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白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4.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5.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现代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1、导入课题,介绍作者

  11.【出示课件2】

  猜谜语:花下树旁正相会(打一树名)。

  你猜出来了吗?(桦)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赞美白桦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白桦》)

  今天我们来学*《白桦》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白桦树。【出示课件3】(出示白桦树图片)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谢尔盖8226-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71;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X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三、检查预*,整体感知

  (1)检测生字词预*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

  生字:绣潇绽朦胧晖徜徉

  桦涂茸穗寂霞抹

  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①注意读准*舌音“穗”,翘舌音“绽徜”。

  ②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绣潇穗霞”

  “绣”左窄右宽,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

  “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点点撤竖。

  “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二

  “霞”上窄下宽,上面是“雨字头",不是“雨”,注意书写笔顺: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撤捺。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

  [出示课件7】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微于,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辎眼。

  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齐读词语。

  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二)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本文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写了什么?【出示课件8】《白桦》一诗一共有4个小节,

  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四、课堂小结

  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收获?

  读这首诗,认识并会写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通了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复*听写,回顾前文【出示课件13】

  1.听写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2.《白桦》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就会明白的。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诗歌。

  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出示课件14】

  (1)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1)看到的是“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板书: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2)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板书:想到:高尚人格)

  (3)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情感:热爱之情)

  4.读一读,选择以下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课件15】

  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晶亮的雪花银色的光华白雪皑皑的树枝预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丰富学生的感悟。

  (1)这是一棵白桦树,枝头毛茸茸的,一串串花穗起绽放,洁白的`流苏美如画。

  (2)傍晚,这棵白桦树在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

  (3)早晨,姗姗来迟的朝霞,又在白雪皑皑的树枝上抹了一层银色的光华。

  三、再读课文,总结特点

  1.学*饱含感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是什么?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仄、押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3.诗歌有什么特点?

  诗歌的特点:【出示课件16】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板书:高度概括抒情言志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在总结新诗特点的环节,旨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总结新诗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课后练笔,延续感情

  1.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出示课件17】

  梨树(希尔达8226;杜利特尔)

  银色的尘雾

  从地面升起

  我的手够不着

  你升得那么高

  哦,白银

  我手够不着

  你花团锦彼向着我们

  没别的花能开出

  如此坚挺纯白的花瓣

  没别的花能从如此罕见的白银

  再分离出白银

  哦,洁白的梨花

  你一簇簇花团

  怒放在枝头

  用你紫色的心

  带来夏天,带来成熟的果实

  2.师: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大家分享。

  3.同学们,学*新诗,我们分享了白桦的美,领略了白桦高洁的品格,体会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白桦【出示课件18】

  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想到:高尚人格

  情感:热爱之情

  新诗:高度概括抒情言志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

  教学反思

  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成功之处: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

  不过,教学这篇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

  今后应该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课上交流,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入了。

《白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4.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5.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现代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

  11.【出示课件2】

  猜谜语:花下树旁正相会(打一树名)。

  你猜出来了吗?(桦)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赞美白桦的诗。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白桦》)

  今天我们来学*《白桦》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白桦树。【出示课件3】(出示白桦树图片)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谢尔盖8226;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71;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X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三、检查预*,整体感知

  (1)检测生字词预*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

  生字:绣潇绽朦胧晖徜徉

  桦涂茸穗寂霞抹

  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①注意读准*舌音“穗”,翘舌音“绽徜”。

  ②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绣潇穗霞”

  “绣”左窄右宽,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

  “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点点撤竖。

  “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二

  “霞”上窄下宽,上面是“雨字头",不是“雨”,注意书写笔顺: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撤捺。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

  [出示课件7】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微于,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辎眼。

  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齐读词语。

  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二)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本文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写了什么?【出示课件8】《白桦》一诗一共有4个小节,

  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四、课堂小结

  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收获?

  读这首诗,认识并会写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通了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复*听写,回顾前文【出示课件13】

  1.听写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2.《白桦》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就会明白的。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诗歌。

  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出示课件14】

  (1)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1)看到的是“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板书: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2)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板书:想到:高尚人格)

  (3)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情感:热爱之情)

  4.读一读,选择以下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课件15】

  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晶亮的雪花银色的光华白雪皑皑的树枝预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丰富学生的感悟。

  (1)这是一棵白桦树,枝头毛茸茸的,一串串花穗起绽放,洁白的流苏美如画。

  (2)傍晚,这棵白桦树在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

  (3)早晨,姗姗来迟的朝霞,又在白雪皑皑的树枝上抹了一层银色的光华。

  三、再读课文,总结特点

  1.学*饱含感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是什么?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仄、押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3.诗歌有什么特点?

  诗歌的特点:【出示课件16】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板书:高度概括抒情言志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在总结新诗特点的环节,旨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总结新诗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课后练笔,延续感情

  1.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出示课件17】

  梨树(希尔达8226;杜利特尔)

  银色的尘雾

  从地面升起

  我的手够不着

  你升得那么高

  哦,白银

  我手够不着

  你花团锦彼向着我们

  没别的花能开出

  如此坚挺纯白的花瓣

  没别的花能从如此罕见的白银

  再分离出白银

  哦,洁白的梨花

  你一簇簇花团

  怒放在枝头

  用你紫色的心

  带来夏天,带来成熟的果实

  2.师: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大家分享。

  3.同学们,学*新诗,我们分享了白桦的美,领略了白桦高洁的品格,体会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白桦【出示课件18】

  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想到:高尚人格

  情感:热爱之情

  新诗:高度概括抒情言志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

  教学反思

  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成功之处: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

  不过,教学这篇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

  今后应该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课上交流,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入了。

《白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必做)

  2、预*《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 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反思:

  1、学*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的榜样。

  2、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的主人。交流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手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惯。


《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白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绣、潇”等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会写“白桦、毛茸茸”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文中的短语描述白桦,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能说出白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4.能积累一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交流自己收集诗歌的体会。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结合文中的短语描述白桦,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能说出白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图片展示白桦。

  师:你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树吗?(谜语:照亮世界,修补碎物,医治病人,保持清洁。)

  课件展示关于白桦的资料,解说谜语。

  小结:白桦高洁、正直,诗人叶赛宁专门写下了这首《白桦》来歌颂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歌。

  二、学*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朗读,不会读的字自己查字典或同桌交流学*。

  生字:桦 涂 茸 绣 潇 穗 朦 胧 寂 霞 抹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强调多音字“抹”的读音。提示易错字:“徉”读yáng,不读xiáng。

  3.学生练*用生字进行组词。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小组朗读课文。思考:你从课文当中看到了一棵怎样的白桦?(美丽、挺拔、高洁)

  3.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白桦的美?

  第一节:白桦的洁白 第二节:雪中的白桦

  第三节:金晖中的白桦 第四节:朝霞中的白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回顾内容: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棵高洁、美丽的白桦,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欣赏它的美。

  二、感悟高洁

  1.学生自由读第一、二小节,交流感受。

  2.理解“涂”“披”,体会诗人的拟人写法,感受白桦对一身洁白的喜爱,体会白桦的高洁形象。

  3.理解“花边”“花穗”“洁白的流苏”,想象雪中的白桦。(比喻。将白桦枝叶上松软的积雪比作花边,落满积雪的树枝比作花穗、流苏。表现了白桦雪中的美丽,赞美了白桦傲寒挺立的形象。)

  4.感情朗读一、二小节。

  三、感受美丽

  1.齐读第三、四小节。

  2.仿照前面的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表现了白桦在( )中的( )形象。

  3.理解“玉立”,体会白桦的笔直挺拔。

  4.体会“金晖”“朝霞”的作用。(衬托白桦的美)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四、交流拓展

  1.出示诗中短语,交流: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引导积累: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摘抄你最喜欢的一首,和同学交流。

  3.活动交流:交流阅读、收集诗歌的收获、感受,试当“小诗人”,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课文小结】

  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披满身的雪花,亭亭玉立,有朝霞萦绕,在光辉中晶莹闪亮,赞颂了白桦的高洁。表现了诗人对白桦的喜爱、赞美、崇敬之情。

  【板书设计】

  白桦的整体美:涂银霜 披雪花

  白桦的枝叶美:绣花边 绽流苏

  金晖中的白桦:玉立

  朝霞中的白桦:又抹光华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谜语及白桦的背景资料导入,让学生初步建立了白桦的高洁印象。教学课文时,让学生先整体概括诗人描写的角度,再从高洁与美丽两方面分析白桦的形象,在分析中引导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修辞,理解形象,从而丰富对白桦的印象。最后,总结全诗,再让学生说对白桦的印象,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白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必做)

  2、预*《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 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反思:

  1、学*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的榜样。

  2、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的主人。交流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手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惯。

《白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课文。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白桦》教学反思 (菁华9篇)

《白桦》教学反思1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唤起学生的美感意识。

  在教学中,要留足学生交流对话的时间。课堂上教师真正俯下身子耐心倾听,才能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精彩对话,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那么,老师的“讲”在何处?答案是在学生的'知识“盲点处”,如“诗人笔下的白桦为什么这么美”;在学生学*的“浅海区”,如“把小标题拟得更有美感”。

  在教学中,要留足学生品读、赏读的时间,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课堂上真正还学生“熟读深思”,才能换来“子自知”。无论是初读,还是再读,或是反复读,都要让学生真正读进心里。在读中熟悉内容,领悟情感,升华主题,品味匠心,从而*得方法,获得能力。学生读得不流畅,再读;学生无法表达自己,再读;学生欲言又止,再读;学生有所共鸣,再读…读,永远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在教学中,要留足学生研读的时间。本课的研读放在拓展阅读上,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和理解,丰富了教学材料,拓宽了学生视野,也与课后知识巩固呼应。

《白桦》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4.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5.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现代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1、导入课题,介绍作者

  11.【出示课件2】

  猜谜语:花下树旁正相会(打一树名)。

  你猜出来了吗?(桦)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赞美白桦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白桦》)

  今天我们来学*《白桦》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白桦树。【出示课件3】(出示白桦树图片)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谢尔盖8226;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71;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X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三、检查预*,整体感知

  (1)检测生字词预*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

  生字:绣潇绽朦胧晖徜徉

  桦涂茸穗寂霞抹

  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①注意读准*舌音“穗”,翘舌音“绽徜”。

  ②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绣潇穗霞”

  “绣”左窄右宽,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

  “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点点撤竖。

  “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二

  “霞”上窄下宽,上面是“雨字头",不是“雨”,注意书写笔顺: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撤捺。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

  [出示课件7】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微于,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辎眼。

  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齐读词语。

  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二)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本文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写了什么?【出示课件8】《白桦》一诗一共有4个小节,

  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四、课堂小结

  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收获?

  读这首诗,认识并会写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通了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复*听写,回顾前文【出示课件13】

  1.听写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2.《白桦》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就会明白的。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诗歌。

  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出示课件14】

  (1)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1)看到的是“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板书: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2)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板书:想到:高尚人格)

  (3)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情感:热爱之情)

  4.读一读,选择以下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课件15】

  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晶亮的雪花银色的光华白雪皑皑的树枝预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丰富学生的感悟。

  (1)这是一棵白桦树,枝头毛茸茸的,一串串花穗起绽放,洁白的流苏美如画。

  (2)傍晚,这棵白桦树在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

  (3)早晨,姗姗来迟的朝霞,又在白雪皑皑的树枝上抹了一层银色的光华。

  三、再读课文,总结特点

  1.学*饱含感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是什么?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仄、押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3.诗歌有什么特点?

  诗歌的特点:【出示课件16】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板书:高度概括抒情言志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在总结新诗特点的环节,旨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总结新诗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课后练笔,延续感情

  1.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出示课件17】

  梨树(希尔达8226;杜利特尔)

  银色的尘雾

  从地面升起

  我的手够不着

  你升得那么高

  哦,白银

  我手够不着

  你花团锦彼向着我们

  没别的花能开出

  如此坚挺纯白的花瓣

  没别的花能从如此罕见的白银

  再分离出白银

  哦,洁白的梨花

  你一簇簇花团

  怒放在枝头

  用你紫色的心

  带来夏天,带来成熟的果实

  2.师: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大家分享。

  3.同学们,学*新诗,我们分享了白桦的美,领略了白桦高洁的品格,体会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白桦【出示课件18】

  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想到:高尚人格

  情感:热爱之情

  新诗:高度概括抒情言志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

  教学反思

  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成功之处: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

  不过,教学这篇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

  今后应该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课上交流,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入了。

《白桦》教学反思3

  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成功之处: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二、不足之处:

  教学这篇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

  今后应该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课上交流,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入了。

《白桦》教学反思4

  这节课结束了,我有这么几点想法:

  一、要想上好一堂课,除研究课本外,还必须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二、激发学生兴趣非常重要,而要想激发学生兴趣,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多和学生交流,看看学生们关心什么,想要什么,反感什么,“有的”才能“放矢”。

  三、语文教学,贵在读。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老师们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读课文,也许一开始是强迫的,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喜欢上阅读的。而只要学生能爱上阅读,学好语文就不在话下了。

  四、教师必须熟知文章,能从各个角度分析文章,并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五、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写法,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运用借物喻人、象征等手法,理解诗人描写的事物的特点和象征意义。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白桦》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浓郁的感情,蕴涵着作者对看林人的敬佩。句子看似浅显易懂,细读起来,却又能体会出另一种感情来,使人不禁浮想联翩。

  首先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升华情感。

  其次,倡导学生互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本节课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本文的语言优美,饱含深情,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对关键词、重点句加以品味辨析,使学生在获得语感的同时领会作品的内涵,深入探究作者如何对守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特别是对守林人的敬佩而引发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学生更是直抒胸臆、热情讴歌,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此时,水到渠成,老师及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深入领悟课文的内涵,从而体会到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白桦》教学反思6

  这节课结束了,我有这么几点想法:

  一、要想上好一堂课,除研究课本外,还必须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二、激发学生兴趣非常重要,而要想激发学生兴趣,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多和学生交流,看看学生们关心什么,想要什么,反感什么,“有的”才能“放矢”。

  三、语文教学,贵在读。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老师们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读课文,也许一开始是强迫的,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喜欢上阅读的。而只要学生能爱上阅读,学好语文就不在话下了。

  四、教师必须熟知文章,能从各个角度分析文章,并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五、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写法,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运用借物喻人、象征等手法,理解诗人描写的事物的特点和象征意义。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白桦》教学反思7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故学课文时让同学们抓住“白桦林”、“看林人”、“林业工人”这样几个词语进行理解、感悟,这样就能把握住本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课上引导学生抓住这几方面来感悟:“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朴素的,是*凡的,也是美丽的,它是守林人的象征。

  “看林人”为了这篇大森林的安宁,为了保护好“这厚厚的绿毯”,强忍烟瘾,严控酒量,瞪圆双眼,时刻观望,甚至拒听自己喜爱的歌曲,用一颗纯洁的心,经年累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做牺牲,这难道还不伟大,不可爱吗? “白桦林”象征“看林人”,“看林人”是林业工人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所以说,本文写“看林人”就是写“林业工人”,赞颂“看林人”就是赞颂“林业工人”。赞颂林业工人苛求自己,牺牲自己的一切所爱的奉献精神。

《白桦》教学反思8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教学课文前,我先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富饶与美丽,为学*课**好铺垫。通过课堂交流,我发现学生搜集的材料很少,对大兴安岭了解的不多,我又适当做了些补充。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看林工人认真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并且通过想象感受到大兴安岭的美丽,突出看林人的精神。然后再联系本单元的主题“高尚”理解看林人的高尚品质。

  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过林业工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甘愿牺牲,默默奉献的精神。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主要采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并逐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向作者的思想感情靠*。但纵观整堂课,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逐步学会朗读的有效指导方法。

  读中品悟,诵中生情——教《白桦林的低语》有感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的苍葱茂盛;白桦林又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就不会有大森林的安宁清雅。字里行间充盈着作者对守林人的深情赞美,热情讴歌。守林人,*凡而伟大,淳朴而可爱的形象透过文字幻化成形,让读者读来心动,品来神会,诵来情动。

  散文特有的优美语言和似实非幻的意境把看似普通的、*似“草野莽夫”般的守林人最动情、最伟大的精神脊髓渲染得生动而细腻。如此佳文,如果老师还大张旗鼓地去讲解分析,来个“割肉细品”,使其“体无完肤”,企不大损其文之美,其意之深远,学生如何能体会守林人之伟大。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我可是惜言如金,大放其手,让学生尽情地读:一读,读风景之优美;二读,品语言之精美;三读,悟精神之高美。初读,读通全文,读懂大意;细读,读白桦林之美,读守林人之事;品读,品语言之传神,悟守林人之伟大;诵读,读文字之精畅,诵心中之盛赞。让学生在文中读,在读中品,在品中悟,在悟中受熏陶、受教育。

《白桦》教学反思9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唤起学生的美感意识。

  在教学中,要留足学生交流对话的时间。课堂上教师真正俯下身子耐心倾听,才能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精彩对话,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那么,老师的“讲”在何处?答案是在学生的知识“盲点处”,如“诗人笔下的白桦为什么这么美”;在学生学*的“浅海区”,如“把小标题拟得更有美感”。

  在教学中,要留足学生品读、赏读的时间,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课堂上真正还学生“熟读深思”,才能换来“子自知”。无论是初读,还是再读,或是反复读,都要让学生真正读进心里。在读中熟悉内容,领悟情感,升华主题,品味匠心,从而*得方法,获得能力。学生读得不流畅,再读;学生无法表达自己,再读;学生欲言又止,再读;学生有所共鸣,再读…读,永远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在教学中,要留足学生研读的时间。本课的研读放在拓展阅读上,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和理解,丰富了教学材料,拓宽了学生视野,也与课后知识巩固呼应。


《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四年级白桦教案 (菁华3篇)

四年级白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4.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5.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现代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

  1.猜谜语:花下树旁正相会(打一树名)。

  你猜出来了吗?(桦)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赞美白桦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白桦》)

  今天我们来学*《白桦》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白桦树。(出示白桦树图片)

  3.简介作者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三、检查预*,整体感知

  (一)检测生字词预*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

  生字:绣、潇、绽、朦胧、晖、徜徉

  桦、涂、茸、穗、霞、抹

  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①注意读准*舌音“穗”,翘舌音“绽徜”。

  ②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绣潇穗霞”

  “绣”左窄右宽,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

  “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点点撇竖。

  “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

  “霞”上窄下宽,上面是“雨字头”,不是“雨”,下面注意书写笔顺: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撇捺。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毛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齐读词语。

  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二)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本文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写了什么?

  《白桦》一诗一共有4个小节,

  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四、课堂小结

  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收获?

  读这首诗,认识并会写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通了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听写,回顾前文

  1.听写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2.《白桦》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就会明白的。

  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诗歌。

  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1)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1)看到的是“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板书: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2)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板书:想到:高尚人格)

  (3)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情感:热爱之情)

  4.读一读,选择以下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

  晶亮的雪花、银色的光华、白雪皑皑的树枝

  预设:

  (1)这是一棵白桦树,枝头毛茸茸的,一串串花穗起绽放,洁白的流苏美如画。

  (2)傍晚,这棵白桦树在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

  (3)早晨,姗姗来迟的朝霞,又在白雪皑皑的树枝上抹了一层银色的光华。

  三、再读课文,总结特点

  1.学*饱含感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是什么?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仄、押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3.诗歌有什么特点?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板书:高度概括抒情言志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

  四、课后练笔,延续感情

  1.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

  梨树(希尔达?杜利特尔)

  银色的尘雾

  从地面升起

  我的手够不着

  你升得那么高

  哦,白银

  我手够不着

  你花团锦簇向着我们

  没别的花能开出

  如此坚挺纯白的花瓣

  没别的花能从如此罕见的白银

  再分离出白银

  哦,洁白的梨花

  你一簇簇花团

  怒放在枝头

  用你紫色的心

  带来夏天,带来成熟的果实

  2.师: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大家分享。

  3.同学们,学*新诗,我们分享了白桦的美,领略了白桦高洁的品格,体会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板书内容

  白桦

  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想到:高尚人格

  情感:热爱之情

  新诗:高度概括抒情言志

  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

  教学反思

  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成功之处: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

  不过,教学这篇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

  今后应该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课上交流,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入了。

  四年级白桦作者介绍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四年级白桦知识点

  我会写:

  桦:白桦、黑桦、红桦、桦树

  涂:涂色、涂抹、涂改、涂鸦、生灵涂炭

  茸:茸毛、鹿茸、毛茸茸、绿茸茸

  绣:绣花、绣字、刺绣、锦绣、苏绣、湘绣

  潇:潇洒、风雨潇潇

  穗:花穗、麦穗、谷穗、穗子、高粱穗

  朦:朦胧

  胧:朦胧

  寂:寂静、寂寞、寂寥、沉寂、寂然无声

  霞:朝霞、晚霞、云霞、彩霞、霞光

  抹:涂抹、抹零、抹杀、抹黑、抹眼泪

  生字视频

  形*字:

  桦(桦树)哗(喧哗)、涂(涂色)途(路途)

  绣(绣花)秀(秀丽) 潇(潇洒)萧(萧条)

  胧(朦胧)拢(聚拢) 抹(涂抹)沫(泡沫)

  多音字:

  佛:fú仿佛、fó佛像

  抹:mǒ抹杀、mò转弯抹角、mā抹布

  近义词:

  仿佛——好像、朦胧——模糊

  寂静——安静、徜徉——徘徊

  反义词:

  洁白——乌黑、朦胧——清晰

  寂静——喧闹

  理解词语: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齐绽】一同绽放。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写白桦的外在形象美。

  第二部分(3~4):写白桦的内在气质美。

  课文主题:

  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了它的美。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诗歌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杨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拥有白桦品质的人的尊敬以及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问题归纳:

  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四年级白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4.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5.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现代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

  1.猜谜语:花下树旁正相会(打一树名)。

  你猜出来了吗?(桦)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赞美白桦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白桦》)

  今天我们来学*《白桦》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白桦树。(出示白桦树图片)

  3.简介作者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三、检查预*,整体感知

  (一)检测生字词预*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

  生字:绣、潇、绽、朦胧、晖、徜徉

  桦、涂、茸、穗、霞、抹

  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①注意读准*舌音“穗”,翘舌音“绽徜”。

  ②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绣潇穗霞”

  “绣”左窄右宽,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

  “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点点撇竖。

  “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

  “霞”上窄下宽,上面是“雨字头”,不是“雨”,下面注意书写笔顺: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撇捺。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毛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齐读词语。

  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二)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本文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写了什么?

  《白桦》一诗一共有4个小节,

  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四、课堂小结

  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收获?

  读这首诗,认识并会写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通了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听写,回顾前文

  1.听写词语: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2.《白桦》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就会明白的。

  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诗歌。

  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1)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1)看到的是“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板书: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2)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板书:想到:高尚人格)

  (3)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情感:热爱之情)

  4.读一读,选择以下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

  晶亮的雪花、银色的光华、白雪皑皑的树枝

  预设:

  (1)这是一棵白桦树,枝头毛茸茸的,一串串花穗起绽放,洁白的流苏美如画。

  (2)傍晚,这棵白桦树在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

  (3)早晨,姗姗来迟的朝霞,又在白雪皑皑的树枝上抹了一层银色的光华。

  三、再读课文,总结特点

  1.学*饱含感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是什么?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仄、押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3.诗歌有什么特点?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板书:高度概括抒情言志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

  四、课后练笔,延续感情

  1.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

  梨树(希尔达?杜利特尔)

  银色的尘雾

  从地面升起

  我的手够不着

  你升得那么高

  哦,白银

  我手够不着

  你花团锦簇向着我们

  没别的花能开出

  如此坚挺纯白的花瓣

  没别的花能从如此罕见的白银

  再分离出白银

  哦,洁白的梨花

  你一簇簇花团

  怒放在枝头

  用你紫色的心

  带来夏天,带来成熟的果实

  2.师: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大家分享。

  3.同学们,学*新诗,我们分享了白桦的美,领略了白桦高洁的品格,体会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板书内容

  白桦

  看到:披银霜,绽花穗

  想到:高尚人格

  情感:热爱之情

  新诗:高度概括抒情言志

  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

  教学反思

  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成功之处: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

  不过,教学这篇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

  今后应该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课上交流,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入了。

  四年级白桦作者介绍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四年级白桦知识点

  我会写:

  桦:白桦、黑桦、红桦、桦树

  涂:涂色、涂抹、涂改、涂鸦、生灵涂炭

  茸:茸毛、鹿茸、毛茸茸、绿茸茸

  绣:绣花、绣字、刺绣、锦绣、苏绣、湘绣

  潇:潇洒、风雨潇潇

  穗:花穗、麦穗、谷穗、穗子、高粱穗

  朦:朦胧

  胧:朦胧

  寂:寂静、寂寞、寂寥、沉寂、寂然无声

  霞:朝霞、晚霞、云霞、彩霞、霞光

  抹:涂抹、抹零、抹杀、抹黑、抹眼泪

  生字视频

  形*字:

  桦(桦树)哗(喧哗)、涂(涂色)途(路途)

  绣(绣花)秀(秀丽) 潇(潇洒)萧(萧条)

  胧(朦胧)拢(聚拢) 抹(涂抹)沫(泡沫)

  多音字:

  佛:fú仿佛、fó佛像

  抹:mǒ抹杀、mò转弯抹角、mā抹布

  近义词:

  仿佛——好像、朦胧——模糊

  寂静——安静、徜徉——徘徊

  反义词:

  洁白——乌黑、朦胧——清晰

  寂静——喧闹

  理解词语: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齐绽】一同绽放。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写白桦的外在形象美。

  第二部分(3~4):写白桦的内在气质美。

  课文主题:

  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了它的美。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诗歌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杨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拥有白桦品质的人的尊敬以及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当我们读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的时候,我们能完全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问题归纳:

  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四年级白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正确读写“白桦、毛茸茸”等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作者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准备

  1、预*提纲:课文预*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正确读写“白桦、毛茸茸”等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1

  教学过程

  一、初识白桦

  1、导入音频。

  (1)音频播放加拿大儿童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出示歌词。

  ①师:侧耳倾听这首歌,你听出了什么?再看看歌词,你又明白了什么?

  ②学生交流。

  示例1:听到了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欢腾和喜悦。

  示例2:听到了孩子们走向大自然的欢声笑语。

  (2)师小结:听着这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儿童歌曲,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水、山、森林、湖泊,仿佛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中。欢快活泼的旋律似乎是一队郊游的孩子们踏着鼓声走向白桦林,走进美妙的自然……

  (3)课件出示白桦图片。

  ①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种树吗?看看图片,这种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生交流。

  示例1:这是一种高大笔直的树,很美丽。

  示例2:无论是一棵白桦,还是成片的白桦林,都很美。它有着洁白的树干,碧绿的叶子,给人明朗的感觉。

  (4)师小结:白桦很美,有一个国家,就以它为国树。这个国家就是俄罗斯。白桦生性耐寒,树干银白,气质高雅。俄罗斯人民喜欢白桦的美丽、高洁。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苏联诗人叶赛宁,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他的诗歌语言朴实动人,多赞美家乡的风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叶赛宁一起仰望他家乡的那棵高洁的白桦。

  (2)板书课题:白桦。(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出示课件)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二、检查预*

  1、作者简介。

  (1)课件出示简介。

  (2)生自由读。

  2、听课文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3、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预*。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桦”读第四声;“穗”读“suì”,不要读成了“shuì”或“huì”。

  (3)指导识记。

  ①师引导: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标注拼音的字的?

  ②生交流。

  示例1:利用形声字特点记住“桦、穗、绣、霞、潇、朦、胧”。

  示例2:说文解字记“茸”,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

  茸,现多形容动植物细毛丛生的样子。(艹,指嫩芽)+(耳,聪的简写,表示机灵),茸字上下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是机灵的嫩芽,机灵的鹿头上的芽状柔嫩器官。

  示例3:

  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一组字:

  绣(绣花)霞(霞光)

  锈(铁锈)假(假日)

  透(透过)暇(目不暇接)

  遐(遐想)

  ③书写“潇”字。

  a、视频出示“潇”字的书写笔顺。

  b、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练*书写。

  三、初触白桦

  1、释题。

  (1)师指名读诗题,引导:读了诗题,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2)预设:一棵茂盛的白桦;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桦;一片白桦林,碧绿的叶,洁白的干……

  (3)生齐读诗题,师引导生读出对白桦的感受。

  2、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全诗共有几节?(预设:4节)

  (3)同桌互读;小组分节比赛读,师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4)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整首诗描绘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示例:《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它的美。

  3、练*朗读。生分成四人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比喻、拟人、想象、联想等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2、联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解读明义

  1、导入新课。

  (1)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11课《白桦》。(板书课题:白桦)

  (2)师指名分节读诗。

  (3)师引导:诗歌以“白桦”为题,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桦的?请大家试着从每个小节中找到答案,并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

  2、生自由默读全诗,试着概括每小节的内容。

  3、学*全诗。

  (1)学*第1小节。

  ①课件出示第1小节,生自由读。

  ②师指导:诗的开篇,就让我们的目光停留在窗前的白桦上,我们仿佛看见诗人每日与白桦对视,与白桦低语。窗前的白桦,是诗人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朋友!

  ③师指名读。

  ④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的是怎样的白桦?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⑤生交流。

  示例1:枝条挂满白霜的白桦树,是那么圣洁!

  示例2:我仿佛看见一个沉思的诗人,伫立窗前,深情地看向白桦,眼里满是怜爱。

  ⑥师指导朗读。

  a、师:娓娓道来的诗句——“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这句诗藏着作者对白桦的深情;如见其貌的诗句——“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字里行间藏着对高洁的白桦的爱。

  b、师指名朗读。

  ⑦概括本小节内容,拟小标题。

  a、师引导:这一节诗主要写了什么?

  b、生交流。(预设:窗前的白桦;涂银霜;披雪花……)

  c、师小结:“披雪花”更具体地概括了本小节白桦的特点。(板书:披雪花)

  ⑧师引导想象画面,生试着背诵这一小节。

  (2)学*第2小节。

  ①课件出示第2小节,生自由读。

  ②师范读后引导:在听的过程中,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③预设:白桦在雪中傲然挺立;白桦树的枝头沾满了雪,似乎是给树枝绣上了白色花边;一串串的树枝交错着,像花穗绽放,像是流苏舞动……

  ④生自由读:师指名读,并评价。

  ⑤概括主要内容,拟小标题。

  a、师引导: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呢?

  b、生交流。(预设:雪中的白桦、白桦枝头、绽流苏……)

  c、师小结:“绽流苏”与上一节的“披雪花”对称,显得更和谐。(板书:绽流苏)

  ⑥生想象画面,试着背诵这一小节。

  (3)学*第3小节。

  ①课件出示第3小节,生自由读。

  ②师指名读,并评价。

  ③预设:这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准确;读的时候注意了“灿灿”“晶亮”这样的形容词。

  ④想象画面。

  a、师引导: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你会看到诗人眼中的白桦。

  b、生自由练*朗读;师指名朗读。

  ⑤引导理解。

  a、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白桦?(生交流)

  b、师讲解:白桦静中有动。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用“朦胧”来修饰“寂静”,写出了白桦的含蓄和高洁,“玉立”写出了它的挺拔,写出了它的高贵气质,写出了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出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使之前静静挺立的白桦展现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⑥概括主要内容,拟小标题。

  a、师引导:根据上两节的小标题,我们可以拟定结构对称的小标题,谁来说一说?

  b、生交流。(相机板书:立金晖)

  ⑦生想象画面,试着背诵这一小节。

  (4)学*第4小节。

  ①课件出示第4小节,生自由读。

  ②师:你又读出怎样的白桦?(预设:朝霞中的白桦,身上披着彩霞,煞是好看!)

  ③指导朗读。

  a、师指名读,引导评价:他读出白桦的美了吗?你会怎样读?

  b、师指导:读的时候注意“白、银色”这样表示色彩的字词。(生自由读)

  ④引导理解。

  师述:最后一节诗中,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一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

  ⑤拟小标题。

  a、师引导:这一小节诗写了朝霞中的白桦。谁能从下列短语中选择合适的小标题?(生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

  朝霞中的白桦;白雪皑皑的树枝;沐朝霞;抹光华

  b、相机板书:沐朝霞。

  ⑥生想象画面,试着背诵这一小节。

  二、品读悟情

  1、师述:叶赛宁的这首诗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r自由读一读整首诗。

  r找出能表达作者对白桦不一样的情感的地方。

  3、生自由朗读全诗。

  4、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全诗。

  (1)师指名交流。(相机将课件中的重点词设置成不同的颜色)

  示例1:“银霜”和“雪花”写出了白桦的洁白;“涂”准确描绘出白桦树干上的一层洁白的表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字里行间藏着对一身洁白的、高洁的白桦的爱。

  示例2: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落的叶子上落满了松软的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白桦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如流苏一样好看。

  (2)师小结:这些美丽的诗句中藏着诗人对白桦的爱!

  5、体会意象,悟出真谛。

  (1)师引导:作者为什么对白桦有着这样深厚的情感?

  (2)生交流,师相机指导: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诗人对白桦的礼赞中,包含着对自然的爱,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炽烈情感!

  (3)师范读后指名读。

  (4)小组读;全班齐读。师指导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诗中所传达的炽烈的爱国情感。

  三、研读赏韵

  1、拓展阅读《悬崖边的树》。

  (1)师:《白桦》,是诗人叶赛宁的情感流露;白桦,是诗人叶赛宁情感流露的寄托。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它需要解读,需要遐想,需要与诗人来个心灵之约。仔细读读下面的小诗,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你有没有读懂诗人的心?

  (2)课件出示《悬崖边的树》。

  (3)生自由朗读后,师指名读。

  (4)生交流读后感受。

  示例1:作者抓住了悬崖边这个特别的地方的树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让人眼前一亮。

  示例2:诗中写了悬崖边的树虽然经历了风雨,但依然坚强。

  师小结:诗人选取生活中独特的自然意象,以表现人间的种种精神品质,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悬崖边的树的赞美,对不屈的精神、高远的理想的赞美。

  (5)比较阅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①课件出示《白桦》和《悬崖边的树》。

  ②师引导:这两首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③示例:两首诗都借助事物表达情感,这样的情感不虚假。

  (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

  2、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如果说,诗歌是一盏灯,那么诗中美好的情感就是这盏灯的光。生活就是一首诗,只要我们有有趣的心灵,有友善的眼神,有倾听的耳朵,有真挚的情感,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四、布置作业

  以自己喜欢的植物为题,写一首小诗。


《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白桦》教学反思范本10份

  《白桦》教学反思 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必做)

  2、预*《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 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反思:

  1、学*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的榜样。

  2、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的主人。交流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手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惯。

  《白桦》教学反思 2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了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开课时,我用课件播放白桦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白桦的形体美,再结合诗歌的语言,让学生可以十分深刻地介绍白桦的形态美。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熟读诗歌,然后开始品味诗歌的修辞手法,如“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被雪覆盖的真实情景,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在雪花的映衬下像朵朵花穗争相开放,洁白的流苏就像一幅画一样美,学生学*起来可以理解诗歌更深刻一些。

  本节课遗憾的是少部分学困生不理解诗歌意思,不懂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中在写作技巧方面也没有过多介绍,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学*诗歌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仿写诗歌。

  《白桦》教学反思 3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课文歌颂了看林人长年累月忍受寂寞,默默无闻,甘为守护白桦林而牺牲青春的*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领悟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选准重点段落,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去研读、讨论,会收到较理想的效果。这是我上了《白桦 林的低语》后的感受。

  我遵循课文的协作思路,先引导学生学*1—4自然段,初步地感受看林人和白桦林的关系,然后抓住重点段落5—7自然段,特别是5自然段,引导学生自读、思考、勾画、批注,学生很快找到重点词语“绝没有”、“绝不违章”、“不是┅┅而是┅┅”等等,并在旁边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自学结果。指导学生归纳出看林人的品德:为了森林,强忍烟瘾。为了森林,严控酒量。为了森林,不听歌曲,为了森林,甘于寂寞,甘于牺性。

  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看林人的高尚品格。因为找准了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重点语句,所以在讨论“白桦林在低语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看林人啊,谢谢你长年累月地守护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一个学生认为白桦林会说:“朋友,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没有受到人类的伤害。” 而看林人对白桦林的热爱,呵护之语。我对看林人的思念丶赞美之语。

  《白桦》教学反思 4

  《白桦林的低语》是“高尚”这个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白桦林的美丽,看林人认真负责,以苦为乐的.工作态度。课文没有写看林人的具体事迹,也没有豪言壮语,但字里行间却渗透着看林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精神,渗透着作者对看林人的赞美之情,敬佩之意,读后感人至深。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激发起他们对看林人的敬佩之情。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读中感悟。学生在读中融真情,放飞情感,情中诵读理解,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情趣。

  在这节课中我没有抓课题——“低语”做文章,是因为我觉得六年级的学生一看课题就会明白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白桦林的低语”表达对看林人的赞美之情。相反,领悟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看林人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白桦》教学反思 5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高洁、挺拔,是高尚人格的象征,体现出作者对拥有白桦品质的人的尊敬。

  学*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外,还要去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教学效果(思效)。

  教学过程中,我摒弃了以前对课文字字分析,句句推敲,精雕细琢的教法,而是设计了“品读整首诗歌,把握诗歌主旨”“查找资料、拓展延伸”“书写赞颂词,指导写作”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的设计宗旨是“以读为主,读中悟,悟中读”,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感悟理解其深层含义。这是教学的难点,我引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句意,进而理解诗意。比如“毛茸茸的枝头”,孩子可以想象枝头挂满雪花那毛茸茸的可爱的样子。“在朦胧的寂静中”,要想象在一个雾气弥漫的黎明,万物被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只有一棵白桦笔直地站在那里。这样的理解并非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以提示的方式,让他们在多次的朗读中自己去感悟。大部分学生能够配合老师去读去思,并且乐于其中,甚至有的学生能够自己根据某一句话描写出眼前的画面来。然后我一句“白桦不光是白桦,更是作者心中的自己”,我们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诗歌主旨的研读中。

  2.教学收获(思得)。

  教授抒情诗,要用抒情的语言来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美的享受,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比如上课导入语,我这样设计:有这样一棵树,它优美如画;有这样一棵树,它独特潇洒。它不喜欢热闹,钟情寂静的.黎明;它不喜欢张扬,宁愿悄悄地绽放。它是一棵树,名叫白桦;它也是一个人,名叫叶赛宁。这样的教学语言学生不一定全懂,但是却能感染学生,因为教师在设计时倾注了真实的、强烈的感情。只有教师真正领会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受了感动,教学语言才能打动学生的心。

  3.不足之处(思失)。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一课时的时间还真是不够用,有的环节该细致,但由于时间关系变得草草收场,就像流于形式走过场,比如说指导朗读的过程,学生练读的过程,还有就是指导背诵、学生练*背诵的过程。另外学生练笔这一环节由于说得笼统,孩子无从下笔。而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一目标,有的学生没有达成,从学生作业情况来看,对文本“借景抒情”的表现形式以及想象的表达方式,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刻。

  4.改进措施(思改)。

  总之,教授抒情诗,我们还是要加大力度引导学生去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带学生以读促悟,悟后再读。绝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施填鸭式教授课程。我们要紧跟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地教学,让老师更轻松,让孩子们更有成就感。

  《白桦》教学反思 6

  一、优点:

  1、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比较新颖,能够较全面考察学生预*情况。

  2、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提问,体现了教师的导向性。

  3、关于阅读方法的指导比较恰当。仔细读书,作批注,实现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长文 短教。

  4、学生汇报中的亮点,能够及时抓住。

  5、教师适时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实现教师的“追”。

  6、练*的设计比较有效。全面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文中人物品质,升华学生情感。

  二、不足:

  1、学生能力培养不够,每个问题仅仅局限一两个学生回答。

  2、“白桦林的低语”“低语”些什么?开课的问题,最后没有收回来,虎头蛇尾。

  3、教师板书字迹不够工整,不能体现指导性。

  《白桦》教学反思 7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浓郁的感情,蕴涵着作者对看林人的敬佩。句子看似浅显易懂,细读起来,却又能体会出另一种感情来,使人不禁浮想联翩。

  首先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升华情感。

  其次,倡导学生互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本节课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本文的语言优美,饱含深情,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对关键词、重点句加以品味辨析,使学生在获得语感的同时领会作品的内涵,深入探究作者如何对守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特别是对守林人的敬佩而引发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学生更是直抒胸臆、热情讴歌,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此时,水到渠成,老师及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深入领悟课文的内涵,从而体会到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白桦》教学反思 8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教学课文前,我先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富饶与美丽,为学*课**好铺垫。通过课堂交流,我发现学生搜集的材料很少,对大兴安岭了解的不多,我又适当做了些补充。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看林工人认真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并且通过想象感受到大兴安岭的美丽,突出看林人的精神。然后再联系本单元的主题“高尚”理解看林人的高尚品质。

  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过林业工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甘愿牺牲,默默奉献的精神。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主要采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并逐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向作者的思想感情靠*。但纵观整堂课,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逐步学会朗读的有效指导方法。

  读中品悟,诵中生情——教《白桦林的低语》有感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的苍葱茂盛;白桦林又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就不会有大森林的安宁清雅。字里行间充盈着作者对守林人的深情赞美,热情讴歌。守林人,*凡而伟大,淳朴而可爱的形象透过文字幻化成形,让读者读来心动,品来神会,诵来情动。

  散文特有的优美语言和似实非幻的意境把看似普通的、*似“草野莽夫”般的守林人最动情、最伟大的精神脊髓渲染得生动而细腻。如此佳文,如果老师还大张旗鼓地去讲解分析,来个“割肉细品”,使其“体无完肤”,企不大损其文之美,其意之深远,学生如何能体会守林人之伟大。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我可是惜言如金,大放其手,让学生尽情地读:一读,读风景之优美;二读,品语言之精美;三读,悟精神之高美。初读,读通全文,读懂大意;细读,读白桦林之美,读守林人之事;品读,品语言之传神,悟守林人之伟大;诵读,读文字之精畅,诵心中之盛赞。让学生在文中读,在读中品,在品中悟,在悟中受熏陶、受教育。

  《白桦》教学反思 9

  本文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成功之处: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细读诗歌,合作探究交流。接着“借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深入理解诗歌。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诗歌内容之后,我还注意“总结区别现代诗、古诗的区别,总结现代诗的特点。”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

  不过,教学这篇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

  今后应该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再课上交流,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对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入了。

  《白桦》教学反思 10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只有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加深理解、才能体会感情、才能升华感情,所以在授课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有学生自读、赛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等,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能起到以情激情的功效。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在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合理地补充、开发教材,这是新课程标准给予我们教师的`权利,也是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本节课的级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设置了一些补白填空,收效不错。如在在讨论“白桦林在低语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看林人啊,谢谢你长年累月地守护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一个学生认为看林人和白桦林长期相处,他们已经成为了朋友,所以她认为白桦林会说:“朋友,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没有受到人类的伤害。”┅┅这个讨论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体会看林精神时,我让学生试着填填这是一种()的精神,学生所填词语非常丰富,完全超出了教师的预料。


《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白桦教学设计实用5篇

  白桦教学设计 1

  第一课时《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能用稳定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通过不同速度的演唱,体会出音乐表达的情绪。

  2、知识技能目标: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并学会用2/2拍的强弱为歌曲伴奏。

  3、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和速度的变化感受来学唱歌曲,并通过旋律的对比和节奏来理解歌曲的内涵。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副美丽的图经。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音程以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结束时两次在主音“啦”上拉长节拍,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及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难点:2/2拍强弱伴奏,打击乐器的伴奏。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过程:

  一、音乐小游戏,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强弱的对比音高的对比

  根据音高用手势表示

  二、导入语:在前面3年半的音乐学*中我们不仅学*了优秀中国乐曲也学*了许多外国的乐曲,现在老师考考你看你们还记得那些呢?

  日本 《嘹亮歌声》 加拿大《有一个人在林中》

  德国《小蜜蜂》 印尼《我的小绵羊》

  澳大利亚《剪羊毛》 巴西《西伦达》

  S: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不同国家的音乐让我们领略了他们别样的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今天老师的音乐火车将开往美丽的北美洲,一起去领略哪里的人土风情,(出示图片)去美丽的枫叶王国。同学们能猜到是哪里吗?

  三 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感受情绪:

  这就是加拿大,你对加拿大有什么了解吗?环境优美科学技术发达,气候宜人。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音乐从音乐中感受哪里的人土风情。

  S: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生自由回答(欢快的,热闹的)

  2复听音乐,提出问题:

  S: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老师放慢速度给同学们范唱一下,请同学们给老师伴奏。

  3:提出问题: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应该怎么伴奏呢?(请同学来试一试)

  4复*旧知识:(24 强弱44强弱次强弱 34强弱弱)

  5本首乐曲时2|2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拍一拍。

  6请同学们边打节拍边听一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内容。(生自由回答)

  7这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有海狸,麋鹿,森林,*原,湖水,岩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好地方―白桦林!(板书课题)

  (1) 请同学们看看歌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学唱旋律。

  识谱教学,带学生唱歌谱

  (2) 用手势告诉学生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

  (3) 唱一遍简谱后用“啦”跟琴唱旋律,指出不足给予纠正。特别是第二行的旋律。

  (4)填词唱第一段

  (5)解决渐弱渐慢的结尾:美丽的白桦林中传来了一阵阵轻快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呢?(师范唱“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蓬,蓬……”)

  S:你听这声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这声音离开白桦林的时候,你有感受到这声音上有什么变化了吗?老师边唱边拍手,声音渐弱)

  F强P弱 rit 渐慢

  S:很棒!请你也试试~(学生唱)注意你的声音和舌头的控制,眉毛扬一扬~(学生边拍手边唱,注意强弱。)

  8学唱第二段,并解决难点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来自由唱第二段,你觉得那一句有点难度呢?

  “ 我的心灵在呼唤,北方的山峦”。

  S:对了,这个“的”字像是小朋友的长长麻花辫子下面扎堆蝴蝶结,在“方”的辫子下面起了个点缀的作用。老师唱,学生跟。(请女声唱一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咬字是“an”)

  9唱第三段

  1)S:谁来说说为什么书上要求用快的速度来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吗?(更突出了作者回家心切,开心……)

  2)我们来唱唱第三段,请你唱出作者回家心切的喜悦的心情。(注意每个字的结尾音要唱好。)

  10唱整首曲子

  S:请同学们拍拍手,带着欢快地,开心的,急切回家的心情,用优美的声音一起跟着音乐来赞美白桦林这篇美丽的地方。(生唱)

  三:课堂活动,打击乐器伴奏

  1:响板:(出示节奏一:X O X O | X O X O |),其他同学用击掌代替响板。

  2:手铃节奏(出示节奏三:0 X X 0 |0 X X 0 |)

  3:手鼓节奏(出示节奏四:X O O O|X O O O|)

  4、交替学生演奏,,其他同学伴唱给更多同学展示表演的机会。

  四:编配歌词

  安徽是好地方,包拯的故乡,那里有黄山人间天堂,迎客松在招手欢迎你来做客,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

  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作者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地方―白桦林,你要知道我们的家乡安徽也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能观察到我们自己家乡的美。最后,在我们告别白桦林的时候,请你们边唱边离开教室。

  白桦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课文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

  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

  1、写近义词:

  纯洁()

  忽略()

  激励()

  2、写反义词:

  浮躁()

  异常()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明确目的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课文,请一位同学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

  二、研读课文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小练笔

  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学了这篇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对身边这些*凡而伟大的人说些什么?

  白桦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课文在介绍看林人工作的阁楼时,一并写出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林边怒放的野花,清澈的小溪,高高的山冈,茂密的层层叠叠的森林,风姿绰约的白桦。为了祖国这片美丽的森林,护林人经年累月强忍烟瘾、严控酒量,拒听心爱的歌曲,严格遵守职业规定,默默无闻、甘于寂寞,表现了护林工人一颗纯洁质朴的心。作者以“我的思念”贯穿全文,语句齐整,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学*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兴安岭的有关图像及文字资料,学生提前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了解大兴安岭。

  1、板书课题 ,学生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是指哪里的白桦林吗?

  3、播放大兴安岭的课件。

  4、问:大兴安岭告诉了我们什么?

  5、总结过渡:是的,大兴安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还是我国丰富的木材基地,看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林业工人的职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业工人们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学*理解本课生字词语。

  1、学生同桌互相检查阅读课文情况,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词语:

  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摇曳、涤荡、忽略、爽朗、豪壮、絮絮低语、倾诉衷肠、低吟浅唱蜿蜒 一撮岗峦

  3、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读准“撮”、“吟”、“曳”、“涤”的字音。

  注意“衷”“曳”和“吟”字不能多加一点。

  4、 联系课文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絮絮低语 低吟浅唱 涤荡倾诉衷肠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5、抄写一遍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也有很多形式。有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记事散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呢?请再读课文。

  2、学生读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指导。

  四、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2、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中的“你”“我”分别指的是谁?

  3、抓住“一直” 体会“我”对护林人深切的感情。

  4、过渡:我的思念越过千山万水来到了美丽的大兴安岭。

  二、学*课文2-3自然段

  1、朗读2-3自然段理解课文。

  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大兴安岭美吗?

  抓住“……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

  “蜿蜒的小溪,高高的岗峦,茫茫林海,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等这些词句了解大兴安岭的美丽,感受护林人的工作位置,同时体会护林人责任艰巨。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三、学*课文4-7自然段

  1、默读课文,体会护林人严格遵守岗位职责、认真负责、甘于寂寞的精神。

  2、抓住“有……绝没有”、“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不去收听……因为 ”这些句子体会护林人严格遵守岗位职责。

  3、抓住第六自然段两句对话,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决心为祖国守好林的精神。

  白桦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演唱、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2、感受加拿大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教学内容]:

  1、教唱、指导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引导学生在表演歌曲过程中感受加拿大儿童的童年生活,体会加拿大独特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1、歌曲教唱;

  2、歌词创编。

  [教学难点]:

  1、歌词创编;

  2、打击乐伴奏;

  3、渐弱的处理。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钢琴;

  3、课堂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在那里?家乡的哪些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三、课件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我们的家乡》课件。(宽阔的包河大道、挺拔的区**大楼、热闹的集市……)学生们讨论、交流。

  四、情景导入。

  在遥远的北美洲,有一个宽广、富饶而美丽的国度,她的名字叫加拿大,你们对她有多少了解?

  多媒体演示《白桦林好地方》课件,伴随课件演示,教师向学生逐一解释图片含义。(附后)。

  白桦林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可爱的动物、迷人的植物,你们想听一听关于白桦林的歌曲吗?

  五、初步感受。

  教师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师生共同欣赏。

  提问:歌曲中的那些句子唱出了对白桦林的赞美?

  六、教唱歌曲。

  1、教师弹奏旋律,范唱。

  2、弹奏旋律,教唱曲谱。

  3、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伴奏,教师指挥,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唱曲谱。

  4、提问:你能听出在歌曲中有哪些曲调是相同或相*的吗?

  播放《白桦林好地方》歌曲录音,学生轻声哼唱。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5、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试唱曲谱。

  6、填入歌词,随伴奏轻声演唱。

  教师重点部分指导。

  7、完整演唱。

  教师弹奏,学生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七、表现歌曲。

  1、力度表现。

  解释力度记号“f”、“渐弱”,指导学生演唱(开始用“f”表现对家乡的歌颂和自豪感,在最后七小节的尾声衬词处力度渐弱,表现渐渐远去的脚步声)。

  2、打击乐伴奏。

  师:大家演唱的很有感情!如果能加上自己的伴奏的话就一定会更有表现力!下面请同学自己选择课堂打击乐器为我们的歌曲伴奏。

  首先加强每个独立声部的演奏,逐一加入。顺序为:铃鼓、响板、木鱼、三角铁。

  八、歌词创编。

  1、歌曲理解。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这首歌曲主要表现了什么?

  2、迁移导入。

  你们能够用这首歌的曲调,自己填上歌词,创作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曲吗?

  3、歌词创编。

  再次演示《白桦林好地方》课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请各小组选一位或几位代表上台演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用课堂打击乐器伴奏。

  综合各小组汇报成果,归纳较为合理的歌词,全班有感情的演唱、表现。

  九、课后作业。

  师:同学们真聪明!用自己的歌词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这让老师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是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山村。

  多媒体展示《好山好水好山村》课件(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房、勤劳的农民……)。

  你们能在课后为老师编一首赞美家乡的歌曲吗?

  [教学后记]:

  附:《白桦林好地方》课件教师配图解说词

  1、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北美洲地图。图中在美国上方、红色部分的就是加拿大,她位于北美洲北部,是一个气候寒冷、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风景优美的国家。

  2、加拿大**上的这个图案是什么?为什么要把枫叶图案放在**上呢?

  3、对了,在加拿大,枫树是最为普遍、最常见的一种树。

  4、每年秋天,漫山遍野的枫叶把加拿大染成了红色的海洋。

  5、落在地上的叶子甚至把地面完全覆盖。

  6、而在加拿大广袤的国土中,除了枫树,还有一种富有特色的树种,就是白桦树。

  7、白桦树主要生长在加拿大北部,大片大片的白桦树连接在一起,组成了风景优美的白桦林。

  8、富饶的自然条件让白桦林成了动物们的乐园!大家认识这种动物吗?

  9、它的名字叫做海狸,是一种善于游泳的鼠类动物。

  10、除了海狸,麋鹿也是这个动物乐园里的主人。

  11、它们是一种性情温顺的动物,喜欢群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地在白桦林里自由自在地游荡。

  12、白桦林的附*,还有一些让人留恋忘返的景物,我们看看它们是什么?

  湖水、岩石、草原、峭壁……

  13、这就是白桦林,白桦林里迷人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

  白桦林好地方反思

  本节课在四年级二班上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活泼开朗,课堂纪律良好,学生表现能力课堂反映都很不错,整节课课堂的设计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在课中尽量发挥学生的学*潜能和学*热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综合表现力。教学过程的设计追求音乐课堂教学的动静结合、张驰有度,使音乐课让孩子们感到亲切、轻松、美丽,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现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反思如下:

  一、课堂特点:

  1.整堂课的教学中注重音乐情感的体验,课堂教学语言不罗嗦 。

  2.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多。例如导入阶段的拍好复*,后面的情感处理,声音的由*到远。

  3.课堂上学生投入积极性较高,置身于课堂情境中,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4. 课堂常规规范,学生的音乐知识扎实,唱歌声音柔和。

  二、自我评价与反思:

  从总的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教学目标基本落实,但某些细节掌握不是很精确。在这节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仔细地聆乐曲,感受歌曲的的旋律美参与音乐,在课堂开始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让学生用“啦”的开声演唱感受音的高低并用动作来形象模仿音高的位置,以此为铺垫解决了后来歌曲中高音和低音的演唱问题;后来通过回忆前面学过哪些外国民歌导入这首加拿大民歌,在后面的聆听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从歌中找出演唱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去感受、体验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意境美,体验2/2拍子与4/4拍等不同拍子,不同速度,力度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同时又复*了前面的节奏。后面歌曲处理我用不同力度引导学生感受渐弱变化体会音乐中渐行渐远的音乐主题形象;最后打击乐器的加入让孩子们体验不同乐器的特点在乐曲伴奏中的作用,在此环节我口头表述了每种乐器的节奏又演示了一遍,但是在学生练*时我发现孩子们对节奏型把握不好,应该把节奏谱出示在黑板上利于学生演奏和对应每种乐器的位置,让学生更好的演奏配合歌曲的演奏。在教学设计之初我设计结尾编创歌唱自己家乡的美景,但是由于前面演唱部分的时间没有把握好没能完成此环节,还是很遗憾的。最后在课堂语言上还不够精炼,对学生的评价用语还比较单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认真学*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白桦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的能力。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

  二、学*课文第四――六自然段。

  1、问题导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你是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

  2、自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3、汇报交流学*收获:

  (1)理解“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烟瘾。)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理解“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指导学生体会词语“绝不违章”,让学生说从这一句话体会到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严控酒量,苛求自己。)

  (3)理解“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

  体会词语“不是……而是”、“哪怕……也”,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瞪圆双眼,心系大地。)

  (4)“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异常的声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体会“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拒绝歌曲,耐住寂寞。)

  5、体会感情,思考: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控制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为了保护森林,守林人只剩下一颗纯洁的心;领悟默默无闻中的*凡中的伟大。)

  6、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名说。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六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赞美之情。

  三、老师小结:

  正是有这些默默无闻的看林人,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教师引读“窗外是茫茫林海……”

  四、学*课文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感情,产生共鸣。

  1、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那里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林木工人。作者知道有守林人的奉献,才会有大森林的安静,作者怀念守林人,他们是*凡的,而精神是伟大的。在默默的思念中,作者激励自己,要有看林人那样的胸怀,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看林人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理想。)

  2、细细体味词语“絮絮低语”和“倾诉衷肠”所饱含的深情。

  3、情感升华,理解句子:“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什么是*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作证,白桦林的低语即是回答。这是怎样的品质呀!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4、指导朗读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再次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想对看林人说的话写下来。

  2、查找诗人郭小川的一首赞美森林工人的诗歌,与本课进行比较阅读。


《白桦》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优选【5】篇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必做)

  2、预*《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 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反思:

  1、学*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的榜样。

  2、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的主人。交流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手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惯。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跟老师一起学:

  1、我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2、读课文,正音。

  3、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4、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内练*: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5、讲读第二段。

  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齐读第二段。

  6、讲读第三段。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作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讲读第三段。

  7、自读第三段,思考: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8、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9、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在叙述中抒发其喜爱之情。)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11、我们初步学*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的,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桦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的重点。

  1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1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4、“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口袋里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15、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6、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淳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17、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18、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它在低语什么?

  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19、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的能力。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

  二、学*课文第四――六自然段。

  1、问题导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你是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

  2、自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3、汇报交流学*收获:

  (1)理解“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烟瘾。)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理解“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指导学生体会词语“绝不违章”,让学生说从这一句话体会到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严控酒量,苛求自己。)

  (3)理解“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

  体会词语“不是……而是”、“哪怕……也”,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瞪圆双眼,心系大地。)

  (4)“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异常的声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体会“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拒绝歌曲,耐住寂寞。)

  5、体会感情,思考: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控制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为了保护森林,守林人只剩下一颗纯洁的心;领悟默默无闻中的*凡中的伟大。)

  6、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名说。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六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赞美之情。

  三、老师小结:

  正是有这些默默无闻的看林人,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教师引读“窗外是茫茫林海……”

  四、学*课文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感情,产生共鸣。

  1、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那里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林木工人。作者知道有守林人的奉献,才会有大森林的安静,作者怀念守林人,他们是*凡的,而精神是伟大的。在默默的思念中,作者激励自己,要有看林人那样的胸怀,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看林人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理想。)

  2、细细体味词语“絮絮低语”和“倾诉衷肠”所饱含的深情。

  3、情感升华,理解句子:“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什么是*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作证,白桦林的低语即是回答。这是怎样的品质呀!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4、指导朗读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再次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想对看林人说的话写下来。

  2、查找诗人郭小川的一首赞美森林工人的诗歌,与本课进行比较阅读。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课文。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必做)

  2、预*《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 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反思:

  1、学*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的榜样。

  2、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的主人。交流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手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惯。

相关词条