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3-12 00:00:00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58例4和练*十一T9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力求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引新

  1,口算.

  2 4 10 6

  9 4 2 1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学生汇报口算结果.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 =)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 得多少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板书: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板书:=

  3,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读题,列式.

  学生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猜想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甲乙=甲(甲0)

  三,巩固练*

  1,做练一练第2题.

  2,完成练*十一第10题.

  3,讨论练*十一第11题.

  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 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4.讨论练*十一第12题: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大小.

  各自练*,并指名板演,练*后评议交流.

  各自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后评议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判断,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十一T9,13,14

  学生练*.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均分成5份的长方形纸一张。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特色设计:

  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一、复*

  复*整数除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

  二、新授

  (一)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1、如果将一盒重千克的水果*均分成5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千克,该怎样计算?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引导观察:这几道算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分数除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2、归纳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

  (二)分数除以整数。

  1、出示例1、引导学生分析并用图表示数量关系。

  问: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列式计算。

  学生折一折,算一算。

  3、理清思路。

  学生说思路

  4、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三、练*

  第30页做一做

  四、作业练*

  教材P34第1、3、4题。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略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

  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

  解比例

  教学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据。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 ):15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因为3:9=1/3,想( ):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学生读题。

  师:1:10是谁与谁的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

  10。

  师:题中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条件?(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是320米。) 师: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知道其中的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师: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在板书下面加上“未知项”三个字)

  师: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怎样根据这个比例中的'三项来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呢?这就要用到我们前面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可以写成一个比例,谁来说说看?

  板书:解:设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这个比例改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

  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等式。

  师:对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不但把比例改写成了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我们知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同学们会解方程吗?把这个方程解出来。(在全班学生独立解答的同时,抽一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师: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呀?(32)对了,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32米。

  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

  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

  出示比例的意义。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检验。

  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3、巩固例2练*

  (1)出示练*题p44第8题

  (2)学生独立完成,二名学生板演讲解分析

  (3)小结: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数X)

  4、这个比例你能解答吗?出示例3: 1.5/2.5=6/X

  (1)谈话引导学生理解例3,这个比例形式上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 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

  (3)学生独立练*,求出未知项

  (4)同学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指导学生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完成p42“做一做”。

  三、巩固练*

  课件出示基本练*和提高练*,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p44第8题、第9题、第10题

  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2 模型高度:原塔高度= 1 : 10

  未知项(x) 320米

  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

  X:320=1:10

  10X=320 x 1

  X=320÷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米。

  教学反思:

  解比例一课是在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的,教学解比例之前,教师先复*根据比例的意义和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可以求出比例里的未知项:然后告诉学生,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所以,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提前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预*,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掌握的很扎实,所以对授课内容比较了解,教学组织和实施都比较顺利。遗憾的是,虽然扶放结合的课堂效果很好,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对例2 的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直接板演并讲述思路,然后教师从旁点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师引导、生探究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上课时间到了 ,我们班同学坐的整整齐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 (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

  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班级座次表)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板书:(2,5)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

  (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

  2、巩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如: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戏:接龙

  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

  D、寻找新位置。

  1、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2、出示特殊数对位置,例如(5, )、 ( ,)谁能帮助这两个同学找到他们的位置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1)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2)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3)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 (3,0)——(1,1)——(0,3)——(3,5)——(6,4) 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

  2、出示练*一的第1题,(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9,8)、 (12,11)、(13,0)、 (6,11)、 (5,10)、 (14,5)、 (6,9)

  3、生活中的数学

  (1)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教师出示:地图、围棋图。

  (2)出示练*一的2题,这是国际象棋,你能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位置 数对(3,5) 列,行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特点。

  这是一节“应用题”的练*课。我通过“变异”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题目: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男女生共分,每人可分6个;如果只分给男生,每人可分10个;如果只分给女生,每人可以分几个?

  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按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出结果。当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设问:“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学生一下思维活跃起来。一会儿,**说:“老师,我想出了一种新的解法,我把原题通过变异为:一项工程,甲乙合做要6天完成,如果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如果乙队独做要几天完成?于是得出新解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评析]“变异”是指改变基本的思维方向,把知识要点进行转化,进行奇异的探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本例中学生正是运用了这一思维方法,才使一个用最小公倍数解答的应用题成为了一个较普通性的工程问题应用题,思维实现了创新,解法达到了最佳,可见,“变异”是实现创新的又一种方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求多种知识的变异,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对学生的一些超意识想象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不能只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学生的某一思维结果,应当让其在教师的激励下去努力实现思维的创新与再创新。

  在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的:以学生对问题的定向思考为起点,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尝试性探索为特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就构成了顺利开展学*活动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尝试性的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则是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注意:引出问题≠发布指令、问题意识≠简单发问、问题化教学≠问答式教学、虚拟问题情境≠虚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消灭问题。)

  例如:学*“三角形内角和”。

  一、任务呈现

  1、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现在能否请大家来说一说,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2、现在,请大家在纸上任意画二个三角形。

  3、每个同学都观察一下自己画的三角形,它们都一样吗? 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画的三角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下?它们一样吗?

  说一说,大家画的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每个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都一样吗?

  4、现在你能不能猜猜看,这些三角形有什么是一样的呢? 这些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不一样,那么,将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后,它们的大小可能会一样吗?

  猜测:

  一样

  不一样

  不能确定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呢?

  二、尝试操作与探究

  1、想一想,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来探究,可能更方便? 可以先对自己画的两个三角形进行探究

  2、现在能不能把自己得到的结果进行一下简单的交流? 现在大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什么?

  3、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论会有不同呢?

  想一想,我们刚才再用量角器进行验证的时候,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能尽可能地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下面你们准备怎么做?

  (提示:用怎么样的方法来减少角的度量的时候带来的误差?)

  4、通过这一次操作,现在又得到了哪些数据?大家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新的发现?能否交流一下?谁能将自己的探究观察演示给大家看?

  现在得到的结论是?

  5、讨论一下,还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一、导入:

  1.这节课由我来给同学们上。我站在这里,同学们对我以及我要给同学们上的这节课,一定有许多想知道的。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呢?(每人只提一个问题)

  (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2.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多,我就不一一回答了。我今天的任务不是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教师:对。言归正传,据我了解,我们小学六年级现在已经普遍进入了复*阶段,你们已经开始复*了吗?(学生回答)

  3.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复*“常见的量”。(板书课题:)

  二、课堂复*。

  1.其实在我们教室里就有一些常见的量,你能找到吗?

  (自己的体重、身高、年龄,黑板的面积等)

  2.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些量?(学生回答)

  3.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量有:长度、面积、体积(包括容积)、质量、时间等。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呢?谁知道?(按顺序说出来,这样就显得不乱了。)

  4.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量以及各种量的计量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进率整理一下,写在一张纸上,每小组只写一份就可以了。(重点内容)

  ……

  (教师巡视,提醒:速度要快一些)

  5.各小组整理完了吗?

  6.小组整理完后和附*的小组交换一下,看看别的小组是怎么整理的。

  7.再交换回去,可以对自己小组的整理内容再做一下修改和补充。

  8.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每小组汇报你们整理的一种量就可以了。哪个小组先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次板书:(标上进率)

  长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方千米、公顷、*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体积(容积):立方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质量:吨、千克、克

  时间:世纪 、年、月、日、时、分、秒

  货币:元、角、分

  三、课堂练*。

  1.刚才我们已经把学过的量进行了整理,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

  说一说,怎么进行单位的改写?(提问)

  2.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看来都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独立做一下课本87页的做一做,细心一点。

  3.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同学们做的怎么样?我还不知道,我检查一下,你是怎么做的,谁来把这几道题 回答一下?

  5.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了。究竟是不是真正学好了,我还不知道。以下几道题我班的同学们在做的时候经常出错,你能做对吗?

  750=( ) =( )

  7050=( )( )

  5吨300千克=( )千克 =( )吨

  5030千克=( )吨( )千克

  提问,检查对错。

  6.小结:单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改写不容易出错,可是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有时往往一粗心,就出错了,以后希望同学们细心点。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常见的量进行整理与复*。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发言踊跃,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同学们,下课。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

  质量的提高。

  6、继续写数学学*周记,以培养学生总结概况的能力,以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学*兴趣。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本节课呈现的是笑笑家的家庭支出情况,所以课前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使学生从中了解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解题过程与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讨论、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前面的学*,我们已经体会到了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能用到百分数?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既让学生瞬间回顾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制造了一个积极动脑的气氛,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到探究新知的'学*中来。

  ⊙自学探究

  课件出示例题。

  笑笑家20xx年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55%,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45%。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620元。笑笑家的家庭总支出是多少元?

  师:例题呈现的就是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请同学们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1.自学指导。

  (1)尝试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3)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独立探索解题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对比教材93页的方法,梳理自己的解题思路。

  4.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5.展示解题过程。

  (1)指名板演解题过程。

  方法一 解:设笑笑家20xx年的总支出是x元,那么食品支出是55%x元,其他支出是45%x元。

  55%x-45%x=620

  10%x=620

  x=6200

  方法二 620÷(55%-45%)

  =620÷10%

  =6200(元)

  答:笑笑家的家庭总支出是6200元。

  (2)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设

  生1:为什么设笑笑家的总支出是x元?

  生2:“55%-45%”表示什么意思?

  生3:为什么用“620÷(55%-45%)”呢?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指导学生独立探索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解决问题后对照教材,不仅能验证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而且也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同桌的交流更优化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依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将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求命中率的基础上,理解更多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实际含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3.进一步明确百分率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

  重点:掌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生活中百分率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主题图。

  师:王涛和李强是各自篮球队的主要得分手。在一场比赛后,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王涛是5投3中,李强是6投4中。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老师想知道谁的投篮更准,该怎么比较呢?

  学生计算,指名回答。

  生1:3÷5=0.6,4÷6≈0.67,因为0.6<0.67,所以李强的投篮更准。

  生2:3÷5=,4÷6=,因为<,所以李强的投篮更准。

  教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算式相同)都是求什么?(命中率,即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不同呢?(一个是用小数表示结果,一个是用分数表示结果。)

  1.揭示命中率。

  师:这种计算的方法,与篮球比赛技术统计中的`投篮命中率类似。请从百分数的意义出发进行思考,什么叫“投篮命中率”?(投篮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师:该如何计算呢?(投篮命中率=。)

  师:这个题目的问题是“他们两人的命中率分别是多少?谁的命中率高?”。

  2.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师:投篮命中率是一个什么数?(百分数)你能把刚才的两种运算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吗? (学生练*,指名回答。)

  生1:3÷5=0.6==60%。

  师:你是怎么做的?(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生2:3÷5====60%。

  师:4÷6除不尽,怎么办?(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生:4÷6≈0.667==66.7%或4÷6=≈0.667=66.7%。

  师:你能解释这里的“≈”和“=”符号的用法吗?(4÷6除不尽,保留三位小数约等于0.667。然后把0.667这个小数转化为分母是1000的分数。)

  师:这样我们已经分别计算出了两个人的命中率,谁更高些?(李强。)

  3.引导归纳,得出方法。

  课件出示0.667=66.7%。

  师:你能理解这样的表示方法吗?(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意味着什么?(把这个数扩大了100倍。)

  师:加上百分号意味着什么?(把这个数缩小了100倍。)

  师:我们一起来归纳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引导式总结: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不能转化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也可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

  师:刚才我们计算的投篮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可以表示成投篮命中率=×100%的形式。为什么要“×100%”呢?

  预设:因为求的是百分率,要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在后面添上“×100%”确保结果是百分数的形式。

  师:在实际生活中,像上面这样常用的百分率还有许多。如学生的出勤率、绿豆的发芽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树木的成活率等。你能表示出求这些百分率的式子吗?(学生练*,指名回答。)

  小结:百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1.生物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试验,每次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次数 试验种子数 发芽种子数/粒 发芽率

  1 300 285 2 300 282 2 300 294 4 300 291

  师: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哪一次实验的发芽率最高?哪一次最低?(让学生感受百分率的实际作用。)

  2.把下面的小数和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0.970.081.0051.9910.025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达到100%,哪些可能达到100%,哪些可能超过100%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说说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师的合理揭示、适时点拨、引导归纳,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呈现出较强的层次性。这样的过程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又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分析各种百分率所表示的意义,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对求百分率的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做一做1~3,练*一4~7。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110×5=79×5=2×37=25×7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方米,照这样计算,1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12×15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12×15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2×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2×15=110。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12部分*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110。说明12×15=110。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又把这12*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

  由此可以得到:12×15==110(板书算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2公顷)的35,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5。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2的3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五、练*。

  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六、布置作业:练*一4~7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圆环的面积计算。第6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的面积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环形的形成过程,形成圆环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有关环形制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用课件出示几个生活中的圆环。

  2、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环。

  师:在生活中圆环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圆环的知识。

  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二、课前检测

  1、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2.学生汇报。

  3、师在屏幕上演示,加深圆环的空间观念。

  在大圆里画一个同心的小圆,用剪刀沿着小圆的`周长把小圆剪掉,剩下的图形就是一个圆环。

  3、圆环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出示。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2、小组探究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要求:

  (1)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圆环的面积=()-()

  (2)列式计算。

  (3)探究圆环面积的字母公式。

  S圆环=()-()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汇报结果,师公布正确答案。

  5、追问: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

  S圆环=∏(R2-r2)

  三、分层练*

  1、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想一想,要算圆环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大小圆的半径)

  2、学生齐读:S=∏R2-∏r2或S=∏(R2-r2)

  3、同学们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现在我要检验大家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基础训练题。(课件出示练*题)

  (1)生看题独立解决,师巡视辅导。

  (2)生汇报。

  4、变式训练1(课件出示练*题)

  (1)先让学生思考:半圆环面积和圆环面积有什么关系?(是圆环面积的一半)所以只要先把什么面积求出来?在怎样就可以求出半圆环面积?

  (2)生独立解答,师个别指导。

  (3)生汇报交流。

  5、变式训练2

  (1)出示练*题。

  (2)生独立解答,师个别指导。

  (3)生汇报交流。

  师追问:如果不知道大园、小圆的半径怎么求圆环的面积?(先求出大圆、小圆的半径再用公式。)

  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练*十五第5----7题。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一、学生情况简析

  本班有学生75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41人。学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完小班打乱后重新分的,另一部分是这个学期新进学生(有从外省转回的,也有从本县其他学校转来的)。五年级时期末考试成绩最高分99分,最低分34分;90分以上的28人,不及格的有4人。新转进的学生基础不是太好,特别是从外地转回的,基础更差。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占大多数,都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为照看。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书写差,学*也缺乏主动性。

  二、教材总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共9个单元,其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圆、分数除法、比和按比例分配、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分数混和运算、负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总复*。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4个领域。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实验教科书是在总结了试验区和征求有关意见的基础上,对原有六(上)实验教科书做了适当补充和修改,是西师版的新课标教材。是20xx年5月第三版,20xx年6月第1次印刷。本套教科书注意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注意为学生的学*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注意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这四个步伐的内容穿插安排,有机结合,注意体现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整体要求,是数学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册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一方面,继续遵循《课标》的要求,努力体现课改精神,另一方面,有注意与前面各册教科书的衔接,保持体例的连续性,充分考虑学生学*数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使教科书既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有利于教师教也学生的学。具体是: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认知需求。

  2、内容直观,形式活泼,激发学生学*兴趣。

  3、关注过程,重视探究,提倡策略多样化。

  4、关注三峡,关注农村,体现西部特色。

  5、渗透方法,拓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6、倡导合作,促进交流,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2)能合作探究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扇形;在操作中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圆的周长、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4)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5)能利用方格纸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出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7)能根据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8)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

  (1)经历解决分数乘、除法,按比例分配,圆周长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采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一定说服力的说明。

  (2)经历探索圆的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感觉解决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按比例分配、圆的周长与面积等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在观

  察、猜想、试验、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性质。

  3、解决问题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分数乘除法、比及按比例分配、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只是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努力寻找其他解决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在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的调查、访谈等活动中,从事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对自己的学*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及有简单的评价、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经历整理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4、情感和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分数、圆、比等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探求这些知识的`活动。

  (2)能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与引导下,积极克服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探索出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乐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能发现学校过程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本期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班集体期末学科综合评定进入年级先进行列,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2、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4、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效率,掌握学*方法。

  5、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7、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决定这样做: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中尽量运用以下方法:直观描述法、情?引入法、类比推理法、知识迁移法、实践操作法等,向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充分利用“两全式学生成长手册”。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建立好师生错题库,以备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五、课时的安排(略)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1面的旋转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圆锥的活动,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在参与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并充分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这两种完全由*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对于圆柱和圆锥,学生已经能够直观辨认。本节课则是将学生的视角由*面的立体图形引向含有曲面的立体图形,由*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这不仅是对面和体关系的学*,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时将重心前移,把“面动成体”这一环节作为重点,给学生的思维以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学*方式由“整体辨认”到“局部特征刻画”的转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播放音乐喷泉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音乐喷泉,发现水珠的运动形成线。

  活动2【活动】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

  (一)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1、体会点动成线

  课件演示:

  水珠的运动形成线

  2、体会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教师引导学生拿一支笔和长方形纸进行线动面动的操作,领会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预设:线动:*移——长方形;旋转——圆形;斜移——*行四边形;波浪面。

  面动:*移——长方体;旋转——圆柱体

  3、结合生活现象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课件出示“流星、雨刷、转门”图,引导学生说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现象,知道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板书点线面体)那么面如果旋转又能形成什么样的体呢?今天我们一起学*面的旋转。(板书课题:面的旋转)

  (二)探究“面的旋转”

  1、小组活动。

  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选取*面图形和小棒制作小旗,然后快速转动小旗。

  2、组内交流:小旗以哪条边为轴,快速转动后形成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关注并辅导学生们的'动手实践情况)

  2、学生汇报。

  (1)圆柱的形成

  a、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短边为轴、对称轴为轴快速旋转,形成一个圆柱体。

  b、三个学生一起转动,观察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以不同的边为轴进行旋转,都得到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样子不相同。

  c、引导学生发现以长方形一条边为轴进行旋转,其他几条边旋转后形成的图形。

  出示转动器转动小旗。

  学生汇报。

  (预设:两条短边旋转变成圆形,另一长边旋转形成一个弯曲的面。)

  d、出示几何画板演示圆柱形成过程。

  认识曲面。(板书:曲面)

  (2)圆锥的形成

  a、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以另一条直角边、以斜边为轴,快速旋转形成圆锥体。

  (出示两个倒扣的圆锥实物)

  b、引导发现以一条直角边为轴进行旋转,另外的两条边旋转后形成的图形。

  学生想象回答

  c、几何画板看圆锥形成过程。(课件出示)

  3、练一练

  (1)学生先想像每个图形旋转后的立体图形。结合立体图形想象由什么样的*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2)整体出示立体图形,学生判断。

  (课件抽象出圆柱圆锥)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动手转一转、动脑想一想,探究出一个*面图形绕着轴进行旋转,就能得到一个立体图形。接下来我们要探究这些立体图形当中——圆柱和圆锥的面的特点。(板书:圆柱圆锥)

  (三)探究圆柱和圆锥面的特点。

  1、举生活中的例子。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和圆锥,你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圆锥?(生举例)

  2、探究面的特点。

  学生互动交流。

  3、学生汇报。

  圆柱的特征: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底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组成。(电子白板演示上下两个底面完全相等)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

  圆锥的特征:由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曲面)组成。

  4、圆柱圆锥面的区别。

  圆柱和圆锥的面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区别呢?

  学生汇报交流。

  师小结:刚才我们结合生活中的物体,探究出圆柱圆锥面的特点。

  活动3【活动】三、课堂总结,微视频深化理解。

  1、谈收获。

  师:同学们,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收获,说体会。

  2、微课:面的旋转。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微课:面的旋转。

  3、结束语。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学*。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沟通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

  2、复*整、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沟通算理之间的联系,使所学数学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3、指导渗透复*整理方法,提高学生复*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法则及其相互联系。

  教学难点:

  沟通算法、算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内容整理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

  请学生说,教师必要时补充。

  (2)师: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生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这些关系有什么用途?

  生1:可以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检验。

  通过此项复*,使学生既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和联系,又让学生能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师:加法与乘法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减法与除法之间呢?

  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生1:加法和乘法都是把一些数合并成一个数,不同的是乘法是把相同的一些数合并成一个数。

  生2:减法和除法都需要“分”。减法是把一个总体分成几个部分,知道一部分,求另一部分,除法是需要*均分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加法和乘法都需要合并,而减法和除法都需要分。那你有没有发现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思考后汇报。

  生:乘法和除法不管是合并还是分,它们中的每一份都要是相同的。乘法要求是“相同的加数”,除法要求是“*均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完成下面的板书

  加法减法

  “合”逆运算“分”

  乘法除法

  在复*中引导学生从纵向和横向合作建构加减乘除之间联系的网络图,并通过让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实现了学生对四则运算意义的自主梳理与建构、自我内省与评价,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完善,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四则运算的法则。

  (1)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出示356+478=1089-693=问:这是什么加减法?

  生:整数加、减法。

  师:整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接着出示2、13+3、8=8、5-3、89=

  问:这是什么加减法?怎样计算?

  生: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吗?

  生: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样就能个位与个位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师出示

  问:这是什么加减法?能直接相加减吗?怎么办?

  生1:分数加、减法。

  生2:不能直接相加减。

  生3:应该先通分。

  师: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生:使分数单位一样。

  师:为什么要使分数单位一样?

  生:分数单位一样才能直接相加减。

  师:对。分数单位一样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填表格。

  师:请你们观察这个表,想一想这三个计算方法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让学生分组讨论。

  生:它们都是相同的计数单位直接相加减。

  师:对。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就是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

  师填写表格。(计数单位相同的相加减)

  通过反思、消化加减法算理之间的联系,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算理的理解与记忆,弥补过去学*过程中的知识缺漏,使学生*时所学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图。

  (2)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出示324×15=840÷24=

  问:这是什么乘除法?学生回答。

  师:整数乘、除法怎么计算?你能根据黑板上的题目说说计算的过程吗?

  生看算式说过程。

  师接着出示3、24×1、5=84÷2、4=

  师:这是小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能直接计算吗?它们采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它们是采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师:那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什么对齐?(末位对齐)

  师:小数除法计算时怎么转化?依据什么?

  生1:除数是小数转化成整数。

  生2:依据商不变的性质。

  师:出示问那分数乘法怎么计算呢?

  生: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师:出示分数除法怎样计算呢?

  生:也是采用转化的方法,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师:怎样转化?

  生: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学生一边回答,师一边出示下图。

  师:在学*新知识时,我们用了一个共同的策略,你发现了吗?

  生:我们在学*小数乘除法和分数除法时,都采用了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

  师:在探索小数乘除法以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我们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这是我们数学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组织学生整理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具体地说是通过对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的回顾、疏理、归类,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结构网,并渗透转化的思想。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就能从分散到集中,同时学会合理运用转化的策略,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巩固练*。

  1、口算。(开火车)

  2、笔算,并且验算。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小学阶段学*的四则运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课后思考。

  师:今天我们复*了四则运算计算方法,它们都是精确的计算,由于日常生活的需要,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那么应该怎样计算更省时呢?(估算)你知道估算的哪些策略吗?它和取*似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提出问题,为下节课的复*埋下伏笔。同时这节课的复*又给学生提供了整理知识的模式,让学生触类旁通。

  设计意图: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因而,我把复*课的目标定位在实现“促进知识系统化”上。

  首先教师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反思、梳理、总结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和相互间的联系,使学生*时所学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从而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网。

  其次,整理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能力的良好契机。这节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相互间的联系是通过学生的合作与思考总结出来的,在总结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整理、分类和综合的能力。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这节课四则运算中“分”与“合”的思想以及四则运算中的转化思想,都是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提升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以达到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这样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例1,“练一练”,第72页练*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假设的思路,理解假设的解题过程,能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用假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解决用假设策略时总量不变的实际问题,认识假设的策略。

  教学难点:

  运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1.口答列式。

  (1)把720ML果法倒入9个相同的杯子里,正好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用600元买了5把相同的椅子,这种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

  指名口版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二、解决问题,认识策略。

  1.出示例1,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读题,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和刚才解答的问题比,这个实际问题复杂在哪里?

  引导:你是怎样理解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系?

  明确:根据“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可以知道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小杯的容是一是大杯的1/3”就是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1个大杯容量等于3个小杯的容量。

  2.思考交流,探究思路。

  引导:现在有两种大小不同的杯子,这是解决题复杂的地方,根据题里两种杯子容量间关系的理解,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看哪些同学能想到办法。如果思考有困难,也可以画图看一看。

  指名交流想法,引导学生理解:

  (1)画示意图看,1个大杯容量,可以看作果汁倒在9个小杯里;或3个小杯容量等于1个大杯容量,可以看作果汁倒在3个大杯里。

  (2)假设把果汁全部倒入小杯,就是9个小杯,可以先求出小杯容量再求大杯容量。

  (3)假设把果汁全部倒入在杯,就是3个大杯,可以先求出大杯容量再求小杯容量。

  (4)假设每个小杯容量是X毫升,大杯容量就是3X毫升,可以列方程解答。

  小结:通过交流,虽然大家有借助画图的,有直接思考的,但基本上是两种思路:一种是假设把果汁倒入同一种杯子,或者全看作大杯,或者全看作小杯;另一种是假设每个杯容量是X毫升,大杯容量就是3X毫升。

  3.解决问题,体会策略。

  引导:现在你能解决问题了吗?请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学生列式解答并检验,教师巡视,选择不同解答方法的学生进行板演。

  集体评析板演的不同方法,弄清各种算法中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讨论板演的不同方法,明确:检验时要看求出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就是算出6个杯和1杯总量720毫升,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三分这一。

  追问:这些不同的解题方法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用假设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指出:解题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用了假设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大杯和小杯转化为同一种杯子,即使用方程解答,也是假设小杯容量为X毫升,大杯容量就是3X毫升,实际上就是把1个大杯转化成3个小杯,这样就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

  三、应用巩固,内化策略。

  1.做“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这里是怎样用假设策略的?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

  追问:为什么这道题假设全部买椅子而不是假设全部买桌子?

  指出:为了计算方便,要根据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合理选择假设。运用假设策略时,怎样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假设也很重要。

  2.做练*十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

  指出:解决题这题时,要先弄清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假设正确地把两个数量转化成一个数量。

  3.做练*十一第2题。

  让学生填充并交流填充结果。

  提问:根据填充里的想法,这道题可以怎样假设?还可以怎样假设?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解答的过程。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交流认识。

  提问:今天学*的实际问题为什么要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通过今天的学*,你对假设的策略有了哪些认识?还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布置。

  补充*题相对应页。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明确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关系,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陈爷爷每天绕操场跑6圈,2分钟可以跑半圈。照这个速度,陈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

  学生解答:6÷(1/2÷2)=6÷1/4=24(分)

  师: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相应的练*。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练*九的第1题,。提示:对于三步计算的题来说,如果选择比较合理的算法,也只要两步就能完成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2/9x0.375÷6/7

  4÷ 8/3 – 0.6

  引导学生注意:遇到小数计算,要先化成分数再进行计算。

  3、解下列方程

  5X=15/19

  2/3X÷1/4=12

  4、这篇文章太长了,3小时才录入了1/3。照这样的速度,李叔叔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文章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有完成?

  (对于本题来说,如果学生列成8÷3×1/3也是对的。)

  5、练*九的第10题。

  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程序计算,再通过比较,有所发现并作出解释。如果计算正确,就能发现得数等于原来的数。其原因是2/

  3、3/4的倒数与1/2的积正好是1。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出示检测题卡,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纠正。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练*,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把你的感受写一写,写成一篇周记的形式。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菁选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推导并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一)最*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面图形--圆,你对圆又有了哪些认识?

  (二)创设情境:龟兔赛跑。

  第一次龟兔赛跑,小白兔输了不服气,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比赛,这回小白兔画了两条比赛路线,小白兔跑圆形路线,乌龟跑正方形路线,结果小白兔赢了,观众纷纷表示比赛不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新授教学。

  (一)定义。

  1、小乌龟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什么?小白兔呢?

  2、什么是圆的周长?请你摸一摸你手中圆的周长。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1、学生讨论。

  (1)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你认为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

  2、猜测。

  看图后讨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通过观察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3倍,那到底是多少倍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实践操作。

  (1)目的: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圆的周长约是直径的几倍。

  (2)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量之前考虑好怎样分工更合理。

  (3)填写表格。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4)汇报小结

  看了几组不同的结果,虽然倍数不同,但周长大多数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比三倍多多少呢?

  (三)认识圆周率、介绍祖冲之。

  1、我们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表示。

  2、介绍祖冲之。

  (四)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怎样求周的长?如果我用字母c代表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C=d

  2、圆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

  教师板书:C=2r

  3、圆的周长分别是直径与半径的几倍?

  (五)课堂反馈。

  你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小乌龟和小白兔谁跑的远了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

  (一)判断。

  1、=3.14()

  2、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3、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二)选择。

  1、较大的圆的圆周率()较小的圆的圆周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一)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d=2米

  2、d=1.5厘米3.d=4分米

  (二)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r=6分米

  2、r=1.5厘米

  3、r=3米

  六、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C=dC=2r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活动要求:

  1、各个组成部分面积分配合理,布局合理。

  2、要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需要.大致分为:1----4岁;5---8岁;9----12岁。

  3、要有娱乐活动场所、休息场所、小路。

  4、算出各个部分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

  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惯。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冠军,送给一号车手。同学们预测的很好,那么一号的赛车为什么成为了最后的冠军呢?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装上了圆形的轮子,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家庭用的圆形套装餐具,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更让我们味口大开,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对圆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吧!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

  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

  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

  ③用圆规画圆;

  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

  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

  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

  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

  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

  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

  1、画移位的,

  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

  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探究其特征:

  ①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也可进行一下小竞赛,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贴出纸圆,点出圆心,并板书:圆心)

  师: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o)

  教师领学生读字母“o”,说明“o”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游戏过渡: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玩一个“食指点圆”的游戏,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圆的位置(圆外、圆心、圆内、圆上)让学生用食指来点,看谁点的快,点的准。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②师:强调之后,让学生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

  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启发学生说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并板书)。

  ③同学们接着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

  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的几条直径,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线的长度都相等。

  ④练*:出示课件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直径,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⑤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⑥练*:出示课件填表。

  ⑦巩固练*:出示判断题。

  四、转回课前问题:

  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的能得冠军呢?

  (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解决此题。)

  五、课后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能决定圆的位置(定点)

  半径r

  ——能决定圆的大小(定长)

  直径d

  同圆半径

  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等圆)直径

  d=2r或r=d=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

  2、画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一、观察思考。

  1、欣赏生活中的圆:棋子、桌面、钟面、车轮、中国结。

  2、观察这些图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做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

  二、画一画。

  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用手比划着画圆。

  用一根线和一支笔画圆。

  用圆规画圆。

  2、教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认一认。

  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

  讨论:圆规的“尖”、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的长度所起的作用。

  告诉学生半径和圆心。

  四、画一画、想一想。

  要求学生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观察比较得知: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以点A为圆心,要求学生以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五、讨论。

  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使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建立正确的圆的表象。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认识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六、观察与思考。

  1、播放课件。

  动物王国自行车比赛。分别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的车轮。

  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

  操作:

  用硬纸板分别剪一个圆形、正方形、椭圆形。

  小组合作描出运动轨迹。

  七、练一练。

  课本练一练题目。

  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很快能找到圆的主要特征,而且能从本节课里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直径半径等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间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今天,我们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

  (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2)路程和时间相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这两种量变化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提问:这里比值5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

  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2、教学例2

  出示例2和想一想

  要求学生按刚才学*例1的方法学*例2,然后把你学*中的发现综合起来告诉大家。

  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再提问,这两种数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比值1、6是什么数量,你能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来吗?

  谁来说说这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3、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像例1、例2里这样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样看课本第40页最后一节。

  4、具体认识

  (1)提问:例1里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例2里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

  (2)做练*八第1题。

  5、教学例3

  出示例3,让学生思考。

  提问:怎样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请同学们看一看例3,书上怎样判断的,我们说得对不对。

  强调:关键是列出关系式,看是不是比值一定。

  三、巩固练*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

  2、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口答,并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八第2题(小黑板)

  让学生把成正比例关系的先勾出来。

  指名口答,选择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用怎样的式子表示y和x这两种相关的量成正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键看什么?

  五、家庭作业。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能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块钟表

  问题1:你能猜想小秒针的顶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小秒针的运动过程,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问题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先计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长,在计算出走60圈的长度。

  师:非常好。那么小秒针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又怎么来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二、动手量一量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小组内交换圆,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测量值精确到毫米。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1号圆

  2号圆

  3号圆

  4号圆

  教师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

  (设计目的: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测量的,并展示一下小组测量的结果。

  学生展示小组的成果。

  (设计目的:通过实物投影,向其它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对比分析

  师:观察一下我们得到的几组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自由谈。

  学生发现: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点。

  2.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与直径相乘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圆,现在看一下老师是怎么测量这个圆的周长的。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表格,教师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的热情)

  课件展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在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确是一个定值。

  (设计目的: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得到结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顺利得到圆周率的值)

  小结1:圆周率: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似数π≈3.14。

  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绩的,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

  学生自由谈。

  我们有这么伟大的祖先,相信我们这些站在伟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讲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小结2: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

  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

  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四、动手做一做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应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设计目的:通过简单的图形计算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并强调解题的书写过程)

  2.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通过转化把由半径求周长的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3.小组交流错误原因。(可让其他学生避免同样的错误)

  (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题打下很好的伏笔)

  4.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数据。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题和前面的引入题互相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

  五.你能说说在这一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可让学生从知识点,从测量方法——能力点,数学史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

  六、课外合作:

  小组合作完成,应用你的知识,想办法测量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圆城楼门口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设计目的: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学*上的学以致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了圆的周长及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

  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质的飞跃,他们已经能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对事物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立体思维空间,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具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学*数学,热爱生活。

  2.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完成新知构建。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数学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圆是一个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的面积计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让学生猜测和运用小正方形来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和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降低了学*的难度,同时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完成了知识的构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圆的面积演示教具大小不同的两张圆形纸片

  学生准备剪刀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圆形学具

  教学过程

  ⊙复*铺垫,导入新课

  1.回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2)已知半径怎样求半圆的周长?

  2.建立圆的面积的概念。

  (1)感知圆的面积的大小。

  师拿出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两张圆形纸片,问:大家看这两张圆形纸片,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

  师明确:圆的面积有大有小。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呢?

  师指出:圆所占*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区别圆的面积和周长。

  指导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学具,同桌之间用手摸一摸,指一指:哪儿是圆的周长?哪儿是圆的面积?

  学生操作后,师生共同明确: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一周的封闭曲线的长;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占*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混淆圆的周长和面积,因此,设计了摸一摸、指一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区别的同时,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着重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对比和强化,尽可能地让学生减少差错。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度量,猜想圆的面积的大小。

  用边长等于半径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圆的'面积,(课件演示度量过程)观察后得出圆的面积比4个小正方形小,又比3个小正方形大。初步猜想:圆的面积相当于半径*方的3倍多一些。

  师:由此看出,要求圆的精确面积是无法通过度量得出的。

  2.回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

  (课件演示*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过渡:我们在学*推导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总是把新的图形通过分割、拼合等办法,将它们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3.动手操作。

  (1)组织学生分别把圆*均分成16份、32份,然后剪开,拼成两个*似的长方形。

  课件演示剪拼的过程:

  (2)讨论:

  ①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吗?(是*似的长方形,因为它的上下两条边不是线段)

  ②圆和*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了,但面积相等)

  ③把圆*均分成16份和32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把圆*均分成32份后拼成的图形更接*于长方形)

  ④如果把一个圆*均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呢?

  (课件演示,得出结论:圆*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于长方形)

  (3)观察、汇报拼成的长方形与圆的关系。

  ①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结合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②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形状不同,面积相等)

  (4)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理解)

  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原来圆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原来圆的半径,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即S圆=×r

  因为C=2πr,所以S圆=πr×rS圆=πr2。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探索和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渗透“极限”的思想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补充感知、理解意义

  (1)(出示圆片):那位同学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

  (2)同学们再用手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

  (3)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板出:圆所占*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学生齐读。

  2、比较猜测、探明方向

  (1)提问:猜猜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下面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是否与半径有关:

  ①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②想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互相说说。)

  (3)活动要求:折一折手中的圆片能折出什么图形?

  (4)把16等份圆和32等份圆分别剪开(在黑板上贴出这两个圆),拼成两个长方形,拼好后一起思考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①圆和(*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面积相等)

  ②课件演示: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什么图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像长方形)

  (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我把一个圆*均分成16份,并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似的长方形。

  把一个圆*均分成32份,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更接*长方形。

  小结:它们的面积没有改变,圆的面积=拼成的*似长方形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8

  1.简单而富有内涵的引入

  余老师原先的引入是从一则广告开始的,香飘飘奶茶一年所卖出的杯子有3亿多,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周。看广告、说周长、找关系、再化繁为简,这样引入有三个好处:一是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看到广告进入课堂,很新鲜;二是从地球赤道整个巨大的圆回到纸上的小圆,要研究大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我们先从小圆开始研究,这就是华罗庚所说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三是生活中的一般实例都是先测量出周长再求直径,比如,测量一棵树的直径,就是先量出它的周长等,这个广告也是先有周长,我们再来探究赤道直径是多少。

  有三个这么明显的优点,为什么会弃而不用呢?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时间!整个过程大约用了10分钟,才进入新课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一个缺点把所有的优点都掩盖了,所以,余老师改成下面的引入。先出示一个普通三角形,问它的`周长在哪里,要测量什么,怎么计算?再出示一个正方形,也是问同样的问题,最后再追问:为什么只要测量一次,正方形的周长时边长的几倍?最后在出示圆。这种引入的优点是什么呢?一是从*面图形的周长引入,和前面所学的连成一条线,形成知识系统;二是这节课的一个内在线索是探寻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正方形正好具备了相似的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时变长的4倍,也是一个固定的数;三是时间,前后不到3分钟!因为课的导入追求迅速、高效,所以余老师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导入。

  2.自发而科学严谨的探究

  关于课堂当中的操作,大多数是教师的指令行为,老师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根本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我们这么做!在本节课中,余老师通过巧妙地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发的进行探究,"这两个圆,哪个圆的周长比较长?""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怎么样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每个问题都经过精心设计,逐步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明确了操作的目的。在操作时提出了各种操作要求,小组合作分工,务求科学严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也是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这是学生忘记了知识之后所留下的最宝贵的智慧!

  3.数学思想和文化的渗透

  在本节课中,余老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多种数学方法,比如在测量圆周长的时候是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在汇报操作结果的时候,渗透了"变"与"不变"辩证思想,这也是理解圆是一个固定的数的重要过程,在介绍刘徽割圆术的时候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等等。在介绍圆周率的历史的时候,提到了我国研究圆周率的主要人物,以及和西方的比较,渗透了思想感情教育。这些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都是我们在课堂中需要挖掘和渗透的,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思考:圆周长÷直径=圆周率,这条规律的出现时机,余老师是放在学生的汇报之后,介绍圆周率的历史之前。我的想法是,学生的操作结果无法得出这是圆周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所以,我想,是不是放在接受前人的探究历史之后再将这条规律补充完整是不是好一些,这样,学生对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一个固定的数,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呢?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9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简单依靠模仿和记忆,亲身实践,独立探索和合作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途径。数学学*活动应该是一个活泼,积极和丰富的人格过程。

  根据这个概念,在本课设计中,我强调两点,一是让学生主动体验猜测动手操作,练*和演示过程的数学结论;第二是让学生,也是学生的自主空间,自我探索,合作和交流的学*方法在整个教室。

  二,教材与学*分析:

  教科书是在掌握了矩形和正方形圆周的学生的基础上学*的,以及对圆的初步理解。它是学生初步学*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是学*圆形区域和未来学*圆柱形,锥形等知识的基础。学*分析:虽然学生有计算线图长度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更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推导出圆周的计算方法,理解pi的意义有一些困难。

  三,教学目标,关键和难点:

  1,知识和技能:

  学*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圆周的计算,理解pi的含义,并正确应用公式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工艺和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活动,指导学生体验猜测归纳,一般学*过程,理解pi。

  (2)体验圆周圆周的发现,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和发现法律的能力。

  3,情绪和态度: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找到,激发学*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探索问题的乐趣;

  (2)结合引进pi,使学生受爱国科学精神的教育。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意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生使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验证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圆的计算方法。

  理解pi。

  教学准备:

  ⒈圆形对象实物,课件。

  ⒉每个学生准备三种不同尺寸的光盘,一条线,一条尺。

  四,教学方法:

  1,独立探索法。通过实践学生的实践,找到长途的测量学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

  2,合作交流法。合作沟通是学生学*数学的主要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合作,自我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学*兴趣。

  五,主要教学环节和设计:

  通过以下链接教授本课:

  一,创造形势,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识

  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四,谈论收获,课外推广

  六,教学过程:

  第一个链接:创建情境,初步感觉的分裂:

  哪些学生会骑自行车?当骑车时,车轮向前滚动一周,他们旅行多长时间?如何计算?(课件用于显示滚动向前滚动视频的滚轮。)要求圆形周长的距离有多长。

  老师:了解如何计算今天的圆周长。

  这部分的设计目的:从熟悉自行车的学生开始,让学生感觉到车轮滚动周是圆周的圆周,刺激学生学*新的兴趣。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识

  (A)通过以下活动直观地感知圆的周长,帮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

  1,请指出老师在圆形物体的手中。准备一些硬币,杯子,让学生在圆圈上滑动触摸等方式来理解和了解圆周的圆周。

  2,分析矩形,正方形和圆周的圆是否不同?

  3,指的是手指,他们自己手在圆片的圆周上的描述。

  设计意图:让学生双手触摸,圆周的初始感知是一周的周长。而且还增强了知觉知识的周边,并使图像理解周围的意义。

  (B)探讨计算方法的周长

  圆周计算公式中扣除这个内容,我安排了三个链接:

  1,揭示矛盾,导致探索新知识的愿望。要求学生考虑我们的手,有什么办法来衡量他们的周长吗?

  预设几种情况:

  (1)滚动用绳子包起圆圈并拉直;

  (2)折叠圆纸几次,然后测量计算;

  总结:以上几方法律是改变歌曲是直的。

  课件展示地球图片。

  如果你想计算地球赤道周的长度,用绕组法,滚动法显然不能测量怎么办?我们需要探索圆周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允许学生理解绕组,滚动方式有限,触发其计算公式的探索计算的热情和必要性,以便进一步研究问题床面的计算周长。这种矛盾,更多的是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2,实验操作,探究圆周的计算方法在本文的'内容中,为了探究pi,理解pi是本课的难点,所以我设计学生进行子组合作,通过猜测总结结论要做。

  (1)猜想,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圆周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着重解决圆周和什么相关问题。

  老师:圆的圆周是否与它相关?

  圆的圆周与其直径有关。圆直径长,圆周大;直径短,周长长。

  (2)实验验证,目的是让学生找到圆周和直径之间的固定倍数关系,着重解决圆周和直线什么样的物理关系问题。

  老师:我们知道方形周长是4倍,那么圆的圆周是直径的几倍?我们可以找到一般的方法来找到一个圆周像一个正方形的圆周吗?

  请分组学生做一个小实验,请使用工具的手,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验证圆周长和直径的多重关系,记录在窗体中。请按照我们小组使用什么方法,过程如何?的顺序报告实验。

  面板报告:

  健康:我们测量的第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圆周是31厘米,圆周是直径的3.1倍。第二圆直径为2cm,圆周为6.5cm,圆周为直径的3.25倍。第三圆直径为5.5cm,圆周为16.5cm,圆周为直径的3倍。

  老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

  健康:每个圆的圆周是其直径的三倍。

  问题:它不是所有的圆周和它的直径有这种关系吗?

  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圆的任何圆周总是其直径的长度的三倍。

  老师:由于测量错误,导致结果不一样,是正常的。您的研究结果非常接*数学家的结果。谁知道我们称之为这个3倍多?

  健康:

  老师:你对pi有什么认识?

  这是数学家数量的三倍以上,仔细计算后是一个固定数,我们称之为pi的倍数。读为π。发现pi的最杰出贡献者是祖崇志。 Pi是一个无限小的数字,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计算到十亿后的小数点。小学阶段约为3.14。黑板:π≈3.14(课件生成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小组操作,沟通,观察等活动中,见证了知识的发现,了解目的。一些学生早就知道,pi的知识是在交换教师和学生,反映学生为主体获得的。祖崇志的事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得出结论:你知道计算方法的周长吗?

  健康:知道。黑板公式:c =πd,c =2πr

  设计意图:推导公式的圆周,解决圆周的问题,圆周的计算只是一个问题。

  第三环节: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这部分是使用我们探讨的结果,也就是使用圆周长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车轮向前滚一周,行程多长?这样就结束了回声。

  2,设计三者有一定的实践梯度:①d = 5米,c =?

  ②r= 5cm c = ③c = 6.28 m d = 3,区分对错,下面的语句对吧?

  ①π= 3.14()

  ②大圆的圆周小于小圆的圆周。 ()

  ③圆的圆周是其半径的2π。 ()

  意图:关于pi的设计判断是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加深对pi的理解。

  第四个链接:谈论收获,课外推广操作:

  赤道象地球带,长约40,000公里。你知道地球的半径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课程结束时,我设置了在室外的延伸的赤道的回声前面。这个设置,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你有什么?(引导学生学*内容,学*方法,情感体验等)。

  七,黑板设计:

  圆周

  圆是圆的圆周÷直径= pi C÷d =π3.14×20 = 62.8(英寸)

  C =πdA: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62.8英寸。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探索和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渗透“极限”的思想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补充感知、理解意义

  (1)(出示圆片):那位同学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

  (2)同学们再用手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

  (3)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板出:圆所占*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学生齐读。

  2、比较猜测、探明方向

  (1)提问:猜猜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下面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是否与半径有关:

  ①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②想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互相说说。)

  (3)活动要求:折一折手中的圆片能折出什么图形?

  (4)把16等份圆和32等份圆分别剪开(在黑板上贴出这两个圆),拼成两个长方形,拼好后一起思考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①圆和(*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面积相等)

  ②课件演示: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什么图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像长方形)

  (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我把一个圆*均分成16份,并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似的长方形。

  把一个圆*均分成32份,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更接*长方形。

  小结:它们的面积没有改变,圆的面积=拼成的*似长方形的面积。

  3、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a、拼成的*似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b、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c、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d、你能找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探究、分析,并将结果汇报。

  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半径(r)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r×r=r2

  齐读公式S=∏r2强调r2=r×r(表示2个r相乘)

  同学们太捧了,学会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巩固运用、形成技能

  1、我们用了多种方法推导、验证了圆的面积公式,并知道了圆的面积大小与半径有关,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2、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只有知道半径才能求圆的面积?

  (1)课件出示例1

  (2)学生独立审题

  (3)教师板演解答过程.

  3、求下面圆的面积r=3md=5cm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核对时,强调要先算*方再算乘法。

  4、判断题(课件出示)

  5、拓展练*:机动题

  小力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厘米。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约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练*十六2.4题.

  附:板书

  圆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r×r

  =∏r2

  例1:r:20÷2=10(m)

  S:3.14×102=314(m2)

  答:它的面积是314m2。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条件,比较灵活地计算圆的面积。

  ⑵使学生认识圆环,学会求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面图形的学*价值。提高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求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1.展示20xx年5月21日日环食视频(附件:日环食视频)。引出课题:圆环面积

  简单介绍圆环的形成。

  2.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环,感受生活美。

  3.复*: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1)、已知圆的半径为2cm,求圆的面积。

  (2)、已知圆的直径为6cm,求圆的面积。

  4.简单介绍圆环的相关名称及关系:

  5.请找出下面圆环的内圆半径(r)或外圆半径(R):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大家动笔算一算。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圆环面积=外圆面-内圆面积

  3.14×62 - 3.14×22 3.14×(62 – 22)

  = 3.14×36 - 3.14×4 = 3.14×(36 – 4)

  = 113.04 – 12.56 = 3.14×32

  = 100.48(cm2)= 100.48(cm2)

  答:它的面积是100.48cm2.

  比较、分享。求环形的面积,你喜欢那种方法?

  S环=πR2-πr2 S环=π(R2-r2)

  三、变式练*,检测目标

  1.填空:

  2.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它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3.14×(50÷2)2-3.14×(10÷2)2

  =3.14×252-3.14×52

  =3.14×625-3.14×25

  =1962.5-78.5 3.14×[(50÷2)2-(10÷2)2]

  =1884(m2)= 3.14×[252-52]

  = 3.14×[625-25]

  = 3.14×600

  =1884(m2)

  答:草坪的占地面积是1884m2.

  3.某公园内有一座圆形喷水池,它的半径是3m。现在要在喷水池周围铺上1m宽的甬路。甬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m2?

  外圆半径:1+3=4(m)

  环形面积:3.14×(4-3)

  =3.14×(16-9)

  =3.14×7

  =21.98(m)

  答:甬路的占地面积是21.98m2.

  4.环形的外圆周长是18.84cm,内圆直径是4cm,求环形的面积

  3.14×[(18.84÷3.14÷2)2-(4÷2)2]

  =3.14×[32-22]

  =3.14×[9—4]

  =3.14×5

  =15.7(cm2)

  答:环形的面积是15.7cm2。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让生说说。师用课件再现一次。

  1、什么样的图形是圆环。

  2、怎样计算圆环的面积。

  五、课堂达标:解决问题

  1.土楼是福建、广东等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名录”,土楼的外围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圭峰楼和德逊楼是福建省南靖县两座地面是圆环形的土楼,圭峰楼外直径是32m,内直径是12m。土楼的房屋占地面积是多少m2?

  2.***广场前面有一个大型喷泉,喷泉的半径为3m。国庆节快要到了,园艺师傅们在喷泉的周围摆放了4m宽的鲜花。(1)鲜花所占面积有多大?(2)如果每*方米摆放鲜花需要50元,那么摆放这些鲜花至少需要多少元

  外圆半径:4+3=7(m)

  环形面积:3.14×(7-3)

  =3.14×(49-9)

  =3.14×40

  =125.6(m)

  答:鲜花所占的面积有125.6m 。

  3.拓展延伸:求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单位:cm)

  (1)、大半圆的面积

  3.14×[(2+4)÷2]2÷2

  =3.14×9÷2

  =14.13(cm2)

  (3)、小半圆的面积

  3.14×(2÷2)2÷2

  =3.14×1÷2

  =1.57(cm2)

  答:阴影的面积是6.28cm2.

  六、布置作业

  1、右图是一块玉璧,外直径是18cm,内直径是7cm.这块玉璧的面积是多少?

  2、右图中的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请你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3、计算下图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七、课后反思

  1.本课时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情景,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并培养了学生的民主、合作精神。

  2.在整节课中,自己也明白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并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精神。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12

  课时目标:

  ⒈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⒊结合祖冲之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

  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观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突破方法:

  观察交流实验报告单,发现规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

  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谁能用红笔描出它的周长并写出字母表示其周长公式。

  2、当你看到这两个周长公式时,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的和有倍数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倍数关系

  3、那就说明我们研究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它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师出示一个圆,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的哪部分吗?

  谁来动手摸一摸,指一指

  那么什么是圆的周长呢?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课件展示什么是圆的周长。

  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2、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圆,请你们各个组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了,请你们一律用厘米作单位,我们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张小表格,请你们将测得的周长填在第一栏里,请小组分工合作。

  师:你们是怎样测得圆的周长呢?哪位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讲一讲,同时演示。

  (一) 用卷尺直接绕圆一圈(卷尺与起点重合)

  (二) 把圆放在直尺上滚一圈得到圆的周长.(在圆上固定一点,在尺子上滚动)

  (三) 拿线绕圆一周,再将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学生在演示时,老师主动说我来帮你,你也是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的)

  那刚才我们同学不管是通过绳子还是把圆放在尺上滚得到圆的周长,最后都是测量一条直的线段的长,但我们开始已经知道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的长,这就说明我们是把曲线化为一条直线段来测量,那是不是所有的圆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想一想,为什么?

  (生:不行,有的圆特别小,不好滚动,有些特别大)

  师:如我们转动的吊扇、转动的摩天轮,它在转动时也是形成一个圆,但这个圆能通过刚才的方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不能直接测量)那看来,我们刚才所有的测量周长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看来,我们也需要像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来找到一种作为普遍的公式能够直接计算周长,那现在大家想一个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请大家认真看屏幕)通过观察这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直径越长,周长越长)

  看来直径确实能决定圆的周长,是这样吗?

  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测量,先前已经得到圆的周长,接下来我们来测量圆的直径,找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请同学们继续合作,把桌上的表格填好(注意,周长除以直径,如果除不尽时保留两位小数。)

  (有人测量、有人计算、有人填表,分工非常明确)

  填完之后,小组内同学互相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哪个小组最快填完,老师把这一组的结果填在黑板上。算完之后,请你们仔细看看,有没有算得跟这个组不一样的。(生:有)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计算不对吗,还是别的原因呢?(误差)那你们小组讨论出的结论是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生: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是不是所有的圆,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呢?

  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我们三个直径不同的圆,让我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有我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倍数关系呢?

  (动画的形式,演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看来,我们同学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确实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说明圆的周长与直径确实有倍数关系,我们把这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板书)请大家看屏幕,这里是有关于圆周率的介绍(出示课件)

  看完这段话,你们有什么感想?(古代有无数的数学家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为我们古代数学家感到自豪,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3面中间一段文字,看完之后,还有什么新的收获(还知道关于圆周率的什么知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它的*似值为3.14。

  现在同学们知道怎样来计算圆的周长吗?有公式吗?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

  C= πd 或C= 2πr

  这两个公式都可以用来计算圆的周长

  三、巩固练*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①直径为6㎝ ②半径为5㎝

  2、接下来,咱们去生活中看看,能不能利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出示例1:一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这辆自行车轮子转一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3、判断练*:

  (1)只要知道圆的直径或者半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2)π=3.14()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4)圆周率就是圆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5)圆周长是半径的2π倍 ()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很多有关圆的周长的知识,那你们说说都有什么收获?

  生:答

  师:同学们有收获,就是老师最大的收获。

  板书: 圆的周长

  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周长 直径周长/直径的比值 圆周率π

  (保留两位小数)

  38 12 3.17C= πd

  258 3.133倍多一些 或C= 2πr

  196 3.17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圆》62-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62至64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圆的周长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为以后学*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因而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因为六年级学生正在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究、猜测验证、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得来的。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一套多媒体课件、若干大小不同的圆片、一把直尺、一根绳子、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20xx年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年,因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虽然世博会已经于10月31日完美落幕,但是,这场规模空前的盛会却创造了7308万人次参观的新纪录。其中,中国馆是众多展馆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它的外观好像古代的一顶帽子,因此又被称为“东方之冠”。此外,城市地球馆也得到了中小学生的青睐。同学们,瞧,这是地球馆中的地球模型,它叫“蓝色星球”。如果杨老师绕着它的最大横截面走一圈,大约走多少米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上海世博会这个情境的创设是为了突破教材,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充满了热情和渴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熟悉圆的周长的概念。

  师:既然求大圆的周长没有好办法,那么我们就把小圆片做为研究对象。同学们,你能自己先摸一摸圆的周长吗?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找个别学生示范)

  生: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2)测量圆的周长。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几种方法,再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测量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旨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交流、质疑,实现思想的碰撞与思维方式的互补,也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会倾听的好*惯,并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会“取”和“舍”,即学会分析。】

  3、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展示滚动法和绳绕法,教师点评:同学们,刚才有的同学用绳子绕圆片一周,这种方法属于绳绕法。还有的学生把圆片沿直尺滚动一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滚动法。无论是滚动法还是绳绕法,大家都是把我们没学过的圆的周长转化为一条线段,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曲为直。(板书:化曲为直)同学们展示的方法里面一定有你最欣赏的,那么就请大家用你们最欣赏最喜欢的方法同桌合作测量圆的周长,并把测得的数据直接写到圆上。

  【设计意图:通过个别学生的展示,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质疑:这些小圆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那么“蓝色星球”最大横截面的周长,再比如赤道的长度,还能用以上这些方法吗?

  生:不能。

  【设计意图:再次把学生带回课堂伊始的情境中,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促使他们产生探究一般方法的迫切愿望。】

  4、猜想验证

  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

  生1:与直径有关。

  生2: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

  师:孩子们,因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与半径有关也就是与直径有关,因此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小组合作

  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两人合作测量直径与周长,一人用计算器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第四个人把相关数据按要求填入表格中。补充完整后,看看有什么发现。

  周长直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1号圆片

  2号圆片

  3号圆片

  4号圆片

  ②学*“圆周率”

  师:同学们,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圆计算出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通常我们称之为“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我们只取它的*似数π≈3.14。(板书:圆周率,π≈3.14)

  (3)渗透数学文化

  师:孩子们,不仅我们发现了圆周率,古人们同样用自己的智慧得出了圆周率的值是多少。【找学生介绍《周髀算经》中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内容以及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听完了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数学文化的渗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始终是直径的π倍,而且知道了圆周率是个常量,如果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

  生: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

  生:C=πd。(板书公式:C=πd)

  师:如果已知半径呢?

  生:C=2πr。(板书公式:C=2πr)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孩子们,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再次看看“蓝色星球”吧!已知“蓝色星球”最大的横截面的直径是32米,如果杨老师绕着它的最大横截面走一圈,大约走多少米呢?要求大家先认真审题,然后把你的过程写到练*本上。

  【设计意图:再次回到蓝色星球的情境中,运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首尾呼应,使整节课完整而有序。】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世博会不仅汇聚了各具特色的展馆,还有一些纪念品也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这款金镶玉挂件,其中玉的半径是1.5厘米,如果在玉的一周镶一层金边,那么需要多长的金边?

  2、菲利斯大转盘每节车厢旋转一周大约是251.2米,那么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3、课件上所展示的是世博会众多花圃中的一个,如果给这个花圃加上栅栏,需要几米长的栅栏?

  【设计意图:这三道*题是从基础练到拓展练的跨越,让学生在掌握了新内容的基础上,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束语:同学们,虽然我们没有以设计者的身份参与到世博会的建设中,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去建设属于你们的美丽新世界。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3.14

  C=πd或C=2πr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上海世博会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课堂的始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创设情境时,我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激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其次,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此同时,我向学生提出质疑,以相同的方法测量赤道的长度,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促使学生产生探究一般方法的迫切愿望。第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验证猜想,在理解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及圆周率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第三次回到情景中,使学生在掌握新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最后,在巩固新知解决问题的环节中,以世博会为背景,设计了三道不同层次的练*题,这三道题实现了从基础练到拓展练的跨越,提高学生发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14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状态。学*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圆心

  ① 徒手画圆。

  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

  ②用工具画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圆。学生画圆:a.用圆规画圆;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

  ③找圆心。

  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索发现圆的“圆心”。[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

  ④游戏趣味题。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欢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

  [教师请学生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给予评说。如学生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欢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学生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矩,喜欢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容易犯错误。”如学生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上司’相处喜欢保持一定距离。”如学生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起,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喜欢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学生乐学,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学生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15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对于圆,同学们都很熟悉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有什么感觉?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而神奇,难怪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切*面图形中,圆最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共同探究圆的奥秘吧!(板书课题)

  2、明确目标

  对于圆,你还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或者有什么困惑吗?看来同学们对圆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节课我们先进一步了解圆,学会绘制圆,用数学语言描述圆。

  3、效果预期

  同学们只要会观察、勤动手、善思考,肯定都能顺利完成这三个目标,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我们列举了这么多的生活实例,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呢?

  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面图形,想一想圆与它们有什么区别?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金鱼图,你能根据边的特点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同学们真会观察,一下子抓住了这些*面图形的特点,圆是由曲线围成的*面图形。看,我们这么容易就进一步了解了圆,你们真了不起!

  任务一:现在同学们试一试:能用手中的材料画一个圆吗?

  老师真佩服你们,能用这么多方法能画出圆,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比较一下,你发现那种方法适用性更广一些?现在,我们一起动手用圆规画一个圆。先干什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固定好两脚的长度,我们简单说成“定长”怎么样?)第二步呢?(对,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你能把这一步也起个简单的名字吗?好,“定长”)最后一步呢?(把装有画笔的另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好了。)画好了,请同学们举起来欣赏一下,真棒!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们看,绘制圆就这么简单!

  任务三: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对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的研究中你们一定有更深刻的发现。现在请同学们自学56页例2到57页上面一段,不懂的地方小组内再讨论、交流。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把书中的重点内容勾画出来,可以利用手中的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好了,开始吧。

  汇报、交流。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老师也来画一条半径。为什么不对?书上用特别精练而准确的语言描述了半径,我们一起读一遍。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画直径,为什么不对?你还知道了什么?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手中的圆的半径跟你手中圆的半径相等吗?必须强调什么?这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吗?所以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圆心、半径、直径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但是还差那么一点点,现在我们来再次画圆,相信你们还会有新的收获。

  请同学们思考,在画圆的过程中,你认为圆心的作用是什么?半径的作用是什么?

  画好了,请同学们回想画圆的过程,第一步定长,就是什么?定点又是什么?这两个圆一样大吗?为什么?可见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圆心有什么作用呢?对,有的圆画在这里,有的圆画在那里,是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到现在为止,老师觉得大家描述圆就比较完整了,我们会描述了,还得会用才行。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古今中外,车的外形都在不断地改变,但是有一部分始终没有改变,你注意到了吗?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呢?车轴应装在哪呢?

  同学们用数学语言描述了圆,还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真是太精彩了!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

  这节课,同学们认真观察,动手操作,用准确的语言对圆进行了描述,我们顺利完成了三个目标,下面就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判断:用手势表示

  在同一圆内,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直径是半径的2倍。

  (2)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和圆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2、结果反馈:

  学生互检互查。

  3、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请同学们试着介绍你的朋友,好吗?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老师非常满意,让我们一起为这节课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菁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1

  20××年秋,我再一次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和教学能力.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精讲多练,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因人而异,适中适量"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针对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七、认真搞好期末总复*。本学期的复*,有相当的份量,内容较多,任务也相对繁重。本学期的复*先拟定了复*计划,掌握了目的要求,明确了重难点及关键,拟定好了课时分配情况。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复*,同时又灵活运用,对复*了的知识,又编了相应的练*题,让学生练*,力争人人掌握,做到了一课一得,个个过关。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20××年1月22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2

  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惯。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七、认真搞好期末总复*

  本学期的复*,有相当的份量,内容较多,任务也相对繁重。本学期的复*先拟定了复*计划,掌握了目的要求,明确了重难点及关键,拟定好了课时分配情况。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复*,同时又灵活运用,对复*了的知识,又编了相应的练*题,让学生练*,力争人人掌握,做到了一课一得,个个过关。

  八、存在的不足

  高分生不多,优秀生源少。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与家长的联系不够,缺乏沟通。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3

  转眼间,寒假将至,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已*尾声。这个学期对小学生来说是个关键时期,孩子们马上就要步入初中,面临新的学*环境,因此在这个学期中我一刻也没有松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我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敢于突破教材。设计教学时,不但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且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又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除了课前要准备充足,课后更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认真上课。

  本学期我把“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与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特别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学*数学,运用数学;鼓励学*大胆质疑,注重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从而,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学*的主人。

  三、认真批改作业。

  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综合性,又要突出层次性。学生的每次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做到了全批全改。对于出错情况我认真作出分析,或进行集体订正或进行个别辅导。

  四、认真做好后进行转化工作。

  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不足,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上等方面。今后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做到更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4

  一、教材分析:

  从今年开始,所有人教版数学教材改版为20××年版本。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与形,以及数学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和节约用水等。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四、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0课时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二)………………………………3课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2课时第四单元比…………………………………………………5课时第五单元圆…………………………………………………12课时确定起跑线……………………………………………………1课时第六单元百分数

  (一)……………………………………10课时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4课时节约用水………………………………………………………1课时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4课时总复*…………………………………………………………8课时补充内容………………………………………………………4课时

  五、评价与检测

  本学期学*内容每个单元都会对学*进行单元测试,除此之外还将有期中和期末检测。检测内容为书本知识,检测目的是为了对学生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5

  一学期已经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继续推进我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班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和本年级组的老师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交流,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和教学能力。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通过一学期的辛勤工作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全部教学内容,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采取的有效措施

  首先,开学之初,我认真钻研了教材、研读了教学用书,仔细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前后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及学*情况和学*兴趣情况。针对了解的情况,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并适当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在课前,我认真熟记教案内容,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个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题,对学生的作业,做到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的兴趣。

  其次、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课后辅导工作。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教学完每个单元,就立即反馈检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单元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处理。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由原来的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第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我注意利用电脑进行学*。善于从网上搜集各种教学信息,比如在网上查找发表的教学设计、课件、说课、示范课录象,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我的教案、课件。同时我注意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三、悟出的新收获。

  回顾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觉有优点更有失误和不足。

  1、将学过的数学公式,性质、概念等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熟记。这样才能运用它们准确解答数学题,正确解决数学问题。如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体积公式、还有利息公式、出勤率等,又如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等,必须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

  2、学好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前提。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熟练了基本技能和解题技巧,才能解答稍难的应用题,也才能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且能做到一题多解。因此,应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3、通过“兵教兵”、生生互查、教师抽查等形式将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这样有利于提高数学*均成绩。如本学期解方程,解比例、简便运算等知识。

  4、在课堂教学中,亲切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学*数学,也才能提高数学成绩。

  5、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6、创新评价,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原因。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实践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培养优秀生的拔尖工作和中等生的培优的工作做得欠缺一些。

  3、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足,缺乏与家长的交流。

  4、对个别学困生的辅导还不到位,进步不明显。

  五、今后的工作的思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中苦乐相伴。总体而言,这学期的教学有得有失,对于“得”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财富,对于“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改善,力争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将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又将过去,可以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这一学期的时光。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

  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耐心辅导。

  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 眨眼间一学期又将结束。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学*新课标及课改精神,并根据学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在许多不足,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后的教学工作,扬长避短,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

  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要成为教学过程活动中真正的主人,这是现在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他们都是特殊的个体,都需要尊重、信任,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课堂语言,教学方法方式入手,尝试放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等,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如:“你是怎么想的?”、“你的见解呢?”、“你想到什么?”、“你怎么想就怎么说”、“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等,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消除学生的胆怯

  心理,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关心和指导,课堂上要多留意他们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一学期以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情绪有了很大的扭转。课堂上,学生获得学*的主动权,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探索,质疑问难,踊跃发言。

  二、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创新地学*

  现代创新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方法。因此要改变单纯地依赖模仿与的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要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形式。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学*的最好兴趣是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愈浓求知欲愈强,参与意识就愈高。因此,在引导学生学*新知识时,我常常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兴趣。

  2、加强操作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人的智慧来自手指尖”,有益的操作与实践包含和孕育着学生的天真和创造的幼芽,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制学具、操作教具等。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积极参与学*,

  发展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制圆片,通过用绳子绕圆周一圈,将圆的周长曲线转化成直线,通过将圆剪拼成*似长方形等,化抽象为具体,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渗透了转换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加强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尽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道数学与显示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数学生活化的道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除法及应用题、圆、百分数和统计,其中分数乘除法及应用题是重点。教学时,注重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充分利用迁移原理:把整数、小数四则应用题的解法应用道分数应用题上来,使学生灵活选择解题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在讲解练*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重视小组合作,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在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方法,因人而异,作业分层要求,既要让后进生跃一下够得着,又要使优等生吃得饱,每节课后重视设计一些开放性

  练*,让中、优等生踊跃参与,激发他们的学*热情,满足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对于后进生,我采用优差小组配对,在班级开展“进步之星”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并予以适当的奖励,以激发大家互相学*的热潮,促进共同进步。总之,本学期以来,在班主任和全班学生的密切配合下,本班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本人将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勇攀教学高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7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又将过去,可以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这一学期的时光。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耐心辅导。

  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时光如梭,匆匆忙忙一学期结束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参阅。想要了解关于工作总结报告的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工作总结栏目。

  回顾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可谓兢兢业业,*凡中有创新,忙碌中有收获。现将一学期的总结如下 :

  我认真钻研了教材、课标,及各种相关的资料,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学之初,认真地学*、研读了课标、教材,仔细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前后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思想情况,家庭情况及学*情况和学*兴趣情况。认真撰写了课时教案。针对了解的情况内容情况,本期教案作了各章节的分析,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在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内容,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题,对学生的作业,我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后,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课后辅导工作。教学完每个单元,就立即反馈检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单元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处理。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

  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本期各种工作做得不足之处:

  1、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培养优秀生的拔尖工作做得欠缺一些。

  3、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足,缺乏与家长的交流。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中苦乐相伴。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总体感觉本期的工作较过去有长进,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将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让各级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肯定,让学生喜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8

  时光如流水,一个学期又将过去了。本学期来,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对这个学期来,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作一个简要的回顾总结:

  一、求新思变,积极探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此道理,不能及时的转变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很快将会被时代淘汰。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为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本学期以来,本人在完成工作之余,广阅资料、听专家讲座,学*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明晰新目标。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氛围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我经常从网上搜集各种教学信息,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我的教案、课件。课上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常规,提高质量

  上课就如行军打仗,胜利与否,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真真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在常规教学中,认真作好每一节课的课前准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都做了精心的设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个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

  四、认真批改作业

  首先布置作业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其次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作业适时加上一些激励性评语,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五、作好小结、知识系统化学生在每节课中所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但数学学科因其严谨性,每个知识点、每个单元之间又紧密相连。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每节课所接受的零散知识,系统地、有条理地存贮的学生的脑海里?这要借助于知识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去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在本期的教学中,在教授每个知识点、每个单元后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归纳、小结,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缺少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对个别学困生的辅导还不到位,学科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让各级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肯定,让学生喜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9

  一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忙忙地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点滴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古人云:教师是蜡烛是春蚕;今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了不辱没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下面就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为教育,为师生服务,向德艺双馨的教师迈进。

  一、思想政治学*,师德修养方面

  一年来,我端正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重视政治学*,积极涌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学*,通过学*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并服从工作安排。

  二、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3篇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的言论。【留言需要审核】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兴趣及学*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三、努力做好工会工作喝安全工作

  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职工们到户外活动,四、五月份组织老师们排球比赛,丰富来师门的业余生活。

  同时协助学校搞好安全工作,加强校园巡逻,督促值周教师认真管理学生,经常与班主任沟通,杜绝学校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与校医配合,共同做好学校的疾病预防工作。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些成绩只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我将不断追求,用似火的青春,赤诚的心灵,辛勤地耕耘,不断地成长,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10

  本学期又将过去,可以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这一学期的时光。这个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工作中我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学期,我结合《鸡兔同笼》等综合性较强的课,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六、引导学生使用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结合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应去解决问题,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学期,我要着重引导学生运用以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步读懂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理解字面意思。);第二步分析问题(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可以借助于表格、排列、画图、符号、算式等。);第三步选择方法(直接尝试、猜测验证、边走边看、逆向推理)第四步:检验结果(看自己解决后答案是否合理);第五步:清晰的书面表达。通过策略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有路可依,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菁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10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1

  转眼间,寒假将至,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已*尾声。这个学期对小学生来说是个关键时期,孩子们马上就要步入初中,面临新的学*环境,因此在这个学期中我一刻也没有松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我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敢于突破教材。设计教学时,不但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且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又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除了课前要准备充足,课后更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认真上课。

  本学期我把“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与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特别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学*数学,运用数学;鼓励学*大胆质疑,注重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从而,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学*的主人。

  三、认真批改作业。

  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综合性,又要突出层次性。学生的每次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做到了全批全改。对于出错情况我认真作出分析,或进行集体订正或进行个别辅导。

  四、认真做好后进行转化工作。

  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不足,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上等方面。今后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做到更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2

  一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忙忙地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点滴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古人云:教师是蜡烛是春蚕;今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了不辱没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下面就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为教育,为师生服务,向德艺双馨的教师迈进。

  一、思想政治学*,师德修养方面

  一年来,我端正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重视政治学*,积极涌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学*,通过学*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并服从工作安排。

  二、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3篇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的言论。【留言需要审核】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兴趣及学*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三、努力做好工会工作喝安全工作

  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职工们到户外活动,四、五月份组织老师们排球比赛,丰富来师门的业余生活。

  同时协助学校搞好安全工作,加强校园巡逻,督促值周教师认真管理学生,经常与班主任沟通,杜绝学校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与校医配合,共同做好学校的疾病预防工作。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些成绩只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我将不断追求,用似火的青春,赤诚的心灵,辛勤地耕耘,不断地成长,用爱滋润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3

  时光如流水,一个学期又将过去了。本学期来,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对这个学期来,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作一个简要的回顾总结:

  一、求新思变,积极探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此道理,不能及时的转变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很快将会被时代淘汰。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为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本学期以来,本人在完成工作之余,广阅资料、听专家讲座,学*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明晰新目标。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氛围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我经常从网上搜集各种教学信息,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我的教案、课件。课上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常规,提高质量

  上课就如行军打仗,胜利与否,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真真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在常规教学中,认真作好每一节课的课前准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都做了精心的设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个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

  四、认真批改作业

  首先布置作业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其次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作业适时加上一些激励性评语,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五、作好小结、知识系统化学生在每节课中所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但数学学科因其严谨性,每个知识点、每个单元之间又紧密相连。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每节课所接受的零散知识,系统地、有条理地存贮的学生的脑海里?这要借助于知识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去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在本期的教学中,在教授每个知识点、每个单元后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归纳、小结,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缺少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对个别学困生的辅导还不到位,学科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让各级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肯定,让学生喜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4

  本学期又将过去,可以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这一学期的时光。这个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工作中我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学期,我结合《鸡兔同笼》等综合性较强的课,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六、引导学生使用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结合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应去解决问题,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学期,我要着重引导学生运用以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步读懂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理解字面意思。);第二步分析问题(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可以借助于表格、排列、画图、符号、算式等。);第三步选择方法(直接尝试、猜测验证、边走边看、逆向推理)第四步:检验结果(看自己解决后答案是否合理);第五步:清晰的书面表达。通过策略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有路可依,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5

  一、教材分析:

  从今年开始,所有人教版数学教材改版为20××年版本。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与形,以及数学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和节约用水等。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四、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0课时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二)………………………………3课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2课时第四单元比…………………………………………………5课时第五单元圆…………………………………………………12课时确定起跑线……………………………………………………1课时第六单元百分数

  (一)……………………………………10课时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4课时节约用水………………………………………………………1课时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4课时总复*…………………………………………………………8课时补充内容………………………………………………………4课时

  五、评价与检测

  本学期学*内容每个单元都会对学*进行单元测试,除此之外还将有期中和期末检测。检测内容为书本知识,检测目的是为了对学生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6

  一学期已经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继续推进我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班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和本年级组的老师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交流,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和教学能力。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通过一学期的辛勤工作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全部教学内容,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采取的有效措施

  首先,开学之初,我认真钻研了教材、研读了教学用书,仔细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前后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及学*情况和学*兴趣情况。针对了解的情况,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并适当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在课前,我认真熟记教案内容,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个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题,对学生的作业,做到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的兴趣。

  其次、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课后辅导工作。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教学完每个单元,就立即反馈检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单元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处理。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由原来的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第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我注意利用电脑进行学*。善于从网上搜集各种教学信息,比如在网上查找发表的教学设计、课件、说课、示范课录象,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我的教案、课件。同时我注意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三、悟出的新收获。

  回顾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觉有优点更有失误和不足。

  1、将学过的数学公式,性质、概念等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熟记。这样才能运用它们准确解答数学题,正确解决数学问题。如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体积公式、还有利息公式、出勤率等,又如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等,必须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

  2、学好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前提。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熟练了基本技能和解题技巧,才能解答稍难的应用题,也才能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且能做到一题多解。因此,应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3、通过“兵教兵”、生生互查、教师抽查等形式将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这样有利于提高数学*均成绩。如本学期解方程,解比例、简便运算等知识。

  4、在课堂教学中,亲切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学*数学,也才能提高数学成绩。

  5、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6、创新评价,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原因。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实践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培养优秀生的拔尖工作和中等生的培优的工作做得欠缺一些。

  3、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足,缺乏与家长的交流。

  4、对个别学困生的辅导还不到位,进步不明显。

  五、今后的工作的思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中苦乐相伴。总体而言,这学期的教学有得有失,对于“得”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财富,对于“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改善,力争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将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7

  20××年秋,我再一次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和教学能力.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精讲多练,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因人而异,适中适量"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针对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七、认真搞好期末总复*。本学期的复*,有相当的份量,内容较多,任务也相对繁重。本学期的复*先拟定了复*计划,掌握了目的要求,明确了重难点及关键,拟定好了课时分配情况。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复*,同时又灵活运用,对复*了的知识,又编了相应的练*题,让学生练*,力争人人掌握,做到了一课一得,个个过关。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20××年1月22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8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又将过去,可以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这一学期的时光。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

  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耐心辅导。

  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 眨眼间一学期又将结束。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学*新课标及课改精神,并根据学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在许多不足,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后的教学工作,扬长避短,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

  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要成为教学过程活动中真正的主人,这是现在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他们都是特殊的个体,都需要尊重、信任,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课堂语言,教学方法方式入手,尝试放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等,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如:“你是怎么想的?”、“你的见解呢?”、“你想到什么?”、“你怎么想就怎么说”、“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等,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消除学生的胆怯

  心理,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关心和指导,课堂上要多留意他们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一学期以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情绪有了很大的.扭转。课堂上,学生获得学*的主动权,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探索,质疑问难,踊跃发言。

  二、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创新地学*

  现代创新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方法。因此要改变单纯地依赖模仿与的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要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形式。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学*的最好兴趣是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愈浓求知欲愈强,参与意识就愈高。因此,在引导学生学*新知识时,我常常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兴趣。

  2、加强操作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人的智慧来自手指尖”,有益的操作与实践包含和孕育着学生的天真和创造的幼芽,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制学具、操作教具等。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积极参与学*,

  发展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制圆片,通过用绳子绕圆周一圈,将圆的周长曲线转化成直线,通过将圆剪拼成*似长方形等,化抽象为具体,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渗透了转换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加强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尽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道数学与显示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数学生活化的道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除法及应用题、圆、百分数和统计,其中分数乘除法及应用题是重点。教学时,注重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充分利用迁移原理:把整数、小数四则应用题的解法应用道分数应用题上来,使学生灵活选择解题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在讲解练*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重视小组合作,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在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方法,因人而异,作业分层要求,既要让后进生跃一下够得着,又要使优等生吃得饱,每节课后重视设计一些开放性

  练*,让中、优等生踊跃参与,激发他们的学*热情,满足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对于后进生,我采用优差小组配对,在班级开展“进步之星”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并予以适当的奖励,以激发大家互相学*的热潮,促进共同进步。总之,本学期以来,在班主任和全班学生的密切配合下,本班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本人将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勇攀教学高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9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又将过去,可以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了这一学期的时光。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耐心辅导。

  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时光如梭,匆匆忙忙一学期结束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参阅。想要了解关于工作总结报告的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工作总结栏目。

  回顾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可谓兢兢业业,*凡中有创新,忙碌中有收获。现将一学期的总结如下 :

  我认真钻研了教材、课标,及各种相关的资料,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学之初,认真地学*、研读了课标、教材,仔细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前后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思想情况,家庭情况及学*情况和学*兴趣情况。认真撰写了课时教案。针对了解的`情况内容情况,本期教案作了各章节的分析,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在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内容,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题,对学生的作业,我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后,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课后辅导工作。教学完每个单元,就立即反馈检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单元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处理。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

  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本期各种工作做得不足之处:

  1、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培养优秀生的拔尖工作做得欠缺一些。

  3、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足,缺乏与家长的交流。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中苦乐相伴。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总体感觉本期的工作较过去有长进,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将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让各级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肯定,让学生喜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10

  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惯。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七、认真搞好期末总复*

  本学期的复*,有相当的份量,内容较多,任务也相对繁重。本学期的复*先拟定了复*计划,掌握了目的要求,明确了重难点及关键,拟定好了课时分配情况。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复*,同时又灵活运用,对复*了的知识,又编了相应的练*题,让学生练*,力争人人掌握,做到了一课一得,个个过关。

  八、存在的不足

  高分生不多,优秀生源少。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与家长的联系不够,缺乏沟通。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通过划线段图、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3、教学重点是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复*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判断单位1,说出数量关系

  ⑴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5

  ⑵今天比去年增产二成五

  ⑶节约了15%

  ⑷期中考试的优秀率为52%

  ⑸打八折出售

  通过同学们对关键句的分析、叙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完全一样的,都是要紧紧抓住数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确定解题方法。

  (二):二基本题复*

  分析解答下面各题,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建造一栋楼房,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用了9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⑵建造一栋楼房,用了90万元,比计划节约了10%,计划投资多少万元?

  ⑶建造一栋楼房,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节约了10%,节约了多少万元?

  ⑷建造一栋楼房,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超用了10%,实际投资了多少万元?

  分组讨论这一组题目的解法,在弄清解题思路和正确列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组题他们的单位1是相同的,数量关系式也是相同的,而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乘法也有用方程解。

  (三):变式练*: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和方程:

  水果店运来苹果120千克, ,运来梨多少千克?

  1、运来梨比苹果多25%

  2、运来的比苹果少25%

  3、运来的苹果是梨的25%

  4、运来梨是苹果的25%

  5、运来苹果比梨少25%

  6、运来的苹果比梨多25%

  7、运来梨比苹果的25%少2/5千克

  在学生分析解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这些题目是百分数应用题中比较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解答时必须要准确判断单位1,弄清要求数量与单位1之间的关系和数量对应的百分率,确定解题方法。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能在方格纸上准确建立一个点和一个数对得对应。理解图形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过程和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动,体会图形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研究图形的放缩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感受学*比例尺的必要性。欣赏图形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照片:集体照

  师:谢老师想把咱们班的集体照放进想框里,怎样把它放进去呢?(复制粘贴)

  师:看着这张照片,有什么感觉?

  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缩小和放大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投影出示课题:图形的放缩)!

  二、笑脸图大变身

  1、初步感受图形的放缩

  师:(出示1张贺卡图片)这是一张贺卡,(边说,边操作,得到的三张贺卡)与原来的贺卡相比,怎么样?

  生:一样(不一样)。

  师:看完之后,你想说点儿什么?你认为哪一张跟原图最像?为什么?(记住和原图比:都是长方形的,是长变了还是宽变了?)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2、深入探究图形的放缩

  师:为什么同样的贺卡,在进行了变化之后,有的与原图相像,有的不像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其中的奥秘。(教师出示将方格图照贺卡图片。)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并结合相关数据思考并分析:谁画得像?为什么?

  请代表把你们刚才交流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代表发言,集体指正。

  师:看来只有长和宽都按照相同的比来画,才能画得和原图相像。

  (说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的板书写出比。)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研究所画图的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它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悟图形放缩的规律和奥秘。

  三、画一画

  师:有了图形放缩的经验,接下来我们要画一画。拿出自己的作业纸,自由设计图案,并将图形进行一次放大或缩小,画完后,在四人小组里面把你自己画的情况、画的方法向组内同学介绍一下,同时告诉大家你所画的这个图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开始吧。(作业纸上分别有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展示、反馈。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培养了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在思考中去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四、生活中的应用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图形的放缩,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应用到图形放缩的知识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在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可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五、神奇的小猫

  师:看来同学们是非常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现在,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游戏中去体会图形的放缩。(出示探究活动)

  师:这是一只名叫乐乐的小猫。根据我们学过的数对的知识,你能将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正确的填写出来么?(可尝试标出相应的坐标图,便于找出具体的位置)

  教师指名补充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

  师:小猫家族中还有三只小猫:天天、晶晶和欢欢,(表格中呈现名称)请你根据具体的要求讲表示它们轮廓的点填写在表格中,并观察数对的规律,猜一猜:哪只小猫最像乐乐?之后通过在方格纸上描点、连线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活动、探索。

  汇报展示(说一说你的猜测、依据以及验证结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贴*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神奇的小猫”的探究活动,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小猫图,以及讨论哪只小猫长得更像乐乐,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比例尺的广泛应用。

  六、小结

  今天我们在活动和游戏中体验了图形的放缩,下课后就请同学们到生活中继续去体验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59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十三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使学生体会反比例与生活的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感受新知

  情景游戏:对口令

  (1)同样的面包单价:2元∕个。老师说个数,学生对总价(对口令的同时用课件展示出下表)。

  表1买同样的面包

  买的数量(个) 1 2 3 4 5……

  总价(元) 2 4 6 8 10……

  教师:面包总价与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反馈:面包的总价与个数成正比例。因为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面包个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总价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并且它们的比值(单价)一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正比例的量所具有的三个特征: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变化有规律③一定的量

  (2)共有30个苹果分给小朋友。老师说出小朋友的人数,学生回答分得的苹果个数。(对口令的同时用课件展示出下表)

  表2 30个苹果分给小朋友

  小朋友的人数(人) 1 3 5 10……

  每个小朋友分得个数(个)30 10 6 3……

  从这个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反馈: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的个数的乘积都是30;它们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小朋友的人数越多,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就越少……

  提问: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教师:那么这两种量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新的知识。

  二、对比探究,获取新知

  1.感知几种不同的变化规律

  (1)某旅游公司的导游带领60名游客来到井冈山游览,准备分组活动,提出的分组建议如下表。

  表3 60名游客在井冈山游览

  每组人数 3 5 6 15

  组数 20 12 10 4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每组人数和组数的?

  抽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师: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反馈:总人数60人没变,每组人数和组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每组的人数在扩大,组数反而缩小……

  (2)游览的第一天晚上,导游写了一篇情况总结,要把它存入电脑。

  表4打一篇稿子

  每分打字(个) 120 100 75 50

  所需时间(分) 25 30 40 60

  教师:必须先算出哪个量?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3)第二天,导游将带领这批游客,行一段路程。

  表5行一段路程

  已行的路程(km) 1 2 3 4

  剩下的路程(km) 19 18 17 16

  填这个表时,你是怎样想的?集体订正。

  表6行一段路程

  路程(km) 12 20 24 36

  时间(时) 3 5 6 9

  集体订正。

  2.分类区别,概括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把这6张表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教师巡视,听取各小组意见,加强指导。

  (2)汇报交流

  反馈1:表1,6分一类,表2,3,4,5分一类。

  反馈2:表1,6分一类,表2,3,4分一类,表5单独分成一类。

  教师:为什么这样分类?

  引导学生说出:表1,6成正比例分一类;不成正比例的表2,3,4它们的乘积一定,分成一类;表5是和一定,单独分成一类。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找出表2,3,4的共同特征。

  学生1:每个表中的两种量都相关联。(板书:相关联)

  学生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学生3:从变化规律上看,表2中,人数越多,每人分得的个数越少,人数越少,每人分得的个数越多。

  学生4:表3中,每组的人数扩大,组数反而缩小;表4中,每分打字的个数越少,所需要的时间反而越多……

  教师简单概括: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正好相反。(板书:反)

  学生5:表中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板书:积)

  正比例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表2,3,4中,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3)概括得出反比例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得出: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这是你们自己总结概括出来的结论,那么,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揭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举例

  抽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学生1:路程一定,所行的时间与速

  5.区分

  表5中,一段路程20km一定时,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比例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虽然这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它们的变化规律是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而不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和一定,而不是商一定或积一定。所以,它们不成比例。

  三、直观操作,加深理解

  1、完成第60页课堂活动1题

  教师:请同学们看第1题的要求。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看了题目后的想法?

  2、完成第60页课堂活动2题

  3、完成第61页课堂活动3题

  四、巩固练*,深化认识

  练*十三1-3题,主要抓住正比例的本质属性“商一定”,反比例的本质属性“积一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课题: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索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操作活动,观察并发现一面、二面、三面涂色以及无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点,以及它们的个数与正方体的点、面、棱数的数量关系。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学生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体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1.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规律。

  2.经过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12个棱长被*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12个棱长被*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12个棱长被*均分成4份的正方体。

  3.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师:前面我们学*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也知道如何求表面积和体积。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研究正方体(出示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模型图)。看!这是一个正方体,我们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1)活动一:探究每条棱都*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表面涂**况。

  1.出示问题1: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每条棱都*均分成2份,如果照下图的样子把它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同样大的的小正方体?

  出示问题2:每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涂色?

  (1)想一想:能切成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板书:2×2×2=8)

  (2)看一看:每个小正方体都有3个面涂色。板书:8

  (3)得出结论:把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均分成2份,分成了8个小正方体,8个小正方体都是3面涂色。

  2.过渡:猜一猜,如果把正方体的每条棱都*均分成3份结果会不会也这样?

  (2)活动二:探究每条棱都*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表面涂**况。

  1.出示问题1:把正方体的每条棱都*均分成3份,再把正方体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

  出示问题2:像这样切开后,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一共有几种?分别是哪几种?

  2.自主探究:

  (1)观察猜想:切成的小正方体中,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师:根据学生猜测板书,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究竟猜的对不对呢,打上?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各有多少个呢,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来实验验证一下。

  (2)动手实验:

  ①提出实验要求:

  A、找一找: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在什么位置?

  B、数一数:每种小正方体各有几个?

  C、填一填。

  D、说一说:是怎么找到的?(教师巡视并指导让数的小组先汇报,再让算的小组汇报。)

  ②汇报演示:(按上面的顺序,让数的小组先全部汇报完,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达成共识。③得出结论:

  (课件出示)像这样把正方体的棱*均分成3份,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顶点,有8个(板书:8);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棱中间,有12个(板书:12);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面中间,有6个(板书:6)。

  3.回顾过程:

  刚才我们把大正方体的棱*均分成3份,知道了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知道的?板书: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板书:找、数)、得出结论

  过渡:刚刚我们研究了把棱*均分成3份时,分成的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如果把棱*均分成4份呢。

  (3)活动三:每条棱都*均分成4份的正方体表面涂**况。

  1.出示问题:如果把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均分成4份、5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3面、2面、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在什么位置?各有多少个?(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这样一个模型)

  2.自主探究:

  (1)提出实验要求:(请你按前面的方法)

  A、猜一猜: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在什么位置?每种各有几个?

  B、找一找。

  C、填一填。

  D、说一说:是怎么找到的?(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可以用算的方法)

  (2)汇报演示:

  让数的小组先全部汇报完,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没有,可以提示:除了一个一个数出个数,还有什么快速的方法知道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达成共识。

  后比较方法:有的小组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有的小组是根据位置的特点算出来的,你更喜欢谁的方法?喜欢的理由?)

  (3)得出结论:

  (课件出示)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顶点,有8个;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棱中间,每条棱上有2个,12条棱共24个,为了更清楚地表示24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写成(板书:12×2=24);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面中间,每个面有4个,6个面共24个(板书:6×4=24)

  (4)每条棱都*均分成5份的正方体表面涂**况。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棱*均分成3份、4份时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那把棱*均分成5份呢,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又会怎样呢?请小组合作,再填一填实验单:

  正方体每条棱被*均分成的份数

  3

  4

  5

  6

  n

  三面涂色的块数

  8

  8

  8

  8

  8

  二面涂色的块数

  12

  (4-2)χ12=24

  (5-2)χ12=36

  (6-2)χ12=48

  (n-2)χ12

  一面涂色的块数

  6

  (4-2)2χ6=24

  (5-2)2χ6=54

  (6-2)2χ6=96

  (n-2)2χ6

  指名上讲台在白板上演示

  4.过渡:刚才我们研究了棱*均分成3份、4份、5份时,分成的小正方体表面涂**况,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和板书),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讨论一下)

  三、观察比较、归纳规律。

  1.出示课件和板书,学生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分2个层次)

  引导学生对比三次探究的过程,小组讨论后得出规律:

  第1层次:不管把大正方体的棱*均分成几份,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顶点,都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棱中间;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面中间。(板书:顶点、棱中间、面中间)

  第2层次:怎样确定一条棱上有几个小正方体2面涂色;怎样确定一个面上有几个小正方体1面涂色。(说清楚归纳和发现规律的思考过程)

  2.师:如果把棱*均分成6份、7份、9份、10份你能知道每种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了吗?还需要一个一个来研究吗?有什么好办法让人一下子看出其中的规律呢?如果用n表示把大正方体的棱*均分的份数,用a、b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你能用式子分别表示n和a、b的关系吗?

  a=12(n-2)b=6(n-2)2

  3.(板书:把6×9、6×4、6×1改写成*方的形式。12×1=12,6×1=6)

  4.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新问题:除了知道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

  (1)先猜一猜

  (2)课件演示将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剥离出去的过程,激发学生寻求更简便的方法。

  四、回顾过程,反思得失。

  1.找各种小正方体时,要注意它们在大正方体上的位置。

  (各种小正方体的个数与正方体顶点、面和棱有关。)

  2.把找、数、算等方法结合起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思考。

  3.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发现这些规律?(观察——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用这样的实验过程研究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a=12(n-2)b=(n-2)2c=(n-2)3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九第1-5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帮助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相对完整的认识。

  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的、的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口算,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进一步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学生观察。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的几分之几?

  追问:的、的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明确:的是, 的是。(板书)

  3、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的呢

  口答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说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结合直观图,逐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不断的追问、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了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

  (二)验证猜想。

  谈话:这个猜想很有价值,对不对呢?我们还要举一些例子来验证。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学生完成填空。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的和的,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2)学生操作活动,一生板演,师巡视

  (3)组织交流,证实猜想是正确的。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3、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设计意图: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后得出的,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引导,学生则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体验到了数学学*的乐趣。)

  (四)试一试

  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核对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方法推广。

  1、出示:请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 提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3、 学生尝试解答完成填空。指名板演。

  4、 追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5、说明:分数乘法也可以像下面的这样计算,教师示范:

  6、小结:今后计算分数乘法时,照上面的样子去做,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加以介绍点拨,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板演。

  交流时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2、完成练*九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白,要求小时耕地公顷,就是求 公顷的是多少。

  3、完成练*九第3题

  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订正。

  4、完成练*九第4题

  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最希望得到应用。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练一练、改错比一比等多种形式的练*,让学生在练*中进一步巩固新知,并学会反思,养成检验的好*惯。)

  五、总结

  本节课学*了分数乘分数,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设计意图:必要的学*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惯,提高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提升学*方法。)

  六、课堂作业

  练*九第2题、第5题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索确定物**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 通过学*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置。

  2、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确定物**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置。

  2、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介绍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

  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

  (4)讨论

  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

  (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

  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

  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归纳:

  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

  2、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解决第(1)个问题

  师:如果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

  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

  熊猫馆(3,5) 海洋馆(6,4)

  猴 山(2,2) 大象馆(1,4)

  (3)解决第(2)问题

  A:出示要求

  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

  C:反馈练*结束

  学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

  3、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的?

  (2)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如播放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等。

  三、巩固练*

  完成教材练*一中的1~5题

  第1题:

  (1) 说一说(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2) 按照题目给出的数据,涂一涂

  第2题

  (1) 观察棋盘,与第1题方格图比较,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 引导学生正确说出黑方的“五”所处的位置。

  (3)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棋子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4)完成题中第(2)小题,并和同学交流。

  第3题

  第1小题,用投影展示学生所确定的区域。

  第2小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表示结果。

  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第5题

  (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

  课后作业设计:

  12,7) 3,9) 10,6) 2 说一说 各图形各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示这些图形的位置?

  四、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1、2、3、4、

  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1-P2/1、2、3、

  选做课时特训P2-P3/思维拓展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

  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特点。

  第二课时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确定物**置的方法(练*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

  置。

  教学难点:根据数形结合的特点理解*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巩固旧知

  1、说说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2、在上节课学*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后,你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说说下面两组物体的位置关系。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方格纸画图分析。

  (1)A(2,6)和B(5,6)

  (2)C(4,3)和D(4,0)

  二、深化练*,增添新知

  1、合作探究,解决P5练*一第3题。

  (1)让学生认真观察“重要地名索引”。

  (2)讨论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

  (3)这种方法和我们学*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重要地名索引”用三个数据或字母确定位置,数对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本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定物体所在的区域,然后再确定物体在这个区域中的一个点,而数对只能确定同一区域的一个点。

  三、综合练*,提高能力

  四、课堂小结。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合1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现有学生40人,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踏实努力,积极上进:这类孩子上进心很强,热爱数学学*,他们的学*态度端正,书写工整,发言积极,作业正确率高,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不让问题蔓延发展。

  (2)自以为是,耍小聪明:这类孩子比较聪明,但对自己要求不高,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上课要么和同学说话,要么自己玩自己的,作业马虎,因此,孩子身上的优势明显减弱。

  (3)心浮气躁,贪玩好耍:这类孩子在学*上表现出浮躁,心静不下来,学*责任感差,耍心重,因此完成作业表现得极不专注,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业质量不高。

  (4)学*懒惰,不会倾听:这类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懒”,懒得听、懒得写,遇到一点困难就逃避,学*欠账越来越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5)基础为零型:完全不知道学*是什么概念。

  二、教材总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共9个单元,其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圆、分数除法、比和按比例分配、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分数混和运算、负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总复*。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4个领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2)能合作探究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扇形;在操作中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圆的周长、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4)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5)能利用方格纸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出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7)能根据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8)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

  (1)经历解决分数乘、除法,按比例分配,圆周长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采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一定说服力的说明。

  (2)经历探索圆的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感觉解决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按比例分配、圆的周长与面积等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在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性质。

  3、解决问题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分数乘除法、比及按比例分配、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只是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努力寻找其他解决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在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的调查、访谈等活动中,从事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对自己的学*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及有简单的评价、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经历整理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4、情感和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分数、圆、比等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探求这些知识的活动。

  (2)能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与引导下,积极克服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探索出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乐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能发现学校过程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本期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成绩较上期,需有明显提高。

  2、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4、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效率,掌握学*方法。

  5、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7、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决定这样做: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中尽量运用以下方法:直观描述法、情璄引入法、类比推理法、知识迁移法、实践操作法等,向课堂要质量。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内容

  课时

  周次

  一、分数乘法(8课时)

  1、分数乘法法则

  4

  1—2

  2、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4

  二、分数除法(9课时)

  1、分数除法法则

  3

  3—5

  2、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4

  3、探索规律

  2

  三、圆(7课时)

  1、圆的认识

  1

  5—7

  2、圆的周长

  2

  3、圆的面积

  2

  4、解决问题

  2

  四、比和按比例分配(6课时)

  1、比的意义和性质

  2

  7—9

  2、解决问题

  2

  6、整理与复*

  2

  五、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的确定(5课时)

  1、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

  9—11

  2、比例尺

  2

  3、物**置的确定

  2

  六、分数混合运算(7课时)

  1、分数的混合运算

  2

  11—13

  2、解决问题

  5

  七、负数的认识(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

  2

  14

  八、可能性(2课时)

  可能性

  2

  14

  九、整理与复*(6课时)

  整理与复*

  6

  15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二、单元教材分析:

  在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百分数的应用。本单元学*的主要内容有:百分数的进一步应用、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的。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源于实际生活,体现时代性。“百分数的应用(一)”和“百分数的应用(二)”所涉及的情境,是“水结成冰”和“火车提速”的情境,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在“百分数的应用(三)”中,教材提出了“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比较这些数据,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水*的逐步提高。这一课还特别让学生了解“恩格尔系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该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在最后安排了百分数在“储蓄”中的应用,还安排了小调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本单元解决问题时,教材总是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一)”的内容中,教材通过提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单元教学时,老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确定单位“1”的方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4、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利息的计算方法和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

  五、解决重点难点的教学策略: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教学。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及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数学意义的情境,鼓励学会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注意让学生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避免死记硬背。创设具体的储蓄情境,让学生对利息、本金、利率等概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会计算利息。

  六、课时安排建议:

  百分数的应用(一)…………………………………2课时

  百分数的应用(二)…………………………………2课时

  百分数的应用(三)…………………………………2课时

  百分数的应用(四)…………………………………2课时

  练*二…………………………………………………2课时

  机动课时………………………………………………3课时

  重点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现共有学生67人,五、一班有学生34人,五、二班有学生33人。上学期接手这两个班级,总体成绩还是很好的,经过了一学期对学生的基本状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对于(二)班来说(一)班的孩子课上比较活跃,思维跟进的很快也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但这个班上有几个学困生,每次考试数学成绩都是一位数,其它科的成绩也是如此,因为影响了班级的总体成绩,这学期努力抓住所有的孩子的潜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从而弥补与(二)班的*均成绩差。二班的孩子们总体水*与*均成绩都很好,因此这学期还是要稳住优等生鼓励差等生,让孩子们都有新的收获。

  二、本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一)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 比

  第六单元 百分数

  (二) 图形与几何方面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五单元 圆

  (三)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四)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结合分数段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特点: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基础。

  2、主抓常规教学,巩固学生学**惯。分好小组,今后的学*和教学及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的合作学*意识和自主自助学*能力。

  3、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5、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6、重视学生后续学*动力的储存,加强数学阅读和数学兴趣的培养。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执教六年级数学。本班现有学生52人。从五年级期末考试情况和暑假作业的检查情况看,多数学生学*认真,态度端正,班里大部分学生属于中等生,个别学生基础较差这也加大了辅差的难度。

  2、教学主要措施:

  (1)让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求学*惯。在课堂上做到能专心听讲,积极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勇于辩论。

  (2)采取积分制,激励学生做好作业,让学生能主动学*,独立思考作业中的问题,不懂的能主动向家长、同学和老师请教。认真书写和解答老师布置的作业题。

  (3)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多与学生交谈,鼓励他们自信的看待自己,自信地面对学*,着力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的积极性。

  (5)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二、教材分析与建议: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等。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2、单独安排安排“比”的单元,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把“比”放在分数除法后教学,主要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比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等于0)可以用分数表示它们的商,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也可以用分数形式来表示。加强比和分数的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对比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早教学比的概念,可以为后面教学圆周率、百分数、统计等打好基础。例如,学生有了比的概念,就容易理解百分数为什么还可以叫做百分比。在这里有关比的应用,只教学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比例尺则放在“比例的应用”中教学。

  3、有关百分数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教材仍单独设一个单元对百分数进行教学。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教材只对求百分率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紧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位置与方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发展空间观念。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克服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坐标观念。“圆”单元教学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圆的特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和体验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紧密结合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5、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惯。在教材的具体编排上,一是注意与先前学*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教学时结合生活中的统计实例进行,使学生充分感受统计的现实价值。使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各种统计图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教研组将按照学校教务处制订的六年级新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做好各项教学。继续以"关注课堂"为教学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本年级组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

  1、认真学*《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1)本学期着重学*、讨论、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学*资料为《课程标准解读》和相关的业务杂志。

  (2)促进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相互促进。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要在*时的教学实践中注意积累,加强思考,积极进行理论总结,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相互溶合、相互促进。

  2、关注课堂教学,抓好课堂质量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大力提倡研究性学*、发现性学*、体验性学*和实践性学*。提倡每位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实验,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课前、课后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注重相互听课。

  3、摒弃形式主义,讲究实效,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1)备课:

  ①进一步规范教案书写,设计方面的格式,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书写。

  ②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案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同步性,避免教案中的形式主义。

  ③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教学,每单元写出有质量的教后记。

  (2)作业:

  ①、注意根据新的理念进行作业设计,避免作业内容、形式的单一化。提倡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作业。

  ②、改进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提倡面批,若不能及时面批的提倡在学生每次的作业后写一些简单的评语等鼓励性的话,以此促进学生和学生交流。

  4、扎实抓好学生计算训练,提高计算得分率。

  (1)每节课前进行课前十道题听算训练,并记录在课前口算训练答案纸上。每月检查评定一次。

  (2)每天回家后由家长配合进行口算训练,完成口算天天练的一页题,由家长批改,每月检查。

  (3)在期中和期末分两次对全年级进行口算达标测试,对每位学生进行计算能力评定。

  4、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要正常化,要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

  根据学校安排,单周进行一次教研组活动,双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各位老师要力争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有所收获。

  四、教学安排:

  九月份:

  1、学*《新课标》及《课标解读》并组织讨论。

  2、制定好教研组教学计划。

  3、各位数学教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4、本年级组教师互查备课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5、进一步规范学生学*行为。

  6、组内教研活动。

  十月份:

  1、组内教研活动。

  2、本年级组教师互查备课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3、本年级组学生计算过关测试。

  十一月份:

  1、组内教研活动。

  2、教师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检查。

  3、本年级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比赛。

  十二月月份:

  1、复*研讨课。

  2、制订复*计划。

  3、做好复*检查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

  教学内容:

  练*四第4~12题和第23页思考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理解、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出圆锥的体积。

  2、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惯。教学重点:进—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复*旧知1.复*体积计算。(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①底面积3*方分米,高2分米。②底面积4*方厘米,高4.5厘米。2.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练*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组织练*。

  1、做“练*四”第4题。学生计算。

  2、做“练*四”第5题。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相互转化,从已知的圆柱体积得出相应的圆锥体积,从已知的圆锥体积得出相应的圆柱体积,继续加强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理解。

  3、做“练*四”第6题。出示第6题的图。引导:根据图示的各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寻找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可以从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推理出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如果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积则是小圆的9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9。

  4、做“练*四”第7题。

  (1)提问:圆锥体积最大时与圆柱的关系是什么?(等底等高)接着让学生练*。

  (2)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其他问题,进一步的掌握圆锥和圆柱的关系。

  5、做“练*四”第8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6、做“练*四”第9题。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绕它的两条高旋转一周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计算。

  7、做“练*四”第12题。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15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练*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有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休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1、练*四第10、11题。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思考题。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但有一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状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6、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

  4、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简析

  本班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4人。五年级时期末考试成绩:学生有43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7分,*均分82.3,及格率89%。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总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共9个单元,其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圆、分数除法、比和按比例分配、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分数混和运算、负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总复*。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4个领域。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套教科书注意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注意为学生的学*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注意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这四个步伐的内容穿插安排,有机结合,注意体现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整体要求,是数学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册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一方面,继续遵循《课标》的要求,努力体现课改精神,另一方面,有注意与前面各册教科书的衔接,保持体例的连续性,充分考虑学生学*数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使教科书既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有利于教师教也学生的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2)能合作探究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扇形;在操作中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圆的周长、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4)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5)能利用方格纸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出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7)能根据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8)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

  (1)经历解决分数乘、除法,按比例分配,圆周长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采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一定说服力的说明。

  (2)经历探索圆的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感觉解决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按比例分配、圆的周长与面积等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在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性质。

  3、解决问题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分数乘除法、比及按比例分配、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只是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努力寻找其他解决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的调查、访谈等活动中,从事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对自己的学*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及有简单的评价、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经历整理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4、情感和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分数、圆、比等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探求这些知识的活动。

  (2)能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与引导下,积极克服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探索出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乐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能发现学校过程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本期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3、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效率,掌握学*方法。

  4、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6、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决定这样做: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中尽量运用以下方法:直观描述法、情璄引入法、类比推理法、知识迁移法、实践操作法等,向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请教,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建立好师生错题库,以备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1、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整体学**惯不是很好,基础差的学生偏多,对数学学*兴趣不高。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采取不同的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会把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放大或缩小。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

  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体会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5、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二)学*方式:

  1、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奋斗目标

  质量目标:在新的学期里努力教学,力争使五年级数学合格率、优秀率名次排到乡镇前矛。

  育人目标: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内容和学*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数学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正确与错误之处,并

  作出认定和修正,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安全目标:在一学期的教学中,采取一切措施做到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探究实践安全无事故,并为学校的整体安全时刻尽好自己的责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1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科任教师,也是压力比较大的一个学期,因为这个学期大家要毕业了,必须利用几个月时间巩固知识点,打下坚实基础,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现有学生25人,,学生成绩两级分化很严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因为是毕业生最后紧张的学*阶段,本学期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让他们消除焦虑心理,多鼓励,提高他们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上,本学期重点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抓好学困生的辅差教学。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努力方向:

  1、认真学*新课堂的理念,加强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2、课堂上继续落实“双基双培”教学模式,并做到不搞形式化,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备出实效的教案,做好表率作用。

  4、多听老师的课,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激发本班学生的学*兴趣,努力提高本班的数学成绩。

  6、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争取把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

  7、多反思、勤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计划,把复*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六年级毕业成绩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

  新学期又将开始了,新教材重视学与生活的联系,除继续安排了密切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外,还安排了一些探索性、挑战性比较强的数学活动,还要进行系统的复*。本学期时间短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册知识培养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教学,圆满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本班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28名学生,其中男生11名,女生17名。中等学生比例较大,学困生占25%,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通过上学期的转化,有了一些改变,但总体上看来发展不均衡,本学期应该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困生缺乏自主性,被动地接受知识,分析能力也较差。因此,上课时要尽可能照顾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学好数学。圆满地完成小学学业。

  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方向与位置、正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

  ⑴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

  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⑵在复*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对本册数学的具体要求: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继续学*统计的知识,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1)重点:

  方向与位置、正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数与代数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

  (2)难点:

  方向与位置、正反比例、圆柱和圆锥及系统总复*、统计图的制作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1、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4、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条件。

  (1)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难点;

  (2)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进而突破重、难点;

  (3)有的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重、难点。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6、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7、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遵循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独立思考——尝试解题——合作交流——比较归纳——反思小结——形成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解题策略,形成解题策略,体会策略价值,自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1、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威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博学多才。要有端庄、自然的教态。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并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满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从而促进学生学*教师所教学科的积极性,带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主体性和全面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地、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同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提供愉当的实例,促使学生反思,引起学生在原认识结构上产生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与尊重学生,正视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情地关注和耐心地帮助他们。如对待优生,创造条件使他们“尖子更尖”;对待学*有困难的学生生活上做到体贴关心,课堂上能循循善诱,课下能认真辅导,对其进步及里肯定、鼓励。同时,指导他们改进学*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中的困难,使他们提高学*兴趣和树立学*信心。这样,学*困难的学生成绩提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全面提高。因此,更新观念,坚持正确的学生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3、培养学生学*数学兴趣和爱好

  4、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有法,但不定法,贵在得法。彻底废除注入式教学,全面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基础,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学生学*数学兴趣和爱好是关键,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六、数学教学专题研究计划

  1、如何上好“复*课”、“练*课”、“讲评课”等

  2、进行“命题”研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六(3)班共有学生43人,六(4)班有41人,这两个班级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仍有小部分后进生的存在,六(3)班有5个学生是上课纪律差,从来不完成作业的,而且很不好沟通,这些孩子的家长不是离异就是在外面做生意,都跟在爷爷奶奶身边,缺乏教育和监督,使得他们的成绩很不理想。六(4)班也有这样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整体内容分布:(一)位置;(二)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3、倒数的认识;(三)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2、解决问题,3比和比的应用;(四)圆1、认识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五)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六)统计1、扇形统计图,2、合理存款;(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六、课时安排:

  根据《数学教师用书》课时安排建议,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会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调整。

  第一单元:位置…………2课时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2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2课时

  第四单元:圆

  1、认识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1课时

  5、确定起跑线…………1课时

  第五单元: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2课时

  第六单元:统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4课时

  七、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内容教时执行情况

  18月31日--9月5日学生注册缴费

  始业教育

  第一单元:位置

  1

  2

  29月6日

  --9月12日(1)分数乘整数

  (2)一个数乘分数

  (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4)练*课1

  1

  1

  1

  39月13日--9月19日中秋节放假

  (1)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3)练*课

  1

  1

  1

  49月20日--9月26日(4)倒数的认识

  (5)整理和复*

  (6)第二单元检测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1

  1

  1

  1

  59月27日--10月3日(2)一个数除以分数

  (3)分数混合运算

  (4)练*课

  国庆节放假1

  1

  1

  610月4日--10月10日国庆节放假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1

  710月11日--10月17日(2)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3)练*课

  3、比和比的应用

  (1)比的意义1

  1

  1

  1

  810月18日--10月24日(2)比的基本性质

  (3)比的应用

  (4)整理和复*

  (5)第三单元检测1

  1

  1

  1

  910月25日--10月31日第四单元:圆

  1、圆的认识

  (1)轴对称图形

  (2)练*课1

  1

  1

  1

  1011月1日--11月7日2、圆的周长

  期中复*

  期中检测2

  1

  1

  1111月8日--11月14日3、圆的面积

  (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课2

  2

  1211月15日--11月21日(2)整理和复*

  (3)确定起跑线

  (4)第四单元检测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

  1

  1

  1

  1311月22日--11月28日(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折扣

  (4)纳税2

  1

  1

  1411月29日--12月5日(5)利息

  (6)整理和复*

  (6)第五单元检测1

  1

  1

  1

  1512月6日--12月12日(1)扇形统计图

  (2)合理存款

  (3)第六单元检测1

  1

  1

  1

  1612月13日--12月19日(1)数学广角

  (2)鸡兔同笼

  (3)第七单元检测1

  2

  1

  1712月20日--12月26日总复*4

  1812月27日--1月2日总复*

  元旦放假3

  191月3日--1月9日总复*2

  2

  201月10日--1月16日期末考试

  201月17日--1月23日学期结束工作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

  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同学们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同学们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同学们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同学们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同学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同学们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同学们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同学们53人,大部分同学们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同学们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同学们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同学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同学们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同学们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同学们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同学们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同学们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同学们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同学们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同学们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同学们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同学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同学们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同学们,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同学们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同学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同学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同学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同学们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同学们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 数学好玩”和“总复*”六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比例: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4个课题。

  (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欣赏与设计” 4个课题。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4个课题。

  (五)数学好玩:包括“绘制校园*面图”、“神奇的'带子”、“可爱的小猫”3个课题。

  (六)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形的比例尺。

  3、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学*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5、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问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3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五、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训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学*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5、改变观念,增强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7课时

  2、比例…………………………………………………………………………7课时

  3、图形的运动…………………………………………………………………7课时

  4、正比例和反比例……………………………………………………………7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整理与复*…………………………………………………………………3课时

  总复* 数与代数……………………………………………………………15课时

  总复* 图形与几何…………………………………………………………9课时

  总复* 统计与概率…………………………………………………………5课时

  总复* 解决问题的策略……………………………………………………………15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

  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

  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二、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

  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 第一至二周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第二至五周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第六至九周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 ……………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第十周

  节约用水…………………… …………………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第十一周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第十二至二十一周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9人,学生的听课*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学*能力强,学*有方法,学*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目的不明确,学*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五、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1

  2.9-2.13

  开学报名

  2

  2.16-2.20

  (一)圆柱和圆锥13课时

  3

  2.23-2.27

  4

  3.2-3.6

  5

  3.9-3.13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4课时

  6

  3.16-3.20

  7

  3.23-3.27

  8

  3.30-4.3

  总复*31课时

  9

  4.6-4.10

  数与代数20课时

  10

  4.13-4.17

  11

  4.20-4.24

  12

  4.27-5.1

  空间与图形8课时

  13

  5.4-5.8

  14

  5.11-5.15

  统计与概率5课时

  15

  5.18-5.22

  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

  16

  5.25-5.29

  期末复*

  17

  6.1-6.7

  期末复*

  18

  6.8-6.14

  期末复*

  19

  6.17-6.24

  检测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情况分析;

  我们六年级现有学生16名,其中男生2名,女生14名,这些学生中,无弱智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梁墩街道、惠民小区,学生的基础成绩都比较好。

  该班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共同学*生活,已经形成了勤奋学*、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德;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惯,具有较强的学*能力,学*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

  二、总的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5.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研究课题: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第一周

  1统计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结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至三周二圆柱和圆锥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

  4、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似数的进一法。

  6、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四至五周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1、以本册教材为本,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上进、持续、和谐的发展。

  2、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识,及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班级情况简析

  全年级共有四个班级,本人应教六(2)班,通过几年的教学对学生已有较深的了解,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数学学*基础一般,特别是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学*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学**惯。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学**惯的培养,加强计算和应用题的教学,注意知识之间的整合;用数学的内在的美吸引学生,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爱数学、用数学,能自觉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适当开展课外数学活动,以拓展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守纪、惜时、善思、创新”的学风。

  三、全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学众数和中位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的统计量。有些时候,*均数不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反映。本册教材里的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编排了三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知识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应用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定的规律推算铁块的体积。第二次是结合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研究图形的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关系。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应用步测的方法,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研究现象,探索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总复*的内容也按四个领域编排。根据《标准》里具体目标的设计分类,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把内容分成数的运算、数的认识、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四个部分进行复*。把解决实际问题纳入数的运算、式与方程两个部分,突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三个部分进行复*。小学阶段的测量主要是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物体的体积,教材把测量的内容与图形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能提高复*的效率。“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个部分进行复*。在总复*里还安排了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综合应用,分别研究住房面积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调查周围的绿地面积、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践性、应用性,并富有教育意义。

  另外,教材充分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对学*的需求,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里的应用。编排的“思考题”满足部分学生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的需求,还多次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学*的过程与效果。

  四、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

  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

  7、让学生在系统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3、让学生砸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6、让学生在系统复*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6、根据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创建绿色学校的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方式:

  1、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

  及

  活动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1周

  第一单元负数

  5

  第2-3周

  8-10

  第4-6周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15

  第7-9周

  第四单元比例

  15

  第10周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5

  第11-17周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

  35

  第18周

  期末考试

  八、教学措施

  教者: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根据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创建绿色学校的教育。

  学生:

  1、加强口算练*,坚持一日一轮口算训练,掌握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技巧,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通过灵活选择、整合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连一连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理解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容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每日一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采用生生互助形式,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利用晨读时间、下午课后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基础辅导;午休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方面的内容。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方面的内容。

  (三)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4个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形的比例尺。

  3、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4、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5、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6、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口算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5、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10课时

  2、面的旋转1课时

  3、圆柱的表面积2课时

  4、圆柱的体积2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形势分析

  这个班有38名学生,大多数是男生。从上学期的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牢牢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袁、等同学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方法。鲁、等男生思维活跃,但作业粗心,错误率高。学生强大的组织纪律性和班级凝聚力为数学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学*氛围。但是这个班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不扎实,导致学*成绩不理想。比如、台等同学成绩低,学*态度差,很难提高班级的整体表现。

  二、教学目标

  1、体验运用百分比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比的.含义。

  2、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性,正确判断圆柱体和圆锥体,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和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3、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知道解比例;了解尺度,看尺度,算尺度;了解正比和反比的含义,能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了解用比例关系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决容易的应用问题。

  4、通过系统复*,学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概念,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让学生应用规模的知识,找出计划的规模。

  3、使学生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性,了解圆柱体的侧向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懂得如何计算。

  4、使学生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公式计算体积和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5、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包含百分比的统计表。

  6、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比率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并具有进行初等算术运算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正负比例的含义,正确判断正负比例的大小,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相对容易的应用问题。

  2、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学生可以使用所学的简单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赢得新课程。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研究,在课堂中求质量。

  2、教与学,多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

  3、联系家长,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反馈。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民**利,实现师生互动

  7、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8、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指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记录。并及时提醒有问题的同学,限期改正,逐步改善。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可以: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1、负数(3课时)

  2、圆柱与圆锥(9课时)

  3、比例(14课时)

  4、统计(2课时)

  5、数学广角(3课时)

  6、整理和复*(27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9人,学生五年级数学基础较差。从总体上看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中去,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反应比较慢的有5个,这5个同学在学*时比较吃力,学*效果也不佳。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五大板块:

  (一)、数与运算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化”。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

  1、数学与体育。

  2、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

  三、学期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的关系。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画曲为直”的思想。

  2、能利用百分数有关知识或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能灵活运用*移、旋转或作对称轴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

  5、认识并会运用复式(条形、折线)统计图。

  6、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四、教学改革方向重点及其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况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五、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54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9人。

  2、“双基”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

  3、学生学**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4、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八、教学进度:

  九、教学周次安排表(第一学期)

  以上就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可以把学*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7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惯一般,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对数学学科缺乏学*兴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优秀学生偏少,中等及中下生居多。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等。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初步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题。

  3.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极限思想。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7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六(1)班、六(2)班的数学教学。六(1)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17人。六(2)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18人。

  从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来看,六(1)班的数学成绩与六(2)班有一定的差距,其实六(1)班学生很聪明,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能力强,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比较强,但本班同学两极分化现象和偏科现象比较明显,学*好的同学成绩一直很突出,对学*也始终保持着热情,但由于各种原因,处于中上水*的学生人数较少,而处于中下水*的学生较多。班级中有30%的学生是在学*上还暂时处于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只有六、七十分,甚至还会出现不及格,严重地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总体水*。这些同学对数学学*不够重视,作业不认真完成,偷工减料,个别还有抄袭现象。课堂上不肯动脑思考,学*较被动,学*兴致不高,自信心不足。这学期有待进一步端正学*态度,加强后20﹪学生的辅导,尽量缩小差距,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2)班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较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课后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学*成绩较稳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时学*时较懒散,浮躁,依赖性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做题时粗心马虎,不看清题目,丢三落四,缺心眼,缺乏耐心。

  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两个班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有效地探究新知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既重视学生学**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数学学*的方法与能力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负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其中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单元教学要点

  第一单元:负数的认识包括: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负数的大小比较等相关内容。

  单元教学重点: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单元教学难点:比较负数的大小。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较等相关内容。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第三单元比例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意义以及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等知识。

  单元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单元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第四单元统计主要是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一步学会分析统计数据,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单元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单元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主要研究“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

  单元教学重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主要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大块进行梳理和复*,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单元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做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观察、比较、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4、通过系统的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法制意识、环保意识等,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学*常规*惯

  1、加强课前预*,课后复*的学*常规的落实,从小培养认真,自觉的*惯。

  2、完善课前准备工作制度,使课前准备工作条理化、规范化。

  3、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自觉验算*惯的培养。

  4、继续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管理,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惯。

  五、学期教学重难点学期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2、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和整理。

  学期教学难点:

  1、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2、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3、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学措施

  1、要注意做好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2、教学相长,加强自身学*,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3、教学中尽量创设有生动有效的教学情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找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起点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衔接和延伸。

  5、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自我建构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6、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7、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8、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9、加强个别辅导,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提高后20%学生的学*成绩。

  10、课堂训练形式注重多样性,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予优生成功的体验,也树立后20%学生学*的信心。

  11、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1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地呈现数学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七、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期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自行车里的数学》安排在第8周学*了第三单元“比例”之后进行。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这一实践应用活动的安排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节约用水》安排在第10周进行的,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还可让学生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这个综合应用活动主要安排四大环节:

  1、收集信息: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实际调查一下学校或家里漏水水龙头的数量,测量一个漏水水龙头在一定时间内漏水的量以及收集节约用水的资料等。

  2、分析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水龙头每分钟漏水的速度。

  3、解决问题

  4、提出方案:提出具体的节约用水的方案,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的应用、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

  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

  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

  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

  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七、课时安排

  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1课时

  二单元:位 置...........3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

  4、整理和复*..........1课时

  四单元:比..........4课时

  五单元:圆

  1、认识圆...........2课时

  2、圆的周长........2课时

  3、圆的面积........5课时

  4、扇形........1课时

  5、整理和复*.....2课时

  6、确认起跑线.....1课时

  五单元:百 分 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4、整理和复*..........1课时

  七单元:统 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八单元:总 复 * ..............10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现任六年级一班的数学。学生整体学**惯比较好,个别同学基础差,对数学学*没有兴趣,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采取不同的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关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计划,把复*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六年级毕业成绩。

  五、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六下/第三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当中可渗透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2、六下/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节约用水可渗透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1 、负数(3课时)

  2、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4、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5、数学广角(3课时)

  6、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百分数(9课时)

  三、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四、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5、数学思考……4课时文章来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册重点难点及关键:

  1、教学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教学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教学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本学期数学教学将结合上学期的工作总结及学生成绩,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查缺补漏,对不同学生的学*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力争通过我的教学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使六(4)班数学成绩上升一个台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51名学生,常住户口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但是由于这些学生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本册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0、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1、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2、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3、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14、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5、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指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明的问题,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6、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初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7、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18、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9、.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0、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1、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22、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3、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4、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5、通过复*、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单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6、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

  27、掌握各种*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8、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年级期末学科检测笔上学期有较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

  2、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4、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效率,掌握学*方法。

  5、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7、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4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教六年级1、2两个班。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主动学是他们大部分学生的共同特点。家长和同学都满怀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的大门,这一个目的成为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奋斗目标。他们的学*态度端正认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勤于思考,热爱学*;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学*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成绩优秀。十多位学生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学*比较努力,学*成绩优异。绝大部分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能自觉完成,而且字迹工整、清晰,但也有个别同学要在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方法不够灵活,学*不够努力,缺乏学*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学*成绩不理想。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粗心大意,计算马虎;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灵活情况不会灵活分析,学*较为呆板;在解答应用题中,理解不仔细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去审题,变化一下数据、改变一下问题就不会解答了。

  教学内容

  本册书的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和比例尺、确定位置、正比例与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小学总复*

  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百分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惯等)

  本班共有学生48人,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班级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很多,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原来”,会用“鸽巢问题的原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时数

  备注

  一

  2.13-2.19

  负数的认识、在直线上表示数、折扣

  4

  二

  2.20-2.26

  成数、税率、利率、解决问题

  4

  三

  2.27-3.05

  生活与百分数、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4

  四

  3.06-3.12

  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

  4

  五

  3.13-3.19

  圆锥的体积、整理与复*

  4

  六

  3.20-3.26

  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

  4

  七

  3.27-4.02

  正比例、反比例

  4

  八

  4.03-4.09

  比例尺

  3

  清明节

  九

  4.10-4.16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整理与复*

  4

  十

  4.17-4.23

  自行车里的数学、复*

  4

  期中考试

  十一

  4.24-4.30

  鸽巢问题

  4

  十二

  5.01-5.07

  数与代数

  3

  劳动节

  十三

  5.08-5.14

  数与代数

  4

  十四

  5.15-5.21

  数与代数

  4

  十五

  5.22-5.28

  图形与几何

  4

  十六

  5.29-6.04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3

  端午节

  十七

  6.05-6.11

  统计与概率、数学思考

  4

  十八

  6.12-6.18

  综合复*

  4

  十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