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体会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图形放大和缩小知识的应用价值,无论是照相或用放大镜看书,还是用投影仪放大图表等,都应用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知识。

  2、在观察、操作中明确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和特征。

  本设计结合教材情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和特征,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图形变大或变小了,但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卡片

  学生准备直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观察、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观察、感受。

  ①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卡片。

  师: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因为卡片上的字较小,所以学生看不清,回答不出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②把卡片放到投影仪上,调整缩放键,把卡片上的字逐渐放大。再次提问: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2)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卡片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现在能看清了?

  (因为字被放大了)

  2、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过渡。

  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用到了图形的放大?有用到图形缩小的时候吗?

  预设

  生1:用放大镜看书用到了图形的放大。

  生2:用投影仪放大图表用到了图形的放大。

  生3:在给人或景物、事物照相的时候用到了图形的缩小。

  (2)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真实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情境,激起学生从数学角度探究放大和缩小现象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初步感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探究新知

  1、图形放大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4页上面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六年级兴趣小组准备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何设计呢?

  学生与同伴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1:我们班教室的高是3m,“巨人”教室的高是它的4倍,应该是12m。

  生2:“巨人”用的课桌长与我们用的课桌长的比是4∶1。我们用的课桌长是1m,宽是0.6m,那么“巨人”用的课桌长应该是4m,宽应该是2.4m。

  (2)课件出示教材24页方格图。

  如果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教室的大小,你能按4∶1的比将图形放大,画出“巨人”教室的大小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占5个格,宽占3个格,我们把它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样“巨人”教室的长占5×4=20(个)格,宽占3×4=12(个)格。

  生2:我们组的结论是图中长和宽的比与实际求出的长和宽的比相等。

  生3:我们的想法和他们的想法一样。我们还总结出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要使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师巡视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 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

  1. 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生:…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

  2.出示学*目标

  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 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自主学*(10分)

  1.课件出示例4:

  思考: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

  ﹙2﹚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用什么方法验证?生:量一量

  ﹙3﹚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2.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着画一画。﹙方法同上﹚

  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课件出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合作交流(10分)

  先独立完成下面各题,再进行小组交流(c2展示)

  1.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倍。

  2.比例尺2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 )倍。

  2、按 1 : 3 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四)质疑探究(5分)

  什么样的比是放大?什么样的比是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五)总结检测(12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学*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

  2、检测

  第60页做一做

  第63页第1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放大就是把各边放大原来的2倍

  1:3缩小就是各边是原来的1/3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在学*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谁来描述一下!出示多媒体课件,56页生活情境图。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有的是把物体放大了,有的是把物体缩小了

  2、学生举例,自由发言。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这些现象也包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

  (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面图形,例4)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面图形。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

  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

  学生小组自由谈。正方形边长3个方格、长方形长6个方格,宽3个方格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个方格、6个方格。

  2、理解要求。

  (1)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2)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1)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正方形按2:1放大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2)汇报:原来的边长是3个方格,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6格。

  (3)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4)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

  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5)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1)接下来我们继续按照2:1放大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你觉得需要知道些什么条件呢?点名学生回答。

  (2)下面就按照你们的方法放大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吧,请画在方格纸上。

  (3)学生汇报画法

  (4)观察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相邻的两条直角边放大了2倍,那么他的斜边也放大了2倍吗?你怎么知道的?汇报测量结果。

  5、置疑。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3)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4)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5)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图形变大了,但形状没变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

  1、出示缩小的要求。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2、说说对1:3的理解

  3、学生作图,并相互检查。

  4、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并说说是怎么画的。(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5、观察原图和缩小后的图形。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按3:1画出下图

  6、 总结发现。

  (1)学生讨论。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2)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所得的图形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巩固应用

  画一画,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1、按4: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并说理由。

  2、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3、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4、下面哪个图是图形A按2:1扩大后得到的图形?

  5、按3: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主要是评价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对放大和缩小图形的画法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们就能创造许多新鲜有趣的事物,用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五、课堂作业:

  课本1、2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体会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图形放大和缩小知识的应用价值,无论是照相或用放大镜看书,还是用投影仪放大图表等,都应用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知识。

  2、在观察、操作中明确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和特征。

  本设计结合教材情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和特征,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图形变大或变小了,但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卡片

  学生准备直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观察、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观察、感受。

  ①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卡片。

  师: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因为卡片上的字较小,所以学生看不清,回答不出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②把卡片放到投影仪上,调整缩放键,把卡片上的字逐渐放大。再次提问: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2)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卡片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现在能看清了?

  (因为字被放大了)

  2、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过渡。

  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用到了图形的放大?有用到图形缩小的时候吗?

  预设

  生1:用放大镜看书用到了图形的放大。

  生2:用投影仪放大图表用到了图形的放大。

  生3:在给人或景物、事物照相的时候用到了图形的缩小。

  (2)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真实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情境,激起学生从数学角度探究放大和缩小现象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初步感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探究新知

  1、图形放大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4页上面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六年级兴趣小组准备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何设计呢?

  学生与同伴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1:我们班教室的高是3m,“巨人”教室的高是它的4倍,应该是12m。

  生2:“巨人”用的课桌长与我们用的课桌长的比是4∶1。我们用的课桌长是1m,宽是0.6m,那么“巨人”用的课桌长应该是4m,宽应该是2.4m。

  (2)课件出示教材24页方格图。

  如果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教室的大小,你能按4∶1的比将图形放大,画出“巨人”教室的大小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占5个格,宽占3个格,我们把它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样“巨人”教室的长占5×4=20(个)格,宽占3×4=12(个)格。

  生2:我们组的结论是图中长和宽的比与实际求出的长和宽的比相等。

  生3:我们的想法和他们的想法一样。我们还总结出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要使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师巡视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尺子、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一幅长方形图片(小一些)

  问:后面的同学看得清楚吗?

  老师把它变得大一些。

  2、出示放大后的三张照片,和原图相比你觉的哪一张没有变形呢?

  图1:把长拉大,宽不变

  图2:把宽拉长,长不变

  图3:把原图按一定的比放大

  学生观察后得出:图3没有发生变化。

  师:图1和图2从视觉上看出已经把形状改变,而图3在视觉上看出没有改变原图的形状,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

  二、操作验证

  1、探究图形放大的变化规律

  (1)出示原图和图3

  师:这两张是原来的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图形

  思考:放大后的图形的长与原来图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总结交流:

  ①放大后的长是原来长的2倍,宽是原来宽的2倍。

  ②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是2:1,宽与原来宽的比是2:1

  师:观察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2:1表示哪两个量的比呢(也可以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引出对应边)

  师引导小结:放大后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的边的比是2;1

  师:当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2:1时,我们就说把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新内容:图形的放大。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

  师:如果要把这个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该怎么做呢?

  2、尝试操作,加深理解。

  (1)想自己试试放大一个图形吗?

  出示例2(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学生在课本上一画,指名说怎么样画的,集体核对,师演示。

  (2)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放大的特点,谁来说说看图形放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验证后师说:看来你们的验证是正确的。

  3、类推图形缩小的含义

  师:图形有放大,那就会有缩小。(板书)

  师:如果要把原来这个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方形会有什么变化呢?

  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注意语言表述的完整性。

  师:1:2表示哪两个数量的比呢?

  师:在课本39页例2上画出将原图按1:2缩小后的长方形。

  指名学生说,你是这样画的?小组对改。

  师:刚才我们把一个长方形按照一定的比分别进行了放大和缩小,放大和缩小的这两个比,有什么不同呢?

  师: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师巡视,提示形状不变)

  全班交流,小结并板书:图形放大或缩小,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三、巩固深化

  1、师:通过刚才的学*,相信同学们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如果给你一个三角形,你会把它按要求放大吗?

  拿出课本,翻到39页试一试(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是怎么样画的。

  师:斜边是不是原来的2倍呢?怎么证明?(量一量,比一比)

  师:通过刚才练*,再次说明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对应的每一条边都是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集体订正。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五、课堂测试

  1、看图填一填

  1、图中②号三角形长直角边的长度是①号三角形长直角边的()倍,②号三角形短直角边的长度是①号三角形短直角边的()倍。

  2、图中②号三角形是把①号三角形按()的比放大得到的。①号三角形是把②号三角形按()的比缩小得到的。

  二、把下面方格里的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后画出来。

  三、练*册26页1、2、3题。

  六、拓展延伸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想想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一知识呢?

  七、作业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3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 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

  1. 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生:…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

  2.出示学*目标

  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 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自主学*(10分)

  1.课件出示例4:

  思考: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

  ﹙2﹚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用什么方法验证?生:量一量

  ﹙3﹚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2.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着画一画。﹙方法同上﹚

  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课件出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合作交流(10分)

  先独立完成下面各题,再进行小组交流(c2展示)

  1.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倍。

  2.比例尺2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 )倍。

  2、按 1 : 3 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四)质疑探究(5分)

  什么样的比是放大?什么样的比是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五)总结检测(12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学*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

  2、检测

  第60页做一做

  第63页第1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放大就是把各边放大原来的2倍

  1:3缩小就是各边是原来的1/3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生分析

  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氛围。重视学生的学*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操作练*,帮助学生理解和学*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

  1、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若干种相似图形的硬纸图板;

  3、两付三角板,若干磁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引入

  1、展示课件:两组图片,一是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画面,二是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的邮票,演示两组图片的缩放过程。

  (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爱国热情)

  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位置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进行演示,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

  3、放映*著名球星姚明扣篮雄姿的一组缩放照片,突出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与学生的实验形成对比,引出课题。

  二、自主活动实践感知

  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3、认一认:

  见课本P136页图4—28(1)、(2)、(3)辨认位似图形,并指认位似中心。

  (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

  4、练一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B。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不一定相似;

  C。两个图形如果是相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位似;

  D。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相似。

  例2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的是()

  例3下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D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点EB。点F C。点GD。点D

  例4已知上图中,AE∶ED=3∶2,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D的位似比为()

  A。3∶2B。2∶3C。5∶2D。5∶3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1、量一量:

  度量课本P136页图(1)(3)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经过猜想,讨论,归纳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想一想:

  本章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归纳:直角坐标系放大图形法;橡皮筋放大图形法。它们都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使用数学软件“Z+Z”,演示利用橡皮筋法放大图形,动态直观,清晰明了,进一步验证它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3、做一做: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如图,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一半。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

  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四、巩固练*归纳小结

  1、试一试:

  已知五边形ABCDE,作出一个五边形A’B’C’D’E’,使新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对应线段的比为1∶2。

  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可以演示出:

  ⑴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

  ⑵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

  ⑶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

  ⑷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条边上;

  ⑸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上;

  (让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可以任意拖动位似中心,构造不同位置与不同形式的位似五边形。形式新、变化多、课堂效果好。切身感受利用“Z+Z智能教育*台”探索数学奥妙的魅力)

  2、课堂小结:

  (1)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受。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应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3、实际应用:位似图形在家庭装潢设计上的运用。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怎样才能看清呢?

  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

  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板书: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1:3缩小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展示画法。

  5、置疑。

  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

  小组合作学*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6、引导发现。

  学生比较放大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总结概括。多媒体出示。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

  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3、总结发现。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三、 应用练*。

  1、观察选择(多媒体出示)。

  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使学生区分放大和按比例放大的区别和联系。

  2、按1: 2画出火箭模型缩小后的图形(多媒体出示)。

  3、发展练*。

  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四、总结。

  生畅谈收获。

  五、欣赏。

  PPT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一起欣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生分析

  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氛围。重视学生的学*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操作练*,帮助学生理解和学*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

  1、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若干种相似图形的硬纸图板;

  3、两付三角板,若干磁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引入

  1、展示课件:两组图片,一是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画面,二是神州飞船首飞成功的邮票,演示两组图片的缩放过程。

  (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爱国热情)

  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位置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进行演示,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

  3、放映*著名球星姚明扣篮雄姿的一组缩放照片,突出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与学生的实验形成对比,引出课题。

  板书:§4。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自主活动实践感知

  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3、认一认:

  见课本P136页图4—28(1)、(2)、(3)辨认位似图形,并指认位似中心。

  (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

  4、练一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B。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不一定相似;

  C。两个图形如果是相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位似;

  D。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相似。

  例2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的是()

  例3下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D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点EB。点F C。点GD。点D

  例4已知上图中,AE∶ED=3∶2,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D的位似比为()

  A。3∶2B。2∶3C。5∶2D。5∶3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1、量一量:

  度量课本P136页图(1)(3)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经过猜想,讨论,归纳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想一想:

  本章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归纳:直角坐标系放大图形法;橡皮筋放大图形法。它们都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使用数学软件“Z+Z”,演示利用橡皮筋法放大图形,动态直观,清晰明了,进一步验证它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3、做一做: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如图,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一半。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

  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四、巩固练*归纳小结

  1、试一试:

  已知五边形ABCDE,作出一个五边形A’B’C’D’E’,使新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对应线段的比为1∶2。

  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可以演示出:

  ⑴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

  ⑵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

  ⑶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

  ⑷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条边上;

  ⑸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上;

  ……(让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可以任意拖动位似中心,构造不同位置与不同形式的位似五边形。形式新、变化多、课堂效果好。切身感受利用“Z+Z智能教育*台”探索数学奥妙的魅力)

  2、课堂小结:

  (1)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受。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应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3、实际应用:位似图形在家庭装潢设计上的运用。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3和例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移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2、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生活实际, 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初步感知*移和旋转现象。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3、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能正确区别*移和旋转现象。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过程:

  一、教学旋转的含义

  1、教学例3(出示教具钟表)

  2、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并思考: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绕着哪个点旋转?是按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师演示指针由“1”到“3”。 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3) 师演示指针由3到6。 生反馈:指针从几开始?是绕哪个点旋转的?怎样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通过学生交流,老师引导,弄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呢?( 风扇、陀螺、钟表、车轮、风车……)

  3、板书课题:旋转

  4、归纳总结旋转要素(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度数) 板书: 点 方向 度数

  二、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出示课件)请学生说一说,在风的吹动下,风车是如何旋转的。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90°。思考: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呢?(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引导:(一是由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二是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三是根据对应的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四是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2、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3、概括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师:刚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变了,那么什么没有变呢?(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三、教学例4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卡纸,小三角形,90度扇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大风车这个节目吗?老师带来(风车),你们喜欢玩吗?(教师前后拉动,使得风车依次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

  提问:同学们,风车有时向这边转,有时向那边转,这两个方向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叫做什么呢?(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

  (课件展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图片)

  设问:我们看到风车旋转的时候非常漂亮,那如果我们用一些图形来旋转的话,情况又会怎样呢?(图形器材展示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图形的旋转(板书)

  二、创设情景,进入新课内容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移或旋转获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

  (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呢?(由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而成的)

  学生:漂亮,正方形,旋转等等。

  教师:取出一个大图形,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黑板方格子上。你们看看,这个小图形怎样才可以变成上面的大图形呢?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

  学生:o点,90度 ┈┈

  教师:(课件展示两个图形各形成两个大图形的过程。)设问: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旋转使得图形变得漂亮?请同学们拿起我们的卡片和小图形试试看。(目的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法旋转得到大图形)

  学生:(分组,拿起表格,小图形在桌子上试试看。)

  教师:请同学回答,上来示范。(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法旋转得到大图形)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旋转的过程和旋转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汇报旋转时应注意的问题。(找准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向)

  三、巩固新知

  1 本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然后再讨论旋转中心的问题。

  2 本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此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中心的问题。为让学生体会到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三角形描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那一点旋转的。

  3 先请学生想一想,再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到图形描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四、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真的很不错哦!

  通过学*,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互相交流。

  五、课后作业

  课本第54页说一说的1题和2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以哪个点为中心 旋转的方向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通过操作、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清楚的表述图形的旋转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基本图形卡片、带有小方格的纸,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纸做小风车。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在游戏中导入新知

  1、教师手拿风车走向讲台。

  问:同学们,认识它吗?玩过吗?在今天这个舞台上你敢玩吗?

  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玩法。

  问:在你玩的过程中,这个风车的风叶是怎样运动的?它又是怎样旋转的呢?

  2、看了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大家是不是也想玩一玩呀?那么就请同学们想办法让手中的东西、桌子上的东西、包中的东西旋转起来,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最会玩?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1、刚才,老师看了一下这位同学的玩法,这位同学的玩法很独特,我们就请到前面来 展示一下他的玩法。

  你能用语言具体描述一下它的旋转过程吗?(说清绕哪一点、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的角度)

  1、刚才大家都让自己手中的东西旋转了起来,玩的开心吗?下面我们换一个玩法。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们让一个基本图形旋转起来,会形成什么样的图案呢?

  2、大屏幕呈现一些美丽的图案。

  这些图案美不美?这里的每一个图案都是经过一个图形的旋转而得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图形旋转的天地。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在实践中探索图形的旋转过程

  1、请大家继续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他们分别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呢?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为例来探讨一下。为了方便大家清楚表述旋转的过程,我们可以先明确一下他们的位置。请大家在学具中任选一个图形,亲自演练一下他们的旋转过程吧!

  2、学生演练图形旋转的过程。

  3、找同学在实物投影上边说边演示图形的旋转过程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图形是绕哪一点旋转,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的角度。

  4、教师在学生演示完以后要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旋转方法?

  5、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这两幅图的旋转过程,进一步引领学生观察和说清楚图形的旋转过程。

  三、小结图形旋转的要素

  1、大家今天不光玩的开心,我们还在玩中学到了知识。请大家思考:我们怎样清楚的表述一个基本图形的旋转过程呢?

  2、学生讨论后汇报。

  3、结合学生汇报,板书:1、中心点2、旋转方向 3、旋转的角度

  4、提出建议:希望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中,选择一个图形创设一幅自己喜欢的美丽图案。

  附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1、中心点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度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教科书p92~9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综合运用*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把组合图形变成已学过的*面图形来计算面积。

  教具准备:课件、可拼组的几个简单*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逐一出示学过的*面图形,说出它的名称及面积计算公式。随后将图形张贴在黑板上,组成几幅美丽的图案。

  2.观察这些图形,它们与以前学过的*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些图形都是由几个简单的*面图形组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

  3.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组合图形?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自由说)

  4.认识了组合图形,那么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呢?(周长、面积……)这节课我们重点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面积)

  二.探究新知

  1.由图1引出例1.

  (课件出示)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1)认真观察图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2)汇报交流。(结合课件演示)

  ①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算式:5×5+5×2÷2

  ②把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算式:(5+5+2)×(5÷2)÷2×2

  (3)你认为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

  师: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有多种方法,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多动脑筋,选择自己喜欢而又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通过学*,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生自由发言,形成初步认识:可以把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面图形,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板书:分割法)

  (5)任意选择黑板上的一个组合图形说计算方法。

  2.出示例2.(课件)做一面这样的中队旗要用多少红布呢?(先不出现数字)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①分成两个梯形。

  ②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③用长方形面积减一个三角形面积。

  ④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3)提供数据,并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比较评价。

  (5)你对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有了什么新认识?

  小结:根据不同的组合图形,除了用分割法求面积外,还可以先把组合图形添补完整,求出总面积再减去添补上的面积,或用割补法求面积。(板书:添补法、割补法)

  三.巩固拓展

  谈话引出校园建设新规划。

  1.前往综合大楼。求下面指示牌的面积。

  2.这是准备新建综合大楼的一块空地,你能帮学校算算这块地的面积有多大吗?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3.小小设计师:

  学校想在综合大楼前建一个漂亮的多边形大花坛,种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用上学过的图形,并求出三种花的种植面积。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2

  教学过程:

  一、认识组合图形。

  1、师生谈话导入:什么是组合图形?

  (1)出示火箭模型的*面图。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2)像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这些都是我们已经认识的简单的*面图形,那么这个图形与它们有什么关系呢?

  (3)揭示名称与含义: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面图形组合而成的。

  2、在我们身边有不少物体表面的形状是组合图形。说一说,这些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3、学生自己试举例说明。

  二、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1、揭示课题。

  (1)出示中队旗,计算它的面积。

  80cm

  20cm

  30cm

  30cm

  (2)谈话:中队旗是什么形状?要求做一面队旗要多少布就是求它的什么?怎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2、学生尝试。

  (1)学生讨论算法。

  (2)独立计算。鼓励用不同的做法。

  演板:

  (80-20+80)×30÷280×(30+30)-(30+30)×20÷2

  =4200(*方厘米)=4200(*方厘米)

  (80-20)×(80-20)+30×20÷2×2

  =4200(*方厘米)

  (3)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2、小结:用哪些方法可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练*。

  1、计算花坛的面积。

  让学生感受:不是任何分解都可以计算的,要根据条件进行分解。

  2、求火箭*面图的面积。

  3、选一个求字母“l”和“n”的面积。

  四、总结。

  你有什么感受?

  五、作业。(略)

  六、板书:

  组合图形的面积

  (80-20+80)×30÷280×(30+30)(80-20)×(80-20)

  =4200(*方厘米)-(30+30)×20÷2+30×20÷2×2

  =4200(*方厘米)=4200(*方厘米)

  课后反思: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空间图形的基础。他们对组合图形的认知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关于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又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铺设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灵活运用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学*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一、导入——铺设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学生的学*,往往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熟悉的情境中,他们就能够自觉地、顺利地参与到学*中来。在本节课中,先让学生观察火箭模型的*面图,让他们说说有什么发现,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感受由几个简单图形的组合,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再让他们分析身边物体表面中的组合图形,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的兴趣。

  二、尝试——开启创造之门。

  弗莱登塔尔认为,学生学*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数学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课堂中采取了这样一些策略: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愿望。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如:计算中队旗的面积时,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这个图形,然后这样设问:“你能自己试着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经过自主的思考,能创造出不少的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课堂上学生在自身的自主探索中或者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着思维,张扬着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的主人。还有一个学生在其他不同的方法后,又提出他独特的观点:把组合图形分成两个梯形,再把两个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他的想法恰恰运用了“出入相补”的原理。这正是知识、方法融会贯通的体现。

  “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学生惊人的创造力呢?

  三、练*促进动态生成。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力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以满足学生适应未来学*、生活的需要。在练*的设计中,我安排了这样三个层次:第一、只列式不计算。让学生明确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要根据数据进行分解,不是所有的分解都能进行计算的。第二、解决具体问题,计算火箭模型的*面图的面积。第三、解决实际问题,练*设计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喊出英文单词“lion”,然后在英文乐曲中,选择计算“l”或“n”的面积。学生学得趣味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组合图形面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2、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情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3、关键: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面图形?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

  2、出示两幅由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你们能看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像这样由几种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3、组合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二、自主探索组合图形面积

  1、出示计算客厅面积问题:

  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算一算他家客厅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2、请学生们观察这个图形,然后自己先想一想该怎么计算?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即将上述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

  4、讨论“分割法”

  1)对于“分割法”需要与学生讨论其合理性,要让学生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

  2)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

  5、讨论“添补法”

  1)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2)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让学生都理解这一算法)

  6、先归纳出两大类的方法“合并求和”、“去空求差”。

  小结:谁来总结一下,组合图形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一般是先把它们分割成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然后再用“合并求和或去空求差”的方法来计算它们的面积。

  看来同学们学得都很不错,现在老师还有几道题想考考大家。

  三、实际应用

  1、先来一题热身题,出示书本试一试。

  2、一展身手,挑战开始。

  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可以采取学生独立解决与合作交流的形式

  如果你不会做,可以和你的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3、挑战本领

  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可以采取学生独立解决与合作交流的形式

  4、求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5、有两个边长是8cm的正方形放在桌面上,求被盖住的桌面的面积。(机动)

  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在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多边形的面积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可以把它划分成几个已经学过的图形,先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再求出这个多边形的面积。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对教材做了一些处理。

  一节课下来,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新课的引入,利用3张放大图片,让学生看,并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课堂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都变大了;有的图1和图2看起来不舒服,图3看起来比较舒服;有的说,图1长变大了,宽没变,图2长没变,宽变大了,图3长和宽都变大了等等。通过观察这3张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虽然放大,但这个放大必须按一定的比来放大,这样视觉效果更好好。这样的引入不仅让学生头脑中留有这样一个印象,要想让图形放大,长和宽都必须得放大,而且也比较快的切入正题。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我从最简单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着手,再过渡到三角形(因为三角形有一条斜边),最后让学生除了这3个最基本的图形联想到梯形、圆形等其他复杂的*面图形,让学生感悟到,*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要抓住每个图形对应边长的比相同就可以了。

  课堂上有待于改进的地方是:

  ①课前自己没有去认真的思考,结果提供给学生的2个材料,一个是按2:1放大,一个是按1:2缩小,材料比较单一,学生容易混淆。如果以后上课,吸取今天的教训,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尽量丰富一点,缩小的材料换成1:3等比较好。

  ②2:1中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虽然课堂上让多个学生说了,但有学生还是搞不清楚,以至于在做作业时,如第2个图形是按():()扩大或缩小的,错误的学生比较多。

  ③在研究图形缩小变化规律的时候,学生说缩小3倍,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缩小3倍都不讲的,讲的是缩小到原来的1/3,课堂上自己不但没有给学生指出来,也跟着学生讲缩小3倍。

  一节课下来,不成熟的地方有很多,以后在教材的研究上还得加把油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是在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成功之处:

  明确放大与缩小的区别。在教学时首先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初步认识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把原图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放大与缩小,所以和图像的变形有着本质的区别。然后通过教学进一步研究放大与缩小的特点,让学生思考2:1表示什么意义,怎样放大图形呢?自己尝试画图并比较所画的图形是原图形的2倍,就是放大,并且知道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原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接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按1:3的比缩小,得出图形变小了,但是形状没变。最后通过出示几个比让学生判定哪个比是放大,哪个比是缩小,例如:5:11:42:11:34:11:2使学生明确比的前项是后项的几倍是放大,比的前项是后项的几分之一是缩小。

  不足之处:

  教学中只出现了长方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这几种简单而又特殊的图形,对于这样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学生都不难理解,但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图形不仅仅是把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还要与它们的高、角度都有联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3

  一、注重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放大”含义,我把图片进行“变大”和“放大”,让学生有直观的体验,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放大的含义,学生不能准确地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清楚时,这时我就用标准的数学术语指出:“现在的图片形状与原来的相同,只是图片的尺寸变大了,这样改变图片的大小,我们数学上称为把图片放大”,学生有了明确的术语指出“放大”的含义,就会从直观的体验升华到理性的认识,便于学生在思维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二、重视难点的突破

  教学中,做到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形A到图形B的变化过程后,我随之追问:“我们怎样将图形B变为图形A?你是怎样理解“2:1”的?”(有的同学就会说出:“我觉得这个比是现在与原来的比。”还有的同学说:“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将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就大,将图形缩小比的后项就小。”??学生的智慧碰撞,内心的欣喜溢于言表。)

  但我觉得还需要逐步完善以下几点:

  1、尽量放慢语速,让学生更好地听准确,听明白。

  2、利用各种形式,多种不同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3、善于等,等待学生的发现,等待学生的补充,等待学生的完善,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生分析

  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氛围。重视学生的学*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操作练*,帮助学生理解和学*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

  1、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若干种相似图形的硬纸图板;

  3、两付三角板,若干磁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引入

  1、展示课件:两组图片,一是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画面,二是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的邮票,演示两组图片的缩放过程。

  (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爱国热情)

  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位置任意摆放,连接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进行演示,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

  3、放映*著名球星姚明扣篮雄姿的一组缩放照片,突出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与学生的实验形成对比,引出课题。

  二、自主活动实践感知

  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3、认一认:

  见课本P136页图4—28(1)、(2)、(3)辨认位似图形,并指认位似中心。

  (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

  4、练一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B。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不一定相似;

  C。两个图形如果是相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位似;

  D。两个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相似。

  例2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的是()

  例3下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D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点EB。点F C。点GD。点D

  例4已知上图中,AE∶ED=3∶2,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D的位似比为()

  A。3∶2B。2∶3C。5∶2D。5∶3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三、合作探究明确强化

  1、量一量:

  度量课本P136页图(1)(3)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经过猜想,讨论,归纳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利用“Z+Z智能教育*台”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想一想:

  本章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归纳:直角坐标系放大图形法;橡皮筋放大图形法。它们都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使用数学软件“Z+Z”,演示利用橡皮筋法放大图形,动态直观,清晰明了,进一步验证它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3、做一做: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如图,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一半。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

  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怎样?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四、巩固练*归纳小结

  1、试一试:

  已知五边形ABCDE,作出一个五边形A’B’C’D’E’,使新五边形A’B’C’D’E’与原五边形ABCDE对应线段的比为1∶2。

  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可以演示出:

  ⑴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

  ⑵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

  ⑶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

  ⑷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条边上;

  ⑸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一个顶点上;

  (让学生利用“Z+Z”数学软件现场作图,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可以任意拖动位似中心,构造不同位置与不同形式的位似五边形。形式新、变化多、课堂效果好。切身感受利用“Z+Z智能教育*台”探索数学奥妙的魅力)

  2、课堂小结:

  (1)畅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受。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总结: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应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3、实际应用:位似图形在家庭装潢设计上的运用。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3、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重点

  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课前口算。

  二、设情境、导新课。

  (1)放大现象。

  老师前几天拍了几张照片,拿来给同学们欣赏一下。

  (出示缩小后的图片)

  师:能看清吗?太小了看不清怎么办呢?(生:用鼠标拖拉放大图片。)

  师把图片慢慢放大,放大到原来的3倍。

  师:现在能看清楚了吗?是什么?漂亮吗?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很小,我们要看清楚它们就要通过什么办法呢?(板书:放大。)

  (2)缩小现象。

  师:还想看照片吗?(出示一张放大得看不清的相片)

  师:看得清吗?怎么办?

  2、教学例4。

  (1)出示图形。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这里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格?

  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说。

  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说明。

  师: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②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一生上台说说自己的思路。

  (2)如果换成长方形和三角形,你们有信心吗?

  ①出示图形。

  师:长方形可以怎样按2∶1放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能直接数出多少格吗?怎么办?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方法:把两条直角边放大2倍。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画吧。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②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师:刚才,在画直角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只扩大了两条直角边,斜边是否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谁来验证一下?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

  请一生上台用尺子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

  (3)讨论。(出示放大前和放大后的三组图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结论。

  师小结: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3、练一练。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1)在画图前,你有什么疑问或要注意的地方向老师提出吗?

  有学生可能提出: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请大家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应该怎样画。

  提问一生,明确画法。

  (2)学生画图,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3)想一想:缩小后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想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有收获吗?学会了什么?

  2、你觉得今天我们班里谁表现得最好?XX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四、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

  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3

  【设计思路】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其教学重点是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能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于图形变化前后对应边的比的理解和表述。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笔者进行了分层设计。

  第一个层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并且板书课题。在学生初步认识图形的放大后,贴出放大前后的图形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放大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的比是2 ∶ 1,同时板书,使学生认识图形放大的实质。

  第二个层次:引导学生自主学*图形的缩小。在学生交流汇报时出示缩小前后的图形进行对比,并板书缩小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的比是1 ∶ 2,使学生认识图形缩小的实质。

  第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进行知识间的对比。指出不论是放大还是缩小,比的前项表示的都是变化后图形对应边的长,比的后项表示的都是变化前图形对应边的长,板书“变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使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难点得到有效解决。

  【板书展示】

  【设计特点】

  教师把图形放大和缩小前后的比作为板书的主体进行对比,十分明了地表示出了放大的比的特点是前项大后项小、缩小的比的特点是前项小后项大。同时,还配上图形加以说明,形象具体地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掌握重点和构建模型。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7)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境,呈现生活实例,引出课题。

  1、同学们,跟我一起读课题,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图形的旋转》

  开始上课前请大家观看几个视频,我们来一起欣赏吧。(出示视频)

  这些场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你们从刚才的视频中发现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生:它们都绕着中心点在旋转

  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物体尽管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绕着一个中心点转动,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揭示定义。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旋转还隐藏着什么知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旋转的奥秘吧。

  二、学*探究新知

  1、他们都是绕着一个中心点转动,这个中心点就是旋转中心。

  2、下面老师想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谁是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两个风车。你发现这两个风车有什么区别?

  预设生:旋转的方向不一样

  引导生说出A风车旋转方向时钟旋转方向一样是顺时针,所以A风车旋转是顺时针方向,B风车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导出旋转第二个要素:旋转方向

  3、看起来这些真是难不倒我们同学们,现在小精灵要来考你们,你们看,这个秋千和钟摆的运动,你们发现什么?

  师:你真会观察,能发现他们的旋转方向,既有顺时针又有逆时针,还有呢?他们的摆动幅度?

  秋千摆动幅度更大,钟摆摆动幅度更小。这就是我们的旋转角度,今天我们主要借助钟面来研究

  说出旋转中心、方向、角度的三要素。

  5师:那我们一起来用旋转三要素来描述旋转

  和同桌讨论你的答案。

  6:请生汇报。(可同桌互相说一说)

  4、师: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了吗?(会了)

  三、巩固练*

  同学们掌握有关旋转的知识了吗?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练一练,生回答。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2

  单元学*目标

  1、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升**、转风车等现象,感知*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单元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单元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共5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轴对称(一)(教材第23、24页内容)

  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残缺的图片,根据这张图片,你能猜出来这张照片里的建筑吗是吗?

  生:*

  左右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的。

  二、导学新课

  1.观察下面的图片

  这些图形是什么?

  生: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

  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进行讨论。

  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第1,3,4,5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即:从中间分开,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2、利用附页中的图1折一折,看一看。

  (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

  (2):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部分。

  3、认一认,说一说

  观察图中的虚线部分,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你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

  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

  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对称轴。

  4、小结

  上面个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虚线两侧的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拓展训练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折一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 “练一练”的5题。

  2、课后作业:练*册

  六、板书设计

  轴对称(一)

  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移和旋转,能直观区分这两种简单的图形变换,会辨认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丰富的*移和旋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定位。借助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移和旋转现象引入,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直观理解和辨认*移、旋转现象。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运动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今后学*抽象的图形运动积累感性体验,发展几何直观;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理解度量(*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推倒等)作好铺垫;通过依据描述想象出物体的运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会辨认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28页的主题图“游乐园”。

  1、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在主题图中找出轴对称图形。

  3、还有那些运动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

  (二)分类交流,导入新课。

  1、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分类。

  2、交流分类结果,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中,既巩固复*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又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对各种游乐项目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初步感知*移和旋转现象,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图形的*移现象。

  1、操作交流,认识*移现象。

  (1)课件出示第一类:

  (2)手势比划: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3)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4)归纳小结:物体沿着直的路线移动,并且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就*似地看作*移现象。(板书:*移)

  2、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的*移现象。

  3、实践体验,辨认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1)出示例2

  (2)想一想:依据*移的特点判断。

  (3)移一移:用小房子学具进行验证。

  (二)探究图形的旋转现象

  1、课件出示第二类:

  2、讨论交流:为什么把这三个物体分为一类?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有什么共同特点?

  3、概括描述: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似地看作旋转现象。(板书:旋转)

  4、联系生活: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5、操作观察: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教材第31页的“做一做”)

  (三)辨别*移和旋转现象

  1、下面现象哪些是*移?哪些是旋转?(教材第34页练*七的第7题)

  2、学生根据*移和旋转的特征直观判断,集体交流。

  3、归纳小结,明确*移和旋转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在对物体运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从“手势比划”到“语言描述”再到“归纳概括”最后“联系生活”等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移现象,学会辨认物体*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交流,初步理解旋转现象;最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区分物体的*移和旋转现象。】

  三、实践体验,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

  1、教材第30页“做一做”

  利用学具*移,画一排小汽车。

  2、教材第34页练*七的第8题

  综合运用旋转和时间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综合练*(教材第34页练*七的第6题)

  辨别多个图形通过*移,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三)提高练*(教材第35页练*七的第10题)

  拼图游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张卡片上的图案,利用*移和旋转将零散的图形有序相接,构建出有规律的美丽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移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移和旋转现象。(课件配乐展示)

  (三)课外拓展:用*移和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移和旋转世界;并向课外延伸,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图形变换之美。】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