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范本5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雷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本文以精练的文字,形象地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丽情景。并通过图文结合展现出夏天雷雨的不同特点,启示我们应该多注意身边大自然发生的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读文思考。2.讨论交流法:出示字词,通过集体交流讨论识记生字。3.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图文结合、找找画画等,弄清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并找出描写雷雨前的景物。4.以读代讲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学法

  朗读法、图文结合法、边读边想法、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等4个生字,会写“垂”这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

  体会“垂”这个词的妙处以及“垂”这个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田字格。

  课前谈话

  出示“雨”字,问学生:看到这个“雨”字,你会想到什么雨?生:暴风雨、小雨、中雨、大雨、雨加雪、春雨、阵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

  1.老师直接板书课题:雷雨

  指名读、齐读。

  2.说说雷雨。(雷雨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生答。)

  过渡:那雷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去读读课文吧。

  【直接入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激活课堂,唤醒学生已有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学*兴趣,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字词。(用时:8分钟)

  1.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的。

  2.学*字词。

  (1)考考你:

  这几个句子,你会读吗?自由读、齐读。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这几个词语,你会读吗?齐读。

  垂下来 乱摆

  压下来 彩虹 (生字带拼音)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压 乱 垂 虹

  (3)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组词读。

  【这样做旨在: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语境中识记,组词运用,从而达成识字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8分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结合插图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找出来。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雷雨中?哪几段写的是雷雨后?(板书)

  (2)开头几段写的是雷雨前。

  过渡:课文是怎么介绍雷雨前的景象的呢?请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并用笔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通过默读,边读边想,图文对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落实教学目标2。】

  四、学*“雷雨前”。(用时:15分钟)

  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雷雨前天空的景象是如此的可怕,那大自然中的其它事物又是怎样的呢?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周围的环境怎样?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树枝乱摆”有什么想说的?

  (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要下雨了,其他小动物在干什么呢?(鱼儿、燕子……)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谁会说“越____越_____”

  3.小结这部分内容。

  4.减词对比读。

  师:乌云压下来。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生: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师:一只蜘蛛逃走了。

  生: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闪电亮,雷声响。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5.提示引导读(红字重读)。

  师:雷雨前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大风的呢?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接下来描写的是闪电和雷声。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6.对比读。

  师: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从网上掉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从网上跑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7.我会用“垂”说话。

  一只蜘蛛从网上( )垂下来,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

  【通过默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文读句,使学生切身感受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五、指导写“垂”这个字。(用时:5分钟)

  1.“读”字观察。

  2.示范指导。

  3.学生练写。

  4.评价。

  【通过观察、交流、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美,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惯。】

  六、小结下课。(用时:2分钟)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雷雨前的景象。至于那只逃走的蜘蛛后来怎样了呢?雷雨中、雷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请大家课后熟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再次激起了学生学*的兴趣,也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充满了好奇。】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认识4个字,并注意积累课文中你喜欢的好词、赏析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4、理解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

  2、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2、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叫做《雷雨》。(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这两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2、比较两幅图: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图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图中有的?

  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学*生字

  (一)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它;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3、不要忘了读完一节在前面标上节号。

  (二)学*生字:压、乱、垂、虹

  过渡:老师将蜗牛上的生字宝宝放到卡片上,你还认识他们吗?

  1、加拼音指名读生字

  2、不加拼音读(边读边贴)指导“虹”:怎么记住虹字板书“红”对比

  3、快速读

  4、看表演猜字“乱”“垂”“压”

  乱:反义词“齐”

  垂:垂头、垂手、写字:(1)观察横多,注意长短、

  压:压字要注意什么?与“庄”作比。

  找朋友:压下来

  四、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一)天“闷”

  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a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二)、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 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只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 树枝

  大风吹得 蜘蛛

  大风吹得 花儿

  大风吹得

  小结:用一个字说说此时场面:乱

  (三)电闪雷鸣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又*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凑热闹了。

  闪电是一道比一道亮,雷声是一个比一个响。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但是现在来了没?那我们就说这是雷雨前的景象。(板书前)

  齐读

  雷雨中和雷雨后又是怎样的一副景像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认识4个字,并注意积累课文中你喜欢的好词、赏析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4、理解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

  2、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2、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叫做《雷雨》。(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这两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2、比较两幅图: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图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图中有的?

  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学*生字

  (一)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它;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3、不要忘了读完一节在前面标上节号。

  (二)学*生字:压、乱、垂、虹

  过渡:老师将蜗牛上的生字宝宝放到卡片上,你还认识他们吗?

  1、加拼音指名读生字

  2、不加拼音读(边读边贴)指导“虹”:怎么记住虹字板书“红”对比

  3、快速读

  4、看表演猜字“乱”“垂”“压”

  乱:反义词“齐”

  垂:垂头、垂手、写字:(1)观察横多,注意长短、

  压:压字要注意什么?与“庄”作比。

  找朋友:压下来

  四、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一)天“闷”

  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a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二)、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 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只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 树枝

  大风吹得 蜘蛛

  大风吹得 花儿

  大风吹得

  小结:用一个字说说此时场面:乱

  (三)电闪雷鸣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又*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凑热闹了。

  闪电是一道比一道亮,雷声是一个比一个响。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但是现在来了没?那我们就说这是雷雨前的景象。(板书前)

  齐读

  雷雨中和雷雨后又是怎样的一副景像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4

  妙析教材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此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建议

  在学法上,积极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感悟,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景,多种形式读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样子的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

  难点

  1.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生:预*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4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3.说说自己见过的不同的雨的情景。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马、黑、压”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三、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雨有很多种,你们知道有哪些雨吗?(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出示课后练*题的四种雨的名称及动图。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雨

  (1)学生自己描述一下这几种雨的区别。

  (2)哪种雨最大?

  3.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你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4.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4.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组词。

  6.找出这5个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7.认读词语卡片。(出示:雷雨 乌云 闪电 雷声 窗户 房子)

  五、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教师引读。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六、指导写字

  1.出示“雷、乌、黑、压”4个生字,仔细观察,说说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雷、黑”,边讲边示范书写。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梳理板书

  雷雨

  雷雨前(第1~3自然段)

  雷雨中(第4~6自然段)

  雷雨后(第7、8自然段)

  雷 乌 黑 压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

  2.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3.体会动词的巧妙运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

  2.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难点

  背诵课文,感悟“压、垂、挂”等动词的巧妙运用。

  三、复*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真是好样的!(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2.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呢?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师板书)

  3.齐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四、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第1~3自然段。

  1.同学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在夏天,你有没有注意过雷雨前的天气变化呢?请你说一说。

  2.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请你仔细观察,等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课件出示雷雨前的画面)

  3.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课文中又是如何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生读)

  5.雷雨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来做做压的动作,(指名说)哦,我发现你很用力地往下按,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压,而我们书中说的压是逼*,是越来越*。当黑沉沉的乌云在天空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向着大地,向着我们一步步地逼*。孩子们,抬起头,如果满天的乌云像一只大手压下来,是什么感受?(闷得透不过气来)是的,雨前的天气又闷又热,你还找到了哪些不一样的现象。(师板书:闷)

  (2)作者还写了雷雨前的什么景象?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3)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天气闷热得没有一丝风,到处都是静悄悄的,正在这时候,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①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一阵大风,哎,小朋友,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这阵风大呢?(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哦,小朋友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好,现在你们是一棵棵小树,跟着老师的话,摆动你们自己。准备好: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吹……狂风吹……停,孩子们,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②嗯,老师觉得这风还不够急,小树都还没乱摆起来呢,再读。(齐读)

  从你们急促的声音中,我感到一阵大风就要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

  ③比较句子: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只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小结:作者的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蜘蛛以它最快的速度从网上下来逃走的情景,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齐读)

  (4)就在这时候,闪电和雷声这俩兄弟也匆匆赶来了。文中是怎样写闪电和雷声的?赶快读一读吧!(出示第3自然段)

  师: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他读得好吗?评一评。(学生评价)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同学们读得让老师感觉到马上就要下雨了。老师也很想读一读,请你们仔细地听:雷声越来越响,闪电越来越亮。 谁来说说老师读得怎么样?(学生发现不同后,说说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仿照“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说词语。

  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师:同学们,雷雨前,天气由闷热得一丝风也没有到忽然刮起大风,到最后电闪雷鸣,这其间的变化真大啊!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第1~3自然段。

  师:谁愿意来读?这么多同学举手,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吧!(齐读)

  (二)自学第4~6自然段。

  过渡:就在这电闪雷鸣的时候,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那么雷雨中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第4~6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雷雨中景象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中的景象。

  2.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

  3.过渡: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收获肯定不小吧,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

  4.汇报交流。

  (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哎,老师注意到这有三个雨声,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这场雨下得真大啊!

  我们一起来,老师说雨下起来了,同学们说雨越下越大了。

  (2)是的,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好大的雨呀!(一起读第4、5自然段)(师随机板书:大)

  (3)师:其实这倾盆大雨没持续多久就变小了。听:“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师:这里为什么用了两个“渐渐地”?(指名读这句话)

  5.雷雨下得这么急,这么猛,你们想看看雨中的景象吗?(播放课件)

  6.看完了雨中的景象,我相信同学们的感受更深刻了,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比刚才还好。我请男生读第4自然段,女生读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我们一起读。

  (三)对比学*第7、8自然段。

  1.看,雨停了,天亮起来了,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听老师读课文第7、8自然段,老师一边读一边出示雷雨后的.画面,你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1)你看到了什么?(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有彩虹、蝉、蜘蛛和青蛙)

  ①彩虹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彩虹图片)多美啊!

  ②蝉叫了,你听,它在叫什么?在说什么?(出示蝉和蜘蛛图片)蜘蛛又坐在网上。雨前,它吓得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现在,它舒舒服服地坐在网上干什么呢?(指名说)

  (2)你听到了什么?(蝉叫声、青蛙的叫声)

  3.好美!谁能把这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听?(指名读第7、8自然段)(师随机板书:美)

  4.瞧,(出示课件)雨过天晴,蓝天上有白云,有彩虹,树上有蝉、蜘蛛,池塘里有青蛙。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去感受雷雨后的美景!(齐读第7、8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1.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雷雨前、中、后景色的变化吧!(播放课件)

  2.请同学们拿起书,我们来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五、填词,比较词句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下来。

  2.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下来,逃走了。

  3.一条彩虹________在天空。

  比较“压”“垂”“挂”3个字的用法,体会这3个字用得巧妙之处。

  六、指导写字

  1.出示“垂、户、迎、扑”4个生字,指名读,集体读,再口头组词。

  2.同桌交流写字方法,全班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写字方法。

  3.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临摹。

  4.展示交流。

  七、课堂小结,背诵课文

  1.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写得这么细致?

  2.是呀,作者经过了非常仔细地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么美,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这样,你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3.想把这篇精彩的课文背下来吗?快试一试吧。

  八、梳理板书

  雷雨

  雷雨前:闷

  雷雨中:大

  雷雨后:美

  垂 户 迎 扑

  九、教学感悟

  正式上课前,我让学生辨别“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让学生对“雷雨”有初步的印象。当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恰当运用词语所带来的奇妙效果。此外,我围绕“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不同,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对比的方法,说出景象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5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云、电、风、雨等自然现象,了解鸡鸭不同的生活*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两种新笔画,学会六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确书写。

  3、在识字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在反复对照图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课云、电、风、雨、天、乌这六个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难点:

  1、新笔画。

  2、“雨、乌、风”的写法。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彩图、自制的'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指导看图。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看图读拼音识字第8课雷雨。

  2、先请大家看看图,仔细地听一听。(出示彩图,并放录音)

  3、你看到些什么?听到了哪些声音呢?(看到了乌云、闪电、雨点、池塘、小鸡、小鸭、荷花)(听到了雷声、雨声、风声)

  4、小朋友看得很好,听得很认真,这些都是雷雨时的情景。(老师作形象描述)雷雨到来时,黑沉沉的乌云布满了天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小鸡吓得躲在石头旁叽叽叽地叫着,小鸭在池塘里快乐地歌唱,好像在说:下雨了!下雨了!

  二、学*纯拼音句群。

  1、小朋友,书上有一首儿歌,生动地写出了雷雨时的情景,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想),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46页,自己小声地读一读纯拼音句群,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还要边想,句群写了什么内容呢?(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指导)

  2、现在我请两个同学来读读句群,其它小朋友听一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二人读完后,众人评议)

  3、老师来提点意见,小朋友朗读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词儿连读,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

  4、老师评价,并对读错的地方加以纠正。

  三、学*云、电、风、雨四个字。

  1、读了句群,你们知道雷雨的时候,满天都是什么吗?(乌云)

  2、请小朋友把音节直呼三遍。(出示:wū yún)

  3、这个字就是乌云的云字,请大家读一读。( 出示云的生字卡片)

  4、云是几笔写成呢?请看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 板书:云) 云字有几笔?这里有个新笔画,我来教你们写。先由竖中线起笔写一撇,在横中线上写上折,它的名称叫撇折。请小朋友书书空。那么,撇折是几笔写成的呢?(一笔)(板书:)

  5、我们会写撇折了,谁来给云字书空?我们都来试一试。

  6、天空中除了有乌云,*时小朋友还看到什么云?(白云、红云、火烧云)

  7、请小朋友再看看图,大雨来临时,天空中不仅布满了乌云,还有什么呢?(闪电)我们一起读读音节?(出示:shǎn diàn)

  8、这就是闪电的电字,小朋友齐读三遍。( 出示电字的生字卡片)

  9、电字首先写一个什么字呢?(曰字),这个曰字要写得扁扁的,然后写上竖弯钩,那么,你们用什么办法记住电字呢?(曰加)(板书:电)

  10、除了闪电,你们还能给电组词吗?(开火车组词) 11、你能用电字组成的词说一句话吗?(自由说)

  12、小朋友,电和我们的生活系系相关,有了电多方便啊!因此小朋友*时要注意节约用电,同时电也是很危险的,你们可不能随便用手去触摸带电的东西。

  13、课间休息。

  14、谁来回忆一下句群中写乌云怎么样呢?(满天)电光怎么样呢?(闪),请大家把第一句再读一读。

  15、这时候,风怎么样呢?(呼呼地刮着)什么风才会有声音?(大风)因为风很大,所以把大颗大颗的雨点都吹斜了。请小朋友读读章节(出示:fēng hū hū)

  16、这就是风字,小朋友要读准后鼻音。( 出示风字的生字卡片)

  17、风字怎么写呢?先写一撇,再写横折弯钩,在里面写上撇和点。(板书:风)请大家在桌上写两个风字。

  18、风字的第二笔是什么?(横折弯钩)还有哪个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弯钩呢?(九字)

  19、小朋友比较一下,它们的写法相同吗?(不同,风字的弯钩要短一些,九字的弯钩要长一些)

  20、小朋友,乌云满天,电光闪闪,风呼呼,马上会出现什么情景?(雨哗哗)(出示:yǔ huā huā)这就是雨字,小朋友齐读三遍。(出示雨字的生字卡片)

  21、现在老师教你们书写雨字,先写横,再写竖,横折钩,在竖中线上写一竖,最后在里边写四点,先写左边两点,再写右边两点,这四点要上下对齐。(板书:雨)

  22、小朋友数一数,雨字一共有几笔?(八笔)你们看看,里面的四点像什么呀?(飘落的雨点)

  23、你能编个儿歌记住雨字吗?(学生动脑筋自己编)

  24、那么,谁来告诉我,雷雨时,风怎么样呢?雨怎么样呢?(风呼呼,雨哗哗)

  25、风呼呼,雨哗哗要怎样读才让人感到风很大,雨越下越大呢?谁来试一试?全班同学把一、二行连起来读一读。

  26、小朋友,云、电、风都是雷雨时的几种自然现象,那么,这时候小鸡和小鸭各有什么不同表现呢?请看句群的三、四行。请小朋友跟着我读。

  27、小鸡被吓住了,说明它心里怎么样?(害怕,不喜欢下雨)那么它叽叽的叫声应该怎么读?(又快又急)个别读,集体读。

  28、小鸭子非常高兴,它嗄嗄的叫声要读得怎样?(响亮)个别读,集体读。

  29、男同学读一、二行,女同学读三、四行,有感情地朗读纯拼音句群。

  四、书写云、电、风、雨四个生字。

  1、每个生字带拼音写四个。(老师巡视指导)

  2、写出云、电、风、雨的笔顺。

  五、师总结,下课。(发散:雷雨时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范本5份扩展阅读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范本5份(扩展1)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认识4个字,并注意积累课文中你喜欢的好词、赏析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4、理解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

  2、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2、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叫做《雷雨》。(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这两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2、比较两幅图: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图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图中有的?

  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学*生字

  (一)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它;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3、不要忘了读完一节在前面标上节号。

  (二)学*生字:压、乱、垂、虹

  过渡:老师将蜗牛上的生字宝宝放到卡片上,你还认识他们吗?

  1、加拼音指名读生字

  2、不加拼音读(边读边贴)指导“虹”:怎么记住虹字板书“红”对比

  3、快速读

  4、看表演猜字“乱”“垂”“压”

  乱:反义词“齐”

  垂:垂头、垂手、写字:(1)观察横多,注意长短、

  压:压字要注意什么?与“庄”作比。

  找朋友:压下来

  四、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一)天“闷”

  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a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二)、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 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只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 树枝

  大风吹得 蜘蛛

  大风吹得 花儿

  大风吹得

  小结:用一个字说说此时场面:乱

  (三)电闪雷鸣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又*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凑热闹了。

  闪电是一道比一道亮,雷声是一个比一个响。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但是现在来了没?那我们就说这是雷雨前的景象。(板书前)

  齐读

  雷雨中和雷雨后又是怎样的一副景像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新课文《18雷雨》。(板书课题;齐读)

  2.大家见过雷雨吗?雷雨有什么特点?

  雷雨也叫雷阵雨,雷雨的时间不长,但天气变化大。雷雨时的天气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自主识记

  ⑴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⑵巩固识字

  ①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3.整体感知

  ⑴范读: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讲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⑵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第一段(1—3):讲雷雨前的景象。

  第二段(4—6):讲雷雨中的景象。

  第三段(7、8):讲雷雨后的景象。

  质疑:①为什么第3自然段还算雷雨前的景象,不算雷雨中的景象?(雨还没有下。)

  ②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算雷雨中的景象,不算雷雨后的景象?(雨还没有厅。)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二、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和书写四个生字,重点教学“垂”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朗读体会雷雨前景物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边读边想象,具体感受并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难点:识记和正确书写“垂”。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雨”,导入新课

  1.小朋友,雨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要感受的是哪一种雨?

  2.师板书课题,强调雨字头的写法。

  (二)检查预*,重点突破“垂”

  1.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在认读和书写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3.教学“垂”:字的创造;字的演变;字的笔顺;读记笔顺的顺口溜;书写、展示;字在文中的意思(图)。

  (三)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 指名三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老师为什么把课文的段落这样分?

  2. 师生交流,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1.生自由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句子描写的景物名称圈出来。 生说,师出示。

  2. 这些景物在雷雨前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合作读课文。 1号读“乌云”的句子;2号读“叶子、蝉”的句子;3号读“大风、蜘蛛”的句子;4号读“闪电、雷声”的句子。

  读完句子,四人一小组讨论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3.读句子,集体交流。

  老师请一个小组来接读1~3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全班交流,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关键词:“黑沉沉”“压”

  ①出示词卡“黑沉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你能说一个你积累的“ABB”式词语吗?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什么东西会沉到水里面?大石头、铁??那乌云就像这大石头一样快要从高空沉了下来。说明乌云很黑、很重、又很厚。

  ③认读生字卡“压”:点生读,开火车读。

  ④谁能用做动作帮我们记住这个字啊!生做动作。看来从上面加重力就是压,你能用压组词吗?压住、压碎,积压、压制、压岁钱??

  ⑤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图片。你们瞧,这就是满天的乌云,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很闷、很难受、喘不过气。

  ⑥能把你的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句子。读得怎样?乌云厚吗?多吗?重吗?请你来试试,大家一块来读。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关键词:“一动不动”“一声不叫”

  ①认读词卡一动不动,一声不叫: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一动不动”“一声不叫”。

  ②为什么叶子“一动不动”呢?很闷热、一丝风也没有。

  ③那蝉为什么“一声也不叫”了呢?害怕、雷雨前的自然现象。(采访) 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句话?

  发挥想象,还有什么是一动不动,一声不响?

  (3)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关键词:“乱”

  ①认读生字“乱”,强调注音,开火车读。

  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用到,仔细地想想,我们都在哪儿用到呢?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

  ③这里的.“乱摆”说明了什么?风大。课件出示狂风图──指名读。

  这雷雨前的天气实在是变化莫测。刚刚树上的叶子还一动不动的,现在却忽然狂风大作,吹得树枝乱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关键词:“垂”

  这个句子中有个词用得特别好,看谁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发现它。 ①认读生字“垂”,强调翘舌音,开火车读。

  ② 师出示字典中的意思:东西一头挂下来。在生活中,你看到的什么东西也是垂下来的?头发,垂柳。

  ③比较感受“垂”的妙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如果把这里的“垂”换成“爬”好不好?

  垂字更能说明蜘蛛逃得快。追问:为什么要逃得这么快呢?──害怕。 ④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读,齐读。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关键词:“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①指名读。你认为这里用得好的词语是?越来越??为什么呢?老师动手拍桌声音越来越大,学生来体会,闪电一次比一次更亮,雷声也一次比一次更响。

  ②大家同意吗?是的,小朋友们,这越来越亮的闪电,肯定吓得小动物们都??这越来越响的雷声也一定吓得小朋友们都??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③ 说话练*:想象一下,此时天上的乌云越来越(黑),天空越来越(暗),风刮得越来越(大)。填后全班齐读。

  小结:雷雨前,首先是乌云密布,接着狂风大作,最后又是电闪雷鸣。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消息──要下雨了!对啊,要下雨了。

  反思:

  《雷雨》是一篇描写得非常优美的小散文,同时又是一篇很浅显的科普文。学生在生活中对雷雨这一现象已不陌生,所以课前我采用学*单的形式布置了学生自学,课堂中我直接以检查预*引入新课。

  整堂课,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思路比较清晰,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尽量让学生自己说,自己领悟。对于“垂”字的教学,我采用字的创造;字的演变;字的笔顺;读记笔顺的顺口溜;书写、展示;字在文中的意思(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学生的记忆比较深刻,我自己也较为满意。

  这堂课的缺点也比较多。首先,1——3自然段没有教学完,使课堂显得不完整,比较遗憾。其次,在“垂”的教学中,“垂”在句中的理解,本是放在书写后,因为紧张而把这一环节遗漏了,后在指名三位同学读课文时补上,就显得有些生硬。然后在小组合作时,因为多媒体的座位和班里有些微差别,我没有再次确认学生的号码,所以在合作时,有的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属于几号,该干什么。

  我校这次的课堂改革,主题是“先学后导,当堂巩固”。我通过这次的公开课,与这样的模式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尽管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但这是尝试的开始,同时也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范本5份(扩展2)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认识4个字,并注意积累课文中你喜欢的好词、赏析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4、理解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

  2、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2、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叫做《雷雨》。(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这两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2、比较两幅图: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图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图中有的?

  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学*生字

  (一)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它;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3、不要忘了读完一节在前面标上节号。

  (二)学*生字:压、乱、垂、虹

  过渡:老师将蜗牛上的生字宝宝放到卡片上,你还认识他们吗?

  1、加拼音指名读生字

  2、不加拼音读(边读边贴)指导“虹”:怎么记住虹字板书“红”对比

  3、快速读

  4、看表演猜字“乱”“垂”“压”

  乱:反义词“齐”

  垂:垂头、垂手、写字:(1)观察横多,注意长短、

  压:压字要注意什么?与“庄”作比。

  找朋友:压下来

  四、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一)天“闷”

  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a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二)、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 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只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 树枝

  大风吹得 蜘蛛

  大风吹得 花儿

  大风吹得

  小结:用一个字说说此时场面:乱

  (三)电闪雷鸣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又*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凑热闹了。

  闪电是一道比一道亮,雷声是一个比一个响。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但是现在来了没?那我们就说这是雷雨前的景象。(板书前)

  齐读

  雷雨中和雷雨后又是怎样的一副景像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新课文《18雷雨》。(板书课题;齐读)

  2.大家见过雷雨吗?雷雨有什么特点?

  雷雨也叫雷阵雨,雷雨的时间不长,但天气变化大。雷雨时的天气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自主识记

  ⑴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⑵巩固识字

  ①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3.整体感知

  ⑴范读: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讲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⑵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第一段(1—3):讲雷雨前的景象。

  第二段(4—6):讲雷雨中的景象。

  第三段(7、8):讲雷雨后的景象。

  质疑:①为什么第3自然段还算雷雨前的景象,不算雷雨中的景象?(雨还没有下。)

  ②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算雷雨中的景象,不算雷雨后的景象?(雨还没有厅。)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二、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和书写四个生字,重点教学“垂”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朗读体会雷雨前景物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边读边想象,具体感受并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难点:识记和正确书写“垂”。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雨”,导入新课

  1.小朋友,雨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要感受的是哪一种雨?

  2.师板书课题,强调雨字头的写法。

  (二)检查预*,重点突破“垂”

  1.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在认读和书写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3.教学“垂”:字的创造;字的演变;字的笔顺;读记笔顺的顺口溜;书写、展示;字在文中的意思(图)。

  (三)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 指名三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老师为什么把课文的段落这样分?

  2. 师生交流,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1.生自由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句子描写的景物名称圈出来。 生说,师出示。

  2. 这些景物在雷雨前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合作读课文。 1号读“乌云”的句子;2号读“叶子、蝉”的句子;3号读“大风、蜘蛛”的句子;4号读“闪电、雷声”的句子。

  读完句子,四人一小组讨论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3.读句子,集体交流。

  老师请一个小组来接读1~3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全班交流,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关键词:“黑沉沉”“压”

  ①出示词卡“黑沉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你能说一个你积累的“ABB”式词语吗?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什么东西会沉到水里面?大石头、铁??那乌云就像这大石头一样快要从高空沉了下来。说明乌云很黑、很重、又很厚。

  ③认读生字卡“压”:点生读,开火车读。

  ④谁能用做动作帮我们记住这个字啊!生做动作。看来从上面加重力就是压,你能用压组词吗?压住、压碎,积压、压制、压岁钱??

  ⑤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图片。你们瞧,这就是满天的乌云,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很闷、很难受、喘不过气。

  ⑥能把你的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句子。读得怎样?乌云厚吗?多吗?重吗?请你来试试,大家一块来读。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关键词:“一动不动”“一声不叫”

  ①认读词卡一动不动,一声不叫: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一动不动”“一声不叫”。

  ②为什么叶子“一动不动”呢?很闷热、一丝风也没有。

  ③那蝉为什么“一声也不叫”了呢?害怕、雷雨前的自然现象。(采访) 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句话?

  发挥想象,还有什么是一动不动,一声不响?

  (3)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关键词:“乱”

  ①认读生字“乱”,强调注音,开火车读。

  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用到,仔细地想想,我们都在哪儿用到呢?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

  ③这里的.“乱摆”说明了什么?风大。课件出示狂风图──指名读。

  这雷雨前的天气实在是变化莫测。刚刚树上的叶子还一动不动的,现在却忽然狂风大作,吹得树枝乱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关键词:“垂”

  这个句子中有个词用得特别好,看谁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发现它。 ①认读生字“垂”,强调翘舌音,开火车读。

  ② 师出示字典中的意思:东西一头挂下来。在生活中,你看到的什么东西也是垂下来的?头发,垂柳。

  ③比较感受“垂”的妙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如果把这里的“垂”换成“爬”好不好?

  垂字更能说明蜘蛛逃得快。追问:为什么要逃得这么快呢?──害怕。 ④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读,齐读。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关键词:“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①指名读。你认为这里用得好的词语是?越来越??为什么呢?老师动手拍桌声音越来越大,学生来体会,闪电一次比一次更亮,雷声也一次比一次更响。

  ②大家同意吗?是的,小朋友们,这越来越亮的闪电,肯定吓得小动物们都??这越来越响的雷声也一定吓得小朋友们都??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③ 说话练*:想象一下,此时天上的乌云越来越(黑),天空越来越(暗),风刮得越来越(大)。填后全班齐读。

  小结:雷雨前,首先是乌云密布,接着狂风大作,最后又是电闪雷鸣。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消息──要下雨了!对啊,要下雨了。

  反思:

  《雷雨》是一篇描写得非常优美的小散文,同时又是一篇很浅显的科普文。学生在生活中对雷雨这一现象已不陌生,所以课前我采用学*单的形式布置了学生自学,课堂中我直接以检查预*引入新课。

  整堂课,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思路比较清晰,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尽量让学生自己说,自己领悟。对于“垂”字的教学,我采用字的创造;字的演变;字的笔顺;读记笔顺的顺口溜;书写、展示;字在文中的意思(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学生的记忆比较深刻,我自己也较为满意。

  这堂课的缺点也比较多。首先,1——3自然段没有教学完,使课堂显得不完整,比较遗憾。其次,在“垂”的教学中,“垂”在句中的理解,本是放在书写后,因为紧张而把这一环节遗漏了,后在指名三位同学读课文时补上,就显得有些生硬。然后在小组合作时,因为多媒体的座位和班里有些微差别,我没有再次确认学生的号码,所以在合作时,有的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属于几号,该干什么。

  我校这次的课堂改革,主题是“先学后导,当堂巩固”。我通过这次的公开课,与这样的模式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尽管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但这是尝试的开始,同时也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范本5份(扩展3)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反思1

  《雷雨》是小学语文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让学生通过学*课文初步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一、 在课文开始时,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通过音效,引出课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雷声和雨声,身临其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为后文的学*打好了基础。

  二、 注重生字词的教学。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字词教学本身就比较枯燥,因此我采用了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开火车读、做动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认字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气氛也比较高涨,获得的效果也不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本教材中安排了两幅插图,在此基础上我又补充了雷雨前的图片,力图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初读课文之后要让这么小的学生说出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是很难的。为了突破重点。所以我选择了三幅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打乱了顺序,让学生按照课文描写的顺序重新摆一摆,希望把这种叙事方法潜移默。

  化到学生身上。以此来弄清课文的脉络。又如: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话中的“垂下来”一词学生不好理解清楚,容易与掉下来搞混淆,于是我通过放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视频让学生看,学生就会对“垂”的理解到位,进而体会出课文用词的准确,把这句话读好。

  四、体会悟趣,训练词句。

  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就用得很妙,满天的乌云是怎样压下来呢?我通过展示图像,然后追问:①从图中看“压”字怎样理解?天上的乌云压地面这么*,人们感受怎样?学生经过训练,不仅会弄清了“压”字具体含义,而且会揣摩出了人们当时的感受。又如“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像”,我采用创设语用情境的策略,以运用文本中“越来越”这个描写景物变化开始,理解“越来越”的意思和用法,再让学生用句式说雷雨中,雷雨后看到的景色变化,然后启发学生追溯全文,从而避免逐字逐句的通读全文,做到有详有略,对于第一课时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初步感知全文似乎是最快捷,也易于让学生接受,在次基础上去体会词语读懂句子,学生自然会学得有趣,用得正确。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有许多令人

  不满意的地方。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心里素质较差,缺乏调控能力,紧张情绪贯穿师生,贯穿于整堂课。由于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整堂课显得非常沉闷。学生在看图片复述课文时,语言不够精炼,随意性较大,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所预设的效果,这主要是教师本身的随机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我深知,在教学方面,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学*和改进的地方,例如:语言基本功、普通话、字的书写等等。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地努力,慢慢地改进,让我的课堂逐渐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反思2

  《雷雨》一课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炎炎夏日,闪电雷鸣,声声蛙鸣,美丽彩虹……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课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和想象雷雨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的快乐。

  一、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低年级学生所需要的。如,课文第一段“黑沉沉”这个词学生不容易理解,要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雷雨前的云很黑、很厚,所以看起来“黑沉沉”的。在指导朗读时,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感悟雷雨前、雷雨中景物的变化。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知了一声也不叫”这句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自然景物的特点,“乌云——黑沉沉”、“树叶——一动也不动”、“知了——一声也不叫”来理解朗读,并结合情境画面领悟雷雨前景物的特点。再如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这句时抓住“越来越亮”、“越来越响”结合课件,体会闪电一次比一次亮、雷声一次比一次大、刺耳。并联系生活实例,尝试用“越来越”说句子。学生结合课文能够说出雨越下越大,雪越来越白等。

  二、注重积累,加强运用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在引导学生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时,“垂”比较抽象,难理解,在课堂中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垂和落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说蜘蛛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下来。”然后就“垂、掉、落”这三个字进行了词语的训练:

  金黄的稻谷( )下头

  苹果从树上( )下来

  叶子从树上( )下来

  兔子的耳朵从头上( )下来

  又如“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一句时,抓住“越……越……”进行训练,课件以“我会说”的形式填空训练:( )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乌云( );风( );( )越( )越( )。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积累了词语。

  三、多样形式

  指导背诵背诵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雷雨》一文语句生动、简短,朗朗上口,是背诵积累的佳作。课堂上,通过展示图片、填空、儿歌的形式指导背诵,学生在学完了课文的基础上基本上就能够背诵课文了。

  讲完课,细细琢磨,这节课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很多事情赶到一起,备课不够充分,课件操作不流畅。二是朗读时,还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三是放手不够,授课过程面面俱到。结合老师们给我提出的建议,在今后的听评课中,我会向各位老师多学*,精心打造生本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反思3

  每次看电视台的颁奖晚会,让获奖者发表讲演时,他们总会一一感谢,大家都觉得那样的话语实在太无创意,太没劲儿了,但是一届又一届,大家仍然在感谢着。其实非常理解,每次的开课或者比赛,背后总有许多人在默默地支持着,虽然看者觉得无趣,但是真心想感谢许多人的。

  这次上《雷雨》,得到了林校的精心指导,苏校的细心咨询,蔡的全程跟踪,真的要好好感谢他们。同时,因为任七班时,都没有正式开过课,这是第一次。开始其实有点担心,他们的上课状态,是否精神,是否机智,是否用心。上完课后,才知,这帮小家伙,*时看着漫不经心,实际上,到关键时刻,他们非常团结,表现十分出彩。

  《雷雨》这一课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如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因此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并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这两个教学目标。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再通过看图扩展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

  一、以词串学,带动全文。

  设计这一课时,有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开始觉得什么都是亮点,什么都值得讲,于是课堂容量超级大,学生没有自主学*的时间,更多的是老师带着学生去感受,一堂课下来,以师为本,而不是以生为本。后来,改进后,抓住课文中的“垂”与“坐”的体验,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而在课外词语这一块,在课前先让学生说说关于“雨”的四字词语,而后在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与场景,适时让学生理解“电闪雷鸣”“哗哗大雨”“雨后彩虹”,并让学生进行积累。

  二、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自己说说,雷雨前都写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己抓住重点词,“满天、黑沉沉、压、一动不动、垂”去品读,读出雨前的压抑、先动后静、电闪雷鸣的景象,带领学生去看“闪电”的动画图,听越来越响的雷鸣声,让学生身临其境,读出画面,读出真情来。而雷雨中,让学生自己读,交流读懂了什么,学生说到了雨大,引导他们都从哪些地方了解雨很大,学生从“看不清”,从“哗,哗,哗”与“沙,沙,沙”的比较,体会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而当一个学生起来说自己“渐渐地”,我顺势而导,能去掉一个“渐渐地”吗?学生讨论后,认为雨不是一时变小的,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逐渐变小的,由此越读越轻,读得非常到位。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将其变成诗歌的形式,再让学生扩展观看雨后的美景,让学生试着说一说“雨停了……”。学生的语言也十分生动,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三、读画结合,拓展思维

  这篇课文描写雷雨之后的景象是一幅非常美丽清爽的画面,怎么样才能让学生领略到这种美,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这种美,如果光说光讲肯定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我不急着让学生读,不急着让学生说,而是让他们先默读雷雨后段落,然后全班合作上黑板画一幅雨后图,每人只能画一个景物,不能重复,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画完还要说说为什么要画这个景物,并想象画中的动物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彩笔和配音来表达他们对雨后的感受。画完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在完成这项目标时,学生完成的非常出色,画画得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而且说的也很不错,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这个教学环节我认为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非常生动有效地完成了有感情朗读雨后美景段落这一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启发思维,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范本5份(扩展4)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反思1

  《雷雨》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课文配乐朗读磁带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

  1、积累与“雨”有关的词语、古诗,让课堂充满语文味。课开始,就让学生猜谜语,引出“雨”字,再用“雨”字组词,然后归纳:小雨有细雨如丝、牛毛细雨、蒙蒙细雨、和风细雨、绵绵春雨;大雨有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如注、狂风暴雨。课中,逐段赏读后,叫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个画面,很自然地积累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雨过天晴”。背诵积累的与“雨”有关的古诗,然后归纳:小雨有细雨如丝、牛毛细雨、蒙蒙细雨、和风细雨、绵绵春雨;大雨有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如注、狂风暴雨。课中,逐段赏读后,叫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个画面,很自然地积累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雨过天晴”。还背诵了与“雨”有关的古诗,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2、品读词语,形象生动。文中有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我抓住“压”字,先让学生做个“压”的动作,然后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慢慢地、慢慢地向你压下来,好象就要压到我们头顶了,压地你——,朗读时,学生自然读出了那种压抑、闷热。再如:“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用动作演示“乱摆?”而“垂”字采用了换词法,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只害怕的、慌忙而逃的小蜘蛛。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反思2

  《雷雨》这篇课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这节课的教学,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布置他们去收集关于雨的资料,因而在拓展时学生十分进取。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的设计,我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的学*理念。在识字、写字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的*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经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把学生的学*引向深入,让学生充分经历学*过程:学生按“雷雨前”的学*方法学*“雷雨中”和“雷雨后”两部分资料,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使学生理解了课文资料,体验到了自主、合作学*带来的欢乐。

  另外本节课我很注重朗读训练,记得有一句话这么说着;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当在朗读上。于永正教师也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诚然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资料理解了,文章蕴涵的情感体会出来了。新课标也强调“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这堂课我让学生读了很多,有第一次和课文见面的初读,有生字词语宝宝认识后的再读,有讲读课文时的精读,学生读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有自我读、有小组读、有个别读、有团体读等多种形式,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读出了正确,到达了流利。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总觉得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说下大雨时,还有哪些东西也看不清了,学生说的范围较窄,而我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得这一环节有点脱节。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反思3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本文作者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在教学中,我能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文结合,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所描绘的画面。

  一、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本节课我能充分利用课件和文章插图帮助学生学*、理解课文,让学生先直观的感受图片,然后再走进文本,通过朗读深刻体会句子所描绘的意境。例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中黑沉沉一词,学生不易理解,我及时出示乌云密布课件,让学生观察。学生看图才明白黑沉沉是因为云很重、很厚,也就是这句话描述的是马上要下雨的景象。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多种朗读、感悟。

  二、引导想象,加深体验

  结合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节课,在学*雷雨前时,我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在这样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环境下,除了蜘蛛,、蝉之外,其他的小动物会有怎样的反应?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怎么办?学生立刻沸腾起来,思如泉涌,有的说“蜻蜓呆呆的站在那里,不敢飞了,”有的说“蚂蚁飞快地逃进洞里......”在想象画面,交流感受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同时为感情朗读做好了铺垫。

  三、紧扣字词,训练说话

  这篇课文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推敲体会。在教学中,我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品词读句,例如: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挂”使用的巧妙,一只蜘蛛逃走了中“逃”的传神之处,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细细地品读推敲,慢慢的体会文字的优美精妙。随后,在朗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用“渐渐的,越来越”说句子,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在本节课的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提问时,个别问题的预设有点偏难,使学生一时回答不上,导致课堂不够活跃积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力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上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范本5份(扩展5)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1

  学生对于雷雨这一天气现象比较熟悉,课文以雷雨前、雷雨中到雷雨后的顺序来写。文章结构清晰,学生容易读懂。另外,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也有助于学生去感受课文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垂、越”两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的兴趣。为上好这堂课,切实让学生喜欢教材、被教材所感染,就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多思考,采用一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接受水*的教学形式来切实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自主识字、学生互学。在第二大板块中,先由学生自主提出学*子卡的步骤,再进行多种方法识字的交流,最后通过“哪个字最难记?”这一问题进行反馈。实际上,也是自主学*的一个明显体现,于是就顺势识记“垂”“越”二字。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主动提出后马上进行识字教学,突破了教学难点。

  2、层次清晰,多法再现。在识字教学环节体现了层次清晰,例如“越”字的教学,从课文中的句子到短语训练,再到句子训练,掌握“越”字的含义,再到扩词,积累其它义项。再如“垂”字的教学,层层递进,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理解什么是“垂”,进而读好句子。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有侧重地处理生字。如:借助图片识字法、换一换、减一减、猜字谜、形声字等方法。

  3、朗读指导,体现个性。本课在随文识字后随即指导句子的朗读,并且主张个性化朗读。如:“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你就是这只小蜘蛛,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读出着急、害怕的感受。再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学生有体会到害怕、压抑的感觉,并且读出了害怕。

  4、指导书写,直观纠正。本课在指导书写时,层次清晰,并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了直观的教学,学生在问题改正的基础上再写,就会记得更深,写得更美观。

  教学都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虽然在课堂上学生的学*热情很高,但是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还不够有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识字的方法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主方法。通过领导的点评,明确了一节课的识字方法可以有多种,但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学*。

  2、有些方法不适合某个生子的教学,为学生识字提高难度。如:“乱”的教学,教师采用自理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记字的难度,应该从“乱”字本身出发,让学生想办法去识记,增更加容易。听了领导的建议,我才意识到教学手段的实施一定要有效,一定要帮助教师实现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多法”。

  3、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时时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点拨,丢失了一次教育的机会。

  非常感谢李欣烨主任、关校长和进修学校的白主任以及学年老师在此次评课中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这让我反思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水*,提升了我的教学理念,我会虚心接受这些意见并及时改正,争取在短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2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首先,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可问问周围的同学,老师,或者查字典。并把生字词解决掉。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在朗读感悟上,我积极挖掘教材,抓住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途中的不同景象。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在提问学生们哪一个字用得好时,学生们都积极回答问题,王树基说:“老师,“压”用得好,我能感觉到乌云来势很猛。成志认为“垂”用得好,能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气氛很活跃。

  写字指导,重点讲解“彩、蜘、垂”,彩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蜘字的虫字旁要写的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的短而*,下面的横长短不同。

  这节课课堂气氛很活跃,达到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3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学生是学*的主人,语文学*是个性化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学*方式。我在《雷雨》的第一堂课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简单易懂的学*方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词及其单词。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自主获取和理解知识的新理念。首先,我让学生们在预览时先感受文本数据。在学生们自由阅读课文圈中的单词后,我要求他们找出难写的单词并给出原因。(这个设计帮助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在给出原因的同时,它也强化了这些单词需要注意的地方,便于学生记忆)。

  学生首先学*容易学*或自己掌握的单词,因为每个单词都有不同的重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对本课生词的重点进行分类,然后到前面来跟我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仔细聆听并补充。(这种学*方法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表达的能力,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惯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4

  《雷雨》这一课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如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因此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并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这两个教学目标。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再通过看图扩展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

  一、以词串学,带动全文。

  设计这一课时,有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开始觉得什么都是亮点,什么都值得讲,于是课堂容量超级大,学生没有自主学*的时间,更多的是老师带着学生去感受,一堂课下来,以师为本,而不是以生为本。后来,改进后,抓住课文中的“垂”与“坐”的体验,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而在课外词语这一块,在课前先让学生说说关于“雨”的四字词语,而后在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与场景,适时让学生理解“电闪雷鸣”“哗哗大雨”“雨后彩虹”,并让学生进行积累。

  二、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自己说说,雷雨前都写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己抓住重点词,“满天、黑沉沉、压、一动不动、垂”去品读,读出雨前的压抑、先动后静、电闪雷鸣的景象,带领学生去看“闪电”的动画图,听越来越响的雷鸣声,让学生身临其境,读出画面,读出真情来。而雷雨中,让学生自己读,交流读懂了什么,学生说到了雨大,引导他们都从哪些地方了解雨很大,学生从“看不清”,从“哗,哗,哗”与“沙,沙,沙”的比较,体会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而当一个学生起来说自己“渐渐地”,我顺势而导,能去掉一个“渐渐地”吗?学生讨论后,认为雨不是一时变小的,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逐渐变小的,由此越读越轻,读得非常到位。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将其变成诗歌的形式,再让学生扩展观看雨后的美景,让学生试着说一说“雨停了……”。学生的语言也十分生动,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三、读画结合,拓展思维

  这篇课文描写雷雨之后的景象是一幅非常美丽清爽的画面,怎么样才能让学生领略到这种美,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这种美,如果光说光讲肯定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我不急着让学生读,不急着让学生说,而是让他们先默读雷雨后段落,然后全班合作上黑板画一幅雨后图,每人只能画一个景物,不能重复,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画完还要说说为什么要画这个景物,并想象画中的动物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彩笔和配音来表达他们对雨后的感受。画完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在完成这项目标时,学生完成的非常出色,画画得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而且说的也很不错,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这个教学环节我认为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非常生动有效地完成了有感情朗读雨后美景段落这一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启发思维,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5

  《雷雨》是小学语文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让学生通过学*课文初步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一、 在课文开始时,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通过音效,引出课题。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雷声和雨声,身临其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为后文的学*打好了基础。

  二、 注重生字词的教学。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字词教学本身就比较枯燥,因此我采用了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开火车读、做动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认字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气氛也比较高涨,获得的效果也不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本教材中安排了两幅插图,在此基础上我又补充了雷雨前的图片,力图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初读课文之后要让这么小的学生说出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是很难的。为了突破重点。所以我选择了三幅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打乱了顺序,让学生按照课文描写的顺序重新摆一摆,希望把这种叙事方法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以此来弄清课文的脉络。又如: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话中的“垂下来”一词学生不好理解清楚,容易与掉下来搞混淆,于是我通过放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视频让学生看,学生就会对“垂”的理解到位,进而体会出课文用词的准确,把这句话读好。

  四、体会悟趣,训练词句。

  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就用得很妙,满天的乌云是怎样压下来呢?我通过展示图像,然后追问:

  从图中看“压”字怎样理解?天上的乌云压地面这么*,人们感受怎样?学生经过训练,不仅会弄清了“压”字具体含义,而且会揣摩出了人们当时的感受。又如“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像”,我采用创设语用情境的策略,以运用文本中“越来越”这个描写景物变化开始,理解“越来越”的意思和用法,再让学生用句式说雷雨中,雷雨后看到的景色变化,然后启发学生追溯全文,从而避免逐字逐句的通读全文,做到有详有略,对于第一课时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初步感知全文似乎是最快捷,也易于让学生接受,在次基础上去体会词语读懂句子,学生自然会学得有趣,用得正确。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心里素质较差,缺乏调控能力,紧张情绪贯穿师生,贯穿于整堂课。由于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整堂课显得非常沉闷。练*用“越来越____”句式说话时,学生的思路没打开,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教学过渡不够自然。学生在看图片复述课文时,语言不够精炼,随意性较大,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所预设的效果,这主要是教师本身的随机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我深知,在教学方面,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学*和改进的地方,例如:语言基本功、普通话、字的书写等等。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范本5份(扩展6)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合集5篇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熟悉歌曲旋律,会仔细听辨并感知歌曲《大雨与小雨》的强弱对比特点。

  3、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彩带数条

  活动过程:

  一、带入声音,使幼儿产生兴趣

  1、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录音,引导幼儿自由倾听。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小雨的声音)打雷后要干什么呢?(下雨)3、下的是什么雨呢?(大雨)

  二、初步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1、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哗啦哗啦……)我们用能干的小手来表示一下,谁来做一做?(尽量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示)我们再来用能干的小手边念边做吧!

  2、小雨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呀?(淅沥淅沥……)小手也来表示一下吧!我们也来一起来念一念。(出示小雨图片)

  三、熟悉歌曲、大胆地表现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强弱力度

  1、大雨、小雨高高兴兴地从天上落下来,听,它们还在唱着好听的歌呢!(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强弱力度)

  2、它们唱的好听吗?大雨落下来时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唱的啊?来,我们来唱一唱吧!让幼儿尝试唱歌。

  3、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听听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声音一样吗?欣赏歌曲第二遍,感受大雨声和小雨声的不同。

  4大雨唱的时候是响响的,小雨唱的时候是轻轻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唱两遍,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力度)5、现在让我们来学一学大雨和小雨,一边唱一边从天上落下来吧!(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大雨和小雨)

  四、大雨和小雨

  1、现在老师来做大雨,请小朋友来做小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但是有一个规则:唱大雨的时候用小彩带用力挥,唱小雨的时候轻轻地挥。明白吗?

  2、教师先示范完整唱一遍。

  3、全体幼儿一起边舞边唱。(两遍)

  4、大雨小雨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因此,我设计这个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的目标是:

  1、能用强烈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在活动中通过动作、游戏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如在幼儿进行表演唱时通过多种形式:当唱到大雨时,让幼儿扬起手,唱到小雨时,让幼儿放下手。表现大雨时,让学生们站起来,当表现小雨时,让学生们坐下来。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整堂活动中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较高,使得活动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力度”没有较好的达到。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新课文《18雷雨》。(板书课题;齐读)

  2.大家见过雷雨吗?雷雨有什么特点?

  雷雨也叫雷阵雨,雷雨的时间不长,但天气变化大。雷雨时的天气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自主识记

  ⑴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⑵巩固识字

  ①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3.整体感知

  ⑴范读: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讲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⑵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第一段(1—3):讲雷雨前的景象。

  第二段(4—6):讲雷雨中的景象。

  第三段(7、8):讲雷雨后的景象。

  质疑:①为什么第3自然段还算雷雨前的景象,不算雷雨中的景象?(雨还没有下。)

  ②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算雷雨中的景象,不算雷雨后的景象?(雨还没有厅。)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二、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1.会识“压、乱、垂”三个生字,正确书写“垂”。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具体感受并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3.激发学生观察天气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压、乱、垂”三个生字,正确书写“垂”。

  难点:能边读边想象,具体感受并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雷雨图,配雷雨声: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乌云、闪电、大雨,我听到了打雷的声音……

  2.大家看得很仔细,听得也很认真!这些都是雷雨时的场景。有位叔叔他亲眼看到了这场雷雨,并写了下来。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雷雨》这篇课文。

  3.请同学们拿出小手,跟我一起写课题。点生读,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像。采用多媒体组合的方式,营造了教学氛围,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学文情境,把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动画,整体感知。然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宝宝,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当你遇到比较难读的词句,就和同桌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2.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老师来检查一下。课件出示词语,点生读,小老师领读,师相机正音。

  3.相信大家已经能读好课文了,可是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理清课文的脉络。请小朋友们快速默读,标上自然段序号,思考老师的问题。

  课件出示: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第()~()段描写了雷雨前的景象。

  第()~()段描写了雷雨中的景象。

  第()~()段描写了雷雨后的景象。

  交流: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较少,教师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三)研读“雷雨前”,随文识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吧!课件出示,雷雨前段落。

  1.读1~3段。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合作读课文1~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里面的好词佳句,讨论讨论: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生接读,集体交流。

  老师请三位小朋友来接读1~3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全班交流,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关键词:“黑沉沉”“压”

  ①出示词卡“黑沉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你能说一个你积累的“ABB”式词语吗?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什么东西会沉到水里面?大石头、铁……那乌云就像这大石头一样快要从高空沉了下来。说明乌云很黑、很重、又很厚。

  ③认读生字卡“压”:点生读,开火车读。

  ④谁能用做动作帮我们记住这个字啊!生做动作。看来从上面加重力就是压,你能用压组词吗?压住、压碎,积压、压制、压岁钱……

  ⑤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图片。你们瞧,这就是满天的乌云,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很闷、很难受、喘不过气。

  ⑥能把你的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句子。读得怎样?乌云厚吗?多吗?重吗?请你来试试,大家一块来读。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关键词:“一动不动”“一声不叫”

  ①认读词卡一动不动,一声不叫: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一动不动”“一声不叫”。

  ②为什么叶子“一动不动”呢?很闷热、一丝风也没有。

  ③那蝉为什么“一声也不叫”了呢?害怕、雷雨前的自然现象。

  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句话?

  发挥想象,还有什么是一动不动,一声不响?

  ④你能不能照样子说几个“一()不()”词语?

  小朋友真能干,都能仿说词语了。是的,师生接读: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蝉……

  (3)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关键词:“乱”

  ①认读生字“乱”,强调注音,开火车读。

  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用到,仔细地想想,我们都在哪儿用到呢?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

  ③这里的“乱摆”说明了什么?风大。课件出示狂风图──指名读。

  这雷雨前的天气实在是变化莫测。刚刚树上的叶子还一动不动的,现在却忽然狂风大作,吹得树枝乱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关键词:“垂”

  这个句子中有个词用得特别好,看谁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发现它。

  ①认读生字“垂”,强调翘舌音,开火车读。

  ②师出示字典中的意思:东西一头挂下来。在生活中,你看到的什么东西也是垂下来的?头发,垂柳。

  ③比较感受“垂”的妙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如果把这里的“垂”换成“爬”好不好?

  垂字更能说明蜘蛛逃得快。追问:为什么要逃得这么快呢?──害怕。

  ④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读,齐读。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关键词:“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①指名读。你认为这里用得好的词语是?越来越……为什么呢?老师动手拍桌声音越来越大,学生来体会,闪电一次比一次更亮,雷声也一次比一次更响。

  ②大家同意吗?是的,小朋友们,这越来越亮的闪电,肯定吓得小动物们都……这越来越响的雷声也一定吓得小朋友们都……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③说话练*:想象一下,此时天上的乌云越来越(黑),天空越来越(暗),风刮得越来越(大)。填后全班齐读。

  小结:雷雨前,首先是乌云密布,接着狂风大作,最后又是电闪雷鸣。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消息──要下雨了!对啊,要下雨了。

  3.整合读1~3自然段。

  分男女同学合作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尊重识字“来自语言环境,回到语言环境”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让学生在语境中,通过多次的朗读,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理清思路,随文识字,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四)指导写“垂”字

  同学们猜字谜:“千”“士”一线连,双十在两边。

  1.指导观察“垂”字。

  仔细观察“垂”,想想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总结:中间宽,上下两头窄,第二长横压线。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请大家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4.优秀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书写的板块要引导观察,强调*惯,突出重点,促进了学生自主写字能力的提高。

  (五)游戏拓展,激发兴趣

  1.词语积累盘点。用摘苹果的游戏盘点所积累的好词语。

  2.欣赏美图。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观察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这就需要我们在*时多观察大自然,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雷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本文以精练的文字,形象地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丽情景。并通过图文结合展现出夏天雷雨的不同特点,启示我们应该多注意身边大自然发生的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读文思考。2.讨论交流法:出示字词,通过集体交流讨论识记生字。3.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图文结合、找找画画等,弄清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并找出描写雷雨前的景物。4.以读代讲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学法

  朗读法、图文结合法、边读边想法、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等4个生字,会写“垂”这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

  体会“垂”这个词的妙处以及“垂”这个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田字格。

  课前谈话

  出示“雨”字,问学生:看到这个“雨”字,你会想到什么雨?生:暴风雨、小雨、中雨、大雨、雨加雪、春雨、阵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

  1.老师直接板书课题:雷雨

  指名读、齐读。

  2.说说雷雨。(雷雨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生答。)

  过渡:那雷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去读读课文吧。

  【直接入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激活课堂,唤醒学生已有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学*兴趣,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字词。(用时:8分钟)

  1.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的。

  2.学*字词。

  (1)考考你:

  这几个句子,你会读吗?自由读、齐读。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这几个词语,你会读吗?齐读。

  垂下来 乱摆

  压下来 彩虹 (生字带拼音)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压 乱 垂 虹

  (3)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组词读。

  【这样做旨在: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语境中识记,组词运用,从而达成识字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8分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结合插图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找出来。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雷雨中?哪几段写的是雷雨后?(板书)

  (2)开头几段写的是雷雨前。

  过渡:课文是怎么介绍雷雨前的景象的呢?请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并用笔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通过默读,边读边想,图文对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落实教学目标2。】

  四、学*“雷雨前”。(用时:15分钟)

  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雷雨前天空的景象是如此的可怕,那大自然中的其它事物又是怎样的呢?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周围的环境怎样?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树枝乱摆”有什么想说的?

  (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要下雨了,其他小动物在干什么呢?(鱼儿、燕子……)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谁会说“越____越_____”

  3.小结这部分内容。

  4.减词对比读。

  师:乌云压下来。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生: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师:一只蜘蛛逃走了。

  生: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闪电亮,雷声响。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5.提示引导读(红字重读)。

  师:雷雨前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大风的呢?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接下来描写的是闪电和雷声。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6.对比读。

  师: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从网上掉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从网上跑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7.我会用“垂”说话。

  一只蜘蛛从网上( )垂下来,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

  【通过默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文读句,使学生切身感受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五、指导写“垂”这个字。(用时:5分钟)

  1.“读”字观察。

  2.示范指导。

  3.学生练写。

  4.评价。

  【通过观察、交流、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美,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惯。】

  六、小结下课。(用时:2分钟)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雷雨前的景象。至于那只逃走的蜘蛛后来怎样了呢?雷雨中、雷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请大家课后熟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再次激起了学生学*的兴趣,也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充满了好奇。】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

  1.认读字词

  2.分节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研读“雷雨前”

  ⑴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a.乌云满天,天昏地暗 b.树不动,蝉不叫

  c.狂风大作,蜘蛛逃走 d.电闪雷鸣]

  ⑵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云层厚)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云层很低)你人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什么?(一点风也没有)“蝉一声也不叫”呢?(因为空气中湿度大,蝉难以发出声来,说明天气闷热。)

  ③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风刮得猛)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风来得很快)

  ④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为什么逃走?(因为它在网上坐不住了,这也说明风刮得猛烈。)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

  ⑤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⑶有感情地朗读。

  3.研读“雷雨中”

  ⑴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⑵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①为什么用3个“哗”?(这是象声叠词。通过雨的声音,形象地说明雨势很猛,一开始就下得很大。)该怎么读这3个“哗”?

  ②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因为树、房子被雨水笼罩着,人们隔着雨幕看它们,所以看不清。这也说明雨下得很大。)

  ③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雷雨慢慢变小的。)

  ⑶有感情的朗读: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3.研读“雷雨后”

  ⑴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太阳出来;彩虹出现;蝉叫;蜘蛛回网;青蛙叫起来。]

  ⑵“天亮起来了”与前文中的那句话对应?(与雷雨前第一句对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理解:“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这一句讲人感觉空气清新,因为一阵大雨,冲刷了空气中的灰尘,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人感到清爽、凉快、舒服,这与雷雨前的天气闷热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⑷美读这一段。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⑴“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⑵“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⑶“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⑷“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语

  ①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②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③( )了,( )也( )了。

  3.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绿油油 红艳艳___________

  4.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_______越_________越_______。

  5.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

  四、课后延伸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3.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或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18 雷雨

  雨前: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雨中: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空气清新

  雨后:太阳--→彩虹(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