4.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打折是什么意思?你们在课前的猜想都对了吗?

  2、一件商品的原价、现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3.观看板书,同样是原价的80%,为什么《趣味数学》和《成语故事》的价钱不一样?

  5.布置作业

  课后抽时间到附*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一些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解答,正确理解购物中的优惠方法。

  九、板书设计(略)

《打折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2、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3、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一袋大米24千克,二分之一袋大米是多少千克?

  (2)五(2)班有学生58人,其中女生占六分之四,女生有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昨天老师去步行街逛街,看到很多店门口都贴着海报,有的写着冬季棉服3~5折甩卖,有的写着庆“三八”,商品8折出售……你们在买东西或逛街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学生自由谈论。

  教师: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学*关于打折的知识。(板书课题)

  2、你对于“打折”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1、打折会比原来便宜。2、比如原来卖10元,5折就卖5元。3、打折对于买家来说,比较合适。4、打折就是降价。5、打折就是处理等。

  教师小结:打折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出售。比如,5折出售,就是把原价*均分成10份,按5份出售,也就是求原价的是多少。板书:5折出售就是求原价的是多少。 提问:求原价的是多少,怎样计算?

  教师随意出几个几折出售,让学生说明含义。

  3、打折问题。

  师:大头蛙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衣服店季节性降价,服装一律六折出售。(出示羽绒服原价)(板书:6折)

  提问:280元是这件羽绒服的什么价钱?6折出售后,现价是多少元?你能试着计算吗?

  学生计算。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接着出示其余三件商品的原价,让学生自己算出打折后的价钱。交流。

  4、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学生试着算出打折后的现价。交流后,提出大头蛙的问题:便宜了多少元?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2100—2100× 2、2100×(1—)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应用实践

  1、争做优秀售货员。

  同学们,我们来分小组做个游戏,争做优秀的售货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商品,它们一律八折出售。现在,我们1、3、5组做售货员,2、4、6组做顾客,看哪组“售货员”能用数据打动“顾客”,让“顾客”心甘情愿地买你们组的商品。

  学生分组做游戏。如果学生只算出现价,而没有算出便宜多少,引导学生算出来。

  2、做题我最棒。

  学生读题,让学生找出不懂的词语,解释“让利”,然后让学生计算,交流。

  3、我是精明“小顾客”。

  同一种冰箱在不同的商场有不同的价格和优惠方式。

  商场a:原价是3280元,八折销售。

  商场b:原价是3640元,直降800元。如果你买这种冰箱,要从哪个商场去买?为什么?

  学生试做,交流。

  四、交流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五、拓展练*

  一种羽毛球拍原价是300元,现在8折出售。原来买8只球拍的钱,现在购买多少只?《打折问题》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圆柱的表面积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利息(人教版新课标)《圆柱的体积》导学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谈分数乘法的教学查看更多>>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CAI、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

  1、列式计算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新授

  1、教学准备题

  (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出示题目

  (2)学生理解题意。

  (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间间

  (4)点击热键和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

  (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4分钟后两人怎样?

  c、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

  (4)学生试做。

  (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学生看书、质疑。

  (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xx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四、全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五、聪明题。

  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小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后,小明才开始出发,他每分钟走25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CAI、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

  1、列式计算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 、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新授

  1、教学准备题

  (1) 点击课件中准备题 出示题目

  (2) 学生理解题意。

  (3) 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 间间

  (4)点击热键 和 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

  (5) 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 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 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 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 4分钟后两人怎样?

  c、 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

  (4) 学生试做。

  (5) 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 学生看书、质疑。

  (7) 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xx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四、全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五、聪明题 。

  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小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后,小明才开始出发,他每分钟走25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相遇问题中求总路程的应用题。

  2.使学生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并从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认识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和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难点:理解第二种解法的思路。

  课前准备:布置课前预*提纲:

  1. 把表格填完整。

  2. 出发3分后,两人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说明了什么?

  3. 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

  (一)口答下面应用题:

  ⑴张华每分走60米,走了3分,一共走了多少米?

  ⑵一列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5小时,*均每小时行42千米,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师问: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板: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师:这两道题都是讲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这节课我准备研究两个人或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况。

  二. 新授:

  (一)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

  ⑴多媒体出示鸭子图,让学生观察:

  ①这两个鸭子出发的时间怎样?

  ②走的方向怎样?

  ③最后它们怎样了?

  ⑵多媒体演示后,学生回答刚才老师的问题。

  板:时间:同时出发

  方向:相向而行

  结果:相遇

  (二)出示课题及学*目标。

  ⑴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的,相向而行的,最后相遇的这一类应用题,也就是相遇问题。

  ⑵出课题:相遇问题

  ⑶出学*目标:

  ① 理解相遇 、速度和的概念。

  ② 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三)教学准备题

  ⑴多媒体演示表格,填表,师:昨天老师布置了3道预*提纲让同学们预*课本P58-59,现在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情况。

  ⑵指名回答提纲①,填表格。

  ⑶指名回答提纲②,出示相遇。

  ⑷指名回答提纲③,出示两家的距离正好是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

  小结:这道题他们是同时出发的,相向而行的,最后他们相遇了。

  (四)把准备题改成例题

  ⑴出示例题: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经过3分,两人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⑵审题:

  ①师问:张华和李诚出发的时间怎样?走的方向怎样?结果怎样 了?

  ②指名回答。

  ③师问:问题是求什么?求两家相距多少米也就是求张华和李诚的什么?

  ④指名回答。

  ⑤板: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正好是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

  ⑶教学第一种解法。

  ①多媒体演示第一种解法的思路。

  ②学生根据演示列式计算,

  板:603+703

  =180+210

  =390(米)

  ③学生讲解题思路。

  ④板:先求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再加起来。

  (4)教学第二种解法。

  ① 师问:还有别的解法吗?让学生试着列出式子。

  ② 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的解题思路。

  ③ 四人小组讨论解题思路。

  ④ 指名回答解题思路,板:先求速度和,再求总路程。

  ⑤ 齐读。

  (5)对比,小结。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相遇问题中求总路程的,这两种方法的思路相同吗?结果相同吗?

  (五)学*例5。

  (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P58例5。

  提纲:①课本用了几种解题方法?

  ②每一种解题方法的思路是什么?

  (2)指名回答提纲。

  (3)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出第二种解法的关系式:速度和时间=路程,并齐读一次。

  (4)质疑。

  四、巩固练*:

  1、 课本P59做一做1。

  2、 课本P59做一做2。

  3、 根据算式补充条件或问题:(多媒体出示)

  ① 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走来,甲每分钟走45米,乙每分钟走54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45+54)4

  ② 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站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485+525

  ③ 王师傅和*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两人一共加工4小时正好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25+20)4

  4.只列式不计算。(多媒体出示)

  ① 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45千米, 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快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② 李明和小冬同时从某地出发,背向而行,李明每分走55米,小冬每分走60米,经过4分,两人相距多少米?(多媒体演示背向而行)

  五.小测:

  ⑴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面对面走来,经过6分相遇,(如图),求两地间的总路程。

  法一:①相遇时,甲行了多少米?列式:

  ②526表示:

  ③ 两地间的总路程,列式:

  法二:④两人的速度和,列式:

  ⑤两地间的总路程,列式:

  ⑵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两辆摩托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3千米,2.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

  A(42+53)2.5 B(53-42)2.5 C 42+532.5

  ② 客车和卡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卡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5千米,3.5小时后两车相遇,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

  A (45+5)3.5 B (45-5+45)3.5C (45+5+45)3.5

  ⑶列式解答:

  甲、乙两个小组从两地同时相向挖一条水渠,甲组每小时挖42米,乙组每小时挖38米,经过3小时正好挖完。这条水渠共长多少米?

  多练题: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 甲每小时行14千米,经过4小时与乙相遇。相遇后再经过2小时,甲、乙两人相隔多少千米?

  六.小比赛

  ⑴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甲列车每小时行50公里,乙列车每小时行40公里,经过4小时相遇。两个城市间的铁路长多少公里?( )

  A 50+404 B (50+40)4 C 504+404 D 40+504

  ⑵客轮和货轮同时从两个港口对开,16小时相遇。客轮每小时行28千米,货轮每小时行24千米。两个港口相距多少千米? ( )

  A (28+24)16B 2416+28C 2816+24 D 2824+2816

  ⑶小刚家在学校南面,志华家在学校北面。小刚每分走65米,走到学校用8分;志华每分走64米,走到学校用7分。求小刚家到志华家有多远? ( )

  A 658+647B 657+648 C (65+64)(8+7) D (65+64)7+65

  ⑷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走16公里,3小时后两人还相距7.5公里,求两地间相距多少公里? ()

  A (16+5)3+7.5 B (16+5)3-7.5

  C 163+53+7.5 D (16+5+7.5)3

  ⑸甲乙两人各从所在村相对出发,甲每小时走11公里,乙每小时走10公里,相遇时甲走4小时,乙比甲少用1小时,两个村间有多少公里? ( )

  A 114+101 B 114+10(4-1) C 114+10(4+1)

  D(10+11)4-10 E (10+11)3+11

  七.总结。师:这节课学*了什么?这类应用题有几种解法?

  八.作业:P61 1、2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鸽巢问题》优秀教案 (菁华3篇)

《鸽巢问题》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运用鸽巢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列举、假设、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使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这里有一副牌,拿掉大小王后还剩52张,5位同学随意抽一张牌,猜一猜:至少有几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指名回答)

  2、师:大家猜对了吗?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叫做“鸽巢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通常从简单一点的情况开始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生齐读题目)

  1、教学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1)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PPT)总有:一定有 至少:最少

  师: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要动手来验证一下。

  (2)同学们的课桌上都有一张作业纸,请同桌两人合作探究: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探究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一生读要求)

  (3)汇报展示方法,证明结论。(展示两张作品,其中一张是重复摆的。)

  第一张作品:谁看懂他是怎么摆的?(一生汇报,发现重复的摆法)

  第二张作品:他是怎么摆的?这4种摆法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其他的摆法吗?板书:(3,1,0)、(4,0,0)、(2,2,0)、(1,1,2)

  师:我们要证明的是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4种摆法都满足要求吗?(指名汇报:第一种摆法中哪个笔筒满足要求?只要发现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就行了。)总结: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一共只有四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中,都一定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师: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数学上叫做“枚举法”。(板书)

  (4)通过比较,引出“假设法”

  同桌讨论:刚才我们把4种情况都列举出来进行验证,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说出:假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还剩下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里就有2支铅笔了。(PPT演示)

  (5)初步建模—*均分

  师: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这种分法实际上是怎么分的?

  生:*均分(师板书)

  师:为什么要去*均分呢?*均分有什么好处?

  生:*均分可以保证每个笔筒里的笔数量一样,尽可能的少。这样多出来的1支不管放进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如果不*均分,随便放,比如把4支铅笔都放到一个笔筒里,这样就不能保证一下子找到最少的情况了)

  师:这种先*均分的方法叫做“假设法”。怎么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呢?

  板书:4÷3=1……1 1+1=2

  (5)概括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

  师:现在我们把题目改一改,结果会怎样呢?

  PPT出示: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支笔?……(引导学生说清楚理由)

  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用假设法来分析?(假设法更直接、简单)

  通过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总结:只要笔的数量比笔筒数量多1,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

  过渡语:师:如果多出来的数量不是1,结果会怎样呢?

  2、出示: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呢?

  (1)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先让一生说出5÷3=1……2 1+2=3 的结果,再问:有不同的意见吗?

  再让一生说出5÷3=1……2 1+1=2

  师:你们同意哪种想法?

  (2)师:余下的2只怎样飞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呢?为什么要再次*均分?

  (3)明确:再次*均分,才能保证“至少”的情况。

  3、教学例2

  (1)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把笔放入笔筒、鸽子飞进鸽笼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它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发现并提出的,当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决定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出示例2。

  (2)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板书:7÷3=2……1 2+1=3

  (3)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10本书呢?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8÷3=2……2 2+1=3

  师:剩下的2本怎么放才更符合“至少”的要求?

  为什么不能用商+2?

  10÷3=3……1 3+1=4

  (4)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同桌讨论交流:学到这里,老师想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并思考一个问题,把书放进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几本书?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去找到这个结果的?(假设法,也就是*均分的方法)用书的数量去除以抽屉的数量,会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最后的结果都是怎么计算得到的?为什么不能用商加余数?

  归纳总结: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可以放“商+1”本书。(板书: 商+1)

  三、巩固应用

  师:利用鸽巢问题中这个原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1、做一做第1、2题。

  2、用抽屉原理解释“扑克表演”。

  说清楚把4种花色看作抽屉,5张牌看作要放进的书。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鸽巢问题》优秀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抽屉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了解掌握“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模式:

  学、探、练、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生玩“扑克牌魔术”游戏。

  (1)教师介绍: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下52张牌,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2)玩游戏,组织验证。

  通过玩游戏验证,引导学生体会到:不管怎么抽,总有两张牌是同花色的。

  2.导入新课。

  刚才这个游戏当中,蕴含着一个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呈现问题,探究新知

  课件呈现: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2)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

  不同的放法?(请大家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3)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xxx支铅笔?

  (一)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反馈交流。

  (1)枚举法。

  (2)数的分解法:(4,0,0)(3,1,0)(2,2,0)(2,1,1)。

  (3)假设法。

  师:除了像这样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还有没有别的

  方法也可以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个笔筒中放1支,这样还剩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了。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有4支,*均分,每个笔筒只能分到1支。

  师:你为什么一开始就*均分呢?(板书:*均分)

  生:*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一点。

  师:我明白了。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4)确认结论。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师:(口述)那要是

  (1)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2)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3)10支铅笔放进9个笔筒中呢?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中

  2.建立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那么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2支笔。

  师:对。铅笔放进笔筒我们会解释了,那么有关鸽子飞入鸽巢的问题,大家会解释吗?(课件出示)

  师:以上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其实都是一样的,鸽巢就相当于笔筒,鸽子就相当于铅笔。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它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揭题)

  三、基本练*。

  四、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71页,练*十三,第1题。

《鸽巢问题》优秀教案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候课阅读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激情导课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三)民主导学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5、简单了解鸽巢问题的由来。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四)检测导结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4、育新小学全校共有219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新生有367名同学是2008年出生的,这个学校一年级学生2008年出生的同学中,至少有几个人出生在同一天?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鸽巢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鸽巢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候课阅读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激情导课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三)民主导学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5、简单了解鸽巢问题的由来。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四)检测导结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4、育新小学全校共有219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新生有367名同学是2008年出生的,这个学校一年级学生2008年出生的同学中,至少有几个人出生在同一天?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鸽巢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候课阅读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鸽巢问题”的阅读资料,现在就某某同学的阅读在这候课的几分钟内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激情导课

  好,咱们班人数已到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第五单元鸽巢问题,这节课通过数学活动我们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你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三)民主导学

  1、请同学们先来看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只铅笔。

  请你再把题读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我们再思考这一句话中,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对总有就是一定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至少有两支铅笔,就是说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铅笔的支数要大于或等于两支。

  那你能现在说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对,这句话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最少有两支铅笔,或者是说一定有一个笔筒里的铅笔数是大于或等于两支的。你说对了吗?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完成前置性作业,就“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摆法呢?”这儿老师收集到了各组组长整理出的大家的各种摆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也可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我们发现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

  刚才的两种方法无论是摆还是写都是把方法枚举出来,在数学中我们叫它“枚举法”。

  那大家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情况呢?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对,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先放3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这时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均分)

  方法三:列式计算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方法吗?

  学生列出式子并说一说算式中商与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这道题大家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呢?

  3种,枚举法、假设法、列式计算。

  3、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多少支铅笔呢?

  还能有枚举法吗?对,不能,枚举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数据大的时候用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假设法和列式计算。

  4、表格中通过整理,总结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要分的物体数比鸽巢数(抽屉数)多1时,至少数等于2“商+1”。

  5、简单了解鸽巢问题的由来。

  经过刚才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把我们的这一发现,称为笔筒问题。但其实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不是我们,而是德国的一个数学家“狄里克雷”。

  (四)检测导结

  好,我们做几道题检测一下你们的学*效果。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3、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4、育新小学全校共有2192名学生,其中一年级新生有367名同学是2008年出生的,这个学校一年级学生2008年出生的同学中,至少有几个人出生在同一天?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两导两练第70页、71页实践应用1、4题。

《鸽巢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3个笔筒。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激趣导入:

  1、老师这个魔术需要请1名同学来配合,谁愿意?

  向学生介绍这是一幅扑克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请学生随意抽出5张牌)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手里有5张牌至少有两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学生打开牌让大家看)

  课件出示: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至少”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老师为什么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呢?因为这个有趣的魔术中蕴含着一个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演:鸽巢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一)列举法:

  课件出示:同学们,如果把3支笔放进2个笔筒中,会有哪几种摆放的结果?

  找一组学生上前实物模拟操作摆放情况。

  师问:同学们,你们谁能把摆放的情况用“总有……至少……”这个句式来概括出来吗?“总有”、“至少”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

  概括得出: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及时肯定学生们的回答: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真强)

  课件出示:如果把4支笔放进3个笔筒中呢?快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探索一下:

  1.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实物模拟(2)图示(3)数的分解

  2.学生汇报,讲台展示。

  3.学生概括得出: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以上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列举法”。

  (二)假设法

  师问:同学们,将100支笔放99个笔筒,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进几支笔呢?

  追问有勇气列举吗?预设:没有勇气列举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找到“至少数”呢?

  课件出示:4支笔放3个笔筒,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这句话能快速得到验证吗?

  1.引导学生思考:回顾下“至少”的意思,为保障每个笔筒都尽量少,不能出现某个笔筒特别多的情况,我们要把怎样分?学生尝试作答:

  生:如果每个笔筒里放1支笔,放了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既而教师图示。(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究能力)

  2.引伸拓展:

  (1) 5支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 )支笔。

  (2) 6支笔放进5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 )支笔。

  (3) 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 )支笔。

  也就是说:有n+1支笔放进n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支笔。

  3.小结:这种先假设按*均分,然后再分配剩余量的方法叫做“假设法”。

  教师追问:列举法和假设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学生总结出:

  列举法优点: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结果一目了然。缺点:局限性,摆放更多笔浪费时间,效率低。

  假设法的优点是:简洁、迅速解决问题,更具有一般性。

  三、练*巩固,解决问题

  1.5只鸽子飞进3个鸽笼,总有1个鸽笼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为什么?

  2.同学们理解上面扑克牌的原理了吗?

  四、鸽巢原理的由来

  最早指出这个数学原理的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这个原理被称为“狄利克雷原理”,又因为在讲述这个原理是,人们经常以鸽巢、抽屉为例,所以它往往也被称为“鸽巢原理”和“抽屉原理”。

  五:板书设计

  鸽巢问题

  “总是”“至少”

  列举法

  假设法*均分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汇总5篇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作总量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理解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以及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掌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以前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一条水渠长120米,5天修完,*均每天修多少米?

  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120÷5=24(米))

  24表示什么?(工作效率)

  之几。它们都是用工作量÷工作时间得到的。

  工作效率既可以是具体数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学*新课

  1.出示例10。

  例10 一段公路和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2.分析解答。

  (1)读题,思考,列式,解答,做在练*本上。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30÷(30÷10+30÷15)

  根据什么列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0÷10求的是什么? 30÷15求的是什么?

  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甲队和乙队的工效和。)

  再用3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的是什么?(合修所用的工作时间。)

  (3)板书解答过程:

  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3.变换题中的条件再分析解答。

  (1)把30千米改为40千米、45千米、500千米、10千米、2千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数据解答出来。

  (2)谁能说说你们组选择的工作量是多少米?解答的结果是多少?

  每一组推选一名同学回答,结果都是6天。

  (3)既然工作总量发生变化而结果不变,那么我们去掉题中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这道题还能不能解答?

  4.改造例10:去掉具体的工作总量。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以讨论题为线索,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出示讨论题:

  ①这道题求哪个量?应已知哪些条件?

  ②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具体数量怎么办?(用“1”表示。)

  ③甲队的工作效率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怎样表示?甲队、乙队的工效

  (2)汇报讨论结果。(先说讨论题再说解答方法。)

  1表示什么?(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不是具体数量,我们把它看作单位“1”。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那么工作效率就要用每天完成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3)板书解答过程: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的特点和解答方法,并能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迁移类推触类旁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意。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复*铺垫:

  1、谈话:同学们,你发现最*我们南雄城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答:略

  师:如果我们要把新建沿江路人行道两边进行绿化。

  ①这项工程计划15天完成,*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②如果这项工程每天完成 ,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2、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像搞绿化、修马路、盖房屋、造桥、运货等各种工作,统称为工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尝试探究、探讨新知:

  1.谈话:如果我们将新建路两旁的绿化工程进行招标,应聘单位有三个,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5天,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8天。请问:

  ①你选择哪个队施工?为什么?

  ②为了加快工程完成速度,又该做怎样的选择?

  2.(投影)出示例题,进行研讨。

  (1)要绿化30公顷土地,甲队单独完成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要15天,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要求: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分析题意:明确:30÷10 、 30÷15与(30÷10+30÷15)各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求合作时间?

  (2)把“30公顷”改为“10公顷”、“1公顷”。这时分别怎样求合作时间?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板书: 30÷(30÷10+30÷15)=6天

  10÷(10÷10+10÷15)=6天

  1÷(1÷10+1÷15)=6天

  问:通过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工作总量在变化可用的时间都一样)

  怎样求出合作时间呢?

  板书:工作总量÷效率和=合作时间

  为什么绿化面积加大了,可用的时间却都一样呢?

  (3)(出示去掉具体绿化面积是多少的题目)

  通过读题看看现在这道题与前面三道题有什么不同?

  ①、学生独立解答,相互交流。

  ②、弄清: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又表示什么?要求合作时间,为什么要用1÷( + )?

  讨论:已知条件中去掉了具体的数量也能求出问题,这种做法与前面具体的数量计算结果的方法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

  不同:一是具体的工作总量,另一题是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而是用单位“1”表示。

  相同:解题的思路是一致的,数量关系也相同,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把全部工作量看作单位“1”是的特点,这个“1”可代表一项工程,一块地,一堆煤,一段路程等等。

  再看一看:为什么绿化面积水逐渐加大,可用的时间却都一样呢?

  明确:工作总量虽然变化了,但每天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几没有变。把工作量“30公顷”、“45公顷”、“60公顷”都可以看作单位“1”,这三个算式实际就是例题的后一种形式,所以工作时间不变。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1)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三个工程队一起完成这项工程需几天?

  (2)根据上面给出的情境,绿化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10天,丙队单独完成需18天。

  大家提问,共同解答。

  ①甲乙合做几天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②甲乙合做几天后,还剩全工程的 ?

  ③甲乙合做2天后,剩下的丙队来完成还需几天?

  ④甲、乙、丙合做3天后,还剩全部工程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这类应用题,了解了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通过学*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和见解。

  五、课外实践:

  编题练*:

  六、回归评价: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我们南雄建设得更加美好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特征,分析思路及解题的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题目特点,掌握分析、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一)解答下面应用题

  1.挖一条水渠100米,用5天挖完,*均每天挖多少米?

  列式:1005=20(米)

  2.挖一条水渠,用5天挖完,*均每天挖全长的几分之几?

  列式:

  教师提问:上面这两道题研究的是哪三种的关系?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回答:上面两道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三量关系,已知工作总量和工程时间,求工作效率.

  3.挖一条水渠100米,*均每天挖20米,几天可以挖完?

  列式:10020=5(天)

  4.挖一条水渠,每天挖全长的,几天可以挖完?

  列式:(天)

  师生小结:上面3、4两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问题.已知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9.

  例9.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教师提问:

  (1)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样分析?怎样解答?

  30(3010+3015)=6(天)

  (2)把上题的一段公路完成60千米、90千米、30千米、24千米等如何分析解答?

  60(6010+6015)=6(天)

  90(9010+9015)=6(天)

  24(2410+2415)=6(天)

  (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果都相同)

  (4)为什么结果都相同呢?

  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变了,但数量关系没有变;工作效率是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得到的,所以工作效率是随着工作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它们的商也就是工作时间不变.)

  (5)去掉具体的数量,你还能解答吗?

  把这段公路的长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乙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两队合修,每天可以修这段公路的()

  列式: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3.归纳总结.

  4.小组讨论: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工作效率用来表示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5.练*.

  (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几天可以完成?

  (2)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用12小时,乙单独做用10小时,丙单独做用15小时.甲、丙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甲、乙、丙三人合作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三、巩固练*.

  (一)选择正确的算式.

  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4小时可以完成,乙车单独运6小时可以完成,现在由甲、乙两车合运这批货物的,需要多少小时?正确列式是().

  四、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了新的分数应用题-工程应用题.其解答特点是什么?(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表示.)工程应用题还有很多变化,以后我们继续学*.

  五、板书设计

  工程问题

  例9.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30(3010+3015)=6(天)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天)

  特点:工作总量:1

  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 P95 例9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工程问题的基本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出示小黑板

  本班语、数两学*委员分发数学作业本,语文学*委员单独分发要2分钟,数学学*委员单独分发要3分钟,大家猜一猜,两人一起分发要几分钟?

  1、学生读题

  2、先让学生大胆猜想

  3、然后老师提出:

  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好吗?

  二、由浅入深,辅路搭桥

  出示小黑板:

  1、一迭作业本60本,聪聪分发需要2分钟,每分钟发多少本?明明分发需要3分钟,每分钟发多少本?

  2、一迭作业本60本,聪聪每分钟发30本,明明每分钟发20本,两个人合发,几分钟发完?

  3、一迭作业本60本,聪聪单独分发需要2分钟,明明单独分发需要3分钟,两人合发需要几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60/2=30(本) 60/3=20(本)

  2、60/(30+20)=1.2(本)或者:设X分钟发完?

  (30+20)x=60

  X=60/50

  X=1.2

  3、60/(60/2+60/3)或者:设两人合发需要X分钟

  X(60/2+60/3)=60

  三、引导探究,挑战问答

  老师质疑:

  假如上面三道题都隐去“60本作业本”这个条件,你们能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1、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

  2、让各小组组长把解决问题的办法讲出来,老师板书:

  A、1/2=1/2 1/3=1/3

  B、1/(1/2+1/3)或者:设需要X分钟完成

  X(1/2+1/3)=1

  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一小组,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恰当时机提问:

  “你怎么知道这是对的?”

  “还有没有别的思路或可能性?”

  “列式为1/(2+3)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

  四、促进思维,拓展发散

  解决好“分发本子”问题后,我问学生:

  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类似的“做套装衣服问题”、“相遇问题”吗?

  五、反馈练*,以促双基

  1、P95 “做一做”

  2、练*二十五 第1题

  3、指导学生自学例9

  六、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哪些地方你还不太懂?

  家庭作业:

  练*二十五 第2、3、4题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8页例10

  教材简析:

  工程问题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特例。它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应用题基本相同。本节教学,主要是用整数工程应用题引入,让学生根据具体数量解答,然后把工作总量抽象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它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

  2、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3、能正确解答分数工程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几张。

  过程设计:

  一、复*引入:

  口答列式:

  1、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5天修完。*均每天修多少米?

  2、一项工程,5天完成,*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3、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每天修25米,几天修完?

  4、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8,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通过这组题,复*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以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定具体的数量应样表示,为学*用分数解答奠定基础。)

  二、新课:

  1、引出课题:工程问题应用题、

  2、教学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审题后,根据条件问题列成下表,分析解答,讲算理:

  工作总量

  甲独修完成时间

  乙独修完成时间

  两队合修完成时间

  30天

  10天

  15天

  3、改变例10中的工作总量,让学生猜一猜,算一算,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接上表在工作总量栏中写出:60千米、90千米。

  (1)让学生猜完后,计算:

  (2)订正后问:为什么总千米数不同,而两队 合修的天数都一样?

  (通过工作总量的改变,让学生猜猜、算算合修的天数,激发学生学*工程问题的兴趣,引起思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4、如果去掉“长30千米”这个条件, 改为“修一段公路”,还能不能解答?

  (1)组织学生讨论:

  (2)列式解答、讲算理、

  (3)比较与归纳:

  再讨论:

  1)这题与上面的练*题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两题的解题思路是否相同呢?

  3)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解题特点是什么?

  4)指出例10这样的题目可用两种方法解答。

  (通过学*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征,掌握了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方法。)

  三、练*:

  1、第98页做一做。(通过基本练*,让学生及时掌握、巩固工程问题的解法。)

  2、第99页

  3、判断题。

  (通过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工程问题,工程总量和工作效率必须要相对应。加深学生对工程民问题应用题的特征的理解,牢固掌握解题方法。)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8)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优选【5】篇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作总量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理解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以及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掌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以前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一条水渠长120米,5天修完,*均每天修多少米?

  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120÷5=24(米)。

  24表示什么?(工作效率)

  之几。它们都是用工作量÷工作时间得到的。

  工作效率既可以是具体数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学*新课

  1、出示例10。

  例10一段公路和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2、分析解答。

  (1)读题,思考,列式,解答,做在练*本上。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30÷(30÷10+30÷15)

  根据什么列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0÷10求的是什么?30÷15求的是什么?

  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甲队和乙队的工效和。)

  再用3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的是什么?(合修所用的工作时间。)

  (3)板书解答过程:

  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3、变换题中的条件再分析解答。

  (1)把30千米改为40千米、45千米、500千米、10千米、2千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数据解答出来。

  (2)谁能说说你们组选择的工作量是多少米?解答的结果是多少?

  每一组推选一名同学回答,结果都是6天。

  (3)既然工作总量发生变化而结果不变,那么我们去掉题中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这道题还能不能解答?

  4、改造例10:去掉具体的工作总量。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以讨论题为线索,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出示讨论题:

  ①这道题求哪个量?应已知哪些条件?

  ②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具体数量怎么办?(用“1”表示。)

  ③甲队的工作效率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怎样表示?甲队、乙队的工效

  (2)汇报讨论结果。(先说讨论题再说解答方法。)

  1表示什么?(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不是具体数量,我们把它看作单位“1”。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那么工作效率就要用每天完成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3)板书解答过程: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5、工作总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工作时间不变呢?请你们每一组用刚才选择的数据,计算出甲队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乙队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甲乙两队的工效和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汇报计算结果:

  6、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利用三量关系来解答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前者的工作总量给出了具体数量,因此工效也是具体数量;后者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效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后者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都是用“率”来表示的。)

  (三)巩固反馈

  1、出示“做一做”。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用20天,乙队单独做要用30天。如果两队合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几天可以做完?

  (1)在练*本上独立完成。

  (2)提问反馈:第一问求什么?(工效和)

  怎么求甲乙两队的工效和?(甲工效+乙工效)甲乙的工效各是多

  第二问求什么?应根据什么列式?

  2、只列式不计算。(小组讨论完成,每组再选一名同学分析。)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12天完成,丙队单独做需18天完成。

  ①乙丙两队1天完成几分之几?5天完成几分之几?

  ②若甲乙两队合做2天,还剩几分之几?

  ③甲、乙、丙队合作几天能完成全部工程?

  3、选择正确的列式。

  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快车5小时走完,慢车10小时走完。两车同时相对开出几小时相遇?

  A、500÷(500÷5+500÷10)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2、掌握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并能正确地解答工程问题的基本题

  教学重、难点:

  对于学生来讲,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就应该是一些具体的数量,突然间把工作总量看成了“1”,把工作效率看成了几分之几,是学生学*的一个难点。同时准确的判断各量也是教学工程问题的重点。

  教学准备:

  新授例题和练*题的课件,提前布置学生完成补充条件,解决问题的复*题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补充条件,解决问题:(已提前布置学生回家进行练*)

  一段公路长()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该题的探究,在括号里面。填上一个具体的工作总量,计算它的工作时间。(填不同的工作量,进行交流,相互检查昨晚同学完成的情况)

  2、小组合作交流,对比各人的解答过程。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题的题目和解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提出假设并验证.(发现:除第一个条件外,其余的条件和问题都相同.且数量关系、解题方法、计算结果都相同.)再让学生阅读第三小题,这时可能有部分学生就会说仍然是6天。由此让学生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公路的具体长度对计算的结果没有影响,即改变题中第一个条件的数据,计算的结果不变.)

  3、学生分组讨论假设成立的原因,并推选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揭示原因,出示课件2的下半部分.

  30÷(30÷10+30÷15)60÷(60÷10+60÷15)

  =30÷(3+2)=60÷(6+4)

  =30÷5=60÷10

  =6(天)=6(天)

  4、想一想:如果公路的长度没有告知,能不能解?怎么办?

  5、小结:当这条公路的长度没有给出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

  二、练*铺垫

  1、一项工程,5天完成,*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如果10天完成呢,每天可以完成几分之几?

  2、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4,几天可以完成?

  4.一项工程,每天完成2/5,几天可以完成?

  (虽然没有工作的总量,但是我们可以直接把它看作单位“1”,通过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求出我们所要解答的问题。工作总量均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1/工作时间”表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也可以利用分数的意义来进行理解)

  三、新授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学生尝试解题.请一位学生板演,讲评时重点请学生说清楚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1)说一说本题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想的?你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2)“1÷(1/10+1/15)”中的“1”表示什么?1/10、1/15、1/10+1/15各表示什么?

  2、小结:今天学*的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仍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同的是,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而是用单位“1”来表示,因而工作效率也是用“1/工作时间”表示的.

  3、完成7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力稍差的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

  1、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4小时完成,乙车单独运,6小时完成;两车合运,多少小时运完?(叙述各题的每一步的意义。)

  2、一批零件,甲单独做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0小时完成,两人合作这批零件的34,需要多少小时完成?(强调这时候的工作总量是多少?)

  3、一份稿件,小红5小时可以抄完,这份稿件已经完成了13,剩下的有小红抄需要多少小时完成?(关键是说情况解题的思路)

  4、对比分析,小结练*题的联系与区别。

  五、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哪些地方你还不太懂?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7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应用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先来看看,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pt课件出示。)

  (1)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修12天完成,*均每天修多少米?

  360÷12=30(米)。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18米,多少天能完成?

  360÷18=20(天)。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3)加工一批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均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1÷8=。(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师小结:不知道工作总量时,我们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相对应的工作效率就用时间分之一来表示。)

  (4)一项工程,施工方每天完成,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1÷=6(天)。(师:你又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数学的过程就是新知识同原有知识相互作用,发展形成新的数学认识结构的过程。因此,在复*准备阶段,设计了上述4道基本练*题,帮助学生激发原有的知识记忆,使学生能进一步熟练运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适当渗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是具体的数量时应该怎样表示,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为了建设新农村,各地都在进行乡村公路的建设。张村也准备新修一条公路。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ppt出示。)

  师:从以上条件,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预设:一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二队比一队多用6天完成;二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

  师:假如你是负责人,你会承包给谁?为什么?

  如果要修得又快又好,怎么办?

  (预设:让甲队修;可以让两个队一起修。)

  师: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PPT出示完整题目。)

  张村准备新修一条公路。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修路情境,合理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逐步展开,并在设疑中生成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展开新课教学。

  三、猜想验证,合作探究

  (一)猜想。

  师:请同学们先猜一猜两个队一起修路,大约几天能修完?(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所说的天数。)

  师:在这些天数中,哪些天数可以排除?你是怎样想的?(得出“两队合修的天数比12天少”的结论。)

  (二)讨论。

  师:到底是几天呢?观察题目,想一想,要知道合修的时间,需要知道什么?

  (预设: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

  师:可这里的工作总量(也就是道路全长)是未知的,怎么解决?

  可以假设道路全长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板书假设的长度(预设单位“1”,如36千米等。如果是假设具体数量,考虑12和18的公倍数会方便些)。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道路全长的值,试一试解决这道题吧。

  (三)验证,辨析各种解法。

  1.学生用假设法解题,老师巡视,抽取不同假设的同学板书演示。

  2.全班交流评价各种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预设:(1)假设道路全长36千米,36÷(36÷12+36÷18)=7.2(天);

  (2)假设道路全长720米,720÷(720÷12+720÷18)=7.2(天);

  (3)假设道路全长为单位“1”,1÷=(天)。

  对于假设具体数据的解法,分析一种,让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先分别求出两队的效率,再用工作总量除以合作工作效率,即两队效率之和,求出合作修路所需的工作时间。)

  对用单位“1”及分率解题的方法,老师结合PPT进行重点追问:

  这里的1指什么,,各指什么?代表什么?为何用1÷?

  请学生结合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关系说一说。(同桌互相讨论这种解法的思路。)

  预设:如果有同学用1÷(1÷12+1÷18),肯定并说明可以直接写作的形式。

  【设计意图】猜想与验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在猜测中预测结果,提高学生参与验证的热情。另外,因为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允许验证的方法多样化,对于正确的答案都能给予肯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小结建模,策略优化。

  1.同学们各自假设的道路总长不同,但答案都是7.2天,说明什么?

  (说明完成时间和道路总长没有关系。)

  在道路总长发生变化的时候,哪些量在变,哪些量没有变?

  引导小结:他们单独修的时间不变,无论假设道路全长是多少,两个队每天修的始终占道路全长的和.

  也就是说对这条公路的全长而言,他们每天修路的米数在变化,但他们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没有变。

  2.比较这几种解法,哪种解法更简便一些?

  小结 :这道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我们可以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根据“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可知一队每天修全长的(也就是一队的工作效率),根据“二队单独修18天完成”可知二队每天修全长的(也就是二队的.工作效率),所以表示两队工作效率之和。

  用工作总量单位“1”除以工作效率之和,即可求得两队合修所需的工作时间。

  【设计意图】在验证过程中,学生发现“工作总量变了,工作时间还是不变”,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算理,使每一个学生自主有效地形成新知。从上一环节的算法多样化,到这一环节的方法小结优化,使学生的思维“量”“质”兼备。

  (五)点明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工程问题”(板书课题)。

  (六)针对性练*。

  师:咱们一起来试试解题吧!(ppt出示教材第43页“做一做”。)

  交流解题方法,说一说“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效率就是次数分之一”。(PPT直观演示线段图。)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出示情境,绘制线段图,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四、实践应用

  (一)辨析性练*

  判断题。

  (在正确算式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算式后面的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

  解答时出现了如下几种列式:

  ①300÷(8+10)……( );②300÷(300÷8+300÷10)……( );

  ③300÷……( );④1÷(300÷8+300÷10)…… ( );

  ⑤1÷……( )。

  【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容易出现片面性和笼统性,会把刚学的新知识与相似的旧知识混淆,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必须要相对应,从而促进学生对工程问题本质特征的理解。

  (二)变式训练,类推应用

  1.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2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3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B城市出发,几小时后相遇?

  (改变问题情境,将工程问题转化为行程问题。)

  2.某水库遭遇暴雨,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急需泄洪。这个水库有两个泄洪口。只打开A口,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只打开B口,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两个泄洪口同时打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进行迁移、类推,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与对知识的消化,有效巩固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学*工程问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①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②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③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和就得到工作时间。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45页第6题;

  2.阅读教材第45页“你知道吗”内容。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作总量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理解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以及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掌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以前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一条水渠长120米,5天修完,*均每天修多少米?

  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120÷5=24(米)。

  24表示什么?(工作效率)

  它们都是用工作量÷工作时间得到的。

  工作效率既可以是具体数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学*新课

  1、出示例10。

  例10一段公路和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2、分析解答。

  (1)读题,思考,列式,解答,做在练*本上。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30÷(30÷10+30÷15)

  根据什么列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0÷10求的是什么?30÷15求的是什么?

  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甲队和乙队的工效和。)

  再用3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的是什么?(合修所用的工作时间。)

  (3)板书解答过程:

  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3、变换题中的条件再分析解答。

  (1)把30千米改为40千米、45千米、500千米、10千米、2千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数据解答出来。

  (2)谁能说说你们组选择的工作量是多少米?解答的结果是多少?

  每一组推选一名同学回答,结果都是6天。

  (3)既然工作总量发生变化而结果不变,那么我们去掉题中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这道题还能不能解答?

  4、改造例10:去掉具体的工作总量。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以讨论题为线索,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出示讨论题:

  ①这道题求哪个量?应已知哪些条件?

  ②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具体数量怎么办?(用“1”表示。)

  ③甲队的工作效率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怎样表示?甲队、乙队的工效

  (2)汇报讨论结果。(先说讨论题再说解答方法。)

  1表示什么?(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不是具体数量,我们把它看作单位“1”。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那么工作效率就要用每天完成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3)板书解答过程: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5、工作总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工作时间不变呢?请你们每一组用刚才选择的数据,计算出甲队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乙队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甲乙两队的工效和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汇报计算结果:

  6、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利用三量关系来解答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前者的工作总量给出了具体数量,因此工效也是具体数量;后者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效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后者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都是用“率”来表示的。)

  (三)巩固反馈

  1、出示“做一做”。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用20天,乙队单独做要用30天。如果两队合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几天可以做完?

  (1)在练*本上独立完成。

  (2)提问反馈:第一问求什么?(工效和)

  怎么求甲乙两队的工效和?(甲工效+乙工效)甲乙的工效各是多

  第二问求什么?应根据什么列式?

  2、只列式不计算。(小组讨论完成,每组再选一名同学分析。)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12天完成,丙队单独做需18天完成。

  ①乙丙两队1天完成几分之几?5天完成几分之几?

  ②若甲乙两队合做2天,还剩几分之几?

  ③甲、乙、丙队合作几天能完成全部工程?

  3、选择正确的列式。

  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快车5小时走完,慢车10小时走完。两车同时相对开出几小时相遇?

  A、500÷(500÷5+500÷10)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8页例10

  教材简析:

  工程问题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特例。它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应用题基本相同。本节教学,主要是用整数工程应用题引入,让学生根据具体数量解答,然后把工作总量抽象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它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

  2、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3、能正确解答分数工程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几张。

  过程设计:

  一、复*引入:

  口答列式:

  1、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5天修完。*均每天修多少米?

  2、一项工程,5天完成,*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3、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每天修25米,几天修完?

  4、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8,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通过这组题,复*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以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定具体的数量应样表示,为学*用分数解答奠定基础。)

  二、新课:

  1、引出课题:工程问题应用题、

  2、教学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审题后,根据条件问题列成下表,分析解答,讲算理:

  工作总量

  甲独修完成时间

  乙独修完成时间

  两队合修完成时间

  30天

  10天

  15天

  3、改变例10中的工作总量,让学生猜一猜,算一算,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接上表在工作总量栏中写出:60千米、90千米。

  (1)让学生猜完后,计算:

  (2)订正后问:为什么总千米数不同,而两队 合修的天数都一样?

  (通过工作总量的改变,让学生猜猜、算算合修的天数,激发学生学*工程问题的兴趣,引起思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4、如果去掉“长30千米”这个条件, 改为“修一段公路”,还能不能解答?

  (1)组织学生讨论:

  (2)列式解答、讲算理、

  (3)比较与归纳:

  再讨论:

  1)这题与上面的练*题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两题的解题思路是否相同呢?

  3)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解题特点是什么?

  4)指出例10这样的题目可用两种方法解答。

  (通过学*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征,掌握了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方法。)

  三、练*:

  1、第98页做一做。(通过基本练*,让学生及时掌握、巩固工程问题的解法。)

  2、第99页

  3、判断题。

  (通过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工程问题,工程总量和工作效率必须要相对应。加深学生对工程民问题应用题的特征的理解,牢固掌握解题方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