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课题理解。

  【学*形式】

  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

  播放录音:

  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 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

  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

  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巩固字音:

  ⑴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⑵ 做“摘苹果”的游戏,复*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小组合作学*:

  1、学*任务:

  ⑴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⑵ 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交流。

  ⑶ 汇报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朗读):

  ① 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 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 ?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④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

  (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⑤ 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说话: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2、朗读全文: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在复*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认识,观察,说说怎么写漂亮。

  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

  “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

  “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⑴ 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⑵ 在小组内读读比比:

  说说发现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

  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老师 学生

  严肃 睁大眼睛

  举起塑料袋 脸红了

  会心的微笑 领会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2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2、揭题。刚才这叫“失物招领”。(出示,练读,注意读准“失“的字音。)谁知道什么叫“失物”?那么借给别人的东西叫不叫“失物”?

  3、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丢东西是常事。简短的“失物招领”演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正确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3、反馈。老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出人物、事情等。

  4、连起来说说,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

  [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的读有针对性,老师适时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而说话训练又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三、识记生字

  1、在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组成新词的把词划下来。

  2、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3、出现无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指导读准字音:“才”是*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5、开火车认读,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生字。

  [圈圈划划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生字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四、朗读感悟

  1、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

  2、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五、思考练*

  1、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

  [本课的生字集中在1――5自然段,因此识字是本堂课的重点,课后以复*字词为主。]

  2、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

  [插图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喜欢讲故事,凭借插图讲故事可以帮学生梳理内容,加深理解。]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3

  【设计理念】

  课文通过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卫生,题目标新立异。《失物招领》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到植物园旅游留下了一些垃圾,经过老师的巧妙教育,使学生主动改正了错误。根据教材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在教学中,利用图文结合,帮助学生梳理内容,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上让学生自读、自疑、自悟,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去延续……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不理想。这篇课文取材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同学们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纯洁心灵,从而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1、出示课题: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板书:失物)我们学校有一个“失物招领处”专门方便丢失东西的同学去认领的,现在你知道了它的作用了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是谁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

  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出示动画,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5、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特级教师高林生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其中的一个重点是“要强化让孩子学会用普通话来朗读,还要读到正确流利,达到五个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只要低年级把好关、落实到位,定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一张失物招领)“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当你拾到了东西,没人领的时候,就需要帖这样一张“失物招领”)

  老师这里就有一则“失物招领”,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呢?

  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1、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这个“失物招领”讲了一件什么事?

  (汇报自读情况)

  3、检查预*:

  小朋友们,自学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那现在老师考一考你: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8个自然段)

  4.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1)、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这个“失物招领”讲了一件什么事?

  5.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生字情况。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生字。(教师强调读准后鼻音:同、工、请、双;前鼻音:观;翘舌音:失、专、准;*舌音:才)

  (2)巧记字形: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失—先观—现工—江准—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队又—双青—请见—现格—各比较“洞—同请—青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理解字意:练*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4)再现检测: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自由读、开火车读)

  句子:

  ①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②刚才同学们还围在老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巩固:形*字比较,完成书后练*:

  读读比比认

  (认真) 准(准备) 先(先进) 各(各自)

  队(少先队)难(难题) 失(失去) 备(备课)

  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写“同、工、专”

  1.观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注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

  字词的读写。

  【教学难点】

  养成爱护环境的*惯培养。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揭题,启发谈话

  1、板书课题:

  失物招领。

  学*“失”,启发谈话:

  你觉得什么是失物招领?一般情况下会领什么样的东西?

  2、今天课文中会让失物招领处领的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标划划。思考今天的失物招领处招领的是什么?用线划划。

  2、小组合作完成刚才的要求。

  3、全班交流:

  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巩固字音:

  ⑴出示生字:

  开火车认读。

  ⑵做“摘苹果”的游戏:

  复*生字词。

  三、自主发现,自主交流

  1、小组合作学*:

  ⑴学*任务:

  ①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

  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②对小伙伴的话进行评价。

  ⑵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交流。

  ⑶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随机出现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交流,朗读)。

  2、全班交流:

  ⑴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⑵当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朗读1~3自然段。

  ⑶当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确确实实不指导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惊奇的样子。

  ⑷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象: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你当时会想些什么?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⑸当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练*说话: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你参加过旅游等集体活动过吗?你有过和书上孩子一样的经历吗?

  2、在校园里、街道上、自己的家里或家附*有没有象书上所写的“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3、表扬一批*时做的好的小朋友,结合大队部提出的卫生奖章给孩子颁发奖章。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说说这篇课文让你明白了什么?

  二、复*巩固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字进行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忆字型。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生字。

  三、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同、专、队”。

  四、实践活动

  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⑴出示课后“读读比比”,指名读。

  ⑵小组交流比比读读:

  说说发现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

  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说个别人听。

  3、画画想象中的地球环境。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 字。

  2、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自读自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用具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设想】

  课文通过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卫生,题目标新立异。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联系实际解释题目导入,引起学生的的好奇心。带着兴趣让学生读文,了解文章内容。课文较长,生字较难,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如:边读边思考,把读懂的和不懂得说说,小组内讨论,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领读,师生互读等方法。学*生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熟字识记生字,找出难字,集体想办法,重点突破。并注意创设多种识字环境,在词中、句中、段落中巩固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导入

  同学们,当你捡到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写“失物招领”,刚才,我发现了一张失物招领,原来一个同学拾到了一串钥匙,失望失主来认领。今天,植物园的张爷爷也拾到了很多东西,到底是谁丢的呢?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领读课文,教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己尝试读课文:

  读完两遍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生字,并多拼读几遍。

  3、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失 级 同 围 观 工 专

  准 备 队 才 请 双 各

  ⑴ 自己拼读,不会的问同桌。

  ⑵ 同桌互读:

  检查你的同桌是否读准字音了,同桌如果读错了,要当好小老师进行纠正。

  ⑶ 检查认读效果: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4、认读生词和含有生字的句子,进一步巩固。

  5、到生字朋友的家去做客,你还认识吗?

  再次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6、(课件出示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句子)比一比谁读的正确:

  指名分段朗读,师生集体纠正读错的词句:

  唐老师说完,举起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装着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还有花生壳。

  那些东西正是他们随手丢在草地上的。

  三、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从课文中知道不能乱丢垃圾,“失物”指的是同学们丢掉的垃圾。根据学生的理解,贯穿以下问题:

  ⑴ 同学真的丢东西了吗?同学丢了什么?

  ⑵ 同学们怎么处理自己的“失物”的?

  ⑶ “会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根据学生不同的反应采取方法,较难的在小组内讨论。

  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

  出示课文中第二幅插图,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先在小组内练*,再指名表演。

  五、实践活动

  课后找“失物”:

  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果皮箱里。

  〖板书设计〗

  失物 果皮箱

  (垃圾) (会心)

  〖教学后记〗

  教学课文时我联系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说说不明白的.问题,较容易得明白了课文的道理。对文中较难的句子,我通过领学生读解决了这个难点。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自由读课文,再指名分段读课文。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效果:

  失 级 同 围 观 工 专 准 备 队 才 请 双 各

  二、学*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想办法记住生字。

  2、找出自己识记困难的生字,小组内互相讨论怎样识记这些难记字。

  3、集体交流:

  通过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字(幻灯片出示) :

  将──工 去──专 队──认 先──失

  洞──同 木──才 青──请 格──各

  现──观 堆、推──准 备──各

  4、“找朋友”扩词练*:

  先同桌一起组词,比比谁组的词多。然后集体交流。

  5、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词语、句子)

  队员 年级 同学 坐井观天 包围 工人

  准备 失去 刚才 请坐 好事成双 各自

  小松鼠准备种松果。

  一年级三班的同学围坐在一起,专心听老师讲《坐井观天》的故事。

  6、(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队 失 各 备 级 请 同

  才 工 双 围 准 专 观

  三、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同、工、专、才、级、队:

  读一读并组一个词。

  2、学*写字:

  ⑴ 同桌一起写写笔顺,数数笔画:

  教师重点指导“专、级、队”,学生进行书空练*。

  ⑵ (出示幻灯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你认为怎样写才好看?

  同桌说一说。

  ⑶ 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⑷ 学生在音乐声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播放音乐)

  ⑸ 同桌交流、评价。

  四、复*巩固

  重温词语、生字。

  〖板书设计〗

  12 失物招领

  同 工 专 才 级 队

  〖教学后记〗

  识字时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熟字,来记忆本课的生字,既复*了熟字,又学*了新字。写字时,字比较简单,我让学生根据以形成的写字能力,自己观察练*写字,较好的完成了写字任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7

  教学思路:

  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紧紧抓住这些线索引导学生自悟自得,会提高读书效率。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

  2、会写“同、工”等6个字。

  3、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实际,感悟矫正不良行为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启发想象,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2、学生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引导质疑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示)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二、对话*台

  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三、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四、朗读(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五、练*(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

  (如果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示例句拓宽学生思路——“我准备送还鸟蛋”。另外特别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六、写字(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写字质量。)

  1、记字形。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学生观察练*描红,看谁写的最漂亮。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互相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对话*台

  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1、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2、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继续学*5——8自然段。

  二、 朗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想象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解疑。

  (2)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指导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表演(这种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得以升华)

  1、用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垃圾袋)让学生表演课文,。组内练*。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生互相评议。

  练*(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1、书后“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四、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学生重点练写“木、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反思:

  《失物招领》一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参观,在吃饭时乱扔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旨在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惯。

  当讲到文中的小学生都把垃圾捡回垃圾箱去时,我环顾教室,说:“我们班也有很多失物需要招领,你们瞧,很多同学的桌子底下,脚底下就有很多垃圾……”正当我要进行一番长篇大论的教育告诉学生我们班级也是我们学*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己的教室,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而大家也心情舒畅。可还没等我接下去说,只见我们两位小女孩不约而同地弯腰拾起旁边的废纸,走向了垃圾篓。全班同学看见了,大家都蹲下来把地上和抽屉里的垃圾捡起来,排起了长队,纷纷把废纸扔进垃圾篓。

  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惊喜,脑海中闪现出一首古诗的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们在读文中感悟到乱扔垃圾的羞愧,爱护环境卫生的可贵,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他们都愿意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微小的力量。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8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3遍。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一、读通读顺

  采取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扣题设疑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三、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一)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到底丢失东西了没有?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名朗读第六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全班自由朗读第六段,一边读一边想: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丢失”的东西。

  4、启**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二)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读第七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适当领读。

  2、全班自由朗读第七段,一边读一边想: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5、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引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如果你是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中的样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如果你看到了这几位乱丢垃圾的同学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就怀着喜欢的心情朗读课文。

  四、演读课文

  (一)出示“道具”──一袋垃圾。

  (二)演出准备──朗读课文第4、5段。

  重点知道朗读第四段中唐老师的话:

  1、自由读,争取读得正确流利,一字不差。

  2、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

  (三)师生共同演读课文。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9

  教学分析:

  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课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随手扔到地上很多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了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文章题目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短文构思精巧,内容简单,但意义深刻,对学生的行为*惯、道德品质、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所以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事)。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讲文中故事。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初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画上记号,多读几遍。(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有:“才”是*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让学生树立“学*主人”的意识,调动学*积极性。)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自己预*的,家长领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学生多渠道识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到植物园参观,他们来到植物园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读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结合课件,指导读好“很多很多”,“可专心了”。

  2.过渡: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吃着自己带的午饭,准备回家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是一件什么事呢?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3~7自然段。

  (2)谁来试着说一说。

  (3)师:你说得很好!面对眼前这一群粗心的孩子,唐老师是怎么做的?

  (4)重点指导读第4自然段。师: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严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运用、表达的方法来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是什么表现呢?教师引读:四十双眼睛________。四十张小嘴________。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又_______。指导朗读,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4.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启**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请你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像,将学生引入文中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5.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2)自由朗读,思考:他们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像他们的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请你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6.指导学*第8自然段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像,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拓展练*

  1.落实课后的“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认识“肃、索”等9个生字,会写“招、举”等8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

  1、理解失物的两种不同含义

  2、通过重点词句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惯。

  教学难点: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二(1)班的同学们去植物园欣赏美景吧!

  课件出示游园图,师:一天,二年级(1)班的同学们去参观植物园,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美丽极了。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乐得像一只只鸟儿!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课文第4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发生了一件事。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发生了什么事?指名答。(师适时板书“丢”)

  2、课件播放录音,师:唐老师是怎样说这番话的?指名答。板书:严肃 。师评:你真会读书,找出了文中这么重要的一个词。这个词中的两个字都是生字,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4、指导学生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说的话。

  (1)师:你们*时见过老师严肃的样子吗?指名说,师适时评价。

  (2)谁能用严肃的语气读一读唐老师说的话。指名读,师适时评价,男生读。

  师小结:拾到了有用的东西,让主人来认领,这就是“失物招领”(教师手指课题)

  (二)学*课文第5自然段

  1、本来是一件*常的事,为什么唐老师却这么严肃?(板书“?”)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

  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同学们与唐老师的'对话,做上记号。

  2、师:同学们说了什么?指名答,课件出示句子:“唐老师,我没有丢东西!”感叹号闪烁,引导学生观察后再读这一句。师问:你这一遍比上一遍读得好,你注意了什么? (生:我注意到句尾的感叹号。强调肯定的语气

  师:唐老师说了什么?“不!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指导朗读师生的对话)

  3、师:同学们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没丢东西?

  课件出示句子,四十二双眼睛……(重复出现的地方加红线)

  4、师创设情境引读这一句。做动作理解“摸索”。

  5、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肯定自己没丢东西,唐老师却肯定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

  6同学们到底丢了什么东西呢?指名答,师引导学生了解引号的作用。

  师引导学生想像塑料袋里还可能会有吸管,包装袋,等垃圾。师指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课件红线闪动相关词语)师总结:同学们随手丢了这么多垃圾,自己却还不知道,难怪唐老师会这么严肃。(擦掉“?”)

  6、齐读第5自然段

  (三)学*第6-7自然段,感受孩子们知错就改的品格。

  1、指名读6、7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指名答。

  2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师:孩子们为什么脸红?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问题。

  3、于是,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失物”双引号闪烁,师:这里的“失物”是指什么?

  回到前文第5自然段理解。师:原来唐老师说的“失物”不是同学们遗失的东西,而是他们随手丢掉的垃圾。难怪唐老师会坚定地说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

  4、男女生合作读6、7自然段。

  (四)学*第8自然段,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1师范读第8自然段,板书“会心的微笑”。

  2同桌互动读,再演一演。

  3指名上台表演。

  4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5师总结4―8自然段。

  三、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回放游园图,师:孩子们主动领回了自己随手丢掉的垃圾,大自然又回复了它的美丽,在这风景优美如画的环境里,孩子们度过了一次难忘的秋游!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举”字,观察字形。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3、师范写,生练写两个。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布置作业。

  快乐二选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将原因说给父母听。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阅读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1)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而且要求写得字都是学生在本课既要认又要写的字。因此,教学中要分散难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多次复现生字。

  本课的课文为叙述性语言,学生阅读时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设计易采用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步骤】

  一、质疑导入

  (板书“失物”失字加拼音)指名学生拼读然后齐读。

  师:什么是失物?

  (板书“招领”)齐读课题。

  师:失物招领是什么意思?

  师:学*这一课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质疑)

  师:现在大家赶快读一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自己弄明白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生一起读课文:

  师:看大家读得都很好,现在我也想读一读,我大声读,大家小声读,比一比谁读的好。

  3、梳理课文:

  通过刚才的朗读,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明白了哪些?

  (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帮助其他同学疏理课文脉络)

  三、多种途径识字

  1、小组比赛:

  从文中找出生字圈出来,圈一个读一个。

  2、限定时间自己想办法识字。

  3、同桌互相用生字卡片检查。

  4、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个别提出自己没有记住的字请大家帮忙想办法识字。

  5、出示课件:

  三组生字分别用“去一去”“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记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组字的共同特点,总结识字方法。

  6、出示课件:

  送垃圾回家:

  学生开火车读课件上的生词,读完一组课件就送回一袋垃圾。

  7、写字指导。

  四、朗读感悟

  1、小组齐读比一比哪组读得熟。

  2、每两组结成一个手拉手合作组,组内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得既熟又有感情的合作组为冠军。

  3、个人挑战赛: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几个自然段进行展示。谁不服气谁就挑战他。

  (先练*后比赛,读中随机指导理解“严肃“等词)

  4、让我采访你:

  教师扮作记者采访同学:

  ⑴ 失物是哪些人丢的?

  ⑵ 这些失物是什么?

  ⑶ 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5、齐读课文。

  五、课外作业

  将校园里找不到“家“的垃圾送回家。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3遍。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一、读通读顺

  采取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扣题设疑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三、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一)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到底丢失东西了没有?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名朗读第六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全班自由朗读第六段,一边读一边想: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丢失”的东西。

  4、启**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二)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读第七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适当领读。

  2、全班自由朗读第七段,一边读一边想: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5、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引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如果你是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中的样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如果你看到了这几位乱丢垃圾的同学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就怀着喜欢的心情朗读课文。

  四、演读课文

  (一)出示“道具”──一袋垃圾。

  (二)演出准备──朗读课文第4、5段。

  重点知道朗读第四段中唐老师的话:

  1、自由读,争取读得正确流利,一字不差。

  2、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

  (三)师生共同演读课文。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学生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读好带有感叹号、问号的句子),理解内容

  课型 赏析课文 教具 课 件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提示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展示)

  二、继续学*课文第4——8自然段,理解主要内容

  (一)学*第4、5自然段

  1、大家准备回家时,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

  学生认真读第四自然段,把老师说的话画出来读一读。

  2、思考:从唐老师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 失物)

  3、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话后,有什么反映?(引读:四十双眼睛......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

  提示学生:句末是感叹号,学生们都摸过口袋,坚信自己没丢东西,所以回答的口气很坚决。

  (二)学*第6自然段

  1、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到底是没丢东西?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第6自然段,交流一下他们丢的什么。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老师的话)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师示范——再指生读

  失物——同学丢在草地上的垃圾(板书)

  (三)学*第7、8自然段

  1、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生交流,读出第7自然段)

  2、思考:那几位同学的脸为什么红了?这几位同学是怎样处理这些“失物”的?

  3、那么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有什么表示呢?为什么?

  课件出示引读:⑴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 那几位同学的脸红了 看到 他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看到 他们把“失物”送到果皮箱 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⑵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同学自觉领回失物,并送到果皮箱,你为他们感到高兴吗?因为我们 看到那几位同学的脸红了 看到 他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看到 他们把“失物”送到果皮箱。

  4、 指导学生用高兴喜悦的心情齐读第8自然段(四)结合课文内容,反思个人行为,启迪教育。

  1、师生合作(学生读旁白和一年级一班同学一齐喊的话;老师读唐老师的话),再一次读课文,并想想你懂得了什么?

  2、想一想,自己*日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学了这篇课文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3、师谈话小结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板书)我们不管到哪,不管是不是有人监督,都要自觉保持环境卫生,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要保护,大自然的环境也要保护好,让我们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4、齐声朗读儿歌《争做环境小卫(wèi)士(shì)》

  我爱花,我爱草,

  我爱青青小树苗,

  不摘(zāi)花,不踏(tà)草,

  不折(zhé)树枝不乱(luàn)摇(yáo)。

  花草树木是朋友,

  我们都要保(bǎo)护(hù)好。

  不随(suí)地吐痰(tàn),

  不乱扔(rēng)果皮纸屑(xiè),

  不在墙上涂(tú)抹(mǒ)乱画,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养(yǎnɡ)成保护环(huán)境(jìnɡ)好*惯(ɡuàn),

  争做保护环境小卫(wèi)士(shì)。

  四、课后实践作业

  留心观察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垃圾,如果有,请把它们都送到垃圾箱,好吗?(下节课把自己的做法说给大家听听)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设计: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线索引导学生自悟自得,提高读书效率。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内容如果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设计的教法和学法是:

  教法:创设导读启思,图文对照,读读、演演、议议的教学方法。

  学法:创设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的方法。

  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正音。

  2.小朋友,什么叫“失物”?(丢失的物品)

  3.说说“失物”与“拾物”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它们的不同。)

  4.什么叫失物招领?(学生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全班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3.师生共同评议。

  4.巩固字音。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小组合作学*。

  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说说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3.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联系生活实践,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做“摘苹果”的游戏。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那个词说话。

  3.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乐朗读课文,说说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4.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二、朗读感悟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5.学*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1)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感,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4)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5)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6)交流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

  (7)自由读第七自然段。小组交流: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8)指导读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6.齐读全文。

  7.练*。

  完成课后“读读比比”。

  (1)小组内读读比比。

  (2)全班交流。

  (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三、写字教学设计(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1.“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撇,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

  2.小老师教写“专、级、队”。

  3.学生重点练写“专、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4.展示评比。(学生互教,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四、总结拓展

  1.你们曾经丢失过像一年级一班同学那些东西吗?以后你会怎么做?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失物→同学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失物招领》一文讲述的是一个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小故事,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学,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读能积极参与。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识字教学时,我结合课文阅读进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学*,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讲读课文时,我先提出了一些问题:课文中的“失物”是什么东西?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又是怎样被主人领回去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课文。学生在自主寻找问题答案的时候也完成了对课文的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学*了课文,还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惯,还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和学*能力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地懂得了: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4.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惯。

  教学重点:

  启发想象,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引导质疑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学*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就从你这儿开火车读。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2)现在同学们有信心想全班朗读课文了,谁敢试一试?

  一二学生试读课文,师生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2.看,有14个字娃娃、词语宝宝等着和我们交朋友,请自己读一读:

  失、级、同、观、围、工、专、准、备、队、才、清、双、各

  (1)学生自己拼读。

  (2)谁来读?

  (3)你觉得,在读音上哪些字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翘舌音:失、专、准、双 后鼻韵:清 *舌音:才

  (4)在字形上,你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换-换:情-清、认-队

  加-加:又+又=双

  减-减:洞-同

  有一个偏旁没有学过,这叫折文儿。认识了这个偏旁,“备”、“各”该怎么记?(加一加)

  还有一个“级”字,我们在作业和课本上经常看到,早就记住了,是不是?

  (5)读读带有生字的词、句。看谁最先和字娃娃、词语宝宝成为最好朋友,一见面就能认出来。

  三、精读课文 理解感悟

  (一) 感受植物园的美和孩子们的快乐

  1.看图了解环境。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里参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看到p50的插图,你看到的植物园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描述。

  2.勾画批注。课文中有一个句子写植物园的样子,请用“——”标出来。

  3.流利朗读:“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

  4、指导说话

  (1)同学们看到的是春天的植物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的植物园很美很美。你还能用“很 很 ”这样的短语说话吗?

  学生说话。

  (2)还能在“很 很 ”的前面加个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说话吗?

  学生说话。

  瞧,添个词语,短语就变成句子啦。

  5.看图了解人物

  (1) 看看植物园里的同学们午饭都吃些什么?吃得开心吗?

  学生看图后汇报。

  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同学们快乐得像一只只鸟儿。

  (2)请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3自然段。

  学生齐读。

  (二)感受老师的智慧和孩子们的纯真

  1.老师范读:老师和同学准备回家了,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听老师读4-7自然段,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师读后学生汇报。

  2.自读感悟

  “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八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嘀咕:‘唐老师,我没丢东西!’”《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 相关内容:ao ou iu教案《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小池塘公开课教案《美丽的彩虹》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16 世界多美呀我的家识字6教学实录《江南》教学反思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自己读读黑板上这段话,边读边想: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

  学生读后汇报: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3.感情朗读

  多么富有智慧的老师!同学们随地扔垃圾,老师不直接批评,而是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大家。你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吗?请把这感人的画面装进脑海中。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段话。

  (三)感受孩子们知错就改的品格

  1.齐读句子:同学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把“失物”丢进了果皮箱。

  “失物”这个词加了个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加?

  学生讨论:这里的“失物”不是*时说的丢失的东西,而是特指垃圾。因为表示特殊意义,所以加了引号。

  2.启发想象

  (1)再读这个句子:“唐老师望望张爷爷,张爷爷望望唐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你对“发出会心的微笑”的理解吗?

  学生讨论汇报:唐老师和张爷爷都领会了对方心里的意思,高兴地露出了微笑。

  唐老师、张爷爷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为什么会会心微笑啊?会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

  四、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跟大家一起学了《失物招领》这一课,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希望大家实话实说。

  假如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你会丢失东西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

  检查座位下有没有“失物”。

  爱护环境是一种好*惯,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养成这种好*惯。

  教学反思:

  崔恋在《阅读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小学语文》20xx·1期)一文中指出“今后一个阶段阅读教学的改革,一要认真研究两个课题:语文学科如何准确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二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语言’和‘多元模式’。”如何实现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并重,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就当前阅读教学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倾向看而言,实现“两性”统一,阅读教学应特别强调语言学*。我在本课中把引导学生学*语言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识字教学有层次。本课识字教学的特点是具有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认读,然后再集中识字,最后回到文中再次认读。在集中识字时又从字音和字形上进行分辨:字音紧扣3组音(*翘、边鼻、前后鼻韵)进行分辨,字形上鼓励学生自创方法自主识字。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最紧要的是让学生记住字音和字形。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得牢固,多次重现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多次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重复中必须有所变化。多层次教学就是为了实现重复中的变化,这种教学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识西字教学的质量。

  语言训练有力度。本课教学把语言训练列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且,用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在引导孩子感受植物园的美丽时,让学生用“很——很——”说短语,说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感悟偏正式形容词短语重叠后的表达效果——既表示强调,又增强了生动性。在理解“失物”在课文中的意义时,把词语和标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顺带领悟引号的一种用法。“会心”一词不仅放在句中,而且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去理解,这样显得更为亲切自然。发展思维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探究唐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会心微笑的原由,设想他们的谈话,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旨,也有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

  教学重难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环节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指名读课题,正音。

  2;提问;‘失物’是什么意思,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叫‘失物’吗?

  3;简介失物与拾物的意思及区别。

  4;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读书,学*生字。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略。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教师相应板书。

  3;检查学*情况。

  三;我会写。

  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生字,注意写字的姿势要规范。

  2;巡视。

  四;教学效果测评

  1;检查学生读字词的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点。

  五;拓展性学*

  小组讨论;你在游玩的时候有与遇到过失物吗,遇到失物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本课讲述的是一个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小生活,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学,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识字教学要结合课文阅读进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学*,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2)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课题理解。

  【学*形式】

  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

  播放录音:

  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 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

  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

  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巩固字音:

  ⑴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⑵ 做“摘苹果”的游戏,复*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小组合作学*:

  1、学*任务:

  ⑴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⑵ 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交流。

  ⑶ 汇报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朗读):

  ① 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 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 ?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④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

  (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⑤ 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说话: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2、朗读全文: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在复*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认识,观察,说说怎么写漂亮。

  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

  “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

  “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⑴ 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⑵ 在小组内读读比比:

  说说发现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

  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老师 学生

  严肃 睁大眼睛

  举起塑料袋 脸红了

  会心的微笑 领会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区分易混的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标出段序。

  2、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

  认()准()先()备()

  队()难()失( ) 各 ( )

  五、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六、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三、指导写字

  四、评析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3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3遍。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一、读通读顺

  采取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扣题设疑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三、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一)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到底丢失东西了没有?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名朗读第六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全班自由朗读第六段,一边读一边想: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丢失”的东西。

  4、启**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二)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读第七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适当领读。

  2、全班自由朗读第七段,一边读一边想: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5、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引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如果你是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中的样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如果你看到了这几位乱丢垃圾的同学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就怀着喜欢的心情朗读课文。

  四、演读课文

  (一)出示“道具”──一袋垃圾。

  (二)演出准备──朗读课文第4、5段。

  重点知道朗读第四段中唐老师的话:

  1、自由读,争取读得正确流利,一字不差。

  2、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

  (三)师生共同演读课文。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区分易混的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学生朗读,师读旁白。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课文的三个“体现”。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于乐,创设了符合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会学,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因此,可以说,这节课又是一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

  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

  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

  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生字情况:

  ⑴ 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读生字。

  教师强调读准:

  后鼻音:同、工、请、双。

  前鼻音:观。

  翘舌音:失、专、准。

  *舌音:才。

  ⑵ 巧记字形:

  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

  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

  熟字带生字的方法:

  失──先 观──现 工──江 准──推。

  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

  人──队 又──双 青──请 见──现 格──各。

  比较“洞──同 请──青 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⑶ 理解字意:

  练*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⑷ 再现检测:

  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

  自由读、开火车读。

  词语:

  班级 同学 周围 排队 请进 准备

  句子:

  ① 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② 刚才同学们还围在老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巩固:

  形*字比较,完成书后练*:

  读读比比:

  认(认真) 准(准备) 先(先进) 各(各自)

  难(难题) 失(失去) 备(备课) 队(少先队)

  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写“同、工、专”:

  1、观察思考:

  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注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3)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一、背景材料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这所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仍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及插图。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

  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四、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五、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些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师生共同评议,练读生字。

  4、巩固字音。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做“摘苹果”的游戏,复*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

  (1)、学*任务。

  ①、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

  ②、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并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2)、汇报交流。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④、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的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教学分析:

  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课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随手扔到地上很多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了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文章题目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短文构思精巧,内容简单,但意义深刻,对学生的行为*惯、道德品质、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所以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事)。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讲文中故事。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初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画上记号,多读几遍。(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有:“才”是*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让学生树立“学*主人”的意识,调动学*积极性。)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自己预*的,家长领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学生多渠道识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到植物园参观,他们来到植物园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读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结合课件,指导读好“很多很多”,“可专心了”。

  2.过渡: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吃着自己带的午饭,准备回家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是一件什么事呢?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3~7自然段。

  (2)谁来试着说一说。

  (3)师:你说得很好!面对眼前这一群粗心的孩子,唐老师是怎么做的?

  (4)重点指导读第4自然段。师: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严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运用、表达的方法来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是什么表现呢?教师引读:四十双眼睛________。四十张小嘴________。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又_______。指导朗读,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4.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启**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请你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像,将学生引入文中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5.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2)自由朗读,思考:他们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像他们的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请你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6.指导学*第8自然段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像,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拓展练*

  1.落实课后的“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课题理解。

  【学*形式】

  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

  播放录音:

  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 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

  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

  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巩固字音:

  ⑴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⑵ 做“摘苹果”的游戏,复*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小组合作学*:

  1、学*任务:

  ⑴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⑵ 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交流。

  ⑶ 汇报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朗读):

  ① 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 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 ?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④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

  (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⑤ 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说话: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2、朗读全文: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在复*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认识,观察,说说怎么写漂亮。

  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

  “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

  “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⑴ 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⑵ 在小组内读读比比:

  说说发现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

  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老师 学生

  严肃 睁大眼睛

  举起塑料袋 脸红了

  会心的微笑 领会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 字。

  2、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自读自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用具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设想】

  课文通过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卫生,题目标新立异。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联系实际解释题目导入,引起学生的的好奇心。带着兴趣让学生读文,了解文章内容。课文较长,生字较难,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如:边读边思考,把读懂的和不懂得说说,小组内讨论,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领读,师生互读等方法。学*生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熟字识记生字,找出难字,集体想办法,重点突破。并注意创设多种识字环境,在词中、句中、段落中巩固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导入

  同学们,当你捡到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写“失物招领”,刚才,我发现了一张失物招领,原来一个同学拾到了一串钥匙,失望失主来认领。今天,植物园的张爷爷也拾到了很多东西,到底是谁丢的呢?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领读课文,教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己尝试读课文:

  读完两遍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生字,并多拼读几遍。

  3、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失 级 同 围 观 工 专

  准 备 队 才 请 双 各

  ⑴ 自己拼读,不会的问同桌。

  ⑵ 同桌互读:

  检查你的同桌是否读准字音了,同桌如果读错了,要当好小老师进行纠正。

  ⑶ 检查认读效果: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4、认读生词和含有生字的句子,进一步巩固。

  5、到生字朋友的家去做客,你还认识吗?

  再次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6、(课件出示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句子)比一比谁读的正确:

  指名分段朗读,师生集体纠正读错的词句:

  唐老师说完,举起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装着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还有花生壳。

  那些东西正是他们随手丢在草地上的。

  三、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从课文中知道不能乱丢垃圾,“失物”指的是同学们丢掉的垃圾。根据学生的理解,贯穿以下问题:

  ⑴ 同学真的丢东西了吗?同学丢了什么?

  ⑵ 同学们怎么处理自己的“失物”的?

  ⑶ “会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根据学生不同的反应采取方法,较难的在小组内讨论。

  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

  出示课文中第二幅插图,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先在小组内练*,再指名表演。

  五、实践活动

  课后找“失物”:

  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果皮箱里。

  〖板书设计〗

  失物 果皮箱

  (垃圾) (会心)

  〖教学后记〗

  教学课文时我联系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说说不明白的问题,较容易得明白了课文的道理。对文中较难的句子,我通过领学生读解决了这个难点。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自由读课文,再指名分段读课文。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效果:

  失 级 同 围 观 工 专 准 备 队 才 请 双 各

  二、学*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想办法记住生字。

  2、找出自己识记困难的生字,小组内互相讨论怎样识记这些难记字。

  3、集体交流:

  通过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字(幻灯片出示) :

  将──工 去──专 队──认 先──失

  洞──同 木──才 青──请 格──各

  现──观 堆、推──准 备──各

  4、“找朋友”扩词练*:

  先同桌一起组词,比比谁组的词多。然后集体交流。

  5、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词语、句子)

  队员 年级 同学 坐井观天 包围 工人

  准备 失去 刚才 请坐 好事成双 各自

  小松鼠准备种松果。

  一年级三班的同学围坐在一起,专心听老师讲《坐井观天》的故事。

  6、(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队 失 各 备 级 请 同

  才 工 双 围 准 专 观

  三、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同、工、专、才、级、队:

  读一读并组一个词。

  2、学*写字:

  ⑴ 同桌一起写写笔顺,数数笔画:

  教师重点指导“专、级、队”,学生进行书空练*。

  ⑵ (出示幻灯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你认为怎样写才好看?

  同桌说一说。

  ⑶ 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⑷ 学生在音乐声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播放音乐)

  ⑸ 同桌交流、评价。

  四、复*巩固

  重温词语、生字。

  〖板书设计〗

  12 失物招领

  同 工 专 才 级 队

  〖教学后记〗

  识字时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熟字,来记忆本课的生字,既复*了熟字,又学*了新字。写字时,字比较简单,我让学生根据以形成的写字能力,自己观察练*写字,较好的完成了写字任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5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学*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教学生字“级观”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

  五、讲读(3—8)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出示唐老师的话:

  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3、小组合作学*:再读(5—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什么?在本课是指的什么?

  4、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组再次合作学*: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6、小组交流汇报: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7、唐老师和张爷爷互相望望为什么会“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会心”是什么意思?想一想当时唐老师和张爷爷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

  8、自由读3—8自然段。练*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9、分小组读3—8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1、跟大家一起学了《失物招领》这一课,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希望大家实话实说。假如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你会丢失东西吗?为什么?

  2、学生交流。

  检查座位下有没有“失物”。爱护环境是一种好*惯,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养成这种好*惯。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4)

——《失物招领》课文反思 (菁华3篇)

《失物招领》课文反思1

  《失物招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通过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垃圾,从文中受到启发,养成爱护环境的好*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在课文导入时,我先播放一段失物招领的录音,然后我告诉学生,把丢失的东西领回去的过程就是失物招领。通过事实,让学生能更清晰的明白“失物招领”的意思。并回忆上次春游中,自己是否也遗失了自己的“失误”。

  在学*课文生字时,我跟以往一样,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让学生先复*生字词,学生的自尊心强,好胜心更强。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字词,发现规律,让他们充分感到自己是学*的主人。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学生熟记生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复。但是多次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重复中必须有所变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在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同桌讨论,自行解决问题,“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化,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在启发学生领悟朗读的语气时,我随机出现问题,让学生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说话的训练,一是有助于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失物招领》课文反思2

  《失物招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通过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垃圾,从文中受到启发,养成爱护环境的好*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在课文导入时,我先播放一段失物招领的录音,然后我告诉学生,把丢失的东西领回去的过程就是失物招领。通过事实,让学生能更清晰的明白“失物招领”的意思。并回忆上次春游中,自己是否也遗失了自己的“失误”。

  在学*课文生字时,我跟以往一样,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让学生先复*生字词,学生的自尊心强,好胜心更强。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自主学*字词,发现规律,让他们充分感到自己是学*的主人。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学生熟记生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复。但是多次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重复中必须有所变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在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同桌讨论,自行解决问题,“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化,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在启发学生领悟朗读的语气时,我随机出现问题,让学生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说话的训练,一是有助于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失物招领》课文反思3

  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校外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垃圾。因而,垃圾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

  我在上这堂课前,先是布置学生回家去调查一下,你家里或者是你家旁边的垃圾,并将垃圾捡进垃圾袋。上课了,我看到学生都拾到了很多的垃圾。为什么要让学生去捡垃圾,目的有两个:一、让学生亲自实践,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很多很多,我们要做到不乱丢垃圾。二、我们用什么办法去处理垃圾。对于第一个目的,学生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的,当他们看到那么多的同学都捡到那么多的垃圾时,他们就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实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乱丢一张纸,我们的身边就非常的脏了。对于第二个目的,学生感受更深,当时我问学生打算如何处理时,有许多学生开始说我们把垃圾扔到垃圾筒。于是我让一些同学去扔,但没几个,教室的垃圾筒就满了。这时我又问他们“这时我们又该把垃圾怎么处理?”学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学校的`垃圾箱里。那时我就问学生,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上又有那么多的垃圾,我们该把垃圾怎么处理呢?这时学生就积极开动脑筋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办法,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把垃圾进行处理,生产出有用的产品。经过捡垃圾,处理垃圾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认真动脑,积极发言,亲身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当然在这堂课上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问题一:学生对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表达不够清楚。这主要是在让学生说一说处理垃圾的办法的时候,学生说不清楚办法。问题二: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5)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而且要求写得字都是学生在本课既要认又要写的字。因此,教学中要分散难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多次复现生字。

  本课的课文为叙述性语言,学生阅读时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设计易采用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步骤】

  一、质疑导入

  (板书“失物”失字加拼音)指名学生拼读然后齐读。

  师:什么是失物?

  (板书“招领”)齐读课题。

  师:失物招领是什么意思?

  师:学*这一课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质疑)

  师:现在大家赶快读一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自己弄明白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生一起读课文:

  师:看大家读得都很好,现在我也想读一读,我大声读,大家小声读,比一比谁读的好。

  3、梳理课文:

  通过刚才的朗读,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明白了哪些?

  (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帮助其他同学疏理课文脉络)

  三、多种途径识字

  1、小组比赛:

  从文中找出生字圈出来,圈一个读一个。

  2、限定时间自己想办法识字。

  3、同桌互相用生字卡片检查。

  4、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个别提出自己没有记住的字请大家帮忙想办法识字。

  5、出示课件:

  三组生字分别用“去一去”“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记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组字的共同特点,总结识字方法。

  6、出示课件:

  送垃圾回家:

  学生开火车读课件上的生词,读完一组课件就送回一袋垃圾。

  7、写字指导。

  四、朗读感悟

  1、小组齐读比一比哪组读得熟。

  2、每两组结成一个手拉手合作组,组内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得既熟又有感情的合作组为冠军。

  3、个人挑战赛: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几个自然段进行展示。谁不服气谁就挑战他。

  (先练*后比赛,读中随机指导理解“严肃“等词)

  4、让我采访你:

  教师扮作记者采访同学:

  ⑴ 失物是哪些人丢的?

  ⑵ 这些失物是什么?

  ⑶ 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5、齐读课文。

  五、课外作业

  将校园里找不到“家“的垃圾送回家。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3遍。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一、读通读顺

  采取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扣题设疑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三、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一)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到底丢失东西了没有?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名朗读第六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全班自由朗读第六段,一边读一边想: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丢失”的东西。

  4、启**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二)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读第七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适当领读。

  2、全班自由朗读第七段,一边读一边想: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5、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引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如果你是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中的样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如果你看到了这几位乱丢垃圾的同学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就怀着喜欢的心情朗读课文。

  四、演读课文

  (一)出示“道具”──一袋垃圾。

  (二)演出准备──朗读课文第4、5段。

  重点知道朗读第四段中唐老师的话:

  1、自由读,争取读得正确流利,一字不差。

  2、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

  (三)师生共同演读课文。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学生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读好带有感叹号、问号的句子),理解内容

  课型 赏析课文 教具 课 件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提示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展示)

  二、继续学*课文第4——8自然段,理解主要内容

  (一)学*第4、5自然段

  1、大家准备回家时,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

  学生认真读第四自然段,把老师说的话画出来读一读。

  2、思考:从唐老师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 失物)

  3、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话后,有什么反映?(引读:四十双眼睛......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

  提示学生:句末是感叹号,学生们都摸过口袋,坚信自己没丢东西,所以回答的口气很坚决。

  (二)学*第6自然段

  1、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到底是没丢东西?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第6自然段,交流一下他们丢的什么。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老师的话)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师示范——再指生读

  失物——同学丢在草地上的垃圾(板书)

  (三)学*第7、8自然段

  1、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生交流,读出第7自然段)

  2、思考:那几位同学的脸为什么红了?这几位同学是怎样处理这些“失物”的?

  3、那么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有什么表示呢?为什么?

  课件出示引读:⑴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 那几位同学的脸红了 看到 他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看到 他们把“失物”送到果皮箱 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⑵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同学自觉领回失物,并送到果皮箱,你为他们感到高兴吗?因为我们 看到那几位同学的脸红了 看到 他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看到 他们把“失物”送到果皮箱。

  4、 指导学生用高兴喜悦的心情齐读第8自然段(四)结合课文内容,反思个人行为,启迪教育。

  1、师生合作(学生读旁白和一年级一班同学一齐喊的话;老师读唐老师的话),再一次读课文,并想想你懂得了什么?

  2、想一想,自己*日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学了这篇课文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3、师谈话小结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板书)我们不管到哪,不管是不是有人监督,都要自觉保持环境卫生,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要保护,大自然的环境也要保护好,让我们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4、齐声朗读儿歌《争做环境小卫(wèi)士(shì)》

  我爱花,我爱草,

  我爱青青小树苗,

  不摘(zāi)花,不踏(tà)草,

  不折(zhé)树枝不乱(luàn)摇(yáo)。

  花草树木是朋友,

  我们都要保(bǎo)护(hù)好。

  不随(suí)地吐痰(tàn),

  不乱扔(rēng)果皮纸屑(xiè),

  不在墙上涂(tú)抹(mǒ)乱画,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养(yǎnɡ)成保护环(huán)境(jìnɡ)好*惯(ɡuàn),

  争做保护环境小卫(wèi)士(shì)。

  四、课后实践作业

  留心观察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垃圾,如果有,请把它们都送到垃圾箱,好吗?(下节课把自己的做法说给大家听听)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设计: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线索引导学生自悟自得,提高读书效率。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内容如果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设计的教法和学法是:

  教法:创设导读启思,图文对照,读读、演演、议议的教学方法。

  学法:创设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的方法。

  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正音。

  2.小朋友,什么叫“失物”?(丢失的物品)

  3.说说“失物”与“拾物”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它们的不同。)

  4.什么叫失物招领?(学生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全班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3.师生共同评议。

  4.巩固字音。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小组合作学*。

  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说说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3.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联系生活实践,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做“摘苹果”的游戏。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那个词说话。

  3.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乐朗读课文,说说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4.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二、朗读感悟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5.学*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1)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感,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4)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5)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6)交流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

  (7)自由读第七自然段。小组交流: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8)指导读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6.齐读全文。

  7.练*。

  完成课后“读读比比”。

  (1)小组内读读比比。

  (2)全班交流。

  (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三、写字教学设计(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1.“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撇,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

  2.小老师教写“专、级、队”。

  3.学生重点练写“专、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4.展示评比。(学生互教,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四、总结拓展

  1.你们曾经丢失过像一年级一班同学那些东西吗?以后你会怎么做?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失物→同学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失物招领》一文讲述的是一个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小故事,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学,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读能积极参与。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

  识字教学时,我结合课文阅读进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学*,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讲读课文时,我先提出了一些问题:课文中的“失物”是什么东西?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又是怎样被主人领回去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课文。学生在自主寻找问题答案的时候也完成了对课文的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学*了课文,还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惯,还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和学*能力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地懂得了: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4.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惯。

  教学重点:

  启发想象,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引导质疑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学*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就从你这儿开火车读。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2)现在同学们有信心想全班朗读课文了,谁敢试一试?

  一二学生试读课文,师生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2.看,有14个字娃娃、词语宝宝等着和我们交朋友,请自己读一读:

  失、级、同、观、围、工、专、准、备、队、才、清、双、各

  (1)学生自己拼读。

  (2)谁来读?

  (3)你觉得,在读音上哪些字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翘舌音:失、专、准、双 后鼻韵:清 *舌音:才

  (4)在字形上,你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换-换:情-清、认-队

  加-加:又+又=双

  减-减:洞-同

  有一个偏旁没有学过,这叫折文儿。认识了这个偏旁,“备”、“各”该怎么记?(加一加)

  还有一个“级”字,我们在作业和课本上经常看到,早就记住了,是不是?

  (5)读读带有生字的词、句。看谁最先和字娃娃、词语宝宝成为最好朋友,一见面就能认出来。

  三、精读课文 理解感悟

  (一) 感受植物园的美和孩子们的快乐

  1.看图了解环境。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里参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看到p50的插图,你看到的植物园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描述。

  2.勾画批注。课文中有一个句子写植物园的样子,请用“——”标出来。

  3.流利朗读:“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

  4、指导说话

  (1)同学们看到的是春天的植物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的植物园很美很美。你还能用“很 很 ”这样的短语说话吗?

  学生说话。

  (2)还能在“很 很 ”的前面加个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说话吗?

  学生说话。

  瞧,添个词语,短语就变成句子啦。

  5.看图了解人物

  (1) 看看植物园里的同学们午饭都吃些什么?吃得开心吗?

  学生看图后汇报。

  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同学们快乐得像一只只鸟儿。

  (2)请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3自然段。

  学生齐读。

  (二)感受老师的智慧和孩子们的纯真

  1.老师范读:老师和同学准备回家了,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听老师读4-7自然段,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师读后学生汇报。

  2.自读感悟

  “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八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嘀咕:‘唐老师,我没丢东西!’”《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 相关内容:ao ou iu教案《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小池塘公开课教案《美丽的彩虹》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16 世界多美呀我的家识字6教学实录《江南》教学反思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自己读读黑板上这段话,边读边想: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

  学生读后汇报: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3.感情朗读

  多么富有智慧的老师!同学们随地扔垃圾,老师不直接批评,而是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大家。你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吗?请把这感人的画面装进脑海中。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段话。

  (三)感受孩子们知错就改的品格

  1.齐读句子:同学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把“失物”丢进了果皮箱。

  “失物”这个词加了个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加?

  学生讨论:这里的“失物”不是*时说的丢失的东西,而是特指垃圾。因为表示特殊意义,所以加了引号。

  2.启发想象

  (1)再读这个句子:“唐老师望望张爷爷,张爷爷望望唐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你对“发出会心的微笑”的理解吗?

  学生讨论汇报:唐老师和张爷爷都领会了对方心里的意思,高兴地露出了微笑。

  唐老师、张爷爷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为什么会会心微笑啊?会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

  四、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跟大家一起学了《失物招领》这一课,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希望大家实话实说。

  假如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你会丢失东西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

  检查座位下有没有“失物”。

  爱护环境是一种好*惯,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养成这种好*惯。

  教学反思:

  崔恋在《阅读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小学语文》20xx·1期)一文中指出“今后一个阶段阅读教学的改革,一要认真研究两个课题:语文学科如何准确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二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语言’和‘多元模式’。”如何实现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并重,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就当前阅读教学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倾向看而言,实现“两性”统一,阅读教学应特别强调语言学*。我在本课中把引导学生学*语言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识字教学有层次。本课识字教学的特点是具有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认读,然后再集中识字,最后回到文中再次认读。在集中识字时又从字音和字形上进行分辨:字音紧扣3组音(*翘、边鼻、前后鼻韵)进行分辨,字形上鼓励学生自创方法自主识字。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最紧要的是让学生记住字音和字形。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得牢固,多次重现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多次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重复中必须有所变化。多层次教学就是为了实现重复中的变化,这种教学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识西字教学的质量。

  语言训练有力度。本课教学把语言训练列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且,用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在引导孩子感受植物园的美丽时,让学生用“很——很——”说短语,说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感悟偏正式形容词短语重叠后的表达效果——既表示强调,又增强了生动性。在理解“失物”在课文中的意义时,把词语和标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顺带领悟引号的一种用法。“会心”一词不仅放在句中,而且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去理解,这样显得更为亲切自然。发展思维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探究唐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会心微笑的原由,设想他们的谈话,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旨,也有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

  教学重难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环节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指名读课题,正音。

  2;提问;‘失物’是什么意思,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叫‘失物’吗?

  3;简介失物与拾物的意思及区别。

  4;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读书,学*生字。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略。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教师相应板书。

  3;检查学*情况。

  三;我会写。

  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生字,注意写字的姿势要规范。

  2;巡视。

  四;教学效果测评

  1;检查学生读字词的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点。

  五;拓展性学*

  小组讨论;你在游玩的时候有与遇到过失物吗,遇到失物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本课讲述的是一个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小生活,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学,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识字教学要结合课文阅读进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学*,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6)

——失物招领启事 (菁华6篇)

失物招领启事1

尊敬的业主:

  您好!

  我司安管人员于20xx年10月1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在小区门口大门口拾到一部儿童自行车,请失主移步到天蓝居住户服务中心(即管理处)认领。

  天蓝住户服务中心

  二零xx年十月十二日

失物招领启事2

尊敬的客户:

  您好!

  昨日深夜,本娱乐城清洁服务员在一包房内拾到真皮公文包一个。包内有手机一部,老花眼镜一副,现金若干,信用卡数张及其它杂物。请失主尽快来本娱乐城经理办公室认领。

xx娱乐城

  20xx年1月13日

失物招领启事3

  (一)招领启事的定义和作用

  招领启事是拾到别人失物后通知失主认领时使用的一种启事。这种启事一般是粘贴在拾到失物的地方,如果失物比较重要,还可同时在媒体上发表。

  招领启事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寻找失主,以便物归原主;二是有助于促进社会道德风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招领启事与寻物启事是相互对应的文体,都涉及到丢失物品的问题。但它与寻物启事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失物特征的介绍方面,寻物启事对失物特征的介绍比较全面细致,而招领启事则不能详细介绍失物特征,这是防止有人假冒失主认领。另外,寻物启事一般都有致谢意愿,招领启事显然不能有这一项内容。

  (二)招领启事的写作

  1.标题

  标题有三种写法:一是写为“招领”二字,二是写为“失物招领”四字,三是写为“招领启事”。

  2.正文

  正文十分简单,无非是某人在某时某处拾到什么失物,望失主前来认领。如果物品中内容较多,例如是一个钱包,内装多种物品,可简要列出其内容名称,如“内装证件一本,饭卡一张,人民币若干”,以便失主核对是否本人所丢失。证件和饭卡的号码、人民币的数目,均不能详写,以防冒领。

  3.认领地址或联系方式

  注明认领地址或联系电话等。

  最后标明发文日期。

  【例文一】

  招领启事

  我校中文系黄复生同学20__年5月17日中午12点左右在校内南操场拾到一个女式皮包,内装政治经济学课本、笔记本、人民币等物。请失主到校保卫处办公室认领。

  ××大学保卫处

  20__年5月17日

  【例文二】

  失物招领

  20__年12月10日在北京市北太*庄附*从出租车上掉下一个箱子,内装专用电缆,为lucent出品。失主请打电话××××××××联系,联系人黄蕾。

失物招领启事4

  一、 活动前言

  在福州大学这个广阔的校园中,我们常常在我们的身边看到自己的同学或自己亲身经历过遗失物品却无处可寻的郁闷经历。在我们的身边看到我们美丽的校园中常有同学们张贴的寻物启事的单子,这不仅影响了校园的美观,同是也让同学们的视觉多次受到同类信息的影响使得选择的意思逐步淡化,最终真正捡到东西的人也未必能看到。

  所以,在我们这美丽的校园中迫切需要着这样一个让拾物者有地放矢、寻物者有处可寻的*台。

  二、 活动主题

  弘扬“拾金不昧”的精神,让失物者体会失而复得的美感。

  三、 活动目的

  通过这个活动的进行,在我们的校园中构建一个“寻物启事&失物招领”的信息和实物*台,帮助那些丢失东西的同学更好地获得失物的信息,也让拾物者通过这个*台更好、更及时的将失物归还。在我们的身边营造起拾金不昧的优良校园风气。

  而且,在我们不断扩大*台合作伙伴的同时也更好地宣传志愿者精神,更深刻得理解志愿者“团结、互助、友爱、进步”的内涵。

  四、 活动主体

  该活动目前由我们环资青协联手福大各处失物招领处、校电台、社区委员会、校360e服务中心、新庭芳苑()一起进行,为完善这个*台而不断努力着。

  五、 活动时间:9月——12月

  六、 活动地点:福州大学新校区(教学区、生活区)

  七、 活动流程:

  (一) 前期活动

  1、 总结上学期的“寻物启事”活动,计划本学期的活动按安排,并力求发展,使这个*台更加完善。

  2、 与360e服务中心、社区委员会和校电台进行联系,确定活动具体开展时间。

  3、 进行新学期的第一次部门内寻物启事活动会议(时间预定于2月末),确立新学期的活动安排和具体人员分工。

  (二)中期活动

  1、 志愿者开始每周的信息收集,及寻物启事专栏的维护与信息的定期更新。

  2、 联系其他学院青协,尝试建立更宽广的*台,力求惠及全校。

  3、 与360服务中心、社区委员会及校电台进行新一学期的会议,确定在新学期各部门的任务分工,同时讨论寻物启事活动的不断扩展、完善问题。

  4、 构思、开展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又相对独立的寻物启事*台。(具体策划见附录)

  5、 开展一次由我们学院为主体的“寻物启事”宣传活动,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寻物启事这个活动及我们环资青协。(具体方案见策划书附录)

  (三)后期活动

  1、结束活动,感谢各活动伙伴的倾情合作。

  2、进行学期总结,更深入的去看待我们活动的利与弊。认识到我们活动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3、向*团和院领导总结我们寻物启事一学期的`活动,感谢他们的支持。

  八、活动要点

  1、 对该活动承前启后,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开阔进龋

  2、拓展*台,与更多的学院、组织进行合作。

  3、信息的准确记录与及时更新。

  4、我们自己*台的建立于不断完善。

  5、宣传活动的开展与及时的总结。

  6、学期总结,确立新的发展方向。

  环境与资源学院团委学生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失物招领启事5

  x月x日在上海至太原xxx次列车硬卧车厢内,发现旅客遗留密码箱一个,内有人民币和各类证件若干、贵重物品一批,特 登报招领,望失主携带有关证明文件,前来申请领取。此启。

xx铁路分局列车段

  19xx年4月18日

失物招领启事6

  ×月×日在上海至太原××x次列车硬卧车厢内,发现旅客遗留密码箱一个,内有人民币和各类证件若干、贵重物品一批,特 登报招领,望失主携带有关证明文件,前来申请领取。此启。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7)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把语言训练列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且,用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在引导孩子感受植物园的美丽时,让学生用“很——很——”说短语,说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感悟偏正式形容词短语重叠后的表达效果——既表示强调,又增强了生动性。在理解“失物”在课文中的意义时,把词语和标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顺带领悟引号的一种用法。“会心”一词不仅放在句中,而且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去理解,这样显得更为亲切自然。发展思维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探究唐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会心微笑的原由,设想他们的谈话,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旨,也有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

  本课中存在的问题也有许多。如,当我要求学生们再读一次课文,并理解“失物”的意思。孩子们说出的答案是:“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花生壳等。” 《失物招领》这一课中的“失物”其实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要让学生明白“此失物”不是“彼失物”是本课的重难点。当揭示课题时,学生回答错了,明显的是把“失物”与“食物”混淆起来了,而物品在这里并没有及时纠错,把“食物”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朗读辨析。因为揭示课题时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失物”的意思,而“失物”的真正意思与课文中的“失物”更是有所不同。

  本节课自始至终朗读占的比重太大了,这应该是过分尊重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但以读为本不是只以朗读为本,更不是以“大声朗读”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还是应该姓“语”、姓“文”,课文中如“植物园很大很大,花草树木很多很多”、“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等都是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可以让学生从中读出韵味、悟出方法、模仿说话、学着写话,从而让读为理解感悟、学以致用服务。朗读是必须的,但在以后的课堂上也应该定一个不变的练*环节,让孩子们更全面、实在地面对“语文”。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2

  《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一篇关于小学生去植物园参观时,乱丢垃圾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同时这篇课文也和我们*时发生在周围的事情是息息相关的。

  于是在学*这篇文章时我紧紧围绕“失物”去讲,我问学生们“失物”是什么意思,而本课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呢?先让学生们熟读课文,在读课文时找找,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我们一起学*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随后我通过比较形*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坐不住爱动。我就采用了竞赛的方式来学*,分成四大组竞争,谁表现好,给谁哪一组奖励一个红花(在黑板上),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学完课文后之后,我让学生们结合了一下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行动起来我问大家,我们周围的垃圾和公园的垃圾以及公共场合的、草坪上的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学生说是路过的`人们产生的。我又问,我们教室里的垃圾是谁产生的?学生说是自己班里的同学产生的。那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发言很积极。我又问,这些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于是我借此机会让学生们观看了一段视频,垃圾倒垃圾中转站之后又被分类送到不同的地方,可回收的被再利用,不可回收的被压缩填埋。有的垃圾很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看完后,学生明白了垃圾来自生活,回归自然。不会消失,要保护好环境。

  最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找“失物”。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果皮箱里。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3

  《失物招领》一文讲的是发生在植物园的一件事,是小学生在现实旅游参观时经常遇到的一件事。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些问题正是学*这篇课文的线索。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孩子读了几遍,应该就能明白。

  但是本课生字较多,我在学生预*的基础上,找出学生自学困难的字,进行重点突破。并把识字、写字的任务分散到各课时中用多种形式来完成。尤其重点指出要读准翘舌音的字“失、专、准、双”和后鼻韵母的字“同、工”。

  识字教学时运用比较形*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例如:

  先—失 洞—同 现—观 江—工 推—准

  去—专 人—队 木—才 青—请 格—各

  并且通过比较“洞—同”“青—请”“格—各”,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形声字的规律。

  课堂上海练*造句来巩固识字。如:

  我准备送还鸟蛋。

  小松鼠准备种松果。

  准备 鸭先生准备清扫小路。

  我们准备回家了。

  天黑了,我准备睡觉了

  一词多句,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

  课后我还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再生活中去寻找“失物”。例如:找一找在附小校园里、自己居住的小区里、大坝上、龙潭公园等地方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果皮箱里。让孩子在生活中真正明白本课所传达的思想:养成爱护环境的好*惯就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实用十篇(扩展8)

——失物招领优秀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失物招领优秀教学反思 1

  应该说,上完以上环节,我在喜出望外的同时也真的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如果我一味地牢牢控制住教学时间,没有让学生表达完,我将错过一场多么精彩的表演!我又将新课程的理念置于何处呢?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自主性的体现

  虽然新课程提出,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以学生为主,但一直以来,我们总免不了*惯于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客体,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他们的学*活动制约于主体预设的框架之中,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了儿童主体精神的缺失与沦落。在教师们每日进行着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实施的过程成了“教案剧”的演绎,一切尽在“执行与落实”之中,甚至教师为了完成目标而完成目标,从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流程也不再是简单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而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教师应当尊重和相信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的时间,给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只有为学生搭建起足以任他们舞蹈的舞台,学生才能展现出他们的精彩!我们的教学也才能充满活力,充满个性。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的愿望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不仅担负着组织课堂教学的任务,更要努力使学生乐学、善学。

  试想,如果本节课我在上课伊始不注重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没有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学生会有如此活跃的思维,如此精彩的发言吗?答案似乎应该是否定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适宜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催放学生的智慧,撞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主动学*的愿望,方能取得良好的学*效果。

  失物招领优秀教学反思 2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都爱她。这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的导读文字,从这些文字中就可以看出本单元是围绕保护自然环境而展开的、爱护地球这样一个深层次的道理,编者选用了形象有趣的童话故事《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来诠释。而12课《失物招领》则这篇课文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年级小学生去植物园参观而发生的.一件事,通过文中小朋友的事来作典范,让学生明白无论我们在哪里都不能随手扔垃圾。

  内容很简单,作者设计得却很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那么谁会去认领这些“失物”?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通过朗读、观看插图以及结合学校最*一直提倡的“捡起一张费纸,捡回一个美德”这种活动意识融合。

  大部分学生的确能很好的明白课题的真正意义,也就是明白了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当分析到课文最*一段唐老师望望张爷爷,张爷爷望望唐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时。没等我提问就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我知道,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了,因为那些小朋友能知错就改,并且领回了垃圾扔到了果皮箱。”不用我引领,孩子就能明白,这就说明他们理解课文了。这样的感觉不错。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惯,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这篇课文真正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惯。我想孩子们之所以能在短短一节课内深刻感悟,这与我们正提倡的“捡起一张费纸,捡回一个美德”也有很大关系,时时强调,处处做到,学生自然而然能保护环境,养成美德了。

  失物招领优秀教学反思 3

  《失物招领》一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参观,在吃饭时乱扔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旨在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惯。我们班正好在这方面表现较差,我反复强调,也不断给学生做表率,但始终不见好转。因此我希望借此课文能对班上的孩子们进行一番教育。课前,我把教室里同学们丢在地上的纸、笔,掉在书包柜后面的衣服,书包,全都收拾起来,以备上课时用。

  随着课文的进行,孩子们读得很有兴趣,当讲到唐老师拿着一袋“失物”时,我让学生猜猜,同学们都会把什么东西丢失呢?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可能是同学们带的书包忘拿了;有的说:可能是谁的衣服忘记穿了……当同学看到我否定的表情时,都表示非常奇怪,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接着读课文,“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读到这里,孩子们都明白了,原来这些“失物”竟然是同学们丢掉的垃圾。课进行到这里,我觉得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机已到,于是我,举起手中的塑料袋,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班经常因为地面杂物较多而在卫生检查时扣分,都是谁丢的呢?”同学们面面相觑,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又接着说:“课间的时候,老师也在我们班里捡到了许多‘失物’。大家看一下,这些东西都是谁的呢?谁愿意把它们领回去?”孩子们看到老师手里的东西,纷纷下来把袋里的东西有的扔进了垃圾桶里,有的把衣服重新叠整齐放到衣柜里,有的把书包又整齐地放进书包柜里。

  可是这只是暂时的',怎么才能让学生养成一种*惯呢?我忽然想起前一段时间在《班主任之友》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和孩子抢“垃圾”》,于是我提议,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个比赛,每天老师会不定时的进教室,如果老师进教室时,捡到地面上有纸,那老师就赢了,如果老师捡不到纸,那你们就赢了。孩子们一听要进行比赛,个个都来了兴致,纷纷答应,我又说如果老师赢了,要罚你们给老师讲故事,唱歌,你们赢了,老师也可以给你们讲故事,唱歌。这下学生更有兴趣了。

  课上完了,孩子们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进行了一次较好的思想教育。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们一定会有良好的表现,我们的班级一定会大变样的。

  失物招领优秀教学反思 4

  本课教学把语言训练列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且,用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在引导孩子感受植物园的美丽时,让学生用“很——很——”说短语,说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感悟偏正式形容词短语重叠后的表达效果——既表示强调,又增强了生动性。在理解“失物”在课文中的意义时,把词语和标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顺带领悟引号的一种用法。“会心”一词不仅放在句中,而且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去理解,这样显得更为亲切自然。发展思维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探究唐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会心微笑的原由,设想他们的谈话,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旨,也有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

  本课中存在的问题也有许多。如,当我要求学生们再读一次课文,并理解“失物”的意思。孩子们说出的答案是:“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花生壳等。” 《失物招领》这一课中的“失物”其实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要让学生明白“此失物”不是“彼失物”是本课的重难点。当揭示课题时,学生回答错了,明显的是把“失物”与“食物”混淆起来了,而物品在这里并没有及时纠错,把“食物”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来朗读辨析。因为揭示课题时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失物”的意思,而“失物”的真正意思与课文中的“失物”更是有所不同。

  本节课自始至终朗读占的比重太大了,这应该是过分尊重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但以读为本不是只以朗读为本,更不是以“大声朗读”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还是应该姓“语”、姓“文”,课文中如“植物园很大很大,花草树木很多很多”、“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等都是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可以让学生从中读出韵味、悟出方法、模仿说话、学着写话,从而让读为理解感悟、学以致用服务。朗读是必须的,但在以后的课堂上也应该定一个不变的练*环节,让孩子们更全面、实在地面对“语文”。

  失物招领优秀教学反思 5

  《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件很*常的事,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被称为是“失物”。课始,我拿出课间学生在教室里捡到的橡皮跟铅笔问:“这是谁掉的?请你来拿回去。”随即揭题,刚才的就叫“失物招领”。我从日常的班级生活入手,不但激起了孩子学*的兴趣,而且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题意。

  在出示课题之后,我就问学生:“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想问的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他们的呢?这些都成为了孩子们质题的内容。于是,我让孩子自己带着提出的问题,在读中自主发现、自主感悟、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孩子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

  当读到“那几位同学脸红了”的时候,我让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脸红?如果你就是那其中的一个,你又会怎么做呢?下次我们去春游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惯。

  在拓展延伸时,我安排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如果有,该怎么做?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从课文再回到生活,让孩子们学会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垃圾的处理问题上,认识很粗浅。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停留在把垃圾捡到垃圾箱,不随便扔的成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