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热爱大自然。

  【教学难点】

  看图、结合生活实际感知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睡、那”等11个生字,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

  1、教师引导:小朋友,如果明天爸爸妈妈带你去远足,你一定非常期待。

  2、导入:现在,让我们和诗中的小朋友一同去感受那即将远足的兴奋与激动吧!(板书课题:9明天要远足)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喜欢的话题,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入课文的教学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睡觉午睡那边那里大海海洋真假认真老师老人老师师傅在吗有吗同志同学什么什锦才子才能光亮明亮

  (重点指导生字后鼻音“亮”,*舌音“才”,翘舌音“睡真师什”等。)

  ②学*目字旁

  “目”,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目”的字多与“眼睛、看”有关,指导写好目字旁的字。

  ③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④多元识字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例如:

  加一加的方法:如“什”,可以拆分成“十”加单人旁。

  运用语境识字。以“那、真、吗、才”。以“那”为例,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

  结合生活实际识记。如“睡、老师、同学、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学生就能明白。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学*生字新词,鼓励多元识字,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2)学*多音字:种(zhǒng zhòng)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真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这里的加点字“种”读轻声“zhǒng”,意思是“量词,表示类别、式样”,还有一个读音是“zhòng”,意思是“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组词分别如下:

  种zhǒng(种子)(种类)(一种)

  zhòng(种下)(种地)(栽种)

  ②读一读:

  我在院子里种(zhòng)下了许多向日葵的种(zhǒng)子。

  (3)摘苹果游戏。

  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地方软和,不坚硬。

  柔软指地面上某一个特定的地区。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会写字”

  才明同学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才”,3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明”“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穿插。

  “同”关键写好同字框,横*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避免重心下沉。

  “学”前3笔应写得紧凑一些,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字的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先识字,再让学生再观察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写,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写字*惯。】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字新词,多元识字,正确书写生字,初读课文,我感受到了文中的小朋友因为明天要去远足,可能去郊游,可能去爬山……高兴地睡不着觉了,真有趣。

  六、当堂检测

  七、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理解小朋友远足前的激动和期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的生字宝宝,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明天要远足,小朋友心情如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9明天要远足)

  “远足”是什么意思?(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2、出示本课学*目标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从解释题目,学*目标的出示,找准学*的切入点。】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品读第一、二小节。

  (1)出示句子:

  “翻过来,唉——睡不着。”

  “翻过去,唉——睡不着。”

  做一下“翻过来、翻过去”的动作演示。

  从“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的激动心情。)

  从长长的叹气声“唉——”,你又读出了什么?

  (非常期待明天的远足,但是又不能马上就去的失望、无奈。)

  做

  (2)“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们所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那么多种颜色”,想象一下,那里的大海都有哪些颜色?(蓝、绿、黄、红、葡萄紫……)(板书:海是不是多种颜色)

  除了“多种颜色”的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一定还会想很多很多,她还在想什么呢?(板书:云是不是洁白柔软)

  预设:

  “那地方的河水,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清澈吗?”

  “那地方的草儿,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嫩绿吗?”

  “那地方的鸟儿,真的像妈妈说的,唱起歌来那么动听吗?”

  “那地方的花儿,真的像哥哥说的那么五彩缤纷吗?”

  (3)这里的“颜色”还可以换成什么?(色彩)

  (4)仿写

  翻过来,

  哎——

  睡不着。

  那地方的(),

  真的像()说的,

  那么()吗?

  示例:

  翻过来,

  哎——睡不着。

  那地方的草原,

  真的像妈妈说的,

  那么一碧千里吗?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空白,拓展说话,训练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

  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朋友的激动和对远足的期待,他们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

  朗读指导:朗读第一小节,读出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最后一个句子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3、品读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翻过来,翻过去,唉——到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从“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呢?”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小朋友对天亮的无限期待,更觉得黑夜漫长。这句话写出了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希望天快点亮,远足快点到来。)

  (2)朗读指导:语气词“呢”读的时候可稍微加重语气,透出声音传递出小朋友此时急不可耐的心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

  这首小诗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因即将远足而难以入睡的情景,朗读的基调是兴奋而激动的,语气是期待而盼望的。朗读时注意读好文中轻声词语“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

  2、你有过诗中小朋友这样的经历吗?当时你想了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场景说一说,画一画。

  预设:我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非常开心,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我去学校学*的场景。

  3、推荐阅读《小溪》。

  听读《小溪》,了解小溪的远大理想,学*小溪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背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4、资源链接《远足》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深入探究影子的由来,巩固对方位的认识。】

  五、理解词语方法解密

  换词法

  概念:换词法就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用意思相同或相*的词语换词了解句意,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

  运用:“颜色”一词可以换成“色彩”。

  六、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写了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小朋友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板书:激动、期待)

  七、学会写法

  学一法:学写疑问句

  本文每个小节的结尾都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是表示疑问的句子,结尾用问号。如“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举一例:看到妈妈出差回来了,你高兴吗?

  练一练:学写疑问句,千万不要忘记句末的问号哦!

  示例:妈妈,你去的地方真的有那么美吗?

  八、课堂小结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九、主题延伸

  你有过诗中小朋友这样的经历吗?当时你想了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场景说一说,画一画。

  我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非常开心,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我去学校学*的场景。

  十、当堂检测

  十一、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海多种颜色

  睡不着是不是激动、期待

  云洁白柔软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并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运用语境识字、结合生活实际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自己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还需要加强,评价语还需要更丰富,更有特色,更让贴*学生。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  )    �S——(  )

  3.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一下上节课学*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课文。

  设计意图:复*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

  2.学*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激动和期待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小朋友的激动心情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远足的快乐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情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同学们,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会想些什么呢?

  2.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在出行之前充满了期待。今天,我们一起学*《明天要远足》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书课题)明天要远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什 亮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亮”是三拼音节,“睡、师、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我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睡觉、那边、大海、真的、老师、师长、是吗、什么、明亮

  4、学*课题。

  (1)什么是远足?

  (远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较远的徒步旅行”。在本课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闲的活动。)

  (2)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呢?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远方干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小朋友远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呢?

  (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小朋友远足前一天激动得睡不着,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节:小朋友睡不着,期待看到洁白的云彩;第三小节:小朋友睡不着,希望天快点亮。)

  (3)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大海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小作者睡不着,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样呢?(颜色很多)师出示大海图片,观察。海水有哪些颜色呢?

  (绿色、蓝色、黑色)

  教师补充资料:绿色的海水,就是盐浓度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绿色植物,经过太阳光各方位照射,从而表现绿色;蓝色,多数是天空映出来的蓝,而且海水中盐浓度较小,看到的就是蓝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颜色也不同。

  (4)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激动、期待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小节。注意语速稍慢。

  3、学*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白云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小朋友睡不着,他还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会不会那么洁白柔软。)

  (3)“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软”是什么意思呢?

  (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对同学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真的)

  (5)课件出示多张白云图片。漂亮吗?现在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

  (美丽、洁白……)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小节。

  4、学*第三小节。

  (1)课件最后一节,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小朋友为什么盼着天快点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点到来。)

  (3)你觉得小朋友此时是什么心情呢?

  (着急又无奈。)

  (4)现在你就试着读出他的这种着急和无奈吧。

  5、教师小结: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们继续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吧。(出示图片)

  6、指导书写“才、明、同、学”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动心情,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2.课堂练*

  比一比,组词。

  同(共同) 明(明亮)

  向(向往) 月(月亮)

  我会写近义词。

  颜色——(色彩)

  洁白——(雪白)

  柔软——(软和)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都有哪些睡不着觉的经历。

  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儿歌通过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这首小诗重在描写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学时,抓住“睡不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找出睡不着的原因。进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同时,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这种情感的体验。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

  第一课时

  一、释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3、“远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识字

  1、听教师范读,圈画出生字。

  2、自由、正确地朗读课文。

  3、自由识字,口头组词。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逐个点名交流识字。

  6、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

  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

  1、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睡不着 大海 老师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学

  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1、检测认字。(课件展示)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班分成了3个大组,每组朗读一节小诗。

  2、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比较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3、诗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了,他为什么睡不着?

  4、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练*说一说。

  5、多种方式读诗歌,直到能背诵。

  三、练*说话,深入感悟

  1、课件展示,学生练*说话。

  我和( )去了( ),玩了( ),心情( )。

  2、小组读,全班读,背诵。

  四、书写生字,练*巩固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才、明、同、学”,认字并组词。

  2、全班交流4个生字的笔顺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5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的诗。远足的吸引力对任何小朋友来说都是巨大的。但这个吸引究竟是怎么个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着觉呢!全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的童趣,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重点 会认生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释题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3.“远足”是什么意思?

  1.学生说一说心情。

  2.齐读课题。

  3.“远足”就是出远门旅行。

  二、自主识字。(用时: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生字。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3.自由识字、组词。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全班交流,逐个点名交流自己记得快的字的方法。

  6.课件展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

  (1)开火车认读,认识偏旁“目”。

  (2)小组竞赛读。

  (3)全班齐读。 1.听教师范读,圈画出生字。

  2.自由、正确地朗读课文。

  3.自由识字,口头组词。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逐个点名交流识字。

  6.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1.找一找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拼音打上“√”。

  (1)天黑了,我睡不着(zháo zhe)。

  (2)那(là nà)地方的海(hǎi měi),真的像老师(sī shī)说的,有那么多种颜色吗?

  (3)到底什(shén sén)么时候才(cái chái)天亮呢?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

  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

  1.跟着教师读。

  2.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全班齐读课文。

  2.拼字游戏,我能行。

  例:目 + 垂 = 睡

  (氵)+(每)=( )

  ( )+( )=(吗)

  ( )+( )=( )

  ( )+( )=(什)

  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睡不着 大海 老师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学

  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收获?

  1.认读字词。

  2.谈学*收获。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1)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 “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生字,并组词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课件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激动和期待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小朋友的激动心情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远足的快乐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情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同学们,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会想些什么呢?

  2.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在出行之前充满了期待。今天,我们一起学*《明天要远足》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书课题)明天要远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什 亮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亮”是三拼音节,“睡、师、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睡觉、那边、大海、真的、老师、师长、是吗、什么、明亮

  4、学*课题。

  (1)什么是远足?

  (远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较远的徒步旅行”。在本课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闲的活动。)

  (2)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呢?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远方干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小朋友远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呢?

  (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小朋友远足前一天激动得睡不着,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节:小朋友睡不着,期待看到洁白的'云彩;第三小节:小朋友睡不着,希望天快点亮。)

  (3)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大海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小作者睡不着,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样呢?(颜色很多)师出示大海图片,观察。海水有哪些颜色呢?

  (绿色、蓝色、黑色)

  教师补充资料:绿色的海水,就是盐浓度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绿色植物,经过太阳光各方位照射,从而表现绿色;蓝色,多数是天空映出来的蓝,而且海水中盐浓度较小,看到的就是蓝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颜色也不同。

  (4)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激动、期待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小节。注意语速稍慢。

  3、学*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白云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小朋友睡不着,他还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会不会那么洁白柔软。)

  (3)“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软”是什么意思呢?

  (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对同学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真的)

  (5)课件出示多张白云图片。漂亮吗?现在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

  (美丽、洁白……)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小节。

  4、学*第三小节。

  (1)课件最后一节,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小朋友为什么盼着天快点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点到来。)

  (3)你觉得小朋友此时是什么心情呢?

  (着急又无奈。)

  (4)现在你就试着读出他的这种着急和无奈吧。

  5、教师小结: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们继续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吧。(出示图片)

  6、指导书写“才、明、同、学”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动心情,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2.课堂练*

  比一比,组词。

  同(共同)明(明亮)

  向(向往)月(月亮)

  我会写近义词。

  颜色——(色彩)

  洁白——(雪白)

  柔软——(软和)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都有哪些睡不着觉的经历。

  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儿歌通过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这首小诗重在描写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学时,抓住“睡不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找出睡不着的原因。进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同时,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这种情感的体验。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生字,并组词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2)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1

  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

  第一课时

  一、释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3、“远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识字

  1、听教师范读,圈画出生字。

  2、自由、正确地朗读课文。

  3、自由识字,口头组词。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逐个点名交流识字。

  6、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

  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

  1、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睡不着 大海 老师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学

  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1、检测认字。(课件展示)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班分成了3个大组,每组朗读一节小诗。

  2、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比较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3、诗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了,他为什么睡不着?

  4、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练*说一说。

  5、多种方式读诗歌,直到能背诵。

  三、练*说话,深入感悟

  1、课件展示,学生练*说话。

  我和( )去了( ),玩了( ),心情( )。

  2、小组读,全班读,背诵。

  四、书写生字,练*巩固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才、明、同、学”,认字并组词。

  2、全班交流4个生字的笔顺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激动和期待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小朋友的激动心情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远足的快乐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情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同学们,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会想些什么呢?

  2.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在出行之前充满了期待。今天,我们一起学*《明天要远足》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书课题)明天要远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什 亮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亮”是三拼音节,“睡、师、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睡觉、那边、大海、真的、老师、师长、是吗、什么、明亮

  4、学*课题。

  (1)什么是远足?

  (远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较远的徒步旅行”。在本课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闲的活动。)

  (2)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呢?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远方干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小朋友远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呢?

  (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小朋友远足前一天激动得睡不着,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节:小朋友睡不着,期待看到洁白的'云彩;第三小节:小朋友睡不着,希望天快点亮。)

  (3)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大海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小作者睡不着,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样呢?(颜色很多)师出示大海图片,观察。海水有哪些颜色呢?

  (绿色、蓝色、黑色)

  教师补充资料:绿色的海水,就是盐浓度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绿色植物,经过太阳光各方位照射,从而表现绿色;蓝色,多数是天空映出来的蓝,而且海水中盐浓度较小,看到的就是蓝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颜色也不同。

  (4)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激动、期待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小节。注意语速稍慢。

  3、学*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白云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小朋友睡不着,他还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会不会那么洁白柔软。)

  (3)“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软”是什么意思呢?

  (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对同学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真的)

  (5)课件出示多张白云图片。漂亮吗?现在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

  (美丽、洁白……)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小节。

  4、学*第三小节。

  (1)课件最后一节,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小朋友为什么盼着天快点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点到来。)

  (3)你觉得小朋友此时是什么心情呢?

  (着急又无奈。)

  (4)现在你就试着读出他的这种着急和无奈吧。

  5、教师小结: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们继续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吧。(出示图片)

  6、指导书写“才、明、同、学”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动心情,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2.课堂练*

  比一比,组词。

  同(共同)明(明亮)

  向(向往)月(月亮)

  我会写近义词。

  颜色——(色彩)

  洁白——(雪白)

  柔软——(软和)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都有哪些睡不着觉的经历。

  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儿歌通过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这首小诗重在描写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学时,抓住“睡不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找出睡不着的原因。进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同时,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这种情感的体验。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生字,并组词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3)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激动和期待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小朋友的激动心情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远足的快乐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情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同学们,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会想些什么呢?

  2.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在出行之前充满了期待。今天,我们一起学*《明天要远足》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书课题)明天要远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什 亮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亮”是三拼音节,“睡、师、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睡觉、那边、大海、真的、老师、师长、是吗、什么、明亮

  4、学*课题。

  (1)什么是远足?

  (远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较远的徒步旅行”。在本课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闲的活动。)

  (2)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呢?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远方干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小朋友远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呢?

  (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小朋友远足前一天激动得睡不着,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节:小朋友睡不着,期待看到洁白的云彩;第三小节:小朋友睡不着,希望天快点亮。)

  (3)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大海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小作者睡不着,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样呢?(颜色很多)师出示大海图片,观察。海水有哪些颜色呢?

  (绿色、蓝色、黑色)

  教师补充资料:绿色的海水,就是盐浓度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绿色植物,经过太阳光各方位照射,从而表现绿色;蓝色,多数是天空映出来的蓝,而且海水中盐浓度较小,看到的就是蓝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颜色也不同。

  (4)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激动、期待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小节。注意语速稍慢。

  3、学*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白云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小朋友睡不着,他还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会不会那么洁白柔软。)

  (3)“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软”是什么意思呢?

  (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对同学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真的)

  (5)课件出示多张白云图片。漂亮吗?现在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

  (美丽、洁白……)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小节。

  4、学*第三小节。

  (1)课件最后一节,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小朋友为什么盼着天快点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点到来。)

  (3)你觉得小朋友此时是什么心情呢?

  (着急又无奈。)

  (4)现在你就试着读出他的这种着急和无奈吧。

  5、教师小结: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们继续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吧。(出示图片)

  6、指导书写“才、明、同、学”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动心情,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2.课堂练*

  比一比,组词。

  同(共同) 明(明亮)

  向(向往) 月(月亮)

  我会写近义词。

  颜色——(色彩)

  洁白——(雪白)

  柔软——(软和)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都有哪些睡不着觉的经历。

  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儿歌通过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这首小诗重在描写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学时,抓住“睡不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找出睡不着的原因。进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同时,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这种情感的体验。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 “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生字,并组词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3

  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

  第一课时

  一、释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3、“远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识字

  1、听教师范读,圈画出生字。

  2、自由、正确地朗读课文。

  3、自由识字,口头组词。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逐个点名交流识字。

  6、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

  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

  1、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睡不着 大海 老师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学

  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1、检测认字。(课件展示)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班分成了3个大组,每组朗读一节小诗。

  2、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比较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3、诗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了,他为什么睡不着?

  4、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练*说一说。

  5、多种方式读诗歌,直到能背诵。

  三、练*说话,深入感悟

  1、课件展示,学生练*说话。

  我和( )去了( ),玩了( ),心情( )。

  2、小组读,全班读,背诵。

  四、书写生字,练*巩固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才、明、同、学”,认字并组词。

  2、全班交流4个生字的笔顺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诗歌,描述了主人公因为明天要远足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表现了主人公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认识2个部首,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二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教学目标】

  1、会认“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了解远足,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拼读。

  2、质疑:什么是远足?

  3、明天要远足了,大家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学*新的课文--《明天要远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3、学*生字“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

  三、书写指导

  1、学*生字“才、明、同、学”的读音、笔顺。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3、组内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学生齐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要求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说明她睡不着?

  3、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睡不着?

  4、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朗读。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四、表演朗读

  三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

  五、拓展延伸

  我会说:那地方的(?)真的像(?)说的那么(?)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会认“睡、那”等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2、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语气。

  3、正确书写“才、明”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1、会认“睡、那”等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2、正确书写“才、明”两个生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儿歌,适性导入。

  1 、播放儿歌《小脚丫走天下》,老师带着学生轻声读儿歌。

  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欣赏一首儿歌,欣赏完请同学说说儿歌中的小脚丫走到了哪里,干了什么?

  师:现在谁来说说,儿歌里的小脚丫走到了哪里,干了什么?

  预设:走到了海边,捉了鱼虾。走到了雪山,摘了莲花。走到了**,看了晚霞

  2 、理解、识记“远足” 。

  师:嗯,同学们听得真仔细!像儿歌里的小脚丫这样,走到很远的地方去看美丽的风景、做有趣的事情,就叫做远足。(出示词卡“远足”)跟老师一起读“远足”(生跟读“远足”)再一遍“远足”(生跟读“远足”)。

  3 、揭示课题。

  师:有一位作家黄素珍,把要远足的心情写成了一首小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第9课明天要远足。谁来读一读课题。

  4 、读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师评价:嗯,明的后鼻音和足的*舌音都读得很好,词语也连读了。(这个是读得好的评价)

  指名学生读课题。

  师评价:嗯,读的时候要注意明的后鼻音和足的*舌音的读法,再请一个同学读读。(读得不好的评价)

  5 、齐读课题。

  师:嗯,多练练,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大家一起读一遍课题:第9课明天要远足。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适情自学。

  1 、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师:现在大家打开课本93页,先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然后将预*课文时,老师要求圈出来的生字,拼读两遍,待会儿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预*生字的情况。现在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

  2 、检查预*。

  (1)开火车带读生字。

  师:课文里的字都读会了吗?(读会了)那我们的双列小火车开起来吧。一列小火车读,一列小火车评价。(拼音和字各读一遍)睡、真、师、什是翘舌音,真、什也是前鼻音。同、亮是后鼻音,吗是语气助词,要读轻声,读出疑问的语气。才是*舌音。

  (读和评价的同学读得不准的,老师示范读,巩固读一遍)。

  (2)齐读生字。

  (3)学*新偏旁:目字旁、京字头。

  开火车出示“睡”的字卡时,拼读、评价。

  师:谁来给睡字组个词啊?(生:午睡睡觉)睡字有个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目字旁,师相机板书目字旁,师:找找看目字旁和目字有什么区别啊?(生:变窄了)

  师:你们观察真仔细,目字旁变瘦了,窄了。目是什么呀?(眼睛)嗯,带目字旁的字都跟眼睛有关系。那睡觉的时候眼睛要怎么样啊?睡觉的时候眼皮往下垂,眼睛合上,我们就睡着了对吗?所以睡字是目加垂组成的。

  亮字里头也有个我们要学*的新偏旁,京字头。一起读,京字头(生:京字头)京字头(京字头)。咱们给亮组个词吧。(明亮天亮)。

  (4)去掉拼音小帽认读生字。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摘苹果的游戏吧,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能摘到大苹果。

  (5)指名认读词语。

  师:嗯,同学们的字都读准了,那给他们找朋友,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读好呢?(能)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生字:翻过来睡不着老师同学颜色洁白柔软天亮地方真的那么说的什么时候)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不会的借助拼音读。一位读第一排,一位读第二排。

  师: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啊?(第二排的词语,第二个字都是轻声)嗯,你们观察真仔细,注意到了第二排的词语有轻声。谁再来读一读第二排的词语。

  (6)指名读第一个句子。

  师:那这些词语我们送回句子里,大家会不会读呢?(出示句子1: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老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读)嗯,字音准,注意轻声不要拖音。再请一位同学试试,你来吧。(生读)嗯,轻声读得轻而短,句子读得很顺畅。你再来读一遍(第一位同学),嗯,这一遍好多了。

  (7)齐读第一个句子。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吧。(齐读)

  (8)指名读第二个句子。

  师:我们来读第二个句子。(出示: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谁来读这句?(生读)嗯,读得不错。再请一位同学读,你来吧。(生读)

  (9)齐读第二个句子。

  师:嗯,轻声短而轻,词语很准确。老师为你们点个赞,大家一起来读一遍这个句子吧。(齐读)

  三、品读课文。

  1 、听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味,并数诗歌小节数目。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读课文,并且用铅笔标出这首小诗有几个小节?(播放范读音频)

  师:同学们,课文有几个小节啊?(3个)嗯,3个,我们来看看(出示课件标课文小姐数目1 、 2 、 3)你们都标对了没有?(标对了)真棒。

  2 、指名合作读三个小节。

  师:我请3位同学合作读一读这三个小节,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个同学读)

  师:嗯,都读得非常棒。

  3 、出示第一小节第一句话,指名读。

  (1)读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读出兴奋、等不及的感觉。

  师:同学们,你们跟爸爸妈妈出去玩前一天晚上,是什么心情啊?(高兴、期待、开心、可能会睡不着)嗯,诗里的小女孩是不是也跟大家一样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第一句话:翻过来,唉——,睡不着。)(生读)

  师:嗯,我听出来了,你有一点点期待去远足。谁再来试一试加上动作,边读边表演?(生读)

  师:嗯,从这位同学的表演中,我听出来了,他想马上就出去玩。

  (2)学*破折号的用法,读出期待、无奈和急切的心情。

  师:大家看看这句话,有没有什么发现?(唉后面有一横)嗯,唉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这个尾巴啊,是个破折号,放在这里表示语气的延长,读的时候声音拖长一点。咱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嗯,我听出来了,大家都有点兴奋得睡不着了。

  (3)指名学生读第一节第二句,问句带着好奇、想象和疑惑读。

  a 、师:小女孩躺在床上睡不着,她在想什么呢?找一找,举手告诉老师。(生回答)

  预设1:大海(嗯,她在想那地方的海)

  b 、老师有点不明白,那地方的海,是哪个地方的海啊,你们知道吗?

  预设:海南嗯,还有人有不同意见,你来说说看。(原来那地方就是他们明天要去的海边啊)

  c 、在小女孩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你们再找找看。预设:颜色很多。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黑、绿、蓝)

  出示大海的颜色,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哇,大海有这么多种颜色,真美啊。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色彩缤纷的大海啊?(想)。那谁能来读一读这句话,让老师听一听你有多想去?(指名读)这么美的地方,有没有谁更想去的呢?(指名读)嗯,看来你确实很想去看看大海。

  d 、小女孩是听谁说的那地方的海有很多种颜色?预设:老师。

  e 、小女孩相不相信老师说的话啊?你从哪里读出来的?(预设:有点不相信有点怀疑)

  (真的)

  (从问句可以看出)吗字表示疑问。

  嗯,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师范读)嗯,大海很美,小女孩想去,又有点不相信大海真的像老师说得那么多种颜色,谁能来读出小女孩期待又疑惑的心情啊?要注意问句最后语气要上扬。(指名读)嗯,我听出来了,你有点不相信,又有点期待。谁再来读读。(生读)嗯,你读出了小女孩的心情。她不太相信大海那么美,但是却很期待见到那么美的大海。

  (4)齐读第一节。

  师:大海是如此地吸引人,难怪小女孩会睡不着,我们一起来美美地第一遍第一小节吧。

  齐读第一小节。

  过渡:嗯,同学们读得真好,回去记得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啊。现在跟着老师律动起来吧。老师做一遍,你们跟着做一遍。(律动儿歌)

  四、观察比较,适性写字。

  师:运动完了,我们来学写字吧。

  1、出示田字格中的“才、明”,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3、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作品,评价与之前的书写要求一致;出示部分有典型问题的书写,反馈后再次书写。

  师:大家先观察一下才字的笔顺和笔画,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请小老师来给大家说一说他的发现。

  预设:才是一个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才字有三画,横要写长一点,跟横中线*行,在横中线的上面一点,竖在竖中线上,钩要写的小而有力,撇要写得舒展。

  看老师示范写。大家一起来书空一次吧。我报才,我写才。好,接下来同学们在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开始。

  展示作品。

  同样请大家观察一下明字的笔顺、笔画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请一位小老师来给大家说一说他的发现。

  预设:明字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日字在横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的竖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第二笔短横在横中线上,撇的收笔和横折钩的收笔在同一线上。看老师给大家示范写。

  大家一起来书空一次吧。我报明,我写明。请大家在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开始。

  汇报展示。

  五、适时总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女孩要去远足,因为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女孩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4)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 “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生字,并组词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课件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激动和期待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小朋友的激动心情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远足的快乐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情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同学们,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会想些什么呢?

  2.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在出行之前充满了期待。今天,我们一起学*《明天要远足》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书课题)明天要远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什 亮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亮”是三拼音节,“睡、师、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睡觉、那边、大海、真的、老师、师长、是吗、什么、明亮

  4、学*课题。

  (1)什么是远足?

  (远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较远的徒步旅行”。在本课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闲的活动。)

  (2)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呢?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远方干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小朋友远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呢?

  (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小朋友远足前一天激动得睡不着,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节:小朋友睡不着,期待看到洁白的'云彩;第三小节:小朋友睡不着,希望天快点亮。)

  (3)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大海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小作者睡不着,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样呢?(颜色很多)师出示大海图片,观察。海水有哪些颜色呢?

  (绿色、蓝色、黑色)

  教师补充资料:绿色的海水,就是盐浓度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绿色植物,经过太阳光各方位照射,从而表现绿色;蓝色,多数是天空映出来的蓝,而且海水中盐浓度较小,看到的就是蓝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颜色也不同。

  (4)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激动、期待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小节。注意语速稍慢。

  3、学*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白云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小朋友睡不着,他还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会不会那么洁白柔软。)

  (3)“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软”是什么意思呢?

  (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对同学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真的)

  (5)课件出示多张白云图片。漂亮吗?现在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

  (美丽、洁白……)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小节。

  4、学*第三小节。

  (1)课件最后一节,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小朋友为什么盼着天快点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点到来。)

  (3)你觉得小朋友此时是什么心情呢?

  (着急又无奈。)

  (4)现在你就试着读出他的这种着急和无奈吧。

  5、教师小结: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们继续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吧。(出示图片)

  6、指导书写“才、明、同、学”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动心情,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2.课堂练*

  比一比,组词。

  同(共同)明(明亮)

  向(向往)月(月亮)

  我会写近义词。

  颜色——(色彩)

  洁白——(雪白)

  柔软——(软和)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都有哪些睡不着觉的经历。

  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儿歌通过写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作者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这首小诗重在描写小作者的心情。因此,在教学时,抓住“睡不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找出睡不着的原因。进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同时,在理解小作者心境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这种情感的体验。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生字,并组词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旧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5)

——明天更辉煌教学设计菁选

明天更辉煌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明天更辉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天更辉煌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体会家乡人为家乡的进步和发展所做的贡献。

  2.寻找家乡正在进行的建设,向往家乡的美好未来,愿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和的事情。

  活动准备1.同学通过报纸、电视、电台新闻,或者自身亲自走访社区等形式了解家乡的发展。

  2.同学准备水彩笔、铅笔等作图工具。

  3.教师搜集家乡美丽风景的图片,制作幻灯片;背景音乐《越来越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家乡变化的图片、文字或实物。以多种形式介绍自身的发现和家乡的变化。

  2.教师设问:从刚才同学们的展示中,大家能否发现家乡的变化?请大家说说家乡最*几年发生的变化。

  3.讨论: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二)我为家乡做点事

  1.教师设问:家乡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每一点变化都与家乡人民的努力分不开。那么,你为家乡做过些什么吗?(引导同学从身边的小事说起,如保护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做社区小宣传员等)

  2.我们作为家乡的建设者,将来要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什么呢?

  (三)憧憬家乡的明天

  教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身的.看法和理想,都想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事情。我想,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你能大胆设想一下家乡的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1.同学畅谈明天的家乡。如:家乡的房子会变得更加美丽,家乡的道路会更加宽阔,家乡的设施会更加完善,等等。

  2.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自身心目中未来的家乡。如画一画家乡未来的美景、写一写赞美家乡的诗歌、改编成歌曲唱一唱等。

  (四)音乐欣赏,深化感情

  播放音乐《越来越好》,并出示歌词,大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憧憬家乡的美好明天。

明天更辉煌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认读“缀、汁、荆、棘”4个生字;会写7个,掌握“骨肉分离、自强不息”等词。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诗句领悟文章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会诗,背诵第三小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表达出的香港回归给作者和全国人民带来的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相关图片。

  问: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吗?

  谈话: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和紫荆花区旗徐徐上升,香港终于回归了!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在960万*方公里的国土上,人们以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一首诗歌,它就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题目是“明天更辉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句子读得通顺,在文中的逗号、分号、句号及顿号处有恰当的停顿。且还要多读几次。

  2、说说第一节诗主要讲什么。

  3、根据要求自学。

  三、集体反馈,学*课文

  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2、结合上下文理解“耻辱”“荆棘”。

  3、概括每小节的意思。(第一小节:忆往昔,盼归航;第二小节:寻发展,血脉连;第三小节:绘航向,望未来)

  四、指导学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香港回归是民族的一件大事,让无数人兴奋与自豪。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二、精读,体会

  (一)学*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感受最深的部分。

  2、反复朗读: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企盼着你的归航。

  3、指导学生读出被迫离开时的悲愤与日夜思念。

  (二)学*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感受最深的`部分。

  2、反复朗读:不管你离开多少岁月,母亲的血在你身上流淌……和力量

  (香港的繁荣离不开母亲大陆的支持)

  (三)学*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感受最深的部分。

  2、反复朗读:有亿万炎黄子孙,有一们伟人永志不忘……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3、练*背诵第三小节。

  三、拓展

  出示香港*年来的成绩。及有关香港的赞美诗。

  香港明天更美好

  文/踏雪寻梅

  十年前历经了风雨沧桑苦难的香港,

  结束了百年屈辱的历史,

  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香港人民扬眉吐气,

  从此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奏响,

  香港的土地上鲜艳的***冉冉升起,

  紫荆花特区旗高高飘扬。

  香江**火树银花尽狂欢,

  维多利亚港湾繁星璀璨、彩旗招展。

  海陆空三军威武之师进驻香港,

  捍卫着神圣美丽的港湾。

  一国两制是历史的创举,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五十年不变民心思安。

  十年间渡过金融风险,

  战胜了非典、禽流感。

  ***是香港特区的坚强后盾,

  祖国人民方方面面大力支援,

  从回归到稳定逐步走向繁荣。

  香江之畔高楼林立,

  巨轮汽笛高奏,物流通五洲。

  香港从**的回归到心灵的回归,

  万众一心求发展,和谐文明奔向前。

  东方之珠的光辉更加耀眼,

  香港的明天美好无限。

  07年7月1日晚稿

  香港之最

  香港领土虽然不如世界上其他国家来得大,但却拥有其他国家以及城市所没有的优势,以及令其他城市称羡的特点,也因为这一些优势,让香港成为亚洲动感之都!

  经济

  香港目前是世界第八大贸易体系,排名仅在七大工业国之後。随著时代转变,香港对纺织及成衣、钟表及玩具等传统出口工业的倚赖日渐减少,而金融及其他服务行业,包括旅游业,已成为香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您知道吗?

  香港是亚洲主要的黄金集散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黄金市场之一。

  根据传统基金及《华尔街日报》发表的《20xx年经济自由指标》,香港连续第五年成为全球经济最自由的地区。

  香港於1998年获《亚太商务旅客杂志》选为全球最佳经商城市。

  通讯

  在香港能享受到世界电子通讯网络的便利,几乎人手一只行动电话,此外印刷以及出版业更是相当普及!

  根据20xx年联合国发表之人类发展报告,香港拥有行动电话的人口比率称冠全球,*均每10个人有***具手机。

  香港是全球首个使用「智能网络系统」提供电话号码可携功能的城市。无论用户更换住址、办公室地址或电讯服务公司,均可沿用原有的电话号码,极其方便。

  香港是世界主要的印刷及出版中心,约有4,800家印刷公司和超过200家出版社。

  娱乐

  香港人工作不忘娱乐,对赛马的狂热举世无双,对运动精英也热烈支持,又踊跃参与各类大型盛事,包括国际电影节、国际及亚洲艺术节、七人榄球赛和龙舟赛事等。全港各区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全年举办种类丰富的活动。再者,香港有七成土地是郊野,与世界其他繁盛喧嚣的大城市相比,香港的郊野面积更辽阔,享受闲适大自然的好去处更多。

  香港是最受旅客欢迎的亚洲城市,1999年访港旅客超过1,000万人次,为香港经济带来约520亿港元收益。

  香港是全球受保护郊野公园面积比例最高的地区,自1970年代起,已有接*40%土地被列为郊野公园。

  位於港岛南部的海洋公园,占地87公顷,是亚洲最大的海洋博物馆和综合游乐场之一,设有全球其中一列最长最快的云霄飞车(疯狂过山车),及全球其中一个载客量最多的吊车系统。该吊车系统单向每小时可载客4,000人次。海洋馆则是全球最大的水族馆,容水量达220万公升,饲养鱼类400种,总数超过4,000尾。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电影作品出产地,1998年本港片商制作了317出电影。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总部「电视城」耗资4亿港元(5,100万美元)兴建,是亚洲最大的同类型电视制作中心,也是世界最具规模的电视制作中心之一。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中文节目数量更是全球之冠。

  香港*均每700人便有一家饮食场所,是全球食肆相对人口比率最高的地方。

明天更辉煌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利用提供的材料动手动脑,为家乡的明天绘制蓝图,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家、立志将家乡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找找长沙的变化;准备好彩笔、纸、等工具。教师准备投影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身边的路在变、像潇湘大道、金星大道、桥在变,车也在变。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在变化,你注意到了吗?

  二、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把发现的'变化,用图片、照片或故事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日新月异。)

  三、教师展示投影片、创设情境。

  图片内容为长沙的未来设计蓝图,(可自己设计或从报刊杂志上剪裁下来)边出示图片,边进行讲解、力求简单、不因此拘束学生的思维。

  四、学生畅谈对家乡美好未来的憧憬。

  1、观察教材,读一读旁白,说一说他们设计的家乡的明天是什么样。

  2、学生畅谈自己对家乡明天的憧憬。

  五、学生动手实践、开展活动。

  1、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画笔描绘出来,可以剪贴做砂画、拓印、纺织等形式。

  2、学生自主活动:自主选择材料,完成设计。(个人、合作行为均可)。

  3、展示作品

  (1、)学生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画记录绿化区的美好景色。

  (2、)评价: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师生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示活动成果。

  六、活动、总结、延伸

  回家以后将自己的设计向爸爸妈妈介绍,听取他们的看法;将自己的设计用简短的文字叙述出来。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6)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优选【十】份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

  一、复*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成词语。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运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生字。

  2、说说识记方法:

  ⑴ 熟字带生字记忆:

  池──潮──湿 悄──消 吃──喊 门──闷

  ⑵ 加一加记忆:

  申──伸 车──阵 华──哗

  皮──坡 害──割

  ⑶ 虫也可以熟字去部分记忆:

  蜂──虫

  3、猜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1、描红寻找关键笔画。

  2、教师出示字贴:

  学生说出关键笔画,教师描黑。

  3、学生临写。

  4、同桌同学互换课本再写。

  5、展示评价。

  四、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 )( )( )

  2、读句子加标点:

  ⑴ 是要下雨了吗( )

  ⑵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

  ⑶ 天气很闷(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2

  1、 学会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明确要下雨之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14课,齐读课题。

  2、 ①课前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听准要求,先读准字音。(指读生字) ②师:它们都是轻声,齐读“呀”、“吧”、“吗”。一会儿,会在朗读中体会这几个词的用法。

  二、 学*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是在哪几段写的?端好书。眼离书本一尺远。

  师:拿好书,听录音。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过的问题?

  生:遇到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遇见小燕子在二、三自然段,遇见小鱼在五、六自然段,遇到蚂蚁在第七自然段。

  师: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它们说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按照顺序,我们先学第一段,第一段有两句话,自由读这两句话, 看都说了些什么?同桌在下面说一说(画兔)。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第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小白兔在山上弯腰割草时,天气很闷热。

  师:你讲的“闷”不准,听老师讲,“闷”是空气不流动,使人感到心烦。

  师:直起身子的动作,大家做一做。正在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齐读。

  师:小白兔怎么对小燕子说的?举手的同学齐读。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小燕子从你们头上飞过,快喊!(生喊)

  师:声音太小,高一点儿就更好了,再来。看这句话后面是个问号,怎么读?(小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师:老师把这个词去掉,读这两个句子,看一样吗?(第二句,小燕子你飞得这么低)

  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为什么”、“呀”、“?”一句是疑问句,说明它 不知道燕子为什么低飞。第二句小白兔早就知道小燕子为什么飞得很低。

  师:老师为你补充一下,第一句话是个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再齐读。

  师:不光要读出大声喊的语气,还要读出奇怪的语气,比比看谁读得好,齐读。

  师:小白兔是这样问小燕子的,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老师找同学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拿笔画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是什么意思?

  师:有几句话?

  生:3句。

  师:下面找同学读一句讲一句,要求讲的'时候说出句中的重点词。

  生:小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

  师:注意:这句话后面是“。”齐读,接着说。

  生:空气很潮湿,所以燕子飞不高,“小水珠”是用眼睛看不见的。

  师:讲得好!潮湿的空气中有小水珠,虫子的翅膀上沾上小水珠,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是说明空气潮湿。小燕子说了什么?

  生:正忙着呢。

  师:这是小燕子在捉虫子时跟小白兔说的。老师把小燕子说的三句话都写在了黑板上。(出示三句话)带“!”的句子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师:谁来读一下?

  师:刚才读的这三句话非常有顺序,第一句话先说要下雨了;第二句话说空气潮湿,小水珠沾在了虫子的翅膀上;第三句话说小燕子低飞 捉虫子。下面,谁能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段内容? 生: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天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上了小水珠,小燕子为了捉虫子飞得很低。

  师:你说对了。下面读小燕子的话,回答别人的话时语气要轻,按要求找一名同学读小白兔的话,其他同学读小燕子的话。

  师:听到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第四段有一句话读一下。

  师:小白兔是怎么想的?齐读。注意,这句话后用了“?”,怎样读?齐读。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把“吗”去掉,“?”改为“。”读一读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谁来讲一讲?

  生:第一句用“?”是问要下雨了吗?第二句用“。”是说要下雨了。第一句,小白兔不知道下不下雨;第二句小白兔知道要下雨了。

  师:也就是说,第二句话是肯定的。第一句话,小白兔相信不相信小燕子的话?(不)齐读。

  师:正在小白兔疑惑的时候,它来到小池遇见了谁?

  生:小鱼。

  师:看图上,小鱼确确实实都游到了水面上来。下面,请左边的同学当小鱼,右边的同学当小白兔,练*一问一答。(学生朗读略)

  师:练*得很认真!这回,右边的同学当小鱼,左边的同学当小白兔, 看谁练得认真。

  师: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谁来读小白兔的话?大家听他读的怎么样?

  师:不错。老师把这句话打在了灯片上。同学们,看这句话后面有“呀” 和“?”,注意怎样读,大家齐读。

  师:下面老师再找一个同学来读一下。

  师:她读得好一些,她特别注意了“小白兔你快回家吧!”的“吧”,读 出了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还有一个词,“闷得很”和前面的“天气很闷”意思一样吗?

  生:“天气很闷”是说天气非常闷,“闷得很”是比刚才还闷,而且严重得多。

  师:下面我们都来当小鱼,现在,比刚才还闷,不但空气闷,而且水里也闷,我们都到水面上透透气。(集体表演)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不闷了。

  师:小鱼为什么游上水面?

  生:水里闷。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话。

  师:学得好。读得也不错。我们再来读一读。男生读小白兔的话,女生读小鱼的话,找一名同学读叙述的话。

  师:读得不错,课间操

  师:想一想,刚才小白兔听到小鱼的话它相信没相信?从哪看出来的? 请同学们读第七自然段。

  师:哪句话告诉我们小白兔真的相信了?齐读。

  师:“小白兔连忙挎起蓝子往家跑。”“连忙”是什么意思?

  生:很快。

  生:立刻。

  生:马上。

  师:能不能换个词说一说?

  生:小白兔急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生:……立刻……

  师:注意,还有一个词,说小白兔挎起篮子,怎么做?一起做挎篮子的动作。

  师:正当小白兔挎着篮子往家跑时,它看见了谁?

  生:蚂蚁。

  师:看老师画了几只蚂蚁?跟书上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谁来说一说。

  生:书上是一大群蚂蚁,教师只画了两只,所以不对。

  师:一大群有很多很多,所以,老师用“……”表示,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现在,你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吧!

  生:“蚂蚁,蚂蚁,要下雨了,你快往高处搬吧。”

  师:你说得多好啊,就把小白兔看到的和听到的都讲给了蚂蚁。那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这番话转诉给别人的过程,就叫做“消息”。齐读(消息)

  师:听到小白兔的话,蚂蚁是怎么说的呢?齐读。

  师:老师也把这句话写在了灯片上,这句话后面也是有“呢”和“!”怎样读?从哪看出来的?

  生:如果蚂蚁不正在搬家,它会说谢谢你,小白兔,我马上回去拿东西往高处搬。

  生:这个词非常肯定,说明蚂蚁早知道要下雨了。

  师:读“是”的时候语气要重些,齐读。小白兔听到蚂蚁的话怎么做的?读一读。

  师:对了!你们来读小白兔的话,老师读妈妈的话,看到了妈妈,快喊 啊!……正在小白兔喊的时候,怎么了?

  生:大雨点打了下来。

  师:看黑板,刚才你们读小白兔的话时,遇到这两句话,开始读:要下雨了!要下雨了!

  师:看来,大雨真的来了,看黑板,说一说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生:(略)

  师:不光是其它动物的话,小白兔自己也仔细观察,得出了这个结论。你们学了这篇课文,说说哪些现象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生:蚂蚁搬家,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

  师:除了课文讲的,还有哪些动物下雨前和*时有不同的现象?

  生:蛇过马路,晴蜓低飞……

  师:之所以看到这些现象就知道要下雨了,是因为这些现象与下雨有关,在*时生活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不光是动物的,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师:下面先做一个练*,读下面句子的不同语气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我正忙着搬家呢!

  燕子说:“要下雨了。”

  蚂蚁说:“是要下雨了。”

  小白兔说:“要下雨了!”

  生:“读略”

  师:假如小白兔第一个遇见的是晴蜓,正好也从小白兔的头上飞过,想想小白兔会怎么问晴蜓呢?晴蜓又会怎么说呢?回去演一演,看谁会得到妈妈的夸奖!下课!

  生:老师再见!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3

  课前透视

  这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通过学*学生进一步了解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读好对话语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课前收集一些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

  (采用儿歌形式呈现,选取儿童知晓的生活常识,贴*学生生活和认知水*,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课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演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电交加的情景)请学生说说看到的情景。

  师:还有哪些现象也能预示要下雨了?(板书)

  对话*台

  自学(有目的读书,体现了识字和阅读的整合)

  1.自由读课文,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互相检查字音,读不准的可以互相提醒、指正。

  识字(由易到难认读生字,意在反复强化,寻找规律。)

  1.出示带拼音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当小教师领读、齐读。

  3.打乱生字顺序竞赛读。

  朗读(创设情境体会角色语气,提高学生朗读水*。)

  1.指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此环节需要注意: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不设定统一感知目标。)

  2.图文结合,感悟读文。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文,教师相机创设情境指导读文。重点指导:“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强调“这么”,突出低的程度。)“小心淋着雨”(突出小鱼的关心)

  表演(换位思考,体会感情,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

  学生自选角色在组内演读,然后让学生戴头饰上台表演,大家互相评议。

  (如果出现一个角色多人争演时,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处理,向学生渗透协作教育。)

  练*(延伸课文内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读读说说”,出示句子: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让学生用“正……呢”进行扩展说话训练。

  (此练*学生可能会模仿他人说句子,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说得与众不同的学生,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写字(有针对性指导,体会汉字结构之美,提高书写质量。)

  1.记字型。出示“吗、吧、虫”,学生选择最熟悉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教师重点指导“口”的写法,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对话*台

  朗读(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

  1.自由读7—9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比较体会“大雨下起来了”和“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指名读。

  3.引导学生总结下雨前的征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

  背诵(自主选择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1.自由背诵。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指名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拓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学生谈谈还有哪些动物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

  学做小小气象员:观察燕子,小鱼和蚂蚁如何预报下雨的。有条件的还可以观察能预报下雨的其他事物。每次预报后做好记录。并评出最佳气象员。

  (此活动还可能邀请自然教师做场外指导,突出学科知识的融合性。)

  教学建议:

  一年级学生收集能力不太强,仍需家长帮忙。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可做适当指导,如查找哪些课外书,如何上网搜索等等。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4

  设计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出示课件:

  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谁来说说天气怎么样了?生:要下雨了。

  师:你看到了怎么?生:看到了乌云密布。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写),齐读课文题目。

  师:对了,说明要下雨了,那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14、要下雨了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要下雨了,燕子、小鱼和蚂蚁分别有什么变化?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从文中划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三、观察图画,解读文本

  1、学*第一自然段

  观察图:谁在哪儿做什么?(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天气怎样?(天气很闷。)

  小白兔怎么样?(强调词语“弯”和“直”。)

  齐读第一自然段,找生演示小白兔…

  (过渡:这时候,小白兔遇到了谁?)

  2、精讲第二自然段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齐读,“他”是指谁?)

  看到小燕子飞得这么低,小白兔感到很疑惑,他说了什么?从文中找出小白兔的问话,读出“大声喊”的语气。

  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看看燕子是怎么回答的?从文中找出语句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3、自学第三自然段

  (过渡: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它有些怀疑:“是要下雨了吗?”读出疑问的语气。)

  (1)利用第二自然段的学*方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学第三自然段。思考: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小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从文中找出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说一说。

  (2)用“……正忙……”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学*,合作探究,体现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

  4、第四自然段

  (过渡:听到小鱼也说要下雨了,小白兔有些相信了,于是“小白兔连忙挎着篮子往家跑。”导入第四自然段。)

  在回家的路上,小白兔又又看到了什么?小白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仿照“谁把什么告诉谁”的句式练*说话。)猜一猜,他会怎么对蚂蚁说呢?蚂蚁又是怎么说的?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分角色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文中小白兔的话没写出来,本环节旨在充分发挥聋生的想象力,培养语言能力。)

  5、第五、六自然段

  (过渡:燕子、小鱼和蚂蚁都说要下雨了,这下小白兔确信是真的要下雨了。)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指导学生朗读并演示。

  结果呢,下雨了吗?

  “忽然,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强调重点词语“真的”。

  四、指导朗读,感悟理解。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齐读、个别读、分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从中体会小白兔的心理变化过程:由不相信(是要下雨了吗?)到半信半疑(小白兔连忙挎着篮子往家跑)再到完全相信(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设计理念: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让学生带着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爱表演的天赋,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六、课堂小结,拓展知识

  1、我知道,我会说

  要下雨了,天气很(闷)。

  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燕子飞得很(低)。

  要下雨了,水里很(闷),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气。

  要下雨了,蚂蚁往(高)处搬家。

  要下雨了,蜻蜓……

  要下雨了,蝉……

  要下雨了,蜘蛛……

  要下雨了,……

  2、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我们知道了燕子低飞、小鱼游水面、蚂蚁往高处搬家,这些都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呢?

  我们要向小白兔学*,多观察,多思考,多发问,大自然里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七、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并向他们询问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板书设计:

  燕子低飞(空气潮湿)多观察,勤思考

  要下雨了,小鱼游水面(水里闷得很)

  蚂蚁往高处搬家,大自然,奥秘多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我也有意识地实践这些理念,试着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对文本的理解、对学*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相结合。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问话:“你学懂了什么?”课后我品评,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可让学生对文章作全景式的概括,也可以作景点式的感知。可惜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底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小兔子图)大家想知道在小兔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与小白兔有关的课文:要下雨了。板题,齐读。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在小白兔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

  3、汇报: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生字

  1、鼓励生活中识字:

  通过初读课文,同学们就已经了解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相信过了生字这一关,再读课文,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好,现在就请小朋友睁大眼睛往前看。瞧,本课中的12个生字宝宝已经排好队,正等着小朋友们与它们交朋友呢。看一看,那一个生字朋友你以前就认识了?(学生认后,应及时鼓励)

  2、充分自主,尝试合作:

  还没学*,有的同学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真不错。可还有很多生字,我们小朋友不认识。现在就请小朋友用喜欢的符号划出生字及生字所在的词、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组里的小伙伴一起再用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认一认。老师要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合作,学*效果最好。(学生自主合作学*)

  3、检查识字情况:

  谁愿意把你们识字的情况汇报给大家?你认识了哪个字?能不能用这个字组个词或说句话?读一读课文中含有这个字的句子。(好词说句话,体现理解与运用)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

  4、游戏认字:

  学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出示课件)。瞧,这么多礼物,喜欢吗?要想得到礼物,得认出礼物后面的词语,这样,礼物才会归你。(小手绢、小玩具等12个词语。)

  四、读文(正确流利即可)

  过了生字这一关,相信同学们会把课文读的既正确、又流利。谁愿意读读课文的第一段?(指名逐段读,简单评:正确与否,是否流利、通畅)

  五、写字

  1、课文我们读的这么流畅,相信6个要求会写的字也一定有能力写好。大家看,(出示字表)你认识这6个字吗?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指读、齐读)

  2、仔细观察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5个、独体字有一个;“吗、吧”是“口”字旁,“往、很、得”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宽右窄)

  3、书写:

  ⑴观察“吗、吧”,有什么特点?(左窄右宽,“口”字旁都在左上格)范写“吗”(边讲边写边书空)。生写(描一写一)。说句话。(注重字义的理解)

  ⑵书空“吧”笔顺,生自写。

  ⑶“虫”字:观察特点(“口、�颉痹谑�中线上),范写、仿写。

  ⑷写“往、得、很”:在书写上有何共同之处?你认为谁难写?范写、书空、仿写。

  4、自评:观察生字表,看看哪个字你写的最满意?互评、互改。

  六、总结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新邱区中部小学 陈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录音。(请学生回答听到的声音──雨声)

  2.联系实际说一说。(引导学生由雨声想一想雨前自然界的变化,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合作学*。(小组同学检查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看图学文。(出示“小白兔往家跑”的挂图,请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找出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着急”的语气。)

  3.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分别找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段落。①分角色朗读每段的对话内容,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心情。②找出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并在文中画出来。③体会小白兔的想法: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完全相信,并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白兔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再想一想: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什么?)

  四、课后延伸,练*背诵

  1.让学生想想哪些现象也说明要下雨了。

  2.练*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口头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

  (2)要下雨了,小鱼()

  (3)要下雨了,蚂蚁()

  (4)要下雨了,天气()

  2.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正忙着()!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小白兔 闷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东西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开火车接读生字)

  (2)扩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彳:()、()、()

  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3)天气很闷()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吗 坡 割 闷 伸 喊 潮 往

  吧 很

  虫 湿 虫 消 搬 阵 哗 得

  教学案例(二)

  新邱区站前小学 张艳芬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

  2.放录音,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图。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

  3.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读B.开火车读C.打乱顺序分组读D.齐读

  4.记忆生字。(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师范读课文,生体会,评议。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议,纠正错误。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4.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巩固生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们一起玩吧!

  2.你写作业了吗?

  3.今天天气很好。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分段读。

  2.小组合作,讨论: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有不同标记画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3.演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师指导读“…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D.表演读。

  4.演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的场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同桌互读对话,互相评议。

  D.学生自由合作读。

  5.小组合作讨论: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师引导学生体会,说出小白兔心理变化过程。

  7.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头饰)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表演童话剧:《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哪些动物在下雨前有异常的活动。

  四、布置作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到水面

  蚂蚁 搬东西

  小白兔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7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教材目标]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课时安排]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教学准备]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小白兔、小鱼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出示新词:

  you qi guai jin men hen tou tou qi yan

  游到 奇 怪 今天 闷得 很 透 透 气 燕子

  o wei chao shi chi bang zhan

  哦 为什么 潮 湿 翅 膀 沾了

  zhu cai di

  小水珠 才能 很低很低

  lai a 出来啊 kong 空中

  啊 di a 那么低啊 空 kong 有空

  3、学*生字:奇、怪、今、闷、很,重点指导:奇、怪、闷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四、精读第一节。

  (一)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① 读句子。

  ② 比较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③有表情地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二)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2、多种形式读。

  (三)连起来读第1节

  1、教师问: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2、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3、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五、复*巩固:

  1、教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口头练*: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奇、怪、今、闷、很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下雨前,小鱼在水里( ),游到( )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七、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8

  设计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出示课件:

  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谁来说说天气怎么样了?生:要下雨了。

  师:你看到了怎么?生:看到了乌云密布。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写),齐读课文题目。

  师:对了,说明要下雨了,那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14、要下雨了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要下雨了,燕子、小鱼和蚂蚁分别有什么变化?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从文中划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三、观察图画,解读文本

  1、学*第一自然段

  观察图:谁在哪儿做什么?(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天气怎样?(天气很闷。)

  小白兔怎么样?(强调词语“弯”和“直”。)

  齐读第一自然段,找生演示小白兔…

  (过渡:这时候,小白兔遇到了谁?)

  2、精讲第二自然段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齐读,“他”是指谁?)

  看到小燕子飞得这么低,小白兔感到很疑惑,他说了什么?从文中找出小白兔的问话,读出“大声喊”的语气。

  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看看燕子是怎么回答的?从文中找出语句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3、自学第三自然段

  (过渡: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它有些怀疑:“是要下雨了吗?”读出疑问的语气。)

  (1)利用第二自然段的学*方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学第三自然段。思考: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小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从文中找出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说一说。

  (2)用“……正忙……”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学*,合作探究,体现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

  4、第四自然段

  (过渡:听到小鱼也说要下雨了,小白兔有些相信了,于是“小白兔连忙挎着篮子往家跑。”导入第四自然段。)

  在回家的路上,小白兔又又看到了什么?小白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仿照“谁把什么告诉谁”的句式练*说话。)猜一猜,他会怎么对蚂蚁说呢?蚂蚁又是怎么说的?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分角色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文中小白兔的话没写出来,本环节旨在充分发挥聋生的想象力,培养语言能力。)

  5、第五、六自然段

  (过渡:燕子、小鱼和蚂蚁都说要下雨了,这下小白兔确信是真的要下雨了。)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指导学生朗读并演示。

  结果呢,下雨了吗?

  “忽然,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强调重点词语“真的”。

  四、指导朗读,感悟理解。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齐读、个别读、分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从中体会小白兔的心理变化过程:由不相信(是要下雨了吗?)到半信半疑(小白兔连忙挎着篮子往家跑)再到完全相信(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设计理念: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让学生带着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爱表演的天赋,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六、课堂小结,拓展知识

  1、我知道,我会说

  要下雨了,天气很(闷)。

  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燕子飞得很(低)。

  要下雨了,水里很(闷),小鱼游到(水面上)来透气。

  要下雨了,蚂蚁往(高)处搬家。

  要下雨了,蜻蜓……

  要下雨了,蝉……

  要下雨了,蜘蛛……

  要下雨了,……

  2、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我们知道了燕子低飞、小鱼游水面、蚂蚁往高处搬家,这些都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呢?

  我们要向小白兔学*,多观察,多思考,多发问,大自然里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七、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并向他们询问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板书设计:

  燕子低飞(空气潮湿)多观察,勤思考

  要下雨了,小鱼游水面(水里闷得很)

  蚂蚁往高处搬家,大自然,奥秘多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我也有意识地实践这些理念,试着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对文本的理解、对学*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相结合。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问话:“你学懂了什么?”课后我品评,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可让学生对文章作全景式的概括,也可以作景点式的感知。可惜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与下雨的关系。

  一、课题。

  1、播放下雨前电闪雷鸣的视频。

  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说接下来可能会怎么样?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 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要下雨了》,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的不同。

  3、过渡:在下雨之前,大自然是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信息的,那么今天的课文将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文吧。

  二、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到了哪些小动物?主要讲了谁?

  师范读课文交流

  2、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在下雨前,小白兔看到了哪些和*时不一样的情况?

  生自读课文。

  3、检查词语。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去掉拼音――开小火车――男女赛读

  交流小白兔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

  板书:燕子飞得很低

  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蚂蚁搬家

  4、过渡:今天怎么大家都和*常不太一样啊?

  生:因为今天要下雨了。

  师:哦,原来今天要下雨了呀!那到底有没有下呀?

  生:下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下雨了?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指名读,齐读。

  5、哦,原来是要下雨了呀,怪不得大家和*常不太一样,那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到下雨前再去看一看。

  三、学*课文1―3段。

  1、出示课文第一幅图。

  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幅图?

  3、找出1――3段读一读。指名读1――3段。

  4、自读第一段,说说从第一段中读懂了什么?理解“闷”。

  5、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小燕子和*时有什么不同?

  是啊,真是太奇怪了,加入你就是小白兔,你会觉得怎么样?指导朗读。

  燕子又是怎么回答小白兔的呢?指导朗读。

  师生、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理解“潮湿”

  6、小朋友,现在你知道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了吗?

  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出示“吗”“吧”。观察相同点。说说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范写,同时学生书空。

  学生练写。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对话教学片段设计

  1.通过关注偏旁、联系生活,理解“潮湿”。

  2.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的现象及其原因。 3.在故事情境中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故事情境,初读对话请学生做做小白兔,读一读。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1.指名学生试读后,教师带上动作范读。

  2.观察课文插图,比较老师和同学谁更像那只小白兔。

  3.看插图,观察小白兔动作,读好“大声说”“呀”,读出疑问的语气。 4.引导全体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朗读小白兔的话。

  二、学*“潮湿”出示词语“潮湿”。

  1.读准“潮湿”,注意翘舌音的朗读。

  2.关注偏旁,思考:两个字都是三点水,说明什么?小结:三点水的字大多数和水有关。空气很潮湿,就是说空气里有很多小水珠呢!

  3.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潮湿”。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哪些地方看到了小水珠?(随机出现相关图片:瓷砖上冒“汗”、车玻璃上写字、地板湿滑等)

  (2)小结现象:出现小水珠的原因就是——出示词条“空气很潮湿”。

  (3)放回句子,再读一读。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4.给词条排序,明白燕子低飞的原因。

  (1)将句子分成几个短句,分别贴在黑板上。要下雨了燕子飞不高虫子翅膀沾了小水珠空气很潮湿忙着捉虫子

  (2)给句子排排队,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同桌合作排序,互相说说理由——请学生到到黑板前演示排序,说理由。)

  5.创设交际情景,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

  6.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设计意图:

  从“潮湿”的字音、字形、到字义层层深入展开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偏旁,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同时也为学生了解了空气、水珠、虫子翅膀和小燕子低飞之间的关系作了铺垫。

  (1)同桌练读。

  (2)指名表演读。

  评价:给优秀的小组佩戴头饰表演。

  7.回顾交流:

  下雨前燕子在干什么呢?——板贴【燕子低飞】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7)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优秀教学设计(5)份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录音:

  请学生回答听到的声音──雨声。

  2、联系实际说一说:

  引导学生由雨声想一想雨前自然界的变化,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合作学*:

  小组同学检查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看图学文:

  出示“小白兔往家跑”的挂图,请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找出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着急”的语气。

  3、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分别找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段落。

  ⑴分角色朗读每段的对话内容,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心情。

  ⑵找出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并在文中画出来。

  ⑶体会小白兔的想法:

  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完全相信,并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白兔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再想一想:

  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什么?

  四、课后延伸,练*背诵

  1、让学生想想哪些现象也说明要下雨了。

  2、练*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口头填空:

  ⑴要下雨了,燕子()。

  ⑵要下雨了,小鱼()。

  ⑶要下雨了,蚂蚁()。

  ⑷要下雨了,天气()。

  2、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正忙着()!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白兔闷

  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⑴读生字:

  开火车接读生字。

  ⑵扩词:

  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

  彳:()、()、()

  2、读句子,加标点:

  ⑴是要下雨了吗()

  ⑵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⑶天气很闷()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优秀教学设计 2

  设计理念

  紧紧把握新课标的主旨,突出识字和朗读两大重点。依据教材特点,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精心营造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充分展开学*过程,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历经识字、朗读、背诵等言语实践,使学生在情趣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从而体会学*语文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投影片或挂图

  3、朗读课文的动画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爱看动画片,今天老师就请大家来看一个动画片。

  2、动画片看完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有一个作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记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的第16课《要下雨了》。齐读课题。

  4、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设计意图

  以动画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学生在动画片的观看中开始了有趣的语文学*,极好地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快将学生带入课堂,带入语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认认真真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就把它画出来再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同桌交流:选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或选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请同桌读一读。

  4、检查读书情况,顺情引导。

  5、读通全文,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

  设计意图

  在言语学*的.起始阶段,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错、不倒,符合朗读的基本要求。灵活变换朗读的形式,注重训练的层次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进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的目的。

  三、趣味识字,寓教于乐

  1、看到大家读书这么认为,瞧,生字宝宝忍不住也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这样的画面:从翻开的书页中,一张张生字卡片飞了出来,我们一起和它们打招呼。学生边和字宝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2、生字宝宝想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说的办法好。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归类总结认识生字的方法:本课合体可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同时可用熟字带出生字,如,池——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吃——喊、哗,都与嘴有关;坪——坡,与土地有关;刚——割,与刀有关;感——闷,与心有关;伸,与人的动作有关;摇——播,与手有关。

  3、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同学们的字音读得很准,我相信,不用拼音朋友的帮忙,我们也会认识这些字。对吧?小朋友,快来看呀!这些生字咱们都会人了。可是,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呀,又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藏在了课文里,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分自然段指名读)

  设计意图

  精心创设情境,将生字的学*过程放置到日常熟悉的游戏情境中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淀。在游戏中,通过调动学生眼、耳、手、嘴等多种感官,增强识字效率,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准字音,初识字形。这样的游戏设计,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快乐写满孩子的脸上,教室里不再是一味的严肃、沉闷,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四、描红临贴,指导写字

  1、打开书第71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吗、吧、虫、往、得、很”6个生字,发现特点和规律:“虫”是独体字,“吗、吧”都是口字旁,“往、得、很”都是双人旁。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注意每一笔的笔顺、起笔、落笔,边观察边书写,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3、交流提示,共同提高。

  设计意图:

  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的规范书写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良好的学**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它是语文整体素养的一部分。对于*惯的培养,不同阶段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低年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飞得低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家

  设计意图

  简明、扼要的板书设计让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地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把握。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优秀教学设计 3

  设计理念

  紧紧把握新课标的主旨,突出识字和朗读两大重点。依据教材特点,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精心营造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充分展开学*过程,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历经识字、朗读、背诵等言语实践,使学生在情趣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从而体会学*语文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投影片或挂图

  3、朗读课文的动画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爱看动画片,今天老师就请大家来看一个动画片。

  2、动画片看完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有一个作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记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的第16课《要下雨了》。齐读课题。

  4、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设计意图

  以动画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学生在动画片的观看中开始了有趣的语文学*,极好地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快将学生带入课堂,带入语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认认真真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就把它画出来再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同桌交流:选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或选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请同桌读一读。

  4、检查读书情况,顺情引导。

  5、读通全文,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

  设计意图

  在言语学*的起始阶段,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错、不倒,符合朗读的基本要求。灵活变换朗读的形式,注重训练的层次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进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的目的。

  三、趣味识字,寓教于乐

  1、看到大家读书这么认为,瞧,生字宝宝忍不住也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出这样的画面:从翻开的书页中,一张张生字卡片飞了出来,我们一起和它们打招呼。学生边和字宝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2、生字宝宝想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说的办法好。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归类总结认识生字的方法:本课合体可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同时可用熟字带出生字,如,池——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吃——喊、哗,都与嘴有关;坪——坡,与土地有关;刚——割,与刀有关;感——闷,与心有关;伸,与人的动作有关;摇——播,与手有关。

  3、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同学们的字音读得很准,我相信,不用拼音朋友的帮忙,我们也会认识这些字。对吧?小朋友,快来看呀!这些生字咱们都会人了。可是,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呀,又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藏在了课文里,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分自然段指名读)

  设计意图

  精心创设情境,将生字的学*过程放置到日常熟悉的游戏情境中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淀。在游戏中,通过调动学生眼、耳、手、嘴等多种感官,增强识字效率,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准字音,初识字形。这样的游戏设计,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快乐写满孩子的脸上,教室里不再是一味的严肃、沉闷,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四、描红临贴,指导写字

  1、打开书第71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吗、吧、虫、往、得、很”6个生字,发现特点和规律:“虫”是独体字,“吗、吧”都是口字旁,“往、得、很”都是双人旁。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注意每一笔的笔顺、起笔、落笔,边观察边书写,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3、交流提示,共同提高。

  设计意图:

  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的规范书写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良好的学**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它是语文整体素养的一部分。对于*惯的培养,不同阶段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低年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飞得低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家

  设计意图

  简明、扼要的板书设计让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地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把握。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指名读题目:

  “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快下雨了。马上要下雨了。)

  2、“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样啊?

  动动脑筋看。

  3、《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可能会讲一些快要下雨的事。可能会讲下雨之前有些什么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惯的培养。

  (我们先听听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灵)

  听了录音你知道了些什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谁勇敢的起来认这些生字朋友?

  抽生认,正音,全班跟认,齐认。

  我考考你们带有这些字的词语会认吗?出示:

  “山坡、割草、很闷、伸腰、大声喊”等词语。

  ⑴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

  ⑶打乱顺序分组读。

  ⑷齐读。

  4、记忆生字:

  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想一想哪些地方不好读,可以作个小记号,过会提出来。

  2、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好读,提出来大家帮助你?

  3、解决了有难度的句子,请你们四人小组一起大声的,自信的读一遍课文。

  4、哪些同学想来展示你的朗读本领?抽几名同学来读。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试读:

  ⑴我们一起玩吧!

  ⑵你写作业了吗?

  ⑶今天天气很好。

  小结:有了这些语气助词的帮助,我们才能把课文读得那么美。

  2、句子里的“吧”“吗”“很”是本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4、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只有“虫”是独体字,另外5个字是左右结构)

  5、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6、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养方面: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与说中感悟“……正……呢”的意思并会说句子,能用“因为……所以”说出三种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育方面: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以及产生的原因。

  发展方面: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3、能用“……正……呢”,“因为……所以”说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手段:

  表演法、小组合作法、谈话法、比赛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及图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及说明

  一、拔萝卜游戏复*生字。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红萝卜了,这里有很多红萝卜,每个萝卜上都有一个上节课我们学*的生字,小白兔必须要会读生字才能拔到萝卜,这就难倒小白兔了,小白兔不会读,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一帮他,你们愿意吗?

  2、指名出来拔萝卜,你喜欢拔哪个就读哪一个。

  二、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白兔收到了很多萝卜,为了感谢同学们,小白兔要带大家去看一些有趣的现象,你们高兴吗?今天我们继续学*16课《要下雨了》,看看小白兔观察到了哪些自然现象?(贴小白兔图)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呢?

  2、提问:小白兔是怎样在山坡上割草呢?你们能把小白兔的动作用标出来吗?(弯、割、直、伸)。

  3、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要直起身子不割草呢?

  “天气很闷”时会让小白兔感到怎样?(由于空气潮湿感小白兔感到不舒服)

  4、谁愿意出来表演一下小白兔?

  5、同桌之间互相做动作练读第一自然段。

  四、品读第二、三自然段

  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这时候他看了谁呢?他们说了什么?

  1、自由朗读2、3自然段。

  2、电脑出示第一幅图,指名回答小白兔看见了谁?(小白兔看见了燕子)。(贴燕子图)

  3、小白兔看见的燕子和*时一样吗?(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燕子从小白兔的头上飞过,*时的燕子飞得高,现在小白兔看到的燕子飞得很低。)

  4、是呀,小白兔看见燕子飞得这么低,觉得怎样?(很奇怪)。老师引读: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齐读)。

  5、能像小白兔那样大声喊呢?谁敢挑战这位同学呢?(强调要读出大声喊和问句的语气。)

  6、到底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燕子是怎么回答小白兔的。(看课件)

  再画出小燕子说的话。边读边思考什么意思。

  7、指名回答。

  8、谁愿意来读读小燕子说的话?课件出示小燕子说的话,比赛读、评价、齐读。

  9、同学们,虫子的翅膀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一个大铁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那小燕子又为什么会飞得低呢?

  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燕子为什么低飞吗?

  课件出示:因为所以。

  10、板书:燕子低飞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桌读,一个当小白兔,一个当小燕子配上动作练*朗读。

  (2)请三位同学表演读,一个读旁白,两个同学分别带上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头饰表演读。

  (3)师生合作读。

  12、归纳学法:读读——画画——想想——说说——表演读(认真读课文2、3段,抓住燕子说的话边读边想什么意思,找出燕子低飞的原因画下来,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最后分角色表演读。

  五、半扶半放,学*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小燕子说要下雨了,他相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动画课件出示:是要下雨了吗?

  (1)自由学着小白兔的语气读一读这个句子。

  (2)从小白兔的语气看出他对小燕子的话怎么样呢?(半信半疑)

  (3)老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3、同学们呀,接下来小白兔又发现谁呢?请四人小组根据刚才的学*方法和老师这些问题,(老师指小黑板读问题)合作学*四到六段。

  4、四人小组合作学*。

  5、检查交流学*情况。

  (1)课件出示第二幅图,指名说小白兔看见了谁?(贴小鱼图)

  (2)小白兔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他“跑过去问”看得出小白兔怎么样呢?(看到小鱼跟*时不一样,小白兔觉得很奇怪,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指导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

  (4)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呢?看课件,听听小鱼是怎么说的。

  (5)换词理解“往”。(可换成“朝”、“向”)

  (6)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你们画出来了吗?指名读小鱼说的话。再**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

  (7)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自由说说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上来。(因为*时水里有足够的空气,但是快要下雨的时候水里空气少了,小鱼觉得在水里很闷,所以小鱼要游到水面上透透气。)

  (8)板书:透透气

  (9)喜欢读哪一段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读4、5、6段。

  (10)读过这三段,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质疑)

  (11)同桌之间配动作朗读对话。

  (12)请三位同学出来表演读,一个当旁白,两个同学分别带上小白兔和小鱼的头饰表演读。

  六、小组合作学*课文第七段。

  同学们,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吗?后来小白兔又发现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学*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第七段。

  1、四人小组合作学*。

  2、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1)小白兔听到小鱼的话相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读一读。

  (2)对,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里跑,还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而且蚂蚁也告诉他是要下雨了,从这儿可以看出小白兔相信是要下雨了。(贴蚂蚁图)

  (3)你还知道了什么?(蚂蚁正在搬家)

  (4)引导学生用“……正……呢!”进行拓展说话训练。

  (5)天快要下雨了,那么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用“因为……所以”说说。(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下雨时,雨水向低处流,流到蚂蚁的洞里,所以蚂蚁要把家搬到高处水淹不着的地方。)

  (6)质疑:这一段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品读第七段。

  (1)**意当小蚂蚁的同学坐着,愿意当小白兔的同学站起来,老师当旁白,配上动作朗读第七段。

  (2)请小演员带头饰表演小蚂蚁和小白兔。

  (3)全班齐读。

  七、总结一到七段课文内容。

  1、学*了课文一到七段,你知道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说。(老师指板书,学生说)

  2、同学们呀,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3、再请几位同学带头饰分角色表演所学内容。(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放到下一节课。)

  4、小燕子、小鱼还有小蚂蚁都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也相信了,那么雨有没有真的下起来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八、练*:(根据时间随机应用)

  1、因为(),所以燕子飞得很低。

  2、因为要下雨了,()所以()。

  3、因为(),所以()。

  4、(),正忙着()。

  课前在小黑板上贴好小白兔图以及红萝卜图,每个萝卜上都写有本课的生字。

  既可起到复*的作用,也能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学生把读对的萝卜放到小白兔的篮子里。

  请两位同学回答,他们可能说“我知道了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一名同学带上小白兔的头饰做动作。

  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做动作,再换过来。

  找两到三位同学比赛读,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通过课件,学生可以看到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动作,形象生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来评价学生读得怎么样。别人读得好就学*,觉得自己读得比别人好就读给大家听,老师及时表扬。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按小燕子说的话利用“因为……所以……”这种句式去说。借助简图让学生说。空气潮湿虫子飞不高,燕子要捉虫也就得低飞。

  让学生进入文中角色进行朗读,配上动作,让学生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

  归纳学*第二、三自段的学*方法,让学生利用学*方法,初步让学生自学下面的内容。让学生来当课堂的主人。

  课件中的小白兔说:“是要下雨了吗?”学生可以听出小白兔的语气并模仿。

  小黑板出示问题:

  1、小白兔又发现了谁?

  2、小白兔看见小鱼又觉得怎样呢?

  3、找出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画下来。

  4、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学生根据刚才的学*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四到六段,在老师提出的问题帮助下,有目的地学*,学生通过合作学*能解答老师的问题,也就能达到学*的目标。

  课件中显示出“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让学生换词理解“往”字的意思。

  体现学生学*自主性和自觉性,按照学生的意愿去做。不愿意读的同学不必免强他去读。

  指导学生读出小白兔急切而亲切的语气,读小鱼的话时要注要读出对小白兔的关心。

  学*第二、三段时老师带着学生学*,四、五、六段则是老师半扶半放地指导学生学*。到第七段时,学生应该掌握到学*的方法了,大胆地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去学*理解课文,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自由地说说通过自学,知道了什么,给学生发挥的机会。

  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说句子,老师要及时表扬那些说得与众不同的学生,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学生在自学中也许会遇到问题,通过别人的汇报帮助自己解答问题,最后老师来质疑,学生会大胆地提出来。

  引导学生明白小白兔看到不明白的事情就问别人,他们*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像小白兔一样请教别人或到书中去找答案,这样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因为本课时学*的是一到七段,小白兔碰到的小动物都说要下雨了,小白兔也相信了。但是学到这里雨还没下起来,留给学生一个悬念,学生带着疑问很感兴趣地去学*下面的内容。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实用五份(扩展8)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五份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会写 “怪”、“慢”2个字,会用“每天”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懂得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初步了解各种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到叶子和果实是密切联系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直接导入

  ⑴课件出示:青青藤儿爬满架,藤儿遍身开白花。8字果儿藤上挂,老君装药用上它。

  ⑵猜谜并讲一讲理由。

  ⑶揭谜底,引出新课《我要的是葫芦》

  ⑷板书课题:14、我要是葫芦

  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⑴先学文,再看图(学*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2、 重点句子:

  A、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可以知道葫芦藤是又细又长的,绿叶长得很密很多,葫芦花是白色的)

  B、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象小葫芦在干什么?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C、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用每天说一句话)

  3、带着自己的感觉再完整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⑵对比观察图片二,设疑激趣(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观察图二,说一说葫芦有什么变化。找出书中写这张图的段落。

  (讲完后,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慢慢地)你来读读。板书:黄了,落了

  1、 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小葫芦却都黄了、落了,猜猜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怎么才几天,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就都掉了呢?

  生:小葫芦怎么都掉了,真奇怪啊!

  ⑶讨论交流没收获葫芦的原因(学*二、三自然段)

  ⑴同桌合作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

  ⑵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把这句话读一读。

  重点句子:

  A、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①他心里想什么?(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②分析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指导从朗读中知道这两句话的语气不一样,前一句更能体现种葫芦人当时的心情。

  B、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我们也来读一读。

  ②理解自言自语,指导朗读这句时要小声一点,试一试。

  ③从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指导读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

  C、 第三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①叶子上生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朗读邻居的话

  ②谁也来劝一劝!咱们再来劝一劝。

  ③那个人听了有什么反应?(奇怪,你来读一读)

  ④男生来奇怪地说一说;女生读一读。

  ⑤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⑥分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和“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⑦比较着读,并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强。

  ⑧两个句子总起讲一讲,读一读,增强感受。

  ⑨他要的是葫芦,而什么是不需要的?

  ⑩但事实上行吗?为什么?

  ⑷教师小结:

  是啊,叶子和果实是有密切联系的,叶子给果实送去营养,果实才能长得好。

  三、启发想象,拓展说话

  ⑴师:当种葫芦人看到心爱的小葫芦黄了,落了,他感到怎么样?(伤心、难过)

  ⑵仅仅是伤心、难过吗?

  ⑶当他终于明白了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了的原因。

  (课件出示:他可能会地说:要是_______。)

  ⑷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书上的字也是有联系的,让我们一起去写写吧!

  四、快乐写字,交流经验

  ⑴先观察一下第56面最后2个字的字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怪、慢都是竖心旁)

  ⑵说一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⑶教师范写,并着重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⑷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⑸展评学生作品,交流写字经验,给予适当鼓励。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 黄了、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积累优美词句。

  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生词

  2、齐读课题

  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

  (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

  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

  (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

  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

  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

  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

  (一)质疑

  课件出示:葫芦落了

  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

  板:葫芦落了?

  (二)探究

  1、读、思

  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

  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

  3、原因二:不听劝告

  (1)邻居

  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

  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

  (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

  (三)悟出道理

  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

  四、惋惜4自然段

  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

  五、分角色齐读课文

  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教学反思

  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一、好句子、好词语积累。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抓住句子中“细”“满””、“绿”“几朵”“雪白”词语,让学生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加上这些词语把葫芦藤的形状、叶子的茂盛、花的颜色、大小都描绘了出来。为写话中加修饰词语作一个准备。不足的是在指导阅读时,什么读出来比较*淡,没有引导生对重点词的指导读。

  二、充分发挥学生质疑的能力。

  弄清这篇课文,主要是弄清两个问题:

  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

  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让学生在读中,自己提出来。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喜欢葫;我再顺式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再抓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整个过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动了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一自然段学完后,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让学生谈谈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生提出了“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等问题,师再引入“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吗?为什么他那么喜欢葫,那他在做什么呢?”通过师生质疑,引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2、3自然段的学*。

  三、读、画、说结合

  在探究葫芦落的原因中,我通过让学生读,在读中画出种葫芦人的想、说的句子,分析种葫芦人的心理,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种葫芦的无知与不听劝告,蚜虫吃光了叶子,最后葫芦就落了。以抓重点词来理解,指导朗读,如“自言自语”说话就要小声,在读这句话时要想象自己这时就在跟自己说,“快”邻居的劝告很急,“奇怪”种葫的人无知又不听劝告的语气等。不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了不同的语气,但在读时的语气还没表达出来,主要是重点词的读的引导还不够。

  几点思考:

  教师的提问欠精。

  有时提的问题,会把学生问得不知方向,如“哪句话写出了葫芦的可爱?”“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后对问题的设计还需再细推敲。模棱两可的提问使问题繁杂,不成体系,又浪费了课堂的时间。

  朗读的指导欠方法。

  当每种情绪分析出来后,学生还是读不出感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引导?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一个葫芦

  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提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画面:“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绿叶葱茏,小葫芦可爱;再出示画面:“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通过两幅图对比,引导质疑: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都变黄了,落了呢?

  2、提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一读。

  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1、再读课文,联系生字前后的词语或句子读谁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轮读生字词语卡片。

  3、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全班交流。

  4、用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组得正确。

  5、指导书写: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爬”、“谢”、“慢”等字。

  四、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道理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插图,学*第一自然段。

  (1)开始小葫芦长得怎么样?(很好、很茂盛)

  (2)你从哪儿看出这棵葫芦长得好。

  (藤长;叶绿多;花是雪白的,葫芦可爱)

  (3)出示词组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2、3句话,读出喜爱之情。

  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逗人喜欢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来?

  4、分小组比赛朗读第1自然段。

  5、最后,种葫芦的人收到葫芦了吗?请看最后一自然段。

  学*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3、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的语气。

  4、过渡:为什么小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可爱?后来却落了呢?请大家看二、三自然段。

  学*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插图二)观察后问:叶子有什么变化?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是怎么想的?

  (1)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读句子,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

  (3)猜猜他在想什么,引出陈述句。

  (4)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怕。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再读句子,注意加强肯定。

  (6)开火车比赛读。

  3、找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邻居的话。

  4、分小组讨论,如何才能读好他们的话。

  5、汇报。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以下内容:

  (1)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理解词语:盯着、自言自语,加上动作帮助理解。

  ②葫芦并不可能赛过大南瓜,由此说明那个人十分喜欢葫芦,希望葫芦快些长大。

  ③两个“快长啊,快长啊”读出迫切之情。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我要的是葫芦。

  读好问句,体会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要葫芦。

  (3)一个邻居看见了……快治一治吧!

  劝告的语气,体会邻居着急的心情。

  6、学生分角色表演读。

  7、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8、说说你对种葫芦人的看法。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五、启发想像,拓展学*

  1、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比一比,谁的故事编得好。

  六、作业

  1、朗读全文。

  2、写一写你想写的词、句。

  板书设计:

  23、我要的是葫芦

  (长了蚜虫的葫芦叶图片) (长了许多蚜虫变黄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图片)

  不怕

  不治

  (变黄枯了的葫芦图片)

  教学理念:

  《我要的是葫芦》通过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自读—发现与探究

  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它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己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课堂讨论。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去发现,去探究。

  2、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谁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3、表演—积累与创造

  表演就是要求学生辅以表情、动作,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都来做演员,都来做导演,在表演中,使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训练,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挂”、“哇”等8个字。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难字“怪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课文重点:第一自然段。

  感情朗读指导点:文中对话

  读说结合点: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教学准备:

  《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14课,请同学们跟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前大家已经预*了课文,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预*成果。

  一、展示成果:

  1、认读词语。开火车领读。齐读

  2、单个的生字你还认识吗?组词读——小老师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你会记那个字?怎么记住的?

  4、检查读课文(一人一段)读后评价纠正

  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真会读书,收获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的眼睛最亮?

  找一找两幅插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一)看图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二)朗读感悟

  1、学*第一自然段。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指名读。小葫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爱)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葫芦的可爱?(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

  (3)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可爱?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那就带着你的这份感情再读。(齐读1段)

  不光大家喜欢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更喜欢。请大家读句子。

  出示: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理解“盯”“自言自语”

  2、在大家的期待中,小葫芦长啊长,可是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3、学*2、3自然段

  过渡语: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请小朋友们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答案吧。学生自由读书。

  (2)指名回答,随机板书:蚜虫

  (3)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出示句子: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你能不能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4)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了些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读第三段,边读边用用“~~”画出邻居说的话,“——”画出种葫芦人所说的话。

  (5)画完后,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分角色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7)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5

  一、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二、学情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景创设法,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等教学方法。先学*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

  三、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动作、字源等多种方法会认“葫、芦、藤”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圈画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图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形容词的生动具体,初步感受葫芦的生机与可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形容词的好处。

  难点:通过圈划关键词、学看流程图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葫芦的生机与可爱。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思维导图。

  六、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图猜词,激趣导入

  1、看图猜词: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个看图猜词的游戏,必须要与草字头有关。(出示“荷花”“蘑菇”“葡萄”“菠萝”等图片)

  2、复*“草字头”:与草本植物有关,为后**铺垫。

  3、出示葫芦图片,学*“葫芦”读音。

  (1)在词语葫芦中“芦”要读轻声,请生读。(词卡,开火车)

  (2)单独读“芦”第二声,学生拼读,拓展“芦苇”“芦荟”。

  4、揭题

  (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和葫芦有关,一起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2)指导读课题:的字后面停顿,“的”要读得又轻又短。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学*活动一:

  (1)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想:边读边想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1、读好生字词: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也迫不及待地想和我们见面呢,我们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

  第一组:

  葫芦藤

  蚜虫

  盯着

  慢慢地

  第二组:

  花谢

  比赛

  感到

  奇怪

  (1)自由读,读给同桌听。

  (2)每一组请小老师读:认为自己最能干的同学,请来当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其他同学跟读一遍。

  (3)思考发现:第一组标红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是形声字。(左边偏旁表义,右边声旁表音)

  2、深入学*形声字“藤”和“盯”

  (1)藤:借助图片指认,拓展“西瓜藤”和“葡萄藤”。

  (2)盯:借助动作演示理解“盯”:集中注意力看。

  3、借助字源学*生字“谢”和“赛”

  (1)谢:字源演变,根据字典解释理解“花谢”含义。

  (2)赛:字源演变,通过与形*字“寒”对比、识记。

  4、摘葫芦游戏。

  板块三:再读课文,厘清故事内容

  1、询问: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2、指名读最后一段。

  3、方法指导——圈出关键词:引导学生圈出“没过多久”“小葫芦”“都落了”,组合在一起就是故事的结果。

  学*活动二:

  (1)圈:听课文朗读,同桌合作圈出关键词句理清主要内容,完成板书。

  (2)说: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流反馈,板贴黑板,形成故事的流程图(鱼骨图)。

  5、借助黑板板贴,学生自由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块四:精读课文,体会葫芦的生长过程

  1、引出“种葫芦”片段:这个人可太想要这个葫芦了。为了这个葫芦,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你看(出示第一段),他为了得到葫芦干了什么呢?自由朗读,去寻找答案。

  2、指导“棵”:“一棵葫芦”指的是“葫芦苗”。

  3、出示课文插图,询问:这棵葫芦苗发生了什么变化?

  (1)出示词条: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指导短语的朗读:“的”读得轻短,“长满了”读得长一点。)

  (2)出示长句,指导朗读。

  (3)继续观察图片变化,指导朗读:花谢了、几个小葫芦。(图文对照,朗读短句)

  4、根据词条,感受葫芦生长顺序。

  5、对比朗读,感受差异(形容词让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2)葫芦藤上长了绿叶,开出几朵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6、怪不得那个人说: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指名读——齐读)

  7、完成《作业本》P49第三题第一列。

  8、思考: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他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

  板块五: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棵”“盯”,引导学生“一看结构,二看高低,三看关键笔画”(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等);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星级):

  (1)坐姿端正得1星;

  (2)书写正确得1星;

  (3)书写美观不用橡皮擦得1星。

  5、学生修改。

  作业:画一画葫芦生长图,并和爸爸妈妈介绍一下葫芦的样子。

  八、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长满了绿叶

  雪白的小花

  花谢了

  几个小葫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