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2-01 00:00:00 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扑克牌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并进行排序活动。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教学准备】

  1、课前知识的准备:幼儿已认识扑克牌的四种花色。

  2、画有4种花色的旅行社。

  3、每组一副只保留四种花色的1—6的扑克牌,及操作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扑克牌。

  师:今天我做大导游,你们做小导游,我们要带团出去旅行啦!看看,今天我们要带谁去旅行呢?(出示扑克牌的四种花色)

  二、介绍扑克牌,了解扑克牌的四种花色。

  介绍时先说花色再说数字:黑桃2、红心3、梅花4、方块5。请幼儿来介绍。

  三、给扑克牌去旅行社报名。

  1、师:这些扑克牌们等着你们为他去旅行社报名能,怎么报名呢?

  (出示四种花色的旅行社)原来,有四个旅行社(黑桃旅行社、红心旅行社等)哦,黑桃的扑克牌要报在黑桃的旅行社等,而且都要排在小旗的后面

  2、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一张扑克牌

  师:下面请你们把这些扑克牌请出来,然后跟扑克牌花型说说话问:请你来说说你的扑克牌什么样的(说了就请个别幼儿给扑克牌报名)

  3、分花色进行报名

  师:来,黑桃扑克牌来报名吧。(接下来是谁啦,红心、梅花、方块)

  4、将有报错旅行社的扑克牌纠正

  5、给混乱的扑克牌进行排序

  (1)师:哦,我发现每队旅行社的游客有点混乱,怎样排才有顺序呢?请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教师巡回倾听幼儿的交流。请个别幼儿说怎么排(出示大小标记)

  (2)请个别幼儿上来给混乱的扑克牌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四、幼儿操作活动

  师:滴滴滴,旅行社的大巴车开来了,看看大巴车有什么标记(花色、大小标记),你要根据上面的花色、大小标记带领扑克牌乘上相应的车子,带领你的扑克牌乘车去吧。(幼儿操作)

  五、展示作品、带车出发。

  师:来,你们的扑克牌都乘上车了吗?我们排好队,我来检查一下,上对车的我们出发吧!(幼儿和老师在教室走一圈)。

  六、来到城堡进行闯关游戏。

  师:我们来到城堡,先把你的大巴车赶快停好,看看停车场的标记,你的大巴车要停在那个位置。停的时候要看清花色哦。

  师:车都停好了吗?让我来看看,要到城堡里去玩先要进行闯关游戏,我们来闯第一关吧。

  猜牌:第一关:2、3、4、5、?第二关:3、?、5第三关:3、?、?、?第四关:?、3、?、5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做纸牌》贴*幼儿生活,是一个趣味性强、操作性强并且受到幼儿喜欢的活动。因此班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能理解8以内的实际意义,也感知了等量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形式。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觉得此活动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仍需调整一些地方。我先说说值得肯定的地方吧。通过3到8大扑克牌的出示,数一数、说一说,有效的帮助了幼儿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通过画有与数字相等数量图案纸牌的出示,交流、小结,帮助幼儿了解操作要求,并在个别幼儿的示范操作中,清楚操作要求。制作纸牌时,大部分幼儿都能根据数字盖出相应数量的印章,体验到了成功制作纸牌的乐趣。活动中各个环节清楚,要求明确,操作性强。可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盖出来的印章颜色太淡,不方便展示交流,最好还是用勾线笔画点子比较好;请个别幼儿操作示范时,最好先请一能力较强的幼儿,再请能力中等的幼儿示范操作,更有利幼儿清楚操作要求。

  同时,对此活动,我也存在一些疑惑:怎样让幼儿更好的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形式。活动中,我似乎讲的不够具体。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1)按两种颜色(2)按四种图案(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按单双数(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扑克牌站立和建构的各种方法,使扑克牌能够独立站起来。

  2.学*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牌、塑料筐、记录纸、记录板、记号笔、PPT、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引出扑克牌,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对,是纸牌,也可以叫扑克牌,在个别化学*里你们会怎么玩?

  二、出示纸牌,幼儿探索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一)幼儿探索一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原来你们在个别化学*里学会了这么多扑克牌的玩法,不过今天老师请你们和

  扑克牌玩一个新游戏,想不想试一试?你们动动小脑筋想想如何让一张普通的扑克牌站起来?

  2.出示一张扑克牌,幼儿动手尝试。

  3.幼儿尝试后交流分享,教师提问:你成功了吗,你用的是什么办法让一张扑克牌站起来?有不一样的办法吗?这个办法与之前的这个办法有什么不同?

  4.幼儿交流后把作品呈现在展示台上。

  小结:原来想让一张扑克牌自己站住只要改变扑克牌的形状,让它的身体保持*

  衡,这样一张纸牌就能自己站住了。

  (二)幼儿探索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教师:刚才上来介绍的小朋友,你们就像小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办法教给了大家,现在呀要增加难度了,请你把两张扑克牌组合在一起让它们能站立在桌子上并且能够站稳不会倒下来,然后请你把两张扑克牌能成功站立的方法都记录下来,一张记录表记录一种方法,记录时要把成功的方法记录得又清楚又大,等会与同伴分享的时候大家都能看清楚。

  2.幼儿第二次尝试探索,记录探索结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幼儿尝试后交流分享,教师出示记录板,把幼儿的记录纸贴在记录板上。

  4.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两张扑克牌组合站立起来的?还有其他的不一样的方法吗?请你来说说或做做。刚才看见也有其他小朋友用了这个方法,但是扑克牌又倒了,这是为什么呢?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得最稳,为什么?

  小结:你们很厉害,想出了好多可以让两张扑克牌组合站立的方法,也讨论出了

  哪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得更稳,所以等会就请你们就用这个本领,完成一次挑战——用纸牌搭高楼,行不行?

  (三)幼儿探索合作搭建扑克牌高楼

  1.教师用图片呈现纸牌搭建高楼的照片

  2.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幼儿人手两张扑克牌,需要搭建八层楼的高楼,请每组幼儿相互讨论如何搭建出与同伴不一样的高楼。

  3.幼儿合作搭建高楼,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出示幼儿作品照片,幼儿交流分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搭建高楼?怎样才能让高楼又高又稳?为什么有些高楼没有搭成功?

  小结:原来我们知道搭建高楼一个人肯定不能完成,需要与同伴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大家需要相互商量,一起动手,意见一致才能成功搭建出高楼。哇,你们的小手可真厉害,一幢幢的高楼被你们的小手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之美,有高低不同之美,有形状不同之美,有颜色不同之美等等,你们一个个都成为了创造美丽的

  建筑师。那老师告诉你,很多伟大的建筑师都是从小造玩具楼、造纸牌楼,长大以后设计出伟大的建筑!只要你会动脑筋、会动手,爱学*,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相互合作搭建的高楼都很棒,请你们之后利用个别化学*的时间再相互商量一下,用更多的扑克牌来搭更高的高楼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幼儿园科学活动《趣玩扑克牌》教案范本五份

  幼儿园科学活动《趣玩扑克牌》教案 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扑克牌游戏,但如果让幼儿把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字联系起来,幼儿们对此知识经验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与指导和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配对、比大小、自编加法应用题等的小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让幼儿初步理解和掌握自编加法应用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又是容易找到的材料,从中挖掘数学学*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既要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牌的游戏,复*分类、排序、比大小,5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2、让幼儿初步理解和掌握编加法应用题的要求,尝试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学会口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3、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并熟悉扑克牌的花色。

  2、物质准备:扑克牌8副、篮子4个、课件、音乐(聪明的一休、欢喜过新年)、礼物16份、16道加法算式。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导语:老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扑克牌王国。你们会用扑克牌来玩游戏吗?

  幼儿自由用扑克牌来玩游戏。

  二、闯关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导语:“新年快到了,扑克牌的国王想邀请小朋友参加盛大的舞会,不过舞会只邀请勇敢的、自信的小朋友参加,因为要经过4个闯关游戏,才能参加舞会,对自己有信心吗?”

  (1)第一关游戏《分家家》——分类、排序

  ①按图形分类(红桃、黑桃、草花、方块);

  ②按数字排列(1到10或10到1)

  师:想想让数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可以怎样排?

  (2)第二关游戏《摆一摆》——复*5以内的分解组成

  ①师:“小朋友我问你:4可以分成1和几?”

  ②考考小朋友数字5会有几条分合式?

  ③幼儿操作:

  师:两人一组,摆5以内的分解组成,看哪组小朋友摆得又多又准确,闯关游戏开始!

  (4)最后一关游戏《我会编》——尝试自编加法应用题

  ①学*讲述加法应用题,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②引导幼儿看图尝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③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④听老师口编应用题操作扑克牌,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⑤与老师们互动;

  师:小朋友刚都在学编加法应用题的本领,学会了吗?

  玩法:每个老师手上都会有一道加法算式,请小朋友根据算式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如果成功了就会得到老师们手中的礼物,拿到礼物后我们一起来参加舞会好吗?闯关开始!

  (5)闯关成功,一起参加扑克牌王国的舞会,随音乐跳起来。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扑克牌玩了这么多的游戏,好玩吗?其实扑克牌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来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趣玩扑克牌》教案 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按数取物,按数字顺序进行排列。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接龙图片,数字1-5的扑克牌;课件;写有数字1——5的扑克牌的盒子若干;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按数取物以及按照数字排列。

  活动过程:

  一、熟悉扑克牌

  1、教师介绍扑克牌,让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玩具,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扑克牌)

  扑克牌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数字和花纹)

  2、请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玩过扑克牌吗,是怎么玩的。

  二、找扑克牌

  1、按照数字找扑克牌:

  提问:看看是数字几,应该放几张扑克牌?请幼儿找出对应的几张扑克牌。

  2、按照扑克牌上的物体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

  提问:看看这张扑克牌上是什么图案?有几个?找到对应的数字。

  3、找扑克牌:

  现在还有很多的扑克牌也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1)按数字找牌:

  请幼儿看着数字找到对应的扑克牌;

  (2)按花纹找牌:

  请幼儿按照花纹找扑克牌,并且放到有相同图案的盒子里。

  三、扑克牌接龙:出示接龙板块

  1、师:现在请大家选一个花纹的扑克牌,说出它的数字和花纹。

  幼儿每人从盒子中分别取出从1——5的扑克牌放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手一致数数的方法验证自己是否拿对。

  2、今天老师用扑克牌和大家做个游戏“扑克牌接龙”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按照出示的接龙图片给扑克牌排队,看谁快。

  3、幼儿按照指令进行接龙。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牌进行排队,从1-5开始排,注意龙头的位置。

  (2)同伴互换颜色牌,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玩接龙,由孩子自己提出指令进行排列。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选择的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扑克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对扑克牌的花纹、数字都认识。因此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能很快的说出1-5的数字,并且能根据数字很快的取对应的牌,也能根据数字取出几张牌;对接龙的游戏孩子们很有兴趣,而且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开展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能很快的根据数字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幼儿园科学活动《趣玩扑克牌》教案 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让扑克站立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

  3、学*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扑克牌人手二十张。

  2、记录纸、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扑克牌是用来干什么的?今天,陈老师要请小朋友和扑克牌来玩新游戏。

  (二)、幼儿探索怎样利用两张扑克牌让其站立在桌子上。

  教师: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两张扑克牌,你们去试一试,看能不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然后把你们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待会来告诉大家。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尝试后交流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请幼儿出示记录纸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为什么这个方法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呢?

  (3)、我刚才看见有几个小朋友也用这个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但是后来又倒了,这是怎么回事?

  (4)、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5)、他这个方法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 种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现在陈老师请小朋友用这 种方法你都去试一试,待会你来告诉大家,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4、尝试后交流

  (1)、你觉得这 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2)、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刚才的办法,将扑克牌搭建的更高。

  1、教师:刚才我们想出了不同的可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而且也讨论了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的的更稳,现在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20张扑克牌,干什么呢?陈老师要请你利用这些扑克牌来搭小房子,看看谁的房子搭的又高又牢固,待会也请你把搭房子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2、幼儿尝试

  3、请先搭好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记录纸和他人进行交流。

  (1)、交流搭建的不同方法。

  (2)、交流刚才在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4、集体交流

  (1)、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搭的小房子。(教师将事先拍好的照片放出来与幼儿的记录纸进行比较)

  (2)、你向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记录纸和搭房子的办法。

  (3)、你刚才在搭房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谁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四)、延伸活动:幼儿合作搭建

  刚才小朋友搭的都很好,待会我们到教室里大家一起设计图纸,用更多的扑克牌搭更高的`房子好不好?

  幼儿园科学活动《趣玩扑克牌》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扑克牌。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要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 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

  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幼儿园科学活动《趣玩扑克牌》教案 5

  活动目的:

  1、大胆探索扑克牌站立和建构的各种方法。

  2、了解可以通过改变扑克牌的形状、增大支撑面来建造稳固的高楼。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扑克牌若干、塑料筐、操作台、大记录纸一张、磁性黑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扑克牌,引出课题。

  引导语:瞧!颜老师带来了什么?(扑克牌)

  二、第一次尝试:让一张扑克牌站立。

  引导语:这张扑克牌想自己站起来,你有什么办法?请你拿一张扑克牌在桌子上试一试吧!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2、讨论交流:

  (1)你成功了吗?你用了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为什么这个办法能让扑克牌站起来呢?

  (2)用折的方法还能折成什么形状?除了折的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让纸牌改变形状站起来呢?

  (3)根据幼儿的示范在统计表中画出相应的图示。

  3、总结经验:想让纸牌自己站住,可以通过改变纸牌的形状,用折或卷的方法,让它的身体保持*衡,纸牌就能自己站住了。

  三、第二次尝试:用多张纸牌搭高楼。

  引导语:小朋友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让纸牌站起来,纸牌想站得更高,你们想不想挑战用20张纸牌搭高楼?请你们用这几种方法再去试一试,比比看哪一种方法搭的房子又高又稳。

  1、幼儿动手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操作完,交流讨论:你用了什么方法搭高楼?哪一种方法搭高楼又高又稳?

  3、结合照片,提问:这两幢房子那一幢更稳固?为什么?

  4、小结:房子的支撑面越大,房子越稳固。

  四、欣赏著名扑克建筑师布莱恩搭建的扑克建筑。

  1、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扑克建筑师布莱恩,他也喜欢用扑克牌搭建高楼,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作品吧!(幻灯片呈现纸牌搭建照片)

  2、提问:看完图片,你觉得这些纸牌建筑有什么特点?(高、稳、形式多样。)为什么他能搭得那么好呢?(看视频)

  3、 小结:这些纸牌建筑底部用了大量的牌,使房子的支撑面大些,以加强它的坚固性和承受能力。

  五、延伸活动:

  引导语:相信你看到了别人的好方法,一定会帮助你把高楼造得更高更漂亮!你们可以在区角活动继续挑战搭建更高的楼,把你们的方法记录下来与好朋友交流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大班科学扑克牌的站立教案(精选5篇)

  大班科学扑克牌的站立教案 1

  教学目标

  练*10以内的加法,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大扑克牌9张。

  幼儿材料:水果牌36张(1-9)、大王1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教师出示水果牌,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集体游戏“凑10”。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让幼儿将自己的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扣放成一摞。

  2、教师出示一张大扑克牌,幼儿翻开水果牌最上面的一张看是否和教师的大扑克牌数相加后得10。

  3、如能凑成10就把这张牌放在一边做为赢卡,如不能凑成10则不动。等待教师下一次出大扑克牌。

  4、游戏结束时,比一比谁的赢卡多。

  三、幼儿游戏“凑10捉王”。

  1、教师讲解玩法。

  玩法:将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后捉着分发成四摞,每摞8张,将大王随意放在其中一摞牌的最下面,剩余4张水果牌留在手中作为机动牌。

  然后分别翻开每摞最上面的牌,用4张牌中的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凑“10”,如果能凑成“10”就可以拿走这几张牌放在一边,再继续翻开拿走的那几张牌下面的牌,继续“凑10”,直到露出大王为止。

  如果翻开的4张牌不能凑成“10”,可翻开机动牌帮助凑数,如果还不能凑成“10”,则表示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捉王失败。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掌握游戏的技巧,如果用两张或三张扑克牌都能凑成“10”时,应选用三张扑克牌,这样才能争取有机会翻开更多的牌。

  四、教师针对游戏情况进行总结。

  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掌握简单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活动主要分两部分展开,在师生共同活动“凑10”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活动的目标。

  在幼儿独自进行“凑10捉王”游戏时,难度提高了,要在4张牌中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得10,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兴趣很高,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也掌握得较好。

  在巡回检查中,对个别未能掌握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幼儿,在边操作边交流中启发引导他们掌握游戏的技巧。当幼儿熟悉了玩法之后,他们对数的分解和组成有了浓厚兴趣,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大班科学扑克牌的站立教案 2

  活动目的:

  1、大胆探索扑克牌站立和建构的各种方法。

  2、了解可以通过改变扑克牌的形状、增大支撑面来建造稳固的高楼。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扑克牌若干、塑料筐、操作台、大记录纸一张、磁性黑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扑克牌,引出课题。

  引导语:瞧!颜老师带来了什么?(扑克牌)

  二、第一次尝试:让一张扑克牌站立。

  引导语:这张扑克牌想自己站起来,你有什么办法?请你拿一张扑克牌在桌子上试一试吧!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2、讨论交流:

  (1)你成功了吗?你用了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为什么这个办法能让扑克牌站起来呢?

  (2)用折的方法还能折成什么形状?除了折的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让纸牌改变形状站起来呢?

  (3)根据幼儿的示范在统计表中画出相应的图示。

  3、总结经验:想让纸牌自己站住,可以通过改变纸牌的形状,用折或卷的方法,让它的身体保持*衡,纸牌就能自己站住了。

  三、第二次尝试:用多张纸牌搭高楼。

  引导语:小朋友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让纸牌站起来,纸牌想站得更高,你们想不想挑战用20张纸牌搭高楼?请你们用这几种方法再去试一试,比比看哪一种方法搭的房子又高又稳。

  1、幼儿动手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操作完,交流讨论:你用了什么方法搭高楼?哪一种方法搭高楼又高又稳?

  3、结合照片,提问:这两幢房子那一幢更稳固?为什么?

  4、小结:房子的支撑面越大,房子越稳固。

  四、欣赏著名扑克建筑师布莱恩搭建的扑克建筑。

  1、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扑克建筑师布莱恩,他也喜欢用扑克牌搭建高楼,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作品吧!(幻灯片呈现纸牌搭建照片)

  2、提问:看完图片,你觉得这些纸牌建筑有什么特点?(高、稳、形式多样。)为什么他能搭得那么好呢?(看视频)

  3、 小结:这些纸牌建筑底部用了大量的牌,使房子的支撑面大些,以加强它的坚固性和承受能力。

  五、延伸活动:

  引导语:相信你看到了别人的好方法,一定会帮助你把高楼造得更高更漂亮!你们可以在区角活动继续挑战搭建更高的楼,把你们的方法记录下来与好朋友交流分享。

  大班科学扑克牌的站立教案 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按数取物,按数字顺序进行排列。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接龙图片,数字1-5的扑克牌;课件;写有数字1——5的扑克牌的盒子若干;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按数取物以及按照数字排列。

  活动过程:

  一、熟悉扑克牌

  1、教师介绍扑克牌,让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玩具,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扑克牌)

  扑克牌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数字和花纹)

  2、请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玩过扑克牌吗,是怎么玩的。

  二、找扑克牌

  1、按照数字找扑克牌:

  提问:看看是数字几,应该放几张扑克牌?请幼儿找出对应的几张扑克牌。

  2、按照扑克牌上的物体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

  提问:看看这张扑克牌上是什么图案?有几个?找到对应的数字。

  3、找扑克牌:

  现在还有很多的扑克牌也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1)按数字找牌:

  请幼儿看着数字找到对应的扑克牌;

  (2)按花纹找牌:

  请幼儿按照花纹找扑克牌,并且放到有相同图案的盒子里。

  三、扑克牌接龙:出示接龙板块

  1、师:现在请大家选一个花纹的扑克牌,说出它的数字和花纹。

  幼儿每人从盒子中分别取出从1——5的扑克牌放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手一致数数的方法验证自己是否拿对。

  2、今天老师用扑克牌和大家做个游戏“扑克牌接龙”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按照出示的接龙图片给扑克牌排队,看谁快。

  3、幼儿按照指令进行接龙。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牌进行排队,从1-5开始排,注意龙头的位置。

  (2)同伴互换颜色牌,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玩接龙,由孩子自己提出指令进行排列。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选择的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扑克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对扑克牌的花纹、数字都认识。因此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能很快的说出1-5的数字,并且能根据数字很快的取对应的牌,也能根据数字取出几张牌;对接龙的游戏孩子们很有兴趣,而且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开展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能很快的根据数字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大班科学扑克牌的站立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让扑克站立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

  3、学*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扑克牌人手二十张。

  2、记录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扑克牌是用来干什么的?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和扑克牌来玩新游戏。

  (二)、幼儿探索怎样利用两张扑克牌让其站立在桌子上。

  教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两张扑克牌,你们去试一试,看能不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然后把你们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待会来告诉大家。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尝试后交流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请幼儿出示记录纸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为什么这个方法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呢?

  (3)、我刚才看见有几个小朋友也用这个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但是后来又倒了,这是怎么回事?

  (4)、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5)、他这个方法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种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这种方法你都去试一试,待会你来告诉大家,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4、尝试后交流

  (1)、你觉得这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2)、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刚才的办法,将扑克牌搭建的更高。

  1、教师:刚才我们想出了不同的可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而且也讨论了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的的更稳,现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20张扑克牌,干什么呢?老师要请你利用这些扑克牌来搭小房子,看看谁的房子搭的又高又牢固,待会也请你把搭房子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2、幼儿尝试

  3、请先搭好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记录纸和他人进行交流。

  (1)、交流搭建的不同方法。

  (2)、交流刚才在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4、集体交流

  (1)、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搭的小房子。(教师将事先拍好的照片放出来与幼儿的记录纸进行比较)

  (2)、你向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记录纸和搭房子的办法。

  (3)、你刚才在搭房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谁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四)、延伸活动:幼儿合作搭建

  刚才小朋友搭的都很好,待会我们到教室里大家一起设计图纸,用更多的扑克牌搭更高的房子好不好?

  活动反思

  经过这一次的科学探索活动,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在开始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我还一直在担心,小朋友们能不能想到让扑克牌站起来的方法,如果启发不起来,那么我的这个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

  但是他们在用一张牌站起来时就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在用扑克牌站的又高有稳的这个环节,对幼儿虽有一定难度,但他们在探索中尝试,一直兴趣有佳,最终结束时还意犹未尽。本次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也获得乐趣。整个活动条理清晰,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很清楚很顺畅。

  当然,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也有失误,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但是在幼儿用一张牌站起来时想出的很多方法时,这儿我引导的还不够,没发现幼儿更多的闪光点。在合作和组合的问题上没有提出来,导致有的幼儿是用扑克牌在组合不是合作。这也给我在以后的活动中敲响了警钟,设计教学活动一定要考虑周全,在上课之前要设想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注意幼儿的引导,这样上课才能更加的从容不迫。

  大班科学扑克牌的站立教案 5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扑克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一些比较简单的扑克牌游戏,但如果让幼儿把扑克牌与生活中的数字联系起来,幼儿们对此知识经验还比较零散,需要我们老师给与指导和提升。同时通过扑克牌的分类、配对、比大小、自编加法应用题等的小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拓展幼儿的数学经验,让幼儿初步理解和掌握自编加法应用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扑克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又是容易找到的材料,从中挖掘数学学*的元素,也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教学内容既要贴*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牌的游戏,复*分类、排序、比大小,5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2、让幼儿初步理解和掌握编加法应用题的要求,尝试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学会口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3、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并熟悉扑克牌的花色。

  2、物质准备:扑克牌8副、篮子4个、课件、音乐(聪明的一休、欢喜过新年)、礼物16份、16道加法算式。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导语:老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扑克牌王国。你们会用扑克牌来玩游戏吗?

  幼儿自由用扑克牌来玩游戏。

  二、闯关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导语:“新年快到了,扑克牌的国王想邀请小朋友参加盛大的舞会,不过舞会只邀请勇敢的、自信的小朋友参加,因为要经过4个闯关游戏,才能参加舞会,对自己有信心吗?”

  (1)第一关游戏《分家家》——分类、排序

  ①按图形分类(红桃、黑桃、草花、方块);

  ②按数字排列(1到10或10到1)

  师:想想让数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可以怎样排?

  (2)第二关游戏《摆一摆》——复*5以内的分解组成

  ①师:“小朋友我问你:4可以分成1和几?”

  ②考考小朋友数字5会有几条分合式?

  ③幼儿操作:

  师:两人一组,摆5以内的分解组成,看哪组小朋友摆得又多又准确,闯关游戏开始!

  (4)最后一关游戏《我会编》——尝试自编加法应用题

  ①学*讲述加法应用题,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②引导幼儿看图尝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③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④听老师口编应用题操作扑克牌,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⑤与老师们互动;

  师:小朋友刚都在学编加法应用题的本领,学会了吗?

  玩法:每个老师手上都会有一道加法算式,请小朋友根据算式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如果成功了就会得到老师们手中的礼物,拿到礼物后我们一起来参加舞会好吗?闯关开始!

  (5)闯关成功,一起参加扑克牌王国的舞会,随音乐跳起来。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用扑克牌玩了这么多的游戏,好玩吗?其实扑克牌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来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优选【五】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扑克牌。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2、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3、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

  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2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扑克牌站立和建构的各种方法,使扑克牌能够独立站起来。

  2.学*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牌、塑料筐、记录纸、记录板、记号笔、PPT、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引出扑克牌,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对,是纸牌,也可以叫扑克牌,在个别化学*里你们会怎么玩?

  二、出示纸牌,幼儿探索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一)幼儿探索一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原来你们在个别化学*里学会了这么多扑克牌的玩法,不过今天老师请你们和

  扑克牌玩一个新游戏,想不想试一试?你们动动小脑筋想想如何让一张普通的扑克牌站起来?

  2.出示一张扑克牌,幼儿动手尝试。

  3.幼儿尝试后交流分享,教师提问:你成功了吗,你用的是什么办法让一张扑克牌站起来?有不一样的办法吗?这个办法与之前的这个办法有什么不同?

  4.幼儿交流后把作品呈现在展示台上。

  小结:原来想让一张扑克牌自己站住只要改变扑克牌的形状,让它的身体保持*

  衡,这样一张纸牌就能自己站住了。

  (二)幼儿探索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教师:刚才上来介绍的小朋友,你们就像小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办法教给了大家,现在呀要增加难度了,请你把两张扑克牌组合在一起让它们能站立在桌子上并且能够站稳不会倒下来,然后请你把两张扑克牌能成功站立的方法都记录下来,一张记录表记录一种方法,记录时要把成功的方法记录得又清楚又大,等会与同伴分享的时候大家都能看清楚。

  2.幼儿第二次尝试探索,记录探索结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幼儿尝试后交流分享,教师出示记录板,把幼儿的记录纸贴在记录板上。

  4.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两张扑克牌组合站立起来的?还有其他的不一样的方法吗?请你来说说或做做。刚才看见也有其他小朋友用了这个方法,但是扑克牌又倒了,这是为什么呢?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得最稳,为什么?

  小结:你们很厉害,想出了好多可以让两张扑克牌组合站立的方法,也讨论出了

  哪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得更稳,所以等会就请你们就用这个本领,完成一次挑战——用纸牌搭高楼,行不行?

  (三)幼儿探索合作搭建扑克牌高楼

  1.教师用图片呈现纸牌搭建高楼的照片

  2.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幼儿人手两张扑克牌,需要搭建八层楼的高楼,请每组幼儿相互讨论如何搭建出与同伴不一样的高楼。

  3.幼儿合作搭建高楼,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出示幼儿作品照片,幼儿交流分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搭建高楼?怎样才能让高楼又高又稳?为什么有些高楼没有搭成功?

  小结:原来我们知道搭建高楼一个人肯定不能完成,需要与同伴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大家需要相互商量,一起动手,意见一致才能成功搭建出高楼。哇,你们的小手可真厉害,一幢幢的高楼被你们的小手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之美,有高低不同之美,有形状不同之美,有颜色不同之美等等,你们一个个都成为了创造美丽的

  建筑师。那老师告诉你,很多伟大的建筑师都是从小造玩具楼、造纸牌楼,长大以后设计出伟大的建筑!只要你会动脑筋、会动手,爱学*,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相互合作搭建的高楼都很棒,请你们之后利用个别化学*的时间再相互商量一下,用更多的扑克牌来搭更高的高楼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3

  活动目标:

  1.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理解单双数的概念。

  2.能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

  3.对单双数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扑克牌卡片、糖果、圆卡片、小纸箱、1-10数字卡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大象开了一家糖果超市非常有意思,里面的所有糖果都要用卡片来换,两张卡片就换一颗糖,请小朋友看看你有几张卡片,能换几颗糖?

  请幼儿先数一数自己有几张卡片,然后自由的换糖果。在换购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2)师:你有几张卡片?换了几颗糖?还有卡片多吗?

  小结: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两个两个的数,最后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3)出示1——10的扑克牌卡片,让幼儿判断其单、双数。

  2.初步感知单双数

  (1)两两结对:幼儿取卡黏贴在身上,取到单数卡的幼儿找单数卡幼儿做朋友,取到双数卡的幼儿找双数卡的幼儿做朋友。单数与单数,双数与双数,幼儿两两结对在音乐声中走秀表演,音乐停止,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找到自己的单、双数朋友。

  (2)击鼓取数:

  游戏规则:幼儿伴随铃鼓声传递小箱子,当铃鼓声停止时,箱子在谁的手上谁就从箱里摸出一张数字卡,大声地报出什么数字、是双数还是单数。

  活动延伸

  找找生活中的单双数。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4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1)按两种颜色(2)按四种图案(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按单双数(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扑克,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让扑克站立的方法。

  2、通过操作,了解简单的力学原理。

  3、学*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扑克牌人手二十张。

  2、记录纸、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扑克牌是用来干什么的?今天,陈老师要请小朋友和扑克牌来玩新游戏。

  (二)、幼儿探索怎样利用两张扑克牌让其站立在桌子上。

  教师: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两张扑克牌,你们去试一试,看能不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然后把你们的方法记录在纸上,待会来告诉大家。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尝试后交流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请幼儿出示记录纸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为什么这个方法能让扑克牌站在桌子上呢?

  (3)、我刚才看见有几个小朋友也用这个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但是后来又倒了,这是怎么回事?

  (4)、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5)、他这个方法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 种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现在陈老师请小朋友用这 种方法你都去试一试,待会你来告诉大家,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4、尝试后交流

  (1)、你觉得这 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的最稳?

  (2)、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刚才的办法,将扑克牌搭建的更高。

  1、教师:刚才我们想出了不同的可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而且也讨论了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的的更稳,现在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20张扑克牌,干什么呢?陈老师要请你利用这些扑克牌来搭小房子,看看谁的房子搭的又高又牢固,待会也请你把搭房子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2、幼儿尝试

  3、请先搭好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记录纸和他人进行交流。

  (1)、交流搭建的不同方法。

  (2)、交流刚才在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4、集体交流

  (1)、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搭的小房子。(教师将事先拍好的照片放出来与幼儿的记录纸进行比较)

  (2)、你向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记录纸和搭房子的办法。

  (3)、你刚才在搭房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谁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四)、延伸活动:幼儿合作搭建

  刚才小朋友搭的都很好,待会我们到教室里大家一起设计图纸,用更多的扑克牌搭更高的房子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神奇的水

  活动目标:

  1、在玩的过程中积累对水的认识,直观地感知水的毛细作用,发现水的张力。

  2、能够大胆猜想,细心观察,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尊重事实。

  3、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索的方法及趣味,激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玩过水,知道水的一些基本特点及与人们的关系。

  2、物质准备:

  幼儿方面:一次性杯子(有大半杯水)人手一个;托盘4个(每组一个),内放装了蜡笔的小碗、放了餐巾纸的小碗、抹布;四小碗回形针。

  教师方面:装了一半水的杯子一个,装餐巾纸、回形针的小篮一个,装满水的大雪碧瓶两个。

  3、环境准备:

  置放好桌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小朋友们好,以前老师带你们玩过水吗?(玩过)那你们发现水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水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也能让我们知道一些道理,想不想再来玩?(想)看,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玩?(取出餐巾纸并折叠)餐巾纸说:“我想把脚伸到水里玩一会儿,就伸到这里吧,画个记号清楚点。你们猜猜,餐巾纸放进去后会发生什么事。(要烂的)(要吸水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猜得对还是不对?

  二、通过操作,发现水的毛细现象和张力现象

  1、发现水会顺着纸往上“爬”这个特性(即水的毛细现象)。

  ①幼儿操作。

  瞧,餐巾纸朋友已经在你们桌上了,轻轻拿起来,每人一张,可以用老师的方法,让水浸到有记号的地方,看看能发现什么,和你猜的是不是一样。

  提问:谁来把发现告诉大家?(水是自己上去的'还是你把纸都浸下去了?和你猜的一样吗?)

  看来,有时候猜想的和事实是不一样的,需要实验来证明。

  ②、教师验证。

  老师也来试一试:我放到有记号的地方,看,水怎么样了?(爬上去了)太有趣了。

  我们知道,水是往低处流的,怎么会往上爬呢?

  小结:原来,餐巾纸上有很多细小的毛孔,水会顺着毛孔往上爬。这是水的一个本领。想不想知道这个本领的名字呀?科学家把水的这个本领叫“水的毛细现象”。

  拓展思维:请小朋友想一想,水碰到哪些东西也有可能会爬。

  得出: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让水在它身体里跑,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2、探索:放多少个回形针水会流出来,发现水的张力现象。

  ①小朋友真聪明,老师要奖励你们,给你们杯子里加满水。

  ②、老师也给自己杯子加满水,回形针好朋友也要来和我们一起玩水,小朋友猜猜看,老师要放进多少个回形针水才会从杯子里流出来。

  ③、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请出回形针朋友(师取出四个放了回形针的小碗,边放到幼儿桌子上边提要求)小朋友一边轻轻往杯子里放回形针一边数,看看数到多少的时候水会流出来?

  ④、幼儿操作,师巡回,提醒幼儿小心轻放,点数清楚。看谁的水先流出来。

  ⑤、教师验证。

  提问:你放了多少回形针?水流出来了吗?你猜多少?

  老师也来试一试,请小朋友重新猜一猜,我放多少个回形针水会流出来。(将幼儿猜测的数字对应写在第一次猜测的数字下面)刚才猜是10个20个30个,现在变成80、90、100了。

  教师投放回形针,幼儿数数并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鼓起来的水面像什么。

  小结:这也是水的一个本领,科学家把水的这个本领叫“水的张力”。

  我们放了多少回形针,水还没有流出来,和我们猜的一样吗?(不一样)所以,有很多事情不是猜猜或想想就可以的,需要实验来证明,科学家就是这样来研究、发明的。

  三、活动延伸: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水的张力的兴趣

  哎呀,回形针都沉到杯子里去了,老师想让它们停留在水面上,不知道可不可以,小朋友回家继续探索,得出结果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伴随二胎政策的放开,幼儿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孕妇,看到园里部分怀孕老师大班孩子也总是好奇的问这问那,小宝宝长得什么样?怎么生出来?是弟弟还是妹妹?小宝宝能听见我说话吗?等等问题问个没完。《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刨根问底”。

  引导幼儿探究发现自己的成长,自己身体的变化,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可以进一步满足他们渴望成长的需要,满足他们获得自信与成就感的需要。若要了解自己的成长,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本活动《我从哪里来》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带领孩子们去探秘胎儿孕育成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伟大及珍贵,感受自己的独特,自信快乐的成长。

  一、活动名称:我从哪里来(明天版大班下册科学领域)

  二、活动目标

  1.感受生命成长的独一无二,萌发成长自信心。

  2.了解胎儿孕育及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

  3.能将胎儿在子宫内发育代表性阶段过程正确排序。

  三、重难点

  重点:了解胎儿孕育及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

  难点:能将胎儿在子宫内发育代表性阶段过程正确排序。

  四、活动准备

  孕妇助教、胎心监测仪一台、课件、幼儿绘本。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探索兴趣。

  提问:宝贝们,你们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吗?

  (二)阅读绘本,了解“我从哪里来”。

  幼儿自主阅读绘本,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我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准备了一个绘本,请小朋友们安静、认真的阅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借助绘本,知道“我从哪里来”。

  1.自由分享,回顾内容。

  提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幼儿结合阅读经验,自由分享。教师将幼儿分享到的内容显示在课件上。

  2.借助课件,梳理过程。

  指导语:我们看着大屏幕按照“我从哪里来”的顺序完整说一遍。

  幼儿完整叙述。

  3.观看视频,完整欣赏。

  师幼完整欣赏绘本《我从哪里来》。

  故事:爸爸和妈妈相爱了,亲密的在一起。爸爸非常爱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这个礼物叫**,妈妈也非常的爱爸爸,也为他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叫卵子。这两份礼物见面后会紧紧的抱在一起,它们拥抱得那么紧,以至最后慢慢地融为一体,变成了一个整体,一颗“爱的种子”——我们就是那颗“小种子”。“小种子”游啊游啊,游过一个长廊到了一座非常漂亮像宫殿一样的房子住了下来,这个房子名叫子宫。很快小种子在子宫里发芽了,一天天的在长大,等长到9个月妈妈的子宫装不下我们的时候,妈妈就会打开子宫的大门,我们在妈妈和医生的帮助下,勇敢、努力地爬出一个隧道,来到爸爸妈妈的身边,从此以后,我将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四)孕妇配合,探索胎儿发育顺序。

  指导语:“爱的种子”在妈妈的子宫里是怎样一点点发芽长大呢?他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非常神秘的客人,她的子宫里正好住着一个在长大的宝宝。

  1.测听胎心,激发探究欲望。

  提问:这位老师的子宫里面真的住着一个小宝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办法能听到宝宝在妈妈子宫子里的声音?

  师幼配合测听胎心,感受胎儿发育的神奇,愿意继续探索胎儿发育的顺序。

  小结:这是宝宝心跳的声音,为了能健康的与我们相见,宝宝的心脏每分每秒都在非常用力的跳动,这时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正在努力地生长呢。

  2. 探索胎儿发育顺序。

  (1)观看胎儿发育视频。

  提问: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九个月是怎么一点点长大的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游戏排序,巩固经验。

  指导语:观看完视频后我们了解了宝宝在妈妈子宫里九个月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小朋友分为三组来将胎儿发育变化的图片进行排序。

  规则:幼儿分为三组,根据观看视频的经验将胎儿发育变化的图片,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试着讲述图片内容。

  图片内容:胎儿在妈妈子宫里一点点长大的,第一张:1个月的时候胎儿才刚刚住在妈妈的子宫里,看起来像个“小海马”;第二张:3个月开始利用脐带吸收氧气和营养,这时候胎儿的五官和四肢都开始发育了;第三张:5个月的时候胎儿的心跳十分活跃,这时候胎儿在羊水里像宇航员在太空船一样轻飘飘地来回动;第四张:7、8个月的时候胎儿就长得更大更强壮了,在妈妈肚子里开始感受到外面的光和声音了;第五张:等长到9个月妈妈子宫装不下的时候,这时候胎儿头朝下,进入妈妈的骨盆准备出生了。

  小结:每一个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九个月都是这样发育的,都是从一个小小的胎芽逐渐发育成长为一个健康婴儿来到家人身边,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生命,是大家心爱的宝贝。大家都因你的出生而感到幸福。

  (五)观看图片,萌发幼儿自信成长。

  1.出示幼儿刚出生时照片,对比刚出生时与现在照片的不同。

  提问:快看,又有些小宝贝来到我们身边,看看有你吗?找找哪张照片是你?

  翻转照片验证幼儿找的是否正确。

  2.观察对比,感受长大后每个人的不同。

  指导语:我们每个人出生时都长得很像,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妈妈会一眼认出我们来的,因为在妈妈的眼里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一天天长大了,现在你们长得怎么样,还像吗?哪儿不一样?除了长相你还有哪些地方和大家不一样?

  幼儿观察自己长相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以及自己和别人不同的本领、兴趣爱好、性格脾气等。

  小结:

  虽然每个人在妈妈肚子里成长都是一样的,但是出生后我们渐渐长大,我们的长相、兴趣爱好、性格脾气、学到的本领就越来越不一样了。希望小朋友从现在起就要勇于探索,大胆表现,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最好的自己。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特征,了解冰的融化过程。(重难点)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冰块、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发幼儿的学*兴趣。

  1.冬天到了,今天冷吗?今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但是要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猜一猜。

  2.请个别幼儿摸一摸,然后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东西,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3.对了,你们都猜对了,冬爷爷给我们带来的是冰。

  二、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冰的外形特征。

  1.冰是什么样子的?

  2.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3.闻声去去有什么味道?

  4.它是什么颜色的?

  5.集体小结:原来冰是物色无味的,是透明的,摸上去是冰冰的,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这个礼物吗?

  三、通过讨论,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1.今天冬爷爷的礼物中还藏着秘密,在冰块中还有一个小礼物,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个礼物从冰块中拿出。

  2.通过比较、实验,知道冰融化的过程。

  (1)要求:老师这边有许多材料,有温水,热水,凉水,你们觉得那个水能够很快的把礼物拿出来呢?

  (2)请幼儿猜想。

  (3)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融化的时候温度越高,冰融的越快。

  (4)你们看冰在慢慢的变小,我们把冰放在水里并慢慢变小的过程叫做融化。

  (5)冰融化了变成了什么呀?(水)

  (6)你们觉得那个融化的最快呢?

  3.小结:

  师:“原来温度越高冰就融化的越快!“

  四、经验拓展,知道冰的作用。

  1.提问:

  (1)在你们的生活中冰有什么作用呢?

  (2)小结:你们可真棒,原来冰有这么多用处。

  2.欣赏冰雕展

  在我国的哈尔滨,他们那边每年到了冬天都会举行冰雕展,他们用冰雕刻成各种各样的样子,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冰雕的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进行的科学研究,应该是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爱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能够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的。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旨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活动重点

  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活动难点

  能够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总结出产生气体多少和材料用量有关。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每人一份活动材料,包括杯子、小苏打、醋、空瓶子、勺子、漏斗、气球。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会套气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气球,激发探索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气球)

  ——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把它变大。(幼儿自由探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材料,幼儿闻一闻、看一看。

  ——小朋友们来看一看,我们今天的实验会用到哪些东子?(醋、盐、白糖、味精、小苏打等)

  2、教师分步骤做实验,幼儿仔细观察并思考: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做实验的具体步骤,一会自己做的时候就不回手忙脚乱了。

  实验步骤:

  (1)将小苏打用漏斗装进气球里。

  (2)将白醋用漏斗灌进瓶子里。

  (3)把气球套在瓶子上。

  (4)气球套好后,将气球拿起来,让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挥发出气体。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它会让气球变大。

  3、幼儿探索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总结:小苏打和白醋在一起会产生气体,猜想有时很不可靠,遇到问题最好动手试一试。

  三、结束部分

  幼儿继续探索,气球大小的原因。

  教师小结:如果想让气球大一些,就多用一些白醋和小苏打,反之气球就会小一些。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使用这个实验原理探索更多的玩法和用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增加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对科学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能动手操作果蔬发电。

  3、通过制作果蔬电池,了解果蔬发电的流程。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果蔬发电的流程。

  活动难点: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果蔬和蔬菜:土豆、桔子、苹果

  2、果蔬发电材料:导线、LED灯、锌片、铜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秋天是一个丰收而又喜悦的季节,许多的水果、蔬菜、庄家都成熟了。这些食物不光能促进我们的身体发育,而且水果和蔬菜还有很奇妙的用途。

  1、秋天有好多水果、蔬菜成熟了,你们爱吃吗?

  2、你们知道水果和蔬菜有其他什么用途吗?

  二、教师出示果蔬发电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为什么通过几根电线把果蔬连起来后,小灯泡就会发亮?

  小朋友,你们想当科学家吗?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2、小朋友们自行讨论,想一想怎么做。

  三、教师演示操作实验,幼儿仔细观察

  1、教师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一边操作

  (1)做成这个实验的操作材料有带酸性的果蔬、铜片、锌片、电线、LED灯泡

  (2)先用一根电线将锌片连接起来,线的另一端和LED灯泡相连。

  (3)再用另一根电线把铜片连接起来,线的另一端和灯泡相连

  (4)最后把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在果蔬上。

  (5)观察:灯泡的情况

  2、教师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做两组实验:

  (1)每个果蔬中,分别查入一个铜片、一个锌片、不要离的太*,更不能碰在一起。

  (2)第一次用土豆先做,第二次用橘子做。

  (3)多练几个果蔬电量就会大些。

  四、教师指导两人一组进行操作

  五、请幼儿讲述实验操作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1

  教学思考:

  生活中的许多用品都需要用到电池,如各种遥控器、门铃、手电筒、玩具、手机等。玩具与孩子关系最密切,有时候玩具遥控车不会动了,孩子还会把电池拿出来左看看右看看,拿着电池在地上推滚,或是放在嘴巴里咬。而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让孩子们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所以,我们就此组织相关的活动帮助沙子们正确地认识电池。

  活动目的:

  1、通过摆弄、拆卸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活动灌餐:

  每个幼儿一个电动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讲解废旧电池危害自光碟。

  活动过程:

  1、寻找会动的玩具

  导入教学主题,幼儿自由玩带来的电动玩具。

  2、找电动玩具能动的原因

  教师:为什么电动玩具会动?(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找找看电动玩具里的电池在哪里?

  3、了解干电池基本特征

  (1)出示实物,请幼儿观察它的外观。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电池是什么样的?

  (2)电池有正负极之分,凸起的地方是正极(+),*面的地方是负极(一)。

  (3)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器)、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我们最常用的是普通干电池。

  (4)电池有3号、5号、7号等不同型号。不同的生活用品也不一样。

  4、干电池的作用

  教师:电池有什么作用?幼儿自由回答。

  5、于电池的危害

  (1)播放废旧电池给我们造成的危害的光碟片段。

  教师: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池不能随地丢弃,要放进专用的废旧电池回收箱里

  (2)讲述幼儿因为电池而受伤的新闻。

  一个叫浩浩的小朋友晚上回家后,一个劲地嚷“耳朵疼”,家人询问后才得知,下午在幼儿园,浩浩将一个纽扣电池塞进了左耳朵里。于是,家人连夜将浩浩送进了医院。根据给浩浩动手术的吴医生介绍,直到第二天上午,浩浩耳中的小电池才取出。取出来的电池直径有7毫米,当时藏在距外耳道口2厘米的骨部与软骨部相接处,是外耳道狭窄的地方。电池虽已顺利取出,但浩浩耳朵有点充血,需要消炎处理。

  教师:电池里面是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很大,小朋友们千万不能把电池放进嘴巴,也不能像浩浩那样放到身体的某个器官里。

  6、正确使用干电池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怎么安装电池吗?幼儿尝试安装电池。

  教师总结:先检查电器和电池接触面是否清洁,必要时用于布擦净,再按电正确极性装入。不要将新旧电池混用,同一种型号但不同种类的电池也不能混用。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提供“我会玩电池宝宝”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操作。

  2、发放“变废为宝好办法”记录表,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

  活动动评析:

  幼儿对周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喜欢通过手口等去触摸和感知。通过游戏、实物操作和观看光碟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电池的作用和危害,学*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活动建议;

  1、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池。

  2、此活动适合大班孩子以小组形式进行。

  安全儿歌:

  电池,个头小,作用大。

  电筒,遥控器,电玩具,

  没它,动不了,响不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液体倒入相同的水中的不同现象,激发幼儿初步的探究欲望。

  2、会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2个装有自来水水的大杯子、1个装有红色颜料水的小杯子、抹布1块、托盘2个、小木勺1个、白糖1杯。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杜老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喜欢。

  2、故事讲述:森林里的魔术节到了,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观看魔术表演,台上的小狐狸左手拿着一杯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一杯透明的水,小狐狸一边说一边做,它说,它要将红色的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还要让红色的液体沉入杯底,要让一杯水变成两层,上面是透明的,下面是红色的。

  说着,小狐狸将红色的液体慢慢倒入透明的水中,哇!好奇怪啊!真的变成两层了,太神奇了。

  “妈妈,妈妈,我也要学变魔术,太好玩了!”

  3、演示:将糖水饱和溶液倒入装有透明的水的杯中。

  二、小兔学魔术——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1、继续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小兔自己在家里做实验不成功。(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教师演示用没有加糖的红色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一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2、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兔妈妈解谜题。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演示并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三、幼儿操作环节。

  四、拓展环节:

  幼儿在家里变魔术给爸爸妈妈看。

  附:

  《小兔子学魔术》

  森林里的魔术节到了,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观看魔术表演,台上的小狐狸左手拿着一杯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一杯透明的水,小狐狸一边说一边做,它说,它要将红色的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还要让红色的液体沉入杯底,要让一杯水变成两层,上面是透明的,下面是红色的。

  说着,小狐狸将红色的液体慢慢倒入透明的水中,哇!好奇怪啊!真的变成两层了,太神奇了。

  “妈妈,妈妈,我也要学变魔术,太好玩了!”

  “好啊!那咱们就回家去做吧!”

  回到家后,小兔子迫不及待的做起实验来,它也学着小狐狸,左手拿着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透明的水,慢慢的将红色的液体倒入水中,可是每次都是一整杯水变成了红色。反反复复的做了好多遍,就是变不成两层,都快急死小兔子了。

  “呜呜呜,呜呜呜,妈妈,你快来帮帮我,我怎么也变学不会,怎么办呢?”

  兔妈妈走过来说:“不哭,不哭,你看妈妈怎么做?”

  说着,兔妈妈拿来一杯白糖,拿来很少的一小杯红色的液体,它把白糖大量的倒入红色的液体中,又拿来一个小木勺,一边搅拌,一边说,白糖和红色的液体加起来,搅拌后就变成了小狐狸手中的红色液体了,这样红色的液体就会变重,倒入水中时候就会下沉。但是,你一定要加入大量的白糖,一定要让液体变成像蜂蜜一样粘稠才可以倒入。

  说着,兔妈妈提起小木勺看了看,又搅拌了好一阵子,又把小木勺提起来,看到小木勺上的液体变得粘稠,才放下小木勺。右手拿起透明的水,慢慢的将红色的液体倒入水中,小兔子尖叫起来了,“妈妈,妈妈你真厉害,成功了,成功了!”说着,小兔子也做起来了……

  课后反思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节课注重情境教学,整个活动过程童趣化、低幼化,让幼儿在故事中学*科学道理。

  本活动难度不大,但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并能够让幼儿体验科学乐趣,孩子们通过成功的操作和体验,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感知风的存在,探究制造风的方法。

  2、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活动准备】

  风车、气球、毛巾、帽子、纸、笔记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抛出问题,出示气球、风车,引出风。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对,气球和风车,老师能利用气球让风车动起来,你们信吗?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知道气球里面有什么吗?(空气)空气从气球里面流了出来,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所以呀,是风,让风车动了起来!你们现在再看,风车动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没有风)

  二、利用身体、和提供材料制造风,再次巩固空气流动形成风。

  1、探索用身体制造风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面前的风车玩一玩,怎么样用你们的身体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

  2、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你是用身体哪个部位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的?

  小结:我们身边存在着我们看不到的空气,小朋友们把身体动一动就会引起这些空气的流动,然后就形成了风。

  3、探索用提供材料制造风的方法。(教师请幼儿玩毛巾、帽子、纸、笔记本,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手上拿到的材料是什么,展示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师: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玩的材料,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玩一玩让风车动起来的游戏。

  4、幼儿个别展示

  总结:原来,不仅我们的身体,任何物体动一动都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四,感知风有大小。

  师:刚才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发现了吗?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快,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

  1、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展示他是怎么玩风车的。

  师:你的风车转的很快,你是用什么办法让风车快快的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

  总结:走着风车转的慢,跑着风车转的快。跑着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大风会让风车转的快,小风风车就会转的慢。

  五、小结:知道风的利弊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怎样就能形成风,知道了风有大小,那你们见过风吗?风娃娃就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听到它的声音。我们用什么办法能感知到风的存在呢?(用嘴吹,用手扇)风娃娃是神奇的,他可以发电,可以传播种子,可以把我们的衣服吹干,可以使帆船行驶。但他又是变化无常的,当他发怒的时候就会推到房屋,树木,有时还会形成台风,龙卷风。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他可以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带来灾害,但是,我们是有智慧的人类,为了防止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建起了防护林,把风挡住,还有天气预报,提前预防,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反思:《有趣的风》是一节大班科学活动,本次活动我设置了两个目标:

  1、感知风的存在,探究制造风的方法

  2、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活动开始我利用气球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幼儿对此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幼儿展示了飘动的*。飞舞的柳条等,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首先,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用身体制造风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她是用身体哪个部位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的?并小结我们身边存在着我们看不到的空气,小朋友们把身体动一动就会引起这些空气的流动,然后就形成了风。

  其次,我向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毛巾、笔记本、纸、帽子,让幼儿自主用提供的材料探索制造风的方法。并做以总结:原来,不仅我们的身体,任何物体动一动都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幼儿积累了怎么样产生风的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我用发现问题的方式向小朋友提出问题: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快,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让小朋友一起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再一次自己探索,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幼儿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感知:走着风车转的慢,跑着风车转的快。跑着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大风会让风车转的快,小风会让风车转的慢。幼儿对怎么样产生风,知道了风的大小的基础上,我做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风的知识,让幼儿进一步自主探索凤的特点,并懂得风是大自然的现象,他可以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带来灾害,但是,我们是有智慧的人类,为了防止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建起了防护林,把风挡住,还有天气预报,提前预防,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此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探究怎样产生凤可以形式多样,让幼儿多形式的感知会让活动课更加丰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常和联系的过程。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带领孩子以游戏的方式来探索纸的承重特性,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也不相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发现纸的承重特性。

  2、探索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不同。

  3、体验探索的乐趣,乐于探索。

  活动重点

  能探索出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不同。

  活动难点:

  探索的过程。

  活动准备

  纸张折叠成的扇形、长方体、三棱形、圆柱体、小画册若干、自制的实验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谈话:今天纸宝宝想请小朋友来当裁判,评判他们当中谁是大力士。

  2、介绍参赛选手:他们分别是长方体宝宝、扇形宝宝、圆柱体宝宝、三棱形宝宝。

  3、讲解比赛规则:谁顶起的小画册最多谁就是大力士(强调每本小画册的重量必须是相同的,把比赛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二、比赛开始(进行实验)

  1、分别实验看谁顶起的小画册最多。(强调形状不同,放的方式不同,承载重量的能力也不相同。)

  2、宣布比赛结果:圆柱体宝宝是大力士。

  三、总结

  通过比赛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也不同。

  活动延伸:老师今天只选用了四中不同折叠方式的纸宝宝来参加比赛,当然纸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折叠方式。小朋友还可以折叠出更多种纸宝宝来比赛,看有没有比圆柱体宝宝更厉害的大力士!

  《小纸张大力士》微课活动反思

  《小纸张大力士》是一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具体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知道纸张的折叠方式不同它的承重能力也不相同。本教育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给纸宝宝当裁判引起幼儿兴趣,接着用游戏的方式介绍了参赛选手:扇形宝宝、三棱形宝宝、长方体宝宝、圆柱体宝宝。通过幼儿操作探究评选出大力士是圆柱体宝宝,最后因势利导的延伸到折叠更多的纸宝宝去探索有没有比圆柱体宝宝更厉害的大力士?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当裁判来评判纸宝宝们谁是大力士很感兴趣。都能积极的去操作、探究,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辩证思维能力。在活动中我发现我在操作示范的过程中有点急于求成的把一个探究活动结束去开展下一个探究活动。另外,在填写试验单这一环节的处理有些不足,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有待改进。总之,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整节活动幼儿兴趣很浓,每个幼儿都动起来了,活动目标也顺利完成。从中我也得到了启示:科学活动就得让幼儿自己动起手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让孩子们热爱探索、热爱科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增加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对科学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能动手操作果蔬发电。

  3、通过制作果蔬电池,了解果蔬发电的流程。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果蔬发电的流程。

  活动难点: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果蔬和蔬菜:土豆、桔子、苹果

  2、果蔬发电材料:导线、LED灯、锌片、铜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秋天是一个丰收而又喜悦的季节,许多的水果、蔬菜、庄家都成熟了。这些食物不光能促进我们的身体发育,而且水果和蔬菜还有很奇妙的用途。

  1、秋天有好多水果、蔬菜成熟了,你们爱吃吗?

  2、你们知道水果和蔬菜有其他什么用途吗?

  二、教师出示果蔬发电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为什么通过几根电线把果蔬连起来后,小灯泡就会发亮?

  小朋友,你们想当科学家吗?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2、小朋友们自行讨论,想一想怎么做。

  三、教师演示操作实验,幼儿仔细观察

  1、教师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一边操作

  (1)做成这个实验的操作材料有带酸性的果蔬、铜片、锌片、电线、LED灯泡

  (2)先用一根电线将锌片连接起来,线的另一端和LED灯泡相连。

  (3)再用另一根电线把铜片连接起来,线的另一端和灯泡相连

  (4)最后把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在果蔬上。

  (5)观察:灯泡的情况

  2、教师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做两组实验:

  (1)每个果蔬中,分别查入一个铜片、一个锌片、不要离的太*,更不能碰在一起。

  (2)第一次用土豆先做,第二次用橘子做。

  (3)多练几个果蔬电量就会大些。

  四、教师指导两人一组进行操作

  五、请幼儿讲述实验操作过程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家人一起用家里的果蔬和蔬菜进行果疏发电

  果蔬发电 (教学反思)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小朋友们增加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对科学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同时也能动手操作果蔬发电,制作果蔬电池。活动一开始以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主题,随后出示蔬果(土豆、橘子、苹果)提问老师今天要做什么?让幼儿们思考,小朋友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回答说可以做水果沙拉,水果拼盘,烧土豆等等,随后老师提示可以用来做一个果蔬电池,讲解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最后让小朋友们实际操作,做成果蔬电池,小朋友们非常高兴。在整个环节中操作环节很重要,因为只有动手操作后才能体会成功的乐趣,并且在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老师帮助解决,幼儿的成长经验才深刻。最后让每位小朋友都尝试了制作果疏电池,通电使得小灯泡亮起来。从整体来看,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已经基本达到,激起幼儿热爱科学探究还得继续加油,从日常的生活中点滴培养。一次活动对小朋友们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累积起来的功效却是不容小觑。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菁华9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通过观察,引发幼儿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音乐:森林的早上。

  3、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课题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石头上的袋鼠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

  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石头上有一只袋鼠。

  引导幼儿发现石头和袋鼠的颜色很相*。

  小结:动物保护色可以让动物隐身,不被侵害。

  二、动物的隐身绝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把小动物找出来,好吗?

  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观看课件

  (1)袋鼠躲在和自己相同颜色的石头上。

  (2)狮子躲在黄黄的草丛中。

  (3)刀郎藏在绿色的叶子上。

  (4)青蛙藏在绿色的池塘里。

  (5)蝴蝶藏在花丛中。

  (6)斑点蛙藏在水草中。

  (7)紫色的蟹蛛藏在紫色的花瓣上。

  3、这些动物都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呢?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教师讲述

  乌龟:盔甲

  刺猬:硬刺

  鹿:快跑

  壁虎:自切

  黄鼠狼:臭气

  四、游戏:躲猫猫

  1、播放音乐:森林的早上

  2、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在教室里寻找适合自己躲藏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学会把过冬方式相同的动物进行归类。

  2、能用自然清楚的语言描述关于动物过冬的经验。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过冬的四种主要方式。

  难点:归纳操作,讲述理由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下雪了,小猪佩奇要去找她的动物朋友一起堆雪人。来到小刺猬和小青蛙的家里,发现他们都在睡觉;

  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刺猬和青蛙在冬天会一直睡觉呢?

  (二)介绍动物的过冬方式

  刺猬和青蛙是怎样过冬的?(介绍冬眠)

  大雁的过冬方式(介绍迁徙)

  松鼠的过冬方式(介绍储藏食物)

  绵羊的过冬方式(介绍换毛)

  (三)提问幼儿分类其它动物的过冬方式

  储藏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

  冬眠——蛇、青蛙、乌龟、熊等。

  迁移过冬——大雁、燕子等。

  换毛过冬——兔子、绵羊等。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可以和身边的朋友们一起说一说。

  活动反思

  首先从微课课题选择上来说,我选择的是孩子们都很喜欢的小动物,针对当前的季节变化,动植物都进入了过冬的状态,如燕子南飞、青蛙冬眠都是他们关注的事情。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对这方面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对动物过冬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其次,从微课的设计思路上来说,《纲要》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活动中我紧紧围绕“激发幼儿探索动物过冬的兴趣”。在对这一点的突破中,我主要借用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辅助教学。如从开始的导入,我就把幼儿的思维集中到对青蛙和刺猬过冬方式的探讨上来,根据*时的观察和体验,促使幼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探讨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在微课的制作上,我选择用小猪佩奇这个小朋友们都很喜爱的卡通动物来引入主题,在阐述问题的时候也多采用动画、卡通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看中思考,在思考中建构新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幼儿能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热水壶一个、凉玻璃片、装有热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块冰、图表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让我们一起数1、2、3把它请出来好吗?

  2、出示冰块,感知,讨论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感知,教师启发式的提问。

  (1)小朋友这是什么啊?

  (2)讨论水和冰有什么不同?

  (3)小朋友,那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啊?

  3、观察和实验

  实验一:

  教师将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幼儿仔细的观察,之后教师再出示相应的图表一。

  提问:

  (1)小朋友,你们要仔细的观察热水壶,告诉老师你看见什么了?

  (2)那水和水蒸气一样吗?

  (3)想想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啊?

  实验二:

  在热水杯上放块凉玻璃片,幼儿再观察,并出示图表二。

  提问:

  (1)小朋友,老师在热水杯上放了一块凉玻璃片,你们仔细地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2)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小水滴呢?

  实验三:

  幼儿分组实验,自己操作教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块冰,幼儿自己操作,感知观察,

  动手体验探究的乐趣。出示图表三。

  4、听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和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提问:

  (1)小水滴被太阳公公晒着变成了什么?(水蒸气)

  (2)水蒸气在天空遇到冷变成了什么?(小水滴)

  (3)小水滴遇冷变成了什么?(雨,雪)

  (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地)

  5、看水的三态循环图加深幼儿对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的了解、

  活动延伸

  游戏:集体游戏《我是一滴快乐的小水滴》把自己化作水滴以游戏的的形式巩固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幼儿真实生活是科学教育内容。”生活中幼儿对一些美食用具(如:打蛋器、切菜器、削皮刀等)非常好奇,常常跃跃欲试。“科学探究活动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有益于孩子们真正的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本活动引导幼儿从家中收集各种美食用具,并记录搜集到的美食用具。通过幼儿之间相互提问、解答、演示,引导幼儿介绍、认识各种美食好帮手,了解它们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并鼓励幼儿在探究和尝试的同时,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用具,体验劳动的喜悦。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的提高,他们对生活中一些新奇的用品产生了好奇,有了自己动手试一试的冲动。本活动顺应了大班幼儿喜欢摆弄、操作、探究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践,感知体验美食好帮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学*使用它们。在提高幼儿生活技能的同时萌发设计未来新产品和热爱生活的愿望。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活动中设计了三次操作环节,幼儿与材料有充分持续互动的时间和机会,关注重复活动的必要性,旨在使幼儿在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积累经验;每次操作后都有幼儿之间经验的介绍与交流,注重幼儿的交流与表达,充分体现《指南》精神。

  教学方法:

  《指南》中指出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以“幼儿为本”,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采用循序渐进操作法、交流讨论法和多媒体课件呈现法等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感受美食好帮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捷与便利。

  活动目标:

  1、了解削皮刀、打蛋器的简单构造,知道一些美食小用具的名称及用途。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和同伴、教师交流一些认识的美食好帮手,能安全使用美食小用具制作果蔬沙拉。

  3、感受各种美食小帮手所带来的快捷、便利,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布置“美食好帮手”展览会;

  2、幼儿在生活馆里穿好围裙,戴好帽子,洗好小手;

  3、削皮刀和打蛋器每组一份;黄瓜和鸡蛋若干;苹果、香蕉、火龙果、橙子、胡萝卜、甜瓜等果蔬;沙拉酱、玻璃碗、一次性纸杯和纸盘等;

  4、相关美食用具课件、幼儿收集家中美食小用具的调查表;幼儿每人带来的一种美食小用具;音乐;纸巾、抹布、垃圾桶。

  活动过程:

  一、参观“美食小帮手展览会”,幼儿交流自己带来的美食小用具,了解各种用具的名称和作用。

  1、这是什么展览会?都有什么美食好帮手呢?你今天带来了什么美食好帮手?它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2、请个别幼儿边演示边介绍自己带的美食小用具。教师适时引导提问“为什么说它是好帮手?”“我们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带的美食小用具,鼓励幼儿边讲解边演示给小朋友看。

  4、请幼儿将带来的美食好帮手放到展览架上,拿出记录表再和小朋友说说还搜集到了什么美食好帮手?

  5、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表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比较特殊的美食小帮手。

  6、出示课件,教师介绍其他美食小帮手。提问“这是什么用具?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带给我们哪些方便?”

  教师小结:美食好帮手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快捷。这些好帮手就是很聪明的人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后,研究发明出来的。

  二、出示削皮刀和打蛋器,幼儿探究了解其构造和安全使用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尝试使用削皮刀削黄瓜,用打蛋器搅拌鸡蛋,体验探索尝试的乐趣。

  要求:看看削皮刀和打蛋器是什么样子的,用的时候要怎样拿才安全;试一试怎样用削皮刀削黄瓜,用打蛋器搅拌鸡蛋;注意把黄瓜皮收到盘子里,鸡蛋别洒出来。

  2、请幼儿说说削皮刀上面都有什么?自己是怎样使用的?打蛋器是什么形状的,用的时候怎么拿?要注意什么?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削皮刀有刀面和刀柄,用的时候,要拿好刀柄,手握黄瓜时要留出空面,保证削皮的时候不要削到另一只手;打蛋器的形状像水滴,前面是撑开的,便于搅拌的更快,也要握紧手柄,上下转着圈打蛋,另一只手扶好碗。

  3、提供更多果蔬,请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再次操作,探索尝试削皮刀和打蛋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4、请幼儿交流自己使用美食好帮手的方法。

  三、提供果蔬,幼儿选择美食好帮手帮忙制作美味沙拉,感受美食好帮手所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1、教师提供果蔬,幼儿选择用具,进行操作。要求:削皮切块时要注意使用安全;将垃圾收拾好。

  2、过程中请幼儿观看个别幼儿的操作,给予幼儿鼓励,大胆尝试,引导幼儿合作制作。

  3、幼儿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室和小朋友分享。

  延伸活动:

  1、“这些美食好帮手真方便,你想设计一种什么样的美食好帮手?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2、设置“小小设计师”活动区,将幼儿设计的“美食好帮手”、“生活小帮手”等装订成册,进行交流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感知风的存在,探究制造风的方法。

  2、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活动准备】

  风车、气球、毛巾、帽子、纸、笔记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抛出问题,出示气球、风车,引出风。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对,气球和风车,老师能利用气球让风车动起来,你们信吗?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知道气球里面有什么吗?(空气)空气从气球里面流了出来,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所以呀,是风,让风车动了起来!你们现在再看,风车动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没有风)

  二、利用身体、和提供材料制造风,再次巩固空气流动形成风。

  1、探索用身体制造风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面前的风车玩一玩,怎么样用你们的身体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

  2、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你是用身体哪个部位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的?

  小结:我们身边存在着我们看不到的空气,小朋友们把身体动一动就会引起这些空气的流动,然后就形成了风。

  3、探索用提供材料制造风的方法。(教师请幼儿玩毛巾、帽子、纸、笔记本,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手上拿到的材料是什么,展示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师: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玩的材料,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玩一玩让风车动起来的游戏。

  4、幼儿个别展示

  总结:原来,不仅我们的身体,任何物体动一动都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四,感知风有大小。

  师:刚才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发现了吗?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快,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

  1、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展示他是怎么玩风车的。

  师:你的风车转的很快,你是用什么办法让风车快快的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

  总结:走着风车转的慢,跑着风车转的快。跑着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大风会让风车转的快,小风风车就会转的慢。

  五、小结:知道风的利弊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怎样就能形成风,知道了风有大小,那你们见过风吗?风娃娃就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听到它的声音。我们用什么办法能感知到风的存在呢?(用嘴吹,用手扇)风娃娃是神奇的,他可以发电,可以传播种子,可以把我们的衣服吹干,可以使帆船行驶。但他又是变化无常的,当他发怒的时候就会推到房屋,树木,有时还会形成台风,龙卷风。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他可以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带来灾害,但是,我们是有智慧的人类,为了防止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建起了防护林,把风挡住,还有天气预报,提前预防,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反思:《有趣的风》是一节大班科学活动,本次活动我设置了两个目标:

  1、感知风的存在,探究制造风的方法

  2、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活动开始我利用气球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幼儿对此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幼儿展示了飘动的*。飞舞的柳条等,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首先,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用身体制造风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她是用身体哪个部位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的?并小结我们身边存在着我们看不到的空气,小朋友们把身体动一动就会引起这些空气的流动,然后就形成了风。

  其次,我向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毛巾、笔记本、纸、帽子,让幼儿自主用提供的材料探索制造风的方法。并做以总结:原来,不仅我们的身体,任何物体动一动都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幼儿积累了怎么样产生风的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我用发现问题的方式向小朋友提出问题: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快,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让小朋友一起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再一次自己探索,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幼儿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感知:走着风车转的慢,跑着风车转的快。跑着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大风会让风车转的快,小风会让风车转的慢。幼儿对怎么样产生风,知道了风的大小的基础上,我做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风的知识,让幼儿进一步自主探索凤的特点,并懂得风是大自然的现象,他可以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带来灾害,但是,我们是有智慧的人类,为了防止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建起了防护林,把风挡住,还有天气预报,提前预防,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此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探究怎样产生凤可以形式多样,让幼儿多形式的感知会让活动课更加丰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生命的成长变化。

  2.学会用不同方式证明自己在慢慢成长,能说出自己成长的变化。

  3.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体验成长的乐趣。

  活动准备:成长对比图、收集幼儿婴儿照片及部分幼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

  活动过程:

  1.出示成长对比图。

  图一:小蝌蚪与小青蛙

  请幼儿观察小青蛙长大后外形的变化,说一说小青蛙长大后学会了什么本领。

  图二:萝卜种子与萝卜

  请幼儿观察种子的成长变化。

  图三:小树与大树

  请幼儿观察树的成长变化。

  2.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

  (1)教师出示班级几名幼儿的成长照片,请大家猜一猜是哪几位小朋友的照片。

  (2)出示小朋友的衣服、鞋子,让幼儿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穿不了这些衣物了,能给谁穿?

  3.我的新本领。

  请幼儿讲述自己学会的新本领,教师用表格归纳出来。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出身边生命成长的变化,并与同伴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幼儿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

  活动准备:

  1、各种形式的磁铁 。

  2、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塑料玩具、图钉等物品。

  3、记录单活动过程:

  1、教师在活动区投放材料:磁铁、小铁片、曲别针、积木、插塑,让孩子们游戏。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有魔力的玩具,想玩吗?

  教师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

  并提出问题:

  想知道它有什么魔力吗?请小朋友把它放到玩具框里试一试,玩一玩。

  2、幼儿在玩中发现问题--磁铁上吸附了东西的现象。

  提出来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那么磁铁都能吸什么?

  3、 让幼儿猜想结果,并为各组幼儿准备记录单,让幼儿把他们的猜想画在记录单中。

  4、幼儿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看看自己猜想的现象是否发生了?

  5、再次试验、并填写记录单。

  6、幼儿把自己试验的结果统计出来,得出结论:不能吸积木,只能吸铁制品。(幼儿把自己的结论与大家交流分享)

  7、了解磁铁的作用

  1、教师出示没有鱼钩(有磁铁)的钓鱼竿,示范钓鱼,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能钓上鱼?

  2、)动脑筋、想办法。

  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想办法?

  3、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里用到磁铁(文具盒、钱夹、妈妈的包、冰箱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特征,了解冰的融化过程。(重难点)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冰块、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发幼儿的学*兴趣。

  1.冬天到了,今天冷吗?今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但是要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猜一猜。

  2.请个别幼儿摸一摸,然后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东西,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3.对了,你们都猜对了,冬爷爷给我们带来的是冰。

  二、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冰的外形特征。

  1.冰是什么样子的?

  2.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3.闻声去去有什么味道?

  4.它是什么颜色的?

  5.集体小结:原来冰是物色无味的,是透明的,摸上去是冰冰的,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这个礼物吗?

  三、通过讨论,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1.今天冬爷爷的礼物中还藏着秘密,在冰块中还有一个小礼物,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个礼物从冰块中拿出。

  2.通过比较、实验,知道冰融化的过程。

  (1)要求:老师这边有许多材料,有温水,热水,凉水,你们觉得那个水能够很快的把礼物拿出来呢?

  (2)请幼儿猜想。

  (3)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融化的时候温度越高,冰融的越快。

  (4)你们看冰在慢慢的变小,我们把冰放在水里并慢慢变小的过程叫做融化。

  (5)冰融化了变成了什么呀?(水)

  (6)你们觉得那个融化的最快呢?

  3.小结:

  师:“原来温度越高冰就融化的越快!“

  四、经验拓展,知道冰的作用。

  1.提问:

  (1)在你们的生活中冰有什么作用呢?

  (2)小结:你们可真棒,原来冰有这么多用处。

  2.欣赏冰雕展

  在我国的哈尔滨,他们那边每年到了冬天都会举行冰雕展,他们用冰雕刻成各种各样的样子,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冰雕的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9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常和联系的过程。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带领孩子以游戏的方式来探索纸的承重特性,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也不相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发现纸的承重特性。

  2、探索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不同。

  3、体验探索的乐趣,乐于探索。

  活动重点

  能探索出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不同。

  活动难点:

  探索的过程。

  活动准备

  纸张折叠成的扇形、长方体、三棱形、圆柱体、小画册若干、自制的实验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谈话:今天纸宝宝想请小朋友来当裁判,评判他们当中谁是大力士。

  2、介绍参赛选手:他们分别是长方体宝宝、扇形宝宝、圆柱体宝宝、三棱形宝宝。

  3、讲解比赛规则:谁顶起的小画册最多谁就是大力士(强调每本小画册的重量必须是相同的,把比赛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二、比赛开始(进行实验)

  1、分别实验看谁顶起的小画册最多。(强调形状不同,放的方式不同,承载重量的能力也不相同。)

  2、宣布比赛结果:圆柱体宝宝是大力士。

  三、总结

  通过比赛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也不同。

  活动延伸:老师今天只选用了四中不同折叠方式的纸宝宝来参加比赛,当然纸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折叠方式。小朋友还可以折叠出更多种纸宝宝来比赛,看有没有比圆柱体宝宝更厉害的大力士!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1

  活动目的:

  1. 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2.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 学*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活动准备:

  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活动过程:

  1. 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

  (2)讨论用一种记号,记录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到你的纸上。

  幼儿可以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2. 在操作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一试,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冰融化的最慢?并把你使用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老师我用被子盖起来它就不化了。

  老师我把它放进冰箱里他也不化了。

  老师我把它放进了凉水里。

  ······

  (2)总结哪种材料使冰化的慢一些。

  请幼儿比一比剩下的冰,讲讲使用的方法,就知道使用哪种操作材料融化的慢了。

  3. 提出新问题:用什么方法使冰化的快一点。

  (1)师:老师这又有一块冰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使冰化的快一些?请小朋友们用周围的材料试一试。

  幼:老师我把它放在热水里,冰变小了。

  老师我把它放在暖气上,冰都化了,变成水了。

  老师我把它砸碎了,放在水里冰不见了,变成了水。

  ······

  (2)请幼儿比一比谁的冰最小,讲讲它的融化方法。总结出冰化的快的方法。

  (3)通过比较,让幼儿学会几种使冰融化的快的方法及保存冰块的方法,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方法。

  4. 玩游戏:冰中取物。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老师带来了好多的小礼物,藏在冰里了,请小朋友们用你刚才学过的方法,把礼物取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拿到礼物。

  好,预备——开始。

  幼儿开始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热水以及操作工具时注意安全,如果水洒了提醒幼儿及时地用抹布清理干净。

  (幼儿开始了自己的探索,都想第一个把礼物取出了,有的幼儿就很快想到了刚才使用过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把冰放在暖气上,静静的等待冰的融化过程,一点也不羡慕别人,就在专注自己的融化过程。

  取到小礼物的小朋友可以互相欣赏一下小礼物,并向小伙伴讲讲自己是怎样取到小礼物的。

  5. 活动延伸:

  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请幼儿讲讲在生活中是怎样储藏冰糕及融化冷冻食品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2

  设计背景:

  动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中班的孩子们也特别想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但常见的话题只是有关“动物的外形、*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动物们各种各样、姿态万千的睡眠姿势。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及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观察了解动物姿态万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态,从这一侧面

  让孩子了解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丰富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能够分清动物的不同睡姿;

  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的各种姿态的图片。教师布置好活动场地:动物的家——将活动场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摄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图。森林中布置有关动物(仙鹤、马、猫头鹰、蝙蝠、猫、乌龟)的家,用积木拼搭成型,上面贴上相关动物的图片;幼儿进场时播放轻柔的音乐。

  3、CAI课件《姿态的万千睡》、电脑、磁带、录音机、电钢;

  4、活动前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

  活动过程:

  1、幼儿跳集体舞。跳完舞蹈后,请幼儿说说运动后的感受(想休息),并请幼儿自由休息。教师问幼儿:“你睡觉时需要些什么呢?”幼儿一边讨论一边休息。这时播放课件,背景屏幕换成第一种动物的图片。

  2、看课件,感知动物不同的睡姿。

  请幼儿逐一欣赏课件。各种动物的出现方式不一,有的用动物的叫声、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画面后,请幼儿先想想这种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并进行表演。幼儿表演完后,再请幼儿观看正确的答案,并模仿正确的睡眠睡姿。(幼儿可随意选择动物)同时用游戏的形式学*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连线游戏《它怎么睡觉?》

  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生进行趣味知识比赛,请幼儿用连线的方

  法指出各种动物是如睡觉的?同时巩固词汇:缩、倒挂、趴等词。当幼儿连对了,电脑就会奖励幼儿一个笑脸娃娃;连错了,电脑会鼓励幼儿再连一次,直到连对为止。比赛结束后,两队比一比看哪队积的笑脸娃娃多,就获胜。

  4、玩游戏:找朋友。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听到欢快的音乐,动物们就出来游戏;听到抒情、安静的音乐,动物们就回家睡觉。睡觉时必须十分安 静,不要大声喧哗。每一个小动物必须找到自己的家。

  (2)幼儿游戏。

  (3)增加游戏难度、扩大游戏范围。幼儿不仅可以模仿学过的动 物、还可以模仿其他的动物,自己动脑想想其它动物是怎么睡觉 的?教师可让幼儿充分想象,对幼儿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急于给幼儿答案,请幼儿自己下课后想办法求证,找寻答案。

  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了解其它动物的睡眠姿势,然后将结果与其余幼儿共享。

  附资料:仙鹤单脚站立着睡、马站着睡、猫头鹰只睁一只眼、蝙蝠

  倒挂着睡、猫趴着睡、乌龟缩进壳里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3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了我班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在本节过关课中又得也有失,有进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为此,对于本节课我做出如下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通过每一节课收获更多的教学经验,每一次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从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我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磁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还是很新奇的物体,在区域活动中,也经常会见他们拿磁铁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据《纲要》精神,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磁铁的性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幼儿借助自主探究,亲历记录磁铁的特性的过程。借助着幼儿对于磁铁这样新鲜事物的新鲜感与好奇心,我选定这节科学课。

  再说教学过程:在确定了本节课后,我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感受磁铁的性质而后利用记录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考虑到我班幼儿没有尝试过利用记录表记载所以这个想法被耽搁了;导入活动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好的能够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但是由于自己在准备的时候磁铁的位置摆放的过于靠前所以有些幼儿能直接说出了我的这个秘密,这是我今后在准备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小细节;在第一次操作的时候,我让幼儿初步感受磁铁吸物的性质,为幼儿提供了道具——回形针,让磁铁宝宝与回形针宝宝做做游戏,初步感受磁铁能够吸物。

  可能从科学领域的角度看,我比较直观的像幼儿透露出了磁铁吸物的概念,而在这过程中少了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幼儿自主探索,在这个环节中可能缺少了这种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的乐趣;再话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尝试找找那些东西可以和磁铁宝宝成为朋友的,将其放入有“笑脸”的'篮子了,那么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脸”的图标呈现可能不能够直观的体现“好朋友”这个概念,可以将其换做“手拉手”的图标,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的让幼儿知道磁铁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师总结的这个环节中,我逐一验证了幼儿的操作结果,但是由于每一个小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儿的材料是夹子,有些可能是硬币等等,在验证的这个环节中,我是否可以尝试性的多叫几名幼儿来验证其他组的东西是否能和磁铁成为朋友,不应该只是教师在讲,应多让幼儿尝试探索并验证。

  在此过程中,我还忘记了一个细小的环节,我没有请每一组幼儿的小组长将各个组的小篮子拿上来,这是我忽略的一个小问题。最后说说我的延伸活动,在延伸活动中,我分别验证最后出示了可以和磁铁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铁做朋友的,将其呈现在黑板上;中间有一组幼儿的东西里有“钥匙”,可是钥匙既不是木头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为什么不能和磁铁宝宝做朋友呢?可能这样的延伸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更有探索意义。

  经过了本次新教师过关课,我想较于第一次亮相课相比,自己认为是有进步的,课后在与指导老师的认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与亮点。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总是在不断的充实自我、学*自我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听取别人给予你这节课的评价,才能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铺垫,加油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玩转扑克牌》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8)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实用10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1

  一、设计意图:

  五彩的彩泥是幼儿喜欢的手工材料之一,经过他们的摆弄,创作出了许多稚趣盎然、神采奕奕、千姿百态的作品,给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有一天,一个孩子问我:“老师彩泥怎么来的?”这小小的问题引起了一群孩子的好奇,激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我决定引领幼儿运用各种方法自己配制彩泥。

  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方法探究配制彩泥的秘密。

  2、尝试做简单的实验记录。

  3、乐意参加科学活动,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水彩颜料、面粉、水、葱、芝麻、豆类等配方材料以及毛巾、盘子、笔、两张事先画好配方的表格、记录纸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问题导入法: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团彩泥)

  这团彩泥是我自己配方后制成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用多种方法配制彩泥

  1)幼儿实验前教师先介绍配方表格记录纸

  表格上画有许多材料(同文字相配),你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多少,请在表格的相应位置打“∨”。

  2)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方法开始配制彩泥。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每个幼儿配制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请每个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记录。

  4)幼儿相互交流自制彩泥的心得,并交流配方:

  (1) 幼儿介绍配制成功的配方(展示成功记录表)

  (2) 幼儿介绍配制失败的配方(展示成功记录表)

  (3) 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成功和失败的表格进行比较)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用各种方法配制彩泥

  1、每个幼儿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重新配制彩泥。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每个幼儿配制情况,并在第二张记录纸上做好记录。

  2、实验结束,请每个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记录。

  3、展示彩泥配制成功的记录表2,彩泥配制失败的记录表2。

  4、幼儿对记录表进行比较交流。

  四、延伸活动

  1、彩泥配制成功的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创作。

  2、个别创作失败的幼儿允许他们再次尝试,从种感受配方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教案:转动

  活动目标:

  1、愿意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

  2、关注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发现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筷子、绳子、勺子、风车、呼拉圈、碗、蜡笔盒、瓶子、积木、毛笔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游戏:迷迷转

  (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停了,我不转。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念儿歌,念完后,做一个动作,老师数到十在动。)

  二、第一次探索

  1、熟悉材料:

  教师:听有声音,它在说我也想转。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东西想转?

  (介绍材料)

  2、第一次探索操作

  教师: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能帮助他们吗?(幼儿回答:能)

  教师:但是我有一个要求,等会儿你要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什么东西转动起来的?

  3、 小结

  教师:我要请一个小朋友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什么东西转动起来的?

  (根据幼儿的交流抓住重点如一些动词的运用,以及与转动有关的因素都可以总结)

  三、第二次操作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教师:看老师来变魔术,看这是几?(教师从背后出示手势2)

  2、第二次操作操作

  教师:这一次,我们要取两样不同的东西,让这两样东西合作,让其中一样转动起来。

  教师:记住是“二”(出示手势2)!就是代表两样东西合作哦!

  3、小结

  留出空间,让幼儿边演示边讲解。教师适当在边上总结。

  四、游戏:想得快,说得多

  教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老师要送你们一样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呀?(出示一

  本关于转动的故事图画书)

  教师:这本书可好看了,你们想不想看?先让我来看看(翻书)。哟,里面的故

  事讲的可好了,图画真漂亮呀!(幼儿回答:想)

  教师:我们先要玩一个想得快,说得多的游戏。就是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然后站到很远的地方,回答出来一个问题,老师就想前走一步。行吗?(幼儿回答:好)

  教师:听好老师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转动的呢?想得快,说得多,现在开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3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常和联系的过程。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带领孩子以游戏的方式来探索纸的承重特性,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也不相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发现纸的承重特性。

  2、探索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不同。

  3、体验探索的乐趣,乐于探索。

  活动重点

  能探索出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不同。

  活动难点:

  探索的过程。

  活动准备

  纸张折叠成的扇形、长方体、三棱形、圆柱体、小画册若干、自制的实验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谈话:今天纸宝宝想请小朋友来当裁判,评判他们当中谁是大力士。

  2、介绍参赛选手:他们分别是长方体宝宝、扇形宝宝、圆柱体宝宝、三棱形宝宝。

  3、讲解比赛规则:谁顶起的小画册最多谁就是大力士(强调每本小画册的重量必须是相同的,把比赛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二、比赛开始(进行实验)

  1、分别实验看谁顶起的小画册最多。(强调形状不同,放的方式不同,承载重量的能力也不相同。)

  2、宣布比赛结果:圆柱体宝宝是大力士。

  三、总结

  通过比赛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纸的折叠方式不同它所承载的重量也不同。

  活动延伸:老师今天只选用了四中不同折叠方式的纸宝宝来参加比赛,当然纸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折叠方式。小朋友还可以折叠出更多种纸宝宝来比赛,看有没有比圆柱体宝宝更厉害的大力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4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重点)

  2、能够让沉下去的物体通过改变形状后浮在水面上,学*记录沉浮实验结果。(难点)

  3、体验做实验的乐趣,感受物体的沉浮变化。

  活动准备:

  ppt、一元硬币每人一个、记录表、彩笔、装有清水的透明盒子、塑料瓶盖、积木、纸船、泡沫、橡皮泥、抹布、抽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大班孩子会在科学区做很多实验,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有趣的实验。

  出示硬币,提问:请你们猜一猜如果硬币放进水中会沉还是会浮?教师验证幼儿猜想,硬币会沉入水中。

  二、幼儿观察并讨论记录表的使用,记录自己的猜想

  1、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

  2、出示材料引导幼儿讨论,提问:请你们猜一猜它们能不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

  3、出示记录表,提问:请你们想一想记录表怎么使用?

  小结:第一列是材料,第二列记录猜想,第三列记录实验结果。

  讨论上下箭头代表含义,提醒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沉和浮。

  4、展示记录表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第一次探索,感受辅助材料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

  1、实验要求:不要洒水弄湿衣服,每种材料都动手试一试,做好记录。

  2、动手操作,验证结果,并进行记录。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发现沉浮原因。

  3、展示记录表,互相交流发现,问:你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呀?

  小结:硬币借助积木、大瓶盖、泡沫会浮起来。有些小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

  但却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纸船开始会浮起来,也能帮助硬币浮起来,但是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四、幼儿第二次探索,探索橡皮泥帮助硬币浮起来

  1、出示球状橡皮泥,提问:你们认为橡皮泥放在水中会沉还是会浮?教师进行实验,球状橡皮泥会沉入水中。

  2、提问:橡皮泥也想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你们有什么办法?

  3、幼儿实验,教师观察幼儿操作。

  4、请实验成功的幼儿交流自己的经验:

  (1)捏的薄薄的

  (2)不能进水

  (3)轻轻地**的放到水面上,轻轻地放上硬币

  五、幼儿第三次实验操作让橡皮泥帮助硬币浮起来。

  小结:有些物体原来不会浮在水面上,但改变形状后就会浮起来,如:橡皮泥。六、播放视频,提升经验

  铁块也是通过改变形状后浮在水面上;生活中还可以借助木头、救生圈等让自己浮在水面上;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潜水艇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到水底?(潜水艇可以自己吸水、排水)

  活动延伸:幼儿在科学区尝试制作潜水艇模型。

  课后反思:

  活动中通过启发性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让幼儿大胆积极进行猜想,猜想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引导幼儿积极与操作材料互动验证猜想结果,并记录交流。幼儿通过动手尝试使用多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辅助材料让硬币浮了起来,在多次操作比较中体验到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在硬币的沉浮中所取得的不同效果,增进了幼儿对硬币及其他物体属性的了解。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的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当幼儿尝试用常见材料帮助硬币浮起来后,我又出示会沉到水底的橡皮泥让幼儿思考如何让橡皮泥帮助硬币浮起来,通过操作知道改变某些物体形状也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但试验结束后没有及时鼓励未成功的幼儿活动结束后再次进行尝试。在以后的活动中会认真总结经验,努力上好每一节教育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5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特殊本领,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与动物有关。

  2.能利用对动物本领的的认识进行大胆想象,设计自己的的新发明。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及根据动物发明的物品的图片,笔、纸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动物模仿操》,随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做了《动物模仿操》,你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本领?下面老师跟小朋友一起认识几个小动物朋友:

  2.出示图片一:师:你喜欢小鸟吗?它有什么本领?幼儿:小鸟会飞,能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们一起模仿小鸟飞。师:我们如果想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要怎么办?幼儿:坐飞机。师:我们一起学飞机起飞的动作。师:飞机与小鸟有什么相同之处?

  得出结论:飞机是根据小鸟的原理制造的。

  3.图片二:蜘蛛知网。师:蜘蛛为什么知网?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与蜘蛛网相似?(渔网、捕蝶网、纱网、等。)

  结论:生活中的网状物品就是根据蛛网的原理制造的。

  4.图片三:海底世界。师:水里有什么?鱼有什么本领?鱼用什么游泳?(鱼鳍)出示船的图片。师;鱼鳍像船的什么?(船桨)我们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你们看鱼鳞向我们见过的什么?(瓦片)

  结论:瓦片是根据鱼鳞的原理做的,船就是根据与游泳的本领制造的。

  5.总结:其实,只要你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仿照小动物本领做的。

  6.游戏:猜一猜

  我们来玩个游戏。逐一出示鸭子(袋鼠、蝙蝠、蚊子、章鱼):下面我会出示很多图片,仔细看如果你觉得哪张图片是仿照鸭子(袋鼠、蝙蝠、蚊子、章鱼)做的你就大声喊“停”。

  活动延伸:

  1.小朋友开动脑筋时刻到了,快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仿照小动物做的?

  大象——吊车;螃蟹——钳子;变色龙——迷彩服;人跳舞——机器人跳舞;鲨鱼——潜水艇等。

  2.我们小朋友来当小发明家根据小动物的本领,也来设计个小发明吧。互相交流自己的小发明,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液体倒入相同的水中的不同现象,激发幼儿初步的探究欲望。

  2、会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2个装有自来水水的大杯子、1个装有红色颜料水的小杯子、抹布1块、托盘2个、小木勺1个、白糖1杯。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杜老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喜欢。

  2、故事讲述:森林里的魔术节到了,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观看魔术表演,台上的小狐狸左手拿着一杯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一杯透明的水,小狐狸一边说一边做,它说,它要将红色的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还要让红色的液体沉入杯底,要让一杯水变成两层,上面是透明的,下面是红色的。

  说着,小狐狸将红色的液体慢慢倒入透明的水中,哇!好奇怪啊!真的变成两层了,太神奇了。

  “妈妈,妈妈,我也要学变魔术,太好玩了!”

  3、演示:将糖水饱和溶液倒入装有透明的水的杯中。

  二、小兔学魔术——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1、继续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小兔自己在家里做实验不成功。(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教师演示用没有加糖的红色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一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2、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兔妈妈解谜题。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演示并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三、幼儿操作环节。

  四、拓展环节:

  幼儿在家里变魔术给爸爸妈妈看。

  附:

  《小兔子学魔术》

  森林里的魔术节到了,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观看魔术表演,台上的小狐狸左手拿着一杯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一杯透明的水,小狐狸一边说一边做,它说,它要将红色的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还要让红色的液体沉入杯底,要让一杯水变成两层,上面是透明的,下面是红色的。

  说着,小狐狸将红色的液体慢慢倒入透明的水中,哇!好奇怪啊!真的变成两层了,太神奇了。

  “妈妈,妈妈,我也要学变魔术,太好玩了!”

  “好啊!那咱们就回家去做吧!”

  回到家后,小兔子迫不及待的做起实验来,它也学着小狐狸,左手拿着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透明的水,慢慢的将红色的液体倒入水中,可是每次都是一整杯水变成了红色。反反复复的做了好多遍,就是变不成两层,都快急死小兔子了。

  “呜呜呜,呜呜呜,妈妈,你快来帮帮我,我怎么也变学不会,怎么办呢?”

  兔妈妈走过来说:“不哭,不哭,你看妈妈怎么做?”

  说着,兔妈妈拿来一杯白糖,拿来很少的一小杯红色的液体,它把白糖大量的倒入红色的液体中,又拿来一个小木勺,一边搅拌,一边说,白糖和红色的液体加起来,搅拌后就变成了小狐狸手中的红色液体了,这样红色的液体就会变重,倒入水中时候就会下沉。但是,你一定要加入大量的白糖,一定要让液体变成像蜂蜜一样粘稠才可以倒入。

  说着,兔妈妈提起小木勺看了看,又搅拌了好一阵子,又把小木勺提起来,看到小木勺上的液体变得粘稠,才放下小木勺。右手拿起透明的水,慢慢的将红色的液体倒入水中,小兔子尖叫起来了,“妈妈,妈妈你真厉害,成功了,成功了!”说着,小兔子也做起来了……

  课后反思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节课注重情境教学,整个活动过程童趣化、低幼化,让幼儿在故事中学*科学道理。

  本活动难度不大,但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并能够让幼儿体验科学乐趣,孩子们通过成功的操作和体验,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7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特殊本领,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与动物有关。

  2.能利用对动物本领的的认识进行大胆想象,设计自己的的新发明。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及根据动物发明的物品的图片,笔、纸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动物模仿操》,随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做了《动物模仿操》,你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本领?下面老师跟小朋友一起认识几个小动物朋友:

  2.出示图片一:师:你喜欢小鸟吗?它有什么本领?幼儿:小鸟会飞,能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们一起模仿小鸟飞。师:我们如果想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要怎么办?幼儿:坐飞机。师:我们一起学飞机起飞的动作。师:飞机与小鸟有什么相同之处?

  得出结论:飞机是根据小鸟的原理制造的。

  3.图片二:蜘蛛知网。师:蜘蛛为什么知网?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与蜘蛛网相似?(渔网、捕蝶网、纱网、等。)

  结论:生活中的网状物品就是根据蛛网的原理制造的。

  4.图片三:海底世界。师:水里有什么?鱼有什么本领?鱼用什么游泳?(鱼鳍)出示船的图片。师;鱼鳍像船的什么?(船桨)我们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你们看鱼鳞向我们见过的什么?(瓦片)

  结论:瓦片是根据鱼鳞的原理做的,船就是根据与游泳的本领制造的。

  5.总结:其实,只要你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仿照小动物本领做的。

  6.游戏:猜一猜

  我们来玩个游戏。逐一出示鸭子(袋鼠、蝙蝠、蚊子、章鱼):下面我会出示很多图片,仔细看如果你觉得哪张图片是仿照鸭子(袋鼠、蝙蝠、蚊子、章鱼)做的你就大声喊“停”。

  活动延伸:

  1.小朋友开动脑筋时刻到了,快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仿照小动物做的?

  大象——吊车;螃蟹——钳子;变色龙——迷彩服;人跳舞——机器人跳舞;鲨鱼——潜水艇等。

  2.我们小朋友来当小发明家根据小动物的本领,也来设计个小发明吧。互相交流自己的小发明,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8

  活动目标

  1、探索颜料和牛奶之间发生的变化,感受彩色和白色的调和之美。

  2、愿意根据色彩的形态变化进行大胆想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到自己牛奶的神秘之处,自己动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食物颜料(色素),牛奶,洗洁精,抹布,每人一个操作盆。

  2、音乐《牛奶歌》。

  3、绘本《彩色牛奶》。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奶牛场阿姨,随音乐《牛奶歌》和幼儿进入牛奶屋情境,一起品尝甜美的牛奶。

  2、欣赏故事,遐想色彩味道。

  (1)欣赏绘本彬色牛奶》。

  (2)幼儿按故事内容遐想各种色彩牛奶的味道。

  (3)白板演示如何将白色和彩色混合,引导幼儿感受颜色变化。运用photoshop中的涂抹工具,将白色抹入彩色中,引导幼儿感受白色与彩色融合的动态美。

  3、表演魔术《彩色牛奶》,遐想动态形象。

  (1)将食物颜料叠加倒入装满牛奶的盆子中间,注意不要晃动。

  (2)在颜料中间滴人洗洁精(浓缩),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色彩在牛奶中翻滚运动的变化,观察和想象不同色彩构成的形态。 (如各种动物或者花草)

  活动结束

  以牛奶歌进行幼儿的小律动,让幼儿在愉快的舞蹈中结束本次的活动。

  活动延伸

  坐上老师的小火车到科学区里探索更多的关于牛奶的秘密。

  活动反思

  神奇牛奶画的原理:食物颜料的密度比牛奶低,所以它们就悬浮在牛奶的脂肪分子中。洗洁精把脂肪分子打散,使得它们在牛奶表面扩散。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使牛奶动了起来,带着颜料到处跑。对于本阶段的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色彩变化过程,注意不要随意移动操作盘,这样效果才会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9

  活动目标

  1、感知风的存在,探究制造风的方法。

  2、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活动准备

  风车、气球、毛巾、帽子、纸、笔记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抛出问题,出示气球、风车,引出风。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对,气球和风车,老师能利用气球让风车动起来,你们信吗?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知道气球里面有什么吗?(空气)空气从气球里面流了出来,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所以呀,是风,让风车动了起来!你们现在再看,风车动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没有风)

  二、利用身体、和提供材料制造风,再次巩固空气流动形成风。

  1、探索用身体制造风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面前的风车玩一玩,怎么样用你们的身体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

  2、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你是用身体哪个部位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的?

  小结:我们身边存在着我们看不到的空气,小朋友们把身体动一动就会引起这些空气的流动,然后就形成了风。

  3、探索用提供材料制造风的方法。(教师请幼儿玩毛巾、帽子、纸、笔记本,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手上拿到的材料是什么,展示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师: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玩的材料,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玩一玩让风车动起来的游戏。

  4、幼儿个别展示

  总结:原来,不仅我们的身体,任何物体动一动都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四,感知风有大小。

  师:刚才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发现了吗?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快,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

  1、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展示他是怎么玩风车的。

  师:你的风车转的很快,你是用什么办法让风车快快的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

  总结:走着风车转的慢,跑着风车转的快。跑着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大风会让风车转的快,小风风车就会转的慢。

  五、小结:知道风的利弊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怎样就能形成风,知道了风有大小,那你们见过风吗?风娃娃就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听到它的声音。我们用什么办法能感知到风的存在呢?(用嘴吹,用手扇)风娃娃是神奇的,他可以发电,可以传播种子,可以把我们的衣服吹干,可以使帆船行驶。但他又是变化无常的,当他发怒的时候就会推到房屋,树木,有时还会形成台风,龙卷风。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他可以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带来灾害,但是,我们是有智慧的人类,为了防止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建起了防护林,把风挡住,还有天气预报,提前预防,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反思:《有趣的风》是一节大班科学活动,本次活动我设置了两个目标:

  1、感知风的存在,探究制造风的方法

  2、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活动开始我利用气球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幼儿对此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幼儿展示了飘动的***。飞舞的柳条等,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首先,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用身体制造风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她是用身体哪个部位制造出风,让风车动起来的?并小结我们身边存在着我们看不到的空气,小朋友们把身体动一动就会引起这些空气的流动,然后就形成了风。

  其次,我向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毛巾、笔记本、纸、帽子,让幼儿自主用提供的材料探索制造风的方法。并做以总结:原来,不仅我们的身体,任何物体动一动都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幼儿积累了怎么样产生风的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我用发现问题的方式向小朋友提出问题: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快,有些小朋友的风车转的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让小朋友一起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再一次自己探索,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幼儿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感知:走着风车转的慢,跑着风车转的快。跑着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大风会让风车转的快,小风会让风车转的慢。幼儿对怎么样产生风,知道了风的大小的基础上,我做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风的知识,让幼儿进一步自主探索凤的特点,并懂得风是大自然的现象,他可以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带来灾害,但是,我们是有智慧的人类,为了防止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建起了防护林,把风挡住,还有天气预报,提前预防,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此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探究怎样产生凤可以形式多样,让幼儿多形式的感知会让活动课更加丰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10

  活动目标

  1、知道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2、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3、懂得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食物链操作底板三张,麦苗、小羊、老鹰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进行分类。(动物类、植物类)

  (1)观察动植物图片,认识动植物。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植物吗?认真想想它们的名字。

  (2)将动植物进行分类。

  2、知道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1)思考、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教师:动物*时吃什么来生存?

  (2)了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的食物链。

  教师:大鱼生存要吃什么?小鱼呢?

  (3)观察食物链操作底板,总结:像这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就是一组动植物生存的食物链。

  3、尝试食物链排序。

  观察微课出示的三组底板,幼儿自己的操作材料拿出将动物图片按照自己所想的贴在相应的底板中。

  教师引导幼儿,待幼儿完成后揭示三组食物链的排序。

  4、引导幼儿指导生态*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食肉动物会怎样?(吃草的动物越来越多,导致土地没有了草,慢慢的土地就变成了沙漠,人也无法生存。)激发幼儿思考,食肉动物缺失后带来的后果。

  引导幼儿想到食物链上的每一种动物和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保护食物链的完整,保护生态*衡。

  5、总结食物链的定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就是一组动植物生存的食物链。

  科学活动《大鱼吃小鱼》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大胆挑战了科学领域,选择了幼儿喜欢动物相关的课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对于动物喜欢吃什么,是怎样生活、活动的,幼儿非常有兴趣,又通过操作底板,让幼儿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思。

  本次活动就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从动物入手,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让幼儿在主动探究、经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本次活动的优点:活动内容幼儿有兴趣,环节层层递进,教师思路清晰,语言精练,声音童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在每次提问后教师都会稍作停顿,让幼儿有时间思考、操作。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

  本次活动的缺点:

  1、动植物分类到讨论大鱼吃小鱼中间衔接还不够自然。

  2、在讲到环保方面,没有给幼儿时间进行如何保护环境的讨论和思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