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幻灯片显示)

  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

  三、分析课文观点: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

  明确:看课文

  例子分析道理: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四、引申: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xx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

  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运用:

  课堂口头作文练*:任选一词口头说一段话,要表达出主观感受。

  1、太阳

  云

  天空

  校园

  人们

  小路

  2、我

  树林

  飞

  鸟

  风

  六、作业布置:

  大家回去拿出自己以前的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

  教学重点

  学*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掌握评价鉴赏的要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古今名人学士阅读和写作时往往字字推敲,反复研究。唐朝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苦吟诗人贾岛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句子,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悦;诗圣杜甫也留下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以表明他执着地追求这种语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其实,语言文字,不只是单纯语言的问题,“……正是语言使人成为人,人是在语言中生成的。……决不能把语言仅仅看成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语言的历史也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历史。”“语言与人(人类)的生命、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学*语言,同样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这说明语言文字与人的生命体验、生活体验、认识境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提出了与之相似的观点,板书: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是一个贬义词。朱先生却独发新见,反其义而用之,提倡“咬文嚼(jiáo,上下牙磨碎食物;)字”。

  今天我们主要从评价鉴赏的角度来学*这篇文章,掌握评价鉴赏的要领,学*朱光潜先生的鉴赏方法。下面打开课本。

  二、课文研*(22分钟)

  1、研读文章的1—2段。

  问: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作了怎样的分析。

  明确:郭沫若改的二句台词。作者的议论,一个改得好,一个改得不好。

  问:在说明修改效果时,作者还联想了哪些作品?

  明确:改得好,他引用《水浒传》杨雄醉骂潘巧云一段来印证,说明“你这”句式的意思和用法。改得不好,他引用《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一句,来说明“你是”的特定意味。类比说理,令人信服,他的知识的确让人佩服。

  问:郭沫若改得不好,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

  既然是“咬文嚼字”,那我们也不妨对他这两段进行一番咬文嚼字,看看他的文章是否有失误?

  ⑴文章第二段开头:“这是炼字的好例。”“这”字指代不明。因为第一段实际上说了郭沫若炼字的二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⑵第二段中先说:“‘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而接下来分析《红楼梦》中的话却说:“也带‘你不是’一点讽刺的意味。”这“讽刺”怎能没有情感色彩呢?而这一点郭沫若实已注意到:“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朱先生是语言大家,也“智者千虑”,会有“一失”,说明用好语言的确很困难,那么评价鉴赏又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评价和鉴赏是一种较高级的阅读能力,根据上面我们的做法,不妨来总结一下:

  ①独立思考。正如我们自己所做的那样,不能盲从,既不迷信传统,也不迷信权威。

  ②实事求是。先哲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迷信盲从,就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敢于怀疑,更要实事求是。

  ③掌握方法。咬文嚼字。

  ④充足储备。“腹有诗书气自华”,朱先生能够对问题有真知灼见,与他深厚的储备有关。这就要求*时注意资料的积累整理。

  下面我们继续学*课文,看朱先生的“咬文嚼字”之法,学一种呢还是多种。

  2、如果第1—2段是从“句式上的选用”方面来评价鉴赏的,那么课文第3—4段呢?

  问:作者举出什么样的例子,从哪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一段——简笔与繁笔

  作者的议论,失去了原文的味道。

  问: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2、读文第5—6段。

  问:举了什么例子?作了怎样的评价?

  推敲的故事——练字。

  小团月诗——字的联想意义。

  问:这些分析对我们有何启发?

  阅读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像和联想,准确把握作品的内蕴。

  完成板书:

  咬文嚼字

  1、独立思考

  2、实事求是

  3、掌握方法:句式选用,文字详略,字词推敲,联想想像

  4、充足储备

  三、课堂训练(18分钟)

  1、“推敲”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朱先生对此也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下面,结合《题李凝幽居》全诗的意境,大家来评一评。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言后,教师可以提示:实事求是,联想想像,还是“敲”字好,它绾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按理晚上看不到宿在池边树上的鸟,万籁俱寂中,老僧(或许正是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又不露痕迹地切中了题目的“幽居”二字。“敲”字正见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而“推”的“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让“鸟宿池边树”显得无理,意蕴也浅得多。

  2、请分析王安石改为“纷纷”二字好在哪里?

  晴景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提示:实事求是,联想想像,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3、请分析《菊花台》歌词,看黑体字的句子好在哪里?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提示:实事求是,推敲句式,比拟借代;联想形象,以物喻人。

  四、课后作业

  继续进行“咬文嚼字”的课外活动,自找美妙的生命体验。

  设计自评:

  这堂课将传统的“教课文”,改为“用课文教”,体现了“课文是一个例子”的思想。课文学*的过程中读、研、总、*、拓,层次清晰。教学中突出了能力培养,即从课文中得方法,在运用中懂方法,悟方法。

  这堂课的教学与前一堂课的语基训练(字形、字义、词语)和作文素材(作者简介、材料开发)结合起来,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

  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

  三、提名阅读

  四、分析课文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确: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明确: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对本文“咬文嚼字”

  本文在语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师一一指出。(见另文)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现在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不过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二、每节课的活动项目应尽可能单一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好活动程序,活动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学*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惯性流弊。

  ●教学方法

  1.指导学*,讨论归纳,共同评析;

  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

  3.练*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一同学*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这便是它的出处。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解题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根据文意划分一下层次。

  明确:八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除了最后一段是总结性的话语外,主体内容是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四、研*课文

  1.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让学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见的同学推举代表写在准备好的胶片上用投影显示或直接写在黑板上。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最后一段)

  教师不必急于下结论,可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参考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示主题,中心论点在第三段才出现。二是本文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分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题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举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三是学生的*惯思维,中心论点不是标题,或在开篇,就一定在最后。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讨论,最好让全班同学都来参与评析。

  分析思路:第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三、四、五段以静为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2.欣赏品味,延伸提高

  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明确: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

  (2)文章在第三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明确的?

  明确:文章三、四两段可以看成一个句群,共有7句话,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开,第④句承①③句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和第⑦句运用事例从反面证明。句句写来,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可见作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

  (3)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三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明确: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点围绕并点击论题。

  (4)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观点,让学生自由评述。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参考提示:一般人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不注重对文字的推敲,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读朱光潜的文章,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有那么大讲究。因此“一字不肯放松”,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再者,就是*时很注意品味语言的人,读了朱光潜的文章,也会感到自己的功夫还很欠缺,从文章精辟的分析中可以领悟到怎么品味语言才算到家。因此,课文对于人们提高语言修养也具有很大的教益。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切地使用语言文字。

  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判,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朱先生在文章结尾的谆谆教诲,对于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对于整个文学事业,其指导意义都是很大的,遵循这个教导,一个作家可以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达到更高的水*。

  以上内容并非标准答案,只是供教师参考,用于指导学生讨论、分析、评价。

  3.组织讨论练*题一、二两题。

  提示:本课的练*题设计很有匠心。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有利于把握全文内容。第二题让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辨析,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故选作课堂讨论练*,这样,既可对全文内容作一梳理,又可培养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练*题第一题的完成,要指导学生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学会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的方法。

  明确: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②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

  ③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于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④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练*第二题旨在通过比较,把握不同问题的不同实质,只要能比较,能够得出看法,就可加以肯定,以下提示供参考。

  明确:朱光潜先生与马南邨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光潜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南邨的观点单指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就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感情,最精确地表情达意。“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品。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的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再说,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五、课堂延伸练*

  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价。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答案:

  1.b(见课文)

  2.b(a项有“套板反应”之嫌,b项文字虚写却恰到好处,使人产生联想,更增美感)

  3.a(a项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特点,更增动感,b项一般化,难以产生联想义)

  4.b(a项“嘴巴下”啰嗦,b项简洁明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讨论、比较、赏析和品味,明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对作家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懂得了作者的殷切教诲,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更要敢于创新。

  七、布置作业

  1.从自己的*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

  2.鼓励学生制作小卡片,对文中的事例、分析、观点、结论进行整理,互相交流。

  附:卡片示例:

  事例: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中的两句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分析: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结论:点铁成金。

  观点:文学的文字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赏析第七段,明确“套板反应的弊病,并通过自由发言,感悟本文

  所给予的启示,为在阅读、写作实践中的借鉴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两段文字描写:这是某年高考中两位考生对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写,你认为哪段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1.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看样子也就十岁左右,个子长得差不多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样。两个人都是苹果脸儿,樱桃嘴儿,浓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乌黑的杏核儿眼,一笑两个小酒窝,两个人都扎着两个羊角辫,辫上都扎着粉红绸结……

  2.两个小姑娘个头一般高,模样差不多,都穿着粉红色连衣裙,都扎着马尾辫儿,辫上扎着红绸蝴蝶结,跑起来就像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不细看很难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一个眼睛虽大,却显得沉静秀气,一个大眼睛乌溜溜地左顾右盼,显得更天真活泼……

  讨论明确:第二段文字较为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活灵活现,非常生动,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同时,有关眼睛的描写,同中有别,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段文字虽然也文通字顺,描写也很细致,但有点“千人一面”之嫌,这种情况朱光潜先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套板反应”。对这种现象朱光潜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咬文嚼字》。

  二、精读品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惟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上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问:既然语言跟着思想走,思想情感应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提问:“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创新,就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提问:著名画家达·芬奇初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可他画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不画了。他的老师告诉他,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达·芬奇听了之后,按老师的话去做,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大画家。著名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却告诫他,每个事物的情状的描写,最准确的只有一个词,在写作中运用了这个词,文章就最简洁。同学们,你们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讲的道理来解释一下吗?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

  参考分析:这两个故事其实说明的都是观察的重要性,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要细致、详备。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应”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观察必须细致,力争找到最恰切的词语去表达,这样,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简洁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分析,仔细品味,明白了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惟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发表意见。

  参考内容:要抓住作者的有关言论去阐发。例如:“‘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语言的完美。”应让学生明白,语言要新,关键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层去想”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特点。

  三、整体把握,获得启示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与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这些内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学了之后,也深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么我们从中获得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示,或就自己的写作实践来说说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内容讲得也是语言的赏析,我们就先从语言的品味来谈起。

  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进行,最后归纳,或自由交换意见,大胆陈述。形式视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尤其是这个题目范围过宽,可设计一些问题,或限定一些内容,或循序渐进,可视情况而定。以下从四个方面提供参考。

  1.可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来谈谈咀嚼品味语言,一定要有谨严的态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语言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可见语言文字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品味玩索语言是个很不简单的事,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要提高语言修养,就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很有必要学点语言知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才行。

  2.结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已经早有定论,且“这段文字的因缘古今传为美谈”,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称之为“推敲”。因为韩愈是大家,谁也不曾去怀疑。古今人们也都赞赏“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并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见,作者是不迷信,不盲从的,是富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和学*都是很好的启示。

  3.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非常形象地描绘“狂人”能从字缝中读出字来。品味语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从那几个事例中品出这一番大道理来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体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作者从“你这”的“这”,品出极端憎恶的惊叹情味,品出了强烈的情感,从“视之,石也”四个字上,品出“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特别是对“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启发性,作者从“推”字想到门是掩的,由掩门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提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做,自然是在告诉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语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品味语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了解到品味语言是一项很不简单的事,但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举了很多事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非常佩服朱先生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叹服朱先生渊博丰厚的知识。他那举重若轻、流畅生动的讲述,那运用材料信手拈来的说理,更是在写作上给予了我们更丰富的启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谈谈在材料的积累和使用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明确:①材料的积累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朱先生的学问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其实,学问靠积累,朱先生有这么大的学问,自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地积累所致。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没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学问的基础,即使像这篇简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当的材料的,而朱先生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这和他*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要靠大脑去记住所有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像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例子,有的可能是朱先生凭记忆写出的,有的单凭记忆就恐怕不行,像《水浒传》《红楼梦》上的例句。但可以肯定,最起码有个印象,一翻就可以找到,我们不一定都能像朱先生那样博闻强识,但可以养成做卡片、记笔记的*惯,即使是做个索引也行,这样写作起来,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②写议论文,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事例,“事实胜于雄辩”,这是谁也明白的道理。有了例子不典型,讲得道理就不到位,举了例子解说不到位,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自然也不充分。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例子举了很多,而且每个例子都很典型。讲解也非常精辟,道理也讲得令人心悦诚服。选例、讲例更是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作者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学会品味赏析,“于无疑处生疑”,只有不断地练*,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地提高。

  五、布置作业

  1.自*时讨论完成练*题三、四两题。

  2.选几篇自己的作文,“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作分析文章。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

  2. 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3.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1.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预*点拨:

  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

  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掌握.

  课时目标:熟*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吸收其中精华一.

  导入

  诵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出示*题,进行检测.学生完成.

  1. 了解有关常识: 作者朱光潜,著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2. 从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

  正 音: 锱 铢 镞 岑 牍 下乘 蕴藉 付梓

  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 蕴藉———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点拨

  1、解题:

  咬文嚼字正象作者说的“有时是一个坏*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出示*题,学生概括

  分析:

  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

  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

  分析评价

  1. 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

  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作者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注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及写作情况来谈)

  分析.借鉴

  1. 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2. 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导练

  1. 研读课文,结合个人*时学*及写作情况,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2. 进一步从文中筛选出重点语句,加以理解 并借鉴吸收思考练*与归纳从“咬文嚼字”的角度对下面例子加以简单分析,并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言对所要说明的道理加以概括

  例一(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该句由原来的客观判断句成了主观感受句,增强了感情色彩。

  (2)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因更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说明的道理一: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

  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感情务求凝炼,文字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例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说明的道理二:不同的文字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

  例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和“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的比较。

  说明的道理三: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效果。

  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意。

  2.完成课后练*一,二题。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

  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

  ⑴立足课本

  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

  培养能力

  ⑷举一反三

  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

  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文感知

  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

  2、拓展延伸

  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可以填什么字?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

  3、迁移训练

  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试着根据自己写作的体会举一两个例子证明这个论断。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学*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惯性流弊。

  ●教学方法

  1.指导学*,讨论归纳,共同评析;

  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

  3.练*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一同学*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这便是它的出处。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解题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根据文意划分一下层次。

  明确:八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除了最后一段是总结性的话语外,主体内容是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四、研*课文

  1.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让学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见的同学推举代表写在准备好的胶片上用投影显示或直接写在黑板上。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最后一段)

  教师不必急于下结论,可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参考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示主题,中心论点在第三段才出现。二是本文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分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题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举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三是学生的*惯思维,中心论点不是标题,或在开篇,就一定在最后。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讨论,最好让全班同学都来参与评析。

  分析思路:第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三、四、五段以静为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2.欣赏品味,延伸提高

  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明确: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

  (2)文章在第三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明确的?

  明确:文章三、四两段可以看成一个句群,共有7句话,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开,第④句承①③句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和第⑦句运用事例从反面证明。句句写来,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可见作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

  (3)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三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明确: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点围绕并点击论题。

  (4)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观点,让学生自由评述。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参考提示:一般人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不注重对文字的推敲,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读朱光潜的文章,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有那么大讲究。因此“一字不肯放松”,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再者,就是*时很注意品味语言的人,读了朱光潜的文章,也会感到自己的.功夫还很欠缺,从文章精辟的分析中可以领悟到怎么品味语言才算到家。因此,课文对于人们提高语言修养也具有很大的教益。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切地使用语言文字。

  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判,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朱先生在文章结尾的谆谆教诲,对于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对于整个文学事业,其指导意义都是很大的,遵循这个教导,一个作家可以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达到更高的水*。

  以上内容并非标准答案,只是供教师参考,用于指导学生讨论、分析、评价。

  3.组织讨论练*题一、二两题。

  提示:本课的练*题设计很有匠心。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有利于把握全文内容。第二题让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辨析,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故选作课堂讨论练*,这样,既可对全文内容作一梳理,又可培养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练*题第一题的完成,要指导学生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学会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的方法。

  明确: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②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

  ③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于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④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练*第二题旨在通过比较,把握不同问题的不同实质,只要能比较,能够得出看法,就可加以肯定,以下提示供参考。

  明确:朱光潜先生与马南邨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光潜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南邨的观点单指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就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感情,最精确地表情达意。“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品。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的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再说,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五、课堂延伸练*

  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价。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答案:

  1.b(见课文)

  2.b(a项有“套板反应”之嫌,b项文字虚写却恰到好处,使人产生联想,更增美感)

  3.a(a项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特点,更增动感,b项一般化,难以产生联想义)

  4.b(a项“嘴巴下”啰嗦,b项简洁明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讨论、比较、赏析和品味,明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对作家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懂得了作者的殷切教诲,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更要敢于创新。

  七、布置作业

  1.从自己的*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

  2.鼓励学生制作小卡片,对文中的事例、分析、观点、结论进行整理,互相交流。

  附:卡片示例:

  事例: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中的两句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分析: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结论:点铁成金。

  观点:文学的文字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赏析第七段,明确“套板反应的弊病,并通过自由发言,感悟本文

  所给予的启示,为在阅读、写作实践中的借鉴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两段文字描写:这是某年高考中两位考生对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写,你认为哪段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1.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看样子也就十岁左右,个子长得差不多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样。两个人都是苹果脸儿,樱桃嘴儿,浓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乌黑的杏核儿眼,一笑两个小酒窝,两个人都扎着两个羊角辫,辫上都扎着粉红绸结……

  2.两个小姑娘个头一般高,模样差不多,都穿着粉红色连衣裙,都扎着马尾辫儿,辫上扎着红绸蝴蝶结,跑起来就像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不细看很难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一个眼睛虽大,却显得沉静秀气,一个大眼睛乌溜溜地左顾右盼,显得更天真活泼……

  讨论明确:第二段文字较为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活灵活现,非常生动,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同时,有关眼睛的描写,同中有别,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段文字虽然也文通字顺,描写也很细致,但有点“千人一面”之嫌,这种情况朱光潜先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套板反应”。对这种现象朱光潜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咬文嚼字》。

  二、精读品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惟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上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问:既然语言跟着思想走,思想情感应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提问:“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创新,就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提问:著名画家达·芬奇初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可他画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不画了。他的老师告诉他,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达·芬奇听了之后,按老师的话去做,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大画家。著名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却告诫他,每个事物的情状的描写,最准确的只有一个词,在写作中运用了这个词,文章就最简洁。同学们,你们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讲的道理来解释一下吗?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

  参考分析:这两个故事其实说明的都是观察的重要性,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要细致、详备。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应”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观察必须细致,力争找到最恰切的词语去表达,这样,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简洁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分析,仔细品味,明白了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惟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发表意见。

  参考内容:要抓住作者的有关言论去阐发。例如:“‘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语言的完美。”应让学生明白,语言要新,关键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层去想”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特点。

  三、整体把握,获得启示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与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这些内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学了之后,也深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么我们从中获得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示,或就自己的写作实践来说说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内容讲得也是语言的赏析,我们就先从语言的品味来谈起。

  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进行,最后归纳,或自由交换意见,大胆陈述。形式视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尤其是这个题目范围过宽,可设计一些问题,或限定一些内容,或循序渐进,可视情况而定。以下从四个方面提供参考。

  1.可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来谈谈咀嚼品味语言,一定要有谨严的态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语言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可见语言文字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品味玩索语言是个很不简单的事,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要提高语言修养,就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很有必要学点语言知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才行。

  2.结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已经早有定论,且“这段文字的因缘古今传为美谈”,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称之为“推敲”。因为韩愈是大家,谁也不曾去怀疑。古今人们也都赞赏“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并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见,作者是不迷信,不盲从的,是富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和学*都是很好的启示。

  3.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非常形象地描绘“狂人”能从字缝中读出字来。品味语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从那几个事例中品出这一番大道理来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体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作者从“你这”的“这”,品出极端憎恶的惊叹情味,品出了强烈的情感,从“视之,石也”四个字上,品出“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特别是对“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启发性,作者从“推”字想到门是掩的,由掩门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提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做,自然是在告诉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语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品味语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了解到品味语言是一项很不简单的事,但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举了很多事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非常佩服朱先生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叹服朱先生渊博丰厚的知识。他那举重若轻、流畅生动的讲述,那运用材料信手拈来的说理,更是在写作上给予了我们更丰富的启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谈谈在材料的积累和使用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明确:①材料的积累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朱先生的学问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其实,学问靠积累,朱先生有这么大的学问,自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地积累所致。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没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学问的基础,即使像这篇简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当的材料的,而朱先生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这和他*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要靠大脑去记住所有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像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例子,有的可能是朱先生凭记忆写出的,有的单凭记忆就恐怕不行,像《水浒传》《红楼梦》上的例句。但可以肯定,最起码有个印象,一翻就可以找到,我们不一定都能像朱先生那样博闻强识,但可以养成做卡片、记笔记的*惯,即使是做个索引也行,这样写作起来,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②写议论文,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事例,“事实胜于雄辩”,这是谁也明白的道理。有了例子不典型,讲得道理就不到位,举了例子解说不到位,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自然也不充分。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例子举了很多,而且每个例子都很典型。讲解也非常精辟,道理也讲得令人心悦诚服。选例、讲例更是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作者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学会品味赏析,“于无疑处生疑”,只有不断地练*,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地提高。

  五、布置作业

  1.自*时讨论完成练*题三、四两题。

  2.选几篇自己的作文,“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作分析文章。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3

  教学重点

  学*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掌握评价鉴赏的要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古今名人学士阅读和写作时往往字字推敲,反复研究。唐朝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苦吟诗人贾岛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句子,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悦;诗圣杜甫也留下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以表明他执着地追求这种语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其实,语言文字,不只是单纯语言的问题,“……正是语言使人成为人,人是在语言中生成的。……决不能把语言仅仅看成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语言的历史也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历史。”“语言与人(人类)的生命、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学*语言,同样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这说明语言文字与人的生命体验、生活体验、认识境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提出了与之相似的观点,板书: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是一个贬义词。朱先生却独发新见,反其义而用之,提倡“咬文嚼(jiáo,上下牙磨碎食物;)字”。

  今天我们主要从评价鉴赏的角度来学*这篇文章,掌握评价鉴赏的要领,学*朱光潜先生的鉴赏方法。下面打开课本。

  二、课文研*(22分钟)

  1、研读文章的1—2段。

  问: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作了怎样的分析。

  明确:郭沫若改的二句台词。作者的议论,一个改得好,一个改得不好。

  问:在说明修改效果时,作者还联想了哪些作品?

  明确:改得好,他引用《水浒传》杨雄醉骂潘巧云一段来印证,说明“你这”句式的意思和用法。改得不好,他引用《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一句,来说明“你是”的特定意味。类比说理,令人信服,他的知识的确让人佩服。

  问:郭沫若改得不好,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

  既然是“咬文嚼字”,那我们也不妨对他这两段进行一番咬文嚼字,看看他的文章是否有失误?

  ⑴文章第二段开头:“这是炼字的好例。”“这”字指代不明。因为第一段实际上说了郭沫若炼字的二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⑵第二段中先说:“‘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而接下来分析《红楼梦》中的话却说:“也带‘你不是’一点讽刺的意味。”这“讽刺”怎能没有情感色彩呢?而这一点郭沫若实已注意到:“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朱先生是语言大家,也“智者千虑”,会有“一失”,说明用好语言的确很困难,那么评价鉴赏又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评价和鉴赏是一种较高级的阅读能力,根据上面我们的做法,不妨来总结一下:

  ①独立思考。正如我们自己所做的那样,不能盲从,既不迷信传统,也不迷信权威。

  ②实事求是。先哲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迷信盲从,就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敢于怀疑,更要实事求是。

  ③掌握方法。咬文嚼字。

  ④充足储备。“腹有诗书气自华”,朱先生能够对问题有真知灼见,与他深厚的储备有关。这就要求*时注意资料的积累整理。

  下面我们继续学*课文,看朱先生的“咬文嚼字”之法,学一种呢还是多种。

  2、如果第1—2段是从“句式上的选用”方面来评价鉴赏的,那么课文第3—4段呢?

  问:作者举出什么样的例子,从哪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一段——简笔与繁笔

  作者的议论,失去了原文的味道。

  问: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2、读文第5—6段。

  问:举了什么例子?作了怎样的评价?

  推敲的故事——练字。

  小团月诗——字的联想意义。

  问:这些分析对我们有何启发?

  阅读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像和联想,准确把握作品的内蕴。

  完成板书:

  咬文嚼字

  1、独立思考

  2、实事求是

  3、掌握方法:句式选用,文字详略,字词推敲,联想想像

  4、充足储备

  三、课堂训练(18分钟)

  1、“推敲”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朱先生对此也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下面,结合《题李凝幽居》全诗的意境,大家来评一评。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言后,教师可以提示:实事求是,联想想像,还是“敲”字好,它绾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按理晚上看不到宿在池边树上的鸟,万籁俱寂中,老僧(或许正是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又不露痕迹地切中了题目的“幽居”二字。“敲”字正见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而“推”的“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让“鸟宿池边树”显得无理,意蕴也浅得多。

  2、请分析王安石改为“纷纷”二字好在哪里?

  晴景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提示:实事求是,联想想像,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3、请分析《菊花台》歌词,看黑体字的句子好在哪里?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提示:实事求是,推敲句式,比拟借代;联想形象,以物喻人。

  四、课后作业

  继续进行“咬文嚼字”的课外活动,自找美妙的生命体验。

  设计自评:

  这堂课将传统的“教课文”,改为“用课文教”,体现了“课文是一个例子”的思想。课文学*的过程中读、研、总、*、拓,层次清晰。教学中突出了能力培养,即从课文中得方法,在运用中懂方法,悟方法。

  这堂课的教学与前一堂课的语基训练(字形、字义、词语)和作文素材(作者简介、材料开发)结合起来,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学*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惯性流弊。

  ●教学方法

  1.指导学*,讨论归纳,共同评析;

  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

  3.练*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一同学*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这便是它的出处。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解题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根据文意划分一下层次。

  明确:八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除了最后一段是总结性的话语外,主体内容是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四、研*课文

  1.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让学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见的同学推举代表写在准备好的胶片上用投影显示或直接写在黑板上。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最后一段)

  教师不必急于下结论,可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参考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示主题,中心论点在第三段才出现。二是本文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分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题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举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三是学生的*惯思维,中心论点不是标题,或在开篇,就一定在最后。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讨论,最好让全班同学都来参与评析。

  分析思路:第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三、四、五段以静为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2.欣赏品味,延伸提高

  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明确: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

  (2)文章在第三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明确的?

  明确:文章三、四两段可以看成一个句群,共有7句话,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开,第④句承①③句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和第⑦句运用事例从反面证明。句句写来,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可见作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

  (3)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三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明确: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点围绕并点击论题。

  (4)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观点,让学生自由评述。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参考提示:一般人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不注重对文字的推敲,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读朱光潜的文章,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有那么大讲究。因此“一字不肯放松”,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再者,就是*时很注意品味语言的人,读了朱光潜的文章,也会感到自己的功夫还很欠缺,从文章精辟的分析中可以领悟到怎么品味语言才算到家。因此,课文对于人们提高语言修养也具有很大的教益。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切地使用语言文字。

  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判,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朱先生在文章结尾的谆谆教诲,对于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对于整个文学事业,其指导意义都是很大的,遵循这个教导,一个作家可以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达到更高的水*。

  以上内容并非标准答案,只是供教师参考,用于指导学生讨论、分析、评价。

  3.组织讨论练*题一、二两题。

  提示:本课的练*题设计很有匠心。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有利于把握全文内容。第二题让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辨析,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故选作课堂讨论练*,这样,既可对全文内容作一梳理,又可培养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练*题第一题的完成,要指导学生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学会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的方法。

  明确: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②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

  ③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于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④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练*第二题旨在通过比较,把握不同问题的不同实质,只要能比较,能够得出看法,就可加以肯定,以下提示供参考。

  明确:朱光潜先生与马南邨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光潜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南邨的观点单指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就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感情,最精确地表情达意。“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品。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的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再说,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五、课堂延伸练*

  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价。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答案:

  1.b(见课文)

  2.b(a项有“套板反应”之嫌,b项文字虚写却恰到好处,使人产生联想,更增美感)

  3.a(a项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特点,更增动感,b项一般化,难以产生联想义)

  4.b(a项“嘴巴下”啰嗦,b项简洁明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讨论、比较、赏析和品味,明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对作家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懂得了作者的殷切教诲,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更要敢于创新。

  七、布置作业

  1.从自己的*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

  2.鼓励学生制作小卡片,对文中的事例、分析、观点、结论进行整理,互相交流。

  附:卡片示例:

  事例: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中的两句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分析: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结论:点铁成金。

  观点:文学的文字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赏析第七段,明确“套板反应的弊病,并通过自由发言,感悟本文

  所给予的启示,为在阅读、写作实践中的借鉴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两段文字描写:这是某年高考中两位考生对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写,你认为哪段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1.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看样子也就十岁左右,个子长得差不多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样。两个人都是苹果脸儿,樱桃嘴儿,浓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乌黑的杏核儿眼,一笑两个小酒窝,两个人都扎着两个羊角辫,辫上都扎着粉红绸结……

  2.两个小姑娘个头一般高,模样差不多,都穿着粉红色连衣裙,都扎着马尾辫儿,辫上扎着红绸蝴蝶结,跑起来就像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不细看很难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一个眼睛虽大,却显得沉静秀气,一个大眼睛乌溜溜地左顾右盼,显得更天真活泼……

  讨论明确:第二段文字较为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活灵活现,非常生动,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同时,有关眼睛的描写,同中有别,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段文字虽然也文通字顺,描写也很细致,但有点“千人一面”之嫌,这种情况朱光潜先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套板反应”。对这种现象朱光潜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咬文嚼字》。

  二、精读品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惟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上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问:既然语言跟着思想走,思想情感应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提问:“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创新,就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提问:著名画家达·芬奇初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可他画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不画了。他的老师告诉他,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达·芬奇听了之后,按老师的话去做,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大画家。著名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却告诫他,每个事物的情状的描写,最准确的只有一个词,在写作中运用了这个词,文章就最简洁。同学们,你们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讲的道理来解释一下吗?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

  参考分析:这两个故事其实说明的都是观察的重要性,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要细致、详备。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应”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观察必须细致,力争找到最恰切的词语去表达,这样,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简洁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分析,仔细品味,明白了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惟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发表意见。

  参考内容:要抓住作者的有关言论去阐发。例如:“‘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语言的完美。”应让学生明白,语言要新,关键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层去想”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特点。

  三、整体把握,获得启示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与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这些内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学了之后,也深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么我们从中获得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示,或就自己的写作实践来说说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内容讲得也是语言的赏析,我们就先从语言的品味来谈起。

  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进行,最后归纳,或自由交换意见,大胆陈述。形式视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尤其是这个题目范围过宽,可设计一些问题,或限定一些内容,或循序渐进,可视情况而定。以下从四个方面提供参考。

  1.可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来谈谈咀嚼品味语言,一定要有谨严的态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语言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可见语言文字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品味玩索语言是个很不简单的事,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要提高语言修养,就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很有必要学点语言知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才行。

  2.结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已经早有定论,且“这段文字的因缘古今传为美谈”,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称之为“推敲”。因为韩愈是大家,谁也不曾去怀疑。古今人们也都赞赏“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并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见,作者是不迷信,不盲从的,是富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和学*都是很好的启示。

  3.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非常形象地描绘“狂人”能从字缝中读出字来。品味语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从那几个事例中品出这一番大道理来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体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作者从“你这”的“这”,品出极端憎恶的惊叹情味,品出了强烈的情感,从“视之,石也”四个字上,品出“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特别是对“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启发性,作者从“推”字想到门是掩的,由掩门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提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做,自然是在告诉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语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品味语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了解到品味语言是一项很不简单的事,但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举了很多事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非常佩服朱先生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叹服朱先生渊博丰厚的知识。他那举重若轻、流畅生动的讲述,那运用材料信手拈来的说理,更是在写作上给予了我们更丰富的启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谈谈在材料的积累和使用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明确:①材料的积累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朱先生的学问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其实,学问靠积累,朱先生有这么大的学问,自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地积累所致。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没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学问的基础,即使像这篇简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当的材料的,而朱先生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这和他*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要靠大脑去记住所有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像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例子,有的可能是朱先生凭记忆写出的,有的单凭记忆就恐怕不行,像《水浒传》《红楼梦》上的例句。但可以肯定,最起码有个印象,一翻就可以找到,我们不一定都能像朱先生那样博闻强识,但可以养成做卡片、记笔记的*惯,即使是做个索引也行,这样写作起来,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②写议论文,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事例,“事实胜于雄辩”,这是谁也明白的道理。有了例子不典型,讲得道理就不到位,举了例子解说不到位,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自然也不充分。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例子举了很多,而且每个例子都很典型。讲解也非常精辟,道理也讲得令人心悦诚服。选例、讲例更是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作者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学会品味赏析,“于无疑处生疑”,只有不断地练*,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地提高。

  五、布置作业

  1.自*时讨论完成练*题三、四两题。

  2.选几篇自己的作文,“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作分析文章。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5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铸造。本课作者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上的点拨,又有示例上的阐述说明,同时不乏趣味性。

  2、教学对象分析

  学*语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表达交流运用诸方面。据*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面不是很广,写作上基本表达还行,流畅度上没有太大问题。至于语言的推敲锤炼、表达技巧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增强“咬文嚼字”的意识,需要培养一种谨严的精神。不管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应对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咬文嚼字”的本意、引申常用义,及其作者的解释。

  2、了解字词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炼字也是锤炼思想感情。

  3、提高速读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对文章分析评价,借鉴其由表及里的艺术手法。培养正确运用语言的*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对应融合。

  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认识评价作者的看法和分析。

  2、难点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情感。

  据文章观点及内容获得阅读和写作上的启示。

  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

  列举古代一些炼字的例子引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文

  中材料得出观点,重视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一步步引导。

  为全面理解文意,设计对比阅读本文和《不求甚解》,重在从不同

  角度看问题。

  2、学法指导

  重视课前预*,理解文章基本观点。课堂上学生集体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重难点方面作适当点拨。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角度和追求。

  五、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课文朗诵音频、录音放音机、、《不求甚解》全文

  2、教学过程(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温故入新

  1、作者朱光潜概况

  2、重点字词读音释义

  3、文章的整体思路及论证方法

  4、引入新课(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二)继续探讨课文,解决重难点

  1、朱光潜对“推敲”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题李凝幽居》的意境,谈谈你的理解。

  (讨论后师总结)作者的分析评论就是独立思考,言之有据。他认为“敲”比“推”好,同学们也应有自己的看法。适合当时意境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学*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恰当的。

  2、理解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1)从文段中归纳两种意义的区别

  (2)体会苏轼“天上小团月”的妙处

  (学生品味讨论,师总结)用“小龙团”只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或绝非凡品,而用“小团月”却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特殊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味,即“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两者是不同的。同学们应认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

  (3)小练*:下列表述是否跟作者意思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蓝田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A、C两项不符合,曲解了东坡之意)

  3、探讨第七段,完成思考题。

  (1)文学创作上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学生品味教材上“套板反应”的示例,看它们有怎样的共性。教师步步引导,再举一些示例,以加深理解,并启发学生反省自己在写作中有没有同类现象,或者自己所看的报刊杂志类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套板反应”本是文艺心理学上的术语,文中是指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常常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人们也就安于这些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比如提到女子美貌便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提到才高学深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新奇的意味,从而束缚了语言的创新,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而创作的动机就是要创新,要追求新的内容,新的表达,它们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形象地说是“仇敌”。

  (注意: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写作要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东西,它强调的是不能安于套语滥调。比如一些典故成语等,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适当地运用亦能为文增色,而不是不能用。)

  (2)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

  (三)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并扩展。

  1、主要观点: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斟酌文字,就是斟酌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作者朱光潜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样的态度?

  (主要是总结全文,仍要先强调“咬文嚼字”的成语意义及本文意义。)

  本文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中应咬文嚼字。作者希望人们要克服“套板反应”,运用文字时切实体会思想感情,运用准确的文字,不能用俗滥的语言表达俗滥的思想情感,并且要有谨严的精神,文中通过许多例子说明这些道理,反映出咬文嚼字的必要性。作者要求我们在创作和欣赏中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学生活动:学*本文,你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态度?

  (开放性讨论,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四)对比阅读理解: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并列出理由。该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结合课后*题的阅读资料,先由学生说,师最后总结)

  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缘于讲的是不同的问题。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是在文字上推敲,他说的是精读,精读就得咬文嚼字,就得咀嚼文字的意味。而马南邨说的是博览群书应注意的一点,不要太精细和固执,是泛读。这种方法的读书,力求广博,只求“观其大略”,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他们说的是两回事,都不失为有益的教诲,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指导我们的实践。

  (五)课堂延伸与课后作业

  1、关注语文,咬文嚼字:

  (1)比较不同表达的不同效果

  这两句话要说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一般的陈述句,B句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体会字的选用

  句中“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恼的思想感情。

  2、课外作业

  (1)对《咬文嚼字》的内容进行“咬文嚼字”

  (注重个性化分析,要求言之有理)

  (2)推敲括号中文字的运用

  A。(忍)看朋辈成新鬼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云破月来花(弄)影

  D。羌笛何须(怨)杨柳

  板书设计:

  不同句式

  ↗↘

  文字关系着思想情感文字增减动文字即动情感

  ↗↘↗

  不同字眼

  善用→意蕴丰富

  ↘↗

  文字的两种意义:直指意义、联想意义

  ↘

  滥用→套板反应

  设计体会:

  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表达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否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对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构想设计,本案采取的是启发、探讨式教学,重在学生参与,主动地协作解决问题,并要联系自己的阅读写作实践。

  本设计第一课时重在整体感受文章内容,重点理解分析前三个事例。分析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他们个性化理解的角度感悟用字的斟酌之必要,尤其是贾岛“推敲”的事例。第二课时重在误用字的联想意义而产生的用字上的“套板反应”,在教学中应循循善诱,设法引导学生的专心投入,去联系自己的阅读写作实践,真正意识到写作应创新的必要性,从而推陈出新,不断自励,逐步趋于用字艺术的完美。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觉得教师就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课后进行反思,“业精于勤荒于嬉”,只要努力付出,一定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水*,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本设计重视学生的参与,体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认为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诱导学生方面应尝试多种方法,灵活一些。

  课堂教学就应有充分的师生互动,其实有很多东西学生是完全能解决的,只需要教师稍微一点,即点化式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话说得很好,我们做教师的就得充分意识到这点,及时恰当地给予指点,把教学这条路走好,把学生带到光明而有价值的地方。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6

  【教学设计思想】《咬文嚼字》是一篇结构谨严、内涵丰富的文化随笔。朱光潜先生旁征博引,讲述了写文章时应该炼字的道理。读者从中既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能随着作者的理性思考,感受文章蕴含的“理趣”。秉承先生的求真精神,锻炼自己的质疑能力。本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创作方面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学*本课,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在事例前后均有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这些语句,综合提炼作者的观点。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目的。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知识和经验,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自觉运用本文的观点进行鉴赏、修改、创作练*。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咬文嚼字》中的一些语句可能失之偏颇,引导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跳出来,对某些字句做出评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文化随笔,对文中丰富的诗句、成语、文化现象感到陌生,在阅读上产生排斥感,进而也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针对此种状况,教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概括总结课文观点。

  能力目标:从作者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品味炼字的妙处。 体会作者提出的“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主张,并将其运用于修改和创作练*中。

  德育目标:培养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从课文中发现疑点,培育质疑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总结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品评诗句,体会作者观点。 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完成修改和创作练*。

  【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二、创设情境具体分析炼字炼意

  1.话剧《屈原》中有一段宋玉要离开屈原,婵娟斥责宋玉的戏。屈原的侍女婵娟怒斥宋玉时有这么一句台词:“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导,你是(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哪种说法,为什么?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2. 李广夜猎时,见到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射箭,结果射中石头,箭深深地**石头里面。李广天亮时再次射箭,但再也射不进去了。下面描述李广射虎的三段话,表达效果有何不同?A.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B.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C.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从中我们获得怎样的启示?

  3. 你更喜欢诗中第三句的哪一个版本,为什么?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这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以上是三个咬文嚼字的实例。你对“咬文嚼字”有什么认识?

  三、提炼观点

  1.作者对“咬文嚼字”有何种理解,其实质是什么?

  2. 再一次选美大赛上,两位选手即将登场。下面是主持人对她们的介绍,你更期待见到哪一位?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 B.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阅读第六、七两段讲了什么问题?两个例子从什么角度阐明道理。

  3.默读第八段,思考咬文嚼字的态度、方法、目标是什么?

  四、运用

  1.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A.红杏枝头春意浓 B.红杏枝头春意闹

  2. 欣赏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为第四句填一个字。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乞巧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乞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乞”等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4、将古诗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在荡漾激情的字里行间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导,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关于神话、民间传说的故事图片,学生猜故事。

  2、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了解不少民间故事呀!民间故事往往能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愿,今天咱们要学*的29课《古诗两首》就和民间故事有关,我们先学第一首《乞巧》。

  3、师板书课题,正音。(两个字都是三声,在读时,第一个字要变成二声。)师教读,生跟读两遍。

  4、师:这个“乞”字和那个字长得像?(生汇报,师板书“气、吃”)比较不同之处,引导生书写“乞”字。

  5、简介诗人。师:这首诗是谁写的?你对诗人林杰有哪些了解?(生汇报资料,师出示课件补充。)

  二、初步诵读,感知诗境美。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大诗人林杰的文采。

  1、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多读几遍,直到把诗句读通顺为止。

  2、指名读,师评价。

  3、借助形声字识记规律,区别辨认“霄、宵”

  师: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你们发现了吗?(出示课件“宵、霄”)它们除了读音相同外,还有什么相同之处?(字的下半部分都是“肖”)“宵”是夜晚的意思。诗中“今宵”是什么意思?是哪一天的夜晚?七夕节是哪一天?你是怎么知道的?“霄”是天空的意思,“碧霄”是什么意思?(深蓝色的天空)

  4、指导书写“霄”:这个字是我们要求会写的生字,书写时注意写得上宽下窄。(出示课件)生练写。

  5、师生合作读诗句。第一遍:学生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第二遍: 老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

  6、齐读。让我们一起有节奏的读读这首诗。

  7、学生自己有节奏的读一读。

  三、互助品读,感受诗情美。

  1、阅读资料袋,了解七夕节的风俗。

  师过渡: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诗的味道。让我们先来看看课后资料袋,自由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评价。

  3、学生默读这首诗,借助资料袋,边读边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学*第一、二行诗】

  1、指名读第一、二句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说)

  2、你们知道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故事吗?(指名生讲故事)

  3、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师引读:是啊,虽然历经磨难,但每年的七夕节,牛郎都会带着一双儿女来见织女,那是多么激动的时刻呀! 生接读(诗一、二句) 是啊,虽然历经磨难,但每年的七夕节,一家人都会在鹊桥上团聚,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呀!生再读。

  5、谁能试着背一背这两行诗。(指名背、男女生背)

  6、拓展延伸,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师生齐读)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学*第三、四行诗】

  1、师接背三、四行诗句。听了老师的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汇报感受)

  预设一:热闹的画面。

  ①师追问:从哪个词感受到热闹?(家家、尽、几万条)

  ②师:是呀,家家户户的姑娘们对着月亮穿针,穿完了几万条红线,几万条还可以怎么说?(数不尽、成千上万??)

  ③指名读,读出感受。

  预设二:学生说出了三、四行的诗意。

  ①师述:是呀,大树下姑娘们在对着月亮穿针,庭院里姑娘们在对着月亮穿针,姑娘们还在哪?(生补充)王家的姑娘在对着月亮穿针,李家的姑娘在对着月亮穿针,还有谁家的姑娘?(生补充)家家户户的姑娘们对着月亮穿针,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呀?(热闹、高兴、喜庆、团聚??)

  ②同上

  2、师问:为什么家家户户的姑娘们在七夕节的晚上,都对着月亮穿针?(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她们都想乞求心灵手巧,乞求自己有个幸福的生活。师指读题目“乞巧”,相机进行理解。

  4、师述:据说织女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的锦缎,织的花朵,白如雪,红如火,引来蜜蜂和蝴蝶;织的小鸟活灵活现,孩子们看见就想去捉它。在古代女子们针线活做得好,那可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

  5、引读:所以姑娘们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都在七夕节的晚上比着赛着穿红线,这正是——(女生读三、四句诗);她们都期盼着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于是——(男生读三、四句诗)

  6、试着背背第三、四行诗

  7、拓展延伸,感知乞巧节盛况

  师: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道:(课件)

  民间《乞巧歌》中也这样唱到(课件)

  8、随着时间的推移,乞巧节不仅仅寄托着女子们乞求心灵手巧的心愿,还寄托着更多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仰望浩瀚的银河和皎洁的明月,许下美好的心愿吧。(生自由说)

  9、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心愿再来读读这首诗。(配乐齐读)

  10、试着背诵全诗。(指名背、同桌背、男女生比赛背)

  11、师小结:乞巧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乞巧》就是一首和*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几首这样的诗。(出示课件:《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师生齐读。

  板书设计:

  29、乞巧

  渡

  幸福!

  穿

  教学反思:

  《乞巧》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组《古诗两首》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并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教学时,我注重抓住古诗文的韵味和情味,引导学生走进与乞巧相关的一个家喻户晓神话传说“牵牛织女渡河桥”,体会它千古传颂的魅力,然后一步一步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七夕乞巧节的盛况,品味对幸福的向往之情。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使品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得到碰撞。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倡导个性化教学,诗画互为补充,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品茗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乞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区别同音字、形*字”的方法。

  2、理解《乞巧》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渗透“利用注释,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袋”等读懂诗句的重要方法。

  3、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涵的丰富民间文化的魅力。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本诗,理解诗意,体悟诗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了解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乞巧》这首诗,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依次播放,你们能猜出来是那些神话吗?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谁能用简洁的话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

  是呀,一对恩爱的有情人就这样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了,不过最后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痴情感动了王母娘娘,才允许她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天见上一面。

  一、开课解题

  1、刚才咱们交流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着动人的传说,走进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

  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诗题。

  2、乞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特别传神,请仔细观察,你想到了什么?

  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乞的意思——向人讨,乞求,有些汉字我们可以观其形知其意,这是理解字意的一个好方法。

  3、那谁来说说诗题乞巧是什么意思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你真会学*,利用注释,是我们学*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好方法。是的,乞巧节就是七夕,也称为女儿节、少女节。

  二 、 读诗

  1、那么,在七夕这天,天上人间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把书放到112面,大声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查,师相机评价。诗要读的字正腔圆,他还和音乐一样也是有节奏的,再来练练,读出诗的节奏来。

  3、好,谁来读一读,读出节奏,同学们仔细听,他是在哪里停顿的?

  4、生读,交流是在哪停顿的。大家听得真仔细,按照节奏来读,就能读出诗的韵味了。谁再来读?

  5、现在我们师生合作读,(变色)老师来读诗题和红色的字,你们读后面蓝色的字。

  再交换方式读。

  6、现在,老师读课题,你们读全诗。

  三 、 理解第一句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看大屏幕,在这句诗中,有两个容易混淆的字,你发现是那两个吗?

  2、是的,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似,的确很容易混淆,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区分它们吗?

  很好,你发现了形声字的规律,肖表示它们的读音,知道宝盖头和雨字头代表什么意思吗?

  宝盖头很像是屋顶,代表房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要回到家里睡觉,这个宵就是夜晚的意思;诗中的今宵就是——;雨字头一般和天空有关,霄就是指天空。

  3、两个宵霄的意思弄明白了,现在可以给下面的词找朋友吗?交流。

  4、七夕这天夜晚,人们仰望天空,那怎样的天空被称为碧霄呢?碧霄让我们想到了哪些词语?(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5、听了大家的描述,原来在第一行的七个字中藏着这样的一片碧海青天,藏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联播)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藏着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 、 第二句诗句

  1、人们在七夕的夜晚,情不自禁地凝望着这样的夜空,他们到底在搜寻什么呢,希望看见什么呢?

  2、在这一句中,有个生字要大家注意,渡,怎样理解?渡河,所以渡要有三点水,而没有三点水的度一般指时间上的过去,比如度假、欢度佳节,度过一段时光。

  3、那你知道牛郎织女渡的是哪一条河吗?天河,是的,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早已化为两颗最亮的星星闪烁在天河的两边。杜甫的《牵牛织女》这样写道: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我们看看他们在天河的哪边?

  4、他们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只有在七夕这天晚上,他们才能在天上相会,(师板书天上相会),可是银河是那样的波涛汹涌,他们如何相会呀?原来是成千上万的喜鹊为他们搭桥牵线呢,这就是鹊桥。于是诗人写到——牵牛织女渡河桥。

  5、是呀,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牛郎织女一家终于团聚了,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样?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

  我看到你的脸上充满笑意,你为何这么读?为他们一家感到高兴。是呀,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我们怎忍心打扰?你会——此时此刻,我们多么希望时光老人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你会——

  五 、 三四两句

  1、那一夜的天空充满神话色彩,牛郎织女在尽情地向对方诉说着相思之苦,而人间的女子又在做什么呢?学生自由读三四句。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人间乞巧。

  2、他们向谁乞巧呢?

  3、织女,是天上纺织的能手,传说天上美丽灿烂的云霞都是她织成的呢。织女是那样的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多么渴望像织女那样拥有一双巧手啊,因为有了一双巧手就可以——生交流。

  4、少女们是用什么方式向织女乞巧的呢?资料袋。生读。

  5、这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乞巧节的方式,我们一起来欣赏。

  用红线穿九孔针是最普遍的方式。在那一天,上至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下至*民百姓的农家小院,不管哪一家的少女,家家都在——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甚至连皇宫也不例外,据说,每年的七夕节,唐玄宗就命人在宫中搭建百尺高的乞巧楼,让宫中女子登楼乞巧,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读这是怎样的盛况啊,让咱们一起加入到乞巧的人群中去,眼望着浩瀚的银河和皎洁的弯月,你想乞得什么?交流。

  6、这正如古代民间的《乞巧歌》所唱的那样读——

  7、这么多美好的愿望要实现,穿一根红丝线够吗?三根五根够吗?一百根一千根够吗?所以才要(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几万条的红丝都要被少女们穿尽了,可见她们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啊,谁来试着读读这一句?(指名读书)我觉得你表达的还不够强烈。这么多红线都要被少女们穿完了呀,“几万条”要读得慢一些,谁再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六、回归全诗,再读,再写

  1、和着这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时光隧道回到千年以前的唐朝。一年一度的七夕终于到了,夜色好美呀,诗人和人们一起仰望这浩瀚无际的青天,禁不住吟出——七夕今宵是碧霄;今天的日子有什么特别吗。哦,原来是分隔了整整一年的牛郎织女相聚的日子,善良的喜鹊也来为他们塔桥成全他们的相会了,这正是——牵牛织女渡河桥;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织女的一双巧手更是令少女们羡慕不已,于是所有的少女都在这一天对月乞求,这便是——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可织女离他们太远了,听不见她们的说话,少女们只能把这么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穿针引线之中,于是才要——穿尽红丝几万条 。 回归整体,齐读古诗。

  2、从古到今,还有很多关于七夕的诗歌,我们来读读?

  出示诗人关于七夕的诗句。

  3、绚丽的夜空,动人的故事,浪漫的企盼,区区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怎样的夜,一个怎样的天上人间!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再次读诗。

  七、作业

  把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节的风俗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乞巧教学设计3

  1、认识“乞、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教学重点、难点】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了解古诗中的传统文化,理解“乞巧”的意思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个传统的节日大国,有很多传统*俗,比如,农历的正月十五,人们吃元宵,赏花灯,那是什么节?(元宵节),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赛龙舟,那是?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遥望星空,穿红丝线,你知道这是什么节吗?这是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2、唐代诗人林杰,写的古诗《乞巧》讲的就是这个节日(课件出示)。板书《乞巧》诗题,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写这个“乞”字要注意什么?

  3、读题质疑:把课题读一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板书疑问:1、什么叫“乞巧”?2、古人怎样过乞巧节?3、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

  假设: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乞巧节的吗?

  二、诵读古诗

  1、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注意在读的时候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顺,在此基础上,试着读出节奏,明白了吗?开始

  ①一生读。②另一生读3、齐读

  师评价:你读得很流利。谁再来?(读得怎么样?你叫什么名字?小诗人XXX,读出了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第一行

  1、同学们发现了吗,在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特别容易混淆,谁能当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你怎么记住它们?你知道“今宵”是什么意思吗?一首歌难忘今宵,就是难忘今(晚)?那么今宵就是指今天(晚上),“碧霄”是指?浩瀚无际的天空。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也是一种学*的好方法。(黑板条出示:借助注释,学古诗)

  瞧,回到诗句中去了,谁能说说这一行的意思?

  同学们,你们真棒,瞧,抓住了关键词就理解了诗意。让我们一起读。(黑板条出示:抓关键词,理解诗意。)

  四、理解第二行

  1、你们看,这就是夜晚的天空(出示星空图)群星闪烁,犹如颗颗宝石。在这点点繁星中,有两颗星星尤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吗?(牵牛星和织女星)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是啊,这是千古流传,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淳朴的牛郎和善良的织女被这无情的天河阻隔在天地两头,然而却阻隔不了他们追求人间真爱的决心,王母见此情此景,也被他们所感动,最终便同意让牛郎织女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渡河桥。“渡”我们还可以说是“过”,这个故事就是乞巧节的来源。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一句。

  五、理解第三、四行

  那么,在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又怎样过乞巧节呢?试着读读三、四行,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读)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说)你们想知道老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吗?在新月当空的夜晚,有很多的(人)诗句中哪个词能看出人多?还有很多的(红丝线)哪个词能看出?

  六、指导朗读

  1)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小河边,在所有能看到月亮的地方,人山人海,真热闹啊!谁来读。

  2)男女老少,望着秋月,等着盼着,织女啊,快飞下凡来。谁来读。

  3)望穿秋月,丝丝红线,纵然穿尽,也无法表达我乞巧的诚心。一起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诵读想画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古人多么喜欢的一个节日啊。

  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为什么把这一天叫做乞巧节呢?课后资料袋告诉了我们,请自由读读。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

  是啊,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之所以叫织女,就是因为她的心灵手巧,瞧,这就是织女织的云锦。(图)怎么样,快说说吧。从同学们的惊叹声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对织女心灵手巧的羡慕。据说织女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所以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

  那么,什么叫乞巧?请同学们再看课题,谁告诉张老师,“乞”什么意思?乞取。“巧”呢?你真棒,就是像谁一样的智巧?()对啊,就是像织女一样的心灵手巧。现在,乞巧的内容更丰富了,心意也更诚了,还可以乞富、乞子、乞健康、乞*安………如果是你,你会乞求什么?

  刚才,我们借助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同学们,学*古诗的方法有很多,下节课我们要继续通过想象画面学好读好这首古诗。

乞巧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古诗《乞巧》,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的丰富想象。

  2、帮助学生掌握学*故事的方法,并能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学生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古诗,回忆一下,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朗诵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背古诗)。今天,我们将学*两首有关传说的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指导预*,培养自学能力

  1、预*要求:

  ⑴借助拼音朗诵古诗。

  ⑵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⑶边读边温*课前资料,整体了解古诗大意。

  2、学生自读古诗。

  3、学生汇报学*效果:

  ⑴读准字音:乞巧霄渡

  ⑵掌握字形。

  ⑶指导书写。

  三、学古诗,掌握方法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牵、尽

  2、知作者,解诗意:

  ⑴作者林杰,通过课外资料查找,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⑵根据注视你对查找资料的理解,说说“乞巧”为题有什么含义呢?

  ⑶阅读课后的资料袋给以补充,使学生了解“乞巧”的背景,为学*古诗奠定基础。

  3、懂诗意,展想象:

  ⑴读一读古诗下边的注释,并结合字点的帮助,理解古诗的意思。

  ⑵师生共同研究古诗的意思:第一句:农历初七的夜晚,遥望浩瀚无际的青天。第二句:牛郎和织女再鹊桥相会。第三句:家家的女孩子都仰望天空,对着月亮,乞求智巧。

  第四句:女孩子们个个将线从针孔穿过,有万条之多。

  ⑶根据古诗层次理解诗意:前两句叙述的是牛郎和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待得清清楚楚。

  ⑷朗读古诗,作者把这一神话故事与人们的行动相结合,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正因为这美丽的传说深深地牵动着美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人们都愿追求幸福的心愿在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能得以实现。

  ⑸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人们的不同心愿,你能想象当时人们会有哪些心愿吗?

  4、悟诗情:

  作者能很清楚、简明、生动堤坝神话传说与乞巧节相融合在一起,使我们也感受到当时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也给了我们大胆想象的空间,这首诗令我们走进了快乐欢庆的日子。(背诵古诗)

  5、说古诗:

  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总结古诗方法

  祖国文化没时每刻都在熏陶着我们,从语言文字到传奇的故事都领我们去认识、去解读、驱赶五、去想象,感受*文化,感受人间真情。

  我们学*古诗药材用一定的方法,读故事、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站想象、悟诗情,掌握这一方法,你们可以更多的学*故事,掌握古诗。

乞巧教学设计5

  *古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其中,唐代诗人林杰所作的《乞巧》就是一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这个神话传说故事,但作者要借这美丽的神话故事表达什么样的愿望和心境呢?则要教者巧妙地引导学生到古诗中去寻找答案了。为此,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尝试。

  一、反复吟咏,诵出滋味

  “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不仅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更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之中,可以达到准确的传情和悟情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对“读”作了多方面的设计,有范读,吟诵,个别读,齐读,小组赛读,引读,边读边议,边读边评等,课堂诵读层次分明,学生一遍遍地读,重复的是文字,不同的是意境和感悟。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诗情诗境,还强化读,采用“一读、再读、三读”,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这样学生才会不满足于当一个听众,更会自主的去读,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读出其中滋味。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丰富的想象是这首诗明显的写法特点。教学中,我运用音乐、图片、资料等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的同时,还在诵读中帮助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像把诗中的文字转化成画面,转化为生活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深刻地体会诗句的情味和意蕴。例如,我呈现教材中“天上”画面,让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借助音乐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想象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情景,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等,最后还请学生大胆地与织女对话,启发学生吟诗明志,用说来体会诗人的志趣,体验乞巧的民俗,学生从中借诗咏志,借想象抒情怀,使学*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乞巧教学反思2

  《乞巧》是人教课标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一首古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俗唐宋最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意境互动教学策略,事实证明还是比较成功的。

  1.借画面互动

  《乞巧》这首诗有两幅大的画面:一是天上,碧霄只是背景,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才是主画面,这在教材的底图很清晰;二是人间乞巧的场面。除了在课前搜索到了让我中意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外,在教学环节中,我还安排了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配乐再现画面,让诗句和诗意化为可以视觉感受的栩栩如生的图片。

  2.借音律互动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在教学中让音乐成为拉*时空、拉*学生与文本距离是我的初衷。在朗读在背诵在想象的时候,我选用《琵琶曲》,音乐响起,缠绵悱恻,宛若将人带至几千年前的时空,怎能不激发起学生无边的遐想呢?

  3.借吟诵互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吟诵是古诗教学很多老师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教学时由学生背诗入课,教师吟诗入题。吟中诵,诵中说,说中解诗意、品诗味、入诗境。

  4.借想象互动

  丰富的想象是这首诗最重要的特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最后请学生大胆地向织女祈愿,启发学生吟诗明志。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作为古诗教学,尤其要注意以读带讲、多读多悟,这样才能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这样学生才会不满足于当一个听众,更会自主的去读,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这是我此堂课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要与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之处。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咬文嚼字教案菁选

咬文嚼字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咬文嚼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咬文嚼字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 (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 (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 (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 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题: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第二课时:

  导语:上次课我们已经详细的分析了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往下学。

  我们知道文学是感性的,它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更需要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敏感可以让我们发掘文学的契机,而想象却可以让我们飞翔。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个字,看看通过 “水”这个字你都想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交流。

  总结:在写作中,联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联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样了,那就没有意思了,(联系高考)。联想走入*惯的渠道以后就会产生“套板反应”,就如第七段所写的,找同学读课文(从第七段开头到“就是套板反应”)。

  八、那么大家在*时有没有被套板反应套住的经历呢?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学以致用: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__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总结:骄傲 , 自豪 , 令人叹服 。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明确:“眩晕”

  总结:眩晕,简单的两个字,你们想到了么?想到的东西要向有创意,前提是要脑子里要有东西,有东西可想,如果脑子里空空如也,连陈词滥调都想不起来,还提什么创新呢?所以大家在*时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读书的时候遇到好的句子,又价值的东西,都记在本子里,有空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背下来,要用的时候也可以信手拈来啊。

  回顾课文内容。

  郭老改字

  ↓引

  李广射虎 咬 联 想

  要 文 要

  嚼

  韩愈推敲 字 套板反应

  -------------------------------------------------

  ↓结

  达到艺术的完美

  二、古人咬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四、朱先生主张咬文嚼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有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马南村在不求甚解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全班分组讨论:对朱光潜和马南村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

  总结:

  1、这只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而已,没有对和错之分。有的书有的知识必须要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而有的书则可以不求甚解,只需要大概了解即可。在读书的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筛选和区分。

  2、不求甚解是在咬文嚼字的基础上开始的,陶渊明,诸葛亮之所以可以不求甚解,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决定的,有些知识他们可以作到一目了然,不必细细咀嚼就可以知道真谛,而我们的还没有到达那样的水*,所以,还要以咬文嚼字为主。

  五、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文艺随笔,以漫谈的方式,与读者促膝而谈。运用了举例子,做比较等论证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六、质疑:

  学完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不确定的地方?

  老师质疑:

  1、朱先生对一个词非常的钟爱,让大家找一下,并查查是什么意思。

  明确:玩索。

  2、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等。

  七、总结重点字词:

  援例 斟酌 词藻锱铢必较 蕴藉付梓尺牍 陈言务去

  八、随笔练*:

  1、任选一个你非常熟悉的事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要求:标新立异,避免套板反应。

  题目自拟,300—500字。

  2、、考点分析:扩展语句

  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①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②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3、课堂作业,课堂小结

  假如你的同学现在在日本留学。你打算给他(她)写一封信,以寄思念之情。你会选择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你的情感。请写在作业本上。

  分析:作业的开放性很大,这是对《咬文嚼字》一课最好的总结。通过这种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领略“咬文嚼字”的深刻含义。

咬文嚼字教案2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惯,*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B.必须勤奋。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作业:课后练*。

咬文嚼字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通过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培养能力 ⑷举一反三 迁移应用

  一.导语

  1.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现代汉语词典》咬文嚼字的解释: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2.《新民晚报》某日头版头条登出了一条新闻,标题是:

  论坛开讲,“福”临上海

  报道的是世界著名的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在上海召开的新闻。

  (发问)标题中,哪个字最吸引你呢?(学生可能回答:)

  最吸引我的目光的是这个“福”字 ,因为这个“福”不仅扣住了“福布斯论坛”这个名词,而且,全球重要的商界、政界、学界人士聚集我们上海,讨论经济发展问题、为经济把脉,这对正值经济大发展的上海来说,可不是福分吗?这一个“福”字用真是生动。

  我们古人也讲“吟安一个字,捻短数径须。”看来“咬文嚼字”不一定总是贬义。作者使用它作题目,显然另有一番用意,其中用意就让我们好好去探索一番。(引入课文)

  二.教学过程

  1.作者介绍: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表达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3、“下课”

  我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看1-5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 推敲

  具体分析:

  1、同学集体朗读,请个别同学示范朗读,然后比较、分析不同句子的感受,

  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比较作者和你的答案。

  2、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3、介绍关于推敲的故事,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个?同学分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 郭沫若改字——是改这——感情变化

  王若虚该文——增与减——意味全改

  贾岛作诗——推与敲——意境有别

  小结:3个修改的例子中,改得效果如何?为什么?

  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

  2是改坏了的。

  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4、课外拓展

  操刀上阵来“咬文嚼字”,老师摆出实例,学生抢答。

  1.《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提示:绿字作动词,拟人手法生动再现春到江南景象

  2. 红杏枝头春意“闹”

  提示: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3.眼看朋辈成新鬼

  提示: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眼看”没有“忍”字的悲愤意味。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示:文字的好坏要看表达的效果,不能光看繁简。

  5.前村深雪里,昨夜数(一)枝开。齐己《早梅》

  提示:一字更体现出其“早”字

  5.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并且也小试了一番身手。作者这种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对于我们的阅读、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学会品味赏析,加上不断地练*,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的提高。

  6.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题

  (2)从自己的阅读中找材料来“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下分析内容。

咬文嚼字教案4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例子分析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译文: 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

  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

  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咬文嚼字教案5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

  【导言】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篇课文与其它版本在文字上稍有差异。于是我就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自主合作,通过比较揣摩、咬文嚼字去加以探究,并以此带动全篇的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录】

  (一)多媒体展示: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课文);2、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其它版本)

  师:这两个诗句仅仅是文字上的差异吗?

  生1:不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师: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很好。那么,换一个说法,其意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2:“穿”字写“乱石”直插天空,给人以“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感觉;但“崩”字则进一步写出了“穿”的程度,高耸入云,使云层发生了崩塌,显得更有气势。我们甚至能由此联想到倾盆的大雨以及“惊涛”和“千堆雪”。

  生3:同样的道理,“拍”只是动作本身,而“裂”字则进一步写出了“拍”所带来的结果,显得更有力度;这个结果似乎还能说明江中“乱石”乃是“惊涛拍岸”所致。

  师:很好!对上面的分析,大家能不能用精练的语言做个归纳。

  生4:用“崩”和“裂”比用“穿”和“拍”好,更能表现赤壁景色的雄奇壮丽。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很一致嘛。那么,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有哪些作用呀?

  生5:烘托当年赤壁鏖战、火烧曹营的壮阔场面。

  生6:我觉得还可以烘托下片所写的周瑜的英雄形象。

  (二)多媒体展示:1、樯橹灰飞烟灭(课文);2、强虏灰飞烟灭(其它版本)

  师:“樯橹”和“强虏”相比,用哪个词语更好?为什么?(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7:我认为用“强虏”好。“强虏”说明曹军的强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而曹军号称80万众,力量悬殊,用“强虏”符合历史事实。

  生8:我补充一个理由。赤壁之战对孙刘联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曹军给烧了。越是强调曹军的强大,越能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师:二位注意课外阅读,值得大家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9: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

  生10:我认为还是用“樯橹”好,它比“强虏”更形象,而形象化应该是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求。

  生11:用“樯橹”才能突出曹操的水军,而水军是这场战争中关键性的角色。

  生12:我还补充一点。“樯橹”与“灰飞烟灭”的字面意思好象更一致。

  师:看来争论还很大呢,不过也都有些道理。

  生13:老师,你的意见呢?(众笑)

  师:我认为还是用“樯橹”好,当然也只是个人意见。至于理由嘛,大家都已经说完了。(众大笑)这样吧,下课之后,大家把自己的意见写成小论文交给老师,怎么样啊?

  生:(齐答)好!

  【后记】

  朱光潜先生说:“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强调“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上述观点和要求在教学片段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咬文嚼字教案6

  一、学*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学生推举XX。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么,你读书就是像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有没有较起真来,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

  生:也有,

  师:这是读书,那么,我还要搞一个小问卷调查:这次是有关写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下发到你的手里,大家的*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或者划出一些圈,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还有没有兴趣或者*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没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

  生:装修。

  师:对,装修。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观,实用。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

  生:改造一下。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师:明白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师: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大家说,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以后在学*语文中,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应该。

  师: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绍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标

  师:好,我们说,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让我们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给我们学*语文有什么启发。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目标。

  三、学*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三)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个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好了,这节课目的达到了,怎么?下课吧?

  生:下课?

  师:接受这个观点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

  师:对。咱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哪。对,咱们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

  师: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

  (四)具体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问: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生:不是。

  师: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师:好。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你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师: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师: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生读。

  师:再把关于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

  生读

  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生: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师:对,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找一个同学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读一读,我们认真体会一下。

  师:读得很好。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师: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

  生: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两段正好正反对照。大家把关键的语句划出来。

  师: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把相关语句划出来。读一遍。

  师:好。这样,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是不是获得了一个总的原则。

  生: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锤炼语言文字,其实是在锤炼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对,这才是的'关键。

  (五)运用

  师:好,有了这样一个原则,我们给大家举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怎么样?

  例1:教材花边内容中有王安石推敲诗句的例子,找同学学着作者的分析方法,说一说用绿字的好处。

  春风不是无情物,吹绿万物萌生机。

  例2:打投影: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例3:填词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骄傲,自豪,令人叹服。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眩晕

  为什么大家道德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对,对语言的追求不无极限的。

  (五)布置作业

  那么,大家回去是不是可以拿出自己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

  好。那么,这次真的下课了,谢谢大家的配合。

咬文嚼字教案7

  目标要求:

  1、学*本文的语言,积累一些典故。

  2、理清文章的结构,学*本文独具的论证方法。

  3、评价作者的观点,借鉴吸收。

  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文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

  预*解决:1、给下列字词注音。

  涎( )茗( )镞( )沁( )藻( )滥( )

  2、解释下列词语。

  援例:

  深恶痛绝:

  锱铢必较:

  索然无味:

  玩索:

  胸襟:

  岑寂:

  游离:

  意蕴:

  蕴藉:

  流弊:

  下乘:

  3、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文论证方法是什么?是否能说明问题?请举例说明。

  ③你对作者的说法都赞同吗?若有不同看法,试举例说明理由。

  学*研究:1、弄清本文的结构,概括说明文章的思路,完成下列提纲。

  一、引题( 段):

  二、揭示中心,初步论证( 段):

  咬文嚼字

  三、进一步论证( 段):

  四:总结( ):

  2、阅读课文第6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说自由直接意义和联想意义,用了两个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何相似点?

  作者用这两个比喻恰当吗?说说看。

  ②文中说“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

  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它的妙处就在于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根

  据作者的分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丰富”和“有蕴藉”是怎么理解的。作者写

  这个例子又是什么目的。

  ③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字的联想意,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某字联想的境界不同,因而它

  具有不确定性。

  B、与科学的文字不同,文学的文字不靠直指意义而是必须用联想的意义来表现,

  诗尤其如此。

  C、联想的意义在文学创作中难用,因为它是游离的、个性化的;同样,读者若不

  了解其中某些关联和意味,也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

  D、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作者善于根据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种种关

  系,充分地使用文 字的联想意义以创造独特的境界。

  3、 细读课文第7段,完成以下各题。

  ①本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与第6段相比,它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

  ②文中说,从前作诗文的人写不同的诗文往往用一些现成的不同的“套语”“滥

  调”,作者对这种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我们对作者所列的那些典故、文化

  知识等到底应持什么态度?作者没有说,你是怎么看的?

  ③“套板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请用3个字概括。

  ④一个人的心理*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作者是

  从两个角度说明原因的,请分别用4个字概括。

  就作者说:

  就读者说:

  ⑤“惟陈言之物去”,这是一句最要紧的教训,这里的教训是什么意思?

  ⑥“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这里的“作”的具体含

  义是什么?

  4、 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

  5、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6、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

  是什么?

  7、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8、研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面”一

  段,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加以 回答:

  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

  共同点是什么?

  以下表述是否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

  离。

  9、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 不 肯用俗滥的语言,自

  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10、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①②③④两题。

  有些人根本比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传为千古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说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子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①作者举古今美谈“推敲”故事一例的用意是说明(不超过30字)

  答:□□□□□□□□□□□□□□□□□□□□□□□□□□□□□□

  ②作者关于贾岛诗句中用“推”好还是“敲”好的基本观点是(不超过45字)

  答:□□□□□□□□□□□□□□□□□□□□□□□□□□□□□□□□□□□□□□□□□□□□□

  ③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基本观点是(不超过40字)

  答:□□□□□□□□□□□□□□□□□□□□□□□□□□□□□□□□□□□□□□□□

  ④依作者的看法,贾岛诗句中的推字与敲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用自己的话扼要回答,可采用条目式,不超过60字)

咬文嚼字教案8

  目标要求:

  1、学*本文的语言,积累一些典故。

  2、理清文章的结构,学*本文独具的论证方法。

  3、评价作者的观点,借鉴吸收。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文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

  预*解决: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涎( )茗( )镞( )沁( )藻( )滥( )

  2、解释下列词语。

  援例:

  深恶痛绝:

  锱铢必较:

  索然无味:

  玩索:

  胸襟:

  岑寂:

  游离:

  意蕴:

  蕴藉:

  流弊:

  下乘:

  3、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本文论证方法是什么?是否能说明问题?请举例说明。

  ③你对作者的说法都赞同吗?若有不同看法,试举例说明理由。

  学*研究:

  1、弄清本文的结构,概括说明文章的思路,完成下列提纲。

  一、引题( 段):

  二、揭示中心,初步论证( 段):

  咬文嚼字 三、进一步论证( 段):

  四:总结( ):

  2、阅读课文第6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说自由直接意义和联想意义,用了两个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何相似点?

  作者用这两个比喻恰当吗?说说看。

  ②文中说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它的妙处就在于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根据作者的分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丰富和有蕴藉是怎么理解的。作者写这个例子又是什么目的。

  ③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字的联想意,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某字联想的境界不同,因而它具有不确定性。

  B、与科学的文字不同,文学的文字不靠直指意义而是必须用联想的意义来表现,诗尤其如此。

  C、联想的意义在文学创作中难用,因为它是游离的、个性化的;同样,读者若不了解其中某些关联和意味,也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

  D、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作者善于根据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种种关系,充分地使用文 字的联想意义以创造独特的境界。

  3、 细读课文第7段,完成以下各题。

  ①本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与第6段相比,它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

  ②文中说,从前作诗文的人写不同的诗文往往用一些现成的不同的套语滥调,作者对这种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我们对作者所列的那些典故、文化知识等到底应持什么态度?作者没有说,你是怎么看的?

  ③套板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请用3个字概括。

  ④一个人的心理*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作者是从两个角度说明原因的,请分别用4个字概括。

  就作者说:

  就读者说:

  ⑤惟陈言之物去,这是一句最要紧的教训,这里的教训是什么意思?

  ⑥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这里的作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 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

  5、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6、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7、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8、研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面一段,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加以 回答:

  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共同点是什么?

  以下表述是否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9、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 不 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10、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阅读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①②③④两题。

  有些人根本比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传为千古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说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子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①作者举古今美谈推敲故事一例的用意是说明(不超过30字)

  答:□□□□□□□□□□□□□□□□□□□□□□□□□□□□□□

  ②作者关于贾岛诗句中用推好还是敲好的基本观点是(不超过45字)

  答:□□□□□□□□□□□□□□□□□□□□□□□□□□□□□□□□□□□□□□□□□□□□□

  ③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基本观点是(不超过40字)

  答:□□□□□□□□□□□□□□□□□□□□□□□□□□□□□□□□□□□□□□□□

  ④依作者的看法,贾岛诗句中的推字与敲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用自己的话扼要回答,可采用条目式,不超过60字)

咬文嚼字教案9

  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下面是课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 2. 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3.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1.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进一步分析筛选,借鉴吸收. 重点难点:结合文意深入理解. 预*提示: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见解认识的语句加以体会.

  导读

  进一步分析借鉴:

  研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面”一段,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A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加以回答

  B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共同点是什么?

  点拨

  1、以下表述是否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2.为什么作者认为“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3.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4.“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 ”,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5.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6.根据文意回答,“联想”“*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深化理解:

  1. 结合文中的分析,你从所读古诗词中举例谈一下“推敲”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2. 结合个人写作情况,谈一下自己对“套板反应”的认识及克服的方法。

  导练

  1、品味下列诗句

  A黄昏还没溶尽乌鸦的翅膀———臧克家《难民》一诗的修改)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点拨:当年,诗人臧克家在《写诗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一文谈到原来写成“黄昏里煽动着乌鸦的翅膀”,又改成“黄昏里还辨得出乌鸦的翅膀”,仍不满意,再改成“黄昏还没溶尽乌鸦的翅膀”,这才满意。为什么这才满意?作者本人分析说:“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黄昏朦胧,归鸦满天,黄昏的颜色一霎一霎的浓,乌鸦的翅膀一霎一霎的淡,最后两者难于分辨,好似乌鸦翅膀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所以,“溶化”一词既符合特点,又大大增强了时的艺术美。

  B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害陇右尹继高三十五**》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点拨:这两句诗写的是一个勇猛的武将,驰马战斗,说他像一只鸟那样轻灵活泼。当年,王安石、刘贡父等人选的字也就是起、落、疾、下、浮、飞等。后来,得到一个善本,才知道是“过”。大家都叹服了。过为什么闭“起、落、疾、下、浮、飞”好呢?经过分析,我们才知道,用“起、落、下”只限于鸟的起始和结束的动作,不自然,不贴切。“浮”就显得有些呆板,“疾”只是说速度,是鸟的一种状态。恰是一个“过”字,“身轻一鸟过”教人联想到碧空晴日,一鸟瞥然而过,那样轻灵自然活泼,道出枪急将勇,驰马追敌,一闪而过的感觉。这样一句“身轻一鸟过”,才呼应的起下句“枪急万人呼”。只有伟大的诗人才有这样极其敏锐的语言感觉。

  C练*三 比较下面两句诗的优劣并说明理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第一例是杜甫《水槛遣兴二首》之一,描写江边景物,一句是写他低头看到江里的景物,一句是写他抬头看到的岸上的景物,正是仰观俯察,表示他赞赏景物的美,透露出他对景物的爱好。他看到细雨落在水面上,水面上有一个个水泡,鱼儿在这水泡中跳跃着;风轻,燕子借着风势飞行。这里显示出万物的生机,诗人就这样细致的捕捉了这个景象把它描绘出来。“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是个写的`不好的例子。这是说,江水像条白带子,鱼儿跃起来像抛起一只玉尺,柳条像丝线,黄莺在柳条中穿来穿去像黄金梭子在织丝。对比杜甫的诗句,细雨,所以鱼儿跃出,微分所以燕子斜飞,彼此都密切相关。鱼跃练江,莺穿柳丝并没有说出在怎样情况下鱼跃莺穿,先的作者缺乏细致的观察。把鱼跃比作抛鱼尺,这是个拙劣的比喻。作者只在词藻上用功,像“练”“玉”“丝”“金”等的涂饰。并没有表现事物的特色。所以这样是做作的,不自然的,雕琢之痕毕露。

  2、知识巩固

  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Α.尺牍 剥琢有声 学福五车 刻苦自励

  B.蕴藉 点铁成金 斟酌 清沁肺腹

  C.俗滥 自鸣得意 流涎 索然无味

  D.岑寂 不即不离 凝炼 锱铢必校

  下列句子都是谁说的:

  ①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② 惟陈言之务去.

  ③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④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认为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实在远不如原文”,并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除了作者的分析之外,你对改前与改后还有什么见解吗?

  3、拓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写何景,口头表述,并深入理解其特点。

  作业

  学生完成课后二、三、四题。

咬文嚼字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汉语中出现的错别字的原因。

  2、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惯,提高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二、互动

  1、试试你的火眼金睛

  下面是从一些报刊中摘下来的句子,请同学们找一找里面的错别字。 ①聆听时代的.蛩音(某报“社会周刊”一篇文章的标题)

  ②采用先进的“快思逻辑”系统,就算是量度微弱或不规则的脉膊,也准确无误。(广告)

  ③笔者又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又马上贡奉在祖先排位前。(《探访洞穴民》)

  ④我们登上了……的主峰,登高远望,一揽众山小。(图片说明)

  ⑤ 以我之薄力是图劳的,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这小园的消失。(《永久的挽歌》)

  ⑥本刊的发行量在全国文化综合类期刊中始终高踞榜首。(《本刊重要启事》)

  ⑦轻时局部凸起,略带搔痒。(某月刊文章)

  2、下面是一个网友发的帖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偶刚到米国,举目无亲,5646,经常555~~~~~,无意中在网上遇见一只大虾,是个帅气的gg,他是一论坛**,很有才气,风流周党,酱紫,偶这只菜鸟很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上这些现象?

  4、导致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5、怎样消灭错别字?

  三、课堂小结

  世界上大约有6000种语言,但每年有25种语言消失。

  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90%的语言可能会灭绝。*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出警惕“语言入侵”、“文化入侵”的问题。许多国家在维护民族语言方面,态度非常鲜明,立场非常坚定。

  1992年,法国国会郑重地把“法语是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句话加入到法国宪法中。1994年,法国又出台了新的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的所有标语、公告牌必须用法语书写,原文是其他语种的也要翻译成法语,而且法语字母不能小于原文。

  20xx年,波兰制定一项法律,规定所有公司的推销广告和产品说明书必须用波兰语。

  20xx年,普京总统就签署一项要求维护俄语“纯洁性”的命令,禁止在俄语中滥用英语单词。

咬文嚼字教案11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了前进的道路。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咬文嚼字教案12

  师:“套板反应”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啊?我想先请大家来填个空。(PPT投影)

  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之类的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 ”“王嫱西施”,才子都是“ ”;谈风景必是“____”,叙离情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 ”,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叫“ ”“ ”。

  生:美人多是“柳腰桃面”,才子当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风景常常是“春花秋月”。

  生:我知道一般刊印书籍叫“付梓”或“杀青”,我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我们民族使用的竹简和雕版刻书。

  师:好。谁来挑战下后面的几个?想想在历史上以经商闻名的有谁啊?

  生:我知道范蠡,自称“陶朱公”,好像被人供为“财神”。(有人笑,小声说“财迷”。)我想填“陶朱风采”。

  生:好像老师讲过子贡做生意也很擅长,且有“端木遗风”之誉。(掌声)

  师:如果每个人写作都陷入“套板反应”的俗套,千人一面,人云亦云,还能有什么美感?所以朱光潜先生说:“一个人的心理*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这时一生高高举手)

  生:老师,我不赞同朱光潜先生的说法。“套板反应”固然俗套,但我觉得我们也离不开,要不古人还要《文料触机》《幼学琼林》干什么,付梓、杀青就很有文化味道,说美人是王嫱西施可以带给人们无穷的联想,这不也是我们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部分吗?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其实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一下子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我的直觉是回到问题的原点。)但是你忽略了朱光潜先生说话的语境和概念的内涵。(于是PPT又返回到“套板反应”。)大家再来看看这几句话。

  (PPT投影)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生:我也觉得朱光潜先生没有完全反对套语,他是说若是“安于”套语,“毫不斟酌地使用”就不行了。

  师:对,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语言严谨之处,我们不能断章取义。你学会了咬文嚼字,学为所用,不错嘛。

  (同学笑)

  师:还有两个连词用的非常巧妙。

  生:“而”字应该传递这样的信息,看到一件事物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如果你再三斟酌,做出比较辨别,甚或有所创新,就是推陈出新了,“而”之后表达了一种误区。

  师:这是变“套板”为“跳板”啊,在一定程度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验证了熟悉了诗歌谴词造句等文字运用技巧的“套板”后,你“也会吟”,但要成为诗中高手,非得要深入生活、体验情感、揣摩意境,跳出“套板”不可。

  生:我觉得朱光潜先生更在于说一种心理,比如“立即使你”、“安于”、“自鸣得意”。这说明你已经有了*惯性思维,自己却不觉得是“滥调”,“并且”得意,这就显得荒谬可笑了。

  师:那大家再想一想,朱光潜先生写“套板反应”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批评时弊吧。

  师:不全是。

  生:我觉得应该是这一个段落开头的一句话:“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这是这部分的中心句,“套板反应”就是朱光潜先生用专业术语下的一个定义,进行的例证。

  师:太好了。你又回到了论说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上来看问题,有分论点就有与此相关的例证,有实例就有分析,有古人运用就有今人对应,这怎么感觉一滑就又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了呢?

  (生大笑。)

  师:我们常说文无定法,但不是无法,是不拘泥于方法而又不违背于方法。或者说,做诗文是有一定的“套板”的,但需要化“套板”为“跳板”,推陈出新。

  师:最后老师和***《七律·长征》,赋词一首,送与大家。

  七律·套板

  学子莫惧文学滩,吟诗作文亦胜闲。凤头豹尾加猪肚,章法句式有定论。

  东坡笑烹小团月,韩贾推敲一时谈。挣脱套板一身轻,从容掷笔展笑颜。

咬文嚼字教案13

  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学*重点 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学*难点 品味妙语佳句。

  学*课时 一课时

  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三、研*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本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段。

  ②在理清段落层次大意的基础上,讨论中心论点。

  2具体研*,突破重点、难点。

  第1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2题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3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4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解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旨,中心论点在第3段才出现。二是本文中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中心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单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为此中心论点的辨析要作为重点,并且让全班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与评析并重。)

  3欣赏品味。

  课文的第3自然段是核心段,可作典型剖析。

  第3段计有7个完整句,第①句到第⑦句可以看作一个句群(意群)。第①句又承第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面,一句便打住。第③句承①句稍展开。第④句承①③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与第⑦句(含例)是从反面证明。如作图解,可这样画。

  剖析这个核心段可以确立其在全课中的地位,进而有利于确定它在全文中的地位;再者也可以窥知作为有深厚桐城派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的风格。

  4课堂训练。

  ①本文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明确:观点与论题的异同(前面题解时没触及):①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②论题多用短语及非判断句,非陈述句表达,而论点则要用判断句或陈述句表达;③论题指示、框定观点;论点围绕、点击论题。

  ②完成课后练*二。

  明确:A朱光潜与马南郁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文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文单说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则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情感,最精确地表情达意。

  B“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读。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函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

  C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

  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解说:这两道题的设计很有匠心。第1题考查归纳推理(概括能力)。第2题所用的材料曾在旧高中课本第六册选用过。摘录马南邮貌似截然相反的观点及论据,让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选这两题作为课堂练*旨在巩固对本课中心论点的认识,并初步培养对读书的正确态度方法。)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文章论证结构的把握、段落层次关系的分析以及典型语段的品味来揭示文章的中心论点,最后我们还通过做课后第二题,达到对作者观点的进一步认识,并初步评价了作者的观点。

  (解说:此小结旨在使学生明确本课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的教学目标进行的.,专心致志,决不旁鹜。作者的观点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不可拘泥,也不可不看所读对象及读书条件等刻意套用。)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三、四题。

  2自选一个段落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例证法,即怎样运用实例充分展开证明论点的?

  [课堂板书设计]

  (预先写在投影塑料纸上,按授课程序逐步显示)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译文: 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锦 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

  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

  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现在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不过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二、每节课的活动项目应尽可能单一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好活动程序,活动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咬文嚼字教案14

  导学新概念:

  新教材说明指出:“阅读训练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现代文和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学*重点正是依据这个要求确定的。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精品,纵横古今,囊括中外。课本编者独具匠心精选了许多美文精品,特别是现当代的一些学者文人的作品。如钱钟书、余秋雨、汪曾祺、朱光潜等。面对这些熠熠发光的篇章,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强调从某一个侧面进行分析,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方可谈得上借鉴吸收。当然我们借鉴吸收的是其中的精华,借鉴吸收的是有用的东西。而《咬文嚼字》本身了具有这种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古人炼字的好例子,大家能举上几个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这些炼字的做法,似乎显得有点咬文嚼字,但实际上却调整了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正阐明了这一点。

  二、教学过程设计:

  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仔细分析原作,可设计表格帮助学生分析。

  参考表格如下:

  例子分析说明的道理文章主旨

  品味评价:

  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还可以采用复述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做出评价。

  借鉴吸收: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召开专题讨论会,研讨学*了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后你得到了什么或应吸收借鉴哪些。如从材料方面,可以领会借鉴材料的重要,更领悟到积累材料的方法。从观点方面,注意领会观点和材料的完美统一。也可以研讨这些观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为了检验学生借鉴吸收的结果,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练*来强化。如:

  1、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析。除此之外,低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A。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B、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A、僧推月下门。

  B、僧敲月下门。

  A、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B、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

  B、东家之子(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A、红杏枝头春意浓。

  B、红杏枝头春意闹。

  2、作者认为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实在远不如原文”,并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除了作者的分析之外,你对改前与改后还有什么见解吗?

  3、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如何?

咬文嚼字教案15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让学生默读《不求甚解》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析《不求甚解》的结构层次。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首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次,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承,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的态度, “不求甚解”是谈学*

  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承,并行不悖

  附: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①这篇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标签:高三语文复*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②,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要学*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①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①[《五柳先生传》)这是陶渊明一篇自况的短文。因宅边有五株柳树,作者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②[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后成为修正主义者,孟什维克领袖之一。

  ③[王粲的《英雄记钞》)王粲(177—217),东汉末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史书无王粲作《英雄记钞》的记载。本文所引《英雄记钞》中语,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鱼豢《魏略》中语,文字悉同。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咬文嚼字作文实用五份

  咬文嚼字作文 1

  一天晚上,小老鼠艾迪准备去人类的地盘内偷点吃的东西充饥。

  它来到一个酷爱读书的“书呆子”的房间里。在房间里,它惊呆了,床上和书架上全都堆着一尺多高的书集。房间里还放着一个大箱子,艾迪想:这个“书呆子”的房间到处都是书,唯独这个箱子没有被打开,这里面一定是吃的,他为了不让老鼠偷吃的,才把箱子锁起来的。艾迪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对的,便躲了起来,寻找机会钻进箱子里。终于,机会来了。正当“书呆子”去箱子里拿东西时,艾迪在“书呆子”关箱子之前的0.00001秒钻进了箱子内。

  在箱子内,竟然还是书。这些书不是漫画书,而是四大名著。小老鼠艾迪失望极了,不过,过了一会儿,小老鼠艾迪又兴冲冲地说:“我把这些书吃掉,不就会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识字的老鼠了吗!”小老鼠迫不及待地冲到书堆上,对着书又撕又咬的,不一会儿,艾迪就把书啃了个精光。书生听到了箱子里的声音,便打开箱子一看,一只老鼠正拍着肚皮,书也没了。书生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艾迪看见了,用“人类的话”说道:“你不准伤害我,不然,我就召唤同伴,把你们消灭!”但书生听不懂老鼠说的人话,一棒子把老鼠打死了。

  书生说了一句话:“老鼠掉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作文 2

  浏览新教材的目录,无意中看到了“推敲”二字。这两个字很简单,也很深奥。“哗啦哗啦……”我把书翻到49页。课文的主人公是唐朝诗人贾岛。他拜访友人李凝,不巧友人不在家,贾岛就写了一首《题李凝居》留在了门上。第二天他独自骑着毛驴回长安了。在路途中,贾岛想到了诗中的“僧推月下门“的”推“字写得不恰当,应改成“敲”字,就这样,一场“推敲”思想大战就开始了。

  ?贾岛想啊想,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长安城。我不禁想起四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当时的我就喜欢咬文嚼字,而我与老师争辩到自己思考的全部过程,也和贾岛的情况非常相似。一篇亲情作文《给长大了的孩子的话》,文中写道:“孩子,现在我常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梳头时手会不住地抖,吃饭时会弄脏衣服,企望你,不要催促我,责骂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也能回家陪我闲话家常吧!如今,我脚也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握住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我当年带着你一步步走”等等内容,深刻地体现父母年老时发出的感慨。而这篇课文的第三个选择题是:这篇课文是父母什么时候写的?我当然选择“D:父母年老时”,可老师同学坚决反对。可是,其他的三个选择是:A、孩子年老以后;B、孩子小时候;C、父母年轻时”。我怎么也不认为它们是对的。孩子年老后父母已逝世,孩子小时候与文章不符合,父母年轻时孩子尚未出生。我想啊,想啊,没有一点头绪。最后,我完全相信自己是对的,便放弃思考,在作业本上写道:“我觉得应该是D”。写完后我走向教室外面,跑向卫生间。结果,半路上上课铃就响了。虽然这一思考的最终结果是:我是错误的。

  老师在我的本子上写下如下解释:《给长大孩子的话》。说明此刻孩子还没有长大,此刻父母应该是年轻的。但这件事情还是给我很多启发:遇到问题,发生争议,要善于自己思考,不能总是认为老师的答案就是正确的,要一字一句推敲,找出作者主要表达情感的句子,然后全面思考权衡,与他人的答案比较选择,最终得出结论。我还从贾岛那里学到了两点:他遇到名家,并不慌张、不失措,解释清楚事情后就虚心请教。他更从著名诗人那里学到了选择和琢磨。这是非常值得我学*的。

  咬文嚼字作文 3

  如银的月光下,我独自漫步在操场上。无聊中扬起脖子细细挑剔夜空,竟会感觉到如此完美的满月却也是如此这般的空洞。一幅碧天银盘巨幅画就因了这一“空洞”而改变了它在我心中本来应该很美好的意境。

  我是在面对夜空咬字了吧,是的,咬字不过如此。在很简单的一个病句中,只要你咬住它的病之所在,这道改病句题你就搞定了,3分你也就到手了。可是,在我的印象中,咬字却等于是在白纸上滴墨。实话说,我不喜欢咬字,只要你觉得读这句话时不顺口,便可判断它是病句,然后改了就行。我认为这种咬字的行为若在生活中,那简直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或者说是挑拨、挑剔了。在我的眼里,生活应该是很简单的,就好像1+1=2,可为什么非要死死咬住一个字眼不放手,非弄个两脸涨红,鱼死网破不可呢?就像夜空这轮圆月,你硬要挑剔它空洞,它也只好在你心中空洞起来了。

  曾经我得一个好友,一双锥子般犀利的眼睛,一颗比狐狸更聪明的脑袋,可就因为咬字眼,一次次打断老师的讲课,引来全班的公愤,一次次咬住同学的只言片语,弄得鸡嫌狗不爱,最后终于消沉了。

  朋友会因咬文嚼字而分手,生活会因咬文嚼字而消沉。因此我想,咬文嚼字虽然是一种修改病句的绝好方法,但它永远咬不出和谐灿烂的.人生。

  咬文嚼字作文 4

  再回到我的这一天上。

  一上午没有静下来,电话不住的响起,买房的,租房的,卖房的,尽是这样的电话,我好像开了个中介。斩钉截铁的告诉他们,买也不买,卖也不买,租也不租,请勿骚扰,我良民一枚,没有买卖。哦,良民,就是良民,中介也是良民。说出去了,随他去听,去理解。

  中午必须休息,早晨起的早,晚上休息的晚,午休再熬上,那可做不得。女人是要休息好的,要不天天扎在美容院里,那也白搭,脸照旧是不健康的。这样的不善待自己的事情,我肯定不干。

  下午醒来要喝好多水,一杯接着一杯,不喝茶,也不喝咖啡,那样太清醒,反而失去了太多的智慧。糊涂点好。

  马德这样说:幸福的能力是取舍与过滤的能力。活得糊涂是种境界。人的更大痛苦,不是清楚不了,而是糊涂不了。想清楚有聪明就够了,想糊涂却需要智慧。

  人们其实谁也不想活的特别清楚,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糊涂的渡过一生。

  单位里的电脑有限,这几天全国的教师都在干一件自己的事情――填信息。我整个下午就处在电脑前,一条一条的看,再一条一条的填,这可不是谎言,随便写写即可的。领导郑重其事地开会,必须诚实守信,关系到自己的贴身利益。我必然不可慢待,一切都放下,向电脑交待清楚自己。我彻底坦白了,一点都不剩,填完之后,我感觉自己所剩无几,只有一幅骨架了。松软地摊在床上,动弹不得,什么都不去想了。

  咬文嚼字作文 5

  四川,是除却风吹草低见牛羊青海省之外,唯一有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所共同哺育的省区。也正是这份殊荣,黄河奔腾万里,长江大浪滔天,一起携卷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经久不衰的精神,让不老的神化在这片土地上再次上演。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是一座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虽然不出名但风光旖旎的巴蜀小镇,是一场地震让它和13亿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了一起。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茂县……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无不成了人们的软肋,灵魂深处最敏感的地方,最催人泪下的地方。听,是谁在那叹息,叹那花一般但已失去的年纪,谁还来诉说那阴阳相隔的孤寂,谁还记得那些孩子在大山上大喊自己对未来的梦想,又有谁能忘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悲欢离合总无情,面对残酷的自然,纵使我豪情万丈,留下的也只有满纸的悲怆!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说好了你要与我携手到老的,你忘了吗?记得当年君未成名我未嫁,我与君共成生死契约,说好了要从青丝结发到白首暮年,一起感受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体悟夕照山前的人间情晚,一起守在老屋前你坐躺椅我摇扇……为什么丢下我孑然一人留在这苍莽的人世间?你违背了你的承诺,但我不怪你,你是为了孩子而光荣殉职的,我以你为傲。我愿踏着你走过的步子了却你为完成的心愿,记住来世我们继续为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不仅仅是一个女子对爱海枯石烂的追求,更多的是中华这个古老的民族对永恒的追求,一种不离不弃的精神。战士们在浴血奋战,医护人员在坚持不懈,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而来。肉体上的惨败并不代表灵魂上的猥琐,中华民族经过了这场灾难变得更团结,更顽强了!

  “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相信只有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便可看到风清月朗,花好月圆,也相信骄傲的中国人将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铸成爱的城墙去抵御可怕的天灾。天若有情天亦老,上天也必将被这群了不起的中国人所感动,相信明天会更好!

  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实用5份

  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幻灯片显示)

  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

  三、分析课文观点: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

  明确:看课文

  例子分析道理: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四、引申: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xx_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

  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运用:

  课堂口头作文练*:任选一词口头说一段话,要表达出主观感受。

  1、太阳

  云

  天空

  校园

  人们

  小路

  2、我

  树林

  飞

  鸟

  风

  六、作业布置:

  大家回去拿出自己以前的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

  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 2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铸造。本课作者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上的点拨,又有示例上的阐述说明,同时不乏趣味性。

  2、教学对象分析

  学*语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表达交流运用诸方面。据*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面不是很广,写作上基本表达还行,流畅度上没有太大问题。至于语言的推敲锤炼、表达技巧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增强“咬文嚼字”的意识,需要培养一种谨严的精神。不管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应对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咬文嚼字”的本意、引申常用义,及其作者的解释。

  2、了解字词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炼字也是锤炼思想感情。

  3、提高速读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对文章分析评价,借鉴其由表及里的艺术手法。培养正确运用语言的*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对应融合。

  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认识评价作者的看法和分析。

  2、难点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情感。

  据文章观点及内容获得阅读和写作上的启示。

  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

  列举古代一些炼字的例子引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文中材料得出观点,重视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一步步引导。为全面理解文意,设计对比阅读本文和《不求甚解》,重在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2、学法指导

  重视课前预*,理解文章基本观点。课堂上学生集体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重难点方面作适当点拨。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角度和追求。

  五、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课文朗诵音频、录音放音机、《不求甚解》全文。

  2、教学过程(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温故入新

  1、作者朱光潜概况

  2、重点字词读音释义

  3、文章的整体思路及论证方法

  4、引入新课(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二)继续探讨课文,解决重难点

  1、朱光潜对“推敲”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题李凝幽居》的意境,谈谈你的理解。

  (讨论后师总结)作者的分析评论就是独立思考,言之有据。他认为“敲”比“推”好,同学们也应有自己的看法。适合当时意境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学*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恰当的。

  2、理解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1)从文段中归纳两种意义的区别

  (2)体会苏轼“天上小团月”的妙处

  (学生品味讨论,师总结)用“小龙团”只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或绝非凡品,而用“小团月”却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特殊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味,即“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两者是不同的。同学们应认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

  (3)小练*:下列表述是否跟作者意思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蓝田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A、C两项不符合,曲解了东坡之意)

  3、探讨第七段,完成思考题。

  (1)文学创作上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学生品味教材上“套板反应”的示例,看它们有怎样的共性。教师步步引导,再举一些示例,以加深理解,并启发学生反省自己在写作中有没有同类现象,或者自己所看的报刊杂志类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套板反应”本是文艺心理学上的术语,文中是指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常常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人们也就安于这些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比如提到女子美貌便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提到才高学深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新奇的意味,从而束缚了语言的创新,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而创作的动机就是要创新,要追求新的内容,新的表达,它们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形象地说是“仇敌”。

  (注意: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写作要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东西,它强调的是不能安于套语滥调。比如一些典故成语等,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适当地运用亦能为文增色,而不是不能用。)

  (2)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

  (三)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并扩展。

  1、主要观点: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斟酌文字,就是斟酌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作者朱光潜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样的态度?

  (主要是总结全文,仍要先强调“咬文嚼字”的成语意义及本文意义。)

  本文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中应咬文嚼字。作者希望人们要克服“套板反应”,运用文字时切实体会思想感情,运用准确的文字,不能用俗滥的语言表达俗滥的思想情感,并且要有谨严的精神,文中通过许多例子说明这些道理,反映出咬文嚼字的必要性。作者要求我们在创作和欣赏中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学生活动:学*本文,你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态度?

  (开放性讨论,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四)对比阅读理解: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并列出理由。该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结合课后*题的阅读资料,先由学生说,师最后总结)

  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缘于讲的是不同的问题。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是在文字上推敲,他说的是精读,精读就得咬文嚼字,就得咀嚼文字的意味。而马南邨说的是博览群书应注意的一点,不要太精细和固执,是泛读。这种方法的读书,力求广博,只求“观其大略”,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他们说的是两回事,都不失为有益的教诲,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指导我们的实践。

  (五)课堂延伸与课后作业

  1、关注语文,咬文嚼字:

  (1)比较不同表达的不同效果

  这两句话要说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一般的陈述句,B句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体会字的选用

  句中“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恼的思想感情。

  2、课外作业

  (1)对《咬文嚼字》的内容进行“咬文嚼字”

  (注重个性化分析,要求言之有理)

  (2)推敲括号中文字的运用

  A、(忍)看朋辈成新鬼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云破月来花(弄)影

  D、羌笛何须(怨)杨柳

  设计体会:

  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表达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否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对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构想设计,本案采取的是启发、探讨式教学,重在学生参与,主动地协作解决问题,并要联系自己的阅读写作实践。

  本设计第一课时重在整体感受文章内容,重点理解分析前三个事例。分析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他们个性化理解的角度感悟用字的斟酌之必要,尤其是贾岛“推敲”的事例。第二课时重在误用字的联想意义而产生的用字上的“套板反应”,在教学中应循循善诱,设法引导学生的专心投入,去联系自己的阅读写作实践,真正意识到写作应创新的必要性,从而推陈出新,不断自励,逐步趋于用字艺术的完美。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觉得教师就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课后进行反思,“业精于勤荒于嬉”,只要努力付出,一定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水*,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本设计重视学生的参与,体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认为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诱导学生方面应尝试多种方法,灵活一些。

  课堂教学就应有充分的师生互动,其实有很多东西学生是完全能解决的,只需要教师稍微一点,即点化式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话说得很好,我们做教师的就得充分意识到这点,及时恰当地给予指点,把教学这条路走好,把学生带到光明而有价值的地方。

  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重点

  学*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掌握评价鉴赏的要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古今名人学士阅读和写作时往往字字推敲,反复研究。唐朝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苦吟诗人贾岛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句子,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悦;诗圣杜甫也留下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以表明他执着地追求这种语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其实,语言文字,不只是单纯语言的问题,“……正是语言使人成为人,人是在语言中生成的。……决不能把语言仅仅看成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语言的历史也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历史。”“语言与人(人类)的生命、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学*语言,同样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这说明语言文字与人的生命体验、生活体验、认识境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提出了与之相似的观点,板书: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是一个贬义词。

  朱先生却独发新见,反其义而用之,提倡“咬文嚼(jiáo,上下牙磨碎食物;)字”。

  今天我们主要从评价鉴赏的角度来学*这篇文章,掌握评价鉴赏的要领,学*朱光潜先生的鉴赏方法。下面打开课本。

  二、课文研*(22分钟)

  1、研读文章的1—2段。

  问: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作了怎样的分析。

  明确:郭沫若改的二句台词。作者的议论,一个改得好,一个改得不好。

  问:在说明修改效果时,作者还联想了哪些作品?

  明确:改得好,他引用《水浒传》杨雄醉骂潘巧云一段来印证,说明“你这”句式的意思和用法。改得不好,他引用《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一句,来说明“你是”的特定意味。类比说理,令人信服,他的知识的确让人佩服。

  问:郭沫若改得不好,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

  既然是“咬文嚼字”,那我们也不妨对他这两段进行一番咬文嚼字,看看他的文章是否有失误?

  ⑴文章第二段开头:“这是炼字的好例。”“这”字指代不明。因为第一段实际上说了郭沫若炼字的二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⑵第二段中先说:“‘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而接下来分析《红楼梦》中的话却说:“也带‘你不是’一点讽刺的意味。”这“讽刺”怎能没有情感色彩呢?而这一点郭沫若实已注意到:“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朱先生是语言大家,也“智者千虑”,会有“一失”,说明用好语言的确很困难,那么评价鉴赏又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评价和鉴赏是一种较高级的阅读能力,根据上面我们的做法,不妨来总结一下:

  ①独立思考。正如我们自己所做的那样,不能盲从,既不迷信传统,也不迷信权威。

  ②实事求是。先哲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迷信盲从,就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敢于怀疑,更要实事求是。

  ③掌握方法。咬文嚼字。

  ④充足储备。“腹有诗书气自华”,朱先生能够对问题有真知灼见,与他深厚的储备有关。这就要求*时注意资料的积累整理。

  下面我们继续学*课文,看朱先生的“咬文嚼字”之法,学一种呢还是多种。

  2、如果第1—2段是从“句式上的选用”方面来评价鉴赏的,那么课文第3—4段呢?

  问:作者举出什么样的例子,从哪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王若虚改“李广射虎”一段——简笔与繁笔

  作者的议论,失去了原文的味道。

  问: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3、读文第5—6段。

  问:举了什么例子?作了怎样的评价?

  推敲的故事——练字。

  小团月诗——字的联想意义。

  问:这些分析对我们有何启发?

  阅读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像和联想,准确把握作品的内蕴。

  完成板书:

  咬文嚼字

  1、独立思考

  2、实事求是

  3、掌握方法:句式选用,文字详略,字词推敲,联想想像

  4、充足储备

  三、课堂训练(18分钟)

  1、“推敲”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朱先生对此也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下面,结合《题李凝幽居》全诗的意境,大家来评一评。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言后,教师可以提示:实事求是,联想想像,还是“敲”字好,它绾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按理晚上看不到宿在池边树上的鸟,万籁俱寂中,老僧(或许正是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又不露痕迹地切中了题目的“幽居”二字。“敲”字正见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而“推”的“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让“鸟宿池边树”显得无理,意蕴也浅得多。

  2、请分析王安石改为“纷纷”二字好在哪里?

  晴景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提示:实事求是,联想想像,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3、请分析《菊花台》歌词,看黑体字的句子好在哪里?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提示:实事求是,推敲句式,比拟借代;联想形象,以物喻人。

  四、课后作业

  继续进行“咬文嚼字”的课外活动,自找美妙的生命体验。

  设计自评:

  这堂课将传统的“教课文”,改为“用课文教”,体现了“课文是一个例子”的思想。课文学*的过程中读、研、总、*、拓,层次清晰。教学中突出了能力培养,即从课文中得方法,在运用中懂方法,悟方法。

  这堂课的教学与前一堂课的语基训练(字形、字义、词语)和作文素材(作者简介、材料开发)结合起来,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

  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设计思想】《咬文嚼字》是一篇结构谨严、内涵丰富的文化随笔。朱光潜先生旁征博引,讲述了写文章时应该炼字的道理。读者从中既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能随着作者的理性思考,感受文章蕴含的“理趣”。秉承先生的求真精神,锻炼自己的质疑能力。本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创作方面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学*本课,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在事例前后均有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这些语句,综合提炼作者的观点。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目的。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知识和经验,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自觉运用本文的观点进行鉴赏、修改、创作练*。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咬文嚼字》中的一些语句可能失之偏颇,引导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跳出来,对某些字句做出评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文化随笔,对文中丰富的诗句、成语、文化现象感到陌生,在阅读上产生排斥感,进而也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针对此种状况,教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概括总结课文观点。

  能力目标:从作者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品味炼字的妙处。 体会作者提出的“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主张,并将其运用于修改和创作练*中。

  德育目标:培养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从课文中发现疑点,培育质疑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总结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品评诗句,体会作者观点。 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完成修改和创作练*。

  【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二、创设情境具体分析炼字炼意

  1.话剧《屈原》中有一段宋玉要离开屈原,婵娟斥责宋玉的戏。屈原的侍女婵娟怒斥宋玉时有这么一句台词:“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导,你是(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哪种说法,为什么?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2. 李广夜猎时,见到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射箭,结果射中石头,箭深深地**石头里面。李广天亮时再次射箭,但再也射不进去了。下面描述李广射虎的三段话,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A.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B.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C.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从中我们获得怎样的启示?

  3. 你更喜欢诗中第三句的哪一个版本,为什么?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这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以上是三个咬文嚼字的实例。你对“咬文嚼字”有什么认识?

  三、提炼观点

  1.作者对“咬文嚼字”有何种理解,其实质是什么?

  2. 再一次选美大赛上,两位选手即将登场。下面是主持人对她们的介绍,你更期待见到哪一位?

  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

  B.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阅读第六、七两段讲了什么问题?两个例子从什么角度阐明道理。

  3.默读第八段,思考咬文嚼字的态度、方法、目标是什么?

  四、运用

  1.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A.红杏枝头春意浓 B.红杏枝头春意闹

  2. 欣赏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为第四句填一个字。

  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 5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

  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

  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惯,*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

  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

  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B.必须勤奋。

  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作业:课后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