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略读,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析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3、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学法:自主学*、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张中行的资料,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小时候学过童话《稻草人》,知道作者是谁吗?对,是叶圣陶先生。叶圣陶先生不仅在文学、教育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道德修养方面是人之师表。今天我们学*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叶圣陶先生有哪些崇高的精神品质让人感动。

  二、出示学*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张中行,著名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2、叶圣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商酌(zhuó)累赘(léi zhuì)拖沓(tà)搀和(chān huo)

  冗长(rǒnɡ)简明扼要(è)躬行(gōng xíng) 不耻下问(chǐ)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繁碎:繁杂琐碎。

  拖沓:形容做事拖拉。

  沾溉:浸润浇灌。比喻使人受益。

  累赘:拖累、麻烦。

  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四、认真倾听,体会作者的感情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自主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点拨: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文章纪念他。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高尚品德的赞誉和亲切怀念。

  五、学会略读,把握主要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重点学*略读。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1、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哪几方面的特点?

  2、本文通过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表现他的特点?

  3、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4、作者眼中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的形象?

  五、仔细品读,表达自我心得

  放慢阅读速度,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并画出疑难的地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作者对叶圣陶先生高度评价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我的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我的看法:这是对叶老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把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特点看作世人的表率,名副其实。因为文中说:“《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通过前辈的话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我的看法:通过送客、回信这两件事来表现叶老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的看法:赞扬了叶老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我的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通过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强调“简洁”的文风,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看出来。)

  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

  这段话体现了叶圣陶的“写话”风格:*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例如“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记叙事件明白如话,通俗易懂。

  3、出示自己的疑难问题,请大家讨论解决。

  例如: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文章开篇写道“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对叶老去世的悲哀,对失去这样一位教育大家而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六、精读熟思,品析重点语句

  同学们,文中有哪些句子简洁明了的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些品质,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的看法。

  例如:

  (1)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作者的尊重。

  (2)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但是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对比表现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3)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作为一个颇有成就的大家,能够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别人商讨课本的修润,不厌其烦,足可见他的谦和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

  (4)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直爽,对待工作的时候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厌其烦,努力工作——待人厚。

  总结:从语言、动作这些描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谦和诚恳的品质,可见他的宽以待人的品质。

  七、学以致用,获得启发

  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我们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易*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本文的学*,同学们在学*和生活中学*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十、布置作业

  1、尝试以“——————————二三事”为题写写你身边的人,要求:突出人物特点。

  2、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哪些精神品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二、领会本文内涵深厚的写作方法。

  三、学*叶圣陶先生宽人律己的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复*上一节课学*的内容,检查预*情况,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二、导入。作者: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

  (二)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并画出疑难的地方。

  1、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

  2、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出一些出来做评析。

  学生朗读结束后,请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四、精读课文。先自己思考,再在上组内交流,最后请6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一)找出文章中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这是对叶圣义气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通过送客、回信两件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扬了叶圣陶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二)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理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的风格吗?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写话”。*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本文叙述*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作者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

  五、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学*本课以后,我们*时待人应该宽厚,学*应该认真、努力,一丝不苟。同学们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简洁。

  六、作业:

  1、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2、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2.学*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叶圣陶先生是*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上节课文,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对叶老的去世深感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

  明确:“过去的印象”指:中先生的作品叶先生只是*实规矩而已。

  “失之太浅”指:评价只看到了作品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

  2.作者为什么要写汉魏以后*读书人思想搀合的情况?

  明确:强调叶圣陶先生的思想没有搀合,是单一的儒。

  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

  明确: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让张中行先生帮助修改文章,叶老认为改得不妥之处,谦虚而恳切地问张中行先生,同意不同意恢复。

  5.“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

  明确:送别,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了,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我去拜访,他因与朋友有约不在家而他非常悔恨,以为朋友住旅店而悲伤。

  6.“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律己严的?

  明确:是从三方面来表现的。写文章方面要求自己言文如一,文风方面要求简洁,重视语文求完美。

  三、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

  明确:要知难而不畏难,要长记于心,向叶先生学*,德行如一。

  2.“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语文方面要学*叶老关于写话的主张,要体会他提出那种主张的良苦用心。

  四、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二、领会本文内涵深厚的写作方法。

  三、学*叶圣陶先生宽人律己的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复*上一节课学*的内容,检查预*情况,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二、导入。作者: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

  (二)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并画出疑难的地方。

  1、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

  2、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出一些出来做评析。

  学生朗读结束后,请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四、精读课文。先自己思考,再在上组内交流,最后请6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一)找出文章中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这是对叶圣义气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通过送客、回信两件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扬了叶圣陶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二)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理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的风格吗?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写话”。*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本文叙述*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作者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

  五、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学*本课以后,我们*时待人应该宽厚,学*应该认真、努力,一丝不苟。同学们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简洁。

  六、作业:

  1、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2、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3、学*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与运用略读的方式,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今天我们所学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记载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略读方法指导: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要利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

  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繁碎:fán suì,繁杂琐碎。

  悲哀(bēi āi):指伤心、难过。

  简明扼要(jiǎn míng è yào):指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沾溉(zhān gài):浸润浇灌。比喻使人受益。

  高文典册(gāo wén diǎn cè):册:古代帝王发出的文书。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搀合(chān hé):搀杂混合。

  躬行(gōng xíng):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师表(shī biǎo):①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榜样。②谓作表率。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2.学*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

  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叶圣陶先生是*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上节课文,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对叶老的去世深感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

  明确:“过去的印象”指:中先生的作品叶先生只是*实规矩而已。

  “失之太浅”指:评价只看到了作品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

  2.作者为什么要写汉魏以后*读书人思想搀合的情况?

  明确:强调叶圣陶先生的思想没有搀合,是单一的儒。

  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

  明确: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让张中行先生帮助修改文章,叶老认为改得不妥之处,谦虚而恳切地问张中行先生,同意不同意恢复。

  5.“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

  明确:送别,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了,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我去拜访,他因与朋友有约不在家而他非常悔恨,以为朋友住旅店而悲伤。

  6.“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律己严的?

  明确:是从三方面来表现的。写文章方面要求自己言文如一,文风方面要求简洁,重视语文求完美。

  三、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

  明确:要知难而不畏难,要长记于心,向叶先生学*,德行如一。

  2.“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语文方面要学*叶老关于写话的主张,要体会他提出那种主张的良苦用心。

  四、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 (菁华3篇)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1

  一、导入新课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二、简介作者、藤野先生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三、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要求:1、标注出难字难词。

  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学生默读后,讨论明确: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ēi)红:鲜红。

  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名其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四、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一遍,至少提出三个疑问。

  2、背诵书下面的解释。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2

  教学目的

  ①认识、记忆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②理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学*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④学*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内容和主题,理清思路和线索,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重点

  ①文章中“无非”“竟”等副词的运用的妙处。

  ②对“我”弃医从文的行为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我们已经学过的课文,引出本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鲁迅和我们已经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为话题作介绍)学生自主说话

  课文讲解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⒈本文涉及到的地点有哪些?

  ⒉作者写了不同地点的哪些事情?

  ⒊这些事情是依靠什么组织起来的?

  ⒋具体写那与藤野有关的事情有哪些?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学生讨论以后回答:

  ⒈东京、仙台、北京

  ⒉①在东京看到听到的有关“清国留学生”的故事;

  ②初到仙台我在吃饭和住宿上受到的“优待”

  ③认识藤野先生,并且与之相识相处以及离别

  ④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

  ⑤在北京对藤野的怀念。

  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

  ⒋①修改我的讲义

  ②纠正解剖图

  ③关心解剖实*

  ④了解*女人裹脚的情形

  (三)析四件事表现出来的腾野先生的品质:

  ①正直热诚、工作负责、一丝不苟

  ②热情关心、严格要求③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④认真求实,治学严谨(四)思考藤野先生的品质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什么?

  明确: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

  (五)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可是文章却写了很多看似与先生没有什么关系的文字。找出来,对其内容做概括。主要有: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观景赏花;到仙台的路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在仙台受到了优待;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在北京的寓所写文章。

  (六)思考:这些文字作者是用什么线索将它们贯穿起来的?他们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形散神聚。

  与藤野的关系是:

  见先生的原因——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为先生的出场作铺垫

  离开先生的原因——弃医从文,拯救*人的精神。

  对先生的思念,先生的精神激励着我前进。

  (七)表达方式的分析,以及修辞的分析。

  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法

  学生用“从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精神(或品质)”的句式说话。教师作出总结和点拨

  学生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个别回答。

  课堂练*

  阅读电影事件一节学生自由命题,相互出示题目,互相评改,疑问提出来,全班讨论。

  同桌互相交流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3

  教学目标:

  1、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体会不同类别的事件在文中的作用,并可将此种处理事件的方法用于写作实践。

  2、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学*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的写法,学*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设想:

  重点:学*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明暗两条线索的结合使用。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课前准备:

  1、课外查字典,自学生难字词

  2、细读全文列出文中所写事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的心里也会开花。一些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人,就是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当有一天,细细检点细细品味,就是鲁迅先生所谓朝花夕拾,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细细评点那多开在心头的藤野之花。

  二、明确目标

  齐读目标。

  三、学*新课

  (一)朝花夕拾之一,经典回放:

  过渡: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直接写人的并不多,有《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再一个就是日本的藤野先生。一个日本人,为何让鲁迅先生对他如此难忘?

  1、速读感知:

  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浏览:

  (1)用原文回答,鲁迅先生为何时时记起藤野先生?

  (2)文中着重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出示:教你一招:

  第一步,寻找相关段落。

  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

  齐读37自然段。

  2、品读镜头:6----23段,任选其中的一个段落,深情朗读,并用“鲁迅致藤野先生”对话的方式,品出藤野先生的品质。

  再教一招:如何品镜头:先生,您的行为,让我看到您的品质。

  3、悟读探究:

  出示:1—5段是写见藤野先生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24——31自然段是写看电影、匿名信事件,这些是不是多余之笔?谈谈你的理解。

  引导:让我们分组深入讨论,这些和写藤野先生有关吗?

  学生分组讨论,一半讨论1——5段,一半讨论24——31段。

  (二)朝花夕拾之二:经典续读——师生重逢

  假使20年后,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再度重逢,一定会有许多话要对藤野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段话,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学生写话练*。

  配乐朗读。

  先生,您——

  四、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拾起的,是藤野之花,还有一朵鲁迅之花,一直开在我们的心头。

  出示:运用抓细节品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查找资料,探讨鲁迅问什么弃医从文,从而了解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

  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

  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三、学*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写字是本课重点;分辩“八”和“入”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或生字卡片。

  【设计特色】

  游戏中识字。

  【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看图图画上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老师范读 板书课题并学*新字“里”。

  三、自读课文

  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看谁最先读会。

  2、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感受小山村的美丽。(领读,一起读等)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

  四、自学生字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先自己读准确,再读给同桌听。

  2、用圆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课后的生字注上拼音。

  五、检查自学情况

  做找朋友的游戏。重点指导读准“三、四、十”。

  六、看图找出文在篮球上的生字

  七、练*写字

  1、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2、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清楚笔画所占的位置。

  3、学生描红,并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八、巩固练*

  选卡片填空,读儿歌等。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看一看,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一到十的数字。

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种笔画。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通过看图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诵读,体会小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规范地写字。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学完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书、识字啦,你们高兴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借助汉语拼音来学*一首小诗。

  2、板书课题,教学生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说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是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再看看有几户人家?

  3、这里住的人家不多,只有四五家。再数数看,图上有几座亭台楼阁?

  4、花多吗?能数得清吗?

  三、初读课文

  1、刚才我们看的图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所写的内容,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听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3、指名分句读古诗。

  4、齐读。

  5、通过读课文,看图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四、学*生字

  1、认识田字格前的四个生字:

  ⑴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

  ⑵ 指名认读生字。

  ⑶ 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生字。

  2、学*书写生字一、二、三、四、五、六:

  ⑴ 出示投影,教师讲述田字格中的字是本课要求学*的生字。这些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几种笔画。

  ⑵ 齐读生字。

  ⑶ 让学生在课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来。

  五、指导写字

  1、认识生字中的笔画。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乡村生活二三事作文 (菁华3篇)

乡村生活二三事作文1

  田野里全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油菜地真像穿上了一件黄澄澄的新衣。一株株挨得密密麻麻的,我走进油菜地里,花丛中有很多很多的蜜蜂,有小蜜蜂、马蜂、蜂王、还有其它种类的蜜蜂。我站在中间感觉要被咬了一口,叫了一声:“好吓人呀!”蜜蜂们似乎听懂了,就飞到了另一朵油菜花上,我和它们犹如成了好朋友,我永远不会忘记它们是我最好的朋友。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我觉得非常自由。再往前走就到了小溪里,在小溪里有形状各异的石头。那一块块有的躺在岸上,如果是下雨天,就像在洗冷水澡,如果是晴天的话,就像是在晒太阳。有的静静地躺在小溪里,感觉非常的悠闲自在。早晨小溪里挤满了捣衣的妇女,她们各个旁边有一两个小水桶,里面全是一件件衣服或其它生活用具。到是夏天,小朋友会在小溪里打水漂,捉小鱼、小螃蟹、小泥鳅……许许多多的好玩意儿。

  几乎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搭了瓜架,种上蔬菜、水果,有柑子、柿子、玉米等好吃的。还有一些人家养了几只肥肥的母鸡率领着一群小鸡和几只膘肥体壮的雄鸡。这几只雄鸡叫了,远处也有一只雄鸡在叫,后来我发现了这边叫一声,那边也叫一声,好像就是在对话一样。

  有一次我在田间,抬头一看空中全是一群红蜻蜓,令人眼花缭乱。我想去捉它,可是不知道用什么捉好,后来人越来越多,有的说用网,有的说用石头,还有的人说用竹筛。我每样都试了一次,最好捉的还是竹筛,一拍就可以掉下五六只,我望着盒子里的蜻蜓好开心呀,爷爷说它们是益虫,专吃蚊子和其它有害的飞虫,我们不应该伤害它们,于是我就把它们放了。

  多么自由的乡村,多么宽阔的田野,多么多姿多彩的生活,我流连忘返,这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我爱我们的乡村生活。

乡村生活二三事作文2

  周末,我和妈妈来到了农村,体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我独自一人走出家门,来到门前。门前有一条"花道"。原本它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木板道,于是,人们在道路旁种满了花。美丽的花儿随风摇曳,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道旁金灿灿的油菜花,使人感到心阔神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走过美丽的花道,就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了。油菜花中的我,就像浮在了花海上。满山的油菜花千姿百态,花团锦簇。你看!这朵油菜花四瓣全部绽放开了,那花心吐出几根小巧纤细的花蕊,四瓣花瓣成十字形,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淡雅清秀,一阵风吹来,它们随风摇摆,像在对我们招手微笑。春风拂过,花浪翻滚,花香四溢,真好像走进了一幅油画中。油菜花的黄色鲜艳夺目,铺天盖地,叫人神清目醒,叫人心花怒放,极目远眺,大地仿佛被油菜花染黄了,这油菜花铸就的金黄色世界毫无遮拦地就呈现在你面前了。

  走过一段较长的路,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梯田。它的田是一层一层往上爬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大大的梯子,可以顺着梯子爬上去摘天上的星星。梯田里被勤劳的农民种满了庄家,每一个季节的颜色都不一样,组成了一幅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可漂亮了。随着山势的起伏,错落有致的每块梯田都显示出与众不同颜色,远远望去,春如层层银带,夏如滚滚绿波,美不胜收。你看那依山而造的梯田,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春季的梯田,成雾缭绕,如诗如画,恍如仙境。那星罗棋布的注满水的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形状各异,在阳光下或在晨曦里,犹如条条银丝带在山野闪烁,恍如天上人间。

  农村,在人们心中是美好的,在作家笔下,是奇妙的,在我眼里,那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我爱农村,喜爱农村的淳朴!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这,才是人们向往的生活。

乡村生活二三事作文3

  清晨的雨露挂在窗前,晨曦透过窗帘,鸣唱的鸟儿掠过窗台,在公鸡清脆的鸣叫声中,我睁开了双眼,新的一天开始啦!

  菜园子摘菜

  小米粥就梅干菜,外加一个土鸡蛋,一顿美美的早饭下肚,我跟着外婆去往她最心爱的园子里。今天,我们第一个要做的事就是摘青菜。外婆的菜园子郁郁葱葱,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有绿叶子的,也有紫叶子的,有矮矮的匍匐在土上的,也有高高的窜出地面的。我看得新鲜却不知道是什么菜,外婆一样一样说给我听,青菜啊、萝卜啊、豆角啊、番薯啊……一时之间我也是分不清了。

  外婆告诉我,今天我的任务就是把密密麻麻的的一棵棵小青菜均匀地***,留在地里的青菜就能长高长大了。我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哎呀,我随手一拔,菜杆子握在手里,菜根还是牢牢地埋在土里。外婆走过来,笑着说:“傻囡囡,拔小青菜要握住菜杆子最下面,慢慢地把它从土里拎出来。”说着,外婆就利索地拔出了一棵小青菜。我照着外婆的样子,拔废了三棵后,终于掌握好了力度,一棵棵小青菜破土而出,这感觉爽极了。虽然蹲久了,腿有点儿麻了,手也有点儿酸了,但看着竹篮子里的小青菜,慢慢地满上来,绿绿的湿湿的,心里真是欢喜。太阳越过山头,我和外婆满载而归。

  河滩翻蟹

  午饭过后,叔叔带着我和小弟弟去村边的小河滩翻蟹,这我可神往已久了。

  秋天的午后,微风不燥,我们光着脚丫,踏进河里,水浅浅的,凉凉的,温柔的掠过脚面。我一块一块地翻着石头,寻找着小螃蟹的踪影。突然传来“啊”的一声,闻声望去,小弟弟竖着一只小拇指,上面挂着一只小螃蟹。我连忙跑过去,只见小螃蟹死死地咬着小弟弟肉嘟嘟的小拇指,小弟弟一边拔,一边哭。我帮忙拔了一下,也拔不下来,小弟弟哭得更厉害了。幸好叔叔过来了,掐住小螃蟹的尾部,掰开两只钳子,救了小弟弟的拇指。

  小弟弟对这螃蟹有了情绪,把它关在小盒子里,用树枝不停地撮它。

  最后,我们一共翻到了五只小螃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庭院烧烤

  夜幕垂临,烧烤开始。外公生火,把炭烧得红红的,旺旺的。叔叔就是一个专业的烧烤师,架势和新疆烧烤的老板没什么区别,那叫一个洒脱道门。烧烤架边上,围着一群贪吃鬼,尤其是我和小弟弟,眼睛根本就离不开那一串串烤串。月亮悄悄爬上来,圆圆的挂在空中,我们吃了一串又一串,都不知道一共吃了多少串了。迷人的肉香,爽朗的笑声,充满了整个院子。

  夜渐渐深了,虫叫声忽远忽*,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天结束了。多么愉快的乡村生活,我的梦乡都是甜甜的。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什么二三事的作文 (菁华3篇)

什么二三事的作文1

  下课铃响了,终于结束了这节魔鬼式的体育训练课。

  腰酸背痛,不停冒汗,如往常一样去找水杯,却发现它不在!我愣是惊了一下:我水杯呢?一阵火上来了,本来上完体育课就累得要死,还没带水杯,没有比我更倒霉的吗?

  我一边抱怨一边走向教学楼,太阳直射着我的眼睛,感觉是那样刺眼。我气喘吁吁地跑向老师办公室。以前,进老师办公室前都要在门口来回走几步,犹豫那么一两分钟,可这次我毫不犹豫地敲了门,喊“报告”。

  “老师,我想给我爸打个电话……让他给我送水杯来……”我嗫嚅着,“我昨天返校忘记带了……”

  “不用打了。”老师说,“你去传达吧,你爸已经把杯子送过来了。”

  我简直被惊到了,难以置信:想他那么大大咧咧的人,怎么这么细心?在去传达的路上,想起了几件小事。

  想起小学毕业考试那天,父亲像往常一样送我去上学,一路上,我们好像都在保持沉默,时间也一点一滴流逝,就这样,校门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范围内,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进大门,我也有点迫不及待了。毕竟是小学的最后一次考试,心里竟有点悲伤。终于到了校门口,我打开车门刚要下车,父亲把我叫住了,我把目光投向了父亲,那阳光洒落在父亲的脸上,他微笑着,在口袋里掏出两只中性笔递给我说:“考试好好考。”我以一个微笑回应给了父亲。那沉重的心情突然变得畅快,愉悦。

  想起每周末都是父亲接送我辅导,每次接我放学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一次,刚打开车门,就有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他把袋子递给我说:“我就知道你饿了。”我把袋子接过来,发现里面有两个“孟家猪蹄”!瞬间,幸福指数一下子到了一百分……

  预备铃响了,把我从回忆中拎出来了:其实,对我,他一直是那么细心。

  看着那熟悉的杯子,我舒了口气。

  喝了一口水,那水温热,真甜。

什么二三事的作文2

  我的身边有一位热心的同学——孙俊晗。他用他的行动,帮助了很多人。

  因为最*风刮的走越来越大了,教学东楼的大门经常被大风刮的关上了,紧紧的关在门里。门本来就比较小,被关上了一个门后,门最多只能通过两个人,在一次年级大会开完后,门被风刮的关上了一个,初一年级的人很多,但每次只能通过两人,所以所有人都被挤在了门外,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们过了,孙俊晗对我说:“咱们把门用东西堵上吧!防止被风吹上。”我们看到了旁边的消防器,于是就把它放在了门的最外侧,利用杠杆原理把门固定住。这个行动让大家和这栋楼里的初中同学都方便了。

  在体育课上,我们要进行前滚翻的练*,通过了,就可以去踢足球,可是我不管理怎么翻都翻不过去,我看孙俊晗是个前滚翻高手,所以,我就想让他教我。他很爽快的答应了,他说:“前滚翻的动作要非常流畅,在准备翻滚时,头要触地,双手要支撑在头的前面,然后双腿向后使劲蹬,头一定要撑住了,重心向前倾。”他一边说一边给我示范动作要领,他挥了挥手,示意我试一试,我试了试,感觉好多了,但最后还是站不起来,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的都过了,我捶了捶腿,心里想:“我怎么可能能翻过去呢!”孙俊晗耐心地说:“加油!对比刚才,你已经进步了一大步了,只要再努力一下,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我又试了一次,“差一点,差一点就翻过去了”我大喊着,孙俊晗一眼看出了我的问题,说:“你的腿要合并在一起,不能分开,要直着!”我又试了试,结果还真翻了过去,我站起来一蹦三尽高。我自信满满的去考试了,我鼓劲儿,心里想着刚才的要领。我体会着,终于通过了考试。我心想:“要是没有孙俊晗的帮助,我一定通过不了这个考试。”我找到孙俊晗,开心地把通过考试的事情告诉他时,孙俊晗对我说:“我就说你一定行吧!真棒!”

什么二三事的作文3

  童年是有趣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像一条小河,有的流水般地去了,有的却深深地刻在脑海中。童年还像一串又酸又甜的糖葫芦,怎么抹也抹不掉。

  记得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中午,老师让我们去洗手,一会儿吃饭。我洗完好手看见我的同桌没有来,于是我就想了一个主意,我把它的椅子推到桌子里,心想:哈哈,这回可以看笑话了。同桌洗完手回来了,只见他回到座位看都没看就直接坐了上去,就听见他哇哇大哭,嘴里不停地说:“是谁这么坏,我要把他告诉老师。”我和同学们在一旁偷偷地乐,结果我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还有一次学校放假,回到家我把书包一扔,像一只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拿着水枪,准备去外面找哥哥玩水枪游戏。到了外面,我看见洗衣杆上晾着妈妈刚刚拿出来晒的被子,我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我用水枪对准被子一顿发射,不一会儿干净的被子上就留下了我的大作,妈妈走过来一看,顿时火冒三丈,抢过我的水枪扔到了旁边。我朝妈妈做了个鬼脸就飞快地跑了。

  最好笑是那次,妈妈出门留我一个人在家,我呆着没事就准备打扫一下屋子。当我打扫到鱼缸旁边时突然看见鱼缸里的鱼一动不动,也不像*时吐泡了,我心想:诶呀!是不是小鱼在鱼缸里带的时间太长了,憋得上不来气啊,一定是这样的,于是,我赶紧把小鱼从鱼缸里拿出来放在阳台上,让它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果然刚拿出来的时候,小鱼还连着扑通好几下,我当时还很兴奋,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救了小鱼一命。看着小鱼一动一动的我就去打扫房间,等我把屋子都打扫完,想着小鱼也该回自己的家了,可当我走到小鱼面前时,我一下子就懵了,小鱼浑身都干了,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完了,小鱼死了,我的眼泪刷地就流出来了,小鱼被我的无知给害死了,为了这件事我心中懊悔了好长一段时间呢!

  每当我想起童年的事,都禁不住会大笑,因为自己的幼稚和无知做了那么多可笑的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2.《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同时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方面对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再陌生,除了掌握了概述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章中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继续领会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借鉴本文写法进行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练*。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4.通过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引领学神在学*人物美好品德的基础上掌握写人写文的技巧。

  学情分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在初中现代文的学*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方法上的思考。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4.领会本文行文*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5.学*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夹叙夹议、行文*易、内涵丰富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导语: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吗?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厚圆润,气概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

  老师板书题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学生通过预*作业对叶圣陶有了一定的了解。全班齐读课题。勾画注释1关于叶圣陶和作者的重要信息。

  简介张中行和叶圣陶: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早期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短篇小说。叶圣陶还是*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主要作品有《稻草人》等。

  二、字词预*与交流

  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2.反馈指导:小组开火车读准字音,解释词义。全班齐读生字词,并找学生用其中至少两个词造句,以检验学生对词义的掌握。

  草率(shuài) 生疏(shū) 商酌 (zhuó) 恳切 (kěn)

  譬如(pì rú ) 朦胧 (lóng) 累赘( zhuì ) 拖沓 (tà)

  妥帖(tuǒ tiē) 诲人不倦 (huì juàn) 不耻下问 (chǐ)

  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

  3.解释下列词语。

  (1)〔修润〕修改润色。

  (2)〔商酌〕商量斟酌。

  (3)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教导。

  (4)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指人好学。耻:以为耻。问:请教。

  (5)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

  (6)付之一笑: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三、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导语:叶圣陶在作者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作者通过那些事件来表现他的品德?下面让我们再回到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2.出示任务:

  默读课文,思考:

  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②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③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3.反馈指导:

  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无比悲哀,写此文以示纪念。

  ②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待人宽和律己严两方面品德。

  待人宽:(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第5段)复信;

  律己严:(第6段)写话重风格;(第7段)文风重简洁;(第8段)写作求完美。

  ③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梳理了文章思路,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精神品质,下节课我们通过细读文章,品味和体会本文的言语特点。

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2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们是否能深刻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我们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二、展示资料,了解人物

  1.张中行

  张中行,1909年生,河北香河人。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

  19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文学》等,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六卷。

  2.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作者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三、自由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搀和:chānhuo掺杂混合。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冗长:rǒngcháng(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沾溉:浸润浇灌。

  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四、大声朗读,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明确: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复信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

  *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明确:

  (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

  (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五、理解内容,理清结构

  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6段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以上说待人厚”至“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11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学*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二、领会本文内涵深厚的写作方法。

  三、学*叶圣陶先生宽人律己的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复*上一节课学*的内容,检查预*情况,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二、导入。作者: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

  (二)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并画出疑难的地方。

  1、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

  2、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出一些出来做评析。学生朗读结束后,请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四、精读课文。先自己思考,再在上组内交流,最后请6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一)找出文章中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这是对叶圣义气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通过送客、回信两件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扬了叶圣陶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二)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理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的风格吗?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写话”。*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本文叙述*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作者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

  五、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学*本课以后,我们*时待人应该宽厚,学*应该认真、努力,一丝不苟。同学们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简洁。

  六、作业:

  1、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2、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7)

——幸福二三事作文 (菁华3篇)

幸福二三事作文1

  一只小狗问妈妈:“幸福在那里?”妈妈说:“幸福呀,其实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狗就开始原地转圈圈去咬自己的尾巴。可怎么也咬不着,够不到。他急得要哭了:“妈妈,我怎么永远也不能咬到幸福啊?!”狗妈妈笑了:“孩子,你为什么非要把幸福含在嘴里?你看,它一直跟在你身后,一直在你身边呀!”幸福就是离得那么*,它不是在天涯海角而是在心中,是一份感情,一种感受……

  幸福的感觉是轻柔、舒适的。当我睡到床上时,总想刻意去感受妈妈来为我盖好被子的感觉。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是一种母爱的体现,我已陶醉在其中了。有时,妈妈一直不来,我就在床上滚来滚去把被子弄乱或伸出一只手放在被子上,眯着眼睛期待着妈妈注意到这里,妈妈一来,我就装睡,享受着这种感觉。

  妈妈为我盖被子时舒服的,而爸爸为我掏耳朵是惬意的。每当我枕在爸爸的膝盖上,微微闭上眼睛,放心地让爸爸用棉球为我掏去耳朵里的灰尘,我觉得这也是一中父爱的体现,我也沉醉在其中了……

  幸福是快乐的天使。同学们在一起跳长绳时,分为男女生,当我们女生胜利时,他们男生就会遭殃了,我们看着他们在受着小小的惩罚,我们女生很得意,可轮到我们输时,男生又开始看我们笑话了。虽然大家都受了罚,但没有丝毫怨言,因为大家在一起只要快乐就好。这是一种和谐团结的景像,它使同学们更加友好地在一起了。

  幸福是多么简单呀,用一颗*常心去感受幸福,你的生活会更美好。

幸福二三事作文2

  家,是每个人值得依靠的地方。在我幼小的时候,妈妈常轻轻地朗诵“爸爸如山,妈妈如海,一东一西呵护着我,组成幸福的家庭”的诗句,哄我进入甜蜜的梦乡,每当回忆起在幼小时妈妈朗诵起这些诗句时,我油然而生一种对家的眷恋之情。

  我的爷爷*乎秃顶,却依然每天拿一把梳子梳他光溜溜的头。有一次我不禁问:“爷爷,您几乎都没头发了,还一个劲儿地梳啥呀?”爷爷哈哈大笑,说:“人头上有许多穴位,我这叫活血呀!”瞧,爷爷从来都是这么自信,即使面对脑袋上稀少的几根头发。我拿起爷爷手中木雕的梳子,小心翼翼地给他梳头,生怕弄掉他仅有的几根头发。我看到那把梳子,想起我小时候,爷爷给我扎辫子也是如我现在这般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我。

  我想到这些,幸福尤存。

  去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虽说是一场雪灾,但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哈哈……”笑声回荡在大街上,我站在窗口望去,哦,他们在玩滑雪撬呀!我也想去,但是怕拒绝,只好怏怏地走开了。爸爸见我情绪很低落,看了看外面,也走开了。我继续写作业。

  可写了一会儿,就觉得心里特别烦。唉,不写了。“莹莹,看,我给你做了什么东西!”突然,我听到了爸爸的叫声。“还能有什么呢?”我小声嘀咕着。可刚走去房门,我就惊呆了,等我清醒过来,喊道:“雪橇!”只见一板凳上钉着一块木板,木板有点弯,这样一个雪橇就做好了,虽然很简易,但我也非常喜欢。

  我迫不及待地坐上雪橇,爸爸推着雪橇,“哇,啊——”我叫了起来。这会儿,爸爸推我下去时,出了一点意外,爸爸没看清方向,我的雪橇撞上了石头,我连滚带爬地摔了下去。刚爬起来,爸爸就大笑起来。我气呼呼地说:“有什么好笑的!”爸爸笑眯眯地说:“你满脸是雪,加上一个冻红的鼻子,活像一个大雪人。”

  妈妈换掉了她一直穿着的围裙走了出来,哥哥放下他学*的书走了出来,弟弟放下手中的玩具走了出来,我们抓起一把雪捏成雪球,互相扔去……

  我们一家沉浸在欢乐中,其乐融融……

幸福二三事作文3

  我们班里的幸福事许多,如同那天空中的繁星一般,许许多多,斑斑驳驳,闪闪烁烁。

  幸福在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下在春天,为生命展开蓬勃的翅膀增添了养料。我们蹦蹦跳跳来到学校,接受着春雨的洗礼。在春雨过后,生命便开始茁壮成长,小草突破泥土的束限,柳树长出嫩绿的新芽,我们便开始寻春。在校园的周围,到处都是我们留下的足迹,老师,这个芽头那么绿,那么小!你们看这个角落,长出了一朵鲜艳的黄花,多么美啊!随着我们的惊叹声,春天的气息便被我们所寻找。

  幸福在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连伟大的诗人都难以不爱的季节,我们又奈何可以。在这个满是橙色的季节里,我们换上了秋装,秋风瑟瑟,随即树木也要换装,将那些枯枝落叶通通甩掉,等到来年再重新生长。我们在秋风的欢送下走进校园,拾起地上那集岁月侵蚀于一身的枯黄的落叶,当做生物课的植物标本。我们也会将他们集中在一块儿,比比看谁的大,看谁的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自的一片,和他人的不同,同学们把这个当成自己所可以炫耀的一个东西,无人可与之相比。

  幸福在冬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许多人都喜欢这个充满无限乐趣的季节冬。正如老舍先生所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其实不仅是济南的冬天,世界到处都是冬天的痕迹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校园里更是这样。

  每每到下课,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出教室,抚摸雪的柔软,体验雪的凉爽,就算是手被冻得通红、僵硬,也抵挡不住雪的诱惑,捧起雪去感受它。我们还曾在地面上大大的刻下自己的名字,也曾堆起过一个大雪人,这都是雪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欢乐,冬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欢乐。

  幸福,总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幸福,就是对生活的体验,对班级的切实感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