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方案,教学设计,分数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训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

  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加法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L口算。

  (1)用门算卡片依次出示练*四第1题.指名学生说出口算结果。

  (2)用卡片出示下列各题,让学生口算。

  5.2+2.8 3.63+6.37 O.72+O.28 3.4+2.6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复*加法运算定律。

  提问:在整数加法里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来说—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两个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

  追问:我们以前学*的这两个运算定律中,加数的范围是什么数?

  3.做教材第16复*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板书: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从左往右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在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里,没右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这节课,我们来学*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1)说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现在我们来看例6;

  (2)出示例6。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师在例题要先算的一步下面画横线。

  按照刚才说的顺序,这两题能计算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3.组织练*。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本上。

  师板书用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口述运算过程和结果,老师板书。

  (2)追问:谁说—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4、教学例7。

  (1)说明:我们已经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那么,刚才我们复*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是不是适用于小数加法呢,请看下面两组题。

  出示教材中两组题。

  要求学生算一算、比一比,看看每组算式里圆圈两边的结果是不是相等,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提问:第—组结果相等吗?(板书等号)第二组结果相等吗?

  (板书等号)

  你从这两组算式小发现了什么规律?这里字母表示的加法运算定律里,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2)说明:从这里可以看出,加法运算定律里的字母可以表示整数和小数,也就是说,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3)出示例7。

  请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4千加数,想—想可以怎样使计算简便。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4.8+5.2)+(8.63+0.37)

  追问:为什么这样算可以简便?

  提问:这里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接下去怎样做?(老师板演)

  小结: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5、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简便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连加计算简便?

  四、组织练*

  1、做练*四第2题。

  小黑板山示,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

  2.做练*四第4题前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分析练*四第5题。

  读题。

  提问:这道题要分几步做?为什么要用两步解答?

  4.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四第3题前两题,第4题后两题第5题。

  家庭作业:练*四第3题后两题。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2

  分数乘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和计算的过程,体验归纳推理的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归纳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

  学法:小组合作,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明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一半的一半,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该怎么列式

  前面我们学*的是整数与分数与分数相乘,这题都是分数乘分数,你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观察这些算式,认为哪一些算式算起来会容易些?

  二、探索算法:

  (一)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

  1、请学生选择几道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乘法算式,尝试计算。

  2、汇报计算情况,提出计算方法。

  3、举例说明或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

  4、小组内交流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

  5、组际交流。

  6、小结几分之一和几分之一相乘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

  (二)一般分数相乘

  1、小组合作探究:

  (1)猜想一般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2)请举例验证。(3)准备汇报。

  2、组际交流

  3、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积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4、沟通所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前还学过哪些关于分数的.乘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点?1、学生独立写出几个算式。汇总到黑板上。2、学生观察得出:几分之一和几分之一相乘。3、举例说明或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4、小组交流个体学*情况

  5、组际交流可能出现的方法:(1)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2)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

  6、学生按要求活动。

  7、组际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可以看作是——

  (2)画图:把长方形的纸先用阴影表示出,再表示阴影部分的,然后打开看一看得到的阴影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化成小数计算。(能化成小数的)

  三、教师辅导

  1、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并了解学生的计算及验证情况。

  2、教师指导和参与讨论。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附: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乘分数》一课是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了分数整数、整数乘分数,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后进行学*的。分数乘法在掌握了法则以后,计算并不复杂,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力图体现“让学生自己提出、验证计算方法,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总体思路。

  一、充分开放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整节课设计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提供了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引入阶段,在情景的支持下让学生自己提出并确定学*、研究的材料;展开阶段,分两个层次让学生提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研究来展示、证明自己的计算方法,使研究过程体现开放与自主,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学*方式,以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交流与发展。

  二、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使学生经历学*过程

  《分数乘分数》一课,从情景入手,把较复杂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成用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展示和验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和理解计算方法。课堂的“展开”阶段,从解决“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相乘”到“两个一般分数相乘”,力图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法则统整”等的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体现《课程标准》精神,促进学生探索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以“分数乘分数”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学大纲上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能较好地使学生感受到学*的成功和研究的乐趣,即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方法的现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与价值观。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3

  2.1.1.2 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二)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运算,理解它关键就是能够利用 次方根概念转化到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学生已经学过了根式概念和运算性质,对于转化到分数指数幂的形式难度不大,本节课的内容分数指数幂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有理数指数幂有必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是学*后面知识的基础,是本学科的一般内容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利用 次方根的性质转化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在利用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化简指数幂的算式,所以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利用分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运算性质,计算、化简有理数指数幂的算式。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解析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就是指通过复*已学过的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根式的概念,推导出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学会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能够化简一般有理指数幂的算式。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根式化简到分数指数幂的形式熟练程度低,对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不够熟练,不能很好的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在练*中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了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那么整数指数幂是否可以推广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本节的主讲内容,教师板书本节课题分数指数幂

  2、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

  (2) 观察以下式子,并总结出规律:

  ① ;

  ② ;

  ③ ;

  ④ .

  (3) 利用(2)的规律,你能表示下列式子吗?

  (4)你能用方根的意义来解释(3)的式子吗?(5)你能推广到一般情形吗?

  活动:学生回顾初中学*的整数指数幂及运算性质,仔细观察,特别是每题的开始和最后两步的指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方根的意义,用方根的意义加以解释,指点启发学生类比(2)的规律表示,借鉴(2)(3),我们把具体推广到一般,对写正确的同学及时表扬,其他同学鼓励提示.

  讨论结果:形式变了,本质没变,方根的结果和分数指数幂是相通的.综上我们得到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教师板书:

  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

  提出问题

  (1) 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是怎么规定的?

  (2) 你能得出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吗?

  (3) 你认为应该怎样规定零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4) 综合上述,如何规定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5) 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中,为什么规定 ,去掉这个规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6) 既然指数的概念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否也适用于有理数指数幂呢?

  活动:学生回顾初中学*的情形,结合自己的学*体会回答,根据零的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来类比,把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与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融合起来,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类比可得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合作交流,以具体的实例说明 的必要性,教师及时作出评价.

  讨论结果:有了人为的规定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如下:

  对任意的有理数r,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① ② ③

  变式训练

  求值:(1) ; (2)

  拓展提升

  五.小结

  (1) 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就是: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零的正分数次幂等于零,零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 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

  (3)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① ②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数学网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数学教案:分数指数幂的运算能给您带来帮助!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扩展1)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1

  分数乘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和计算的过程,体验归纳推理的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归纳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

  学法:小组合作,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明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一半的一半,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该怎么列式

  前面我们学*的是整数与分数与分数相乘,这题都是分数乘分数,你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观察这些算式,认为哪一些算式算起来会容易些?

  二、探索算法:

  (一)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

  1、请学生选择几道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乘法算式,尝试计算。

  2、汇报计算情况,提出计算方法。

  3、举例说明或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

  4、小组内交流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

  5、组际交流。

  6、小结几分之一和几分之一相乘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

  (二)一般分数相乘

  1、小组合作探究:

  (1)猜想一般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2)请举例验证。(3)准备汇报。

  2、组际交流

  3、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积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4、沟通所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前还学过哪些关于分数的乘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点?1、学生独立写出几个算式。汇总到黑板上。2、学生观察得出:几分之一和几分之一相乘。3、举例说明或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4、小组交流个体学*情况

  5、组际交流可能出现的方法:(1)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2)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

  6、学生按要求活动。

  7、组际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可以看作是——

  (2)画图:把长方形的纸先用阴影表示出,再表示阴影部分的,然后打开看一看得到的阴影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化成小数计算。(能化成小数的)

  三、教师辅导

  1、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并了解学生的计算及验证情况。

  2、教师指导和参与讨论。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附: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乘分数》一课是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了分数整数、整数乘分数,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后进行学*的。分数乘法在掌握了法则以后,计算并不复杂,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力图体现“让学生自己提出、验证计算方法,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总体思路。

  一、充分开放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整节课设计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提供了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引入阶段,在情景的支持下让学生自己提出并确定学*、研究的材料;展开阶段,分两个层次让学生提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研究来展示、证明自己的计算方法,使研究过程体现开放与自主,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学*方式,以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交流与发展。

  二、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使学生经历学*过程

  《分数乘分数》一课,从情景入手,把较复杂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成用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展示和验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和理解计算方法。课堂的“展开”阶段,从解决“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相乘”到“两个一般分数相乘”,力图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法则统整”等的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体现《课程标准》精神,促进学生探索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以“分数乘分数”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学大纲上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能较好地使学生感受到学*的成功和研究的乐趣,即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方法的现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与价值观。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2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分数乘法的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

  (一)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看看下面每组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三)那么分数混合运算如何计算呢?能否应用运算定律简算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探索、悟理

  (一)出示例题

  (二)读题之后请同学试做(板演在黑板上)

  教师:这道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强调运算顺序)

  (三)做一做

  教师提问:你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四)小结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分数乘加、乘减这样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呢?

  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算式中,既有一级运算,又有二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做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边的.

  (五)仔细观察下面两题,计算中有没有好方法使它们算得又快又准.

  小组汇报结果.

  教师提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依据什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教师说明:由这两题可以看出,乘法运算定律同样可以应用在分数中.

  (七)做一做

  三、归纳、质疑

  (一)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学生自己小结)

  混合运算、分数乘法中的简算.

  (二)你在学*中遇到了什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吗?

  四、训练、深化

  (一)巩固混合运算

  1.判断

  (×)(×)

  (√)(√)

  2.计算

  (二)巩固简算

  1.填空

  2.简算

  (三)提高练*

  五、课后作业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点评

  学生已通过第七册的学*,对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比较熟悉了,所以,本教学设计注意以旧引新,通过复*,让学生讨论、试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技巧。巩固练*中,从基本练*一直到提高题,设计有层次,有坡度。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3

  2.1.1.2 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二)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运算,理解它关键就是能够利用 次方根概念转化到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学生已经学过了根式概念和运算性质,对于转化到分数指数幂的形式难度不大,本节课的内容分数指数幂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有理数指数幂有必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是学*后面知识的基础,是本学科的一般内容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利用 次方根的性质转化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在利用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化简指数幂的算式,所以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利用分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运算性质,计算、化简有理数指数幂的算式。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解析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就是指通过复*已学过的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根式的概念,推导出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学会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能够化简一般有理指数幂的算式。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根式化简到分数指数幂的形式熟练程度低,对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不够熟练,不能很好的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在练*中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了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那么整数指数幂是否可以推广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本节的主讲内容,教师板书本节课题分数指数幂

  2、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

  (2) 观察以下式子,并总结出规律:

  ① ;

  ② ;

  ③ ;

  ④ .

  (3) 利用(2)的规律,你能表示下列式子吗?

  (4)你能用方根的意义来解释(3)的式子吗?(5)你能推广到一般情形吗?

  活动:学生回顾初中学*的整数指数幂及运算性质,仔细观察,特别是每题的开始和最后两步的指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方根的意义,用方根的意义加以解释,指点启发学生类比(2)的规律表示,借鉴(2)(3),我们把具体推广到一般,对写正确的同学及时表扬,其他同学鼓励提示.

  讨论结果:形式变了,本质没变,方根的结果和分数指数幂是相通的.综上我们得到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教师板书:

  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

  提出问题

  (1) 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是怎么规定的?

  (2) 你能得出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吗?

  (3) 你认为应该怎样规定零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4) 综合上述,如何规定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5) 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中,为什么规定 ,去掉这个规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6) 既然指数的概念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否也适用于有理数指数幂呢?

  活动:学生回顾初中学*的情形,结合自己的学*体会回答,根据零的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来类比,把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与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融合起来,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类比可得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合作交流,以具体的实例说明 的必要性,教师及时作出评价.

  讨论结果:有了人为的规定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如下:

  对任意的有理数r,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① ② ③

  变式训练

  求值:(1) ; (2)

  拓展提升

  五.小结

  (1) 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就是: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零的正分数次幂等于零,零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 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

  (3)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① ②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数学网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数学教案:分数指数幂的运算能给您带来帮助!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扩展2)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菁华9篇)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练*十五的题目主要有三类:一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如第2、7题;二是可以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如第3题;三是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第4、5题以及第8~11题;此外,第6题,主要结合刚刚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解方程的练*。

  这节课主要完成6~11题,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分别解出每一个方程,使学生加深对方程解法的理解。第7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第8题先回忆梯形面积公式,在进行计算。

  在练*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体会在哪些情况下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由于补充了一些练*题,就没有让学生来研究有一下教材上第82页的第9-11题。结果,在课堂作业中发现问题还挺大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时有些学生是“跟着感觉走”,乱做一气。真担心,后面要学*《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了,这些学生又该怎么办?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加减混合计算的解题方法,能正确的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解决相关的问题。力图数学计算教学体现算用结合,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计算题的内容枯燥*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从课前先复*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引入、新知学*(六一节情境学生分彩球)到练*设计等设计方案,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用分气球、分彩旗黄色、红色、绿色等占几分之几的游戏把整堂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惯和参与意识。

  2、重视算理探究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运算顺序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运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各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3、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如:2/7+3/4+3/7+1/4=(2/7+3/7)+(3/4+1/4),1-1/43/4=1(1/4+3/4)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彩旗,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到后面的练*卡片上的空白处理等,都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4、通过丰富多采的练*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练*中我设计了想一想、练一练,帮小猪、小狗、小马找妈妈-,还设计了打开智慧之门等有趣的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练*形式,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多样性,进一步拓展知识,使学生克服学*数学的枯燥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做得还不够好。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巧算1-1/6+1/42+1/56+1/72+1/90+1/110的算法时,这是求一列异分母分数的和,巧用拆分求和的方法,可以让计算比较简便。这方法其实已经蕴含了拆分求和的巧算的方法,而此时这块内容我讲的比较仓促,学生还没学会,该如何讲解比较妥当我一直在思考。我当时用以后会学到来告诉学生。我想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把新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构通?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总之,一堂课从设计到实施总会有收获、有感悟,有遗憾,它将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借鉴。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

  本学期,学生在学完分数乘除法后就已经将分数四则运算全部学*完了。另外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教学法,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并重视对学生在计算*惯方面的培养。

  成功之处:

  1、借助具体情境,(出示例1)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的学*过程中来。首先我请两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第一种做法:2/518+3/518 第二种做法:(2/5+3/5)18 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我首先请第一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当学生提到要注意计算的运算顺序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接着,再请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解答,当学生说到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时,我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的联系。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发现了两者的紧密联系:第二种方法只是第一种方法的简便算法。我再让学生明确这是什么运算定律?学生在理解乘法分配律这个运算定律后,我又让学生回忆其它的运算定律,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个运算定律的意思。整个新授环节,我不是通过单纯地说教,让学生接受这些新知,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新知。我觉得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新知。

  2、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在数学学*过程中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掌握运算顺序,并形成合理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运算的意识。精心设计练*。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

  1.基本训练。

  2.变式练*。

  3.游戏练*。

  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在实际解题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通过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一、让学生牢记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老师要讲清楚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学生要牢记运算定律的意义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4

  要想上好计算课,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贴*学生用真实、扎实、丰实、厚实的教学感染学生,这样的计算课堂一定会告别枯燥,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旧拓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旧拓新。

  课的开始我出示一道口算题和一道整数四则运算题,让学生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巧妙过渡到新知探索环节,促使学生“愿闻其详”,激发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与基本训练题对比而导入新课,为学*新的知识从心理需求到知识铺垫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知学生。所以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尝试题的出示,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我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之中。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是继续学*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学*的思想和方法。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设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的事天坛公园的1/4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71x1/4,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问题二,重点放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与联系上,对于30x7/10+30x2/15和30x(7/10+2/15)这两个算式,它们只是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并不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方法和学**惯的渗透。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计算四道题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不仅想运算顺序还要想有没有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一般完成2-3道,在问题二的处理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1、由于教学经验缺乏,再加上比较紧张,本节课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到位。对于看想算查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层次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计算题在订正时应该展示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体验运算律的作用;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时总结应该说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而非运用。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生生互动。本节课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本人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以促使我加深对这节课的认识与理解,促进我的成长。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6

  分数混合运算(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加乘减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与分数运算相关的问题情境非常抽象,不易理解,数量关系相对复杂,所以在小学阶段与分数有关的计算都是重点内容。因此在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正确把握课程标准、全面熟悉学生情况方面我们都要非常慎重,来不得半点敷衍。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收获与困惑等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诸位共享和商榷。

  一、教学流程

  以人为本是我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切以学生的需要和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尽可能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主动的、生动的参与到学*活动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流程:复*铺垫——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堂达标——当堂反思。

  二、体现两个重视

  1、重视学法渗透。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要求之一。在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中,如何去分析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画线段图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它能够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很大。因此课堂教学合作探究环节我特别提出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途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方程解答才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2、重视情境创设。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引发思考的问题情境,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必要的、有效的交流和探讨。因此在学案设计合作探究中,我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对“比八月份节约了1/7”进行研究,让学生产生困惑,与分数混合运算一二中“单位1已知”产生认知冲突。第二次是把“比八月份节约了1/7”改为“比八月份增加了1/7”,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没有发生变化,等量关系也没有发生变化,形成解决“单位1未知”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

  当然在课堂实践后我也发现了很多缺憾。

  1、课堂环境影响学生表现。

  我班共有8个合作小组,在听课中很多教师参与在每一个小组中,原来思维敏捷、敢于大胆发言的学生都显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学生不适应这么多听课者参加的课堂教学,就连学*最优的张星宇同学发言都语无伦次,那些天生腼腆性格内敛的学生表现就更是差强人意。因此学校要经常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常态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评活动,这样既锤炼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抗干扰的意识。

  2、钻研肤浅影响探究活动。

  高效课堂给学生减负了,但是对教师来说却是加压了。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在课堂外下足功夫,这样课堂上教师才会游刃有余、进退有方。本节课中由于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忽视对教材难点的分析与处理,造成了探究活动的卡壳现象。我对“比八月份节约1/7”中“单位1未知”没有充分研究,让学生错误的认为“已知量”才是单位“1”,引发对等量关系的错误认识。

  3、思路固化影响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等环节都充满着预设和生成的矛盾,课前要充分预设,才能有效的应对课堂生成。但是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无时无刻都在生成着新的问题,不是能够全部预设到的。面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我还是坚持原来的学案设计流程,希望学生能够侥幸的冲破难关。在这个时候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及时调整学案设计,针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扭转课堂教学面临的颓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无法超越自我,无法相信奇迹发生,只好任其自然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在课改的大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要张开宽广豁达的胸怀迎接更加明媚的明天,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和浸润那执着追求的理想课堂。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7

  课开始,给学生呈现情境: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娟花的面积占1/3,其余的是草坪。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然后帮助学生分析题意,理解题中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明确将整个花园面积看作单位“1”。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和即将学*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学生小组讨论后列出数量关系式,列出综合算式。

  延伸式题解决方法

  教师教学用书指出:“通常情况下,学生可能按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逐步通分,逐步计算。如果有学生能够很快找出三个分数的公分母,也可以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但一般不作具体的解释。”因为新编教材没有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要求,在这里有这样的建议也就在所难免了。问题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学生如能运用一次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除了减少不必要的过程,对提高正确率相对也有保证。基于这一点,我在一次通分的方法上作了延伸,教给了学生一般的解决方法。如练一练计算5/9+2/3-2/5,先要求学生观察三个分数的分母,发现9是3的倍数,那么这三个分母的公分母就是9和5的最小公倍数;再如练*十五第1题的计算均可让学生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3/4-5/8+5/6的公公母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4/5-(1/6+3/10)的公分母就是10和6的最小公倍数等。这样的安排既不违背教学要求,也让学生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留下一定的思考余地,也有利于学生去创造、去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品质,使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学*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乐趣。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8

  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从解决问题中去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于是教学时我先从两问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入手,让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从中将第一个问题去掉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这样为学生理解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作铺垫,为了更清楚的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我再借助线段图,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来解答,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道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并在小组讨论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相同之外后,总结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感受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还改变了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得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方法教学模式。

  1、关注学生的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准确地掌握了计算课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了落实双基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时,自觉地利用了分数(一步计算)的解答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写等量关系、找到了解题步骤与关键,通过由先分步,再列出综合算式这一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将“整数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2、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课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使学生正确地选择了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综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方式的生成。

  从整体来看我感觉这节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也比较恰当,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不是太积极、不能大胆发言,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学生在画图时,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时不是很完整或是不准确,总之画图学生感觉困难,且耽误时间。在今后教学中我,我应多训练学生用不同的图来表示题意;且应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学*探索,只有充分地给予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索、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9

  本学期,学生在学完分数乘除法后就已经将分数四则运算全部学*完了。另外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教学法,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并重视对学生在计算*惯方面的培养。

  成功之处:

  1、借助具体情境,(出示例1)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的学*过程中来。首先我请两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第一种做法:2/518+3/518 第二种做法:(2/5+3/5)18 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我首先请第一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当学生提到要注意计算的运算顺序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接着,再请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解答,当学生说到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时,我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的联系。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发现了两者的紧密联系:第二种方法只是第一种方法的简便算法。我再让学生明确这是什么运算定律?学生在理解乘法分配律这个运算定律后,我又让学生回忆其它的运算定律,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个运算定律的意思。整个新授环节,我不是通过单纯地说教,让学生接受这些新知,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新知。我觉得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新知。

  2、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在数学学*过程中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掌握运算顺序,并形成合理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运算的意识。精心设计练*。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1.基本训练。2.变式练*。

  3.游戏练*。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在实际解题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通过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一、让学生牢记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老师要讲清楚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三、学生要牢记运算定律的意义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扩展3)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 (菁华3篇)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1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是继续学*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体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学*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本课时是以*的世界遗产为题材,展现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了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深的了解,课前布置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上课前交流,并用课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不仅让学生借此领略*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随后交流关于故宫有多大的一些信息,以“想不想知道故宫的面积”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故宫的面积时,师出示相关信息,让学生阅读信息,并且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哪条信息最关键?和谁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获得个体发展。

  汇报交流时,注重学生能否完整地说自己的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不仅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算顺序,突出了重点。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师要照应前面的问题,适时评价:同学们很棒,自己求出了故宫的面积,下次再到故宫,你都可以当一个小导游了。让学生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板书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知识类推,同位交流,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最后及时出示两道题练*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通过自主思索与同位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2

  第一课时:无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例1、例2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4.8+5.2=10

  7-5.5=1.5

  4.54=18

  1.80.3=6

  7.50.25=30

  0.150.5=0.3

  1.20.4=0.48

  6.7-5.6=1.1

  9.9+1=10.9

  016.2=0

  01.8=0

  360.4=90

  问:1.80.3、4.54、1.20.4各表示什么意义?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0+804=140

  (2)16216+902=47

  (3)1000-8002=600

  (4)55+455-162=56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出示例1:下面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3.7-2.5+4.6 3.660.9

  问:题中含有几个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回答后,自己试算)

  小结:算式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一级运算,要按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教学例2:

  出示例2:下面的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35.6-51.73 6.75+2.521.2

  问:这两道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地方。它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

  小结: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5、指导看书。

  学生看书,补充完整课本例题。

  6、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

  1、课本第37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在先算的部分划上横线,把必要的竖式写在递等式的右边。)

  2、课本练*十第1题

  3、思考题。

  下面是有关联的四个算式,请想一想,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1)1.6323.2=0.51 (2)0.250.16=0.04

  (3)0.51-0.04=0.47 (4)0.47+0.13=0.6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38页例3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在计算过程中*似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

  1.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后在本子上练*

  10.1+9.990.1 9.7283.2+15.20.2

  2.计算下列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053.8527.14 (2)0.630.570.36

  (3)4.321.72.54 (4)4.670.2320.30

  指出取积、商的*似值的方法及约等号“”的使用。

  二、新授。

  1.揭示课题:“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出示例3:计算:3.61.2+0.55

  问:运算顺序是什么?

  如果要先算1.2+0.5该怎么办?(添上括号),这时运算顺序怎样?

  3.6(1.2+0.5)5

  学生尝试练*,指名板演,当学生发现3.61.7除不尽时提出问题老师该怎么办?教师回答在计算过程中除得的商超过两位小数的,一般只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学生练*完后,教师讲评,重点解决:

  =3.61.75

  2.125 (这里为什么用约等号?)

  =10.6 (这里为什么又用等号?)

  小结:教师指出黑板上的题,“3.6(1.2+0.5)5我们用了什么符号?”(用了小括号)“在这里小括号有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除不尽或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我们可以怎样做?”(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有时需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有小括号还不够用,就要用到中括号‘’

  教师板书:中括号,并说明中括号的写法。例如在例3中要先算(1.2+0.5)5,就要加中括号。这样就可得到下面的算式:

  3.6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讲解: 3.6

  =3.6(1.75)

  =3.68.5 (这里为什么用等号?)

  0.42 (这里为什么用约等号?)

  指导学生看书。

  三、巩固练*。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若有错改正过来。

  4.06(13.54+14.46)-0.14 (15.38-1.74)37

  =4.0628-0.41 =13.4637

  0.145-0.41 4.557

  =0.005 0.65

  2、课本第38页做一做。(先划出运算顺序,后计算)

  3、堂上练*。

  练*十第2题前两题

  练*十第3、4题。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3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是继续学*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体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学*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本课时是以*的世界遗产为题材,展现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了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深的了解,课前布置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上课前交流,并用课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不仅让学生借此领略*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随后交流关于故宫有多大的一些信息,以“想不想知道故宫的面积”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故宫的面积时,师出示相关信息,让学生阅读信息,并且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哪条信息最关键?和谁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获得个体发展。

  汇报交流时,注重学生能否完整地说自己的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不仅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算顺序,突出了重点。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师要照应前面的问题,适时评价:同学们很棒,自己求出了故宫的面积,下次再到故宫,你都可以当一个小导游了。让学生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板书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知识类推,同位交流,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最后及时出示两道题练*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通过自主思索与同位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扩展4)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 (菁华3篇)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的经验,体会数学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重点难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布置要求,引导预学

  (1)做书上第80页“练*十五”第1题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99-68×2    38-[2.44×(8.5-5)]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A、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 )顺序进行计算;

  B、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 ),再算( );

  C、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再算( )。

  二、预*反馈,诊断查学

  课中进行预*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三、目标引领,探究导学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5 ×18+35 ×18 (25 +35 )×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引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四、巩固练*,反馈练学

  1、做练*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十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做练*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五、课堂总结,拓展思学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是继续学*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体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学*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本课时是以*的世界遗产为题材,展现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了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深的了解,课前布置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上课前交流,并用课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不仅让学生借此领略*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随后交流关于故宫有多大的一些信息,以“想不想知道故宫的面积”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故宫的面积时,师出示相关信息,让学生阅读信息,并且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哪条信息最关键?和谁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获得个体发展。

  汇报交流时,注重学生能否完整地说自己的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不仅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算顺序,突出了重点。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师要照应前面的问题,适时评价:同学们很棒,自己求出了故宫的面积,下次再到故宫,你都可以当一个小导游了。让学生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板书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知识类推,同位交流,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最后及时出示两道题练*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通过自主思索与同位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教案设计3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是继续学*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体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学*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本课时是以*的世界遗产为题材,展现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了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深的了解,课前布置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上课前交流,并用课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不仅让学生借此领略*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随后交流关于故宫有多大的一些信息,以“想不想知道故宫的面积”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故宫的面积时,师出示相关信息,让学生阅读信息,并且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哪条信息最关键?和谁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获得个体发展。

  汇报交流时,注重学生能否完整地说自己的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不仅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算顺序,突出了重点。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师要照应前面的问题,适时评价:同学们很棒,自己求出了故宫的面积,下次再到故宫,你都可以当一个小导游了。让学生不仅有成功的体验,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总结板书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知识类推,同位交流,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最后及时出示两道题练*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通过自主思索与同位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扩展5)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

  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

  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深化运算顺序

  3/8(3/4-1/6) 5/6-4/92/3 7/123/14+7/8

  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

  教师总结看想算查

  (3)抽象运算顺序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体验应用,内化知识

  看一看算式中有哪些运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思考:算式中的运算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运算顺序不同?

  (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不仅做了红花、黄花装饰教室,还做了漂亮的*结,请看老师带来的信息。

  出示:同学们买了60米的彩绳,做大*结用了彩绳的.1/3,做小*结用了彩绳的1/2,一共用了多少米的彩绳?

  学生独立解决。师巡视。

  (2)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601/3+601/2 (2)60(1/3+1/2)

  =20+30 =605/6

  =50(米) =50(米)

  方法(1):先分别算出算大*结和小*结各有多少个,再算一共有多少个。

  方法(2):先算大*结和小*结一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个。

  (3)总结运算定律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结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等式连接起来,(=)仔细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

  师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也同样适用。

  (4)练*

  3/420/17-3/43/17 6-6/13-7/13 (5/6+3/4) 12

  师:如果把最后一个算式的字母6换成7,4换成5,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还简便吗?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做此类计算题要注意什么?也要按照怎样的步骤?

  三、巩固练*,深化理解。

  刚才我们一起学*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会解决这类问题了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1.火眼金睛辩对错。

  师:为什么错,如果错了应怎样改正。

  2.拓展提升

  我们班准备拿出300元钱买糖果,买水果糖的钱数占总钱数的 1/3,买奶糖的钱数比水果糖的 1/2 多30元,买酥糖的钱数占总钱数的 2/5,买奶糖多少元。

  3、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运算歌,希望谨记运算中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计算的效率和正确率。

  四则混合运算歌

  认真计算很重要,日常生活少不了;

  细心审题是关键,对快两字要牢记;

  先算什么要看好,没有算到要照抄;

  步步过程要对照;心*气和不烦燥,

  【教后反思】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是继续学*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要想上好计算课,一定要熟悉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开展教学,从而感染学生,这样的计算课堂一定会告别枯燥,焕发课堂的活力,通过研读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数学学*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其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红花朵数的1/3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41/3,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首先放在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再结合思路理解运算顺序,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方法的培养。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能不能用简便算法,还让学生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简便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在解决*结的问题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分析问题思路时,思路不太清晰,放手不够,没有让学生完整的思路。

  2. 由于我感觉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为了赶进度,留的时间过于少,使学生的交流留于形式。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导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是继续学*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的事天坛公园的 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72×1/4,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问题二,重点放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与联系上,对于8800×7/10+8800×1/4和8800×(7/10+1/4)这两个算式,它们只是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并不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方法和学**惯的培养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突出本节重点)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计算四道题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和有没有括号,从而得到正确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动笔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还要准确判断出是否符合运算律,想有没有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一般完成2-3道,在问题二的处理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到位。对于看想算查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层次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计算题在订正时应该展示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生生互动。本节课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整节课时间的把握不太好,有点前松后紧,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使得最终讨论本节收获时,没有让孩子充分讨论。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

  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

  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深化运算顺序

  3/8(3/4-1/6) 5/6-4/92/3 7/123/14+7/8

  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

  教师总结看想算查

  (3)抽象运算顺序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体验应用,内化知识

  看一看算式中有哪些运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思考:算式中的运算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运算顺序不同?

  (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不仅做了红花、黄花装饰教室,还做了漂亮的*结,请看老师带来的信息。

  出示:同学们买了60米的彩绳,做大*结用了彩绳的1/3,做小*结用了彩绳的1/2,一共用了多少米的彩绳?

  学生独立解决。师巡视。

  (2)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601/3+601/2 (2)60(1/3+1/2)

  =20+30 =605/6

  =50(米) =50(米)

  方法(1):先分别算出算大*结和小*结各有多少个,再算一共有多少个。

  方法(2):先算大*结和小*结一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个。

  (3)总结运算定律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结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等式连接起来,(=)仔细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

  师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也同样适用。

  (4)练*

  3/420/17-3/43/17 6-6/13-7/13 (5/6+3/4) 12

  师:如果把最后一个算式的字母6换成7,4换成5,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还简便吗?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做此类计算题要注意什么?也要按照怎样的步骤?

  三、巩固练*,深化理解。

  刚才我们一起学*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会解决这类问题了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1.火眼金睛辩对错。

  师:为什么错,如果错了应怎样改正。

  2.拓展提升

  我们班准备拿出300元钱买糖果,买水果糖的钱数占总钱数的 1/3,买奶糖的钱数比水果糖的 1/2 多30元,买酥糖的钱数占总钱数的 2/5,买奶糖多少元。

  3、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运算歌,希望谨记运算中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计算的效率和正确率。

  四则混合运算歌

  认真计算很重要,日常生活少不了;

  细心审题是关键,对快两字要牢记;

  先算什么要看好,没有算到要照抄;

  步步过程要对照;心*气和不烦燥,

  【教后反思】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是继续学*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要想上好计算课,一定要熟悉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开展教学,从而感染学生,这样的计算课堂一定会告别枯燥,焕发课堂的活力,通过研读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数学学*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其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红花朵数的1/3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41/3,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首先放在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再结合思路理解运算顺序,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方法的培养。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能不能用简便算法,还让学生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简便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在解决*结的问题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分析问题思路时,思路不太清晰,放手不够,没有让学生完整的思路。

  2. 由于我感觉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为了赶进度,留的时间过于少,使学生的交流留于形式。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4

  教学,顾名思义是先教后学,引导学生学会学*,启迪学生学会思考,这是课堂主阵地上的主要任务。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说说小数四则混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然后电脑出示分数四则混合算式,分组讨论,这道题那部分?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完成后,上、中、差的学生代表上讲台投影自己的作业。学生自己评价、订正。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的。这样教,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和步骤,但是计算正确率偏低。原因在于我本身讲解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对课堂教学情况估计不足,又忽略了创设良好教学情景,使学生为做题而做题,缺乏积极性和兴趣,另一个原因,复*铺垫做得不好,出错的大多数都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这部分的知识。今后应该加以注意。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

  《分数混合运算(二)》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整数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学*的。目的是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同时也提高学生利用分数的四则运算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情境创设贴*生活

  课本的情境是动物车展,这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分数混合运算的学*结合起来。在练*中我也注意安排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吃西红柿的生活情境,让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逐步得出结论,同时也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注重培养估算意识

  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实施过程所提倡的。本节课的估算对题意的进一步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后面的思路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对结果有一定的预测和检验。因此在课本没有要求估算的情况下,我也要求孩子们先进行估算,并说出是如何估的。虽然让学生估算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我认为是值得的。

  三、借助画图解决问题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单纯去记忆各种题型的话,只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非常疲惫。因此当新问题出现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出解答,而是先让学生估算,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来分析题意,然后展示学生所作的线段图或统计图,并与学生一起交流作图的过程与方法,最后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学生能正确画出图来,说明他们已能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也就无需老师过多的讲解,这也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通过作图不仅能帮助理解题意,还能帮助学生有效的探索了不同的算法,如有一个同学列出了65÷5×6的算式,就是通过作图把分数问题转换为整数问题来解决。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解题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掌握作图的策略在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四、注意引导学生反思

  学生学*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解决问题后,我还注意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同

  时在探究完新知后还安排一个环节“总结策略: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个有关分数知识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是怎样解决的,其中有哪些比较好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这样让学生在反思中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让他们知道今后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哪些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在本课教学中有一些可取的地方,可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让学生作图后,我通过巡视发现了两种作图方法:一种是画线段图,一种是画统计图。展示完这两种方法后没有留出一点时间让用不同方法作图的同学也来讲讲是怎么作的,导致在列式计算时还有同学拿着自己的练*本问:老师我这样作图可以吗?因此这是本节课的一大遗憾。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 (菁华3篇)(扩展6)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汇总5篇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1

  在本次教学中我力求做到:

  ①注重培养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实施过程所提倡的。本 节课的估算对题意的进一步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后面的思路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对 结果有一定的预测和检验。 因此在课本没有要求估算的情况下, 我也要求孩子们先进行估算, 并说出是如何估的。

  ②借助画图解决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单纯去记忆各种题型的 话,只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非 常疲惫。因此当新问题出现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出解答,而是先让学生估算,再让学生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来分析题意,然后展示学生所作的线段图,并与学生一起交流作图的 过程与方法,最后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学生能正确画出图来,说明他们已能理解题目的数量 关系,也就无需老师过多的讲解,这也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通过作图不仅能 帮助理解题意,还能帮助学生有效的探索了不同的算法。

  ③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学生学*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解决问题后,我 还注意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同时在 探究完新知后还安排一个环节“总结策略: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个有关分数知识的实际问

  题,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是怎样解决的其中有哪些比较好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 ”这 样让学生在反思中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让他们知 道今后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哪些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教学后,我发现 因为本课时内容较多,学生应用题解题掌握较好,但混合运算掌握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我在 明确教学目标时,只要求让学生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反复加强练*,学生对知识 的理 解和掌握情况及应用效果会更好,从而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从本节课让我感受到在今 后的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教材的编排,这一点也就是说明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学会 深入挖掘教材,灵活运用好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已经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上的,为后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我设计了一些预*内容:

  (1)回顾以前学*关于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

  (2)整数、小数的各种运算定律,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3)计算:3.2×99+3.2120÷0.25÷40

  (4)预*书上第80页的例题,思考: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适用吗?

  (5)试做练一练。从预*作业情况来看,个别学生书写*惯不好,把数字抄错;把自己书写的数字看错;观察力不强,看不出其中的错误等等。少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相当低,对稍复杂的计算在处理时往往有点乱,不知所措,尤其是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符号三个以上的,错误率相当高,但大部分学生的预*作业做得相当棒。

  改进之处:在出现不同方法的情况下并没有让学生有个观察比较的过程,而是我在很生硬地让学生接受那种简便的方法,结果并没有收到很好效果。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3

  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并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回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 体现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而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正确计算是学生在计算中的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新知之前有必要让学生复*相关的知识: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

  二、 找准新课中的难点开展教学活动

  本节课除了在整合之前所学的零碎知识之外,新知识有“中括号”的认识和应用及设计分数小数混合的运算,在计算中学生在遇到两步以上的计算,尤其是参杂上分数和小数时,学生计算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在*常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 本节课的教学中的得与失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学生能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类推到所学的新知教学中,并能够熟练进行脱式计算。

  不足之处:

  1、 学情把握不准,导致在练*时比较耽误时间,需要分清楚各个层次学生的层次,在不放弃差生的情况下,能够给予优等生更多的指导和东西,调动这些孩子学*的积极性。

  2、 教学中课堂节奏有待优化,课堂节奏有点拖沓,需要老师精心备课,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 在备课中就教材讲教材,应该是充分利用好教材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学活动。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4

  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从解决问题中去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于是教学时我先从两问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入手,让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从中将第一个问题去掉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这样为学生理解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作铺垫,为了更清楚的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我再借助线段图,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来解答,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道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并在小组讨论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相同之外后,总结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感受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还改变了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得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方法教学模式。

  1、关注学生的学情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准确地掌握了计算课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了落实双基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时,自觉地利用了分数(一步计算)的解答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写等量关系、找到了解题步骤与关键,通过由先分步,再列出综合算式这一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将“整数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2、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课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使学生正确地选择了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综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方式的生成。

  从整体来看我感觉这节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也比较恰当,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不是太积极、不能大胆发言,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学生在画图时,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时不是很完整或是不准确,总之画图学生感觉困难,且耽误时间。在今后教学中我,我应多训练学生用不同的图来表示题意;且应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学*探索,只有充分地给予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索、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5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计算。只有一个吃药片的例题“这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几天?”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基础,我从实际生活导入,并进行数据改编。由于贴合身边实例,因此连学困生也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步计算,最终得出两种计算思路。紧接着,我把数据改编成“半片”,其实就是隐藏的数据“片”。学生能够快速的说出两种方法并能列出综合算式。后来在完成*题的时候,是分袋装糖果的问题,可是学生的方法真是“多种多样”,为什么在上一环节很流畅,在自主完成*题时就会出现问题呢?

  我认为是在上一环节,过于快速,没有顾及到全体学生,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对方的方法,同时得出自己更喜欢的方法,这样应该是更有效的学*方式。

  数学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数学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兴趣及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杜绝“烫剩饭”。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要紧扣数量关系及找准单位“1”,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教材文本背后的信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